2011-05-26
五月二十六日绿家园江河信息导读: (编辑:丽英)
特别关注:
1、新快报: 直击赣鄂旱情:鄱阳湖荒草疯长 洪湖干裂见底
http://news.h2o-china.com/html/2011/05/1141306371912_1.shtml
2、南方都市报:干渴的洪湖 百年大涝之后大旱接踵而来
http://green.news.qq.com/a/20110526/000649.htm
3、21世纪经济报道:汉江抢水大战:南水北调已无水可调?
http://www.21cbh.com/HTML/2011-5-26/wMMDAwMDI0MDYwMA.html?source=hp&position=newscolumn
4、北京晨报: 旱动家园
http://www.morningpost.com.cn/bjcb/html/2011-05/26/content_95921.htm
5、潇湘晨报: 湖南24座大型水库大部分接近死水位
http://news.sina.com.cn/c/2011-05-26/021122530367.shtml
6、新华网: 中国南部罕见干旱持续 三峡工程超常规为中下游补水
http://news.xinhuanet.com/2011-05/25/c_121458313.htm
7、新华网: 新华调查:三峡水库能否解长江中下游干旱之渴?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1-05/26/c_121462845.htm
8、新华网: 大旱之年尤让人怀念江河奔腾
http://news.xinhuanet.com/comments/2011-05/26/c_121458106.htm
专题报道:
9、新华网: 设计者回应三峡诱发干旱论:无三峡灾情将会加剧
http://news.sina.com.cn/c/2011-05-25/191022529312.shtml
10、人民网: 沈国舫:长江中下游旱灾不是三峡工程引起的
http://society.people.com.cn/GB/14743775.html
11、凤凰网: 地方争利后三峡规划 江西上书中央称干旱与大坝有关
http://finance.ifeng.com/news/pic/detail_2011_05/26/6636874_0.shtml
特别策划:
12、网易解读: 大坝狂热下的生态忧虑
http://money.163.com/special/focus303/
环境资讯:
13、环保部: 环境保护部发布2011年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
http://tech.qq.com/a/20110526/000191.htm
14、科学时报: 中科院地球环境所研究表明: 华北平原大气环境人为污染严重
http://www.jkb.com.cn/document.jsp?docid=217704&cat=09C
人与自然:
15、时代周报: SOS:拯救野骆驼
http://www.time-weekly.com/story/2011-05-26/115151.html
环境曝光:
16、中外对话: 川西天然林遭砍伐
http://www.chinadialogue.net/article/show/single/ch/4311-Saving-Sichuan-s-trees
生态保护:
17、人民日报海外版:三江源生态急剧恶化 保护模式成棘手问题
http://green.sina.com.cn/news/roll/p/2011-05-26/093322533674.shtml
食品安全:
18、华商网: 面店员工揭黑:菠菜面90%用色素染成 面工不吃09:49
http://huanbao.gongyi.ifeng.com/detail_2011_05/26/6639692_0.shtml
垃圾处理:
19、人民日报: 我国电子垃圾循环利用率不足10%
http://env.people.com.cn/GB/14740390.html
环保科技:
20、《环境与生活》杂志:美教授发明树干取样法分析土地污染状况(组图)
http://green.sina.com.cn/news/roll/p/2011-05-25/120222527404.shtml
深度报道:
21、中国环境报: 德清血铅超标事件反思——我们必须反省什么?
http://www.cenews.com.cn/xwzx/fz/qt/201105/t20110525_702663.html
一言堂:
22、武汉晚报: 干旱不应成为农村的专利
http://opinion.china.com.cn/opinion_47_16647.html
特别关注:
想要看更多的环境信息,请点击下面网址:
绿家园记者沙龙网:http://www.greensos.cn/ljy/html/gyljyzyz/ljyzyzzy01.html
绿家园记者沙龙英文网:http://eng.greensos.cn
绿家园新地址:东城区炮局胡同二条 21号
绿家园电话: 010-84039930
欢迎大家关注绿家园江河信息博客和微博:
http://blog.sina.com.cn/chinagreennews
http://t.sina.com.cn/chinagreennews
1、直击赣鄂旱情:鄱阳湖荒草疯长 洪湖干裂见底
来源:金羊网-新快报2011-05-26
http://news.h2o-china.com/html/2011/05/1141306371912_1.shtml
“现在没有水,中心湖区都成了大草原。”江西省新建县南矶乡红卫村的村民感叹说。鄱阳湖,这个中国最大的淡水湖,丰水年份水域面积最大可达4000平方公里以上,可现在却因持续的干旱严重“瘦身”。占鄱阳湖面积约5%的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所辖范围224平方公里,是“世界重要湿地”。2011年的5月,保护区所辖的九个子湖,有八个干涸。5月的鄱阳湖,本应是夏季“洪水一片”,却呈现出冬季“枯水一线”的景观。鄱阳湖曾经那种烟波浩渺,水天一色,千帆竞发,万鸟翱翔的景象已经不再,如今的鄱阳湖面临着湿地锐减、生态受威胁、生产生活用水受困等严峻形势。
现场直击
中心湖区无水只有草
新建县南矶乡,地处鄱阳湖中心区域。往年每到汛期,这里就成了孤岛,出行只能靠船。昨天,当新快报记者租车前往南矶乡时,却有种来到内蒙古大草原的感觉。碧绿的湖草,一望无际,有风吹过时,还能看到远处有几头牛在悠闲地吃草。沿途走来,不时能看到在草丛中,或是零星的水域里,停靠着搁浅的渔船。
“我们这里四面环水,本来5月份可以划龙舟的,现在水都没有了,都变成了大草原。”红卫村的村民老邱说,当地人“靠湖吃湖”,他们村里的很多人都靠养鱼、捕鱼为生,这场突如其来的干旱,打乱了他们的生活。“我们的地不多,原本打算种些水稻的,谁知没有水,只能临时改种棉花。”
南矶乡乡长陈红桥说,往年的这个时候,他们都是在准备着防汛,没想到今年却变成了抗旱。而之前,为了缓解旱情,有关部门曾进行过人工降雨,但收效甚微。
5月本是汛期,但鄱阳湖却在这个时候失去了水,干涸的湖底,一眼望去的只有一片碧绿的湖草。当来到湖草中时,还能看到土地龟裂得一块快,裂缝能伸进一个拳头。在草丛中,随处可以见到干死的鱼苗和小螃蟹。成人巴掌大的蚌、密密麻麻的田螺嵌在泥里,到处都是,拿起一个田螺,拨开一看,肉厚实但已经腐烂。
在岸边,有渔民正忙着补渔网。“原本这个时候应该比较忙碌,可没水了,也打不了鱼。就把网拿出补补,等过段时间水涨起来了,还能拿出来用用。”渔民何姑说,他们有时闲得没事,也会驾驶小船到还有点水的小沟里去捕鱼,但往往是几个小时,才捕捞起几条小鱼。
作为产粮大省,江西每年可种两茬水稻,早稻一般在清明时播种,5月复播。但今年的干旱迫使不少农民放弃种早稻。在南矶乡,记者看到稻田里见不到半点水,多数地里没有插上新秧苗,去年割下的稻秆已经枯黄,歪斜地躺在田埂上。
养殖户损失超1500万元
南矶乡的乡长陈红桥说,乡里的水田受灾1000多亩,旱地有几百亩,目前都无法耕种。而养殖户的损失更是惨重,初步估算超过1500万元。如果灾情继续,那损失将无法估量。“乡里的人主要靠养鱼捕鱼为生,粮食和蔬菜都是靠外面供给,现在外面吃菜都成了问题。”陈红桥表示,目前当地的水根本就无法满足农业生产及养殖要求。
“为了保护湿地,外面拒绝了来这里开工厂的企业。”陈红桥说,鄱阳湖地区是江西省经济较为落后的地区之一。这些年他们也在探索如何在保护生态的前提下寻求经济发展,比如走生态旅游之路。在他看来,鄱阳湖的湿地景观,以及冬季候鸟越冬,都是很好的卖点。
不过陈红桥一直没有找到愿意投资的开发商。原因除了交通不便,汛期出行只能靠船,架桥或者抬高路面的成本太高之外,另一个原因就是害怕这里的血吸虫。今年的春旱和血吸虫风险的上升,显然更不利于他突破困境。
人物特写
没处下网,渔民只能外出打工
南矶乡的居民平日以打鱼为生,但昨天在该乡采访时,却发现沿湖的岸边和湖草里停满了大大小小的渔船。“之前这个时候,我们这都是鱼腥味,现在只有山味和草味了。”老邱有点自嘲地说。
“今年是干得太厉害了。”老邱说,他已经60岁,活了这么大年纪,第一次见到这样的旱灾。“没有水了,也就没有鱼了。”老邱点燃一支香烟,深深吸了一口。在他面前是水深还不如平常小河的鄱阳湖,已没有可以下网的地方。
村民老谢告诉记者,按照往年的情况,一年打鱼的收入怎么也会有7000元以上。而今年,因为干旱,鱼少,收入猛降。他有点担心自己年前借了几万元和别人投资养鱼,会打了水漂。
万长柱是南矶乡的养鱼大户,去年花了100万承包了附近一万亩湖域养鱼。虽然之前几年都还有些赚头,但今年入春以来的这场干旱,却让他倾家荡产。“买了一百多万的鱼苗和螃蟹,本想养大后卖个好价钱,现在却因为这场旱灾,全都干死了。”万长柱说,还有一个多月捕鱼期就要开始,但到现在湖里还没有水,他虽然拼命用抽水机从几公里外的小河抽水灌往湖里,但抽了一个多月,抽的水还不够蒸发。“总共损失都有三百多万元,我现在都不知道该怎么办了。”万长柱说。
“我们除了捕鱼外,没有别的技能,现在突然没事可干了,还真不知出路在哪里。”
一筹莫展之下,一些渔民只能背井离乡到外出打工,来供家里的小孩读书和维持生计。万长柱说,他也想出去打工,但现在投资了这么多钱,他实在不甘心。“他只有等待,希望水能尽快涨起来,也好补回点损失。”
记者了解到,江西省以渔业为主的鄱阳、余干两县,今年的渔业收入不到往年的1/5,很多渔民甚至无法捞回本钱。鄱阳湖周边100多个自然村,5万多渔民的收入锐减。
灾情影响
鱼类将减产生态受破坏
江西水利部门认为,这段时间正是鄱阳湖区鱼类繁殖高峰期,湖区十几个鱼类产卵场干涸无水,严重影响鱼类繁殖,鄱阳湖区天然水产资源将大幅减少。
到鄱阳湖调研了多天的江西省科学院鄱阳湖研究中心副主任戴年华认为,鄱阳湖缺水不仅严重影响湖区农业、渔业生产和湖区居民的生活,对湖泊水生态系统健康也造成极大危害。戴年华介绍,浅水性的鄱阳湖的水位与水量,将影响水环境。鄱阳湖严重缺水,严重影响水环境,进而影响水生态。鄱阳湖的水生态变化,将影响湖泊和湿地的生态服务功能。低、枯水位时间持续并延长,鄱阳湖湿生植物如苔草等乘势向湖心推进、入侵,水生植物的生长和繁衍空间大幅度缩减,沉水植物将遭遇灭顶之灾,进而影响依赖水草产卵、占湖区鱼产量40%-50%的鲤鱼鲫鱼等的繁殖和索饵;特产银鱼同样也因干旱,进入不了湖湾湖汊产卵繁殖。
国际濒危物种白鹤越冬喜食的重要饵料马莱眼子菜和苦草,就不能萌发生长和繁殖,乃至干旱枯死;螺蚌是鱼类的重要饵料,是鄱阳湖湖泊和湿地生态系统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水质净化、污染降解发挥独特的生态功能。鄱阳湖干涸导致螺蚌大量死亡,从而影响食物链的上游物种,包括鱼类和水鸟,鄱阳湖的生态环境也会受到破坏。
拯救鄱阳湖
一直不缺水的鄱阳湖缘何缺水?戴年华认为,鄱阳湖流域降雨异常偏少,导致“五河”来水减少,这是一个主要原因。另外,长江上游来水偏少、清水下泄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目前这一原因已经引起了国务院的高度重视。
鄱阳湖缺水原因多
戴年华说,除此之外还有三个原因值得重视:首先,就是鄱阳湖过去曾经历的无序采砂,将鄱阳湖入江水道(星子至湖口)拓深了,不经意中增加了鄱阳湖水的下泄入江,另外由于2003年以来长江湖口偏低提前拉空了鄱阳湖冬季之水,使鄱阳湖的水加快了下泄。
其次,江西五河(赣江、修河、抚河、饶河、信江)均建有水坝,对鄱阳湖流域来水进行了人为控制,也影响了鄱阳湖的来水节律。另外就是江西的森林覆盖率虽然达63.1%,但是森林质量有待提高,森林的涵养水源功能需要进一步恢复和提高。
江西的气象专家表示,长江目前也处于低水位,很难顶托湖水,近期内鄱阳湖水位较大幅度上涨的可能性很小。“根据我们的观察研究,到6月中下旬,鄱阳湖的干旱会随着江西雨量的增加出现一定程度的缓解。”
枯水控制十分迫切
“鄱阳湖的水危机已经不是第一次发生,2007年,鄱阳湖也出现了历史罕见的干旱,当时我们就提出了要采取控水的措施。”鄱阳湖自然保护区吴城保护站常务副站长王小龙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鄱阳湖不断出现的干旱,表明实行鄱阳湖枯水控制,不仅对于鄱阳湖区生态环境保护意义重大,对于解决春旱生产用水、环湖居民饮水也十分重要。
戴年华说,要拯救鄱阳湖,江西还要采取生物、生态措施,大力提高鄱阳湖流域的森林水源涵养生态功能,多部门联动,加强流域管理,严厉打击河道无序采砂,加强五河源区保护与五河河岸带的生态保护,同时农业及渔政、水利等部门应该加大科研投入,加强长期定位生态观测,为拯救鄱阳湖提供科学技术支撑。科学调配水资源是鄱阳湖及流域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措施,对于减轻气候变化造成的鄱阳湖生态问题和湖区民生问题,日益重要。
江西33万人饮水困难
据新华社电前几天的降水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江西严重的农业旱情。但江西人口饮水情况仍不容乐观,还有33万人饮水困难。江西各地都加大了抗旱投入。截至目前,江西全省共投入抗旱人员近80万人。
江西省防汛抗旱总指挥部介绍,5月21日至23日的降水使江西北部农业旱情得到有效缓解。根据25日公布的最新统计,江西全省作物受旱面积已由此前的600多万亩,减少到193万亩;水田缺水面积为114万亩。但因降水对江河湖库及地下水补给有限,江西仍有33万人饮水困难,高于之前统计的23.5万人。
未来趋势
鄱阳湖水位缓慢回升
连日来,随着三峡水库补水效益的逐步显现,长江中下游水位出现全线回升。江西省水文局局长谭国良分析认为,鄱阳湖水位的提高得益于鄱阳湖五大河流来水增加、三峡水库加大泄流量等多方因素。
江西省水文局监测数据显示,5月25日8时,鄱阳湖星子站水位为10.88米,比一个星期前上涨了1.38米。湖区容积达12.5亿立方米。
5月21日至23日,江西省出现较强降雨过程,全省平均雨量38.5毫米,降雨主要集中在赣东北,农业旱情得到一定缓解,部分江河水位小幅上涨。5月24日8时较21日8时,赣江、抚河、信江等河流分别上涨0.30米至1.06米。鄱阳湖及长江九江段涨幅为0.5-1米。但目前鄱阳湖水位仍严重偏低,入湖水流量大于出湖水流量,星子站水位比多年同期均值低4米多。
另外,三峡水库下泄流量增加使得长江中下游水位回升,从而加大了鄱阳湖水外流的顶托作用,减缓了湖水外流的速度。
被毁的生态系统要完全恢复,至少需要十年时间。
一场多年未遇的特大旱灾,将昔日烟波浩渺的美丽洪湖,变成了一个淤泥场,渔船搁浅湖中,渔民没水喝,不得不含泪告别生活了一辈子的渔船上岸。
洪湖的渔业资源和水产养殖面临灭顶之灾,一个更为严峻的现实是,洪湖湿地的生态环境遭受极大损害,洪湖管理局主管湿地工作的副局长晏儒洲昨日在接受新快报记者采访时坦承,洪湖的生态系统要得到完全恢复,至少需要10年时间。
洪湖80%的地方没水
据晏儒洲介绍,一直以来,洪湖就被当地人称为“水袋子”。如今,整个洪湖有80%的地方没水,20%的地方有点水,沿湖乡镇及周边农民的生产生活受到极大影响。这场干旱对洪湖生态的破坏尤其严重。
晏儒洲告诉记者,自2005年洪湖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来,洪湖管理局每年都会人工投放500万—800万尾“四大家鱼”鱼苗,加上自然繁殖,洪湖的鱼类有了明显增加,但目前湖水枯竭,自然野生鱼类基本消失。
洪湖还有着长江中下游水生植物基因库的美誉,近几年,湖区管理局在加大保护各种水生植物力度的同时,还先后种植黄丝草10万亩,芦苇每年2万亩以上,使得洪湖的水草覆盖率达到70%,并恢复了7万亩的荷花带,洪湖的整个环境不断好转,水质明显改善。
而一场特大旱灾,导致大量水生植物死亡,鸟的栖息环境没了,各类夏候鸟明显减少。晏儒洲痛心地说:“没有10年,洪湖的生态很难恢复过来。”
部分渔民被迫住福利院
“半个月前,我给一个住在城里的朋友说洪湖干了,没水了,他根本不相信。到现在还有好多人不信,包括一些洪湖本地人。其实,不要说他们,就连我这个常年生活在洪湖上的渔民,我都无法想象洪湖水会有见底干裂的这一天。”说这话的是洪湖市螺山镇渔业新村书记徐成连。
从某种意义上说,渔业新村不能称之为一个“村”:该村269人常年住在船上,以打渔为生,“船就是我们的屋”。但现在,全村72条大船全都干在湖坡上动弹不了。徐成连回忆,从今年3月20日起,洪湖开始见湖底,到5月10日就全干裂了。全村开始还极力维持着在船上的生活,但到了5月16日,渔民们就坚持不下去了,“湖里的水越来越少,到处是淤泥,船划不动了,生活资料无法获得供应。最让人心急的是没水喝。”
徐连成赶紧将问题反映到镇里,镇里经过了解,决定渔业新村全体村民上岸生活,“再不抓紧时间,渔民会被整体困在湖里。”
5月19日,渔业新村渔民开始出湖,但有30%的人不想走,心有不舍。但第二天就全上岸了,“不上岸就只有一条路:渴死!”徐连成说。
这无疑是一次“开天辟地”的大事,年纪最大的张奶奶已经90多岁了,“以前从来没有遇到过这么严重的干旱,更没有吃不上水,过去一直没有上岸住过,一年也就是上岸一次。”水和船就是她的全部,可如今,她也被这场空前旱情逼上了岸。临开船的时候,大家把锅碗瓢盆都带上了。螺山镇民政所的单兴国说,那天,包括张奶奶在内的很多渔民都哭了。
组织年轻渔民外出打工
螺山镇政府将渔民们暂时安排在镇里一个废弃不久的福利院。新买了27张高低床,20张普通床,每人每天补助10元生活费。
徐连成告诉新快报记者,他们村的渔民大部分祖籍是山东微山县,1963年,一直在微山湖上打渔为生的8个家庭,结伴移民到洪湖,如今全部拥有洪湖户籍。徐连成当年在洪湖出生,但现在还保留着吃面食的习惯,言语间有着浓重的山东口音。
徐连成今年共投入20万元用于螃蟹养殖,其中在银行贷款10万元,向亲朋好友借款10万元,“现在什么都没有了,蟹苗全死光了,就是洪湖起水了,对我们也没用了。”
昨天上午,记者赶到螺山镇福利院时,徐连成正组织本村年轻渔民外出打工,“总这样下去也不是个办法啊,但我们这些人也很难找到工作,没文化,不会种田,除了打渔啥也不会。但我们必须走出去,如今的洪湖已经无法养育我们了。”
单兴国告诉新快报记者,整个螺山镇目前有包括渔民新村、蒋桩湖渔场等在内的三个渔民村全部上岸,计416人,涉及126户。但只有渔民新村一个村被集中安置,其他两个渔场都是投亲靠友。“我们没有那么多的集中安置点。”
渔民故事
一对夫妻的“孤岛”坚守
段广富每天都在听天气预报,看什么时候才能下一场大雨。5月25日,当地气象台预报:未来一周都无降雨,且气温将不断升高!段广富来到船头,周围几公里以内,没有一个人!都走了!只有他和妻子、弟弟还坚守在这片近乎死寂的洪湖深处。
去年洪灾今年旱灾投资打水漂今年63岁的段广富不是洪湖人,家在江苏宿迁,2009年秋天与妻子孙永英一起来到这里,投靠已在这里生活了40多年的妹妹段广兰,在洪湖官墩渔场承包了95亩水面,搞螃蟹养殖,56岁的弟弟段广生也过来帮忙。为了实现致富梦想,段广富一下子就在这片水域投资了32万元,买了两条小船,一艘住家船,这些钱全部是向亲朋好友借的。一切准备停当,2010年开春,段广富买来3万元的上海蟹苗,精心饲养。谁料想,去年夏天,洪湖出现多年未遇的洪灾,蟹苗全部死亡,段广富夫妻血本无归。
段广富是个不轻易服输的人,今年,他又投入8万元,其中花4万元买蟹苗,没想到,进入4月,洪湖又遇到了百年未遇的严重干旱。
由于及早将自己的水域用塑料布围了起来,因而,当洪湖水最终枯竭时,他的围子要比其他养殖户多保留一些水,在湖水未见底时,又赶紧抽了一些水进入自己的围子,他也因此比其他渔民多了一份希望。
没水吃,东西很难运进湖,渔民们一个个伤心地上岸,但段广富希望奇迹出现,“我借人家那么多钱,我还不上人家咋办?有一份希望,就要努力。”
围子里竖起一面五星红旗
为了生存,段广富的弟弟段广生每两天出去一次,每次花费3个多小时,买回一些纯净水和生活用品,为了节约用水,三人平时基本不吃菜,只吃一点咸菜,或买些不用洗的土豆炒着吃。
尽管自己舍不得吃,但记者去时,却发现在一个角落放着一把香蕉和一些瓜果。上面,供奉了菩萨。孙永英说:“我每天都盼望着老天爷能尽快下一场大雨,让洪湖的水一眼望不到边。”
旱情依然在持续。5月20日,已近干涸的洪湖遇到了历史最高气温,达到37摄氏度,“蟹苗最怕高温,就这一天时间,四分之三的蟹苗被烤热的湖水‘烫’死了。”那一天,孙永英大哭了一场。
5月22日,洪湖下了一场中雨,段家老哥俩高兴坏了,当晚还喝了点酒。一场雨对饥渴的洪湖来说只是杯水车薪。这些天,段广富天天在听收音机,了解天气预报。“经常整晚整晚睡不着,急啊!这几天,一到下午5时多,蟹苗就会往草皮上爬,它们是热得受不了了。再过几天不下雨,我就完了。”
段广富刚在洪湖承包下水面,他就在自己的围子里竖起一个杆子,将一面五星红旗挂在上面,每天,就是躺在床上,他也能看到。
2、干渴的洪湖 百年大涝之后大旱接踵而来
来源:南方都市报2011年05月26日 占才强
http://green.news.qq.com/a/20110526/000649.htm
机船在淤泥翻起的狭窄水道上艰难前行,船底这条泥沟,宽约1米,深约10厘米,已成为通往湖心的唯一通道。旁边干结的地面已呈网状龟裂,让人很容易误以为闯入了某片干裂的稻田。然而不是,这是洪湖,湖北省最大的湖,中国第七大淡水湖。
昨日上午,南都记者乘一艘机动渔船从洪湖岸边出发,4公里后抵达湖心边缘,所看情形令人扼腕。洪湖今年遭遇的干旱,官方说法是70年一遇,而在当地老百姓看来,却是“百年一遇”。
当地政府干部在谈及旱情时也提到,除了少雨的极端天气外,长江的水位变低也是原因之一,洪湖原本是长江的自然调节水陆,可以跟长江对灌,但今年长江水位相当低,江水倒灌不进来。
10厘米深的水道
机船在淤泥翻起的狭窄水道上艰难前行,船底这条泥沟,宽约一米,深约10厘米,已成为通往湖心的唯一通道。
船舷两侧,大片褐色裸露着石块的湖底暴露在腥味的空气中,不时可见零星的死鱼,和成片的螃蟹尸体。干涩的水草裸露着根部,在风中摇曳。这些原本滋养湖中的柔弱植物,似乎正向外倾诉生命的劫难。
昨日上午,南都记者乘一艘机动渔船从洪湖岸边出发,4公里后抵达湖心边缘,所看情形令人扼腕。记者在手机上搜索定位,地图显示所处位置为一片蓝色的湖区,但是眼前所见只有干枯的湖底。
“今年特旱,说是70年一遇,但我们当地老百姓都说是‘百年一遇’,因为六七十岁的老人,都说没见过今年这样干旱。”开船的徐宝贵是本地土著居民,26岁的他也是第一次“有幸”窥得湖底面目。
“湖底的泥巴都晒热了。前两天下了一场雨,现在还湿润些,前段时间连船都开不进去。”徐宝贵说话间,机船已在湖中抛锚,马达在浅水淤泥中无法工作,只能靠撑杆缓慢前行。“以前有水的时候,这条水道有1.5米深,涨大水时深3.5米左右,现在还不足10厘米。”
这条通船的水道,以前是渔船的专用通道,由于走的船多,自然形成了一条深水沟,比湖底要低10厘米左右,如今它成了灾后向湖中渔村施援和运送物资的唯一通道。
据当地媒体报道,洪湖有以船为“家”的渔民3000来户,他们大多住在离岸3公里以内的湖中。持续的干旱让湖岸向湖心推移了三四公里,绝大多数渔家成了“旱家”。洪湖市统计称,曾有1.6万人一度被困在干涸的大湖中。
大涝之后是大旱
一个多小时后,机船抵达位于湖中的螺山镇新捕捞村。该村73户229人,全部靠在湖区养殖为生,平时就住在渔船上。
万成刚是新捕捞村的大承包户,有40亩鱼塘,养殖螃蟹、鱼等。这次大旱损失惨重,40亩鱼塘全部干掉,其中螃蟹七八千斤全部旱死,经济损失超过20万元。而除了养殖,万家没有其它收入。
已承包三年的万成刚,去年曾经历过“百年不遇”的水涝,“大概是去年六七月份,七天下了半年的雨,养的螃蟹和鱼死了很多,缺氧。今年又是大旱,全部死光,比去年损失更大。”
“很反常。”万成刚说最近两年的气候变化,“比如今年,按照洪湖往年惯例,到4月份就应该有一个小汛期,正常水位会达一到两米,但今年汛期没有来。”
他回忆,洪湖大概从今年正月起就一直少雨,到二月份鱼塘逐渐变干,水位下降厉害,到三月份就全部干掉了。他分析原因,一个是今年雨水少。再一个就是经历去年洪涝后,洪湖地区怕今年春汛又涨水,提前将水排掉了,储水少。哪知偏偏遇上了干旱。
“我认为,三峡截流对长江中下游水位也有一部分影响,上面把水拦住了,下面的水肯定就少了。而每年这个季节,通常都是长江干流向洪湖补水的。”
位于长江边的洪湖,通过一条约4公里的水道与长江相连。而通过水道纽带,洪湖相当于长江的一个自然调节水库。
据万成刚介绍,往年的这个时候,长江水位通常都比洪湖水位高,“按照以前,现在应该是倒灌,就是长江的水向洪湖补水,但是没想到长江水位今年这么低,就是现在,洪湖的水位比长江都要高,如果是把水道的闸打开,洪湖的水还要往长江流。”
养殖户损失惨重
50岁的徐成义是新捕捞村老村民,“但从我出世就一直生活在这里,我是在洪湖里长大的,以前是洪湖水浪打浪,一点都不假,但像今年这种旱情我还从来没有见过。”
徐成义对眼下持续的旱情显然已经不抱希望,“只要长江不来水的话,(洪湖)全部都要干掉。我明天就要到岸上去,今天拿点衣服,拿点被子就住到岸上去。”
螺山镇镇长王新喜向南都记者介绍了全镇受灾的情况,螺山镇从事养殖的渔民共有550户,1800人,全部住在湖区的船上,靠在湖区养殖为生。养殖面积达四万多亩。在这次旱灾中,平均每户经济损失4万多到5万块钱。
另据洪湖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统计,洪湖有水面积约有53万亩,由于持续干旱,目前有水面积已不足40万亩,1/4的湖区干裂。以往5月份,湖中最深处有两三米深,现在最深处只有30多厘米。如果干旱继续,湖水会降得更快。干旱不仅让水产养殖遭受灭顶之灾,更让洪湖湿地的生态受到非常严重的打击。
干旱的原因是降水量明显偏少。据洪湖市气象部门统计,今年以来洪湖市累计降雨量为144毫米左右,与往年相比减少七成,旱情为70年一遇。
长江水无法倒灌
洪湖市政府一位工作人员将旱灾原因归咎为“气候极端反常”,他告诉南都记者,去年六七月份洪湖遭遇“百年不遇”暴雨灾害,“比历史同期多了50厘米。到今年就是大旱,而5月份洪湖还遭遇最高气温35度,实际已接近40度的反常高温。”
“内忧外患”是他对洪湖地理位置的介绍,“洪湖以前是一片沼泽地,湖面大,但最深处也不过二三米,没有深水区,所以蓄水能力不强。打个比方,就像一个碗装水和一个盘子装水一样,洪湖是盘子装水。遇到汛期,洪湖的水漫出来,长江的水漫出来,水完全排不出去,夹在洪湖和长江中间,所以说是‘内忧外患’。以前这里主要是防汛,今年成了抗旱,而且今年旱灾比去年水灾还厉害。”
这位政府工作人员也提到,“在三峡还没建成的时候,洪湖跟长江对灌。湖里水干了可以从长江补给水,长江的水干了可以从洪湖补给水,有调节功能。今年长江水位相当低,倒灌不进来。这是今年旱情的原因之一。”
“前段时间,我们下乡到村里,田里呈干裂状,支流的一些小河水都已经抽干了。”他认为,干旱主因还是没有降雨,最近一两个月没有降雨,就三天前下了一场中雨。
他认为,旱灾对粮食种植的影响已经非常明显。“我们这里是两季稻,一是早稻,一是中稻,现在早稻收了,中稻没有水插不了秧。中稻种植季节就是现在,但已经过了。粮食影响现在还看不出来,但会在以后显现出来。”
“但危害最大的还是渔业。”他说,“鱼塘基本上干了,有的渔民甚至把刚投下去的鱼苗收起来,然后贱卖。洪湖的渔业养殖今后也会有连锁反应,洪湖是全国最大的淡水鱼基地之一,除自给外,还向周边地区供应。供应量少了,价格等就会有影响。”
他认为,“从直觉看,这次旱灾跟长江三峡多少有些关系,但就像最近有人说的一样,并没有什么证据。三峡建成以后,我们直接感觉有利有弊,利是水大时中下游的防汛压力减少,弊端是导致长江干流水位降低,影响生态链。”据他介绍,洪湖段的长江水位“历史下降大约有两到三米”。
因何而旱需论证
“今年洪湖水位下降创了历史记录,而且目前水位没有显著变化,虽然前几天下了一场雨,湖水长了两寸,但已经退了一寸多。”昨日洪湖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宣教中心负责人高强在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说。
高强说,旱情对洪湖的全面影响目前还不能提供明确的数字。但有些影响已经显而易见,“水少了,没水的地方,沉水植物(指长在水里的)全部死亡,底憩动物像贝壳、河蚌、螺蛳,死亡率比较高。”
“水里生态链条目前已经破坏了一部分。生态的修复需要很长时间,我们可以再投放鱼苗、螃蟹,还可以人为植草,但植物生长需要时间,动物繁殖也需要时间。而且洪湖的修复并非一种自然修复状态,它是动态的,在生长的同时还要被利用,所以说修复生态需要10年,是一个预计中的虚数。”
造成干旱的原因,高认为主要还是气候。“整个长江流域今年降水都是偏少,长江上游也没有下雨。这个旱情包括整个长江流域,清江流域、汉江流域也是超低水位。按往年长江水位应该起来了,向洪湖补水,但今年长江水位却低于洪湖水位。”
对坊间议论洪湖旱情与三峡的关系,高给予了谨慎的回答。“这是一个大问题,这不是荆州能回答的,也不是湖北能回答的,应该是由国家的权威部门来回答。”
高的观点是,不能仅凭今年干旱就认为跟三峡有关系,“我们一年两年感觉不出来,不能说一年两年就是长江三峡的影响,也可能建了长江三峡,刚好碰上一涝一旱。我们不能说今年干旱是三峡影响的,我们不能说今年下雨多也是三峡影响的。这样联系,不是一个科学的态度。老百姓也只是凭感觉,而且这也不是现在就能论证的。”
对洪湖和长江的关系,高打了个比方,长江是干流,洪湖是支流当中的“毛细支流”,就像毛细血管一样。洪湖缺水的时候,长江可以补水。但长期是洪湖水往长江流。而长江水进洪湖时,可以补充洪湖的生物种类,在长江水位高的时候,大量鱼苗流进洪湖。
对近期长江三峡向中下游开闸放水,高认为对长江干流水位的抬升还是有影响。“三峡放水后,干流的水量还是大了些,对中下游的通航和农业浇灌很有帮助。”
3、汉江抢水大战:南水北调已无水可调?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2011-05-26周呈思
http://www.21cbh.com/HTML/2011-5-26/wMMDAwMDI0MDYwMA.html?source=hp&position=newscolumn
核心提示:水利工程与经济运行一样,会改变人们的预期行为,但接下来的生态后果却难以预计。
湖北东荆河南岸的“隔北灌区”,素来是江汉平原重要的农业灌区,属于该省唯一的“仙洪”新农村示范基地。
但在5月25日,记者眼下的这个鱼米之乡,却是一片荒枯之景象。经历数月干旱之后,昔日奔流的沟渠已干涸见底,现在当地能抽的水源,要么是前几日一场雨后的洼地积水,要么是新打下的机井。
这里祖祖辈辈都靠东荆河吃水。而目前大旱之下,东荆河来水流量仅2.66立方米/秒,几近断流。
由于无法从河里取水,当地政府遂调配大量人力物力,不得不跑到60多里远的长江沿岸取水,提水注入主干渠之后,再用提灌设备一级一级地分到各个乡镇和村落,最终完成浇灌。
当地水利干部告诉记者,仅从长江提水一项的成本,就高达每立方米1毛多钱。这对于农业灌溉来说,实在是太“奢侈”。
东荆河历史上极少断流。作为“千湖之省”的“洼地河道”,东荆河是汉江分注入长江的唯一支流。也就是说,这个灌区的所用水源实际上全部来自汉江。
但这两年以来,汉江上游来水一年比一年少。
记者了解到,汉江下游水量的减少及东荆河的干涸,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上游水库蓄水、以及沿江地区层层截留用水的影响。
目前,在东荆河源头之上,一座特大型水库——汉江兴隆水利枢纽,正在试图再一次截断汉江之水。
这只是汉江干流水库规划的最下一个梯级。溯江而上,汉江新集、碾盘山和雅口枢纽也将开工建设;加上已建成的丹江枢纽、王甫洲枢纽以及在建的崔家营航电枢纽等,汉江中下游未来会形成9级梯级水库。在Google Earth上,这条长江最大的支流将变成一串“冰糖葫芦”。
而这些水库的真正作用,是为了减轻南水北调对汉江沿岸地区用水的影响。
根据中线调水初期规划,汉江上游的水源地丹江口水库年北调水量将达90多亿立方米,而后期调水估计达130亿-140亿立方米,这将使汉江中下游水量、水位及水质均将面临大幅下降,仅在中游襄阳段,初期调水后的来水量即将减少26%以上。
而事实上,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尚未开始正式从汉江上游取水。此前,根据国务院2002年批准的《南水北调工程总体规划》,中线一期工程拟定于2010年通水;但现在最新确定的通水日期则推迟至2014年汛后。
为何南水北调还未开始正式调水,湖北汉江流域就没水了?
此前,在湖北方面多年争取之后,国家提出对调水地区实施补偿计划,但最终仅仅4亿多元的补偿难解地方之渴。眼见调水在即,沿岸各市均紧急出台拦水建坝的“自救”方案,汉江上一时大兴土木。
不仅如此,附近其他地区也加入了抢水大战,并采用区域调水的方式分食这条已经不堪重负的河流。
比如,襄樊准备从丹江口水库直接挖一条渠道至老河口和樊城解决水资源紧张问题,是为“引丹入樊”;而来自汉江源头陕西省的计划则是,为了缓解渭河流域水资源供需矛盾,陕西启动“引汉济渭”工程,每年将从汉江向渭河调水15亿立方米。
水利工程与经济运行一样,会改变人们的预期行为。在经济运行中,一种市场预期往往会改变人们的行为,最后的经济运行状态,往往与其说是自行运行的结果,不如说是这种结果的预期加速了这一时刻的到来。正如通胀预期往往酿成真实通胀一样,是为“预期的自我实现”。
一项影响面巨大的水利工程也是如此。
放大到整个长江流域来看,为何湘江筑坝、鄱阳湖筑坝之争如此激烈?地方不顾一切地上马水利枢纽,发电只是一个次要考虑,关键问题是:三峡要蓄水的时候,沿岸地区用水怎么办?
正如记者曾听江西省水利厅官员私下里抱怨——不修坝吧,鄱阳湖每年肯定会干涸一次,江西人没水浇田;修了吧,长江下游地区和生态学家们又有意见,难办啊!
看来,即使冠以国家或世纪名义的大工程,哪怕放到举国动员的一盘棋之下,也无法平息攸关方对于缺水预期的惶恐。
4、旱动家园
来源:北京晨报 2011-05-26
http://www.morningpost.com.cn/bjcb/html/2011-05/26/content_95921.htm
这“艘”用船改造的房子位于洪湖湖中心,由于洪湖马上就要干涸,湖里只剩淤泥时,这个家再也进不来了。渔民只得离开。看着渐渐远去的家,渔民徐保国的妻子吴婷巧坐在船上哭了。
明祖陵地宫重新“出水”
331年前,黄河夺淮,水淹明祖陵和泗州古城。此地属今日江苏盱眙。331年后,江淮大旱,淮河、洪泽湖水位告急,明祖陵地宫探头露脸。
旱情在盱眙俯拾皆见!据统计,盱眙县农作物受灾面积达101万亩,其中小麦90万亩,育秧田6万亩,春季农作物5万亩。
大旱天 水下皇陵“露脸”
抽水淹池,才过了4天多,地宫拱门又露出来了。昨日上午,记者探访盱眙县明祖陵陵园,地宫汉白玉横梁上,300年前留下的朱砂历历在目。半月形的水池已见底,浅水里有成群的小鱼窜动。拱门下的一汪水里,一只小黄鱼在翻肚挣扎。
在当地人杨军记忆中:1991年发大水,明祖陵陵园内,水超地面10多厘米。后来洪水消退,明陵地宫所在的水池,水深一度有1米多。他预料不到,20年后陵园遭旱灾,水下皇陵会露脸。如今,陵园内,不乏有听闻风声前来看热闹的外省游客。
明陵园管委会副主任陈义友说,5月19日,他们第一次发现地宫的拱门和甬道浮出水面,“300多年来,这是头一回。”
明祖陵是朱元璋高祖父母、曾祖父母的衣冠冢,祖父母的实葬地。按当地人的话说,地下的宝贝不计其数。“上级领导慎重考虑,还是决定抽水恢复原貌。”陈义友说,这其中,既有不易开采的因素,更有永久保存文物的用意。
5月20日晚,管理人员抽水入池。但地宫的水位在地下接通附近的湖域河域,才几天过去,皇陵又露脸了,“今天下午就抽水,要继续保持原有的文物环境。”陈义友说。
守陵人 家中小麦高不过膝
地宫“露脸”的同时,陵园东侧,淮河支流溜子河的河中央,明祖陵的中城墙也探出头来。“原来是三层墙,现在的河坝是里土墙,河对岸是外土墙。”60岁的守陵人朱学泽是明祖陵村的村民。据他观察推测,现在所开发的陵园,大概是原址的十分之一大小。
“以前水位没这么低,但水面下有城墙,我们很小就知道。”坐上老朱的汽艇,记者来到河中央,只见两块大石浮在河面,露出20多厘米高,向南,水下几厘米处,陆续都能看到大石块。石头出现的区域,老朱立了不少提防触礁的标志——这是在提醒:石头下面还是石头,它们的真实面貌,是一堵高大的城墙。
表面上,老朱落寞的汽艇生意稍有改观。这几天,除了好奇的游客,还有很多媒体记者,都乘坐他的汽艇,到河中探访老墙。但他实在高兴不起来,因为水位下降和旱灾的关系,家里的麦地歉收了。
家里4口人,10多亩麦地。朱学泽算了一笔账。一亩地的成本:机械松土25元,种子80元,施肥100元,锄草、打药20元,抗旱灌溉25元,收割50元,一共是300元左右。“今年小麦产量低,才膝盖高,看来也就亩产300斤的样子。一斤1块钱左右,刚够抵消成本。亏了!”
种粮户 三千亩田亏损百万
比朱学泽惨一百倍的是种粮大户王印石。
在小麦种植区,除非等到收割,地里几乎看不到人。但在明祖陵镇明祖陵村乡道旁的旱沟里,记者却遭遇了65岁的王印石,他在指挥一帮农民“抗旱”。
一个老农用力踩着铁锹,想把沟挖得更深,但脚下都是硬土。“根本就挖不下去。”在他们身后,是更多的旱沟,还有大面积的不及膝高的“矮麦”。“往年,包括去年,麦子都是齐腰高。亩产八九百斤。”今年的情形,王印石没有预见。
王印石搞农场承包11年,这是第一次失手。去年冬天,他和朋友承包了3200亩地。算得上是盱眙数一数二的种植大户了。他的焦灼写在脸上,帽檐下的面庞显得发青发黑。拔起几棵最矮的青麦,长约25厘米,“正常的麦子是这个3倍长,穗也更长更粗。”王印石说。
即使亩产800斤,也是个不错的收获。但如今,平均亩产300斤都不一定能有。“1斤就是1块钱,一亩地少500块,3000多亩就少了150万。”王印石欲哭无泪。
养殖业 许多龙虾死在泥里
盱眙以龙虾著称。受旱情影响,龙虾养殖业也受到了一些打击。虽然与洪泽湖仅有一坝之隔,一片2000余亩的水塘却缺水。水塘属于盱眙县盱眙龙虾养殖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月华带记者来到与洪泽湖相接的引水渠,水泵抽水处,明显干涸暴露,“塘里缺水。因为缺氧,很多龙虾死在泥里。今年要减产3成以上。”张月华说。
6月12日,盱眙国际龙虾节即将开幕。对养殖户来说,这是个好日子。“到那个时候,龙虾批发价还要涨个三五元。”但对种粮户来说,6月12日意味着考验关头。往年这时候,小麦都收完了,下一季是水稻,“插秧就这几天。硬邦邦的地,怎么插得下秧。”杨军说。
当天下午,盱眙滴了一阵几十分钟的小雨。风一吹,脸庞的水痕就干了。奔驰在道上,杨军望了望天。他说,对老天抱的希望不是太大。晨报特派报道组
江苏盱眙报道
记者 李显峰 文并摄
■专家释疑
长江大旱非三峡蓄水诱发
在互联网上,网民提出“三峡诱发干旱论”,称三峡工程是造成今年长江中下游罕见大旱的罪魁祸首。北京网友“牛村长”说:“高峡平白无故地出了个平湖,把本该流向下游的水都拦了。气候不受影响才怪!”
这不是公众第一次因极端气候而关注和质疑三峡工程。近年来,中国频现异常气候,西南大旱、重庆酷热、两湖流域暴雨等,三峡时常成为矛头所指。
针对“三峡诱发干旱论”,专家学者表示,目前尚未有证据支撑这种说法。
大坝对气候影响很微弱
长期监测三峡对气候影响状况的湖北省气象局武汉区域气候中心主任刘敏介绍,“本次旱情是一种周期性的气候现象,主要是受到大气环流影响。从监测的数据看,大坝建设前建设后对区域气温、湿度的影响也非常微弱。”刘敏说。据介绍,《长江三峡水利枢纽环境影响报告书》中,对三峡水库形成后的气候问题作了科学分析,基本结论是:三峡建库后,对库区及邻近区域温度、湿度、风和雾的影响范围一般不超过10公里。
若没有三峡干旱会加剧
24日,三峡工程主要设计者、长江水利委员会总工程师、中国工程院院士郑守仁对“三峡诱发干旱论”作出回应。他说:“不能一遇到极端气候就怪罪三峡工程。恰恰相反,若没有三峡工程,长江中下游的干旱程度将会加剧。”
据郑守仁介绍,按照设计,三峡水库在每年长江汛末开始蓄水,并在接下来的枯水期释放存水为长江中下游补水。“今年1月至今,三峡水库释放的来水比长江天然的径流量高,尤其是在下游发生严重旱情时,水库按照8000至1万立方米每秒的流量下泄,至少比天然来水量高出2000立方米每秒以上。”
据了解,三峡水库5月20日应国家防总要求加大下泄流量后,日均补水3亿多立方米支持中下游抗旱。三峡水库25日起继续调高下泄流量。6月10日前按日均1.1万至1.2万立方米每秒进行控泄。
评价三峡工程要客观
面对社会公众的质疑,负责三峡工程运行管理的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董事长曹广晶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对三峡工程要用历史的眼光来看待。
曹广晶说:“三峡工程对自然的影响不等于破坏,我们完全可以在有三峡工程这个新的条件下,进行生态设计,构造新的生态系统。对待三峡工程既要全面客观评价,又要看大局。……世界上没有什么事情是完美的,关键是利弊权衡。现在出现的这些问题需要认真对待,但若是因此而否定三峡工程,那就错了。”
据新华社
■旱情动态
石臼湖:全湖干涸见底
石臼湖是溧水县、高淳县和安徽省当涂县三县间的界湖,又名北湖。而如今,面积达207平方公里的石臼湖已经干涸见底。
溧水县水务局副主任葛元见告诉记者,今年以来,全县降水只有往年同期的三成,包括石臼湖等湖泊已经干涸。全县40万亩农作物受旱,5万亩鱼塘有4万亩面临干涸,全县4万多人饮水难。
洪泽湖:已接近死水位
截至25日8时,我国第四大淡水湖洪泽湖平均水位为12.14米,已接近死水位。
淮河今年以来基本上一直断流,沂沭泗河长期断流。在最新的水情报表上,洪泽湖总入湖流量为0,总出湖流量为114立方米/秒,这使洪泽湖在老子山等四个站点水位下降0.02-0.03米。
太湖:水位保持在2.75米
截至25日8时,引江济太工程共调引长江水49.23亿立方米,这使遭遇60年来最少降雨的太湖水位保持在2.75米以上,有效保障了流域供水安全。
今年以来太湖流域降雨持续偏少,至5月24日,累计降雨仅179.20毫米,较常年偏少六成,为1951年以来同期最少。据新华社
种了一辈子稻如今却要买米
84岁的张银桂老人“很担心米粮要涨了”。老人两岁就“嫁”到鄱阳湖畔星子县羽岭村做“童养媳”,这么多年还是第一次遇到“早稻没水种”的情况,如今“中稻也种不成,没有水。家里的五亩田要荒了。”
早稻没种成中稻种不了
6月初是江西农民种中稻的时节,种稻需要有20天的“沤田期”,如今鄱阳湖已枯见底,天又迟迟不下雨,中稻还没种,收成受影响却已成定局。在往年,星子县的农民不等油菜完全成熟,就会收了油菜种水稻,如今,很多油菜还在地里呆着。
一些挨着水塘近的稻田,村民就会抽水浇田,成本自然会提高。有村民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抽水要烧油或者是用电,每亩地每天要增加1.5元的成本。这对于每年种稻收入三四千元的农民来说,可是一笔不小的负担。
遇到张银桂老人时,她正拿着笸箩筛麦子,麦子刚收,受旱情影响,麦穗都不饱满。老人说,早稻没种成,中稻种不了,她很担心今年要买稻米吃了,“怕是到时候米粮要涨喽。”
水位比历史同期低了4米
就在张银桂老人出生的那一年——1927年,星子县就有了水文站。现在我们所说的“鄱阳湖水位”实际上就是指星子县水文站的测量值。
站长包纯红值守星子水文站已经28年了,有两个年份他印象最深,一个就是1998年的大水,“那水太大了,说不害怕是假的。那年局里已经让我们放弃测量了,但我们还是游泳过去测。因为要记录历史嘛。8月2日,水位最高——22.52米。这个纪录至今都没有打破。”另一个就是今年了,“已经到了有水文记录以来同期最低值。”昨天,星子县水文站的水位是10.88米,比历史同期偏低4.4米。
但由于受前两天的下雨和三峡放水“顶托”作用影响,星子县水位5天上升了1.2米。据悉,三峡放水,大约7天可影响到鄱阳湖水位。截至目前,今年汛期鄱阳湖水位最低值出现在5月4日,为8.67米。鄱阳湖丰水期历史最低值为7.11米,为2006年8月。
最郁闷的当属包站长的上司——江西省鄱阳湖水文局局长金叶文。站在三层办公室的窗前,金局长告诉记者,“往年的5月,你往左手看,是烟波浩渺的鄱阳湖,你往右边看,是飞流直下三千尺的庐山瀑布,如今,什么都看不到了——我们是做水文工作的,对这种局面很是着急。”
■专家访谈
第一大淡水湖地位不会变
虽然鄱阳湖正经历着60年以来最严重的旱情,但其“中国第一大淡水湖”的江湖地位不受影响。专家昨天表示,鄱阳湖是“靠天吃饭”,即便“今年旱到家了”,但是6月如若有大雨袭来,亦不排除其发大水的可能。
鱼少了价格涨了3成
江西省鄱阳湖水文局水沙室主任闵骞告诉记者,今年鄱阳湖的春旱持续时间特别长。往年4月就进入了丰水期,可昨天——5月25日的鄱阳湖水位还只相当于3月11日的水位。
闵骞告诉记者,鄱阳湖大旱,其实原因很单一——天不下雨。值得关注的倒是鄱阳湖确有春旱加重的趋势。在过去的60年里,排在春旱前10位的年份中,进入2000年后就出现了5次,分别是2004年、2005年、2008年、2009年、2011年。春旱不仅影响了农民的收成。对鱼类的繁殖更是灭顶之灾。鄱阳湖流域是著名的“鱼米之乡”,拥有5大淡水鱼产卵场,分别是赣江、抚河、信江、饶河、修水五条河流汇入鄱阳湖的湖口地区。每年5月,在流水及水草刺激性腺的情况下,鱼类会大量产卵。“但是今年5月,水草都露在水外头,你让它怎么繁殖。”这样势必会影响鄱阳湖的生态环境。
记者住的旅馆对面就是一家餐馆。餐馆老板抱怨说,鄱阳湖近在咫尺,但鄱阳湖所产的所有的鱼都在涨价。当地人爱吃的一种小鱼叫“黄丫头”,去年还是15元一斤,今年已卖到23元。各种鱼的涨价幅度都在3成以上。
鄱阳湖不会一旱到底
闵骞表示,目前说“鄱阳湖干旱已成定局”为时过早。“基本上不会一旱到底,说不定今年还会发大水呢。”由于鄱阳湖是通江湖泊,干旱主要原因就是降雨极度偏少造成的。虽然有报道称,鄱阳湖连续几年“瘦身”严重,目前水域不过武汉两个东湖的面积,但是这并不影响其“中国第一大淡水湖”的江湖地位。鄱阳湖的降雨集中在6月至7月中旬,只要来几场大雨,鄱阳湖很快就水天一色,烟波浩渺。但目前来看,未来10天没有降雨。
晨报特派报道组
江西星子县报道 首席记者崔红/文 晨报记者 王颖/摄
5、湖南24座大型水库大部分接近死水位
来源:红网-潇湘晨报2011年05月26日
http://news.sina.com.cn/c/2011-05-26/021122530367.shtml
本报长沙讯 省防汛抗旱指挥部昨日介绍,截至5月25日上午11时,我省24座大型水库,只有永州涔天河、双牌,郴州欧阳海,岳阳铁山等4个水库的水位稍低于正常蓄水位,其余水库都已接近死水位。
5月24-25日,全省基本无雨。四水及湖区主要控制站水位严重偏低,四水来水量严重偏少。从5月25日的大型水库水情日报表来看,张家界江垭水库水位189.56米,正常蓄水位236米;常德皂市水库水位114.05米,正常蓄水位140米。水情日报表上显示,这些接近死水位的水库水位比正常蓄水位低10米至50米。
据省防汛抗旱指挥部介绍,岳阳有120.7万亩农田受旱,其中重旱35.6万亩,张家界32万亩水田无法翻耕,怀化辰溪县21万亩水田无水翻耕移栽。局部人饮困难,怀化麻阳县87个村3.2万人持续出现饮水困难,怀化辰溪县26个乡镇的大多数村无水可抽,全县10余万人饮水困难;部分城镇取水依然困难,华容县14万居民饮水仍然靠从长江提水解决,澧水中下游城镇供水取水形势没有好转,部分镇村群众饮水仍靠人工送水解决。记者颜宇东
6、中国南部罕见干旱持续 三峡工程超常规为中下游补水
来源: 新华网2011年05月25日
http://news.xinhuanet.com/2011-05/25/c_121458313.htm
新华网武汉5月25日电(记者 熊金超)三峡工程在连续三次加大水库下泄流量之后,从25日凌晨开始再次加大放水量,以应对长江中下游地区持续不断的罕见干旱。
长江水利委员会发布的水文监测数据显示,截至23日12时,三峡工程每秒的下泄流量已从前期的1万立方米左右增加到了1.17万立方米。长江中下游的汉口、九江、大通站等控制站点的水位继续保持上涨势头。
“50年来少见的极端气候,造成了中国南部罕见的干旱,”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预报处总工程师闵要武介绍说,“今年1-4月,长江流域累计降水量较50年平均值偏少4成。其中,中下游地区降水偏少5成,为1951年有历史统计资料以来最少值,发生60年甚至100年来的罕见旱情。”
据了解,5月以来,旱情仍在持续,降水量总体偏少5成左右。洞庭湖、鄱阳湖主要控制站点来水均比历史同期偏少约7成,汉江来水也偏少4至5成。
湖南、湖北两省相继出现土地龟裂、湖泊水体萎缩现象,洞庭湖等主要湖泊水体面积比历史同期少4成左右。素称“千湖之省”的湖北,目前已有1388座水库低于“死水位”运行;被誉为“中国水塔”的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丹江口水库,水位降至“死水位”以下4米多,创历史新低。
中国气象局监测结果也显示,今年1月至今,长江中下游大部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少3到8成,中国南部的安徽、江苏、江西、浙江、上海平均降水量为1945年以来同期最少。
卫星遥感监测图显示,淮河也因今年以来的旱情出现断流,其水域面积比正常时已减少近六分之一。目前,淮河江苏段水位降至12.16米,是同期历史上记载水位的最低值。
1 2 下一页
7、新华调查:三峡水库能否解长江中下游干旱之渴?
来源: 新华网2011年05月26日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1-05/26/c_121462845.htm
新华网武汉5月26日电(记者刘紫凌、冯国栋)连日来,发生在长江中下游流域的罕见大旱引发了公众对三峡工程的持续关注。“三峡、抗旱”这组关键词连续多日位居国内各大网站新闻热搜词榜首。
近日,舆论焦点又开始从质疑“三峡工程诱发大旱”转移到“三峡工程抗旱能力”上来。三峡能否解长江中下游干旱之渴?记者为此从三峡大坝沿江而下对宜昌、荆州等地的旱情进行了调查,并采访了一些专家和相关人士。
三峡水库6天补水12亿立方米
5月26日,三峡水库水位降至152米附近。按国家防总调度,自本月20日三峡水库增大下泄流量为中下游实施抗旱补水以来,水库水位6天内从154米连续下降了2米。
“三峡水库在此区间原有存水约12亿立方米,现已全部释放大坝下游,用于抬升长江中下游干流水位,以缓解湖北、湖南、江西等地抗旱紧张和沿江城乡供水、灌溉引水压力。”三峡水库枢纽梯级调度通信中心副总工程师赵云发介绍说。按此计算,目前三峡抗旱补水力度为每天2亿立方米左右。
记者连日来在宜昌、荆州等地采访时注意到,三峡加大放水力度增大下泄流量后,两地抗旱局面得以有效缓解。目前水位较干旱最严重时上升明显。
5月初旱情初现时,记者在宜昌市沿江大道看到,长江部分航段露出了滩涂,与远处岸边高水位留下的痕迹形成鲜明对比。而这几天宜昌水位明显上涨。一些在江边钓鱼的市民说,水位上涨后,来往的船只也多了一些。
记者在位于长江中游的荆州市监利县汴河镇、三洲镇等地采访了解到,三峡增大下泄流量后,抗旱局面得到有效改观。“镇上修有水渠从长江引水灌溉农田。这几天长江水位上升,距水渠取水口仅有1米的高度了。抽水机取水变得容易很多。如果水位再升高一点,就完全可以不用抽水机灌溉了。”汴河镇副镇长潘克俭对三峡工程的抗旱作用给予了肯定。
长江水利委员会发布的水文监测数据显示,连日来,三峡大坝下游湖北宜昌、湖北沙市、湖南城陵矶、江西九江、江西湖口等观测站水位均有不同程度的上涨。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8、大旱之年尤让人怀念江河奔腾
来源: 新华网2011年05月26日 邓海建
http://news.xinhuanet.com/comments/2011-05/26/c_121458106.htm
2011旱情逼人。船舶在淮河航道搁浅,居民用水限时供应,蔬菜价格比春节贵了三四倍……位于江苏境内的全国第四大淡水湖洪泽湖水位告急。昨天下午,记者抵洪泽湖南岸的盱眙县采访,当地的渔民称,今年旱情堪比1966年的大旱。(5月25日《北京晨报》)
苏北的旱情,不过是当下2011中国大旱中的一个缩影,既算不上惊心动魄,也谈不上别有特色。当这些新闻充斥耳边的时候,城里人也许关注的是一瓶纯净水的价格,而农村却需要直面多舛的生计和惨淡的收成。老话说,天灾不由人、抗旱不由天。何况每每此时,总有科学家站出来给我们普及一些很宽心的“常识”:比如有说大气环流形势与历史上干旱年的形势相似,有说目前正处于周期性干旱期,有说是暖湿气流偏弱或气温显着偏高……一句话,谁都没有错,都是老天爷惹的祸。
天干地燥,河床裸露,农田龟裂,当这一切都以极端的姿态呼啸而至的时候,抛开学术上的争执或偏执,我们总会特别怀念那些江河奔腾的日子。江河湖泊,自古就无外乎生命的命题,长江黄河,从涓涓细流走向宽广磅礴,奔腾出民族赖以生存的水、土地、良田、湿地……于千年万年而绵延不绝。然而数据显示,50年来,在中国的大地上失去了1000个湖泊,地下水超采造成世界最大降水漏斗区;与此对应的是,中国现在有世界上最大的水电装机容量,中国建有世界一半以上的大坝,截断了一条又一条大江大河,而现在的目标是十五六年内提高到现有水平的2.9倍。“八百里洞庭”成为传说,鄱阳湖从1998年8月2日出现历史最高水位到2007年的历史最低水位,其间只用了短短9个年头。
形成一条江河,自然可能需要千万年;而消灭一条江河,人类只须短短数载。比如九龙江,福建省第二大河流,流经龙岩、漳州、厦门三市,全流域总长2000公里,流域面积1.47万平方公里。不久前有媒体披露了她的“死讯”:这样的秘密出自一份整整迟到20年的规划环评报告。更严谨的说法应该是:九龙江流域已经被切割成数百个不连续的、非自然的河段,造成生态破碎,河流生态已完全改变——而横锁它的是遍布整个流域的超过1000座的水电站,“没有人去刻意比较过,还有没有第二条河流如此千疮百孔”。
水电入网,跑马圈“河”。2000年至2005年,在地方政府一系列优惠政策的刺激下,不知多少小水电站蜂拥而起。中国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的大幅项目地图上显示,到2005年夏天为止,西部几乎所有的江河都被大坝拦腰截断。其实人改变的,不是“天”,而是河流固有的规律以及与此相关的生态环境。有一点是肯定的:改变既有生态系统何其容易,而建立一种新的平衡却难以上青天。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东流的一江春水,不仅是人类诗意的意象,更是我们生存与发展的皈依。大旱之年怀念江河,是一种姿态,更是一种反思——没有不犯错误的人类,只有永不回头的江河。
9、设计者回应三峡诱发干旱论:无三峡灾情将会加剧
来源:新华网2011年05月25日
http://news.sina.com.cn/c/2011-05-25/191022529312.shtml
新华网武汉5月25日电 题:三峡蓄水诱发长江大旱?有关方面直面公众质疑
记者刘紫凌、沈翀、冯国栋
今年以来长江中下游遭遇50年来最严重干旱,湖北、湖南、江西、安徽纷纷因缺水告急。谁是这次大旱“罪魁祸首”?大旱当前,舆论聚焦到了长江上游的“解渴之水”三峡水库。记者为此采访了有关部门和人士。
“三峡诱发干旱论”目前尚未有证据支撑
在互联网上,网民提出“三峡诱发干旱论”,称三峡工程是造成今年长江中下游罕见大旱的罪魁祸首。北京网友“牛村长”说:“高峡平白无故地出了个平湖,把本该流向下游的水都拦了。气候不受影响才怪!”
这不是公众第一次因极端气候而关注和质疑三峡工程。近年来,中国频现异常气候,西南大旱、重庆酷热、两湖流域暴雨等,三峡时常成为矛头所指。
针对“三峡诱发干旱论”,气象、地质和水利等领域的一些知名专家和学者表示,目前尚未有证据支撑这种说法。
气象、水利专家分析旱情成因,补水抗旱效果明显
长期监测三峡对气候影响状况的湖北省气象局武汉区域气候中心主任刘敏介绍,现在的手段和观测数据还没有依据显示三峡工程引发了长江中下游的旱情。
“本次旱情是一种周期性的气候现象,主要是受到大气环流影响。从监测的数据看,大坝建设前建设后对区域气温、湿度的影响也非常微弱。”刘敏说。
据介绍,《长江三峡水利枢纽环境影响报告书》中,对三峡水库形成后的气候问题作了科学分析,基本结论是:三峡建库后,对库区及邻近区域温度、湿度、风和雾的影响范围一般不超过10公里。
刘敏说,长江中下游的水汽由南方的暖湿气流输送,连续性的降水天气通常是由于势均力敌的暖湿气流与北方冷空气在高空发生激烈碰撞而形成。
“受拉尼娜现象影响,自去年底以来大气环流出现异常。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势力整体偏弱,暖湿气流无法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刘敏解释说。
与此同时,受拉尼娜现象影响,西北气流占据主导地位。今年冷空气南下频繁,也压制了暖湿气流北上,一直都难以形成持续性的降水。这也造成了去年11月以来长江中下游大部分地区的降雨偏少。
24日,三峡工程主要设计者、长江水利委员会总工程师、中国工程院院士郑守仁对“三峡诱发干旱论”作出回应。他说:“不能一遇到极端气候就怪罪三峡工程。恰恰相反,若没有三峡工程,长江中下游的干旱程度将会加剧。”
据郑守仁介绍,按照设计,三峡水库在每年长江汛末开始蓄水,并在接下来的枯水期释放存水为长江中下游补水。“今年1月至今,三峡水库释放的来水比长江天然的径流量高,尤其是在下游发生严重旱情时,水库按照8000至1万立方米每秒的流量下泄,至少比天然来水量高出2000立方米每秒以上。”
三峡水利枢纽梯级调度通信中心的三峡水情记录显示,自今年1月至今,三峡水库水位已从最高时的175米消落至24日的152.7米。“在此水位区间,三峡水库原有存水约173亿立方米,现已释放至中下游。”梯调中心副总工程师赵云发介绍说。
据了解,三峡水库5月20日应国家防总要求加大下泄流量后,日均补水3亿多立方米支持中下游抗旱。目前长江中下游各水文站点水位明显回升。
长江水利委员会发布的水文监测数据显示,下游洞庭湖城陵矶水位和鄱阳湖湖口水位较日前最低水位分别上涨了1.56米和1.16米,达到了23.82米和9.98米。
为支持抗旱,三峡水库此次补水进程将一直持续到6月10日长江汛期到来之前。
荆州市监利县汴河镇是位于长江中游边上的一个小镇,修有水渠从长江引水灌溉农田。三峡增大下泄流量后,全镇抗旱局面得到有效改观。
“水位上升后,抽水机取水变得容易多了。现在长江水位距水渠取水口仅有1米的高度了。如果水位再升高一点,就完全可以不用抽水机灌溉了。”副镇长潘克俭对三峡工程的抗旱功能给予厚望。
潘克俭认为三峡工程利大于弊。“1998年长江发生大洪水,当时三峡工程还没修好,荆州汛情告急,干部群众一齐到一线抗洪。三峡修建以后,尤其是去年大洪水,荆州地区防洪形势就变好了。”
曹广晶:评价三峡工程要客观,关键是利弊权衡
面对社会公众的质疑,负责三峡工程运行管理的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董事长曹广晶24日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对三峡工程要用历史的眼光来看待。三峡集团一直以一种开放的态度对待来自各个方面的建议、意见和批评。自三峡工程蓄水以来,三峡集团一直在采取措施,尽量降低三峡工程对生态方面的影响。
曹广晶说:“大自然本身并不完美,人类的文明进化史就是一部改造自然的历史。三峡工程对自然的影响不等于破坏,我们完全可以在有三峡工程这个新的条件下,进行生态设计,构造新的生态系统。即使人类不去影响,自然界也会发生自身变化,比如自然条件诱发的滑坡堰塞湖,也会对河流产生影响。所以我们在遵循规律的情况下去改变自然、利用自然,使人与自然更和谐,使生活更美好。正是人类这种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才有今天的科技进步和人类文明发展。”
曹广晶说:“对待三峡工程既要全面客观评价,又要看大局。上游三峡水库移民的搬迁,是为了下游数十倍人民防洪的大局,为了整个国家的长治久安。随着工程的建设,有些改变是必然的,也是必须要付出的代价。世界上没有什么事情是完美的,关键是利弊权衡。现在出现的这些问题需要认真对待,但若是因此而否定三峡工程,那就错了。”
10、沈国舫:长江中下游旱灾不是三峡工程引起的
来源:人民网2011年05月26日
http://society.people.com.cn/GB/14743775.html
人民网北京5月26日电(记者 王欲然 蔡乔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三峡工程阶段性评估专家组组长沈国舫(简介)今天上午做客人民网强国论坛,就“三峡修建后对周边地区的影响”为主题与网友交流互动。在回答网友的提问时,沈国舫否定长江中下游旱灾是由三峡工程引起的说法。【图文直播】
访谈中,有网友提出长江中下游遭遇50年以来最严重的干旱,是否因为三峡工程而引起。
对于这个问题沈国舫事前征询过我国的顶级气象专家的看法,沈国舫指出,这不是三峡工程引起的,这样一个大范围气候的情况,并不是一个小小的三峡所能够引起的,而是由大气环流影响的结果。
今年大气环流的影响不仅仅是我国的干旱,还包括各个地方的灾害频发,例如美国的各种龙卷风多次出现,这些被叫做极端性灾害性气象。
沈国舫谈到,三峡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但考虑到三峡的比例,一千平方公里的范围,不至于引起大范围的影响。这个事情气象学家是一致的看法,三峡工程不会引起旱灾。
热点解读:三方面原因导致长江中下游持续干旱
国家气候中心认为,造成此次干旱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三个方面:
1.影响我国东部的大气环流系统异常显著。
2.水汽输送条件不足,水汽通道未能有效建立。
3.今年以来,冷空气活动显著且势力强大,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无法形成冷暖交汇的局面。【详细】
11、地方争利后三峡规划 江西上书中央称干旱与大坝有关
来源:凤凰网 2011-05-26
http://finance.ifeng.com/news/pic/detail_2011_05/26/6636874_0.shtml
鄱阳湖水位创历史新低、洞庭湖水位创历史新低、洪湖几近干涸……今年以来,长江中下游地区遭遇了50年来罕见干旱,三峡工程引发大旱的质疑之声再起。恰逢此时,5月1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三峡工程还存在一些亟须解决的问题。这一信号的释放,让延续了数十年的三峡工程利弊之争再度发酵。然而,在三峡这一庞大的工程建成之后,再去讨论该建抑或不该建,不应再是我们的重点。回溯历史的长河,拨开偏见的迷雾,正视、反思三峡工程所带来的一切,破解三峡建成之后的难题,才是“后三峡”时代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5月23日,国家减灾委、民政部紧急启动旱灾四级救灾应急响应,会同财政部派出联合工作组,分赴湖北、湖南两省,协助地方开展抗旱工作。和近几年三峡及周边频发的泥石流、地震、水灾等一样,这次大旱为三峡大坝所致的质疑之声再起。三峡工程,又一次陷入争议。
就在这个当口,5月1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了《三峡后续工作规划》(以下简称《后规划》),坦承,在移民安稳致富、生态环境保护、地质灾害防治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亟须解决的问题,对长江中下游航运、灌溉、供水等也产生了一定影响。
“这些问题,在三峡工程进行论证时,都在我们的预计内。”长江委长江流域水资源保护局原局长翁立达披露称,尽管由于当时条件和认识的限制,有些预计出现了一些偏差,但问题还是可控的。 《后规划》编制完成历时两年多,涉及范围包括三峡大坝以上的库区和大坝以下的长江中下游影响区,将针对一系列“后三峡”问题,提供解题路径。
尽管《后规划》还未正式下发,资金也还没有开始到位,但三峡库区内的各个区县,已经陷入了一种欢腾的状态。据记者了解,此次规划中涉及的1238.9亿元资金,其中,重庆将获得80%以上。
“我们库区的各个区县可以说对这个规划非常欢迎。”重庆奉节县移民局副局长程功勋说,在参加《后规划》的区域编制规划时,奉节县结合自身情况,从加强基础建设、清洁能源、旅游发展、脐橙产业、生态环境和地质灾害治理这6个方面来争后续规划资金的,一共报上去的资金是182亿元。虽然预计审批下来的资金,可能只有80多亿,但依然超过了新城建设时的将近80亿元资金。后续规划所带来的资金和政策,无疑会帮助他们解决很多三峡工程遗留下来的问题。图为陈昌笃参加研讨会。
三峡工程开始后,奉节跟巫山、巴东一起,变成了库区地质灾害最严重的三县之一。“我们就跟地质灾害博物馆一样。”程功勋说,所以能看到的地质灾害,诸如泥石流、滑坡、塌岸等等,都可以在奉节看见。最著名的是“猴子石滑坡”治理,投入了几个亿,最后打了38排130桩钢柱,才把它固定在了那里。 令人头疼的还有移民问题。奉节极其有限的环境承载力实际无法养活搬迁到山腰以上的后靠移民们。土地破碎贫瘠,水源稀少,交通不便,地质灾害莫测,相同的问题使后靠移民们生计困难。因此,二次移民,对于这个县城来说,迫在眉睫。
在三峡建设时期,对于这些问题,国家并非没有投入,甚至,在不断加大投入。 这些年来一直战斗在移民前线的陈功勋说,三峡最初建设时,用在环境保护和地址灾害防治上的资金并不多。当时三峡工程对地质灾害的整个防治,只有6亿元。“比如我们县,当时用在生态环境上面的,总共只有2000多万元。”但是建设到中途,政府发现由于搬迁造成的库区污染大大超出了当时的预计,于是下拨资金,要求各县建立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厂、用于生态环境上的资金,被追加到了几个亿。 但这些钱,并不够。
比如之前要求兴建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厂,但由于资金的限制,这些管道只能铺到县城,而县城下面集镇的铺设,则没有余力。地质灾害也只能处理最危险的地段,用以保证搬迁的顺利。还有移民,当时也只能保证他们搬出175米线下,就地后靠。
“当时李鹏总理视察三峡时曾经提过,要‘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程功勋说,但目前来看,他们只实现了“搬得出”,基本“稳得住”(指移民不回迁,不上访),要真正稳得住和逐步能致富只能被纳入《后规划》中。”
“我们整个前三峡时期,基本都是在为‘搬得出’服务。”程功勋说,“但如今集镇污水管道的铺设、地质灾害和二次生态移民都可以被纳入到《后规划》中。” 《后规划》带来的好处不仅仅是基础设施,这个江边县城原本没有任何工业,但由于有了《后规划》的政策支持,他们申请了生态工业园和生态农业园的项目,并获得了通过。
实际上,对于这个规划,重庆和湖北已经等待了4年。 2008年,三峡还处于175米实验性蓄水的收尾阶段时,三峡后续工作规划就已经开始提上日程。 后续工作规划的设想,由重庆市最先提出。作为三峡主要库区的重庆,在长达17年的三峡建设中发现,三峡工程进入正常运营状态后, 库区仍存在移民搬迁安置遗留问题解决难度较大、农村移民人多地少的基础性矛盾突出、库区生态环境脆弱、地质灾害防治任务艰巨等问题,这些问题都需要在三峡后续工作中逐步解决。
生态环境压力首当其冲。作为全国地质灾害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重庆库区隐患点达1万余处,由于山高坡陡,石漠化现象突出,水土流失面积占48.6%。目前,重庆库区的农村面源污染已超过工业污染,而消落带、“水华”等问题也亟待治理。“三峡工程2003年6月135米蓄水以来,长江干流水质趋好,满足II类水质断面的比例从45.5%逐年上升至90.5%。”重庆市政协的一份调研报告称,但库区城市岸边污染带、部分一级支流水质趋于恶化。
“库区城市岸边污染带有明显加宽、加长的趋势;部分支流‘水华’现象频繁,从2003年以来,17条支流回水区共发生‘水华’近70次,且有随水位升高发生规模扩大、频率增加、持续时间延长、向上游扩展之趋势。”以上调研报告说。
三峡水库蓄水175米后,水位将在145-175米高程运行。正是水位的涨落,使库岸所受的各种应力发生变化,滑坡和坍塌日益增多。上述调研报告指出,“三峡水库蓄水后1-3年内,将集中产生大量塌岸和水库新生型滑坡,此后至少20年内将发生此类问题。”据重庆市国土部门统计,自2008年蓄水以来,仅重庆库区周边就发生了243处地灾险情,崩塌总体积约1.65亿立方米,影响房屋面积54.43万平方米。
“遗留问题未完全解决,新的地质灾害问题又接踵而至。”重庆市政协一位官员透露,2001年后因新增地质灾害需搬迁避让18209人,175米试验性蓄水后仍有44处规划内的监测预警点、166处新生的隐患点,均因项目资金未落实而未解决。同时,库区城镇沿线147公里库岸和农村沿线3900公里库岸没有采取工程治理和库岸防护,形成了严重的安全隐患。
除了生态和地质灾害问题,三峡库区还是国家级连片贫困区,重庆库区15个移民区县中,有国家级贫困区县9个、市级贫困区县2个,率先实现全面小康的重点和难点都在库区。当前,库区人多地少,人口密度是同类山地丘陵地区的4倍;移民搬迁安置遗留问题多;产业空虚问题突出;移民稳定就业困难。据统计,涪陵及另8个重点区县城镇调查失业率达8.95%,人均GDP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50%,全面小康实现程度只有25%。
“当时三峡工程征地补偿时,给农民的钱看起来不少,但实际上,这是以农民丧失土地为代价的。”长江委长江流域水资源保护局原局长翁立达多年来一直致力于三峡工程的研究规划,并参与了此次《后规划》的编制。他介绍,很多地区搬迁后,新开辟的耕地,由于地质环境的影响,土地质量大大不如以前,变相让移民丧失了土地,导致了移民生活困难。
而下游的湖北省也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在三峡工程建成后,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下称“三峡总公司”)将搬离湖北,其承担的坝区建设与维护等社会管理职能,将全部移交给地方。湖北要独立承担对三峡大坝重要区域的管理,将面对大量的社会问题和经济问题。
除此之外,三峡工程下游省份也对三峡怨言颇多。“逆调节”,江西省在上一次鄱阳湖大旱时,甚至上书中央,认为干旱跟三峡大坝有着直接的关系。 湖南水利专家如聂芳蓉,一直在反对三峡工程,并对三峡的洪季开闸、旱季蓄水,加剧自然灾变的逆调节,一直提出强烈反对。因长江洪水进入荆江,有三条分流进入洞庭湖,洞庭湖无论旱涝,都成了直接受害区域。
从2007年开始,重庆市和湖北省同时向国务院连续打报告,要求在三峡工程建设期满后,延续、调整、新定优惠政策,以适应管理运行期的实际需要。 这个想法,与国务院三峡办不谋而合。一方面,三峡建设过程中遗留下来的问题,必须得到解决;而另一方面是,如果三峡工程就此结束,按照以往做法,三峡办将划归水利部,这是三峡办并不愿意看到的局面。
12、大坝狂热下的生态忧虑
来源:网易解读 2011-05-26
http://money.163.com/special/focus303/
据新华社报道,近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在讨论通过了《三峡后续工作规划》时指出,三峡工程在发挥巨大综合效益的同时,“在移民安稳致富、生态环境保护、地质灾害防治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亟须解决的问题”。大坝一度被认为是大国崛起的象征,在大坝狂热的背后会带来哪些问题?
在全球反水坝运动蓬勃发展的同时,中国掀起了大坝建设热潮。中国大坝建设“狂热”面临移民压力、生态破坏和地质灾害等一系列问题。即便发展水电是现实考量,但大型水坝建设也一定要广泛论证、民主决策,避免生态灾难的发生。
更多详细内容请点击:http://money.163.com/special/focus303/
13、环境保护部发布2011年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
来源:环保部2011年05月26日
http://tech.qq.com/a/20110526/000191.htm
[导读]联合国环境署确定今年世界环境日主题是“森林:大自然为您效劳(forest:nature for your service)”,旨在配合联合国国际森林年,强调森林的生态价值,提高人们森林保护意识。
环境保护部新闻发言人陶德田今天向媒体通报2011年“六·五”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共建生态文明,共享绿色未来”。主题旨在唤起社会公众对环境与发展关系的清醒认识和自觉行动,强调生态文明、绿色发展理念和公众参与,号召全社会行动起来为可持续发展之路做出贡献。
陶德田说,联合国环境署确定今年世界环境日主题是“森林:大自然为您效劳(forest:nature for your service)”,旨在配合联合国国际森林年,强调森林的生态价值,提高人们森林保护意识。中国主题在呼应世界主题保护森林和呵护绿色家园的同时,更加强调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呼吁人人行动起来,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共创绿色未来。建设生态文明是我们党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经济快速增长过程中资源环境代价过大的严峻现实而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和战略任务。生态文明建设是全社会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崇高事业,建设生态文明需要我们重新定位人与自然的关系,使经济社会发展逐步实现绿色转型。实现绿色转型需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强环境治理和生态建设,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每一个公民、每一个家庭都成为宣传者、实践者、推动者,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陶德田表示,“六·五”期间,环境保护部将按惯例举办一系列宣传纪念活动,包括召开专题新闻发布会、举办“十一五”环保成就展览等活动、制作播出环保特别节目等。各地也将围绕中国主题,结合本地实际,开展丰富多彩的宣传纪念活动,以广泛凝聚社会共识,激发公众热情,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环境保护的良好氛围。
14、中科院地球环境所研究表明: 华北平原大气环境人为污染严重
来源:科学时报2011-05-26
http://www.jkb.com.cn/document.jsp?docid=217704&cat=09C
本报讯 中科院地球环境研究所研究员王格慧及其团队通过对关中平原和华北平原两个典型高山华山和泰山春季大气气溶胶的同步观测,发现除硫酸盐之外,泰山地区EC(元素碳)、OC(有机碳)、硝酸盐、铵盐等是华山地区的2~10倍,表明华北平原人为污染严重。这一研究成果发表在最新出版的国际期刊《大气化学与物理》上。
据介绍,高山由于昼夜温差大、太阳辐射强烈、湿度大,大气环境与地表不同,高山大气气溶胶的理化性质也与地表城市气溶胶有所差异。由于高海拔,高山气溶胶更容易进入云层,因而和地表相比,对云的影响更为显著。此外,高山气溶胶更多的来自于长距离迁移,因而对高山地区的研究,能够在更大尺度上反映大气环境特征。
此外,王格慧课题组通过对南京市夏季灰霾事件研究发现,农村麦秆焚烧会大量释放出甘油醇、葡萄糖、左旋葡萄糖苷等有机物。它们扩散至城市地区,与机动车尾气相耦合,在适宜气象条件下,相互凝并,使得颗粒物粒径显著增大,导致严重灰霾。这一结论从机理上揭示了农村秸秆焚烧所释放的有机污染物会导致城市地区发生严重的灰霾现象。这一研究发表在国际期刊《大气环境》上。
15、SOS:拯救野骆驼
来源:时代周报2011-05-26王鹏
http://www.time-weekly.com/story/2011-05-26/115151.html
考察路上,遇到一具野骆驼的残骸。——齐险峰 摄
野骆驼,世界极度濒临灭绝的动物之一。目前全世界大约1000峰,其中中国罗布荒原拥有2/3左右。随着人类活动在这一区域的增多,野骆驼的生存空间在逐渐缩小。老哈萨克马木里汗说:“这样下去,可能再有20年,就没有野骆驼了。”
挺进罗布荒原
风声呜咽,一群骆驼沉重的鼻息声在耳边掠过。2011年4月23日下午2点钟,我们到达野骆驼最可能出现的老鼠沟时,天色并不好,风也很大,土青色茫茫一片。
这是进入库姆塔格沙漠南缘和阿尔金山北麓的接壤地带,山势陡峭,我们一行9人、15峰骆驼,已经走了整整4天时间,这次预定行程12天,反方向沿着野骆驼迁徙的路线来观察和记录这一神秘的动物。
骑在家骆驼背上颠簸了4天,就为了在老鼠沟见到期盼中的野骆驼群。但当我们终于到达指定地点时,没有看见想象中的哪怕一峰野骆驼,只有巨大石山峡谷中的风声,以及潺潺的溪流声。
有死亡之海称号的罗布荒原、库姆塔格沙漠周围,也有其眷顾的生灵存在。同行的英国野骆驼基金会负责人约翰海尔一直有一个问题在心中萦绕:经历了生态恶化、核污染,在几乎没有淡水的情况下,野骆驼为什么还能繁衍生存在这片神秘的陆地上?这个问题困扰了他十多年,至今也无人能够给他解答。
约翰海尔,原本是联合国环境署的一位项目官员,十多年前办了英国国际野骆驼基金会,他说野骆驼是世界第八位濒临灭绝的野生动物。
原本预计前一天晚上到达指定接头地点,但是人困驼乏,最终在相距十多公里处驻扎了下来。
23日下午6时,进罗布荒原送给养的两辆车迟迟才到(之前我们想他们会在中午12点左右到达预定接头地点)。马木里汗这次真神了一把,他在半个小时前从他的小帐篷里披了件衣服走出来,对着百无聊赖聚在一起眯起眼睛喝着矿泉水的我们几个人说:“听到声音了,半小时就到了。”当时大家在期盼中拉长了耳朵去听,但什么声音也没有,就不以为然,也不好意思反驳他,众人的眼神中分明带着不相信。
半小时后,在微风吹拂下的淡淡夕阳中,两辆车突然扬着沙尘出现在众人视线中。这让我们几个人对这位自诩为“中国野骆驼保护神”的老人有了重新的认识。
短短的几天时间,大家都狠劲地黑了一把,掉皮的掉皮,胡子拉碴以至脸上也成了藏污纳垢的场所。只有两只眼睛更加机灵,仿佛看到了遥不可及的补给车上带有黄瓜、西红柿……虽然这是无人区,但是等补给车来了之后,一切都不再是梦想和奢望。
老鼠沟的风逐渐弱了下来,周围耸立的巨大山峰告诉我们所处的位置已经在阿尔金山北麓一段靠近主山体的地方。老鼠沟浑浊的雪水在这里已经汇流成一股不小的溪流,泛着鳞波往正北方的库姆塔格沙漠中流去。15峰骆驼在几百米外青白色的巨山下风一般跑来跑去,它们已经四天没有喝水,见了溪水,居然也没有想象中的疯狂。眼下只有半天的行路,让它们早点解脱了繁重的行李或者人骑的苦工生活。
在等待补给车的无聊中,一峰灰白色的野骆驼从老鼠沟深处走出来,惊恐地看着眼前的一群肥大毛长的家骆驼,驻足良久,才从旁边绕过去,顺着西岸缓缓上坡,最后消失在视线中。而它当时距离我们有两公里的路程,想追上去和它合影留念的心思还在犹豫就被毁灭。
这峰灰白色的野骆驼并不是我们此行第一次见到的野骆驼。
在行程的第二天和第三天我们都远距离看到过野骆驼。并且有一次在家骆驼的掩护下,我和一位哈萨克牧民沃尼尔汗走到距一峰野骆驼100米处,在我牵着的骆驼一声吼叫之后,它才仓皇逃离。这是骆驼产仔的季节,沃尼尔汗说,这峰野骆驼把我们俩当成骆驼产的仔了,所以才会让我们如此接近。我无法判断沃尼尔汗说的真假,如果真是这样,只能说明野骆驼的眼神之差实在不敢恭维。
我们牵着骆驼,不敢高声语,装作人蓄无害的模样缓慢接近它,但是这个胆小谨慎的大家伙也不是那么好欺骗的,我们前进多少,它基本都会后退多少。最后我们之间这100米的距离估计是它的安全距离的极限,这峰褐红色的动物高达两米左右,它好奇地看着我们,我们也好奇地看着它。它的头部比家骆驼的小一点,大多地方呈黑色,全身红褐色的毛短短的、不像家骆驼拖着长长的累赘的土黄色毛。驼峰也是两个小尖尖,比家骆驼的大包袱精神多了。驼峰上还有拳头大小的一点黑色,鬃毛也是黑色,一寸左右。估计是长期营养不良,显得精瘦敏感。
通过摄像机镜头的拉近我们两个人欣赏了这一峰三四岁的野骆驼,但是这和我们梦想中或者预计中要见到的野骆驼差距还是很大。新疆罗布泊国家级野骆驼保护局局长张宇把希望寄托在我们能否有幸见到生产中的野骆驼。之所以将时间定在这个狂风肆虐的季节进入无人区,为的仅仅就是见到这一梦想般的情景—他显然高估了我们的运气。
18日的一场沙尘暴刮得昏天黑地,接下来的几天就没有太大的沙尘了,这让我们有些喜出望外。罗布泊的一场沙尘暴曾经让他们之前的一次科考原地等待7天,因为给他们驼东西的骆驼在大风中跑丢了。沙尘暴甚至黑沙暴也是我们这一行比较担心的问题。
虽然暂时不必担心会有沙尘暴,但是风依旧很大,帽子戴不住,带子缠绕在脖子上在脑袋后四处飞扬。风起的时候很冷,风停了,太阳的强光又将皮肤暴晒。而我们寻找的野骆驼,还在千米外度着方步,慢悠悠地低头吃草或者对遥远陌生的我们侧目。等到我们想法接近的时候,它们早已逃之夭夭。最多的一次我们远远目击到9峰。
邂逅野骆驼群
给我们送给养的野骆驼管理局的盛师傅、张超以及巴州环保局的朱师傅从早上6点多开车跑到了现在,途中碰见了20多峰野骆驼,这是他们这些年来首次在这条线上看到如此近距离的野骆驼。
他们一阵吹嘘,我们几个就坐不住了,央求他们马上往回走,我们跟着去看看—阿尔金山北麓的景色其实很是单调,总是黄土或者青石的颜色,不见生气。
即使碰到了野骆驼,也因为没有快捷的汽车追赶而望尘莫及。这次唯一的汽车在我们面前,就不愿放过机会。
23日19时,在太阳已经难以照进谷地中时,我们终于近距离见到了传说中的罗布精灵。
从驻扎处顺着老鼠沟往北四五公里,有两峰听到汽车声音的野骆驼东张西望,辨别着汽车来的方向,突然一峰往东边的山坡冲上去,一峰在拐过一段山崖后不知所终。
老鼠沟两岸时而悬崖林立,时而被沙子覆盖、并长期以来,被下来喝水的野骆驼、黄羊踩出了一条条诡异的纵横交错的便道,大多数地段分外陡峭。因为每年都有一两次洪水,所以峡谷底还算平缓,越野车能够行进。
同时左右摇摆的两条后腿有节奏地敲打着已经坚硬的小道,虽然是奔跑的姿势,但是它们速度却不快—我们之间的距离还有三四百米,它还没有仓皇失措的地步。当它终于在黄昏的阴霾下到达沙山顶时,形成了一个黑黢黢的剪影,它精瘦的身材漫步在天地交界处,让坐在车里追赶的我们发出一阵感叹。它并没有立刻逃离,而是边走边回身看我们,探测我们的意图并引诱我们的注意力,以便让另外一峰小野骆驼有足够的逃离时间。可惜我们不可能在如此陡峭的沙山和悬崖中行走,只能缓慢地沿着沟底,往小野骆驼的方向行去。
它年幼的孩子在沿着老鼠沟拐了几道弯之后,消失在我们的视线中。
接着我们又遇到了一对年轻的野骆驼,它们疯狂地在我们前方奔跑。盛师傅说这两头野骆驼应该是他们送给养时驱赶过的,他们在沟里狭路相逢,想超越的时候,总是被乱跑的骆驼堵住道路,不得已只有赶着它们缓慢行车,最终比预计到达时间晚了许久。他们从老鼠沟下方驱赶野骆驼一直跑了十七八公里,好不容易在一个较宽阔的区域绕过它们。如今返回,大多数野骆驼已经不知去向(估计是已经上了沙山去别的地方了),只剩下了这四峰。
这两峰野骆驼都是红褐色的毛发,整体上很是精干有力。
它们昂着头从车旁跑过,在傍晚的寒风中搅起一阵旋风。“哒哒哒,哒哒哒。”一峰野骆驼很快被我们甩在了车后,不见了踪影,另外一峰则非要和丰田陆地巡洋舰见个高低,在前方不知疲倦地撒开蹄子奔跑。
老鼠沟里的色彩在黄昏时分显出了它的诡异,崖上的颜色一段呈现出暖暖的黄色,一段又显得青灰,还有一段因为山体的红色和青色相间,在夕阳照耀下红色如血,青色如受伤的肌肤。
在距离沟口还有十多公里的地方,溪水渗入到地下消失了,这些水均来自阿尔金山冬季的积雪消融,从北部流下的雪水在下山后不久就消失在库姆塔格沙漠的边缘,然后通过地下滋润着边缘低洼地带的稀少植被。
再一次奔跑了近10公里之后,这峰健硕的野骆驼终于慢了下来,斜着眼睛紧盯着我们,没有一丝犹豫,就冲着车奔了过来。野骆驼的举动吓了车里的人一跳,盛师傅迅速打了一把方向盘,避开了野骆驼的冲击路线。
它的脚步越来越慢,最终在一个狭窄的路段停了下来,转过身来,盯着我们。这次野生动物与现代工具的对峙,车辆采取了耐心的等待。盛师傅说上次他们局的一辆车把一峰野骆驼逼急了,被野骆驼一蹄子踢破了车灯。
野骆驼停住了,看了我们几分钟,然后转动庞大的身躯,将屁股对准了我们必经的一条已经干涸的河床,这让准备开慢车闯过去的盛师傅再次打消了念头。
它是在试探我们,它已经判断出我们不会伤害它,并且它也不愿意再跑!我们几个人悄悄判断着这头野畜生的想法。它在我们十多米处不断咀嚼着什么,嘴上有不多的白色泡沫随着它的咀嚼从嘴里飞出,有极个别的竟然向上飘去,在落日最后的斜照下,折射出五颜六色的奇异光彩。
谁杀死了它们
我们走下车去,近距离观察它。在几分钟之后,它似乎对我们没有采取什么措施的意图有所了解,它开始向我们走过来,这让我们有幸能如此近距离地拍摄和观察到野外的野骆驼。它是高傲的,不可一世的,高昂着头从我们的车辆旁稳步走过。它的眼神中已经没有惊恐,而是一位王者在自己国土上的悠然和淡定。
虽然这片土地上也有它们的天敌,如狼等,我们在此行的沿途见到了三四具野骆驼的尸体,有些已经被狼撕咬到只剩下残肢断臂,有些被半埋在土坑中,但是这些天敌只会对老弱病残的野骆驼下手,而对这些健壮的野骆驼不会造成任何威胁。在罗布荒原,如今狼群一般只有几匹聚在一起。2010年12月,我们穿越罗布荒原,在离开芦草丰美的八一泉后(泉水早已干涸,无地表水,但是芦苇等植被茂密,有被掏空肠子的野骆驼尸体)大约三十公里处驻扎,夜晚遭到狼的窥视和试探。但是它在几声咆哮后,最终绕着我们的帐篷走了两圈,然后消失不见。
马木里汗原为甘肃省阿克塞县林业局的局长,并兼任狩猎公司的总经理,后来提前退休。他在当地牧民中有崇高的威望,也被甘肃和新疆阿尔金山一带的人们称为活地图。这次新疆罗布泊野骆驼管理局请他出马作为向导,他也是这几位驼工的头。
这次带队的是新疆罗管局的工程师袁磊,他同时也是英国野骆驼基金会的理事。
在行程的第二天,约翰海尔与袁磊对一峰野骆驼的死因与马木里汗有了争议,双方最终没有达成一致。
一峰不知道年龄的野骆驼只剩下一半的尸体斜躺在山脚下一个小土坑中。马木里汗往下拉了几下拴在骆驼鼻环上的缰绳,骆驼就跪了下来,他下了骆驼,用鞭子的一头敲打了几下死去而僵硬的野骆驼皮,说:“两三岁吧,死了一年左右。”
“人打死的,然后埋在了这里。”马木里汗兴致勃勃地开始讲解自己的看法。他认为这峰野骆驼是被采矿人或偷猎者开枪打死,然后埋在此处的。
当袁磊把这个看法翻译给约翰海尔后,两个人都认为不大可能。他们判断既然是人打死的,不可能花时间去埋骆驼尸体。最后他们推断是被狼杀死然后掩埋的……
“狼能否挖这么大的洞?”
“周围的脚印是不是后来和我们一样路过的人留下的,还是掩埋野骆驼尸体的人留下的?”
“留在坑里的是狼粪还是狐狸的粪便?”
这些问题目前还无法回答,并且随着野骆驼栖息地的缩小、数量的减少,将可能成为永远的谜。
野骆驼亟须保护
野骆驼的研究工作在上个世纪90年代才迟迟展开,并且因为众多因素,目前研究的人员不多,机构也很少。而野骆驼目前只有中国和蒙古国两个第三世界国家才有,约翰海尔说这些年蒙古国的矿产开发和中国一样迅速,这给野骆驼的栖息繁育带来的影响不言而喻。
中科院新疆院袁国映研究员从1995年开始调查野骆驼。这位个子不高却在国内外野生动物研究界享有声誉的老研究员是目前研究野骆驼的权威。
去年他曾接受过时代周报记者的专访,最近因为要去德国参加会议,只参加了塔克拉玛干沙漠野骆驼的调研。
他说在2000年左右估算野骆驼数量在730-880峰。“当时也有外国朋友估算是900峰左右,当然这是一个相对的数字,总之超不过1000峰。”世界上残存的野骆驼总数就这么多。在蒙古国大概350峰,塔克拉玛干沙漠五六十峰,在罗布泊地区将近500峰,世界残存野骆驼数量的2/3左右都在罗布泊地区。
现在野骆驼群萎缩在四个片区,一个是中蒙边境蒙古国、中国内蒙古、甘肃;罗布泊地区分为两片,北面一片,南面一片;还有就是塔克拉玛干沙漠里面有一片。总共四片三块地方。
年过70的袁国映研究员给时代周报记者讲了为野骆驼正名的故事。他们以前认为,野骆驼是家骆驼的祖先。后来有位博士取了9个样品去德国研究,发现罗布泊的野骆驼和家骆驼基因相差很大。因此有这样一种观点:80万年前,野骆驼和家骆驼就已经分裂成两个物种了。这一判断在国际上引起了很大的震动,联合国环境保护基金会因此破例给了75万美元,扩大并升级了罗布泊野骆驼自然保护区。以前野骆驼是一般濒危物种,后来国内外把它提为极度濒危物种。
英国国际野骆驼基金会上个世纪末成立,这些年来,帮助中国从联合国那里申请到75万美元扩升了新疆罗管局,还在蒙古国建立了繁育基地—近年来交予蒙古国政府管理。76岁的负责人约翰海尔告诉我们,目前他们基金会只有4个人,主要是在欧美等国募集资金,然后用于野骆驼的保护和研究。
在老鼠沟的一个背风处,这位老先生告诉我们,他们人少力薄,目前只能做这么一点事。
约翰海尔的疑问是:中国为什么不能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比大熊猫数量还少的野骆驼?他经常在不同的机场看到有为保护大熊猫募捐的募捐箱,他期望能有一天在乌鲁木齐机场看到野骆驼的雕塑和为保护它而设的募捐箱。“我们只有四个人,我们希望媒体能扩大宣传。”
而对此,罗管局的一位负责人愁眉不展,大力宣传保护野骆驼会导致媒体将目光关注到罗布泊,“时刻盯着罗布泊”—这样可能会对采矿、当地的经济发展带来一定的影响。
如今,野骆驼的研究和保护工作自然落到了年轻的罗管局身上。他们每年组织人员巡视罗布荒原,阻止非法探矿、淘金、探险的人进入。
马木里汗说,他在多年前还能看到30多峰的驼群里会有八九峰小骆驼,而现在随着水草的退化、干扰因素的增多,这样的驼群每年能有两三峰小骆驼成活已经不错了。“如果按照这样的情况发展下去,估计20年后就没有野骆驼了。”
本来从广袤的甘肃阿克塞草原到塔克拉玛干沙漠最西端,几十万平方公里的地域全都是野骆驼的栖息地。但是随着人类的活动增多,即使在今天新疆罗布泊野骆驼自然保护区7万平方公里左右的范围内,也有长期开矿的工厂,并且呈逐渐增多态势。
短短二十年左右的时间,罗布荒原有了变化。罗布泊自然保护区是袁国映他们划的。因为当时在这一片还没有多少人为经济活动,划分出这么一大片7万平方公里左右的面积比较容易。但是这些年来地质勘探又发现很多新的矿床,要进行开采。“我们国家有个政策就是保护区内不允许开采,这样就造成保护区与地方政府、地方经济发展的矛盾。”
有人力主缩小保护区面积。
袁国映对此提出了他的解决方案:如果政策能够放开一点,不产生污染的采矿业允许在保护区的科学实验区发展,矛盾就都可以得到解决。他认为全国80%的自然保护区都存在这种问题。另外,保护区至少核心区要加强保护。比如野骆驼自然保护区在阿尔金山北麓这一带是野骆驼的主要活动区,但是现在发现当地为了发展经济,到这些主要的活动区也有探矿、采矿的现象。在核心、关键的保护区域应该给野生动植物一片自己的天地,人类不要为了眼前的利益而去掠夺它们的领地。
马木里汗说野骆驼是一种胆小谨慎却充满了好奇的动物,所以在行程中,才会不断看到在我们遥远的左方隐隐跟随、一探究竟的野骆驼。
16、川西天然林遭砍伐
来源:中外对话 2011年5月25日郭小荷
http://www.chinadialogue.net/article/show/single/ch/4311-Saving-Sichuan-s-trees
环保草根行动者在试图保护中国西部天然林遭砍伐的同时,也揭露其中所隐藏的多方利益冲突。郭小荷报道。
"绿色和平“森林犯罪调查小组”初步调查认为,天然林被毁,起因是当地正处于攻坚阶段的“牧民定居工程。”
今年3月,绿色和平组织赴川西调查发现,当地天然林正遭到大面积砍伐,引起护林志愿者、NGO与国家林业局有关官员广泛关注——为什么在相关部门声称大力保护天然林之时,出现与政策精神明显相悖的大规模砍伐?
被砍伐的天然林
去年底,志愿者王五之反映,四川省甘孜州德格县和白玉县天然林遭大面积砍伐。
2011年3月18日,绿色和平“森林犯罪调查小组”来到砍伐现场,发现的毁林事发地有:德格县的八邦沟、麦曲沟以及德格县和白玉县交界处的登曲沟。“沿途一路都能看到‘天然林保护区’的牌子,”易兰说,“这张照片上正是保护区的标识牌,面积有数千公顷,牌子后面被砍成这个样子。”
(图:天然林保护区牌子后,大片被砍伐的天然林)
易兰说:“被采伐的大部分是直径达40—80厘米的云杉和冷杉,直径达到100厘米、高达20米以上的树也不在少数。”
调查小组发现,被砍伐的高大树木,有的已有百年树龄,且由于生长在高海拔寒温带地区,所在坡度陡峭、土层很薄,难以进行补植。易兰说:“在八邦沟,我们看到很多新植的杉树苗。但砍伐发生在陡坡,补植却仅在平地。”
除了“保护天然林”牌子后一棵棵还没来得及运送出去的高大树木,山体上已开辟出的“滑木沟”也随处可见。易兰说:“几公里的山路就有好几十处这样的滑木道,数不过来了。当地人也非常担忧,树都被砍了,极易引起山体滑坡。”
绿色和平介绍,四川西部地区的森林是中国保存最完好的天然林之一,栖息着熊、豹、白唇鹿、白马鸡等珍稀和濒危动物。砍伐森林破坏了它们的栖息地。在当地人的保护下,白马鸡数量近年来刚得到恢复,支离破碎的森林再次威胁其生存。
砍伐起因
绿色和平“森林犯罪调查小组”初步调查认为,天然林被毁,起因是当地正处于攻坚阶段的“牧民定居工程”。
据《经济日报》2010年7月报道,2009年四川省决定实施“改善藏族群众生产生活”三大行动。其中,藏区牧民定居计划决定在2009至2012年的4年内投资180亿元,在29个牧区县规划建设1409个定居点,改变10万户、48万未定居和半定居牧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实现“家家有固定房、户户有新帐篷、村村有活动中心”。
对此易兰说:“政府帮牧民修房子定居下来,多部门配合。林业局作为配合的单位提供木材。”
环保组织“达尔问自然求知社”发起人冯永锋也参与了此次毁林调查,他说:“在牧民定居工程中已建成和在建的房子,很少使用全木结构。在相关通告中,也鼓励少用木材。”他认为,以牧民定居工程为由违反天然林保护禁令,是“为了某一政治任务置重大法律于不顾”。
绿色和平保护森林项目经理刘兵在其新浪微博上表示,支持民族地区的安居工程,但建议“严格规划用量,规范管理采伐运输,杜绝这种混乱不堪、对生态不利的破坏性采伐”。国家林业局巡视员杨百瑾在微博中回复:“问题可能还在基层林业部门。”
2010年5月中旬,四川省林业局在官方网站上公布:2009年,甘孜州德格县林业局与该县各乡党委、政府协商,确定建立6个牧民定居工程木材采伐供料点。“总共有4个点正在紧张有序进行采伐供料”。但具体到采伐点位于哪些林区、计划的采伐量是多少等信息,目前尚未公布。绿色和平已联系四川省林业局,希望可以公开更多信息,以监督在工程实施中,是否有借“牧民定居工程”之名乱砍滥伐、偷拉盗运天然林等情况。
是否违法
国家林业局于2001年5月8日发布实行的《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管理办法》第二十条规定,在距大江大河干流和一、二级支流第一层山脊两侧500米的范围内不得从事可能对林下植被造成破坏的一切经营活动。《四川省天然林保护条例》中也提到,禁止对天然林进行商品性采伐。
调查小组照片显示,此次很多天然林砍伐正是发生于江河两侧的山坡上。
易兰说,四川全省都在国家‘天然林保护工程区’范围内,在甘孜州白玉县等地的破坏性采伐,与国家‘天然林保护政策’的精神相悖。
2011年被联合国定为“国际森林年”,也是中国天然林保护工程二期实施的第一年。今年1月,中国国家林业局局长贾治邦在全国林业厅局长会议上说,与一期工程相比,二期工程“大幅度提高了森林管护标准”,“上半年要专门召开总结表彰大会,全面部署天保二期工程建设”。
(图:江河两侧的天然林被砍伐)
民间护林行动
王五之是此次调查的线索提供者。去年10月,她随另一个NGO走访甘孜州当地的小学,发现路边到处都是还没有来得及清理的散落木材,感到非常震惊。她说,在和当地村民聊起此事时,村民的反应也很激烈。
有村民对调查小组说,曾见到每天有十几到二十几辆运木头的货车出入,其中有一些开出了甘孜州。村民们怀疑,这些被砍伐的林木不仅用于牧民定居工程,可能还存在偷拉盗运的商品性采伐。于是,村民们自发建起了检查站,3人一组,轮流看守,拦着不让砍。
“没有了森林,就没有了草原,没有了草原,就没有了牦牛,没有了牦牛,就没有了我们……”王五之在微博中写道,麦曲沟上游的藏族人,之所以愿意用生命捍卫家乡的森林,源于这首流传自远古的歌谣。她说,当时自发轮流守卫山林的村民中,有一位叫卓玛的学生,在青海读书时最自豪的就是告诉同学:我的家乡有山林。没想到这次回家,家里的山林都没有了。
国家林业局及相关部门的回应
绿色和平向国家林业局提交了这次调查的报告,目前林业局驻成都办事员已赴现场调查。同时,森林犯罪调查小组向国家林业局建议:一、调查结果出来前,至少在德格、白玉两县叫停天然林采伐;二、希望国家林业局对当地采伐量、采伐方式、采伐范围等情况深入调查,出台相关细则,以确保这些木材是被可持续砍伐的。
针对绿色和平要求公开牧民定居工程木材采伐信息,四川省林业厅答复称“我厅无您申请公开的信息,建议向当地林业主管部门了解相关情况”。随后,绿色和平向甘孜州德格、白玉两县申请信息公开。甘孜州林业局称“牧民定居计划的建房木材采伐量属国家秘密,不公开”。又称有文件规定,“林木采伐实行公示制度”,所涉部门“要将林木采伐许可证明确的采伐地点、面积、方式等向社会公示,接受社会和舆论的监督”。
4月14日,国家林业局巡视员杨百瑾在微博上回复“森林犯罪调查小组”:“分配方案肯定是林业厅做的,怎么会没有信息。就是省政府给各地市下达也必须抄送林业厅,不然怎么监督。”
4月29日,“中外对话”记者联系了中国国家林业局监督办工作人员,询问林业局驻成都办事员赴川西天然林区的调查结果。工作人员说,目前调查结果还没出来,等出来后要请示领导,再按程序公开信息。郭小荷是中外对话北京办公室实习生
17、三江源生态急剧恶化 保护模式成棘手问题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2011年05月26日
http://green.sina.com.cn/news/roll/p/2011-05-26/093322533674.shtml
黄河源头的湖泊沙漠化严重。杨勇 摄
玉树的灾后重建,让“三江源”保护的践行者看到新的希望,国家项目的支持,大笔资金的进入,需要推动的只是一个更适合当地的保护和发展模式。然而,什么样的模式更适合三江源,却是摆在我们面前一个棘手的问题。
1 环境难题
三江源,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中华水塔”是它的另一个名字,那里曾水草丰茂,湖泊星罗密布,野生动植物种群繁多,然而近几十年来,自然和人为的原因,这个地方的生态急剧恶化,草场退化,水土流失,冰川、湿地萎缩,生物多样性锐减。
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甘达村委叶青在这片土地上生活了60多年,小时候,他眼中的草原漫山遍野都是绿色的,野生动物的生存不会受到威胁,草和水源非常丰富,也不会发生牲畜饿死的现象。那个时候,3岁的母牛和母羊就可以产仔了,但是现在一个成年的母牛、母羊三四年都可能不产仔。
看得见的还有草场的退化。
玉树州委副书记文国栋告诉记者,现在就玉树来讲,退化的草场面积已经达到54%,整个草场水土流失面积达到46%,鼠害的面积在玉树接近20%。沙化面积每年以7.8万亩的速度在扩大。
玉树州曲麻莱县措池村书记嘎玛说,他们现在最怕的是开矿,外来的采金、虫草的挖掘对当地的生态也造成了相当的破坏。
这种变化在叶青眼里是这样的:过去牧民住得很分散,每家每户各自保护好自己的草场,没有人去挖,去破坏,纪律很严格。后来实施了生态移民工程,人们搬迁后对草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但是与此同时,外来人对草地的挖掘、开采和破坏就没有人来治理,也给了偷猎野生动物的人以方便。
“在海拔4000多米的地方叫我们保护区管理局雇人去保护有很多难题,外来人员对高海拔不适应,对环境不了解,对当地的生活生产方式不适应,就是适应了以后,也很难长期在那里工作。”青海省三江源国家级保护区管理局副局长张德海说出了工作中的苦衷,保护区15.23万平方公里,实际上有国家正式编制的只有13人,工作站的基本维护有时还得借助抽调,这么大的区域,有非法采金、偷猎之类的事情根本不可能及时发现并制止。
2 协议保护探路
一方面是保护区域大,不好管理,一方面是牧民对草原与生俱来的情感,保护的路子能不能找个结合点?
“协议保护更像是倒逼出来的机制。”张德海说。
协议保护是2006年引入中国的一种生物多样性保护机制,简单理解,就是在不改变土地所有权的前提下,通过协议的方式,将土地附属资源的保护作为一种与经营权类似的权利移交给承诺保护的一方,在资源所有者和保护者之间通过协议的方式将保护作为权利和义务固定下来,以达到有效保护的目的。
协议保护在青海的第一个案例是在措池村,三江源保护区管理局把该村2440平方公里的保护权下放给当地村民,与村民签订保护协议,村民仍旧住在保护区里,但同时肩负起保护生态环境责任,每户负责管理自己的草原,定期监测,冬天增加保护巡护,负责清理公路沿线的垃圾,阻止打猎,并对不制止打猎的人进行处罚。
“实施协议保护后,牧民获得保护权利,这是他们很看重的。”嘎玛说。
第一批颁发巡护证那次,50多个人,当时还停电了,用的手摇发电机,虽然很简单,却非常庄重,你能从他们的表情上看出来。一位当事人这么告诉记者。
嘎玛说有没有巡护证对村民来说是不一样的,之前没有巡护证,曾经有来自西藏的人打旱獭,阻止他们,但是没有人听。之后有了政府授权的巡护证,去年有人来村子采矿,拿出证给他们看,就制止了采矿事件。
保护区管理局每年会请第三方机构做效果评估,做得好的会员会有两万元钱的奖励,此外还成立了“措池村保护基金”,通过社区小额贷款的方式运行,利息用作补助困难学生等。2007年开始,政府开始帮助措池村举办生态文化节,当时外出打工的不少年轻人都回来参加,据说村子里已经很久没有这么热闹了,这也被村民视作对他们保护工作的回报。
山水保护中心野外项目总监李晟之说,山水实施了14个协议保护项目点,从已经保护的70多万公顷土地来看,平均一年一公顷的费用不到4元钱,参照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8到37元钱一年一公顷的标准,协议从资金来说是可以实施的。
项目开展以来,由措池村村民组成的监测巡护队共制止5次外来人员的盗猎事件。通过监测了解到野生动物的迁徙及活动规律,村民自发地划定了5个野生动物保护小区、13个水源保护地,让出3条野生动物迁徙通道,在野生动物繁殖及迁徙期划定3块季节禁牧区,划定3块永久禁牧区,开展了6项关于当地气候变化的监测工作。
“保护的权利是核心,这个权利给谁?政府也可以拥有,其他组织都可以拥有,但是真正谁运用这个权利最有效呢?是居住在这个地方,生活在这个地方的村民。这是对我们非常重要的一个启迪。”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张孝德这样评价。
3 文化约束力困惑
扎西桑俄还很清楚地记得2007年创办保护协会时的情形,当地民政局并不清楚NGO是个什么样的组织,具体的审批怎么受理,跑了好多次,才有了现在的青海果洛藏族自治州年保玉则生态保护协会,年保玉则是当地的一座雪山,是协会保护的对象。
“每年会有5个人在同一个地方、同一个时间做冰川、湖泊、动物植物物种的观测记录,有文字,有影像。”扎西说,苏门羚以前是比较热一点地方的动物,现在他们的牧区和草原上面有很多这种动物,还有猕猴,原来是在森林里面,但是现在在牧区也出现了。
“你相信有恐龙吗?”扎西突然问我,接着又自己回答:“我信,因为我见过发掘出来的恐龙化石。再过几十年,那时的小孩儿可能会不相信年保玉则是雪山,曾有这样的动物或植物,留不住的东西,能有个好的记录也好。”
这几年,扎西所在的保护协会主要做的是一些鸟类保护的案例,比如藏鹀,一种仅分布在巴颜喀拉山地区的珍稀鸟类,扎西在家乡建立了藏鹀保护小区,向该地区的拥有者支付土地租用费用于保护区域内的藏鹀。经双方协定,同意在商定的期限内不得在保护区内进行放牧等有害于藏鹀栖息繁殖等活动。
在这几年的环保工作中,扎西发现,原始文化的约束力还是有相当的力量。“那些野生动物咬死了我们的羊。”扎西说以前试着用科学的方法告诉村民保护野生动物,告诉他们那是为自己好,结果却是村民们无法理解。“后来还是用的神山圣水的传统文化。”扎西说,对于年长的人来说,这种观念还是有着很强的约束力,但是这种传统文化的约束力能发挥多久的效用,扎西也说不清楚。“一些神话正在消失,那些关于唐古拉山拟人化的歌谣,在年轻人的意识里正在消失。”扎西困惑的是,在传统文化约束力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而变得乏力的时候,现代环境保护的理念又跳不开发展的掣肘,中间的空白靠什么来填?
玉树州职业学校的老师尼玛江才也感受到了同样的困惑。他指着一幅照片告诉记者,“你看这条已经被污染的河,我小的时候还是清澈的,河水是随时可以饮用的。”尼玛说传统的文化观念里,水是用来传递福音的,因为这个理念,水就会变得神圣起来,人们就不会破坏它。但是这些年商业活动增多之后,外来没有受到这些文化影响的人会把垃圾倾倒在河里,时间长了,也开始影响了当地人,当地人也开始松懈,河流一下子就变得污浊起来,道德约束就变得失效了。
尼玛觉得,保护和发展应该建立在高原特色生活方式的延续之上,根据环境实际和社会实际,对农牧商工等各行各业进行合理的调配。
国家民委监督检查司民族管理处处长胡敬萍告诉记者,草原牧区是一个具有生态、经济、社会、文化四元一体的耦合系统。而其生态系统也绝非仅仅是自然形成的,这个生态系统里面包括了人、社会、社区,这个自然系统和这个社会系统是完全耦合在一起的。如果这个关系被打破的话,将来带来的不仅仅是文化的衰弱,不仅仅是生态的退化,还有整个社会组织结构与关系的失衡。
4 政府角色
没有人否认,三江源的保护,政府才是最大的靠山,尤其在政策设计和资金投入角度来看很明确。
2003年,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立,2005年1月,国务院批准了《青海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和建设总体规划》,总投资75.07亿元,计划在6年内通过还草还林、水土保持、人工增雨、生态移民等措施,对保护区内的生态环境进行综合治理,2009年10月又出台了《关于探索建立三江源生态补偿机制的若干意见》。
国家发改委农经司副司长吴晓松给出这样一组数字:
自三江源生态保护工程2005年启动以来,截至2010年底国家累计建设投资37.79亿元,已完成退牧还草、围栏4380万亩,沙漠化土地治理47.08万亩,湿地保护28万亩,黑土滩治理75.1万亩,生态移民37808人。在近几年湿地保护、人工增雨等措施的共同作用下,2009年与2004年相比,三江源主要湖泊面积净增加245平方公里,三江源地区2009年出境水量达到了727亿立方米,比2006年增加了315亿立方米。草地生态能力明显提高,退化趋势得到初步遏制,工程期草场压力不断减轻,植被覆盖度大幅度提高,草地沙化治理区植被覆盖度平均提高23.2%,黑土山覆盖度由20%提高到80%。
退牧还草,生态移民,高附加值的农业、畜牧业,海拔4000米的国际一流都市……政府替牧民们规划着一幅幅蓝图,但是否说明政府就是这场生态保护的主角?
“我们希望有更多保护的权利,牧民离不开草原。”嘎玛不止一次表达这样的意愿。比起三江源这个称谓,当地牧民更习惯的是草原这样一个概念,世代的游牧,草原不但是家更是灵魂的归属。
当然,在更广阔的层面上,是政府林业、水利、环保等各个部委基于“十二五”规划下的三江源保护框架。
“结古镇的旅游会参照汶川的地震旅游模式,至于其它地方旅游开发到什么程度,还要结合那个地方在生态保护中的所占据的位置。”文国栋告诉记者,“我们有个构建生态特区的构想,就是在三江源的核心区通过生态补偿的方式转换成当地人对这个区域的自发性保护。
这个费用会不会很高?
北京大学教授、山水自然保护中心主任吕植(微博)算了笔账,如果一户人家5万元一年,或者换句话说差不多1个人一年1万元钱,三江源核心区的居民如果按5万人这个数字来算,一年就需要5亿元。
“这个钱可以用于不同的目的,比如说年轻人的就业,就业做什么呢?就是做生态保护。”吕植说。
三江源的未来会怎样?
政府、商业力量、NGO、当地原住民,都试图寻找一个平衡的答案,在这场寻找中,模式和路径都很重要,而让原住民回归主角地位,成为真正持久的保护力量,更是不可忽视的原点。
18、面店员工揭黑:菠菜面90%用色素染成 面工不吃09:49
来源:华商网2011年05月26日 王超
http://huanbao.gongyi.ifeng.com/detail_2011_05/26/6639692_0.shtml
用色素染成的菠菜面颜色较深。
核心提示:萃取菠菜汁和面,做出翠绿筋道的面条,用滚油一泼或浇上西红柿鸡蛋或臊子,吃起来爽滑可口,这是咱老陕最喜爱的面食。曾在多家面馆当过面工的杨师傅透露,一些面馆老板为了节约成本偷工减料,和面时添加色素,用染出的绿面冒充菠菜面欺诈食客。
提醒
真正的菠菜面一般呈浅绿色,而深绿或墨绿的菠菜面90%就是用色素染成的。
萃取菠菜汁和面,做出翠绿筋道的面条,用滚油一泼或浇上西红柿鸡蛋或臊子,吃起来爽滑可口,这是咱老陕最喜爱的面食。曾在多家面馆当过面工的杨师傅透露,一些面馆老板为了节约成本偷工减料,和面时添加色素,用染出的绿面冒充菠菜面欺诈食客。
面工揭黑 很多面馆的菠菜面用色素染成
近日,家住东郊的刘先生在咸宁路东段一家菠菜面馆吃饭时,发现端上来的油泼菠菜面呈深绿色,入口没有一点菠菜味,而且面汤碗上还有一些绿色印痕,刘先生越发觉得这碗菠菜面不对劲,怀疑其为色素面。刘先生的这一疑虑很快得到一位长期在面馆打工朋友的印证,这位面工师傅称刘先生就餐的面馆,十有八九是用色素染成的菠菜面。
菠菜价高 面馆和面就用色素
据在多家面馆当过面工的杨师傅透露,现在很多菠菜面馆都是挂羊头卖狗肉,用色素面冒充菠菜面。“按理说,一年四季都有菠菜,但每个季节菠菜的价格都不同,在菠菜上市旺季,一斤菠菜才一两块钱,而在淡季,菠菜一斤涨到四五元,面馆无法随着菠菜价格涨跌来调面价,加之菠菜和面的工序要比白面繁琐很多,所以一些菠菜面馆老板为了节约成本干脆就用绿色素和面。面煮熟后,将色素染成的绿面用滚油一泼,加上酱油、醋和其他调料,就成了假冒的菠菜面了。”杨师傅说。
杨师傅不无感慨地说,现在一些人利欲熏心,光图自己赚钱,根本就不顾忌消费者的健康。他在三四家面馆打工近10年了,几家面馆的老板个个都有自己五花八门的“歪招”。
杨师傅说他最初在南郊吉祥村一家面馆打工时,老板是兴平人,平日里菠菜价格便宜时,老板会整袋批发菠菜榨汁和面,卖上一阵货真价实的菠菜面。可一遇到菠菜涨价,老板就会拿出色素让他和面。为了以假乱真,老板将少许剁碎的菠菜与色素面搅在一起,若食客提出质疑,老板便会理直气壮地说,“看看,面里很明显有菠菜纤维,咋就不是菠菜面呢?”以此打消食客顾虑。
1 2
19、我国电子垃圾循环利用率不足1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2011年05月26日 潘少军
http://env.people.com.cn/GB/14740390.html
原题:电子垃圾是“环境毒药”吗?
电子电器废弃物的回收处理利润可观,但污染问题不少
电子电器废弃物俗称电子垃圾,含有金、银、钯、铜、铝、锡等宝贵资源,有很高的利用价值。但是如果处理不当,其拆解过程产生的“三废”不仅直接危害人体健康,而且会对土地、水源造成严重污染。
据统计,全球每年产生上千万吨电脑、手机、打印机等电子垃圾,其中70%以上通过各种“灰色”渠道进入我国。与此同时,国内每年产生的电子垃圾如今已达230万吨,仅次于美国的300万吨。令人担忧的是,目前国内数量庞大的电子垃圾进入循环利用体系的还不足10%。
如何面对国外潮水般涌来的电子垃圾?如何处理本土产生的大量电子垃圾?带着这些疑问,记者走进目前国内最大的废旧电子电器拆解处理集散地——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贵屿镇。
国内许多地方都在争抢电子垃圾资源
一些发达国家禁止其出口
贵屿镇处理的电子垃圾,很大一部分来自美国、欧洲和我国台湾等地。近年来,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把某些发展中国家当作中转站,将电子垃圾迂回运抵我国,形成了一条“灰色路径”。
“目前有一种新的发展趋势更应关注,就是一些发达国家重新审视自身资源战略,对于出口电子废弃物的观念有所转变。”长三角循环经济研究院院长杜欢政说,比如日本,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提出“城市矿山”的资源观,不仅颁布法令禁止电子废弃物出口,还想办法从其他国家进口。据统计,日本现有的废旧电子电器产品中,仅稀土就能提取30万吨,如能回收利用,足以满足其本国需求。
“美国环境部门的一位负责人去年来过贵屿,实际上是调研评估美国电子废弃物出口造成的资源流失问题。”贵屿镇镇长张楚丰告诉记者。
“由于国际金属价格迅速攀升,国内许多地方都在争抢货源,贵屿面临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张楚丰说,但贵屿已经形成回收——加工——销售的完整产业链,拥有遍布世界的电子废弃物收购网络,相关从业者6万多人,加工处理企业3200多家,年处理量达190多万吨,在一些贵重金属的国际价格方面具有较大影响力。
据介绍,贵屿从电子废弃物中能提取不少于10种稀有金属,比如每年提炼黄金超过15吨,而我国黄金的年产量也不过300吨左右。
拆解电子垃圾的利润在不断增高
废旧电子元器件买卖很红火
张楚丰介绍,目前贵屿主要采用来自台湾的人工拆解技术、有较为环保的火法和湿法工艺,已禁用过去造成严重污染的酸洗、焚烧等原始工艺。
人工拆解就是把废弃电路板加热到50至60摄氏度,取出可重新利用的电容、电阻、晶振、二极管、三极管等贴片元件,卖给国内外的电子市场和电子加工厂。经过人工拆解后的废弃电路板则卖给其他加工企业,企业再通过高温提炼、电解等方法提取其中的有用金属。
据了解,不仅从电子废弃物中提炼的贵重金属能卖出好价钱,拆解下来的各种电子元器件的附加值更高。
在贵屿镇的一家手机拆解作坊,老板陈钦明雇了4名拆解工人。“每位工人只要培训几天,就能拆解出40多种元器件。”陈钦明说,他从上游企业购买手机板,每天拆解1000至2000片,拆下的元器件卖给下游企业做门铃、电子玩具等,每年销售收入约200万元,净利润约50万元。据介绍,像这样的加工企业,镇上还有几百家。
“今年进了一批IC(集成电路)板,只花27万元,却赚了100多万元。”当地一位老板介绍,进货要会看“成色”,“洋货”的价值比“国货”高很多。
拆解下来的电子元器件,很大一部分流入北京、上海、深圳等地的电子商场,最后卖给做二手机、翻新机或搞维修的买家,甚至卖给一些做新产品的厂家,在国内外形成一个很大的市场。北京中关村一位经营废旧电子元器件的经销商说,比如手机,许多人用一年半载就淘汰了,其中的许多电子元器件还能用十年八年,有很高的利用价值。
小作坊的污染问题防不胜防
加工地的污染物严重超标
贵屿曾因污染严重,被一些国外媒体称为“世界最毒的地方” 。
贵屿镇旁,农民在田里种植了一些水稻。“这些都是外地人种植的,土壤含有重金属,产出的稻米本地人不敢吃,都拿来喂猪。”当地人说,至于这些猪最后卖到何处,让谁吃了,那就不清楚了。
为减少污染对人体的危害,贵屿人采取“上风上水”的方式居住。“这里的楼房一般有四五层,一层二层做加工车间,三层以上才住人。”当地人解释,因为污浊的浮尘离地面一两米左右,住在底层会吸入太多的废气。
这几年,贵屿镇开展过多次大规模专项行动,销毁用于加热电路板的煤炉800多个,查处取缔通过酸洗提取金、银的加工点80处,现在的环境情况比过去好了很多,但仍存在问题。
记者随着执法人员来到一个酸洗加工点。在一条小溪旁,只见一个简易工棚前排列着20多个大塑料桶,里边装着已经分解出来的青黑色铜水,有几只桶还向外冒着大量黄色浓烟。
加工点老板说,这已经是提炼黄金的最后一道工序了,酸洗用的是强硝酸,整个加工过程只要不到4个小时。记者在现场呆了20多分钟,就感到胸闷、恶心,真不知道没有穿戴任何防护装备的工人是如何坚持工作的。
“由于大量的加工企业都是小作坊,技术水平低,加之行业不规范,污染问题防不胜防。”张楚丰担忧地说,“以酸洗为例,加工人员都是‘游击队’,政府白天打击,他们晚上偷着干,甚至跑到湖南、江西、广西的深山老林里干。”
让电子垃圾回收既节约资源又减少排放
规范产业发展是必然选择
对于资源短缺的中国来说,处理电子垃圾不仅是一个环保问题,也是一个资源战略问题。
一些环保人士要求坚决取缔,因为电子废弃物是“环境毒药”,对其回收利用是弊大于利。一些业内人士则感慨地说,电子废弃物能为国家提供大量的资源,好比是臭豆腐,闻着臭,吃着香。
“实际上,对电子废弃物进行资源化利用,可以大大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杜欢政说,比如,与生产新钢材相比,利用废弃电子电器产品提炼再生钢材,可以减少97%的矿废物、80%左右的污染,节约90%的原材料,而且两种钢材的性能相同。“对于电子废弃物处理中产生的二次污染问题,可以通过建立循环经济园区,利用新工艺、采用集中产业和集中治污的办法来解决,简单取缔等于因噎废食,不能解决现实问题。”
目前,日本、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通常采用机器拆解的办法,将废弃电路板全部粉碎,然后利用磁选、浮选等工艺提取金属。这种处理方式不仅成本很高,而且回收率只有80%左右,还有20%无法处理的部分只能填埋,对环境仍然造成相当大的压力。贵屿通过人工拆解电子废弃物,资源回收率达到99%至99.5%,成本只有机械拆解的1/10。
杜绝污染严重的酸洗、焚烧工艺,需要建立循环经济产业园区,提升处理技术,规范产业发展。2005年,贵屿被批准为国家级循环经济试点,但制定的试点实施方案至今未获批准,国家投资该项目的资金也没下来。
“建立这样一个园区,光污水处理系统就需要几亿元投资,镇政府根本拿不出这笔钱。”张楚丰说,这就需要国家政策、财税、资金方面的大力支持,否则,既解决不了环境污染问题,也无法促进产业的转型升级。
20、美教授发明树干取样法分析土地污染状况(组图)
来源:《环境与生活》杂志2011年05月25日
http://green.sina.com.cn/news/roll/p/2011-05-25/120222527404.shtml
在美国密苏里州罗拉市舒曼公园测验树木。左起:密苏里科技大学研究生麦特·利姆尔、罗拉高中的学生阿曼达·霍姆斯、密苏里科技大学教授宙·波肯。
在舒曼公园,密苏里科技大学研究生麦特·利姆尔从树木中提取样品。[美] B·A·鲁伯特摄
◎本刊特约记者 刘佳音
人说“一木知春”。美国密苏里科技大学的学者们,却从一小片木头中就能知道土壤和地下水的污染程度和成分,研究出了不需要钻井翻土,仅仅利用树木,便可分析土壤及地下水污染的方法。这个方法叫作“植物辩证”,可以大大减少调查时间及花费,还不破坏土壤环境。密苏里科技大学土木环境系的宙·波肯教授和他的同事们,已在5个国家和美国8个州的30个污染点,对这个方法做了测试,效果令人惊喜。
据美国新闻智慧网4月15日报道,密苏里科技大学的波肯教授介绍说,树木是天然的太阳能泵,当水分从叶片散失时,会产生拉力,使植物体内水分上升,根部便能够从土壤中吸水,并把地下水及其中的化学物质抽取到地面。这个现象被称为“蒸散作用”(evaportranspiration)。在过去的测试中,波肯教授及学生从树干中提取少量样品,带回实验室进行化验。如今,他们开始使用特制的、低损伤的薄片从树干中取样,即固相微萃取纤维(简称SPME)技术,来检测树干中的化学成分。
波肯教授说,这种从树干中取样化验的方法已经存在一段时间了,但他们研发出的新方案,使这项技术的几个层面都得到了改进。仅仅利用几棵树,工程师们便可迅速判断地下污染情况。而对树木的损伤,仅仅是取出了1英寸长、铅笔粗细的一小段木质。每个固相萃取装置都比铅笔芯还要细,可带回密苏里科技大学的环境研究中心萃取和分析污染物。最近,波肯教授和他的同事们又开始使用移动分析仪器,即气相色谱-质谱分析仪,现场分析树木。
相对于这种新技术,传统方法费时费力,还会对环境造成大的损伤。波肯教授说,传统的地下水采样需要动用重型机械,在地上挖“取样井”,再从中提取地下水样品。举例来说,密苏里州的塞达利亚市为了检测废弃铁路附近的三氯乙烯及全氯乙烯的污染情况,历经12年,打了40口“取样井”。而波肯教授和一群学生仅仅用了一天时间,采集了114棵树的样本,便对污染范围及位置作出了更为精准的判定。
密苏里科技大学环境系研究生麦特·利姆尔介绍说,树木最适宜用来测量三氯乙烯及全氯乙烯这样的溶剂,因为这样的溶剂由小分子构成,疏水,且易挥发。这样的特征令三氯乙烯及全氯乙烯容易被树木吸收。麦特已获得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奖学金,并将从今年秋季开始在密苏里科技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几年前,在密苏里州罗拉市的舒曼公园附近,有一家名为“繁忙蜜蜂”的洗衣店。几年前,这家洗衣店曾提供干洗服务,现在这项服务已中断。因为波肯教授的学生们利用罗拉公园内的树木,检测过该洗衣店对地下水的污染情况。结论是,洗衣店排出的污水已经渗入地下水,虽然还没达到危害人类健康的水平。现在,波肯教授及其学生正与当地的咨询公司“三角工程”合作,在罗拉公园内种植更多的树木,来把地下水中的污染物抽出来。波肯教授介绍,这种方法被称为“植物弥补”(phytoremediation),可帮助加速抽取地下水中的污染物,减少对附近福瑞斯克湖的污染。这些污染物一部分可被植物分解,一部分可挥发到大气中,在阳光的催化下迅速与氧气发生反应,然后消失。
最近,波肯教授同另外两名教授——该校化学系校长授课教授马银法博士和化学系助理研究教授史宏兰博士,共同获得了美国军队的伦纳德·伍德机构的研究经费,用来开发这种“植物辩证”方法的新领域。利用这笔新经费,研究者们将调整原有用来测量氯化溶剂的方法,用来测量少量的爆炸性物质。现有的装置可在树木体内检测气体分子,但波肯说,爆炸物是一种不同的污染物,需要检测液体。能够收集这种污染物样品的装置,将帮助军队清理军营里泄漏的爆炸物。
波肯也计划改变现有方法来检测杀虫剂和除草剂。他说:“21年前,我从观察阿特拉津(一种常用除草剂)开始了我的事业,现在应该是实现初衷的时候了。”波肯已申请并获得了他的植物采样方法的专利,并将该项技术的使用权授给了“福斯基础设施及环境”(FothInfrastructureandEnvironment),一家美国中西部工程公司。这家公司与密苏里科技大学合作,推广并使用波肯的技术。(《环境与生活》杂志)
21、德清血铅超标事件反思——我们必须反省什么?
来源:中国环境报2011-05-26
http://www.cenews.com.cn/xwzx/fz/qt/201105/t20110525_702663.html
近来,浙江省、广东省频发多起血铅超标事件,严重损害公众健康,造成恶劣社会影响。在我国重金属污染防治不断加严的情况下,台州市路桥区、湖州市德清县、河源市紫金县等地发生的一系列血铅超标事件更应引起我们反思。其中暴露出了重污染企业环境信息难公开、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中地方政府处置不力、重金属污染企业的环评要求难落实等问题。本版将分两期对德清等血铅超标事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进行探讨,以为后来者鉴。
近年来,血铅超标事件频发。难以获知企业环境信息、政府处置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不力,一系列问题最终贻害一方环境,威胁公众健康。图为浙江省德清县当地居民展示血铅检测结果。 资料图片
新闻链接
德清血铅超标事件
3月,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浙江海久电池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久公司”)职工及附近村民在自发体检中发现血铅超标。
5月初,2152名企业职工和村民的血铅检测报告显示:血铅超标332人。
经调查,此次血铅超标事件是因海久公司违法违规生产、职工卫生防护措施不当,县、镇政府未实现防护距离内居民搬迁承诺,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监管及应对不力造成的。
目前,公安机关已将海久公司法人代表依法刑拘,湖州市有关部门已决定对德清县政府、县环保局、县卫生局、新市镇等8名相关责任领导进行责任追究。
5月18日,环境保护部决定对湖州市实施全面“区域限批”,并取消德清县生态示范区资格。同时,责成浙江省尽快依法追究地方政府主要领导人及肇事企业有关责任人法律责任。
延伸阅读
哪些信息企业应当公开?
◆中国环境报见习记者 李源
2007年通过的《环境信息公开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规定,环境信息,包括政府环境信息和企业环境信息。
企业环境信息,是指企业以一定形式记录、保存的,与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环境影响和企业环境行为有关的信息。《办法》将企业环境信息公开分自愿公开和强制公开两块。
《办法》第二十条规定,某些企业应当向社会公开特定信息,包括主要污染物的名称、排放方式、排放浓度和总量、超标、超总量情况;企业环保设施的建设和运行情况;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
德清血铅超标事件发生后,环境保护部发出了《关于加强铅蓄电池及再生铅行业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要求,各级环保部门应建立企业环境信息披露制度,铅蓄电池及再生铅企业应每年向社会发布企业年度环境报告,公布铅污染物排放和环境管理等情况。
企业环境信息公开“报喜不报忧”呈现常态化,法律、法规欠缺成企业推脱借口
污染信息捂得住吗?
◆中国环境报见习记者 李源
点击浙江海久电池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久公司)官方网站,不难发现公司的荣誉与贡献——“海久电池成为德清县纳税大户”类似的新闻占据着网页的醒目位置。
然而,网站上企业的环境信息却寥寥可数。即便在这次铅污染事件发生后,有关的环境信息仍是难觅踪影。更令人担忧的是,对国内企业来说,这样的现象似乎已成为“常态”。面对环境信息公开,企业怎能报喜不报忧?
环境信息公开,企业做到了吗?
由中国政法大学环境资源研究和服务中心等机构做出的《中国环境信息公开测试》总结报告显示,多数企业都没有通过网站或其他途径为公众提供企业活动生产的环境影响和企业环境行为有关的信息。
像海久公司这样的铅蓄电池企业,其产品中含有重金属物质,对环境和人体危害巨大。对这些重金属污染企业来说,环境信息公开无疑更加重要。从企业建设阶段直至投产,包括环评报告在内的企业环境信息应当及时、全面地公之于众,以便于有关部门及时了解环境风险,企业附近的居民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可现实情况却并非如此:在不少涉重金属企业存在的地方,当地群众对企业情况一无所知,甚至连企业生产的是什么产品都不清楚,安全距离、防护措施这些问题更加无从谈起。
就在海久公司血铅事件发生不久,广东省河源市紫金县又曝出一起血铅超标事件。而据当地村民反映,他们听说浙江省德清县一家电池厂附近居民被大量查出血铅超标,联想到自己住地附近有一家河源三威电池有限公司,一些村民才纷纷前往医疗机构进行血铅检查。
又一起血铅污染事件浮出水面。更令人感慨的是,它的出现竟然是群众受到上一起血铅事件的“启发”,通过由此及彼的“联想”,才发现自己已然成为受害者。
假如企业及时公布了环境信息,假如群众早早地采取了防护措施,这样的事件会发生吗?
不公开,企业利益就保住了吗?
今年2月10日,在德清县经济工作会议上,海久公司受到表彰,成为2010年德清县“纳税大户”。海久公司亦在网站上骄傲地宣称,海久电池已成为德清县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之一。
对这样的纳税大户,我们是否应该一路放行?在对浙江湖州德清血铅超标事件查处情况的通报中,环境保护部新闻发言人陶德田指出,新市镇政府、德清县政府为使海久公司能够顺利通过环评、验收和上市核查,在未征得群众同意的情况下,单方面就搬迁问题多次向有关监管部门做出承诺,但并未履行。
对一家涉重金属企业,地方政府在未征得群众同意的情况下就做出“单方面承诺”,并且,“承诺”还未实现。这种行为不仅漠视了群众的知情权,而且最终使当地的环境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云南省昭通市资源环境保护学会相关负责人认为:“企业的环保社会责任没有真正建立,大多数企业不愿意公开其环境污染物种类、数量,是否超标,称公开后会影响经济效益。”
环境信息不公开,企业利益就保住了吗?海久公司原本计划上市。然而,根据环境保护部《上市环保核查程序及核查要求》的规定,上市前环保核查通过后,环境保护部在后续核查过程中,若发现技术报告中有遗漏环境违法信息问题,一律视为刻意隐瞒,并将对申请公司及技术单位做出严肃处理。
此外,根据中国证监会关于《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管理办法》,发行人不得在最近36个月内违反工商、税收、土地、环保、海关以及其他法律、行政法规等。如此看来,海久公司的上市之路前途未卜。
企业怎样才能知无不言?
有环保组织人士指出:“企业无疑是问题的关键,他们没有任何借口忽视法规,对公众隐瞒污染物信息。但同时,《环境信息公开办法(试行)》本身部分内容的模棱两可,也在一定程度上姑息了企业污染物信息不公开。”
民间环保组织自然之友公益诉讼项目负责人常成表示:“对于上市公司的环境信息披露问题,目前国家还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对于哪些信息需要公司来披露,以及披露多少也没有一个具体的衡量指标。”
法律、法规的缺失让企业在环境污染事件中找到了推脱责任的理由。而在国外,大范围的、长效化的企业污染物信息公开在许多国家已实行多年,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些经验和借鉴。
以美国为例,1986年,作为对印度博帕尔有毒化学物泄漏事件的回应,美国颁布了《应急计划与社区知情权法案》,旨在保障公众对社区内存在的各种有毒有害物质的知情权,更好地应对紧急事件。这一法案建立了一个面向公众的有毒物质排放清单,规定企业每年必须公开有毒有害污染物的环境排放信息。这个清单要求公开的污染物种类达666种。
此外,对于需要申报污染物排放信息的企业,法案中也做出了明确规定。这些企业每年需向美国环保署申报相关数据。美国环保署将所得数据输入一个向公众开放的数据库中。公众可以通过数个网上数据库方便地获得详细的企业污染物排放与转移数据及地图等资料。
突发环境事件折射出地方政府应对能力不足
政府应该怎么做?
◆中国环境报记者 闫海超
自今年3月以来,浙江省台州市路桥区、湖州市德清县和广东省河源市紫金县接连曝光了3起血铅超标事件。
从3起血铅超标事件可以看到,事件都缘起于当地居民自行体检发现血铅超标,继而带动大范围人群进行检测,证实了更大范围的血铅超标存在;肇事企业均为铅蓄电池企业;对这些重大环境隐患的污染企业,当地政府在项目上马、项目环评要求落实、日常监管等方面均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甚至一些地方政府在血铅超标事件的伊始,未能及时处置和应对,并引发了群体事件。
反思这几起血铅超标事件,可以看到,能否及时防范、妥善处理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不仅关系到环境的安全与社会的稳定,也将直接考验着地方政府的执政能力和水平。
当地政府缘何“后知后觉”?
企业酿造祸端着实让人害怕,而更让人感到忧心的却是一些地方政府在事件演变过程中的“后知后觉”。
在德清县血铅超标事件中,5月18日,环境保护部在对其通报中明确指出:“当地政府处置工作迟缓,应对能力低下”。
环境保护部的调查结果显示:3月初就有浙江海久电池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久公司”)职工和周边村民自发体检并发现血铅超标,但未引起新市镇、德清县两级政府高度重视;期间又发生了部分职工群众在企业门口讨说法的群体性事件,仍未引起县、镇两级政府足够重视,直到血铅超标事件被新闻媒体曝光、环境保护部下发督查通知书及发生200人围堵公路和冲击工厂的群体事件后,当地政府才开始采取应对措施处置此事件。
从3月初村民自发体检,到5月2日当地政府出面组织群众检测血铅,在长达近两个月的时间里,我们从媒体大量报道上却难以找到当地政府应对此次事件的作为。
而在海久公司卫生防护距离内的居民搬迁问题上,我们却看到了德清县政府的“作为”:在2010年对海久公司的上市核查中,“德清县政府2010年3月出具承诺函,承诺在一年半内完成卫生防护距离内113户的拆迁工作”。截至今年5月,这一搬迁始终未能完成。而此时,距离海久电池公司成立的2003年5月,时间已经整整过去了8年。
信息及时公开方能消除恐慌
从2004年的沱江特大水污染事件、2005年的松花江特大水污染事件,到去年闹得沸沸扬扬的紫金矿业污染汀江事件,环境突发事件的信息披露一直为社会各界所诟病。
污染事件发生后,肇事企业或期冀隐瞒污染情况以蒙混过关、逃脱责任,而作为社会公共事务管理者,一些属地政府却以“怕引起社会恐慌”为由,不但不能及时公布事件信息,反而是对事件详情讳莫如深,对事件真相避重就轻。
信息发布是公众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得以实现的保障,也是政府积极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前提与基础。在得知突发环境事件发生后,政府首先应该在第一时间向社会公布消息,避免引起公众恐慌,引发社会动荡。随后,政府应根据事件处置情况做好后续发布工作。
2月24日,浙江市嘉兴市发生了一起上海一化工厂化学品恶臭事件,当时各种猜测不胫而走。在事件处理过程中,信息公开成为亮点。在事件处理的两天中,嘉兴市就此次事件召开了3次新闻发布会,公布调查进展和污染物对人身的影响程度,嘉兴市环保局局长章剑在带队搜寻臭源过程中还在网上发了13条微博,直播了事件调查的进展。
事实证明,信息公开得越及时,越能得到公众的信任与配合。事后,有网友评价认为:“知道政府已经在行动,用不着提心吊胆,更不会有各种版本的传言。网络时代,越透明、越及时,就会越主动。”
像嘉兴市一样,不少地方已经认识到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后信息公开的重要性。云南省昆明市日前发布的《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办法(征求意见稿)》中明确指出:一旦发生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对公众健康、安全和环境可能造成威胁的紧急情况下,市级和各县(市)区政府应迅速向可能受到影响的公众发布能够帮助公众采取预防措施和减少损害的信息。
污染事件应急有待加强
2006年,我国发布了《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明确了各类突发公共事件分级分类和预案框架体系。有效的应急预案应根据实际情况及时修订,与其他预案进行有效衔接,对物资储备和灾害状况进行充足的估计。但当前,我国一些基层地区的环境应急预案缺乏操作性,甚至在预案编制上存在着部门抄政府、企业抄部门、下级抄上级等现象,这些问题必然会给基层环境应急管理带来困扰。
在应对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时,各地应将环境应急工作纳入各级政府目标考核体系,充分发挥组织协调的功能,实行组织、信息、资源三者统一的综合应急管理,以制度保障应急机制顺利运行,以有效防范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发生。
同时,怎样把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危害降到最低,对污染损害怎样进行赔偿和善后处置,也是政府能否全面、完善应对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的重要方面。
在这方面,国外一些经验值得我们借鉴。为了给政府处理环境突发事件提供资助,美国专门设立超级基金,当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发生时,超级基金可以帮助政府解决善后问题。在“水俣病”事件发生后,日本出台了一系列法律,将公害救济补偿制度化,并规定公害受害者可以依法得到环境损害赔偿与补偿。
德清县血铅超标事件等一系列环境污染事件,不仅考验着地方政府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能力,更考验着地方政府在环境保护这一重要民生问题上的执政能力。
22、干旱不应成为农村的专利
来源:武汉晚报2011-05-26严辉文
http://opinion.china.com.cn/opinion_47_16647.html
摘 要:一边是农村几十年不遇的大旱,一边是城里商女不知旱滋味,这无论如何也是一个说不过去的现象。眼下的干旱直接受损的虽然是农村,但从现在开始,城里人如果不改变富水思维,最后仍然不免成为天旱无水的受害者。
事件背景:连续6个多月降水持续异常偏少,导致历史罕见的冬春连旱。湖北,这个素有“千湖之省”、“水利大省”等美誉的水乡泽国,正承受着一场与自身禀赋极不相称的干旱巨痛。水利建设的相对滞后,农业水利设施蓄水、灌溉能力减弱,有水无法解“干渴”,成为抗旱难、减灾难新的重要因素。
刚刚入夏,我所居住的这个曾经引以为傲的千湖之省,如同长江中下游大多数省份一样,正大大地被一个“旱”字所困扰。
来自媒体的消息动辄是几十年不遇特大旱情等悲壮字眼,而来自农村的深切感受则是,江湖湖泊因大地失水而显得空前狼藉,用水难正在成为一件广大农村谁也无法绕过去的大困境。
农村照例是在苦撑苦熬,农作物能抗旱保苗就想尽办法去取那一点点贵如油的水,就不遗余力的进行浇灌;至于生活用水,更是能怎么节约就怎么节约。一些农村的中小学,在面临断炊时,才会罕有的看到城里的消防车、城里企业捐水送水。
突然想到,城里何以不缺水?城里怎么就富水?不仅城里生活用水不愁,就是工业、商业用水,似乎也不见因干旱而有所节俭的痕迹。城里的饮用水越来越种类繁多越来越高级,城里的大耗水事业也日见其兴盛。我有时不免要呆想:大街小巷那些洗车的水,不知可以浇灌多少禾苗?那些为保城市用水安全而修建的大坝,截留下了多少水库和天然湖泊的水位?那些为了城市用电或者企业取水需要而积蓄的水能,又使多少地方干渴的大地顿失水色?
我不是说城市用水不重要,更不说是在干旱之季城里就应该与农村同苦同旱,但是城里何以不缺水,至少是一件值得反思的事情。
城市不应是一个单纯的大型提水机,不能不顾条件扩张之后,干脆无视周边农村的用水需求,拦河筑坝,乡水城调,控制水源以自肥,而在满足城市用水需求方面毫无节制。殊不知农作物有农作物的生长规律和季节特点,救苗一时,丰收一季。在用水的问题上,显然农村支援城市已经太多了,城市该反哺时就得尝试一切努力去反哺。
而比优越的用水机制、强势的调水制度更为重要的还有节水文化的普及。一边是农村几十年不遇的大旱,一边是城里商女不知旱滋味,这无论如何也是一个说不过去的现象。眼下的干旱直接受损的虽然是农村,但从现在开始,城里人如果不改变富水思维,最后仍然不免成为天旱无水的受害者。干旱,绝不只是农村的专利,干旱是地球人必须面对的一大趋势,是水资源持续紧张的一种提醒,是全球气候变化的一大信号,因而更应该成为城市节水文明重生的一个契机。
特别关注:
想要看更多的环境信息,请点击下面网址:
绿家园记者沙龙网:http://www.greensos.cn/ljy/html/gyljyzyz/ljyzyzzy01.html
绿家园记者沙龙英文网:http://eng.greensos.cn
绿家园新地址:东城区炮局胡同二条 21号
绿家园电话: 010-84039930
欢迎大家关注绿家园江河信息博客和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