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5-04
五月四日绿家园江河信息导读: (编辑:丽英)
环境资讯:
1、法制日报: 报告称我国90年代以来滨海湿地每年减少2万公顷
http://www.legaldaily.com.cn/bm/content/2011-05/04/content_2634089.htm?node=20734
2、中国新闻网: 研究称洞庭湖仍处于坳陷沉降期 湖域急剧萎缩
http://news.qq.com/a/20110504/000882.htm
3、新华网: 今年我国计划再投资10亿元保护三江源生态环境
http://info.tibet.cn/news/szxw/201105/t20110504_1022557.htm
4、新华网: 紫金矿业因重大环境污染罪二审被判处罚金3000万元
http://news.xinhuanet.com/2011-05/04/c_121376111.htm?finance
5、中国证券报: 全国近岸海域污染防治将分区控制
http://env.people.com.cn/GB/14544525.html
6、新华网: 欧盟气候官员:中国公众推动政府治理环境
http://ditan360.com/News/Info-84091.html
地方信息:
7、新华网: 湖北因旱情多个湖泊大幅萎缩[图]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1-05/03/c_121374403.htm
8、中国环境报: 河北绿色信贷再出实招 上了黑名单信贷受控制
http://env.people.com.cn/GB/14544715.html
食品安全:
9、人民网环保: 农业部多地抽检现问题豆芽 亚硝酸盐大幅超标
http://env.people.com.cn/GB/14548597.html
民间环保:
10、中国环境报: 自然之友发布年度环境绿皮书
http://www.cenews.com.cn/xwzx/gz/qt/201105/t20110503_701904.html
深度报道:
11、中国环境报: 尾矿库严重污染环境 包钢"稀土湖"隐患何日消
http://env.people.com.cn/GB/14544667.html
12、第一财经网站: 转基因作物困局求解:是新物种还是生态魔鬼
http://news.qq.com/a/20110504/000377.htm
环境评论:
13、千龙网: 政府为排污企业平事不啻“二次污染”
http://review.qianlong.com/20060/2011/05/04/2540@6969978.htm
14、新京报: 政府为排污企业“擦屁股”,自己屁股谁擦
http://comment.bjnews.com.cn/news/2011/0504/27217.shtml
15、中国青年报: 河北元氏县化工污染:被污染的麦子流向何方
http://www.chinanews.com/ny/2011/05-04/3013978.shtml
16、人民日报: 绿色增长是明智之选
http://views.ce.cn/view/economy/201105/04/t20110504_22399014.shtml
一言堂:
17、中国环境报: 保护地球刻不容缓,转变发展方式时不我待
http://www.cenews.com.cn/xwzx/gz/qt/201105/t20110503_701907.html
特别关注:
想要看更多的环境信息,请点击下面网址:
绿家园记者沙龙网:http://www.greensos.cn/ljy/html/gyljyzyz/ljyzyzzy01.html
绿家园记者沙龙英文网:http://eng.greensos.cn
绿家园新地址:东城区炮局胡同二条 21号
绿家园电话: 010-8439930
欢迎大家关注绿家园江河信息博客和微博:
http://blog.sina.com.cn/chinagreennews
http://t.sina.com.cn/chinagreennews
1、报告称我国90年代以来滨海湿地每年减少2万公顷
来源: 法制网——法制日报2011-05-04
http://www.legaldaily.com.cn/bm/content/2011-05/04/content_2634089.htm?node=20734
原题:《中国海洋发展报告(2011)》披露我国滨海湿地每年减少2万公顷
●2009年,我国457个入海排污口337个超标
●2001年以来,我国赤潮灾害骤增3.4倍
●珊瑚礁分布面积在近40年内已减少80%
本报记者蔡岩红
我国近海水域荒漠化严峻。如浙江余姚黄家埠等排污口邻近海域出现无生物区,无底栖生物区面积达20多平方公里;锦州湾五里河口有7平方公里的“无生物区”等。这是国家海洋局海洋发展战略研究所近日发布的《中国海洋发展报告(2011)》披露的。
报告认为,近海水域荒漠化的原因,主要是陆源污染累积造成的。中国经济近三十年来外延式的增长,使得海洋环境污染面积居高不下,污染范围不断扩展,已逐步从近岸向近海、从海水环境逐渐向沉积物和海洋生物延伸,从一般污染物向含有毒有害污染物扩展,从单一工业污染,逐步向工业污染、农业面源污染、大气污染等复合污染转变。2009年国家海洋局对我国入海排污口的监测与评价结果表明,457个陆源入海排污口中,337个排污口存在超标现象,陆源污染累积影响造成的近海水域荒漠化已成为不容忽视的问题。
报告认为,近岸海域污染严重地区主要分布在大中城市和我国主要经济区邻近海域,沿海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受到制约。
自2000年以来,我国近海未达到清洁海域水质标准的面积约占我国近岸海域面积的一半。有害藻华和水体缺氧是近海富营养化所导致的最重要生态环境问题。研究表明,与20世纪90年代相比,2001年以来,无论是发生频次还是涉及的海域面积,中国赤潮灾害骤增3.4倍,赤潮发生有从局部海域向全部近岸海域扩展趋势。
报告介绍,海洋生态系统多样,典型的生态系统有滨海湿地、河口、海湾、珊瑚礁、红树林等,生态价值巨大,维系和提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多种资源。但研究发现,由于围垦、筑坝等海岸带不合理开发活动,已导致我国滨海湿地生态环境严重破坏和丧失。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滨海湿地以每年2万多公顷的速度减少,潮间带湿地已累计丧失57%。目前黄海南部和东海沿岸湿地生态服务功能已下降30%至90%。
目前,我国主要河口生态系统大多处于不健康或亚健康状态。珊瑚礁环境丧失更是严重,分布面积在近40年内已减少80%。
报告分析称,影响我国海洋生态安全的因素很多,直接的原因有大型围填海、过度捕捞和海水养殖、陆源排污等。从1990年至2008年,我国围填海总面积从8241平方公里增至13380平方公里,平均每年新增围填海面积285平方公里。围填海造地是影响我国近海海洋生态安全的重要因素。如广东大亚湾沿海岸线由于围海造地、海水养殖、码头舶位等因素,造成约80%的海岸带完全改变了属性。大亚湾沿岸天然的红树林面积稀少已不成林。
2、研究称洞庭湖仍处于坳陷沉降期 湖域急剧萎缩
来源:中国新闻网2011年05月04日
http://news.qq.com/a/20110504/000882.htm
中国学者完成的一项研究成果显示,第四纪(距今约250万年)以来,洞庭湖地区经历了沉降→抬升→沉降的演变过程,现在仍处于坳陷沉降阶段。洞庭湖近代湖域面积急剧减小,导致洪涝灾害危险性增大及生态环境恶化,亟需退田还湖。
最新一期《地质论评》发表了湖南省地质调查院柏道远研究员等完成的研究论文《洞庭盆地第四纪构造演化特征》。研究人员以地貌和沉积为基础,通过详细的地表地质调查、大量的第四系钻探资料以及多种手段获取的年代信息等进行研究发现,洞庭盆地第四纪以来经历了早期拉张断陷沉降、中期整体抬升、晚期坳陷沉降的演变过程。
早期拉张断陷沉降阶段盆地沉降幅度一般100~200米,局部可达300米,断陷活动随着盆地的逐渐扩张向东(微博)、西边缘迁移,可能受盆地区下部物质向周边迁移作用控制,盆地周缘的隆起区产生脉动式抬升;中期洞庭盆地整体抬升、暴露并遭受剥蚀,在盆地东缘和西缘产生倾向盆地的构造掀斜,局部第四纪沉积层产生褶皱变形;晚期洞庭盆地主体产生坳陷沉降(地壳表层弯曲产生的沉降)并接受沉积,不过沉降范围远小于早期,沉降幅度一般为5~20米。
洞庭湖地区是中国重要的粮棉渔基地,区内河流密集、湖泊广布,拥有丰富的湿地资源。上世纪50年代前,洞庭湖排名中国第一大淡水湖,然而近代湖域总体南移且面积急剧减小,现已位居第二,并导致洪涝灾害危险性显著增大及生态环境日渐恶化。
专家称,洞庭湖地区灾害治理和环境恢复的科学决策,有赖于对影响洞庭湖演变关键因素的正确认识。而研究表明,近代洞庭湖的萎缩主要与泥沙淤积和围湖造田有关,因此,使湖区围垸免受洪涝灾害的最终办法是退田还湖。
3、今年我国计划再投资10亿元保护三江源生态环境
来源:新华网2011-05-04
http://info.tibet.cn/news/szxw/201105/t20110504_1022557.htm
记者自青海省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获悉,在去年完成投资12亿元的基础上,今年青海省计划落实三江源工程投资10亿元,确保在2013年前完成80%以上规划投资,实现三江源生态工程建设新跨越。
据青海省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李晓南介绍,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从2005年正式启动以来,实施了退牧还草、封山育林、黑土滩治理、鼠害防治、生态移民等20个子项目。
通过几年的工作,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取得了较好的成效,湿地面积逐步扩大,曾经有“千湖县”之称的黄河源头第一县玛多又重现湖泊星罗棋布、波光粼粼的千湖美景;草地生产能力逐渐恢复;黑土滩有明显改善,黑土滩治理区植被覆盖度由20%提高到80%;三江径流增加,2006年三江源区出境水量仅为412亿立方米,到2009年出境水量超过了700亿立方米,且为优质标准。
与此同时,生态移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变化,收入有所增加,生活水平逐步得到提高。
李晓南说,今年将进一步加大生态移民后续产业培育力度,落实15个后续产业项目,发展设施农业示范户277户,组织青壮年生态移民技能培训500人,组织开展劳务输出,确保生态移民群众收入不断增加,大力发展生态畜牧业,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共赢。
4、紫金矿业因重大环境污染罪二审被判处罚金3000万元
来源: 新华网2011年05月04日
http://news.xinhuanet.com/2011-05/04/c_121376111.htm?finance
新华网福州5月4日电(记者郑良)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5月4日的公告称,公司近日收到福建省龙岩市中级法院刑事判决书,维持龙岩市新罗区法院对紫金矿业集团的一审判决: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紫金山金铜矿犯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判处罚金人民币3000万元。
根据龙岩市中级法院二审判决,紫金矿业原副总裁陈家洪、紫金山金铜矿环保安全处原处长黄福才、紫金山金铜矿铜矿湿法厂原厂长林文贤、原副厂长王勇,原环保车间主任刘生源等5名被告分别被判处3年至3年6个月的有期徒刑(其中部分被告被判缓刑),并处罚金。
2010年7月3日,紫金矿业位于福建上杭县的紫金山金铜矿铜矿湿法厂发生污水渗漏事故,9100立方米废水外渗引发福建汀江流域污染,造成沿江上杭、永定鱼类大面积死亡和水质污染。同年7月15日,上杭县公安局对紫金山金铜矿铜矿湿法厂涉嫌重大环境污染事故案立案侦查。今年1月,新罗区法院对该案作出一审判决。
5、全国近岸海域污染防治将分区控制
来源:《中国证券报》 2011年05月04日
http://env.people.com.cn/GB/14544525.html
环保部污染防治司司长赵华林近日在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2011年圆桌会议上表示,由环保部牵头的《十二五近岸海域污染防治规划》正在编制中。基本原则是分区控制、陆海统筹。目前已将全国分为四个海区,各省将结合国家规划制定一系列沿海开发规划。赵华林透露,由环保部牵头的《长江中下游海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已编制完成,近期将上交国务院讨论。(王颖春)
6、欧盟气候官员:中国公众推动政府治理环境
来源:新华网2011-5-4
http://ditan360.com/News/Info-84091.html
中国低碳网讯 欧盟气候行动委员今天称,来自日益壮大的中产阶级的压力将促使中国政府推进环境治理工作。
欧盟气候行动委员康妮·赫泽高访问韩国期间在一次记者会上说,北京承认应对气候变化的必要性并在绿色能源项目上发现了巨大商机。
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是碳排放最多的国家。但根据皮尤慈善基金会的一项研究,中国也是世界绿色投资的领导者。
赫泽高提到了中国最近的五年规划,这项规划设想开展重大试点项目,检验以市场为基础的“上限和交易”排放控制体系。
她说:“我认为中国已经意识到,如果不考虑能源、环境、空气污染、水质量等因素,它的经济增长会受到限制。”
她说:“最后,这也会关系到社会稳定,因为中国目前已有约4亿人迈入中产阶级行列,他们也要求洁净的水和孩子们能呼吸的干净空气。”
赫泽高说中国已经引入了一项碳目标,“他们认为这十分必要,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看到这有利于本国经济”。
7、湖北因旱情多个湖泊大幅萎缩[图]
来源: 新华网2011年05月03日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1-05/03/c_121374403.htm
湖北省孝昌县一处干涸池塘底部的河蚌壳(5月3日摄)。由于近5个月持续少雨,湖北省遭遇严重的冬春连旱,目前已有接近千万亩农田受旱,黄冈、十堰、随州、襄阳等市的15万人缺少饮水。去冬今春,湖北省北部和南部降雨量分别在100毫米、200毫米以下,与历史同期相比,少一半以上。再加上近段时间湖北省大部分地区气温偏高,致使土壤失墒加快。由于本轮旱情时间长、范围广,由鄂西北、江汉平原北部、鄂东北等地蔓延到鄂东、鄂南和江汉平原中南部,而且干旱影响在加深、扩大,已经严重影响粮棉主产区的生产,抗旱形势十分严峻。新华社记者 郝同前 摄
新华网北京5月3日电 今年以来,中国南方部分地区降雨持续偏少,湖北、江西等地旱情继续发展,导致部分民众饮水出现困难。湖北多个湖泊大幅萎缩,其中洞庭湖水体面积为10年来最少。
有“千湖之省”美誉的湖北省由于降雨严重偏少,大江大河来水持续偏枯,湖泊面积急剧缩小,用水短缺的矛盾日益突出。截至3日,湖北省58个县市降雨量创出历史新低。湖北省气象局武汉区域气候中心专家评价此次湖北大旱已经达到“极端气候”标准。
监测显示,湖北鄂西北半年降雨量在100毫米以内,北部地区降雨量150毫米以内,较历史同期少一半以上。特别是鄂西北、鄂东北累计雨量只有20毫米,同比少八成。
1 2 3 4 5 6 下一页
8、河北绿色信贷再出实招 上了黑名单信贷受控制
来源:《中国环境报》2011年05月04日
http://env.people.com.cn/GB/14544715.html
记者日前从河北省环保厅获悉,截至目前,河北省已实现省环保信用信息系统与人民银行征信系统一口对接,全省范围内的环保行政处罚信息、行政许可信息均可实现集中采集、录入征信系统。今后,凡是有环境违法行为等不良记录的企业和个人,其信息将在金融系统中共享,再想向银行贷款,将受到严格的信贷控制。
据介绍,自2011年开始,河北省环境保护信息从各市手工分散采集转变为全省一口自动采集,实现了与征信系统的一口对接,开始按季度向人民银行征信系统定期传送数据。2011年一季度,征集入库全省环保行政许可信息3376条、行政处罚信息125条,实现了数据采集范围的全省覆盖。今年开始,省内各金融机构为企业或个人办理信贷业务时,将在人民银行征信系统中查询企业或个人的信用情况,并重点关注企业或个人的环境守法信息,对存在环境违法行为的,金融机构将严格控制贷款,防范信贷风险。
河北省环保厅有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个人也将被列入监控。企业方面,有7类信息将作为基础数据,被纳入环境保护信用信息系统,与人民银行征信系统对接,这7类信息分别为:企业环境违法信息、环评信息、验收信息、清洁生产审核信息、其他许可信息、重点企业环境信用评价信息、中介机构信用信息。
中国环境报记者 徐俊华 周迎久 石家庄报道
9、农业部多地抽检现问题豆芽 亚硝酸盐大幅超标
来源:人民网环保 2011年05月04日
http://env.people.com.cn/GB/14548597.html
4月末至今,农业部对于部分省市销售的豆芽开始抽样检测。
在瘦肉精、染色馒头等食品质量安全事件尘埃未定之时,沈阳、济南等多地曝出可以使人致癌的“问题豆芽”。
对于这种主要经过尿素、恩诺沙星等违法添加剂泡制的“问题豆芽”,有专家指出,食用后会在人体内生成亚硝酸盐,长期将会致癌。
“问题豆芽”多地出现
数天前,有媒体指出“问题豆芽”现身新疆乌鲁木齐,经过当地相关科研机构检测之后,发现豆芽中亚硝酸盐超标一倍,尿素含量超标两倍。
资料显示,亚硝酸盐具体的含量标准,国标的豆芽是4毫克,而乌鲁木齐检测出来的 “问题豆芽”为9.2毫克,超标了一倍多。
业内人士指出,亚硝酸盐多存在于熟食、腌制咸菜中。用它泡豆芽,可以使豆芽色泽鲜亮,并且延长保鲜时间,成本低、效果明显。除了直接加入亚硝酸盐外,发豆芽时大量使用化肥,会导致豆芽内硝酸盐含量大幅度升高,硝酸盐进入人体,经细菌分解后也会成为亚硝酸盐。
4月23日,沈阳市食品安全办公室通报,截至目前沈阳累计打掉有害豆芽黑加工点23个,抓获犯罪嫌疑人30余名,缴获有害豆芽超过55吨,并查获了一起非法销售泡发豆芽药剂的跨省销售案。
出了问题谁来监管?
乌鲁木齐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副主任黄新武表示,这些“问题豆芽”事件已经暴露出了一些法律监管问题,从生产地、流通场所到餐桌,整个链条涉及卫生、质监、工商、农牧等多个部门。
事实上,在“民以何食为天”的叩问之下,相关单位监管力量的薄弱与缺位,由来已久。
沈阳“问题豆芽”事件之后,工商部门表示,对食品生产领域的监管,应由质监局而非工商部门负责。而质监部门表示豆芽菜属于初级农产品,归农业主管部门监管合适。农业部门则表示,豆芽菜不是初级农产品,是初级农产品的加工品,不应由农业行政部门负责监管。
根据农业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乌鲁木齐)副主任王成介绍,此次抽样检查制定了详细的抽样方案,将依据相关国家标准、食品通用准则相关项目,认真对豆芽样品开展相关检测。 (责任编辑:姜颖)
10、自然之友发布年度环境绿皮书
来源:中国环境报2011-05-04 窦丽丽
http://www.cenews.com.cn/xwzx/gz/qt/201105/t20110503_701904.html
报告认为可持续发展意识要在城市上体现
中国环境报讯 著名环保民间组织自然之友近日发布了年度环境绿皮书《中国环境发展报告(2011)》(以下简称《报告》),这是自然之友主持编撰的第六本中国环境绿皮书。
《报告》指出,我们面临的环境挑战正在不断加剧。各种类型的自然灾害、重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件频发;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面临的环境危机也日益凸显;环境保护的政策与治理虽有改进,但进展缓慢。
《报告》指出,2010年是近20年来仅次于2008年的第二个重灾年份,全年各类自然灾害共造成4.3亿人(次)受灾。干旱、洪涝、泥石流等各种灾害频繁发生,也引发了对救灾备灾、城乡规划、生态保护、政策法规等诸多层面的反思。
《报告》对2010年的重大环境污染事件进行了梳理,包括紫金矿业污水泄漏导致福建汀江流域大面积污染、大连输油管泄漏造成海域污染等。
《报告》分析认为,中国企业履行环境责任的意识和行为均存在很大的问题。中国的环境状况、环境法治和环境正义,在企业污染面前正经历着严峻的考验。
《报告》指出,伴随着城市化进程,城市规划和运营中的种种环境问题暴露无遗,对公众过度消费的误导,各种大型开发工程对环境的污染、对生态的破坏及对动植物物种生存空间的挤压,进一步加剧了我们面临的环境挑战。
《报告》分析认为,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与社会和谐的重任必然要在城市上体现。城市是资源消耗的主力军、低碳经济的桥头堡,环境决策中公平正义议题的主战场,宜居城市应该成为重要的评价和检验工具。
中国环境绿皮书是由自然之友编撰、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环境年度报告,由自然之友理事长、著名学者杨东平任主编,一批优秀的学者、NGO骨干和媒体记者等通力协作而成。
环境绿皮书重视用民间的视角纪录、审视和思考中国环境状况,主要以数据和事实说话,强调实证性、真实性,从而建立权威性。
11、尾矿库严重污染环境 包钢"稀土湖"隐患何日消
来源:《中国环境报》2011年05月04日
http://env.people.com.cn/GB/14544667.html
新光村附近,非法炼铁厂直接把含有稀土的废料丢弃,严重污染了周边环境。记者郭薇摄
包头,其名称源于蒙古语,意为“有鹿的地方”。包头是草原文明和黄河文明的结合地,丰富的矿产资源使包头成为中国西北重要的重工业城市,但在当地工业经济发展的同时,包头周边的环境也受到了严重污染。记者在包头调查过程中发现,包头市区环境还算优美,拥有国家森林城市、内蒙古自治区文明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等称号,但包头郊区周边的污染却异常严重,用触目惊心来形容并不为过。
“资源宝库”带来的是什么?
记者沿包钢选矿厂西南方向的两条水渠走去,几公里长的水渠里流淌着土红色的水,冒着泡,湍急地流向包钢尾矿车间,在包钢稀土三厂南墙外,记者看到有多条小水渠从墙内伸出来,直接接到流淌着红色液体的包钢尾矿输送槽里。水渠里的液体呈乳白色,冒着热气,散发着一种难以形容的味道。明渠到尾矿车间后,几根粗大的钢管继续“指引”着记者向尾矿坝走去。
尾矿库距离包头市区12公里,距离包钢厂区不到5公里,距离南面的包兰铁路只有200米,再往南就是黄河,距离也只在10公里左右。尾矿坝高出地面大约30米,成为名副其实的“悬湖”。记者登上尾矿坝,近距离观看尾矿库,只见各污水管道都输向这里,景色和海边相似,只不过海边的沙滩应该是白色的,海水应该是蓝色的,但这里的沙滩是黑色的,水是红色的,这种红色和记者之前在排污的沟渠中看到的水的颜色几乎一模一样。一些污水经过的地方,被风干后的地面呈黑灰色。走近水边,能闻到一股刺鼻的气味。站在大坝上朝大坝内一望,除了中间有一小潭水以外,一眼望不到边的大坝内主要是矿渣。记者看到,在仍然潮湿的地方,矿渣近乎黑褐色;而水被完全蒸发掉的地方,矿渣则变成了灰色。远远看去,尾矿库里的灰色矿渣被风吹成了波浪式的沙丘,周围除了一些稀疏的杂草没有其他植物。记者向灰色的沙丘走了几步,整个脚都陷了进去。同行的司机张师傅介绍说,春天和冬天的风很大,这些沙粒会随风飘散。大坝南侧的坝基上,很多水泥电线杆也已经被掩盖了大约一半。
如果不是同行司机提醒,记者很难把这个地方和稀土这么珍贵的资源联系起来。“别小看这个坝,里面全是钱啊,怎么也有上百亿呢。”站在包头钢铁集团尾矿坝上,负责看守尾矿坝的工作人员对记者说。
据了解,包钢集团采自白云鄂博的铁矿石富含稀土矿,选矿厂将矿石破碎研磨成粉,经磁选选出铁,再分离出10%的稀土后将剩余矿浆全部泵到尾矿库。剩余的矿渣仍含有大量稀土,经过长达40多年的积累,形成了目前这个容量达1.7亿吨的“稀土湖”。
从稀土资源开发的角度,这个尾矿库是一个巨大的宝库。然而除了价值数以亿计的矿产资源,尾矿库留给当地的却是严重的污染和生态破坏。
尾矿库严重污染周边环境
包头处于地层断裂带,一旦出现大地震或者大规模降雨致使尾矿坝决堤,后果将不堪设想。周围5个村庄、上万名包钢职工的生命安全将受到严重威胁。尾矿如果流入黄河将对黄河造成严重污染。
记者沿大坝从北到南行走,看到一根直径150厘米左右的大钢管围绕在坝顶上,每隔一段距离,就向坝内伸出3根直径20厘米的小钢管。因为水流的冲刷,大坝的底部形成了一条宽约1米的明渠,水的颜色和之前选矿厂流出的红色很相似。继续前行,每隔大约200米左右,一根直径约10厘米的白色圆管便从大坝上伸出。
“这是为了排水减轻大坝的压力吗?”似乎看出了记者的身份,这位工作人员含糊地表示,水管是为了由下往上抽水用的,但是记者却始终没有找到抽水的痕迹。相对于这位工作人员的谨慎,另一名身穿“包头钢铁”工服的中年男子显得比较“大意”,“肯定有溃坝的危险啊,这么多的水,这么高的水位,不然为什么要让这边的老百姓搬迁呢?现在这个库都不够用了,包钢还要建另一个尾矿库呢。”
除了溃坝的危险,环境污染对当地影响有多大呢?对于这个问题,“谨慎男子”也毫不避讳,他告诉记者,这个坝建于上世纪60年代,他小的时候,“坝里的水是有鱼的,现在什么都没有了,污染这么严重,全都死光了。”
在距离尾矿坝仅一两公里的打拉亥村,记者采访了一位牛倌。牛倌告诉记者,村里的地因为污染早就不能种了,年轻的小伙子都出去打工挣钱,像他这样的老人,只能留在家里。“水早就没办法吃了,连我这十几头牛都不喝。”当问及老人的经济来源时,老人的回答颇令人玩味,“就靠放牛啊,有的牛产奶,奶站把收的奶再送给包钢的人喝。”
原包头市稀土研究院院长马鹏起告诉记者,由于尾矿坝下没有防水层,如今尾矿坝的水正以每年300米的速度朝黄河渗透。
记者在现场看到,尾矿库对周边的环境污染非常严重,而且距黄河干流最近处的直线距离仅8.83公里,在尾矿坝西面不足20米的地方便是黄河支流,当地人称为山水渠。知情人士告诉记者,每年7月~8月包头雨季到来之时,洪水将卷席着从尾矿坝渗出的水,经山水渠排入黄河。
【1】 【2】
12、转基因作物困局求解:是新物种还是生态魔鬼
来源:第一财经网站2011年05月04日 章轲
http://news.qq.com/a/20110504/000377.htm
在一群人看来,“它”不过是一个新的物种,但在另一群人看来,“它”是一个危害人类健康的魔鬼;
在一群人看来,“它”是解决粮食危机、减缓气候变暖的良药,但在另一群人看来,“它”的背后存在着利益集团不可告人的灭绝人性的巨大阴谋。
无论是在科学领域,还是在政府决策、商业实践和公众参与领域,“它”都是引发各种观点激烈碰撞的“罪魁”。
“它”,就是转基因。
转基因优势“不可忽视”?
“目前在生命安全领域,无论是在国际还是在国内,很多问题还没有搞清楚。转基因技术是继续发展,还是有限制地发展,现在还是一个有争议的焦点和敏感问题。”环境保护部国家生物安全管理办公室王捷处长说。
4月28日至29日,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等单位在京举办了“生物安全国际论坛”。这已是自2003年以来召开的第四次“生物安全国际论坛”,会场上仍是争议不断。
用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研究员薛达元的话说,两天的论坛,似乎只在一个方面达成了共识,那就是:转基因技术虽然能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但它具有科学上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决定了转基因生物的商业化生产和规模应用具有一定的风险。转基因问题需要长期的跟踪研究和实践,才能最终得出一些相对比较科学、准确的认识。
最先“放炮”的是朱祯。他是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也是转基因技术和应用坚定的支持者。
朱祯主张大力推广转基因技术的一个最主要的理由就是中国的粮食问题。朱祯认为,要解决未来的吃饭问题,必须突破传统技术,采取新技术、新方法。而转基因技术为作物新品种培育提供了一个崭新的重要途径,有助于解决未来对粮食的需求。
“到2030年,我国人口将达到14.5亿,按照目前我国粮食产量的增长幅度,要满足未来的需求缺口很大。”他说,我国在杂交水稻育种领域取得了世界瞩目的成就,为粮食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然而近十年来我国水稻单产一直徘徊不前,亩产在430公斤左右,单靠传统育种已很难有大的突破。
朱祯以转基因棉花为例称,我国转基因抗虫棉业已实现产业化,2008年我国抗虫棉种植面积占棉花种植面积的72%,国产抗虫棉面积占其中的91%。1999年至2008年期间,我国抗虫棉累计推广了2.2亿亩,减少农药使用量80%以上,年节省农药4.5万吨,平均每亩增收节支220多元,总共经济效益高达400亿元人民币,远远高于同期我国对转基因研发的投资强度。
植保(中国)协会给记者提供的一份题为《转基因作物的环境效益与生物安全》的报告显示,自1996年至2009年,全球种植的转基因作物总共减少农药使用量9.39亿公斤有效成分。如果欧洲50%的玉米、油菜、甜菜和棉花使用转基因品种,农药每年的使用量将减少1450万公斤(即有效成分440万公斤)。用药面积将减少750万公顷,节约2050万升柴油,从而减少73000吨二氧化碳排放量。
这份报告还显示,转基因作物的使用,不仅可以增加作物产量,耐除草剂作物还将使得免耕农业成为可能,这是发展可持续农业的重要手段之一。免耕意味着将种子直接播入土壤而不需要预先翻耕除草。不进行翻耕能够保持土壤中的水分从而节约用水。而由于减少了农业机械的使用,能够减少石油燃料的使用并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植保(中国)协会以阿根廷的经验为例称,耐草甘膦大豆(GTS)给阿根廷的农民和环境都带来了益处。首先,农民可以大量使用免耕技术。阿根廷是全球领先的应用免耕技术的国家之一,其免耕面积达到1900万公顷,占全球免耕面积的20%。根据对当地农民调查的数据,生物技术使得有毒化学品的使用量减少了50%。
南京师范大学韩成、钟文辉两位学者的研究也显示,田间和温室条件下,转基因水稻温室气体排放水平在大部分生长阶段均显著低于亲本水稻排放水平;产甲烷菌、甲烷氧化菌和氨氧化微生物(氨氧化细菌和氨氧化古菌)的群落结构和数量也具有短暂的差异。相比于亲本水稻,转基因水稻(明恢63-Bt)能够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并导致功能微生物的群落变化。
转基因番木瓜也是在中国推广较为成熟的品种。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研究员王长永在2009年7月,采用调查表形式,在广东省广州市万顷沙镇(少部分客户来自横沥镇)开展了有关转基因番木瓜社会经济影响以及当地农民对其认知水平的初步调查,共访谈农户91户,涉及3种转基因番木瓜和6种传统番木瓜。
王长永告诉记者,调查结果表明:转基因番木瓜亩产比常规番木瓜约高11.5%。转基因番木瓜种苗成本(元/亩)比常规番木瓜低27.2%。王长永说,尽管每株转基因番木瓜种苗市场价要比常规番木瓜高出2~3倍,但由于转基因番木瓜种植密度低于常规番木瓜,所以,转基因番木瓜种苗每亩成本反而低于常规番木瓜。
商业化之难
基因是决定物种生命现象的最基本因子,是最基本的遗传物质。转基因,也称生物技术,就是将某生物物种基因分离的基因片段,植入另外一个生物物种的基因组,从而部分改变该生物物种的性状,实现人类某种目的的现代高新科学技术。
转基因作物,就是将转基因技术用于人类传统作物如水稻、玉米、小麦、蔬菜、果树等,从而人工加快遗传育种进度,其出发点是减少农药使用,减少环境污染,或提高作物水分、养分利用效率。
自1994年美国FDA批准第一个转基因食品——转基因番茄商业化种植以来,目前,转基因作物已达120种左右,世界上转基因农作物种植总面积已占到世界总耕地面积的2%。
在我国,目前也出现了棉花、玉米、大豆、水稻等多种转基因作物。以转基因生物为食物或为原料生产的食品已越来越多地走上人们的餐桌。2009年年底,农业部向华中农业大学研制的两种转基因水稻颁发了安全许可证书,中国因此成为第一个实现转基因水稻商业化的国家。
获得证书的是华中农业大学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转抗虫基因水稻为“华恢1号”及杂交种“Bt汕优63”。证书自2009年8月17日起,有效期为5年。据此,这两个水稻品系将可以在湖北省境内成规模种植。
今年3月,《第一财经日报》记者在华中农业大学采访时,有关人员提供给记者的一份资料称,“转基因作物将成研发趋势,首颁安全证书是迈向商业化第一步”。
这份资料称:“与外界备受争议形成巨大反差的是业内专家们的备受鼓舞。对于中国水稻育种界而言,首张转基因水稻安全证书无疑是振奋人心的。专家们一致认为,转基因作物的研发和生产,是科技发展不可阻挡的必然趋势。”
中国科学院院士谢华安被认为是杂交水稻育种权威科学家。据了解,在超级稻育种方面,谢华安育成了“II优明86”等4个超级稻品种。华中农业大学获得安全证书的品种之一“Bt汕优63”所用的父本“汕优63”就是谢华安在1981年选育出来的。
谢华安曾表示:“国家此次发放两张安全证书,是转基因水稻迈向商业化的第一步,是一件大好事。全国各地的科学家跨区域合作,携手做了很多工作,转基因水稻的种植有着非常良好的基础。”
但据记者了解,获证两年来,华中农业大学转基因水稻的商业化步伐并不大。该校彭少兵教授告诉记者:“按理说拿到证书后,3年左右就可以实现商业化了,但目前已经两年多了,商业化基本上没有启动,一个主要的方面就是公众对此的反应。”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蒋高明此前就明确指出,证书的颁发有点“偷偷摸摸”。据说,颁发证书的消息是一家外国通讯社最早发现的,这一消息被放在农业部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办公室主办的网站上,混杂在《2009年第二批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批准清单》中,通常不易被人注意到。
“转基因技术产品商业化的最终承受者是广大公众消费者。公众不仅应具有对转基因生物产品的知情权和选择权,而且还应具有转基因作物安全管理的参与权、监督权和法律诉讼权。”在论坛上,云南思力生态替代技术中心研究员周玖璇指出,我国转基因作物相关管理条例和管理办法中,并没有涉及公众知情和参与转基因作物安全管理的条款。在转基因作物安全管理的实施进程中,公众参与的权利被忽视了。
“鉴于我国已成为世界首个批准转基因水稻产业化的国家,而水稻是我国大部分地区的主粮,一旦发生安全性问题,将毫无疑问影响到国家和民族的安全。”同济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副教授何俊民说。
1 2 上一页 下一页
13、政府为排污企业平事不啻“二次污染”
来源:千龙网2011-05-04
http://review.qianlong.com/20060/2011/05/04/2540@6969978.htm
河北元氏县利税大户、拥有众多荣誉称号的“明星企业”,却在较长时间里是排污大户。据记者调查发现,河北诚信有限责任公司等20多家化工厂,多年来将含有氰化钠等毒素的污水大量排放,造成几个村庄的地下水和农田污染,部分群众被迫买水度日,当地村民不敢吃自家种的粮食。而当地政府竟然帮着这些排污企业拿钱平事,给农民一点赔偿了事。(5月3日新京报)
“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应当成为地方发展的基本理念,按照环境保护法,秉承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对污染企业,政府及其环保部门应当严厉处罚,问题严重的还要及时关停。而元氏县并没有这样做,只是帮助企业“协调”,花点钱补偿给农民了事。更为严重的是,这样一种明显违规的荒唐之举,在少数领导眼中,不但不觉得有错,反而觉得有功,认为是在为企业服务、为农民谋利、为当地经济发展作贡献。
在扭曲的发展观指导下,一些地方为了“GDP”,可以不顾环境,不计后果,“排污大户”被奉为座上宾,享受优惠和厚待,即使这些企业违反了环保法规,危害了村民健康,惩罚的鞭子也只是“高高举起轻轻放下”。因为这些企业能给当地带来可观的GDP。据报道,仅诚信公司一家,上交利税便是当地财政收入的四分之一,诱惑如此巨大,要关停这家企业,无异于“割骨疗伤”,难下“杀”手。在利益的驱使下,政府只会选择与排污企业坐到一条“板凳”之上,结成利益同盟,成为排污大户的“保护伞”。此中,受苦受难的只能是普通百姓,连吃水吃粮都要外购,对于“靠山吃山”的农民来说,是何等地悲壮!在政府的“协调”下,看得见的农作物损失,可以给些金钱“摆平”,而村民患恶性疾病的人数逐渐增多,因企业排污给农民造成的身体伤害,又该如何“摆平”?
当然,针对企业污染,元氏县也曾投资上亿元加以治理,只是成效并不显著,污染并未消除,原因就在于少数企业为了减少治污费用,只将少量污水送去处理,而大量污水仍然通过挖深井渗漏的办法处理。这也说明当地对涉污企业的排污情况监管并不到位,还存在明显漏洞。而这到底是无意之举还是有意放纵,还需要作进一步调查认定。
如果说企业排污是对自然生态造成的一次污染,那么,政府不按法律办事,在排污问题上无视群众利益和稀泥、乱作为,则是给社会生态带来的“二次污染”,而“二次污染”远比一次污染危害更大,影响更恶劣。(叶传龙)
14、政府为排污企业“擦屁股”,自己屁股谁擦
来源:新京报 2011-05-04
http://comment.bjnews.com.cn/news/2011/0504/27217.shtml
河北元氏县利税大户、拥有众多荣誉称号的“明星企业”,却在较长时间里是排污大户。据记者调查发现,河北诚信有限责任公司等20多家化工厂,多年来将含有氰化钠等毒素的污水大量排放,造成几个村庄的地下水和农田污染,部分群众被迫买水度日,当地村民不敢吃自家种的粮食。而当地政府竟然帮着这些排污企业拿钱平事,给农民一点赔偿了事。(5月3日新京报)
“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应当成为地方发展的基本理念,按照环境保护法,秉承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对污染企业,政府及其环保部门应当严厉处罚,问题严重的还要及时关停。而元氏县并没有这样做,只是帮助企业“协调”,花点钱补偿给农民了事。更为严重的是,这样一种明显违规的荒唐之举,在少数领导眼中,不但不觉得有错,反而觉得有功,认为是在为企业服务、为农民谋利、为当地经济发展作贡献。
在扭曲的发展观指导下,一些地方为了“GDP”,可以不顾环境,不计后果,“排污大户”被奉为座上宾,享受优惠和厚待,即使这些企业违反了环保法规,危害了村民健康,惩罚的鞭子也只是“高高举起轻轻放下”。因为这些企业能给当地带来可观的GDP。据报道,仅诚信公司一家,上交利税便是当地财政收入的四分之一,诱惑如此巨大,要关停这家企业,无异于“割骨疗伤”,难下“杀”手。在利益的驱使下,政府只会选择与排污企业坐到一条“板凳”之上,结成利益同盟,成为排污大户的“保护伞”。此中,受苦受难的只能是普通百姓,连吃水吃粮都要外购,对于“靠山吃山”的农民来说,是何等地悲壮!在政府的“协调”下,看得见的农作物损失,可以给些金钱“摆平”,而村民患恶性疾病的人数逐渐增多,因企业排污给农民造成的身体伤害,又该如何“摆平”?
当然,针对企业污染,元氏县也曾投资上亿元加以治理,只是成效并不显著,污染并未消除,原因就在于少数企业为了减少治污费用,只将少量污水送去处理,而大量污水仍然通过挖深井渗漏的办法处理。这也说明当地对涉污企业的排污情况监管并不到位,还存在明显漏洞。而这到底是无意之举还是有意放纵,还需要作进一步调查认定。
如果说企业排污是对自然生态造成的一次污染,那么,政府不按法律办事,在排污问题上无视群众利益,排污企业乱“擦屁股”,这不免会污染了自己的“屁股”,政府的“屁股”受了污染,公信力荡然无存——则给社会生态带来“二次污染”,而“二次污染”远比一次污染危害更大,影响更恶劣。 □叶传龙(安徽)
15、河北元氏县化工污染:被污染的麦子流向何方
来源:中国青年报2011年05月04日
http://www.chinanews.com/ny/2011/05-04/3013978.shtml
河北诚信有限责任公司等20多家化工厂,多年来将含氰化钠等毒素的污水大量排放到元氏县境内,造成几个村庄的地下水和数千亩农田污染,上万名群众买水度日。面对质疑,从2005年开始,经过政府部门“协调”,排污企业开始向村民发放每亩数百元的“排污补偿金”。不过,当地村民认为,如此花钱消灾,等于让企业排污合法化,污染源并未消失。(《中国青年报》5月3日)
元氏县百姓苦于化工污染的侵害已达10年之久,可惜直到现在才被媒体曝光。这些年来,饱受污染之苦的村民们是怎样艰难度日的?
其实,此前早有村民向各级政府部门及媒体反映情况,甚至找企业“理论”。只不过,这些质疑要么被当地政府“消音”,要么被企业人员打压下去。如此一来,地方政府的GDP、财政收入倒是扶摇直上,企业成为“明星企业”、“中国化工500强”,“氰化钠等产品在国际上享有极高的信誉和知名度”(河北诚信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智群申语);而另一方面,则是求告无门的小民不敢吃自家种的麦子,不能喝地下打出的井水。
在越来越严重的污染面前,为平息村民的不满,当地政府一再“督促”当事企业,根据各户粮食减产评估情况,支付数额不等的“补偿金”,由乡村干部组织发放。然而,果真花钱就能了事吗?
大凡政府决策,应在定量分析的基础上再做定性。元氏县众多村庄受到地下水污染、农田土壤污染的双重侵害,当地政府和职能部门有没有进行过认真的调查和监测?监测报告是不是权威?有没有组织过这方面的专家进行论证?当地水质情况、土壤情况,近期、中期、长期的改善前景到底是何状况?这些都应有一个比较明晰的说法。要让百姓对生于斯长于斯的家园,有一个明确的判断。仅仅打几眼深水井、建一个污水处理厂、给村民发些现金,并不能让人彻底安心。
此外,政府还要摆正与企业、与百姓的关系,不能过于逐利,甚至沦为化工污染的帮凶,而屡屡寒了百姓的心。在长达10年的时间里,当地政府完全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可能,何以无动于衷、听任氰化钠等剧毒污水肆意排放在美好的田园?当地政府部门非但不查处、不整顿、不关停严重污染的企业,反倒帮着企业摆平百姓,出点钱,润滑润滑,勾兑勾兑,以换取企业继续污染的权利。这些做法虽然一时推高了GDP,却严重威胁到父老乡亲的未来。
目前,有关部门已介入调查元氏县的化工污染事件,惟愿这样的污染不再拖延下去,该处罚的处罚,该关停的关停,该问责的问责。事实上,即便现在开始痛下“杀手”,整个地方水土环境、社会心理的恢复,还是需要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民众之间的“互相伤害”或许已经开始,如报道披露,当地村民不敢吃自己种的麦子,就跑到外地兑换成面粉,那么,那些污染过的麦子磨成的面粉又流向了何方?胡斯远
16、绿色增长是明智之选
来源:人民日报2011年05月04日
http://views.ce.cn/view/economy/201105/04/t20110504_22399014.shtml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之一,无论是中国还是欧盟,都面临着共同的全球性挑战:如何应对气候变化?如何减少对进口石油、天然气的依赖?在世界人口不断增长、自然资源和原材料日益匮乏的情况下,如何保持经济增长?令人振奋的是,中欧在应对这些挑战上,都选择了清洁能源技术,都将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
通过提高能源利用率来增强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欧洲2020战略”的一个重要内容。欧盟27个成员国承诺到2020年实现“三个20%”的目标,即:温室气体排放在1990年的基础上减少20%,可再生能源占能源总量的比例提升至20%,能源利用率提高20%。这些目标及各成员国需完成的指标都具有法律约束力。今年3月初,欧盟委员会还公布了“2050低碳路线图”,旨在以更有效的方式实现减排目标。该路线图建立在综合经济模型之上,为欧盟重要经济产业向低碳经济转型提供了路径。
气候变化不仅是长远威胁,它已经发生在我们身边。要避免气候变化的恶劣影响,需要共同努力。令人欣喜的是,中国最近公布的“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了节能减排的约束性指标及相应措施,包括通过明确总量控制目标和逐步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场,规范能源消耗和工业二氧化碳排放。
发展“绿色经济”,不仅是为了应对气候变化,也是为了应对其他全球性挑战。通过使用低碳技术,可以减少对化石燃料及其他稀缺自然资源的依赖。欧盟将提高能源效率和可再生能源利用视为未来经济发展的重心。按照“2050低碳路线图”,欧盟将通过提高能源效率来实现至2050年减少30%能源消耗的目标。大力发展电动汽车和可再生能源,可使欧盟到2050年在进口石油和天然气的总量上减少一半。
正如中国在“十二五”规划中提出的那样,未来需要更多地借助于节能技术的创新。风电、太阳能板、电动汽车、节能建筑材料和技术以及智能电网都是未来经济增长的关键领域,对可持续能源方面的投资也在快速增长。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一份报告显示,在过去10年,清洁能源领域的投资年均增速33%。报告还预测,向绿色经济的转型,可创造几百万个新的就业机会。因此,发展绿色经济同样能促进经济增长。
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并非意味着不开好车、不吃美食、不出国旅行,而是意味着在改善生活质量的同时确保污染不会危及经济增长,意味着创建高能效家庭,意味着更智能化的生产方式,也意味着建设更少污染、噪音和拥堵的智能城市。
中欧可以向世界证明,绿色增长不是幻象,而是应对诸多挑战的明智之选。中欧在这方面领先一步,也能够相互合作、相互促进,在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中取得更大的成绩。 (作者为欧盟委员会负责气候事务委员) (责任编辑:李志强)
17、保护地球刻不容缓,转变发展方式时不我待
来源:中国环境报2011-05-04 曾晓东
http://www.cenews.com.cn/xwzx/gz/qt/201105/t20110503_701907.html
地球,是宇宙里数以万亿的星球中最神奇的一颗,她孕育了生命,滋养着万物,是我们人类生生不息的家园,所以保护地球就是保护人类自己!然而,地球只有一个,她的资源是有限的,环境承受力是有度的,不可以无节制地掠夺、索取,耗尽资源,破坏生态环境。当前,全球已面临严峻的环境危机。全球气候变暖,能源、资源日益枯竭,大气环境、水环境严重污染,垃圾泛滥、生态破坏、生物多样性锐减、冰原融化、海岸线上升等等,各种自然灾害如地震、海啸、风暴、洪水、干旱、冰冻、野火等频频发生,还有各种疾病不断增加,严重地威胁人类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这就告诫我们:地球难以承载、资源难以支撑、环境难以容纳、社会难以承受、人类难以生存,若再不加大对地球的保护力度,人类将逐步毁灭自己。
在此,我们庄重地向全社会发出倡议和呼吁,要积极响应和践行我国提出的“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展方式”保护地球的主题。呼吁我国政府下决心淘汰和关闭高能耗、高污染、高投入、低产出的落后企业,坚决实行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的双赢政策和方针,坚决走出先污染后治理的传统发展模式,打开“十二五”环境发展的新局面;呼吁我国政府对官员的考核要坚定地实行环境与经济双赢的政绩观和“一票否决权”,做到为官一任保一方平安,切实惠民,保护百姓环境健康和食品安全;呼吁我国的企业及企业家们,要以“两型”社会建设为企业的发展准则,树立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光荣、偷排漏排污染环境可耻的做人准则和社会氛围。呼吁全社会及公众对企业偷排漏排及各种严重污染进行监督、揭露和举报,呼吁新闻媒体予以曝光,呼吁行政执法和司法执法予以惩治和打击,决不能宽容和手软。做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千万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发展黑色经济赚黑心的钱,要保护环境,回报社会;呼吁全社会的环保民间组织要以保护环境、开展环境公益、维护百姓环境权益为己任,对政府是否履行环保职责,企业是否实行绿色发展、清洁生产实行监督,为保护环境公共事业做出新贡献;呼吁全社会公众实行绿色消费、低碳出行、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生命因地球而生存,地球因有了生命而美丽灿烂。我们要珍爱生命,也要珍爱地球,生命与地球是相依相存、良性互动发展的,所以不能让地球母亲再受伤害,要付出共同的爱、真诚的爱、友好的爱,营造人与自然、人与地球的和谐共融。用我们的智慧、我们的心血、我们的汗水,还空气以清新、还江河以清澈、还山川以秀美、还食品以生态,让青山碧水与我们永远相伴,让子孙后代更好、更美地生存与发展,共同营造美丽温馨的地球家园!
让我们行动起来,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
(本文系作者在第42个地球日暨中华环保联合会成立六周年纪念日活动上的讲话)
特别关注:
想要看更多的环境信息,请点击下面网址:
绿家园记者沙龙网:http://www.greensos.cn/ljy/html/gyljyzyz/ljyzyzzy01.html
绿家园记者沙龙英文网:http://eng.greensos.cn
绿家园新地址:东城区炮局胡同二条 21号
绿家园电话: 010-8439930
欢迎大家关注绿家园江河信息博客和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