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众参与 江河信息 一月十八日绿家园江河信息导读: (编辑:丽英)

一月十八日绿家园江河信息导读: (编辑:丽英)

2011-01-18

 

一月十八日绿家园江河信息导读: (编辑:丽英)

 

在秘鲁亚马孙中寻找连续报道:

1、在秘鲁亚马孙中寻找之三――留住亚马孙的“肉铺子”和“建材市场”

http://www.greensos.cn/ljy/html/dysj/view/90367.html

 

特别策划:

2、新浪环保:    绿镜第15期:海洋动物之泪―“美味”背后暗藏血腥杀戮

http://news.sina.com.cn/z/whalekilling2011/index.shtml

 

特别报道:

3、搜狐绿色:    搜狐绿色评出中国2010年十大环境事件

http://green.sohu.com/20110118/n278937432.shtml

 

环境资讯:

4、人民日报:    今年我国将全面实施重金属污染防治

http://www.chinanews.com/ny/2011/01-18/2793974.shtml

5、新京报:     紫金事故缠身无碍业绩 预计去年净利润50亿

http://green.news.qq.com/a/20110118/001366.htm

 

地方信息:

6、京华时报:    北京首部垃圾分类法规拟出台 不守规定将受罚

http://env.people.com.cn/GB/13753896.html

7、法制日报:    重庆法院将试点环保法庭 管辖环境资源民事案件

http://green.sohu.com/20110118/n278938910.shtml

 

人与自然:

8、都市快报:    温州调查陆生脊椎动物17年少了148

http://hzdaily.hangzhou.com.cn/dskb/html/2011-01/18/content_1005471.htm

 

重大水事:

9、新华社:     三峡水库入消落期 半月为中下游补水约13亿立方

http://www.hwcc.gov.cn/pub/hwcc/wwgj/gjpt/ylxw/201101/t20110118_327495.html

 

环境曝光:

10、中国企业新闻网: 晨鸣纸业被批7年环境违法21

http://www.ipo.cenn.cn/info/nid_33005.html

11、甘肃日报:    兰州餐厨垃圾处置现状调查之一:10万吨餐厨垃圾流向何方?

http://gsrb.gansudaily.com.cn/system/2011/01/18/011860197.shtml

 

科技日报:

12、科技日报:    极端天气频发时代到来 究竟是什么惹的祸?

http://env.people.com.cn/GB/13754912.html

 

深度报道:

13、中国经济周刊:  我国60年来千万公顷湿地遭开垦 为生态埋下隐患

http://news.sina.com.cn/c/sd/2011-01-18/001121830399.shtml

 

环境评论:

14、中国环境报:   灾难频敲门我们怎么办? 

http://www.cenews.com.cn/xwzx/hq/qt/201101/t20110117_691826.html

15、钱江晚报:    岂可“打劫”节能减排

http://views.ce.cn/view/gov/201101/18/t20110118_22148956.shtml

 

特别关注:

想要看更多的环境信息,请点击下面网址:

怒江网:http://www.nujiang.ngo.cn

绿家园记者沙龙网:http://www.greensos.cn/ljy/html/gyljyzyz/ljyzyzzy01.html

绿家园记者沙龙英文网:http://eng.greensos.cn

绿家园新地址:东城区炮局胡同二条 21

绿家园电话: 01084039930

欢迎大家关注绿家园江河信息博客和微博:

http://blog.sina.com.cn/chinagreennews

http://t.sina.com.cn/chinagreennews

 

 

 

 

1、在秘鲁亚马孙中寻找之三――留住亚马孙的“肉铺子”和“建材市场”

文图 汪永晨

http://www.greensos.cn/ljy/html/dysj/view/90367.html

2011年1月11日的早上不到五点亚马孙的天空就开始泛出了红色。又一场空中“大戏”即将上演。我们三个来自中国的野外科研志愿者先后跑到甲板上,端起相机,又开始了一天的亚马孙记录。

“大戏”开场

“高潮”

空中的“天火”燃着了江面

就在我一个劲地把镜头对准天空这个大舞台时,水面上突然出现的“旋律”让我一下又有了一种错觉,我不是在亚马孙河,是在亚马孙沙漠。那金色的起伏,分明是一个个“沙丘”。

亚马孙水中“沙丘”

亚马孙水中的金色“原野”

大江大河谁都见过,沙漠千姿百态的造型也不是啥稀罕物。可是,像亚马孙这样水中金色的“沙丘”谁见到过的?特别是在工业飞速发展的今天,大自然的本来面目被我们人类做了太多的“整容”。

就在我尽情地欣赏着水中的“沙丘”时,亚马孙的“旋律”突然也不仅回响在我的耳边,而且展现在我的眼前。那么舒缓,那么悠扬……那记载华彩乐段的“线谱”伴着合声,将我带入了亚马孙的音乐世界。

亚马孙中带着旋律的“沙丘”

亚马孙的“旋律”

那一刻,陶醉的我想不会是当下,这样的意境,即使今后谁看了又不会“醉”在其中呢。

走出亚马孙的音乐世界,船上的课又开始了,理查德告诉说今天要给你们讲的是,

我们保护森林,是从自身出发的。不仅仅是因为生物多样性保护,也不仅仅是因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而更应关注的是我们“家门口的超市”不要关门,不要没有了。

什么意思呢?我们船经过的这个村庄是1720发现的。如今远道而来的人,兴奋的是看到粉豚,看到金刚鹦鹉。当地人要见的是野猪和貘。因为野猪和貘等动物可以给他们提供肉食。这里的森林,是当地人的“肉铺子”,;这里的湿地,是当地人的“副食品商店”;亚马孙河又是当地人的“水产品柜台”;除此之外,森林也是当地的“建材商店”。除了提供房屋建材外,也给提供运输工具--独木舟;同时也是当地居民的药店,提供中草药。

理查德他们在这里开展工作后不久就发现,当地人虽然十分依赖当地的物种,但他们也怕这些“肉铺子”、“建材商店”没有了。他们也来找科学家问:我们能打多少野生动物和

多少鱼才能让我们打得更长久,而不会消失。

亚马孙“水产店”

亚马孙河畔村庄

水边的村庄

这样的询问正是理查德他们要开展的村民参与式的保护。这一保护方式,村民成了主要力量,和科学家们一起制定方案,一起商量怎么才不会过度采伐,过度打猎,过度打渔。

这里的村庄都是森林里的草和树建的。洪水区淹了,从林森林里取了再建。理查德比喻:当地人对保护工作为什么越来越非常重视,就像人们在大城市生活,周围商店都关门了,你是不是要赶紧抢购?北京,纽约的商店都关了,肯定要乱成一锅粥了。

制定可持续利用自然资源的管理方案,首先要制定好的策略。制定可持续利用的计划。以村民为主,科学工作者提供技术支持。理查德说,这种方案在每一个村庄也不都一样。因为有的村庄靠近城市,有的在更荒野处。还有,野生动物也有不同的个性。野猪、鹿等生存和繁育能力强,保护它们是一种方案。树上生活的灵长类动物繁育能力差,稍微打猎就濒危了。所以针对不同的动物要有不同的策略。

亚马孙

亚马孙中“沙滩”

理查德讲的野外生活与研究中,他们发现的另一现象也很有意思。就是在自然界,陆地上的哺乳动物,它们的应急机制是,被天敌捕多了,它们就会加快自己的繁育。捕得少,就少繁育,在森林里最后数量仍然是平衡的。可是人来了以后又多一个天敌,加上过度捕猎,那就要打破自然界本有的自身平衡了。

此外,也有一些动物,本来就没有太多的天敌。像灵长类动物,它们就没有应急机制,它们也属于是社会性动物,不会有适应能力,不会及时加快繁育,数量就减少得很快。用我们人类的话说,就是它们本没有危机意识,打得过度了,超过野生动物本有的繁育能力,森林里这种动物的数量就会减少,一种动物的减少,还会影响到整个生物链。

在亚马孙流域现在就有一种挪威鼠生长得很快。这种鼠有两个大本事。其一是,它们会跳上船找吃的;另一个是它们能天天生孩子繁育。不过它们跳进船上,当地人也有办法,就是把它们引进发动机排气管,让它们知道船有多厉害。这种鼠是外来物种。

理查德他们的科研工作,特别要对野外动物的数量、行为进行监测,采集各种物种因打猎及没有被人类猎杀情况的不同反映。然后根据相关数据分析再进行决策。

那么,这样的调查研究为什么要村民参与呢?让村民,猎户参与,是因为他们今年出去一星期打了几只,明年还能打几只,后年又能再打多少,这些数量在制定决策时都是要参考的。能打到的野生动物是多了,还是少了。也有可能是多了。此外,对河里面的鱼类调查,也是让当地人参与的方式。这样,长期下来,在和当地居民的互动中,了解了野生动植物的动态。

亚马孙河上

考察船上的舵手

在亚马孙流域这项工作的作法是,记录打猎的单位时间,单位地方打了多少动物。包括打了多少鱼,打了多少猪。让村民们的参与就是让他们打猎回来登记今天在哪儿打了多少。一开始表给他们了,他们也很认真地记录了几个星期。可家里来了个客人,卷烟找不到纸,拿起记录数据的纸卷支烟就抽了。后来就采取了食物记载法。让老婆,孩子帮忙清洗打来的动物。因为动物腐烂总是先从头开始,那么就以头骨为记。公的,母的都分着记,全家人都参与,慢慢这样的过度一阵子,村民差不多就适应了记录野外数据。

村民们在这个阶段,之所以愿意参与,是因为他们看到了自然资源的利用需要管理。而野生动物栖息地保护好了,有健康的环境,动物和人都可持续的生活。这以后,再转向栖息地的保护,目的是让当地居民更加可持续地利用资源。这样做的结果,也成了保护全球最重要的亚马孙的自然资源的方式。

船上的课

亚马孙热带雨林的保护,是上世纪40年代军政府开始的。一个将军进来发现象鱼很多,可作为军用物资储备。他决定把这个地区建成保护区。所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这里就建了保护区。相比我国的第一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1956年建立的,秘鲁在建立保护区方面,还是蛮领先的。

到上世纪70年代,军政府还政于民,自然保护区村民们可以进来了。到了上世纪80年代,保护区管理部门的保护就是把村民赶出去,这样一来保护区和当地社区的冲突加剧。这就像是家门口的超市要关门了,赶快抢购吧。村民急,就要赶快打,能打多少打多少,濒危动物出口量也大增了。一直到上世纪90年代也没有把村民当做保护主体时。这里的土地世世代代本都是印第安人,把他们赶出去的作法引起很多村民和保护区为敌,保护工作非常难,曾经发生过一个居民因其打猎工具和猎物被保护区工作人员没收,而杀了该工作人员的恶性事件。因此,这种管理方法,社会经济代价也大,社会也不稳定。人家的免费“食品店”让你给关掉,那人家肯定要和你对着干。

而社区参与这种方式,在保护区里是有的动物能打猎,有不的不能打,有的可打少量的。这样做是把村民当成主力,是为当地居民提供可持续的生计。而村民也不再把保护者当敌人。结果是保护了生物多样性和热带雨林,村民的生活也保护了,自然也保护了,特别是热带雨林受到了保护。目前,这种参与性的保护全球都采用了。

在这样的野生保护方式实施后,理查德他们发现,他们所制定的栖息地保护战略,比如什么动物可打,什么动物可以多打,什么动物不能打,有什么只能少打,打多了就是过度打猎/。其实和当地印第安人早有的对野生动物捕猎的划分及神山的保护十分巧合的一致。

这种参与式的方式,政府也高兴。秘鲁的政权是效仿英国式,要选票的。村民们和官员发生冲突官员就拿不到选票了,就要下台。现在官员们也一起工作,保护区官员当然高兴,谁也不愿当仇人。

现在保护区工作人员的工作顺利了,可持续目标也达到了。在洛雷托省,现在政府要要把另外6 个地方也划成保护区,这也更是村民的要求。为什么呢,他们不但看了了保护里的的可持续发展,另外,现在石油公司,木材公司也在盯着亚孙热带雨林,老要来侵占地方,村民们要求政府把他们的家列成保护区,为的是免费的“水产店”、“肉铺子”和自家花园,不会被石油公司和木材公司抢占掉。

所以,参与式的保护是村民、保护区、官员大家都高兴的保护方式。选票也上来了,三方共赢。

水中的小花

不过理查德说,他们这作法在下游自然保护区推广了,亚马孙热带雨林都在用,但不一定适应其它地方。洛雷托省幅员辽阔,38.2万平方公里,人口只有120万人,其中一半还住在省会伊基托斯城里。而我们云南省的地盘是大约是36万平方公里,却有3000多万人口。

理查德说,他们现在的保护方案也有人怀疑,自然资源是不是能被可持续利用的变量太多。近年来交替遇到的极端最低水位和最高水位、气候的变化、人口的迁栖等。目前的保护方案能否让热带雨林里的动植物是一种平衡发展,栖息地的动植物增加了还是减少了等,是衡量我们保护工作的标准。

最近12年来,保护的物种,特别是濒危物种的数量在上升。村民不稳定因素大大消除。虽然工作也不是完美的,还有好多不可预见的变数,但大方向是好的,村民喜欢,动物增加。评价参与性保护方案工作的成果,依据的就是长年在野外的观察。理查德说到这特别强调,我们的此行同,目的也就是要帮他们监测,这是长期监测的一部分。

地球观察的野外科考有多重要,举一个例子。6年前秘鲁中央亚马孙要在这里新设七个自然保护小区,但当地的洛雷托省政府反对,担心社区居民的生活受影响,从而影响社会稳定。可理查德他们把从1998年开始以来把监测的数字拿出来,野生动物的数量在上升,村民生活的条件在改善,省政府看到这些还能不同意吗。所以说,如果没有野外科考队长年的监测,保护区扩大新的七个区域是不可能的。村民的支持,官方的支持也都是不可能的。理查德自豪地说;我们的数据赢得了支持,达到了保护的目的,这就是科研保护的成果。

对理查德他们来说,如今最大的挑战就是要面对最近一两年水位的极端变化,百年未遇的大涝,百年未遇的大旱。我们这次船在亚马孙河中航行的路线,一年半以前是不足够深的,而目前的航行主航道常变,要找新的航线。依靠河流动力学找哪有急流,哪儿就是主河道。

气候变化,物种变化,村民的副食店是不是会被关掉,在亚马孙的研究有着全球的意义。

来自英国的志愿者问理查德,让当地人帮你们监测的动力能持久吗?

理查德说:村民的动力,来自家家门的“小超市”不关张,不倒闭。因为那是他们长期生计的来源,村民现在也常常主动找来,要求给以技术支持。那么好了,你就参与记录。这样主动来的,加入到监测中,准确既高,也不要钱。你要是硬让他们记,他们虽然需要“小超市”但主动性还是不够的,也可能还要找你要报酬。

在这里工作,理查德他们一年的花费是15万美元,大部分是支付生物学家的工资。

两河的河口

两条河的交融

分界线

黑与白

黑白分明

2011年1月11日下午,我们的船经过亚马孙河两条支流的汇集处。昨天说过了,亚马孙的“泾渭分明”是一条白水,一条黑水。白水是从亚马孙支流马尔尼翁河流来,揩带着安第斯山脉的冲积物,营养比较丰富。黑水是从萨米尼亚河,热带雨林泛洪区流来入亚马孙,因为流水把热带雨林里的有机质和汇入树叶里的丹宁融解,水的颜色就成黑色的了。水的营养自然也更高了。

我们的船走在这,大家的相机都忙开了,这样的水的加入与融化所带来的变化,应该说是不多见的。我们中国曾经有,现在再去当年被我们古人称为泾渭分明的渭河与泾河,可以说已经看不到原来水的颜色,有的是一河的污水。

这种自然的融合,是大自然的创造,是大自然的画卷。不是吗?

“抽象派”

“印象派”

调色板

 

流动的画面

疑似污染,其实是自然

亚马孙“耳朵”

中国志愿者的记录

告别拍也拍不完的“泾渭分明”的黑水和白水的交融,我们到达了亚马孙一号监测站。因为靠近萨米里亚河入口,这里动植物分布是非常丰富的。保护站的监测人员告诉我们,这里有亚马孙巨龟,黄斑龟。这里的棕榈树盛产阿瓜亚果实,维生素A含量很高,是当地人喜爱的水果。但因这种笔直高大的棕榈树的树干含有从土壤里吸收的二氧化硅,而二氧化硅本是玻璃的原材料,所以树干非常滑,当地科卡玛印第安人,为了采集阿瓜亚,干脆把树砍了。为了保护这种天然植物,保护区的人,一是教当地人怎么爬树,采集果实的时候保证安全。再一是这种植物在天然条件下,为了竞争眼光,它会长得非常高大,而在人工种植的条件下,因为周边没有其它植物,与它争夺阳光,所以不用长的高大,当地人就可容易的摘取。

保护区野生动植物分布

介绍棕榈树

亚马孙龟

亚马孙象鱼

亚马孙动物种类

亚马孙巨大龟

理查德告诉我们,150多年前,这里的亚马孙巨龟是爬得满岸都是的。可是现在数量却大大减少了。不过没有减少的是亚马孙豚。2011年1月11号让我最,或说最最兴奋的是,就在一号检查站的外面,我拍到了亚马孙豚。从1997年绿家园开始关注白鳍豚,我曾在长江里找了它们七天,可是连影儿也没看到。2009年,我在巴西的亚马孙看到了亚马孙豚,可是同行的沈孝辉拍到了,我没有拍到。去年夏天,我在香港拍到了中华白海豚。可是能拍到河豚一直是我的梦想。今天梦想成真了,虽然高标准的要求,能拍出豚跃出水面更好,不过我记录下的亚马孙豚,是足可以让人们看清楚它们了。

亚马孙豚

亚马孙豚的嘴

充满想象的亚马孙

明天,我们的监测项目专门有一项是在亚马孙河里数亚马孙豚。今天我已经摸索到一点拍豚的技术,明天,明天亚马孙豚在等着我们去记录。    

                          地球观察观察研究所中国首席代表谌良仲修改

2、绿镜第15期:海洋动物之泪――“美味”背后暗藏血腥杀戮

来源:新浪环保 2011-01-18

http://news.sina.com.cn/z/whalekilling2011/index.shtml

每年大约7300万只鲨鱼被捕捞割鳍,然后惨遭遗弃死去,只因为,人们觉得来一碗鱼翅汤“很显品味”;蓝鳍金枪鱼因为肉质肥美,是制作生鱼片和寿司的顶级食材,如今已几近濒危;个别国家以科学研究名义猎杀鲸鱼,再加上鲸的繁殖能力比较差,目前全世界13种鲸中已有至少5种濒临灭绝。

人类享用美食的背后,暗藏多少血泪故事?如果你知道这些血淋淋的事实,你还会把它们送上饭桌吗?

更多详细内容请点击:http://news.sina.com.cn/z/whalekilling2011/index.shtml

3、搜狐绿色评出中国2010年十大环境事件

来源:搜狐绿色 2011-01-18

http://green.sohu.com/20110118/n278937432.shtml

【搜狐绿色编者按】

    2010年慢慢地成为过去,在中国环境的大历史上,属于2010年的这一篇伤痕累累。搜狐绿色频道与国际环保组织绿色和平,评选出了中国2010年十大环境事件。让我们在憧憬2011年时候,捎带一份警示。

 1.西南大旱

  事件回放:从2009年年底开始,中国西南云南、广西、贵州、四川、重庆五省陷入严重的持续干旱,在一些地区,干旱长达半年,受灾人口达6000多万,直接经济损失超过200亿元。

  绿色和平点评:贫困人口正成为因气候变化而恶化的旱、涝、暴雪等气候灾难的受害者,而他们却是排放最少的人群。远在都市的人们可以通过自身减排来“低碳救灾”,但从长远来看,减缓气候变化影响的根本仍然在于减少对于化石能源的依赖,从而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2. 海南毒豇豆事件

  事件回放:1月25日至2月5日,武汉市农业局在抽检中发现来自海南省英洲镇和崖城镇的5个豇豆样品水胺硫磷农药残留超标,消息一出,全国震惊。而同时,海南农业厅官员又曝出“不排除其他农产品涉‘毒’可能”,使事件又平添变数。

  绿色和平点评:据统计,仅2008年中国的农药使用量便有167万吨,居世界第一位。大量施用农药已经造成了严重的水污染、土壤污染、空气污染,并威胁生物多样性,不仅如此,环境中的农药对人体健康也存在极大的威胁。民以食为天,然而近年来中国人餐桌上事故不断。我们希望,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都能够加强各项监管,切实担负起为公众提供健康、放心食物的职责。

 3. 污染源普查结果发布

  事件回放:2010年2月9日,环境保护部、国家统计局、农业部联合发布《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公报》,标志着历时两年多的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结束。

  绿色和平点评:举全国之力,耗时两年完成的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无疑是我国环境保护史中的一个里程碑。海量的第一手污染源数据无疑将大大增强环保部门对环境进行“数目字”管理的能力,给目前正在如火如荼进行的节能减排、重金属污染控制等工作提供了扎实的数据基础。但我们想问的是,如此海量丰富的污染源数据,等否给公众分一杯羹?让老百姓看看自己身边都有哪些污染源,都在排放什么样的污染物,帮助环保部门监督污染企业。让每个人从身边做起关注环保,这才利用污染源普查数据的最佳方式。

 4. 大亚湾核电站泄漏事件

  事件回放:2010年5月23日及10月23日,大亚湾分别发生两宗0级和1级核辐射泄漏事故。作为大股东的中华电力延误公布事故发生情况,并解释按国际惯例,只有2级以上的事故才需要即时公布。

  绿色和平点评:中华电力的做法对市民安全非常不负责任;另外,该事件亦反映出核电并非安全可靠的能源。核电存在以下的各种风险:1、安全风险:有可能酿成大规模生态灾难;2、原料不足:生产核能所需的铀预计将在100年内用完;3、环境污染:由开采铀矿到处理核废料,过程中均产生大量二氧化碳,而且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彻底解决核废料的方法;4、成本昂贵:每座核反应堆造价高达20至80亿美元;5、引发的连锁性能源困局:影响真正可解决气候变化的可再生能源的发展。综上所述,绿色和平建议政府慎重发展核能,而是将可再生能源的发展中心放到风能、太阳能的更安全更具发展潜质的能源上。

 5. 紫金矿业污染事件

  事件回访:2010年7月3日和7月16日,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紫金山金铜矿湿法厂先后两次发生含铜酸性溶液渗漏,9100立方米的污水顺着排洪涵洞流入汀江,造成汀江重大水污染事故,直接经济损失达3187.71万元人民币。

  绿色和平点评:紫金矿业铜矿湿法厂泄漏事故凸显了我国环境执法能力的孱弱和环境信息披露制度的缺位。在此次严重污染事故之前,紫金矿业已屡次遭到环保部门点名,甚至就在事故发生两个月之前,还遭到环保部通报批评。然而,该公司却可以在监管者的眼皮底下“边整改边出事,” 可见我们的环境监管往往雷声大雨点小,对污染企业威慑作用极为有限。另外,在此次事件中,紫金矿业在事故发生六天之后才发出“姗姗来迟”的公告,严重延误了对事故影响的控制,对周边社区和投资者都造成了损害。污染企业之所以频繁使用这种“拖”和“捂”的伎俩,也正是因为环境信息披露制度的不健全,没有强制要求企业向社会及时准确地公布环境信息所致。

 6. 大连漏油事件

  事件回放:2010年7月16日下午,大连新港输油管线起火,导致一个10万立方米的油罐爆炸,并引起旁边5个同样为10万立方米的油罐的泄漏。直到7月22日,泄漏才被基本堵死。绿色和平在对现场进行勘测后估计实际的泄漏规模达到6~9万吨。

  绿色和平点评:石油泄漏的生态巨灾仍在墨西哥湾扩散时,大连湾储油罐爆炸导致石油泄漏却提醒中国公众:这样的事件绝非偶然——只要我们的经济发展依然高度依赖化石能源,泄漏之剑总会高悬。而此次泄漏给当地海洋生态环境和渔民带来的深远损失目前并未完全显现,有效的环境监管、灾后反应与补偿机制依然缺席,警钟还得长鸣下去。

 7. 舟曲特大泥石流灾难

  事件回放:2010年8月7日晚,两百多万立方米的泥石流,沿着舟曲县北山的三眼峪沟和罗家峪沟直流而下,止于瓦厂村附近的白龙江。截至8月10日17时,泥石流导致702人死亡,1042人失踪,42人重伤。

  绿色和平点评:森林、矿产等资源的过度开发,为周曲泥石流灾害的发生埋下了重大的安全隐患。中国是森林资源缺乏的国家,人均森林占有面积在全球仅排在139名。对森林资源的破坏会加剧环境和生态灾害。

 8.十二五期间开征环境税

  事件回放:2010年12月27、28日,财政部部长谢旭人在全国财政工作会议上明确表示十二五期间将开征环保税。

  绿色和平点评:这是官方长久以来关于环保税的最清晰的表态,对于中国的环境和环保无疑是个渴盼已久的好消息。若能切实起征针对硫、氮、汞等本地污染物、乃至二氧化碳排放的环保税,燃煤发电带来的环境污染、健康损失、碳排放加剧全球变暖等外部成本,都将能被一个明确、有效的政策手段加以控制,这将成为中国摆脱对煤炭高度依赖的重要推手。

 9.血铅、还是血铅

  事件回放:2010年,湖南嘉禾、湖南郴州、湖北崇阳、河南济源等地相继发生了9起“血铅超标”事件。

  绿色和平点评:频发的重金属污染事件表明,中国在有效控制重金属污染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除了期待国家层面的《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规划》能够对重点行业和重点区域的重金属污染施以重拳之外,我们尤其希望重金属污染防治能够在源头控制和公众参与方面取得突破。通过从终端产品中淘汰铅、汞等重金属的使用,从源头减少重金属的使用;通过公开企业使用、排放重金属的信息,鼓励公众参与到对污染企业的监督中去,避免出现监管部门捉襟见肘、应接不暇的局面。

 10.中国成全球最大风电装机国

  事件回放:截至2010年底,中国全年风力发电新增装机达1600万千瓦,累计装机容量达到4182.7万千瓦,首次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一。

  绿色和平点评:这是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的里程碑——中国已经成为全球风电装备最大的消费者和生产者。在经济快速增长和电力需求增加的大背景下,风电迅猛发展,中国也在应对能源结构多样化、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等挑战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这也再次证明了中国有成为全球可再生能源超级大国的潜力。然而,风电在整个能源结构中所占的比例依然很低,风电上网难的瓶颈也还没有突破,要从风电装机大国发展为风电利用大国,在全球清洁能源革命中拔得头筹,中国仍需继续给力。 

4、今年我国将全面实施重金属污染防治

来源:人民日报2011年01月18日

http://www.chinanews.com/ny/2011/01-18/2793974.shtml

据日前召开的2011年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透露,今后5年,我国将充分发挥环境保护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综合作用和保障改善民生的基础作用。目前要督促各地各部门在编制“十二五”规划过程中依法开展规划环评。

重金属污染是“十一五”凸显的重大环境问题,国家已编制完成《重金属污染防治规划》,力争到2015年,进一步优化涉重金属产业的结构,完善重金属污染防治体系、事故应急体系及环境与健康风险评估体系。今年要全面实施这一规划,把任务分解落实到各有关省(区、市)和部门,建立责任追究制,下大力气整治重点防控地区和行业的重金属排放企业的环境违法问题。(记者武卫政、孙秀艳)

5、紫金事故缠身无碍业绩 预计去年净利润50亿

来源:《新京报》2011年01月18日

http://green.news.qq.com/a/20110118/001366.htm

本报讯 (记者张奕)虽然2010年紫金矿业遭遇了污水泄漏、台风垮坝等一系列负面事件,但业绩预报显示,紫金矿业2010年将会有一份颇为漂亮的业绩单。

紫金矿业15日发布业绩预报,预计2010年全年公司净利润将同比增长3-4成,约在46亿元至50亿元之间。公告称,受益于该公司主要产品价格上涨,以及铜、锌产品产量的小幅增长。

2010年紫金矿业负面消息频频传来,7月3日出现上杭县紫金山铜矿湿法厂污水泄漏,造成汀江大面积污染;随后9月21日又出现了信宜紫金银岩锡矿尾矿库溃坝事件。

据已披露数据,上述两事件导致紫金矿业去年金产量和铜产量比原计划减少1吨左右,铁精矿产量减少12万吨,遭福建省环保部门罚款上千万元,并被受灾地区索赔上千万元。业内分析,金价在去年的高歌猛进,是紫金矿业业绩漂亮的主因。同时,美元贬值也导致国际铜、锌等有色金属期货价格出现大涨。

紫金矿业昨日的股票表现并未受到这良好业绩的刺激,跌3.86%收于7.22元。紫金矿业的股价自去年11月中旬以来持续下挫,从去年11月11日收盘的10.32元跌至昨日收盘的7.22元,累计跌幅超过30%。

6、北京首部垃圾分类法规拟出台 不守规定将受罚

来源:人民网-《京华时报》2011年01月18日

http://env.people.com.cn/GB/13753896.html

  本报讯(记者 李秋萌)今年本市将再增加垃圾分类达标试点600个。为保证垃圾分类的有效实施,市人大代表、市市政市容管理委员会副总工程师王维平表示,本市正在制定垃圾分类的相关法规,拟对不按规定投放垃圾的行为进行分级处罚。

  王维平表示,垃圾的标准化投放已经启动,实现了对垃圾的分别投放、分别运输,分别加工利用和处理,今年要将推广试点由600个增加至1200个。

  同时,为保证垃圾能按照规定投放,今年,本市计划出台关于垃圾处理的地方性法规,这也是本市首个针对垃圾处理的法规。作为参与该法规的起草者,王维平表示,法规中将包括对垃圾投放是否达标进行奖励和处罚制度,有望借鉴国外经验对不按规定投放垃圾者进行分级处罚,即在居委会或者物业的监督下,将违规投放垃圾者的行为纳入诚信记录,该诚信记录则和就业、出国、留学都挂钩,如果多次违规投放垃圾,或将被公示,严重者将被罚款。

据了解,去年本市共回收废旧物资490万吨,以每吨垃圾200元的处理费计算,这样就可以节省近10亿元。王维平表示,此次在1200个社区实现垃圾分类达标试点,仅占全市社区的1/3左右,预计在3至5年内可以实现全覆盖。

7、重庆法院将试点环保法庭 管辖环境资源民事案件

来源:法制日报 2011年01月18日

http://green.sohu.com/20110118/n278938910.shtml

本报讯 记者徐伟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院长钱锋1月15日在重庆市法院院长会议上强调,要以执法办案为核心保障经济转型。把司法能动作用的发挥作为协调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重要手段,正确处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进程中常见多发、涉及面宽的融资借贷、合同违约、项目转让、知识产权等纠纷。他透露,今年该院将试点设立环境保护审判法庭,借鉴知识产权“三审合一”改革模式,对长江水资源、森林资源和其他环境保护的民事、行政和刑事案件实行集中管辖。

  钱锋说,2010年,全市法院民事案件调撤率达61.1%,行政案件和解撤诉率达48.9%。在广大农村地区建成便民审判站300个,规范设置便民联系点1822个,在村社聘请便民联络员7991名,形成全国独一无二的便民诉讼网络,司法为民护民生扎实有力。来源法制网——法制日报)

8、温州调查陆生脊椎动物17年少了148

来源:都市快报 2011-01-18 

http://hzdaily.hangzhou.com.cn/dskb/html/2011-01/18/content_1005471.htm

热词:野生动物调查

植被好起来了为什么野生动物更少了?

吃住行都面临威胁

温州调查陆生脊椎动物

17年少了148

●温州有历史记录但本次调查没有发现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10种)

东方鹳、黑鹳、朱鹮、中华秋沙鸭、金雕、白肩雕、猎隼(sǔn)、白颈长尾雉、白鹤、华南虎。

●新发现的物种(4种)

福建大头蛙、天台蛙、短尾鹱(hù)和白眉鸫(dōng)。 福建大头蛙、天台蛙属蛙类,是地域性很强的物种。现在发现了 ,说明以前也有,只是没发现。

短尾鹱(hù)是新取名的鸟,以前也有的。

白眉鸫(dōng)属生活在大洋上的鸟类,可能是台风刮过来的。

●本次调查发现仍生活在温州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4种)

黑麂、金钱豹、鼋(yuán)、黄腹角雉。

金雕

国家1级保护动物。温州以前常见,现在很少。

昨天下午,温州市金洲动物博物馆馆长刘鸣正在忙着布置新馆。

61岁的刘鸣跟野生动物打了48年的交道,手头收藏的动物标本不下10万件。

他最不想看到的,是自己收藏的动物标本成为“绝版”。

1月15日,温州市林业局组织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浙江大学等单位的专家验收温州市森林生物多样性调查研究项目。

这个项目是金洲动物博物馆和温州大学共同承担的。根据两年多的调查,共发现温州有陆生脊椎动物361种,比17年前调查时少了148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跟历史记录相比减少了10种。

在刘鸣收藏的陆生脊椎动物标本中,有上百种在这次调查中都没有发现。

这次调查从2008年1月开始,到2010年8月止。

刘鸣说,他们的调查以自己实地查找为主,其间他去了野外160多次,呆在野外200多天。

 “野生动物是活动的,所以蹲点守候是最好的办法。”刘鸣说,他蹲在一个地方四五个小时不动是常事。

还有个办法,就是走访猎户。猎户天天上山打猎,附近有什么野生动物活动,他是“权威”。猎户打到的、看到的野生动物也可以记录下来。

为什么这次陆生脊椎动物调查的数量比17年前少了148种?刘鸣解释,这不代表148种都已经灭绝了。以前猎户多,发现得多,而且调查范围这么大,他们实地查找也可能没碰到。

但可以肯定的是,野生动物真的少了很多。让刘鸣印象最深的,不是种类,而是数量。“差远了!以前豹猫一个晚上碰到七八头,现在几个晚上运气好才能碰到1头。”

刘鸣分析了温州陆生脊椎动物变化、减少的原因,我们大致从吃、穿、住、行4个方面来说说。

通讯员 刘娜筱 本报驻温州记者 甘凌峰 文/摄

有毒食品

首推老鼠药。稻子熟了,农民怕老鼠偷吃,要下老鼠药;播种时,怕老鼠把种子给吃了,干脆用老鼠药拌着种子播。

野鸡学名环颈雉,它主要吃谷子、小麦、番薯等。要是吃了拌了老鼠药的谷子,就没命了。野鸡以前是优势种,现在也成了国家保护动物。

狐狸、黄鼠狼、豹猫以小动物为食,比如老鼠。老鼠吃了老鼠药中毒死了,它们再吃了老鼠,造成连环中毒。

在这次调查中,温州原有的狐狸没有发现,黄鼠狼、豹猫也很罕见了。

其次农药。17年前调查的时候,温州有7种啄木鸟,现在只找到1种。啄木鸟只吃虫子,农药广泛使用以后,虫子少了, 好不容易抓到一只也可能是有农药的“毒虫”。

食物来源减少

动物白天躲在山上,晚上是要出来觅食的。以前农民在山上有梯田,种小麦、番薯等,山脚下也满是田地。

但现在温州工业发达了,农田变成了工厂、住房。

而退耕还林本来是好措施,但对野鸡等动物来说,有吃的地方却少了。

华南虎找不到自己的领地

动物有自己特定的居住环境。华南虎、黑鹳、朱鹮都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以前温州曾有发现,现在没发现。

华南虎:温州上世纪50年代还曾出现华南虎。华南虎领地意识很强,一般一只华南虎的领地为200平方公里左右。

温州最大的特点就是小企业多,每个镇,每个村,甚至家家户户都有工厂。工业发展带来的过度开发,弄得山区支离破碎,现在想找一块200平方公里的山林都难了,更别说给一群华南虎找生存空间。

黑鹳:主要生活在滩涂上,以小鱼小虾为食。17年前调查时发现过。刘鸣说,温州沿海的滩涂已经围垦得差不多了,几万亩几万亩地减少。

朱鹮:生活在山区湿地,以捕捉蝗虫、青蛙、小鱼等为生,最后发现的时间在上世纪60年代。

原来较多的草原雕、金雕也少了。

一不小心遇上电网

设想这样一个场景:

一群黄麂外出觅食,先是1只黄麂踩到捕兽夹,被捕;然后路遇电网,2只黄麂遇难;剩下的几只黄麂准备去山下的地里觅食,没想到却误入工厂,成了工人们的大餐。

刘鸣说,现在野生动物出行,步步是陷阱。尤其是电网,只要动物经过,都得死。

现在用液化气了,很少有人砍柴,植被茂密多了。这对野猪等动物来说是好事,但茂密的植被让野兔、野鸡等小动物跑也跑不动,生存艰难。因为野兔、野鸡适合生活在疏林里。

温州曾经有两个大新闻,其实换个角度去看,也反映出了动物的“出行难”。

2010年,温州县城以及多个乡镇出现金钱豹的踪迹。金钱豹不是想逛县城,它只是想找吃的,哪知一下山就进了县城。

鼋(yuan)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水中熊猫之称。2010年7月,永嘉楠溪江渔民撒网捉上了一只26斤重的鼋。虽然后来渔民把这只鼋放了,但据刘鸣分析,以前楠溪江的鼋很多,后来逐渐减少,甚至绝迹了25年的主要原因,正是人为的捕捉。“捕捉、药鱼、水污染……现有的鼋能不能保住还难说。”

9、新华社:三峡水库入消落期 半月为中下游补水约13亿立方

来源:新华社2011-01-18

http://www.hwcc.gov.cn/pub/hwcc/wwgj/gjpt/ylxw/201101/t20110118_327495.html

新华社宜昌1月17日电(记者刘紫凌、冯国栋)中国三峡集团公司17日发布消息称,三峡工程自去年12月29日开始为枯水期的长江中下游实施生态补水,水库也因此从蓄水175米后的高水位运行期转入消落期。截至17日,三峡工程已累计为中下游补水约13亿立方米。

记者从三峡水利枢纽梯调中心了解到,按照国家防总《关于三峡工程2010年175米试验性蓄水实施计划的批复》要求,去年12月29日零时,三峡水库开始为长江中下游实施生态补水调度,三峡水库进入消落期,库水位从174.77米起降,到2011年1月17日13时,水位已降至173.43米,三峡水库半个多月为中下游补水约13亿立方米。

据介绍,2010年三峡水库全年入库总水量为4066.6亿立方米,与2009年相比偏丰4.9%。由于总体来水情况较好,三峡水库在本次长江枯水期的补水进程晚于往年。

三峡水库现在按照下泄流量不低于6000立方米/秒进行调度。由于三峡电站增发电力缓解重庆等地“电荒”,目前三峡水库出库流量短期基本维持在8000立方米/秒左右,而枯水期入库流量仅在5900立方米/秒左右,三峡水库水位因此逐步回落。

为保障枯水期长江中下游航运和生产生活用水,生态补水是三峡工程的主要功能之一。2009年工程基本完建后,当年11月底开始首次发挥生态补水作用,至2010年4月上旬补水过程结束,三峡水库水位从171.43米降至153.68米,这轮消落期累计补水138.3亿立方米。

10、晨鸣纸业被批7年环境违法21

来源:中国企业新闻网 2011-1-18 陈昌成/文

http://www.ipo.cenn.cn/info/nid_33005.html

    事不过三。可如果真的过了三呢?

  作为国内造纸行业龙头、国内惟一的“A+B+H”股上市公司,晨鸣纸业自2004年开始,被记录环境违法21次。于是,芜湖生态中心、绿满江淮等24家NGO组织集体签名,并以联名信的形式要求晨鸣纸业停止非法排污,向社会公开道歉并赔偿。

  该活动发起组织之一的芜湖生态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联名信已经以快件、电子邮件、传真的形式发往晨鸣纸业山东总部及各地分公司,“晨鸣纸业办公室一位张姓女士主动打电话过来,双方约定1月11日在北京就此事面谈。”

  临近面谈,晨鸣纸业总部相关负责人称,公司年底活动密集,无法安排相关人员赴京,晨鸣纸业驻北京办事处人员又无法代表集团总部,因此取消了11日的面谈。截至记者发稿时止,双方依然没有就见面沟通时间达成一致意见。

  “估计要拖到春节以后了,”芜湖生态中心相关负责人1月13日告诉本报记者,“晨鸣纸业要求仅限于与NGO组织代表沟通,不希望媒体到场。”

黑色的环保账单

“我们所记录的21次环境违法事件,全部是已经被环保部门公开批评、或者地方政府公开处罚的。我们并没有去现场考查。”芜湖生态中心相关负责人告诉本报记者,“下一步我们将赴实地调查”。

  联名信所指最近的一起环境违法事件是,海拉尔晨鸣纸业有限责任公司制浆生产线至检查时仍未履行环评及验收手续。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环保局提供的资料显示,该局在2010年的4月8日和7月20日两次对海拉尔晨鸣3个锅炉废气排放进行检测,发现除一号锅炉烟尘浓度低于标准值每立方米200毫克外,其他两个锅炉的检测数据远远高于这个标准值。

  而在 2009年 6月至 2010年 9月期间,海拉尔区环保局对海拉尔晨鸣进行了9次污水检测和化验,发现其排放6次超过污水排放标准值、3次超过造纸行业允许的排放标准。

  对此,海拉尔晨鸣纸业有限责任公司负责环保治污的厂长孙玉江在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解释:“那个没有达标说的是瞬时采样,排污是要看总量的。”

  “我们全年的总量并没有超出地方标准。瞬时采样不代表什么,要根据全年本企业的排污总量来考核。”孙玉江说。

  2010年5月,国家环境保护部发布上市公司环保问题督查公告,公开通报晨鸣集团下属海拉尔纸业制浆生产线检查时仍未履行环评及验收手续。2010年9月,公司就此事发布整改完成情况公告。当年10月,海拉尔晨鸣纸业有限责任公司再次因烟尘超标被环保部门处罚。

  另据芜湖生态中心不完全统计,晨鸣纸业自2007年至今,在针对超标排放废气、废水等环境违规事件中,也曾发布整改完成情况公告。但是,其环保违法事件依然没有得到有效遏制。

  针对晨鸣集团及其下属企业环保违法事件屡禁不止并且缺乏公开、有效整改行动的情况,24家NGO组织联名要求晨鸣纸业作出承诺:“立即责令贵企业及旗下企业停止非法排污!严格遵守国家相关的环境法律法规!向受污染居民道歉及赔偿!”

  “作为有过环境违规行为的企业,有责任依据《清洁生产促进法》第三十一条、《环境信息公开办法(试行)》,向关心环境问题的公众和企业产品的消费者详细披露以下信息:违规企业名称、地址、法定代表人;违规污染的主要污染物的名称、排放方式、排放浓度和总量、超标、超总量情况;违规企业环保设施的建设和运行情况以及整改措施;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芜湖生态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

  此外,联名信还要求,作为上市公司,晨鸣纸业更应当根据《证劵法》第六十二条和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依法打击和防控资本市场内幕交易的意见》,及时向公众披露重大企业信息,也包括重大的环境事故信息,以保证股民、投资者的权利得到保障。

环保压力激发技术创新?

  造纸企业的环保投入是一项巨大的成本开支。

  晨鸣纸业的官方网站显示,这家企业已经累计投资20多亿元进行不间断地污染治理技术改造。

  据悉,晨鸣纸业投资近4000万元、日处理能力为4万吨的中段水车间深度处理回用工程已经上马,不久将投入使用。“我们还在武汉、江西、齐河等子公司,投资1.7亿元推广应用中水深度处理技术,以节约用水,提高治污水平。”晨鸣纸业环保公司经理张欣虎透露。

  晨鸣纸业在环保上的巨资投入不是个案。据悉,金东纸业至今在环保方面的投资已经超过12.5亿元。此前,太阳纸业也曾披露,公司在环保上的累计投入资金已达14亿元,在吨纸成本中占比达13%。

  按照2008年8月1日实施的国家标准《制浆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已建纸浆、造纸企业化学需氧量(COD)排放限值应分别为每升200毫克和100毫克。淘汰标准的大幅提升和环保案件的严查都提高了造纸行业的环保投入成本。

  据中国林纸企业家俱乐部统计,目前造纸业的污染主要来自3000多家中小企业,以废水中COD指标为例,中小造纸企业的污染物排放量高达90%以上,而产量占中国造纸业 40%以上的大型造纸企业,其COD排放量不到全行业排放量的10%。

  业内人士透露,如果让中小造纸企业安装合格的防污设备,其投资约占企业总投资的3成至4成;在大型造纸企业,这项投入则占总投资的1成左右。因为环保投入成本较高,对中小规模的纸企来说,规范地引进、使用环保设备将加重它们的财务负担。

  在去年环保部公布的第一批挂牌督办案件中,山东临沂6家造纸企业赫然在目。6家企业中,5家企业停产整顿,1家选择退出。“此次事件发生后,因承受不住环保成本压力而退出的企业将越来越多。”

  2010年5月,国家工信部再次下达各行业淘汰目标,造纸业的任务是432万吨。2010年8月,工信部公布造纸业落后产能淘汰名单,涉及20多个省区279家造纸企业,共计浆纸产能465万吨。“对大企业而言,环保门槛的提高可以让他们的生存空间更大。”

  专家表示,造纸业近十几年的环保力度在不断增强,而造纸业本身受环境成本的影响比较大,近几年由环保压力激发的技术创新效果已经显现,这种技术创新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抵消环保投入的成本,甚至促进产业竞争力的提高。

外界评价,尽管缺乏具体数据,无法推断环保成本对企业盈利能力的实际影响,但降低成本、增加盈利却是造纸企业 “顶风作案”的初衷。“造纸的毛利率本来就比较低,成本即使只有几个点的提升,对它盈利的影响也会很大。”国都证券造纸行业研究员汪立介绍,现在大的企业基本都能达到环保标准,只是为了节约成本,环保设备不一定持续保持正常运转。

11、兰州餐厨垃圾处置现状调查之一:10万吨餐厨垃圾流向何方?

来源: 甘肃日报2011-01-18  齐兴福

http://gsrb.gansudaily.com.cn/system/2011/01/18/011860197.shtml

  调查: 餐厨垃圾泛指餐饮企业加工操作中产生的油脂、泔水等废弃物。如果处置得当,餐厨垃圾可以变废为宝。反之,则会污染环境,给食品安全留下隐患。

  在兰州,6000余家餐饮单位每年产生10万吨以上的餐厨垃圾。这些餐厨垃圾流向何方?又是如何被处理的?本报记者历时月余时间,对这一现象进行了调查。

  夜幕下的神秘回收

  冬日的兰州,夜晚来得更早一些。晚7时许,整个城市已是霓虹闪亮,灯火辉煌。大众巷,一条火爆省城的餐饮小吃街迎来了一天中最繁忙的时段。冰冷的夜色中,大大小小的餐馆中飘溢出的饭香味,弥漫着整个街巷。

  晚7时40分许,随着一阵“突突”声,一辆三马子农用车自巷子北口开进来,停在了巷子中间的一家餐馆附近。

  三马子上,有三个油乎乎的大塑料桶,其中的一个桶内已盛满了剩饭剩菜。开车的男子胸前挂着一块油腻腻的护布,从餐馆旁边的侧门进入,那里是这家餐馆的操作间。不一会儿,他提着一桶剩饭菜走了出来。

  “师傅,你收这些东西干啥?”记者上前搭讪。“喂猪!”该男子回答。说完便开着三马子拐进上水巷,开往永昌路。记者见状,尾随前往。

  在永昌路,该男子先后走进两家餐馆回收剩菜剩饭。随后,他开着三马子绕道南滨河路,开往西关什字。

  当晚,该男子先后在西关综合市场、永昌路南端、甘南路等地回收餐厨垃圾。记者观察发现,该男子与这些餐馆、酒店的后厨人员都很熟悉,一般都是直奔目的地,几乎不用打招呼,直接提泔水就走。

  晚9时20分许,该男子车上的三个塑料桶装满了回收的剩菜剩饭,准备满载而归,记者继续跟随。

  静宁路向北到南滨河路,经儿童公园、大教梁、雁滩桥头、天水北路……三马子一路向东。行至雁滩乡政府东侧,三马子拐进了一条没有路灯的小巷子,“突突”着消失在夜色中。

  10万吨餐厨垃圾流向何方?

  随后的采访中,记者先后在农民巷、草场街、铁路局等地看到了开着三马子回收餐厨垃圾的“神秘”人。而事实上,这种现象在很多兰州人的眼里已经司空见惯。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目前,兰州市约有6000多家餐饮单位,按照每天每家平均产生20公斤餐厨垃圾计算,每年产生的餐厨垃圾超过10万吨。“餐厨垃圾如果处置得当,可以变废为宝。反之,则会污染环境,给食品安全留下隐患。”采访中,兰州大学管理学院教授苏云这样说。

  提及餐厨垃圾的危害,许多专家、学者忧心忡忡。首先,餐厨垃圾极易腐烂变质,随意处置可能造成地表及地下水污染;其次,用餐厨垃圾饲养的畜禽,其脂肪、肌肉等组织里积蓄有大量的有害物质,人食用后,会导致肝脏、肾脏等系统免疫功能下降;再次,废弃的食用油脂被加热、过滤、蒸馏后提炼出的“地沟油”,有可能回流到人们的餐桌。

  那么,兰州每年产生的10万吨餐厨垃圾流向了何方?会不会造成污染?那些被“养猪户”回收的餐厨垃圾流向何处?记者了解到,兰州市每年10万吨餐厨垃圾约有20%被无害化处理,其他的都流向不明。

  采访中,在一位知情人的带领下,记者几次前往兰州市一些偏僻地带进行暗访。记者发现,在城关区盐场堡、七里河区晏家坪、西固区小坪山等地,常年都有人用餐馆的残羹剩饭喂猪,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泔水猪”。暗访中,很多养猪户都是独门独院,大门紧闭。有人接近时,院内便传来狂犬的咆哮。

  “餐厨垃圾中,能喂猪的仅是一部分。”知情人称,养猪户先是将泔水中的浮油撇出,然后对剩余的部分过滤,滤出的剩菜、剩饭喂猪。对于过滤后的泔水,他们又用加热的方法让油水分离,分离出来的油便是人们常说的地沟油。养猪户将这些地沟油积攒后,出售给了专门收油的贩子。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除了养猪户之外,还有一些人开着三马子专门从下水井中打捞排水管中的餐厨垃圾。这些被打捞起的餐厨垃圾也是用来喂猪吗?知情人摇着头说:“进入下水道的剩饭菜不多,这些人打捞的主要是冷却的块状红油,这些红油经过加工也成了地沟油。”

  地沟油的去向令人担忧

  据知情人介绍,一个养猪户一年至少能提炼出5-8吨的地沟油,而那些专门掏地沟油的不法加工者,每年能加工出数十吨、乃至上百吨的地沟油。

  这些被加工提炼出来的地沟油有什么用处?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地沟油是一种很好的化工原料,销路很好,利润更是惊人。2010年,地沟油每吨的收购价一直在3000元以上。采访中,知情人告诉记者,兰州的地沟油加工者都有自己的销售渠道,具体流向谁也说不清楚,“但也不排除混入食用油返回餐桌的可能”。据了解,地沟油经过过滤、除臭等工序后,少量掺入食用油,肉眼根本无法分辨。“最可怕的就是地沟油返回餐桌。”永登环科脂肪酸原料试验厂负责人周军说,按照比例来算,兰州每年至少产生1万吨以上的地沟油,他对这些地沟油的流向表示担忧。

  提及地沟油,人们都深恶痛绝。而事实上,地沟油的危害不在于它出自“地沟”,而在于其经过反复加热、提炼后产生的有害物质上。

  2010年初,武汉工业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何东平的一条言论曾在国内引起过轩然大波:地沟油中的主要危害物是一种叫黄曲霉素的致癌物质,其毒性是砒霜的100倍!何东平同时称,目前我国每年返回餐桌的地沟油有200万-300万吨。

  兰州有没有地沟油返回餐桌的现象?

  周军称,根据他们调查,兰州地沟油回流餐桌的现象,主要集中在城乡接合部的小餐馆、小火锅店以及街头的麻辣烫、烧烤摊等。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在一些城乡接合部,经常有小贩用摩托车捎带着脏兮兮的塑料油桶给小餐馆送油。“这是什么油?哪里来的?”面对记者的询问,餐馆老板有的说是菜子油,有的说是色拉油,但对于油的出处却不愿多谈。

  知情人称,根据他掌握的情况,一些来路不明的食用油每斤的售价约4元左右,而在粮油市场上,普通菜子油每斤的售价为6元。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2004年以来,兰州市有关部门曾在七里河区营门滩、城关区骆驼滩等地查获过大批的地沟油。2010年夏天,兰州市相关部门联合行动,对地沟油进行过专项检查,记者采访时相关部门均表示“没有发现地沟油回流餐桌的现象”。

12、极端天气频发时代到来 究竟是什么惹的祸?

来源:《科技日报》2011年01月18日

http://env.people.com.cn/GB/13754912.html

  北京目前遭遇“冬旱”,近80天无有效降水,整个北方也旱情严重;与此同时,澳大利亚、巴西等国洪水滔天,产生连锁经济反应;不久前,欧美国家大雪纷飞,让人措手不及。

  天气短期内频走极端,着实罕见。全球气候到底怎么了?

  北极风与拉尼娜“惹祸”?

  世界气象组织全球天气研究计划负责人卡西姆·阿斯拉尔说,北半球的干旱与大雪严寒都与大气层“阻塞”有关,这主要因为一些地区冷空气过强,而热量或者湿气过不来,天气在部分国家保持了静态。

  这一过强冷空气产自何处?中外专家普遍提到了北极冷风。

  德国波茨坦气候影响研究所的拉姆斯多夫说,由于气候变暖,北极冰盖的体积在近30年里减少了20%。极地海洋一旦缺少冰层覆盖,其海面相对温暖的空气就会向寒冷的高空移动,影响极地大气循环,其结果是极地冷空气在高压系统推动下,向北半球大陆地区进发。

  中国国家气候中心主任宋连春等专家认为,极地大气环流的异常调整,使得极地冷空气不断扩散南下,强烈影响了中高纬度的国家和地区。这股冷空气势力过强,且同期既没有明显的偏南暖湿气流北上,也没有偏东风从东部海域带来水汽,所以中国华北、黄淮难以形成降水,导致干旱。

  对于不久前欧洲的大雪,英国气象局首席气象学家麦卡勒姆和法国气象台专家纳坦都认为,是大西洋上空出现了大范围高气压,它们阻止了西风东进,留出来的空间便被从北极来的冷空气占领,引发大雪寒潮天气。

  北半球气候异常源自北极冷风,而南半球目前则主要受到拉尼娜现象困扰。

  拉尼娜现象是指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海面温度持续异常偏冷的现象,与该区域海面持续偏暖的厄尔尼诺现象相对应。本次拉尼娜现象开始于2010年年中,现在仍在持续。对于拉尼娜的具体成因,气象专家暂没有答案。

  英国气象局专家亚当·斯凯夫说,当前肆虐澳大利亚的洪水与拉尼娜现象有很大关系,从历史资料看,拉尼娜现象经常在印度尼西亚和澳大利亚东北部造成大量降雨。巴西等一些国家气象专家认为,虽然目前巴西洪灾成因较为特殊,但仍然受拉尼娜现象间接影响。

  极端天气频发时代到来

  出于严谨,没有科学家会对目前极端天气频发的具体深层原因妄下定论。因为气候研究是一门统计科学,只有5到10年内不断重复,才能有定论。然而,如果分析近年来极端天气的发生趋势,不难发现它们的发生频率越来越高。

  世界气象组织全球天气研究计划负责人阿斯拉尔对新华社记者说,极端天气事件频发是极不寻常的,该机构电脑模拟研究预测,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今后极端天气现象的发生将更为频繁,强度更大,影响地区更广。

  美国国家气候数据中心负责人戴维·伊斯特林认为,全球变暖难以与单个气象事件的成因直接联系起来,但自2000年以来全球气温逐渐攀升的趋势会提高热浪、干旱以及洪水等极端天气出现的可能性。

  中国国家气候中心的有关资料显示,像干旱、洪涝、雨雪这些极端天气事件的发生,其总体变化规律和气候变化是有联系的。比如说,在过去的100年或者50年中,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干旱、强降水、高温热浪等气象灾害增多且变强。

  至于欧洲的严寒大雪天气,有关专家认为与全球变暖并不矛盾。因为,在欧洲许多国家遭遇大雪和严寒的同时,格陵兰岛12月份的气温已攀升到零摄氏度以上。希腊等欧洲南部国家的人们也在体验一个异常温暖的冬天。世界气象组织认为,总体上来说,2010年“几乎肯定”将成为1850年有气温记录以来年均气温最高的3个年份之一。

13、我国60年来千万公顷湿地遭开垦 为生态埋下隐患

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2011年01月18日

http://news.sina.com.cn/c/sd/2011-01-18/001121830399.shtml

  湿地之失

  策划I李伟  撰文I《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郭芳  宋雪莲

  这或许不如突发的灾难那样引人注目,然而,这一切倘若被忽略,也许就是灾难的前兆。

  这并非危言耸听。

  因经济快速发展,短短几十年间,中国数千年来形成的土地利用大格局正发生着变化:大量的城市扩容、高速公路兴建……等等这些都有可能占用大量耕地,中国的粮食生产基也由此发生着变化,而这也正改变着湿地,更多的湿地被开垦成耕地。

  这既是粮食生产格局的变化,也是生态布局的变化。在这样的格局中,被誉为“地球之肾”、“生命的摇篮”和“物种的基因库”的湿地,劣势难扳。

  有识之士呼吁:要像保卫耕地红线一样保卫湿地红线。

  然而,我们问题的起点是:为什么要保护湿地?失去了湿地,人类将会怎样?

  杨邦杰现在忧心忡忡。

  杨邦杰,全国人大常委、致公党中央副主席,著名的农业专家和生态专家。这些年来,他一直在关注国家的粮食安全与生态安全。湿地是他长期关注的一个重点。

  他近期从祁连山调研回来,那里的情况很不乐观:作为敦煌最后一道绿色屏障的西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66万公顷区域中仅存11.35万公顷湿地,且因水资源匮乏逐年萎缩,库木塔格沙漠正以每年4米的速度向这块湿地逼近。

  而位于甘肃省甘南州玛曲县的高寒沼泽湿地,是黄河的天然蓄水池,这块湿地正逐步萎缩并沙化。玛曲县沙化面积达80万亩,并以每年3.1%的速度递增,黄河沿岸已形成220公里的沙化带。

  祁连山地处青藏高原东北的青藏、蒙新、黄土三大高原交界处,跨越甘肃、青海两省;涵养输送着年径流量约158亿立方米的近千条河流,是西北干旱地区最重要的水源地、西北乃至全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

  那里,也是整个大西北生态最脆弱的地方。

  “一边是水源地,另一边又都是沙漠,如果湿地消失了,对西北的生态环境乃至东部的影响都是不可想象的。”杨邦杰说。

  这样的情形所释放的信号并不如突发的灾难那样引人注目,然而,这一切倘若被忽略,也许就是灾难之前的信号。

  回来之后,杨邦杰很快将调研的情况形成报告,提交给了国务院。

  湿地危机

  祁连山是中国湿地现状的一个缩影。事实上,整个中国的湿地所面临的形势都不太乐观。

  “东北大片的湿地变成了耕地;长三角、珠三角的湿地一直在减少;整个黄河源头、长江源头都在荒漠化;很多湖泊湿地都在消失……”湿地的减少和破坏触目惊心——这是杨邦杰这些年最深刻的感受。

  这个表述转化为具体的数据或许更具说服力:

  据不完全统计,从上世纪50年代以来,全国湿地开垦面积达1000万公顷,全国沿海滩涂面积已削减过半,黑龙江三江平原的原有沼泽失去近八成,“千湖之省”湖北省的湖泊锐减了2/3,56%以上的红树林丧失。全国各类大小湖泊消失了上千,众多湿地水质逐年恶化,不少湿地生物濒临灭绝,约1/3的天然湿地存在着被改变、丧失的危险。

  根据官方的数据描述,中国现存自然或半自然湿地仅占国土面积的3.77%,远低于世界6%的平均水平?,且面积下降的趋势仍未得到有效遏制。

  由杨邦杰提供的数据显示,中国有部分国际重要湿地由于缺水而面临着被列入国际《湿地公约》“蒙特勒记录”的风险。一旦被列入,对国家形象的负面影响不言而喻。

  但这还远不只是面子问题。

  “湿地到底有多重要?湿地消失了很多物种就没了,这个生态系统也不存在了,就这么严重。”云南省林业厅副厅长郭辉军举例,尤其像云南高原湿地生态系统,是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只能在这个系统里自我循环,带来它的脆弱性,很容易遭到破坏,破坏之后很难恢复。

  “像滇池,已经投入了200多个亿,花了很大力气,但真正恢复很困难。”滇池是云贵高原上的重要湿地,近些年滇池环境质量不断恶化,蓝藻事件频发,严重地破坏了滇池湿地的生态功能。从“九五”时期国家就开始投巨资进行滇池“蓝藻”治理,虽然增加了一些人工湿地,但其生态功能显然无法比拟天然湿地。

  “湿地是水源地以及维护生物的多样性,这两点是毫无疑问的,所有河流的源头都是一片湿地,生物多样性产生的地方一定是湿地,这么多湿地消失了,影响我们的生存环境那是肯定的。”杨邦杰在调研报告中直言,2010年西南地区遭受的严重旱灾,与该地区湿地受到破坏有直接的关系。

  在《中国经济周刊》记者的调查中亦发现:在云南严重旱灾期间,湿地保护较好的地区周围,受干旱影响明显轻微。

  杨邦杰呼吁:要像保卫耕地红线一样保卫湿地红线。他认为,保障国家的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此两者对国家都至关重要。

  “开荒”红利下的尴尬保护

  杨邦杰曾是农业部农业资源监测总站站长,透过遥感监测,他看到了过去这些年中国整个土地利用格局的大转变: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以及江淮平原、成都平原,大量的水稻田变成了城市、高速公路;东北大量的湿地被开垦,变成了耕地。

  “历史上,中国都是南粮北运,长三角、珠三角、淮海平原和成都平原是膏腴之地,沃野千里,为中国提供粮食,‘湖广熟则天下足’,然而,由于30年来的高速发展,这些很好的耕地都变成了城市,粮食的生产基地只有不停地向东北发展。”杨邦杰说。

  新疆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新疆的湿地开垦非常快。很多湖泊都干涸了,一到夏天起风的时候就漫天扬沙,情况已经非常严重。”

  杨邦杰说,这既是粮食生产格局的变化,也是生态布局的变化。无论是从生态安全的角度还是粮食安全的角度都是巨大的变化,它改变了中国数千年来的土地利用格局。

  再回看整个土地利用格局变化的逻辑,大概是:农村让位于城市,生态的安全让位于粮食的安全,环境的保护让位于经济的增长。

  在新一波的城市化以及产业转移的浪潮中,这个趋势并没有明显放缓的意思。

  从正在进行的第二次全国湿地资源普查结果看,已完成调查的6个省份中,北京、吉林和广东的湿地面积在进一步减少,黑龙江、江苏和天津湿地效益和功能还在下降。

  自然湿地的面积在减少,湿地的生态功能在下降——这个趋势一直没有得到遏制。

  “像昆明这样的地方,可以概括地说,保护的速度跟不上破坏的速度。就以滇池湿地为例,保护的速度跟不上破坏的速度。”云南省林业厅副厅长郭辉军很无奈。时至目前,由于工业排污问题尚未得到彻底解决,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偏低,仍有大量未达标污水注入滇池。

  从国家林业局副局长印红的分析来看,湿地破坏的主要直接原因是基础设施建设、土地开垦、引水、富营养化、污染、过度捕捞、过度利用以及外来物种的引入,主要间接原因是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加快。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14、灾难频敲门我们怎么办? 

来源:中国环境报2011-01-18  李源 

http://www.cenews.com.cn/xwzx/hq/qt/201101/t20110117_691826.html

  2011年刚刚开了个头,地球的“老朋友”就迫不及待一一登门拜访。

  洪水来势汹汹,在澳大利亚肆虐数周。去年年底到今年年初,澳大利亚经受了近半个世纪以来最为严重的自然灾害的洗礼。昆士兰州有3/4的地区受到洪灾影响,上万人逃离家园。

  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州连日暴雨引发洪水和泥石流,已造成大约610人丧生。在德国,由于气温上升造成冰雪融化,致使摩泽尔河、莱茵河及奥得河水位上涨,多处地区引发洪水。

  洪水未退,旱情又至。今年年初,中国华北黄淮地区的干旱问题就摆在了人们面前。在位于河南省温县的黄河北岸,因干旱裸露的河床布满了裂缝。自去年10月以来,我国北方大部地区雨雪天气就偏少,这导致华北、黄淮等地持续低温干旱,并可能影响河北、河南、山东、安徽等地部分地区的冬小麦安全越冬。

  极寒天气也不忘凑热闹。在呼伦贝尔大兴安岭地区,呼伦贝尔市连续数天最低气温跌破零下40.0℃,并出现入冬以来温度最低、持续时间最长的极寒天气过程。目前,积雪封阻道路、交通路面堵塞、饲草出现缺口、无法正常放牧,极寒天气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

  进入2011年,极端天气频繁“出镜”。从欧洲、亚洲再到美洲,从洪水,干旱到泥石流……人类经受着一次又一次的考验。

  地球怎么了?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匡耀求表示,现在极端天气的出现和气候波动已超出了正常的波动范围。而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显著增多,全球变暖难辞其咎。有专家称,温度平均每上升2℃,环境就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而随着全球变暖,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发生频率和强度均会增加。

  此外,加拿大卫生部一份有关气候变化与健康的报告也预测,更多、更频繁的极端天气将带给人类更多伤害、疾病,以及与压力相关的紊乱症风险。

  人类该怎么办?从2009年的哥本哈根,到2010年的坎昆,人们在不断反思,谋求给地球“退烧”的良药。然而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地球健康的恢复不可能立竿见影,对环境的保护也绝不能急功近利。当前,我们每个人能切实做到的,是保护好现在的环境,避免气候状况的恶化。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谋求减缓全球气候变化。

  极端天气,是考验,更是警钟。新年伊始,开始行动的时候到了。

15、钱江晚报:岂可“打劫”节能减排

来源:钱江晚报 2011年01月18日 付瑞生

http://views.ce.cn/view/gov/201101/18/t20110118_22148956.shtml

  “新年第一冷笑话”这几天引来无数公众围观。这个笑话就是:节能减排不难,停暖就行;百姓冻死不管,政绩要紧。17日媒体报道,这起大面积停暖事件的原因并非是林州市为完成节能减排指标,背后另有隐情。国家发改委例行检查发现,林州优创电厂关停期间违规发电,并涉嫌套取国家发改委热电厂“上大压小”补贴款。

  当初媒体铺天盖地指责,这是官员为了完成节能减排“死命令”,于是断臂求生炸掉正在供暖的电厂3座冷水塔和一座烟囱。这是僵化的政绩思维在作怪。我心里就纳闷,为了这座小锅炉烟囱闹出这么大动静,官员的脑袋不是给冻坏了吧?现在看来,你们真是小瞧了他们没被冻坏的智商。

  超级电脑“深蓝”也不能挑战的棋局是什么?围棋。围棋妙在哪里?打劫啊。这不是说强盗打家劫舍有多难,而是打劫最考验棋手智慧,要找“劫材”,还要不动声色、上下腾挪、声东击西。最后吃了对方,还要让你心服口服。这就要求高手有高超的“做局”能力。节能减排在中央眼里是利在千秋,在百姓眼里是惠及子孙,但是在林州官员眼里是“功在当代”——升官为名、圈钱为利,名利双收、功在当代。

  “上大压小、节能减排”就是林州官员找到的“劫材”,既符合中央精神,也符合世界潮流,尚方宝剑在手,可以反复腾挪为我所用。主动要求关闭优创电厂,引进大唐发电,大唐太大,自然可以慢慢建。新房客没来,这房子当然不能闲着,于是优创死而不僵,照样满负荷发电,这一拖就是三年。2300万国家补贴到手,优创这么个已经在“生死簿”上除名的企业,却在人间持续地创造效益。这局做的!

  从全局看,这个优创电厂其实也只有三岁,不知道当年的投资是不是收回,但是在做局者看来,为了更大的利益,让你死必须死,必须的。减排、做秀、套钱、跑马圈地、大肆侵占、并购、重组、改制、上市、政绩、升官……这个局才是大局,做梦都想笑出声来。

如果不是快冻死人老百姓喊出声来,上头调查盖子再也捂不住猫腻露出来,我可以猜测做局的人下一步就是,继续阳奉阴违,放屁看别人,贼喊捉贼,明明自己继续在折腾,却装着不知道折腾在何处似的。说不定还吟诵一句“梅花欢喜漫天雪,冻死苍蝇未足奇”。这冻得慌的百姓和炸成灰的优创,都成了无良官商做局的棋子。谁解其中味?

特别关注:

想要看更多的环境信息,请点击下面网址:

怒江网:http://www.nujiang.ngo.cn

绿家园记者沙龙网:http://www.greensos.cn/ljy/html/gyljyzyz/ljyzyzzy01.html

绿家园记者沙龙英文网:http://eng.greensos.cn

绿家园新地址:东城区炮局胡同二条 21

绿家园电话: 01084039930

欢迎大家关注绿家园江河信息博客和微博:

http://blog.sina.com.cn/chinagreennews

http://t.sina.com.cn/chinagreen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