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2-30
十二月三十日绿家园江河信息导读: (编辑:丽英)
特别关注:
1、时代周报: 环保部官员质疑水电大坝 称其比火电污染更严重
http://green.sohu.com/20101230/n278593509.shtml
2、凤凰网: 环保部官员批水电大坝污染严重损失巨大 三峡遭专家质疑
http://finance.ifeng.com/news/pic/detail_2010_12/30/3778331_0.shtml
特别报道:
3、人民日报: 生态环境领域的十大热词 环保仍任重道远
http://huanbao.gongyi.ifeng.com/detail_2010_12/30/3782104_0.shtml
环保NGO在行动:
4、腾讯绿色: 纸业巨头污染屡禁不止 24家环保NGO集体宣战
http://green.news.qq.com/a/20101230/000909.htm
环境资讯:
5、人民网环保频道:修订濒危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刻不容缓
http://www.eedu.org.cn/news/envir/overseasnews/201012/55692.html
地方信息:
6、中国新闻网: 山西落实节能减排 生态环境仍面临挑战
http://www.yicai.com/news/2010/12/641509.html
环境曝光:
7、北京日报: 陕西贫困县500米路装4896盏灯 月耗电4800元
http://env.people.com.cn/GB/13622071.html
人物访谈:
8、人民日报: 水利部部长陈雷:十一五期间洪涝干旱灾情历史罕见
http://env.people.com.cn/GB/13623877.html
垃圾处理:
9、中国新闻网: 从填埋到焚烧:中国垃圾消解艰难破局(组图)
http://green.sohu.com/20101230/n278594107.shtml
地球故事:
10、新华网: 墨西哥湾渔村的忧虑与不安--墨西哥湾漏油事件追踪
http://news.xinhuanet.com/2010-12/30/c_12933060.htm
环保观点:
11、21世纪经济报道:刘志彪:“先污染后治理”试错成本太高
http://finance.ifeng.com/roll/20101230/3132833.shtml
环保法规:
12、中国经济时报: 开征环境税点亮明年财税改革
http://www.cet.com.cn/20101230/a1.htm
深度报道:
13、法治周末: 紫金矿业:渔民陷入治污“法律困局”
http://stock.hexun.com/2010-12-28/126463207.html
14、21世纪经济报道:热捧重化工:江苏沿海大开发遭遇环保之考
http://www.21cbh.com/HTML/2010-12-30/5NMDAwMDIxMzU5Ng.html?source=hp&position=newscolumn
15、第一财经日报: "血铅事件"曝光月余 山东超威停产整改
http://www.yicai.com/news/2010/12/640821.html
环境评论:
16、半月谈: 环保案件频发,环保法庭为何“吃不饱”?
http://www.yn.xinhuanet.com/newscenter/2010-12/30/content_21753899.htm
环保随笔:
17、家乡有条护城河
绿家园乐水行新年特辑:
18、绿家园乐水行新年特辑——2011年1月行程
特别关注:
想要看更多的环境信息,请点击下面网址:
绿家园记者沙龙网:http://www.greensos.cn/ljy/html/gyljyzyz/ljyzyzzy01.html
绿家园记者沙龙英文网:http://eng.greensos.cn
绿家园新地址:东城区炮局胡同二条 21号
绿家园电话: 010-84039930
欢迎大家关注绿家园江河信息博客和微博:
http://blog.sina.com.cn/chinagreennews
http://t.sina.com.cn/chinagreennews
1、环保部官员质疑水电大坝 称其比火电污染更严重
来源:时代周报 2010-12-30 特约记者 崔烜 本报记者 黄昌成
http://green.sohu.com/20101230/n278593509.shtml
“水电在某种程度上可能比火电造成的污染更严重。”2010年12月22日,环境保护部污染防治司副司长凌江在“中国水污染控制战略与政策创新研讨会”上作出这样的表态。环保官员直接质疑水电大坝,这在过去相当罕见。
但这种看法很快就遭到了水利专家的“反质疑”。次日,中国水利发电工程学会副秘书长张博庭就发表了一篇题为“环保官员应该懂得科学常识和起码的逻辑”的文章,认为“这位环保官员没有任何新意,而不过是重复一些伪环保污蔑水电的谎言”。
“‘十二五’规划提出了要优先开发水电,目前上报的目标比我预测的高出很多。”张博庭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透露,在水利部上报的规划中,常规水电开工目标已由6300万千瓦上调到8300万千瓦,抽水蓄能电站开工目标也从5000万千瓦上调到8000万千瓦,而直到2010年底,中国水电装机容量仅能达到2.07亿千瓦的水平。
如果上述目标最终获得认可,中国的水电将在西南争议地区密集开工,而其所依据的最重要理由也是环保—降低碳排放量。
毫无疑问,水电之争还将延续下去,它的未来尚未明朗;而唯一可以确定的是,无论是它的支持者还是反对者,都希望能通过“环保”来说服对方,在争论中把握住话语权。
水电“不清洁”?
凌江在当天的会上透露,环保部近期在处理一个水域因水电开发而造成的水污染问题,结果发现,由于水流减缓和富营养化,该水域“水白菜疯长,水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他还进一步阐述认为,水电开发还带来了移民后移,地质破坏造成水土流失等问题,其损失都十分巨大。
事实上,对于水电建设是否破坏环境的争论已经延续多年。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世界水电大坝建设就开始趋缓,到了1998年,世界水坝委员会经过两年集中调查之后发表了《水坝与发展》报告,提出水坝对于环境的破坏令人难以接受的结论。这份报告后来也成为了许多环保人士的共识。
“受到类似观点的影响,这些年水电的建设非常被动,在宣传上往往处于劣势。”张博庭承认该报告给水电带来了非常负面的影响,但他同时认为,水电的负面作用被反坝者夸大了,强大的反坝舆论,使得“十一五”规划中的水电工程,最终只完成了1/3。而此次水利部门提交1.63亿千瓦的新增目标更多的是要为“十一五”补课。
“水库水质降低,绝不是水库本身污染了水体,而是水库对水体的要求高于河流。”张博庭认为,既然污染来自于岸上的排污,就不应当简单地认为是水电建设造成了河流污染,反而更能借此形成“倒逼”机制,严控流域中的排污现象,改善水质,“因为,凡是建设了水库的地方,都不再容许有人想把河流当作下水道使用,任意排放污水。”
但这样的理由未被环保人士所信服。
“所谓的倒逼机制,有时是很可笑的。比如说长江三峡淤积了大量小砾石,靠水库排沙系统是冲不掉的,会逐步堆积在水库里,为了保持库容,减少淤积,解决办法就只能是在上游再建一个水坝,最后一级一级地往上建,直到所有的河流都隔断,全部修建水库,这种下游倒逼上游建水库的机制,最后也无法解决问题。”著名环保人士、云南省大众流域管理研究及推广中心主任于晓刚表示,尽管水电界宣称中国水电技术非常成熟,但泥沙淤积问题是水电无法解决的重大难题之一。
“水质污染不仅仅来源于水体自净能力的降低,水库本身因生物腐烂也产生沼气污染,在某些热带国家,类似的水电污染排放并不亚于火电站。”于晓刚还进一步补充道,大坝对环境破坏的污染是多方面的,不仅仅是库区水质,水电对库区的生物多样性、下游的湿地环境造成很大的破坏,而且由于库区居民被后移安置,不得不上山毁林开垦新田,更会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
张博庭也承认,目前水电开发成本中移民安置资金所占比例越来越高,几乎占总投入的一半。但是,据于晓刚了解,如此巨大的安置费用也仅能解决房屋、田地都在库区内的居民的移民问题,而房屋在库区外的居民,则只能“后靠”安置,因生存而破坏环境的行为不可避免。
水质污染、沼气排放、生态多样性危机、湿地消失、泥沙淤积、地震威胁等接踵而至的环保问题似乎已经足够将水电挤出清洁能源的行列。
话语权之争
“各部门在水电项目上力争更大的话语权的行为可以理解,作为一个水电专家,我是希望水电能够更好地被合理利用,而不是被妖魔化。”张博庭对本报记者说,但他强调,“但无论怎样,最终还得以科学说话。”
一直以来,我国的决策层对待水电的态度相当谨慎。早在2008年度国家提出4万亿振兴计划时,首批投资中电力行业核准投资逾千亿元,其中955亿元用于广东阳江核电工程和浙江秦山核电厂扩建工程。此外,国家投资40亿元财政资金用于支持农村电网完善和城市电网改造,而水电未被纳入其中。
而在2009年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开幕当天,温家宝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积极发展核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等清洁能源,其中对“水电”并未着墨。此后在时任西藏自治区政府主席的向巴平措等人大代表的建议下,修改后的政府工作报告表述调整为“积极发展核电、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等清洁能源”。
自此,我国的水电项目逐步升温。今年下半年以来,以金沙江龙开口和鲁地拉为代表的水坝工程陆续通过环评开工,而这两项工程曾在2009年6月被环保部强力叫停。当时环保部给出的理由是,这两项分别属于华能、华电集团的工程在没有经过环境影响评价的情况下,擅自进行大江截留,“对金沙江中游生态影响较大”。
这两项工程的重启意味着环保部原来的叫停动作被自己逆转。同时,同样因“未批先建”暂停多年的金安桥水电站也获得了国家发改委的正式核准。水电工程纷纷由“违规”转为“合法”。
记者获悉,以上重启工程都是金沙江中游水电开发“一库八级”方案的组成部分,据金沙江中游水电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高盈孟称,八级中的梨园和观音岩项目的开工手续正在努力运作之中,这意味着金沙江中游水电开发已经全面解禁。
发改委也已明确表达了对大规模水电工程的支持。
今年8月,发改委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国宝对媒体表示,中国承诺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15%的目标当中,有9%要靠水电,大大高于核能的4%,在可用的4亿千瓦水力资源中,有3.8亿千瓦必须得到开发。
“在能源中长期规划中应该突出水电的战略地位。”张国宝当时说道。而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对于水电也明确使用了“积极发展”一词。
要实现这样的目标,大规模上马水电工程似乎已经不可避免。
据张博庭分析,在“十二五”期间,绝大多数水电工程都将会在西南流域上马。而另一方面的情况是,正是西南地区脆弱的生态、频发的地质灾害,使得几乎每个大型水电站的上马都面临着巨大的反对声浪。
“过去我们在地质条件最好的地方都兴建了水坝,而现在只能在地质条件最差、地震风险最大的西南山地来建水坝。”于晓刚同时强调,尽管水利部门有足够大的权力影响决策,但“如果他们使用漏洞百出的话语,最终还是要崩溃”。
碳排压力倒逼水电提速
“环保官员之所以对水电有这样的言论,我觉得主要跟他们的考核指标有关,过去环保部只关心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的排放,而并没有将二氧化碳的排放纳入到环保指标之中,只要加入碳排指标,相信他们也会支持大力发展水电。”张博庭说。
张认为,水电的发电量并非目前的太阳能、风能所能比拟。“坦率地说,当初叫停了金沙江的工程,损失的电量相当于这几年的太阳能、风能项目都白建了。在减排压力下,现在也没有别的便宜能源可以代替水电。”
“我们不仅仅需要解决能源硬件供应的问题,对于能源政策和管理为主的软件供应更值得重视。”于晓刚举例说,在德国和美国等国家的太阳能小区里,鼓励居民在家里安装太阳能发电设备,并给予资金支持,用不完的电力还能够上电网出售。“但在我们国家,要将居民自产的电卖给供电方,有可能允许吗?在供电政策方面,国家没有为生态环境保护和居民利益进行很多的调整,更多的是受到水电企业利益左右。在软件建设方面我们存在巨大差距。”
“实际上能源应该是多方面供给的,而不应该由国家来认定,我们就集中发展水电或者核电,其他的解决办法都边缘化。这就造成我们在不断牺牲生态来换取能源。”于晓刚说。
“在碳排压力下,对于能源供应一下子找不到方便的办法,这是增加水电项目的原因。但是,应当注意中国的环境问题是复合性的、高度综合性的,除气候变化外,还有别的问题。加上西南地区的地质与生态非常脆弱,对此绝不能掉以轻心。我们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充分考虑利弊与利益各方的意见,进行冷静客观的权衡,才能做出有远见的决策。”长期关注水电问题的中国社会科学院环境与发展中心研究员郑易生向本报表示,越是在决策遇到压力和困难的时候,越应该严格坚持已有的法律和程序,包括公众参与等,综合各方意见来进行决策。“在这方面,我们已经有过不少教训。”
郑易生同时认为,能源政策是气候政策最重要的部分,并不是气候政策就等同于能源政策。更加全面的政策(包括环境、能源、其他资源、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政策综合)向可持续的增长方式的深刻转变才是我们根本的出路。
郑易生举例说,“水资源的问题对于中国来说就是致命的大问题,而不仅仅只有能源问题,不能仅仅为了治一个病,别的病就假装没有了。”
2、环保部官员批水电大坝污染严重损失巨大 三峡遭专家质疑
来源:凤凰网 2010-12-30
http://finance.ifeng.com/news/pic/detail_2010_12/30/3778331_0.shtml
10月26日9时许,三峡水库水位涨至175米,首次达到工程设计的最高蓄水位,标志着这一世界最大水利枢纽工程的各项功能都可达到设计要求。长江水利委员会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官员表示,三峡水库每年从145米蓄水至175米,再消落回145米,所产生的30米消落相当于百年一遇的长江洪水。换句话说,过去100年才遭遇一次的30米水位消落,现在变成了一年一次。对库岸边坡的考验就可想而知了。本新闻共有图片37张。
详细内容请点击:http://finance.ifeng.com/news/pic/detail_2010_12/30/3778331_0.shtml
3、生态环境领域的十大热词 环保仍任重道远
来源:人民日报2010年12月30日
http://huanbao.gongyi.ifeng.com/detail_2010_12/30/3782104_0.shtml
在挥别2010年之际,本版挑选了生态环境领域的十大热词并加以点评。从这些热词当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发展中大国在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的同时,为保护生态环境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作出的不懈努力,也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国面临的生态环境形势仍然严峻。
走过2010年,“十一五”成为过去。“十二五”即将开局,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让我们共同努力!
——编者
减排达标
【回顾】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两项主要污染物减排10%,“十一五”规划确立的这一约束性目标能否按时完成,一直是国内外关注的焦点。9月,环保部部长周生贤揭晓答案:污染减排提前达标。
从一度不降反升到最后一年二氧化硫出现小幅反弹,达标之路坎坷曲折。将污染物减排列为约束性目标,反映了政府治污的决心。与“约束性”紧密相联,是工程减排、结构减排、管理减排,是目标责任考核体系的确立。
【点评】减排达标不等于大功告成,两项主要污染物总量基数依旧非常巨大,“十二五”期间,氮氧化物、氨氮等也将成为主要污染物减排的约束性目标。未来,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和经济社会发展所处的阶段,都对减排工作形成巨大压力,从这个角度说,污染物减排是一场持久战。
环保税
【回顾】“十二五”规划建议明确提出“开征环境保护税”,再次点燃了人们对环保税的关注。关注的出发点非常复杂,有人指望它能够大力促进环境保护,也有人担心它会增加负担。
【点评】“环保税”在人们心中热起来,折射出人们对一系列环境经济政策的关注。环保不达标就停贷;企业要上市先过环保关;建立绿色壁垒将污染产品挡在市场之外……几年来,相关部门对环境经济政策的探索一直没有停歇,绿色信贷、绿色保险、绿色贸易、绿色证券不仅为环境保护保驾,也正在为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护航。
好的经济政策就是好的环保政策,以经济发展促进环境保护,以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发展的时代开始了。
垃圾围城
【回顾】每年产生近10亿吨垃圾,去年全国600多个城市总共只清理1.6亿吨,1/3的城市遭遇垃圾围城。目前,垃圾突围战虽已打响,但对垃圾处理方式的争议却在持续……
面对垃圾围城,已经有不少城市行动起来,但“一烧了之”还是不少城市目前的选择。
【点评】政府需要消除公众对垃圾焚烧存在的误解,更需要认识到,垃圾减量才是破解围城的根本之道。解决垃圾问题,不仅需要政府的努力,需要生产、流通、消费环节的共同参与,也需要公众的积极配合。
据测算,“十二五”期间我国城市固体废弃物处理的年平均投资在400亿元以上。垃圾这个事,干好了,“钱”景光明;做不好,贻害无穷。
千年极寒
【回顾】10月6号,南方某报刊登一则题为《北半球拉响极端寒冬警报 中国或难以幸免》的报道,提到千年极寒将要袭击欧洲,还提到中国等亚洲地区也可能难以幸免。报道被各媒体纷纷转载,一时之间,千年极寒这个词语火遍中国,甚至对股票市场、取暖物资市场造成了影响。
然而,世界气象组织随后发表声明说,有关欧洲将经历千年来最冷冬季、冰河世纪将再现的说法系误传,没有任何科学依据。欧洲的气象学家从未发表过这样的预测言论。
据该组织调查,相关流言始于媒体对意大利一位核物理学家的报道,这篇报道曾被波兰一家报纸转载,后经网络广泛传播。有关事实在流传中被夸大和曲解。
世界气象组织表示,鉴于流言在中国和俄罗斯等国传播甚广,该组织决定出面予以澄清。
【点评】捕风捉影,以讹传讹,耸人听闻——对千年极寒的报道,部分媒体应该反思。近年来,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高温、热浪、暴雪、暴雨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呈现频次增加、强度增强的趋势。天气时常“走极端”,但媒体的报道应该理性客观,不能为吸引眼球而“走极端”。
堵车之痛
【回顾】今年初,一场大雪造成北京全城90余条道路拥堵;9月中旬的一场小雨,让全城超过140条道路拥堵……
近年来,国内一些城市虽然不断拓宽道路、扩张城区、努力改善交通管理,也实施了每周一日限行、提高停车费用等举措,然而,交通拥堵不仅没有得到缓解,反而呈现愈演愈烈之势。
北京市机动车保有量快速增长,目前已突破480万辆,北京市交通委认为,如不对小客车数量实施调控,预计2012年总量将达600万辆,届时中心城区的交通拥堵将更加严重。12月23日,在广泛征求公众意见后,北京市政府发布北京交通改善的系列措施,提出了“建、管、限”3个方面28条综合措施。在长期强调“建”和“管”之后,北京将“限”也放到了治堵的必要选择中。
除了大城市堵车,一些交通运输干线的“梗阻”也引起广泛关注。8月下旬,来自山西、内蒙古的大量运煤车,将京藏、京新高速公路以及110国道堵成上百公里的“长蛇阵”,持续多日。
【点评】在某种程度上说,城市交通拥堵这一“城市病”,是城市化过程中付出的代价。从长远来看,缓解城市交通拥堵,不能就交通论交通,需要合理规划,综合施治。而交通干线上的煤车拥堵,凸显中国经济发展过程受到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的制约,摆脱这一制约,必须强化节能减排,大力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坎昆博弈
【回顾】11月29日至12月11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墨西哥坎昆举行。由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减排责任和目标等关键议题上依然分歧严重,谈判进行得非常艰苦。大会通过的决议是各方妥协的结果,“大家都不满意,但是大家都能接受”。
尽管坎昆会议没能完成“巴厘路线图”授权的谈判任务,但在当前步履维艰的气候谈判进程中,会议坚持了《公约》、《议定书》和“巴厘路线图”,坚持了“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确保明年的谈判继续按照“巴厘路线图”确定的双轨方式进行,并就资金、技术、适应等问题取得不同程度的进展。
哥本哈根会议和坎昆会议,都比原定闭幕时间推迟,经过“加时赛”才达成协议。气候谈判成了充满悬念的博弈,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围绕气候问题的摩擦和矛盾依然尖锐,各方对于发展权和发展空间的争夺依然激烈。
【点评】中国在坎昆展现了大国风范,发达国家能否按照“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提高中期减排指标,是气候变化谈判取得进展的关键。另一方面,中国已经成为温室气体排放大国,面临巨大的减排压力。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从点滴小事做起,有所作为,为保护地球家园作出更大贡献,为子孙后代留下更充足的发展空间。
紫金矿业污染
【回顾】7月3日下午,福建省紫金矿业集团有限公司铜矿湿法厂发生铜酸水渗漏事故,9100立方米的污水顺着排洪涵洞流入汀江,导致汀江部分河段污染及大量网箱养鱼死亡。这起事件被福建省认定为重大突发环境事件。但是,作为一家上市企业,紫金矿业集团有限公司直到12日才对外公布废水外漏事故。
紫金矿业的环保记录一直不佳。今年5月,环境保护部对2007至2008年通过环保核查的上市公司进行了后督查,点名指出“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在内的13家公司及子公司存在着不同类型的环保问题”。
紫金矿业年报显示,公司2009年利润达50亿元,第一大股东为代表福建上杭县国资委的闽西兴杭国有资产投资经营有限公司。紫金矿业给当地带来巨大财富。据统计,2006年,紫金矿业对上杭县全部税收的贡献,达到近70%。
【点评】一次次的污染事件表明,紫金矿业在内部生产管理和环境保护上,没有完全尽到一个上市公司的责任。然而,在汀江污染事故发生后,紫金矿业A股股价不跌反涨,似乎并未受到多大影响。这与英国石油公司在墨西哥湾原油泄漏后股价蒸发近一半形成了巨大反差。这说明,当前国内的环保违法成本太低。就股市投资而言,投资者也没把企业的环保行为当回事。如果亿万股民只买“绿色证券”,拒绝污染企业,紫金矿业这样的企业才会有所顾忌,类似的事件才不会一再发生。
拉闸限电
【回顾】今年下半年,为了冲刺“十一五”节能目标,某些地方政府把拉闸限电当成了“撒手锏”。江苏、浙江、河北、山西等省的一些地区先后对一些高耗能企业实施强制性拉闸限电。一些地区甚至对能耗并不高的企业和居民区也搞“一刀切”,拉闸限电没商量。
在国家发改委要求各地采取积极措施停止“一刀切”拉闸限电之后,这些问题逐步得到解决。
【点评】节能降耗的约束性目标几年前就定了,但有些地方在执行当中前松后紧,到今年最后阶段,为实现这个目标,采取了拉闸限电的错误做法。地方政府应该思考,拉闸限电的做法为什么受到诸多质疑?“十二五”仍然要考核节能减排,难道最后还要靠拉闸限电临时突击吗?
沙尘暴
【回顾】3月中旬到3月底,我国每隔三四天就遭遇一次沙尘天气过程。3月19日至21日,一次强沙尘暴天气过程先后影响21个省(区、市),连台湾都受到影响。
今年我国出现的沙尘天气比去年同期次数多、强度强,主要原因是冷空气和蒙古气旋势力强、气温回升快导致土壤失墒严重。
【点评】沙尘暴作为一种自然现象,是不可能消灭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在沙尘暴面前就无所作为。造林种草、增加植被、减少人为破坏,是减轻沙尘暴危害的重要措施。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沙尘天气总体呈减少趋势,加强生态环境建设的努力已经显现成效。
生物多样性
【回顾】2010年是“国际生物多样性年”。资料显示,在全世界47677个被评估物种中,约36.3%的物种有濒临灭绝的危险。
9月,《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11—2030年)经国务院常务会议第126次会议审议通过。
【点评】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保护人类自己。反过来,破坏生物多样性,人类将无法独处。然而,冻原上挖虫草、沙地里找发菜,迫于生计的人们找不到更好的出路,只能成为生态灾难的制造者。让保护在减贫中前行,在发展中保护,才能遏制物种锐减。中国是物种资源丰富而又面临严峻形势的发展中大国,保护之路,也是探索之路。
4、纸业巨头污染屡禁不止 24家环保NGO集体宣战
来源:腾讯绿色2010年12月30日
http://green.news.qq.com/a/20101230/000909.htm
山东晨鸣纸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位列中企五百强、世界纸业50强,却屡次因环境违法遭罚,整改后污染仍未绝。日前,安徽绿满江淮环境咨询中心,芜湖生态中心联合自然之友,公众环境研究中心等24家环保组织,联名致信该公司,希望其做出解释并付出治污实际行动。
组织者称,之所以开展此次行动,是希望和晨鸣纸业进行有效沟通,要求其对近年来的环境违法事件做出解释,并希望壮大的力量迫使晨鸣集团做出整改承诺并展开实际行动。同时,环保NGO们希望代表无法发声的自然和直接受污染影响的居民,为其争取最基本的权益。组织者称,希望消除信息的不对称,让公众了解真实的晨鸣。
据了解,此次NGO联名的对象晨鸣集团是以制浆、造纸为主的大型企业,是全国首家A、B、H三种股票的上市公司,中国企业500强、世界纸业50强,中国上市公司百强企业和中国最具竞争力的50家蓝筹公司之一。但在众多光环笼罩下的晨鸣,在环保领域却是劣迹斑斑。
根据安徽绿满江淮、芜湖生态中心调查结果,从2004年至今,晨鸣纸业集团的下属公司每年都因不同的环境违法行为而遭到环保局的通告或处罚,共计21次。以2010年的违法记录为例。2010年5月,国家环境保护部发布上市公司环保问题督查公告,公开通报晨鸣集团下属海拉尔纸业因制浆生产线检查时仍未履行环评及验收手续,作为国内最大造纸上市公司,这已是第三次受到环保部公开批评或处罚其环保问题;7月,延边晨鸣有限公司因违反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污染治理设施运行不正常,长期超标排污,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而被吉林省省环保厅和省监察厅挂牌督办;10月13日,证券日报披露海拉尔晨鸣深陷烟尘,再遭环保部门处罚;同月在黑龙江省环保厅公布的关于2010年实施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名单的通知中,富裕晨鸣纸业有限公司位列其中。
另据不完全统计,晨鸣集团2007、2008、2009乃至今年,在针对超标排放废气废水等环境违规事件中,虽然有做出整改完成情况的公告,但是环保违法事件依然没有得到有效遏制。今年5月份海拉尔晨鸣因制浆生产线至检查时仍未履行环评及验收手续而得到污染防治司的通报,9月晨鸣集团就此事发布了整改完成情况的公告,但是10月份海拉尔晨鸣再次因烟尘超标被环保部门处罚及媒体曝光。
活动负责人介绍,面对晨鸣集团长期环境违法行为和不尽人意的整改情况,作为致力于生态环境保护的NGO针对晨鸣集团的联合发信,只是晨鸣系列活动的开端。即便晨鸣做出了积极回应和整改承诺,NGO也会持续监督其环境行为。如果双方沟通不善,NGO也决不轻言放弃,进一步地调研、倡导和直接行动也在积极准备中。而无论采取何种方式,都是为了督促企业做出改变,履行应有的社会责任。
据了解,24家NGO联合签名的“致晨鸣的信”已经发出。截至12月28日,晨鸣方面未予回复。
5、修订濒危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刻不容缓
来源:人民网-环保频道 2010-12-30
http://www.eedu.org.cn/news/envir/overseasnews/201012/55692.html
日前相关研究者发出忠告,如果各国希望做好野生动物保护工作,必须对目前遏制动植物非法买卖国际公约做出重要修订。
全球范围的非法野生动物交易将会导致传染疾病在边境传播,并且将这些疾病传播到无法有效控制的生态系统当中去。濒危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CITES)是全球监督和控制这些交易一个重要文件,共有173个成员国加入,对全球34,000个物种交易进行监督控制。但是,研究人员警告说,近几年该组织的运作出现了严重的漏洞,如果各国希望在将来顺利保护野生物种,那么急需对相关机制作出有效的改革。
比如,很多CITES成员国没有及时监控和报告非法交易。巴西是非法动物主要来源国之一,并没有建立功能齐全的中央机构来对野生动物没收进行监管报告,而美国作为野生动物进口大国之一,缺乏国家协调机构对非法进口进行严格的把关。此外研究人员还强调,大多数CITES列出的物种生活在热带地区,而在该区域,往往政府职能较弱,腐败严重,无法及时遏制这些交易。
“有一个众所周知的生态趋势叫做‘纬度梯度物种’规律,该规律说明一个无法回避的事实,那就是在热带地区,物种的数量要丰富得多。”新加坡国立大学进化生态学家大卫·比克福德(David Bickford)表示:“而在社会政治腐败程度这一方面也有着同样的趋势,即无论从何种角度出发,热带地区的国家腐败程度都更高,政府问题更复杂,这些社会政治现状遏制了各种物种法规的有效实施。不幸的是,国际野生动物交易陷入了这一怪圈。”
比克福德总结道,国家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给他们自身带来了极大的伤害,同时也影响了全世界。
“可悲的是大部分热带和贫困国家为了现在的经济利益,赌上了国家的未来。可是从长远来看,损失不仅仅限于这些国家,而是会导致一个物种的灭绝,人类因此将会面临一个拥有更少资源和不够强健的生态系统,只有更健康的生态系统才会为人类提供源源不断的生存资源。这不仅仅是一个热带问题,而是全球问题。”
与此同时,很多CITES成员国在列出动物名单时,只是根据物种的纲而非种类来列举,这种方法会忽视很多处于危险境地的物种,此外很多CITES数据来源是机场海关数据和其他容易进入和接触的交易途径,而不是来源于黑市或公共边境市场,这些市场通常是捕猎和非法交易野生动物的主要场所。
据研究人员研究发现,在东南亚湄公河附近的非正式边境市场里,一个小型贩子一天所贩卖的野生动物数量相当于CITES所报告的九年的交易量总和。
为了加强公约,研究人员呼吁所有的CITES成员国,尤其是野生动物进口大国,能够尽力加大对该项事业的支持,毕竟从2009年至2011年,CITES每年仅仅获得520万美金的运作经费。研究人员还指出随着工业和私人交易征费及处罚力度加大,他们也应提供资金支持来促进机构良好运作,其所付的金额量根据其污染力度的大小确定。
“就像很多看起来很棒的想法一样,上述措施很难获得真正实施。”不过比克福德私下表示对此还是抱有乐观的态度和希望,他和同事将这些战略性措施的具体方案发表在12月24日的《科学》上。
6、山西落实节能减排 生态环境仍面临挑战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10-12-30
http://www.yicai.com/news/2010/12/641509.html
山西省加强节能减排和环保工作,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迈出重要步伐,与此同时,转型仍面临较大挑战。
今 年以来,山西省加强节能减排和环保工作,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迈出重要步伐,与此同时,转型仍面临较大挑战。
山西省省长王君在日前召开的山西省经济工作会议上介绍,今年以来,山西省加强节能减排和环保工作,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大力淘汰落后产能,全年共关停小火电机组163万千瓦,淘汰落后钢铁产能1008万吨、水泥832万吨、焦炭532万吨、电石23万吨、电解铝4.2万吨;全面启动生态省建设,深入实施“蓝天碧水工程”、造林绿化工程、生态环境治理修复工程。
王君说,山西全省严格实行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重点加强对高能耗行业和企业的节能监管,综合实施结构、工程、技术和管理节能减排措施,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据统计,截至12月26日,山西全省11个重点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平均达到343天,优良天数比例达到95.3%。全年完成营造林424万亩,森林覆盖率达18%。
山西省省委书记袁纯清在会议上指出,山西省转型仍然面临较大挑战。结构性矛盾突出,经济发展方式粗放,城乡区域发展不协调,节能减排任务艰巨,山西省碳排放强度居全国第一,单位面积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排放量负荷是全国平均水平的3.55倍和1.78倍。
据介绍,山西省委、省政府经过研究,初步提出了明年经济社会发展的约束性指标:万元GDP综合能耗下降3.5%左右,万元GDP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3.5%,二氧化硫下降1.5%,化学需氧量下降2%,烟尘、粉尘(工业)排放量均下降2%。“在减排上增加了烟尘和粉尘两个指标,表明我们自加压力,显示了在转变发展方式上的积极性、主动性,高标准、严要求,这也是我们在转型试验区的推进上亮起的鲜明旗帜。”袁纯清说。
7、陕西贫困县500米路装4896盏灯 月耗电4800元
来源:《北京日报》2010年12月30日
http://env.people.com.cn/GB/13622071.html
500米路装4896盏灯
本报讯 据《华商报》报道,最近有陕西蓝田居民发现,蓝田县北环路上的景观灯安装的灯泡太多,每杆路灯上有150盏小灯(实为136盏),长约500米的一段路上,两排有40杆路灯(实为36杆)。
12月28日上午,记者发现正如群众所说,北环路上约500米路段上“密布”路灯。记者仔细数了数,两排共有36杆路灯,每杆路灯上有136盏小灯,36杆路灯共有小灯4896盏。记者打开了几个小灯上的防雨罩查看,发现里面每个灯泡都是11W。按此计算,一杆路灯上的小灯如果全部点亮的话,功率就是1496W,相当于两台功率750W的1P空调的耗电量,36杆路灯就相当于72台1P空调。
28日上午,蓝田县住建局路灯管理站站长沈世平称,这些路灯12月27日晚才第一次点亮,每晚亮6小时,从晚上6时到次日凌晨零时。附近有个即将动工的广场,这些路灯属于广场的景观灯,同时还有一个即将动工的楼盘,这段北环路的道路铺设和路灯都是一家企业出资的,目前还没有移交到路灯管理站管理。
记者在蓝田县随机采访了一位姓赵的居民。赵先生说,他家常用的有电视、洗衣机、电热毯、电脑、豆浆机等电器,每个月用电量都在50度左右,“这些路灯一天用的电够我家用半年了。”赵先生说,他们的小区每度电0.5元,这些路灯一个月下来电费就要4800多块钱,“在蓝田这个省级贫困县,4800块钱能救助不少人呢”。
沈世平说,28日上午,就有附近居民向他们反映浪费的问题。下午他们已经联系了路灯的安装公司。据公司称,这些路灯一次开多少盏灯是可以调控的,人少时可以让1/3的灯亮,人多时可以让2/3的灯亮,逢年过节则可以全部点亮。
负责此处路灯安装的公司一负责人说,这两天刚完工正在调试,调试完成后,打开1/3的灯就可满足群众的照明了。
沈世平说,这些路灯移交过来后,他们将监控这里的用电,坚决不能出现类似群众反映的浪费问题。CFP供图
8、水利部部长陈雷:十一五期间洪涝干旱灾情历史罕见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2010年12月30日
http://env.people.com.cn/GB/13623877.html
“十一五”期间:
●解决2.1亿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
●新建和加固堤防17080公里
●新增有效灌溉面积5000万亩
从水资源开发利用为主转向开发保护并重
记者:记得前不久你在中央人民政府发布《关于治理淮河的决定》60周年之际发表的讲话中指出:既开发利用水资源,又节约保护水资源,治淮思路更加注重人与自然和谐。坚持人水和谐是“十一五”期间我国水利改革与发展的基本原则吗?
陈雷:淮河是新中国第一条全面、系统治理的大河。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下,在沿淮儿女60年的拼搏和努力中,淮河正逐渐变成一条安澜之河、清澈之河、富庶之河,变成一条人水和谐的河流。淮河治理,是新中国河流治理取得重大成就的缩影,也是“十一五”期间我国水利取得重大成就的缩影。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实现人水和谐,不仅是“十一五”期间我国水利改革与发展的基本原则,也是未来我国水利改革与发展的长期目标。
记者:我国是一个水资源十分贫乏的国家,人均只有2200立方米,在世界居第125位。在一个水资源十分有限的国度,作为水利部长,你怎么考虑新时期我国的治水思路?
陈雷:“十一五”时期,我们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立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国情和水资源贫乏的水情,不断丰富完善了可持续发展的治水思路。具体说,“十一五”期间,进一步确立了七大江河流域水利发展定位和区域水利发展布局,明确提出了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快从控制洪水向洪水管理转变,从供水管理向需水管理转变,从水资源开发利用为主向开发保护并重转变。
我们把大力发展民生水利作为践行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的着力点和突破口,加快解决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切身利益的水利问题,使水利更好地惠及亿万人民群众。民生水利快速发展,成为“十一五”时期鲜明特点。
记者:“十一五”期间我国民生水利有什么突破?
陈雷:比如防汛抗旱。“十一五”时期,我国洪涝干旱灾害多发并发重发,灾情之重历史罕见,救灾难度前所未有。我们成功抵御了2006年川渝百年未遇的旱情、2009年北方冬麦区大范围的干旱、2010年西南特大干旱,有效应对超强台风的袭击,减轻了灾害损失。特别是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夺取了汶川水利抗震救灾斗争的重大胜利,妥善化解了唐家山105处堰塞湖风险,及时抢修玉树震损水电工程,完成舟曲堰塞湖应急处置和白龙江淤堵疏通任务。还有重点工程建设,5年来,新建和加固堤防17080公里,新增水库供水能力285亿立方米,完成专项规划内6240座大中型水库及重点小库的除险加固任务。开展了1000余条中小河流重点河段治理和103个县的山洪灾害防治试点建设。农田水利基本建设,5年累计新增有效灌溉面积5000万亩,改善灌溉面积1.9亿亩,新增工程节水灌溉面积8500万亩。累计解决了2.1亿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提前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万元GDP用水量降低20%和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30%的目标。
促进水利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记者:“十二五”时期是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的重要时期。在这样一个关键时期,水利改革发展应在哪些重点领域、哪些关键环节取得突破呢?
陈雷: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是水利工作必须牢牢把握的战略大局。一方面,大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迫切需要加快水利建设步伐,转变水利发展模式,充分发挥水资源要素配置的先导作用和水利基础设施的保障作用。另一方面,协调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建设,迫切需要解决好涉及民生的水利问题,促进水利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这些,都需要全面推进水利各个领域改革,突破制约水利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
首先,必须准确把握新时期水利的战略定位。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水利是现代农业建设不可或缺的首要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替代的基础支撑,是生态环境改善不可分割的保障体系,具有很强的公益性、基础性、战略性。其次,必须把握制约水利发展的突出矛盾。当前,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突出,水资源水环境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约束不断强化。水利发展仍存在着诸多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体制机制问题。再次,必须准确把握水利改革发展的目标任务,准确把握加快水利发展的政策措施。要把水利作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优先领域,把农田水利作为农村基础设施的重点任务,把严格水资源管理作为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举措,注重科学治水、依法治水,围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大兴农田水利,围绕保障防洪安全继续加强江河治理,围绕保障供水安全加强各项制度管理建设,促进水利可持续发展,努力走出一条中国特色水利现代化道路。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了一系列支持水利的新政策新举措,各级财政资金对水利投入的总量和增幅将有明显提高。
记者:“十二五”时期,水利发展改革有哪些主要目标呢?
陈雷:今后5年水利工作的主要目标包括:防洪减灾综合体系进一步完善。全国洪涝灾害年均直接经济损失占同期GDP的比重降到0.7%以下。城乡供水安全保障水平显著提高。全国新增供水能力400亿立方米,全国干旱年均直接经济损失占同期GDP的比重降到1.1%以下。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完成70%以上的大型灌区和50%以上的重点中型灌区骨干工程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任务,净增农田有效灌溉面积4000万亩,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5000万亩。水利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大幅提高。全国万元GDP用水量降到140立方米以下,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到80立方米以下,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3。水环境保护和水生态建设必须显著,依法治水管水能力要不断增强。另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要取得突破,以公共财政为主渠道的稳定增长的水利投融资体制基本形成,水利工程良性运行与管护机制初步健全,水价形成机制初步理顺。
总之,要全面把握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对水利工作的重大部署,把重点突破与整体推进更好地结合起来,把保障发展与改善民生更好地结合起来,把构建现代水利基础设施体系与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更好地结合起来,奋力推进水利改革发展新跨越。
9、从填埋到焚烧:中国垃圾消解艰难破局(组图)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10年12月30日
http://green.sohu.com/20101230/n278594107.shtml
工作人员向记者展示未处理之前的垃圾渗滤液。摄影 常昕
垃圾水在处理过程中逐渐变得清澈。摄影 常昕
在盖好绿膜的填埋场并闻不到刺鼻的沼气味道。摄影 常昕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消息 (记者 常昕、刘东伟、张军勇、刘轶瑶):走进郭团会的办公室,立刻被浓浓的暧意所包围。在北京最冷的时节,这位北京朝阳区循环经济产业园负责人不无骄傲地告诉记者,带给他和整个园区温暖和光明的是那些堆在填埋场里不起眼的垃圾。郭团会表示,填埋场可供利用的最大资源就是沼气,沼气每天总共发电1000千瓦,主要用于污水处理和园区用电。而且发电的余热用于园区供暖,园区食堂将来也会利用沼气来做饭。
郭团会与城市垃圾打了20多年交道,在他眼里垃圾是“金子”,而他所管理的园区就是一座储量巨大的“金矿”。郭团会介绍说,朝阳区循环经济产业园主要的工作就是进行垃圾处理,园区内有一个面积达40公顷的垃圾填埋场,每天为北京市处理几千吨垃圾。记者放眼望去,并没有见到想象中的垃圾山,而只是看到了一座座覆盖着植被的小山包,有的上面还建起了凉亭。与其说是置身于巨型垃圾场还不如说是在一个公园里。对于这一点,郭团会也很骄傲。他说:“我从来过这里的市民那里听得最多的一句话是,垃圾场跟他们想象当中很不一样。在垃圾场看不到垃圾。”
郭团会向记者透露了其中奥秘,原来,整个填埋场上只有几百平米裸露在外面,运到这里的垃圾经过摊平、压实后,会被一层绿膜所覆盖,防止沼气外泄。而记者看到的小山包其实都是经过处理后的垃圾堆成的。
填埋场里的垃圾除了产生沼气,还产生垃圾水。这种废水如果处理不好,会对境造成严重威胁。在朝阳区循环经济产业园的废水处理车间,源自填埋场的垃圾水、雨水等液体源源不断地流入,浑浊浓稠,而经过多道工序的无害化处理后,流出的是清澈透明的中水。技术人员李超告诉记者,这个园区实现了水资源的循环利用。“两个车间每天的垃圾(水)处理能力总共是550吨,每天有120多吨的中水可以出来,我们统一收集这些中水用于园区的绿化等,节约了水资源。剩余的300多吨处理过的垃圾水完全符合北京市的排放标准,可以直接排放。”
在中国,填埋处理是目前大多数城市消解生活垃圾的最主要方式。虽然利用填埋技术处理垃圾已经取得一定成效,但是随着中国城市人口的膨胀和垃圾量的快速猛增,填埋场必需不停地“开疆扩土”。这对于建设用地已经逼近极限的各个城市来说,不是一个好消息。统计资料显示,目前中国城市生活垃圾累积堆存量已达70亿吨,占地约5.3万公顷,近年来还在以年均近5%的速度持续增长。有四分之一的城市垃圾得不到及时清运,工业固体废物和生活垃圾“围城”的现象较为普遍。
很多填埋场不得不超负荷运作,“吞下”自己难以承受之重的垃圾。在北京市市容市政管理委员会宣传处处长王清文看来,处理设施的消化能力与垃圾增量之间的反比正在加大。 他说:“北京的垃圾处理措施严重不足,现在每天的处理能力接近1.4万吨,实际产生量是1.8万吨,还有很大的缺口。比如某个垃圾填埋场按规格处理,每天只能处理500吨,但实际需要处理七八百吨,一旦超量处理可能有的工艺就达不到,在这种情况下,就有可能产生味道。”
一方面,垃圾填埋面临用地压力,另一方面猛增的垃圾量以围城之势向处理环节发出挑战。于是,垃圾焚烧这一长久以来在国际上普遍采用的垃圾处理方式也日益受到政府管理者和中国民众的关注。焚烧可以使垃圾转化为灰烬、气体、微粒和热能,能够减少原生垃圾近八成的质量和九成以上的体积。虽然有诸多好处,但垃圾焚烧在中国的推进却是举步维艰,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民众对垃圾焚烧的认识和接受程度不高。家住浙江杭州市的孙青就向记者明确表示,不认同这种垃圾处理方式。 “垃圾焚烧应该会导致大气污染吧,如果政府要在我家附近建焚烧厂的话,我可能不太赞同。”
实际上,民众反对在自家附近建垃圾焚烧厂的一个最主要原因就是怕“二恶英”污染。近些年,这种无色无味的东西不断“闯祸”,其所造成的污染事件经常见诸报端。很多人担心,垃圾焚烧会产生有毒的二恶英,威胁自己和家人的健康。正因如此,垃圾焚烧厂的选址问题一直以来争议不断。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总工程师、垃圾处理问题专家徐海云经过长期调查发现,如果必须做出选择,很多人会选择垃圾填埋场。 “很多人内心深处有一种博弈:我情愿让你在社区附近建填埋场,也不想你建焚烧厂因为埋上几年没空间了你就走了,但焚烧厂要一直存在。”
对于民众的这种心理,徐海云认为是可以理解的。他说,民众对垃圾焚烧的认识还需要一定的时间,实际上垃圾焚烧没有想像中的那样可怕,国际经验证明焚烧比填埋对环境造成的压力要小得多。 徐海云表示,垃圾焚烧并非二恶英产生的主要渠道,堆放、填埋等处理方式同样会产生二恶英,垃圾焚烧过程如果能够达标,实际上是削减了二恶英的产生,这在国际上也是公认的。
早在2005年,北京市城市发展规划中就提出要在东西南北四个方位各建立一座大型垃圾焚烧厂,但时至今日这项工作的进展情况却远不如预期:有的厂区仍处于环评阶段,有的正在招标,有的选址还未确定。真正建成投入使用的只有位于北京东部的高安屯的一座垃圾焚烧厂。这家焚烧厂的正式名称叫高安屯垃圾焚烧有限公司,坐落在朝阳区循环经济产业园内,总投资约9亿元人民币,从今年5月起正式投入运营。
朝阳区循环经济产业园负责人郭团会介绍说,垃圾焚烧所需费用由政府来“买单”。 郭团会说:“这个厂烧一吨垃圾要花150元钱,由政府付给焚烧公司。”
目前,这家焚烧厂每天可以焚烧2100多吨垃圾,占整个产业园日处理量的八成左右。郭团会透露,自从焚烧厂投入运行以来,填埋场负荷骤减,明显“冷清”了许多。他介绍说,焚烧厂使用之前填埋场承担的处理量在三千吨以上,现在每天处理量不足一千吨,减少了填埋场的填埋量,增加了其使用年限。按以前的处理量,也就能再填三四年,每天控制到一千吨之后,还能使用七八年。
对于民众关注的二恶英排放问题,郭团会介绍说,焚烧厂的设备和处理技术都是最先进的。根据最新检测,这里的排放指数已经达到了世界最先进水平。 “从它的设计到排放可以达到欧盟的最高标准,即排放物中二恶英含量不超过0.1纳克(换算成克或者相当于多少分之一克)每立方米,这里现在是0.07纳克每立方米,最好的时候可以达到0.03。”
为了更好地让民众了解垃圾焚烧,高安屯垃圾焚烧有限公司主动“出击”,敞开大门接待四方来客。公司副总经理杨臻介绍说,半年多来,共有三千多人到访参观,其中不乏来自全国各地的普通民众和环保人士,而厂区的排放指标也通过多种方式明确地对外公布,接受社会监督。他说,焚烧公司的烟气指标在主控室和厂区门口的大屏幕上都有同步显示,公众也可以从北京市环保局网站上同步检测这些指标。
杨臻还向记者透露,他们公司每天还可以利用热力发电60多万度,一年下来相当于节约7万吨标准煤。焚烧厂自用不超过两成,其余电力则并入电网。对此,政府也给予了相应的补贴。 “焚烧发电的上网电价是0.595元,已经享受国家补贴了。根据国家发改委的政策,比普通火电的上网电价高0.25元。”
在距离焚烧厂不太远的地方就是当地的政府所在地和居民区。在此经营着一家小饭馆的老板娘冯俊洁知道附近新建了一座垃圾焚烧厂,但她并没有感觉到周边的环境质量有变化。 她说:“这里闻不到特别的气味,而且我们旁边就是乡政府,大家喝的水一样,呼吸的空气一样,问题不大。”
虽然阻力重重,但是随着垃圾对城市的步步紧逼,中国各地政府正在加快垃圾焚烧厂的建设速度。目前,北京市政府明确提出要加快建设垃圾焚烧厂,计划到2015年垃圾焚烧率达到四成;广州首座垃圾焚烧电厂的建设规划也于今年9月正式出台;在上海,中国运行最早的焚烧厂――江桥生活垃圾焚烧厂正在为扩建工程进行努力。
在政府和专家看来,要想解决中国所面临的“垃圾之困”,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北京市市容市政管理委员会高级工程师卫潘明认为,公众垃圾减量意识的提高和垃圾处理设施的填空补缺是当前消解城市垃圾的两大关键。卫潘明表示,一方面要进行前端的垃圾分类收集,主要是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分开,分类收集、分类运输才能做到分类处理。另一方面现在的末端处理能力也远远不足,需要加快设施建设,才能满足垃圾处理的需要。
与垃圾打了多年交道的郭团会用一场“革命”来形容山雨欲来的垃圾处理行业变革,他期许企业的工作能在更大程度上得到公众的认可和支持。他说:“企业是愿意投资的,关键是建焚烧厂,从国家重视程度、社会认可程度来讲,需要进一步加强。”
10、墨西哥湾渔村的忧虑与不安--墨西哥湾漏油事件追踪
来源: 新华网 2010年12月30日
http://news.xinhuanet.com/2010-12/30/c_12933060.htm
图表:墨西哥湾原油泄漏范围示意图 新华社发
新华网休斯敦12月30日电(记者 陈宇)今年4月的墨西哥湾漏油事件,让默默无闻的美国小渔村威尼斯一夜间世界闻名。
威尼斯位于美国著名“活水之路”最南端,沿密西西比河一路向南驱车走到陆地尽头就是威尼斯,很多钓鱼爱好者就是从这里扬帆出海。这个人口仅数百人的渔村是距离发生事故的“深水地平线”钻井平台最近的陆地,事故后成为媒体报道的“热词”之一。
我们报道组一行3人抵达威尼斯是在5月6日。虽然此时漏油事件的报道已铺天盖地,电视上原油大量外泄的画面触目惊心,但这时油污离威尼斯尚有24公里。阳光下的威尼斯,乍一看上去美丽宁静,丝毫感受不到“漏油来袭”的气息。
然而来到码头,气氛就变得截然不同。路易斯安那州州长和威尼斯行政主管在这里举行新闻发布会,美国国内外各大媒体记者都聚集在此。码头边,一艘满载救灾物资的船正准备赶赴漏油地点。现场充满了“漏油第一线”的紧张和躁动。
在这里,我们采访了当地居民和当事企业英国石油公司代表,并在救灾船前发回了第一条漏油事件的现场视频报道。
我们“采访”了漏油的直接“受害者”——从油污中被救回的鸟类。在威尼斯的路易斯安那州“漏油污染鸟类营救中心”,我们看到了被救的路易斯安那州州鸟褐鹈鹕。这种嘴下挂着一个大“口袋”的可爱鸟儿历史上因天灾人祸,多次挣扎在灭绝边缘,至今仍属濒危物种。这次它们成了我们报道的主角。
从4月20日发生事故到9月19日漏油井被封,400多万桶原油流入墨西哥湾,造成巨大经济和环境灾难。在我跟踪报道的过程中,威尼斯的一幕幕常常浮现于脑海,那些忧心忡忡的渔民和在油污中挣扎的海鸟画面让我思考。
11、刘志彪:“先污染后治理”试错成本太高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2010年12月30日
http://finance.ifeng.com/roll/20101230/3132833.shtml
在江苏省社科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刘志彪看来,沿海开发中地方政府大多误解了“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经济发展可走“先污染后治理”的模式。
这种观点认为,在经济发展的初期阶段,随着人均收入的增加,环境污染由低趋高,到达某个临界点(拐点)后,随着人均收入的进一步增加,环境污染又由高趋低,环境得到改善和恢复。
但实际上,“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只是一种假说,其呈现出来的是传统工业化“先污染、后治理”的失败教训。
刘指出,我国发展不具备依靠“环境库兹涅茨曲线”解决环境问题的生态条件,因为其隐含了一个重要的先决条件:无论污染多严重,生态环境都是可逆的、可恢复的,因而拐点总是存在的、可实现的。“在我国,尤其在经济承载量大的东部地区,其生态环境承载力是经不起这样的假设的。”
事实上,太湖、滇池逆向治理难的教训已经异常沉重,“试错”的本钱实在太昂贵了。
刘向本报记者表示,环保上措施不力,非但迎不来环境改善的下行拐点,很可能面临环境加剧恶化且不可逆转的上行拐点。
12、开征环境税点亮明年财税改革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2010-12-30 ■ 胡亮
http://www.cet.com.cn/20101230/a1.htm
确定于2011年开征的环境保护税可能会将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固体废物等的排放,化肥农药、含磷洗涤剂、汞镉电池等潜在污染品的使用,率先列为规制对象
作为节能减排工作方案之一的环境保护税,将在提出三年后,于2011年开征。12月27日,在全国财政工作会议上,财政部长谢旭人提出,“十二五”财政的发展改革,要“开征环境保护税”。
中国政府首次明确开征环境税,是在2007年6月国务院颁布的《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中。该方案提出“研究开征环境税”。同年10月,这项措施写入中共十七大报告,上升为科学发展观的题中之意。
但三年来,环境税一直是中央政府报告中的“研究开征”内容,上述财政工作会议则第一次将环境税确定为2011年“开征”。
国际趋势对接国内实践
环境保护税即使在国际上都属新兴概念,是与环境保护、温室气体减排等全球性课题同时提出的。“在市场经济国家,税收与经济发展模式创新、环境保护之间的互动关系被广泛认知,绿色税收已经成为重要政策工具。”中国能源研究会副会长鲍云樵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目前,瑞典、丹麦等国家已经试点了不少绿色税收工具,比如针对氮氧化物污染的征税,已被证明直接促进了排放的大幅减少。在亚洲,韩国、日本成为绿色税收的积极倡导者。前不久的12月16日,日本通过2011年度税制改革大纲,决定自明年10月1日起开征环境税。
“这种国际趋势,也是中国政府积极推动的结果。”鲍云樵说。“我们提出节能减排自愿目标任务之前,已经在深入探讨绿色税收计划和方案,并在2009年实行了成品油价格和燃油税费改革。”
全国的成品油价格和燃油税费改革,把资源性产品的价格形成机制改革与税费改革相结合,建立了一个“价、税、费”联动的新机制,对绿色税收的借鉴意义明显。而且,在新疆,资源税改革试点正深入推进,山西的煤炭可持续发展基金征收试点也推进顺利。这都为下一步的环境税开征打下了实践基础。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环境保护与节能减排任务将更加艰巨。比如,“十一五”规划设置了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COD)两个指标。在“十二五”规划中,可能纳入污染空气的氮氧化物和导致水污染的氨氮指标。“这对宏观调控在环境保护与促进发展之间的协调提出了更高要求,这也是环境税出台的时代背景。”鲍云樵认为。
环境税重任在肩
因为影响巨大,环境保护税也被赋予点亮明年财税体制改革的重任。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近日撰文表示,明年结构性增税的重点是资源税、房产税和环境税。他并表示,“构建中国的环境税收制度,环境税应处于主体地位”。
至于“环境税是什么”,相关部门早在2005年就启动了政策框架设计工作。据一位一直参与此项工作、不愿具名的专家12月29日透露,最晚在明年3月底,即全国“两会”后,关于环境税的征税范围、实施时间以及征管机关,将逐一确立。
此前,关于环境税总体思路,可谓分成了“环境派”和“财政派”。前者认为,环境税体系应该包括若干专门税种,比如重要类资源的资源税、汽车污染税、能源消费税、二氧化硫、二氧化碳等排放税。后者则认为,首先对现有税种进行“绿化”,将保护环境列入各税种的调控目标。
“现在还不好说哪一派会居主导性作用,但可以肯定的是,环境资源的受益者、使用者、污染者,都将被纳入环境税的调控对象。特别是对污染者征税,时不我待。”该专家认为,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固体废物等的排放,化肥农药、含磷洗涤剂、汞镉电池等潜在污染品的使用,将率先被列入环境税规制对象。
尽管将伴随结构性减税,但环境税无疑将增加相关企业的负担。对此,鲍云樵认为,“绿色税收比目前的直接财政补贴更能有效刺激相关技术创新”。而且,“环境税应该会采取渐进、分阶段的方式来征管,不会立刻压缩企业的利润空间。这也是环境税收比关停等行政手段更受关注的原因”。
基于去年以来的燃油税费改革试验,前述不愿具名的专家认为,环境税的开征将伴随以节能减排其他工作方案,比如排污权交易、脱硫补贴、生态补偿等经济政策手段。
13、紫金矿业:渔民陷入治污“法律困局”
来源:法治周末2010年12月28日马树娟
http://stock.hexun.com/2010-12-28/126463207.html
12月27日,福建省环保厅针对紫金矿业“污染门”再开罚单,对紫金矿业董事长陈景河和紫金矿业常务副总裁兼紫金山金铜矿矿长邹来昌分别罚款人民币705997元、449768元。
12月28日,紫金矿业发布公告称,为帮助信宜紫金银岩锡矿矿区下游受灾人民的生产自救和灾后重建,践行企业的社会责任,经公司董事会临时会议,决定向“9•21”溃坝事件受灾地区捐赠5000万元。
2010年7月3日,紫金矿业污水外泄导致福建省汀江流域严重污染,大量鱼类中毒死亡。紫金矿业作为污染责任方、上市企业,其对待污染的处理态度及社会的反响,不难发现,污染企业终难逃“环保原罪”。2010年年末,我们对紫金矿业汀江污染事件和信宜“9•21”溃坝事件做了回访和回顾报道及评论,希望藉此推进问题的最终解决,并希望更多的企业以此为戒……
回访
至于渔民何时能重新养鱼,当地政府并没有给出明确的时间表,村民们非常留恋和怀念当渔民的日子
渔民转产之路两茫茫
时间会让人淡忘不满和不公。临近岁末,已鲜有媒体再去关注紫金矿业污染汀江事件的后续进展,当地的渔民们不免有些失落,他们期待的科学合理的渔业污染赔偿标准并没有得到政府部门的积极回应。依据政府制定的标准领取了补偿款后,当地的渔民对未来的生活仍然充满疑虑。虽然当地政府也出台了转产政策,但在渔民们看来今后的生活仍然充满变数。
“欢迎致电璜溪村,璜溪村是上杭县最大的水产网箱养殖基地……”12月24日,记者拨通了上杭县下都乡璜溪村村民丘永禄的手机,手机依然响起这首他们去年为了拓展和发展养鱼事业而设计的彩铃。
这条手机彩铃曾经扮演了名片的角色,向每一位来电者展示当地的特色产业。丘永禄这位曾经的养鱼大户现在一直赋闲在家,平时除了偶尔去河边捕捞点虾拿到市场卖之外,很多时候都在家以看电视打发时间。他告诉《法治周末》记者,由于找不到合适的事情做,好多闲下来的渔民都迷上了打麻将。
尽管目前县环保部门每天公布的监测水质数据显示基本恢复正常,但是对于“何时才能再养鱼”,政府却没有给出明确的时间表,丘永禄不知道自己何时能回归渔民身份,这条彩铃何时能再派上用场。
今年39岁的丘永禄是上杭县下都乡璜溪村村民,2007年,在外漂泊打工近10年,先后干过泥瓦工、出租车司机的他,回到了村里,看到了养鱼的商机,便开始养鱼。规模从2007年的300平方米扩大到2010年的近1000平方米。
据记者了解,整个下都乡约有近300户养鱼户,仅璜溪村的200多户中约有80户从事渔业养殖生产,网箱养殖是当地渔民最主要的收入来源。丘永禄家近1000平方米的网箱面积,每年能为他带来10多万元收入。
丘永禄曾想着用今年养鱼挣来的钱在上杭县买套房子,好让两个孩子能去县城上幼儿园。而今,要实现这个梦想将遥遥无期。
依据政府的赔偿方案,丘永禄最后获得了30多万元的赔偿金,但他告诉记者:“这都不够还债的。”目前,丘永禄除了信用社的20万元贷款,还有饲料欠款11万元,这还不包括从亲戚朋友们那里借的钱。
随后,当地政府出台了转产补助扶持政策。在上岸转产补助政策上,对养殖户按核定的网箱面积给予每平方米40元的补助。同时,对拆除网箱上岸的养殖户,按每人每月100元、30斤大米的标准一次性发给半年转产过渡费。丘永禄家有5口人,每个月可以领到500元和150斤大米。这同当初养鱼的收入相比,差距太大了。
丘永禄对记者说,村民们非常留恋和怀念当渔民的日子。“我真是舍不得转产,自己投入了那么多,设备都购置齐全了,去年我刚花了两万多元建了一个新的管理房。而且几年下来对于养鱼也有经验了。现在让转产,我也不知道能转到哪里去。下下策就是再去厦门继续当出租车司机”。
“不让养鱼的话,生活都成问题。”12月26日,下都乡豪康村的渔民邱文英在接受《法治周末》记者采访时忧虑地说,“为了补贴家用,我现在有空就去附近的建筑工地当小工,一天能挣40元左右。”
邱文英从2002年开始在棉花滩库区养鱼,到今年她的养殖规模已经达到1200平方米,之前每年能收入10多万元。污染事件发生后,政府部门对死鱼和毒鱼进行了统一处理,她告诉记者,政府补偿的30多万元还不够她还贷款和亲戚朋友的借款。后来政府建议渔民转产,“转产哪有那么容易”。
她告诉记者,自己有两个儿子,一个已经外出打工,另一个正在读高三,上面还有两位70多岁的老人要赡养。她在担心,如果不让养鱼了,她不知道自己借别人的钱啥时候能还清,还有儿子明年考上大学,她也不知道自己上哪凑那么多钱来交学费。
至于渔民何时能重新养鱼,当地政府并没有给出明确的时间表,记者曾就相关问题采访上杭县政府,并按对方要求传真了采访提纲,不过截至记者发稿时,对方并没有回复。
回放
2010年,对于紫金矿业来说,真的是一个多事之年
紫金矿业之2010
2010年7月3日,福建紫金矿业紫金山铜矿湿法厂发生铜酸水渗漏事故,9100立方米的废水流入了被客家人称之为母亲河的汀江,造成汀江部分水域严重污染,致使当地渔民养殖的数百万公斤鱼死亡。
随后,调查组进驻紫金矿业展开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受持续强降雨影响,致使紫金山铜矿湿法厂存放的含铜酸性污水池区域内地下水位迅速抬升,造成污水池底部压力不平衡,使防渗膜多处开裂,导致池内污水渗漏到废水池下方的排洪涵洞,流入汀江。
渗漏事故发生后,紫金公司成立了事故应急处理小组,组织人员采取了相应的处置措施。然而,7月16日,紫金矿业再次发生渗漏事故,又有500立方米污水流入汀江。刚刚离开上杭县的环保部调查组又紧急重返事故现场。
事故发生后,紫金矿业以“维稳”为由,违反《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相关规定,直到7月12日才对外发出公告,而此时距离事故发生已经9天。7月14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福建监管局下发了《关于对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进行专项核查的通知》,对公司突发渗漏环保事故信息披露问题进行专项核查。
事故发生后,包括上杭县县长邱河清、上杭县环保局局长陈军安等多个部门领导被停职检查,或责令辞职;紫金矿业铜矿厂厂长林文贤等人被刑事拘留。
“污染门”余音未消,深处舆论漩涡的紫金矿业又曝出“封口门”。而后新闻出版总署经过调查,确认上杭县有关单位在污染事故发生后向相关媒体发放“辛苦费”、“稿费”,不过媒体记者并未收受相关财物,相关报道随后刊出,使公众及时了解到了污染事故的最新进展。
2010年10月8日,福建省环保局也作出了对紫金矿业的行政处罚决定,即罚款金额956.313万元人民币,同时责令紫金矿业采取治理措施,消除污染,直至治理完成。
然而,污染风波未平,溃坝事件又起。
2010年9月21日,受台风“凡亚比”带来的罕见特大暴雨影响,紫金矿业位于广东茂名市的子公司———信宜紫金矿业有限公司银岩锡矿高旗岭尾矿区发生溃坝事件,共造成22人死亡,523户房屋全部倒塌,815户房屋受损。受溃坝影响,下游流域交通、水利等公共基础设施以及农田、农作物损毁严重。紫金矿业再次置身舆论的风口浪尖。
10月9日,广东省信宜市政府正式向信宜市人民法院就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信宜市宝源矿业有限公司、信宜紫金矿业有限公司,就溃坝事件造成损失的初期赔偿问题提起了民事诉讼。信宜市政府提出索赔1950万元,超过部分待全部核定后另行增加诉讼请求。
12月21日,广东省纪委通报了紫金矿业“溃坝门”的调查处理结果。广东省纪委的调查报告认定,溃坝事件是一起由特大自然灾害引发,有关涉事单位违法违规造成的安全责任事故。并依法依规对36名相关责任人员进行处理,移送司法机关处理15人。
12月25日下午,记者致电紫金矿业董事会秘书郑于强,想就相关问题进行采访。手机接通后,在记者说明来意后,郑于强告诉记者,“我们正在开会讨论此事,会及时对外公布相关情况”,随即挂断电话。
其实此前,紫金矿业曾多次遭到环保部门的调查和批评。就在今年5月,国家环保总局办公厅下发了《关于上市公司环保核查后督查情况的通报》,对11家企业予以通报批评,紫金矿业赫然在列。早在2008年年初,依据中国证监会出台“绿色证券”新规,紫金矿业就被当时的国家环保总局列入了首轮上市环保核查黑名单。
虽然屡陷“环保门”,但每次都能在紫金矿业和当地政府的“积极努力”下,使负面影响消弭于无形。然而2010年污染事故和溃坝事件,应该让这个时刻标榜履行社会责任的“中国最大黄金企业”好好反思自己的所作所为,真正承担起一个企业所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
回放
其实污染事故发生后,最大的花费不是接受政府的罚款和弥补直接损失,而是修复受损害的生态环境
王灿发 受伤的环境期待环保公益诉讼制度
2010年7月3日,紫金矿业紫金山铜矿湿法厂污水池外渗,9100立方米酸性含铜污水排入汀江,下游死鱼数百万公斤。7月16日晚,紫金山铜矿再次渗漏,溢出污水约500立方米。
随后,当地政府代理紫金矿业出台了补偿方案,但这很难弥补当地渔民因此遭受的损失。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导致渔民短期内无法继续从事渔业养殖,转产使得当地渔民对未来的生活充满迷茫。当地渔民们陷入了典型的中国式治污的法律困局。
其实,经过多年对环境保护与资源保护立法的推进,我国现有环境与资源保护相关法律近30部,几乎占现行法律总量的十分之一。然而,如此完备的法律体系却没有对污染者形成强有力的威慑。
10月8日,福建省环保厅在其网站上公开了对紫金矿业的处罚结果,即罚款956.3130万元。此罚款数额一经公开立即引来关注,甚至有人惊呼这是“中国环境执法里程碑”,然而这张建国以来环境违法的最大罚单对2010年上半年净利润就超过27亿元的紫金矿业而言,无异于九牛一毛。罚单一出,反而被市场看作是“利空出尽”,当天股市开盘几分钟内,该股反而拉出了涨停,甚至在收盘时,仍旧封在涨停板上。
其实污染事故发生后,最大的花费不是接受政府的罚款和弥补直接损失,而是修复受损害的生态环境。虽然此次环保部门下发给紫金矿业的《行政处罚决定书》中,除了开具罚单外,还责令紫金矿业“采取治理措施,消除污染,直至治理完成”。但是,对于如何消除污染,怎样才算治理完成,却没有给出具体标准。
然而过去的大量事例表明,环保部门作出限期治理决定的最终结果大多是企业治理时间的遥遥无期。而且目前在国内,修复受损害的生态环境的实际工作通常都是由政府完成的,这使得污染企业错误地认为,修复受损生态环境的费用由政府负担,企业根本没有防污治污的动力。
中国式治污模式导致的后果是“企业得利、百姓受害、政府埋单”。此次福建环保局没有对紫金矿业消除污染,恢复当地生态环境给出明确的标准,紫金矿业采取治理措施恐怕难以兑现。更何况紫金矿业同上杭县政府之间有着微妙的利益关系。
紫金矿业已经占到当地政府财政收入比重的60%以上,而且紫金矿业管理团队也有着浓厚的官方背景,多位管理者曾经在政府部门供职,这就使得当地政府很难在企业环境违法行为中担当起独立的管理者角色,反而充当了企业违法违规的保护伞。此前,紫金矿业也造成多起污染事件,但每次总能在紫金矿业及当地政府的共同努力下被消弭于无形。
此次污染事件,紫金矿业以要全力抢救为由,全权委托政府解决赔偿问题,于是本应处于中立地位的政府部门,就越俎代庖地替代了污染企业成了事故的责任主体,没有明确依据的补偿标准使得渔民怨声四起。
在此情况下,如何让污染企业不再肆无忌惮地污染环境,如何监督地方政府及其环保部门履行环境管理的法定职责,同时又能够将这种监督纳入公众有序参与的渠道,就是一个关键的问题。
在国外一些环境保护比较成功的国家,为了让公众有序参与环境保护,建立了环境公益诉讼制度,也就是让没有直接利害关系的组织、团体或者个人可以对环境污染、破坏者或者不履行环境保护法定职责的行政机关提起诉讼。这种诉讼制度的建立就好像污染者头上的一把“悬剑”,即使引而不发,同样威慑巨大———污染者不敢妄为,因为随时都有千千万万双眼睛“盯”着;同时也使行政机关不敢懈怠,而严格地实施环境保护的法律规定。
如果在此次紫金矿业污染事件中,有环保组织、或者是相关环保部门向法院提起公益诉讼,通过法律手段来促使紫金矿业拿出足够资金来治理污染、恢复生态,就将使紫金矿业付出比罚款更大的代价,也许其在资本市场就不会上演集体疯狂的一幕了。
对于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建立,一些决策者担心会导致诉权滥用,使法院的工作量大大增加。其实这种担心是多余的。且不说在我国的传统中,人们普遍视诉讼为畏途,不爱多管闲事,就是在已经允许提起环境公益诉讼的昆明、无锡、贵阳的清镇,环境公益诉讼仍然很少被提起,就足以说明“爱管闲事”的单位和个人在我国少而又少。不断发生的环境污染事件和当地政府监管部门的失职和无奈都呼唤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尽快建立。(作者系中国政法大学教授)
14、热捧重化工:江苏沿海大开发遭遇环保之考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2010-12-29 王海平
http://www.21cbh.com/HTML/2010-12-30/5NMDAwMDIxMzU5Ng.html?source=hp&position=newscolumn
随时随地看新闻两年来,63岁的吕洪宽每隔几天都要在老伴的陪同下到镇上的医院挂水。
不断的吃药吊水,吕洪宽的体重已从170斤下降至不到100斤。这位昔年王港贝类养殖场的劳动模范已没有了往日的风采,久治不愈的疾病正加剧他的衰老。
吕所在的江苏盐城大丰市裕华镇南新村一组,有41户,多个占地面积上百亩的化工企业将其包围。最近的,只在百米以内。
由于大丰市南新村村民近年来不断地上访与投诉,环保部华东督察中心也派工作组前来调查。
实际上,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如今,在沿海开发的大潮中,连云港、盐城和南通这样的沿海城市的临海工业园区中,发展出了20多个化工园区,包括石化、医药、农药等不同类型。
值得注意的是,这几个沿海城市的化工园区,多以引进央企石化巨头为主。而不断被拉长的重化产业链,比如一些为央企配套的化工企业,却成为了污染的直接来源。这正是地方政府所忽略的地方。
不断拉长的重化工产业链
半个月前,在盐城大丰港经济开发区,年产50万吨含镍不锈钢、抗生素原料、涂料防霉杀菌剂等5个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近70亿元。
大丰港,多年来猛推重化工业,获得了快速发展,其目标是建成以通用散杂货、石油化工和集装箱运输为主的综合性公用港区。
其中,以明志石化、中石化基地为龙头,两个投资总近百亿元的项目成为基础,吸引了诸多配套产业。
“中石化、中海油、中石油、中煤集团等一批央企发展石油加工、新材料化工、基础化工等配套延伸产品加工的石化产业链项目正在洽谈中,石油化工的产业链不断被拉长。”大丰重大项目办人士对本报表示。
“央企本身对当地的污染并没有。”接近调查组的一位人士向本报记者表示,地方政府只关注了央企大项目,而疏忽了为发展配套而引进的化工企业。
他表示,“配套企业投产后,其所处产业链条不同、产品类型不同,排放的特征污染物不同,导致现行污水处理厂难以稳定达标排放,污染治理难度加大。”与此关联的是,部分项目在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落实生态补偿措施等方面不到位。
据江苏省海洋与渔业局的官员向本报表示,地方上近邻海洋的诸多项目,“未批先建,未落实相关的海洋环境保护和生态补偿措施等,将会对海洋生态造成长期影响”。
化工企业的秘密
这些沿海城市力推重化工,有着自己的心思。普遍的想法是,化工项目动不动数以亿计的投资规模,对地方政府GDP迅速做大做强发挥着强力支撑作用。
江苏税务部门的一项调研同时指出,即使是在金融危机期间,化工企业纳税增幅仍然很乐观。地方政府对化工企业税收的期盼也较高,目前大丰化工园区的企业,增值税、营业税的税负均超盐城平均水平。
上述盐城南新村一组最东头的一户村民,与江苏金羚纸业有限责任公司和江苏丰山集团有限公司海洋分公司距离不过几十米。
本报获得的一份核心资料显示,金羚纸业公司为南京化工集团子公司,该企业占地数百亩,2008年入库税收仅230万元,但由于“二期工程附加值高”以及地方税务部门的管理到位,2009年入库税收猛增到1487万元,而今年1-7月份入库1647万元,全年将突破2000万元。
不过,按照江苏省社科院财贸所副研究员骆祖春的研究,从账面上看,化工企业的并不会呈现过高利润。
“所谓化工企业的暴利,其实是来自于生产中占据了社会公共资源。”骆祖春向本报记者表示,“污水、废气排放的监管不力,使得企业获利丰富。”
“环境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存在着严重的‘逆向选择’。”
另一方面,从税收角度看,化工行业另一大特点是免税项目也较多。
有当地知情人士向本报记者表示,由于未正确划分化工企业中的应税和免税产品,造成企业长期挂账未计提销项税金量非常大。
比如,大丰国税局人士对本报分析,根据国家政策,生产化肥的企业就涉及复混肥等免税生产项目,"复混肥含有一铵、二铵、硫铵、硫酸钾四种成份,属免税项目。某片区2009年1-10月免税额2.8亿元,减免税额就达920万。"
15、"血铅事件"曝光月余 山东超威停产整改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2010-12-30 王秋凤 何天娇
http://www.yicai.com/news/2010/12/640821.html
“血铅事件”被《第一财经日报》曝光月余后,山东超威终于有了新的进展。
1 2月29日,超威动力(00951.HK)公告宣布,决定即日起暂停公司全资附属公司山东超威电源有限公司的营运,以协助相关政府机关的跟进工作。至此,“血铅事件”被《第一财经日报》曝光月余后,山东超威终于有了新的进展。
11月19日本报独家刊发了《超威被指铅污染:新能源是绿色还是黑色?》的调查文章,报道了山东超威在与周边村庄相隔不到200米处建厂,造成村民集体血铅超标事件。随后,本报针对超威首次澄清公告提及的独立实验室、超威动力附属其他工厂进行调查,获取了更多涉嫌铅污染消息。先后刊发了相关调查、专题报道,引起强烈反响。
29日,本报记者致电山东省环保厅,相关人士表示,有关山东超威“血铅事件”相关事宜已经转到专项处理重金属超标问题的应急办。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宣传部王洪桥证实,山东超威目前已经全面停产,进行整改。
与此同时,随着此番采访的深入,山东超威周边村民于9月初举报到国家环保部后,早期地方环保部门的“特殊”处理结果也首次浮出水面。
更多消息显示,除山东超威外,超威动力旗下的另一全资附属公司,江苏滨海超威也在接受相关环保部门的调查。不过,从各地方政府谨慎的措辞,以及记者对相关村民的采访来看,“血铅事件”的结果仍然扑朔迷离。
山东超威停产整改
“几天前,山东省环保厅的两辆车驶进山东超威工厂,随后就传来停止营业、进行整改的消息,我们就放假了。”山东超威一名员工向本报透露,“这几天,山东超威正在更换新的环保设备,老设备全部更换。”
就是否因为“血铅事件”停产,记者试图联系山东超威负责人进行采访,但之前曾向本报表示为山东超威负责人的一名陈姓男士,电话接通后却表示,其不是山东超威负责人,对相关事件并不清楚。随后,记者多次试图联系超威动力总部、宁阳县环保局,均未果。
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宣传部副部长郭怀峰,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证实,山东超威的确已经停产,具体原因就是超威动力公告中的“协助相关政府机关的跟进工作”,因为其所在宣传部并未参与相关调查,调查结果目前尚不知。
记者致电山东省环保厅,相关人士表示已经获悉此事,并转到环保厅应急办。该人士介绍,环保厅应急办是专门处理重金属污染事件的部门。但截至本报发稿前,记者多次拨打应急办电话,始终无人接听。
经辗转联系,浙江超威动力控股有限公司表示:“超威方面考虑到目前超威山东工厂正在整改中,不方便透露具体情况。”
“特殊”的回执
一份 “特殊”的回执,此番首次浮出水面。
早在今年9月份,山东超威周边的自然村吴家林村民,就已将污染事件举报到国家环保部。本次采访中,国家环保部“01012369”举报热线相关工作人员,向本报口述了当时(10月初)宁阳县环保局回复的处理回执。
该回执主要意思为:“经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环保局的调查,超威周边有两个自然村,吴家林村是其一,位于山东超威北面,为响应新农村建设,经全体村民同意,有关部门审批,在新村已经建设完毕的情况下,两个自然村全部搬迁。并于今年6月对周边村民进行了血、尿等铅含量检测,对于铅超标的村民予以排铅治疗,费用由村两委协调,超威承担。”
然而,多名吴家林村村民告诉本报,他们一直不知道当地的上述处理结果,且并未进行过排铅治疗,也未得到过治疗费用,而且至今仍有部分人未在拆迁协议上签字。
尤其11月底,吴家林村村支书宁方元在接受本报采访时,曾坚定地表示,超威从未就污染事情掏过一分钱。且超威动力相关负责人也曾对本报坚定地表示,严格遵守国家相关铅作业标准,未有污染事件,也从未就此掏过一分钱,给村民排铅治疗或者补偿。
两相对比,宁阳县环保局、吴家林村村支书、吴家林村村民、超威动力几方间的说法,出入颇多。
结果仍扑朔迷离
12月29日,除了山东超威,本报同时接到江苏滨海阜中村村民电话,村民表示,目前江苏滨海超威工厂也在接受环保部门的检查。滨海县环保局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人员告诉本报:“目前有一个环境监测大队在负责此事,关于此事的最新进展尚不方便透露。”
此前本报关于超威动力的专题报道中,对超威动力旗下的多个生产基地进行调查,包括江苏滨海超威、安徽池州超威工厂,周边均涉嫌铅污染,在本次超威动力发布公告前,超威动力始终未有明确的说法。
然而,即使昨日超威动力发布公告,山东超威停产,但对于停产原因等表述模糊,结果依然扑朔迷离。
王洪桥在接受本报采访时只表示:“《第一财经日报》报道后,我们地方政府就成立了专项工作组,对山东超威进行调查。”但对于山东超威是否造成铅污染,仍然没有定性,仅表示,“目前调查结果还没有出来,正在核实阶段”。
本报发稿前,吴家林村村民告诉本报:“到目前为止,无论是我们的地方政府,还是超威公司,都没有跟我们就血铅超标一事进行过任何沟通。
16、环保案件频发,环保法庭为何“吃不饱”?
来源:《半月谈》2010年12月30日 伍晓阳、王研
http://www.yn.xinhuanet.com/newscenter/2010-12/30/content_21753899.htm
在环境污染事件频繁发生的背景下,我国贵阳、无锡、昆明和玉溪等地近年来相继成立了环保法庭,这种新的环保司法机制曾被各界寄予厚望。
然而记者在云南调查发现,环保司法新机制建立以来,运行效果与当初预期相去甚远。由于种种因素制约,一些环保法庭无案可办,有的则名不副实,主要审理与环保不相干的其他各类案件;令人期待的环境公益诉讼,直到最近才审理了一起案件。环保法庭为什么陷入困境?环保司法机制应当如何完善?
“无案可办”“名不副实”困扰环保法庭
在2008年震惊全国的阳宗海砷污染事件发生之后,云南省开始了建立环保司法新机制的探索。当年12月,昆明市中院、玉溪市中院相继挂牌成立环境保护审判庭,后来澄江县和通海县等法院也成立了环境保护审判庭。2009年5月,云南省高院召开有关座谈会,以《会议纪要》的形式明确了环境保护审判庭的职能和布局重点,在探索环保司法新机制方面走在了全国前列。
“主要想法是把涉及环境的各类案件,包括刑事案件、民事案件和行政案件,放到一个专业审判庭审判。既是为了节约审判资源,更重要的是加大对环境案件体系化治理的力度,因为一个环境案件可能同时涉及民事赔偿、行政不作为和环境犯罪问题。”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许前飞介绍说。
在成立环保法庭的同时,昆明和玉溪还建立了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组建了专门的环保警察队伍,对环境违法行为实行公检法和环保部门联动执法机制。这种新的环保司法机制刚一出台就被社会各界寄予厚望,人们期待着环保法庭以更加专业、高效和独立的审判,充分发挥司法推动环境保护的作用。许多省份甚至外国驻华机构还与云南省高院联系,请求提供相关资料或表达合作意愿。
然而近2年来,环保法庭的运行效果与当初的设想和预期形成了强烈反差。记者从云南省高院获悉,目前云南成立了专门环境审判机构7个,其中昆明市中院迄今仅受理各类环境案件20件,一些基层法院环保法庭全年无一案可办,甚至在2008年12月就获准成立的环保法庭至今没有配齐人员。有的基层法院环保法庭“名不副实”,被用于办理与环保毫不相干的其他民事或刑事案件。尤其令人期待的环境公益诉讼,直到最近的12月13日,才由昆明市中院开庭审理了昆明市环保局提起的第一例环境公益诉讼案件。
例如玉溪市澄江县法院环保法庭,自2009年1月成立,截至今年10月只受理了6件环保案件,其中5件都与阳宗海砷污染事件有关。但这个环保法庭每年承担的其他刑事案件在80件左右,几乎与该院刑事庭承担的案子一样多。该院环保法庭庭长包广良说:“环保案件的案源太少,没有人来提起诉讼。其他案子太多,法院的压力太大,我们可不能闲着什么也不做!”
在环保法庭“不吃饱”的同时,环境案件频发的状况并未改变。据云南省高院统计,2009年全省环境案件审理情况为:刑事一审案有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共计802件1245人,渎职罪12件12人;民事一审案有环境污染损害赔偿案件7件;行政一审案有环保行政案件1件和资源行政案件325件。与上年相比,环保刑事案件数量增加了32%,其他案件基本持平。
环保司法新机制面临四大因素制约
既然环境案件仍然处于频繁态势,环保法庭为何“吃不饱”?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田成有等人士分析,环保司法新机制目前面临诸多制约因素。
其一是法院本身人手紧张,专业人才比较缺乏。近年来,各级法院普遍存在“案多人少”的问题,而且维稳任务、申诉信访等增加了法院工作的压力,客观上造成了环保法庭人员迟迟不能到位。此外环境案件的审理具有较强的专业性,法院面临环境案件审判专业人员不足、专业知识欠缺等问题。如阳宗海砷污染系列案件,涉及环境、水文、地质等多科学领域,其审理过程和结果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并引起了较大争议,相关知识和经验的缺乏不利于案件审判。
其二是各方面认识不统一,有关单位之间协调进展不顺利,法院有时处于单打独斗的被动局面。由于对环境司法的认识不同,除环保行政机关对环境司法表示欢迎外,环境司法尚未得到其他行政和司法机关的普遍支持。在现实社会中,环境污染者在经济利益驱动下,宁愿认罚也不守法,司法监督与企业赢利和财政增收之间形成一定矛盾,法院审理此类案件容易受到行政权力干扰。
其三是现行法律规定存在缺陷。我国现行法律规定,环境公益诉讼原告资格仅限于“与案件有直接利害关系”,因此没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不具有提起环境诉讼的主体资格,这与公益诉讼的制度设定是矛盾的。由社会团体或个人提起环境公益诉讼,在实践中面临法律障碍。
其四是公益精神的缺乏,使环境公益诉讼运行困难。公益诉讼不是为特定一些人的利益,而是为整体的环境利益、社会利益而提起诉讼。因此公益诉讼可以通俗地理解为“管闲事”,但是谁来“管闲事”,却是环境公益诉讼能取得突破的关键。一名环保法庭庭长表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谁也不愿意去蹚这趟浑水,这是环境公益诉讼难有进展的重要原因。”
健全环保司法机制仍需加强改革创新
许前飞认为,环境保护领域案件频发,司法功能的缺失是一个重要原因。如我国刑法1997年修正后,增加了一个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的罪名,新刑法实施10年内,云南省只有1宗这样的案件,但云南省重大环境污染事故显然不止1宗。刑事制裁力度不大,民事赔偿也不到位,行政处罚乏力,司法功能的缺失不能不说是环境问题频发的重要原因。他主张推广建立环境保护专业审判机构,完善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强化司法在环境保护领域的功能。
田成有表示,云南法院系统将不断完善环境司法机制,重点是加强环保审判庭自身建设。包括督促已经批准成立的环保审判庭配备好工作人员,加强环保审判法官的专业知识培训,拓宽环保审判庭审理案件的范围。各地环保审判庭还应突出重点和特点,如资源保护、重金属污染、生态工业园区保护等。
值得关注的是,在环境公益诉讼问题上,不同司法机关之间认识不一或协调不畅的问题有望得到解决,环境公益诉讼的原告主体有望扩大。这方面昆明市已经先行一步。今年11月25日,昆明市中院、市检察院和市公安局联合发布《关于办理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提出“检察院、环保机构、环保社团组织可以作为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公益诉讼人”,明确了其他公民、法人和组织的检举权和控告权,同时减轻了原告的举证责任。
田成有主张,任何人都可以提起环境公益诉讼,公民力量的弱小可以通过降低原告举证责任来弥补。减少原告的举证责任,将大部分事实举证和技术论证交给被告承担,比较符合环境公益诉讼送的特点和发展趋势。扩大环境公益诉讼原告主体,减少原告举证责任,已经成为法律界人士的共识。
有关专家建议,加快环境公益诉讼的立法步伐,解决环保司法工作的“无法可依”问题;建立省级环境公益诉讼基金,解决提起公益诉讼单位的后顾之忧问题;建立专家咨询委员会,解决审判人员专业知识不足的问题。还有业内人士建议,法院要采取措施积极扩大案源,加强与公安、检察和环保行政等机关的联系,及时获取和共享案件信息,着力办几件环保公益诉讼精品案件。(完)
17、家乡有条护城河
舒泥
我给这篇文章起这么个题目其实挺搞。我是北京人,在南城的护城河边长大。我一直不觉得北京是我的家乡,我们可以看看家乡这词它由“家”和“乡”两个字组成,如果它是偏正词,就是家所在的乡村,可见它说的就不是大城市。而在英语中表示和家乡同样意思的“country”、“home town”都排除了大城市,可见不把大城市作为家乡不是我一个人的情感问题。从小到大,北京不断拓宽的道路、拔地而起的楼房、整片被铲除的胡同,让我和外地人一样对北京充满陌生感,这恐怕是大城市的悲哀。那么再说说护城河,它不是天然河,人工的,这使人们很难对它寄予母亲河般的情怀,而且按照中国从“仰韶文化”时代传下来的古老传统,但凡有个巴掌大的城市,都会有护城河。所以我觉得这个题目很搞。
上个周末,参加绿家园的“乐水行”活动,我才意识到,我也是在一条河边长大的,我听着它的故事,看着它变迁,这条河叫“护城河”,站在大观园门口的护城河边上,我忽然对北京也有了一点家乡的亲切感,因为这条河将这座城市和我的童年,我母亲辈的童年连接起来。它一直影响着我的生活,而我却没有注意它。
我小的时候,我姥姥家住在永定门附近,离护城河不远,那时候,我还不知道护城河是人工的,也不明白它的曾经的用途,我只知道它是条河,在我见过十渡的拒马河,黄崖关的泃河之前,我心里的河就是护城河这个样子。它什么样呢?简单的说:河水和我们喝的水没关系,河和游泳的地方没关系,河里有鱼但和我们吃的鱼不一样,河里没有船,船是在昆明湖、北海那样的地方的。护城河是人工的,所以河岸整齐,是宽阔的斜坡,河边没有浪花,河水流得很慢,所以我不知道有“惊涛拍岸”这回事。冬天,护城河水不结冰,天冷的时候冒着白气,所以我当时以为流动的水不会结冰,上过地理课之后,知道淮河以北的河冬天都结冰,觉得不可理解,很多年以后才知道这是因为是第二热力厂往河里排了高温的尾水。
在我童年的印象里,护城河的水是墨绿色的,上面漂浮着黑色的沥青块一样的东西。而我们喝自来水,那个水是清的,所以我一直认为河水是不能喝的,喝水要喝自来水。但自来水是没有生命的,不能养小金鱼,也不能养鱼虫,还有很重的漂白粉味,所以我认为喝的水应该是没有生命的,有生命的水喝了会闹肚子。我记得有一年报纸上登着,有人发现引水渠里有水草,还长了很大的鱼,我们听了都很惊慌,以为引水渠脏了,我们要喝长了水草还有很大的鱼的水。过几天报上又出来解释说有水草和有鱼的水是健康的,有生态系统,有自净能力的。那时候我才知道京密引水渠也是一条河,那条河的水是可以喝的。
不过护城河也是有生态系统的,河边有人用四方形的渔网捞鱼,四根柳条或竹篾从一个点发散出来,连着网的四个角,一根长长的竹竿吊着竹篾连在一起的地方,控制渔网放下或升起,有时里面会出现活蹦乱跳的小鱼,大约只有一只手那么大。我想那个鱼一定很脏,不能吃。不过河里另外有一种生物,我们都很喜欢,就是鱼虫。现在人们养鱼都喂干鱼虫,鱼饲料,那时候我们是喂红红的,跳动的活的鱼虫。我们可以用很小的筛网在护城河边捞到鱼虫,鱼虫密集的地方非常好玩,红红的只有半个蚂蚁大的小虫挤在一起,刷刷地运动,有时还会有“跟头虫”,那是一种在水里不断翻跟头的小虫子,是蚊子的幼虫。偶尔会碰到会喷水的蜻蜓的幼虫,而且听说蜻蜓的幼虫吃蚊子的幼虫,它们可真是冤家。我姥爷养小金鱼,他喜欢带着我们去捞鱼虫,但是他禁止我们自己去,怕我们掉在河里。
我们不知道护城河水有多深,不过都很怕,有时候假装用小脚丫搅和一下水,吓得自己赶紧把脚收回来,姥爷也会大喝一声。据说护城河的河水里有很深的淤泥,陷进去就没命了。离我们家不远的地方有一座桥,有一个海军有一天在那里死了。据说一个小孩掉进了河里,海军想去救他,就问旁边的另一个小孩,这水深不深?那小孩回答“很深”。他不理解海军的意思,海军问水深,是因为他决定深水安全,而小孩的意思是不安全。于是海军战士从桥上扎了个猛子下去,再也没上来。
我很小就学会了游泳,这让我的姥姥、姥爷都很担心,怕我去护城河游泳。但是我不担心,我觉得在护城河游泳简直是天方夜谭,游泳池那么清的水我们还嫌脏呢!谁会去护城河游泳?不过我小姨是在护城河里学会游泳的。
在我小姨小的时候,护城河的水不像现在这么脏,而且会“跑鱼”。跑鱼就是护城河上游的水库闸门提了起来,于是水库里的鱼跑进了河里。那时候,大家的生活非常困难,也没有什么商业活动,很少能吃到肉,赶上跑鱼的时候,四周的老百姓奔走相告,拿上家里各种工具,一起去捞鱼。我四舅和小姨当时都是小孩子,而且学校里闹革命,不好好上课,赶上跑鱼,家里又没大人,他们就拿了盆和姥爷捞鱼虫的小网子去河边捞鱼。捞一下、捞一下,也能捞到半尺长的小鱼。当时他们看到有人抱着三尺长的大鱼,从河里上来,那鱼拼命挣吧,鱼尾巴不断打在那人的脸上,把脸打肿了,鼻子打出血来,但是那人仍然抱着鱼不放,那是他们老老小小一大家子人望眼欲穿的一顿美餐。
我四舅看到别人在河里捞到大鱼,就让我小姨在河边等着,自己下河去摸鱼。我小姨不会游泳,可是忍不住下河去找哥哥,走在水里,她就发现水很好玩,身体飘飘的,四舅看她下了河,就过来拉她,教她怎么漂起来,怎么躺着,怎么趴着,怎么划水。两个人一直玩到天黑,回到岸上,发现捞上来的小鱼也没有了,水盆也被人踢翻了。两个人拿着空盆回了家,我小姨还感冒发烧了。但后来小姨就学会了游泳,而且使游泳成为令她的骄傲的体育项目。有一次她加入的游泳队要去龙潭湖游泳池游泳,他们走在护城河边的时候,还有人提议:走过去干什么?游过去算了!不过后来他们没有游。河水已经比较脏了,还是有不少人觉得不能接受。
但是当时护城河还是可以游泳的,在我姥姥家住的那片平房区有一个比我小姨小大约5、6岁的孩子,他去护城河里游泳,河底的碎玻璃扎破了脚,感染了,后来得了脑膜炎,整个人痴傻了。从此以后再也没有人去护城河里游泳。
大约在86年,姥姥家搬到现在的玉蜓桥附近,当时玉蜓桥还没有修,楼下正竖着大牌子,画着玉蜓桥的蓝图。我们都觉得修玉蜓桥工程浩大,因为桥要越过一个铁道还有一条河。玉蜓桥的自行车道从铁路下面穿过,它的最低点比河面要低,我和我表弟讨论了长时间,不知道为什么河水不会渗到铁路下面的路面上,铁路下面的排水井又会把水排向何方?
那时候,我会骑自行车了,每个周末从天桥骑车回姥姥家,从永定门拐弯后,就在护城河边走。春天到夏天河边的绿化带每个星期都开不同的花,从桃花到榆叶梅,丁香花开的时候最漂亮,像一层一层紫色的云,进入夏天就开月季,单瓣的,很浓艳的颜色,好像水粉画。我每次路过这里的时候都希望河水能清一点,而且总是觉得,河水比以前清了,现在也想不清是不是真的清了?还是我的心理作用。
护城河终于要治理了,我们都非常高兴,当时的报纸上还登着一个记者游历新加坡河的过程,说新加坡河也曾经很脏,治理好了之后通了游船,成为新加坡的骄傲。于是我们大家都充满了希望,希望看到一条清澈的,能通游船的护城河。
但是从那时起,护城河没有水了,没有了好多年。我那时发现一条河没水原来是这么容易的一件事,想想河边那些四方形的渔网,就想:这样是不是会死很多鱼?
干了的河底开始铺砖,铺得平平的,想人行道一样。隔一段距离有一个台阶,有橡胶坝,但是没有水。我不能理解河底为什么需要橡胶坝和砖,它们能使河水变清吗?当时人们还说,这条河整治完了就可以通航,从我们家一直可以坐船去大观园,虽然不太相信,还是挺期待的。
在护城河整治期间,北京开始刮沙尘暴,有一天风很大,我骑车路过陶然桥,看着铺河底的工人在干活,就定睛看着,幻想一条清澈的护城河,它应该什么样呢?像十渡的拒马河?还是像黄崖关的泃河?除此之外,我没怎么见过清澈的河。这时候,我看到工地起土了,沿着干河道像我这边推移,很快我意识到那不是工地的土,那是沙尘暴的头,我赶紧跑,还是被卷进了漫天黄沙里。
护城河整治了很多年,终于又水了,水很浅,走不了船,水也不是很清,还是有点臭哄哄的,橡胶坝附近尤其脏,所以我不理解橡胶坝的作用,一直到上周乐水行时,带队的志愿者告诉我,橡胶坝通过人工落差,加快水的流速,形成水和氧气交换的面,可以防止水腐臭。不过现在水里没有鱼虫和小鱼了,到了冬天水就会冻住,冰砸开,下面几乎没有水,鱼活不了。
据说国际大都市都应该是可以通航的,但是护城河通航似乎是不能指望的事情,而我不能理解的是,北京为什么要通航?国外那些通航的都市都是因商业而兴起的,由于古代水路交通比旱路方便,因商业兴起的城市都是建在交通便利的河边或者海港,市区通航在这些地方有古老的传统。但是北京是因政治中心而兴起的,所以北京城区最重要的河是维护风水的太液池和进行城防的护城河,这些城市水系从来没有通航的传统,至于运送物资的运河,在城外就停止了,也从来没有作为市区交通使用过,为什么人们要产生这样的向往?整治护城河的这些年,北京的水资源变得越来越紧张,通航的事情也很少再被提及。
现在我家门前这条河不是一条真的河了,小的时候还有点像一条真河,现在就更不是了。多年以来人们对它有很多期待,并一直朝着期待的方向进行了很多努力,花费了很多钱,投入了很多人力,可是它越来越不像一条真河了,现在要维持它有水都是很难很昂贵的事情,想没水却很容易。它和我的家乡一样,让我不认识了,河边低矮的民房都成了光鲜的房地产,弯曲的土路成了开阔的二环路,粗大的树木和满树的拉拉秧都不见了,不过以后再也不会有海军往里跳,也不会有小孩在里面游泳划破脚,这也是好事情吧?
18、绿家园乐水行新年特辑——2011年1月行程
本月精彩提示:
2011年1月份,绿家园志愿者隆重推出乐水行新年特辑,邀请5位专家从民俗与水、历史与水、城市与水、环境与水、低碳生活与水5个不同侧面解读北京的河流,带您领略冬日里北京河边的野趣,收获知识、收获朋友、收获快乐。
第1周: 1月1日 走河路线:烟袋斜街至积水潭,流动的历史 集合地点:烟袋斜街牌楼 集合时间:8:45集合,9:00出发 特邀嘉宾:王建(著名水资源专家) 嘉宾:张士昌(民俗爱好者) 领队:周晨 15901163743 绿家园协调人:朱健 18911183887 |
第2周: 1月8日 走河路线:前门至天坛,老河道边的民俗 集合地点:前门大街五牌楼 集合时间:8:45集合,9:00出发 嘉宾:张士昌(民俗爱好者) 领队:周晨 15901163743 绿家园协调人:王小娜 13581646587 |
第3周: 1月15日 走河路线:烟袋斜街至菖蒲河公园,水与城市发展 集合地点:烟袋斜街牌楼 集合时间:8:45集合,9:00出发 嘉宾:周晨(文史作者) 领队&绿家园协调人:王丽娜 15010367505 |
第4周: 1月22日 走河路线:紫竹院至西直门,水环境与生态 集合地点:国家图书馆地铁A口 集合时间:8:45集合,9:00出发 嘉宾:王新(环境工程师) 领队:周晨 15901163743 绿家园协调人:王小娜 13581646587 |
第5周: 1月29日 走河路线:太阳宫至西坝河,低碳生活 集合地点:太阳宫地铁B口 集合时间:8:45集合,9:00出发 嘉宾:绿达人(节能建筑设计师) 领队:周晨 15901163743 绿家园协调人:朱健 18911183887 |
|
友情提示:
1.绿家园乐水行活动不收取任何费用(门票、餐费、路费需自理),也无需报名。
2.请各位参加者共同践行环保理念,自带饮水壶。
3.建议穿运动鞋和休闲装。
免责声明:
一切户外活动均存在潜在风险,绿家园志愿者认同参加活动的所有人员对户外活动的潜在风险具有正常的判断能力和预见能力。如有意外发生,绿家园志愿者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
关于绿家园乐水行:
绿家园乐水行是绿家园志愿者每周六举办的徒步考察河流的活动,引导北京居民了解河流生态、监督水污染、关注水资源保护。绿家园乐水行同时是一个向公众传递环境知识和低碳生活方式的户外课堂。
每期活动详情请见乐水行博客http://blog.sina.com.cn/u/1784300314和绿家园志愿者网站http://greensos.cn/。
绿家园志愿者
北京市东城区炮局二条21号,邮编100007
电话:010-84039930
Email:g84039930@126.com
网址:http://greensos.cn/
特别关注:
想要看更多的环境信息,请点击下面网址:
绿家园记者沙龙网:http://www.greensos.cn/ljy/html/gyljyzyz/ljyzyzzy01.html
绿家园记者沙龙英文网:http://eng.greensos.cn
绿家园新地址:东城区炮局胡同二条 21号
绿家园电话: 010-84039930
欢迎大家关注绿家园江河信息博客和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