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2-28
十二月二十八日绿家园江河信息导读: (编辑:丽英)
特别策划:
1、腾讯绿色: 羽泉:低碳行动是力所能及 并不是虚荣
http://news.qq.com/zt2010/DTcity/index.htm
环境资讯:
2、人民网环保频道: 中国生态与资源补偿高峰论坛在京举行
http://env.people.com.cn/GB/13594280.html
3、中国质量报: 我国高耗能行业能耗约占工业能耗的80%
http://www.chinanews.com.cn/ny/2010/12-28/2750340.shtml
4、环球时报: 印媒称:新疆水坝引哈萨克斯坦担忧
http://www.cusdn.org.cn/gjjl/html/?104951.html
5、搜狐绿色: “绿色中国”首届百姓论坛在京召开
http://green.sohu.com/20101228/n278553762.shtml
地方信息:
6、中国环境报: 北京首次设立垃圾分类贡献奖
http://www.cenews.com.cn/xwzx/zhxw/qt/201012/t20101227_691152.html
7、新京报: 北京2012实施国V标准 高污染车十二五限行
http://env.people.com.cn/GB/13601581.html
8、河北日报: 河北:今年环保专项行动取缔违法企业600多家
http://news.h2o-china.com/html/2010/12/1071293514706_1.shtml
环境曝光:
9、财经网: 淮河流域污染与沿线居民得癌症关系得到证实
http://news.qq.com/a/20101228/000800.htm
10、中国经营网: 紫金矿业董事长被罚70万 政府轻处理引不满
http://www.cb.com.cn/1634427/20101228/176632.html
图说新闻:
11、腾讯绿色: 绿色和平2010年度图片盘点:地球这一年
http://news.qq.com/photon/tpyk/diqiu.htm
信息公开:
12、搜狐绿色: 中国113城市环境信息公开排名:北京不及格
http://green.sohu.com/20101228/n278555272.shtml
节能减排:
13、辽沈晚报: 滑雪场大量采用人工造雪成为耗能大户
http://env.people.com.cn/GB/13602444.html
深度报道:
14、21世纪经济报道: 环保部披露绿色GDP研究结果:污染治理成本高
http://green.news.qq.com/a/20101228/000990.htm
15、21世纪经济报道: 污水处理厂形同虚设:松花江治污十年螺旋
http://news.h2o-china.com/html/2010/12/671293499747_1.shtml
16、经济参考报: 北京地下水开采已到极限 拟禁止开办高用水企业
http://green.sina.com.cn/news/roll/2010-12-28/093821719417.shtml
特别关注:
想要看更多的环境信息,请点击下面网址:
绿家园记者沙龙网:http://www.greensos.cn/ljy/html/gyljyzyz/ljyzyzzy01.html
绿家园记者沙龙英文网:http://eng.greensos.cn
绿家园新地址:东城区炮局胡同二条 21号
绿家园电话: 010-84039930
欢迎大家关注绿家园江河信息博客和微博:
http://blog.sina.com.cn/chinagreennews
http://t.sina.com.cn/chinagreennews
1、羽泉:低碳行动是力所能及 并不是虚荣
来源:腾讯绿色 2010-12-27
http://news.qq.com/zt2010/DTcity/index.htm
羽泉组合作为WWF世界自然基金会的低碳推广大使,他们不仅倾力宣传各种低碳知识,还为日常乘坐飞机飞行购买碳信用额以抵消因此产生的碳排放。27日下午,羽泉做客腾讯绿色,分享他们的低碳理念与低碳行动…
详细内容请点击:http://news.qq.com/zt2010/DTcity/index.htm
2、中国生态与资源补偿高峰论坛在京举行
来源:人民网-环保频道2010年12月27日
http://env.people.com.cn/GB/13594280.html
人民网北京12月27日电 (记者 姜颖)12月26日,中国生态与资源补偿高峰论坛在北京中国科技会堂隆重举行。当前,尽快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多次提案,呼吁尽快建立相关机制和政策。
与此同时,学术界也开展了相关的研究工作,特别是关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价值评估和生态系统综合评估等的研究,为生态补偿机制建立和政策设计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论坛上,科技部原副部长、国务院参事刘燕华就生态补偿的机制问题作主题报告,报告对我国资源利用的现状及存在问题、资源补偿的对策及方式方法作了详尽阐释,刘参事提到,生态是环境的重要成分,是资源的重要体现,生态要从无价转变到有价。对此,与会的专家、学者围绕建立生态与资源机制的重要性、必要性,并结合各自研究和关注领域进行了热烈讨论。
张怀西在论坛总结讲话中强调,建立生态补偿机制,便于通过法律手段调整相关各方生态及其经济利益的分配关系,促进生态和环境保护,促进城乡间、地区间和群体间的公平性和社会的协调发展。生态补偿涉及复杂的利益关系调整,有必要通过深入研究探讨,找出存在问题和解决路径,为全面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提供方法和经验。
据悉,中国国土经济学会是中国科协下属的全国性社会团体法人,以20余个国家部委、科研教学单位的权威专家为支撑,以资源环境为切入点,以推动国土经济持续发展为目标,有责任、有义务、也有能力为建立科学的生态补偿机制,推动“十二五”期间《生态补偿条例》尽快立法实施,做好生态补偿工作,进而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做出贡献。
论坛由中国国土经济学会主办,第十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国土经济学会理事长张怀西出席,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著名林业科学家江泽慧主持,科技部原副部长、国务院参事刘燕华做主题报告,有关部委相关业务部门负责人、专家学者及新闻界、企业界代表100多人参加会议。
3、我国高耗能行业能耗约占工业能耗的80%
来源:中国质量报2010年12月28日
http://www.chinanews.com.cn/ny/2010/12-28/2750340.shtml
“工业特别是高耗能的重化工业发展过快、比重过高,带动了能源消耗的强劲增长。”全国人大常执法检查组日前向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作关于检查节约能源法实施情况的报告时表示。
数据显示,2009年,我国工业能耗占全国一次能源消费的71.3%,其中高耗能行业占工业能耗的80%左右。高耗能的一般加工工业生产能力过剩,工艺、技术和设备落后状况较为严重,增加了能源消耗。
与此同时,2009年,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分别为46.3%和43.4%。第三产业的比重比世界平均水平低20多个百分点,第二产业的比重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全国重工业占工业产值比重从2000年的60.2%提高到2009年的70.5%,超过日本、德国、美国等在工业化过程中曾达到的峰值。
检查组负责人指出,产业结构调整进展缓慢,给节能工作带来很大压力。我国经济增长过度依赖第二产业特别是重化工业的发展,产业结构偏重。在三次产业结构中,第二产业比重偏高,第三产业比重偏低;在工业内部结构中,高耗能行业所占比重过高。
此外,近年来,交通运输结构中道路、航空等能耗较高的运输方式所占比重越来越高,城市公共交通发展滞后,大中城市小汽车发展过快,耗油量增长迅速。
针对上述问题,报告建议把结构调整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制定与节能减排相适应的结构调整目标,毫不动摇地继续推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提升结构优化对节能的贡献率。大力发展服务业和高技术产业,不断提高服务业比重,抑制重化工业过快增长,严格限制高耗能产业发展,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据新华社
4、印媒称:新疆水坝引哈萨克斯坦担忧
来源:《环球时报》2010-12-28
http://www.cusdn.org.cn/gjjl/html/?104951.html
《印度教徒报》12月27日文章,原题:新疆水坝让哈萨克斯坦担忧 中国在新疆大量建设水坝的行为,引发了邻国哈萨克斯坦的担忧。有哈官员说,该国两条主要河流水位都开始以惊人速度下降。哈方将于明年初向北京提出这一问题并索取更多有关新疆水利工程的信息。
额尔齐斯河和伊犁河都发源于新疆,对哈萨克斯坦水资源安全至关重要。2000年起,中国开始加速发展这一地区。哈官员说,中国推进新疆的发展,包括兴建水坝和灌溉工程,是这两条河流水位下降的主要原因。而这些河水平时流入的巴尔喀什湖,承担着200多万名哈萨克斯坦人的生活用水需求。哈萨克斯坦驻华使馆的哈比特·科伊希巴耶夫说:“跟从前比,从中国流进来的水少多了。我们很关注中国涉及额尔齐斯河的计划。我们听说他们将在新疆建设水渠和其他基础设施。巴尔喀什湖水位已经比30年前下降了两米多。污染也在增多。周边地区的农业、生态和人群都有危险。”这一存在了十多年的争议,对印度如何处理与中国的布拉马普特拉河问题有重大借鉴意义。
然而,哈萨克斯坦并不愿意公开表达它的担忧。中国是哈萨克斯坦能源出口的主要目的国。在这两件事上,中国都处于优势地位。中国外交部在一份声明中说,中国“根据可持续发展原则开展相关建设,符合国际法和国际准则。同时,我们高度重视在跨界河流问题上的国际交流与协商”。
对中国来说,管理好邻国的水源已经成为重要的外交挑战。中国不仅要应对好国内的水资源匮乏现状,还要平衡好“和谐周边”的外交理念。中国也越来越不愿意被看作忽视邻国诉求的国家。哈官员说,过去一年中国与哈方以及其他南部邻国在信息分享方面加强了合作。
科伊希巴耶夫说,中哈即将签署水质保护协议,将确保新疆工业发展不会继续降低上述两条河流的水质。
5、“绿色中国”首届百姓论坛在京召开
来源:搜狐绿色 2010年12月28日 荣蓉
http://green.sohu.com/20101228/n278553762.shtml
由全球环境基金小额赠款项目支持、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主办的暨“北方城市老旧小区综合节能改造对比试点项目”推介会于2010年 12月27日举办。本次论坛的主题是“低碳生活•绿色社区”,来自首都社区、大学、企业、环保NGO和媒体的代表参加了本次活动。
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秘书长章少民为本次论坛致辞,他强调,构建绿色社区是实践生态文明建设的前沿阵地,希望通过本次论坛,能够搭建一个政府、学术界、企业、社区和环保组织的沟通交流平台,大家共同来探讨和交流如何更好的建设我们的绿色社区,如何更有效的实践生态文明建设。来自北京大学的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博士韩凌、北京华业阳光新能源公司常务总监陈海靖、和平家园社区居委会书记苏连志、居民代表卢仲勤、全球环境基金小额赠款项目中国国家协调员刘怡分别在活动中发言。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向和平家园社区及北京华业阳光新能源公司分别颁发了“‘北方城市老旧小区综合节能改造对比试点项目’示范点”和“绿色中国•首届百姓论坛——低碳生活•绿色社区特别支持单位”纪念。
“‘北方城市老旧小区综合节能改造对比试点项目’示范点”项目旨在通过对旧社区进行新能源改造,以达到节能减排目的。据有关统计表明,目前北京地区老旧楼房数以万计,合理的综合节能改造具有很大的节能减排潜力。这次在和平家园社区开展的试点工程实际评估,经过改造的楼房,一个三口之家每年可通过新能源的应用和节源措施,节约用电300度以上,如果将这一成果在全市推广,其成效不可小视。
在本届论坛上专家们不仅充分肯定了这一项目,同时还提出了“A+3R”的低碳生活新理念,也就是在传统的减少资源利用、重复资源利用和回收资源的基础上,增加一条“用新能源替代传统能源、用新技术替代传统技术”。
2010年,在全球环境基金小额赠款的支持下,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实施了“北方城市老旧小区综合节能改造对比试点项目”,为社区安装太阳能光伏发电热水器和照明系统,实现了清洁可再生能源替代传统能源从而实现节约电能数万度、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数万余公斤的目标,为探索和推广中国北方老旧小区建筑节能改造的新道路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6、北京首次设立垃圾分类贡献奖
来源:中国环境报2010-12-28 刘晓星
http://www.cenews.com.cn/xwzx/zhxw/qt/201012/t20101227_691152.html
本报讯 记者近日从北京市政市容委获悉,为鼓励垃圾分类,明年起北京将首次设立生活垃圾分类贡献奖和生活垃圾“零废弃”贡献奖两个奖项。其中,个人最高奖励500元,每年评选1000人。
北京市政市容委近日下发《北京市生活垃圾分类奖励细则》,对在垃圾分类中做出贡献的对象实施物质奖励,奖励对象为区县政府、街道、乡镇、社区、村庄、社会单位和个人。
细则规定,北京市每年评出生活垃圾分类街道、乡镇贡献奖60个,每个奖励1.5万元。评选出垃圾分类社区(居住小区)贡献奖100个,每个奖励1万元。社会单位贡献奖评选140个,每个奖励1万元。垃圾分类个人贡献奖评选1000名,每名奖励500元。
7、北京2012实施国V标准 高污染车十二五限行
来源:《新京报》2010年12月28日
http://env.people.com.cn/GB/13601581.html
“十二五”期间,北京将继续对高污染排放车辆推动更新和淘汰,逐步提高新车排放标准。市政府新闻办昨天召开的“十二五”新闻发布会上,市环保局副局长杜少中表示,十二五淘汰更新高污染车辆,将采用更多的市场、经济方法,但同时也将采取限行等管理措施。
杜少中介绍说,从2009年至2010年,北京共淘汰黄标车超过15万辆,每天约减少机动车排放污染物313.5吨。
由于北京机动车总量巨大,增长又快。因此“十二五期间”,北京机动车污染防治仍然是改善大气环境质量的重中之重。“新车要不断提高排放标准,新车每提高一个档次的标准污染物减少30%到50%,我们计划申请提前在2012年实施国V标准。同时,要使老旧车尽快淘汰。并提高油品的标准。”
“目前,黄标车实际上是高污染排放车辆的代名词。杜少中表示,淘汰了特定的黄标车以后,其他的高污染排放车辆也应该是机动车污染防治的重点。”杜少中表示,在过去的两年里,北京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特别是区域限行和资金的鼓励政策来鼓励和促进黄标车加速淘汰,从总体上解决了过去的黄标车问题。
他透露,今后,北京还要继续对高污染排放车辆推动更新和淘汰。“要更多的采取市场的方法,经济的方法,但同时也要采取一定的限行等一些管理措施,使高污染排放车辆能尽快地淘汰出去,代之以排放标准更低的,排放标准更好的车。”
此外,十二五期间,北京还将通过平房煤改电、大型供暖锅炉的改造等措施,将城六区基本打造成为无燃煤区。记者马力
8、河北:今年环保专项行动取缔违法企业600多家
来源:河北日报2010-12-28
http://news.h2o-china.com/html/2010/12/1071293514706_1.shtml
环保专项行动促进了环境质量的持续改善。截至11月底,今年河北省设区市空气质量二级以上天数平均达到319天,比去年同期增加2天;七大水系三类和好于三类水质的断面比例达47.2%,比去年同期上升5.2个百分点
从河北省环保厅获悉,今年以来,我省(河北省,下同)各级各部门在开展环保专项行动中,加大环境监管力度,共检查企业8.2万家,取缔违法企业600多家,停产治理68家,限期治理96家,对1.2万件各类群众举报信访案件进行了查处,对191起典型案件实施了挂牌督办,其中,省环保厅直接挂牌督办18起。按期完成了环保部挂牌督办的玉田县绿源污水处理厂超标排放案件,追缴超标排污费14万元,罚款28万元。
污染减排工程建设步伐加快。截至11月底,我省共建设城镇污水处理厂185座,其中投入运行148座,正在建设37座,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约为75%左右。其中今年建设投运的污水处理厂42座,设计接收水量102万吨/日,削减化学需氧量约5万吨/年。燃煤电厂脱硫机组装机总容量达33710兆瓦,占火电总装机容量的99.6%,提前完成了国家下达的机组脱硫任务。
采取多种手段,集中整治重金属排放企业。省政府出台了《重金属污染防治工作实施方案》,成立了重金属污染防治工作领导小组。重金属排放企业底数基本摸清,全省共有涉重金属排放企业294家,均建立了台账。对存在环境违法行为的重金属企业采取了严厉措施。全省取缔关闭涉重金属排放企业11家,对27家企业实施停产整治措施,取缔关闭小化工、小皮毛和小电镀企业230多家。2003年以来涉重金属的建设项目中,唐山市有16个尚未通过环保部门的验收,有9家企业因无环保审批手续停产关闭,对金帝蓄电池有限公司行政处罚5万元。市级挂牌督办涉重金属排放案件6件。
严查污水处理厂环境违法行为。认真落实《河北省强化污染防治设施运行管理年实施方案》的要求,省环保厅坚持对日处理能力5万吨以上的污水处理厂每季度至少进行一次监督性检查,先后两次组织开展了全省城镇污水处理厂专项检查,共检查城镇污水处理厂127座。对存在严重违法行为的8家污水处理厂实施挂牌督办,对9家污水处理厂立案处罚,对37家污水处理厂予以全省通报。
加强重点企业现场环境监管。省环保厅对726家省重点污染源每半年进行一次抽查,抽查率不少于20%。加强电力企业的监管,对装机容量30万千瓦以上企业90台(套)污染防治设施的运行情况,坚持每季度至少进行一次监督性检查,对其他电力企业不定期进行抽查。全省所有电力企业全部安装了脱硫设施,实施了烟气旁路铅封。依法对省直收排污费的23家电力企业及时进行现场核定,并建立了月报和季度通报制度,对进度落后地区加强现场督查和指导。
加强污染源自动监控能力建设。根据环保部的要求,我省组织开展检查验收工作,全省12个监控中心均通过验收,实现了不间断监控。提高企业自动监控设施的安装率。全省726家重点企业,水排放口自动监控设施安装达到100%,废气排放口安装达到99%。组织对64家电力企业和城市污水处理厂自动监控设施第三方运营试点工作,53家城市污水处理厂实行安装自动采用装置试点工作。目前,第三方运营工作正在按计划开展,自动采样装置安装试点工作完成,并与省实行了联网,可以随意采样、留样,丰富了执法手段。
通过开展环保专项行动,推动了污染减排,促进了环境质量的持续改善。截至11月底,今年全省设区市空气质量二级以上天数平均达到319天,比去年同期增加2天;空气污染综合指数平均为1.74,比去年同期下降4.92%;七大水系三类和好于三类水质的断面比例达47.2%,比去年同期上升5.2个百分点;五类和劣五类水质断面比例比去年同期下降7.3个百分点。
9、淮河流域污染与沿线居民得癌症关系得到证实
来源:财经网2010年12月28日
http://news.qq.com/a/20101228/000800.htm
[导读]肿瘤的发生不是单一因素引起的,影响淮河周围居民健康的不仅仅是工业污染,还包括农业污染及生活类污染
【《财经》记者 徐超】12月27日,淮河流域水污染与肿瘤(癌症)相关性研究的负责人之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杨功焕对《财经》记者表示,通过近五年的工作,淮河流域及沿线居民的肿瘤发生与当地污染的相关性已基本证实。
12月17至18日,卫生部疾控局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北京召开“淮河流域癌症综合防治工作中期总结会议暨2010年工作年会”,重点回顾总结几年来的工作,并研究下一阶段的工作重点。
污染和肿瘤的关系是个很难证明的课题,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花了近五年的时间建立了一个监督平台,“基本上证实两者之间的关系”。
杨功焕在电话中告诉《财经》记者,与环保部门的监督不同,卫生部门监督平台所监测的对象是公众的健康结果,并以此平台为基础,摸清污染对健康的影响渠道,包括污染物排放之后如何通过地表水、地下水,汇入饮用水,最后进入人体。“这里所说的污染也不仅仅是工业污染,还包括农业污染及生活类污染。肿瘤的发生不是单一因素引起的,有化学工业品的作用,也有其他因素,有时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会是1+1>2。”
至于下一步的工作重点,杨功焕表示,一方面是进一步搞清污染与肿瘤发生之间的小环节,另一方面则是进一步深化监测平台的建设。所有的监测数据都会放在工作平台上,同时,一部分数据将会向公众开放。
这样做不但可以给政策制订者提供科学参考,也可以有效教育公众更好地监督企业的污染排放,杨功焕说,这样才能真正实现2005年国务院要求的“环境与健康的监测平台”。
随着淮河流域众多“癌症村”不断在国内外媒体上曝光,2004年11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作出批示,要求卫生部、环保总局、水利部、发改委以及沿淮各地方政府做深入的调查研究,并真正弄清情况,找出问题。
之后,2005年7月,由杨功焕牵头的淮河流域水污染与肿瘤(癌症)相关性研究,也正式启动。
10、紫金矿业董事长被罚70万 政府轻处理引不满
来源:中国经营网 2010-12-28
http://www.cb.com.cn/1634427/20101228/176632.html
福建省环保厅再开罚单:对紫金矿业董事长陈景河、常务副总裁邹来昌分别处以705997元、449768元的罚款。
2010年7月3日,中国的紫金矿业污水外泄导致中国福建汀江流域发生重大污染,直接经济损失达3187.71万元。时隔半年后,福建省环保厅再开罚单:对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景河、常务副总裁兼紫金山金铜矿矿长邹来昌分别处以人民币705997元、449768元的罚款。
此前,福建省环境保护厅已经对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罚款956.31万元,并责令其采取治理措施,消除污染,直至治理完成。
两高管被罚115万
昨日,福建省环保厅发布公告称,对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景河、常务副总裁兼紫金山金铜矿矿长邹来昌分别处以人民币705997元、449768元的罚款。
今年12月14日,福建省环保厅依法向陈景河、邹来昌送达了《福建省环境保护厅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和《福建省环境保护厅行政处罚听证告知书》,明确告知其依法有权要求陈述申辩和听证。
收到告知书后,陈景河向福建省环保厅提交了《陈述与申辩函》,但未要求听证。陈景河提出“本人是紫金矿业集团公司的董事长、法定代表人,不是法律规定的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也不是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的陈述与申辩。
然而,陈景河等人的申辩显然并不能让人信服。福建省环保厅昨日在其官方网站上开出罚单通知,对外发布公告称就紫金矿业 “污染门”事件对紫金矿业董事长陈景河罚款70.6万元、常务副总裁兼紫金山金铜矿矿长邹来昌罚款44.98万元。
福建省环保厅在公告称,根据《水污染防治法》对造成重大或者特大水污染事故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可处上一年度从本单位取得的收入百分之五十以下的罚款的规定,作出上述金额处罚的。
至于罚金标准,环保厅表示,去年陈景河从紫金矿业取得收入为141.2万元,邹来昌去年收入为89.95万元。两人合计被罚115.6万元。
地方政府轻处理引不满
2010年7月3日和7月16日,紫金矿业紫金山金铜矿铜矿湿法厂先后两次发生含铜酸性溶液渗漏,造成汀江重大水污染事故,直接经济损失为3187.71万元。
此前,福建省环境保护厅已对此环境污染事件开出了最大一笔罚单,重罚紫金矿业956.313万元人民币,并责令其采取治理措施,消除污染,直至治理完成。加上此前被罚的2906万,紫金矿业公司及相关负责人在污染事件中被罚金额已经超过三千万。然而,3000万的罚款,这对于今年上半年净利润就超过27亿元的紫金矿业来说,是彻彻底底的九牛一毛。
值得注意的是,紫金矿业的股价4个月间翻了近一倍。众多券商预测以紫金矿业的身份不可能被课以巨额赔偿如今也坐实。除此之外,在污染事故中紫金矿业还获得了广告效应,随着黄金金价的上涨、处罚的最终落定,更多逐利的投资者开始疯狂涌入。
除了业界的争议声,地方政府对紫金矿业事件的“仁慈”处理也导致了整个行业不满。一位国内矿业公司高管对媒体表示,紫金矿业事件是个试金石,但处理结果很令人失望,难以达到补偿当地生态损失、惩戒肇事企业的目的。
上述高管表示,国外很多污染环境的案件,单是其中的惩罚性赔偿就达到了一个天文数字。在今年发生的墨西哥湾漏油事件中,英国石油公司最终同意初步赔偿200亿美元的巨额资金,而且这还不是赔偿上限。“而我们污染了整条江、死了上百万斤鱼,之后冲毁了村庄、死了数名居民,加在一起的赔偿只有2906万元。”(编辑 谢振轩)
11、绿色和平2010年度图片盘点:地球这一年
来源:腾讯绿色 2010-12-28
http://news.qq.com/photon/tpyk/diqiu.htm
共有图片24张,详细内容请点击:http://news.qq.com/photon/tpyk/diqiu.htm
12、中国113城市环境信息公开排名:北京不及格
来源:搜狐绿色 2010-12-28
http://green.sohu.com/20101228/n278555272.shtml
12月28日,公众环境研究中心(IPE)与美国自然资源保护委员会(NRDC)今日发布了最新的“113个城市污染源监管信息公开指数”报告。评价结果显示,2009-2010年度,中国污染源监管信息公开总体上继续扩大,部分城市有明显提升,但环境信息公开的进展还不均衡,部分城市低位徘徊,少数城市不进反退。
两家机构的研究表明:多数城市在污染源日常监管信息公布方面依然虚弱;企业级排放数据的公开依然明显缺失;同时,中国在环境信息公开方式上,又出现了不少创新举措,形成了更多良好案例;一些城市开始就环境管理与NGO展开互动。这些都为环境信息公开的推进注入了新的活力。
2008年5月1日《环境信息公开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正式颁布实施,IPE与NRDC两家机构共同开发了污染源监管信息公开指数,并以此对该法规在2008年的执行情况进行了评估,确认环境信息公开已经艰难破冰,但尚处于初级水平,仅有4个城市达到了及格线。
两家机构对113个城市的污染源信息公开状况进行的最新评价显示, 113个城市的平均分达到了36分,比2008年度提高了5分。而60分以上的城市增加到11个,其中冠军城市宁波率先攀上了80分档位,紧随其后的是深圳、上海、台州等城市。
公众环境研究中心(IPE)主任马军表示:“此次评价报告着重通过纵向对比,明确哪些城市在环境信息公开上取得进展,哪些城市出现停滞甚至退步。同时,通过在省内各城市之间、省会城市之间、直辖市之间进行的横向对比分析,识别各个对照组中的领先城市和薄弱环节,促进城市间更好地相互借鉴。”
通过对两年评价结果的对比分析,可以看出嘉兴、佛山、中山等城市信息公开程度有较大提升,而太原、杭州、赤峰等城市的得分则明显下滑。而横向对比分析则显示,天津、石家庄、呼和浩特、贵阳、珠海等城市在相应的对照组中表现不佳,有必要借鉴良好实践加以改进。
应邀参加PITI评价结果发布的部分城市分享了加强环境信息公开的经验和体会。重庆市环保局陈盛樑主任说:“既然国家有环境信息公开的法律,地方就必须执行。作为重庆市环保部门,我们在实际操作中也尽可能协调相关部门把环境信息公之于众。”
宁波市环保宣教信息中心谢晓程主任表示:“宁波市环保局通过建立信息公开机制,创新环境信息公开方式,充分保障公众的环境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使环保部门的权利在阳光下运行。”
黄石市环境保护局信息中心主任唐元鹏谈到:“今年五月,我们有幸参加了在山东文登举办的‘污染源监管信息公开研讨会’,听到了来自全国各地环保部门有关环境信息公开的好经验,很受启发。特别是会议提出的环境信息公开是增强公众知情权,能有效调解公众与企业、与政府部门之间的矛盾等观点,给了我们很大触动。于是我们回去就对原有的环保网站进行了改版,极大地增强了其信息公开功能和用户友好性。从我们内心上讲,很希望通过信息公开,努力打造服务型政府,改善政府形象。”
NRDC(美国自然资源保护委员会)中国环境法项目主任王立德律师,对2009-2010年中国环境信息公开的里程碑事件进行了回顾与分析。他谈到:“下一步重点应是加强企业一级的污染信息公开。目前法规只要求少数列入黑名单的公司公布污染信息,实际上即便这样也很少真正公布。而国际常规做法是建立污染物排放与转移登记制度(PRTR),让各公司有动力竞相提高环境绩效,加强公众监督,增强政府执法能力,共同保护环境、降低污染。鉴于中国近年在环境信息公开方面所取得的重要进展,创建中国的PRTR 将是水到渠成的下一步措施。”
与会的专家学者也从专业的角度作出了点评,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竺效博士表示:“PITI评估结果,尤其是‘全明星阵容’,再次给予我们信心,使我们坚信在我国完善政府环境信息公开执法是现实可行的,关键在于我们需要改变对环境信息公开执法工作的认识,改变理念。此外,我们还应清楚地认识到,环境信息公开工作不应“孤立无援”,应与信息公开后的相应环境行政管理执法工作、环境法律责任追究工作等紧密配合,以最终实现改善我国的环境质量的目标。”
2009-2010年度评价报告的主要发现如下:
环境信息公开水平总体上继续提升
根据评价,113个城市的平均分达到了36分,比2008年度提高了5分。其中82个城市的得分有所上升,占评价城市总数的73%。60分(及格线)以上的城市从2008年度的4个,提高到2009-2010年度的11个,其中2008年度的冠军城市宁波率先攀上了80分档位,其余10个城市分别是深圳、佛山 、上海、台州、中山、常州、泉州、福州、南通、苏州。
环境信息公开的进展并不均衡,呈现出分化趋势
纵向对比,65个城市得分与2008年度比较有较为明显的上升,但同时有15个城市得分下降幅度较大。报告确认了进步最快的10个城市和退步最大的10个城市。
横向比较,东南沿海地区领先优势进一步扩大,上海、福建、江苏、浙江、广东评价城市的平均分均名列前茅;而中西部一些地区不进反退,吉林、江西、内蒙、贵州、甘肃得分垫底。
通过将同省区内城市的得分进行对照分析,发现多数省区内的城市差距较大,其中有9个省区的第一名比最后一名的得分差超过100%。其中省内城市得分差距最大的是广东省,其分差达55.7分。
企业级排放数据的公开依然明显缺失
在本年度中,大量超标违规和强制清洁生产审核的企业没有按照法规要求向社会公布其排放数据,而当地环保部门没有依照法规要求对其中任何一家进行罚款,并代为公布。
在企业级排放数据公开方面,常州、天津泰达、徐州铜山等形成了一些难得的良好案例。值得一提的是,自2010年10月起,环境保护部将较为详细的企业上市再融资环境审核报告通过其网站进行公布,其中包含企业3年来排放数据,这一良好举措值得借鉴。
一些地区的进展未能常态化
2008年北京奥运之前,北京以及山西、河北等周边地区加大了环境集中整治力度,分别公布了一批污染企业,但随着奥运结束,这些好的做法未能延续,造成周边多个城市得分下降。2009年济南全运会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与广州亚运会,都使得当地及周边一些地区的环境信息公开程度提高。但因大型活动而扩大的信息公开如何能够常态化,成为一个难题。
一些地区开始就环境信息公开与NGO展开互动
在PITI评价过程中,一批城市就环境信息公开与NGO进行了直接沟通,其中嘉兴、北京、中山、烟台、保定、银川较为积极;2010年5月,环境信息公开研讨会在山东省威海市召开,与会的环保局官员与NGO和媒体共同探讨推进环境信息公开的工作;2010年11月,公众参与论坛在浙江省嘉兴市召开,环保局官员与NGO、媒体、社区代表就环境信息公开进行了深入交流;2010年来,重庆市、天津泰达开发区等都主动和NGO进行沟通,探讨中都包括环境信息公开议题。这些沟通促进了一些地区信息公开的扩展。
“全明星”得分的提升印证信息公开的现实可行性
与2008年度评价相同,我们将2009年度PITI评价的8个细项冠军的得分组合在一起,再次推出年度“全明星”阵容。2009-2010年度“全明星”阵容的总分高达95.3分,比2008年的89.5分高出了5.8分。2009-2010年度PITI“全明星”阵容的突出表现,再次凸显在中国当前的社会经济条件下,污染源监管信息的公开不但是可能的,而且做到较高的水平亦是现实可行的。
13、滑雪场大量采用人工造雪成为耗能大户
来源:辽沈晚报 2010年12月28日14:19
http://env.people.com.cn/GB/13602444.html
滑雪渐成高耗能“奢侈”运动
几场较大降雪之后,越来越多的滑雪爱好者开始涌向沈阳周边的滑雪场,去雪地里尽情享受运动的激情。不过,在全球变暖已成大趋势的今天,在我国北方地区,降雪已经明显减少,整个冬季的雪期也相应不断缩短。而许多雪场为了确保雪质雪量,以及丰富的配套设施来吸引游客,已经开始大量地采用人工造雪的方式,来填补雪量的不足。在这个过程中,滑雪已经渐渐地从人们利用大自然环境而开展的一项运动,转变为如今需要以高能耗为代价来支撑的一项“奢侈运动”。
沈阳周边滑雪场4个月约增加287吨碳排放
随着人工造雪的大范围使用,滑雪场也就成了用水、用电大户。据统计,一台造雪机平均造雪量可以达到每日5吨,这就意味着每天要消耗5吨地下水。另有统计,平均一座大型滑雪场每年要使用地下水5万到10万立方米用于人工造雪。
在消耗地下水资源的同时,造雪机在将水转化成雪的过程中还需要消耗电能来进行制冷和压缩。而一台造雪机的功率平均要达到15—20千瓦左右,如按20千瓦计算,一台造雪机开一天的耗电就是480度。
而一家滑雪场少则拥有三四台、多则有四五十台造雪机,几乎在整个滑雪季都要依赖人工造雪。因此,用电量十分惊人。假如按沈阳周边有5家滑雪场,每家平均日耗电480度,整个雪期4个月计算,约耗电28.8万度。
这个数字按照沈阳目前的燃煤发电来计算,相当于消耗约115.2吨的标准煤,增加了约287吨碳排放。在水资源紧缺和煤炭资源不可再生的情况下,如此耗能的滑雪场几乎成了“能源杀手”的代名词。
缆车、“魔毯”、夜滑等都背负耗能巨债
其实除了人工造雪机外,在滑雪场内高能耗几乎随处可见。比如为了方便滑雪者登上坡顶的索道缆车就几乎是在营业期间一直耗电运行的。而许多雪场为了提升品质,更是引进了“魔毯”,在雪坡上铺出一条时时滚动的“电梯”。
现在许多雪场为了延长营业时间,还开设了夜场滑雪,而这就需要在雪场加设大量大功率的照明设施。但其大量消耗电能的事实也不应被忽略。
可以说,每一个去滑雪的人,在参与滑雪运动的同时,就要背负上巨大的能源负债,让自己的碳足迹迅猛增长。不过,我们并不是号召大家拒绝滑雪。作为一项有益的运动,滑雪的存在是合理的。不过我们每个人也应该正确认识到滑雪运动所带来的高能耗负担,从而更加注重在日常的生活中做好节能减排,为自己“奢侈的运动”做好碳中和,为自己的碳排放买单。
滑雪场对植被的破坏相当严重
在许多环保人士看来,滑雪场对环境与生态的影响是全方位的。通常滑雪场都要位于山区,所以被开发为旅游场所后,难免会不同程度破坏原本就十分脆弱的山地植被系统,削弱了生态屏障对于治理沙尘暴、改善城市人居环境的作用,易引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有资料显示,滑雪场若维护不当,对植被的破坏将会相当严重。春夏季冰雪融化时,滑雪场已开发出的雪道若不植草,将会引发水土流失,进而破坏生态环境。虽然一些大中型滑雪场已经意识到这一问题,并已开始着手夏季的植草维护,但高昂的植草费用仍然让一些资金实力欠佳的滑雪场望而却步。据了解,一个滑雪场正常应用于夏季植草的费用平均约为100多元/平方米,这个成本要比开发雪道的费用还高。 本版稿件均由记者 高鹏采写
14、环保部披露绿色GDP研究结果:污染治理成本高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2010年12月28日
http://green.news.qq.com/a/20101228/000990.htm
“隐身”已久的“绿色GDP”再次“上线”。
12月25日,环保部环境规划院完成并低调地披露了2008年全国环境经济核算(也即俗称的“绿色GDP”)的部分研究结果。
根据《中国环境经济核算研究报告2008(公众版)》(以下简称《报告2008》),2008年的生态环境退化成本达到12745.7亿元,占当年GDP的3.9%;环境治理成本达到5043.1亿元,占当年GDP的1.54%。
这是自2006年第一次公布2004年“绿色GDP”结果之后,第二次公布相关结果。和2004年相比,环境退化成本增长了74.8%,虚拟治理成本增长了75.4%。这意味着伴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其环境和生态日益恶化。
“由于绿色GDP项目的支持单位国家统计局与环保部,对绿色GDP要不要公开认识存在分歧,再加上某些地方政府对报告中的绿色GDP数据和排名比较敏感。”一位长期关注绿色GDP进展的专家告诉本报,“自2004年之后的绿色GDP报告都在做,但再也没有公开过。”因此,《报告2008》向公众公开的希望依然渺茫。
此外,绿色GDP核算体系的前途未卜。它有可能被一个更为“软性”的《中国资源环境统计指标体系》(以下简称《指标体系》)取代,后者由国家发改委、统计局、环保部、水利部等多部门联合制定,侧重于强调资源与环境的耗费强度,而不是其市场值,即不是货币量,不与GDP挂钩。
环境污染对GDP的
扣减指数为1.5%
从计算范围上来看,《报告2008》完善了《中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研究报告2004》(以下简称《报告2004》)的计算方法,后者为中国第一份也是目前惟一一份被公布的绿色GDP核算报告。
从理论上来看,一个完整的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包括两部分,一是包括五类自然资源耗减成本(耕地资源、矿物资源、森林资源、水资源、渔业资源)和两大项生态环境退化成本(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但由于基础数据的缺失和技术水平的限制,自然资源耗减成本还无法纳入进来,只能计算环境退化成本。《报告2004》只计算了环境退化成本中的环境污染成本,四年之后的《报告2008》增加了生态破坏成本,使得统计范围相对更为全面。
根据《报告2008》,2008年的生态环境退化成本达到12745.7亿元,占当年GDP的3.9%。其中环境污染成本为8947.5亿元,生态破坏损失(森林、湿地、草地和矿产开发)为3798.2亿元,分别占生态环境总损失的70.2%和29.8%。
就环境污染成本而言,《报告2008》显示,2008年比2007年增加了1613.5亿元,增长了22.0%,增幅略高于2007年。“这一增长速度,远远高于同期GDP9%的增长速度,这是对我们现有经济发展模式不可持续的最好说明。”WWF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主任杨富强对本报评论。
《报告2008》课题组专家指出,目前的核算结果还不能完整反映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损失,因为报告没有将在核算方法上不够成熟以及基础数据不具备的环境污染损失和生态破坏损失若干项目计算在内。
即便如此,2008年的环境的虚拟治理成本已经高达5043.1亿元,比2004年增长了75.4%。所谓虚拟治理成本,指目前排放到环境中的污染物按照现行的治理技术和水平全部治理所需要的支出。
在每年的GDP总量里,减去这部分虚拟治理成本,方能体现其对环境的部分欠账。“2008年的GDP环境污染的扣减指数为1.5%。”前述环保专家对记者指出。
“绿色GDP”报告:隐身?被革命?
目前,尽管《报告2008》的编写单位环保部环境规划院只是在自己的网站上简单公布了一个结论,并未公布更为详细的内容,但这已打破了绿色GDP“隐身”的状态。
据本报记者了解,事实上从2004-2008年,绿色GDP的报告一直在编制之中,但自从2006年第一次高调公布2004年“绿色GDP”结果之后,随后的绿色GDP报告就突然“隐身”,再也没公布过。
“绿色GDP的突然沉寂,是因为绿色GDP的研究和公布受阻,这既与技术上的争议因素有关,也与部门之间主导权之争相连。”前述关注GDP进展的学者指出。
在技术层面,资源和环境能否定价以及如何定价,资源耗减成本与环境退化成本之间能否相加,相加之后如何与GDP挂钩,这一系列的问题,学界并未达成共识。
在部门协调问题上,绿色GDP的核算涉及到统计、农业、林业、水利、环保等相关部门的通力合作,到底是环保部还是统计局主导,也存在不同意见。之前,国家统计局官员曾公开表示过对环保部“高调”、“越权”的不满。
环境规划院副院长兼总工程师王金南曾表示,绿色GDP项目由国家统计局和环保总局两个政府部门共同主持,所以发布结果必须经政府部门同意,而假如这是一个纯粹的学术研究项目,那不会受此限制,研究完就可以发布。
在要不要发布的问题上,双方意见不一。2007年7月12日,时任国家统计局局长的谢伏瞻公开说,“因为国际上现在还没有这个意义上的GDP核算标准,也没有任何一个国家采取这样的核算方式,所以还不能够公布这些数据或者真正进行价值量的核算。”
对此,环保部持有不同意见,即认为环境核算取得的阶段性成果也应向社会公布。但双方并未取得共识,再加上一些地方省市对两部委施加压力,自此绿色GDP就再也没有对外公开。
此外,绿色GDP核算体系还面临“被革命”。在绿色GDP核算难以开展的情况下,国家已经开始研究另外一套指标体系,用以反映经济发展与环境资源之间的关系。”前述长期关注绿色GDP进展的学者对记者透露。
记者了解到,2008年8月,国家发改委、国家统计局、环保部、水利部、国土部等多部门启动了《中国资源环境统计指标体系》制定工作,该《指标体系》在两年半之后已进入多部门会签阶段。
据悉,该《指标体系》是一套反映国家层面的资源、环境、生态和应对气候变化四大领域的核心指标,在指标设置上,不仅有当期消耗、排放指标,还有资源存量指标、环境指标和生态质量指标。
前述长期关注绿色GDP进展的学者对记者解释,这套体系与绿色GDP是表述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的两种思路。后者强调在GDP基础上的挂钩,强调资源环境的市场价值,能体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程度,而前者则与GDP脱钩,是一个松散的统计指标体系,而不是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只能反映行业间(如工业、交通)的资源环境强度(行业产值的资源环境消耗量)问题。
至于前者会不会取代后者,他表示:“现在还不好说。”“但这不能影响绿色GDP的核算体系研究成果的公开。”杨富强对记者强调,“尽管存在诸多技术上的缺陷,但这些缺陷都可以设法完善,绿色GDP的价值都不可替代。作为学术成果,不应当对社会隐身,而应该尽快公开,刺激中央和地方更好地反思现有的难以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式。”
15、污水处理厂形同虚设:松花江治污十年螺旋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2010-12-28 申剑丽
http://news.h2o-china.com/html/2010/12/671293499747_1.shtml
2010年12月18日,冰雪覆盖下的哈尔滨。
出租司机老罗驶过道里区一处公路桥,眼睛盯着后视镜:“看,桥下沟里的水,发黑。夏天简直熏得人受不了!”
这是何家沟,哈尔滨主要的生活污水排污沟之一。两三米宽的沟水缓缓流淌,灰黑的色调与两旁的白雪对照鲜明。而这样的沟,在哈尔滨还有好几条,最终都直接汇入松花江。
按照市环保局的说法,何家沟将在年底前整治完毕。但即便如此,哈尔滨市民心里依然深感不安。2005年、2010年松花江两次震动全国的江体污染事件之后,民间环保组织黑龙江省环境文化促进会工作人员宛凌迅等人实地调研发现,在松花江上游吉林省吉林市哈达湾工业区等地,仍有化工企业在排放黑色污水,成为江水污染的重大源头。
回溯过去十余年,多位土生土长的哈尔滨人都感觉,松花江的水质经历了从清澈到污染,又逐渐好转的过程。这十年,同时是中国经济突飞猛进的十年,但环境保护工作却排在经济指标后面,受到多年的忽视。
直至近几年,不堪忍受的松花江屡次发出预警甚至因人为灾难而丧失功能时,加强治理的反思才得到重视,各种内外的监督力量,开始推动环境治理缓慢前行。
“污染总是一点一滴积累来的,治理的过程也只能是逐渐改善,并且比污染本身要花费更大的人财物代价,效果也未必很好,我们盼望有更加前瞻性的制度,防患于未然。”宛凌迅说。
清冽江水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高粱……”这首传唱一时的歌曲,今天哈尔滨人还在哼唱。
用宛凌迅的话讲,伴随歌曲出现的松花江意象,美得没边。作为上世纪50年代生人,宛凌迅隐约记得幼年时期和小伙伴们手捧江水直灌嘴里的甘甜和清冽。“60年代,松花江的水还可以直接饮用呢。”
同为60年代生人的王群,也有类似记忆。小时候哈尔滨很流行吃开江鱼,每年春末江边就撒开了捕鱼网,而如今可捕捞的鱼越来越少,大家吃得也少了。
除了喝水吃鱼,那个年代还给姑娘们留下了专属记忆。王群记得,1980年代初,女孩子们特别喜欢夏天到江里游泳洗衣服。那时刚20出头的她,在松花江边一所中专读书,每逢休息就和同学们到江里洗衣服洗头,“基本上不用什么肥皂洗发精,直接用江水洗,那头发就滑滑的。”
1980年代中后期,王群眼里的江水开始变化。“1990年初,跟记忆中的江水完全不一样了。清澈见底的松花湖没了,泛蓝的松花江也开始灰蒙蒙的,开始有化工原料的气味,自来水也不再甘甜了。”
而宛凌迅看到的变化,来得更早。较早参加工作的他还记得,自1970年代始,松花江水质开始逐渐变化。“我查了很多资料,在1970年代松花江主体水质能够达到三类水,1980年代末期只能达到四类水了,到1990年代中期,基本上就不能游泳了。”
而实际上,松花江污染的肇始来得更早。上世纪50年代,国家在吉林和黑龙江等地布局化工项目时,对环境保护就考虑不周。民间环保组织“绿色龙江”负责人张亚东指出,那时候江水的整体底子还比较好,但污染的隐患已经埋下。
黑龙江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原副院长翟平阳调研发现,在1980年代,松花江就存在着严重的汞污染,污染源来自于上游的中石油吉林石化公司。在对上千名沿江渔民头发里的汞含量的检测发现,经常吃江鱼的渔民体内的汞含量,比普通人高出几十倍甚至上百倍。
但类似的污染情况,当时市民鲜有知情,汞污染的情况也仅零星见诸于一些学术刊物。直至2005年松花江吉化爆炸事件后,才被逐步披露。
化工事件
而松花江水质明显变差,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在2000年后逐步加重。
王群逐渐发现,松花江里的脏东西越来越多,灰黑的一片片漂浮在水面和江边上,游泳的人越来越少,来江边洗衣洗头的人更是绝迹。虽然松花江还是饮用水来源,但很多市民都将直饮水换成了矿泉水,来自松花江的自来水仅用来洗菜、洗衣。
沿线化工企业及生活污水的排放,使得松花江污染与日加剧,并最终酿成2005年和2010年两次震动全国的松花江水体污染事件。2005年11月13日,中石油吉林石化公司双苯厂苯胺装置发生爆炸着火事故,约100吨苯类物质流入松花江,造成严重污染,沿岸数百万居民受到影响;2010年7月28日,新亚强公司和吉林众鑫集团的7138只化工桶被洪水冲入松花江,引起吉林市及松花江下游地区的污染事件。
王群记得,2005年那次市民极为恐慌,每天都盯着新闻看污染物的控制转移情况。超市的矿泉水一度脱销若干天,实在买不到水的市民,只能喝自来水。环保组织“绿色龙江”工作人员、当时还在哈尔滨工业大学读书的张亚东,记得自己连续三四天没洗脸刷牙,“食堂可以有地下水喝,但清洁用水成为奢侈品,大家都把大瓶小瓶攒着。”
此次污染事件,虽然导致国家环保总局局长解振华引咎辞职,但类似的事件仍未禁绝。过去这10年,污染也确实在不断加剧,到了不得不治理的地步。自2005年松花江为首要标志的水污染事件密集而来。
2006年8月20日午夜,吉林省蛟河市吉林长白山精细化工有限公司在异地处理生产废液的运输途中,将约10立方米的废液违法倾倒于牤牛河,致使河水污染。幸亏此时哈尔滨的自来水取水源头已从松花江改为磨盘山水库,才未造成重大影响。
虚惊一场后,哈尔滨市民开始理智看待。“一分为二地说,最近十年,由于政府的努力和投入的加大,松花江水质确实经历了一个从好到不好,再到重新逐渐好转的过程。”宛凌迅和王群认为。
而在污染和控污双推进的过程中,国家的环保体制也在悄然变化。对比2005年、2010年两次重大事件面前的部门应对,哈尔滨市环保局水环境管理处副处长杨伟光认为,后者的应急处理措施比前者更为完善。地方环保部门的效力得到提升。据杨伟光介绍,在今年哈尔滨市率先成立了由相关部门参与组建的环保委,并主要从官员考核、纪委监督等多方面,推动环保工作取得实效。在市政府一级,将流域水质纳入市政府考核目标,并与各区县政府签订目标责任状,由地区各主要领导担任河段长,对官员考核试行环保指标一票否决制。
环保死结
然而,松花江的未来,却依然是不那么妙。
虽然越来越多的哈尔滨居民捍卫这条母亲河的意识在加强,但松花江沿线多处化工污染企业及地方政府的环保意识,依然不容乐观。
“就我们调查发现,由于经费不足或故意节约成本,很多沿江污水处理厂实际上形同虚设,往往是有人来查才运转一下,不来查就不运转。对此,地方政府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宛凌迅说。
而危害更大的,则是基层环保监察机构还大量存在靠污染罚没款维生的趋利行为。“如果发现有企业超标排污,当地环保监察人员会到场罚款,但只要罚款比正常罚款交得多点,企业就还可以照常排放。”
类似情况,他们在哈尔滨、大庆等地都发现过。在大庆湿地的局部污水处理厂,甚至基本不工作,直接将恶臭的黑水排放到河道里。
“工厂的人说湿地有自我净化功能。可是这样摧残,湿地能撑到哪一天呢?”宛凌迅反问说。
综合看,宛凌迅认为,虽然近几年政府确实为污水处理投入不少人才物力,但鉴于部分基层环保部门不正之风的存在,以及排污企业的违规操作,使得污染治理进度很慢,实际成效不大。
在松花江沿线的部分城市,一些地方水的颜色比酱油还深。“比如现在正建的污水处理厂何家沟,夏天都是稀沥青状,那时候万一掉下去,即便淹不死,也得活活堵死”。
采访中,有关部门也向记者坦承环保监察存在的盲点。杨伟光透露,仅哈尔滨辖区的河段,除了20多家国控、30多家省控涉水重点污染企业外,环保局对一些小型化工企业的排放信息,掌握得并不精确。
据杨伟光介绍,污染数据的搜集和执法力度都是问题。目前,全省环保系统联网的污染企业监控平台上,还主要是国控和省控企业,由于现场调查成本人力等因素,罕有覆盖小企业。并且,这种联网还主要是省内共享,看不到同流域其他省的污染企业信息。
从上游吉林省吉林市看,现在一些大的企业基本上可以做到达标排放,但一些石化炼制的小企业,达标排放情况仍然不能说彻底达标。“并且,从最近刚刚发生的化工桶事件看,大企业的事故处理能力,也仍需提升。”杨伟光说。
而这无疑需要上下游联动,乃至环保监察系统的升级。因此,在更高层面上出台系统制度,加强跨省流域污染治理的协调,加强污染企业通报及社会监督,成为业界及官员的共同呼吁。
一位不便透露姓名的哈尔滨某省级机关公务员就直言,按照常理,类似松花江、淮河的跨省流域属于国有,理应得到大家的爱护,但实际情况却不尽然。
“正因为属于国有,但实际上产权确是虚置,污染成本也不高,因而相关企业、个人排污往往为所欲为。而有关部门的监管不可能处处到位、时时到场,也是监管难的原因。污染的治理,到最后变成了诉诸道德的自觉行为。”该人士说。
而彻底的解决之途,还在于统一管理。中国人民大学校务委员顾海兵认为,正因为多数环境保护的对象并无边界,具有巨大的公共性,更应该在全国一盘棋原则之下进行定位。
“考虑到环境问题的整体性,环保要实行垂直管理。像黄河这样的河流,根本不是单个省市管得过来的,如果没有强有力的垂直体系,环境问题的死结是解不开的。”
16、北京地下水开采已到极限 拟禁止开办高用水企业
来源:经济参考报2010年12月28日 赖臻
http://green.sina.com.cn/news/roll/2010-12-28/093821719417.shtml
“今年看不到雪了!”24日,北京一家报纸的气象专版赫然印出这样的标题。2010年的年终岁尾,当全国各地陆续迎来不同程度降雪的时候,北京 还在为首场雪何时飘落伤透脑筋。气象专家说,北京未来一周都是晴天,无雪,这种情况在最近22年里从未有过。
比气象部门更急的是水务部门,整个城市被干燥的空气包裹,两个多月无有效降水,对这座2000万人口的超大城市意味着什么?即使11月份完成了从周边省份输水的工程,也不够北京一个月的用量。
水,北京之困。水,从没有像今天这样珍贵。
连续12年干旱少雨 地下水位采用已到极限
北京市气象局气候中心主任郭文利告诉记者,北京境内没有大江大河流过,因此用水难以摆脱靠天的局面。一般情况下,主汛期的降水能占到北京全年降水的1/3甚至更多,然而今年汛期的平均降水量为52毫米,仅为常年同期的25%,为1960年以来最少。
北京水务部门也认为,自1999年以来,北京进入明显的少雨时期。粗略估算,北京10年少降了200多亿立方米的水,相当于20个密云水库的蓄水量。
气象部门监测显示,2010年1月以来截至9月30日北京平均降水量为463.1毫米,比近十年均值偏少44.8毫米,比去年同期偏少31毫米。北京市部分地区土壤有不同程度的旱象出现,其中东南部地区存在中旱,局部地区达到重旱。
郭文利告诉记者,尽管10月份有一些降水,但对水库蓄水几乎没有帮助。“要改善水资源缺乏的状况,从气象上说,主要是靠汛期夏季的强降水。”
来自北京市水务局统计,北京每年需水量达到37.9亿立方米,除了水库储存等因素外,尚有17.9亿立方米的缺口。“北京的水资源非常紧张,缺水的问题已经变成了常态。”北京市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总工张彤表示。据了解,目前维系首都人口的水资源利用量的2/3都来自于地下水。可是,由于开采过度,地下水水位已严重下降。在2014年南水北调工程完成之前,北京还要继续抽取地下水,预计地下水位将下降到平均30米左右。
水问题专家王建表示很多地下水历经千百万年形成,其补给是个非常缓慢的过程,一般作为战备水源,不到万不得已不能动用。但事实上,北京已提前支取,“在用水极度紧张的情况下,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抬高企业准入门槛 从根本控制人口增长
北京市水务局水资源处处长戴玉华认为,北京缺水的另一个原因是人口增长过快。近22年的用水数据显示,作为以往的用水大户,工业和农业的用水量呈现大幅下降,但大生活用水却在迅速增加。
北京市节约用水管理中心副主任何建平认为,大生活用水量的快速增多,与城市人口增长和建筑面积扩大及服务业快速发展有密切关系。据了解,大生活用水包括居民的日常用水及宾馆、餐饮等用水。此外,滑雪场、洗车店、洗浴中心等用水也统计在生活用水之内。
在国务院批复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中明确提出,北京2020年人口控制在1800万。但根据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合理调控城市人口规模专题调研组的报告称,截至2009年底,北京市实际常住人口总数为1972万人。
人口的增长正在严重透支北京的生存基础,而这种缺口还可能继续增加。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侯东民表示,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对人口猛增的症结及调控 缺乏准确的认知。“人口过快增长是某种经济增长方式的结果,矫正此种局面表面上是指向人口管理,实际上主要措施必须指向经济管理的改善。”
侯东民指出,企业准入应是落实城市定位的根本保障。然而首都独特的区位优势对外界有强大的吸引力,工商登记基本照单全收,企业增速降不下来。若 以可能牺牲一点G D P增速为代价,有力地约束企业准入,加上旧有企业升级及配合其他方式,戳破北京人口增长泡沫并非难事,也是在水资源危机下不能不采 取的措施。
也有专家指出,服务业中的高耗能行业也应列入退出计划,相关部门对服务业耗能的审批也应该制定标准并严格执行,引导第三产业科学发展。
居民节水加大宣传 行业用水规范更细化
“不节水只会加剧矛盾。”北京市水务局水资源处处长戴育华说,2014年南水北调只给北京解决10亿立方米水,不可能完全解决水资源匮乏的问题,“除了靠天,还得靠自己。”
据了解,北京对农业、工业用水可以采取了一系列强制措施,但是对待居民用水却没有更好的办法。北京市节水办统计调查显示,北京居民生活用水存在不少隐性浪费,目前,城区居民每户月均用水量在8吨左右,月用水量超8吨的用户超过了50%至80%不等。北京城市节水专项执法分队队长李士嵘认为,首先要转变消费者和经营者的观念,不是有钱了水就可以随便用。
同时,现行的法规政策存在着处罚力度不大、规定不够细化等弊端。例如对洗浴场所用水设施失修、失养导致浪费用水,按现行法规最高只能处罚1万 元;使用明令淘汰用水器具的,每件也只能罚款100元。对企业来说,这些罚款简直是九牛一毛。而很多违法行为,又因隐蔽性太强而很难获取证据。
据悉,北京正酝酿修订《北京市节约用水办法》。规定,将禁止开办高档洗浴业、以水为原料的生产企业、滑雪场、高尔夫球场以及月用水量超过5000立方米的戏水、游艺经营场所等高用水企业。在用水应急措施中,一旦本市发生供水突发事件或者在用水量达到日供水能力90%时,经政府批准,应当停止这些用水企业的生产经营用水。
对于新的用水项目审批,相关部门制定本市产业投资项目指导目录和限制发展项目名录,限制落后、耗水量高、用水效率低下的产业项目。列入这一名录的,发展和改革行政主管部门、环境保护部门、商行政管理部门以及技术监督检验部门均应对其有所处置。
修订版中还增加了多条奖惩条款,例如用水单位未按规定进行水量平衡测试或发现浪费用水不及时整改的,由节水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并处2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扣减用水单位30%以下的用水指标等;单位或个人举报浪费用水的行为,将获得奖励等。
特别关注:
想要看更多的环境信息,请点击下面网址:
绿家园记者沙龙网:http://www.greensos.cn/ljy/html/gyljyzyz/ljyzyzzy01.html
绿家园记者沙龙英文网:http://eng.greensos.cn
绿家园新地址:东城区炮局胡同二条 21号
绿家园电话: 010-84039930
欢迎大家关注绿家园江河信息博客和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