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众参与 江河信息 十一月三十日绿家园江河信息导读:  (编辑:丽英)

十一月三十日绿家园江河信息导读:  (编辑:丽英)

2010-11-30

 

十一月三十日绿家园江河信息导读:  (编辑:丽英)

 

联合国坎昆气候变化大会专题报道:

1、新浪环保:     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坎昆会议

http://news.sina.com.cn/z/cancun2010/index.shtml

2、搜狐绿色:     坎昆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寄望坎昆

http://green.sohu.com/cop16/

3、腾讯绿色:     联合国坎昆气候谈判大会特别专题

http://news.qq.com/zt2010/hitcancun/index.htm

 

江河十年行2010系列报道:

4、凤凰网公益:    凤凰网公益江河十年行2010专题报道(11月24日-12月6日)

http://gongyi.ifeng.com/special/jiangheshinianxing2010/

5、江河十年行2010之四――世界自然遗产怒江边的铺面房

 

环境资讯:

6、21世纪经济报道:  “十二五”新添指标 氨氮、氮氧化物减排10%

http://news.qq.com/a/20101130/000557.htm

 

地方信息:

7、中国广播网:    江苏无锡太湖边近千亩良田变成垃圾场

http://green.sina.com.cn/news/roll/2010-11-30/144621559114.shtml

8、中国新闻网:    武汉环保治污用智能系统 实现24小时定位监控

http://green.news.qq.com/a/20101130/000874.htm

9、中新社:      西藏立法保护湿地 三类环境将建保护区

http://green.news.qq.com/a/20101130/000832.htm

10、人民日报:     江西彭泽:“日排万吨污水入长江”系夸大其词

http://env.people.com.cn/GB/13351848.html

 

环境污染:

11、人民视线:     昆明滇池暴发蓝藻  湖水如绿漆

http://env.people.com.cn/GB/13358240.html

 

环境曝光:

12、一财网:      绿色和平:纺织重镇存在严重环境污染

http://www.yicai.com/news/2010/11/614546.html

13、央视《焦点访谈》:  江苏淮安违法开发区排污严重 当地政府放任包庇

http://news.sina.com.cn/c/sd/2010-11-29/231421554246.shtml

 

节能减排:

14、21世纪网:     节能减排困境:“摁下了葫芦,起了瓢”

http://www.21cbh.com/HTML/2010-11-30/2OMDAwMDIwODI2OQ.html?source=hp&position=talk

15、财经国家周刊:   节能减排“变异”:降耗冲动下的错杀式淘汰

http://env.people.com.cn/GB/13359455.html

 

深度报道:

16、《新世纪》周刊:   引海水入新疆可行性有争议 尚未获国家批复

http://news.sina.com.cn/c/sd/2010-11-30/105621558111.shtml

17、新京报:      武汉一经适房小区建在污染土地上 未环评先开工

http://env.people.com.cn/GB/13351154.html

18中国环境报:     如何推开公益诉讼“拦路虎”? 

http://www.cenews.com.cn/xwzx/fz/qt/201011/t20101129_689821.html

 

环境评论:

19、新京报:      有毒土地上的经适房如何“康居”

http://news.sina.com.cn/pl/2010-11-30/083121556957.shtml

 

特别关注:

想要看更多的环境信息,请点击下面网址:

怒江网:http://www.nujiang.ngo.cn

绿家园记者沙龙网:http://www.greensos.cn

绿家园记者沙龙英文网:http://eng.greensos.cn

绿家园新地址:东城区炮局胡同二条 21

绿家园电话: 01084039930已经恢复使用

欢迎大家关注绿家园江河信息博客和微博:

http://blog.sina.com.cn/chinagreennews

http://t.sina.com.cn/chinagreennews

 

 

 

 

1、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坎昆会议

来源:新浪环保 2010-11-30

http://news.sina.com.cn/z/cancun2010/index.shtml

2、坎昆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寄望坎昆

来源:搜狐绿色 2010-11-30

http://green.sohu.com/cop16/

国际乐施会名誉主席罗宾逊:气候变化不仅是未来的问题,更是现在面临的挑战,其影响正在危及全球的民众。首当其冲的那些人已经在遭受饥饿、贫穷、疾病和不公平,妇女通常受到最严重的影响。

坎昆的成功可以为取得一个全球性气候协议奠定基础,这个协议将使人们免遭气候变化的威胁,一个体现气候公平的协议。就是为了这个原因,我才会去坎昆…

详细内容请点击:http://green.sohu.com/cop16/

3、联合国坎昆气候谈判大会特别专题

来源:腾讯绿色 2010-11-30

http://news.qq.com/zt2010/hitcancun/index.htm

大多数国家的元首不会参加坎昆气候峰会,也是吸取了2009年12月哥本哈根气候大会的教训。当时,各国元首参与了最后的“讨价还价”,但取得的成效一般…

详细内容请点击:http://news.qq.com/zt2010/hitcancun/index.htm

相关内容:《视界》坎昆会议特刊 “走近2012 系列

No.1 受伤的地球:折翼雨林 :http://news.qq.com/photon/tpyk/yulin.htm

No.2 受伤的地球:哭泣的冰川 :http://news.qq.com/photon/tpyk/bingchuan.htm

No.3 中国!中国!:被掩埋的童年: http://news.qq.com/photon/tpyk/shihui.htm

4、凤凰网公益江河十年行2010专题报道(11月24日-12月6日)

来源:凤凰网公益 2010-11-30

http://gongyi.ifeng.com/special/jiangheshinianxing2010/

导读:2010年江河十年行,由绿家园发起,凤凰网公益独家网络合作,全程报道。活动于2010年11月24日至12月6日进行,考察团由权威专家、环保志愿者、主流媒体记者组成,前往中国西南部,记录报道流域内自然生态与人文生态的变化与关联。

2010年活动所涉范围为四川西部、云南西北部的主要河段,包括怒江、澜沧江、金沙江、雅磬江、大渡河、岷江几大水系。

更多详细内容请点击:http://gongyi.ifeng.com/special/jiangheshinianxing2010/

5、江河十年行2010之四――世界自然遗产怒江边的铺面房

文图 汪永晨

 

2010年11月27日早上七点钟的怒江天还是黑的。我们的车往怒江边的小沙坝村开去。那里有我们将要跟踪十年的何学文老爹家。

走近小沙坝村时,仅仅一年的时间,村里村外都是建村市场。前两年一直租不出去的铺面房都租了出去。建村市场一下这么火,这意味着什么呢,还没来得及为小沙坝人高兴,我开始问自己。

可是再往村里走,三年来铺面房子紧闭的街道没有变化的又出现在我们眼前。

2007小沙坝农民新村的街上

农民新村,2010年树长大了,铺面房还关着

租出去的铺面房

我们找到了江河十年行要用十年的时间跟踪的何学文大爹家。今年夏天,何学文的儿子给我打过电话,说老人病了,住院了。今天来之前我还在想着老人的身体好些了吗?

我是在2005年做怒江边潜在移民调查时认识何大爹的。因为他曾经当过村长,对村里的情况熟悉,所有那次他带着我在村里坡上坡下跑了很多家。那次,从老人的眼睛里,我看到了因要建坝让他们搬迁的恐惧与焦急。那次,他也成了我们做的怒江边100个潜在移民中的一个。我把那次的采访记录从怒江网上下载下来,放在这里吧。看看四年前,小沙坝村民还没有被移民时的想法和焦虑。69是当时我采访潜在移民的编号。

69  傈僳族

汪:你叫什么名字?

何:何学文。

汪:您今年多大?

何:75。

汪:上过学吗?

何:上过。

汪:你原来是工作?

何:我原来在法院,因为成分不好就回来了。

汪:后来当农民种地了?

何:对。

汪:你家里有多少地?

何:家里有七八亩。

汪:你听说让你们搬家了吗?

何:钱要到位,我们要自己盖。2000年4月份就不让盖了。

汪:你知道小沙坝有多少户?

何:有100多户。他们提出来以地换地以房换房更难办,老百姓不愿意,我们老百姓就希望在一个地方盖什么样的房子他自己盖,国家有国家的规划,但是最起码在什么地方要给我们自由。

何:县法院的复工复职的报告打到组织部,正式上访要求复职是81、82年,组织部一拖再拖,一直拖到现在,一直拖到2000年,一个月给100块钱。

汪:所以不相信政府了。

何:心里现在还想不通。

汪:你曾在法院工作,有一个环评法听说过吗?

何:谁不同意修谁负责,负法律责任,不同意修要负法律责任,要关起来。

汪:这是谁说的

何:镇长说的。

何:老百姓的公民权、发言权没有,压制老百姓,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的,老百姓天天提心吊胆,地也不敢上肥了。

汪:你抽的烟都是自己种的?

何:对。

汪:你身体还好吗?

何:还可以。

汪:医药费谁出呢?

何:自己出。

汪:你原来工作的单位不给出吗?

何:不批,一个月发100块钱的烟钱。

汪:现在还给吗?

何:还给。

汪:你觉得修水电站可以脱贫致富吗?

何:老百姓爱土地,现在打工的那么多,一点田,没有土地我们活不下来,我们怒江州老百姓只会种田,如果补偿合理我们自己盖房子,你们把老百姓的土地款一亩多少给合理的价格,不同意就没有办法修,老百姓现在不容易。

汪:就是老百姓以后怎么赔都不知道。

何:价格没有说,一亩多少没有说,旱地多少钱一亩没有说,竹子、芭蕉、桐油、水果、果树都没有说。

汪:经济林怎么赔偿,土地怎么赔都没有说。

何:农田水利都没有人修了。这几年什么都没有。原来县里的到农村帮着修水利,县里给一定的资金,老百姓同工同劳,但是现在修电站什么的都没有人管,什么都没有。原来广播电视什么都设计好,现在什么都没有人管。

何:今天开会,明天的记者来今天都安排好了,该说什么不该说什么,老百姓意见很大。以前通过广播传达政策,现在什么都没有了。

汪:他们修水电站用不用当地的劳动力,解决你们的就业?

何:一般不会用当地劳动力。这几年把老百姓害苦了,房子也不能盖,地也不施肥了。

汪:选举委员会还选吗?除了你说的广播都不修了,都坏了?

何:我当了20多年会计,这些钱节约起来,改善文化生活,开会把电视打开各方面的信息都很全,现在什么都不管了。

汪:要修水电站还让什么事情做不了了?

何:勤劳致富靠土地,土地没有就吃不成了。

汪:你们现在还收提留款吗?

何:不收。

汪:什么时候开始不收的?

何:2003年。

汪:现在一个孩子上学多少钱?

何:初中一个学期两百块。

汪:小学呢?

何:160、170左右。

何:一个月60块钱伙食费,65块钱什么费我不知道。

汪:你觉得这个村子里面有没有没有钱上学的?

何:有。

汪:多吗?

何:20左右。

汪:那也挺高的。你们这儿算全国贫困县吗?你们家拿到过救济吗?

何:没有。

汪:村里别的人享受救济多吗?

何:有衣服。

汪:最近还有吗?

何:一年有一次。

汪:怎么评价给谁不给谁?

何:组里评出来的。

何:镇里找过一回,老百姓的土地价格合理,现在这个村委会还想拿10%,小组拿20%。

汪:这个你们不同意?

何:对,一样都不建设还要抽钱。

汪:这是怎么知道的?

何:听说的。

汪:听谁说的?

何:村里发的文件。

汪:我看看你的文件,就是他们说要扣你们地的文件。

何:你是记者吗?

汪:是,你说的那个在哪儿?

何:全体村民在我村辖区的机关团体学校企事业单位和个人都应自觉遵守本村规民约。

汪:你找找哪写着村委会扣10%,小组扣20%。

何:建设单位征用土地需持有县政府镇政府批准文件后由村民小组,农户,村委会,县镇土管部门共同部门共同商定征地事宜,除付作物费归农户外,整地费的30%归村民小组集征整地费,70%归农户作为生活安置费。

汪:就是说征地30%要归村民小组集体征地费。你觉得他们那30%是用来干什么?

何:以前是修水库节水。

汪:这是大家讨论制定的吗?

何:不知道。

汪:没有通过你们讨论吗?

何:没有通过我们,村委会制定的。第一章,总则,第二章社会治安,第三是村风民俗,第四章乡邻关系,第五章婚姻家庭,第六章:计划生育,第七章土地管理,第八张保护森林,第九章保护农作物,第十章服兵役,第十一章村民自觉学习义务教育,第十二章其他,第十三章本村规民约的实施。

何:不收提留款了,就土地占用还收。

汪:你觉得不合理?

何:本来就没有多少钱,不能抽成了,土地也没有了,以前是占得少可以收30%,现在把地全弄了不应该收这么多,要过生活嘛。

汪:我把这个拍下来。这个是多少条?

何:第七条。宪法里也有,12大,13大,14大,15大,16大我都买了,我都看了,要用法律保护自己。

这是怒江边的一位农民老人,对宪法的理解与对现实的看法。

坐在火堆前的何大爹

江河十年行2008年采访何大爹

今天我们见到何大爹时,他正坐在火边抽烟呢。和两年前相比,大爹老了不少。我问他身体怎么样,他说好些了。只是生活得不容易。儿子买了辆小卡车跑运输。活儿时有时没有,生活的很不稳定。

去年,何大爹说老家的地虽然没有建水坝,但离新家太远了没办法回去种。今年,大爹告诉我,没有地的日子对农民来说太难了。现在住在新村的乡亲们又都回去种地了。虽然每天来回要走近两个小时。

不过,在小沙坝老村的果树都砍的砍,荒的荒了。因为远没人照顾,只有放弃了。以往,那可是何大爹家的一笔重要的收入呢。下面是2008年江河十年行时何大爹告诉我们的他家原来有的树。

原来有的60多棵芒果树、10多丛竹子、20多窝芭蕉、10棵石榴、4窝咖啡、8棵桃子、600多棵大桐油树、200多棵小桐油树、600多棵果皮树、5棵木棉花、10棵树瓜随着水库的修建也将被占用和淹没。现在虽然还没有淹,可果树都在老村,搬到新村的他们无力再去看管那些果树。两年了,他们家这些果木的收入基本是没了着落。

拌猪食

何大爹的孙女

年猪,对中国农民来说,不管是什么族都格外重要。搬到新村三年了,不让养猪。今年9月份,何大爹的女儿给了他们一头小猪,老人找了新村外的一块地方搭了个猪圈养了起来。

我问何大爹,猪圈那要天天去看着吗,他说是几家人一起找的地方,有人看着。平时他自己去喂,周末孙女休息了,孙女去喂。孙女明年参加高考。家里两个上学的孩子,现在完全靠儿子,媳妇在外面打工。

这次,老大爹告诉我们有点是令我们高兴的,就是在铺面房没有出租时,县移民办公室每年给每家5000块钱。

我问何大爹,村口的铺面房都租出去了?他说:是。我知道何大爹家的铺面房因为不够住,他住在里面了。其他家呢?为什么村里的铺面房还都大门紧闭。老人说,还是租不出去。为什么村口的就能租?可能是太偏了吧,老人回答。就差那么点路,就差那么多,会不会还有其他原因?

农村一个家里来了人,全村的人很快就会知道的。我们在何大爹家坐了没一会儿,何大爹家就进来了一群人。他们说的是一个问题,而且还拿着盖好手印的上诉书,房屋的质量太差。我们随后跟着去了两家,看到的是屋内的开裂和阴湿的墙壁。

墙皮一块块地掉

地从这里开始下陷

儿子新房里的大衣柜不敢用

房角都是有裂口的缝隙

房不够住的请示

这位村民让我们看完了她家漏雨的房子后,又拿出一封他们家写给水电开发移民办的信,主要是说孩子都大了,房子不够住。移民办的信我们也看了,一条条地驳回了他家的要求。这位村民不服,上告到省移民办,省移民办让她回去,说请县里解决。可几个月过去了,还是石沉大海。

站在这家的阳台上看全村,有一栋小楼与众不同,墙上爬着爬山虎,门前鲜花盛开。我们被告之那是村书记的家。

村书记的家

村民的家

这张照片是我2008年拍到村书记家的楼前面。懂车的人说,这辆车价值有五,六十万呢。

村口的建材市场

就在我们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差那么一点路,村口的的铺面房就那么热闹,而只是拐个弯而已,就差那么多呢?

今天,为了多了解些情况,我们同行的二十几个人是分头在小沙坝访问的。还真有一路人马问到了我们想也想不明白的事。

他们先问了一家租了四间铺面房子的人,租的是谁的房子,回答:村书记的。又问了旁边的四间,回答竟然一样:村书记的。后一家还用手往这一条街一指说:全是书记的。

不知是这人顺口一说,还是什么,一条街开张的铺面房竟能是一个人的,而其他家的铺面房就全开不了张?

在今天我们的大巴课堂上,大家各自访问到的信息当然也有人认为现在的生活不错的。有两家人说,现在打工手上的钱比原来多了。

一家开凉粉店的老乡说,村民门在家闲着没事就打麻将,打累了,饿了,就到他家吃碗凉粉。去访问的人要了五碗凉粉和两碗米线才二十块,看来利是很低的,但这户人家并没有什么怨言,而且认为现在的生活不错。

发给村民让养20只鸡的笼子

农民自建的鸡笼

这是村里给农民们发的鸡笼子。农民新村不能养猪,养羊,养牛,可以养20只鸡。于是就发了这只让养20只鸡的鸡笼子。不过,农民们说,鸡不喜欢这种“冷冰冰”的笼子,都又自己重新搭了木头的鸡笼。看着被移民们称为“冷冰冰”的鸡笼,我心里突然升出这样一个问题,是鸡笼冷冰冰,还是人呢?是什么人?

我们在何大爹家时,问她的孙女新家好还是老家好。她说老家好玩些,出门就可到江边玩,现在连个院子也没有。小伙伴们也都在自家的楼里不出来了。

老村子里的老房子前长满了新花,还有没人高的草

村子里还有几家就是不走的,如今这样的人家倒是还可养鸡,养猪

老村外就是怒江

小沙坝的老村子

我们江河十年行每年也都到小沙坝老村去一下。今天我们去时,当地派出所的车跟在我们的后面。我们没有避讳和他们打了招呼。他们也很友好地叫出了我的名字,并且说和我打了几次交道了。并且认为我还是很配合他们工作的。我说为何不配合呢,我们到怒江来,就是因为喜欢怒江,希望能让那的美丽能继续。车上派出所的人说,我们这里也需要发展。我说是可持续发展。他说:我们这很穷。我说小沙坝村是怒江最富裕的方。他笑了。因为我们要赶路,而他也是在执行任务,我们没有多聊。

怒江小沙坝农民新村外的小河流入怒江

农民新村外的这条小河,就这样流进了世界自然遗产怒江里。 看到这样的情景,我多么希望能有记者来好好采访一下,农民新村的铺面房为什么农民家的都租不出去,有的人却能一租就是一条街?为什么怒江能否建坝还没有确定,移民就已经住在了这样的农民新村,这篇文章做好了,是我们对世界遗产的珍惜与尊重。

怒江

怒江边的农田

接下来的事也值得一说。我们离开怒江去澜沧江的路上有一段路正在施工,我们到那时是下午2点半,而这条被管制的路要到六点才开放。我们中的几位记者拿出了记者证和守在路口的人说我们因为有任务要赶时间,能不能放行。几个电话打过后,我们被允许了。

田里的耕种

怒江边的田

可是就在我们的车走了十几分钟后,刚才同意给我们放行的人骑着摩托车追来了。他告诉我们,因为前面的路在施工,让我们等一等,会有一个人来带我们走。但要等半个小时。我们只有等。

终于等来给我们带路的人了,他是公路修建单位负责安全的。他要对我们的安全负责。他上了我们的车,我们也继续着我们的大巴课堂。讲自然,讲生态,讲我们的志愿行动。

走了一会儿后,这位负责公路安全的人打电话为我们准备饭时,我们告诉他,我们要到澜沧江一户农民家,她已经为我们准备了晚饭,我们不能让人家白等我们。我们邀请他和我们一起去我们要去的那户人家吃晚饭。他客气了一会儿同意。

不知江边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沙地

怒江边的伤

我们到刘玉花家时天已经完全黑了。2006年我们访问她家时,她住在澜沧江边。江河十行2009年时,因小湾电站的修建,他们被搬到了潞江坝小平田村。她家的这两张,一直是我这些年讲水电没有解决好移民问题的案例照片。

2006年刘玉花家

2008年刘玉花家

江河十年行2006年时,刘玉花家住得安逸而富足。而接下来的几年,从她对移民的担忧,到搬了新家后没有田种的困难生活。这几年,我常常接到刘玉花的电话,诉说她身体的不适,现在她一家四口靠开一个小餐馆每月一千多元的收入为生。可是全村都是移民,又能有多少生意呢。

刘玉花和她的儿子

2008年刘玉花和她的儿子

我问玉花他们家现在有田种了吗?她告诉我田已经分下来了,但在三里地外。更远的地有6里远。而且是在山上。本来在同意分到地之前,政府每个月要给他们一些补助,可今年的补助都11月份了还没有给。所以村里人也拒绝抓阄分地。

刘玉花说,她家上有老父,下有未成年的孩子,他和先生在这个生意十分冷清的小饭馆里要是身体好也还能过得去。可是从搬家,到安家,她太累了,太操心了,身体完全支撑不了了。

我们在刘玉花家时,坐上我们车和我们一起来的,负责我们安全的那位干部把武警交通部队的一位少校也带来了,并和我们一起吃了刘玉花做得很好吃的黄闷鸡。

吃完饭后,玉花向我们讲着她家生活的艰难,她对孩子成长的忧虑和对自己身体越来越不好的着急。这位80后的农民妇女一脸的愁苦,我们不知道如何劝劝她。因为她生活中的困难我们帮不上忙。2008年我看到移民办给他们的补偿标准,一棒香蕉赔多少?两块。

江河十年行2008年到刘玉花家时,她们村的人给了我们一份他们写给移民局的信,我也放在这里,让我们一起看看这里移民的问题:

移民群众要求,土地要按实际面积是多少就多少,力坝沙水田面积60多亩,旱地一百多亩,这是经过群众认可,多次丈量的结果,但是移民局说要卫星测算的数字,不知道卫星测算是什么,力坝沙一百多亩旱地,60多亩水田,卫星测算就少了一半,而别的小组卫星测算就会比原来的多,而力坝沙就会少,请相关部门作回复。

宅基地补偿太低捌仟元一亩(8000元/亩),菜地也要有补偿,每家合多少就应该有多少补偿,不要说农民没有菜地,你的菜地在哪里?农民用来种菜的地就是菜园子。

果木树的补偿过低,一年收入两百多元和一百多元的一棵果木只是补偿50元至60元之间,这种移民损失太大。移民多次要求仍没有作回复,国家规定果木树按结果期的十倍补偿,不是按结果时的半价补偿。

房价一家人的房子平均价不到250元/平方,一家人有两间房,一间是320元/平方,另一间就是(170元—190元之间)/平方,有的还达不到。移民向工作组反映,但是工作组回答说这是国家规定,不知道政府是怎么规定请回复。现已经给移民补价,补多少请直接测算给移民,不要再口头上作答复,到时又不一样。

现在移民局要求群众签订移民搬迁协议,但是移民没有办法签定协议,因为移民局没有回复移民群众的要求,而水一天一天上涨,变迁一天一天接近,请求政府尽快给予解决为谢!(移民局已经说过,如果移民不签定协议,最后将强制执行)

    力坝沙全体移民

    2008年12月22日

当时看了这份老百姓的信后我写了这样几句:这份村民们写的意见报告看后我有两点疑问:一是,量农民的地还要用上卫星测算,这是我们的科学进步吗?既然是科学进步,怎么还能有的测得多,有的测得少呢?这真是卫星测的吗?二是,一年收入两百多元的果树,只给人家补50元至60元。这是为什么?这是人家的私有财产,在我们这个法制越来越健全的社会,能这样对待私有财产吗?

2008年移民们提的问题到今天还是没有解决,而困难的是刘玉花和她的乡亲们搬到这已经一年多了,却没有地种。而政府答应没有地种要给的钱,2010年已经是11月份了,却一分也还没有给人家。

玉花给我们讲这些时,我请和我们一起来的负责我们安全的干部和武警少校一起听听。让我没想到的是,他俩出去了一会儿回来后,递给刘玉花一个信封,对她说,知道你们很困难,我们也帮不上忙,这是我们的一点心意。我不知道信封里装了多少钱,但这样的干部,能在听了移民诉苦后就掏腰包的,我见到的不多。

这是我们的一点心意

刘玉花父亲

刘玉花说,他父亲的身体今年好些了,孩子们也都听话,现在最愁的就是她老要看病,家里挣了一点钱都看成病了。同去的清华大学郭于华教授问刘玉花今后有什么打算。玉花说,还是希望政府对他们这些移民的问题给予解决。

凤凰网的赵兰健走访了村里的几户人家,没有地种,房子质量太差,是大家共同的问题。我想,媒体对我们将要用十年跟踪的人家的关注,也许解决不了当地多大的问题,但是除了记录以外,如果能帮助这些人家解决一点基本困难,也就算是我们的力所能及吧。

怒江的傍晚

明天我们将要去另一个移民安置点,于晓刚说那是一村从江边搬迁到大山上的农民。去看看他们如今的生活。

6、“十二五”新添指标 氨氮、氮氧化物减排10%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2010年11月30日

http://news.qq.com/a/20101130/000557.htm

   [导读]在污染物控制方面,逐步从单一污染物控制转向多重污染物控制。这将大大提高高耗能企业的环保门槛

  “十二五”期间,污染物约束性指标中,有望加入“新成员”。

  本报记者从权威渠道获悉,正在拟定中的“十二五”环保规划中,出现了两个“实施总量控制”的新指标,即氨氮和氮氧化物,这两项物质分别是水污染物和空气污染物中的“大户”。

  具体减控指标拟定为,氨氮排放总量控制目标是比2010年减少10%,重点行业和重点地区氮氧化物排放总量比2010年减少10%。

  “在污染物控制方面,我们逐步从单一污染物控制转向多重污染物控制。这将大大提高高耗能企业的环保门槛,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环境质量。”环保部的一位官员对记者表示。

  记者了解到,相比氨氮,氮氧化物的控制局面将更为复杂,难度很大。因为中国城市群大气污染,正从煤烟型向煤烟型与机动车尾气污染共存的复合污染转化。

  如要完成氮氧化物减排目标,多位大气污染治理专家建议,在“十二五”期间,应开展电力行业强制脱硝试点,并在机动车大气污染问题突出的重点城市,开展机动车保有量总量控制试点。

  多元污染物控制提上日程

  环保部总量司司长赵华林曾公开表示,“十一五”期间污染物减排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中国局部地区环境有所改善,但是环境整体恶化的趋势仍在继续。

  “以现在的情况来看,完成‘十一五’期间二氧化硫(SO2)和化学需氧量(COD)的减排目标,应该难度不大,但环境的问题依然突出。氨氮和当氧化物的高排放一定程度上抵消了COD和二氧化硫的减排效果。”一位地方环保系统的官员对记者坦承。

  事实上,影响“环境质量”的是一系列污染物,仅仅靠约束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是难以见效的。

  以治理水污染为例,通过对COD的总量控制,COD逐年走低,但水中污染物氨氮超标现象日益突出。近年的环境质量状况公报显示,地表水中的氨氮已经逐步成为最主要的污染项目,甚至已超过化学需氧量成为影响地表水水环境质量的首要指标。

  这种情况也同样存在于大气污染治理中。卫星监测发现,2006年后我国上空的SO2开始急剧下降,降幅大约在20%,但空气中氮氧化物的浓度却在增加,结果酸雨和灰霾现象并没有减轻,一些地区反而变得更加严重。

  以江苏为例,某些地区的酸雨发生频率依然较高,由于氮氧化物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酸雨类型从硫酸型向硝酸型转变。2010年上半年酸雨发生率达到了近4年的最高值。

  在这种情况下,将氨氮和氮氧化物纳入总量控制就显得非常必要。“这同时表明国家要在改善环境质量上发力,否则无法实现2020年环境小康目标。”环保部的前述官员对记者表示。

  氨氮纳入总量控制,将会对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农副食品加工业、纺织业、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饮料制造业、食品制造业这8个行业产生重大影响。

  根据2010年年初公布的《中国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公报》(以下简称《公报》),上述8个行业氨氮排放量合计占工业废水厂区排放口氨氮排放量的85.9%。这也意味着,其中的一些氨氮排放不达标或者难达标的中小企业,将被迫关闭、停产或者转产。

  电力行业或强制脱硝

  和氨氮的减排目标不同,氮氧化物的减排目标多了“重点行业和重点地区”的限制。

  “某种意义上而言,氮氧化物污染并不是全国性问题,而应定位于区域性问题,毕竟我国除东部地区外,中西部许多地区氮氧化物污染问题并不突出。”环境规划院总工程师王金南曾公开表示。

  记者了解到,所谓重点地区主要集中在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和成渝等地区,而所谓重点行业,根据《公报》显示氮氧化物排放比较高的行业,主要集中在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这5个行业。其中,又以电力行业为主。

  “因此,在工业领域治理氮氧化物,主要是在电力行业进行脱销。”前述学者对记者分析,“而目前电力排放氮氧化物限制的标准比较低,有待提高。”

  记者了解到,2004年施行的《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23-2003),则按时段和燃料特性分别规定了燃煤、燃油锅炉的氮氧化物排放限值,但这一原则是基于低氮燃烧技术能达到的排放水平来制订的。

  “如果按照这一标准,10%的削减目标肯定难以实现。”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电力行业的工作人员对记者表示。

  对此,国电环境保护研究所副所长朱法华曾在媒体上表示,氮氧化物可以借鉴电力行业强制脱硫的经验,试点强制脱硝。

  他建议,除在新疆、西藏等区域内偏远的地区以外,所有新建100MW以上的燃煤机组(包括热电机组)氮氧化物的排放标准应严格到200mg/m3,即要求在低氮燃烧的基础上同步加装烟气脱硝装置。

  强制脱销的配套政策也不可或缺。“电力行业脱硫效果好,是因为有电价补贴政策,即安装脱硫设施后,上网电价在现行上网电价基础上每千瓦时加价0.015元的脱硫加补贴政策。”重庆一家环保工程公司的一位工作人员说,“强制脱硝也应该有配套的补贴,否则企业无法上脱硝设施。”

  在去年年底举办的一个产业论坛上,国家发改委环资司副巡视员赵鹏高也透露, 国家发改委正在制定脱硝的经济政策和电价政策。

  机动车排放标准提高

  除工业排放源中的电厂,生活源中的机动车也是氮氧化物的重点排放源。

  根据《公报》,大气中的30%的氮氧化物都来自机动车尾气的排放。资料显示,北京、上海、广州等机动车保有量位于前40名的城市中,约50%的氮氧化物污染来自于机动车尾气排放;深圳市机动车排放的氮氧化物占全市排放量的56.4%。

  本报记者获悉,拟定中的“十二五”环保规划,对此也给出了解决思路。即国家将在“十二五”期间推行“车油协同”控制的治理手段,即通过提高排放标准,减少尾气的排放;通过提高燃油的品质,降低尾气中氮氧化物的浓度。

  就排放标准而言,将提高机动车市场准入门槛。即禁止不符合国家机动车排放标准车辆的生产、 销售和注册登记,同时严格执行老旧机动车强制淘汰制度,继续推进汽车“以旧换新”,加速淘汰“黄标车”。2015年前全部淘汰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黄标车”。

  同时,规划草拟稿中还显示出一组控制时间表。即自2011年,在全国范围内严格实施国家第Ⅳ阶段机动车排放标准。2013年,全国范围内重型柴油车严格实施国家第Ⅴ阶段机动车排放标准。“十二五”期间部分重点区域和城市提前实施国家第Ⅴ阶段排放标准。

  在车的排放标准之外,对机动车的燃油品质也或将严格控制。规划草案稿显示,从2011年起,全国范围内供应国Ⅲ标准的车用燃油,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重点区域供应国Ⅳ标准的车用燃油,2015年前,全国范围供应国Ⅳ标准的车用燃油,重点区域供应国Ⅴ标准车用燃油。。

  考虑到机动车增长过快,国家环境规划院总工程师王金南曾表示,在机动车大气污染问题突出的重点城市,开展机动车保有量总量控制试点。

王金南的看法得到了著名大气污染控制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郝吉明的认同。郝吉明认为,试点城市应选机动车保有量增长幅度过快、交通环境压力巨大的千万人口以上的城市。

7、江苏无锡太湖边近千亩良田变成垃圾场

来源:中国广播网 2010年11月30日

http://green.sina.com.cn/news/roll/2010-11-30/144621559114.shtml

  【提要】在江苏省无锡市太湖边,近千亩良田在最近两三年里逐渐变成了一个垃圾场。据村民说,从去年七八月份开始,每天大量卡车进入这片荒地倾倒垃圾,倒的都是黑臭的泥浆,淌进附近的菜地里,蔬菜很快都死掉了。

  中广网无锡11月30日消息(记者刘海涛)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近来有媒体报道,在江苏省无锡市太湖边,有近千亩的良田在最近两三年里,逐渐变成了一个大垃圾场,而且还有工业污泥现身其中,直接威胁无锡市的饮用水源。

  这片土地位于无锡市苏锡高速路的新安出口处,位于太湖一级保护区内,距离太湖湖岸仅2公里左右。无锡市新区新安街道李东村的村民告诉记者,几年前,这里因为规划建设太湖科技园,村子被拆迁,312国道与环湖高速路之间的农田基本都荒废。两三年前,新安小区安置房始建之际,陆续有卡车将垃圾倾倒于此。对此,无锡新区环保局经过现场勘察,目前这个自发形成的垃圾场分为两块,一块大约150亩左右,是锡东水厂即将兴建二期厂房的预备用地;相邻的另一块即是李东村旧址这一片,面积大约600亩左右,堆放的主要是建筑垃圾。无锡市新区新安街道办主任曹文彬告诉记者,这些已经拆迁的农田宅基地已经改了规划成为了预备用地,只是暂时还没建设起来。明年这些垃圾会统一清理掉。

  据村民说,从去年七八月份开始,每天大量卡车进入这片荒地倾倒垃圾,倒的都是黑臭的泥浆,淌进附近的菜地里,蔬菜很快都死掉了。无锡市环保局污控处处长虞其军在看了现场图片以后,认为这些像工业污泥。有知情人士给记者爆料,由于没有污泥焚烧项目,目前无锡市的工业污泥处理,都是一条地下产业链在经营。从相关部门、污水处理厂、运输队工头到卡车司机,他们把收集来的工业污泥层层分包,污水处理厂把污泥以180元一吨的价格,卖给各种分包商,分包商再以130元一吨的价格卖给运输车队、卡车司机,这些司机就到处找荒地把污泥倒掉或者抛洒在路面。工业污泥成分复杂,会对空气、土壤及地下水造成了不可估量的破坏。业内人士也呼吁,这条隐形的产业链已经在太湖监管盲区里破坏无锡市的生态,希望相关部门引起重视,早日处理。

8、武汉环保治污用智能系统 实现24小时定位监控

来源:中国新闻网2010年11月30日

http://green.news.qq.com/a/20101130/000874.htm

只要手持一部智能手机(PDA),环境执法人员就可及时获取环境保护管理信息以及排污企业基本排污情况,随时随地对排污企业进行定位监控,从而极大地提高环保部门环境监管能力和环境管理效率。29,武汉市环保局启动环保移动执法系统。

据了解,环保移动执法系统充分利用现代通讯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GPS和GIS等技术,以智能手机为终端、以计算机后台为支撑,具有污染源定位、移动监控、现场执法、实时查询、移动办公等功能。

由于企业排污情况的特殊性,环境执法人员很难在工作时间外对企业的排污情况进行实时有效的监管。启用此系统后,执法人员可通过该系统的实时监控功能随时随地查看企业排污的监测数据、视频监控图像等情况,一旦发现异常,执法人员可以立即依此数据对企业展开调查,实现24小时不间断监控。

除此之外,此系统还能极大的提高环境应急能力,在发生突发环境应急事件后,环境应急人员可使用污染源定位功能实现对企业的定位,便捷的查询企业的基本信息,了解企业的环境应急预案,可为下一步及时正确的处置事件提供有效依据。

据悉,环保执法智能手机可对武汉市近150家重点排污企业的500多套污染治理设施进行随时定位监控。为适应日益发展的环境监管需要,该系统还能根据需求对功能进行进一步拓展。

9、西藏立法保护湿地 三类环境将建保护区

来源:中新社2010年11月30日

http://green.news.qq.com/a/20101130/000832.htm

西藏自治区立法机关日前通过《西藏自治区湿地保护条例》,该法规是西藏自治区出台的首份有关湿地保护的专门法律文件,将于明年3月1日起施行。

此前西藏自治区九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表决了一系列法律文件,其中包括《西藏自治区湿地保护条例》。

该条例共38条。条例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应当对湿地资源进行定期调查,建立湿地资源档案。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按照湿地保护规划,对退化的湿地采取补水、限条例规定三种应当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的情形,国家和自治区重点保护的水禽主要繁殖地、栖息地或主要迁徙停歇地;珍稀、濒危的湿地野生动植物的集中天然分布区域;具有特殊生态保护价值或重要科学研究价值的湿地。具备上述条件之一者,应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

条例禁止擅自排放湿地水资源、开垦湿地,禁止违法排放有毒有害物质或倾倒固体废弃物,禁止违法捡拾鸟卵或者破坏鸟卵等。违者将被罚款。

条例指出,要增强公民的湿地保护意识,鼓励和支持任何单位和个人自愿从事湿地保护活动,并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湿地的义务,对破坏、侵占湿地的行为有检举或控告的权利。

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为保护湿地资源,中国于1992年加入《国际湿地公约》。

西藏自治区林业局称,西藏自治区湿地面积达600.4万公顷,占西藏国土面积的4.9%,是西藏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10、江西彭泽:“日排万吨污水入长江”系夸大其词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2010年11月30日

http://env.people.com.cn/GB/13351848.html

  本报南昌11月29日电 (记者卞民德)11月29日,有媒体刊发了《江西彭泽化工区日排万吨剧毒污水入长江》的报道,引起公众强烈反响。江西省彭泽县环保局向本报发来通报称:彭泽县化工区已投产的所有企业满负荷生产情况下日排放污水仅有4287吨,且正式开工投产的企业都建有工业废水处理厂和水质化验室,所有废水排放均按环保要求严格执行,“日排万吨剧毒污水入长江”一说严重失实、夸大其词。

  彭泽县精细化工企业主要分布在矶山化工印染集控区,重点发展化工、医药、印染等产业。工业园区毗邻长江,按照规定,该园区的工业污水必须经过集中处理,检测达标后才能排放。

  目前,园区内已建成投产的企业有3家。报道中涉及的兴达化工和之江化工均为经九江市环保局审批的化工企业。其中兴达化工主要生产染料及终端产品,尚未建成投产,目前正处于调试阶段。照片反映的污水情况,是企业槽罐冲洗废水,里面残留的少许酸泥流入下游明渠,已经加碱中和处理。

  之江化工主要生产邻硝基苯胺系列五种产品,已按国家有关规定办理了环保审批和竣工环保验收手续。照片反映的污水情况,系该企业排污管网局部破裂,存在轻微渗漏造成的。

根据化工区存在的问题,彭泽县已经采取措施进行整改,尽快完成大环评工作。目前兴达化工和之江化工已分别被责令停止带料调试和生产,并接受处罚。

11、昆明滇池暴发蓝藻  湖水如绿漆

来源:人民视线2010年11月30日

http://env.people.com.cn/GB/13358240.html

  2010年11月29日,云南昆明滇池蓝藻大量繁殖,在昆明滇池海埂一线的岸边,湖水如绿油漆一般。

  人民网昆明11月30日电 2010年11月29日,因近日气温回升,云南昆明滇池蓝藻大量繁殖,在昆明滇池海埂一线的岸边,湖水如绿油漆一般。绿浪翻滚的湖水涌向岸边,带来一阵阵腥臭气味。滇池是云南九大高原湖泊中污染最严重的一个,现在水质为劣Ⅵ类,每当气温上升,加之富营养化严重,均要引起蓝藻爆发,造成严重污染。(向远琼/人民视线)

【1】 【2】 【3】 【4】 【5】

12、绿色和平:纺织重镇存在严重环境污染

来源:一财网2010-11-30 章轲

http://www.yicai.com/news/2010/11/614546.html

我国著名的“牛仔裤镇”新塘和“内衣镇”谷饶存在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

当 你穿着时尚的牛仔裤和内衣时,可曾想到在这些时尚服装的背后,隐藏着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而自己恰恰成为这些污染的间接制造者?

11月30日,国际环保组织绿色和平在京发布《时尚污染——两个中国纺织专业镇环境调查》报告。报告显示,我国著名的“牛仔裤镇”新塘和“内衣镇”谷饶存在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

 “新塘是中国六成以上牛仔裤的故乡,而谷饶一年能生产2亿件文胸,这是两个非常繁荣的小镇。然而纺织业为当地带来经济收入的同时,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严重的污染困扰,以及更多潜在环境影响。”绿色和平水污染防治项目主任赵琰说。

据介绍,为了摸清新塘和谷饶两地的污染程度,今年8到10月,绿色和平的工作人员在新塘和谷饶两地随机选取了11个地点,采集了包括水和底泥在内的21个样本送交第三方独立实验室检测,在17个样本中都发现了重金属。新塘的三个底泥样本中重金属铅、铜和镉的含量均超过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其中一个底泥样本中的镉超标128倍,而一个水样的pH值更高达11.95。

赵琰告诉记者,在实地调查的过程中,调查人员在新塘和谷饶两地都见证了令人心痛的污染现象,也听到了许多当地居民和工人对污染问题的投诉。在两个镇上的许多地方,曾经清澈的河道如今污水横流,空气中弥漫着或恶臭、或刺激性的气味。河中已没有鱼,人们也已不能再用河水饮用、洗衣和灌溉。

 “根据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的统计,我国现有133个‘纺织专业集群’,谷饶和新塘的污染故事可能只是整个行业的冰山一角。”赵琰说。

除了染料中会使用的铅、镉等重金属外,被称为“环境激素”的壬基酚(NP)、辛基酚(OP)和全氟辛烷磺酸(PFOS)也在纺织工艺流程中被广泛使用。

近30年来,纺织业是对中国乃至全世界经济重要的产业之一,但与此同时纺织业也成为了全国工业废水排放量第三位的行业。

但赵琰同时表示,“虽然我们对两地水体中重金属的检测不能锁定重金属污染的源头,但当地的最主要产业纺织业难脱其咎。在纺织业的生产过程中,尤其是印染工序,经常会使用和排放包括重金属在内的许多有毒有害物质。”

 “新塘和谷饶是整个纺织行业潜在污染的一个缩影。”赵琰表示,除了两地企业和政府应立即采取防治措施外,要消除因纺织行业造成的污染,尤其是那些因有毒有害物质的排放和使用造成的水污染,需要所有企业立即采取行动,停止排污,更需要我国政府建立并出台针对性的法规标准,全面系统的进行纺织行业的有毒有害物质管理。

绿色和平呼吁当地企业和政府立即采取行动,从源头根治污染,并呼吁占两镇经济产业主要地位的纺织行业了解所有正在使用和向环境排放的污染物的相关信息,制定并执行具体的目标及时间表,逐步削减直到最终淘汰有毒有害物质的使用。

在当日的发布会上,绿色和平同时希望更多的消费者,能够开始关注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纺织业的污染隐患,推动行业和政策的改变。

相关:新塘和谷饶地表水和底泥中的重金属含量

为了解更多关于两地水污染的情况,并将所见证到的污染场景用科学的证据加以反映,绿色和平在2010年8月和10月间,委托第三方独立实验室,对新塘和谷饶两地多个地点的地表水和河流底泥中的重金属含量进行了检测。

被检测的五种重金属是铅、汞、镉、铬和铜,这些被广泛使用在包括纺织工业在内的众多工业中的重金属,都是对环境和健康存在潜在危害的有毒有害物质。同时被检测的还有作为衡量酸碱度和用于标准比对指标的pH值。

为了解两镇水污染的普遍水平,调查人员在两地的河流随机选择了11个不同的地点(其中新塘镇6个,谷饶镇5个),采集了21个地表水和河流底泥的样本。

检测结果显示:

在所有21个地表水和河流底泥样本中,有17个样本中被检出重金属的存在;在全部10个河流底泥样品中,均有重金属被检出。

根据国家标准,在新塘3个不同地点采集的5个样本中的镉、铜、铅或pH值等指标有超标现象。

个别样本的超标现象非常严重。在新塘采集到的1个底泥样本中,重金属镉的含量是国家限值的128倍,在附近还采集到了pH值高达11.95的碱性地表水样。

在谷饶,在工业密集的镇中心和下游的采集的8个地表水样本和河流底泥中的重金属含量,均高于在位于上游,周围极少工业生产的河流中采集的2个底泥和地表水背景样本。

许多行业都会在生产过程中使用重金属,并向环境中排放包括重金属在内的有毒有害物质。虽然此次检验结果并不能用以确认这种污染现象的主要责任方,但我们的发现仍然表明:在两地的水环境中,已经有严重的重金属污染存在。

13、江苏淮安违法开发区排污严重 当地政府放任包庇

来源:央视《焦点访谈》2010年11月29日

http://news.sina.com.cn/c/sd/2010-11-29/231421554246.shtml

  前不久,江苏淮安季桥镇居民反映,从2006年开始,每到夜间,常有刺耳的噪音、刺鼻的怪味让人难以忍受。水质的恶化让他们的庄稼枯萎死亡,而这一切都源于镇里建起的楚州化工集中区。据记者了解,这个化工区原来是一个私自设立的违法开发区。而当地政府对其却采取承认既成事实的态度。央视《焦点访谈》2010年11月29日播出节目《“私生”的化工区》,以下为节目实录:

  演播室主持人 张羽:前不久,江苏淮安季桥镇居民向我们反映,从2006年开始,他们的生活就多了很多烦恼。白天还好,每到夜间,常有刺耳的噪音、刺鼻的怪味让人难以忍受。水质的恶化让他们的庄稼枯萎死亡,而这一切都源于镇里建起的楚州化工集中区,实际情况怎么样呢?记者前往江苏淮安进行了调查。

  解说:楚州化工集中区位于江苏省淮安市的季桥镇,这是一个以印染、化工、医药为主的化工园区,聚集了各式各样的化工企业24家。11月23日,记者来到了这里,虽然才下午两点,但记者看见几乎所有的工厂都大门紧闭,整个园区静悄悄的,没有任何生产的迹象。

  当天晚上8点,记者再次来到楚州化工集中区,白天静悄悄的园区,此时却是另外一番景象。一些工厂里灯火通明,在厂区外就能听得见机器的轰鸣声。这家开源化工厂的烟囱里冒出的滚滚黑烟,在月光下看得清清楚楚,空气中弥漫着刺鼻的味道。而它旁边的康乃馨染业有限公司,则将热气腾腾的生产污水,直接排到了围墙外的下水道里。

  就在记者拍摄的时候,这家企业的灯突然灭了,正在进行的生产也戛然而止,看来记者的拍摄惊动了他们。

  刘博 记者:我们看到现在这个工厂门已经关了,灯也已经熄了。就在刚才的时候还在热火朝天地生产,这儿还开着灯,旁边的污水口还在排污水。从这边我们可以看到,刚才这个办公区还是人很多,现在已经没有人了,但是电脑还开着,一些机器设备还开着。

  解说:开源和康乃馨停止了生产,但是它们旁边的一些企业却仍在生产。这些工厂为什么白天不生产,晚上却偷偷摸摸生产呢?这些污水又为什么直接排放到下水道里呢?第二天,淮安市楚州区环境检察局的工作人员来到了现场,他们介绍的情况让人大吃一惊。

  周向阳 江苏省淮安市楚州区环境监察局局长:污水处理厂进行改造升级,确保出水,能够达到国家的标准。在改造升级期间,我们要求所有的化工企业不得投入生产,不得违法生产。

  解说:这座污水处理厂就是楚州化工集中区配套的污水厂,设计日处理能力5000吨污水。但记者在这里看见,设备已经锈迹斑斑,蜘蛛网散落各地,整个工厂完全处于停工状态。据了解,这家污水处理厂建成几年,就一直没有正常使用过。

  朱士政 江苏省淮安楚州化工集中区管委会办公室主任:化工园区从2005年启动,启动以后到2007年污水处理厂大概才建成。

  记者:之后经历了几次验收呢?

  朱士政:验收也有经过两三次,一直在整改。

  记者:您印象中它合格过吗?

  朱士政:合格它有的时候也有,有的时候比如说……

  记者:我说是通过验收。

  朱士政:真正的验收,三同时验收没有,没有通过验收。

  解说:“三同时”是指建设项目防止污染的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否则不得生产。既然这座配套的污水处理厂不具备生产条件,所以按照环保部门的要求,园区内的化工企业也就不得开工生产。

  记者:那现在不管是明着生产还是暗着生产也好,属于什么性质的生产呢?

  周向阳 江苏省淮安市楚州区环境监察局局长:现在生产属于违法生产。

  解说:据了解,楚州化工集中区是在2005年设立的,配套的污水处理厂直到2007年才开始建设,本来污水处理厂就建晚了,还始终没有投入使用,等于整个化工集中区一直不具备达标的污水处理能力。但是这五年来,这个化工区不仅引进来了20多家化工厂,而且这些化工厂的生产也从来没有停止过。

  村民1味道特别难闻,很刺鼻,整天都是这样,白天他们就停下来不生产,晚上偷偷生产。

  村民2睡觉的时候,气味不能受的时候,要用潮毛巾把他包起来,要不然孩子受不了那种味,睡不好觉。

  解说:与化工区仅一墙之隔的这个水渠曾经是村里的鱼塘,现在已经变成了污水池。这条灌溉用的主河道,不仅灌溉着附近五个村庄的农田,下游还有一个乡的农田需要用这条河里的水进行浇灌。

  村民3浇了这个水以后,水稻自然而然就不长了,而且逐渐逐渐就死了,有的就是大块死。

  解说:对于企业的违法生产,当地的管理部门是否知情呢?记者找到了楚州化工集中区管委会。

  记者:那你知不知道这些企业在偷偷生产?

  朱士政:有的企业它是,我们查了,昨天晚上它这个地方我们查了,了解了,特殊,有一个外埠定单,特别急,所以说……

  记者:你知不知道他们在偷偷生产?

  朱士政:生产有的时候也知道一些,我说不知道也是不现实的,知道一些。绝大多数晚上偷产,晚上我们不可能经常进这个地方来。

  解说:村民们反映,对于企业违法生产的情况,他们曾多次向有关部门反映过,但是问题却始终得不到解决。

  村民5乡里的人一来,他们马上关掉,这个气味没有了。

  村民6没有办法的情况下,打电话给村领导、镇领导还有区长热线,他们当时说好,马上找人解决,但是就是这么搪塞过去以后,从来没有制止。

  解说:在采访中记者发现,现有工厂的污染问题还没解决,而又有新的化工厂开始上马了,这家正在园区内紧张施工的工厂名叫宏杰化工。在这份江苏省环保厅2008年下发的第43号文件中明确规定,楚州化工集中区不得再新引进任何化工项目,那么这家化工厂的建设又得到了哪些部门的审批呢?

  记者:宏杰化工有立项吗?

  刘春林 江苏省淮安市楚州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宏杰化工,我没有这个印象。

  记者:宏杰化工有没有经过咱们这儿的土地的相关的审批手续?

  刘朝阳 江苏省淮安市国土资源局楚州分局法规执法监察大队:没有收到申报手续。

  解说:立项手续没有,土地手续没办,环保规划等其它手续更是无从说起,看来,这家宏杰化工厂根本没有取得任何审批手续。而且记者在现场看见,正在新建的项目还不止宏杰化工一家,另外两个正在施工的工地里,厂房都已经拔地而起。

  记者:有一部分企业是未批先建?

  王国斌 江苏省淮安楚州化工集中区管委会主任、楚州区季桥镇党委书记:未批先建,有这种现象。

  解说:本应停工的工厂,在偷偷违法生产,不能新建的企业在加紧建设,园区里原来的污染物都处理不了,新建企业增加的污染又怎么办呢?看来这个化工集中区对环保部门的种种规定是置若罔闻、阳奉阴违,那么这个化工集中区到底是什么背景呢?

  据记者了解,楚州化工集中区是由淮安市楚州区季桥镇政府设立的,有专门的管理机构,楚州化工集中区管委会,管委会的工作人员都是季桥镇的党政干部,看上去这是一个规范的化工开发园区。但是对于开发区的管理,国家有着明确的规定。

  根据2003年国家发改委等四部委联合下发的《关于清理整顿现有各类开发区的具体标准和政策界限的通知》,设立开发区要由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两级审批。在国家发改委公布的开发区审核公告目录上,记者没有找到楚州化工集中区的名字。那么这个化工园区有没有经过合法的审批呢?

  王国斌:化工区隶属(楚州)经济开放区,它的手续有省级环保部门批的,有市级环保部门批的。

  解说:在开发区审核公告目录上,记者的确找到了楚州经济开发区的名字。楚州经济开发区是2006年经江苏省政府批准,国家发改委审核通过的省级开发区,那么楚州化工集中区真的是属于楚州经济开发区的吗?记者找到了楚州经济开发区管委会。

  记者:那这个化工集中区在不在咱们这个开发区的这个里面?

  韩仰超:江苏省楚州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主任:不在这里面。

  记者:也就不存在它是开发区的园中园这部分?

  韩仰超:不是,它是单独的一套管理模式,有专门的人去管理。

  记者:化工集中区,跟你们的关系是什么?

  韩仰超:没有关系。它是独立经营,独立核算的。

  解说:既不是合法开发区的一部分,自己又没有通过合法的审批,看来这个所谓的楚州化工集中区是一个私自设立的违法开发区。对于没有合法身份,季桥镇党委书记、楚州化工集中区管委会主任王国斌不仅承认地非常坦然,而且对于前景充满乐观。

  王国斌:2005年已经既成事实了,私生子生下来就有生命力,我们也要投入正常渠道去呵护它,去培养它,不能把私生子一棍子打死,他也有生命。我们逐渐要把它身份合法,这就不是私生子了。化工区的很多配套设施到位了,所有企业手续审批到位了,那就合法了,不是私生子了。

演播室主持人 张羽:一个违法化工集中区,一群违法排污的化工厂,长达5年的时间里,公然无视法律的尊严,严重危害当地环境和百姓健康。令人震惊的不仅仅是这个事实本身,还有那位镇党委书记的一番话,“非法项目相当于私生子,只要生下来既成事实了,违法的也要把它合法化。”本应该担负监督职责的当地干部都是如此的态度,违法行为怎么可能得到根治呢?

14、节能减排困境:“摁下了葫芦,起了瓢”

来源:21世纪网 2010-11-29王尔德 方旭燕

http://www.21cbh.com/HTML/2010-11-30/2OMDAwMDIwODI2OQ.html?source=hp&position=talk

核心提示:实际上我们在为全球的环境问题买单,用中国环境容量补贴其他国家,是典型的“环境逆差”。

在“十一五”期间进行的大部制改革中,原国家环保总局上升为环保部,但环保部与其他部委之间的关于环保的协调问题,并没有因此而解决。

“十一五”期间,中国的环境经济政策主要以行政手段为主,该方式遭遇了很多质疑。

那么,在环境保护压力剧增、矛盾凸显的“十二五”期间,环境管理体系应该做哪些变革?是否会出台更多环境经济政策?出口贸易与国内环境之间的问题如何协调?

对此,本报记者专访了环保部贸易与环境专家组组长、环保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员胡涛。

部委间协调依然是难题

《21世纪》:“十二五”将至,有关部门也正在酝酿环保规划。但环保管理体制上的不顺,是环保发展推进的掣肘。你怎么看“十二五”期间,这一领域的问题?

胡涛:目前,形式上环保部有三个主要职能:污染物控制、核安全和生态保护。但实际上,环保部可以说只有两个半职能。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生态的职能分散到环保部之外的各个部委,如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国土资源部、住房城乡建设部、水利部、农业部、税务总局、林业局、统计局、海洋局等十多个部委。换句话说,环保部的这一职能被变相地缩减为半个职能。

但是在现有的这种格局下,十多个涉及到生态的各个部门之间的权利、义务、责任并不统一,容易出现部门之间打架扯皮或者协调不利的问题。因此需要尽快明确各个部门的职责划分,建立统一有效的生态保护机制。

就此,有多种改革方案正在讨论当中,探索如何统一监督管理、更好地履行生态保护职责。

《21世纪》:那么,在节能减排方面,是否也存在类似问题?

胡涛:节能减排方面,现在遇到了“摁下了葫芦,起了瓢”的问题,在减排指标与节能指标、污染物控制与温室气体减排之间出现了不协调。

就前者而言,虽然我们明确了污染物控制的目标,但我在调研中发现,不少地方的污染处理,例如噪音控制、污水处理设施等并没有运行。被问到原因时,当地负责人回答说,如果一直运行,会影响节能目标的完成。

就后者而言,SO2减排主要是通过上末端治理设施来实现,例如上脱硫设施。但脱硫设施的运行,需要耗费大量的电力。以发电行业为例,耗电量约占到电厂发电量的1.5-1.8%。换句话说,现在的强制脱硫减排了SO2,但同时增排了CO2。

因此,“十二五”期间,从管理体制上而言,要求环保部、发改委、工信部之间建立更有效的协同控制的机制,要求国务院节能减排领导小组发挥更大的协调作用。

《21世纪》:在SO2与CO2减排之间的不协调问题上,除了部门之间的协调,是否可以通过技术选择来解决?

胡涛:部门之间的协调最后也落实到具体的技术选择上。

以电力行业为例,我们现在的SO2控制,是通过上脱硫设施这样的末端治理来实现的,其实我们也可以尝试前端治理,比如采用洗煤等清洁煤技术,或者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IGCC)技术,甚至使用可再生能源,这些技术都可以很好地从根本上同时减少SO2、NOx、颗粒物和CO2的排放,这样就实现了协同控制,一石二鸟、一举数得。

这还不仅仅是成本的问题,更是部门协调的问题,现在各管各的事儿,各个部委之间需要统筹考虑。

环境税优于排污权交易

《21世纪》:“十二五”期间,你认为,环境经济政策应该做哪些调整?

胡涛:在市场经济下,主要通过非市场的行政手段实现节能减排,很不合情理,市场资源配置效率不高,造成节能减排成本很高。

在“十二五”期间,应当必须改变这种格局,从以行政手段为主逐步转变到以市场手段为主,比如排污权交易、环境税、排污费等。这也是其它市场经济国家的基本减排手段。

《21世纪》:在排污权交易与环境税之间,你更倾向于哪一种手段?

胡涛:在环境经济学里面,无论是排污权交易还是环境税都属于经济手段,其目的都是为了实现污染物排放水平的最优控制。

我们看到,SO2排污权交易在中国开展得并不顺利,有很多原因,我认为主要问题还是在管理体制上,污染者的诚信度以及相应的监管机制不够合理。

两种手段在理论上都可采用,但在中国目前的管理体制下,我更倾向于从资源的源头征收环境税,这样可避开我国管理体制的弊端,减少管理成本,让市场来有效地配置稀缺性的环境容量资源。

《21世纪》:现在各个部门热议环境税的征收,你如何看待这种征税冲动?现在企业税负已经很重,那么开征税收是否还有必要?

1 2下一页

15、节能减排“变异”:降耗冲动下的错杀式淘汰

来源:财经国家周刊 2010年11月30日

http://env.people.com.cn/GB/13359455.html

  距离“十一五”收官还有40天,节能减排开始进入冲刺阶段

  近日,国家发改委公布全国30个省市前三季度节能减排目标完成情况,其中辽宁等5个省市节能降耗预警等级为一级,江苏等5个省市为二级,其它20省市处于三级预警。

  而根据国家发改委的预警等级定义,一级预警为节能形势严峻,须及时、有序、有力启动预警调控方案;二级预警为节能形势比较严峻,须适时启动预警调控方案;三级预警为节能进展基本顺利,须密切关注能耗强度变化趋势。

  按照统计报告,1/3的省市节能形势仍很严峻。而当节能减排直接挂钩“一票否决”后,各地对节能降耗的重视毋庸置疑,在这种形势下,限产、拉闸限电、柴油机发电等针对性举措层出不穷。这样的节能减排,对居民生活,对企业生产,对经济发展,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降耗“冲动”

  当节能降耗演变成“节能降电”后,激进、冲动的降耗手段频繁上演

  11月12日,孙广才又到门口的小商店里买了100根蜡烛,当拉闸限电让电灯成为摆设后,这些蜡烛是他未来一个月的主要照明工具。

  孙广才是安徽滁州市全椒县的一个普通居民。半个多月前,全椒县委书记、县长语重心长地给全县人民写了封公开信,希望“广大居民和社会各界”支持限电。10月28日,该县出台控电方案,“为保障居民基本生活用电,实行分时供电,供电时段为:6:00~8:30;11:00~13:30;16:00~23:00。”

  居民开始抢购蜡烛。进入21世纪就很少使用的蜡烛,又成为他们生活的必需品。不过,有更为“聪明”的选择。通知发出当日,全椒县的蜡烛和柴油发电机全面脱销,大量的中小企业则仰仗柴油机发电维持生产。

  就在全椒县控电方案出台的同日,国家工信部新闻发言人朱宏任在国新办的发布会上表示:绝不允许个别地区以完成节能减排目标为名,采取拉闸限电影响群众生活的行为。

  但朱宏任同时表示:工信部将坚定不移地推动和完成节能降耗,即“十一五”期间,全国万元GDP能耗标准较之“十五”末降低20%。

  距离“十一五”收官仅余一个多月,“节能降耗”的任务日益紧迫,工信部的“坚定不移”也促使各地“下铁的决心、用铁的手腕、以铁的纪律”推动降耗,并将之与官员乌纱紧密挂钩。中央强令推行的节能降耗在地方渐渐变异成为“节能降电”。

  指标式限电

  今年6月的节能考核“新政”让电耗成为万元GDP考核的标杆,而这一“新政”直接推动的结果是:各地开始制定月度用电指标。这也是拉闸限电的主要动因。

  11月12日,全椒县经委相关负责人向《财经国家周刊》透露了该县的用电账本:按照滁州市政府的用电指标,截至10月19日,全椒县全县用电超标355万度,到了10月27日,超标用电量增至388万度。

  为完成上级政府的用电指标,全椒县只能将超标电量在随后的时间内分解均摊。10月28日,该县下发《控电方案》,要求自10月30日至11月10日,全县日用电量为66万度,而到11月10日,全县日均用电量调控目标为31.6万度。上述经委负责人表示,该县调控前的日均用电量接近100万度。

  为了完成指标,全椒县开足马力拉闸,从10月20日开始,该县日实际用电量降到56万度,相当于平时的一半。

  自10月中旬开始,按照县里的停电方案,县城每天停电11.5小时,而农村则每天停电13.5小时。

  比全椒县拉闸力度更大的是与全椒接壤的明光县,该县城区每天上午11:30~12:30供电、下午17:00~19:30供电,而农村只在每晚18:00~20:00供电,其它时间一律停电。

  “不停电怎么办?市里给出了全年的用电指标,我们只能层层分解。”明光县宣传部一位人士说。他告诉记者,自己的父母住在农村,其孝敬父母的一些肉产品大都坏在断电的冰箱里了。

  突如其来的考核“新政”让全国各地的节能降耗大户都倍感压力。按照最初的综合能耗计算办法,山西省朔州市今年前3季度的万元GDP综合能耗同比下降了16.54%,但其万元GDP电耗却同比增长了3.65%。

  根据用电指标,朔州市2010年全年用电量不得超过62.87亿度,月均用电量5.24亿度,而11、12两个月,该市的用电指标只留下7.4亿度,月均用电量仅剩3.7亿度。

  “一方面要保GDP,另一方面要降低电耗,压力非常大。”温州市经贸委副主任李祖言在接受《财经国家周刊》采访时坦言。

  尴尬的拉闸

  今年下半年,位于杭州千岛湖边上的农夫山泉同样产品的两个工厂遭遇了冰火两重天的对待——淳安县的工厂被要求限产停电,而位于建德市的工厂则被鼓励生产。

  淳安县和建德市都属于杭州市管辖,前者系浙江为数不多的欠发达县市,其万元GDP能耗标准只有0.38吨标准煤,远低于2009年年底全国1.027和浙江省0.74吨标准煤的能耗标准,这一能耗标准甚至低于日本的能耗。

  除了农夫山泉和千岛湖啤酒公司,整个淳安县几乎没有任何大型工业企业,即便如此,淳安县仍旧需要完成浙江省制定的节能降耗和用电指标。

  和淳安不同,建德市集中了大量化纤等高耗能企业,该市不但在拉闸名单中放过了农夫山泉工厂,还鼓励该工厂多生产。“(建德市)随便关停几个小钢厂、小水泥厂就能完成降耗指标。”杭州市经贸委一位负责人告诉《财经国家周刊》,节能降耗对于耗能指标本来就低或欠发达地区更为严峻。

  “我们能怎么限电?把酒店关了,让来千岛湖旅游的游客都住帐篷?”淳安县经贸局一位负责人告诉《财经国家周刊》,农夫山泉是淳安县最大的用电企业,调控农夫山泉的用电量能够起到立竿见影的作用。“实际上我们也不忍心,农夫山泉的能耗可能只有0.1吨标准煤。”

  “让淳安完成20%的(节能降耗)政策性指标?这不可能!”杭州市经贸委副主任徐虎告诉《财经国家周刊》,综合杭州市整体节能降耗的情况,杭州市并没有强令淳安县必须完成20%的政策性指标,在与省里一番讨价还价后,整个“十一五”期间淳安县的降耗指标定为12%。

【1】 【2】 【3】 【4】

16、引海水入新疆可行性有争议 尚未获国家批复

来源:《新世纪》周刊2010年11月30日 特约作者 崔筝 记者 张瑞丹

http://news.sina.com.cn/c/sd/2010-11-30/105621558111.shtml

  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与一位民营企业家联手,欲引渤海水开发当地褐煤资源,这究竟是可以带来巨额利润的商业计划,还是不切实际的异想天开?

  王秀顺站在北京市建外外交公寓的一套单元房里,对本刊记者介绍惊世骇俗的“海水西调”工程。他面前的中国地图上,一条红色的调水路线从渤海湾开始,沿着横亘北中国的沙漠带向西蜿蜒,经过内蒙古,直达新疆。

  这里是“海水西调”的一个“战略指挥部”。昔日的煤老板、如今为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泓元海水淡化有限公司(下称泓元公司)董事长的王秀顺,是其中的关键人物。

  2010年11月上旬,“陆海统筹 海水西调”高峰论坛在新疆乌鲁木齐举行,“海水西调入疆”之说也因此激起舆论千层浪。

  如果说“海水入疆”在目前还是一个近乎天方夜谭的设想,而将渤海湾海水调入锡林郭勒盟(下称锡盟),则已成为王秀顺商业计划的一环。

  “这个项目是巨额利润,感兴趣的人非常多。(比如)海水里的物质有1120万吨,可以卖42个亿;调水成本14个亿,海水淡化成本14个亿。42个亿减去28个亿,每年赚多少钱你就能算出来了。”王秀顺如此介绍他的商业计划。

  王秀顺所说的项目,全称为“锡林郭勒盟引海水淡化循环经济产业项目”,一期总投资据称将达600多亿元。据他的材料,项目计划从辽宁省葫芦岛市将渤海海水提升近1200米,用玻璃钢管往西输送到锡盟,调水线路600多公里、约占入疆线路长度五分之一。

  这个项目中除了海水利用,还涉及锡盟丰富的褐煤资源开发等一揽子工程。事实上,该项目已由王秀顺和锡盟政府共同运作近六年。与之相关的“矩阵集风”风力发电和褐煤气化实验项目已经开工。申请调用渤海海水的报告已递交国家发改委,尚未获批。

  无论“引渤济锡”工程本身,还是“矩阵集风”风力发电等相关工程,都受到了相当多的质疑。而锡盟政府在其间扮演的角色,也耐人寻味。

  “引渤济锡”缘起

  王秀顺与锡盟政府的合作始于五年之前。

  2005年,王秀顺以连顺能源有限公司(下称连顺公司)董事长的身份,到锡盟考察煤化工项目。

  此前,有两位教授分别提出了“海水西调”的设想。1997年,曾经在地质系统工作、后转到西安交通大学人文学院任教的霍有光,在中国科协主办的《科技导报》杂志撰文称,他受到陕北向北京输送天然气的管道工程的启发,产生反向思维:西调渤海水至内蒙古、陕西、甘肃、宁夏境内,用“人造海”改造北方沙漠。

  2001年,中国地质大学退休教授陈昌礼在中国工程院主管的《中国工程科学》杂志发表文章,进一步提出可将海水西调至新疆,“目的是恢复和扩大西北湿地,治理沙漠和沙尘暴”。

  陈昌礼告诉本刊记者:“刚提出这个设想时,我曾经说,希望这个项目至少先争论20年。”实际上,当他在电脑前不断回复各界关于调水路线、沿途盐碱化等质疑时,王秀顺已经试图将“海水西调”的设想变为现实。

  锡盟煤炭资源丰富,可开采褐煤储量据称达1396亿吨。不过,王秀顺说,褐煤具有高水分、易风化等特性,不适合像山西煤炭那样远距离运输,大部分只能就近用于坑口发电或煤化工。

  对于渴望开发锡盟褐煤资源的企业家和地方政府而言,首先要面对的致命瓶颈是当地水资源极度缺乏。王秀顺由此也想到了“海水西调”。

  根据内蒙古新闻网2005年5月的一则报道,锡盟行署与王秀顺的连顺公司签署“褐煤制燃气输京、津”的项目协议,项目还将每年引渤海海水3亿多立方米至锡盟。

  也是在2005年,王秀顺成立泓元公司,负责整个项目的运作。连顺公司是泓元公司的主要股东。

  当本刊记者问及王秀顺的个人和公司情况时,他不愿多谈。在他的位于建外外交公寓的办公室门外,也没有任何关于公司信息的标识。

  有消息说,王秀顺早年在山西一家军工企业做工程师。另据《经济日报》2003年的一篇报道,连顺公司是1995年由军队企业改制、1997年12月注册的股份制企业。此后,该公司陆续买断山西王卞庄煤矿等中型煤矿的永久性开采权,并采取托管租赁方式接手大型国营煤矿王坪煤矿。

  连顺公司成立没多久,王秀顺就开始调研煤制油,并与中国科学院山西煤化所开展过合作。在2007年的长篇报道中,《中国改革报》将王秀顺称为“我国煤化工产业化开发的先驱”。

  “循环经济产业项目”

  在王秀顺为本刊记者播放的一份项目汇报光盘中,“锡林郭勒盟引海水淡化循环经济产业项目”实际上包括多项工程,一期预计总投资628亿元。

  其中,“引渤济锡”海水输送工程是最受瞩目的一环,预计耗资137.4亿元,全长618.46公里,中途不分水,建成后每年引3.65亿立方米海水。

  根据他的设想,海水淡化厂每年可生产3.1亿吨清洁淡水,供煤化工,即煤制合成油工程使用。褐煤露天煤矿和选煤工程,则为煤化工提供原料。另一方面,煤化工生产的余热也可用做海水淡化的能源,海水淡化过程生产的副产品则用于制盐工程。煤化工用不完的约1.7亿吨淡水,还能卖给其他企业。

  依照项目规划中的算法,该项目在七年左右就能收回成本,且获利丰厚。在一些股票论坛,也已经有人开始讨论“引渤入锡”概念所影响的行业板块。

  这一切听起来非常美好。几年来,锡盟政府对这个项目给予了全力支持。

  2007年,内蒙古发改委将“引渤济锡”工程上报国家发改委,国家发改委回函要求首先委托大型工程咨询机构进行充分论证。2008年3月,项目委托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下称中咨公司)进行可行性论证。2009年4月,中咨公司出具评估报告。紧接着,内蒙古发改委再次将该项目可行性报告上报国家发改委,但至今未有下文。

  项目在国家层面的受阻,并未影响地方政府的积极性。2010年4月22日,锡盟盟委书记荣天厚在北京听取王秀顺等人的汇报后即表示,“同意工业园区选址,同意2010年开工项目建设,同意风能利用为先导、以矩阵集风发电试验平台入手……锡盟各级领导将大力支持,提供一切便利条件。”

  王秀顺向本刊记者展示了一叠资料,其中包括锡盟政府同意50万千瓦矩阵集风风力发电试验平台、胜利东一号露天矿日处理200吨褐煤的加压气化示范平台等开工的文件,以及神华北电胜利能源有限公司2010年7月出具的表示可以接受淡化水每吨10元价格的证明书。王秀顺称,项目已经从锡盟获得一块42平方公里、储量约31.7亿吨褐煤的资源预留。锡林郭勒当地官员、自2006年底担任该项目领导小组办公室专职副主任的赵平则表示,“没有说给他们,是给项目预留的。但如果做成了,就配给这个项目。”

  王秀顺还说,矩阵集风和煤化工这两个子项目已于2010年10月动工,“我们现在是冬季施工,搭着帐篷干。因为风能要先行嘛。”

  当然,赵平表示,目前开工部分属于两个“科研项目”。至于海水输送和海水淡化工程,以及大的煤化工项目,立项权限都在国家发改委手里。

  赵平称,锡盟财政目前并不参与任何投资,仅仅提供政策支持,甚至他本人与这个项目相关的出差、调研等费用,都由王秀顺的泓元公司承担。

  王秀顺告诉本刊记者,自己在这个项目里已经投了2亿多元,主要花在前期的设计论证等方面,“这些大的设计单位,哪个不给钱能给你干呢?”

  是“吃螃蟹”还是“科幻题材”?

  “海水西调”的设想不乏支持者,其中包括中国高科技产业化研究会海洋分会。“王总是一个有远见、愿意做些事情的企业家。”该分会副理事长张宝印说。

  2008年10月,中国高科技产业化研究会与锡盟行署在北京举行陆海统筹“引渤济锡”发展战略研讨会,为“引渤济锡”造势。参加研讨会的,有多位退休将军、部级干部和院士。

  2010年11月,“陆海统筹 海水西调”高峰论坛在乌鲁木齐举行。参与筹办此次会议的新疆东西部经济研究院唐立久也是海水西调的支持者之一。这位民营机构负责人告诉本刊记者,海水引到锡盟首府锡林浩特之后,就能从海拔1200米的锡林浩特顺流而下引到哈密。哈密和锡盟一样,“风能丰富,煤炭资源丰富,但缺水”。

  唐立久从王秀顺那里获得的信息是,“引渤济锡”可行性已经得到中咨公司的论证。但实际上,中咨公司项目经理夏同庆曾对《南方周末》记者表示,他们在2009年4月出具的是预评估报告,“准确的说法是技术上可行”,“对盐碱化、有害物质的处理都需要通过实验和论证,这方面的材料还没有送过来。包括这家民营企业的资质审查,能不能承担起好几百亿的资金,都需要再研究”。

  对于项目中的海水淡化部分,天津大学海水淡化与膜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王世昌教授说:“从理论上说,淡化技术本身是可行的,但目前国内还没有做过如此大规模的淡化厂。”

  天津北疆发电厂海水淡化厂杨工程师,也不看好“引渤济锡”中的海水淡化项目。他表示,年产约6000万吨淡化水的北疆海水淡化厂仍处于亏损状态,原因是高居不下的海水淡化成本。“调水到内蒙古的话,成本就会更高了。”

  王秀顺并不这么认为。在他看来,“引渤济锡”立项受阻主要是因为国家发改委担心项目带来的大量温室气体排放。正因为此,他引入了“矩阵集风”风电技术,希望由风电这种清洁能源来提供海水淡化和煤化工过程中制氢和制氧的能源。

  这种风电技术据说是利用风洞原理,自然风从大口入小口出,风力在末端被加强,并推动矩阵排列的一系列小风轮发电。该技术的专利申请人正是王秀顺。

  根据其汇报光盘,这种风电技术的投资只有普通风电的几分之一,成本可以降到令业内人士咋舌的每度电0.125元,由此将海水淡化成本从每吨4元降到每吨2元。

  王秀顺告诉本刊记者,他曾经在航空系统工作,研发出了“矩阵集风”风电技术。但他承认,这种技术此前从未付诸应用。

  中国风能协会副理事长施鹏飞表示,从未听说过这种刚刚开始实验的技术,在没有试验数据的前提下无从评价。但他指出:“现在炒概念的太多。获得专利只能证明产品或技术和别人的不一样,而并不代表这个技术具有实用价值。”

  赵平则认为,“引海水淡化循环经济产业项目”这件事情没有什么风险,“这是一个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情,应该说(国家发改委)没道理不批。海水不是洪水猛兽,海水利用是解决我们干旱地区的有效途径。这条路早晚要走,只不过我们是第一个‘吃螃蟹’的。”

  尽管外界对“引渤济锡”尚有诸多质疑,王秀顺和他的支持者已经在畅想“引渤入疆”的可能性。在他们看来,“引渤济锡”可以为海水西调提供一个示范工程。

  唐立久说,“引渤入疆”现在还没到政府层面,主要还是民间讨论和企业行为,“我们的计划是六年能有实质性进展,获得政府支持、批复,资金融资到位,可行性研究等各方面准备工作做完。”

  据媒体报道,在中国工程院11月16日的《新疆可持续发展中有关水资源的战略研究》项目新闻发布会上,多位院士、专家称新疆水危机的出路在于合理分配水资源。至于“海水入疆”,无论在工程造价、生态影响等方面都是“不可想象”,属于“科幻题材”。

  在新疆自治区环保厅,一位官员也对本刊记者表示,“海水入疆”在生态上不可行,环评这一关就通不过。

17、武汉一经适房小区建在污染土地上 未环评先开工

来源:《新京报》2010年11月30日

http://env.people.com.cn/GB/13351154.html

  武汉一个能容纳2400户的经适房小区,建在了一个旧化工厂的土地上。小区未经环评先开工建设,在环评发现污染问题后进行了修复,不过依然存在风险。而这个小区从未向住户公开过风险的存在。

  记者调查发现,随着城市内化工企业逐渐搬出中心区,对化工企业原址的开发,将面临如何检测污染的土壤,如何“消毒”以及后期风险评估的问题。而现实是,我国尚没有土地污染防治方面的相关法律法规。有专业人士认为,这也会让土地开发者轻视、忽视或规避土壤修复责任,从而让危害潜伏。

  “房子都建起来了,难道能推倒?”11月23日,退休工人老严有些愤懑地说。

  这天,到“武汉黄埔人家·长江明珠经济适用房小区”(下称长江明珠小区)看房的人络绎不绝。老严来看分给他的“还建房”。

  小区位于武汉市江岸区,矗立在长江边上,风景优美。

  公开资料显示,该小区获得2009年度湖北省建筑结构优质工程。同年,还通过了建设部“国家康居示范工程”评审,被称为“湖北第一个获得此项殊荣的经济房小区”。

  小区物业部门介绍,小区共2400多户,主要安置武汉几大修桥、修路项目的拆迁户,另外一部分经适房,则通过摇号出售给符合条件的市民。目前房屋已全部售罄。

  小区内有部分业主已入住。还有许多人家在装修。物业介绍,这些拆迁户租房过渡了很久,都迫切希望尽快搬入。

  大多数人不像老严这样,知道房子所矗立的土地下,潜伏着未知的危险。

  未经环评先开工

  武汉市环保局指出,选址土壤污染严重,未经环评便已获国土、规划部门审批,并违规开工

  长江明珠小区,位于江岸区谌家矶西流湾45号。

  公开信息显示,小区开发商是武汉知名国有房地产开发公司:武汉市江岸区房地产公司。2007年项目通过武汉市发改委立项,2008年7月规划局批准开工。今年10月完工交房。

  小区建筑面积20.7万平方米,占地160亩,由15栋楼构成,“可解决六千四百多位低收入群众的住房问题”。

  老严也是安置户之一。他很熟悉这片土地,这是武汉长江化工厂的旧址,他曾是厂里的退休工人。

  他介绍,小区全部坐落在原长江化工厂厂址范围内。原工厂最南边有栋住宅楼,住着40户工人,目前这40户都安置在小区11号楼。

  资料显示,环保审批下来时,这个小区已基本建成了。

  2009年11月3日,武汉市环保局“武环管〔2009〕98号文”,批复了长江明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批复称,该项目主要建设包括13栋住宅楼、1栋单身公寓楼以及幼儿园、停车场、商铺等配套设施。其中,除幼儿园外,其余建筑均已开工建设。

  批复指出:“鉴于该选址土壤受武汉长江化工厂污染严重,市规划、国土房产局等相关部门在未征求我局意见的情况下,已对该项目作出了审批意见,项目也未经环评已违规开工建设且部分住宅已建成,土壤无法全面调查、监测并修复达到有关标准要求,项目选址满足不了环保要求。”

  11月23日,江岸房地产开发公司长江明珠项目相关负责人张明称,并非未环评先开工,是先在江岸区环保局做了环评手续。

  11月25日,江岸区环保局管理科负责人否认此说法:“我们根本没有这个资格”。这名负责人说,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以上的项目,必须由市环保局审批。

  调查显示,长江明珠小区2008年7月即开工建设。到2008年10月才委托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环境评价研究所进行环评。事实上,此时小区已大部分建成。

  2009年3月,环评报告书完成编制,认为项目场地存在金属锑污染和局部有机物污染。资料显示,锑会刺激眼、鼻、喉咙及皮肤,持续接触可破坏心脏及肝脏功能,吸入高含量锑会导致中毒。

  环评报告认为,项目锑污染需修复面积为92020平方米。有机污染治理修复区域约1000  2009年11月,武汉市环保局做出批复。此时小区已基本建成。

【1】       【2】 【3】 【4】

18、如何推开公益诉讼“拦路虎”? 

来源:中国环境报2010-11-30蒋朝晖

http://www.cenews.com.cn/xwzx/fz/qt/201011/t20101129_689821.html

  一直以来,引人关注的环境公益诉讼因成本居高不下,始终步履蹒跚,少有实质性进展。云南省昆明市通过不懈努力,在探索建立环境公益诉讼救济专项资金上成功迈开了新步伐。

  一直以来,引人关注的环境公益诉讼因成本居高不下,始终步履蹒跚,少有实质性进展。云南省昆明市通过不懈努力,在探索建立环境公益诉讼救济专项资金上成功迈开了新步伐。

  昆明市人民政府日前公布将于2010年12月1日起正式施行的《昆明市环境公益诉讼救济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暂行办法》)规定,今后在对涉嫌侵害环境的行为提起公益诉讼时,诉讼者每案最高可获得20万元的专项救济资金。

  诉讼成本成了公益诉讼“拦路虎”?

  建立救济专项资金,鼓励提起公益诉讼

  近年来,在建立完善环境执法体系中,昆明市公安局组建了环境保护分局,市人民检察院成立了环境资源检察处,市中级人民法院成立了环境保护审判庭,市环保局组建了环境污染损害鉴定评估中心。当前,昆明市环保局会同相关单位正在积极推进环境公益诉讼案件的办理,希望通过环境公益诉讼,有效地落实污染者对受污染环境的恢复治理责任。

  但是,环境公益诉讼推进并不十分乐观。案件的调查取证、鉴定评估等存在费用成本较高的问题,阻碍了这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仅污染鉴定费、环境恢复治理成本评估费等动辄就是几十万元甚至上百万元。以2010年市环保局经办的环境公益诉讼为例,就需要开支地下水污染鉴定费33万元、环境恢复治理成本评估费13万元、应急监测费3万元、律师费1万元等。

  本来经费就非常紧张的市环保局何来这预算外的70万元?昆明市环保局千方百计筹措,经过近半年的努力才好不容易垫齐这笔资金并完成相关准备工作。直到2010年6月21日,市环保局才将环境公益民事起诉状递上法庭。

  昆明市环保局认为,鼓励单位或环保组织对涉嫌侵害环境的行为提起公益诉讼,解决环境公益诉讼中调查取证、鉴定评估、诉讼费用、环境修复以及执行救济资金短缺等问题,建立环境公益诉讼救济专项资金,并由市政府出台相应管理办法十分必要。

  谁能获得专项资金救济?

  提起公益诉讼的单位、损害的环境、受害人等

  为破解公益诉讼中的高成本难题,昆明市曾经准备建立环境公益诉讼救济专项基金,拟将基金用于环境公益诉讼、恢复被破坏的生态环境、对环境诉讼中被告无财产可供执行的受害人提供救济等3个方面。基金的来源一部分由政府投入,其余的来自环保案件判决款、被告自愿缴纳的赔偿金及社会捐助。

  为破解公益诉讼中的高成本难题,昆明市曾经准备建立环境公益诉讼救济专项基金,拟将基金用于环境公益诉讼、恢复被破坏的生态环境、对环境诉讼中被告无财产可供执行的受害人提供救济等3个方面。基金的来源一部分由政府投入,其余的来自环保案件判决款、被告自愿缴纳的赔偿金及社会捐助。

  鉴于没有现成渠道和难度大等方面的实际,经多方征求意见,昆明市决定用建立“救济专项资金”的方式取代“救济基金”的方案。

  根据昆明市政府的安排,市环保局拟制了《昆明市环境公益诉讼救济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于今年1月29日、3月26日、6月30日、7月21日送市财政局、市审计局、市政府法制办、市中级人民法院环境保护审判庭、市人民检察院环境资源检察处、市公安局环保分局等相关单位征求意见。在充分采纳各相关单位对征求意见反馈意见和建议,并与市财政等部门协商一致基础上,市环保局对文稿进行了修改,形成《办法(草案)》,上报市政府。在9月14日经市政府第一百六十七次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后,市环保局根据会议提出的修改意见,再次对《办法(草案)》进行了修改完善。

  据了解,《暂行办法》所称环境公益诉讼救济专项资金(以下简称“救济资金”)是指市人民政府建立的对提起环境公益诉讼涉及的调查取证、鉴定评估、诉讼费用、环境恢复和执行救济等合理费用进行救济的专项资金。

  救济资金的救济对象为提起环境公益诉讼的单位、环保组织;经人民法院判决赔偿修复治理费用的受到污染损害的环境;被告无财产可供执行的环境侵权案件受害人。

  救济资金的来源主要有4项,即:财政拨款;人民法院判决无特定受益人的环境损害赔偿金;侵害环境案件中的刑事被告人自愿捐赠的资金;存款利息。

  救济款有何用途?

  可用于调查取证、损害修复、救助等

  救济资金来之不易,如何管理好并切实把这些有限的款项用到点子上?这是公众关注的焦点,也是相关部门必须抓好的重要工作。

  《暂行办法》明确,救济资金的用途主要有3项:一是单位、环保组织提起环境公益诉讼所需支出的调查取证、评估鉴定等诉讼费用。二是对因环境公益诉讼案件侵权人给环境造成的损害进行修复的费用。三是对被告无财产可供执行环境侵权案件受害人进行救助的费用。

  据了解,昆明市环保局将开设环境公益诉讼救济专项资金专门账户,对救济资金统一核算和管理。救济专项资金使用由市环保局提出意见,将使用意见及各项依据资料报市财政局审核同意后拨付。市审计局负责对环境公益诉讼救济资金管理使用进行监督。

  据了解,救济资金的申请有严格的程序。《暂行办法》明确,申请人填写救济资金申请表;申请人提起环境公益诉讼的,应当提交起诉状、人民法院受理案件通知书、鉴定申请书、调查取证申请等相关材料;申请执行救济的,申请人应当提交救济申请、生效法律文书、人民法院审核意见书等材料。救济资金申请材料由昆明市环保局负责受理。

  《暂行办法》还对申请救济资金的限额做了明确规定。对环境公益诉讼案件救济资金的申请额度在鉴定费、调查取证费等实际支出的限额内确定,每案不超过20万元;对环境侵权案件执行救济资金的申请额度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给予一次性救助,每案每人不超过两万元;对修复因涉及环境公益诉讼案件遭到破坏的环境所需费用,以人民法院生效判决并执行到位的赔偿金额为限。

19、新京社论:有毒土地上的经适房如何“康居”

来源:新京报2010年11月30日

http://news.sina.com.cn/pl/2010-11-30/083121556957.shtml

  原题《污染土地上的经适房如何“康居”》

  《新京报》今天报道,已经全面入住的武汉黄埔人家·长江明珠经适房小区是座能容纳2400户的崭新小区,紧临长江,风景优美,曾被评为国家康居示范小区。但最近,搬入小区的一些居民开始担心他们今后的健康风险。他们脚下的土地曾经是一座生产了数十年的化工厂。这个小区未经环评就开工建设,发现问题后只采用了简单的补救措施。(新闻回放:武汉房产公司未经环评在重污染土地建起经适房)

  随着我国城市化扩张加速和城市功能布局调整,众多位于城市内的高污染、高能耗的冶金、化工等工厂逐渐搬出城镇中心,这些企业原有土地因为地段优越,往往成为开发商争相开发的热土。有的地方农药厂、化工厂刚搬走,土壤还来不及修复就被开发商建成楼房卖掉了。

  但是,把经适房建在污染土地上,这是怎样的“全国康居示范小区”,究竟能示范什么?

  有人说这是一个全国性难题,而难题之所以成为难题,一个重要原因是我国的土壤环境质量标准还严重滞后,亟须权威的国家层面的“污染场地土壤修复管理法规”的出台。这个事件不只是因为有关环保措施与法规的滞后,关键还是地方政府是否真把市民健康安全放在心上。普遍老百姓都知道应该尽力消除化工厂的土地污染这一常识,掌握更多信息和资源的地方政府要说不知道,是不可能的。

  不能不说,保障房建设对有些地方政府来说,是块“鸡肋”。地方政府从中无利可图,却又不得不建。同样,被污染的地块也是地方政府的鸡肋。明明是黄金地段,却卖不出高价,或者无人问津,变不成金光灿灿的土地财政。然而,在污染土地上建经适房,用“鸡肋”解决“鸡肋”,地方政府这账算得极其精明。倘若,政府能够认真清毒,也还说得过去,但是,保障房建设草草上马,显然没有顾忌那么多。

  仅仅呼吁出台一部万能的法律,并不能令万事大吉。“以人为本”的价值观、人的生命和财产安全第一的价值观如果不被信仰和尊重,再完善的法律法规都将形同虚设。事实上,目前北京、浙江、重庆等地都制定了地方性的污染场地治理修复法规,只要地方政府真的为民负责,直接拿来主义就行了。

  现在,有一个相当无奈的说法:“你们来晚了!房子都建起来了,难道能推倒?”这个有污染的经适房小区如何处置,将是最棘手的问题。

  知情人介绍,该项目采用的覆盖防渗的土壤修复方法是成本最低的一种。这种方法没有从根本上对污染土壤进行治理,同时,用作隔离层的塑料膜也可能被侵蚀,这样下层污染土壤中的有毒物质就会透过塑料膜和树根等迁移到地面,因此存在二次污染的风险。

昨天,《人民日报》一篇评论引起民众关注,这篇文章的标题是《人没了,发展还有什么意义?》,这真是说了大实话。综观一起又一起保温材料引发高楼大火事件,一次又一次在垃圾场附近建设现代化小区事件,以及漂亮经适房小区建设在污染土地上,不仅令人疑问:我们是否真正把生命和财产安全放在发展的第一位?倘若答案是肯定的,那么,面对建在污染土地上的经适房,当地政府应该怎么做,就不该成为问题。

特别关注:

想要看更多的环境信息,请点击下面网址:

怒江网:http://www.nujiang.ngo.cn

绿家园记者沙龙网:http://www.greensos.cn

绿家园记者沙龙英文网:http://eng.greensos.cn

绿家园新地址:东城区炮局胡同二条 21

绿家园电话: 01084039930已经恢复使用

欢迎大家关注绿家园江河信息博客和微博:

http://blog.sina.com.cn/chinagreennews

http://t.sina.com.cn/chinagreen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