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众参与 江河信息 十月二十六日绿家园江河信息导读: (编辑:丽英)

十月二十六日绿家园江河信息导读: (编辑:丽英)

2010-10-26

 

十月二十六日绿家园江河信息导读: (编辑:丽英)

 

意大利国际环境记者年会2010系列报道:

1、意大利国际环境记者年会2010之二

 

关注《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次缔约方大会系列报道:

2、中国环境报:    各方探索“后2010计划” 

http://www.cenews.com.cn/xwzx/hq/qt/201010/t20101025_679320.html

 

腾讯绿色特别策划《绿问》第13期内容:

3、腾讯绿色:     减排,地方政府不能既当裁判又当运动员

http://news.qq.com/zt2010/talkzj/

 

环境资讯:

4、中国新闻网:    环保部决定挂牌督办一批严重污染环境案

http://news.sina.com.cn/c/2010-10-26/110921354157.shtml

5、国际在线:     联合国报告预测40年后海洋鱼资源将剧减

http://green.news.qq.com/a/20101026/000770.htm

 

地方信息:

6、现代快报:     2020江苏率先建成生态省 水污染防治太湖是重点

http://news.h2o-china.com/html/2010/10/671288058403_1.shtml

7、中国化工报:    浙江排污权交易率先实现“省管”

http://news.h2o-china.com/html/2010/10/1071288076121_1.shtml

8、人民网:      亚运会开幕在即广东15家污染企业临时停产限产

http://env.people.com.cn/GB/13048888.html

 

重大水事:

9、第一财经日报:   三峡库区淤塞严重 航道安全受挑战

http://env.people.com.cn/GB/13051873.html

 

环境曝光:

10、人民网:      安徽潜山自来水出现农药味致4万人停水

http://env.people.com.cn/GB/13047303.html

 

河南6个城市堆放铬渣续:

11、大河网:      河南6个城市堆放铬渣续:需投2.3亿元处理

http://news.sina.com.cn/c/2010-10-26/092121353384.shtml

 

民间环保:

12、中国低碳网:    女白领拍摄视觉日记:北京蓝天没那么多(组图)

http://green.sina.com.cn/p/2010-10-26/100321353736.shtml

 

深度报道:

13、《财经》:     紫金污染未了局:仍未公布整体补偿方案

http://green.news.qq.com/a/20101026/000656.htm

 

环境时评:

14、中国经济时报:  环境资源补偿立法难点在标准

http://green.news.qq.com/a/20101026/001210.htm

15、人民日报:    环保“督办令”成为一纸空文 当地官方成保护伞

http://env.people.com.cn/GB/13046558.html

 

绿家园江河十年行记者招募公告:

16、绿家园江河十年行2010媒体记者招募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a8af7bb0100ndbe.html

17、绿家园江河十年行2010公民记者招募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a8af7bb0100mx9d.html

 

特别关注:

想要看更多的环境信息,请点击下面网址:

怒江网:http://www.nujiang.ngo.cn

绿家园记者沙龙网:http://www.greensos.cn

绿家园记者沙龙英文网:http://eng.greensos.cn

绿家园新地址:东城区炮局胡同二条 21

绿家园电话: 01084039930已经恢复使用

欢迎大家关注绿家园江河信息博客和微博:

http://blog.sina.com.cn/chinagreennews

http://t.sina.com.cn/chinagreennews

 

 

 

 

1、意大利国际环境记者年会2010之二

 

消费主义的黄昏

倪一璟文  汪永晨图

 

Cuneo位于阿尔卑斯山下,山顶终年积雪。城虽小却布局合理,中央广场周围教堂环绕,南侧运河流淌,建筑风格朴素大气,应该非常符合老子"小国寡民"的理想。

Cuneo街上

10月14日,绿色和谐(GREENACCORD)国际环境记者年会第二天难得见晴,阳光灿烂,引得各国记者下了大巴后,纷纷在会场外的街道旁合影留念。

年会第一天的主题是围绕发展模式进行反思,在GPI和GDP的对比分析中强调切实提高生活质量才是发展的目的。而目前这种牺牲环境和过度消费的发展只会使人类走向毁灭。所以每一个人都应该接受资源的束缚,采取更加节制和负责任的生活方式。

其中只说意大利语的Luigi Sertorio教授第二天一大早就拿来了讲稿的英文版,帮助各国记者重温了他昨天演讲的内容, 即根据物理学的基本原理,人类对化石能源和核能的不加节制的追求无异于自杀,而人类的自杀行为正在把整个地球引向毁灭。从这个角度看,人类是自杀者,同时也是谋杀者。这也算是为第二天的培训进行了预热。

绿色和谐国际环境记者年会第二天的主题进一步集中在对消费主义的反思和批判。

一开场,来自持续社会基金会的副主席GIULIANA GALLI,开宗明义对道德衰败的社会现状进行了暴风骤雨般的批评,倡导“从充满竞争的个人主义向协同社会转变”。

然后WWI研究院的高级研究员GARY GARDNER则明确提出要把可持续性的理念作为发展的指南。他探讨了发展的含义和全球各国在新能源方面的积极举措。Q&A部分一位南美记者提了一个尖锐的问题, 即在全球尚有数亿人身处饥饿之中的情况下,美国等国把粮食用于开发生物能源是否人道. 演讲人并未正面回应。

会场里

第三位演讲者是来自那不勒斯费德里科大学的哲学教授ALDO MASULLO,对无所不在的谵妄和道德标准的丧失表示痛心疾首。教授举的例子中包括弟杀兄的家庭惨案和受到训斥的病人殴打护士的社会冲突,认为个人意识过分膨胀, 忽略人际关系的和谐是根源所在。

下午同样来自WWI研究院的高级研究院ERIC ASSADOURIAN进一步把对消费主义的批判引向深入,认为消费主义是文化的破坏者,提出应该借鉴消费主义的传播和渗透模式,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新理念。WWI研究院还专门把文化转变作为重点课题并出版了相关的研究报告,在欧美记者中拥有较多粉丝。

巴塞罗那的大学教授Joan Martinez Alier则关注穷人的生态问题,提出责任共担的协同社会理念。他的演讲获得了拉美和印度记者的支持和呼应。

其实反对消费主义已经不是新鲜事了,联合国层面就曾多次举行国际会议加以探讨并拟定了10年可持续行动方案。但绿色和谐的会议却有些与众不同,在对现实问题的反思中加入了不少道德批判的成分。许多时候演讲席和听众席互相呼应,最后一致认为消费主义已把人类社会引入歧途,无处不在的广告已经渗入了生活的方方面面,不断诱使消费者购买并不需要的商品。

晚餐正好与WWI研究所的ERIC和GARY坐在一起,自然而然继续着反消费主义的话题, 问到这个起源于美国二战后凯恩斯主义经济刺激政策的消费主义文化何时可以转变为可持续发展文化,ERIC苦笑了一下,回答说大概需要两百年。看来消费主义文化虽然已经日暮西山,甚至在西方已经沦为天人共愤的对象,但鉴于中国等地拉动内需等举措方兴未艾,离消费主义的末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中国的公司比美国的好

汪永晨 文图

 

今天早上窗外阿尔卑斯山上的雪还是浅得让人看不出是雪山来。

雪在红云中的阿尔卑斯山

小城的秋天

不知是晨雾还是什么。只有继续等,还有三个早晨会住在阿尔卑斯山脚下。

今天开会时,一位教授在发言中说中国在发展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上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且有不错的经济效益。会议休息的时候,一位在荷兰工作的拉美记者对我说,中国现在大量出口这些清洁能源的设备,但太阳能板在生产中是污染得很厉害的。你们等于把污染留给了自己,而让别人用上了清洁能源。

 这位记者提出的问题,其实也是这些年来我们国家一些科学家包括NGO人士的忧虑。过去我也说过,我们把污染留给了自己,特别是在算碳排放的时候,这些碳排放的指标都算在了我们中国的头上。后来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的一位副所长在我们绿家园的记者沙龙上说,这是我们自己要发展的而不是人家强求做的,这也是生意,我们是从中可以赚钱。我们不能既要赚钱,又说人家把污染留给了我们,这是自愿行为。当时我就觉得这位能源所的官员讲得有道理。

今天就在下午的会上,我向美国的一位科学家提出了我的问题:你们美国人说,美国是被大公司控制的国家。那你认为现在世界上的能源发展是受谁控制的吗?你如何评价中国现在这样大量地出售清洁能源的设备到发达国家呢?

这位专家没有正面回答我的问题,只是大说了一气现在气候变化解决的办法就是应该发展清洁能源,至于在哪个国家生产,在他看来或许并不重要。

后来我和另一位西班牙的大学教授又聊起这个话题。他则认为,小国的政府被大公司控制的比较多,大国受公司控制也不是一说公司就不好。他曾在上海同济大学成立100周年时受邀去过上海也到过北京,他对中国目前的发展充满希望。他认为,中国政府的力量是大于公司的。中国的问题还是要信息公开。这是发展中要解决的大问题。

这位教授下午的讲演很受发展中国家的人欢迎,晚上吃完饭回来的大巴车上我和他坐在了一起。 他说自己七十岁了,家里没有车。要和家人,朋友出去玩就租车,甚至是租自行车。他说现在西方人吃肉也少了。

他还说意大利,西班牙二十年前也有像中国目前的问题,穷怕了,希望赶快发展。可现在已经越来越觉得钱不能解决一切,快乐,健康都不是钱能买来的。他说,过去他们的孩子在学校也会比谁家有汽车,有什么名牌车。现在已经不这样了。特别是孩子,他们更注重环境。

市长和哥斯达黎加环境部长,环境记者

采访市长

我们今天的晚饭是受意大利一个叫Barge的小城的市长卢卡•哥仑贝多邀请的。席间我走到他的桌旁和他聊了一会儿。有点遗憾是的是这位市长不讲英文讲法语,所以一定要有人翻译。我问他,你所领导的小城是如何保护文化与传统的。他的回答是:要看是什么文化,什么传统,这些文化和传统是不是可能给今天的人带来幸福与快乐。可以带来的,就要保留。

市长说,他们现在的一个很大问题是人口大幅度下降,这可不是好事情。

不过,当我让他说说他所了解的中国时,他说的话我可没有想到。他说他们这个小城,在欧洲是华人最多的,占到人口的14%,学校里的学生,更是占了学生总数的35%,我有点不太相信给我做翻译的人是不是把这个数字说准确了。如果是准确的,这个小城的未来,可能会有更多意中文化的交流,我想。

晚饭中

美国和印度的记者在准备唱歌

因为这些年来的关注,我也把全球气候变化对这个小城会有什么影响这个问题向卢卡市长提了出来。

市长告诉我的是:以前Barge是一年有明显的四季,现在就有两季了,冬天,夏天。而且冬天越来越冷,夏天越来越热。

其实,我前两年在罗马参加国际环境记者年会时,就听当地人说过气候变化在意大利的影响。那是在罗马。这次在一个小城听到的又是同样的回答。真不知道现在世界上还有没有不受气候变化影响的地方。

边吃边拍

云、山、树

晚上在车上和西班牙教授聊天时,他说自己这些年的研究中,生态经济,是不能再不引起人们的关注了。特别是那些太平洋上的小岛国,应该受到世界的重视。

我说,还有我们的青藏高原,受气候变化,冰川的消失,河流的干涸现在世界的关注程度也是很低的。教授听我说到这儿时,给我做了这样一个比喻,他认为文化传统与经济应该是分着谈。文化,就像妈妈生的孩子,长得好看与否由不得你自己有什么选择。经济则不然。

生态经济在中国,是到要认真对待的时候了,教授这样认为。

今天我还有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聊天是和一位巴西的记者。我们是从亚马孙说起的。我说亚马孙现在真的每天有足球场大的面积在消失吗?她说也不一定是每天都有那么多。但确实是消失得很厉害。不过现在碳交易在巴西的大力推进,对保护亚马孙是有帮助的,欧洲,澳大利亚等国他们能以交易的方式保护热带雨林。

巴西记者

在这位巴西记者的眼里,他们国家有一个利于热带雨林保护的倾向,就是当地年轻人也喜欢进城。她说,这无疑是减少了雨林的压力。她说自己虽然不是专门研究森林问题的记者,但政府制定的一些严格的法律,对保护自然保护区,是非常重要,这个她们写过文章。

我问她,我去年去过巴西。同去的在巴西使馆工作的老朋友,生态学家沈孝辉说,巴西人很看重生活质量,如果是周末和节假日,给多少钱也没有人加班,因为巴西人认为,这周末是和家人在一起的时间,是这样吗?

这位穿着入时的确记者笑了,她对我说,在巴西,快乐是第一位,钱要排在快乐的后面。

晚饭中的表演

其实,这在我们每天晚上的晚饭中是能看出来。唱歌,跳舞是意大利人和南美人每天晚饭中都要带着大家一起热闹的内容。而且一唱,一跳就要闹到十二点、一点。这样的生活,让他们活得就像昨天我认识的巴西志愿者薇丽亚说的,他们的脸上总是带着微笑。

来自古城街上的快乐

其实就像我们身边的人一样,有对生活充满了希望的,也有对生活有着深深忧虑的。意大利一位没有参加今年国际记者年会的意大利朋友在电话中,就在一个劲地抱怨今天意大利的腐败,也在强烈批判着如今存在的现实问题。大概这就是任何一个社会都存在的两面性,和人性格的不同。

酒店实习的女学生

这两个小姑娘在晚饭中,一直站在我们身边为我们服务,问了后知道她们是实习服务员,都只有16岁。她们上的是酒店管理学校,其中两年是在酒店工作。意大利像这样的专业学校对很多年轻人来说是对未来的选择。不一定非要上大学,只要有一技之长。这样的与职业相关的教育,在世界上许多多国家很普及,特别是欧洲。我觉得在我们中国也应该大力发展,因为学历并不等于能力。而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发挥自己的人生价值,何尝不也是一种快乐人生呢。而上了大学,甚至有了更高的学历,而干着与学到的东西毫不相关的工作,这样的消费合理吗?我们是不是也要对这样的教育划个问号,这是我从这两个小姑娘身上得到启示。

2、各方探索“后2010计划” 

来源:中国环境报2010-10-26  见习记者 李源 

http://www.cenews.com.cn/xwzx/hq/qt/201010/t20101025_679320.html

   关注焦点:

  ●2010年后保护生物多样性目标如何确定?

  ●生物遗传资源获取与惠益

  分享制度怎样最合理?

  2010年10月18日~29日,《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届会议(以下简称“大会”)在日本名古屋市爱知县召开。这届大会的参会人数创下了历史最高纪录,与会者来自193个缔约方及其合作伙伴,共计1.5万多名代表。

  大会期间,与会者将参加一系列的会议和活动。通过这次大会,各方代表将完成关于2011年~2020年期间生物多样性新战略计划的谈判。通过谈判,会议希望能够制定2010年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目标,具体包括:在2020年前阻止生态系统继续损失的短期目标,以及在2050年前建立与自然共生社会的中长期目标。

  此外,会议述将通过关于获取和惠益分享问题的新议定书,它将是促进实现生物多样性新愿景的关键文书。此议定书将提交大会的高层会议,其与会者包括5位国家元首和130个国家的环境部部长。

  一切照旧不可行

  “行动的时机就是此时,行动的地点就是此地。”

  今年初,国际生物多样性年启动时,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曾经说过,“一切照旧不再是个办法。”

  “采取行动的时机就是此时,行动的地点就是此地——爱知县的生物多样性问题首脑会议。”大会开幕式上,生物多样性公约执行秘书艾哈迈德·朱格拉夫坚定地说。

  2002年,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六次缔约方大会上,各国制定了“到2010年显着降低生物多样性损失速度”的国际目标。但是目前,专家承认“2010目标”已经彻底失败,“后2010目标”的制定成为此次会议的重要内容。

  在大会开幕式上,朱格拉夫沉重地说到,“让我们鼓起勇气去看看孩子们的眼睛,承认过去我们失败了——在‘到2010年显著减少生物多样性的损失’这个目标上,我们失败了。让我们看看孩子们的眼睛,承认我们继续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丧失生物多样性,从而抵押了他们的未来。”

  朱格拉夫说,这一点已经得到了缔约方报告的确认。来自170个缔约方提交的第四次国内报告表明,我们正在继续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丧失生物多样性。而且,第三版的《全球生物多样性展望报告》也表明,目前生物多样性的损失率是历史水平的1000倍以上。

  报告预测,如果我们放任目前的灭绝趋势,我们很快就将达到一个破坏地球哺育生命能力的临界点,一旦达到这个程度,结果将是不可逆转和无法弥补的。报告同时警告我们,生物多样性在未来几百万年的命运,将取决于我们人类——这一个物种在今后几十年的行动。

  正如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所说,一切照旧将不再是个办法。公约执行秘书朱格拉夫说,“一切照旧”也绝不会是大会的议程。

  利益分配惹分歧

  “在许多议题上,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对立依然没有消除,预计只能交由27日开始的部长级会议来解决。”

  在大会主要议题中,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分歧明显。

  其中,一个很大的分歧是关于生物遗传资源获取与惠益分享。很多发展中国家生态资源丰富,拥有多样和宝贵的生物遗传资源,却没有获得相应的利益保护。印度代表就曾一针见血地指出,“数十年来我们都是生物遗传资源盗窃行为的受害者。”

  这次大会的支援实行委员会顾问、日本名古屋大学副教授香坂玲表示,大会主要有3个目标:制定2010年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国际目标;确定转基因生物的赔偿和救济方案;明确生物遗传资源获取与惠益分享。在实现第三个目标的道路上存在着许多障碍。

  达成第三个目标为何如此艰难?

  首先,一个很大的障碍就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遗传资源利益的范围上存在分歧。在这个问题上,发展中国家主张,涉及对象既包括生物个体,也包括通过复制其分子结构而合成的派生物。

  这会产生什么影响呢?日本外务省地球规模课题审议官杉山晋辅举例揭示了其中的道理:用于治疗流感的著名药物达菲,其重要成分就来自中国调料八角的基因;马达加斯加的一种植物被用于合成某种抗癌药;肯尼亚盐碱湖里的细菌成为牛仔裤脱色剂的成分等。

  这些例子都表明,发达国家利用发展中国家的这些生物遗传资源,生产制造昂贵的药品、化学制剂,获得了巨大的利益,但发达国家却认为,在利益分配上应将上述派生物排除在外。

  其次,另一个主要分歧来自于利益分配的追溯期。

  殖民时期,发达国家无偿利用了许多发展中国家的生物遗传资源而获利丰厚。因此,一些发展中国家主张利益分配的追溯期应不受《生物多样性公约》生效的限制,从而能够追回已经丧失的利益。而发达国家当然不愿出让既得利益,因此主张:追溯仅限于在1993年条约生效后。

  诸如此类的分歧不胜枚举。

  目前,围绕遗传资源的利益分配规则、2010年后的保护目标、实现目标所必需的资金规模等议题,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对立依然没有消除,预计只能交由27日开始的部长级会议来解决。

  呼唤全球凝聚力

  “单独的,我们只是一滴水。在一起,我们就是一个海洋。”

  “单独的,我们只是一滴水。在一起,我们就是一个海洋。”公约执行秘书朱格拉夫引用了日本著名小说家芥川龙之介的一句话,来说明各方协作的重要性。

  他表示,21世纪新的生物多样性目标需要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充分参与,无一例外。人类需要采取一种新的方法,需要与自然建立起新的联系方式,并且学会和自然和谐相处,共同步入未来。

  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就需要制定下一个十年战略计划,包括对2050年的远景展望。朱格拉夫强调,这并不是另一个单独独立的计划,而是总体协调整个全球生物多样性的大框架内的一部分。

  世界自然基金会生物多样性负责人冈特·米特拉赫尔指出:“各国应认识到制定在2020年前阻止生物多样性损失目标的重要性。”正如大会主题所揭示的一样,人类如果希望在美丽的地球上世世代代繁衍生息,必须学会“Lifein harmony,intothefuture(万物和谐共存,携手步入未来)”。

  中国展览备受关注

大会期间,环境保护部组织参加了与缔约方大会同期召开的“生物多样性互动博览会”,举办了主题为介绍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成就的展览。此次展览由环境保护部主办,环境保护部环境保护对外合作中心承办,环境保护部宣教中心、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协办。包括中国代表团在内的200多个国家、机构和组织参加了博览会。

3、减排,地方政府不能既当裁判又当运动员

来源:腾讯绿色 2010-10-26

http://news.qq.com/zt2010/talkzj/

嘉宾介绍:

邹骥[详细]

世界资源研究所(WRI)中国区首席代表、中国人民大学环境经济学教授。2000年至2009年,担任中国政府参加联合国气候谈判代表团的成员。2010年4月,被委任为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第五次报告第三工作组的主要作者召集人,任期为2010年至2014年。

精彩观点:

·为了减排而拉闸限电,这是行政手段的一个必然结果,它的直接经济成本和社会成本会很高。虽然也完成任务了,20%能效也完成了,但是成本很高。

·减排责任最终还是要落到企业头上,地方政府负的是监管责任。不能让地方政府又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 

详细内容请点击:http://news.qq.com/zt2010/talkzj/

4、环保部决定挂牌督办一批严重污染环境案

来源:中国新闻网2010年10月26日

http://news.sina.com.cn/c/2010-10-26/110921354157.shtml

  中新网10月26日电 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25日主持召开环境保护部常务会议,决定对一批严重污染环境的案件进行挂牌督办,并讨论了“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规划基本思路。

  会议听取了环境保护部2010年第二批挂牌督办环境违法案件情况汇报,充分肯定了2010年全国环保专项行动重金属污染物排放企业排查整治工作取得的成效。

  截至9月30日,2010年全国环保专项行动共排查重金属排放企业11510家,其中正常生产7807家、停产2646家、已被取缔关闭584家、在建473家。涉及电镀企业3803家,重有色金属矿山采选及冶炼企业3269家,含铅蓄电池企业821家,化工原料及制品企业621家,皮革及制品企业507家,危险废物处置企业124家,其他企业2365家。

  14个省(区、市)确定了148个重金属重点监管区域,19个省(区、市)确定了1149家重点监管企业,各地对重点整治区域、重点整治企业及挂牌督办企业提出了明确的整治要求,确保整治工作取得实效。

  会议认为,全面排查重金属污染物排放企业及其周边区域环境隐患,确定重点防控区域、行业、企业和高风险人群,严厉查处一批群众反映强烈、污染严重、影响可持续发展的重金属污染突出问题,不仅有利于维护群众环境权益,也有利于贯彻落实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促进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会议决定,近期向社会公布2010年第二批挂牌督办环境违法案件,并依法督促整改。

  会议还讨论了“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规划基本思路。

环境保护部副部长潘岳、张力军、吴晓青、李干杰,纪检组长傅雯娟,党组成员胡保林,总工程师万本太,核安全总工程师陆新元出席了会议。

5、联合国报告预测40年后海洋鱼资源将剧减

来源:国际在线2010年10月26日

http://green.news.qq.com/a/20101026/000770.htm

据新华社消息,联合国环境规划署21日发表报告指出,由于海洋污染、气候变化以及过度捕捞,到2050年左右,全球几乎所有海域的捕鱼量都将随鱼资源的减少而下降。

报告说,如果地球继续变暖,珊瑚礁等海洋生态系统将受到巨大影响。同时,由于过度捕捞,位于食物链上端的大型鱼类减少的趋势在各个地区会越来越明显。此外,船舶把压舱水排放到所停泊的港口时,会有大量外来生物随之进入当地海域,这也加速了本地物种灭绝的危险。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指出,联合国曾提出在2012年前将全球海洋面积的10%设为保护区,而现在只达到1.17%的水平,因此有必要扩大海洋保护区

6、2020江苏率先建成生态省 水污染防治太湖是重点

来源:现代快报2010-10-26

http://news.h2o-china.com/html/2010/10/671288058403_1.shtml

要让老百姓喝上干净的水,呼吸到清洁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品。昨日,江苏省委、省政府在南京召开生态省建设工作会议,江苏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梁保华,省委副书记、省长罗志军在会上作了讲话。会上提出到2015年江苏生态省的建设目标,并提出,2020年江苏要在全国率先基本建成生态省。

 “十二五”多了两项环保硬指标

梁保华在讲话中指出,“十二五”时期全省要全面建成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苏南等有条件的地方率先向基本现代化迈进。实现这个目标,不仅要有综合实力的大幅提升、居民收入的显著增加,还要有生态环境的明显改善。不能再发生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后恢复、边治理边污染、边恢复边破坏的现象。必须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用最少的资源投入、最小的能源消耗,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最大化。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确保完成“十二五”新的约束性指标。

目前国家对生态环保考核的约束性指标主要是两项: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这两项,江苏已完成“十一五”减排总目标的98.3%和121.1%。不过,今后的考核要求会更加高。正在编制的国家“十二五”环境保护规划,除了原有的两项指标,将新增氨氮和氮氧化物作为污染物排放约束性指标。据了解,氨氮超标会造成水质的富营养化,甚至引发蓝藻爆发等;而氮氧化物主要来自于机动车尾气污染,工业污染也会产生一部分。对于这两类污染物的治理工作,江苏早已开展,不过国家作为考核的硬指标提出来,这还是首次。

水污染防治方面太湖是重点

梁保华强调,建设生态文明,要从解决好人民群众关心的环境问题入手,加强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深入实施“清水蓝天”工程。让老百姓喝上干净的水、呼吸到清洁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品。

在水污染防治方面,太湖是重点,要确保太湖治理综合规划顺利实施,水质根本好转,努力让这颗“江南明珠”重现碧波美景。同时,加快推进长江流域、淮河流域、南水北调东线江苏段和通榆河水污染防治,建设“清水走廊”。

大气污染治理方面,实施更加严格的机动车尾气排放标准,对建筑扬尘实行专项治理,继续治理工业废气排放,加大执法监管力度,使大气质量有明显改善。深入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整治。

以联防联控机制控制灰霾污染

昨天的会议上,省委书记和省长都提到了“城市灰霾”。

根据气象局的定义,霾是指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等均匀地浮游在空中,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0.0公里的空气普遍混浊现象。

梁保华指出,现在有些城市灰霾天气增多,严重影响居民健康和城市形象,据环保部门分析,现在城市的大气污染40%来自汽车尾气,40%是建筑扬尘,20%是工业排放。而汽车尾气污染正是造成灰霾天气的最重要“元凶”。罗志军表示,应当抓住举办青奥会的机遇,大力实施“蓝天工程”,建立大气污染区域联防联控机制,以南京、苏州等城市为重点,推进大气污染治理,努力控制灰霾污染,让全省人民拥有更多的蓝天。

环保、生态投入增幅要高于经济增速

昨天的会议上,记者了解到,“十一五”期间,江苏用于环保和生态建设方面的投入累计约4500亿元,相当于“十五”时期的近3倍。罗志军表示,下一步还将强化政府在生态省建设中的主导作用,逐年加大投入,确保财政用于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支出的增幅高于经济增长速度,确保环保资金足额拨付到位;完善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多元投入机制,鼓励更多的社会资本进入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和经营领域。

罗志军在讲话中指出,到2015年,生态省建设要努力实现“六个进一步”的目标:投入进一步增加,排污总量和能耗进一步降低,水环境质量进一步好转,大气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生态进一步优化,环境基础设施水平进一步提升。到2020年,全省环境质量和生态状况全面改善,在全国率先基本建成生态省。

为了确保生态建设健康发展,江苏将组织修订江苏省环保条例,加快制订大气污染防治、农村环境保护、自然保护区管理等地方法规;此外,还要健全完善生态补偿机制,深化环境资源价格改革,积极推进排污权有偿取得和交易试点,积极推行环境污染责任保险试点;实行最严格的环保执法制度,支持和引导环境保护非政府组织发展,形成全社会广泛参与共同建设的氛围。

7、浙江排污权交易率先实现“省管”

来源:中国化工报 2010-10-26

http://news.h2o-china.com/html/2010/10/1071288076121_1.shtml

浙江省排污权交易制度经过多年的局部试点,终于面向全省推行。10月中旬,《浙江省排污权交易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工作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正式发布,标志着浙江工业企业将彻底告别无偿使用环境资源、随意向自然界排放污染物的历史。并由此成为我国首个将排污权交易制度全面纳入省级环境管理体系的省份。业界认为,该《办法》为一些重污染石化企业加上了一道“紧箍咒”。

《办法》规定,排污单位拥有的排污权,以环保管理部门核发“排污许可证”形式确认,其许可的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即为企业向环境直接或间接排放污染物的权利指标。

《办法》对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交易也给出了不同的适用范围:化学需氧量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适用于太湖流域、钱塘江流域范围内,以及经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省财政主管部门同意纳入试点的其他流域的市县内按排污许可证规定有总量控制要求的工业排污单位;二氧化硫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适用于全省范围内按排污许可证规定有总量控制要求的工业排污单位。《办法》同时指出,在开展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的地区,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和排污单位需要新增排污权指标的,要通过排污权交易取得,如果出售排污权指标,则必须通过排污权交易机构的平台进行交易,排污权交易价格实行市场调节。

《办法》还提出了省市县三级应建立排污权储备和调控机制,用以调控市场或用于保障重大项目建设。排污单位破产、关停、被取缔或迁出本行政区域,其初始排污权指标无偿获得的,由政府或有关部门无偿收回,作为排污权储备。排污单位出现排污权指标闲置的,闲置期如超过1年,应向核发排污许可证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报,闲置期超过3年的,其闲置的排污权指标由政府或有关部门回购。

而对于大家特别关心的现有企业初始排污权是否也要有偿购买,《办法》则略显含糊,暂未给出明确的说法,而只是提出:对初始排污权指标的核定、分配实行分级管理,省负责总装机容量30万千瓦以上燃煤发电企业的排污权指标核定、分配;设区市负责所辖市区范围内的排污权指标核定、分配;县(市)负责辖区内的排污权指标核定、分配,并规定:排污单位的初始排污权指标由负责该排污单位排污许可证管理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本着尊重历史、推进改革的精神,按照排污权指标核定技术规范进行核定,并经公示后确定。公示时间不少于15日。除此以外,《办法》对于排污权交易的有关资金管理以及交易监督等相关问题,也给予了明确的规定。

可以说,《办法》是在经过充分实践和反复酝酿的基础上慎重推出的。自从2006年浙江以嘉兴为第一个试点区域,着手研究和尝试建立排污权交易制度,一直以来该省环境部门对于排污权交易的实践和探索就从未停止过:2007年,在嘉兴试点成功的基础上,浙江将排污权交易试点城市扩大到11个设区市,要求每一个设区市选择1个以上县(市、区)开展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工作;2008年,成立了浙江省副省长为组长的排污权交易机制研究课题组,展开了一系列调研工作,是年《浙江省主要污染物排污权有偿使用及交易试点工作方案》通过专家论证;2009年2月25日,获财政部、环保部批复同意,浙江省开展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省排污权交易中心挂牌,之后试点工作全面展开,各项基础工作全面推进,直至《办法》出台。

业内人士认为,《办法》的出台,对于浙江石化企业的影响十分深远。随着排污权交易制度的全面推广实施,一些重污染企业将为环境成本支付更高的代价,由此对企业形成倒逼机制,迫使企业主动进行产品结构调整或者提高环境治理水平,以减少排污量,最终实现企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赢;而那些无法达到环境要求的企业则必将黯然退出市场。

8、亚运会开幕在即广东15家污染企业临时停产限产

来源:人民网 2010年10月26日

http://env.people.com.cn/GB/13048888.html

  10月24日,广东省环保厅颁布实施了 《广东省亚运会期间空气质量保障措施方案》(以下简称 《方案》),根据该方案,广东15家重点污染企业将在11月1日到12月20日间停产或者是限产,以保证亚运会期间有良好的空气质量。

  根据对亚运会及亚残运会主办地广州空气质量影响程度的大小,《方案》将广东省11个“涉亚城市”分为A级重点控制区域和B级区域,其中广州、佛山、东莞、清远、中山5市被列为A级,剩余深圳、珠海、惠州、江门、肇庆、汕尾6市被列为B级。在极端不利气象条件下,B级区域将一并纳入重点控制区域范围。

  在停限产的15家企业中,广州市共有广州造纸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等6家企业。其中,广州威达高实业有限公司(A厂)列入停产名单,其余5家限产减排30%到50%不等。另外9家企业涉及东莞、清远等6市,将全部实施停产。

  被列为停、限产名单的企业涉及造纸、电子、水泥和纺织等行业。根据广东省环保厅的要求,对涉及到限产、停产的企业,将实施专厂专人负责制度,各地级以上市政府部门应对企业特派驻场监管人员。广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广东省环境保护厅将负责抽查、监督排污措施是否正常运行及相应限产减排、停产等措施是否落实到位。如果存在排放不达标的行为,将采取关停措施。

  此外,《2010年第16届亚运会空气质量保障极端不利气象条件应急预案》也获得广东省政府批准,该预案在遭遇极端不利气象条件下才会启用。当预报未来48小时内空气质量超标时,在实施上述重点污染企业停产和限产的基础上,将再暂停一批家电、化工、家具等企业。

  在这15家停、限产企业中,共有4家造纸企业,他们分别是广州造纸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威达高实业有限公司、东莞市强安造纸有限公司和清远连州市智都造纸有限公司。在《方案》所列停、限产行业中,造纸企业所占比例最大。

  对此,《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致电东莞市强安造纸有限公司,该公司相关人士表示,公司领导不在,自己不方便发表看法。清远连州市智都造纸有限公司也婉拒了记者的采访。(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9、三峡库区淤塞严重 航道安全受挑战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2010年10月26日

http://env.people.com.cn/GB/13051873.html

  三峡大坝建好后,高峡出平湖,水流缓了。而175米蓄水后,上游来的泥沙及垃圾淤积在库底的问题更为严重。重庆市航道管理部门的官员把库区疏浚看作是“迫在眉睫”的问题。

  根据调度安排,三峡工程将于10月26日上午9时实现175米蓄水目标。三峡工程于9月10日0时开始第三次175米试验性蓄水,起蓄水位承接前期防洪运用水位160.2米。此之前的两次蓄水,均未达到175米的设计水位,其中2008年最高蓄至172.8米,2009年最高蓄至171.43米。

  新问题:航道挑战

  2008年是三峡水库的首次175米试验性蓄水。这一蓄水导致重庆市大量桥梁、道路被淹,多处库区居民出行困难并诱发大量滑坡等地质灾害,直接经济损失约21亿元。

  本次175米试验性蓄水,除会诱发一些滑坡等地质灾害外(水位上升浸泡山体,并提高水位等),还将诱发一个全新的问题:航道安全面临严重挑战。

  其中一个特例是,重庆市万州区的万县长江大桥,受水面上升的影响,导致这座亚洲最大的单拱桥成为三峡库区长江航道上的“隐患”——175米蓄水前,拱桥下的宽度为320米;蓄水175米后,宽度变为240米,实际有效航道只有80米,拱桥的最高点距离水面只有30多米,稍微高一点的船只要想顺利通行,必须放倒桅杆“低头”穿行。

  大难题:泥沙淤积

  “由于拱桥在设计上主要考虑的是桥面的承重力,但桥身的侧向防撞击是非常脆弱的,一旦有风,几百吨或者上千吨的船只就很难控制住船身,碰撞该桥,后果不堪设想。”重庆航道局航道处主任闻光华10月25日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称。目前,该桥的两侧桥墩已经在水下大致十几米,拱桥的两侧已经有一段浸泡在江水里。

  万县长江大桥于1997年建成。全桥长814米,宽23米,桥拱净跨420米,建成时,其桥面距江面高140米。

  当地航道管理部门为避免出现撞桥事故,投资了30多万元做了长江航道上最大的两艘航标船,过往船只在3公里外就能看到,但这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闻光华说,目前重庆交通大学和清华大学都在做该桥的防撞方案,但国内在该领域的研究处于空白状态,目前给出的解决方案并不理想。

  重庆奉节长江大桥也面临同样的问题。175米蓄水后,其通航高度只有18米,仅能满足二级航道的标准,达不到一级航道的级别。

  水位上升导致原有桥梁成为“长江黄金水道”的碍航因素,这是长江航道目前面临的一个小问题。闻光华说,新衍生的问题还有滑坡及雾情等。175米蓄水后,雾情不再有季节性,且没有规律可循。但最严重的问题是,泥沙淤积,特别是三峡水库库尾的泥沙淤积。

  国务院已关注

  “这一次蓄水时间选在了秋季,而这个季节正是上游的来水冲刷河道的季节,175米蓄水导致这一自然冲刷河道的进程消解。”闻光华说,这在客观上再一次加重了三峡库区的泥沙淤积。

  闻光华向本报记者披露了他掌握的三峡库区的泥沙淤积情况。他用“非常严峻的问题”来形容三峡航道的疏浚事宜。

  闻光华把三峡库区航道分作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重庆市主城区朝天门至江津区红花碛的库尾段,由于水流至此逐步减缓,这是泥沙淤积最严重的河段;第二部分是重庆朝天门至丰都县的河段,这是变动回水区河段;第三部分是丰都以下的常年库区河段。

  库尾段以重庆市主城区的江北嘴为例,该段江面原有200多米,目前的泥沙淤积已经将航道向对岸的弹子石方向推进了80米。朝天门下游大致5公里的梁沱,江中的泥沙淤积已经比三峡成库前高了10米。

  另一处较为严重的淤积点是忠县的烂泥湾河段,其淤积已经比成库前高了26米之多,将航道向江心推移了200多米,初步估算该淤积的体积为2400万立方米。

  “淤积泥沙厚度最厚的河段在三峡大坝前,其泥沙淤积厚度已经达到50米左右。”闻光华说。

闻光华透露,三峡水库的泥沙淤积已引起相关部门高度重视,9月25日,国务院相关工作人员已到重庆市航道局调阅了该局制作的三峡库区泥沙淤积图。

10、安徽潜山自来水出现农药味致4万人停水

来源:人民网2010年10月26日

http://env.people.com.cn/GB/13047303.html

  10月18日,潜山县黄泥镇的自来水出现了农药味,3天后全镇停水。与此同时,临近的黄埔镇、王河镇也出现了类似问题。记者经调查了解到,这三个镇的饮用水源来自长河。目前,当地环保、卫生等部门已经介入调查,力争早日恢复供水。

  反映

  喝自来水会感到恶心

  “我们这里的自来水有问题!”10月21日,潜山县黄泥镇居民赵先生向记者反映,从18日开始,他家水龙头里流出来的自来水闻上去就有一股农药味,而且自来水出现了白色沉淀物。喝下去之后,人就会出现头晕、恶心等不适症状。

  “一开始以为只有我家的水有问题,后来一打听才知道全镇的水都有农药味。”赵先生说,自来水出现异味后,镇上的居民不使用自来水了,有人把这一情况反映到当地政府,希望早日解决饮水问题。

  据了解,除了黄泥镇,黄埔镇、王河镇的自来水也出现了异味,涉及居民4万余人。

  目击

  居民提着水桶借水用

  10月23日,记者来到潜山县黄泥镇,看到街头有很多居民提着水桶到处找水井,希望能借到一些干净的饮用水。

  “因为水有异味,考虑到大家的健康问题,21日上午全镇就停水了。”黄泥镇居民王俊说,很多人只能上街购买矿泉水,矿泉水一度脱销。现在,王俊每天都要开着面包车去县城亲戚家两趟,每趟从亲戚家中运回3桶自来水,用于全家人的生活。

  截至昨天下午,黄泥镇自来水已经停水4天了,但镇上居民到目前也没接到任何关于恢复供水的通知。

  疑问

  长河污染来自上游?

  自来水怎会有农药味?据悉,黄泥镇、黄埔镇、王河镇的自来水水源是当地一条名叫长河的河流。当地居民说,这两年长河河水经常出现异味,枯水季节尤其明显。

  长河发源于太湖县境内,流经潜山、怀宁,最后汇入长江。群众所说的污染从何而来?“在潜山这边长河沿岸没有工厂。”很多居民说,“上游太湖境内有个工业园。”

  黄泥镇居民吴其文说,事发后,他到上游去看过,看到太湖县一个工业园内有化工厂向长河里排污,但是具体污染源必须由环保部门调查后才知道。

  说法

  争取尽快查出污染源

  23日,潜山县黄泥镇镇长方勤结告诉记者,他们21日接到群众反映后,当天就要求自来水公司停水。随后,该镇迅速将情况上报至潜山县环保、卫生部门。

  “水里确实有一股农药味,但在潜山县境内长河沿岸没有工厂。”方勤结说,潜山县环保、卫生部门都对水质进行了取样。太湖县环保局也来到黄泥镇进行了水质取样。

  昨日,记者从潜山县环保局了解到,根据初步调查,长河确实受到污染,但具体水质情况要等到水质检测报告出来,争取在最短时间内将情况调查清楚。(来源:39健康网)

11、河南6个城市堆放铬渣续:需投2.3亿元处理

来源:大河网 2010年10月26日

http://news.sina.com.cn/c/2010-10-26/092121353384.shtml

  阅/读/提/

  2005年,铬渣污染治理被列为国家“十一五”规划的重点工程。我省对铬渣的处置纳入了各地年度环保责任综合整治考核目标,实行“一票否决”。今年省政府“义马会议”之后,处置进程中严格实施责任目标督导制,对五个省辖市铬渣处置进展情况,每周进行督导。在全国一盘棋的铬渣处置进程中,河南处置速度和质量排在前列。

  高温解毒

  【给铬渣去毒现有干湿两种处置工艺】

  橙黄色的铬渣被吊车的抓手抓起倒入8号胶带输送机皮带,皮带向上运行100米后与承载着燃料煤的3号胶带输送机混合。按比例混合后的燃煤和铬渣输送机继续向上方运行进入钢球磨煤机,经磨制达到一定细度后,经由两次强风送入膛温高达1600摄氏度的立式旋风炉,很快,熔渣流入炉底,从排渣口排出并迅速掉入冷水中。一霎间,液态炉渣经水淬固化成一粒粒的玻璃小珠……

  10月20日上午,义马环保电力有限公司的一号机组正有条不紊地进行着铬渣处置。

  该公司安全环保部部长辛海贞告诉记者:按照国家批准的铬渣和煤1∶9的掺烧比例,公司的一号机组正满负荷运行。高温解毒后的铬渣液化并水淬成为玻璃珠后,内含的有毒六价铬已然消失。

  “为防止铬渣扬尘引起二次污染,从铬渣场运往厂区一律是封闭运输,从输送机传送至旋风炉的过程也被密封,强风送至炉膛扬起的铬渣灰会重新打回飞灰重熔系统……”辛海贞说。

  这种被称为“干法”的立式旋风炉高温解毒铬渣处置工艺,早在2002年就被义马热电厂尝试。义马先是建了一个膛温高达1600摄氏度~1800摄氏度的锅炉试烧铬渣。经化验确信有毒六价铬已还原成无毒三价铬并达到解毒要求后,义马开始申请建设大型焚烧锅炉。

  据义马市环保局副局长齐占元介绍,义马环保电力的这种处置工艺在铬渣的无害化和再利用上实现了重大突破。这种固化的玻璃珠或被用于生产建材或筑路或填埋,最终实现安全处置。

  几乎与此同时,巩义市回郭镇几个受雇民工正用水泥抹平通往窝沟深处的道路。巩义市环保局危废辐射中心主任吴基伟说,按照河南省环保厅招标选定的“湿法”处置工艺的效率,道路修缮完毕后,设备迅速进驻,埋在深处的5万多吨铬渣不足两个月就会消失。

  处置时限

  【今年年底前,国内历史堆存铬渣须处置完毕】

  事实上,国家很早就看到了铬污染的危害。早在1985年,国家发布实施的铬盐生产标准就提出了治理含铬废渣、废水的措施,要求生产过程中排出的废渣及时处理或综合利用,暂时没条件处理的需专设具有防水淋、防扬散、防渗漏的存放场所。因为技术、经济等方面的制约,实现铬渣的综合利用还有很大难度。

  到了1992年5月,国家又发布《关于防治铬化合物生产建设中环境污染的若干规定》。此后,我国杜绝了新上铬盐项目,并淘汰了诸多小厂。

  2003年,国家环保总局发布《关于加强含铬危险废物污染防治的通知》。不久,全国铬盐行业被砍得只剩下了25家。

  然而,这些企业采用的大多仍是落后的技术工艺和装备。每吨铬盐产品仍会排放2.5吨~3吨的高毒性铬渣,所含致癌性六价铬是国家排放标准的近万倍。这25家企业一年仍能排放30万吨的高毒性铬渣和大量的含铬粉尘废气。

  一方面新铬渣仍在不断产生,一方面遗留的铬废渣因严重浸染地下水体在接二连三地酿造危险事件。

  随着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历史遗留铬渣的危害程度,越来越引起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公众的关注,政府决定拨付专款处置遗留铬渣。

  2005年,国务院向各地发出“处置令”:2010年年底前,国内600万吨历史堆存铬渣须全部无害化处置完毕。

  紧接着,铬盐行业再次面临整顿,产业洗牌后的全国铬盐企业最终只剩下了年产规模均在10万吨以上的18家,保留企业必须有能力对铬渣进行无害化处置,我省目前只保留了一家。

  巨资投入

  【为治理铬渣污染,我省需投入资金2.3亿元】

  “处置令”发出后,国家发改委以及国家环保总局向各地派出联合调查组,对铬渣“遗产”数量进行清查。其中,我省成为国家铬渣处置方案列入治理项目较多的一个省份。

  2007年4月13日,国家环保总局又对铬渣污染治理工艺、铬渣挖掘、环境管理等提出明确的规范要求。

  按照国家的整治目标,那些无主的也就是找不到责任方的、将对社会环境构成危害的铬渣一律由政府出资处置,国家予以适当补贴。

  自2005年以来,我省各地下大力气对历史堆存铬渣的数量进行了核定,对治理技术和治理方案进行了多方位论证。通过招标、指定等方式,最终选定并委托开封德山水泥厂、河南金谷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和义马环保电力有限公司3家企业承担铬渣的治理任务。

  在河南省发改委的努力下,全省6个项目共申请到国家铬渣专项补助资金1.117亿元。加上地方政府配套治理资金5046万元、企业配套资金6785万元,我省为治理铬渣污染需要累计投入资金2.3亿元。

  然而,对铬渣的处置却并不如计划中那么顺畅。

  记者从省环保厅了解到:截至省政府9月12日在义马就铬渣处置召开会议时,除了郑州市政府本级配套资金610万元已于2009年年底拨付至巩义市和新密市财政外,其他市均是在近期才刚刚落实到位。

  距离2010年年底只剩两个月,要想在国家规定的时间内将遗留铬渣处置完毕,任务艰巨。

  督察问责

  【完不成铬渣处置目标任务的,省政府要问责】

  2007年初,河南省铬渣整治工作第一次会议召开后,我省对铬渣污染的整治开始有了里程碑式的强力推进。各地相继开展了历史堆存铬渣数量核定、治理技术论证、治理方案选择、国家补助自己申请等,并很快取得了一定进展。

  国家于2007年颁布了《铬渣污染治理环境保护技术规范》,明确了“干法”和“湿法”处置方案的技术规范。

  但是,铬渣处置的进程并不快,年底前完成目标,任务实在艰巨。

  省环保厅固废中心主任邵丰收告诉记者,我省铬渣处置进展缓慢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地方政府认识不到位。国家的《铬渣污染处置方案》明确规定,对历史遗留的“无主”铬渣堆的处置,由当地政府“买单”,国家给予补贴,有主的铬渣堆由企业自身负责,本来应该当地政府为主出资治理,现在却完全依赖国家资金补贴,国家资金不到位,当地处置工作迟迟不开工。二是国家“十一五”的专项治理资金2010年7月才全部拨付到位,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处置进度。三是治理技术还不完善,从国家到地方一直在研究和论证。

  连日来的调查中,记者听到了这样一种声音:“铬渣本来被封存得好好的,一旦开启处置,不说运输会扬尘污染,如果再遇上下雨,铬渣中的六价铬会迅速膨胀蔓延。”

  另一种声音则对“湿法”处置后再次留下的废渣表示忧虑:“湿法处置后,铬渣里有毒的六价铬会被还原为无毒的三价铬,但是,解毒后无毒铬渣还需要建设合适的贮存场地。”

  还有一些声音在反思经济账:“当年那些铬盐企业每生产1吨产品给国家交的税只有300元钱,而处理留下的铬渣,1吨成本就要550元~800元,加上技术论证、处置期内人力和设备的运行保障等其他支出,成本甚至会达到1000元~1200元。除了国家补贴,地方得拿出相当数额的治理资金。如果再加上日后土壤的修复和水系的监测及治理,对于并不富裕的地方财政来说,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这笔钱纯粹是投入,不见一分产出。”

  今年省政府“义马会议”之后,省环保厅已开始实施铬渣处置工作“倒计时”,强力推进。

  2010年环境综合整治任务,再次被列为省委、省政府要办好的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十件实事之一,其中就有铬渣处置的任务,而且已被列入各级政府的环保责任目标,完不成目标任务,省政府是要问责的。

  当下,省委督察室已派出督导组正在相关市、县督察,五个省辖市铬渣处置专项资金已经全部拨付到位,省环保厅三位副厅长分片包干督察。省环保厅机关加强了督导和调度,频率由过去的每月一次改为每周一次。

  据了解,有铬渣堆存的五个省辖市,目前都在强力推进铬渣处置,主管副市长具体指导,环保部门和处置企业配合实施,铬渣处置工作正式走上了“快车道”。

目前,在全国一盘棋的铬渣处置进程中,河南处置速度和质量排名前四。来源:大河报

评论

  我们的环境责任

  本报首席评论 徐迅雷

  匈牙利毒废水泄漏事件余波未了,在我们的河南省传出了铬废渣污染事件:52万吨废料铬渣,分别堆放在巩义、滑县、新乡、开封、义马、新密六处,铬渣遇水后产生剧毒物质“六价铬”,成为“城市毒瘤”,悄悄侵蚀着土地和地下水……

  这两者间,有极大的相似之处:都是工矿企业的残留物,都是环境危险品,都是大规模的,而且都给周边造成了环境损害。看那远景照片,是如何的鲜明:泄漏的泥性毒废水,是恐怖的红色;废料堆上的“六价铬”,是怵目的黄色……总之,它们都对人对环境有极大的危害。

  匈牙利毒废水泄漏,可谓急性病:2010年10月4日,距离首都布达佩斯西南165公里的奥考依市境内,一家铝厂的尾矿库突然溃坝,约有100万立方米含有铅等重金属的有毒废水废料,涌向附近3个村镇,致死7人,致伤150多人,那红色的毒泥水还涌入了多瑙河——蓝色的多瑙河,怎能忍受那红色毒泥水!匈牙利总理欧尔班维克托说,这次污染事件是“匈牙利史无前例的生态灾难”。

  河南省铬废渣污染,可谓慢性病:那些铬废渣是上世纪50年代至八九十年代一批化工企业的遗留物,企业关停后,铬渣却存留下来,几乎失管,导致数十年的持续污染。

  有关资料显示,我国各类尾库非常多,其中危库、险库、病库有2000余座,都有重大安全与环保隐患,有不少地处生态敏感区、人口密集区。它们或是“慢性毒药”,或是“定时炸弹”,要想完全清除,需要巨大的经费投入,要经历艰难的利益博弈。

  但是,消除这些巨大的隐患,是我们必须担负的环境责任。我国正处于环境污染事故高发期,我们不能只晓得向大自然攫取,而不知道如何保护环境、如何避免生态灾难。

  保护环境安全,就是保护我们人类自己。人是生活生存在环境中的,人类必须对环境进行整体维护,承担对应的责任。环境责任原则,至少应该包括:开发者保护——对环境将进行开发利用者,有责任对环境资源进行保护、恢复和整治;利用者补偿——谁利用谁补偿,承担经济补偿责任;污染者付费——对环境造成污染者,须按法律规定,治理环境污染、赔偿相关损失;破坏者恢复——即谁破坏谁恢复,造成生态资源和自然环境破坏者,须承担恢复和整治的法律责任。

  那些堆积如山的铬废渣,多为国企的“杰作”,而国企是政府办的企业,所以现在政府是第一责任人。其他任何个人与单位,都是无法承担其治理任务的。国务院曾要求全国所有历史堆存铬渣在“十一五”末——即今年年底前,全部实现无害化处置。但事实证明,这基本上已成了空话。许多地方政府就是不怕环境欠债,因为他们根本就没有多少环境责任意识。

  10月20日,世界卫生组织公布了匈牙利毒泥泄漏事件健康损害评估结果,认为由于匈牙利政府采取措施及时,目前受污染地区因直接接触导致受伤的危险性已大大降低,被污染地区的饮用水不存在危险,而多瑙河的水质也并未受到影响,这多少让人松了口气。那么,对于铬废渣污染,我们也应迅速跨出两步:一是马上采取治理措施,二是组织卫生部门进行健康损害评估。唯有这样,才是对环境、对人类的真正负责。(来源:都市快报)

12、女白领拍摄视觉日记:北京蓝天没那么多(组图)

来源:中国低碳网2010年10月26日

http://green.sina.com.cn/p/2010-10-26/100321353736.shtml

从2009年6月1日开始到2010年5月31日,卢为薇和她的另外一个朋友每天都在北京拍一张照片。

当天空是蓝色时,卢为薇会请一位路人戴上一副滑稽的墨镜出镜。

卢为薇拍到的路人形形色色,男女老少。他们来自中国的大江南北,甚至世界各地。

卢为薇选用的相机是一个十几年前的傻瓜相机。

中国低碳网专稿 一位女白领历时一年拍摄《北京蓝天视觉日记》,竟吃惊地发现,北京的蓝天数并没有官方说的那么多。

卢为薇希望有机会将365张照片都展览出来。

  这位女士名叫卢为薇,2004年回国,在北京从事一份白领工作。闲暇之余,她决定拍拍北京的蓝天。24日晚,她通过电话告诉记者,她通过视觉日记得出的2009年6月1日至2010年5月30日之间北京的蓝天数字是180个,也就是一年中的49%。而此前北京官方公布的数字是285个。

  “虽然我们拍摄的日期并非日历年度,这个结果还是跟官方宣布的78%差得太远了!”卢为薇说。

  她告诉记者,住在北京的人都知道”蓝天指数”,这是官方每年公布的空气质量指标之一。1998年北京记录了100个蓝天日,到了2009年,官方称有285个。

  “虽然测量标准和方法有些争议,但大部分人都认同,如今北京的蓝天的确比前几年多多了。但是具体是多少个呢,我们决定亲自数一数!”她说。

  于是,从2009年6月1日开始到2010年5月31日,卢为薇和她的另外一个朋友每天都在北京拍一张照片。照片里面会有一个北京的路牌,当天空是蓝色时,她们还会请一位路人戴上一副滑稽的墨镜出镜。

  “我们使用传统的胶片相机,并开启了印日期的功能,以此表达照片的延续性。”她告诉记者,“我们拍到的路人形形色色,男女老少。他们来自中国的大江南北,甚至世界各地。这其实是很具代表性的,因为北京早已是国际化的城市,而北京的空气质量影响着所有生活在这里的人。”

  “我们选用的相机是一个十几年前的傻瓜相机。这样做,是想告诉大家关注环保不是少数优越群体的奢侈品。不需要拥有昂贵的器材,因为唯一重要的是你能抬起头来看看天空,想想空气质量怎么样。”卢为薇感到,“如今太多的人在麻木地度日!我们希望人们至少每天都能关注一下自己生存的环境,哪怕只是抬一下头。”

  在拍摄过程中,卢为薇和她的朋友会发现20多岁到40多岁的路人更经常拒绝她们的邀请。

  “这有点令人担忧,因为这个中间的年龄段是对社会和环境最具影响力的人群。”她说,也许是在这所城市中生存的压力和种种挫折加重了人们的戒心和冷漠。

  但让她们感到庆幸的是,年龄更小的孩子们似乎比想象中更成熟,不但理解她们做这件事的意义,还会热情地祝她们成功。

  24日,卢为薇通过邮件给记者发来了一组样片。她说,“我希望有机会将365张照片都展览出来,这是我们一整年的努力,也由此感谢所有支持这个活动的人们。如果有谁愿意帮我们完成这个心愿,或有建议可联系我。”

  那么,环保部门公布的这些“蓝天”是如何得出的呢?据环保专家介绍,人们目测天空的颜色并不是判断的标准,环保部门的数字是依据空气污染指数得出的。

  专家称,“蓝天”只是目前对空气质量状况评价的一种通俗的说法。而环保部门要对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多项污染物的监测。实时监测数据经汇总和计算后得出当天的空气污染指数,从而判断空气质量的等级。

  据记者了解,我国目前采用的空气污染指数(API)分为五个等级,API值小于等于50,说明空气质量为优;API值大于50且小于等于100,表明空气质量良好。如果当日空气质量污染指数在100以下,则称之为“蓝天”。也就是说,虽然天空看起来不蓝,甚至是在下雨,但空气质量不错,仍然可认定为“蓝天”。

今年9月底,北京市环保局曾对外公布,2010年北京市达到和好于二级的“蓝天”已完成七成以上。而今年北京市的蓝天目标是266天。 (文中图片由卢为薇提供)

13、紫金污染未了局:仍未公布整体补偿方案

来源:《财经》2010年10月26日 高胜科

http://green.news.qq.com/a/20101026/000656.htm

[导读]作为污染事件的直接受害者,渔民直接面对的是上访无果,以及一个看不清未来的“转产计划

  污染事故三个月后,汀江的颜色依然呈深褐色。

  2010年7月,紫金矿业(2899.HK/601899.SH)旗下的紫金山铜矿发生两次污水渗漏事故,共有近万立方米含铜酸性污水流入汀江之中。

  2010年10月8日,紫金矿业发布公告称,该公司被行政罚款956.313万元,福建省环保厅还责令企业采取治理措施,消除污染,直至治理完成。这是自《水污染防治法》2008年修改后,中国开出的首张额度超百万元的污染罚单。

  10月18日,紫金矿业方面对《财经》记者称,罚款已如数缴纳。

  在行政处罚之外,此次污染事件中的直接受害者,福建龙岩市上杭县当地渔业养殖户却对获得的赔款额存有争议。而作为肇事方的紫金矿业,至今没有公布整体补偿方案。养殖户直接面对的,是上访无果,以及一个看不清未来的“转产计划”。

  此外,这次污水泄漏事件的各项评估和整改治理的后续进展,迄今亦未有最终结果。

  无鱼可养

  自紫金矿业污染事故以后,福建龙岩市上杭县下都乡六个村庄的村民已无鱼可养。三个月间,村民在汀江江面上安设的养鱼网箱部分已被拆除。而近十年来,养鱼是这些村民主要的收入来源。

  下都乡璜溪村的邱新雨,是少数没有拆除网箱的养殖户,但是箱中养的却不是以往精心选购的鱼苗。

  “无论死鱼活鱼还是鱼苗,都被政府收购去了。”邱新雨说。像他这样未拆网箱的村民,只能捕捉少量汀江里的野生鱼进行养殖,用于贴补家用。

  更多的村民开始赋闲。10月14日,在距邱新雨家的网箱不足500米的小卖部,门口停放着一排摩托车,一群村民正在光线暗淡的屋内打牌。“这不是无事可做嘛,污染也有三个月了,政府不允许养鱼,让我们转产,我们没有路子走。”一位村民吧嗒着烟斗感慨道。坐在他对面的另一位村民接过话头,“谁说没事可干,拆除网箱啊,反正我家的刚拆。”

  璜溪村以及一山之隔的豪康村,是上杭县下都乡两个重点网箱渔业养殖村。当地渔业兴起于约十年前,当时,村民拥有的土地在棉花滩水电站建设中被征用。此后,渔业养殖成为当地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村民每年的养鱼收入至少在几万元,养殖规模较大的村民可年收入十多万或数十万元。

  目前,两村共有300余户村民,其中半数以上村民从事渔业养殖。这两个村在2008年被列入龙岩市“一村一品”网箱养鱼专业村,于今年5月还分别获得3万元奖金。

  在受到污染之前,下都乡年产鱼量大约在5000吨左右,超过上杭县渔业总产量的一半以上。此外,在棉花滩水库下都乡库区里,这个乡的新寨、五丰、三益、吉安等村,亦有靠江的村民从事渔业养殖。

  汀江被闽西人喻为“母亲河”,其流经上杭县下都乡段,水流平缓,呈树枝状密布,适于养鱼。龙岩市水产局技术人员向《财经》记者介绍,下都乡养鱼业的兴盛一度是龙岩市的骄傲。几个村子不仅每年都接受上杭县水产局的专业技术指导,且还享受着每户每年至少3000元的渔船燃油专项补贴。

  随着紫金矿业污染事故,村民们的生产生活节奏被彻底打乱。作为这次污染事故最直接受害者,他们辛苦养大的鱼成批死去。此外,污水使鱼类生态被改变,而眼前最迫切的问题,是自己遭受的损失如何得到合理的赔偿和补偿。

  在上杭县政府公布的数字中,紫金矿业污染事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为3187.71万元,这主要是针对村民养殖业损失计算得来。

  赔偿争议

  紫金矿业污染事故共发生两次含铜酸性污水泄漏,均发生在今年7月。

  官方认定,7月3日下午,紫金矿业旗下的紫金山铜矿湿法厂污水外渗,约9100立方米含铜酸性污水进入汀江;7月16日晚,紫金山铜矿再次发生渗漏,应急中转池中约500立方米污水再度流入汀江。

  据统计,污染造成的渔业养殖业损失共涉及福建、广东两省,其中,福建上杭县因距污染源最近,损失最为严重。仅在上杭县璜溪、豪康等六个村庄,官方确定的渔业养殖损失为378万斤,而上述几个村的村民告诉《财经》记者,据他们自己统计,损失超过500万斤鱼。

  实际上,在污染事故后第三天的7月5日,下都乡政府开始收购死鱼和浮头鱼,收购价格为每市斤6元,计重方式以每平方米网箱43市斤鱼来计算。在进行收购时,当地还做出规定:如果每平米网箱的鱼重量不超43斤,计算在受损鱼范围内;如超出43斤,则被认为与此次污染无关,不予赔偿。

  此种计算方式引起村民的不满,亦是村民多次上访的主要原因。对于下都乡政府“每平方米网箱计重43斤”的算法,村民觉得无法接受。“120斤左右才是一般的平均数字。”有着近十年网箱养鱼经验的璜溪村村民邱新雨说。死鱼由于鱼体腐烂等原因,体质变轻,而按照43斤计算,村民损失将更大。

  此外,村民还表示,当地网箱养殖鱼种,除了价格每市斤约在6元左右的草鱼和鲤鱼以外,还有鲑鱼、青鱼、翘嘴鱼、鲇光鱼等价格较高的品种。其中鲑鱼对外批发价约为每市斤40元,翘嘴鱼、鲇光鱼约为每市斤15元。村民认为,不论鱼种,统一按每斤6元的价格收购并不合理。

  针对上述理赔争议,村民一直未能获得相应的说法。而《财经》记者在上杭县水产、环保以及县政府处亦均未获得有关收购标准的准确答复。

  给村民的赔偿款,先由上杭县政府出面垫付,后由紫金矿业全部埋单。最终村民获得的赔偿具体款额是多少,目前尚无公开数字。

  “严格来说,事故所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要远超出上述数字。”龙岩市政府相关人士对《财经》记者承认。

  实际情况似乎也是如此,璜溪村村民邱新雨共拥有数千平方米的网箱,根据他计算,自己的实际损失为70余万元,而得到的理赔是30余万元。

  随之,受损村民开始上访。从上杭县、龙岩市,至福建省福州市,均被告知“尚在处理,请耐心等待”。璜溪村村民称,上访后,有人曾登门告诫他们,不要再上访,否则在县里工作的亲属会受“株连”。

  “紫金矿业除了上述理赔以外,还没做出后续的补偿方案。” 豪康村村民薛城说。

  事发已三月有余,紫金矿业尚未公布整体补偿方案。紫金矿业相关人士对《财经》记者表示,补偿事宜全部由县政府主导负责,企业对此无法作答,“公司会按政府调查认定的结果予以补偿。”

  那么,政府调查的结果究竟为何?《财经》记者多次询问上杭县委及县政府,对方未有回应。

  “转产”困惑

  除了赔偿,当地村民未来的生计是更大的问题。

  污染事故38天之后,下都乡村民面临着“转产”。8月10日,上杭县政府向村民发布《通告》(杭政综【2010】237号)。《通告》规定,在渔业发展规划确定前,包括下都乡在内的棉花滩水库库区禁止新建、扩建网箱,禁止投放鱼苗,禁止捕捞,一经发现,由县综合执法部门依法处理。

  在此之前,“棉花滩库区五年内不能养鱼”的消息便已在上杭县内流传,在紫金山铜矿污染几天后,广东省梅州市政府就决定,自7月15日起,从福建棉花滩水库下游到广东梅州大浦三河坝55公里内的汀江河段全面禁渔。

  十多年前,汀江下都乡段因建设棉花滩水电站而征用土地,当地村民人均两亩多地减少到两分地,此后渔业养殖成为当地经济支柱。从2004年起,因养鱼收入可观,大量村民扩增养殖规模,此后数年不断从银行贷款或筹资借款投入渔业养殖,有村民至今未能还清欠款。“现在不让养鱼,是让我们血本无归啊。”豪康村村民薛城说。

  按上杭县政府公布的上岸转产扶持政策,网箱被拆除后,每平方米按40元给予补偿,6月28日之后新增网箱,一律强拆、不予补助。村民认为,40元的补助价过低,除去几年来投入的其他成本不算,仅网箱成本也均在每平方米80元左右。如计入后期投入在网箱上的饲料房、投饵机和配电设施,每平方米网箱价格要超过100元。

  至今,仍有部分村民拒绝在下都乡政府制定的《库区网箱养殖户转产协议》上签字,并存留网箱以示抗议。

  按照上杭县政府的规划,村民转产后,鼓励发展果、林、油茶、笋竹等生态型种养业,并出台相应产业扶持政策。

  但是在村民的眼中,这样的规划若要成为现实,困难重重。村民表示,因当地都是生态保护林,发展林业显然存在障碍;其他种植业,至少要四五年后才有收成。

  村民认为上述问题都是污染事故留下的后遗症。“这都应由紫金矿业来承担责任。”村民薛城说。而从实际看来,这并未纳入到污染事故的后续补偿范围之内。薛城认为,“禁渔”是因噎废食之举,为避免今后再发生污染而承担责任,不惜断了村民生计。

  《财经》记者获悉,龙岩市水产局已委托专家组编制《汀江中下游地区2011—2015年渔业发展规划》,目前初稿已出。其主体是棉花滩库区渔业生态的重新规划,其中包括今后五年内,棉花滩水库的可捕鱼种、数量以及相对应的增殖品种及数量。双方约定,11月20日之前要整体完成规划报告。

  “虽然污染事故以前就对当地养鱼方式提出转变要求——从鱼量的扩张调整为鱼质的提升,但并不能因为污染事故就拿渔业部门开刀。从原本的规划不合理的极端走向另一个禁渔的极端,无疑是让本身已是受害者的村民雪上加霜。”龙岩市水产局相关人士对《财经》记者说,希望今后并非全面“禁渔”,而是有规划地控制养鱼规模和密度。

  然而,被污染的江域是否还适合养鱼,的确是一个目前还无法确定的因素。

  环保专家认为,污染事故以后,汀江流域的水质势必会受影响,对汀江流域的整个生态环境亦会留下“后遗症”。

  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所环境修复中心主任陈同斌表示,近万立方米的污水流入汀江,影响期限很难准确评估。“这么多面积的污水,尤其是流动型水域,在目前中国的环境条件下,治理难度很大,修复成本很高。”陈同斌对《财经》记者说,“污水中会有铜颗粒,它们会在渗漏后沉积河底,被泥沙包裹住,待到汛期或泥沙搅动时,这些铜会随时造成再次污染。”

  对汀江流域生态环境颇为熟悉的龙岩市一官员告诉《财经》记者,此次污染只能等待通过自然稀释的方式进行自我修复,即使投入大量补救措施亦未必短期内奏效,“不过总体而言,污水从汀江流入韩江,最后入海,可以稀释掉。污染是可控的。”

  生态赔偿局未了

  自污染事故发生后,针对汀江流域的评估、修复工作旋即启动。《财经》记者获悉,至少有环保、海洋渔业等部门同时展开相关工作。

  8月20日,《紫金矿业污染对汀江流域水生生物资源损害影响的调查与评估》通过专家论证。福建省水产研究所是此份评估方案的编制单位之一,此次评估工作受福建省海洋和渔业厅委托。

  与此同时,环保部门针对汀江流域的生态环境评估和水环境功能区划调整工作亦在进行。10月18日,福建省环保厅对《财经》记者回复称,环保部南京环科所已提交《汀江流域生态影响评估及生态修复初步方案》。

  此外,针对汀江流域水环境功能区划调整,福建省环保厅正协同福建省水利厅、海洋和渔业厅抓紧研究并报福建省政府批准。

  但是,上述评估及规划将于何时正式实施,目前相关部门尚未透露时间表,针对汀江流域的实际治理也未展开。

  据了解,对此次污染的评估最主要的问题是污染影响难以量化,根据国家现有评估水平和经验,中国的此类污染事件的评估工作难度较大。与紫金矿业污染事故几乎同期发生的大连中石油输油管道爆炸以致漏油事故中,有1500吨原油泄漏入海,而油污事故后的生态环境评估工作,目前尚无实质进展。

  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研究员於芳表示,中国在此方面评估上尚处于起步期。於芳建议,对于中小型环境污染事件,可采用损害评估模型,确定污染物暴露途径,量化污染损害,从而估算污染恢复费用;对于大型环境污染事件,应成立专门的环境损害与风险评估委员会,判定污染物暴露途径和损害范围,量化环境污染造成的损害并确定损害赔偿金额。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竺效则表示,污染事故造成的损害可分为三种:直接损失、间接损失以及生态损害。在紫金矿业污染事故中,村民所受到的直接损失与间接损失容易认定,且责任主体较为清楚,可向污染方直接提起民事诉讼。而针对第三种生态损害的责任追究,按国家环境法规中“污染者负担”的原则,应由污染方承担所有赔偿责任,但由于目前国内对生态损害赔偿没有直接的司法救济及法律制度,也更因为难以从经济上准确对此评估界定,因此生态损害赔偿在国内实施存有难度。应当事人要求,文中所涉村民皆为化名

14、环境资源补偿立法难点在标准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2010年10月26日 林春霞

http://green.news.qq.com/a/20101026/001210.htm

专家认为,立法有必要,但进入立法实践还涉及一些具体指标和实施细则,每个条款都需要细化。

 “节能降耗、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不仅是“十一五”期间各地力争完成的硬任务硬指标,也是“十二五”乃至未来很长一个时期发展的战略目标。然而,对于一些长期为保护生态与资源做出贡献而得不到补偿的上游地方来说,经济失衡却是个沉重的包袱。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杜鹰在日前召开的“生态补偿立法与流域生态补偿国际研讨会”上透露,中国生态补偿立法工作已全面展开,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总体框架已基本形成,将按照谁破坏谁治理、谁开发谁保护、谁受益谁补偿、谁保护谁有偿的原则进行。

他还透露,国家将进一步明确实施生态环境补偿的基本原则、主要领域、补偿办法,确定相关利益主体间的权利义务和保障措施,进一步细化流域、森林、草原、湿地、矿产资源等各领域的实施细则。

相关专家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环境资源补偿立法提出,不仅必要,而且非常迫切,这至少让资源保护者看到了希望,有了持续保护资源的支撑动力,但专家认为,环境资源补偿立法还存在诸多难点,主要难题在于补偿标准的制定。

资源补偿立法是一种必然

中国社科院工经所研究员周民良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节能降耗、节能减排已成为一项基本国策。如果补偿不能落实,长期让上游无偿保护资源,既体现不了当地政府政绩,百姓利益也得不到保障,地方经济也难以发展,长此以往,上游肯定不干。上游为了经济效益和扩大就业,极有可能以牺牲资源为代价而去发展相关产业,这给下游带来的损失是不可估量的。上游对下游的保护力度不够,地方发展就没有可持续性。建立一个行政规则,并通过补偿立法,这对环境资源的保护,对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均有重大战略意义。

周民良认为,下游地对上游地进行持续性、合理性经济补偿,上游保护环境就有持续动力。一旦补偿形成规则,下游对上游的生产活动就有一定的约束性要求,譬如,禁止上游引进高污染项目,同时对农业种植中有害化肥与农药的使用,以及养殖业中家禽粪便排放等行为有一定限制和规范。如果下游对上游作了补偿,而上游对环境没有做好保护措施,下游可提出诉讼,至少要给下游提供清洁可用的资源。

补偿标准应根据资源受益效果而定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部研究员周宏春与本报记者探讨这个问题时表示,环境资源立法是必要的,获得资源的要给付出那方做出补偿,而且要有长期性。但资源补偿标准要根据资源所产生的效益与结果而定,资源获得的效果、企业产生的效益,环境保护的程度不同,补偿的比例也应有所不同;而且要分不同行业、不同区域、不同流域上下游之间进行补偿,不能用一个标准。

周宏春说,“还有一些无法折算的,不能让保护环境的人自身去承担代价,也要分地段进行,采用大家共同分担效益、共同补偿的办法。”

周民良也对补偿标准提出类似观点——“补偿标准和法律量化有一定困难,上下游之间、上风向与下风向之间建立一个怎样的补偿互动机制?上游为保护生态究竟付出了多大成本,在认定上有一定难度,在评估与补偿方面可能会有一定的差别,这种差别也许在十几倍以上。”

防止不同受益体互相扯皮

 “在标准认定方面如何防止部门之间、区域之间、行业之间的扯皮是关键。这里面涉及标准、法律量化、部门协调等问题,标准还包括环保标准、补偿标准、法律量化标准等等。”周民良说。

周民良还说,“譬如,南水北调工程,目的地城市,下游对上游补偿,调水地对水源地补偿,达成什么样的补偿标准与规模,如何分配补偿费用,这些问题需要相关目的地的城市进行协商,并达成一致意见。如果环保部门制定一个标准,经济部门认为太低或太高,不同意补偿方案,就需要流域之间相关部门进行协商。目前还没有相关确切评估与补偿标准,不同区域有时很难达成统一意见。”

专家认为,立法有必要,但进入立法实践还涉及一些具体指标和实施细则,每个条款都需要细化。现在关于资源补偿还很笼统,需要地方提出一些量化指标,每个领域都要提出相关的补偿办法和标准依据,这是立法的关键所在。一旦涉及资源违法行为,第一责任人应负什么责任,都要有依据,而且这些依据要经过论证。

因此,周民良建议,在立法之前,先进行一些小流域试点,由地方政府出台一些政策和实施规则,通过一些成功案例,再上升到立法高度,这样可能更具有可操作性。

周宏春也认为,对生态资源保护可以通过运营产生经济效益,有些地方已经有经验,浙江、江西、海南等生态覆盖率高的地方都做得不错,海南在森林补偿方面也作过一些努力,森林加工企业给周边百姓进行经济补偿,可借鉴他们的一些做法。

15、环保“督办令”成为一纸空文 当地官方成保护伞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2010年10月26日

http://env.people.com.cn/GB/13046558.html

  近日,国家环境保护部公布了今年第一批挂牌督办案件,辽宁营口造纸厂“榜上有名”,被责令停止生产,限期治理污染。然而,新华社记者近日到这家造纸厂采访发现,机器仍在轰鸣,污水依旧排放。

  在环保部门此次挂牌督办之前,辽宁省环保厅已在2008年4月就向营口市政府下发了监察通知,随后营口市按照环保厅要求向营口造纸厂下达了“停业整顿”令。进入2009年,该企业却恢复生产。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国家部委和省里两个“督办令”,在这里成为一纸空文?

  不难推测,任何“有恃无恐”的违法行为背后,往往有“保护伞”在撑腰,营口造纸厂也不例外。调查发现,该市基层环保局领导也“坚定”地支持排污企业,认为企业不能停产,只要抓紧建成污水处理设施、早日实现达标排放就行。不仅如此,抓环保的副市长曾主持会议,决定排污企业恢复生产。可以想见,这样“高规格”的“保驾护航”,企业能不胆大包天吗?

  当地政府公然为污染企业撑腰,有很多堂而皇之的理由,如当地政府一位负责人就说,“这是在统筹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上做出的决定”。这类“先污染后治理”或“边污染边治理”的想法与做法,都是科学发展观出了问题。倘若照此“统筹”,“金山银山”倒是堆起来了,可绿水青山就会“统筹”没了。

国家部委和省里两个“督办令”,竟然关不掉一家污染企业,这是一种悲哀,也是个警示,它暴露出环保运营机制、监督机制的制度性缺陷。许多地方环保工作至今未真正纳入干部政绩考核体系,是否重视环保工作几乎全凭官员自觉。当下最重要的是,进一步改革完善干部政绩考核体系,加大干部环保问责力度。只有这样,才能彻底转变生产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让污染企业不敢放肆,让地方官员不敢充当“保护伞”。

16、绿家园江河十年行2010媒体记者招募

来源:绿家园黄河十年行博客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a8af7bb0100ndbe.html

   江河十年行是环保NGO绿家园志愿者于2006年发起的一项江河保护行动。行动计划用10年时间,由记者和专家组队,对中国西南四川、云南两省境内的江河进行考察,记录气候变化和开发活动对江河生态和沿岸百姓生活的影响,对西部江河保护提出合理化建议并倡导江河开发的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

  绿家园志愿者一直致力于江河保护,多次组织记者、专家赴西南调查,邀请水利、生态、地质专家到环境记者沙龙演讲,联合其他NGO一起呼吁,使江河保护和水电开发议题进入公众视野,引起媒体的广泛关注,并对环境公共决策起到积极的影响作用。2004年至2007年温家宝总理曾就怒江、金沙江水电开发项目多次批示,反复强调应深入研究,慎重决策。

  本年度的江河十年行将于2010年11月20日启程,计划为期2周。现面向广大媒体招募记者。期待你的加入,和我们一起关注江河。

  应征记者基本要求:

  1.关注江河和生态环境保护

  2.参与撰写2010绿家园江河十年行媒体调查报告

  3.可全程自费参加

报名请致电010-84039930或发送电子邮件至g84039930@126.com。来信请附个人基本介绍和以往发表过的环境相关文章。

17、绿家园江河十年行2010公民记者招募

来源:绿家园黄河十年行博客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a8af7bb0100mx9d.html

江河十年行是环保NGO绿家园志愿者于2006年发起的一项江河保护行动。行动计划用10年时间,由记者和专家组队,对中国西南四川、云南两省境内的江河进行考察,记录气候变化和开发活动对江河生态和沿岸百姓生活的影响,对西部江河保护提出合理化建议并倡导江河开发的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

2010年绿家园志愿者向社会公开招募公民记者1-2名,加入11月启程的江河十年行考察队并对2010年的活动进行全程报道。

应征者需满足以下要求:

关心江河保护

具备较高写作能力,掌握基本摄影技术

身体素质好,有团队精神, 能适应野外考察

有一定经济基础,可自费负担交通和食宿等费用

感兴趣的公民记者请于10月30日之前发送个人简历至g84039930@126.com。

特别关注:

想要看更多的环境信息,请点击下面网址:

怒江网:http://www.nujiang.ngo.cn

绿家园记者沙龙网:http://www.greensos.cn

绿家园记者沙龙英文网:http://eng.greensos.cn

绿家园新地址:东城区炮局胡同二条 21

绿家园电话: 01084039930已经恢复使用

欢迎大家关注绿家园江河信息博客和微博:

http://blog.sina.com.cn/chinagreennews

http://t.sina.com.cn/chinagreen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