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众参与 江河信息 九月三十日绿家园江河信息导读: (编辑:丽英)

九月三十日绿家园江河信息导读: (编辑:丽英)

2010-09-30

 

九月三十日绿家园江河信息导读: (编辑:丽英)

 

水电开发:

1、南方周末:    云南金沙江两水电站项目被否决一年后复活

http://news.sina.com.cn/c/sd/2010-09-30/150521203491.shtml

 

“寄望坎昆”系列策划:

2、搜狐绿色:    天津气候变化国际谈判会议

http://green.sohu.com/s2010/iask/

 

特别策划:

3、新浪环保:    绿镜第1期:草原牧民借高利贷保护铁蹄马

http://news.sina.com.cn/z/2010ttm/index.shtml

 

环境资讯:

4、第一财经日报:  环保部痛心采矿污染:治理远赶不上破坏速度

http://news.sina.com.cn/c/2010-09-30/054521199485.shtml

5、湿地中国:    长江湿地保护网络成立

http://www.eedu.org.cn/news/envir/homenews/201009/52208.html

6、科技日报:    全球逾五分之一植物有灭绝危险

http://www.eedu.org.cn/news/envir/nature/201009/52222.html

7、新华网:     研究称全球50亿人面临水安全问题

http://www.hwcc.gov.cn/pub/hwcc/wwgj/gjpt/myfk/201009/t20100930_323407.html

8、中国新闻网:   中国工矿废弃地复垦率仅12% 采空区近140万公顷

http://news.sohu.com/20100930/n275361290.shtml

 

地方信息:

9、中国环境报:   云南专项检查重金属污染企业

http://news.h2o-china.com/html/2010/09/671285811462_1.shtml

10、中国环境报:   江苏上万条环评信息入征信库 

http://www.cenews.com.cn/xwzx/fz/qt/201009/t20100929_664659.html

 

环境曝光:

11、南方日报:    造纸厂被疑偷倒千吨工业垃圾污染附近鱼塘农田

http://green.sina.com.cn/news/roll/2010-09-30/131321202851.shtml

 

环保随笔:

12、中国环境报:   河流之殇 

http://www.cenews.com.cn/xwzx/wh/qt/201009/t20100929_664664.html

 

绿色对话:

13、腾讯绿色:    对话NGO:气候谈判带给中国NGO巨大机会

http://news.qq.com/a/20100930/001401.htm

 

环境时评:

14、中国环境报:   对自然没有敬畏就会自毁根基 

http://www.cenews.com.cn/xwzx/wh/qt/201009/t20100929_664662.html

15、光明网:     对高能耗企业的打击要釜底抽薪

http://guancha.gmw.cn/2010-09/30/content_1261827.htm

16、中国环境报:   保障环境安全到底缺什么?

http://news.h2o-china.com/html/2010/09/1071285824916_1.shtml

 

绿家园绿色活动公告:

17、搜狐绿色:    绿家园江河十年行2010媒体记者招募

http://green.sohu.com/20100930/n275374240.shtml

 

特别关注:

想要看更多的环境信息,请点击下面网址:

怒江网:http://www.nujiang.ngo.cn

绿家园记者沙龙网:http://www.greensos.cn

绿家园记者沙龙英文网:http://eng.greensos.cn

绿家园新地址:东城区炮局胡同二条 21

绿家园电话: 01084039930已经恢复使用

欢迎大家关注绿家园江河信息博客和微博:

http://blog.sina.com.cn/chinagreennews

http://t.sina.com.cn/chinagreennews

 

 

 

1、云南金沙江两水电站项目被否决一年后复活

来源:南方周末 2010年09月30日

http://news.sina.com.cn/c/sd/2010-09-30/150521203491.shtml

  金沙江两水电站被否决一年后复活

  近日,国家环保部公布了2010年7月-8月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批复项目,其中曾因影响生态而在2009年6月被否决的两个项目——金沙江鲁地拉水电站项目和龙开口水电站项目——赫然在列。

  更让人吃惊的是,云南省环保厅官员透露,今年7月,两水电站就已经通过了环评。

  环评否决项目一年后复生

  环保部公布的两个相关项目批复,全称是《关于金沙江鲁地拉水电站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和《关于金沙江龙开口水电站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

  《21世纪经济报道》称,该报记者从鲁地拉水电站的投资方华电集团网站上看到,该项目的有关批复称:“国家环保部……审查认为:鲁地拉电站建设不存在制约性的环境影响因素,通过有效的工程措施可以减小或避免电站建设对环境的影响。”

  2009年6月11日,国家环保部门曾责令鲁地拉和龙开口项目停止主坝建设,理由是“两处项目未经环评审批于2009年1月截流,对金沙江中游生态影响较大”。

  据《南方周末》报道,在环评报告通过之前,当时这两座水电站已经擅自筑坝截流,相关的主体工程建设如火如荼地大力推进。

  两家水电站的负责人都乐观的认为水电站被叫停只是”未批先行“的程序问题,通过环评报告只是时间问题。

  环保部则认为,金沙江中游河段的水电梯级开发的环评还需要深入研究,尤其是流域沿途的鱼类和水生生态问题要统筹考虑。

  一年后,云南省环保厅环评处方处长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透露,今年7月,龙开口和鲁地拉电站都通过了环评。

  问题尚未解决

  2005年底,云南金沙江中游水电开发有限公司的正式挂牌成立拉开了金沙江中游水电开发的序幕。

  按照2003年国家计委通过的《金沙江中游河段水电规划报告》,金沙江中游将按照“一库八级”进行开发,即上虎跳峡、两家人、梨园、阿海、金安桥、龙开口、鲁地拉和观音岩,规划总装机容量为2058万千瓦。

  《南方周末》的消息称,环保部之所以认为金沙江中游河段的流域环评还需要深入研究,主要考虑在于上游的虎跳峡存在巨大争议,而虎跳峡水电站的改建或停建将影响到下游几个水电站的技术经济指标。

  众多环保人士认为:虎跳峡水电站建成后,18万亩滇西北最富饶的土地将被淹没,十万人将失去家园,并且淹没区是多民族聚居区。更为重要的是,虎跳峡水电站正处于金沙江大断裂带上,地震频繁,这里又是长江标志性拐弯,俗称“长江第一湾”,建水电站的地质风险非常大。

  一年之后,鲁地拉和龙开口两水电站的环评报告已经通过,环保部当时对金沙江中游河段环评提出的问题是否已有妥善解决方案?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为此致电国家环保部门,得到新闻处人士转告环评司的答复称:两处水电站的审批还在操作中,相关手续也正在进行。然而这些项目对环境的影响如何?在被责令整改之后进展又如何?为何在许多问题尚未明了之前环评审批就已通过?对于记者的疑问,该人士表示不便回答。

  地质学家杨勇教授接受《南方周末》采访时则认为,环评报告中的鱼类和水生生态问题是一个至今都不可解决的世界性难题,除非降低环评标准,否则环评报告绝无通过的可能。

  谁在推动水电项目

  目前,同属于金沙江中游“一库八级”系列中的金安桥水电站已于今年7月18日获国家发改委正式核准;阿海水电站已完成大江截流,并于去年3月11日通过了环保部的可研阶段环评报告。另据金沙江中游水电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高盈孟称,梨园和观音岩项目的开工手续正在努力运作之中。

  这似乎表明金沙江中游水电站的开发已全面“开禁”。这与前几年水电项目的休眠形成了强烈对比。《每日经济新闻》消息称,2008-2009年,全国仅核准开工水电项目累计1000多万千瓦,其中没有一个大型水电项目。

  多位业内人士认为,由于节能减排的压力,使今年水电项目审批的恢复顺理成章。

  2009年4月26日,中国政府首次对外宣布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行动目标:到2020年实现单位GDP减排40%到45%,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达到15%左右。

  减排承诺倒推出“水电”必须成为非化石能源的主力。今年年初国家能源局声明,为实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15%左右的目标,常规水电装机应确保达到3.3亿-3.5亿千瓦。

  此外,与势单力薄的环保部与有限的民间舆论力量对比,利益之手一直强力推动着水电项目上马。

  由于水电的效益稳定,建成水电站后将一本万利,各大电力公司都急切想搭上水电开发的快车。

  以金沙江中游水电开发公司为例,该公司由华电集团、华能集团、大唐集团、汉能控股集团以及云南省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按33%:23%:23%:11%:10%的出资比例建成。

  按照开发主体划分,前四级由云南金沙江中游水电开发有限公司负责,金安桥则以民企汉能控股为主,龙开口主要是华能的地盘,鲁地拉由华电开发,观音岩则是大唐集团的“肥肉”。

  而出于丰厚的财税收入考虑,水电站所在的地方政府也都在极力促成水电项目。

  金沙江“一库八级”水电站中,大部分水电站均在云南省丽江市。今年7月,金安桥水电站得到发改委核准后,云南当地媒体《云南信息报》曾发文“庆贺”。

丽江市发改委副主任周毅在文章中表示,对于地方而言,水资源的利用效益,最直接、最明显的就是税收、税费中地方分享的部分。金安桥及“一库八级”其他几个电站建成投产后,其税收非常可观,最大增值税和企业利润税,两项合计约7个亿,几乎与丽江市2007年地方财政收入持平。

2、天津气候变化国际谈判会议

来源:搜狐绿色 2010-09-30

http://green.sohu.com/s2010/iask/

3、绿镜第1期:草原牧民借高利贷保护铁蹄马

来源:新浪环保 2010-09-30

http://news.sina.com.cn/z/2010ttm/index.shtml

  内容简介:

内蒙“铁蹄马”在草原马的排名中名列前茅,然而,它们正处在被社会淘汰的边缘。两个普通牧民为了保住铁蹄马的血脉,借了60000元的高利贷,到各地方去收铁蹄马。[详细]

4、环保部痛心采矿污染:治理远赶不上破坏速度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2010年09月30日 韦霍格

http://news.sina.com.cn/c/2010-09-30/054521199485.shtml

  尽管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做了大量工作,但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的速度仍远远赶不上矿产资源开发的生态破坏速度。

  据新华社报道,9月28日至29日,全国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现场会在山西太原召开。环境保护部副部长李干杰在会上作出上述无奈感叹。

  会上透露,我国将进一步建立健全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企业责任机制。

  紫金矿业(601899.SH,02899.HK)这一典型凸显了加快推进“绿色采矿”的急迫性。

  继7月发生紫金山铜矿湿法厂污水渗漏事故后,紫金矿业近日再次发生重大溃坝事故,造成28人死亡或失踪。目前广东省有关部门已经介入调查。

  发生事故的是紫金矿业旗下的全资子公司——信宜紫金矿业有限公司银岩锡矿尾矿库,在9月21日台风“凡亚比”带来的暴雨中溃坝。

  努力做到“边开发边治理”,将矿山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和破坏控制在最小范围。

  这是上述会议提出的要求。

  李干杰强调,一是要切实落实企业在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的生态恢复治理的责任,坚持“谁污染,谁治理”、“谁破坏,谁恢复”的原则,建立健全矿产资源生态环境恢复治理的企业责任机制;二是要切实落实各级地方政府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责任和义务,协调各部门促进矿产资源开发生态环境责任机制的建立和完善;三是要切实落实各级环保主管部门的责任。

  山西“绿色采煤”样本值得借鉴。

  山西省环境保护厅厅长刘向东表示,山西在全国第一家建立了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基金、矿山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煤矿转产发展资金,第一家建立煤炭开发“事前防范、过程控制、事后处置”的生态环境保护防线。2006年以来,山西省重点煤炭集团共提取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103亿元,使用保证金33亿元。

  事实上,在整治企业“污染门”方面,监管部门已经走出了一大步,即完善信息披露。

  环保部近日将出台的《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指南》或明确,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发生突发环境事件的,应在事件发生后1天内发布临时环境报告。

  而根据国家能源局副局长吴吟在上述会上的表态,在矿山生态环境恢复过程中,要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并与加快推进煤矿企业兼并重组结合起来。

  中国政府网6日公布了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国务院关于促进企业兼并重组的意见》,明确汽车、钢铁、水泥、机械制造、电解铝、稀土等六大行业作为重点予以推进。

作为近期持续引发关注的中国稀土行业,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长李俊峰日前坦陈,中国生产的稀土占全球较高比例的主要原因是生产过程污染很大、代价很高,一些国家不愿去做。

5、长江湿地保护网络成立

来源:湿地中国    2010-9-29

http://www.eedu.org.cn/news/envir/homenews/201009/52208.html

  湖北,武汉--9月25日,在第四届长江湿地网络年会上,覆盖整个长江流域的长江湿地保护网络正式成立。在未来的5-10年内,100多个网络成员将共同推动长江流域2万平方公里湿地的有效保护,从而为应对气候变化、物种保护等方面做出更多贡献。

  长江湿地保护网络是在国家林业局、长江流域各省市自治区林业厅(局)和WWF(世界自然基金会)的推动下,在长江中下游湿地保护网络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3年多来,长江中下游保护网络使3000平方公里的湿地获得了有效保护,使扬子鳄、麋鹿等50多种珍稀濒危物种生存状况明显改善,使湿地生态系统整体应对气候变化的抵抗力和回弹力得到有效提高。

  国家林业局副局长印红表示:“长江流域湿地保护直接关系到国家生态安全。通过建设湿地网络,能在流域层面上推动湿地生态系统的有效管理。希望更多的政府部门、公益组织、企事业单位及有识之士共同参与到湿地保护工作中来。”

  长江湿地保护网络旨在推动湿地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共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对区域可持续发展带来的影响。长江湿地保护网络践行流域管理理念,在管理体制上进行了创新,打破了各保护区、湿地公园和各级保护部门之间的地理和行政边界,建立了一个以流域为单位的经验交流与学习的平台,加强了各基层保护区之间的联系,极大的提高了流域内湿地保护管理的能力。

  从2002年开始,WWF就在汇丰银行的支持下在湖北开展 “还长江生命之网”项目,并创造性地运用湿地网络这一模式,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湿地和水资源保护等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自2007年开始,在“汇丰与气候伙伴同行”项目资助下,在国家林业局和长江中下游五省一市林业部门的支持下,WWF围绕“提高湿地生态系统的气候适应性”开展了一系列工作,推动建立了长江中下游湿地网络。

  为了使长江中下游湿地网络走向全流域,在可口可乐公司支持下,WWF从2007年开始联合长江上游川、陕、甘、渝四省市林业部门在嘉陵江流域开展了湿地保护网络探索与实践工作,并最终在国家林业局的指导下,将湿地保护网络推广到整个长江流域。

  WWF(世界自然基金会)亚太区保护项目总监伊莎贝尔?路易斯表示: “健康的自然生态系统能有效地减缓气候变化,因此,将单个的保护区进行网络化管理将提高长江全流域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WWF承诺将继续与合作伙伴一起,为保护长江流域生态系统作出努力,并与中国其他重要湿地分享工作经验与解决方案,共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所带来的威胁。”

  年会上,全体保护区成员表决通过了“武汉宣言”,倡议在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作出对未来发展进行更科学的规划,不断创新、实践和推广更多的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的生态产业,并借助中国首个流域性的长江湿地保护网络这一平台,共同推动长江流域2万平方公里湿地的有效保护,有效适应全球气候变化。

同时,十多个来自长江流域和黑龙江流域的湿地保护区还达成了跨流域的姊妹保护区湿地保护协议,建立长江湿地保护区与黑龙江流域湿地保护区的互助关系,在加强长江全流域层面横向联系的基础上实现中国湿地保护的南北互动,在更大的区域范围共同应对气候变化。

6、全球逾五分之一植物有灭绝危险

来源:科技日报 2010-9-30

http://www.eedu.org.cn/news/envir/nature/201009/52222.html

  据新华社伦敦9月28日电(记者黄堃)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等机构28日在英国皇家植物园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根据最新编撰的“植物抽样红名单指数”,全球超过五分之一的植物物种有灭绝危险,其中灭绝危险最大的是苏铁等裸子植物。

  这份报告由世界自然保护联盟、英国皇家植物园、英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共同完成,其中一个重要成果就是推算出了“植物抽样红名单指数”。据估计,现在全球约有38万种植物,要进行全面调查非常困难,因此研究人员选取了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单子叶植物、裸子植物、豆类植物这五个不同的类别,在每个类别中随机抽取1500种植物,评估其生存状况。过去对鸟类和两栖动物的评估经验说明,这种抽样方式可以反映出整体情况。

  结果显示,有22%的植物物种现在可归入“有灭绝危险”的行列。从植物种类来看,面临灭绝危险最大的是裸子植物,超过75%的苏铁科植物有灭绝危险。从植物生长地域来看,灭绝危险最大的是热带雨林植物。研究者将这些植物面临灭绝危险的原因归咎于人类活动,比如因农业或畜牧业而破坏天然的植物生长环境。

7、研究称全球50亿人面临水安全问题

来源:新华网2010-09-30

http://www.hwcc.gov.cn/pub/hwcc/wwgj/gjpt/myfk/201009/t20100930_323407.html

新华网伦敦9月30日电 (记者 黄堃) 英国《自然》杂志30日刊登的一份研究报告说,全球80%的人口,即约50亿人面临水资源安全问题,发展中国家面临的主要是基本用水需求困难,发达国家则需解决水生物种多样性受威胁问题。

这份报告由美国、德国、澳大利亚等多国研究人员联合完成,他们搜集了世界各地的水文资料,绘制出一份全球水安全示意图。这里的水安全包含两方面含义,一是基本供水安全,二是水环境的生态安全。示意图显示,非洲、印度和东亚部分地区难以充分保证基本用水需求。美国和欧洲部分地区的水生物种多样性正面临严重威胁。

研究人员说,发达国家修建了许多运河、水坝、水渠等设施,满足了居民的基本用水需求,但同时改变了当地的天然水环境。比如欧洲90%的湿地都已被改造,这影响了湿地的水循环和动植物生存,破坏了那里的物种多样性。

研究显示,由于人类活动影响,分布于非洲、美洲和亚洲的世界知名大河都面临有效供水不足和物种多样性受威胁等问题。但人迹罕至地区的水资源通常受影响最小,比如南北极水域和非洲、南美洲热带雨林腹地的河湖。

据估计,为应对水安全问题,到2015年前后全球需在相关基础设施上每年投入约8000亿美元。

8、中国工矿废弃地复垦率仅12% 采空区近140万公顷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10年09月30日

http://news.sohu.com/20100930/n275361290.shtml

  本报太原9月29日电 (记者武卫政) 全国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现场会9月28日至29日在山西召开。会议披露,据初步统计,全国因采矿形成的采空区面积约134.9万公顷,采矿活动占用或破坏的土地面积约238.3万公顷,工矿废弃地复垦率仅为12%。

据介绍,我国矿产资源大多集中在生态环境脆弱地区、敏感地区或重要生态功能区。目前全国矿产资源开发与利用范围广、面积大,资源开采条件有限,粗放的开采方式和淡薄的责任意识,加剧了开发活动对环境的危害。 (来源:人民日报)

9、云南专项检查重金属污染企业

来源:中国环境报 2010-09-30

http://news.h2o-china.com/html/2010/09/671285811462_1.shtml

  记者从云南省环保厅获悉,今年,云南省组织开展了全省重金属污染企业专项检查,对检查中不符合环保要求的企业提出了相关的整改措施。

  据悉,通过此次检查还完成了全省重金属污染企业专项检查企业名单分类汇编,有效促进了重金属排放企业整治工作的深入开展。

据悉,此次检查共出动人员5043人(次),检查各类重金属企业1019家,查处未办理环保手续或手续不齐全企业229家,挂牌督办26家,责令停止生产55家,经济处罚14家,限期治理58家;重点针对南盘江流域红河州段33家涉砷企业进行拉网排查,对两家企业责令限期治理,对13家企业责令停止生产,对15家企业给予罚款共计150万元。

10、江苏上万条环评信息入征信库 

来源:中国环境报2010-09-30 

http://www.cenews.com.cn/xwzx/fz/qt/201009/t20100929_664659.html

只要不环保 难过贷款关 

   本报讯 “如果企业有违反环保政策信息入库,将“一票否决”不予贷款。”日前记者从中国人民银行南京分行获悉,江苏省从2007年开始将企业环保信息纳入企业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截至2009年末,江苏省已采集环评五色信息1.3万余条,均已纳入企业征信系统,环保信息已经成为商业银行发放贷款的重要参考依据。

  据中国人民银行南京分行征信管理处倪海鹭介绍,江苏省采集的企业环保信息主要有两部分,一个是每年更新一次的环评五色信息,由当地环保部门根据环境评价体系进行综合评价,通过绿、蓝、黄、红、黑5种颜色进行标识;另一部分是环境违法信息,由当地环保部门不定期向中国人民银行各地中心支行提供。

  一般而言,如果企业环评五色信息呈现出绿色和蓝色,则表示企业环保各项指标达标,属于银行积极支持的范围;如果呈现黄色甚至红色或黑色,那么银行就会十分谨慎,比如常州某公司为某一企业进行担保,由于环评等级为红色,银行取消了其担保资格。

  据介绍,江苏省这一做法经过近3年的实施和完善,已在商业银行与企业之间产生了双向的激励作用。倪海鹭说,“一方面它为商业银行防范信贷风险提供依据。另一方面,它也直接影响到企业的融资成本,企业自然会更多地考虑违反环保政策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在江苏省的企业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中,除了环保信息,还包括法院诉讼信息、结算账户、社保缴费、电信缴费、个人住房公积金等信息,同时还有企业欠薪信息。

11、造纸厂被疑偷倒千吨工业垃圾污染附近鱼塘农田

来源:南方日报2010年09月30日

http://green.sina.com.cn/news/roll/2010-09-30/131321202851.shtml

  事发中堂镇吴家涌村东滘,疑附近造纸厂乱倾倒

  南方日报讯 (记者/马喜生) 鱼塘、农田和蕉林竟变成工业垃圾堆,几千吨工业垃圾疑被造纸厂悄悄倾倒。今年4月份以来,东莞中堂镇吴家涌村委会东滘的几处鱼塘、农田和蕉林被一车车工业垃圾填埋,村民多方投诉后没有相关单位处理。

  鱼塘农田被垃圾覆盖

  吴家涌村北王路两边工厂厂房林立,谁也想不到沿着一条道路进入东滘一带农田,路两边的景象立即180度转变。这里的鱼塘、农田和蕉林,承受着被随意倾倒的几千吨工业垃圾。

  昨日下午,记者来到吴家涌村东滘一处鱼塘边,只见一个3米高、面积约700平方米的垃圾堆步步挤压鱼塘,塘里杂草丛生,不见池水。垃圾堆里尽是各种散片和废渣,尽是塑料、包装袋、泡沫、玻璃渣和石块等工业垃圾。村民估算,单是这个鱼塘就被倾倒了2000多吨工业垃圾。这些垃圾表面大都湿漉漉,被水冲洗得比较干净,跟一般工厂的废渣有区别,吴家涌村民解释,垃圾都是从造纸厂运来的,而附近有造纸厂近十家。

  吴家涌村的菜农在今年4月初开始注意到大量工业垃圾侵入,刚开始垃圾沉在鱼塘里,没人发现,后来垃圾越长越高,越长越大,鱼塘竟被填成平地。两个月后,池塘附近荒废的农田也遭填埋,垃圾不断向农田旁边的蕉林里蔓延。

  垃圾疑从附近纸厂而来

  大量工业垃圾从哪里来?吴家涌村民怀疑是附近造纸厂乱倾倒,然而这些倾倒垃圾的车却未曾被抓现行。昨天上午9时许,一辆车牌为豫RV1833的货车在农田卸下,车上的垃圾废渣填埋大部分葱田,出事地点离鱼塘垃圾堆10米远,这是近半年来第一个被村民抓现行的垃圾车司机。司机辩称这车垃圾是从道滘镇拉过来的,暂时存放在这里,次日再运走。

  不过司机的辩解很快被一名摩托车男子无意中拆了台。这名男子拿出中堂有利纸厂厂牌告诉记者,他是有利纸厂废渣部员工,这车垃圾是从纸厂运来处理的,所谓处理指先清理出废渣中的金属,其余废渣就倒在农田或鱼塘里。

  鱼塘垃圾堆左边一片蕉林,林中间建有一排简易的砖瓦房,租住着来自广西和湖南的废品回收人员。这里大部分的回收人员被雇来清理废渣金属,蕉林中有清理金属的水泥池子,还有简易焚烧炉灶。记者在现场看到几名男子正在点火焚烧,提取金属铜。

  这名自称来自中堂有利纸厂的员工告诉记者,纸厂购买废纸进行打浆,不良商家都在纸中掺入废品提高重量,因此打纸浆过程中会排出许多废渣,这些废渣如果进行正规处理,一吨费用在160元至200元。有些处理废渣的人员就把废品运出,拉进处理点回收其中的金属,并随意倾倒。

吴家涌村民说,自今年5月初以来多次到中堂镇信访办、环保分局和执法分局投诉,但至今没有相关单位出面处理。昨日,吴家涌村委会一名负责环保工作的人员带着相机到东滘一带农田取证,他表示,几个月来村委会对此事一概不知。

12、河流之殇 

来源:中国环境报2010-09-30

http://www.cenews.com.cn/xwzx/wh/qt/201009/t20100929_664664.html

  编者的话

  “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我家就在岸上住,听惯了艄公的号子,看惯了船上的白帆……”这首脍炙人口的歌曲风靡了几代人。如今,歌曲犹在,却物是人非。稻花香没了,河里的垃圾腥臭难闻;闲适的艄公和飘扬的白帆也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岸两边高耸林立的烟囱。悠扬的歌曲好像是对大河哀悼的挽歌,人们只能在歌声里找回一点昨日的记忆。石油漏到海里了,化工桶冲到江里了,生活垃圾扔到河里了……环境风险无处不在,沿江沿河的污染,成为人们生活中不能承受之重。

  同样不能承受污染之重的还有临汾。本月,临汾又被美国媒体评为世界九大污染最严重地区之首。

  这不是临汾第一次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这也不是临汾第一次被评为世界污染最严重的城市,但这一次多少有些不同。经过这几年的努力,临汾固然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但环境面貌已经大为改观。即使难以恢复到当年的“花果城”,起码也应该远离“世界污染最严重”这样的词语。作为中华民族最早的发源地之一,从风景名胜、人文典故到历史变迁,临汾本来有着许多骄傲可以向世界展示,然而意想不到的是,自2005年起,这里却一再被环境问题所困扰,似乎“世界污染最严重城市的帽子”扣上了就摘不掉了。

  其实,这顶摘不掉的黑帽子又何尝不是一种无形的风险,这种风险表现为外界先入为主的错误认识。它藏匿于人们的思想里、意识中,远比现实存在的环境污染难以治理。但是,从另外方面想一想,如果环境一直很好,这样的帽子怎么也扣不到头上来啊!

  在小城中待久了,便会特别想念故乡的河流。记忆中的河流像水草一样摇曳,若鱼儿一样游动,诗意得质朴、清新,像早春三月杨柳的梦。可爱的模样时常在我梦中闪亮,日子里便多了一份怀想和感慨。

  现在家乡的河流面目皆非了,清新的河水没有了,明亮的水波也成了昨日的记忆,墨鸭潜水捉鱼的情景,变成了绝唱。满河黄色的臭水,鱼虾早已绝迹,河两岸的百姓癌症发病率陡升。回老家,我再也没有心情在河畔散步,偶尔走过时,内心就会涌起莫名的酸楚。小的时候,我可以很好地与河流亲近:天气热了,可以到河里游泳;实在渴了,可以用双手掬一捧清澈的河水仰起脖子痛快地喝上一口;自己馋了,可以下河捞鱼摸虾。种种快乐真是不一而足。我原先记恨麻鱼器在水中灭绝性地取鱼,后来记恨渔政管理所的不作为。逮着谁麻鱼就罚谁的款,甚至只要交了钱就可以尽情地麻鱼,将鱼虾赶尽杀绝。现在想起来,比他们还可恨的是非法办厂的人,将污水排到河流里的人。当然,最最可恨的人是那些非法办厂人的保护伞。他们真是富了我一个、坑死千万人,这与谋财害命有什么两样?河流两岸的老百姓上访过,抗争过,但最后总是无果而终。

  小城中也不是没有河流,离我家住的小区不远处便是文渠。文渠从淮安这座历史文化名城中间穿过,在周恩来总理故居门前绕过,流淌千百年。刚调进城那段时期,我几乎不敢看文渠,水面上不时流淌着各式各样的垃圾,臭气冲天,河里几乎没有水草,更不见鱼虾的踪影;枯水季节河床裸露时,更不能目睹,几乎成了垃圾的填埋场,蚊虫的乐园。后来,听说新安小学的几个孩子提出了好建议,引古运河水净化文渠。同时,再派专人打捞水面上的垃圾。这样一来,这条河流就像一位蓬头垢面的流浪汉痛痛快快地洗了澡,换了新衣,一下子就恢复了往日的生机。然而这只能是权宜之计。

  我到过安徽宏村,那里家家户户可以在河流中淘米、洗衣等,像世外桃源;我去过苏州吴江,羡慕人家的河流穿城而过,没有臭气冲天的异味,水面上不时有红鲤鱼游过,河两旁站着一排排茂盛的垂柳;我到周庄去过两次,周庄的河流里时常游动着小鱼,偶尔可见乌蓬船赶着一群墨鸭,在水中不断地翻找着鱼虾,一切世俗的东西仿佛和他们无关,他们可以乐而忘忧。这些大概都是我家乡七八十年代时的情景。我想真正的河流一定会鱼虾跳跃,鹅鸭来回游玩、嬉戏,白天渔歌不断,夜晚渔火闪烁。然而,这些已经成为我们一种痛苦的奢望。

  每到夏日,少数城里人会坐在小桥上纳凉,他们摇动着芭蕉扇。有的谈古论今,有的品茶下棋,偶尔还会欣赏到在二胡伴奏下的淮剧。我想他们应该珍惜河流,试想如果河流被过度污染了,河水恶浊不堪了,他们能轻松地坐在桥上纳凉?还会有这好心情吗?

  有时晨练,见到住在文渠附近的居民把粪便往河里倒,她们的动作很利索、程序很机械、神态很坦然,一副旁若无人的样子。她们已经习惯了,已经多少年如一日了!我多想走过去教育他们几句啊!可是我不敢出这个头,我恨自己没那个勇气。我怕他们朝我无知地狂吠。他们要是泛神论者该多好!他们会认为河流有神,横跨在河面上的桥有神,那么他们就会有所顾忌,害怕冒犯神灵,从此不敢胡作非为。心无畏惧的人,什么坏事都干得出来。偶尔,还看到有人在文渠里撑着小船麻鱼,见这情景,我更心惊肉跳了,这鱼能吃吗?说不定,我们的饭桌上也有这种鱼呢。我真地不敢想,心里泛起阵阵呕吐的感觉。而这些到底是谁的过错?

我经常忧心地想,文渠总不能永远让古运河无休止地输血啊!假如有一天连古运河也被污染了!那结局是什么样呢?我不愿多想,也不敢多想!我常常为自己、为子孙的未来莫名地担忧。

13、对话NGO:气候谈判带给中国NGO巨大机会

来源:腾讯绿色2010年09月30日

http://news.qq.com/a/20100930/001401.htm

嘉宾:

SEE基金会项目官员 刘尚文

乐施会的项目官员 毕欣欣

全球环境研究所项目官员 陈冲影

特约主持人:全球气候行动联盟中国项目统筹卢思骋

主持人:各位网民,大家好!今天腾讯网请到三位中国的民间组织环境气候变化的嘉宾,一起跟大家分享一下公民社会的行动在天津的气候变化谈判之前和期间会有什么工作。

我叫卢思骋,坐在旁边的是刘尚文,刘尚文是SEE基金会项目官员,毕欣欣是乐施会的项目官员,陈冲影是全球环境研究所项目官员。三位都很年轻,但是都有很多经验。

我们之前请绿色和平的李雁和中国民间气候变化网络的陈冀俍,天津气候变化大会怎么从哥本哈根的挫败走出来,也给光明的路径,怎么样把他们的声音表达到天津谈判上面去。后面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你们的机构在气候变化谈判的会议之前、其间和之后,在天津以外能做什么?首先请刘尚文先讲一下。

刘尚文:我是阿拉善基金会的刘尚文,其实我们的基金会主要是推动企业在气候变化领域做更多的事情。之前我们启动了一个项目,推动我们协会里面30个企业去做碳核算和碳中和城市的工作,在天津会议期间,我们会就企业的低碳创新还有中国的碳交易市场做这样一个活动。在天津会议以后我们也会持续的推动企业在减排和低碳创新这两个方面会做一些。

主持人:乐施会,你们在天津会议期间也有一个边会,能跟大家说一下那个边会内容吗?

毕欣欣:乐施会作为一个国际性的扶贫与发展机构,一直是致力于消除贫困以及与贫困有关的现象。最初气候变化为什么会进入乐施会的工作视野之内呢?是因为我们发现,气候变化已经越来越严重的影响到全球人类扶贫和减贫这样一个伟大的事业,在很大程度上加剧了贫困,而且在局部成为了导致贫困的重要原因,这也是乐施会为什么要在气候变化背景下进行扶贫工作的很重要的原因。

在天津会议期间,乐施会跟道和环境发展研究所以及阿拉善我们共同办一个适应边会,其实也是利用天津会议这样一个机遇去推动适应议题在气候变化谈判当中的重要性的突出作用。另一方面,尤其像气候融资方面,能够通过NGO的作用让这些议题能够有新的进展。

主持人:冲影呢?冲影能不能说一下全球环境研究所,你们也有一个边会,大概是怎么样的?

陈冲影:GEI就是全球环境研究所,我们一直要研究全球性的环境议题,碳减排毋庸置疑是一个全球性的议题,我们在天津边会里面希望通过这样一个边会引起相关的利益主体对农村生活能源消费这样一个巨大空间有一个比较明晰的认识。这个边会除了我们自己的项目官员之外,我们也邀请了另外三个机构的项目负责人谈一下,包括我们是讲农村能源消费这些年的变化趋势以及它的气候变化的效应,主要是通过生活能源消费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来计算和预期。在此基础之上,我们邀请的法国的NGO组织,他们是在柬埔寨,从1994年还是96年开始已经在周边推广了100多万台炉子,这是一个商业化模式,他们会讲。

还有一个是碳发展网络,是在新加坡成立的,他是希望通过这样一个平台来促进农村能源项目的开展。这是一个。

最后我们还请到了小规模的可持续的基础设施发展基金,给大家讲他们的模式来推农村能源的项目。在此基础之上,最后就是一些技术方面的,是由中科院的肖英翰博士来讲。我们希望通过这样一个边会,一来是让大家对农村能源的减排效应有一个比较深刻的认识。二来对一些相关技术还有一些推广机制有比较明晰的理解。

1 2 3 4 5 上一页 下一页

14、对自然没有敬畏就会自毁根基 

来源:中国环境报2010-09-30  刘耀兰 

http://www.cenews.com.cn/xwzx/wh/qt/201009/t20100929_664662.html

  我为乔迁之喜而宴请了亲朋好友。与往常不同的是,没有使用一次性碗筷,用的是能重复使用的餐具。洗刷成堆的餐具,夫人累得直不起腰来。我问夫人,你怨我吗?她说,为环保尽一点力,值。

  现在,人类开始认识到,地球正面临着生态危机,无节制地消耗地球资源将使人类生存无法持续。人类开始敬畏自然,转变了“改天换地”的观念,这一点可喜可贺。

  从书本里,我知道了有关“夸父逐日”、“女娲补天”、“精卫填海”、“愚公移山”、“大禹治水”等神话传说,有人说这是讴歌祖先创造宇宙万物的世界观和“人定胜天”的价值观。也许我愚钝,但我认为,这是后人对浩瀚的宇宙及桀骜不驯的山川河流无奈而又宽慰后人的想象。

  曾经,我的父辈们也同千百万战天斗地的同胞一样毁林造地,劈山造田。破四旧时,家里流传了几代的红木桌被剁了做柴火。后来,山上的土流失了,裸露的黄褐色土壤既丑陋又不长庄稼。有一天,山洪暴发把河道堵塞了,全村人仅存的一点口粮田被毁了。我只记得村里很多人都哭了,而我也跟着号啕,不明白为什么人的生存如此艰难,只在朦胧中感到天地之可恶。六月天气,大人们在干活时把孩子也带到田畈里去,毒日晒得我们无处藏身,父母因找不到一棵蔽荫的树而常常骂砍树的人缺德。我们也仰望着天空说:“要是有一棵大大的树该多好啊。”

  一个信佛的老奶奶常爱说:“报应!”这个老奶奶平常话不多,最爱说的就是这两个字。我们反对迷信,所以很反感她的这句话。后来,人们开始为破坏自然买单,老奶奶的“报应”结论似乎得到了验证。

  佛教讲万物皆有灵。如果我们与自然和谐相处,天空将会是碧蓝的,空气将会是纯净的;如果不尊重自然,势必要受到自然的惩罚。近年来,科学家们发现,环境恶化正是因为人们违反自然规律,破环生态造成的。这不印证了佛教的“轮回报应”论吗?大自然一旦对人类进行惩罚,后果将是灾难性、不可逆转的,这不令我们感到敬畏吗?

只有改变浪费、污染的生活方式,才能够改善环境,减轻地球的负担。无论你从事什么职业,都有责任倡导和实施节约资源的生活方式;无论你多么富裕,都无权挥霍地球资源,因为地球是我们从后代手中借来的。当代人的经济尺度根本无法体现生态环境资源真正的价值。社会应当倡导一种风气:关心地球,关怀未来理应受到尊敬;挥霍,不再是体面与荣耀,而是自私和冷漠,因为你为了自己的享受不惜毁掉后人的生存根基。

15、对高能耗企业的打击要釜底抽薪

来源:光明网2010-09-30季建民 

http://guancha.gmw.cn/2010-09/30/content_1261827.htm

9月底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还将对重点用能行业单位产品能耗限额标准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凡是超过国家规定的单位产品能耗标准的企业,一律按限制类收取惩罚性电价,超过一倍以上的,按淘汰类收取惩罚性电价。

保护好我们的社会生态环境,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一些高能耗企业的存在,不仅过度地浪费了我们的社会资源,而且也严重地污染了我们的青山绿水的环境。不铲除高能耗企业,我们就永远无法享受到碧水蓝天的生活环境。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推出的,对于高能耗企业实行收取超过一倍以上的惩罚性电价。这样惩罚性措施看似严厉,实则对于高能耗企业毫发无损。俗话说:羊毛出在羊身上。高能耗企业由于生产成本的增加,就必然带来产品价格的上涨。对于高能耗企业实行收取惩罚性电价的办法。而高能耗企业的增加的高成本,实际上完全由消费者“转移支付了”,对于限制高能耗企业的生产和发展,并没有什么实际的作用。

在多年来治理环境污染的过程中,我们有许多成功的经验,同时也有许多深刻的教训。比如在以前治理环境污染的过程中,我们曾采取过对于高能耗企业收取污染费的办法,以期限制高能耗企业的发展。然而高能耗企业在缴纳了高额的污染费后,并没有影响企业的发展,反而给社会环境带来更加严重的污染。后来人们习惯于把这种做法,称为是“花钱买污染”。实际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推出的,对于高能耗企业实行收取惩罚性电价的做法,就是“花钱买污染”的翻版。

对于高能耗企业的取消,地方政府应该设定一个时间表,在高能耗企业的大限到来时,就应该让他们彻底地退出市场。对于高能耗企业收取惩罚性电价,实际上是一个隔靴捎痒的惩罚办法,不仅难以发挥让高能耗企业彻底退出市场的要求。高能耗企业反而可以通过让消费者“转移支付”的办法,最终把成本的增长转嫁给消费者。地方政府应该对于高能耗企业,采取彻底的限电措施。高能耗企业达不到环保要求,地方政府就应该彻底地对于他们采取强制停电、停水的办法,严格地限制他们的生产,更可以防止他们死灰复燃。

16、保障环境安全到底缺什么?

来源:中国环境报 2010-09-30王晓东

http://news.h2o-china.com/html/2010/09/1071285824916_1.shtml

由生产安全事故引发的环境污染事件近期不断发生,既对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损害,也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这些环境污染事故带来的影响可能几年甚至几十年内都无法彻底消除。各相关部门和单位在全力抢险治污的同时,是否应该反思,为什么我们年年都在强调确保生产安全和环境安全,而这类事故又频频发生?

笔者认为,导致这类环境污染事件频发的主要原因如下:

一是环境安全的法律法规尚不完善,现行的涉及环境安全的法律要求也未得到全面有效落实。截至目前,我国还没有成套的关于预防、处置和评价突发环境事件的相关法律法规,对环境安全的全过程监管也没有具体的规章。而且,各相关环境法律对突发环境事件的责任追究也标准不一。2007年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是处置各类突发事件的指导性法规,是具体处置各类突发事件的条例、规章的母法,不可能对突发环境事件做出具体、详细的规定。在环境安全方面,只有一部2006年国务院颁布的《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在这个预案中,只是对预警、响应、信息报送、指挥协调和应急监测做出说明,对事件的具体处置和后评价没有详细规定;预案中提出的预警体系、指挥协调系统等体制和机制尚需进一步完善和健全。

二是环境安全事件的处置绝不是环保部门一家的职责,需要政府各相关部门共同参与,各司其责。但一些地方政府部门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方面职责不清,联络工作机制不健全;排查安全隐患时,对可能衍生的事故隐患不过问、不通报;出现问题时,第一反应是要搞清楚自己有没有责任;在处置过程中,则是能躲就躲,能推就推。以至于在突发环境事件处置现场常常见到的情形是:只有消防部门和环保部门的同志在战斗;常常出现的结果是:由安全生产事故引发的环境污染事件,受到责任追究的是环保工作人员。

三是有的地方环保部门对环境安全监管工作未给予足够重视,未提升工作高度,未制定相应切实可行的工作管理制度并加以落实。大部分环境应急工作由环境监察和监测部门承担,工作重心放在事后处理上,其他环境管理部门基本不介入、不参与,从而很难做到环境安全全过程监管。

四是作为安全工作责任主体,很多企业漠视环境安全,生产管理措施不健全甚至根本没有,应急预案形同虚设,缺少安全设施投入和应急物资储备,职工培训与安全应急演练缺失等现象比比皆是。无论是固定源还是流动源,一旦出事,就乱作一团,无法形成有效的救援体系,也就谈不上将灾害程度控制在最小范围,将事故损失减少到最低水平。

要避免这类环境污染事件频繁发生,保障环境安全,笔者建议如下:

首先,由国家制定并颁布关于环境安全全过程监管的条例,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补充法规,细化政府各相关部门的职责,为环保部门科学制定环境安全监管工作制度奠定法律基础;确保实现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环境安全问题进行全过程监管,对突发环境事件能够及时预警、有效处置,对污染事件造成的损失和灾害影响进行科学的后评价并提出相应的整改方案。

其次,应完善相关的环境法律,特别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中引入关于加强区域规划环评和项目风险环评的章节,通过项目审批环节,从项目建设选址之初就开始将环境风险降至最低。明确对没有环境安全设施的企业,应强制其建设相关设施;加强在建项目的环境安全设施建设;强化对运营企业的环境安全设施监管;除因不可抗力引发的环境污染事件外,要对责任企业给予高额处罚。

此外,由环保部门根据新颁布和修订的法律法规,制定或健全相应的环境安全监管制度,确定企业环境安全风险分级办法,对高风险等级的企业强制其修订合乎实际、切实可行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按时开展应急处置演习,并准备好充足的应急物资。

最后,在目前一些地方政府设立突发事件专项处置准备金的基础上,加速建立突发环境事件社会保险机制,确保有足够的资金处置环境污染灾害;同时,尝试按照企业环境安全风险等级收取环境风险抵押金,作为环境污染灾害治理资金和赔偿金,以提高企业安全意识,确保环境安全。

17、绿家园江河十年行2010媒体记者招募

来源:搜狐绿色 2010年09月30日

http://green.sohu.com/20100930/n275374240.shtml

  江河十年行是环保NGO绿家园志愿者于2006年发起的一项江河保护行动。行动计划用10年时间,由记者和专家组队,对中国西南四川、云南两省境内的江河进行考察,记录气候变化和开发活动对江河生态和沿岸百姓生活的影响,对西部江河保护提出合理化建议并倡导江河开发的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

  绿家园志愿者一直致力于江河保护,多次组织记者、专家赴西南调查,邀请水利、生态、地质专家到环境记者沙龙演讲,联合其他NGO一起呼吁,使江河保护和水电开发议题进入公众视野,引起媒体的广泛关注,并对环境公共决策起到积极的影响作用。2004年至2007年温家宝总理曾就怒江、金沙江水电开发项目多次批示,反复强调应深入研究,慎重决策。

  本年度的江河十年行将于2010年11月20日启程,计划为期2周。现面向广大媒体招募记者。期待你的加入,和我们一起关注江河。

  应征记者基本要求:

  1.关注江河和生态环境保护

  2.参与撰写2010绿家园江河十年行媒体调查报告

  3.可全程自费参加

  报名请致电010-84039930或发送电子邮件至g84039930@126.com。来信请附个人基本介绍和以往发表过的环境相关文章。

特别关注:

想要看更多的环境信息,请点击下面网址:

怒江网:http://www.nujiang.ngo.cn

绿家园记者沙龙网:http://www.greensos.cn

绿家园记者沙龙英文网:http://eng.greensos.cn

绿家园新地址:东城区炮局胡同二条 21

绿家园电话: 01084039930已经恢复使用

欢迎大家关注绿家园江河信息博客和微博:

http://blog.sina.com.cn/chinagreennews

http://t.sina.com.cn/chinagreen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