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众参与 江河信息 九月二十八日绿家园江河信息导读: (编辑:丽英)

九月二十八日绿家园江河信息导读: (编辑:丽英)

2010-09-28

 

九月二十八日绿家园江河信息导读: (编辑:丽英)

 

绿色环绕的东欧系列报道:

1、绿色环绕的东欧之六――欧洲的多瑙河

 

腾讯绿色特别策划《绿问》第9期:

2、腾讯绿色:     摄影师卢广:我爱祖国 所以我拍中国的污染

http://news.qq.com/zt2010/talkluguang/index.htm

 

地方信息:

3、重庆日报:     重庆市年内筹资39.3亿开建92个治“污”项目

http://news.h2o-china.com/html/2010/09/671285634593_1.shtml

4、中国新闻网:    河北立法加强洗浴等行业用水管理 最高可罚10

http://env.people.com.cn/GB/12838796.html

 

环境污染:

5、凤凰网公益综合:  组图:摄影师用相机展示“地球上的工业伤疤”

http://huanbao.gongyi.ifeng.com/detail_2010_09/28/2655643_0.shtml

 

环境曝光:

6、南方日报:     七目嶂铅锌矿公司以勘矿为名挖矿 无证排污损害环境多年(图)

http://news.sina.com.cn/c/sd/p/2010-09-28/082521184899.shtml

 

气候变化:

7、科技日报:     三国政府组成气候变化“三驾马车”

http://green.news.qq.com/a/20100928/001401.htm

8、中国社会科学报:  安东尼、马丁:关于气候变化的公开信

http://green.news.qq.com/a/20100928/000947.htm

9、中国社会科学报:  潘家华:减缓气候变化 重在行动与绩效

http://green.news.qq.com/a/20100928/000944.htm

 

环保小常识:

10、人民网天津视窗:  环境风险知多少?环境风险正在增加

http://www.022net.com/2010/9-28/43527138302274.html

 

环保观点:

11、中国环境报:    经济光环怎能掩污染黑斑? 

http://www.cenews.com.cn/xwzx/gd/qt/201009/t20100927_664479.html

12、中金在线:     紫金矿业溃坝再陷环保门?紫金矿业溃坝

http://insurance.cnfol.com/100928/135,1387,8506094,00.shtml

 

深度报道:

13、新京报:       内蒙煤火自燃50年不灭调查 以灭火为借口盗挖

http://green.news.qq.com/a/20100928/001024.htm

 

环境时评:

14、新京报:       新京报社论:治理煤田自燃怎成了“养火工程”

http://green.sohu.com/20100928/n275317205.shtml

15、华西都市报:     郑文:“断电风暴”是节能的硬伤

http://news.ifeng.com/opinion/politics/detail_2010_09/28/2651355_0.shtml

 

绿色活动通告:

16、绿家园乐水行博客:  绿家园乐水行十一胡同与水特辑(10月2号、10月9号)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a5a431a0100lb3v.html

17、绿家园乐水行博客:  绿家园乐水行十月行程10月16号、10月23号、10月30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a5a431a0100lb40.html

 

特别关注:

想要看更多的环境信息,请点击下面网址:

怒江网:http://www.nujiang.ngo.cn

绿家园记者沙龙网:http://www.greensos.cn

绿家园记者沙龙英文网:http://eng.greensos.cn

绿家园新地址:东城区炮局胡同二条 21

绿家园电话: 01084039930已经恢复使用

欢迎大家关注绿家园江河信息博客和微博:

http://blog.sina.com.cn/chinagreennews

http://t.sina.com.cn/chinagreennews

 

 

 

1、绿色环绕的东欧之六――欧洲的多瑙河

文图 汪永晨

 

绿家园东欧生态文化游中,一位音乐评论家说,在中国现在还没有谁能完美地演奏出匈牙利作曲家李斯特的音乐作品。特别是十八世纪作为布达佩斯音乐学院院长的李斯特的“匈牙利狂想曲”。我不敢对这个评论作出评价。但是,在布达佩斯看到的多瑙河,特别是它的夜景,我问自己能用语言把那大自然对欧洲的馈赠和欧洲人对多瑙河的情感描述一下吗?发现真的很难。

傍晚布达佩斯的多瑙河

2010年中秋节在多瑙河

多瑙河在匈牙利古镇山丹丹

多瑙河在欧洲仅次于伏尔加河,是欧洲第二长河。我之前在德国、奥地利和斯洛伐克都见到过它,这是一条世界上干流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发源于德国西南部的黑林山的东坡,自西向东流经奥地利、斯洛伐克、匈牙利、克罗地亚、塞尔维亚、保加利亚、罗马尼亚、乌克兰,在乌克兰中南部注入黑海。它流经9个国家,是最后在罗马尼亚东部的苏利纳注入黑海,全长2850km(1,770哩),流域面积81.7万平方公里,河口年平均流量6430立方米/s,多年平均径流量2030亿立方米。就像我们中国的长江,黄河有很多支流最后都汇入到长江、黄河里一样,多瑙河的支流也延伸至瑞士、波兰、意大利、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捷克以及斯洛文尼亚、摩尔多瓦等7国。

多瑙河在奥地利

多瑙河在斯洛伐克

多瑙河干流从河源至布拉迪斯拉发附近的匈牙利门为上游,长约965.6km;从匈牙利门至铁门峡为中游,长约954km,落差94m;铁门峡以下为下游,长约930km,落差38m。

多瑙河在匈牙利转弯处

多瑙河在中世纪城堡边继续流淌

多瑙河在中欧和东南欧的拓居移民和政治变革方面都发挥过极其重要的作用。曾经,它两岸排列的城堡和要塞形成了帝国之间的疆界;而其水道却充当了各国间的商业通衢。

多瑙河边的城堡

古城外的蓝色有天,也有多瑙河

20世纪,多瑙河继续发挥作为贸易大动脉的作用。多瑙河(特别是上游沿岸)已被利用生产水电,沿岸城市(包括一些国家首都,如奥地利的维也纳、斯洛伐克的布拉迪斯拉发、匈牙利的布达佩斯和塞尔维亚的贝尔格勒)都靠它发展经济。

但是,绿家园东欧生态文化游此次走在多瑙河沿岸,不管是奥地利、斯洛伐克,还是匈牙利;也不管是城市、农村还是路边田野,多瑙河的水都是清清的,多瑙河上也没有我们中国如今很多大江大河上因为修水电而有的裸露的河床以及河水的断流。

和给我们开车的匈牙利司机聊天,他说我们要用电,水电是能源。但是匈牙利的电站都是顺势建在水边,他不知道是不是有电站把多瑙河拦腰截断。他说,河流是我们人类的朋友,为什么要把它截断呢?

我无法回答匈牙利司机的问题,我们人类为什么要把河流截断。因为,在我以往听到的反问中,太多的是,我们要发展,我们要能源。在多瑙河边和司机的对话,不知是不同的文化得出的不同回答,还是不同的发展观,让他的反问,和我在国内大多时候听到的不一样。

奥地利的工业区

匈牙利多瑙河边的工业区

这两张照片是我在车上拍到的奥地利和匈牙利拍到的工业区,那里的天依然是蓝色的。水也依然是清的。为什么在人家那里就可以?如果从那位司机朋友说的,河流是朋友这个理念来思考,这蓝天,绿水就不奇怪了。

多瑙河的颜色也是变化着的,不过,那不是因为人为的干扰,而是大自然的作为。有人作过统计,多瑙河的河水在一年中要变换8种颜色;6天是棕色的,55天是浊黄色的,38天是浊绿色的,49天是鲜绿色的,47天是草绿色的,24天是铁青色的,109天是宝石绿色的,37天是深绿色的。这是我在网上看到的信息,不知真的是不是这样。如果是这样,倒真是大自然的神奇与多样了。

有山有树有河流

绿色是匈牙利多瑙河边的主色调

蓝色的多瑙河

多瑙河河网密布,支流众多,有大小支流300多条,其中长度在20km以上的有192条,有34条支流可以通航。

多瑙河的特征是:流域位于中欧东南部,三面环山。西部有黑林山,南部由西至东有阿尔卑斯山、韦莱比特山、迪纳拉山、老山以及巴尔干山;北部自西至东有捷克林山、舒马瓦山、苏台德山和喀尔巴阡山。东面临黑海。

因为这些年来一直在关注中国的江河,所以这次到东欧,看到多瑙河,就非常想多了解。去之前,也在水电知识网上找到一些介绍。

多瑙河之夜

多瑙河边的城市

多瑙河河源处有2条河,即布雷格河和布里加赫河,均发源于德国黑林山的东坡,海拔高程分别为1010m和1125m。过两河的汇合点多瑙厄申根后,多瑙河流向东北。从乌尔姆至帕绍,多瑙河穿过巴伐利亚高原北侧,其间在因戈尔施塔特至雷根斯堡河段,多瑙河横切施瓦本-弗兰克山,河谷狭深。河道过雷根斯堡后转向东南流,从帕绍至奥地利的林茨,穿越阿尔卑斯山脉北坡与捷克高原之间的丘陵地带,形成典型的山地河流,河谷变窄,滩多流急。

多瑙河过布达佩斯进入大匈牙利平原,河流呈平原河流特征,河谷变宽,河床比降小,河道弯曲,常有河汊和牛轭湖。河口三角洲长80km,每年以约24.38~30.5m的增长速度向黑海延伸,三角洲面积5640km2以上,在三角洲顶点(图耳恰)多瑙河分成3条汊河,即基利亚、苏利纳和斯芬图乔治,其入海流量分别占总量的66%、16%和18%。

从气象、水文来看,多瑙河流域属温带气候区,具有由海洋性气候向大陆气候过渡的性质。特别是流域西部和东南部温、湿适宜,雨量充沛。河口地区则具有草原性气候特性,受大陆性气候影响,整个冬季较寒冷。以布加勒斯特为例,夏季有3个月气温在20℃以上,最高气温可达34℃,冬季有3个月气温低于0℃,最低气温-3.5℃。

多瑙河边的建筑

夏末初秋的多瑙河

古城窗外的多瑙河

多瑙河就全流域来说,大部分降水出现在夏季和秋初(6~9月),这点到有点像我们中国的北方。高山地区冬季降雪。降雪量占全年降水量的10%~30%。流域内降雨分布不均匀。

多瑙河洪水由夏秋季暴雨或长期连续降雨、春季高山积雪融化和冬季冰凌所形成,有以下两个特点:一是全流域发生特大洪水极其罕见,大多数洪水只限于发生在局部河段;二是全年各个季节都有可能发生洪水,只是分别出现在不同的河段。

多瑙河的开发与利用,以及防洪和河道整治为目的的初期治理从19世纪中期就开始了。德国、奥地利、匈牙利等多瑙河沿岸国家相继对该河进行了整治,并修建了堤防,以后又逐步对原有堤防进行了加固。

德国和奥地利于本世纪20年代开始开发多瑙河。1924年,德国动工兴建了第一座水电站,即卡赫莱特(Kachlet)水电站,该水电站的兴建是开发利用多瑙河水力资源迈出的第一步。

1949年8月18日,保、匈、罗、捷、苏、乌克兰及南斯拉夫等国为了改善多瑙河通航条件,在贝尔格莱德签订了关于多瑙河自由通航的国际协议。从此,开始了全河的渠化工程

如今,各国在多瑙河支流上已建装机容量10万kW以上的大水电站29座,多瑙河支流已建10万kW以上水电站表。其中一些水电站在布置上有其特色。这和我们国家来不来就是高坝大库有着很大的不同。

1986年1月,多瑙河沿岸各国在罗马尼亚首都布加勒斯特举行了发展多瑙河水利和保护水质的国际会议,协调行动,通过共同声明,沿岸各国加强合作,为更合理地利用多瑙河水资源而作出努力。

1992年,来自欧共体各国、一些国际银行和环境机构的专家们组成"多瑙河特别工作组",开展保护多瑙河水的工作。1994年沿岸各国组成国际委员会,在保加利亚首都索非亚签署了一项保护多瑙河水的协议。1995年初又在布加勒斯特召开沿河各国环境部长会议,通过了一项整治多瑙河的计划。要求各国减少向多瑙河排放污水量,改善干支流的水质(包括污染严重的黑海),实施沿岸地区的区域合作,建立污染监测系统;对沿岸9个国家的170多家污废水处理厂进行调查,对其中急需更新的,投入资金进行改造。

我们在东欧看到的山青水秀,我想和生活在多瑙河边的人所持有的人与自然的理念是分不开的。他们认为自然和人一样重要。和国与国间的共同管理当然也分不开。河是流动的,只一个国家好了不行,只部分清了也不行,所以要大家共同管理。

多瑙河边的雕塑

多瑙河边的雕塑

时间短暂,我没有拍到什么太好的多瑙河上飞翔中的鸟,但是从这些雕塑不难看出,它们在多瑙河人心中的形象。这也告诉我们,多瑙河三角洲还是“鸟类的天堂”。这里是欧、亚、非三大洲来自五条道路候鸟的会合地,也是欧洲飞禽和水鸟最多的地方。这里经常聚集着300多种鸟类。各路鸟群在此聚会,形成热闹非凡而又繁华壮丽的景象。三角洲上,由于有奇特的地理现象——浮岛,有名目繁多的植物、鱼类、鸟类和动物,所以,科学家们又称它为“欧洲最大的地质、生物实验室”。

9月22日,骑车日

满城尽是骑车人

绿家园东欧生态文化游只有十六天的时间。但这十六天,却让我们看到了一个自然的,文化依存的地方。波兰华沙城里的大河,肖邦故居里的老树,还有为了孩子,为了动物的行走募捐;捷克那一个个既古老,又长青的小镇,还有绕城而流的伏尔塔瓦河;奥地利萨尔斯堡的乡村之路,多瑙河边的城堡,虽然这些都不是在一个经济高速发展的状态中,但这些,又都让人觉得生活的和谐与舒服。

多瑙河上的中秋月

多瑙河夜色

再见多瑙河

什么是幸福,什么是发展,此次东欧行让我对幸福与发展的思考又增加了新的内容,那就是自然与文化,是我们生活中多么不可或缺的呀!希望我拍到的这些照片和我写下的这些文字,能让更多的人和我一起赞美大自然,尊敬大自然,热爱大自然。(全文完)

2、摄影师卢广:我爱祖国 所以我拍中国的污染

来源:腾讯绿色 2010-09-28

http://news.qq.com/zt2010/talkluguang/index.htm

9月26日,卢广“水污染摄影展”在北京798艺术区举行。孤身用5年时间拍摄中国污染,动力何在?拯救中国污染要靠不断斗争?《绿问》第9期,专访荷赛金奖获得者卢广

嘉宾介绍

卢广,摄影师

作品《艾滋病村》获2003年荷赛金奖

2005年起开始拍摄《中国的污染》专题

足迹遍及中国,拍遍中国河流

2010年9月26日在北京举办《水污染摄影展》

展览时间:2010年9月26日至10月3日 [详细]

精彩观点

· 其实就是因为爱自己的祖国才去做这些事,如果我不爱自己的祖国,我管你干什么,你怎么烂不也不管,我自己好就行了。

· 特别这几年,我做的比较猛一点,我的一个动力就是年纪越来越大了,已经50岁了。再干几年就干不动了,作为一个摄影师的生命,也就结束了。所以我要在这几年还能干得动,我要拼命地多拍一些片子。

· 我没有一个媒体支持我,或者没有一个后台,只有靠我一个人,出事就很危险,我不能出事。

3、重庆市年内筹资39.3亿开建92个治“污”项目

来源:重庆日报 2010-09-28

http://news.h2o-china.com/html/2010/09/671285634593_1.shtml

   记者26日从重庆市环保局获悉,根据国家发改委近期对我市纳入《三峡库区及其上游水污染防治规划(修订本)》的项目批复,我市今年将筹资39.3亿元,建设92个污水、垃圾、污泥处理和次级河流综合整治项目工程,加快我市创建环保模范城市的步伐。

  据介绍,这92个项目主要集中在三峡库区,其中小城镇污水垃圾处理项目是建设重点,总共将建设万州区长岭镇污水管网工程、奉节县吐祥镇污水处理厂及配套污水管网工程等45个污水处理项目,以及开县温泉镇垃圾处理工程、丰都县社坛镇垃圾收运工程等30个垃圾处理项目。有关专业人士分析,这些项目建成后,每天能够处理的污水可达到64550吨,而垃圾处理能力每天能达到563.5吨,收运能力能实现1573吨,全面缓解我市污水及垃圾对次级河流等环境污染。

  此外,利用这笔投资,我市还将新建17个污水、垃圾、污泥处理和次级河流综合治理项目,其中9个污水处理项目的污水日处理能力将达到50万吨,而利用新建的垃圾焚烧发电厂,我市每天垃圾的处理能力则可增加1800吨。

  据悉,这些项目将在年底前全面开工建设。目前,三峡库区龙溪河等7条次级河流的综合整治工程已全面开工启动。

4、河北立法加强洗浴等行业用水管理 最高可罚10

来源:中国新闻网2010年09月28日

http://env.people.com.cn/GB/12838796.html

  中新网石家庄在9月27日电 今日在此间召开的河北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上,省人大常委会听取了省人大法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刘鸿钦关于《河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办法(草案)》修改情况的报告,并对《办法(草案)》进行了分组审议。会议透露,今后,该省将加强对洗浴等服务业的用水管理,违者最高可罚款10万元。

  目前,河北省的一些高耗水服务业,尤其洗浴业发展迅速。有常委会组成人员提出,在这些行业中,存在用水严重浪费、私自拆改计量设施以及私接管道偷水等问题,因此应加强高耗水服务业,特别是洗浴、洗车等行业的管理。据此,《办法(草案)》第四十九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对洗浴等高耗水服务行业用水情况的监督检查,对用水进行实时监控,核定年度用水指标,对超过用水指标的部分依法实行累进加价制度。

  第五十条规定,经营洗浴、洗车等高耗水的服务行业,应当采用符合国家规定的节水工艺,安装、使用节约用水设施、设备,根据用水定额制定并实施节水计划。不同性质的混合用水,应当分别安装计量设施。经营洗浴、洗车等高耗水的服务行业,不得擅自改变用水性质、私接管道取水,严禁擅自拆改计量设施。第六十四条规定,违反本办法者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其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2万元以上、10元以下的罚款。

  有常委会委员还提出,目前有的地方不考虑当地水资源状况,盲目建设景观水系,甚至抽取地下水作为景观用水。《办法(草案)》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严格控制使用地下水和其他水源地的水作为景观用水,景观用水、园林绿化、环境卫生用水应当采用节水技术,优先利用再生水和雨水。

此前,河北省发改委刚刚透露,为遏制洗浴行业水资源浪费势头,该省多个部门已联合下发通知,将在全省范围内开展洗浴行业专项整治行动,彻底摸清行业用水状况,加强洗浴行业用水管理,控制洗浴项目建设,保证城市用水科学规范。(完)

5、组图:摄影师用相机展示“地球上的工业伤疤”

来源:凤凰网公益综合2010年09月28日

http://huanbao.gongyi.ifeng.com/detail_2010_09/28/2655643_0.shtml

视觉美不代表本质美,满目壮观多彩的画面也可能本质很丑陋、很肮脏、很邪恶。人类是富于发明创造力的,在工业排污和对自然破坏的进程中,也能创造出一种于众不同的视觉美,就像人血馒头一般,闻起来有一种“特殊的香味”。

摄影师亨利·费尔携其系列作品“地球上的工业伤疤”在意大利,德国和新加坡等国举行了巡回摄影展。他以自己的镜头控诉工业文明给地球带来的不可修复的环境破坏。该系列作品以艺术家独有的视角,通过对色彩和形态的巧妙捕捉,将人们的矛盾心理推至极端:乍看是绚烂多彩的艺术摄影,可在知晓它们竟是工业废料排放带给地球的极度破坏后,任谁都会有触目惊心之感吧。在意大利哥尔顿一站,亨利·费尔在谈到自己的作品时,显得义愤填膺。他严厉指责还在使用纸巾的人们。他说:“洗过手之后我宁可在裤子上擦干,也不会去用纸巾!”作为一名环保积极分子,他周游世界,利用航拍,将工厂向自然环境中排放废料的情况记录下来,以视觉震撼揭露工业制造带来的噩梦,唤醒人们的环保意识。

“地球上的工业伤疤”(图片来源:资料图)

这是一个造纸厂的水流处理曝气池。该厂主要生产化妆面纸。在活水流向河流之前,该处理池以其特有的微生物分解出水中所含的有机木质纤维。这个曝气过程将会分解掉水流中的水粒子以向处理池当中的微生物提供氧气。

“地球上的工业伤疤”(图片来源:资料图)

这是燃煤发电厂的废料排放池。燃煤发电所排放的灰烬和烟雾都是有毒物质。另外,高浓度的的砷,杜松醇,铬,铅,硒,硫酸盐,硼等多种污染物也是燃煤发电的排放物。大自然中的有害辐射物,主要来自于燃煤发电厂。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6、七目嶂铅锌矿公司以勘矿为名挖矿 无证排污损害环境多年(图)

来源:南方日报2010年09月28日

http://news.sina.com.cn/c/sd/p/2010-09-28/082521184899.shtml

选矿厂旁边,占地几十亩的尾矿池被矿泥填满。钟锴摄

  七目嶂铅锌矿公司以勘矿为名挖矿村民不满

  3周前,一条“选矿废水直排河流”的新闻,让河源市龙川县“七目嶂铅锌矿有限公司”进入公众视野,南方日报记者从当地环境监察局获知,这家组建于2005年的矿业公司,未曾进行过排污申报登记,未领取排污许可证。无证排污属违法行为,这家公司为何还敢铤而走险?是谁放纵其损害环境多年?近日,南方日报记者前往龙川展开调查。

  未环评的尾矿坝会不会崩毁?

  当地民众最早认识到“挖矿、选矿会对环境造成破坏”是在2003年。

  据龙川县环境监察分局的一份报告记载:七目嶂铅锌矿建成投产于上世纪50年代,其后的30多年一直是人民公社的产业,1990年改由个人承包经营;2003年9月,该矿尾矿坝崩毁,上千立方矿泥倾泻而下,淹埋了下游十几亩农田,由于矿泥里有剧毒成分,那片被掩埋的土地至今寸草不生。崩坝后,七目嶂铅锌矿被当地政府关停。

  两年后,“紫市镇企业办”引进湖南一企业2000多万元资金,组建“龙川县七目嶂铅锌矿有限公司”(法人代表王雷)。七目嶂铅锌矿开发重启,忐忑再度涌上当地人心头。

  “一座逃避环评的尾矿坝有没有安全隐患?会不会崩毁?”记者从有关部门了解到,截至今年4月,该公司的尾矿库仍没能通过安监局审批,未拿到安全生产许可证。

  日前,广东省安全生产监督局公示出“全省危、险、病尾矿库名单”,“龙川县七目嶂紫市镇尾矿库”赫然在列。

  当地人与矿厂对峙5

  眼望七目嶂铅锌矿的尾矿坝,农民张云昌(化名)心里顿觉无力。

  张云昌说,七目嶂铅锌矿有限公司一直没领取排污许可证,却暗自洗选矿石,把污水排进船亨河,选矿废水里富含重金属离子,致使下游农作物减产,并威胁居民健康。

  5年间,他与乡亲们四处奔走,呼吁政府出面阻止该矿“暗自洗选矿石、无证排放污水”的行为,却不见成效,选矿厂依旧我行我素。

  当地人与矿上对峙的5年,2007年是一个分水岭。据《河源日报》报道,2007年1月,七目嶂铅锌矿排放的废水破坏了下游水质,造成80多户居民饮水困难,得知这一情况后,镇政府要求七目嶂铅锌矿马上关停;8月,矿上又暗地开工,运输矿石的货车被居民截住,镇政府责令该矿“彻底停产,等待上级单位处理”。

  但数月后,局势突然倒向矿场一边。2007年12月26日晚,龙川县环境监察分局对铅锌矿尾矿库排污口、韩江部分河段的水质进行化验,证明水质正常,铅含量没有超出限值。

  自那以后,铅锌矿的排污问题便淡出公众视野,直至今年9月5日,“七目嶂铅锌矿选矿废水直排河流”的新闻在电视台播出。

  龙川县环境监察分局负责人表示:“即便真有洗矿,排放的水也不会影响下游水质。”该负责人强调,七目嶂铅锌矿项目的环评大纲日前已通过专家评审,现正编写环境影响报告书,排污申报等手续不久便会完善。

 “洗选出售的成品矿,每天至少6车”

  今年5月,工人们用水泥封住七目嶂铅锌矿的3处矿洞,长达5年的“勘矿生意”暂告一段落,但从矿区里连片的厂房、待命的农用车、大片开阔地上堆砌成山的矿渣,以及填满几十亩尾矿池的淤泥,仍能看出这里曾经的如火如荼。

  当地农民说,矿山曾日夜开工,每天运出近百车原矿石,经洗选出售的成品矿,每天至少6车,其大张旗鼓完全是一座成熟矿厂的景象。

  若农民的说法成立,七目嶂铅锌矿有限公司该被问责,这家矿产公司成立至今,只有一张《矿产资源勘查许可证》,暗地里大批量采矿,公司就从合法的“勘矿者”变成了不法的“盗矿者”。

  9月21日,记者向矿山主管单位、龙川县国土局求证盗矿一事,分管该矿的龙川县国土局党组成员袁万里表示,“我们的执法人员每周下矿巡查一次,到目前为止,七目嶂只是在勘矿”。

  龙川县国土局局长王国清强调,《矿产资源法实施细则》规定,勘矿单位可自行销售勘查中按照批准的设计施工回收的矿产品,七目嶂铅锌矿有限公司卖矿的做法不违法。

  调查期间,记者注意到一处细节,投资组建七目嶂铅锌矿有限公司的“派安公司”(该公司法人代表也是王雷)曾因“官商勾结,以勘矿为名盗矿”被曝光。

一位业内人士说,派安公司如此热衷“勘矿”,是盯上了《矿产资源法实施细则》的法律漏洞。细则规定,勘矿单位可出售勘查期间回收的矿石,却没规定卖矿石的收入是否需缴纳矿产资源补偿费,一些公司便借助这一漏洞,以勘矿为名盗矿敛财,“若不加强监管,大量矿产资源就白白流失了”。  南方日报记者 钟锴 河源报道

7、三国政府组成气候变化“三驾马车”

来源:科技日报2010年09月28日

http://green.news.qq.com/a/20100928/001401.htm

南非环境部今天发表声明称,丹麦、墨西哥和南非三国政府已经决定组成“三驾马车”(Troika),以便于三国在联合国气候变化谈判中保持密切合作,通过在谈判过程中发挥领导和指引作用,使气候谈判能巩固已有成果并保持连续性。

丹麦是去年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15,即《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5次缔约方会议)主办国,墨西哥和南非则分别是今年(COP16)和明年(COP17)的主办国。

为应对全球面临的严峻的气候变化挑战,三国号召各方都应为年底在墨西哥坎昆举行的气候谈判取得实质性进展做出贡献,相信经由谈判各方共同努力和重申承诺,坎昆会议可以达成一系列广泛的、平衡的决议,并可以立即付诸行动。

三国认为,快速启动资金对建立互信非常重要,各方的贡献也必须公开透明。三国要求发达国家采取切实的行动,尽快兑现在哥本哈根大会上就快速启动资金做出的承诺。

三国坚定承诺要巩固气候谈判的国际体制,强调将于10月4日至10月9日在中国天津举行的特别工作组会议需要取得实质性进展。

三国认为,气候变化是一个全球性的、多方面的挑战,需要所有各方的共同努力,三国对各国中央和地方政府、商业及民间团体为建设低碳世界所做出的众多努力表示欢迎。

8、安东尼、马丁:关于气候变化的公开信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09月28日

http://green.news.qq.com/a/20100928/000947.htm

  编者按:进入2010年以来,极端天气袭击了世界很多国家和地区。持续升高的全球气温和不断恶化的天气状况令人忧心忡忡,甚至有专家预言,“未来极端天气可能成常态”。

  近日,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前院长安东尼·吉登斯与剑桥大学三一学院院长马丁·里斯联名起草了一封关于气候变化的公开信,并投寄本报,希望借此呼吁世界各国行动起来,切实节能减排,遏制气候变化。为使视野更全面,本报还特别约请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所长潘家华站在中国学者的立场对减缓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作出回应。

  我们谨以此信向政界和商界领袖及广大的普通民众发出以下呼吁。今年,极端天气侵袭了世界的许多区域。没有人能够确切地断言,巴基斯坦的洪灾、美国某些地方出现的前所未有的恶劣天气、俄罗斯的热浪和干旱、中国南方的洪水和泥石流,是否都是由于气候变化所致。但它们的确传达了一个明确的警告:随着全球气候不断变暖,极端气候事件将更加频繁、更加剧烈。

  2009年12月,在哥本哈根举行的COP15会议(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5次缔约方会议)未达成任何有约束力的协议,东安吉利亚大学(the University of East Anglia)科学家之间的邮件往来为黑客盗取,批评家抨击其中存在数据操纵的现象,同时,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出版的报告也掺杂了一些严重失真的信息。所有这些都导致许多报纸——尤其是政治右翼的媒体——纷纷报道全球气候变暖趋势已经停止,或者已经不再构成问题的消息。

  但不容置疑的是,人类活动导致气候变化的科学证据、人类整体未来面临威胁的科学证据仍然岿然不动。其中,最为重要的衡量基准已经得到举世公认: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已经比过去50万年中的任何时期都要高,自工业时代来临以后,该比例已经上升了30%,主要是由于化石燃料的燃烧所致。倘若世界继续维持现有化石燃料的消耗程度,未来半个世纪的二氧化碳浓度将比前工业时代翻一番。这种局势将触发长期气候变暖,其中的物理原因已经在实验室中得到充分证明,并且已被广泛接受。

  美国国家海洋与大气管理署(NOAA)的数据表明,2010年是自1880年有气候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2010年6月是20世纪以来连续第304个地面与海洋温度超越20世纪平均值的月份。2009年,NOAA出版的报告以10个单独指标为基础分析了50份单独的气温检测报告,所有10个指标都表明了过去50年来气候变暖的趋势。

  世界需要有全新的动力来摆脱自身的麻木,前面提到的灾难性事件则应该能够提供这种动力。巴基斯坦的洪水已让2000万人无家可归。巴基斯坦不能因此而垮掉,其他的贫困国家也不能,许多此类国家对于灾难性天气来说都不堪一击。世界各国领导人应该加快目前正在进行的讨论,以便为穷困国家提供大规模资金援助来发展基础设施,从而更好地抵御未来恶劣天气的侵袭。

  无疑,美国和中国是世界上的温室气体排放大国,它们占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的40%。欧盟正在筹划制定更加严厉的措施来限制成员国的碳排放量。然而,如果美中两国不改变现行的政策,无论欧盟和世界其他地方如何努力,遏制气候变化都将前景堪忧。美国只占世界人口的4%,却占世界碳排放总量的25%。无论联邦法律是否有规定,美国都应在世界遏制气候变化的进程中发挥更加强有力的领导作用。奥巴马总统应该重申,遏制气候变化是其本届任期的重点议程。地方社区、第三部门组织、城市和州层面已经出现了积极的行动计划,这些团体必须在许多不同的层次上施压以促使美国碳排放量显著降低。

  中国领导人越来越意识到本国对于气候变化的脆弱性,并且在相当大程度上加大了对可再生技术和核电技术的投资,但中国的碳排放量也在稳步增长。中国有发展的权利和需要,但也需要有更加清晰的计划来表明将如何摆脱依靠现有高碳排放来获得增长的发展路径。中国领导人应该制定此类计划,并且公诸于众和接受来自国际社会的监督。当前它所强调的提高能效固然重要,但要摆脱高污染的发展路径,节能是远远不够的。俄罗斯是美中两国之后的第三大温室气体排放国。梅德韦杰夫总统已经提出该国应该采纳的减排目标,但这些目标几乎是无用之物。因为它们以1990年的排放为基数。它们只能说明,因为不再具备竞争力的重工业的衰竭,才导致碳排放的降低。

最为重要的是,国际协作需要有全新的推动力。当前,拟于12月举行的联合国坎昆会议并未展示所需要的政策创议希望。在注重小国利益的前提下,美国、中国、欧盟以及巴西、印度等其他大国应该携起手来,为这一进程引入更大的紧迫感。最后,碳排放的限制不能仅靠规管和目标设定——社会、经济、技术创新也至关重要。有远见的商界领袖应涉足后一方面,毕竟其中隐藏着巨大的回报。应对这一威胁所需要的行动——向使用清洁和高效能源的生活方式转变——将创造无穷的、新的商业机会。(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郭忠华/译)

9、潘家华:减缓气候变化 重在行动与绩效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09月28日 潘家华

http://green.news.qq.com/a/20100928/000944.htm

  英国知名学者安东尼·吉登斯和马丁·里斯联名吁请国际社会,尤其是美、中、欧等主要经济体携起手来,尽快促成国际协定,减缓气候变化。作为一名长期从事能源与气候变化政策研究的发展中国家的学者,对此深表认同。呼吁需要得到积极响应,协议需要加速磋商;但更重要的,是要采取行动,考察实际绩效。

  关于气候变化的科学认知,尽管有不同声音,尽管认同不确定性,但鲜有严肃学者否认气候变化的事实、未来严峻的趋势和减缓行动的迫切性。尽管哥本哈根协议没有获得法律认可,但它所凝聚的国际政治共识是前所未有的,那就是:减缓气候变化,将全球温升幅度控制在不超过工业革命前2摄氏度水平。不论极端天气事件是否与气候变化直接关联,这些事件给人们的警示是不言而喻的。我们需要立即采取行动,控制温室气体排放。

  中国历史上饱受气候灾害的肆虐,对保护全球气候紧迫性有着深刻认识。1998年的全国性洪灾、1954年的长江流域大洪涝、1879年长江流域千年一遇的洪灾……生命财产的巨额损失,人们刻骨铭心。气候灾害频次和强度增加,使我们认识到气候安全的挑战更为严峻。中国减缓气候变化的决心,不仅仅是气候安全需要,还有能源安全因素和可持续发展的考虑。中国目前的汽车拥有量不足欧盟、日本的1/10,美国的1/15,而汽车燃油的一多半源自进口。中国的石油储量只够11年的消费。我们可以进口,石油探明储量还可能增加,但地球的绝对有限性,表明我们不可能无限增加原油供给。2008年,中国人均电力消费低于世界平均水平10%,不足美国的1/5。化石能源燃烧引发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健康损失乃至于生命代价,说明中国的减排,不仅仅是为了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同时,中国需要通过发展来适应气候变化。三峡大坝的防洪效用,成功拦截了2010年长江洪峰,保护了荆江大堤,维护了武汉安全。没有发展,中国的气候安全就没有保障。许多发展中国家受极端气候事件影响严重,欠发达不能不说是一个根本原因。发展所需要的能源中,富碳的化石能源最为廉价,是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国家的首选,中国也不例外。这也说明,中国在过去40年,人均二氧化碳排放从不足世界平均的1/4,到目前超过世界平均水平,温室气体排放总量跃居全球首位,是发展驱动的。中国目前的城市化水平只有47%,工业化进程尚未完成,未来的发展任重道远。显然,我们不能走常规的高化石能源消耗的发展老路。

  从严格意义上讲,中国的低碳发展源于可持续发展,加速于应对气候变化。改革开放以来,提高能效、保护环境、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发展农村户用小沼气、大规模植树造林,以及计划生育,对温室气体减排的贡献极其重大。举世关注的三峡大坝,每年提供的零碳电力相当于5000万吨原煤,所避免的二氧化碳排放,超过瑞士、瑞典两个国家2008年排放的总和。2009年年底,中国政府向世界明确承诺,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05年下降40%—45%,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的比重从当前的9%提高到15%,森林面积增加4000万公顷,蓄积量增加13亿立方米。温家宝总理在哥本哈根会议上表示,中国言必信行必果。当前中国规模以上钢铁企业吨钢的综合能耗,已经好于经济发展与合作组织的平均水平。风电装机容量增长(绝对量和速率)幅度引领全球,太阳光伏设备生产全球第一,核电投资全球最大。

  应该说,中国减排的行动与绩效,许多发达国家遥不可及。中国也意识到中国排放的峰值尚未到来。但是我们也要看到,中国作为世界工厂,至少有1/5的排放随产品出口,并没有为中国人所消费。中国人均排放超过世界平均水平,但不足欧盟的一半、美国的1/4。美国可以由国会出面阻止美国承担相应的减排义务,欧盟可以通过境外购买减轻内部减排压力;中国为了完成“十一五”20%单位GDP能耗下降目标,一些地方政府强行断电,企业停产,居民无电。中国的这一做法不可取,但也从一个侧面表明中国政府的决心。我们还要中国怎么做?

  由此回过来再看安东尼·吉登斯和马丁·里斯的公开信,我发现他们呼吁的内容似乎少了点、虚了点;对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减排要求,有些不切实际。中国在二氧化碳减排方面,一直努力做到极致;再做,似乎力不从心。但是中国没有放弃。美国、欧盟、日本、澳大利亚,有资金、有技术、有人才,完全有可能而且应该率先垂范,将人均温室气体排放降到世界平均水平以下,从而给发展中国家的低碳发展做出榜样,看到希望,增强信心。中国的温室气体排放,不仅仅是中国的问题,而且是全世界的挑战。这就需要国际联手,尽早达成国际协定。中国的态度是积极的,与发展中国家一起,致力于落实巴厘路线图;哥本哈根未能完成,我们寄希望于坎昆;坎昆有阻力,我们致力于约翰内斯堡。我们不应放弃,我们不会放弃。

(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潘家华,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所长,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外交政策咨询委员会委员)

10、环境风险知多少?环境风险正在增加

来源:人民网天津视窗 2010-9-28

http://www.022net.com/2010/9-28/43527138302274.html

简要内容:

环境风险是由人类活动引起或由人类活动与自然界的运动过程共同作用造成的,通过环境介质传播的,能对人类社会及其生存、发展的基础环境产生破坏、损失乃至毁灭性作用等不利后果的事件的发生概率。 

  2010年1~7月,环境保护部共接报并妥善处置突发环境事件119起,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35.2%。尤其是近两个月以来,先后发生了中石油大连输油管道爆炸火灾事件、江苏南京金陵石化烷基苯厂丙烯输送管道爆炸事件、吉林市化工原料桶冲入松花江事件等多起突发环境事件。

  随着我国经济规模的扩大、城市人口的迅速增加,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环境承载能力下降,我国的环境风险也因此迅速增加。

  1 什么是环境风险?

  定义

  环境风险是由人类活动引起或由人类活动与自然界的运动过程共同作用造成的,通过环境介质传播的,能对人类社会及其生存、发展的基础环境产生破坏、损失乃至毁灭性作用等不利后果的事件的发生概率。

  特征与内涵

  风险源 即导致风险发生的客体以及相关的因果条件。风险源可以是人为的,也可以是自然的。它的产生是随机的,具有相应概率,可以通过数学、物理、化学方法来确定。

  风险行为 风险源一旦发生,它所排放的有毒有害物质、释放的能量流将立即进入环境,并可能由此导致一系列的人群中毒、火灾、爆炸等严重污染环境与破坏生态的行为。

  风险对象 即评价终点或受害对象(受体),风险对象可以是人类,也可以是实物的、生态的。

  风险场 即风险产生的区域及范围。它包括风险源与风险对象,是风险源物质上和能量上运动的场,具有相应的时空条件。

  风险链 风险源一旦在风险场中发生,周围的风险对象都可能受到影响,这个对象又可能由于物理、化学反应而产生新的风险影响,整个风险呈“链”式传递,逐渐扩展到其他对象。

  风险度 即风险源作用于风险对象后,物质上或能量上的贡献大小,也可定义为损害程度或损害量。

  风险损失 即风险产生的经济损失,可以用货币来度量。

  2 中国面临的主要环境风险是什么?

  首先,是工业类风险源 一般说来,工业类风险源产权清晰,责任明确,风险源应对风险负全部责任。其中,制造业的风险源最多,包括污染物质排放、有毒物质释放排放等,极易对饮用水水源地及人们的生活环境等造成污染。由于制造业一般分布在城市内或工业区内,又是日常生产产生,风险发生的概率大,损失大,可控性也大,是环境风险管理的重点。此外,矿山类的风险源也比较多,污染物质也是每种类型都有。

  其次,是公共设施类风险源 这类风险源的特点普遍是公有产权,具体管理模式也比较多样,有政府事业单位型、百分百国有企业型、特许经营型等。由于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环境风险管理显得更加重要。此类风险源的管理应由所在地的地方政府负责。

  随着全国范围内污水处理厂的建设数量和建设规模的迅速发展,其背后也酝酿着风险隐患 一旦污水处理厂出现事故或者故障,尤其是规模较大的污水处理厂,后果非常严重。例如,剧毒工业污水排入污水处理厂对污水处理厂的细菌造成破坏,在短期内导致污水处理规模严重缩减。此外,污水处理厂运行产生的污染物(例如污泥)的处置也存在污染隐患。这类风险源的风险度比制造业和矿山类风险度低,但风险损失比较大。城镇生活垃圾掩埋场和危险废物处置场同样是巨大的风险源,其风险行为是全方位的,风险度和风险损失也比较大。

  第三,是生态类风险源 这一类大多是人为原因造成的自然风险,如破坏植被等导致的水土流失、山体滑坡、泥石流等风险;使用农药、化肥等导致的土壤污染等;地下水超采导致的地面下沉等地质风险事件等。此类风险的特点是复杂多样,风险源多、风险场大、风险对象广泛、风险度和风险损失大,管理成本较高。

  气候变化风险也非常值得关注 温室效应使得全球气候朝着变暖的趋势前进,并将导致一系列人类生存环境风险,包括海平面上升、生态系统破坏、物种减少、气候异常、灾害频繁等。鉴于未来气候变化的不确定,评估某种气候情景的概率,以及人类和自然系统对应气候变化的限值,并据此提高系统对气候情景的适应能力变得至关重要。

 [上一页]    [下一页]  

11、经济光环怎能掩污染黑斑? 

来源:中国环境报2010-09-28  朱德明 

http://www.cenews.com.cn/xwzx/gd/qt/201009/t20100927_664479.html

     各种环境突发性事件最近频繁发生,从紫金矿业引起的汀江环境污染事件,到固镇县环保局领导和工作人员加强执法却遭遇停职的事件等,从表面上看,是地方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盲目谋求GDP增长的结果,但从根子上可以看出,这反映着经济的耀眼光环的背后,总能盖住污染的层层阴霾,折射出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在某些地方只是口头上的话题,实践并非指日可待。

  应当肯定,环境与发展是人类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面临和平与发展是主题的当今社会,发展是第一要务。国情决定了我们当前以及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必须以较高的速度发展经济,保证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和社会的持续稳定。只有加快发展,保证人类的生存,才能保持人类社会的可持续性。但我们追求的应当是全面发展,应是环境上的健全发展,是于环境无害的发展,在致力发展经济的同时,也致力于生态的保护和建设。事实证明,在一个受污染和破坏的生态系统中,要想发展是极其困难的。怎样才能拨乱反正,诊治顽症,需要我们进行多维思考。

  首先,“治污先治人、治人先治官”。治理淮河水污染之初,宋健同志就有一句名言:“官清水清,官不清水不清。”2008年昆明市市委书记仇和就滇池治理问题也说过一句话:“治湖先治水,治水先治河,治河先治污,治污先治人,治人先治官。”一个地方出现严重环境违法事件,看似是企业“坏了良心”,其实根本的原因还在某些官员身上。从媒体报道可以知道,紫金矿业公司管理团队有浓厚的官员背景,多位管理人员曾供职政府部门。其董事会、监事会成员相当部分有政府部门工作背景。展开在紫金矿业任职的官员名单,从县级到副厅级干部的名字均赫然在列,这里俨然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官员退休俱乐部”。有这样的“保护伞”,企业能严格执行环境法律法规吗?环境监管部门能严格执法吗?

  其次,让一些行政官员也过一天受污染的生活,经历一次亲身的体验。在矿难事故频发的今天,国务院出台了矿领导必须与工人同时下井、同时升井的规定,要求煤矿企业确保每个班子至少有一名负责人或生产经营管理人员在现场带班作业,与工人同上同下。这看似有点过激的举措目的是要有效遏制煤矿事故的高发势头,有效遏制生态安全事故频发的趋势。这同样可以应用于环保领域。因为一些地方官员在接待老百姓投诉举报时,常常会说,这是假的,群众把污染的严重性说过头了,有的甚至会骂百姓是刁民。因此,我们可以让这些官员在污染的环境中呆上一天,体验一下被污染的感受,喝上一次被污染的水。也许这样会加深他们对污染的认识。

  第三,建立政府环境行为信息公开制度。近年来,为加强企业管理、提高企业信誉、改进环境行为,我国建立完善了企业环境行为信息公开制度,根据企业的环境行为将企业划分为黑色、红色、黄色、蓝色和绿色等5种等级,从而让公众更清楚地了解到企业环境污染和环境质量状况,使公众积极主动地关注环境问题。由于环境行为良好的企业能在公众中树立良好的形象,也就获得社会的赞誉和市场的回报。因此,我们可以借鉴成功经验,加快建立政府环境行为信息公开制度,把地方政府执行环境保护法律状况、环境质量状况等情况进行信息公开,划分等级,从而对地方政府环境行为形成一种强大的压力,迫使地方政府自觉加强环境管理、提高污染治理水平、改善政府行政行为。

  第四,建立科学的政绩评价体系。如果地方政府不转变发展观念,不抛弃污染财政思维,盲目追求污染GDP的冲动就无法遏制。目前中央已经出台了《关于建立促进科学发展的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机制的意见》,强调“要完善考核内容,既注重考核发展速度,更注重考核发展方式、发展质量;既注重考核经济建设情况,更注重考核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维护社会稳定、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实际成效。”因此要自上而下改革政绩评价体系,扣除官员的污染政绩,建立科学发展的评价考核体系,核心是适当弱化招商引资等经济指标的权重,从而铲除“环境换取GDP增长的”土壤,遏制地方官员制造污染政绩的冲动,以改善环境质量为要务。

第五,加强法律专题培训。环境保护法盲,不仅是制约经济发展的“愚官”,也是产生环境污染的“污吏”,我们根本不能指望靠这样的法盲来带领民众脱贫致富、改善环境质量。要消弭环境隐患,就要建立一套有效的培训机制,让他们更多地了解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内容,更知道违法应当承担的责任。

12、紫金矿业溃坝再陷环保门?紫金矿业溃坝

来源:中金在线2010年09月28日

http://insurance.cnfol.com/100928/135,1387,8506094,00.shtml

  台风“凡亚比”带来的强降雨,导致广东信宜紫金矿业银岩锡矿尾矿库发生溃坝。连日来,广东省、市、县三级环保部门在信宜银岩锡矿尾矿库溃坝事故现场的监测结果表明,钱排河和黄华江各项水质指标均未超过地表水Ⅱ类标准,未污染水质。据环保部门调查,发生溃坝的矿山下游为钱排河,经30公里左右汇入黄华江,再经过30公里左右到达粤桂交接断面,沿线广东省没有饮水源取水口。据了解,广西岑溪市位于黄华江下游,该江在广西被称为黄华河。到9月27日为止,黄华河流域死亡的鱼已经累计达9.4万公斤,目前死亡原因尚未查明。日前,梧州市水产部门已将部分死鱼标本送自治区有关检测部门进行死因检测,预计近日会有检测结果。

  污染事故频发,在一定程度上表明我国已进入环境风险高发期。“在这样一个特殊时期,环境责任保险缓解污染企业和受害者矛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又不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工具。但必须强调一点,企业的道德风险不具有保险性。”竺效说。

  “环境责任保险可以使受害人得到及时、充分的救济。”竺效认为,环境责任保险分散了赔偿的风险,这是其最直接优势,“受害人可以从具有雄厚财力的保险人处迅速获得理赔,避免了因加害人财力不足无法获得赔偿的情况发生。”

  竺效提出,保险制度的理赔甚至诉讼相当耗时,而环境侵权损害的防范和清理等应急反应措施必须及时进行,一旦延误不仅花费将增加,严重时还可能导致无法恢复生态功能,因此,必须对必要的费用实行暂时性保险金制度。

  据他介绍,境外有些实践中,保险公司可以先期支付临时性保险金。对于构成侵权损害的,保险公司可以直接将赔偿金额支付给受害人,也就是说,受害人拥有向保险人直接请求赔偿的权利,并且,在被保险人赔偿受害人的损失前,保险人不得向被保险人赔付保险赔偿金也已为一些责任保险险种所采纳。

  由于我国环境侵权损害赔偿体系尚不完善,即使企业能赔偿一部分损失或者赔付全部直接损失,但鉴于政府的特殊角色,政府往往担任了最后“兜底埋单人”的角色。

  竺效说,“环境责任保险可以通过风险分摊的市场机制,将政府负担在一定范围内社会化。”

  “通过环境责任保险,就将一定数量的、具有类似风险的被保险人的个别风险,分散于由潜在污染者组成的这个危险共同体中了。”竺效说。

  环境责任保险的引入,将逐步改变过去那种“企业违法污染获利,环境损害大家埋单”的现象。“这种将政府清污责任社会化的方式,可以减轻政府的环境负担,使被破坏了的生产条件和生活环境能够及时得到重建和修复。”竺效说。

  一旦被保险人通过投保而将赔偿环境侵权损害的危险完全转移给了保险人,他将因失去必要的行为激励和威慑而降低对其生态(环境)危害行为的注意程度,是否会加剧环境侵权的发生?

  “这就涉及到一个概念,即如何防范环境侵权损害赔偿责任的道德风险。”竺效说。

  如何有效防范道德风险?“最理想的道德风险控制模型是给予被保险人的环境危害行为以与其未获得保险时相当的激励和威慑。但这种状态是很难达到的,只能通过必要的制度设计以尽可能趋近这一目标。”竺效说。

  据竺效介绍,理论上,有两条途径:其一,运用保险费率,如事先筛选使得高风险行为支付较高的保险费,事后根据被保险人的行为及时调整保险费率,“无索赔优待措施”也是不错的制度选择。其二,使被保险人部分地暴露于环境侵权损害赔偿责任中,保留责任制度的一定威慑力。如可以采取被保险人自负额制度和保险人赔偿责任限额制度,约定保险赔付的起赔额和赔偿限额。

  竺效认为,保险公司也需要加强自己的承保风险监管。承担保人可以对投保人的环境风险进行评估,拟定个案化的监管条款,保险人可以自行督促义务人履行维持保险标的安全状况如缔约时的状态,也可以委托专门的机构负责承保环境风险的评估、日常监管,并协助开展事故理赔。

  环境责任保险在环境侵权损害赔偿体系中具有积极作用,“但不能寄希望于保险来解决污染事故和污染损害赔偿的全部问题,还需要完善环境侵权损害赔偿体系。”竺效说。

  “如第三方环境风险监管机构的构建。”竺效说,“对风险的识别和监控,对保险费的合理确定和理赔的评估协助,都可以由这个第三方来完成,将更有利于企业的环境风险控制。”

  此外,竺效还提出,一个完整的环境侵权赔偿体系应包括污染者自身、环境责任保险、环境损害赔偿基金和国家兜底等层次。

  竺效认为,“保险、基金、财政资金,三者环环相扣,才能使得责任保险制度更好地在一个完善的环境侵权损害赔偿体系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13、内蒙煤火自燃50年不灭调查 以灭火为借口盗挖

来源:新京报2010年09月28日

http://green.news.qq.com/a/20100928/001024.htm

  当年“好水快流”政策致煤火泛滥失控,如今“以采养灭”体制让“灭火”成暴利行业

  煤矿自燃是数十年来的行业冷门问题,随着煤炭价格暴涨,被大火多年吞噬的地下煤层不再被漠视。煤田灭火被重视。

  2007年,内蒙古的火区治理工作全面展开。根据规划,将在2011年达到控制标准,2012年达到熄灭标准。运动式的大规模灭火工程铺开,并成为地方政府领导班子“落实科学发展观”考核内容。

  不过,灭火工程开展中,存在监管问题和管理的相对滞后,而“以采养灭”的灭火体制,滋生出逐利链条。一些“灭火工程”真假莫辨,一些企业借“灭火”掠夺煤炭资源。

  “轰”,一声沉闷的巨响从脚底传来,地皮颤抖,乌海市海南区公乌素镇复兴社区,闫良家砖木结构的房子抖动了一下,玻璃哗啦啦作响。

  这是9月11日下午5点左右。房子里,包括本报记者在内的人吓得从凳子上跳起来,“6级地震一般”,人们形容。

  一名来自宁夏吴忠的农民工在躲炮时,被飞石砸伤。

  炮声过后,闫良抬头看了看卧室墙体上的裂缝,“又长大了一点”。他已习惯了这炮声。

  炮声源自离闫良家不到百米远的一个“灭火工程”,采用剥地皮挖煤方式“灭火”。

  曾在煤矿灭火队工作过的老矿工闫良,并不认为自家附近“剥地皮”(也称“扒山皮”)的人真的在灭火。

  闫良说,煤矿灭火要么打钻孔向地下煤层注泥浆等材料,要么把着火部分挖掉,然后用黄土覆盖。“而我们家四周的"灭火工程",越挖越深,还开山放炮,分明是借灭火为名挖煤。”

  9月10日,复兴社区覆盖在煤尘里。109国道穿越社区中间。载重50吨的大卡车满载煤块,一辆接一辆,呼啸而过。

  对于复兴社区3000多名居民来说,过去他们被“红色”的煤火威胁,但现在又被“黑色”的煤灰包围了。

  这是整个内蒙古正在开展的庞大煤田(煤矿)灭火工程的微小一角。2007年开始,内蒙古对煤田火灾全面治理。

  小煤窑泛滥煤火纵横

  一些小煤窑着火了,没人认真灭火,甚至一封了之。着火小煤窑逐渐形成燃烧中心

  59岁的闫良说,他没想到煤矿灭火这工作有一天会成为暴利行当。

  他是海勃湾矿务局(1998年后并入神华集团)公乌素矿的老职工。1987年12月,在一根手指残废后,他从采矿队调到通风队,分在灌浆组。灌浆组10人,工作是专责煤矿防灭火。

  当时的方法是灌黄泥浆。闫良说,按规范,当一个煤井采完后,灌浆组就会使用高压水枪把稀泥灌进采空区,然后封闭井口。这样可以杜绝井内残留的煤柱接触空气自燃。

  闫良在灌浆组干到1993年。在他的记忆里,6年时间他们真正灌浆工作“不过一两个月”。

  “整天打扑克去了。”闫良回忆,“上面来检查了,就灌两天。”

  “如果都按国家的要求做,地不会陷,地下煤井也不会着火。”9月11日,闫良对当年打扑克的日子有点后悔。

  后来,煤矿越来越不景气,工资几个月发不下来,公共厕所的窗户钢筋都被工人拆了卖钱。这时期国有大矿纷纷办起“三产”。大煤田的边角料都被承包出去,挖小煤窑。

  闫良内退了,开小餐馆、跑出租,后来也“闹小煤窑”。

  “刚开始根本不要什么手续,随便开。”闫良说,在公乌素矿区,小煤窑雨后春笋般冒出。

  甚至当地还开了“妇女小煤窑”。闫良说,当时公乌素矿一帮矿工的妻子合作开了一口小煤窑,下井挖煤。

  “煤田就是那时挖坏了”。9月14日,乌海市煤炭局副局长吕智山认为,当年的乱采滥挖是煤火失控的主要原因。

  “(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国家的采矿政策是"好水快流"。乌海境内最多时有800多家小煤窑。”吕智山说。

  小煤窑挖得千疮百孔,孔洞互相贯通,提供了丰富的氧气。“一些小煤窑着火了,没人认真灭火,大不了再挪个地方开个口子。”乌海市海南区煤炭局总工程师王荣国介绍,当时的开采者不愿耗成本灭火,甚至一封了之。

  这些着火小煤窑逐渐形成地下燃烧中心。多个燃烧中心的煤火互相贯通,沿煤层露头走向,形成众多燃烧带。煤火相互连结后,在地表和地下占据巨大空间,形成了煤田火区。

  作为中国的煤炭资源大省,内蒙古同时也是我国煤田(煤矿)火灾最严重的地方之一。最新调查显示,内蒙古12个盟市中11个有煤火灾害,火区达230处,燃烧面积约6381多万平方米。火灾造成每年5000万吨的煤炭资源白白烧掉。

  “现在是在还历史的账。”王荣国说。

  灭火工程与官员考核

  自治区要求实现最大可能环境好转,“以良好的面貌迎接中央代表团的到来”

  有一天,闫良发现,家门口突然轰鸣起来。挖掘机挥舞着巨大的铁臂,不管三七二十一掘开地面挖下去。

  挖掘者挂靠在新达公司名下,指挥者一个叫王平义,另一个叫吕天云。吕在当地挖小煤窑多年,居民早已熟识。

  他们称在搞“灭火工程”,居民们则认为他们在露天挖矿。

  那是2005年,煤炭价格开始飞涨。

  “有钱可赚,他们才会灭火。煤老板肯定要算这个账的。”乌海市煤炭局副局长吕智山说。

  他说,2002年之前,煤炭廉价,没人珍惜。当时甚至有煤老板嫌有的矿开采麻烦,要送给别人对方还不要。

  复兴社区周边矿井分别叫南二采区,北三采区。王荣国说,这里当年都是小煤窑,后来全关停了,现在都变成了“灭火工程”。

  乌海市的灭火工程大规模开展则是从2007年。

  2007年6月,正值内蒙古自治区60周年大庆前夕,自治区政府电传要求乌海市和鄂尔多斯市迅速全力整治骆驼山矿区煤田的自燃,实现最大可能环境好转,“以良好的面貌迎接中央代表团的到来”。

  骆驼山矿区和公乌素矿区都隶属卓子山煤田。卓子山是乌海两大煤田之一。

  乌海市煤炭局介绍,他们确定的灭火区包括109万平方米的神华公乌素矿灭火工程等四个工程,共计197万平方米。在快速通过自治区煤炭工业厅和国土资源厅审批后,开工实施。

  2009年9月,自治区政府印发《2009年至2012年煤田(煤矿)火区治理工作实施方案》,要求各有关盟行政公署、市人民政府的盟市长为煤田(煤矿)火区治理的第一责任人。

  同时在考核责任中明确,各盟市煤田(煤矿)火区治理情况,将作为对盟市领导班子、政府有关部门“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年度实绩考核的主要内容之一”。

  对于闫良和他的邻居们来说,社区边上的“灭火工程”后来变得名正言顺了。

  他们挖掘的地点,就在神华公乌素矿灭火工程范围内。

  热火朝天的“灭火”

  知情人介绍,有煤老板为了能以灭火名义挖煤,甚至自己浇汽油把煤点燃一部分

  今年8月举行的内蒙古自治区第十二届运动会上,闫良他们发现有两家灭火工程赞助商。分别是:夭斯图煤矿灭火工程(滴沥帮乌素三矿),赞助100万元;公乌素三号井南二采区灭火工程100万元。

  闫良说,南二采区灭火工程就是王平义干的。

  9月10日,就记者所见,复兴社区四周已有7个巨大的采坑。海南区国土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些坑平均方圆数千米,深达120米。他说按煤矿灭火规范,一般30米以内的火区才适合剥挖处理。

  9月4日至14日,记者分别在内蒙古乌海公乌素、阿拉善盟左旗和鄂尔多斯棋盘井等地对煤矿灭火进行了调查。

  在这绵延百公里的煤田带上,随处可见挖下巨坑的“灭火工程”。在左旗,挖掘机轰鸣着,剥开山皮,挖出乌黑的煤块,装上一辆辆卡车。翻过山,就是几年前以剥挖方式“灭火”而千疮百孔的乌达煤田。

  在鄂尔多斯棋盘井镇卧龙岗等地,记者看到,华泰煤业等数家灭火工程也正在剥地皮,干得热火朝天。

  记者先后联系了包括华泰、夭斯图煤矿等在内的10家煤矿灭火工程,试图了解工程情况。这些工程的负责人全部选择了拒绝。

  闫良把这解释为他们做了“亏心事”。

  “他们是打着灭火旗号剥地皮,有火的地方,留着不挖,先挖没有过火的好煤。甚至没有火的地方也挖开了。”闫良说。

  9月5日,乌海市,一名工人骑摩托车经过曾经的着火点。记者 赵亢 摄

  神华乌海能源公司一位知情人介绍,有的煤老板为了能以灭火名义挖煤,甚至自己浇汽油把煤点燃一部分。此说法,在新华社旗下的《经济参考报》此前的报道中也出现过。

  闫良等复兴社区的居民曾找当地政府反映。海南区政府也曾组织了多次专题会议,调查的结论是,灭火工程严重污染环境。而在此施工的泰源煤矿灭火工程“核准批复文件有些与其正在实施的灭火工程项目无直接联系,文件与项目既不对应也不支持”。

  不过,海南区环保局一位负责人说,泰源灭火工程是鄂尔多斯鄂托克旗的项目,乌海管不了。

  企业监管难题

  没有做环评的新达公司,宣布回到央企的怀抱,以此规避了环评

  闫良他们担心的环境危险,在乌达煤田早已成为事实。

  乌达煤田灭火工程层层转包并采用剥挖方式“灭火”,终致巨大的环境灾难。

  在神华公乌素矿区,这一历史在重复上演中。

  复兴社区周边的灭火工程分别属于新达公司和鄂托克旗的泰源煤矿。

  记者调查获知,新达公司前身是原公乌素煤矿多种经营公司。该公司在2003年8月改制,脱离神华集团,成为民营企业。

  据公乌素矿老职工赵巨金介绍,当时神华海勃湾矿业公司在公乌素矿区划出1.5平方公里煤田,给新达公司,让他们自谋出路。2005年,新达公司将煤田转卖给了王平义和吕天云。

  按内蒙古自治区相关规定,灭火工程禁止转包、转卖。记者联系到新达公司法定代表人王过斌,他拒绝回应。

  9月12日,乌海市海南区环保局和煤炭局相关负责人均证实,复兴社区周边的灭火和露采工程实际经营人是王平义和吕天云。“小事我们直接找王平义和吕天云。大事还得找新达公司。”

  记者从海南区工商局调查发现,新达公司并未完成工商注册。海南区工商局一负责人称,因为公乌素矿划给新达的那些小矿区在国家规划煤田采矿范围内,所以无法办理独立的采矿证,无法注册。

  乌海市海南区环保局副局长王剑说,2009年乌海市环保局换了新领导,要求所有灭火工程要补做环评。区环保局一直督促新达公司办理环评手续。但前段时间,王过斌宣布重新回到央企神华乌海能源公司旗下,“他们这样规避了环评手续”。

  跨地域管理之困

  在辖区境内但不属于该地管理——这些矿企,存在直接的管理难题

  监管难题不仅来自新达这样挂靠央企的企业。

  1996年乌海和鄂尔多斯重新划界时,按照“三权不变”政策,划入鄂尔多斯境内的煤矿所有权,行政管辖权,税收权不变,依旧归乌海。同理,划入乌海境内的原鄂尔多斯的矿,依旧归鄂尔多斯管理。

  在复兴社区边的泰源灭火工程,就是鄂尔多斯的企业。乌海市煤炭局副局长吕智山介绍,目前在乌海境内但属于鄂尔多斯的煤矿有19家。

  海南区环保局一负责人说,泰源煤矿灭火工程一直未补做环评,但它的污染问题,乌海管理起来有难度。

  该负责人举例说,现在鄂尔多斯在乌海境内的煤矿,只要想露天开采的,鄂尔多斯全都批准,“这对我们的环境和生态影响很大”。

  上述2009年的自治区“灭火方案”中,明确要求,灭火工程开工前,煤矿要向当地旗县(市、区)政府缴纳火区治理复垦保证金。

  但海南区国土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区内包括新达、泰源的几个采坑尚未全部缴纳。

  乌海市的复垦保证金是每平方米109.75元。一名灭火工程知情人说,随着运输涨价,加上灭火坑挖得非常深,所以这个标准并不够回填费用,“一些老板即使交了押金,将来宁愿不要这笔钱,也不会回填,乌达煤田就是例子。”

  海南区国土局长王耀荣说,这钱可能是不够,但标准是市政府确定的,如果不够,还需要政府承担一部分。

  体制刺激逐利冲动

  让“灭火者”以挖煤来赚取利润,直接刺激了他们“假灭火真挖煤”的冲动

  据吕智山介绍,目前煤田灭火采用的是“以采养灭”的方式,解决资金问题。

  自治区和地方政府投入的资金,主要用于火区勘察,灭火工程规划设计。具体施工所需大量资金,政府并不投入,而是让灭火者“先灭火,后采煤”,也就是剥挖着火煤后,采掘下层煤炭,以赚取利润。

  乌海市环保局一名负责人坦承,正是这种灭火体制,客观上造成了灭火者的逐利冲动。一些工程打着灭火旗号,真正目的是露天采煤。

  但他介绍,在鄂尔多斯,灭火工程中挖出的煤被称作灭火工程煤,当地政府对这种煤销售有种种优惠政策。这也刺激煤老板们扩大自己的“灭火”范围。甚至有的在前期勘察报告上弄虚作假,扩大火区范围。

  乌海市海南区环保局副局长王剑介绍,对于企业来说,露天挖煤相比井工挖掘成本更低,效益更高。但办下一个合法露天采煤手续,需要40多个支持性文件,拿到安全生产,煤炭生产,采矿许可等6证,“难度非常大”。但要申请灭火工程,只需要做一个火区勘察报告后,自治区煤炭厅批准即可。

  中国矿业大学通风与防灭火研究所所长王德明介绍,煤田灭火选择合适的灭火方法很重要。他说他们研制了很多不错的新技术,找到许多地方政府推广,但“渠道不畅通”。“他们更感兴趣的是怎么向上面要到钱。”

  神华乌海能源灭火处工程师赵铁雄认为,煤田(煤矿)灭火本质上是一种公益事业,不应成为追逐暴利的对象。不过现实是,“灭火工程”带来丰厚收益。

  记者查询在乌达煤田灭火的银星公司,年检显示,这家公司2004年营业额是0,而经营“灭火工程”的2007年和2008年,分别为3479万元和5774万元。

  新达公司,按赵巨金等7名公乌素矿老职工举报:王过斌将煤田以3.1亿转包,其公司职工每人年终分红80多万元。此说法未经证实。

  暴利也吸引了各方神通人士。复兴社区旁边的“无名灭火工程”曾被当地政府查封。现在又开工了。

  9月11日晚,记者在泰源煤矿灭火工程采坑边看到,西边明火闪烁,但挖掘机却在北边挖煤。

14、新京报社论:治理煤田自燃怎成了“养火工程”

来源:新京报 2010年09月28日

http://green.sohu.com/20100928/n275317205.shtml

  作为中国最大的煤田火区之一,内蒙古乌达煤田火区因为自燃了50年而世界闻名。从2003年以来,宣布“乌达煤田火区即将被彻底扑灭”的报道,有五六篇之多。9月初,“乌达煤田火灾近期将被彻底扑灭”的消息令乌达煤田再次成为关注焦点。

  然而记者调查发现,煤田依旧烟尘滚滚,2006年至2008年进行的“灭火工程”,非但未能灭火反而加重了火灾治理难度,并酿成了巨大环境和生态灾难,且迄今无人为此担责。不仅如此,一些灭火工程以灭火为名,而行露天采煤之实,进一步破坏了原始地貌和采煤环境,“甚至100年都难以复原”。

  从表面看,解决煤田、煤矿的地下煤火现象是一个技术层面的问题,但实际上,地方政府和企业对这一长期性难题态度的前后变化,具体折射出了市场和权力的磨合与交战。早先,由于缺乏足够的财力支持和政策压力,地方政府一直对于灭火工程的审批慎之又慎,因为担心“一放就乱”。也就是说,地方政府对于放开灭火工程可能引发的寻租行为不是没有预判,对于灭火工程由真灭火变为假灭火是有警惕的。

  但是,将煤田火区治理列入地方政绩考核后,灭火工程就大开其门了。由于地方政府不可能完全用财政支付这一积存已久的浩大工程,所以,只能通过权力与市场嫁接的方式加以解决。即地方政府投入的资金用于火区勘察和灭火工程规划设计。具体施工所需大量资金交由灭火者“先灭火,后采煤”,在剥挖着火煤后,采掘下层煤炭,以赚取利润。

  这一貌似合情合理的应对措施,实际上是将灭火这一公共事务出租。而一旦出租,权力对于灭火者的不端之举也就无能为力。地方政府对于假灭火宽容的行为选择,实际上反映出的公益出租后被动的自保理性。

  地方政府的被动还在于,由于历史原因,对于央企背景的企业,地方政府通常无能为力。由于行政区域调整、企业属性变更等原因,导致目前乌达煤田火区各个灭火点的监管权责极不明晰。有的承包者一会变为私企以自利,一会又挂靠央企以避险。在这种情况下,监管失位不仅是政府考虑成本的主观问题,也是监管无法有效落地的问题。

  对承包灭火的企业来说,灭火工程实际上处于政府设置门槛、市场进行打理的情况,哪一个环节都需要成本付出。得出政府批文申请补贴需要成本,得到承包标的需要成本,由于可以事实上拥有采矿资格而又无需经过严密繁琐的采矿资格申请程序,可以想见,这些明的成本和暗的成本会高得惊人。为冲抵这些成本,承包者先行采矿以谋利润而置灭火于不顾,几乎是不可避免的选择。

煤炭产业引入市场机制已经多年。然而,“市场煤”中“灭火工程”变为“养火工程”的事实,再次证明着制度经济学的说法:在存在外部效应的情况下,市场不能做到资源优化配置。而取消这些不适当的外部效应,必须搞清楚煤到底是什么商品,它的市场边界在哪里。否则,在权力与市场的混乱姻缘中,就总会生出“假灭火”这样的畸形儿。

15、郑文:“断电风暴”是节能的硬伤

来源:华西都市报2010年09月28日 □郑文(江西公务员)

http://news.ifeng.com/opinion/politics/detail_2010_09/28/2651355_0.shtml

8月以来,浙江温州部分地区不顾发改委禁令,强制拉闸限电以完成节能减排目标。很多企业每开工1天,就要停电2至4天。政府规定还写明,一切损失由企业自负。由于温州工厂大多采用计件工资制,很多工人只能拿到平时三分之一的工资。(相关报道见今日本报13版)

 “平时不作为,临时抱佛脚,真可恨”,一位企业主对“断电风暴”深恶痛绝。为了完成节能减排目标,一些地方置国家政令于不顾,强制拉闸限电,严重影响了正常的生产生活,如此“断电风暴”,也让节能减排不堪一击。

不久前,浙江某市一位主管节能减排的官员说,他已被预警过了——市长告诉他“如果我被摘帽子,下去之前一定会先把你给免了。”目前完成十一五节能减排任务到了最后冲刺阶段,各地面临的压力可想而知。如果将五年的任务分年分批来落实,就不至于拖到最后,将“断电风暴”当成救命稻草了。

 “断电风暴”的后果两败俱伤:一方面,生产生活受到严重干扰,公众容易产生排斥情绪;另一方面,政府将节能减排突击应付了事,在这样的环境下,节能减排完全走了样,应引起足够警醒。

节能减排工作是基于科学发展的长远考量,意义重大。国家已将其置于国家发展战略高度,坚决推进节能减排工作。但由于目前各地政绩考核中,GDP考核仍然占有很大比重,这样一来,很多地方官员就将节能减排视为经济发展的绊脚石。节能减排必须舍得花钱,而且很难看得见的政绩,甚至会造成GDP下降。权衡之下,似乎还是大手笔、大魄力来推进城市化、工业化,更能体现任期政绩。因此,地方与中央在节能减排上没有形成合力同向的目标和责任担当。

从另一角度来讲,地方积极性不高,还在于节能减排缺少应有的抓手。节能减排的考核看重数据和结果,轻视过程,没有依据当地的具体情况来制定较为可行、操作性强的考核体系。说实在话,一些经济结构过分单一的地方,节能减排如同一场革命。不能不说,只顾眼前利益的“断电风暴”是节能减排的硬伤。

 “断电风暴”也警示我们,节能减排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应当树立科学发展的观念,在节能减排的认识上必须保持一致,不能各唱各的调,搪塞、敷衍都是节能减排的“大敌”。必须拿务实、科学的作风,扎实推进节能减排,用实际成果来取信于民、普惠于民。唯此,节能减排才能成为全社会的自觉意识。

16、绿家园乐水行十一胡同与水特辑(10月2号、10月9号)

来源:绿家园乐水行博客 2010-09-27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a5a431a0100lb3v.html

历史上北京是个水乡泽国。从地形看,西北高东南低,西北东三面环山,酷似一个海湾,人们习惯上把它叫做北京湾。北京湾有五大水系,大清河水系、永定河水系、温榆河水系、潮白河水系、蓟运河水系。在这些水系作用下北京形成了很多洼地、湖沼、小河等,从地名上可以看出,例如“南河沿”、“北河沿”、“南池子”、“北池子”,顾名思义。北京其实是一个水乡,只不过那是很久之前的事了。

本月,绿家园乐水行胡同与水专辑,向您讲述“北京的水”的前世今生。首先,我们就从身边胡同开始。诸如“烟袋斜街”、“杨梅竹斜街”、“樱桃斜街”、“铁树斜街”。大凡斜街,原本都是河道,河流的方向不像城市建设那么规整,相比正南正北的大街,差不多都是斜的,弯曲的。

第一周:寻找消失于胡同中的古河痕迹

活动时间:10月2号(周六)

活动内容:烟袋斜街、东不压桥

集合地点:烟袋斜街靠鼓楼大街口(鼓楼公交车站下车)

集合时间:8:30集合,8:45出发  

特邀嘉宾:王建(知名水专家)

带    队:周晨  15901163743

第二周:从菖蒲河到通惠河

活动时间:10月9号(周六)

活动内容:菖蒲河、御河故道、龙须沟  全程5公里

集合地点:南河沿菖蒲河公园  (长安街贵宾楼酒店西门对面,地铁王府井站较近)

集合时间:8:30集合,8:45出发  

特邀嘉宾:王建(知名水专家)

带    队:王小娜  13581646587

绿家园“乐水行”对所有人开放,任何有自理能力的人都可以参加。不收取任何费用。个人的路费、餐费自理,请自带饮水和水杯。

免责声明:每个“学员”报名时即视为接受如下条件:本人自愿参与绿家园城市乐水行项目,本人在参加过程中努力践行环保规则。本人理解一切户外活动均可能发生意外,如果有意外情况发生,本人自行承担一切责任。

绿家园志愿者:http://greensos.cn/

              eng.greensos.cn

乐水行博客:  http://blog.sina.com.cn/u/1784300314

乐水行微博:  http://t.sina.com.cn/leshuixing

友情链接:其他组织的走水活动:

http://leshuixing.q.sohu.com/(原长线组)

17、绿家园乐水行十月行程10月16号、10月23号、10月30

来源:绿家园乐水行博客2010-09-27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a5a431a0100lb40.html

------------------红楼梦专题

从《红楼梦》看北京水系的变迁

鲁迅先生说过:“一部《红楼梦》,经学家看见易,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爱水护水的热心人自然看到了“水”。红学家认为:《红楼梦》成书于乾隆年间,写的是清朝康雍乾三朝的事,书中的京都的原型实是北京城无疑。这二百年间,北京的水系与《红楼梦》描写的北京水系有了怎样的变迁?

10月16号(周六)从林黛玉进贾府看北京地区的运河变迁。

《红楼梦》第三回写到林黛玉从扬州进京,就是通过京杭大运河到通州,再改为旱路:“且说黛玉自那日弃舟登岸时,便有荣国府打发了轿子并拉行李的车辆久候了。”

第三十三回贾母云:“我和你太太宝玉立刻回南京去!”……一面说,一面只令快打点行李车轿回去。——贾母要带领王夫人与贾宝玉从北京回南京去,也是先走旱路到通州,然后接上京杭大运河。

书中既然专门提到黛玉的行程,那我们何不循着当年黛玉进贾府的路线,看看当年的京杭大运河与如今的运河有何不同?

活动时间:10月16号(周六)

活动内容:通州运河故道  全程5公里

集合地点:地铁1号线四惠站A口外

(说明:要乘车赶往通州,可能需要多半天时间,可自备午餐)

集合时间:8:30集合,8:45出发  

领队:王丽娜15010367505 周晨  15901163743

10月23号(周六)从大观园的水系描写看北京内城水系

第十七回:“原来这桥便是通外河之闸,引泉而入者。”贾宝玉题名“沁芳闸”。 沁芳闸“至一大桥前,水如晶帘一般奔入。”宝玉道:“有用‘泻玉’二字,则莫若‘沁芳’二字,岂不新雅?”

第十七回结尾,众人咤异:“这股水又是从何而来?”贾珍遥指道:“原从那闸起流至那洞口,从东北山坳里引到那村庄里,又开一道岔口,引到西南上,共总流到这里,仍旧合在一处,从那墙下出去。”众人听了,都道:“神妙之极!”

《红楼梦》十七回详细描述了大观园水系的形成,这与北海公园的水系有颇多暗合之处。乐水行关注的是,北海与北京内城水系的关系,这个关系至今如何?对如今缺水的北京有何影响?

活动时间:10月23号(周六)

活动内容:北海公园

集合地点:北海北门

集合时间:8:30集合,8:45出发  

领队:王小娜 13581646587  周晨  15901163743

10月30号(周六)从西山的湿地看北京水环境的变迁

在《红楼梦》第47回中,柳湘莲把薛蟠一通胖揍,大快人心的同时,意外地捧红了一个地名——苇子坑。“苇子坑”、“海淀”、“樱桃沟”,北京这种有关“水”特别是湿地的地名比比皆是。为何如今的北京如此缺水呢?既然柳湘莲在湿地打人,那我们这些水资源保护者就不能袖手旁观。

活动时间:10月30号(周六)

活动内容:樱桃沟(曹雪芹故居)

集合地点:地铁4号线颐和园北宫门站 西北口 (需要乘车至北京植物园,活动时间较长,可自备午餐)

集合时间:8:30集合,8:45出发  

领队:王丽娜15010367505 周晨  15901163743

绿家园“乐水行”对所有人开放,任何有自理能力的人都可以参加。不收取任何费用。个人的路费、餐费自理,请自带饮水和水杯。

免责声明:每个“学员”报名时即视为接受如下条件:本人自愿参与绿家园城市乐水行项目,本人在参加过程中努力践行环保规则。本人理解一切户外活动均可能发生意外,如果有意外情况发生,本人自行承担一切责任。

绿家园志愿者:http://greensos.cn/

                    eng.greensos.cn

乐水行博客:  http://blog.sina.com.cn/u/1784300314

乐水行微博:  http://t.sina.com.cn/leshuixing

友情链接:其他组织的走水活动:

http://leshuixing.q.sohu.com/(原长线组)

特别关注:

想要看更多的环境信息,请点击下面网址:

怒江网:http://www.nujiang.ngo.cn

绿家园记者沙龙网:http://www.greensos.cn

绿家园记者沙龙英文网:http://eng.greensos.cn

绿家园新地址:东城区炮局胡同二条 21

绿家园电话: 01084039930已经恢复使用

欢迎大家关注绿家园江河信息博客和微博:

http://blog.sina.com.cn/chinagreennews

http://t.sina.com.cn/chinagreen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