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9-01
九月一日绿家园江河信息导读: (编辑:丽英)
“黄河十年行”生态考察专题报道:
1、黄河十年行之十四—访龙羊峡关塘移民安置区
腾讯绿色特别策划《绿问》第5期内容:
2、腾讯绿色: 董金狮:泡沫餐盒解禁 将是一场环境灾难
http://news.qq.com/zt2010/whitetrash2/
紫金矿业污染事件后续报道:
3、南方都市报: 重金属污染调查:紫金山附近村庄十年40人患癌
http://news.sina.com.cn/c/sd/2010-09-01/094221015761.shtml
4、第一财经日报: 紫金矿业断尾环保术:下属污染公司一卖了之
http://env.people.com.cn/GB/12602001.html
环境资讯:
5、一财网: 环保部称国家正酝酿出台多项环保政策
http://www.yicai.com/news/2010/09/401403.html
6、新华网: 青海三江源自然保护区75万多亩黑土滩变成绿洲
http://news.xinhuanet.com/environment/2010-09/01/c_13472625.htm
7、新华网: 雅鲁藏布大峡谷将开建五星级酒店 计划投资过亿
http://env.people.com.cn/GB/12598854.html
地方信息:
8、扬子晚报: 南京市环保局:长江水每年要做105项检测
http://green.sina.com.cn/2010-09-01/112621016570.shtml
9、沈阳日报: 沈阳:水源受污染第一时间通知公众
http://news.h2o-china.com/html/2010/09/671283303237_1.shtml
10、南方日报: 广州力推垃圾分类回收 花都建垃圾焚烧发电厂
http://www.chinanews.com.cn/ny/2010/09-01/2504616.shtml
11、科学时报: 河北石家庄举报环境污染最高奖1万元
http://www.chinanews.com.cn/ny/2010/09-01/2504874.shtml
12、新华网: 贵州首批县域垃圾分类试点项目启动
http://news.xinhuanet.com/environment/2010-09/01/c_12502963.htm
13、南方日报: 56家莞企入广东重点污染源环境管理企业名单
http://env.people.com.cn/GB/12601293.html
气候变化:
14、第一财经日报: “气候门”或平息 专家呼吁改革IPCC
http://www.yicai.com/news/2010/09/401446.html
环保观点:
15、人民日报海外版: 专家:城市需要让绿韵与红脉和谐共生
http://green.sina.com.cn/2010-08-28/091620992588.shtml
深度报道:
16、第一财经日报: 争夺查干诺尔:环保与资本的狭路相逢
http://www.yicai.com/news/2010/09/401549.html
17、21世纪报道: 煤化工产业政策收紧 资源大省需考虑生态承载力
http://green.sina.com.cn/news/roll/2010-09-01/095521015906.shtml
环境时评:
18、长江日报: 重视工业社会对食品环境的影响
http://opinion.people.com.cn/GB/12602822.html
19、中国青年报: 评论:别只说长江野鱼能吃 忽视环境终将遭报复
http://env.people.com.cn/GB/12607636.html
20、第一财经日报: 公布食品安全信息会影响社会稳定?
http://www.yicai.com/news/2010/09/401346.html
特别关注:
想要看更多的环境信息,请点击下面网址:
绿家园记者沙龙网:http://www.greensos.cn
绿家园记者沙龙英文网:http://eng.greensos.cn
绿家园新地址:东城区炮局胡同二条 21号
绿家园电话: 010-84039930已经恢复使用
欢迎大家关注绿家园江河信息博客和微博:
http://blog.sina.com.cn/chinagreennews
http://t.sina.com.cn/chinagreennews
1、黄河十年行之十四—访龙羊峡关塘移民安置区
王丽娜 汪永晨 文图
2010年8月25日一大早,黄河十年行兵分三路采访了贵德双塘移民安置区。
清晨,黄河在贵德
黄河湿地在贵德
昨天傍晚,我们拍到了天下黄河贵德清的落日。今天早上再次走到黄河边,我们眼前的黄河湿地也让我们再次领略了黄河的自然。这一刻,真的很难把这里的黄河,与我们在下游见到的黄河联想在一起。
贵德的城市交通,小三轮摩托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十块钱谈好价,司机把我们带到了龙羊峡的移民村。
龙羊峡电站移民村
进入移民村,我们跟站在村口的两个人攀谈了一会儿,得知其中一位是藏民,2008年从龙羊峡库区迁到这里。于是,这户藏族人家成为黄河十年行第8个定点跟踪人家。
宫保才旦家
我们在村里走时,村里大部分是平房。而走进这户农家,出现在我们的眼前是一栋很漂亮的二层小楼,宽敞的院子里还盛开着一朵朵,一片片的鲜花。
简单地问了几句后,我们知道这座二层小楼是这户移民2008年花14万元盖的。住在如此环境中的水电移民日子过得怎么样呢,?
带着这样的疑问,我们和这家的男主人宫保才旦聊了起来。
宫保才旦
宫保才旦今年54岁,家里有妻子和一对儿女,儿子已成家,也有了两个孩子。女儿现在青海民院读大三。
宫保才旦告诉我们,家里其他人都不在家。我们问都干什么去了?他说,妻子桑果51岁,在贵南县一个建筑工地上抬砖头拉水泥,每天早5点起床晚8点才到家,一天下来能赚60块钱。儿子成家后在城里干电焊,这门手艺是和父亲宫保学的。在青海民院读书的小女儿,现在放暑假,也在工地打工呢。
目前家里主要的开支除了日常生活之外,就是女儿每年1万多元的学费和生活费。现在家里靠打工挣的钱负担不起这笔开支,从2008年到现在已经贷了近5万元的款,妻子打工挣的钱基本都还贷款了。
一边是拮据的生活,一边是漂亮的楼房,我们有点困惑。问宫保才旦当年盖房子为什么没想到留一些钱?他说,当时就想要盖就盖好一点,而且那时家里确实还是比较富裕的。
那么多钱是怎么攒的?后来怎么就赚不到钱了?我们接着问到。宫保说,移民以前,他在龙羊峡库区那边有14亩地,每亩地能产1000多斤粮食,除了自家吃还能卖1万多元。而且他以前是村子里为数不多的学到了现代科学技术的人。先是自学了电焊,买了电焊机,后来买了磨米机,周围村子的人都来找他做活。此外他还种了2000多棵杨树,每棵长大的杨树能卖300元。总之,那时的收入还是很不错的。移民过来以后,本想着可以像原来一样种地,做小生意,而且又多了打工的机会,收入不会比原来差,就花了很多钱盖房子,可是结果却不是他想象的那么简单。
先说种地。政府原来承诺每人2亩地,可是开始每人只分了4分地,今年也才分到7分。最让他头疼的是,这边的河滩地特别硬,土地盐碱化高,耕种需要雇大拖拉机深翻,还要从别的地方拉土。这样一来,种地的成本就很高。宫保给我们算了一笔帐,每亩地翻地45块,播种45块,收割还要45元,加上农业化肥种子一年下来农业收入几乎就是负值,更要命的是迁过来3年了,从来就没有收成,因为每年都有洪水。今年更是,就差三五天就要收割了,结果来了洪水,眼看到手的庄稼全部被淹没。淹没的庄稼,政府没有给任何补偿或救济。
再说做生意,宫保家迁过来以后,他原来的拿手技术电焊机,磨米机都用不了,因为村里没有通动力电。
还有,被淹的2000棵杨树,如果卖的话,价值有几十万,政府也没有任何补偿。我们问:移民搬迁除了田地、房屋以外,树和其他财产也应该是有赔偿和补偿的呀。2000多棵杨树,一棵也没有补偿?宫保说,一棵也没有,其它什么都没有。
“听说附近有的村是有的,但我们村都没有”,宫保说。“而且,每个人每年给600元,一个月才能拿到50元,连基本生活也不够呀。
移民村的孩子
孩子的脸上总是天真的笑容
宫保才旦还是有点家底的,他家的生活都如此拮据,可见原来比他家困难的人家,现在生活该有多艰难。从他家出来,我们看见两个抱着孩子的藏族妇女,她们不会说太多汉语,但是她们一直摆着手告诉我们这里不好。不过孩子们的脸上还是带着他们特有的笑模样。
其他两路的采访,也得到了一些类似的信息,不过也有新的情况。
齐璞和尤联元采访的一户,是个文化氛围比较浓厚的藏族人家。家里夫妻2人加4个女儿1个儿子共7口人。5个子女中有4个是本科学历,1个大专学历。这户人家在龙羊峡库区原本有 20亩地,仅种地收入每年就差不多有2万块。搬迁以后,政府给了7亩地,不过仅有3亩可以耕种。他家每年还跟村里的人合伙租卡车去原来的龙羊峡库区种地,水小的时候可以收一点,水大的年份就没有收成。家里子女多,他们工作赚的钱不仅可以供最小的妹妹上大学还可以补贴家用,所以总体来说,这户人家对现在的生活比较满意。
走访移民家
赵连石在采访
王建和赵连石一共采访了3户。
第一户是汉族,主人不在家,只有 70岁的爷爷和6岁孙子在家。老人原来住在甘肃,现在儿子儿媳到关塘收庄稼了,就来帮忙照顾孙子。老人说,儿子家没有领到每人每年的600块补偿。
第二户是土族,只有79岁的爷爷带着初三毕业的孙女生活。老人说现在生活不如以前在关塘了。政府答应每人给2亩地,现在每人只给了1亩多,其他的补偿也一直没有拿到。他跟村里的人到州里、省里上访都没有人帮他们解决问题。现在基本靠吃老本。
从房子看到的是昨天生活的富足
今天的生活却不容易
第三户是四代同堂的藏族人家。在龙羊峡库区时家里有1000多只羊,过着半耕半牧的生活,收入很不错。移民搬迁后政府分的地没法耕种,已经连续三年颗粒未收。现在也是吃老本。问他们以后生活怎么办,他们眼神茫然,虽然生活没有未来,但是他们没有抱怨。
宫保才旦20几岁之前在草原上过了十几年游牧生活。问他会不会怀念在草原上放牧的生活,他说不会,因为太辛苦了,家里劳动力少,他要是出去放牧就没有办法照顾家里,所以如果让他选择,他更喜欢搬迁之前的农耕生活。现在的打工太累了,特别是他的妻子,五十多岁的妇女,每天还要起早贪晚在建筑工地做搬运工。“要是不搬下来,一家人也不会分散”。在我们离开他家时,今天一个人在家的宫保还补充了这么一句。而宫保家今天的生活,在村子里是有一定的代表性的。
王建和赵连石的采访都会问到他们对国家、对干部的看法。3户人家对这个问题的反馈很一致,他们都认为国家政策好,国家干部好,就就是村官不好,贪污腐败。
煨桑
除此之外,新的移民生活还有让宫保才旦不适应的:从前,只要花几天的时间种地,其他的时间就可以跟邻里一起打牌、唱歌、跳舞,等着收获庄稼。村里老老少少,包括30几岁的年轻人都可以过得很悠闲。那时的问题是挣了钱没处花,因为交通很不方便。现在,全村的人都忙着打工,生活被改变得不仅是没有了悠闲,更重要的是那些世世代代传承下来的文化,习俗也被挤得没有时间去享受,去继承了。
在这个藏民占一半的村子里,我们试图寻找一些藏族文化的踪迹。宫保才旦的院子里,一个盆子里烧着面粉加白香,他告诉我们这是煨桑,用来祝福自己的家人和全村的人。煨桑旁边还竖着一个杆子,上面挂满了经幡。在他家院子旁边还有一个喇嘛寺,他说,活佛不住在这里,只有有活动的时候,活佛才会来。
问他现在还会经常唱藏族的歌、跳藏族的舞吗?他说,村子里的人都出去打工了,没有时间,只有在节日的时候聚在一起唱歌、跳舞,也会教给小孩子。齐璞和尤联元采访的藏族人家的小姑娘说,她阿妈这个年龄的人日常生活和过节一般都穿着藏袍,而在外上学的年轻人就很少穿了。
在政府盖的房前加了“太阳房子”
黄河湿地在贵德
黄河十年行2010在贵德记录黄河湿地
水库移民只是移民方式的一种。大巴课堂上,赵连石告诉我们,或许是为了让传统的藏族人民过上现代化的生活,或许是为了保护三江源,很多游牧的藏民被迁移到县城附近定居下来。离开草原的藏民,语言不通,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机会,还经常受到歧视。有一次,赵连石在草原野外考察的时候,遇到一些藏民。这些藏民激动地说,他们离开草原过着定居生活的亲人们已经好几个月没有吃到羊肉了。他们乞求赵连石的考察队帮他们带几只羊和一些奶酪给亲人们。
这个小故事引起我们对于当今移民政策的反思。少数民族的移民,不仅可能改变其生活方式,更有可能影响其文化的传承。我们无法判断这种新生活到底会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他们对于自己民族文化的情感,更不可能判断他们是否能接受所谓的现代文明。我们能做的只是倾听他们,了解他们,然后把选择的权利留给他们。
展翅
牧民生活的大地
带着这样的思考,我们向龙羊峡前进。一路上,我们看见了玛尼堆、经幡、喇嘛寺,看见了山谷间宽阔的草原和大大小小的海子,也看见了躺在草地上的羊倌儿,悠闲地在草地上吃草的牦牛和羊群,还有零星散落在草原上的藏包。这种天为被,地当床,牛羊相伴,佛祖护佑的生活,是享受现代文明的人无法企及的。
干河,走出贵德以后
从贵德走向龙羊峡电站
从贵德走向龙羊峡电站,不忍看窗外的河
从贵德到龙羊峡的路,这样的干河一直在我们的窗外出现。是因为水库的截流,还是因为全球气候变化,我们不得而知。能做的只是记录,和找到知情人问一问,这高原上的河水,到哪里去了?
龙羊峡水库
龙羊峡介绍
龙羊峡长40公里,黄河穿越其间,河谷宽9公里,河谷两岸,一边是起伏峻险的茶纳山,一边是连绵不断的莽原,中间是一片宽阔平坦、肥沃丰腴的盆地,使整个峡谷成为一个巨大的天然库区。到了峡口附近,突然峭壁陡立,两岸距离仅有30多米,岸高150多米,使其成为修建水电站得天独厚的地方。龙羊峡大坝高178米,为我国第一高坝,也是是黄河上游第一座大型梯级电站,人称黄河“龙头”电站。水库总容积247亿立方米。巨大的库容调节了黄河枯水期的水量,发电量也仅次于葛州坝和白山水电站。
龙羊峡修在这样的大山里
黄河的乳汁从这里流出
鬼斧神工龙羊峡
龙羊峡大自然的雕刻
如果说在下游,因泥沙淤积,修水电大坝更多的是为了防洪,那么在泥沙不是主要问题的上游修水电大坝,更多是为了发电,为了利益。那么,在这样的大自然鬼斧神工的“雕刻”中修电站又是为了什么呢?在这样的大山里修电站,对大山有什么伤害,有人在考察吗?
在下游,人们享受着水电大坝为其提供的调水、发电效益的时候,在观光、享受着“大坝锁黄河,高峡出平湖”美景的时候,不知有多少人会想一想:这个大型水库淹没了多少农田和草场,迫使多少人放弃其原有的生活方式?他们在由传统的生活方式向现代生活方式转变的过程中经历怎样的阵痛,又怎样维续其文化和信仰?还有这大山中的“艺术作品”有多少我们还没来得及看到,或根本就没有人看到过,就被水淹没了。我们今天拍到的,只是没有被淹的一部分,已经让我们陶醉了。可同车的黄委会的专家告诉我们,黄河上游还有11个大坝在准备修建之中。
有什么样的山,就有什么样的河吗?
孕育大河的大山
没有电站的峡谷
不是高山出平湖的龙羊峡,才是有波浪的峡谷,也是错落的
离开龙羊峡电站,在水库旁边山坡上我们看到了一个很大的玛尼堆,这是世代游牧为生的藏民对黄河的敬畏。而崇尚现代文明的我们,又给这座大山,这片峡谷带去的是什么呢?
离开龙羊峡后,我们大巴课堂上的争论,黄河是母亲,还是害河,停止了。大家都陷入了思索之中。这片峡谷,那高山平湖,给了我们太多对山伟的感叹,对河殇的忧虑。
路上的文化与习俗
走出峡谷,进入高原
明日,我们将继续往黄河上游江源地区行进。我们要去探寻黄河源区如何滋养着广袤的草原,如何维续着游牧文化,这样的文化又面临怎样的威胁?
2、董金狮:泡沫餐盒解禁 将是一场环境灾难
来源:腾讯绿色 2010-09-01
http://news.qq.com/zt2010/whitetrash2/
2010年8月24日,两家协会联合召开发布会,呼吁“正确认识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泡沫餐盒被宣称为典型的绿色低碳产品。但实际上,这种餐盒因为白色污染问题,早已被国家禁止生产销售10年多。
国家发改委最近关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征求意见稿中,原先被列入“应淘汰的落后产品目录”的一次性发泡塑料餐盒已经消失。
支持泡沫餐盒重回市场的专家来自塑料加工协会,而反对泡沫餐盒重回市场的专家实际是环保餐盒的代言人?这是一场学术对决,还是各为利益集团说话?本期绿问邀请反对派专家董金狮畅谈为何反对发泡餐盒解禁。
详细内容请点击专题地址:http://news.qq.com/zt2010/whitetrash2/
嘉宾介绍:
董金狮 现任国际食品包装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北京环境科学学会副秘书长、北京环保餐具联合组织秘书长。主要从事各种环保包装材料的研究开发、产品检测服务、废旧塑料回收利用技术及打假维权等工作。
3、重金属污染调查:紫金山附近村庄十年40人患癌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10年09月01日 杨传敏
http://news.sina.com.cn/c/sd/2010-09-01/094221015761.shtml
8月8日,汀江水仍然呈现淡淡的蓝绿色。上杭县环保局一位现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铜离子达标了,但多多少少还有点”。 南都记者 杨传敏 摄
棉花滩库区出现大面积死鱼。CFP
中国重金属污染调查开篇:紫金梦魇
矿业污染泄漏事件背后的癌症村庄
在震动全国的“7·3”紫金矿业污染事件发生40天后,南方都市报深入紫金山周边调查,距离紫金山最近的碧田村,常驻人口1300余人,过去10年一共有40人患癌,其中35人已去世。
仅一山之隔的武平县,一座银多金属矿,相继被三家公司开采。附近的悦洋片村在过去5年内产生了六七十名癌症患者,他们大多数已死于胃癌、肺癌、食道癌、肠癌。现实是一幕活生生的《血钻》剧本。
这不是我们要的剧情,此情此景却已无数次上演,自2008年以来屡屡爆发的“血铅”事件“重金属污染”的顽疾频频发难。
重金属,在这里指比重大于4.0、为工业常用、对生物体有毒性的金属元素,如汞、铬、铅、铜、镉。
重金属污染主要由采矿、废气排放、污水灌溉和使用重金属制品等人为因素所致。在中国已发的诸多个案中表现为对人体造成极其严重的伤害,并致人于死命。重金属污染的集中爆发,往往和资源的大规模开采、逐渐枯竭联系。重金属污染的范畴很广,包括空气、水、土壤、食品,它可以通过食物链和呼吸道进入每一个人的身体。
在中国经济腾飞,特别是G DP已在概念中成为世界第二的今天,我们有必要回望来路,在一座座矿山、低端产业透过重金属排放、渗透导致污染,制造支撑的G DP大山之下,有多少深受其害的生命危如累卵。
这次,我们关注重金属污染。
正是如此迫人形势,国家环境部于去年会同发改委、国土资源部等部委,开始制定《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规划(2010-2015)》。7月,环境部透露消息说,此规划基本完成,正报国务院批准。这将是中国官方第一份完整的“重金属污染”调查报告。
今年夏天,南方都市报派出10多名记者,分赴全国重金属污染严重区域,以实际考据和鲜活人物的命运,细致记录重金属污染阴影下的社会政治生态;并奔赴日本,对40年前罹患水俣病、痛痛病之害存活下来的人们访问,近邻的教训值得我们警醒。
我们将奉献一组严肃的田野调查般的报道,也将是一组缜密的政策讨论、高质量的科学报道。为死去的、仍在挣扎的人们;也为消逝的、即将留存的历史。
紫金山,位于上杭县城以北,汀江左岸,山中红棕色怪石嶙峋。采矿始于宋代,现代工业开采始于1993年。这是一个金铜矿床,上部为金,下部相距50米为铜,整个矿区面积超过4平方公里。藏有中国第一大金矿和第二大铜矿,为闽西宝藏之地。
在穿梭着雷克萨斯、宝马的上杭县城,你能很轻易看到这座“金山”。在过去17年里,这座金山被削平,高度逐渐缩水。
紫金山周围多矿,在过去17年里,在这些矿山创造财富神话的同时,污染的代价由附近的农村默默承担。在震动全国的“7·3”紫金矿业污染事件发生40天后,南都记者深入紫金山周边调查,距离紫金山最近的碧田村,常驻人口1300余人,过去十年一共有40人患癌,其中35人已去世。
仅距一山之隔的武平县,有一座银多金属矿,相继被三家公司开采。附近的悦洋片村在过去五年内产生了六七十名癌症患者,他们大多数已死于胃癌、肺癌、食道癌、肠癌。
如果说养在网箱里死亡的鱼一斤赔6元,看不见的损失又该如何计算?七月的污染泄漏事故给汀江流域带来的伤害,至今仍未得到应有的评估。
村庄的恐惧与疑惑
没有人提污染赔偿的事情,没有饮用水怎么办;但官方化验的结果证明,汀江水质已经达标
即使在最炎热的夏天,碧田村也很少有穿裙子的妇女,因为她们的脚都被汀江水泡烂了。
污染事故有机会让紫金山进入公众视线,之前,紫金矿业一直自称为经济效益和环境保护双优的典范。
碧田村早就无水可用,村支部统计,305户有200多户每天要走很远的路去接山水。村民钟三莲给记者看了她长满暗疮的脚,她在江水里洗衣,脚泡了几天,便又痒又痛。村文书黄景新说,“手上一粘河水就痒”。汀江的颜色也令他们感到害怕。如果不刮风不下雨,河水碧绿,一到下大雨,把河底的沉积物冲起来,河水就被渲染成晚霞的颜色。
汀江变得令人难以捉摸。8月10日,晴天无雨,记者在靠近紫金山的汀江河段,亲眼所见,河水中午还是碧绿色,下午就变成了赤黄色。
下游网箱养鱼的损失已经统计,但七月的污染泄漏给汀江流域带来的伤害,现在还没有得到应有的评估。
村民说,河里的鱼死光了。河鱼原本是汀江人的骄傲。甲鱼能卖到70多块钱一斤,还有石斑鱼、胡子鱼、鳗鱼,鱼肉香甜,嫩得像豆腐。7月,他们最后捉到一条半米多长的大鱼,捉到的时候鱼快死了,胆子大的村民分食了鱼肉。30多岁的毕波升正是其中一个。他在隔壁武平紫金上班,要下400多米深的井。他对生死另有一番理解。但更多的人不敢吃,比如村民黄立华,他怀疑吃了相当于慢性中毒。
即使是现在,碧田村也没有张贴水质监测报告,好像发生过的一切污染事故都与这个村庄无关。没有人提污染赔偿的事情,没有饮用水怎么办。只有上杭县电视台从八月初每天广播,汀江水各项指标都已达标。
在民间不敢吃鱼的背后,与之形成截然反差的却是,官方化验的结果证明,汀江水质已经达标。这个化验表被张贴在上杭县江滨路边的公告栏上。上杭县环保局原局长被撤职,局里人说,现局长李永涛每天坐镇紫金山。位于上杭县下游的永定县,环境监测站站长赖继龙甚至告诉南都记者“已经测不出铜离子了”。
但这一切仍不能消解村庄的疑惑。村长钟文方无奈地说,“我们现在是不敢相信处理了,也不敢相信没处理”。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4、紫金矿业断尾环保术:下属污染公司一卖了之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2010年09月01日 刘浪
http://env.people.com.cn/GB/12602001.html
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旗下企业湖南安化鑫丰矿业有限公司(下称“鑫丰矿业”)因环保治理不合格,被环保部点名。《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调查发现,鑫丰矿业对相关问题的改正并未完成,而紫金矿业方面表示,公司计划出售这家子公司。
调查发现,这并非紫金矿业第一次计划出售环保未达标的子公司资产。同时,鑫丰矿业多次较长时间停产,但紫金矿业从未对此有过披露。
不久前,紫金矿业因其在福建省发生的污水渗漏事件受到广泛关注,并引发国家环保部要求各省级环保部门督促辖区内上市公司发布年度环境报告书。
尽管紫金矿业方面拒绝了本报采访,但据安化当地环保部门介绍,在紫金矿业接手之前,鑫丰矿业就存在较为明显的环保问题,与很多同类型矿山一样,这些问题都随着矿权的转移而转移,而随着紫金矿业有意再度将之出手,“环保”这一烫手山芋的下一棒又将交给未来的受让方。是否能够严格规定企业在经营矿山期间做好环境治理工作的同时,能够明确凡治理不达标的不得转让?这是鑫丰矿业带来的思考。
为减少环保投入换方式?
鑫丰矿业位于湖南省益阳市安化县的清塘铺镇,最初由湖北襄樊铁路局职工集资成立, 2007年归属到紫金矿业旗下。
鑫丰矿业由紫金矿业的控股子公司湖南紫金矿业有限公司(下称“湖南紫金”)全资持有,经营范围涉及探矿、金矿及伴生矿开采、选矿、冶炼、销售。其采矿权面积4.6511平方公里,采矿证范围内设有一工区(太平工区)、二工区(天车轮工区)以及谭家冲、聂家仑、肖家湾矿点,其中一工区、二工区探明可采原生矿储量30万吨,平均品位3克/吨。公司选矿车间破碎能力40多吨/小时,拥有两条独立磨浮生产线,日处理矿石量规模可达600吨,日产金精矿35吨,产金1公斤。
记者在现场看到,鑫丰矿业除了一栋较为简单的三层办公楼外,其生产作业区均在露天或者简陋的工棚中,裸露的排污渠也只是简单的水泥修砌。一切都与许多民营私采矿的作坊无异,很难让人联想到其实际控制人是一家上市公司。
在紫金矿业未进入之前,鑫丰矿业主要利用氰化工艺和提纯工艺进行金矿冶炼,这两项工艺都具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污染严重,一直遭到当地村民的抗议。
安化县属于国家级贫困县,人均可种植土地面积不过几分,但当地矿产资源丰富。清塘铺镇的人均稻田面积只有二三分,土地种植收入极低,特别是大面积矿产开采带来较为严重污染,更使得种植收成下降。
7月23日,尽管鑫丰矿业方面以所有领导都不在公司为由拒绝了本报的采访,但记者了解到,紫金矿业接手鑫丰矿业后,停止了原公司利用氰化工艺和提纯工艺进行金矿冶炼的做法,但并未在治理污染方面进行更多投入和改进,而是改用浮选工艺进行提炼。
所谓浮选,就是根据不同的矿物特性加入不同药物,使所需矿物质与其他物质分离开。据了解,这一工艺较这家公司此前的做法有所改进,简化了提取流程,也提高了效率,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可以减少环保方面的投入。
安化县环保局一位负责人在分析紫金矿业接手鑫丰矿业后的做法时表示,以浮选工艺提炼矿产,一个最明显的好处就是可以减少环保投入,转移了当地村民的注意力,让人误解原来的污染已经消失,但实际上只是换了一种方式。与新工艺伴生的是含有大量残余水分的尾矿渣,成为了新的污染隐患。
作为矿产冶炼的伴生物,尾矿渣因其中含有大量的重金属残值,容易形成有毒粉尘,也容易对土地和地下水造成重金属污染。因此,尾矿处理向来是矿企最头疼的问题,也是环保中最不容忽视的。
一般来说,为防止冶炼废水、废渣的污染,必须进行防尘、防渗处理。但调查发现,鑫丰矿业这些方面似乎着力不多。
环境保护部办公厅2010年5月14日的《关于上市公司环保核查后督查情况的通报》(下称《通报》)显示:鑫丰矿业存在“未按期完成整改的环保问题”,即“尾矿库渗滤液收集系统简陋,无防渗措施,人工添加石灰处理,无pH在线监测装置;检查时废水处理设施尚未按承诺进行整改;除尘设施简陋,处理效果不佳”。
据了解,鑫丰矿业每天产生10吨至20吨污水,其中的重金属含量成为令人担忧的污染隐患。
据鑫丰矿业附近的牛角塘村粟家组一肖姓村民介绍,鑫丰矿业的尾矿坝常年渗水,未经处理的污水从各个缺口涌出,流进下面的稻田和河道。同时该矿区还有一个管道直接向河口排水。
因采访时鑫丰矿业正处于停产阶段,因此记者未能看到村民描述的尾矿坝渗水情形。但记者看到,较为单薄的尾矿坝外体确有较细的渗水现象,而且能看出多处较大的缝隙,同时能看出漏水的陈迹。
粟家组村民直接感受到了污水渗漏带来的后果。
据组长肖跃娥介绍,鑫丰矿业的排水口出来的水有一种刺鼻的气味,闻着令人头晕,水体浑浊,河里没有一条鱼,水稻长不高,蔬菜只长苗不结果,这些都是直接可见的表面现象。她同时承认,这些情况在“福建人”接手前就存在,一直没有解决。更让村民不安的是,“如今河里的水是喂鸭死鸭,喂羊死羊”,动物先是脚软,然后死掉。因此,现在很多村民都只把家禽家畜关在家里养着,不敢放出去。人也不敢随便下河,“一下水(河)就烂脚”。村民的饮水只有通过从附近地势较高的山上引导下来。
大量的污水不仅使牛角塘村受到污染,甚至影响到了下游的仙溪村。
让村民不解的是,他们也看到当地环保部门的人员经常过来,但回答的总是“没问题”。“这样明显的污染,不知道为什么他们(环保部门)就看不到。”
据肖跃娥介绍,粟家组受污染影响的农田面积达数百亩,减产明显,“原来水稻单季产量有千把斤,现在只有两百多斤。”
一卖了之?
环境保护部2010年5月14日的《通报》对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11家问题比较严重的公司予以了通报批评,其中涉及紫金矿业的公司多达7家,名列榜首。
针对《通报》,紫金矿业于5月28日发布了整改情况的公告。
紫金矿业公告称,公司对A股上市期间环保部核查所提出的环保问题已经进行了全面的整改,此次督查通报所述问题主要是部分企业整改不彻底或新出现的问题。同时公司对各检查组现场检查提出的问题迅速进行了整改,截至督查通报公告之日,大部分项目已完成整改。
对于鑫丰矿业存在的问题,紫金矿业在该次公告称,鑫丰矿业尾矿库渗滤液收集系统已请设计院进行设计,预计于2010年6月中旬完成;pH 值在线监测系统正在安装;除尘设施已整改完毕,效果良好。
但本报记者7月23日在现场看到,鑫丰矿业处于停产中,尚未完成上述整改。该公司值班的一个小伙子称停产是因为环保改造没有完成,但对于其他问题,他以所有负责人不在公司为由,表示“不便回答”。
此前,《中国企业家》杂志曾报道,鑫丰矿业已投入四五十万元进行污水和粉尘处理改造,预计6月20日左右完工。同时,该刊引用鑫丰矿业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工作人员的表述称,环保部的要求有些过于苛刻。
据附近村民介绍,自去年以来,鑫丰矿业已经多次停产。今年春节后,该公司的开工一直时断时续,最近这次停产始于6月下旬。多次停产,其中原因之一是矿石供应无法跟上。但上述说法未能获得鑫丰矿业方面的证实。
记者发现,紫金矿业从未对鑫丰矿业的停产进行过任何公开信息披露。
对于环保部《通报》,安化县环保局一位刘姓副局长表示不了解这一文件,也不清楚鑫丰矿业被点名的情况。他强调当地十分注重环境保护的稽查和监管,但对于具体问题,他以宣传政策为由拒绝了本报的采访。
在5月28日的公告中,紫金矿业还提到,公司拟出售鑫丰矿业公司股份。凑巧在被环保部点名的公司中,紫金矿业也有对相关公司出售股份的描述。
环保部《通报》点名紫金矿业旗下公司中第一家为湖南衡阳尚卿矿业有限公司(下称“尚卿矿业”),该公司“关市铁矿采选工程2004年5月投产,补做环评并于2007年9月得到环评批复,至检查时尚未进行环保竣工验收;废水处理设施不完善;尾矿库无截污沟,尾矿库周围固化措施不善,易向下游溢流污水,并且与道路相邻,存在较大环境安全隐患”。
早在2009年初,衡阳关市乡就有村民在网上向当地相关部门反映,尚卿矿业尾矿库主坝不到50米处有近十幢民房、尾矿库排洪溢洪道全部从居民房屋中心区通过,有几处民房地基出现裂缝、尾矿库区周围大量土表被挖垦,生态严重破坏、该库已列为险库,但企业仍在正常使用,企业擅自加高坝体、扩充容量等问题。
本报7月下旬在关市乡看到,上述问题仍然存在。
不过,紫金矿业在公告中披露,公司于2006年11月接收尚卿矿业后,即对该公司实施停产整顿,经完善环保手续和环保设施并经湖南省环保局批准同意后,该公司于2007年11月恢复生产。2009年5月,紫金矿业已经将所持该公司的全部股权进行转让。
“如果一家公司只管收益,一旦出现环保问题就选择一卖了之,拿钱走人,是非常可怕的。”湖南一位长期关注矿山污染的环保NGO人士对此评价道。
如何“头尾干净”?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环保部的《通报》是针对2007~2008年通过环保部环保核查的上市公司承诺整改环保问题的完成情况进行的督查。
根据紫金矿业公告,2009年10月~11月期间,国家环保部所属的华东、华北、西北、西南、华南环境保护督查中心根据统一部署,就2007年~2008年通过国家环保部核查的上市公司承诺整改环保问题的完成情况进行核查后督查,先后对紫金矿业部分企业进行现场环保核查。也就是说,包括紫金矿业在内,此次通报的各家上市公司环保问题都是“老问题”,久拖不决。
对上市公司的环保核查和考评力度正在逐步加大。
自2008年起,环保部提出“绿色证券”,对上市公司进行环保核查制度,同时要求进行“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和“上市公司环境绩效评估”。 环保部和证监会分别出台了《关于加强上市公司环境保护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和《关于重污染行业生产经营公司IPO申请申报文件的通知》。
但是,在目前我国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框架中,环境信息并不在强制披露的名单之中。据了解,环保部正在制订《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指南》,目前已在讨论和征求意见之中。
前述湖南长期关注矿山污染的环保NGO人士介绍,在上市环保核查制度中,企业只需要作出限期整改的承诺,就能在环保问题尚未解决的情况下获得上市环保核查通过,现实中,出于对地方经济的保护,多数地方环保部门提供的环评数据并不准确,甚至完全弄虚作假。
在他看来,无论是否上市公司,环保部门对矿企环保的卡位应该更加严格,不管企业是在上市前还是上市后接手经营矿山,都必须做到“头尾干净”,即自接手时起制订完善的环境治理计划,添置完备的设施,尽量做到经营期间不出现环保问题,一旦出现问题,须马上解决;如果需转让矿企,必须是在环保达标的情况下才能完成转让。
上述观点对鑫丰矿业和尚卿矿业极具针对性。据安化县环保局一位负责人以私人身份透露,紫金矿业接手的鑫丰矿业本身就存在较明显的环保问题,紫金矿业进来后还在环境治理方面作出了一些改进。在当地,规模较小的矿企“带病生产”是常态,在转让过程中可能会被提及,也主要是作为双方讨价还价的一个组成要件而已,将企业环保治理达标后再转让和接手企业后马上环保大投入,在当地都属罕见。他反复强调,鑫丰矿业在归属紫金矿业旗下后,环保工作明显向好。他也对环保问题曝光后紫金矿业计划出让鑫丰矿业股份表示“十分理解”,是“十分正常的事”。
8月31日,《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两次致电紫金矿业董秘郑于强,但对方都称在开会。随后记者通过短信向其发送了采访请求,希望他能就鑫丰矿业的股权转让、环保整改及恢复生产经营等情况作出解答,但截至记者发稿,未收到任何回复。”
5、环保部称国家正酝酿出台多项环保政策
来源:一财网 2010-09-01
http://www.yicai.com/news/2010/09/401403.html
《上海证券报》报道,环保部政策法规司司长杨朝飞8月31日透露,国家正在酝酿出台多项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政策。
《 上海证券报》报道,环保部政策法规司司长杨朝飞8月31日透露,国家正在酝酿出台多项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政策。
杨朝飞是在昨日举行的一个节能环保高峰论坛上做出上述表示的。他指出,在节能减排的目标下,国家正在酝酿制定与税收、信贷、价格、保险、证券、贸易、政府采购、生态补偿等各方面相关的环保政策,但未就此做出进一步说明。
杨朝飞同时表示,今后节能减排的主要措施将体现在4个方面,即结构减排、工程减排、管理减排和政策减排。
他进一步指出,电力、炼铁、炼钢、电解铝、铁合金等13个行业,是结构减排的重点。到年底之前,应关闭的落后产能包括小火电1000万千瓦、炼铁产能 2500万吨、炼钢600万吨、水泥5000万吨、电解铝33万吨、平板玻璃600万吨、造纸53万吨。
在工程减排方面,杨朝飞表示应分两步走。首先,在主要大中城市和一些县城上马污水处理厂,逐年提高城市污水处理能力;其次,电厂要加快脱硫设施的建设。
杨朝飞还称,今年是环保部连续第四年实行区域限批,目前挂牌督办的有汕头、佳木斯、宣城、临沂、南宁五个城市的造纸企业;此外国家还直接挂牌督办9家污染超标的大型造纸企业。
6、青海三江源自然保护区75万多亩黑土滩变成绿洲
来源:新华网2010年09月01日
http://news.xinhuanet.com/environment/2010-09/01/c_13472625.htm
新华网西宁9月1日电(记者何伟)记者从青海省三江源办公室获悉,目前,青海三江源自然保护区黑土滩治理项目完成投资7400多万元,75万多亩黑土滩面积得到有效治理,变成片片绿洲。
位于青藏高原腹地的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平均海拔4000多米,是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的发源地,被誉为“中华水塔”。上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气候、过度放牧和鼠害等因素,三江源自然保护区2700多万亩高寒草甸退化成裸露的“黑土滩”,其面积呈逐渐扩大趋势,严重威胁着当地脆弱的生态环境。
2005年,中国政府规划投资75亿元启动了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这是中国面积最大的生态保护项目。该工程主要包括生态保护、农牧民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和生态保护支撑等3大建设项目,其中黑土滩治理是22个子项目之一,也是生态工程的重点和关键之一。
青海省三江源办公室专职副主任李晓南介绍说,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治理黑土滩的主要措施是围栏补播,即在重点项目区推广种植草地早熟禾、披碱草、中华羊茅等新型牧草,然后实施至少3年的封育管理,使原来退化的草地得到休养生息。
监测结果显示,工程实施后,黑土滩项目区植被覆盖率从2005年以前的20%提高到目前的80%以上,平均亩产鲜草量比治理前增长了6倍,牧草平均高度已达到50厘米,取得了明显的生态成效。
7、雅鲁藏布大峡谷将开建五星级酒店 计划投资过亿
来源:新华网2010年09月01日
http://env.people.com.cn/GB/12598854.html
新华网拉萨8月31日电(记者颜园园)西藏旅游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刘建云在31日召开的“第六届雅鲁藏布大峡谷文化旅游节”新闻发布会上透露,最迟2年内,公司将在世界第一大峡谷--雅鲁藏布大峡谷景区内开工建设一座五星级酒店。
他说,目前酒店的设计方案和立项工作均已完成,将进入征集土地阶段。酒店计划投资过亿元,将分两期建成,一期建成后客房可达150间,可同时接待300人。
刘建云说,这座“山顶酒店”位于派镇的一座山顶上。派镇是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入口,为一个缓冲地带,并不属于核心区域。酒店在建设和管理理念上将充分考虑低碳环保的需求。
据介绍,酒店将体现与大自然的融合,将集中展示当地门巴族、珞巴族和僜人的文化和习俗。在管理上,酒店将聘请具有先进经验的国外管理团队。
刘建云说,过去由于接待能力有限,很多游客坐了很久的车到景区只能短暂停留,无法尽情体验世界第一大峡谷的美丽。酒店的建设将使更多游客能留下来,公司也将其打造成一个度假天堂。酒店还将承接国内外的各种会议,力争成为一个具有品牌效应的国际会议中心。
他说,一座投资3000多万元的三星级酒店也即将动工,可同时接待游客200多人。此外,派镇已建有客栈、国际青年旅社等,接待规模达300人左右。
雅鲁藏布大峡谷,是“世界最后的秘境”,与布达拉宫、珠峰共同被列为西藏三大世界顶级旅游资源。大峡谷所处的西藏林芝地区海拔较低,气候温润,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的“植被类型天然博物馆”和“生物基因宝库”,富集了高原雪山峡谷、江河瀑布、湖泊溪流、森林草甸的极致美景,以及独特的工布藏族、门巴族和珞巴族等民族独特的传统文化和生活习俗。
8、南京市环保局:长江水每年要做105项检测
来源:扬子晚报2010年09月01日
http://green.sina.com.cn/2010-09-01/112621016570.shtml
本报8月31日的报道聚焦了长江“激素鱼”,对于日前某国际组织发布《“毒”隐于江——长江鱼体内有毒有害物质调查》报告称,在长江上、中、下游重庆、武汉、南京及马鞍山河段的野生鱼类体内,发现了对人体有害的环境激素。
长江南京段水质问题再次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昨天,南京市环保局生态室主任张哲海作出正面回应:长江水体光是“体检”项目每年就达到105项,而水体质量达到国家地表水三类标准,很安全!
长江水汞含量微乎其微
众所周知,长江水是南京市民的饮用水的最大来源,而此次事件让市民忧虑起长江水的安全。作为生态室主任,张哲海所在的部门每年都要对长江水进行“体检”。
“我们在长江一共布设了6个断面,18个监测点位,主要的监测项目根据地表水的环境质量标准24项目常规指标为主。长江是南京主要饮用水源地,从我们的监测结果看,基本上长江能够稳定达到三类标准,而集中式水源地的水质更是达到国家二级标准。”
即使对重金属指标,也是在环保监测范围的。“长江是有很大的容纳功能的,南京段水体重金属指标都能达到二类标准以上。”张哲海解释,比如汞的标准,一级~二级标准是0.00005毫克升,三类标准0.0001毫克升,四类和五类标准0.001毫克升,而在长江汞含量基本都处于未检出的状态,是低于检出线的。镉也是如此。
长江水每年要做105项“体检”
除了常规的24项“体检”,对于饮用水源地的监测更是十分严格,检查项目多达105项。记者发现,其中包括了富营养化指标,汞、砷、铅、镉等重金属指标以及甲醛、苯、酚等化学物质都在监测之列。
“我们从2004年开始,也对长江的鲤鱼进行过监测,从我们监测情况看,监测结果都符合农产品安全质量标准的无公害水产品的要求。”张哲海也不否认,这种生物积累作用肯定都存在,不同的鱼种不同的年龄段生物积累的效应也不完全相同。“有很多成分,如重金属等,在环境本底里就存在,实在没有必要大惊小怪。”
“长江饮用水是十分安全的,这105项指标,南京都是能达标的。”张哲海说,对于有关研究说鱼体被检出环境激素,他认为,这样的结论“有点武断”。
专家认为“抽样”报告没有权威性
“长江水体是流动的,采样的鱼怎么确定就是一直生活在南京水体的呢?而身上的环境激素应该是长期积累的结果,从行业管理高度,检测抽样的规则是不能以几个点代面的,否则,结论没有权威性。”
张哲海表示,世界上在用的化学品大概有87000多种。“从我们的监测角度讲,不可能测出来的。有很多成分是很微量的。所以是否检出这些成分没有实质性的意义,关键是对人体健康或者水生态系统有没有危害。”张哲海说,在监测过程中,他们还是要参照国家规范和标准来进行。“不能检出一些成分就作为有毒无毒来对待,这个评判缺乏一定的根据。”而且长江有很大的稀释作用,但样本却是经过浓缩的,这样检测出来的数值自然会被放大。
北京大学环境学院教授胡建英说,“抽检的这些鱼‘毒性’含量不会对人体造成明显危害,它们的浓度都很低。”胡建英表示,从人体健康角度讲,这个报告是提醒人们对水域污染保持足够重视。但声称对人体毒害巨大,有哗众取宠之嫌。
9月起环保部彻查沿江污染隐患
记者了解到,全国沿江沿河化工石化企业环境污染隐患整治行动即将开始。“特别是距离饮用水水源地较近的化工石化企业要进行全面排查整治。”环保部的一位官员介绍,行动从9月开始,第一阶段9月17日至10月31日以地方及企业自查为主,10月中旬至11月中旬以各环境保护督查中心督查为主,11月底前各地要完成排查整治行动并提交报告。
而此次排查整治行动主要范围是沿江沿河设立的原料及产品属于危险化学品的化工石化企业和无机化工、有机化工、精细化工、煤化工、原油加工及石油制品等化工石化企业(包括取缔、关停及废弃的),以及原油、成品油、化学品等输送管线、码头及储罐区。排查整治的重点是辖区内重要江河干流及其主要支流沿线的化工石化企业以及相对集中的工业园区和辖区内重要江河干流及其主要支流涉及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准保护区及上游的化工石化企业。
据了解,本次排查目的一是摸清沿江沿河化工企业情况,二是完善相关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关闭一批、整治一批、转移一批存在环境污染隐患的企业。王 娟
9、沈阳:水源受污染第一时间通知公众
来源:沈阳日报2010-09-01
http://news.h2o-china.com/html/2010/09/671283303237_1.shtml
8月31日,沈阳市人大常委会审议并通过了《沈阳市水污染防治条例(修订)》(以下简称《条例》),明确提出了市和区县(市)人民政府应当将水环境保护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保证水污染防治目标的实现。用市人大常委会环资委主任委员宛英的话说:“这部条例的核心目标就是要让老百姓喝上干净水。”
《条例》规定,要实行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制度。饮用水水源受到污染可能威胁供水安全的,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责令相关排污单位采取停止或者减少排放水污染物等强制性应急措施;可能威胁下游地区饮用水供水安全的,应当及时向下游地区通报。饮用水水源受到污染的,所在地人民政府或者有关主管部门应当依法及时向社会发布有关饮用水水源污染状况、应急措施和恢复供水等相关信息。
《条例》的另一大亮点,就是将污泥的无害化处理纳入地方法规,以确保水源不被二次污染。据介绍,沈阳的污水处理厂每天在对污水进行处理后产生大量污泥,《条例》要求,应当遵循减量化、稳定化、无害化、资源化的原则,对污泥进行处理处置。禁止用倾倒、堆放、直接填埋的方式对污泥进行处置,违反规定的,由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治理,并处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
10、广州力推垃圾分类回收 花都建垃圾焚烧发电厂
来源:南方日报2010年09月01日
http://www.chinanews.com.cn/ny/2010/09-01/2504616.shtml
昨日,记者从广州市政府对省政协委员的提案答复中获悉,近期,广州市政府多个部门共同编制了《广州市固体废物处理规划》,按照规划,花都区将建设包括垃圾焚烧发电厂在内的垃圾综合处理设施。
在今年的省“两会”上,省政协委员邓向端提交提案,建议在花都、白云、萝岗、黄埔、南沙、番禺、从化、增城等区县建设垃圾焚烧厂,如花都区花东镇狮前村可作为广州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的选址之一。
对此,广州市政府答复说,广州垃圾处理目前仍以填埋为主,但焚烧是今后解决“垃圾围城”的不可或缺的方式之一。近期,广州市规划、国土、水务、卫生、环保、城管等部门共同编制了《广州市固体废物处理规划》。该规划包括生活垃圾、医疗垃圾、危险废物、污泥处理等,待市政府审定后将纳入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按照规划,花都区已有规划中的垃圾综合处理设施(包括垃圾焚烧发电厂),白云、萝岗、黄埔、南沙、番禺、从化、增城等地也已经规划了符合各区发展规划和垃圾处理需求的垃圾处理设施。
广州市政府还表示,经过一段时间的公开讨论,广州市垃圾分类收集已得到公众和社会的广泛认同,目前正大力推进垃圾分类回收工作。《广州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规定》已列入广州市2010年度政府规章制定计划正式项目,《关于全面推广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工作的意见》已经市政府批准下发施行。(记者/雷辉 通讯员/张其明)
11、河北石家庄举报环境污染最高奖1万元
来源:《科学时报》2010年09月01日
http://www.chinanews.com.cn/ny/2010/09-01/2504874.shtml
日前,河北省石家庄市政府出台《环境污染举报奖励暂行办法》:根据举报环境污染的污染程度、性质、内容,经环境执法部门现场核实属实后,举报人可获得200元至1万元奖励。
石家庄市《环境污染举报奖励暂行办法》规定,对举报利用罐车向水体、水源地倾倒未经处理的污染废物,私设暗管、暗渠、暗井偷排偷放污染物,擅自停用或不正常运行污染治理设施,造成特大环境污染事故以及国家和省、市明令禁止的建设项目的,经环保部门核实,并由环保部门对违法行为作出处罚或避免了重大环境污染损害的,给予举报人2000元至1万元奖励。(高长安)
12、贵州首批县域垃圾分类试点项目启动
来源: 新华网2010年09月01日
http://news.xinhuanet.com/environment/2010-09/01/c_12502963.htm
新华网贵阳8月31日电(记者齐健)实施期限三年、总投资274万元的垃圾分类试点项目近日在贵州省余庆县和雷山县启动,该项目旨在搭建垃圾管理示范点建设平台,探索可持续的县乡垃圾处理管理模式。
记者从贵州省环保厅了解到,垃圾分类试点项目由贵州省环保厅、贵州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国际行动援助中国办公室和当地政府共同参与并出资建设。目前,有关专家正对两县的环保、教育、市政和社区、乡村的负责人进行培训,讲解生活垃圾的成分与性质、污染途径、危害及处理方法等。
贵州省环保厅污控处处长黄明杰表示,减少垃圾量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把垃圾分类后回收或处理,其可行性程序是“避免—减少—循环利用—处理—填埋”。而目前,绝大多数垃圾收集处置系统缺少垃圾分类环节,也就失去了有效实现垃圾回收的前提条件。
据了解,该项目将在试点县建设城乡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和资源化利用设施,建立和完善分类收集和资源化利用体系,提高生活垃圾资源化率,实现垃圾减量化效益,从而增加垃圾填埋场使用年限。
13、56家莞企入广东重点污染源环境管理企业名单
来源:《南方日报》2010年09月01日
http://env.people.com.cn/GB/12601293.html
东莞共有56家企业被纳入2010年重点污染源环境保护信用管理企业名单。昨日,记者从环保部门了解到,随着今年多家东莞市污水处理厂投入使用,省环保厅近日公布的456家2010年重点污染源环保信用管理企业中,东莞被纳入名单的企业总量也增加不少。
纳入评价体系企业数增近一倍
据了解,省环保厅筛选出纳入2010年重点污染源环境保护信用管理的企业,主要包括2010年国控重点污染企业、已建成的产业转移园污水处理厂、集中式工业污水处理设施及进口生皮加工企业,切实加强重点污染源动态监控。
在这456家企业中,共包括废水类企业164家、废气类企业120家、污水处理厂172家,其中,东莞分别占30家、16家、18家,其中8家同时为排废水、废气企业。
比较起2009年,被纳入信用管理的企业数量有较大幅度增加。在2009年信用评价结果中,全省仅264家企业被纳入评价体系,其中东莞有32家企业。在2010年,东莞杯纳入评价体系的企业总量增加了近一倍。
新增污水处理厂陆续要交“成绩单”
根据相关规定,污水处理厂凡是验收合格并运营1年的,都将纳入省重点污染源环保信用评价的范围。而环保部门此前称,东莞为了改善环境,在今年内的目标是全市建成34家污水处理厂,这就意味着,随着全市污水处理厂总量的大幅度增加,参加省重点污染源环保信用评价考核的处理厂也将增多。
新的信用管理名单证明了这一点。在东莞被纳入信用管理的18家污水处理厂中,东莞市松山湖北部污水处理厂等6家企业都是近年来投入运营的污水处理厂。而在今后,加入这一队伍的还有十余家。新建成的污水处理厂多数采用BOT模式建设,权责分工更为明晰,采纳的控污技术也更为先进。
此外,虽然受到市民广泛关注的造纸、电力大户在以往的评价中表现良好,沙角A、B、C电厂以及玖龙、理文等造纸巨头多年均被评为环保诚信企业。此次的信用管理名单将东莞市更多的造纸企业和电厂纳入,此前因污染问题受到市民关注的虎门电厂也在名单之内。
加大力度惩戒环境违法企业
新的《广东省环境保护厅重点污染源环境保护信用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将从9月1日开始正式实施,这也是在总结《广东省环境保护局重点污染源环境保护信用管理试行办法》(以下简称《试行办法》)4年来实施情况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的。与《试行办法》相比,《管理办法》扩大了管理范围,要求更为严格,“偷排、漏排、直排污染物等环境违法行为一经发现立即降为环保严管企业”,并通报金融部门。
《管理办法》加大了对企业的惩戒力度。据介绍,《管理办法》与《试行办法》的最大区别在于,环保部门将定期向金融机构通报企业信用评级信息,金融机构将会把这些信息纳入企业诚信系统,并对信息使用情况进行反馈。环保、金融部门信息互通机制的建立,能达到以严格的信贷管理促进企业改善环境行为的目的。
此外,《管理办法》还建立了企业环境信息修复机制,只要红牌及黄牌企业主动采取整改措施完成治理任务,经环保部门验收合格,环保部门就会提高企业的信用等级,并及时向金融机构和社会公布。此举旨在解决以往一年一评导致部分企业在评级期间信贷、融资困难等问题,提高违法企业主动整改的积极性。(记者/欧雅琴)
14、“气候门”或平息 专家呼吁改革IPCC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2010-09-01陈晓晨 董小红
http://www.yicai.com/news/2010/09/401446.html
昨日发布的一份独立调查报告,认可了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的工作程序与气候变化的科学可信性。但报告也批评了IPCC管理层,并建议对IPCC实施“根本改革”。
沸 沸扬扬的“气候门”事件或许将画上一个阶段性休止符:昨日发布的一份独立调查报告显示,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对气候变化问题的第四次评估报告“总体上是成功的”,“由人类造成气候变化是没有怀疑的”。
这份独立报告由国际科学院委员会(IAC)下属的一个独立调查小组撰写。该小组有12名成员,其中包括北京大学环境学院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方精云。昨日,方精云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这份独立报告真实可信。
总体认可气候变化的科学可信性
方精云表示,独立调查小组成员包括涉及气候变化的各方面成员,小组进行了认真研究,召开了多次论证会,其中包括6月29日在北京大学举行的一次会议。经过5个多月的工作,小组得出了上述报告。
IPCC成立于1988年,是一家举足轻重的气候科学机构,为各国政治决策提供科学基础,也是联合国气候变化谈判的重要依据。
2007年,IPCC发布了第四次评估报告,得出一些重要结论,如气候变化是一种“明确无误”的事实,“很有可能”(90%概率)是人类活动造成的等。这些结论被认为加速了气候变化谈判进程,对2007年巴厘岛气候大会和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大会都产生了影响。IPCC也因为这份报告得到了诺贝尔和平奖。
但是,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也被曝出一些差错。例如,IPCC称喜马拉雅冰川很可能在2035年之前消失。这个结论曾轰动一时,但是后来IPCC承认,该说法根本站不住脚,并向公众道歉。该事件被称为“冰川门”。
影响更大的是“气候门”事件。去年11月,英国东英吉利大学的一些气候变化研究人员的邮件外泄,邮件显示,这些学者有意修改或忽略一些数据,使研究成果倾向于支持气候变化。这些事件削弱了IPCC的公信力和气候变化的可信度。这种质疑在今年年初、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后达到高潮。
今年3月,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和IPCC主席帕乔里授权IAC独立调查小组对IPCC的管理架构及其工作程序和过程进行独立调查。昨日,调查结果正式出炉,总体上认可了IPCC的工作程序与气候变化的科学可信性。
建议IPCC进行“根本改革”
不过,报告也批评了IPCC管理层,并建议对IPCC实施“根本改革”。报告建议IPCC高层领导人不得连任,并认为六年的任期过长。
为了保证IPCC气候变化评估报告的权威性、客观性和独立性,IAC独立报告还建议成立一个执行委员会,这个执委会需要接纳IPCC之外乃至气候变化科学领域之外的人士,充分吸收不同学术观点,加强IPCC的多元化,增加透明度。
针对由“冰川门”事件而饱受争议的“灰色文献”问题,调查报告认为,应该制定更具体、更严谨的程序,并得到IPCC评估报告撰写人的严格遵守,以避免出现为利益集团服务的行为。
报告还建议IPCC,应为其高层领导人制定一套规避利益冲突的政策。这看起来像是回应对IPCC主席帕乔里的批评。帕乔里本人因在任期内兼任多家能源与金融机构的独立董事而受到指责。批评者认为,帕乔里运用其主席权力为相关领域的企业牟利。帕乔里则解释,他担任企业董事不妨碍IPCC主席职位。
IAC联合主席、中科院院长路甬祥此前表示,独立调查小组的工作意义重大,将有助于确保未来IPCC的工作报告尽可能地拥有坚实的科学基础,增强各国政府和公众对其结论与预测结果的信心。
IPCC正在筹备第五次评估报告,预计将在2014年发表。帕乔里表示,希望在此后再离任。今年10月4~9日,联合国今年第四次气候谈判将于天津举行,这将是年底的墨西哥坎昆气候大会之前的最后一次工作组会议。
15、专家:城市需要让绿韵与红脉和谐共生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0年08月28日
http://green.sina.com.cn/2010-08-28/091620992588.shtml
8月18日,在河北承德举行的第四届国际生态城市论坛上,国际生态城市建设理事会副主席、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王如松研究员对生态城市的文明内涵、评价指标与科学标准作了具有独创性的阐述,引起与会专家和城市代表的强烈共鸣。
三大生态危机与城市生态品质
“当今世界面临三大生态危机:一是以气候变化、经济震荡和社会冲突为标志的全球生态安全问题,二是以资源耗竭、环境污染和生态胁迫为特征的区域生态服务问题,三是以贫穷落后、过度消费和复合污染为诱因的人群生态健康问题。”王如松说,这三大危机的根源在城市,城市既是受害者,也是危害者。
他认为,评价一个城市,不能光看它有多少高楼大厦,交通如何发达,还要看它能否禁受得住生态风险的考验。今年广州等一些城市遭受暴雨袭击,许多民房进了水,几百万辆车泡了汤,就反映了一个城市的生态品质问题。
王如松说,所谓生态品质,是对城市形态与结构关系良好程度的测度,包括城市系统的生态涵养用水、生态服务用地、可再生能源利用、生态营养物质循环(物流的耗竭与滞留程度)、生态多样性的额度或阈值,以及城市的山形水系、文脉肌理、标识品位及精神风貌的和谐性。
城市的“绿韵”与“红脉”
什么是城市的“生态”?
王如松认为,城市生态包括城市生物和环境演化的自然生态、城市生产和消费代谢的经济生态、城市社会和文化行为的人类生态,以及城市结构与功能调控的系统生态四个方面。
“形象地说,就是‘绿韵’与‘红脉’的关联状态。”王如松说,“绿韵”是指蓝天、绿野、沃土、碧水等,“红脉”是指产业、交通、城镇、文脉等,它们之间形成的复合生态,是天、地、人、环境间的和谐关系,而不是回归自然或城市生物生境的简单平衡。
他说,建设生态城市,就是要按生态学规律(包括自然生态、经济生态和人类生态)统筹规划、建设和管理城市,旨在通过观念更新、体制革新和技术创新,调谐城市社会、经济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各类竞生、共生、再生、自生的生态关系,在生态系统承载能力范围内去改变生产和消费方式、决策和管理方法、文化和精神生活及生态和环境意识。王如松强调,城市生态问题的根源在人,如何更新人的观念、调节人际关系、诱导人的行为、提高人的素质、开化人的文明,是生态城市建设的核心。
生态城市环境、产业、社会演化
王如松认为,生态城市建设是一个人与环境协同进化的渐进过程,是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和循环再生功能渐进完善及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服务功能渐进熟化的过程。它包括自然生态系统和物理环境的正向演化,经济增长方式和产业结构的功能性转型以及社会生活方式和管理体制的文明进化。
一是环境演化。就是要从以化石能源、化工产品为主导,气候变化、地表硬化、水体绿化、空气酸化、生物退化为特征的工业景观向以净化(干净、安静、卫生、安全)、绿化(景观、产业、行为、体制),活化(水欢、风畅、土肥、生茂)及美化(文脉、肌理、韵律、标识)为特征的生态景观演化。
通俗地说,就是要变死水为活水、霾天为青天、硬化地表为活性地表、灰色景观为绿色景观,促进城市建设从满足市民的居住空间需求到生活品质需求、从污染治理需求到生态健康需求、从景观绿化需求到生态服务需求的成熟社区的转型。
二是产业转型。就是在传承传统农业和工业文明的基础上,推进资源耗竭、环境破坏型的物态经济向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的生态经济方向演化;促进传统生产方式从产品经济向功能经济、链式经济向网络经济、自然经济向知识经济、厂区经济向园区经济、刚性生产向柔性生产、减员增效向增员增效、职业谋生向生态乐生的循环经济转型。
三是社会进化。就是要推进决策方式从线性思维向系统思维演化;管理体制从条块分割走向五个统筹,即向区域统筹、城乡统筹、人与自然统筹、社会与经济统筹以及内涵与外延统筹方向演化;基础设施、居住社区和产业园区从单功能向各类服务功能完善的成熟社区演化;生活方式从以金钱为中心的富裕生活到以健康为中心的和谐生活演化。
生态城市的四大指标体系
王如松认为,生态城市建设包括生态基础设施(文明支撑体系)、生态人居环境(文明彰显体系)、生态代谢网络(文明运作体系)和生态能力建设(文明保障体系)四大体系的建设。
生态基础设施包括流域汇水系统和城市排水系统、区域能源供给和光热耗散系统、城市土壤活力和土地渗滤系统、城市生态服务和生物多样性网络、城市物质代谢和静脉循环系统、区域大气流场和下垫面生态格局等。生态基础设施建设的目标是维持这些系统结构功能的完整性及生态活力,强化水、土、气、生物、矿物五大生态要素的支撑能力。
生态人居环境的适宜性取决于社区或园区环境的肺(绿地)、肾(湿地)、皮(地表及立体表面)、口(主要排污口)和脉(山形水系、交通主动脉等)的结构和功能的完好性。
王如松根据国内外生态城市建设研究的经验,提出了生态人居环境的10项内容:紧凑的空间格局,从平面建设向空中和地下空间发展;凸显城市主动脉,努力避免摊大饼式的城市扩张格局,根据城市自然生态和社会经济特点彰显由主要轻轨和BRT为轴心形成的城市人流物流主动脉;宽松的红绿边缘,根据生态边缘效应,设计每个居住区或产业园区与周边大片绿地的生态交错带;健全的肾肺生态,保证城市肺、肾、皮、口和脉等生态基础设施的结构完整性和功能完善性,保证适宜的生态服务用地规模和格局;混合功能就近上班,新区建设和旧城改造要混合布局生产、生活与生态功能,为驻地居民提供尽可能多的就地或就近就业的机会;便民生态公交,大力提倡公交、轻轨、自行车甚至步行的低碳、健康的生态交通方式;低碳生态建筑,大力推广比传统建筑节能60%、碳减排50%、化石能源消耗减少15%-30%、生态足迹最小化的生态建筑;彰显生态标识,通过标识性建筑、雕塑、生物和文化景观凸显当地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特征、文脉和肌理;生态游憩廊道,在汽车和轻轨交通网络外为市民和游客提供无断点出行、游览观光及生态服务的游憩绿道; 民风淳朴邻里交融,社区和睦,治安良好,文体设施与场所健全。
此外,还要健全生态代谢网络,即建立以高强度能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人口流为特征,不断进行新陈代谢,具备生产、流通、消费、还原、调控多功能的自组织和自调节系统;要加强生态整合能力建设,通过利益相关者的行为调节和能力建设带动整个城市形态的彰显和神态的升华,促进物态谐和、业态祥和、心态平和与世态亲和的城市文明发展。
王如松强调,生态城市建设是一个长期、艰巨的历史任务和走向可持续发展的渐进过程,是一场技术、体制、文化领域的社会变革,需要强化完善生态规划、活化整合生态资产、孵化诱导生态产业、优化升华文化品位,通过统筹兼顾、分步实施、典型示范实现滚动发展。
16、争夺查干诺尔:环保与资本的狭路相逢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2010-09-01章轲
http://www.yicai.com/news/2010/09/401549.html
查干诺尔湖是中国最大的起风区之一,从这里扬起的大量盐碱粉尘,污染了周边数百平方公里的空气、水源和草地,人畜呼吸困难,庄稼大面积枯苗、死苗,草场迅速退化。
8 年来,数十名中外科学家和上千名志愿者来到这里,种草固沙,试图让这里重现绿色。但同时,大量的资本也蜂拥而至,开矿建厂,抢夺所剩无几的水源。
20多年前,这里曾经碧波荡漾、水丰草密,是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最大的湖泊和重要的渔业生产基地,也是上千种鸟类聚集的天堂。
20多年后的今天,这里寸草不生、河床干裂,成了中国北部最主要的盐碱粉尘富集区和京津、华北乃至东亚地区沙尘暴的主要策源地。
这里是中国最大的起风区之一,从这里扬起的大量盐碱粉尘,污染了周边数百平方公里的空气、水源和草地,人畜呼吸困难,庄稼大面积枯苗、死苗,草场迅速退化。
这里就是在北京以北600多公里、面积达110平方公里的查干诺尔湖。“查干诺尔”,蒙古语,意为白色或青白色的湖。
如今的查干诺尔,一场保护与资本之间的战争正在这里上演,查干诺尔湖危在旦夕。
盐碱尘暴肆虐
从锡林浩特机场开车到查干诺尔湖需要两个多小时,汽车绕过城区便进入茫茫无际的大草原。前半程,公路两边的草原绿草茵茵,草高而密,成群的牛羊在松软地草地上吃草、追逐、打滚。
但很快,公路两边便出现了多家水泥厂和采矿厂,厂区上空烟尘弥漫,厂区周边草地稀疏,岩石裸露。
进入查干诺尔湖区,周围的草地更是不见绿叶,方园数百公里近似戈壁。
“以前根本不是这个样子。”21岁的诺明格日乐正准备出去拾牛粪。她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原来这里的草又高又绿,每个月都能下几场大雨,但现在一场雨都很难得。
诺明格日乐的家就在查干诺尔湖边的乌兰图嘎查。湖里水多的时候,从她家走到湖边只有百十米的距离。如今,所有的生活用水都要到几公里外的一处井口拉回来。
她告诉记者,名字是爷爷取的。或许,当时爷爷已经预感到查干诺尔湖的危机。诺明格日乐的意思是“永远的绿色”,也叫“绿色的光”。
由于草场退化严重,诺明格日乐家的门框上,2004年就被当地政府挂上了“休牧户”的牌子,只有等到草地恢复了,相应的设施建好了,诺明格日乐家才能成为 “轮牧户”。但这一天,恐怕很难等到。
乌兰图嘎查查长伊德日贡嘎告诉记者:“整个嘎查的草地都在迅速退化。原来1万亩草场可以养200 头牛,现在100头牛都不够吃。牧民们的收入不及2002年前的60%。”
由于盐碱粉尘质量轻,pH值太高,4~5级风就能搅得河床上沙尘满天,人畜呼吸道感染,草场被“烧”掉,“每年至少有5万亩草场退化。”伊德日贡说,照这样下去,要不了几年,整个嘎查的草场都要变成荒漠了。
老知青郑柏峪是最早发起查干诺尔湖治理的专家之一。30多年前,郑柏峪曾经在查干诺尔湖畔的红旗大队插队。在他的印象中,偌大的查干诺尔湖一直是美丽神奇的湖泊,“直到现在我还清楚地记得初见查干诺尔湖时的那种震撼:它那么大,一望无际,水天一色,像大海一样,浪涛滚滚。”他说。
查干诺尔湖的形成只有100多年,50多年前分成了两个湖,小的是淡水湖,大的是咸水湖。但每一个湖都是郑柏峪最愿意去的地方。
“有一次我们划船往湖心里走,没多远杆子就撑不到底了。”郑柏峪告诉记者,那时候的查干诺尔湖上,有天鹅、大雁、鸿雁、野鸭以及鸥类、鹬类、鸬鹚等几十种,而且多数是国家级保护鸟类。有一种叫“布和小包”的鸟,会像牛一样叫,十分稀奇。
但2002年,家在北京的郑柏峪突然听说“查干诺尔干了”!他非常吃惊:“虽然我知道近些年天气干旱,查干诺尔的水位下降得很厉害,但它毕竟是面积达100多平方公里的大湖,而且在2000年我看见它的时候,它仍然像大海一样浩瀚无垠。”
注入查干诺尔湖的河流有巴音河、思格尔河、灰腾河等。由于气候变暖,锡林郭勒草原近十几年来一直干旱少雨。 2001年之前的连续4年,年均降雨量只有100多毫米,2001年更是减少到80多毫米。由于降雨和来水减少,查干诺尔湖一片一片的湖底露出水面,到 2002年春季,查干诺尔湖大湖里的水全部干了。
干涸的河床很快便结上了一层厚厚的白色盐碱。郑柏峪告诉记者,盐碱粉尘所到之处,白茫茫一片:蒙古包上罩上了“白顶子”,牛羊通身变得雪白,草原上的芨芨草挂满厚厚的“白霜”。
“盐碱尘暴是一种生态危机,其危害超出沙尘暴,是世界上最大的自然灾害之一。”郑柏峪说。
2002年夏,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研究员韩同林、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宋怀龙、著名草原和植物专家刘书润以及郑柏峪等国内专家、学者、环保志愿者,组成一支科考队伍,到查干诺尔湖进行实地考察和调研。
专家们发现,正是这些盐湖里的盐碱粉尘,在西北风的作用下,上升到平流层,并最终漂浮到北京、天津等地区。
2002年3月20日,北京发生了特大沙尘暴。之后,北京师范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分析这场沙尘暴的浮尘成分后发现,沙尘中含有的盐渍土,恰恰与北京沙尘暴传输路径上内蒙古荒漠草原上的盐土成分一样。
这一年,专家们决定在查干诺尔湖种植碱蓬,因为这是目前最适宜在盐碱荒漠生长、能够固尘压碱的草原植物。从2003年起,宋怀龙、郑柏峪等专家自费在查干诺尔湖河床上种植碱蓬,当年就取得了成功。
在专家们的推动下,2008年,现代汽车集团、生态和平亚洲与内蒙古阿巴嘎旗政府签约,正式启动“中国荒漠化防治-查干诺尔生态治理项目”,现代汽车集团承诺到2012年计划投资15亿韩元(600万元人民币),分5 年实施,到2012年完成15平方公里的湖区植草,在查干诺尔湖区恢复绿地。
截至今年8月,专家、志愿者和当地牧民已在3.5万亩的盐碱地上种植了碱蓬,并设置了长达50公里的沙障。8月11日,记者在查干诺尔湖西侧的河床上看到,成片成片的碱蓬已经高过膝盖。“没想到长势会这么好!” 郑柏峪兴奋地说。
“这一项目如果能获得成功,相信能为中国其他地方的盐碱湖盆治理提供一个范例。”生态和平亚洲中国办事处主任朴祥镐对记者说。
令人担忧的“抗争”
不过,郑柏峪的喜悦之情很快就从脸上消失了。
因为碱蓬是一年生草本植物,就怕大的灾害。“碱蓬的种子在发芽期,一旦遇上持续20天以上的干旱,就会枯死。这样,过去几年的努力都会白废。”郑柏峪说,“对这个隐患,我们是清楚的。”
对此,专家们采取的办法是不断地补种。同时,专家们正在寻找多年生植物,包括碱毛草等,并且已经在一些区域进行碱蓬和碱毛草混种。
每年,专家们都要从外地买来种子,请当地的牧民帮助播种。牧民们也很配合,工钱不多要。嘎查的妇女们也主动当起了志愿者,在临时搭建的基地里帮忙。
但对这么大面积的湖泊来说,飞播的效果最好。“这个,我们付不起。一次就要200万元。”郑柏峪告诉记者,其实他心里非常着急,天越来越旱,只有让更多的碱蓬种下去,活起来,干涸的查干诺尔湖才有希望。
按照专家们的设想,利用查干诺尔湖小湖尚存的水源,通过自然渗漏,在干湖盆种植碱蓬,几年后可形成大面积植被,其他耐碱植物如芨芨草等也将会生长起来,最后可能会使查干诺尔湖发展成新的草原。
但也有可能出现另一种结果:由于盐碱湖盆无法生长植被,大风将更为强劲,先吹走盐碱粉尘和细尘,再吹走全部土壤,只剩下沙子,于是沙漠就形成了。有专家曾预测,未来可能出现的“查干诺尔沙漠”的面积将有几百平方公里,并且会和现在的浑善达克沙地连接起来。
“中国荒漠化防治-查干诺尔生态治理项目”为期5年,到2012年就结束了。这意味着,届时如果再想大面积种植碱蓬,专家们还得继续寻找资金。“其实再给我们5年时间就差不多了,可以保证耐碱植物大面积生长,并能长期成活。”
但即便有了资金,专家们也可能等不到那一天了。
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查干诺尔湖周边的采矿厂和电厂对小湖水源的争夺。8月11日,记者在查干诺尔湖采访时看到,十余辆大型施工车辆不停地在大堤上穿梭,在大湖与小湖之间,正在筑起一道大坝。
“这是为了防止小湖里的水渗到大湖中。”伊德日贡告诉记者,小湖里的水会被征调到数十公里远的工业园区,为一个煤矿的发电厂和一个铜钼矿厂供水。“我估计不出三五年,小湖里的水也会干了。”伊德日贡说。
据记者调查了解,计划调用查干诺尔湖小湖水源的是内蒙古鲁能查干淖尔电厂。根据该工程简介,“工程规划装机容量6×660MW,一期建设规模为2×660MW超临界空冷机组,并预留扩建条件,总投资50亿;工程为坑口电厂,主要燃用临近的查干淖尔煤矿原煤;工程水源采用疏干水及查干诺尔湖水。”这一项目将于2012年完工。
这一项目的投资方分别来自河北和山东。煤矿矿区总体规划已报国家发改委等待批复,双方将共同投资80亿元,建设查干诺尔矿区煤电化路一体化项目,先期开发查干诺尔1号煤矿、铁路专用线及2×660MW电厂。
而一旦小湖干涸,拯救查干诺尔湖的希望也将随之破灭。
“虽然查干诺尔湖的干涸以自然原因为主,但与人类不合理的活动也有很大关系,特别是人类对水源的不合理利用。”郑柏峪说。
他告诉记者,在查干诺尔湖水源的利用上,当时至少犯了两大错误:成立了查干诺尔渔场,只考虑渔业资源,忽视了生态问题;在湖中间的天然堤坝上修了水闸,断绝了湖水的自然流动,造成水质盐碱化,最终造成干涸。如果没有水闸,即使降水减少,查干诺尔湖也只会变成沼泽湿地或草地,而不会像现在这样变成盐碱干湖盆。
京北六大湖急速干涸
从地图上看,在北京北部数百公里的范围内,有多个湖泊,其中面积超过50平方公里的咸水湖主要有6个。专家们发现,5年间这6大湖泊正急速干涸。
除了查干诺尔湖于2002年干涸外,距北京600公里、面积曾多达230平方公里的乌拉盖高毕湖于1997年干涸,之后虽然有所恢复,但在2004年再度干涸,目前已裸露风化成一片白茫茫的盐碱滩。
离北京只有200公里、面积为70平方公里的张北县安固里诺尔湖于2004年底干涸。当地农民反映,安固里诺尔湖干涸的第二年,粮食产量就下降了50%以上。
安固里诺尔湖正处于京津风沙源地,由于相距甚近而海拔远高于北京,有专家打了一个形象的比喻:如果安固里诺尔湖和坝上的尘暴扬向北京,就好像是站在屋顶上向地面撒沙子。
此外,面积超过200平方公里的草原大湖达里诺尔湖,历史上平均水深曾超过10米,最近5年水面下降了1.8米,年均降幅达35厘米,5年共损失水量达 4亿吨;离北京约400公里的内蒙古黄旗第和岱海,面积分别为110平方公里和160平方公里,最近几年的湖面面积也缩小了四分之一以上。
宋怀龙称,在我国西部,大约有10万平方公里的咸水湖,其中大部分已经变成了干涸盐湖,这些干涸盐湖产生了无法计数的盐碱,每年被大风卷起的盐碱粉尘、沙尘多达1亿吨。
至于湖泊迅速干涸的原因,专家们分析认为,主要是气候变暖后,雨水减少,河流断流消失,导致地下水位下降。
如果和30年前比较,北京北部地区地下水位下降是十分明显的。如张北县地下水在30年前是10~15米,目前已下降到30~50米。锡林郭勒草原地区过去的地下水位在3~10米,目前已下降到10~20米。锡林郭勒草原的一些地区过去有自流井,现在已经难见踪迹。
在浑善达克沙地,过去地下水位在1~3米,目前平均下降2~3米。科尔沁沙地地下水位下降的速度更快,大约降低了3~5米。
郑柏峪称,地下水位的下降与大量农耕进入沙地有直接关系,“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在牧区实行的‘不吃亏心粮’、开荒种庄稼的做法,对草原造成毁灭性的破坏,其损失到现在都难以弥补。”而据记者了解,近年来在内蒙古地区,开耕草原的现象仍在持续。
记者在内蒙古多次采访时发现,地表植被遭到破坏后,不仅无法涵养水源,也降低了降雨的几率。诺明格日乐就告诉记者:“那些矿区降雨更少。”由于草原退化,植被稀疏,沙化扩大,难以吸纳降水到本地。老牧民说:“咱们这个地方像有鬼了,云彩都绕着走,别的地方都下雨,咱们这儿就是不下。”
越来越多的干涸的咸水湖泊,成为直接危害京津、华北乃至东亚地区的沙尘源。
“京津地区所谓的‘沙尘暴’,实际上是尘暴。”韩同林称,沙尘暴和沙暴、尘暴,同属于强风暴吹蚀地面沙和尘土,但它们的搬运距离和颗粒大小有明显不同。沙粒大小多集中在0.1~0.5毫米,粉尘大小在0.025~0.0039毫米。沙暴扬起和搬运的物质主要是沙,所含粉尘极少,扬起的高度、搬运的距离更有限。尘暴扬起和搬运的物质主要为粉尘物质,所含沙粒极少,扬起的高度可达10多公里高空的大气对流层,搬运距离可达数千公里。从京津地区所谓的“沙尘暴”所含的物质看,主要为粉尘,含沙粒极少,且粉尘物质主要从高空数千公里以外搬运而来。
韩同林说,确定了京津地区发生的是“尘暴”而不是“沙尘暴”,对于寻找和治理京津周边地区的尘暴源至关重要,它涉及到治理尘暴源的重点和方向,对于能否治理好尘暴将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韩同林等专家们认为,现在的“京津周边地区风沙源治理工程”,投入了大量资金和人力,治沙、防沙已取得可喜成效,但在治理京津地区真正的尘暴源方面却投入极少,可以说还是个“零”。原因是把治沙、防沙误认为就是治理京津地区的尘暴源,忽视和放弃了对真正的尘暴源——干涸湖泊的治理和研究。
“京津地区尘暴物质主要来源于那些众多干涸湖泊中的盐、碱和粉尘物质。”韩同林认为,治理京津地区尘暴源,必须首先治理众多的干涸湖泊。如果放弃或忽视对这些干涸湖泊的治理,京津地区尘暴的治理工作将一事无成。
宋怀龙也表示,碱尘暴是京津地区沙尘暴源治理过程中发现的新问题新情况,目前世界上无成熟的治理方法可参考,封闭育林(草)、退耕还林(草)等技术也都不一定适用,需要不断地探索。
17、煤化工产业政策收紧 资源大省需考虑生态承载力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2010年09月01日 王秀强
http://green.sina.com.cn/news/roll/2010-09-01/095521015906.shtml
核心提示:工信部总工程师朱宏任说,“一些地区和企业不顾资源、生态、环境等方面的承载能力,出现了盲目规划、竞相建设煤化工项目的苗头。个别企业以建设煤化工项目之名,圈占和攫取煤炭资源。”
煤化工产业政策闸门将再度收紧。
8月25日,工信部总工程师朱宏任在“中国煤化工论坛”上透露,“十二五”期间煤化工行业将严格行业准入,加快结构调整,严格限制煤炭调入区发展煤化工。
这是最近以来,官方第三次公开透露煤化工发展政策。6月初,国家能源局煤炭司司长方君实曾在一次行业会议上称:“‘十二五’国家将适度发展煤化工,但政策导向是限制,鼓励煤转电。”
6月18日,发改委下发《关于规范煤制天然气产业发展有关事项的通知》。通知指出,在国家出台明确产业政策之前,煤制天然气及配套项目由国家发改委统一核准,地方政府不得擅自核准或备案煤制天然气项目。
煤化工产业“坚冰”始终难以消融。即便如此,25日举办的“中国煤化工论坛”上,依然聚集神华、兖矿、陕西煤化工、延长石油、道达尔等多家国内外企业,地方政府和企业对煤化工的投资热情不减。
“一些地区和企业不顾资源、生态、环境等方面的承载能力,出现了盲目规划、竞相建设煤化工项目的苗头。个别企业以建设煤化工项目之名,圈占和攫取煤炭资源。”朱宏任说。
知情人士告诉记者,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科技部等对煤化工项目的经济性、可持续性等尚无定论,因而政策导向始终偏紧。“目前国内新型煤化工主要处于技术实验阶段,在短期内不可能完全放开。”
首个示范项目陷亏损
“目前煤制油装备的开工率只有60%左右。开工以来,整体效益是亏损,生产成本高于理论值。”神华煤制油化工公司技术部经理卢为民告诉记者。
作为国内首个煤化工示范项目,神华百万吨级煤直接液化项目已于2008年底打通全流程,并成功生产出柴油和石脑油产品。
卢为民告诉记者,综合考量当前煤制油各项经济指标,只要国际油价在35-40美元之上,神华煤制油就能实现盈利。但是,目前规模偏小、开工率低难以实现规模发展。“国家实行严格的产业政策,目的是防止煤化工项目一拥而上。”
煤化工属于资源密集、技术密集、资金密集型产业。其产业特性决定,国家煤化工产业政策必须慎之又慎。
高投资、高污染、高耗能是煤化工项目的代名词。行业内统计数据显示,建设1万吨/年煤制油装置需要1亿元投资,一套百万吨级煤制油装置,动辄投资过百亿元。
中国石油规划院院长顾宗勤说,煤化工废水、废气、废渣排放量大,治理难度高;而一些煤化工项目之所以未被审批,一个重要原因是环评通不过。
“煤制油的经济性在于低煤价、高油价。但是,随着油价的攀升,煤炭价格也随之抬高,煤制油的成本优势即失。”顾宗勤说。
本报记者掌握的资料显示,国内煤制油另一示范项目——内蒙古伊泰煤制油在负荷率70%时,吨合成油耗煤3.5吨、有效气耗5710立方米、吨油耗水12吨、吨油电耗1600kwh、吨油催化剂和化学品消耗360元。
“上述指标接近项目设计值,但是只当开工率维持在80%-90%,装置每年运行300天左右时规模效益才能显现。”卢为民说。
资源大省比拼煤化工
尽管煤化工政策从未松绑,但煤炭资源大省的煤化工热情不曾消减。
根据本报记者了解,晋陕蒙宁、新疆等地均将煤化工作为延伸产业链、实现结构调整的重要手段,竞相规划一批煤制油、煤制烯烃项目。
“一些地方政府因急于发展煤化工,将同一块煤炭资源先后答应给几个业主;很多地方煤炭资源不落实,规划的煤化工项目比实际供煤能力有差距,需要外部调入煤炭资源。”顾宗勤说。
为了带动本地经济发展,地方政府要求企业掌握煤炭资源后必须就地转化,而非单纯向外运煤。以内蒙古为例,内蒙古提出新建井工煤矿规模不低于120万吨、露天煤矿规模不低于300万吨,且就地转化率必须达到50%以上。
为吸引有实力能源企业,内蒙古对前来投资办电厂或煤化工的大型企业集团,实行“两个50%”政策,即按项目转化量1∶2配置煤炭资源,50%就地转化,50%进入市场。
目前,内蒙古境内坐落三大煤化工示范项目。一是神华鄂尔多斯煤直接液化项目,一期108万吨/年;二是伊泰集团16万吨/年煤间接液化项目;三是大唐国际煤制天然气项目,位于内蒙古克什克腾旗,总投资257亿元,预计2012年最终达产40亿立方米。
鄂尔多斯市更是提出“不当煤老大,要当煤化工老大”,构建世界级新型煤化工基地,其正在编制5000万吨煤制油基地规划。
产煤大省山西,同样不愿在此轮煤化工的浪潮中落后。山西省省委书记袁纯清在全省干部大会上称:“山西将抓好潞安煤制油、晋煤甲醇制油等标志性项目的建设,发展一批百万吨级的新型煤化工项目和产业集群,使之成为新的支柱产业。”
在国家煤化工政策与地方政府诉求不一致的情况下,各省依然有诸多煤化工项目在做前期规划。根据本报记者了解,陕西、新疆等地方政府正在与神华集团对接,发展新型煤化工项目。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会长李勇武则如是概述国内煤化工现状:“传统煤化工产能严重过剩,新型煤化工尚处于示范建设阶段,煤化工关键技术和装备亟待国产化,产业面临极大的投资风险。”
18、长江日报:重视工业社会对食品环境的影响
来源:《长江日报》2010年09月01日 刘敏
http://opinion.people.com.cn/GB/12602822.html
最近,一条关于长江野生鱼类可能含有有毒物质的消息,引起武汉、南京等一些沿江城市市民的关注。
这条消息源于一家国际环保组织的调查报告,报告称,在取自长江上、中、下游不同城市的鲤鱼和鲶鱼体内,均测出了壬基酚和辛基酚两种化学物质,它们可导致雌性性早熟等性发育和生殖系统问题。
壬基酚和辛基酚这两种物质,据称是洗涤剂、纺织产品和皮革涂饰中极为常见的化学原料,因此不太可能是鱼体内自己生长出来的,只可能是从外界环境中摄入鱼体内。一般来讲,化工物质不仅会改变鱼类的繁殖与遗传,作为人的食物来源,化工物质积累在鱼体内被人食用到,还可能对人体造成影响,于是人们便很自然地想要了解水域环境、食品安全方面的更多信息。
从目前来看,这家国际环保组织的调查报告仅是一份“孤证”,从专业严肃性来讲,它甚至不能被当作是一种证明,只是由一方提供的数据、描述和分析。我们知道,任何结论的作出,都需要参照来自不同方面的数据和信息,相互比照、印证或辩驳,才可能获得有说服力、符合真实状况的结论。因此,我们希望能见到来自更多专业机构的监测或分析报告。
应该看到,大众对此类事情的关注,不是出于学术兴趣,而是出于对生活环境和自身健康的关心。壬基酚、辛基酚具体含量多少对人体有害,国际上尚无统一标准,不过由于这些物质对环境和健康有消极影响,许多国家已将其归于禁用或限用之列。
这至少表明,在现代社会,工业对自然环境的改变,将会对人类生活和自身健康带来什么影响或后果,已经进入人们的视野,在一些国家开始受到研究和关注。
随着技术的发展,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化学合成物出现,并将广泛应用于人类的生产与生活,它们可以让生产更有效率、生活更加方便,但它们可能造成的后果,一些不可预知的影响,应该引起人们的警惕。
目前,我国正在向工业国家快速迈进,而环境污染特别是工业制造业的环境污染及其治理,并不能让人感到乐观。在这种情况下,对上述问题的研究和关注显得尤为紧迫。比如在此前的“奶粉疑致婴儿性早熟”事件中,有一些怀疑就指向了奶源环节的环境污染问题;在有些地方,也出现过化工废水流入农田的报道。
对这类问题的研究,是专业性很强的工作,有专门机构在从事,普通人因为不具备这方面知识,大多数时候很难说得上话。但事关食品安全的信息,从来都不仅囿于学术专业领域内,必然也是一个社会问题;也正是因为知识的障碍,这类信息才需要尽可能地在社会上流动,有关职能部门依据相关信息,需要在社会治理上作出相应的反应,比如及时发布消费警示或提醒等等。
不论那份调查报告的可信度有多大,它能够提醒人们,现代工业社会条件下的生活安全问题,需要得到不断审视。
19、评论:别只说长江野鱼能吃 忽视环境终将遭报复
来源:《中国青年报》2010年09月01日 毛建国
http://env.people.com.cn/GB/12607636.html
长江“毒鱼”在吃的关注中偏离了方向
8月25日,一国际环保组织称取自重庆、武汉、南京等地的野生鲤鱼和鲶鱼体内,均测出了被称为“环境激素”的壬基酚和辛基酚,这两种物质可导致雌性性早熟等性发育和生殖系统问题。中科院水生所等专家回应称部分野生鱼确有激素,但含量不足以危害人体健康。(《长江商报》8月31日)
当长江“毒鱼”的新闻传出后,很多人第一关心的是,长江野生鱼到底能不能吃。随后,专家们也纷纷就此发表意见,更有人进行野生鱼食用的知识普及。从专家的表态来看,部分野生鱼确实存在激素,但其激素含量不足以危害人体健康。换言之,长江野生鱼还是可以吃的。
很是吊诡。难道,难道我们对长江野生鱼只剩下吃的关注吗?诚然,民以食为天,关心食品安全在情理之中。然而,吃并不是惟一值得我们关注的东西。这世界上,还有一些东西与吃同样重要。
不妨温习一下报告发布者的一句话:“报告中未说明吃了含有环境激素的鱼类,会对人体有立竿见影的危害。随着有害物质量的不断积累势必会导致质变,只是早晚的问题。报告只想证明一个事实——长江流域鱼类体内含有这三种有毒物质,而非要证明每一条鱼体内、每一个河段都有”。这才是真正值得我们关注的。或许“激素鱼”对人体不会有立竿见影的危害,但长期以往,那些在长江里摇头摆尾、受到污染的野生鱼,终会让我们欲哭无泪。
有心者不妨沿着长江边走一走,李白描绘的“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这样的意境今天还有吗?不排除个别地段还保持着原始自然的风光,但更多地段正被工业污水、生活污水包围。特别是近些年来,很多地方在加紧沿江工业布局,水泥厂、造船厂、化工厂……在给地方带来滚滚财源的同时,也给长江带来了滚滚浊流。在这样的环境中,野生鱼又怎么可能独善其身?工业文明、城市文明竟然以牺牲生态文明为代价,让人不禁感叹。
鱼类的悲剧在于,它的价值常常体现在人类的嘴中。而人类的悲剧在于,一边在喊扼住命运的咽喉,一边又把自己的咽喉送到别人手中。如果我们对长江野生鱼的关注只剩下吃,全然忽视鱼类本身也有的生存权,忽视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那么终有一天,我们会付出沉重的代价。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却淘不尽一江浊流。那时临江独立,低诵“是非成败转头空”,又有何意义?
毒鱼事件各方说法
专家:激素的确存在但不足以危害人体健康
中科院水生所研究员、环境毒理学专家周炳升昨天接受采访时证实,国内淡水鱼包括生活在江河、湖泊、水库的鱼类,由于水污染的影响,体内含有壬基酚和辛基酚是比较常见的。目前检测仪器可以检测出鱼类体内很轻微的壬基酚和辛基酚含量,但国内还没有对壬基酚和辛基酚在食品中的含量上限设定相关标准。
周炳升说,壬基酚和辛基酚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理论上是存在的,但影响到什么程度,还有待进一步研究,目前还没有明确的结论。
武汉大学基础医学院院长、免疫学专家谭锦泉教授表示报告中85.0微克/千克的激素含量,不会对人体造成明显危害。华中科技大学环境学院副教授吴晓辉指出,“被称为"环境激素"的壬基酚和辛基酚,是否导致江鱼中"毒",要看有害物质含量有多少,只有当积累到一定量时,才可能对人体造成一定损伤”。(人民网)
报告发布者:有毒物质不断累积迟早导致质变
记者:有环境和医疗方面的专家认为,目前江鱼所含的环境激素不足以对人体产生较大的危害,是你们夸大了危害?
武毅秀:报告中未说明吃了含有环境激素的鱼类会对人体有立竿见影的危害。报告的依据是,国际上已确认壬基酚、辛基酚及全氟辛烷磺酸对人体有害。至于具体含量多少对人体有害,目前国际上尚无统一的标准,但可以肯定的是,随着有害物质量的不断积累势必会导致质变,只是早晚的问题。
记者:调查报告采取的抽样检测的取样方法是否科学?
武毅秀:决定采取抽样检测方法前,我们的组织咨询了许多环保方面的专家,他们认为,通过抽样检测的方式足以支撑报告所说的内容,最终报告只是想证明一个事实——长江流域鱼类体内含有一些有毒物质,而非要证明每一条鱼体内、每一个河段都有。(人民网)
南京农委:国内无“环境激素”相关标准
南京农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南京的野生江鲜在市场上的销售还是很少的,市民多数吃到的鱼大部分都来自于养殖户。而对于市场上的鱼,往往采用的是抽检。“主要是针对抗生素类药物残留、重金属以及农药残留等指标进行检查。”工作人员表示,就这几年抽检结果来看,南京的水产品合格率还是很高的。特别是无公害水产品和绿色食品水产品,这些指标的合格率均达到了100%。
该工作人员同时表示,鱼体中被检出的“环境激素”壬基酚和辛基酚并不在检测范围之列。国内的法律法规也并没有此类物质的检测标准。
20、公布食品安全信息会影响社会稳定?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2010-09-01
http://www.yicai.com/news/2010/09/401346.html
一位质监局高层表示粮油问题关系国计民生,不公开问题是为了维护社会稳定。
据 《新世纪》周刊报道,8月21日金浩茶油公司澄清被查出致癌物超标6倍的传言,湖南质监局迅速发布抽检合格结果公告。该局内部多位人士证实今年3月金浩已被查出超标,金浩的内部文件也显示部分超标产品已秘密下架。一位质监局高层表示粮油问题关系国计民生,不公开问题是为了维护社会稳定。
尽管三鹿奶粉事件引发了奶业界的一场大地震,三聚氰胺也因此变成了一只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但是,三聚氰胺并没有就此销声匿迹,而是不断重出“江湖”,威胁着消费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信息公开尚且不能有效阻止三聚氰胺的死灰复燃,那么,如果采取封锁消息的做法,情况又会如何呢?答案是不言自明的。
然而,如此简单的道理,到了有关部门那里,却成了要进行封锁和保密,以维护社会的稳定。
据了解,湖南金浩茶油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茶油,今年3月份就已被有关部门查出致癌物严重超标,但这则信息却被企业和湖南省质监部门封锁了整整5个多月,才于8月21日正式对外公布。而其间,虽然企业采取了秘密召回的方式,将存在安全隐患的茶油秘密下架,但谁能知道,在企业和质监部门封锁消息的这段时间,又销售了多少茶油呢?而除了金浩公司的茶油外,其他企业生产的茶油是否也存在致癌物质严重超标的问题呢?
如果真觉得粮油问题关系国计民生,想维护消费者的利益和社会稳定,那就应当在第一时间公之于众,并严格加强日常监管。封锁消息,拖延公布真相,能起到什么防范作用呢?防的只能是百姓的悠悠之口,维护的只能是问题企业的业绩稳定。
很显然,湖南省质监部门的做法,不是在替消费者着想,而是在保护企业利益、地方利益,是典型的部门利益、地方利益至上。
当然,扶持、帮助、培育地方企业,本身并没有错,但前提是,不能以牺牲消费者的利益为代价,不能以消费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为代价。须知,这样的短视行为,在损害消费者的健康和利益之后,最终必将也严重伤害到部门的声誉和企业的利益。
特别关注:
想要看更多的环境信息,请点击下面网址:
绿家园记者沙龙网:http://www.greensos.cn
绿家园记者沙龙英文网:http://eng.greensos.cn
绿家园新地址:东城区炮局胡同二条 21号
绿家园电话: 010-84039930已经恢复使用
欢迎大家关注绿家园江河信息博客和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