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8-11
八月十一日绿家园江河信息导读: (编辑:丽英)
甘肃舟曲县特大泥石流灾害专题报道:
1、中国经济时报: “这是一场最残酷的灾难”
http://www.cet.com.cn/20100811/a1.htm
2、中国经济时报: 舟曲第三日:生态悲剧的反思
http://www.cet.com.cn/20100811/c1.htm
3、第一财经日报: 舟曲灾害是131年前地震次生灾害延续
http://www.yicai.com/news/2010/08/389274.html
4、第一财经日报: 脆弱的舟曲拦挡坝
http://www.yicai.com/news/2010/08/389166.html
5、第一财经日报: 重建还是搬迁?舟曲或将异地重建
http://www.yicai.com/news/2010/08/389252.html
6、新华网: 国土部官员:汶川地震致舟曲山体松动
http://news.sina.com.cn/c/2010-08-11/144820875184.shtml
9、兰州晨报: 关注舟曲水土流失之上篇
http://www.gansudaily.com.cn/20051228/209/2005C28A01882017.htm
10、兰州晨报: 关注舟曲水土流失之下篇
http://www.gansudaily.com.cn/20051228/209/2005C28A01882017.htm
化工原料桶落入松花江后续报道:
11、中国经济时报: 吉林化工桶事件新亚强自认无责:纯属意外天灾
http://green.sohu.com/20100811/n274134287.shtml
环境资讯:
12、新浪环保: "黄河十年行—生态考察"大型公益活动在京启动
http://green.sina.com.cn/2010-08-11/150020875269.shtml
13、人民网环保: 广东、辽宁等五省八市首批试点发展低碳产业
http://env.people.com.cn/GB/12406212.html
地方信息:
14、中国环境报: 武汉掀起湖泊保护热潮 千余志愿者沿湖巡查
http://news.h2o-china.com/html/2010/08/671281491377_1.shtml
15、新华网: 巢湖局部性蓝藻因降雨原因面积暂时缩小
http://news.xinhuanet.com/environment/2010-08/11/c_12434382.htm
环境曝光:
16、南方日报: 广东3800平方公里海域严重污染 珠江口成排污口
http://env.people.com.cn/GB/12408343.html
气候变化:
17、文汇报: 48国汇《2009年气候状况报告》 变暖有了新证据
http://env.people.com.cn/GB/12405025.html
18、中国新闻网: 特稿:严重自然灾害全球肆虐 极端天气警示人类
http://www.chinanews.com.cn/gj/2010/08-10/2459039.shtml
食品安全:
19、长江日报: 食品安全环境需不断审视
http://opinion.people.com.cn/GB/12406815.html
深度报道:
20、南方日报: 广东平远土地遭破坏性开发 水土流失或致山洪
http://news.sina.com.cn/c/sd/2010-08-11/122120874400.shtml
环境时评:
21、新京报: 须对全国地质灾害隐患“过筛子”
http://epaper.bjnews.com.cn/html/2010-08/11/content_135679.htm?div=-1
22、新京报: 一条新坝83处坑藏了多少腐败?
http://epaper.bjnews.com.cn/html/2010-08/11/content_135663.htm?div=-1
23、中新网: 大公报:霍金地球毁灭论值得重视 保护环境刻不容缓
http://news.ifeng.com/world/detail_2010_08/11/1928364_0.shtml
特别关注:
想要看更多的环境信息,请点击下面网址:
绿家园记者沙龙网:http://www.greensos.cn
绿家园记者沙龙英文网:http://eng.greensos.cn
绿家园新地址:东城区炮局胡同二条 21号
绿家园电话: 010-84039930已经恢复使用
1、“这是一场最残酷的灾难”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2010-08-11■本报记者王克勤■见习记者火兴才
http://www.cet.com.cn/20100811/a1.htm
甘肃舟曲泥石流灾害遇难者升至702人
昨天下午,甘肃舟曲“8·7”特大泥石流灾害抢险救灾领导小组在舟曲县政府大楼召开新闻发布会,甘肃省民政厅厅长田宝忠在会上透露,截至10日中午12时,这起特大地质灾害造成的统计死亡人数已上升到702人,他称“这是一场最残酷的灾难”。
“这是一场最残酷的灾难”
田宝忠介绍,截至昨日中午12时,舟曲县的4700名受灾群众中,死亡702人,失踪1042人,重伤42人。
“被强大的泥石流冲击掩埋的,成活机率微乎其微。”一位先后参加过四川汶川、青海玉树搜救工作的宁夏消防队员这样对记者讲。
舟曲是内陆欠落后地区,一般晚上22时大部分居民便已经入睡。“半夜时分,巨大的泥石流从天而降,所到之处,几无生还。”已经退休的老干部对记者如是说。
在乱石滩,正在搜寻逝者的当地居民都在讲:“尤其是月圆村,没能活下几个人!”
连续搜救三天,至今仅仅从地下的干土夹层中找到一位幸存者。昨12时,四川省青川县民兵应急队在舟曲北街营救了一名幸存56小时的藏族男子,现年52岁的刘马胜代,获救时尚未脱离生命危险,但体征平稳。
堰塞湖依然危险
此次特大山洪地质灾害形成的巨大的泥石流进入穿城而过白龙江,致使河床被抬高10多米,形成堰塞湖,造成县城主干道——南北滨河路被淹,白龙江城区段两岸大部分楼房和居民住宅严重受浸,部分开始倾斜。
甘肃省水利厅副厅长魏宝君说:这次特大泥石流山洪灾害,造成白龙江河道严重堵塞,形成长1.2公里以上、宽约100米的河道堵塞带,河道堵塞的总量在120万方以上。
从8月8日22时开始,甘肃省水利厅开始着手与兰州军区、武警水电部队共同商定如何开展爆挖结合的堰塞湖清理方案,经过数次爆破和挖掘,问题已获初步解决,河道的泄量明显加大。但魏宝君谨慎地表示:“到目前为止,堰塞湖的清理只能算得上是‘取得了阶段性成果’,还称不上‘取得了阶段性胜利’。”
据气象部门预测,11日,舟曲县及白龙江流域上游将有中雨、局部大雨,预计降雨量20—40毫米;12日和13日两天,该区域又将迎来中到大雨、局部暴雨,预计降雨量30—60毫米。连续降雨无疑将给舟曲县的抢险救灾工作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
2、舟曲第三日:生态悲剧的反思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2010-08-11■见习记者 火兴才■本报记者 王克勤
http://www.cet.com.cn/20100811/c1.htm
地震台值班人员目击整个过程
三眼峪沟山谷口惟一留存完整的建筑物是舟曲县地震台。记者在这里采访了目击“8·7”泥石流特大灾害的见证者——当晚值班人员,57岁的尚明。
正准备休息的尚明,在听到外面地动山摇的声响时,屋里突然停电。他赶紧跑到大门外,在一个紧连着一个闪电的照射下,终于清楚地看到一波高过一波的洪水从山谷口奔泻而下,冲向下游的村庄。
“说实话,我当时真的吓坏了,但我没有慌乱。”许是当兵时训练有素,许是曾经参加唐山大地震救援的经验,尚明回去落下山洞内的仪器闸刀,穿好衣服后手脚并用,爬上屋后的那座阻挡了洪水的山体。
他清楚地记得洪水来势最猛的时候是23时40分,当晚他还将这一时间用铅笔记在了台历上。
尚明所在的地震台背后的山体挡住了洪水的去路,洪水转了个弯,在对面的山体上冲击着,后面的浪一个高过一个,“那情景非常可怕”。
生态悲剧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从舟曲县城中心区域,顺着泥石流的痕迹走进三眼峪沟,记者看到的是一条宽约300—600米,厚度达3—7米的泥石流堆积层,而这些沙石下方则是北街村和月圆村人原来密集的居所。
河道里,到处是被洪水冲下来的两三间房屋大小的巨石。不少巨石露出泥石流的部分就高达5—7米,长度约3—8米,宽度约2—5米。
三眼峪沟整个山口收缩为约50米左右的口子,两边的泥石流印迹高达10米以上,两边高大的山体留下明显被洪水冲刷流失的痕迹,一些地方的山体可以看到整体塌方的痕迹。整个山谷看不到任何乔木。
“这也许就是大自然对人类的报复,洪水全是从后山下来的,村里地面还没有湿透呢……”与月圆村只有一条5米左右河道之隔的三眼村村民杨志生接受中国经济时报采访时痛心地说,“上世纪70年代三眼峪沟北山的林木还非常茂盛,但从那时开始当地村民大肆乱砍滥伐,不到30年时间山上的林木所剩无几。”
舟曲县地震局工作人员尚明证实了这一点,他说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是林木损毁最严重的时期。当时,一度出现盗采者打伤护林人员的事件,而这件事直接招致林场撤掉了设在大峪口护林站,肇事者也因此被判刑。
尽管林场于2000年又设立了护林站,但村民砍伐灌木作为燃料的习惯至今没有改变。
70岁高龄的舟曲县政府地方史志办续卷主编裴卷举老人认为,很大程度上生态遭受严重破坏是导致此次泥石流悲剧的最大原因。
对于此次灾难,记者采访的十余位村民都有意无意地流露出灾害源自“林木被大量砍伐,生态遭受严重破坏”的反思意识。
罗家峪沟河道中的楼盘
罗家峪沟居住着罗家峪村和瓦场村两个行政村和春长村村民。尽管同样遭受了泥石流的袭击,但受害人数相对很少。
“罗家峪沟的死亡人数本来可以比现在还少的,但由于河道里乱建房屋,那些河道中居住着的人几乎全部遇难,而且由于楼房影响洪水的排泄,造成两边的村民受害。”55岁的春长村民王生生告诉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顺着老王手指方向的河道中央位置,记者看到不到5米宽河坝边上,耸立着3栋楼房。
记者踩着泥泞走近这些河道里修建楼房的地方,这里已然聚集了100余人。一栋一半已经被齐刷刷冲毁的7层楼房旁边,一辆挖掘机在作业。
据附近居民说,泥石流来临后,这栋楼所有住户都到六楼一户人家,但后来洪水将楼房的一半齐齐切割掉,很多人都掉了下来,只有不到2平方米角落里的3个大人和两个小孩很幸运地躲到天亮,被武警中队的人救了出去。
村民告诉记者,旁边另外一座7层楼房全部倒塌,被泥石流冲走了。而对面新开发的临河堤而建还未完工的一栋楼房,开发商是浙江一个老板,搞建设的是个武都区老板,因为住在河道边的帐篷里,被泥石流卷走,一起遇难的还有这位老板的女儿。
搜救力度加大
10日一早,舟曲县特大泥石流灾害现场,三眼峪沟和罗家峪沟两个泥石流爆发点的搜救工作全面展开。许多军人、武警及各相关单位救援队,相继在各个搜救点全面展开清理挖掘。
据了解,这两个泥石流爆发点均在舟曲县城关镇境内。三眼峪沟被泥石流袭击的有三眼峪村、月圆村、北关村、北街村和东街村共5个行政村村,罗家峪沟有罗家峪村和瓦场村两个行政村。
“今天已经是灾难发生第3天,根据以往经验分析,发现生还者的可能性已经很小了。”成都消防特警中队一位负责人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说。
顺着搜救现场向泥石流上游进发,记者不时看到有遇难者遗体被挖掘出来。不少当地志愿者也加入救援行列,失去亲人的生还者忍着悲痛与救援人员一起进行挖掘清理工作。记者看到防疫人员进入现场进行全面消毒工作,医务人员在现场分发药品,并对一些受伤者进行简单包扎处理。
600年前的泄洪通道——水门首次被淹
“600年前,先祖们在建城的时候就已经修筑了防洪工程。”裴卷举告诉中国经济时报记者,“8月7日,我还专门到南水门看了一趟,可惜我没有拍下照片。”
这位老人说,舟曲古城叫西固城,于明朝洪武3年开始修筑,5年后建成。那时候老祖先就在城的南北各修建了一座兼备抵御外侮的防洪工程——水门。
水门,呈拱形。用石条修筑而成,高约5米多,宽6米多。城南北各一道。顶部和底部凿有石窝,有外敌来犯,可在石窝内插上粗大的木头,敌无法进入城内。
遗憾的是,此次特大泥石流灾害彻底淹没了水门。
3、舟曲灾害是131年前地震次生灾害延续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2010-08-11王羚 高永诚
http://www.yicai.com/news/2010/08/389274.html
这次舟曲的泥石流其实是1879年文县地震的次生灾害,在那次八级地震之后100多年间,舟曲地区一直处在各种次生灾害的威胁之下。
4 0多分钟,97毫米,百年一遇的特大降雨引发了甘肃舟曲两条沟系的特大山洪泥石流。包括舟曲县城关镇月圆村在内的宽约500米、长约5公里的区域被夷为平地。曾经山清水秀的村庄、1000多条鲜活的生命被掩埋在可怕的泥石流和废墟之下。
听到灾难的消息,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防灾工程专家马东涛的心情非常复杂。那个地方他很熟悉——马东涛在甘肃兰州工作15年,曾经多次到舟曲地区进行地质勘察和次生灾害防治研究。
4月16至17日在兰州举办的中日甘肃地震次生灾害防治与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管理学术研讨会上,马东涛所作的“汶川地震重灾区泥石流灾害”专题学术报告引发关注。
号称“陇上小江南”的舟曲,在地质灾害专家马东涛眼里,是另外一种形象。
不平安的舟曲
“这次舟曲的泥石流其实是1879年文县地震的次生灾害,在那次八级地震之后100多年间,舟曲地区一直处在各种次生灾害的威胁之下。”马东涛告诉《第一财经日报》。
此前普遍的观点认为,此次舟曲泥石流是两年多前汶川大地震引发的次生灾害。此外还包括之前持续干旱、不恰当的水利工程建设等原因。
马东涛认为,这次的泥石流固体物质就是1879年地震造成,与四川汶川地震没有关系。
“汶川地震时舟曲震级不到7级,而文县地震离舟曲才300公里。从文县大地震到现在的100多年来,陇南和甘南泥石流与滑坡频频发生,是国内泥石流、滑坡四个最严重的灾害地区之一,这些都是文县大地震的次生灾害。”马东涛分析。
据史料记载,1879年农历五月十二(公历7月1日)寅时,甘肃武都-文县之间发生八级大地震,超过万人死亡。
当年八月初三的《申报》报道:“甘肃至关陇一带,三十余厅州县,同时大震,自五月初十至二十二凡十三日始定。其间伤人口、伤牲畜、坏城郭苑囿,屺衙署民宅不可胜纪。”
地震中心的武都-文县是极震区,所遭受的损失最大;重度破坏区包括了甘肃西固(今舟曲)、礼县、西和、天水、秦安、徽县、清水和南坪(今四川九寨沟县)等地。
据马东涛介绍,1996年,他所在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联合甘肃省地质环境勘察院曾经对舟曲地区进行了地质勘察。当年经过排查,该地被列入防灾治理计划。1997年,开始采取“拦排结合”的方式进行治理。治理之后,13年间基本未发生大的次生灾害。
“如果不是1997年的治理,这次灾害的损失还要大。”马东涛说。
当时的堤坝按照防50年一遇暴雨的标准建设的,但是8月7日舟曲地区40多分钟下了97毫米降雨,降雨强度已经超过百年一遇。再加上13年前建设的防治工程经过多年使用,防灾能力已有下降。
“后期的防治工程没有跟上,比如堤坝要增高,库容要增加,这样的话可以有效减少次生灾害的损失。”马东涛表示。
他认为,这次舟曲泥石流最大的教训就是,大地震的次生灾害往往在百年之后都有影响,因此政府和相关机构在防治次生灾害时,应该更加警醒谨慎,细心排查,精心建好防治工程,避免防灾过程的短视和敷衍心理。
马东涛表示,目前不少地方的灾区工程存在问题,时间很短,仓促上马,虽然解决了短时的问题,但实际后患无穷。
“人类一定要向自然学习,自然就是人类的老师,不尊重自然规律就会受到惩罚。有些人认为,汶川地震后多少年次生灾害就少了或者没有了,其实次生灾害比我们想象的更加长久而且规模更大。汶川地区最近没有大规模降雨,如果条件具备,也会大规模发生泥石流、滑坡。” 马东涛分析。
他同时强调:“防灾减灾要做好长期思想准备,不要想一劳永逸,也别想着三五年就过去了,那样绝对要吃亏的!”
严防新的次生灾害发生
山体滑坡与泥石流是最常见的地震次生灾害。如果排查精心、防治得当,不少次生灾害是可以预测和排除的。
马东涛认为,目前,最关键的是要做好舟曲灾区的次生灾害排查工作。由于现在正处于汛期,如果再有降雨,肯定还会发生新的次生灾害。因此,当前要尽快把危险区的人员迁走。同时,救援人员一定要注意安全,避免因新的次生灾害发生新的伤亡。
“这条沟目前属于活跃期,它(发生灾害)不是第一次,也不会是最后一次,今后还要活跃好几年。”马东涛说。
根据气象部门预报,未来几天舟曲县局地将有降雨过程,个别区域还有中到大雨,抢险救灾以及防止次生灾害发生仍面临很大困难。
马东涛介绍,现在沟口离舟曲县城还有一两公里的距离,如果对新次生灾害的排查到位,并且能做到及时有效预警,“应该有几分钟到十分钟的时间可以跑出来。”
至于被埋的人员,马东涛分析,估计存活的可能性不大,因为泥石流与地震不同,废墟之下往往没有缝隙和空气。而且由于里面是泥浆和各种固体物,过几天就胶结了,跟混凝土一样,很难挖。
鉴于此,马东涛建议,现在应该把精力重点放在救灾与次生灾害的排查预警、受灾群众安置等问题上,同时对舟曲泥石流造成的损失进行评估,以此确定日后的重建方案,在当地重建、异地重建以及部分迁移等方案中作出合适选择。
在排查方面,曾亲临当地勘察的马东涛建议,一定要检查清楚沟道是否还有潜在的大规模危害,如果还有,在重建时只能避开此地。如果危害在可以控制的范围内,那就可以采取一些灾害防治措施。
据马东涛介绍,1879年文县地震后,沟道里堆积了几千万立方米的固体物质,现在需要摸清楚,这些物质现在的稳定性怎么样、沟道是否堵塞、是否变窄等,以此进行评估,并决定下一步行动方案。
基于目前的了解,马东涛认为,可能要采取部分迁建的重建方案。他同时强调,重建方案应该基于细致准确的勘察和评估。
4、脆弱的舟曲拦挡坝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2010-08-11李秀中
http://www.yicai.com/news/2010/08/389166.html
建成10余年的大坝已经淤埋大量泥石,其拦截功能已经大大降低。
特 大泥石流摧枯拉朽般冲进舟曲县城,作为防止泥石流屏障的数座拦挡坝顷刻间崩塌,只剩残垣断壁,其作用遭到各界质疑。
昨日,有当地村民向《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质疑这些拦挡坝实为“垃圾工程”。不过,舟曲县水土保持官员向记者表示,建成10余年的大坝已经淤埋大量泥石,其拦截功能已经大大降低。
数座拦挡坝不堪一击
昨日早晨,记者沿着冲击沟道溯行向泥石流发源地前进。从整体被掩埋的月圆村上行约3公里,就到了山底。此处原来有一个直径30米左右的蓄水库。水库通过管道供给下游几个村的饮水。不过,蓄水池已经不见踪影,而在冲击沟道中还能寻找到一些管道。
从山底上攀约3米,就进入长约5公里的狭长山谷地带,泥石流就是从山谷中冲泄下来。在峡谷中岩石带占据了谷底大部,重达几十吨甚至上百吨的巨大岩石随处可见。两侧高耸的山体有滑坡的新鲜痕迹,另外一些岩石仍在开裂,有再次崩塌的危险。
沿着峡谷前进100米左右,出现一个大坝的残垣。而在往前行进1000米左右,又出现两座大坝残垣。之前,就有当地村民介绍,这些大坝主要是防止山洪的。不过,在质询记者身份之后,村民说,“水坝你们管不管,”“这是垃圾工程。”
根据村民的质疑,记者查看了位于大峪方向的大坝的残垣。据记者丈量,大坝厚约5步,长约30~50米,高度超过5米,大坝主要由不规则的岩石修建而成。在泥石流冲击下仅剩下约5米的残垣,断壁口的岩石在泥浆覆盖下有所松动,但记者难以辨认其建筑质量。
不过,记者就此向舟曲县水土保持局了解。高辉明局长认为这个不符合事实。
他表示,这些大坝是上世纪90年代中期由中央财政资金兴建的,其目的就是针对峡谷泥石流对县城的冲击。而这7~8座拦沙坝建成10余年,已经发挥了作用,但是也正因为如此,10余年来发生的泥石流在停淤场和几座拦挡坝中已经淤埋了大量泥沙和岩石,其拦沙功能大大降低,回旋余地不大。
缺钱的水土保持
高辉明说,舟曲泥石流多发的原因跟森林过度采伐有关。建国后,“大炼钢铁”,“以粮为纲”,还有60年代开始森林大规模开发,这些对大自然掠夺式的开发也是造成泥石流的历史原因。“如果水土保持好,就不会发生。”
其实,记者从212国道前行到舟曲,一路上经常看到很多山坡没有树木,只有零星的植被,而在上千米的半山腰上,依然还有一些农户开垦的梯田。这样的状况在舟曲城区周围的山坡更为严峻。三眼峪上的二郎山公园只能看到不能成林的树木。
而这也导致自然条件的恶化,村民说,山上几乎没有什么土壤,即使有一些,土质也恶化,根本不能蓄水,一到下雨就造成滑坡。
高辉明分析,水土恶化也跟人口扩张有关,以前全县人口只有4万~5万人,现在已经有13.7万人。而群众生活主要依赖采薪。国家应该动员老百姓用替代燃料,比如以电代薪,以煤代薪。
另外,如何防止泥石流发生,现在水土保持经费很欠缺。从1989年到2008年20年间,舟曲县水保局只获得中央拨付总共1000万的长江上游水土保持重点工程经费,但这是针对3000多平方公里的全县范围。该笔资金在2008年结束后,舟曲县获得的是灾后重建水土保持工程资金。
高辉明表示,水土保持没有常治经费,要获得资金,只能进行项目申请获得批准后才有。其实,高辉明表示,正是由于缺乏资金,在峡谷中的拦挡坝被淤埋大量泥沙和岩石之后,应该建设大型停淤场,再增加拦挡坝的高度和密度,但是由于缺乏资金,淤埋的泥石不能得到处置。
5、重建还是搬迁?舟曲或将异地重建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2010-08-11熊剑锋
http://www.yicai.com/news/2010/08/389252.html
原地重建还是搬迁?成为每一个舟曲人面临的问题,“如果在这生活下去,泥石流还会不会再来?”
舟 曲灾后救援工作进入第三天,泥石流灾害的特点决定了受难者幸存机会很少,今天整整一天只有一名老人被救生还。随着烈日曝晒,搜索挖掘遇难者遗体和清理淤泥、疏通堰塞湖成为当前工作的核心。
面对数量级高达两百万立方米的淤泥和乱石堆,“是否值得清理”成为一个首先需要考虑的问题。
原地重建还是搬迁?成为每一个舟曲人面临的问题,“如果继续在这生活下去,谁知道泥石流还会不会再来?”一位当地村民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
至昨天中午统计:甘肃舟曲特大泥石流造成702人死亡,1042人失踪,重伤42人,其损失远远大于地震。“这是我们民政系统处理过的最为残酷的灾难。”甘肃省民政厅厅长田宝忠在昨日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
田宝忠对本报记者表示,舟曲县是进行原地重建还是异地重建目前仍未决定。但是他认为不太可能原地重建了,“如果再来一次怎么办?”他透露,有可能在灾难地址竖碑纪念遇难者,最后选择异地重建。
亚洲最严重泥石流灾害
舟曲北门村一位刘姓居民对本报记者说,这个地方对他来说已经成为一个伤心地,找到亲人遗体并安葬后,他会离开这个地方。
刘先生在这场灾害中失去了妻子儿女和父母等八位亲人,而这种几乎遭遇灭顶之灾的家庭比比皆是,对于遇难者的亲属来说,这是一个伤心地。而对于幸免于难的村民们来说,泥石流这头怪兽如同达摩克利斯之剑,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掉下,走还是留成为他们必须要做出的一个选择。
舟曲县城建局的一位干部李国华对本报记者表示,舟曲本是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从感情上他不舍得走,但是为了家人的安全,如果政府作出迁址的决定,他会积极配合。
而灾害最终统计出来的严重程度也将影响到政府的决策。舟曲人大部分独门独院,且有种树养花的习惯,对比灾前灾后的卫星遥感地图可以发现,此次泥石流摧毁的是整个舟曲植被最茂密的地方。
北关村多位本地居民对记者说,此次泥石流淹没的是人口最密集的地方,而且还是舟曲中学学生的租房集中区域,“幸亏学生放假,否则伤亡更惨重。”
田宝忠也对记者表示,最终数据将会以实际发现的遇难者和证实的失踪人数为准。
村民们的担心不无道理,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防灾工程专家马东涛认为,舟曲周边地区是国内泥石流滑坡最严重的四个灾害地区之一,防灾减灾要做好长期的思想准备。
马东涛在甘肃生活工作了十五年,且有过实地调查经验。马东涛对本报记者表示,地震影响持续时间之长远超过人们的想象,和目前官方结论不同,马东涛认为此次泥石流实际上是1879年甘肃文县8级地震的后果,这次泥石流中的固体物质就是1879年地震造成,而非目前所认为的汶川地震。
那次地震震级也是8级,而且离震中很近,波动作用特别大,文县、武都周围也是受灾严重的地方,在那次地震发生之后到现在的100多年里,陇南和甘南泥石流与滑坡频频发生,并且成为国内最严重的泥石流、滑坡四个灾害地区之一。此次泥石流灾害也成为了亚洲史上最惨重的泥石流灾难。
根据抢险指挥部发布的消息,未来几天,舟曲县将出现中到大雨以及暴雨天气,马东涛认为,由于汛期还没结束,舟曲的降雨会有新的次生灾害。应将危险区的人尽快迁走,并保护好前往救灾的人员。
除此之外,马东涛还建议对舟曲的灾害造成的损失和未来发生灾害的可能性进行全面评估,检查沟道是否还会发生大规模的危害,如果还有那只能避开此地,如果可以控制,那就可以采取一些措施。
田宝忠也对本报记者表示,两百万方的淤泥乱石何处堆放将是一个问题,其次,很多土地本来就是此前的泥石流冲积形成,下面的土质都非常松软,如果此次将这些淤泥乱石堆清理,有可能引起新的泥石流灾害。
致命的二十分钟
舟曲县城建局的一位干部李国华对本报记者表示,事发当天晚上他正在睡觉,晚上一直在打雷,没有下雨,但是雷声大得吓人,大约11点40分的时候,传来一阵地动山摇的声音,李国华发现家中地面也在咚咚地上下跳动,他赶紧上房到二楼查看,夜幕中漆黑一片,只听到不断有大树折断的咔嚓的声音,同时不断听到村民们撕心裂肺的叫喊声和求救声,他瞄了一下手表,这时候是12点05分。
李国华反应过来,这不是洪水,是泥石流,赶紧拉上妻儿和七十多岁的母亲,往旁边的二郎山上跑,他们前脚刚离开房子,泥石流后脚就冲到了他家的墙根,并且冲到了地下室的部分墙壁。幸运的是,他家并没有在泥石流的边缘位置,并未受到正面冲击。
从泥石流涌出三眼峪到冲进白龙江,李国华估计期间大约有20多分钟的时间,在这本可以逃生的20多分钟中,大部分村民并没有选择逃跑。
李国华估计大部分村民以为是洪水,夜里外面漆黑一片,想着还是呆在家里最安全,大不了跑上二楼,但是等到发现是泥石流的时候已经来不及了。有目击者称,一些遇难的村民在大楼即将被泥石流冲垮的瞬间,选择了跳进泥石流中逃生,但是很少幸免。
在一个泥石流多发地区,民众何以对泥石流如此陌生?在进入舟曲县的313省道上,记者发现多处立有警示碑,上书“进入泄流坡滑坡监控区”等字样,而且泥石流在舟曲也属于多发事件。
武警交通部队六支队舟曲项目部大队长陈五胜从去年开始在舟曲县立节乡进行地震灾后重建,负责道路交通的建设维修和保障工作。他对本报记者表示,在此次泥石流灾难之前,去年8月5日、15日和25日就发生过三起较大的泥石流灾难,总的泥石流土石方数量达到15万立方米左右,这在泥石流灾害中已经属于一个较大的量级,这三场泥石流造成了数十公里道路的中断,但并没有人员伤亡。“而至于小型的泥石流几乎每次下雨都会出现。”陈五胜对本报记者表示。
实际上,位于舟曲县城北部的北街村等村村民对自家背后三眼峪这条深深的山谷存有畏惧之心。
由于城市化的进展,舟曲县县城人口不断膨胀,而居民住宅由于用地紧张也不断向北部的山脚靠近,最接近三眼峪出口的住宅仅有百米左右,李国华姐夫对记者表示,有的时候下大雨山洪暴发,经常能看到箩筐大的石头沿着泄洪渠被洪水裹挟而下。
在下大雨的时候,村民们注意观察雨势,如果雨量较大,立刻携带家人离家躲避,此次泥石流发生之前,大雨主要发生在三眼峪山谷深处,城区雨量并不大,这也导致村民做出了错误的判断。(本报记者王羚、实习生高永诚对此文有贡献)
6、国土部官员:汶川地震致舟曲山体松动
来源:新华网2010年08月11日
http://news.sina.com.cn/c/2010-08-11/144820875184.shtml
新华网北京8月11日电 (记者 王立彬) 8月7日,甘肃南部舟曲县突发特大泥石流灾害。引发这一自然灾害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泥石流灾害猛于洪水?全球泥石流灾害究竟有多严重?针对目前公众普遍关心的问题,国土资源部地质环境司副司长陶庆法11日接受了记者专访。
记者:引发这次泥石流灾害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陶庆法:从目前专家组反馈信息来看,主要有以下原因:从地形地貌和地质条件来说,该地区山高坡陡谷深,植被很少,岩石以板岩、泥质砂岩等软岩为主,且破碎,风化剥蚀程度深,容易发生滑坡、崩塌和泥石流灾害。舟曲县是“5·12”汶川地震重灾区之一,受地震影响,山体松动、岩石裂隙增加,破碎程度加大。该地区属于半干旱区,去年入秋以来至今年初夏持续干旱,这种情况下,干裂的岩土遇水后更易形成崩塌、滑坡,增加了泥石流物源。瞬时暴雨和持续降雨引发了泥石流灾害。
记者:泥石流灾害规模怎么划分,舟曲县泥石流属于什么级别?
陶庆法:按照泥石流规模大小划分,一次泥石流固体物质总量大于100万立方米的泥石流,属于特大型泥石流。根据目前调查,此次泥石流堆积物初步估计有180万立方米,应该属于特大泥石流灾害。这也是我国近几十年来造成伤亡最大的泥石流灾害。
记者:为什么说泥石流灾害猛于洪水?
陶庆法:泥石流就是包含大量泥、沙、碎石的洪流,可分为泥石流、泥流、水石流三类,其中泥石流危害性最大。这是因为泥石流具有暴发突然、历时短暂、来势凶猛、破坏力大等特点。泥石流发生后,包含着大量泥、沙、石块,从高而下,在运行过程中又不断增加物质,能量远远大于洪水。这一点,我们从舟曲县泥石流灾后看得清清楚楚。在泥石流中,水不仅仅是普通的搬运介质,而是流体的组成部分。另外,泥石流一旦暴发,由于流程一般较短,几乎没有时间撤离,往往造成重大损失。
记者:从全球情况看,泥石流危害有多严重?
陶庆法:从全球来看,泥石流灾害比较严重的国家有50多个。曾发生过更大规模的泥石流灾害的国家,比如1970年发生在秘鲁的瓦斯卡兰泥石流,伤亡2.3万人;1985年发生在哥伦比亚鲁伊斯火山泥石流灾害,造成2.5万人死亡等。
记者:如何采取措施预防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发生?
陶庆法:要加强地质灾害调查,把灾害分布情况摸清楚。目前,我们已经对分布在山区、丘陵地区的1640个县进行了地质灾害初步调查,查出24万个地质灾害隐患点。但调查还是初步的,不全面,必须继续加强这项工作。
地质灾害隐蔽性强,不容易被发现,而且经常处在变化之中。某个山体昨天可能是稳定的,今天就不一定了。因为自然的力量就是风化、剥蚀,在重力作用下削高填低,无时无刻 搬迁避让,避开危险区是最好的方法。尤其是泥石流沟口和沟道地区要采取避让。工程治理很理要。如在上游修建拦挡坝,将泥石流一级一级拦住。还有修建跨越工程,在泥石流上方跨越通过;修建排导工程、防护工程等。群测群防很关键。对于大量搬不走、治不了的地质灾害,只能通过加强群测群防来预防。
对于地质灾害,防与不防,有准备没准备,有措施没措施是不一样的。以撤离来说,提前做了培训、预演,当地质灾害发生时,居民便知道往哪个地方撤离。反之,可能到处奔跑而闯进泥石流上游或下游区,丧失逃生机会。地质灾害的发生发展具有隐蔽性、突发性、多变性,加之人们对地质灾害规律的认识有限。因此要防上加防。就是采取综合防治,即搬迁、工程治理、群测群防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方法。
9、关注舟曲水土流失之上篇
来源:兰州晨报
http://www.gansudaily.com.cn/20051228/209/2005C28A01882017.htm
素有“陇上小江南”之称的甘南舟曲县向来以山清水秀闻名于世,滔滔白龙江横穿全县,宛如飘逸的哈达,穿林海,越深谷,为当地增色不少。然而,随着社会生产活动的加剧,舟曲县水土流失日趋严重,白龙江流域的自然生态环境发生了恶性变化,由此诱发的洪水、滑坡、泥石流灾害不断,严重威胁着当地居民的生存安全…… 暴洪:长年肆虐成灾水资源丰裕是舟曲县得天独厚的条件,白龙江、拱坝河、博峪河横贯县境南北,被当地群众誉为三条飘逸的哈达。然而,近年来每到汛期,三条河流河水暴涨,洪水冲出河堤、漫进村庄,洪涝灾害严重威胁着沿岸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今年“十一”长假期间,白龙江爆发了50年不遇的特大洪水,沿岸8个乡镇64个行政村6.36万人受灾,直接经济损失3025万元。“一江两河”频频暴发的洪灾让沿岸群众到了谈水色变的地步。
此外,冰雹和暴雨引发的局部山洪也侵扰着当地群众。据《舟曲县志》记载,1950年至1990年,舟曲境内有记载的较严重的雹灾、暴雨、山洪灾害多达23次,其中1970年6月的一次雹灾中,最大冰雹重约100克,农田受灾1.3万亩;1987年4月,全县有14个乡遭冰雹袭击,同时有十多个乡遭遇大暴雨,受损严重。当地群众说,天空中飘过一片云,就有可能带来暴雨、冰雹或山洪。滑坡:灾害全国罕见 凡到过舟曲的人都忘不了那里的地名:锁儿头、泄流坡、南峪、谢家坡等,记住它们不是因为那里风景秀丽,而是因为它们是一些闻名全国乃至世界的大危险滑坡地带。据统计,舟曲县共有滑坡隐患点43处,白龙江河谷是滑坡灾害分布最集中的地带,舟曲城区是全县滑坡危害最严重的地区,省道313线仅两河口至县城17公里的路段两侧就分布着13处灾害性滑坡,滑坡灾害点遍布全县22个乡的116个村社。如此密集且活动频繁的滑坡分布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属罕见。
记者了解到,滑坡灾害经常毁坏公路、桥梁,阻断交通,危害十分严重,一旦暴发,方圆很大区域都可能遭遇毁灭性的灾难。
1981年以来,泄流坡发生过8次大规模的滑坡,而1981年4月9日的山体大滑动,下移土石方3400万立方米,导致白龙江阻流,回水8公里,积水1300万立方米,形成自然水库,回水头到达县城以上,公路中断,淹没土地814亩,粮食损失18.42万公斤,房屋倒塌829间,受灾群众151户,直接经济损失151万元。此事还曾惊动了国务院,当时的甘肃省省长李登瀛亲临现场指挥,兰州军区某部出动两个工兵连,连续奋战20昼夜才排除了河道障碍,解除了险情。
近日泄流坡又出现了险情,山体裂开了好几个大缝隙。这里的山体常年蠕动,土质像豆腐一样松软,不断有碎土块从山上滑落下来。省道313线从坡前穿过,过往车辆路过此处时全部加速行驶,一刻也不敢停留。县上有关领导告诉记者,此处每天都有大量的碎土块滑落在路面上,每天早晨都要用推土机清理路面。
汽车沿省道313线行驶时,频频出现一块块由政府设立的滑坡群防点警示路碑,犹如一把把利剑高悬在当地人民的头上…… 泥石流:威胁无处不在与滑坡一样,泥石流灾害隐患点同样分布广泛,舟曲全县共有86处之多,白龙江河谷犹为集中,仅两河口至县城就有12条灾害性泥石流沟道,寨子沟、硝水沟、三眼峪沟和罗家峪沟等高频泥石流沟直接威胁着县城的安全。
在舟曲,泥石流冲毁公路、桥梁的事每年都有发生,三眼峪沟泥石流仅1978年、1989年和1992年三次暴发就造成842间房屋毁坏,死2人伤194人,近期还曾冲毁公路桥1座及县城内桥梁3座。舟曲有相当数量的耕地是群众从泥石流堆积扇上开垦出来的,群众修建的排导沟多不能满足泥石流排导要求,泥石流一旦暴发,耕地首当其冲。当地领导告诉记者,滑坡和泥石流是舟曲境内的两种主要山地灾害。这些灾害稳定性差,易发程度高,给当地人民的生命财产构成了严重威胁。据统计,近年来滑坡、泥石流灾害已造成15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2376.6万元。 文/图本报记者冯保阎世德
10、关注舟曲水土流失之下篇
来源:兰州晨报
http://www.gansudaily.com.cn/20051228/209/2005C28A01882017.htm
据《舟曲县志》记载:“舟曲山地,层峦叠嶂,万山皆翠……
50年代县境森林覆盖面大,山清水秀,生态环境平衡,空气清新湿润……以后由于大面积开荒、毁林,……水土流失严重”。如今,生活在白龙江畔的舟曲人民缘何频受洪水、滑坡和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侵扰呢?是地质构造因素,还是人类自身的原因直接导致和诱发了这些灾害?温床:地质构造本不稳定记者了解到,舟曲的地质构造本身就存在不稳定因素。舟曲地质历经燕山运动和喜马拉雅山造山运动,呈东南-西北隆起延伸,在长期挤压、扩张、褶皱和不断复合过程中,形成地质体不连续、不完整、不稳定,造成多期性断裂构造。如今舟曲境内山高沟深,地形起伏强烈,褶皱断裂发育,软岩分布广,岩体破碎。舟曲县水利局有关人员告诉记者,舟曲的地质山体构造本就十分松散,这是孕育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温床。 砍伐:生态环境超限破坏据史料记载,舟曲境内过去一直森林茂密,林木采伐始于明清时期,但真正造成破坏是近50年的事。
1958年“大跃进”时期,这里的森林资源遭受到掠夺性破坏。据统计,从1952年8月舟曲林业局成立到1990年,累计采伐森林189.75万亩,许多地方的森林成为残败的次生林。加上民用木材和乱砍滥伐、倒卖盗用,全县森林每年以10万立方米的速度减少,植被破坏严重,生态环境遭到超限度破坏。 开垦:严重破坏地质环境
记者同时了解到,当地农民大规模开垦坡地使舟曲的地质环境遭到严重破坏。
舟曲县政府有关领导告诉记者,舟曲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县,农业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89.1%,但耕地中川地仅有1.5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10.5%,如此单一的产业结构模式迫使农民通过开垦陡坡地增加土地面积而获得利益,近40年间,全县总播种面积从10.63万亩增加到了21.53万亩,平均每年增加2725亩。据了解,县内各乡40度以下的坡地如今已被大部分开垦。
有关领导感叹道,开垦坡地不仅严重破坏了植被,而且破坏了地质环境,开垦出的土地不仅未给当地群众带来经济效益,反而造成了大面积的水土流失,加剧了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发生、发展。 修路:开挖山体引发灾害
据了解,舟曲县解放前仅有县城到两河口的公路17公里,新中国成立后,修通拓宽了两河口至郎木寺的两郎公路,此后几年又基本修通了至各乡政府所在地的公路。
2002年,又将两郎公路拓宽至10米。
公路交通的长足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建设,但由于特殊的地质构造,修路需切坡削方、炸山开路,导致岩体松动、坡脚开挖,从而引发了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更“激活”了昔日的老滑坡。
县水利局调查分析后断定,省道313公路两侧灾害密集发育就与挖坡修路有极大的关系。另据介绍,由于地形所限,舟曲发育的滑坡体上大多有村民居住,如锁儿头滑坡、南山滑坡、南桥滑坡、中牌滑坡、谢家滑坡等,这里的居民大都存在水源短缺的问题,居民饮水、农田灌溉都需修建引水工程,渠道渗漏和农田、林地灌溉使地下水位上升,土体抗剪强度降低,导致滑坡变形失稳,从而引发灾害。据讲,1981年的泄流坡大滑坡就是由于坡上的居民灌溉时泄漏而引发的。反思:地质保护任道重远除特殊的地质构造外,人为破坏是舟曲县连年遭受多重自然灾害的主要原因。据《舟曲县志》记载及县上的调查材料显示,古代的舟曲虽因位于大断裂带上而曾发生过一些重大的自然灾害,但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真正频繁起来的记载始于民国以后,近年来更是几乎年年都要暴发。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越来越多的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已引起人们的警惕,当地群众的环境保护意识和防灾意识在逐渐增强,舟曲县也已被列为长江上游水土保持重点县,各级政府加大了那里的生态环境保护力度。据县领导介绍,该县目前已基本遏制了大规模的林木砍伐和坡地开垦。但记者了解到,如今舟曲县的水土流失已经非常严重,据统计,自1958年以来,白龙江流域生态环境发生恶性变化,全县现有水土流失面积1245平方公里(186.75万亩),占全县国土总面积的42%,其中耕地流失面积8.18万亩。
如何整治像泄流坡一样的滑坡地带已经成了世界性的难题。 文/图本报记者冯保阎世德
11、吉林化工桶事件新亚强自认无责:纯属意外天灾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2010年08月11日
http://green.sohu.com/20100811/n274134287.shtml
2010年8月3日中午,吉林省吉林市永吉经济开发区上海街20号,初亚军在四楼会议室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说:“我不认为我有任何责任,这是天灾,我能怎么办?”
初亚军是非国有控股企业新亚强生物化工有限公司的控制人,7月28日,新亚强公司和吉林众鑫集团的7138只化工桶被洪水冲入松花江,引起吉林市及松花江下游居民的恐慌,赖吉林省政府全力组织打捞,化工桶方得免大量流入国际性河流黑龙江。
这7138只化工桶中,有6064只从新亚强公司院内流出。
新亚强公司和吉林众鑫集团仅一墙之隔,洪水过后,两家公司之间,只剩下一堆烂泥和破砖。
化工桶事件发生后,多家媒体对新亚强有过报道,但8月3日初亚军对中国经济时报和瞭望东方周刊记者说,自己此前没有接受过其他任何媒体的采访。而众鑫集团,则所有媒体记者都不曾找到其负责人,永吉县委宣传部的一位女干部也说,众鑫公司里根本找不到人。
初亚军:纯属意外天灾
没料到这个地方会有这么大的洪灾,就当吉林倒霉,当我倒霉一回,初亚军对记者说。化工桶事件后,吉林市水文局表示,经测算,7月28日温德河的水位之高,为1600年来仅此一遇。
温德河,中国经济时报记者现场踏勘,是一条绕经永吉县城注入松花江的小河,即便洪水过后,其在新亚强公司附近的河床宽度,最宽处目测也仅十余米。但这条小河在7月28日涌出的洪流,不只卷走了7000多只化工桶,还摧垮了永吉县通往吉林市的交通枢纽温德河大桥。
记者发现,温德河绕经永吉经济开发区时,有一个拐弯,新亚强公司恰处于拐点,当河床已经容纳不下因一夜暴雨而急速高涨的大水后,水流漫出河道直接通过300米外的新亚强公司和吉林众鑫集团的厂区冲向低地。 “28日早晨6点我接到电话,说上游要泄洪,让做好准备,9点左右泄洪,7点零5分我赶到公司,看到地上漫点小水了,当时雨不大,我开车到靠近后墙的锅炉房边看情况,下车看才十分钟,水就涨得开不了车,到7点半,眼瞅着空桶漂走,太快了,根本来不及转移。”初亚军说,温德河是很小的河,怎么也想不到这么小的河会发这么大的水。
8点,初亚军看见产品桶和原料桶也都被洪水冲走,9点,公司围墙倒掉。通讯断绝,公司68人困守办公楼。直到下午3点,才偶然接通电话,吉林市区的一个朋友,是某银行行长,来电问,是不是你的桶?
自认不是企业责任
初亚军说,当时并没有想到打捞桶,人都顾不上,还在楼里等待救援。
我觉得,第一个提出打捞的干部,真的了不起,初亚军说,我都没有想到,觉得冲走就冲走了吧,算企业损失惨重,只能认了,那些原料桶密封很好,就算漂到海里也不会有事,产品桶本身没有污染,我当时觉得,也污染不了松花江。
直到下午5点,救援者将新亚强公司员工全部转移出去。第二天,洪水消退,新亚强公司组织员工找回460只桶。
这天,化工桶流入松花江,已经成为大事件。
初亚军指责媒体造谣:“有人说,公司已经被武警接管,王姓负责人被刑拘,连我的姓名都搞错了,实际上根本不是这回事。”
他认为,此番洪水来得突然,没有接到准确的预报和通知,不可能在一个小时内转移数千化工桶。
至于建厂,选址、安评、环评、验收,都有正规手续。他否认2006年9月环保部督查时对其作出的“未批先建”结论,称各项手续齐全。
而据南方周末报道,7月30日,国家环保部东北督查中心主任文毅曾向南方周末短信证实,“据省市环保部门查询,两个化工企业均有环评审批和环保‘三同时’验收手续”。
8月6日,中国经济时报记者在吉林省环保厅采访,该厅办公室主任拒绝就该事提供任何信息,称省委没发话不能接受采访。
水源地开发区越位招揽化工
除了新亚强、众鑫集团,中国经济时报记者8月5日发现开发区内还有吉林奥克化学有限公司、吉林市昌杰硅化学有限责任公司、吉林环通化工有限公司等化工企业。
依照“吉林永吉经济开发区”被批准为省级经济开发区时的产业定位,这些企业原本不应出现在这里。记者查询到这一开发区最早成立于1993年,原是永吉县城东开发区,在1998年被批准为省级经济开发区,当时批准的产业定位是:汽车零部件、机械加工、食品加工和新型建材。
但在招商广告上,开发区突破了产业定位,公布为:“生物医学科技、汽车汽配机电、农林牧渔、食品饮料化妆品。”并称:“永吉经济开发区自成立以来,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得到了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对事权进行了最大限度的下放。”
以“化妆品、生物医学科技”,经济开发区引进了多家“精细化工”企业,2006年,永吉县在5年计划中这样说到对化工产业的憧憬:“以开发区工业园区为重点,加强有机硅系列产品的开发、研制、生产,加快各种表面活性剂、工业助剂、环保系列化工产品、高分子分离系列产品的生产。大力引进和建设高性能、高附加值精细化工项目,加速精细化工的产业、资本聚集。到2010年,全县精细化工企业达到20户以上,年产值达到15亿元以上。”
由于永吉地处松花江上游水源地的地理位置,该县大力发展化工业的举措引起位于松花江畔的吉林市市民的不满。
对于该不满情绪,吉林市发改委副主任刘杰在8月5日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解释说,按道理永吉经济开发区内的化工企业确不应该存在,应该布局在吉林市的北部区域,而非现在吉林市南部上游永吉,将其纳入化工循环经济园区更合适,但尴尬的是,目前是省管县,永吉县的项目立项,不需要吉林市批准,直接找省里批准就可以。
该经济开发区实际上为入驻化工企业提供的服务项目之一,是极力排除来自上级环保部门的压力。
据报道,2006年环保部督查时指出开发区内企业属“未批先建”,有的企业缺乏环评手续,而督查组成员很快收到开发区官员送来的环评书,批复显示是两年前,红色印章却油漆未干。
新亚强公司综合部部长孙洪钧告诉记者,公司排放很低,污水经专业处理后排往十米外的污水处理厂,空气排放也一定是达标的。但孤榆树屯的村民告诉记者,污水处理厂,检查的时候一定会开,平时就没人能监督了,几家化工厂开的时候,空气中怪味很重。
12、"黄河十年行—生态考察"大型公益活动在京启动
来源:新浪环保 2010年08月11日
http://green.sina.com.cn/2010-08-11/150020875269.shtml
8月11日上午10点,“黄河十年行——生态考察”大型公益活动启动仪式在新浪网北京总部举行。启动仪式结束后,车队出发前往此次考察活动的第一站——山东省东营市,展开为期20天的黄河全流域生态考察之旅。
“黄河十年行——生态考察”活动由新浪网环保频道和绿家园志愿者协会共同发起,凤凰卫视、南方电视台、香港有线电视台、新京报、国家地理杂志等媒体共同对活动进行全程跟踪报道。
活动主办方希望通过此次从东营黄河入海口到青海黄河源头的全流域考察活动,提升公众对黄河的关注度,推动黄河保护与开发的科学化、透明化,从而影响黄河保护与开发的公共决策,并努力寻找沿河的经济开发与文化传承的发展之路。
绿家园志愿者协会召集人汪永晨首先介绍了活动的相关情况,她说:“黄河十年行活动计划用持续10年的时间,以客观真实的态度,用图片、文字、影像的方式,记录在经济发展和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下,黄河流域的自然生态和文化现状及变迁,并将考察掌握的第一手资料以新闻、专题、论坛、讲座、报告等形式传播给公众。”
汪永晨介绍说,本年度的黄河十年行活动,得到了以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教授尤联元为科考总顾问的多学科专家队伍的支持,涉及到的领域包括河流地貌、水资源、农业史与灾荒、人类学、生物多样性、河道治理。
新浪网新闻中心总监周晓鹏代表参加活动的媒体发言。发言中,周晓鹏强调了本次活动的意义,并表达了媒体对宣传和推广环保事业的关注。他介绍说,新浪环保频道在数次重大环境事件如紫金矿业事件、大连湾事故中已发挥出互联网媒体强大的宣传号召作用,此次作为“黄河十年行”活动的共同发起者将对活动全程进行专题报道,“新浪环保将与NGO及环保专业人士一道为保护母亲河和保护地球环境做出努力。”
环保专家代表尤联元老师对本次活动表示了极大的热情,作为资深黄河研究专家,他已有长达十几年的科考经历。尤联元老师在发言中强调了黄河对中国环境、对中华民族的重大意义,他说:“作为孕育了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每每发生断流、污染、洪水等问题,这些问题值得人们去思考和关注,黄河考察就是要发现和记录黄河流域水文和环境的现状和变化。”
13、广东、辽宁等五省八市首批试点发展低碳产业
来源:人民网环保 2010年08月11日
http://env.people.com.cn/GB/12406212.html
国家发改委10日公布,五省八市将首批开展发展低碳产业、建设低碳城市、倡导低碳生活的试点工作。未来将在这些试点省市建立低碳排放为特征的产业体系,并将制定支持低碳绿色发展的配套政策。
发改委表示,根据地方申报情况,统筹考虑各地方的工作基础和试点布局的代表性,确定了首批试点省市为:广东、辽宁、湖北、陕西、云南五省,以及和天津、重庆、深圳、厦门、杭州、南昌、贵阳、保定八市。
发改委指出,这些试点省市要加快建立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产业体系。试点地区要结合当地产业特色和发展战略,加快低碳技术创新,推进低碳技术研发、示范和产业化,积极运用低碳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发展低碳建筑、低碳交通,培育壮大节能环保、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此外,发改委强调,将在这些试点地区制定支持低碳绿色发展的配套政策。试点地区要发挥应对气候变化与节能环保、新能源发展、生态建设等方面的协同效应,积极探索有利于节能减排和低碳产业发展的体制机制,实行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目标责任制,探索有效的政府引导和经济激励政策,研究运用市场机制推动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目标的落实。(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14、武汉掀起湖泊保护热潮 千余志愿者沿湖巡查
来源:中国环境报2010-08-11
http://news.h2o-china.com/html/2010/08/671281491377_1.shtml
湖北省武汉市“爱我百湖”护湖志愿者大型公益活动近日全面启动,武汉市市长阮成发将一面印有“爱我百湖”字样的大旗递给了环保志愿者,市区40个主要湖泊所在城区的区长签下了护湖宣言,首批千名志愿者加入护湖行动。
为了配合《武汉市湖泊整治管理办法》颁布的实施,长江日报社、武汉市环保局、水务局、团市委等部门联手发起了此项活动,倡议广大市民宣传爱湖护湖理念,积极参与爱湖护湖活动,共建湖泊家园。
主办方还向社会征集并公布了“爱我百湖”行动LOGO,图案由武汉地图和大步向前跑的人组成,寓意“行动起来的武汉护湖人”。
活动基地设在汉口江滩,主办 方在一个月内征募了千余名志愿者,在对志愿者进行了专项培训后,分成40支护湖队,每支护湖队均有一名队长,志愿者将对市内40个主要湖泊进行巡查,发现湖泊填占和污染问题会及时向相关部门反映。
15、巢湖局部性蓝藻因降雨原因面积暂时缩小
来源: 新华网 2010年08月11日
http://news.xinhuanet.com/environment/2010-08/11/c_12434382.htm
新华网合肥8月11日电(记者蔡敏)记者从安徽省环保厅了解到,受湖区近期降雨因素影响,安徽巢湖局部性蓝藻集聚暂时性缩小。最新一期气象卫星遥感图片显示,8月9日,巢湖湖区共有约12平方公里蓝藻集聚,占巢湖总面积的1.54%,集中分布于西半湖东北部。
环保专家指出,由于晴热高温天气10日后再度恢复,加上巢湖湖区水质没有根本性改变,未来巢湖蓝藻仍然存在进一步暴发趋势。
8月9日巢湖水质监测结果显示,巢湖西半湖区总体水质状况为重度污染,东半湖区总体水质状况为中度污染。西半湖区水体总体呈中度富营养状态,东半湖区水体总体呈轻度富营养状态。全湖平均藻类密度为517.5万个/升。
安徽省环保厅水环境保护办公室有关负责人说,巢湖目前出现的是零星性蓝藻水华(同时满足藻类密度大于200万个/升,藻类覆盖面积比例小于10%两个条件)。
位于巢湖西半湖的合肥市针对近期蓝藻发生情况,已投入5艘捞藻船开展日常打捞,每日打捞藻水1000吨左右。因为合肥市已多年不从巢湖取饮用水,而东半湖尚未发生蓝藻明显聚集,巢湖沿岸群众饮水安全目前暂未受影响。
巢湖是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位于安徽省合肥、巢湖两市之间,流域面积13000平方公里,因湖呈鸟巢状而得名。由于湖岸崩塌、湿地破坏,加上湖区工业化、城市化发展,巢湖水质污染严重,一直是中国江河湖泊治理的重点之一。
16、广东3800平方公里海域严重污染 珠江口成排污口
来源:《南方日报》2010年08月11日
http://env.people.com.cn/GB/12408343.html
看不到尽头的水浮莲顺着水流漂向出海口。南方日报记者 吴伟洪 摄
生活废水直排、工业废水超标排放,广东近海成为一个巨大的接纳污水和污染物的垃圾场
南海海域污染数广东,广东污染数珠三角,广东沿海各大城市近岸海域都遭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一些工厂偷排偷放时有发生,因跨界污染责任难以厘清,导致多方扯皮、推诿,污染治理难上加难
编者按
珠江口生态监控区生态系统处于不健康状态,大亚湾生态监控区生态系统处于亚健康状态!2009年广东海域发生赤潮11次,累计面积近750平方公里!
广东海洋环境公报指出,多年的监测结果表明,我省近岸海域海洋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恶化的趋势未得到根本扭转,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一是近岸海域污染程度不断加重;二是珠江口等河口海域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三是陆源入海排污尚未得到有效控制;四是海洋灾害和污染事故对海洋环境的威胁依然存在。
海洋污染不是新问题,如何建设好海洋强省才是问题。作为沿海发达地区,广东的改革开放受益于海洋颇多,海洋大省名头颇响;珠三角土地吃紧,向海洋借力、发展海洋经济,海洋强省已开始规划,广东正致力于建设国家海洋综合开发试验区、全国海洋经济科学发展示范区。
从即日起,本报推出“广东海洋污染调查”专题报道,初衷不局限于重复描绘广东的海洋污染,而重在阐明海洋污染对经济、产业的影响,由此为广东建设国家海洋综合开发试验区、全国海洋经济科学发展示范区提出“隆中对”,提出海洋污染的新变化,以及对养殖业、旅游业、海洋生态等海洋产业的影响及对策。
8月1日南海开渔节,数以千万计的广东渔民在咸水歌和海螺号角声中随着数千艘大小渔船扬帆出海,开始了新一轮的耕海牧渔。
然而,渔民面对茫茫大海更多的是茫然无措,由海洋污染造成的渔业资源衰退是压在渔民们心头最沉重的石头。
“珠江口水浊了,我们要去更远的地方捕鱼,但要到哪里,看运气吧。”骄阳似火的7月底,在东莞虎门镇珠江入海口的渔船上,发黑的咸淡水交汇处在高温下散发出阵阵恶臭,51岁的渔民老梁无奈地向记者倾诉。
“广东渔业资源已持续多年衰退,几十年前丰产的珠江口附近渔场快要枯竭了,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华白海豚死亡增多,珊瑚等海洋生物退化,海洋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广东一位水产研究人士语气沉重地说。
所有这些现象的背后,折射出广东近海海洋环境污染的严重性。
源头
东莞母亲河变身污染源
沿着珠江入海口“洄游”,经过狮子洋,进入东莞境内的太平河,在这里或许可以寻觅到珠江口被污染的源头之一。
7月26日中午,东莞太平河的码头上,一阵阵燥热的风吹来,夹杂着腥臭味。上百艘来自新湾渔村的小渔船静静地停靠在这里,几个渔民围坐着打发闲懒的时光。
太平河是东莞东引运河虎门段的一部分,位于运河的最下游,连接狮子洋。
说起眼前这条太平河,土生土长的村民吴有发再熟悉不过,“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大家都可以在河里游泳,但现在有谁还敢在这样发黑的河水里洗洗脚?”
过去三十年,以东莞为代表的珠三角成了“世界工厂”的代名词,但令人头痛的污染问题也接踵而来。由于市政建设的缺失、排污管道建设的滞后,东莞23镇街的污水直接排入了东引运河,河水慢慢地变臭,淤泥慢慢地沉淀下来。
“一退潮,河岸边会露出发黑的淤泥,臭气熏天。有好事的村民专门拿竹竿量了一下淤泥的深度,最深处约1米。”吴有发说。
东莞环保局虎门分局局长王泰林介绍,今天东莞的人口已从上世纪60年代的不到100万人急遽膨胀到近1000万人,整个东莞大小企业多达5万家,虎门、长安、沙田、麻涌、厚街等工业名镇全是在东引运河的流域之内,污水排放量远超运河能接受的水平。
岁月令太平河不堪摧残,几十年后的东引运河变得令人唾弃。这条东莞的人工母亲河变成臭不堪闻的经历,佐证了珠三角近岸被大肆污染的严峻事实。
海域
广东10%近海中重度污染
东莞珠江入海口的污染仅仅是广东近海污染的一个典型。
从全国海域水质等级示意图上看,南海是严重污染海域面积仅次于东海的海域。南海海域污染程度数广东,广东污染程度数珠三角。可以说,广东沿海自西至东,沿海各大城市近岸海域都遭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2009年,在南海5220平方公里的严重污染海域面积中,广东省以3800平方公里占了大半。在广东长达4114公里、全国各省最长的大陆海岸线的中部,呈现出一大片红色标记,全国经济最活跃的广州、东莞、中山、珠海、深圳西部等珠江口近岸海域已经多年来受到严重污染。在经济欠发达的粤东、粤西地区,包括潮州柘林湾、汕头港、江门近岸、阳江北津港、茂名水东港、湛江港等大中城市近岸局部水域同样未幸免。
在粤东,受陆源排污和柘林湾大规模海水养殖自身污染影响,潮州柘林湾海域受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的严重污染,整个海湾已处于富营养化状态,结果是使这个老牌的水产养殖区“水质差,鱼难养”,鱼类病害增多,渔农养殖户收入总体一年不如一年。
《2009年广东省海洋环境质量公报》数据显示,全省近岸海域约有近半海水水质未达到清洁海域水质标准。“广东近海海域总面积中,有20%的海水受轻度以上污染,约有10%的海域水质处于中度污染和严重污染的状态。”长期关注广东海洋的知情人士披露。
监测
95个入海排污口近半超标
近年来,尽管广东海洋环境监测中心设定的超标排放入海排污口超标率,已从令人惊诧的62.9%下降到45.3%,但2009年95个被监测的入海排污口中仍有43个超标排放,入海排污依然是久治不愈。汕头、东莞等地,被监测的入海排污口已经是连续两年录得100%超标排放的“佳绩”。
记者在位于东莞沙田镇的丽海纺织印染有限公司附近调查发现,一根几十米高的烟囱,不停地向天空冒出浓烟,散发出一阵阵臭鸡蛋味;紧靠着该公司围墙的一条十多米宽的河涌上茂盛的水浮莲几乎覆盖了整个水面,走近一看才发现水浮莲底下全是暗黑色的污水,阵阵难闻的臭味扑面而来。
沙田丽海纺织印染有限公司是一家被广东省海洋环境公报连年曝光的工业废水入海排污口废水超标的企业,颇具讽刺意味的是,这家工厂所入驻的工业园,叫做东莞沙田丽海环保工业园。
沙田丽海纺织印染厂连年废水超标排放并不是一个特例。东莞市虎门镇沙角电厂排污口、东莞市东宝河入海口、东莞市虎门镇凤凰山入海口等都不是第一次入选“黑名单”。
生活废水直排、工业废水排污口超标排放、排污河超标排放……广东近海成为一个巨大的接纳污水和污染物的垃圾场。近六年的监测表明,珠江通过八大口门每年携带上百万吨的污染物入海,致使珠江口近岸海域严重污染。
2009年,珠三角沿岸海域接纳污水近50亿吨,粤东沿岸海域接纳12.11亿吨,粤西沿岸海域接纳0.80亿吨,与2008年相比,珠三角沿岸接纳污水增加1.57亿吨。
偷排
监管治理就像猫捉老鼠
广东海洋环境监测部门、广东环保部门联手监测和治理污染多年,为何广东海洋污染病症久治不愈?一些曾经曝光的企业排污超标问题为何屡禁不绝?
“由于污水治理成本较高,而违法成本低,导致一些工厂偷排偷放现象时有发生。”一位负责海洋环境监测的人士对记者说,监管就像猫捉老鼠,当监测人士来采样的时候,工厂会开动污水处理装置,但等监测人士一走,污水处理装置就关停了,“我们不可能有那么大的力量时时刻刻紧盯着一个企业啊。”
河海污染因跨界污染、责任难以厘清导致多方扯皮、推诿,是致使污染治理难上加难的另一原因。深圳和东莞的界河———东宝河污染堪称老大难的典型。
东宝河是深圳和东莞的界河,沿岸工厂林立且村镇众多,工业废水和生活废水常年未经任何处理,就直接汇入珠江口交椅湾海域,多年来水体污染严重,水体常年发黑发臭,水质常年处于劣四类状态。
广东近岸污染问题也凸显了广东污水处理厂建设的滞后。一位长期关注广东水质污染的专家对记者说,“一些企业排污口超标,多次曝光后依然若无其事,能否罚到其破产?有的城市,超标排污口居然出现在污水处理厂,这种情况该如何执法,值得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
记者手记
海洋治污重资更需重典
走马珠江口,最大的感受是触目惊心。黑水横流、恶臭熏天,广东母亲河珠江以及人类未来的家园海洋饱受摧残。
过去几十年,西方国家在工业化时代走过了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西方的经验本可借鉴,不幸的是,过去30年,只注重GDP不注重环保、粗放式发展的广东也正重复这条老路。
近几年来,环保部门对水质污染处理不能说不重视,但相比投入治水的巨资而言,可谓收效甚微。广州是为亚运会举办投入重资治水,市内各大河涌水质虽有改善,但离河涌戏水的目标尚远。同样,去年东莞治理东引运河,一掷就是80亿元,虽然运河水质有所改善,但长期效果如何还有待观察。这足以从一方面佐证了治理之难。无怪乎,东莞虎门镇环保局局长王泰林感叹道:先污染,后治理,难!西方的经验证明,无论是空气污染,还是水质污染,污染容易,治理难,清洁的江海如果用50年就可变黑,但可能花上100年时间也未必能还其清洁。
广东近几年来已耗巨资建设人工鱼礁、建设海底牧场,这固然是挽救海洋生态的有效措施。不过,有关环境监测表明,海洋污染最大的根源在于陆源污染的无节制的超标排放,如果地方政府不坚决执行对产业升级转型,污水超标排放避免不了,如果没有对陆源污染超标排放有效的“堵”,海洋污染不可能抑制。靠海吃海的粗放式发展方式可休矣,但治理虽难各方却仍需努力。□南方日报记者 苏稻香 吴少敏
17、48国汇《2009年气候状况报告》 变暖有了新证据
来源:文汇报 2010年08月11日
http://env.people.com.cn/GB/12405025.html
“过去30年里,每十年都比前十年明显变暖。2000年以来的十年成为有历史记录以来最热的十年。”
“在变暖的气候模式中,仍会出现一些较冷的时间段。但作为一个整体,全球气候在最近30年里一直沿着持续变暖的趋势发展。”
“过去半个世纪里,在地球变暖过程中,90%的热量都进入了海洋。”
“过去15年里,海平面每年大约上升1/8英寸,该速度是上个世纪的两倍。”
全球气候正在变暖又添力证:美国国家海洋及大气管理局(NOAA)7月28日公布的一份报告指出,根据全球十大气象衡量指标,地球在这50年间变得愈来愈热,尤以近10年为甚。报告指出,自1980年起,每个十年的气温都较上个十年平均上升0.2华氏度,如此地球温度50年来上升了1华氏度(0.56摄氏度)。专家称,乍看升幅细微,但已足令冰川和海冰持续融化,豪雨频密,热浪迭至。
为使读者了解该报告的大致内容,我们编译了相关材料,并请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特别顾问丁一汇院士就此作出解读。 ——编者
【1】 【2】 【3】 【4】
18、特稿:严重自然灾害全球肆虐 极端天气警示人类
来源:中国新闻网2010年08月10日 李洋
http://www.chinanews.com.cn/gj/2010/08-10/2459039.shtml
目前遇难人数已增至702人的舟曲特大洪水泥石流灾害引起国际广泛关注,与此同时,世界各地也在遭受着极端天气带来的各种灾害。洪灾重创中国、巴基斯坦及欧洲多国,旱灾则袭击了俄罗斯和非洲多国;中国、美国等北半球多国遭遇历史罕见酷热,而南半球多国则面临罕见低温。
入汛以来,中国多地遭遇严重洪涝灾害,是近20年以来仅次于1991年和1998年的重灾年份。据官方统计,灾害已造成全国2亿人(次)受灾,1454人死亡,669人失踪,因灾直接经济损失2751亿元。
7月下旬以来,巴基斯坦因洪水和暴雨引发的各种灾害造成的死亡人数达1200余人,而联合国方面估计,洪水已造成巴1500多万人受灾,400多万人无家可归。
而在俄罗斯,森林大火导致的烟雾连续3周笼罩首都莫斯科,已导致50多人死亡。俄罗斯遭遇数十年最严重的干旱,俄总理普京9日称,俄粮食产量同比减产三分之一,政府不会很快取消粮食出口禁令。
俄粮食减产令世界谷物市场产生恐慌,并推动小麦价格以30多年来最快的速度上涨,令人担忧不久的未来可能发生新的粮食危机。
极端天气已经深刻影响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昭示人们对待气候变化和环境保护等问题上需要有所作为。但有科学家也认为,很难将个别的极端天气现象归咎于人类。
世界气象组织(WMO)预计,今年将成为19世纪中叶可靠气温记录诞生以来全球最热的一年。
WMO官员称,莫斯科8月初的气温达到40摄氏度,一举打破130年来的历史纪录;而巴基斯坦今年的洪灾规模则“闻所未闻”。
分析人士指出,洪灾等自然灾害发生的数量已经比1980年增加了两倍。而过去一个多月来,亚洲和欧洲多国几乎同时遭遇洪水等灾害袭击,在历史上极为罕见。
不少专家认为,当前频繁发生的自然灾害与气候变化有关,相关预测也与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得出的结论基本一致。
WMO发布的报告还认为,今年“拉尼娜”现象可能逐渐增强,表示全球性的气候异常可能会持续。“拉尼娜”现象是指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海水大范围持续异常变冷,同时伴有全球性气候混乱。
面对日益严重的自然灾害,除了找到灾害频发的成因,建立一套有效的灾害应对机制,展开必要的国际合作,是各国当前面临的迫切任务之一。
由于气候变化带来的一系列挑战,各国也要加紧有关谈判进程,争取在今年底举行的墨西哥坎昆气候峰会上有所突破。完
19、长江日报:食品安全环境需不断审视
来源:《长江日报》2010年08月11日 刘敏
http://opinion.people.com.cn/GB/12406815.html
“奶粉疑致婴儿性早熟”引发人们高度关注。此前,北京、武汉、山东等地均有饮用奶粉的婴儿出现性早熟症状,疑因奶粉中添加激素所致。目前农业部已向相关省份提供检测激素的方法,国家相关部门也正在对市场上的牛奶激素含量进行调查。
奶制品领域曾发生过三聚氰胺事件,本次事件则将激素问题推向公开关注层面。激素是不允许添加到奶粉中的,但在此之前,国家标准并没有激素检测项目,也无相应检测标准。也就是说,奶制品中是否添加了激素,在哪个环节添加的,假如没有,又该如何确定,很难说受到了足够关注,公众也无从了解相关信息。
在有权威结果之前,并不能断定婴儿性早熟症状就是奶粉所致。圣元方面公开否认有添加任何激素的行为,大多数专家也认为,在奶粉生产环节添加激素的可能性不大,因为对奶企毫无商业价值。但是,不能排除奶源环节。比如为了催奶,饲养员会在奶牛饲料中添加激素,此外如牧场环境、环境污染等都有可能导致激素添加。
更进一步说,从饲养奶牛,到制成奶制品摆在货架上,这中间是一条长长的食物链、生产流通链和监管链,即便奶粉企业这一环“过关”,其他环节是否足够安全可靠,仍然需要受到检视。
一个事件总会有结束的时候,但食品安全领域存在的问题并不就此消失。从这起事件出发,人们很容易联想,激素会不会出现在别的食品中?各种食品中的添加剂,即便是那些被认为是必要的添加剂,是不是足够安全,人吃了没事?任何一种食品背后的出产链条,以及整个食品安全体系,是不是都无懈可击,能够持续提供安全保障?
食品中含有人工化学成分,是工业社会不可避免的现象。比如为了满足大量需求,鸡鸭鱼肉需要通过人工饲料催长、催肥;为了适应长途运输,一些食品中需要添加防腐剂,而为了有“卖相”,又可能添加增色剂等化学物质。
可以说,现代人处于一个工业食品时代。但是大米中不能添加老鼠屎,牛奶中不能添加三聚氰胺和激素,豇豆里不能添加胺硫磷,鸭蛋里不能添加苏丹红,即便它们没有列入检测,在哪个时代也都不是可以容许发生的。
食品也好,玩具也好,产品摆在货架上,表明它是检测合格、符合标准的,这也是一般的判断标准。然而,产品是否合格,严格来讲,还不能与是否对人体无害划等号。标准有高低,安全性自然有不同。另一方面,对人体有害的因素未必都列入了标准和检测项目,正如本次事件所清楚表明的,激素不是常规检测项目,添加激素的食品可能是合格的,但对人体有害。三聚氰胺事件也有同样情形。
现在激素开始被检测,这是临时的应急动作,今后是否被纳入常规检测,还不确定。人们循此很自然想到,是否还会有其他未列入检测项目而对人体有害的添加物?我们需要明确的是,不能再让突破想象的食品添加行为不断发生,产品安全体系必须是可靠有效的。
20、广东平远土地遭破坏性开发 水土流失或致山洪
来源:南方日报2010年08月11日
http://news.sina.com.cn/c/sd/2010-08-11/122120874400.shtml
平远县仁居镇易地开发的耕地土质疏松,经过大雨的冲刷,黄泥水已经冲开众多深邃的沟壑。胡念飞摄
在Google卫星地图上输入“平远县仁居镇”,搜索的结果令人震惊:几块白色区域,犹如数个伤疤,侵蚀着绿色的卫星图。
“那是易地开发影响最为严重的区域!”一位熟知情况的平远县政府官员向记者透露。
南方日报记者在调查中发现,近年来,平远大力发展易地开发项目过程中,仍然存在毁林开荒,开发山地坡度超过二十五度等现象。更为严重的是,由于管理不善,水土流失的问题突出。在一些地区,非法开采稀土与易地开发连成一片,大面积山地裸露,任凭风吹雨打。
每当下大雨的时候,光秃的山地上流下大量的淤泥,将山脚的农作物冲埋。让村民更为焦虑的是,山洪随时都有可能冲掉山脚的房屋。
开发变成数字游戏
毁林开荒、坡度超标、水土流失,平远易地开发遭到人为异化
“千亩山林却变成了现在的样子!”平远县热柘镇升平村的李光(化名)叹息地告诉记者,村里的1000亩山林,原本长满了杉树和松树,然而,在过去两年时间里全部在易地开发项目中遭到砍伐。
记者在升平村易地开发补充的耕地看到,上千亩耕地已经没有任何树木,陡峭的山地被开发成一层一层的梯田,每层梯田间还建有通道。在裸露的黄泥间,留下许多被雨水冲刷后形成的沟壑。在山脚下有一口水塘,下雨时,山上流下的黄泥填满其中。
“这原本是良田,因为水土流失无法耕种,自然形成了水塘。”李光说,让大部分升平村村民感到不满的是,每当下大雨的时候,山上疏松的泥土随山洪水顺流而下,使大部分农田被泥浆覆盖,在受影响的三个村的中,仅升平村的农田就有三四十亩。
在平远县仁居镇飞龙村,站在易地开发的最高山地向下眺望,大片山林已经光秃,山脚大量的农田被易地开发补充的耕地包围,有些开发的耕地甚至没有种任何树木。
“这坡度根本不止25度,甚至都有60度了!”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官员批评说。
而在高高的山地上,易地开发的耕地土质疏松,经过大雨的冲刷,黄泥水已经冲开众多深邃的沟壑,“一旦下大雨,黄泥水爆发,对生态的影响非常严重。”
“这简直是数字游戏!”这是村民对易地开发补充耕地项目的印象。而熟悉情况的平远县官员则分析,在易地开发项目中,政府和开发商的目的是为了拿上面的补贴,只在重点参观的地方做好了开发与保护的工作,而其它地方的环境保护问题则被忽视。
滥采稀土加剧裂伤
稀土矿区与易地开发连成一片,光秃秃的山头成了一块难以医治的“伤疤”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平远县疯狂的开采稀土行为,使稀土区域与易地开发区域连成一片,水土流失雪上加霜。
在仁居镇黄畲村,稀土遭到疯狂的开采,原本是翠绿的山林,如今只剩下成片黄土。而就在稀土矿区周围,大量的山地被用作易地开发。当地群众向记者透露说,每到大雨,山洪暴发的时候,大量黄泥淤积在仁居河,导致仁居河河床提高近2米。
让当地村民感到不解的是,当地政府在黄畲村的路口还挂出了“保护稀土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标语,但现实的情况是,稀土虽然停止开采,但山已难以复绿,水土流失隐患仍在。
事实上,Google卫星图上显示的仁居镇最大的“伤疤”就在这个稀土矿与易地开发相连的地方。让人感到担忧的是,“伤疤”仍然没有愈合的迹象,甚至,不远处的另一个“伤疤”也正在扩散。
在仁居镇社南村,易地开发已经让大片山林失去容颜。记者循着已经易地开发的山地向上攀爬,在山的对面,一辆推土机正在将山上挖开的泥土向山下的农田倾泻,山上大约有8个大洗矿池正在洗稀土。远远望去,由于大量开采稀土,山上已经产生巨大的矿洞。
由于山的地势较高,因此,在山脚的路边很难发现上面是在开采稀土。记者在山脚路边发现,山口已经有人把守,并对路过的行人非常警惕。
有专家指出,当泥土大量流失后,植物将难以生长,在烈日和大风等自然因素的影响下,山地会有荒漠化的危险。
水土流失后的山洪隐患
土地越种越瘦,许多地方陷入“越穷越垦、越垦越穷”的恶性循环
“这肯定会造成类似于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情况严重的话,甚至会越来越厉害!”广州地理研究所研究员陈朝辉认为,当稀土矿区与易地开发区连成一片的时候,随着矿山开发强度的加大,到处堆积的泥土会更加堵塞河流,加剧洪涝灾害,甚至造成具有长期影响性的环境污染。
陈朝辉说,将好的森林、生态林地或者原生林开垦成梯田,肯定存在水土流失隐患。而现实是,很多林地被合法地破坏掉,“一旦发生泥石流、崩岗等灾害,这种破坏将不可逆转。”
资料显示,过去的“十五”期间,广东开发建设项目导致年均水土流失面积2200平方公里,年均水土流失总量高达1.37亿吨,广东也由此被披上了“水土流失大省”的称号。在水土流失逐年严重的背后,是近年来,每逢南方雨季,山洪、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频频出现。
对于采矿加剧水土流失的问题,陈朝辉认为,目前的形势是,政府和矿主都是既得利益者,农民处于弱势地位,每当环境遭到破坏的时候,只能由政府来埋单,生态恢复进展缓慢。因此,最好的方法是要一边开发,一边做好水土保持。
当然,从根本上解决山洪暴发隐患的方法是,在易地开发补充耕地之前,要对项目的可行性进行充分的论证,甚至进行不断地听证。
“现在广东不少的山区,水土流失都比较厉害。”陈朝辉呼吁说,“社会各方一定要达成水土流失对生态破坏的共识:山穷,水穷,人穷,相互之间甚至会恶性循环!”
也就是说,在水土流失作用下,土地越种越瘦,许多地方陷入“越穷越垦、越垦越穷”的恶性循环。
■名词解释
易地开发是易地开发补充耕地的简称,是指耕地后备资源匮乏的市、县(区),因非农业建设占用耕地数量较大,在本行政区域内无法实现年度非农业建设项目耕地占补平衡,采取有偿办法,委托耕地后备资源较丰富的地区代为开发补充耕地,做到先补后占的行为。
■南方日报记者胡念飞
见习记者汤凯锋
实习生周豫熊伟强梅州平远报道
21、须对全国地质灾害隐患“过筛子”
来源:新京报 2010-08-11
http://epaper.bjnews.com.cn/html/2010-08/11/content_135679.htm?div=-1
国土资源部部长徐绍史分析舟曲泥石流成因时,特别谈到地质灾害自有的特征,比如隐蔽性、突发性、破坏性,也是此次泥石流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一个重要原因。由于有些地方植被茂密,不易觉察植被下面地质结构的危险性,所以有三分之一的地质灾害地点处于我们的监控之外。“有一句话说地质灾害防不胜防,但我想强调的是我们要防上加防。”徐绍史说。
地质灾害防不胜防,“我们要防上加防”,这句话对于全国很多地方来说,具有现实意义。各地应该从舟曲泥石流事件中充分认识到地质灾害的巨大破坏性与危害性,所以,有关部门立刻行动起来,与民众一起对各类地质灾害隐患进行普查,乃当务之急。
虽然,地质灾害有其隐蔽性、突发性的特点,而且有大量的地质灾害隐患处在监控之外,但是,只要能够真正实现“防上加防”的理念,不遗余力建立周密的地质灾害的监控和预防机制,也能够将地质灾害造成的破坏降到最低。
汛期尚未过去,对全国而言仍然处于一年之中地质灾害高发的时期。此刻,预防地质灾害的最大敌人是政府与民众思想上的麻痹大意。或许,有很多地方政府仍未对地质灾害隐患足够重视,而很多民众也认为地质灾害与己无关。
8月9日,北京市气象台相关人士介绍,北京是发生地质灾害较多的城市。目前统计显示,全市存在发生地面沉降、泥石流、地面塌陷、滑坡等各类地质灾害的隐患地区超过500处。其中受到地质灾害威胁的村落达200多个,18个风景区位于地质灾害高发带中。这实际上意味着,受到地质灾害威胁的不只是那些山区的居民,而且也包括那些景点的游客。这种表态无疑值得肯定,其不是“危言耸听”,而是体现出了一种忧患意识。只有意识到危险的存在,政府和民众才会积极行动起来去“防上加防”。
防治地质灾害是政府的事,也是民众自己的事。全国范围的排查不可能只靠有限的几个政府部门人员,所以,如何调动民众的积极性也是要考虑的问题。民众对自己居住地的地质灾害隐患最知情,他们的信息也往往非常有价值。政府应鼓励和引导住在山区的村民看看房前屋后,查查居住地附近有无地质灾害的隐患。发现隐患能够迅速报告政府部门,而政府部门要迅速查看,积极回应民众反映的问题———如此,使得政府与民众形成良好的互动。
更重要的是,面对如此之多的地质灾害隐患,政府应该建立起以基层民众为主体的地质灾害监控、报告、勘察与应急机制。让这个机制一旦遇到极端天气,就能够自动运作,及时发现并转移民众,从而将危害降到最低。
据悉,截止到9月底主汛期结束前,北京市国土资源局要求各个分局结合汛情变化、气象预报等因素,对各类地质灾害隐患进行一次全面再排查。这非常必要。事实上,国土部也建议,进一步开展地质灾害调查、普查、排查等基础性工作。这些基础性的工作实质上已经不能再等。
当然,有关方面更应该着眼长远,致力于解决目前地质灾害防治机制中的一些棘手问题。这需要加大政府投入和配备专业的管理人员。一个有着充沛资金支持和专业素质的地质灾害防治体系,必能够大大降低地质灾害的危害,也真正能有效地做到“防上加防”。
22、一条新坝83处坑藏了多少腐败?
来源:新京报 2010-08-11
http://epaper.bjnews.com.cn/html/2010-08/11/content_135663.htm?div=-1
在黄河公铁两用桥西不远处的黄河北岸,有一条“双井控导工程”大坝。这条防洪大坝建成刚两个月,但前几天一场中雨过后,两公里新建大坝现83处大坑沟壑。一位村支书指着大坝上的沟壑说:“如这条大坝被大雨冲毁或被黄河洪水穿透,黄河滩地仅原阳县就有7个乡22万多人的生命和财产会受到严重威胁”。(8月10日《大河报》)
村支书的话并非危言耸听,我们已经见过无数次溃坝和决口的灾难导致的可怕结果。“两公里83处大坑沟壑”,保护7个乡22万多人生命和财产免受洪灾的,竟然是这样一条千疮百孔、不堪中雨一淋的大坝,更让人瞠目结舌的是,大坝刚建成两个月!
中雨淋坏大坝可见大坝之烂,但又不得不感谢这场中雨,让这个豆腐渣工程提前暴露了,有惊无险。虽然这样的豆腐渣工程并未溃坝和造成损失,但出问题是早晚的事。监管部门应该以中雨淋出的问题,顺藤摸瓜调查追责了。
从村民的描述看,这个工程起码存在三大问题:其一,工程被某单位夺标后,违法层层转包,层层剥利;其二,偷工减料,工程质量存在严重问题,按要求大坝必须用黏土,可施工方为省钱,就地取黄沙土;其三,骗取国家资金,让村里出具假证明说取黏土毁坏了300亩庄稼,骗了国家26万元。
虽然这只是村干部单方面的爆料,具体问题还要监管部门的调查,但从“一场中雨让大坝两公里现83处坑”的现实看,工程存在严重质量问题无疑。前段时间,最高人民检察院曾透露过“几乎在每一起群体性事件和重大责任事故中都有腐败的影子”。照此,这样严重的工程质量问题,背后必有腐败,到底工程怎样被违法转包,怎样偷工减料,又是怎样骗取国家资金,还有哪些单位、哪些人卷入了腐败,需要监管部门马上严查追责。
让人不安的是,这么严重的工程质量问题,并不是监理单位在监理过程、验收单位验收时发现的,而是村民发现的,村民在雨后发现大坝问题后,都不敢在村里住了。应该说,中雨轻易能淋出的问题,比如未用黏土而用黄土,监理单位和验收单位如果负一点儿责任,应该不难发现。可就是这样让村民吓得“不敢在村里住”的工程,却轻易骗过了监理和验收的眼睛。这背后,到底隐藏着多少腐败交易?请快快调查吧! □曹林(编辑)
23、大公报:霍金地球毁灭论值得重视 保护环境刻不容缓
来源:中新网2010年08月11日
http://news.ifeng.com/world/detail_2010_08/11/1928364_0.shtml
中新网8月11日电 香港《大公报》11日刊文说,著名物理学家霍金日前曝出惊人言论,称地球将在200年内毁灭。人们必须要明白保护地球环境已刻不容缓。
文章摘编如下:
著名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日前在接受美国著名知识分子视频共享网站“Big Think”访谈时,再曝惊人言论,称地球将在200年内毁灭,而人类要想继续存活只有一条路:移民外星球。
人类从来不缺乏预言家,末世论也不是霍金的独家发明,东西方不同民族的文化传统中都有。如16世纪法国奇人诺查丹玛斯预言“1999年恐怖魔王从天而降”,后来不攻自破;更神秘如玛雅预言“2010末日”,还有彗星撞地球之说,瘟疫蔓延之说。
但是,霍金归结出来的原因却是最有说服力的,指出毁灭源自于“人类基因中携带的‘自私、贪婪’的遗传密码,对于地球的掠夺日盛”。
气候极端异常
国土资源部最新报告指出,今年,中国气候极端异常,部分地区前旱后雨,瞬时暴雨,持续强降雨,导致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多发频发群发。
其它国家也极端天气不断。年初,北半球受到强烈寒流和创纪录的大雪侵袭,从韩国到俄罗斯,从西欧到美国大平原,都有酷寒和暴雪,赤道地带和南半球则是暴雨不断,造成肯尼亚、澳大利亚和巴西发生洪水和泥石流。邻国巴基斯坦大水灾的灾情,比2004年印度洋大海啸、2005年巴基斯坦地震和今年1月的海地地震,都来得严重,受灾人数达1380万,造成超过1600人死亡,200万人无家可归。
早在战国时,《孟子·公孙丑》中便有“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的警示。可惜的是,善于预言的同时,人类演绎了贪婪的极致,也掉进了麻木的深渊,任何呼吁和宣教似乎都显得苍白无力,只有恐怖的灾难让人痛彻心扉。这简直成了一个怪圈,至今找不到自我救赎之术。
保护地球环境
按照科学推算,地球年龄约为46亿年,在地质历史上,地球的气候发生过显著的变化。大约在1万年前,最后一次冰河期结束,地球的气候相对稳定在当前人类习以为常的状态,现代人类成型并逐渐发展。可进入工业时代以后,人类对地球资源掠夺式的开发、天然植被的大面积破坏、空气和水资源的污染,造成了地球环境的严重改变,气候变化异常,干旱、暴雨、泥石流、沙尘暴等自然灾害增多。
残酷的灾难面前,我们仍然有充分的理由相信:2012年过后,地球还会是好好的。但是,我们必须要明白保护地球环境已经刻不容缓。保护地球环境,向低碳生活靠近,顺应自然发展,使地球环境逐步走上自我修复、良性发展的轨道。只有这样,我们人类和地球上的生命才能长存,避免毁灭的厄运。(李千帆)
特别关注:
想要看更多的环境信息,请点击下面网址:
绿家园记者沙龙网:http://www.greensos.cn
绿家园记者沙龙英文网:http://eng.greensos.cn
绿家园新地址:东城区炮局胡同二条 21号
绿家园电话: 010-84039930已经恢复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