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7-15
七月十五日绿家园江河信息导读: (编辑:丽英)
南方暴雨特别关注:
1、央视: 国土部:上半年地质灾害数量是去年同期近10倍
http://news.qq.com/a/20100715/000005.htm
2、中国新闻网: 长江下游沿江潮位继续上涨 太湖现超警戒水位
http://news.qq.com/a/20100715/001843.htm
3、新华网: 今年以来中国洪灾直接经济损失1202亿元
http://news.qq.com/a/20100715/001881.htm
紫金矿业污染事件专题报道:
4、南方周末: 紫金矿业深陷环保原罪 记者还原“污染门”真相
http://news.h2o-china.com/html/2010/07/671279162733_1.shtml
5、第一财经日报: 谁在放纵紫金矿业屡次污染?
http://green.sohu.com/20100715/n273521022.shtml
6、财新网: 紫金矿业污染事件频发的N个问号
http://news.h2o-china.com/html/2010/07/61279172553_1.shtml
7、21世纪网: 环保部称紫金矿业污染事件重大 证监会开查
http://www.21cbh.com/HTML/2010-7-15/wMMDAwMDE4NzAwMA.html?source=hp&position=breaking_news
8、经济观察网: 福建环保厅 紫金矿业污染系降雨致防渗膜开裂
http://green.news.qq.com/a/20100715/000657.htm
9、中国环境报: 紫金矿业污水池渗漏思考:环境信息公开一缺三怕
http://green.sohu.com/20100715/n273523975.shtml
10、中国环境报: 紫金矿业污染案 责任主要归于自然灾害?
http://green.sohu.com/20100715/n273523931.shtml
11、广州日报: 南都社论:紫金矿业将民众利益置于何地
http://news.sina.com.cn/pl/2010-07-15/050020680985.shtml
12、人民日报: 人民时评:高污染风险行业没有“小问题”
http://env.people.com.cn/GB/12148785.html
环境资讯:
13、财新网: 环保部要求公开上市企业环保核查信息
http://green.news.qq.com/a/20100715/000473.htm
14、新华网: 联合国环境署:全球红树林面积迅速缩减
http://news.yuanlin.com/detail/2010715/67230.htm
15、证券日报: 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准入令 吓退高污染小钢铁企业
http://green.sohu.com/20100715/n273525732.shtml
16、中国环境报: 潘岳强调: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维护公众环境权益
http://env.people.com.cn/GB/12152295.html
地方信息:
17、新华网: 山东11市重点污染河流达标 5河流断面超标严重被通报
http://news.xinhuanet.com/environment/2010-07/14/c_111953483.htm
环保漫笔:
18、浙江日报: 把生命交给河流和沙滩:在墨西哥感受江河
http://www.zjol.com.cn/05gotrip/system/2010/07/13/016756441.shtml
污染信息:
19、现代快报: 南京船舶相撞发生漏油污染附近千余平米江面
http://env.people.com.cn/GB/12149076.html
低碳话题:
20、中国经济时报: 低碳发展:坎昆接力棒
http://www.cet.com.cn/20100715/j2.htm
气候变化:
21、中国经济时报: 关于气候变暖的三个话题
http://www.cet.com.cn/20100715/j3.htm
深度报道:
22、南国都市报: 三亚“喊渴”背后的思考
http://news.h2o-china.com/html/2010/07/671279158827_1.shtml
环境时评:
23、中国青年报: 有多少城市可以揭开盖子来看看
http://env.people.com.cn/GB/12153228.html
24、燕赵晚报: 千年排水工程与天灾“N年不遇”
http://env.people.com.cn/GB/12153226.html
25、新京报: 拯救河流湖泊 保卫生态家园
http://blog.bjnews.com.cn/space.php?uid=28688&do=thread&id=12180
26、中国环境报: 违规项目成为4A级景区?
http://www.cenews.com.cn/xwzx/gd/qt/201007/t20100714_661632.html
特别关注:
想要看更多的环境信息,请点击下面网址:
绿家园记者沙龙网:http://www.greensos.cn
绿家园记者沙龙英文网:http://eng.greensos.cn
绿家园办公室电话自7月7日起变更为010-59471331 望大家更新
1、国土部:上半年地质灾害数量是去年同期近10倍
来源:央视2010年07月15日
http://news.qq.com/a/20100715/000005.htm
《新闻1+1》2010年7月14日播出——地质灾害:既是天灾,也有人祸!
主持人(董倩):
欢迎收看《新闻1+1》。
今年的1月到6月,在全国范围内地质灾害发生的件数同比增长932%,这是一个巨幅增长的数字,而且这个数字还没有停止的迹象。因为就在昨天凌晨的4点,在云南省的一个镇子里面就突然发生了泥石流,到现在造成了17人死亡,28人失踪,我们先来关注一下这件事情。
(播放短片)
字幕提示:
7月14日凌晨,受灾群众安置点。
彭玉英(受灾村民):
对,爬到电杆上,等到有人说可以了,有人有电筒,我才慢慢地走出来。
解说:
昨天的山洪彭玉英死里逃生,但是她的丈夫以及其他四位亲人却都被洪水卷走,至今不知生死。在昨天的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中,1200多人受伤,17人死亡,还有28人失踪。当记者辗转10个小时赶到现场时,昔日美丽的小镇已经面目全非。
隋笑梅(本台记者):
大家看,这儿原本应该是一条街道,而且是昨天武警官兵已经清理出来的街道,但是昨天晚上这条河的上游下了一场雨,把这个河道的水的流量又增加了一倍。
就在这个后面的白墙旁边曾经是小河镇的地税所,现在这个房子整个就被水冲走了。
解说:
山洪瞬间摧毁了金沙江畔的这个小镇,被冲毁的小河镇富民街是一个典型的云南山区集镇,街道依山临江而建,是周围村民定期赶集的重要场所。7月13号凌晨的4点10分,多日的强降雨演变成一场突如其来的山洪。当时,镇上大多数村民还在熟睡中。
周大明(受灾村民):
反正就是几秒钟的时间。
石文慧(周大明的妻子):
当时想着都没办法,根本出不来了。
曾庆平(受灾村民):
我哥、我嫂子、我侄儿,三个人都已经不在了。
解说:
128间房屋、32辆摩托车、8辆汽车、80余间店面,经济上的损失还可以挣回来,但是逝去的亲人却是永远的折磨。
今天下午,很多人还在河岸边守候,等待失踪亲人的消息,他们对记者说,就算亲人去世,也一定要好好办一个葬礼,这样活着的人才能踏踏实实地活下去。据当地气象部门预测,明晚小河镇还将迎来一次降雨。
就在云南巧家县小河镇的居民还惊魂未定时,在临近的贵州省,因持续的高温,失踪者已无生还可能等原因,贵州关岭“6·28”特大地质灾害现场搜救工作已于7月4号起终止。
同期:
罹难者家属、亲朋和……
解说:
这是7月5号关岭县组织的一次集体哀悼,一周前,在那场特大山体滑坡中,大寨村死亡和失踪的村民达99人,其中有46个是1995年后出生的孩子,还有20位是60多岁的老人。尽管灾害发生在白天,但由于复杂的山区地形,这里的海拔差距达到1000米,搜救工作极其艰难。
蒲志钢(武警安顺支队政委):
两座山同时向中间挤压、下滑,又形成了一股强大的泥石流,大型机器根本无法进去。所以全靠官兵用一些简单的手头工具,用受刨,施救难度非常大。
记者:
家里面人都在吗,你家人都在啊?
岑朝阳(岗乌镇大寨村村长):
我家里人,我妻子被埋了。
记者:
现在还不知道情况怎么样?
岑朝阳:
不知道。
解说:
因为村支书遇难,原本是村主任的岑朝阳临危授命,兼任了村里的书记,他的妻子也在泥石流中遇难,至今也没有找到尸体。回头看6月的西南,被地质灾害所肆虐的还有广西的融县和岑溪。尽管5月30号接到了政府的转移通知,但大业镇村民黎民杰并不愿意离开。
黎民杰(大业镇村民):
如果没有房可以去镇政府也行,村委会那边也有房(村干部)说。
记者:
为什么不愿意去那些地方?
黎民杰:
太远了。
韦昌生(大业镇党委副书记):
确实有个别不愿意的,我们就把他的被子啊,必须用品啊(拿走),给他联系好附近的农户,把他就近安置。
解说:
一天后,黎民杰一家终于同意搬到哥哥家住。6月1号的暴雨造成山体滑坡,泥土掩埋了他家的房子。并不是所有人都像黎民杰这样幸运,6月2号,广西连降暴雨,岑溪市和融县接壤地区爆发泥石流,造成42人死亡。岑溪国土局官员表示,主要原因是受灾点超出重点监测范围。目前,岑溪市登记在册的重点监测地质灾害区有200多个,但负责地质防灾的仅仅有10人。
字幕提示:
今年1至6月,全国发生地质灾害19522起,较去年增加17658起,增幅为932.3%;
464人死亡和失踪,较去年增加297人,增幅为177.8%。
——数据来源:国土资源部
主持人:
今天我们来关注地质灾害,演播室请到的是一位专家,他是来自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研究员殷跃平先生。殷先生,首先您给我们解释一个,因为刚才一开始我说了,国土资源部提供的数字1到6月仅仅是上半年,地质灾害的增加率比去年相比增加了是932%,而且我们知道这汛期还没有真正到来。为什么数字会有这么大的增加?
殷跃平(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
今年的1至6月份的统计我们知道19000起,大概是这样的地质灾害,但是去年1到6月份大概是1900多起,就是1:10的关系,增加了接近10倍。
主持人:
这是年头不一样。
殷跃平:
年头,6月份增加更多,6月份增加了15倍。
主持人:
这是个案吗?还是说这是一种趋势?
1 2 3 上一页 下一页
2、长江下游沿江潮位继续上涨 太湖现超警戒水位
来源:中国新闻网2010年07月15日
http://news.qq.com/a/20100715/001843.htm
中新网南京7月15日电 (朱晓颖)由于中上游泄洪,长江下游沿江来水增加、潮位继续上涨。太湖受前期降雨影响,目前现超警戒水位。根据江苏省水利厅数据,截至15日8时,太湖大浦口水位达3.84米,超警戒水位4厘米。
太湖在苏浙皖交界处,是中国东部近海区域最大的湖泊,也是中国第二大淡水湖,太湖水由北东两面70多条河港下泄长江。就在14日8时,太湖水位入汛以来首次超警戒线、达3.51米,太浦闸流量183立方米每秒。江苏无锡宜兴防汛抗旱指挥办公室启动防汛4级响应机制。
由于中上游来水增加,长江下游沿江潮位继续上涨。14日8时,长江大通流量达63700立方米每秒,水位为14.50米,超警戒水位0.10米。长江南京站高潮位9.31米,镇江站7.97米,江阴站6.26米,天生港站6.00米,分别超过警戒水位0.81米、0.97米、0.76米、0.80米。
3、今年以来中国洪灾直接经济损失1202亿元
来源:新华网2010年07月15日
http://news.qq.com/a/20100715/001881.htm
新华网北京7月15日电 (记者姚润丰)中国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统计显示,截至15日9时,今年以来全国共有26个省份遭受洪涝灾害,累计农作物受灾6155千公顷,受灾人口9750万人,因灾死亡594人、失踪212人,倒塌房屋59万间,直接经济损失1202亿元。
今年与2000年以来同期相比,洪涝灾害各主要统计指标均偏大,其中直接经济损失偏多2倍,倒塌房屋偏多近五成。
据介绍,受上游来水及区间降雨的共同影响,长江干流、鄱阳湖和洞庭湖水位继续上涨。15日8时,长江干流九江水文站水位涨至20.32米,超过警戒水位0.32米;下游干流大通水文站水位涨至14.55米,超过警戒水位0.15米。洞庭湖城陵矶水文站水位涨至32.35米,低于警戒水位0.15米;鄱阳湖湖口水文站水位涨至19.86米,超过警戒水位0.36米。
长江下游支流水阳江发生超保洪水,新河庄水文站洪峰水位超过保证水位0.06米。鄱阳湖饶河昌江发生超警洪水,渡峰坑水文站洪峰水位超过警戒水位2.25米。15日8时,太湖平均水位缓涨至3.56米,超过警戒水位0.06米,太湖周边河网地区有12个水文站水位超警,超警幅度为0.03至0.62米。 国家防总副总指挥、水利部部长陈雷15日主持召开异地视频会商会,分析研判今年第2号台风“康森”发展形势和可能造成的影响,并宣布启动国家防总防汛Ⅲ级应急响应,派出两个工作组紧急赶赴广东、海南两省指导协助地方做好台风防御工作。
陈雷强调,全国防汛抗洪即将全面进入“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和台风活跃期,前期台风活动弱、生成和登陆数量少,历史上相似年份均发生了严重的洪涝灾害,当前长江沿线、鄱阳湖和洞庭湖水系、太湖流域等地区水位继续上涨,此时台风登陆十分不利,全国防汛抗洪形势十分严峻。
4、紫金矿业深陷环保原罪 记者还原“污染门”真相
来源:南方周末2010-07-15
http://news.h2o-china.com/html/2010/07/671279162733_1.shtml
紫金矿业部分矿区
早在一个月前的6月5日,闽西最大河流之一的汀江就遭受严重污染,然直至汀江污染一个多月后的7月12日,紫金矿业公司股票才紧急停牌,随之发布污水渗漏事故公告。这是中国证券市场为数不多的因环境事故申请停牌的事件,也是环保部和证监会加强对上市公司环境违法信息披露要求的另一注脚。
本周一,7月12日,中国最大黄金和第二大铜生产企业——紫金矿业A股和H股突然停牌,事先并无任何信息披露。当天晚上,紫金矿业发布公告称,停牌缘起一项重大污染事故——紫金山铜矿湿法厂污水池7月3日发生渗漏,导致约9100立方米含铜酸性污水排入闽西最大河流之一的汀江。
就在这一天下午,紫金矿业所在的上杭县政府召开发布会,对污染事故进行了通报,副县长蓝富雁称,渗漏废水7月4日未再流入汀江,同时已勒令紫金山铜矿停产整改,并密切关注事故对民生造成的危害。
公告发出后,外界普遍质疑紫金矿业信息披露滞后,瞒报事故近十日,紫金矿业的解释是“为避免引起恐慌”。
南方周末记者调查得知,污染事故第一次发生时间为6月5日。屡屡趟过“环保门”的紫金矿业在事发一个多月后,最终选择紧急停牌,公告污染情况。从6月5日到7月12日,一个多月的时间里,上杭县政府、紫金矿业以及受灾渔民(主要是上杭县下都乡璜溪村等)之间展开了一场戏剧性的博弈。
本周二,紫金矿业复牌,受污染事故和大盘的影响,其A股和H股当日分别下挫3.68%和8.42%。
“毒水”来袭
对于上杭县下都乡璜溪村村民来说,养鱼是其主要生计。在这个176户人家的村里,近半人家以渔业养殖为生,璜溪村也是下都乡公认的“首富村”——早在2007年其网箱养殖商品鱼产值就超过了1000万元。
丘立根是璜溪村村民,2005年开始,他投资近50万元,购买网箱和饲料,成为汀江上的一名养殖户。一年净赚约10万元,虽然辛苦,但养活一个六口之家并非难事。然而,所有这一切在2010年6月5日这天彻底改变了。
这一天,渔民们发现汀江水开始变绿,从一开始的浅绿变为深绿。成片的鱼开始死亡,“毒水来了”,这是丘立根的第一反应。“毒水”是他们对排入汀江中的液体污染物的通俗称呼。随之,渔民们向上杭县政府求援,不过,政府部门取了水样之后,并未公布化验结果,也未说明污染源来自哪里。
随后几天,江水并没有进一步受污染的迹象。不过,端午节前一天(6月15日)的一场特大暴雨,使渔民们再次受灾,许多网箱被冲走。
渔民们还没有从接受的霉运中缓过神来,“毒水”于6月21日卷土重来。渔民们再次向上杭县政府“求救”。像上次一样,上杭县水产局一边过来取了水样,一边安慰村民们称这只是“洪水过后,蓝藻爆发”。
显然,渔民们无法认同这样的判断。他们决定派代表自己拿水样到广州化验,同时希望上杭县水产局能够签字,证明水样乃从汀江里现场提取,结果遭拒。不得已之下,璜溪村渔民们拉了两车死鱼到上杭县政府抗议。
6月25日,上杭县政府告诉村民们,江水铜离子超标,但水质正常。直到7月13日,上杭县副县长蓝富雁接受南方周末记者采访时,仍表示彼时汀江水“ph值正常”,但他承认详细的水质化验结果自始至终没有公布。
让渔民们没有料到的是,在没有搞明白污染源的情况下,一场补偿谈判的拉锯战就此开始。
6月27日一大早,璜溪村的渔民们不约而同收到下都乡党政办发来的一条手机短信,内容是“请各网箱养殖户今天上午前将各自死鱼打捞送住填埋场处理(上午结束任务),下午填埋场工作人员撤离。”补偿费用是:每斤死鱼6元,12厘米以下鱼苗计重后按市价标准,打捞工资每100斤15元。
“下都乡政府显然不希望事态扩大,急于清理死鱼现场。”丘立根说。
这种补偿,在损失巨大的渔民们看来就是杯水车薪。他们坚称,必须按每平米死鱼的公斤数和市场价计算补偿额,若按政府部门则以每平米40元简单计算,“也就是说,我的 700平米的养殖面积,只能获得2.8万元的补偿。”丘立根说。
谁是“罪魁祸首”
事发一个月后,7月4日下午,渔民们收到下都乡政府发来的另一条短信,短信称“现已明确水质污染责任主体属紫金矿业集团公司”,并称若对之前的转产补偿标准不满意“可协商解决”。
蓝富雁告诉南方周末记者,“7月3日之前一直没能查清楚污染源,这一天污染突然变严重了,我们才发现源头在紫金矿业。”
紫金矿业7月12日晚发布的公告中提到了三个时间点,一是自称紫金山铜矿的工业污水,是7月3日15时50开始出现渗漏并部分进入汀江;一是自称7月4日下午2时30,污水渗漏事件即得到控制;三是自称7月8日上午10时30的抽样检测结果是“水质逐步好转,总铜浓度下降、ph值上升,总铜浓度和ph值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水的标准”。
这一公告与这一天下午蓝富雁在新闻发布会上对渗漏事故的通报高度一致。
更值得关注的是,上杭县政府所强调的7月4日汀江水质恢复“符合Ⅲ类水的标准”,是由“环保部门”监测的,而紫金矿业公告中,“符合Ⅲ类水的标准”的结果则是由紫金矿业公司的“应急处理小组”发布的。
蓝富雁告诉南方周末记者,从福建省到龙岩市,再到上杭县和紫金矿业,针对事故成立了调查组,“各自有各自的环保专家”。不过,福建省环保厅7月12日下午对紫金矿业污染事故的通报,与上杭县政府的口吻完全一致。
事实上,早在今年6月25日,紫金矿业的一位中层即给南方周末记者打电话,询问最近动向。而当时,正值渔民准备前往广州鉴定江水污染情况。
紫金环保原罪
紫金矿业并不是第一次受污染困扰。
十年前,紫金矿业的拦砂坝在暴雨中崩溃,就曾使得下游农民一夜之间失去了自己的土地而被迫转行。彼时紫金矿业金、铜矿储量尚未探明,受灾的同康村民被迫拿到一张紫金矿业股权证做补偿,未料到10年后财富翻了600倍。截至去年底,紫金矿业总资产近300亿元。
十年间,上杭县国内生产总值(GDP)也从25亿元跃升至百亿元。紫金矿业作为当地政府的宠儿,多次因环保问题引发争议。
2008年初,中国证监会出台“绿色证券”新规,一个多月后,国家环保总局也发布了《关于加强上市公司环境保护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并于3天后公布首轮上市环保核查“黑名单”——紫金矿业赫然在列。
今年5月,环保部又一次发布未按期完成环保整改的上市公司名单,其中紫金矿业仍然位列其中,包括紫金山铜矿在内的旗下7家企业被点名。不到一个月,6月5日,紫金山铜矿即发生本次重大污水渗漏事故,官方公布的外渗量高达9100立方米。
相比紫金矿业海外并购屡屡碰壁,国内的铜矿正在成为紫金利润的新摇篮。
紫金矿业前十大自然人股东之一的谢福文去年6月对南方周末记者说,铜矿或将是紫金矿业未来业绩的一大引擎。紫金矿业2009年财报显示,其铜矿业务销售收入在总收入中占比约11%,净利润占比则高达近22%。
2009年3月11日,投资逾26亿元的紫金铜业公司20万吨冶炼项目开工,开工仪式上各级领导济济一堂,这是福建省2009年重点建设项目,也是建国后福建龙岩市最大的工业投资项目。今年春节,紫金矿业员工回家过年时带着一个任务,“像工业间谍一样挖人才”。
虽然这一大型项目并不在紫金山上,而是位于上杭县蛟洋工业园。但有声音认为,紫金矿业在铜生产上有“大跃进”之嫌,并容易导致安全生产和环保意识弱化。
尽管屡遭“环保门”,紫金矿业却似乎是个幸运儿,皆有惊无险。譬如它虽然登上了2008年2月环保总局的黑名单,但两个月后顺利回归A股,以招股价计,募资近百亿元。
这一次紫金是否再次得到幸福之神的眷顾,现在还是未知数。
上杭县政府已明确对外宣布紫金山铜矿已经全面停产,而紫金矿业公告并未提及“停产”二字,只是在最后一句称“本次事故将对紫金山铜矿湿法厂铜的生产产生重大影响”。
“因为我们要等各级调查小组的结果和后续的整改验收,”7月13日晚,紫金矿业证券部总经理赵举刚在接受南方周末记者采访时称,“所以无法对复工时间及业绩影响做出预测。”
上市公司惩污契机
紫金矿业停牌是中国证券市场为数不多因污染事故申请停牌的事件之一。此前,几起上市公司紧急停牌事件中,虽外界怀疑事涉环境违规行为,但是公告并未证实。与此同时,这次停牌也是环保部和中国证监会加强对上市公司环境违法信息披露要求的另一注脚。
早在2003年,国家环保总局就首次表态称污染环境、牺牲公众利益换取利润的上市公司将面临环保部门和证监会的双重处罚;第二年,川化股份污水处理系统出现故障,造成沱江水域重大污染事件,公司高层及当地环保局负责人亦受刑罚。
过去几年内,之所以没有大规模展开对上市企业环保信息的核查,一方面是上市企业本身环境信息披露不完善,其次,则是众监管部门环保法律法则的凌乱和交叉,以及地方政府的保驾护航。
以紫金矿业为例,去年底其曾收到福建证监局的整改要求,称其在信息披露及公司治理和规范运作方面存在问题。今年2月,紫金矿业发布“社会责任制度”,其中专门提及“充分履行信息披露制度,提高信息披露质量”以及“不得进行选择性信息披露”,然而5个月后的今天,紫金矿业在新“污染门”事件中再次被指信息披露不力。
2010年7月8日,环保部发文称将进一步严格上市环保核查管理制度,同时再一次提到完善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机制和加大上市环保核查信息公开力度的重要性,并称将发布2005年至今年6月30日的上市公司环保核查报告。
“紫金矿业需对汀江污染事件进一步进行详尽的信息披露。”招商证券(香港)投资银行董事总经理温天纳对南方周末记者称,他认为,中国证监会和环保部或可以紫金矿业污染事件为契机,借鉴海外证券市场的做法,出台上市公司环保信息披露细则。(应采访对象要求,文中丘立根为化名)
5、谁在放纵紫金矿业屡次污染?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2010年07月15日 邵芳卿
http://green.sohu.com/20100715/n273521022.shtml
当地环保局人士透露,紫金矿业自成立以来,污染事件陆续发生,该局均去检查执法,但“说了不算”
紫金矿业旗下的紫金山金铜矿,为何能屡次发生污染事件而得不到根治?
7月14日,铜矿所在地福建省上杭县部分退休官员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表示,紫金矿业应承担第一责任,而当地县级政府也有放任监管之责。
“早就有隐患,早就有死鱼,紫金矿业有责任,政府也有责任。”上杭县原人大主任蓝国鑫对本报表示,早在6月份,就已发生紫金矿业污染导致汀江死鱼事件。
另有当地退休官员透露,此次重大渗漏事故发生前,上杭县环保局已向县政府做了汇报,但后者“没有重视”。
上杭县环保局知情人士透露,紫金矿业自成立以来,污染事件就陆陆续续发生,该局均有前往检查执法,要求整改,但“说了不算”。
目前,上杭县环保局局长陈军安已主动递交辞职申请。
上杭县畜牧水产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如果紫金矿业无法将污水排放标准降至渔业标准之下,汀江流域将永远不适宜养鱼。
早有污染
“企业、员工、社会协调发展”——在上杭县江滨路汀江之畔,紫金矿业长达十数米的广告牌在阳光下闪着金光。
14日晨,指着河对岸的广告牌,在凉亭休憩的88岁的县老区办原干部罗杰(化名),频频摇头:“早在今年高考前,我就看到江里浮着死鱼了。”
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6月5日江里就有死鱼了,群众非常担心,政府通知说高考考生不能吃鱼。”蓝国鑫对记者表示,“到了6月25日左右,大量的死鱼被人堆到县政府门口,路都封住了。”
蓝国鑫所指的6月25日的死鱼事件,应是另一次紫金矿业污染所致。据上杭县下都乡环溪村养猪户丘开福对本报记者所述,6月19日至20日,汀江网箱水面水色泛青,次日鱼大量死亡。
7月5日16时10分,蓝国鑫接到会议通知称,县政府将于16时30分举行有关紫金矿业污染问题会商,但他没有出席。“显然没有诚意,我不理会。”
蓝国鑫认为,紫金矿业这样的上市公司必须对社会公众负责,政府也应保障老百姓有安全的生活环境。
“政府不够重视紫金矿业的污染问题,是企业利益重要,还是群众生命健康要紧?”另一位上杭县原人大主任王道荣表示,“如果它没有彻底整改并解决好水质问题,我们几个老同志的意见就是禁止继续生产。”
但对于高考前是否向各中学发出通知提醒考生禁止吃鱼一事,14日,上杭县教育局办公室负责人却予以否认。
“我们没有发文,没有通知说考生不能吃鱼,只是提醒考生注意饮食。”上述负责人说。
但上杭一中政治处人士却向本报记者证实,确有接到教育局通知称因汀江污染,考生不能吃鱼。
“铜离子的颜色就是青绿色。”上杭县畜牧水产局副局长丘敏祥提到,高考前,该局接到养殖户报告污染导致死鱼后就向县政府汇报,之后考生们接到了通知。
上杭县环保局知情人士也向本报证实,6月初及中下旬的确接到群众报告污染死鱼,该局均赶赴现场。“6月份前有接到举报说紫金矿业渗漏,也有开出整改单,但都不执行。”
利益共同体
实际上,上杭县政府与紫金矿业之间,存在利益共同体关系,而这就是监管不严的根源。
紫金矿业的控股股东闽西兴杭国有资产投资经营有限公司(下称“闽西兴杭”)占股权28.96%,而上杭县国资委则是闽西兴杭的全额出资方。据《人民日报》的报道,2006年,紫金矿业对上杭全部税收的贡献,达到近70%。
“县政府既是裁判员,又是运动员,我们怎么管紫金呢?”上述环保局人士称。
罗杰透露,由于上杭县委一名原负责人在任期间放任紫金矿业污染,为此,当地群众曾专门撰写一副对联张贴于上杭县委门口,以示讥讽。
“政府退休高官是紫金矿业争抢的对象。”上述环保局人士亦称。
在上杭县老干部活动中心,几名退休人士向本报称,有传闻称,上杭县多位原局长退休后均被紫金矿业委以闲职,年薪十几万至几十万元不等。还有传闻称,早期的许多县里主要官员,或多或少均持有一定数量的紫金矿业原始股。
“只要持有紫金矿业早期原始股1000股,就是百万富翁了。”一名环保局人士笑称。不过,上述传闻在记者截稿前并未获得证实。
在与紫金矿业有关的官员中,福建龙岩市武平县现任副县长郑锦兴最受关注。
2006年8月,上杭县原副县长郑锦兴辞职出任紫金矿业监事。而2009年6月17日,紫金矿业公告称,郑锦兴因工作变动请求辞去其所担任的公司监事及监事会主席职务。
知情人士对本报记者表示,郑锦兴卸去政府职务时,是把人事组织关系挂到龙岩市人才服务中心,之后到紫金矿业任监事会主席,身份虽是公务员,但上杭县政府未发一分钱工资,而是领取紫金矿业薪水。
郑锦兴卸任紫金矿业职务后,又转到紫金矿业辐射地邻县武平任副县长。
问责的背后
此次污染事件,虽然福建省联合调查组最终责任认定结论未下,但已有人主动请辞。
虽然上杭县环保局工作栏中,局长陈军安名字后仍显示“在岗”,但他已于前几日向政府递交了辞职申请。
“我向组织上提出处理要求,目前还没接到组织上怎么处理我的正式通知。”14日,陈军安对本报记者表示,“组织上应会实事求是对我调查,关键是把个人工作做好,目前还上班。”
实际上,12日的政府发布会上,陈军安已不再现身,出席的是副局长陈利羊,而后者是刚到该局挂职三个多月的乡镇领导。
13日上午,上杭县委书记赖继秋对本报记者表示,此次省市县必将处理有关政府事故责任人。对于紫金矿业,他说:“发生此次事故,对紫金矿业今后发展有利,它再也不能这样走下去了。”
在紫金矿业内部,虽然成立了以监事会主席林水清为首的责任调查小组,但截至记者发稿,仍未宣告处理任何一名责任人。此前,其总裁罗映南对本报表示,处理结果将视福建省联合调查组有关认定而定。
14日晚间,紫金矿业发布公告称,已于当天接到福建证监局通知,该局要对紫金矿业信息披露问题进行专项核查。
上杭县环保局资深人士对本报表示,发生事故的紫金铜矿湿法厂,没有3~5个月不可能复产。
上杭县畜牧水产局副局长丘敏祥则指出,紫金矿业铜离子的排放标准为渔业标准的50倍,“如果不采用新技术降到渔业标准之下,汀江将永远难保不被污染,也就永远无法养鱼。”
而福建省环保厅14日在其官网公布称,经该厅指导,由龙岩市、上杭县环保部门监测数据表明,截至12日,汀江上杭段各断面和棉花滩水库坝下峰汀大桥断面监测点水质均符合地表水III类水质标准。
6、紫金矿业污染事件频发的N个问号
来源:财新网2010-07-15
http://news.h2o-china.com/html/2010/07/61279172553_1.shtml
紫金矿业延迟披露是否违法?此次污水泄漏事故责任在谁?环保监管为何没有起到应有作用?紫金矿业和地方政府又有何千丝万缕联系?
(记者 汪苏 15日发自北京)7月3日,紫金矿业所属的福建省上杭县紫金山铜矿湿法厂污水池发生污水渗漏事件,部分含铜酸性污水通过地下排水排洪涵洞进入汀江。此次污染事故造成大量鱼类死亡,给沿岸渔民带来严重损失。但直到7月13日,紫金矿业才发布公告承认上述事故。而紫金矿业此前已经多次酿成环境污染事故。
紫金矿业延迟披露是否违法?此次污水泄漏事故责任在谁?环保监管为何没有起到应有作用?紫金矿业和地方政府又有何千丝万缕联系?
7月14日晚,由财新传媒[0.49 1.03%]和第一财经联手打造的电视节目《财新-首席评论》,邀请北京市问天律师事务所主任合伙人张远忠、《新世纪》周刊环境科技新闻部主任李虎军,就这些问题展开讨论。
张远忠表示,按照证券法相关规则,上市公司在发生影响股价的重大信息是应在两天内披露。紫金矿业此事,一是涉嫌违反证券法,二是涉嫌违反环境法。
李虎军并认为,此次事件不是如紫金矿业声称,由于持续强降雨导致,主因在紫金矿业自身。在设计污水池时,就应考虑到持续强降雨影响,其污水池底垫质量是否过关,也值得追问。
而这并不是紫金矿业的初犯。2006年12月,贵州紫金矿业股份有限公司贞丰县水银洞金矿尾矿库子坝就发生过塌溃事故。今年5月,环境保护部发文严厉批评11家存在严重环保问题的上市企业,名列榜首的正是紫金矿业。而今年高考之前,汀江已经遭到一次大规模污染,参加高考的学生被告诫不要随意吃鱼,而当地百姓怀疑肇事者是紫金矿业在福建省武平县的一个尾矿库。
李虎军表示,这次的责任应由企业和政府共同承担。不仅是因为政府在其中信息披露不及时,且因为上杭县本就是紫金矿业最大的股东,占有其28.96%股权。
李虎军说,照理说,这样一个劣迹斑斑的公司,应该被政府部门重点盯防。但上杭县很多官员就在公司任职或是有股份。
比如,原上杭县副县长郑锦兴,2006年8月辞职下海,去紫金矿业做监事。2009年又离开去做了武平县的副县长。在离开紫金矿业之前是紫金矿业老总给他受让了100万股的股权,大概每股价值9块多。
“其实环保局把它列为头号的环保对象,但是其实环保局对它其实也没有更好的办法,也没有更进一步的举措。”李虎军表示。
张远忠,像紫金矿业这样的问题,更希望有刑法加以配合,“现在我们环境侵权确实赔偿算法比较特殊。民事赔偿制裁力度相对比较小。”
7、环保部称紫金矿业污染事件重大 证监会开查
来源:21世纪网2010-07-15
http://www.21cbh.com/HTML/2010-7-15/wMMDAwMDE4NzAwMA.html?source=hp&position=breaking_news
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601899)昨日公告,该公司于2010年7月14日接到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福建监管局《关于对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进行专项核查的通知》,对该公司紫金山铜矿湿法厂污水池突发渗漏环保事故信息披露问题进行专项核查。
根据该公司此前公告,今年7月3日,紫金矿业所属福建上杭紫金山铜矿湿法厂约9100立方米含铜酸水自污水池下方的排洪涵洞流入汀江,导致当地棉花滩库区大量死鱼,并严重影响了居民生活,被有关部门认定为重大污染事故。但直至7月12日晚,紫金矿业才对此事进行了公告披露,比事故发生时间足足晚了9天,这也引发了媒体的不断质疑。
目前最新的消息是,受紫金矿业污水泄漏事件影响的福建上杭县将在紫金铜矿上游再修建一个新水厂,以确保民众用水安全。这个新水厂总投资约2.5亿元人民币,其中紫金矿业将投入1亿元。
此外,据中国之声《全国新闻联播》18时50分报道,紫金矿业紫金山铜矿湿法厂污染事件导致福建汀江流域严重污染,江中死鱼已达数百万斤。福建省联合调查组已责令该厂无限期停产,当地政府以每斤6块钱的价格全部收购养鱼户的鱼,死鱼全部深埋,作无害化处理。
事实上,紫金矿业去年曾发生过类似的污染事件,去年4月25日,紫金矿业一处回水系统发生泄漏,引起当地居民坚决取缔该矿的强烈呼吁。
今年5月14日,国家环保部颁发了环办[2010]67号文件《关于上市公司环保核查后督查情况的通报》,针对11家问题公司予以过通报批评,紫金矿业亦赫然在列。
其中,在环保部下批的该文件里提出,紫金矿业集团下的紫金山金铜矿中,“下田寮渗滤液污水处理系统未经环保部门批准自2009年9月停运,现场检查时仍处停运状态;尾矿渣渗滤液经收集池收集后,未经处理直接排入后库”。
紫金矿业5月28日发布的公告中显示,该项目已经“全部完成整改”。
8、福建环保厅 紫金矿业污染系降雨致防渗膜开裂
来源:经济观察网2010年07月15日
http://green.news.qq.com/a/20100715/000657.htm
[导读]福建省环保厅新闻发言人表示,紫金山金铜矿湿法厂7·3污染事件发生原因已基本查明,主要是受近期强降雨影响
据新华网报道,14日,福建省环保厅新闻发言人表示,紫金山金铜矿湿法厂7·3污染事件发生原因已基本查明,主要是受近期强降雨影响,使得污水池底部压力不均衡,导致防渗膜多处开裂。对于泄漏事故发生后,大量鱼群死亡现象,该新闻发言人坦陈,此次污染泄漏是流域网箱鱼类死亡的主要原因,同时称库区网箱外目前未发现鱼中毒现象。
关于事件原因调查及披露,这位新闻发言人说,7月3日下午15点50分左右,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紫金山金铜矿湿法厂岗位人员发现污水池待中和处理的污水水位异常下降,且有废水自废水池下方的排洪涵洞流入汀江干流。
经组织专家和执法人员深入调查,该事件发生原因已基本查明,主要是:受近期强降雨影响,紫金山铜矿湿法厂存放待中和处理的含铜酸性污水池区域内地下水位迅速抬升,造成污水池底部压力不均衡,形成剪切作用,使防渗膜多处开裂,导致池内污水泄漏到废水池下方的排洪涵洞,流入汀江。
泄漏事故发生后,汀江下游河段网箱鱼类出现异常、死亡现象。据当地政府初步统计,至11日事件所造成的损失已累计达到重大环境事件级别,且事故原因已初步查明。
事件发生后,福建省各级政府和环保部门在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立即组织专业人员展开调查和应急处置工作,同步实施了汀江沿途水体的加密监测。
关于网箱鱼类处置情况,这位新闻发言人说,泄漏事故发生后,汀江下游河段网箱内鱼类出现异常、死亡现象。经有关专家分析,此次污染泄漏是流域网箱鱼类死亡的主要原因,同时高密度的网箱养殖方式和近期连续异常天气也有一定影响。库区网箱外目前未发现鱼中毒现象。
死鱼现象出现后,为维护群众利益,当地政府决定对死鱼和放生鱼按略高于市场收购价格全部进行收购,所需资金由事故责任单位承担。
此外,关于后续处置工作,这位新闻发言人说,事件发生后,省委、省政府责令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紫金山金铜矿湿法厂立即停产,对已发现的环境安全问题迅速进行整改,同时全面排查整治环境安全隐患。目前,省政府已正式成立联合调查组,全面调查事故原因,查清事实、分清责任,并将根据调查结果依法依规对政府及职能部门相关责任人进行行政问责,对有关企业也将严肃依法追究责任。
9、紫金矿业污水池渗漏思考:环境信息公开一缺三怕
来源:中国环境报2010年07月15日
http://green.sohu.com/20100715/n273523975.shtml
紫金矿业旗下紫金山铜矿湿法厂污水池渗漏引发汀江污染案,事发9天后,才正式对外公布相关信息。且不论紫金矿业和所在地上杭县政府及相关部门应对是否及时,措施是否得当,仅就环境信息公开情况来看,确实不够及时。
我们不禁要问:紫金矿业和上杭县政府及其职能部门为什么没有及时公开这一污染事件?他们究竟害怕什么?
相关环境信息无法及时公开,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缺乏可操作性的规定。《环境保护法》第三十一条规定,因发生事故或者其他突然性事件,造成或者可能造成污染事故的单位,必须立即采取措施处理,及时通报可能受到污染危害的单位和居民,并向当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和有关部门报告,接受调查处理。而根据《环境信息公开办法(试行)》第十一条第五款的规定,环保部门应当在职责权限范围内向社会主动公开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预案、预报、发生和处置等情况。《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指引》则规定,上市公司发生与环境保护相关的重大事件,且可能对其股票及衍生品种交易价格产生较大影响的,上市公司应当自该事件发生之日起两日内及时披露事件情况及对公司经营以及利益相关者可能产生的影响。然而,仅从这些法律条文与管理规定,我们很难得出明确的结论,紫金山铜矿湿法厂污水池渗漏引发汀江污染一事,究竟应在多长时间内予以公布,由谁率先公布,以什么方式公布。正是由于相关规定模糊缺位,才导致政府、环保部门、企业在信息公开方面貌似都有责任,却又都可以找到不公开的托辞。
在这次污染事故中,紫金矿业有关负责人面对媒体发出的为什么不及时公开信息的质疑解释说,信息披露滞后是为了防止当地群众恐慌以及妥善处理污染善后工作。其实,从主观上而言,企业和地方政府及环保部门不愿意公开环境信息,还有三怕:
一怕利益受损,影响经济增长和财政收入。环境污染信息一旦公开,企业就有可能需要停产治理,不仅会减少产出,而且需要投入真金白银,一进一出之间,损失不小。企业收益减少,当地的GDP和政府财政收入当然也会受到影响。至于下游群众的环境权益和利益相关者的经济损失,则不在他们考虑的范围之内。
二怕舆论压力,影响招商引资和社会稳定。一些企业负责人和地方领导认为,只要不公开环境污染信息,就既可以逃避舆论监督,又可以逃避上级行政主管部门检查。反过来,一旦被媒体或者上级部门盯上,就会成为众矢之的,再想违法排污或引进不符合条件的企业就没那么容易了。而一旦群众了解了身边的污染问题,就会要求相关企业和政府解决问题。
三怕引火烧身,丢掉职位和由此带来的好处。现如今,找份工作不容易,找份好工作就更难了。无论是企业经营管理,还是政府行政管理,都是不错的岗位,一旦拥有,谁都不想失去。至于是否严格履行岗位所要求的职责,在他们看来,都是有弹性的。
总之,无论是企业负责人,还是政府官员,一旦遇到污染案件,都会先在心里噼里啪啦打上一顿小算盘。如果不公开环境信息的好处,远远大于公开环境信息带来的麻烦,那么,他们就很有可能选择装聋作哑,试图蒙混过关。
为了维护群众环境权益和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该想点儿管用的办法,建立一些长效机制了。
10、紫金矿业污染案 责任主要归于自然灾害?
来源:中国环境报2010年07月15日
http://green.sohu.com/20100715/n273523931.shtml
“中国第一大金矿”的紫金矿业集团公司近日因旗下紫金山铜矿湿法厂污水池发生渗漏污染了汀江,造成数百万条鱼死亡,遭到多方热议。
笔者了解到,这起污染事件在被披露前9天就已经发生。很显然,如此重大的环境事故出现之后,紫金矿业集团不是马上公布真相并设法解决问题,而是秘而不宣,这显然违背了企业诚实守信经营原则。作为一家上市公司,事发后没有立即发出正常公告并且停牌,更是欺骗投资者的体现。同时,这种行为还给产生更大的环境风险埋下了隐患,极大地损害了公众的环境权益。
令人气愤的是,在被福建省环保厅通报后,紫金矿业没有从自身找原因,而是急于发布公告表示渗漏事故原因主要是前阶段持续强降雨造成污水池渗漏。紫金矿业集团副总裁刘荣春也再三强调“此次渗漏主要与自然灾害有关,不可预料。”尽管紫金矿业集团已对铜矿湿法厂进行无限期停产并表示全面整改,但是如此推脱责任的做法,说明紫金矿业在认错态度上极不诚恳。
当然,从客观上分析,这次事故不排除有强降雨等外因,但是紫金矿业是不是应该更多地分析一下自身的内因?试问,假如紫金矿业平常对环保有足够多的投入,掌握好环境事故处理知识,完善应急预案硬件设施,是否可以在极端天气中避免环境事故发生?再者,近年来紫金矿业的污染档案可谓不少,如今年5月,环境保护部曾经发文通报批评11家存在严重环境问题的上市企业,紫金矿业名列头名;2008年2月,紫金矿业因有不良环境记录而成为首批绿色证券政策中10家未能通过或暂缓通过的企业之一。一个环境问题频发的企业,今后能否下大力气整顿废矿、废水的处理问题,确保不再发生类似事故,不得不令人怀疑。
亡羊补牢,未为晚矣。笔者认为,对此次环境事故的善后处理,紫金矿业还有很多功课急需做好。首先,要增强社会责任感,勇于担当,严肃而认真地做好自查工作。其次,要按照福建省环保厅的通报要求,尽快拿出整改方案,及时将环保整改情况报送环境保护部和所在地省级环保部门。再次,依照事故调查结论承担事故责任和经济赔偿,并向社会披露相关信息。最后,今后要严格遵守各种法律法规,尤其是环境法律法规,加大治污投资力度,提高环境意识。
只有多分析主观原因,少强调客观原因,做好自己应做的功课,才能杜绝外渗污染事故再次发生。
11、南都社论:紫金矿业将民众利益置于何地
来源:大洋网-广州日报 2010年07月15日
http://news.sina.com.cn/pl/2010-07-15/050020680985.shtml
福建紫金矿业7月3日发生严重的含铜废水泄漏事故,据称有9100立方米废水排进汀江流域。沿岸及水库的养殖业遭受灭顶之灾,约400万斤鱼被毒死。当地居民不敢饮用自来水,靠买瓶装水生活。根据测算,赔偿费用和紫金山铜矿湿法厂的停产将给紫金矿业带来4亿元的损失。上杭县政府9天之后才通报污染情况,被指有故意迟报的嫌疑。涉事企业被责令整改,紫金矿业有关负责人则称,事故由自然灾害引起,不可预料。
当地政府目前全面接管了事故处理工作。不过,对污染的各种评估还没有权威认证。官方仅仅对外声明说污染已经得到控制,并宣称废水没有有毒物质,汀江水质已经符合国家标准。至于如何控制,生态又遭受怎样的损害,以及如何处置紫金矿业这一社会隐患,声明中并没有涉及。由于饮用水紧缺,政府除了要抓紧定损赔偿,也面临着安抚民生的急迫任务。
这是紫金矿业多宗污染事故中的最新一起。2006年2月,紫金矿业在贵州的生产基地就发生溃坝泄漏事故,约20万立方米尾矿下泄,污染了下游两座水库。今年5月,环保部发文严厉批评11家存在严重环保问题的上市企业,紫金矿业名列榜首。另据媒体报道,今年高考前,汀江遭受大规模污染,考生被警告不要随意吃鱼。当地政府未披露相关情况,据信也与紫金矿业有关。
污染事故发展到现在,显露出越来越熟悉的处置模式。紫金矿业对延迟公告的解释是配合政府维稳,防止民众恐慌。当地政府则说废水没有剧毒,鱼死是因其没有人那么高的耐受力。涉事企业和当地政府站在相同的立场,都回避紫金矿业的长期隐患,好像事故仅是一次意外,淡化汀江过往的污染历史,忽略环境与民众承受的代价。
紫金矿业与所有带来污染的企业一样,与当地政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上杭国资委属下的投资公司是其大股东,这可以解释其为什么能通过上市前的环保核查。而其与当地GDP的密切关系,又可以解释当地政府何以在事故处理上态度暧昧。不管是紫金矿业落户汀江畔还是其破坏环境,当地民众的福祉难说被真正重视过,这是绝大多数污染事故中的同一逻辑。
污染触目惊心,而又瞒报9天之久。上市公司本该坚守商业诚信,却能任意宰割信息,视股民利益和股市法则为透明。当地政府与污染企业的盟友关系,令司法问责隐晦不清。而紫金矿业犹如自私自利的淘金大鳄,甚至不必为当地民众的生命健康负责,而由当地政府全权打理所有糟糕的污染局面。
污染以这样的方式上演,最受伤害的当属民众,他们赖以生存的水源和环境成了最不稀罕的部分。包括紫金矿业的本次污染事件,民众权益广受侵害已经是污染事件中的常态。从一开始,民众和环境就被当作牺牲品,忽略不计,不幸成为企业盈利和政府创收的廉价成本。紫金矿业辩解说缘于天灾的污染不可避免,致害却是人祸之必然,因其也承认管理有漏洞。
英国BP石油公司原油泄漏污染墨西哥湾,奥巴马将其比作对美国海岸和人民的“攻击”,开出了惩罚性的巨额罚单。显然,紫金矿业比BP公司幸运得多,这就是问题的关键。紫金矿业污染事件中,民众作为受害者,无法获得应有的尊严和地位,处在权利难以救济的境地。若要解决问题,必须承认民众及社区的权益和损失是根本所在,这才谈得上整治污染背后的致害逻辑。
12、人民时评:高污染风险行业没有“小问题”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2010年07月15日武卫政
http://env.people.com.cn/GB/12148785.html
在高污染风险行业,小问题就是大事故的隐患
紫金矿业污水渗漏事故7月3日发生,直到12日才对外公布。面对媒体的追问,其总裁解释说,一开始以为是个小问题、小事故,把事情想简单了。其实,对这一说法还应继续追问,像紫金矿业这样的高污染风险企业,怎么能把“小问题”不当回事呢?
这次紫金矿业的污染事故,是典型的突发环境事件。近几年,全国突发环境事件居高不下。2009年,仅环境保护部接报并直接调度的突发环境事件就有171起,差不多平均两天发生一起。采矿、冶炼、化工、造纸等高污染风险行业,是突发环境事件的多发行业。
表面看,突发环境事件的直接原因,或者是由安全生产和交通事故引发,或者是企业违规生产和排污。但究其根本,还是有关高污染风险行业以及地方政府环境意识淡薄,没有建立有效的监控和应对机制,麻痹大意,未能防微杜渐。
在高污染风险行业,小问题就是大事故的隐患,任何时候都不能心存侥幸。千里之堤,毁于蚁穴,这个道理并不难懂,但为什么有些企业总是坐视小问题变成大问题?
一方面,这些企业往往是当地的利税大户,发生污染事故,有政府兜着。无论是调动人力物力应急处置,还是安抚群众、赔偿损失,全部或大部分由政府埋单。另一方面,由于地方保护,肇事企业得不到应有的惩罚,也就不会认真吸取教训,更不会增加治污投入,加强日常监管了。
俗话说,小洞不补,大洞吃苦。高污染风险行业不仅在生产中使用有毒有害的原材料,而且有的位于江河沿岸,有的毗邻居民区,每一次突发环境事件都给当地的生产生活造成严重影响。这些影响有些可以量化,有些则无法估量,比如,污染物对当地生态环境的长久危害,污染物对人民群众身心健康的伤害,等等。
水火无情,突发环境事件造成的污染也很无情。高污染风险行业理当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完善治污设施建设,提高管理水平。负有保障辖区环境质量的地方政府,也应该盘算一下,如何有效控制企业可能带来的污染风险。
现在许多地方积极推广环境污染责任险,既引导保险公司琢磨怎么防范企业出险、监督企业加强污染防治,又引导企业加强自身监管,做到不出险或少出险。企业事故少了,保险公司能够盈利,形成有利于防范污染风险的利益链条。这一办法值得尝试。
13、环保部要求公开上市企业环保核查信息
来源:财新网2010年07月15日
http://green.news.qq.com/a/20100715/000473.htm
环保部将建立上市环保核查公告制度,省级环保部门应公示核查情况,相关上市企业也应发布年度环境报告书
环境保护部(下称环保部)7月13日在其网站公布通知,要求加大上市环保核查信息公开力度。
根据环保部和中国证监会的规定,重污染行业生产经营公司申请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申请文件中应当提供环保部的核查意见,未取得环保核查意见的不受理申请;而通过环保核查的企业,还应接受环保上市后的督查。
环保部表示将建立上市环保核查公告制度,每季度公开通过该部和各省级环保部门环保核查的企业名单,每年公布该部和各省级环保部门的环保后督查结果。各省级环保部门也应将上市环保核查的程序向社会公布,负责核查的省级环保部门应在当地主要媒体和环保部门网站公示核查情况,上市环保核查技术报告应同时在环保部门网站公开,以便公众查阅。
此外,环保部要求各省级环保部门督促辖区内上市公司认真执行关于企业环境信息公开的相关规定,督促企业及时、完整、准确地披露环境信息、发布年度环境报告书。各省级环保部门应将上市公司主动披露环境信息和发布年度环境报告书的情况,作为上市环保核查的重要内容。
环保部还要求各省级环保部门建立完善上市公司环保核查后督查管理制度,每两年组织开展一次系统深入的上市企业环保后督查工作,重点检查企业承诺限期完成整改的环境问题。各省级环保部门和各环保督查中心应将后督查情况及时报告环保部,由环保部统一向社会发布。
近期,环保部将发布2005年以来通过上市环保核查的公司清单。
14、联合国环境署:全球红树林面积迅速缩减
来源: 新华网 2010-7-15
http://news.yuanlin.com/detail/2010715/67230.htm
总部设在内罗毕的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环境署)14日发布了全球红树林最新环境评估报告。报告指出,全球红树林的生存正面临严重威胁。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红树林面积已缩减了至少五分之一。
中国园林网7月15日消息:总部设在内罗毕的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环境署)14日发布了全球红树林最新环境评估报告。报告指出,全球红树林的生存正面临严重威胁。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红树林面积已缩减了至少五分之一。
这份由英国地球瞭望出版社出版、题为《世界红树林版图》的评估报告说,目前全球红树林面积仍在以年均0.7%的速度缩减,比其他类型的森林缩减速度都要快,而不可持续的沿海滩涂开发活动和近海养殖等将会加快这一速度。
环境署执行主任阿齐姆·施泰纳在报告发布仪式上说,现在世界各国已建有约1200个红树林保护区,面积达40万公顷,占红树林总面积的四分之一,但这距红树林保护目标仍有相当差距。
他说,保护红树林对保护生态系统及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一些研究显示,每公顷红树林年均可产生经济价值2000美元至9000美元。此外,红树林有着陆地森林不可取代的作用,在减少洪灾、提升鱼类繁殖力、增强碳吸收等方面具有可观效用。
红树林是生长在热带和亚热带海岸潮间带的木本植物,与珊瑚礁、上升流、海岸湿地并称为最具生命力的四大海洋自然生态系统。红树林不仅能够抵御和降低风浪危害,具有消浪和扩大滩涂及陆地面积的功能,还是近海海洋生物的主要栖息地,能敏感地反映环境质量。
15、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准入令 吓退高污染小钢铁企业
来源:中国资本证券网-证券日报 2010年07月15日
http://green.sohu.com/20100715/n273525732.shtml
日前,在全国钢铁工业座谈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下称“工信部”)正式发布了《钢铁行业生产经营规范条件》(下称《条件》),对钢铁企业在环境保护、能耗、生产规模等方面做了一系列规定,以推进对钢铁行业的规范管理。
我的钢铁网资讯总监徐向春表示,《条件》结合了 2005 年以来我国钢铁行业的发展状况和未来发展趋势,对钢铁行业提出了具有前瞻性的限制性准入条件,在满足国民经济发展需要的基础上抑制产能过快发展。
根据《条件》,从产品质量、环境保护、能源消耗和资源综合利用、工艺装备、生产规模、安全卫生和社会责任等6个方面对现有钢铁企业进行规范管理,要求现有钢铁企业全部纳入规范管理,同时公布了符合规范条件的企业名单。要求不具备规范条件的企业须按照规范条件要求进行整改,整改后仍达不到要求的企业应逐步退出钢铁生产。对不符合规范条件的企业,有关部门不予核准或备案新的项目,不予配置新的矿山资源和土地,不予新发放产品生产许可证,不予提供信贷支持。
“这是国家钢铁产业调整与振兴的一系列政策之一,总体目标是淘汰落后、鼓励兼并重组并扶持优势企业。《条件》的正式发布并实施将加速钢铁行业的整合与重组,有利于我国钢铁产业向健康、环保、节能和高效的方面发展。”山西证券钢铁行业分析师刘俊清认为。
在国家紧锣密鼓出台压缩钢铁产能的同时,国内一些龙头钢企也纷纷加入降价的阵营。作为国内钢铁价格主导者的宝钢股份昨日宣布,将 8 月低碳热轧钢板和部分冷轧钢板的价格在 7 月的基础上下调 300 元人民币/吨,降幅接近 5%。
“这是宝钢连续第二个月实行降价,完全符合市场的预期,标志着钢铁行业已提前入秋,在钢铁企业利润微薄的情况下,《条件》的发布对钢铁行业的发展将起到积极作用,这有利于国家针对钢铁行业实施的节能减排、压缩产能的战略规划。”徐向春指出,“总的来看,《条件》是国家一系列推进结构调整、淘汰双高落后产能政策的一个很好延续,政府的长期持续关注与推进对中国这样一个区域差别很大的国家其意义远大于短期的淘汰目标。”
据统计,中国大小钢厂有800家左右,既有年产几千万吨的大钢厂,也有不少年产几十万吨的小钢厂,同质化竞争加剧。中国的大中企业作为当地政府的主要支柱企业,在人员和环保等方面的社会成本较高,因此在普钢方面的竞争往往不及小型钢企和民营企业。
“能耗环境等标准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钢铁企业的进入壁垒,尤其是增加了高污染小企业的治理成本,以政策手段缩小大小钢企不对等的社会成本差距,使那些不符合规范条件的企业退出市场。对控制新增产能,淘汰落后起到一定推动作用,同时促进了钢铁行业的并购重组,给国内的钢铁龙头企业带来巨大的机遇。”刘俊清说。
16、潘岳强调: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维护公众环境权益
来源:《中国环境报》2010年07月15日
http://env.people.com.cn/GB/12152295.html
环境保护部机关工会第一届代表大会今日在京召开。会议选举产生了首届工会委员会及委员会委员,周桂玲新当选为工会主席。环境保护部副部长潘岳到会并讲话。他指出,要进一步加强党领导下的工会工作,坚持以人为本,紧紧围绕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办实事、求实效,切实维护公众合法环境权益,促进环境公平正义,推动环保事业在新的历史起点向前迈进。
潘岳首先代表部党组向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他说,环境保护机关工会设立16年来,在党组和直属机关党委领导下,全面履行职能,把竭诚为职工群众服务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增强职工身心素质、为职工排忧解难以及建设“六型机关”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有效地调动了广大职工投身环保事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较好地发挥了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
潘岳指出,做好新一届机关工会工作,光荣而艰巨;做好新时期环保工作,任重而道远。为此,我们必须不断深化对环保形势和任务的理解和认识。
潘岳指出,世界正处于新的绿色产业革命的前夕,我国正在逐步进入生态文明建设的新的历史阶段。虽然我国环保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依然突出,经济增长的环境代价过大的现象依然存在。随着经济总量不断扩大和人口继续增加,污染物产生量还会增多,保护环境的压力进一步加大。环境健康和环境公平已经成为关系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成为影响和制约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一个关键问题。
潘岳指出,今年5月,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提出“着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快构建生态安全屏障”和“七个要”的环境保护重要意见;今年6月,李克强副总理在参观环境保护成果展览时,强调要适应发展的新形势和群众的新期待,以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潘岳强调,我们必须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危机感和紧迫感,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和中央领导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立足世情国情,加快推进环境保护历史性转变。谁率先完成了由传统工业文明向生态工业文明的转型,谁就将取得道义、经济和文化上的全面优势。反之,谁的环境问题日趋恶化,谁就将在国内关系和国际关系上日趋被动。经济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损害环境,早晚要付出高昂成本。频繁发生的环境污染事故,相继暴发的血铅中毒事件,反复印证了这个道理。
潘岳指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维护环境权益,弘扬环境文化,促进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不仅是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赋予环保工作的时代重任,也是环境保护部机关工会新形势下的工作方向和工作重点。机关工会广大职工会员尤其要在环境理念、环境战略规划、环境经济政策、环境文化宣传等方面有所作为。
潘岳最后指出,机关工会要充分发挥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纽带职能作用,更加自觉地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突出环保机关工会特点,全面履行职能;要继续全心全意为职工群众服务,多为广大机关职工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要以改革创新精神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结合“创先争优”活动,把机关工会建设成为“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组织。
17、山东11市重点污染河流达标 5河流断面超标严重被通报
来源: 新华网 2010年07月14日
http://news.xinhuanet.com/environment/2010-07/14/c_111953483.htm
新华网济南7月14日电(记者刘宝森)山东省环境监测中心站最新监测显示,山东全省17个市中已有11个市辖区内的重点污染河流全线达标,但其余市中仍有5个河流断面因超标被通报。
据山东省环境监测中心站介绍,截至6月底,山东省控59条重点污染河流化学需氧量、氨氮平均浓度分别为32.1毫克/升、2.1毫克/升,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下降40.1%和40%。按常见鱼类能够稳定生存的技术参考指标(化学需氧量≤60毫克/升、氨氮≤6毫克/升)衡量,已有45条河流全线恢复鱼类生长。全省有11个市辖区内的重点污染河流所有断面全部达标,这11个市分别是枣庄、烟台、济宁、泰安、威海、日照、莱芜、临沂、德州、滨州和菏泽,比5月增加了3个。
据了解,59条重点污染河流是山东省境内污染重、影响大、由省级环保部门直接监控的污染河流,山东省在年初提出了争取年底前这些重点污染河流全部恢复鱼类生长的目标。
山东同时对6月份超标较严重的5个河流断面进行通报,分别是济南市的漯河夏侯桥断面、东营市的阳河南郭桥断面、东营市的广利河沙营桥断面、淄博市的支脉河道旭渡断面、聊城市的卫运河油坊桥断面。
18、把生命交给河流和沙滩:在墨西哥感受江河
来源:浙江日报 2010年07月13日 汪永晨
http://www.zjol.com.cn/05gotrip/system/2010/07/13/016756441.shtml
古老的运河
全球水保护者联盟已成立11年。除了创建这一联盟的美国的众多水保护者外,这些年来,亚非拉等发展中国家,以及包括英国、捷克在内的一些欧洲国家,纷纷拥有了自己的水保护者。6月9日至13日,全球水保护者联盟第12次年会在墨西哥巴哈·加利福尼亚半岛拉帕斯市举行。适逢墨西哥湾漏油事故的环境危机影响深延,此次年会尤为引人注目。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记者、民间环保组织绿家园负责人汪永晨等人作为中国水保护者代表参加大会,在美国学习的浙江环保志愿者忻皓作为大会翻译全程陪同。会议期间,本报与他们一直保持热线联系,今天向读者推出他们独家提供的此次全球水保护者大聚会的见闻。
赤道逆流的作用让巴哈·加利福尼亚半岛拥有了独特的景观,海湾里的红树林、两人高的仙人掌随处可见,旁边就立着高大的椰子树。海鸥和鹈鹕成群地飞舞,浮上水面的鱼一不小心就成了他们的盘中餐。这就是拉帕斯(La Paz)。
看来,选择美丽的地方开会,不光是我们中国人,美国人也喜欢。可是,当发展与保护、今天与明天放在一起时,要想做出选择就没有那么容易了。此次,我们这群看起来是要对发展说三道四的人聚在一起,就是为了探讨如何在不影响河流的美丽、自然的前提下发展。
到过拉帕斯的人说,这里海滩的惊艳、纯净是无与伦比的。
海滩是美丽的,但是不同的人对这片美丽有着不同的欣赏与需求。特别是近期发生在墨西哥湾的石油泄漏事故,更让前来开会的护河者们急于要把他们的信息告诉关注河流、关注大自然的人。
全球水保护者联盟的发起人——美国前总统肯尼迪的侄子,在这次大会上为一个好的护河者总结了这样几条:有智慧,会想办法;了解科学和法律;能找到钱;能与媒体交流;能让你的职员高兴。小肯尼迪说:这些性格与特点,都应具备,当然不好学。但是如果你把自己的生命给了河流和海滩,就有可能。
站在一起,相互支撑
墨西哥湾经受石油的“洗礼”
“墨西哥海湾的灾难是美国最大的灾难。本来应是可料想到的,但我们不能禁止使用石油。”在护河者国际论坛上,来自美国的马克感慨说。
这次论坛正值美国经受如此灾难的时刻。所以,当五位墨西哥湾河流保护组织的领导坐在大会主席台上准备发言的时候,17个参与国、195个河流保护组织的259个护河者站起来为他们鼓掌,给他们打气。
墨西哥湾漏油事件一开始并未得到足够重视。直至4月28日,新的漏油点被发现,油井日漏油量从先前估计的1000桶上升到5000桶,人们才意识到——灾难来了。
生物链面临崩溃,濒危物种或遭灭顶之灾。美国佛罗里达州圣安德鲁斯湾州立公园办公室的首席生物学家约翰·本特对此可以说是一筹莫展。他的眼前是一张墨西哥湾沿岸生物栖息地图。巨大的阴影正朝这些脆弱的栖息地逼近——当油膜席卷过后,这张地图上的许多坐标可能被彻底改变甚至抹去。
地图上简易标出了各种濒危物种长期繁衍生息的范围:德克萨斯和墨西哥州的温暖沙滩,那里是肯普氏丽龟最喜欢的产卵地点;白额燕鸥只在墨西哥湾沿岸城市百乐市的海滩上筑巢;环颈鸻生活在佛罗里达州的巴拿马城海滩;佛罗里达湾和坦帕湾之间的浅海地带,是温驯海牛的“海草牧场”……
人们还记得1989年,一艘巨型油轮向瓦尔迪兹湾泄漏了31万桶原油。官方报告称,事故造成大约28万只海鸟、2800只海獭、300只斑海豹、250只白头海雕以及22只虎鲸死亡。阿拉斯加荒地保护联盟发言人苏尔鲁斯科称:“泄漏的石油从未被清理完,也没有人知道什么时候能清理完。”漏油事件使阿拉斯加地区曾经繁盛的鲱鱼产业在1993年彻底崩溃,从此一蹶不振。
尽管如此,在最近一次调查中,仍有6成美国人支持近海采油。
路易斯安纳州的护河者ORR说,“当地政府现在还没有把我们当合作伙伴,但我们才是海滩管理者。我们有知识、有能力,我们长期以来就在保护着这片海域的生态环境。眼前石油已经到了我们的家乡,海浪全成了黑色。目前政府的措施并没有效果。我们护河者要求参加BP解决问题的会议。开始我们进不去。不过现在有护河者联盟的支持,我们已在积极地活动中。”
佛罗里达的护河者CHASSIDY说,在佛罗里达还有人在问我们真的不安全吗?我们的护河者就告诉他们,是很大的灾难。但是我们也自豪地告诉大家,我们是有智慧的人,应该对我们要负责的事负责。我们正在组织志愿者做一些民间监测。志愿者做的事不仅仅是记录,还有热线。要告诉公众应该去什么地方检查。现在英国石油公司同意我们这样做,因为石油确实到海滩了。我们当然也会自己决定什么时候可以让志愿者去工作,而不是等石油公司下令。
护河者们在石油泄漏之后还专门编了NGO(非政府组织)提供记录须知。这样,灾害如果再次发生,就会有所准备。
在此次年会上,墨西哥湾几个州的护河者形成共识:要让公众知道更多的信息;要对志愿者有效地管理;用自己的专业知识,用各种手段把这次灾难记录下来。不满足一般的信息传递,要提供护河者对事件的评估;回答公众提出的问题;也要找找面对这些挑战时,国家政策上的问题;墨西哥湾还有很多大工厂,应在这次灾难中以此为戒,不然今天的BP公司就是他们的明天。现在,我们更有可能提倡清洁能源、太阳能、风能的使用。
面对墨西哥湾巨大的生态灾难,护河者联盟主席小肯尼迪说:经济就是环境,没有环境就没有经济。
两位中国护河者在海边捡垃圾
开飞机去取证的迪恩和蕾尔
迪恩和蕾尔是来自美国路易斯安纳州的河流保护者。他们自己开着飞机到被砍树的湿地去取证。“你找的证据一定要确凿,这样才能在打官司时取得胜利。”迪恩说。
迪恩和蕾尔介绍,路易斯安纳州有块湿地本是产马哈鱼的地方,一家企业却要把这块美丽的地方分隔,弄来其他地方的鱼种来饲养,为此还想挖坑控制水源。他们安装了水泵,河流和湿地都破坏了。
在美国,工程兵也负责管环保的事。可是这个部门连船都没有怎么执法呢?倒是砍树的人有很多船。即使发现一些企业在违法破坏湿地,但森林很密,警察根本进不去。
美国的环保组织有这样一些压力,比如哪个公司砍树、破坏湿地,而你想进去阻止或取证是很难的,因为私人领地受到保护。警察可以抓你。所以迪恩和蕾尔开着飞机去取证倒也不失为一种办法,只是这笔经费要环保组织花得起才行。
美国最早于1889年颁布保护河流的法律,其中也包括对港湾的保护。
过去对环境违法行为只有政府可以管,现在老百姓也可以用起诉的方法保护自己的环境。这对政府和企业都是一种压力。另外,老百姓的公众举报也起作用。迪恩说,如果一个企业在申报项目时没有提及保护环境,老百姓就可以提意见,这个项目就有可能不被批准。同时,老百姓也可向政府提供证据。民间组织可以监督企业操作时的每一步骤。老百姓发现问题并举报,被认为是帮助政府改正企业对环保不利的举措。
河流与大坝的忧思
6月10日下午我们参加了一个江河保护与大坝建设的论坛。
第一个主讲者是美国塞斯特河的保护者。“这里有美国除了墨西哥湾以外最大的海湾,也是美国最大的湿地。”他说,这个海湾50%的水来自河流,50%的污染也来自河流。15年来,由于大坝的修建,湿地里已经淤满了泥沙。根据目前的情况,附近花巨资建的大坝还有10到30年就要淤积满了。
在这位护河者看来,大坝最大的问题就是淤沙,而这些淤积还会让污水中的磷和氮留在湿地里。这无疑是让湿地死亡。他说,1979年,当地淤积的程度连行船都受到影响,草原上的小动物都消失了。管理大坝的人当然不在乎,因为他们可以从发电中赚到钱。
墨西哥的护河者阮克尔·古弟尔思介绍说,在墨西哥的哈里克州要建一个大坝。要建大坝的这条河是25%的墨西哥人仰赖的水源地。200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修这个大坝,是为了解决除墨西哥城以外墨西哥最大城市的工业用电。
不过,这个计划终于在各种力量的影响下被终止。这些力量包括运用法律条款、坚决不搬家的当地老百姓,有免费提供支持的大学教授,提交科学调查报告的生态学家、历史学家,同喝一条水的南美众多国际组织,以及从国家法院到国际法庭从各个层面予以支持的律师们。
墨西哥60%的大坝是为了农业灌溉。阮克尔算过一笔账,从1995年到2010年,墨西哥城市的用水简直就是在翻倍地增长。
城市的无限膨胀,其结果就是修多少大坝也不够。
作者汪永晨与小肯尼迪
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江河
捷克护河者说:“今年的4月、5月我都经历了大洪水,这在以前的春天是从来没有过的。洪水多了,干旱也多了,全球气候变化令老百姓十分担心。今年7月11日我们要举办一个大的活动,市民们在被治理好的一条河里游泳。”这位护河者晚上在回旅馆的车上和我坐一起,车窗外并不繁星点点的天空,却让她一次一次地惊叫:快看星星,星星。“现在城里看星星不容易了。”她说,在捷克人们管这叫光污染,连鸟都被弄得黑白颠倒了。
印度的护河者说:“印度的冰川受全球气候影响变化很大。”他们已经在2700个村子做过调研。气候变化对一些河流产生季节性影响,2009年是印度历史上最热的一年,气温不断升高,在这个过程中,人们也逐步发现一些新情况。我们护河者能做的是请科学家向公众推荐、选择如何适应气候变化的办法。
印度的护河者还说,20年来,我们国家在喜玛拉雅地区修了大量的大坝,现在几乎找不到一条没有大坝的河流。一条河到处被阻断,尽管我们试图影响决策,但缺少经费和支持。但我们会努力。
俄罗斯的护河者说:在他们国家,几十平方公里的土地被石油所侵蚀,还有一些其他的企业也正在威胁着生态环境。那里居住着很多人。这些企业排出的化学物品正威胁着人们的健康。石油公司获取了巨大的利益,俄罗斯却正在被污染。他们正试图把一个受到辐射影响的小城居民转移到安全的地方。
如今,墨西哥有200名护河者,其中有学生、科学家、律师等。大家相互帮助,分担困难,处理灾难。每一个人都在关心孩子将来是否能享受美丽的大自然。他们希望把愤怒转化成用法律来保护江河。墨西哥现在有十个护河项目,七个在巴哈半岛。水监测把当地十二个NGO联系在一起,保护海湾、监测水的质量,特别是网上监测水里重金属的含量。“保护湿地,不只是政府的责任,更重要的是靠老百姓。”
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江河,那是大地的血脉,也养育着各国人民。在护河者国际论坛上,我听着每一个国家的河流在发展经济时所面临着挑战的故事,也感受着每一位护河者对家乡河流执着的爱。我体味着小肯尼迪说的话,如果你是把自己的生命给了河流和海滩,那么留住它们的美丽就有可能。
国家名片:墨西哥
墨西哥位于北美大陆南部,是一个世界文化遗产众多的国家。北邻美国,东南与危地马拉和伯利兹毗邻,南濒墨西哥湾和加勒比海,西南濒临太平洋。土地面积的六分之五是高原和山地,平均海拔约1800米。沿海有众多的岛屿。墨西哥河流分为三个水系:大西洋水系、太平洋水系和内流水系。
19、南京船舶相撞发生漏油污染附近千余平米江面
来源:《现代快报》2010年07月15日
http://env.people.com.cn/GB/12149076.html
昨天下午,南京栖霞区长江水道龙潭紫金山船坞下游水域,发生一起船舶碰撞事故,一艘准备进船坞维修的大货轮,行驶途中撞到江面小码头边停靠的一艘小型污油接收船,污油接收船上的柴油泄漏,导致附近千余平米江面受污染。所幸的是,事故并未造成人员伤亡,截至记者发稿之时,油污泄漏仍在继续。
千余平米长江江面被油污
事故现场位于栖霞区龙潭附近长江水道紫金山船坞下游200米处水域。昨晚8点半左右,记者在发生轮船碰撞事故的水域,远远就能看到海事部门的三艘巡逻船闪着警灯。在一盏大灯照射下,依稀可见十多名工人忙碌的身影。出事的水域是一个小码头,近日江水上涨厉害,从江堤通往码头的通道已被江水淹没。
据码头一船坞工人介绍,昨天下午3:50左右,一艘名为“长宁号”的大货轮从长江下游驶来,准备开往龙潭水道南岸紫金山船坞维修,途中不慎碰撞到船坞下游不远处水域停靠的一艘小油船。“当时我们正在船坞边作业,等待从中间航道往船坞这边靠的大货轮进船坞,可没想到大货轮挪到了江南边,加大马力往船坞这边驶来,只听到轰隆一声巨响,我回头一看,发现小码头上那艘小油船直摇晃。”这名不愿透露姓名的工人称,当时他就意识到,可能是大货轮尾部撞到小油船了。
不出所料,几分钟后,小油船上有人大声呼喊漏油了。听到喊声,大货轮上几位船员到船舷查看,立即用电台向海事部门报告。随后,大货轮慢慢驶进船坞,并进入船坞维修,海事部门的巡逻船和吸油船赶到现场。很快在发生泄漏的油船附近水域铺设了吸油毡,并在已发生污染的千余平米水域内铺设了隔油栏。
未影响到上游取水口
事故发生后,附近一大公司码头的工人也前往事发水域帮忙抢修。经过抢修人员下水勘查,发现油船受损并不很严重,只是在船体下方有一段裂缝。“因为江水很急,而且裂缝在水下,到底多宽多长,谁也搞不清楚,只是看到油污直往江面上滚出来。”该工人称,目前堵漏工作一直在继续,可效果好像并并不明显。
在码头工人的帮助下,记者得以乘船靠近事故水域。事故水域附近一股浓烈的柴油味,海事部门的工作人员、码头抢修人员正在漏油的小船上忙碌着。油船长约50米,宽10米左右,在油船中部,黑色污油源源不断地涌出水面。油船下游千余平方米江面都被海事部门用隔油栅栏隔离起来,水面上漂浮着黑压压的油污。小油船上一抢修人员称,他们事发后一直在设法堵漏,可想了很多办法,因江水太急,都未能堵住漏油的裂缝。
“现在还漏得很厉害,希望堵漏专家能尽快赶到。”一工人称,他去现场看过好几次,堵漏工作进展实在太慢了,还好是发生在船坞下游水域,只是污染部分江面,未影响到自来水公司取水口。据码头工人李师傅介绍,事发水域上游约一公里处,就是自来水公司的一个取水口,属于重点保护水域。
据环保部门工作人员称,江面上一旦发生漏油事故,因为江水是流动的,所以污染很难控制。要是附近有取水口,麻烦就大了。另外,涉及水域一带的鱼虾、水草等生物可能会因遭受污染而死亡。
渗漏初步得到控制
据南京海事局指挥中心介绍,事故发生的准确时间是昨天15:50左右,海事局指挥中心接到“长宁号”货轮报告,该船准备靠泊龙潭水道南岸紫金山船坞过程中,与一艘靠泊的污油水接收船“长轮1057”发生碰撞。指挥中心接报后立即启动“长江南京段油污应急计划”。为阻止污油水接收船“长轮1057”的渗漏进一步造成水体污染,指挥中心调派“长电701”“清污油1号”至现场铺设吸油毡,并通知防污3号拖带围油栏赶赴现场铺设。海巡艇“0817”和“0812”艇在现场指挥,维护通航秩序。据了解,碰撞造成“长轮1057”所载的污油只有少量渗漏,海事部门立即在现场铺设围油栏,同时已调集“金鹏1号”“金鹏2号”和“中航油8”开展现场过驳,渗漏初步得到控制,被撞的小油船无沉没危险。
截至记者发稿时,堵漏工作仍在进行中。事故的具体原因,目前海事部门正在进一步调查中。
20、低碳发展:坎昆接力棒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2010-07-15杜悦英
http://www.cet.com.cn/20100715/j2.htm
哥本哈根气候大会的热潮尚未褪去,今年年底即将在墨西哥坎昆进行的新一轮气候博弈正迎着我们姗姗而来,毫无疑问,低碳发展正是从哥本哈根到坎昆的接力棒。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区域合作司副司长王之佳在日前于上海举行的“2010国际青年能源与气候变化峰会”上评价说,去年有超过100个国家加入了哥本哈根协定,发达国家承诺300亿美元的援助提供给发展中国家。而这些资金,将会在2020年之前带来额外的1000亿美元投资。未来的3年内,上述的300亿美元将带来巨大改变。它将会成为一个催化剂,能够实现用更清洁能源系统创造的低碳经济。
王之佳认为,哥本哈根大会一个好的结果是,确定了提供发展中国家资金用于保护森林,这样能改善当地水资源,增强当地土壤稳定性,提供就业机会,并加强生物多样性的管理。
第二个需要着力的领域是可持续农业,包括有机农业。UNEP在非洲的研究表明发现,一些小种植者在选择有机农业后,产出比之前增长了1倍。有些地方增长率甚至达到128%。王之佳透露,UNEP最近启动了一项碳益处计划,通过这个计划可以测量有多少碳在不同的土地管理方式下被封存下来。
清华大学低碳能源实验室主任何建坤也在此间认为,哥本哈根大会取得了很多共识,这是气候谈判的新起点。哥本哈根大会没有形成一个法律意义上的协议,因此今后的谈判,就是要以哥本哈根的协议共识为基础,在气候变化公约和议定书的框架下,形成一个有法律约束意义的协议。他强调,哥本哈根会议最大的成果,其一是提高了全世界范围内大家应对气候变化的意识和危机感。其二则是,哥本哈根大会前后有43个发达国家和47个发展中国家先后提出了各自到2020年减排温室气体的目标和行动计划,而这又促使各主要国家更加关注国内的减排行动,推进了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进程。
何建坤认为,中国在提高能源效率方面,已经做出巨大努力。并且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由于中国当前经济的快速增长,能源消费和二氧化碳排放总量上升的趋势短期内仍然难以改变。中国从1990年到2005年,单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下降了53%,相应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下降55%。下降幅度之大,世界罕见。数字显示,发达国家同期下降的幅度在20%左右。
但是,何建坤也提到,由于中国经济快速增长,1990年到2009年,GDP增长6.6倍,GDP能源强度大幅度下降,但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增长了3倍。1970年中国人均二氧化碳排放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4,到1990年达到了1/2。当前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也超过了世界平均水平,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增长快,而且增长总量占世界二氧化碳排放增长总量的40%以上,控制这一趋势,仍然是中国较为艰巨的任务。
何建坤评价,近年来,中国在能源领域的技术进步、能效快速提高。高耗能产品单位产品能耗一直呈快速下降趋势,平均每年下降幅度在1%—2%。中国和发达国家能源效率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小。
但是他也提醒,由于中国当前处在重化工业发展阶段,经济发展较快,且主要是以投资和出口为驱动的增长方式,大量的基础设施的投资和工业产能的扩张,需要大量的钢铁、水泥等投资品,也拉动了高耗能产业的快速发展。中国的出口主要是制造业低端产品的出口,中国出口产品消耗能源占中国总能源消费的1/4左右。所以,以出口和投资为驱动的快速增长方式,加大了高耗能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结构因素部分抵消了技术因素在降低碳强度方面的努力,这需要予以关注和调整。
21、关于气候变暖的三个话题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2010-07-15 ■苏杨
http://www.cet.com.cn/20100715/j3.htm
哥本哈根大会尘埃落定,今年半年多的低温过后,笔者认为,我们有必要看看这个据说是因为人为活动而异常变暖的世界。
从这个角度看的世界很简单,就是三个问题而已。
一、气候真的在异常变暖吗?
对于这个问题,笔者认为,个体感觉按理是不应该作为判据的,尽管这些年来政治家总是用这样的直觉来“启发”公众形成共识、去年以来公众的共识又因为这样的直觉而动摇。
可以回顾一下科学史。20世纪70年代初关于气候变化也有激烈争论,但那时出现的是气候“变冷说”,认为地球正在非常缓慢地进入另一个大冰河期。当时也有气候“变暖说”,以大气热污染影响为依据,也有不少成果发表。不管那时双方如何各执一词,讨论只是象牙塔里的科学问题。当时基本是主流的“变冷说”一直说了20年,谁曾想20世纪90年代后居然风云没变预报变,“变暖说”成了主流台词,而且,许多科学家和某些政治家开始联手,“暖派”科学开始“凶猛”起来。
1992年,来自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据说也是I pretend climate change的简称?进行了一次评估:近千名各国科学家形成了第一份气候变化评估报告,“宣布”了持续的人为温室气体排放在大气中的积累将导致气候变暖? 这份报告直接促成了1994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生效。虽然IPCC表示,评估报告力求确保平衡地反映现有各种观点,但是其后每隔几年发布一次的连续三份“IPCC气候变化评估报告”都只是坚持说“最近半个世纪气候在超乎常规地变暖”。而且,这个事和环保迅速挂钩,“低碳是最大的环保”这种概念在有些人和有些集团的推动下风靡全球。
其实,是否异常变暖,除了现代研究方法,中国这样一个有记录的文明史从未中断的国家也可以史为鉴:用间接的方法从文献、遗迹和生活习惯中把真正可作为判据的长期气候变化复原出来。中国和欧洲的文献都表明,尽管最近几十年,地球的均温在上升,但是并没有超过历史上的最高温度,这种程度的变暖有可能和极端天气一样仍然属于正常的气候波动。所以,气候是否真的在异常变暖?是否暖到了空前的地步?是否会一直暖下去?都还没有答案。
二、气候变暖真的有害吗?
退一步讲,如果全球真的史无前例地变暖了,也是利弊互现,像目前这种幅度的气候变暖的好处也不少,甚至有可能这种好处能够正反相抵还有盈余。有三千多年信史可考的中华文明为甚至明显超过这种幅度的气候变暖的利弊也给出了答案:气候变暖时期基本就是大一统的时代(虽然不一定是盛世)。总的看来,在中国历史上,温度高时不是问题,反而温度低时因为粮食和牧草产量减少而诱发北方游牧民族南侵。商周、两汉和唐宋时期气温比现在明显高,却是华夏文明的奠基期、发展期和成熟期。作为地球上同样纬度气温最低的区域,中国极有可能是适度变暖的受益者。很多专家也有一个不常被宣传的共识——气候变暖不超过3℃,对中国就是有利的。目前还不到2℃,还要这种趋势保持半个世纪(世界的平均趋势是0.13℃/10a,中国的平均趋势是0.25℃/10a)。
三、即便气候真的在异常变暖,主要是人为排放温室气体所致吗?
IPCC的科学家至今没能说明人类活动是目前程度的气候变化的主因:在IPCC报告里面各种增暖因子中,列举了温室气体、平流层臭氧、对流层臭氧、硫化物、矿物燃料产生的有机碳气溶胶、矿物燃料产生的烟尘气溶胶、火山、太阳周期性变化共8种,但云层厚度、潮汐强弱、深海强震的多寡等对气候变化有重大影响的因子却都没有给予考虑;255位美国科学院院士声称“自然因素一直对地球气候变化有影响,但是在现在人类导致的变化影响更大”,但没有一点说明,也完全没有新的证据。虽然自工业革命以来全球二氧化碳浓度一直在升高,但是全球气温的上下波动却很大——这最起码说明最近百年来全球均温有限的升高不仅仅是由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导致的;即便是气候变化的支持者,也有相当数量认为在导致气候变化的影响因素中自然因素居多甚至居大,比如太阳黑子的周期性活动就有显著影响。以前认为可以作为确证的南极冰芯分析(结合了同位素分析)现在来看也有很多不确定,反而二氧化碳影响不大的证据倒越来越多。
不难发现,放到地球这个尺度来看,人为活动增加的二氧化碳的影响更有可能是蚍蜉撼大树。
了解了这三个问题,我们知道气候变暖不可怕,然而,不仅碳税尤其是作为贸易壁垒的碳税蠢蠢欲动,连国家形象都和低碳关联起来。
先看经济:早有媒体评论,气候变暖这个话题对有的国家来说是新的经济增长点。这可能吗?《京都议定书》正式生效后,全球碳交易市场出现了井喷,2007年全球碳交易市场价值已达400亿欧元。据世界银行预测,2012年全球碳交易市场容量为1500亿美元,有望超过石油市场成为世界第一大市场。因此全球气候变暖在主流传播渠道上是难以被怀疑的,即使寒冬之后寒春继续。
再看政治:掌握了话语权的西方制造了气候变暖话题并在国际政治中将其确定为关系人类未来的重大问题载体,气候政治的重点在政治而非气候,气候只是一个载体。利用这个载体,不仅要确保国家的经济利益,还要在国际政治博弈中找到一招制敌的杀手锏。
需要强调的是,不仅削减碳排放本身需要质疑,将碳排放和环保挂钩更需要质疑。温室气体排放,绝不等同于中国国内的环保问题:环保问题是带血的GDP,而温室气体的排放局部而言并不造成环境污染。所以,将环保与减碳捆绑是荒谬的。
现在,我们至少可以说:气候变化,本来是纯科学问题,而且还是没有定论的科学前沿问题,和政治、经济有关但应该和公众无关。(作者单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部)
22、三亚“喊渴”背后的思考
来源:南国都市报 2010-07-15 王成诚
http://news.h2o-china.com/html/2010/07/671279158827_1.shtml
水库蓄水骤减,三亚Ⅲ级供水预警,人们的心悬了起来。
除了老天爷不帮忙,供水紧张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便是外来人口剧增,这些原因使三亚的供水压力达历史峰值。
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三亚作为第二居住地、度假地、过冬地,不断涌入的外来人口给三亚城市基础设施和管理带来巨大的压力。除了供水紧张,交通拥挤、环境卫生、城市违建等问题让三亚管理层绞尽脑汁。
这就好比一道复杂的“人口方程式”———如何解决外来人口增多与城市基础设施相对滞后的矛盾成了一道全新题目。
难题 从供水说起
今年5月份以来,停水成了三亚部分街区居民的平常事,位于半山腰的临春社区6组更是停水2个月,居民们每天外出挑水,正在盖房子的居民甚至买回超级大桶盛水用于施工,狭窄的村道上穿梭着驮着大水桶的摩托车。
受到停水困扰的不止临春社区,据统计,从5月到7月初,三亚市供水部门一共发出58条停水公告,相应的是,单单5月份三亚市政府热线就接到200多次关于停水的投诉,停水区域集中在人口密集的城中村,如商品街、港门村、临春社区等街区。
南国都市报记者获悉,5月至6月间,三亚下洋田、大真岭、南边海靠山坡的地方及金鸡岭一巷、二巷、海坡区、儋州村、红旗街、商品街等街区,不同程度出现间歇性停水现象。
据介绍,今年以来三亚降水量比往年偏少50%,三亚部分原水供应水库有效库容急剧减少。截至7月8日,赤田水库有效库容2600万立方;水源池—福万水库有效库容仅30多万立方;半岭水库有效库容仅20万立方,而去年同期该水库有效库容为200多万立方。
为此三亚市7月8日紧急启动Ⅲ级供水预警,以保障供水安全。
“2006年更干旱,但没有现在严重,很少出现停水状况。”不少市民得知政府启动供水预警后有些担忧。
除了干旱和供水设备老化外,另外一个重要原因便是外来人口增加。
三亚供水部门在日常工作中体会到了这点,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南边海社区内一居民点,原来的管网直径只有30厘米,供水量只能满足150户,由于外来人口剧增,这一区域用水量大增,居民生活用水于是出现紧张。
据了解,三亚供水主要以生活用水为主,近几年由于外来人口激增,供水需求呈现跳跃性增长,今年城市供水比去年同期增长18.2%。 三亚供水工程正和迅速增长的外来人口赛跑,如三亚西部供水工程崖城水厂便因此由原先1万吨的设计规模改为10万吨。
由于三亚供水需求增大,原来供水设计能力每天23.5万吨,但现在每天已达24-25万吨,尽管超负荷运作,仍有许多街区供水出现紧张。
缘由 激增的外来人口
作为热带门户城市,三亚稀缺的资源吸引了大量游客,人们将三亚选为第二居住地、过冬地、度假地、工作地。
外来人口激增,以三亚河西区为例,据2009年5月统计,河西区总人口115456人,其中流动人口38621人,占总人口的 33.45%。
河西区群众社区负责人介绍,外来人口增速很快,目前社区总人数近万人,外来人口占到3000多人,几乎占到本地人口的一半。据称,三亚商品街的外来人口已超过本地人口。
“这些外来人口多是外来务工人员,不包括候鸟人员,每年冬季大量候鸟老人来到社区,这些数据难以掌握,但不在少数。”该负责人介绍。
三亚究竟有多少外来人口,记者从三亚市统计局获悉,目前三亚没有候鸟老人等外来人数的官方统计数字,而三亚最近一次人口普查还是10年前,新一轮人口普查刚开始,结果还没出来。
有关人士介绍,2009年,三亚市常住人口已近60万,流动人口10余万,这仅是登记在册的流动外来人口,实际上远不止这些。
候鸟群体到底多庞大,目前官方没有相关统计,更多的还是商业统计。2009年底,由老年日报和三亚房产超市联合推出的三亚市养老置业咨询中心成立,这是三亚为数不多的候鸟服务机构,据该中心估计,目前每年来三亚过冬的“候鸟老人”多达20余万人,其中仅东北3省就达到13万人。
这意味着,每年冬季三亚城区将有20万外来人口过冬,加上冬季是旅游旺季,仅去年春节黄金周期间三亚接待的省外游客就达到41万人。冬季,三亚城区人数是个很庞大的数字。考验城市基础设施与管理
海南省旅游发展研究会研究员李青介绍,大量外来人口涌入三亚,给三亚带来收益的同时,也给三亚城市基础设施带来了巨大压力。
李青常年居住三亚,对此感触较深,他说,当前的交通问题是个大问题,其次就是物价等关乎民生的问题。
据了解,截至2009年底,三亚共有98266辆机动车登记入户,今年以来,三亚平均每天超过100辆机动车登记入户,加上很多外地车辆、部分报废但还在偷偷上路行驶的车辆,目前在三亚市区行驶的机动车数量有10余万辆。
到了冬季旅游旺季,外地车辆大量涌入三亚,有媒体报道称,春节期间三亚机动车数量超过20万辆。汽车数量不断增加,远超过三亚道路设施建设速度。据称,今年元旦期间,三亚交通承载量已经超过上海、北京和深圳等城市。
现在三亚面临的另外一个问题便是物价居高。今年以来三亚日常生活消费价格上升,三亚因此为6类市民发放了物价补贴;再看房价,现在三亚的房价均价万元以上,这是当地工薪阶层所不能承受的。
外来人口剧增给环境卫生带来了极大压力。由于外来人口增多,三亚河沿线增加了不少住宅区和餐饮店,而由于城市排污设施相对滞后,产生的污水直接排入河中,污染了三亚河。
据《2009年三亚市环境状况公报》显示,三亚河已经受到污染,这是三亚市唯一一条水质不达标的河流,主要污染源便来自生活污水。从2007、2008、2009年的《三亚市环境状况公报》看,三亚河水质的确有持续变差趋势。三亚河按水功能区划分应该属于景观用水,不能饮用和游泳,应该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标准。但三亚河近年来监测结果都没有达到标准,2009年甚至出现劣于Ⅴ类标准的情况。
另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城市违建,以鹿回头村为例,因风景秀丽适宜居住,外地人前来买地建房,村民建房出租,2年内增加312栋违章建筑,目前三亚市已经着手处理此事。
显然,外来人口不断增加无疑在考验城市的供水、交通、排污等城市基础设施,并带来巨大压力。破题三亚在冲突中求解
外来人口激增,折射出三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供水、交通、排污以及城市管理等问题,这好比一道复杂的方程试题。如何求解?在国际旅游岛上升为国家战略的背景下显得异常紧迫。
海南职业技术学院旅游与艺术学院院长、海南旅游研究所所长杨哲昆表示,应当进一步升级旅游度假产品,当然这是一个系统工程,短期内难以达到。
此外,三亚在着手升级旅游产品的同时,更应当将注意力放在基础设施建设上,以满足眼前的需求,另外,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也应考虑“提前量”。
他说,度假客的需求是立体化的,其核心需求是住宿、生态环境、餐饮、医疗以及交通、供水、供电等城市基础设施,三亚现在面临的各种压力正是度假客的核心需求。
可喜的是,三亚在《三亚市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行动方案》中加大了城市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行动计划梳理出166个项目,5年内完成,其中重头便是住宿、医疗卫生、环境建设、基础设施。
在《方案》中,基础设施方面,占据了41项,这些基础设施包括道路设施建设改造、完善供水功能等方面,旨在提升城市公共服务领域。
酒店住宿方面,一共有32项,其中酒店建设就达到了27个项目。
医疗卫生方面,三亚已经展开市中医院二、三期工程、市人民医院改扩建二期工程以及备受瞩目的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分院工程。
生态环境建设方面,三亚将陆续展开21个项目,其中高新技术产业园污水处理厂等城市排污设施建设占据重头,三亚河生态整治工程、海棠湾水系工程、月川新城湿地生态保护治理工程等项目也引人瞩目。
显然,166个项目大多指向度假产业核心需求,有关人士认为,这166个项目对三亚未来10年的发展意义深远,三亚未来10年期间在提升城市公共服务和环境治理方面下了多剂猛药,相信到了2020年,升级版的三亚更加美丽、更加吸引人。
西部水厂正式供水
三亚用水紧张得到缓解
本报三亚7月12日电(记者 利声富)经过连续几天的冲洗消毒,12日,三亚西部水厂与海坡地区连接段的供水管道水质已经达到国家标准。这标志着西部水厂正式向三亚市区供水,三亚供水紧张局面也得到有效缓解。由于反冲作用,会造成水管内杂物上浮,导致水的浊度上升,市民打开水龙头后可能会有一点杂物,但水质不会受影响。
西部水厂与海坡连接段供水工程是三亚市政府为缓解目前供水紧张状况而启动的供水应急工程。该工程自5月31日动工建设,经过20多天施工,6月19日正式安装调试完成。经过有关部门试压等工作,6月25日具备供水能力。但由于西部供水工程刚刚完工,按规定必须对输水管道内的杂物杂质进行冲洗。为确保水质达到国家标准,三亚中法供水公司对西部水厂向市区供水的两条DN800输水管道进行24小时不间断冲洗、消毒,检测人员每隔1小时就对管道冲洗的排放水进行检测。经过几天清洗,昨天已具备供水条件,但三亚中法供水公司出于安全考虑,延期一天供水,经检测,自来水浊度完全达标,市民可以放心饮用。
三亚中法供水公司有关负责人表示,由于近段时间持续高温,居民用水量大增,因此,用水高峰期、没有二次供水的小区,地势较高的居民区等可能还会出现间歇性断水现象。
此外,由于三亚自来水管以前一直是由东向西供水,现在西部水厂正式接入市政管网后,将对市政管网原来的水进行反冲逆流,从而造成管内杂物上浮,导致水的浊度上升,但水质不会受影响。届时,中法供水公司将派员做好水质杂物的排放工作,用户也可以自行进行表前冲洗排放。
自来水直接输送37米高
三亚湾海坡高楼不再断水
本报三亚7月13日电(记者 利声富)“我在这开店2年多来,就这几天用水最有保障。”今天上午,在三亚海坡一家川味餐馆,当三亚中法供水公司工作人员针对西部供水后用水情况走访市民时,川餐馆杨老板高兴地说。事实上,从12日开始,三亚湾海坡一带宾馆酒店、居民都有这样的感觉:以前经常停水的现象没有了,水压比以前大得多,再也不用为供水问题烦恼了。
据了解,三亚西部供水12日正式向三亚市区供水后,三亚湾海坡一带供水管网由以前的末端变成现在的首端,供水难题一下子解决了。据三亚中法供水公司客服中心主任黄良翮介绍,经检测,三亚湾海坡一带水压达到2.5———3.7公斤,意味着这一带的宾馆酒店、居民即使没有二次供水,自来水可直接输送到25———37米高的楼层。
23、中青报:有多少城市可以揭开盖子来看看
来源:《中国青年报》2010年07月15日
http://env.people.com.cn/GB/12153228.html
江西古城赣州千年不涝,秘诀竟是宋代建设的城市排水系统福寿沟,全长12.6公里的福寿沟至今仍承载着赣州近10万旧城区居民的排污功能。有专家认为,以现在集水区域人口的雨水和污水处理量,即使再增加三四倍流量也不会发生内涝,“古人的前瞻性真令人赞叹”。(《中国青年报》7月14日)
相关报道还配出图片,让我们得以一睹深藏地下的福寿沟之芳容。由此,我不免联想起维克多·雨果150多年前在《悲惨世界》中对巴黎地下排水系统的描写:“在我们这个世纪,巴黎下水道仍是一个神秘的场所”,“让我们想象一下,巴黎像揭盖子那样被揭开了,笔直地往下着,这个地下的阴渠网有如画在两边岸上与河流衔接的树干。”显然,把巴黎的盖子揭开,地下又是一座城市。
100多年过去,中国的城市建设屡创辉煌,就是地上设施、空中景观敢与巴黎叫板者亦不乏其城,但我们有多少城市敢揭开盖子让人看看?
任我们的城市自称什么现代化大都市,任你地面和空中正在展现什么样的奇迹,只要暴雨来袭,地下排水不畅、吞吐不灵的真面目就无法掩饰。浸泡在水中的车辆,涉水而过的市民,雨中混乱的城市秩序,这一切都无情地宣告,我们城市的地下是怎样的消化不良;而平时再怎么了不起的本土大都市,都只能在内涝肆虐下变得狼狈不堪。
所谓巴黎的历史在地下,表明地下排水系统的建设虽然是看不见的政绩,却是城市进一步发展的前提条件。我们的城市排水系统能让人放心的不多。比如赣州,千年不涝的秘诀居然在于宋人建设的福寿沟。而青岛的老城区在当年沦为租借区时,德国人就在这里修建了巴黎式的“深隧道”管道,近百年过去,青岛仍在排水管网设置的合理性方面傲视其他中国城市。不知是笔者阅历有限,还是本土城市建设不争气,眼下能找得到的排水通畅的最优样本,不是出自古人手笔,就是年代久远的舶来品,这怎能不令今天某些动辄号称要建设国际大都市的官员汗颜?
与此同时,一些现象值得我们警惕。比如,正值南方汛期,记者探访发现,安徽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内一个排涝通道——银湖却正在大规模施工,10亩湖面被填埋,而上面正在建设的一个花费千万元的高尔夫练习场已初具规模。这种闭着眼睛搞建设,只看地上不看地下,只顾眼前利益而忘了谋划长远的做法,还真有一定代表性。
24、千年排水工程与天灾“N年不遇”
来源:《燕赵晚报》2010年07月15日
http://env.people.com.cn/GB/12153226.html
6月21日,江西赣州市部分地区降水近百毫米,市区没有一辆汽车泡水。这得益于以宋代福寿沟为代表的城市排水系统。有专家评价,以现在集水区域人口的雨水和污水处理量,即使再增加三四倍流量也不会发生内涝。(7月14日《中国青年报》)
老祖宗留下的排水系统,竟然在一千年以后还让后人受益,这让我们想起了时间更为久远的都江堰,这项在公元前256年左右修建的水利工程,历经两千余年,经过了汶川8级地震的洗礼,至今还发挥着防洪灌溉作用。
遗憾的是,暴雨当前,我们见到最多的报道却是城市内涝,农田被淹,老百姓被迫转移等新闻。报道中最经常提到的一个词竟然是“×年不遇”。6月26日,广东揭阳暴雨,报道说是“百年一遇”;在惠来县隆江镇,则超过了“500年一遇”;6月30日到7月1日,河南南阳市南召县普降暴雨,当地媒体报道此次暴雨是“千年一遇”。
越来越玄乎的“N年一遇”,可能还会创下纪录。有意思的是,在“N年不遇”的天灾面前,地方政府无一不是高度重视,措施到位,把灾害降到了最低,确保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看来,逢雨成灾,逢灾便是“N年不遇”,对地方政府来讲不但没有责任,反而颇有政绩,俨然成了战天斗地的英雄。
但赣州“千年有效”的工程让我们知道,如果政府把基础建设搞好,根本用不着在面对天灾时手忙脚乱。据说在宋朝之前,赣州城也常年饱受水患。是一个叫刘彝的官员在此任知州,规划并修建了赣州城区的街道,建设了排水系统。
《宋史》上记载,刘彝在赣州做官的时候“作陂池,教种艺,平赋役,抑奸猾,凡所以惠民者无不至”。刘彝的“前瞻性”,不仅因为他是一个水利方面的专家,更是因为他“凡所以惠民者无不至”的为官态度。看来,“民心工程”能不能经受住历史考验,不是靠技术是不是先进,不是靠领导的意志是不是坚决,而要看决策者有没有真正把老百姓的利益放在心上。
25、拯救河流湖泊 保卫生态家园
来源:新京报 2010-07-15熊传东
http://blog.bjnews.com.cn/space.php?uid=28688&do=thread&id=12180
“百湖之市”是武汉的骄傲。但由于历史变迁、社会发展等原因,近50年来,我市湖泊的数量和面积明显减少,水质污染问题突出。如果您爱湖,就请常去湖边走走看看;如果您爱湖,就请加入护湖志愿者行动,共同呵护我们的家园湖泊。武汉的湖泊已步入到了一个重要的历史时刻。保护湖泊既需要政府的努力,更需要广大市民、志愿者的共同参与。让我们一起到湖边用脚步丈量、用眼睛发现、用心灵思考,共护家园湖泊。(见6月《长江日报》、汉网)
保卫江城湖泊,850万市民“难辞其咎”。并不是说,因不爱护江城湖泊,让武汉市民辞去或放弃市民之权利,享有武汉市市民的权利是《宪法》赋予所辖公民的责权。谁也没有权利剥夺。我这里所指的“难辞其咎”仅仅是指您既然生活在这座城市,无论您是久居、或是暂居、还是匆匆流动在这座城市,请您爱护这座城市的一切,请您与我们一道参与到拯救和保卫江城湖泊的行列当中来。
让江河湖泊休养生息,不仅是治理江河湖泊的一项政策措施,更是站在生态文明的高度,指导新时期我国治水治污的重大战略思想。
2008年年初,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安徽视察淮河时发表重要讲话,明确提出要让江河湖泊休养生息、恢复生机,高度地统一了人们的思想认识,使“休养生息”从政策措施上升到了治理江河湖泊的指导思想。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全面贯彻,逐步恢复重点流域山清水秀、江河安澜的自然风貌。
2009年11月,在武汉举行的第十三届世界湖泊大会上,国家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作了《让江河湖泊休养生息》的主题报告,向来自世界各地的专家学者阐述了我国提出的“让江河湖泊休养生息”的环保新理念。
2010年6月,由长江日报报业集团、武汉市水务局、武汉市环保局、共青团武汉市委等部门掀起的“我爱湖泊”大型拯救湖泊公益活动和自愿者保卫湖泊行动,再次彰显了保卫湖泊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
让江河湖泊休养生息是对我国历史上安邦兴国成功经验的理性升华。休养生息是我国历史上统治者根据安邦兴国、治国理政的需要,采取的减轻人民负担、安定生活、恢复元气的重要政策,是某一特定历史阶段的必然要求和客观规律。无论是西汉的文景之治,还是唐代的贞观之治,都实施了休养生息的政策,并为日后汉武帝时期开拓疆土和开元盛世奠定了基础。清王朝从初期开始,励精图治,实施摊丁入亩等休养生息政策措施,开创了康乾盛世。以休养生息指导我国治水治污,就是要给予江河湖泊以人文关怀,通过不断减轻江河湖泊的污染负荷,改善环境质量,恢复生态平衡,重现江河湖泊的生命活力,这是人与自然和谐理念在更高层次上的重要体现。
自古以来,湖北以“千湖之省”的美誉而得闻名,武汉又因“百湖之市”誉为江城。武汉也因“水”而得天独厚。但据测绘部门的最新统计调查显示:从20世纪50年代至今,湖北天然湖泊面积已有80%消失,数量从1052个减少到83个,“千湖之省”已名不副实。许多湖泊已经被一幢幢的楼房等建筑代替,成了资料上的一个符号和老人们心中的记忆。
联想到,近几年来,武汉市接二连三地发生了“填湖事件”和“湖泊污染事件”,以及东湖、南湖、汤逊湖、巡司河等湖泊部分河段由清变臭的生态巨变,甚至少数湖泊出现黑水横流等现象,令人触目惊心,每每看到此类报道,我们的心在流血!最近几年,东湖、南湖、沙湖等湖泊都不同程度地遭受到“填湖”。我们除了多一份哀怨,多了一份悲痛,多了一份怜惜之外,更多地是让我们读懂了一份责任,一份保护我们江城河流和湖泊的意识。
当面对接二连三的“填湖事件”和“湖泊污染事件”时,不知道我们的相关职能管理部门在干什么?当我们面对这一个接一个被填平或被污染的湖泊,昔日的河流被我们污染和破坏,我们不知道我们有生之年还有没有能力保护我们的河流和湖泊?污染河流和填湖泊的“肇事者们”,当你们在污染河流和填湖泊的时候,你们想过自己的子孙后代在失去江河湖海后会在背后痛骂他们的前辈们,也就是你我他这等污染、破坏和填湖泊的和没有保护湖泊的前辈们。我们除了自己感到羞愧和惭愧之外,后辈们看到的是我们的无知和无能。
记得,10多年前,一位报告文学家站在黄河入海口,面对泥沙滚滚东去的景象,叹息道:母亲河啊!你已经严重失血!难道,50多年后,这一幕就要在生我们和养育着我们的长江身上和长江岸边的江城重演么?
在此呼吁,救救我们的河流和湖泊,保护我们的河流和湖泊,保卫我们的江城,保卫我们江城以河流和湖泊而得名的美誉。
不敢去想象,我们失去河流和湖泊后,我们的江城会变成什么样?不敢去想象,我们没有河流和湖泊后,我们江城的自然环境会变成什么样?笔者的这种担忧属于你我他!这种担忧属于我们全社会!这种担忧更属于我们的城市!恐怕到时候是河流无“水”,江城无“江”,湖泊无“湖”!
尽管我们对“污染湖泊事件”和“填湖泊事件”已见怪不怪,但听到“河流湖泊危机”的告诫,还是不由得吃了一惊。我们素有“千湖之省市”,让我们自己来曲指数一数,看看我们美丽的江城还有多少河流和湖泊“健在”?!事实上,由于我们不断地染污和破坏河流,甚至不断地填淹湖泊,生态环境已被严重破坏、武汉夏季的气温也越来越高了,正以每年5度-10度的速度在上升,“春来江水绿如蓝”江南美丽景象已不复存在。
我们武汉人生在长江边,喝着长江水长大,是母亲河——长江哺育了我们。同时,我们城市的大小湖泊或多或少地也滋润了我们。今天,我们要以昔日救助母亲河那样保护我们的湖泊,救助湖泊就是救助我们自身的生存环境,把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的政策贯彻下去,我们的江城才会重现“春来江水绿如蓝”的美景。
原本一座美丽的江城,眼看着大小湖泊将被无声无息地“填掉”。小鸟已无处栖息,无家可归。照这样子“填”下去,恐怕十年过后,小鸟的命运便是我们的写照。
很难想象,自己不珍惜自己的生存环境,脑袋里不存在环境保护意识,真让人吃惊!我认为,留给我们的不仅仅只是警醒,更多的是给我们的警告。大自然的恩惠和宽容并不是无限的。需要我们给予更多的呵护。母亲河养育了我们,湖泊滋润了我们,更需要我们的保护。
让江河湖泊休养生息是国内外水环境治理经验教训的有益借鉴。从国外情况看,进入20世纪70年代,针对积重难返的环境问题,发达国家纷纷采取严厉的措施保护环境、治理水污染。如日本为了治理琵琶湖,从上个世纪70年代初开始,通过污染减排、严格准入、全面治污,给湖泊水质改善和生态修复提供了“喘息”机会。同时通过底泥疏浚、芦苇净水、革除青草等,促进湖泊生态修复。从国内来看,云南大理州面对洱海出现的环境退化迹象,以“洱海清、大理兴”的强烈责任感,主动出击,启动了生态修复、环湖截污治污、城镇垃圾收集和污水处理系统建设、流域农业农村面源污染治理、流域水土保持、环境教育管理等六大工程,重现了洱海生机,积累了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治湖经验。
资料显示:目前,我国的河流和湖泊普遍遭到污染,重金属污染和富营养化问题十分突出。滇池、巢湖(西半湖)、洪泽湖、太湖、洞庭湖、镜泊湖、博斯腾湖、洱海等淡水湖泊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污染。太湖流域19条省界河流约有60%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到2010年,洞庭湖的水面将恢复到新中国成立以前的4350平方公里,102万移民规划已经全面铺开,通过对规划区内12个堤进行单退或双退,实现退田还湖。
河流和湖泊能够蓄积水量、调节河川径流。由于生态环境的恶化,加之淤积围垦、污染严重、拦截地表水流,导致我国各地的河流和湖泊水面急剧缩减,不少内陆河流和湖泊咸化干涸。许多河流和湖泊的消亡,直接减少了对江河供水调蓄,增加了洪涝灾害风险,使生态环境恶化,成为湖区经济发展的心腹之患。河流和湖泊面积急剧减少最新研究报告显示,我国平均每年有20个天然河流和湖泊消亡。自20世纪中叶以来,我国东、中部地区因围垦及污染减少天然河流和湖泊近1000个,围垦湖泊面积相当于我国五大淡水湖面积之和。在上个世纪50年代,湖北省共有湖泊1052个,有“千湖之省”的美誉,而现在只剩下83个。20世纪90年代初,武汉中心城区主要湖泊共有35个,总面积9.5万多亩,素有“百湖之市”的美誉,如今已有8个湖泊被填占,剩下的27个湖泊实际面积不足9万亩。近几年间武汉的湖泊,几乎是一年消失一个。
爱护我们的河流和湖泊,保护我们的河流和湖泊,爱护我们美丽的家园,爱护我们的生存环境。请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规劝、举报污染破坏河流和填湖泊者做起,不要再去做污染人和填湖人。要想真正爱护我们的健康和善待我们的生命。请先从拯救和保卫我们的河流和湖泊开始。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从我做起”、从规劝、举报污染河流和填湖泊者做起。从我做起,人人争做“护河人”、“护湖人”。用实际行动来拯救和保卫我们的河流和湖泊。
26、违规项目成为4A级景区?
来源:中国环境报2010-07-15 肖华
http://www.cenews.com.cn/xwzx/gd/qt/201007/t20100714_661632.html
有媒体近日报道,辽宁省红海滩风景区的多处旅游项目未经过政府环评、土地审批,就在国家自然保护区内开建。令人吃惊的是,这些违规项目还被有关部门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实际上就是国家有关部门对景区的认可。可以想象的是,有了这顶红帽子,红海滩风景区可以肆无忌惮地违规建设下去,甚至更加不把环评、土地审批放在眼里。因为其负责人会很自然地有这样一种认识:我们违规建设怎么了,不是照样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吗?
一个违规项目被戴上“国家4A级旅游景区”的红帽子,再次说明有关部门在评定国家旅游景区等级的时候,存在种种弊端。目前,在我国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上,不需要提交景区内旅游项目的合法审批手续,这就使得违规项目有机可乘。可能对于旅游主管部门来说,环评、土地审批不是本部门的事,因此在景区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上,没有必要过问环评、土地审批手续等事宜。但是,这样的疏忽对社会产生的消极影响却是巨大的。
一个旅游景区要想得到认可和评定,最起码应该是合法的。可是有关部门在评定的时候,不论合法不合法,只要景区申报了就认可。违规项目戴上了“国家4A级旅游景区”的红帽子,很多守法的项目却得不到这样的荣誉,这无疑起到了反向的激励作用,会鼓励更多的人和单位进行违规建设。其实,无论在国家标准里有没有景区内旅游项目评定必须提供合法审批手续等规定,有关部门在评定的时候都应该注意这些。因为这是最起码的要求,一个项目连合法性都不具备,还谈什么好景区。
笔者以为,有关部门疏忽了这些,恐怕不是有没有国家规定的问题,而是受了政绩意识的影响。因为,对旅游主管部门来说,“国家4A级旅游景区”越多,就越说明其功劳大,而且在评定的时候,还可以收取各种费用。
对于地方政府来说,“国家4A级旅游景区”就是一张风光的名片,有了这张名片,不但证明他们发展旅游业的政绩,而且可以提高地方知名度。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些旅游项目是不是违规建设就不那么重要了。在红海滩风景区举行的国家4A级景区揭牌仪式上,相关市县领导都来参加就是一个例证。
违规项目戴上“国家4A级旅游景区”的红帽子,再次让我们看到,在地方领导官员的政绩面前,环评、土地审批是多么软弱。看来,在强化环评、土地审批上,各地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特别关注:
想要看更多的环境信息,请点击下面网址:
绿家园记者沙龙网:http://www.greensos.cn
绿家园记者沙龙英文网:http://eng.greensos.cn
绿家园办公室电话自7月7日起变更为010-59471331 望大家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