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众参与 江河信息 六月三十日绿家园江河信息导读: (编辑:丽英)

六月三十日绿家园江河信息导读: (编辑:丽英)

2010-06-30

六月三十日绿家园江河信息导读: (编辑:丽英)

 

南方暴雨特别关注:

1、新京报:    贵州山体滑坡确认99人被埋 村民归咎新建电站

http://news.qq.com/a/20100630/000070.htm

2、新华网:    中国最大淡水湖鄱阳湖正经历罕见洪水考验 

http://news.xinhuanet.com/2010-06/30/c_12280762.htm

 

环境资讯:

3、人民网:    环保人士担心全球迎来第6次大规模物种灭绝

http://green.sohu.com/20100630/n273176340.shtml

4、中国新闻网:  环保部:三峡库区保护性工程不足存水质恶化风险

http://www.chinanews.com.cn/kong/2010/06-30/2373043.shtml

 

地方信息:

5、成都商报:   四川今年推进水资源保护立法

http://news.h2o-china.com/html/2010/06/671277862220_1.shtml

6、中国环境报:  云南重点保护8个物种 

http://www.cenews.com.cn/xwzx/st/qt/201006/t20100629_661045.html

 

低碳减排小妙招:

7、低碳减排小妙招之交通篇――如何巧用电动自行车

 

环保观点:

8、中国新闻网:  水电专家:水坝建设可以杜绝地质灾害发生

http://news.qq.com/a/20100626/001233.htm

 

环境曝光:

9、南方日报:   湖南七道“黄牌”刹不住污染垃圾偷埋

http://env.people.com.cn/GB/12016431.html

10、中安在线:   安徽芜湖填湖六千平米建高尔夫球场 官方:无碍排涝

http://gb.cri.cn/27824/2010/06/30/3365s2904727.htm

 

公众参与:

11、中国环境报:  垃圾处理政策如何定? 参与决策公众有话说

http://env.people.com.cn/GB/12015211.html

 

深度报道:

12、正义网:    贵州重大矽肺病事故追踪:污染企业还有很多家

http://env.people.com.cn/GB/12009904.html

13、新华网:    浒苔绿潮连续四年现身凸显黄海生态环境脆弱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0-06/29/c_12278372.htm

 

环境时评:

14、中国青年报:  170亿能否再造自然奔腾的永定河

http://env.people.com.cn/GB/12012943.html

15、东方网:    永定河可以再造,长江黄河呢?

http://pinglun.eastday.com/p/20100630/u1a5300241.html

16、中国环境报:  垃圾严重侵扰湖泊提醒了什么? 

http://www.cenews.com.cn/xwzx/gd/qt/201006/t20100628_660990.html

17、人民网:    “经典”反面典型为何成了“好典型”

http://www.cenews.com.cn/xwzx/gd/qt/201006/t20100628_660990.html

 

特别关注:                                              

想要看更多的环境信息,请点击下面网址:

怒江网:http://wwwnujiang.ngo.cn

绿家园记者沙龙网:http://www.greensos.cn                                

绿家园记者沙龙英文网:http://eng.greensos.cn

 

 

 

1、贵州山体滑坡确认99人被埋 村民归咎新建电站

来源:新京报2010年06月30日 张寒

http://news.qq.com/a/20100630/000070.htm

 [导读]大寨村的村长,昨晚他表示,大寨村的被埋人数是99人。他说之所以前面他报上去107人,是因为发生事故的当天,他非常着急。所以有村民来报,他就会记录上。现在确切名单是99人。

本报讯 昨天,贵州关岭大寨村山体滑坡的救援工作仍在进行之中。据现场救援的武警介绍,这么大面积的垮塌,埋在里面的人生存的希望几乎为零。据村长称,被埋人员为99个人。

据救灾指挥部介绍,昨天,贵州省消防总队携带6台雷达生命探测仪、音频生命探测仪和8条搜救犬展开了拉网式搜索,省消防总队的现场救援人员称并未发现有人存活的生命迹象。

首具遗体被挖出

昨天下午,在救援现场可以看到,大块的泥土,从山的一侧一直滚到了山下,天上一直下着小雨。

负责挖掘的武警交通直属工程部的周伟表示,为了确保安全,避免次生灾害,大型挖掘机的挖掘工作到下午四点左右才开始。他说,为了保证遗体的完整,他们挖掘的时候都会非常小心。在现场,由于垮塌的直线距离几百米,几台挖掘机分层次挖掘。挖出一大铲泥土后,从高处落下,看是否有遗体存在。

下午五时许,在掩埋房子的高处,第一具遗体被挖出。

挖掘机铲出一大铲泥土后,围观的人全部都惊呼起来,泥土中挖出了一具遗体。

山体滑坡处不会再住人

在救援现场,围着等待亲人遗体的家属。他们大多在外地打工,家里常年只有老人和孩子在。“爸妈和孩子都埋在里面,”村民李成富说,他们通常站得很远,出现遗体后,几个人围上来。查看是不是自己的亲人。有人小声说“是个女孩子”,大家都沉默了。

昨晚7时许,怕天黑有危险,挖掘工作暂停。今天,挖掘将继续。

昨天,救灾指挥部表示,共疏散群众1001人。安顺市国土资源局工作人员称,山体滑坡的地方以后将不再住人。

村长称确定99人被埋

岑朝阳是大寨村的村长,昨晚他表示,大寨村的被埋人数是99人。

他说之所以前面他报上去107人,是因为发生事故的当天,他非常着急。所以有村民来报,他就会记录上。

到昨天,他才知道有几个人当时并不在房子里,“确切名单是99人”。

对于昨天有媒体报道60多人被救,岑朝阳表示,这60多个人是其他村民,并不包括在这个失踪名单里。他说,由于有的村民前天并没有撤出,昨天因为怕地质灾害继续发生,所以将60多个人又撤到了安全的地方。

整个大山一下倒掉

回忆

昨天,村民龙启才回忆起山体滑坡的时候仍然充满惊恐。

龙启才称,28日下午2时许,他蹲在距离滑坡点一公里左右的地方。他最开始看到的是山上突然出现了一个小裂缝,“有碎石子落下来”。他没有在意,过了十分钟之后,他突然看到山的一边突然冒起了黑烟。“崩的一声”,他说就像放大炮一声巨响。随后山的一侧歪了下来,“就像撞在旁边的山上一样”,随后大团大团的泥块滚了下来。

他说整个时间持续了不到两分钟,山边的房子一下子就被闷住了,滑坡一直越过房子,滑过了公路。

龙启才边跑边喊。他说让他最难接受的就是随之而来的整个山谷的平静。

多名村民表示,在滑坡之前,大寨村已经下了一天一夜的雨。在滑坡的前夜,“雨是惊人的大”。到了滑坡的那天中午,雨慢慢小下来,滑坡的时候是毛毛细雨。

而正因为一直下雨,很多村民才没有出门干活,呆在家里,没有躲过这场劫难。

1 2 上一页 下一页

2、中国最大淡水湖鄱阳湖正经历罕见洪水考验 

来源: 新华网 2010年06月30日

http://news.xinhuanet.com/2010-06/30/c_12280762.htm

    新华网南昌6月30日电(记者 郭远明 沈洋)江西境内近期的大洪水都汇入鄱阳湖,从6月28日20时开始至30日8时,这个中国最大的淡水湖的星子站已在超警戒1.20-1.29米之间的高水位徘徊。受未来几天长江上游强降雨的影响,鄱阳湖区水位将长时间维持超警戒水位。

    目前,鄱阳湖多条重要圩堤已经出现险情。持续保持超警戒水位将致使鄱阳湖圩堤不断出现新的险情,而水利专家更担心长江来水和鄱阳湖水产生顶托,形成类似1998年的情形。中国最大淡水湖鄱阳湖正经历罕见洪水考验。

    据中央气象台的预报,未来几天,长江上游的贵州、四川和湖北等省将出现强降雨,长江来水将持续增加。期间,江西北部部分地区也将有降雨。

    江西省防汛抗旱总指挥部秘书长罗小云介绍,近期江西境内的大洪水都通过赣江等五条河流汇入鄱阳湖,从6月28日20时鄱阳湖星子站水位达到20.29米,超警戒线1.29米,为1999年以来的最高值。

    这位老水利专家担心,随着长江上游来水的增加,鄱阳湖与长江交汇的九江湖口水位上涨,鄱阳湖出水将遭遇长江大水顶托,鄱阳湖汛情将变得更严峻。

    鄱阳湖区13个县市区有保护面积千亩以上的圩堤288座,堤段长约3000公里。目前,鄱阳湖堤防情况不容乐观。

    6月27日,保护耕地面积30万亩的大型联圩——鄱阳湖信瑞联圩珠湖堤农场段出现3处管涌。28日,鄱阳湖康山大堤余干县锣鼓山段的堤脚出了一条10米长渗漏带。此外,共青联圩、星子县寺下湖圩、中洲圩等重要圩堤都出现险情。

   1 2 下一页 

3、环保人士担心全球迎来第6次大规模物种灭绝

来源:人民网 2010年06月30日

http://green.sohu.com/20100630/n273176340.shtml

 环保主义者日前表示,由于生存环境的破坏和气候变化,物种灭绝的速度要远快于新物种进化的速度。

  一名世界著名的物种多样化学者日前警告说,自恐龙灭绝以后,在人类活动的干预下,首次动植物灭绝的速度比新物种进化的速度还要快。

  环保专家早就暗示,全球正在经历物种的“第六次大灭绝”,其原因则可归结到自然生存环境的破坏,捕猎,外来物种侵略和病毒入侵以及气候变化。但是直到最近,人们还在苦苦挣扎着,希望新物种进化的速度可以跟得上物种灭绝的速度。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物种生存委员会主席赛门·斯图尔特(Simon Stuart)声称现在已经大致可以确定这一事实。该委员会的主要职责是宣布哪些物种已经濒危或灭绝。

  斯图尔特表示:“衡量新物种进化的速度十分困难,但毋庸置疑的是,现在物种灭绝的速度要快得多,这也是不可避免的。”

  2004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发布了其关于世界生物多样性的主要判定,引起了轩然大波,当时这一组织计算得出物种灭绝的速度是人类产生之前,化石记录的灭绝速度的100-1000倍。

  自此之后再也没有正式计算结果出炉,但是环保学家承认从那时开始灭绝速度已经上升了。而对于像知名学者哈佛生物学家 E O 威尔森(E O Wilson)所预测的,在20年内灭绝速度很有可能上升到背景计数率的10000倍,斯图尔特表示这种疯狂预测有可能是对的。

  “诸多证据证明这一预测是有可能发生的,由于生存环境的变化和气候变化,情况可能会更糟。自2004年以后,我们便没有对灭绝速度进行计算。”

  物种灭绝是生命无止尽进化的一部分,目前,史前以来一直存在的种类据估测只有2-4%。不过化石记录显示,就每个星球拥有的35亿年生命来看,物种灭绝的稳定速度应该维持在一年灭绝一百万分之一。

  自1500年以来,只有869种物种灭绝记录在册。不过,对于全球可估计的500万—3000万的物种,科学家只记录了其中的200万,同时只对其中3%的物种保护状态进行了评断,因此,全球物种灭绝速度是根据人们已知的物种灭绝速度来推断的。根据这种方法,2004年IUCN推断每年物种灭绝的速度是一百万分之(100-1000)--该速度以前五次大规模物种灭绝为比较对象,其中最后一次是指6500万年前--恐龙灭绝。

  对这一估测数据,批评声不断,包括颇具怀疑精神的环保学家毕爵恩·龙伯格(Bj·rn Lomborg)也认为,由于这些数据依据对很多物种的估测以及哺乳动物化石记录的以往物种灭绝速度,可能会导致这些数据不足以可靠到可以指导造价昂贵的物种保护措施。

  但是斯图尔特还说,IUCN的数据可能还是低估了这一问题,因为科学家向来十分不乐意宣布某一种物种已经灭绝,即使它们已经几十年未见踪影,此外说低估也是由于世界上没几种植物、真菌和无脊椎动物还未被记录和研究过。

  此外,物种灭绝速度加快还需与瑞典科学家所做的关于自然界恢复能力的研究相比较,他们认为如要保证自然界对人类仍然适宜居住,任何物种,其灭绝速度超过背景计算率(即一百万分之一)的10倍,也即每年一百万分之10,就突破了自然界的极限。

  “可是没有任何人断言灭绝速度少于10倍”斯图尔特说:“我们不确定的事情很多,但是唯一确定的是现阶段物种灭绝现象十分不自然,并每况愈下。”

  现在每年在全球不断发现新的物种,比灭绝的物种还多,但是这些“新”植物和动物是原本存在的物种,第一次被人类发现,而并非是新进化的物种。

  除了物种灭绝外,IUCN已经列举了208种“可能灭绝”的物种,其中有一些已经几十年未见了;将近17,300种物种面临危机,其中一部分只有采取强有力的保护措施才能 避免灭绝,这些种类中1/5是哺乳动物,1/8是鸟类,1/3是两栖动物,1/4是珊瑚类。

  今年晚些时候,生物多样性公约将会宣布,2002年由世界首脑共同定下的在2010年减少生物多样性损失的约定并没有实现,从而需要制定新的,更强大的目标。

  虽然情况愈来愈遭,气候变化威胁性越来越大,但是专家表示对于物种灭绝已经有了更深的理解,有目标的保护措施可以成功的保护即将灭绝的物种。今年,已经被宣布成为全球生物多样性年,同时也希望联合国在推动经济,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的同时,鼓励各国政府投入更多的资金保护物种。

  伦敦自然博物馆古生物学家诺曼·麦克劳德(Norman MacLeod)教授警示:化石专家已经在岩石的某一层上发现10,000年前,大规模物种灭绝的证据,因此他们不能确定在几个世纪或几千年后,是否会爆发不正常的大规模物种灭绝。正因如此,麦克劳德表示对灭绝的“数学文物”式估计不能确定现今物种灭绝的状态。

  “如果事情不如你所感觉的惊天动地,并不代表你不是处在大规模灭绝时期。”他说,“就像,如果物种灭绝是温和的发生着,就算是持续了很多年,还是会是静悄悄的。”

IUCN列出了208中“可能灭绝”的物种,其中超过一半是两栖动物,这些物种被定义为“可能灭绝,但是仍然有微小的机会存活”。

4、环保部:三峡库区保护性工程不足存水质恶化风险

来源:中国新闻网2010年06月30日

http://www.chinanews.com.cn/kong/2010/06-30/2373043.shtml

  中新社重庆6月30日电(记者 周锐)中国环境保护部副部长张力军30日表示,三峡库区及其上游水环境状况总体稳定,但保护性工程依然不足,水质恶化风险依然存在。

  三峡库区及其上游水污染防治部际联席会议30日在重庆举行,来自环保部、水利部等部门以及湖北、重庆、四川、云南、贵州五省的政府官员就如何确保三峡水库及上下游地区生态环境安全展开讨论。

  张力军透露,与“十五”相比,三峡库区及其上游水体水质总体上已由轻度污染转为良好,高锰酸盐指数年均值和氨氮年均值均有大幅下降。但库区次级河流“水华”问题目前有所扩大,总体上呈现出由河流型(硅藻)向湖泊型(蓝藻)演变的趋势。

  三峡工程坝址所在地湖北省的副省长张通介绍说,自2003年来,湖北省香溪河等支流先后多次发生“水华”,并呈现出由支流、库湾滞水区向干流近岸水域蔓延趋势。在三峡工程175米蓄水后,库区水体交换率将更少,水流会更缓,发生“水华”的面积和几率也将更大。

  漂浮物和农业源污染是另一个突出问题。据介绍,湖北省目前已累计清理库底固体废物225万吨,年均清理漂浮物8万多吨。来自重庆的数据显示,库区次级河流主要污染物近60%来自于化肥、农药、人畜粪便和农村生活垃圾。

  但三峡库区水污染防治规划项目建设进度总体依然偏慢。张力军介绍说,三峡库区及其上游的规划的项目完成率比全国重点流域平均水平低18.6个百分点。其中,库区重点镇污水和垃圾处理项目、库区支流综合整治项目和船舶流动源污染治理项目尤为缓慢,9个船舶流动源污染治理项目全部没有动工。

  张力军表示,目前三峡库区依然存在水质恶化风险,如果不积极采取措施、推进保护性工程建设,一旦水质恶化,治理难度将更大。

  初步统计,截止2009年底,三峡库区及其上游已建设城镇污水处理厂240座,比2007年增加了114座;建设垃圾处理设施300座。

5、四川今年推进水资源保护立法

来源:成都商报2010-06-30

http://news.h2o-china.com/html/2010/06/671277862220_1.shtml

昨日(6月29日),主题为“保护水环境,珍惜水资源”的2010四川环保世纪行在成都举行启动仪式。据四川环保世纪行组委会有关负责人透露,目前水资源保护工作缺乏专门、系统、具体可行的法规,今年四川将加快推进水资源节约保护方面的地方性法规体系建设。

据介绍,目前,四川关于水资源保护的立法工作相对滞后,缺乏专门、系统、具体可行的规定,导致执法过程中适用性和操作性不强。省环保厅已初步拟定了《四川省饮用水水源保护管理条例》(修订稿),其中明确了各行政区区域内的饮用水水源的责任主体,以及从法律上解决饮用水水源保护中的部分扯皮问题等,该修订稿正在进一步完善并等待省人大审议。此外,四川今年将加快推进水资源节约保护方面的地方性法规体系建设。

6、云南重点保护8个物种 

来源:中国环境报2010-06-30 

http://www.cenews.com.cn/xwzx/st/qt/201006/t20100629_661045.html

加大极小种群物种保护力度 

     昆明报道 由云南省绿色环境发展基金会组织开展的云南省2010年极小种群物种保护行动近日正式启动。根据保护项目规划,将对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黑冠长臂猿、戴帽叶猴、白眉长臂猿、五针松、萼翅藤、毛果木莲、景东翅子树和漾濞槭等8个极小种群物种进行调查、研究和保护。

  极小种群物种具有种群数量少、分布生境狭窄、人为干扰严重、濒临灭绝等特点,是濒危物种中最容易灭绝的物种,一般少于50株的植物,一个物种就会消失。目前,云南省特有已知的有华盖木、巧家五针松、弥勒苣苔等8种植物的数量不足50株,全省急需拯救保护的极小种群物种共有112种(野生植物62种,野生动物50种)。

  多年来,云南省各级政府部门在极小种群物种拯救保护中相互协作,共同努力,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由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中部分地区人为干扰破坏严重,导致物种资源下降,野生动植物种群数量减少,一些物种或已丧失自我繁殖的基本条件,或已面临着严重生存危机,有的物种在地球上可能永远消失,从而造成不可弥补的生态、经济、科学和文化价值的损失。

  当前,云南境内很多极小种群物种仍处于濒临灭绝的边缘,生物多样性保护面临严峻挑战。

  2009年1月,云南省绿色环境发展基金会率先启动了极小种群物种保护行动。保护对象包括滇金丝猴、白眉长臂猿、华盖木、黑冠长臂猿等极小种群物种,以及滇池周边古树和一些重要森林资源,使这几个极小种群物种和一些地区的森林资源得到了及时保护。

  据云南省绿色环境发展基金会理事长陈继海介绍,这次启动的极小种群物种保护行动第二期项目,将对8个极小种群物种开展保护。

  这一项目的主要内容是:对无量山黑冠长臂猿栖息地进行植被恢复,建设食源基地,促进其种群数量增长;开展独龙江区域戴帽叶猴种群数量调查,分析人为干扰因素,保护其栖息环境;调查研究森林资源利用对高黎贡山白眉长臂猿栖息环境的影响,探索建立由社区广泛参与的管理模式,促进人猿和谐共处;对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巧家五针松、萼翅藤、毛果木莲、景东翅子树和漾濞槭开展野外种群调查、近地保护和人工繁育研究,掌握它们的分布状况,加强野生植株保护,并探索出人工促进种群恢复的科学方法。

项目的具体实施,将采取基金会与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基层保护组织和社区相结合的方法,力求找到人与野生动植物、人与环境和谐相处的方式,为政府制定相关保护政策提供参考。 

7、低碳减排小妙招之交通篇――如何巧用电动自行车

 

选自央视新闻20分,漫画作者:王山甲

全国电动自行车拥有量到去年底已经超过1亿2千万辆,随着数量猛增,电动自行车节能正变得越来越重要,今天我们就来说说电动自行车节能。

1、目前的电动自行车最高时速可以达到30公里以上,但在时速20公里时,电压处于最优输出状态,最省电。

2、电动自行车在起步、带人或者爬坡时,最好用脚蹬助力,这样可以避免电池超大电流放电,从而对电池造成冲击性伤害。

3、电动自行车加速时,要缓慢旋转调速手把,不要直接加速到最快档。

4、蓄电池放电60%至70%时充电最佳。 亏电过多时可以用脚蹬助力发电,但这样对电池寿命伤害极大。

5、蓄电池即使闲置不用,也要每月充电一次。

6、电动自行车不要在阳光下暴晒。温度过高的环境会使电池性能下降,严重时会对电池造成致命损伤。

8、水电专家:水坝建设可以杜绝地质灾害发生

来源:中国新闻网2010年06月26日

http://news.qq.com/a/20100626/001233.htm

中新网成都6月26日电 (高寒 王哲)26日,在中国大坝协会主办的“水库大坝与环境保护论坛”上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副秘书长张博庭指出,水库的最大作用是调节水资源,可以有效防止洪涝和各种地质灾害。他反对极端环保人士把水坝建设“一棍子打死”的说法。

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副秘书长张博庭告诉记者,水电站在刚建成初期,的确会有一些以前形成的潜在的地质灾害爆发出来,但等到水电站建成十几年之后,几乎所有的水电站的库区都会杜绝地质灾害的现象,譬如新安江和丰满水水库。

四川省发改委副调研员王源说,四川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发电量1万千瓦的河流有781条,在未来会加大水电开发力度,但必须“先规划,后建设,做好移民安置”。

一些水电专家指出,在水电开发与地方经济发展方面,水电开发要把移民放在优先位置,要融入地方经济,并保护好生态环境。

9、湖南七道“黄牌”刹不住污染垃圾偷埋

来源:《南方日报》2010年06月30日

http://env.people.com.cn/GB/12016431.html

  被粘稠污水淤泥淹没的新塘大道及附近的新康花园小区,经过环卫工人的连夜抢修,昨日已基本恢复干净。但对于白江村的人们来说,27日下午工业垃圾池塌方,惊魂未定,而所带来的恶劣影响还没有结束。

  昨日,塌方事件终于有了新的进展。在等待了整整两天后,增城市新塘镇政府出面回应此事。政府负责人称,填埋场工业垃圾堆积系“广州致达清洁有限公司”偷埋所致。

  该公司已于2008年底被封厂,但该公司曾多次偷倒工业垃圾及淤泥,新塘环保所曾7次下发停止偷倒通知书,但该企业仍未停止此行为。

  “事故造成的所有损失将由该企业承担,如果构成刑事责任,我们也要依法追究。”昨晚8时许,新塘镇党委委员周朝辉说。

  居民

  淤泥赌死门,只能砸窗找积蓄

  来自湖南的老钱告诉记者,他刚到附近一家加工厂上班半年,事发当天他刚好有事外出,不上班也未在家。等他回来后,却发现厂房被黑水污泥冲垮了,所住的工厂宿舍也被淹没。“幸好当时是白天,家里人都出去了,人都没事,但里面的东西都没了。”老钱说,事发后他和家人投靠了附近的老乡,但心里一直放不下放在卧室床头柜的3000元辛苦钱。

  昨天下午,他回到宿舍想找回这些钱,无奈淤泥将大门堵死。他只好绕道窗户边,砸碎玻璃进去。“砸了两次才进去了,但里面什么都没有了,床头柜也不知被冲到哪里去了。”老钱说,目前工厂没了,钱也没了,他都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政府

  “当晚淤泥被直排河涌,我们不知情”

  负责环保工作的新塘镇党委委员周朝辉表示,事发后市政部门聘请了有资质的施工队负责淤泥清理,“我们指定专门污水处理厂回收。”对直排河涌一事,他说“没有发现,并不知情。”

  而事实上,昨日媒体已经将此事曝光。昨日,增城市召开处置新塘镇污泥坑溃堤事件工作现场会,有知情人透露,在会上市政部门负责人表示,他们知道淤泥未经处理便排入河涌,理由是“事情紧急只好便道处理”。

  “如果有这种行为,我们肯定要根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对施工队进行处罚。”周朝辉说。

  赔偿

  一切损失均由企业承担

  周委员说,此次事故,完全是广州市致达清洁有限公司造成的,村民、工厂的一切损失,均由该公司负责。如果对环境有污染的,还将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对于赔偿问题,新塘镇劳动部门已经介入,但具体赔偿金额,仍在协商、核实中。

  而对受灾群众的安置一直在进行中。目前已有38名得到安置,政府将他们安置到附近酒店内。此次事件中,无家可归的基本上都是工厂员工。

  处理完事故后,镇政府将会为他们重新找工作。另外,据白江村村委书记说,村民为安置工人提供衣、食,确保他们能顺利渡过难关。与此同时,相关部门正妥善做好属地村、企业受困人员的安置工作,加紧对受灾的商铺、房屋、厂企进行调查评估核实,依法对造成的损失给予相应的补偿。

  政府通报

  严肃处理事故责任人

针对“6·26”新塘镇污泥坑溃堤事件,昨日下午,增城市市长叶牛平主持召开处置新塘镇污泥坑溃堤事件工作现场会,要求对本次肇事企业进行严肃处理,除承担本次安全事故的经济责任外,还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与会人员实地察看了位于新塘镇白江村与西洲村交界处的溃堤污泥坑。叶牛平指出,要继续加固堤坝,进一步防范缺口风险,有关部门要在堤坝周边设置污泥池危险警示牌。

10、安徽芜湖填湖六千平米建高尔夫球场 官方:无碍排涝

来源:中安在线2010-06-30

http://gb.cri.cn/27824/2010/06/30/3365s2904727.htm

  -6000多平方米湖面被填,事发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

  -芜湖市政处排涝科表示,填湖影响城市排涝

  “半城山,半城水”——芜湖城区的优美山水,一直是很多芜湖人的骄傲。作为芜湖市较大的自然湖泊,银湖是芜湖水系中的一颗明珠。

  最近,有读者向新安晚报反映,位于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银湖的东侧,有一大片水域被土填平,这块区域将要建设一座高尔夫训练场……

  ◆现场探访

  填湖拟建高尔夫训练场

  6月28日下午,记者来到芜湖,站在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银湖大桥上,远远就能看到银湖东侧有一大片湖面被土填埋。

  与周围浓密的植被相比,这片区域上一大片光秃秃的黄土显得特别醒目,还有工人和挖掘机在施工。

  “原来这一块都是湖,现在被填上了。”在湖边,记者碰到了几位从事绿化工作的当地人,对于湖面被填,他们非常惋惜。

  据当地人说,从今年年初开始,他们就注意到,一些工程车载着黄土倒进银湖,湖面渐渐就被填了一大片。

  好好的银湖,为何要填?现场多位施工人员说,这一块要建一座先进的高尔夫训练场。

  记者注意到,被填好的湖面上,竖起了一根根柱子。一位施工人员说,这些柱子安好还没几天,是用来安装高尔夫训练场四周的围网。

  ◆记者调查

  管委会前后回应不一致

  “东岸芳草萋萋的湖岸线不见了,银湖在哭泣……”银湖被填一事,早在今年3月,就引起了很多市民的关注。

  4月1日,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跟帖回应称:“银湖被填”一事,是信德地产公司在完成对信德华府项目开发的同时,配合政府对该片银湖区域进行整治。该位置拟建一体育休闲公园,建成后将为开发区居民提供一处新的休憩场所。

  “整治就是填湖吗?”对于这一解释,网民们并不买账,他们纷纷跟帖,要求“拭目以待恢复原貌。”

  6月23日,开发区管委会再次跟帖回应:由于我委的监管不力,造成银湖局部被填,在此我委深表歉意。

  “开发区管委会领导及相关部门已多次现场踏勘,并提出如下改正措施:对已经堆放的约5万立方米土方本月底前将清理完毕。我委已责令该公司按银湖水面保护要求,遵照‘挖方大于填方’的原则尽快组织水面开挖工作。”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11、垃圾处理政策如何定? 参与决策公众有话说

来源:《中国环境报》2010年06月30日 陈媛媛

http://env.people.com.cn/GB/12015211.html

  6月26日,北京市市政市容委员会官员组织包括阿苏卫垃圾焚烧厂周边居民在内的多位居民代表参观高安屯垃圾焚烧厂。这是自年初政府组织居民代表赴日考察后,政府与阿苏卫垃圾焚烧厂周边居民的再次公开接触。图为居民代表参观填埋污水处理车间。 CFP供图

  6月18日,环境保护部网站上发布通知指出:为妥善解决生活垃圾处理及污染问题,环境保护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研究拟定了《关于加强生活垃圾处理和污染综合治理工作的意见(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欢迎有关单位和社会各界人士提出意见和建议。征集意见的截止日期为2010年6月25日。

  对于公众来说,这意味着政府打开了公众参与垃圾处理政策制定的窗口。

  消息一出,全国多家环保民间组织(以下简称环保NGO)和许多关注垃圾处理的公众,都表达了强烈关注的愿望。因此,他们纷纷行动起来,撰写有效意见,以电子邮件的方式发送到环境保护部,期待着自己的建议能影响国家有关生活垃圾处理决策。

  环保组织成为重要信使

  “作为普通民众,我们很高兴地看到,三部委就生活垃圾处理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这是我们党和政府在生活垃圾处理问题上第一次公开向全社会征求意见,是我们党和政府在垃圾处理问题上问计于民,广泛听取民意,让全国人民积极参与,献计献策,是一次巨大的进步。”网民云游表达了自己兴奋的心情。

  北京奥北论坛和广州江外江论坛等一些反垃圾焚烧论坛上也是热闹非凡,网友们纷纷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并参与此次意见征集,环保NGO自然之友承担了重要的“信使”功能,扩大了此次征集意见活动的传播范围,积极与媒体联系,尽量在公共媒体上传播这条新闻,并在自然之友官方网站、人人网自然之友公共主页、电子刊物中传播此消息,尽可能使最大范围的公众知晓这次征求意见活动并准备提交意见。

  自然之友针对征集意见稿的内容提出公众关注点并据此撰写新闻稿,提供了一个专门用于意见收集的邮箱。同时,通过邮件、电话等途径向与自然之友有联系的关注垃圾议题的专家、学者等发送这一消息。

  在本次意见征集期间,自然之友收到了人人网网友31人的34条评论、3名匿名网友意见和来自社会各界各个机构的成熟建议12条,其中有反烧派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赵章元的意见。

  自然之友认为,垃圾问题的解决需要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包括参与垃圾议题的讨论和垃圾政策的制定,对政策执行过程进行监督等。这次征求意见是公众参与推动垃圾问题解决的一次很好的机会,不应错过。自然之友正在努力将此信息进行二次传播,希望可以扩大公众参与的范围。

  针对此次征求意见,达尔问环境研究所组织了专门的课题组,抓紧在不多的时间内,对征求意见稿进行了仔细的研究和充分的讨论。

  在6月26日之前,这些环保NGO都已将意见发送至环境保护部公布的邮箱。

  斟字酌句提出修改意见

  环保NGO和公众对征求意见稿进行了认真的研读,并结合实际工作中遇到的情况,对其中的条款逐条提出了自己的修改意见。

  为了弄清三部委制定意见的实际效力,一些公众还对法律规制进行了研究。很多公众认为,征求意见稿有不少概括性的、笼统性的、概念性的内容,需要更加明确垃圾处理的细节和流程,以及涉及部门的权责。

  “意见未对垃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管理作硬性规定,只是软性地用‘应’、‘尽可能’等字眼,则必然导致垃圾分类执行力度太弱、太软、太差!”北京奥北地区居民雷英认为。

  针对“限塑令”在实际执行中遇到的问题,绿色龙江提出,征求意见稿中一些条款缺少具体对应的执行部门,在修订时需要明确责任单位和时间表。绿色龙江建议,制定征求意见稿的部门可以扩大至更多相关部门,以提高这一文件的影响力。

  万科集团物业事业部(沈阳)认为,意见应重视垃圾分类工作的系统衔接性。垃圾处理是一系列的系统工程,居民分类是源头,但政府部门无相应分类设施,居民袋装化后回收后又被集中起来,花了大力气的源头分类很有可能最终变为无用功。

  针对公众关注的二恶英对人体造成的危害,达尔问环境研究所认为,当前污染物排放与公众健康之间的关系仍然缺乏基础研究,环保部门应当从各个角度入手,组织专家队伍填补这方面的空白,在国内建立一支比较可信的“垃圾健康学”专家队伍,给公众答疑解惑,给各级领导提供决策参考,为解决环境污染问题提供良好的科学支撑。

  “征求意见稿缺少对社会层面的参与。”自然之友总干事李波认为,垃圾议题目前面临一些政策挑战,包括多方利益群体的参与程度、博弈程度较低,缺乏推进和改善政策的机会及空间等。因此,在垃圾政策制定之时就应该考虑建立参与性的博弈机制,鼓励多方利益相关者的参与。在目前征求意见稿中,也应该明确环保民间组织和社区团体在垃圾议题上的角色和参与渠道。

  考验公众参与能力

  在这次意见征集的过程中,也暴露出公众在参与政策制定能力上的不足。很多建议只是表达了个人对生活垃圾处理现状的不满,表达了对政府在垃圾处理问题上的不信任,并未能指出征求意见稿中存在的不足,也缺乏建设性意见。

  有网友认为,对反映问题的渠道只是一个邮箱,不能满足公众建言献策的热情,邮件是否收到没有回复,政府是否采纳更是不得而知。他们认为,政府在采纳公众意见时也应秉着公开公正的原则,满足公众的知情权。

  达尔问环境研究所认为,在公众有意愿、有能力参与改善垃圾困境的时代,政府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敞开大门,主动走出围墙内的空间,取得公众信任,投入公众智慧的怀抱。此次意见征求活动在接受公众监督和信息透明方面还有可改进之处。“最好的办法是强化信息公开和信息透明,主动地、高频率地接受公众的监督和社会的监管。”

  6月18日,环境保护部网站上发布通知指出:为妥善解决生活垃圾处理及污染问题,环境保护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研究拟定了《关于加强生活垃圾处理和污染综合治理工作的意见(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欢迎有关单位和社会各界人士提出意见和建议。征集意见的截止日期为2010年6月25日。

  对于公众来说,这意味着政府打开了公众参与垃圾处理政策制定的窗口。

  消息一出,全国多家环保民间组织(以下简称环保NGO)和许多关注垃圾处理的公众,都表达了强烈关注的愿望。因此,他们纷纷行动起来,撰写有效意见,以电子邮件的方式发送到环境保护部,期待着自己的建议能影响国家有关生活垃圾处理决策。

  “作为普通民众,我们很高兴地看到,三部委就生活垃圾处理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这是我们党和政府在生活垃圾处理问题上第一次公开向全社会征求意见,是我们党和政府在垃圾处理问题上问计于民,广泛听取民意,让全国人民积极参与,献计献策,是一次巨大的进步。”网民云游表达了自己兴奋的心情。

  北京奥北论坛和广州江外江论坛等一些反垃圾焚烧论坛上也是热闹非凡,网友们纷纷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并参与此次意见征集,环保NGO自然之友承担了重要的“信使”功能,扩大了此次征集意见活动的传播范围,积极与媒体联系,尽量在公共媒体上传播这条新闻,并在自然之友官方网站、人人网自然之友公共主页、电子刊物中传播此消息,尽可能使最大范围的公众知晓这次征求意见活动并准备提交意见。

  自然之友针对征集意见稿的内容提出公众关注点并据此撰写新闻稿,提供了一个专门用于意见收集的邮箱。同时,通过邮件、电话等途径向与自然之友有联系的关注垃圾议题的专家、学者等发送这一消息。

  在本次意见征集期间,自然之友收到了人人网网友31人的34条评论、3名匿名网友意见和来自社会各界各个机构的成熟建议12条,其中有反烧派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赵章元的意见。

  自然之友认为,垃圾问题的解决需要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包括参与垃圾议题的讨论和垃圾政策的制定,对政策执行过程进行监督等。这次征求意见是公众参与推动垃圾问题解决的一次很好的机会,不应错过。自然之友正在努力将此信息进行二次传播,希望可以扩大公众参与的范围。

  针对此次征求意见,达尔问环境研究所组织了专门的课题组,抓紧在不多的时间内,对征求意见稿进行了仔细的研究和充分的讨论。

  在6月26日之前,这些环保NGO都已将意见发送至环境保护部公布的邮箱。

  环保NGO和公众对征求意见稿进行了认真的研读,并结合实际工作中遇到的情况,对其中的条款逐条提出了自己的修改意见。

  为了弄清三部委制定意见的实际效力,一些公众还对法律规制进行了研究。很多公众认为,征求意见稿有不少概括性的、笼统性的、概念性的内容,需要更加明确垃圾处理的细节和流程,以及涉及部门的权责。

  “意见未对垃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管理作硬性规定,只是软性地用‘应’、‘尽可能’等字眼,则必然导致垃圾分类执行力度太弱、太软、太差!”北京奥北地区居民雷英认为。

  针对“限塑令”在实际执行中遇到的问题,绿色龙江提出,征求意见稿中一些条款缺少具体对应的执行部门,在修订时需要明确责任单位和时间表。绿色龙江建议,制定征求意见稿的部门可以扩大至更多相关部门,以提高这一文件的影响力。

  万科集团物业事业部(沈阳)认为,意见应重视垃圾分类工作的系统衔接性。垃圾处理是一系列的系统工程,居民分类是源头,但政府部门无相应分类设施,居民袋装化后回收后又被集中起来,花了大力气的源头分类很有可能最终变为无用功。

  针对公众关注的二恶英对人体造成的危害,达尔问环境研究所认为,当前污染物排放与公众健康之间的关系仍然缺乏基础研究,环保部门应当从各个角度入手,组织专家队伍填补这方面的空白,在国内建立一支比较可信的“垃圾健康学”专家队伍,给公众答疑解惑,给各级领导提供决策参考,为解决环境污染问题提供良好的科学支撑。

  “征求意见稿缺少对社会层面的参与。”自然之友总干事李波认为,垃圾议题目前面临一些政策挑战,包括多方利益群体的参与程度、博弈程度较低,缺乏推进和改善政策的机会及空间等。因此,在垃圾政策制定之时就应该考虑建立参与性的博弈机制,鼓励多方利益相关者的参与。在目前征求意见稿中,也应该明确环保民间组织和社区团体在垃圾议题上的角色和参与渠道。

  在这次意见征集的过程中,也暴露出公众在参与政策制定能力上的不足。很多建议只是表达了个人对生活垃圾处理现状的不满,表达了对政府在垃圾处理问题上的不信任,并未能指出征求意见稿中存在的不足,也缺乏建设性意见。

  有网友认为,对反映问题的渠道只是一个邮箱,不能满足公众建言献策的热情,邮件是否收到没有回复,政府是否采纳更是不得而知。他们认为,政府在采纳公众意见时也应秉着公开公正的原则,满足公众的知情权。

  达尔问环境研究所认为,在公众有意愿、有能力参与改善垃圾困境的时代,政府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敞开大门,主动走出围墙内的空间,取得公众信任,投入公众智慧的怀抱。此次意见征求活动在接受公众监督和信息透明方面还有可改进之处。“最好的办法是强化信息公开和信息透明,主动地、高频率地接受公众的监督和社会的监管。”

  相关链接

  公众参与政策制定的方式和程序

  在公共政策的形成过程中,公众参与是确保政策符合民意及政策合法化的根本途径。

  公众参与政策制定的方式和程序多种多样,除立法机关代表制度外,还有民意调查制度、信息公开制度、听证会制度等。

  建立民意调查制度是实现公民民主权原则的需要,也是加强政府服务和政策制定的需要。有的国家法律规定,政府的重大政策出台前都要进行民意调查,以保证政策符合民意。通过民意调查,还可以宣传政府的政策,获取国民的理解和支持,掌握民众对政府服务的满意程度。

  另一种途径是信息公开与新闻媒体对政策制定过程的介入。如一些国家,信息公开制度包括允许公众旁听会议制度、议会辩论日志出版制度、议会活动全程实况转播制度、议会网站制度等。

  公众参与政策制定的其他途径还包括举行公开听证会,这是政策制定过程的重要环节。听证在立法机关的政策制定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许多国家的立法程序规则规定,立法必须经过听证程序。

12、贵州重大矽肺病事故追踪:污染企业还有很多家

来源:正义网2010年06月30日08:19 

http://env.people.com.cn/GB/12009904.html

  贵州省施秉县恒盛有限公司195名工人不久前被确诊为矽肺病,这一数字创下了企业一次性检出矽肺病人数全省之最。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家高污染企业竟是当地“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典型。

  高污染企业竟成“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典型

  施秉县是贵州省黔东南州一个旅游业比较发达的县。然而,这个县的工业企业相对较少。

  据了解,恒盛公司始建于1999年,是当地政府通过隆重的招商仪式从湖南省请来的企业。公司最初成立时只有两台冶炼炉,在当地党委、政府和有关职能部门全方位扶持下,到2004年,冶炼炉已达34台,年设计生产能力达12万吨。

  公司有关负责人说,恒盛公司是以生产工业硅为主的民营企业,公司这一生产规模在亚洲单个生产企业中产能最大,公司的理想是把施秉建成“亚洲硅城”。

  据了解,1999年至2004年,恒盛公司就为当地实现利税1.4亿多元。因此,恒盛公司不仅多年被贵州省授予“先进企业”称号,还被省国税局、省工商局评为“诚信纳税企业”、“重合同守信用单位”等。去年10月,在施秉县“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该企业还成了当地“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好典型。

  然而记者采访发现,这个好典型实际是个不仅以牺牲职工生命健康,也以牺牲当地资源、环境为代价畸形发展的高耗能、高污染企业,企业每生产一吨工业硅,平均耗电1.3万度,电费成本占公司生产成本的比重通常都在50%以上。

  不仅能耗高,污染严重也是恒盛公司一大特色。来自贵州余庆县的工人何国爱说,公司只要正常生产,厂区里就是灰尘弥漫,冶炼炉台上的积灰,“一星期就能没翻脚背”。

  与公司仅一墙之隔的施秉县南门村小河二组村民罗显群说,恒盛公司只要正常生产,村民们就基本看不清天上有没有太阳,厂里飘来的粉尘,有时简直像下雪一样。

  黑幕曝光:工人矽肺病检出率高达14.58%

  按照有关规定,恒盛公司这样的粉尘高污染企业,从建厂之初就该采取综合防尘措施和无尘或低尘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作业场所粉尘浓度不得超过国家卫生标准;公司在可行性论证阶段,要向卫生行政部门提交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未提交预评价报告或者预评价报告未经卫生行政部门审核同意的,有关部门不得批准该建设项目建设。

  然而,记者采访发现,由于是当地政府招商请来的重点企业,这些法律法规到了恒盛公司这里,都没有得到执行。在某些领导的庇护下,恒盛公司职业卫生的安全监管完全被丢在一边。

  由于长期在粉尘环境中作业,公司的工人早在2006年就出现头晕、气闷、乏力等症状,但公司并未给予应有的重视。

  2008年至2009年间,这个公司给部分职工开具了31份职业危害接触史证明,经贵州省疾控中心进一步诊断,这些工人中姜仁生、刘克喜等5名工人被确诊为矽肺病,另有部分职工被要求进行半年或一年医学观察。诊断结果出来后,恒盛公司仍未给予重视。

  今年3月,一些网友将恒盛公司可能上千工人患职业病这一情况在网上发布,引起了中央领导重视。今年4月,在上级部门的督促下,恒盛公司对公司目前在岗在册和部分已离厂的工人总共1337人进行了职业健康检查,最终确认其中195人为矽肺病人,工人矽肺病检出率竟高达14.58%。这些工人中,还有261人X光胸片有不能确定的尘肺影像学改变,需半年后进行复查。

  责任追究:至今遥遥无期

  据了解,2005年前后,恒盛公司投资2000多万元,购置了5套粉尘回收设备,并通过了当地环保部门的验收。但是回收粉尘“不经济”等因素,导致这些设备基本上是个摆设。

  公司的快速发展,显然得到了当地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扶持,如建厂所需办理的手续,有关部门“特事特办”,只用8天时间就办妥了。公司资金周转遇到困难,县财政拨出5万元专款进行扶持。重大事故发生以前,当地安监、卫生等行政主管部门曾下达过整改通知书,但由于某些领导的保护,“有关整改措施落实得都很差”。

  直到重大事故发生,当地领导仍企图“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在矽肺病患者的治疗、赔偿等问题尚未解决、此次事故调查结论尚未向社会公布的情况下,当地政府竟然又在进行协调,试图让这家高污染、高耗能企业早日恢复生产。

  这起重大事故中,企业、政府及有关部门责任人的责任如何追究?由谁来追究?记者就这些问题进行采访时,当地县委、县政府的主要领导以及有关部门负责人皆拒绝采访,因而答案不得而知。

然而,让人担忧的是,类似恒盛公司这样的高耗能、高污染企业,在黔东南州还有多家。 (来源:检察日报)

13、浒苔绿潮连续四年现身凸显黄海生态环境脆弱 

来源: 新华网2010年06月29日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0-06/29/c_12278372.htm

  新华网青岛6月29日电(记者张旭东 徐冰)浒苔绿潮连续第四年在山东沿海出现,并于近日在山东省日照市、青岛市以及江苏省连云港市陆续登陆,威胁沿岸旅游业和海水养殖业。专家指出,浒苔是海水富营养化的典型表现生物,它的出现凸显目前黄海生态环境的脆弱性。

  据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对黄海浒苔绿潮进行的监视监测,27日在青岛南部海域有较大面积浒苔漂浮,覆盖面积约400平方公里,分布面积约13900平方公里,最北端外缘线已进入胶州湾。记者近日走访发现,浒苔绿潮已在山东省日照市、青岛市薛家岛和团岛部分沿海登陆。

  据预测,未来数天浒苔将以每天7公里至9公里的速度继续向偏北方向漂移,影响青岛市琅琊台湾、古镇口湾、灵山湾、唐岛湾和薛家岛及团岛至崂山头一带近岸海域并陆续登陆。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逄少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黄海连续四年暴发漂浮绿潮浒苔敲响了黄海近海生态环境恶化的警钟,说明沿岸人类的经济活动已经让黄海生态环境相当脆弱。

   1 2 3 下一页 

14、170亿能否再造自然奔腾的永定河

来源:《中国青年报》2010年06月30日 胡印斌

http://env.people.com.cn/GB/12012943.html

  今年,北京启动了一个建设永定河绿色生态走廊计划,试图让断流30余年的母亲河永定河全线恢复水域生态。整个工程预计总投资170亿元,计划在2010年至2014年实施完成。永定河北京段长约170公里,平均摊下来,该计划平均每公里将耗资1亿元。(《潇湘晨报》6月29日)

  再造永定河的规划气魄很大,北京市预期的溪流串联、循环往复的远景也很迷人。如果再发挥一点想象力,大概还能联想到燕京八景之“卢沟晓月”,“卢沟桥上月如霜”。遗憾的是,这些景象不过是一种美好的愿望,170亿元的大手笔或可造出一条有水的人工河道,却未必能够让曾经滔滔不息的永定河恢复自然奔腾的天性。

  几十年、数百年的人工改造自然河流,昔日跳脱、自由的永定河已经完全驯服于人类的摆布。今天很少人还会记起,这条北京地区最大的河流,还曾经有过一个“无定河”的名字。从“无定”到“永定”,可以见出人类活动对自然河流的巨大影响。一方面,这种影响固然有益于河流两岸的人类生产生活,从而创造出灿烂的文明;另一方面,人类对自然河流的过度干预,也使得断流干涸的河流不再滋润人类,而成为风沙的渊源、污水的归宿。

  特别是近几十年来,永定河上游河流水系纷纷建起水坝,267座水库就像一道道锁链,将河流整个生态系统改变了。一个事实是,流淌不息的永定河真的“永定”了,成了一种符号意义的虚拟存在。还有,永定河大兴、房山一线河道、河岸,已经建起14个高尔夫球场,初步形成了“高尔夫走廊”。作为耗水大户的高尔夫球场,浇灌草皮所用水源只能全部从地下抽取,对于极度缺水和已过度开采地下水的北京来说,必然加剧水源短缺。

  如此背景下,投入170亿元的“绿色生态走廊”规划,宏大的设想所赖以支撑的现实基础十分脆弱。首先,规划并没有立足于节制用水、涵养水源,而是依然在营造供人观赏、休闲的大面积水景。对于一个极度缺水的超级大城市而言,大面积水景并非最优选择。其次,规划没有具体说明水源来自何处,北京市水务局局长程静“大部分将利用再生水”,“同时还将建设雨洪利用工程,让雨水留在河道”的说法,语焉不详,不免让周边省份担忧,一旦工程建起来,会不会再度从缺水的邻省调水?

正如北京水问题专家王建所言,“天然河流的最大的特点是其弯曲性,水生物的栖息环境就是在这种千变万化中产生多样性。人类的活动已经把这种自然美改变了。”如果我们没有对水环境、水危机有一个清醒的审视,没有对人与河流、人与自然的关系有一个认真的反省,总是热衷于营造宏大的人工河流而不改变生活方式,则无论多大的投资,都注定不会找回那一条曾经波涛滚滚的永定河。

15、永定河可以再造,长江黄河呢?

来源:东方网 2010年6月30日 艾才琴  

http://pinglun.eastday.com/p/20100630/u1a5300241.html

  今年,北京启动了一个建设永定河绿色生态走廊计划,试图让断流30余年的母亲河——永定河全线恢复水域生态。整个工程预计总投资170亿元,计划在2010年至2014年实施完成。永定河北京段长约170公里,平均摊下来,该计划平均每公里将耗资1亿元。“这也有些黑色幽默,规划中第一句话就是要让永定河成为有水的河,这个有点让人哑然失笑。”2010年北京市“两会”期间,北京市市长郭金龙在谈到北京生态新城规划时,这样说道。(6月29日《潇湘晨报》报道)

  投资170亿元再造一个断流30多年的永定河,最终能否成功,还有待时间的检验。但可以肯定的是,人造的永定河绝对换不回一个自然奔腾的永定河。永定河断流了30多年,这和当地的生态环境的恶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当前,很多河流都面临是生态环境恶化这个问题。有媒体报道说,我国有三分之二的河流受到污染,三分之一的河流受严重污染。即使永定河可以再造,但长江黄河又如何能再造呢?

  当前,长江黄河也同样面临着环境恶化这个问题。长江污水排放量呈快速增长之势。监测数据显示,1998年全流域的废污水排放量为189亿吨,2001年为220.5亿吨,2002年为243.4亿吨,2003年为273.3亿吨,2004年为288.1亿吨,2005年为280亿吨,短短7年的时间,排污量递增了52.4%。另据报道,湖泊半数以上已处于富营养化状态,沿江城市500余个取水口受到不同程度污染,住在江边没水吃的现象普遍存在。严重的污染致使长江水体呈“荒漠化”发展趋势。

  长江生态环境是如此恶化,黄河生态环境也在同样在恶化。《2004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显示,黄河水系已属中度污染。44个水质监测断面中,Ⅰ~Ⅲ类、Ⅳ~Ⅴ类和劣Ⅴ类水质的断面比例分别为:36.4%、34.1%和29.5%。黄河省界断面水质较差,14个水质监测断面中,Ⅰ~Ⅲ类占21.4%、Ⅳ~Ⅴ类占42.9%、劣Ⅴ类占35.7%。随着经济发展,黄河上游的绝大部分支流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而中下游几乎所有支流水质常年处于劣五类状态,支流变成了“排污河”。

  投资170亿元可以再造一个永定河,但是投资再多的钱都没办法再造一条长江和一条黄河。如果等长江和黄河都成为“死江”的时候,才想办法保护,那这种代价我们没办法能够承受。保护赖以生存的环境,早已到了没有任何退路的时候了。

16、垃圾严重侵扰湖泊提醒了什么? 

来源:中国环境报2010-06-29蒋朝晖

http://www.cenews.com.cn/xwzx/gd/qt/201006/t20100628_660990.html

     为了预防雨季来临后大雨将垃圾、淤泥、污水冲进河道、进入湖泊,今年入汛以前,云南各地按照省环保厅的要求,提前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出人意料的是,个别湖泊还是遭到了垃圾的严重侵扰,抚仙湖就是典型一例。

  据报道,随着雨量逐渐增多,抚仙湖北岸湖滩、入湖河口垃圾量随之增大。澄江县抚仙湖管理局多次对突出地段进行打捞、清理,短短一个月时间,就出动装载机34台(次),清运车264辆(次),清运垃圾3960多吨。

  抚仙湖的遭遇,既在意料之中,又在意料之外。近年来,澄江县切实加强抚仙湖保护工作,在北岸径流区内聘任了111名村庄、河道清扫保洁员和卫生监督管理员,对抚仙湖沿岸41个村庄、23条入湖河道的环境卫生进行管理。雨季前,澄江县加大投入,组织了两次全县河道清理。但始料不及的是,暴雨过后仍有大量垃圾堆积在部分湖滩、入湖河道口,这些垃圾以农村农田生产垃圾为主,其次是随雨水冲刷而来的农村生活垃圾,还有青苔、水草等水生植物在死亡后堆积的垃圾和游客丢弃的垃圾。

  在迅速摸清了垃圾大量增加的原因后,澄江县抚仙湖管理局一边抓紧打捞垃圾,一边研究制定应对雨季和农作物栽插季节的应急预案,把抚仙湖保护的日常管理和应急工作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保护湖泊水质安全。

  澄江县全力以赴应对暴雨给抚仙湖带来污染的做法值得肯定,抚仙湖管理局和积极参与打捞、清运沿湖垃圾的群众值得褒扬。尽管这样,我们不得不对此事件进行深刻反思,举一反三,查找工作中存在的瑕疵。

  长期以来的监测资料表明,雨季来临后的一个月左右,是污染物进入湖泊最多、浓度最高的时期。早在4月中旬,云南省环保厅就下发通知,要求九大高原湖泊涉及的地方政府部门,选取重点入湖河道,以河道为中心,以河堤两岸100米范围内为重点,调动政府机关、事业单位、部队、沿湖乡镇与村委会等力量,实施垃圾、漂浮物及淤泥等污染物打捞清除,开展河道两岸排查、封堵排污口等河道保洁行动。一时间,九湖流域入湖河道两岸河道保洁行动开展得轰轰烈烈,澄江县的两次全县河道清理也取得了一定成效。

  抚仙湖遭遇垃圾严重侵扰并非“百密一疏”。事实上,每年雨季都有大量垃圾经由入湖河道涌入抚仙湖,只是今年情况更为特殊:造成如此状况的元凶,居然是沿湖坝区农民突破常规大量种菜带来的农业垃圾,把抚仙湖管理局打了个措手不及。可以设想,假如在此之前各级管理人员把沿湖周边情况掌握得更准确一些,把汛期应对污染方案做得更具体一些,把环境宣传工作做得更扎实一些,把监督管理工作做得更到位一些,就完全有可能让老百姓不因蔬菜掉价将其大量丢弃或随意堆放。这样一来,就可以将湖滩和径流区内河道周边的农业垃圾清理得更彻底一些,暴雨裹来湖里的垃圾一定会少得多。

亡羊补牢,犹未为晚。在实践中总结的经验教训,往往比预期的推论更直接、更具有充分的说服力。这次垃圾严重侵扰湖泊事件提醒我们,任何时候,环境保护工作都需要有针对性和操作性极强的应急预案,同时需要扎扎实实、精益求精的日常工作。只有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把应急时的拼劲用在平时,才能真正做到防微杜渐,在任何情况下处变不惊、百战不殆。 

17、“经典”反面典型为何成了“好典型”

来源:人民网 2010年06月29

http://www.cenews.com.cn/xwzx/gd/qt/201006/t20100628_660990.html

  在一些地方,科学发展观并未被真正落实和实践,而是被歪曲走样了。贵州施秉那家企业,职工大规模暴发职业病,并且高污染、高耗能,都能被评为“科学发展”的典型,可见这种扭曲到了什么程度

  贵州省施秉县恒盛公司195名工人不久前被确诊为矽肺病,这一数字创下了企业一次性检出矽肺病人数全省之最。不过,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就是这家企业,却得到当地政府百般“呵护”,还是当地“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正面典型。(6月29日《新华每日电讯》)

  恒盛公司不仅漠视职工生命健康,还是典型的高耗能、高污染企业,简直就是反“科学发展观”的“典型”。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在贵州施秉这样的旅游县,风光秀丽而生态脆弱,应该因地制宜发展旅游等绿色产业,像这样的“两高”企业,早就该关闭,甚至一开始就应该将其拒之门外。吊诡的是,这样的企业还被当地推举为“科学发展”的好典型。可见,在一些地方,科学发展观并未被真正落实和实践,而是被歪曲走样了。

  广东省委书记汪洋曾经指出过,当前,有一个怪现象,就是中央刚做出一个部署,一些地方立刻冒出很多先进典型来。这边说要贯彻科学发展观,那边就有一些地方早就实现了“科学发展”,这边说转变发展方式,那边就有一批企业早就“转过来了”。其实没有这样的事!无论是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还是转变发展方式,都是中央全局性的战略部署,旧的发展观和发展方式,在一些地方早已根深蒂固,形成了惯性,哪怕明知是毒酒,也甘之如饴。要转变,并不是那么容易。

  那些雨后春笋般生长出来的先进典型,当然不能否认其中有一些好的经验和做法,但肯定有一些属于对中央的战略部署认识不深、歪曲理解,甚至是故意欺骗。贵州施秉县的这家企业,就是一个现成的“典型”:职工大规模暴发职业病,并且高污染、高耗能的企业,都能被评为科学发展的典型,可见这种扭曲到了什么程度。

  “抓典型”“树典型”是我们工作的一大特色。典型就是榜样,我们常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好的典型确实能起到巨大的示范作用。但是,树立典型,首先不能丢掉真实性的原则,不能违背规律,不能只顾一点不及其余,更不能为了邀功凑数而不顾事实,颠倒黑白。虚假的典型,不仅无法实现打动人心的效果,还会影响某些重要决策和部署,造成恶劣的影响。

  除了真实性这个第一要求,典型是否树得起来,还要看评判者是谁,评判的标准如何。污染企业是当地的纳税大户,地方政府眼中的“财神爷”,能为地方官员的成绩单增色不少,因此才会对其曲意逢迎,百般呵护,直到发生重大事故,还试图为其遮掩开脱。对于这样的企业,地方政府自然宠爱有加,各种荣誉自然都是它的,自然也就成了“先进典型”。

  如果这个典型让当地群众来评,结果肯定大相径庭。恒盛公司不仅给自己职工造成严重伤害,还污染了当地的青山绿水,周边村民苦其久矣:平常看不清天上的太阳,粉尘飘起来像下雪一样,菜上的灰尘洗不干净,家里都不敢开门窗。由此引发当地群众不断举报,在他们看来,这绝对是污染环境的无良企业的典型。

在中国,推动工作需要树典型,但也要看谁来主导、谁有发言权。树典型,也要以人民群众是否满意为标准,不能“拍脑袋”或由个别领导说了算。(丁永勋)

特别关注:                                              

想要看更多的环境信息,请点击下面网址:

怒江网:http://wwwnujiang.ngo.cn

绿家园记者沙龙网:http://www.greensos.cn                                

绿家园记者沙龙英文网:http://eng.greenso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