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6-28
六月二十八日绿家园江河信息导读: (编辑:丽英)
环境资讯:
1、中国新闻网: 环境保护部:年度考核结果显示八成断面水质达标
http://www.chinanews.com.cn/gn/news/2010/06-28/2367409.shtml
2、人民网环保: 发改委定淘汰低效照明产品路线图 将淘汰白炽灯
http://env.people.com.cn/GB/11986799.html
3、环保部网站: 千名青年环境友好使者行动刮起绿色环保旋风
http://news.xinhuanet.com/environment/2010-06/28/c_12272883.htm
地方信息:
4、楚天都市报: 武汉规定湖泊水域线30米内不准搞开发
http://news.sina.com.cn/c/2010-06-28/053820561061.shtml
5、中国环境报: 大连环境交易所正式揭牌 环保企业成股东
http://env.people.com.cn/GB/11989385.html
低碳减排小妙招:
6、低碳减排小妙招――如何妙用废弃塑料瓶
环境曝光:
7、新华网: “锰都”危局:一座座翠峰正在消失
http://env.people.com.cn/GB/11981607.html
8、新华网: 污染企业成“好典型”--施秉县重大矽肺病事故追踪
http://news.xinhuanet.com/environment/2010-06/28/c_12272593.htm
地球故事:
9、新京报: 大阪水奇迹 水龙头流出矿泉水
http://epaper.bjnews.com.cn/html/2010-06/27/content_118448.htm?div=-1
10、新京报: 大阪水奇迹 下水道变身净水器
http://epaper.bjnews.com.cn/html/2010-06/27/content_118453.htm?div=-1
环保观点:
11、中国环境报: 谁来监管高速公路的环保?
http://www.cenews.com.cn/xwzx/gd/qt/201006/t20100627_660946.html
深度报道:
12、湖南红网: 南水北调工程延迟通水 北京缺水局面将更严峻
http://env.people.com.cn/GB/11984264.html
13、新闻晨报: 围湖造田加剧长江下游水灾 城市化增强灾害几率
http://env.people.com.cn/GB/11989830.html
环境时评
14、新京报: 有钱造水景,无钱修大堤?
http://epaper.bjnews.com.cn/html/2010-06/28/content_118746.htm?div=-1
15、现代快报: 鲁宁:决口堤坝不达标再揭水利欠账疮疤
http://news.sina.com.cn/pl/2010-06-28/090720562408.shtml
特别关注:
想要看更多的环境信息,请点击下面网址:
绿家园记者沙龙网:http://www.greensos.cn
绿家园记者沙龙英文网:http://eng.greensos.cn
1、环境保护部:年度考核结果显示八成断面水质达标
来源:中国新闻网2010年06月28日
http://www.chinanews.com.cn/gn/news/2010/06-28/2367409.shtml
中新网6月28日电 据环保部网站消息,环境保护部新闻发言人陶德田28日向媒体通报,环境保护部近日会同发展改革委、监察部、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水利部等部门分别对淮河、海河、辽河、松花江、三峡库区及其上游、黄河中上游、太湖、巢湖、滇池等重点流域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以下简称“22省区市”)水污染防治“十一五”专项规划(以下简称“十一五”规划)2009年度实施情况进行了考核。结果显示,八成断面水质监测达标,六成规划治污项目完成,2009年度“十一五”规划实施取得积极进展。
陶德田说,过去的一年,重点流域22省区市围绕“十一五”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增强主体责任意识,加大治污工作力度,全面推进重点流域污染防治。截至2009年底,“十一五”规划确定的156个考核断面中,125个断面水质达标,占总数的80.1%。淮河流域以高锰酸盐指数和氨氮评价,达标率分别为95.8%和87.5%。三峡库区及其上游、黄河中上游、松花江、海河、辽河以高锰酸盐指数评价,达标率分别为100%、100%、95.0%、90.3%、87.5%。太湖、巢湖、滇池流域以高锰酸盐指数评价,达标率分别为100%、90.5%、73.3%;以氨氮(总氮)评价,达标率分别为64.3%、52.4%、0%;以总磷评价,达标率分别为85.7%、80.9%、50.0%。列入规划的2714个治污项目,已完成(含调试)1762个,占64.9%,较上年增加18个百分点;在建623个,占23.0%;前期准备243个,占9.0%;实际完成投资987.4亿元,占总投资的58.4%。淮河、海河、松花江流域项目进展较快,项目完成率在70%以上。总体来看,淮河流域山东省、江苏省,海河流域山东省、河南省、天津市、内蒙古自治区,辽河流域辽宁省,松花江流域黑龙江省、吉林省、内蒙古自治区,三峡库区及其上游流域贵州省、四川省,黄河中上游流域河南省、陕西省、宁夏回族自治区、青海省、山西省、甘肃省、内蒙古自治区,太湖流域浙江省“十一五”规划实施力度大、效果好。
陶德田指出,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是:“三湖”流域水质断面氮磷污染依然严重,总体水质没有明显改善;规划实施进展不平衡,尚有86个列入规划的治污项目未启动,三峡库区及其上游、滇池、辽河流域规划治污项目进展较慢,项目完成率低于50%;城市污水处理厂运行管理水平亟需提高。
陶德田强调,针对考核发现的问题,有关地方政府和部门应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加快规划项目实施进度。规划实施进展较慢的地方政府要进一步拓宽投资渠道,加快项目建设进度。二是加大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监管力度。加快流域内城镇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脱氮、污泥处置设施建设,加强运行监管,提高污水处理厂运行负荷率和城镇污水处理率;落实城市污水处理费征收政策措施;加快再生水设施建设和推广利用。三是做好《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按照整体推进、重点突破的总体思路,在分析各重点流域水环境状况及问题的基础上,结合国家经济发展形势及各地治理实际需求,认真做好“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为重点流域污染防治工作奠定基础
2、发改委定淘汰低效照明产品路线图 将淘汰白炽灯
来源:人民网环保 2010年06月28日
http://env.people.com.cn/GB/11986799.html
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13时20分报道,国家发改委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联合主办的淘汰低效照明产品国际研讨会指出,目前发改委正在制定淘汰低效照明产品路线图,计划分期逐步淘汰不同型号的白炽灯,推广高效照明产品。详细情况连线记者费磊;
主持人:我国从1996年开始实施绿色照明工程。2008年,国家发改委和财政补贴推广高效照明产品活动,但截至目前,中国尚未给出最终淘汰白炽灯的具体时间表。这次的路线图有什么新内容?
记者:所谓的路线图,就是什么时候彻底淘汰白炽灯,以及用何种方式淘汰的总体计划。业内人士认为,全部淘汰白炽灯的时间不会超过10年,这意味着白炽灯的替代品——节能灯、卤钨灯以及LED灯具,未来将占领白炽灯退出后的市场空白。除时间表外,发改委目前还在研究逐步淘汰白炽灯推广节能灯的配套政策及专项规划。未来国家将修订相关高效照明产品的性能标准及能效标准,提高国家检测机构对高效照明产品质量的检测和监控能力,以及进一步完善高效照明产品质量监管体系。
主持人:2009年,我国白炽灯产量37.6亿只,约占世界产量的三分之一,数量巨大。目前用高效节能灯逐步替代白炽灯,也需要一个过程。
【1】 【2】
3、千名青年环境友好使者行动刮起绿色环保旋风
来源: 环保部网站 2010年06月28日
http://news.xinhuanet.com/environment/2010-06/28/c_12272883.htm
从2009年六月五日开始,在全国的6个城市,刮起了一场青年绿色环保的旋风。北京、上海、西安、广州、成都、沈阳,我们经常能够看到他们、听到他们——千名青年环境友好使者,在行动。 “千名青年环境友好使者行动”项目由环境保护部发起,全国人大环资委、全国政协人资环委、发展改革委、科技部、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共同主办,环保部宣教中心和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承办,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江森自控有限公司和中国环境意识项目等提供支持。
项目办公室在华北、东北、华东、西南、西北、华南等六个地区选择了6所中心城市,从一大批报名者中选拔出1000名符合条件的青年才俊,对他们进行系统培训。每名使者承诺再培训一千人,从而带动百万公众,共同加入到节能减排、共建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行列中。千名使者还将汇集接受再培训的公众的智慧,共同提交适合在家庭、校园、办公室、企业设计的节能减排方案,项目办公室组织专家精选出100个具体方案给予专业技术指导,并支持方案提交者开展为期一年的活动。 1000名青年使者就像是一千颗种子,自身茁壮成长、枝繁叶茂的同时,向周围继续播撒更多的种子,循环往复,向四方不断拓展,最终成为一片绿色的海洋。
“千名青年环境友好使者行动”一经展开,即受到全国青年朋友的热烈响应,使者的实际人数已超出千人。据项目办公室统计,截止2009年9月,成都、北京、上海、西安、沈阳、广州共有1122名使者被授予了环境保护部周生贤部长签署的“青年环境友好使者”荣誉证书。此外,新疆400余名青年环保志愿者也在2009年“六·五”世界环境日郑重承诺:志愿成为青年环境友好使者!苏州、天津、湛江等地青年志愿者也踊跃报名、积极加入青年使者的行列!自2009年4月起,项目办公室召开多次专家讨论会,确定教材体系:从知识、意识、技能、行动四个方面,系统编写青年使者教材。为使培训更加生动,千名使者的培训老师采用寓教于乐的生动教学方式,不时穿插一些有奖问答、互动游戏,大大增强了使者们的学习兴趣,受到青年使者的一致好评。
经过系统的培训后,这1122名青年环境友好使者开始在基层的学校、社区、军营、企业、展会等各种场所开展环保宣讲活动,用丰富多彩的形式,广泛传播环保知识,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引领公众环保行为。2009年5月至2009年12月期间,千名使者的再培训人数已经超过100万人。每一个青年环境友好使者承诺,每月节约1度电,节约一吨水;在他们的带动下,百万公众每年将可以节约超过一千二百万度电,一千二百万吨水,相当于每年少燃烧四千八百吨煤,多种植三万亩水稻。
除了完成再培训这一“规定动作”外,使者们还发明了各式各样的“自选动作”!
5位青年使者代表中国青年参加在日本名古屋举办的首届中日韩青年环保峰会,发表了三国青年峰会宣言。
“千名青年环境友好使者行动”项目引起了媒体广泛关注,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光明日报等媒体纷纷予以报道,新浪网、腾讯网开办了“千名青年环境友好使者行动” 专题页面,新华网环保频道,环境教育杂志、大学生杂志、中学时事报、21世纪英文报等进行了大篇幅的跟踪报道。众多媒体的跟踪报道,体现出媒体对此项目的关注,扩大了活动的影响,让更多公众了解环境保护,参与环境保护,使青年使者的影响力超出预期。
经过三轮专家评选,“千名青年环境友好使者行动”节能减排全民行动方案设计大赛结果已经产生,共评选出一等资助方案20个,二等资助方案30个,三等资助方案50个。相信使者们会在后面的行动中带动更多的人参与到环境保护的行列,用平凡的行动成就非凡的事业!
这不是简单的接力。环保理念传递的过程,也是青年环境友好使者不断超越和完善自我的过程!这是1122粒绿色的种子!1122名青年环境友好使者的激情,将点燃百万、千万甚至上亿中国人心中环保的热情!他们将用今天的行动,收获明天的希望!(来源:环保部宣教中心)
4、武汉规定湖泊水域线30米内不准搞开发
来源:荆楚网-楚天都市报2010年06月28日
http://news.sina.com.cn/c/2010-06-28/053820561061.shtml
荆楚网消息 (楚天都市报) (记者王孝武)本报《武汉湖泊调查报告》引发高度关注之际,江城出台护湖铁律。昨日,武汉市颁布《湖泊整治管理办法》,明确规定:湖泊水域线30米内不准搞开发。
武汉市水务局负责人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是自2002年以来,武汉市政府颁布的第3个有关湖泊保护的规章制度。如此密集地出台护湖新规,全国罕见。他认为,此举彰显了武汉市保护湖泊的决心。
一段时间以来,武汉三镇湖景房盛行,一些湖泊被楼盘层层包围,美丽的湖泊岸线被逐步蚕食。此次颁布的新规,为环湖开发划出红线——以湖泊水域线为基线,向外延伸不少于30米,此范围为湖泊绿化用地,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在此范围内建设建筑物、构筑物。
该办法明确要求,各区政府应在市政府规定期限内,完成辖区湖泊岸线整治和固定工作,并以湖泊绿化用地为主,形成环湖绿化带。
对于违法填占、侵害湖泊,向湖泊排放未经处理或处理未达标的工业废水、生活污水,以及向湖泊倾倒垃圾、渣土及有毒有害物质的,该办法不仅明令禁止、严令处罚,还责成各区政府与市政府签署湖泊整治责任状,对治湖不力者进行问责。
该办法还明确规定,禁止向中心城区湖泊投药、投肥进行渔业养殖,远城区湖泊将根据湖泊保护规划及水质监测结果,对具有养殖功能的实行养殖许可证制度,引导经营者进行生态养殖。
5、大连环境交易所正式揭牌 环保企业成股东
来源:《中国环境报》2010年06月28日
http://env.people.com.cn/GB/11989385.html
中国环境报 记者杨安丽 大连报道东北三省首家环境权益交易机构——大连环境交易所日前在辽宁省大连开发区挂牌。大连环交所旨在发掘环境权益交易项目价值,推进环境权益交易市场化进程,促进节能减排。
大连市环境交易所是大连市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特许经营股份制实体,4家股东分别为大连东达环境集团有限公司、大连绿诺环境工程科技公司、大连春兴水处理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和大连市环保产业协会。不同技术类型的环保企业、高校先进科研技术的支持和环保产业协会良好的沟通渠道,将为环保交易所的运行提供可靠的保证。
据介绍,大连环境交易所是集各类环境权益交易服务为一体的专业化市场平台。作为重要的环境金融衍生品市场,既是利用经济手段解决环境问题的公共平台,又是国际、国内环境合作的市场化平台。成立后将开展节能减排技术转让和推广,二氧化硫及化学需氧量等污染物排放权公开交易,以及在CDM机制下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减排量交易等业务。
据大连环境交易所董事长王煨冬介绍,交易品种着重于落实我国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合作战略协议,利用金融手段保护知识产权的同时,通过市场化途径向中国企业转移节能减排技术,以提升我国企业的节能减排能力。二氧化硫及化学需氧量等排污权交易已具备良好的政策环境,可以进入实际操作阶段。待国家政策确定后,碳交易即可开展。大连环境交易所将充分集合市场要素通过建立广泛的会员网络和合作伙伴,利用先进的交易系统,降低污染治理成本和交易成本,实现节能减排领域的资源优化,提高环境治理的效率,打造环境交易品牌。
在开幕式当天,北京环境交易所、比利时DEC环境工程有限公司和建设银行大连分行分别与大连环境交易签订了合作协议。
6、低碳减排小妙招――如何妙用废弃塑料瓶
选自央视《新闻20分》,漫画作者:王山甲
饮料或纯净水喝完以后,大家一般就当作废品卖掉了,其实,塑料瓶可以做成储物罐、花瓶,甚至还能替代电熨斗。
1、用洗干净的废弃塑料瓶盛装五谷杂粮,存放时间长而且很少生虫。
2、根据废弃塑料瓶的大小稍加改造就可以做成漏斗、笔筒、牙签罐等。
3、将塑料瓶身横截开后,把带有瓶口的部分在瓶盖及附近扎一些小孔,倒过来大口向上栽花,放进截剩下的瓶座内,做成花瓶,既美观又实用。
4、把打皱了的领带卷在圆筒状的装满水的塑料瓶外,待第二天早上就变平整了,免去熨烫,节约能源。
5、有刻度的塑料瓶,比如废弃不用的奶瓶等,可以制成量杯。
7、“锰都”危局:一座座翠峰正在消失
来源:新华网2010年06月27日
http://env.people.com.cn/GB/11981607.html
广西官方人士曾说,经济建设“不砍树、不推山、不填水”,但该口号在矿山开采中几被彻底推翻;在经济利益诱使下,一座座富蕴矿藏的翠峰正在消失
财经国家周刊报道 占全国锰资源近四成的“锰都”广西,正在面临严重的盗采危机。
6月上旬,《财经国家周刊》记者在广西崇左、贺州、百色3市调查时发现,因锰矿开发而濒临消失的山峰不下20座,而这一切的祸首,基本是无开采资质的黑矿主。
新一轮矿业整治行动因此重启。6月10日,自治区政府召开“全区治理整顿稀土等矿产开发秩序暨打击非法采矿专项行动会”,会议确定六大重点整顿矿区,其中田东江城、来宾市兴宾区两处锰矿区在列。
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刚刚在3月至5月底进行了一系列针对盗采矿产的整治行动,广西国土资源厅曾说“全区矿产资源开发秩序总体上趋于好转”。
实际情况则不然。
“开了N次会,盗采一年比一年猖獗。”一位与会专家并不认同“好转”之说。
“类似的整治会议和行动从2005年开始从未间断。”但在地方利益集团的保护下,整治行动每次都是“逮小虾不抓大鱼”,该专家说。
广西壮族自治区副主席林念修接受《财经国家周刊》采访时亦说:“纵观这几年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工作,可以说是年年布置年年抓,可非法开采行为在一些地方始终还是打而不尽,陷入‘乱了治,治了又乱’的怪圈。”
【1】 【2】 【3】 【4】 【5】 【6】 【7】
8、污染企业成“好典型”--施秉县重大矽肺病事故追踪
来源: 新华网 2010年06月28日
http://news.xinhuanet.com/environment/2010-06/28/c_12272593.htm
新华网贵阳6月28日电(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 刘文国)贵州省施秉县恒盛有限公司195名工人不久前被确诊为矽肺病,这一数字创下了企业一次性检出矽肺病人数全省之最。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家高污染企业竟是当地“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典型。
这个风景秀丽的地方为何出现如此重大的职业危害事故?当地政府、安监等部门为何容忍这样的企业“带病”运行十年之久?记者就此问题进行了追踪。
高污染企业竟成“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典型
施秉县是贵州省黔东南州一个旅游业比较发达的县,舞阳河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所勘定的9个景区当中,在施秉县境内就有上舞阳、下舞阳等5处。然而,这个县的工业企业相对较少。
据了解,恒盛公司始建于1999年,是当地政府通过隆重的招商仪式从湖南省请来的企业。公司最初成立时只有两台冶炼炉,在当地党委、政府和有关职能部门全方位扶持下,到2004年,冶炼炉已达34台,年设计生产能力达12万吨。
公司有关负责人说,恒盛公司是以生产工业硅为主的民营企业,公司这一生产规模在亚洲单个生产企业中产能最大,公司的理想是把施秉建成“亚洲硅城”。
据了解,1999年至2004年,恒盛公司就为当地实现利税1.4亿多元。近年来,这家公司每年给当地政府缴纳税收三四千万元不等,因此,恒盛公司不仅多年被贵州省授予“先进企业”称号,还被省国税局、省工商局评为“诚信纳税企业”“重合同守信用单位”等。去年10月,在施秉县“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这个企业还成了当地“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好典型。
然而记者采访发现,这个在当地政府眼里“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好典型,实际是个不仅以牺牲职工生命健康,也以牺牲当地资源、环境为代价畸形发展的高耗能、高污染企业,企业每生产一吨工业硅,平均耗电1.3万度,电费成本占公司生产成本的比重通常都在50%以上。
不仅能耗高,污染严重也是贵州恒盛公司一大特色。来自贵州余庆县的工人何国爱说,公司只要正常生产,厂区里就是灰尘弥漫,冶炼炉台上的积灰,“一星期就能没翻脚背”。
与公司仅一墙之隔的施秉县南门村小河二组村民罗显群说,恒盛公司只要正常生产,村民们就基本看不清天上有没有太阳,厂里飘来的粉尘,有时简直像下雪一样,菜怎么洗,盆底下还是有积灰,家里门窗都关上了,这些细粉也能钻进屋来。
1 2 3 下一页
9、大阪水奇迹 水龙头流出矿泉水
来源:新京报 2010-06-27
http://epaper.bjnews.com.cn/html/2010-06/27/content_118448.htm?div=-1
世博会除了日本馆和日本产业馆之外,还有一个与日本密切相关的场馆———大阪馆。
“大阪单独建馆,并主要介绍水,本身就说明大阪的水与众不同。”大阪馆的主任星住先生说。
“美味”赛过矿泉水
星住先生还透露一个“小秘密”:大部分当地民众认为,大阪的自来水比矿泉水还好喝。
2005年,大阪做过一个非常有趣的调查:戴着眼罩的500名市民在试喝了两种不同的水后,回答了两个问题:你觉得什么样的水最好喝?你了解大阪的“高度净水处理水计划”吗?
针对第一个问题,46%的市民选择了从水龙头里流出来的自来水,28%的市民选择了矿泉水,剩下26%的人则认为难以回答或没做回答。
针对第二个问题,高达63%的市民给出了肯定的答案。
摘下眼罩看到真实的答案后,市民们都感到不可思议———原来自己是如此钟爱大阪的自来水。
为了提高民众的饮水质量,早在2000年3月,大阪水道局开始实施“美味之水计划”,也就是高度净水处理水在全市范围内开通,希望利用高科技和复杂工艺,将大阪市民水龙头里流出来的水,打造成全日本最好喝的自来水。
13道工序净化水质
究竟大阪的自来水好在哪里?“高度净水处理水计划”为何物?为什么要采取这个计划?星住先生向记者做出解释。
“实际上,大阪的自来水系统已经有超过百年的历史,大阪市的琵琶湖一直是我们的水源,此前污染很严重,经过治理后水质变好,但污染也促使大阪开始寻找更先进的净水方式。”星住先生说。
据介绍,二战后,为了振兴经济,大阪和其他日本城市一样,大力发展工业,工业用水排放进入湖泊,水源地受到严重污染,民众健康面临威胁。
1970年大阪世博会召开后,环保和健康的发展方式逐渐成为社会的共识,环保组织也异常活跃。此后的大阪开始着力在“水”字上下工夫,“高度净水处理水”就是其中的一个项目,并在几个小区的自来水系统中试运行。
大阪馆副馆长清水先生介绍,原水从琵琶湖经由一条名为淀川的河流,进入到一个50公顷左右大小的地下水库,进入到城郊的自来水厂,在那里经过一系列的净化程序。从水源地采水到居民家的水龙头,大阪的水净化装置要经过13个基本步骤,每一个步骤都不可或缺,这些“关卡”将一层层的污染物隔离并过滤,最终才造就了大阪自来水的骄傲。
一个活生生的例子是,大阪的自来水已经有了自己的品牌,并且罐装出售,成为街边自动贩卖机里的抢手货。
清水先生告诉记者:“这种自来水的商标翻译成中文是‘果真如此吗’,用这个牌子就是给人一种自来水不输于矿泉水的印象。”
副产品回收利用
在这13个步骤中,最主要的是净化环节为两大步骤———臭氧接触和活性炭吸附
清水副馆长对记者介绍,“由于大阪水源的水质负氧化趋势明显,一般的氯消毒设备不能满足民众饮水需要,要用更先进的净化装置。而臭氧的氧化能力超强,可以溶解大部分水中有机物和异味物质。”
臭氧接触的过程主要分两个步骤,分别在中间臭氧接触池和后臭氧接触池中发生作用。
中间臭氧接触池有一个臭氧发生装置,用紫外线照射空气中的氧,使其产生臭氧,这些臭氧随后进入到接触池中,将池里水中的锰和铁等分子氧化,一些有机物被分解,水质得到了一次净化。
此后经过深层过滤杂质的过程,将此前没能过滤的更细小的杂质过滤掉之后,水进入到后臭氧接触池,在这里臭氧可以将化学物质分解,同时还会去除水中的异味和异色,相当于一次消毒过程。
臭氧的工作任务到此结束。水辗转流到了活性炭吸附池。
清水副馆长说,“活性炭的颗粒中有一些微生物,利用微生物的生物活性,将臭氧氧化过的副产品去除,同时,一些难以分解的物质也会被吸附到活性炭里,这样水质又清洁了一次。”
记者还了解到,除了臭氧和活性炭吸附这两个主要部分之外,另一个环保之处在于,初步沉淀得到的废物和垃圾,都被送入一个废水处理系统,转变成泥沙等物质。它们能成为建筑工地的有用原料,而不是随意丢弃造成副产品的浪费和污染。
位于上海世博会“城市最佳实践区”的大阪馆,被参观的人们称为“水城”,这里展示了几个世纪以来大阪治水用水的经验。和许多经济高速发展的城市一样,大阪治水也经历过“先污染再治理”的过程。深受水污染之害后,在环保组织、民众和政府的共同努力下,大阪重现碧水蓝天,污水污泥得到处理利用,民众拧开水龙头,便可享受顶尖质量的饮用水。
10、大阪水奇迹 下水道变身净水器
来源:新京报 2010-06-27
http://epaper.bjnews.com.cn/html/2010-06/27/content_118453.htm?div=-1
世博会大阪馆的入口处被设计成一个宽阔的隧道,两边的电子屏幕上是大片的樱花树,穿过隧道的人们仿佛置身于樱花从中。
实际上,这个隧道代表着大阪的下水道,它意味着下水道不再是人们印象中污水横流的场所,而是带给人们宽敞、环保、甚至花丛锦簇的联想。大阪人想出了各种方法加快下水道排水速度,让下水道成为污水的净化场所。
喝进人们口中的水质量安全,流入江河湖海中的水也需要质量保障。通过对大阪下水道的改造,污水污泥得到更迅速的处理,更充分的利用,以及更安全地排放。
充分利用现有排水设施
已有30年水务经验的大阪馆副馆长清水先生说,对下水道的改造,实现了民众生活的便利和对环境的保护,这是大阪水务管理的精华。
据介绍,大阪的下水道从明治时代就开始铺设,再经过管道维护后,大部分的下水道一直使用至今。当时的下水道主要是“合流式”下水道,即雨水和生活污水共用一个下水道。包括大阪在内的日本多数城市都是铺设的这种下水道。
“合流式下水道”虽然成本低、排水和污水处理速度快,但它的缺点是,一旦降雨量大,下水道的承受能力有限,可能造成水道拥堵,导致垃圾或者污水被直接排到河流中,造成污染。
而采取雨水和生活污水分流的“分流式下水道”,虽然能缓解这样的问题,但是改造起来难度大,工程涉及面广。
大阪希望最大限度利用现有排水设施。清水副馆长说,大阪实施的是“合流式下水道”紧急改善计划,用自己的方式来增加排水。
倾斜下水道加速排水
大阪环境局下水道部门的工作人员楠本光秀介绍说,一般城市改造合流式下水道需要3000亿日元,大阪要比他们少用1000亿。这是因为大阪设计出“雨天活性污泥处理法”,以及增加雨水贮留设施来缓解排水压力。
“雨天活性污泥处理法”是针对降雨量大的特点,对反应池进行人工充氧,以使反应池里活性污泥产生大量微生物,不断地吸附从沉淀池中流入的污水和雨水中的杂质。此后经过二次沉淀,水中的泥沙更少,沉淀下来的活性污泥又可以通过特殊管道回流到反应池,继续补充微生物的氧化作用。如此循环,使得这种处理污水的方法,比下雨时处理快3倍。
大阪还在全市设立了数个大型雨水贮留设施,它可以在降雨时收集雨水,在降雨过后下水道压力不大的时候进行排放。不少大阪家庭也都购买了小型雨水贮留器,政府为其提供大约三分之一左右的补贴。
此外,大阪人还想出了一些简易有效的快速沉降污泥法。比如在下水道里的沉淀池内安装了倾斜板,让污水和雨水更快速地沉淀,进入下一个处理阶段。同理,下水道的设计也有一定倾斜度,以加速下水的流动。
污泥回收发电供热
不仅雨水和污水经过层层沉淀和过滤,实现无害化。大阪的下水道系统内还有针对沉淀后的污泥和污物的处理方式,体现了环保理念和循环经济的特色。
使用“雨天活性污泥处理法”让下水道排水处于最大化,但是会产生出一些处理掉的污泥,将它们随意丢弃是一种浪费和污染。大阪环境局在污水处理装置后设置了浓缩设施、消化槽、脱水槽和熔融炉。
浓缩主要是污泥变废为宝的初始阶段,就是将污泥减量,降低对此后的消化、脱水等处理设施的能力和容量的要求,有利于污泥处理的高效化。
消化槽主要是利用微生物分解污泥中的有机物,以减少污泥量。一般消化池中的厌氧细菌会被大量采用,因为它们的分解作用,足以消灭病原菌,提高卫生安全性。
经过这两个主要步骤后,污泥就会逐渐被分解,从无用的物质变为各种可再利用的物质。楠本光秀介绍,污泥消化工艺产生的气体中,大约60%是甲烷,大阪污水处理厂的部分电能和热能就是由这部分沼气发电获得的。
比如,津守污水处理厂36%的电力就是来自污泥产生沼气,给消化槽加温的热量也是100%从沼气中获得。仅仅这一个污水处理厂,采用这套设备后,一年就减少二氧化碳排放4200吨,相当于大阪城公园里森林吸收二氧化碳量的6倍。
脱水过程主要是减少污泥的含水率,以提高污泥处理的效率。根据大阪环境局网站的介绍,一般含水98%左右的污泥脱水后变为80%左右。
污泥经过脱水就到了变废为宝的最后一步———熔融。一个叫做舞洲污泥处理中心的地方专门焚烧污泥,最后产生的泥渣可用作建筑外墙的砂石。不起眼的污泥不仅对下水道排水起到了作用,而且还能发电、当建材,真正实现了利用最大化。大阪环境局网站介绍显示,舞洲污泥处理中心投产前,污泥处理率为14.7%,投产后,这一数字达到70%。
11、谁来监管高速公路的环保?
来源:中国环境报2010-06-28 史春
http://www.cenews.com.cn/xwzx/gd/qt/201006/t20100627_660946.html
近年来,我国高速公路建设速度惊人。目前,我国以高速公路为主干、连接国内全部特大城市和90%以上大城市的新的交通主动脉已基本形成。截至2009年底,全国高速公路总里程在世界已居前列。
高速公路的建设在促进沿线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不可避免地对自然生态环境产生一定程度的破坏,主要产生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
自然生态的影响。大量填方和挖方改变了原有的地貌,增加了水土流失量。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渣进入当地水源,造成水质污染。公路建成后,由于公路阻隔原有水的循环,影响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流通路径。
噪声的影响。施工过程中,由于大量使用挖掘机、推土机、拌和机等大型机械,以及运输车辆,对沿线居民产生噪声污染。
废气影响。以汽油、柴油为燃料的大功率施工机械,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一氧化碳、氮氧化合物等污染物,对大气、土壤和沿线居民生活造成不良影响。
生态链影响。高速公路的施工改变和影响了原有的自然结构和水的循环路径,改变了生物的生存环境,影响其生长、活动的规律,从而引起生物发育不良,繁殖机能减退,疾病增多,抗病能力下降,珍稀物种数量减少等。
社会经济影响。高速公路的建设可能影响沿线一些原有的历史文化遗址、名胜风景及保护区,产生视觉污染。
目前,环保部门只是在高速公路建设的可研阶段,以及项目竣工环保验收时进行把关,负责审批项目环评文件和组织对项目的竣工环保验收。而在项目的建设阶段和建成运行后,环境监管出现“真空”,监管几乎就是空白。因为,我国现行环境法律对应该由谁全程负责高速公路的环境监管,仍不明确。
因此,笔者建议,一是要尽快完善我国相关的环境法律、法规。出台我国有关高速公路建设方面的环境法律、法规和政策,以及相应的环境标准和设计要求。
在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要始终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生态环境保护,遵循“不破坏就是最大程度的保护”的原则,做到高速公路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并举,做到生态和谐、环境友好。
二是环保部门要上下联动,不留监管的缝隙。高速公路项目因投资大,线路长,往往要跨越省或市级行政区域,因此,项目的环评文件审批和项目竣工环保验收,一般都是由国家相关部门组织。
建议国家相关部门在审批环评文件、组织项目竣工环保验收时,要邀请沿线的省、市、县环保部门参加,使他们对环评文件及批复、配套的环保工程完成情况提前有所了解,以便于下一步的监管。
三是沿线环保部门要依法加强对高速公路的监管。沿线各地环保部门要像监管辖区工业污染、农村污染一样,把辖区内高速公路环保的监管,纳入日常监管范围中。接受并处理群众有关高速公路环境污染问题的投诉。这符合《环境保护法》的有关规定。
四是环境监察部门要加强对高速公路建设施工期的环境监理。监理内容包括,是否全面落实了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高速公路需要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工程,是否纳入了高速公路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建设范畴?是否做到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等。
五是加强运营后的环境管理。加强对危险品车辆的管理,制订环境保护应急预案,并在当地环保部门备案,在水源保护区设置明显警示标志、标牌;营运高速必须常年进行环境质量监测,环保部门对服务区生活污水和生产废水水质定期监测,确保排放废水符合国家达标排放的要求;在项目投入使用后,沿线两侧各200米区域内不再设置居民点、学校、医院、机关等环境敏感点。
六是建议对高速公路环保投资做强制性规定。河南省已做出规定,在高速公路建设中,平均每公里的环保投资不得低于150万元,以解决可能因为投资不到位产生的噪声污染重、绿化不完善等环境问题。
法国高速公路建设的环保做法就可以借鉴。法国高速公路环保投资所占费用大约为总投资的15%~50%;平均每10公里建一个停车场,其卫生设施、休闲、园林绿化区一应俱全;平均每两公里建一座污水处理池。 作者为安徽省阜阳市环保局局长
12、南水北调工程延迟通水 北京缺水局面将更严峻
来源:湖南红网2010年06月28日
http://env.people.com.cn/GB/11984264.html
4月13日下午,河北省张家口怀来县小南辛堡。官厅水库库区附近的小池塘,旅游用的白天鹅船废弃在草丛里。随着水库的水位不断下降,原来一些旅游水上项目慢慢消失了。官厅水库是中国海河水系永定河上第一座大型水库,距离北京105公里,曾是北京主要供水水源地之一。20世纪80年代后期,库区水受到严重污染,90年代水质继续恶化,1997年水库被迫退出城市生活。
红网北京6月28日讯(潇湘晨报滚动新闻记者周喜丰 龙涛)进入6月,北京颐和园团城湖敞开肚皮,在预计半年的时间内,它将“吞”下来自河北黄壁庄、岗南、王快三座水库的2亿立方米的应急供水。
来自数百公里外的调水,将经过南水北调中线京石段(石家庄至北京)应急供水工程总干渠。这也是自2008年建成以来,中线京石段第二次向北京供水。
经历从1999到2009年连续11年的干旱,对水资源极度紧缺的北京来说,每一次调水都显得意义非凡。特别是在2009年南水北调工程宣布延迟5年通水之后,北京缺水的局面将比往年更加严峻。
如何维持这座超级大都市的日常运作,确保每个人拧开水龙头就有哗哗流水,北京想尽了一切办法。
水,从没有像今天这样珍贵。
【1】 【2】 【3】 【4】
13、围湖造田加剧长江下游水灾 城市化增强灾害几率
来源:《新闻晨报》2010年06月28日葛志浩
http://env.people.com.cn/GB/11989830.html
抚州唱凯决堤,赣江水位超警戒线,长江水域告急!
这是人们再一次面临洪水的考验。上一次,1998年的那场洪水至今仍历历在目,而这次,洪水的破坏力甚至有赶超之势。
进入2010年,各种极端性气候灾害接踵而来,从年初的寒冬,到入春后集中暴发的西南地区大旱,再到眼下长江中下游地区暴雨成灾,频繁的极端性灾害天气让人压抑得喘不过气来。
事实上,极端性灾害气候的频繁出现并非偶然。记者采访中了解到,这些现象与人类活动之间关系十分密切,在一定程度上,后者正以种种方式改变着全球的气候环境,同时也加剧着极端气候事件的发生。
围湖造田阻长江“毛细血管”
“我种我的田,跟长江发洪水有什么关系?”日前,在江西南昌郊区,一位渔民接受媒体采访,当记者问起有没有考虑过在湖边种田会影响湖泊的生态调节功能时,他突然变得十分地不解,一脸疑惑地反问。
话是没错,但事实上,这就是被许多人忽视的围湖造田现象。当村民年复一年地在田里收割水稻,在自家鱼塘里圈养鱼群时,没人会想到,在他们安家落户前这里曾是鄱阳湖的一部分,潮起潮落时,这里本应是一块调节湖水水位的区域。
“说到底,这是一种逆反自然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加剧长江中下游水灾。”对于围湖造田现象,多年来从事极端气候灾害评估和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教授于文金认为,这种忽视自然环境的人类行为,如今正产生着“反噬”的后果。
据了解,如果把长江比喻成一条血脉,那么鄱阳湖就是它的分支,而在鄱阳湖附近,原本在自然环境里形成的大大小小的“微型湖泊”则属于“毛细血管”。这些血管平时也许并不起眼,但由于它们与长江保持着连通,因此当降水少时,人们可以从中获得没有流尽的积水;而当降水多时,它们则会成为调节长江水位的“蓄水库”。
可问题在于,如今这些“毛细血管”不是被填成肥沃的土地,就是被圈成一片鱼塘。被纷纷掐断后,长江、鄱阳湖的水找不到地方疏散,最后只能被逼向地面。
温室气体影响地球降雨模式
不过,如果用围湖造田可以解释长江丰水期容易洪水成灾的话,那么还有一问题没有解决,这些突然增多的水从哪儿来?“根据观察,今年5月我国江南、华南地区频遭暴雨袭击之时,正是大气环流异常的时候。南亚地区高压较常年偏强,促使副热带高压稳定地维持在偏南地区,这种情况下,南方雨带就变得十分稳定。”中国气象局武汉暴雨研究所的专家告诉记者,一方面,雨带保持着稳定状态,另一方面,前段时间受活跃的南支槽和副热带高压的共同影响,南方地区不仅迎来了孟加拉湾的西南暖湿气流供应,同时还遇到了从南海和西北太平洋地区赶来的另一股暖湿气流,多种因素叠加,导致暴雨成灾。
然而,这异常的大气环流为何会出现?今年为何有如此多的水汽同时聚集到我国南方地区?对于这些难以解释的异常现象,专家认为应归结到全球气候背景下理解。“IPCC(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的一份报告已说得很明白。过去100年来,全球气候变化十分明显,其中以‘变暖’尤为明显,而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目前看来就是人类的频繁活动排放出大量温室气体所致。”于文金教授说,由于温室气体增加影响到了全球的环流形势,水汽输送链的改变使得部分地区比以往更易出现洪涝灾害,而另一些地区则会比以前更容易干旱。
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为何今年春季我国西南地区出现大旱,而如今南方地区又出现大涝的局面。
城市化或增强降雨灾害几率
灾害无情,如今被淹的是农田,下一次会不会轮到城市?这并非杞人忧天。
记者了解到,城市化进程是一把双刃剑,他给予人们便利、美好生活的同时,也改变着自然的面貌。一份统计资料显示,除了湖泊锐减之外,近40年来,由于种种原因,我国先后几次形成砍伐森林的高峰。据测算,10万亩森林蓄存的水量相当于一座库容为200万立方米的水库,森林锐减使暴雨后不能蓄水于山,增大了水灾频率。
与此同时,城建面积扩大后,钢筋水泥覆盖在泥土表面,使得不透水地面增加,暴雨后地表汇流速度加快,洪峰流量成倍增长。“还有城市的‘热岛效应’和‘雨岛效应’,都会导致城市气流不通畅、对流气体增多等结果,人们所感受到的便是频繁的强对流、雷暴天气等等。”于文金教授表示,城市化趋势很难改变,这意味着未来城市里的强降雨造成灾害的几率会逐渐增加。
不过,希望仍然存在。“在保持城市发展的同时,我们必须想办法改变人们的消费习惯,改变城市的产业结构,‘低碳经济’就是一条不错的路。”专家认为。
改变,刻不容缓,控制石油、钢铁、水泥等高耗能产业的发展,同时尽可能采用可再生能源,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专家的观点是,这一举措虽然无法直接作用于减少洪涝干旱等灾害事件,但却可以间接地影响全球的大气环境,让水汽分布尽可能回到正轨。
14、有钱造水景,无钱修大堤?
来源:新京报 2010-06-27 □韩涵(媒体人)
http://epaper.bjnews.com.cn/html/2010-06/28/content_118746.htm?div=-1
6月26日,抚州市官方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决口于6月21日的唱凯堤,设计标准为抵御20年一遇的洪水,但因为资金短缺,多处堤岸并未达标。抚州市副市长黄赛荣表示,抚州财政有限,上级调拨的资金也不多,抚州尽管近年来多次修固唱凯堤,但仍有大量工作要做。
抚河唱凯堤决口是今年南方水灾最为悲剧性的一幕,而唱凯堤作为保护耕地12.29万亩、保护人口高达14.5万人的重点堤防,竟然只能抵御20年一遇的洪水,则更让人意外。对此,抚州方面一再把问题归咎于“资金短缺”,而对其中有无人为责任避而不谈,着实令人生疑。
没有加固大堤,真的是缺钱吗?
抚河是江西省第二大河流,唱凯堤决口之后,在抚州,人们发现有钢筋水泥的堤坝主要集中在城区,而乡镇段的堤坝则基本是土堤,堤坝的一侧长着草。根据“抚州市城市防洪工程管理局‘抚河大道滨水景观工程’招标”公告显示,这个包含了“绿化工程、园路、广场及码头、管理房、给排水、景观照明”工程投资约3000万元。而唱凯堤B标和C标加起来竟然不到300万投资,不及抚河大道滨水“景观工程”投资的1/10(6月26日《21世纪经济报道》)。
为什么城区的堤防可以用钢筋水泥修建、不存在资金问题,而修建村镇段的堤防时,资金问题就出现了?为什么有钱造城市水景,无钱修乡村大堤?《水库大坝安全管理条例》有规定,(加固计划)有关人民政府应当优先安排所需资金和物料。洪水无情,防范第一,当地政府是如何“优先安排”资金的?
不难看到,资金问题只是一个幌子而已,问题的实质,是地方政府长期来对农村水利的轻忽态度。而且,持有此心态的并非只有抚州,在2010年全国水利厅局长会议上,水利部部长陈雷透露说,“中小河流治理严重滞后。2/3的中小河流达不到规定的防洪标准。”这从侧面说明,地方政府在农村水利建设上的失职,是何等触目惊心。
地方政府之所以轻视农村水利,有其利益的考量。把钱大量投在城市,获得的效益往往是立竿见影的,官员可以迅速累加政绩,例如,花大价钱营造城市水景,可以美化市容,改善投资环境,带动房地产开发等。但把钱投在农村,获得的效益是缓慢的,不能给官员带来直接的、看得见的利益,而这,或许正是抚州市连续5年加固唱凯堤,仍然无果的主要原因所在。
唱凯堤一次决口,预估损失高达10亿元,而在全国,一般年份中小河流洪涝灾害损失占全国的70%~80%,死亡人数占全国洪涝灾害死亡人数的2/3。一些地方政府对农村水利上的失职,为害甚大,中央有关方面有必要加强督促和干预。
国家除了要在财政上继续强化对农村水利的投入,同时还应推动水利建设资金账目的信息公开,让公众对地方水利建设有个明白账,看看钱是否用到了“刀刃”上。另外,农村水利是百年大计,不仅影响到粮食安全,更关乎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官员需要为之承担更大的责任,建议在干部考核标准中提高相关比重。对于唱凯堤决口这样的重大事故,责任追究应及时到位,5年修河堤为何不堪一雨,其中有没有投资失误、失职渎职甚至是贪污腐败?有关方面应查个清楚,给公众一个交代。
15、鲁宁:决口堤坝不达标再揭水利欠账疮疤
来源:现代快报 2010年06月28日
http://news.sina.com.cn/pl/2010-06-28/090720562408.shtml
截至昨日,决口的抚河唱凯堤已经提前三天合龙。新华社率先披露唱凯堤决口消息后,笔者一直盯着一件事,即决堤系天灾所致还是人为因素造成,抑或二者皆有?
温总理25日在江西视察灾情时曾严肃指出:“对因工作不到位、失职渎职等造成水库垮坝、堤防决口等严重后果的,要依法依纪严肃处理。”次日,抚州官方就公开披露,唱凯堤设计标准为抵御20年一遇洪水,因资金短缺多处堤岸并未达标。抚州市副市长黄赛荣据此诉苦:“抚州财政有限,上级调拨资金也不多,抚州尽管近年来多次修固唱凯堤,但仍有大量工作要做。洪水超历史纪录、堤身堤基土质差、堤坝决口处为迎流顶冲位置,是溃堤的三大原因。”
多年间,为加固抚河堤岸投放过多少资金,抚州官方未有公布。我上网搜寻也未有结果,但却查到唱凯堤系大跃进年代的产物。除堤脚铺有一层卵石外,堤基和堤身皆靠沙土堆砌而成。半个多世纪以来,其未曾有过一次像样的加固。
笔者曾多次参加过杭州钱塘江大堤在台风、风暴潮、天文潮“三碰头”袭来时的保堤报道,知晓凡溃堤决口都有预兆,眼下没有报道可以证明,抚河水位暴涨后,唱凯堤两岸有严格的巡堤值班报警安排。央视及江西卫视最初的抢险报道也未有沙石料按一定距离事先堆放于大堤内侧,以供紧急情形下就地取材的画面出现。如果有,即便仅仅出于被行政追责之考虑———尤其是江西卫视,这类镜头绝对会反复播放……以上种种,当能经受逻辑推敲的分析,大致酿成了堤岸长达500余米突然溃堤的面上原因。
然而,这只是就事论事,若究根本,则在于国内各地由历史所积累的水利欠账实在太多。而近30年间,各地片面追求GDP,又干了大量围湖填河建房、建厂甚至建开发区的蠢事;河道、滩涂大量倾倒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流域内的林木则遭乱砍滥伐,导致国内大小河道的河床拥塞抬高,水系自然生态遭到不可恢复的破坏,流域内行洪能力大幅减小。如是,一方面水利投入长期亏欠原本就先天不足,另一方面,后天人为破坏又进一步摧残原本就残缺的防洪、行洪能力,一旦遭遇洪水侵袭,损失势必成倍放大。这就是目前整个国家面临的越来越危急的抗灾形势。去年末至今年前5个月西南大旱,反映的也是同一个问题,无非以另一种极端形式呈现罢了。
由是,笔者敢作预判,虽直接损失过10亿元(抚州官方预计),巨额抢险投入还未计算在内,但唱凯堤事后追责很可能只能不了了之,至于痛定思痛而大幅偿还水利欠账,至少在目前,人们尚看不到各级政府的有力作为。
特别关注:
想要看更多的环境信息,请点击下面网址:
绿家园记者沙龙网:http://www.greensos.cn
绿家园记者沙龙英文网:http://eng.greenso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