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众参与 江河信息 六月二十五日绿家园江河信息导读: (编辑:丽英)

六月二十五日绿家园江河信息导读: (编辑:丽英)

2010-06-25

六月二十五日绿家园江河信息导读: (编辑:丽英)    

 

南方暴雨特别关注:

1、新华网:     持续强降雨致长江中下游干流水位继续上涨

http://www.chinanews.com.cn/gn/news/2010/06-25/2363941.shtml

2、新华网:     安徽长江沿岸水位上涨 部分地区崩岸险情加剧

http://env.people.com.cn/GB/11966111.html

 

环境资讯:

3、21世纪经济:   发改委放榜2009年节能考核 贵州、新疆未达标

http://news.qq.com/a/20100625/000795.htm

4、新华社:     中美专家建言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 

http://news.xinhuanet.com/2010-06/25/c_12263818.htm

5、南方日报:    男子收集废旧电池12环保部门称让其自己保管

http://huanbao.gongyi.ifeng.com/hbyw/detail_2010_06/25/1671348_0.shtml

 

地方信息:

6、新华网:     安徽将投入160亿用于新一轮淮河治理

http://news.sina.com.cn/c/2010-06-25/104320546617.shtml

7、河南法制报:   河南两家污水处理企业违法排污被“挂牌督办”

http://news.h2o-china.com/html/2010/06/61277433252_1.shtml

 

低碳减排小妙招:

8、低碳减排小妙招之居家篇-―如何洗澡才省水?

 

污染信息:

9、人民网环保:    河北秦皇岛一村庄上千人染怪病 疑因地下水污染

http://env.people.com.cn/GB/11966483.html

10、新华网:     海口大小河沟污染严重 污水肆无忌惮地流入大海

http://env.people.com.cn/GB/11967268.html

 

环保人物:

11、新京报:     退休老人自建“低碳小屋” 身怀103项绝技

http://huanbao.gongyi.ifeng.com/hbyw/detail_2010_06/25/1670954_0.shtml

 

气候变化:

12、人民日报:    中国气象局局长:全球气候变暖是一场骗局?

http://energy.people.com.cn/GB/11966955.html

13、中外对话:    全球记者讨论气候变化 缺少中国声音

http://green.sohu.com/20100625/n273074553.shtml

 

绿色选择:

14、每日经济新闻:   IBM佳能回应重金属污染质疑 仍有6企业保持缄默

http://env.people.com.cn/GB/11967276.html

 

人物访谈:

15、中国环境报:    错误问责也应承担责任

http://www.cenews.com.cn/xwzx/dh/201006/t20100624_660892.html

 

环保观点:

16、中国环境报:    生命之水要关爱 环境问题须正视 

http://www.cenews.com.cn/xwzx/mtsj/qt/201006/t20100624_660916.html

 

深度报道:

17、经济参考报:    过度填海将有报复性恶果 莫向海洋要GDP

http://green.sohu.com/20100625/n273066862.shtml

 

环境时评:

18、羊城晚报网络版:  失去山青水秀,持续发展可疑

http://opinion.southcn.com/o/2010-06/21/content_13023668.htm

19、中国环境报:    限改令为何变成一张废纸? 

http://www.cenews.com.cn/xwzx/gd/qt/201006/t20100624_660905.html

 

特别关注:                                              

想要看更多的环境信息,请点击下面网址:

怒江网:http://wwwnujiang.ngo.cn

绿家园记者沙龙网:http://www.greensos.cn

绿家园记者沙龙英文网:http://eng.greensos.cn

 

 

 

1、持续强降雨致长江中下游干流水位继续上涨

来源:新华网2010年06月25日

http://www.chinanews.com.cn/gn/news/2010/06-25/2363941.shtml

  记者从长江水文局了解到,受持续不断降雨影响,长江中下游干流水位在25日继续上涨,预计到26日长江九江到湖口河段将超警戒水位。

  长江水文局实时监测表明,6月24日8时到25日8时,鄱阳湖出现大雨天气,局地遭遇暴雨或大暴雨袭击;洞庭湖、鄂东北有中雨,局地暴雨;三峡、宜汉区间有小到中雨,局地大雨;金沙江、嘉陵江、乌江、汉江、长江下游局地有小到中雨,岷沱江、屏山-寸滩区间有小雨。

  长江水文局局长王俊介绍,长江上游多个站点在24日流量出现回落。寸滩站在24日出现洪峰流量后,25日8时流量已退至每秒1.58万立方米;乌江武隆站25日8时流量退至每秒5520立方米;三峡水库25日8时流量也从最大入库流量每秒2.58万立方米减至每秒2.36万立方米,库水位升至148.95米。

  受上游来水及区域降水影响,长江中下游干流水位继续上涨,24日8时,汉口、九江、大通水位分别为24.99米、19.62米、13.48米。城陵矶、湖口水位分别也涨至31.09米、19.30米。

  王俊说,预计到26日长江干流九江到湖口河段将超警戒水位,长江中下游汉口站水位将涨至25.73米左右。

  在干流水位不断上涨的同时,支流湘江多个站点陆续迎来洪峰。监测显示,湘江湘潭站、株洲站、长沙站分别在25日6时、7时40分、8时迎来洪峰,水位达到40.64米、42.12米、38.46米,其中湘潭站、长沙站水位已超保证水位1.14米、0.09米。(记者 杨希伟、沈翀)

2、安徽长江沿岸水位上涨 部分地区崩岸险情加剧

来源:新华网2010年06月25日                                          

http://env.people.com.cn/GB/11966111.html

  新华网合肥6月24日电(记者蔡敏、朱青)受上游来水加大及前期降雨影响,安徽省长江沿岸主要站点水位全线上涨,部分站点水位已超过设防水位,并向警戒水位逼近。安庆市枞阳县已发生多处崩岸险情,威胁6000多名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记者从安徽省水利厅了解到,皖江水位近几日一直处于上涨态势。截至24日6时,安庆、芜湖、马鞍山、铜陵等主要站点水位均较大幅度上涨,最高涨幅一日上涨近半米。一些站点水位已超出去年汛期最高水位。不过,目前,各站点水位仍处于警戒水位之下。

  安庆市枞阳县境内崩岸险情随着长江水位上涨不断加剧。枞阳县长沙乡人大主任刘清学介绍,2010年5月底长沙乡北岸的小五家段即发生一些崩岸险情,随着目前长江水位不断上涨,崩岸险情不断加剧,两处新的窝崩和一条100多米长的条崩,不仅直接威胁堤防安全,还直接威胁到该乡6700多名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形势危急。目前,该乡政府紧急组织实施抛石护岸工程,两处险情已经得到控制,另一处险情随长江水位上涨,还在加剧中。

  安庆市防指发出通知,要求沿江河道工程管理单位立即组织人员上堤巡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上报。通知还要求,各工管单位要严格实行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有关防汛责任人必须保证通讯畅通。

天气预报显示,24日至25日长江中下游将会迎来又一次明显降雨过程,皖江水位可能再度上涨,防汛压力进一步加大。铜陵、芜湖、马鞍山、安庆等地市政府及防汛部门已进入高度紧张迎战状态。

3、发改委放榜2009年节能考核 贵州、新疆未达标

来源:21世纪经济 2010年06月25日

http://news.qq.com/a/20100625/000795.htm

  6月24日,国家发改委公布2009年各地区节能目标考核结果显示,去年全国有18个地区考核结果为超额完成等级,10个地区为完成等级,1个地区为基本完成等级,2个地区为未完成等级。

  北京、天津已提前一年完成“十一五”节能目标;还有7个地区没有达到时间进度要求,其中有2个地区完成进度低于60%。

  国家发改委将在明年对各地的“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完成情况算总账,实行严格的行政问责,奖罚并举。

  不过,由于一直以来全国GDP核算结果小于地方GDP之和,这对全国单位GDP能耗数字与地方数字的衔接会有一定的影响。地方节能目标完成情况乐观,并不意味着,全国节能目标也能顺利达成。

  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叶青指出,目前地方的GDP没有被国家直接核算,这涉及到地方的形象问题。“其实国家直接下算地方的GDP,能源和经济数字都握在国家手中,则考核的有效性要大得多。”他说。

  地方忧心今年功亏一篑

  尽管国家发改委公布的2009年节能考核结果显示各地实现单位GDP能耗削减的进度比较理想,但是,作为“十一五”的收官之年,地方仍担心在今年功亏一篑,原因是今年一季度全国以及各地的节能形势皆不理想。

  陕西统计局能源统计处杨忠平告诉记者,陕西前4年完成单位GDP能耗进度的85%,今年一季度单位GDP能耗继续下降,但是,“下半年的情况最终形势如何,仍难以确定,各个省的情况并不一样,但是谁也不敢打包票说一定完成。”

  根据发改委的公告,2009年,除了贵州、新疆2省(区)考核结果为“未完成”等级外,其他各个省市为“基本完成”、“完成”、“超额完成”等级。

  同时从进度而言,截至2009年底,已完成“十一五”节能目标的有北京、天津2个直辖市;完成进度超过80%的有湖北、湖南、广西等22个省(区、市);完成进度70%-80%的有西藏、安徽、吉林、贵州、青海5个省(区);完成进度低于60%的有海南、新疆两个省(区)。

  比如山东、河北等省纷纷加大力度,拟定并实施出台了超过国家淘汰落后产能目标的任务,而不少西部省份更是储备了更加严厉的措施。但是,在经济尚未完全走出金融危机阴影的情况下,不少省份担心经济再次下滑,对政策的推出仍有踌躇。

  宁夏经委节能处姚鑫告诉记者,目前的淘汰落后产能措施以及停止优惠电价措施,已经使得部分企业部分项目停产。现在要看具体情况,如果还是达不到节能目标,“则可能要准备更加严厉的措施。”

  宁夏自治区在“十一五”前四年节能目标总体完成情况良好,万元GDP能耗累计已下降16.36%,已完成5年总目标的80.04%。按全年全区地方生产总值增长10%测算,要完成“十一五”目标,全区2010年万元GDP能耗至少要下降4.36%,能源消费量增速控制在5.2%以内,全年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要降低8%左右。

  但是由于今年一季度单位GDP能耗同比上升14.13%,姚鑫指出,这意味着接下来几个月单位GDP能耗下降的幅度远在4.36%以上。

  青海的情况也类似。今年一季度青海和宁夏、湖南等12个省、区单位GDP能耗上升,这使得下半年节能强度需要加大。

  应推行国家直接核算地方GDP

  2009年,全国2009年单位GDP能耗比上年仅仅下降2.2%,这导致“十一五”前4年全国单位GDP能耗下降了14.38%,未达到应该预计下降16%的预期进度。

  这与2009年全国仅有2个省市自治区未完成节能目标、其余的都完成的非常理想的考核结果大相径庭。

  由于地方可能通过做大GDP,来保证地方节能目标的完成,在全国和地方GDP核算未统一的前提下,难免出现地方完成“十一五”节能目标,而全国未能达标的尴尬局面。

  此前,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在全国节能会议上指出,根据统计局初步核算,2009年全国各地区除新疆单位GDP能耗下降幅度低于全国能耗降幅外,其他地区均高于或远高于全国下降幅度,其中下降幅度在4%以上的有26个地区。“如果各地按恰好完成地区节能目标进行工作部署,可能造成全国节能目标完成不了。”

  2009年上半年31个省份公布的GDP数据总和为153769.4亿元,而国家统计局独立核算全国GDP数据是139862亿元,地方GDP之和高出全国核算数据约1.4万亿元,超出9.9%。

  这种地方GDP之和超过全国GDP的现象已经司空见惯。2004年这一差距为3万亿元,超出达19.3%;2006年为0.8万亿元,超出3.84%;2007年为1.2万亿元,超出5.1%;2008年为2.6万亿元,超出8.8%。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姜克隽博士指出,这一差距估计2010年也会出现,但是只要地方GDP总和超出全国数字的幅度不要太大,那么地方节能目标和全国节能目标的结果差别也不会太大。“如果目前地方GDP之和远超出全国的幅度,那么就难以考核地方了。”

  据悉,国家统计局已经在推进统计改革。目前很多省市的GDP 从省以下直接开始下算,即省统计局核算市县的GDP,在省级层面力保各县市的GDP之和与全省的GDP一致。

叶青则建议,应尽快在全国推行国家对地方GDP直接核算。“这个方面没有技术上的问题,只要国家有关部门授权出面协调,就可以解决。这样能源和GDP数字都在国家手中,就不会存在难以考核节能的问题。‘十二五’能推行最好。”他说。

4、中美专家建言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 

来源: 新华社 2010年06月25日

http://news.xinhuanet.com/2010-06/25/c_12263818.htm

  新华网南昌6月25日电(记者韩梁 沈洋)由美国国家自然基金会与南昌大学联合主办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与发展合作研讨会日前在南昌举行。来自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弗吉尼亚大学、中国科学院、复旦大学、南昌大学的十多名中美学者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建言献策。

  著名水利专家、江西省人大副主任胡振鹏向与会专家介绍了鄱阳湖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特色和经验。他说,鄱阳湖流域雨量丰沛,但年内分布极不均匀;流域内山地丘陵多,农业经济发达,是国家重要商品粮基地之一。为适应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状况,流域水资源开发采取大中小工程结合,蓄水、引水和提水并举模式,尽量减少淹没耕地和移民数量,有利于维持河湖水系健康和生态系多样性。

  美国明尼苏达大学教授戴维·穆拉说,世界上许多流域面临湖区开发和流域综合治理的严峻挑战。美国密西西比河流域在水文、地理等方面与鄱阳湖近似程度高,为鄱阳湖流域开发治理提供参考范本。流域综合开发关键在于协调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兼顾两者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1 2 下一页  

5、男子收集废旧电池12环保部门称让其自己保管

来源:南方日报 2010年06月25日

http://huanbao.gongyi.ifeng.com/hbyw/detail_2010_06/25/1671348_0.shtml

云浮市民良哥有心收集12年废电池,但他没想到的是,这个“爱好”却让他伤透脑筋。

从事多年中医、今年36岁的良哥是从12年前开始收集身边的废旧电池的,这一举动源于一次电视节目。1998年夏天,良哥在家收看中央电视台录制的环保节目,节目中提到人们随意丢弃一颗电池,就会污染上百亩的土地、上万升的水。

从此以后,他便开始注意收集身边的废旧电池,无论是报废的手机电池还是常见的5号、7号电池,还有自己摩托车、汽车用过的水溶性电池,他都会逐一分类后放进一个大纸箱。良哥说,他最近称了一下这些电池的重量,足足有30多斤。

为给这些废旧电池找个“归宿”,良哥曾两次提着这袋电池去废品收购站,但收购站的老板却只让他把机动车的蓄电池留下,其他的都带回去。良哥还多次致电环保、经贸等部门询问是否有回收废旧电池的业务,但得到的答复都是“暂时还没有,你先保管吧”。良哥告诉笔者,这几次意外“打击”让他对收集旧电池这一自认为是环保的举动产生了动摇,甚至想过放弃,但后来还是坚持了下来。

因找不到地方回收旧电池,良哥从此开始调整生活方式。他在日常生活中逐渐降低使用电池的几率,哪怕是最常用的电视机、空调遥控器、孩子玩的电动玩具车,他都尽量使用可重复充电的电池。

良哥对笔者说,自己收集废旧电池是被逼的,因为实在不想把一个个“放射源”丢弃后留给子孙后辈,希望这些有害垃圾能有一个“归宿”。

6、安徽将投入160亿用于新一轮淮河治理

来源:新华网2010年06月25日

http://news.sina.com.cn/c/2010-06-25/104320546617.shtml

  新华网合肥6月25日电(记者 蔡敏)记者近日从安徽省水利厅获悉,14项治淮骨干工程基本建成后,安徽省今后5年将投入160亿元用于新一轮淮河治理工程,主要内容为行蓄洪区调整和居民迁建、重点平原洼地治理、一般堤防加固及河道治理等。

  据了解,1991年,中国国务院部署了以防洪、除涝为主的19项治淮骨干工程建设任务,其中涉及安徽省的有14项。如今,这14项总投资190亿元的治淮骨干工程,除白莲崖水库正积极准备竣工验收外,其他13项骨干工程已全部竣工验收。

  14项治淮重点工程的完工,标志着淮北大堤及蚌埠、淮南城市圈堤保护区达到100年一遇;淮北跨省骨干河道和流域重要支流以及平原、湖泊洼地防洪标准达到10至20年一遇。

  但是,安徽省水利厅厅长纪冰介绍说,行蓄洪区使用频繁、运用难度大、效果差;平原洼地排涝标准普遍低,“关门淹”现象严重;淮河干流一般堤防和中小河流防洪标准低,区域性洪涝灾害严重等问题仍然困扰着淮河。

  纪冰说,安徽省下一步治淮任务主要是行蓄洪区调整和居民迁建、重点平原洼地治理、一般堤防加固及河道治理3大项工程,预计5年内投资160亿元。其中,投资16.22亿元的重点平原洼地治理外资项目、投资2.49亿元的入江水道高邮湖大堤加固项目有望作为新一轮治淮建设的首批开工项目。

淮河发源于河南省,流经河南、山东、安徽、江苏等省,全长1000公里,“两头翘中间洼”。长期以来,淮河洪涝灾害频繁,被称为“中国最难治理的河流”。以安徽省为主的2600多万亩肥沃低洼土地,平均3-4年就要发生一次洪涝灾害。

7、河南两家污水处理企业违法排污被“挂牌督办”

来源:河南法制报 2010-06-25

http://news.h2o-china.com/html/2010/06/61277433252_1.shtml

  6月23日,经省政府同意,河南省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联席会议办公室决定对周口市沙南污水净化中心、许昌市襄城县污水处理厂实施“挂牌督办”、追缴排污费、责令限期整改;省环保厅决定暂停审批襄城县新增水污染物排放总量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区域限批),对周口、许昌两市COD污染减排总量进行扣减;对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基站建设运行服务单位广州市怡文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进行全省通报批评。为此,省环保厅、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联合向各省辖市人民政府发出通报。

  6月18日晚,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报道了我省周口市沙南污水净化中心和许昌市襄城县污水处理厂存在的环境违法问题。节目播出后,我省高度重视,副省长张大卫、省环保厅厅长李庆瑞当即做出指示,组成两个督查组,由省环保厅领导带队赶赴周口市和许昌市襄城县,连夜开展调查。发现两家企业均存在违法行为。

  通报还指出,近年来,我省在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厂的建设运营管理和改造升级、加强两费征收、推进城市污水管网建设等方面措施有力,成效突出,较好了完成了国家下达我省的“十一五”减排目标。但是,此次出现的周口沙南污水净化中心和许昌襄城污水处理厂违法排污问题,充分暴露了我省在污水处理厂建设、运营、管理方面还存在漏洞。为坚决杜绝此类企业环境违法行为再次发生,通报中提出要强化执法监督。

  通报要求,各级环保部门要严格执行《河南省城镇污水处理厂环境监察暂行规定》,对辖区内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营情况进行全面排查,及时发现和纠正污水处理厂运营中存在的环境违法问题;要按照《河南省城镇污水处理厂环境监察技术规范》对污水处理厂实施重点核查。对擅自停运、不正常运行或有其他环境违法行为的要及时调查取证,依法查处。要进一步健全完善环境自动监控系统建设运营管理机制,确保及时、有效、准确地传输监控数据。要切实强化对自动监控设施第三方运营单位的监管,第三方运营单位不得擅自停运自动监控设施或修改自动监控参数,严禁弄虚作假、徇私舞弊,如经查实,给予严厉的经济处罚,直至逐出河南市场。

  省督查组通报的两企业违法行为

  周口市沙南污水净化中心

  一是污水处理设施不正常运行。进水口细格栅因机械故障运行不正常,氧化沟污泥浓度过高,厌氧池有大量浮萍,二沉池水中悬浮颗粒过多,水面有大量死泥,一台污泥压滤机停运。二是在线监控运行不正常。现场检查发现该企业自动在线监控仪器未运行,进口COD、氨氮无数据显示;出口COD无数据显示,进出口传输终端均无历史数据;污水处理厂中控系统无法导出COD、氨氮监测数据统计报表。

  许昌市襄城县污水处理厂

一是超标排污。污水处理系统没有按照设计要求运行,将两组污水处理系统的曝气时段,改为同时进行,当进水液位超过溢流口后,污水直接从溢流口外排;现场检查时,通过对外排水取样监测 ,COD、氨氮均超标。二是污水处理设施不正常运行。现场检查发现,进水口粗格栅处的输送皮带因故障不能正常运行,一组细格栅损坏不能正常运行,生化池表面漂浮大量杂物。三是中控系统不完善。现场检查发现中控系统无COD、氨氮历史记录。四是管理混乱。存在管理人员不足、中控室值班人员及水处理工序人员业务不熟、在线监控系统巡检和维修记录缺失、污泥处理记录数据失实等问题。

8、低碳减排小妙招之居家篇-―如何洗澡才省水?

 

选自央视新闻20分,漫画作者:王山甲

一个3口人的家庭,年平均用水量大约60吨,其中的15%~20%的水用于洗澡,就是说每年洗澡用水9~12吨。所以,洗澡节水十分重要。

用喷头淋浴比用浴缸洗澡节省水量80%之多,因此建议多用淋浴少用或不用盆浴。实在需要使用盆浴时放水不要太满,1/3——1/4盆就足够用了。

不要将喷头的水自始至终地开着,采用放热水产生蒸汽为浴室采暖的方式不可取。

洗澡时应抓紧时间,不要在洗澡时顺便清洗衣物;擦香皂或洗发液的时候关闭龙头。

另外,一家人洗澡时,尽量安排在同一时间段,这样可以节省等待热水流出前的冷水量,同时节约了能源。

《中国环境发展报告(2010)》环境绿皮书显示的数据,北京市仅洗浴中心洗澡一项每年消耗水资源就高达8160万吨,相当于41个昆明湖那么多,所以提倡减少洗浴中心洗浴次数,既节能又省钱的。

9、河北秦皇岛一村庄上千人染怪病 疑因地下水污染

来源:人民网环保 2010年06月25日

http://env.people.com.cn/GB/11966483.html

村民得病,腿上有很多小红疙瘩

  秦皇岛一村庄上千人染怪病

  从去年春天开始,秦皇岛市卢龙县卢龙镇夹河滩村近2500人中,百分之七八十的村民陆续得了一种“怪病”。这种病,表现为浑身起小红疙瘩,奇痒无比,用药后逐渐消失,但很快复发,反反复复无法根除。

  近日,卢龙县人民医院等单位组成专家组经过检查、诊断,称村民们感染的“怪病”为斑丘疹样荨麻疹,发病原因与蚊虫叮咬及空气潮湿有关。而村民们认为发病原因与地下水受到污染有关。目前,卢龙县疾控中心对该村饮用水进行了取样,正在检验中。

  浑身莫名出现小红疙瘩

  去年夏天的一天晚上,夹河滩村村民孟庆彬突然感觉小腿发痒,一挠更痒。“特别小的红疙瘩,痒得让人无法入睡。”孟庆彬说,从那天起他小腿上的红疙瘩开始逐渐“占领”了他的背部、胳膊、腰部等部位,并且红疙瘩渐渐变大,有黄豆大小。

  孟庆彬称,他在村里的卫生所开了药,用了一段时间后症状开始消失并完全康复,但没过几天再次复发。“比上次还严重,更加瘙痒,红疙瘩更大。”孟庆彬说,他最近几天便在发病,夜夜难以入睡。记者看到,孟庆彬身体各个部位都有红色的疙瘩,有大有小,有的已经被抓破结痂。

  “挠破后流出血水,还留下印痕。”村民周艳燕称,她与孟庆彬有着一样的症状,反反复复的发病让她十分痛苦。

  据孟庆彬称,去年,当他从村卫生所拿药时才知道,村里已经有不少人开始从卫生所拿药治疗。

  村民杨春华称,她一家六口都得过该病,经常是她刚好,家里的孩子得,家里的孩子还没有好,她和丈夫又犯了。

对于是什么病,夹河滩村村民称,他们去不同地方看过大夫后,有的称过敏,有的称是皮疹等皮肤病。村民李桂淑说,她20岁的女儿发病,到迁安、昌黎等医院看过,大夫称是对小动物过敏。(来源:河北青年报)

【1】       【2】 【3】

10、海口大小河沟污染严重 污水肆无忌惮地流入大海

来源:新华网2010年06月25日

http://env.people.com.cn/GB/11967268.html

龙昆沟入海口海水被严重污染,渔民不得不把渔船停靠在恶臭的黑水之中(6月1日摄)。记者调查发现,由于地下管网建设滞后,相关部门监管不力等原因,造成海口市区水环境被严重污染,全市已经找不到一条干净的河流、湖泊,排洪沟成了排污沟,曾经碧波荡漾的河流、湖泊如今均恶臭熏天,污水肆无忌惮地流入大海,以致海口近海海域生态恶化。新华社记者赵叶苹摄

  挖掘机正在填埋鸭尾溪(6月24日摄)。海口市日前启动鸭尾溪白沙河段水体整治项目,试图填埋掉被严重污染的河道,建成街心公园。鸭尾溪位于海口市海甸岛,曾经清澈见底,由于违规排污及污水截流不彻底,如今的鸭尾溪已经成了一条臭水沟、烂泥沟。记者调查发现,由于地下管网建设滞后,相关部门监管不力等原因,造成海口市区水环境被严重污染,全市已经找不到一条干净的河流、湖泊,排洪沟成了排污沟,曾经碧波荡漾的河流、湖泊如今均恶臭熏天,污水肆无忌惮地流入大海,以致海口近海海域生态恶化。新华社记者赵叶苹摄

【1】       【2】 【3】

11、退休老人自建“低碳小屋” 身怀103项绝技

来源:新京报2010年06月25日

http://huanbao.gongyi.ifeng.com/hbyw/detail_2010_06/25/1670954_0.shtml

本报讯 “门窗框散热器”、“踢脚采暖”……一间普通的80平米小三居包含了103项低碳技术,昨天,丰台区育仁里社区低碳爱好者胡均老人展示了自己设计的“低碳小屋”。

走进这个“低碳小屋”,你会发现屋里的暖气不见了,仔细观察才发现暖气全藏在门窗框内,“这样可以使屋子显得宽敞些。”胡均老人说,这样暖气对流效果、散热性能更好。走进卫生间,洗脸盆有两个下水口,一个出脏水,一个出稍微干净点的水,干净点的水再利用冲厕所。

在低碳小屋中,最别具特色的还属书房纸家具,胡均老人介绍,纸书架都是由废纸箱拼接而成,“别看是纸箱做的,能承受160斤重量。”胡均老人家的书籍、杂物整齐地摆放在纸书架上。

65岁的胡均老人退休前是名普通教师,退休后,从2001年开始研究设计,2009年动手建设“低碳小屋”,其中有20余项发明已申请专利,整个小屋全部下来约花费10万元。现在,老人将“低碳小屋”四个字挂在窗外。据悉,“低碳小屋”参加了由中国科协主办的“我的低碳生活”科技创意大赛,胡均老人表示,很有把握得奖。

 

胡均老人表示,采用低碳示范小屋技术可节能75%以上。他以北京70平方米普通住宅为例,一年的CO2排放约为20吨左右,而小屋保守估计可减排10吨以上。他表示,假如北京100万个家庭采用低碳示范小屋技术,可减排CO2约1000万吨以上。

对话

 “那时的北京空气好水质好”

新京报:为什么会想起设计“低碳小屋”?

胡均:我生在北京、长在北京,那时北京给我的印象是空气好、水质好。从黑龙江教书回来时发现北京变了,所以开始留意这方面。先是研发了取暖的低碳技术,等我研发了20多个项目后,就开始琢磨把他们都组合在一间屋子里。

揭秘

组合式太阳能板让屋子发电

 “低碳小屋”最明显的标志是悬挂在阳台外窗的五块太阳能板,据胡均老人介绍,阶梯组合式太阳能板即使悬挂在阴面,其储能和发电量也足够使20平米左右的屋子日常照明和电脑用电,但使用该太阳能板自采电,需铺设单独的电路管线。

部分低碳技术

门窗框散热器、踢脚采暖、贴脸采暖、节能门窗、玻璃贴膜、空调窗帘盒、节能窗帘、节能门帘、节能玻璃、保温墙体、椰壳墙、相变储能地、智能夹层、竹地板、节能地板、硅藻泥壁纸、生态墙衣、空气清新液、生命漆、阶梯组合式太阳能利用装置、节水水洒、LED灯、节能灯、节电开关、葫芦水瓢、再生纸、节能燃气灶、节能餐具、节能开关、节能冰箱、节能变频空调、节能橱柜、节水座便器、低碳碗筷、手摇发电机、跑步发电机、节能插座、节能电锅、再生墙体、再生沙发、再生写字台等

12、中国气象局局长:全球气候变暖是一场骗局?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2010年06月25日

http://energy.people.com.cn/GB/11966955.html

  ——关于当前气候变化若干关键科学问题的认识

  资料图片:这是位于北极附近的挪威斯瓦尔巴群岛的一条冰川。自1966年以来,这条冰川已缩减了3.5公里。研究表明,北极地区气候变暖的速度是地球其他地区气候变暖速度的两倍,这对北极地区的生态系统构成了严重威胁。 新华社/法新

  自2009年底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前发生“气候门”事件以来,部分科学家和媒体对气候变化的关键科学问题提出了质疑,甚至彻底否认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第四次评估报告的核心结论。极端的意见甚至认为,全球气候变暖是一场闹剧和骗局。这些情况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困惑。

  气候变化科学问题争论和质疑的焦点,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近百年来以变暖为主要特征的全球气候变化是否真实?二是这一变暖现象在多大程度上是由人类活动导致的?

  全球地表平均气温呈波动式变化、总体升温的特征。全球地表年平均气温的变化是一种自然现象,也是地球大气运动的客观规律。全球地表年平均气温上升,我们称之为变暖,反之为变冷。科学观测与研究表明,由于太阳活动、火山活动和气候系统的内部调整过程等自然因素的共同作用,全球地表平均气温的变化并不是直线式上升或下降,而是存在着多种时间尺度的波动。人们感知到的气候变化,是气候的趋势性变化与年际、年代际波动共同影响的结果。全球气候以变暖为总体特征的变化趋势,并不排除在个别区域和个别时段出现气温下降的情况。

【1】       【2】 【3】 【4】

13、全球记者讨论气候变化 缺少中国声音

来源:中外对话2010年06月25日刘鉴强

http://green.sohu.com/20100625/n273074553.shtml

  全球最大规模的有关气候变化的媒体论坛6月23日在德国波恩结束。1300名来自全球的记者、政府官员、NGO和企业代表在由“德国之声”主办的第三届“全球媒体论坛”上,讨论媒体如何应对气候变化议题。但这里很少听到中国的声音。

  德国外交部国务秘书维尔纳·霍耶(Werner Hoyer)在致辞中说,气候变化关系到人类的继续生存,媒体应该告诉公众那些真正有价值的进展。瑞士探险家、光能飞机先驱勃兰特·皮卡尔特(Bertrand Piccard)认为,记者应该努力让人们相信,摆脱对化石能源的依赖是21世纪的最大探险。

  作为全球最大的碳排放国,中国在两天半的会议中被频繁提起。甚至论坛的标志性图片也来自中国。但论坛组织者似乎并不特别重视中国记者的声音,在超过200位主持人和演讲人中,我是唯一的中国人。但来自非洲加纳的参会者有20人,其中有5位演讲人。与其他有关气候变化的国际论坛相比,这一现象令人惊讶。

  我就这一问题询问了“德国之声”台长埃里克.贝特尔曼(Eric Bettermann),他回答说,这是因为德国之声与中国政府的关系问题。但我告诉他,作为一个讨论气候变化的论坛,不但中国记者希望参加,表达自己的声音,中国政府也会乐见其成,德国之声没必要自我设限。

  我听到的一个内部消息说,这是会议组织者的失误,组织者已得到内部批评。但这一说法未得到证实。

  在气候变化方面,中国既是最大的问题制造者之一,也是最重要的问题解决者之一。任何交流、行动缺少中国的参与,将大大减少其效率。

14、IBM佳能回应重金属污染质疑 仍有6企业保持缄默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2010年06月25日 李泽民

http://env.people.com.cn/GB/11967276.html

  在经过了50天的沉默之后,面对自然之友和公众环境研究中心等34家环保组织就IT产业供应链重金属污染提出的质疑(《每日经济新闻》6月10日曾作报道),IBM和佳能日前终于给出了迟来的回应,表示其自身会对整个供货商系统进行更深层次的调查。

  现在对于上述质疑继续保持缄默的企业还有6家:苹果、飞利浦、爱立信、沃达丰、LG和比亚迪。

  昨日(6月24日),公众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此次佳能和IBM能做出回应,和消费者的作为有很大关系,因为消费者向这两家企业写了200多份信件,要求它们对自身供应链的重金属污染进行调查。外界普遍认为,供应链的绿色路径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不二选择,而“绿色产业链”也正成为对企业责任的一个考验。

  供应链的绿色路径

  自从1996年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的制造研究协会提出“绿色供应链”以来,这个概念业已被时疏时密地谈及了14个年头,而在时下低碳经济的集体诉求中,绿色消费的呼声亦日渐高涨。

  业内人士称,绿色供应链是指整个上下游的生产供应链,都必须符合政府或国际组织所制订的环保标准,避免生产过程或生产的成品对环境或人体造成伤害。

  然而,有观点认为,促使供应链变“绿”一定会增加企业的成本,另外“变绿”在带来产品升级的同时,是否会成为一重待解的贸易壁垒?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市场营销系主任符国群曾表示,一方面,绿色生产和供应可以提升企业形象;另一方面,企业在打造品牌时,绿色行动会加强消费者参与的意识和体验的感受。

  自2006年始,锲而不舍地建立中国污染数据库的公众环境研究中心,其主任马军说,“我们做的数据库里,收集了6万份污染超标的企业样本。现在这里面的许多企业开始利用这些数据,去管理它们的供应商。目前过百家企业做出了说明和整改。”

  虽然对于绿色供应链有了更多认同,可是真正进入实际操作层面,企业却面临着多重挑战。有专家表示,加入绿色成本考虑之后,企业如未及时升级换代,可能会使产品质量下降、生产成本上升。但也有人认为,企业通过对上下游的资源整合,以及企业内部各部门的流程改进与技术创新,同样能降低推行绿色供应链带来额外成本。

  依赖外包更需严管

  采取何种措施既能让供应链变绿,又能维持竞争优势?兼得二者需要企业智慧,而在生产采购全球化的当前,更加需要企业责任。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发现,国际市场上外包业务方兴未艾,为相当数量的企业提供了规避环保标准限制的可能。马军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现在很多产业都已实现了全球的生产和采购,在这一过程中,一些国际品牌会把污染较重的生产环节外包给中国等发展中国家。”

  “IT品牌如果不能对供应链的环境表现加以控制,那么它们自身做出的环境承诺,将无从实现”,马军认为,“所以我们认为它们应当把供应商的环境管理摆在非常重要的位置。”

  以此次佳能的回应为例,不少企业对环境的管理仅仅停留在一级供应商,佳能公司称,“我们对是否满足我司的标准进行了评价,没有发现不符合标准的供应商。”

  而众环保组织认为,鉴于IT产业大量依赖外包生产,其对自身的环境管理仅放在一级供应商是不够的,有必要将环境管理沿供应链延伸。

  环境管理应加强

  马军说,“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中国承担了世界工厂的角色,包括IT在内的很多产品,都是在中国生产的——包括新近流行的iPhone。所以对我们来讲,控制生产过程中的污染排放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

  以沃尔玛等国际服装卖场曾经的主要供货商之一、东莞福安纺织印染有限公司为例,这家公司就曾存在严重的污染问题,据2006年6月广东省环保局披露的信息,这家企业每天偷排高浓度印染废水2万多吨。

  通过34家环保组织的此番调研工作,人们看到一直被认为是绿色环保的IT企业,也可能变成污染大户。此次被环保组织、公众以及消费者“围剿”的29家IT品牌巨头中,一些品牌对其自身供应链条环境管理的漠视,也可见一斑。

  如何让供应链的一抹绿色出现盎然生机并持续下去?“首先要确保供应商企业达标排放,能够遵守环保法规,至少不用那些造成环境污染的企业作为供应商;在这个基础上,通过企业信息公开,来推动实现节能减排方面的持续改进。”马军说。

亦有专家表示,绿色供应链的建立,企业必须要在经营上加入绿色成本的考虑因素,同时致力于推动绿色供应链人才培养。(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15、错误问责也应承担责任

来源:中国环境报2010-06-24  刘蔚

http://www.cenews.com.cn/xwzx/dh/201006/t20100624_660892.html

   和谁对话?

  马庆钰,1958年11月出生,祖籍山东临朐。国家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副主任。法学博士,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长期从事公共管理学和政治学专业范畴的研究与教学工作。出版的著作成果主要有:《告别西西弗斯:中国政治文化分析与展望》、《中国行政改革前沿视点》、《非政府组织发展与管理》等。

  为什么对话?

  6月17日,央视《新闻1+1》栏目以《招商,不能变成“招伤”!》为题,报道了安徽省蚌埠市固镇县6名环保局干部因为一个月内3次到当地一家企业检查工作,被县委、县政府以影响招商为由集体停职事件。固镇县委以书记碰头会的形式,做出了给予县环保局长、副局长的停职处理。我们想知道,这种行为是否符合相关行政法律规定的要求?我国目前行政体制可能存在哪些弊端?

  马庆钰怎么说?

  固镇县以影响当地招商、违反县里有关保护招商引资的政策规定为由对县环保局有关人员进行问责,依据的事实不充分,不符合“暂行规定”的要求,属于地方党委在干部管理中的随意行为,其决定本身也是一种违规行为。政府是社会公众利益的代表,当我们因为少数人的利益而偏袒和保护一个存在问题的企业时,那就是角色错位和公共权利的偏移,是对公众利益的违背。

  对话人 马庆钰 国家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副主任

  采访人 中国环境报记者 刘蔚

  点击一

  焦点关注

  对固镇县环保局长、副局长停职,是否符合相关行政法律规定的要求

  关键思路  

  是地方党委和政府在干部管理中的随意行为、违规行为

  记者:安徽省蚌埠市固镇县委以书记碰头会的形式,决定给予县环保局长、副局长停职处理。这种行为是否符合相关行政法律规定的要求?

  马庆钰:“停职”在我国日常政治生活中比较常见。可实际上,在我国《公务员法》、《行政监察法》以及《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里面,并没有“停职”这一概念。停职的概念出现在2009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以下简称“暂行规定”)中。

  这里面规定,对党政领导干部实行问责的方式有5种:责令公开道歉、停职检查、引咎辞职、责令辞职和免职。固镇县做出的停职决定应属于第二种。问责针对的情况也是有局限性的。根据“暂行规定”,有下列情形的,可以进行问责:一、决策严重失误,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恶劣影响的;二、因工作失职,致使本地区、本部门、本系统或者本单位发生特别重大事故、事件、案件,或者在较短时间内连续发生重大事故、事件、案件,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恶劣影响的;三、政府职能部门管理、监督不力,在其职责范围内发生特别重大事故、事件、案件,或者在较短时间内连续发生重大事故、事件、案件,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恶劣影响的;四、在行政活动中滥用职权,强令、授意实施违法行政行为,或者不作为,引发群体性事件或者其他重大事件的;五、对群体性、突发性事件处置失当,导致事态恶化,造成恶劣影响的;六、违反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有关规定,导致用人失察、失误,造成恶劣影响的;七、其他给国家利益、人民生命财产、公共财产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恶劣影响等失职行为的。

  在此次事件中,固镇县环保局工作人员对企业的执法检查,是在履行职责;在执法过程中,没有违法违规行为。而固镇县以影响当地招商、违反县里有关保护招商引资的政策规定为由对其进行问责,依据的事实不充分,不符合“暂行规定”的要求,属于地方党委在干部管理中的随意行为,其决定本身也是一种违规行为。

  点击二

  焦点关注

  怎样从法制角度规范和约束地方政府行为

  关键思路  

  《环境保护法》的修订应该突出地方政府及其政府领导的责任

  记者:我国目前有无规范和约束地方政府行政行为的法律规定?是否有法律或政策可以约束一些地方政府的行为,比如约束和纠正像固镇县领导这样的决策错误?

  马庆钰:“停职”是一种比较模糊的处理方法,是一种问责的形式,而不是一种正式的处分形式,主要适用于党员领导干部。停职是假定被停职人履职当中出现了错误,为有利于弄清真相暂时停止现任职务。简单地说,就是现在担任的职务还没有免去,不过暂时停止工作,如何发落还要根据后果的严重程度。“停职”是一个很有弹性的方法:可以是一种真正的惩戒手段,也可以是一种躲避风头的权宜办法。对于使用这个方法的一方来说,具有进可攻、退可守的作用。

  鉴于“停职”不是一个严格意义上的法律处分,因此在党内管理中经常使用。尤其是在“暂行规定”发布后,全国各级党委都制定了干部问责暂行办法,有些和“两办”的规定基本一致,有的地方则还增加了自己的新内容。问责制的建立与施行,一方面有利于规范领导干部的廉政和作风建设,但同时也有待于进一步完善。特别是有的地方党委的问责规定还存在较大缺陷,尤其是在实践中随意性较大,不是严格按照“暂行规定”的实质精神去做,而是根据自己的需要任意添加问责内容和行使问责权力。

  为使问责更加规范、更加具有严肃性,应当对“暂行规定”加以修订。例如为了避免党委领导随意而为,应当在其中增加对做出决定的一级党委的主要负责人的责任规定,下属党员领导干部出现问题可以问责,但是如果问错了并造成不良后果和影响,做出决定的党委负责人应当承担相应的过错责任,承担惩戒后果和相应的政治风险。

  记者:虽然《环境保护法》等法律对地方政府的环境保护责任提出了要求,但在当前行政法律体制下,这种要求的落实能否得到有效保证?规范和约束地方政府的环境保护行政行为,需要在哪些相关的法律制度中做出怎样的规定?

  马庆钰:我国的《环境保护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在1989年出台以后,没有进一步完善和修改,其中一些规定已经难以适应经济形势变化的需求,难以适应科学发展理念指导下的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

  在这部法律里,有很多偏软的、比较原则性的内容,如对环境污染责任主体的处罚就比较轻。其中有一条是,造成污染事故的企事业单位情节较重的,对有关责任人员给予行政处分。这就属于比较含糊的规定。情节较重该如何定性?责任处罚仅仅是行政处分而已吗?如果对环境和生态造成了破坏性后果,行政处分显然是远远不够的。

  我国通过的《宪法修正案》中有很多内容对于指导环境保护方面的立法和司法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特别是我国现行的《刑法》是1997年修改的,其中关于环境保护方面增加了刑事处罚的条款。这些措施对环境违法来说是有很强惩戒力度的,作用也十分重要。但是,1989年出台的《环境保护法》却一直没有相应修订,这就造成了《环境保护法》与《宪法》和《刑法》衔接不够。就环境保护责任主体而言,《环境保护法》仅对环境保护监督管理人员有所规定:“环境保护监督管理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由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机关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可是却没有对国家和地方政府有明确约束,这导致一些地方政府游离于环境责任之外,为了招商引资和GDP增长,忽视甚至干预环境保护,成为制约我国环境保护事业发展的严重障碍。

  因此,必须加快修订《环境保护法》,以使其与当今已经变化了的社会发展需要,与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和健康发展的要求相适应,与《宪法》、《刑法》中关于环境保护的内容相协调。目前环境保护与执法的严峻形势提醒人们,在修订《环境保护法》时,涉及法律责任的部分除了规定环境保护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法律责任外,尤其应当明确落实地方党委和政府行政领导的责任,就地方党委和政府与生态和环境保护的责任关系建立起一个相应的责任联系。如果在相应的区域范围内出现环境污染问题和生态破坏,那么其后果的承担者不应仅有肇事者,还要根据因果关联性追究环境问题发生地党政主要负责人的相应责任,直至让其承担刑事责任。这样就可能避免类似此次案例中的情形再次发生。

  点击三

  焦点关注

  地方环保部门执法难是行政体制上哪些弊端所致关键思路  

  基本原因是体制问题,垂直管理是一个比较好的解决办法

  记者:我国基层环保部门目前在执法监督工作中普遍面临尴尬境地。严格执法,恐怕影响地方经济发展的“大趋势”;睁一眼闭一眼,又对不起职责、对不起良心。地方环保局长不好当,已经成为公开的秘密。您认为,从地方环保部门执法难的情况来看,可能是我国目前行政体制存在的哪些弊端所致?怎样才能从体制机制上根本改变这一局面?

  马庆钰:基层环保部门在执法监督工作中处于尴尬境地,基本原因是体制问题。

  目前,基层环保部门都是当地政府的组成部门。而地方政府在财政和GDP的压力下,要想方设法地招商引资,追求经济发展。越是在落后地区,这样的意愿越强烈。一些地方政府的领导,甚至把投资者当做上帝,不惜突破法规的界限,不惜牺牲自己的尊严。招商引资已经成为一些地方党委和政府的形象和政绩指标,环境和生态与此相比则无足轻重。

  发生固镇县环保部门集体“停职”事件的深层次原因,就是地方政府的考核问题;另外一个原因是地方政府的财政状况。两个问题相叠加,就造成了一些地方政府唯经济发展马首是瞻的局面。在这种情况下,隶属于各地政府的环保部门,就会处在一个无法解决的矛盾中:以他们所处的地位进行环境执法阻力很大,很难有效依法进行监督,只能服从当地党委和政府的意图安排。特别是在一些经济不发达地区,环保部门基本上是在夹缝和两难中生存:一方面,相应的环保主管上级部门在督促各级环保部门做好相关工作,群众在下面用各种手段推动和督促环保部门履行环境保护职责;而中间却是当地政府出于政绩和GDP增长需求在其中不作为或随意作为、违规作为。在一些地区,为了加快经济发展速度,地方政府与企业一起和环境保护的法律规定周旋,在招商引资和引进项目过程中,使用“边上车边买票”、“先上车后买票”甚至“上了车也不买票”等对策。

  环保系统一直实行双重领导。虽然业务上要向上级环保部门负责,但同时又是地方政府的组成部门,其人事权、财政权都掌握在地方党政的手中。这样就完全丧失了环保局的独立性和权威性。所谓“顶得住的站不住,站得住的顶不住”就是这种矛盾的“双重体制”下的必然结果。谁依法履职,谁就会得罪自己的领导,就随时会有被摘掉乌纱帽的危险;而那些能够四平八稳无丢官之忧的环保干部,多数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无所作为,甚至同流合污。

  就目前来看,比较好的解决办法有两个:第一个是在今后修订的《环境保护法》中明确地方党政领导是地方环境保护的第一责任人,让其无法摆脱应有的责任;第二个是实行环境保护的垂直管理。在全局利益和局部利益的相容性比较低的情况下,一个可行的办法就是把与之相关的管理职责从局部管理中分离出来,收归全局管理。比如对官员的审计、监察,以及环境和生态保护,都是全局与局部利益相容性比较低的领域,即便对此实行双重管理也没有用,只能实行垂直管理,将人事权和财政权收归条条管理。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环境保护部门的独立地位和执法权威性,从而避开地方政府的不当干扰,确保环保部门的履职效率。

  点击四

  焦点关注

  把GDP作为政绩考核的重要指标的方式

  关键思路  

  不仅是误区的问题,还存在着现实的困难

  记者:固镇县6名环保局干部被集体停职,无疑是地方政府过于看重经济发展,导致产生了畸形的行政管理方式所致。您认为我国目前多数地区把GDP作为重要指标的政绩考核方式存在哪些误区?对此您有哪些建议?

  马庆钰:此次事件体现出的环境执法与地方政府冲突,不仅是体制弊端所致,其另一个原因就是政绩考核导向。把GDP作为政绩考核的重要依据,是政府长期以来的基本做法。党的十六大以后随着政府职能转变任务的进一步明确,开始提出改变把GDP当做唯一考核指标的做法。但这在实践中落实得并不尽如人意。我们现在提出要转变政府职能、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确是注意到了“唯GDP论”的不合理性,且在政府绩效评估指标的设计中,一些地方也已经开始探索实践与建设服务型政府相适应的全面政绩指标体系,以引导和改变政府的旧有做法。但是,在现实当中的落实情况也并不理想。

  在现有的政绩评价体系中,无论在上级政府领导之间还是在各地区相互之间的横向比较中,GDP仍然有相当大的影响。这就说明,其根源不仅在于地方政府自己,而是在政府管理者的思想观念中依然自上而下地存在不正确的价值观。目前,在一些地方制定的政绩考核指标中,除GDP以外尽量增加包括环境生态在内的因素,如政府的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政府机关行为等细化的指标。但在国家层面还没有成熟且具有可操作性的统一要求,这就为一些地方继续单方面追求GDP增长而忽略环境保护等其他方面的发展留下了缝隙。

  尤其在一些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经济发展的意愿非常强烈,仍然处于一种比较粗放、原始和以经济为中心的阶段,因此GDP也成了他们唯一的追求。为了经济增长就必须招商引资,为了招商引资就不惜一切代价出台“超级政策”,实际上是有损生态环境、有损长远利益的政策。这主要还是由于当地经济发展落后、财政困难、税收税源比较少等原因所导致。所以,单纯地号召经济发展中地区不把GDP当作目标,这可能只是口号式的宣传,而起不到实际作用。为了避免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是从本地的资源状况出发,开发利用文化和旅游资源,避免发展环境污染较重的工业产业;二是在宏观管理和政策法规中,实行连带区域的政策补贴行为,发展好的地方对发展落后的地方、下游地区对上游地区进行相应的环境生态补偿;三是实行地方自治,赋予地方更多自主管理、自主发展的权利,让其在享有完整权利的同时,也承担完整的责任,使地方政府能够从所在地区长远发展利益进行考虑,减少忽略环境和生态保护的行为;四是避免地方官员的频繁调动,减少“飞鸽牌”干部,用保证党政领导干部在任相对稳定性的制度,避免他们因短期任职和频繁调动对环境和生态造成的不利后果。

  点击五

  焦点关注

  地方政府在制订地方政策时应把国家法律法规放在什么样的位置

  关键思路  

  地方在制订一些政策时,必须与国家大政方针相统一,不能与现有的法律法规相冲突

  记者:按照固镇县的规定,到企业检查必须经过批准且限制一年一次,县政府对县外客商投资企业实行挂牌保护。而国家已经明令不准对企业进行挂牌保护。所以这里涉及到国家法律和地方规定的问题。您认为,地方政府在制订地方政策时应把国家法律法规放在什么样的位置?

  马庆钰:法律是刚性的,国家的法律法规必须得到统一、坚定不移的贯彻和执行。政策相对来说具有一定的弹性,地方可以有自己的政策。只要是不与国家法律法规的基本精神相违背、不与上级的路线方针政策相违背,地方有权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制订和实行有利于地方发展、有利于当地人民群众福祉改善和提高的政策,这是基本的原则。

  但在固镇事件中,地方政府对于到企业检查的次数规定,虽然没有违背国家政策和大政方针,但在具体实行中,把这种地方规定作为处理干部的依据,当这种停职的处理对领导干部当事人的权利、地位、名誉造成影响的时候,这种做法就是一种违规,就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因此,地方在制订一些政策时,必须与国家大政方针相统一,不能与现有的法律法规相冲突。特别是在执行当地的规定时,一定要考量执行的后果。

  点击六

  焦点关注

  如何平衡为企业服务和加强监管这两方面的职责关键思路  

  必须理顺两者的辩证关系,该服务的要服好务,该监管的一定要按照法律法规予以依法监管   

  记者:固镇县纪委副书记、监察局长高堂说:“院以内的是人家的,院墙以外的是我们的,就是搞好服务。”您认为地方政府该怎样平衡为企业服务和加强监管这两方面的职责?

  马庆钰:政府的工作人员一直在说,我们要扶植企业,我们要为企业服务,甚至说企业墙内的事我们不能管,我们是墙外。这很值得警惕。我们知道“家有家规,国有国法”,家规也不意味着和国法相冲突,家里如果出现违规犯错的情况,国法当然要介入。同样的情况下,在企业运行中,企业墙外有污染,而根子是在墙内,我们如果不到企业里面去,怎么执法管理呢?

  因此,地方党委和政府应该很好地理顺服务和管理的关系。对企业的正常经营给予保护,对地方的环境进行精心经营,无论是社会、市场的秩序环境,还是生活的便利,政府服务于企业、公民生产生活的便利性,都应该事无巨细,不余遗力。但与此同时,对于企业的违法行为应当秉公执法,不能有丝毫妥协。

  因为,强调对企业的服务,并不意味着对企业的违规行为,地方政府就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闻不问、听之任之,甚至成为违规者的保护伞和避风港。这种所谓的“服务”,实际上是对公众利益的侵害和对公共权利的亵渎。政府是社会公众利益的代表,是公平、公正的化身,当我们因为少数人的利益而偏袒和保护一个存在问题的企业时,那就是角色错位和公共权利的偏移,是对公众利益的违背,这关系到政府的基本性质问题。

地方党委和政府必须按照“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和“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宗旨,按照服务型政府的标准,为自己的所有服务对象做好服务工作,与此同时也要堂堂正正地行使职权,履行责任,依法行政,最大限度地保护社会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

16、生命之水要关爱 环境问题须正视 

来源:中国环境报2010-06-25  张小青 曹家新 

http://www.cenews.com.cn/xwzx/mtsj/qt/201006/t20100624_660916.html

   环境保护部近日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水利部、卫生部等部门联合印发的《全国城市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2008~2020年)》备受媒体关注;CCTV曝光的安徽6名环保干部因执法而被停职及河南两家污水处理厂大肆排污等环境问题,引人深思;而由环境保护部等多部门联合推进大气污染联防联控以及关于加强生活垃圾处理和污染综合治理工作的意见征求稿,让人看到了环保联动的新动向。

  解读水源保护新政

  人民日报6月18日在第三版头条的位置刊载了引题为“首部饮用水水源地环保规划出台”、主题为“提升饮用水安全保障”的文章,对《全国城市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2008~2020年)》(《规划》)进行深入的政策解读,立即受到众媒体的积极转载和评议;与此同时,媒体还对四川开江县新建立的水源保护制和有关广州市饮用水水源水质及其应对措施进行报道,从而形成了本周环境报道的一个热点。

  人民日报的文章强调说,《规划》的实施将有效指导各地开展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工作,进一步改善我国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质量,提升水源地环境管理和水质安全保障水平。文章的3个小标题“1/5的水源存在污染物超标现象”、“八项建设解决水质不达标”、“测算投资高达580亿元”,对几个关键数据进行了重点解读,并阐明《规划》是以解决水质不达标及重污染水源地的环境问题为重点,明确了8项建设任务。

  新华网、中新网、中工网、光明网、中国网等立即转载了人民日报的这篇政策解读。中广网、四川电视台、凤凰网以“环境保护部出台水源地环境规划提升饮水安全保障”为题转载了人民日报的这篇政策解读文章;新华网则以“首部饮用水水源地环保规划出台提升饮用水安全保障”为题转载了这篇解读文章。光明网转载此文的主题是“政策解读:1/5的水源存在污染物超标现象”。

  四川开江县新建立的水源保护制受到关注。中国政协新闻网报道说,驻四川开江县的各级政协委员非常关注水源保护和污染治理工作,提出的许多提案受重视,开江县以此为基础建立了水源保护制度。

  广州市饮用水水源水质未完全达标也受到关注。新华网报道说,广东省环境保护厅刚刚发布的《2009广东环境状况公报》显示:2009年,广州的达标率虽比上一年有所提高,但仍未完全达标……据报道,广东省环保厅将联合广东省监察厅继续对广州西部水源进行挂牌督办。

  接连曝光环境问题

  本周,央视连续曝光环境问题,引起众媒体转载和评议,地方媒体也对环境问题进行了曝光,本周环境新闻凸显了媒体的监督作用。

  央视“新闻1+1”栏目6月17日以“招商,不能变成‘招伤’”为题,曝光了安徽固镇县环保局副局长带领一个5人组成的环保大队,到辖区内一家公司去检查被指影响招商,几天后连同正局长在内的6人被县政府集体停职。节目一经播出,各界反响强烈。

  6月20日,红网发表了题为“请替环境保护创造良好的执法环境”的评论文章说,一个已被浙江摈弃的重污染企业,到了安徽固镇后,竟被当做财神爷一般地供奉着,如此泾渭分明的发展观,只能说明固镇县的某些主要领导为了政绩已进入执政的癫狂状态。

  6月21日,法制日报在报道固镇县政府撤销对环保干部停职处罚时说,这起看似尘埃落定的“招商”变“招伤”事件,暴露出一些地方畸形招商观念,甚至唯招商是从,不惜出台违反法律法规的“土政策”,成为一些企业违法生产经营的护身符,令人深思。该报还发表署名文章说,如果畸形的招商政绩观不改变,环保部门地位不独立,好多地方仍然走不出政府为问题企业“保驾护航”、环保局工作人员被集体免职、劣币驱逐良币的环保困境。

  当日,中国网也发表评论说,这则让人心情沉重的信息,也让公众感知当下环保困境和环保执法的困难。文章认为,当异化到环保执法要为政绩让路时,这样的吊诡就成了社会难以承受之重。

  6月22日重庆日报在一篇题为“环保执法与‘地方保护’博弈”的评论中说,环保执法遭遇地方保护主义时为何总是落下风?首先是畸形的招商引资观念在作祟。再则,我国的环保部门并未实行垂直管理,而是在地方政府的管理下运行。这样的“优惠”局面,不仅是对污染的纵容,更是对公众的侮辱。

  污水处理厂处理污水不达标的话题也再次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央视焦点访谈6月18日对河南周口市沙南污水净化中心和襄城县污水处理厂大肆排污进行了曝光,引起众媒体的广泛关注。央视焦点访谈报道说,人们需要的是,污水厂真正运行,而不是障人耳目、瞒天过海。新民网、环球网等媒体转载了央视的这篇报道。腾讯网则以“河南两家污水处理厂设隐蔽出水口排放污水”为题转载了这篇报道。

  6月21日河南日报说,央视报道河南两污水处理厂超标排放污水事件后,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立即责成有关部门进行调查处理。要求有关方面对报道反映的问题进行认真整改,并明确整改时间表;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按有关规定对相关企业进行经济处罚、扣减排污总量指标;对不能按时整改到位的地区进行区域限批。

  本周,除了央视外,其他媒体也对环境问题进行曝光。6月21日,瞭望新闻周刊发表題为“海口之臭”的文章说,作为中国唯一的热带滨海省会城市,海口的劣Ⅴ类水质,与这个城市优美的体形环境极不相称。同日,新疆日报报道说,石河子污水处理厂化学需氧量超标排放,存在工艺设计和建设上的先天缺陷。燕赵都市报也报道了衡水武邑境内老盐河受严重污染的消息。

  环保联动新动态

  环保联动新进程受到关注。6月22日人民网报道说,为妥善解决生活垃圾处理及污染问题,由环境保护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部委研究拟定了《关于加强生活垃圾处理和污染综合治理工作的意见(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当天,人民网在对此进行报道时说,天津开展公共餐饮垃圾处理试点,生活垃圾将实现干湿分类。

  国务院办公厅近日转发环境保护部、发展改革委、科技部等9部门《关于推进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工作改善区域空气质量的指导意见》(《意见》),受到了媒体的广泛关注。6月22日,法制日报刊登了环境保护部副部长张力军的权威解读认为,《意见》最明显的特色就是打破了地方行政区划界限,将区域大气环境作为整体进行统一协调和管理,着力构建“统一规划、统一监测、统一监管、统一评估、统一协调”的区域联防联控工作机制。张力军表示,解决区域大气污染严重问题,必须及早采取联防联控措施。对比现行大气污染防治管理措施,《意见》有10项突破。

  银行业也与环保部门携手实施环保联动。6月20日河北日报说,秦皇岛市环保部门与银行已将11家违法企业信息录入银行系统数据库,从源头切断了这些不符合环保要求以及高耗能、高污染行业企业的资金流。

  6月22日金融时报说,调整信贷结构,促进产业优化升级,银监会加大了现场检查的力度。

  同日,上海证券报推出了题为“银行排查‘两高’贷款扩大产能授信权上收总行”报道。据报道,这家媒体的记者从银监会了解到,各银行业金融机构正加紧对节能减排和淘汰落后产能项目信贷和融资情况进行全面深入的摸底排查,摸底排查情况将于6月底上报。

  此外,本周媒体还在其他方面进行了环境报道。农民日报说,中央5部门联合实施“绿色”电脑进西部活动;南方都市报说,重酸雨区减至5个,广州和深圳憾未脱酸;潇湘晨报说,中国参与“人造太阳”计划。 

17、过度填海将有报复性恶果 莫向海洋要GDP

来源:经济参考报 2010年06月25日

http://green.sohu.com/20100625/n273066862.shtml

  围海造地是沿海地区为缓解用地紧张而采取的一项开发举措,荷兰、日本、新加坡等国家也都靠填海来解决土地矛盾。在我国沿海一些人多地少的地方,用地更为紧张,向海洋要地就成了各地不约而同的选择。

  然而,在用地需求猛增、土地价格猛涨的利益驱使下,个别地方过度开发,不科学地填海造地、围滩造田,尽管增加了土地资源,但却对海洋资源造成了严重破坏,使围海造地早已变了味。专家警示,过度填海造地会带来不可逆转的报复性恶果,“ 今天疯狂填海,明天高价还海”,填海造地应谨慎科学为之。

  土地资源吃紧,向海洋要GDP

  土地资源不断吃紧,向海洋要地已成了近年来珠三角土地扩张的必经路径。据统计,广东土地面积仅为17.8万平方公里,该省人均耕地面积只有0.032公顷,相当于全国平均数的1/3,远低于联合国划定的0.053公顷的警戒线。但广东省海域面积有41.93万平方公里、海岸线3368.1公里,滩涂2042.2平方公里。目前,该省已批准的重大用海项目使用面积约90平方公里,其中填海25.02平方公里。

  大型的施工运输车辆风尘仆仆地从远处的山头装运大批石料,运送到海边的大堤工地上,然后运输车辆将这些石头抛向大海,以挡住滔滔的海水,形成一道道拦海大堤。在珠三角的许多海边施工现场,这是让人司空见惯的填海造地的场景。

  到目前为止,国家下达给广东开垦耕地的任务还有596万亩没有完成;未来10年广东建设用地的缺口达到165万亩。适度加快利用海洋空间资源围海造地,有利于缓解土地供求关系紧张的突出矛盾。

  根据《广东省海洋功能区划》的内容,其中为“十一五”期间的30多个重大项目划定了146.102平方公里的围海造地区,相当于5.5个澳门的面积,划定了24个围海造地区,重点围海造地区有10个。

  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局局长李珠江表示,未来的围海造地不再像过去那样,简单地将滩涂填平,而是以建人工岛式和突堤式围填海为主,这样有利于扩大海岸线长度、增加海域面积、提高景观价值。尽管填海的费用可能要高一些,但填成土地的价值大大提高。

  谁让填海变味,过度开发盛行

  据统计,由于“围海造地”和过度砍伐,中国天然红树林面积已由50年代初的约5万公顷下降到目前的1.5万公顷,70%的红树林丧失。红树林的大面积消失,使中国红树林生态系统处于濒危状态,许多生物失去栖息场所和繁殖地,海岸带也失去了重要的生态防护屏障。

  我国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围填海活动,到上世纪末,沿海地区围填海造地面积达1.2万平方公里,平均每年围填海230至240平方公里。考虑到保护海洋环境,《海域使用管理法》实施后,国家每年对围填海规模都控制在100多平方公里左右。

  然而,近年来,个别地方过度开发,不科学地填海造地、围滩造田,尽管增加了土地资源,但对海洋资源造成了严重破坏。

  据国家海洋局的统计资料显示,2002年我国围海造地为2033公顷,2007年,达到了13425公顷,五年间增加了六倍多,2008年由于海域法的实施,以及在国家海洋等主管部门的努力下,围海造地的势头得到了遏制,达到了11000.71公顷。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首席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蒋高明就曾撰文严厉地指出,围海造田虽然短期解决了土地紧张问题,但是,围海造田将蜿蜒曲折的海岸线“拉直”,成片的红树林、滩涂等自然湿地被破坏。表面上看,围海造地可能会带来一些短期效益,但是,长此以往,却会带来湿地消失,加重旱情;生物多样性降低,渔业资源减少;诱发洪灾;加重赤潮危害;改变自然景观等多种自然灾害。“生态功能没有了,人类的经济功能、社会功能也无法保障。”蒋高明指出。

  国土资源部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夏真教授从2003年开始对珠三角近岸海域的海洋地质环境进行了长达3年的调查,他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围海将不可避免地带来海洋生态环境恶化。此外,日益增加的养殖场使海水的有机质污染程度也相应增加,赤潮多次发生。

  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资源环境评估部部长刘云博士表示,为了发展,填海乃属“不得已而为之”,但一定要经过谨慎的规划、论证,否则将对近岸的生态系统带来灭顶之灾,造成“不可逆转”的影响。刘博士表示,近岸区域包括了大量的浅滩、湿地,不管是采取什么方式的填海,这些近岸的生态系统包括海岸、物种以及自然景观,都将不可避免地遭受灭顶之灾,而且“依据目前的科技水平,无法去定量评估这些损失”。

  然而,围海造地在珠三角一些沿海地区依然是一种大受欢迎的发展模式,甚至在地价猛涨、楼价飙升的利益驱使下,一些地方用围海造地来大建楼盘。由于急功近利,新建楼盘竟出现下沉等危险景象。

  在深圳填海区一些楼盘今年以来就被媒体曝光出现了地面沉降的现象。记者曾在深圳填海区建造的“幸福海岸”“西岸茶城”“熙龙湾”等小区调查发现,这些楼盘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沉降,楼面底部处的裂缝随处可见。

  有专家对此种现象做出解释认为,在国外,填海区通常经历30年左右,经过海水冲刷和地表充分沉积才可大规模建设,然而,近年来房价节节攀升,房地产急剧扩张,导致有的填海区完工不足10年就进行房地产开发,土地根基不稳,地表或继续缓慢沉降。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知情人士还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围海一亩的成本一般为20万元,填海一亩为30万元,而当地的土地价格为每亩至少100万元,利润最少也要达到每亩50万元以上,可以轻易实现翻番。

  今天疯狂填海,明天高价还海

  其实,珠三角早在近代就因围海造田有过沉痛的教训。清朝中后期,人们为了短期得到耕地,采取“围海造地”做法对珠江三角州滩涂进行垦殖。然而,石坝筑在江河出海口,侵占了深水道,造成泥沙淤积,水道越来越窄。大雨时节,由于河流能量不能及时宣泄,酿成水患。而到今天,汕头港由于围海填海,港口越围越狭窄,纳潮量不够,造成内河严重污染,代价沉重。

  据介绍,由于目前国际上对海洋经济观念上认识的不断成熟,一些海洋大国也在逐年减少围海造地的面积。

  日本在围海造田中获得巨大收益的同时,大肆填海造地发展工业经济也给日本带来了巨大的后遗症。从1945年到1978年,日本全国各地的沿海滩涂减少了约3.9万公顷,后来每年仍然以约2000公顷的速度消失,海洋污染、生态退化、航道淤塞等问题层出不穷。现在,日本每年又不得不投入巨资希望能够找到一些恢复生态环境的方法。

  至2005年,日本围填海总面积已经不足1975年的1/4,每年的填海造地面积只有500公顷左右,填海主要用于港口码头建设,形式主要是人工岛。进入21世纪以来,荷兰在保障抵御海潮和防洪安全的前提下,研究退滩还水方案,实施与自然和谐的海洋工程计划,不再将海域直接围死形成新的陆地,而是尽量保留海域。

  早在1999年,时任广东省省长卢瑞华就严厉地要求,所有进行中的围海填海工程先行停工,经过严格论证后,可以上马的再开工。“有些工程从目前看对环境没有太大影响,但几年、几十年后可能有无可挽回的影响。”

  夏真、刘云等专家指出,过度进行填海造田必然造成环境对人类报复性的恶果,而为这一恶果买单的成本却是无比昂贵的。要造出一公里的海岸线,所花费的成本远高于填埋一公里海岸线挣得的GDP。要谨防“今天疯狂填海,明天高价还好”。

  夏真认为,沿海地区土地有限,向海洋要地是必然选择。但如何协调规模控制和地方经济发展是当地相关政府部门面临的一个新难题。只有建立一套更科学严格的海洋管理制度,才能在满足建设用地的同时,确保蓝色国土的安全。如填海工程批准开工前,应多采取听证会等方式,集纳各方专家智慧,并接受全社会的监督。

  填海造地历史

  填海造地是指把原有的海域、湖区或河岸转变为陆地。对于山多平地少的沿海城市,填海造地是一个为市区发展制造平地的很有效方法。不少沿海大城市,例如荷兰、东京、香港、澳门及深圳,均采用该法制造平地。

  荷兰

  荷兰自13世纪起就开始大规模围海填海,如今荷兰国土的20%是人工填海造出来的,丘陵都被挖去填海去了,故有“上帝造海,荷人造陆”之称。

  日本

  日本的填海计划很早,石川润一郎说:“日本早在11世纪就有了填海造地的历史记录,当时一个名叫平清盛的将军就在神户填海建了一个人工码头。到了江户17世纪,幕府将军又在东京湾进行了大规模的填海造地。”二战后,日本大规模填海造地的情况更为普遍,1945至1975年,日本政府造地11.8万公顷,过去一百年来,日本一共造就了1200万公顷的土地。

  香港

  香港山多平地少,1842年香港首次将兴建皇后大道的沙石推进大海,以后香港便不断填海造地,一百多年来,填海面积已达六十七平方公里,占香港总面积超过百分之六。台湾台塑集团的麦寮六轻也是填海造陆的巨大工程,开发造地的面积约2255公顷。

  填海造陆现状

  荷兰

  由于目前国际上对海洋经济观念上认识的不断成熟,一些海洋大国也在逐年减少围海造地的面积。进入21世纪以来,荷兰在保障抵御海潮和防洪安全的前提下,研究退滩还水方案,实施与自然和谐的海洋工程计划,不再将海域直接围死形成新的陆地,而是尽量保留海域。

  摩纳哥

  自1861年脱离法国独立以来,摩纳哥便一直寻求各种方法扩大国土面积,截止2009年12月,20%的领土为填海造地。摩纳哥国家元首阿尔贝二世亲王计划开启一项“填海造地”工程,以解决国内人口膨胀造成的用地增加问题。该项“填海造地”工程将使摩纳哥丰维耶区向地中海延伸5万多平方米“陆地”,工程预计将在2015年以后动工。

  日本

在东京、大阪等港口地区,由于海岸线都被垂直建筑取代,使可以平衡海洋生态的海洋生物无法栖息在海岸边,现在,日本的各种海洋环保研究机构已经不断在进行各种实验,希望能够找到一些恢复生态环境的好方法,这些实验包括人造海滩、人造海岸,人造海洋植物生存带等等。

18、失去山青水秀,持续发展可疑

来源: 羊城晚报网络版  2010-06-21

http://opinion.southcn.com/o/2010-06/21/content_13023668.htm

  环保投入或许比不上市政工程那样显山露水,却是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的“隐形的翅膀”。因而,即便是对工业项目如饥似渴,环保的“硬杠杠”也不能宽泛,减排的“紧箍咒”不能松懈。否则,待到地方“生态泡沫”破裂之后再以经济的超额支付收拾旧河山,为时已晚

  最新公布的2009年度广东省各地级以上市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考核结果显示:中山、佛山、深圳市再次位居前三甲,韶关、肇庆、揭阳等传统上的“山清水秀”城市反倒垫底。(6月18日《羊城晚报》)

  这一看来极不合乎常理的现象背后是什么?按职能部门官员解释,这些以“山清水秀”为骄傲资本的城市,所以戴上治污减排落于人后的帽子,其一是经济发展及城镇化率提高比较快,其二是经济欠发达,要大量投资环境保护设施又存在困难。一句话,排得多,减排少,考核起来扣分多,使得这些城市“垫了底”,而非产业转移所致。

  倘若仅从单一考核结果而推定排位落后的城市环境状况已劣于珠三角工业发达城市,依然过于牵强。但它却提醒人们,相对欠发达地区的治污减排能力与水平,已被经济实力雄厚而且产业升级急速的珠三角城市远远甩到了后面,其原有的生态环境质量优势正被大幅削弱。长此以往,欠发达地区“山青水秀”不再,势必陷入新的困境之中,发展潜力受制,遗患无穷。

  毫无疑义,加快工业化、城镇化的步伐是欠发达地区谋求振兴的必由之路。但是,这并不意味要金山银山就要牺牲绿水青山是必然规律。无论是工业发达国家,还是作为“世界工厂”的珠三角先期工业化进程中,都没能绕开“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付出了高昂的代价。日本人在反思工业化的历程时,不得不承认“先污染后治理”给社会和公众造成的损害是惨痛的,事后治污减排所付出的代价比事前污染防治投资高10倍以上。拥有生态环境质量等后发优势的欠发达地区,在顺应工业化、城镇化趋势并迫不及待提升GDP的时候,已经露出重蹈覆辙的端倪,很有必要汲取前车之鉴,从可持续的角度考虑发展方略。事实上,这并非可为可不为,因为欠发达地区基于经济实力的限制以及生态环境脆弱的现实,并没有“先污染后治理”的资本。

  现实中,环境污染问题已成为危害群众健康、影响社会稳定、制约经济发展、损害地区形象的重要因素及社会关注的热点。面对快马加鞭的工业化、城镇化的美丽图景,生态条件优越的城市在治污减排考核中反倒垫底,给人们亮起了红灯:控制污染程度的加剧应是全省通盘考虑以及地方政府的必然抉择。可幸的是,在实施产业转移升级战略决策之中,不将产业转移变成污染转移、山区变成“藏污纳垢”之地,凝成决策者的认识与意志。但要切实绷紧环境保护这根弦,绝不是高喊“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几句漂亮的口号这么简单,破除长期以来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唯GDP论”不可或缺。对此,广东已就干部考核做出重大改变,新的考核办法划分优先发展区、重点发展区和生态发展区,GDP占整个考核指标的份额最高不超过30%。领导干部考核从重“显绩”转为重“潜绩”的政绩观“革命”,可望矫正某些主政一方者“无论白猫黑猫,GDP增长就是好猫”的观念,以及不惜牺牲环境以换取GDP增长“显绩”的近视行为。而今最需要的是,干部政绩考核新招在全省、尤其是为GDP处心积虑的欠发达地区不折不扣地执行。

  环保投入或许比不上市政工程那样显山露水,却是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的“隐形的翅膀”。因而,即便是对工业项目如饥似渴,环保的“硬杠杠”也不能宽泛,减排的“紧箍咒”不能松懈。否则,待到地方“生态泡沫”破裂之后再以经济的超额支付收拾旧河山,为时已晚。 (编辑:东雪)

19、限改令为何变成一张废纸? 

来源:中国环境报2010-06-25  严阳

http://www.cenews.com.cn/xwzx/gd/qt/201006/t20100624_660905.html

   据报载,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县和凤镇多年前在招商引资中引进了一家化工企业,可是这家企业几乎每天违规排放废气,严重影响当地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环保部门调查后发现,这家企业确实存在违规情况,不过由于是引进的出口企业,所以不能对其执行停产整顿,只能限期整改。

  这家化工厂主要生产化工原料苯丙三氮唑,属于苯类化合物,有剧毒。由此看来,当地政府在引进这家企业时没有持慎重对待的态度。并且,既然引进了,鉴于其产品的特殊性,理应按照国家相关规定,让这家企业与居民区保持600米以上的距离。然而,这家工厂事实上与居民区仅仅只有一路之隔。不仅如此,深受其害的当地居民举报了,媒体曝光了,当地环保部门也亮出了“限期整改”的黄牌,但是这家企业在整改期间照样排放有毒气体。

  笔者以为,这家企业之所以牛气冲天,与其是招商引资来的贵宾,并且可能是利税大户,属于受到地方政府挂牌保护的企业有关。据了解,在溧水县政府的相关文件上,主要内容是让这家化工企业在一个月期限内迅速投入新的防污设备,尽量减少无组织排放行为,文件中并不含有“停止生产”内容。之所以这样做,在于当地政府考虑到,这家企业是经过验收的企业,如果群众举报一次就停止生产,可能会对企业的生产有影响,从而影响到企业的出口业务。

  对于不少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来说,招商引资难度相当大。因此,在饥不择食的情况下,这些地区就可能放低引进企业的门槛,把一些其他地区拒绝引进甚至勒令限期迁出的高污染企业请进来。在这样的背景下,这些企业一旦出现违规乃至违法行为,当地政府的态度自然硬不起来;有时候,不仅态度硬不起来,而且会积极充当这些企业的保护伞。既然有地方政府的保护,这些高污染企业自然有恃无恐。有关部门在处理问题的时候,必然也会投鼠忌器,无法正常开展工作。

  当地方政府完全站在问题企业的那一边,当环保部门无法正常行使自己的职能,当问题企业的有毒气体与昔日一样正常排放时,有关部门发出的限改令完全成了一张废纸。这样的局面之下,深受其苦的必然是当地的老百姓。更为可怕的是,有专家指出,这家工厂产生的废气虽然会导致某些疾病发病率大幅升高,但需要经过长期的累积效应才会显现。当这一累积效应显现出来之时,企业也许早已更名改号,转移到其他地方去了,到时候想追究其责任更是难上加难。

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何在?笔者认为,关键在于地方政府的发展理念和行政作为。地方政府不能只图眼前,而应将眼光放长远一些,把老百姓的福祉放在比经济指标更重要的位置上。招商引资要搞,但环境保护无疑应该作为招商引资的前提条件。对于引进的企业,在努力做好服务工作的同时,要加强监督和管理。对于环保部门的工作,不仅不能横加干涉,而且应该大力支持。只有这样,才能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实现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特别关注:                                              

想要看更多的环境信息,请点击下面网址:

怒江网:http://wwwnujiang.ngo.cn

绿家园记者沙龙网:http://www.greensos.cn

绿家园记者沙龙英文网:http://eng.greenso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