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6-03
六月三日绿家园江河信息导读: (编辑:丽英)
环境资讯:
1、中国新闻网: 环保部:"十一五"环保规划实施首次达到进度要求
http://www.chinanews.com.cn/cj/cj-hbht/news/2010/06-03/2320781.shtml
2、人民网环保频道: 张力军:截止09年十一五重点流域治污完成超6成
http://env.people.com.cn/GB/11774499.html
3、国际在线: 环保部副部长:减排问责不受官员职务变化影响
http://news.sina.com.cn/c/2010-06-03/150920404725.shtml
4、新华网: 中国拟出台条例加强治理太湖水污染
http://news.xinhuanet.com/environment/2010-06/03/c_12175171.htm
地方信息:
5、新华网: 云南立法保护水文资源
http://news.h2o-china.com/html/2010/06/671275531715_1.shtml
6、中国环境报: 河北石家庄整治重金属排放企业
http://news.h2o-china.com/html/2010/06/671275529389_1.shtml
7、河北日报: 2009年河北环境状况公报:七大水系水污染严重
http://news.h2o-china.com/html/2010/06/671275530872_1.shtml
环境曝光:
8、南方日报: 广东云浮焚烧电子垃圾污染环境 村民敢怒不敢言(图)
http://news.xinhuanet.com/local/2010-06/03/c_12175650.htm
9、上海证券报: 身陷核查风暴 多家上市公司较劲环保部
http://green.sohu.com/20100603/n272537050.shtml
气候变化:
10、第一财经日报: 波恩新较量:难以兑现的承诺?
http://www.yicai.com/news/2010/06/357135.html
环保观点:
11、人民日报: 减排,从保护森林做起
http://www.hwcc.com.cn/pub/hwcc/wwgj/gjpt/zonghexw/201006/t20100603_318447.html
南方周末绿色专题:
12、南方周末: 地方政府,减排咋就这么难?
http://www.infzm.com/content/45903
13、南方周末: 五学者献计“节能减排”
http://www.infzm.com/content/45914
14、南方周末: 重金属肆虐之地再回首
http://www.infzm.com/content/45923?page=0
深度报道:
15、中国经济时报: “限塑”,一件被淡忘的事?
http://www.cet.com.cn/20100603/j1.htm
16、人民日报: 大旱之后遇大涝 松软土质易致地质灾害切当心
http://env.people.com.cn/GB/11769250.html
环境时评:
17、人民日报: 上市企业为何治污不力 无社会责任、守法意识?
http://env.people.com.cn/GB/11770422.html
18、光明观察: 警惕水务局“挟污染以讨治污费”
http://guancha.gmw.cn/content/2010-06/02/content_1140526.htm
19、中国青年报: 余人月:5亿元治不好一条小河痛在
http://news.ifeng.com/opinion/politics/detail_2010_06/03/1581293_0.shtml
绿家园“低碳生活,从我做起”征文活动通知:
附一篇低碳作文
20、我家的低碳趣事(文衡凤)
特别关注:
想要看更多的环境信息,请点击下面网址:
绿家园记者沙龙网:http://www.greensos.cn
绿家园记者沙龙英文网:http://eng.greensos.cn
1、环保部:"十一五"环保规划实施首次达到进度要求
来源:中国新闻网2010年06月03日
http://www.chinanews.com.cn/cj/cj-hbht/news/2010/06-03/2320781.shtml
中新网6月3日电 环保部副部长张力军今日表示,“十一五”环保规划实施首次达到进度要求,部分指标超额完成,主要规划目标有望首次如期实现,是截至目前执行得较好的一个环境保护五年规划。
国务院新闻办6月3日举行新闻发布会,环境保护部副部长张力军介绍中国环境状况等方面情况。
张力军在介绍2009年工作情况时表示,2009年部分环境质量指标持续好转,污染防治继续深化,生态保护逐步强化,核与辐射安全处于受控状态,主要得益于环保工作的扎实推进。
一是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发展的综合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去年,环境保护部共批准建设项目环评文件400个,总投资达2.7万亿元。对总投资1905亿元的49个项目环评文件做出退回报告书、不予批复或暂缓审批的决定。有序推进规划环评,把区域规划环评作为受理审批区域内高耗能、高污染项目环评文件的前提。开展高污染行业专项执法活动,查处未批先建项目1824个、未落实“三同时”要求的项目3167个,并督促整改到位。
二是污染减排取得好于预期的明显成效。去年,新增污水处理能力1330万吨/日,新增燃煤脱硫机组1.02亿千瓦。全国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与2005年相比分别下降9.66%和13.14%,二氧化硫“十一五”减排目标提前一年实现,化学需氧量减排目标有望如期实现。
三是重点流域区域污染防治取得新进展。《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专项规划实施情况考核暂行办法》已经国务院办公厅转发,重点流域省界断面水质考核制度全面建立,成为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的重要抓手。截至2009年年底,“十一五”规划安排的2714个治污项目中,已完成1762个,占64.9%;总计划投资1691.0亿元,实际完成投资987.4亿元,占58.4%;156个水质监测考核断面中,125个断面水质达标,占80.1%。完成九大湖库生态安全评估,获取数据82万个,明确4000多个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环境管理对象。组织开展上海世博会和广州亚运会空气质量保障行动,对长三角、珠三角区域联防联控工作进行全面部署。
四是一批关系民生的突出环境问题得以解决。去年,环境保护部联合国务院九部门开展重金属污染企业专项检查,共检查企业9123家,查处环境违法企业2183家,取缔关闭231家,停产整治641家。联合发改委等八部门,深入开展2009年全国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各地出动环境执法人员242万多人次,检查企业98万多家次,查处环境违法案件1万多件,挂牌督办2587件,119名责任人被追究责任。开展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后督察,检查饮用水水源地3177个,取缔关闭企业831家、直接排污口220个,拆除违法建设项目780个。
五是“以奖促治”政策带动农村环保工作广泛开展。中央财政设立农村环保专项资金,投入15亿元,支持2160多个村开展环境综合整治和生态示范建设,带动地方投资达25亿元,直接受益农民达1300万人。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已完成30个省(区、市)数据接收入库和初步审核工作。
六是三大基础性战略性工程获得丰硕成果。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顺利完成,共组织动员57万多人,调查工业源、农业源、生活源和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4大类普查对象592万多个,全面掌握了我国污染源排放的基本情况。环境宏观战略研究完成既定任务,形成了战略研究综合报告和专题报告等一系列重要成果,提出了继续探索中国环境保护新道路等重大命题。水专项进入全面实施阶段,所有项目和课题立项论证工作基本完成,启动32个项目,230个课题,占“十一五”拟启动课题的96.6%。
七是环保规划实施与能力建设取得新突破。“十一五”环保规划实施首次达到进度要求,部分指标超额完成,主要规划目标有望首次如期实现,是截至目前执行得较好的一个环境保护五年规划。2007年以来,累计安排污染减排统计监测考核“三大体系”建设资金60.6亿元,配备监测执法设备110501台(套),交通工具(车、船、艇)6114辆(艘),信息设备31668台(套)。建成污染源监控中心306个,对1.2万多家企业实施自动在线监控。
张力军表示,今年,我们将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探索环保新道路为主题,以解决危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着力抓好六个方面的主要工作。一是打好污染减排决胜战,力争污染减排在实现既定目标的基础上取得更大成绩;二是通过强化环评、健全标准等措施,加快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三是加大环境执法监督、应急管理和核安全监管力度,着力解决重金属污染等危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四是开展专项规划考核和区域联防联控,深入推进重点流域区域污染防治;五是深化“以奖促治”,推进农村环境保护和生态保护;六是充分吸收污染源普查和环境宏观战略研究成果,全面推进“十二五”环保规划的编制工作。(据网络直播文字整理)
2、张力军:截止09年十一五重点流域治污完成超6成
来源:人民网-环保频道2010年06月03日
http://env.people.com.cn/GB/11774499.html
人民网北京6月3日电 (记者扎西 蒋琪)国务院新闻办3日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中国环境状况等方面情况。环境保护部副部长张力军介绍说,截至2009年年底,“十一五”规划重点流域区域污染治污项目中,已完成64.9%。
张力军在介绍2009年工作情况时表示,重点流域区域污染防治取得新进展,重点流域省界断面水质考核制度全面建立,成为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的重要抓手。截至2009年年底,“十一五”规划安排的2714个治污项目中,已完成1762个,占64.9%;总计划投资1691.0亿元,实际完成投资987.4亿元,占58.4%;156个水质监测考核断面中,125个断面水质达标,占80.1%。
张力军还表示,完成九大湖库生态安全评估,获取数据82万个,明确4000多个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环境管理对象。
3、环保部副部长:减排问责不受官员职务变化影响
来源:国际在线 2010年06月03日
http://news.sina.com.cn/c/2010-06-03/150920404725.shtml
国际在线消息(记者 汪涛):中国环境保护部副部长张力军3日在北京表示,中国目前推行的减排问责制度,不会因官员职务变化而受到影响。
为了确保实现节能减排目标,中国目前正在推行减排问责制度,由各级地方政府的主要官员来承担减排责任。张力军认为,近5年来,中国节能减排工作能取得明显成效,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推行了问责制。
张力军强调,由于每年都进行严格的考核,每位官员在他的任期内完成的节能减排情况都是明确的,谁该承担什么责任也是明确的,这个责任不会随着其职务的变化而受到影响。他还介绍说,有一些省为了解决这方面的问题,明确规定了在这期间地方主要官员职务不予变动。
4、中国拟出台条例加强治理太湖水污染
来源: 新华网 2010年06月03日
http://news.xinhuanet.com/environment/2010-06/03/c_12175171.htm
新华网北京6月3日电(记者陈菲)国务院法制办日前拟出台太湖管理条例加强治理太湖水污染,并于近日公开条例内容向社会征求意见。
太湖流域是中国经济社会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由于自然环境的特殊性和经济的快速发展,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在水资源保护、水污染防治等方面面临着一系列的新形势、新问题。
国务院法制办有关负责人表示,当前太湖流域面临的问题主要包括:太湖流域居民生活饮用水安全保障问题突出,需要进一步强化饮用水水源保护,落实供水安全应急职责;太湖流域水污染形势严峻,直接影响到流域生态安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需要采取比其他流域更严格的水污染防治措施,实现流域排污总量控制;太湖流域不同行政区域间水资源开发利用矛盾突出,需要通过立法建立有效的流域管理协调机制,强化对太湖水域、水资源的保护;各部门、各地方在实践中积累的成功经验,需要通过立法加以规范化、法制化。
该负责人介绍,从2002年起,水利部开始相关立法的研究起草工作,并于2009年将《太湖管理条例(送审稿)》报国务院审查。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在充分听取有关部门、地方人民政府、科研教学单位意见和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经与水利部、环保部等部门反复研究、修改,形成了《太湖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
据介绍,征求意见稿在加强饮用水安全方面,强化了对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管理,明确禁止可能影响饮用水水源安全的行为,落实巡查、监测等职责。在关于水资源保护和管理上,强化流域水资源统一调度,明确调度原则和调度权限,要求水资源调度应当首先满足太湖流域居民生活饮用水,兼顾工业、农业、生态用水以及航运等需要,维持太湖合理水位,促进水体循环,提高太湖流域水环境容量,并依法实行取水总量控制制度和水资源论证制度。
在关于水污染防治方面,征求意见稿根据水污染防治法规定和国务院要求,强化流域排污总量控制制度,明确总量控制和削减方案的制定、下达程序,严格限制流域企业排放水污染物。此外,征求意见稿还对违法行为设定了严格的法律责任,并注意与其他法律法规的衔接。
5、云南立法保护水文资源
来源:新华网 2010-06-03
http://news.h2o-china.com/html/2010/06/671275531715_1.shtml
《云南省水文条例》近日经云南省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并从6月1日起正式实施,自此当地水资源保护有了法律保障。
云南境内河流众多,径流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908条,分属长江、珠江、红河、澜沧江、怒江和伊洛瓦底江六大水系,其中珠江、红河发源于云南省境内,红河、澜沧江、怒江、伊洛瓦底江为国际河流。全省多年平均降水量1258毫米,水资源总量2222亿立方米,排全国第三位。全省有高原湖泊40多个,总容水量290亿立方米。
《云南省水文条例》对水文工作的管理体制、专用水文测站的管理、水文资料的使用、水文监测环境的保护等作出了具体规定,禁止在水文监测环境保护范围内从事网箱养殖、圈养家禽的活动。“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水资源供需矛盾更加突出,防洪减灾任务更加艰巨,水资源的开发与保护关系更加复杂,水文工作在防汛抗旱、水资源管理、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中的作用更加重要。此条例进一步规范了云南省水文工作的各项活动,将进一步推动云南省水文工作的较快发展。”云南省水利厅副厅长陈坚说。
6、河北石家庄整治重金属排放企业
来源:中国环境报 2010-06-03
http://news.h2o-china.com/html/2010/06/671275529389_1.shtml
河北省石家庄市近日开展重金属污染企业专项检查,以加强重金属污染企业的环境监管。据了解,此次检查将持续到10月底,重点对全市重金属排放企业、污染减排重点行业存在的环境违法问题进行集中整治,严肃查处典型违法企业。
此次检查将实行市级环保部门和市发改委、市监察局、市公安局、市司法局、市建设局、市工商局、市安监局、市电业局、市城管局等部门联动,市级环保部门和区(县)环保部门联动。
在排查的基础上,结合污染源普查成果,再次全面排查原辅材料、中间产品、产品及排放废水、废气、废渣中涉及铅、镉、汞、铬和类金属砷的污染源。重点查清重有色金属矿采选及冶炼、含铅蓄电池(包括加工、回收)、皮革及其制品、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电镀、危险废物处置等重金属排放企业及历史遗留重金属废物堆场。
7、2009年河北环境状况公报:七大水系水污染严重
来源:河北日报 2010-06-03
http://news.h2o-china.com/html/2010/06/671275530872_1.shtml
从河北省政府新闻办今天召开的2009年河北省环境状况公报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09年,我省污染减排取得突破性进展,城市大气环境质量持续改善,重点流域水环境质量不断好转,但污染减排的压力很大,环境保护形势依然严峻。
污染减排取得突破性进展。2009年,我省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为57.01万吨、125.35万吨,比上年分别削减了5.74%、6.81%,累计削减13.75%、16.21%。二氧化硫排放量削减完成“十一五”任务的108.07%,提前一年半完成减排任务,化学需氧量完成了“十一五”任务的91.34%。
省环保厅副厅长、新闻发言人杨智明同时表示,受历史形成的产业和能源结构偏重等因素影响,我省污染排放总量仍然偏大,人均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分别达17.9公斤、8.1公斤。特别是随着全省经济的回升好转,能源需求和污染物排放将随之增加,既要削减存量、又要控制增量,稍有放松就很可能出现反弹。
2009年,11个设区城市空气二级及以上天数平均达到334天,比上年增加10天,比2005年增加了39天。石家庄市空气二级以上天数达到317天,比上年增加16天。
杨智明说,11个设区城市中还有3个没有达到国家二级标准,一些达标城市的主要污染物浓度紧邻标准的上限。加上各地受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制约、城市规划和功能分区不尽合理、环境基础建设薄弱等原因,各地环境质量状况还会有一些波动,城市大气污染总体上仍处于较高水平。
水环境质量方面,2009年,全省七大水系水质有所改善,Ⅰ-Ⅲ类水质比例为42.4%,比上年升高了9.1个百分点,比2005年上升了11.1个百分点;劣Ⅴ类水质比例为41.7%,比上年降低了4.2个百分点,比2005年下降了6.1个百分点。我省出境断面水质好于入境断面水质。13座水库水质均达到Ⅱ类水质标准(不计总氮、总磷两项富营养化指标)。但流域水污染问题仍很突出。我省地处全国污染最重的海河流域,全省七大水系水污染仍很严重,2009年,35.6%的河流断面氨氮浓度为劣五类,28%的断面化学需氧量处于劣五类状态。
公报还显示,2009年,全省工业固体废弃物产生量为21961.54万吨,比上年增加11.1%,固体废物排放量为30.46万吨,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71.06%。
8、广东云浮焚烧电子垃圾污染环境 村民敢怒不敢言(图)
来源: 南方日报 2010年06月03日
http://news.xinhuanet.com/local/2010-06/03/c_12175650.htm
5月29日,南方日报记者暗中拍摄的冒黑烟的烟囱。
电路板、废电缆等电子垃圾堆满工地。
藏身山中的污染毒瘤
■云浮新兴非法电子垃圾焚烧厂严重污染环境,存在已超一年,村民害怕被报复敢怒不敢言
■有关部门曾在去年8月捣毁该厂,可没过几月,黑工厂又重新开张,污染依旧
■5月30日,环保部门捣毁了非法垃圾焚烧厂,但村民担心不久后他们又会卷土重来
报料人陈林前几日求助南方日报记者,称家乡有个非法垃圾焚烧厂,专烧线路板、废电缆、废手机电池等电子垃圾,24小时不间断地向焚烧厂周边村庄排放污水和高浓度的毒烟,已经一年多了。他的父母,就因为呼吸毒气而日夜咳嗽,感觉头疼和胸闷。
黑工厂,藏于山坳大肆排毒
记者与陈林驱车行至里洞镇新塘村附近山头,一根往外吐着浓烟的大烟囱矗立在距公路500米远的山上,如同绝美自然山水画中一个丑陋污点。烟囱周边的树木被熏成了黄色,憔悴枯萎。
陈明指着冒出黑烟的烟囱告诉记者,“就是那里!电子垃圾就是放在那里烧的!”焚烧工地距离公路大约500米,老板在焚烧工地面向公路的出口还修建了围墙,并装了两扇5米多宽的大铁门,派专人把守。
5月29日下午,记者爬上烟囱对面的山头,依靠密集的树木掩护,观察数小时,基本摸清了工地情况。工地上搭建数十间石棉瓦搭建而成的简易工棚,地上凌乱堆放着绿色的电路板,还有花花绿绿的电缆。在靠山的小角落,放置了大堆黑色的块煤,这是焚烧的燃料。
记者拉近镜头后发现,工地上至少有6条狗,围绕着工地四周走动。
约有20来个工人正紧张忙碌,往两个焚烧炉里加入煤炭等燃料和电路板,每加料一次,烟囱的烟浓度变得更高,黑色的烟雾在山沟间打着转,然后随风飘散。同时,从焚烧炉里排出的热水也顺着地势往山下流,流经之地如同遭遇火烧一般,寸草不生。
住在附近的一位知情人士接受采访时表示,每晚有三四台加长货车把垃圾偷偷运到这里,大多在晚上9点以后,天亮之前卸货离开。“每晚大约要运来四五十吨,焚烧炉24小时开工。”记者通过两天暗访证实了这一说法,冒黑烟的烟囱从未停过,焚烧工地的工人分为两班轮岗。
记者采访陈明以及焚烧工地附近的村民获悉,电子垃圾焚烧厂于2009年年初开工,经村民多次举报后,云浮市相关部门曾在去年8月捣毁该工地。
原本以为毒瘤可以铲除,重新呼吸新鲜空气,然而好景不长,今年春节刚过,臭气又重新来袭,浓烟又终日盘旋在美丽山村的上空,久久未散。
1 2 3 4 下一页
9、身陷核查风暴 多家上市公司较劲环保部
来源: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 2010年06月03日 吴芳兰
http://green.sohu.com/20100603/n272537050.shtml
截至万好万家于昨日披露涉及环保问题后,11家因存在严重环保问题而遭国家环保部公开通报批评的上市公司已全部就此发布公告。有意思的是,该11家公司对所涉环保问题意见不一,其中部分公司甚至认为环保部文件表述不准确或是不存在事项。
据悉,本次“环保风暴”源于5月14日国家环保部在其网站上挂出的一则《关于上市公司环保核查后督查情况的通报》,称其近期对2007至2008年通过环保核查上市公司承诺整改环保问题的完成情况进行了后督查,发现58家公司中有11家存在严重环保问题尚未按期整改,并对该11家公司名单及所涉环保问题进行公开通报批评。
对于本次大规模的公开通报批评,截至昨日,中煤能源、紫金矿业、西部矿业、冀东水泥、*ST钒钛、晨鸣纸业、西北化工、北化股份、株冶集团、新疆天业、万好万家等11家上市公司已全部发布公告,均就此做出具体说明并提出整改方案。
其中,“态度”最好的当数北化股份,其已对被通报子公司从5月27日起开始停产实施全面整改,预计停产约45天,减少营业收入约730万元。北化股份同时表示,由于该公司长期处于微利状况,对上市公司整体盈利水平影响甚微。
但也有多家公司在公告中对所涉环保问题提出不同意见,甚至有点“不服气”。如紫金矿业表示,7家被点名的子公司中有1家已于2009年5月转让全部股权,不属于公司所有;另4家已经全部完成整改。西部矿业也表示,所提及的“唐湖电力分公司拖欠排污费”已于2009年12月缴清。万好万家重组方福建天宝矿业也对2项中的1项即“西朝尾矿库渗出液外排”提出异议,认为西朝尾矿库已停用多年,该表述实际是当日降雨汇集的雨水外流。
“态度”最为强硬的则是新疆天业,其对4项通报问题中的3项明确表示“是不存在的事项”。针对“累计拖欠排污费达1.35亿元”,公司表示,该事项系当地环保部门对政策的理解和把握出现偏差,将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作为危险固体废物收取排污费,当地环保部门已于2009年底进行了更正,不存在拖欠排污费1.35亿元的问题。
而关于“公司部分项目存在未批先建、补办环评的情况。污染防治设施建设滞后,试运行期超过国家规定时限”的表述,公司表示,2002年和2007年两个小规模的辅业项目存在上述情况,但分别在当年已得到整改落实,目前公司不存在通报中指出的上述事项。
不仅如此,新疆天业还针对该4项环保问题总结称,环保部西北督察中心已于2010年1月8日再次赴公司现场检查,对整改情况进行了落实,并对整改结果予以认可。 (来源:上海证券报)
10、波恩新较量:难以兑现的承诺?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2010-06-02冯迪凡
http://www.yicai.com/news/2010/06/357135.html
波恩会议的谈判重点之一,就在于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资金承诺,但目前已有迹象显示,在2010至2012年发放的第一期气候拨款,其中很大部分为贷款而非补助金。
为 期12天的2010年第二轮联合国气候变化谈判,于5月31日在德国波恩开启。
波恩气候谈判,是一个重新审视和考验各方诚意的场所。
2010年的气候变化谈判的气氛,比起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前要清醒和务实得多。
在波恩会议召开之际,长期合作行动(LCA)工作组,在各国政府的同意之下,已经准备好了一份包含了部分《哥本哈根协议》条款的新文本以供各国重新博弈。
然而各国是否准备好推动会议进程,还是要以哥本哈根的碎片为起点,对纷争异见旧事重提,是直接影响2010年气候变化谈判的决定性因素。
更重要的是,各国究竟对于墨西哥坎昆会议有何等预期,都将在波恩会议上得以展现。积极的一面是,在5月初德国举行的部长级会议上,超过40个主要谈判国家的环境部长确认了要在坎昆会议上达成实质性进展的政治意义。
难以兑现的资金承诺
此次波恩会议的谈判重点之一,就在于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资金承诺,特别是在“富裕国家同意在2010至2012年期间,向发展中国家拨款300亿美元帮助发展中国家应付气候变化”这一点的实施方面。
但在气候谈判所纠结的诸如资金等老命题上,发达国家远未得到发展中国家的信任。
“不可能所有的资金都在坎昆会议的时候开始注入。”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专访时,美国气候变化特使托德·斯特恩对气候变化资金不紧不慢的口吻,令人对这一承诺并不抱过多幻想。
在哥本哈根会议上,富裕国家同意在2010至2012年期间,向发展中国家拨款300亿美元帮助发展中国家应付气候变化;至2020年,富裕国家会协助筹集1000亿美元。不过并没有说明融资的具体安排及方式。
目前已有迹象显示,在2010至 2012年发放的第一期气候拨款,其中很大部分为贷款而非补助金。
根据欧盟谈判代表的表态,目前欧盟在2010年发放的24亿欧元中,就有三成是贷款。
目前有意见认为,在波恩的谈判代表应公布如何在2010年兑现第一期气候拨款,在今年12月的墨西哥气候峰会上,必须制订明确的框架,确定如何筹集承诺过的1000亿美元,并将之成倍增长。
“富裕国家在哥本哈根无法取得成果,现在它们要将急需的信任重新注入谈判中。” 乐施会政策倡导项目经理苏培健对本报表示,“富裕国家如果想表示诚意,就要兑现承诺的拨款金额,这将修补去年气候峰会出现的部分嫌隙,并且帮助严重受气候变化威胁的穷人减轻困苦。”
斯特恩对本报表示,他对于这笔资金最终可以发放还是有信心的,但是他不确定这些款项是否能在年底的墨西哥坎昆会议前全部筹集完毕。
“我想我们在坎昆的时候应该可以做一些事情,但这是一个三年的过程。”斯特恩表示,“所以不可能在坎昆就都做完。”
会前的诚意
3月份的首次谈判确定了今年谈判时间表,本次谈判将进入实质性阶段,为年底墨西哥坎昆大会作准备,伴随着国际谈判时间点的临近,各主要谈判方也在国内立法程序方面或快或慢地跟进着。
一直在反思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上谈判立场的欧盟,终于迈出了更加积极的一步:在5月26日,欧盟委员会发布通讯,分析欧盟将2020年温室气体整体减排目标从20%无条件提升到30%的可行性。
目前欧盟计划到2020年温室气体排放量在1990年基础上无条件下降20%,同时如果其他主要排放国家做出“可比”努力,减排幅度可以升到30%——这是一个有条件的、至今尚未松口的假设“承诺”,欧盟原意是期望以此撬动美国及中、印等发展中国家进一步减排。
事实上早在2009年底的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之前,欧盟内部就已经在是否去掉加诸30%目标上的“如果”进行讨论,不过最后并未松口。
在哥本哈根会议上,欧盟相当程度上被边缘化,今年反思经验教训,是否应提高减排雄心、重获环境领袖地位又提上议程。这次的通讯作为委员会委托的权威调查结果,对于欧盟最终是否能做出这一进取决定意义重大。
目前看来,这份官方研究的结果令人振奋:提升欧盟减排目标不但比原先预期的成本更低,而且能创造千百万新的就业机会、有利于欧盟的经济发展,这个结果能够有力还击欧盟传统工业游说集团一直在宣称的提升目标有害论。
6月11日的欧盟环境部长会议和16~17日的欧盟首脑峰会将讨论这个问题:如果欧盟能够将减排目标提高到30%,这将有利于弥补气候谈判中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的信任鸿沟并推升减排雄心。
与此同时,美国由于利益集团的阻力,国内气候立法(美国电力法)草案进一步削弱、形成“绿色新政”的关键政策迟迟无法落实的滞后困局,与欧盟传来的积极进取信号成为鲜明对比。
环保组织对于上述法案维持了失望的态度。某国际知名环保组织总干事拉德菲德(Phil Radford)在回复本报的电子邮件中写道:“可能最终对该法案感到高兴的,是石油行业的游说者。”
拉德菲德指出,目前美国公众都希望拥有一个有愿景的气候与能源政策,然而该法案仅仅设定了以1990年为基准,到2020年减排4%的标准,而短期目标在削减二氧化碳排放方面是至关重要的。
同时在核能、离岸石油与天然气开采方面,这份法案也存在着金融资助。拉德菲德表示,这其中就有给予例如制造厂、炼油厂以及商业煤炭公司等重排放企业的免费排放限额。
如何处理哥本哈根协议成难题
尽管《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执行秘书德波尔在会前反复对与会代表强调不要“跑题”,分歧还是在大会召开的第一天就爆发,其焦点就在于上文中提到的那份可供大会讨论的新文本。
记者所看到的这份文本,基本上将《哥本哈根协议》同原来的AWG-LCA相融合,在有的篇章只是将两份文件条款前后相加,这种处理方式也为未来的谈判留下了冲突:在哥本哈根气候谈判大会上,《哥本哈根协议》并未得到所有国家的赞成票。
一直反对《哥本哈根协议》的包括玻利维亚、委内瑞拉和古巴等国的拉丁美洲代表,在波恩气候谈判会议上就表示,新文本过于偏袒没有法律意义的《哥本哈根协议》,然而对于该协议,他们是持反对意见的。
玻利维亚的一位代表伯南多(Elyzabeth Peredo)就认为,许多国家的提议,在波恩会谈的文本准备过程中,都被边缘化了。
南非气候谈判总代表威利斯(Alf Wills)则认为,这份文件给予了发展中国家太多负担,其中用了整整一个章节讨论发展中国家的减排行动,“在这方面,这完全是不平衡的。”威利斯表示。
德国代表团首席代表萨克(Karsten Sach)则表示:“我们认为这个文本是谈判的一个基础。”
对此,德波尔表示,这份新文本目前就是一个“谈判基础”,而不是一个“就此谈判的文本”,他希望在下周实质性谈判可以有所推进。
不过在宣布离任后就言语平淡的德波尔终于恢复了以往的言语犀利,这也是德波尔最后一次主持全球气候变化正式谈判。
德波尔提出,在此次波恩会议上,要解决四个问题:首先哥本哈根设定了2℃的全球升温上限,然而目前工业国家对于减排的承诺不足以实现此目标;其次,工业国家承诺到2020年向发展中国家提供1000亿美元帮助其采取行动,然而如何在一个透明方式下筹集以及使用这笔资金,还是一个问题。
第三,政府需要讨论《京都议定书》的未来,德波尔表示,最后,在这份国际协议的形式上,还是需要来自各国的政治指导,即“有法律约束力”在实际中意味如何?
在接受本报专访时,斯特恩对2011年是否能达成一个有法律约束力的多边协议不置可否:“我们的立场一直都是积极支持一个有法律约束力的协议,但是所有有法律约束力的元素,必须对于所有主要国家都有效。”
据新华社报道,在参加波恩气候谈判时,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解振华在会上阐述了中国的主张。他表示气候变化谈判已取得阶段性进展,但距离达成有法律约束力的协议还有很大差距。
“我们相信,只要各方坚持将有关公约和议定书作为法律基础,按照谈判进程由缔约方驱动及公开、透明、广泛参与、协商一致的原则,尽快把哥本哈根会议达成的共识落到实处,寻求务实的解决方案,坎昆会议就一定能够取得预期的成果。”解振华表示。
11、减排,从保护森林做起
来源:人民日报2010-06-03
http://www.hwcc.com.cn/pub/hwcc/wwgj/gjpt/zonghexw/201006/t20100603_318447.html
森林在应对气候变化中具有独特地位和重要作用。增加森林资源可增加碳吸收,减少森林资源将增加碳排放。联合国《2000年生态环境展望》指出,全球森林比人类文明初期减少了50%,这无疑对全球气候变暖造成了重要影响。植树造林,减少毁林,防止森林退化,推动森林可持续经营,已成为应对气候变化的必然选择。因此,《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建议国际社会建立一个“减少毁林和森林退化碳排放”机构。
去年底召开的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会议再次重申了建立有关机构的重要性。为尽快采取行动制止森林退化,有关各方决定在今年年底的墨西哥坎昆气候变化会议召开前,先制订一项“减少毁林和森林退化碳排放”过渡时期伙伴计划,争取在双边和多边层面先行一步,进而推动全球范围内的气候谈判取得成功。
5月27日,气候与森林大会在挪威首都奥斯陆举行。来自50多个国家、20多个国际组织、非政府组织代表与会,其中包括8位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18位部长或部长级官员。此次会议的主要目的是建立减少发展中国家毁林、森林退化排放及森林保护、可持续管理等增加碳汇行动的自愿临时性伙伴关系——“减少毁林等行动伙伴关系”,会议呼吁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有效应对气候变化。
会议宣布正式建立自愿性的、不具法律约束力的、临时的“减少毁林等行动伙伴关系”,明确了伙伴关系的核心目标、原则、组织管理和伙伴成员责任。50多个国家加入了该伙伴关系。参会代表一致认为森林对减缓气候变暖具有重要作用。发达国家承诺在未来3年提供40多亿美元用于“减少毁林等行动伙伴关系”行动,与会发展中国家表示愿将发展和保护森林作为参与减缓全球气候变暖、推进本国可持续发展的措施尽早付诸实施。
中国代表团出席了奥斯陆气候与森林大会,中方宣布加入该伙伴关系,并强调了以下立场:一是伙伴关系应作为《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下谈判的补充而不是替代,必须与公约谈判进程协调,不能借此为发展中国家引入任何超出公约规定的责任和义务;二是伙伴关系应促进发达国家尽快兑现资金承诺,明确资金来源,扩大资金总量,为发展中国家实施行动提供持续资金支持;三是伙伴关系应促进发展中国家尽早获得资金和技术支持,提高实施能力,并关注发展中国家不同国情和需求,促进共同参与;四是伙伴关系应加深各方理解,促进经验分享,推进早期示范,展示成果,增强国际社会对森林减缓气候变化的信心;五是伙伴关系应促进各方同等重视减少森林排放和增加森林碳汇对气候变暖的作用,兼顾森林减缓和适应,确保当地人受益,改善贫困人群生计,推进可持续发展。
德国环境、自然保护与核反应堆安全部发布的消息称,德国在会上承诺,将在2012年前至少提供3.5亿欧元资金,以支持世界森林保护。
据报道,在会议召开前夕,挪威首相斯托尔滕贝格与印尼总统苏西洛签署了减少毁林的双边协议,挪威将提供70亿挪威克朗(约合11.3亿美元),用于弥补印尼因减少森林砍伐造成的损失;印尼则承诺将尽快采取行动减少砍伐森林许可证的发放。在签约仪式上,两国领导人重申,保护热带雨林是最有效的减少碳排放途径。斯托尔滕贝格表示,毁林等活动造成的温室气体排放约占全球总排放的17%,“通过制止毁林,我们可以在减排方面获得最大效果”。
12、地方政府,减排咋就这么难?
来源:南方周末2010-06-02 袁瑛 徐楠
http://www.infzm.com/content/45903
中国能否完成“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不仅事关国内发展模式转型大计,更关乎国际社会中的国家信誉。但囿于现实的经济增长压力,部分地方政府依然在传统发展路径上徘徊不前
危险反弹
拿着5月份刚刚出炉的一季度统计数据,宁夏经管委主任王永耀喜忧参半:喜的是经济复苏势头很猛,连欠发达的石嘴山市惠农区,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就已完成全年任务的1/4;与此同时,则是一季度单位GDP能耗不降反升。这是宁夏自2008年能耗下降以来第一次出现“反弹”。
王永耀将此次反弹归结为“受去年金融危机影响,很多高耗能企业在关停之后又重新开张”。目前宁夏陆续投产的重大项目,基本上都属于重化工项目。
这从惠农区招商资料上可见端倪:除新建光伏电站和风能等新能源项目之外,落户惠农区的项目主要集中在钢铁、化工等领域。
面临能耗“反弹”的不止宁夏一省。
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河南、湖北、湖南、广西、贵州、青海、新疆等11个地区的单位GDP能耗由降转升。总体来看,今年一季度的能耗同比上升了3.2%。反弹的不止能耗,在污染物排放指标中,贵州、广西、云南等省区虽已经完成“十一五”二氧化硫减排任务的90%以上,但反弹趋势明显。
显然,这已为下半年完成“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埋下了“定时炸弹”。过去四年,全国单位GDP能耗累计下降14.38%,这离“十一五”期间设立的“20%左右”的目标相差甚远。
5月19日,面对全国各省区的节能主管官员,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解振华以一种不容置疑的语气说,“如果各地按恰好完成地区节能目标进行工作部署,可能造成全国节能目标完成不了。”
负责海南节能减排工作的海南省工信厅副巡视员周子华已感受到了紧迫性。“我必须分战役消灭敌人。”他说。目前海南节能目标完成进度刚刚过半,达到62.7%,这意味着还有三分之二的节能目标需要完成。
内忧外患
5月下旬,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等六部门组织上万人奔赴全国,要求各地停止执行高耗能企业和各种产业园区的优惠电价。5月21日,全国8省份又集中爆破拆除了一批小火电机组。
更令地方官员紧张的是,国家发改委再次重申,将把强化目标责任考核排在第一位,各省2009年和2010年目标完成情况将接受评价和考核。
与“乌纱帽”挂钩,地方政府不得不严阵以待。
以宁夏为例,由于对电石、铁合金行业进行年产量限定,全区电石年产量控制在244万吨以内,铁合金年产量控制在84万吨以内。这对于当地经济发展影响巨大。
既要应对地方政府的强力,同时要应对激烈的国际气候谈判,在节能减排这根红线之下,“拔河”之景不断上演。
中国已经成为全球二氧化碳第二大排放国,并呈现快速增长趋势,2009年年底哥本哈根会议上,就出现了要求中国也承担一定减排责任的呼声,这样的呼声既来自发达国家阵营,也有相当一部分来自发展中国家。
哥本哈根大会召开前夕,中国提出了政府2020年单位GDP碳排放(碳强度)要在2005年的基础上下降40%~45%的目标。可以说,“十一五”节能减排计划完成与否,直接关系到年底墨西哥坎昆气候谈判会议上,中国是否有足够筹码应对各方诘难。
解振华显然已意识到这点。5月中旬,他公开表示,今年年底,国际气候谈判将在墨西哥举行,如果我们不能完成“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就会失信于国际社会,给谈判工作带来巨大压力。
然而,对于地方政府来说,更关心的则是发展空间问题。遭遇第一季度能耗“反弹”的宁夏,在已完成“十一五”总体目标80.04%的情况下,已申请将2010年节能目标从预计的5.2%下调为4.36%。“在‘十二五’节能减排的目标上,中央和地方的谈判将更为艰难。”正在紧锣密鼓制定“十二五”节能减排目标分解工作的清华大学能源环境经济研究所所长张希良表示。
难迈过去的槛
“十一五”开局之时,中国曾经设定两个指标:2010年单位GDP能耗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这两个指标,在当时的背景下,更多是作为宏观调控的手段。
反观当时的背景,国内电力、钢铁、有色、建材、石油化工、化工等高耗能行业全线飘红。在中国的版图上,到处可见不断开工的项目,运煤车从山西一直堵到河北。2006年,内蒙古一座名为新丰的电厂成为了这一轮调控的牺牲品。《华尔街日报》在当年的报道中将其称为“中国失控的能源需求的纪念碑”。
为了保持经济增长,各地高耗能项目“大反转”,这种景象一直延续到今年一季度。今年一季度,电力、钢铁、有色、建材、石油化工、化工等六大高耗能行业加快增长。宁夏、青海、内蒙古、广西、河南等高耗能省份,其用电量增速再次领先。
金融危机只是一个诱因,更根本问题依然在于,在强大的经济发展压力之下,中国产业结构屡调不灵。一个突出的例证是:在节能减排的榜单上,以重工业为支柱产业的欠发达的西部和边远省市似乎被永远定格在了榜单的末尾。
南方周末此次根据国家统计局和发改委公布的2005年至2009年的公开数据,挑选出节能和减排领域的“钉子户”省份中(四川、新疆、西藏、青海四地因为灾害等特殊原因未被列入统计范畴),究其“未达标”或“未完成”的原因,无一例外是因为石化、煤电等重工业“挡道”。“结构调整已经喊了很多年,却进展不大,在技术节能的潜力逐渐被挖掘后,产业结构作为无法突破的瓶颈,将对节能减排的限制作用非常大。”全国能源基础与管理标准技术委员会副主任白荣春说。
出路在哪里
如何调结构,这在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员姜克隽看来,短期内几乎无解。“通过产出模型我们计算了一下,‘十二五’期间要实现产业结构调整非常难。”
对于各地方诸侯来说,如何保证地方发展需求,同时又不丢掉“乌纱帽”,显然需要左右权衡。在这样的背景下,很多地方官员提出差异化节能减排目标,进一步完善节能减排实施机制的要求。
南方周末注意到,在“十一五”节能减排的目标制定中,各省目标不一,已让各省颇有微词。比如,北京是22%,大多数省份则为20%,青海、云南是17%,山西、内蒙古、吉林却从30%都调到22%,而甘肃仍然是20%。“这是不公平的,”甘肃工信委循环经济处处长白润元坦言,“我们的高耗能支撑着发达地区的经济快速增长,搞一刀切,根本没有考虑到地区经济发展的差异。”
此外,对于上下游相邻省份来说,没有适当的补偿机制也无法激励上游省份减排积极性。
以流经广西、广东两省的西江为例,西江广西段水质良好,这意味着由广西交给广东省的水水质优良。广西环境科学院副院长郭建强不由为广西鸣不平,“我们交给广东的水都是非常好的水,这就意味着我们的环境容量都给他们用了。”“可不可以由国家出面,通过转移支付等方式,对于上游减排工作做得好的省份给予一定的补偿?”郭建强建议。
南方周末记者了解到,更多市场手段和机制将会在“十二五”计划中得以运用。发改委相关人士透露,正在制定中的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相关法律中,我国将对碳市场等市场交易机制进行探索,而与此同时,碳税在理论上的讨论已经基本成熟和完备,何时出台,“十二五”计划应该能够给出一个明确的答复。
13、五学者献计“节能减排”
来源:南方周末2010-06-02徐楠
http://www.infzm.com/content/45914
“十一五”节能减排计划仅剩半年,政府、企业进入冲刺阶段。我们能从过去四年半内吸取什么教训?“十二五”期间节能减排向哪个方向走?
5月22日,南方周末邀请国家发改委应对气候变化司副巡视员孙桢、发改委能源研究所能源系统研究室主任姜克隽、全国能源基础与管理标准技术委员会副主任白荣春、中国社会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潘家华、清华大学能源环境经济研究所主任张希良等五位学者献计“节能减排”。
南方周末:“十一五”只剩半年,但我们发现,目前国家的节能减排手段还主要以行政手段为主。怎么评价这种手段?
张希良:目标分解、首长责任制、把节能减排和新项目审查结合在一起等节能减排措施,都具有中国特色。我认为这些手段还应该发挥很大作用。目标分解中,很多省一开始是习惯性地多承诺,真正考核之后发现有难度,上上下下就更重视了。我了解的一个省提出了30%的目标,后来发现不容易完成,省长主动找发改委调整。节能减排也有泡沫,现在我们看到这些泡沫正在被挤出来。
白荣春:行政管理体制长期发挥重要作用,这是中国国情决定的,特别是问责制。这次国务院又强化了问责制的要求,加强了监管力度。这一条如果高度落实,是实现20%节能目标的保障。不过,可以看到,“十一五”期间,结构调整不理想。原来目标规划第三产业比例提高3个百分点,现在看来根本不可能实现——1个百分点还差不多。
南方周末:正如你们所说,要把这些泡沫挤出来,很关键一点是要调整产业结构。为何调整结构如此之难?
张希良:中国的发展阶段也决定了经济增长的支柱主要是制造业。保持一定速度,还必须依靠制造业。将来结构性调整的作用要发挥得更大一些,但总的说来有难度。从“十一五”期间实现节能减排的效果分析,技术节能贡献比较大,结构调整在有些年份里甚至是负贡献。
白荣春:结构调整已经喊了27年,却进展不大,这里面有有体制、机制,也有自身经济结构在全球的定位等原因。结构调整如果没有大的突破,后续节能减排就会越来越难。
南方周末:一面是结构调整难,一面是每年投资涌向高耗能行业。中国每年有多少投资投向了节能行业?这种投资目前还需要解决哪些问题?
姜克隽:截止到2009年,中国总投资量一共是25万亿,2010年会上升到27万亿,钢铁工业在2009年的投入大概是一千多亿,只要稍微偏一点,都会导致高耗能工业快速增长。27万亿投资用来干什么?这是根本的问题。实际上我们有大量的需求,比如城市下水道管网等基础设施。
孙桢:各地城市的排污、供水、垃圾处理,都有大量可以消化投资、进行改进的空间,但关键是钱谁来出、机制是否理顺。
南方周末:“十二五”期间结构调整如此之难,投资节能又障碍重重,大家认为还可以通过哪些政策来实现目标?
孙桢:可以考虑节能减排差别化政策。这个差别不是在上海和山西之间,而可能是在上海某个区和山西某个市,甚至县之间。另外,还可以借鉴环境污染方面的区域性政策——地方可以制定高于国家的环境标准。2010年国务院下达任务的时候,特别声明今年任务完成得好,可以计入下一个五年规划。这就保护了地方的积极性。
潘家华:具体到企业,节能有几种途径:生产过程、使用过程和管理过程。以空调为例,生产的规模化、技术的先进性潜藏的节能空间已经越来越小,中国的吨钢综合能效已经超过某些发达国家,使用过程中的节能空间还是大的,管理过程中的空间就更大了。这是一个方向。
南方周末:从更现实的角度来看,比如能源价格等经济杠杆——这些更具有调控性的手段——可否大规模采用?
白荣春:“十二五”期间,政府应更多考虑一些有侧重的、制约性的措施,包括税收、价格等机制的进一步调整。比如对汽车业加大一些制约性的措施——提高停车费、进一步提高油税等等。另外,需要在消费模式上下工夫。比如如何让城市公共交通更加方便、舒适。
潘家华:在价格机制上,参照自愿消费的累进税制,制定阶梯水价、阶梯电价、阶梯油价等等。除了价格杠杆,中国人的消费理念必须有革命性的转变。奢华、攀比之风非常不可取,这样下去将是最大的挑战。事实上,我们的浪费相当大,尤其是政府机关和一些垄断性大企业,后者能够把能耗成本转嫁给消费者。我们应加大立法监督,打压、限制那些没有任何价格弹性的公款消费。
南方周末:另外,作为很多国家正在实践的市场工具,碳税、碳交易是否适宜尽快在中国启动?
孙桢:对于节能来讲,碳交易可能会是很重要的一个好工具。政府为什么不可以设计一个俱乐部?企业自愿加入,进而来做一些碳交易的尝试和示范——尤其是不同行业间的交易。现在工业、建筑、交通等不同行业之间没有有效的价格信号,在这个意义上碳交易可能对节能减排有贡献——特别是跨行业的碳交易。
潘家华:不过,很大的一个问题是:基本的统计、监察、核实标准体系没有建立,很多基本功没有做,应用于现实还是有距离。就碳税来说,中国目前的企业总体税负已经较重。如果开征碳税,额度低的话,可能效果不明显,额度高的话,企业的负担会很重,对整体经济增长不一定完全起到助力作用。
南方周末:目前,大家很关注“十二五”减排目标。此前发改委召开的会议上,一些专家建议“十二五”节能的目标数字是18%。各位觉得什么样目标才合理?
白荣春:我的观点是:坚持20%不动摇!当然也可以是“20%左右”。当初提出20%的目标,包括一些搞节能的人都觉得困难,现在反过来看,假如没有这个目标,绝不会有这么大力度的措施出台。
潘家华:小火电大规模关停并转、能源结构调整的空间有限的情况下,“十一五”20%的节能目标都实现不了,我看“十二五”18%的节能目标偏高。16%可能更客观,实际上我觉得能达到15%就不错了。
14、重金属肆虐之地再回首
来源:南方周末 2010-06-03
http://www.infzm.com/content/45923?page=0
口述:卢广 整理:南方周末记者 何海宁
嘉禾金鸡岭村民李明柱的8分地在腾达公司附近,因污染造成去年种的玉米颗粒无收
嘉禾金鸡岭村廖明忠承包别人水田5.5亩,因冶炼厂污水流入水田,去年亩产稻谷只有600斤,而且这些稻谷碾出来的大米有很多是黑色的
在1200米范围内的一切水果、蔬菜、粮食和水都不能吃,这是中毒柚子
摄影师卢广,这一次选择将镜头对准那些曾经被重金属污染的地方,在又一个世界环境日(6月5日)到来之际,这些回访的照片在这里首度披露。
嘉禾金鸡岭村民李明柱的8分地在腾达公司附近,因污染造成去年种的玉米颗粒无收
嘉禾金鸡岭村廖明忠承包别人水田5.5亩,因冶炼厂污水流入水田,去年亩产稻谷只有600斤,而且这些稻谷碾出来的大米有很多是黑色的
在1200米范围内的一切水果、蔬菜、粮食和水都不能吃
在1200米范围内的一切水果、蔬菜、粮食和水都不能吃,这是中毒柚子
湖南桂阳县宝山脚下炼铅的企业
浏阳市政府对1200米范围内的污染良田进行改造
雷彗亭4岁,血铅超标,住在中医院治疗
村民在湘和化工厂查看有毒物品
桂阳县元山村小学因孩子血铅严重超标,很多孩子没有到学校上课
尽管直接的灾难已逝,但回访的照片里依旧弥漫着压抑的气息,灰暗的色调提示着重金属污染遗害,阴霾未散。
2010年3月,卢广与国际环保组织绿色和平合作,回访湖南的3个乡村,并持续拍摄了十余天,他所经之处,也正是2009年以来媒体所披露的重金属污染频发地区:嘉禾、桂阳和浏阳。前者的炼铅化工厂造成当地约300名儿童血铅超标;后者的镉污染事件,造成两人死亡,五百余人尿镉超标。
污染事件发生后,尽管各级地方政府已有所意识并行动,但卢广仍隐隐觉得,政府的出手治理总是比污染慢半拍。现在,遗留在当地村庄里的,不仅仅是被铲平的化工厂、废弃的原料,还有短期难以恢复的土地,村民们难以继续种粮,营收。
一年以来,不仅仅是湖南,陕西凤翔、福建上杭、广东清远、四川隆昌等地接连爆出儿童血铅超标事件。此前,环保部部长周生贤曾公开表示,仅2009年环保部就接报12起重金属、类金属污染事件,致使四千余人血铅超标,并引发32起群体性事件。
防治重金属污染已经被高调列为环保部2010年的头等大事,但时至今日,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规划仍迟迟未能出台,散见报端的消息显示,这项工作艰辛异常,因为涉及面太广,多部委协调工作并不顺畅。这场政策与伤害的竞赛,惟愿早日到达终点。而持续关注那些已经被重金属祸害的地方,更不该是摄影师的一人之作为。
63岁的李明柱住在湖南嘉禾金鸡岭村,家有3亩地,有半亩距离化工厂腾达公司只有两百多米。这是本村一个老板2006年建的,主要是冶炼铅和锌。
污染在去年开始显现,村里水稻都黄了。李明柱种的西瓜颗粒无收,附近田里种的大豆、花生都大幅减产。我去村里的时候,村民拿出大米给我看,上面有很多黑点。不过他们没有能力拿去化验,还得自己吃着。我也带了一些大米到北京,但是没有哪个机构愿意化验。
靠近化工厂的一片田地都严重污染了,有一些家长三三两两带着孩子去县里医院化验血铅,但还是担心不准确。去年10月份,五十多个村民租了一辆大客车准备到广州大医院检查,结果半路被县里干部截住了。
当时的桂阳县也出事了,医院发现多了很多血铅病人。我去的时候,化工厂已经被关闭,厂房也全部被拆,但是废弃的污染物还在,许多液铅原料、渣滓都没有处理,只要一刮风下雨,污染物还是会渗到地下的。
桂阳还有一家同样的冶炼厂,2007年开工。最开始是厂周边一个小孩经常肚子疼,打针吃药都不管用,父母把孩子带到郴州市儿童医院检查。医生问,你那里有没有工厂?结果血铅超标。村里后来又去了七八个孩子化验,全部都是血铅超标。问题严重了,村长把冶炼厂老板叫来开会,老板当场表态愿意负责任。第二天组织了一大批孩子去复查,结果中途老板就跑掉了。
我去当地一所学校看了,一年级有25名学生,3月22日那天只有10名在场。二年级有16名学生,只剩下8名了,其他都住院了,没有来上学。
村民连这家冶炼厂的名字都不知道,工厂基本上是用毛竹盖的。现在全部用挖掘机铲掉了,问题还是一样,旁边留了好多化工原料没有处理。
浏阳镉中毒事件中,罗柏林是影响最大的一个案例,主要是因为经过尸检,官方确认了。他2006和2007年在化工厂烧锅炉,后来到外地工作了。去年端午节回家,突然发病,送去医院,第二天早晨就死了。后来开刀尸检,证明是镉中毒。现在那个村里的水不能喝,种的东西不能吃。政府派人送水过来,每两个人每天3桶水,家里的干货、粮食,都被政府统统按照市场价收购,全部埋掉。
真正的环境善后,我所见的只有桂阳县双桥村做得不错。村里高出来的土地被挖掉,低的用泥土填满,就好像进行良田改造一样。可是,很多地方被重金属污染之后,就没有再去处理,污染的土地还在种,当地有些农民知道地里有问题,种出来的东西就都卖出去,让别人吃。重金属的祸害被悄无声息地转移着。
15、“限塑”,一件被淡忘的事?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2010-06-03杜悦英
http://www.cet.com.cn/20100603/j1.htm
难限的塑料袋
按照国家发改委2009年5月公布的数据,在“限塑令”实施的第一年,中国商场和超市的塑料购物袋平均使用量减少了大约75%。来自社会经济技术团体国际包装食品协会的统计结果也显示,“限塑令”实施一年后,在全国范围内,仅连锁超市的塑料购物袋使用量一年就减少了近400亿只,节省石油资源120万吨以上。
但时至今日,作为普通消费者的关姗却感觉,“限塑令”在施行两周年之后,却开始由轰轰烈烈变成了波澜不惊。
关姗今年35岁,在北京一家国企从事办公室工作,月薪5500元,家住已属京郊的五六环之间某经济适用房小区。
关姗家购物的主力是她和60多岁的婆婆,她一般在大型商场、超市消费,婆婆则主要是逛所居住小区附近的菜市场。几乎每个周五,关姗都会在下班后奔向单位附近的一家大型全国连锁超市,采买一家人一周的肉类、日用品和休闲零食等,“差不多每次都要买2—3个购物袋”。
关姗回忆,在2008年6月1日,即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简称“限塑令”)正式实施之前,她每次去超市购物时需要经销商提供的塑料袋也是2—3个,也就是说,以今天看,“限塑令”对于关姗来说,并没有起到实际的塑料袋消费约束作用。
关姗常去的这家超市,在“限塑令”施行前夕,曾经以买赠等形式向顾客派发过无纺布、棉布等多种材质的可重复使用购物袋,但在当时媒体重炮宣传、自己新鲜好奇了一阵之后,关姗将它们彻底抛在了脑后。她抱怨,这些购物袋有的携带不便,有的弄脏后清洗却搞得又皱又黄,“实在不好意思往外拿了”,更让她心安理得的是,每次买完东西结账时,任何一家超市的任何一位款台小姐都会笑眯眯地问上一句:“请问您需要塑料袋吗?”使用塑料袋并不意味着“低人一等”,更何况,每周最多买上3个塑料袋,最多消费成本1元钱,一个月才不过4元钱,“完全可以忽略不计”。
关姗说,有的时候,她在超市购买水果蔬菜、粮食、生鲜等的时候,还会特意多拿一个通常在超市是自取的帘卷袋,“回去装垃圾用”。而据记者观察,这显然不是少数人的行为,有人甚至一拿就是三五个。
关姗的婆婆张阿姨对“限塑令”效用的体会还要少。在她经常去的那家菜市场,两年前的6月1日并不是个“分水岭”:或许与地处郊区有关,菜农们向顾客免费提供的塑料袋厚度依然小于0.025毫米,也依然是免费。张阿姨甚至说,她两年来从未遇到过任何一个要求顾客花钱购买塑料袋的摊主。记者看到,摊贩提供的塑料袋上,有的还印有“环保达标塑料袋”字样,但明明厚度不达标,有的还散发出一股异味。
国际食品包装协会两年来一直在跟踪评估“限塑令”的实施成效,该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董金狮6月1日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特别提到,“限塑令”实施初期,全国农贸批发市场的超薄塑料袋使用量曾经一度减少了50%,但现在,这一比例又回升到20%。
环保志愿者团体“民间限塑政策研究小组”的调查结果也显示,除了规模经营的连锁超市和卖场,其他商品零售场所对“有偿使用”达标购物袋规定的执行度很低;消费者购买和使用塑料袋的比例在上升;已被禁止的超薄塑料袋仍然泛滥;公众对政策有不同程度的误解,对其有效性感到失望;政策在鼓励回收利用方面几乎没有具体措施。
“限塑”如何更有成效
“八个部门管不住一个塑料袋。”董金狮曾对记者这样形容“限塑令”的尴尬。“限塑令”将塑料袋的生产、销售归口到八个部委,并明确了各部门应承担的责任,但在董金狮看来,相关责任“百分之八十的部门都没有落实”。
董金狮建议,“限塑令”的执行,应从政府执法、市场管理、产品替代、教育宣传等多方面着力。
民间限塑政策研究小组则建议借鉴国外经验。目前除中国大陆外,全球还有40多个国家或地区出台了限制使用塑料袋的政策。这些民间研究者认为,中国可以向爱尔兰学习,由税务部门负责对塑料袋征收高于其采购成本的环境税,通过增加购买成本、传递环保信息和强化政府部门责任来更有效地抑制塑料袋消费。其次,根据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美国旧金山市、纽约州等地的经验,他们提出要正视政策执行条件差异,不搞“一刀切”,分重点分步骤落实“限塑令”。他们认为,规模经营的连锁超市和卖场或其他一些商品零售场所应是目前这个阶段“限塑令”实施的重点,并相应配套足够的行政资源。同时,建议政府部门要紧密跟踪政策效果,适时调整行动计划。
16、大旱之后遇大涝 松软土质易致地质灾害切当心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2010年06月03日
http://env.people.com.cn/GB/11769250.html
地质灾害频发
容县山体坍塌已造成15人死亡,15人失踪
6月2日凌晨,广西玉林市容县六王镇、杨梅镇遭遇大暴雨袭击,发生山体坍塌。截至6月2日20时初步统计,事故已造成15人死亡,15人失踪,3人受伤。
在与容县相邻的梧州岑溪市南渡镇和马路镇,地质灾害也导致部分房屋倒塌,现已造成6人死亡,2人受伤,6人失踪。
接到报告后,当地政府迅速启动地质灾害应急响应,组织相关单位和武警、消防官兵赶赴受灾严重地区开展救援。
据在现场抢险的岑溪市水利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在南渡镇发生地质灾害的地方,有5000多立方米的土石从100多米高的山上滑下,破坏性极大。由于地质灾害发生在深夜,交通又不便,给救援造成一定的困难。
正在玉林市检查指导工作的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书记郭声琨也已赶赴现场,组织抢险救援工作。
据介绍,5月31日晚至6月2日,强降雨导致广西不少地方发生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造成多人伤亡或失踪:
东兰县已确认有1人在山洪中死亡;在防城港港口区,山体滑坡也造成2人死亡、3人失踪;都安瑶族自治县龙湾乡龙湾村突发地质灾害,1名正在红水河边钓鱼的群众被山崖上冲泻而下的泥石流和石块卷走,生死不明。
因水库上游连降暴雨,6月2日上午10时30分,广西岑溪市一座以农田灌溉为主的小二型水库发生垮坝事故。目前,该事故没有造成人员伤亡,因垮坝造成的损失正在统计中。
灾害因何发生
暴雨过后,山体和地下的膨胀土散开导致灾害
“容县和岑溪市4个相连乡镇发生的地质灾害与此次的强降雨有很大关系。”广西防汛抗旱指挥部副指挥长、广西水利厅厅长钟想廷介绍,在24个小时内,岑溪市的降雨量就达到177毫米,而容县的降雨量则达到181毫米。
4个乡镇的地质土壤条件也是灾害发生的重要原因。钟想廷说,这4个乡镇的山体和地下大部分是膨胀土,暴雨过后就容易散开,导致地质灾害。
钟想廷说,广西属云贵高原至东南沿海丘陵的过渡地带,山地约占总面积的71%。很多的山区居民房屋修建在不稳定边坡下和斜坡上,有的甚至修建在冲沟出口处,极容易遭受由降雨诱发的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危害。
启动四级响应
国家防总派出工作组赶赴灾区协助抢险
来自国家防总的信息显示,5月31日以来,我国西南、华南等地遭受一次较强降雨过程,广西来宾、柳州、河池、玉林等地降大到暴雨。
目前,各项抢险救灾工作正在有序进行,广西境内的降雨已减弱东移,预计红水河和西江干流不会发生超警洪水。
鉴于灾情不断发展,6月2日12时,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政厅对南宁、梧州、防城港、贵港、玉林、贺州、河池、来宾等8个市启动了自然灾害救助四级应急响应。
国家防总也于6月1日紧急启动防汛四级应急响应,并派出工作组赶赴广西受灾地区协助开展防汛抢险。
据广西民政部门截至6月2日18时统计,广西全区有27个县(市、区)的210.42万人受灾,已累计紧急转移安置7.96万人;直接经济损失7.36亿元,其中农业损失4.12亿元。
大旱之后出现大涝
松软土质更易导致地质灾害多发
刚经历完60年一遇的特大旱灾,广西又面临严重的洪涝灾害。一些专业人士指出,在大旱之年发生大涝,更应加强地质灾害防范。
一位国土部门的专家告诉记者,去年8月以来,广西许多地方一直很少降雨,持续高温干旱天气使本来就脆弱的地质条件进一步恶化,土山表层变得松软、干裂,石山表层风化更加严重,石体松动,形成了较多浮石。因此,大旱之后一旦出现强降雨,发生地质灾害的概率就会大大增加。
他建议,对于地质隐患需要加强监测,采取工程治理加以排除。如无法安排工程治理,则应安排人员搬迁避让。
17、上市企业为何治污不力 无社会责任、守法意识?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2010年06月03日 刘毅
http://env.people.com.cn/GB/11770422.html
最近,环境保护部对11家未兑现环保整改承诺的公司予以通报批评,引起广泛关注。
值得注意的是,这11家公司存在的严重环保问题,大都是在以前环保核查中发现的老问题,两三年前就已承诺整改,却迟迟拖延不动;而且,最近环保部门在现场检查之前,已明确要求公司先进行自查。这些公司应该有足够的时间采取整改措施,却没有主动纠错,抱着侥幸心理和应付心态,导致公司当初的环保整改承诺成为一纸空文。
这些上市公司不认真履行社会责任,环保守法意识如此淡薄,根源何在?
环保违法成本太低,是一个重要原因。由于环保法律法规处罚措施偏软,加上一些地方政府在GDP增长冲动下撑起了“保护伞”,企业环境违法所受处罚往往不能和治污成本相提并论。例如,西部地区一家啤酒厂,两年时间没有污水处理设施,当地环保部门唯一的处罚是每年罚款1万元人民币,而建一个污水处理厂的成本是390万元,足够企业交390年的罚款。企业自然是宁交罚款,不治污染,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捞取最大经济利益。
公众环保意识不强,对企业的环境违法行为过于宽容,也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企业环保违法成本高不起来。从5月26日环保部通报批评11家上市公司的消息公开见报后的三天时间里,除了因其他原因停牌的冀东水泥和新疆天业两家公司,其余9家公司中有8家公司股价都是上涨的,涨幅最高的达到了4.28%,只有1家公司微跌0.64%。
这些上市公司长期不兑现环保整改承诺,背离了公众公司诚实守信的原则,放任环保问题可能酿成重大的环境风险,污染了环境,无疑是损害投资者利益的不当行为。这些公司被通报批评后,很多投资者似乎视而不见,并不在意。这和欧美国家的情况形成了巨大反差——不要说公众公司,就是一般的公司,也没有胆量以身试法,如果在环保上出现污点,企业将面临社会各界的巨大压力,被投资者、消费者无情抛弃,企业颜面扫地,遭受重大损失。
被通报批评的11家公司,市值最大的超过了1300亿元,堪称行业“巨无霸”,小些的市值也有几十亿元,这些公司恐怕并不缺钱,应该有能力治理污染,改善环境表现。一些公司在被通报批评后赶紧声明,环保整改对公司业绩影响不大,可见当初还是“非不能也,实不为也”。
去年第三季度以来,我国高耗能、高排放行业快速增长,一些被淘汰的落后产能死灰复燃,能源需求大幅增加,能耗强度、二氧化硫排放量下降速度放缓甚至由降转升,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下降趋势明显减缓。要遏制这一势头,必须让环保这条“高压线”真正通上电。这就需要加强对各级政府履行节能减排责任的考核,加大环境违法惩处力度,消费者自觉选择环保产品和绿色证券,社会各界都来监督环境违法行为,只有这样,才能有效解决环保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的问题,保障“十一五”节能减排约束性目标顺利完成。
18、警惕水务局“挟污染以讨治污费”
来源:光明网-光明观察 2010-06-02 张楠之
http://guancha.gmw.cn/content/2010-06/02/content_1140526.htm
深圳市水务局700公务员仅仅用于工资等待遇上的费用一年就高达1.3亿元,平均年薪达到了近20万元。每年花在水污染治理上的费用高达40余亿元,不过效果却被人大代表认为并不明显。“不到三年的时间内,福田河两次治理,花了将近5个亿,我想问一下政府部门,为什么一条河要分两次来治理,一条短短的福田河要花5个亿来治?”人大代表郑学定在税务局的预算审议会议上严厉批评福田河花了5亿元治理两次,而效果仍不好。(6月2日《广州日报》)
《三国演义》中,司马懿在诸葛亮面前总是显然略逊一筹,甚至常常成为被捉弄的对象。但诸葛亮至死也没有在司马懿那里得到丝毫好处,心力交悴死在五丈原。曹操一步步手握重权,最后由自己的儿子曹丕完成了改朝换代,而司马懿几乎重演了曹操的经历,最后由自己的孙子灭魏建晋完成了改朝换代。这说明,司马懿也决非一般人物。那么,他为什么在诸葛亮面前总是露怯呢?
有一种说法认为,这只是司马懿的一种策略。因为他知道,在魏国,只有他才有能力与诸葛亮对抗,而在他的实力还未足够强的时候,如果没有了诸葛亮,对于魏国来说,他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会因功高震主而被“兔死狗烹”。家里有老鼠,猫才会被主人重视,主人才会不断拨款买鱼给猫吃,以此作为对它努力工作的激励和奖赏;如果猫把家里的老鼠抓绝了,从此家中无鼠,即使主人不会抛弃它,鱼买得大概也不会像以前那么勤了。
同样的道理,对于负有水污染治理重任的水务局来说,水污染的存在是获得上级拨款的前提条件,如果水污染消失了,上级的拨款也就没有了。一条河,无论是长是短,能在多长的时间内被治理好,谁也没有一个准确的答案。也就是说,只要河的污染仍然存在,这个治理的时间就可以无限长——这同时也意味着必须不断地投入更多的治污费。
无论是水务局还是治理工程的承包方,对于其中的一些人来说,正所谓“工程一响,黄金万两”,只要污染存在,就会有更多的治污拨款,也就有更多的钱可赚——如果一次就治理好了,以后到哪赚钱去呀?这,就是水务局“挟污染以讨治污费”的动力所在,也是一条短短的河投入巨资仍无法治理好的原因所在。
对于类似的治污工程,有必要为有关各方设定治污时间表,并制定相应的罚则,并且在治污工程中引进招投标制,参标单位需要在标书中将治污时间、治污效果、所需费用等一一列明并作出承诺。中标者若不能达到承诺的效果,则由相关部门按照罚则对其进行处罚。而水务部门的负责人也应为此受到处理,审计部门还需对治污费的使用情况进行审计,避免贪污挪用的情况发生。
19、余人月:5亿元治不好一条小河痛在
来源: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2010年06月03日
http://news.ifeng.com/opinion/politics/detail_2010_06/03/1581293_0.shtml
“我想问一下政府部门,为什么一条河要分两次来治理?”6月1日,在税务局的预算审议会议上,深圳市人大代表郑学定严厉批评福田河三年花了5亿元,而治理效果仍不见好。(《广州日报》6月2日)
其实,治污打水漂的远不止福田河,这也不仅是将支出详细列明就完了。如果治污的钱“专款专用”了但效果不彰,是不是就可以免于问责?
“滇池治污13年花46亿元”,“太湖治污16年投资逾百亿元功败垂成”,这是两个极端例子。面对争议,滇池管理局方面曾说,“滇池的治理资金每天都接受审计。这个数字听起来很吓人,每年平均也就3亿,比起国外治理水体的投入来说,是非常有限的。”(《21世纪经济报道》2006年6月8日)
此话道出了国内治污工作中一个似是而非的可悲现状:只要资金使用没问题,不管效果如何,都可心安理得。投入可以不计成本,却不用对结果负责。在这样的治污机制下,年年治污年年污,也就不足为奇。
对深圳福田河,人大代表所能监督的恐怕只能止于钱的用途,对为何花了钱却不见效未必管得着,因为治污这项技术活,不像建楼房看得见摸得着。针对太湖治理,有专家就直指,不是钱的问题,是人的问题。南京大学刘志礼教授曾痛心疾首地表示,治水专项成了利益相关者的分肥大餐:有些本已被其他国家反复研究、确认是完全错误的研究项目,在利益集团的推动下强行开展,却毫无实质效果。而真正有价值、有效果的治水技术,却拿不到科研经费。(《国际金融报》2007年6月21日)
“中国已掌握的水处理技术已达国际先进水平,但在太湖乃至全国其他湖泊河流治理中所实际应用的技术水平却落后国际近50年。”世界水协理事刘光钊说,在太湖治污工程中,落后的工艺、落后的管理占据了水务市场的大半个江山,多年治理都是表面功夫,致使治理效率难以提升。
太湖就是低效甚至无效治污的样本。据报道,中国连续几个“五年计划”共投入了1.2万亿元,但治污效率之低也同样“史无前例”。
这就是治污的痛感所在。治污效果不彰除了常见的边治理边污染、多头管理步调不一等因素外,治污腐败恐难辞其咎。这种隐性腐败跟挪用款项、贪污受贿不一样,虽然审计上都干干净净,钱都花到了项目上,但项目本身不科学,岂非缘木求鱼?
20、绿家园“低碳生活,从我做起”征文活动通知:
我们今天收到一篇有关低碳的文章,让我们想起,在我们的地球已经越来越不堪重负的时候,其实现在好多人都有着自己生活中的低碳经验。
低碳生活是指减低二氧化碳的排放,就是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的生活。“低碳生活”、节能环保,有利于减缓全球气候变暖和环境恶化的速度,随着低碳问题日益成为热点,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低碳。选择“低碳生活”,是每位公民应尽的责任。“今天你低碳了吗?”这句话也越来越多地被人挂在嘴上。我们绿家园发起此次征文活动,旨在给大家一个平台,把自己与低碳有关的事情写出来,与大家共享。希望大家踊跃参与!
下面就是一篇日常生活中的低碳生活。
我家的低碳趣事(文衡凤)
我们一家三口:乐爸、乐妈和乐乐,乐妈继承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勤俭节约,但在盛行消费主义的年代,这好像有些不合时宜。乐乐年龄小,好教育,尽管有时会有些不同想法,但在乐妈的循循善诱下,还是很容易接受的。只是乐爸时有微词,甚至戏称乐妈为“恐怖分子”,但在“恐怖分子”的严格管制下,一家的生活只好过得简朴,没想到赶上了新的时尚——低碳生活。
乐妈对乐乐的循循善诱
跟乐乐讨论节约粮食
有一次,乐乐吃完饭,碗里还有一片菜和几颗米粒,我叫她回来:“你还没吃干净呢。”
她不满地说:“就那点还不行啊,你能完全吃干净吗?”
我得意地说:“当然了,你一会儿看看,保证碗里光光的。”
没想到乐乐来了一句:“干嘛对自己要求那么严呢?你累不累呀?”
这可不像孩子说的话,我问:“你听谁这么说过?”
她说:“没有啊,我自己说的。”
大概是她有时听见我跟乐爸争论吧,于是我认真地告诉她:“只要是对环境好的事情,累点我也愿意。”
她问:“这跟环保也有关系啊?”
我说:“当然有关系了,如果大家都浪费,就要生产更多的粮食和菜,那么种粮食和菜就要用化肥农药,如果大家都节约,就不用多生产粮食和菜了,就不用化肥农药了。”
她又问:“为什么呢?”
我说:“因为化肥让粮食和菜长的更快、更大,而打农药是为了杀死虫子,这样就可以收获更多的粮食和菜。”
她好奇地问:“这样不是挺好的吗?”
我继续解释:“粮食产量虽然提高了,但农药是有毒的,它能杀死虫子,对人的身体也是有危害的,对其他动物也一样,而化肥用多了,土壤就越来越不好了,以后就种不出粮食了。”
这回总算差不多明白了,乐乐说:“那我就都吃了吧。”然后,她赶快过来吃干净了。
跟乐乐讨论节约水资源
一个周末,我在家做一个环保讲座的PPT,关于节约用水的,里面有很多水污染的照片,还有一些是设想的以后缺水的情况下人类皮肤干燥、皱纹很多而且寿命缩短的图片和文字。
乐乐过来看,问我这是什么,我告诉她这是几十年以后的地球,如果现在大家不赶快采取行动节约资源、减少污染,未来的人就是这样。
乐乐又看见两张照片中,一些人在很脏的地方舀水,问他们在干什么,我告诉她那里缺水,这些人只能从这样的泥水里打水,等泥沉淀了以后,喝上面的水,她很惊讶,然后又庆幸地说:“幸亏我在北京,有干净的水喝。”
我说咱们是很幸运,但也不能浪费,不能光顾自己,以后碰到谁浪费,都要提醒,乐乐答应了,并说:“尤其是不能浪费水,水最重要。”
我说:“什么都不能浪费,因为我们吃的、用的在生产的过程中都要用水的,还会产生污染,如果不处理,把干净的水又弄脏了。”
乐乐问:“我们吃的饼干要用水啊?”我解释:“当然了,饼干是用面粉做的,和面的时候要加水,面粉是用小麦做的,种小麦也要浇水。”
乐乐又问:“我们用的纸也要水啊?”我继续解释:“对啊,造纸要用好多水呢,还会有很多废水排出来,生产别的东西都是这样,所以,咱们什么都要节约,你还要提醒小朋友啊。”
乐乐答应了,过一会想起来一件事,又问我:“要是他们不听怎么办?”我说:“不听,就多说几次吧。”乐乐笑了:“那我就老说,说到他们烦了。”
乐妈对乐爸的“恐怖”改造
就拿出差、旅游来说吧,一起出去旅游好办,我都会带上全家的洗漱用具(包括牙膏、牙刷、毛巾和香皂)、拖鞋,要是时间长还要带洗发水。住酒店不光不换床上用品,还跟客房管理部门说退房前都不用来搞卫生,我们自己简单弄一下就好,怕他们没有交代下去,出门前还要在门外挂上“请勿打扰”的牌子,乐爸笑说到时酒店还以为我们搞什么“恐怖”活动呢。其实,就住几天时间,又不在那做饭,能有多脏呢?台面简单擦一下就行了,垃圾袋也要几天才能装满,我们退房时来搞卫生正合适。
只是乐爸每个月要出差一次或两次,他自己出差就需要我费心了,我对乐爸“恐怖”改造的原则是不离不弃,当然要循序渐进。乐爸每次出差都是自己收拾东西,牙膏、牙刷和毛巾他都会带,但不太愿意带香皂和拖鞋,我只好要求他把在酒店用过的香皂带回来,刚开始他总是会忘,但有一次我惊喜的发现香皂盒里多了一块圆圆的小香皂,后来每次他都会带回来,第一步成功了!当然,也许酒店的保洁员会把那些香皂拿回去用,但我担心酒店每天有大量用过的香皂,他们即使用也用不过来,什么东西多了,人都不太珍惜的,估计有很大一部分会被扔掉,乐爸带回家,我们一定会用完。
下一步就是拖鞋,这个还真是不太容易,我一忙也会忘了提醒。上次乐爸出差,临出门前,我突然想起来带拖鞋的事,赶紧提醒他。乐爸开始不愿意,我说:“都想起来了,就带上吧,刚好上次买的鞋外面各套了一个无纺布袋,就把两只拖鞋分别装在这两个小袋里,你插到行李箱外面的小包里就好了,回来还收到那,就不用拿出来了,一点也不麻烦。”他没回答,我又问:“行吗?”乐爸只好无奈的说:“被你盯上了,还能不带吗?”哈哈,又成功了!
其实,乐爸有的事情也挺自觉的,前一阵他的钥匙包用坏了,问我是否能修,如果不修,他就去换新的了。我拿来一看,用线缝上就行,只是不太好看,乐爸说:“无所谓,只要能用就行。”看来节约的美德也渐渐深入到乐爸的心里。钥匙包很厚,特别不好缝,我在一个手指上戴上顶针,一针一针慢慢的缝着,终于修好了,挺结实的,又一次减少了垃圾的产生!
更为难得的是,乐爸不仅尽量满足我的一些不同寻常的要求,有时还能以“苦”为乐!我家厨房的垃圾桶只放厨余垃圾,由于厨余垃圾比较少,又不能放太长时间,所以用小一点的袋子装,而以前买的垃圾桶的口比较大,就先套一个大的塑料袋在垃圾桶上,然后放上小塑料袋,尽量把垃圾扔小袋里,即使有没放好的,也就漏在外面的大袋里,每次扔垃圾时,把漏在大袋里的垃圾捡到小袋里再扔。乐爸很少会有东西要扔到厨房的垃圾桶里,除了早上吃水果,会有一个小核要扔,每次扔的时候他不是弯腰把果核放到垃圾袋里,而是离得稍远一些投掷,如果投进了小垃圾袋,会很满足地发出一声“耶,我成功了”,有时没投进去,就有些沮丧地说“又失败了”,偶尔只有大垃圾袋,没有小垃圾袋时,他又会有些失落地说“这个太没有难度了”,好可爱的样子!
尽管低碳生活对于现代人来说似乎有些麻烦,也有些无趣,但看到乐乐和乐爸的进步,我们有理由相信低碳生活离我们并不遥远,只要我们愿意,也能自得其乐,而且举手之劳就能为养育我们的地球母亲贡献一份力量,何乐而不为呢?善待地球就是善待我们自己!祝愿我们的家园越来越美丽!
附:低碳生活全攻略(我家的低碳生活)
一、 节约用电:
1.照明用节能灯,不用的灯就关上;
2.尽量少用、几乎不用空调,可以开窗通风或用电风扇,其实,出点汗也挺好,出汗是排毒的一种方式;(实在要开空调,建议夏天不要低于26度)
3.电脑、电视、收录机等电器不用时关闭,并切断电源(关闭接线板的开关或拔下插头);
4.不用吸尘器;
5.节约公共用电,如:向物业公司建议楼道用灯不用那么亮,可以换瓦数低一些的,灯不用排那么密,可以隔一个装一个灯;在工作单位,下班时要检查该关的电器、灯是否关好,因为如果忘关了,会白白浪费一夜的电,周末更会浪费两天的电。
二、 节约用水:
1.用节水水龙头,这样不容易出现漏水的现象,万一有漏水,可先用一个容器接下来,以便利用,然后尽快请人来维修;有人说,听见水滴漏,会感到是自己的血管在流血,如果大家都有这种感觉,肯定不会浪费水了;
2.尽量不用流动水洗东西,需要用流动水洗时,不把水开得很大,尽量使水流小一点,能洗东西就行,水流小还不会让水溅得到处都是,不用再去擦干溅出来的水;
3.用完水,不匆匆忙忙走开,检查水龙头关紧了再走;
4.洗菜用盆接水洗,一般洗两遍,第一遍洗完后水很脏,就不要了,第二遍的水比较干净,可用来冲马桶;
5.洗手、洗澡抹香皂时,就把水龙头关上,不让水空流;
6.我家洗脸盆有两个下水孔,洗脸盆下有一个大水箱,一个孔可以把水放到这个大水箱里,另一个孔可以让水流到下水道里,只要不是太脏的水都可以用存到水箱里,大水箱可以装40升水,水箱有一根粗管连接马桶,洗脸池的台面上有一个按扭,按下去就直接用这个水箱里的水冲厕所,比原来用桶装废水方便多了;
有两个下水孔的洗脸盆
装废水的水箱,可装40升水
一周左右清洗一次水箱
墙左边是洗脸池和水箱,右边是马桶
装废水的盆,留着备用或清洗水箱
7.零散衣服用手洗,等衣服攒到比较多时才用洗衣机洗,并调到相应的水位;
8.节约公共用水,看见有漏的水龙头赶紧关好,关不紧的赶快告知有关管理人员,不知道每天有多少地方在漏水啊,都是那样哗哗的、不分昼夜的流,这可比家庭浪费大多了,听见这样的声音真是心疼啊!如果能多一些人在意就好了。
三、 节约用纸:
1.需打印的东西应事先检查好,没有错误再打印,尽量不要产生废纸;
2.如果有废纸,不要轻易扔掉,反面可再用来打印或复印,两面都用了的还可当作草稿纸,总之,要等全部用完,再放到可回收垃圾箱中;
3.用手绢或毛巾擦嘴,尽量少用餐巾纸;
4.拒绝接受那些随处散发的无用的宣传纸,制造这些宣传纸既会大量浪费纸张,又会因为随处散发、张贴而破坏市容卫生;
5.不寄贺卡。
四、 节约粮食:
1.尽量购买有机食品,我一般从德润屋订菜,他们的口碑最好,而且他们送来的菜都是经过挑选的,很少有烂菜叶子,择菜时基本不需要扔掉什么,所以我家厨余垃圾也总是很少;
2.每顿饭菜按量做,连来了客人都要事先问好饭量(因为来家里吃饭的客人都很熟,也就不那么客气了),基本保证每顿吃完,几乎不剩饭剩菜,偶尔有剩的,下顿热热再吃;吃完饭,碗是光的,里面没有一粒剩饭;
3.在外面吃饭时,不要点太多,够吃就好,人多的时候,一般点菜的份数是人数减二的量,实在没吃完,打包带回家(尽量用自己带的饭盒)。
五、 减少不必要的消费:
1.尽量乘坐公交车,实在有急事选择其他更快的交通方式;
2.尽量少买衣服,够穿就行了,最好买棉制品;
3.尽量少用化妆品;
4.尽量少买瓶装水、饮料、没有营养价值的食品;
5.尽量少买包装复杂的商品;
6.尽量用充电电池,不用频繁更换,如有的不适合用充电电池,就买无汞电池。
六、 尽量少用、最好不用一次性制品
1.面粉袋里的面粉吃完后,洗干净留着买菜用;如果是订有机菜,我备了两个菜篮子,送菜时轮流用;买豆腐自己带饭盒去装;
菜篮子
买豆腐的饭盒
2.在随身携带的包里装上环保袋、杯子或水瓶、筷子、手绢(用手绢包上筷子装到筷子袋里);
漂亮、实用的绿叶环保袋(绿叶袋是欣耕工坊组织河南沈丘的村民制作的)
用一条手绢包上筷子,另一条手绢叠好
(手绢是地球村在四川灾区大坪山建设的乐和家园的村民绣制的)
一起放到小袋或小盒里,随身携带,可减少一次性筷子和餐巾纸的使用。
3.尽量用钢笔写字,减少签字笔的使用;
小巧的墨水瓶,可放在笔袋里,上墨水很方便
4.几乎不用保鲜膜或保鲜袋,很少剩饭剩菜,偶尔有剩的,用带盖的饭盒装上放冰箱里;
5.旅游或出差时,自带毛巾、牙刷、牙膏、拖鞋等日常用品,不用旅馆提供的一次性用品;
6.收到快递物品后小心打开信封或包装盒、包装袋,尽量不损坏,下次再用;
7.包装快递物品时减少胶带的使用。
七、 垃圾分类:
1.有害垃圾单独投放,如:电池里含有毒重金属,与其他垃圾混在一起,会污染土壤和水源,废电池应单独投放到废电池回收桶,如不方便,可先用盒子专门收集存放,查询哪些地方可回收废电池,一般商场都有回收废电池的地方,下次出门买东西时可将废电池送去;废灯管可以送到卖灯管的地方,他们一般都回收;这类垃圾我家很少。
2.可回收物中像饮料瓶、易拉罐、油瓶、硬纸盒、旧报刊杂志等可以卖或送给回收废品的人,我家废纸单独收集,放在一个大纸盒里,另外一个纸盒用来装废瓶子包括塑料瓶、玻璃瓶、易拉罐,而其他塑料包装则装在一个大的废塑料包装里,过一段时间就把这些可回收物送给小区外收废品的人,其实这些我家也比较少。废塑料可回收炼油,废纸回收可造再生纸,废金属回收可提炼金属,废玻璃可再造玻璃。
废纸 废瓶子
废塑料包装
3.厨余垃圾单独装袋,包括剩饭菜(当然最好是尽量少剩饭菜)、瓜果皮核,这些垃圾可以用堆肥发酵的方法处理为有机肥料或饲料,这样可以节省大量的填埋占地,并能变废为宝。由于我家厨余垃圾比较少,又不能放太长时间,所以最好用小一点的袋子装,而垃圾桶比较高,口也比较大,就先用废纸壳垫在下面,套一个大的塑料袋在垃圾桶上,然后放上小塑料袋,尽量把垃圾扔小袋里,即使有没放好的,也就漏在外面的大袋里,每次扔垃圾时,把漏在大袋里的垃圾捡到小袋里,扔到小区的大垃圾桶里,大袋用了好几次以后,里面如果比较脏,就有一次不套小袋,直接用大袋装;
垃圾桶里先垫上废纸壳
套一个大的塑料袋在垃圾桶上, 大袋用了好几次以后,里面如果比较脏,
然后放上小塑料袋 就有一次不套小袋,直接用大袋装
4.其他废弃物单独装袋,卫生间的垃圾袋也是用类似的方法,小袋三、四天扔一次,大袋一周左右扔一次;客厅的垃圾桶里的垃圾就很少了,基本上是扫地后的灰土、头发等,这些反正不会有异味,一般要一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才扔。
即使投放垃圾时暂时没有分类垃圾桶,也要养成分类的习惯,可方便拾荒大军从中找到可以回收再利用的东西,避免由于厨余垃圾污染而令本可以回收的资源很难再次利用。
特别关注:
想要看更多的环境信息,请点击下面网址:
绿家园记者沙龙网:http://www.greensos.cn
绿家园记者沙龙英文网:http://eng.greenso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