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众参与 江河信息 五月二十四日绿家园江河信息导读: (编辑:丽英)

五月二十四日绿家园江河信息导读: (编辑:丽英)

2010-05-24

五月二十四日绿家园江河信息导读: (编辑:丽英)

 

特别报道:

1、瞭望东方周刊:    杜邦东营遭困局

http://news.sina.com.cn/c/sd/2010-05-24/170720336585.shtml

 

南方暴雨特别关注:

2、中国广播网:    江西今年降雨创历史新高 近500万人受灾(组图)

http://news.sina.com.cn/c/p/2010-05-24/061020332406.shtml

3、南方都市报:    未来一月广东有3次强降水 预计“龙舟水”雨量偏强

http://gd.nfdaily.cn/content/2010-05/24/content_12176730.htm

 

环境资讯:

4、人民网环保频道:  环保部副部长周建:我国目前环境形势仍十分严峻

http://env.people.com.cn/GB/11671958.html

5、新华网:      中国加大松花江流域农村环保力度 改善松花江水质

http://news.h2o-china.com/html/2010/05/671274663965_1.shtml

6、环球时报:     中日韩环境部长会议通过首个共同行动计划

http://news.sina.com.cn/c/2010-05-23/164020330294.shtml

7、浙江日报:     国内外环保专家倡议建立环境标准联盟 

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10-05/24/c_12133805.htm

8、人民网环保频道:  专家呼吁应加大对生物多样性保护力度

http://env.people.com.cn/GB/11671952.html

 

地方信息:

9、新华网:      滇池湿地植物扛过大旱湿地功能未受损失(图)

http://env.people.com.cn/GB/11672241.html

10、中国新闻网:    唐山再掀环保风暴:295家污染企业停产整治

http://finance.jrj.com.cn/2010/05/2317357513017.shtml

 

人与自然:

11、中国日报:     云南启动第二批“极小种群物种保护”项目

http://news.china.com.cn/rollnews/2010-05/24/content_2291880.htm

 

重大水事:

12、新京报:      三峡工程175米蓄水以来塌岸97

http://env.people.com.cn/GB/11673859.html

 

污染信息:

13、科技日报:     汞减排,污染防控的一道新题

http://www.jkb.com.cn/document.jsp?docid=128357&cat=09C

 

气候变化:

14、第一财经日报:   气候变暖真相几何

http://finance.sina.com.cn/j/20100519/01287959747.shtml

15、美国参议院气候法案  专题系列

 

深度报道:

16、法制日报:     外来生物入侵年损失1200亿 严重危害生态安全

http://news.qq.com/a/20100521/001663.htm

17、京华时报:     北京拟修建磁悬浮项目引发环评争议

http://env.people.com.cn/GB/11671617.html

18、人民日报:     尼罗河水资源纷争再起 上下游国家矛盾加剧

http://env.people.com.cn/GB/11654953.html

 

环境时评:

19、新京报:      三峡地质灾害增多,我们为三峡工程付出多大代价?

http://opinion.nfdaily.cn/content/2010-05/24/content_12177718.htm

20、大河网:      污染大户不该由比基尼美女来“扫地出门”

http://www.dahe.cn/xwzx/txsy/wyfy/t20100524_1807146.htm

21、京华时报:     环保局法院为何“眷顾”垃圾焚烧厂

http://env.people.com.cn/GB/11668225.html

22、中国经济导报:   告别“多龙治水”不是全部 

http://www.ceh.com.cn/ceh/xwpd/2010/5/22/63822.shtml

 

特别关注:

想要看更多的环境信息,请点击下面网址:

怒江网:http://www.nujiang.ngo.cn

绿家园记者沙龙网:http://www.greensos.cn

绿家园记者沙龙英文网:http://eng.greensos.cn

 

 

 

1、杜邦东营遭困局

来源:新华社-瞭望东方周刊 2010年05月24日 刘伊曼

http://news.sina.com.cn/c/sd/2010-05-24/170720336585.shtml

  当大家的注意力和话题都还集中在杜邦项目要不要建的时候,身边的黄河湿地已经被石化工业侵入

  胜利油田职工任增颖已决定不再参与抵制杜邦东营项目,因为她觉得很多事情已经超越了她的理解范围。

  当很多关心这个议题的网友还在为一些地质、化工或者工程方面专业问题进行深入猜想时,任增颖感到曾被“转移开视线”的真实的危机已经悄然而至。

  主要是一些市民不想上这个项目

  从启动项目选址开始,尽管已经历时8年,杜邦公司在山东东营的钛白粉工厂迄今为止还在图纸上,没有盖起一砖一瓦。项目组的几个员工在租的办公室里干耗着,没有说走,也没有说留。

  2007年11月16日,杜邦东营项目环评报告书获得国家环保总局正式批准。同年12月,一篇质疑杜邦项目严重污染的新闻报道引发热议,一些东营群众以及国内的钛行业同行对杜邦项目表示出抵制情绪。

  任增颖反对一切化工厂,理由很简单:因为她热爱鸟类。当她眼看着黄河三角洲大地上,天灯(注:化工厂的排污设备,形似高空中的火炬)和烟囱越来越多,珍稀鸟类越来越少的时候,就难过得很。

  任增颖不停地在各大论坛转发这篇报道并且积极参与抵制项目的讨论,后来她还自费跑去北京,联络各大环保NGO,呼吁关注和支援。

  结果没让任增颖高兴起来,有些环保组织以没这类计划为由婉拒,另一些环保组织来回折腾半天后站到了积极支持杜邦的一边,理由是,杜邦项目能为中国环保的进步提供新的契机。这跟2005年,国家环保总局科技司以杜邦东营项目为样本,申报开展深井灌注技术科研课题时的说法一致。

  杜邦项目的各项筹备及审批工作在各类质疑和辩论声中缓慢前进。

  现在的情况是,自2009年10月15日,项目的用地申请和环评报告等相关材料提交到国土资源部之后,迄今尚无下文。

  杜邦东营项目的负责人顾旭青告诉《瞭望东方周刊》,杜邦在前期已经投入了七千多万美元,现在还在坚持,希望把项目做成。而杜邦大中国区公共事务经理徐俊对本刊记者说,杜邦数次致信东营市委书记张秋波,还没有收到过回复。

  国土资源部一位官员告诉本刊记者,项目用地报到国土资源部,一般都需要当地政府出具一个意见,杜邦项目之所以搁置,是因为当地政府的原因。这位官员告诉本刊记者:“当地政府不是很同意,说是有环境污染的问题,所以这个项目议审的时候就没有通过。”

  从台面上的程序看,自东营市环保局、山东省环保厅到国家环保总局,在经历数年的研讨、勘探和论证之后,都已过关。

  东营市政府副秘书长、新闻发言人陈延星断然否认了“地方政府不愿意要杜邦项目”的说法,“政府对这个项目还是很支持很积极的。因为这个项目的关联性很强,对于促进经济,增加居民收入都有好处,也能带动很多相关企业的发展。”

  “杜邦这个工程这么大,肯定要经过上级主管部门,包括环保啊,国土啊,他们去审查,由国家权威部门去认定它造不造成污染。只要项目得到国家权威部门的认可,当地政府当然想要。而层层审批有一个过程,东营市政府信任国家各主管部门的审批结果。”陈延星向本刊记者证实,杜邦的环保问题已经通过了国家环保部和国土部的审查。

  陈延星说,东营市政府不可能抵制杜邦项目,据我们了解,主要是一些市民不想上这个项目,说怕它污染,另外“有些行业内小企业的老板大声疾呼,为什么呢?因为怕它上来以后把自己挤垮了,所以,就说杜邦有污染,说环保部出的结论是假证明––––这也是一个因素。”

  一位人大代表眼中的两届政府“理念冲突”

  地下灌注地质环境评价项目负责人、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教授级副总工程师何庆成说:东营项目破天荒地在中国使用一种工业有害废液深井地下灌注技术,可以将污染物送到生物圈以外,也是第一次在中国用新的氯化法从低品位矿石中生产钛白粉。但在质疑者眼中,这或许仅在技术上看有示范意义,带来的未知因素很多。

  2004年下半年,在中美两国多位科学家经历2年半的选址结论出来之后,东营市政府很快将其作为大项目招商引资进来。当时的东营市委领导于2006年调任外省任职。

  东营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山东省人大代表、胜利油田的高级技师吕幸端告诉本刊记者,杜邦项目的环评是有问题的。上一届政府因为想要引进这个项目,所以进行了一些人为的操作,比如说,要把广南水库的性质标准改成非饮用水库;还比如给胜利油田施加压力,让油田为杜邦出具选址地没有石油开采价值的证明⋯⋯

  基于此,他认为当时是在定向招商的指导下论证出来的可行性,吕幸端对杜邦项目保持了绝对的不信任,以至于选址地的地质条件、深井灌注技术的安全性、氯化法生产产生二英的可能性⋯⋯吕幸端都努力凭自己的力量展开详细的研究和驳论。

  他说:“大家既然选我做人大代表,我就应该为大家做些事。”3年来,反对杜邦成了他人大代表生涯中最重要的议程。

  吕幸端告诉本刊记者,现任市委领导在与他交流的时候表示自己也反对杜邦项目,但不好站出来表态。

  至于反对的原因,在吕幸端看来,这应该是两届政府之间的发展理念差异,建化工厂跟现在提的高效生态经济相违背。

  一位在初期曾经参与杜邦项目招商引资的干部告诉本刊记者,他认为杜邦是个好项目,但关键“是前任(领导)的项目”,所以现任领导消极对待。

  当本刊记者问及,除了杜邦的工厂以外,上一届政府未完成的项目还有没有被拖延搁置的?

  他一连说了6个“很多”。

  他举例,比如基建工程,像观海栈桥、防潮海堤⋯⋯一些工程都完成百分之八十了,政府一换届,就停掉,财政停止拨款,还有垫付了款项的工程单位拿不到钱,把政府给起诉了。

  包括上一任做到一半的广利河步行街,被取消拆除,取而代之投资60亿兴建了广利河改造工程。

  “高效生态”理念下的临港石化产业布局

  任增颖似乎对政府提出的“高效生态”理念表示不太理解。因为当距离山东省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余公里的杜邦项目因为选址敏感遭遇质疑和搁置的同时,政府兴建的新化工园区却已经在距保护区不足20米的地方破土动工,起步区面积102平方公里。

  本刊记者在这个位于仙河镇的东营港石油化工产业区看到,一些化工厂已经建成投产,而更多地块上,填土工程正在开展。

  与正在施工的园区紧贴着的西边,沿路都是着山东省政府于2002年设立的“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界碑,边界内外的黄河湿地,都已在干涸退化。

  2010年3月25日,刚建成投产的一家化工厂发生气体泄漏,仙河镇的居民遭受到侵扰。百度贴吧的仙河吧里,一些网友表示气愤之意。

  和任增颖一样,一些人觉得,当大家的注意力和话题都还集中在杜邦项目要不要建的时候,身边的黄河湿地已经被石化工业侵入。

  胜利油田的一些职工跟任增颖讨论,在化工方面,“洋枪比土炮好”,外国企业的环保标准、管理规范化程度,都走在中国企业的前面;另一个角度来说,大企业比小企业好,所以,抵制杜邦抵制半天,却让更加肆无忌惮污染的企业通行,这样“双重标准”换来的,恐怕会是更坏的一种结果。

  山东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一位官员告诉《瞭望东方周刊》,他感到“痛苦”,从路西挖土填路东的场地––––这样声势浩大的填土工程将路两边保护区边界内外的湿地一起破坏了。但是他们也“无能为力”。

  该官员对本刊记者说,自然保护区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三片区域的保护层级不同,都很重要,遭到破坏的一千二管理站这片区域属于实验区,实验区也是需要保护的,可有些人就认为实验区并不重要。

  他说:“里面个别的领导––––个别的都是关键的人物––––决定东营港开发区要往西扩,要把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划出一部分给开发区,并且要去国家林业局等部门跑这个项目,今年就要跑下来。这个根本不能批!但是他们现在就是硬办,做成既成事实。”

  东营市政府副秘书长陈延星否认了临港石化产业区定位与政府“高效生态”理念相矛盾的说法。他解释说,东营市的化工厂布局比较混乱,对环境污染比较严重,所以就搞集中搬迁。通过搬迁,形成排污很小的循环经济园区,既把企业搞大搞活,同时,生态环境得到治理。

  陈延星说,这个园区的确靠近自然保护区,但他认为这不会对自然保护区造成影响。陈延星否认了政府有扩展工业园占用自然保护区土地的计划,他告诉本刊记者,“现在工业园还建不到那儿去,但是长远的就很难说了,会怎么规划。要占用保护区那也得国家批准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那不是闹着玩的⋯⋯”

  七院士联名上书

  胜利油田高级工程师,水文地质专家任发琛对《瞭望东方周刊》说:“杜邦项目不仅仅是一个招商引资项目,从一开始,它就是国家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一个国家级课题。前前后后,有院士级的、资深级的专家教授上百人参与其中。”

  早在2004年12月,国家环保总局“工业有害废液地下灌注技术示范和环境监督管理应用研究”的科研示范工程项目就已经成立,以杜邦项目为依托,由杜邦公司提供资金和技术,成立选址组、工程组、环评组和法规组等小组,整个项目的研究将持续到工厂开工灌注后的一年,研究成果将为中国在深井灌注的应用与管理提供重要依据。

  任发琛认为,许多人不专业的质疑很可笑,他说:“我在胜利油田搞了几十年地质,我懂这个,所以知道没问题。胜利油田也从未为杜邦提供虚假证明,我们要实事求是地说话。”而他更是对网络上许多将他骂为“汉奸卖国贼”的说法表示不屑,他说:“我卖的哪国?汉的什么奸?”

  2010年1月25日,中科院7名院士联名致信中央有关领导,在信中写道:“我们认为, 至今杜邦东营项目已历时近8年,通过多部门和跨学科专家的研究与论证,以及和美国国家环保署多次进行直接交流,已具备了建设实施的条件。同时,借助该项目的建设,可以加速地下灌注技术在我国的推广应用,并制定出一整套相关的政策法规和技术规范。”

  中科院院士、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薛禹群告诉本刊记者,引入杜邦的技术和标准,对中国开辟储存废液的空间有着积极的作用,“我们认为东营项目的选址是安全的,不会对人类的饮用水等资源造成破坏,而深井灌注技术也是成熟的技术。现在,中国并不是没人把废液往地下灌,不仅有,而且是无序地、没有标准、缺乏管理地灌,这样的危害更严重。而我国在这个领域内的行业技术标准、法律法规等都是空白,而这是需要发展起来的。”

2、江西今年降雨创历史新高 近500万人受灾(组图)

来源:中国广播网2010年05月24日

http://news.sina.com.cn/c/p/2010-05-24/061020332406.shtml

5月22日,武警江西宜春市支队官兵在樟树市义成镇前坑村转移一位被洪水围困的老人。新华社发(李典胜 摄)

江西赣县韩坊乡红星村因近期降雨发生山体滑坡,大量土石堆积在省道沙园线上(5月23日摄)。新华社发(朱建华 摄)

5月22日,江西樟树市义城镇太和村宋家组被洪水围困成为“孤岛”,村民划着轮胎、小木船进出。新华社发(邹海斌 摄)

这是江西赣县韩坊乡梅街村被洪水淹过的烟田(5月23日摄)。新华社发(朱建华 摄)

  中广网南昌5月23日消息 (记者胡啸 范存宝) 今年以来,江西省平均降雨量达1070毫米,比多年平均多41%,比1998年同期还多10%,列历史第一位。3月上旬就发生了历史罕见的早汛,入汛以来,全省平均降雨量627毫米,比多年均值多55%,比1998年同期多97%。特别是5月份以来,已连续遭遇5轮持续强降雨袭击。

  初步统计,今年以来全省共有88 县市1000多个乡镇 487万余人受灾,农作物受灾面积498千公顷,倒塌房屋1.32万间,直接经济损失30亿元,其中水利设施直接损失8.7亿元。因洪灾死亡19人,16座水库出险,1座小型水库垮坝。

  面对暴雨洪水,江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省委苏荣书记六次作出指示,并多次批示,要求把人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全力以赴抢险救灾。省长吴新雄先后两次到省防总部署防汛抗洪工作。省委常委、副省长陈达恒先后深入上饶、抚州、赣州等市一线检查指导防汛工作,并多次坐镇省防办值班室指挥调度。每次强降雨来临之前,省防总都提前进行会商部署,并于5月8日启动了防汛Ⅳ级应急响应,派出工作组赴11个设区市协助指导防汛抢险。

尽管江西省在迎战持续暴雨洪水中做了大量工作,但仍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主要是江西省山洪灾害点多面广,特别是山洪灾害危险区大多位于边远山村,交通不便,通信预警手段比较落后,个别地方甚至没有通讯设施,山洪灾害防御难度特别大。同时,江西省中小圩堤和水库多为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所建,工程老化失修严重。

3、未来一月广东有3次强降水 预计“龙舟水”雨量偏强

来源:南方都市报2010-05-24

http://gd.nfdaily.cn/content/2010-05/24/content_12176730.htm

南都讯 记者 徐艳 通讯员 杨绮薇 5月以来广东已经出现5次强降水,但这远远不是暴雨的终点。据省气象局预计,除了刚刚结束的这轮强降水,龙舟水期间(5月21日~6月20日)还有3次强降水过程,全省各地须注意防御洪涝灾害及其引发的其他次生灾害。

据气象部门预计,2010年龙舟水雨量正常略偏多,强度略偏强。5月下旬至6月中旬全省还有3个降水过程:5月下旬后期有中到大雨,局部暴雨;6月上旬前期有中到大雨,局部暴雨;6月上旬末至中旬中期有大到暴雨,局部大暴雨。

5月降水比常年偏多一成

5月1~20日,全省平均降水量199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多一成。但是各地降水量分布严重不均,有的地方下成河,有的地方却比常年偏少了七成。北部、中部和阳江、恩平一带降雨较多,为200~500毫米,东部大部、西南部和中部偏西的新兴一带较少,为20~80毫米。与常年同期相比,北部、珠三角和阳江一带偏多,东部和西南大部偏少,多雨的广州、曲江和蕉岭一带偏多1.5倍以上。而少雨的东南部和西南部偏少七成左右。南雄、曲江、广州和蕉岭降水量破历年同期最多纪录,乳源位列第2,东莞、花都、德庆位列第3。

厄尔尼诺强盛致雨多

据省气象局分析,5月降雨多跟冷空气活动频繁有关。2009年至2010年欧亚地区秋冬季积雪异常偏多,极地冷空气南扩明显异常,导致去冬今春中高纬地区冷空气异常活跃,不断南下影响我国,且冷空气路径偏东。5月以来冷空气活动依然频繁,尤其是5月3~7日,我国从北至南受到一次较强的冷空气活动的影响,由于广东处于冷暖气流交汇剧烈位置,造成上旬中后期强度较大的降水过程。目前南海季风尚未爆发,广东出现的降水过程仍为冷暖气流交汇的锋面降水过程。

此外,来自热带海洋的暖湿气流异常强盛。2009年6月以来,热带太平洋发生了明显的厄尔尼诺现象,并于2009年12月发展到峰值,峰值强度列1951年以来已发生厄尔尼诺现象的第4位。受其影响,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总体偏强且西伸明显,因此不断有暖湿气流从西北太平洋地区向我国大陆地区输送,广东位于副热带高压边缘地带,冷暖气流交汇剧烈,造成明显降水,但广东的东南部和西南部由于处于副高的控制范围内,雨量明显偏少。

气象部门建议,龙舟水季节是汛期降水的高峰期,各地要及时防御强降水引发的局地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和城乡积涝,还要注意防御强对流天气可能造成的气象灾害。早稻将大面积进入抽穗开花期,各地须加强肥水管理,视禾苗长势适施壮穗肥。加强果树、旱地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的田间管理,荔枝陆续进入成熟期,注意及时采收,防止暴雨等灾害天气带来的损失。近期降水增多,湿度大,有利于病虫害的滋生发展,还应注意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

4、环保部副部长周建:我国目前环境形势仍十分严峻

来源:人民网-环保频道2010年05月24日

http://env.people.com.cn/GB/11671958.html

  人民网北京5月23日专电 (记者扎西)中华环保联合会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22日在京开幕。此次会议选举产生了联合会第二届理事会的主席团成员,选举宋健为主席,周生贤、解振华等24位同志为副主席,此外还选举产生了443名理事和171名常务理事。

  全国政协副主席张榕明在会上表示,中华环保联合会应进一步加大对环境维权的督察、诉讼和调解,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环境权益。中华环保联合会应当发挥民间环保组织的力量,让更多公众参与环境公益活动。特别是要通过加强环境宣传教育活动,进一步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环境觉悟和环境道德。

  环境保护部副部长周建表示,进入新世纪,特别是“十一五”以来,我国的环保工作取得了积极的成效。截至09年底,我国脱硫机组装机容量占全部火电机组的比重,由2005年的12%提高到71%,城镇污水处理率由05年的52%提高到72.3%。2006年到2009年,关停小火电机组6000万千瓦,淘汰落后炼铁产能8172万吨、炼钢产能6038万吨、水利产能2.31亿吨。但值得注意的是,我国目前的环境形势仍十分严峻。比如,二氧化硫已经出现反弹,西南地区各省市二氧化硫的产生量比同比增长70%。

中国环保联合会主席宋健指出,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中国环保联合会要积极探索,开创新的有影响力的环境公益活动,推动环境公益事业的社会化,让生态环境意识深入人心,形成良好的生产生活风尚。做好环评工作,在环保科技的咨询服务和推广应用、投融资等方面多为企业服务。要加强环境维权工作,加大诉讼力度,依法保护公众环境权益,促进法治建设。继续广泛开展国际合作,提高社团组织在国内外的影响力,学习国外有效的环境管理经验,争取更多资金、技术和舆论支持,促进环保事业发展。

5、中国加大松花江流域农村环保力度 改善松花江水质

来源:新华网 2010-05-24

http://news.h2o-china.com/html/2010/05/671274663965_1.shtml

   一项旨在控制中国松花江流域农村污染的环保行动日前启动。环保部门希望通过对这一区域农村饮用水安全、禽畜粪便污染、环保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等问题的整治,改善曾受工业污染威胁的松花江水质。

  记者23日从黑龙江省环境保护厅获悉,这项名为“龙江环保世纪行”的行动将在未来三年内“保护农村环境,呵护生态家园”。环境保护部门将联合新闻媒体一同对松花江流域农村的禽畜粪便、生活污水、固体废弃物的污染治理和综合利用农用化学品的情况进行跟踪调查。

  据黑龙江省环保厅厅长李平介绍,黑龙江省将划定农村应用水水源保护区,禁止有害物质进入,并建设一批水源地保护工程,加快解决农民饮用水安全问题。同时在各镇建设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厂,解决向河流直接排放生活污水问题。

  由于松花江最终汇入中俄界河黑龙江,其污染治理情况受到国际关注。来自松花江流经的吉林省、黑龙江省环保部门的消息称,截至2009年底,列入《松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2006—2010年)》的治污项目多数已经完工投入运营,松花江水质稳中趋好。

6、中日韩环境部长会议通过首个共同行动计划

来源:环球时报 2010年05月23日

http://news.sina.com.cn/c/2010-05-23/164020330294.shtml

  环球网记者谭利娅报道,日中韩环境部长会议23日在北海道苫小牧举行全体大会,围绕今后5年优先开展的课题,通过了包括在全球变暖对策、沙尘对策等10个领域合作的“共同行动计划”,并结束了为期两天的议程。

  据日本共同社5月23日报道,这是三国首次在环境领域汇总共同行动计划。联合声明还提及鸠山政权打出的“东亚共同体构想”,并就环境领域合作是重要因素达成共识。29日于韩国济州岛举行的日中韩首脑会谈将确认共识内容。

  行动计划记载了2014年前的应对方针。 在防止全球变暖方面,计划提出3国开展合作行动及共同技术开发以缓和气候变动,并致力于确立兼顾发展中国家公害对策及减排的“协同效应方法”。

针对跨国污染问题,3国将着手共同研究大陆沙尘发生源对策及大气污染应对机制。围绕沙尘对策,日中环境部长就年内举行专家参加的工作会议达成了共识。

7、国内外环保专家倡议建立环境标准联盟 

来源: 浙江日报  2010年05月24日

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10-05/24/c_12133805.htm

5月23日,2010中国环保技术与环境标准国际会议在杭州开幕,来自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政府高官、企业高层等各界人士倡议建立国际环境标准联盟,共同协商和推动环境标准的实施与发展。

经济和社会的迅速发展,导致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人类迫切需要研究推广先进的环保技术,修订、执行系列环境标准。在今天的开幕式上,主办方联合与会的美国、英国、德国、日本、奥地利、比利时等国家和地区代表,倡议建立理事会平台,携手具有影响力且有意愿参与环境标准事业的国际组织,在开放中合作,在合作中发展,为建立实施全球共同的环境标准和人类与地球的和谐共生贡献智慧和力量。(浙江日报杭州5月23日讯 记者 陈扬渲 通讯员 高楚清 陈国利)

8、专家呼吁应加大对生物多样性保护力度

来源:人民网-环保频道2010年05月24日

http://env.people.com.cn/GB/11671952.html

生物多样性纪念碑落户北京动物园

  人民网北京5月22日专电 5月22日,“2010年国际生物多样性年中国行动纪念碑落成仪式”在北京动物园举行。据介绍,纪念碑将成为这个已有百年历史的动物园中一个永久的标志,告诉来往的游客“生物多样性就是我们的生命”。

  “国际生物多样性日是地球上所有生命的节日。”环境保护部副部长李干杰在启动仪式上表示,“我们将集中新闻媒体力量,大力宣传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宣传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成就,提高公众保护生物多样性意识,促进社会广泛参与。向国际社会充分展示中国政府对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高度重视,展示中国政府促进人与自然和谐,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决心。”

  中国工程院院士李文华呼吁,我国应该加大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力度,通过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体系,加强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加大科技投入等多种手段,遏制生物多样性下降的趋势。

  据悉,我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12个国家之一,拥有陆地生态系统的各种类型,物种数量居北半球国家第一。除了昨天在全国举行的纪念活动外,系列活动还将贯穿全年,包括制定《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举办生物多样性保护国际论坛等。(小云)

9、滇池湿地植物扛过大旱湿地功能未受损失(图)

来源:新华网2010年05月24日 

http://env.people.com.cn/GB/11672241.html

  新闻速读:百年大旱之中,作为控制污染物入滇池的最后一道截污屏障,一块块滇池湿地中植物逆旱顽强生长,生物多样性逐渐丰富。专家称:这道好不容易才建立起来的环湖生态防线已经抵御住大旱的袭击,湿地功能未受损失。

  水塘干涸了,土地龟裂了,禾苗枯死了,滇池水位也下降了……百年大旱无情地摧残着红土高原。滇池边的湿地又将会怎样?旱情初现时,有关部门及专家都在关注滇池边的湿地,那一道好不容易才建立起来的环湖生态防线牵动人心。“到目前为止,可以说滇池湿地已经抵御住大旱的袭击。”昨天,记者从滇池湿地勃勃的生机以及有关专家那里得到了令人欣喜的答案。

  看过太多干得快冒烟的土地,迟迟不能栽种的苗木,进入滇池湿地前,心里没底,湿地会不会干涸,水草会不会大面积死亡?这也是市民的疑问。从草海东风坝,顺着高海公路,到晋宁,再到呈贡。天气闷热,火辣的阳光烤得人皮肤发痛,干燥高温的地面让人一分钟也不想多呆。而沿途的湿地却是另一番景象:茂密的水草随风摇曳,鸟儿不时发出几声鸣叫,坐在树下纳凉的人悠闲地聊着天、久旱之后的湿地依然生机盎然。

  据市滇管局介绍,滇池湿地具有重要而又独特的环境功能,是控制入滇污染物的最后一道截污屏障,对于逐步恢复滇池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促进湖滨生物多样性恢复至关重要。虽然干旱使滇池水位有所下降,但由于加强了日常管护和监测,滇池边的湿地并未出现干旱情况,湿地植物总体生长良好。今后,还将进一步保护、恢复滇池湿地,在滇池沿岸构筑起一道绿色屏障。

  滇池湿地植物逆旱顽强生长,湿地鸟类的生存又面临哪些考验呢?据市鸟协王紫江教授介绍,生活在滇池湿地的水禽大多属于冬候鸟,现在基本上都飞走了。从它们停留昆明的时间、种类和种群数量上看,与往年相比没有太大的变化,可以说,干旱对它们影响不大。目前,在滇池周边湿地停留的多是夏候鸟,从目前的观察来看,这些夏候鸟的饮水、食物是没有问题的,它们在滇池湿地的生活环境没有因旱灾而发生改变。

  昆明植物研究所李恒教授刚从晋宁白鱼河口湿地考察回来,她说,湿地的植物生长得很好,沉水植物、挺水植物和浮叶植物与其他鱼类、两栖爬行类、鸟类等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湿地的生物多样性逐渐丰富。这样的湿地本身具备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就算水再往滇池退,水草枯死,也没关系,湿地水草多是一年生的,只要雨季一来,就会重新生长起来,关键是能保住湿地的功能就行。

“湿地最怕人为破坏。”李恒担心地说,在滇池以外的湖泊已经发现,干旱导致湖泊水位下降后,有的村民又在原来的湿地上种上庄稼,构建建筑物,这就彻底破坏了湖泊湿地的功能。那么,作为普通市民,怎样才能保护好滇池湿地呢?李恒说,到湿地游玩时,不要人为地将污水倒进湿地,把垃圾扔进湿地,也不要把一些吃水草的鱼、龟或其他有害生物放到湿地里。(完)(记者罗昆娅)

10、唐山再掀环保风暴:295家污染企业停产整治

来源:中国新闻网2010年05月23日

http://finance.jrj.com.cn/2010/05/2317357513017.shtml

  中新网唐山5月23日电 23日,河北省唐山市政府称:从即日起开展“环保风暴”执法大检查专项行动,依法对列入全市污染严重“黑名单”的295家企业实施停产整治。

  此前,有“中国近代工业摇篮”之称的唐山市,曾今展开过几次“壮士断腕”式的环保整治行动,取得巨大效果。而此次唐山开展的“环保风暴”专项行动,停产整治涉及的行业有水泥、钢铁、酸洗、造纸、石灰、球团、电镀、铸造等企业。

  唐山市政府决定,对2010年6月30日前完不成治理达标任务,私自继续违法生产、排污,未通过环保部门验收的单位,除采取高压措施断水切电,予以关停外。凡发现未按期整治到位而擅自恢复生产的企业,对其所在县(市)区实行环保目标考核“一票否决”,直至区域限批。

河北省唐山市是我国内地典型的资源型城市,也是中国第一钢铁产能大市。目前已发现并探明储量的矿藏有47种。其中,唐山的煤炭、铁、石油、天然气储量相当可观。(完)

11、云南启动第二批“极小种群物种保护”项目

来源: 中国日报2010-05-24

http://news.china.com.cn/rollnews/2010-05/24/content_2291880.htm

  由云南省绿色环境发展基金会组织开展的,云南省第二批“极小种群物种保护”项目,于日前正式启动。项目将对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植物:黑冠长臂猿、戴帽叶猴、白眉长臂猿、五针松、萼翅藤、毛果木莲、景东翅子树和漾濞槭等八个极小种群物种进行调查、研究和保护。

  云南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云南部分地区物种资源下降,野生动植物种群数量减少,一些物种丧失了自我繁殖的基本条件,面临着严重的生存危机。

  据云南省林业厅副厅长郭辉军介绍:所谓极小种群物种,是指种群数量小,分布生存环境狭窄,最容易灭绝的濒危物种。他说,一般说来,一种植物的数量少于50铢的状况下,一个物种就会消失,按这个标准统计,云南省急需拯救和保护的极小种群物种,有112种之多,其中野生植物62种,野生动物50种。

  2009年1月,云南省绿色环境发展基金会启动了第一批极小种群物种的保护项目,涉及5个濒危动植物极小种群,保护对象包括滇金丝猴、白眉长臂猿、华盖木、黑冠长臂猿等极小种群物种,以及滇池周边古树和一些重要森林资源。

云南省绿色环境发展基金会理事长陈继海介绍:极小种群物种的保护行动,将采取保护实体与社区群众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重点在于使社区人群的行为,符合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原则,探索人工促进种群恢复的科学方法,同时也鼓励群众为政府政策提供建议。

12、三峡工程175米蓄水以来塌岸97

来源:《新京报》2010年05月24日

http://env.people.com.cn/GB/11673859.html

  据新华社电 自三峡工程175米试验性蓄水以来,新生突发地质灾害增多。库区共发生形变或地质灾害灾(险)情132起,塌岸97段长约3.3公里,紧急转移群众近2000人。在二、三期地质灾害防治规划范围外已发生新生突发性灾(险)情30多处。

  22日,国土资源部副部长汪民,在此间举行的2010年度三峡库区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会议上指出,当前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形势十分严峻,库区各县(区)应尽快开展全面的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全面核查地质灾害有关数据并纳入三峡库区地质灾害信息系统。

  汪民要求,分级管理隐患点,在社会媒体上公开每个区域和每个隐患点的防灾责任人和群测群防责任人的姓名、联系方式;要求每个乡镇明确一支对口联系的专业技术队伍,专业技术人员汛期和降蓄水期间在当地驻守,一旦发生险情第一时间到达现场开展应急处置。

  据汪民介绍,截至目前,三峡库区二、三期地质灾害防治项目已基本完成,项目实施期间,对城镇和居民集中区的887处地质灾害进行了工程治理,对出现地质灾害灾(险)情的480处隐患点近4.6万人实施了搬迁避让,对3141处隐患点进行群测群防。

13、汞减排,污染防控的一道新题

来源:科技日报 2010-05-24 李禾

http://www.jkb.com.cn/document.jsp?docid=128357&cat=09C

  生活在贵州铜仁万山汞矿二坑附近的刘老汉,上肢和头部经常剧烈颤动,不但没有劳动能力,连生活也无法自理。因为他曾在汞矿冶炼厂的化验室工作,大量吸入了汞蒸气,导致严重汞中毒……

  而这并非孤例。世界最著名的汞中毒事件发生在上世纪50年代,生活在日本熊本县水俣湾的居民突然发现身边很多人患上了不明原因的神经性疾病,手脚痉挛,口齿不清,失去视觉和听力……患病人群迅速扩大,严重者不治身亡;部分新生儿畸形、痴呆;居民又发现,家里饲养的猫,海湾的水鸟也出现了同样的症状。

  “水俣病”直到1956年才被确认。其发病原因是,日本智索公司从1932年起,在氮肥生产中用汞作催化剂,副产品剧毒化合物甲基汞未经处理就排入水俣湾海域。居民食用了甲基汞严重超标的鱼类,导致汞中毒。

  首轮政府间汞谈判拉开序幕

  汞,俗称水银,在自然界多以硫化汞形式存在,其绝大多数化学形态都具有较高毒性,可以通过挥发、溶解、沉降、甲基化和反甲基化,在大气、土壤、水体中进行转移和转化,并在生物体内富集,放大危害。

  为避免汞造成更多的环境污染,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组织的首轮政府间汞问题谈判,将于6月7日到11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举行。环境保护部有关人士表示,国际汞谈判将举行5轮,除今年6月外,还将在2011年举行两轮谈判,2013年1月将举行最后一轮谈判,届时,包括中国在内的各国政府,有望达成国际汞污染控制公约。

  据估算,目前每年全球人为因素向大气共排放汞近2000吨,其中燃料燃烧占40%以上,其它排放源按排放量排序依次为黄金冶炼、有色金属冶炼、水泥生产、垃圾处理等。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潘小川说,欧美发达国家在工业化初期向大气环境排放大量的汞,但近年来由于各类污染物控制设备的大规模安装运行,石油和天然气等清洁燃料的使用,汞排放呈递减趋势。与之相反,发展中国家煤炭消费总量逐年增加,金属冶炼等汞排放量较高行业发展迅猛,汞排放量呈增长态势。目前,亚洲地区的汞排放量已超全球排放总量的一半。

  据北京地球村环境教育中心收集的资料显示,汞减排、汞限制行动已逐渐在世界各地铺开。国际社会已要求印度在2010年禁止聚氯乙烯行业使用汞的产品;美国使用汞的企业数量已缩减到10%以内;欧盟大部分工厂将在2020年停止对汞的使用,并将在2011年开始全面禁止汞产品的出口、排放和金矿开采过程中汞的使用等。

  中国汞污染“家底不清”

  水俣病的罪魁祸首是化工生产所排放的汞,中国汞排放的现状如何?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环境保护部工作人员表示,目前,我国只有一些水体中的汞污染数据,没有大气中汞含量的数据,总而言之,存在“家底不清”问题。而“家底不清”,也是所有接受记者采访的专家的一致看法。

  不过,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历史学博士生毛达,对2009到2010年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上公开发表的、标题带“汞”的690篇学术论文进行了总结,发现:在我国北方农村的空气中,汞含量高于国外农村,但低于国内其他地区,污染风险较小,但重庆市主城区空气中汞含量高于全球平均水平;在水体中,黄河中下游地区和长江的马鞍山段、乌江中上游,汞含量都较低;但在河口海岸,富营养化的水体有助于甲基汞的形成。

  据悉,汞在土壤中可以金属汞、无机汞和有机汞形态存在,95%以上的汞会迅速被土壤吸附固定。汞会富含在表层土中,不容易下移到深层土中,可向大气中挥发迁移,也有部分汞会随地表径流而迁移。

  毛达还归纳发现,河南的耕地,海南的经济作物产地,还有辽宁葫芦岛的土壤中,汞含量不高;但情况糟糕的地方是矿区以及工业化比较集中的区域,如贵州和湘西汞矿、煤电厂、温度计等汞产品生产企业、垃圾焚烧厂周围的土壤中,汞含量较高。

  在食物中,经区域性调查发现,锦州淡水鱼和稻米、福建的贝类、青岛的鱼、宁波的大米和黄金茶,以及成都的鱼都没有发现汞超标;但是淡水鱼、蘑菇、蔬菜、内脏和进口金枪鱼是“高危食品”。毛达说,据国外研究,我国所进口的金枪鱼中,很可能有汞超标的。国外专家还建议,中国应在进口金枪鱼产品上注明一天以及一个月的最多摄入量。

  在护肤品中,美白类超标现象严重,被调查的628种产品中有485种汞超标,“全效激白祛斑套装”等彩妆类也存在较严重的汞超标。

  燃煤发电和氯碱为汞污染控制重点

  尽管火山爆发、森林火灾和地热活动等自然活动会排放汞,但目前,人为活动排放的汞越来越多。

  在中国,最大的汞污染源仍然是燃煤发电。因为在煤炭中,往往伴生着汞等重金属。据初步估算,我国大气汞排放约一半来自于煤炭燃烧,此外,金属冶炼、水泥生产、汞矿开采、电池/荧光灯生产、生物质燃烧、废弃物和垃圾焚烧也是重要的汞排放源。

  由王立刚、刘柏谦合著,冶金工业出版社出版的《燃煤汞污染及其控制》一书显示,在贵州等部分地区,煤炭中汞的含量明显高于东北、内蒙古等地。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和“西电东送”工程建设的实施,大量火力发电厂恰恰都投建于贵州地区,燃煤引起的大气汞污染较为突出。

  “中挪合作减少中国汞污染能力建设项目”是由中国和挪威两国政府合作开展的汞减排项目,在2006年启动。项目资料显示,控制燃煤汞排放的途径包括非技术控制措施和技术性控制措施。非技术控制措施包括:燃用低汞煤;采用不含汞或含汞量低的天然气、石油和其它非化石燃料替代燃煤;提高能源效率,减少能源使用,以降低燃煤大气汞排放。技术控制措施主要分为三种:燃料预处理、燃烧技术改进和烟气净化,这三种措施又分别称为燃烧前脱汞、燃烧中脱汞和燃烧后烟气脱汞。

  《燃煤汞污染及其控制》一书具体解释说,燃料预处理是指在煤进入锅炉燃烧前进行常规的“洗选”,汞能依附在各种杂质表面,被“洗掉”。这是相对简单并且成本较低的减少汞排放的方法。但由于燃煤种类、燃煤品质、燃烧状况和设备等因素都会影响汞的脱除效率,因此,目前没有一种技术是汞减排的“万灵丹”,适合一个电厂的烟气脱汞技术未必适用于其它的电厂。

  环境保护部污染防治司化学品处处长臧文超也表示赞同,他说,现有的脱硫、除尘、脱硝装置,可减少汞排放,但无法彻底清除。目前中国虽然也开展了脱汞设备的研制工作,但鉴于国际上尚没有大规模商用的经验,又缺乏相应的控制政策、法规和标准,今后脱汞、减汞工作也只能在探索中前行。

14、气候变暖真相几何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2010年05月19日 冯迪凡

http://finance.sina.com.cn/j/20100519/01287959747.shtml

  哥本哈根缔结全球协议未遂的一个后果,就是释放了更多对于全球变暖的怀疑论调。

  气候变化拥趸不得不重新回答这几个命题:全球在变暖吗?全球未来会变暖吗?全球变暖福兮祸兮?

  在英国气候科学研究方面工作17年的大卫·温纳(David Viner)博士,同时也是IPCC报告作者与IPCC数据发布中心的创始人之一,他对各种质疑都有些习以为常。

  温纳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专访时对记者表示,抛却其他暂且不论,至少有一件事要注意的是,《科学》与《自然》这两本科学界业内的专业杂志,从未刊登过质疑全球变暖的文章。

  对于气候变暖曾促进人类文明发展这一问题上,温纳对记者表示,可以证明的是,在人类历史上暖期和冷期都在某些地区交替存在过,但发生在20~21世纪的变暖,是一场全球范围内的长期变暖。

  IPCC 众“门”

  尽管IPCC早在1988年正式成立,其间20多年也不乏质疑之声,然而对于IPCC研究报告成果的质疑与各类“门”的密集出现,则始于2009年年底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峰会期间:从时间上来看,有着令人遐想的巧合。

  《科学新闻》杂志总编贾鹤鹏认为,其中“气候门”事件,由于正好发生在哥本哈根会议期间,成为会议亮点,以致报道数量非常大。

  随后又有“冰川门”、“亚马逊门”等相继曝光,一时间IPCC陷入了信用危机之中,且更重要的是,在接受了气候变暖同减排之间关系的全球公众,必须重新审视全球是否正在变暖以及其后续命题。

  温纳在早年博士毕业之后,正是在英国东安格利亚大学(University of East Anglia)气候研究小组找到的工作,这也正是“气候门”发生之地。

  去年12月,黑客进入英国东安格利亚大学气候研究部门(CRU)获取大量的邮件,从中发现了修改气候数据的问题。

  “在泄露事件中,其中也有我一些非常好的朋友,我对我朋友和他们所做出来的、经过同行评审的研究成果是非常有信心的。”温纳表示,“我想这些对气候变化持怀疑态度的人,他们为什么采取这种方式,可能是他们惧怕科学本身的真实性,意识到确实气候变化是真实发生的事实,且是这些科学家得出来的结论,有着非常严谨的依据,对这样的科学事实本身无法展开攻击,就采取另外一种方法攻击这些科学家本人。”

  温纳也和在IPCC工作的同事谈起过这个话题,而科学家们则聚焦在“到底是谁做了这件事情”。

  温纳提出了一个很值得思考的事实:温纳本人就是CRU邮箱的使用者,知晓通过邮箱交换的信息是非常大量的。

  在这个事实基础上,“到底是谁拥有这样一些资源和时间,从成千上万条的邮件通信中找出一两条能够让他们用的东西。”温纳提出,这不是一个人拿着笔记本电脑在家里可以干的事,也不是对电脑感兴趣的青少年随便找到非常小的电脑服务器能进行的攻击,这一定是有一个机构,花了大量的时间、精力和资源在做这个事情,从这么多的信息当中找出来这些问题。

  在“冰川门”这一乌龙事件上,由于引用了灰色文献而致使IPCC在2007年发布的第四次评估报告中得出了“喜马拉雅冰川的消融速度超过了世界其他地区的冰川,如果全球变暖的速度持续下去,喜马拉雅冰川在2035年,甚至更早前消失的可能性非常高”的结论。

  对此,温纳认为,对于冰川来说,无论是30年还是40年,它们最终都是在融化。

  温纳认为,在IPCC的报告中,每一个章节,甚至所说的每一句话,都会来自所引用的参考文件,“实际上为了写这么一个报告,我们用了成千上万的经过审核的一些文献文件。”

  “参与这个报告编写的科学家超过2000名,而参与这个报告经过审核的科学家数量更多。”温纳表示,这个报告发布之后可以给公众浏览参考,任何人有兴趣也可以对它进行一个评审,包括各国的政府、企业、非政府组织以及有兴趣的个人,他们都可以参考和评估这本书。

  “目前在这个报告中体现的气候变化、气候科学方面的整理比其他的任何一个领域的同行评审更加严格。”温纳表示,所以如果有任何人想对报告中所做出的任何观点进行一些批评,他也必须拿出相应能够支持他的评论的证据,也必须来自于经过严格同行评审这样可靠的文献资料,如果有人说我们做的曲线不合适,而他的曲线更合理,达到了峰值,那么他的结论也必须得到相应的、非常有科学性的文献支持。

  全球变暖谁之过

  曾经参加过IPCC前三次报告撰写工作的北京大学物理系教授王绍武也认为,现在气候变暖是大家公认的事实,对于英国东安格利亚大学CRU的批评,他是不同意的。

  目前全世界公认的地球大气温度变化序列(曲线)有三个版本,除英国东安格利亚大学CRU之外,美国的戈达德空间研究中心和美国国家气候中心也都有各自序列图,趋势大体一致,且其中CRU绘制的变暖升幅还是最小的。

  所以从这个逻辑而言,批判CRU隐瞒一些不变暖的资料是不能理解的,王绍武表示,当然这并不等于这个系列就没有问题,实际上其他的两个系列也都有问题。

  其一在于资料覆盖面不完整。“在19世纪到20世纪初期,地球上只有15%到20%地方是有资料的,其他地方没有资料,最近到了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可能有百分之七八十地方是有资料的。”王绍武表示。

  其次,城市热岛效应是不可能一下子排除的。王绍武表示,当然IPCC的资料最初也曾经告诉我,已经把很大的城市热岛效应去掉了,但是我想这并不是代表完全去掉城市热岛效应。

  “我知道中国科学家已经注意到城市热岛效应对中国的影响,这个正在从各个渠道进行研究,这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问题。”王绍武对本报记者表示。

  王绍武表示,所以当我们确定变暖的问题后,这个变暖多少的温度资料还是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同样,在确定气候变暖后,气候变暖谁之过就更多地同政策面相连了。

  IPCC认为气候变暖是人类活动引起的,而国际上与其对立的非政府气候变化问题研究小组(NIPCC)认为是因自然变化,而非人类活动引起的。王绍武表示:“我现在的立场就是处于两者之间,既不同意IPCC,也不同意NIPCC。”

  “我认为自然变化还是起着相当大的作用,第一个例子是在1950年到1980年之间,中国以及北半球大部分地区处于一个较冷时期,而这段时期正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温室气体排放非常激烈的一段时期,这段时期温度没有上升,反而下降了,因此假如说把这一段时期的温度变化认为是人类活动影响,认为是温室效应,那显然是不合适的。”王绍武表示,另外一个例子是,NIPCC认为,太阳活动,具体指的是宇宙线可能有影响,但是这里面也是有矛盾的,最新的资料表明1985年以后太阳活动处于一个减弱的阶段,而1985年以后全球温度还是处于一个比较高温的时期,因此现在马上用太阳活动来解释气候的变暖,也是矛盾的。

  这说明双方观点都是有缺陷的。王绍武表示,因此在气候变化成因方面,他认为有人类活动影响,也有自然因素,这两者加在一起;其中自然因素里面包括火山活动、太阳活动,甚至有深海洋流影响。

  在未来气候会不会变暖的问题上,过去所有的IPCC报告在做未来温度预测时,都是只考虑人类活动,没有考虑自然变化,王绍武表示:“但我想自然变化还应起到足够大比重(作用),不能完全地忽略掉。”

  例如中国2008年1月南方低温大雪、2009年夏天中国东北低温,这已经是很长时间没有观测到的这么强的低温,王绍武表示,2009年到2010年冬天中国北方大雪低温,也是很多年没有观测到的,这些是一些变冷的信号,这些信号显然是自然变化,而不是人类活动影响的。

  “当然我们不能拿某一年、某一季变冷的事件就否认气候变暖的趋势,但是至少告诉我们,自然变化还是值得考虑的。”王绍武表示。

  福兮祸兮

  目前有一种逐渐抬头的看法是,全球变暖并不见得是一个恐怖的未来。

  温纳表示,这个问题在科学界已经讨论过很多次了。

  “实际上这确实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对于小部分人来说,可能他们在短期内由于气候变化受益。”温纳对本报表示,他做过一个有关欧洲旅游业和气候变化关系研究,证明由于夏天可能变冷,旅游业可能受益,但是非常不幸的是,这是在少部分人受益而世界其余更多地区受到非常严重的负面影响的背景下发生的。

  需要注意的是,在关于历史上的这个问题,有“中世纪暖期”等,所有的证据都在于,的确在世界上的某些地方,有暖期或者冷期,但是没有证据表明这些时期是地理上广泛存在的,特别是能达到全球范围内的变暖,温纳表示。

  在2003年欧洲发生了严重的热浪,造成2.5万人死亡,这在历史上从来没有发生过。温纳表示,所以短期而言,一些地区可能从气候变化中受益,但是经过很多科学家的共同全面研究证明,在世界上更多地方,从气候变化当中遭受的只会是一些负面的非常严重的影响。

  以冰川融化为例,问题的重点恰恰在于,冰川融化且最终可能消失的速率同控制地球平均温度上升的时间段有着紧密关联,在此,科学研究也就同政策制定连接起来。

  “对公众而言,很难理解气温变化一点点到底意味着什么,到底有什么重大影响,可能在100年时间气温变化一两度、两三度并不是一个十分严重的事情。”温纳表示,所以必须让公众意识到,平均气温上升一两度到底意味着什么。例如在加勒比海生长了200多年的珊瑚,在全球气候变化温度超过一定的界限后,在加勒比海地区生存这么长时间的珊瑚就有可能死亡。

  温纳认为,一方面目前气候科学发展太迅速,仅仅是像现在这样每五年出一次报告可能是不够的,IPCC应考虑在此基础上,加大中间频次。

另一个方面,如何将气候变化研究的成果纳入到公共领域当中,纳入到政策里面,从而纳入到气候变化问题的一些谈判中,需要得到讨论。温纳表示,应该通过一个过程,快速地把科学界的科学研究,反映到刚才所讲的政治过程和公共领域过程当中,既需要迅速,同时又要保证科学的严谨性。

15、美国参议院气候法案  专题系列

 

美国参议院外交关系委员会主席约翰·克里(John Kerry)与参议院国土安全及政府事务委员会主席乔·利伯曼(Joe Lieberman)5月12日公布了综合性能源与气候变化立法的细节。这一名为《美国电力法案》(American Power Act)的参议院气候法案旨在创造工作机会,增强美国的能源自主性,维护国家安全,恢复美国未来几十年在全球经济中的领导地位。

《美国电力法案》如果想在今年内通过,还要经受严峻的挑战,尤其是需要获得共和党的支持。为了共和党能在今年的中期选举中获胜,曾经参与法案起草的共和党参议员林赛•格雷厄姆最终退出了气候法案,而优先考虑移民法案,以拉拢墨西哥裔的选民。

继去年6月,美国环保协会对美国众议院出台的《美国清洁能源与安全法案》做出系列解读后,我们还将在第一时间对《美国电力法案》进行系列介绍,希望大家能够关注。

《美国参议院气候法案》专题( 四)  解决制造业问题

本次法案已经采取完全不同的方式来进行综合的能源和气候立法,以消除美国企业的担心。

对于制造业,本立法提供了巨大的潜力。短期内,建设新电厂以及更新现有基础设施的数百亿美元的额外投资,将为制造业提供大量机会。长期而言,该法案能够通过对碳定价,确保美国在电动汽车等清洁能源领域的全球领导地位,确保美国平稳过渡到清洁能源未来,从而将就业创造潜力发挥到最大。

法案与来自制造业各州的同事紧密合作,一起把握这些机会,并制定了以下三个阶段的方法:

1、推迟开始。为了让新技术实现机会最大化,并把能效方面的投资能够固定下来,该法案将工业资源进入国家减排计划的时间推迟到2016年。在此之前,我们将提供过渡帮助,以保护工业免受潜在的能源价格上涨的影响,同时对提高工业效率进行投资。

法案对关键项目提供超过200亿美元的资金支持,其中包括:立即为工业效率提高和清洁技术制造提供60亿美元,为清洁车辆生产提供70多亿美元,为国内制造商的新效率和竞争力计划研发提供超过70亿美元。

2、对直接和间接成本的支持。单纯提供更多时间并不能解决制造业的需求,一旦纳入计划之后,法案将通过完全抵消直接成本和潜在的电力和天然气价格上涨,来保持企业竞争力。此补助将以奖励高效投资、提升制造设备竞争力的方式进行分配。

3、防止国际碳泄漏的长期保护。在全球气候变化协议尚未达成的情况下,为了实现美国的环境目标,法案将要求,从未采取减排措施的国家进口货物须在边境支付相应数量的资金,从而避免碳泄漏,并确保环境目标的实现。

16、外来生物入侵年损失1200亿 严重危害生态安全

来源:法制网-法制日报2010年05月21日

http://news.qq.com/a/20100521/001663.htm

  开着飞机杀虫子?看似荒唐却是事实。北京市就曾经出动飞机450架次来灭杀美国白蛾。为了剿灭白蛾,北京除增设测报点严密监测外,还筹集了30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防控。而这些都是外来生物入侵惹的祸。

  “更令人担忧的是,外来入侵生物控制不力,有可能严重危害国家生态安全。”5月20日,中科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张润志在接受《法制日报》记者采访时深表忧虑。

  疫情逼近风景区

  “我国大陆于1982年在南京中山陵的黑松上首次发现松材线虫病,当时仅在1省1市1区发生,病死树仅256株。”张润志告诉记者,在过去20多年的时间里,松材线虫病疫情已扩大到12个省区,累计致死松树3500多万株,直接经济损失25亿元,间接损失高达250亿元。

  他透露,目前疫情已逼近黄山等著名风景名胜区、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和重点生态区域,并已对我国大面积松林构成了严重威胁。

  “这只是我国遭受外来入侵物种严重危害的一个缩影。”张润志说,我国目前生物入侵形势十分严峻,数十种有害生物猖獗危害,数百种危险生物敲击国门,数千种生物输入翘首以待,如不采取严格有效的措施,将外来入侵物种御于国门之外,很有可能会威胁到国家生态安全。

  年损失1200亿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大陆外来入侵物种多达280余种,其中昆虫和木兰是主要的入侵动物和入侵植物类群,分别占入侵种总数的25%和40%;美洲和欧洲是我国外来物种最主要的来源地(原产地),分别占我国入侵物种总数的53%和25%。

  “同时,我国外来入侵物种数量也在迅速上升。”张润志以我国农业外来入侵病虫害为例说,上世纪70年代发现1种,80年代发现两种,90年代发现10种。从2001年至今发现新的外来入侵物种20余种,种类上升的速度惊人,外来入侵物种危害范围进一步扩大。

  许多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入侵我国,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如水葫芦、薇甘菊、松材线虫、美洲斑潜蝇、马铃薯甲虫、稻水象甲、红脂大小蠹、美国白蛾等。据张润志介绍,生物入侵一旦成功,控制费用也非常巨大,他透露说,仅对美洲斑潜蝇的控制费用,我国每年就需要4.5亿元。

  我国是遭受外来物种入侵最严重的国家之一。2001年至2003年,原国家环保总局组织开展了全国外来入侵物种调查。调查发现,全国共有283种外来入侵物种,每年对经济和环境造成的损失约1200亿元,相当于国民生产总值的1.36%。

  防治屡失良机

  2007年5月《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录》规定了435种(属)生物属于禁止进入我国的危险性有害生物.进入我国的任何贸易产品和旅客等,都不允许携带这些物种。

  环境保护部分别于2003年和2010年公布了两批重要外来入侵物种名单共35种,同时部署了国家自然保护区和重要生态功能区对入侵生物的调查、监管与控制工作。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王灿发告诉记者,目前防治外来生物入侵的法律规定分散。《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条例》、《植物检疫条例》等法规中的部分条款里散有规定,尚无关于防治外来生物入侵的专门立法。

  “多年来我国入侵生物一个接着一个,但每次发生,相关主管部门总是由于没有及时防控经费的支付而丧失及时的控制良机。”张润志表示,这也是多年来我国入侵生物逐渐增多、发生面积逐渐加大而危害越来越严重的重要原因之一。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国在外来物种入侵方面的立法相对滞后。

  亟待归口管理

  王灿发表示,由于缺少专门法律,散见于各法律法规中的有关规定不够明确,再加上这些法律法规的执行分属多个不同的部门,使得在防治外来生物入侵问题上权责不明,造成了“谁都管,谁又都不管”的现状,难以有效解决和控制外来物种入侵的问题。

  “防范外来物种入侵是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一个薄弱环节,存在着法律不健全、执法不严、缺少监督机制等很多问题。”王灿发认为,要想建立外来入侵物种法律控制体系,需要对我国现有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进行全面评估,在完善现有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相关立法,并增加防范外来生物入侵的内容基础上,尽快制定外来生物入侵法。

  张润志则表示,预防和抵御生物入侵,是关系到环境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需要从法律法规、机构体制、费用投入、科技支撑和公众教育等各个方面进行布局和加强监管。同时,他呼吁,国家应明确一个总体协调部门来协调外来生物入侵问题,以避免和减少由于入侵生物造成突发事件和公共安全事件。记者郄建荣

  相关链接

  外来生物入侵已成为全球关注的重要问题。外来入侵生物不仅破坏生态平衡,加速物种灭绝,毁灭农业生产,影响国际贸易,甚至可以危害人类生命,威胁国家安全。

  世界上许多国家都遭受过或正在遭受外来入侵生物的严重危害。其中,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中国等受害最重,一些岛屿国家更是深受其害。据统计,美国因入侵种造成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每年高达1370亿美元。

  对于外来生物入侵世界各国都采取严厉措施来防控。美国在1996年就颁布了《国家入侵物种法》,1999年,总统克林顿又签发了第13112号《入侵物种法令》,责成美国农业部牵头统一管理外来入侵物种,并组建了由总统挂职的国家外来入侵物种委员会。

  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印度、泰国、马来西亚、南非等国也成立了类似的机构,制定了国家计划,立法加强外来入侵生物的防治与管理。

17、北京拟修建磁悬浮项目引发环评争议

来源:人民网-《京华时报》2010年05月24日

http://env.people.com.cn/GB/11671617.html

  本月初,S1线“环境影响评价”开始公示,并邀请公众参与。北京要修建磁悬浮线路的消息迅速传开,一石激起千层浪。一场曾在沪杭线产生的争论因此被再度掀起。

  沿线小区居民担心电磁辐射、噪声影响,联名反对。支持和反对中低速磁悬浮项目的专家各执一词,而公认标准的缺失让争论难以趋向一致。

  一个已经研究数十年的技术、一个被列为政府重点支持的科技项目,此前在走向应用之途中已历至少两次失败。中低速磁悬浮的首度应用,为何锁定北京S1线?

  1

  环评公示引发居民担忧

  本月5日,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铁科院)网站发布了一条公示,引起媒体及公众关注。

  这条《北京市轨道交通门头沟线(S1线)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第一次公示》公布了S1线的具体走向、长度、车站等情况。

  《公示》特别提出,希望社会各界从环保角度出发,说明对该项目持何种态度及原因。此次环评包括城市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等15项内容,并以生态环境、声环境、电磁环境及公众参与为重点专题进行评价。

  这条贯穿海淀区、石景山区、门头沟区的轨道交通,曾备受门头沟人期待。这个本市西部的郊区,冀望借S1线建立的交通便利,助力大发展。

  但是,S1线上马磁悬浮的消息,给海淀多个沿线小区居民带来的是担忧。

  5月11日,中国房子小区业主开始征集签名,反对建设磁悬浮。小区一名业主介绍,通磁悬浮的高架线在小区北边,小区住着近万人,担心电磁辐射影响身体健康。

  同期,碧森里小区业主开始签名,反对磁悬浮在S1线上马。小区业委会筹备组负责人高洁说,小区离磁悬浮线路只有二十几米,距离太近,电磁辐射和噪声会对业主的身体、生活造成影响,“最好修传统的地铁,一定要修磁悬浮的话也要走地下”。

  《公示》如此说明电磁环境影响:主要发生在地面高架桥段,高架线磁悬浮列车运行时可能会对开放式电视接收用户产生电磁干扰以及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对于声环境影响则明确为:建成运营后,对环境产生影响的主要噪声源是地面磁悬浮列车运行时产生的噪声,风亭、冷却塔噪声以及车辆段、停车场厂界噪声。

  对此,小区业主颇为不满,认为它未提及对沿线近距离公众构成直接人身安全隐患和身心健康的影响意见。

  此后,业主的签名及意见书被寄往铁科院和北京市有关部门。

  2

  地下线路长度意外更改

  7天后,意想不到的情况发生了。

  《公示》在铁科院网站上被撤了下来,随后又挂上去,标题相同,但内容已变。曾多次给市长信箱、铁科院发意见书的业主Cxfs(网名)分外高兴,认为这是一次小小的胜利,促使他更有动力去推动磁悬浮“下马”。

  让沿线居民感到高兴的改变是:更新后的《公示》注明,S1线“在西郊粮库专用线前入地,下穿永定河引水渠、西四环”,地下线长度由此前公示的约0.455公里,变更为2.969公里。

  高洁说,地下线延长后,受影响的居住区将减少。但是,碧森里、中国房子附近,磁悬浮项目仍在地面上走。因此,他们将继续反对,将组织的签名和意见书发到有关部门。

  另一个改变则让居民愤怒。

  更新后的《公示》发布了S1线的建设时间表。S1线分为两段工程开工建设。

  西段工程从石门营站至苹果园站,初步确定建设期为2年8个月,计划2010年9月1日开始征地拆迁前期准备工作,开工时间2011年5月,试运营时间2013年12月底;东段工程从苹果园站至慈寿寺站,建设期按3年3个月考虑,计划2013年11月开工,试运营时间2017年2月。

  “建设时间表都已经确定,还征求环评意见干吗?”多名业主质疑,这样的公示只是走过场。

  铁科院负责S1线环评工作的人士介绍,线路入地长度的更改是因为设计可行性报告有变化,而不是因为居民的反对而更改。对于公示建设时间表的问题,她未回应。

  该人士介绍,S1线环评公示以来,每天都接到很多电话、邮件,居民反对的意见很大。

  多次撰写意见书的一位居民说,磁悬浮技术发展数十年了,国外都多做展示,基本不应用,我们为什么要应用呢?

  3

  学界激辩电磁辐射

  “跟地铁相比,中低速磁悬浮的造价低;跟轻轨相比,它的噪音小。”国防科技大学教授、磁悬浮专家常文森力挺磁悬浮。他总结了中低速磁悬浮的优势:环保、噪音小、转弯半径小、爬坡能力强。

  对居民最关心的噪声问题和电磁辐射,常文森解释,距离10米外,轻轨的噪声为94分贝,而磁悬浮列车只有64分贝。中低速磁悬浮列车的直流磁场强度小于正常看电视时对人体的影响;交流磁场强度小于使用电剃须刀时对人体的影响。

  对于S1项目的环评,常文森说,铁科院是受北京市有关部门之托为之。记者了解到,铁科院因为在铁路领域的专业,诸多新建、改建铁路线的环评工作均由其操刀。

  中国工程院院士、隧道与地下工程专家王梦恕是磁悬浮的坚定反对者。他认为,中低速磁悬浮的电磁辐射对人体有害,长期作用会引起多种疾病。在德国,修建磁悬浮距离居民区的最短距离是300米,S1线距居民区太近,对居民的影响可想而知。

  去年,中科院电工所生物电磁学实验室研究员孙广生等曾对中低速磁悬浮唐山试验线进行了检测。检测报告显示,中低速磁悬浮运行中的电磁辐射低于国际非电离辐射防护委员会的安全标准,磁悬浮列车的电磁辐射强度与一般轮轨列车没有差别。

  孙广生说,广义上讲,人们都是生活在电磁环境中的,家里电灯的频率也有50HZ,中低速磁悬浮的最高频率是90HZ,所能产生的辐射很少,对人体是安全的。此外,中低速磁悬浮列车的电磁是封闭的,不会向外辐射。

  因为国内并没有关于电磁辐射的安全标准,王梦恕并不认同这些检测。同样,沿线居民亦不能信服。业主Cxfs说,电磁辐射的影响可能要很多年才能看出来,难道要拿居民的健康为代价来做试验吗?

  4

  磁悬浮曾屡屡遭拒

  居民和王梦恕为代表的“反对派”的另一个论据是,磁悬浮项目在国内外的多次折戟。

  20世纪70年代以后,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相继开始筹划进行磁悬浮运输系统的开发。大约10年之后,国防科技大学常文森教授等开始进行磁悬浮研究。

  20世纪末,京沪线拟建之际,引进高速磁悬浮的呼声渐起,并引发长达12年的“磁悬浮与轮轨技术之争”。最终,铁道部决定采用轮轨技术。

  2000年,科技部成立磁悬浮可行性研究小组。随后,上海兴建了30公里长的磁悬浮试验线。当沪杭要建高速磁悬浮时,引起沿线居民的强烈反对,王梦恕等专家多次向有关部门上书。最终,沪杭磁悬浮项目搁浅。

  与高速磁悬浮的研究几乎同步,主打城市内交通的中低速磁悬浮亦在推进。

  1999年,北京控股磁悬浮技术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控磁浮公司)与国防科技大学合作,开始进行中低速磁浮研发。

  当年,八达岭长城景区外扩,景区与停车场的距离有2.6公里。在轻型轨道和大巴运输先后被否后,中低速磁悬浮曾进入考虑视野。

  建设八达岭旅游示范线成为北控磁浮公司的首要目标。历经两年,示范线先后通过多个部门的审批。但在上报国家计委批准时,未获佳音。其间,四川青城山、昆明世博园亦传出要修建中低速磁悬浮的消息,均无果而终。

  王梦恕认为,现有磁悬浮技术还不成熟,离实际应用还很遥远,日本和德国放弃应用就是明证。德国曾准备修建柏林至汉堡的高速磁悬浮,但因公众反对及造价太高等问题“夭折”。美国、日本都先后有中低速磁悬浮上线的计划,但终告吹。

  5

  为什么是S1

  常文森否认中低速磁悬浮遭拒是因为技术上的原因。他说,八达岭线遭拒原因复杂,文物部门比较反对。

  八达岭受挫之后,北控磁浮公司和国防科技大学分别在长沙和唐山建立试验线,继续为中低速磁悬浮的应用努力。直到近期,官方公布了S1线将上马磁悬浮。

  为什么是S1

  常文森给出了两点理由:一是经过唐山试验线3万多公里的运行,中低速磁悬浮已很成熟,应用时机到了;二是首钢搬迁后,石景山、门头沟区域要建环保园区、生活区,需要轨道交通。中低速磁悬浮每节车厢载员不超过230人,属于中等运量,跟S1线沿线的客流预测吻合。综合各种因素,市政府决策在S1线上应用新型技术。

  作为该技术的研发组织单位,北控磁浮公司在争议面前选择了沉默。其董事长刘志明表示,近期不接受采访。

  在北控磁浮网站上,多条“要闻”显示着官方对中低速磁悬浮项目的支持。3月初,住建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在北京组织召开了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中低速磁悬浮交通技术及工程化应用研究”技术审查验收会。

  包括周干恃、施仲衡、严陆光、钱清泉、顾国彪等科学院、工程院院士及轨道交通领域专家15人组成的专家组建议有关方面,“尽快研究建设运营示范线,形成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低速磁浮交通产业”。

  常文森说,除了北京的S1线,深圳的8号线也可能选择中低速磁悬浮,其他地方亦有多个接洽意向。此外,北京还将规划建设多条轨道交通线,比如可能沿三环、四环修建轨道交通,中低速磁悬浮亦是可能的选项之一。

  S1线的成败与否,关系着国产磁悬浮全国扩张梦想能否实现;又因S1线牵动着上万居民对健康的担忧,如何保障其健康或以证据打消其担忧亦为重要。这需要公众讨论厘清利弊,更需要决策者公允细致。

  铁科院负责S1线环评工作的人士介绍,S1线的第一次环评公示还未结束。对于居民担心的电磁辐射等问题,他们正在做调查,在第二次环评公示时会有相应结论。

18、尼罗河水资源纷争再起 上下游国家矛盾加剧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2010年05月21日

http://env.people.com.cn/GB/11654953.html

  本报北京5月20日电 综合本报驻埃及记者李潇、本报记者李渊报道:埃及政府和民间近期高调宣示对尼罗河的权利,而尼罗河流域的埃塞俄比亚、乌干达、卢旺达和坦桑尼亚4国则于5月14日签署了重新分配尼罗河水资源的《尼罗河合作框架协议》,规定4国均等分享水资源,并有权在不事先告知埃及和苏丹的条件下建设水利工程。在此背景下,肯尼亚也于19日正式加入了该协议。此消息一出,在埃及国内引发了极大的震动。埃及《今日世界报》在评价此次事件时认为,尼罗河上游各国此举意在从埃及和苏丹手中争得更多“水源股份”,而这场纷争的结果将对尼罗河流域各国的经济发展和民生状况产生深远影响。

  分歧——

  历史原因和现实发展需要使各国对河水分配提出不同的利益诉求

  尼罗河发源于埃塞俄比亚高原,由青、白尼罗河两条河在苏丹首都喀土穆汇流形成,蜿蜒流经非洲大陆东北部,穿过布隆迪、卢旺达、坦桑尼亚、乌干达、肯尼亚、苏丹、埃及等10国,全长6671千米,横越撒哈拉大沙漠,最后注入地中海。尼罗河水几乎全靠降水补给。

  历史上,尼罗河水主要用于灌溉和提供生活用水。为了可以全年进行灌溉,上个世纪,尼罗河上修建了几座拦河大坝,其中有两座大坝在苏丹境内,一座是青尼罗河上的什纳尔大坝,另一座是白尼罗河上的阿瓦里亚大坝;另外一座是埃及和苏丹通过谈判签订的《尼罗河水协定》(1959年)允许埃及修建的阿斯旺大坝,协议将尼罗河水(年总量约740亿立方米)由两国分享,其中555亿立方米归埃及。

  尼罗河水使用权利的传统秩序建立于殖民主义时代。1929年,由英国和埃及签署的《尼罗河水协定》确认了埃及对该河水使用的优先权,据此,在英国管辖的尼罗河上游或支流上,未经开罗同意,不得兴建工程。而另一个重要的关于尼罗河水使用的协定签署于1959年,埃及和苏丹就尼罗河水资源的利用问题通过谈判签订了新的协定。

  尼罗河流域的10个国家共大约生活着2.5亿人口。据估计,未来25年,该地区人口将可能翻番。人口的增长,加之该地区工业和农业的发展,水需求的压力不断增大。由于气候变化,持续的干旱严重威胁到尼罗河水的流量,更糟糕的是,污染也开始影响河水的质量。除了肯尼亚和埃及,其他尼罗河流域国家都在全球最穷的50名国家之列,这些国家常常受到饥荒和疾病的打击。要摆脱贫穷的面貌,发展经济的要求,对水的需求也日益增加。

  根据历史,数千年来,该流域从未因为使用河水而爆发过战争。1945—1999年,尼罗河国家间合作与冲突的比例为2∶1。相反,因为“同饮一江水”,这些国家间的相互依赖性更强,彼此尝试共同管理和分享水资源,以建立互信,避免冲突。

  合作——

  联手对尼罗河水资源进行科学合理有序的开发符合各国共同利益

  原则上,尼罗河流域国家认为目前状况需要改变。尽管就如何改变尚未达成共识,但合作寻求解决方案早已付诸实施。成立于1999年的尼罗河流域国家组织规定成员国分享信息,共享河流。随着该组织的建立,相关国家的合作项目也在逐步实施。

  埃及、埃塞俄比亚和苏丹曾就合作开发尼罗河水资源达成共识。在尼罗河上游流域,相关各国通过与下游流域国家的合作,把开发利用水资源和解决本国贫困问题结合起来,加大发电供电设施和水利灌溉设施的建设,以缓解本国电力供应紧张、农业发展落后的局面。同时,利用上游水资源保护计划,发展渔业和旅游业等。

  2000年8月,埃及也曾同意考虑通过一份新的协议,来指导将会保证尼罗河流域内上游沿岸各国水资源需求的尼罗河水分配。2009年8月,尼罗河流域国家水利部长在埃及亚历山大市讨论并通过了24个总投资达14亿美元的合作计划。

  今年4月,尼罗河流域国家组织年度工作会议,以及尼罗河流域信托基金第七届发展伙伴会议,都对数年来该组织在促进国家间合作发展方面的工作予以高度赞赏,认为该组织是地区合作和团结的典范。“同一条尼罗河,同一盆地,同一未来”,这一直是尼罗河流域各国人们的共同理想,合作而不是对抗地分享尼罗河水,人们为此努力了十多年,并将继续努力下去。

  为应对尼罗河水源之争,埃及农业和灌溉部长阿拉姆于5月19日同专家组前往苏丹,以期与苏丹方面协调立场。由于埃、苏两国同尼罗河流域其他国家分歧严重,致使数次试图成立尼罗河流域国家合作机制的框架协议未能签署。阿拉姆前往苏丹前表示,埃及将不惜一切措施捍卫对尼罗河水源的权利。《今日世界报》20日发表评论认为,“也许纷争才是刚刚开始”,在非洲这片广袤而炎热的土地上,围绕尼罗河“水源股份”的争夺,将再次牵引世界的目光。

  >>点评

  徐伟忠(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西亚非洲研究所副所长):尼罗河水资源分配问题自上世纪20年代开始就长期存在。随着近年来尼罗河上游国家经济发展速度加快以及人口增多等,各国农业、工业、生活用水需求量逐年加大,现阶段上下游国家的矛盾加剧。以尼罗河上游国家埃塞俄比亚为例,其石油、煤炭等资源相对不足,电力等能源较为短缺,但水资源却十分丰富,有“东非水塔”的美誉,所以埃塞俄比亚一直希望充分开发水资源,比如在尼罗河上游修筑大坝以增加电力供应,并兼顾农业灌溉等。

  虽然存在分歧,但尼罗河水资源分配不应是一场“零和游戏”,各方都需要作出一定的妥协和让步,以达到求同存异、互利共赢的目的。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尼罗河区域国家经济合作程度相对较低,各国应不断提升区域经济合作水平,在协商与合作中合理解决水资源分配问题,以寻求共同的发展之道。

  安春英(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副研究员):尼罗河流域国家水资源纷争彰显了国家间利益冲突。首先,近年,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水资源蒸发旺盛,而地表水补给不足,尼罗河上游地区旱年不断,严重影响了尼罗河流域居民的生产、生活。而埃及、苏丹、厄立特里亚、肯尼亚对尼罗河水资源的依赖度分别为96%、77%、68%和33%,因此该流域各国出于社会与经济利益考虑,珍视尼罗河水,以寻求更大的水权。

  其次,水资源短缺不是一个孤立问题,它与国家政治与对外关系也息息相关。一些学者研究发现,共享河流的盆地地区会增加这些国家冲突的危险性,因为这些国家可能因水流而造成国家内部冲突或国家间关系紧张,为水而战。水资源供应链条的失序,易引发冲突。

随着地区一体化的发展,相比无序竞争,非洲国家间通过磋商解决这一争端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好途径,因为尼罗河是连接流域国家的纽带,对尼罗河水资源进行科学、合理、有序的开发是这些国家的共同诉求。而且,从以往的历史情况看,这些国家正是通过协商,一次次化解彼此的争端。从1999年成立尼罗河流域国家组织,到2001年尼罗河国家合作国际联合会第一次会议在日内瓦的成功举行,乃至2002年“东尼罗河流域专家委员会办公室”的设立,以及2004年埃及、苏丹和埃塞俄比亚就尼罗河水资源利用问题达成谅解,均将尼罗河国家间在尼罗河水资源合作推向深入。

19、三峡地质灾害增多,我们为三峡工程付出多大代价?

来源:新京报2010-05-24 童大焕

http://opinion.nfdaily.cn/content/2010-05/24/content_12177718.htm

来自新华社的消息说,三峡工程175米试验性蓄水以来,新生突发地质灾害增多。库区共发生形变或地质灾害灾(险)情132起,塌岸97段长约3.3公里,紧急转移群众近2000人。在二、三期地质灾害防治规划范围外已发生新生突发性灾(险)情30多处。

这是一次相当难得的信息公开,可以说明有关方面在三峡问题上信息公开的勇气。从另一个侧面来说,则是三峡大坝已经引起和将来可能引起的地质灾害,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共同警惕与防范。

在三峡蓄水过程中,水位线每年在135米到175米之间大幅度波动。早有专家预测,水位达到175米,2009年以后的几年,地质灾害的发生还要增加,而不是减少。随着三峡水库蓄水位的继续升高和时间的持续,三峡工程还可能会有更多问题浮出水面。

国土资源部副部长汪民在5月22日指出,当前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形势十分严峻。截至目前,三峡库区二、三期地质灾害防治项目已基本完成,项目实施期间,对城镇和居民集中区的887处地质灾害进行了工程治理,对出现地质灾害灾(险)情的480处隐患点近4.6万人实施了搬迁避让,对3141处隐患点进行了群测群防。

但这恐怕还不是问题的全部。迄今为止,我们为三峡工程付出了多大的代价,得到了多大的收益?此外,还有生态环境的变化与影响等。所有这些,按照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三峡这样事关巨大的公共利益的重大工程,和其他央企的一切信息,都应该在总结和公开透明之列。

三峡工程虽然完成,但它的影响才刚刚开始。很多未知因素对人类、对生态环境的潜在影响我们似乎没有预见到,也不知道未来我们将面临着什么。一切该重新评估和正视的问题都应公开和正视。这,也是为我们自身的安全负责。

20、污染大户不该由比基尼美女来“扫地出门”

来源:大河网2010年05月24日 陈家沛

http://www.dahe.cn/xwzx/txsy/wyfy/t20100524_1807146.htm

  昨日下午1时,4名来自各高校的美女大学生,经成都全搜索网站认识并发起一场环保行为艺术――身着比基尼、戴着防尘面具,手持扫把站在跳蹬河嘉陵电厂侧门口扫地。美女们说,这场特殊的“秀”隐含3层意思:嘉陵电厂对空气污染严重,人们需要戴面罩出门;比基尼裸露了身体,皮肤受不了;手持扫把,把嘉陵电厂扫出成都。(《成都晚报》2010-5-20)

  一群身高在1.7米以上,身着比基尼的美女,手拿大扫把、口戴防尘面具,在大街上,一会儿风摆杨柳地扫几下,一会儿掐腰、挺胸、回眸、凝视,如此场景,当然是非常能够吸引人们眼球的。而那些比基尼美女大学生们这样做的初衷,不就是要吸引人们的眼球,从而引起相关部门对于污染大户问题的真正关注与重视?

  用如此行动来希望达到将污染大户“扫地出门”的目的,是不是一种理性的举动,可以进行讨论。但,美女大学生们的如此举动,其初衷无疑是值得肯定的,是一种具有环保意识,具有社会责任感的表现,如果是那种“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大学生,是不会有如此举动的。而更重要的是,如果我们觉得她们的这种做法不值得提倡,其实她们的此举更是一种无奈的选择。

  她们此举所针对的,是令电厂周围大大小小5个居民小区的生活常态变成“窗子不敢开,衣服不敢晒,赶上电厂点火的时候出门还得打伞,别个看到以为我们是神经病”的污染大户;是早在2006年,作为污染成都空气质量的污染大户,就已被相关部门责令整改,但时至今日,仍然是污染成都空气质量的大户。在一个国际化大都市,让那么多居民的生活受到那样严重的影响,政府部门也责令其整改,但是几年过去,污染情形依然故我,这究竟是为什么?其实这个问题的答案是不难想象的。在那种GDP高于一切的理念下,只要能够实现GDP有不断增长,管它是绿色的,还是灰色的、黑色的,甚至是带血的GDP,都是宝贝,所以,往往市民反映强烈的时候,也要对那些污染大户下整改通知书,不过,那到底是下给污染企业去认真执行的,还是下给那些市民看的,就只有天知地知了!只是,下了整改通知,清清楚楚表达了政府的决心:“排放不达标就停产,达标无望就关闭!”,然而过了那么久,情况并没有改观,那是真决心还是秀决心,事情就是不言而喻的了。

  中国的许多事情,如今常常成了这样一种情形:本来应该由政府相关部门直接出面就解决了,但是不,相关部门一直缺位。于是社会开始广泛关注,引起媒体的关注,最后政府部门实在躲不开了,才真正重视,才不得不认真对待。作为成都污染大户的嘉陵电厂的污染问题的最终解决,看来还是跳不出这样一个怪圈。

  如何走出这样的怪圈,如何主动去履职,是政府部门应该认真思考并依靠付诸行动的一个重要问题。如果已经跳出了这样的怪圈,还用得着那些美女大学生们身着比基尼来在街上大秀P0Se?

21、环保局法院为何“眷顾”垃圾焚烧厂

来源:人民网-《京华时报》2010年05月23日 傅达林

http://env.people.com.cn/GB/11668225.html

  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都有在良好环境下生活的权利,这是人类生存权的应有之义,也是实现发展权的必要条件。但很多时候,当公民面临切身环境权受损时,却常常陷入“孤立无援”的困境。例如朝阳区居民赵蕾和杨女士,二人针对同一个对象——高安屯医疗垃圾焚烧厂而打的两场官司,一审都以败诉告终,为公民环境维权平添了几丝悲凉。

  今日中国公民对于环境权益的认知,虽然还比不上西方国家先进,但也早不是当初片面追求发展背景下的“短见”。尤其是近年来,类似厦门“PX项目”事件和广州番禺垃圾焚烧事件,都折射出公民维护环境权益的蓬勃生机,同时也隐含着地方政府遵从民意、寻求善治的良好意愿。但这样的范例并非总能被复制。再富有活力的公民行动,只有建立在政府持之以恒的执法和司法没有偏私的矫正基石上,才能实现环境正义的目的。

  遗憾的是,公民环境维权的最大困境,恰缘于政府执法的偏私以及司法矫正的无力。以此次高安屯医疗垃圾焚烧厂为例,根据国务院规定,从事危险废物收集、贮存、处置的经营单位,应当领取有效期为5年的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而这个焚烧厂却是靠着环保局连续9次颁发的有效期为半年的“临时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开工,如此变相违法审批很难说是环保部门的一时“疏忽”。对于杨女士提出的有关信息公开申请,环保局则因“焚烧厂因设备测试,各项数据不稳定,不具备监测条件”,所以没有要求其提供监测数据,言语之间执法部门与被监管对象“情同一家”,个中利益纠葛着实叫人猜不透。只是照此逻辑,大概所有的环保部门都可以推卸掉此项职责了。

  如果说执法部门难以为公民“运送”环境正义的话,那么履行正义矫正职能的司法机关,就应当担当起“社会正义最后一道防线”的重任。遗憾的是,在这两场官司中,司法机关都表现出近乎一致的态度:在赵蕾的诉讼中,法院的判决让我们明白:垃圾厂周边居民负有“容忍义务”,这意味着住在垃圾厂周边的公民,将无法获得环境权的眷顾;而在杨女士的诉讼中,法院更是以“距离大于800米”的单一性条款,抵消掉原告针对环保局信息不公开的所有关键性诉求,堪称四两拨千斤。

环境权在公民权利谱系中的地位日益凸显,公民对自身周围环境的体察与关注,将污染环境者诉诸法律,成为现代公民展现主体精神的重要行动。只是面对备受争议的垃圾焚烧,一如既往的执法疲软,秉承地方保护的司法失职,再蓬勃的公民行动也难不受挫折。

22、告别“多龙治水”不是全部 

来源:中国经济导报  2010-5-22 宋时飞

http://www.ceh.com.cn/ceh/xwpd/2010/5/22/63822.shtml

   一条大河波浪宽,辽河治理谱新篇。我国七大河流之一的辽河,告别“多龙治水”,迎来“专管专治”。近日,辽宁省政府发文,成立辽河保护区管理局。需要强调的是,这是我国第一次为河流“划区设局”,在全国河道管理与保护方面首开先河。

   左面两幅图片,相隔5年。上图是2004年仲夏,辽河沈阳段的一处河道里,堆积着大量废弃电池,给四周环境带来严重影响。上下学的孩子经常来找些还能继续使用的电池。下图是2009年深秋,在辽河入海处盘锦,美丽的辽河湿地公园,已经成为当地公众的重要休闲场所。

   从脏污到整洁,折射出这些年来辽宁人在辽河治理上的努力;从“多头”到“专管”,彰显出辽宁人借力体制创新力求辽河治理再上层楼的决心。

   被辽宁人称为“母亲河”的辽河,可谓命运多舛。沿岸城市密度大,产业结构重型化,辽河污染一度较重。直至最近两年,辽河水质才有了较大改观:2008年,水质大幅提升;2009年,干流水质首次告别劣五类。

   回首辽河治理来路,“多龙治水”恐怕是最需改进的环节之一。水利、环保、国土、交通、农业、林业、海洋、渔业等部门,都有权对辽河治理“说一句”、“投一票”,结果可想而知。有鉴于此,辽宁此番才彻下决心,使辽河治理保护由以往的政出多门、分段管理、条块分割,走向统筹规划、集中治理、全面保护。此举目标很明确――形成整合优势,尽快使辽河重现生机活力。

   我们乐见,这样的整合能够尽早开花结果。还辽河一汪清水,是大家的共同愿望。

   但我们要说,改变“多龙治水”不是全部。要让辽河重现清流,恐怕还需着眼更高层面、更广范围。

   一来,过去辽河之所以污染较重,与沿岸各方对水的态度密切相关。从“水利”到“水务”,虽只一字之别,实有根本区别。说到底,只有对“利”看得再淡些,对“务”看得再重些,才能真正实现兴利避害,清流千里。

   二来,滔滔一河清水,既有自然属性,也有社会属性,更有商品属性。有时,大家不妨扪心自问,在河流治理过程中,我们有没有针对不同属性采取相应办法?这些方法之间的边界又在哪里?怎样找到不同方法之间的合力?

   从自然水到商品水,涵义迥然不同,意境别有洞天,方法千差万别。

   三来,从地理上讲,辽河不为辽宁一省独有,全长1430公里、流域面积20余万平方公里的辽河,还流经河北、内蒙古、吉林等省份。因此,辽河治污,也非辽宁一己之力所能完成。从源头到干流,从上游到下游,试点生态补偿、实现流域治理、谋求更多合力,应当摆上辽河治理者的工作日程。既然同饮一江水,为何不能坐下来一起想主意?

   “多龙治水”要不得,“多方合力”缺不得。 

特别关注:

想要看更多的环境信息,请点击下面网址:

怒江网:http://www.nujiang.ngo.cn

绿家园记者沙龙网:http://www.greensos.cn

绿家园记者沙龙英文网:http://eng.greenso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