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5-10
五月十日绿家园江河信息导读: (编辑:丽英)
南方暴雨特别关注:
1、京华时报: 暴雨袭击南方多省 25万民众被迫转移
http://env.people.com.cn/GB/11551336.html
2、新华网: 新闻分析:南方地区缘何遭遇“暴雨倾城”
http://news.xinhuanet.com/environment/2010-05/10/c_1284721.htm
3、人民网: 暴雨将袭桂粤赣闽等地 可能引发山体滑坡泥石流
http://env.people.com.cn/GB/11551409.html
4、《人民日报》: “暴雨危机”凸显城市之困
http://www.hwcc.com.cn/pub/hwcc/wwgj/gjpt/myfk/201005/t20100509_317463.html
绿色长征,绿家园志愿者走来连续报道:
5、绿色长征,绿家园志愿者走来之五――红色腊子口,绿色腊子口
环境资讯:
6、京华时报: 《生态补偿条例》起草 西部资源大省获益更多
http://env.people.com.cn/GB/11552327.html
7、新华网: 渤海海洋环境污染形势依然严峻
http://news.h2o-china.com/html/2010/05/671273458335_1.shtml
8、中国广播网: 手机充电器年废弃过亿污染巨大 有望统一标准
http://env.people.com.cn/GB/11555192.html
地方信息:
9、中新网: 江西启动今年首个重大气象灾害应急响应
http://www.hwcc.com.cn/pub/hwcc/wwgj/gjpt/ylxw/201005/t20100509_317473.html
10、新华网: 山西将在煤炭等污染行业开展环境监理
http://news.sina.com.cn/c/2010-05-09/163220235013.shtml
11、新华网: 昆明打破辖区限制对高原湖泊阳宗海实现 “直管”
http://news.xinhuanet.com/environment/2010-05/10/c_1284458.htm
环保观点:
12、中国环境报: 决胜之年如何推进污染减排?
http://news.h2o-china.com/html/2010/05/671273457717_1.shtml
特别推荐:
13、一位生态人类学家眼中的西南大旱 / 冰瀑
http://www.my1510.cn/article.php?id=f507da50d3a34e5c
环境时评:
14、新京报: 面对暴雨,城市应当变“排”为“蓄”
http://news.h2o-china.com/html/2010/05/671273457469_1.shtml
15、中国环境报: 生态旅游 岂能换汤不换药?
http://green.sohu.com/20100510/n272020304.shtml
16、人民网环保频道: “将世博带回家”需制度发话
http://env.people.com.cn/GB/11551253.html
特别关注:
想要看更多的环境信息,请点击下面网址:
绿色记者沙龙网:www.greensos.cn
绿色记者沙龙英文网站:http://eng.greensos.cn
1、暴雨袭击南方多省 25万民众被迫转移
来源:人民网-《京华时报》2010年05月10日
http://env.people.com.cn/GB/11551336.html
进入5月,罕见暴风雨强势来袭,南方部分省市连连告急,受灾人数之多触目惊心:湖南169万,重庆137万,广东87万余,江西赣南26万。目前,全国已有25万群众安全转移。
■灾情
广东 旧雨未消新雨又至
9日午后,在两日前刚刚遭受特大暴雨袭击的广东多地再降暴雨,局部大暴雨,并伴有雷雨大风。全省多地发布暴雨橙色预警信号,肇庆市德庆发布了最高级别的暴雨红色预警信号。广东省气象局已于9日下午4点30分启动气象灾害(暴雨)Ⅲ级应急响应。
近一周来广东暴雨呈“旧雨未消新雨又至”之势。5至7日的强降水使广东省近20人死亡失踪,80多万人受灾。
昨天下午6点,广州市区大雨不停,空中白雾茫茫,路面积水成流,车辆过处,水花四溅,行人撑起雨伞,依旧遮不住洒落的雨点,树枝在风中摇摆,不时有雷声在头顶轰响。
江西 赣南受灾人口突破26万
近日,持续的强降雨已造成江西赣南地区出现严重洪涝灾害。随着强降雨的持续,赣南地区的赣州市洪涝灾害受灾人口继续增加。
截至9日零时,赣南受灾人口突破26万,因灾死亡人数上升到12人。
赣州市防汛部门介绍,截至9日零时,赣州全市共有定南、寻乌、龙南、全南、会昌、安远等6个县的83个乡镇受灾,受灾人口26.46万人,转移人员17689人,倒塌房屋5884间。
■目击
数百年村庄毁于一旦
广东省韶关市曲江区樟市镇南约村委上杨村,5月6日晚上7点钟,夜色朦胧,暴雨如注,村民杨维联走出房门查看雨势,嘀咕了一句“天漏了”。
话音刚落,一阵“轰隆隆”的巨响从远处传来,仿佛一架飞机低空飞过,杨维联顿时脸色惨白:依稀夜色里,远处山上一条浊流正向村子快速涌来。“山洪来了!大家快跑!”杨维联扯破喉咙的尖叫立即把全村人都惊动了,乡亲们手忙脚乱地往村外安全地带冲去……8日,记者在现场看到,这个横亘在大山脚下数百年的小村庄,已被山上冲下的洪水、巨石毁于一旦,许多如圆桌般大小的山石,横七竖八卧于村中。
记者行走在被暴雨和山洪洗劫过的大地上,到处是废墟:洪水刚刚退去,不少露出来的田地里蒙了一层黄色泥沙,村子里有的房屋全部倒塌,废墟上堆满断木头、砖头等,有的房子由于洪水浸泡,正在垮塌。
■分析
三大因素导致汛情提早
专家认为,西南暖湿气流活跃是造成近期各地早早就出现连续强降水的成因,但北方冷空气活动频繁、强度偏强,向南扩张明显;厄尔尼诺的影响等是导致江西等南方地区汛情提早的深层次原因。
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孙军解释说,“北方冷空气南下,与西南暖湿气流在长江中下游一带交汇,加强了这些地区的气流上升运动。由于这些地区中低层水汽含量较丰富,在空气上升运动中,水汽容易凝结成云致雨,进而形成较强降水。”
今年以来,江淮、江南降水异常偏多,江西、浙江等地3月初就出现了罕见早汛,3月下旬到4月,湘江、漓江、赣江出现了超警戒水位,部分地区发生洪涝。
据介绍,此次强对流天气发生范围较广,局部地区降雨强度较大。孙军说,“从气候上讲,我国汛期主要是6-8月,现在华南进入了前汛期,而我国的主汛期还没有真正到来。” 据新华社电
2、新闻分析:南方地区缘何遭遇“暴雨倾城”
来源: 新华网2010年05月10日 张辛欣
http://news.xinhuanet.com/environment/2010-05/10/c_1284721.htm
一时间,暴雨倾城。湖南、广东、贵州、江西等南方省份相继出现强降雨天气。水漫街面、要道阻塞,一座座城市仿佛浸泡在水中。我国南方为何出现如此大范围的强降水?这是否意味着南方地区开始进入汛期?降雨将持续多长时间?
在人们印象里,江南的初夏总是伴有绵绵的细雨。然而,今年的雨水来得格外早,雨势也较为猛烈。5日以来,江南、华南、西南地区东部等地出现强降雨和强对流天气。
中央气象台9日发布暴雨蓝色预警:预计,9日8时到10日8时,广西、广东、福建、湖南南部、江西南部和东部、浙江南部、贵州南部、云南东南部等地有大雨。其中,广西中南部、广东中北部、湖南南部、江西南部、福建中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暴雨,局部地区有大暴雨。上述局部地区并伴有短时雷雨大风或冰雹等强对流天气。
“北方冷空气南下,与西南暖湿气流在长江中下游一带地区交汇,加强了这些地区的气流上升运动。由于这些地区中低层水汽含量较丰富,在空气上升运动中,水汽容易凝结成云致雨,进而形成较强降水。”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孙军解释说。
今年以来,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起伏大、降水分布非常不均匀,气象灾害影响广、程度重。其中,江淮、江南降水异常偏多,江西、浙江等地3月初就出现了罕见早汛,3月下旬到4月,湘江、漓江、赣江出现了超警戒水位,部分地区发生洪涝……
据介绍,此次强对流天气发生范围较广,局部地区降雨强度较大。“从气候上讲,我国汛期主要是6-8月,现在华南进入了前汛期,而我国的主汛期还没有真正到来。”孙军说。
中国气象局汛期气候趋势预测表明,今年全国的气温、降水等与常年相比有较明显异常,气象灾害及其引发次生灾害的形势仍有许多不确定性,极端气象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很大。
未来几日,江南、华南等地仍将是雨水的主要栖息地。记者9日从中央气象台获悉,9日到11日,青藏高原中东部、西南地区、江南、华南等地将持续阴雨天气,其中,西藏东南部、四川西北部、贵州南部、湖南南部、江西中南部、浙江南部、福建、广东、广西、云南东南部等地有大雨或暴雨,局部地区有大暴雨。部分地区还会出现短时雷雨大风或冰雹等强对流天气。
由于江南、华南以及贵州等地近日降水偏多,江河库湖水位上涨较快,部分地区可能出现汛情,须加强防范。同时需注意防范强降雨可能诱发的山洪、山体滑坡、泥石流及内涝等灾害。此外,气象专家指出,春末夏初是雷电、大风、冰雹等强对流灾害多发期,各地尤其需要加强灾害防范和防灾减灾科普宣传工作,以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3、暴雨将袭桂粤赣闽等地 可能引发山体滑坡泥石流
来源:人民网2010年05月10日
http://env.people.com.cn/GB/11551409.html
人民网北京5月9日电 (记者刘毅)中央气象台9日18时继续发布暴雨黄色预警,9日20时到10日20时,广西中南部、广东、江西东南部、福建中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暴雨,局部地区有大暴雨。上述局部地区并伴有短时雷雨大风或冰雹等强对流天气。
最近,暴雨及强对流天气袭击我国南方多个地区,给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不利影响。9日10时,中央气象台将暴雨预警由蓝色升级为黄色,并于18时继续发布暴雨黄色预警。
根据以上情况,中国气象局9日上午10时启动了重大气象灾害Ⅳ级应急响应。中国气象局、广西壮族自治区气象局、广东省气象局、湖南省气象局、江西省气象局、福建省气象局立即进入Ⅳ级应急响应状态。
气象专家提醒说,上述地区需加强防范降雨可能引发的山洪、山体滑坡、泥石流及城乡内涝等灾害。另外,出现雷雨时,尽量不要外出,不使用家用电器,并拔掉电源插头,如在室外一定不要站在潮湿岩壁或大树下躲雨。
4、《人民日报》:“暴雨危机”凸显城市之困
来源:人民日报2010-05-09
http://www.hwcc.com.cn/pub/hwcc/wwgj/gjpt/myfk/201005/t20100509_317463.html
城市遭暴雨“洗礼”
5日晚至7日,在广东地区,受弱冷空气影响,粤北、粤东部分市县及广州市区先后遭遇暴雨突袭。其中,粤北地区有7个观测站测到超过250毫米的特大暴雨,最大雨量为411.3毫米。而广州市出现的暴雨因雨量多、雨强大、范围广,被广东省气象局连续冠以三个“历史罕见”。
暴雨过后,无论是广州的老城区还是新兴CBD都出现了严重的水浸街现象。杨箕、龙口西、林和西等交通要道几乎变成“水塘”,道路堵塞、行车困难直接导致工薪族们上班迟到。家住广州越秀区五羊新村附近的王先生说,经过暴雨“洗礼”,广州几乎变成了“水城”,在路上开车就像开船一样寸步难行。
7日早8时,暨南大学本部因多处场所水浸严重不得不“拉闸限电”,确保校园安全。在理工楼、科学馆、排球场等场所,积水已达到齐腰深的程度。配电房里的积水离变压器最近时只有20厘米。为防止漏电等事故发生,学校只好采取拉闸限电的紧急措施。
暴雨影响百姓生活
在广州多处住宅小区,一些业主反映,因排水系统不佳,许多楼盘的车库或停车场变成了“水库”,大量汽车被泡受损。家住广州市黄石西路的刘坚说:“早上准备开车上班时发现,小区2000多平方米的停车场竟然被水淹了,水位在60厘米左右,没过了汽车的机头盖。”据刘坚介绍,他所在的小区停车场里有100多台汽车遭受“没顶之灾”,很多业主心急如焚。
家住广州市丰泽大厦的郑小姐说,她家位于负二层的停车场不仅受浸,甚至还出现了汽油泄漏,一出门就能闻到很大的汽油味,很多人都不敢在家住了,楼里300来户居民基本上都从家中撤出,投亲靠友寻找落脚之处。
因强暴雨天气导致山洪倾泻、泥石流掩埋铁路线路,6日18时至21时京广线韶关段铁路线路一度中断,给长途旅客的出行带来极大不便。数百名旅客滞留在广州火车站,45列火车至少晚点4小时。与此同时,记者在通往韶关的高速公路上看到,电子显示屏显示高速路已有水浸。
交通运输阻塞直接导致蔬菜价格的波动。据广州江南果菜批发市场的档主陈先生介绍,本地白菜的批发价从每公斤1.2元涨到1.4元,西兰花则从每公斤6.5元变成6.8元。他说:“因为下雨,本地蔬菜种植和外地蔬菜运输肯定受影响,蔬菜价格会涨,质量会下降,烂叶菜也会增多。”
应对暴雨要顺势而为
南方多省罕见的连日暴雨给居民生活造成困扰的同时,也引发了人们对暴雨成因的种种猜测。有关专家分析认为,近期的暴雨天气很可能与全球气候变暖和城市化带来的雨岛效应有关。
天气图表显示,6日20时高空槽已经移到粤东,广州处于高空槽后西北气流控制之下。广东省气象局助理首席预报员张东认为,根据天气学原理,这样的天气形势几乎不可能出现如此强烈的降水。但广州暴雨的雨强却冲破了历史纪录,降水时间极其集中,普遍在不到6个小时的时间内就出现了超100毫米的降水。其中五山站7日1时至3时降水199.5毫米,突破了1975年6月的141.5毫米;1小时最大雨量达99.1毫米,也突破了2005年8月的90.5毫米。
张东说,人们在应对连续多日的暴雨天气时,应该顺势而为、利用自然来造福人类。虽然降水容易造成短时期灾害,但不是百害而无一利。之前华南地区降水量少,贵州、广西干旱,此番降水反倒可以增加水库蓄水。
中山大学大气科学系教授温之平说:“根据这几天的天气异常判断未来的气候异常并不合适,气候变化短时期内看不出来,每年这段时间都是南方的降水旺季,如果是偶尔的降水增加并不能说明问题,具体情况还要继续观望。”
5、绿色长征,绿家园志愿者走来之五――红色腊子口,绿色腊子口
文图 汪永晨
甘肃省迭部县位于青藏高原东部边缘,甘南藏族自治州南部,甘川两省的交界处,处于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的分水岭间。全县总面积5108.3万亩,其中森林覆盖率达60%,植被覆盖率达88%,是迄今为止甘川地区保存最好的原始森林区,也是长江上游的重点水源涵养林区和青藏高原东部重要的绿色生态屏障。地理位置的特殊性、生态功能的重要性和生物资源的多样性,形成了迭部得天独厚的生态研究和生态功能价值。其境内的天险腊子口在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中发生过震惊世界的腊子口战役。
腊子口战役纪念碑
山边是当年的碉堡
山间
绿色长征选在了红色腊子口的纪念碑前宣誓,希望的是:研讨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发展走向;研讨绿色长征的定位、方向、战略及实施方案;审定《迭部生态立县发展规划(纲要)》;发表《绿色长征宣言》;举行中国生态学会生态旅游专业委员会研究基地和中国生态学会农业专业委员会研究基地的挂牌仪式;介绍扎尕那森林公园、扎尕那地质公园等国家级自然遗产申报、国家级生物多样性自然保护区申报、传统农业遗产保护申报、长江上游白龙江流域甘南迭部段生态功能修复与水土保持及地址灾害综合治理项目。
腊子口
绿色的腊子口
从2007年开始,迭部县政府每年都会在扎尕那组织国际民族旅游节,通过旅游节让更多的人认识扎尕那。人民日报海外版记者2009年秋天在扎尕那采访时,当地人说:“变了!”一位藏族大叔指着房顶上的太阳能用并不流利的普通话解释说:“前几年我们这个山沟沟里通了电,去年又通了网络,今年一些人家也用上了太阳能热水器,我们的村庄变得越来越现代化了。”但与此同时,达日与很多藏民一样开始担心,随着越来越多旅游者的到来,这里的生态环境会受到破坏。
迭部县委书记在接受人民日报海外版记者采访时说,新中国成立后的40多年来,迭部曾大面积砍伐原始森林,造成林区气候变化异常,旱涝、冰雹等自然灾害频频发生,水土流失和滑坡泥石流逐年加剧。环境恶化给人们敲响了警钟,迭部人越来越认识到这块“净土”再也承受不起目前的发展模式所带来的生态环境恶化,只有谋求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的生态立县之路,才是唯一正确的选择。
今天这里的大山也有这样的景色
接待“绿色长征”
营造绿色
在这次绿色长征中,我们看到这些当年红军走过,住过的地方,今天大山也在沙化。这些变化不仅仅是砍树,还有断河。
有了电站后的河
车窗外的水电站
2008年2月,县里请来福建华侨大学旅游学院的专家组到迭部考察,经过一年多的分析、策划,华侨大学已经完成了详尽的开发方案,在保护环境、恢复植被的同时发展迭部县的旅游业。目前,扎尕那森林公园和扎尕那地质公园及地质遗迹保护两个生态保护项目已经通过专家和县里的评审。
“扎尕那的风貌一旦被破坏就很难再恢复,任何建设开发都必须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县领导这样强调。同时还强调,通过对这两个保护项目的开展,不仅要将扎尕那保存为集石林、峭峰、森林、田园及村寨为一体的、原汁原味的人间仙境,也要将整个迭部变成人们心中最美丽的香巴拉。
可是,在人民日报海外版采访后撰写的文章中还有,按照规划,今后几年,迭部县拟投入30余亿元,全力打造境内以水电能源和旅游开发为核心的白龙江流域工程经济带。
山水的自然
有了电站后的大山与平湖
修了电站后
在这一规划下,我拍到的这些照片不能不让人遗憾。而且,这次绿色长征所到之地,都可听到当地人对在河流上建坝表示出的不满。“江里的水到底是谁的,一建坝就都成了水电业主的了,可我们是祖祖辈辈住在这里的呀。”中央电视台的记者采访中,当地人向他提出的这一问题他们又来问我们。河水到底是属于谁的?
其实,这也是一直困扰着我们的问题,大江,小河里的水,到底是属于谁的?住在腊子口的原住民,为什么不欢迎县里关于水电的规划,而且还要为家门口的江水应该属于谁讨个公道。他们说,我们藏族人不吃鱼,认为一条鱼就是一条生命。可是,江河里修了电站,河道干了,鱼还有家吗?还怎么活?我们车上一位在当地政府部门工作的年轻人说,他的家就在洛克当年笔下的香巴拉卓尼。小时候家乡的洮河水是跳着浪花的,鱼都能从水里跳出来。可现在上游修了一个又一个水坝,洮河那么欢快的水,没有了,河床也干了。真可惜。
河里的电站
为山水祈祷
让天险腊子口成为绿色标志。“如果说被称为中国‘小西藏’的甘南,是‘人一生要去的50个地方’之一,那么位于甘南南部、青藏高原东部边缘的迭部县便是这块神秘土地上光彩夺目的绿色宝石。”人民日报海外版记者采访时迭部县县长仁青东珠自豪地说。
迭部在藏语里的意思是“大拇指”。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山神途经此地,被石头挡住去路,于是她伸出拇指一摁,眼前豁然开朗,在5000多平方公里的大地上浮现出浩瀚连绵的森林、奔腾不息的江河、神奇秀美的风光和朴实自然的民风以及完整的生态乐园。
美籍奥地利裔植物学家、人类学家约瑟夫•洛克,1925年来到迭部见证了这里迤逦无比的景色。他在日记中兴奋地写道:“迭部这块地方让我震惊,广阔的森林就是一座植物学博物馆,绝对是一块处女地。它将会成为热爱大自然的人们和所有观光者的胜地。”
腊子口的大山中
腊子口在大山里
天险腊子口
2009年7月,在迭部县桑坝乡迭山纵深处,当地牧民看到了国家二级保护濒危动物——盘羊在这一地区自由自在生活,并拍到了几百只盘羊在高山之巅奔跑的珍贵画面。全世界盘羊数量大约为16万只,而在迭部生活着十几群盘羊,每群少则二三十只,多则三四百只,而且这几年数量在逐年增加。这是自1998年禁止砍树以来,迭部山区首先发现这类珍稀动物。它表明,经过10多年的封山育林,迭部的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森林生态系统得到了有效恢复。
有人曾这样形容迭部县富足的资源:“有山便有树,有沟便有水,流金淌银。”然而许多先例都已证明,无论多好的自然条件,生态环境一旦遭到破坏,修复就很难了。
2009年,在“中国生态文明腊子口论坛”期间,专家们一致认为,生态文明建设的“绿色革命”是挽救人类文明濒临灭亡的唯一出路。
可是2010年五一,绿色长征在迭部县城时,我们住的招待所对面,竟在这样介绍着未来的,当年洛克眼中的“植物博物馆”。
挡住了大山的销售中心
高尚住房火势认购
在这个销售中心里,我们看到的还有对大型花园社区的介绍,那是一片多层住宅;有总高26层的锦秀城,24小时运行的品牌双电梯;有红古国际会展中心。那是一个集展览中心、会议中心、精品购物、餐饮娱乐、星级酒店、写字楼、大型家俱汇展中心、高档公寓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会展中心。
听对迭部未来楼市的介绍
香巴拉的地产
国际会展中心
在这次绿色长征中,甘南州、迭部县政府都请来了一些老红军的后代。我在绿家园一贯倡导的大巴课堂上,把天健地产做的日历传给一位我党早期创办人的后代看时,她说了这样一句话:要住星级酒店为什么要到大山中。一位大将的儿子说:到这绿色的大山里来绿色精品购物,开什么玩笑。
可是,我在和售楼处的工作人员聊时,他们却强调,我们这里也要发展。北京来的大学生就嫌我们这里住的条件太差了。别人都发展了,我们能不发展吗?
扎尕那应该有扎尕那的发展。这句话在我们这些城里人说来,和当地人说起来,为什么内涵那么不一样。这样的争论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我相信还会继续争论下去。只是不知道在这争论时,迭部的绿色还能不能绿下去。扎尕那的原始会不会也发展为现代。
绿色长征和红色长征有何不同,哪个更艰难?红色长征完成了自己的使命,把一个红彤彤的新世界给了我们。绿色长征也不应该只是口号,需要我们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下去。这意味着我们要把一个什么样的世界留给我们的后人。(全文完)
腊子口
扎尕那
雨中漂流
虎头山
6、《生态补偿条例》起草 西部资源大省获益更多
来源:人民网-《京华时报》2010年05月10日
http://env.people.com.cn/GB/11552327.html
昨天,记者从环保部等有关部门了解到,《生态补偿条例》草案起草领导小组、工作小组和专家咨询委员会近日成立。这意味着生态补偿正式进入法律起草阶段。
据介绍,目前开征生态补偿费存在的问题是:缺乏中央政府协调机制,许多重要跨界流域和生态功能区的生态补偿机制无法建立,一般是上游地区反应强烈,下游尽量回避;对矿产资源开发的生态补偿问题,个别地方以收费或押金制度简单替代生态补偿机制,免除了开发者治理和恢复生态环境的责任。
鉴于生态补偿牵涉面广,矛盾复杂,环保部有关负责人建议,在国务院下设生态补偿委员会,负责仲裁有关纠纷,为重大决策提供咨询意见等。生态补偿工作量比较大的省市,可参照设置相应机构。
据介绍,一旦生态补偿条例制定生效,西部资源大省有望获得更多利益补偿,国家生态区和自然保护区以及河流下游地区均有望获得相应补偿。 (记者 夏命群)
7、渤海海洋环境污染形势依然严峻
来源:新华网2010-05-10
http://news.h2o-china.com/html/2010/05/671273458335_1.shtml
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9日发布的《2009年渤海海洋环境公报》显示,渤海海洋环境污染形势依然严峻,近岸海域污染较重。
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当日公布的《2009年渤海海洋环境公报》说,2009年,渤海严重污染海域面积较上年有所减小,但近岸海域污染依然较重。海水中主要污染物是无机氮、活性磷酸盐和石油类。渤海夏季海水质量状况较好,污染海域(劣于二类海水水质标准)面积约为12580平方公里,约占渤海总面积的16.3%;春季海水质量状况较差,污染海域面积约为17512平方公里,约占渤海总面积的22.7%。
据了解,渤海近岸海域水质恶化的趋势有所减缓,轻度污染以上海域面积自2002年以来呈逐步扩大趋势,2007年达到最高峰,2008、2009年逐年下降,但未达到清洁海域面积依然较大。《公报》指出,渤海三大湾中,莱州湾海水环境污染程度较重,渤海湾次之,辽东湾相对污染程度较轻。天津近岸海域海水环境污染最重,其次为山东近岸海域,河北和辽宁近岸海域海水环境质量相对较好。
《公报》介绍,2009年,渤海海水富营养化海域面积较大,部分海洋功能区环境质量受到影响。海洋功能区水质达标率为75%。自然保护区的海水环境质量达标率较低,在渤海16个国家级海洋自然保护区和特别保护区中,仅有河北昌黎黄金海岸、大连斑海豹、蛇岛-老铁山和长岛等4个自然保护区海水环境质量符合海洋功能区环境质量要求。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浓度偏高,海水富营养化是影响保护区环境质量的主要原因。
同时,渤海36%的海水增养殖区环境未达到功能区水质要求,无机氮和化学需氧量等海水富营养化指标污染物浓度偏高是水质不达标的主要因素。旅游度假区和捕捞区的海水环境质量达标率最高,达标面积均为77%,重点滨海旅游度假区和海水浴场环境状况良好。50%的海洋油气田邻近海域海水石油类浓度超第一类海水水质标准。
渤海是我国唯一半封闭型内海,为辽宁、河北、山东和天津三省一市所环绕。这是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第二次向社会发布渤海海洋环境状况。
8、手机充电器年废弃过亿污染巨大 有望统一标准
来源:中国广播网2010年05月10日
http://env.people.com.cn/GB/11555192.html
买手机送充电器,这早已成为通信行业约定俗成的规矩。可每当换新手机时,旧的手机充电器也就随之废弃,不仅浪费资源而且处理不当还会变成电子垃圾污染环境。今年初,工信部明确了手机充电器三段式接口标准。昨日,工信部泰尔实验室主任何桂立透露,这一标准未来有望被写入手机入网许可的相关政策,手机充电器将成为手机销售时的可选配件,以达到进一步节约环保的目的。
充电器每年废弃过亿污染巨大
对于数码爱好者吴先生来说,在抽屉里一团乱麻的充电器中找到手机所用的充电器并不是件容易事。“最近三年我大概换了6部手机,每一部都配有一个充电器,现在抽屉里还闲置着5个充电器。”吴先生表示,虽然知道电子产品随意丢弃会污染环境,但对于这些多出来的充电器,自己又没有更好的处理方式,只好一直“囤”在抽屉里。
“一个充电器看似很小,但如果放在我国手机保有量的基数上看,它所造成的资源浪费和对环境的危害程度不可小视。”何桂立表示,目前我国手机市场保有量每年新增一个亿左右。在“买手机标配充电器”的市场环境下,这也就意味着,每年会有1亿个左右的充电器被废弃不用。
何桂立表示,在手机充电器中含有铅、汞、镉、六价铬等重金属物质和多溴联苯、多溴二苯醚等溴化阻燃剂等六种有毒有害物质。比如充电器的塑料外壳就使用多溴联苯作为阻燃剂,而这些有毒有害物质几乎全部无法天然降解。而当充电器被丢弃成为电子垃圾之后,如果不进行专业的无害化环保处理,不法商贩在简陋的处理环境中会使用化学手段置换出可以利用的锌等稀有金属,而在此过程中产生的环境污染更为惊人。
多个品牌手机仍是“一机一充”
“在2006年,工信部就推出了首部手机充电器标准,要求厂商在生产充电器时让充电一端和线分离。”工信部相关人士介绍,2006年标准推出后,经过几年的市场推广,目前基本上所有市场上在售的手机充电器都已经达到了国标要求,但是在充电线和手机连接的端口上,不同厂商之间的差别还是很大的,大圆口、小圆口、MiniUSB、MicroUSB、15针端口、7针端口……市场上各类的充电线端口超过了15种以上,这仍然给消费者带来不少困扰,更换不同品牌的手机必须更换充电器的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解决。记者走访市场发现,基本上目前在售的手机及手机充电器多种多样,几乎看不出统一通用的迹象,甚至部分主流品牌自己不同系列的手机充电器都不能完全兼容。“目前,各个手机品牌之间出于多方面的考虑依然采取"一机一充"式的产品设计。”通信业内人士透露,手机充电器不同规格、不同标准的背后,直接反映的是商家的利益,随着手机的利润越来越低,很多手机厂家将手机配件视为盈利点。
“一充多用”有望写入入网许可政策
“和2006年的标准相比,此次工信部发布的标准主要有两点变化:一是明确了未来国内销售的手机和充电器都将采用三段式接口,即充电器、充电线和手机端,更清晰地规定了手机充电线连接手机的端口必须采用圆柱形、MiniUSB、MicroUSB三种接口之一。”何桂立表示,采取这一标准后,理论上消费者未来只要有一个充电器和三种不同充电线,就能够为任一品牌型号在国内销售的手机进行充电,而且今后更换任何品牌型号的手机也无需再重新购买充电器和充电线,从而有望达到相关资源最大程度的节约。
何桂立透露,虽然这一标准目前仍只是推荐性标准,但未来将有望被搁入手机入网许可的相关政策。“毕竟市场需要一个调整的时间。当符合全新升级标准的手机充电器达到一定市场保有量时,有关手机入网许可的相关政策可能会做出调整,手机类产品获得入网许可时厂商将不再要求配备充电器,以达到进一步节约环保的目的。”业内人士表示,只要泰尔实验室等相关手机入网认证机构在入网环节上进行把关,在两三年内实现国内市场在售手机的充电器统一标准全面升级并非难事,届时手机充电器将成为手机销售时的可选配件。
9、中新网:江西启动今年首个重大气象灾害应急响应
来源:中新网 2010-05-09
http://www.hwcc.com.cn/pub/hwcc/wwgj/gjpt/ylxw/201005/t20100509_317473.html
中新网南昌5月9日电(何柳斌)暴雨肆虐赣南引发严重洪灾,此次阴霾未尽,新一轮暴雨又开始袭击赣鄱大地,9日下午18时,江西省气象局发布消息,该局于9日12时紧急启动今年首个重大气象灾害IV级应急响应,要求各地加强气象灾害的监测、预报、预警、服务和评估,努力降低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
据介绍,8日2时至9日16时,江西33个县市的298个乡镇出现50毫米以上降水,18县市的72个乡镇出现了100毫米以上降水,最大雨量达161.8毫米,出现在余干县神岭水库。截至目前,江西全省平均降水量为855毫米,较往年偏多2.8成,其中赣北赣中大部分地区偏多3至5成。
近期连续出现强降水,据江西省气象局首席预报员许彬分析,由于西南暖湿气流活跃,江南、华南积累了比较多的不稳定能量,当北方有弱冷空气南下,两者在这些地区交汇,触发了对流性暴雨的发生。
针对严峻的降水形势,江西全省各级气象部门全力以赴做好气象灾害防御工作。9日12时,根据中国气象局重大气象灾害IV级应急响应命令,江西省气象局启动重大气象灾害IV级应急响应,要求全省各级气象部门严格落实有关值班制度,针对此次天气过程及其可能带来的次生灾害,按职责全程做好实时监测、滚动预报、准确预警、业务监控、跟踪服务和影响评估工作。
江西省气象台预计,今晚赣南仍有中到大阵雨或雷雨,部分暴雨,局地有大暴雨;雷雨来时,局地伴有强雷电和短时强降水。赣北北部阴天;全省其它地区阴天有阵雨或雷阵雨,局部中雨。10日赣北多云为主;赣中赣南阴天多云,有阵雨或雷阵雨,其中赣南部分有中雨。11日赣北多云转阴有阵雨;赣中有小到中阵雨;赣南有中阵雨或雷雨,局部大到暴雨。
气象专家提醒,赣南要加强防范局地山洪地质灾害和小流域洪水;全省各地要加强水库的监测巡查与调度,防范雷电可能造成的灾害。(完)
10、山西将在煤炭等污染行业开展环境监理
来源:新华网 2010年05月09日
http://news.sina.com.cn/c/2010-05-09/163220235013.shtml
新华网太原5月9日电 (记者王炤坤)为了巩固去年以来环境空气质量明显好转的成果,山西省近期决定将在煤炭、火电等7个重点工业污染行业开展建设项目工程环境监理工作。
根据山西省环保厅近日发布的1至4月份山西省环境空气质量状况表明,今年以来,主要受沙尘天气持续较长、波及范围较广等因素影响,这个省11个省辖市城区环境空气质量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91.7%,与上年同期相比,比例略有下降。
为了降低工业环境污染的不可逆性,有效控制工程施工期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问题,经过两年的环境监理试点工作,目前山西已具备全面推广开展环境监理工作的条件。山西省将环境监理范围初步确定为煤炭、火电、冶金、化工、焦化、建材、制药7个重点工业污染行业。这个省还将逐步完善监理的相关制度,使环境监理工作逐步迈上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轨道。
据介绍,4月份,山西省11个省辖市城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平均为30天,1到4月份,11个省辖市城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平均为110天。(完)
11、昆明打破辖区限制对高原湖泊阳宗海实现 “直管”
来源: 新华网 2010年05月10日
http://news.xinhuanet.com/environment/2010-05/10/c_1284458.htm
新华网昆明5月8日电(记者刘娟)为了切实加强云南高原湖泊阳宗海区域的保护和治理,实现对阳宗海区域的统一规划、统一保护、统一开发、统一管理,云南省人大常委会拟修改《云南省阳宗海保护条例》,彻底改变阳宗海多头管理的状况,由昆明市实现对阳宗海的直接管理。
阳宗海是云南九大高原湖泊之一,距离昆明36公里,湖面积30平方公里,地跨玉溪澄江、昆明呈贡和宜良三县之间。由于“两市三县共管”模式所形成的分头管理,导致阳宗海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市场营销跟不上、旅游业衰退,2008年6月阳宗海水体还遭到砷污染,至今水体砷浓度仍超标,为劣Ⅴ类,严重阻碍了该地区的发展。
为对阳宗海进行切实有效的治理和保护,2009年10月云南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昆明阳宗海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设立方案(暂行)》,决定成立由昆明市政府直接领导和管理的阳宗海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将阳宗海流域内的昆明市呈贡县七甸街道办事处、昆明市宜良县汤池镇、玉溪市澄江县阳宗镇均交予该管委会管理,实现流域管理与行政管理相统一,管辖区域面积为546平方公里,包括38个村委会,9.2万人。
云南省立法机构修改《云南省阳宗海保护条例》将以地方性法规的形式明确阳宗海的管理主体。阳宗海风景名胜区管委会将根据阳宗海的实际情况制定景区的整体规划和相应的实施方案,认真做好阳宗海水环境的保护和治理工作,在自然资源合理利用的前提下,将阳宗海打造成世界级高端休闲旅游度假胜地。
云南是中国的生态大省,九大湖泊环境的治理一直是云南省生态建设的重中之重。随着一系列治理保护工作的加快,九大高原湖泊的治理也取得阶段性进展,除阳宗海水体砷浓度超标、降为劣Ⅴ类外,滇池、洱海水体污染物有所下降,其他湖泊基本保持稳定。
12、决胜之年如何推进污染减排?
来源:中国环境报 2010-05-10徐玉强
http://news.h2o-china.com/html/2010/05/671273457717_1.shtml
自2006年我国开展污染物总量减排工作以来,已经走过了4年多的历程,目前已进入了全面完成“十一五”污染减排目标任务的决胜之年。4年来,全国各地把推进污染减排作为建设生态文明的突破口,通过采取严格控制新增污染物排放量、加大燃煤机组脱硫和污水处理等治污工程建设力度、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严格环境执法查处环境违法行为等措施,部分地区目前已经为完成“十一五”减排任务奠定了坚实基础,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是,从总体上来看,一些地方的减排成绩还比较脆弱,环境质量仍未得到根本改善,在以污染减排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上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
一些地区对减排工作认识不足,并没有认识到减排工作的本质意义,仅仅是将其作为一项工作任务,被动地执行,片面追求数据核算结果,而不是积极采取行动,下决心去改善环境质量;在减排过程中还存在着重工业减排轻农业等其他行业减排、重城市地区减排轻农村地区减排等倾向。另外还有污染减排效果与改善环境质量不衔接和污染减排经济政策不完善等问题。在减排资金的投入上,目前的渠道比较单一,仅依靠地方政府的财政投资和企业投入,而且财政投资占较大比例,缺乏更加有效的投、融资手段。同时,节能与减排各自为政,相互结合的力度不够。节能能够直接带来减排效果,减排能够产生“倒逼效应”,进一步促进节能。当前,节能工作主要由发改部门负责,而减排工作则由环保部门负责,相互之间统筹互补的机制尚不够完善。
针对上述问题,笔者认为决胜之年我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推进污染减排:
一是提高对减排工作的认识。要从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高度来认识和对待减排工作。应当清醒地看到,减排工作不仅仅是一项任务,更重要的是通过开展减排工作,持续改善环境质量,让人民群众享受到减排带来的成果,真正把减排工作作为一项攸关人民福祉的重要政治任务来抓紧、抓实、抓出成效。
二是要拓展减排领域,在更加广泛的范围内开展减排工作。减排,即减少污染排放。因此,凡是在产生污染物或有污染的领域,均应该开展减排工作,而不能仅局限于工业等排放污染物较多的特定领域。此外,随着近年来各地对城市环境的治理,城区环境质量有了较大的改善,减排空间也越来越小。因此,今后应着力在农村减排上下功夫,将治理农村环境污染作为减排的主战场。
三是实施全过程减排。要通过减排改变当前高能耗、高污染为特征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探索环境优化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动落后产能退出,实现资源需求端的前端减排和经济运行过程的中端减排,减少污染物产生。
四是进一步完善减排考核体系。要在现有考核准则的基础上,将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环境质量的改善、环境监管能力的提升、生态文明创建水平等一并纳入减排考核体系之内。
五是健全污染减排体制机制。完善以节能环保为导向的市场准入制度和技术支撑体系,将环评工作与总量控制结合起来,实施以环境容量为前提的项目审批。加强减排工作管理体制和机制建设,严格执行“三同时”与区域限批、流域限批、行业限批制度。
六是持续加大资金投入。要改变当前的减排投资模式,着手建立多元化的减排投资机制,完善相关配套政策,建立从中央到地方的多层面投资体系,鼓励社会资金参与减排工作。
七是继续推进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从目前看,我国部分地区的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仍然滞后,在广大农村地区和服务业领域,缺少必要的污染治理设施,尤其是污水处理厂建设,要把中心镇、重点工业镇污水处理厂的建设提上重要议事日程,并因地制宜地加快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作者单位:山东省胶南市环保局)
13、一位生态人类学家眼中的西南大旱
http://www.my1510.cn/article.php?id=f507da50d3a34e5c
——访吉首大学人类学与民族学研究所所长罗康隆
(一)
大气环流肯定对当今的气候和环境造成不可避免的影响,但是没有准确的资料可以证明,西南大旱是因为大气使地球变暖引起的。如果我们执意或者仅仅简单地将西南大旱放在全球变暖这种大背景下去考虑问题,回避了很多我们可以真正去深入探讨、思考和了解的空间。
很多人谈到气候变化,谈到水资源匮乏,谈到干旱,都会讲到水库建设。当然,这是一个大问题。整个西南地区,从云南、贵州、广西,到四川、重庆交界处,可以说水的储存量应该是很丰富的。这种状态为当地水资源储养提供了一个相当大的空间。但是我们之前更多关注的是大型水库建设,比如三峡,比如大江大河的截留。但是要知道,“涓涓细流汇成江海”,我们忽略了小水库或者说在特定空间循环的体系。事实上,在大水库、大电站、大储量的背后,更需要关注自然村落里面的小水源储养的保存方式。这种方式具体到每一个村落哪怕几十个人,几百人乃至几千人,他们生存水源的管理控制更关键。如果我们一个个村落的水资源能够管理控制好,那么,对整个大西南,乃至区域性的水资源的维护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我们水利工程建设更多地关注经济效益,真正用于民生,用于农村灌溉,用于生物多样性维护方面的,被忽略了。虽然用于民生,用于生物多样性维护的水资源,难以实现当今统计口径上的经济效益,但是它对稳定一个社区,稳定一个聚落,稳定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的载体起到巨大的作用。这是今天我们库区建设和水利建设没有考虑到或者说忽视的地方。
(二)
这次西南大旱最集中的最严重的地区在云南东南部、贵州黔西南,还有广西的西北部,这些地区是石漠化非常严重的区域。如果石漠化不那么严重,就不会导致去年以来的这种影响很大的旱灾。不过,历史上,这个地区完全没有暴露出石漠化,也是青山绿水。为什么?因为这个地区少数民族的生存方式主要靠藤蔓类植物、丛生类植物,比如我们现在还能看到的南瓜、猕猴桃、野葡萄。这些传统藤蔓类和丛生类植物可以覆盖石漠、石头的面积达到90%左右,其余地面暴露的10%的部分,降雨后水量蒸发也就是10%,其余90%的降水都储存在植物当中。但是从明代开始,尤其是清朝中期以来,由于政治和经济等各种原因,这个地区大面积推广种植玉米,代替了藤蔓类、丛生类植物的种植。尤其是今天,这个区域要求种植烤烟等经济作物。种植玉米、烤烟需要充足的阳光,并且要求把种植区所有的地面杂草都清除干净。而种植藤蔓类和丛生类植物不需要这样做,多种草类植物可以共生,有高有低,对地面形成立体式的覆盖。
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望谟县麻山乡这次干旱程度比较严重,但是以前这个地方有很多湖泊,就是以前在西南地区高原上普遍分布着的溶蚀湖(喀斯特地区的一种特殊地形)。之所以叫麻山,是因为从明代以来,为了适应当时中国东南地区纺织业的发展,人们就把这个地区的很多溶蚀湖打通,排干湖水,然后在排干湖水的土壤上大量推广种植麻。之后,这个地区的溶蚀湖很快就消失了。虽然这些溶蚀湖面积不大,十几个平米,多者几亩,也有上百亩的,但它们不仅仅能够调节气温,更重要的是能够提供不同聚落乡民的水资源。
可以说,溶蚀湖的消失也是导致整个西南地区严重干旱的根源之一。今天我们回过头去看,当时排干溶蚀湖推广种植麻类经济作物,给当地经济带来了繁荣,甚至带来了整个西南地区和整个国家的经济繁荣,但背后的生态代价是人们所未能预见的。历史有很多相似之处。我们现在也是用生态的代价获取经济的效益。为了经济发展,为了推动GDP,在西南地区大量推广具有经济价值的作物,比如烟草。不管是云南、贵州还是广西,都是以烤烟作为主要产业。烤烟的经济价值毋庸置疑,但是百姓无法食用,就像当年种植麻。
(三)
有报道说,西南大旱波及到广西与湖南的交界处。其实这个区域总体来说地质结构还不错,森林覆盖度比较高,生态环境比较好,现在也出现干旱,这个问题比较严重,也比较麻烦。因为这个区域一旦出问题,将会影响到整个珠江流域和长江流域的经济社会发展。为什么会受到波及?我认为主要是因为这个地区多民族传统文化被一体化的过程,导致了过去那种适合于区域生计模式、生态适应与老百姓认知等几个相吻合的体系被打破。
湖南怀化,广西柳州、百色,贵州黔东南是少数民族聚集区。按照当地百姓传统的生计模式,这个区域是稻(糯稻)—鸭—鱼的生计结构,也就是说不仅在田里种糯稻,还养鱼,喂鸭子。因为糯稻很高,稻杆长1.5米到2米,所以田坎的高度很高,每亩田储存水量可以达到330吨。现在的稻田(推广杂交水稻之后),储水量每亩不到100吨,减少了一半还多。这个变化,不仅仅改变了传统农业文化,更主要的是将这个区域水资源的储养方式进行了置换,或者说破坏性改造。
讲到这里,我不得不说说对杂交水稻的看法。我认为,杂交水稻对有效地解决我国人口粮食问题是很有贡献的。但是,有一点我们应该反思,也就是说杂交水稻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它也有很多局限性。尤其在西南地区“十里不同天”的特殊气候环境中,在小环境交错并临的地方,推广同一品种的杂交水稻可能是一种灾难。要知道,那些当地丰富的稻作品种是根据不同的气候、地理环境,经过长期人工的驯化形成的结果,是符合当地百姓生产生活方式和生态环境的。强行推广种植杂交稻,会导致很多问题。第一,产量没有保证;第二,破坏了过去这些地方的传统耕作体系,尤其是生物多样性;第三,大量物种基因的丧失。比如,我们在贵州水族和侗族地区调查时,发现其糯稻有三四十个品种,如果用杂交水稻这一个品种替代三四十个品种,对于将来人类需要更多的生物基因的时候就是一个很大的破坏;第四,将传统农业结构改变了,破坏了水资源的涵养;第五,不分区域地推广杂交稻将森林与传统农业匹配关系的结构破坏了,当气候正常的时候,看不出来,不正常的时候就会引起很大震动。
其实,我们也算了一笔账,1亩杂交稻在这个地区的产出是1200斤,按照市场价格每斤大米1.5元算,每亩地毛收入最多2000元。这还仅仅是经济数字,不包括生态价值。而传统的稻—鸭—鱼模式,我们也来算一笔账。1亩传统糯稻的产出量是500斤,但按照市场价格卖出的糯米的价值等同于1200斤的杂交稻。但是,1亩田还可以产80斤鱼,如果按照市场价格每斤8元计算,能有640元收入;另外还有鸭子,如果每家按30只鸭子一天一个蛋的产量计算,鸭子与鸭蛋的市场价值在900元左右。所以,从整个经济账来看,都高于杂交水稻的价值。而且,不论从生物多样性,到气候的循环,到水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更是具有特殊价值。
(四)
经过大量的研究调查,我们认为,对于少数民族地区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人们需要有科学的认知,不要轻易否定,不要轻易判断优劣,要总结借鉴其中好的经验。因为当地特定的生产生活方式,是他们长期以来对自然客观认知的结果。每个民族在生存中都会遇到风险,为了规避风险,他必须形成自己一套生存经验。这套经验不是外人可以随意评价和替代的。
现在大家普遍趋同于“外来”就是好的,西方的就是“先进的”,忽视了内在的本土的精髓。比如说,做标志性的产品需要与外面的工厂接轨,而对于区域中本身生产背景不同的生产方式不应该被忽视。人们在尽可能多地追求一体化,比如单一追求小麦、玉米、水稻这些产品的单位产量和产品的深加工的提高。但是我们忘记了一点,在人类社会当中,除了这几种作物之外,其实,还有无数多种可以支撑生命的东西。当我们主观地认为这些东西没有价值之后,就没有对它们进行科学的研究,将它们放弃,让它们自生自灭。比如,我们没有对传统糯稻进行过升级换代的系统研究,没有对南瓜和丛生类植物细加工提升产品质量的精深研究,仅仅盯住了几种对工业文明有用的作物。这是在工业化过程中人类智慧被埋没的最突出的问题。我们应该发现并注意到身边有那么多可以利用的东西,并通过现代科学技术进行研究、开发、提升它们的品种、品质和提高产量,而不是单纯地考虑经济价值,并一味追求某一种产品的产量提高,不考虑多层次、多样性、互生性和替补性。事实证明,单一的生产方式最终使得可以相互支撑的众多作物失去了它们的生长基础。
现在,有人提出要在干旱地区实行生态移民。我认为,从区域的生态安全、生态维护和生态建设角度来说,是否执行要慎重考虑。因为这些区域生态的恢复要靠人力来完成,比如在麻山高度石漠化山区的生态治理,必须靠人工按照生态恢复工过程中植被的替换递进原则去推进。况且,这些区域的少数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积累了一套应付当地脆弱地质环境的技能技术,这些技能技术可以有效解决在生态灾变区中水资源的储养问题。今后我们要做的,是尽快帮助他们整理、挖掘、深化、提升传统的知识技能,使这些乡土知识能够变成可以有效对付旱涝灾害的工具。
(五)
大家注意到了,西南地区即便是在怒江、元江、澜沧江、金沙江、南盘江等低海拔流域,依然存在严重的干旱。为什么?因为这些地区是我国气候温热、热量丰沛的一个特殊自然气候区域——干热河谷。由于资源利用方式的失误,使干热河谷蜕变为生态脆弱带,主要表现在自然环境恶化、土地荒漠化严重、植被破坏加剧、生物多样性降低和水土流失严重等方面。而造成干热河谷生态蜕变的原因,除了大气环流、地理位置等自然因素,人为因素的影响不容低估。
事实上,据历史记载,干热河谷两岸曾经是肥沃的土地,河谷冬季是牧场,夏季是农业用地,其农、林、牧生产结构非常合理,相得益彰。可是,后来以农耕文化为主导的使用者认为,河谷这么肥沃的地方应该好好精耕细作,冬季应该耕作小春作物,砍伐森林,限制牲畜,不能让牲畜来破坏,于是将这里按照江南地区规范的农田进行开垦,打破了河谷地区传统的生产结构,而麻烦也随之而来。为什么这样说?因为这个区域同江南水乡不一样,这里属于焚风带,干季和雨季分得很清楚。当旱季来临,而河谷低海拔地区向高海拔地区延伸处一旦没有植物覆盖,整个区域的生态就开始恶化。比如云南元谋地区的干热河谷就是这类现象。这就是农业过耕导致的结果,更是农林牧业分离的结果。
由于传统生产结构的改变,使得干热河谷大面积形成。现在已经由河底二三百米上升到了四五百米甚至更高区域没有植被覆盖,失去了对河谷气候调节的功效,一旦有“焚风”过境,气候将变得炎热而干燥。所谓的“焚风”,是指气流越过高山后下沉造成的,当一团空气从高空下沉到地面时,每下降1000米,温度平均升高6.5℃。现在西南地区的干热河谷现象十分严重。干热河谷的存在,已经让河流失去了对气候的调节作用。干热河谷加上石漠化,使得整个西南地区的干旱便如大家看到的一样非常严重。
(六)
西南大旱提示我们对区域内的产业结构应该做适当的调整,不要一味地追求单一的农作物产品,尤其是经济作物。因为对西南地区来说,它本身的生物多样性与文化多样性应该与产业相匹配,不要一味地做规模。在“五里不同俗,十里不同天”的人文—生态背景下,做大产业规模很难,但是要做精品很容易。走精品道路,在西南地区是可行的。与这个区域的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背景相结合,生产精、优、名产品。这些产品,或许可能是人类社会将来需要的一个亮点。
举一个例子。在三四十年代,在黔西南交界地区有一个区域叫“六马”盛产桐油。国民党政府同美国进行外交的时候,就靠这个地方的桐油进行交换,因为当时整个世界的油船防腐依靠桐油,很出名。因为现在被其他工业产品替代了,所以大量的桐油树被砍伐,难以成为产业。我认为,桐油的价值并没有因此而终结,这需要进行科学的研究,尤其是在低碳经济来临的时代,更需要对这类产品进行认真研究。种植油桐树,地面的草是不需要除去的,而且大树下面可以长很多小树,形成立体结构,这样对地面植被的保护很有好处。从长远考虑,桐油产业对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是有用的。当然,这个区域还有很多这样独特的产品都很重要。如果我们让这些产品升级换代,作为人类需要的经典物品,不是没有可能。
我始终认为,西南大旱不是大气变化的结果,是长期以来人为的对资源利用方式的误导或者说错误利用而导致的。实际上,过去大自然已经给过我们多次提醒,只不过在今天全面爆发了,并产生了巨大的震动。那么,我们应该反思的是什么呢?如果说自然环境是特定的,那么对应环境的文化也是特定的。在生物多样性的背后必然是文化多样性的支撑,如果仅仅靠一种文化支撑,肯定是灾难性的。植被的消失、气候的恶化、人口的问题都会产生。因此,提升文化多样性的品质和改良生物多样性的种类,使它更能够适合各种人群生存的需要,而不仅仅是经济发展的需要。这是人类生存大计,更是这次西南大旱背后我们最终要反思之处。
14、面对暴雨,城市应当变“排”为“蓄”
来源:新京报2010-05-10
http://news.h2o-china.com/html/2010/05/671273457469_1.shtml
日前,湖南、广东、贵州、江西等南方省份相继出现强降雨天气,水漫街面、要道阻塞,许多城市仿佛浸泡在水中。
南方遭遇“暴雨倾城”,显然不只因为天气的极端,它更暴露出城市规划建设的弊端。谈到这样的弊端,一般民众会认为是城市排水能力的不足,中国城市排水系统的落后,国外如巴黎伦敦等城市排水设施的先进,常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正因如此,近年来,曾经历过“暴雨倾城”之苦的城市,比如北京,越来越重视城市排水系统的改进,或许此次南方“暴雨倾城”后,广州等城市同样会有所省思。
不过,把雨水尽可能快的排出城市,这是一个最好选择吗?实际上,无论是北京还是广州,都属于严重缺水的城市,一方面喊“渴”,想方设法四处调水,另一方面对于雨水这一重要的水资源,却充满着恐惧,花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将其排走,这真是一个悖论。雨水是来自上天的恩赐,我们最明智的做法,理应是尽可能将它收集,不使它白白流走。可别小看城市的雨水,据有关资料,2004年末我国城市占地面积39.42万平方公里,按年平均降水量650毫米可以推算出,仅2004年一年,雨水就给中国的城市带来2600亿立方米的水资源,而如此庞大的水资源宝库,我们能利用的,又有多少?
其实,国外城市早已不满足于建设发达的排水系统,近几十年来,建设高效率的集雨蓄水工程,对雨洪资源进行深度开发利用,成为了新的潮流。例如,日本在城市地下广泛兴建滞洪和储蓄雨洪的蓄洪池,将蓄积的雨水用于喷洒路面、灌溉绿地等,日本大阪市的隧洞式地下防洪调节池,可蓄水量有112万立方米,日本还在低洼地修建运动场,平时用作运动场,雨季用来蓄洪,有的则在运动场下面修建地下水库。美国多个州都立法规定,城市新开发区域必须实行强制的“就地滞洪蓄水”,屋顶蓄水和由入渗池、井、草地、透水地面组成的地表回灌系统已在美国许多城市普及。在印度,由于充分收集及利用雨水,新德里等许多城市的地下水位近年来稳定上升,政府对于一些大型的集雨蓄水设施还派专人管理,统一分配用水。
可见,暴雨未必就是灾害,只要利用得当,我们就能化灾为利,与水和谐相处。而要达至这样的结果,则需制定有关雨水利用的法律法规,这些法律法规尤应重视以下问题:
遏止水泥、沥青等不透水地面在城市的泛滥。水泥、柏油等地面就如一个硬壳,将城市严密覆盖拒绝与水亲近,让雨水成为麻烦乃至灾害,这是暴雨“倾城”背后最大的人祸。因此,理应立法严格控制,如明确规定停车场、小区场地、广场等公共区域一般须为透水地面,特例须经审批,立法确立城区最低可渗面积率,保证雨水可快速渗入地下。
在城市小区普及集雨工程。现在城市小区的雨水大多没收集利用,总与污水一起排走,这实在是巨大的浪费。以北京为例,根据2007年的数字,北京已有的集雨工程一年的雨水收集量只有100万立方米,而北京城区每年可利用的雨水量达2.3亿立方米。推动集雨工程普及,法律不妨规定,在新建小区和项目,集雨工程属于配套项目,而对已建小区,由政府补贴一部分,居民承担一部分,筹资进行集雨工程的改造。
启动城市“地下水库”的建设。法律应规定,大容量的城市蓄洪池如同公园、绿地、广场一样,是城市规划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蓄洪池的设置、利用应有相应的规范。如此,将防洪与补源结合起来,寓资源利用于灾害防范之中。
15、生态旅游 岂能换汤不换药?
来源:中国环境报2010年05月10日 张黎
http://green.sohu.com/20100510/n272020304.shtml
提起生态旅游,大多数人不会感到陌生。
随着全球掀起的环保浪潮,生态旅游一词也早已风靡全球,成为旅行爱好者、乐活主义者和环保人士竞相追捧的旅游环保新概念。
也正因为如此,许多酒店、宾馆、度假村也迅速地地纷纷贴上绿色标签,摇身一变成为了“生态旅游酒店”,以赢得各地观光者的青睐。国外一份新的调查报告显示,99%的环保产品均有“漂绿”之嫌,并未达到环保标准。
标榜生态酒店并非真环保
专家指出,问题的关键在于商家和大众对生态旅游的定义有所误读。
生态旅游这一概念是由世界自然保护联盟于1983年首先提出。当时就生态旅游给出了两个要点,其一是生态旅游的物件是自然景物;其二是生态旅游的物件不应受到损害。在全球人类面临生存的环境危机的背景下,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觉醒,生态旅游的概念一经提出便迅速普及到全球,其内涵也得到了不断的充实。
针对现在旅游业发展中出现的种种环境问题,生态旅游的这一理念的贯彻却良莠不齐。资料显示,有些度假村全力以赴进行改良,以达到高标准的生态服务。而大多数酒店则换汤不换药,为迎合市场,在未采取任何环保措施的前提下,欺骗消费者,擅自授予自己“环保”、“生态”等头衔,所宣传的“碳排放量为零”等各种标榜绿色的广告,不过是自欺欺人。
世界生态旅游协会理事
江崎绫子指出:“一些所谓环保的酒店,会告诉顾客,如果床单不需要每天一洗,就将一张背面印有‘拯救地球’的卡片摆在床上作为提示,以此来推动节约水资源等环保行为。可是,这些做法与生态旅游的标准相去甚远,不能以此就冠以自身生态度假村的头衔。”
江崎绫子说,生态旅游是保护性的旅游,以不破坏生态、认识生态、保护生态为宗旨,以旅游促进生态保护,以生态保护促进旅游。可目前,生态旅游却尴尬地处在一个灰色地带。一方面这概念已被相关行业以盈利为目的大肆宣传,深入人心,可另一方面在实际贯彻上,却雷声大雨点小,不见起色。
莫让生态旅游变成生态破坏游
生态旅游应该是“有目的地前往自然地区去了解环境的文化和自然历史,它不会破坏自然,而且它会使当地社区从保护自然资源中得到经济收益。”然而,人们往往更看中的是经济收益,而忽略其中的“不破坏自然”。
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生态旅游其背后蕴含的深意,并未真正得到领会并被付诸行动。
近年来,生态旅游业在我国也逐渐火热起来,越来越多的旅行社和自然景点打着生态旅游的旗号招揽游客。由于缺乏严格的认证,一部分生态游只是滥竽充数,而那些真正堪称生态游的景点,又因大兴土木和旅游者大量涌入而遭到了严重的破坏。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和环保组织呼吁:“不要让生态旅游变成生态破坏游!”
而西方发达国家在生态旅游开发中,生态游景点的旅游接待设施都是尽量就地取材,本着简易的原则搭建,还要保证和当地的人文和建筑风格协调。避免大兴土木等有损自然景观的做法,旅游交通以步行为主,旅游接待设施小巧,掩映在树丛中,住宿多为帐蓬露营,尽一切可能将旅游对旅游物件的影响降至最低。
专家建议,应利用多种技术手段加强生态旅游的管理。进行生态旅游开发的许多国家都通过对进入生态旅游区的游客量进行严格的控制,并不断监测人类行为对自然生态的影响,利用专业技术对废弃物做最小化处理,采取水资源节约利用等手段以达到加强生态旅游区管理的目的。澳大利亚联合旅游部、澳大利亚旅游协会等机构还出台了一系列有关生态旅游的指导手册。此外,很多国家都实行经营管理的分离制度,实施许可证制度加强管理
注重地域的可持续发展
我国的生态旅游是主要依托于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等发展起来的。1982年,我国第一个国家级森林公园——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建立,将旅游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有机结合起来。
此后,森林公园建设以及森林生态旅游发展突飞猛进,虽然这时候开发的森林旅游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生态旅游,但是为生态旅游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至1999年初全国已经建起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森林公园近900处。从1956年开始建立第一批自然保护区以来,至2000年底,共建各类自然保护区1227处。
有关专家也表达出了自己的担忧,那就是目前我国很多生态旅游实践并没有达到生态旅游的本质要求,着重强调了生态旅游“认识自然、走进自然”的一面,而忽略了生态旅游“保护自然”的目标,有些生态旅游产品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生态旅游产品,而是自然旅游或者是观光旅游的另一种形式,对这种产品的开发要慎重和缓行,否则这样的生态旅游开发必然会引发大量的问题。
与此同时,生态旅游发展的终极目标是可持续,“可持续发展”是判断生态旅游的决定性标准,这在国内外的旅游研究者中均已经达成了共识。专家表示,开展生态旅游必须让当地居民直接参与到管理和服务中去。从经济方面,这样的参与使得他们获得丰厚的经济回报,能有效地促进旅游地经济的发展;从社会方面,旅游业在当地的发展与渗透使得当地居民开阔了眼界,提高了素质,可以更快地融入现代文明;从环境方面,当地居民对自然环境的维护与影响比旅游者更为直接。
总之,生态旅游的发展使得当地居民在科学、经济、技术上对资源实施保护有了客观的可能。
在整体层面上,生态旅游的健康发展在经济上有利于促进旅游经济的持续增长,并不断为地方经济注入新的发展资金;在环境保护方面可以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和管理给予资金的支持,提高旅游经营管理者、旅游者和当地居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在社会效益方面促进公平分配,有利于居民就业机会的增加等,这一切将有效地促进生态旅游地社会、经济、文化的全面进步和协调发展。
生态旅游发展较早的国家肯尼亚,在生态旅游发展的过程中就提出了“野生动物发展与利益分享计划”。菲律宾通过改变传统的捕鱼方式不仅发展了生态旅游业同时也为当地人提供了替代型的收入来源。
无论是经营开发者、管理决策者,还是旅游者,对保护自然生态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都必须在生态旅游实践中认识自然、保护自然。
这种生态环境保护包括对自然生态系统的正常发展、循环稳定的维护,同时也包括对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系统的维护,即对当地文化的尊重。这种对旅游对象尊重与保护的责任是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涵。
16、“将世博带回家”需制度发话
来源:人民网-环保频道2010年05月10日 梁江涛
http://env.people.com.cn/GB/11551253.html
2010年上海世博会提出“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其重要的内涵之一就是“绿色、低碳、生态、环保”。在日前举行的世博专题新闻发布会上,上海市环保局局长张全在会后就世博环保工作答记者问。他表示,城市最佳实践区值得一看,但环保技术推广尚需时日。(东方网5月5日报道)
上海世博会各种“最潮”的新技术琳琅满目,令人目不暇接。“永不落幕”的世博让人们在面对全球性气候与生态环境挑战以及经济转型拷问下看到了希望,迷茫中寻找突围路径。零排放、太阳能、江源动力———科技创新点亮了世博会的场馆设施,老厂房、老建筑被保留改造,在低碳时代获得新生。各分展馆注重生态环保,荷兰人带着“快乐街区”来了,英国人带着“梦幻水晶”来了,德国人带着“汉堡之家”来了,就连在金融危机冲击下经济接近冰点的冰岛,也希望在“东方明珠”找到温暖之光。可以说,新技术在上海世博不仅仅是崭露头角,而且成为了每个展馆吸引眼球的主角。
城市最佳实践区是一面低碳经济模式的镜子。不管大国还是小国,不管是企业还是组织,无不将如何实行低碳、绿色的现代生产生活方式作为参加世博的一个主题选项。城市最佳实践区高度集中和浓缩了绿色、低碳的技术成果,在国外和我国发达地区已得到了尝试和运用。比如“沪上生态家”模式、成都活水公园等,但是也要看到,这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大部分全新的技术仍在被观赏之中,比如伦敦案例、汉堡案例等等,还只是预示着未来发展的趋势,距离应用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细加分析,原因很简单,就是这些新技术目前的成本较高,如果拿来就用,势必看不到多大的经济效益,这对社会与企业来说,缺乏一种趋之若鹜的源动力。不过,人们不必失望,认为世博展示的新技术是仅有观瞻价值的花瓶,而实用功能距离现实生活还很遥远。因为将“世博带回家”有着热情高涨的民意,这一点从参观者对机器人名厨的浓厚兴趣中可略见一斑。不少人甚至急不可耐地询问何时能在家用电器市场看到实物,好让“上得厅堂,下得厨房”的机器人名厨登堂入室,露上一手。由此可见,推广普及世博新技术缺的不是民意基础,而是制度引导,政策倾斜。
观世博,看世界,更应改变人们的世界观、尤其是各级官员的政绩观与发展观,充分运用新技术,发展低碳产业在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追求绿色GDP,这就需要各级领导大到节能减排,小到日常开支,都渗透进低碳理念。因而,自上而下制度创新,改变考核机制,用绿色GDP代替传统GDP考核,并启动配套的问责机制,成为当务之急。
其次,政策引导让新技术在较短的时间里进入生产生活应用领域,可采取税收减免和专项补贴等政策支持鼓励新技术运用,着力于制度创新,大力培育新能源、新材料、新技术,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在产业转型中引入新技术、新能源,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进而改变社会与企业应用新技术高成本、低回报的不良现状,不断放大技术进步带来的规模效益,达到经济社会与生态环保双赢的经济发展新形态。当然,消化世博新技术需循序渐进,一步一个脚印,不可能“一口就吃成个胖子”,应因地制宜,从小处入手,集细流以成大海。
一切始于世博会。世博会见证了人类从工业革命时代进入电子信息时代的蹒跚步履,也一次次雄辩地告诉人们,过去的生产生活方式终将过去,精彩绝伦的技术进步必将人类带入与自然和谐相处可持续发展的佳境。
特别关注:
想要看更多的环境信息,请点击下面网址:
绿色记者沙龙网:www.greensos.cn
绿色记者沙龙英文网站:http://eng.greenso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