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4-22
四月二十二日绿家园江河信息导读: (编辑:丽英)
青海玉树地震特别关注:
1、中国新闻网: 玉树地震灾区一夜风雪 抗震救灾倍加艰难(组图)
http://green.sohu.com/20100422/n271672185.shtml
2、京华时报: 青海玉树拟用五年时间重建 方案已起草完毕
http://news.sina.com.cn/c/2010-04-22/034120125537.shtml
3、羊城晚报: 玉树多处文物损失惨重 损坏文物按一级标准重建
http://env.people.com.cn/GB/11425873.html
4、新民网: 曹景行:玉树救灾与重建需要确保救灾款使用合理
http://news.xinmin.cn/opinion/caojingxing/2010/04/21/4547239.html
环境资讯:
5、新华网: 中国五大连池风景区将退耕拆迁保护世界火山地质遗产
http://news.xinhuanet.com/environment/2010-04/21/c_1246356.htm
6、人民网经济频道: 全国低碳国土实验区启动仪式在京举行
http://finance.people.com.cn/GB/11430913.html
地方信息:
7、京华时报: 北京将立法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
http://news.sina.com.cn/c/2010-04-22/033317406740s.shtml
8、南方日报: 广东投250亿,路灯都变节能灯
http://env.people.com.cn/GB/11427401.html
民间环保:
9、2010年4月绿家园环境记者沙龙内容
http://www.greensos.cn/ljy/html/jzsl/view/73940.html(内容网址)
10、搜狐绿色: 山水自然保护中心将推出拯救北纬28度熊猫计划
http://green.sohu.com/20100421/n271652023.shtml
气候变化:
11、云南网: 揭秘玉龙雪山积雪冰川融化之谜 气候变暖是主因
http://news.xinmin.cn/rollnews/2010/04/21/4545196.html
12、新华网: 专家解读寒春干旱异常气候:北极涛动等因素所致
http://news.sina.com.cn/c/2010-04-22/144620130558.shtml
深度报道:
13、人民日报: 绿色信贷:谁给银行打分
http://env.people.com.cn/GB/11424623.html
环境时评:
14、南方日报: 谁来拯救洱海?谁能保护我们的公共资源?
http://opinion.nfdaily.cn/content/2010-04/21/content_11256626.htm
15、人民日报: 从环保风暴到长效机制
http://env.people.com.cn/GB/11424622.html
16、沈阳日报: 收光污染排污费先给“亮化工程”一个说法
http://green.sohu.com/20100422/n271676673.shtml
17、光明观察: “光污染”不能是“光”收费
http://guancha.gmw.cn/content/2010-04/22/content_1100445.htm
特别关注:
想要看更多的环境信息,请点击下面网址:
绿色记者沙龙网:www.greensos.cn
绿色记者沙龙英文网站:http://eng.greensos.cn
1、玉树地震灾区一夜风雪 抗震救灾倍加艰难(组图)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10年04月22日
http://green.sohu.com/20100422/n271672185.shtml
武警玉树支队士兵保护灾区平安。贾国荣 摄
武警青海总队医院玉树救护队的队长清晨忙于开启医疗帐篷,准备接待伤病人员。贾国荣 摄
玉树受灾民众清晨冒雪做饭。贾国荣 摄
中新网玉树4月22日电 (记者 贾国荣)今日清晨,青海省玉树地震灾区一夜风雪后,抗震救灾现场一片洁白,天寒地冻,救援倍加艰难。
中新网青海玉树4月22日电 (记者刘忠俊)22日凌晨,青海玉树地震灾区下起鹅毛大雪。这将给灾民的保暖问题带来严峻考验。
凌晨,记者起床走出居住帐篷看到,扎西赛马场白茫茫一片,天空中飘起朵朵雪花,看台上点亮的酥油灯随着风飘动。与记者一起起床的救援人员,走到帐篷门口嘴里直喊:好冷呀!哦,下雪了!
在前往机场的沿路,记者看到整个县城道路、废墟上,到处都笼罩在白茫茫的雪中,天空中雪是下的越来越来大。
市民甲央尼玛说,下雪了,住在帐篷有点冷,大人还可以挺过,但孩子们就很麻烦了。地震后,房屋倒塌,很多人连家都没有了,更别说衣服了。
截止发稿为止,大雪还在继续下,丝毫没有停止的迹象。
2、青海玉树拟用五年时间重建 方案已起草完毕
来源:京华时报 2010年04月22日
http://news.sina.com.cn/c/2010-04-22/034120125537.shtml
本报讯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总指挥回良玉21日上午主持召开总指挥部第八次全体会议。回良玉强调,要抓紧开展灾害损失评估,全面启动灾后恢复重建规划各项工作,确保抗震救灾始终科学依法统一、有力有序有效地进行。记者昨天从青海省玉树抗震救灾指挥部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青海计划将用五年时间建设一个新玉树。目前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方案已起草完毕,将很快上报国务院。
青海省政府20日召开玉树地震灾区灾后重建工作会议,会议研究部署了玉树地震灾区灾后重建工作。青海省省长、青海玉树抗震救灾指挥部总指挥骆惠宁在会议上提出,要确保用三年时间完成恢复重建的主要任务,再用两年时间,把玉树州首府建成高原生态型商贸旅游城市、三江源地区的中心城市和青藏高原城乡一体发展的先行地区。
骆惠宁说,做好灾后重建工作,直接关系到群众的根本利益,关系到青海藏区的跨越发展。
他还表示,推进灾后重建将把握以下重要原则:一是以人为本,政策措施支持的范围要覆盖受灾全部地区,重点支持城乡居民住房、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等重建;二是科学规划,着眼长远发展,体现时代特征和民族特色,做到适度超前、高标准规划、分阶段实施等等。
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运行调节局副局长魏贵军在昨天国新办举行的发布会上说,目前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方案已起草完毕,将抓紧上报国务院,有关部门已按职责相继开展了灾害损失评估及受损房屋鉴定等基础性工作。
3、玉树多处文物损失惨重 损坏文物按一级标准重建
来源:《羊城晚报》2010年04月22日
http://env.people.com.cn/GB/11425873.html
“除了大经堂没有完全倒塌,其他殿堂和僧人住的地方全倒塌了,文物损坏不可估量。”昨日,站在距离玉树县城五公里远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禅古寺大经堂前,僧人多扎神情凝重。
他告诉羊城晚报记者,这次玉树地震,禅古寺损失了23名僧人,其中不乏德高望重的僧侣。700年历史的禅古寺在地震中几乎被夷为平地。
禅古寺建筑倒塌严重
从山底向上望去,位于半山腰的禅古寺已面目全非。虽然大经堂看上去屹立不倒,但墙体全部断裂,已是岌岌可危。僧人多扎刚参加完地震中寺内23名遇难僧人的火葬仪式,他不无担心地说:“要恢复原貌,不知需要等多少年”。
禅古寺主要有两个主体建筑,现在有一个已全部垮塌,蓝黄相间的屋顶直接扣在一片废墟上,另一个塌了半边。左右两侧的活佛住所、僧人住所已全部夷为平地。
一位小僧人满脸伤痕地在废墟里翻找着什么,他悲伤地说:“寺庙全没了。”虽然,很多经书、佛像、唐卡等等珍贵的文物多数能找回,但损毁的古建筑,永远也回不来了。
结古寺90%僧房成危房
结古寺是青海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此次地震,受损最严重的有两个经堂,此外是僧人的僧房,有90%已经成危房。
据介绍,寺内一座佛学院的经堂在地震发生时,有一半的墙体往外侧倒塌,所幸有立柱支撑,屋顶没有塌下。所有僧人都跑了出来。据称,这座经堂的墙体已经有400多年历史,建筑材料和工艺都与拉萨的布达拉宫一样。
而令人感到欣慰的是,位于结古镇南20公里的贝纳沟、建于唐贞观15年(公元641)年的佛堂文成公主庙,在地震中仅经堂有微小裂缝,并无大碍。据称这是文成公主进藏途中留下的最宏伟壮观的历史文化遗迹,内藏的大日如来佛像已有1300多年历史,文物价值极高。
重建均按一级标准
此次地震,令玉树多处文物损失惨重。以全国文物保护单位为例,嘛呢佛塔全部受损,40%完全倒塌,60%濒临倒塌;贝大日如来佛石窟寺和勒巴沟摩崖,山体岩石松动,大经堂有裂缝;藏娘佛塔及桑周寺暂无法联系,估计墙体有裂缝。
关于对这些文物保护单位的重建,青海省文化厅副厅长王建平昨日称,所有文物单位,均按一级标准重建。根据重建计划,所有的文化设施将按最高级别来建设,也就是说,比如原文化馆是国家三级四级的,统一按一级来建设。为做好文化系统的抗震救灾工作,文化部已于近日紧急划拨300万元用于玉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羊城晚报记者 张小磊 许琛 阙道华
4、曹景行:玉树救灾与重建需要确保救灾款使用合理
来源:新民网 2010-04-21
http://news.xinmin.cn/opinion/caojingxing/2010/04/21/4547239.html
主持人黄珏:
今天,全国举行哀悼活动,深切悼念青海玉树地震遇难同胞。据媒体报道,目前,玉树灾区人员搜救的工作已接近尾声,救灾工作转向第二阶段,即恢复灾区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和灾后重建。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昨天上午举行新闻发布会,据总参谋部应急办主任田义祥介绍,经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军队将建成8支共5万人的国家级专业应急救援部队,按要求2010年底将全部形成应急救援能力。
相关话题,今天我们连线新民网特约评论员曹景行先生,来听一听他的看法。
曹景行:
玉树地震,今天是第七天,我们中国人说是“头七”,全国进行哀悼活动,也是一个必要的纪念,也是大家凝聚自己的意志……
经过这次玉树的救灾,应该进一步地提高我们专业救灾的水平和科学化救灾的指挥能力。发生特殊灾害性事故的时候,首先是尽可能多地救人、救命,然后是帮助灾区尽快地安定下来,重建,这个当中都需要一个科学的精神。就拿重建来说,四川大地震之后,我们也感觉到,各地非常积极,除了大量的捐助以外,还有各个地方都是帮助对口的去建设,这个所投入的资金是非常庞大。现在我们看,如果从玉树的重建过程来说,应该避免当时可能是经验不足,或者是当时没有整体规划作业带来的一些缺陷或者偏差,经费到底怎么用?大量的经费投下去,能不能用得更合理?再有一个,重建的过程中,科学性要体现在,那是个地震的高发区,就像四川那边一样,那是个裂缝带,这么大的裂缝,你要重建的话就要重新考虑……四川两年多来,我们的重建工作进展得很快,我们也看到有一些重建实际上也是走了一定的弯路,所以对玉树来说,都是很重要的,希望能够尽快地使玉树的灾民在新的一个环境里面安定下来,能够重新建设,能够尽快地度过灾后的困难期。(完整内容,请收听音频)
5、中国五大连池风景区将退耕拆迁保护世界火山地质遗产
来源: 新华网 2010年04月21日
http://news.xinhuanet.com/environment/2010-04/21/c_1246356.htm
新华网哈尔滨4月21日电(记者王建威)记者从黑龙江省五大连池风景区管委会了解到,作为2010年中国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世界自然遗产的唯一项目,中国黑龙江省五大连池风景区,从四月开始退耕还林、还草、还湿,拆迁移民,最大限度恢复火山地质原貌。
根据相关规划,今年五大连池风景区内火山堰塞湖边的农田要实施退耕还林、还草、还湿,火山熔岩台地边缘1000米之内的农村、农场、企业、商服、疗养院等单位也要关闭外迁。
黑龙江省五大连池风景区管委会副书记王书义说:“我们要确保在4月底前,完成世界自然遗产提名地范围内1.7万亩的还林、还草、还湿工作,要确保在6月底前,完成世界自然遗产提名地范围内12.2万亩人为生产生活设施的搬迁工作。”
据介绍,拆迁完成后,在5月中旬,一个远离火山熔岩台地、堰塞湖和矿泉水保护带的生态旅游新镇,将在五大连池风景区邻泉村西南破土动工,风景区内2800余户、7000余名生态移民将全部搬迁到这里。新镇建设注重环保节能低碳,建筑大多为三至四层的节能建筑,拥有自行车道,公交系统以电瓶车为主,供暖以节能设施为主。
据了解,今年1月份,五大连池风景区申遗文本正式递交联合国,成为中国政府2010年向联合国申报的唯一世界自然遗产提名地;3月份顺利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完整性审查;8月份风景区将接受世界自然保护联盟专家现场考察评估。
五大连池风景区位于中国最北省份黑龙江省,是中国最典型和最完整的近代火山喷发遗迹,具有重大的科研价值和很高的观赏价值。五大连池风景区已获得“世界地质公园”、“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等称号。
6、全国低碳国土实验区启动仪式在京举行
来源:人民网-经济频道2010年04月22日
http://finance.people.com.cn/GB/11430913.html
4月22日下午, 中国特色低碳经济研讨会暨全国低碳国土实验区启动仪式在北京中国科技会堂举行。会议由中国国土经济学会第一副理事长、全国低碳国土实验区专家委员会主任、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江泽慧主持。中国国土经济学会理事长、全国低碳国土实验区指导委员会主任、第十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张怀西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中国国土经济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全国低碳国土实验区办公室主任柳忠勤就全国低碳国土实验区产生的社会背景和实施方法作相关说明。来自国家发改委、国土资源部等有关业务部门负责人以及云南省丽江市,广东省肇庆市、东莞市勤上工业园区,山东省烟台市、枣庄市市中区,深圳市蛇口工业区、吉林省通化市、河南省商丘市等预选地代表出席了会议。
随着全球工业化进程加速,因温室气体过度排放而造成的全球气候变暖现象越来越严重,产生气候异常,造成了严重的环境危机,发展低碳经济,节能减排无论对世界还是对中国,都是一种必然选择。低碳国土,是指通过政府及其他行为主体的共同努力,特别是运用低碳经济理念和低碳科学技术,持续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而不断得以科学整治、合理开发和有效保护的国土或国土单元。建设低碳国土需要低碳经济理念的指导,需要低碳科学技术的支撑,需要不断转变包括生产方式、消费方式在内的经济发展方式。
全国低碳国土实验区是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领导下、由中国国土经济学会组织实施的一项全国性、持久性、深化性共建工程,以城市、地区、乡镇和各级、各类经济开发区、产业园区、城市社区、产业空间为对象,以5年为周期,在全国逐步建立一批具有代表性、特色性、先导性、示范性的低碳国土实验区,以及重点基地、园区、社区、空间、窗口,通过丰富多样的宣传与推动,强化人民群众的低碳国土意识,倡导低碳国土生活,发展低碳国土经济,推动科技创新和节能减排,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科学利用,改善并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确保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进而为全国其它同类地区的建设提供若干切实可行的成功经验与发展思路。
与会专家分别从理论和政策的角度为我们阐述了低碳经济的前沿问题。会上讨论修订通过了《全国低碳国土实验区共建工程纲要》,宣布了第一批全国低碳国土实验区预选单位:云南省丽江市、深圳市招商局蛇口工业区、广东省肇庆市千里旅游画廊、吉林省通化市、山东省烟台市牟平区、山东省枣庄市市中区、广东省东莞市勤上工业园、浙江金华双龙风景区、江西省婺源县、河南省商丘市梁园区。此外,还有肃南县、台儿庄等地正在积极申请与创建中。
第一批实验区预选单位在会上分别介绍了各自的发展模式、特色、思路,发言异彩纷呈:云南省丽江市领导响亮地提出“打造中国生活家摇篮,创建低碳品质生活胜地”,初步阐释了丽江历史古城的低碳文明和品质生活模式,拟将古城、玉龙雪山、拉市海、老君山、泸沽湖列为五个重点园区进行实验;深圳招商局蛇口工业区领导提出,将低碳生活模式作为重要的生活行为、产业行为、管理行为模式进行探索,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通化市按照“低碳、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思路,引导医药产业向宽领域、深层次、多行业、全方位拓展,立志把通化建设成为低碳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国际知名医药城;东莞勤上工业园五个“空间“一起共建,用先进的低碳技术去打造先进的低碳产业,建设行业低碳技术、低碳产业标杆;山东省烟台市牟平区准确定位,大器规划,打造中国北方国家海岸——国际滨海低碳生态旅游区建设模式,坚持了环境资源保护前提下合理开发利用的有益方向,值得称道,值得实验;广东省肇庆市将两区两市四县旅游资源整合一体,统一品牌名为“千里画廊”,并提出了低碳生态旅游圈休闲度假模式构建设想,富有气魄和新意;山东省枣庄市则在矿产资源衰竭的情况下,求真务实,努力实验接续替代产业低碳型发展模式,打造低碳生态宜居家园、宜业乐园、宜游公园,在新的发展环境考验下表现了可持续发展的决心与智慧;江西省婺源县、浙江省金华市双龙风景区也分别提出婺源中国最美丽的乡村低碳旅游模式、金华双龙风景区低碳和谐旅游发展模式,从不同侧面构想了自己独到的实验思路。
张怀西同志指出:走中国特色的低碳经济发展道路。当前,国家多个部委和省地城市都在积极试点、探索低碳经济发展模式。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发展低碳经济亦是如此。发展低碳经济,实现低碳发展,享受低碳生活,我们依然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和诸多挑战。为此,我们谈的低碳经济和低碳技术不应以单纯的碳减排为核心,而应以节能减排为核心,重点解决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发展可再生能源、提高环境质量,为中国的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打好基础。我们在推进新能源等技术研发的同时,必须兼顾传统工业生产能效与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对其加以绿色改造,开发适合我国国情的能源和环境新技术、新工艺、重大设备,为绿色经济提供技术支撑。在绿色经济框架下,倡导低碳生活,创新低碳技术,发展低碳产业,并通过政策制度减缓温室气体排放,走中国特色低碳经济发展道路。
张怀西还指出:低碳经济是我国国土事业发展的新机遇。发展国土低碳经济,是我们从“大国土”经济观的角度提出来的新构想。国土碳资产是一种公共资产,与土地和城市是密切相关的,不能离开国土、区域、城市去谈碳资产,发展低碳经济,营造低碳国土,进而搞好国土整治以实现可持续发展。为此,我们的要响应中央号召,积极探索,大力倡导并努力推进国土低碳经济,进一步搞好生态环境建设,推动国家加快构建和形成发展低碳经济的国家战略框架、社会行动体系和规划体系;推动国家应对低碳经济发展调整的竞争能力,推动国家建立与低碳发展相适应的生产方式、消费模式和鼓励低碳发展的国际国内政策、法律体系和市场机制;推动我国解决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发展可再生能源,提高环境质量,为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打好基础;推动我国自主实现节能减排,通过低碳技术和产业政策,改造提升传统工业,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7、北京将立法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
来源:京华时报2010年04月22日
http://news.sina.com.cn/c/2010-04-22/033317406740s.shtml
本报讯 (记者郭爱娣)本市污染排放总量,将首次启用立法来控制。昨天,北京市公布2010年实施第十六阶段控制大气污染措施的公告,在用机动车污染排放标准将进行修订,有望更加严格。
本市自1999年起,开始实施阶段性大气污染控制措施。截至目前,京城空气质量已经连续11年改善,“蓝天目标”逐年增多,去年已达到285天。今年,本市将继续制定阶段性大气污染控制措施,开展“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的立法调研列为首位。
这表明,本市的污染物排放将利用立法来控制。同时,研究制订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核算方法和总量减排实施方案,构建基于空气质量达标的总量减排体系。各区县政府要以第一次污染源普查数据为基础,建立完善大气污染源动态数据库。
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大气污染控制措施中,首次写入探索排污许可与排污交易办法。年内,本市将启动“排污权交易”试点。这是在污染总量不变的前提下,企业的排污指标可以交换、互相拆用。相当于给污染物“定价”,拿到市场上交易,谁有本事减少排污越多将越“挣钱”。
机动车污染排放控制是历年的重点。今年,本市将加强机动车排放污染综合监管。黄标车全天禁止在六环路以内道路(含六环路)行驶,六环路以内机动车检测场停止黄标车检测。建立进京路口全日制监管制度。
其他车辆的污染控制也将被严格限制。本市计划修订“在用机动车污染排放标准”,有望让上路行驶的车辆执行更严格的尾气排放限制。
此外,针对治理煤烟型污染,本市将推进首都功能核心区“无煤化”建设,西城、宣武和崇文区政府分别组织完成约7000户、4000户和1500户采暖小煤炉改用清洁能源任务。
8、广东投250亿,路灯都变节能灯
来源:《南方日报》2010年04月22日
http://env.people.com.cn/GB/11427401.html
南方日报讯(记者/杨磊)记者昨日获悉,为配合省科技厅开展的“绿色照明示范城市”专项行动,由广东省绿色产业投资基金发起的国内首个大型“EMC(合同能源管理)联盟”在广东诞生。今后,该基金将投入250亿元资金,对全省的公共照明系统进行LED节能改造,大大降低广东在公共照明方面的能源消耗。
据广东省绿色产业投资基金理事长李学锋介绍,合同能源管理(简称EMC)是发达国家普遍推行的运用市场手段促进节能减排的服务机制。简单地说,城市路灯改造需要投资,改造完后需要维护,这些原来需要政府支出的部分将由基金来承担。基金的收益完全来源于节省下来的电费,也就是说,虽然改造后的路灯系统节省了电能,但政府需要继续维持以往的电费支出,除了支付给电力公司的部分,多出来的部分成为基金的收益。
李学锋称,作为一个多产业的联盟,EMC联盟将囊括在中国境内的节能材料供应商、节能设备制造商、金融保险机构、工程安装公司、检测机构、工程设计公司、招标公司、律师事务所等企事业单位。联盟会员作为整个产业链中的一环均能分享联盟所带来的资源整合成果。例如:生产企业可以从联盟内的原材料供应商买到优惠的原材料,可以享受优惠的银行、保险、法律服务等。联盟通过制定统一的行业标准,提升产品质量;通过信息、资金和技术的支持,提升联盟会员的自主研发能力;通过资源整合,降低产品成本;通过资金扶持,壮大会员企业的生产规模,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据悉,新型LED路灯比传统的高压钠灯,每年节能可达60%,按我国目前火电厂耗煤为396克/KWH,每盏路灯每年可减少排放二氧化碳185千克。未来3到5年内,广东省将有500万盏LED节能路灯投入使用,这将大大降低广东在公共照明方面的能源消耗及二氧化碳排放量。
李学锋介绍称,目前LED照明产业收获了不少风险投资,可是投资完才发现,LED照明的市场却不如预期的好。主要原因是LED灯造价高,政府如果要更换路灯,必须用财政进行大投资,这样的合同太少。现在通过基金来投资,不给政府财政增加压力,就能拿到合同,通过联盟的方式共享合同,从而找到市场。因此“EMC联盟”的成立,将有力地配合广东省发展绿色产业,提升节能产品的自主研发能力,提高绿色产业的科技创新水平,对推动广东及深圳市LED照明产业的加速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名词解释
广东绿色产业投资基金
广东绿色产业投资基金是国内首支以科技金融相结合的产业投资基金;是发展低碳经济,推进节能减排和绿色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基金规模为50亿元人民币,相关银行配套200亿元人民币,总规模达到250亿元人民币,主要投向广东省与节能减排事业相关的绿色产业。、
9、2010年4月绿家园环境记者沙龙内容
http://www.greensos.cn/ljy/html/jzsl/view/73940.html(内容网址)
会议时间:2010年4月7日下午2点至5点
会议地点:中青报记者之家10层会议室
主讲人及内容简介:
多萝西·格雷罗:(国际气候正义联盟的核心成员之一,演讲主题《气候变化的新视角——气候公正》)
常天乐:(农业与贸易政策研究所的中国项目官员,演讲主题《可持续农业与食品体系视角下的气候公正》)
邓玉竹:(凤凰卫视记者,主讲赴黔西南采访见闻)
10、山水自然保护中心将推出拯救北纬28度熊猫计划
来源:搜狐绿色 2010年04月21日
http://green.sohu.com/20100421/n271652023.shtml
山水自然保护中心将推出拯救北纬28度熊猫计划
28元,你只要捐助28元,就可以在四川凉山州熊猫保护区种植4棵树;
28公斤,这4棵树,每年可替你抵消减排量28公斤,并持续20年;
28度,这些树将种植在北纬28度的自然保护区内,连接位于最南端的大熊猫孤立小种群栖息地。
同时也希望寻求企业和媒体支持。并将推出捐助平台。
环境的变化、人类社会的发展都对大熊猫种群造成了影响,
它们正在经历着怎样的威胁与挑战…...
据史料记载和出土化石业已求证,几万年前,世界野外大熊猫种群分布最南端在缅甸和越南北部北纬19度一带,而由于气候的变迁和人类活动的影响等诸因素,熊猫栖息地不断向北退缩,直至萎缩到当今北纬28度的凉山种群(位于四川省凉山州境内)。因此保护好最南段的大熊猫栖息地尤为重要。
一个物种,必须有生存空间才能够逐渐发展演化。在全球的范围内,栖息地的缩小、片断化和质量的下降,是威胁生物多样性的最重要的因素。从大熊猫的演化历史可以看出,大熊猫的兴衰与栖息地的变化紧密相连。在人类的印记留在生态系统之前,自然的因素是影响大熊猫栖息地的主导。新石器时代,原始农业的出现和发展,使茂密的森林逐渐变成了农田和牧场,造成了大熊猫栖息地的逐渐减少。而当代,虽然自然因素依旧对大熊猫的栖息地产生持续不断的影响,人类因素对于大熊猫栖息地的影响是多方位的,已经成为影响大熊猫栖息地的第一要素。
栖息地的缩小指的是栖息地数量的减少,片断化是指大而完整的栖息地被分割成互不相连的小的栖息地斑块,如果斑块面积过小,则不足以维持一个正常的种群。决定栖息地质量的好坏往往是多因素的,而栖息地质量的下降对于种群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然而质量下降的程度有时难以量化。
在现在大熊猫分布的几个种群中,凉山种群大熊猫栖息地破碎化程度最高,种群数量也较少,可以说是最危险的大熊猫种群。
麻咪泽自然保护区简介
四川麻咪泽自然保护区行政隶属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雷波县。该保护区是2002年经省政府批准,以保护大熊猫、四川山鹧鸪、珙桐等珍稀野生动植物及其森林生态环境为主要目标的省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位于金沙江下游北岸,地理坐标处于东经103°10ˊ~103°22ˊ、北纬28°10ˊ~28°31ˊ之间。东西宽约20 km,南北长约44 km,总面积为388平方公里,是世界大熊猫分布的最南端(北纬28度),也是当今世界同纬度保存最完整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区内河流系以金沙江水系为主,即将竣工的中国第二、世界第三大溪洛渡水电站就在雷波县境内。
麻咪泽保护区内物种多样性非常丰富。其中兽类8目27科83种,包括国家重点保护兽类21种,国家I级保护动物有大熊猫、豹、云豹、林麝、牛铃5种;种子植物也非常丰富,科数占全国42.9%,占四川67.5%,其中珍稀濒危植物29种,包括国家I级保护植物4种。
从解放初期到1998年以前,特别是20世纪50年代末到60代初,我国进行大规模的大炼钢铁运动,在凉山州砍伐了大量的树木,最高峰时全州年木材产量达80多万立方米。由此造成了保护区内许多珍贵的原始森林惨遭破坏,森林资源逐渐减少,大熊猫等野生动物栖息地不断退缩,栖息地破碎化、岛屿化的现象日趋严重,严重影响了大熊猫栖息地的完整性。
项目地所在县雷波县总人口约23万人人,其中农业人口20万人。全县共有18个民族,其中彝族就占到全县人口的47.39%。该县是一个以农、林、牧等第一产业为基础的边远山区县,同时也是国定贫困县,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仅为2000元左右,主要财政来源靠农牧业收入和上级财政补助。由于受自然地理条件以及民众整体受教育程度较低的影响,雷波县的经济发展还相当落后,虽然国家投入了大量的财力对雷波县进行建设,以促进该县经济发展,但由于负债多,基础设施滞后,目前仍有部分人口生活在贫困之中,保护区周边的谷堆、拉咪、长河等乡至今没有通电话,大部分村没有通公路和电(或电力供应困难)。
11、揭秘玉龙雪山积雪冰川融化之谜 气候变暖是主因
来源:云南网2010-04-21 王法
http://news.xinmin.cn/rollnews/2010/04/21/4545196.html
“19条冰川已有4条消失”追踪
经过多年的科考,专家们得出结论:造成玉龙雪山积雪及冰川融化的主要原因是全球气候变暖因素。“当然,也不否认微小的热量影响还是有的,对此,我们一直以来也在采取一切可能采取的措施予以积极防范。”最近,丽江玉龙雪山管委会如是说。
能量代谢 ?
人体热量小于太阳辐射热量
玉龙雪山风景区是我国冰川旅游资源开发最具代表性的地区,前来此地观光旅游的人数不断增加。与此同时,玉龙雪山的冰川正发生快速变化,具体表现为冰川消融量增加、冰舌位置后退、冰川面积减少、雪线上升等特征。为此,有人提出,玉龙雪山冰川的消融,可能跟游客的过多活动有关,真是这样么?
近年来,中科院冰川研究专家在玉龙雪山的长期研究表明:基于能量代谢的原理,估算了2006年全年上玉龙雪山旅游观光的游客所释放的热量,同时,还利用气象观测资料计算了玉龙雪山景区内不同区域尺度所接受的太阳辐射量,并在此基础上对人体释放的热量和太阳辐射量做了比较分析,以确定游客人体热量对冰川退化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游客释放的热量与太阳辐射能量比值的最大值出现在7月份,但是由游客人体释放的热量,最大时也不到太阳辐射的万分之二。因此,专家表示,游客人体热量远远小于太阳辐射热量。
专家研究 ?
局部热源增温效应不明显
据了解,进入玉龙雪山景区的游客中,大部分人都不会深入冰川附近,而是分散到距离冰川较远、海拔较低的云杉坪、牦牛坪等景点游览。只有约1/3的游客进入冰川公园,他们在海拔4500米至4700米之间的区域观看冰川时,也是受到严格控制的,距冰川还有一定的距离,只能站在冰川边缘的观景台上观望,绝对不能到冰川上去。
玉龙雪山的旅游旺季是在每年的5月至10月份,正好是雨季,且夏季云雾线为海拔3100米,游客身体散发的热量被云雾层阻挡在近地面层,无法向上扩散,传输到海拔较高冰川的几率很小。此外,雨季内空气湿度大,具热容量大,高湿度空气和云层对人热的吸收率大,气温上升幅度相对较小。
专家对热岛效应的研究表明,热岛效应与风速明显相关,在气象要素中风速对热岛的形成、消除影响最大,当风速大到一定临界值时则无热岛现象。因为,当风速大时,空气层结构不稳定,本区与周围地区之间空气的水平和垂直方向的混合作用较强,所以本区局部热源的增温效应不明显。而根据观测,玉龙雪山海拔4000米以上风速很大,人体释放的微小热量很快会被大风吹散,真正作用到冰川上的很少。
开发保护 ?
科研成果运用于景区
另外,玉龙雪山在旅游开发过程中,一贯注重“开发与保护并重”的原则。作为1998年8月省计委、省旅游局正式批准立项的云南省旅游精品项目,在开发玉龙雪山冰川公园作为游览项目的同时,使其成为保护玉龙雪山冰川的主体工程。
多年来,为有效保护玉龙雪山冰川,景区实施旅游区“环境整治”、“绿洲效应”、“冷湖效应”、“绿色交通”、“森林消防”等环保五大工程,对甘海子、白水河等地500多幢面积约12000平方米的不符合规划的建筑物和设施进行拆除整治,恢复景区35万平方米裸露面积的植被,兴修12个库容量达38万立方米的“人工湖”,调节了景区小气候,以减少人类活动造成的“温岛效应”,并实现环保专线车运营。同时,先后举办了4届高规格的国际冰川研讨会,着重开展了城市化与人类活动对玉龙雪山冰川的影响、玉龙雪山冰川消融对水资源及环境的影响等十多项科研合作项目,与中科院合作建立玉龙雪山冰川与环境综合观测站,重视把科研成果运用于景区的开发、保护之中,有力地推进玉龙雪山生态和冰川资源的保护工作。
影响相比 ?
人的影响微乎其微
冰川的剧烈后退,引起了当地政府和居民对玉龙雪山旅游区进一步开发的担忧,他们中有些人认为,是上山观看冰川的游客人体所释放的热量导致了冰川的消融后退,冰川退缩加重了当地的冰川、积雪、水和旅游资源的危机,给生态、旅游和经济发展造成严重威胁。那么游客所散发的热量到底有多大,这些热量对冰川退缩是否有影响?
玉龙雪山管委会认为,基于以上分析及科学考察得出结论,全球气候变暖和丽江城市“热岛效应”是玉龙雪山冰川消退的主要原因。玉龙雪山冰川是欧亚大陆最南端的冰川,由于其低纬度的地理位置,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中首当其冲。全球变暖,北极冰川覆盖率已消融至历史最低点,作为城市雪山的玉龙雪山,其冰川受城市发展“热岛效应”的影响也是不可避免的。放眼全球,很多地区的冰川资源,即使在没有人类活动的情况下,也已迅速消融。所以说,游客游览行为不是造成冰川消退的主导因素,跟气候的变化和影响相比,人的影响微乎其微,按冰川学家的观点,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春城晚报 记者 王法)
12、专家解读寒春干旱异常气候:北极涛动等因素所致
来源:新华网 2010年04月22日
http://news.sina.com.cn/c/2010-04-22/144620130558.shtml
新华网北京4月22日电(记者朱绍斌)五一将近,而北京的寒意仍然未减。早晨在公交车站,北京的上班族依然裹着毛衣外套等候公交车。受低温影响,北京玉渊潭公园的樱花姗姗来迟,工作人员介绍今年开花时期较去年晚了一个月。
与此同时,旱情依旧在中国的西南持续。自去年入秋以来,中国西南大部分地区遭遇了长达8个月的严重干旱。云南、贵州等省部分地区遭遇特大干旱,至今还未得到根本缓解。
而从4月5日至20日,湖南省长时间呈现阴雨天气,多个县市出现暴雨,增加了当地发生山洪、山体滑坡等灾害的可能。
当国人谈论起西南的大旱,或是北方的寒春,都会不禁深感当前气候的“怪异”,同时也在承受着各种极端天气给生活带来的挑战。受气候变化的影响,极端天气事件愈演愈烈,人类面临的气象灾害也更为频繁。
由于低温,黑龙江省内的各江河开江日期比往年平均拖后1至7天,省内嫩江、松花江、黑龙江、乌苏里江干流4条大河,目前只有部分河段开江,当地防春汛形势严峻。低温天气也让内蒙古部分地区玉米等作物的播种时间推迟。
农科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农业减灾室研究员刘布春认为,受北极涛动的影响,中国东北、华北、江南、华南等地区低温雨雪频繁发生。北极涛动是指北极的气压高于平均气压,进而将更多的冷空气挤向中纬度地区。
受此影响,4月以来北京市日最高气温徘徊在15度上下,没超过20度,而夜间最低温可到4、5度,因此很多人仍感到寒意阵阵,并没有急于脱去保暖的衣服。
刘布春说,黑龙江4月中旬出现大范围降雪、大风天气,部分地区降雪深度达30厘米以上,为近50年来历史极值。强降雪天气造成全省8300多栋大棚受损,小麦播种、大田整地等也被迫延迟。而河北石家庄100万亩小麦也因冻害受损。
根据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4月20日数据,目前,云南、贵州、广西、四川4省区耕地受旱面积8909万亩、占全国的76%,仍有1770万人、1329万头大牲畜因旱饮水困难,分别占全国的80%和75%。
干旱之于自然是一种形态,而之于农民,则是忧愁。云南省祥云县云南驿镇前所村村民刘琴芬和老伴杨绍喜顶着烈日在麦田里割小麦。现年57岁的刘琴芬说,由于干旱,今年小麦亩产预计只有100公斤,而往年可到500公斤。此外他们家种的两亩蚕豆也绝收。她说,这次干旱在她记忆中是最为严重的一次。
祥云县沙龙镇白石岩村村民王学珍介绍,由于村里持续干旱,沙龙镇的小型湖泊水库已彻底干涸。她说湖泊是周边村落农田灌溉用水的主要来源,该湖自去年10月就干了。而春耕时节已到,她不知今年的水稻能否顺利播种。此外她家里的水井每天只出三四挑水,56岁的她还得到远处的水井挑水以保证人畜用水。
由民间环保组织自然之友于周二在北京举行的一个论坛上,刘布春表示,自去年夏季以来,由于受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中国西南高温少雨。与会专家学者认为,不能否认此次干旱与气候变化的大背景相关。
自然之友理事长、北京理工大学教授杨东平说,此次西南干旱正是中国正遭受气候变化影响的一个例证。他说,去年初中国北方也经历了干旱,北京自2008年10月25日至2009年2月12日创造了长达110天的无雨雪记录。而此后旱情又向西南地区转移,这深刻警示伴随全球气候变暖,干旱将成为影响中国社会生活的重大危机。
杨东平同时指出,在西南遭受旱灾的同时,一些大城市的奢侈性水消费却如火如荼。他说,北京人均水资源不足全国水平的1/8和全球水平的约1/20。然而,遍布北京各区县的洗浴中心、水疗SPA、温泉会所等多达3000多家。此外还有多达38个高尔夫球场、18个滑雪场也极度耗水。他提出应该在消费层面和政策层面对水资源浪费现象予以控制。
自然之友在21日向媒体提供的《中国公民社会组织如何参与应对气候灾害》报告中指出,气候变化将是全人类在很长一段时期内都必须面临的严峻挑战。
自然之友总干事李波在报告中说,人类所遭遇的更加频繁的极端天气就是气候变化的影响之一,虽然很难说某一次的极端天气是由气候变化造成,但气候变化确实使极端天气的频率增加、强度加大。
13、绿色信贷:谁给银行打分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2010年04月22日 武卫政
http://env.people.com.cn/GB/11424623.html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迫切需要创新体制机制。调整产业结构、抑制过剩产能和低水平重复建设、防治环境污染,除了运用常规的行政、法律等手段,还应当充分发挥金融服务业在资源配置中的“调节阀”、“控制闸”作用。
经过几年的实践,国家几个部门联合出台的环境经济政策在许多行业和地方显示了政策效力,但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最近,本报记者就绿色信贷、绿色保险、绿色证券的实施情况作了深入采访,从本期开始,我们推出系列报道,敬请读者关注。
——编者
谁来评价?
建起一个平台,出台一套办法,吸收社会力量参与评价
现在人们经常听到绿色信贷这一提法,简单地说,它是指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环境违法的企业和项目进行信贷控制。经过几年的实践,各商业银行在执行国家绿色信贷政策过程中颇有建树,但在今年初由环保部环境经济与政策研究中心举办的“中国绿色信贷与经济结构调整论坛”上,中国银监会一位官员表示,虽然几个部门在联手推动绿色信贷的发展,但是银行的自觉意识还不够。
如何促进银行主动积极地实施绿色信贷?河北省环保部门和金融机构紧密联合,在全国率先推出绿色信贷政策执行效果评价制度。4月上旬,记者就此作了一番调查。
“绿色信贷在河北起步比较早。”这几年致力于绿色经济政策研究的河北经贸大学金融学院教授王小江告诉记者,2007年5月,人民银行石家庄中心支行与河北省环保厅(当时为环保局)、河北省银监局联合下发通知,要求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调整工作思路,积极提供绿色贷款、绿色金融服务,支持绿色生态产业的发展,推动全省自然资源保护和环境质量改善。“在国家层面,国家环保总局、人民银行、银监会三部门2007年7月出台了《关于落实环境保护政策法规防范信贷风险的意见》。”
“说实话,当时银行、企业和环保部门的许多人对绿色信贷不是很了解。绿色信贷光靠三个部门发个通知远远不够,能不能利用外部力量推它一下呢?这样我们就想到搭建一个平台。”王小江所说的平台,就是河北环保联合会环保金融工作委员会,人行石家庄中心支行、河北省环保厅、河北省银监局、河北环保联合会“四大家”是这一平台的“东家”。
这一平台能发挥什么作用?首先是每年办一届“环保与金融”论坛,聚人气。河北省环保厅宣教中心主任祝晓光说:“2007年到2009年,我们办了三届论坛,银行、企业、环保各方面都有人参加,大家由最初质疑‘叫我们来干什么’,到积极为绿色信贷以及绿色金融建言献策。到了第三届论坛,河北省金融办主任不仅提出参加论坛,还主动要求加入论坛主导者行列,省里分管环保工作的副省长也到会并讲了话。”
其次是做评价。“大家都来关心绿色信贷,人气旺了,点子就多,就能办点实事。”人民银行石家庄中心支行货币信贷管理处处长王彦青说,绿色信贷政策执行得好不好,关键在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方和受贷方一般都说自己做得不错,可为什么有些地方实际效果并不理想?这就得用第三双眼睛检验一下,也就是进行效果评价。这在全国是首创之举。”
2009年,由人行、银监、环保三部门主要负责人担任正、副组长,各银行业金融机构主管领导为成员的评价工作领导小组成立,制定了绿色信贷政策效果评价试行办法,采取金融机构自评、省市两级评价机构现场核查、社会评价的方式,对全省90多家银行业金融机构2008年及2009年上半年执行绿色信贷政策情况进行评价。值得一提的是,社会评价吸收了民间环保组织和新闻媒体参与。
效果怎样?
目前河北90多家银行业金融机构的绿色信贷全部达标
去年11月第三届“环保与金融”论坛公布了首次评价结果,河北省银行业金融机构贯彻执行绿色信贷政策的总体情况良好,采取百分制考核办法,参评的90多家金融机构综合评价得分均在70分以上,全部为绿色信贷达标单位。工行河北省分行等6家银行业金融机构被评为2009年度绿色信贷优秀单位。
从另一个角度看,有两个亮点引人注目。
一是各银行业金融机构都把绿色信贷、防范信贷风险政策融入其经营战略。比如,开发银行河北省分行全力支持保定市的“低碳城市”建设,并且担任其“中国电谷”项目建设资金的主要提供单位和财务顾问。民生银行石家庄分行围绕战略转型,建立多层次客户体系,积极培育一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环保政策、抗风险能力强和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优质企业作为核心客户。
二是在信贷准入时严格实行“环保一票否决制”,把落实国家产业政策和环境保护政策作为信贷市场准入的基本条件。比如,工商银行河北省分行将所有的客户分为环保友好、环保合格、环保关注、环保潜在风险几大类。2009年累计投放贷款1030亿元,2010年前3个月累计投放252亿元,全部投放到环保合格类以上客户。
评价发现了什么问题呢?王彦青说,从首次评价的得分可以看出,全省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对绿色信贷政策的重要意义认识并不均衡,个别金融机构还存在重视不够、把关不严的问题,只重视项目贷款环保要素审查,而忽视流动资金贷款环保要素审查。
王小江还提到,人民银行和各商业银行总行对绿色信贷都有明确的指导意见,但省内有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在政策传导中仍然停留于转发上级文件层面,未按照人民银行要求,结合实际制定绿色信贷政策的实施细则、操作规程和奖惩办法。针对节能环保的金融产品和管理制度创新也不够。
评价对银行业金融机构有什么触动?工商银行河北省分行信贷管理部总经理田甲认为:“既然是评价,那就是用一把尺子来衡量各商业银行的行为。每年做一次绿色信贷评价,横向比较,可以让我们了解自己在绿色信贷中存在哪些不足,从而制定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
中国银行河北省分行风险管理部高级经理赵健表示:“评价之后,绿色信贷做得好受表扬,做得不好受约束,这一制度可以促使各商业银行公平竞争。”
如何完善?
让金融机构和环保部门之间的信息沟通更充分、更顺畅
绿色信贷,需要翔实的信息,包括国家的产业政策、项目环评、企业环境违法情况等等。这些信息既是商业银行落实“区别对待、有保有压”信贷原则的依据,也是评价绿色信贷执行效果的依据。如果依据不权威、不全面,沟通渠道不顺畅,绿色信贷及其效果评价都要受影响。
在采访中,记者从银行业人士那里反复听到一个呼声:甄别客户是否属于高污染企业,需要具备一定专业知识,基层银行很难做到。希望环保部门建立具有权威性的数据库,便于客户经理及时查询。
“金融机构为了避免金融风险,必然高度重视相关信息。环保部门作为绿色信贷的重要推动力量,首要的任务就是为他们提供准确、全面的信息。”河北省环保厅政策法规处副处长曹子洲介绍,目前,他们除按照环保部的要求提供环境评价、“三同时”验收、清洁生产审核、环境违法四方面的信息之外,还根据省里的实际情况增加了三方面内容。一是企业环保许可信息,如排污许可、辐射与安全许可等;另一个是重点企业环境信用评价等级信息,这里面有占全省污染负荷总量85%的726家重点企业,这一信息是可用的,银行不用甄别,不足之处是涵盖面不够。再就是与环境保护许可相关的中介服务如环评、监测机构等方面的信息。
“信息不对称,不仅影响金融机构的信贷决策,也会让一些违规项目和企业钻信贷的空子,有悖公平、公正。”曹子洲说,针对金融机构不能通过人民银行征信系统及时查询企业环保违法信息的问题,他们正在通过技术手段统一数据标准,争取双方早日对接。针对金融机构反映信息不全面,特别是一些县级环保部门不能及时报送信息的情况,省里正考虑建立一个大的平台,集纳各市、县的信息,统一报送。
王小江则从绿色信贷评价的角度强调建立绿色信贷管理体系的重要性。“从小的方面说,在首次评价中我们提出了许多指标,定性的居多,比如是否把绿色信贷纳入经营战略,有没有完整的规章制度、组织架构、工作程序和风险控制体系等。要想提高评价的公信力,必须增加定量指标,比如鼓励什么、限制什么、淘汰什么,目前各银行的理解都不一样,这就有必要制定一个基础目录,统一要求,我们在评价时按照同一标准量化分值,让加分、扣分的理由更加充分。在大的方面,要想充分发挥政策效力,还要逐步完善绿色信贷的政府管理体系、商业银行的执行体系、有效的社会监督体系和政策管理机制。”
14、谁来拯救洱海?谁能保护我们的公共资源?
来源:南方日报 2010-04-21 蔡华锋
http://opinion.nfdaily.cn/content/2010-04/21/content_11256626.htm
改变政绩的考核方式,改变唯GDP论,扩大保护环境在地方政府政绩考核中的比重,才是保护资源和阻止破坏的有效途径。
洱海原是云南大理的一张亮丽名片,但是它的亮光正在灰暗。据报道,洱海自然延伸港湾情人湖现在已消失,这个世界级的旅游景点正日益变成富人的后花园。在情人湖原址上以及原址周围,可以看到一幢幢高档别墅拔地而起,一幢五星级大酒店正在建设,而园内著名的情人湖,则从此长眠于地下。通过谷歌卫星地图我们还可以看到,情人湖原址及其周边洱海公园的大片临湖区域,已经建成了较大规模的高档别墅区,附近还有一些尚在施工的工地。为祭奠情人湖的消失,一位诗人愤怒地写下了这样一首诗:“我美丽的情人湖,凶手没有给你留下演奏广陵散的时间,连你紧紧偎依的母亲洱海,也像崩断的琴弦。”
完全没有想到洱海情人湖会遭遇到这样的毒手,连这样一张亮丽的名片都会被糟蹋,开发商还有什么事情做不出来?而根据相关报道的描述,洱海填湖造墅长达5年始终未能真正进入舆论视野,直到名为“洱海天域”的别墅建成销售,才引起了广泛关注。笔者了解到,建设部曾经下发过立即制止大理风景名胜区内商业性开发建设行为的禁令,但没有影响到“洱海天域”别墅项目的进行,而这一项目就建设在情人湖原址之上。这么大的一项工程当地政府不知?洱海是公共资源,不是私人的财产,要买地要开发必须要经过大理相关部门审批,这样的结果出现,当地政府难咎其责。
消失的情人湖恐怕已经难以恢复了,而洱海这样的公共资源,在别墅出售后变成富人后花园也是迟早的事情。一般而言,别墅选址肯定都是选环境最优的地方,要依山傍水,要鸟语花香,而洱海恐怕是大理环境最优良的地方之一,开发商虎视眈眈在所难免。在这一片公共绿色资源变成私人所有后,像笔者这样还没有能够体验情人湖浪漫的人,相当于被剥夺了享受这一资源的权利。是谁给予了开发商如此大的权力?是谁允许了开发商剥夺我们共同的权力?而在洱海情人湖被填埋之后,还能依靠谁来保护我们的公共资源?
围湖造田、围海造田曾是破坏生态最残酷的做法,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已经懂得了爱护我们共同的资源,退耕还湖、退耕还林也正在进行中,但是却忽视了开发商们在偷偷地“填湖造墅”,谁也不能保证下一步被蚕食的,又是哪一处风景优美之地。笔者见过这样的例子太多了,原本郁郁葱葱的森林,被开发商戳一个洞,在一座山头建起度假酒店;原本绵长的海岸线,被开发商从中断开一块,填出一片平地建设观海酒店;不少景区内也酒店林立,都是各种各样的政府职能部门以及开发商,建设疗养所、培训处等等,只要是不错的资源,谁都想抢,只是这些景区不像洱海那么出名,没有人关注到而已。
我们不希望只能依靠媒体的曝光,才知道我们共同拥有的资源被私人剥夺,媒体的能力是有限的,在媒体看不到的暗处,谁能保护我们的公共资源?想必归根结底,还是需要通过法律的形式与行政的手段去规范。法律条文已经有了,问题恰恰出在行政手段上,地方政府的默许甚至支持,往往是造成资源被剥夺的主要原因。因为开发一个大项目对地方经济的发展而言,无疑会有很大帮助,尤其是对GDP的拉动,会让地方政府很风光。因此,改变政绩的考核方式,改变唯GDP论,扩大保护环境在地方政府政绩考核中的比重,才是保护资源和阻止破坏的有效途径。
15、从环保风暴到长效机制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2010年04月22日刘毅
http://env.people.com.cn/GB/11424622.html
刮几次“环保风暴”,不能根本遏制环境恶化的趋势。环境管理要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手段
4月22日是第四十一个世界地球日,如何加强环境保护、转变发展方式,在地球日来临之时备受关注。面对我国依然严峻的污染形势,解决环境问题必须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办法,其中,实施绿色信贷、绿色保险、绿色证券等环境经济政策已经成为新时期环保“撒手锏”、“组合拳”,是环境管理政策的重要变革。
我国的环境管理政策长期是以政府行政干预和控制为主,最常用的手段是对污染企业要求限期治理和关停并转等。前几年,环保部门还在环境影响评价方面,先后实行了4次“区域限批”和“流域限批”,被一些媒体称为“环保风暴”。行政手段短时间内可以立竿见影,但有不少缺陷,存在着不稳定性、阶段性。刮几次“环保风暴”,不能根本遏制环境恶化的趋势,也难以充分发挥环境保护在转变发展方式中的积极作用。
自2007年7月推出绿色信贷政策以来,国家环保部门与银监会、保监会、证监会等相关部门陆续颁行了绿色信贷、绿色保险、绿色证券、绿色贸易等环境经济政策,环境税、生态补偿、排污权交易等政策也正在研究制定。这一系列环境经济政策,旨在按照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运用价格、税收、财政、信贷、收费、保险等经济手段,调节或影响市场主体的行为,以实现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目前,绿色信贷等政策已经初见成效。例如,河北省环保部门与金融部门加强合作,推行绿色信贷,作为强化环境执法监管、打击违法排污行为的重要手段,对污染企业釜底抽薪,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让人们看到用经济杠杆“撬动”环境保护、推动落实科学发展观大有可为。
从发达国家的环保历程和我国的初步实践可以看出,环境经济政策是解决环境问题的有效办法,通过这些政策建立激励和约束长效机制,可以让注重环保者得到激励,让污染环境者付出代价,而且足以“奖得心动、罚得心痛”,从而有效解决环保领域长期存在的“守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的痼疾。
然而,建立一套全方位、多领域的环境经济新政策,并使其确实落到实处,谈何容易?由于涉及各部门、各行业和各地区之间利益调整等问题,这些环境经济政策在制定过程中,就会遇到不少困难和阻碍。即便政策出台了,在落实过程中也有可能会被打折扣,甚至流于形式。
要解决这些问题,让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真正携手并进,需要更多积极支持环保企业、选择环保产品的社会公民,需要更多自觉承担环保责任、追求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企业,尤为重要的是,需要更多不只盯着GDP(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切实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领导干部。建立并完善促进科学发展的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机制,使保护环境生态成为各级领导干部的切实行动而不只是口号,环境保护才能从不时“刮风暴”转变为以长效机制保护碧水蓝天。
16、收光污染排污费先给“亮化工程”一个说法
来源:沈阳日报 2010年04月22日 李甘林
http://green.sohu.com/20100422/n271676673.shtml
对于广州打算开征光污染排污费的做法,我是一百个赞成。但在开征之前,我想提请有关方面先给“亮化工程”一个说法为宜。
之所以这么说,是基于这样一个事实,即存在光污染现象的,并非广州一个城市,而是在全国各个大中小城市都很普遍。“普遍”的原因之一就是各地政府发文,要求当成考核指标或任务必须完成的背景。也就是说,甭管地方财力、单位部门经费是否捉襟见肘,也不管电能是否紧张,举凡处于城市中心位置,沿街以及有标志性建筑物的部门单位一律要纳入政府主导的“亮化过程”之列,砸锅卖铁也得“亮起来”,否则,一旦检查、考核,该亮的没亮起来,这无疑是不服从政府工作统一部署和安排,给城市形象抹黑的行为,一把手得吃不了兜着走。
可以说,伴随由各个城市“亮起来”工程的纷纷上马,来自民间的各种非议与批评声从来就没停歇过。显而易见,这种不管不顾一窝蜂上马的“亮化工程”除了耗费大量公共或商业资金,加重地方财政或单位企业经济负担,造成严重的光污染之外,恐怕还导致各种不可避免的盲目决策和巨大的资金浪费,甚至少数城市还欠下一屁股债。
如南京三桥。256种色彩、300多台大功率进口灯具、全动态全变色……南京长江三桥2005年建成了号称全国独一无二的景观照明系统,灯具是纯意大利进口。因为运营费用高,这套系统几乎从不使用——实际上,即使打开了这个舞台,也没有观众。过桥司机如果驻足欣赏,将面临交警的重罚,过于偏远又使得市民前往观赏成为不可能。错误的地点,建起了一个错误的景观系统,而这个错误的代价又太过昂贵:造价3000万元!
又如海南。总投资为1800万元的南大立桥桥体美化、亮化工程,是由海南巨龙广告有限公司按市政府批准的设计方案投资建设的,该工程2004年11月初开工,原计划春节前完工。但因各种原因,该工程停了下来,至今还没有复工的迹象。真实的情形却是,南大桥亮化工程亮灯后的电费一直是靠该公司垫付,由于灯具较多,电费也较高,开启仅一个月时间就用去了5万多元的电费,再继续开启下去已是不可能的——已欠费。
由于中国特殊的国情,所以,一个城市亮起来,其他城市的领头人常常多是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也就是说,举凡亮化工程之类的玩意,各地多是大同小异,连可能出现的各种麻烦也是毫无二致的。
有鉴于此,我以为,广州拟开征光污染费,估计其他城市也会不甘落后捋袖子开征,但我想,无论是开创先河也好,吃螃蟹也罢,最好先得对“亮化工程”给出一个正式的、合理的说法。如若不然,谁能保证当初一窝蜂亮起来的开先河之举,不会再度演变成今天广州拟议中的开征光污染排污费——这成也亮化,败也亮化,却压根无人负责,甚至反倒可能再被鼓捣成一种城市治理新政绩的“开创先河”和“吃螃蟹”折腾之举呢?
17、“光污染”不能是“光”收费
来源:光明网-光明观察 2010-04-22刘长锋
http://guancha.gmw.cn/content/2010-04/22/content_1100445.htm
现在很多人命不好,有人不想睡觉偏偏瞌睡多,有人想睡觉却常常被失眠困扰。从这一点来说,我也算是个命不好的人。好不容易挨到周末,想睡个懒觉,但想想还有很多事情做,所以不等到天亮,周公就迫不及待地给我递上送客茶。尽管自己睡不饱,但总感觉比之想睡睡不着的人更幸运。翻来覆去那种难受,偶尔有所体会,真是
不好受。
睡觉睡不好,与个人情绪和心思有关,这是主观因素。客观上,身居闹市,彻夜不息的噪音和光污染,也应该算是不折不扣的帮凶。比如一个小发廊,比如一个杂货店,深更半夜,大街上连个鬼影子只怕都找不到了,店家自己也早已关门打呼噜去了,可是招牌灯箱一闪一闪,非但不可爱,而且简直是可憎。浪费电不说,还闹得整个小区成了不夜天,你想想人家睡眠不好的人不是白白跟着你遭罪啊。
今天看新闻,一个小消息让我眼前一亮。根据《广州日报》4月21日消息:广州日前开始试点征收光污染排污费。窃以为是个好消息,但看了新闻回帖,却让人有点儿沮丧。跟帖回帖的网友,基本上都持反对态度,这多少有点出乎我的意料。想想也可以理解,比之大气污染,水资源污染,这噪音污染和光污染,显然还没有深入人心,很多人印象里甚至都没这个概念。这空气污染和水污染看得见摸得着,都还没有治理好,开始着手光污染治理,确实难让大家理解和接受。尽管噪音污染、光污染其实和水污染、大气污染一样,都是我们健康的杀手,但此前政府对这方面的关注少,宣传更少,大家一时难于理解很正常。
但我以为,问题的关键其实并不在这里。大家不都是刁民,道理讲明白大家可以接受。问题的关键在于钱的问题。前多年大搞形象工程,大搞都市灯光景观,现在却要反过头来限制和收费,确实匪夷所思,这不是自己搬石头砸自己的脚嘛。砸脚可以,我们允许决策者失误,浪费的就浪费了,权当叫了学费,尽管大家不情愿。但是这治理问题,究竟是不是一个收费的问题,实在让我们头疼。
见惯了太多的以罚代管,罚款的钱收了,该违规违法的照样,甚至有些地方有些领域,罚款收费成了管理者与违法者之间的利益交换游戏。没钱花了就去罚款收费,罚款收费最后干了啥,没人知道,这是其一;罚款之后,该排污的照样排污,该违法经营的照样经营,罚款的反倒成了违法者的保护伞和帮凶,这其二。如此这般,大家焉能不有意见?长此以往,大家必然形成反对的惯性思维,只要罚款和收费,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把反对的手举起来再说。
按时髦的话讲,现在讲究节能减排,讲究低碳环保,所以治理光污染是势在必行。而根据一个普通老百姓的切身生活感受,毫无理由地放光发热,导致城市气温升高,而且夜里如白昼,睡都睡不好。所以说实在的,政府决定征收光污染排污费,我是举双手赞成。但是如何消弭大众的普遍质疑与反对,显然征收之前,政府并没有做好心理准备。道理讲明白了,反对的人不会很多,这点大可以放心。但最关键的是,罚款收费之后,究竟效果几何?包括我在内,大家都有些怀疑。实践证明以罚代管确实不是个精明的主意。而且同时,罚款的只管罚款,收费的只管收费,最后收的钱罚的款都到哪里去了?干什么用了?是用在环境治理上了,还是落在某些不法官员自己的口袋里了?大家都不得而知。不明不白,搁在现时下这么个现实语境中,这几个基本点,不向大家说明,就很难打消大家的疑虑。
光污染治理该有怎样一个计划和时间表,什么时间达到什么目标,罚款收费最后得来的钱都干了什么,必须给大家解释清楚,只有这些都交代清楚了,再开始征收污染费恐怕还不为迟。如果不能如此,治理光污染,就很难不会在大家心目中产生“光收费”的尴尬形象。
特别关注:
想要看更多的环境信息,请点击下面网址:
绿色记者沙龙网:www.greensos.cn
绿色记者沙龙英文网站:http://eng.greenso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