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众参与 江河信息 四月二十日绿家园江河信息导读: (编辑:丽英)

四月二十日绿家园江河信息导读: (编辑:丽英)

2010-04-20

四月二十日绿家园江河信息导读: (编辑:丽英)

 

青海玉树地震特别关注:

1、新华网:         我国明日将就玉树地震举行全国哀悼活动

http://news.sina.com.cn/c/2010-04-20/085820112129.shtml

2、专家坐客《锵锵三人行》谈青海玉树

——汪永晨:玉树风光美丽汇集青藏高原特色

李拴科:地震频发 地壳确实进入活跃期

http://news.ifeng.com/opinion/phjd/qqsrx/201004/0420_6443_1608697.shtml(文字版)

http://v.ifeng.com/his/201004/d9abe0a9-1c3c-4e26-a564-aaeaebef66a3.shtml视频网址

3、称多县救灾纪实-----地震无情,灾区群众坚强拼搏  众志成城,称多人民大力援助

4、科技日报:        饮用水安全令人忧 地震灾区打响卫生防疫战

http://env.people.com.cn/GB/11409480.html

5、中国新闻社:      玉树重建适宜期仅4个月 已开始超前谋划

http://env.people.com.cn/GB/11407175.html

6、专家坐客北京广播电台谈青海玉树地震

http://audio.rbc.cn/play.form?programId=79&start=20100418122000(广播网址)

 

干旱专题报道:

7、CCTV新闻调查:     直击云南干旱:资金投入不足致部分水库难起作用

http://news.sina.com.cn/c/sd/2010-04-19/181620107062.shtml

 

地方信息:

8、中国环境报:        山东积极实施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

http://news.h2o-china.com/html/2010/04/671271726876_1.shtml

9、广西新闻网:        广西正式启动2010年环保世纪行宣传活动

http://green.sohu.com/20100420/n271623280.shtml

10、新华网:           江西: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拟实行排污费改环保税

http://news.xinmin.cn/rollnews/2010/04/20/4521655.html

 

环保观点:

11、中国环境报:       保护永定河生态环境刻不容缓 

http://www.cenews.com.cn/xwzx/gd/qt/201004/t20100416_655033.html

 

深度报道:

12、新华网:           云南大理洱海填湖建别墅调查:损失可能不可逆

http://news.sina.com.cn/c/sd/2010-04-20/091620112440.shtml

13、21世纪经济报道:   碳税征收挑战企业经济成本账

http://green.sohu.com/20100419/n271603175.shtml

14、南都周刊:         北京垃圾填埋场附近居民投诉受臭味困扰

http://news.sina.com.cn/c/sd/2010-04-20/125020113590.shtml

 

环境时评:

15、东方今报:           赵志疆:生态补偿是绿色经济的有力保障

http://www.jinbw.com.cn/jinbw/xwzx/jbsb/2010042021.htm

16、新京报:           “填洱海、拆城墙”的“发展”不要也罢

http://env.people.com.cn/GB/11407235.html

特别关注:

想要看更多的环境信息,请点击下面网址:

怒江网:www.nujiang.ngo.cn

绿色记者沙龙网:www.greensos.cn

绿色记者沙龙英文网站:http://eng.greensos.cn

 

 

 

 

1、我国明日将就玉树地震举行全国哀悼活动

来源:新华网2010年04月20日

http://news.sina.com.cn/c/2010-04-20/085820112129.shtml

  新华网北京4月20日电 国务院决定,为表达全国各族人民对青海玉树地震遇难同胞的深切哀悼,2010年4月21日举行全国哀悼活动,全国和驻外使领馆下半旗志哀,停止公共娱乐活动。

(编者注:志哀:用某种方式表示哀悼。致哀:对死者表示哀悼。“下半旗志哀”,表示全国用“下半旗”方式表示哀悼。)

2、专家坐客《锵锵三人行》谈青海玉树

——汪永晨:玉树风光美丽汇集青藏高原特色

李拴科:地震频发 地壳确实进入活跃期

来源:凤凰卫视2010年04月20日

http://news.ifeng.com/opinion/phjd/qqsrx/201004/0420_6443_1608697.shtml(文字版)

http://v.ifeng.com/his/201004/d9abe0a9-1c3c-4e26-a564-aaeaebef66a3.shtml视频网址

核心提示:《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长兼主编李拴科和汪永晨做客本期《锵锵三人行》,主要观点有:单靠物质并不能抚平玉树的伤口,现在大量的资源已经涌到玉树,但是怎么分配这些资源,怎么善用这些资源更为重要;地壳活动确实已经进入了活跃时期;玉树地震和冰岛火山爆发都是地球内力的产物;人的行为对地壳活动也会产生影响。

凤凰卫视4月19日《锵锵三人行》,以下为文字实录:

窦文涛:《锵锵三人行》,今天的嘉宾一位是著名的《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长兼主编李拴科老师,他去过北极、去过南极,更是无数次地去过现在地震的青海玉树地区。还有汪永晨老师是连续三年到过那个地方。

汪永晨:玉树。

窦文涛:就是三江源,我才知道原来玉树这个地方是长江、黄河、澜沧江,三江源的正地方。

汪永晨:正地方。

窦文涛:你说在这儿地震,这次我在微博上也看很多人感慨,说那个地方的人,信佛的而且敬畏自然,而且又是几条大江的源头,怎么偏偏是那个地方震。汪老师这几天不停给那边打电话?

汪永晨:对,我们有志愿者,然后我在那儿每次去都有一些朋友,也有一些官员,我就一直在跟他们联系,想知道。因为我真的是觉得,我刚一听到这个的时候,心里的那个疼,因为那个地方太漂亮了,拴科一定知道,我们青藏高原的特色在那儿是集中表现。我们大家想的是蓝天白云,它那儿是三条大江,长江叫通天河在那儿,就是在阳光照射下泛着全都是白色的浪花,这个是长江。澜沧江旁边是红色的这种岩石和土,下过了雨以后,一条红色的大河。而黄河在那儿是青色的,绿色的,这三条大河,现在起码我们大多数中国人是看不到这三条大河本来的颜色的。

窦文涛:咱们可以看看几张照片我们导演给出一下,你看这就是这个地方地震之前的人居,山清水绿的。然后再看下一张,这是玛尼堆,听说这里三百年的玛尼堆,玛尼石超过20亿。

汪永晨:25亿。

窦文涛:25亿块。

汪永晨:25亿块,上面全写的六字箴言。

窦文涛:你看三江源,这就是咱们母亲河的源头。

李拴科:通天河,长江通天河。

汪永晨:这就是唐僧取经在这儿船翻了,然后晒经的地方。

窦文涛:然后再看下边,这是现在僧人在那里超度地震的亡灵。而且我还注意到微博,现在微博也在直播那个地方的状况,现在救灾。

李拴科:微博很多在讲这个事情,因为这个地方实际上,它真的是像汪老师讲的非常美丽,我曾经给朋友介绍,这是摄影人的天堂。因为这个地方不仅仅是浓缩了青藏高原的精华,它有极强自然的代表性,比方说我们都在讲青藏高原是怎么形成的,你从这儿可以看到板块怎么样推挤推压,客家能看见,我们普通的民众,甚至一个摄影人、一个旅行者,你真正能感受到什么叫高原风光,什么叫高原的风采。不仅说你看一条在这么狭窄的范围内,三条大江的源头川流而过。

汪永晨:而且还是这样级别的大江。

李拴科:而且在这次玉树藏族自治州,地震发生核心的玉树县,玉树县里面有两条大江。一个西部是澜沧江,它的东部是长江的源头,川流而过,因为它是源头地带,所有的水系是一种扇羽状的,一个羽毛一样从四面八方会聚而来,所以这就构成了地震以后,交通之困难,我们看到它只有一条主要的公路叫国道214。

窦文涛:214国道。

李拴科:现在它就意味着什么?从西宁上来的,从成都上来的。

汪永晨:全都要会聚在这儿。

李拴科:救援物资、人员所有的汇集在这个地方。

窦文涛:车全部都堵在一块。

李拴科:刚才那个小篷镇就是结古镇,它首府的所在地。

汪永晨:又是25亿块玛尼石,就是结古镇。

窦文涛:咱们可以看看,微博上你可以感觉到现在的情况。比如说有人说紧急需要大量懂玉树康巴藏语的翻译,请找杨菁大夫。有人说急需手电筒、蜡烛、速食面、被褥、帐篷和药物。我想给大家看一下的是,这个李拴科老师,你这两天的一个微博,说玉树大地震很强烈,那地方是摄影人最喜爱的,我去过不下五次,刚接当地老友一电话,他的亲人一死一伤,瞬即浑身发抖,我除了安慰就是反复说,我能帮这帮那的,可他除了长时间低声抽泣什么话都没有。也许我嘴笨本来就不会安慰人,也许人在极度悲伤时,就需要个人陪着或泣诉。

李拴科:是这样的,因为当时他给我打个电话以后,我们也都很震惊,这是当年在那儿给我有很大帮助的当地的朋友,当地的人是非常地朴素、非常善良。我们当年在那儿,无论是参加青藏队在那儿考察,还是后续以后的一些考察,一些其他的摄影工作。当地人当你走进他的帐篷,你进他的家门,他根本跟你素不相识,他不问你的来历,不问你要干什么。

汪永晨:一碗酥油茶端上来。

<<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

3、称多县救灾纪实

-----地震无情,灾区群众坚强拼搏  众志成城,称多人民大力援助

 

4月14日,玉树县结古镇“7、1”级大地震发生后,三江之源顿时昔日娇艳容颜,灾区群众痛失亲人和家园,生命财产遭受了巨大损失。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离结古镇直线距离最近的称多县军警民在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或以组织形式,或以自发团体,或以个人名义,第一时间内纷纷赶赴灾区开展救助。截至目前,共投入人力援助1300余   人(次),捐赠食品、饮用水、棉被等物资达13万元。

称多县由于距离震区较近,受到影响较大。灾害发生后,县委、县政府派出工作组驰援灾区一线,及时成立抗灾指挥部并连夜召集全县各部门、单位召开紧急会议,认真安排部署了医疗救助、数据调查统计、交通等基础设施疏通恢复、维护社会秩序稳定、民政救灾物资发放等工作。

据调查统计,“4.14”地震造成全县107户群众的269间房屋倒塌,2612户8012间房屋成为危房,7435户28010间房屋出现不同程度的裂缝现象;33人受伤,2人死亡;山体滑坡、坍塌造成道路、水电、通讯等基础设施一度中断。 

 

称多县拉布乡坍塌的民房

称多县拉布乡兰达村地震中坍塌的民房

面对种种困难和压力,我县投入人力物力认真组织开展抗灾自救工作。为防止余震等次生灾害对群众的生命及财产造成威胁,根据县委、县政府的安排,群众以多户组合的形式已被妥善安置到救灾帐篷或民用帐篷生活,由于气候条件、地理位置等自然因素和物资转移重灾区客观因素的影响,我县食品、药品、帐篷等生活物资仍然十分匮乏。

 

安置无家可归的人们

同之难,我之大难。为及时救助从重灾区转送过来的伤病人员,我县克服自身困难,为救治伤员创造条件。截至目前,在县医院共搭建救灾帐篷22顶,转移运送并及时救治伤员70名。

 

 

 

心灵饱受创伤的群众

为表达党和政府对灾区人民的深切关怀,县党委、政府领导前往医院看望慰问受伤群众。附近居民自发地前往医院照料,为他们送去食品、棉被等,党和政府的关爱、同胞的热切关怀、医务人员的敬业负责逐渐温暖和抚平了每颗受伤的心灵。

县党委、政府领导看望受伤群众

目前急需:

一、急需农牧民居住帐篷5349顶,县民政局仅有的250顶帐篷,对外宿的10154户灾民,只是杯水车薪(其中不包括移住结古的重灾户)。

二、急需矿泉水、方便面等食品,全县五镇二乡所有商店的急需食品已全部掏空运至玉树县,我县出现食品奇缺。

三、药品奇缺,我县于14日组织医疗队,集中大量药品调至玉树县,同时从玉树收治伤员77名,外科药物和诊断设备严重奇缺,连最常用的外用药等只能维持两天。

劫后余生的百姓

 

及时得到救助的伤员

灾难无情,人间有爱。虽然这次地震对玉树、对称多造成了巨大的灾害,使玉树人民承受了巨大的痛苦,但在胡总书记和温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关怀下,在全世界人民的关心和帮助下,玉树不会放弃,玉树人民不会倒下。成熟是一种独特的魅力。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经受苦难锤炼的玉树、称多仍将屹立在四千米的西部高原,三江之源一定会在世人眼中变得更加美丽动人。

4、饮用水安全令人忧 地震灾区打响卫生防疫战

来源:《科技日报》2010年04月20日

http://env.people.com.cn/GB/11409480.html

  “老乡,你们现在喝的是什么水?是这河里的还是矿泉水呢?”青海省疾控中心陈双德来到一个帐篷前问道。

  今天上午,他和卫生部卫生防疫、玉树疾控中心的工作人员一起来到玉树州赛马场居民安置点。包括各地救护人员和当地居民在内,这里居住了大约10000人,是玉树地震后最大的安置点之一。

  “现在主要还是喝河里的水,矿泉水不够喝。”

  “上厕所呢?那边有厕所你们知道吗?”

  “上厕所就在附近。随地。”

  ……

  这些信息都登记在疾控人员手里的“地震灾区公共卫生与防疫需求快速评估表”上。

  “对灾区的卫生防疫工作从灾后24小时就开始了,现在最担心的就是肠道和呼吸道感染类的传染病。这些天我们一直在这些居民安置进行调研,看看水源是否安全,还有哪些亟须解决的问题。”陈双德说。

  “现在饮用水的安全是最大问题之一。”陈双德说。赛马场安置点有两条被分割的扎曲河的支流,陈双德分别用两个瓶子取了两条河里的水回去检测。他还叮嘱同行的玉树疾控中心工作人员,“告诉他们水一定烧开了喝。”

  记者在现场看到,很多居民的帐篷前都支着大锅,他们都是直接从河里打来水沉淀一下烧开喝,并没有任何的消毒措施。

  垃圾的处理和如厕问题也是防疫工作的另一重点,这也是和水源安全密切相关的。

  方便面盒子、纸巾、包装袋……在赛马场,这些垃圾在黄沙中漫天飞舞。当地居民说,目前,一些志愿者组织负责收集处理这些垃圾,但由于风沙太大,如果没有及时运走的话,收集起来的垃圾还会飞走。

  “现在就是用水紧张,不敢用河里的水。再就是垃圾没人处理,现在我们都是自己清理的,昨天下午一阵狂风,你看这又给吹得到处都是。”石嘴山市第二人民医院救疗中心工作人员指着帐篷外的垃圾说,“我们就是想找找你们搞防疫工作的,看能不能找一辆车,几个罐子,我们把垃圾装起来给运出去。”

  “我们今天来就是了解你们的需求的,一定尽快解决。”陈双德说。他还说,青海疾控中心在地震发生后紧急制作了几万个大垃圾袋,应该很快就能到达安置点。

  赛马场两侧临时搭建了4个厕所。“按每个厕所10个厕位算的话,也远远不能解决1万人的上厕所问题。”一位卫生部的工作人员说。事实上,尽管已经有了临时厕所,但是河两岸仍随处可见大小便。

  总后卫生部综合计划局副局长李瑞兴也表示,下一步要在聚居点多建简易厕所,并对粪便做好处理。

  “由于生活习惯不一样,此次防疫工作的重点之一是加强宣传。我们后期会有专门的宣传小组,来告诉居民不要随地大小便,不要直接在河里洗脸洗脚,因为下游还有人在喝这个水呢。”陈双德说。

  事实上,相应的宣传工作已经启动。今天上午,青海省地方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工作人员,带着用汉藏两种文字制作的预防鼠疫的宣传画和材料在赛马场安置点发送和张贴。他们介绍,玉树本身就是鼠疫疫区,主要的传播渠道是旱獭。每年四月,正是旱獭出蛰的时间,也是鼠疫最容易传播和流行的时间;在安置点有大量的家狗和野狗,这些动物喜欢叼运旱獭等鼠类的尸体。他们希望通过宣传,告诉安置点的群众,不要接触死亡的动物,尤其是旱獭;当发现动物尸体,要向防疫人员报告。

  李瑞兴强调,卫生防疫工作和灾后重建将是下一步救灾工作的重点,“除宣传外,我们将加大组织对环境、水质、水源和传染病等与防疫有关的监控预警工作。”

  “我们今天上午刚开了碰头会,将建立划区分片责任制,让卫生防疫工作的责任更明确,使军、警、民各方的防控力量得以合理安排,加强卫生防疫工作。”李瑞兴说。(操秀英 于春 张显峰)

5、玉树重建适宜期仅4个月 已开始超前谋划

来源:中国新闻社 2010年04月20日

http://env.people.com.cn/GB/11407175.html

  中新社北京4月19日电 (记者 闫晓虹) 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苗圩今日表示,玉树灾区医疗药品储备充足,救援装备运送及时。现在已在超前谋划将来大规模的灾后重建工作。

  苗圩今日在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上介绍说,工业和信息化部主要承担了国家医药的储备和应急工业产品的协调保障这两项工作。在药品和食品方面,针对灾后可能出现的需求,已储备了足够数量的急救和防疫药品。这些储备的药品足够灾区受伤群众医疗和救治的需要。此外,掌握了像甘肃、四川等周边地区食品企业的生产和库存情况,食品的供应情况保障包括救灾人员在内的需求也是没有问题的。在消毒、防疫药品方面,现在已超前考虑调度漂白粉这些产品,做好了充分储备,目前生产的能力和库存能够满足救灾和防疫的需要。

  苗圩特别强调,在药品和防疫药品方面,工信部和卫生部已建立了热线联系,只要卫生部有需要,就会及时组织调运。在救援的装备方面,掌握了救援的装备、发电设备、汽车等生产企业的库存,特别是在玉树地区周边的集结情况,已提供给青海省的指挥部。一旦青海省指挥部下达需求的指令,也会在尽短的时间内把这些设备运送到第一线。

  苗圩说,根据震区高海拔、气温较低的特点,真正适合于灾后恢复重建的时间只有4个月左右,所以现在已经在超前谋划将来的大规模灾后重建,如统筹考虑恢复重建所需建材的供给保障能力等。

6、专家坐客北京广播电台谈青海玉树地震

http://audio.rbc.cn/play.form?programId=79&start=20100418122000(广播网址)

7、直击云南干旱:资金投入不足致部分水库难起作用

来源:CCTV《新闻调查》2010年04月19日

http://news.sina.com.cn/c/sd/2010-04-19/181620107062.shtml

  CCTV《新闻调查》4月17日播出:云南水问,以下为节目实录:

  解说:这是人们传统印象中的云南。谁能想到,在2010年一场持续的干旱,将另一个云南裸露在我们眼前。为什么地表水源充沛、江河密布的云南会在这样的干旱面前措手不及呢?

  记者:在普立乡像这样的田是占到多大的比重?

  尹富敏(中共云南省宣威市普立乡党委书记):基本都是这样的,都是这样的。

  记者:全是一窄条一窄条的。

  尹富敏:对。

  记者:连我们现在站的这块地大概也就,两三米宽的地都要利用起来。

  尹富敏:两米宽,比这样小的还有,这么大一塘的都有。

  记者:就是因为没有平地,没有土地是吧?

  尹富敏:对,全乡人均耕地只有0.7亩,土地显得十分珍贵。

  记者:像这样的田,灌溉是怎么解决?

  尹富敏:灌溉是靠天落雨。

  解说:从2009年9月开始,雨没有在村民们的计划中到来。这些高高的山坡上的农作物,在长达8个月之内失去了赖以生存的雨水。

  记者:往年这个季节这周围应该是什么样的景象?

  尹富敏:往年这个季节周围山上的杜鹃花开得非常灿烂,然后这个松林是郁郁葱葱的。但是今年大家看,本地的云南松栽了20多年的基本都已经枯死了。

  尹富敏:马铃薯已经种下了。

  记者:如果种下去,可是雨没有按计划下下来呢?

  尹富敏:这个雨是不会按计划给我们下的,但是如果说长期没有雨,只能靠天灌溉的,这个苗出来以后,种下去苗出来也会枯死的,像马铃薯我们现在是采取深耕深埋的办法,让它推迟这个发芽期,刚好接到雨季。

  记者:就是说如果不下雨的话,这么大面积的覆膜的工作,包括马铃薯种植的工作就白做了?

  尹富敏:对,是这样。

  解说:2010年,马铃薯比往年深埋了一些等待着推迟的雨季,同样面临着考验的,还有云南最大的经济作物烤烟,云南省的农业都在推迟中等待着这个迟来的雨季。

  记者:有没有数比如说一亩大概要多少水才能把烟苗种下去?

  村民:每个需要,一瓢一趟。

  记者:这每一个都要一瓢水?

  村民:每一个要一瓢水。

  记者:每一个要一瓢水,如果不下雨的话,这个地犁出来,包括装这个都白装了。

  村民:嗯,不下雨就白装了。

  记者:那个烟籽买了吗?

  村民:一亩地交了五十六块钱。

  记者:那你这三亩地不到二百块钱。

  解说:在干涸的土地之上,比农作物的浇灌更迫切的是人们的生活用水。在沿途的大山里,我们随处可以看到找水和背水的人们。

  记者:您好,你们在干嘛呢?

  村民:找水呢。

  记者:找这个水是吧?怎么发现这有水的?

  村民:本身我们就是这个地方的人,(过去)如果在雨天这里就有水。

  记者:您是下面那个村的吗?

  村民:就那儿的,对。

  记者:这点儿水能流到下面吗?不会(中途)干了吗?

  村民:铺管子就没事了。

  记者:有管子就行了?你们找到几个这样的水源点了?

  村民:两三处。

  记者:这个水你估计能解决多少人的问题?

  村民:一村人吃没问题。

  记者:这么细的水可以够一个村吃了?

  村民:修起蓄水池就好了。

  记者:这个管子要是送到村里,就不用出去拉水了,就够了?是吗?

  记者:你们三个人在这儿这么辛苦,全村人受益啊。

  村民:没关系。

  记者:其实在刚才上山的时候。我就看到这三位村民了。当时以为他们是在修路,现在才清楚,这就是在找水。我们以往走过这样的山路,路过这样小小的水流可能都会不经意,一踩就过去了。但是现在,这细细的水流就是一个村子的人们,他们接下来日子里面重要的水源。今天我们看到的这个找水的现场,表面看非常的平静,也没有那么艰难,但却让我真正了解到,找水这两个字究竟意味着什么。

  解说:从今年3月开始,马家沟村里的人们开始寻找新的水源。方圆几公里的土地都是村民们寻找的范围,白尼村比马家沟村幸运,全村100多人一起出动找水,终于找到了可以替代的水源。

  记者:当时一共有多少人出去找水源?

  蒲绍先(云南省宣威市格宜镇白泥村村委会主任):我们出动了100多号人,100多号人,周边四处都发动人(去找)。

  记者:你们去找过水吗?你去找过水吗?

  村民:找过。

  记者:找着过吗?

  村民:找过,我们不但找过,还去挑了十多天(水)。

  记者:现在有多少人靠这个水源吃水?

  蒲绍先:有441人。

  记者:这是哪来的水?

  村民:对面大山上的,有两三里路。

  记者:怎么过来的这水?

  村民:拿皮管子引过来。

  记者:两三里路用管子引过来的。

  村民:对,引过来的。

  记者:这两三里长的管子、包括修这些水池,这些钱哪来的呢?

  蒲绍先:这个钱是各级政府他们都帮助我们的,光管子用了7万多。

  解说:新水源只能保持村子里四百多人的生活用水,为了节约用水,村里规定每人每天只能定时接水,并且还派了专人来看管,上了锁头。

  蒲绍先:看水的就是我们村民小组长。

  记者:村民组长,他定时过来给大家开(锁)、给大家挑水?挑完了就把它锁上,是吗?

  蒲绍先:是。

  白泥村村民:救命水啊 ,不看好也不行啊。

  蒲绍先:他说是救命水,要好好地看好。

  解说:白尼村找到新水源点是幸运的,很多高山上的村落甚至连这样可替代的水源也没有。在宣威市的火石地村,长久以来全村的人畜饮水都是依靠一眼从山体里渗出的地冒泉。从去年12月开始,全村惟一的水源干枯了,村民们又找不到可以替代的水源,就只能依靠镇政府雇人送的水维持生活。

  记者:这桶是发的。

  周厚贵(云南省宣威市普立乡火石地村):是发的。

  记者:今年发的?

  周厚贵:就是今年发的,如果去年发的已经变色了。

  记者:今年发的。

  周厚贵:今年干旱太严重。

  记者:那装酒的吧,那是。

  周厚贵:原来装酒的,但是今年缺水,就改做水桶。

  解说:现在村民们每天分到的水是从38公里以外的长冲水库拉来的,像今天这样热闹的分水场面,一个星期才能出现一次。

  记者:水最少的时候,一天一个人能分到多少?

  周厚贵:最少的时候一天就是十斤水。

  记者:十斤,一天一个人十斤?

  周厚贵:一个人连做饭、做菜、刷锅就是十斤水。

  记者:那像您最近洗过澡吗?

  火石地村村民:洗过。

  记者:什么时候?

  火石地村村民:昨天晚上我还洗过。

  记者:那您用的是什么水洗的澡啊?

  火石地村村民:就是刚才我们书记说的,晒一遍,用那个出来洗洗。

  记者:多长时间没洗衣服了?

  火石地村村民:基本上两个月。我要维持生活、喝水。

  记者:那年轻人是不是坚持不住啊?

  周厚贵:男也好、女也好都坚持不住,我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我说男娃娃就是在外面找亲,女娃娃必须要嫁到外地。

  记者:你希望年轻人都出去?

  周厚贵:我希望年轻人都出去,不要在这个地方了,永远跑不出去。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8、山东积极实施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

来源:中国环境报 2010-04-20

http://news.h2o-china.com/html/2010/04/671271726876_1.shtml

   国务院六部门组成的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2009实施情况考核第七考核组近日对山东省纳入《海河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和《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的项目进行考核。考核组认为,山东省治、用、保并举的策略值得推广。

  由环境保护部核安全总工程师陆新元带队的第七考核组,先后深入德州市、临沂市的部分企业、河流断面、污水处理厂、人工湿地等现场进行检查考核。经过认真核查,考核组认为,山东省各级党委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水污染防治工作,围绕水环境改善采取了一系列果断措施,加强组织领导,部门分工负责,环保指导督促,社会积极参与,海河、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取得较大进展,考核断面水质保持在较好水平,监测、管理工作都比较扎实,项目进展比较顺利,档案材料齐备,流域治理成效显著,治、用、保策略在全国具有很好的推广意义。

  考核组同时指出,山东的水污染防治任务依然繁重,列入两个规划内的各类治污项目进展不平衡,治污设施有待完善,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与国家联网尚需进一步加快。要求加快项目实施进度,发挥治污和减排效果,总结“十一五”规划经验,谋划“十二五”规划。

  山东省副省长李兆前在考核反馈会上要求,两河流域市、县、区要认真领会考核组反馈意见,抓紧制定整改措施。要防止“两高”行业低水平重复建设,毫不松解地抓好治污减排。坚持治、用、保并举,有效破解氮磷等面源污染问题,努力实现水生态的重要转折。强化环境执法,保持打击环境违法行为的高压态势。围绕服务科学发展,高起点编制“十二五”环保规划,做到长远规划、超前思考和全局谋划相结合,为推动环保深入发展奠定基础。

山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坚持治、用、保并举,综合治理流域污染,重点流域水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目前,全省59条省控重点污染河流中已经有40条稳定恢复鱼类生长。

9、广西正式启动2010年环保世纪行宣传活动

来源:广西新闻网 2010年04月20日

http://green.sohu.com/20100420/n271623280.shtml

  新华网广西频道4月20日电(记者王志伟)4月19日,由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自治区党委宣传部、自治区发展改革委、自治区环保厅等16个部门共同组织的2010年广西环保世纪行宣传活动正式启动。

  2010广西环保世纪行宣传活动主题为"保护饮用水源,保障饮水安全"。选择这一主题,则是由于去冬今春,包括广西在内的西南大部分地区出现严重旱灾,造成数千万人的生活、生产用水困难,而有的地方有限的水资源却受到污染物的污染,严重影响饮用水源,影响饮水安全,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

  2009年,广西水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32条主要河流62个监测断面中,水质达到或优于地表水Ⅲ类水标准的断面有60个,达标率为96.8%,设区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98.8%,均较上年有所提高。去年,广西主要水污染物减排工作成效显著,全区化学需氧量下降约3.6%,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年度减排目标。广西城市污水治理取得进展,全年新建成化学需氧量减排工程项目97个,其中新建污水处理厂项目28个,新增日处理能力95.7万立方米,目前污水集中处理率提高到40%。

在启动仪式上,广西壮族自治区副主席高雄说:"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认识到,广西的水环境保护工作与群众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水环境安全仍然面临威胁,主要污染物减排任务仍然很重,结构减排压力大,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建设进度较慢,饮用水源保护区内非法排污现象仍然存在,农村饮水安全问题严峻,管理滞后导致养殖业污染严重,环保监管监测能力不足等。"

10、江西: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拟实行排污费改环保税

来源:新华网 2010-04-20

http://news.xinmin.cn/rollnews/2010/04/20/4521655.html

  新华网江西频道4月20日电(记者林艳兴)江西省地税局日前发布《支持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税收优惠政策和服务措施60条》,表示正积极争取环境保护税试点,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为主体,在国家有关部门的指导下,实行排污费改环境保护税试点。

  江西省地税局表示,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实施后新设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范围内,且符合国家产业调整规划,并经国家有关部门认定为环保企业、低碳企业以及旅游企业、住宿餐饮企业自用的土地、房产,按税收管理体制申请减免城镇土地使用税、房产税。

  江西省地税局表示,对企业在设立初期基本建设期内所占用的土地以及企业的绿化用地,其城镇土地使用税税额适用这一企业所在地最低税额标准。对于城镇土地使用税税额标准调整的,允许分步实施,逐年到位。(完)

11、保护永定河生态环境刻不容缓 

来源:中国环境报2010-04-20 

http://www.cenews.com.cn/xwzx/gd/qt/201004/t20100416_655033.html

     受气候变化以及历史以来人类活动的影响,永定河流域缺水现象近年来更加突出,导致生态环境更加脆弱。保护好永定河流域的生态环境,是保护好包括北京古都风貌在内的流域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的重要举措。

  永定河流经山西、内蒙古、河北、北京、天津5省、市、区,全长约760公里,流域面积4.7万平方公里。缺水甚至河道断流,成为当前永定河流域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为防御永定河流域的洪水,定都北京的历代王朝都非常重视永定河治理。建国后,在举国百废待兴、财力紧张的情况下,党中央、国务院于1951年决策建设官厅水库。以来水量分析流域水量变化情况,1998年以来,官厅水库来水量持续减少,每年汛前几乎断流,年均来水不足1亿立方米;2009年降至0.2亿立方米。整个流域呈干涸趋势,全流域的生态、经济和文化的保护与发展面临严峻挑战。

  笔者认为,要让永定河水长流,一方面我们要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加强流域生态修复,增加降水和水资源;另一方面,有关部门要从国土功能和区域生态保护的战略格局,研究永定河与黄河的连通调度问题,形成黄河接济永定河,也就是“引黄济永”。1994年~2002年,国家在黄河龙口段开工建设了万家寨水利枢纽,山西也开始建设引黄工程,但目前引水少,仅为3亿立方米左右,只考虑太原和大同的城市用水,没有考虑防止河道断流的生态用水,以及当年提出的“济京”问题。

  为此,国家有关部门和流域5省、市、区应共同携手,拯救永定河。一是按照现状规划,从黄河万家寨每年向永定河流域调水12亿立方米,在保太原和大同城市用水后,沿桑干河全部下泄,让河道不断流;二是由有关部门牵头,结合“十二五”规划制定、研究永定河全流域的产业布局、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三是由有关部门牵头,研究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保护和在战略上构建节水型流域的发展规划和实施措施;四是对由于干旱缺水导致的一些受损文物进行有效保护。作者单位:北京市水务局 

12、云南大理洱海填湖建别墅调查:损失可能不可逆

来源:新华网 2010年04月20日

http://news.sina.com.cn/c/sd/2010-04-20/091620112440.shtml

  新华网云南频道4月20日电(记者 李倩)云南省大理市在招商引资过程中,拿出全市最好的洱海公园附近区域进行开发建设,将市民充满回忆的“情人湖”大部分水域填埋,建成了一片别墅群,给湿地生态造成了严重破坏。

  如今这一别墅群已成为市民心中的痛,人们呼吁恢复湿地生态,并要求还湖于民,然而恢复“情人湖”原状的成本远远超过投资建设的成本,谁来承担这笔“债务”?“新华视点”记者就此进行了追踪调查。

  “情人湖”建别墅,涉嫌违法违规

  大理的洱海闻名中外,“情人湖”曾是洱海自然延伸的港湾,上世纪70年代筑堤与洱海相隔。因湖边垂柳成荫,曾是居民休闲娱乐的地方,水域面积30余亩。

  2003年,当地政府在招商引资中引进了“洱海天域”度假产权式酒店项目,2005年3月市规划局召开洱海公园部分用地性质变更听证会,与会代表同意随着环海路和南排污干渠建设实施,将263.6亩土地性质调整为住宅、酒店、商业为主的综合用地。之后项目通过相关部门层层审核,业主也按规定办理了环评、林地、招投标、施工许可、房屋预售等手续。

  大理市民寸亚平说,当时政府说要建设环海路和南排污干渠,大家认为这是保护洱海的有效措施之一,因而十分赞成。由于项目一直是封闭施工,到2008年开放时,人们发现“情人湖”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栋栋别墅。广大市民多次向政府部门反映,没有得到答复。

  记者采访中看到,“洱海天域”项目包括五星级酒店、别墅区和风情商业街,所处位置距离洱海仅10多米。酒店现正进行装修;风情商业街已多数完工,部分餐馆酒楼开始营业;产权式酒店已交付使用40栋163套,其他部分还在建设中。别墅群所处位置刚好是以前“情人湖”的所在地。

  云南律师王冰等人表示,这一项目违反了城乡规划法、水法、土地管理法、森林法和风景名胜区条例、洱海保护条例等一系列全国性或地方性法规。根据有关法规,禁止在风景名胜区内设立各类开发区和在核心景区内建设宾馆、招待所、培训中心、疗养院以及与风景名胜资源保护无关的其他建筑物,已经建设的,应按照风景名胜区规划逐步迁出。此外结合洱海公园的实际情况,公园周边属限制建筑高度的范围;洱海公园为城市饮用取水口,属于一级保护范围,在取水口半径500米范围内,禁止排污、旅游、游泳、垂钓,兴扩建与供水设施无关项目。这些法律法规在项目引进和建设中并没有得到执行。

  “为了保护洱海,大理实施了‘三退三还’工程,即退塘还湖、退耕还林、退房还湿地,如今却在洱海周边建盖别墅及高楼,其规划与建设前后矛盾。”寸亚平等市民说。

  恢复原有生态,成本超过“建别墅”

  大理苍山洱海保护与开发战略研究课题组首席专家、昆明理工大学教授侯明明指出,洱海这类湖泊具有湖滨带湿地生态系统、地下水网系统两个命脉。由于面积较平原湖泊小,水体置换周期较平原湖泊长,洱海的生态系统较为脆弱。

  据专家分析,围湖建别墅会侵占湖滨带湿地生态系统,造成的损失可能是不可逆的。同时,建房打地桩会破坏地下水网体系,损害“维持性资源”,造成更大的损失,可能危害整个高原断陷湖泊生态系统。

  另据分析,恢复生态系统是十分棘手的一件事。目前,这一项目已完成80%的工程量,建设投资3.3亿多元。如果拆除别墅和酒店,恢复原有的生态系统,投入将更大。

  侯明明等专家认为,政府应强化公共管理职能,保护具有公共产品属性的景观资源不被侵占,纠正市场失灵,防止盲目开发公共资源。同时应坚持生态文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决不能做杀鸡取卵、贻害子孙的蠢事。

  商业利益侵蚀环境保护,谁之过?

  大理市委、市政府4月15日在通报中表示,由于过分追求建设速度,忽视了人民群众生活休闲的需求;为吸引投资商,拿出全市最好的公园附近地域进行开发建设,项目未完全顾及市民的历史情结,缺失有力监管。

  鉴于这一项目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存在未按协议建设及有关部门把关不严、监管不力等问题,大理市政府责令相关部门对业主违反协议的行为作出近4000万元的处罚,一些人员的责任问题正在调查处理之中。

  大理市规划局局长陈东发说:“我们会正视问题,进一步思考如何把发展和保护有机结合,更广泛地听取市民意见,把舆论监督和市民监督运用到行政决策中。”

  云南一些法律界人士认为,故意破坏生态环境和玩忽职守、滥用职权,情节严重的,属于犯罪行为。“仅仅行政或纪律处分是不够的,应当严格处理洱海相关区域建别墅行为,给公众一个负责任的说法。”

  云南省社科院有关专家提出,地方各级政府是维护“公共利益”的,不是维护“开发商利益”的,一定要把官商勾结、损害政府形象、破坏生态环境的“内鬼”绳之以法。

有关专家建议,我国应尽快出台刚性政策,将生态环境保护作为考核地方政绩的重要指标,明确规定发展旅游和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决不能损害生态环境和文物保护。此外应该加快构建良性运行的规划环评决策机制和支持科学发展的财政体系,从审批、监管、财政、金融等方面,全方位、多渠道限制违规违纪开发项目。(完)

13、碳税征收挑战企业经济成本账

来源:21世纪网-《21世纪经济报道》 2010年04月19日

http://green.sohu.com/20100419/n271603175.shtml

  4月15日,联合国开发署在北京发布《中国人类发展报告:迈向低碳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未来》,建议在碳减排成本不高、甚至成本为负的部门引入低利率碳税制度,将所得收益作为补贴帮助最新技术的研发。

  “碳税的确较碳交易更较适合中国,”斯德哥尔摩国际环境研究所副主任李来来于曼谷接受本报记者电话专访时表示,但如何征收碳税是重要命题。“美国民众对经济前景的不安情绪和失业率高企,导致美国在碳税问题上的摇摆和推延,要说明的是征收碳税对经济肯定有所影响,因此欧洲和美国在是否开征碳税前,均会进行非常精密的计算。我们也一定要把账算得很细。”

  2009年,斯德哥尔摩国际环境研究所以及经济50人研究小组便建议,与其让外国征中国商品的碳税,不如由中国主动征收碳税,按照WTO规则,美国无法对此进行双重征税。据记者了解,斯德哥尔摩国际环境研究所此前曾向中国政府递交了一个碳税设计方案。

  不过,碳税之于企业成本的影响仍缺乏数据。标普全球碳市场总监Michael Wilkins向本报表示,在此前针对513家接受标普评级的欧洲企业进行调查后,发现约40%的反馈企业表示,已经将碳成本完整地反映到其财务声明与年度报表中。但有同等比例的企业仍未对其碳成本进行计算,还有约20%的企业开始了解其碳成本。

  Wilkins告诉本报记者,针对亚太区发行企业债融资的企业的碳敞口调查,尚为空白。

  碳税?碳交易?

  “碳交易正变得过时。”于今年2月发布的一份碳金融报告中,花旗的主题投资分析师Meg Brown如是断言。

  李来来认为,碳交易现在的问题比较大,中国对其也比较陌生,仅仅通过清洁生产机制(CDM)边缘性地参与碳交易市场。“2008年初级CDM仅占全球碳交易量的12%,所以说是边缘性的,占比很低。”

  除了碳交易方面缺乏经验,国际碳交易市场不承认发展中国家的非量化减排承诺,中国的减排行动除了通过清洁发展机制之外,不能直接参与国际碳交易,故从国情出发,碳税较合适中国。同时,排放强度指标也应得到承认——以中国的降低排放强度承诺为例,根据这一目标以及“十二五”计划的减排指引,是能在某一个时间段实现排放量绝对值的减少的。而且降低排放强度指标越高,这一天就会越快到来。

  Brown补充,现时看,未来三年除了欧洲ETS以及现存的CDM参与方,碳交易看不到太多扩容的可能性——美国的Kerry-Boxer气候法案在遭到共和党赢得麻省选举被冷落之际,澳大利亚对碳总量限制-交易制度的怀疑论亦由此被重新燃起。“只有日本在今年延续了对碳总量限制-交易的承诺,宣布了将收紧当前自愿减排计划的一个强制性体系。”

  碳交易体系最新遭遇的挫败,是3月24日法国总理菲永在执政党人民运动联盟议员第一次集会上宣布,政府将放弃碳税,以避免人为拉开与德国的经济竞争力差距。

  然而李来来表示,碳税即使开征,亦并非意味着CDM机制之于中国不再重要。她建议,在研究碳税的同时,中国可以为目前仍不熟悉的碳交易做准备,未来进入其中。

  经济成本账

  “碳税承担着沉重的期望。”哥本哈根会议期间,德意志银行经济师Sebastian Kubsch发布的研究文件指出,碳税的融资与导航效应需要取得平衡,因为若碳税能运作,基本上企业的收入将下降。

  “为符合碳排放管制规定,我们的调查显示短期对企业的财政冲击整体而言是良性的。有60%的反馈企业表示碳排放的合规成本现时影响正面,而且他们预期这种正面影响将在未来3年得到保持。”Wilkins说。

  但他提醒称,当欧盟的ETS第三期在2013年实行后,大部分的行业均预期其碳成本将转向负面。

  标普的数据显示,对未来4-6年碳成本的冲击持负面态度的企业,几乎两倍于对这一成本持乐观态度的企业。值得指出的是,标普的调查没有针对企业对碳税和碳交易态度的差异。

  穆迪投资者服务位于悉尼的助理分析师Jillian Allen告诉本报记者,澳大利亚政府在3月首周公布了首份该国主要的碳排放企业名单,美铝澳洲位列“非直接排放企业”榜首。随后该公司宣布,若面临澳大利亚政府计划中的ETS的严厉惩罚,公司将被迫缩减或关闭设施。

标普的调查则显示,目前的数据只是冰山一角。由于目前缺乏针对ETS和欧盟碳允量的会计报告详细指引,Wilkins认为,导致一些企业迟迟不评估其碳敞口。

14、北京垃圾填埋场附近居民投诉受臭味困扰

来源:南都周刊2010年04月20日 徐卓君

http://news.sina.com.cn/c/sd/2010-04-20/125020113590.shtml

  今年,北京将在全市18区县600个居民小区试点生活垃圾分类回收、运输和处理,市政府给予10%补贴,预计总投资将达数亿元。

  北京垃圾除臭的尴尬

  北京正在给阿苏卫垃圾填埋场安装“拦截掩蔽除臭系统”,包括一度被媒体误解为“给垃圾洒香水”的风炮除臭。这个除臭系统并没有让深受垃圾臭味困扰多时的阿苏卫居民兴奋。他们最担心的还不是垃圾臭味,而是即将建垃圾焚烧厂的消息。“如果要让我在闻臭味和二恶英之间选,我肯定选闻臭味。”

  “垃圾场养活了全北京的乌鸦”

  一门门“蓝衣大炮”,看起来有点像望远镜,散落在一座高约20米的垃圾山之上。如果不仔细看,很难注意到它们的存在。成群结队的乌鸦,在“大炮”的上空盘旋——这就是坊间传说的除臭风炮,即将用来给北京阿苏卫垃圾填埋场除臭。

  这些蓝色的除臭风炮被拉到阿苏卫垃圾填埋场已经有些时日了。Sally最近两次偷偷溜进填埋场,和它们打过照面。

  Sally住在填埋场下方向两三公里的别墅小区“保利垄上”。过去两年中,她和周边小汤山社区的居民们深受垃圾填埋场的臭味困扰,“过年的时候,还臭得更厉害。我很生气,都不好意思请朋友来家里玩。”

  今年3月,Sally带着记者朋友去了一趟垃圾场,但垃圾场进不去,只好在旁边看。当时北京下了一场很大的雪,把垃圾山都遮住了,即使这样,“还是臭死了”,乌鸦还是在那里飞。“乌鸦太多了,那里养活了全北京的乌鸦。”

  受不了臭味的居民一遍遍向政府部门投诉。“以前只要闻到臭味就会给市政市容管委信访处的处长发个短信,今天又臭了。市政管委的人说,2009年底会整改,到时就不会臭了。”可是到了2010年,还在继续臭。“Sally苦笑说,”现在我都不发短信了,因为臭的天数很多,天天发也没有意义。“

  由于垃圾问题,这片位于奥运村北、上风上水的社区沦为价格洼地。小汤山别墅的房价居然不如通州塔楼。通州区位于北京东郊,在新一波的房地产价格飙涨狂潮中,其普通住宅的价格已超过每平米两万元。

  对于居民的这种处境,市政管委的副总工程师王维平表示理解:”填埋场臭味,就是臭啊,虽然我没有做臭度实验,但我去那里转了转,根据我半辈子的工作经验,我觉得那里的臭度是超标的,按道理是,国家规定的防护距离是500米,500米就该闻不着味道,可是800米,1000米,2000米还能闻着臭味。“

  一个多月前,Sally和其他业主又去市政市容管委信访办投诉,这回,她们得到了政府的一份书面答复。”答复上说是5月份就不会臭了。

  5月份“是阿苏卫垃圾填埋场臭味治理的工作”可基本完成“的时间表。市政管委说,到时”臭味将得到有效控制“。

  在垃圾填埋场安装除臭风炮是这个除臭系统工程的一部分,其他的除臭措施包括:对填埋场垃圾堆体用HDPE膜覆盖,膜下设置填埋气体收集装置,对收集的气体进行点燃,以减少臭味。

  给垃圾洒香水是掩耳盗铃

  Sally是典型的都市中产,2000年随老公来北京开公司。她说并不清楚这100台风炮能在多大程度上除掉垃圾臭味,”我不知道是不是真的能除臭。“

  对垃圾填埋场周围的居民来说,除臭风炮还是一个新鲜事物。北京媒体在报道阿苏卫垃圾填埋场除臭工程时,也有意将”风炮除臭“拎出来当成吸引眼球的”新闻点“。有网民在网络论坛上戏称,北京给垃圾场洒香水,属于掩耳盗铃。

  英文世界对这些风炮也充满好奇。英国《卫报》特意刊发文章,介绍在北京垃圾战场现身的”除臭大炮“:这种新装备每分钟可以喷出数十升的香水,喷射距离可达50米。这篇文章随即被多家英文网站疯狂转载。有读者发表评论说,这是一个坏主意(bad idea),与其在除臭大炮上花钱,不如在垃圾回收方面有更多的投入。

  除臭风炮正式的说法叫”高压喷雾风炮系统和常规喷淋系统“,是指利用高压管路形成高压水流,并在管路末端使水雾化,喷洒至周围空间。这种装备原本用于建筑工地的控尘降尘、工业厂房的加湿降温等,但有聪明的商家将它引入了垃圾填埋场。按照政府计划,北京阿苏卫、安定、北神树等垃圾填埋场都将安装这种”拦截掩蔽除臭系统“。

  除臭风炮喷洒的其实也不是香水,而是除臭剂。从理论上讲,伴随高压水雾喷洒而出的除臭剂分子,可以和垃圾填埋场的恶臭气体分子充分接触,从而消除臭气。

  不过,多位业内人士表示,除臭风炮及其喷出的除臭药剂,所起作用恐怕非常有限。

  北京市环境卫生设计科学研究所路鹏等人在2008年12月《环境卫生工程》杂志发表的论文指出,目前人们对填埋场恶臭物质的组成、比例与化学特性不清楚,所采取的除臭措施针对性不强,要处理的目标恶臭化学物质不明确,在处理方法与药剂的使用上存在盲目性,”一方面造成人力与物力浪费,另一方面除臭效果不理想“。

  ”洒一些除臭剂,可能会在有限时空范围内解决一些问题。但这只是一种治标的措施,不能从根本上改变,臭气的来源并没有得到任何解决。“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研究员赵章元说。

  不仅如此,除臭风炮在绝大多数时间里是一个摆设,因为它们只在极端天气或其他特殊条件下使用。

  还有批评者说,与臭味相比,填埋场产生的渗滤液是更大的麻烦。在不少地区,填埋场的渗滤液已经污染了河流和地下水。而直到今年4月1日,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的处理工程技术规范才首次实施。

  王维平也承认,除臭风炮其实解决不了多大问题,也不是主要的治理措施。实际上,阿苏卫垃圾填埋场臭味治理的主要手段包括覆盖高密度聚乙烯塑料薄膜,并在膜下埋设沼气收集装置,对收集的气体进行燃烧。

  ”我们要兑现没有臭味的承诺。‘五一’之前盖膜,盖了膜,就没多少味道。还要收集气体,每隔20米用一根管子。全世界的垃圾填埋场就没有这么密集的,一般是25米至50米一根管子。“王维平说,”这种做法肯定有效。“

  是不是除了臭,就不给搬迁

  Sally对除臭系统的效果还在观望。”昨天晚上,有雾,气压低,9点多钟我出去遛狗的时候,闻到很浓很浓的像臭鸡蛋一样的味道,一直到今天早上才散完。“另一名阿苏卫居民甚至认为,”除臭有什么用,垃圾填埋场这么大地方,又不是密闭的,风一刮,味儿都到我们这儿来了。“

  不过,现在Sally最担心的还不是垃圾的臭味,而是阿苏卫即将兴建垃圾焚烧厂的传闻。”我隔壁一听说有垃圾焚烧厂,就把房子卖掉了。“居住在橘郡小区的居民王永则说,”听说这儿要建垃圾焚烧厂,感觉天都快要塌下来了。“

  ”虽然垃圾填埋场的臭味很难闻,但这只是一个生活质量高低的问题,如果建垃圾焚烧厂,那是生死存亡的问题。我当然不愿意闻臭味,但如果要让我在闻臭味和二恶英之间选,我肯定选闻臭味。“与王永同一小区的64岁老人雷英说。

  她说这番话的时候,附近社区的居民们正在相互发短信或打电话,提醒大家收看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播出的节目《看不见的危害——二恶英》。

  但在政府看来,如果垃圾不焚烧,也面临着一个几乎无解的难题。王维平说,北京市每天产生1.84万吨垃圾,但所有填埋场的设计日处理量只有1.1万吨,填埋场基本上都是超负荷运行,”北京如果继续采取现行的混合垃圾填埋方式,每年要毁掉500亩地,垃圾填埋场封场后,臭气要释放8年,不能搞绿化,不能种庄稼、不能修建筑,顶多做一个环境教育基地。“

  居民对政府的垃圾焚烧决策并不放心。今年2月,由雷英起草,社区居民给市政管委写了一封信。他们在信中说:”如果一个垃圾填埋场都管理不好,我们怎么能够放心让你们在这里再建一个垃圾焚烧场?“

  能否处理好眼下的填埋场臭味问题,被视为是对政府办事能力的一个考验。这时候,居民的意见和投诉,也开始得到政府的积极回应。包括除臭风炮在内的”拦截掩蔽除臭系统“,正是政府拿出的解决方案之一。

  不过,阿苏卫一带的许多居民对除臭系统的兴趣似乎不大,”不知道政府的除臭计划,也没觉得有什么改善。“阿苏卫村的张大爷说。他们正在梦想着政府给他们搬迁,既可远离现实中的垃圾臭味困扰,也能够摆脱想象中的二恶英污染。

  根据北京市政管委的书面答复,阿苏卫填埋场周边的牛房圈村和二德庄村与填埋场的距离达不到卫生防护距离的标准,应予搬迁;百善村和阿苏卫村属于昌平区城镇规划中未保留的村庄,也需搬迁。也就是说,无论垃圾焚烧厂是否上马,这些村庄均要搬迁。

  在阿苏卫村村口,贴满了”彩钢封屋顶“的广告。村子里,叮叮当当修房子的声音不绝于耳,很多村民希望借此多拿一些搬迁款。60多岁的张大爷甚至担心:”是不是除了臭,政府就不给搬迁?现在每天每个人有三块钱的污染费拿,但得病的话,要这个钱有什么用呢?

  钱大都用来买焚烧炉了

  Sally现在还没打算搬走。”我为什么要搬,我让它(垃圾焚烧厂)搬嘛。我想它还没有开始焚烧,我要是努力一下,也许就不让它烧了。“一些与Sally有共同想法的居民,希望通过维权行动推动政策改变。

  早在去年7月,小汤山地区就有居民出来抗议垃圾焚烧。当时,他们偶然得知阿苏卫将修建亚洲最大的垃圾焚烧厂。

  网名叫”驴屎蛋“的律师黄小山也参与了抗议。黄小山居住的别墅小区,位于垃圾填埋场上风口约六公里处,其实闻不到填埋场的臭味,但他认为维权行动很有意义。

  去年12月,在凤凰卫视的一次访谈节目上,黄小山认识了王维平。后来,他被北京市市政市容管委会邀请赴日本考察垃圾焚烧。此事也被多家媒体描述为政府与公众沟通的一个样本。

  从日本考察归来的黄小山说:”我不是不赞同焚烧这个技术,但垃圾焚烧除了技术成熟之外,还要具备若干前提,包括在立法规定下实行全社会垃圾分类,对垃圾焚烧严格监管等。如果在日本,住在焚烧厂边上我都不会反对。“

  黄小山和其他居民现在正在自发进行垃圾分类实验。”说垃圾分类不是焚烧的前提,简直是搞笑。“ Sally说。在很多人看来,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是从源头上解决垃圾问题的一个治本之策,也可以缓解垃圾填埋和垃圾焚烧的压力。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研究员赵章元说,”十几年前,就有这方面的呼吁,但到现在还没有什么进展。在垃圾分类问题上,政府现在有多少投入?目前政府的钱大都用在买焚烧炉这个最大兴奋点上了!“

  不过,北京今年已开始在全市18区县600个居民小区试点生活垃圾分类回收、运输和处理,市政府给予10%补贴,预计总投资将达数亿元。

  ”要建成阿苏卫垃圾焚烧厂最快也得四年,这四年的时间,垃圾分类能做好、法律法规也能健全,时间来得及。“身为北京市人大代表的王维平说,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已经把垃圾处理列入立法工作,今明两年就会出台。

  即使用除臭风炮喷洒香水,也没有办法让垃圾变香。但寻找到垃圾处理的适当对策,并非没有可能。

15、赵志疆:生态补偿是绿色经济的有力保障

来源:东方今报2010-4-20

http://www.jinbw.com.cn/jinbw/xwzx/jbsb/2010042021.htm

    从今年1月1日起,在我省行政区域内长江、淮河、黄河和海河四大流域,18个省辖市实行地表水水环境生态补偿机制。昨日,扣缴通知单正式公布:一季度,全省共扣缴生态补偿金3718万元,有10个市被扣缴了生态补偿金。(详细报道见A15版)

    “上游保护,下游受益;上游污染,下游遭殃”,这是目前区域生态环境治理中体制性矛盾的生动写照,也是区际生态利益失衡的集中表现。因此,建立并完善生态补偿标准和保障体系,对于促进区域协调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由于生态环境具有明显的公共属性,如果每个地区或个人都破坏而不是保护环境,就容易导致“公地悲剧”的出现——毕竟,与破坏环境所能得到的短期收益相比,为了改善环境而付出投资则难免被视为沉没成本。这样的结果是,所有人的利益终将因环境的不断恶化而受损。正是基于这样一种认识,近年来,生态补偿一词逐渐升温,经历过数次“环保风暴”之后,国家环境保护部也把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当做促进区域经济公平发展的重要举措。

    所谓生态补偿,就是指在经济活动中,对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行为给予财政补贴或奖励,从而调动生态建设的积极性,促进环境资源保护的一种经济手段。简而言之,就是本着“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恢复;谁受益、谁补偿”的责任原则,协调人与自然、地区与地区之间的关系,从而促进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从某种程度上说,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是为社会提供公共利益的行为。而现实情况是,保护环境者独自承担其中的成本,而生态环境改善所带来的利益则由众人共同分享,由此难免会打击其保护环境的积极性,甚至导致环保过程中“破窗效应”愈演愈烈。正因如此,让破坏环境者付出代价、让保护环境者得到补偿,是促进环保建设持续进行的有力制度保障。

虽然保护、破坏环境者都是单个的企业、部门或个人,但由于地方政府作为一定区域公众利益的代表,对辖区内生态环境建设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因此理应成为补偿主体。实际上,由地方政府提供补偿,不仅使补偿资金更有保障,同时也能使地方政府真切地感受到环境保护的压力,从而自上而下疏导环保机制,明确相应的责任分担。

16、“填洱海、拆城墙”的“发展”不要也罢

来源:《新京报》2010年04月20日

http://env.people.com.cn/GB/11407235.html

  因为公路扩建,云南大理重点文物龙首关唐代城墙被拆,破坏面积达12350平方米。对此,大理市交通局党委书记赵勇超解释说,“这是没办法的事,怎么都绕不过去。”龙首关依山傍海,风景绝佳,是为大理北部屏障,当年元世祖忽必烈南征时也未能攻克这座坚固的城池,然而,在“发展”的名义下,厚重的古墙一时薄如蝉翼。(《中国青年报》4月19日)

  此前,大理洱海迷人的自然景区情人湖,也被填埋建了别墅。这处市民流连忘返、并曾被印上政府公关明信片的景观,转眼之间,围湖打桩,建起别墅和五星级酒店,成了富人的后花园。

  填湖造地、拆墙修路,大理一再发生如此荒唐事,不免让人疑窦丛生,地方的发展一定要以破坏环境、损毁文物为代价吗?“绕不过去”的,除了已经存在了千年之久的龙首关之外,还有什么?大理的野蛮底气从何而来?

  据说,大理正在扩建的214国道特别重要,“是云南省公路网主骨架之一”,只是,即便这个工程果真意义重大,就能够成为肆意毁坏古城墙的理由吗?事实上,当地文物部门原本曾提出过一个对古城遗址破坏较小的方案。按照这个方案,新扩建的公路能够与古城墙保持一定的距离,最大可能保持城墙的完整性。遗憾的是,最后的道路施工方案却是穿城而过。明明可以绕开,偏偏要穿城而过,表面上看,方案变更是设计部门与文物部门衔接不好而出现的偏差,实际上,依然是出于减少工程量从而缩减支出的利益考量。

  不仅如此,更让人疑惑的是,地方政府事后组织的善后工作,居然没有任何叫停工程破坏文物的行为,这其实就是对破坏行为的一种默认和纵容。这样先破后补的情形,并非只发生在龙首关。在洱海情人湖填湖事件中,我们也依稀看到了这一手法的纯熟使用。当地政府纵容姑息开发商填湖建别墅,以图获得大笔经济利益,等到民怨沸腾、媒体曝光,地方政府马上极力摆脱干系,摆出“铁面执法者”的姿态,处罚开发商4000万元,所谓的严厉查处,实际把违法利益巧妙地合法化。

  放松监管,伤害公共利益,地方政府反而可能从“卖地”和“处罚”中两次得利,真是岂有此理。

  可这样的事情也并非只发生在大理一地,只不过在大理表现比较明显、恰恰又被媒体曝光而已。这些年来,沉迷于发展的某些地方政府往往陷入政绩崇拜的泥淖而不自知,GDP的太虚幻境可以掩盖太多的决策失误、监管乏力甚至违规违法。此种强横的非科学发展逻辑之下,可持续发展、维护公共利益变成了空话。需要的时候就拿出来晃一晃,更多的时候则是罔顾深厚的历史文化,也缺乏对自然环境深刻的敬畏。权力之下,一切都是实现其经济目标的工具。

填洱海、拆城墙,如此“发展”不要也罢,大理的野蛮底气从何而来?根源就在于一些官员不懂得敬畏权利、尊重民意。大理市“绕不过去”的,古城墙之外,还有权力的狂妄。

特别关注:

想要看更多的环境信息,请点击下面网址:

怒江网:www.nujiang.ngo.cn

绿色记者沙龙网:www.greensos.cn

绿色记者沙龙英文网站:http://eng.greenso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