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4-19
四月十九日绿家园江河信息导读: (编辑:丽英)
青海玉树地震特别关注:
1、青海玉树藏医孤儿学校招募中学支教教师
2、人民网: 环保部研究部署青海玉树环境应急工作
http://news.qq.com/a/20100419/000808.htm
3、中国新闻网: 环保部编制技术手册 为救援人员提供指导
http://green.sohu.com/20100419/n271600987.shtml
4、广州日报: 青海玉树地震灾区如厕难问题凸显
http://news.ifeng.com/mainland/special/qinghaiyushudizhen/zuixin/201004/0419_9954_1607231.shtml
5、中国经济导报: 玉树灾区: 供水供电是最大的问题
http://society.people.com.cn/GB/11399680.html
6、武汉晚报: 长江委10名专家奔赴震区排查水库
http://news.h2o-china.com/html/2010/04/671271638644_1.shtml
7、新京报: 玉树将建高原生态旅游城市
http://news.xinhuanet.com/environment/2010-04/19/c_1241546.htm
8、专家坐客北京广播电台谈青海玉树地震
http://audio.rbc.cn/play.form?programId=79&start=20100417122000(广播网址)
9、冷静应对灾难
特别报道:
10、中国经营报: “先建未批”华能水电开发被疑违规
http://www.cbmedia.cn/html/31/n-57131.html
环境资讯:
11、新华网: 长江流域水土保持监测面积达100多万平方公里
http://news.xinhuanet.com/environment/2010-04/19/c_1242299.htm
地方信息:
12、中证网: 北京将推自愿减排交易平台
http://finance.ifeng.com/roll/20100419/2067912.shtml
13、长江商报: 湖北省启动水体修复规划编制方案
http://news.h2o-china.com/html/2010/04/671271642382_1.shtml
14、新华网: 江西:鄱阳湖每年沉沙800多万吨
http://news.xinhuanet.com/environment/2010-04/18/c_1240139.htm
环境曝光:
15、人民网: 山西鸿昌农贸公司直排汾河 多次举报无人理睬
http://env.people.com.cn/GB/11397188.html
环保观点:
16、新京报: 汽车企业应对环境作出补偿
http://auto.ifeng.com/roll/20100419/274346.shtml
气候变化:
17、北京青年报: 照片见证青藏高原冰川消融
http://news.h2o-china.com/html/2010/04/671271642270_1.shtml
公众参与:
18、北京日报: 绿色北京大家谈:南水北调推迟五年北京怎么办?
http://news.h2o-china.com/html/2010/04/671271639935_1.shtml
环境时评:
19、新京报: 沙暴、尘暴和沙尘暴
http://epaper.bjnews.com.cn/html/2010-04/17/content_89316.htm?div=-1
20、新京报: 垃圾厂的环境附近居民最清楚
http://news.sina.com.cn/o/2010-04-19/045717390195s.shtml
21、人民日报: 低碳也有"路线图":目标是什么、怎样才能够走好
http://env.people.com.cn/GB/11396422.html
特别关注:
想要看更多的环境信息,请点击下面网址:
绿色记者沙龙网:www.greensos.cn
绿色记者沙龙英文网站:http://eng.greensos.cn
1、青海玉树藏医孤儿学校招募中学支教教师
2010年4月14日玉树大地震后,青海藏医孤儿学校板房已于4月17日落成,18日开始复课。由于学校大部分老师房舍损毁,家中亲属由遇难或受伤。学校目前以及未来一段时间面临师资匮乏的局面,因此招募第一批短期支教志愿者5人。条件如下:
1、 适应高原生活
2、 能够胜任中学主课单一科目或多科目教学
3、 能在一周(2010年4月25日)之内抵达青海玉树孤儿学校,开始授课。
4、 服务期3个月
学校为志愿者提供板房住宿、伙食。孤儿学校与北京天下溪教育咨询中心共同为志愿者
共同筹措路费。请有意者速与刘文泽联系并于4月22日前投寄简历。电话:13811684435邮件:lwz.lwz6@gmail.com
五名志愿者招满为止,请各位朋友万勿未经沟通,径直前往。灾后救援与重建,尼玛校长千头万绪,超负荷工作到此刻,担全校师生的托付,至今未见到重伤住院的妻子。请大家万万担待与体谅。请慎重考虑并决定后尽快与我们联系。
北京天下溪教育咨询中心
2010年4月18日
附:
青海玉树藏医孤儿学校于1993年成立, 第一届入学的50名孤儿的入学的条件完
成十年的学业后要回到各自的家乡行医。 2003年,孤儿学校又筹集了资金把第一届毕业生送往青海省职业卫生学院海南藏族自治州分校藏医系强化他们的藏医知识,取得了大专文凭。2006年毕业后大部分学生在各自家乡的藏医院工作。 1999年,玉树藏医孤儿大专班更名为玉树孤儿学校,学生被分为两个班。完成六年级小学课程,年龄小的积蓄九年义务制教育,读高中与大专。年纪大的孩子学习藏医、中西医、导游、护理等专业课的职业班。
2、环保部研究部署青海玉树环境应急工作
来源:人民网2010年04月19日
http://news.qq.com/a/20100419/000808.htm
人民网讯 4月18日,环境保护部党组书记、部长周生贤今日主持召开党组扩大会议,传达贯彻17日下午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精神,对进一步做好青海玉树环境应急工作作出部署。
周生贤强调,环保系统广大干部职工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精神,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高度负责的精神,扎实做好地震灾区环境应急工作,严查灾区环境安全隐患,严防次生环境灾害,确保灾区环境安全。
周生贤说,青海玉树地震发生后,环境保护部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和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的重要批示精神,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成立应急领导小组和临时应急指挥部,第一时间派出有关专家和监测人员,指导灾区环保部门开展环境安全隐患排查和环境监测工作,并及时编制和印发《地震灾区防范环境污染指导意见》、《玉树抗震救灾及灾后重建饮用水安全保障技术指南》、《玉树抗震救灾及灾后重建固体废物安全处置技术指南》和《灾后危险废物和危险化学品清理指南》,紧急调拨一批环境应急仪器设备和物资,支援当地政府和环保部门抗震救灾。目前,灾区总体环境安全情况比较稳定,饮用水源安全,没有发生次生环境污染事件。
周生贤强调,当前,灾区抗震救灾工作正处在关键时刻,为更加有力有效地做好抗震救灾工作,一要统一认识,认清形势,明确任务。要全面观察、科学分析、准确判断灾区环境形势,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精神上来,把确保灾区环境安全摆上突出位置,扎实开展各项环境应急工作。二要把抗震救灾作为当前的重点工作,精心组织,周密安全。环保系统广大干部职工要发扬环保部门“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精神,举全局之力,全力以赴,坚决打赢抗震救灾环境应急这场硬仗。要大力宣传先进典型,切实做好舆论引导工作。三要突出抓好人畜饮用水源安全保障和次生环境灾害的防范工作。指导地方政府和环保部门加强对医疗废物、生活垃圾的监督管理和科学处置;加强应急监测,为灾区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确保让灾区群众喝上干净的水,确保不发生其他环境风险。四要加大对灾区环境应急工作的支持力度。紧急调集筹措灾区应急救援所需的资金、监测设备和装备,组织好部机关和直属单位爱心捐助活动,尽快将第一批捐款送到灾区人民手中。五要加强领导,统一指挥。抗震救灾环境应急指挥部要加强统一领导,充分发挥协调作用。各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密切配合,急事急办。要加强请示报告,要整合全系统应急监测、环境监察力量,急灾区之所需,全力支持灾区环境应急工作。同时,要统筹兼顾,既要保障抗震应急工作有序有效进行,又要抓紧年初确定的各项工作的开展,做到抗震救灾和正常工作两不误。
3、环保部编制技术手册 为救援人员提供指导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10年04月19日
http://green.sohu.com/20100419/n271600987.shtml
中新网北京4月16日电 (记者 周锐)记者16日从环保部了解到,青海省玉树县发生地震后,环保部紧急组织专家,编制了《玉树抗震救灾及灾后重建饮用水安全保障技术指南》、《玉树抗震救灾及灾后重建固体废物安全处置技术指南》和《灾后危险废物和危险化学品清理指南-现场操作手册》。目前,这些技术手册都已送往地震灾区一线,以指导灾区开展污染防治工作,保障群众健康和生态环境安全。
环保部相关负责人称,《操作手册》将为灾区一线废物清理人员提供了具体的现场操作指导,从而有效防止因操作不当造成次生环境灾害和人身伤害。
《饮用水指南》则要求按照救灾保障优先、统筹灾后重建的原则,合理筛选现有水源地、建设应急水源地、选择备用水源地;将水源分为清洁、轻度污染和严重污染三类,提供识别水质的简易方法,并针对性地提出了保护要求;针对灾区不同水质的特点,提出了除臭、除浊、消毒及清淤等处理处置方法。
《固体废物指南》要求按照突出重点,分类管理的原则,优先妥善处理医疗废物、易腐烂废物等对人体健康和环境威胁大的废物,优先处理如饮用水源地附近、人口聚居地等环境敏感区废物。
4、青海玉树地震灾区如厕难问题凸显
来源:广州日报2010年04月19日
http://news.ifeng.com/mainland/special/qinghaiyushudizhen/zuixin/201004/0419_9954_1607231.shtml
将在明天前合理设置流动厕所
据新华社电 青海省玉树抗震救灾指挥部要求环保、建设等部门在4月20日前做好地震灾区垃圾处理和厕所设置工作,坚持震区生活垃圾集中收集、集中填埋处理,尽快合理提出震区流动厕所分布位置及数量,选址应远离河流及水源点,加强灾区防疫。
中国工程院院士吴天一在玉树震区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强调,大灾后应谨防大疫。他说在实施医疗救援和受灾群众集中安置的玉树州体委操场上,周围一个厕所都没有,群众上厕所都是“就地解决”。吴天一建议,应在群众聚集的临时避难场所,设立旱厕,粪便也要有统一处理,对灾区垃圾加强管理。
5、玉树灾区: 供水供电是最大的问题
来源:中国经济导报2010年04月19日
http://society.people.com.cn/GB/11399680.html
2010年4月14日7时49分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发生的7.1级地震,牵动了全国人民的心,72小时的黄金救援时间已经过半,目前灾区的救援情况怎样?目前震区的最大困难是什么?记者连线了当地的抗震救灾总指挥部和记者曾经采访过的当地政府官员。
“指挥部最重要的是救人”
16日下午四点左右,记者终于拨通了一直占线的总指挥部电话。
“目前灾区断水断电,帐篷和吃的供应都相当不足,指挥部里大家吃的都是方便面,有时啃一两块饼干,救援队伍都是自带干粮,目前指挥部最重要的是救人,还顾不上解决生活保障方面的困难。”一位负责接听指挥部电话的姓李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据悉,青海省水利厅水利抢险队第一批人员已经达到了玉树灾区。就在16日上午,水利部已经召集省水利厅及相关单位的有关人员召开会议,就抢通饮水工程将做出安排和部署。
记者在电话中获息,指挥部的电话不断,大都是社会上一些爱心人士和企业等机构询问目前救援的情况,也有询问救援物资怎么运进去,怎么发放等,救援的道路基本畅通,但是由于玉树地处西部,距离较远,目前运进来的物资远远不够。另外,各种各样的车辆涌入当地,有救援的、有运送物资的、也有民间自发来灾区的,导致县城交通异常拥堵。
“现在灾民和救援队伍最缺的是帐篷、矿泉水和粮食。”记者拨通了玉树州副州长布尕的手机,他气喘吁吁地告诉记者:“由于地震对当地的建筑是毁灭性的,每个家庭吃的东西都埋在里面,也不敢去取,目前吃的主要靠救援物资。”
布尕正在救援现场指挥工作,他说,目前救援的情况还比较好,但是大家的心情比较着急。救援队已经两天没有吃饭,靠凉水和干粮充饥。
“另外,这里的天气高寒缺氧,现在共发出去五六千顶帐篷,但还远远不够,大概还缺3万顶左右。”布尕告诉记者,目前大部分人是在赛马场和体育场搭建的帐篷和简易棚中,也有一些人在自家房屋的周围搭建帐篷或者塑料棚度过,还有一些人睡在汽车里。
布尕告诉记者,两天来每天空运七八架次飞机、陆地100多辆车的求援物资到灾区,但是粮食和矿泉水还远远不够。目前灾民喝水主要靠当地的两条河道和一些水井来解决,这两条小河在震区的上游,现在还没有受到污染。另外,震区有两个小电站都毁了,而离震区100多公里有个稍大的8000千瓦的电站没有被毁,但是由于线路问题,目前还不能将电运输到震区。
“尽快让大家用上电”
地震发生后,受灾严重的玉树州玉树县结古镇无正常电力供应。玉树州副州长童光毅主要分管玉树州能源方面的工作。灾情发生后,他正在西宁出差,给灾区联系到更多的油料、保障灾区的电力畅通是他考虑最多的问题。
据了解,玉树县有许多村户还没有通电,加油站县城才有,玉树的很多人都是一次买一大桶汽油放在家里,县里的加油站一旦瘫痪,什么设备都不能动了。因此,最为紧要的是要先保证油料供应。
他告诉本报记者,当他得知玉树地震的消息后,他便第一时间在西宁紧急组织一批油料,并打电话向中国电监会等单位紧急求援。国家电网公司、南方电网公司、甘肃电力公司、四川电力公司等纷纷派出抢修队,携带发电机组和各种物资迅速赶赴灾区。
随后童光毅跟随运输油料的车辆,连夜赶赴灾区,克服重重困难终于在15日凌晨赶到了结古镇。
到了结古镇,根据抗震救灾总指挥部的安排,童光毅主要负责电力供应。他在电话中告诉记者,在国家电网公司和南方电网公司抢修队的努力下,15日,已经抢修完成两条10千伏的电线。“目前抗震救灾指挥部、医院和部分灾民集中安置点已经开始恢复供电。我们将全力抢修,争取让更多的集中安置点能够尽早用上电。”
“南方电网在第一时间派来了100辆电源车。”童光毅告诉记者。
童光毅告诉记者,玉树电网属当地管辖,尚未与青海电网联网,不属于国家电网公司供区。但地震发生后,国家电网公司立即组织协调青海和附近省份电力公司支援救灾。
国家电网公司14日第一时间组织电力抢险救援人员和物资赶赴青海玉树地震灾区,第一批60人的抢险队伍和两台大功率发电机于15日凌晨2时抵达当地,第二批500人抢修队伍和物资已整装待发。
童光毅告诉本报记者,目前大批的电力抢修物资正在往灾区运输,油料等物品也基本供应稳定。
玉树的朋友你们还好吗?
7.1级的地震,震垮了玉树州政府所在地的结古镇的大部分房屋,也震动了本报记者的心。
两年前的4月底,本报记者曾赴那里进行了为期一个星期的采访。期间,记者的足迹到达了结古镇周边的上拉秀乡加吉娘移民新村、玉树机场所在的巴塘草原(那时机场还未开通),还有隆宝滩、通天河核心自然保护区等地方。在那里,我们不仅结识了包括玉树州州长王玉虎等州委州政府有关负责人,还跟通天河保护站23岁的索南永西和25岁的温壮多丁、隆宝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监测点的普布、公主小学的青梅巴姆等人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地震发生后,本报记者找到这里面部分朋友的电话号码,但大部不能接通,要不没有信号,要不就是关机,让人焦急万分。
本报记者曾多次采访过玉树州州长王玉虎,在电视上看到他疲惫的身躯,记者心里稍稍安定。他曾告诉记者,玉树州经济结构非常简单,第一产业占压倒性比例,当地主要以农牧业为主,除了少部分矿山外,当地的工业几乎一片空白。近年来,为了三江源的生态保护,该州一部分农牧民从山上搬迁下来,本报记者曾到玉树县上拉秀乡加吉娘移民新村进行采访,搬迁下来后,这里的村民面临的问题是:很难在县城找到工作,生活来源除了政府补助外,就是靠之前卖牛羊所得。极少部分人到县城打工,但大部分人由于缺乏劳动技能,不知干什么好。村里建立了个藏毯厂,却苦于缺少资金没有办法启动。
回忆起在加吉娘移民新村采访时的情形,记者心里在不停地祈祷,希望移民新村里新修建的房屋足够结实,能够抵御住这场地震。 (记者 童海华 程晖)
6、长江委10名专家奔赴震区排查水库
来源:武汉晚报2010-04-19
http://news.h2o-china.com/html/2010/04/671271638644_1.shtml
昨日(4月18日,下同)中午,长江委10名专家从武汉启程奔赴青海玉树灾区。
青海玉树地震发生后,长江水利委员会于14号、16号连续派出两个专家组赶赴震区,了解震损水利工程情况。昨日,由长江水利委员会规划局、长江设计院10名专家组成的第三个小组赶赴灾区。
目前长江委专家组正在灾区开展震损水利工程的排险、抢险、除险工作,做好应急供水水质监测和水源保护。
长江委主任蔡其华表示:长江委专家在玉树已排查到1座小型水库、18个小水电站以及一些供水灌溉工程受损比较严重。目前对受损小型水库已按照库容排空、安全度汛处理。
7、玉树将建高原生态旅游城市
来源: 新京报 2010年04月19日
http://news.xinhuanet.com/environment/2010-04/19/c_1241546.htm
灾区航测已初步完成,16名专家已开展灾后房屋评估,灾后重建总体规划方案下周提交住建部
昨晚,河卡镇,数十名村民自发组织点燃酥油灯为地震遇难者默哀。本报记者 韩萌 摄 本报讯 青海玉树救灾工作正在紧张进行,灾后重建事宜已经同时提上议事日程。记者昨日从青海省政府获悉,玉树灾后重建总的目标原则将是:建设高原生态旅游城市。
灾害评估
报告将于明日完成
记者从青海省地震局获悉,作为青海玉树“4·14”强烈地震救灾工作和灾后重建工作的基础依据,青海玉树“4·14”强烈地震灾害评估报告将于4月20日完成。
据了解,地震发生后,中国地震局组织国家和青海、陕西、甘肃、四川、西藏、宁夏、新疆、江苏、浙江、广西等地地震系统150名专家,联合展开了青海玉树地震灾害抽样调查评估工作。“现在,玉树地震灾害评估报告大部分已完成。”青海省地震局副局长任铁生说。
灾区航测
航拍数字影像数据完成
记者获悉,青海玉树地震灾区航测工作已初步完成。
根据国土资源部统一部署,国家测绘局于4月17日派出2架航空摄影飞机从格尔木起飞,对玉树灾区进行了航空摄影。目前已将玉树灾区0.15米精度的数字影像数据和灾区雷达数据获取完毕,将为灾情评估和灾后规划、重建等提供航摄资料。
重建规划
玉树重建规划正申报
目前,青海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正在拟订灾后重建的总体规划方案,将于4月26日(下周一)提交住建部。据悉,由国家和青海省内16名专家组成的专家组已经开展玉树州灾后房屋评估,对各类房屋损坏情况进行了实地考察。
昨日,正在玉树民族职业学校指挥救援的副州长才仁丁沛说,青海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已做好重建规划,目前正申报批准。他说,目前第一任务还是救人,但生命迹象已很难出现。目前,九成被埋者已挖出来,但是部队和各路救援力量仍在搜索。(记者涂重航)
8、专家坐客北京广播电台谈青海玉树地震
http://audio.rbc.cn/play.form?programId=79&start=20100417122000(广播网址)
9、冷静应对灾难
杨勇
玉树地震震中图
仅年来,各种自然灾害接种而来,而且似乎都是极端性的,是如今信息畅通了,人们能够及时获得世界各地的灾难讯息,天天被这种信息所目睹耳染,还是这个地球确实进入了一个异常不安的活动期,几十亿年的地球历史,本来就是一部沧海桑田、造山运动、冷暖交替的史书,人类进程不过是这其中的一瞬间,如今的情景,需要人类来面对,也需要科学家们的理性解读。
刚从西南干旱区回来的我,正准备着再赴5.12地震灾区追踪地质次生灾害的发展趋势。没想到2010年4月14日7时49分青海省玉树县发生7.1级地震,我是上午9点过通过一个朋友的短信知道这一消息的,我立即打开电视和网络搜寻此次地震的震中位置,但是,除了仅仅说震中距玉树县所在地结古镇30余公里就没有其他信息了,也不知道东南西北。因为,玉树这个我非常熟悉的地方,地域广阔,除县城结古镇人口比较集中外,其余人口都分布在广阔的牧区和通天河河谷沿岸。此时此刻我十分担心,如果震中在玉树县城的西北方向,那么就接近通天河谷地,那一段河谷两岸村落寺庙密集,房屋结构多为土石材料,几乎没有设计,更没有严格的施工监理,还有就是牧区居民点分散,近几年开展牧民定居工程,几乎全是土石建筑,加上通讯交通闭塞,灾情信息不通,如果救援力量都集中在结古镇,那么这些地方就将失去“黄金救援”时间。我当即通过短信给有关部门和机构发出了几条建议:1、四月份是玉树地区易发雪灾的季节,如在这救灾期间有大的降雪天气,将是雪上加霜,因此在抢救生命的同时,有做好应对雪灾的准备,备足相关物质。2、地震灾区除玉树县城,周边边远牧区分散闭塞,通讯不畅,进入困难,灾情不清楚,要及时组织救援小分队深入到这些地区开展救援。3、玉树地区属于高海拔,天气寒冷,救灾物资要多准备棉织帐篷、棉衣棉被等保暖物资。4、地震灾区极度缺乏药品、医疗器材和大型救援设备。15日,通过网上信息,找到地震卫星图片,分析到地震震中应该在玉树县城西北方向隆宝附近,我又发出建议:此次地震震中位于玉树县北西30公里,距通天河河谷很近,目前来自通天河峡谷和边远牧区的灾情信息很少,似乎还没有被关注到。但是我担心通天河峡谷中和牧区的土房和石头房在地震中垮塌严重,应尽快了解这些地方的灾情,及时组织救援小分队赶往这些地区开展72小时黄金救援,同时应该给这些地区送去物资和药品。隆宝镇、安冲乡、仲达乡和通天河峡谷以及四川青海交界金沙江上游峡谷最应该关注。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这些地方的灾情消息。今天(16日)下午,我终于与治多县索加乡的安冬尼玛乡长电话联系上,他目前正在玉树县城,他说隆宝镇的房屋全部垮塌,灾情严重,其他情况不清楚。
4.14玉树地震的发震地质构造属于青藏高原北西走向的康定-道孚-玉树构造带的北缘“青藏歹字型构造体系”,也叫鲜水河地震断裂带,这条断裂带位于巴颜喀拉断裂块和班公错-怒江断块的结合部,是比较活跃的地震活动带,历史上曾经多次发生强烈地震,仅从上世纪以来就发生过10余次6级以上的地震,其中最有名的是1973年2月6日的道孚-炉霍7.9级地震,1979年3月29日的石渠、玉树金沙江交界处6.2级地震等等。
玉树地震灾区在地形地貌上位于横断山脉北缘与青藏高原三江源区宽缓山原谷地过度带,山势浑圆,地形开阔,一般不会产生大型滑坡、崩塌等地质次生灾害,区内没有大型水利水电工程,只有玉树巴塘河、通天河上有两座低坝引流式电站,一般不会发生大型的溃决性洪水灾害。但是应该注意通天河下游峡谷、金沙江上游峡谷局部江段崩塌滑坡体的复活,形成次生地质灾害。南水北调西线工程通天河侧房沟309米高的取水大坝枢纽规划在4.14地震断裂带上,我们更应该对类似特大型水利工程在地质危险区的审慎决策。
10、“先建未批”华能水电开发被疑违规
来源: 中国经营报 2010-4-17何勇
http://www.cbmedia.cn/html/31/n-57131.html
严重的旱情丝毫不影响糯扎渡水电站工程的进展。
在位于云南省普洱市和澜沧县交界的糯扎渡,华能集团在这里开发的糯扎渡水电站的施工现场是一幅热火朝天的画面。
然而,《中国经营报》记者近日获得的线索是,糯扎渡水电站的工程并未获得国家发改委的核准,但该水电站的主体工程已经拔地而起。
同样是水电站建设,去年6月华能集团开发的龙开口水电站因环保问题被国家环保部紧急叫停。一年以后,华能集团的糯扎渡水电站又将成为一个备受争议的工程。
华能集团的水电建设为何“屡教不改”?为此,《中国经营报》记者深入糯扎渡水电站工程现场一探究竟。
未批先建?
连续数月的干旱,已经使得澜沧江水位下降了数米。
《中国经营报》记者在现场看到,大坝正在填土筑坝,坝顶的横截面至少有两个足球场那么大,拉料石的大型载重车鱼贯进入坝顶施工现场填倒料石,几台大型碾压车正在来回不停地整齐地碾压着碎石。据现场施工工人介绍,大坝在2007年已经截流了,规划总高260多米,目前已经筑到100多米,部分机组已经装进去了,导流渠和泄洪区都已经建好。
经记者了解,记者眼前的一切正是该水电站的主体工程。
根据华能集团官方信息显示,糯扎渡水电站2004年4月开始筹建,2006年主体工程开工,2007年11月就对大江进行截流,按照华能的规划是,到2012年要实现首台机组开始发电,2015年工程全部完工。
但事实上,《中国经营报》记者获得线索显示,糯扎渡电站仅仅是获得了国家发改委允许其先展开先期工作的“路条”(获得发改委前期工作批准函,包括“三通一平”工程),而像电站截流筑坝等主体工程的建设许可却没有得到国家发改委的核准。
但这丝毫不影响该水电站的建设速度。
对于糯扎渡水电站未批先建的现象,一位不愿具名的专家认为,这应该引起国家的重视。“由于水电建设项目影响面较广,涉及环评、水保、土地预审、移民安置等多项审批,如果环保措施、设计、管理滞后或缺失,都会对上下游水生生态及社会经济生活产生不利影响。”上述专家说。
环保部2009年6月叫停鲁地拉水电站和华能龙开口水电站时,就曾要求妥善处理“未批先建”违法问题;配合有关部门对全流域水电开发进行补充论证,作出科学的结论和方案。待结论明确后再按规定程序重新申报审批项目环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批复前,项目不得开工建设。
而据云南华能澜沧江水电有限公司人士称,实际上,在被叫停的项目里华能龙开口水电站是停的最规范、最坚决的。“由于近一年没能复工,已投入的40亿元的工程至今一直干耗在那里,损失的不仅仅是企业,国家也遭受巨大损失”。
3次上报未核准
糯扎渡水电站是否“未批先建”?《中国经营报》记者在向云南华能澜沧江水电有限公司求证时,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相关负责人承认,“尽管有前期工作开展的‘路条’,但电站工程确实没有得到发改委的核准”。
据这位负责人称,有关糯扎渡水电站工程的核准问题,仅在国务院常务工作会上就报了3次。
他表示,糯扎渡水电站从2007年到现在总共3次上报国务院常务办公会,但直到现在仍没有核准。最近一次上会时,包括华能水电站在内,当时一起报批的有5个电站,糯扎渡排在第3个,但由于第1个位于丽江的金安桥电站没能得到通过,导致最后整个5个电站都没通过,“因此我们项目的核准也只有往后推了”。
“但‘路条’我们是获得了,因此不存在‘未批先建’的违规行为”,这位负责人进一步解释说,工程开工前期,他们确实拿到了国家发改委的“路条”,而拿到了“路条”他们才敢开始前期包括“三通一平”工程的施工。
据他介绍,去年华能的龙开口水电站被环保部叫停确实是因为我们没有获得环评批文,但是这个环评文件他们上报了两年半,就在等批文时,环保部发现他们开始截流,于是最后做出了停工的处罚。
而在云南华能澜沧江水电有限公司的官方网站上,记者也看到以下相关信息,1998年5月相关部门审查通过了《澜沧江糯扎渡水电站预可行性研究报告》,2003年10月,受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委托,国家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会同云南省政府在北京主持审查通过了《云南省澜沧江糯扎渡水电站可行性研究报告》。
“这些可研报告获得审查,再有了‘路条’是可以进行前期工程筹建的,但电站整个项目也只有经过国家发改委核准后才能进行截流和筑坝等主体工程。”一位业内人士指出。
为此,记者以举报人的身份致电发改委项目稽查办,稽查办一工作人员对记者说,“要看是不是前期的土地、征地、环评的手续都有,之后具体情况要看发改委的批文具体是怎样的。不过一般情况是,不会只批某一部分,比如说像基础建设批了,但是主体工程不批,一般不会有这种状况。”
随后,记者又发采访函给国家发改委新闻处,遗憾的是到本报发稿前也未获得发改委的回应。
两种审批制度冲撞
“现在的水电建设,存在很多这种情况,但我认为这并不能叫做未批先建,而是先建未批。”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副秘书长张博庭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而造成这种现实的原因与我国水电审批的管理体制有关”。
据他介绍,2004年发改委颁布《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下称《决定》),规定企业投资项目的审批制度为核准制和备案制,而该《决定》颁布前投资项目则实行审批制。
记者了解到,核准制是审批制的一种,实际上是审批制放权的一种表现,但审批制只适用于政府投资项目,而核准制则适用于企业不使用政府性资金投资建设的重大项目、限制类项目。
另外,从审核程序来看,审批制一般要经过批准“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开工报告”三个环节,而核准制只有“项目申请报告”一个环节。
对水电来讲,审批制时期,整个项目只有通过审批了才能施工,把审批制改成核准制和备案制后,新的电力项目的建设,事先不再需要经过国家的审批,只需要企业先建设,到最后国家核准就行。“实行核准制,就是先给你个‘路条’批准你先开展前期工作,但对于电站主体工程的审批却很严格,只有核准后才可以建,并且什么时候核准也要等有关部门综合各种因素给予审批。”张博庭说。
“就电站建设来讲,实行核准制当时是有原因的”,张博庭介绍说,2000年左右,由于国家不批火电站项目,但山东不管,上马了很多火电,当国家还没来得及处理它时,就遇到了2002年和2003年全国电荒。当时全国都缺电但唯有山东不缺,这也就给发改委提了个醒,审批制是计划经济的管理方式,但计划管理适应不了市场发展,所以当时不但没处理山东,反而开始实行更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核准制。“但这个问题在于,核准到底有多大的硬性约束,这个是很多企业摸不准、搞不清楚的地方,也是很多电站都出现了先建设后核准的状况。”
对此,上述云南华能澜沧江水电相关负责人也表示,实际上企业获得“路条”也就默许企业可以开工了。但另一方面,电站主体项目又要最后核准,什么时候核准又是个未知数,获得“路条”而开工的前期工程投入巨大,而从政策上来讲,没核准就不能进行主体工程建设,“这样一方面企业既不能停工,而在没有获得最终核准时,后续工程的推动又提心吊胆,所以企业存在着很大的风险。”
据这位负责人称,当时国家出台这个规定,是想跟国际接轨,但在管理上又跟不上,所以就造成了这种现状,“问题就在于核准制要不要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给你发了‘路条’就意味着可以让你先搞前期工程,但后续工程怎么办?水电的建设特点就是‘开弓没有回头箭’,前期干了,后期就得跟上,再比如明年要开工的事情,而招标工作肯定要提前做好。”
而据记者了解,整个糯扎渡水电站投资350亿~400亿元,目前已经投入了近100亿元,已经远远超过该电站筹建期的40亿元投资规模,即使要停也是骑虎难下。
本报实习记者粱宵对本文亦有重要贡献
资料链接:
糯扎渡水电站位于澜沧江下游云南思茅市,是澜沧江下游水电核心工程,由华能公司建设开发,糯扎渡水电站属于大型水电站,总装机容量585万千瓦,比葛洲坝水电站的总装机容量还要大(葛洲坝271.5万千瓦),是我国在建和已建十大水电站之一。
11、长江流域水土保持监测面积达100多万平方公里
来源: 新华网 2010年04月19日
http://news.xinhuanet.com/environment/2010-04/19/c_1242299.htm
新华网西安4月19日电(记者刘彤)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水土保持局局长廖纯艳日前在西安表示,截至目前中国在长江流域开展的水土保持监测面积已达100多万平方公里,其中已完成的监测面积69.49万平方公里,各项监测结果已经水利部公告并运用到长江流域各级水土保持规划前期工作中。
廖纯艳在西安举行的全国水土保持工作会议上介绍说,自2000年以来,中国依托长江流域水土保持监测中心站为主要技术支撑,安排专项经费对流域重点支流和重点区域开展了以3S技术为手段的水土流失动态监测工作。先后完成了三峡库区、丹江口库区、金沙江下游、嘉陵江流域和洞庭湖、鄱阳湖水系及西南诸河怒江流域的水土流失动态监测工作,建成了数据量达1.5T的流域水土保持监测本底数据库。
廖纯艳说,2009年中国又启动了三峡库区、丹江口库区及其上游第二轮水土流失动态监测和汶川地震灾区的水土流失监测,依托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在长江流域不同区域建立了10个泥沙监测站点。
12、北京将推自愿减排交易平台
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2010年04月19日
http://finance.ifeng.com/roll/20100419/2067912.shtml
北京环境交易所总经理梅德文4月16日透露,在将于6月5日召开的“2010地坛论坛”上,该所将正式推出自愿减排(即VER)网上交易平台,同时还将成立北京国际碳金融研究院和北京绿色金融协会。
梅德文表示,北京环境交易所将继续完善和深化中国自愿减排标准——熊猫标准,并在建筑、交通等相关领域通过熊猫标准开发更多的碳减排项目,同时制定新能源VER指数,并以此确定VER价格。此外,北京环境交易所还将在新疆等地根据熊猫标准开展自愿减排试点项目,着力打造与国际协调、自主创新的自愿减排市场体系。
2009年,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曾启动“绿色世博”VER交易机制和交易平台的构建。据介绍,VER交易平台一旦开通之后,企业、个人都可以直接在网上进行购买碳等交易行为,实现自愿减排,从而达到宣传环保以及碳中和的目的。
13、湖北省启动水体修复规划编制方案
来源:长江商报2010-04-19
http://news.h2o-china.com/html/2010/04/671271642382_1.shtml
10年后,武汉城市圈内湖泊将消除黑臭现象。昨日(18日),湖北省环保厅启动武汉城市圈“碧水工程”规划编制工作方案,要求到2020年左右城市圈内的河流、湖泊中有90%要达到水体的功能要求。
省环保厅介绍,目前武汉城市圈内的天然河流、湖泊等水体约占总面积的9.6%,年平均入境水量达7061亿立方米。不过,湖泊湿地萎缩和部分水体受污染是目前城市圈内湖泊最主要的问题,如许多天然湿地向人工、半人工湿地方向演变,鸟类、鱼类等生物资源的种类和数量显著减少,生物多样性受到破坏。
省环保厅表示,编制工作将在今年内完成。10年规划的总体目标是要使湖泊生态功能逐步得到恢复,消除黑臭,保障城市圈饮用水源安全,达到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生态环境规划中的水环境质量目标。
14、江西:鄱阳湖每年沉沙800多万吨
来源: 新华网 2010年04月18日
http://news.xinhuanet.com/environment/2010-04/18/c_1240139.htm
新华网南昌4月18日电(记者胡锦武)江西省水利厅日前通报的数字显示,江西现有“崩岗”(一种侵蚀地貌)48058个,数量占全国的20.1%。由于水土流失严重,每年仅直接沉积在鄱阳湖的泥沙就达800多万吨。
江西是中国南方水土流失严重的省份之一,属于南方红壤丘陵水力侵蚀区,水土流失主要以水力侵蚀为主。江西省第三次土壤侵蚀遥感调查表明,江西水土流失总面积为3.35万平方公里,占土地总面积的20.03%。
此外,江西是全国7个有“崩岗”的省份中水土流失较严重的,“崩岗”面积达2.07万公顷,占全国的16.95%。
由于“崩岗”的存在,每年雨季,一座座山丘被“搬”进了农田、水库、河道。其所流失的水土97%在赣江、抚河、信江、饶河、修水五大河流和鄱阳湖沉积,其中直接沉积在鄱阳湖的泥沙达800多万吨。
为此,从4月19日起,江西将围绕“防治水土流失,促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主题,开展“2010年环保赣江行”活动,重点对水土保持、水污染防治,特别是鄱阳湖生态保护及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与运行等情况,组织开展检查。
鄱阳湖位于江西省北部,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泊。它是世界自然基金会划定的全球重要生态区,承担着调洪蓄水、调节气候、降解污染等多种生态功能。
15、山西鸿昌农贸公司直排汾河 多次举报无人理睬
来源:人民网2010年04月19日 扎西
http://env.people.com.cn/GB/11397188.html
“汾河正在搞清水复流,可是我们这里却有造纸厂往河道里排放污水!”近日,稷山县村民林市群(化名)先生反映。
按照村民举报的线索,记者随当地村民来到稷山县实地查看了相关情况。此时正处于汾河的枯水季,在被污水河道里,记者看到一位农民正在将来自上游的黑液引开,尽量避免灌溉的用水被污染。汾河稷山县城段正在进行堤坝建设,鸿昌农贸公司等4家造纸厂的污水排放口都处于河堤下,非常隐蔽。
在鸿昌农贸公司正对着的堤坝下总共有三个排污口,其中一个是城市生活排污口。还有一个是该造纸企业为了掩人耳目,直接排的是清流。顺着河道往上走了大约300米的样子,记者发现此处的水“泾渭分明”,显然这里便是鸿昌农贸公司的暗排口。记者到达时,该排污口的闸门已经关上了。走近河沿,泛着白色泡沫的黑水发出刺鼻的臭味,记者在岸边呆了几分钟就开始恶心不止。河中的积水虽经过沉淀,但看起来仍如墨汁般漆黑,靠近水面的滩地处寸草不生。
“他们一般夜里排,那边还有个阀门呢。”顺着村民手指的方向,记者发现了一处控制闸门。“你看,这都用编织裹起来了,这边背风向,这编织袋上竟然一点尘土都没有,早上肯定刚关了不久。”老乡告诉记者。费了好大的劲,记者发现了藏在编织袋下的十字控制阀门。
在与鸿昌农贸公司一路之隔的是麦田。在麦田边上,记者见到了一位正在刨地、施肥的老人。老人告诉记者,他从小就生活在汾河边上。看着眼前流过的黑水,老人痛心地说:“原来这里河水是清清的,在十几年前就全变成这样了,这样的水不能浇地,连牲畜都不喝,到了夏天,整条河都散发出难闻的臭气。现在的生意人们真的是昧良心发财啊”。
记者在从堤坝返回的途中,一位干部摸样的中年男子上前搭话,询问是哪个部门的。当记者走到宏昌公司门口时,中年男子硬是往里拽,说是要交个朋友。记者借故称是来察看农药使用情况,慌忙离开。此后,一辆浅蓝色小轿车尾随,在到河津县境内时才被摆脱。
据了解,汾河稷山段全为五类水,各种污染物严重超标,且渗透到地下影响地下水质,沿岸两百米以内地下水已成为人畜不能饮用的劣五类水,对沿岸群众的生活构成极大威胁。
“雨季过洪水、旱季没流水、平时是污水。”这是当地人形象地形容汾河的小段子。这些年不仅汾河河水不能利用,还污染了沿岸两公里内的地下水。
山西省每年投入大量人力财力整治汾河清水复流工程,然而包括鸿昌农贸公司在内的几家造纸厂和化工企业依然肆无忌惮地往汾河里直接排污。当地民众多次向环保部门举报却无人理睬。
“查和不查都是一个样,不过是走形式。”据举报人称述,为了应付上级检查,上述几家企业每天轮流派人在汾河堤坝上看守,一旦发现有人上坝巡查或拍照,立刻用对讲机通知厂里,几分钟内所有厂子就会停止排污。
此后,记者和当地环保局联系,截止记者发稿时,稷山县环保局尚未回复。(记者 扎西)
16、汽车企业应对环境作出补偿
来源:新京报2010年04月19日
http://auto.ifeng.com/roll/20100419/274346.shtml
广汽丰田今年在国家号召低碳减排这样的背景下,上周推出了凯美瑞[综述 图片 论坛]混合动力车,这也是我们丰田汽车在节能减排方面的一次尝试,如果市场反应好,并且国家能推出环保的相关优惠政策,丰田会继续开发新能源型的汽车。虽然成本会高一些,但目前顾客的消费行为越来越理性,相信没有人愿意让自己的后代在一个污浊的环境中生存。
总的来说,汽车行业终是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破坏,所以对于环保这个大的事业,我觉得我们各个汽车企业都应该采取一些行动,也可以说是对环境的一种补偿。我个人认为,汽车行业可以从两个方面努力。首先,各个企业应积极研发新技术来降低尾气的排放量,并且可以适当减少大排量车的销售;其次,我们汽车企业应该在销售的同时引导顾客,举办一些活动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比如上周丰田实施的“绿色凯美瑞林”计划,我们汽车企业开展植树造林活动,也就是我们用另一种方式来补偿环境。平时,我们的经销商也会举办一些活动,邀请车主一同植树。
17、照片见证青藏高原冰川消融
来源:北京青年报 2010-04-19
http://news.h2o-china.com/html/2010/04/671271642270_1.shtml
短期内,冰川的融水给长江带来了充沛的水量,表面上看,对西北地区似乎是一件好事,但是,这种补给导致江河的径流量季节性不均,冬季的融水提前释放,从而造成春汛夏旱。
■三江源的冰川和湖泊萎缩十分普遍
长江源头姜根迪如冰川,其末端足足退缩1公里;黄河源头“星宿海”的湖泊风景,现已变成荒芜的戈壁和干涸的湖底。3月31日,“2℃计划”考察队公布了一组令所有人极为震惊的照片。
为直击全球变暖对三江源的影响,2009年6月和2010年3月,中央电视台主持人曲向东率领“2℃计划”考察队,前往“星宿海”和姜根迪如进行拍摄。人民画报社的摄影记者茹遂初,曾分别于1972年和1976年,在同样的拍摄地点,拍摄了两张照片。
考察队队员沈沉告诉《北京科技报》,茹遂初拍摄的姜根迪如冰川,从唐古拉山主峰西南侧海拔6543米的高度绵延而下,与长江正源沱沱河紧紧相连。而他们看到的姜根迪如冰川,原本宽阔的冰舌,如今3/4已变成一片冰渍,而老照片左上角的另一处冰川,在新照片上已经看不见了。
黄河源头曾有数以千计的湖泊群,被誉为“星星居住的地方”,目前已经基本干涸,甚至能够预见,未来有可能成为罗布泊一样的雅丹地貌。与茹遂初拍摄的黄河源头相比,“星宿海”在考察队的照片里,已经不是湖泊、草原,取而代之的是湖盆、沙地。事实上,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三江源的冰川和湖泊萎缩十分普遍。
石铭鼎,原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教授,当年与茹遂初一同前往长江源,他告诉记者,1978年,当他再次进入该区域时,就已惊奇地发现,位于唐古拉山口北面冰川一处冰桥“失踪”,那时,他就已经读懂气候变暖的信号了。
2005~2007年间,长江源区生态环境地质调查项目的负责人辛元红,曾三次进入长江源地区,他告诉记者,对比上世纪60年代末中国军方的航拍地形图,昆仑山主峰南坡冰舌退缩了1500米,唐古拉山口东侧冰舌退缩了265米,格拉丹东雪山东侧冰舌退缩了800米,而作为长江南源的当曲,其源头的冰川已经消失殆尽。
据中科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2006年的一项研究显示,近50年以来,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5000多条冰川中,有82.2%处于退缩状态,冰川面积减少了4.5%。
水环境和大量湿地也在急剧恶化。石铭鼎回忆说,早在上个世纪70年代末,三江源地区的湖泊数量就持续减少。大湖成小湖,淡水湖成咸水湖,咸水湖成盐水湖,盐水湖成盐湖,这在整个青藏高原地区,都是十分普遍的。
■三江源地区植被退化达70%,荒漠化达20%
辛元红说,由于气温上升,湖水的蒸发加剧,而降水量不足,原本具有涵养水源作用的地下冻土层融化、变薄,从而使得湖水大量下渗,盐碱化严重。截至2000年,被称为千湖之县的玛多县,共有3000多个湖泊几近干涸,占湖泊总数的3/4。历史上,三江源地区分布着大面积的草甸沼泽,饱水度低的人可通行,饱水度高的则无法通行。可现如今,当年能通行的沼泽已经消失,不能通行的已经退化成了可以通行。
此外,三江源地区的地下水位持续下降,短根植物因为“喝”不上水而大量死亡,植被退化严重。以上种种生态变化,最终导致了土地荒漠化。“近20年来,三江源地区植被退化达70%,荒漠化达20%。”辛元红说。
“这一切毫无疑问应该归咎于气候变暖。” 中科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研究员上官冬辉说。
据对长江源地区的气象监测显示,45年来,该地区平均气温上升了1.26℃,而整个青藏高原的气温变化幅度,是全球变化幅度的3倍。“从距离七八万年前末次冰期到现在,该地的平均气温只上升了5℃~6℃,如今气温上升之快可见一斑。”上官冬辉说。
对青藏高原众多海洋性冰川而言,冰温本身较高,有的年均温度达到了十几摄氏度,这类冰川对气温变化十分敏感,因此,它们的消融速度将非常快,“ 一旦区域内的海洋性冰川大量融化,冰川的地表反射率就会降低,也就是说,冰川将吸收大量的太阳热量,使周围的温度上升,从而使区域内的气候恶性循环。”
■长江源冰川的退缩与人为因素关系不大
上官冬辉说,短期内,冰川的融水给长江带来了充沛的水量,表面上看,对西北地区似乎是一件好事,但是,这种补给导致江河的径流量季节性不均,冬季的融水提前释放,从而造成春汛夏旱。长期来看,冰川作为补给水源,气温就好比补给阀门,阀门开大,出水口的水量就会增加,但水源的总量是一定的,冰川内部会通过自我调节的作用,使消融达到平衡,这也意味着,剩余冰川无法再提供融水,严重影响青藏高原的水源补给,以及西北江河流域的径流量。
“尽管长江源冰川的退缩以及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破坏与人为因素关系不大,但全球气候变暖总是与人类活动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我们总是要做些什么的。”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员姜克隽说。专家们一致认为,气温上升引起的冰川消融,人类无法阻止,但对于生态保护,我们可以找到立竿见影的办法。“比如,退耕还林、还草。” 辛元红说,此前,由于牧民过度放牧,致使草场退化,但从2004年起,三江源地区开始了生态大移民,数万牧民从草地退化严重的区域搬迁。再如人工降雨,也从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湖泊水源的补给。
此外,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由于偷猎造成藏羚羊、黄羊等野生动物数量急速下降,近年来通过人为保护,也得到很好的控制。如今,人们甚至可以在青藏公路两边看到奔跑的藏羚羊,这在十几年前简直是无法想象的。
18、绿色北京大家谈:南水北调推迟五年北京怎么办?
来源:北京日报 2010-04-1
http://news.h2o-china.com/html/2010/04/671271639935_1.shtml
原规划南水北调工程于2010年引十亿立方米水量进京,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北京的缺水状况。但是按照最新建设计划,南水北调引江水进京将推迟到2014年,这使未来几年北京水资源紧缺的形势更加严峻。
从解决水危机的根本出路来看,北京的水资源问题应当立足北京当地,立足于城市所依托的自然流域。把重心放在压缩城市规模,控制城市人口,压缩城市对水资源的总量需求。当务之急是严格控制城市无序扩张和盲目高强度的开发建设。
同时,北京应充分开发利用中水,实现污水资源化,这也是非常重要的措施。将非常规水源的利用,作为缓解水资源紧缺的重大战略。在市政杂用、施工工地降尘、环境、工业等方面扩大再生水的利用范围和数量,高尔夫球场、郊野公园、大型绿地、农业灌溉(在保证农产品品质要求的前提下)等使用再生水替代,同时增加再生水灌溉绿地面积。目前,中水在建设、使用、监管等环节都存在一定程度的问题。在建设环节,一些开发商为了减少建设成本,千方百计规避中水设施的建设,有的开发商准备两套图纸,报批时使用带有中水设施的图纸,施工时使用没有中水设施的图纸,加之建设单位不向水务部门申报验收,致使水务部门无法了解中水设施运行情况;使用环节中,存在管理人员对水质疏于管理以及设备不会操作等情况。
南水推迟5年进京,北京在中水使用方面,应尽快立法,制定有关政策,更为关键的是,加强对设施运行的管理,对已建立中水设施的单位,应明确到有关部门登记备案,纳入管理,抓紧对中水设施的验收和运行人员的培训,以及对中水水质的抽检,促进中水设施的健康运行。(水环境保护志愿者 王建)
19、沙暴、尘暴和沙尘暴
来源:新京报 2010-04-19 汪永晨
http://epaper.bjnews.com.cn/html/2010-04/17/content_89316.htm?div=-1
2010年3月北京的沙尘暴,确实让我们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厉害。但也提醒着我们,在我们花大精力防沙治沙的时候,先认知大自然有多么重要。
前不久,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的韩同林和林景星两位教授,曾向记者们展示过两张照片:第一张是伊拉克沙尘暴的资料图片,照片上的滚滚黄沙波浪一般翻滚向前;另一张则是2006年4月16日发生在京津地区最严重的沙尘暴场面。与第一张照片相比,第二张照片上的沙尘暴显得风平浪静,但空气却是浓重的黄色。
今年3月20日北京经历沙尘暴后,韩同林从北科大厦台阶上扫出一平方厘米的沙尘,含盐量是2.3%。这几乎是海水含盐量的一半。
中国地质科学研究所着手研究京津地区沙尘暴的工作,是从接触内蒙古干盐湖开始的。他们曾在内蒙古各地的干盐湖实地考察,并对采集的样本做了研究测试。测试结果说明,京津地区的粉尘主要来源于干盐湖,其次是撂荒地和退化草场。
2009年我参加国际记者年会时,一位60多岁的蒙古老大妈告诉与会的记者,她家附近的湖泊原是他们重要的生活来源,可近年来湖水越来越少,水马上就要没了。
韩同林在接受我的采访时说:在蒙古和我国的内蒙古现在有大量的干涸盐湖。这会不会是沙尘暴的源头?他们深入研究后发现,盐湖经过长期风吹,表面轻细的粉尘容易被吹起,留下的主要是沙,沙比较重,不会被吹走,只会发生相对的位移,这样就形成了沙丘。内蒙古的查干诺尔盐湖,本应是湖水的地方,现在却成了白茫茫的湖底,白色的碱性粉末在土地上形成了松脆的碱壳,用手一碰,碱壳就碎成了极细极轻的粉末。“大风可以轻易地把碱尘吹走。”
这样的调查后,韩同林等科学家提出:“危害京津地区的所谓‘沙尘暴’,到底是‘沙尘暴’还是‘尘暴’,这是治理的核心问题。如果是沙尘暴,当然要去治理沙漠。如果是尘暴,就要调转方向去治理尘源。”
2006年,韩同林等科学家给温家宝总理写了一封信,表达了对尘暴治理的不同见解,认为干涸盐湖地区是治尘的关键。治尘,就不能只靠种树,还要重视盐湖为什么干了,及盐湖的保护与利用。他们认为,要治理“尘暴”首先应该确定尘源区,然后选用生命力最强的、能在极端环境下生活的土著先锋植群,对尘源区做“地毯式”的覆盖,并修复已被破坏了的生态环境。目前,他们已经大致选定了一些植物,只要能得到支持,5年就能初见成效,10年就能中见成效,15年就能大见成效。
3月24日,在绿色记者沙龙上,针对北京“尘暴”的治理,韩同林又提出了四条建议:一是对涵养源的保护。水源是盐湖的根本,只要保护好了水源,湖里有了水,碱尘自然就起不来了;二是将干盐湖用耐盐碱的植物覆盖。经研究,碱蓬是目前最适合在干盐湖地区种植的土著植被,同时也可培植螺旋藻,盐水养植;三是在干盐湖地区人工降雨;四是拦截地下水(河),制造人工湿地。很多干盐湖以前就是湿地,由于缺水才变成了今天这个样子。只要补给了水源,干盐湖就可以重新变成湿地。
2010年3月北京的沙尘暴,确实让我们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厉害。但也提醒着我们,在我们花大精力防沙治沙的时候,先认知大自然有多么重要。
20、垃圾厂的环境附近居民最清楚
来源:新京报2010年04月19日
http://news.sina.com.cn/o/2010-04-19/045717390195s.shtml
4月17日,广州李坑垃圾焚烧发电厂开放给市民参观,结果一行人被当地村民围困长达三个多小时,身在其中的一位市政协委员不得不发微博“求助”。南方电视台记者证实,参观结束时,居民代表接受南方电视台采访时的确说过“我觉得这里还是挺干净、挺好”之类的话,以致李坑村民怀疑该代表是冒充者,甚至是被厂方收买。
这是一个典型的“被代表”的案例。谁最有权评价当地垃圾厂的环境?可不就是附近的居民嘛。生活在这里,垃圾厂环境好不好,有没有空气污染,附近居民最清楚。垃圾厂找了些漠不相关的人来,自然没有什么说服力,而且也容易遭到质疑。虽说当地居民的做法不一定妥当,可这也得怪垃圾厂“做戏”做得太过了。
类似情形,在生活中还有不少例子。比如那些形形色色的“涨价听证会”,就和垃圾厂搞有组织开放一样,包括人物、台词以及投票结果,甚至都是预先安排好的,到时候大伙儿根据“导演”要求表演就行了。所以,每回听证会一开,就没看见有几个代表反对涨价的,即便有,那也可能是因为“情节需要”。
像这样的听证会,根本没有多少公信力可言。这样的垃圾厂“开放日”,当然也没有什么意义。既然如此,为啥还要搞听证会或开放日?说起来,这无非是因为有相关规定或上级指示,不得不走过场———而走过场又放不下自身利益,所以难免要搞点小动作。这不由让人感慨,由红头文件或上级意志主导的“被民主”,有时候还真不如没有的好。垃圾厂为展示“开放”,事先肯定要做很多准备工作,还得保证不会演砸(这回显然是演砸了),这简直是劳民伤财,得不偿失。
这种藐视民意的“虚假民主”,在当前信息社会,有时候反倒是在败坏形象,给自己脸上抹黑。前来参观的政协委员懂得发微博求助,当地居民难道就不会上网曝光自己“被代表”了?这年头,信息传播的速度越来越快,权力造假的成本越来越高,如果不是想糊弄自己,最好还是不要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因此,这家垃圾厂目前最好的办法就是向当地居民道歉,同时按照“开放式社区中心”标准抓好升级改造。那样的话,就算没办法彻底实现环境改造,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以诚意缓解当地居民的不满。当然,这可能也只是大家的一厢情愿。
□魏英杰(媒体人)的时候,先认知大自然有多么重要。
21、低碳也有"路线图":目标是什么、怎样才能够走好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2010年04月19日 熊焰
http://env.people.com.cn/GB/11396422.html
“低碳”已成为当前社会关注的热点。但“低碳之路”不能蒙着眼睛走,首先要清楚它的起点在哪、目标是什么、怎样才能走好。为此,我们编制了“低碳转型路线图”。
起点:能源约束和气候变化
低碳的起因来自两方面:一是能源约束,一是气候变化。
当前,全球消耗的商品能源,87%以上是不可再生能源。其中,煤炭的可供开采量仅够支持147年,而40到60年后,石油资源就可能枯竭。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资源消耗速度已迫在眉睫。
此外,我们所使用的近90%的能源都是碳基能源,碳燃烧产生了大量热量和不可降解的二氧化碳。欧洲工业革命时排放的二氧化碳,至今仍悬浮在我们的头顶上。近200年来,人类工业文明发展导致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浓度上升,地球温度随之升高。目前气温与1860年相比已大约上升0.8摄氏度,科学家测算,如果地球气温的升幅超过2摄氏度,全球GDP的1/5将灰飞烟灭。
目标:改变能源结构,实现节能降耗
80%以上的二氧化碳都是发达国家排出的,因此《京都议定书》中提出,各国要共同承担起减排义务,履行“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一方面限制发达国家的排放权,另一方面也给历史排放较少的发展中国家预留出发展空间。同时发达国家要对发展中国家给予技术和资金援助,帮助后者实现节能减排目标。我国也积极提出节能减排目标:到2020年,单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降低40%—45%。
我国在低碳化的关键领域也有了目标:交通方面提出发展轨道交通和清洁能源汽车;建筑方面提出尽快提高建筑节能标准;在森林碳汇方面,我国已承诺到2020年森林面积比2005年增加4000万公顷,森林蓄积量比2005年增加13亿立方米;消费方面则积极倡导“低碳生活”……
我们希望通过各环节的努力,最终改变国民经济的能源结构,降低碳基能源的使用比例,提高核能、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占比。同时提高能源生产、传输和利用的效率,比如发展智能电网,方便各种可再生能源的接入等,从而达到节能降耗的效果。
路径:行政、市场、技术手段并用
低碳目标需要并用三种手段加以实现:
一是行政手段。气候归根到底是一种国际公共品,解决气候变化问题的担子只能压在政府身上。比如我国提出到2010年将关停小火电1000万千瓦,淘汰落后的水泥产能5000万吨,而从1990—2005年15年间,中国的单位GDP能耗已下降47%。这些成绩的取得都是与我国政府正确使用政策、法规等行政手段分不开的。
二是市场手段。单纯运用行政方式强制减排,成本较高,还应使用经济机制、市场手段加以调节。要合理使用税收、碳交易、现金奖惩等手段,传递明确的市场信号,引导资源向低碳方向配置。
三是技术手段。要实现全社会的低碳转型,最重要的推动力量是技术进步,这也是解决气候变化问题的根本所在。而如果我们抓住这一轮新能源革命的机会取得技术上的突破,还有可能在未来的国际产业竞争中占据主动。
特别关注:
想要看更多的环境信息,请点击下面网址:
绿色记者沙龙网:www.greensos.cn
绿色记者沙龙英文网站:http://eng.greenso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