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4-16
四月十六日绿家园江河信息导读: (编辑:丽英)
特别关注:
1、嘉宾坐客北京广播电台谈青海玉树地震
http://audio.rbc.cn/play.form?programId=79&start=20100416122000(视频网址)
2、新华网: 地震专家全面解析玉树地震
http://news.sina.com.cn/c/2010-04-16/014020083707.shtml
3、中国新闻网: 青海地震灾区气候环境相当恶劣 救援物资匮乏
http://green.sohu.com/20100416/n271553699.shtml
4、中国经济时报: 玉树地震灾区见闻
http://www.cet.com.cn/20100416/a2.htm
5、人民网: 青海玉树地震造成当地林业系统严重损失
http://env.people.com.cn/GB/11388270.html
6、“江河水”走三江源之(一)一——为了所有的生灵
环境资讯:
7、人民网: "绿色中国年度人物"评选重新启动 关注民间行动
http://env.people.com.cn/GB/11387509.html
地方信息:
8、中国政府网: 江西水土流失严重 鄱阳湖每年沉沙800多万吨
http://news.sina.com.cn/c/2010-04-16/171217382224s.shtml
9、湖北日报: 湖北:六大问题困扰水生态
http://news.h2o-china.com/html/2010/04/671271294232_1.shtml
10、新华网: 山东百亿元信贷支持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治污环保
http://env.people.com.cn/GB/11379749.html
11、中国新闻社: “天下第一泉”济南趵突泉再度面临停喷困境
http://green.sohu.com/20100416/n271549695.shtml
12、中国环境报: 历数伤害湖泊三大现象 武汉市长疾呼严控环湖开发
http://env.people.com.cn/GB/11383667.html
重大水事:
13、中国新闻社: 珠江流域汛期或现较严重区域性洪旱灾害
http://env.people.com.cn/GB/11380984.html
环境曝光:
14、中国环境报: 环保部门多次要求整改无效 华新冶炼成钉子户
http://env.people.com.cn/GB/11383785.html
15、中国环境报: 云南纯净高原湖泊受旅游业污染威胁(组图)
http://green.sohu.com/20100416/n271550965.shtml
绿色选择:
16、中国经济时报: 绿色选择,谁是赢家?
http://www.cet.com.cn/20100415/i1.htm
深度报道:
17、经济观察网: 湄公河枯水:呼吁建立信息共享与多边协商机制
http://green.sohu.com/20100416/n271552121.shtml
18、中国环境报: 河北三河私挖滥采象严重 采矿乱象何时止?
http://env.people.com.cn/GB/11384498.html
特别关注:
想要看更多的环境信息,请点击下面网址:
绿色记者沙龙网:www.greensos.cn
绿色记者沙龙英文网站:http://eng.greensos.cn
1、嘉宾坐客北京广播电台谈青海玉树地震
http://audio.rbc.cn/play.form?programId=79&start=20100416122000(视频网址)
2、地震专家全面解析玉树地震
来源:新华网 2010年04月16日
http://news.sina.com.cn/c/2010-04-16/014020083707.shtml
新华网北京4月15日电(记者 胡浩)青海玉树地震发生后,中国地震局有关专家对此次地震的成因、特点以及我国乃至全球的地震活动和预测情况做出解析。
玉树地震为前震—主震—余震型 烈度不超过9度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预报部主任刘杰介绍,玉树地震发生的断裂带为风火山断裂带,从地况的角度来说,属巴颜喀拉地块的南边界。该地区自1900年以来200公里范围内没有记录到7级以上的地震,相对来说属于不太活跃的地震带。
他介绍,由于玉树地震之前,即14日5时39分发生过一次4.7级地震,主震发生后,又发生了6级地震,因此,目前专家对玉树地震的定位是前震—主震—余震型地震,余震活动可能较为丰富。
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至4月15日16时,已记录余震总数829次,3.0级以上余震9次,其中6.0级至6.9级地震1次,5.0级至5.9级地震0次,4.0级至4.9级地震3次,3.0级至3.9级地震5次。
地震台网中心判断,玉树地震最大烈度大概为8度强。8度地区集中在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结古镇,东西七八十公里,南北二十公里左右的区域。
受灾区域分布较为集中 救援力量已基本能满足灾区需求
对于目前正在紧急展开的救援行动,中国地震局应急救援司司长黄建发认为,现已抵达玉树的救援人员,包括专业救援队和解放军、武警部队等队伍的救援人员已经有数千人,此外还有几千人在赶往震区的路途中,救援力量已基本能满足灾区需求。
他说,与汶川地震相比,玉树地震受灾区域分布较为集中,便于搜救,但由于倒塌的建筑物以单层土木结构的房屋为主,土坯房一旦倒塌就是粉碎性坍塌,不像钢筋混凝土的建筑物倒塌后可能还会有安全空间。因此,玉树地震中被压埋的人员死亡率可能较高。
他建议,将后续工作重点放在伤病员的医疗救治和卫生防疫上。
应当重视地震频发、地震增强的态势
自2009年7月至今,9个月内全球7级以上的地震共发生24次,平均每个月达到了2.6次,高于以往百年的每个月1.6次的平均水平。
是否“地球已经被调成震动模式”中国地震台网中心预报部研究员孙士鋐认为,从频度、强度上来说,全球地震活动水平都高于历史上的平均水平,可以说进入了相对活跃的阶段,主要的地震活动集中在太平洋地震带和欧亚地震带。
他说,中国作为多地震国家,处于环太平洋地震带和欧亚地震带,应该高度重视地震频发、地震增强的态势。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副主任张晓东介绍,我国地震活动呈现频度高、强度大、分布广、震源浅的特点。
从上世纪到现在,全国共发生5级以上地震3000余次,6级以上地震800余次,其中8级和8级以上的地震11次,中国大陆面积占全球大陆面积的十四分之一,而地震却占全球大陆地震的三分之一左右。此外,自公元前1831年有记载以来,发生在中国大陆的8级以上地震达19次。本世纪以来,全球发生13次八级以上特大地震。发生在中国大陆的有2次。
在我国大陆,所有的省份都发生过五级以上地震。其中31个省份发生过6级以上地震,19个省份发生过7级以上地震。大陆地区百分之九十五的地震震源深度都在40公里以内。
地震预测仍是世界科学难题 科学应对很重要
张晓东说,经过40多年地震预报的实践和探索,人类掌握了一些地震预报的方法。但是这些方法是在一定条件下对一定类型的地震可以做出一定程度的地震预报。如果要精确预报地震发生的时间、震级和地点,目前全球的地震科学家都难以做到,预报成功率很低。因此,地震预测仍然是世界的科学难题。
他认为,加强地震知识的宣传和普及非常重要。由于地球本身由块体组成,这些大的块体边界都是地震多发地区。中国大陆还有一些次级构造的块体,这些构造块体的结构也是地震发生的地区。这些构造块体不是静止的,而是在运动的,总会积累能量,到承受不住的时候就会发生地震。因此,地震是一种自然现象,首先应当了解这个基本知识。其次,要掌握地震发生以后紧急避险方面的知识。如进行应急演练、快速有序避险,科学应对地震,以避免或减少人员伤亡。
3、青海地震灾区气候环境相当恶劣 救援物资匮乏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10年04月16日
http://green.sohu.com/20100416/n271553699.shtml
4月15日下午5时,在武汉市江岸货场,湖北省首批100余名急救人员乘坐列车奔赴青海玉树灾区。按照卫生部和湖北省卫生厅统一安排部署,第一批急救队调用了武汉市急救中心、同济医院、协和医院、省人民医院、省中南医院、市一医院、市中心医院、市三医院、市普爱医院等11家医疗单位的急救车20台,每台车都配备司机、护士和骨科医生。 中新社发 周浩 摄
中新网青海玉树4月16日电 (记者 陈文)青海玉树地震救援工作进入第三天,中新社记者在地震灾区现场采访看到,全国各地救援队伍陆续赶往灾区投入到物资运送以及伤员救治等紧急行动。虽然灾区环境相当恶劣,但是救援队伍一刻都没有减缓抗震救灾。灾区物资到现在为止还是比较匮乏,尤其是水和帐篷,是现在灾区最亟需的物资。
昨天晚上,玉树的温度降至零下4摄氏度,气候环境相当恶劣。加上玉树县海拔高达4000多米,导致从各地进入玉树救灾的各种力量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高原症状。而玉树地区的通信设备在地震发生时遭到了损坏,通信情况阻滞。种种不利因素都给抗震救灾工作增添了极大的难度。
即便如此,来自全国各地的救援队伍一刻都没有停止救灾工作。昨日到达青海玉树的广东省边防总队今天将分成几个救援小组,走进满目疮痍的废墟当中进行搜救任务。“只要废墟中有生命迹象我们绝不放弃!”这是救援官兵向受灾人民许下的诺言。
另外,来自全国各地的参与救灾工作的各种力量正汇集到青海玉树。曾参加四川汶川地震救灾工作而感动中国的四川省应急志愿者服务总队副总队长陈岩,昨天晚上从成都出发,马不停蹄地穿越1300多公里,连夜赶到玉树灾区,稍作调整后就立刻投入到救援工作中去。
记者看到,救援力量中,还不乏年轻的身影。由6名大、中学生组成的一支志愿者小分队,今天也投入到救灾中。虽然不能到前线参加救援工作,但是他们为灾区人民搬运物资、搭建帐篷,成为救灾后方的有力支持者。
据悉,来自德阳、杭州、贵阳、成都的志愿者队伍将陆续赶往灾区,参与抗震救灾工作。
4、玉树地震灾区见闻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2010-04-`6刘树铎 王开忠
http://www.cet.com.cn/20100416/a2.htm
经过一个夜晚和半天的奔波,中国经济时报记者终于与4月15日下午两点三十分到达玉树州州府所在地结古镇,震灾救援指挥部也设在这里。
从西宁方向进入玉树州只有唯一的214国道,记者在沿途看到,贴有“救援”字样的各种车辆在这条穿越崇山峻岭的道路上,把救援物资、武警军人等源源不断地送往玉树。
部分重伤员已转至西宁
刚刚经过地震摧残的山沟里的城市显得有点乱,各种车辆拥挤在狭窄的街道上,防暴警察忙着指挥交通,马路两边到处都是人,有的三三两两夹着行李卷走在路上,一些大人小孩男男女女围坐在有限的空地上。从西宁的方向入城,还看不到非常惨烈的地震景象,偶尔能看到残垣断壁,但是,记者转了几条马路以后,才发现,各种店铺以及可能的经营场所都没有营业,差不多每一处房子都空无一人,人们滞留在马路上,或站或走或蹲或坐。
虽然玉树州地处青藏高原,但今天的气温明显有点偏高,车内温度计显示在32度—34度之间,车外温度大约二十几度,短袖外面套件夹克即可,但到了晚上才知道,温差很大,气温很低,很冷。帐篷很难找,记者好不容易找到熟人,他的帐篷还塞得进去人,要不夜里还真扛不过去。
偶尔顺着山谷刮过来的厉风裹挟着山区特有的沙尘暴,让人睁不开眼睛。
顺着市内唯一的一条主公路走,在西部郊区记者看到满目疮痍的景象,约四五公里的公路两侧,几乎所有的房屋都已经完全变成了瓦砾,马路上是拥挤的车流和人流,瓦砾堆上偶尔看到有人在寻找什么,瓦砾堆边间或驻扎着人们暂时安身的帐篷。
救灾指挥部设在玉树军分区的院子里,离此不远处是玉树州红旗小学,操场上安置了上百顶蓝色的救援帐篷,这里是一处安置伤员的地方。据在此抗震救灾的青海大学附属医院院长杜玉雄介绍,4月14日下午这里安置了400多人,由于大部分伤者伤势比较重,今天一部分已经被转运到了西宁市。
操场空地的帐篷间,很多人依然蹲坐在地上,一位姓王的中年男子捂着手告诉中国经济时报记者,他们十几个老乡在玉树打工,租住的房子塌了,几个人还受了轻伤;十二岁的普措得吉带着弟弟和妹妹已在这块空地上住了一晚上,她们家的房子塌了,好在父母都没受伤,但也只能带着几床被子露天呆着。
物资奇缺 设备奇缺
据杜玉雄介绍,由于重伤员已经相继被转移走了,加之各路救援的人员还在陆续前来,因此,目前医务人员暂时不是很紧张,最困难的是电力供应不足以及做手术的外部条件不能满足要求。
一位参加救援的小伙子告诉中国经济时报记者,他是昨天从20公里外的一个地方赶过来的,在瓦砾堆上一直忙着救援,“没有设备,只能用手挖,太困难了”,“而且救援人员也不足,只能先搜救市中心或者比较近的。郊区或者周边的地方还顾不到”,这位小伙子无奈地说。
正在广场上做志愿者的红旗小学一位女教师讲述了她们班级的逃生经过。那一天,她刚刚上班,没想到地震发生了,好在他们班的学生在老师的组织下都脱离了险境,全校只有一位学生不幸遇难,她说:“凡是学校和老师组织得力的,伤亡都很轻。”
这位教师最后告诉本报记者,现在最关键的是缺水、缺食物,很多人已经两天没吃饭了。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目前最紧缺的还是帐篷。尽管在全社会的捐助下,已经暂时解决了伤病人员的安置问题,但很多房倒屋塌的老百姓依然没有着落。
据国家电网公司青海分公司一位人士介绍,目前已经配备了几台发电设备,但也只能供应紧要之处,以及马路上公共照明。老百姓都滞留在马路上,没有照明不行,至于居民家里用电,目前还顾不上。
到目前为止,从废墟中又抢救出多少伤员?物资和救援人员还紧缺多少?帐篷什么时间能落实到位?记者试图采访救援指挥部的相关人士,但给出的答案是,要等统一的新闻发布会。
5、青海玉树地震造成当地林业系统严重损失
来源:人民网2010年04月16日
http://env.people.com.cn/GB/11388270.html
国家林业局和中国绿化基金会紧急拨付200万元抗震救灾资金
人民网北京4月16日电 (记者顾仲阳)记者16日从国家林业局获悉:青海省玉树县发生的7.1级地震,给当地林业系统职工生命财产、林业生产生活造成严重损失。国家林业局对灾区林业系统的灾情高度重视,迅速部署林业抗震救灾工作,国家林业局和中国绿化基金会紧急拨付200万元资金用于抗震救灾。
据介绍,在地震中,玉树州西杭木材检查站1名协管员死亡,州林业局和州林业站各有2人受伤,正在接受治疗。截至14日晚8点,玉树县林业局30名职工已联系到17名,家属均有伤亡情况,其中1名职工有6名家属死亡。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在结古镇的职工房屋倒塌,一些职工与家属失去联系。玉树州林业局办公楼受损严重,隆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通天河保护站、州林业站、西杭木材检查站、囊欠县林业局、江西林场房屋出现倒塌或墙体开裂现象。灾区急需的方便食品、饮用水、帐篷、药品、照明设备、防寒服等救援物资极其短缺。
玉树地震发生后,国家林业局对灾区林业系统的灾情十分关心,高度重视林业抗震救灾工作。贾治邦局长迅速召开会议研究部署,派出专门工作组于15日赶赴玉树震区开展林业抗震救灾工作,并采取了五项具体措施。一是成立国家林业局抗震救灾工作领导小组,全面组织开展抗震救灾工作。二是国家林业局和中国绿化基金会紧急拨付200万元资金,用于抗震救灾。三是要求工作组全力做好抗震救灾指导和协调工作。四是号召全国林业系统干部职工积极捐款,为灾区群众奉献爱心,提供资金援助。五是全面调度林业灾情,提早部署林业灾后重建工作,对受灾地区生态恢复和基础设施建设予以倾斜。
6、“江河水”走三江源之(一)一——为了所有的生灵
文图/汪永晨
编者按:玉树让全球的目光聚焦在这里,我们绿家园也同样心系着玉树、关注着玉树。下面这篇文章就是我们绿家园2008年凤凰卫视“江河水”在玉树时所写的文章,让我们一起回顾一下我们对那里的关注与记录。玉树这两年刚刚有了长足的发展,这次地震对他们来说无疑是一次太大的打击。在这种时刻,我们重发这两篇文章,是希望通过对那里的了解,看看我们能为他们做些什么?
地震当天,我们就和我们所认识的在当地采访过的人联系,但一直没有联系上。我们绿家园的一位志愿者昨天已经从陕西开车前往灾区。他今天晚上能到西宁。我们会和他保持联系。那边的消息来了,需要我们大家做什么,我们也会第一时间在这里告诉朋友们。
7月11日清晨,离开了北京的酷热,走进了蓝天白云的青海三江源。雪中翻越巴颜喀拉时,换上了冬装的我们还是冻得上下牙嗑出了声响。
凤凰台“江河水”这次是要走长江,黄河,澜沧江的源头。走前我为此行设计的方案除了走大江大河的源头,还要去看看江河边的原始森林、正在繁育后代的黑颈鹤。至于真正的长江源头姜古迪如冰川我们是不是能进去,还要靠运气,因为如果冻土都化了,车不能开进去,我1998年那次走进姜古迪如冰川,可是用了整整一个月。此次,我们没有这个时间,也没有靠双腿走进去的准备。
结古寺前1265年写有六字箴言的嘛尼石
今天第一站是玉树的结古寺。这是一座藏传佛教中萨迦教的寺庙。松赞干布在这里留下过痕迹。藏传文化今天让我又学到的东西是,当节目编导问僧人们为什么都光着脚时,他们说6,7月份他们要光一个半月的脚。为的是不要在小生命刚刚出生时踩伤它们,哪怕是一花一草,都是有生命的。
通天河支流也成了这样
全球气候变化在江源
和去年8月我来结古寺,站在山上住下拍大山中的河流时相比,山下通天河的支流水又少了许多。我问寺中的喇嘛水为什么少了这么多?听到他们的解释:一是全球气候变化,雪线上升,雨水少了。再有就是河上面修了一个水坝,水被蓄在上面了。
和这些年我见人就问一样,今天我也问了玉树人,你们小时候的通天河与现在一样吗?得到的回答和我通常听到的回答一样:小时候,通天河清澈见底,现在水浑了,水少了。我忍不住接着问,像这里人为干扰并不严重的地方,江河也有这么明显的变化吗?当地人告诉我,全球气候变化无疑对未来是有影响的,但现在明显的气候变暖,让他们的冬天比原来好过了,这倒也不是坏事。
今天陪我们一起去堆了25亿块嘛尼石的嘛尼堆时,玉树宗教局局长看我们对转经有兴趣便向我们解释到:这些转经的人,绝对不会是为他们自己在祈祷,一定是在为所有的生灵,包括一花一草。这是我在短短的时间里,第二次听到藏族人提到一朵花,一颗草。这是他们对一切生命的理解。
为所有生灵祈祷
转经不仅仅是为了自己
青海玉树放有25亿块嘛尼石的嘛尼堆
不为自己祈祷,为所有的生灵祈祷,自己也包括在其中了,这就是青海玉树藏族人的思维方式。尊重每一个生命,这是近年来我对藏传佛教的逐步认知。我希望我能将这些佑护大自然,佑护生灵的思想传递给更多的人。
这次到三江源来之前,我到美国密西西比州看了杜邦公司的一个钛白粉厂。厂内经过处理的水排放在厂外的湖里,湖水不光见底,而且是蔚蓝色的。29年前建厂时拍到的照片和现在比,周边的环境没有多大变化。
对于化工企业,我没有足够的知识判断这家企业到底有没有环境问题。但是我们“江河十年行”两年来在四川攀枝花的钛白粉厂外拍到的水的颜色却是浓浓的黄色,就是这深黄直接排进了金沙江。在美国这家钛白粉厂外面,我特意拍了一张竖立着喷着水汽的烟筒厂外湿地的照片,和水边的白鹭。每一个进入这家工厂的人在厂传达室必看的录相,我看后想了想,反复强调的其实用两个字就可概括:安全。
美国钛白粉厂外的湿地
密西西比河流过新奥尔良
看完堆成堆的嘛尼石,我们被带到了通天河边的勒巴沟。被告之:勒巴沟里至今保留着文成公主当年进藏时,随从在河边的石头上刻的六字箴言。文成公主当年留下的嘛尼石,好奇心随着车轮一起走进了这条神秘的沟。进门时,一个手捧鲜花的藏族妇女站在那看着我们。我不知道那捧花她是为谁采的,但却是那么抢眼。
守护嘛尼石的人
一条湍急的小溪,真的只是小溪,可就是在这小溪边,随处可见,经历了风尘岁月考验的见证。这见证,有当年雕刻者对大自然的虔诚,雕刻者对信仰的忠诚,也有守护着这些见证的人的真诚。
水边的嘛尼石
河边的嘛尼石
彩的嘛尼石
看着河边扔在地上的这些上千年的石头,我问陪我们来的玉树宣传部的人,这些石头没有人捡走,拿回家吗?
绝对没有。这些石头属于这里,它们是保佑这里的山山水水、花花草草的,为什么要拿走,怎么可以拿走。
对于当地人来说,那么简单的道理,这是属于这片大山,这条小溪的石头,为什么要拿走?对我们外面来的人,能理解吗?
就连我这样一个号称关爱自然的人,本来也已经捡了一块虽然不是嘛尼石,但也是一块白白的小石头,准备带走留做纪念的。听了这些后,捏在手里的石头掉在了地上,并且请凤凰台的摄像师把我的这一举动拍了下来。我知道今后我不能再做什么,我也会把我今天的事告诉更多的朋友。
经文
他们保佑着大山
千年来的守护
离开这被称为勒巴沟的,堆有上千年历史的玛尼石的大山,我们的车继续在大山里穿行。水是湾湾的,孩子是悠悠的,藏家的奶茶是烫烫的,那只藏獒竟然和我那么友好。
孩子在这里游戏、采花
大山里的小溪
臧家姑娘
我和藏獒
而这一切,和藏族同胞在文成公主庙前挂的那些哈达,有关吗?
文成公主庙
7、"绿色中国年度人物"评选重新启动 关注民间行动
来源:人民网2010年04月16日
http://env.people.com.cn/GB/11387509.html
人民网北京4月16日电(记者 扎西)4月16日,因国家对中央单位评比达标表彰活动的清理而一度中断的“绿色中国年度人物”评选在京重新启动。主办方称,2009年在节能减排、江河湖泊休养生息、应对气候变化、循环经济、绿色消费、环保民生等环保领域有所作 “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环境保护早已不再是哪一个部门哪一个区域哪一个群体的事业,而是全社会共同关注共同承担共同面对的责任。”环境保护部新闻发言人、宣传教育司司长陶德田表示,“绿色中国年度人物”在国家对中央单位评比达标表彰活动的清理过程中被保留,充分体现了政府部门高度重视该奖的设立,也体现了相关部门高度肯定该奖在动员公众参与环保方面的积极作用。
为确保该奖的含金量,在评选的各个环节,将更加突出公众参与特征。随着启动新闻发布会上官方网站的开通,公众即可参与2009"绿色中国年度人物"评选。此次评选主要针对2009年度在中国国环保公益事业中做出巨大贡献,并产生广泛影响的中国公民或外籍人士。评选将通过评选启动、提名人推荐、提名人公示、初评、复评等五个阶段,最终选出公众心目中的2009绿色英雄。
据了解,为给公众提名、投票提供参考,主办方设定了6个候选资格关联词:民间行动、公共服务、企业责任、学术精神、传播影响与艺术创新。
据了解,“绿色中国年度人物”评选由中宣部、全国人大环资委、全国政协人资环委、环境保护部、文化部、国家广电总局、共青团中央等七部委联合主办,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特别支持,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承办。像公众熟知的梁从诫、廖晓义、杨欣等环保人士,以及张艺谋、柯蓝等文艺界人士,都因其当年突出的环保事迹而获此殊荣。
8、江西水土流失严重 鄱阳湖每年沉沙800多万吨
来源:中国政府网 2010年04月16日
http://news.sina.com.cn/c/2010-04-16/171217382224s.shtml
新华社南昌4月16日电(记者 胡锦武)江西省水利厅日前通报的数字显示,江西现有“崩岗”(一种侵蚀地貌)48058个,数量占全国的20.1%。由于水土流失严重,每年仅直接沉积在鄱阳湖的泥沙就达800多万吨。
江西是我国南方水土流失严重的省份之一,属于南方红壤丘陵水力侵蚀区,水土流失主要以水力侵蚀为主。全省第三次土壤侵蚀遥感调查表明,江西水土流失总面积为3.35万平方公里,占土地总面积的20.03%。
此外,江西是全国7个有“崩岗”的省份中水土流失较严重的,“崩岗”面积达2.07万公顷,占全国的16.95%。
由于“崩岗”的存在,每年雨季,一座座山丘被搬进了农田、水库、河道。其所流失的水土97%在赣江、抚河、信江、饶河、修水五大河流和鄱阳湖沉积,其中直接沉积在鄱阳湖的泥沙达800多万吨。
为此,从4月19日起,江西将围绕“防治水土流失,促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主题,开展“2010年环保赣江行”活动,重点对水土保持、水污染防治,特别是鄱阳湖生态保护及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与运行等情况,组织开展检查。
9、湖北:六大问题困扰水生态
来源:湖北日报 2010-04-15
http://news.h2o-china.com/html/2010/04/671271294232_1.shtml
武汉城市圈水系发达,河渠纵横,大小湖泊星罗棋布,天然河流、湖泊等水体约占总面积的9.6%。其中,客水资源丰富,年平均入境水量达7061亿立方米。
湖北省环保厅昨日(4月15日)介绍,目前,城市圈水体面临6大主要问题,对水环境生态系统构成威胁,是碧水工程的难点。
湖泊湿地萎缩。许多天然湿地向人工、半人工湿地方向演变,调蓄能力大幅下降,加重了城市圈防洪排涝和抗旱压力,再加上湖泊水体富营养化明显,鸟类、鱼类等生物资源的种类和数量显著减少,生物多样性受到破坏。
水土流失。城市圈水土流失主要类型是水力侵蚀,流失面积达1.6万平方公里,占土地总面积的27.8%。
部分水体污染较严重。长江部分支流如府河、通顺河、涢水、长港等已遭到一定程度的污染,省控湖泊受氮、磷污染呈现富营养化趋势。
污水集中处理能力滞后。目前,城市圈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为48.9%,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发展极不平衡。乡镇污水、垃圾处理尚未列入议事日程。
水环境容量有限性与需求矛盾突出。除长江干流和部分支流外,多数河流氨氮已无环境容量。
污染减排任务艰巨。城市圈要率先开展氨氮、总磷消减工作,减排任务十分艰巨。
10、山东百亿元信贷支持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治污环保
来源:新华网2010年04月15日
http://env.people.com.cn/GB/11379749.html
新华网济南4月15日电(记者 罗博)记者从人民银行济南分行获悉,为加大对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治污环保工作的信贷支持力度,2007年至今,人民银行济南分行结合工程进展情况,引导促成治污环保合作协议贷款100多亿元,有效满足了治污环保项目的资金需求。
根据《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治污规划》,山东省治污规划区域包括枣庄、济宁、泰安等10个市、43个县。在这些市县人民银行的协调下,山东各银行业机构已累计发放治污环保贷款159.7亿元,其中支持企业治污环保贷款44.2亿元,城市污水处理工程贷款26.5亿元,截污导流项目贷款12.3亿元,流域综合整治项目贷款74.3亿元,其他贷款2.4亿元。
11、“天下第一泉”济南趵突泉再度面临停喷困境
来源:中国新闻社2010年04月16日
http://green.sohu.com/20100416/n271549695.shtml
中新社济南4月15日电 (孔凡元)有“天下第一泉”美誉的山东济南趵突泉地下水位已连续10天失守28.0米的水位橙色警戒线,这意味着随着春旱的发展和春灌的展开,泉城济南系列名泉,将再度面临停喷困境。
记者采访山东省济南市保泉办和趵突泉公园管理处获悉,自去年冬季以来,山东济南周边地区降水偏少,尤其济南南部山区泉水涵养地降水明显偏少,地下水得不到及时补充。今年春季以来,随着近郊小麦返青,浇灌大面积展开,趵突泉的地下水位一路下滑,截至4月15日上午,趵突泉水位已连续低于橙色警戒线10余天,目前水位是27.96米。
趵突泉是泉城济南的标志,有“天下第一泉”的美誉。为保持泉水持续喷涌,2006年,济南市通过并实施《济南市保持泉水喷涌应急预案》,规定当趵突泉地下水位降至28.15米时,发布泉水黄色预警,启动保泉三级应急预案,各部门迅速进入保泉应急准备状态。当趵突泉地下水位降至28.00米时,向社会发布橙色预警,启动二级保泉应急预案,政府相关部门会启动人工增雨、水源置换、控采限采、回灌补源、节源节流等应急措施。
相关资料表明,1976年3月30日趵突泉地下水位首次跌破26.98米的临界点,出现停喷。此后,趵突泉喷喷停停。1999年3月至2001年9月还曾创下停喷长达926天的纪录。趵突泉最近一次复涌发生在2003年9月6日,此前曾停喷548天,时至今日,趵突泉又持续喷涌6年之多。
本社记者了解到,根据目前的情况,济南市政府相关部门已启动了二级保泉应急预案。
12、历数伤害湖泊三大现象 武汉市长疾呼严控环湖开发
来源:《中国环境报》2010年04月16日
http://env.people.com.cn/GB/11383667.html
“要像爱惜眼睛一样爱惜我们的湖泊!”4月12日,在湖北省武汉市政府常务会上,市长阮成发疾呼:“严禁填湖,严禁污染,严控环湖开发!”会议还审议了《武汉市湖泊整治管理办法》,《办法》规定,武汉市166个湖泊均将确定维护管理责任单位,并向社会公示。4月13日,在武汉市环委会第一次全会上,阮成发再次强调,将在去年湖泊全面禁止珍珠养殖的基础上,禁止或限制湖泊水产养殖。
在连续召开的两次重要会议上,阮成发历数了武汉市伤害湖泊的三大现象——填湖屡禁不止、水质污染、湖景房等环湖开发。武汉湖泊目前面临的问题之一是环湖开发建房,这让一些湖泊被楼盘包围,美丽的湖泊岸线被蚕食。比如中心城区的沙湖,市民根本不能沿湖走一圈。
武汉市素有“百湖之市”的美誉,现有湖泊166个,水域面积占市域总面积的25.6%。阮成发要求各相关单位以对历史负责的态度,加大湖泊保护和整治力度。他说:“面对这么宝贵的资源,我们重视、珍惜不够。”阮成发提醒全市各级各部门领导,就城市化而言,武汉市正处于城市大建设、大发展时期,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必将给城市环境带来巨大压力。有许多开发建设项目打起了水环境资源牌,甚至“盯”上了湖泊水域和水面。
阮成发指出,要清醒地认识武汉市的湖泊保护形势。2009年,武汉市大力推进湖泊水质提档升级工程,湖泊水环境质量保持稳定,主要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全市70个主要湖泊水质保持稳定,大东湖生态水网构建工程列入长江中下游水污染防治规划。但是全市70个主要湖泊中,水质符合功能区类别的仅占27.14%,47个湖泊仍呈现不同程度的富营养化状态。全市饮用水水源地也存在不少安全问题,市环保局通过排查发现,89座自来水厂有12座存在水质安全隐患。宗关水厂取水口上游400米处有两个沙码头,平湖门水厂一级保护区内有市政排污口,这些都给饮水安全带来了威胁。
阮成发提出全市湖泊整治的近期努力目标是:遏制湖泊水质继续恶化趋势,使重点湖泊水质状况明显好转。根据《办法》规定,全市每个湖泊的日常维护管理将实行区、街、乡(镇、场)行政首长负责制和沿湖村(社区)、企事业单位责任制,所有责任单位名单向社会公示。湖泊权属单位或维护管理单位不配合或阻挠湖泊整治的,将受到行政处罚。湖泊整治将实行“一湖一方案”,遵循有利于湖泊自然修复、有利于建立良性生态系统的原则,“因湖制宜”开展整治。
阮成发对各区政府“一把手”和各部门领导强调,湖泊保护要“关口”前移,环湖开发的规划审批一定要从严。他提出,要加强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调整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科学划定保护区范围,尽早完成固定岸线等基础工作。坚决整治水源保护区内环境违法问题,特别是对去年排查发现的环境安全隐患,要认真整改,确保饮用水安全,使全市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到98%以上。
阮成发要求,今后,全市每年湖泊整治投人要高于财政支出的平均水平;全市所有远城区要建成城市污水处理厂,并逐步升级改造;将湖泊水质监测范围扩大到全市所有湖泊,逐月向社会公布所有湖泊水质;中心城区湖泊禁止水产养殖,远城区逐步限制和禁止湖泊水产养殖。水质继续恶化的湖泊,严禁产生污染的水产养殖,水质不稳定的湖泊,限制水面养殖,在水质保持稳定和水质有所提升的湖泊,控制养殖规模、实行科学养殖;同时,逐步调整湖泊周边产业布局,通过生态为主的手段固化湖岸线,防止湖泊继续受到污染和蚕食。
13、珠江流域汛期或现较严重区域性洪旱灾害
来源:中国新闻社2010年04月16日
http://env.people.com.cn/GB/11380984.html
中新社广州4月15日电 (索有为 吴怡蓉)4月15日珠江开汛,但流域西部旱情仍在持续。珠江防总表示,2010年珠江流域汛期(4~9月)降雨量将正常略少,时空分布不均,汛期还可能出现较严重的区域性和局部性洪旱灾害。
珠江防总水源局(水文局)水情处负责人介绍说,当前珠江流域大江大河水位较低,水势平稳。受局部降雨影响,韩江来水较丰,14日汀江回龙站、濯田河濯田站分别超警戒水位,成为珠江流域前汛期头两个超警戒站点,目前两个站点均已回落到警戒水位以下。
水情部门分析认为,2010年珠江流域汛期(4~9月)降雨量将正常略少,时空分布不均。前汛期(4~6月)大部分地区降雨量正常,后汛期(7~9月)大部分地区降雨量正常略少,主汛期(6~8月)大部分地区降雨量正常略多。江河来水方面,西江和北江出现中等洪水的可能性较大,东江可能出现小洪水。汛期还可能出现较严重的区域性和局部性洪旱灾害。
另据了解,4月上旬珠江片大部地区降雨接近常年,西南红河流域及南盘江中上游等旱区偏少5成以上。预计4月中旬,珠江流域中东部地区一般有20~60毫米降雨,但云南大部、贵州西南部、广西西北部等主要气象干旱区仍无明显降雨,气象旱情仍将持续。
珠江防总表示,当前珠江委支援广西抗旱救灾专家组仍在一线全力以赴抗旱救灾。另一方面,根据水利部安排,珠江委赴云南、贵州、广西等省区的水源工程规划调研组已完成了现场调研,5月30日之前将完成规划报告提交水利部。
珠江防总常务副总指挥、珠江委主任岳中明指,目前既要做好汛期防汛又要做好当前抗旱,珠江防总办公室已进入24小时值班制,全面跟踪掌握流域各地的水雨情、旱情和工作动态,及时上传下达。(完)
14、环保部门多次要求整改无效 华新冶炼成钉子户
来源:《中国环境报》2010年04月16日 安世远
http://env.people.com.cn/GB/11383785.html
近日,青海省环保厅接到举报湟源县大华工业区有企业违法排污造成周边大气环境严重污染的问题,随后省环境监察总队执法人员迅速赶赴现场,对这家企业生产和执行环境法律法规情况进行了现场调查。
环境监察执法人员发现,工业区内的青海华新冶炼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华新冶炼)正在违法生产排污,周围乌烟瘴气,环境污染严重。
规模一扩再扩,环保竣工验收一直未通过
经查,华新冶炼自2003年9月开始建设6台8000KVA矿热炉,2005年初建成并投产,年生产铁合金4万吨。2007年,这家公司转产硅铬合金。经过7年建设,华新冶炼已形成年产铬铁6万吨、低碳铬4万吨生产能力。
但是时至今日,这家公司2005年8月开工建设的5×4000KVA铬铁精炼炉项目仍未通过环保竣工验收(本报曾于2009年9月7日进行过报道)。
迫于压力增设除尘设施,却敷衍了事
在此期间,环保部门多次查处这家企业,迫于压力,华新冶炼于2006年9月投资920余万元,配套建设6×8000KVA矿热炉及5×4000KVA精炼炉负压大布袋除尘器。6×8000KVA矿热炉虽然配套建有烟气净化系统,但除尘系统设计存在严重缺陷,与矿热炉不相匹配,布袋经常性焚毁,除尘设施运行不正常,炉门和出铁口集气效果较差,烟气无组织排放严重;5×4000KVA精炼炉环保除尘系统设计也存在缺陷,与精炼炉不相配套。
环境监察执法人员在检查时发现,这家企业的除尘设施运行不正常。在除尘设施存在设计缺陷、无法有效除尘的情况下,这家企业擅自投入生产,至今未通过环保竣工验收。
检查中,环境监察执法人员还发现,这家企业6×8000KVA矿热炉项目和5×4000KVA项目未落实环评报告批复要求,原材料堆放场地无“三防”措施,二次扬尘较为严重。这家企业内部环保岗位制度落实不到位,环保设施操作与生产脱节,炉前炉门变形,导致烟气大量外溢。
湟源县环保部门现场督促其整改
2007年、2008年、2009年,西宁市环境监测站监督性监测发现,这家企业6×8000KVA矿热炉、5×4000KVA精炼炉烟(粉)尘都存在超标排放情况。
针对这家公司存在的诸多环境问题,2008年5月,原青海省环保局对湟源县铁合金企业进行了挂牌督办,湟源县环保部门下发了《关于要求青海华新冶炼有限责任公司对有关环境问题尽快整治的通知》。华新冶炼终于开始着手治理污染,但治理始终未能达到环评批复和环保部门的要求,仍存在除尘系统运行不稳定、集气效率低、烟尘外溢等问题。
2009年5月,青海省西宁市环保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对这家企业实施了挂牌督办,省、市、县环保部门对这家企业法人代表进行过多次约谈,明确指出这家企业存在的环境问题,并提出具体整改要求,这家企业也多次承诺进行整改,但始终未认真落实。
今年3月16日,湟源县环保部门对华新冶炼有限责任公司下达了《环境违法行为限期改正通知书》。
今年3月27日,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青海省环保部门表示,近期将对这家企业违法行为做出处罚。
3月28日下午,湟源县组织四大班子在华新冶炼现场召开专题会议,对整改工作进行了紧急部署。当天晚上,湟源县环保部门根据专题会议精神,立即现场督促华新冶炼停产,对企业做出环保整改的明确要求,对不正常运行环保设施的环境违法行为依法下达了《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并安排环境监察人员进厂全天候监督。
目前,华新冶炼各矿热炉和精炼炉已全面停产并着手整治。
15、云南纯净高原湖泊受旅游业污染威胁(组图)
来源:中国环境报2010年04月16日资敏
http://green.sohu.com/20100416/n271550965.shtml
以“云烟之乡”著称于世的云南省玉溪市被誉为“高原水乡”,这一美誉来源于玉溪市东部群山和坝子当中散落着的四颗明珠——杞麓湖、星云湖、抚仙湖和阳宗海等滇中高原湖泊群,而清粼粼的抚仙湖则是其中最为亮丽的一颗。
水域面积为217平方公里、蓄水量达206.6亿立方米的抚仙湖是我国第二大深水型淡水湖泊,其水量相当于12个滇池,占全国淡水湖泊水资源的9.16%、占云南省九大高原湖泊水资源的72.8%。抚仙湖在云南高原湖泊群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它既是玉溪人的重要饮用水水源,又是珠江流域及泛珠三角地区2.6亿人最宝贵的水资源。至今,抚仙湖保持在Ⅰ类水的标准,是云南省未受到污染的两大高原湖泊之一。
令人担忧的是,目前这块“蓝宝石”正在受到周边农村面源污染和旅游业污染的威胁。在抚仙湖边,“既是受益者、又是污染者”的现象比较明显,水质正面临着下降到Ⅱ类水的危险趋势。而在治理污染的过程中,由于项目实施所需的资金紧缺,使得抚仙湖的保护治理面临窘局,急需得到国家的支持。
据云南省政府统计,在云南九大高原湖泊保护与治理中,滇池治理近5年来就投资了近百亿元,而抚仙湖的保护在近5年来仅投入了近10亿元,只是滇池治理的1/10。这引起了人们的深思:面对水质良好却正遭到污染威胁的抚仙湖,是保护应该重于治理,还是治理应该重于保护?
“人湖互让、人湖两利”治湖新模式保护了湖泊,也创造了巨大经济效益
有人说,抚仙湖里流动着的不是水,而是闪光的宝石,是耀眼的翡翠,是清醇的美酒,看一眼就会使人心醉。千百年来,有无数的文人骚客来到这里,被它深深地迷住,留下了一首首赞美的诗句。
在抚仙湖岸边的一块石碑上,刻着明代诗人杨慎描写抚仙湖美景的诗句:“澄江色似碧醍醐,万顷烟波际绿芜;只少楼台相掩映,天然图画胜西湖。”他感叹抚仙湖水质清澈透明,湖光山色漂亮,比西湖还美。
为了保护好抚仙湖,玉溪市近年来展开了大规模的水污染防治工作,在不断摸索的过程中,创造了“人湖互让、人湖两利”的科学治湖新模式。
近5年来,玉溪市共投入资金近10亿元,实施了水污染综合防治、湖滨带生态修复建设项目159项,加强了环湖截污设施和湿地、沼泽建设,建成隔河泄水蓝藻去除应急工程,建成污水处理厂3个、垃圾填埋场3个。
此外,玉溪市还用5年的时间在抚仙湖流域完成了人工造林7万亩,封山育林19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22平方公里。并加强了农业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在沿湖村庄建设沼气,建设沼气池9000多口,在入湖河道末端建成11块人工湿地。
在保护抚仙湖的过程中,最壮观的要数实施了星云湖——抚仙湖出流改道工程。玉溪市历时4年,开挖沟渠、隧洞23.45公里,改变了抚仙湖、星云湖水的千古流向,彻底解决了星云湖对抚仙湖的污染,并为星云湖的治理创造了契机。
从2000年至今,玉溪市就投入1.3亿元资金,依法分期拆除了抚仙湖沿岸16万平方米的违章建筑和影响景观建筑,沿湖400多亩鱼塘全部退塘还湖;划定了抚仙湖3个片区98.6平方公里为禁止开发控制区;关闭了帽天山周围14个磷矿点和49个砂石厂,并实施生态恢复治理;取缔机动船艇,杜绝了船艇污染水体;建立了抚仙湖禁渔区。
由于保护得当,抚仙湖周围的自然环境没有受到大的破坏,目前抚仙湖仍然是云南省未受到污染的两大高原湖泊之一。如诗如画的美景吸引了大量的游客,为当地创造了巨大的旅游经济效益。
记者获悉,抚仙湖流域虽然进行了大规模的关、停、拆、迁,但沿湖的江川、澄江、华宁3县的生产总值和地方财政收入仍然保持在每年两位数的增幅。2008年,抚仙湖接待游客275.7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7.75亿元,沿湖人民在“人湖两利”的新格局中,体验到了生态建设的巨大效应。
“既是受益者、又是污染者”现象突出,抚仙湖蒙上污染阴影
抚仙湖的水资源相当丰富,它不仅养育了周边15.5万人口,还灌溉着沿岸的数十万亩良田,被当地人亲切地称作“母亲湖”。抚仙湖流域面积达1084平方公里,流域内的土地肥沃,物产丰富,主产稻、麦、蚕豆、烤烟和油菜,是有名的滇中粮仓,又是闻名全国的云烟之乡,而抚仙湖就是支撑“滇中粮仓”、“云烟之乡”美誉的根基。
依靠抚仙湖的先天有利条件,玉溪市发展迅速,多年来,玉溪的GDP和人均收入居云南前列。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规模的扩大、人口的增多以及污染物的长期积累,抚仙湖也不可避免地蒙上了污染的阴影。
记者从玉溪市环保局获悉,2002年,抚仙湖水中TN(总氮)、TP(总磷)浓度上升,藻量增加,富营养化进程加快,湖泊水质呈现下降趋势,水质由Ⅰ类下降到Ⅱ类,形势十分严峻。经过长期的治理和保护,2003年,抚仙湖水质虽然又恢复到Ⅰ类,但是由于工业污染、生活废水和生活垃圾排入湖中,致使其水质透明度整体下滑,甚至局部区域水质恶化到Ⅱ类~Ⅲ类。
“母亲湖养育了我们,我们却在发家致富的同时扼杀它。”提到抚仙湖水质的变化,玉溪市环保局局长张小良痛心地说道。
多年来,随着抚仙湖周边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加,导致大量的生活生产垃圾和污水排进了抚仙湖,这让当地人很无奈。用湖边群众的话说就是,“除了山上的石头和人民币没有排入抚仙湖,其他什么东西都排入了湖里。”
环保部门的统计数字显示,仅2009年一年,抚仙湖流域的农村污染中产生的COD(化学需氧量)入湖量就高达4344.95吨,TN679.1吨,成为目前抚仙湖流域内主要污染源。
“农村面源污染是抚仙湖流域环境污染的首要原因。”张小良告诉记者,抚仙湖跨越了澄江、江川、华宁3县,共8个镇,径流区内共有238个自然村,总人口15.5万人,农务活动频繁、大量的施肥和过量农药的使用成为水域污染的重要原因。而农田基本建设被忽视、跑漏水严重,部分农田田埂失修,这边灌水那边出水,保水时间缩短,渠水渗漏、渠道跑水现象严重,此类情况加大了化肥的流失量。
“往往化肥还未被农作物吸收就渗入到湖中,当遇到大雨时,大量的农药会渗漏,排入水体中污染水质,为水生生物的生长繁育提供营养源,导致水体富营被养化的发生。”张小良说。
在抚仙湖流域的农田化肥污染中,2009年所产生的COD2578.36吨中就有1840.85吨进入到了湖中,TN618.81吨中就有433.17吨流入湖中。有关专家指出,排入到湖中的农药不仅直接污染水体,而且致使生物种群中毒衰亡,对生物多样性造成严重危害,甚至威胁到整个环湖流域生态系统。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由于抚仙湖流域内居民环境意识薄弱,沿湖环境卫生状况较差,湖泊沿岸的很多村民都将生活垃圾和人畜粪便乱堆乱放,部分村民甚至直接在湖边清洗污物,或将垃圾、污水倒进湖内。2009年,抚仙湖径流区农村生活污水排放量为3098.22吨,人畜粪便排放量5221.60吨,产生生活垃圾2460吨,其中就有极大部分排入了抚仙湖,对湖泊造成了很大的污染。
除了农业面源污染之外,旅游业带来的污染也是抚仙湖的一个重要污染源头。
依靠抚仙湖秀丽的风景,玉溪市的旅游业近几年来迅速兴起。每年一到旅游“黄金周”,抚仙湖就吸引来了大批慕名而来的游客,也带动了周边经济的迅速发展,但在发展热潮中不合理的开发和旅游污染却给抚仙湖水域带来了巨大的污染隐患。
沿抚仙湖一圈,从吃到住、行各个方面周到齐全。在阳光海岸景点的沙滩上,每逢周末更是人头攒动。在这里可以将抚仙湖的景色尽收眼底。嬉戏过后再吃上一锅鲜美的铜锅鱼,在许多人看来,这就是抚仙湖迷人之处。
由于昆明到澄江和江川的路程最多不过花上1个多小时的车程,大部分从昆明来的游客都把这里作为周末度假的首选之地。从对周末开往澄江县和江川县一带的车流量观察可以预见,随着昆明市涌向抚仙湖的人流增加,抚仙湖已经成为了昆明人度假避暑的胜地。
在围绕抚仙湖的调查中记者发现,沿江川县景点“阳光海岸”的公路边,沿途分布着大大小小的浴场、酒店以及度假中心,各式各样的餐馆有上百家,但生活污水的处理能力却有极大的不足。一些较大的酒店建成了污水处理系统,但是还有大部分的小旅馆未做任何污水处理设施。因为用水方便,一些小餐馆用一根长长的皮管直接把水接进了厨房洗菜涮碗,用完后又随着排水沟流进了抚仙湖。
抚仙湖的铜锅鱼是当地的特色小吃,其中最受游人追捧的,是在湖边看着新鲜的鱼捞上来放到用铜锅里用当地的泉水煮熟后享用。而在这一过程中,大量被丢弃的垃圾成为一个新的污染源。
环绕抚仙湖一周之后,记者发现一些小型的村子周边水质仍然能保持清澈见底的水质,像江川阳光海岸一带、海门办事处隔河村一带,但在更多的地方,湖水却不同程度遭到了人为的污染。在立昌海边村,当地村民告诉记者,铜锅鱼庄和沙滩美景这面招揽游客的旗帜不仅仅招徕了游客,同时也给村里的污染防治工作带来了很大的负担,光垃圾清理工作就比以前频繁。原来1个月村里只用清运一次垃圾池,现在3天或者一周就要清运满满一车的垃圾。
保护面临窘境,建议把抚仙湖治理纳入国家“十二五”规划
7年来,抚仙湖水质虽然一直保持在Ⅰ类水的标准,但保护形势不容乐观。据《抚仙湖流域水污染防治实施方案》(2010—2015)指出:近10多年,随着湖周边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抚仙湖营养化状态明显上升,水质呈下降趋势。调查结果表明,目前抚仙湖虽然保持总体Ⅰ类水质,处于贫营养状态,但总氮、总磷时有超标现象,沿岸局部水域污染严重,总体已经处于Ⅱ类水的危险边缘。
目前,抚仙湖流域产业结构不尽合理,传统农业比重较大,面源污染严重,入湖污染负荷日益加剧,已超出湖泊水体环境承载力。控制农村面源污染是抚仙湖保护治理中的头等大事,但在治理农村面源污染中所需要的资金缺口却成为抚仙湖保护过程中的一道门槛。
张小良告诉记者,抚仙湖Ⅰ类水质目标下主要污染物水环境承载力为TN821.9吨/年,TP115.8吨/年,目前流域内的污染负荷入湖量为TN1099.6吨/年,TP173.1吨/年,北部流域入湖污染负荷占55%以上,成为主要污染区。
近年来抚仙湖多处出现白色、黑色泡沫段,有的长达数公里,甚至有局部出现绿藻群,水体营养水平持续增高,营养状态显著上升,湖泊自然岸带普遍受到人为干预,入湖主要河流污染严重,大多为劣V类水质,无清水补给,稳定保持Ⅰ类水质的任务极其艰巨。
对此,玉溪制定了《抚仙湖流域水环境保护与水污染防治规划》,在2010年~2015年间,通过实施流域清水产流机制修复示范、流域污染源系统治理、湖泊水体养护、产业结构调整与污染减排、湖泊及流域管理与能力建设五大工程。
通过实施一系列工程及管理措施,每年可以减少TN260.99吨、TP61.64吨入湖,可基本实现遏制抚仙湖水质下降的趋势。经过预算,这一项目将计划投资50亿元。
张小良局长告诉记者,保护抚仙湖,需要获得两方面的支持,一方面是项目的支持,另一方面是资金的支持。而最大的支持应该是来自于国家层面的支持。
记者了解到,目前抚仙湖的保护资金主要还是来自云南省和玉溪市政府。“十五”以来玉溪市投入抚仙湖保护治理资金8亿元,“十一五”期间,云南省先后给予抚仙湖保护项目资金支持数以亿计,但来自国家的支持微乎其微。
目前,抚仙湖保护治理未能进入国家级层面立项,导致资金投入不足,仅以省市财政资金为主,投资渠道单一,长效投入机制和多元化的投融资体制、生态补偿机制尚未形成,保护治理资金难以为继。云南九大高原湖泊保护与治理中,滇池治理近5年来就投资了近百亿元,而抚仙湖的保护在近5年来仅投入了近10亿元,只是滇池治理的1/10。
据常年研究抚仙湖的专家们预测,抚仙湖的年来水量并不大,理论换水周期长达200多年,而157米深的湖水是不可能换水的,一旦被污染,将比滇池更难以治理,或者甚至不可能治理。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在制定了抚仙湖流域水环境保护与水污染防治的中长期规划后,玉溪市迫切希望能将抚仙湖的保护治理纳入国家重大水专项保护治理范畴,将《抚仙湖流域水环境保护与水污染防治规划》列入国家“十二五”水污染防治规划,给予资金和政策支持。
对此,玉溪环保局局长张小良认为:抚仙湖的保护治理要积极争取国家和省级资金支持。首要任务就是要把抚仙湖的保护治理争取进入国家“十二五”规划盘子,特别是进入国家水专项和重点保护湖泊的范畴;其次就是创新投融资机制,搭建“三湖一海”保护治理投融资平台,提高融资能力,鼓励社会资本和引进外资参与湖泊治理和环保设施的建设与营运;还要充分利用价格形成机制,适时调整水资源费、排污费收费标准,做好征收抚仙湖资源保护费工作。总之就是要加快建立多元化环保投入机制,努力形成政府主导、市场推进、多元投入的环保投融资格局。
马上就评
何必非等到羊亡后再补牢?
原二军
云南省抚仙湖之清澈笔者曾见识过,泛舟湖上,可以看到湖底五彩的鹅卵石和摇曳的水草,整个湖泊看起来就像一块巨大的蓝宝石。从全国范围内来说,处于人口密集区域水质依然能保护得如此之好的湖泊屈指可数,这是抚仙湖的幸运,也是我们的幸运。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抚仙湖 也开始受到农村面源污染和旅游业带来的污染。这些污染过去其实也存在,只是现在变的更为严重了。以旅游业带来的污染为例,由于有清澈的湖水和细腻的沙滩,这里一些区域很早就建起了度假村和宾馆,除了附近昆明和玉溪等城市里的人们来这里游玩,也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人们。而现在居住在湖边的农户开设的农家乐更是越来越多。旅游业 带来的污染已经不能小视。
当下全国范围内越来越多的湖泊被严重污染更显示出了保护好抚仙湖的急迫性。不必说被列入“三河三湖”中的滇池、太湖和巢湖,长期的污染使得湖泊积重难返,就是其他一些小型的湖泊,也多在投入大量治理资金后仍然没能取得预期的效果。这一切都凸显出及早防治污染是多么重要。
对于水质仍然保护得较好的湖泊来说,保护是最重要的事情。先期保护好了,也就意味着不存在后期大量投入治理污染的重负,现在在保护上大力度的投入,就是为了将来在污染治理上的少投入。一旦湖泊被污染了,将来即使投入大量治理资金,湖泊水质却未必能恢复到污染前的状态。
尽管有“亡羊补牢、犹未为晚”一说,但这样做的后果毕竟是因为管理不善,羊已经跑了,已经造成了损失。在羊未逃跑之前,我们更应该未雨绸缪,把羊圈扎得结结实实,损失也就不会出现了。抚仙湖也是如此,只有先期的保护工作做好,把力气用在关键地方,也就不会出现第二个滇池或太湖了。
16、绿色选择,谁是赢家?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2010-04-15杜悦英
http://www.cet.com.cn/20100415/i1.htm
太阳镜要退吗
是退掉,还是留下﹖张倩看着手中新买的太阳镜,一时间没了主张。
张倩是一位京城白领,30岁,在一家企业从事办公室行政工作,月薪税后4500元。在北京寸土寸金的地方,这样的月收入不算少,但也说不上有多高。
眼下让她纠结的是,千挑万选看中的太阳镜,其生产商被曝在近两年内发生了违规超标排污问题。作为环保的“拥趸”,张倩在当地政府部门的网站上核实了相关信息后,本来已经下定决心将太阳镜退掉,但迟迟未能行动——张倩跑了很多家眼镜店发现,在正规销售渠道出售、产品说明齐全的正规太阳镜商品中,她已经选择的这个品牌几乎是价格最低的了。
“如果退掉,买别的品牌,要多花好几十甚至上百元啊”,张倩说,就是因为介意重新选择会多出这些购买成本,她至今下不了退货的决心。
消费者的“投票权”
张倩一边纠结,一边也在担心,像她这样的消费者增加一个,中国环境面临的风险就有可能增加一分。中国环境污染的“大户”在工业企业,这一结论众所周知,而大自然伤口日渐深重,公众有意无意的漠视难辞其咎。
企业偷排滥排的遮羞布,可以由消费者对商品的选择来撕破。“终端消费者是拉动企业整改其环境表现的根本力量”,公众环境研究中心负责人马军说。
他认为,中国环境问题的严峻性,决定了相关问题的解决不可能单纯依靠政府或者学术机构,而必须激发公众的有效参与。
每个公众都是消费者,倘若社会倡导消费者在购物时选择环境表现好的企业生产的产品,这一环节启动,其后的连带效应就是以终端消费需求这一经济利益倒逼企业履行环境责任,使其污染物排放达标,从源头上制止了工业污染对环境的侵害。“绿色选择”助力环境污染减轻的具体路径是:消费者的选择生成订单,以订单为筹码,零售商向企业施压,企业再向供应商施压……逐级回溯。为了保住订单,零售商、企业、供货商都要审视自己及上游企业的环境表现,而通过这一过程,也最大限度地保证了企业生产过程中工业废物排放的达标。
谁是赢家
张倩觉得,如果她已经购买的这款太阳镜的生产商重视了企业自身的环境表现,加大了相关方面软硬件的投入,商品价格的提升是势在必行。“我愿意为环境成本买单”,张倩认同这一点,但她对如何实现环境成本的公平构建有些怀疑:“有谁会觉得自己是赢家﹖”
NRDC(美国自然资源保护委员会)采购项目专员蔺梓馨倒是对这个怀疑不以为意。她认为,绿色供应链可以构架一个三赢的体系:首先可以改善全球的环境,减少污染,提高资源和能源的利用效率;其次,消费者可以避免购买到有瑕疵的产品,避免危害到身心健康。对于大的国际买家或是国内采购商来说,通过建立绿色供应链项目可以提升自己的公众形象和知名度。企业还可以通过对供应链有更准确的认识,来了解从哪个环节入手可以更好地改变环境绩效。在建立绿色供应链这样一个系统的项目发展过程中,企业可以不断地整合和优化供应链,更好地进行成本和风险控制。
第三方审核是助力
张倩还有一个担忧:我用商品选择权投票,甚至还主动选择同类产品中价格高但企业环境表现好的那一个。企业整改环境表现是民众的最终诉求,但他们的环境整改是否进行了?成效怎样?
SGS通标公司国际认证服务部北方区EHS产品经理黄振华说,对此,第三方审核应当是个不错的检测方法。第三方机构在其中起到的主要作用包括两点:第一,通过第三方认证为企业引入了监督机制,通过第三方的专业评估,来确认企业在推行节能减排过程当中可改进的潜力,帮助企业取得好的环境绩效。第二,企业实施改进过程后,可以通过第三方认证过程向公众展示企业的环境责任感,富有环境责任心的企业就会从其上游到下游去展开供应链上的推进工作,开展绿色设计、绿色制造,产出绿色产品,产品的回收再利用和绿色处理。通过企业上下游影响力,再通过第三方认证推进的过程,实现供应链绿色网状扩大化,最终达成地球生态系统的逐渐改善。
企业将面临更多考验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多数消费者认同“绿色选择”的理念,也愿意将企业的环境责任纳入对其商品的整体评价中。但是,也有一部分消费者表示,倘若环境表现好的企业所生产的产品与环境责任表现较差的企业所生产的产品相比,前者的价格明显高出一截,那么,他们有可能仍去选择后者。“企业的环境表现与其产品品质并不一定具有直接关联,而价格直接与我相关”。除了支付能力的原因之外,他们也对增加了“环境成本”的产品具有多大的附加值持观望态度。
17、湄公河枯水:呼吁建立信息共享与多边协商机制
来源:经济观察网 2010年04月16日
http://green.sohu.com/20100416/n271552121.shtml
第1页:出境流量占哪里的13.5%?
第2页:高坝大库对下游“无影响”?
第3页:拦洪济枯,还是蓄清排浑?
第4页:两种相反的批评何以共存?
第5页:为什么得不到感谢只招骂?
第6页:建立信息共享与多边协商机制
第7页:国外要协商,国内更要协商
经济观察报 秦晖/文国际资源争议,古已有之,但像“东周欲为稻,西周不下水”那样的零和博弈,已不可行。今天的中国不仅需要与邻国政府合作与协调,更需要重视周边各国的民意舆情。最近湄公河下游各国发生一定自然灾害,其舆论似乎有指责中国之势。对此,有关部门已做出回应。但是,这些回应有无可检讨之处?国内活动对下游各国究竟有何正面与负面影响?面对质疑我们究竟应当采取何种方法应对?什么才是迎誉避毁、睦邻敦谊的正道?这些问题还需要进一步探讨。本期我们刊发秦晖先生对此事的实地调研与理论探究,一方面透析本次的湄公河争议,另一方面则希望以小见大,促进我们对于中国外交关系、国际沟通、公共政策等问题的思考。
出境流量占哪里的13.5%?
近年来,随着中国在澜沧江干流水电开发上不断取得长足进展,澜沧江下游——湄公河沿岸各国公共舆论的种种议论也越来越多。尤其是负面的评价,自2008年以来有迅速发展的趋势。近几年来柬埔寨洞里萨湖与湄公河间的洪枯水体循环发生紊乱,2008年老挝万象平原发生罕见特大洪水,越南湄公河口地区出现的咸潮倒灌,都被归咎于中国在上游的开发。
尤其是最近西南大旱,湄公河中国出境处近下游河段出现极枯现象,水位出现创纪录的下降,更引起泰国、老挝等相关国家媒体的强烈关注。3月11日中国驻泰使馆就湄公河流域旱情问题举行记者会,除了像以往那样强调 “澜沧江出境处年均径流量仅占湄公河出海口年均径流量的13.5%”外,还指出中国目前在澜沧江已建成的漫湾、大朝山和景洪三个水库,面积都很小,蒸发水量可忽略不计。水电站运行不消耗水量,因此澜沧江水电开发对下游水量几乎无影响。如此等等。
笔者近期在东南亚考察期间也多次听到当地有关人士批评中国水电开发造成下游国家种种环境问题,深感这是个需要认真回答的问题。笔者也认为很多对中国的批评没有根据,至少没有足够的根据,并且一路上都在与有关批评者辩论。但是,对于中国使馆官员的上述回应,笔者却觉得很不妥当,也无助于澄清问题。相反它还极容易授人以柄,给人以中国明显在“忽悠”别人的印象。尤其是,据说这种回答并非使馆原创,而是根据国内水电部门的说法做出的,就更令人不可思议。
首先,“澜沧江出境流量仅占湄公河口总流量的14%(按:还有13.5%、16%等说法)”是近年来在很多场合中国官员一再重复的主要辩词。这一辩词对于湄公河远下游、尤其是河口附近的问题还说得过去。例如越南方面抱怨的三角洲咸潮倒灌问题,由于该处水量主要并非来自中国,我们确实可以用这个数据来说明怪罪中国没什么道理。可是对于湄公河近下游地区就不然。因为构成湄公河出海流量大部分的三大丰水支流——蒙河、桑-公河与洞里萨河都是在老挝最南部的占巴塞以下才汇入湄公河的,而占巴塞位于远下游。而从蒙河口以上直到关累港,即中国境外湄公河的大半河段,澜沧江出境流量占径流的比重就要大得多(如琅勃拉邦河段,中国出境水量平均要占三分之二左右)。这里发生的问题就不能说与中国无关了,例如2008年老挝万象洪水和这次的异常枯水,都是发生在以中国来水为主的河段,强调中国来水只占河口流量的一小部分,根本是毫无意义的。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18、河北三河私挖滥采象严重 采矿乱象何时止?
来源:《中国环境报》2010年04月16日刘绍仁
http://env.people.com.cn/GB/11384498.html
在河北省三河市东部矿区,由于监管不严,私挖滥采现象依然严重。 刘绍仁 摄
在三河市102国道,运输矿石的大型运输车驶过后掀起的粉尘遮天蔽日。 刘绍仁 摄
中国环境报记者 刘绍仁 从北京往东40余公里处便是河北省三河市,从三河市城区沿102国道往东走不到两公里,便是一副粉尘弥漫的景象,道路简直无法看清。再往前行驶不远,在102国道的北边,一座光秃秃的荒山便出现在记者眼前。远远望去,山上稀稀拉拉地建有几个蓝色铁皮棚子,还不时有满载砂石的汽车疾驰而过,随之车后立即掀起一股股冲天的尘土,遮天蔽日。随着尘土四处飞荡,很快树上、房上、路上都覆盖了一层厚厚的灰尘。
这块经常笼罩在粉尘中的地区就是位于河北省三河市黄王庄镇和段甲岭镇之间的蒋福山采石场,记者近日对这里进行了深入采访。
私挖滥采矿山现象严重,群众生产生活受影响
据了解,河北省三河市黄王庄镇、段甲岭镇一带随意开山、私挖滥采矿石的现象,始于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由于这里的矿产资源极为丰富,有大量高品质白云石矿、石灰石矿和页岩矿等资源,一些人便瞄上了矿石开采。刚开始时从事这一行业的只有几户人家,由于多种原因,这种随意开山、私挖滥采矿石的现象愈演愈烈,几乎到了疯狂的程度。而矿石开采带来的粉尘污染,也直接影响到了当地群众的生产和生活。
为了了解私挖滥采矿山及其带来的污染情况,记者开车从北京出发,前往河北省三河市进行采访。
沿着102国道驶出河北省三河市城区约两三公里时,记者便看见公路北侧有座光秃秃的山。再沿着公路北侧一条三四米宽的小路往里行驶约几公里,便来到了三河市黄王庄镇八百户村委会。
在村委会院门前,围坐着一群妇女和老人。一位金姓妇女告诉记者,村子背后的这座山叫蒋福山,山里开山采石的人很多,但大多是住在附近的农民。由于没日没夜的开山采石,粉尘刮得四处都是,村子变得又乱又脏,几乎已经看不出哪里是道路了,也看不清太阳。而且白天黑夜装满石头砂子的汽车不断穿梭,四处都是飞扬的尘土,可脏乱了。记者仔细看了一下确实如此,金姓妇女和其他人的头上、脸上、身上都蒙了一层薄薄的尘土。
刚来到这里的记者对此也深有体会:车辆上很快就蒙上了灰尘,村子里沿街的店铺很多半掩着门,行人对粉尘无法躲闪,都尽可能加快脚步。
“仅脏点还好受一些,最不能让人忍受的是经常睡到半夜,突然被山里轰隆隆的爆炸声吵醒了,让人无法睡觉。”这位金姓妇女告诉记者。
这位妇女还告诉记者,村子附近的山里到处都是采石的个体户,而绝大部分采石户又相对集中在高庄子和蒋福山一带。
按照这位金姓妇女的指点,记者重返102国道,继续前行约两三公里,便看到了一副惊人的景象:只见一辆接一辆满载砂石的加长加重大型运输车像蜗牛般缓缓驶过,遮盖不严的车箱里不时遗洒出尘土,这些尘土随着汽车的移动在空气中四处弥漫,使整条公路变得灰蒙蒙的,无法看得更远,只有不停地开启雨刷器才勉强看清外面的路况。
记者注意到,由于长时间的粉尘污染,不论是公路两旁的居民院墙上,还是路旁种植的树上,都挂着一层厚厚的灰尘,已经辨不出树的本来颜色。
汽车穿过公路北侧一条土路,夹在漫长的大型车队中继续前行。行驶了几分钟,记者看见路东有家叫“三河市勇胜水泥有限公司”的企业,便停下车,只见这家企业大门紧锁,新建的牌楼上落满了灰土。在它的旁边是几间破旧的民房,墙上写着“燕南灰粉厂”的大字。记者踏着厚厚的灰土走进院子,看到这是一家占地约七八十平方米的作坊式企业,院内呈丁字形排列着一排棚子式的厂房,里面有几台珠磨机在不断地响动。
记者敲开门,厂子主人李亚洲告诉记者,他的企业已经建成几年了,一直在这里经营。在他的厂子旁边还有几家灰粉企业,如秀山灰粉厂、勇胜水泥厂等,但由于各种原因他们白天一般都不开,只有天黑时才开工。
“你有营业执照吗?”记者问。
“有,办这个执照可难了,一个章就1万多块钱,办这个执照就花了10万元。”李亚洲对记者说,这个钱花得值,办完执照可以放心大胆地干了,“其实这里不办执照也没事,平常没人查,城里(指三河市)那些土地、工商、环保等部门的人到这里来转一圈,请他们吃一顿饭就没事了。其余的问题根本没人问,什么环境不环境的我不懂,也没人问。其实这儿根本就没人查,更没人管。”
从燕南灰粉厂出来,再继续往北行驶约5分钟,记者看见公路边有几个大砂石堆,没有任何覆盖物,风一吹,砂石堆便刮起阵阵灰尘,在半空中弥漫。旁边站着位约四五十岁的男人,他看见记者停下车,就主动走上前搭讪,自称姓刘,这片砂石厂就是他经营的,问记者要不要砂石,每铲90块钱。
在交谈中记者得知,这里经营砂石不需要营业执照,更没有人问过环境污染问题,谁想卖砂石只要卖出去能挣钱就行,其他的事根本就没人管。
“我想买块地开矿,行吗?”记者问。
“那还不容易,你上山找一个叫刘宝银的,只要你有钱,保证给你办下来。”他指着山顶上一片蓝色的棚子说。
记者随着他手指的方向朝山上望去,一条蜿蜒的小路朝山顶上延伸,满载砂石的重型车辆一辆接着一辆疾驰而过,背后掀起遮天蔽日的尘土,几乎把视线全部挡住。山上有个蓝色的棚子,四周有几辆汽车不停地移来挪去,正装着砂石。
招标走形式,违法开采无人过问
记者沿着刘姓中年人指的方向驱车行进了几十米,拐过一道弯,又是几间民房,记者在房门前停下。房主叫刘宝风,她告诉记者,不久前三河市政府曾公开整顿过这里开采砂石的秩序。
据刘宝风介绍,所谓的整顿就是将整个蒋福山划成20多片,对外进行公开招标,每个标的为1900万元左右。一般每个标由3户人家组成共同中标,然后3家再分别承包开采。
“我也和别的两户人家合伙中标,但中标的场地都在山里,眼前这片采石场不属于中标范围,是我承包的土地,开采石头挣钱,就一直开采着,谁也不管。也不是我一个人在这样干,像我这种情况的,山里还有三四百家在私下干着呢,没人管。”刘宝风说。
据刘宝风介绍,中标的采石场其实就是买个公开放炮的爆炸权,其余的什么都没有,更没人管理,“炸药国家管理很严,尤其公安局经常来查,根本找不到。如果中标了,就可以直接到三河市公安局办的金能民爆公司申请办理放炮炸山业务,没有中标的企业,金能民爆公司不管爆破。这就是中标与不中标的区别。”
刘宝风指着房前的采石场说,这片采石场不属于中标的范围,虽然三河市的土地、工商、税务、环保等部门的人都知道,开始时还经常来人检查,但时间长了,吃过几次饭,大家都熟悉了,他们也就不怎么来了。更重要的是她这片采石场由于山不太高,矿石相对好采一些,也不需要爆炸,她投资几百万元钱弄来几台采石设备,就这样一直干着。
“我这里的砂石还包括水洗、机洗等砂石品种。为了水洗砂石,还特意开采了机井,挖井没人问,更没办任何手续,有钱就行。”刘宝风告诉记者。
对没中标的矿山进行乱采滥挖,国土部门竟然熟视无睹,记者不禁质疑,这种资源被破坏、环境被污染、个人却从中获利的行为,为什么无人过问?
记者沿着刘姓中年人指的方向驱车行进了几十米,拐过一道弯,又是几间民房,记者在房门前停下。房主叫刘宝风,她告诉记者,不久前三河市政府曾公开整顿过这里开采砂石的秩序。
据刘宝风介绍,所谓的整顿就是将整个蒋福山划成20多片,对外进行公开招标,每个标的为1900万元左右。一般每个标由3户人家组成共同中标,然后3家再分别承包开采。
“我也和别的两户人家合伙中标,但中标的场地都在山里,眼前这片采石场不属于中标范围,是我承包的土地,开采石头挣钱,就一直开采着,谁也不管。也不是我一个人在这样干,像我这种情况的,山里还有三四百家在私下干着呢,没人管。”刘宝风说。
据刘宝风介绍,中标的采石场其实就是买个公开放炮的爆炸权,其余的什么都没有,更没人管理,“炸药国家管理很严,尤其公安局经常来查,根本找不到。如果中标了,就可以直接到三河市公安局办的金能民爆公司申请办理放炮炸山业务,没有中标的企业,金能民爆公司不管爆破。这就是中标与不中标的区别。”
刘宝风指着房前的采石场说,这片采石场不属于中标的范围,虽然三河市的土地、工商、税务、环保等部门的人都知道,开始时还经常来人检查,但时间长了,吃过几次饭,大家都熟悉了,他们也就不怎么来了。更重要的是她这片采石场由于山不太高,矿石相对好采一些,也不需要爆炸,她投资几百万元钱弄来几台采石设备,就这样一直干着。
“我这里的砂石还包括水洗、机洗等砂石品种。为了水洗砂石,还特意开采了机井,挖井没人问,更没办任何手续,有钱就行。”刘宝风告诉记者。
对没中标的矿山进行乱采滥挖,国土部门竟然熟视无睹,记者不禁质疑,这种资源被破坏、环境被污染、个人却从中获利的行为,为什么无人过问?
政府部门监管不严,未环评企业依然开工
三河市矿山乱挖滥采现象如此严重,作为其主管部门的国土局有没有采取措施?记者采访了福山经济新区管理委员会国土局,福山新区管委会国土局一位姓李的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只负责土地储备,矿山开采问题不归他们负责。
随后,记者来到了三河市环保局,环保局长的办公室里有不少人,记者便在局办公室等候。
然而直到下午2点10分,上班时间已过,记者再次向办公室赵主任提出采访环保局长,赵主任说:“局长正在休息,不能接受您的采访。具体到蒋福山私挖滥采开山的事,您可以直接到福山经济新区管理委员会环保局去了解情况,也可以到市委宣传部去问问。”
从三河市环保局出来,记者直接来到福山经济新区管理委员会。
据福山经济新区管理委员会规划局兼环保局局长王占国介绍说,这一机构是三河市政府于2009年11月成立的,才成立几个月,许多工作还是由市政府的相关部门负责,具体到蒋福山开采矿山之事他以前不清楚。但据他了解,三河市政府曾经对矿山进行过管理。
“去年5月,三河市政府对蒋福山地区进行了整顿,划分成23个采矿区进行公开招标拍卖,由群众自由竞标。目前已有22个标的拍卖成功,还有一个标的由于采矿期限已到,所以未能拍卖。这些标的一般都是由3户人家组成一个集体进行竞标,中标后再由他们自主经营,自负赢亏。”王占国说。
王占国还告诉记者,福山新区管理委员会成立后,大部分工作还是由三河市政府来抓,他们只是按照市政府的要求做具体工作。具体到蒋福山矿区的环保工作,他们目前也正在与三河市环保局沟通,按三河市环保局的安排,协助企业完成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的审批工作。目前已完成11家企业的环评批复工作,其余12家企业即将上报审批。下一阶段工作重点是协助相关部门完成环保厂房的验收,做好日常环境监察治理工作。
记者问王占国局长,按照环保法的相关规定,企业在未做环境影响评价之前不得开工生产,尤其是开山采矿之类对环境影响较大的企业,更应该先做环评工作,否则按照我国环境保护法律的相关规定是绝对不允许开工的,而蒋福山矿区为什么能违法开采却无人问津?
对此王占国局长表示,他也是才上任,对以前的事不知道,现在也只是抓紧其余12家企业尽快地做好环评工作,促进企业尽快开工。具体到他们是怎么开工的,他不知道,是历史遗留问题。现在只能任由他们继续开着。
同时,记者在福山新区管理委员会了解到,这些年来蒋福山地区不仅环境管理工作没有跟上,甚至连排污登记、排污收费、污染源治理这些基本的环境管理工作都没有做过,简直成了无人管理的盲区。
当记者问及是否对当地的空气污染指数进行过监测、其污染数值是多少时,王占国局长表示自己不知道。而记者从廊坊市环保局了解到,在这片矿石开采面积约40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其大气污染指数至少在劣5级以上。大气状况如此恶劣,一句简单的“历史遗留问题”就能交代了吗?而这里距离北京也仅40余公里,稍有风吹尘埃就会直入北京,不仅对当地的空气造成污染,而且直接威胁着首都的空气质量安全。
从福山新区管理委员会出去,记者在新区环保局工作人员的陪同下,再次来到上庄开采区。一路上,只见矿石堆满了沿途,记者问工作人员,这种随意堆放矿石的行为是否符合我国环境保护法的有关规定?矿山开采施工作业毫无环境保护措施,应该如何处置?按照我国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采掘出的矿石应该覆盖,这里为什么没有采取相应的措施?对于记者的问题,这位负责人没有作任何回应。
当记者驱车来到山脚下,这位负责人指着山上正在施工的一间由塑料泡沫板建成的临时房说,这就是他们要求企业制作的环保厂房。这么简易的临时厂房,究竟能起到什么环保作用?这位负责人却说不出来。记者看到,就在环保厂房四周和山脚下,依旧是堆放的砂石和四处弥漫的尘埃。
三河市矿山乱挖滥采现象如此严重,作为其主管部门的国土局有没有采取措施?记者采访了福山经济新区管理委员会国土局,福山新区管委会国土局一位姓李的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只负责土地储备,矿山开采问题不归他们负责。
随后,记者来到了三河市环保局,环保局长的办公室里有不少人,记者便在局办公室等候。
然而直到下午2点10分,上班时间已过,记者再次向办公室赵主任提出采访环保局长,赵主任说:“局长正在休息,不能接受您的采访。具体到蒋福山私挖滥采开山的事,您可以直接到福山经济新区管理委员会环保局去了解情况,也可以到市委宣传部去问问。”
从三河市环保局出来,记者直接来到福山经济新区管理委员会。
据福山经济新区管理委员会规划局兼环保局局长王占国介绍说,这一机构是三河市政府于2009年11月成立的,才成立几个月,许多工作还是由市政府的相关部门负责,具体到蒋福山开采矿山之事他以前不清楚。但据他了解,三河市政府曾经对矿山进行过管理。
“去年5月,三河市政府对蒋福山地区进行了整顿,划分成23个采矿区进行公开招标拍卖,由群众自由竞标。目前已有22个标的拍卖成功,还有一个标的由于采矿期限已到,所以未能拍卖。这些标的一般都是由3户人家组成一个集体进行竞标,中标后再由他们自主经营,自负赢亏。”王占国说。
王占国还告诉记者,福山新区管理委员会成立后,大部分工作还是由三河市政府来抓,他们只是按照市政府的要求做具体工作。具体到蒋福山矿区的环保工作,他们目前也正在与三河市环保局沟通,按三河市环保局的安排,协助企业完成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的审批工作。目前已完成11家企业的环评批复工作,其余12家企业即将上报审批。下一阶段工作重点是协助相关部门完成环保厂房的验收,做好日常环境监察治理工作。
记者问王占国局长,按照环保法的相关规定,企业在未做环境影响评价之前不得开工生产,尤其是开山采矿之类对环境影响较大的企业,更应该先做环评工作,否则按照我国环境保护法律的相关规定是绝对不允许开工的,而蒋福山矿区为什么能违法开采却无人问津?
对此王占国局长表示,他也是才上任,对以前的事不知道,现在也只是抓紧其余12家企业尽快地做好环评工作,促进企业尽快开工。具体到他们是怎么开工的,他不知道,是历史遗留问题。现在只能任由他们继续开着。
同时,记者在福山新区管理委员会了解到,这些年来蒋福山地区不仅环境管理工作没有跟上,甚至连排污登记、排污收费、污染源治理这些基本的环境管理工作都没有做过,简直成了无人管理的盲区。
当记者问及是否对当地的空气污染指数进行过监测、其污染数值是多少时,王占国局长表示自己不知道。而记者从廊坊市环保局了解到,在这片矿石开采面积约40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其大气污染指数至少在劣5级以上。大气状况如此恶劣,一句简单的“历史遗留问题”就能交代了吗?而这里距离北京也仅40余公里,稍有风吹尘埃就会直入北京,不仅对当地的空气造成污染,而且直接威胁着首都的空气质量安全。
从福山新区管理委员会出去,记者在新区环保局工作人员的陪同下,再次来到上庄开采区。一路上,只见矿石堆满了沿途,记者问工作人员,这种随意堆放矿石的行为是否符合我国环境保护法的有关规定?矿山开采施工作业毫无环境保护措施,应该如何处置?按照我国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采掘出的矿石应该覆盖,这里为什么没有采取相应的措施?对于记者的问题,这位负责人没有作任何回应。
当记者驱车来到山脚下,这位负责人指着山上正在施工的一间由塑料泡沫板建成的临时房说,这就是他们要求企业制作的环保厂房。这么简易的临时厂房,究竟能起到什么环保作用?这位负责人却说不出来。记者看到,就在环保厂房四周和山脚下,依旧是堆放的砂石和四处弥漫的尘埃。
矿山治理时间表不能仅仅停留在纸上
从上庄矿区回来,记者再次来到三河市环保局,向环保局长转达了记者在福山新区管理委员会采访的情况,并征求他的意见,这位局长当即在电话里明确表示,福山新区管理委员会的意思就是他的意思,他们的说法就是自己的说法,也代表三河市环保局的意见。
当记者离开了三河市城区,快行驶到离北京不远的燕郊时,一个自称是三河市宣传部的雷姓负责人打来电话,他在电话里表示,这些年来,三河市在矿山环境整治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人民生活环境有了很大的改善,并不像记者亲眼所见的那样一塌糊涂,希望记者留下来再深入地看看。
既然三河市在环保工作方面做了许多工作,那么在蒋福山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方面都做了哪些具体工作?当记者向这位负责人提出这个问题时,却没有从对方那里听到答案。
记者获悉,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举办之前,三河市曾针对东部的矿山开采问题,制定出了明确的治理时间表,其目标是用5年时间,使东部地区的矿山开采乱象得到彻底整治,并把东部山区建设成为环境友好、产业结构合理、人民生活富足的工业“隆起区”,真正实现“天蓝、地平、路通、山绿、业兴”。希望这个时间表不仅仅是停留在纸上,而是能变成切切实实让当地群众能感受到的行动。
马上就评:
制止私挖滥采需要加强监管
原二军
采矿对河北省三河市东部矿区山体造成的破坏从“谷歌地球”上看得更为直观:一大片被剥去表层覆盖物的山体在四周的绿色中显得极为惨白。在2008年《中国经济时报》的一篇报道中,将其描述成给燕山山脉织的一条永不褪色的“白围巾”。两年过去了,尽管当地政府采取了一些治理措施,但矿山开采的乱象并没有得到根治。
按照一些媒体的报道,三河市政府及国土、环保部门在治理东部矿区“多、小、散、乱”问题上是下了功夫的:比如从规划上成立了福山经济新区管理委员会、实施“五年战略”,整合资源;在污染治理上,关停落后产业企业、提高采矿企业生产门槛,等等,然而效果却差强人意。究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有关政府部门监管不严,铁腕治污没有真正从口号变成切切实实的行动。
其一,当地政府部门将矿区进行划分并招标,目的是想制止私挖滥采现象、规范开采行为,中标者在开采中是否规范开采、采矿是否超出标的范围,需要国土等政府部门进行监督,现实情况却是招标采矿举措并没有制止住乱挖滥采现象,一些中标者在超过自己标的区域依然大肆开采,并且这样的非法采矿者数目还不少,本来应该负担监管职责的当地国土等部门的失职可见一斑。
其二,矿山环境治理是矿山整治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采矿企业没有进行环评不能进行作业、必须对矿山进行恢复治理、矿山开采和运输中产生的扬尘污染需要得到有效治理等,这些都是各相关部门必须要抓的治理重点,然而蒋福山地区不仅环境管理工作没有跟上,甚至连排污登记、排污收费、污染源治理这些基本的环境管理工作都没有做过,由此可见环保职责没有落实到位。
其三,在北京奥运会举办前夕,为确保奥运会空气质量安全,紧靠北京的三河市严抓矿山环境整治工作,在奥运会过去快两年时间了,乱采滥挖现象依然存在、环境污染扰民无法根除,当年提出的以“五年战略”推进矿区开发治理工作步伐、一年内实现“天蓝”的目标却依然是体现在纸上的规划。规划执行乏力、整治步伐蹒跚的背后,是地方政府部门执行力的不坚定。
三河市东部矿区乱采滥挖现象能否得到有效治理?答案是肯定的。东部矿区虽然采矿企业不少,但在三河市财政收入中所占比例并不大,并且去年三河市财政收入达到35亿元,完全有实力投入资金对矿区进行治理。只要当地政府真正把群众关心的环境污染问题重视起来,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国土、环保等部门加强监管、从严执法,严厉打击偷挖盗采矿产资源的违法行为,采矿乱象不愁得不到制止。
特别关注:
想要看更多的环境信息,请点击下面网址:
绿色记者沙龙网:www.greensos.cn
绿色记者沙龙英文网站:http://eng.greenso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