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4-14
四月十四日绿家园江河信息导读: (编辑:丽英)
特别关注:
1、地质学家杨勇对青海玉树地震的几点建议
2、新华网: 玉树地震致水电站出现裂口 威胁下游州府安全
http://news.ifeng.com/mainland/special/qinghaiyushudizhen/zuixin/201004/0414_9954_1603182.shtml
3、青海民和残障人士医疗康复保健中心关于玉树地震的紧急通告
http://www.chinadevelopmentbrief.org.cn/callboardview.php?id=2054
干旱专题报道:
4、新民周刊: 干旱带来的反思:如何与自然相处?
http://news.sina.com.cn/c/sd/2010-04-14/113920072270_3.shtml
5、新民周刊: 专家称多种气候条件导致西南旱情
http://news.sina.com.cn/c/sd/2010-04-14/113920072270_4.shtml
6、中国广播网: 痛定思痛 大旱能否变成大治契机?
http://www.cnr.cn/china/kxkp/201004/t20100414_506280751.html
7、中国青年报: 西南大旱炙烤中国式慈善
http://zqb.cyol.com/content/2010-04/14/content_3182306.htm
8、财新网: 曹海丽:中国启动湄公河危机公关
http://finance.ifeng.com/news/special/cxcmzk/20100412/2035751.shtml
绿家园爱琴海、尼罗河生态文化风情游连续报道:
9、爱琴海、尼罗河生态文化风情游之十二――沙漠绿洲中的梯级金字塔
环境资讯:
10、中新网: 外媒选出或因全球变暖消失100景区 北京名列其中
http://news.xinhuanet.com/overseas/2010-04/14/c_1231980.htm
地方信息:
11、广州日报: 广东:西江流域水库蓄水量10天“缩水”4亿立方米
http://env.people.com.cn/GB/11360915.html
12、中国广播网: 云南九大高原湖泊水位持续下降 可能提前暴发蓝藻
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10-04/14/c_1231970.htm
13、安徽广播网: 安徽公布首批环境污染黑名单 违法排污企业比例高
http://www.ahradio.com.cn/news/system/2010/04/13/000616715.shtml
气候变化:
14、新闻晨报: 玉龙雪山萎缩与大旱无关 影响丽江旅游城市供水
http://env.people.com.cn/GB/11365075.html
深度报道:
15、公益时报: 北京每人每年植树3至5棵? “碳汇”可别成圈钱新噱头
http://news.yuanlin.com/detail/2010414/63540.htm
环境时评:
16、人民网: 征收环境税不能只拿车主和农民说事儿
http://news.china.com.cn/rollnews/2010-04/14/content_1584984.htm
17、人民日报: 环保硬杠杠 定得高了吗
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tml/2010-04/14/nw.D110000renmrb_20100414_2-13.htm?div=-1
18、证券时报: 发展低碳经济不能忽视配套法规
http://www.p5w.net/today/201004/t2919878.htm
19、荆楚网: 洱海换豪宅 生态谁埋单
http://travel.ce.cn/jdht/201004/14/t20100414_21272200.shtml
特别关注:
想要看更多的环境信息,请点击下面网址:
绿色记者沙龙网:www.greensos.cn
绿色记者沙龙英文网站:http://eng.greensos.cn
1、地质学家杨勇对青海玉树地震的几点建议
北京时间2010年4月14日7时49分,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北纬33.1度,东经96.7度)发生了7.1级地震。截至下午15时30分,据初步统计,玉树地区死亡人数在400人左右,受伤约8000人,绝大多数民房倒塌。现在急需救援, 突如其来的强震深深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我们绿家园从2007年开始,连续三年到玉树生态游;参与凤凰卫视“江河水”的节目制作;和杨勇一起“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为中国找水”。这次地震让我们震惊,也让我们着急。我们会持续关注,也希望能为那里的人们做些我们能做的事。请和我们一起关注,并准备着。
地质学家杨勇就这次地震提出了几点建议:
1、四月份是玉树地区易发雪灾季节,如这期间有大降雪,将是雪上加霜,要作好应对雪灾的准备,备足物资。
2、地震灾区除玉树县城,其它地区偏远分散,寒冷,救灾要多准备棉帐篷棉衣等保暖物资。
3、尽快了解牧区灾情,及时组织小分队深入救援。
4、灾区极度缺乏药品。
2、玉树地震致水电站出现裂口 威胁下游州府安全
来源:新华网2010年04月14日
http://news.ifeng.com/mainland/special/qinghaiyushudizhen/zuixin/201004/0414_9954_1603182.shtml
新华网青海频道4月14日专电(记者王大千)4月14日晨,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州府所在地玉树县连续发生两次地震,最高震级7.1级,此次地震属于浅源性强震,破坏力极大,已导致现场通信全部中断,90%的房屋倒塌大量人员被埋,且导致柴古水电站出现裂口,严重威胁处于下游河谷地区的州府安全。
青海公安消防总队全勤指挥部迅速成立应急救援指挥部,并由总队长刘江民亲自担任总指挥,第一时间奔赴玉树灾区,并启动地震灾害应急救援预案。同时迅速调集西宁、海东、海北、海南四个支队68名抢险救援攻坚组成员,抢险救援车辆5部,后勤保障车辆1部,指挥车2辆,运兵车1部,携带抢险救援及破拆工具迅速向海南州集结,火速赶往玉树,开展大规模跨区域救援。
目前玉树消防支队官兵全部投入救灾一线,目前正按照总队应急救援指挥部要求,一部分官兵组织当地藏族群众向山上安全地带进行转移安置,其余官兵正在坍塌建筑中加紧搜救,同时设置安全观察哨,密切注视水库裂口趋势。(完)
3、青海民和残障人士医疗康复保健中心关于玉树地震的紧急通告
2010-04-14
http://www.chinadevelopmentbrief.org.cn/callboardview.php?id=2054
今晨7:49日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州发生7.1级地震。地震后1小时,青海省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残障人士医疗康复保健中心就联系到玉树当地群众。目前状况:手机能打通。当地居民从未见过地震,惊恐不安,不敢进屋吃饭。居民撤离到一座山上,约有数万人。广场上也聚集部分人群。平房基本倒塌,楼房部分倒塌。楼房有部分倒塌。医院忙于抢救受伤患者。民众都在寻找家人或照顾部分受伤人员。具体伤亡人员不详。注:当地居民90%左右是纯藏族。但因为是州府所在地,普通话基本都能听懂。当地海拔3800米左右。 我中心持续关注事态进展。
中心将派员进入玉树参与灾后重建,同时积极联系并呼吁其他NGO采取必要措施,中心还将在省城西宁设立救灾应急协调办公室。
联系人:祁永金
相关事宜联系电话:0972-8520258 8253335
手机: 13897029535
邮箱:qhmhcz.org@163.com
4、干旱带来的反思:如何与自然相处?
来源:新民周刊 2010年04月14日 杨 江
http://news.sina.com.cn/c/sd/2010-04-14/113920072270_3.shtml
干旱带来的反思
环境是共有的,影响也是关联的,面对这场干旱,上游与下游,东部与西部,你或者我,没有谁可以是旁观者。
水库的三种缺
旱灾延续到4月,一些地区迎来了零星降雨,但这对缓解旱情作用并不大,今年的雨季目前估计要比往年延后不少,这就意味着我们在今后一段时间内仍要与干旱抗争。西南五省市区一向是我国水资源充足的地区,人们诧异于,如此严重的旱情为何发生在这些地区。
在云南,记者发现,虽然干旱少雨,一些地区并不缺水,水在下面流,人在上面愁,才是很多灾区干旱的本质。
复杂的地质构造是造成这一被动局面的主要原因。云南省喀斯特地区多,普遍存在地表水存不住、地下水利用率低的问题,全省山区、半山区面积占94%,海拔最高点和最低点相差6600多米,山多坡陡、山高谷深,雨水顺着地势快速向谷底江河汇集,利用较为困难。另外,全省岩溶面积11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28%,岩溶地区的降雨径流大部分或全部下渗至地下,难于发挥对地表植被的涵养作用。
喀斯特地形还带来另外一个严重的问题,多年来,云南省水土流失面积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35%,每年水土流失面积占全国流失面积1/10。
灾区的很多官员在接受《新民周刊》记者采访时都认为,天灾本并不至于引发灾区如此的被动,此次干旱暴露出的最大特点就是西南地区水利设施建设的滞后以及工程性缺水矛盾的突出。
西南地区一直以来普遍存在对水资源利用率偏低的问题,以云南省为例,全省水资源在全国排在第三位,但水资源利用率却只有6%,远低于全国16%的总体利用率。在云南省内,一些地区的水资源利用率更低,比如普洱,水资源利用率只有3.4%。
“这场大旱给我们最大的警示,就是必须加强水利设施建设。”云南省委书记白恩培说。
云南省水资源分布极不均匀,雨季降水量占全年总量的85%,干季降水量占全年总量的15%。水利基础设施薄弱、水资源调配能力和供水保障水平低、水资源供需矛盾尖锐。
《新民周刊》记者的调查发现,灾区水利设施的欠缺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就是保障居民生活用水的水利设施欠缺,此次云南省受灾的800万人,75%都在山区或者半山区,而这些地区中,有不少数十年来连最基本的管引设备都没有,因为贫困,农户的水窖拥有率也非常低,导致干旱来临,百姓无力应对。
第二,就是农田灌溉水利的缺失,据水利部统计,中国现有的18.3亿亩耕地中,尚有9.59亿亩是没有灌溉条件的“望天田”,已建成的8.67亿亩灌溉耕地,灌溉水利用率也只有46%。在灾区的采访,本刊记者也发现,有水利设施的村子与没有水利设施的村子状况相差很大。
此外,不少地区的坝塘近年来为了创收,承包出去搞水产养殖,干旱来临时,鱼塘主与下游农户的用水矛盾凸现,为了保证鱼塘利益,鱼塘主不肯放水,也导致这些水利设施起不到灌溉作用。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干旱提示我们,至少在西南地区,在现代化农业的道路上我们还有很多路要走,必须加强水利建设,特别是中小型水利工程和配套农田灌溉网络工程,改变“靠天吃饭”的现状。
为从根本上解决因工程性缺水造成的饮水困难,云南省政府决定从今年起至2012年,筹集不少于100亿元资金支持水利工程建设,同时争取国家支持,带动地方、企业和民间资金投入建设400亿元,3年内拟投入水利和农村水电建设资金达到500亿以上。
就眼下而言,云南省今年准备陆续开工建设100个骨干水源工程和100万个小山塘、小电灌站等水利工程。贵州省委常委王正福也表示,要全力以赴做好水利项目的申报工作,加大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从根本上解决工程性缺水问题。
对于广为关注的水库问题,本刊记者的调查总结,水库的“缺”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一些已有的水库,尽管蓄水减少,但还是有水的,就因为缺乏配套的水利设施,或者现有的水利设施年久失修,造成无法有效利用,老百姓守着水干着急。
灾害发生后,几乎每个接受本刊采访的官员、百姓都对修建水库的呼声很高,时常听到老百姓们说,如果当地修建一个水库,此次就不至于如此被动,可是项目申报了多年,因为缺乏资金至今没有动工。这是水库的第二缺。
第三缺是很棘手的问题,中国的农田水利工程多数修建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截至2007年底,中国已建成水库总计约8.7万座,其中病险水库约3.7万座,占水库总数的42.5%。近年来,由于国家财政投入不足,多数水利设施老化失修,一些地方在干旱面前束手无策,水利设施不堪重负。以云南省第二大市曲靖市为例,该市共有520座小(二)型水库,但目前共有442座水库存在不同程度病险,严重影响水库效益的正常发挥。这样的情况在邻省贵州同样存在,由于水利历史欠账多,到2009年底,贵州还有1600多万农村人口饮水不安全,小(二)型以上病险水库829座。
对于水库的三缺需要具体分析,对于第一个缺,有必要今后加大水利设施建设,使现有大型水库发挥应有作用,这是毋庸置疑的;对于第三个“缺”,必须引起警惕,雨季迟迟不来,但雨季迟早要来,应该尽早赶在雨季来临前对病危水库进行加固,以防大旱之后出现大涝的情况。
重点要思考的是第二缺,这也是目前争议最大的,修建更多的水库,确实可以解决饮用与灌溉的问题,但必须全面论证,慎重思考,否则水坝数量无序、非理性井喷,非但会造成上下游的用水矛盾,还很可能进一步导致自然环境的恶化。
由于云南特殊的地形地貌,不是所有的地方都适合打井,不是所有的地方都适合修筑水坝,打井只能是一个应急做法,此次抗旱中发现,村民们使用的较为原始的水窖的方式,在雨季把雨水、泉水聚集起来,在旱季使用,是一个切合当地实情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如何与自然相处?
干旱带来了一场大反思,到底我们应该怎样与自然相处?因为干旱,深山里的贫穷终于为外界所知,记者发现,出于摆脱贫困的良好愿望,很多山区近年来开始大面积栽种核桃树、橡胶树等经济作物,但山上蓄水功能本就比较差,生态脆弱,很多山民尴尬地发现,经济作物还没开始受益,因为破坏了原有的植被,无雨即旱、有雨即涝的情况愈加严重,贫困因此加剧。
云南省的特殊地形本就决定了该省地表蓄水功能较差,在这次干旱中,一些地区在寻找水源的过程中发现,在水冬瓜树密集的地方,水不仅不枯竭,且水质较好。水冬瓜树,在海拔3000米以下,年平均气温15℃—18℃,降水900毫米—1400毫米地方均可生长,本是大自然赐给云南这种特殊地貌地区的一个礼物,被当地人称为天然的水窖,这是因为水冬瓜树用途广泛,根系发达,耐潮湿土壤,对抗旱保水、涵养水源、防止水土流失、防止森林火灾都有很大的作用。这种植物的叶片易腐烂,氮、磷、钾含量较高,是很好的肥源,根系有根瘤,能固定大气中的氮气,增加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结构。
然而,近年来,水冬瓜的数量正在急剧下降,背后原因是,思茅松、桉树等更容易带来经济受益的经济林受到青睐,大片原生林被砍伐,栽种上了这些经济植物。
思茅松与桉树可以用来造纸、取脂,一亩桉树能带来成千上万元的利润,然而,这些树在当地也有另一个称号——“抽水机”,它们会大量消耗土壤中的水分。
干旱当然不是桉树、思茅树造成的,但生态的脆弱、山体蓄水功能的下降,以及干旱来临时的被动,却不能不说与之有关。
退耕还林在一些地区尤为重要,在追求地方GDP的同时,必须要算一算生态账,这个问题同样适用于西南地区江河上越来越多的小水电,我们有没有必要修建那么多的小水电?
只有人和自然的相互和谐才能真正从长久来解决旱灾的威胁!
在云南采访期间,记者发现,山体从远处看总体还是绿的,但走近一看,山坡上的耕地都裸露着,山体就像被剃了光头一般触目惊心。这些耕地都位于山顶或者山腰,或许并不适宜农业生产,村民所从事的农业生产又是非常低端的,种植的往往是产值很低的少量玉米和土豆。
在云南楚雄永仁县,记者发现,从2002年起,该县就开始陆续进行生态移民。原来在山上居住的彝族人,到镇里一趟要4个小时的山路,往返8个小时,一旦缺水,生活难以想象。迁移到平地后,由政府每人分一亩地,虽然面积不大,但同时把彝族具有民族特色的刺绣带到市场,每年也有很好收入。
在经济较为发达的沿海一代,近年来高山移民、生态移民普遍开展,当然,对于经济相对欠发达和人均耕地以及平原面积较少的西部地区,大面积高山移民是不现实的,但是不是应该考虑对一些极度不适宜人居住的地方实行移民?
比如岔河小组那样的村庄?
没有谁是旁观者
抗旱,首先要确保的就是民生问题,大量或悲壮或感人的抗旱故事每天都在灾区上演。昆明市郊的花农杨源在接受采访时,望着自家3亩多地绝收的玫瑰哭了,春节过后,雨一直没来,村里的几口大池塘干涸了,杨源家花地上裂开的口子可以放进一只手。鲜花变成了“干花”,路边的野草枯了,就连生命力旺盛,被视为“害草”的一支黄花也鲜见踪迹了。
作为普洱茶大省,云南省已经有近300万亩茶叶受损,占总面积的六成,近5万亩茶树枯死。在西双版纳,橡胶种植面积高达360万亩,农民近六成的经济来源依靠橡胶,然而,因为干旱,橡胶树大片枯死,景洪市30多家橡胶厂有一半因此停产。
紧随而来的市场反应是,昆明斗南花卉市场拍卖中心,最上等的A级玫瑰每扎价格已经从起价20元抬升至60元。花卉是云南省的主要经济产业,全省80%的花卉面积受灾,其中绝收的就有2.56万亩,不断减少的花卉产品与居高不下的价格,让历经20年发展才到目前规模的云南花卉面临失去部分国际市场的危机。
普洱茶协会已经预测,今年的普洱茶价格平均调价幅度将会达到三成,部分品牌甚至涨幅百分之一百。在昆明市郊的“七彩云南”旅游点,滇药销售人员也劝记者赶紧购买中药三七,全国97%的三七都是产自云南文山,因为干旱减产,三七的价格已经从去年每公斤70元飙升至400多元。
没有水,洗浴业可以暂时关闭,没有水,泼水节可以改到河边进行,但没有水,饭却不能不吃,日子却不能不过。蔬菜没有了,就连山上的野菜都挖不到了,寻甸县柯渡镇副镇长张玉万花9元钱买了两棵大白菜,哭笑不得,这个价格是常年的9倍。
保持民生的安定以及经济发展的稳定,是灾区首先面临的问题,因为争夺水源引发的纠纷时有发生,因旱返贫的人数也正在增加,因为无力饲养,农户们正在贱卖他们重要的生产资料——耕牛,尽管很多灾区群众已经采取出外打工的方式减少损失,但对于灾区而言,抗旱之后的扶贫仍是一个重要的工作。
其实,无论是长久的还是眼下的,一系列暴露出来的问题和解决之道,接受采访的灾区官员们都很清楚,但他们普遍的反应是“就差钱”。
地区发展不平衡,让西南地区面临干旱确实显得乏力。
环境是共有的,影响也是关联的,西南的干旱已经导致了南方的用电紧张与全国部分领域的物价连锁反应。
面对这场干旱,上游与下游,东部与西部,你或者我,没有谁可以是旁观者。▲
5、专家称多种气候条件导致西南旱情
来源:新民周刊 2010年04月14日
http://news.sina.com.cn/c/sd/2010-04-14/113920072270_4.shtml
天旱?人旱?
中国科学院水资源研究中心主任夏军认为,如此严重的西南旱情,成因很复杂,既有几年降水持续减少导致的气象干旱,也有降水减少、蒸发加大进一步导致土壤水严重耗竭,危及需水期农作物生长的农业干旱,还有包括水库、河流干涸导致人畜饮用水困难的水文干旱。
记者/黄 祺
西南大旱,究竟“天灾”和“人祸”该各打几板,在各色人等口中仍然语焉不详。尽管如此,一场灾害让更多人看到,地大物博的中国,同时是生态脆弱的国度——这是灾害带来唯一的“财富”。
未来一段时间,极端天气引发的各种灾害,可能会频繁地出现。面对灾害将频繁袭来的现实,我们准备好了吗?
多重原因带来重旱
4月1日傍晚,春雨光临广西百色市,一处被积水淹没的路段,登上了头条新闻的位置。这样的照片,过去可以被用来批评当地市政工作的欠缺,但现在,只会给渴望雨水的灾区民众带来欣喜——从去年8月开始,百色市所辖的旱情重灾区,连续200多天无雨,土地干涸得冒烟。 在3月末以后,四川、广西、贵州、云南的部分灾区,终于出现了降雨,但是,对于已经龟裂的土地来说,短暂的降雨仍然是杯水车薪,已经持续超过半年的西南特大旱情,还没有结束。
国家气候中心气候预测室主任任富民3月31日表示,“要想彻底解决干旱,起码要下10场暴雨”。根据贵州送达的报告,贵州起码缺水490毫米,这意味着如果按50毫米一场暴雨来计算,需要10场暴雨才能彻底解决旱情。这样的算法,还没有考虑雨水的流失。
气象干旱监测图上,深红色的“特旱”区域,张牙舞爪地笼罩在云南、广西、贵州三省区的交界处,而鲜红色的“重旱”区域,从“特旱”中心向东、西两个方向延伸。这样的局面,对于身处灾区以外的人来说,只是图像而已,而对于干旱地区的民众,意味着每天有限的饮水、长期无法洗漱、庄稼枯萎、春耕无望和农民们可以预见的收入减少。目前的统计数据是,西南五省市区因旱造成饮水困难的灾民,达到近2000万人,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到数百亿元。
这次西南旱情持续时间超过半年,历史上非常罕见,对于出现旱情的原因,相关专家认为,多种气候条件制造了这一次西南旱情,全球气候正在发生变化,变化中极端天气出现的频率会增加,而西南干旱就是极端天气中的一种。
中国科学院水资源研究中心主任夏军认为,如此严重的西南旱情,成因很复杂,既有几年降水持续减少导致的气象干旱,也有降水减少、蒸发加大进一步导致土壤水严重耗竭,危及需水期农作物生长的农业干旱,还有包括水库、河流干涸导致人畜饮用水困难的水文干旱。
但夏军认为,其中最关键的影响因素仍然是气候原因。
北京大学大气科学系教授钱维宏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认为,西南旱情形成的原因,是由于季风气流弱,季风不能把水汽送到西南地区,所以难有降雨。他进一步分析说:“这次干旱真正的原因是气流比较偏弱,青藏高原的存在,有一个昆明静止风,必须有暖湿空气往这里输送,今年的暖湿空气比较弱。弱的原因是,海陆风怎么形成的,要有海上和陆上温度对比,一边温度高了,一边温度低了,才会形成这个风,有了这个风以后,把海上气流吹上来,吹上来有降水。今年海上温度高了,陆地上特别是中国北方或者东部地区冬天都比较冷。陆地上比较冷,海洋上比较暖,不利于海风的形成。”
“天算”难解
事实上,尽管“气候变化”已经成为流行语,但在未来的时间里,全球气候究竟会怎样变化,如今还是科学界的一道课题,没有人能够准确预测持久干旱、洪涝这样大尺度的气象事件。
国家气候中心任福民在今年4月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与短期天气预报不同,气候预测的时间比较长,影响气候的原因也更加复杂,我们需要从大气状况、海洋状况,甚至是太阳活动等方面寻找信号,但从科学上讲,对这方面的认识还是很有限的,国内外从事气候方面的学者都在极力做。
形成今年干旱的原因是什么——谨慎的科学家都不愿意回答这样的问题。全球气候变化不过是近10年才被提出的命题,对于气候变化,人类并没有掌握多少知识,所以,大多数学者还在从各种已经发生的气象事件中寻求规律,而准确的长远预测,更多的尚处于“猜测”阶段。
正因如此,一些大胆的预测会受到高度的关注。今年西南大旱以后,6年前的一条旧文被重新翻出来。2004年,美国五角大楼一份报告称,全球气候正在发生突变,中国南部地区在2010年前后将发生持续整整10年的特大干旱,而北方会陷入水患。但这样的大胆预测,并没有被主流的科研人员认可,德国著名气候学家,德国基尔大学海洋科学学院教授莫吉布·拉提夫当时接受《新民周刊》采访时表示:“这是不严肃的,气候的改变是一个逐渐变化的过程。”
气候将在短期内发生突变的看法,没有得到大多数科学家的认可,但一个已经达成的共识是,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极端天气的发生将越来越多,干旱作为对人类生活影响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也有频繁发生的趋势。
“现在不光要盯着西南地区,今年华北甚至东北地区可能出现的干旱情况也令我非常担心。”夏军表示。不仅如此,干旱往往与洪涝相伴而生,所以,连续几年大旱之后,洪灾的出现也值得担忧。干旱和洪涝都被叫做极端水文事件,如果一年中总的降水量变化不大,那么干旱与洪水灾害就会集中到某个季节。
中国西南地区经历特大干旱的时候,东南亚国家也相继陷入严重干旱,西南湄公河流域国际间的水问题态势也十分严重。而据夏军了解,近些年来,欧洲等西方国家自然灾害的发生也很频繁。
探究极端天气发生的原因,现在俨然已经成为“显学”,但同时,这方面的讨论也变得越来越“敏感”。一种观点认为,全球气候变得越来越“暴躁”,是自然气候系统周期性变化的表现,另一种观点认为,人类活动是改变全球气候的主要推手,而后一种推测的讨论,往往牵涉到一些大型的人造工程,这就让气候科学问题,延伸成为经济,甚至政治话题。
4月2-5日召开的首次湄公河委员会峰会上,对于此前有非政府组织指出湄公河流域旱情与中国工程有关的说法,中国政府代表做出了回应。湄公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在中国境内被叫做澜沧江。参加峰会的中国政府代表副外长宋涛表示,有充分的科学数据表明,旱情是此次湄公河干流水位下降的根本原因。所谓中国在澜沧江上的水电开发导致了湄公河水位下降的说法既没有科学根据,也与事实不符。
中国方面的解释是,中国澜沧江出境的水流只占整个湄公河径流总量的13.5%,湄公河径流的86.5%来自于中国境外湄公河支流的水量的汇总。这次极端的旱情导致了中国境外湄公河流域的来水量减少,造成了湄公河水位的大幅下降。另外,中国在澜沧江上从事的梯级水电开发并不耗水,三个已建成的电站运行基本不耗水,水库面积小,蒸发量有限;在建的小湾水电站进入枯水期后一直没有蓄水。所以说,中国澜沧江水电开发不可能造成下游水位的下降。
脆弱的农业
夏军表示,“虽然科学界还存在争议,我个人仍觉得自然气候系统和水循环的变化是导致水旱灾害的主要因素;同时,人类活动对自然的冲击越来越强,叠加起来在全球尺度就形成了全球变化,反过来对区域的水资源时空格局的变化带来显著影响,并促进了极端水文事件的发生。人们必须正视这个事实,通过研究和对不确定性的风险分析,采取恰当和有效的对策与措施。”夏军说,“社会经济发展活动对自然气候的变化有一个反馈和加强的作用。这个问题比较复杂,需要加强研究。”
导致全球气候变化、极端天气越来越多的原因,究竟是自然规律还是人类活动的影响更大,尚需要更多的科学证据,但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在未来一段时间,气候异常带来的自然灾害,很可能频繁地发生,这给中国的防灾和救灾能力,提出了挑战。
尽管在很多人的印象中,西南地区河流纵横、降雨丰富,但西南很多地方,本来就是降雨分布严重不均的地区,旱情经常出现。云南有雨季与干季之分,每年5~10月的雨季,降雨量占全年雨量的85%~95%,干季在11~4月,雨量仅占全年的15%~5%,每年的春季耕种季节,正好是干季,对于农业生产来说,旱情几乎年年发生。历史上发生的旱灾中,西南地区干旱发生的次数、频率仅次于华北,排列第二位。
事实上,西南旱情这样的重旱,在最近几年中并不陌生。2006年冬季重庆大旱,记者站在朝天门码头遥看,嘉陵江与长江交汇处,江底暴露在阳光下,船舶搁浅在江心,60多岁的当地居民说,从未见过朝天门码头如此的景象。2008年末到2009年初的北方旱灾,触发了新中国历史上第一次Ⅰ抗旱应急响应,旱情覆盖了北部地区12个省份,占到大半个中国的面积。有统计显示,从上世纪60年代至今,我国发生比较严重的干旱事件有200多次。
中国自古是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度,如果没有农业水利设施,看天吃饭的耕地,常常因各种自然灾害而遭受严重的经济损失。西南旱情发生以后,一些评论认为,西南农业水利设施年久失修,农业水利抗旱能力薄弱,加重了这次干旱带来的损失。
西南地区是典型的喀斯特地形,这样的地形意味着,降水很快渗入到地下溶洞,形成暗河,尽管降雨量不少,但能够用于农业灌溉的水量却很少。相对于北方平原,在西南地区建造农业水利设施,是更加复杂的工程,而维护这些水利设施所需要的投入也更大。
但是,这些年,西南地区农业水利设施薄弱的情况,并没有得到改善。根据中央电视台《新闻1+1》节目报道,截至2007年年底,中国已建成水库总计约8.7万座,其中病险水库约3.7万座,而病险水库主要就是中小型水库,约占总病险水库的99.9%,云南也不例外,由于复杂的地质结构,境内的水库大多为中小型水库,且多数年久失修。近两年来,尽管中央和云南省政府都在逐步加大对水利建设的投资,但是由于病险水库基数太大,问题始终无法解决。
干旱还在持续,旱情继续考验着西南地区脆弱的农业环境和生态基础。极端天气越来越多的趋势下,中国农业的安全,也许会成为最重要的安全问题。▲
6、痛定思痛 大旱能否变成大治契机?
来源:中国广播网 2010-04-14
http://www.cnr.cn/china/kxkp/201004/t20100414_506280751.html
【事件】水库露底、河水断流、农田龟裂、水井干涸……西南五省区市正遭受着60年来最为严重的特大干旱。2009年秋季以来,云南、贵州、四川南部等地降水量较常年偏少三至五成,平均气温偏高1℃以上。其中云南、广西的部分地区的旱情已达到特大干旱等级,部分地区旱情甚至百年一遇。严重干旱对群众生活、工农业生产包括经济社会发展都造成了严重影响。据中国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的最新统计,截至3月16日,中国耕地受旱面积达645万公顷,超过多年同期均值近180万公顷,有2000多万人因旱饮水困难,其中,西南五省区是重灾区。
中广网北京4月14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8时22分报道,4月11日8时至13日8时,云南、贵州、广西三省区累计面平均雨量分别为0.45毫米、13.0毫米和3.9毫米。痛定思痛,防灾减灾,如何将大旱变成大治的契机?中国之声特邀观察员白中华作如下点评。
白中华:昨天跟今天,应该说贵州迎来了今年范围最广,强度最强的降雨天气,还不失时机的实施了人工增雨作业,我想这预示着西南旱区的降雨正在逐渐增多,还有与降雨一起来的好事,西南五省区市县域加快推进工程建设规划编制,不久各种水利设施建设将纷纷上马,西南地区将掀起新一轮的水利建设热潮。
痛定思痛后的西南将从大旱转身为大治,不仅是解决供水的问题、靠天吃饭的问题,还有防洪、生态环境治理等多方面的内容。云南是突破工程性缺水和供水不足的制约瓶颈,规划今后3年将新开工建设1100个骨干水源工程和100万个五小水利工程,5年内总供水能力将新增20亿立方米;贵州规划5年内建设一批大中小水源工程,拟向国家申报10个大型水利枢纽,183个中型水库。从我目前掌握的情况看,应该说,各省规划的亮点不少,规划突出了工程性缺水问题的解决。
这次大旱暴露出的问题,就是蓄水工程少,蓄水量不足,实际上表现的情况也是这样。有没有水利设施,建没建水利设施大不一样。西南地区不缺水,缺的是水利设施,缺的是如何留住水、存住水的有效办法。规划既有大中型水库的建设,也有小山塘、小水窖、小水池、小水井的安排,可以说是大中小水利设施统筹考虑,目标是做到高水位高用,低水位低用,处理好大中型工程和小型工程的关系。尤其因地制宜强化了五小水利工程的建设,在大中型骨干水利工程无法覆盖的地方,将大范围地兴建小型农田水利建设。
我还注意到,规划中不仅考虑了地上也考虑了地下的,如何蓄住天上下的雨,留住地上流的水,还要利用好地下的水。在地下水做文章,就是布局建设地下水应急工程,加快西南岩溶地区地下水综合开发利用,无论从开发仪式上、还是从技术手段的提高上、以及设备的配置上都有所加强。
从规划中可以明显的感受到,西南建立和完善突发灾害的应急机制的意识在明显增强。不仅是建几个水库,建几个水窖,还同时兼顾了农村饮水安全、病险水库的除险加固、灌区的节水改造、水利生态治理、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等方方面面,是一个综合的防灾减灾体系建设,硬件不少,软件也不少,在开源的同时还把节流作为重要的手段,也就是树立节水意识、规范用水行为、提高用水效率,它要建设的是一个完善的防灾减灾体系,不仅是解决局部的短期的问题,还要解决整个区域的长远的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当然规划终究是规划,更关键的在于落实,我们不仅要想的很好,还要想办法把这件事做的很好。
7、西南大旱炙烤中国式慈善
来源: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2010-04-14 赵涵漠
http://zqb.cyol.com/content/2010-04/14/content_3182306.htm
两年前的汶川地震使中国的公益和慈善事业得到了一次全面洗礼。本版曾刊发报道《谁来执掌760亿元地震捐赠》。如今,面对西南大旱,“5·12”经验能够提供何种参照?在中国的慈善的体系里,再次问一句:谁来执掌旱灾捐赠、公众捐赠如何得到最有效的使用?这,或许并不是一个杞人忧天的问题。
并不是西南旱区的每一个村庄都陷入了绝望。
至少在云南省玉龙纳西族自治县拉市乡海东村并非如此。4月13日,已经是水库开闸放水的第四天,只要灌溉情况符合预想,村民们很快就可以种苞谷了。在这场百年不遇的大旱中,能够进行正常的春耕当然不仅仅是因为幸运。
“2010年将是一个旱年。”早在去年9月,于晓刚看到拉市地区的水库时就已经作出了这样的预测。他是云南本地的一家NGO(非政府组织)大众流域管理研究及推广中心的主任。当时,水库的蓄水量只有往年的一半,这名草根NGO负责人向自己参与组建的拉市乡东灌渠用水户协会建议,必须“舍小春,保大春”了。
2600多名当地村民是这个用水户协会的会员,用水规划需经过集体同意。他们决定听从于晓刚的建议。“去年下半年应该放4道水,最后只放了一道水”,并且放弃耗水的小麦种植,全力灌溉当时正在冬眠、需水量较少的果树。
半年前的预测如今已得到证实,海东村的村民们正在庆幸他们作出了正确的选择,“说不定,今年还能种上辣椒、苹果和冬桃”。
于晓刚曾因“开创性的流域管理计划”而获得被誉为“绿色诺贝尔奖”的戈曼环境奖。在美国的领奖台上,他被称为“最重要的无名英雄,为了保护自己祖国的环境而奋斗”。但是当这个帮助村庄度过大旱劫难的民间环保领袖回到中国,却常常发现,自己难以申请到具有政府背景的公募基金会的资金支持。
由于草根NGO的高度活跃,经历汶川特大地震的2008年,曾一度被视为“中国NGO元年”。然而“元年”过后,尴尬仍不少。公募基金会主导下的慈善资源分配不合理,正是中国慈善的尴尬现状之一。
“我们也不想喝洋奶,可是我们喝不到母乳”
追问指向特殊的“中国式慈善”。
在中国,能够面向公众募款的公募基金会并不多。一是中国红十字基金会,二是中华慈善总会,三是各个部委下设的基金会,如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中国扶贫基金会等。“他们共同的特点就是具有政府背景。”南都公益慈善基金会秘书长徐永光说。
这种背景决定了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这些“中国慈善界的大家伙”很少将捐款交给位处基层的“小草根”。每年,巨额捐款在“大家伙”那里汇拢,之后,除了一些拥有自己项目的基金会外,其余的公募机构将绝大部分捐款交到政府手中。
这样的选择或许并非毫无道理,由政府公务员去进行本该民间公益组织从事的活动也非全无益处,至少“不需要支付人力成本,落实项目的能力也比较强”。甚至在此前清华大学进行的一项调查中,60.8%的受访者认为,救灾时,社会捐赠资金应该由政府统筹使用,只有9.7%的人认为不应该,还有29.1%人表示无所谓。
这种对于公益和慈善的认知,似乎成为“由政府统筹捐款”的最佳注脚。
汶川地震后,四川省红十字基金会在半个多月的时间里就得到20多亿元的捐款,而这个地方基金会当时只有17名工作人员。这笔巨大的捐款成了“悬在头上的堰塞湖”。最终,钱要怎么花,“当然就只能政府来花”。
“全世界都是政府向民间组织购买公共服务,只有在中国,情况完全相反。”徐永光感叹。在不少公益慈善界的专业人士看来,这完全就是“一个荒诞的景象”。
与此同时,一些草根NGO因为没有募款权利,也难以获得公募基金会的支持,不得不向境外的基金会寻求支援。“我们也不想喝洋奶,可是我们喝不到母乳啊。”这成为一种普遍的叹息。
但实际上,无论是两年前的地震,还是如今的西南大旱,至少在巨型灾难面前,草根NGO或者说民间组织,已经因“服务更加专业”而显现出了优势。
此前,有媒体指出,在3月19日温家宝总理亲赴旱区视察之后,“救援活动才多起来”。而事实上,诸如大众流域、润土互助工作组等云南本地草根NGO,早在政府和舆论大力关注之前就开始了防范和救助的活动。曾在体制内公募基金会任职的徐永光直言:“草根组织长期在基层活动,对灾情敏感。相比之下,大机构反应滞后太多。”
帮助村民们规划用水甚至已不是大众流域唯一关注的重点。因为云南特殊的自然条件,本来专长流域管理的于晓刚将目光投向“防灾减灾”。听村民说起丽江曾经地震,他和自己的团队就帮助村里盖“抗震房”。那算不上什么高端技术,“但相当实用,”于晓刚说,“用三角铁和抓钉加固,完全有可能大大减少地震发生时的伤亡。”
这是他们一贯的防灾理念,“我们没钱,也不会忙于送水送粮,但只要花1份钱,就可以防范10份的灾害损失”。显然,从海东村在大旱中的表现来看,这种低成本的“草根做法”已经在发挥效力了。
尽管“成本不高”,但也需要资金支持。如同汶川地震前一样,大众流域目前仍然以境外基金会为主要的资金来源。“中国还缺乏很好地培育公益组织的土壤。”一名慈善界资深人士称。
一份1995年来自美国的研究报告表明,美国的非营利组织创造了整个国家十分之一的劳动岗位。一项来自中国民政部的报告则描绘出截然不同的图景:2008年新出炉的数据显示,中国非营利组织的从业人员只占服务行业的0.3%。
当然,汶川地震过后,草根NGO的生存状况还是发生了些许改变。在“5·12”过后的一个月,中国红十字基金会从接受的13亿元捐款中拿出2000万元,面向全国的民间公益组织和专业公益服务机构公开招标。红基会秘书长王汝鹏曾公开表示:“这2000万的招标,社会影响超过了13个亿。”
被财政“收编”的慈善
但2000万元仅仅占据了当年捐赠总数的万分之三。那么,面向公众募集的抗震捐款中的绝大部分究竟流向了哪里呢?
徐永光一连使用了数个“看不见”来形容民间捐款的去向。
比如,民间公益组织看不见捐款。尽管地震后来自民间的社工、志愿者、NGO不计其数,但据徐永光的推测,高达760亿元的捐款,“草根组织连1%都拿不到”。
比如,捐款人看不见捐款。捐款人完全可以将那些如同带着“井喷”般热情的捐款想象成汇入大海,你知道它在海里,却无法知晓具体位置。如果有“较真儿的人”想要追查,可能会得到这样的回答:“放心,经过严格的审计,捐款绝对用于震区。”
比如,震区政府看不见捐款。中央要求对口援建的省份拿出当地财政收入的1%,但根据中国青年报记者从专业调研报告中获知的信息,这笔资金中,“竟然一半以上来自社会捐款,只有不到一半来自政府财政”。
比如,震区群众看不见捐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在发生自然灾害时或者境外捐赠人要求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门作为受赠人时,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门可以接受捐赠,并依照本法的有关规定对捐赠财产进行管理”。汶川地震后,政府直接受捐超过全部捐款的一半。两大巨型慈善机构——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和中华慈善总会,获得了三分之一的捐款。而这三分之一中的绝大部分最后也流向政府,“大部分都由政府落实”,“按照捐赠人的意愿使用”。
如今面临另一场大灾——截至4月8日,中国红十字基金会专为西南大旱设立的筹款项目“春雨行动”到账善款已达3730.5万元;截至4月12日,中国扶贫基金会因西南大旱收到的捐赠物资和资金总额已超过2200万元。与汶川地震时相比,如今的捐赠似乎并没有两年前那样“井喷式的热情”。在慈善界人士看来,这很正常,“一个社会不可能永远处于高潮”,并且大旱的悲剧情绪与地震所造成的“完全不同”。
针对大批旱灾捐赠,关注一下其流向和使用情况,即“谁来执掌西南旱灾捐赠”,或许并不是一个杞人忧天的问题。
徐永光直接指出:“很大程度上,现在不少民间捐款其实是在弥补公共财政的不足。”这位希望工程的创始人回忆道,曾经有人怒气冲冲地质问他:“农村教育投入明明该是政府做的事,怎么最后却由我们出钱?”
政府项目、慈善埋单的现象在当下中国屡见不鲜。今年2月,“陕西省府谷县部分企业家捐助公益事业12亿元”的新闻,或许可以成为这个判断的佐证。在那场被媒体形容为“感人肺腑的捐资仪式”上,57位府谷当地民营煤炭企业家及其所属的77家煤矿,现场捐资12亿余元支持政府兴办教育、卫生事业。
府谷县煤炭协会会长、兴茂煤业集团公司总经理党忠表示:“所有这些捐赠全部是无偿捐赠,由县政府财政集中管理,全部用于兴办教育卫生事业。”
尽管这一举动在新闻中被刻画为“书写新的传奇”,但徐永光不能理解,“现在就是把慈善资源变成政府的第二税源,这是越权的。政府应该依法收税,企业应该依法纳税,没有再捐第二笔钱的义务。如果想捐钱,应该捐给真正的慈善机构。”
“5·12”留给中国慈善最大的遗产
在不少专业人士看来,中国慈善的痼疾虽然深重,但许多良性的改变已在民间悄然萌发。
一位网友在天涯论坛发帖称:“如果你真的想帮助西南人民抗旱,就不要再捐款捐水了。”这位大学二年级的学生相信,“监督好政府做好本职工作,发挥好舆论的作用,这就是对西南人民最好的帮助”。
“有了透明度才能开始谈公信力”,中国扶贫基金会秘书长王行最坚信这一点。甚至,社会上每一个对慈善机构公信力的怀疑声音,都令他和其他一些中国慈善界的领军人物感到欣慰,毕竟这意味着,“在大地震后,公众对捐赠者的权利有了反思”。
王行最强调,这绝不是慈善界该排斥或漠视的声音。“没有捐款的公众,也有权利监督捐款的流向。这种声音是社会的进步。”他说。目前,这位秘书长已经分批将在西南大旱中接受中国扶贫基金会捐助的民众名单公开在自己的网站上,“毕竟,对社会更有意义的并不是收了多少钱,而是做了多少事”。
令徐永光感到欣慰的是,汶川地震后,越来越多的基金会开始注重透明度,因为“公众意识已对慈善体制构成有效监督”。以往,几乎“垄断”着慈善界的几家“龙头”基金,往往只公布“收”,不公布“支”。而此次,针对西南大旱捐赠,中国红基会在自己的网站上分批公布了已拨出的超过2000万元捐赠的使用方向,并特别注明“受助对象在领取时,要严格履行登记、签字手续”,以便“进行网上公示和向捐方反馈”。
“公众对于捐赠者权利的反思,是‘5·12’留给中国慈善最大的遗产。”徐永光说。
就眼下而言,59岁的于晓刚还并未从公募基金会那里看到希望。他甚至不能花太多时间接受记者的采访,因为“正忙着制订明年的防灾计划”。
这位正在帮助几千名农民与干旱作战的“无名英雄”说,拉市乡目前至少有3个用水户协会在开闸放水,严重的干旱并没有对正常生活造成破坏性的影响,忙于春耕的百姓“都很镇定”,因此这里不会成为媒体和公众关注的焦点。“我们的思路就在这田地里,永远赶不上现实中的感动中国。”他随即自嘲了一句。
8、曹海丽:中国启动湄公河危机公关
来源:《新世纪》-财新网2010年04月12日
http://finance.ifeng.com/news/special/cxcmzk/20100412/2035751.shtml
如果不是一场大旱,中国和湄公河下游东南亚五国之间久已积聚的矛盾,可能不会爆发得如此猛烈。
这场干旱不仅让中国西南三省区遭受重创,也让湄公河两岸依靠该河生存的6500万东南亚人民饱受其苦。中国政府将这场罕见大旱归因为气候变化。但湄公河流域的很多居民认为,中国在湄公河的上游—中国境内的澜沧江上修建的数座水电大坝加剧了干旱。
中国在河流上游修建巨型水电大坝是否对下游水量造成直接影响?按照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宋涛4月上旬在泰国华欣举办的首届湄公河委员会峰会上的表态,“湄公河水位降低与中国澜沧江水电开发无关”,这种指责“既无科学依据,也与事实不符” 。
中国政府这一表态当然在预料之中。暂且不论其是否属实,要问的一个问题是,下游民众为何如此不喜欢中国的大坝?
关于大坝的争议和矛盾,从中国于1992年修建澜沧江上第一座大坝—漫湾大坝开始,便没有停歇过,并且随着其余几座大坝陆续建设而愈演愈烈。2008年,湄公河数个国家遭受历史性洪灾时,中国的大坝也成为被责怪的对象。
一位研究中国与东南亚国际关系的中国学者认为,除去技术角度—建坝自然会对下游产生一定影响,也需要从社会心理层面去理解。首先,这些国家面对的是一个政治巨人,而这个巨人又恰巧掐住了他们的上游。湄公河流域国家一年只有两季,就是旱季和雨季。他们对神灵和自然有着宿命式的恐惧。那里的不少民众在非政府组织影响下,已经根深蒂固地对中国产生对立和不信任情绪,有很强的受害者心理。
正是意识到这种矛盾的加剧可能演化为政治上的麻烦,中国不仅派出由外交部副部长宋涛率领的代表团出席首届湄公河委员会峰会,而且同意加强和地区伙伴之间的合作,并向下游国家应急提供云南境内的景洪和曼安两个水文站的旱季水文资料。
成立于1995年的湄公河委员会目前包含四个会员:泰国、越南、老挝和柬埔寨。中国和军政府控制的缅甸虽多次受邀,但至今未加盟。上任仅一年多的湄公河委员会首席执行官、英国人伯德(Jeremy Bird)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支持中国政府的解释,认为不能说是中国境内的大坝导致了下游的干旱。他同时表示,中国愿意提供两个水文站的旱季水文资料是一个“积极的消息”。
此次湄公河委员会借大旱之机召开峰会,也正是希望借势推动中国加强合作,提供更多的水文资料和数据,以便下游国家及时掌握讯息从而采取防范措施和行动。
中国计划在澜沧江上建八座大坝,目前已完工三座,另有一座高294.5米、目前世界在建的最高拱坝——小湾水电站将于明年竣工。下游国家特别希望,中国能够提供小湾水电站的水文资料,因为该坝的蓄水状况对下游水流的影响可能比其他几个坝都要大。
近几年来,中国在跨境河流问题上和其他国家的冲突日显。2005年的松花江污染事件便提供了一个深刻的教训。而在建坝问题上,中国同时面临着来自东南亚和南亚的压力,尤其是泰国和印度这两个非政府组织非常活跃的国家。
中国已经在转变。数年前,中国向湄公河国家有限地提供了部分大坝的雨季水文资料。去年,国家发改委在北京召开一个关于湄公河流域的会议,允许境外一些非政府组织到场旁听和抗议。
但是,在跨境河流的问题上,中国的危机处理只是开了个头,很多工作还没有做到位。有国内学者指出,到目前为止,中国政府的行动基本上限于对方的国家层面,而未到实地调查那些生活在河边的民众,了解他们“是受苦还是得益”。日本则把调研工作做到了村里,凸显出两种不同的思路。该学者认为,由这次干旱事件引发的矛盾大爆发或许可以逼着中国政府一层层往下走,若能如此,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跨境河流的问题一旦处理不当,可能带来极大隐患。美国太平洋研究所水资源分析师格莱克(Peter Gleick)在其博客中称,尽管中东有着最长的和水资源争夺相关的暴力历史,但他现在最大的担忧是亚洲,“在那里,污染、人口的大量增长、大规模的移民,对水的低效使用、有力机构的缺乏,以及无比复杂的政治关系,构成了一个动荡的形势。”
作为数条跨境河流的发源地,中国也有责任和义务保持生态的可持续性发展。毕竟,它涉及千万人的生存和后代的存续。作者为《新世纪》周刊首席记者
9、爱琴海、尼罗河生态文化风情游之十二――沙漠绿洲中的梯级金字塔
文图 汪永晨
埃及最早的金字塔,是公元前2667年在萨卡拉修建的梯级金字塔。让我们一行人没有想到的是,在走近这最古老的金字塔时,最先进入我们视线的竟然是一片高大的热带植物棕梠树。已经在沙漠中穿行了十多天的我们,虽然也有大海的色彩为我们丰富眼前的景致,但是看了太多的沙漠景观后,一下子进入到这片绿树中,还是不免让我们有一种久违的感觉。看来人是离不开绿色的。
沙漠中的参天大树
梯形金字塔旁的绿州
被人们称为神秘绿洲小镇莎卡华(Sakkara)的位置在开罗以南,约四十五分钟车程就可到达小镇内。从梯级式金字塔对外开放后,不少游客都慕名而来,一睹金字塔鼻祖的风貌。凡是到这“鼻祖”来的人,也和我们一样,一定会亲眼目睹沙漠中路两旁,那高大的棕梠树林及大片农田的绿色。沙漠中的绿洲,那是多么独特的大自然!
梯级金字塔
今天的观光
沙漠中的人迹
这座建于兹瑟王朝(Djoser)的金字塔,有人说,最初看到会有一种错觉,以为金字塔很细小,因为六层的梯级给人一种视差,但走近看清楚,便知道每一级楼梯也有两层楼之高,而金字塔所用的石块,多达二十万吨。站在高台上,另一边还有众多破落的古神庙及房屋,远眺还可看到另一座“弯曲形金字塔”(Bent Pyramid)。走下高台,沿木板路向金字塔方向走,可见到更多荒废的神庙,有些甚至保留了远古的壁画。
我从一看到这梯级金字塔,就没有觉得它小。而是觉得它层次分明得让人折服于古埃及人的计算本领。再就是那里的苍凉。几千年的寂寞让金字塔和沙漠与绿洲同在成为可能。
在沙漠中旅游
热情的埃及人随处都有
梯级金字塔所在地
和金字塔同在
梯级金字塔墓地范围。经过两边是廊柱的通道,远远就见到共有六层的这座雄伟的梯级金字塔。梯级金字塔高62公尺,斜率为84度,长的边超过125公尺,短的边近110公尺。
建筑师是当时法老王的大祭司伊蒙荷太普。他为第三王朝的左瑟法老王建的梯级金字塔,可以说是后来吉萨的其他所有金字塔的原型,这标志着在世界建筑史上前所未有的跃进。 梯级金字塔有着地底墓室结构,处在地下28公尺深处,有垂直甬道直通下去,入口则由重三吨的花岗岩堵住。坟墓的外围一再的加宽,先添加三公尺多的石灰石,后来再添加六公尺的石灰石,使之呈长方形,再次扩大后又呈方形,而且是两层高的了。在第三阶段完成后,使之成为梯级金子塔的过程展开了。先以二十万吨的石块加建两层,最后还再添加两层,成了现在看到的模样。
说起金字塔,人们就想起开罗著名的三个相连的大吉萨金字塔。那已成为游人必访的景点。如果你是个有心探索古埃及文化的游客,那么几年前才对外开放的梯级式金字塔(Step Pyramid),就是今日到访埃及的必然选择。
许多人都误为埃及就只有几座金字塔,其实全埃及有达一百座古老金字塔。只是,只有部分开放给公众观看。近年才开放的梯级式金字塔,更是芸芸金字塔中之最,考古学家证实它建于公元前二八○○年,即已有四千八百多年历史,是埃及已知最古老的金字塔,也是埃及所建的第一座金字塔。
弯曲形金字塔,真正的金字塔
这座金字塔被称为弯曲形金字塔,真正的金字塔。斯尼弗鲁一个人就拥有三座金字塔。他首先是在第三王朝末代国王胡尼的阶梯形金字塔上添补石块,构成一座高九十二米的金字塔。随后,他又在代赫舒尔为自己建造了一座高一百零一米的金字塔,这座金字塔先以54°31' 斜角修建,到了塔身一半时,改以43°21'直到塔顶。也因此使得整个金字塔弯曲了起来,远远看来与坟冢有些神似。这种下陡上缓的就是“弯曲形金字塔”。
“弯曲形金字塔”是由“阶梯形金字塔”发展向“真正的金字塔”的重要一步。斯尼弗鲁对这座金字塔仍不满意,最后,他在不远处修建了高九十九米的“真正的金字塔”。
记得去年3月18日我在网上看到这样一条消息,埃及4500年前“弯曲金字塔”内殿将开放。还看到这样两张照片。
弯曲金字塔内部
据美国媒体报道,埃及最高文物委员会日前表示,未来一到两个月的时间内,埃及将会向游客们开放著名的弯曲(BENT)金字塔的内殿。弯曲金字塔位于开罗南部约80公里处,由埃及第四王朝法老萨夫罗在4500年前主持修建。
弯曲座金字塔高约100米,位于开罗南部80公里远一个名叫达舒的小村庄中,该金字塔内殿将于1或2个月内首次对游客开放。达舒弯曲金字塔因为其不规则的独特外形而著名。它的奇特之处就在于每个侧面都具有两个坡度。下面部分首先是以一种相对陡峭的坡度而建,而上半部分的侧墙一直到顶部又是以另一种相对平缓的角度建成。这样就造就了独一无二的弯曲状金字塔,形状像个馒头。考古学家们认为,造成这种独特形状的原因在于,当初在建造该金字塔过程中,建到一半时建筑师担心如果继续以这种坡度盖下去的话,塔身可能会因无法承受整个结构的重量而坍塌,于是不得不中途改变侧墙坡度。
我们没有进到弯曲座金字塔内部,只是远远地看着它。它的苍老,它的原始。不过我在网上看到了有对它里面的介绍,出于好奇,我细细地读了,也抄录在这吧:
穿过一条长约80米的狭窄地道,可以进入弯曲金字塔宽阔的拱形内殿。从拱形内殿出发,有通往其他内室的过道。其中一间内室的梁柱甚至都是以雪松为材质,这些雪松木材通常被认为可能是从古黎巴嫩进口而来。考古学家们认为,第四王朝斯尼弗鲁法老王的墓室可能就位于该金字塔之内,不过至今尚未发现。
这次无论在土耳其还是在埃及看到了太多的古老,在与这些古老打交道的时候,我们也拍到了今天埃及孩子的照片,从他们的脸上我也试图寻找着埃及过去的痕迹。找到了吗?不能回答,不如把孩子的照片放在这儿,请您和我们一起判断,在这些天真无虑的孩子脸上,可以看到古埃及吗?
像是要说什么呢
随时都有这样的热乎劲
家住阿斯旺
神庙里的笑
我来啦!
嘿!
女神庙里的女孩儿
这里的女孩儿脸上写着的是什么?
笑
从小就来感受古老
地中海边上的孩子们
那份自信
在埃及,我们本想能拍到大漠孤烟直的落日,但是沙漠里的太阳,常常是在离地平线还很远时,就被黄色的天空所“吞食”。
沙漠里的日落
沙漠里的晚霞
尼罗河落日
在埃及,我们在感受当地人生活悠闲的同时,也看到了萨达特总统的纪念碑。1981年10月6日,埃及开罗的胜利广场上旌旗猎猎,战车辚辚,军容严整,军乐嘹亮。检阅台上贵宾端坐,将星云集,勋章闪耀。现代化摩托化部队列队通过检阅台,接受埃及国家和军队领导人的检阅。突然,一辆受阅的军用卡车戛然停下,从车上飞身跳下一名军人,向检阅台上投下一枚手榴弹,紧接着卡车上的机枪喷出了火舌。埃及总统萨达特身中数弹,气绝身亡。
萨达特纪念碑
纪念碑
埃及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民族文化。但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60年代,以埃及为首的阿拉伯国家与犹太复国主义进行了三次战役,几乎是屡战屡败。1970年,萨达特就任埃及总统,他上台初便有惊人举动:在国际上加强了同发展中国家的关系;在国内大力发展生产,从苏联进口大批武器,在装备上加速现代化,以报前三次中东战争之仇。
70年代末,萨达特对以色列采取了与以往大相径庭的政策:在美国的斡旋下,他主动与以色列和谈,在美国的戴维营签订了协定。以色列是阿拉伯民族的世敌,和谈被大多数伊斯兰教徒视为大逆不道的举动。本来,按照历史的经验,没有永远的敌人,萨达特并没有做错什么,但他缺少文官的耐心说服,多了一些军事独裁的味道。
在阿拉伯民族中,宗教派别林立,稍有不慎就可能使社会上出现不安定局面。
萨达特(敬礼者)在主席台向受阅部队致意
萨达特对阅兵已习以为常了。除了每年的国庆、“十六”两大节日外,他每次出访、国内巡视都要阅兵。他是军人出身,对军人有着偏爱,相信武力能征服一切。1981年10月6日在检阅台上有7人被打死,28人受伤。萨达特用自己的鲜血为自己的军事、政治生涯划上了句号。他离开了埃及,他的眼睛始终睁着,仿佛在思索着什么。或许他在想,为什么会发生这一幕。他是带着一肚子的疑惑去见真主的。
今天的埃及没有让我们感受到这些火药味。或许因为我们是游客,我们是热爱大自然的人。所以在埃及,我们也把视线放在了那里的日常生活,放在了那里今天人们的和谐与温情。至于这和谐与温情的后面是什么,我认为不是埃及人今天的主流。也没有影响到今天人们的情绪,这有照片为证。
市场
悠闲的生活
餐厅经过的地方
旅游商品
清真寺里
古庙里的灯光秀
写完我们的“爱琴海、尼罗河生态文化风情游系列”时,距我们离开那儿已经快一个月了。而那里的一切,一定会留在我们永远的记忆中。因为那里的文化与自然都给了我们许许多多的启示。(全文完)
沙漠中的我们
红海中的我们
告别埃及
10、外媒选出或因全球变暖消失100景区 北京名列其中
来源: 中新网2010年04月14日
http://news.xinhuanet.com/overseas/2010-04/14/c_1231980.htm
据外媒报道,美国《新闻周刊》日前选定并公布了因地球变暖而可能将从地球上消失或因地形出现大变化而只能留在人类记忆中的100处名胜景区。在这份目录中包括夏威夷的考艾岛、纽约曼哈顿等,中国的北京亦在其中。
如果主张气候变暖的学者预测正确,全球哪些名胜景区将从我们眼前消失?
韩国《朝鲜日报》消息,美国时事周刊《新闻周刊》4月11日选定并公布了因地球变暖而从地球上消失或因地形出现大变化而只能留在人类记忆中的100处名胜景区。在这份目录中名列前茅的是夏威夷的考艾岛、密西西比河的三角洲、纽约曼哈顿、加拿大的哈德逊湾、巴拿马运河、加勒比海沿岸、亚马逊热带雨林等。
报道称,如果按不同地区对这100个景区进行分类,亚洲景区最多。入选的亚洲景区包括印度洋的马尔代夫海岸、孟加拉国的恒河流域三角洲、泰国的曼谷、俄罗斯的贝加尔湖、印度的棉花产地古吉拉特(gujarat)等25处。在欧洲有意大利威尼斯、丹麦哥本哈根、荷兰鹿特丹、希腊爱琴海等入选。而在地球两极地方有挪威的冻原(tundra)地带和阿拉斯加、北极、格陵兰岛、澳大利亚珊瑚礁岛等面临危机。
在非洲地区有16个景区入选,包括南非共和国的开普敦、刚果盆地、几内亚的热带稀树草原(savanna)、埃及的尼罗河等。这些地区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随着海平面的上升,很有可能从地球上消失或地形发生改变。
报道称,《新闻周刊》还把日本的东京和中国的北京也纳入从地球上消失可能性高的100个景区目录中。东京入选的原因是气候变化带来的热岛现象,北京入选的原因是迅速的沙漠化。
11、广东:西江流域水库蓄水量10天“缩水”4亿立方米
来源:《广州日报》2010年04月14日
http://env.people.com.cn/GB/11360915.html
广东4月以来降雨偏多但江河湖库仍“囊中羞涩” 四大江河来水量同比明显减少
本报讯 (记者黄建华 通讯员粤水婷)省水文局昨天公布江河湖库水雨情称,尽管4月以来全省降雨量增加1成,但四大江河的来水量同比明显减少;西江流域骨干水库蓄水量10天来减少近4亿立方米,相当于一个中小型水库消失。
省水文局昨天江河湖库水雨情公布显示,进入4月以来,全省平均降雨量为70毫米,比多年同期增加10%,但由于去年夏季以来干旱少雨持续,加上西南五省干旱的大环境影响,目前全省江河水情却显得“囊中羞涩”。
省水文局最新信息显示,全省最重要的四大江河北江、西江、东江、韩江流域下游最重要的水文控制站4月上旬平均流量比多年同期分别减少49%、72%、34%和60%。
目前全省32座最重要的控制性大型水库的蓄水量为100.4亿立方米,同比减少2.1亿立方米,与多年同期相比减少5.2亿立方米。其中,西江流域骨干水库蓄水量目前为164.2亿立方米,比10天前减少3.9亿立方米;比去年同期减少56.6亿立方米。
目前全省四大江河均处于历史同期低水位和少流量态势。昨日8时,西江高要水文站水位为0.1米、流量为1500立方米/秒,北江石角水文站的水位为3.6米、流量为1200 立方米/秒,东江博罗水文站水位为0.3米,流量为500立方米/秒,韩江潮安水文站流量为600立方米/秒。
受干旱影响西南地区发电量锐减 供入清远电力减少
清远4月错峰用电
本报清远讯 (记者曹菁 通讯员黎瑞冰)昨天,记者从清远市供电部门获悉,西南地区持续的干旱,影响了水电企业的发电量,也影响了供入清远的电力,清远市近5年来首次在4月就要错峰用电,部分企业的产能受到限制,但居民生活用电无需担忧。
清远市供电局市场及客户服务部主任陈朝新证实,随着产业转移带来的工业化发展,清远的用电需求增幅达到29%。但由于受干旱的影响,西南地区水电的发电量锐减,影响了西电东送的电量。
据了解,错峰用电主要集中在高污染、高能耗以及产能过剩行业。陈朝新说:“我们首先保证民生、抗旱企业用电,对高耗能企业实行错峰限制,请居民放心,我们不会轻易停居民的用电。”
供电部门担忧,进入5月后,如果旱情继续发展,清远的电力将更趋紧张,届时预计电力缺口达15%~20%。
12、云南九大高原湖泊水位持续下降 可能提前暴发蓝藻
来源: 中国广播网 2010年04月14日
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10-04/14/c_1231970.htm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8时54分报道,云南省九大高原湖泊因旱水位持续下降 可能提前暴发蓝藻。
初步统计,九大高原湖泊水体水位较2009年平均下降1米,其中阳宗海水位已经下降了1.9米,干旱伴随着气温升高和光照时间增加导致水温升高,在水体较浅的滇池、异龙湖、杞麓湖、星云湖水温升高加快了水体中藻类的生长。在滇池沧海岸边,可以清楚的看到滇池水位明显下降,水体透明度下降,专家预测,可能会提前爆发蓝藻。
中国昆明高院湖泊国际研究中心主任贺彬:水位下降以后,原来的一些水生生物的栖息地遭到破坏,湖边周围的生态环境受到破坏,随着水温的升高要对蓝藻进行监测和预警,要提前制定一些应急预案。
有湖所在州市已经采取有力措施保护湖泊生态平衡和沿湖群众的生产生活需要,其中昆明市通过提高中水利用率,把污水处理厂达标排放后的中水引入已经建成的湿地,经过过滤后以三类地表水的水质回补到滇池中。(记者陈鸿燕)
13、安徽公布首批环境污染黑名单 违法排污企业比例高
来源:安徽广播网 2010-04-13
http://www.ahradio.com.cn/news/system/2010/04/13/000616715.shtml
“对检查中发现的严重违法排污的2个企业群和10家企业实施挂牌督办,以此拉开今年环保专项行动的序幕!”在12日下午整治违法排污企业环保专项行动新闻通气会上,省环保厅副厅长王文有通报了今年一季度环保执法检查情况,并向媒体公布了今年第一批省级挂牌督办案件“黑名单”。
一季度违法排污企业比例高
据介绍,省环保厅一季度共检查248家工业企业,发现存在环境违法行为的企业有70家,违法率28.2%,对148家企业排放污染物取样监测,34家超标排放,超标率23%。王文有说,一季度违法排污企业比例高,甚至比去年同期还要高。
据了解,重金属污染物排放企业和造纸企业环境问题是检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一季度检查中有56家涉及铅、汞等五类重金属污染物排放企业,发现存在环境违法行为的企业有23家,违法率41.1%。而造纸企业的环境问题依然严重。一季度两次检查发现未执行环评、“三同时”制度、污染治理设施不运行或不正常运行、直排、偷排、超标排放、批建不符、属“十五小”等环境违法企业23家。
两企业群赫然入列“黑名单”
值得注意的是,在今年环保专项行动第一批省级挂牌督办案件名单中,合肥市造纸行业、天长市单晶硅企业群赫然在列。
据了解,合肥市现有22家造纸企业,省环保厅在2次专项检查中发现,合肥造纸行业存在着突出问题。有14家企业规模小、工艺落后、生产设备陈旧、污染严重,整个行业环评和“三同时”制度执行率低,部分企业未经环评审批,大部分造纸企业污染治理设施简单且运行不正常,存在超标排放现象,有些企业有偷排行为,市县环保部门也存在监管不力问题。
有“环保”美誉的光伏产业也被抹黑。天长市单晶硅企业群5家企业因为违反环保有关法律法规被列入黑名单。这五家企业分别是安徽中煜硅能科技有限公司、安徽新大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安徽新鑫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安徽矽力康晶能科技有限公司和天长市百盛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
省环保厅在检查中发现这5家企业环保“三同时”未验收,有的污水处理设施未运行,有的总排口未规范化整治,有的甚至污水处理设施就是“做样子”。对此,省环保厅依法对上述5家企业提出了限期整改要求。
另有10家企业被挂牌督办
两企业群之外,根据一季度环保执法检查情况,省环保厅决定对位于合肥双凤工业园区的安徽合雅精细化工有限公司、宣城市宣州区安徽立龙蓄电池制造有限公司、泾县永泰纸业有限公司、蚌埠市五通蓄电池有限公司、和县天门实业有限公司、和县广和再生纸品有限责任公司、安庆市裕太纸业有限公司、位于潜山县的安徽美妮纸业有限责任公司、安徽砀山同泰食品有限公司、位于淮北市的安徽宝迪肉类食品有限公司10家环境违法企业实行挂牌督办,并对这些企业提出了整改要求。
王文有表示,环保专项行动要对环境违法企业形成高压态势,要用强有力的监督手段使被挂牌督办企业在规定时间内整改,以期对全省同类企业、所在地不同类企业起到警诫作用。(夏胜为赵虎川)
14、玉龙雪山萎缩与大旱无关 影响丽江旅游城市供水
来源:《新闻晨报》2010年04月14日
http://env.people.com.cn/GB/11365075.html
“在过去的20多年中,玉龙雪山上的19条冰川已经有4条完全消失。”昨天下午,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研究员、玉龙雪山冰川与环境观测研究站站长何元庆在电话中告诉晨报记者,玉龙雪山冰川近20年来出现萎缩,主要的原因是全球气候变暖,和去年至今发生在大西南的干旱没有关系。
冰川退缩非常快
自1998年到玉龙雪山建冰川观测站并任站长至今,何元庆已经在玉龙雪山下呆了12年。“冰川退缩得非常快,我每年都去五六次,肉眼几乎都能看出它的变化。”
何元庆和同事监测发现,仅在1982年到2002年间,玉龙雪山上最大的“白水1号”冰川冰舌就后退了250米,厚度和积雪面积也在减小。截至2009年,玉龙雪山冰川仁河沟的3条冰川及漾弓江1号冰川已完全消失。原有的19条冰川仅剩下15条,冰川总面积由11.61平方公里减少至8.5平方公里,平均末端海拔上升至4649米。“和大部分的冰川消融一样,玉龙雪山冰川消融的最主要原因也是全球气候变暖。”何元庆告诉记者,冰川的消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4条冰川也是在过去20多年中逐渐消融并消失的,这和去年出现并持续至今年的西南干旱并没有多大关系。
对玉龙雪山的未来,何元庆并非完全悲观。“全球温度受气候的影响是波动性的,按照自然的变化,未来几十年,全球气候不一定会持续升温,也可能进入全球变冷的阶段;在人为因素方面,全球正在积极减排,也有助于遏止气候变暖的趋势。”何元庆同时说,在合适的气候条件下,消失的冰川也有可能“重生”,但这和消融一样是一个长期缓慢的过程。
将致部分物种消亡
玉龙雪山是云南丽江重要的旅游景点,冰川融水是丽江市区水源供给的主要来源。丽江市玉龙雪山管委会主任和献忠昨天下午告诉记者,玉龙雪山不仅是宝贵的旅游资源,更是丽江市区水源供给的主要来源。现代冰川是一个“固体水库”,通过其自身的积累消融对周边水资源起到有效的补给作用。
而玉龙雪山冰川的持续消融不仅影响丽江旅游资源以及区域内的水源补给,还将导致地质灾害的发生和部分生物物种的消亡。
15、北京每人每年植树3至5棵? “碳汇”可别成圈钱新噱头
来源: 公益时报 2010-4-14
http://news.yuanlin.com/detail/2010414/63540.htm
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无论是未来的可持续发展,还是造福子孙后代,环境意识的确有提高的必要。不过,尽管“低碳”二字如今已成热门词汇,但假如只是嘴上说得热闹,却没有实际行动,这样的“低碳”当然有些口是心非,名不副实。
中国园林网4月14日消息: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无论是未来的可持续发展,还是造福子孙后代,环境意识的确有提高的必要。不过,尽管“低碳”二字如今已成热门词汇,但假如只是嘴上说得热闹,却没有实际行动,这样的“低碳”当然有些口是心非,名不副实。
从这个角度看,“碳汇”机制的引入,无疑是让“低碳生活”有了经济上的兑现和阐释。所谓“碳汇”,是指从空气中清除二氧化碳的过程。简单说就是捐资造林,让自己出资培育的森林消除自己因工作、生活而排放的二氧化碳。不难设想,当“低碳”与经济挂钩,不符合“低碳标准”的行为方式将要支付真金白银时,“低碳生活”即便还不具备强制性,但经济规律在低碳生活中的推动力,依旧值得期待。
以新版《北京市绿化条例》为例,每人每年植树3至5棵尽管是义务,但现实中,假如有人不兑现这一义务,其实也没有什么实质上的约束。然而,引入了“碳汇”机制之后,义务植树尽管仍然无法强制执行,但既然不履行义务需要购买60元碳汇,有了“碳汇”价格的植树义务才有望真正名至实归。
乍一看来,把植树义务纳入“碳汇”交易,不仅相当公平,更是凸显智慧。事实上,从“碳汇”这个概念的定义不难看出,“碳汇”其实是和个人或组织的碳排放量挂钩的,从这个角度来看,碳排放量不同的个人和组织,承担的“碳汇”价格当然应该有所差别。具体而言,一个住别墅、开豪车的市民,与一个严寒酷暑都舍不得用空调的市民,显然不应该成为“碳汇”的平等分担者,当植树义务的“碳汇”化对公民的碳排放量不加区分平均分配时,看似公平的表象背后,其实隐含着极大的不公。
一言以蔽之,“碳汇”固然是个环境问题与经济挂钩的手段,其在打造低碳生活中的效用,当然值得期待。但是,不加区分的随意套用,甚至认为“碳汇”可以放诸四海而皆准,并简单的打出“碳汇”旗号,平均分配到每个市民的头上,如此“碳汇”,不仅毫无公平可言,是否成为牟利、圈钱的新噱头,倒是更需警惕。(武洁东方网)
1、记者:《条例》是在什么背景下制定出台的?为何选择从今年3月1日起执行,这个时间点有没有特殊的意义?
北京市园林绿化局法制处李欣:随着全市园林绿化部门实现城乡统筹整合后,管理体制也发生了变化,为更好地按功能统筹城乡绿化资源,统一规范本市行政区域内的绿化规划、建设、保护、管理和监督等活动,以“坚持科学发展,建设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的总体要求,《条例》从北京市的实际出发,结合首都绿化工作的特点和存在的主要问题作出了具体规定,突出了园林绿化在首都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文化传承中的基础地位,明确体现了园林绿化在推进“三个北京”建设中的基础作用。《条例》由北京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于2009年11月20日通过,自2010年3月1日施行。因为从起草到通过到施行有一个时间过程,3月1日开始施行并没有什么时间上的特殊意义。
2、记者:北京市目前的义务植树情况怎样?
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宣传中心主任佟永宏:自1981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做出了《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29年来,在党和国家领导人的率先垂范下,在中直机关、中央国家机关、驻京解放军、武警部队以及社会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和参与下,共在北京栽下树木1.77亿株,成活率达到了88%,植树所铺开的面积相当于17个颐和园那么大。
3、记者:哪些人属于《条例》中规定需要参与义务植树的人?未完成植树义务的公民是否会受到相应处罚?
北京市园林绿化局法制处李欣:首都地区各单位和适龄公民都应参与义务植树,适龄公民指男性年满18周岁至60周岁、女性年满18周岁至55周岁范围内有劳动能力的公民。《条例》是一种法规,公民应尽自己的义务做好植树工作,虽不是强制执行,也没有相应的惩罚条款,但市民都应为生态文明贡献一份力量,实现“绿色家园、共建共享”,只有依法执行《条例》,才能保证依法建绿。据目前情况看,市民参与植树的热情度非常高,而且《条例》还有通过植树造林、认建认养树木绿地、购买碳汇、参与绿化宣传咨询等多种形式履行植树义务,市民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尽责。
4、记者:请详细介绍一下具体有哪些形式可供适龄公民履行植树义务?
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宣传中心主任佟永宏:首都义务植树的尽责形式和计算标准:(一)栽植乔木1株、容器苗10株、灌木2株、单排绿篱3米或绿篱3平方米、草坪地被3平方米,完成其中一项折算1株植树任务。(二)在平原认建林地15平方米、在山区认建林地6平方米、在城镇认建绿地3平方米,完成其中一项折算1株植树任务。(三)认养乔木3株,折算1株植树任务。(四)认养林地30平方米,折算1株植树任务。(五)认养绿地6平方米,折算1株植树任务。(六)抚育幼树20株,折算1株植树任务。(七)抚育野生树1株,折算1株植树任务。(八)完成“一树一库”(坑长1米,宽0.6-1米)抚育,每抚育8株折算1株植树任务。(九)修林间道路10米(宽1米),折算1株植树任务。(十)打防火隔离带20平方米,折算1株植树任务。(十一)单位节日摆花20株/盆,折算1株植树任务。(十二)认建屋顶绿化1平方米,折算3株植树任务。(十三)参加绿化宣传咨询等其它绿化活动,每投入1个工作日折算3株植树任务。(十四)参加林木绿地养护管理,包括护林防火,对林木、绿地的浇水、施肥、修剪、除草、病虫害防治及卫生保洁等管护劳动,每投入1个工作日,折算3株植树任务。(十五)认养古树1株,折算50株植树任务。(十六)个人购买碳汇60元(以上)的,折算3株植树任务。(十七)个人捐赠绿化基金60元(以上)的,折算3株植树任务。(十八)单位出资委托相关专业绿化单位代其履行植树义务,人均出资60元(以上)的,折算3株植树任务。
5、记者:如果市民要参与这18种方式的义务植树,该怎么参与?
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宣传中心主任佟永宏:如果市民需要参与植树,可以登陆“首都园林绿化政务网”,查询具体的植树地点后与工作人员联系;如果市民要认购碳汇,可以通过中国绿化基金会专设的碳汇网、中国银行任何网点和邮局都可购买碳汇;如果市民要认建认养树木绿地,可以与当地园林绿化部门联系。
6、记者:如何考核、管理参与义务植树的单位和公民履行植树义务的情况?
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宣传中心主任佟永宏:目前只有认购碳汇这种方式将会收到由中国绿化基金会开具的“中国绿色碳基金碳汇购买凭证”。因为处于起步阶段,所以植树和认建认养等其他形式的登记考核管理办法正在筹备中,会在下一步向市民公开。
7、记者:如何实现流动人口义务植树的登记和管理?
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宣传中心主任佟永宏:流动人口和北京市户籍人口义务植树的登记和管理是一样的,流动人口也应积极参与义务植树尽一份责任。
8、记者:个人购买碳汇60元(以上)的,折算3株植树任务,这是如何折算出来的?
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宣传中心主任佟永宏:根据现在的劳动力、苗木成本的最低限核算,60元可以种植3棵树。
9、记者:购买碳汇为何由中国绿化基金会开具凭证?
北京市园林绿化局碳汇工作办公室处长周彩贤:碳汇费由中国绿化基金会“中国绿色碳基金北京专项”收取,中国绿色碳基金北京专项成立于2008年6月,是中国绿色碳基金下的,北京首个以增加碳汇、应对气候变化为目的的公益性专项基金。其运作模式可以概括为:捐资方捐资到中国绿色碳基金的北京专项帐户(注明资金使用方式)以后,北京林业碳汇工作办公室按捐资方选择的项目类型,拨款给项目实施单位,进行项目实施,同时计算项目所能产生的碳汇量或者减排量给企业建立碳信用储备、捐资部分予以减免税并发放购汇凭证。项目实施过程中以及项目完成后,由北京林业碳汇工作办公室负责对项目质量以及所产生的碳汇量、减排量或其他考核指标,进行监督管理、计量监测和核查认证,并予以公开公布。国家林业局应对气候变化和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和中国绿化基金会负责对中国绿色碳基金北京专项的运作过程进行监督管理和抽查验收。
10、记者:市民从哪个渠道能得知自己购买碳汇的钱用于何处,市民如果想去看看自己认购碳汇的钱所造的林地,这个愿望能实现吗?
北京市园林绿化局碳汇工作办公室处长周彩贤:可以登陆“北京碳汇网”进行查询,市民如果需要了解碳汇方面的信息,都可以登陆这个网站。目前有北京市八达岭碳汇造林示范项目、中国石油北京市房山区碳汇项目,下一步我们正在14个地方选定碳汇造林的地点,选定好后会在北京碳汇网上公布,市民都可以去造林点看。 (来源:公益时报)
16、征收环境税不能只拿车主和农民说事儿
来源: 人民网2010-04-14
http://news.china.com.cn/rollnews/2010-04/14/content_1584984.htm
一旦开征环境税,首当其冲的就是机动车主和搞养殖的农民。谁污染环境谁出钱,这似乎天经地义,机动车和畜禽养殖业是污染环境的“罪魁祸首”,征点税按说也理所当然。但环境问题是一个系统工程,远非收点环境税所能解决。
比如,汽车的污染就和多种因素有关。发动机技术先进的程度、汽油品质的高低,都对污染物的排放有至关重要的影响。而这些显然并非车主的责任,如果一味向车主征收环境税,似乎打错了板子。提高燃油的燃烧效率、加大清洁能源的开发力度、建立起高效低廉的公共交通网络,这些都是降低尾气污染的办法,其中大部分都是政府的责任。
而畜禽养殖业不但是城市“菜篮子工程”的基础,更是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对于还处于粗放经营阶段的中国农民,一缺技术二缺资金,显然没有彻底解决污染的办法。对他们征收环境税,只能提高他们的养殖成本,最终抬高肉蛋奶等产品的价格。不但不会减少污染物的排放,还会增加普通消费者的负担。治理养殖业的污染源,不管是大力发展农村沼气,还是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实施农村清洁工程等等,更需要的是国家的技术和资金投入,而不是对农民征税。
国家制定政策,应该以民生为第一原则。发展当然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但同样,保护环境也不能以牺牲发展为前提。在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上,温总理就曾表示,要求还有大量人口处于绝对贫困状态的发展中国家承担超出其应尽义务和能力范围的减排目标,是毫无道理的。应对气候变化决不能以延续发展中国家的贫穷和落后为代价。这同样适用于国内政策的制定,环境税的收取不应以伤害民生为原则。
过于迷信经济杠杆,好像不管什么事一收钱马上就能解决的想法是不正确的。如果不考虑中国发展的现状,不考虑政府应该承担的责任,仓促征收环境税,除了增加百姓的负担,不可能收到预想的效果。(2010年2月12日《中国青年报》刘昌海)
17、环保硬杠杠 定得高了吗
来源:人民日报 2010年04月14日 孙秀艳
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tml/2010-04/14/nw.D110000renmrb_20100414_2-13.htm?div=-1
【新闻回放】
4月8日,本报记者获悉:新的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考核指标有了较大调整,对地表水和空气环境质量、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工业企业稳定达标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
以水环境功能区水质考核指标为例,现行指标要求城市辖区内的地表水环境质量均要达到相应功能水体要求,且考核范围由城区扩展到全市区域,要求全市跨界断面出境水质达到国家或省考核目标,无功能水体需消除黑臭。
环保部副部长张力军表示,模范城市作为全国环境保护的金字招牌,无论是在监测数据上,还是老百姓的感官上,都必须经得住检验。
今年,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的指标体系大幅更新,由26条硬杠杠组成的指标体系不仅包含了是否如期完成减排目标、是否发生环境污染事故等基本条件,而且还涵盖了环保投资指数、单位GDP用水量、单位工业增加值主要工业污染物排放强度等经济社会指标。而最受关注的,还是与百姓生活切实相关的环境质量与环境建设等指标。
然而,面对这样的指标体系,许多城市有意见——杠杠定得高,尤其是包含公众对城市满意度要大于等于85%这个刚性指标,我们怎么够得着?
拿空气质量来说,不仅要求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要达到85%,而且主要污染物年日均值还要达到国家二级标准。要达到这样的目标,不少城市的确存在困难。尤其是一些经济发展较快、人口密集的特大型城市,工业发展迅猛、机动车保有量不断增加、受地理天气等因素的客观影响,大气污染已经向复合型污染转化,治理难度正在不断加大,每增加一个蓝天,可能都要付出不小的努力,与模范的目标尚有不小差距。
乍听之下,这种抱怨似乎有点道理;但仔细琢磨,这“理”是立不住脚的。模范模范,轻易能做到,还叫什么模范呢?设立模范城市的初衷,不就是为了确立一些高标准,让其他城市有个榜样,最终达到让老百姓拥有更好的生产生活环境的目的吗?工作难度大,并不是降低标准的理由。
事实上,创模工作为城市环境质量的改善赢得了许多机遇。由于创模指标体系的推动,不少城市环保基础设施投资大幅增加,多年想做而没有做成的环保实事也得以落实。而且由于创模涉及城市管理以及公共政策的多个领域多个层次,少则三四年、多则五六年的创模过程实际上也是对决策者和公众的环保教育。
然而,也有些地方政府领导没有搞明白创模是怎么回事,一听有“模范”的牌子,就想去拿,可是创模一开始,就发现没那么简单。一些城市被困难吓倒,宣传声势大,实际行动少,到头来创模成了“半吊子”工程;一些城市不踏实做基础工作,而是为了迎合检查验收动歪脑筋,城市环境质量没有根本改善,让创模成了花钱走过场。凡此种种,无不反映了一些城市政府错误的政绩观——把创模当做给政府涂脂抹粉的拿牌子工程,没有将其作为改善城市环境的抓手。
环境质量的改善,不仅可以打造城市亮丽的名片,更关乎百姓福祉。从这个意义上说,踏实做好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百姓生存环境改善的每一项工作,比追求模范的牌子更重要;而做好了这些工作,城市的荣誉和百姓的满意自然会联袂而至,又何愁之有呢?
18、发展低碳经济不能忽视配套法规
来源: 证券时报 2010年04月14日
http://www.p5w.net/today/201004/t2919878.htm
近年来,我国低碳领域投资保持良好增长态势。国内外的现实显示了我国加快发展低碳经济的迫切性,加快完善中国相关的法律与政策,建立一个有利于低碳经济发展的政策法律体系将成为我国低碳制度体系中的重要一环,对于企业的发展具有指引作用。
我国在有关低碳经济的开发利用领域已经制定了《煤炭法》、《电力法》、《节约能源法》、《可再生能源法》、《清洁生产促进法》、《循环经济促进法》等法律,其中《可再生能源法》、《清洁生产促进法》与《循环经济促进法》的出台与实施对于从节能减排、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大力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方面来支持低碳经济的发展具有突出的作用。另外,我国还积极制定并实施了减缓气候变化的《节能中长期规划》、《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等一系列约束性目标,显示了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应对气候变化、保障能源安全、实现低碳发展的决心,也为低碳经济在中国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法律与政策环境。
但是,我国在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政策法律体系方面仍处于薄弱的状态。首先,中国的有关立法在体系上并不完善,如石油、天然气、原子能等主要领域的能源单行法律仍然缺位,同时也缺少能源公用事业法,这会导致能源与环境相协调的作用领域不够全面;其次,由于中国法制建设中“易粗不易细”的传统,现有的能源立法规定不够详细,缺乏足够的操作性,这也是导致中国目前环境执法(包括能源领域)效果不佳、环保状况不能得到根本改善的重要原因;另外,法律、规划规定的执行措施上虽然也涉及到税收优惠、补贴等奖励手段来激励公众与企业自愿实行有利于低碳经济发展的行为,但是却没有规定细化的奖励手段与程序,导致在现实中不能产生广泛的影响。我们认为,我国的低碳经济法律体制的发展趋势将呈现以下特点:
首先,制定法律法规,限制高碳产业。根据各种产品的性质分类别制定法律法规,如《绿色采购法》、《家用电器回收法》等。对高耗能产品设定强制性的节能标准,严格限制不符合环保标准的产品进入市场;确定地区性温室气体总的排放上限,列出排放实体清单,分配给每个部门或企业在相关承诺期的配额数量。这些措施会将产品的资源环境成本内化到市场交易中,严格限制碳排放高、污染较重产业的发展。
其次,实施财税政策,建立激励机制。中国将实施“可再生能源配额制”、“可再生能源优先调度办法”等在内的《可再生能源法》的配套实施细则。4月1日,修订后的《可再生能源法》正式实施。对于众多新能源企业来说,该法最大的亮点在于,相比2005年2月份的版本,修订后的《可再生能源法》明确了国家将实行可再生能源发电全额保障性收购制度。
再次,建立认证制度,改善消费结构。实施“绿色证书”制度,由国家电网管理局对利用可再生能源发电并向国家电网输送电力的企业,认可后颁发认证证书,达到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和发展可再生能源的目的。能源认证制度的实施,对促进企业节能减排、提高能源效率和降低化石能源消耗将起到重要作用。
从完善有助于低碳经济发展的法律与政策体系目标来看,我国在立法上将会一定程度上借鉴发达国家关于低碳经济的立法,可能集中体现于以下三个方面:
一、碳税。开征碳税被发达国家认为是富有成效的政策手段。碳税是一种混合型税种,它的税率由该能源的含碳量和发热量决定,不同的能源由于含碳量和发热量不同,会有不同的税负,低碳能源的税负要低于高碳能源的税负。近几年,英国,美国、日本、德国、丹麦、挪威、瑞典等发达国家对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的化石燃料开征国家碳税,如英国对与政府签署自愿气候变化协议的企业,如果企业达到协议规定的能效或减排就可以减免80%的碳税。
二、财政补贴。政府对有利于低碳经济发展的生产者或经济行为给予补贴,是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经济手段。英国对可再生能源的使用采取了一系列财政补贴措施。如英国的电力供应者被强制要求提供一定比例的可再生能源(由2005-2006年的5.5%提高到2015-2016年的15.4%)。与此相应,英国政府对电力供应者提供了一定补贴。丹麦在能源领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推动可再生能源进入市场,包括对绿色用电和近海风电的定价优惠,对生物质能发电采取财政补贴激励。加拿大自2007年起对环保汽车购买者提供1000~2000加元的用户补贴,鼓励本国消费者购买节能型汽车,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三、税收优惠。对低碳经济发展实施税收优惠政策是发达国家普遍采用的措施。美国政府规定可再生能源相关设备费用的20%~30%可以用来抵税,可再生能源相关企业和个人还可享受10%~40%额度不等的减税额度。欧盟及英国、丹麦等成员国规定对可再生能源不征收任何能源税,对个人投资的风电项目则免征所得税等。
总之,加快完善中国相关的法律与政策,建立一个有利于低碳经济发展的政策法律体系,对于推动低碳经济的发展是不可或缺的。(作者单位:北京盈利律师事务所)
19、洱海换豪宅 生态谁埋单
来源:荆楚网 2010年04月14日
http://travel.ce.cn/jdht/201004/14/t20100414_21272200.shtml
吃穿住行是一个人生活的基本,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活质量也在随之提高,不再局限于吃得饱、穿得暖,而是向着更快、更高、更强努力。追求的是出门开奔驰宝马;桌上吃的是珍奇野味儿;身上穿的是个性、时尚;住的是高楼大厦,要的是品位。但是,人是欲望的化身,而我们的生活也是成也欲望,败也欲望。
云南洱海填湖造豪华别墅,如今情人湖已消失在视野中。此次“洱海天域”的总用地面积是300亩,包括300套海景别墅、两公里的国际风情商业街、一座国际五星级酒店和中国唯一的高原淡水湖游艇俱乐部等。(摘自中国青年报4月13日)
荷兰、日本等国填海造地,人家填的是大海,扩的是陆地面积,为的是更广大的国民能更好的安居乐业。而我们呢?在洱海这里,填的是活生生的生态,埋葬的是历史,丢弃的是文化。据史料记载,唐代时这里曾是南诏国的皇家养鹿场。公园始建于上世纪70年代末,占地800多亩,依山傍水,风景无限。情人湖,垂柳成荫,轻舟荡漾,是大理市民的休闲之地,更是情侣们留连忘返之处。而如今,这里高楼耸立,是富人的私人地带,是不要原来美不胜收的自然美景,要钢筋水泥建成的人工花园,是有人却没有人情味的灰色地带。
无独有偶,深圳也在填海造房,却已现质量危机。随着房价的攀升,开发商的把商机定在了大海。为了最大限度的迎合消费者对生活的高追求,房产商锁定富人市场,兴建超级别墅。然而,事实已摆在人们的眼前,由于填海造房导致的地面沉降,深圳已频现“楼陷陷”。填海造地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阶段性产物, 填海区通常要经历30年左右,经过海水冲刷和地表充分沉积才可以大规模建设。而深圳的大面积填海而建的商品房地基填海时间不足十年。深圳强制性,急功近利的开发房产,在我们视野范围内,海岸线在逐渐缩减,不久必将造成一批海湾城市的特征减弱,。
东部的海湾、西部的湖,换来的是极少数富人的高级豪宅享受,几年或者几十年后,留给后来者的是难以想象的生态危机。这笔钱,由谁来买单?谁又赔得起?生态环境一去不复返。
即使,不为后来人着想,也改为当下的自己和其他人负责吧。开发商贪心,审批部门没用心,购房者痴心。我们一边吼着口号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经济发展与环境建设相协调,多植树造林,说什么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这些在金钱和享乐面前都成了屁话。好好地生态美景不要,要豪宅。我们的宣传,教育所达到的效果,远远落后于他们破坏的效率和范围。
如今,我们能看到的,能享受到的美景和值得向往的自然环境,已经越来越少了。当我们住进这些豪宅时,一方面是人类的自我慢性自杀,另一方面我们窗外仅存的美景还有几分,还能维持多久。谁又能预料,明天会是大自然的身躯的哪个部位瘫痪,哪个功能失调,这是我们万万不能尝试的。
原生态,才是最好的生存环境。豪宅再舒适,也无法代替大自然的风光旖旎和生存环境的风调雨顺。大自然的规律是我们无法超越的禁戒线,对此,我们是无法偿还的,更不能挑战大自然的极限,那不仅是拿生命开玩笑,而是生存的问题。政府职能部门、开发商和消费者都应该引起重视和思考。总是,在善待和珍惜自然生态方面,人类自我意识和觉悟要尽快、尽可能的达到统一。
特别关注:
想要看更多的环境信息,请点击下面网址:
绿色记者沙龙网:www.greensos.cn
绿色记者沙龙英文网站:http://eng.greenso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