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众参与 江河信息 四月二日绿家园江河信息导读: (编辑:丽英)

四月二日绿家园江河信息导读: (编辑:丽英)

2010-04-02

四月二日绿家园江河信息导读: (编辑:丽英)

 

干旱专题报道:

1、新京报:    首届湄公河峰会今日召开 6国高官论“旱”

http://news.sohu.com/20100402/n271272710.shtml

2、南方周末:   【云南大旱 水权】曲靖:“珠江源”的水战

http://www.infzm.com/content/43343

3、人民网:    林业专家回应传言:桉树致旱?缺乏依据!

http://env.people.com.cn/GB/11285627.html

4、广州日报:   西南大旱波及广东西部 雨量比常年同期明显偏少

http://news.sina.com.cn/c/2010-04-02/022719990942.shtml

5、中国广播网:  广西百色开通水情110 三名不作为领导就地撤职

http://politics.people.com.cn/GB/41223/11284689.html

6、中国青年报:  蔡晓辉:抗旱能力的差异不可漠视

http://news.ifeng.com/opinion/politics/201004/0402_6438_1594104.shtml

 

绿家园爱琴海、尼罗河生态文化风情游连续报道:

7、爱琴海、尼罗河生态文化风情游之五――世界最长的河-尼罗河

 

环境资讯:

8、新华网:    环保部:正在制定关于重污染企业退出的指导性文件

http://news.h2o-china.com/html/2010/04/941270173683_1.shtml

9、新华网:    环保部:正考虑制定鼓励环境责任保险的政策

http://news.h2o-china.com/html/2010/04/941270173505_1.shtml

10、上海证券报:  谢旭人:重点改革资源税 研究开征环境税(图)

http://stock.hexun.com/2010-04-02/123195467.html

 

地方信息:

11、千龙网:    乌鲁木齐今年投资33亿元治理大气污染

http://news.xinmin.cn/rollnews/2010/04/02/4263716.html

12、北京商报:   密云将建北京首个低碳旅游试验区

http://green.sohu.com/20100402/n271278245.shtml

13、中国新闻社:  云南3年内拟投500亿元支持水利建设

http://env.people.com.cn/GB/11282283.html

 

污染信息:

14、华商报:    陕西千吨污油泥泄漏部分流入河道 部分流入河道

http://env.people.com.cn/GB/11282348.html

 

重大水事:

15、华商报:    照片对比显示长江源冰川30年退缩1公里(组图)

http://news.sina.com.cn/c/sd/p/2010-04-02/054919992574.shtml

 

气候变化:

16、正负2度C《±2°C

http://www.56.com/u85/v_NDk4MDQyOTA.html(视频网址)

 

特别推荐:

17、光明观察:     “南旱北涝”的预测为什么被忽视

http://guancha.gmw.cn/content/2010-04/02/content_1084527.htm

 

深度报道:

18、南方周末:    “旅游地产”掏空江河名胜? 万亩地产压住滇池水

http://www.infzm.com/content/43294

 

特别关注:

想要看更多的环境信息,请点击下面网址:

怒江网:www.nujiang.ngo.cn

绿色记者沙龙网:www.greensos.cn

绿色记者沙龙英文网站:http://eng.greensos.cn

 

 

 

1、首届湄公河峰会今日召开 6国高官论“旱”

来源:新京报 2010年04月02日

http://news.sohu.com/20100402/n271272710.shtml

  本报讯4月2日至4月5日,首届湄公河峰会将于泰国著名旅游胜地华欣举行。泰国、老挝、越南、柬埔寨四个委员会成员国将有高层与会。作为观察员国的中国和缅甸也将派代表出席。其中中方的代表为外交部副部长宋涛,此外农业部和水利部等相关部门官员也将与会。

  区域大旱促成峰会召开

  湄公河流域遭遇的20年来最大规模干旱成了峰会召开的背景,而峰会召开前数周,中国在上游修建水坝引发下游干旱的传言则不绝于耳。

  泰国一个名为“拯救湄公河联盟”的环保组织3月17日发表的声明,批评中国的声音最为响亮。声明称,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就有学者认为中国在湄公河上游(中国境内的澜沧江)兴修水利导致了湄公河生态发生变化,从而影响到了下游国家人民的生活。而越南媒体也曾谈到,1986年以来,中国在湄公河上游至少建设了8座水电站,这是导致下游干旱的原因。

  但针对上述说法,并没有得到召集本次会议的湄公河委员会高级官员的确认。委员会不仅表示,并未对中国水坝是否影响湄公河生态做过结论,相反委员会在近日发布的新闻公告指出,当前湄公河干流水位下降是泰国北部和老挝干旱所致。柬埔寨方面也明确表示,不认为湄公河水位下降与中国水坝有关。《金边邮报》3月29日引述柬埔寨外交部发言人KoyKuong的话说,虽然有些国家认为这与中国大坝有关,不过柬埔寨认为这是气候变化导致的。

  即将出席峰会的柬埔寨国家湄公河委员会秘书长PichDun也表示,“一些无知的人才会将责任推给中国的水坝。”

  中国水文数据与邻国共享

  针对质疑,外交部发言人秦刚3月30日明确表示,“近来一些媒体报道湄公河水位下降的问题,有人认为这是中方在湄公河上游的一条河流,即中国境内澜沧江修建水坝、发展水电造成的,这种说法完全与事实不符。”他说,第一,中国西南的省份和湄公河次区域有关国家目前都在遭受百年不遇的严重干旱,造成缺水的根本原因在于气候灾害。第二,澜沧江仅占湄公河水域总流量的13.5%。

  实际上在秦刚发表讲话前,中国政府就在上周致信湄公河委员会,宣布将定期公开漫湾和景洪等澜沧江上水坝的数据,和本流域国家共享,以解疑释惑。

  专家声音

  “指责中国水坝多民间说法”

  本报讯“其实,认为中国水坝造成影响的论调,主要是一些非政府组织和媒体的说法,湄公河流域国家的政府对这个问题相对谨慎。”北京大学东南亚问题专家张锡镇教授昨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在他看来,之所以产生这个说法,一是因为他们不了解具体数据,人云亦云;二来也不排除带有偏见和其他政治、经济的目的。“比如,有些组织想当然的认为,水坝要是给下游带来经济影响,可以以此为依据向中国提出补偿要求。”

  张锡镇还给出记者一个数据,也不支持“中国水坝威胁论”——中国上游澜沧江的水量只占湄公河总水量的13.5%;老挝境内流入湄公河的支流水量占37%;其余的是泰国和缅甸等国的支流水量。“显然,说中国水坝造成湄公河干旱是不确切的。枯水位主要还是由于降水量偏少和雨季提早结束造成的干旱所导致的。”

  “邀邻国参观水坝消除疑虑”

  本报讯“解决纷争的最好办法是提高透明度和建立并完善有效的区域合作机制。”北京大学东南亚问题专家张锡镇认为,中国将邀请湄公河委员会国家参观水坝,并提供水文资料的做法很好,从而消弭某些组织的不实之词。

  目前中国和下游国家只是对话比较多,还没有建立一个针对湄公河水域共享、利用和开发的完善机制。但张锡镇认为,从长远来看,在保障主权的前提下,建立并完善这一机制是必要的,里面甚至可以包括一些合理补偿的问题。这有利于化解争端、共同发展。“比如中国在上游发电,如果影响到下游的话,可以考虑向下游提供电力,大家共同受益。”

  张锡镇还特别提到美日对湄公河开发非常热心,这其中的政治考虑很明显。“日本参加了亚行在当地的项目,表面上是经济活动,实际上是扩大政治影响。美国的政治动机更强,已经扭转了小布什时代忽视东南亚的政策倾向。”

  幕后动向

  美关注中国对湄公河影响

  日本推销流域开发方案,美提出援助方案

  这次湄公河峰会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

  就在湄公河峰会召开前两天,3月31日第5届“湄公河-日本高级官员会议”在越南首都河内举行。除中国之外,参加湄公河峰会的其他五国都派代表与日本官员举行了会谈。

  日本在会上介绍了该国促进湄公河地区开发的倡议,主要阐述日本将向湄公河流域国家提供援助和技术,使当地实现可持续发展。越南新闻网报道称,双方在水资源的利用和管理方面将加强合作。

  另外,早在今年2月初,美国经济与安全评估委员会在华盛顿召开听证会,会上就有专家特别提到了中国在湄公河上游修建水坝对东南亚的影响。3月25日出版的《亚洲时报》,也报道了美国官员在老挝与该国湄公河委员会举行会晤,并提出了援助方案。该媒体表示,这次会晤是美国阻止中国在该地区影响力以及提升美国形象的最新步骤。

  澜沧江-湄公河流域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去年5月21日发布报告称,中国在澜沧江修有8座水坝,老挝则计划在2010年末完成修建23座水坝。

  湄公河总长约4880公里,发源于青海,流经西藏与云南,此后成为缅甸老挝之间以及老挝泰国之间的部分边界,还流经老、柬、越三国,然后在胡志明市入海。在中国境内河段称澜沧江,流出国境称湄公河。

  会议看点

  1 议题

  此前被媒体热炒的“中国水坝威胁论”会否成为会谈主题?出席会议的湄公河委员会成员国4国都是政府首脑,他们都会安排与中方代表会晤。越南新闻网称,“峰会成了成员国质疑中国的一个机会”。

  2 安保

  由于泰国“红衫军”最近在曼谷集会反对总理阿披实。如果阿披实如约到华欣与会,“红衫军”会不会随之而来,酿成去年东盟峰会被迫延期的尴尬局面?《曼谷邮报》报道称,泰军方已部署了85000名安保人员。

  3 成果

  外界预计,会议会发表一份共同声明,声明如何强调各方协作?有没有具体而新颖的措施出台?都将成为峰会的看点之一。越南新闻网称,声明或许将回顾湄公河委员会成立15周年来的成败得失。本版采写/本报记者张乐

2、【云南大旱 水权】曲靖:“珠江源”的水战

来源:南方周末 2010-03-31

http://www.infzm.com/content/43343

曲靖一手卡紧供水链条下 游的用水,一手上收供水链上游的水源调配权,并且开始施行“救命”工程

一座珠江源头的城市,因一场大旱陷入水荒,也由此成为旱区第一个限水的城市,掀起一场 水权分配的战斗

一张曲靖旱情图,如同五彩油画,占据了办公室的大半边墙。

站在这张图前,张能常常愁眉不展——分给谁?不分给谁?

张能是云南曲靖市水务局副局长。春节过后,他和同事们开始了24小时值班。

曲靖位于云贵高原中部,是内地进出云南的门户,中国第三大河流——珠江便发源于此,“珠江源”由此成为这座城市的名片。

然而,西南持续大旱,让这里也陷入“水危机”——进入3月,珠江源头慢慢枯竭,“珠江第一瀑”已不复存在,漫山杜鹃未及盛开就一片枯萎,与广州人 “同饮一江水”的数百万曲靖人也陷入“水荒”。

3月22日——第18个“世界水日”,云南治水部门省水利厅组织座谈会,商讨如何保证饮水安全。副厅长陈坚接受记者采访时称,要改变当前的水资源管 理机制,将分配权上收。小的分配权收到县里,大的收到州市里。“这涉及的,其实是水权问题。”张能向记者解释。但他也直言,“这个说起来容易,做起来 难。”

赌雨

向他们传达“节水抗旱”精神的人指着这一片黄土说:“水就这么多了,你们看着办吧。”

如果不下雨,珠江源头的这座城市,剩下的水只能支撑到4月底。

春节前,曲靖卷烟厂负责供水的朱灿敏又一次来到西河水库。这位在曲靖生活多年的外地人每年都要来一次这里,一为查看水情,二为欣赏风光。

但这一次,他却是被市水利部门召集而来。与他一同来的,还有双友钢铁等五家企业的代表。

他看到的已不再是怡人画面:水中露出了一片高约十米的黄土。这些正常水位看不见的黄土,在太阳的照射下,已经微微发黑。

向他们传达“节水抗旱”精神的西饮工程管理处处长林贵庆指着这一片黄土说:“水就这么多了,你们看着办吧。”

西河水库是曲靖市区的主水源之一,曲靖卷烟厂和这五家企业的用水皆来源于此,这个库容量为3030万吨的水库,如今剩下不到800万吨,除去死库 容,实际可取水量不到600万吨;而曲靖市区的另外一个主水源——潇湘水库,3480万吨的正常库容量,如今只剩下1/3。

这两个水库中的水,是大旱之年曲靖主城区市民的生命水源。但现在,已经只够维持曲靖市民几十天的用水。如果不下雨,只能支撑到4月底。

曲靖市民从未如此渴盼雨季的来临。正常年份,云南的雨季开始于5月。

但是水库枯竭之时雨季能否到来?这像一个巨大的赌注。

限水

这天一大早,曲靖市城市供排水总公司经销部部长邓贵飞带着30多名员工,手提扳手和铁钳,分4路进发。

有的洗浴中心对外宣称,以前能淹至小腿的泡脚水,“在今后一段时间将保持泡至脚踝处”。

“我没把握能赢,”张能说,“我能做的,就是将现有的水资源进行合理调 配,等待雨季的到来。”

3月1日,曲靖市在西南旱区——云南、贵州、广西、重庆——中率先实行限水。

洗车和桑拿,成为第一个开刀对象。

桑拿和洗车两个耗水大户,在大多数城市中已经司空见惯。曲靖市供排水公司的数据显示,每家洗车场日平均耗水量相当于一般家庭一个月的用水量。

而桑拿洗浴业的耗水量更高,每家每月平均耗水量在5000吨左右。按每人每月生活用水3.5吨的标准计算,一家桑拿洗浴场一个月的水就大概够119 人用一年。

这天一大早,曲靖市城市供排水总公司经销部部长邓贵飞带着30多名员工,手提扳手和铁钳,分4路进发,对城区洗车和桑拿行业进行检查,并发放限量供 水和停水通知书。在龙泉浴海门口,他们费力地切断连接整个洗浴中心的总阀门,拆除了水表——几乎没有任何阻力。

这一天,他们关停了89户洗车场,5户洗浴中心。

但出乎主管部门意料的是,这两个行业,并没有因为“限水令”而关门。

3月27日下午,记者在市供排水总公司对面的“大浪淘沙”洗浴城看到,门口停着几辆越野车,等待洗浴的客人坐在大堂沙发上,悠闲地翻着报纸。

大堂经理向记者解释,他们用的,是从附近的三宝温泉取来的水,是付了钱的。

在城区的其他几家洗浴城,情况大同小异。老板们给出的解释如出一辙:用的不是自来水,而是从别处运来的泉水与地下水。

不过,在接到停水通知后,这些耗水大户们还是采取一些“节水措施”,比如,有的洗浴中心对外宣称,以前能淹没至客人小腿位置的泡脚水,“在今后一段 时间将保持泡至脚踝处”。

而洗车,由于水源不足,价格出现了大涨,原来洗一辆需要6-8元,现在则需要40-50元。

第二个动刀的,是城市的绿化,曲靖市区的8个绿化取水点被关停了6个。

居民用水,随后也开始限制,原来正常每人每天供水120升减为每人每天供水80升,私人用户阶梯式水价标准也由原来的每月15吨下调为每月10吨。

麒麟西路,一些居住在地势较高地段的居民发现,家中不时断水,他们不得不购买一些塑料桶,到地势较低的居民家中接水。

收权

按照往常的惯例,原本水库是否放水由水电部门决定。但从1月底开始,省里就要求,水库放水必须由水库 所在县的县长签字。

凡在两县交界处的水库,所有权都统一收归到市里,而在各县境内的,则由各县自行做主。

一手对供水链条下游的用水作出限制,曲靖的另一手则将供水链条上游的水源的调配权上收。

今年1月份,曲靖市召开全市抗旱大会,就确定了用水原则:统一调配、保证重点、兼顾一般。

不久前,曲靖市内的白水电厂由于水量不足而发电困难,市里随即做出决定,将临近的富源县的响水河水库的水调入。

这个水库是富源县城最大的农灌水源,曲靖此举不仅意味着在顾全大局之下要求富源作出让步与牺牲,更意味着水源的调配权上收。

按照往常的惯例,水库是否放水由水电部门决定。但从1月底开始,省里就要求,水库放水必须由水库所在县的县长签字。

但在有的地方,水库建在一个县,但受益者却在另一个县。区域的阻隔,在无形中加大了各地之间的协调难度。

张能给记者举了个例子,位于曲靖市沾益县的新屯水库,蓄水在沾益,但受益在邻县宣威,两边经常有矛盾,“下面要放水,上面要补偿”,无奈之下,他们 只得一次次出面协调。

为此,他们形成了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凡在两县交界处的水库,所有权都统一收归到市里,而在各县境内的,则由各县自行做主。

平衡

“如果要为农田灌溉让路,就只有停产。”

大旱当前,越来越少的水,成为了争夺的焦点,而曲靖市政府为难地站在民生 与工业之间。

曲靖作为云南的第二大城,既是云南的东大门,也是云南的菜篮子,这里的生猪养殖占到整个云南的三分之一,而卷烟,则占到全国的十分之一。与云南旅游 资源丰富的其他县市比起来,曲靖的工业占比最高。

十年以前,烤烟是这个城市的主要经济支柱,高峰时曾占到整个城市税收的70%-80%。此后的新兴力量则是煤炭化工等能源企业。

这些行业,没有谁能离得开水。“如果4月份还不下雨,我们的压力就会非常大。”驰宏锌锗公司副总经理周廷熙说。

驰宏锌锗公司是当地龙头企业,每天耗水8300方,每年耗电6亿度,在曲靖排名第二,仅次于一家钢铁企业。

铅锌冶炼,一刻也离不开水。每到春旱时期,市里相关部门就会组织企业开会,下调电量和水量——在这里,电价被分为枯水期、平水期,丰水期三个大档, 每个档又分高峰价,低峰价,周廷熙自称复杂得他都分不明白。

上周四,市里通知他,要做好调整生产的准备。驰宏的工厂位于曲靖西部的经济开发区,其水源来自西山水库,这个水库不但要供其生产,还要供周边的农田 灌溉和居民生活。

周说,“如果要为农田灌溉让路,就只有停产。”

即使是当地最势大力强——财政收入最重要的贡献者——的曲靖卷烟厂,也同样焦急不已。

尽管现在有两年前收购的烟叶可用,但曲靖卷烟厂党群工作部的余先锋告诉记者,眼下正是烤烟的育苗期,如果4月下旬开始移栽时没有雨水,今年的烟叶就 完了;如果今年绝收,企业明后年将受到很大影响。

一边是工业,一边是民生,政府该如何抉择?

实际上,据曲靖市水利部门的一位官员介绍,其实曲靖市本不会缺水。早在十年前,为了保证城区供水,曲靖市就修建了一条从独木水库直达城区的管道,

当时耗资2个多亿,但这条管道从修筑完成后,却一天也没有投入使用。

原因是,独木湖周边的煤化工企业越来越多,湖水污染。

“救命”

这一工程,是曲靖市的“救命”工程。新的水源供给渠道建成后将能够从其他水库调来近1000万方饮用水。

为城区寻找新的水源,成为当务之急。“我们初步打算,从4月10号开始, 往上提水。”曲靖市防汛抗旱办公室主任马绍增告诉南方周末记者。

春节后,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务副市长周宗就率领市直单位负责人到曲靖城区周围的水城、独木、西河、白浪等水库调研。走访多次之后,3月2日下午,周 宗主持召开会议,决定由水务、建设、供水部门多方筹资,从水城水库调水供给曲靖城区居民生活用水。

水城水库位于曲靖低处,要想将这里的水引入曲靖城,就要一级一级往上提。正因为如此,工程造价不菲,对外公布的投资额为800多万元。

这一工程,是曲靖市的“救命”工程,工期全部倒排,新的水源供给渠道建成后将能够从其他水库调来近1000万方饮用水。

我现在唯一希望的,就是剩下的水,能够安然地度到汛期。”3月27日,久旱的云南终于迎来了半年多来的第一场降雨,眼看着雨点越来越密,坐在汽车里 的张能抑制不住兴奋,不断地伸手去摸挡风玻璃。

但是两天之后,曲靖又恢复艳阳高照,张能的兴奋又被焦虑所代替,艰难的4月,就在眼前了。

3、林业专家回应传言:桉树致旱?缺乏依据!

来源:人民网2010年04月02日

http://env.people.com.cn/GB/11285627.html

  采访嘉宾

  谢耀坚:中国林学会桉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陈少雄:国家林业局桉树研究开发中心研究员

  桉树是不是传言中的“抽水机”?中国林学会桉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谢耀坚介绍说,目前全国桉树人工林面积260万公顷,其中80%左右分布在广东、广西、海南、福建等沿海省份,云南、四川、湖南、江西等省分布很少。根据调查,每合成1公斤生物量(干重),松树需要消耗1000升水,相思、黄檀、香蕉、咖啡等树种需要消耗800升以上,而桉树只需要510升。所以,桉树的水分利用效率很高。由于桉树生长快,生长量大,总的用水量可能会多于其他树种,但在适生地区并不至于构成水危机。

  国家林业局桉树研究开发中心陈少雄研究员也认为桉树不可能成为“抽水机”。他告诉记者,从1999年到2003年,中澳(澳大利亚)专家曾在广东省遂溪和雷州开展了“桉树与水”专项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在雨季,桉树总用水量还不到降雨量的一半;在旱季,桉树耗水量与降雨量大致相近。桉树的根系主要分布在地下0.5米—1米,在年降雨量大于800毫米的情况下,桉树根系不吸收地下水。即使遇到干旱,桉树根系最多只吸收地下4米以内的土壤水分,而且桉树的叶面积指数较小、潜在的蒸腾作用较低也限制了桉树的耗水量。

  谢耀坚介绍说,森林可以改善局部的小气候,但对于大的区域的气候影响是比较微小的。西南地区是多种季风环流影响的过渡交叉地带,干湿季节分明。该地区的森林只是对其气候变化起到一定的微调缓冲作用。桉树引发西南地区大旱的传言根本不能成立。

  据介绍,桉树与杨树、松树一起并称为世界三大速生树种。我国引种桉树始于1890年,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我国的桉树人工林生产蓬勃发展,到2009年桉树已成为我国南方速生丰产林的战略性树种,也是华南地区最重要的纸浆材和纤维材树种。桉树人工林对保障我国木材安全具有重大意义。据预测,到2015年我国木材消费量将达到3.3亿—3.4亿立方米,国内可供应量仅有1.9亿立方米。届时,我国的桉树人工林将用不到3%的有林地解决国内18%的木材需求。(记者 顾仲阳)

4、西南大旱波及广东西部 雨量比常年同期明显偏少

来源:大洋网-广州日报 2010年04月02日

http://news.sina.com.cn/c/2010-04-02/022719990942.shtml

廉江市高桥镇旱情严重。

  气象台监测显示,重旱站点几乎全部集中在与广西交界的湛江地区,当地去年下半年以来基本没下过“透雨”,廉江、徐闻、雷州等地多处出现干旱。

  本报讯 (记者叶卡斯 通讯员杨绮薇摄影报道)刚刚过去的3月,广东的降雨量比常年同期偏少六成,4月雨水仍将明显偏少,西南大旱已经蔓延到广东。记者昨天从气象部门了解到,目前全省仍有5个站点达到重旱等级,达到中旱的站点已经上升到22个。重旱站点几乎全部集中在与广西交界的湛江地区,当地去年下半年以来基本没下过“透雨”。

  农忙时节不见农民踪影

  湛江廉江市的高桥镇与广西接壤,高桥镇主管农业的党委委员吴定业告诉记者,自从去年8月份后,当地就没怎么下过雨,眼看清明插秧的时节就要到了,农民眼巴巴盼望的雨水还是不愿来。吴定业说,按往年来看,高桥早造水稻能有8000亩,今年旱情告急,恐怕只有2000亩耕地勉强能插得了秧。

  在高桥镇的红树林保护区旁,有一大片围海造田造出来的耕地,总面积达6000亩左右,正值农忙时节,茫茫土地上只有埋头啃草的水牛,见不到农民忙碌的身影。“都在家里打牌、玩耍,没事可干。”当地人告诉记者。

  粤西气候与西南旱区相似

  红寨村委会长田村56岁的农民陈家远的耕地,就在这一大片干旱土地的不远处,他那块泛着青绿的菜地在一片灰黄色中显得特别养眼。“就剩这么三分几地勉强种得活。”陈家远说,为了让这三分多地的丝瓜能长下去,他每天都从1.5公里外的水井挑水灌溉。

  记者从湛江市气象局了解到,4~5月湛江市降雨量将偏少两到三成左右,发生气象旱情的可能性大,对春耕春播春种将有影响。

5、广西百色开通水情110 三名不作为领导就地撤职

来源:中国广播网2010年04月02日

http://politics.people.com.cn/GB/41223/11284689.html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7时26分报道,广西西南部的旱情仍在持续,昨天,记者来到百色地区的田东县,这里为村民开通了“水情110”,24小时为百姓提供供水帮助并接受百姓监督,但也有个别基层干部面对旱情不作为而被免职。

  水情110 旱区百姓的饮水保障

  田东县位于广西百色市东66公里,地处右江河谷腹地,属于右江旱片,是广西最大的芒果产区,种植面积15万亩。受盆地地形影响,每年这几个月田东都干旱少雨,今年的情况更为严峻。为了更好地为缺水群众服务,县里开通了“水情110”,24小时为百姓服务,如出现用水危机可通过拨打电话寻求帮助或举报监督,每个村都有对口单位。田东县水利局防洪抗旱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凌文:

  凌文:全县旱灾面积很广,目前应该有15万亩粮田受旱,因干旱而造成人饮困难的人数达到10万人左右,只要能装水的车基本都送水。

  记者:车辆投入大概有多少辆呢?

  凌文:到昨天为止累计达到436辆次。

  记者:平均每天我们要送出的水量有多少?

  凌文:到目前为止应该有8000人左右要送水,每人要保证有20升的水量。

  凌文介绍,县里目前最缺少的是抽水机和运水车辆,特别是在大石山区,道路崎岖,水源地少,送水特别困难。拨打电话要求送水的一般都是距离水源地较远的村屯。

  随后,记者开车前往祥周镇陇造村。

  去隆造村途中记者看到,路边种植着大片大片的芒果,村民说,往年这个时候芒果已经在授粉了,但今年却只开花不授粉。当地主管部门预测这样的旱情会带来芒果的严重减产。路边还有些豆角秧挂在架上,但已经全部枯黄,挂在秧上的圣女果被晒得奄奄一息,就像在超市买的大枸杞。记者随身携带的温度计显示,当时的室外气温是31度。

  陇造村全村共190多户,700多人,散布在山坳中形成了17个村民组,像这样散落在山中的自然屯在田东还有很多,这给送水工作带来了更大的难度。

  一个小时就送到

  在双谭屯村民组,记者看到,已经干涸的水窖底部布满了杂草和牛粪。村民说,以前去挑水,要走2个多小时的山路,现在每天有车来送水,当地政府还贴出了公告,把水情110的电话公布给大家,现在屯里的生活用水基本可以保障。

  屯子是在山窝里,与公路的落差近200米,路是人和牛踩出来的,在山坳的最低处的水窖旁,村委会主任向记者介绍了水情110的情况:

  村委会主任:几个月不下雨,那水柜几乎都是干的,现在都是靠外面对点单位来支持。

  记者:你们是跟哪些单位对接的?

  村委会主任:我们有好几个单位,地税局、工商局、水利局,每一个单位挂一个组,几乎每天都是拉水进来。

  记者:水情110是什么时候开始有的?

  村委会主任:两个月吧。

  记者:你打过那个电话吗?

  村委会主任:打过。

  记者:打过多少次?

  村委会主任:可能有三四十次吧。

  记者:每次他们送水最快的时候能用多长时间?

  村委会主任:一个多小时。

  记者:最慢的时候呢?

  村委会主任:一般没有什么故障的话,一般都是一个多小时。

  田东县水情110无人解决,3位官员被就地免职

  记者又来到田东县的百谷村,1929年这里打响了“百色起义”的第一枪。在革命斗争中,全村86户人家中的85户,户户有人参加赤卫队和红军。现在这里被称为“红军村”,村里人都是红军的后代。出生于1918年的李著尧老人今年已经92岁,他当过儿童团长和民兵连长,一生中经历过3次大旱。在老人的记忆中,今年的旱情是最严重的。民国20多年时的那次旱灾让他被迫外出打工。有文字记录的1958年广西大旱时,老人已经是民兵连长,那时没有抽水机和运水车,他就带领着大伙用水斗运水浇地。

  李著尧:那时候是人民公社时期,我们这里用斗子从河里斗水上来,一个人接一个人的排好队传递水斗,那是58年的时候。

  这次是老人有生以来经历过的最严重的旱情,但当地政府对困难群众处处优先照顾,还开通了“水情110”,随时处理危机,这让老人感到欣慰。

但田东县江城镇却有村民反映说他们有一次急需用水,前后打了3次水情110都没人解决问题。田东县委书记王西冀告诉记者,他们已对这起事件进行了调查,江城镇3位主要镇领导已被撤职,思林镇、林峰镇多位领导被诫勉谈话。从我们调查的情况来看,这次镇党委书记5个小时才赶到,时间太久了,虽然没有酿成很严重的后果,但我们必须要防范于这类事件于苗头之中,停职而调离,这意思就不当了,这边不做任何安排,实际上就是撤职了。目前我们就像打仗一样,就地免职。要不然你这里拖5个小时,他那里拖8个小时,群众的诉求就得不到满足了。 (记者张江元 张垒 白宇)

6、蔡晓辉:抗旱能力的差异不可漠视

来源: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2010年04月02日

http://news.ifeng.com/opinion/politics/201004/0402_6438_1594104.shtml

我长时间地浏览那些博客:他们行走于旱区,在抗旱的新闻主旋律之外,他们给我们带来了更多的旱区细节。不仅仅是一再震撼的龟裂的土地、枯涸的池塘,还有抗旱力量一时难以到达的偏远的村庄,那里,道路不便、用水设施落后、农田水利建设几乎皆无……

一个月前,当干旱的新闻还只是干旱本身的时候,在电视中看到旱区的画面,那些粗衣的农民、他们无奈的表情,我还和朋友讨论说,任何天灾最先袭击的就是那些弱势的人——他们最缺乏抗灾能力。

感谢这些博客,让我们对旱区的情形感同身受:“走在贵阳的街道上,也看不出这个正遭受大旱的省会城市有‘渴’的迹象,物价也没有明显抬高。社会和科技的发展给了城市抵御干旱的能力。但是那些靠天吃饭的农民、山民,他们土地上触目惊心的裂口,媒体报道的图片历历在目。”“客房的饮水机里,有半桶矿泉水……我刷牙,水从面盆里流走,我解手,水从马桶里冲走,我洗澡,水从身上淌走。”

城市和农村,其抗旱能力的不同,不仅仅是水资源使用的不公,更是建设资源的不公。水库、密密麻麻的供水管道、便捷的道路,设若农村也有这些,抗旱保生活用水还会是现在这样子吗?

媒体的关注也是这样:“黔中早报社的同仁对着墙上的地图给我们介绍旱情。目前安顺境内过得最艰难的,是那些交通最不发达,经济更落后的地区,主要集中在关岭、镇宁、紫云三个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尤其是地处最偏远的山区,媒体报道很少,即使是本地媒体,因为人手有限,暂时也还没顾及,具体情况如何,恐怕连当地县上也很难清楚。”

那些受灾最严重的地方,是农村中基础设施最落后的地方,这几乎是一条铁律:路途遥远、道路崎岖、山路盘旋、通讯不便、饮水农耕靠天。在天灾面前,他们几乎一无抵御的装备。而在外援支持方面,因为其偏远,他们缺乏话语、缺乏关注,也就成为救灾力量到达的最末端。最需要帮助的人,却最后得到帮助,这就是无奈的现实。

是什么让不同区域之间出现了抗旱能力的差异?没错,首先是城镇建设中心的喜好,所有的资金、政策、资源、技术都在注入城镇,这是农村和城镇之间的体制不公。但还有呢?那些本该注入乡村的力量就完全无损耗吗?“乡是穷乡,来自上级的政策扶持,尤其是资金支持原本就非常有限,救济式扶贫收效甚微。基层财政实行乡管村用,村支书带着项目去找乡里的时候无奈地发现,划拨村里的款早被乡里透支掉了。曾经,全村民意表决,决定投资为村里的小学修一个操场,但到乡里没要到钱。至今这个小学依然没有操场。有什么办法呢?再说,上面更愿意跟那些发展快的地方绑在一起。穷的地方,发展不起来,必然一步一步边缘化。村支书掏出当地产的廉价香烟递给我们,用上面的口吻说了一句话:你连一根好烟都舍不得买给我抽,我凭什么帮你?”

这一组旱区博客中,其中有一个签名是“西南大旱,城市依然城市,农村更加农村”。真的让人无语。旱区让人看到不同人群在面对水资源时的承受力,这是民生的不公。力量强大的人可以安然度过旱灾,而无甚凭依的人却最先承受旱灾。是什么让人群在天灾面前分化为强大和羸弱两种?

7、绿家园爱琴海、尼罗河生态文化风情游之五――世界最长的河-尼罗河

文图 汪永晨

2010年3月9日,我们从埃及乘火车去阿斯旺,也是尼罗河的最南端。埃及供外国人坐的火车虽小,但软卧车厢里和我们硬卧的床差不多,服务员负责把晚餐和早餐送到包厢里。包厢里还有自来水可用。服务员对中国人非常友好,下车后和我们一起在车前拍照时,满脸都是微笑。我们就是乘着这样一列火车到了阿斯旺,尼罗河的最南端。

尼罗河流域分为七个大区:东非湖区高原、山岳河流区、白尼罗河区、青尼罗河区、阿特巴拉河区、喀土穆以北尼罗河区和尼罗河三角洲。英国探险家约翰•亨宁•斯皮克1862年7月28日发现了尼罗河在维多利亚湖的“源头”,当时计算河流全长为5588公里,后发现最远的源头是布隆迪东非湖区中的卡盖拉河的发源地。

站在中间的列车服务员

阿斯旺火车站售票厅

坐在大巴里拍尼罗河

 “尼罗河”一词最早出现于2000多年前。关于它的来源有两种说法:一是来源于拉丁语“尼罗”(nil)意思是“不可能”。因为尼罗河中下游地区很早以前就有人居住,但是由于瀑布的阻隔,使得中下游地区的人们认为要了解河源是不可能的,故名尼罗河。二是认为“尼罗河”一词是由古埃及法老(国王)尼罗斯(nilus)的名字演化来的。尼罗河——阿拉伯语意为“大河”。“尼罗,尼罗,长比天河”,是苏丹人民赞美尼罗河的谚语。

我们中国人喜欢把长江、黄河称为母亲河,那么埃及人对尼罗河有这样的称谓吗?我问过我们的导游阿鹰。他没有回答我是还是不是,但从他对尼罗河的介绍不难看出,他对自己生长在尼罗河边的那份自豪。不过,在后来我们的行程中,因为这条河的保护与发展我俩产生了严重的分歧。这是后话。

尼罗河边

尼罗河岸边

尼罗河是一条流经非洲东部与北部的河流,与中非地区的刚果河以及西非地区的尼日尔河并列非洲最大的三个河流系统。现在公认的长度为6,650公里,是世界上最长的河流。2007年虽有来自巴西的学者宣称亚马逊河长度更胜一筹,但尚未获得全球地理学界的普遍认同。尼罗河有两条主要的支流,白尼罗河和青尼罗河。发源于埃塞俄比亚高原的青尼罗河是尼罗河下游大多数水和营养的来源,但是白尼罗河则是两条支流中最长的。

尼罗河发源于赤道南部的东非高原上的布隆迪高地,干流流经布隆迪、卢旺达、坦桑尼亚、乌干达、苏丹和埃及等国,最后注入地中海。干流自卡盖拉(Kagara)河源头至入海口,全长6670千米,是世界流程最长的河流。支流还流经肯尼亚、埃塞俄比亚和刚果(金)、厄立特里亚等国的部分地区。流域面积约335万平方公里,占非洲大陆面积的九分之一,入海口处年平均径流量810亿立方米。所跨纬度从南纬4,至北纬31,达35。之多。

尼罗河最下游分成许多汊河流注入地中海,这些汊河流都流在三角洲平原上。三角洲面积约24000平方公里,地势平坦,河渠交织,是古埃及文化的摇篮,也是现代埃及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尼罗河下游谷地河三角洲则是人类文明的最早发源地之一,古埃及诞生在此。至今,埃及仍有96%的人口和绝大部分工农业生产集中在这里。因此,尼罗河被视为埃及的生命线。

中午的尼罗河

大河,大河

尼罗河在开罗

几千年来,尼罗河每年6~10月定期泛滥。其特点,在苏丹北部通常5月即开始涨水,8月达到最高水位,以后水位逐渐下降,1至5月为低水位。虽然洪水是有规律发生的,但是水量及涨潮的时间变化很大。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青尼罗河和阿特巴拉河,这两条河的水源来自埃塞俄比亚高原上的季节性暴雨。尼罗河的河水80%以上是由埃塞俄比亚高原提供的,其余的水来自东非高原湖。洪水到来时,会淹没两岸农田,洪水退后,又会留下一层厚厚的河泥,形成肥沃的土壤。尼罗河干流的洪水于6月到喀土穆,9月达到最高水位。开罗于10月出现最大洪峰。

四五千年前,埃及人就知道了如何掌握洪水的规律和利用两岸肥沃的土地。8月份河水上涨最高时,淹没了河岸两旁的大片田野,之后人们纷纷迁往高处暂住。十月以后,洪水消退,带来了尼罗河丰沛的土壤。在这些肥沃的土壤上,人们栽培了棉花小麦水稻椰枣等农作物。在干旱的沙漠地区上形成了一条“绿色走廊”。埃及流传着“埃及就是尼罗河,尼罗河就是埃及的母亲”等谚语。尼罗河确实是埃及人民的生命源泉,她为沿岸人民积聚了大量的财富、缔造了古埃及文明。6700多公里尼罗河创造了金字塔,创造了古埃及,创造了人类的奇迹。

现今,埃及90%以上的人口均分布在尼罗河沿岸平原和三角洲地区。埃及人称尼罗河是他们的生命之母。

穿行在沙漠中的尼罗河

3月中旬尼罗河的热,是我们这些从北京去的人需要承受很大的挑战。从土耳其初到开罗,就穿上夏天的衣服了。可到了阿斯旺,37、38度的高温,又让刚刚在家乡感受初春的我们就要适应挥汗如雨的酷暑。

尼罗河上

女神庙

其实,尼罗河流域中几乎没有一个地区有着真正的赤道性气候。较大部分地区受信风影响,这是流域普遍干旱的原因。尼罗河干流自喀土穆向北至阿斯旺是在沙漠中穿行,使两岸有狭长的植被带,在土壤条件允许的地方,河岸邻近土地依靠河水得以耕作。从阿斯旺向北至开罗,河两岸是肥沃冲积土形成的泛滥平原,宽度逐渐增加到19公里左右,这一地区全靠灌溉种植。

“尼罗河赋予两岸土地以生命:只有尼罗河泛滥以后,才能够有粮食和生命。大家都依靠它生存。”这是镌刻在尼罗河畔岩石上的赞语。尼罗河是运输旅客和货物的重要水道,也是人们旅游观光的好去处。尼罗河中鱼类很多,著名的有罗非鱼、大尼罗河鱼等。此外还有鳄鱼、软壳龟、巨蜥和蛇。

很久以来,尼罗河河谷也一直是棉田连绵、稻花飘香。在撒哈拉沙漠和阿拉伯沙漠的左右夹持中,蜿蜒的尼罗河犹如一条绿色的走廊,充满着无限的生机。因为我们去的季节和尼罗河大坝的修建,这次去我们并没有拍到稻田和棉花地的飘香和连绵。

尼罗河边

尼罗河中

尼罗河边的生活

古埃及人制定了世界上最早的太阳历。在公元前4000年,埃及人就已经将一年定为365天,因为埃及人发现,每当天狼星在日出前出现时,尼罗河就开始泛滥,埃及人把这一天定为一年的第一天。他们按尼罗河水的涨落和庄稼生长的情况,将一年分为3个季节,即泛滥季节、播种季节和收获季节。

尼罗河边的古迹

菲莱女神庙

沙漠中的鲜花

尼罗河有很长的河段流经沙漠,河水水量在那里只有损失而无补给。由于河流的上源为热带多雨区域,那里有巨大的流量,虽然在沙漠沿途因蒸发、渗漏而失去大量径流,尼罗河仍然能维持一条常年流水的河道。像尼罗河这种不是由当地的径流汇聚而成,只是单纯流过的河,称为客河。当地的气候条件对这些“客河”的形成没有积极的作用,只有消极的影响。

象形文字中记录着埃及人当年的生活

是祈祷还是感受

因为多年来对中国江河的关注,第一次见到尼罗河我自己是感慨颇多。尼罗河里的水量,尼罗河两岸的文化。都让我想起我们自己家乡的河,长江、黄河。那里曾经也有过丰富的水量,也有着丰富的文化。

看到和想到的有遗憾,也有庆幸。遗憾的是,随着全球气候变化,我们中国青藏高原上的长江、黄河的冰川正在融化,河水正在干涸。庆幸的是,尼罗河边的文化已经成为神庙里的壁画和雕塑。而我们中国江源的藏传文化还在民间,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走在长江源头的沱沱河里

江源人打水要先敬天,敬地,敬其它生灵然后才是自己

因为我们绿家园最关注的还是生态,所以在我们的大巴课堂上,我和生态学家徐凤翔也从我们这些年对世界江河,对尼罗河的了解,把我们对尼罗河的了解在车上和大家一起分享。

尼罗河最上游是卡盖拉河,它源于东非高原布隆迪境内,下游注入维多利亚湖。湖水经欧文瀑布流入基奥加湖,出湖后名维多利亚尼罗河,又经卡巴雷加瀑布流入阿伯特湖。湖水自北端流出,名阿伯特尼罗河。自尼木累以下名白尼罗河。白尼罗河顺东非高原侧坡北流,河谷深狭,多急滩瀑布。自博尔向北,白尼罗河流入平浅的沼泽盆地,水流缓慢,河中繁生大量以纸莎草为主的水生植物。白尼罗河向北流出盆地后,先后会合索巴特河、青尼罗河和阿特巴拉河,以下再无支流。白尼罗河两岸平坦,偶有基岩出露。白、青两尼罗河合流处的周围是吉齐拉平原。合流点以下的河段名尼罗河。尼罗河在喀士穆以北流经沉积岩区。河谷是平底的浅峡谷。瓦迪哈勒法附近的谷地宽仅201米,由此至阿斯旺一段的河谷都很狭窄。阿斯旺以下,河谷展宽。

纸莎草是古埃及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古埃及人对纸莎草十分崇拜,把它当作北方王国的标志。

纸莎草:阿拉伯音译为“伯尔地”,是尼罗河三角洲生长的一种类似芦苇的水生莎草科植物,属多年生绿色长秆草本,切茎繁殖,叶呈三角,茎中心有髓,白色疏松。茎端为细长的针叶,四散如蒲公英。纸莎草茎部富有纤维,把硬的外层除去后,里面的芯剖为长条,彼此排列整齐,连接成片就可以造纸。

纸莎草

纸莎草画的制作

从中国的甲骨文到埃及的纸沙草,文字伴随人类走过了漫漫数千年的文明之旅。“一字千金”、“洛阳纸贵”的动人传说至今还在向人们讲述着文字的伟大力量。

古代埃及人不但将纸莎草纸用于书写和绘画,使当地的文化更加灿烂辉煌。古埃及的纸画以线描为主,力求勾画准确,线条中间平涂色多,绚丽明朗,富于装饰意味;而使用的笔也是用纸莎草茎削成的,茎秆柔软,虽线条缺少丰富的变化与表情,但却显示着简洁、凝重和古朴。

纸莎草上的埃及历史

纸莎草上的古埃及日历

在埃及导游阿鹰的介绍中,以及他的那份对自己本民族文化历史的骄傲,再加上我们的看与欣赏,埃及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再次让我们震憾。而且这些文化作品在神庙中保存的如此完好,也不能不让我们惊讶与赞叹。

记载埃及历史和文化的神庙

纸莎草和埃及香精的制作与传承,靠的就是这些遗迹

尼罗河边的记录

走进去,走出来都是历史,都是文化

可是不知为什么,在这些尼罗河畔的历史与文化撞击着我们的心灵时,又不得不让我老是情不自禁地问自己,这些历史与文化给今天的埃及,给今天的埃及人民带来的又是什么呢?

不知谁能回答我这个问题。到埃及才两天,看到的,听到的多了后,希望有个自己的说法。

埃及的历史也沉重吗?

历史能给今天带来什么?

墙上的神话与现实有关系吗?

尼罗河的涟漪

写这篇风情游时,中国西南正在经历着大旱。我们不敢说自己有先见之明,而是在关注自然的时候,对今天西部大开发早就想提个醒,要注意那里脆弱的生态。我们的江河十年行,从2006年开始才走了四年,西南的江河眼看着在我们的开发中,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些变化到底对我们今天的生活产生了什么影响?我们不是科学家,但从持续的,近距离的关注中,已经看出了很多问题。明天,我们将横向的近距离的说说阿斯旺大坝。说说我和导游阿鹰在这个大坝上认知的分歧。说说我们人类与江河的关系。

8、环保部:正在制定关于重污染企业退出的指导性文件

来源:新华网2010-04-02

http://news.h2o-china.com/html/2010/04/941270173683_1.shtml

     环境保护部政策法规司司长杨朝飞日前表示,环保部政法司正在制定一个关于重污染企业退出的指导性文件,原则为:依法、有序、合理退出。

    杨朝飞说,重污染企业退出,一是一定要依法退出;二是要有序退出,就是说国家要有规划,要事先告知,让企业有思想准备,给其调整的时限;三是要合理退出,退出时要有一定的补偿,并坚持退出和转型相结合。

    据悉,目前国家对重污染企业的定义如下:首先是依法合规成立的企业,具有完备的工商执照,政府同意设立甚至有些是招商引资来的企业,但其资源消耗高、排污量大、污染物毒性强。其次是环境风险高,治理无望的企业。再次是频繁引发信访,酿成群体性事件的企业。最后是随着产业政策、环保标准和城乡规划的调整,以及节能减排工作的深入,需要退出的企业。

    杨朝飞说,目前我国重污染企业退出面临一些问题:一是缺乏科学的合理规划。二是政策引导不足。三是缺乏补偿和激励机制。所以就出现了该退的退不出去,已经退的稳不住发生反弹,污染异地转移等情况,甚至在退出过程中引发群体性事件。

重污染企业退出在我国具有深远的意义,它有利于我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有利于节能减排,节约资源和能源、保护环境;有利于维护社会的稳定。

9、环保部:正考虑制定鼓励环境责任保险的政策

来源:新华网2010-04-02

http://news.h2o-china.com/html/2010/04/941270173505_1.shtml

     环境保护部政策法规司司长杨朝飞日前表示,环保部政法司正在考虑制定一些鼓励环境责任保险的政策,包括:将企业投保费在税前支出;将企业排污费按比例补贴投保费用;建立专项基金用于污染损害超限赔偿;用于环境税的一些资金鼓励企业投保;对保险公司实行减免营业税等。为更好推出鼓励政策,目前环保部正在储存、运输危险化学品的企业;易发生污染事故的企业,特别是一些化工厂;从事危险废物处置的企业,包括垃圾填埋场、污水处理厂和工业园区等开展试点。

    在日前由中国环境记协和美国环保协会共同主办的题为《绿色媒体的力量:大众传媒与低碳世博》的世博媒体采访培训活动中,杨朝飞说,目前我国已经进入一个环境事故的高发期,环境隐患非常突出,主要是由于:老企业年久失修;近年来又建了一些不符合产业政策的企业;污染种类日趋复杂;环境隐患位于环境敏感区,像水源地;环境群体性事件有增多趋势。为解决这些群体性事件和重大污染事故,环保部和保监会联合开展环境责任保险工作。实施环境责任保险,可以分散企业的经营风险,提高企业防范环境风险的能力,及时救助污染受害者。

    杨朝飞表示,开展实施环境责任保险非常重要,但也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一是关于污染保险的技术准备不足。关键是污染损害如何计算,保费究竟多少才合理等。二是法律依据不够充分。三是企业担心增加负担。四是保险公司也顾虑重重,担心碰上一个大事故,负担不起。五是环保部门对此也有一些认识上的不到位。为此,环保部政法司考虑制定一些鼓励环境责任保险的政策,并引入环境责任保险的法律保障体系。

    杨朝飞说,国家将在今年实施《侵权责任法》。这部法律中有一章是关于环境侵权的,今后政法司拟结合这一章加强对环境责任的立法。其次,我国正在修改《大气污染防治法》,计划也把其纳入将来对环境责任的法律保障体系。再次,制定和修改其他法律法规,并推动地方立法。据悉,目前,我国成都、大连、上海和江苏等省市已开始把环境责任的一些立法纳入到其地方法规中。最后是制定一些管理办法和技术规范。

    温家宝总理在谈到环境保护时曾指出,环境保护要实现三个历史性转变,其中一条就是要从单一使用行政手段向综合使用法律、经济和技术手段加上必要行政手段转变。

据杨朝飞分析,过分依赖行政手段会带来以下几个弊病:一是污染反弹率比较高。形成高压行政管理态势时,排污者可能会比较收敛,但一旦不检查了,又开始排污。二是造成大量的污染转移。就像前年治理太湖时,很多当地污染企业特别是化工企业在大量关闭的同时,又流向了苏北、安徽和江西等地。三是大量关闭污染企业容易激化基层的社会矛盾。企业排污缺乏社会责任感,非常令人痛恨;但另一方面,这些企业也是一些群众自筹资金办起来的,若采取激进的办法关闭,往往就会导致其破产,债务无法归还,并由此引发一些群体事件。四是促进了一些社会不公平的竞争。各地对排污行政管理的不均衡,会造成不同地区的同类企业的生产成本相差很大,导致企业不公平竞争的现象。五是行政手段的管理成本比较高。六是行政措施的随意性比较大,是一种管理者寻租的来源,或者说是产生腐败的一些根源。而经济政策是一种理性、规范且柔性的管理,是利用市场无形的手来调整人们的利益,使其污染行为无利可图。

10、谢旭人:重点改革资源税 研究开征环境税(图)

来源:上海证券报2010年04月02日 

http://stock.hexun.com/2010-04-02/123195467.html

  财政部部长谢旭人1日在《求是》发表文章指出,今后一个时期要重点改革和完善资源税制度,健全消费税制度,研究开征环境税,形成有利于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税收导向。

  谢旭人的这一表述,再度增强了业内对资源税改革出台的预期。部分券商分析师预计,资源税改革有望在4月份推出。

  事实上,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也已经提出要推出资源税改革和环境税,报告还指出,将居民消费价格涨幅目标定在3%左右,“为资源环境税费和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留有一定空间”。

  谢旭人两会期间也表示,财政部已对资源税进行了长时间的研究,资源税的改革将进一步促进资源、能源的节约,有利于环境保护。未来资源税的开征将提高资源税税额,增加中西部地区的财政收入,使得资金更好地用于保障民生工程。

  此外,谢旭人还在文章中指出,要大力推动结合户籍管理的收入申报、财产登记等社会征信系统建设,推进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改革;完善社会保障筹资形式与提高统筹级次相配合,研究开征社会保障税;积极推进增值税扩围改革,引导相关产业发展,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升级。

11、乌鲁木齐今年投资33亿元治理大气污染

来源:千龙网2010-04-02

http://news.xinmin.cn/rollnews/2010/04/02/4263716.html

  新华网乌鲁木齐4月1日电(记者潘莹)1日,随着乌鲁木齐市沙依巴克区热电联产热网工程开工建设,乌鲁木齐2010年大气污染治理重点工程进入实施阶段,今年乌鲁木齐市政府计划投入33亿元用于实施21项大气污染治理重点工程。

  沙依巴克区热电联产热网建设项目总投资约9.5亿元,计划2014年完工。该项目共设换热站157座,规划供热区域设计总供热面积为1500万平方米。

  乌鲁木齐市市长吉尔拉・衣沙木丁在开工仪式上说,开展热电联产集中供热是乌鲁木齐实施节能减排、治理冬季大气污染的有效措施,从今年起,乌鲁木齐将分别新建沙依巴克区热网工程、乌鲁木齐热电厂苇电三期热网工程和米东区热网工程,共计新增约1000万平方米热电联产供热面积。

  乌鲁木齐市政府提出,今年力争空气优良天数达到全年总天数的72%以上,减排二氧化硫1万吨以上。

  同时,为改善城市环境,从今年起,地处乌鲁木齐中心城区的47家污染企业将在5年至6年时间、分3批搬迁。目前,搬迁方案已经出台,首批10家企业今年内将搬出中心城区。

  由于特殊地形和气候因素,每年冬季采暖期长达半年之久的乌鲁木齐深受大气污染危害,煤烟、汽车尾气等污染成为影响城市空气质量的主要污染源。自1998年,乌鲁木齐市开始实施“蓝天工程”,但步履维艰,冬季大气污染情形一直未能彻底解决。

12、密云将建北京首个低碳旅游试验区

来源:北京商报 2010年04月02日

http://green.sohu.com/20100402/n271278245.shtml

  商报讯(记者张晓东)密云将建全市首个低碳旅游试验区、8.35万亩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等,吸引绿色项目落户,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这是记者昨日在密云县“绿色出行”启动仪式上了解到的。

  作为北京首个发起“绿色出行”活动的区县,密云县常务副县长王广双表示,举办“绿色出行”的目的在于巩固密云在生态涵养方面取得的成绩,以“绿色出行”为起点,逐步开展垃圾分类处理、环保公交车、低碳旅游区等项目建设,吸引低污染、高收益的绿色项目落户密云。

据了解,“绿色出行”活动作为长期举行的活动,将涉及旅游、环保、绿化等诸多领域,包括加强密云水库及上游地表水源的保护、建设8.35万亩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更新环保公交车80余辆等内容。

13、云南3年内拟投500亿元支持水利建设

来源:中国新闻社2010年04月02日

http://env.people.com.cn/GB/11282283.html

  中新社昆明4月1日电 (记者 保旭 杨云) 记者今日从云南省政府获悉,正饱受世纪旱灾影响的云南近日拟定多项措施欲改变大部分山区靠天吃饭的现状,并预计将在未来3年内投入500亿元人民币,解决该省水利和农村水电建设问题。

  百年一遇的大旱,重伤了云南,因此暴露出该省工程性缺水的弊端,也让云南省从政府到民众从新审视水资源利用问题。云南省水资源极其丰富,总量位于全国第三,但目前可利用的有效水资源严重不足。云南山区半山区占全省国土面积的94%,因为自然条件限制全省在大部分的山区长期处于一个“靠天吃饭”的状况,这些地方也是此次云南大旱中受灾最为严重的地区。

  云南省委书记白恩培表示,水利基础设施薄弱、水资源调配能力和供水保障水平低、水资源供需矛盾尖锐是目前云南省的现状。

  为从根本上解决因工程性缺水造成的饮水困难,云南省政府决定从今年起至2012年,筹集不少于100亿元资金支持水利工程建设,同时争取国家支持,带动地方、企业和民间资金投入建设400亿元,3年内拟投入水利和农村水电建设资金达到500亿以上。

  据了解,云南省将以农村人畜饮水安全、农田水利建设、城镇用水供给为重,兴修水利,改善该省城乡水资源配置,提高水资源保障能力,改变云南水资源靠天吃饭的被动局面。还将从大力开发利用地下水,寻找新的水源,并着力提高农业水利化水平,推进森林云南建设,加强节水工程建设等方面入手,全面掀起水利建设新高潮。

  云南自去年九月遭受特大旱情以来,已导致该省800多万人饮水困难,其中,居住在高山和半山坡地区的人数占到饮水困难人数的75%。(完)

14、陕西千吨污油泥泄漏部分流入河道 部分流入河道

来源:《华商报》2010年04月02日

http://env.people.com.cn/GB/11282348.html

  昨晚,国家环保部应急办副主任张讯及环保部西北督查中心相关领导会同延安市领导,在洛川召开会议,要求千方百计把污染源控制在延安境内,并在5天内排除污染。

  据了解,此次污油泥泄漏事件发生后,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作出批示,要求确保下游饮用水源安全,全力以赴排除污染。省市领导对此事也作出重要指示,延安、渭南等地开展联动,严密监控污染物动态。

  据透露,发生泄漏时,陕西长大石油化工产品有限责任公司洛川污油泥处理厂共存有污油泥2000吨,约有一半泄漏后流走,其中仅有少量流入河道,大多数聚集在干涸的沟道。险情发生后,有关方面筑了8条拦截大坝,并尽可能地将附近各县库存海绵、油毡、草帘等收集起来,组织2000余群众堵截。昨晚,从抢险指挥部传来消息,之前流入河道的污油泥已经被有效控制,从今日起治理将转移到污染源头附近的沟槽、农田,计划用3到5天将污染物彻底清理掉。

  昨晚,已有一台专业的检测车开到延安与渭南交界处,将每小时一次检测水质,从目前检测结果来看,还未发现污染物。此次事故的善后及原因调查也已陆续展开。

  据了解,陕西长大石油化工产品有限责任公司洛川污油泥处理厂是一家独立的法人单位,主要对延安某炼油厂污油泥进行回收处理。本报记者 王卫平

  洛川 1300余干部群众抢险

  昨日上午,记者赶到洛川县交口河镇杨庄河村污油泥泄漏现场,远远就看到一大片苹果园里泛着黑光,数十名村民正在忙着回收废油。

  记者看到,污油泥泄漏后,首先涌进一片三四亩地大的苹果园里,淤满后,又从果园里的裂缝、暗洞中流下山沟,而这个两三百米长的山沟,直接就通向洛河。

  在污油泥处理厂,发生泄漏的污油泥回收池已基本见底。池子的西边和南边部分坍塌,而距离不远的围墙却未受损,污油泥正是从池子下的暗洞中流出的。在回收池围墙外边,三四名工人正在向洞里注入凝固剂,说是用于凝固下边的污油泥。

  在山上漏油现场参与抢险的交口河镇副镇长王宏礼告诉记者,事故发生后,全镇七十多名干部全部上阵,并动员附近数百名村民积极参加抢险,大家已有二十多个小时没有休息了。

  在山下洛河岸边,几台大型挖掘机正在河道里筑围堰,抢险人员也在加紧打捞围堰中的污油泥。据洛川县委宣传部副部长羽文生介绍,污油泥泄漏了千余吨,得知险情后,延安市委、市政府领导高度重视,迅速成立了应急抢险临时指挥部,协调组织延安炼油厂、延安石化厂以及洛川、黄陵两县相关部门、当地乡镇干部群众1300余人和60余台机械设备,全力抢险。本报记者黄宪明

  白水 400余人抢险

  本报渭南讯(记者 杨伯涵)3月31日,接到洛川污油泥泄漏致洛河水质污染的紧急通知后,白水县立即组织人员、物资,全力投入抢险,努力降低水质污染程度。

  白水县接到紧急通知后,立即启动了《渭河流域水环境应急预案》,召开紧急会议,成立抢险指挥领导小组。会后,各小组立即按照任务分工投入到了紧张有序的抢险工作。截至昨日下午,白水县已落实民兵、群众400余人,贮备草帘子300余条,还有矿柱、绳子、铁丝、钢索等,随时进行水质检测,抢险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已全部到位,随时准备对上游污染物进行拦截、打捞。

15、照片对比显示长江源冰川30年退缩1公里(组图)

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2010年04月02日

http://news.sina.com.cn/c/sd/p/2010-04-02/054919992574.shtml

1976年8月25日拍摄的姜根迪如冰川照片,山体一片绿色,冰川奇观令人赞叹。

格拉丹东雪山姜根迪如冰川一只动物头颅 税晓洁摄

  由中央电视台主持人曲向东率领的民间考察队,分别于2009年和2010年对长江、黄河和澜沧江源头的三江源地区考察。日前公布考察照片,在与长江正源姜根迪如冰川30年前照片对比发现,冰川萎缩的情况令人震惊;黄河源星宿海湖底干涸,一片荒芜的戈壁。

  专家称母亲河源头冰川退缩,是全球气候变暖的后果,但更残酷的后果是直接影响到我们生活的环境,极端气候频发也与此有关。

  万里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脉的主峰格拉丹东,格拉丹东在藏语里的意思就是高高尖尖的山峰,被尊为中华儿女的父亲山。它积雪终年不化,沟沟壑壑里的100多条现代冰川构成了一个庞大的固体水库,源源不断地供给长江水源。

  1976年8月,中国科学考察队经过51天的艰难跋涉、查勘,证实格拉丹东雪山西南侧的姜根迪如冰川是长江源头。2009年和2010年,曲向东率领的“二度计划”民间考察队带着上世纪七十年代中国摄影家茹遂初拍摄的黄河、长江两地的照片,两上青藏高原三江源地区考察。

  通过两组照片的对比,长江正源姜根迪如冰川的北支大约已经融化退缩了将近一公里,黄河正源的星宿海则湖底干涸,一片荒芜的戈壁。当年茹遂初拍摄照片中绝大部分区域现在已经是一片黄土。著名长江源环保义士杨欣在《长江魂》一书中说,1986年5月他第一次进入长江源时,曾数次看到成群的藏羚羊、野驴等野生动物,而如今在源头已经很难见到野生动物的身影。

  三江源地区孕育了中国两大河流——黄河与长江,这两条河又孕育了中华民族,孕育了十几亿人,它们或好或坏的变化会给流域居民带来很大的影响。人类高度发达的文明进程却以牺牲环境作为代价,最明显的表现是全球气候变暖,南北两极和西藏地区的冰川萎缩,短期会导致河流流量增加,造成中下游洪水频繁发生。从长期看,冰川的持续退缩也会使冰川融水补给的河流流量逐渐减少,对中国西部内陆河流域造成很大影响。气候持续变暖会导致河川径流季节调节能力的丧失。有专家称,近年全球发生的极端恶劣气候都与气候加速变暖有关。

  考察结束后,曲向东及其队友3月31日下午在北京大学举行报告会,展示其两赴青藏高原考察数据,揭开三十年冰川萎缩的真相的成果。

  出席报告会的中国国家发改委能源所有关负责人姜克隽表示,看到中国水源腹地变成如此境地深感痛惜。他认为,中国政府将低碳经济上升到战略层面十分正确;已经确立了低碳经济发展目标,中国的所有国民都要走向低碳经济,这对国家竞争力的提升非常有好处。

  曲向东在拍摄“星宿海”时介绍说:“当地人已经不知道还有星宿海,大片的湖泊不见了,除了个别地方有一两摊水,其他都是沙地和干涸的湖底。”他说,他和考察队此行目的是证明中国人需要在现场,作出自己的观察和判断。作为一个正在逐渐承担国际责任的大国,这是中国和中国人的责任所在,希望通过此举能够唤醒人们行动起来以改变全球变暖。这已经不再只是各国领导人或是各种组织的责任,而应成为每个人的责任。本报综合报道 T譽〇

  相关资料

  1.姜根迪如冰川,又称姜根迪如雪山,位于唐古拉山格拉丹东雪山西南侧,海拔6542米。

  我国曾在1976年、1978年两次派出江源考察队至长江源头考察。根据水文地理等资料,1979年正式确认沱沱河上游的姜根迪如冰川为长江正源。

  “姜根迪如”藏语是“狼山”,人越不过的意思。

2.“二度”的概念,来自IPCC(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该组织在2007年的第四次报告中提出“2度阈值”,即2摄氏度是人类社会可以承受的最高升温幅度。曲向东受此启发,通过民间力量发起了气候变化和生态文明的环球考察活动——— —— “二度计划”。

16、正负2度C《±2°C

http://www.56.com/u85/v_NDk4MDQyOTA.html(视频网址)

17、“南旱北涝”的预测为什么被忽视

来源:光明网-光明观察2010-04-02杨学祥 

http://guancha.gmw.cn/content/2010-04/02/content_1084527.htm

  2010年初,低温暴雪袭击北半球,全球变暖受到质疑。中国西南地区五省区市旱情正不断加剧,而在我国北方地区,2.7亿人口遭受沙尘天气侵扰,部分城市更是阳春三月飞雪连连。天气异常再次引起人们对气候突变的关注。学界关于我国气候正向“南旱北涝”转变争论再度升温。

  我在2004年7月21日指出,美国国防部

的秘密报告引发了中国气象学家关于南涝北旱与北涝南旱转换规律的大讨论,不少学者相继推出了自己的相关研究[1,2]。问题是,从网络文章来看,各自的研究都是独立进行的,没有任何一个人引用了其他人的研究成果。难道此前关于这方面的研究是一片空白[2]?

  一、2003年的争论:北涝南旱将取代南涝北旱?

  问题的讨论是最近发生的,是在美国国防部秘密报告披漏之后(2004年2月22日),而中国气象学家相关的三次研讨会文章尚未公开发表。不过,一些文章已在网络上公开,网络文章查询或可得到一些新的信息[2]。

  1.南涝北旱与北涝南旱的转换即将发生观点[3]

  《北京娱乐信报》2003年3月22日以《我国气候将发生大转折北涝南旱将取代南涝北旱》为题,发表如下新闻,并为各大网络广泛转载:  

  未来的5到10年内,我国的气候将发生大的转折,冬季逐渐转冷,降水带也将向北方推移。在日前召开的“世界气象日”座谈会上,国家气候中心的赵振国研究员宣布了我国短期气候预测的研究成果。

  根据研究结果,我国气候具有周期性,大约30年为一个周期,发生气候变化。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气候进入了一个暖周期,主要表现在冬季气温偏暖。

  赵振国介绍说,在未来的5到10年间,受海温、副热带高压、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现象等气候因素的共同影响下,我国气候将发生周期性的转折。从一个30年的“暖周期”进入另一个30年的冷周期,这主要表现在冬季温度的逐渐下降,而我国持续“暖冬”现象也可能得到转变。此外气候周期的转折也会带来降水带的北移,北方雨水少而南方雨水多的现象将会有360度的变化,北方降水增多,南方降水减少,目前我国“北旱南涝”的局面会被“北涝南旱”所替代。

  未来5到10年,我国的气候将发生大的转折,降水特点将是北方多雨,南方少雨。北京市气象台高级工程师王贵田昨天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北方将在2004年以后可能会进入一个相对的多雨期。

  王贵田认为,无论是气候的变化还是降水带的北移,都将是一个长期过程。从北京目前的状况来考虑,有些专家做过一些长期的预测,在2004年以后北方可能会进入一个相对的多雨期。北京主要的多雨期是50、60年代,到70年代后期一直到90年代降水持续偏少,实际上后20年比前20年的降水总量每年缺100到200毫米。从序列的预报考虑,有一些专家认为,在2004年以后北方可能会出现一个相对雨水多一些的高峰期。说到这里,王贵田拿出一张很专业的气象图,指着一条曲线对记者说:从温度自身的曲线变化规律看,应该是由高温向低温转化的过程。究竟什么时候转,从做的工作上看,有可能2005年以后未来的10年左右开始往低温发展,降水可能多一些。王贵田说,北京的年降水量才600毫米,而南方的年降水量都1000毫米以上,未来5到10年将会有所改变[4]。

  2.南涝北旱将延续10-30年的观点[5]

  在3月31日开幕的气候变化国际科学讨论会上,气象专家们对近年来中国“南涝北旱”的气候问题进行了学术探讨。国家气象中心主任章国材说,从目前的研究结果来看,20世纪80年代形成并持续至今的“南涝北旱”状况处于相对稳定时期,这一现象将在未来10-30年内继续影响中国大部分地区。

  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特别顾问丁一汇教授指出,中国在上个世纪50至70年代一直是北方降水多,南方降水少。从80年代开始,中国气候出现了大转折,南方降水增多,北方降水减少,导致了目前“南涝北旱”的状况。

  丁先生说,特别是90年代以来,“南涝北旱”现象尤为明显。据统计,1997年夏季中国北方持续少雨高温,该年农作物受灾面积达5亿多亩,黄河累计断流222天。1998年南方的长江流域发生特大洪涝灾害,全国有1.8亿人次受灾,直接经济损失达290多亿元。

  对于出现这种气候现象的原因,丁教授认为,夏季来自印度洋的季风近年来呈减弱趋势,带给中国北方地区的水蒸汽总量减少。同时,受中高纬度大气环流反向运动的影响,贝加尔湖以南的低气压近年来逐渐转变为高气压,南下进入中国的冷空气变得干燥,致使冬季北方降水减少。

  除了自然原因以外,一些专家指出人类活动也是造成“南涝北旱”的因素之一。中国南方较集中的工业生产造成的“黑碳”和硫化物的大量排放,由于黑碳吸收太阳的辐射能力很强,造成大气升温,气流上升,进而导致降水增多。而在北方,大量工业用煤的情况没有南方明显。(2003-4-2)

  3.南涝北旱与北涝南旱的转换不能下结论的观点[6]

  内蒙古自治区气象台气象专家副台长康玲告诉记者:“北涝南旱”的说法有待考证。就从内蒙古地区今年的气候谈起,“北涝南旱”一说倒是与内蒙古局部地区气候特征相类似。因为内蒙古地区的气候十年九旱,今年的降水也属正常范围内的变动,而且降水主要集中在7月份和8月份,主汛期以七下八上(即7月下旬和8月上旬)为主。尽管雷阵雨和冰雹要比往年突出,但气候特征一年与一年是并不完全相同的。比如去年赶着汛期时降水就比较少,而今年汛期内内蒙古的东部地区还比较干旱。至于“北涝南旱”一说,人们的议论是如此,但并没有准确的科学依据。搞气象分析是件严肃的工作,都得有完全与事实相符的资料分析论证才能得出结论。

  那么,“北涝南旱”一说是否空穴来风?康玲说这要经过长期的数据分析、对比、测算及国家气象权威部门的综合分析结果统一认证,现在下结论还为时过早!

  4.王涌泉的类似预测

  在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翁文波科学发展基金、天灾预测专业委员会和北京凯利华信息咨询公司编辑的《2003年天灾预测研讨会议文集》(2003年5月)中,刊登了王涌泉的文章《当前大灾预测及管理体制改革》(76-78页)。这篇文章是王涌泉在2002年全国天灾预测总结会议上的发言。

  王涌泉指出,检查中国灾害史,分析认为现在可能正面临又一次重大自然灾害转折变化。即使按照旱期最长的考虑,最迟2010年前后海滦河流域也可能出现大洪水。不然,近几年就可能出现。黄河流域在干旱期的中后段和末期,正是出现大洪水和特大洪水的时候。现在已经到了这种时候。南方将出现大旱。当海河、黄河等北方河流转向多水时,当北方干旱减轻时,一定要警惕江淮及其以南出现大旱。南方大旱和北方大旱历史上曾经多次交错出现。

  5.2010年冷暖变化的研究[6]

  20世纪我国气候可分为四个阶段:1903-1918年为低温期,也是20世纪我国最冷的一段时期;1919-1953年为高温期;1954-1986年为低温期;1987年以来为高温期,尤其20世纪90年代是20世纪我国最暖期。1951-2000年以来,已1956年最冷,平均气温为11.67摄氏度;1998年最暖,平均气温为13.70摄氏度。

  冯松和汤懋苍经模拟预测后认为,我国从1 987年开始的气候变暖将持续到2 0 1 5年,将于2 0 1 6年转入低温期,2 0 39年又将转入高温期。到2 0 2 0年全国年平均气温将比2 0世纪50年代升高1.68℃,西北地区平均升高2.22℃;南方年平均降水量增加28mm,北方变化不大;2 0 30年海平面将升高5.3~14.2cm,气候将向暖、干的趋势发展[7,8]。

  在地球自转速度加快的年代,副高位置偏西偏北,形成北涝南旱,反之亦然。目前我国正处在地球自转速度减慢年代,故出现南涝北旱[7]。

  在20世纪的气候记录中有两段时期全球气温明显变暖:1925~1944年,1978~2000年。它们与拉马德雷暖位相1925~1946年和1977~1999年对应,也与1979~1998年地球扁率变小以及1972~1999年地球自转减慢相对应。气候变暖、地球扁率变小与核幔物质迁移有明显的相关性[9]。

  陆、海、气中的能量相互作用和物质相互交换是全球变化的主要原因。拉马德雷冷位相意味着一个变冷的自然趋势的到来,类似于1946~1976年的变冷情况应该得到合理的解释。2000年拉玛德雷进入冷位相、1998年地球扁率开始增大和1999年地球自转开始加速,表明地球系统正在发生一致性的转折。自1999年开始,连续五年的地球自转加速和地震活动增强应引起世界关注[9]。

  由此可见,气候变冷、地球自转加速与北涝南旱有很好的相关性[1]。

  6.2004年的结论

  以上查询不一定全面,希望有关人士提供进一步的准确信息。科技创新的同时,要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科学问题,一就是一,二就是二,来不得半点虚假。在研究一个问题时,一定先查一查相关文献,继往开来,承前启后。否则,费九牛二虎之力,重复别人的劳动,就毫无科学价值。中国科研团体的大兵团作战较少,小作坊比比皆是,是互不通气,还是互不服气?

  同在一个国家,同在一个城市,甚至同在一个单位,为什么不能彼此沟通?

  南涝北旱与北涝南旱的转换规律并未成为定论。美国防部的报告也不是圣旨,其根据和资料来源也不清楚(我们认为来自科研情报可能性比较大,其关注中国科研动态比我们的相应机构更清楚,总结的也更全面,实用性也更强),一窝蜂的跟进也不科学。现在各种观点进一步明确,先后因果得到确认,有利于进一步研究,供决策部门参考;同时也避免有人论文造假,强占别人的劳动成果。

  这也有利于网络监督和提高网民的科学认识[1]。

  二、2004年的争论:关于美国国防部气候报告的评估

  据《东方早报》2004年7月16日报道不久前一份被透露出来的美国国防部报告《气候突变的情景及其对美国国家安全的意义》,对中国在2010年可能会出现的气候变化作了描述,并认为可能会威胁中国国家安全[10]。

  报告中称,从2010到2020年间,因为中国需要给其庞大的人口提供粮食,所以受到越来越飘忽不定的季风雨的打击特别大。季风带来的洪水会剥蚀土地,而季风的不稳定性有时会导致雨量减少,进而致使大气调节功能下降,冬天越来越冷,夏天越来越热,持续的时间也越来越长。这样一来,能源、淡水和食物的供应压力就会加大,中国将面临巨大移民压力。

  据报道,这份报告引起了国内气象专家和军事专家对于气候突变的关注。

  一名研究国家安全的军事专家说:“中国如果出现南旱北涝,那么我们急需未雨绸缪,你可以看看,北京一场5年一遇的暴雨已把我们搞得这么狼狈,北方的抗洪经验缺乏可见一斑;而南方长期受水灾困扰,防旱的经验也非常不足。”

  报告中提到的2010年的中国气候状况:季风降水可靠性的降低将对中国产生重大影响;中国南部地区在2010年前后将发生持续整整10年的特大干旱。中国现在“南涝北旱”的降水分布型,到时候可能变成“北涝南旱”的降水分布型。夏季风可以为中国带来降水,但也会引起负面效应,如洪水可使水土流失更加严重。由于水汽蒸发冷却作用的降低,会引起寒冬延长,夏季高温增加。

  报告中关于2010年全球气候变化的预测主要有:亚洲和北美洲的年平均温度下降达2.8℃,北欧下降3.3℃。整个澳洲、南美洲和非洲南部的关键地区年平均温度上升达2.2℃;在欧洲和北美洲东部人口密集的农业产区和水资源供给地区,干旱将持续几十年;冬季暴风雪和大风增强,西欧和太平洋北部将遭受更强烈的大风天气[10]。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一份来自美国五角大楼并向布什总统递交的“秘密”报告警告说:今后20年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构成的威胁要超过恐怖主义。

  这份报告是美国国防部出资10万美元,委托GBN公司(一商业网络公司,受雇于政府或企业,从事各种咨询评估,提供决策依据)完成的。研究的出发点是设想全球气候变化可能导致的最坏的可能性,并提出应对之策。

  报告在美、英、以色列等多个国家及环保组织中引起强烈反响,同时引起了中国科学家高度关注。

  中国科学家已为此进行了三次研讨,最近的一次研讨刚刚结束。

  据悉,中国的气象学家已把报告的原文、要点及有关分析和建议,报告给了中央和国务院。

  有关专家在经过讨论分析后认为,该报告中对全球气候变化预测的极端情景几乎不可能发生,但报告中关于2010年前后中国南方将持续干旱10年的预测,则有发生的潜在可能。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研究员罗勇说,我国降水集中的地区在有规律地变化着,存在着20年左右的周期。未来10年多雨区可能会重新回到北方,也就是可能在2010年左右形成了“南旱北涝”的局面。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大气科学系教授钱维宏则在实验室里对记者说,关于“南涝北旱”可能变成“北涝南旱”的结论,他在1年前就得到了。他提出,南北气候的转型存在着70年的周期,中国从1979年开始“南涝北旱”,约到2015年左右可能转变为“南旱北涝”[11]。

  可是,关于GBN报告的讨论最后不了了之,后来几乎没人提起,一些最初倡导者的态度也变得模棱两可,含论不清。显然,“南涝北旱”向“南旱北涝”转变的观点被否定了,“南涝北旱”持续的观点在全球变暖的大旗下继续占主导地位。

  一个典型的事例是,“我们把中国温室气体的排放数值,拿到这几个模式中综合计算,得到了一个戏剧性的结论。”如果按照现在全球温室气体的高排放量,而不加以控制的话,那么,经过计算得到的情况是,到2010年前后,我国夏季降水的分布类型还是现在的“南涝北旱”,没有发生变化。那么,GBN报告中所说的“10年干旱”,也就不存在了。“但是,如果各国政府加大对温室气体排放的监管,通过种种手段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那么,到2010年的时候,我们发现,我国降水分布的类型刚好和GBN报告中预测的一样,即变成了‘南旱北涝’,南方可能将真的面临干旱[2]。”

  谁敢与全球变暖的主流观点作对?青年科学家确实很无奈,他们在2010年的争论中也只能采取相同的态度:不再坚持“南旱北涝”的观点,或许他们后悔首先提出了这个问题。

  三、2010年的争论:关于美国国防部气候报告的检验

  据民政部门统计,截至23日,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5省受灾人口6130.6万人,农作物受灾面积503.4万公顷,直接经济损失236.6亿元。

  如此凶猛的自然灾害能否提前预测,未雨绸缪?有网友发现,早在2003年,美国人曾预测到我国西南地区大旱。美国国防部委托美国全球商业网络咨询公司(简称“GNB”)完成的这份报告写道,“中国南部地区在2010年前后将发生持续整整10年的特大干旱。中国北方将水患不断,南方一片干旱……”

  报告经媒体披露后,“南旱北涝”的观点被学界重新提起。匡耀求说,“报告提出后,我对气候变化可能出现的格局进行研究,结果和报告提出的观点很相似。”

  钱维宏当时也曾称中国有可能转向“南旱北涝”。不过他向导报记者表示,“南旱北涝”中的“南”与我国正遭受干旱的“西南地区”不是一个概念。

  “近期的旱情说明报告的预测有一定科学根据,部分预测已经得到实践的检验。”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天灾预测专业委员会委员杨学祥对导报记者表示。他近日撰文公开指出,“2010年开始我国南方可能进入干旱时期,并将在2014-2016年达到高潮。”

  匡耀求也认为,“未来,中国气候确实可以用'南旱北涝’来概括。而且,干旱可能不止持续10年。中间可能不会是连续的,隔一两年会有起伏。现在是受到了厄尔尼诺的影响,如果没有厄尔尼诺的影响,干旱可能是在广东、福建一带,涝的地方是新疆北部和长江流域以北地区。”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教授闵锦忠24日对导报记者表示,只要全球变暖还存在,就应该基本维持“南涝北旱”的局面,今年的现象只是个别现象,不能说从此就变为“南旱北涝”了。

  闵锦忠还认为,从目前国际国内气象预报的水平和技术发展来说,比较准确的预报是1-7天,由于还有大量的技术问题没有解决,超过这个时间的预测基本不准确,更不要说几年之后的事了。尽管美国的预测似乎得到验证,但成功预测一两次并不能说明任何问题。

  但杨学祥并不同意这种观点,几年以上气候预报无科学依据的说法不妥,实际上,长期的气候预报是根据气候变化的周期规律,分析气候长期资料获得的,与短期天气预报的方法并不相同。

  杨学祥认为,中国正缺乏像GNB这样的综合性研究,甚至漠视这种综合性研究。“中国科学家还没有超脱专业局限,不能从全局看待全球变化。一些科学家在气候变化方面有很多论述,可惜他们的观点几乎影响不到气象界。”杨学祥说[12]。

  6年前美国国防部一份气候报告已明确预测中国南部地区发生特大干旱,并将持续10年。对于目前严峻的西南旱情是否能验证这份报告,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研究员表示“两者之间没有联系”。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研究员卢勇表示,这不是一份科学研究报告,目前我们更应该将目光放在这次西南大旱的成因及其如何应对的研究上。他说,每年这种评估报告有成千上万,有很多报告做完了就埋在那儿了,没有任何人去问津。这个报告跟其他报告一样,本身并没有多大的影响。

  卢勇说,报告里面提到的中国南方2010年以后会发生持续10年的特大干旱,并不是一个科学预测,不是一份科学研究报告,这是一种假说、一种猜想,很多媒体把这个报告跟现在西南干旱的问题联系在一起,其实这两个事情说的并不是一件事。

  他说,报告说的是“中国南方”,指的是中国东部的南方,并不是现在的西南;另外它说的10年干旱是年代际变化,西南大旱主要还是从去年秋冬开始的,是季节尺度的干旱,所以报告的预测和我们现在西南干旱这个现实之间是没有联系的,说的不是一件事。它说的是2010年以后10年,所以,即使是说它对还是错,现在也没办法判断,要到2020年才知道。

  至于有没有科学的手段来预测,卢勇表示,现在这种区域性的降水异常的预测,在科学上是很难的一个问题,从自然辩证的角度来说是有这种可能性,雨带从南方向北移动,但是现在加上人类活动对气候变化的影响以后,这种自然规律是不是还会持续以前的老规律,现在还在研究,也许过两年会有一个明确一点的结论[13]。

  应该强调的是,人类活动可以改变自然规律的观点是非常错误的,人类活动只能影响自然过程,但不能决定和改变自然规律,否则,人类对自然历史的研究就毫无意义。由于天体轨道的运行规律,气候变化规律与天文周期密切相关,如昼夜、四季和第四纪冰期的天文周期。

  人为全球变暖可以带来三种后果:

  其一、人为变暖的幅度远远高于气温的自然波动,全球气温直线上升。人类将遭受自然规律的报复,失去继续破坏自然规律的能力。

  其二、人为变暖的幅度与气候自然波动幅度大致相当,此时变暖周期被加强,变冷周期被减弱,气候冷暖波动周期依然存在。

  其三、人为变暖的幅度远远低于气温的自然波动,可以被忽略。

  2010年初北半球遭到低温暴雪的袭击,1998年全球气温最高的记录12年没有打破,2008年是近十年最冷的一年,都表明人为变暖的幅度与气候自然波动幅度大致相当,此时变暖周期被加强,变冷周期被减弱,气候冷暖波动周期依然存在。

  忽视自然规律只能造成被动应付自然灾害的难堪局面,人工调控只能是一句空话和废话。2010年气温变冷和中国“南旱北涝”的预测应该得到关注。

  四、结论

  2004年我国南方大部遭遇53年来最严重的干旱。中国气象局预测减灾司司长章国材在旱情通报会上介绍,9月以来,发生在我国南方的严重干旱已经造成经济损失40多亿元,720多万人出现了饮水困难,但由于未来10天该区域仍没有明显降雨,旱情还将加剧。中国气象局的统计显示,10月全国降水量较常年同期明显偏少,华南和长江中下游地区发生大范围秋旱,两广等地旱情严重。广东、广西、海南、湖南及江苏、安徽6省区降水量偏少幅度都在85%以上。9月1日—10月30日,少雨程度最为严重的广东、广西、湖南、海南4省区平均降水量仅有88.1毫米,这是195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小值。持续少雨导致南方秋旱快速发展。据10月30日干旱监测显示,旱区已扩展至几乎整个长江中下游和华南地区,其中广西、广东大部、海南、福建西南部、湖南大部、湖北东部、江西西北部南部、苏皖中南部等地达到重旱标准,其中广西、广东、湖南、江苏局部地区达到特重旱标准[14]。

  2007年长沙出现50年一遇特大干旱[15]。据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统计,截至8月3日,全国耕地受旱面积1.66亿亩,比多年同期平均值多2500万亩,其中作物受旱1.47亿亩,还有753万人、508万头大牲畜因旱发生临时性饮水困难。国家防总办公室副主任程殿龙介绍,江西、黑龙江、湖南三省耕地受旱面积占全省耕地总面积的比例分别达到44%、35%、33%,旱情尤为严重[16]。

  自2009年秋以来,云南持续干旱造成全省农作物大面积受灾,初步统计显示,干旱导致云南省农作物受灾面积占总面积86%,其中绝收面积307.3千万公顷,小春作物预计减产50%,甘蔗减产20%,经济林果受灾面积2551千公顷,绝收600千公斤,直接经济损失达50.4亿元[17]。中国西南干旱至今还在持续之中。

  2000年进入拉马德雷冷位相以后,中国南方干旱有逐渐增强趋势,但“南涝北旱”向“南旱北涝”转换的问题还需要经十年的验证。但是,全球变暖理论不应该成为“南涝北旱”和“南旱北涝”转换的问题的理论障碍,争论应该实事求是。

  2010年低温暴雪发生后,全球变暖理论也受到质疑。哥本哈根全球气候大会的“全球变暖”讨论刚刚结束,北半球就集体遭遇了几十年难遇的极寒严冬。2009年12月中旬开始,先是整个欧洲突现极寒天气,多国同时遭遇暴雪低温。受暴雪、冻雨等天气影响,欧洲部分地区气温跌至零下20℃,已有六个国家打破低温纪录,积雪厚度近1米。在美国东部地区,北达科他州1月4日气温达到全美最低的零下46摄氏度。佛罗里达州杰克森维尔和奥兰多气温降至零下6.7度与零下2.8度,双双创下新纪录。目前,美国50个州中有46个州遭遇暴风雪,12个州积雪超过30厘米,积雪最深的威斯康辛州达50厘米。在亚洲,中国的一些地区正经历过去20年来最寒冷的天气。中国北方在新年之初普降大雪,北京和天津地区的日降雪量,均突破1951年以来的1月份历史极值。韩国首都首尔市1月4日的积雪已高达25.7厘米,这是韩国自1937年开始进行积雪量观测以来的最新纪录[18]。

  自从承认IPCC第四份评估报告中有关喜马拉雅冰川消融速度的表述缺乏科学依据,荣获诺贝尔和平奖的IPCC如今饱受争议。3月10日,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和IPCC主席帕乔里共同宣布,将委托一个独立的科学机构对IPCC的工作程序和过程进行审核,被调查的534个气象站中87%不合格[19]。

  虽然国际社会普遍认同地球变暖的观点,但是全球直线变暖的理论已经被否定,波动变化的理论受到关注,联合国和英国要重新审核气候变暖数据,在实践检验面前,坚持错误是没有出路的。

  参考文献

  1. 杨学祥。中国旱涝环境变迁:谁最先发现了南涝北旱与北涝南旱的转换规律?2004-7-21上海环境热线.绿色论坛。http://www.envir.online.sh.cn/forum/20043716.htm

  2. 李健。美五角大楼“秘密报告”:2010年中国气候突变。2004年07月07日00时00分来源:中国青年报。http://news.tom.com/1002/20040707-1068715.html

  3. 我国气候将发生大转折北涝南旱将取代南涝北旱。《北京娱乐信报》2003年3月22日。http://www.china.com.cn/chinese/2003/Mar/298051.htm

  http://news.tom.com/Archive/1002/2003/3/22-49482.html

  http://www.sznews.com/szsb/20030323/ca231380.htm

  http://www.top86.com/news/radio/2003/3/23/wang/guonei06.htm

  http://www.gzms.southcn.com/news/china/zgkx/200303220154.htm

  http://life.eastday.com/epublish/big5/paper148/20030322/class014800014/hwz910045.htm

  4. 北京未来几年多雨南涝北旱短期不会改变。2003-04-03。http://www.3qu.com/beijing/vision/2003040301.htm

  5. 气象专家:中国“南涝北旱”短期内不会改变。问天网(2003 04-02 07:53)责任编

  辑:潆绕。http://www.tq121.com.cn/news/article_view.php?article_id=5655

  http://www.mwr.gov.cn/index/20030401/12803.asp

  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3-03/31/content_808195.htm

  6. “北涝南旱”将取代“南涝北旱”?2003/08/11内蒙古商报电子新闻网。http://www.nmgsb.net/sbnewshtml/3/2003-08-11/20030811174035.html

  7. 李明志.袁嘉祖.李建军.中国气候变化现状及前景分析。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2):16-20

  8. 冯松,汤懋苍。近2500年的太阳活动与气温变化[J]。第四纪研究。1997,(1):29

  9. 杨学祥.大气、海洋与固体地球的能量交换.世界地质, 2004, 23(1): 28-34

  10. 美国防部一份报告引起我专家关注:气候突变可能威胁我国国家安全。(07/16 08:36)。http://www.kuaibao.net/gb/content/2004-07/16/content_246763.htm

  11. 2010年中国将北涝南旱历十年。金羊网。2004-07-08 08:42:01。http://www.ycwb.com/gb/content/2004-07/08/content_719974.htm

  12. 梁士兴。西南大旱引发学界“南旱北涝”之争。2010年03月25日21:20。来源:经济导报。责任编辑:杨权。http://news.hexun.com/2010-03-25/123112612.html

  13. 美国国防部6年前预测西南大旱中国专家否认。2010-03-24 08:52:00 来源:大众网-齐鲁晚报(济南)。http://news.163.com/10/0324/09/62HH6NLH000146BB.html

  14. 黄建华。我国南方遭受53年来罕见干旱经济损失超40亿元。http://www.sina.com.cn2004年11月03日06:29北京青年报。http://news.sina.com.cn/c/2004-11-03/06294122595s.shtml

  15. 组图:长沙出现50年一遇特大干旱。2007年08月07日01:22新华网。http://news.sina.com.cn/c/p/2007-08-07/012213605952.shtml

  16. 国家防总统计显示赣黑湘旱情严重。2007年08月05日02:18新晚报。http://news.sina.com.cn/c/2007-08-05/021812328188s.shtml

  17. 云南干旱灾区小春作物大面积绝收(组图)。来源:中国新闻网2010年03月21日14:47。http://news.sohu.com/20100321/n270981265.shtml

  18. 严寒中升温的“全球变暖”怀疑论。2010-01-14 12:12来源:外滩画报。http://news.xinmin.cn/rollnews/2010/01/14/3347955.html

  19. 全球变暖说越来越不可信:气象站87%不合格。《新闻晨报》2010-3-19。http://www.envir.gov.cn/info/2010/3/319838.htm

18、“旅游地产”掏空江河名胜? 万亩地产压住滇池水

来源:南方周末2010-03-31 吕宗恕

http://www.infzm.com/content/43294

正当地产商掏空我们口袋的同时,我们还应当警惕他们可能掏走我们生存的根本——环境。云南滇池和武汉东湖的遭遇,提示我们,以旅游地产为名的地产开发,已将生态风险放大到我们无法承受的境地

可以感动中国,不可以阻挠地产

自地产业兴起时,云南滇池就始终没能逃脱地产大鳄的追逐。张正祥说,“哪怕在铁腕书记任内,滇池核心地带也被糟蹋了。”他说的是仇和治下的昆明。

张正祥,2009年度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人物,一个为保护滇池奔走了四十余年的昆明市海口镇村民。如今,最新的危机已逼近他的家门。

海口镇是滇池西岸一临湖小镇,一个名叫彩云湾的旅游度假项目意欲开工建设。该项目的建设单位是昆明彩云湾滇池开发有限公司。

据悉,这是一个以运动、休闲、度假生活为主的生态旅游项目,计划投资4.9亿元,主要建设生态湿地、精品酒店、会所以及分时度假公寓,项目总规划213 . 7万平方米。

在滇池边长大的民间环保人士张正祥指责该地产项目危及滇池的安危,这是他一以贯之的作为,并为之“被人开车撞断了右腿,还被多次追杀,”也因之得以感动中国。

按照《滇池保护条例》规定,滇池的面山(面对滇池)属于二级保护区,不得新建、改建和扩建与滇池保护无关的建设项目,也不得在滇池面山爆破、开山、开荒,建设住宅小区和其他建筑物。

而3月25日,南方周末记者在工地看到,从工地沿山坡下到滇池水岸,不过十分钟。连绵山丘已被撕破了山脸,褐黄色土层如翻转的耕地裸露在山坡上。

彩云湾项目地处海口镇浪泥湾村,紧邻生态敏感的滇池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工地上,湖风迎面拂来,还能听到水浪的声音。

南方周末记者获得的该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显示,早在2006-2009年间,昆明市规划局、水利局、城乡规划委、发改审批办就先后批复了该项目相关规划,并计划于2013年12月竣工。当地环保局及《昆明日报》亦就此发布了公告。但张正祥记得,未等审批结果公布时,彩云湾已经开始了炸山、平地、铺路等前期工程。“只要到了现场,只要还有一点保护意识,这个建在滇池湖滨地带的地产项目就不可能被通过。”他质问。

据公开资料显示,滇池西岸至水面的湖滨地带以内为一级保护区,也是禁建区,然而,彩云湾还是把手伸进了这一滇池“禁区”。3月26日,南方周末记者试图向昆明市环保局索要彩云湾项目与滇池界桩关系图、与滇池风景名胜区关系图,未果。

这显然还不是孤例,在滇池西岸禁建区内,还有一排已经建好但尚未入住的别墅,目前,滇池管理局正与开发商交涉,希望将其拆除。

地产压住滇池水?

不仅是彩云湾,距其不到十公里的百草村,还有一处正在做前期准备的旅游地产项目——维港湾。本月初,该项目立告示牌时遭到滇池村民的反对。据了解,这宗地块总面积55.87万平方米,系昆明维港湾旅游度假开发有限公司投资开发。

张正祥担心的还不仅仅是面山的破坏,影响滇池景观,更忧心于久治不愈的滇池污染问题,会因为地产项目的陆续启动而进一步加剧,缺乏有效的活水一直被视为滇池污染根治不绝的重要原因。

尽管有滇池,但昆明仍是全国14个严重缺水的城市之一。研究了四十余年滇池的张正祥认为,滇池水位在今年西南大旱中之所以没有大幅下降,源于它有海眼和丰富的地下暗河补水。所以,保护滇池地下水源不受破坏尤为重要。

诸多史料显示,昆明地下水丰富,而滇池的丰沛水量被专家称为正是受益于此。

原位于昆明市区翠湖公园内的九龙池(因由九个出水泉眼而得名)曾是昆明自来水的第一个水源,1973年,因人防工程开挖地下防空洞,地下水系遭到破坏等原因,九龙池水源旋即干涸,五华山水厂不得不停产。

张正祥说,如果彩云湾、维港湾项目开建,会破坏地下水。而倘若此开发势头不予遏制,滇池难免重蹈九龙池覆辙,来水被截。

南方周末记者查阅的多本公开出版的水文地质图集显示,彩云湾项目所在区域属于滇池建设控制区,在滇池以西的山谷,分布有大量漏斗、落水洞、泉涌和地下暗河。滇池中,还有数个海眼(水底里冒水之处)。

在张正祥看来,在原本生态脆弱的滇池核心区修建地产,会污染地下水,甚至因建筑物承重问题阻断地下暗河。如果不加控制,就会出现又一个小黑桥水库的悲剧。

小黑桥水库位于滇池旁白鱼口村。2002年建成,耗资800万。蓄水第二年,水库水位下降,到第三年干涸。之后,见底至今。多位村民向南方周末记者证实,没有修水库前还是一口满水的水塘,既能农业灌溉,还可养鱼,哪知修了水库反而干了底。在有关部门始终没能找到原因后,经过长期调查,张正祥给出了一个令当地人信服的解释,水库大坝压裂了地下暗河上的地表层,截断了暗河来水,水不知不觉消失了。

滇池水系是我国13大重点保护水系之一,亦是国家“三江三湖”重点治理的水域之一。上周,南方周末记者到访滇池时发现,海埂公园附近滇池水体已成墨绿色。张正祥说,这是蓝藻爆发的前兆。“一旦地下水被破坏,没有更多来水,滇池水环境功能就随即丧失,再返清也难了。”

但云南大学科技咨询发展中心编制的 彩云湾项目的环评报告仍是给出了肯定结论,“本项目不违反《滇池保护条例》、《昆明滇池国家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待批准),符合国家及地方的产业政策,符合相关规划,符合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要求,不改变当地环境功能。”

然而,就是这份持肯定态度的环评,最终被否。3月26日下午,昆明市环保局监管处施姓处长对南方周末记者称,彩云湾度假中心在环评审批前公示阶段,因不符合昆明市“四退三还一护”规定(退田、退塘、退房、退人,还湖、还湿、还林,护水),环保未获批准,自然也不能开工建设。然而,现实中的彩云湾项目确实动过工。

而另据国家林业局网站披露,2009年7月,昆明市国土部未经林业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就给彩云湾滇池开发有限公司使用林地发放了建设用地许可证。

南方周末记者从彩云湾项目公司得到最新消息,该项目目前不做了,至于原因,接听电话者表示不知情。

而维港湾项目,依旧顺势挺进,3月18日,预示开工的告示牌在滇池西岸边已经竖起,虎视眈眈地望着这一湖春水。

旅游之名

滇池的安全之虞仍未彻绝,武汉的东湖亦可能遭遇有史以来最大厄运。

最近有媒体披露,空降武汉的深圳华侨城集团,以超低价格拿到东湖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核心地带3167亩土地,计划将其中450亩东湖渔场水域填湖兴建酒店。消息甫出,引起民众强烈关注。

东湖是中国现有最大的城中湖,水域面积32.5平方公里,能有效调节温度和空气湿度。用当地人的话说,东湖还是武汉人的眼睛。

“我很震惊!”长江水利委员会水资源保护局原局长翁立达直言感受,不久前,他经过景区时发现东湖渔场已搬走,原来一直挂着牌子也不见踪影。至于如何规划开发,他忧心忡忡,并仍未见到公开报道。

按照原建设部1995年《关于武汉东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的批复》第四条规定:“严格禁止在风景名胜区内乱砍滥伐林木、污染湖水、开山采石以及乱建房屋等违法活动。”之后,湖北省人大颁布的地方法规也有类似明确规定。

面对各方质疑,武汉市东湖风景区管委会一位不愿具名的人士向南方周末记者表示,“填湖造酒店”消息不实,也不会有这样的计划,作为武汉市政府一级派出机构,也没有这样大的胆量,“否则,我们就不要这个位子了”。

但民众的担心仍难以消除,武汉素称“百湖之都”,也有湖泊保护的地方性法规,但填湖开发房地产早有先例,且屡禁不绝。武昌区的沙湖就被一地产项目人为隔成两半,原本的湿地周边现在成了堆积残砖破瓦的垃圾场,沙湖几成臭水湖。

不能回避的现实是,如今全国但凡有名的风景名胜区都正被或已被地产商视为风水宝地,类似新闻屡见报端,并在此实践基础上诞生了旅游地产模式。

旅游地产起步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包括海南、北海等改革开放较早的沿海地区首先兴起,随后风行全国,就其商业价值,本无可厚非,然而,不少在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内的别墅、酒店却披着旅游地产的光鲜外衣,对自然环境产生着潜在威胁,甚至是灭顶之灾。

公开资料显示,素有“千湖之省”美誉的湖北省,现存湖泊面积只及上世纪50年代的34%。而这些消失的湖泊中,不乏生态价值显著者,不少是房地产开发的“功劳”。

修订于2006年的《风景名胜区保护条例》曾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保护有明确规定,禁止违反风景名胜区规划,在风景名胜区内设立各类开发区和在核心景区内建设宾馆、招待所、培训中心、疗养院以及与风景名胜资源保护无关的其他建筑物;已经建设的,应当按照风景名胜区规划,逐步迁出。

但实际的情形是,迁出者寡,逆风而上者众,不仅仅是武汉东湖、昆明滇池,诸多国家级名胜区环境敏感地带,均有旅游地产的踪影。

号称“天下第一秀水”的浙江千岛湖镇,现有两千多幢别墅、三千多套观光公寓,而早在1981年,这里就被批准为首批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武陵源国际度假酒店就坐落于风景秀丽的世界自然遗产、世界地质公园、国家森林公园的核心地——张家界市武陵源区。

可见,在旅游经济日益被视为绿色经济而倍受地方政府倚重的情势下,遏制住地产商以旅游为名侵蚀环境“禁区”的行径,早已非远虑。

特别关注:

想要看更多的环境信息,请点击下面网址:

怒江网:www.nujiang.ngo.cn

绿色记者沙龙网:www.greensos.cn

绿色记者沙龙英文网站:http://eng.greenso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