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众参与 江河信息 二月十二日绿家园江河信息导读: (编辑:丽英)

二月十二日绿家园江河信息导读:  (编辑:丽英)

2010-02-12

大家好,绿家园江河信息在过去的一年得到了诸位的持续关注和支持,在此,对大家说声谢谢!今天是牛年最后一期江河信息,在虎年即将到来之际,真诚送上我的祝愿:身体健康!阖家欢乐!万事如意!虎气冲天!

 

二月十二日绿家园江河信息导读:  (编辑:丽英)

 

环境资讯:

1、湿地中国:         环保部正在制定重金属污染整治方案

http://www.shidi.org/sf_0D5099FCA51F494BA3FBAFDB6144AA53_151_cnplph.html

2、搜狐绿色:          消费者发"绿贺卡"促康师傅等企业整改污染行为

http://green.sohu.com/20100212/n270223589.shtml

3、西安日报:          投资1685黄河流域水环境检测中心建成

http://www.hwcc.gov.cn/pub/hwcc/wwgj/gjpt/gwsp/201002/t20100211_313931.html

 

地方信息:

4、北京青年报:         北京将公示垃圾场监测指标

http://bjyouth.ynet.com/article.jsp?oid=63303963

5、中国新闻网:         新疆立法“叫停”天池景区登山探险 须经批准

http://news.sohu.com/20100211/n270205218.shtml

6、新华网:             江苏南水北调工程已累计完成投资40亿元

http://www.hwcc.gov.cn/pub/hwcc/wwgj/gjpt/ylxw/201002/t20100212_313959.html

7、中国环境报:         武汉立法护湿地 

http://www.cenews.com.cn/xwzx/fz/qt/201002/t20100211_630915.html

 

重大水事:

8、中国新闻网:        10年后黄河流量将减15亿立方米 超标排放将禁取

http://news.h2o-china.com/html/2010/02/671265937642_1.shtml

 

环保观点:

9、中国环境报:         谁说环保产业难成经济领航? 

http://www.cenews.com.cn/xwzx/gd/qt/201002/t20100211_630931.html

 

深度日报:

10、光明日报:          如何对待污染源普查信息

http://www.gmw.cn/content/2010-02/12/content_1054985.htm

11、广州日报:          生活垃圾管理战略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

http://news.163.com/10/0212/04/5V9VDK7H000120GR.html

 

环境时评:

12、中国青年报:        “污染排放已达峰值”与“环境承受已达极限”

http://zqb.cyol.com/content/2010-02/11/content_3088471.htm

13、新民网:             “环境税”别成翻版“排污费”

http://news.xinmin.cn/rollnews/2010/02/11/3630404.html

14、中国水网:            污染源家底初露端倪,完善仍待继续

http://news.h2o-china.com/html/2010/02/941265878695_1.shtml

15、宁夏新闻网:          环境污染达峰值但愿不是臆想

http://www.nxnet.net/pinglun/lslj/201002/t20100211_767675.htm

16、新华报业网:          企业有责任使国人摆脱“安全危机”

http://news.xhby.net/system/2010/02/10/010685671.shtml

 

特别关注:

想要看更多的环境信息,请点击下面网址:

怒江网:www.nujiang.ngo.cn

绿色记者沙龙网:www.greensos.cn

绿色记者沙龙英文网站:http://eng.greensos.cn

 

 

 

1、环保部正在制定重金属污染整治方案

来源:湿地中国2010-2-11

http://www.shidi.org/sf_0D5099FCA51F494BA3FBAFDB6144AA53_151_cnplph.html

  环境保护部日前发布消息称,环保部正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农业部、卫生部等部门,抓紧制定《重金属污染综合整治实施方案》。《方案》将对重金属污染防治执法大检查活动、重金属污染防治规划编制、落实重金属污染防治专项资金和加强重金属危害及卫生防护科普宣传等作出具体部署。

  长江局部河段

  及大中型湖泊水质堪忧

  长江水利委员会近日发布2008年水质监测显示,长江干流水质总体良好,但干支流局部河段水污染发展趋势未得到有效遏制;多数大中型湖泊处于中营养水平,存在向富营养湖泊转化的趋势。

  长江水利委员会下属的长江流域水资源保护局,在2008年对长江干流及主要支流水系(4万多公里河长)进行了全年期水质监测评价,结果显示:目前长江干流及主要支流中,69.1%的河长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Ⅰ至Ⅲ类标准。其中长江干流水质总体良好,但干支流局部河段水污染发展趋势未获有效遏制。

  鄱阳湖提前进入枯水期

  受江西境内干旱来水减少、出湖水量增加等因素影响,连日来,我国最大淡水湖鄱阳湖水位持续下降,已提前进入枯水期。

  鄱阳湖水文分局监测显示,12日11时,鄱阳湖水位控制站星子站水位为9.81米,比去年同期低3.86米,比历年同期平均水位低了5米。水位急剧下降导致鄱阳湖比正常年份提前约40天进入枯水期。

  非洲国家呼吁

  发达国家承诺加大减排力度

  第7届可持续发展世界论坛与会代表11日发表声明指出,非洲大陆本身并不能解决所有与气候变化有关的问题,因此要求全球的合作伙伴维护《京都议定书》等协议的成果,尤其是发达国家,应承诺加大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力度,以支持非洲应对气候变化。

  声明说,非洲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还要求全球的合作伙伴,尤其是发达国家帮助受气候变化影响的发展中国家适应气候变化,通过一些项目和具体行动加强发展中国家的生存能力,并使它们从应对气候变化的技术转让中获得好处。

  美研究人员

  利用细菌降低汞污染

  美国田纳西大学的研究人员发布公报说,他们在研究中发现,汞对靠近食物链底端的生物,如鱼及水生贝类的污染相当严重,并通过它们最终对人类健康造成影响,但有些细菌具有破坏这一“污染链”的作用。

研究发现,一种细菌所合成的MerB酶可以降低甲基汞的毒性,从而减小汞对环境的污染。这种酶的三维结构能首先击破甲基汞中汞原子与碳原子的关键链接,然后在甲基汞电子四周制造静电场,对甲基汞的毒素进行分解。

2、消费者发"绿贺卡"促康师傅等企业整改污染行为

来源:搜狐绿色 2010年02月12日

http://green.sohu.com/20100212/n270223589.shtml

  【搜狐绿色消息】2月11日,在新春来临前的年货采购大潮中,一封封绿色新春贺卡悄然发到了康师傅、小洋人、日立电器等知名企业的邮箱中,敦促企业整改自身的环境违规行为,落实环境责任。发送这些贺卡的人称自己为“关爱我们共同家园的消费者”。

  此次给污染企业发送绿色贺卡活动由34家环保组织携手搜狐绿色频道共同发起,旨在发动消费者,共同提示违规超标企业改善其环境表现。发给小洋人公司的“绿色贺卡”是这样写的:

  尊敬的南京小洋人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当你打开这份贺卡的时候,你已经收到了我的一份绿色祝福。

  但是,作为贵公司产品的消费者,我非常遗憾地了解到,你们刚刚因为环境违规问题而被列入2010年货环保黑名单。详见搜狐绿色活动专题:http://green.sohu.com/s2010/lvsexiaofei/

  我喜欢你们的产品,但是我不能认同你们在生产过程中污染环境。我认为你们有责任进行整改,并对广大消费者作出解释说明。

  期待你们的答复。

  顺祝春节快乐!

  关爱我们共同家园的消费者

  贺卡中提到的年货环保“黑名单”,是中国34家民间环境机构联合发起的2010“绿色选择”消费者行动的重要内容。这份名单列出了市场上20个热销品牌的生产厂商存在的环境违规记录 “黑名单”涉及的产品包括食品、家电通讯器材等年货。联合发起“绿色选择”行动的环境机构包括自然之友、绿家园志愿者、达尔问环境研究所、公众环境研究中心等。

  对于消费者向企业发送“绿色贺卡”的行为,自然之友调研部主管张伯驹表示:“这样的贺卡别具一格,以我国传统的拜年方式向企业传递友好而清晰的绿色信号,呼唤企业的环境责任。”

  共同发起2010绿色选择消费者行动的达尔问环境研究所所长赫晓霞表示:“消费者完全有能力追问自己所购买商品的环境表现,这也是在尝试践行公民环保责任。”

  公众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也对发送贺卡的形式表示了赞赏。他认为“这是用一种平和、理性的方式,坚定地向环境违规企业表达消费者的环境诉求。”

  从2010年起,环保机构计划定期发出绿色消费警示名单。提示广大消费者留意超标违规企业的品牌,在相关企业公开证明已经整改到位之前,谨慎选择其产品。

3、投资1685黄河流域水环境检测中心建成

来源:西安日报 2010-02-11

http://www.hwcc.gov.cn/pub/hwcc/wwgj/gjpt/gwsp/201002/t20100211_313931.html

黄河流域水环境检测中心西安分中心2日举行授牌仪式,水利部水资源保护局局长司毅铭向分中心授牌,并勉励该分中心逐步提升检测水平,保护黄河流域水质安全。

西安水资源检测中心于去年完成了一期建设目标,总共投资1685万元,包括23个实验室、13台大型化验仪器和23台小型仪器,可完成34个地下水、29个地表水和32个生活饮用水质量化验项目,装备水平在西北地区处于领先地位。中心与黄河流域水环境检测中心协商后,成为该局分中心,将承担西安市以及周边部分省市的水资源质量监测任务。据悉,在今后两年里,分中心将在我市10条主要河流、8座水库建成自动监测站,利用科技手段及时掌握其水质变化数值,面提升监测水平,为西安发展把好水质关。

4、北京将公示垃圾场监测指标

来源:北京青年报2010/02/11

http://bjyouth.ynet.com/article.jsp?oid=63303963

  本报讯 昨天,北京环境卫生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和北京市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记者获悉,今后本市新建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要继续加强场地土层、地下水的环境场地勘察、风险评估和专项研究,环卫集团已经运营的各大垃圾场的各项监测指标也有望向社会公示。

  北京计划建设4个垃圾综合利用循环经济园区,北京环卫集团董事长梁广生昨天表示,将请北勘公司在园区选址及长期运营监测方面给予技术支持,北勘公司具备工程勘察综合甲级资质。公司董事长、中国工程勘察大师沈小克告诉记者,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的选址对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有严格的要求,同时选择细颗粒的隔水土层并采取多层复合防渗系统,严防垃圾渗沥液进入土层和地下水,还要考虑土壤的承载力和压缩性。

  除此之外,北勘公司还将参与本市垃圾场的运营监测,除了保障工程自身安全运营,还要通过重点监测土壤和地下水环境质量指标,确保周边环境质量。“土壤不像气味,市民通常感知不到它的变化,我们调查确定地下10到15米以上埋深的土与地下水的环境质量,目的是更好地保护填埋场及其周边的生态环境。”北勘公司总工程师周宏磊说。

  据了解,垃圾综合利用循环经济园区的场地综合评价除了场址环境地质综合评价、地质灾害评估、地震安全性评价、场地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勘察评价、场地环境调查和风险评估,还包括场地地温能利用地质条件勘察与评价。在园区建成后还要进行卫生填埋场固体废弃物工程性质指标测试分析,卫生填埋场周边场地地下水水质、水位监测分析,固体废弃物堆积体沉降监测。考虑到场地再利用的可能,技术人员还将为场地做土层、地下水的环境场地勘察与风险评估,以及场地再利用方案设计。

梁广生透露,环卫集团已经运营的垃圾场将进一步加强监测,包括粉尘、臭气、噪声、地下水污染控制在内的各项监测指标将向社会公示,同时集团各垃圾场也将向社会开放,请市民参观垃圾处理过程。

5、新疆立法“叫停”天池景区登山探险 须经批准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10年02月11日

http://news.sohu.com/20100211/n270205218.shtml

  一项旨在保护新疆天池生态环境的地方性法规近日出台。今后,未经批准、擅自闯入这一著名景区徒步和登山探险都将被视为违规行为。

  2010年2月6日,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人大通过了《天山天池风景名胜区保护管理条例》,这是当地立法机构首次立法保护这一著名的风景区。这一条例规定,今后进入这一区域徒步、登山探险、科考和拍电影等行为,事先必须经新疆天山天池风景区管理委员会批准,同时规定,每年登山人数限定为200人以内,且必须持有国家和自治区体育运动管理部门颁发的登山证。

  新疆天池风景区位于天山之巅,总面积548平方公里,东部天山的主峰博格达峰就位于景区内。海拔5445米的博格达峰终年冰雪皑皑,距新疆首府直线距离近百公里。分布其上的113条冰川,是新疆乌鲁木齐市、昌吉回族自治州和吐鲁番盆地的主要水源地。

  近年来,由于户外运动的快速发展,经过博格达峰至天池的路线已成为新疆一条探险热线,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旅客徒步前往。大气环境的变化和频繁的人为活动使得博格达峰冰川加速消融,植破坏严重,游客丢弃的垃圾更加剧了生态环境的恶化。

根据新出台的保护管理条例,新疆天池风景区管委会依法“叫停”前往博格达峰的各种探险或科考活动,违反规定者将受到行政处罚,最高罚金可达3000元。目前,新疆已在博格达峰南坡山口建立了固定的管理站,同时山峰北坡的4个护林站也开始对进出这一区域的人员进行管理。赵春晖 (来源:新华网)

6、江苏南水北调工程已累计完成投资40亿元

来源:新华网2010-02-12

http://www.hwcc.gov.cn/pub/hwcc/wwgj/gjpt/ylxw/201002/t20100212_313959.html

新华网南京2月12日电(记者石永红)江苏省南水北调工程办公室副主任张劲松日前表示,江苏南水北调工程去年完成投资10亿元,累计已完成投资达40亿元。

张劲松说,在国家有关部门批复的24个南水北调江苏段工程中,2009年前批复的调水工程已基本完成。其中三阳河潼河宝应站、淮安四站及输水河道、骆马湖水资源控制工程等已全面建成,淮阴三站工程通过试运行验收,江都站改造工程进入扫尾阶段,边界工程大沙河闸、杨官屯河闸正在抓紧实施,姚楼河闸已经基本完成。2009年批复的洪泽湖至骆马湖段刘老涧二站、泗洪站、泗阳站和皂河一、二站已开工建设,运河线泵站工程已全面实施。

南水北调江苏段规划建设的102项治污项目累计完成98项、在建4项。江都市截污导流工程全面建成,并已落实管理单位正式投入运行,宿迁市截污导流工程已通过试运行验收。列入国家考核的江苏省14个水质控制断面中,有12个断面水质基本达到地表水Ⅲ类标准。

张劲松表示,今后4年,江苏南水北调工程还需要完成投资88亿元左右。今年计划完成投资23亿元,新开工建设金湖站、淮安二站改造等工程;续建刘老涧二站、泗洪站、泗阳站和南四湖水资源控制工程姚楼河闸、杨官屯河闸、大沙河闸等工程。

7、武汉立法护湿地 

来源:中国环境报2010-02-12 

http://www.cenews.com.cn/xwzx/fz/qt/201002/t20100211_630915.html

严惩5类湿地破坏行为

     中国环境报记者 鄢祖海 武汉报道 湖北省首个湿地自然保护区条例——《武汉市湿地自然保护区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经湖北省人大批准,自2010年3月1日起施行。

  根据即将实施的《条例》,武汉市将对5类湿地破坏行为予以严惩。这5类湿地破坏行为包括:以挖塘、填埋等方式破坏湿地;破坏鱼类等水生生物洄游通道和野生动物的重要繁殖区及栖息地、破坏或者擅自移动保护设施;捡拾收售鸟蛋;使用损害野生植物物种再生能力或者野生动物栖息环境的方式进行植物采集活动;非法引入外来物种、对保护区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的行为。

  武汉市将保护区保护工作纳入本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林业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保护区的保护工作,环保部门负责保护区建立的评审和保护区生态功能的评价,并对保护区的保护工作进行监督检查,相关部门将在保护区内设置监测、引灌、消防、水禽食物供给、公共环境卫生等维护生态环境的基础设施。

  根据《条例》规定,在具有代表性的湿地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丰富或者高度聚集、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集中分布的湿地,应当建立湿地保护区。保护区可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除原有居民外,禁止任何人进入保护区的核心区,禁止在保护区的缓冲区内开展旅游和生产经营活动。确因科学研究需要必须进入核心区从事科学研究观测、调查活动的,应当事先提交申请和活动计划,并报林业主管部门批准。 

8、10年后黄河流量将减15亿立方米 超标排放将禁取

来源:中国新闻网2010-02-12

http://news.h2o-china.com/html/2010/02/671265937642_1.shtml

   今年起,黄河开始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超指标引用水将停止新增项目审批;超标排放将停止取用黄河水。这是记者昨日从黄委会获得的消息。

  背景

  10年后流量减少15亿立方米

  黄河水资源总量少,河川径流量仅占全国2%,却承担了占全国15%耕地面积和12%人口的供水任务,人均水资源量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23%。与1956~1979年水文系列相比,1980~2000年黄河天然径流量减少了18%。

  黄委会主任李国英在2010年黄河工作会议上介绍,根据预测,2020年黄河河川径流量将比目前减少约15亿立方米,2030年将减少约20亿立方米。

  新政

  超标引用水停止新项目审批

  李国英说,实行最严格的黄河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核心是把握好“三条红线”:建立水资源开发利用“红线”,严格实行用水总量控制;建立用水效率控制“红线”,坚决遏制用水浪费;建立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严格控制入河排污总量。

  下一步,将进一步严格执行取水许可总量控制指标,对于超指标引用水的省(区),停止新增用水项目的取水审批。

  “今年将切实加强取水许可总量控制的动态管理。”李国英说,取水申请未经批准的,建设单位不得开工建设和投产使用。如果擅自开工建设或投产使用,将坚决责令停止违法违规行为。

  限制高耗水景观和工业项目

  “限制高耗水景观和高耗水工业项目,从源头上把好水资源开发利用和用水效率关。”李国英说,要大力开展引黄灌区尤其是大型引黄灌区的节水技术改造,不断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

  不仅如此,对于超指标引用水的省(区),不再批准新的水权转换项目。没余留水量指标的省(区),确需新上用水项目的,必须通过水权转换获取取水指标。

  超标排放将停止取黄河水

  今年,黄河将做好入河排污口的管理,按照水功能区水质目标要求,以省(区)界缓冲区水质监测为节点,明确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

  具体说,对入河排污口实施严格监测,定期通报入河排污总量;对超标排放依法查处,必要时限制或停止相关地区引用黄河水。

而且,黄河流域将逐步扩展省(区)界水质水量同步监测的站点和范围,加密监测频次,努力实现在线监测。

9、谁说环保产业难成经济领航? 

来源:中国环境报2010-02-12  周知新

http://www.cenews.com.cn/xwzx/gd/qt/201002/t20100211_630931.html

  对话人 叶明强

  湖南省第十一届人大代表、长沙凯天环保董事长

  采访人中国环境报记者 周知新

    和谁对话?

    叶明强,1988年毕业于湖南湘潭大学焊接专业,湖南省第十一届人大代表、中国环境健康及安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长沙凯天环保董事长。

    为什么对话?

    叶明强在湖南省“两会”期间提出建议,湖南的环保产业应该集聚起来,形成合力和品牌。“两型”社会建设、产业结构调整、节能减排和新型工业化的迅猛发展势头为湖南省环保产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湖南的环保产业大有文章可做。

    叶明强怎么说?

    湖南的环保产业应该集聚起来,建立一个像美国硅谷那样的高品质产业园区。集合国内外的优秀人才和高端技术,实现从规划、设计、研发到生产制造的一站式服务。让世界一谈到治污就想到湖南,使湖南成为全球环保领域的一面旗帜。

  点击一

  焦点关注  湖南环保产业基础和发展趋势

  关键思路  湖南省资源丰富,政府重视,环保产业具备一定的技术实力和产业基础,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记者:湖南环保产业起步于上个世纪80年代,经过近30年的发展,目前的产业基础怎么样?未来的发展趋势如何?

  叶明强:湖南省资源丰富,交通便利,工业基础较好,科技实力较强,公众环境意识较强,政府对环保工作和环保产业的发展非常重视,为全省环保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基础。在政府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各相关企业的共同努力下,湖南省的环保产业从无到有,由弱到强,初步形成了具有自己主导产品、规模逐渐扩大、涉及领域不断延伸、技术水平逐步提高的湖南环保产业体系,主要涉及烟气治理、脱硫脱硝、工业固废处理以及污水处理,环保产业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技术实力和产业基础,加之面对湖南省长株潭“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的机遇,可以说环保产业是湖南省有希望、有潜力的产业。

  但也存在问题: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量偏小,占GDP的比重偏低,以湖南1万亿元的GDP来比较,环保产业所占的比重仅为0.5%左右;产业规模偏小;产业结构不合理;尚未形成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缺乏强有力的政策体系。

  但是,随着湖南“两型”社会建设的发展,新型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湖南环保产业在产业结构和经济总量中的比例呈不断上升趋势。根据《湖南省环境保护产业发展规划(2009~2015)》,到2015年,湖南省环保产业年产值将达到160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率在20%以上,成为湖南省一个千亿元产业。

  点击二

  焦点关注  湖南产业结构调整给环保产业发展带来的机遇

  关键思路  环境保护投入不断增加,为环保产业潜在市场转化为现实市场创造了有利条件

  记者:伴随着湖南省“两型”社会建设和新型工业化的发展,产业结构将实现重大调整,这将给湖南的环保产业发展带来哪些机遇?

  叶明强:经济结构调整是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结构调整的重点之一是将技术水平低、资源消耗大、环境污染严重、经济效益低的产业结构,向技术水平高、资源消耗少、经济效益好且对环境影响小的结构转变,进而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环保产业是以传统产业为基础的新兴产业,也是高新技术产业,是结构调整的重点。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环境保护投入不断增加,为环保产业潜在市场转化为现实市场创造了有利条件。经济结构的调整不仅使部分闲置的机械制造能力转向了环保产业,而且促进更多的企业转向环保产业,极大地带动和促进了环保产业的发展,为环保产业的快速发展创造了难得的机遇。

  点击三

  焦点关注  湖南环保产业在新形势下集聚做大做强的优势

  关键思路 两型”社会建设和节能减排带来的政策优势、产业基础和龙头企业形成的产业优势以及较强的技术研发优势

  记者:湖南环保产业实现集聚做大做强,具有哪些方面的优势?

  叶明强:政策优势。湖南省省长周强在刚刚结束的湖南省第十一届人大三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加大环保产业支持力度,积极发展环保装备制造业、资源综合利用产业、洁净产品制造业和环境服务业,扶持发展一批环保骨干企业。”彰显了省委、省政府发展环保产业的信心和决心。

  随着我国将环境保护列入基本国策,环保产业被称为“21世纪最具生命力的朝阳产业”,是21世纪五大经济支柱产业。节能减排指标将继续成为“十二五”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约束性指标,环境保护的投入继续增加,带来的是对环保技术、环保装备、环保服务的大量需求。建设“两型”社会的战略部署,给作为“两型”产业重要内容的环保产业发展搭建了坚实的平台。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加快,也为环保产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契机。

  环保产业基础优势。湖南工业基础较好,科技实力较强,环保产业已初具规模。湖南省环保产业主要涉及烟气治理、脱硫脱硝、工业固废处理以及污水处理,已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环保产业链,并且初具一定的规模和实力,环保技术与产品开发的力度不断加大,在工业粉尘、燃煤电厂脱硫、重金属废水处理、城市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等领域的技术、装备水平已跻身国内先进水平。

  优势环保企业初具规模。全省从事环保产业的单位760余家,全省规模以上环保企业中,年产值过亿元的6家,年产值5000万元以上的13家,年产值过1000万元的37家。其中凯天环保的产品技术含量及性能指标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全国已经占据了市场龙头地位。2007年,凯天环保独创的“整体厂房焊接烟尘除尘除湿控温高端技术”成功应用于中国北车集团唐山轨道客车公司,为国产时速350公里列车——CRH3“和谐号”动车组提供洁净生产环境,项目被铁道部授予“优秀工程奖”。有关领导在视察车间时,对凯天环保的治理技术和工程质量予以充分肯定。

  研发优势。已经形成了一批专门从事环保技术研发的省级以上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据不完全统计,2003~2008年,湖南省在环保产业领域获国家及省部级奖励18项,专利221项,其中发明专利66项,实用新型技术155项,为推动全省环保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

    点击四

  焦点关注  湖南环保产业集聚做大做强应选择哪些行业作为重点予以突破

  关键思路 保设备制造业、资源综合利用产业、环境服务业和洁净产品制造业

  记者:湖南应如何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优势行业作为突破口,尽快实现环保产业的集聚做大做强?

  叶明强:大力发展环保设备(产品)制造业。重点发展大气污染控制设备、水污染控制设备、固体废物处理处置设备、废物资源综合利用设备、环境监测仪器与自动监测设备、清洁生产装备等。

  大力发展资源综合利用产业。积极发展废钢铁、废有色金属、废渣、废矿物油的综合回收利用,稀贵金属(白银、铋、硒、碲、铂、钯、铑等)的再生利用,报废汽车、电子废物、废旧电池的回收利用,废塑料、废旧轮胎及农业废弃物的回收综合利用等。

  大力发展环境服务业。重点发展环保技术、管理和信息服务,环境污染治理工程承包服务、环保设施运营服务,环境影响评价、环境监测、清洁生产审核、环境投资及风险评估等咨询服务。

  大力发展洁净产品制造业。鼓励发展低排放汽车发动机低NOx(氮氧化物)排放燃烧器、低VOC(挥发性有机化合物)释放家具与板材等中国环境标志认证产品。

  点击五

  焦点关注  环保产业的发展和集聚做大做强对湖南“两型”社会建设、环境保护及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关键思路 将加快“两型”社会建设进程,促进节能减排,实现产业结构优化配置,成为社会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

  记者:湖南环保产业集聚做大做强对“两型”社会建设、环境保护及经济社会发展将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叶明强:随着湖南省全面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工业经济整体实力逐步增强。但湖南省工业经济目前仍属于粗放型增长,工艺相对落后,能耗物耗高,环境污染严重。国家在湖南长株潭城市群建立“两型”社会综合改革配套试验区,迫切需要积极推行清洁生产技术,按生态工业要求,调整产业布局,建立健全工业产业链,实现污染物的减量化,加速工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迫切需要加强污染治理技术的研究开发与应用推广,处理好工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以完成湖南省节能减排的约束性指标。为此,迫切要求大力发展环保产业,积极研发清洁生产工艺(技术)、生态链接技术、资源综合利用技术、节能降耗技术,为实现工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推进全省工业化进程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

  湖南的环保产业应该集聚起来,建立一个像美国硅谷那样的高品质产业园区。集合国内外的优秀人才和高端技术,实现从规划、设计、研发到生产制造的一站式服务。让世界一谈到治污就想到湖南,使湖南成为全球环保领域的一面旗帜。

  环保产业是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新兴产业,环保产业的发展,不仅能够促进污染防治,满足生态建设的需要,而且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可以肯定,湖南大力发展环保产业并集聚做大做强,通过辐射周边省份,在重点行业抢占国内制高点,湖南环保产业一定能够成为湖南社会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

10、如何对待污染源普查信息

来源:光明日报2010-02-12 冯永锋 

http://www.gmw.cn/content/2010-02/12/content_1054985.htm

  2月9日,国务院发布《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公报》;2月10日,普查公报在报纸、网站等媒体全文刊登。关注“身边环境污染现状”的人,马上想到了第一个问题:如何看待这些普查数据?如何利用好这些耗费数亿元、动用几十万人,奋战了两年的公共信息成果?

  如何看待2007年两份污染数据间的差异 

  污染源普查标准时点是2007年12月31日。细心的人注意到,普查公告显示的COD(化学需氧量)和2007年环境保护部公布的“环境统计数据”有一定的差异。依据普查结果,2007年全国排放的化学需氧量是3028.96万吨,比2007年环境统计数据增加了119%。

  环境保护部副部长张力军解释说,造成这种差异有三个原因。

  首先是统计范围不同,这次普查增加了对农业源的污染调查,同时还增加了原来统计范围所不包括的除县政府所在地的镇以外的所有乡镇生活源的调查,还增加了集中式的污染治理设施所排放的一些污染物。农业源为1324.1万吨,增加的其他城镇的生活源排放为216.7万吨,增加的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的垃圾渗滤液排放为32.5万吨。总体增加了1573.3万吨。

  其次,调查方法也有所不同。污染源普查时,对工业源的调查是采取对所有污染企业直接入户进行填表调查的方法,而过去的统计是采取发表调查,对10万多家重点调查工业企业单位逐个发表填报汇总,对非重点的实行整体估算;这次普查对全部工业源调查企业157.6万家发表到户进行调查。对生活源的调查,特别是第三产业的调查,过去统计是采取第三产业统一按技术参数和相关基础数据进行核算,这次对第三产业则是分行业进行调查和测算。

  还有一个原因是污染物的计算系数不同。环境统计是用1995年编制的产排污系数来进行计算的,污染源普查,则结合当前的技术条件和生产水平、治理水平制定了一系列更符合实际的产排污系数,这样更加有利于准确地测算各种污染物的产和排的总量。普查结果出来之后,环保部认真分析过这种差异,如果刨去统计范围的不同和调查方法不一样产生的这部分量之外,通过产排污系数和普查的统计方法进行比较,两者的差距仅为5.3%。

  不会与减排直接挂钩,可作征收环境税参考

  普查数据会成为“十一五”主要污染物减排的考核参考吗?

  张力军强调,“十一五”期间,国家把化学需氧量列为主要污染物减排的考核指标,所以当时的国家环保总局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签订了减排目标责任书,削减的基数是按照2005年的统计基数来确定的。在考核中也是根据2005年的统计表中在册的企业削减量,我们才承认它的削减量。这次考核为了保持政策的严肃性,不会做任何调整。

  2007年颁布的《全国污染源普查条例》也明确表明,污染源普查的结果与“十一五”主要污染物减排的考核不挂钩。“但也存在自愿调整的可能。普查结果出来之后,环保部和各省进行过测算,由于各地对减排工作的重视,调整产业结构和治理设施建设力度的加大,如果不含农业源的话,也可以完成增量之后的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削减10%的任务。但是考虑到政策的严肃性,我们这次仍然按照国务院原定的标准,不和‘十一五’减排考核挂钩。同时,普查数据不会作为考核普查对象是否完成污染物总量削减计划的依据,不会作为对普查对象实施行政处罚和征收排污费的依据。”

  那么,普查数据会不会对环境税征收议题有所帮助呢?张力军说,污染源普查十年才进行一次,普查结果当然会对当前讨论得比较热闹的环境税征收问题提供良好的数据支持。环境保护部与国家税务总局、财政部正在着手研究环境税的征收问题,北京市也在考虑从机动车环境税入手,尝试征收环境税。“同样,这次普查结果,对一度停止的绿色GDP测算指标,应当也会起到很好的数据参考作用。”

  如何便利公众使用污染源信息

  公众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在第一时间就从网上下载了《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公报》。他盼望这样的公报,对帮助公众了解身边环境的污染源,能够起到“信息透明”的作用。

  “如果开放给公众的只是公报上的那些笼统数据,那么我觉得就偏于简单了。比如我看到公报上有这么一条‘医用电磁辐射设备、放射源、射线装置数量’,后面所有的信息只是‘1434家医院拥有医用电磁辐射设备2073台;867家医院拥有4213枚放射源(密封放射源);26599家医院拥有56036台医用射线装置’。如果信息披露只是这个水平,那么,离公众的要求就差得比较远。因为公众想要知道的,是哪个污染源离他有多近,会构成什么样的威胁;是哪些企业在排放有毒有害的污染物,这些污染物会对环境和人的健康,造成什么样的伤害。”

  根据2007年颁布的《污染源普查条例》,污染源普查数据应当在第一时间在各媒体上充分发布,以让耗费大量公共财政获得的信息,能够为公众所使用。因此,马军建议,公众应当充分利用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赋予的“环境信息知情权”,向有关方面索要想要了解的污染信息;同时,掌握污染源普查信息的相关部门,应当主动向公众公开得更多、更具体、更充分;如果觉得主动公开比较麻烦,可以按照公众的要求,依公众的申请,去提供公众想要知道的信息,尤其是有毒有害方面的信息,以保障公众的环境健康权,推动公众参与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部副部长张力军表示,2月9日发布的公报只是把污染普查的总体状况进行了公布,“今后,还陆续有一些具体的分行业或者叫分门别类的调查数据,将会择机陆续发布;比如当前公众非常关心的垃圾污染问题,污染源普查把垃圾处理方式纳入了普查的范围,估计很快就会有具体的报告向公众颁布。”

11、生活垃圾管理战略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

来源: 广州日报2010-02-12 毕征

http://news.163.com/10/0212/04/5V9VDK7H000120GR.html

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总工程师徐海云谈垃圾处理利用

“生活垃圾处理的战略就是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昨日,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总工程师徐海云教授在给广州市领导干部作生活垃圾处理专题报告时开门见山地指出。而实现“三化”的具体手段就是三个“尽可能”:首先,尽可能减少产生;其次,尽可能进行回收利用垃圾——尽可能对可生物降解的有机物进行堆肥处理或厌氧消化处理,有机垃圾的循环利用属于回收利用范畴;再次,尽可能对可燃物进行焚烧处理;最后,对不能进行其他处理的垃圾进行填埋处理。“应当指出,这些‘尽可能’的重要前提就是经济因素。”

垃圾分类为垃圾清洁利用创造条件,但无法替代填埋和焚烧

徐海云介绍,根据2009年中国城市建设统计年鉴,截至2008年底,全国655座设市城市生活垃圾清运量1.54亿吨,集中处理量约1亿吨,集中处理率为66.8%;有各类生活垃圾场超过500座,其中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407座;城市生活垃圾堆肥厂14座;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厂74座;其他为一些综合处理厂。

 “发达国家城市垃圾处理发展历程表明,垃圾分类收集是实现垃圾资源化的最有效途径”,徐海云表示,通过垃圾分类收集,不仅可直接回收大量废旧原料,实现垃圾减量化,而且可以减少垃圾运输费用,大大简化垃圾处理工艺,降低垃圾处理成本。例如,对可生物降解的有机垃圾(如厨馀垃圾)单独收集进行堆肥处理,既可简化堆肥处理的分选工序,降低堆肥处理成本,又可提高堆肥质量,促进堆肥销售。但现代生活垃圾的构成是复杂而多样的,分类收集的目的是将其中清洁的可回收的部分进行单独收集,以便生活垃圾进行回收和处理。

但徐海云同时指出,由于垃圾分类收集涉及每一个居民,而且当物品变成垃圾时所处的状态千差万别,因此,分类收集特别是用于直接回收的分类收集只能是相对的和有限的,不管采用什么样的分类,“剩余垃圾”这一类都是不可缺少的。“可以这么说,垃圾分类给垃圾的清洁利用创造了条件,但无法替代垃圾填埋和焚烧。”

 “可回收”与“能够回收”是两码事,燃烧也是循环

 “‘可回收’与‘能够回收’是两码事,而人们常常把它们混为一谈”,徐海云说,“可回收”对应的是“垃圾是放错位置的资源”;而“能够回收”对应的是现实的回收品消费市场,是实现回收利用全部过程的产业链。“我们在西瓜地吃完西瓜将西瓜皮留在农田里,西瓜皮就会自然腐烂,完成生物发酵过程,西瓜皮也实现了回收利用,是生态和环保的,但如果你在北京的长安街上吃完西瓜剩余的西瓜皮,如何处理,单从生态和环保的角度,似乎也应该单独收集,通过生物处理返回到自然的土地中,但试想一下,其运输费用及排放是多少,经济方面和环境方面‘值不值’,谁来支付这笔费用?”

徐海云给出了三点“提醒”:垃圾回收利用是需要成本的;垃圾回收利用的产品市场是有容量的,而且是波动的;一些垃圾如纸、塑料、生物质等可燃物不可能无限循环,往往需要进行燃烧并进行热能利用,回到自然界的大循环中。因此,回收利用无法完全解决垃圾处理问题。

 “就垃圾资源循环利用而言,卫生、安全、环保、经济一个都不能少”,徐海云表示。

建议有毒有害垃圾单独收集,控制生活垃圾水分,向包装垃圾收费

 “我国废纸回收状况可以说明垃圾回收水平是不低的,甚至可以说还是比较高的。大部分居民在家庭中对旧报纸、易拉罐等还是基本做到单独收集,然后卖给‘回收工’(俗称‘捡破烂’,他们大多来自农村,在城市居民区流动地或半固定地收集废旧物,然后再卖给废旧物资回收站)。这个过程实际上就是城市垃圾的一种分类收集”,徐海云认为,在中国推广垃圾分类处理不需要“形式主义”。他提出了三点建议:

第一,建立家庭有毒有害垃圾单独收集体系,具体包括颜料、油漆类、溶剂类,如松节油、胶水、粘合剂、清洁剂、厕所清洁剂、去污剂、水银温度计、荧光灯管等。

第二,对家庭厨馀类有机垃圾的管理需要变换思路,把控制生活垃圾水分作为管理目标。水分控制要从源头努力。从单质和化合物角度分析,当前生活垃圾中最多的是水(平均50%左右或更多)。而不同处理路径(走下水道到污水处理厂与环卫部门收运到垃圾处理厂),处理1吨水的成本相差100倍以上。北美的做法是推广家庭粉碎机;日本的做法是家庭主妇挤干水作为可燃物焚烧;德国的做法是挤干水单独收集进行堆肥或厌氧发酵。

第三,未来城市减少垃圾的重点应该放在提高包装类垃圾资源回收率。欧洲的经验就是建立包装垃圾收费体系。

填埋浪费土地破坏臭氧层,现代化焚烧是必然选择

徐海云引述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美国废弃物能源科技学会主席、哥伦比亚大学尼古拉·塞米尼斯教授的观点认为,垃圾填埋的方法不仅浪费土地资源,更严重的是会产生甲烷等多种有害气体,而甲烷对臭氧层的破坏是二氧化碳的20倍,是对未来不负责任的方式。谈到民间“用垃圾填海造地”的建议时,徐海云认为并不可行:“海洋环境也是需要保护的,用垃圾填海会污染海洋。以前,我们习惯把垃圾运往山沟里或者无人区进行填埋,这不过是以环境容量来稀释污染的权宜做法。其实,那些地方的生态环境系统更加脆弱,更容易遭受破坏。”

 “对于回收后的剩余生活垃圾,选择机械分选的所谓综合处理,得不偿失;依靠填埋处理,土地和环境难以支撑;现代化的焚烧处理是必然选择。”徐海云提出。据他介绍,目前,我国城市垃圾焚烧处理发展较快,2008年焚烧处理能力是2000年的18倍,达到5.16万吨/日。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处理具有占地小、场地选择易,处理时间短、减量化显著(减重一般达70%,减容一般达90%。),无害化较彻底以及可回收垃圾焚烧余热等优点。目前,全世界共有生活垃圾焚烧厂近2100座,总焚烧处理能力为62.1万吨/日,年生活垃圾焚烧量约为1.65亿吨。这些焚烧设施绝大部分分布于发达国家和地区,约35个国家和地区建设并运行生活垃圾焚烧厂(CEWEP,2006)。按年处理量分析,其中欧盟19国年焚烧处理占38%,其次日本占24%,美国占19%,东亚部分地区(中国台湾、韩国、新加坡、泰国、中国澳门、中国大陆等)占15%,其他地区(俄罗斯、乌克兰、加拿大、巴西、摩纳哥等)占4%。

生活垃圾焚烧促进节能减排,削减二英64.7%

徐海云说,美国生活垃圾焚烧平均产生电能为520kwh/t,而填埋处理平均产生电能为20kwh/t。2007年美国87座垃圾焚烧发电厂,每天焚烧处理量约为9.5万吨,发电能力2500MW,可以满足2300万个家庭,垃圾焚烧发电产值100亿美元,提供了超过6000个就业岗位,及超过4亿美元年工资额。2003年1月14日,美国环保局发布的报告指出“垃圾焚烧产生的电能与其他来源产生的电能相比,其对环境影响几乎是最小的”,2009年9月21日,美国环保局发布的报告指出,2006年美国生活垃圾焚烧量为3100万吨,由于对垃圾焚烧进行热能利用,相当于减排1700万吨二氧化碳当量温室气体。日本2006年有293座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总装机1590MW,当年共发电72亿kwh,相当于197万户居民的年用电量。这些数据充分说明,垃圾焚烧是实现资源回收利用的有效方式之一。

对于部分公众所关心的垃圾焚烧带来的二英问题,徐海云引用了一些数据:“当垃圾被运往焚烧厂时,二英含量就已达50ng/Nm3。德国研究表明,生活垃圾经过焚烧后,向空气中二英排放量只相当于原有含量的1%,向环境中所有介质排放量相当于原有含量的35.3%,这说明经过垃圾焚烧,其中垃圾中原有二英的64.7%得到分解。因此,通过垃圾焚烧处理,环境中的二英净含量是下降的”。此外,德国联邦医学协会在1993年1月发表的研究报告表明:现行达标的生活垃圾焚烧厂,住在焚烧厂附近癌症风险可以忽略;2007年,里斯本预防医学研究所研究表明:垃圾焚烧发电厂对居住在附近居民的血液中二英含量并没有影响;2009年,英国致癌委员会研究表明:居住在垃圾焚烧发电厂附近居民致癌风险非常低,按照现代流行病调查,差不多达到监测不到的水平。全球反垃圾焚烧联盟也承认没有直接证据证明垃圾焚烧二英导致癌症。

徐海云认为,目前国内出现反对生活垃圾焚烧处理的声音,其主要原因是缺乏有效的公众参与,盲目反对的背后是个人利益与公众利益的冲突。他建议,生活垃圾处理方式选择要遵循“谁污染,谁付费”的原则,要与居民收费直接对接。

12、“污染排放已达峰值”与“环境承受已达极限”

来源: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10-02-11曹林

http://zqb.cyol.com/content/2010-02/11/content_3088471.htm

    在国新办近日举行的发布会上,环境保护部、国家统计局、农业部联合发布了《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公报》,这是中国第一次采取全国普查的方式来摸清环境家底。当有记者问及“中国的污染物排放何时达到峰值”时,环保部副部长张力军表示,从发达国家走过的路看,人均GDP8000美元的时候污染达到峰值。而由于中国走的是不同于发达国家走过的经济发展的路子,所以中国有可能在人均3000美元的时候出现峰值,之后开始下降。(新华网2月10日)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晓强在冬季达沃斯论坛上引用的数据显示,中国的人均GDP约3600美元——这意味着中国污染物排放或已达峰值。“可能已达峰值”包含两层意思,浅层的意思是:中央政府已不允许污染物排放再增加了,这已经是最高值,以后的污染物排放会逐步下降。而“峰值”更深的意思、让人充满忧心的一面是:中国的环境污染已经非常严重,污染物排放对环境的危害已经到了一个顶点,环境的承受力已至极限,已经不能容忍污染物排放的再增加。

    通过“污染已达峰值”委婉地揭示“中国环境承载已近极限”的问题,体现了环保部门直面问题的勇气和对国民健康负责任的态度。他们没有像一些痴迷于GDP政绩的地方政府那样,沉浸于“无污染不发展”的现代性迷思中不能自拔,而是在污染峰值的问题意识下理性地看到了发展的瓶颈和增长的极限。

    中国环境承载已近极限,这不是环保者危言耸听的说法,不同地方传来的消息都印证着这个说法。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称,渤海污染触目惊心,沿岸超标排放的排污口比例高达90.4%,环境承载已达极限。有专家发出警告,现在不抓紧治理长江污染,10年之内长江水系生态将濒临崩溃,有关部门对长江的体检报告也印证了这种判断。还有黄河、淮河、海河、辽河、太湖、滇池、巢湖等等,专家在调查后都发出过“环境承载已到极限”的警告。这些警告听多了,我们似乎已经无动于衷了,当某一天我们身边的水源也像太湖那样爆发蓝藻危机,我们无水可喝时,才会明白“极限”的意义。其实,不少地方都已处于太湖那样的临界点上,治理不力的话随时可能爆发危机。

    某些地方官员一直津津乐道于这样的理论,说污染与经济发展之间有一条曲线,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的水平时污染会达到一个峰值,之后会开始下滑。根据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这种污染峰值大约在人均GDP8000美元的时候——他们的逻辑是,中国人均GDP才3000多美元,离8000美元还远着呢,所以我们还有足够的污染空间可挖掘,还可以肆意地去污染。正因为秉持这种逻辑,他们敢于理直气壮地在招商引资时引进污染工程,敢于在面对记者时毫无掩饰地说“经济越发达水越黑”、“哪有发展不污染的”。

    其实,人均GDP8000美元时污染达到峰值,这是一个很不靠谱的经济理论。它只是对发达国家发展经验的一个描述,人均GDP和污染峰值两者间实际上并没有规范和逻辑上的联系。说发达国家人均GDP8000美元时达到峰值,并不是说“只有人均GDP达到那个数字时才去治理污染”,更不是说“环境可以承载到人均GDP达到8000美元时”。西方发达国家走的是一条“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路径,付出了昂贵的代价,作为后发国家完全应该利用后发优势避免这样的老路,而走与环境和谐友好发展之路。

    中国人口比西方多很多,如果也按人均GDP8000美元去度量污染峰值,那等到接近那个与GDP挂钩的峰值时,我们可能早就无干净水可喝、无新鲜空气可呼吸了。再说了,GDP在数目字计算上也许是可以人均化的,而环境污染是无法人均化的,太湖暴发蓝藻危机,直接让周边居民无水可喝,无法平均到其他人身上。中国地区发展有很大的差距,加上成为发达国家的加工厂,这导致我们的人均GDP很低,而环境污染实际上已经非常严重了,我们不仅未富先老,还未富先污。

    经济是经济,它是一个社会发展概念,而环境是环境,它是一个自然概念,它有着自身的发展逻辑、演变规律和承受极限——所以考察一个国家污染峰值和评价其环境承受力,只能尊重环境本身,而不能看人均GDP,不能跟发达国家的经验比,那样很容易陷入“要发展还是要环境”的伪问题和增长诱惑中。

    “污染物排放已达峰值”与“环境承受已达极限”是不同的两个问题,我更愿意地方政府能从这次污染源普查中意识到后一个问题。如果这只是一个伪峰值,那我们的环境真的无法再承受了。

13、“环境税”别成翻版“排污费”

来源:新民网2010-02-11武洁

http://news.xinmin.cn/rollnews/2010/02/11/3630404.html

京华时报2月9日,环保部副部长张力军透露,财政部、税务总局和环保部一直在研究环境税的问题,现在已有基本考虑。“环境税”不能为收而收,而需要真正地为治理和减轻环境污染服务,否则就可能成为又一个“排污费”。

  2月9日,环保部副部长张力军透露,财政部、税务总局和环保部一直在研究环境税的问题,现在已有基本考虑。 (2月10日《京华时报》)

  如果排污行为“排了白排,不排白不排”,那么污染的代价是由大家共同分担,利益却是少数排污的单位和个人独享,如此机制,就是对排污行为的变相鼓励。有道是“一人做事一人当”,既然损坏了别人的东西得赔偿,破坏了大家的环境,当然没有赖账的道理。从这个角度来看,向排污者收取环境税,天经地义。

  虽然“环境税”的征收有其合理性,但是,如果只是以保护环境为由增加了一项税种,仅仅只增加了污染者的成本,那还是远远不够的。事实上,要想让“环境税”收得无可争议,“环境税”的去向才是最为关键的。具体而言,既然是以环境为名征税,征到的税款当然应当用于污染的治理与环境的改善上,否则的话,“环境税”恐怕只是徒有其名,不过是“欲收之税,何患无辞”了。

  简单地认为“环境税”一收,环境污染问题就立竿见影地得到疗治,显然是过分乐观了。在现实中,不少污染企业只需缴纳了“排污费”就能继续肆无忌惮地排污,而少数地方收取的“排污费”却用来发工资。如此“排污费”其实和保护环境的初衷是彻底背离的,只会加重环境的污染。

“环境税”不能为收而收,而需要真正地为治理和减轻环境污染服务,否则就可能成为又一个“排污费”。(武洁)

14、污染源家底初露端倪,完善仍待继续

来源:中国水网 2010-02-11付晓天

http://news.h2o-china.com/html/2010/02/941265878695_1.shtml

   2010年2月9日,环境保护部、国家统计局、农业部三部委联合发布《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公报》(下称《公报》),对全国污染源情况进行通报。本次普查自2006年10月开始,至2009年10月结束,分准备试点、全面普查和成果发布三阶段进行。普查时点为2007年12月31日,时期为2007年度,共获取592.56万个普查对象,工业、农业、生活和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污染源填报基本数据11亿个。2007-2009年,针对本次普查,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分别下达和安排中央财政经费8.57亿元和地方普查经费31.27亿元(截至2009年3月)。

  《公报》成果颇丰

  本次普查基本掌握了各类污染源的数量和行业、地区、流域的分布,各类污染源排放的主要污染物及其排放量、排放去向,污染治理设施运行状况、污染治理水平和存在问题等情况。主要获得如下成果:

  首先,在污染物产排核算方面,普查将农业源、县级政府所在地以外的全部城镇生活源,和垃圾处理厂渗滤液等纳入其中,对各类污染源污染物排放情况的统计、计算,更加科学、客观和真实,对正确判断环境形势,科学制定环境保护政策和规划;有效实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切实改善环境质量;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将起到积极作用。

  其次,本次普查不但基本掌握了各类污染源行业、地区和流域分布情况,还首次系统掌握了我国第三产业主要污染行业、污染源及其污染物等排放情况。在农业源污染物排放方面,普查首次基本摸清了各类农业源污染物排放情况,弥补了以往常规环境统计调查的不足。在工业污染物排放方面,普查进一步明确了我国工业污染源排放的行业特征,为确定“十二五”期间工业污染源防治的重点行业、重点地区和重点污染源,调整产业布局打下了基础。

  第三,本次普查构建了开展大规模普查的工作体系、技术体系和方法体系,建立了全国污染源基本单位台账和国家、省、市、县四级数据库系统,有助于实现对重点污染源的动态追踪、实施监控和总量核算,为管理和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为改革现行环境统计调查体系,进一步完善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指标体系,检测体系和考核体系奠定了基础。

  但是,研读《公告》,仍有问题和期待:

  污泥污染问题未纳入其中

  虽然本次普查对废水、废气和各种主要污染物的排放和处理情况进行了调查,但是在调查结果中,对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必然产物——污泥所带来的二次污染问题却并未有所体现。

  实际上,由于我国污泥处理处置产业发展严重滞后于污水处理行业,污泥污染问题层出不穷,如2005年合肥市王小郢污泥事件、2006年上海石洞口污泥倾倒偷排事件、2007年广州铬德工程有限公司事件、2009年北京门头沟污泥偷排、东莞凤岗竹塘污水处理厂污泥偷排等,污水处理厂排放污泥已经成为危害公众生活的重要污染源之一。而根据中国水网《中国污泥处理处置市场报告》数据显示,截止到2009年2月,我国日产湿污泥近10万吨,按目前运营的污水处理厂日产生湿污泥量计算,预计到2010年底,我国湿污泥日产量至少达到近17.5万吨,即年产生湿污泥量近6387.5万吨,污泥产量持续增长。对污泥处理处置问题的重视刻不容缓。

  清华大学水业政策研究中心傅涛主任认为,污泥处理处置可以说是污水处理公共服务的一种延伸,是公共责任,政府公共服务在污泥上的责任是以无害化为界限,没有资源化的义务,但是需要对无害化负责。由此,《公告》忽视了对污泥排放量、行业、区域分布、排放去向、治理水平和存在问题等的调查和研究,可以说是本次普查存在的问题之一。

  公众期待数据公布

  本次普查历时2年,对我国污染源情况从各方面进行了综合调查,使中国走在了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前面,除了对政府制定环保政策、实施监控等具有积极意义,从公众层面上来说,也意义深远。

根据2009年6月3日,中国公众环境研究中心(IPE)和美国自然资源保护委员会(NRDC)联合发布的2008年度污染源监管信息公开指数(PITI指数)排名,在我国113个入评城市中,仅有4个达到及格线(60分),而不足20分的却有32个之多,113个城市的平均分也只有30分,显示我国污染源监管信息严重缺乏公开性和透明度。而据环保部副部长张力军在一次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公报》的详细数据有望在将来向公众公布。如能实现将污染源数据全面、详实的向社会和公众发布,不但提高政府了工作的透明度,保障了公民的知情权,对于实施公众监督,实现生态和谐,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将是对我国环保事业长期存在的信息不主动公开,缺乏公众参与、监督问题的突破。公众对此期待强烈。

15、环境污染达峰值但愿不是臆想

来源:宁夏新闻网 2010-02-11

http://www.nxnet.net/pinglun/lslj/201002/t20100211_767675.htm

  新闻背景:环保部副部长张力军表示,中国有可能在人均GDP3000美元的时候污染达到峰值。根据推算,峰值应当出现在2008年。(本报2月10日12版)

  已达峰值的意思是,以后会渐渐减少,这个判断是否专业我不知道,但我不敢苟同。

  其一,不少地方发展经济奉行 “先上车,后买票”,不少企业没有通过环评,“两高”(高能耗、高污染)企业多,淘汰进度慢,严重的环境污染持续存在;其二,有的政府为了GDP,纵容默许“两高”企业现象严重,六盘水市曾有一位副市长为包庇污染企业公开撒谎;其三,环境污染历史欠账相当严重,比如太湖污染、巢湖污染、滇池污染等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治理;其四,在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下,靠投资和出口的经济难以为继,有的地方为保增长难免会纵容“两高”企业继续存在;其五,在招商引资饥渴症驱使下,被沿海淘汰的 “两高”企业恐被内地收留;其六,考核干部的机制落后,唯GDP论导致“两高”企业停产、转产难;其七,少数官员腐败,收受企业贿赂,导致环保部门的治理措施难以落实;其八,环保部门重收费,轻治理,一些落后地方的环保部门收费不是为了治污,而是为了养人;其九,若按GDP论,有资料显示,到2020年我国经济总量将是现在的2倍,环境保护压力将是现在的4-6倍。由此可见,按照当前的环境污染形势,尤其是按照当前的治理速度与效果,说我国环境污染已达峰值的结论只是一个美好愿望。

16、企业有责任使国人摆脱“安全危机”

来源:新华报业网 2010-02-10

http://news.xhby.net/system/2010/02/10/010685671.shtml

   中国社科院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中心发布了《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基准调查2010》,以及未来三年内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的十大议题。除了传统的环境污染、食品安全、农民工权益等议题,本次“高房价影响人民生活”也榜上有名。(2月10日京华时报)

    十大议题里面,有六项是关于生态破坏、环境污染、资源短缺,不仅是中国的问题,也威胁到全人类的生存;另外四项议题则涵盖国人的食品安全、住房问题、安全生产、劳动权益。仔细分析就会发现,十大议题都在讲述同一个事实,那就是随着经济发展,国人却陷入“安全危机”的困境。

    环境问题直接关系到生存危机。正是在经济发展至上的原则下,过分开采资源矿产,导致资源短缺。而为了追求GDP的亮丽数字,高耗能高污染的行业大行其道,却又忽视对环境的保护,污染已经无处不在,缠绕在每个人的身边。刚刚公布的《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公报》显示,我国环境污染状况已达到峰值,环境承载能力也已到极限。环境问题关系到每个人的生存,无法回避。而在破坏环境中占主角的,当属企业的经营行为。

    至于食品安全、住房问题、安全生产、劳动权益等方面,则关系到国人的基本生活质量。由于市场经济下社会分工细化,个人既是劳动者,也是消费者。社会人要通过付出劳动,赚取合理报酬,以维持生活。而一切生产出来的商品,都将以消费的形式终结。因此,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也是在保护消费者的利益,二者并不矛盾。

    屡屡爆发的食品安全事件、劳动者合法权益受侵害、安全事故不断的现象,暴露出问题企业良心缺失、监管部门的放任、法律制裁的松弛。高企的房价,则挤压着国人的生活空间,许多人被迫沦为“房奴”。高房价又使消费能力透支严重,无法成为支撑经济发展的永动机,也不利于企业的发展前景。

    企业的天职是追求利润,基于自身的发展,需要合理支配资源、有效利用劳力。但是,企业在获取利润的时候,不能失去社会责任感。随着社会环保意识与消费者权利的增强,对企业的要求将更加苛刻。只顾赚钱而不愿承担责任的企业,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终将会失去竞争力而被淘汰。

十大议题也是在提醒企业,要尽快转变发展模式。从粗放经营转为精耕细作,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保障劳动者权益,维护消费者利益,使国人摆脱“安全危机”。    江德斌

特别关注:

想要看更多的环境信息,请点击下面网址:

怒江网:www.nujiang.ngo.cn

绿色记者沙龙网:www.greensos.cn

绿色记者沙龙英文网站:http://eng.greenso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