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众参与 江河信息 二月二十日绿家园江河信息导读:  (编辑:丽英)

二月二十日绿家园江河信息导读:  (编辑:丽英)

2010-02-20

二月二十日绿家园江河信息导读:  (编辑:丽英)

 

2010新春绿家园贵州峡谷生态游专题报道:

1、2010新春绿家园贵州峡谷生态游之一__鲜为人知的“超现实图景”

 

环境资讯:

2、新华网:      张掖生态湿地成为国家湿地公园 

http://news.xinhuanet.com/environment/2010-02/20/content_13013965.htm

 

地方信息:

3、经济日报:     云南投资190亿元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http://news.h2o-china.com/html/2010/02/671266629747_1.shtml

4、山西电视台:    山西加强水污染防治 9个断面水质达标率要达80%以上

http://news.h2o-china.com/html/2010/02/671266627548_1.shtml

5、人民日报海外版:  乌鲁木齐重点“治污” 列为1号民生工程

http://env.people.com.cn/GB/10984134.html

6、新华网:      海南实现生态公益林补偿全覆盖

http://env.people.com.cn/GB/10987540.html

7、新华网:      陕西省10年新增各类自然保护区37

http://env.people.com.cn/GB/10987812.html

8、新华网:      黑龙江省松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项目建成八成

http://env.people.com.cn/GB/10988733.html

9、信息日报:     赣江南昌段部分水域受污染

http://news.h2o-china.com/html/2010/02/671266626175_1.shtml

 

人与自然:

10、人民网:     虎年话虎(环保声音)

http://opinion.people.com.cn/GB/40604/10983512.html

 

环保观点:

11、凤凰网:     顾锦龙:环保工作要重视舆论监督

http://news.h2o-china.com/html/2010/02/671266626475_1.shtml

 

深度报道:

12、新华每日电讯:  “电子废物”何处去 专家:给予专项补贴支持

http://env.people.com.cn/GB/10986405.html

 

环境时评:

13、新京报:     冯永锋:污染源信息要让公众用起来

http://news.ifeng.com/opinion/201002/0217_23_1548292.shtml

14、光明日报     气候变化是周期还是人为

http://env.people.com.cn/GB/10986181.html

15、中国经济导报:   “冰河世纪”无碍减排 

http://www.ceh.com.cn/ceh/ztbd/jnjp/59712.shtml

16、中国经济网:     生态修复:对生态环境的积极保护

http://news.china.com.cn/rollnews/2010-02/20/content_647078.htm

17、人民网环保频道:   变幻无常的环境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更明显

http://science.aweb.com.cn/2010/2/20/359201002200915440.html

 

特别关注:

想要看更多的环境信息,请点击下面网址:

怒江网:www.nujiang.ngo.cn

绿色记者沙龙网:www.greensos.cn

绿色记者沙龙英文网站:http://eng.greensos.cn

 

 

 

1、2010新春绿家园贵州峡谷生态游之一__鲜为人知的“超现实图景”

文图 汪永晨

 

绿家园2010年春节生态游选择了贵州。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黔西南的马岭河大峡谷拥有国家自然遗产(2006年)、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994年)、国家地质公园(2004年)三大桂冠。 

可是,2004年5月,一份《贵州省风景名胜区项目选址审批书》被报到贵州省建设厅,省建设厅于7月27日将文件上报国家建设部,要求对该电站项目选址给予审批。这个水电项目就是要建在马岭河大峡谷里。

不过,经过中国媒体和民间环保组织的努力,这个水电项目最终没能实施。通过自己的努力,留下大自然的原貌,当然希望和有着共同理念的,关爱自然的,敬畏自然的人一起去欣赏。

峡谷中的瀑布

马岭河大峡谷

大年初三一大早,我们从贵阳出发。第一站是位于晴隆县的24拐。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中国、美国、日本和东南亚的传媒和专家在展示这张照片时,都认定这里是滇缅公路或者史迪威公路的某路段。

美国记者拍的24拐

要说24拐的故事,当然要感谢1944年至1945年的某一天,一位美国记者拍了一张24拐路段的照片,将其作为滇缅公路的代表性照片,发表在美国的媒体上。当时国内的媒体是否有相关的转载?目前没有看到这方面的证据。二战结束后,中国内战又起,其后二三十年内,国内再没有出现对这张照片的报道。

直到今天,在介绍滇缅公路甚至介绍云南的书报杂志上,或者在网站上使用“滇缅公路”、“史迪威公路”或者英文“Burma Road”、“Stilwell Road”查询,都可以很容易地找到这张照片。   

1945年元月28日,这条根据史迪威建议,中美印缅四国人民浴血奋战共同努力修建,从印度到中国重庆的公路正式通车。为此,国民政府在这一天宣布,为了表彰史迪威的卓越贡献,将把这条公路改名为“史迪威公路”——即滇缅公路。

一位当年国民党军队的老汽车兵回忆说,“24拐”曾是驾驶兵的必修课。驾车盘旋在山顶,就像行驶在云雾中。至今他仍清楚地记得当时贵阳流传着的关于“三无”的顺口溜:“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家无三两银”。然而,就是这样的穷山恶水,却成为抗日战争最艰苦的阶段,保障国内各种战略物资运输的交通命脉。

事实上,战争期间,美国人无论是援助中国还是后来的直接遣军来华作战,主要通过的都是滇缅公路。而美国的援华物资经过滇缅公路到达昆明以后,必然要经由“24拐”所在的公路送达前线和当时中国的“陪都”重庆。在滇缅公路开通时,美国总统罗斯福就派遣驻华大使考察公路。当时美国新闻界发表了大量赞誉公路和中国人民抗战的文章。“24拐”照片因为展示了这条运输线上罕为人知的“超现实的图景”,成为了这段历史的集中代表,在世界各地广为流传。

绿色的24拐

抗战时期的24拐路上

可惜的是,一幅本属于贵州的闻名于全世界的照片,竟然让云南人自豪了半个多世纪。“24拐”,它是战时到‘陪都’重庆的必经之路,抗战中起了很大作用,是属于世界的财富。它其实是在贵州的晴隆县。

我们到达24拐时,说是那里为了要拍什么电影在修路。不能上到看全这一历史奇迹的地方。只是在一个纪念馆前看到24拐的一半。

还有跑着车的24拐

不甘心的我们又爬到了一个不算高的山上,24拐还是被眼前的一座山包所遮挡。还不甘心的我们又让司机把车开到了路对面。到了后我们发现,这里是24拐的第一拐。从下往上看,路自然是无法看全的。能看到的只是立在那里的第一拐标识和周围的大山。

今天的24拐,还有大卡车在上面行使。我们中有的人认为,这样的世界级的路,应该保护起来,大卡车上去开,对路的寿命一定会有影响。而我们的司机坚决不肯在这条路上走,说是没有达到旅游车开的等级。现在旅行社的司机还是挺遵守规则的。

第一拐

24拐所在的大山

去之前,通过百度我还找到了这样一些有关24拐的信息。

24拐,俗称二十四道弯,又称史迪威公路。古代称鸦关,当地人又称之为半关。位于晴隆县城南郊1公里,盘旋曲行于雄峻陡峭的睛隆山脉和磨盘山之间的一片低凹陡坡上,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明清时代,此处是婉蜒的古驿道,关口建有"涌泉寺",寺外设茶亭,专供路人游客小憩。寺旁岩壁之上,有"甘泉胜迹"、"云陵山色"、"乌道干重"、."且以饮人"等石刻。鸦关之雄险,名噪滇黔,明诗吟诵"列哉风高仰万山,云空叶积马蹄艰,一为行省衣冠地,便是雄图锁钥关"。

公路24拐,始建于民国24年(1935年),次年竣工。明清寺宇石刻,均在筑时毁之。民国16年(1927年)贾善祥奉省主席周西成及贵州公路局局长马怀冲(睛隆人)之命,进行踏勘。民国24年(1935年),工程师周岳生领队,再度进行勘测设计,同年,由西南公路局局长曾养甫督工动工,于1936年竣工,是黔滇公路的必经之路。当时修筑的路,路况极差,时常发生土崩,一般只通马车,儿乎没有通过机动车,即便勉强通了车,常有车辆冲出路面。在干躁的天气里,车一开便起很大的灰尘,驾驶员根本看不清路,而阴雨天,道路泥泞又很容易滑入深谷,车祸频繁,被人们喻为"鬼门关"。

纪念馆里当年留下的照片

当年修路时的用品

二战时朔,美国的援华物资经过滇缅公路到达昆明以后必须要经"24拐"的滇黔线才能送到前线和当时中国的"陪都"重庆。24拐成了中缅印战区的交通大动脉,承担着国际援华物资的运输任务。日本对华发动侵略,多次派飞机对二十四道弯进行轰炸,欲截断黔滇咽喉。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陆军准将约瑟夫.史迪威受任美军中缅印战区总司令兼盟军中国战区总参谋长,美陆军部长史汀生要求史迪威"维持滇缅公路"的运输,并致力于"改进中国陆军的战斗效能"。1942年,美国的公路工程部队1880工兵营进驻贵州晴隆修筑滇黔公路,驻扎在沙子岭3公里处(又称美国车站),由其连长麦顿负责,用美国制造的水泥砌挡墙,对24拐进行维修,在当地群众的配合下,完成了修路任务,保证了运输畅通。美国工兵一直驻守到日军无条件投降后一个多月才逐渐撤离。

 

当年的街上

老照片

1945年,第一批由美军驾驶的车队通过中印公路到达"陪都"重庆后,蒋介石在重庆发表《中印公路接通的意义》的讲话,将滇黔公路重新命名为"史迪威公路",晴隆24拐由此而随史迪威公路载入史册。美军抢修后保留至今的二十四拐公路,全长4公里,有效路面宽约6米,山脚第一道拐与山顶第二十四道拐间的直线距离约350米,垂直高度约250米,坡的倾角约60度左右,驱小汽车由下至上,爬完24拐约需8分钟,由上至下约6分钟,虽坡陡弯急,但视线却很明朗开阔,心绪平稳,无惊恐之感。现在由县公路局养护,仍可通车,但只有很少车辆通行。己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0年的大年初三,吃过午饭,导游和同行的新华社培训中心的王密森和当地正在过大年的几辆小车的司机好说歹说,总算同意一辆车120块,三辆车拉我们去对面大山的观景亭去看24拐全景。

上山的路上

祭祖的山上

不到半个小时的山路,没有我们想像的那么陡。车停下来,举目四望,天公虽然不作美阴阴的,我们的镜头还是开始了我们今天的记录。那份险,让我们想象着当年修这条路时的艰难。而那大山中的曲线,又让我们觉得这幅人与自然共同创作的画卷,那一拐一拐的“着笔”,其艺术魅力,也让我们有着无尽的享受。

大山中的24拐

这就是著名的24拐

美军记者摄影处

1954年,贵州省公路局在24拐附近的坡面上把纵坡放缓,设计新修了一条6公里的.回头弯泥青路,在山脚与24拐的下山路口相衔接,作为国道320线的主要通车道。

24拐前的我们

24拐和今天的路

有人说,公路24拐虽险要,然其设计之精巧,造工之庞大,可谓巧夺天工,匠心独具。道旁的上下挡墙,均由五面石砌成,经半个世纪之风雨,仍完好如初,既可见西方的先进建筑技术,又可见当地民工的精工巧琢,不失为罕见之历史珍宝。

当年的友谊

史迪威的后代

2010年的大年初三,我们一行人离开24拐后,对那里的感慨,除了有对在特殊时期发挥作用的,修建这条大山奇路的修建者的钦佩以外,还有的就是在问自己,国际主义精神,我们这代人将如何继承和发扬光大呢?

走向马岭河的路上

贵州西南的大峡谷

明天我们将要看到马岭河大峡谷。天快黑时,马岭河所在的兴义大峡谷已经在我们的眼前。

2、张掖生态湿地成为国家湿地公园 

来源:新华网 2010年02月20日

http://news.xinhuanet.com/environment/2010-02/20/content_13013965.htm

    新华网兰州2月20日电(记者朱国亮)记者20日从甘肃省张掖市野生动植物资源管理局了解到,甘肃首个国家湿地公园——张掖国家湿地公园最近获国家有关部门批复,这也是我国内陆河流域第一个国家级湿地公园。

    这一湿地公园位于甘肃河西走廊中段的张掖市甘州区城郊北部、我国第二大内陆河黑河流域中游,占地6.2万亩,其中湿地面积2.6万亩。这一湿地区内生物多样性丰富,有湿地植物195种、动物116种,是许多候鸟迁徙的重要中转站。

    张掖市野生动植物资源管理局局长谢建荣介绍,由于地处干旱区,加之位于城市郊区,这一湿地具有许多独特性,但其生态系统也十分脆弱,受到人类活动的冲击较大。升级为国家级湿地公园后,政府部门将实施一系列建设和保护措施,这会有利于这一湿地扭转破坏和退化的趋势。

3、云南投资190亿元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来源:经济日报2010-02-20

http://news.h2o-china.com/html/2010/02/671266629747_1.shtml

  为保护生态环境,云南省今年将投资190亿元,推进润滇工程、滇池污染治理、牛栏江—滇池补水、城镇污水和生活垃圾处理等项目建设。

  对山地面积占94%的云南来说,生态环境保护可谓是重中之重。2009年,云南省把深入推进“七彩云南保护行动”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内容,结合扩大内需,实施了一大批环境保护和生态治理重点项目。例如:坚持“一湖一策”,抓好9大高原湖泊水污染的综合防治;累计开工建设168个城镇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新增污水处理能力80万吨;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启动实施了全省生态文明建设规划、滇西北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建设“森林云南”,完成造林1031万亩,实施4730多万亩省级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200多平方公里,实施保护面积5000多平方公里。

据了解,步入2010年,云南省实施的生态环境保护治理项目主要有:一是投资20亿元,全面推进牛栏江—滇池补水工程的控制性试验场地建设,抓好牛栏江上游水环境保护。二是润滇工程项目完成投资20亿元,全面完成楚雄彝族州青山嘴等10座中型水库建设。三是对正在进行的滇池污染治理完成投资70亿元。其中,滇池北岸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要确保8个污水处理厂正常运转,继续推进城东等5个片区排水管网建设,铺设雨水、污水管网72公里;环湖截污工程的主要管网实现全面闭合;完成5万亩湖滨生态建设,全面实现滇池外海环湖生态闭合;完成海河、护城河等综合整治工程,开工对小清河等6条入湖河道进行综合整治。四是投资80亿元,实施城镇污水和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项目,确保248个规划项目中的46个(污水处理项目34个、垃圾处理项目12个)全部开工建设,完成91个项目建设并投入使用,其中上半年完成57个。

4、山西加强水污染防治 9个断面水质达标率要达80%以上

来源:山西电视台2010-02-20

http://news.h2o-china.com/html/2010/02/671266627548_1.shtml

记者日前从省环保厅了解到,山西省今年的水污染防治目标已经确定,到2010年底,山西省9个国控监测断面水质达标率要达到80%以上,完成国家下达山西省的“十一五”化学需氧量总量控制目标。

从今年起,山西省每年对重点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进行检查评估,进一步加强饮用水源地水质监控,严厉打击威胁饮用水源安全的违法行为,坚决依法取缔饮用水源地一二级保护区内的排污口,加快建设饮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周边乡镇生活污水和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严禁在水源地进行旅游开发、畜禽养殖等与保护水源无关的活动,禁止在洁净水域新建产生水污染物的项目,对无法按期完成且排放水污染物超标的企业依法予以关停,将废水排放量大、影响水环境质量的污染源列为环境监管重点,凡不能稳定达标的一律关停。

山西省还将城市污水处理厂及管网配套工程建设作为重点实施项目,优先立项,优先予以资金保障,确保2010年实现县县建成污水处理厂的目标。

5、乌鲁木齐重点“治污” 列为1号民生工程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2010年02月20日

http://env.people.com.cn/GB/10984134.html

  据新华网报道:新疆乌鲁木齐是我国北方典型的冬季煤烟型污染城市。今年乌鲁木齐市把“以大气污染治理为重点的环保生态建设”作为1号民生工程,计划投入33亿元,实施21项与大气污染治理有关的工程或项目。

  由于特殊的地形和气候因素制约,每年冬季采暖期长达半年之久的乌鲁木齐深受大气污染危害,煤烟、扬尘、粉尘、汽车尾气等污染成为影响乌鲁木齐空气质量的主要污染源。为了加强大气污染治理综合协调指挥工作,乌鲁木齐市政府决定成立“乌鲁木齐市大气污染治理综合协调指挥部”。同时,为加大环境执法力度,乌鲁木齐市的环境监察人员将扩编到350人。

去年乌鲁木齐市环保部门加大了对环境的监管力度,强化工业污染源限期治理责任落实,全年对20家单位燃煤设施、工业废气排放源实施了污染限期治理,实现了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和明显减排。此外,累计拆并了1.6万台各类燃煤锅炉。每年1月是乌鲁木齐大气污染最为严重的月份之一,但今年1月乌鲁木齐市的空气质量明显改善,近6年来首次消除了重度污染天。

6、海南实现生态公益林补偿全覆盖

来源:新华网2010年02月20日

http://env.people.com.cn/GB/10987540.html

  新华网海口2月17日电(周慧敏 夏冠男)记者从海南省林业局获悉,该省规划的1345.78万亩生态公益林已全部纳入中央、省级财政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范围,在全国率先实行较完善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

  据了解,海南省规划重点生态公益林面积1345.78万亩,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26.1%,占全省林地总面积的43.4%。其中,海南省中部和贫困地区重点生态公益林面积约1090.08万亩。

  目前,海南已实现生态公益林补偿全覆盖。在海南省重点生态公益林中,列入中央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范围的生态公益林有476.75万亩,列入国家天然林保护管理区的生态公益林面积478.5万亩。其余的390.53万亩重点生态公益林全部纳入省级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范围。

  据海南省林业局生态公益林管理办公室主任曾少山介绍,2008年海南出台《海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建立完善中部山区生态补偿机制的试行方法》,计划用5年时间将财力性生态补偿转移支付由2000万元提高至6000万元,并将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标准由每亩每年5元提高至每亩每年20元。截至2009年,该补偿基金标准已提高至每亩每年11元。

海南省林业局局长关进平表示,2010年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生态补偿制度,要用好国际旅游岛建设的有关政策。

7、陕西省10年新增各类自然保护区37

来源:新华网2010年02月20日

http://env.people.com.cn/GB/10987812.html

  新华网西安2月15日电(记者陈钢)记者从陕西省林业厅了解到,西部大开发实施十年来,陕西省新增各类自然保护区37个,使全省自然保护区总数达到46个,面积由2000年的27.84万公顷增加到106.09万公顷,扩大了78万公顷,占全省国土面积的比例提高到了5.16%。

  陕西省1965年建立第一个自然保护区--太白山自然保护区,到1999年共建立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区9个,占全省国土面积的1.3%,远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据陕西省林业厅厅长张社年介绍,2000年以来,陕西省狠抓自然保护区建设,逐年加大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资金投入力度,共批准新建各级自然保护区37个,已经初步形成了重点突出、类型比较齐全和覆盖面广的自然保护区网络体系。

目前陕西省自然保护区基本覆盖了大多数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栖息地和主要类型的生态系统,特别是“生物基因库”秦岭山地的自然保护区已经有22个。

8、黑龙江省松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项目建成八成

来源:新华网2010年02月20日

http://env.people.com.cn/GB/10988733.html

  2010年将是《松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2006-2010年)》的最后一年,目前黑龙江省已有92个项目建成,占规划项目总数的86%,松花江水环境质量和水生态环境稳定改善。

  据了解,《松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项目总体进展顺利,到2009年底已有大庆东城污水处理厂扩建、佳木斯水源地保护等92个项目建成,占项目总数的86%,规划项目资金到位59亿元。目前,大兴安岭、黑河两个地、市已经提前一年完成全部规划项目。

  经过不懈努力,松花江同江出境水质持续改善,Ⅲ类水体比例为61.5%,比上年提高2.7个百分点。松花江干流溶解氧含量持续提高,目前处于Ⅰ类水体水平,能够满足鱼类生存需要,局部江段可以满足珍贵鱼类繁衍。(记者徐宜军)

9、赣江南昌段部分水域受污染

来源:信息日报2010-02-20

http://news.h2o-china.com/html/2010/02/671266626175_1.shtml

   据《江西省水资源质量公报》显示,自去年11月以来至今年1月,赣江南昌段水质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为劣V类水质,主要超标项目为粪大肠菌群、氨氮。

  近年来,政府相关部门下大力气对赣江流域进行了综合整治,但为何仍会出现劣V类水质,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

  赣江南昌段现季节性污染

  据水资源质量公报显示,出现污染的赣江南昌段水域为南昌市滨江宾馆附近。“从目前的监测情况来看,只有这一段的水域受到了污染。在下游的下一个监测点,赣江并未污染。”19日,一位内部人士告诉记者。

  “自去年下半年以来,我省降雨量普遍偏少。因此,赣江水流缓慢,污染物容易淤积,导致水体自净能力偏差。”该人士表示,待到雨季来临时,赣江水量丰沛,便能将污水进行稀释,届时,赣江水质就能恢复。

  “从目前的监测情况来看,全省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市民可以放心地饮用赣江水。”这位人士非常肯定地告诉记者。

  抚河故道直排污水是污染主因

  同时,这位内部人士还担忧地向记者表示,此段水域的污染为时已久。“有时,市民站在赣江边上能闻到江里散发出的臭味,这是抚河故道直排导致的。”该人士告诉记者,“目前,抚河西岸的排污管道设施还未改造到位,居民生活污水依旧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抚河。这些污水经由抚河直接排入赣江。”

  政府各部门治污尚未形成联动

  随后,记者来到南昌市朝阳污水处理厂了解情况。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虽然南昌市的城市污水处理率已达到86%,可是由于朝阳污水处理厂的收集管道尚未完全覆盖朝阳片区,因此该区域内一些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抚河,对水体造成污染。

采访中,有关人士表示,目前,对于抚河故道的排污仍以“堵”为主,政府各部门之间还未形成真正的联动机制。要解决赣江南昌段的污染情况,必须加大朝阳片区污水管网的改造力度,完善污水收集管网,以保护我们的“母亲河”。

10、虎年话虎(环保声音)

来源:人民网2010年02月20日 杭 辰

http://opinion.people.com.cn/GB/40604/10983512.html

  送走牛年,迎来虎年。在刚刚过去的7天春节假期中,最受人欢迎的吉祥物,莫过于各种造型的老虎饰品了。然而,要想与真正的老虎亲近,只有上动物园去。至于野生的老虎,特别是野生华南虎,差不多已绝迹了。

  鉴于2010年为中国农历虎年,世界自然基金会(WWF)日前将野生老虎列为全球十大濒临绝种动物之首,北极熊、熊猫和犀牛紧随其后,以唤醒世人对拯救濒危动物的关注。

  追溯起来,中国也是老虎的起源国。据记载,陕西蓝田曾出土距今110万年最早的虎祖先的化石,在中国东部也普遍发现距今60万年的虎化石。中国拥有的虎亚种最多,除已经灭绝的新疆(里海)虎外,现在还拥有东北虎、华南虎、印支虎和孟加拉虎四个亚种。

  但是,在过去一个世纪里,全球野生虎数量已从10万多只骤减到4000只左右,中国境内也仅剩50至60只。相比较,野生东北虎的境遇稍微好些。1976年中国境内尚有150多只,但到上世纪80年代末基本绝迹。近年来通过采取禁止狩猎等措施,已回复到20只左右。

  至于野生华南虎的命运,就岌岌可危了。上世纪50年代,在华南虎分布中心的湖南省曾经虎满为患,甚至出现过百虎围村的场面。但随着此后打虎运动的开展,华南虎数量锐减,以至经过8300多次的红外线照相机监测,都始终没有觅得华南虎的踪影。

  至今,野生华南虎已有25年没有被发现了。根据WWF专家的介绍,如果一个物种连续40年没有发现,就会宣布其灭绝。要是出现这样的结果,我相信,是所有的国人都不愿意看到的。

  野生虎的濒临灭绝,主要是由于对老虎栖息地环境的破坏,和对老虎及其猎物的捕杀。与上个世纪初相比,老虎的栖息地面积下降了96%,老虎的野生种群也随之下降了97%。其次,由于对虎骨、虎皮的强大市场需求,使对野生虎的捕杀屡禁不止。其实,据专家检测,虎骨酒的功效并不像传说中的那样神奇。用虎皮作服饰或装饰,更不是现代文明人的选择。对这样有悖于生态文明和环境伦理的“传统”,我们必须坚决摒弃。

  为此,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向全社会发出了“虎年爱虎行动”的倡议。国家林业局也于近日下发通知,要求强化野生虎种群及其栖息地保护,严厉打击走私、非法经营虎产品等违法犯罪行为,规范和强化虎驯养繁育活动及繁育虎死亡后虎产品监管,并在全社会倡导虎年护虎行为。

  既然中华大地曾经孕育了老虎这一“百兽之王”,生于斯长于斯的国人就更应该承担起爱虎护虎的责任。让我们都参加到“虎年爱虎行动”中来吧,因为老虎也和中国的国宝大熊猫一样,同样是我们可爱的朋友。

11、顾锦龙:环保工作要重视舆论监督

来源:凤凰网 2010-02-20

http://news.h2o-china.com/html/2010/02/671266626475_1.shtml

多年来,我国在环境保护方面做出了极大努力,相继出台多项政策法规,加大对污染环境、破坏环境行为的打击力度,取得了明显成效。到2009年底,污水处理在中国仍是个让人头痛的问题。目前,我国仍有约四分之一的设市城市和七成一的县城尚未建成污水处理厂,相当一部分已建成的污水处理厂负荷率不足三成。

目前,我国污水处理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发挥的作用逐步扩大。但成绩的取得离不开政府的强力支持,离不开企业的加大投入和强化管理,更离不开社会舆论和媒体的监督。各地在环境保护、生态环境建设方面作了颇多努力,相继出台多项政策法规,加大对污染环境、破坏环境和资源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取得一定成绩。但是,严重环保事件时有发生,环境保护、生态建设预期目标远没有达到,有些地方甚至存在恶化现象。

据报道,流经安徽省泗县大庄镇的民利河遭污染,使两岸村民深受其害,村民多次反映也未得到根治。后来经过媒体报道并配发短评后,引起了泗县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责成县环保局和大庄镇人民政府相关人员组成联合调查组,对环境污染行为进行调查处理。

可见,社会舆论对环保事业的推动发挥了重要作用。笔者以为,我国环境保护工作需要全社会尤其是舆论的支持。充分发挥新闻舆论监督的作用,有效监督和制止忽视环境、污染环境和破坏环境的行为,使之得到及时揭露和查处,将对我国的环境建设和生态建设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据了解,我国环保事业的进步,很大程度上是靠舆论的推动。一定程度上,中国的环境保护事业是靠宣传起家的。公众是环保的原动力,媒体是环保的推动力。

毋庸置疑,我国的环境保护如今不再是技术、资金、运作是否到位的问题,而是制度能否变革的问题,是观念能否完全转变的问题。对于我国政府来说,必须积极采取措施,加强在环境污染方面的信息披露。同时,借助媒体的宣传和监督,让社会公众了解污染的严重程度和危害程度,调动其参与环保的热情和激情。这样,我国的环境保护工作才能不断深入推进。今后要进一步加强环保舆论监督,正视问题,敢于揭露,大胆批评,推动重大环境问题的解决。

12、“电子废物”何处去 专家:给予专项补贴支持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02月20日

http://env.people.com.cn/GB/10986405.html

  手机、电脑、废旧电池……随着电子产品频繁更新换代,被随意丢弃的废旧干电池、锂电池、蓄电池等电子垃圾成为环境污染源。专家呼吁,建立一套完备废旧电子产品回收机制,减少环境污染。

  电子垃圾

  现代人生活离不开形形色色的电子产品。随着科技日新月异,电子产品升级换代的周期越来越短,人们淘汰更新电子产品的频率越来越高。这些废旧电子产品除少部分送给亲友继续使用外,大部分被当成垃圾扔掉。

  相关资料显示,废弃电子产品随意丢弃,极大地伤害人类生存环境。日常所用的普通干电池,主要有酸性锌锰电池和碱性锌锰电池两类,含有汞、锰、镉、铅、锌等各种金属物质,废旧电池被遗弃后,电池外壳会慢慢腐蚀,其中的重金属物质会逐渐渗入水体和土壤,再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长期积蓄会损害神经系统、造血功能和骨骼。据专家测算,一节一号电池烂在地里,能使一平方米土地失去利用价值,一个小小的纽扣电池可以污染60万升水。

  环保意识

  湖北省政协委员苏征耀说,废旧电池等电子产品随意丢弃污染环境,科学回收利用则可变废为宝。镍氢电池、锂离子电池的镍钴含量在20%以上,每年我国报废电池中含钴近5000吨,接近我国原钴开采量3倍。

  武汉的一项调查表明,只有30%的人坚持将家里所有废旧电池回收,有20%左右的人经常将废旧电池当成普通垃圾扔掉。这表明市民的回收意识有待提高。

  记者在武汉市10个社区采访发现,有的回收箱不知何时被拆,有的挂着拖把,有的盘着电线,有的成了公告栏,有的被当成垃圾箱。

  在武昌区水果湖街徐东路社区,东亭花园恒达苑侧门旁的一个回收箱不翼而飞。附近居民称,前段时间,恒达苑附近改门,箱子不知被谁拆掉了。

  中南财大社区靠近武珞路侧门的箱子被当成了垃圾箱;武昌区首义路街长湖北村社区门口的回收箱不但沾满灰尘,上面还晾着一个湿漉漉的拖把;江汉区水塔街前进社区办公室门前,一个回收箱被当成公告栏,贴着“请不要摆放车辆”字样;江汉区前进街桃源社区老办公室旁一个回收箱上,盘着从空中延伸下来的一卷电线,电线还在雨中滴水。

  拓展回收

  武汉回收废旧电池运行一年多来取得不小成绩,但由于投资大、环节多、管理难,以电池为代表的电子回收工作还存在诸多困难和问题。

  全省废旧电池回收网络建设发展不平衡,如今还有宜昌、襄樊、恩施等中等城市和100多个县(市)没有建立回收网点,广大乡镇和农村还空白。此外,回收箱布设的密度不够,已开展回收工作的城市并非每个街道社区、机关单位、中小学校、商店超市、企业厂矿等一切可能产生废旧电池的地方都设立回收箱。

  回收潜力待发掘。目前13个城市废旧电池平均回收率30%,环保企业处于“吃不饱”状态,回收网络建设及相关工作滞后于形势发展要求。

  专家建议,应给予专项补贴支持,拓展回收范围,形成电子废物收购、处理和再利用的产业链,真正打造“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平台。

  可以尝试将废旧电子产品回收成本记入销售价格。在回收废旧电子产品仍未引起社会足够重视的情况下,可考虑将回收成本记入销售价格,回收资金专门补贴废旧电子产品回收。

  拓展回收范围,指导和督促未开展这一工作的城市开展这项工作,已布设回收箱的城市,还要认真查找空白点,根据实际增加回收箱布设密度。

建议各级财政每年按照回收体系建设投资的一定比例给予专项补贴。上述专项补贴资金主要用于贫困县级城市和乡镇、农村的回收网络建设以及以废旧电池兑换物的补贴。(记者廖君、黎昌政)

13、冯永锋:污染源信息要让公众用起来

来源:新京报2010年02月17日 □冯永锋(记者)

http://news.ifeng.com/opinion/201002/0217_23_1548292.shtml

2月9日,国务院新闻办向全世界发布通告,《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公告》正式面世。按照环保部副部长张力军的说法,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动用了57万人,耗费的成本得以亿做基本单位,成果也是喜人的,得到了11亿个基本数据;他保证,“发布的只是总报告,今后将有更多的分行业报告陆续发布”。

第二天,笔者就在网上查到了《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公告》的电子版全部内容,也通过“内部关系”,拿到了普查公报的纸面版。心中马上升起一股迷雾般的困惑:这样的数据,对于我这样的普通公众,有什么用处呢?

比如,关于工业污水,这份普查公告这样说:“工业废水全国产生和排放情况:产生量738.33亿吨,排放量236.73亿吨。工业企业废水处理设施140652套,设计处理能力2.35亿吨/日,废水年处理量458.52亿吨”。“工业废气全国产生和排放情况:产生和排放量均为612275.17亿立方米。工业企业废气处理设施244641套,设计处理能力172.43亿立方米/时,废气年处理量401513.33亿立方米。”

比如,关于“医用电磁辐射设备、放射源、射线装置数量”,这份公告这样告诉公众:“1434家医院拥有医用电磁辐射设备2073台;867家医院拥有4213枚放射源(密封放射源);26599家医院拥有56036台医用射线装置。”

想要更详细的,对不起,没有了;想要知道身边环境真相的,对不起,没有了。想要了解我家门口那个化工厂排放了多少,对不起,没有了。

这样的信息,除了给公众一个“宏观概念”之外,无法让公众感觉到环境是在恶化还是在好转,也无法让公众掌握这些污染与自己日常生活发生着什么样的关系,更无法让那些多少有些警惕心的公众,能够在想保护自己的环境权时,能依靠这些信息和数据,去更新自己的头脑,去与排放污染的企业进行协商或者谈判。

按照2007年通过的《污染源普查条例》,普查结果不与节能减排挂钩,“污染源普查取得的单个普查对象的资料严格限定用于污染源普查目的,不得作为考核普查对象是否完成污染物总量削减计划的依据,不得作为依照其他法律、行政法规对普查对象实施行政处罚和征收排污费的依据。”虽然,条例同样也说:“污染源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应当在污染源信息数据库的基础上,建立污染源普查资料信息共享平台,促进普查成果的开发和应用。”

只是不知道这“开发和利用”到底是什么意思,是让公众充分利用呢,还只是继续夹藏在文件柜里,让少数人拿去寻租和利用。

好在一些环保组织发出呼吁,鼓励公众去向掌握了污染源的环保部门,索要更多的信息,越详细越好,越清晰越好,越直观易懂越好。因为,每个地方都成立了污染源普查办,他们把信息往上汇总的时候,一定也会留一份以作当地情况的“底数”。那么,每个地方的公众,完全就有权利要到准确的信息;每一个地方的“普查办”,也完全有职责把更彻底的信息告诉公众。因为按照信息公开条例的规定,政府首先应当主动公开已经掌握的信息,如果政府不公开,那么,公众可以申请去公开。因为消耗财政资金获得的信息,本身就具有公众性,所以都有义务让更多的公众知道。

14、光明日报:气候变化是周期还是人为

来源:《光明日报》2010年02月20日

http://env.people.com.cn/GB/10986181.html

  随着近日北美东北部陷入暴雪,亚洲北部持续雨雪低温,南半球豪雨高温,今冬全球气候出现大异常已成定局。入冬以来,北半球数次受到强烈寒流和创纪录的大雪侵袭,从韩国到俄罗斯,从西欧到美国大平原,都因酷寒和暴雪而瘫痪。赤道地带和南半球则暴雨不断,造成肯尼亚、澳洲和巴西发生洪水和泥石流,上百人丧生,数千人流离失所。

  异常的气候

  看看寒流袭来时的报刊记录吧:亚洲东北部雪势最惊人,使这个地区陷入六十年来最严酷的冬天。库页岛出现暴风雪和雪崩。在印度北部和东部有六十多人冻死,大多是无家可归的流浪人。邻近尼泊尔的印度北方省政府紧急分发毯子和柴火协助贫民应付寒流。

  俄国西部天寒地冻,波罗的海地区和欧洲中北部则大雪纷飞,波兰更是灾情惨重,至少十三人冻死,使得入冬以来已有一百二十二人死于酷寒。

  西欧入冬以来天气异常严寒,去年12月间已有六个国家打破低温纪录。英国录得三十年来最寒冷冬季。德国气温持续徘徊在零下二十摄氏度。奥地利早已习惯“白色”的冬季,但今年的气温之低连土生土长的奥地利人也适应不来。欧洲迄今已有数十名滑雪者丧生或因雪崩失踪,最严重的是瑞士发生雪崩,把一批滑雪者和援救人员活埋,有十八人幸运获救,可是有七人丧生,还有一人失踪。警方指这是瑞士近十年最严重的雪崩之一。在意大利,急救人员忙着应付罕见的酷冷和冰雪,东北部公路为之关闭,军方更出动直升机赶运医疗用品到西西里。

  北美低温创纪录。美国东部地区北达科他州,气温达到全美最低零下46摄氏度,创下新低纪录。平日十分“阳光”的佛罗里达州也变得寒气逼人,桔子全都冻在树上。雪国加拿大,数十人在严寒天气下冻死,东部许多城市积雪高达一米多。加拿大最大城市多伦多白天气温普遍低于零下13摄氏度。

  北半球寒流来势汹汹,南半球却暴雨成灾、洪水泛滥。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内陆地区受连日暴雨影响,变成一片汪洋,数百户农村民居被淹。在悉尼西北500公里的库南布尔镇,超过1200人撤离家园,被安置到地势较高的临时收容所,流经该镇的一条河流水位一度涨至5.14米,逼近四十年来最高纪录。巴西里约热内卢暴雨不断,引发洪水泛滥及山泥倾泻,造成68人死亡,另有数十人失踪,两座核电厂可能要关闭。当地已有超过4000人被疏散。

  人们在发出质疑

  从亚洲到欧洲,再到北美洲,几乎所有的北半球国家都在冰天雪地的严寒中迎来了2010年。南半球也被大水冲击。然而,令人感到讽刺的是,就在两个月前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会议主题却是全球变暖。

  有媒体称,天气与人们开了一个很大的玩笑,“全球大雪代替了全球变暖”。科学家也出现不同观点。气候变暖派的观点认为,正是全球变暖才让天气变得极端异常。不过他们也承认,这个罕见的寒冷冬天让气候学家关于全球变暖给人类带来危害的宣传工作变得越来越困难。

  多位气象专家指出,异常天气并不算反常,与全球变暖的大趋势并不矛盾。美国气象服务网站“地下气象员”的创始人杰夫·马斯特斯介绍说,按照气候的自然变化,美国大约每隔10年到20年就会遭遇一次类似今冬这样的大寒流,因此目前的天气状况在意料之中,并未超过1977年年初和1989年年底美国遭遇极度严寒时创下的低温纪录。而另一位气象专家乔·巴斯塔尔迪认为,美国今冬的严寒程度至少是2002年至2003年冬季以来最严重的,很可能也是上世纪80年代以来最寒冷的。

  世界气象组织副秘书长颜宏的观点也类似,他指出虽然目前北半球冬季出现极端严寒天气,但全球气候变暖的总趋势不会有大变化,不应该把全球变暖的总趋势和今冬北半球出现的严寒天气混为一谈,也不应该认为这两者相悖。相反,这两者之间存在内在联系。

  气候周期派的观点指出,全球气候变暖已经停止,并开始冷化,近来北半球的酷寒只是全球天气变冷的开端,这样的冷天可能会持续20至30年。今年的寒冬显示“小冰河期来临”。

  这些科学家的预测是根据他们对太平洋和大西洋海水温度的自然周期分析的,推翻了一些已广为接受的气候变暖理论。根据科罗拉多州美国国家冰雪资料中心的资料,自2007年以来,北极夏天的海冰增加了近106万平方公里,也就是26%,即便是强调防止全球变暖的人士也未反驳这一点。

  科学家们还推翻了气候变迁电脑运算模式,这些模式认定自1900年以来的地球变暖完全是人为的温室气体排放所造成,而且只要二氧化碳的浓度增高,就会继续变暖。科学家说,他们的研究显示,大部分的气候变暖是因为过去海洋周期处于“温暖期”,而目前正处于向“寒冷期”转变。

  瑞典气候问题专家戈尔德堡表示,人类活动释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只占大气中二氧化碳总量的百分之一。大气中二氧化碳的95%-98%来自海洋中的水蒸气。他认为海洋中释放出来的二氧化碳量是由温度来决定的,而温度的高低是由太阳的活动来决定的。

他说,从2008年以来,太阳黑子的活动几乎停止,这样,他预测地球将经历1940年到1941年那段时间那样冷的气候。而且从1941年到1977年,气候一直都是比较冷的。“如果你看看历史记录,就可以看出目前的情况在历史上有相似的时候,因此不难得出结论,在今后几年,我们将要经历比较寒冷的冬天。甚至在今后30年,也将有寒冷的气候,这要看太阳的活动情况。我们可能要经历一下冰期时代。这样的气候对我们的粮食生产会有很坏的影响。世界的形势很严峻,人类要作好准备。(石河)

15、“冰河世纪”无碍减排 

来源:中国经济导报2010-2-20 晴 朗

http://www.ceh.com.cn/ceh/ztbd/jnjp/59712.shtml

   寒流席卷全球,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被漫天风雪所包围。有媒体报道,日前多位权威气候学家表示,连日来的异常气候很可能只是全球气候变冷的开端而已,在接下来的20至30年间,地球将经历一个“微型冰河世纪”。

   中国的天气也很冷。去年年底我国多个地区出现了历史极限低温。今年初,浩瀚的渤海和黄海北部在冷空气持续不断的袭击下,于2009年年底开始出现海冰。目前已发展成为30年来同期最严重的冰情,汹涌澎湃的渤海、黄海沿岸顿时凝固,变成了“冰塑”的世界。

   冷周期真的来了?现在下结论还为时尚早。但就目前整个地球的气候环境来说,对于为节能减排而挠头的各国政府来说,冷周期是梦寐以求的事情。不过,以笔者看来,即使冷周期来了,减排也不能放松。另外,冷周期还为减排带来了诸多的机会。

   首先来说说地球变冷对节能减排的机会和好处。显然,因为我们倡导节能减排的目的之一就是减缓气候变暖,现在地球变冷了,海冰增加了,建好碳排放的压力可能就没有以前那么大了。

   渤海、黄海的冰也有其正面的作用,比如引起人们对海冰制造淡水关注,海冰制造淡水不仅可以解决北方地区缺水的问题,而且相对于海水淡化来说,其消耗的能源要小得多,相应的碳排放也少得多。再如,海水因密密麻麻覆盖着的厚厚冰层,呈现出一片千里冰封的奇特景色。已经有市场人士提出可以借此发展一下旅游业,而旅游业是公认的低碳行业。

   那么,冷周期为何减排不能放松呢?很直接的一个理由是,冷周期对生活在寒冷地区的人们来说,就需要消耗更多的能源,造成二氧化碳等的排放增多。全球变冷,世界的能源资源将会陷入严重短缺,能源价格将会急剧飙升,同样会迟缓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造成巨大的经济压力。因此,对我国而言,冷周期也要求我们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发展减排技术。同时,我国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的开发活动,也不能因为地球冷了而有所放松,因为这是为了优化能源结构,保证能源供应的永续性,即使没有气候变暖问题,依然要开展这类行动。

   更重要的是,节能减排、循环经济等是我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手段。因为我国经济快速增长,虽然取得巨大成就,但也付出了巨大的资源和环境代价,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趋尖锐。资源支撑不住,环境容纳不下,社会承受不起,经济发展难以为继。只有通过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才能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从这一意义上说,无论地球是变冷还是变暖,都无碍节能减排的发展。 

16、生态修复:对生态环境的积极保护

来源: 中国经济网 2010-02-20

http://news.china.com.cn/rollnews/2010-02/20/content_647078.htm

  面对紧迫的生态环境保护压力,我国在全力抑制生态恶化的同时,应该采取更为积极的态度和做法,将生态修复列为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内容,因地制宜地开展生态修复工程,在生态环境总体上不进一步恶化的基础上,谋求部分生态恶化地区生态环境的逐步好转。

  所谓生态修复,是指重建已损害或退化的生态系统,恢复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和功能的过程。具体来说,就是通过生物、生态、工程的技术和方法,人为地改变和切断生态系统退化的主导因子或过程,调整、配置优化系统内部及外界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等流动过程和时空次序,使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和生态学的潜力尽快成功地恢复到原有乃至更高的水平。相对于单纯的生态保护,生态修复对已损害或退化生态系统的重建或者恢复,是更为积极的生态保护措施。

  20世纪80年代,生态修复受到重视并成为生态学的一个研究分支,如今,生态修复已成为世界各国的研究热点并在很多国家和地区得以实践。在生态修复的研究和实践中,围绕着这一概念形成了生态恢复(Ecological Restoration)、生态修复(Ecological Rehabilitation)、生态重建(Ecological Reconstruction)、生态改建(Ecological Renewal)、生态改良(Ecological Reclamation)等多种表述,如欧盟就使用生态恢复的概念,而日本则运用生态修复的概念。这些表述虽然在涵义上有所区别,但是都具有“恢复和发展”的内涵,即借助于外部力量特别是人力使原来受到干扰或者损害的系统恢复后使其可持续发展,并为人类持续利用。生态修复的多种概念表述进入我国之后,我国学者将其统称为生态修复。

  随着生态问题逐步受到重视,理论界将生态价值上升到了生态资本的高度,将存在于自然界可用于人类社会活动的自然资产定义为自然资本或者生态资本。世界银行1995年9月曾经从生态资本观出发,提出以“国家财富”或“国家人均资本”为依据度量各国发展的可持续性的方法,将一个国家的财富分解为四部分:一类是已形成的资产或称产出资产,包括机器、厂房、基础设施、水利系统、公路、铁路等;一类是人力资源,也就是人的生产能力所代表的价值;一类是自然资源,包括土地、水源、森林以及地下资产等;一类是社会资本,即社会赖以正常运转的制度、组织、文化凝聚力和共有信息等。自然资本(生态资本)的概念进入我国后,被理论界定义为生态资本,与物质资本、人力资本一起,可统称为可持续发展资本。根据我国学者的解释,生态资本包括四个方面:一是能够直接进入当前社会生产与再生产过程的环境资源,即进入生产过程的自然资源和环境吸纳并转化废物的能力;二是满足人类生命需求的各种生态要素及质量,包括水环境质量、大气环境质量等;三是生态系统作为一个整体状态对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的有用性;四是自然资源的质量变化和再生量变化即生态潜力。

  生态资本作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其稀缺性伴随着生态环境的恶化日益突出,生态资本的存量无法满足人类正常需要,成为制约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瓶颈性因素。人们在力求生态资本的存量不再减少,更进一步开展研究和实践,寻求生态资本存量的增加。在这样的背景下,生态修复成为了生态经济学研究和生态保护工程实践的热点。相对于被动保护现有生态环境免受破坏的相关措施,生态修复的对象是已经被破坏了的生态环境,其立意和追求在于通过人的活动恢复生态系统合理的结构、高效的功能与和谐的内部关系,进而保持生态平衡。显然,与单纯的生态环境保护相比较,生态修复是一种更为积极的生态保护。

  开展生态修复,对生态环境予以积极保护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必然选择,但必须指出的是,从生态修复在我国目前的发展实践来看,生态修复工程的公益性远远大于经济性,其产出多是生态经济效益,在短期内看不到太多的经济效益,因此更多的是政府在投入;另一方面,在自然生态没有被破坏之前加以保护的成本相对低廉,而自然生态已被破坏,或者处于正被开发利用的状态,生态修复可能涉及重建、就业安置等经济和社会问题,加之生态修复的技术尚未成熟,导致目前投入较大、成本较高。因此,在全面实施生态修复的同时,还需积极探索生态修复的产业化道路。

  生态修复的产业化前景如何?随着生态价值和生态资本逐步受到重视,生态修复的产业化前景非常乐观。据有关媒体报道,在许多发达国家,河流生态修复已经成为一个新兴产业――2004年美国用于河流生态修复工程项目的经费已达数十亿美元;欧盟的欧洲生命计划(EU-life)中,重要内容之一是河流生态修复。生态修复的产业化,也已经得到了理论界的肯定:我国学者吴季松将生态修复的过程定义为创造第二财富――自然资产的过程,他预测,到2050年,随着世界循环经济的发展和循环经济体系的建成,必然带来一批循环型产业的发展,生态修复产业将和旅游业等共同成为世界十大产业之一,生态修复产业在中国将达到和旅游业并驾齐驱的水平。

  在建设生态文明的总体目标指引下,因地制宜地探索生态修复和发展生态产业结合的发展路径,使生态修复真正成为生态环境保护的新途径,进而能够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发挥“造血”功能。对此,笔者有几点建议。

  第一,加强相关政策研究,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生态修复作为迅速发展的新兴事物,目前政策支持相对滞后,缺乏相关的政策支持必然限制生态修复及产业化发展。例如,生态修复属于长期建设,慢工出细活,并且覆盖多个管理和专业领域,各有关部门能否给予长期、持续的倾斜性政策支持,也是影响生态修复及其产业化发展的关键因素。

  第二,探索创新生态修复的投融资机制。目前生态修复的投资者几乎就是政府,这种由政府出资的单一融资模式无疑存在弊端。一方面,生态修复工程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容易导致财政负担过重;另一方面,政府独立投资运作,使项目相对缺乏灵活性。因此,可以考虑社会资本的介入,通过社会融资方式大量吸收社会资金,引导多元主体参与生态修复,推动生态修复高速发展。

第三,积极发展生态产业,探索生态修复和发展生态产业结合的发展路径,引导当地居民从低附加值产业向生态产业和高端旅游业、服务业方向发展,提高当地农民收入,以获取群众支持,使生态修复工程获得长久的生命力。

17、变幻无常的环境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更明显

来源:人民网-环保频道2010年02月20日

http://science.aweb.com.cn/2010/2/20/359201002200915440.html

  最新一项研究表明,相比缓慢变化的外在气候条件,剧烈多变的外在气候条件对当地物种多样性的影响更大。

  气候科学家预测未来将会有更加频繁的暴风雨、旱灾、水灾以及由于全球变暖造成的酷暑期。极端的天气状况似乎会对生态系统带来莫大的挑战,但是不稳定的气候变化对物种多样性的影响事实上是两面的。比如,诸多只能在极小的温度范围内生存的物种,可能会被极端气候扼杀,但是,生存环境的不稳定性也将会阻碍适应能力强的物种淘汰其竞争者。

  主持这一研究的是来自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乔安娜?舒林(JonathanShurin)教授,他说:“设想一下,不同的物种在生长过程中所需的最佳温度不一,那么在一个气候变化剧烈的环境中,没有哪一方能占到上风,双方可以共存。”生态学家在不同的有机体群落里面也发现了这一积极影响,比如herbacious植物,荒漠啃齿动物以及浮游动物(一种微观动物)。

  近期,一项在几十个淡水湖进行的关于浮游动物的研究揭示了上文所说的两种影响,该研究已经持续了几十年。舒林和同事们发现湖水里化学成分愈多变,其生存物种越少,而在温度多变的湖里面,生存着丰富的浮游动物。

  他们的研究分析了来自9个独立的长期生物研究所获得的数据,涵盖北美和欧洲的53个湖。除了对浮游动物进行抽样研究,科学家同时还在每个季节,定期对湖水进行重复性物理检测,一共坚持了44年。

  从这些数据中,科学家统计了10个物理性质的可变性,包括酸碱值,营养物程度,比如有机碳、磷、氮的含量等。湖水表面以及底层温度、溶解在水中的氧气含量,科学家也进行了统计。研究者同时还将年度变化数据与季度变化数据区别开来,进行研究。

  浮游动物规模对环境变化的反应十分灵敏,因为该种生物繁殖很快。“在一个夏天,你便可以对几代浮游动物进行抽样研究。”舒林这样形容,“而哺乳动物和一年生植物,大概要几百年甚至上千年才能繁殖这么多。”

  在同一个时间维度里,研究显示的模式如下:生态学家发现有多变水化学成分的湖里,浮游动物种类较少,而温度多变的湖水里,种类较多。研究者注意到在他们进行研究的湖里,温度变化幅度都在正常范围内,但是化学成分变化幅度,通常是酸碱值和磷的含量,超过正常范围,其原因可以归结到环境污染和酸雨。

  研究者由此总结道,环境的变化不一定会促进物种多样性,但也不一定减少物种多样性,这主要取决于环境变化的速率以及范围。

“这有可能取决于环境的可预见性。如果生存环境变化十分剧烈,即使当外界环境十分合适时,生物物种也不一定能抓住机遇,它们需要能力适应环境,继而在合适的时间繁殖生存。”舒林这样说道,“如果环境不具有可预见性,这不利于物种多样性的发展,因为很多物种无法将自己的生命周期与外界环境相匹配。”

特别关注:

想要看更多的环境信息,请点击下面网址:

怒江网:www.nujiang.ngo.cn

绿色记者沙龙网:www.greensos.cn

绿色记者沙龙英文网站:http://eng.greenso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