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1-12
一月十二日绿家园江河信息导读: (编辑:丽英)
2009年“江河十年行”系列报道之十六:
1、2009年“江河十年行”之十六――辞旧迎新在怒江
环境资讯:
2、新华网: 全球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
http://news.xinhuanet.com/environment/2010-01/12/content_12797216.htm
3、新华网: 《水浒》剧组栽树108棵致歉
http://env.people.com.cn/GB/10753160.html
地方信息:
4、中国环境报: 广东将防治重金属污染列为重点
http://www.cenews.com.cn/xwzx/fz/qt/201001/t20100111_629759.html
5、云信网: 昆明干旱 49万人缺水喝
http://news.h2o-china.com/html/2010/01/671263256485_1.shtml
6、中国新闻网: 三亚情人湾海滩垃圾遍地 成“酒瓶长城”
http://env.people.com.cn/GB/10747588.html
人与自然:
7、春城晚报: 云南发现两个鱼类新物种 长有吸盘喜欢激流(图)
http://env.people.com.cn/GB/10753389.html
气候变化:
8、新闻中心-中国网: 科学家:世界气温不断下降 全球将陷迷你冰河期
http://www.china.com.cn/news/env/2010-01/12/content_19219090.htm
环保人物:
9、外滩画报: 环保英雄赵中曝光百余家污染黄河企业 登上《时代》杂志
http://news.sina.com.cn/s/2010-01-11/174919445318.shtml
深度报道:
10、东方网: 浙江危化品被转移到安徽倾倒 两地达成赔偿协议
http://env.people.com.cn/GB/10747594.html
11、现代快报: 苏州化工厂搬迁留十公顷毒地 核心区水质如酱油
http://env.people.com.cn/GB/10748787.html
12、中国证券报: 垃圾发电持续被"妖魔化" 二噁英排放难比焚烧大
http://env.people.com.cn/GB/10746213.html
环境时评:
13、新京报: 瑞雪却成了“垃圾”
http://epaper.bjnews.com.cn/html/2010-01/12/content_54232.htm?div=-1
14、中国环境报: 我国大量融雪剂除雪 我们能承受多少融雪剂?
http://env.people.com.cn/GB/10750018.html
15、信息时报: 垃圾焚烧厂应何去何从?
http://env.people.com.cn/GB/10749726.html
16、中国环境报: 公开企业排污方式势在必行
http://www.cenews.com.cn/xwzx/fz/qt/201001/t20100111_629763.html
绿家园春节生态游通知:
17、绿家园春节生态游---贵州山水风光
特别关注:
想要看更多的环境信息,请点击下面网址:
绿色记者沙龙网:www.greensos.cn
绿色记者沙龙英文网站:http://eng.greensos.cn
1、2009年“江河十年行”之十六――辞旧迎新在怒江
汪永晨 周晨
12月31号,“江河十年行”离开丙中洛返回六库时,每一个人都忍不住要再和怒江第一湾有个再次的亲密接触。而江边的雪山也似乎懂得我们,把它那最美的金色向我们一点点展示。周晨形容:朝阳下的雪山披着金光,一步步向我们走来。
怒江第一湾的早晨
披霞光的大山
早晨向我们走来
从2005年开始,绿家园为怒江沿江小学捐阅览室,建电影课。今年我们已经在第四十个小学挂上了绿色阅览室的牌子。这位老妈妈是秋那桶小学一位老师的妈妈,2006年我们去学校时,正赶上放寒假,是她老人家接下了我们的书,并马上讲给孩子们听了起来,今年我们到那儿又是元旦前一天,孩子们又放假了,还是这位老妈妈替我们接下了书和电影光盘。
2006年在怒江秋那桶小学
2009年在怒江秋那桶小学
孩子们在我们去时,给了我们一些他们写的读书笔记。“江河十年行2009”,带着极大的好奇读了怒江边的小学生写的读书笔记,也从十几封信中选了三篇的片段抄在这里,与朋友们分享:
读《选择》有感
《选择》这个故事讲了,有个人在十字路口遇见一位智者。他问智者:“那条路是通往成功之路?”智者伸手朝前方指去。他迫不及待地往前冲,没多久传来一阵轰然巨响。他狼狈地折回去。仍然充满希望地向智者请教成功之路。智者还是将手往前方指。他再继续往前走,没多久,又是一阵巨响,她全身伤血斑斑地退回来。他忍不住对智者说请您开门说话,智者说:“没错呀那就是成功之路,其实你只要咬紧牙关,再过去一点点便是了,可惜你每次都折回来。”
我读了这个故事后明白,困难不只磨练人的意志力,也可以增长你解决问题的智慧,具备这两项重要的能力,离成功还会远吗?也使我明白了选择的重要,在之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一定会学会选择,永往之前。
茶花
读《小学生周报》有感
当我借到《小学周报》时,高兴得差点跳起来!里面许多精美的彩图、文章生动、风趣,我于是迫不及待地翻开书,贪婪地读起来接了一张又一张!
下面我就跟你聊一聊我的收获:《小学生周报》每份的第一页一边都是有用动画人物画的光彩图内容更精彩。如:三六计中的《顺手牵羊》《笑里藏刀》《趁火打劫》《声东击西》《无中生有》《釜底抽薪》等。让我们满足了想看动画片的愿望,还使我们从中学到了许多知识与智慧。对我们一生受益无穷。还使我们对祖国的历史文化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更激起了我们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胡乔青
读《2009快乐作文与阅读》有感
打开《2009快乐作文与越多》一书,我就被其中的《功亏一篑》这篇文章深深的吸引住了。
文章讲在一次跑步测试中,有一位很胖的同学很自卑,其他的同学关心,鼓励他,他跑时拉拉队大声的呼喊“加油!……”,胖同学快跑到终点时很感谢大家边跑边说“谢谢”。只可惜差一步时小胖子却摔倒了。
从这个故事我们不仅知道了“功亏一篑”是比喻做事情只差最后一点而前功尽弃,含惋惜的意思、还让我想起许多发生在身边的故事。如:有一次,我病了老师和同学来为我补课。耐心地给我讲题直到我全懂了……。生活在友爱中真是人生的幸福。让我们互爱吧!
我想起正大综艺里的一首歌“爱是人类最美丽的语言,爱是正大无私的奉献”。“爱会带给你无限温暖,也会带给你快乐和健康”。让我们在爱心中大声地歌唱再把爱的幸福,带进每个人的心上。
胡玉花
小学生们的家
小学生们生活的江边
这些年无论走到哪儿我都会提着一大包书,连出国也不例外。行李要是超重了,我只要说是在为穷孩子捐阅览室,从来没有为此付过超重费,不管是在中国还是在国外。我现在在朋友圈里有一个不太好的口碑,就是杀熟。一次,从一位朋友的钱包里,把让另一位朋友捐的钱也拿走了,害得那位朋友给我发来短信说:你连人家钱包里的钱也敢花呀。
在怒江边石月亮小学和孩子们在一起
我有,我也有
不过,每当看到孩子们拿到书后的那份高兴,下次不管书多沉,也不管朋友们怎么说:下次知道汪永晨来,钱包里千万别放钱!我也还是会从他们的钱包里让他们掏出义买书的钱来。因为,我知道对很多朋友们来说,他们只是嘴上这么说。不然,没有他们的支持,绿家园怎么能在4年的时间里就在怒江建了40个,在甘肃文县地震灾区建了12个阅览室呢。
怒江
怒江
在美丽的怒江边,为孩子们建的这些阅览室,我们每年都要为他们订阅400块钱的杂志和报纸。这些书报,城里的孩子有爸爸妈妈给孩子买,给孩子订,在农村,在我们国家的乡村教育还有待完善的时候,由志愿者们的努力让孩子们看到,我们绿家园做得心甘情愿,或说快乐无比。尽管在怒江,不能提绿家园,因为当地官员不欢迎。不过孩子们喜欢我们,历史也会告诉未来,绿家园在做什么。
前三年的“江河十年行”,我们都去了四季桶小学。这所小学里仅有的6个孩子一直是我们的牵挂。南华早报的记者史江涛,去年没去,托我们带去1000块钱。我们买了许多文具和篮球,足球等体育器材。看着孩子们高兴的样子,我们想以后每年来都买。可是这次来之前,我们得知,撤点并校把四季桶小学给并了。本来那6个孩子每天虽然要爬一个小时的山路来上学,但天天可以回家。那么小的孩子,现在并到中心小学后,也都要住校了。不知多长时间才能回次家。
再次路过石月亮
又一天的晨雾
又一次被怒江所感动
在怒江的两天,我们两次拍到清晨的江面。两次都有云,又有雾。两次的景色却那么不同。不同,让我们一次再次地被感动。不同,让我们生怕落掉点什么没有记录下来。
站在怒江边
拍怒江
这么美的怒江,可我们也不得不承认,有些地方已经在被改变之中。从丙中洛沿原路返回的途中,同行的人,包括水资源保护专家翁立达先生都注意到了,怒江边上建了很多小型水电站。小型水电站又称小水电,一般是指容量5万千瓦以下的水电站。
江边的小水电
江边的小水电
车上的人都相互提醒着,5,10,20,30,翁先生执笔,把江边的小水电一一记了下来。从贡山到六库不足150公里的距离上,“江河十年行”记下的小水电有31座。
怒江至今没有被大坝所截断,可怒江边现在已经建了31座小水电,这就是怒江的今天。
前两年为修电站勘探时用的船,现在搁在了路边
“小水电用高山引水的方式,开挖裸面造成山体的破坏,极易造成水土流失。严重者诱发滑坡、泥石流,阻塞河道。”翁立达先生焦虑地说。
然而,不止小水电,细心的“江河十年行”队员还发现,怒江边上增加了很多铅矿厂和锌矿厂,弃碴裸露在河岸上,距江水仅一步之遥。已经看了那么多怒江的美,真不想再把怒江的丑放在这儿了。
庆幸的只是激流中的怒江还没有被截断。
“这正是怒江州的发展战略,‘矿电强州’战略,‘矿’就是铅锌矿,电就是水电。怒江的大型电站搁置了,但怒江州政府一直没有放弃大水电的计划,同时加快了小水电的建设。”当地热心人士告诉我们。
怒江两库十三级电站搁置之后,水电集团和怒江州政府确实一直在寻求替代方案。
“过去提两库十三级肯定是偏多的,但一库两级或一库六级都是非常合理的。”2007年“江河十年行”时,怒江州州长侯新华对中央电视台记者何盈说。
在怒江州的舆论宣传中,水电一直被认为是脱离贫困的灵丹妙药。
“建了水电站就好了,我们经济条件会好一些,孩子们受的教育也会好一些。”这是一所小学校长的认为。
然而,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和世界遗产委员会曾于2006年4月派出专家组专程调研怒江的水电开发和矿业开发。专家组认为:“水电开发的勘测活动和采矿活动在怒江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如果它的大坝启动,必将对它的美学价值产生非常大的影响,这样一条自然流淌的河流会变成一系列水库。这些可能造成的威胁和间接影响,包括淹没土地区域居民的搬迁,道路的重建和改道,鱼类及其他物种迁徙后栖息地,生态系统的变化,水文系统改变带来的生态系统变化,当地地震活动的影响等等。”
怒江边
怒江边
也是怒江边
“江河十年行2007”中,水利水电专家刘树坤也认为,大坝建设会改变原有的水循环,造成河流节点化,改变河川径流,淹没古镇和良田,最终影响到流域生态系统。
刘树坤还认为,水电开发对于怒江自然景观长廊、生物多样性长廊、多元民族文化长廊的破坏是无法修复的,所造成的旅游资源、生物资源、文化资源的损失不可弥补。
从丙中洛回六库的路上,一行人都在数着江边的小水电,而在我九次怒江行的这次,让我更关注的是,怒江的水比以前少了那么多,江边也有了那么高的消落带。本以为只有水库的时涨时落可叫消落带。但翁先生说,这种受到全球气候变化影响的水位降落应该也可称为消落带。不知是不是因为水少了,在我的眼里,这次看到的怒江虽然还是美丽的,但还是有了变化,或说和以前的绿有了不同。
怒江窄了
江水浅了
沙滩大了
尽管如此,怒江的美丽还是让“江河十年行”为之歌唱。
我们唱起了:
我思念故乡的小河 / 还有河边吱吱唱歌的水磨。
噢!妈妈,如果有一朵浪花向你微笑 / 那就是我,那就是我,那就是我。
我思念故乡的岁月 / 还有小路上赶集的牛羊。
噢!妈妈,如果有一支木笛向你吹响 / 那就是我,那就是我,那就是我。
我思念故乡的渔火 / 还有沙滩上美丽的海螺。
噢!妈妈,如果有一叶风帆向你驶来 / 那就是我,那就是我,那就是我……
怒江,还是一个自由流淌的河流,是中国最后的还没有被截断的大河。
江边深情地歌唱
小沙坝废墟上的老屋
在怒江边行驶的车上,翁立达先生在“江河十年行”的大巴课堂上讲述了“三江并流”的自然奇观。三江并流指发源于青藏高原的怒江、金沙江和澜沧江这三条大江在中国云南省西北部怒江州境内穿过横断山脉高大的云岭、怒山、高黎贡山中幽深的峡谷,并行奔流数百千米而不交汇。
即将离开怒江,“江河十年行”的队员们不舍,看到好景就纷纷要求停车拍照。但时间有限,还有采访任务,不能过多停留。有限的停车时间和无限的审美欲望构成了矛盾,怎么办?经大家协商,决定采用一个别开生面的解决方式——拍卖停车权。经过一番激烈角逐,画家占山最终以六百元高价购得首次停车权。虽然这个拍卖的结果没有被最终执行,但我们热爱江河之美的心却就此留下一个注脚。
傍晚时分,我们来到了怒江六库镇的小沙坝村,小沙坝村前几年因为要在六库建大坝,已经被整体移民。
因修水电被拆了的怒江农家
在当地调研的哈佛大学学生张伟琪告诉“江河十年行”,尽管老村搬迁之后被夷为平地,却仍有人居住。这也是“江河十年行”每年都要来的人家之一,老村废墟居住的密庆荣家中。密庆荣,也是2006年我们100户调查中的一家。
我也把当年的访问放在这让我们一起回顾一下:
汪:这都是芒果树。这家的主人呢?你叫什么名字?
密:密庆荣。
汪:你今年多大年纪?
密:45。
汪:读书了吗?
密:读过书。
汪:家有几口人?
密:六口。
汪:你们家有多少地?
密:10多亩。
汪:水田呢?
密:只有一亩多。
汪:有可能修水电站都要被淹了。
密:对。
汪:你怎么知道要修水电站?
密:政府天天考察。
汪:那你看到了。说要淹掉你们的房子?
密:要淹掉。
汪:那你还在这儿建房子?
密:再不修房子就塌了,如果房子塌人被砸死了问题更大,如果人没砸死问题还要大,没有人照顾,马上就要到雨季了。
汪:那你这个房子搬迁赔偿能赔多少钱?
密:还倒贴。
汪:那你什么时候想修房子?
密:1993年就搞起地基了。
汪:那时候主要是没钱?
密:那时候娃娃还小。2000年的时候就开始有这个项目,我们就一直等,我们连鸡圈都盖不成,我们也不能反对国家建设,大不了拆了。
汪:没有人来说?
密:出了问题签个字。
汪:我们去看看你的房子裂的缝。你家几个孩子?
密:4个,都在外面打工。
汪:这个房子是哪年盖的,裂了这么大一个缝。你晚上就睡这儿?
密:80年代,对。
汪:太危险了。
汪:现在这个房子还有人住吗?那个地方也是裂吗?这些地方都是什么呀?
密:土墙。
汪:现在你这个房子几个人住?
密:一个男孩儿。我有两个姑娘,还有姑爷,只能住在一起。女儿都25了,还没有结婚,牺牲太大了,老百姓说我穷,盖不起房子,其实我是相信政府,支持建设。
汪:这是你老伴?
密:对。
汪:还有多长时间能盖好?
老伴:一个星期。
汪:这么快?
老伴:女儿要结婚,在上海打工,结婚一定要回来结,我女儿24了。
汪:那要是建大坝淹了房子怎么办?
老伴:他们赔嘛。
汪:不赔怎么办?
老伴:那就亏了吧,反正先要盖。
汪:那如果他们赔你们让你搬到别处去你去吗?
老伴:自己盖房才去,因为我们是老百姓,?。
汪:多少钱盖这个房子?
老伴:盖这个房子是3300块钱。
汪:还有小工呢?
老伴:他们请的。
汪:一共多少钱?
老伴:一万多。
汪:结婚房子还要盖得好看一点。请的人是哪儿的?
老伴:福贡的,他们包工不包料。
汪:这个村里是不是就你们一家盖,没有人盖?
密:原来新的砖都借出去了,全借完了,现在又重新买。
汪:一棵树能长多少芒果?
密:200、300斤。
汪:一棵树一年可以卖多少钱?
密:挂果的就有30、40棵。
汪:那淹了你觉得可惜吗?
密:为了国家建设没有办法,大局为重。
“江河十年行2007”,密家住了9个月的新房被拆了。
密庆荣是搬迁之后又返回老屋居住的。去年我们到他家时,还拍到他妻子做得一屋子的腊肉。她很怕连老屋要真不让他们住了,他们就和其他已经搬到新村的乡亲们一样不能养猪了。怒江人离不开腊肉。这位江边生,江边长的农家妇女说。
2008年密庆荣家
纪录片制作人史立红和周宇曾经专程采访过密庆荣。密庆荣说,他之所以留下来,是因为老屋附近的河滩上有200棵芒果树,一年下来,每棵果树可以收入350元左右。
密庆荣老人说:“当时补贴太低,一棵树才给200块钱,现在不建水坝了,树还在,我就回来了。”
其实在我们的跟踪采访中知道,密家是村里少数没有搬的几户人家之一。虽然三年来这里没水,没电,他们还是从2006年年底住到了现在。除了一间低矮的厨房和一间小屋子,院落其他的基本上被拆除。
“密庆荣告诉我们,新农村的房子是两层楼,儿子媳妇都在上海打工,所以由老伴看着,他则在老屋里住着,照看果树。
小坝村的村民搬迁之后,土地减少了很多。不少村民就去附近的怒江州府所在的六库镇打零工,搬运东西,客货营运什么的。有的则去到更遥远的昆明和上海等地。离开了家,也就离开了他们生活中一直沿袭着的民族传统,和生活方式。但为了生活,也没有办法。
“改变生活方式”,密庆荣说的这句话,确实让我们在他那还没有完全拆的小屋前,有些伤感。
密庆荣在老村子里的家
采访
离开密庆荣的老屋,我们走进了小沙坝新村。所谓新村,就是新农村的简称,是怒江州当地政府为移民新建的村落。“江河十年行”发现,怒江沿岸的山腰之中,每隔不远,便坐落着不少整齐划一的房屋,这些房屋的房顶上赫然写着三个大字“新农村”,以供往返的游客和路人识别。需要说明的是,很多“新农村”冠名的房屋,大多空空如也。
这些房子从我们2004年第一次来时就是这样,不知是否有人住
新农村
搬进新村的何学文一家,是我们“江河十年行”持续跟踪采访的人家。何学文,生于地主家庭,早年曾就读于乡间私塾,后来高小毕业。解放初期,颇通文墨的何学文被调入泸水县法院工作,“反右派”之后被打成右派,下放家乡。平反以后,何学文做过村长,仍然生活在农村。
关于搬迁后的生活,何学文告诉我们,最大的问题是不能养猪了。因为虽然新房是两层楼的房子,但没有院子,而且是临街。不能养猪,意味着少了一大笔收入。
比去年老了不少的何大爹
何学文说,他家现在除了不能再养猪,原来有的60多棵芒果树、10多丛竹子、20多窝芭蕉、10棵石榴、4窝咖啡、8棵桃子、600多棵大桐油树、200多棵小桐油树、600多棵果皮树、5棵木棉花、10棵树瓜,按照当时的规划也要被淹没。现在虽然还没有淹,可是“老房子搬走第二天就被拆了,他们(当地政府有关部门)又不让回去。没人看守,果子都剩不下。”何学文惋惜地说。这本来也是一笔收入呢。
新村院落狭小,现在只能养鸡,村里发的养20只鸡的鸡笼子,其实只能养5,6只。原来家里有两亩水田和五亩旱地,现在水田没有,只有置换的在山坡上的旱地。但是,搬迁后测算的土地面积缩了水。坡地按平面算,而平地里还要把石头占得面积扣除。这样下来,一亩地只能相当于以前的六分到七分。
因为新家空间有限,何学文住在一楼的临街门面房里。新村的房子分三种,一种是定价五万元的平房,一种是定价八万元的两层小楼,一种是定价十二万临街带门面的小楼。
何家购买的是12万的临街小楼,可他家得到的田地一次性补偿只有6万元。而家里有七口人,地方实在住不下,铺面房也就做不成生意只好住了。
“越搬越穷。”何学文如此评价这次不成功的搬迁,“水电站没建,白白拆了那么多房子。”
何学文的儿子和媳妇在六库当搬运工,“干活的人太多了,有时候一天只挣几块钱。”何学文心痛地说。
“现在菜价和物价上涨的厉害,今年只分了几亩旱地,没有水田,自己吃都困难。”何学文如是说。
现在,两个孙女在读书,一个读高中,一个将要读高中。何学文担心,两个孙女的学业很难保证,大孙女成绩一般,读完高中可以去做工。小女儿成绩很好,希望过几年家里情况可以好转,能让她读大学。
结束采访,何学文老人坚持送我们出来,儿媳告诉我们:“他今年身体不是很好,腰疼得厉害,走路都要柱拐棍。”
回头望去,老人落寞而坚挺的身影矗立在门旁,久久不肯离去。
如今村里的铺面房还是开了一些
2009年“江河十年行”,我们从月亏走到月圆,继续记录着江河的变化,关注着沿岸百姓的生活。我们有高兴,也有悲伤;有期待,也有失望。看到怒江的自由流淌,我们是高兴的;看到汉源移民的工地新家,我们忧虑而着急;看到虎跳峡大坝的暂时搁浅,我们期待更多;看到鲁地拉、龙开口电站的违规施工,我们希望通过媒体能告知有关部门。
明天,参加者的感言中会说到,“江河十年行2009”给我们的这种记录带来的是什么。
怒江雪山的早晨
2、全球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
来源:新华网 2010年01月12日
http://news.xinhuanet.com/environment/2010-01/12/content_12797216.htm
新华网北京1月12日电 联合国“国际生物多样性年”活动11日在德国柏林正式启动 ,全球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严峻形势开始进入公众视野。
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就“国际生物多样性年”活动启动发去致词说,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中,人类活动对生物多样性造成了前所未有的破坏,地球上的物种正在以远远超过自然的速度走向灭绝,这种情况对生态系统、社会经济和人类生活都造成了严重损害。
据专家估计,由于人类的活动和日益加剧的气候变化,目前地球上的生物种类正在以相当于正常水平1000倍的速度消失,全世界目前约有3.4万种植物和5200多种动物濒临灭绝。
德国联邦环境部长诺贝特·勒特根在11日的启动仪式上警告说,全球每年有1300万公顷森林消失,相当于整个希腊的面积。而加勒比海的珊瑚礁80%都被破坏了。单单在德国,三分之一的本地动物物种和四分之一的本地植物物种的生存受到威胁。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2009年更新的濒危物种“红名单”显示,全球有1147种淡水鱼面临灭绝危险,约占该组织当年所监测的淡水鱼种类的三分之一。此外,世界上6000多种两栖类动物中有三分之一面临灭绝危险。
保持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环境健康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联合国的一项研究显示,全球每年因毁林和森林退化导致的损失达2万亿至4.5万亿美元。反之,如果每年向自然保护区投入450亿美元用于改善生态系统,由此带来的收益可高达5万亿美元。
为了让人们了解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并推动各方迅速采取行动,联合国大会2006年通过决议,将2010年设立为“国际生物多样性年”,主题为“生物多样性就是生命,生物多样性也是我们的生命”。今年9月,联大将就生物多样性举行一个高级别会议,各国首脑将就生物多样性及其在抗击气候变化中所起的作用进行讨论。10月将于日本名古屋召开生物多样性峰会,《生物多样性公约》的缔约国将就落实《公约》制定新的战略。
3、《水浒》剧组栽树108棵致歉
来源:新华网2010年01月12日
http://env.people.com.cn/GB/10753160.html
据北京晨报报道,《水浒》剧组破坏河南黄河湿地环境一事,昨日有了最新结果。剧组已于10日上午向生态园支付购买树苗的费用,将以梁山108好汉的名义在黄河滩区栽植108棵树。宣传负责人邓先生表示,剧组是主动停拍,正在协商选取新的景地拍摄。
黄河湿地生态园管理方富景生态旅游开发有限公司10日晚也正式发表了《关于新〈水浒〉剧组在富景生态园内黄河湿地拍摄的情况说明》,称“自身法规观念不强,学习不够,竟不知道在由我们代管的生态园内湿地里面搞活动需要向政府部门申请报批”,因此在向公众真诚道歉的同时,也“向由此造成巨大声誉损失的新《水浒》剧组致歉”。生态园方面组织园林技术人员对被马匹啃食的5棵树木进行了保护(树木缺皮的地方糊了泥巴,用稻草绳缠护),还组织员工对野生草地彻底清理,在所属湿地悬挂大型宣传保护条幅10余条,待开春后再对树木野草进行认真养护。
剧组宣传负责人邓先生表示,剧组昨日上午已向黄河湿地生态园支付了购买树苗的费用,愿以梁山108好汉的名义在黄河滩区栽植108棵树。很庆幸在事件初期就已经得到了控制,湿地被破坏得并不是特别严重,目前剧组主动停止了在湿地的拍摄,至于要到什么地方补拍镜头剧组正在协商。由于剧组还在其他地方取景,针对这件事也开了紧急会议,避免重蹈覆辙。(记者 刘鹏云)
4、广东将防治重金属污染列为重点
来源:中国环境报2010-01-12
http://www.cenews.com.cn/xwzx/fz/qt/201001/t20100111_629759.html
中国环境报见习记者 邓慧玲 广州报道 记者从广东省近日召开的环境安全宣传教育月活动会议上获悉,今年广东省环境安全工作将以重金属污染防治等为重点,全面开展重金属污染防治执法大检查,集中检查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企业污染治理和环境安全隐患等情况,全面排查涉铅、镉、汞、铬和类金属砷企业,年底前完成重点防控企业的排查工作。
据了解,为全面排查环境隐患,广东省环保系统2009年共对14家涉砷企业、459家造纸企业、5314家重点排污企业和33个产业转移园的471家入园企业进行了专项检查和整治,对影响水源安全的风险源落实了环境风险防范措施,联合广东省安监局督促地方综合整治全省存在环境安全隐患的尾矿库。
据统计,至2009年11月底,广东省共出动环境执法人员52万人(次),检查企业21.9万家,查处违法案件8800多宗,立案处理903宗。
截至2009年第三季度,全省环保系统共处理群众来访案件7.5822万件,处理率为95.47%,并筛选出22宗重点环境信访案件,由广东省环保厅领导包案办理,取得较好成效。
自2005年北江镉污染事故发生后,广东省环保厅将每年的12月确定为全省“环境安全宣传教育月”。2009年,广东省“环境安全宣传教育月”的主题为“加强风险防范,维护环境安全”。
5、昆明干旱 49万人缺水喝
来源:云信网2010-01-12
http://news.h2o-china.com/html/2010/01/671263256485_1.shtml
记者从昆明市政府冬春季抗旱保水暨植树造林工作电视电话会上了解到,目前,昆明市因天气干旱已造成49万余人、24万余头大牲畜缺少饮用水,截至今年1月6日,全市粮食作物受旱灾影响的面积已达118.6万亩。
据了解,去年昆明市气候特别异常,气温偏高,降雨特少,突破历史同期最少记录,“暖冬”气候特征明显,全年平均气温16.6度,较历年高1.7度,并呈现了旱情来得快、受旱程度重的特点。
截至目前,全市受旱作物面积达84.7千公顷,已造成49万余人、24万余头大牲畜饮水困难,库塘蓄水与去年同期相比少蓄3.6亿立方米,石林县有4座小(二)型水库已干涸。山区、半山区农村饮水问题突出、森林火警等级持续高达4级,已发生22起森林火灾。省森林防火指挥部已连续下达8次高危森林火险天气警报。
另外,全市14个县(市)区、三个开发(度假)区、102个乡(镇)街道办事处(约占乡镇总数的72%)不同程度受旱,粮食作物受灾面积达118.6万亩,其中,成灾51万亩,绝收22万多亩。蔬菜花卉受旱面积也已达30万亩。暖冬还使农作物病虫害指数居高不下,极易造成小春农作物病虫害的流行。
据气象部门预测,未来旱情发展范围和程度将进一步加深,将对农业生产、农村人畜饮水、城镇生活供水、森林防火、绿化保苗、小春作物生产和春耕春播用水产生严重影响,抗旱形势十分严峻。根据这种情况,昆明市将加大抗旱工作的力度,确保供水,绝不允许因缺水断水而发生影响生命安全的事件。
6、三亚情人湾海滩垃圾遍地 成“酒瓶长城”
来源:中国新闻网2010年01月12日
http://env.people.com.cn/GB/10747588.html
鹿回头山脚下,有一浪漫的海湾,游客们都称之为情人湾。虽然没有被正式开发,但情人湾纯净原始的自然风貌被游客们口耳相传,吸引了大批游客。
然而,慕名前来的游客在享受情人湾浪漫情怀的同时,却给这个浪漫的地方留下了令人瞠目结舌的大量垃圾。1月7日,记者随一群环保志愿者一起探访了情人湾。
浪漫海湾上的“酒瓶长城”
从振源港出发,大约30分钟船程,便可到达传说中的情人湾。这是一个很小的海湾,背靠鹿回头山。约1.5公里长的天然海岸上布满白色的珊瑚礁。志愿者们说,这里属于当地的珊瑚礁保护区。有许多游客在海边戏水、拾贝壳、晒太阳,十分惬意。
但是,海滩上到处可见废弃塑料袋、空矿泉水瓶、烟头纸屑、食物残渣等等。爬上山崖后,在茂密的丛林中又发现了更多的垃圾。
在树林中,另一幕场景更令人触目惊心:数千个啤酒瓶,被游客垒成了一条“酒瓶长城”!志愿者渔渔说,如果放置他处,可能会有人赞叹这是种另类的艺术,但在这片纯净的海湾旁,不能不说是一种极大的讽刺。
渔渔告诉记者,去年8月,当时的情人湾还非常纯净,游客很少,也看不到垃圾。想不到时隔短短数月,情况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游客在海滩上野餐,在树林间烧烤,酒足饭饱之后都没有带走垃圾,久而久之,浪漫的海湾便满地狼藉。
低廉报价致使游客暴增
记者在现场观察到,大约每10分钟就有一艘小船载着数十名游客来到情人湾。据船工介绍,平均每天都有四、五百名游客来这里游玩。
据知情人士透露,游客在情人湾一日游的价格只要90元,包括海钓、潜水和烧烤等项目,而在大东海或亚龙湾这些经过正规开发、经营的海滩,仅潜水一项就需100多元,情人湾旅游项目低廉的报价是吸引游客的主要原因。
一名导游向记者透露,这片海滩既无人开发又无人管理,游客们不需要付出管理和清洁等额外的费用。但是,游客的安全也无法保障。
记者看到,在情人湾的海边屹立着十几座嶙峋巨石,没有任何护栏,下船的游客不得不从石头上惊险万分地爬过才能来到海滩上。而在海滩上,几名到海里游了一会泳的游客上岸后抱怨说,光着脚被海底的乱石割伤了。
还有多少受伤的海湾?
一名环保志愿者对记者说,旅行社组团来情人湾,就是为了争取利益的最大化。而且下半年,三亚风向转变,情人湾这里的风浪较小,适合海边的户外旅游。此外,为了躲避政府对“黑潜水”的打击,带客人来这些较小型的海滩也是某些黑导游打的精明算盘。
现场的导游透露,像情人湾这样的“野景点”,三亚还有好几处。比如皇后湾,那里的旅游团不上岸,在船上吃喝后,垃圾便直接扔海里,后果更加恶劣。
三亚一名旅游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被很多“一日游”游客造访的小海湾大多背山面海,交通非常不便,大规模商业开发的可能性很小。虽然有关部门也曾经来这里治理过“野旅游”现象,但始终未形成长效机制。
三亚市旅游协会负责人表示,将“野景点”纳入正规管理系统已经迫在眉睫,三亚的所有海湾都需要认真呵护。(李冰 张谯星) (来源:海南日报)
7、云南发现两个鱼类新物种 长有吸盘喜欢激流(图)
来源:《春城晚报》2010年01月12日
http://env.people.com.cn/GB/10753389.html
新物种华吸鳅 本报记者 付兴华 摄
昨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获悉,该所研究人员在整理采自于李仙江流域华吸鳅鱼类标本时,发现了两个新物种,并命名为李仙江华吸鳅和大口华吸鳅。
新发现的两个物种采自李仙江流域,位于普洱市江城县和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绿春县的交界处。
据陈小勇副研究员介绍,早在2003年,因为要建设土卡河水电站,研究人员到李仙江流域进行环境影响评价调查。从那时起,就陆续在李仙江流域采集了几批鱼类标本,当时就发现华吸鳅似乎有所不同,可能涉及多个种类。但当时由于没有开展相关研究,这批标本就一直存放在标本馆里。
近年经过仔细的研究,发现该区域其实存在有4个迥然不同的物种,它们在口部结构、体色、侧线鳞数目、鳍条数目等方面差别极大。经过与已报道过的华吸鳅物种进行详尽对比后,研究人员确定其中有两个为新物种——分别命名为李仙江华吸鳅和大口华吸鳅,一个为新纪录种——多斑华吸鳅,另一个为越南华吸鳅。新纪录种,即指曾在国外发现过,但在我国属首次发现。华吸鳅属鱼类,喜欢激流,身上的吸盘可以让它们牢牢地吸附在河流底部的石头上,喜欢温水。
陈小勇说,新物种的发现对认识云南鱼类的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为进一步研究爬鳅类的分类、进化、生态奠定了基础。
8、科学家:世界气温不断下降 全球将陷迷你冰河期
来源:新闻中心-中国网 2010-01-12
http://www.china.com.cn/news/env/2010-01/12/content_19219090.htm
中新网1月12日电据香港《星岛日报》十二日报道,世界多个地区连日雪飘冰封,一批国际权威科学家声称,今年北半球的寒冬只是个开始,世界进入“寒冷模式”,气温可能会在二三十年内不断下降,这个变化意味着全球暖化将会“停顿”,甚至逆向发展,世界进入“迷你冰河时期”。
科学家分析了太平洋和大西洋水温的自然周期,从而作出这番预测。这批科学家都是备受尊重的,并不是环保人士经常批评的“全球暖化否定者”。
有些科学家相信,二十世纪全球气温的所有重要变化,都是与水温周期有关的,反而与人类造成的污染无关。如果科学家所言成理,人们将可能质疑气候变化理论背后的科学根据。
根据美国国家冰雪数据研究中心,自一九○○年,全球暖化是因为自然的海洋周期,与人类制造的温室气体无关。全球暖化是因为世界正处于“温暖模式”,无论人类是否制造温室气体,全球依然会暖化。现在,海洋周期已转为“寒冷模式”。
数据显示,自二○○七年,北极夏季的海冰面积增加了一百零六万平方公里,增幅超过四分之一。
这项研究由多位著名气候科学家进行,包括拉蒂夫教授,他是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问题研究小组(IPCC)的主要成员。他与同事○八年发表了一篇文章,预测气候会愈来愈冷。在同年九月的IPCC会议上,他们也表达过这番意见。
拉蒂夫在德国基尔大学著名的莱布尼茨学院工作,他研发了一种方法,可以测量海底三千呎深的水温,这是海洋冷暖周期开始的地方。
尽管目前北半球的严寒起因于“北极震荡”(Arctic oscillation),但拉蒂夫说,对欧洲来说,北大西洋中央的水温才是重要因素,近年全球暖化多达一半的因素,都与海洋周期有关,这种周期被称为“数十年震荡”(MDOs),是地球重整气候的机制。
拉蒂夫说,在一九八○年至二○○○年,以及在二十世纪初期,都有暖化现象,多达一半的因素都是与海洋周期有关,现在这个周期已经逆转,出现冰雪冬季的机会将更大,这个情况会持续二十年或更久。
另一位科学家措尼斯教授忆述,在上次“寒冷模式”出现时,全球传媒都充斥严寒的报道。例如在一九七四年,《时代》杂志封面故事预测会出现“另一次冰河时期”。
9、环保英雄赵中曝光百余家污染黄河企业 登上《时代》杂志
来源:外滩画报 2010年01月11日 文/周一妍
http://news.sina.com.cn/s/2010-01-11/174919445318.shtml
专访2009年《时代》环保英雄赵中--黄河上游的污染监督者
去年10 月,甘肃省第一家环保NGO 组织“绿驼铃”的负责人赵中被美国《时代》杂志评选为年度“环保英雄”,同时入选的有美国能源部部长朱棣文、好莱坞明星卡梅隆- 迪亚兹等。《时代》这样评价他:“他是污染的监督者,他号召环保志愿者在甘肃各地寻找把垃圾和有毒物质倒进黄河的工厂,公布在独立经营的全国水污染地图上,并引起跨国企业注意。”谈及获奖,赵中表示:“可能是我足够幸运吧。我不是环保斗士,也别把我描绘成‘悲情英雄’,我只是一个贪玩的孩子。”
2009年10月,一个平头、戴着眼镜的中国青涩小伙赵中被美国《时代》杂志评选为2009年度“环保英雄”,同时入选的有美国能源部部长朱棣文、好莱坞明星卡梅隆-迪亚兹等。
和这些大名鼎鼎的人物相比,赵中的名字显得很陌生。《时代》如此评价赵中:“他是污染的监督者,他号召环保志愿者在甘肃各地寻找把垃圾和有毒物质倒进河川的工厂,公布在独立经营的全国水污染地图上,并引起跨国企业注意。”其中的一项成果是,促使嘉士伯啤酒厂建立污水处理设施。
2004年,还在中科院工作的赵中,发起成立了甘肃省第一家环保NGO组织“绿驼铃”。这是一家致力于中国西部环境保护事业,为改善已经恶化且正在加剧恶化的西部生态环境而努力的环保组织。2007年,25岁的赵中决定辞去中科院安逸而稳定的工作,成为“绿驼铃”的专职领导人。
近日,赵中在“绿驼铃”兰州办公室接受了《外滩画报》的专访。谈及获奖,赵中表示:“可能是我足够幸运吧。第一,在甘肃,非政府组织屈指可数。第二,保护母亲河,治理黄河污染,一直是‘绿驼铃’关注的要点,黄河污染问题也是全世界关注的话题。”他说:“我不是环保斗士,也别把我描绘成‘悲情英雄’。我只是一个贪玩的孩子,之所以能坚持下来,是身不由己。”
从喜欢户外运动到爱上环保事业
《时代》杂志中写到:“中国西北的甘肃省有白雪封顶的山峰,破败荒凉的群山,丝绸之路上的绿洲。这是一片美丽而又粗糙的土地,也是一块脆弱的土地。这里的水源供给常因农业工业的过度应用而枯竭,当地粗狂的经济发展政策并不能阻止某些企业的污染。但是一个人正在帮助甘肃学会尊重大自然给与的馈赠,他就是27岁的赵中。”
2004年11月,赵中和志同道合者发起成立了甘肃第一个非政府环保组织“绿驼铃”。当时,赵中只有22岁,他的本职工作是中科院兰州近代物理研究所的一名工程师。
“说实话,当初参与环保的目的并不单纯。我喜欢户外运动,当时总是定期组织当地的高校志愿者参加登山、观鸟、植树活动,我觉得挺开心。后来则开始真的喜欢上了环保。”赵中回忆说。
2007年5月1日,很多媒体报道了一条新闻:一位甘肃登山者“半牙”(网名)在攀登西藏当雄境内的桑丹抗桑峰时,在5800米高度遇到冰裂缝,不慎跌落深达25米的冰裂缝中动弹不得。最终,他依靠着啃食冰块熬过了艰难的三十多个小时,然后被当地110和山民救起。救援人员发现,当时的“半牙”神志清醒,但四肢已全部冻伤,完全失去知觉。
新闻中的“半牙”就是赵中。他告诉记者,登山是他与身居来的爱好,而对于环保的兴趣则是后天培养的。
成立之初,绿驼铃采取了与大学生志愿者合作的模式。也因此“绿驼铃”的成员很不稳定,最短的只工作一天,大多数志愿者也仅坚持三五个月。而最初一起创立“绿驼铃”的志同道合者,也都选择离开,坚持下来的只有赵中一个。最少的时候这个团队只有赵中一个“光杆司令”。
那时,赵中经常组织当地大学生考察黄河污染情况,撰写调查报告。2006年,“绿驼铃”号召全国大学生环保组织利用暑假到甘肃南部的甘南玛曲进行湿地考察。考察过程中发生了意外,一名大学生溺水身亡。
事故发生时,赵中正在兰州开会。作为活动的组织策划者,他并没有亲自参与这次活动。事故发生后,作为负责人,他必须将这一噩耗告诉溺水大学生家长。“当时,我握着手机十分钟,手不停地颤,就是不敢按下拨号键。”最终,赵中鼓起勇气拨通了电话。接下去是长达一年多的官司。当时的“绿驼铃”还没有正式注册,溺水大学生的家长将组织者赵中个人告上法庭。
这突如其来的事故给赵中和“绿驼铃”一次难以言表的打击。除了要面对官司,赵中更要面对良心和信念的拷问:做环保事业出了人命,他开始怀疑这份事业的意义,甚至一度迷茫,失去信心,想到过放弃。
2007年初,原本官司就要开庭,溺水学生家长突然决定撤诉,选择庭外和解。赵中松了口气,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他做出了个人职业生涯的一个重要决定——辞去中科院稳定的工作,做“绿驼铃”的专职领导人,全身心地投入到环保事业。“事故之后,我觉得凡事都需要亲力亲为才放心。”
同年11月,“绿驼铃”完成了在甘肃省民间组织管理局登记注册的全部手续,实现了从民间志愿者组织到NGO环保社团法人的蜕变。从那以后,“绿驼铃”迎来飞速发展的时期。
2007年,在“太平洋环保组织”的资助下,赵中带领“绿驼铃”200多名志愿绘制出兰州第一份“绿地图”;2008年,赵中主持的“葵花种植于生态农业示范推广项目”获得世界银行的资助;同年,福特基金会决定投资“绿驼铃”进行甘肃地震灾区生态建筑推广项目。
2009年10月,美国《时代》杂志选出2009年“环保英雄”,这些绿色英雄分成四个组别:领袖与远见之士、活跃人士、科学家与发明家、企业家。他们拥有一个共同理想:我们能够造成改变。赵中获选环保“活跃人士”。
黄河上游的“污染监督者”
2007年,赵中在北京参加一个环保会议。会上,他结识了《中国水危机》一书的撰写人、北京公众与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那是赵中第一次获悉,中国拥有首个水污染工艺数据库“中国水污染地图”,那一年,2800多家污染企业被马军“曝光”。“甘肃位于黄河的上游,若是能让当地的污染企业现形,让公众的舆论监督迫使其改变污染状态,那正是再好不过的事。”
回到兰州后,赵中每天都会浏览甘肃环保局等政府机关公布的环境统计公报,一旦发现有关污染企业的信息,他便收集记录下来,接着就去实地勘察,拍摄下照片取证定位,再把确实的信息传到马军的“中国水污染地图”上。
2007年至今,赵中每年平均向“中国水污染地图”贡献50多家把污水和有毒物质排放到黄河的企业,地图中90%的甘肃污染企业都是赵中发现并调查取证的。一些跨国公司和他们的下属也起注意到这些消息。啤酒巨头嘉士伯就是其中之一。
2007年初,“绿驼铃”监控到中央电视台播放一则消息,甘肃天水市内,世界知名品牌嘉士伯的一家合资企业,正在污染着当地环境,甚至已经威胁了天水的水源地。
当年5月,赵中带着志愿者赶赴天水,沿着农民们浇地的水渠,赵中发现,整条水渠沿线都可以闻到一股啤酒的味道。这些水都是没有经过任何处理的废水。但是菜地边上的标志牌却显示,这是一片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更为严重的是,这里还是天水市的一级水源保护地。
当地农民形容说,人喝了啤酒都能长胖,庄稼浇了这样的水,蒜苗都能长得像大拇指一样粗。环保部门表示,啤酒厂的废水虽然不会对人体造成直接损害,但它会造成水富氧化,使水发黑发臭。这对水源地来说是绝对不允许的。环保部门虽然多次对奔马啤酒厂进行处罚,但是罚金并不能促使他改正。
“那家啤酒厂是当地唯一一家没有任何污水处理设施的企业。”在中国水污染地图曝光后,“绿驼铃”和马军一同找到该啤酒厂的控股方之一嘉士伯,三方做了长达一年的深入沟通,“最终嘉士伯安装了污水处理系统,并且接受了‘绿驼铃’的第三方审核。”
赵中告诉记者,那家整改的啤酒厂只是威胁我国西部环境的一个缩影。目前,包括跨国企业、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企业,由于环保的压力,不少都在向西部迁移,在创造就业和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把污染带给了西部地区。
“一些被发现排污的企业通常满不在乎,但是至少他们知道自己正在被监视,这是一种不舒服的感觉。”赵中说,“排污企业从这份水污染地图上感觉到了压力,他们被迫理科采取开放的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所以大家都应该庆贺此事。”
赵中把与大企业的环保战役,比喻成“鸡蛋碰石头”。“大企业在面临我们这种环保组织的时候,往往是我型我素,唯我独尊的。每一次的实地勘察,都好像是一次历险。”
赵中告诉记者,“绿驼铃”每一次进入污染企业寻找污染源都是两三人一起行动。一名队员负责跟保安交流,吸引他的注意力,另一位伺机溜进企业内寻找污染源头留影取证,第三位队员则绕工厂一周,查看有否更为隐蔽的污染源。“有一次,我们去张掖的一家生化企业考察,工厂附近的村民都说不清楚污染源在哪里。后来一位工厂职工偷偷告诉我们,工厂排污管设在工厂后方一不起眼处。我们顺着排污管方向走去,走到一半,管道竟然没有了,原来污水竟然直接被不知情的农民用来灌溉农田了!”
“我不是悲情英雄”
“做我们这一行,有一句话:做NGO的人是累死的。你看我还行吗?”
前不久,记者来到甘肃,走访了“绿驼铃”办公室。所谓办公室,就是设施简单的两室一厅,一间被布置成阅览室,一间放置着四台电脑,大约八九个平方米的客厅就是会客室。尽管简陋,但赵中对这样的办公环境很满意。他笑呵呵地说,与过去相比,如今这样的办公环境堪称天堂。如今,“绿驼铃”共有四名全职员工。一年前,他们只有一间办公室,开会时,志愿者只能坐在地上。
“如今媒体总喜欢把环保人士塑造成‘悲情英雄’。但是,我的生活并不是悲情的,我觉得做环保NGO,接触自然、与人交流是很快乐的。”赵中直截了当地告诉记者,“我不是一个纯粹的环保主义者,出餐馆有时也会用一次性筷子,去外地考察也会骑摩托车。”
赵中说,作为一个没有政府背景的草根NGO,维持生存和发展只能靠自己。他回忆说,“绿驼铃”成立之初,面临三大难题:活动经费不足,社会认知度低,机构“身份”不明。
为此,最初几年,他时常会在网络论坛发表感性的文章,以情动人,感染志愿者。2006年,在他的一篇博客中,他引用了艾青的一句诗来表达自己对环保事业的钟爱:“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徒弟爱得深沉!”“现在看来,这样的语句特悲情,但在当时,感动了我,也感动了很多志愿者来帮助我。”
成立初,绿驼铃的活动经费均来自基金会的小额资助,包括全球绿色基金、国际野生动物保护学会、香港乐施会等,每笔资助两三千元,最大一笔5000元。后来,赵中发现如果想做些大项目,可以通过撰写项目书、参与答辩,向国际组织申请项目基金。
自从“绿驼铃”参与监督黄河水污染企业的工作后,他显然成为了一个“黄河污染的代言人”。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美国国家广播电台等都找到赵中,要求做采访。
赵中分析说,这可能跟“绿驼铃”的英文网站有关。早在2007年,赵中就为“绿驼铃”建立了英文网站,每年的NGO年报也会请志愿者翻译成英文公布在上面。“有英文版的中国草根NGO几乎没有。如今,你只要在谷歌上打入“草根NGO 中国”字样,搜索第一页就能看到‘绿驼铃’的介绍。”绿驼铃工作人员冉丽萍骄傲地告诉记者。
“回顾绿驼铃发展的这些年,我们似乎做出一些成绩,但都是被钱推着走,我希望以后能在本土多做一些有意义的项目。”赵中说。
谈及“绿驼铃”的未来,赵中眼中闪着亮光。“在广袤的沙漠里,听见铃声就能看见驼队,有驼队就会有人,有人就有希望。我们就是推进西部环保发展的排头兵。”在他看来,“绿驼铃”象征着希望。
“他是一个充满活动的年轻人。他如此年轻,却能够坚持不懈做环保长达5年,这份执着难能可贵。”北京公众与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在告诉《外滩画报》。对于绿驼铃将来的发展,马军给出的建议是:“绿驼铃已度过了艰难的探索期,如今是时候寻找某一领域,深入钻研下去,做到专业。绿驼铃是西北为数不多的NGO,若能持续不断跟进黄河上游污染企业,并且对污染企业的客户进行追踪,查出其通过供应链,绿驼铃一定能走得更长更远。”
10、浙江危化品被转移到安徽倾倒 两地达成赔偿协议
来源:东方网2010年01月12日
http://env.people.com.cn/GB/10747594.html
2009年11月底、12月初,来自浙江省东阳市横店镇某制药厂(普洛得邦制药公司)1000多桶含有二氯乙烷、甲醇、甲烷等成分的废弃有毒化学危险品被转移到安徽省亳州市境内涡阳、利辛两县倾倒。
由于当地相关部门处置及时,至今没有造成人员伤亡。目前,环保部门介入调查,相关责任人涡阳县楚店镇徐大村村民徐某、利辛县张村镇任营村村民任某和汝集镇郑寨村村民杨某已被刑拘,河南籍民工高某还在潜逃,已被公安部门网上通缉。
2009年12月23日至25日,时报记者兵分两路,分别赴安徽省涡阳、利辛,浙江东阳进行调查。
一个礼拜两起危化品倾倒事件
12月24日上午9点,涡阳县环保局局长办公室里,局长王慧娟脸色凝重。
“当时转移到我县的危化品(有毒化学危险品)一共291桶,40多吨,其中10多桶已出现泄漏现象……”
王慧娟说,危化废弃物已被全部转移到滁州市超越废弃物处理中心去处理了,危化物泄漏到的地面已经“掘地三尺”,连同泥土一起搬走。“但危化物遗留的气味至今还是很浓,我担心那里的空气被污染。”
“东阳比我们涡阳发达好多倍。作为发达地区把危化废弃物转移到我们欠发达地区,某种意义上说,东阳在‘欺负’我们。”王慧娟说,为了处理这批危化废弃物,县里启用了应急预案,花费超60万人民币,这还不包括精神方面的损失。她表示,涡阳环保局的态度很明确,一定要追究相关企业的责任,杜绝类似情况的再次发生,对于因处理本次危化废弃物所开支的费用总额要求相关企业给予全额赔偿。
随着王慧娟的叙述,两起令人心惊的有毒化学危险品转移事件的脉络逐渐清晰。
“毒垃圾”被当成宝贝
2009年12月3日,涡阳县环保局接到群众举报,楚店镇徐大村南村公路两侧沟渠内发现危险废弃物。
经现场核实排查,环境监测站取样监测表显示:危险废弃物含有二氯乙烷、甲醇、甲烷等有毒物质,都属于《国家危险废弃物名录》中的危险化学品,会对人的中枢系统造成伤害。
数量如此巨大的废弃物究竟从何而来?
12月24日中午11点半左右,记者从涡阳县城驱车前往楚店镇徐大村。离徐大村五六百米处的水泥路,路两边的沟渠被挖出四五个大坑,最深的有1米多。
这些坑是当时清理“毒垃圾”(危化废弃物,事后当地村民称为“毒垃圾”)时挖的。
进村后,记者闻到,空气中杂夹有一股刺鼻的气味,令人想吐。
村口坐着五六位老头老太,得知记者来访,担心地说:“气味还是很浓,大家都担心是不是对身体有害。”
在村民的带领下,记者来到徐广飞家。呈现在记者眼前的是三间塌坍多年的地基,只剩下一人来高的泥墙。
“毒垃圾”的由来还要从一个叫徐广飞的人说起。据楚店镇徐大村村民徐广飞自述,今年11月25日上午,他突然接到朋友高某(即正在潜逃的河南籍高某)的电话,问他铁桶收不收。徐广飞说可以收。
11月29日上午,高某再次打电话给徐广飞,说有一批废液,只要把里边的东西倒掉,铁桶免费送给他,运费也不用他出,运到哪里也由他说了算。
徐广飞来到高某所约地(普洛得邦制药有限公司)时,两辆大货车的货已装好,从外表看,确实是一个个的铁桶。
高某说桶里有废液,没毒的,还可以给树和庄稼当肥料!听了这话,徐广飞当时心里还暗自高兴。
11月30下午,货拉到老家涡阳县楚店镇。因为村里的路不够宽,大货车没法通行。于是,徐广飞哥哥徐广设帮他找来五六个村里人,把货卸在村南面水泥路两边的沟渠里。
在卸货过程中,他们发现其中有10来个铁桶泄漏了,里边流出来的液体气味很难闻。“会不会有毒呢?”徐广飞心里开始有点忐忑了,但他决定回金华后再去找厂家问清楚。
徐广飞没想到,自己还在云里雾里时,就被派出所民警带走了。他运来的东西不但有毒,而且其中有毒物质,全部在《国家危险废物名录》里榜上有名。
12月6日上午,由涡阳县政府牵头,相关部门组织人员把这批危化废弃物及受污染的土壤清运到滁州市超越新兴废弃物处置有限公司作无害化处理。
涡阳县楚店镇徐大村的危化废弃物刚处理结束,无独有偶,第二天(12月7日),同属安徽省亳州市的利辛县环保局也接到群众举报:“利辛县汝集镇和张村镇境内也有类似危化废弃物,阜涡河汝集段岸边,危化废弃特被倒在一个预先挖好的池子里;王园村与郑寨村之间的幸福路两侧生产沟内也倒满同类危化废弃物,倾倒距离约两公里。”
环保部门赶紧现场时,4名村民甚至还在忙着倾倒。经现场核查,“类似危化废弃物”一共756桶,其中390桶已被倾倒。
经有关部门核查,转移到利辛县境内倾倒的危化废弃物跟涡阳县楚店镇徐大村村民运回的出自同一家制药厂———浙江普洛得邦制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得邦公司)。
得邦公司:废料不是我们倒的
“真是遇见鬼了,居然会弄出这样的事情来。”得邦公司行政总监聂文彬一听记者提起污染事件,脱口而出。
浙江得邦公司创办于1990年8月,位于东阳市横店镇,主要从事抗生素类原料药和医药中间体的研发、制造和销售,在业内属于大型企业。
公司大约在1997年4月,经东阳市环保局批复,开始生产AE活性酯。AE活性酯属于医药中间体,可以用来生产头孢曲松等药品。而这次出现在安徽利辛、涡阳两地的废料,就是AE活性酯产品的母液残渣。
“我们当时并不知道这些母液残渣倒到安徽去了,直到安徽的公安部门找到公司以后,才知道出事了。”聂文彬说,“早在2008年6月,得邦公司就把这种母液残渣,委托给龙游四季行化工有限公司的股东邢丙华,进行再生利用。”
一位知情人士对本报记者透露,安徽警方来得邦公司调查时,公司的工作人员曾用免提电话与邢丙华取得联系,“电话中,邢丙华承认是他叫人把这些废料拉到安徽去的。”
这位知情人士还透露:“此后,浙江得帮公司还把邢丙华叫到了公司,但是,或许邢看见了警车,结果又被他跑了。安徽警方一路追到了义乌,但仍然没有抓到他!现在公安部门一直在找他!他是这起事件最核心的人物。”。
一次不慎重的考察和审核
聂文彬说,合作初期,邢丙华以个人名义与得邦公司分别签订了《AE母液回收DN粗品协议》和《关于AE母液回收DM后油层的处理协议》。
在东阳市新闻办与浙江得邦公司对外公布的“情况说明”中提到,得邦公司与邢丙华合作之前,曾数次去龙游四季行化工有限公司进行实地考察和资质审核。
那么,龙游四季行公司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公司呢?
该公司在县工商部门登记的资料显示,公司注册成立的时间是今年7月27日,注册资本为50万元,住址登记为龙游县龙训街道荣昌路广和大厦504室。该公司的“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的资质也在同期办出。
针对资质环保部门就已提出疑问:“龙游公司所具有的资质是‘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而得邦公司出售给邢丙华的属于‘固废’,相对应需要的应该是‘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
另外,广和大厦是龙游的一幢写字楼,这家化工公司的生产车间和生产设备在那里呢?
一位行业内的知情人对本报记者指出,四季行公司仅仅在龙游注册了,真正的办公地点在义乌。
根据该知情人提供的信息,记者找了位于义乌市城北路222号的义乌比佛利商务公寓9009室,但这里却一直大门紧闭。旁边的一位商人告诉记者,她来这里快两个月了,一直没有看见9009室开过门,更没有看见过里面的主人。
在上述知情人的帮助下,本报记者找到了龙游四季行公司的董事长虞兴龙。直到这时,虞兴龙才知道自己的公司卷入了一场环保纠纷之中。
皮包公司神秘处理“毒垃圾”
虞兴龙与邢丙华在2009年4月份相识,“那时候,他不知道从那里知道我是做化工销售的,就给我打电话,想认识一下,那时我还在帮助别的公司经营业务。”
两人数次见面后,约定由邢丙华来生产稀释液,虞兴龙对外销售。
“后来,他又提议成立一个公司,把生意做大点。所以今年7月,我们成立了龙游的这家公司,他占了40%的股份,但他没有投入一分钱。”由于当时义乌注册类似化工公司比较困难,他们就把注册地选在了龙游。
虽然成立了龙游四季行公司,但该公司仅是一家贸易型公司,并没有生产车间和生产设备。
东阳市环保局副局长黄其明告诉记者:“得邦公司对龙游四季行公司的考察内容,应该包括企业有无资质、有无生产设备、有无生产车间、有无生产能力、有无技术人员。”
事后证明,考察显然没有这么细致、规范。
“邢丙华和得邦公司合作在2008年,我的公司成立在2009年,那时候我公司还没有成立,他们去那里考察呢?”虞兴龙纳闷不已。
一个去年还未成立,也没有生产车间和生产设备的经营公司,浙江得邦公司的考察结果是:通过审核。
虞兴龙回忆,在09年12月10日左右,他接到了邢丙华的电话,要虞兴龙速来得邦公司,并带上营业执照和公章。
虞兴龙赶到得邦公司后,才知道刑要他在一份废料加工协议上盖章。“我当时就反对了,我没有做这样的加工业务,怎么可以在那上面盖公章呢?”
现在,虞兴龙回忆这个细节的时候,常常惊起一身冷汗,“他叫我盖章的协议,很有可能就是他与得邦公司的加工协议,如果我盖了公章,原本他个人协议就变成了我公司的协议,出了这样的事情,我这个法人代表要担责的!”
自从横店分手之后,虞兴龙再也没有见过刑丙华,打手机,也一直处于关机状态,“虽然和他合开了公司,但他没有给公司带来一笔业务。”
邢丙华人间蒸发以后,他与得邦公司合作加工的母液残渣,究竟放在那里加工,也成了一个谜。
“现在看起来,邢丙华更象一个业务中间人,有点皮包公司的感觉。”一位环保官员对记者说。
目前,这两起危化废弃物跨省转移事件,国家环保部正在协调处理中。不过,基本明确的是,在今年11月11日———11月29日之间,邢丙华请人分两次、八车,将共约150吨的母液残渣,拉往了安徽涡阳、利辛两地。
化工企业的危机链条
2009年12月22日,国家环保部至东阳市环保局四级环保部门一行共20多人,赶到浙江得邦公司,“神情比较严肃,好比对企业上了一趟环保课,还跟我们介绍了‘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和‘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的区别”,聂文彬说。
目前,东阳市环保局已经成立了调查组,针对全市的化工企业进行排查,“主要就是排查有无类似浙江得邦公司的情况,对方的企业是否有资质,处置是否规范。”
东阳市环保局副局长黄其明说:“类似得邦和邢丙华的这种合作关系,我们这里不止得帮公司一家,其实把公司的生产废料,转让给其他企业处置,在国内还是比较普遍。”
“我们以前最担心的是,企业三废产生的量与处置的量是否相吻合?有没有偷偷地直排出去?生怕出现问题,我们现在抓的紧了,这种偷偷直排的现象几乎没有了。但是我们没有想到,企业把固废卖出去处置的过程中,会出现这样的问题,这也是一个新的情况。”
邢丙华失踪以后,已经没有人知道他为什么会把废料倾倒。但据记者接触的数位业内人士表示,这与市场关系密切。
邢丙华从得邦公司的收购的母液残渣,主要是提取DM,而今年DM的价格近来从5万/吨跌至2万元一吨。
黄其明表示,“在这样的市场行情下,化工企业就无利可图,如果再遇到商人的素质比较差,社会责任心又缺失的话,这条收购加工的链条就会遭遇危机。得邦公司就是最好的例子。”
黄其明还表示,目前他们要求企业,在排查的基础上如果发现问题,或者有不妥当的地方,要立即终止类似合作协议。
昨夜,本报记者再次与浙江得邦公司取得联系,公司行政总监聂文彬表示,本周,企业将在环保部门的带领下赶去安徽,目前已经在商谈赔偿金额,约在220万左右。
据了解, 2010年1月5日,安徽省环保厅与浙江省环保厅就本次危化废弃物倾倒事件污染赔偿问题已达成一致,普洛得邦一次性赔偿跨省非法倾倒危化废弃物事件对涡阳、利辛两县造成的污染损失及处置费用总计人民币220万元,其中涡阳县60万元,利辛160万元。普洛得邦不再承担其他任何经济赔偿或补偿责任。
时报记者 丁丹青 李笛 发自安徽涡阳、利辛 浙江东阳、义乌 (来源:青年时报)
11、苏州化工厂搬迁留十公顷毒地 核心区水质如酱油
来源:《现代快报》2010年01月12日
http://env.people.com.cn/GB/10748787.html
苏州古城边缘最大待开发土地撂荒近2年 “先污染后治理”为环境保护敲响警钟
苏州化工厂搬迁后,撂荒近2年的数十公顷毒土地上,如今长满了一枝黄花等杂草。而要治理这片毒土地,不管采用哪种方案,费用都将需要几个亿或十多亿
去年11月,在苏州市区42宗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公开拍卖会上,位于平江区城北的苏地2009-B-33地块拍出9300万元,每平方米价格近1万元。而位于苏州古城区边缘的原苏化厂地块,却撂荒近2年。在寸土寸金的苏城,数十公顷的土地为何无人敢要?
“土壤被严重污染,不治理好就不能上市。”这是摆在苏州环保等多个部门面前的一个棘手问题。目前,苏州有关部门已和国内外专家拿出多个治理方案,但不管最终使用哪个方案,都面临着耗费惊人的资金。作为苏州古城区边缘最大待开发的地块,也可以说是全国首次对如此大面积的毒土地将进行治理,这无疑给“先污染后治理”的环保问题敲响了警钟。
断壁上可见“苏州化工厂农药车间”
挖掘机正在毒土地上作业
搬迁化工厂留下毒土地
核心区水质如酱油,活蹦乱跳的鲫鱼放进去几十秒就死
近日,某大型房地产开发公司老总欲在苏州市区投资建高档小区,当他得知位于苏州古城区边缘的南环有一地块闲置着,并已在国土储备中心待上市的计划内,于是赶紧向业内同行打探该地块的相关情况。没料,对方的一席话把他吓了一跳,“早已有很多房产商对这一地块虎视眈眈,可此地土壤毒性太大,不经过治理除毒的话,谁也不敢将它推向市场。”
这位老总了解到,该片毒土地主要是苏化厂的原址,总面积约三四十公顷,自苏化厂搬迁后,该地块已闲置近2年。
苏化厂,对于苏州市民来说,可谓家喻户晓。提及它,市民潘先生心有余悸,“生产农药的老化工企业,城南的居民深受其害,经常闻恶臭味,河道也被污染。幸好它搬走了,不然,住在附近的人还要继续遭罪。”
苏化厂创建于1956年,曾是国有大型一档企业,从2003年起实施整体搬迁到张家港。2006年起,公司本部开始逐步停产,2007年8月31日前公司已对先期停止生产的氯化苯、醋酐、吡虫啉、草甘膦、离子膜烧碱等10多套化工生产装置实现了安全、环保整体拆除。当年底,甲胺磷、三氯硫磷等装置也被顺利拆除。
虽然苏化厂的车间和仓库搬走了,但是这些区域内的土壤含有诸如甲胺磷、氯化苯等化学有毒有害物质的可能性最高,残留的化学物质不但会对浅表层的土壤产生污染,还可能对深层的土壤甚至地下水产生影响。
记者日前来到了苏化厂原址。只见周边已拉起了围墙,院内杂草灌木丛生。尽管时值冬天,可干枯的成片一枝黄花大多有1人多高,迎风摇曳好像在诉说昔日挂满黄花的壮观。
踩着一条泥泞的小路,记者走进苏化厂原址中心位置,却发现上千平方米的地带寸草不生,多个大小不一的深坑内全是黑水,如同酱油般,散发出刺鼻的气息,还有股淡淡的农药味。
记者发现,苏化厂原址中心位置周边的小水坑中的水却清澈见底,水里甚至长起了一些水草。据说,不长草的黑水坑地带是苏化厂生产核心区,“土壤被污染的浓度相对高出许多。”
苏化厂原址土壤究竟有多毒?如何来直观地验证?记者特意买了多条活鲫鱼前去试验,大的每条九两多,小的也有三四两。
在如酱油般的一黑水坑旁,记者丢进一条三四两的鲫鱼,鱼儿刚游了10多秒,便翻起了肚皮,漂在水面没了动静。在其他黑水坑,连续丢了两条同样大的鲫鱼,结果相同。把活蹦乱跳的大鲫鱼丢进去,不到1分钟,游进水下吐了几个泡的鱼儿也相继浮出水面,和小鲫鱼的命运一样。数分钟后,记者发现,早前被丢下黑水的小鲫鱼,鱼鳃部位向外渗血。来到苏化厂院内南侧相对清澈的水坑,记者放进一条小鲫鱼,鱼儿却游得很欢快,出现了与黑水坑不同的景象。
一周后,记者再次来到苏化厂原址院内,发现投在清水坑的鲫鱼依然活着。随行的王宇湖博士,是苏州高新区环保产业园内苏州纳迪微电子有限公司的老总,从事与环保治理有关业务。在苏化厂原址核心区实地查看后,他表示很意外和震惊,“鱼儿在酱油色的水中不能存活,说明水中有磷等有机物严重超标。”
【1】 【2】 【3】
12、垃圾发电持续被"妖魔化" 二噁英排放难比焚烧大
来源:《中国证券报》2010年01月12日 吴铭 马庆圆
http://env.people.com.cn/GB/10746213.html
上图为炉排炉垃圾焚烧发电流程示意图;下图为青山绿水间的深圳宝安垃圾发电厂。
北京六里屯、江苏吴江、南京天井洼、上海江桥、广州番禺……从北到南的反对声音,将国内新兴的垃圾发电产业推到了一个尴尬的位置。
垃圾发电,在采用成熟的“3T”技术后,已能使二噁英(Doxlin)完全分解,但人们对于垃圾发电的认识究竟有多深,仍实在是说不清楚,因为专家或者所谓专家之间有关二噁英污染的争执,加上各类媒体、网络的放大效应,已经彻底搅乱了人们的判断。
但有一个事实人们否定不了,也暂时改变不了的,就是垃圾越积越多,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随着这些年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至2008年中国城市生活垃圾总量已经达到1.55亿吨,“垃圾围城”已经是每个地方政府都遇到和感到头痛的难题。
不过,铺天盖地的媒体及网络炒作虽然有失偏颇,对于垃圾处理行业来说却是件好事,这说明公众的环保意识增强了,垃圾问题也被提到政府的议事日程上来。一位垃圾处理行业专家向记者表示,垃圾问题必须要得到解决,关键是如何找到一个相对高效而环保的垃圾处理解决方法,“垃圾发电,在我看来,就是一种生物发电、可再生能源,最为环保的处理方式之一。”
垃圾处理方式大PK
■全国600多座城市当中的三分之一以上已被垃圾包围,全国城市垃圾堆存累计侵占土地5亿平方米,相当于75万亩土地
■作为发达国家广泛采用的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方式,垃圾焚烧发电最符合“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三原则
一份资料显示,假如每人每天产生1公斤的垃圾,全球每天新增的垃圾数量就高达600多万吨,一年产生的垃圾数量更是惊人。长期以来,全球每日数百、上千万吨的生活垃圾仅以填埋的方式被处理,土地被一座座人工堆积的垃圾山所蚕食,空气、地下水和土壤被严重污染……这就是我们人类所面临的严酷现实。
垃圾填埋的最大优势在于处理成本相对较低,但要占据很大的土地资源,据北京市市政市容管理委员会有关人士曾透露,北京日产垃圾1.84万吨,垃圾填埋令北京市每年约需占用500亩土地,几乎要消耗掉两个小村庄。垃圾填埋场易产生恶臭、排放甲烷、氨、硫化物等污染物,以及垃圾渗滤液等环境问题。尤其是垃圾渗滤液,作为一种剧毒物质,造成的地表水或地下水污染非常严重,土地至少50年不能再使用。垃圾堆放还是有机物、重金属和病原微生物三位一体的污染源,包含许多致癌、致畸物,并成为蚊、蝇和啮齿类动物繁殖的温床,危害人类健康。
但由于缺乏资金和技术手段,国内对于垃圾的传统处理方法就是露天集中堆放或简易填埋。建设部2006年的调查表明,由于这种露天集中堆放或简易填埋的垃圾处理方式,全国600多座城市当中的三分之一以上已被垃圾包围,全国城市垃圾堆存累计侵占土地5亿平方米,相当于75万亩土地,而且,这一数字还在不断增大。
目前对于城市生活垃圾有三种技术较可靠的处理方式,即卫生填埋、焚烧发电和堆肥。在国金证券2008年初发表的一份报告中,就对这三种处理方式进行了一番比较。
国金证券对于卫生填埋的评价是,投资低但有大气污染、土壤污染,并有地表水污染和地下水污染的可能,占地大,选址困难。在北京、深圳等一些大中城市,目前所采用的是填埋场的场底辅设聚乙烯隔膜防渗,垃圾压实后再覆膜掩盖的处理方式,并有收集处理渗滤液、填埋气、防治土壤污染的一整套措施。但实际上这些塑料膜材料仍存在未来填埋垃圾出现渗漏、污染地下水等隐患,并且这种填埋场的建造成本和运营费用也相当高,让普通中小城市望尘莫及。
对于堆肥技术,国金证券的评价是投资适中,选址较易但需避开居民密集区,有轻微气味影响,重金属污染是最大隐患。业内专家评论认为,由于堆肥质量差、缺乏应用市场,运营商压力很大。
相比较而言,国金证券认为焚烧发电占地小而选址容易,可靠近市区,垃圾减容减量十分明显,仅有10%的残渣需要处理,在防止地表水、地下水和土壤污染方面较前两者有优势,在大气污染方面有控制技术,但投资较大。
业内人士表示,建设垃圾焚烧发电厂可节约大量土地资源,这对于面临垃圾围城、填埋场选址困难的城市尤其是沿海地区和大城市尤具吸引力。另一方面,焚烧可大大减少垃圾中的有害物质,烟气经过处理达标排放,减少对地下水和填埋场周边环境的大气污染,焚烧产生的蒸汽则可用于发电、供热,实现资源的回收利用。
国金证券的报告认为,作为发达国家广泛采用的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方式,垃圾焚烧发电最符合“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三原则,垃圾焚烧发电的资源回收利用效益相当可观,按发热值比较,我国目前城乡年产2.5亿吨垃圾相当于5000万吨标准煤。若综合考虑到经济成本与环境成本,垃圾焚烧发电成为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方式的首选具备其必然性。
垃圾发电的二噁英之争
■1吨垃圾露天焚烧或在填埋场自燃排放的二噁英,是同量垃圾经过现代化焚烧排放的二噁英几千倍
■《纽约时报》:中国的焚烧炉也可以表现优异。在深圳另一端,政府所有的宝安焚烧厂大烟囱不见烟冒出。检验表明,该公司几乎没有污染物排出。
关于垃圾发电,目前市场各方争执的焦点就在于二噁英的排放。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国家环保局环境工程评估中心专家组成员赵章元是目前国内最坚定的“反焚烧派”,认为不管焚烧排放控制多好,二噁英总会有,即使是按照欧盟标准0.1纳克(10的-9次方克)排放,其累积效应都很可怕。
所谓二噁英,实际上是二噁英类一个简称,指的是结构和性质都很相似的包含众多同类物或异构体的两大类,共210种有机化合物,但只有其中少数种类被认为具有相当的毒性。这类物质非常稳定,熔点较高,极难溶于水,可以溶于大部分有机溶剂,是无色无味的脂溶性物质,非常容易在生物体内积累,其在生物体内的半衰期估计为7至11年。
不过世卫组织认为,由于二噁英普遍存在,因而所有人都有接触的环境且身体里都有一定程度的二噁英,也就产生了所谓的机体负担,正常环境的接触总体上不会影响人类健康。但由于这类化合物具有很高的潜在毒性,需要采取努力来减少目前环境的接触。
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总工程师徐海云表示,很多人其实忽略了大量生活垃圾露天焚烧和填埋场自燃向大气中排放的二噁英,而将这部分视同“零排放”,从而误认为发展垃圾焚烧发电就会制造二噁英污染。国外的研究亦表明,1吨垃圾露天焚烧或在填埋场自燃排放的二噁英,是同量垃圾经过现代化焚烧排放的二噁英几千倍。来自德国的研究显示,当垃圾被运往焚烧厂时,二噁英单位含量就已达50纳克,生活垃圾经过焚烧后,垃圾中原有二噁英得到分解,向空气排放的二噁英只相当于原有含量的1%。因此,发展现代化的垃圾焚烧发电,实际上是削减二噁英排放的措施。
据了解,由于相关处理技术的发展,垃圾焚烧产生的二噁英等有毒物质,完全可以控制在安全排放的范围内。现代垃圾焚烧发电厂对二噁英的控制是采用成熟的“3T”(turbulence、temperature、time)技术,其一是二噁英的产生温度在360℃-820℃之间,若保持焚烧炉内温度大于850度,并控制烟气在炉内停留2秒以上,即可使二噁英得到完全分解,其二是烟气通过最先进的方式处理,采用半干式反应塔系统+活性炭喷射+布袋除尘器,用活性炭吸附二噁英,用布袋截留灰尘,减少二噁英排放载体,从而将单位二噁英排放控制在0.1纳克以内,对人类健康影响可基本忽略。
目前垃圾焚烧发电技术主要分为三类,其一是炉排炉技术,其二是流化床技术,其三是回转炉技术。从工艺角度看,主要是流化床与炉排炉工艺之间的PK,两者各有优劣。
炉排炉技术有多级阶梯式链条炉排炉、倾斜往复式炉排炉和反送式马丁炉排炉等,垃圾前处理要求较低,作为高危废弃物的飞灰较少,需要采取一定的技术设备抑制二噁英排放,同时单体设备处理量较小。循环流化床技术可使炉体内燃烧温度提高到900℃-1000℃,远离二噁英产生区间,单体设备处理量较大,但控制系统较复杂,前处理要求较为严格,并且处理过程中飞灰量大,处理成本很高,若无法准确区分飞灰与炉渣进行处理,则有可能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此外,由于监管措施不到位,不少流化床垃圾焚烧企业有意钻政策“空子”,运行中大量掺烧燃煤,以从国家电价补贴中获取更大利益,从而沦为小火电。总体而言,目前还是炉排炉技术逐步占据主动,从技术角度看,这一市场格局暂难以发生逆转。
《纽约时报》2009年8月12日一篇题为“中国垃圾焚烧炉威胁全球”的报道指出,“中国成世界最大家庭垃圾国后,因填埋所剩空间无几,便开始建造焚烧炉,但这些焚烧炉已成为有毒物质排放来源,排放物不仅危害中国,还随气流越过太平洋到达美国海岸。中国的焚烧炉也可以表现优异。在深圳另一端,政府所有的宝安焚烧厂大烟囱不见烟冒出。检验表明,该公司几乎没有污染物排出。”
该报道所指符合环保标准的深圳宝安焚烧厂,正是位于深圳宝安老虎坑、日处理1200吨城市生活垃圾的宝安垃圾发电厂,系由深圳能源旗下的深圳市能源环保有限公司承建运营,采用炉排炉处理技术。另外,根据欧洲SGS实验室检测,深圳能源旗下另一家日处理垃圾800吨的南山垃圾发电厂,其二噁英排量也远远小于欧盟现行标准。
宝安垃圾发电厂所处的老虎坑垃圾填埋场,目前日处理垃圾达4000吨,垃圾发电厂仅能消化四分之一,这家发电厂正申请进行二期扩建,以便能全部消化每日所运进的垃圾。与其他城市地方居民强烈反对兴建垃圾发电厂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由于体会到垃圾发电对于当地生态环境的好处,周边居民对这项工程大都投下了赞成票,使得宝安垃圾发电厂的二期扩建环评在2009年12月份顺利获得通过。
“垃圾发电技术已经相当成熟,污染小,在发达国家被普遍采用,根本不是什么‘夕阳产业’,比如瑞士这样风景秀丽的国家,都积极发展垃圾发电。”一位垃圾发电业人士感到很不理解,既然垃圾发电与环境保护、资源化与无害化可以做到统一,为什么我们反而要拒绝这样有效的垃圾处理方式,而宁可守着污染危害更大、臭气熏天的垃圾简易填埋场?
政策扶持:垃圾发电面临机遇
■对于垃圾焚烧发电,国家一直持鼓励发展的态度,垃圾焚烧发电产业及装备领域正面临较好的发展机遇
■考虑到国家在减排方面的要求,政府主导型企业或有实力、有技术的专业投资运营性企业更具发展前景
12月19日下午4时50分,国家主席胡锦涛考察澳门时,专程前往澳门氹仔岛澳门家居弃置物处理中心,即澳门专门从事垃圾焚烧发电的厂房进行参观。在这所建成10多年、让澳门垃圾处理方式由堆填转为“焚化为主、堆填为辅”的处理中心,胡锦涛主席对弃置物处理技术非常感兴趣,并到中央控制室了解处理过程。
尽管这可能只是一次普通的参观,胡锦涛也没有对垃圾发电给予评价,但消息传来,还是让整个垃圾发电行业人士上上下下兴奋不已、奔走相告,前段时期因垃圾发电被媒体持续质疑而产生的泄气、沮丧之阴霾,几乎就此一扫而空,曾让行业内感受到的巨大压力也得到了舒缓。
实际上,对于垃圾焚烧发电,国家一直持鼓励发展的态度,2000年以后就陆续发布了一系列鼓励垃圾焚烧产业发展的政策,垃圾焚烧发电产业及装备领域也正面临着较好的发展机遇。
2000年2月,国家经贸委、国家税务总局下发《关于公布〈当前国家鼓励发展的环保产业设备(产品)目录〉(第一批)的通知》,其中包含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处理成套设备。
2007年,国家发改委发布《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其中明确鼓励“在经济发达、土地资源稀缺地区建设垃圾焚烧发电厂”;“大力研究开发和推广利用先进的垃圾焚烧技术,提高国产化水平,有效降低成本,促进垃圾焚烧技术产业化发展。”
根据《“十一五”全国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规划》,我国“十一五”期间将建设生活垃圾焚烧厂82座,新增处理能力6.7万吨左右。至2007年,国内垃圾焚烧处理项目总数已达66个,焚烧处理量占垃圾无害化处理总量的比例由2001年的1%提升到12.9%。
《全国城镇环境卫生“十一五”规划》提出:“十一五”末全国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不低于60%,其中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70%、县城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30%,但目前远未能达标,而2015和2020年我国城市垃圾年产量将达1.79亿吨和2.1亿吨,未来10年垃圾焚烧发电厂建设将面临一个快速增长阶段,垃圾焚烧发电设备的市场需求也将大增。
对于垃圾发电企业来说,其收入主要有垃圾处理补贴,由项目所在地政府支付;垃圾发电项目享受优惠电价、优先上网;由于减少了填埋方式产生的甲烷,代替一定额度火电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垃圾焚烧发电还可通过申请CDM增加收入来源。垃圾发电企业的主要成本是投资成本和运营成本,国金证券研究报告认为,部分城市垃圾处理补贴无法得到保障,以及垃圾未分类收集,导致运营成本较高,多少影响了垃圾发电企业的积极性。
目前,国内垃圾发电产业呈现外资试图进入、内资大企业垄断竞争、内资小企业试图以价格战抢夺市场份额的竞争局面;与此同时,各地政府也开始尝试以招投标的方式确定垃圾发电的投资方。然而,就城市垃圾处理本身而言,应属于由公共财政承担的政府公用事业,垃圾发电企业的介入并不能消除这一特性。推动行业健康发展,需要给予垃圾发电企业相应的补贴,也需要垃圾发电运营企业具有很强的社会责任意识。因此,政府若以完全市场化的招投标式来操作垃圾发电项目,一方面无法保证中标企业的社会责任心,另一方面容易导致中标企业想方设法转嫁成本,从而容易发生各类污染事件,并会严重削弱政府的公信力,引发社会问题。国金证券研究报告也认为,考虑到国家对减排方面的要求不断提高,政府主导型企业或有实力、有技术的专业投资运营性企业更具发展前景。
业内人士分析指出,宝安、南山垃圾发电厂等企业的成功经验证明,处理技术与设备先进、企业管理严格及社会责任心强、政府鼓励政策与监管措施到位这几大要素缺一不可。目前垃圾发电产业的发展因为社会上的误解、企业经营的不规范、政府监管不到位而有些波折,但垃圾发电毕竟大势所趋,未来产业前景依旧十分光明。
13、瑞雪却成了“垃圾”
来源:新京报 2010-01-12 李皓
http://epaper.bjnews.com.cn/html/2010-01/12/content_54232.htm?div=-1
北京是个水资源短缺的城市。元月3日那场罕见的大雪,给全市带来了约1.7808亿立方米的水资源,相当于2008年北京农业用水总量的15%,这本是件“瑞雪兆丰年”的好事。然而,由于雪后出现了道路湿滑、出行困难、多起摔伤事故等,媒体把“瑞雪”说成了“雪灾”。
为了迅速融雪,北京撒了近3万吨融雪剂。然而,这些天,融雪剂带来的问题已显现出来。笔者住家附近的知春路上,不仅马路表面有一层白花花的盐类物质,而且公共汽车站上还留着许多完整的融雪剂颗粒,站台边还扔了两袋融雪剂产品。冬天的雪,本来是上天赐给缺水的北京的礼物,却因为融雪剂的存在而变成了“垃圾”。环卫工人不得不用垃圾车将它们运到城外去。
雪后,笔者上街考察看到,北京降雪带来的道路受阻、容易摔伤等问题,其实主要是人为原因造成的,如果北京的市政建设做几方面改造,就能大大减少降雪带来的街头“雪灾”。可操作的改造如下:
第一,将光滑地面改为防滑地面:防滑型地面的特点是表面粗糙。然而,近十多年来,为追求豪华型视觉效果,北京许多室外公共场所的地面都选用了光滑型石材铺路。这样的地面最易在冬季雪后和夏季雨后使行人滑倒。由于摔跤易造成人体伤害,受伤者的索赔费用也可能极高,因此,在发达国家,室外铺路都尽量使用表面粗糙的石材、地砖或混凝土,而且铺地的接缝处要留出缝隙,以利透水。这些做法能保障地面在冬季防滑,并使积雪融化后就地吸收。北京可做的改造是,在光滑的石材或混凝土表面切割出凹槽,就能形成极佳的防滑路面。
第二,取消或平砌道路的路牙:北京的许多道路边都建有高出地面的路牙。由于这样的路牙会阻挡路上的积水自然排向道路之外,冬季时,建有这种路牙的道路极易结冰,导致交通事故,因此,当今许多发达国家的公路已不再建这种高出地面的路牙。
路牙的主要功能有二:一是标明车辆或人行道的路面使用范围;二是防止路面向两侧坍开。目前国际上的普遍做法是,让路牙的高度与路面相平,而这正是古代中国铺路的做法,这十分有利路面排水。建议北京尽量将高出路面的路牙降至与地面等高。这样做能使降雪后的铲雪变得容易,而且融化后的雪水就不会积聚在公路上了。
第三,建下沉式绿地消纳积雪:积雪是固态的水,消纳积雪最好的场所是路边的绿地。但绿地不能高出地面,不能是花坛式,否则降雪无法被顺势铲入绿地中。在老北京的四合院里,绿地建得总是低于路面,这就是下沉式绿地设计。降雪后,只用笤帚轻松一扫,积雪就能进入绿地中。土壤能透地热,把雪融化成水,吸收掉。可惜这种环境友好型的做法并未在当今的北京得到传承。
出于对融雪剂伤害植物根系的担心,北京市政部门禁止将路边的积雪放入树坑里或绿地中。其实,如果树坑中或绿地土壤的表面上覆盖有一层5-10厘米的落叶层或碎树枝,积雪中所含的少量融雪剂成分就能被有机物吸收掉,使渗入土壤中的雪水减少盐分,植物的根系就不会受到伤害了。
希望北京市认真总结这次降大雪暴露出来的城市设计和管理问题,不再让天赐的瑞雪变成“垃圾”,进而成“灾”。□李皓(北京地球纵观环境科普研究中心主任)
14、我国大量融雪剂除雪 我们能承受多少融雪剂?
来源:《中国环境报》2010年01月12日
http://env.people.com.cn/GB/10750018.html
最近一段时间,雪天频频降临我国南北一些地区,北京日前也遭到了大雪的袭击。由于采取了积极有效的措施,这场大雪没有给北京市的交通造成太大的影响。虽然道路畅通了,但是,由于在除雪过程中使用了大量融雪剂,很多道路留下了白花花的盐渍,好似又下了一场“雪”。这种情况在其他城市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
融雪剂以盐类为主,不论国外还是国内,融雪剂基本上无外乎两种:一种是以醋酸钾为主要成分的有机融雪剂,成本较高,1吨要1万多元,一般只会用在机场等地方;另一种是无机融雪剂,大部分为氯盐类,包括氯化钠、氯化钙等,价格相对便宜,仅相当于有机类融雪剂的1/10。
目前我国道路除雪主要使用的是无机融雪剂。大量使用这类融雪剂,会造成“盐害”。含盐雪水进入水体,会对河流以及地下水造成污染;氯化物蓄积在土壤中,则会使土壤盐碱化,导致植物大量死亡,在城市中首当其冲就是绿化带中的树木。据了解,盐在土壤中降解需15年时间,因此,即使想重新补植树木,也必须全部换土。除此之外,氯盐渗透到混凝土中,还会腐蚀钢筋,从而使钢筋开裂、脱落,导致结构承载力下降或丧失。即使是环保型融雪剂,都难以做到真正意义上的“无害”,或多或少都会对环境造成一些影响。专家指出,目前还尚未发现没有腐蚀性、对环境无影响的融雪剂产品。
不仅不环保,大量使用融雪剂还需要巨额投入。以北京市为例,2010年的第一场雪,北京市撒下了近3万吨融雪剂,每吨融雪剂1000元~2000元,取个折中价1500元,一场雪,光融雪剂一项,北京市就撒出去了4000多万元。
融雪剂的各种弊端,早已为社会各方所关注,近几年来,取消使用融雪剂的呼声越来越高,一些地方在尝试不用或少用融雪剂,要求以机械和人工清雪为主,以融雪剂融雪为辅。还有些地方制定了详细的融雪剂抛撒标准,规定了下多厚的雪该用多少融雪剂。然而,现实中却没有一个具体的操控机制,加上目前融雪剂又多为人工抛撒,撒多撒少全凭感觉,因此,从环保的角度来讲,融雪剂还是少用为佳。
欧美一些国家也曾大量使用氯盐融雪剂,并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上世纪70年代后期,因使用氯盐融雪剂,美国半数以上桥梁受到腐蚀破坏,每年用于修复的费用逾2000亿美元。不仅如此,有研究发现,氯盐融雪剂还导致了淡水生态系统的严重破坏,因融雪剂破坏环境造成的损失甚至一度占到美国GNP的4%,相当于每年美国国防开支。
现在,这些国家已开始采取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融雪剂的使用。在应对雪后交通问题上,他们先用机械铲雪后,再在道路上撒上炭渣、粗砂、树枝渣等用来防滑,也利用这些渣类物质的深色来吸收热量,以增加地面温度融雪。使用后的炭渣和树枝渣可以直接堆放到绿化带中,不会造成污染。对确实需要撒融雪剂的路面,要先用铲雪车扫掉地面上的大部分积雪,再撒上少量融雪剂来防止道路结冰。
我国有些地区的经验也很值得借鉴。大庆市和哈尔滨市松北区承诺不使用融雪剂。大庆市规定,清雪绝不准用融雪剂,如果哪个环卫站使用融雪剂,就要撤掉站长。松北区大力发展机械除雪技术,开发出了适用于清理不同路面冰雪的机械,而且这些机械全是在洒水车、翻斗车上加上一个工具,一车多用,使现有资源得到有效利用。由于不用融雪剂,部分街区的雪甚至可以直接堆在路边,不仅省去了融雪剂和清运的费用,更重要的,是保住了当地一份无形的环境资产。
瑞雪兆丰年。但是,如果我们不严格控制融雪剂的使用量,不改变除雪的方式,随着时间的推移,丰年也许会成“灾年”。
15、垃圾焚烧厂应何去何从?
来源:《信息时报》2010年01月12日
http://env.people.com.cn/GB/10749726.html
番禺垃圾焚烧厂风波看起来已经过去,但这不该是垃圾处理问题的终点,而应是起点。现实的问题与将来的问题是,垃圾焚烧厂如果不建,每日数以吨计垃圾该如何处理?而更为紧迫的问题是,有专家认为垃圾焚烧厂“副作用”明显。日前,出席小谷围科学讲坛的中国环境科学院赵章元研究员,就对李坑垃圾焚烧厂的诸多问题提出了公开的诘问,并从根本上否定了焚烧发电这种垃圾处理方式。
事实上,李坑垃圾焚烧厂投入使用多年,一直未引起过公众的关注。李坑垃圾焚烧厂进入公众视线,还是因为焚烧厂爆炸以及番禺市民与政府间的争议。在争议中,正反双方都把李坑垃圾焚烧厂作为证据,来论证兴建垃圾焚烧厂的可行或不可行。番禺的事态平息了,而李坑垃圾焚烧厂作为一个既成的事实,继续在沉默中运营,尽管在那场争论中,人们已经知晓,这个厂给附近村民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李坑垃圾焚烧厂之所以现在才进入公众视野,或许是因为李坑村民的沉默。我想,李坑村民之所以沉默,可能是因为他们不善表达。番禺垃圾焚烧厂的存废之所以成为一个事件,是因为番禺有大大小小数十个楼盘,居住的不仅是村民,还有很多市民,其中不乏社会精英阶层的人士。虽然与政府博弈的过程也非常艰难,但终归他们发挥了更多的话语权,因而最终得到了较为理想的结果。而李坑则不然。
比较而言,李坑村民处于弱势地位。但正是因为弱势,才需要救济,无论是政府还是民间,都应当给予李坑这个地方足够的关注。在番禺垃圾焚烧厂的对话中,政府部门显示出了充分的诚意、耐心以及对民意的尊重,不断地与市民进行对话、沟通,最终使事件得到较为圆满的解决。在李坑的问题上,政府完全可以延续在番禺事件上表现出来的良好作风,俯下身去,倾听李坑村民的声音,在了解民情、尊重民意、尊重村民利益的基础上,对于李坑焚烧厂的前景进行重新考量,进而对整个广州垃圾处理方式进行重新考量。
现在的当务之急,就是对李坑垃圾焚烧厂对环境以及对村民健康的影响进行重新评估。赵章元研究员提到,市疾控中心对李坑村民的癌症调查很仓促,没有进行入户调查,结果难以令人信服。那么,垃圾焚烧厂到底该何去何从,能不能就从这里着手呢?
16、公开企业排污方式势在必行
来源:中国环境报2010-01-12 蒋朝晖
http://www.cenews.com.cn/xwzx/fz/qt/201001/t20100111_629763.html
长期以来,违法企业和公众监督之间的较量一直都未停歇。毋庸置疑,这肯定是一场没有硝烟但却旷日持久的战争。
我们在关注昆明市80万元环保举报奖金发放问题引发的连锁反应的同时,不得不深思另一个问题:企业排污方式是否应该公开?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生产技术的不断更新和生产工艺日益复杂,使企业的排污方式发生较大变化。据了解,有的企业违法排污连环境监管专业人员都不能凭肉眼判断,需要借助先进仪器才能确定,普通市民就根本没有判断的办法。通常情况下,显性的排污可以很快发现,隐形排污就很不容易察觉。由于环境管理部门监管力度不断加大,企业违法排污就会越来越隐蔽,轻易是不会让人发现的。
对企业的排污方式,属地环境监管部门不仅熟悉,还建立有相关的档案材料。对新兴企业排污方式,也能通过请专家解读生产工艺流程,尽快准确掌握。
按理说,排污方式不应该成为企业的秘密,也不应该成为环境监管部门的内部资料。因为公众是企业排污的直接承受者,对企业排污方式应该享有充分的知情权。然而事实却是,公众对企业排污方式知道得很少,有的老百姓和企业排放的污染物如影随形几十年直至身患重病,却根本不知道恶魔就在自己跟前。
公开企业排污方式,让公众知道企业哪些排污行为符合国家标准,对其生产生活不会造成影响,就能解除他们的心头之患。让公众知道哪些排污行为是违法的、有什么具体表现和特征、对其将产生哪些具体危害,就能让大家时刻保持警惕。一旦企业违法排污,公众就会在第一时间向监管部门进行举报。
公开企业排污方式,既利于企业自律,也利于公众参与监督,更利于监管部门随时准确掌握情况。把企业排污方式作为一个全民参与监督的公共资源,这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17、绿家园春节生态游---贵州山水风光
春节就要到了,按惯例又到了我们和大家一起生态游的时间了。我们的生态游是要和朋友们一起在玩中认识大自然,和大自然交朋友。,这次的目的地是美丽的贵州省。绿家园的新老朋友们赶紧报名吧。
http://www.greensos.cn/ljy/html/gnxw/view/67024.html
绿家园办公室
特别关注:
想要看更多的环境信息,请点击下面网址:
绿色记者沙龙网:www.greensos.cn
绿色记者沙龙英文网站:http://eng.greenso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