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众参与 江河信息 十二月十四日绿家园江河信息导读: (编辑:丽英)

十二月十四日绿家园江河信息导读: (编辑:丽英)

2009-12-14

十二月十四日绿家园江河信息导读: (编辑:丽英)

 

全球气候变化大会在哥本哈根系列报道之六:

1、全球气候变化大会在哥本哈根之六-丹麦动物园里的中文

 

“哥本哈根观察”系列报道:

2、新京报:        哥本哈根的冬雨

http://epaper.bjnews.com.cn/html/2009-12/09/content_40534.htm?div=-1

3、新京报:       “哥本哈根地球”上的“空白区”

http://epaper.bjnews.com.cn/html/2009-12/11/content_41383.htm?div=-1

4、新京报:       NGO的声音日益响亮

http://epaper.bjnews.com.cn/html/2009-12/12/content_41992.htm?div=-1

5、新京报:       技术能扭转全球气候变化吗?

http://epaper.bjnews.com.cn/html/2009-12/14/content_42441.htm?div=-1

 

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专题报道:

6、人民网:       特别策划:应对气候变化,低碳经济引领中国未来发展

http://env.people.com.cn/GB/10573885.html

7、广州日报:      中国极端高温事件更频繁 2050中国冰川消失一半

http://env.people.com.cn/GB/10570569.html

8、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全球连线: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的四个问号

http://world.zjol.com.cn/05world/system/2009/12/13/016147811.shtml

9、国际金融报:     哥本哈根,“坏消息”何时休 

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09-12/14/content_12643955.htm

10、人民网:       美国民众建诺亚方舟木质模型 呼吁各方达成协议

http://env.people.com.cn/GB/10569805.html

11、中国青年报:     气候变化谈判应算清四笔“账”

http://env.people.com.cn/GB/10569893.html

12、金羊网-羊城晚报:  哥本哈根协议草案含糊 未涉及技术转让具体额度

http://news.sohu.com/20091212/n268899024.shtml

13、新华网:       哥本哈根峰会开启对协议草案核心讨论

http://env.people.com.cn/GB/10569938.html

14、经济观察报:     从哥本哈根出发

http://www.eeo.com.cn/observer/shijiao/2009/12/14/158022.shtml

 

环境资讯:

15、中国环境报:     各国青年汇聚北京研讨气候变化 

http://www.cenews.com.cn/xwzx/jy/qt/200912/t20091214_628780.html

16、人民日报:      我国2020排放减45% 怎样省“碳”又省钱?

http://env.people.com.cn/GB/10571322.html

 

地方信息:

17、中国水网:      北京水源保护基金会“饮水思源文化基金”启动

http://news.h2o-china.com/html/2009/12/671260772232_1.shtml

 

人与自然:

18、经济参考报:     三峡库区:不再是鱼儿的快乐家园 

http://news.xinhuanet.com/environment/2009-12/14/content_12642809.htm

 

环保观点:

19、第一财经日报:    中国环境税负已超发达国家平均水平

http://finance.sina.com.cn/roll/20091214/03107096861.shtml

 

深度报道:

20、经济参考报:     长江水生生物多样性面临挑战 

http://news.xinhuanet.com/environment/2009-12/14/content_12642722.htm

21、中国经济时报:    拯救地球,人类亟待摆脱惰性和蒙昧

http://www.cet.com.cn/20091214/e1.htm

22、新华网:       碳交易为应对气候变化探索市场化解决之道

http://env.people.com.cn/GB/10571295.html

 

环境时评:

23、人民网环保频道:   哥本哈根,哥不是“傻根”!

http://env.people.com.cn/GB/10571871.html

24、中国环境报:     如何在低碳竞争中争取主动权?

http://env.people.com.cn/GB/10571595.html

25、大洋网:       谁的责任?气候债务与气候正义

http://env.people.com.cn/GB/10571264.html

 

特别关注:

想要看更多的环境信息,请点击下面网址:

怒江网:www.nujiang.ngo.cn

绿色记者沙龙网:www.greensos.cn

绿色记者沙龙英文网站:http://eng.greensos.cn

 

 

 

1、全球气候变化大会在哥本哈根之六-丹麦动物园里的中文

文图 汪永晨

 

12月11日下午,杨勇的“世界第三极面对全球气候变化”的主题发言,在WWF的帐篷里举行。前两天听说那里去听的人不多,可因为我们事先没有注册上在大会的边会,能有发言的机会在我们看来就要好好利用。

我们没有想到的是,比讲的时间早了半个小时到的我们,看到挺大的帐篷里,一半的座位上坐着等着听的人。

主持人在介绍杨勇

讲后的采访

临时插入的讲演虽然没有上到会议的日程安排里,但看来我们这两天发的电子邮件和打的招呼还是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杨勇在上面讲着、放着中国长江源冰川的融化,和西部江河的干涸,我在下面发着我们带去的折页。

介绍

不过更值得一说的是,专程自费到丹麦来为杨勇当翻译的美国朋友,退休前是位高官,退休了就心甘情愿地为中国的环境保护做他能做的事。为了杨勇的PPT,他在成都时就一遍又一遍地帮着译成英文,修改。而杨勇讲的当天,即使杨勇不讲,他差不多也能背下来了。吃透了内容的翻译,让在场的人听得是既震憾,又焦急。

当年的高官,现在志愿当翻译

介绍我们的英文记者沙龙网和世界第三级的变化

喜欢看我们折页的老外

帐篷里的讲演

今天,有两位巴西人被我们立在那儿的世界第三长的大河长江,正在遭受着江源冰川消融中的照片所吸引,找我们来说江河的问题。他说现在亚马逊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雨林的消失,生物多样性的减少,对全球气候的影响,可是人们还不认识。巴西政府也不重视。他说全球气候变化对中国来说是机会,你们在大力发展太阳能,风能。技术与商品都在走向世界,可是巴西在这方面什么都没有做。

今年的3月、4月我去了趟巴西。同去的人无不为巴西的天蓝水清所震憾。亚马逊豚,更是在我们刚刚上船有20分钟时,就看到它们从亚马逊跳出水面。而我们中国长江里的白鳍豚,现在被科学家认为,作为种群已经消失。

我和两位巴西关注江河的学者说,我去了你们国家的库里蒂巴,那里是全世界公共交通发展的榜样。垃圾堆被改造成植物馆,废矿坑成了歌剧院。

没想到那么快的是,两位马上伸出手来比给我看,意思那只是一点点,一点点。

为什么,在我们看来他们做得那么好,在他们看来我们把握了机会而他们没有。

知识分子是不是总是站在批判的角度看问题?为什么,看自己,或身在其中问题看得更清楚,看别人的优势又不免简单。

这是规律,还是偏见?和两位巴西学者聊后,我问自己。

早上去会场路过的小河

哥本哈根开会时的广场

大会会场外

主持人都拉开了架势

电脑区

哥本哈根大会第一周的最后一天谈判终于出现了一些新的亮点,欧盟决定从2010年到2003年,每年拿出24亿欧元,日本也将拿出200个亿,用于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谈判虽然还在艰难地持续,但这两个新的表达,还是给了那些对大会最终结果越来越持不乐观态度的人们以新的希望。

下午2点钟的余晖

12月11日晚上,中国、美国大学生的聚会后,一位香港环保界的人士参加后兴奋地告诉我,现在中国的年轻人特别是在国外受过教育的人,学会和国际社会打交道了,这非常重要。可是一位也参加了这次聚合的中国年轻人却对我说,聚会后能干什么,她还很迷茫。在她看来,这种聚会,不能只定目标,还应给出具体行动的下一步。

会场外

今天哥本哈根的街上

呼吁

哥本哈根会说是为了我们

年轻人的性急可以理解,正是摩拳擦掌的时候吗。开始了交流,就有了做事的可能。12月12日晚上,中国青年代表团聚会的是南非的年轻人。积极地找朋友,中国的年轻人,走入国际社会,寻找能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做自己能做的事,从这里开始了走另一条路的探索。这是一条必经之路。

丹麦有一个古老的动物园,建于1859年。是欧洲最老的动物园之一。是丹麦那时候的一位公主为了保护鸟类和小兔子而建的。

动物园里有一个1905年建的塔,在当年的欧洲是流行建筑模式。

为了更多地了解发达国家对自然的尊重与保护的做法,我短暂地离开了一下会场,去了趟丹麦动物园。

当年的老房子

动物园里的火烈鸟

开始,动物园管理者希望在动物园里能有更多的动物供人参观。但是后来他们修正了想法,减少了动物的数量,为的是用有限的资源给已经在里面的动物更好的生活条件。

圣诞前,来动物园的孩子每人发一顶小帽子

动物园的门票130丹麦克朗,不算便宜,但也有窍门,如果是花240块克朗买一张票,一年的365天里,你就可以随便去了。这是一个既能省钱,又能常常来这里认识自然,认识动物。这是丹麦动物园的管理者想出来的吸引游客,让人们更好地了解动物,了解自然的办法。

动物园里的塔

我在北京给学生们做环保讲座时问过他们,你们知道老虎喜欢生活在什么样的林子里,很少有人能回答出这个问题。可是你再问,你们去过多少次动物园,那一定会有孩子举起手说,100次,200次。

到动物园去,这是不少孩子周末,放假时的选择。去过100次,200次的也许不多,但从懂事以后,去过十次八次的就不在少数了。1996年,我在美国的动物园里学习了他们怎么采用志愿者导游为游客服务。回来后,在北京动物园里推广。从2004年开始,北京动物园里的志愿者导游已经“占领”了动物园里的各个和动物,和人打交道的领地。这个项目深受欢迎的不光是游客,也包括志愿者自己。他们在动物园里学习,寻找,传授着自己和游客如何与动物们打交道。这几年参加志愿者招募的志愿者一次比一次踊跃。志愿者导游们不仅在给游客们讲动物本身的故事,也讲它们的家园。用专业一点的词,就是讲动物的栖息地。这些讲说,可以让到动物园的人,认知动物,同时学会怎么保护动物的家园。

在丹麦动物园,2008年新开的一个大象馆里,是世界著名的英国设计师的作品。里面的照片告诉人们,从1905年,这里每年都会有音乐会。看着照片,能让人想象,在这里听音乐会,有一种听森林里的交响曲的感觉。

想想先吃哪个

饿狼

狮子一家

在放有大象标本的教育中心,有一个人们可参与的选择。这个选择让我也成了能为大象做点什么的志愿者。

动物的一家

那是一个电子选择屏幕上,有几种选择,可以投从20块到更多克朗的钱的放入口。在这个口旁边还有另一个选择,是你要把你放进的钱用于保护大象、保护大象的栖息地、为大象生活所在地的村民做些什么和有关大象的研究。

一种学习

我投进了20克朗,选择的是用于为大象生活地的村民做点什么。这些年关注江河,我知道,对于与野生动物生活在一起的老百姓碰到的困难,有来自自然的,也有来自我们人类自己的,特别是我们中国的做法:顾全大局。这让那些原住民做出的贡献太大了,他们需要帮助。就像这次哥本哈根会,发达国家之所以要承担更多的义务,那是因为他们对大自然,对深受气候变化之害的人欠了帐。他们当然要承担责任。

为了当地的村民

在丹麦动物园里有一个地方,那里写着中文,开始我没太看懂。后来才明白,这是在告诉游客,在世界上还有这样一些地方,把老虎的骨头用来泡酒,做药。这样可以吗?

这个中文角,给游客提供的是思考,是警醒,是告诫!我拍这些中文的时候,多么希望这是绝照,下次再有中国人来,不要再有这样的中国字了。

虎商店

活得更久

当然,这需要看到我拍这些照片的人和我一起努力。

今天,在WWF的帐篷外,我们第一天到哥本哈根拍到的冰雕北极熊,已经融化了不少,到大会开完时,估计也差不多就化完了。丹麦的暖冬,如果安徒生再写卖火柴的小女孩时,不知圣诞节还能不能写得那么冷。

融化中的北极熊

(照片5 )

在哥本哈根召开全球气候变化气候大会上,除了正艰难谈判的“A计划”以外还有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B计划”。这一捕捉二氧化碳的计划包括在全球范围内建立高科技塔台,收集大气中二氧化碳分子和在海水播撒富含铁元素的营养物质,促进浮游植物生长。这些浮游植物能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它们死后沉入海底,二氧化碳随之埋藏。

格陵兰岛冰川因气温上升快速消融,造成海平面升高,一些地区降雨模式改变诱发大面积饥荒,给老百姓造成了恐慌,倒让一些科学家认为有了能体现自我价值和拯救地球还是要靠技术的可能与理由。

我对此的解读是:如果说当年烟囱林立、马达轰鸣也被认为是现代化,是人类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举措,那么如今这个B方案,不能不说是又一项人类试图改造自然的狂妄之想。

对“B计划”的反对之声这两天在哥本哈根会上随处可以听到。

在我看来,当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技术转让和资金支持有关落实的谈判都一谈再谈的时候,这个“B计划”要用的可完全是无法估量的成本。或说是科幻小说。

若大的地球,若干穷国,小国有可能,有能力花巨资去实现在沙漠地区覆盖大面积反光片,在同温层散播白色硫酸盐颗粒、模拟火山灰反射阳光和在太空安置巨大反光镜,拦截1%至2%的入射光线吗?发达国家的科学家有计划花这个钱,他们的政府,他们的人民有掏这个腰包的可能吗?再退一步,就是有人出这个钱,这一计划又会不会引起那一地区生态系统和降雨模式等的改变,有人能说得清,或说是走出试验室在一定程度、一定范围内试验吗?

在太阳能和风能已经广泛使用的今天,生产太阳能设备时所产生的污染还没有解决,风能发电那巨大的“风扇”还在扼杀那一地区天空中自由飞翔的小鸟的时候,在还有人群渴望温饱的时候,在浩如烟海的沙漠上覆盖大面积的反光片,不光让人觉得花这笔钱是天方夜谭,也为这样的计划是不是又一轮的改造自然,征服自然而担忧。

印度总统甘地曾说过:地球能满足人类生存的条件,却无法满足我们人类对物质需求无限制的欲望。

在面临海平面上升,大面积荒漠化在加剧的时候,当务之急不是在沙漠上盖什么反光片,而是重新认识我们人类与地球的关系和与之和谐相处。在大自然面前,我们是不是就会索取,我们能不能友好地融入。

老祖宗留下来的刀耕火种,游牧生活,真的就是落后,是愚昧吗?那么为什么就是那样的生活方式,在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让我们人类的先人数代代延续至今,而就是我们工业文明发展至今,这几百年来人类继续生存下去的可能遭遇面临挑战。

其实,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最好的办法我认为是少花钱。重新拾起中华民族的美德:勤俭持家、知足常驻乐。至今我们很多少数民族还在固守的视大自然为神。这个神不是要供着的,而是要给它以尊严。

我不是反对技术,我也是乘飞机到哥本哈根的。我们不可能回到原始社会,现代化生活为我们今天的生活带来了方便与舒适。希望生活得更现代化。而这个“B计划”让我担心的,一是技术至上,认为技术可以拯救地球;二是一些人为了自己和眼前的利益,以发展为借口,不去走可持续发展的路。这才是不可行,而可怕的。

提高人们对自然的认识,减少对自然的索取,与自然友好相处,我认为这才是解决全球气候变化的要本。人类不能再狂妄了,否则会有更大的灾难。

2、哥本哈根的冬雨

来源:新京报 2009-12-09 汪永晨

http://epaper.bjnews.com.cn/html/2009-12/09/content_40534.htm?div=-1

这两天的哥本哈根阴雨绵绵。12月了,“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故乡还在下雨,当地人说少见。这和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有关,也是当地人的看法。

12月7日,进哥本哈根会场注册的人,要排三个小时的队,才能注册得上。开幕式,一个国家的代表团只给4个名额。晚上市长的宴请只有1500个座位,进够了数,对不起,不管你是谁,大门已关。

这就是第一天的全球气候大会的“挤”,是没有办法的办法。而哥本哈根为大会提供的会场,已经是北欧最主要的国际会议中心,可容纳两万多人,60个大大小小的会场。

在哥本哈根街头,可以看到喜欢创意的丹麦人根据自己首都的名字“哥本哈根”(Copenhagen),发明了一个新词:“希望哈根”(Hopenhagen)。我一到哥本哈根,出租车司机就用两只手握着拳头对我说,难呀!本次大会上的“打架”能不能有什么好结果,是很多人心中的疑虑。但每一个人对这次大会又都充满了希望。一位德国女士在接受我的采访时说,每个来的人都带着那么大的热情和能量,这就是开会的希望。

在全球气候大会的会场内外,也可以看到各国参会人极富创意的艺术作品:融化中的“美人鱼”,在滴水的北极熊冰雕,拿着时钟在倒计时、拿着大计算器在算着碳排放的志愿者,都展示着人类如今面临的气候变化的严峻与紧迫。

此次气候会议推动的3个主要目标为:每个国家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数字;达成减少气体排放的方法;发达国家为发展中国家减少气体排放提供支持。发达国家希望发展中国家多承担一些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指标。发展中国家的人说,富人们吃大餐快要结束时,一位穷人来只喝到一杯咖啡,结账却要AA制,这不公平。

怎么样找到公平?接下来的几天,有没有好戏看?

有人说:“2009年,将会因为金融危机而被历史铭记吗?不,我们不希望这样。2009年应该被这样铭记:在这一年,全球找到了解决气候变化的方法,找到了应对挑战的政治意愿,并在这个过程中找到了希望和机会。”这是大多数来哥本哈根的人的心情。

3、“哥本哈根地球”上的“空白区”

来源:新京报 2009-12-11 汪永晨

http://epaper.bjnews.com.cn/html/2009-12/11/content_41383.htm?div=-1

昨天听说哥本哈根大会上有一个电视区,各国受气候变化的影视作品在那里向与会代表展示。于是,我找到了那里,电视屏幕上有一个“地球”,上面密密麻麻地显示一些亮点,用手点上,“地球”上哪个国家受到气候变化影响的现状就会在屏幕上演示出来。可是,却没有中国的。

为什么没有我们中国的?北京大学吕植教授告诉我,几年前联合国向各国征集受气候变化影响地区30年来生物多样性的监测数据,中国提供了,却因数据不符合要求而没能被录入。在哥本哈根大会的这个“地球”上,连非洲的一些小国都有,中国这么大的领域,却是空白。

这几天大会里有一种声音,说是欧盟对中国的减排承诺有质疑。我带着疑问到欧盟工作区采访,很快,欧盟工作人员帮我找来了刚刚当选欧盟轮执主席瑞典首相办公室秘书长lars-Erik Liljelund先生。

我先向他提出,这次大会为什么对中国更多提出的是减少碳排放,而中国也是受气候变化影响的重灾区,大会上却少有人提及。以现在中国经济发展速度和已达到的减排速度,所做相当于“志愿者”了。因这“本应是发达国家所承担的义务,您怎么看这个问题?”

lars-Erik没有直接回答我的问题,他举例说:1990年瑞典也开始进入经济高速发展阶段,与此同时,人口也从过去的700万增加到900万,他们用了增加碳排放税收的办法,以解决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矛盾。如果没有这个举措,便宜的能源消耗自然难以制止碳排放的加剧。在这个问题上,价格的作用高于技术的能量,瑞典解决这个问题,靠的不仅仅是法律。

其实,这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思路。但是,各国有各国不同的国情,同样的思路放在中国也许就难以推行,并且甚至是不公平的。用统一的思路或者标准去要求每一个国家,显然是不现实的。不信,就去看看“哥本哈根地球”上的“空白区”吧。

4、NGO的声音日益响亮

来源:新京报 2009-12-12汪永晨

http://epaper.bjnews.com.cn/html/2009-12/12/content_41992.htm?div=-1

在哥本哈根的全球气候大会上,与政府间激烈的谈判相比,NGO论坛不但没那么严肃,而且丰富多样。我参加了孟加拉国一个民间环保组织的边会,主讲人呼吁的是,正在谈判的适应性报告里,只按一个个国家谈适应变化是不够的,因为很多河流是跨国的,气候变化是影响水的,所以在适应性报告里,应该有跨流域管理的内容。NGO在大会期间的声音,对大会的谈判,无疑会产生影响。

2月10日,我到美国中心想采访美国代表团的代表,却碰上了美国大学生正和华盛顿的中学生视频对话。

先是华盛顿那边的孩子,每人讲了自己眼中的全球气候变化。有说冰川退缩的,也有说乌龟灭绝的,江河的污染和极端天气都是孩子们眼中的气候变化。接下来的一个问题,一下子吸引了我。华盛顿的一个小姑娘问:如果哥本哈根协议没有签署,你们会做些什么?

哥本哈根这边的美国大学生对着电视镜头问:你们谁知道太阳能?华盛顿的学生都举起了手。你们谁知道风能?那边的孩子又都举起了手。大学生这时说,我们不会妥协。我们回去要给议员写信打电话,给他以压力。要为应对气候变化做事。

一个华盛顿的学生,问在哥本哈根的学生:你们到哥本哈根后,和你们去之前想象的一样吗?一位大学生回答:最没想到的,就是全世界会有那么多人关心全球气候变化。也没想到的,是结识了全世界那么多想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做事的人。我们现在有了一个网络组织,包括印度、中国、非洲很多国家和地区的年轻人。将来我们要一起做事。

征得组织者的同意,我也向华盛顿那边的孩子问了两个问题。一是,你们知道全球变化对中国的影响是什么吗?二是,你们知道中国的长江吗?孩子们的手都举了起来。还有一个孩子大声说:世界第三大河。

这两天,就在谈判大厅外,我看到一大群年轻人坐在门外,每人手里举着个纸板,上面写着:请给我们机会。我也看到一些民间组织的人,把自己装扮成弯着腰的大树。上面写着:请给我们生存的空间。中国青年代表团的身影,在大会各个角落也随处可见。他们要告诉大家的是,我们中国西部是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的重灾区,请世界给予关注。

民间组织不能像政府间的谈判那样达成协议,成为必需要执行的条款和法律依据。民间组织做的是倡导,是行动,是用自己的理念影响更多的人。在哥本哈根大会上,各国政府间的协议最终能否达成,现在还是未知数,但NGO的声音却日益响亮。

5、技术能扭转全球气候变化吗?

来源:新京报 2009-12-14 汪永晨

http://epaper.bjnews.com.cn/html/2009-12/14/content_42441.htm?div=-1

在浩如烟海的沙漠上覆盖大面积的反光片,不光让人觉得花这笔钱是天方夜谭,也为这样的计划是不是又一轮的改造自然,征服自然而担忧。

格陵兰岛冰川因气温上升快速消融,造成海平面升高,一些地区降雨模式改变诱发大面积饥荒,给老百姓造成了恐慌,倒让一些科学家认为有了“能体现自我价值和拯救地球还是要靠技术”的理由。

在哥本哈根大会上,除了正艰难谈判的“A计划”,还有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B计划”。这一捕捉二氧化碳的计划包括在全球范围内建立高科技塔台,收集大气中二氧化碳分子和在海水播撒富含铁元素的营养物质,促进浮游植物生长。这些浮游植物能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它们死后沉入海底,二氧化碳随之“被埋藏”。

不过在哥本哈根会上,另一声音也不小的观点认为:如果说当年烟囱林立、马达轰鸣也被认为是现代化,是人类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举措,那么如今这个B方案,不能不说是又一项人类试图改造自然的狂妄之想。

我同意这种反对意见。当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技术转让和资金支持的有关谈判正在进行的时候,这个“B计划”需要的是无法估量的成本。偌大的地球,若干穷国,小国有可能、有能力花巨资去实现在沙漠地区覆盖大面积反光片,在同温层散播白色硫酸盐颗粒、模拟火山灰反射阳光和在太空安置巨大反光镜,拦截1%至2%的入射光线吗?发达国家的科学家有计划花这个钱,他们的政府,他们的人民有掏这个腰包的可能吗?再退一步,就是有人出这个钱,这一计划又会不会引起那一地区生态系统和降雨模式等改变?

在太阳能和风能已经广泛使用的今天,生产太阳能设备时所产生的污染还没有解决,风能发电那巨大的“风扇”还在扼杀那一地区天空中自由飞翔的小鸟的时候,在还有人群渴望温饱的时候,在浩如烟海的沙漠上覆盖大面积的反光片,不光让人觉得花这笔钱是天方夜谭,也为这样的计划是不是又一轮的改造自然,征服自然而担忧。

在我看来,我们这个地球能满足人类生存的条件,却无法满足我们人类对物质需求无限制的欲望。在面临海平面上升,大面积荒漠化在加剧的时候,当务之急不是在沙漠上盖什么反光片,而是重新认识我们人类与地球的关系和与之和谐相处。在大自然面前,我们是不是就会索取,我们能不能友好地融入?

其实,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最好的办法我认为是少花钱,重拾中华民族的美德:勤俭持家、知足常乐。至今我们很多少数民族还在固守地视大自然为神,这个神不是要供着的,而是要给它以尊严。

我不是反对技术,我也是乘飞机到的哥本哈根。我担心的,一是技术至上,认为技术可以拯救地球;二是一些人为了自己和眼前的利益,以发展为借口,不去走可持续发展的路。

6、应对气候变化,低碳经济引领中国未来发展

来源:人民网 2009-12-14

http://env.people.com.cn/GB/10573885.html

7、中国极端高温事件更频繁 2050中国冰川消失一半

来源:《广州日报》2009年12月14日 方利平、吴倩

http://env.people.com.cn/GB/10570569.html

  为地球守夜

  12日,哥本哈根会场贝拉会展中心举行了一场特别的烛光守夜活动,人们敦促谈判尽快达成协议。

  全球未来10年将因气候变化出现上百万名环境移民

  低碳经济到底是人类谋生存的必然选择,还是一场由西方社会主导的新游戏呢?本报记者就这一问题在会议现场采访了众多专家,大家一致表示,气候变化的加剧是实实在在的威胁,低碳经济将是各国的必然选择。

  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中心主任罗勇博士则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近些年中国频繁出现的极端天气,与气候变化有关。

  过去50

  1300年来最暖和

  会议期间,联合国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IPCC)再次阐释了第四次气候变化评估报告。

  根据评估报告,1906年~2005年的近百年时间里,全球地表平均温度上升了0.74℃,其中有0.65℃是在最近50多年里上升的。20世纪后半叶可能是过去1300年中最暖的50年。

  由于气温上升加速,海平面也在加速上升,20世纪全球海平面上升约为0.17米;其间1961~2003年平均上升速率约为1.8毫米/年,1993~2003年的平均上升速率约为3.1毫米/年。全球大部分地区积雪退缩,近40年北半球积雪逐月退缩(除11月和12月外),在20世纪80年代尤为明显。

  评估报告认为,人类活动很可能(90%以上)是导致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这与温室气体的排放加速有关,其中二氧化碳在几种温室气体中占了76.7%。2005年二氧化碳浓度为379ppm,超过近65万年自然变化(180~330ppm),其近十年增长速率为1.9ppm/年,高于连续直接观测以来的平均1.4ppm/年。

  IPCC预计,在温室气体排放情景下,本世纪末全球平均升温幅度大致为1.1~6.4℃。

  2050中国冰川消失一半

  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中心主任罗勇博士表示,气候变化主要体现在气温的上升和各种灾害性天气的频繁发生。

  根据统计,近百年我国年平均气温升高了1.1℃,比全球0.74℃的平均升温要高;近50年中国大部分地区呈增温趋势,以北方增温最为明显。2008年,我国年平均气温较常年偏高0.7℃,为1951年以来第7个最暖年,也是连续第12年高于常年值。

  雪灾、干旱、洪涝、台风、暴雨、高热,近50年,我国区域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繁出现。

  目前我国夏季高温热浪明显增多,区域性干旱加剧,特别是华北地区最近20多年中有8年发生干旱,干旱发生之频繁、干旱范围之广、损失之大,是1886年以来最严重的。同时,华南地区降水约增加5%~10%,而华北和东北大部分地区约减少10%~30%,呈现“南涝北旱”的局面,最近20年是继20世纪50年代之后,长江和淮河流域洪水灾害高发期。

  近30年来,西北地区退缩的冰川约占冰川总条数的80%,绿洲生态受到威胁。估计到2050年中国冰川将损失二分之一。

  农业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最大,我国许多地区作物减产,农业生产不稳定,减产5%~10%。

  罗勇同时表示,气候变化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引起某些极端气候事件发生规律的变化趋势上。对一次具体的极端气候事件,一般都是多个因子的共同作用,气候变化很可能是原因之一。他说,21世纪我国极端高温事件可能更为频繁,部分地区暖冬与热夏的次数可能增加;强降水事件可能增多;台风和强对流天气可能更强;冬季寒潮将可能继续减少。

  全球数字

  每年30万人死于气候变化

  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中心主任罗勇博士对记者表示,气候变化在地球的漫长的历史中是个常态,但如果变化发生得太快,人类及生物无法快速适应,就会带来灾难。受气候变化影响,旱灾、水灾、暴风雨等极端气候事件愈来愈频繁,导致死亡率、伤残率、传染病发病率上升,更使全球粮食产量发生更大的波动。

  根据世界气象组织(WMO)今年的报告,气候变化每年造成30多万人死亡,1250亿美元损失。预计2030年后,气候变化每年将造成50万人死亡,3000亿美元损失。气候变暖导致因热浪袭击致死人数大幅增加。

  气候变化对地球生物也将造成重大影响,动植物物种地理分布朝两极和高海拔地区迁移;树叶发芽、鸟类迁徙和产蛋等春季特有现象提前出现,造成生态失衡。未来如果全球平均温度比1980~1999年的平均温度增加超过1.5~2.5℃,经评估的20%~30%的物种可能会灭绝;如果超过3.5℃,将有40%~70%的物种灭绝。

  预计2050~2080年,气候变化将导致粮食贸易需求增加,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将更加依赖粮食进口,可能导致世界粮价居高不下。未来受气候变化影响严重的地区可能导致部分绿洲消失、城市消亡、沿海地区不宜居住。

据欧盟首脑会议上的一份报告预计,由于干旱、洪涝、荒漠化以及海平面上升,今后10年将出现上百万环境移民。

8、全球连线: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的四个问号

来源:浙江在线新闻网站2009年12月13日

http://world.zjol.com.cn/05world/system/2009/12/13/016147811.shtml

  12月12日,在位于丹麦首都哥本哈根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会场贝拉会展中心,孩子们参加烛光守夜活动。当天,这里举行了一场特别的烛光守夜活动,提醒人们关注全球气候变暖带来的挑战,呼吁尽快采取行动,敦促正在这里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谈判尽快达成协议。

  自本月7日开始,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一直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紧锣密鼓地举行。据报道,由于这次会议将就未来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合作作出安排,意义重大,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美国总统奥巴马等100多位政要将在会议后期与会。哥本哈根已成为世界的焦点所在。

  新华社驻华盛顿、巴黎、新德里及北京的记者近日分别采访相关专家,请他们就气候变化的科学定论、2摄氏度阈值、气候谈判的难点及取得成果的前景等问题发表观点和看法。

  气候变化有无科学定论?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罗勇:自从100多年前科学家发现温室效应以来,人类活动导致的气候变化问题逐渐清晰。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以及研究的深入,气候变化已成为当前全球科学家的主流共识。

  根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编写的4份有关气候变化的评估报告,人类活动导致近50年气候变化的可能性已经上升到90%,并且全球变暖的趋势是一致的。相关表述获得了所有国家的同意。

  IPCC副主席、法国气候专家让·茹泽尔:一些人质疑相关气候变化报告是否存在虚假内容。但事实上,这份报告是全球各国研究人员共同完成的,经得起任何推敲。

  印度科学院大气和海洋科学中心教授戈文德斯瓦米·巴拉:气候变化怀疑分子和特殊利益集团一直质疑IPCC报告中有关气候变化的科学证据,并试图破坏气候科学家的名誉,其目的是尽力避免任何减排的束缚。

  2摄氏度阈值有何意义?

  美国布鲁金斯学会非常驻研究员、马里兰大学助理教授内森·胡尔特曼:欧盟提出的2摄氏度阈值并非随意提出的一个目标。当然,几乎不可能简单确定气候变化弊大于利的临界点。人们需要估计气候变化何时算得上危害过度,这需要考虑各种可能的结果,并合计出一个数据。类似2摄氏度的目标就是这样计算出来的。

  巴拉:2摄氏度阙值是一个将注意力从核心问题转移的策略,我不认为它能带来任何有意义的解决办法。我们应该讨论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公平合理地分配碳排放配额,而不是二氧化碳浓度或表面气温的变化。

  气候谈判的难点有哪些?

  茹泽尔:目前,多数国家领导人都已意识到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性,但哥本哈根会议的难点在于减排的目标太大,因此很难达成共识。如要控制全球气温升幅,必须保证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在2015年达到峰值后出现下降。另外,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在技术和资金支持上存在着较大的分歧。发展中国家以前并未排放多少二氧化碳,但现在却要承受严重的后果。而发达国家对于发展中国家的援助却并不充足。

  巴拉:气候谈判的主要困难是碳排放量的分配。公平合理的解决是“各国人均排放量全球一致”。另外,我们也应该面对“没有免费午餐”的现实。我个人认为,发达国家永远不会真诚地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技术转让或资金。发展中国家必须自己寻找解决能源和气候变化问题的方法。

  气候大会取得成果的前景如何?

  茹泽尔:为了让哥本哈根会议取得成功,各国应该加倍努力。目前,多国政要都宣布将参加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希望他们能达成一项政治共识,不过要形成具体的协议,还需要一些时间,需要各国遵守自己的承诺。

  美国乔治敦大学外交学院科技和国际事务系助理教授乔安纳·刘易斯:随着世界一些主要国家陆续宣布本国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目标,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达成协议的可能性大大增加。虽然协议的所有细节并非都能在大会结束时敲定,但各国应该能够就应对气候变化的新全球框架达成协议。国际气候变化谈判“谈崩”不符合任何人的利益。

巴拉:目前推动各国经济发展最便宜的能源仍然是以碳为基础的能源。除非这种情况发生变化,否则我们不会看到全球碳排放出现大幅度减少。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个人认为,哥本哈根会议不太可能达成最终的协定。(综合新华社记者杨骏、驻巴黎记者李学梅、驻华盛顿记者任海军及驻新德里记者毛晓晓报道)

9、哥本哈根,“坏消息”何时休 

来源:人民网/国际金融报2009年12月14日

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09-12/14/content_12643955.htm

    谈判的时间走过了一半,谈判的内容却在向后退。

    丹麦文本、“77国集团+中国”内部分裂、中国公开指责欧盟“不厚道”、美国高调宣布“不会大力资助中国减排”……从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大会开幕到现在,每天都有“坏消息”传出来。举步维艰的谈判变得越来越复杂且艰难。或许这次真的是到了最关键的时刻,每一个细微的颠簸,都显露出力量。

    最新进展是,一份联合国即将公布的LCA(《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框架)和KP(《京度议定书》框架)的最新版本已被传出,文本由200页已经缩减到几页纸。据称这份文本将成为本周各国谈判的基础依据。一周之后,呈现在大家面前的、最后的结果,很可能只是一份强有力的“政治共识”,而非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协定——这一点上中美欧“不谋而合”。如果这样的共识可以达成,也应是“坏消息”中的好消息。

    表立场:发乎情,止于礼

    “太多的议题还没有具体讨论,很难说能在一周之内,达成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协定。”中国谈判代表吕学都表示。美国则公开表示:“我们只对政治共识感兴趣。”各个集团陈述各自立场虽然有种“硝烟乍起”的味道,但基本“发乎情,止于礼”。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主要分歧是“是否坚持双轨制来谈判”,即严格按照UNFCCC(《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框架达成的协议进行谈判。主要影响到各自承诺将来做多少的问题,包括减排目标、资金、技术等各方面。

    两大阵营互不退让的背景下,“丹麦文本”又引起轩然大波。在某次中国代表团的吹风会上,路透社记者打了一份文本全文放在发言人的桌上。首席谈判代表略带讽刺地说:“谢谢你,原来真有这么个东西。”这证实了发达国家目前正试图将《公约》空壳化,抛弃双轨制,试图构建一份新的法律文本。

同在这个媒体见面会上,苏伟指责欧盟“不厚道”。发达国家提出在2020年前每年拿出100亿美元资金支持发展中国家的方案。“100亿美元,对于全世界来说,人均还不到2美元,在丹麦,连杯咖啡都买不起。”

    论分歧:半路杀出“程咬金”

    一股火药味甚嚣尘上。12月9日,入夜,哥本哈根市政中心,正在融化的北极熊冰雕已露出“金属骨架”的锋芒……“丹麦文本”影响仍在继续,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显示出不可调和的面孔。

    就在两大阵营的对峙阶段,小岛屿集团突然跳了出来,发展中国家阵营内部产生了严重分歧。图瓦卢所在的小岛屿联盟和最不发达国家形成一方,要求开启新议题。这使代表发展中国家声音的中国颇为尴尬,并表示反对。“如果开启新的议题,就是修改巴厘路线图,让我们把精力放在做最紧迫的事情上。”中国代表说。

    雪上加霜。12月9日下午,美国气候变化特使托德·斯特恩一抵达哥本哈根就传递了这样几个信号“美国不会把资金拨给中国”、“不会签署《京都议定书》”、“尽快制定出一个新的法律文本”。至此,“双轨制”腹背受敌,能否被继续坚持彻底成为一个悬念。

    12月10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在挪威接受诺贝尔和平奖。在奥斯陆市政厅的走廊边上,绿色和平挪威的工作人员讽刺说,要对得起和平奖,奥氏气候政策还需加大努力。

    明猜想:“北京文本”走多远

    12月11日,一直被大家追问的北京文本抛出。山雨欲来风满楼。

“北京文本”是由中国、印度、南非和巴西,即“基础四国”上个月在北京进行磋商时秘密讨论出来的。有评论称,“北京文本”强调了发展中国家的立场,但也留有余地,愿意对发达国家作出一定退让。“你也许会对这个文件有意见,但我们总的思想是尽力推动哥本哈根会议取得成功。”苏伟说。

    12月11日,中国气候变化首席谈判代表于庆泰直接回应“北京文本”事件:“归根结底,每次争论都会落在‘碳排放空间’上。发达国家说,我已经排了就排了,即使占了你们的空间,我也不会还;作为发展中国家,我们只想说,占了我们的空间,我们要拿回来。”

    重头戏在本周三的高级别会议和最后一天的结果。不到最后一刻,谁都不愿意去妥协。而“最后一刻”,显然容不下,也容不得近200个国家的意见。现在,就像蚂蚁进入了充满大象的空间,弱势国家正在面临着被挤出哥本哈根谈判的危险。核心国家最后呈现给大家的与预想的可能也相差甚远。吕学都认为,按照现在的谈判进展,达成原定的协议已经没有可能。

10、美国民众建诺亚方舟木质模型 呼吁各方达成协议

来源:人民网2009年12月14日

http://env.people.com.cn/GB/10569805.html

  ■ 链接

  “诺亚方舟”登陆华盛顿

  示威者建起方舟模型,呼吁气候会议各方尽快达成协议

  抗议气候变暖,并呼吁哥本哈根会议达成减排协议的游行示威活动依然进行。12日美国首都华盛顿的数百名民众,建起了一个诺亚方舟的木质模型,呼吁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与会方尽快就应对气候变化达成协议。

  华盛顿的示威活动由一个名为Avaaz的组织发起,数百名关注气候变化问题的民众在13日傍晚聚集在首都的国家广场,手持蜡烛举行烛光抗议集会。

  会场上最引人注目的是一个木质的诺亚方舟模型,上面写着“气候B计划”。方舟并没有像圣经上记载的那样大的尺寸,但是依然有60英尺长,16英尺宽,高度也达到了19英尺。建立起来之后吸引了不少路人驻足,还有很多游客前来合影留念。

  烛光抗议由当地的环保主义者和宗教人士联合主办。组织者表示,希望哥本哈根会议成为将地球拯救出气候灾难的诺亚方舟,因此才想出了这么一个创意。

  来自华盛顿19大街一所教堂的神职人员德里克·哈金斯称:“方舟就是希望的象征,我相信人类能够通过自己的方式,度过这场危机。”

  示威者呼吁美国应该采取更多积极措施来应对气候变化。他们呼吁总统奥巴马应该拿出决心在哥本哈根会议上签署具有约束力的协议。

  与哥本哈根烛光集会不同,华盛顿的烛光集会没有发生暴力事件,规模也相对较小,组织者和参与者态度平和。(张乐)

  ■ 危机

  气候变化或致“渔业灾难”

  联合国环境专家12日说,由于海洋过度吸收二氧化碳引起海水酸化导致珊瑚礁加速死亡,全球超过2.5亿以渔业为生的人可能因此丧失谋生手段。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专家帕万·苏克德夫说,人类眼下面临二氧化碳排放“双重危机”,一重是各方讨论热烈的气候变化,另一重则是珊瑚礁死亡导致一些地区渔业“告急”。

  “由于热带珊瑚礁加速死亡导致鱼类数量减少,超过2.5亿人正面临失去谋生手段的严重风险,”苏克德夫在丹麦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会议期间告诉媒体记者。

  科学家认为,海洋过度吸收二氧化碳会导致海水酸度增加,引起珊瑚礁加速死亡。而珊瑚礁群作为鱼类产卵繁育的重要栖息地,它的死亡势必将影响渔业发展。

  苏克德夫说,由于气候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一些沿海地区居民被迫搬迁。除此之外,加勒比海地区、印度尼西亚和亚洲其他地区数以百万计居民也可能因珊瑚礁死亡引发的“渔业灾难”而搬离海岸。

他提醒说,这些人丧失谋生手段后还将带来收入来源、住房安置等一系列问题,需要相关国家和地区加以关注。

11、气候变化谈判应算清四笔“账”

来源:《中国青年报》2009年12月14日刘江 尚军

http://env.people.com.cn/GB/10569893.html

  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开幕已一周,计划12天的谈判将进入高层磋商阶段。过去几天里,尽管与会各国代表纷纷表达了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的意愿,但各方尤其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分歧明显。此次会议承载着全世界的殷切期盼,在即将开始的关键阶段,若要达成一份令人满意的协议,就必须着眼大局,算清四笔“账”。

  气候变化谈判要取得成功,首先必须算清排放“历史账”。气候变化是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挑战,然而不容否认的是,发达国家负有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受影响更严重的却是发展中国家。从1900年到2005年的100多年间,发达国家人口总数不到全球的20%,却排放了全世界80%的温室气体,其中1950年前排放的温室气体95%都源自发达国家。

  因此,发达国家必须正视并承担历史责任,更大幅度地提高减排目标,并在资金、技术转让和能力建设等方面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足够支持,这将是下一阶段谈判能否成功的关键。

  气候变化谈判要取得成功,就必须算清排放的“人均账”。在前期谈判中,一些发达国家仍然紧盯排放总量,无视中国等发展中大国人口多、底子薄的事实,试图让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承担相同的减排幅度,这显然是不负责任的。数据显示,2006年发达国家人口不到10亿,却排放了约129亿吨二氧化碳,占全球排放总量的46%,人均排放几乎为发展中国家的4倍。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人均排放上的差异,也从一个侧面表明两者性质完全不同:前者是“生存排放”,后者是“奢侈排放”。包括中国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出于经济社会发展和提高民众生活水平的需要,有必要维持一个合理的排放空间;而人均排放量更高的发达国家则应加大减排力度。这也是公平和正义原则在应对气候变化过程中的重要体现。

  气候变化谈判要取得成功,就必须算清减排的“法律账”。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并非无法可依,《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京都议定书》是对所有缔约国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国际协议,不仅确立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而且为发达国家确定了强制性的减排目标。

  这次气候变化大会,旨在为2012年《京都议定书》第一承诺期到期以后如何减排达成协议。因此,原有的法律框架理应继续有效。一些发达国家试图推翻现存的法律框架“另起炉灶”,其目的无非是要让发展中国家也承担强制减排义务,这有违它们当初的庄严承诺。

  气候变化谈判要取得成功,还必须算清减排的“民意账”。面对全球变暖所带来的严重威胁,尽快采取措施应对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共同的呼声。在过去的一周里,参加气候变化大会的绝大多数国家代表都强调要坚持《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京都议定书》的原则,按照“巴厘路线图”的方向,达成一个有约束力的协议。在12日的“气候变化全球行动日”,10多万民众在世界各地举行不同形式的游行请愿活动,敦促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为应对气候变化达成一份公平、有雄心且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协议。顺应民意,推动大会取得成果,需要发达国家在减排目标和资金、技术支持等方面作出更高承诺,这已经成为广大发展中国家的一致主张。

目前,谈判正步入实质性阶段。正如《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执行秘书德布尔12日所言,现在光靠良好的意愿已经远远不够,更重要的是,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要作出强有力的承诺,将意愿转化为实际行动。

12、哥本哈根协议草案含糊 未涉及技术转让具体额度

来源:金羊网—羊城晚报 2009年12月12日

http://news.sohu.com/20091212/n268899024.shtml

  协议草案含糊 气候之争更热

  一份协议草案11日由《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长期合作特设工作组呈交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可能将成为未来一周各方讨论的基础。

  草案文本之简,仅区区6页;草案蓝图之远,放眼至2050年;草案措辞之含糊,根本未涉及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转让的具体额度。

  围绕这份草案的新一轮讨论与谈判势必将再次激烈。尽管草案有着所谓联合国背景,但草案毕竟还很“草”。

  兼顾性

  草案11日仅提供与会各国代表团参阅,没有交由媒体公开。

  美联社报道,草案文本由《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长期合作特设工作组主席扎米特·丘塔亚尔起草,是眼下大会正在讨论的180页文本的“蒸馏版本”。

  草案在某些议题上兼顾了各方意见。

  综合几家西方媒体经由不同渠道获得的草案文本内容可以发现,草案相比先前文本有一些措辞改变,但在关键分歧议题上确实有“模糊化”之嫌。

  草案说,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可能很快”就将达到峰值;

  草案建议在2050年时将气温上升幅度阙值控制在1.5至2摄氏度;

  草案支持保留《京都议定书》成果,展望第一承诺期后进入为期7年的第二承诺期;

  草案为全球2050年与1990年相比的总减排量比例设定3个选项,分别是50%、80%和90%;

  草案支持自2010年起进入为期3年的“快速启动”援助方案,协助发展中国家面对气候变化问题。

  模糊化

  草案在某些关键议题上模糊处理,可以说是留出谈判空间,也可以说是埋下了争论的种子。

  草案说:“为避免危险的气候变化,各方应当共同促成本次大会达成最终目标,承认科学界广泛认同的全球平均气温不应当比工业化前水平高出1.5至2摄氏度的观点。” 人类活动向地球大气中释放的二氧化碳和甲烷等温室气体是导致全球不断变暖的罪魁祸首。数据显示,自工业革命以来,地球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已由工业革命以前的约284ppm增加到今天的380ppm以上,导致全球平均气温已经升高了近1摄氏度。

  法新社说,草案简单折中了1.5摄氏度阙值和2摄氏度阙值的两种观点,不过,这种简单折中可能无助于化解分歧,甚至有可能会引发谈判方更加激烈的争论。

  在减排幅度环节,草案强调远期目标,即在2050年时将排放量减少至1990年水平的一半。发达国家普遍支持这一“远期选项”,但以中国、印度和非洲国家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则认为,在设定远期减排目标的同时只承诺“快速启动”的3年援助基金,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没有公平可言。

  法新社说,在关键的资金援助问题上,草案措辞“模糊不清”。

  草案说:“应当提供放大尺度的、可预知的、附加的、适当的新基金。”

  这一表述中的几个形容词叠加在一起,呈相互抵消作用,使得“新基金”究竟怎样无法预见。

  草案仅表示支持3年“快速启动”援助基金方案,但也没有点明具体数额。

  争议大

  这份看似“兼顾各方利益”的草案一出,在数小时内“惊人地”引起各方评论。

  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主席、丹麦气候与能源大臣康妮·赫泽高评价,这份草案使“情况好转”。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执行秘书伊福·德布尔则对媒体记者说:“现在该是将眼光放得更远的时候了。”

  所谓眼光更远,是指将原先减排目标设定年份由2020年放宽至2050年。

  但大多数发展中国家认为,发达国家设定远期减排目标的同时,仅给出了短期承诺方案。

  路透社援引中国外交部副部长何亚非的话说:“我质疑发达国家作出承诺的诚意。为什么他们避而不谈一直到2050年的资金援助承诺,那样会使他们在提及2050年减排目标时更显可信。”

  非洲国家则表示仍在考虑这份草案,但对其中涉及资金援助的部分表示不满。

  美国气候变化特使托德·斯特恩11日回应这份草案时说,草案“是一份具有建设性的文本”,但因为“不平衡”,美国不可能支持这份协议。

  而日本代表11日则坚持,如果《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不对美国和中国减排设定目标,日本将放弃先前作出的到2020年减排25%的承诺。

  俄罗斯总统气候变化顾问亚历山大·别德里茨基11日则在莫斯科召开新闻发布会,要求大会将俄罗斯在过去数年中的低排放“业绩”纳入考虑之中。

  这份官方草案一经传阅,已惹起满场风雨。 凌朔(新华社今晨特稿)

13、哥本哈根峰会开启对协议草案核心讨论

来源:新华网2009年12月14日 黄堃 徐力宇

http://env.people.com.cn/GB/10569938.html

  新华网哥本哈根12月13日电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休会一天,这也标志着大会的第一阶段已经结束。自7日会议开幕以来,各方代表已从最初的展示期望、随后的观点交锋,逐步进入到对协议草案的核心讨论之中。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执行秘书德布尔曾将此次哥本哈根大会分为三个阶段,主角分别是谈判代表、各国部长和政府领导人。现在,各国部长在周末纷纷抵达。人们正期待他们能在前一阶段展示期望和观点交锋的基础上商定各种实质性问题,以便各国政府领导人在最后的峰会上一锤定音。

  期望目标一致较高

  在大会头两天,各方代表着重利用会议发言和新闻发布会等机会阐述己方对会议的期望。总的来说,绝大部分国家都希望本次会议能够达成一份长期的具有约束力的协议。不过,这并不包括美国。

  德布尔在开幕致辞中说,这份协议的内容应该包括减缓气候变化、适应气候变化、资金、技术、保护森林和能力建设等多个方面,而且应该“在会议结束当天就可以立即开展实施行动”。

  广大发展中国家一致支持这个目标,并提出了各自的期望细节。代表非洲国家的阿尔及利亚外交官杰穆艾·卡迈勒说,这份协议应该提供新的、额外的、可持续的、可预见的资金和技术支持。东南亚国家联盟也在一份声明中说,新协议应该规定长期的行动目标。

  欧盟轮值主席国瑞典环境大臣安德烈亚斯·卡尔格伦也表示,哥本哈根会议应该达成“一份有法律约束力的协议”,并“包含《京都议定书》的所有基本要素”。

  只有美国代表多次在不同场合表示,要在哥本哈根达成一份“法律条约”非常困难,会议结果更可能是“政治宣言”。美国退出了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有法律效力的协议《京都议定书》,其气候变化特使托德·斯特恩还重申:“我们肯定不会重返《京都议定书》。”

  苏丹高级外交官易卜拉欣在代表“77国集团和中国”发言时指出,哥本哈根会议不能只有一份类似“政治宣言”的结果,而是应该为发达国家的减排目标和资金支持做出具体规定。两年前签署的“巴厘路线图”早已为哥本哈根会议做出了这样的明确规划,现在会议各方要做的就是将“巴厘路线图”的规定完全落到实处。

  “建设性”争论推动会议前行

  虽然各方都有达成协议的良好愿望,但在减排目标和资金支持等核心问题上,各方观点仍然存在较大差距,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激烈争论。但正如大会主席康妮·赫泽高所说,各方认真坐下来谈判,出现争论也是“建设性”的。

  在减排目标上,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解振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本次大会需要确定发达国家到2020年的中期减排目标究竟是多少。按照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的测算,这一目标应该是减排25%到40%,发展中国家普遍要求发达国家减排40%。

  美国和欧盟等目前承诺的减排目标与上述要求还有差距,如美国宣布的减排目标折算后还不到4%。欧盟也仍然坚持减排20%、如大会达成协议则增加到30%的观点。目前尚未见到有关各方在这个最核心的问题上有松动迹象。

  资金支持方面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欧盟11日宣布说,将在2010年至2012年间每年向发展中国家提供24亿欧元的援助资金,帮助它们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

  不过,这与发展中国家的要求还有距离。如最不发达国家认为,发达国家的资金援助应达到它们国内生产总值的1.5%,这将超过每年3000亿美元。苏丹外交官卢蒙巴·迪亚平在代表“77国集团和中国”发言时也表示,欧盟允诺的资金“不是个大数目”。

  但这一积极行动的方向还是受到了欢迎。中国代表团副团长苏伟说,现在至少能看见天上有个馅饼了,我们期待它能够尽早掉下来。

  此外,大会还出现了一些新的动向。如发展中国家内部在控制温度上升幅度目标上出现了一些分歧,现在广泛讨论的是2摄氏度目标,而一些最易受气候变化影响的非洲国家和小岛国则提议1.5摄氏度的目标。

  一些新的应对气候变化观点也出现在大会上。如中国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副主任赵白鸽建议,将人口问题写进大会的成果文件。她说,中国在过去30年里少生了4亿人,以此推算,每年减少约18亿吨二氧化碳排放。在气候变化谈判中,有必要算好这笔人口账。

  “主席草案”开启核心讨论

  在12日晚间的新闻发布会上,大会主席赫泽高说,两个特设工作组的主席日前分别提出各自草案,标志着“大会真正开始了核心讨论”。

  其实,大会第一周出现了多种草案,被一些媒体称为“草案的战争”。首先是一份见不得光的“丹麦草案”。大会第二天,西方媒体“泄露”出主办国丹麦提出的这份协议草案,试探发展中国家反应,希望影响大会舆论。

  这份草案对发达国家到2020年的中期减排目标未提出具体要求,却要求发展中国家的总体排放量应在某年达到峰值,受到广大发展中国家猛烈抨击。在暗箱操作、不透明等各种质疑下,丹麦出面申明这份草案“根本不存在”。

  而《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执行秘书德布尔说,只有大会主席在参会方要求下提出的文件才算是正式文本,“丹麦草案”从来没有以任何方式摆在谈判桌上。他并没有否定“草案”的存在,认为这可能是会议有关方面“为工作方便而自备的文件”。

  “丹麦草案”一石激起千层浪,由中国、印度、南非、巴西“基础四国”准备的草案也适时流出,太平洋岛国图瓦卢更是代表小岛国正式提交了一份对《京都议定书》的修订案,强烈要求发达国家加大减排力度,进行了针锋相对的回应。

  11日,《京都议定书》特设工作组和《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长期合作特设工作组的两位主席分别提交了自己的官方草案。其中,长期合作特设工作组的7页草案当天就被媒体泄露,引发热烈讨论。12日,大会官方网站正式公布了两份草案的内容。

  《京都议定书》工作组的草案共27页,其中关于各国减排目标的表格多是空白,像是等着第二周谈判做“填空题”;而长期合作工作组的7页草案中列出了若干选项,如温度控制目标是2或1.5摄氏度,发达国家到2050年长期减排目标有75%至85%、80%至95%、超过95%共3个选项,更像等着人们做“选择题”。

  德布尔和赫泽高在12日晚联合举行了第一阶段“收官”新闻发布会,两人均表示“主席草案”收到的反响良好,为下一步谈判提供了讨论基础。当晚,中国代表团副团长苏伟也在一个新闻发布会上对两份草案表示了欢迎。

  赫泽高说,虽然13日是星期天,没有正式会议,但现在已经有各国部长陆续抵达,“他们仍然会很忙”。

德布尔说,部长们带来了良好的意愿,但还需要将此转化为行动,这样才能保证各国领导人在最后的峰会上签署一份有意义的协议,“这样我们才能骄傲地离开哥本哈根”。

14、从哥本哈根出发

来源:经济观察报2009-12-14朱久

http://www.eeo.com.cn/observer/shijiao/2009/12/14/158022.shtml

2009年这一年中,世界上发生了很多值得历史记载下来的事情,但是,惟有从12月7日开始,为期两周,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最值得历史记载。这个有192个国家领导人和众多非政府组织参加的会议,将以《京都议定书》为基础,形成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新协议,直接关系人类的经济行为、生活方式和价值体系的改变和调整,以至地球生态系统的变化走向。有人称这次哥本哈根会议是“拯救人类的最后一次机会”的会议,绝不为过。

资源从“相对稀缺”到“绝对稀缺”

经济学中有一个以资源的相对稀缺为前提的“稀缺法则”:相对于人类的欲望,资源总是有限的,所以需要合理使用资源和物品。“稀缺法则”存在于人类的任何地方和任何时期,是人类的永恒问题。

在人类无限的欲望导致稀缺性的背后,有一个更为深刻的问题:人类的欲望为什么难以、甚至得不到控制?答案至少有两条:首先是人性,人的欲望的自主性;其次是现代经济制度。在今天,人们的欲望被这种制度和所谓的“消费主义”绑架,进入到高速增长和不可自制的程度,上不封顶,下无底线。人们受累于自己创造的物质产品和服务产业,习惯于浪费。追求享受成为示范性的生活方式。

今天的问题是,在人类欲望、生产规模和资源消耗的竞争中,人类所面临的已经不仅仅是资源的“相对稀缺”,而是“绝对稀缺”问题。越来越多的资源,不再是数量少,数量不足,而是走向彻底枯竭和消失,趋于零。人类进入这样一个历史时期,其赖以生活和生产的资源从相对稀缺走向绝对稀缺。这种“绝对稀缺”包括必须付出某种代价获取的“经济物品”,也包括一向被称之为 “自由取用物”的阳光和空气等。世界上,包括中国在内的那些“资源枯竭城市”,就是资源“绝对稀缺”的证明。

不仅如此,在从相对稀缺走向绝对稀缺的过程中,那些仅有的资源质量每况愈下。例如水,不论是地下水,江河湖泊的淡水,还是浩瀚海洋的水质都在恶化。

不可测度的“社会成本”

对于深刻认识当今世界的生态系统危机,经济学家科斯关于“交易成本”、“社会成本”的概念,以及权利的法律界定具有公认的启发性。

第一,在法律上寻求和界定生态破坏的责任者,非常重要,但是极端困难。首先,这样的状态是过去几十年,上百年,数百年累积的结果,链条之长,结构之复杂,已经没有办法溯本求源。更艰难的是,因为生态系统和人们破坏活动多是连续的,很难选择一个时间点,画一条界线,把旧责任和新责任分开。所以,在关于谁造成当代环境问题的责任问题上,政治家们可以永无休止地争论。

第二,当代世界每天都生产着各类污染和破坏性“产品”,每生产一公斤粮食,每生产一件T恤,每生产一双鞋,每消费一个塑料袋,都会有污染和破坏的“副产品”产生,例如工业和生活垃圾。然而,产权界定在这里也失灵了。凡是对人类、对生态造成负面影响的“产品”,没人愿意认领,没有产权。那种对环境破坏收税的主张之所以实施起来很困难,根源就在于此。

第三,生态环境的恶化使社会成本的测量愈发困难。例如,一个社区或村庄的居民,喝了污染水,吸了污染空气,整体健康水平下降,甚至群发癌症,甚至影响数代人,这无疑是社会成本的组成部分。当生态系统破坏的受害者是全球性的、人类性的和长期性的,在技术上测度社会成本的面积和深度非常困难。

第四,生态环境破坏,社会成本过宽过大,法律的实际界定已经远远超出了科斯的想象力,谁来支付和承受社会成本就成为了问题。由此又引出了“公正”问题。从逻辑上说,在相同的生态环境下,贫穷程度和受害程度成正比,富裕程度和受害程度成反比。所以,那些曾经和继续占有和消费比较多各类资源、创造了比较多“副产品”的国家、地区、经济实体和个人,理所当然地应该多承担相应的社会成本。然而,恰恰是他们,具有财富和权力的优势,不愿意和逃避承担应有的社会成本。

 “熵定律”

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熵”的增加就意味着无效能量的增加,有效能量的减少,导致宇宙不可挽回地走向混乱、荒废。如果承认“熵定律”存在,就要彻底改变人们对人类活动经济准则的传统看法。人类每烧掉一块煤,一桶汽油,它们的能量永远不可能消失,而是转化成二氧化碳以及其他气体和物质,并散发到空间中去,成为了“熵”,即不能再做功的无效能量。“熵”值处于持续增加,甚至膨胀的状态。在人类的经济活动中,越是大型项目,对大自然构成破坏和污染就越严重。

今天,一方面,人类是“熵”的主要制造者;另一方面,又是“熵”不断积聚的受害者。100年前,人们曾经为塑料问世欣喜若狂,因为塑料能在很低的温度下做成各种形状的东西,色彩鲜艳,重量轻,经济耐用,给生活带来诸多方便。然而,后来人们意识到,对于大量塑料产品,无论是再生产还是废弃都有问题:如果再加工制造(制品再生)或者通过焚烧(热能源再生)处理废弃塑料,都会产生对人体有害的气体,污染环境;而将塑料埋在地下,不会腐烂降解,只会破坏土壤的通透性,使土壤板结,影响植物生长。塑料给人类生存环境带来的威胁是“无解”的,是“熵”的重要来源,唯一的选择是少生产和少消费塑料。

1981年,美国人杰里米·里夫金和特德·霍华德出版了《熵:一种新的世界观》一书,提出在人类居住的环境中,“熵”值的逐渐增长是一个不可逆转的现象,随着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无节制发展,“熵”值的增长可能加快,最终将引起地表环境的全面崩溃,这个结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类所能做到的不过是使这样的结局尽量推迟而已。

因为“熵”定律的存在,人类已经成为了一个利益共同体。那种过去被认为天经地义的“适者生存”、“损人利己”的所谓法则,已经和正在丧失存在的基础。因为,人类已经整体性地成为“不适者”,都有了生存问题;损人利己的空间越来越小,凡是损人的,都不利己,即使没有在你身上立即反映,也会反映在子孙后代身上。人类到了“不是不报,时间没到”的转折点。所以,人类要共同行动,结束毫无节制地生产和建设,结束毫无节制地消耗石油、煤炭、矿藏资源,结束毫无节制地消费,实现“熵”的增值率的真正下降和回落。

生态恶化的不可逆转性

 “时间不可逆”理论,对科学研究对象、科学方法论、自然和科学图景的巨大变革,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和影响, “时间不可逆”理论,也是认识人类对生态的破坏和后果的重要工具。

1994年,人们首次观察到迄今为止最大的臭氧空洞,其面积相当于一个欧洲。如今,人们已经明白,人类的努力,只是可以减慢臭氧空洞扩大的速度,但是,臭氧空洞已经和时间一样不可逆转,全然不能修复。20世纪80年代,一场大饥荒席卷非洲撒哈拉地区,上百万人被此次饥饿和疾病夺去了生命,上千万人沦为环境难民。这次非洲的灾难起源于连续干旱,与生态破坏相互叠加,演变为一场持续的灾难。非洲的生态破坏的后果诸多,从森林砍伐、水土流失到沙漠化,任何一个因为破坏造成的改变和时间一样,都是不可逆的。经过破坏和污染的自然界,不可能自动复原。如果要使系统从终态回归到初态,必须借助“外界作用”。但是,所谓“外界作用”似乎只具有宗教意义。

在诸多的不可逆状况中,对人类最直接的挑战是关系生活和生产的资源枯竭。过去人们对所谓科学技术进步的看法显得简单化,错以为随着科学技术进步,很多资源都会被替代,并不存在真正的枯竭,增长可以没有极限。事实上,当提及科学技术进步的作用时,至少要考虑到三点:其一是速度的差别,如果资源的耗竭速度快于科学技术进步的速度,局面依然是不可逆转的;其二是成本比较,科学技术的选择,理论上是一回事,实验室是一回事,应用本身又是一回事,因为科学技术创新最终取决于成本的限制,而且科学技术创新本身也要消耗资源,如果成本过大,消耗资源过多,依然不可逆转;其三是科学技术本身的效益需要时间验证,任何科学技术的负面后果,只有显现时才有纠正的可能,而时间不可逆,“为时晚矣”成为了经常的教训。

从哥本哈根会议出发

100年前的1909年,世界上人口不过16亿,中国人口是4亿左右。那一年,爱因斯坦离开伯尔尼专利局,任苏黎世大学理论物理学副教授;20岁的希特勒居住在维也纳,是一名画师;40岁的列宁是流亡在外的俄国布尔什维克运动领袖;光绪皇帝、慈禧太后刚刚去世,中国还是大清的天下;孙中山奔走于欧美为革命筹措;毛泽东才17岁。那时,没有人可以预见近在咫尺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十月革命,更没有人呼吁关注生态环境问题。

100年后的今天,人类坐标系已经和正在发生着根本变化。哥本哈根会议就是人类历史的新坐标,人们到了需要新思维的新时期:

第一,100年前,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的理论方兴未艾,如今,世界上还有富人和穷人,但是,已经很难用陈旧的理论来解释,没有人指责比尔·盖茨是最大的剥削者,最大的资本家;也没有人会主张把谷歌的年轻创始人当作穷人反对的对象。人类的阶级界线已经整体地模糊化了,人类存在着日益增大的共同利益。

第二,100年前,地缘政治、民族冲突、国家利益的矛盾是大问题,人类为扩大生存空间,为争夺资源,导致了世界大战和其他无数地域性战争。今天,引发20世纪世界大战的条件很难存在。生态环境的恶化成为人类面对的共同威胁,这是一个超越主权的威胁,是凌驾于主权的威胁。

第三,100年前,财富意味着更多地占有金钱、资本和物质,人们愿意将强国和工业化,幸福和消费,甚至将有钱和肥胖、雪茄连在一起。现在这一切都变了。财富的标志不再仅仅是金钱、资本和物质财富了。现代化、工业化、20世纪60年代的“绿色革命”,都处于被反思的过程之中。知识已经超越了“力量”的范畴,代表了经济和财富。在发达国家和地区,越来越多的民众开始接受吸烟不文明、肥胖可能不健康的观念。与此同时,贫困也将被重新定义。

中国是世界最大的经济体之一,也是一个二氧化碳排放大国。中国在民族主义、国家利益、社会福祉和增长模式等方面也需要新思维:中国人口多,国土大,自然是目前温室效应的最大受害者,如果讲民族主义,就要积极地、奋发有为地改善环境;中国生态环境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的脆弱,设想一下黄河断流,或者长江中下游持续干旱,原有的灌溉系统失去功能,土壤盐碱化的后果,讲国家利益、国家安全、经济安全、政治安全,生态问题的重要性与日俱增;在中国的社会中,生存环境位置会更为重要,新鲜的水源、空气、健康、寿命、营养、安全的食品、高质量的教育,必将也必须成为优先指标;中国经济正在逼近增长的极限,进入了“不治理、不能增长”的历史时期,只能向“治理中增长,增长中治理”阶段转变,如果在创造GDP的过程中,继续砍伐森林,降低森林覆盖率,水土流失,排放的有毒废烟、废水、废石、弃渣,污染了水源、土壤、空气,生态环境恶化,增长的意义何在?环境治理是中国增长的前提,也是增长的内容。

在中国,有一种“环境阴谋论”,即环境问题是发达国家控制和阻止中国崛起的一种手段。其实,这样的“阴谋”也许存在于世界上的某个角落,我们需要关注的重点并不是阴谋是否存在,而是今天世界的主流是什么,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性的生态环境不论有任何改善,中国和中国民众都会是受益者。

哥本哈根会议告诉世界,人类整体生存处于环境恶化的威胁之下,人类的健康与福利面临全面的危险,从自然科学家到社会科学家,从政府首脑到普通民众,从内政到外交,我们需要面对和关注生态环境问题。改善和挽救生态环境,需要人类的智慧和行动。为此,每个国家需要转型,整个人类社会需要转型。无论本次哥本哈根会议是成是败,我们都需要努力加速这种转型。 (作者为海外学者)

15、各国青年汇聚北京研讨气候变化 

来源:中国环境报2009-12-14 

http://www.cenews.com.cn/xwzx/jy/qt/200912/t20091214_628780.html

   中国环境报记者 张春燕 北京报道 来自全球30多个国家的近200名政府、企业、NGO及关心环境问题的青年们近日汇聚北京,参加2009年度环境与发展领导力国际培训。

  期间,各国青年就气候变化的主题进行了多元文化的交流。在7天的培训中,学员根据不同的主题,如“气候变化的适应:水资源、森林与农业”、“绿色科技与城市生活”、“商业与气候变化:绿色新政”、“未来的能源结构”,分成工作小组就共同关心的环境与发展领域问题进行交流探讨。

  欧盟环境署执行主任Jacquie McGlade、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国家发改委等部门的领导和专家出席了培训第一天的“气候变化与领导力:影响与创新”国际会议。英国前首相、气候组织发起人Tony Blair也通过视频发表了对大会的寄语。

  吴敬琏在会上表示,自己只是一个研究中国经济的学者,但一直关注环境问题。他说:“现在,世界正经历一场低碳经济革命,若不对化石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进行控制,地球早晚会经历灾难。我们是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仍是我们的主要任务。如何才能兼顾发展经济和环境保护,关键还是要转变生产方式,走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本次会议由LEAD国际、北京大学自然保护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和北京富平学校LEAD中国项目共同主办。 

16、我国2020排放减45% 怎样省“碳”又省钱?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2009年12月14日 刘毅

http://env.people.com.cn/GB/10571322.html

我国提出到2020年单位GDP的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这个数字跟每户家庭的生活有什么关联—— 

  由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副院长邹骥等人新近完成的一项研究显示,中国如果在2020年时达到单位GDP碳排放比2005年减少45%的目标,今后10年每年需为此新增300亿美元投资,相当于每户中国家庭每年负担64美元(约合437元人民币)。

  该项研究计算了中国2020年GDP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分别比2005年下降33%、40%、45%、50%时可能发生的情形。结果显示,当减排目标提升到40%以上,减排成本开始飞速上扬——这是一个成本“急剧上升的临界区”。

  中国社科院、清华大学等机构也对中国为不同减排目标可能付出的代价进行了估算。这些研究得出的结论存在差异,但有一点是相同的:中国面临的减排成本巨大。

  “刚公布的这个减排目标,我个人是觉得有些偏高的。”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所长、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委员潘家华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不过,现在中国对国际社会已作出承诺,我们必须努力去实现这个目标。”

  怎样省“碳”又省钱?我们不妨算笔账:

  淘米后浸泡10分钟再煮饭——这样可大大缩短饭熟的时间,节电约10%。每户每年可因此省电4.5度,相应减少二氧化碳排放4.3千克。如果全国1.8亿户城镇家庭这么做,每年可省电8亿度,减排二氧化碳78万吨;

  出门提前3分钟关空调——按每台每年可节电约5度的保守估计,相应减排二氧化碳4.8千克。如果对全国1.5亿台空调都采取这一措施,每年可节电约7.5亿度,减排二氧化碳72万吨;

  用布袋取代塑料袋——少生产1个塑料袋可节能约0.04克标准煤,相应减排二氧化碳0.1克。如果全国减少10%塑料袋使用量,每年可节能约1.2亿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3.1万吨……

  科技部社会发展科技司和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编著的《全民节能减排实用手册》,选取了百姓生活中衣、食、住、行、用等36项日常行为,计算了每项行为的节能减排潜力。结果显示,如果大家都积极参与,36项日常生活行为的年节能总量约为7700万吨标准煤,相应减少碳排放约2亿吨。

邹骥介绍,中国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仅接近美国的1/4,但已达到世界平均水平,目前年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约5吨。

17、北京水源保护基金会“饮水思源文化基金”启动

来源:中国水网2009-12-14

http://news.h2o-china.com/html/2009/12/671260772232_1.shtml

时下,公益环保已经成为最时尚的字眼,说它时尚,不是因为很多人都去追逐,也不是因为媒体报刊频繁出现,而是因为它是一种诉求,一种每个人内心渴望的诉求,它不会因为时间的流逝而褪色,任何人,任何职业都需要它,它给了每一个人净化心灵的机会和平台,也是提升自身和事业价值的机会。

12月12日-19日,在798艺术中心,举行了一场名为“缘水益动”的环保艺术展。此次活动通过人物造型、摄影艺术、时装秀等方式来展现环保时尚新主张,用艺术来诠释文化在倡导环保意识方面的力量。在7天的活动中,有人物造型和摄影师完美合作呈现的摄影展,以及用废旧材料制作的各色时尚时装秀,还有供群众体验参与的公益认购、我型我秀等环节。

此次活动的发起方是来自中国著名化妆造型师马松岩与来自美国的华裔摄影师叶怀瑛,以及他们的合作伙伴和一批想在艺术和文化方面为环保尽力的人。她们在长期关心环保的路上努力着。此次展出的作品不仅仅是单纯的摄影作品或者化妆造型作品,而是让人感受到了她们对美好事物及环境的爱与忧患。活动现场很多参观者都表示,被作品所感染和影响,关注环境保护、关注水源保护是每一个人的责任。人类不应该成为受害者,也不应该成为犯罪者,更更不应该成为袖手旁观者!

开幕式现场的环保时装秀表演中我们看到了来自各行各业的环保志愿者参与,有青年演员刘竞(参演张纪中版《倚天屠龙记》);青年演员阿威(参演走西口、范府大院、新三国演义等);张小菲和赵娜(国庆阅兵女民兵方队领队);刘畅文(第48届国际小姐);白晶等(北京奥运会最美礼仪),还有国内外的职业模特。还有环保NGO组织,环保制品企业,艺术学校等。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此次环保艺术展是北京水源保护基金会全面启动“饮水思源文化基金”的序幕。作为中国第一家以水源保护为己任的公募基金会,北京水源保护基金会成立两年来,已经通过“饮水思源”的主题与文学界、书画界、体育界、演艺界等进行了很好的合作,通过各种文化形式做载体,网罗各界人士共同参与,既能有针对性的开展活动,又能将环保的理念与文化各界进行有效的融合,互为题材、互为平台。为了进一步将文化的力量放大,由一群同样热爱公益环保的爱心人士共同发起设立 了“饮水思源文化基金”,此基金旨在团结社会各界人士通过音乐、美术、文学、戏剧、交流等文化艺术活动向公众传播绿色文明理念,普及节约资源、保护水源、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实施可持续发展等理念。此次活动之后会继续推出环保巡展,走进高校、社区,让更多的人能够参与到活动中,也邀请更多有识之士加盟!

18、三峡库区:不再是鱼儿的快乐家园 

来源:经济参考报 2009年12月14日

http://news.xinhuanet.com/environment/2009-12/14/content_12642809.htm

    三峡工程蓄水后,三峡库区水文、水流等水环境发生变化,给库区原有流水性鱼类生存环境带来较大破坏,一定程度上影响鱼类繁衍,而静水性鱼类生态平衡的建立尚需漫长过程。专家建议,从库区渔业发展长远来看,国家应尽快出台三峡库区渔业资源发展规划,加大人工增殖放流力度,维护库区渔业资源可持续发展,促进移民增收致富。

    高峡平湖现鱼类资源失衡

    奉节县朱衣镇清水村村民苏方俊从小就在长江边长大,从事打渔工作有10多年了,对三峡库区蓄水前后鱼类的变化有着切身体会。他告诉记者,库区蓄水之前,一年能捕到七、八千斤鱼,收入3万多元;二期蓄水后,一年能捕到4000多斤;而现在一年最多能捕到2000斤,有时一网下去,几乎都捞不到一条鱼。“现在,不光捕捞量下降,捕到的鱼也不值钱了。”苏方俊说,以前能经常捕到水密子(铜鱼)、江豚等,现在这样的鱼已很少捕到,捕到的大多是白鲢、鲤鱼、鲫鱼,卖不出价钱。

    奉节农业局渔政水产站站长李林介绍,三峡工程蓄水前,三峡库区奉节段主要以流水性鱼类为主,大约有70多种经济价值较高的鱼类,如铜鱼、江豚等。蓄水后,库区江面变宽,水流减缓,特别是三峡工程试验性蓄水后,江面更宽,水流相对静止,流水性鱼类向库区上游迁移。

    为了监测三峡库区蓄水前后鱼类资源的变化,西南大学专家自1997年开始在万州设立监测点,对部分鱼种进行监测。以铜鱼为例,1997年,铜鱼在渔民捕获物中的比例为33.03%,2001年下降至11.77%。到2007年,这一比例则仅为5.86%。而在江津以及上游江段,铜鱼在渔获物中所占比例仍占50%左右,说明在水文环境变化不大的库区上游,对鱼类的影响还不明显。

    西南大学水产科学重点实验室教授张其中介绍,三峡大库区蓄水后,库区水位上涨,急流险滩消失,取而代之的是高峡平湖,水流速度、水深、营养元素的组成和浓度等水文环境均发生了变化。这种水文条件的变化,对适应缓流环境的鱼类有利,而对于流水性鱼类来说,则是个灾难。如铜鱼长期在静水中生活,全身会长藓和寄生虫,很快就死去。

    根据专家研究,三峡工程蓄水后,三峡库区主要渔获物的种类组成也发生了很大改变。比较明显的变化是圆口铜鱼、黄颡鱼和长吻鮠等流水性鱼类急剧减少,鲤鱼、白鲢等静水性鱼类明显增加。如万州江段,与蓄水前相比,铜鱼等流水性鱼类下降27%,而静水性鱼类的数量大幅上升,排在前5位的鲤鱼、鲢、草鱼、南方鲇、翘嘴鲌,约占该江段渔获物的70%。还有一个明显变化是在库尾江段渔获物种类较库区核心地段丰富得多,如江津江段捕获的鱼种达41种,木洞江段52种,而涪陵江段只有29种,丰都江段28种,万州江段30种。

水文条件变鱼类繁殖难

    记者在调查中了解到,三峡库区成库后,水文条件的变化使得原有的鱼类产卵场发生变化,许多产卵场消失,对库区部分鱼类的生息繁衍造成灾难性破坏。

    长期从事三峡库区鱼类资源研究的西南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教授姚维志介绍说,除一些适应能力较强的鱼类对产卵环境要求不高外,许多鱼类,特别是一些大型和具有特殊繁殖习性的鱼类,必须在每年相对固定时段,到具有相对稳定水文条件的场所去产卵繁殖。他认为,三峡库区的蓄水对长距离洄游鱼类影响不大,但对半洄游鱼类影响较大。有的鱼类过去在重庆主城区附近的水域即可产卵,现在需要洄游到金沙江去产卵。据统计,在2000年时,三峡库区重庆段鱼类产卵场有130处,目前只有50多处,除长寿区以上江段产卵场得以保存外,长寿区以下江段的长江干流上原有产卵场全部消失,江津以上到宜宾江段还存在几个大型家鱼产卵场。

    同时,流水性鱼类繁殖需要一定的水流速度。如草鱼,其漂流性卵需要在江面上漂浮几十公里才能孵化成鱼苗。但是当流速减小到一定程度后,鱼卵便会沉到江底腐烂,不能孵化成鱼苗。相关文献记录表明,长江万州江段的大型产卵场主要集中分布在武陵-穰渡江段。三峡工程二期蓄水后,穰渡江段水位抬升,水流速度由2003年的1.8米/秒减至2006年8月份的0.15米/秒,已不能满足漂流性鱼卵漂浮的最低流速要求。2006年10月蓄水后,该江段流速进一步降低,对上游江段漂流性鱼卵产生阻断效应。此外,还有部分鱼是在2至5月涨水条件下产卵,但按照三峡水库运行调度方案,此类鱼类繁殖产卵期恰恰是库区退水时期,势必会导致一些产卵场失去功能,一些依附在水草上的鱼卵“干死”。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流域水资源保护局原局长、长江技术经济学会秘书长翁立达认为,三峡工程对库区鱼类的影响,主要是两方面:一是三峡库区由于淹没改变水文条件,使库区喜欢急流环境的鱼类受到较大影响,这些鱼类大多属于长江上游特有鱼类,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上具有重要价值。河鲶、圆口铜鱼等适于流水环境,建库后,这些鱼类的种群数量可能减少。研究表明,三峡工程将影响到库区分布的40余种鱼类,其中2/5是长江上游特有鱼类。二是对“四大家鱼”(青鱼、草鱼、鲢鱼、鳙鱼)的影响。长江是“四大家鱼”的栖息繁殖地和天然种苗基因库,具有重要价值。据调查,“四大家鱼”在重庆至宜昌有11个产卵场,以忠县产卵场最大。三峡库区成库后将淹没产卵场;库尾江段具备繁殖条件,水库浮游生物将增加,草鱼、鲢鱼、鳙鱼资源将增加。

19、中国环境税负已超发达国家平均水平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2009年12月14日

http://finance.sina.com.cn/roll/20091214/03107096861.shtml

  开征“环境税”,一直被很多人认为是推动中国环境政策前进的重要步骤。

  但对于环境税机制,一直被认为是将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社会成本,内化到生产成本和市场价格中去,再通过市场机制来分配环境资源。

  实际上,这是一种狭义的环境税概念。从发达国家,比如按照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欧洲环境署(EEA)和欧盟委员会的定义,环境税其实是一种广义概念,只要一个税种具有实际和潜在的环保影响,就可以称之为环境税。

  按照这个定义,在中国的税收体系中,税基为交通燃油、供暖及加工燃料、机动车辆、自然资源、废弃物和污染排放等与环境相关的税收都可以归类于环境税的范畴。而且,从2007年的数据来看,中国环境税收总额达到5956亿元,占总税收的12.04%,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例高达2.41%,这均已经高于OECD国家的平均水平,中国环境税负已经不低,关键在于如何调整目前的环境税收的结构。

  要明确什么是环境税

  在应对环境问题的政策选择上,发达国家也走了一条从直接管制为主,到后来以环境税为代表的环境政策为主的道路。环境税不仅具有保护环境的潜力,而且还有提高经济效率的潜力。

  我们首先需要明确什么是环境税。按照OECD、EEA、欧盟委员会的定义,任何被政府强制地、无偿地征收,税基与环境相关的税收称为环境税。

  根据该定义,将一种税定义为环境税,并不是根据字面意思,也不考虑该税种的起始目的,而是根据这种税是否具有实际和潜在的环保影响。从环保的角度考虑,凡是能影响到产品价格或行为成本的任何一种税都称为环境税。例如能源税,尽管开始时纯粹是出于财政目的而引进,但是它们可能带来有利的环保影响,所以被认为是环境税。

  一般来说,常见的环境税有能源税、车辆税、排污税、垃圾处理税等。目前OECD国家的环境税、能源产品税有150种,机动车辆税有125种,与废弃物管理相关的税有50种,此外还有40种其他类型的环境税,包括对排放到空气和水中的污染物等等。

  OECD成员国环境税的税基涉及的范围很广,不仅包括与环境污染相关的各个领域,还包括资源环境诸多方面,除了能源产品、运输设备和运输服务,还有空气水源污染排放物、臭氧消耗物质、特定的非点源水质污染物、废弃物管理和噪声,此外对于水、土地、土壤、森林、生物多样性、野生动物和鱼类等综合管理也属于环境税税基。其中,对交通燃料和机动车辆税收收入占全体税收收入的90%,其次是对供暖、重工业燃料和电力征收的税占了8%,最后是对废弃物管理征收的税大概只占了1%。而其他环境税如农药、化肥、自然资源等所占的比例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因此我们关注一种税是不是环境税,最关心的就是税基,即征税的对象是否具有环保影响。

  虽然中国目前并没有开征专门以环保为目的的税种,但中国的税收中已经包含了与环境资源相关的税种,在税制中采取了不少鼓励环保的措施。按照OECD对环境税的定义,这些税种和税收措施属于环境税的范畴,中国的相关环境税种,可以分为交通燃油、供暖及加工燃料、机动车辆、自然资源、废弃物管理和污染排放六大类。

  比如交通燃料税。所有OECD成员国都征收交通燃料税,最初的征收目的是为了提高财政收入。而实践证明,交通燃料税在控制能源消费中的浪费现象,降低因能源消费引发环境污染方面有着明显的效果。交通燃料税应税能源主要包括柴油、汽油以及其他用于交通的燃料。中国与交通燃料相关的税收,主要分布于增值税和消费税中。此外中国政府还制定了一些有利于环境的能源税收优惠政策,如航空煤油暂不征收消费税;汽油、柴油进口关税的最惠国税率分别为5%和6%。2008年车用汽油、航空汽油和轻柴油的暂定税率均为1%,其中航空汽油免征。

  中国除交通燃料外,其他碳税征收对象如煤炭、天然气、液化石油等存在于增值税税目下。此外中国政府还制定了一些有利于环境的税收优惠政策,如煤炭、煤气、居民用煤炭制品、石油液化气、天然气、沼气、暖气、热水和冷气,可以按照13%的低税率征收增值税;原油(69.37,-0.50,-0.72%)、天然气进口关税的最惠国税率为0,炼焦炭进口关税的最惠国税率为3%,2008年暂定税率为0。

  中国环境税规模有多大?

  中国环境相关税收收入主要由机动车辆、电力和燃料及自然资源税组成。

  以2007年为例,中国环境税收入达到5956亿元。其中交通燃料相关的税收有597亿元,但仅占环境税收收入的10%,与英国和OECD成员国交通燃料费占所有环境税收64%的比例差距较大。

  但是,中国电力相关税收1560亿元,供暖及加工燃料税收1411亿元,分别占环境税收收入的26%和24%,这远远高于英国此项占比,英国该项累计只有2%,OECD成员国电力税收占总环境税只有3%,供暖及加工燃料税收占总环境税只有5%。

  该年度中国机动车辆相关税收入1691亿元,占环境税收入的比例为28%,这与OECD国家机动车辆税收收入所占比例26%接近,是英国14%的两倍。

  该年度中国自然资源税收入626亿元,占中国环境税收入的10%,远远高于英国的3%,以及OECD成员国平均比例1%。

  此外,中国垃圾相关税收占到总体环境税收的1%,这与英国和OECD国家接近,排污税收占1%低于英国的5%,与OECD成员国不到1%的平均值比较接近。

  按照税种来说,2007年中国车辆购置税收入达到877亿元,是环境税收所有项目中收入最高的。其次的是发电、原油和天然气、供电行业的增值税收入,分别为822亿、753亿和738亿元。摩托车的增值税和消费税、农药的增值税收入则非常低,仅为26亿、16亿和7亿元。

  将这些税收项目按照OECD标准的基本税基划分,可以看出,在不同税基划分下,中国环境税收收入组成结构和OECD成员国总体收入组成很不同。

  中国成品油(包括汽油和柴油)税收收入仅仅753亿元,与电力消费和电力生产收入接近,而OECD成员国环境税收入将成品油细分为柴油、无铅汽油、含铅汽油、轻质油、重油等,其中无铅汽油最高,接近135亿美元,其次是柴油75亿美元。而在中国环境税收入占重要比例的原油天然气(597亿元)、煤炭(622亿元)、电力消费(738亿元)和生产(822亿元),在OECD成员国中税收收入却很低,均不到10亿美元。

  此外在机动车辆税收收入中,中国也和OECD成员国不同。在OECD成员国,机动车辆循环税收70亿美元,一次性税收25亿美元。在中国机动车辆一次性税收是所有税收项目中的最高收入,税收收入达到1623亿元,而循环税收收入却很低,只有68亿元。

  中国环境税负高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

  2007年中国与环境有关的税收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例高达2.41%,这已经高于OECD成员国的平均水平,2006年OECD成员国该比例加权平均值为1.71%,算术平均值为2.36%。

  从单个国家的比例来说,中国2.41%的比例已经和德国(2.40%)、法国(2.05%)接近,而且远远高于美国(0.86%)、墨西哥(0.58%)的百分比含量。

  在环境税税收占总体税收收入比例可以看到,中国所占的百分数高达12.04%,这接近OECD成员国平均水平的两倍,2006年OECD成员国加权平均值为5.38%和算术平均值为6.63%。

  从单个国家来说,中国12.04%的环境税与总体税收的比例,远远高于德国(6.74%)、法国(4.64%)、美国(3.05%)和墨西哥(3.18%),仅次于土耳其(14.89%)。

  当然,如果从人均环境税来说,中国只有约60美元,这低于其他发达国家,不过已经略高于墨西哥52美元的水平。

  时间跨度更长一点,从1994年到2006年,OECD成员国的环境税收收入占GDP的比例比较稳定,基本上百分含量算术平均值在2.5%,权重平均值则在1.8%~1.9%之间。而且在2005年~2006年,由于各国含铅汽油使用量的下降,环境税收收入与GDP的比例还出现了一个小幅的下降。从2005年的数据可以发现丹麦环境税收收入占GDP的比重最高达到  另外,OECD 30个国家的统计结果表明,与环境相关的税占税收总收入的比例,在不同国家存在差异,一般在3.8%~11.2%之间,平均为7%。从这个数据比起来,中国2007年12.04%的比例已经非常之高。

  这告诉我们,中国已经拥有在比例上完全不逊色于OECD成员国的环境相关税收收入。我们相信,这个结论对于理解中国环境税收的现状大有裨益。

  而且,这个结论对于中国未来的环境税收体制改革方向也具有重要意义。在建立直接征收污染物和排污行为为导向的税收制度方面,中国还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因此如何重组中国现有的环境相关税收,如何建立公平有效的中国绿色税收是中国迫在眉睫的任务。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林肯研究中心)

20、长江水生生物多样性面临挑战 

来源:经济参考报  2009年12月14日

http://news.xinhuanet.com/environment/2009-12/14/content_12642722.htm

    不仅是三峡库区鱼类生态平衡遭受破坏,放眼整个长江流域,水生生物多样性也正面临严峻挑战。曾几何时,长江淡水生态系统在我国乃至世界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水生生物多样性具有巨大的经济、社会、生态和科学价值,长江经济水产品一直是我国淡水渔业的支柱,渔业产量占全国的60%以上。但是,随着长江经济带的迅猛发展,不可避免导致了长江水生生物资源衰退、物种濒危或消亡。

    鱼类捕捞量逐年下降

    据不完全统计,长江中有鱼类17目52科178属370种,其中,特有鱼类42种,重要经济鱼类36种。其他动物有白鳍豚、扬子鳄和大鲵等。在长江珍稀水生动物中,除鲥鱼近年来未捕获外,被列为国家一级或二级野生保护动物的中华鲟、白鲟、达氏鲟、白鳍豚、扬子鳄、江豚、胭脂鱼、淞江鲈等均能生存繁衍,但种群数量呈逐年下降的趋势。

    受水域污染、过度捕捞和水利工程建设等因素的影响,长江濒危物种增多,有20多种鱼类被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主要经济鱼类趋于低龄化和小型化;鱼类种群数量减少,一些重要经济鱼类已经不能形成实际产量。

    捕捞产量的下降是长江渔业严重衰退的一个直观反映。统计表明,上世纪70年代,长江每年鱼类的捕捞量为20余万吨,而最近几年的捕捞量下降到10万吨左右,不足最高年份的1/4。捕捞机械化程度和技术的提高,使得捕捞能力极大增强,而捕捞量反而下降,故长江鱼类捕捞量的下降是反映长江渔业资源下降的最直接指标。长江主要经济水生物动物补充量急剧下降。长江“四大家鱼”(青鱼、草鱼、鲢鱼、鳙鱼),中华绒毛蟹和日本鳗等长江主导水生经济动物,苗种发生量急剧下降,已不能形成鱼汛。“四大家鱼”鱼苗曾经是水产养殖的惟一苗种来源,由1950年至1960年的300多亿尾降为目前的不足10亿尾,长江口的中华绒毛蟹和日本鳗已经不能形成明显的苗汛。

  水生生物种群数量不断减少

    同时,长江鱼类群结构显著变化,多样性丧失。据了解,长江“四大家鱼”在渔获物中的比例已从上世纪60年代中期的20%-30%下降到目前的5%左右。长江下游江段有70多种淡水经济鱼类,近20年来,除河口区凤鲚资源相对稳定外,鲈鱼、银鱼、鲻鱼及一些贝类生物都已大幅度减产,而中华绒毛蟹、刀鲚资源明显下降。长江下游渔获中,小型鱼、虾、蟹类占渔获物总量的50%左右,群落结构小型化明显。专家认为,鱼类物种多样性指数呈现出逐年减少的趋势,表明物种多样性正逐步丧失。

    此外,分布在长江流域的水生生物,由于过度利用和环境不断恶化,其物种数量大幅度下降,许多原来数量比较大的物种已大幅度下降,有的物种已经处于濒危状态,特别是水生动物的受威胁程度高。位列“长江三鲜”之首的长江鲥鱼,上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末的10年间,年平均产量近50万公斤,年产量最高可达160万公斤,现在已基本绝迹。中华鲟、胭脂鱼等已从重要的经济鱼类沦为濒危物种。根据《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统计,分布于长江水系的水生动物中,受威胁鱼类比例18.25%(69种)、两栖类47.59%(69种)、爬行类32.53%(54种),在全国内陆水域受威胁比例最高。

    过度开发、环境污染是祸根

    专家认为,过度开发利用、水环境污染、栖息地退化或丧失等因素是影响长江流域水生生物特别是鱼类多样性的重要因素,这些因素或相牵连、或相互叠加,致使水生生物多样性严重丧失。

    过去和当前正在进行的水电开发使得长江流域水域生态环境发生重大变化,鱼类原有的栖息地和产卵地丧失,鱼类洄游受阻。据了解,到2005年,长江流域已建设水库45000多座,已建和在建的水电站有2400多座。专家分析,水电开发的结果是水坝的上游由流水性的流动河流变成相对静止的水库,流水性鱼类的生境大幅度减少,产卵场被水库淹没,生物群落由流水生态型向静水生态型演变,大批在生活史中需要流水生态的水生生态失去了适宜的栖息环境。水坝和水库,阻止了需要洄游的鱼类成体和幼体的上下自由迁移。对于部分大型水利枢纽,在水坝的下游,由于水库的运行调度,改变了坝下水文季节节律,影响了坝下游鱼类的繁殖和生长,部分高坝泄水,导致气体过饱和现象,会对坝下数百公里河流中鱼类产生负面影响。

    长江上游水电工程建设,将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江湖的季节水位关系,一方面导致湖泊在鱼类生长期的水面减小,另一方面导致在长江繁殖的鱼苗无法进入湖泊生长繁育。按照已有水电建设规划实施水电开发,对长江上游水生生物将产生深远影响,流水性鱼类,特别是众多的长江上游的特有鱼类将面临灭绝的威胁。

    此外,江湖阻隔和围垦导致鱼类栖息地大幅度丧失。据统计,近50年来长江全流域共减少水域面积12000平方公里,仅22个重要湖泊就减少湖容567亿立方米。20世纪50年代,江汉湖群尚有湖泊1006个,湖面8300平方公里,因围垦填湖现在已锐减到309个,湖面已不足2656平方公里,面积减少了68%。这极大减少了水生生物的栖息面积。同时导致洄游性鱼类的洄游通道丧失,鱼类等水生生物种类数明显下降。

日益严峻的环境污染威胁长江流域鱼类多样性。改革开放以来,长江沿岸的化工、农业、城镇得到快速发展,排污量随之增大,长江水系受到不同程度污染。长江流域水资源量约占全国的36%,目前流域、排污总量约占全国的34%,尽管长江干流和部分湖泊的水质状况良好,仍然适合水生生物的生长和繁衍,但是部分支流和多数湖泊,水质污染较严重,检测到的污染物有40多种,特别是一些持久性污染物和重金属超标,对长江鱼类造成了严重损失和持久性影响。(记者 徐旭忠)

21、拯救地球,人类亟待摆脱惰性和蒙昧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2009-12-14 ■钱宏

http://www.cet.com.cn/20091214/e1.htm

2009年的哥本哈根气候峰会,可算是有史以来人类各方酝酿最充分、规模最大、时间最长的一次联合国环境会议。不管本次会议在具体目标上能否达成一些共识,但有一点,是可以期待的,这就是人类从此建立了一种具有实质进展的精神范式和处世哲学,让世界各地的政界人士乃至数十亿平民相信,共同抗拒全球变暖是一项值得投注心力、物力、财力的事业。

   本人主张,中国应在哥本哈根提出新的价值观。为此,中国需要再次提升自己的“国家形象”,即在世界面前,中国将不再是显示“腰包”,让世人“刮目相看”,而是表达一种高尚的精神境界和全新的处世哲学,让人由衷敬重!

   而且,我冒昧地认为,这种新的处世哲学,就是共生的智慧、共生的思想、共生的理念、共生的哲学、共生的价值观,而作为一个中国人,我把这种全新的处世哲学概括为这样十六个汉字:全球视野、东方情怀、善待他者、和合共生。

   有人说“哥本哈根会议不能失败”,因为如果要在不损害未来经济增长的前提下,减轻地球未来面临的威胁,那么消极与怀疑的势力,无论是出于自私还是幼稚,都不能让它们占上风。

   这话有理,也是人人都同意,却又人人心里都不大当回事儿,人人行动上都不大上紧的。

   因为,包括我们中国人在内的太多太多人,都知道环境变坏、气候变暖不是好事,也感受到了呼吸的空气、喝的水都在一天天变差,可是,我们仍还有惰性且蒙昧的一面,我们会想,毕竟水还能喝,空气还能呼吸,而有权有势有钱的人们,还有办法喝到早先那样纯净的水,呼吸到早先那样澄明的空气。

   再说,现代科技和周到的商业服务为人们提供的种种方便快捷的生活方式、消费方式,怎么可能说放弃就放弃呢?既然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凭什么我要比你、比他多减少据称是导致环境恶化、气候变暖的罪魁祸首“碳”的排放量呢?

   这些心态集中反映到以主权国家为单位的气候谈判峰会那里,讨价还价和政治博弈就成为不可避免而且十分漫长的过程。

   于是,人的惰性和蒙昧问题,就这样转化为堂而皇之的利益争执与平衡问题。因此,像许多事态的变化一样,我们在抗拒环境恶化、气候变暖的共同行动方面,也还必须继续学会等待。

   就让政客和各路专家精英们去按他们的程序慢慢博弈好了,我们不能再等待了。我们每一个人,需要重新回到二十多年前清华大学莘莘学子喊出的那句平实的口号“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的精神状态上。当然,从改善环境、改善气候、改善生态和改变生活方式方面来说,还要“从细节做起”。

   克服我们的惰性和蒙昧,也要从细节做起。

   老子在两千年前就说过:“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20世纪世界最著名建筑师密斯·凡·德罗对记者引用西班牙女王对哥伦布说的一句话:“天使在想像中,魔鬼在细节里”。细节是什么?细节是无数个链接中的环节,我们每一个人的细小行为,都是细节。

   台湾《全球中央》杂志12月号刊文《十个小动作 人人都能拯救世界》说,现在全球正面临前所未有的环境难题,每个人都要爱护地球。但怎么做?是不是很麻烦?一个人的力量又算得了什么?其实只要简简单单的细小动作,就能够让这个世界变得更为美好,让人轻轻松松成为拯救地球的“超级英雄”。 

   下面,我郑重推荐从这篇文章中撷取的内容,与朋友们分享。

   你知道吗?只要简简单单的小动作,就能够让这个世界变得更为美好。千万别忽视自己的影响力,因为一个小动作,加上大家的努力,就可以成为改变世界的力量。以下改变世界的小动作,撷取自《Change the World for Ten Bucks》一书,让你轻轻松松成为拯救地球的“超级英雄”。

     ●等等!你的环保杯带了没?

     每年我们使用的纸杯,可以堆成2000多个台北101大楼!这一个个纸杯,都是砍下一棵棵树制造而成。为了这个地球,何不试着使用自己的杯子?一杯拯救地球的咖啡喝起来也许格外香甜。

     ●边刷牙边救地球。

     十个人里面,有一半的人也许都边开着水龙头边刷牙,这种行为每分钟就会流失超过7升的水,一年就可以填满一座符合奥运标准的游泳池?50米长,25米宽?。这种浪费水的方式还真的有点愚蠢,就好像一上厕所就一直冲马桶一样。

     ●重复利用塑料袋。

     你能想像500年后,地球什么都没有,只剩塑料袋吗?要改变这种情况,最好学菜市场的婆婆妈妈们,重复利用塑料袋或者是使用环保袋。

     ●在家办个“开心农场”。

     种植物是一件简单、令人愉快、同时也减碳的活动。不管是种花、种香草、种绿豆……种就对了。不管种什么,都是为环保尽一份心力!

     ●随手拔插头。

     根据台达电子文教基金会统计,一台电视待机时,平均一年浪费了80.3度电,大约为185元新台币的电费。很少吧?但如果全台湾有1万个家庭一起来做拔插头的小动作,一年即可省下185万元的电费及减少501吨的二氧化碳。

     ●不要丢弃你的旧手机。

     废弃手机若回收,每3万部手机可以回收约1公斤的黄金。而每回收1万部手机所节约的能源,可供应台湾57个家庭约一年的用电。

     ●把口香糖吐进垃圾桶。

     只要多一个人把口香糖乖乖吐进垃圾桶,我们的环境将会更干净些。

     ●让你的手机也“睡睡觉”。

     让手机充电一整晚,隔天起来,手机并不会突然多了什么神奇的特异功能?但如果有的话也许还不错?。别让浪费电变成你的个人特色,练习改掉让手机整晚充电的坏习惯吧!

     ●随手关灯。

     随手关灯不但省了电费,同时也减少碳排放量,保护我们的地球。随手关灯不是陈腔滥调,而是我们为地球尽一份心力最简单的方式。

     ●现在,换你啰!

   看完了前面九个生活小行动后,你有没有其他的环保小撇步来救地球呢?把自己的想法写在便利帖或纸条上,贴在最显眼的地方,时时提醒自己,你也是个爱地球的人喔!?萧倩芸?

   好了,朋友们,海尔集团的张瑞敏曾经这样说过:“什么叫做不简单?能够把简单的事情天天做好,就是不简单;什么叫做不容易?大家公认的、非常容易的事情,非常认真地做好它,就是不容易。”以上十个细小行为,就是这种不简单、不容易的“天下难事”和“天下大事”,是人类共生、世界共生、地球共生乃至宇宙共生之难事、大事,也是人人可为之易事、细事、小事。

   最后,我们不妨把这归纳为一个“共生公式”:

   细小行为×我们每一个人=改变世界的力量

22、碳交易为应对气候变化探索市场化解决之道

来源:新华网2009年12月14日 乔继红

http://env.people.com.cn/GB/10571295.html

  作为应对气候变化的一种市场机制,“碳排放交易”近年来已引起关注。不少人希望,碳交易可以成为利用市场机制应对气候变化、引领低碳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

  法律前提

  包括二氧化碳在内的温室气体排放本不是可以用来交易的商品,但1992年签署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1997年通过的《京都议定书》为碳交易提供了法律前提。《京都议定书》确立了三种机制,即清洁发展机制、联合履行机制和国际排放贸易机制,允许发达国家通过碳交易市场灵活完成减排任务。

  根据《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京都议定书》,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对气候变化负有“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发达国家在2008年到2012年第一承诺期内,需将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在1990年的基础上减少5.2%。一些发达国家因此对碳排放行为进行总量控制,由此导致碳排放权稀缺,使之成为一种有价资产。

  碳交易既可以在国与国之间进行,也可以在一国内部不同企业之间进行。最终效果是控制碳排放总量,应对气候变化。

  举例来说,一国为应对气候变化,对有关企业排放额设定限制,一家企业排放限额为50吨,最后由于减排效果出色,实际排放为40吨,这中间10吨的差额就可以作为碳排放权卖给其他企业。如果正好有一家企业排放限额为40吨,最终排放了50吨,就可以从第一家企业购买10吨的排放权。结果是两家企业排放均实现达标。

  这种交易至少有两个效果,一是对所有企业都有激励作用,多排放将支付额外成本,少排放可以获得资金;二是碳排放总量可以得到控制。

  当然,这只是一个简单的比喻,实际碳交易过程、市场机制等远比这要复杂,但原理大致如此。

  市场增长

  在2005年《京都议定书》正式生效后,全球碳交易出现爆炸式增长,市场参与者从最初的国家、公共企业向私人企业及金融机构拓展。据国际排放交易协会(IETA)数据显示,2008年全球碳交易市值为1263.5亿美元,比2007年上升100.6%。

  目前,全球范围内共有20多个碳交易平台,交易标的主要有两种,一是二氧化碳排放配额,以及由此衍生出来的类似期权与期货的金融衍生品,二是相对复杂的减排项目。

  在众多碳交易市场中,主要有欧盟排放交易体系(EU ETS)、英国排放交易体系(ETG)、美国芝加哥气候交易所(CCX)和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的温室气体减排体系(NSW)等四个碳交易市场。

  于2005年1月1日成立的欧盟排放交易体系(EU ETS)是全球最大的碳交易市场。2005年欧盟排放交易体系碳交易总量仅为9400万吨,但2008年已快速升至28亿吨,占全球碳交易总量的近60%。欧盟排放交易体系对欧盟27国实行“总量控制和碳排放交易”制度,是一个欧盟内部的强制减排配额市场。

  成立于2003年的美国芝加哥气候交易所则是全球第一家自愿减排碳交易市场,2008年市场规模达到1亿美元。

  前景广阔

  业内专家认为,碳交易是利用市场机制推动温室气体减排、引领低碳经济发展的可行之路。

  本质上讲,碳交易是一种金融活动,但又紧密联通绿色实体经济。通过碳交易,金融资本直接或间接投向企业或项目,推动技术革新和优化转型,以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降低温室气体排放水平。

  据世界银行预测,2012年全球碳交易市场将达到1500亿美元。据英国新能源财务公司2009年6月发布的报告预计,到2020年全球碳交易市场将达到3.5万亿美元,有望超过石油市场成为世界第一大市场。

  一些国家纷纷采取行动,积极建立和完善碳交易市场,力争掌握市场主导权。欧盟排放交易体系的2012年到2020年第三阶段规划,将进一步扩大减排范围,增长排放交易量。美国也可能启动建立国内联邦碳交易市场,带动美国碳交易市场快速增长。澳大利亚、加拿大和日本等国正在积极建立政策框架,筹建国内碳排放市场。

中国也在积极探索碳排放交易市场化机制。据中国首家综合性排放权交易机构天津排放权交易所总经理高正琦透露,明年中国有望开展真正的碳排放交易。

23、哥本哈根,哥不是“傻根”!

来源:人民网-环保频道2009年12月14日 梁江涛

http://env.people.com.cn/GB/10571871.html

  中国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副主任赵白鸽10日在哥本哈根建议,将人口问题写进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的成果文件。赵白鸽当天在新闻发布会上说,人口管理事关气候变化问题的解决,中国的实践表明,通过人口管理等有效措施才能实现社会的长期均衡发展。(12月11日新华网)

  哥本哈根不是一场强国集团的游戏,不能就气候论气候,任凭某些经济大国自说自话。人口问题提得好,提得非常及时,提得恰到好处!人口问题与气候变化紧密相关,中国的人口发展战略不仅关注人口自身问题,更关注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中国从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的基本国情出发,将人口与发展综合决策,提出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正走出一条举世瞩目的既适合中国国情又利于破解气候问题的发展之路。中国有权“不高兴”,有权发出自己的声音:哥本哈根,哥不是“傻根”!

  分歧、争议、指责、回击……哥本哈根大会才进行了几天,已经散发着浓浓的火药味。虽然中国在会前自主公布了减排目标,但依然成为欧美的“靶子”:中国应该做的更多、中国的减排目标应该更透明……面对这些“非分”要求,中国也发出自己的声音,批欧美不“厚道”,缺乏行动的诚意。而在此之前,包括英国、美国以及丹麦等少数几个国家磋商的一份气候协议出炉,该协议又被称为“丹麦文本”,这一文本当地时间8日被泄露给媒体之后引发一片哗然,原因在于协议文本给了发达国家更多权利,对发展中国家相当不公平。“带头大哥们”不在自身减排和启动资金、技术、贸易等手段支持发展中国家减排上多拿出些实招来,却在那里“开小会”、“垒山头”,搞所谓“秘密文本”,根本不把发展中国家放在眼里。大会这样开下去,会有成果吗?还有意义吗?美国应对气候变化特使周三将矛头直指中国,强调中国在未来十到二十年的碳排放量将远超美国。对此中国代表解振华反击,提出如果发达国家愿意到2020年减排四成,并同意对发展中国家提供财政援助;中国乐意奉陪,到2050年减排一半。中国声音掷地有声,就该这样针锋相对,咄咄逼人,让某些盯着中国的发达国家刮目相看,不敢小觑。

  中国声音不止来自于官方谈判精英,更来自于13亿民众。《人民日报》发表署名文章《一个中国公民致哥本哈根的信》,其中充满忧虑地质问:“我和我周围的人,当然希望有一个更清洁、更凉爽、更少气候灾难的环境,并为此付出我们能够承受的代价。但我困惑的是,这个代价究竟该怎样由地球上的60亿人分担?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差别巨大的生活方式,是不是应该永远穷国的归穷国,富国的归富国,像世袭制一样代代相传?假如是这样,我们为未来奋斗的动力在哪里?”

中国声音不是一种高调,它表明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的积极态度,重申中国坚持的一贯立场,代表了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利益诉求。据悉,发展中国家正起草自己的谈判案文。而将人口问题写进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的成果文件,强调人类的权益和责任必须对等,就是集中体现了广大发展中国家的一致愿望。为使哥本哈根大会开了不白开,让“中国声音”来得更猛烈些吧!

24、如何在低碳竞争中争取主动权?

来源:《中国环境报》2009年12月14日

http://env.people.com.cn/GB/10571595.html

  正在丹麦哥本哈根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被认为是一次里程碑式的重要会议。这次大会的召开也再次把人们的目光带到发展低碳经济上,人们希望以开展低碳经济试点,努力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来应对气候变化。本版今日刊发相关来稿,以飨读者。

  低碳经济是低碳发展、低碳产业、低碳技术等一类经济形态的总称。与低碳经济相对应的是"高碳经济"。专家预测,未来的发展如果仍然采用过去那种高碳模式,到本世纪中期,地球将不堪重负。这也意味着,碳排放已成人类社会发展瓶颈。

  几乎在一夜间,绿色经济、低碳经济的广阔发展前景成为各方共识。目前,绿色经济不仅成为欧盟、日本、美国三大经济体瞄准未来的经济引擎,而且成为其占领新的国际市场竞争制高点、主导全球价值链的新王牌。

  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在发展低碳经济方面也不甘落后。如何在全球低碳竞争中争取主动权呢?笔者认为,一是政府应积极培育统一的环境能源交易市场,并不断完善和创新交易机制,争取在国际碳排放交易上有更多的话语权。

  二是加快发展可再生能源,这对煤炭占能源消耗70%的中国来说尤其重要。也就是说,要想以此为契机赶超发达国家,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除了要对高能耗、高污染项目说"不"外,还要加快发展包括风能、太阳能、地热能、生物质能、氢能和核能在内的低碳新能源。

  三是加强对低碳经济发展的政府管理和政策引导。除了国际上通常采用的征收能源税、财政补贴、税收减免、贷款优惠及担保等手段外,政府还可以高于社会平均利润率的原则确定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发电的上网价格;对于新能源使用和市场消费,可以政府采购、消费补贴为主,采取强制性和引导性消费政策相结合的方式,建立消费激励机制,培育和扩大消费市场。

四是加大低碳经济技术创新投入。从某种意义上说,谁掌握了发展低碳核心技术,谁就将赢得商机、获得话语权。正如一位风能产业资深人士所说:"如果只是跟在别人屁股后面跑,战斗还没打响,可能就败局已定"。因此,在学习、借鉴和引进的同时,加大低碳经济技术自主创新投入也显得尤其重要。

25、谁的责任?气候债务与气候正义

来源:大洋网2009年12月14日 吴强

http://env.people.com.cn/GB/10571264.html

  所有国家都必须共同承担的责任,也是哥本哈根会议成功的唯一机会,就是改变生产生活方式,促进所有人参与的民主。气候代表着正义。

  就像每一次大选前夕总是黑函泛滥,这次哥本哈根会议竟也不能免俗,上月底爆出了一桩所谓“气候门”事件,被反对气候变暖的极端分子鼓噪起来,当作气候变暖理论的丑闻,似乎气候变暖的责任不是各国政府或者工业利益集团,而是发现气候变暖的气候学家们。

  “气候门”事件也因此更像一个烟幕弹,转移了世界人们对气候变化的责任和分摊问题。如果只是一个技术问题,美国N A SA的首席气候学家詹姆斯·汉森不久前的回答最合适不过了,他说,任何数据都是公开可查的,不存在故意隐瞒的问题。让这位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就提出全球气候变暖的先驱科学家真正担心的是,大气的碳容量已经越来越快地接近临界点,气候变暖的危险远远比我们想像的还严重。

  的确,如果要实现到2050年控制气候变暖在两摄氏度之内的承诺,在未来的41年,人类只能最多释放2000亿吨的碳,即7000亿吨的二氧化碳,然而按照现在全球的排放率计算,这个指标可能不到24年就将耗尽。降低排放因而成为这个星球上所有国家的共同责任,否则人类将面临激增的气候变化效应。

  但是,如何划分责任却成为此次哥本哈根会议进程中争论最激烈的焦点,特别是穷国与富国的责任分担与补偿。发展中国家普遍主张清算“碳债务”,西方发达国家应当负起主要的减排责任。77国集团主席、苏丹代表卢孟巴·迪埃平声称,拟议中的每年100亿美元补偿“只够买棺材”。

  所谓碳债务,包含两方面:一方面,指地球生态和人类可持续发展所能容忍的温室气体总量,其中,自1750年以来发达国家累计的碳排放已经消耗了70%的容量;另一方面,超量排放的直接受害者将是发展中国家,而发展中国家可用于发展的“调整性债务”也已经被发达国家耗尽。据世界银行估计,气候变化效应的75%-80%最终将落在发展中国家的人民身上,也就是干旱、洪水引起的饥荒、内乱和瘟疫。

  按照这一理论产生出的“限制-贸易”机制,也是1997年京都议定书的核心,发展中国家固然可能从发达国家得到补偿,但是发展中国家却缺乏动力有效地促进自身减排,即使最终达到发展中国家主张的每年700亿到1400亿美元的补偿,也只够维持现状而已。特别是对那些介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新兴工业化国家来说,它们是美国和澳大利亚之外碳排放的主体国家,与发达国家的碳交易根本无助于它们真正转换为低碳排放的生产方式。而时间和碳容量都所剩无多。

  正是在这意义上,有必要重新回顾英国著名社会学家吉登斯的气候变化政治学。他说,气候变暖的罪魁祸首不是一两个发达国家,而是全球资本主义和全球民主的失败。不幸的是,新兴工业化国家都深深地卷入了全球资本主义的消费和生产的过程中,高碳排放的背后是美国为首的过度消费模式和过度生产模式。而且,这一高碳排放的消费与生产模式的结合却同时反对进行气候变化管理的世界政府模式,各自均以自身主权为借口,各自以发达国家或发展中国家领袖自居,缺乏低碳转型的诚意,以致在哥本哈根峰会的第三天开始互相指责。

  这不能不说是一场正发生的悲剧。就在会场之外,激烈的讨价还价之外,参与全球气候正义运动的组织,已经在欧洲各地连续组织了多场示威,并且正在哥本哈根酝酿规模更大的游行,直接向会场内的所有政府代表施压。他们主张,全球资本主义生产和消费方式才是气候变暖的罪魁,必须改变的是资本主义本身,也就是全球化。现在的“限制-交易”模式对于控制碳排放是失败的,而且帮助了发展中国家中占多数的威权政权,而不是更需要帮助的从事低碳经济的农民、小型工业和普通民众。对属于反全球化运动一部分的全球气候正义运动来说,进行碳管理的全球民主首先要求世界范围内的草根民主,这才是拯救全球民主体制的唯一机会。

  一群来自世界各地的气候正义活动分子在哥本哈根的绝食,他们的绝食抗争开始于巴塞罗那会议的11月6日。来自澳大利亚的绝食成员安娜·基南对“D em oc-racyN ow”的记者说出了她们的主张:要求每年1950亿美元的生态补偿,帮助发展中国家转型为零碳排放的生产模式;要求所有国家停止使用化石燃料。

可以想见,如此激进的主张势必难为峰会哪怕任何一方代表所接受,却道出了所有国家都必须共同承担的责任,也是哥本哈根会议成功的唯一机会,就是改变生产生活方式,促进所有人参与的民主。气候代表着正义。

特别关注:

想要看更多的环境信息,请点击下面网址:

怒江网:www.nujiang.ngo.cn

绿色记者沙龙网:www.greensos.cn

绿色记者沙龙英文网站:http://eng.greenso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