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12-08
十二月八日绿家园江河信息导读: (编辑:丽英)
全球气候变化大会在哥本哈根系列报道之二:
1、全球气候变化大会在哥本哈根之二-未来12天,能影响人类历史吗?
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专题报道:
2、人民网: 哥本哈根特别策划:应对气候变化,让世界听到中国声音
http://env.people.com.cn/GB/10532940.html
3、中国新闻网: 开幕式短片敲警钟 别让全球暖化噩梦成真
http://news.xinmin.cn/world/gjkb/2009/12/08/3045775.html
4、21世纪经济报道: 从巴厘岛到哥本哈根:三个“没想到”
http://green.sohu.com/20091208/n268764963.shtml
5、搜狐绿色: 从多哈回合到哥本哈根:利益纠葛是永恒主题
http://green.sohu.com/20091208/n268765707.shtml
6、解放日报: 全球56家报刊共刊“统一社论” 反对全球暖化
http://env.people.com.cn/GB/10536825.html
7、新闻晨报: 哥本哈根大会:“这是我们的机会”
http://news.xinmin.cn/rollnews/2009/12/08/3045412.html
8、中国环境报: 冬天里的童话剧上演 哥本哈根猜想谁解?
http://env.people.com.cn/GB/10536360.html
9、红网: 党建军: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不应只是童话
http://finance.jrj.com.cn/opinion/2009/12/0803256596109.shtml
10、瞭望东方周刊: 解读哥本哈根会议五大争议:体制问题成焦点
http://env.people.com.cn/GB/10534637.html
11、中华工商时报: 哥本哈根可以为人类留下什么
http://intl.ce.cn/zgysj/200912/08/t20091208_20573803.shtml
地方信息:
12、新华网: 东北地区首个省级气候变化监测评估中心成立
http://news.xinhuanet.com/environment/2009-12/08/content_12610759.htm
13、新华网: 无锡首批40家企业推行环境有偿使用制
http://news.xinhuanet.com/environment/2009-12/08/content_12610756.htm
人与自然:
14、检察日报: 江西宜黄法律监督呵护"植物大熊猫"野生红豆杉
http://env.people.com.cn/GB/10535045.html
15、楚天都市报: 湖北沙湖湿地大量珍稀野鸟遭捕杀(组图)
http://news.sina.com.cn/c/p/2009-12-08/052719211218.shtml
公众参与:
16、四川日报: 一个山村的低碳生活梦想
http://sichuan.scol.com.cn/sczh/20091208/200912883701.htm
环保观点:
17、光明日报: 北京大学教授林娅:公众参与环保亟待解决三认识问题
http://www.gmw.cn/content/2009-12/08/content_1017857.htm
特别推荐:
18、人民网: 日本“零垃圾国度”经验值得借鉴
http://women.sohu.com/20091208/n268745347.shtml
深度报道:
19、科技日报: 华南水乡,为何深陷缺水危机
http://news.h2o-china.com/html/2009/12/671260232795_1.shtml
20、广州日报: 贵过黄金的黄唇鱼面临绝迹
http://news.sina.com.cn/o/2009-12-08/040816733541s.shtml
环境时评:
21、长江日报: 刘敏:气候问题需要重新估量
http://news.sina.com.cn/pl/2009-12-08/031919210224.shtml
22、上海金融报: 环保要防“生态帝国主义”玷污
http://www.shfinancialnews.com/xww/2009jrb/node5019/node5036/node5038/userobject1ai51549.html
23、大河网: 环保雷局长很雷人,“小事论”凸显不作为
http://www.dahe.cn/xwzx/txsy/pltp/t20091208_1709234.htm
特别关注:
想要看更多的环境信息,请点击下面网址:
绿色记者沙龙网:www.greensos.cn
绿色记者沙龙英文网站:http://eng.greensos.cn
1、全球气候变化大会在哥本哈根之二-为来12天,能影响人类历史吗?
文图 汪永晨
今天一大早就往哥本哈根全球气候大会会场赶。在哥本哈根的地铁站里,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这样一个地球。在这个地球上还看到用中文写的阻止气候变暖。接着又看到坐位上放的一张报纸,这就是此次大会开幕式当天,哥本哈根报纸的头版。
地铁里的阻止气候变暖
开幕式当天的报纸
在哥本哈根,所有交通对参会人免费开放。我们虽然在网上已经知道今天注册要到12点才开始,可还是想去试一试。到了大会会场还没走进,就看到各路人马在那里的宣传。
街头演说
时间紧迫
融化中的鱼美人
融化中的“美人鱼”和拿着时钟的两位女士,展示的都是我们面临的气候变化与时间的紧迫。我在会场外为北京电视台的新闻节目做连线采访时,还把手机伸到了一群敲着鼓做宣传的人声中。北京新闻的观众,从这声音中想必也能感受到一些哥本哈根的气氛。
上午注册不成我们当然也参加不了开幕式了,不过已经注册进去的杨勇告诉我们,开幕式并不对NGO开放。后来我知道,这哪是不对NGO开发,每个国家的代表团也只有4个名额。全世界一下子拥到北欧这个小国那么多人,让他们一下子招架,也真不容易。
气球里装的是一吨二氧化碳
球里装的是一吨二氧化碳的容量
这里装的是一吨二氧化碳,丹麦人号召每人每年节约一吨二氧化硫
这样的地球,在哥本哈根的街头有不少。当很多人在排队等着注册时,我和一位与我们一起来的美国志愿者进市区找昨天一来就听说的冰雕北极熊去了。
还没找到北熊,这样的地球倒一下子看到了好几个。上面写的是:这个地球里装的正好是一吨二氧化碳。丹麦人现在有一个行动,就是每年,每个人要减少一吨二氧化碳的排放。
在街头有那么多地球,我想这对自己的国民也是一种提醒吧。而在召开国际大会时,这也表明着丹麦人对减排的决心,和他们希望在面对全球气候变化时,找到的自己能做的事。
昨天我在瑞典转火车时,一个西装笔挺,很有丰度的一位男士和我一起等着下车。为了找个换车时一起找容易些的伴,我问他是去哥本哈根吗,他说是。我说也是转火车吗?他说,是去换飞机。我说没有多远的路了,火车也就三个小时,还要乘飞机?他说飞机快些。
下车后,望着这位高大的欧洲男士匆匆走远的身影,我想起网上曾见到有好事者统计说,会议期间将有超过1200辆豪华轿车奔走在哥本哈根街头,附近的机场也将在高峰时期迎来140多架私人飞机。据粗略估计,此次会议期间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将达到4.1万吨,与英国一个十几万人口的城市同期的排放量相当。
融化中的北极熊
北极熊在融化中
站在正在融化的北极熊前
我们终于找到了哥本哈根街头正在融化中的北极熊,它就在丹麦市政厅广场。今年8月我曾到过这里,那天蓝天白云,加上古老的建筑和清澈的河水景色美极了。可今天,阴云下的这里,北极熊站在那儿孤单的样子越发让人觉得可怜。
全球自然基金会(WWF)在他们此次参会的宣传中说,未来12天里,美欧名城哥本哈根所发生的一切,也许都将影响未来数年里的全球气候政策,甚至影响人类历史。
会吗?
从我今天采访的几个当地人和参会的人那里所听到的,可以说每个人心里或多,或少存有疑虑。但每一个人对这次大会又都充满了希望。一位德国女士就对我说,每个来的人都带着那么大的热情和能量,这就是开会的希望。
远处堆得是“冰川”
中国青年代表团在街头
孩子们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发现
记下孩子们的画
今天,无论是在市区的街上,还是在会场内外,中国青年代表团都是活跃的一群年轻人。他们散发着传单,上面表明着中国年轻人在面对气候变化中所拥有的姿态和他们希望国际社会对中国的关注。在这样的国际场合,见到这样的中国青年,让人们的心里充满着光明。而我在哥本哈根河边拍到的这些孩子们画的画,让人看到孩子们眼中的动物、地球,又不能不让人心生悲哀。
每天的公事
皇家卫队
采访街头老人
这支队伍从哥本哈根市政厅正在走向皇宫,这是每天例行的仪式。当年这支队伍真的要承担保卫皇家的重任,而他们的前辈像现在做表演时,可能是不会想到他们的后代会在这里迎接来自那么多远方的客人,这些客人又是为了要解决这样棘手的问题而来的。
拍过这群卫队后,我在街边采访了一位推着自行车的老人。我问他对哥本哈根会报有希望吗?他说,这要看中国、印度、美国的立场和做法。因为这三个大国现在是碳排放大国。我说那丹麦人能做什么呢?他说丹麦那么少人口,做得再好也解决不了世界气候变化的问题,当然这也不是说我们就不做。这样的大会在我们国家开,我们应该更有触动。
这次哥本哈根气候会议推动的3个主要目标为:每个国家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数字;达成减少气体排放的方法;发达国家为发展中国家减少气体排放提供支持。
想达成一份让各方都满意的协议当然是不容易的。发达国家的“诚心减排”是否能取得发展中国家的信任,美国、欧盟和日本至今仍然对中国至少40%的减排目标心存不满。
“为达成一个明确统一的新协议,各国需要拿出合作与妥协的精神。”《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简称《公约》)秘书长埃博尔日前表示。
北极熊、冰川和自行车
街头果摊
孩子和北极熊
又一只正在融化的北极熊
这两天,我在接受一些采访时,总是被问到,全球气候变化对我们普通老百姓到底有什么影响?我告诉一些年轻的记者:中国著名科学家秦大河曾任中国气象局局长,对记者提问时说的是:“有科学家认为,极端天气变化的增多,和气候变化有关。”学者说的极端天气变化,是普通人能够感受到的,比如百年不遇的大风、干旱,甚至比过去来得更早的大雪。今年北京11月初就下了三场大雪,这对我们这些老北京来说可以说是罕见的。
注册的长队
安检
会场内
今天注册进会场的人,有的已经排了三个小时的队,但这并没降低他们进去后的热情。真是像杨勇在我们进去前给我发短信说的那样,里面就像是一个大市场,每个摊上的人都在“推销”着自己国家面临的问题和在做的事,以及还需要的帮助。
我参加了下午在中国新闻中心召开的吹风会,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向中国的记者们讲了这次中国对大会的希望,和我们将要承担的责任。他说中国目前达到的减排水平,是发达国家在像我们这样的发展水平时不可能达到的排放指标。他还说,我们是在发达国家并没有对我们有资金支持和技术转让的情况下,自己就达到了这样的目标,这应该是国际社会有目共睹的。中国官员在此次大会上,显然是大忙人,记者们没问几个问题,他就又赶去参加另外两个重要会去了。
在有众多中国记者参加的记者会后,我和杨勇接受了凤凰台记者的采访。我讲了一些前两天在罗马采访到的全球气候变化对世界各地的影响。杨勇则把他20年来持续考察研究世界第三极,受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在他拍的照片冰川的退缩前作了一个科学家的解读。
中国新闻发布
长江源头在气候变化中
杨勇在接受凤凰卫视的采访
喜欢创意的丹麦人根据自己首都的名字“哥本哈根”(Copenhagen),发明了这个新词:“希望哈根”(Hopenhagen)。
“2009年,将会因为金融危机而被历史铭记吗?不,我们不希望这样。2009年应该被这样铭记:在这一年,全球找到了解决气候变化的方法,找到了应对挑战的政治意愿,并在这个过程中找到了希望和机会。”这句话,或许更能说明参加哥本哈根大会的每个人此时的心情。
今天,和我们一起在中国展台的北京大学教授吕植面对记者采访时说:“气候变化,不仅仅和南极的冰、北极的熊有关,更是你身边的事儿,你怎么出行,怎么吃饭,都有关。”我很喜欢她这句话,也会把这句话告诉更多的人。
2、哥本哈根特别策划:应对气候变化,让世界听到中国声音
来源:人民网 2009-12-08
3、开幕式短片敲警钟 别让全球暖化噩梦成真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09-12-08
http://news.xinmin.cn/world/gjkb/2009/12/08/3045775.html
全球网民网民组织在会议扮死亡,并举标语要求达成具约束力的气候条约,才能拯救人类。” 在峰会开幕同时,一份由1000万名全球网民签署的网上联署亦送到会上,呼吁与会领袖致力达成“公平、积极、具约束力”的气候条约。
中新网12月8日电 在7日举行的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开幕式上,主办单位一开始就播放一部描绘全球暖化末日景象的短片,提醒各国代表这次会议是达成具体协议、化解全球暖化灾难的最后契机。
据香港《文汇报》在短片中,干燥龟裂的大地,满眼看不到一丝生机,孤零零的秋千在死气沉沉的空气中寂寥地晃动,一个小女孩紧紧地抱着自己心爱的毛绒小狗,惊愕地看着眼前这一幕。突然间,地动山摇,大地被撕开一道道口子,小女孩狂奔。乌云笼罩天空,暴雨倾盆而下,洪水汹涌扑来,滔天巨浪让人无处遁逃。小女孩死死地抓住一棵干枯老树的枝丫,在暴风雨中摇摇欲坠。最后一根救命“稻草”断了,小女孩掉入翻滚的巨浪。
这段短片给每一个人敲响了警钟:全球气候变化正在带来一系列环境恶果!短片讲述的实际只是一个小女孩的梦魇,但若不急谋对策应对气候变化问题,噩梦或会成真!
来自全球192国的代表在未来2星期内,为长达2年的气候谈判提出有效可行的协议。虽然与会国之间仍存在不少分歧,但会前联合国官员纷纷对会议前景表示乐观,加上欧盟据报将提出巨额援助穷国方案,令外界憧憬会议结果或将正如开幕辞中所指:“气候协议近在咫尺。”
担任会议主席的丹麦气候和能源大臣赫泽高在开幕致辞中表示,假如各国错失今次机会,将不会再有下一次。会议东道国丹麦首相拉斯姆森在欢迎辞中则表示,将有最少110名国家元首出席会议,为会议取得成功提供重要机遇,“协议已近在咫尺。”
在峰会开幕同时,一份由1000万名全球网民签署的网上联署亦送到会上,呼吁与会领袖致力达成“公平、积极、具约束力”的气候条约。《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执行秘书德博埃尔亦表示,与会各方应利用现有谈判成果,转化成切实的行动。
多名联合国官员在会前均对会议结果表示乐观。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施泰纳表示,任何认为今次大会将以失败告终的观点都是错误的。德博埃尔此前亦表示,多国在大会前提出明确减排目标,是前所未有的正面举动。
美国环境保护局昨日决定,将包括二氧化碳在内等6种温室气体定性为“对人体有害”,意味当局今后将有权针对发电厂、工厂及汽车排放的温室气体进行监管。
不过大会成功与否依然存在许多隐忧。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最新研究显示,若要将气温上升幅度限制在摄氏2度,2020年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必须少于440亿吨,然而根据各国减排目标计算,届时全球排放量仍将高达460亿吨。德博埃尔认为与会国应该在减排目标及资金方面作出更大贡献。
欧盟据报已在大会开幕前决定再走前一步。德国媒体报道,欧盟将在本周稍后的成员国会议中,通过向发展中国家提供10亿至30亿欧元的气候变化应对援助。
南非昨日亦定出减排目标,提出到2025年减排42%,但前提是发达国家必须向贫穷国家提供援助。英国首相布朗则在报章撰文,呼吁各国应该在会后6个月内将成果化成具有国际法律约束力的新气候条约。
4、从巴厘岛到哥本哈根:三个“没想到”
来源:21世纪网-《21世纪经济报道》 2009年12月08日
http://green.sohu.com/20091208/n268764963.shtml
哥本哈根大会总算开始了。此时此刻,我不禁回想起两年前的巴厘会议。当时谈判进展特别艰难,最后关头,眼看谈判又要因为美国的反对而付诸东流时,戏剧性的一幕发生了。在各国代表团的指责声中,美国代表的态度突然大逆转,发言表示同意通过“巴厘岛路线图”。我印象最深的是,当时会场先是寂静了十秒,显然大家都在恍惚自己是不是在做梦。然后随着第一声掌声响起,整个会场成了一片欢呼的海洋,好多人甚至激动得哭了。
两年过去了,对比自己在巴厘岛时对哥本哈根的期望,还是有不少情况出乎我的意料,总结起来有三个“没想到”。
第一个就是美国在气候问题上的持续不作为。
巴厘岛会议时,时为总统候选人的奥巴马也派人出席了会议。当时大家都期望,奥巴马当选后,可以成为全球气候领袖。现在奥巴马上台已经一年,美国国内气候立法止步不前,美国在国际气候谈判中“拖后腿”的角色也始终没有改变。
之前我总是将美国在减排问题上的不作为都归咎于布什和共和党,现在看来,这是一个比较幼稚的分析。美国国内相关利益集团对美国政治的控制程度,远不是一个总统的个人诚意可以撼动的。
另一个变化则让我感到既惊喜,也骄傲。这就是包括中国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在维持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在应对气候变化上做出的积极努力。
仅仅过去两年,这些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就从零散的减排“行动”,发展到全国性的低碳发展的计划。不少国家甚至拿出了量化的温室气体排放控制目标!
今年9月,我和同事们紧张地盯着联合国网络直播,等待胡锦涛主席在纽约气候峰会上的发言。胡锦涛主席当时表示,中国要“大幅度”降低碳排放强度,两个月后,中国这个“大幅度”减排的数字就出台了。几天后,印度的数字也出来了。就在此次大会开幕前15个小时,南非也给了世界一个大大的惊喜:到2020年削减34%的预期排放增加量。
现在,发展中国家对未来看得更清楚,走得更坚定了。
当然,我最没有想到的,还是哥本哈根会议会从一个普通的部长级联合国会议,升级成如今的国家元首会议。截至会议开幕,已经有90多个国家的最高领导人确认参加哥本哈根会议,这充分证明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全球政治外交的重要议题。
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早已确认出席会议。美国总统奥巴马原本只打算在他领取诺贝尔和平奖的路上,顺道于9日到哥本哈根来亮个相。但在各方压力下,奥巴马也已确认参加18日的国家元首会议。
“巴厘岛路线图”的重要决定之一就是要在哥本哈根大会上达成下个阶段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协议。今天,我们终于走到了这一步。接下来的十几天,让我们拭目以待!(作者系哥本哈根气候大会特约观察员,绿色和平气候与能源项目经理)
5、从多哈回合到哥本哈根:利益纠葛是永恒主题
来源:搜狐绿色 2009年12月08日 曹海丽
http://green.sohu.com/20091208/n268765707.shtml
虽然气候变化谈判的道德制高点超越了贸易,但各种利益的纠葛仍然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希望哥本哈根不会重蹈覆辙
从今天(12月7日)开始,自192个国家和地区的谈判代表、非政府组织代表,以及多国媒体记者将汇聚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参加为期两周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下称《公约》)缔约方会议第十五次会议(COP15)。
据《公约》秘书处发布的消息,到目前为止,报名参会人数已经远远超过会场所能容纳的15000人的上限。他们将不得不限定非政府组织和媒体记者每天进入会场的人数。
这样一个会议让我想起四年前,2005年12月中旬,在香港召开的世界贸易组织第六次部长级会议。那时候,《京都议定书》虽然在年初已经正式生效,但大多数人对气候变化这个关键词并没有什么概念,媒体对之也没有表现出多大的兴趣和热情。而世贸组织多哈回合谈判则是当时的一个热点话题。
我还记得去香港报道那次会议时的情景。当时,有149个世贸组织成员的近6000名代表、2000名非政府组织代表,以及世界各地近4000名记者涌到香港会展中心这一弹丸之地。当然,跟哥本哈根的规模比起来,仍然略逊一筹。
和即将召开的哥本哈根会议一样,香港部长级会议在当时被寄予厚望—— 如果要在2006年底前完成多哈回合所有的谈判,在香港部长级会议上取得全面突破,是一个前提条件。
然而,就像现在,各方在哥本哈根会议之前已经调低了预期一样,在香港部长级会议召开之前,各方也已经不得不调低预期。
从很多方面,目前的气候多边谈判让我想起多哈回合贸易多边谈判。最大的相似点,或许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难以协调的根本利益分歧。
可以看到,无论是在气候多边谈判中,还是贸易多边谈判中,谈判都被分割成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两大阵营。在多哈回合谈判中,分歧的焦点是发达国家的农业补贴问题;而在气候谈判中,分歧的焦点是,发达国家在第二承诺期的具体减排目标,以及为发展中国家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所应提供的资金和技术支持。
同时,在不同的阵营内,又都存在着明显或微妙的利益诉求差异。比如在多哈回合谈判中,欧盟在农业补贴问题上处于绝对的守势,美国则有攻有守;而在发展中国家阵营内,印度在农业关税问题上亦是有攻有守,农业出口大国巴西则处于完全的攻势。
在气候谈判中,发达国家不必说,美国是“一枝独秀”。即使是在对外表态团结一致的发展中国家阵营内,亦存在着不同的利益群体。
目前,发展中国家被人为地划分为三大类——中国、印度这样的“先进发展中国家”、最不发达国家(The least developed),以及最容易受气候变化影响的“最脆弱国家”,如一些岛国。对中国来说,压力不仅来自发达国家,也来自很多发展中国家。
利用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区别来分化这一阵营,无论是在气候还是贸易多边谈判中,都是发达国家试图使用的一个手段。
今年10月,当我第一次报道气候谈判大会——曼谷的《公约》缔约方第十三次大会时,感觉就像回到了多哈谈判的现场。
记得欧盟环境总干事Artur Runge-Metzger在一次新闻发布会上承认,目前的谈判确实是“互相戳手指的游戏(finger-pointing game)”,即谴责别人不作为,或是“你不动,我就不动”。比如欧盟说,除非其他国家采取行动,欧盟才会将第二承诺期的减排目标从20%提高到30%(在1990年基础上)。
美国更是这个游戏的行家,不谈自己不愿承诺任何具有国际法律约束力的减排目标,只把矛头指向先进发展中国家做得不够多。
这也正是多哈谈判中经常出现的现象——互相指责,要求以另一方的行动作为我方行动的前提。然而没有一方愿意主动妥协,结果就成为一个僵局。
当然,气候谈判和贸易谈判在属性上有着本质的区别,即气候谈判讨论的是一个影响地球和人类生存的公共产品问题,其道德制高点远胜于贸易谈判。不过,单从形式上来比较,目前的谈判僵局多少反映出多边谈判的普遍困境。
一个明显的变化是,美国从贸易谈判中的领导者地位变成在气候谈判中的“绊脚石”角色。欧盟则取代美国成为气候谈判的领导者。
中国的变化也是明显的。在多哈回合谈判中,刚刚加入世贸组织不久的中国刻意采取了低调姿态。由于中国在加入世贸时已经做出较大的承诺,因此在谈判中触及的利益并不很尖锐。
而在气候谈判中,已经跃居世界最大温室气体排放国的中国当仁不让地成为主要的利益方和谈判方。中国气候谈判代表在对外沟通和表态上也已经出现了很大的进步。
在香港世贸组织部长级会议期间,中国代表团未举行过一场新闻发布会,也未发表任何声明,只是在会议结束后,时任商务部部长薄熙来针对部分中外媒体举行了一个小型的新闻发布会。但我看到,自今年10月曼谷会议以来,中国气候谈判代表团频频出击,不仅现身于现场的新闻发布会,而且也加强了中外媒体的沟通与交流。
四年前的香港部长级会议虽然避免了多哈回合谈判的崩溃,但最终没有在预定的2006年底完成,且至今仍未重启。希望哥本哈根会议不要重蹈覆辙。
有意思的是,就在哥本哈根会议召开一个星期前,世界贸易组织在总部日内瓦召开了四年来首次部长级会议。部长们经过数天的讨论,决定在2010年结束多哈谈判。但分歧依旧。据报道,美国贸易代表Ron Kirk表示:“我们已经向各方清晰地表明了我们的利益,即需要有实质内容的市场开放来结束此轮谈判。”他强烈表示,这些市场开放中的多数需要来自于“关键的新兴市场”,几乎是毫不遮掩地指向巴西、中国和印度等国家。
不过,在盛大的哥本哈根会议面前,世贸组织的这次部长级会已经无法引起媒体的关注。那些曾经是媒体追逐的宠儿,比如世贸组织总干事拉米,已经被另一拨人所取代,比如《公约》秘书长德波尔。
只有记者们一如既往地紧跟时代潮流。就以我自己来说,也将在第二周出现在哥本哈根会议现场。
6、全球56家报刊共刊“统一社论” 反对全球暖化
来源:《解放日报》2009年12月08日
http://env.people.com.cn/GB/10536825.html
7日开幕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得到世界媒体广泛关注。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全球45个国家或地区的56家报纸7日刊登同一社论,警告气候变化对地球和人类生存造成的巨大影响,敦促各方采取行动。据悉,此次“统一社论行动”由多国媒体编辑在气候大会召开一个多月前酝酿,集体撰写这篇社论。社论以英文、中文、阿拉伯文等20种语言发布,不少报纸还将其刊发在头版。
社论指出,之所以采取“统一社论行动”,是因为人类面临“严峻时刻”,气候变化的事实清楚,科学刊物讨论的问题已不再是人类是否对气候变化负有责任,而是我们要减少这种危害所剩时间不多。
“然而国际社会迄今为止作出的回应缺乏热情、苍白无力,”社论说,“除非我们联合一致,果断行动,否则气候变化将毁灭地球,危及人类财产和安全”。
包括英国《卫报》、美国《迈阿密先驱报》、法国《世界报》、意大利《共和国报》、丹麦《政治报》、卡塔尔《海湾时报》、韩国《中央日报》等在内的多家报纸参与统一“社论行动”。
除了“统一社论行动”外,世界多家媒体也于近日发表了各自的观点。
美联社的评论认为,气候变化会议组织者告诫,这是拯救世界的最好的机会,也是最后的机会。分析人士认为,会议取得成功的关键在于找到一种渠道,使公共资金和私人资金能够顺利流到贫困国家,帮助穷国政府减少气候变化对本国发展的影响。
俄罗斯《观点报》刊发的文章称,俄罗斯的一些专家、学者希望与会代表能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方面达成协议,以应对气候变化。而俄新社政治评论家安德烈·费佳申则表示,尽管哥本哈根会议备受期待,但可能不会取得什么实际成效,也不能解决目前气候变化领域存在的所有问题。他指出,要避免“有所病态”的地球向“热病爆发”的方向转变,不能只指望一次会议。
巴西媒体称,巴西人热衷参与哥本哈根大会。据悉,该国参会人数多达700多人,其中120人为政府和国会代表,其余500多人都是自愿自费参加的民间社会团体代表。巴西对即将到来的哥本哈根大会充满期待。
《印度斯坦时报》网站的文章称,会议不会一帆风顺,观察家指出,峰会最大的拦路虎就是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在承担温室气体减排以及资金援助等方面的巨大分歧。
7、哥本哈根大会:“这是我们的机会”
来源:新闻晨报 2009-12-08解敏
http://news.xinmin.cn/rollnews/2009/12/08/3045412.html
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当地时间7日上午开幕。德布尔在开幕致辞中呼吁各方就气候变化问题达成有效协议,提出严格的减排目标,并为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联合国环境规划署6日发布一项报告说,与会各方距离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遏制全球变暖达成一致“仅有数步之遥”。
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当地时间7日上午开幕。来自上百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代表与会。
联合国对与会各国最终达成共识持乐观态度。全球媒体一致行动,呼吁大会取得成效。但因一些主要国家在减排问题上仍有分歧,这次被称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最重要的”国际会议仍免不了激烈交锋。
一次“前所未有”的会议
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于当地时间7日10时40分许(北京时间7日17时40分许)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开幕。会议从7日持续至18日,有190多个国家和地区代表及众多媒体记者参加,预计总人数会超过1.5万。
气候变化大会主席、丹麦前气候和能源大臣康妮・赫泽高、《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执行秘书伊福・德布尔、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主席拉金德拉・帕乔里等人在开幕式上发表演讲。
赫泽高在事先准备好的讲稿中说:“这是我们的机会,如果我们错过,我们将花数年才能找到更好的机会。”
各方对这次会议高度重视,德布尔称之为“前所未有”的会议。而英国气候变化专家尼古拉斯・斯特恩说,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最重要的”一次国际会议。
德布尔在开幕致辞中呼吁各方就气候变化问题达成有效协议,提出严格的减排目标,并为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
德布尔说,他希望哥本哈根会议的结果能够包含三层内容:第一层是一份立即行动的协议;第二层是有雄心的减排目标和行动,以及资金支持等;第三层是关于长期应对气候变化的共同愿景。他指出,遭受气候变化不良影响的广大发展中国家亟需资金和技术等方面的支持,“只有在会议结束当天就立即开始重大行动,哥本哈根会议才能说是取得了成功”。
丹麦首相拉斯穆森在开幕式上介绍说,截至目前已经有110个国家的领导人表示将出席本次会议后期的领导人峰会,这为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取得成功提供了重要机遇。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主席帕乔里强调,由世界各国科学家共同完成的气候变化报告显示,发达国家工业化以来排放了大量温室气体,由此导致的全球变暖正在造成海平面上升、极端天气事件增加等一系列不良后果。
联合国持乐观态度
联合国副秘书长、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阿希姆・施泰纳在会议前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有人认为各方在这次气候变化大会上不可能达成一致,但“他们错了”,“我们距离达成一致不远了”。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6日发布一项报告说,与会各方距离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遏制全球变暖达成一致“仅有数步之遥”。
这份报告指出,各国眼下承诺的二氧化碳减排量和协议目标减排量已差距不大。
施泰纳说,相关专家就各国应采取措施所持观点和气候变化大会谈判桌上的议题“差距显著缩小”。如果与会各国领导人想通过谈判方式达成一致是可以办到的。
丹麦首相拉斯穆森向与会者发出呼吁:“世界对你们寄予厚望,协议触手可及”。
全球媒体统一行动
气候变化大会得到媒体广泛关注。全球45个国家或地区的56家报纸7日刊登同一社论,警告气候变化对地球和人类生存造成的巨大影响,敦促各方采取行动。
这份社论说,之所以采取统一“社论行动”,是因为人类面临“严峻时刻”,气候变化的事实清楚,科学刊物讨论的问题已不再是人类是否对气候变化负有责任,而是我们要减少这种危害所剩时间不多。
“然而国际社会迄今为止作出的回应缺乏热情、苍白无力,”社论说,“除非我们联合一致,果断行动,否则气候变化将毁灭地球,危及人类财产和安全”。
多家媒体编辑在气候大会召开一个多月前酝酿这次统一“社论行动”,集体撰写这篇社论。社论将以英文、中文、阿拉伯文等20种语言发布,不少报纸在7日头版刊发。
英国《卫报》网站图片显示,包括美国《迈阿密先驱报》、法国《世界报》、意大利《共和国报》、丹麦《政治报》、卡塔尔《海湾时报》在内的多家报纸参与统一“社论行动”。
[点评]
难有终点的赛跑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5次缔约方会议7日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开幕,人类与气候变化的赛跑进入一个新节点。
1992年,150多个国家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制定《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正式确认地球正在变暖,可能对自然生态系统和人类产生不利影响。自此,一场与气候变化赛跑的“热战”拉开大幕。
1997年,公约第三次缔约方会议在日本京都举行。会议通过《京都议定书》,明确这场赛跑的参与对象、游戏规则和“达标线”。其中,根据“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对“专业选手”工业发达国家和“业余选手”发展中国家提出不同“参赛”要求。
然而,各自利益考量下,一些“专业选手”萌生退意。2001年,最大腕的美国宣布“退赛”,令世人愕然。至2005年《京都议定书》生效,这场赛跑似乎陷入停顿,场内选手开始叉腰观望。
人类举步不前之际,全球变暖步伐却在加快。2007年2月,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发表第四次气候变化评估报告,基本断言人类活动是全球变暖主因。10个月后,公约第13次缔约方会议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召开。“巴厘岛路线图”重新确认以《京都议定书》为蓝本的“赛程”,并把两年后的哥本哈根设为新的出发点。
从巴厘岛重新起跑后,公约相关方举行了9轮气候变化谈判。但工业发达国家站站设障,给发展中国家布下重重陷阱,这场马拉松式的赛跑俨然成为“障碍赛”。一些国家甚至主张抛开《京都议定书》,重订游戏规则,试图把背负经济民生重担的发展中国家也列为“专业选手”。
然而,把国情、发展层次、能源结构、历史排放责任迥异的“专业选手”和“业余选手”捆绑而行,这种两人三脚的游戏只会使克服气候变化的荆棘之路更加坎坷,无助于在哥本哈根达成“全面、公平和具有雄心的结果”。
西方国家过去200年的历史排放是造成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如果说金融危机是西方国家透支财富的恶果,那么气候危机可以说是透支地球环境的恶果。发达国家的金融模式侵蚀了全球企业和消费者的财富,而发达国家无节制的排放则威胁到全人类的未来。
发展中国家通过提高能效主动减排的举动,不应当成为发达国家推卸自身责任的借口。任何要扼杀《京都议定书》的企图,都难以得到广泛的支持。
人类与气候变化的漫长赛跑中,胜利不会带来鲜花和桂冠,失败却以地球和子孙后代的生存为代价。哥本哈根不会是终点,但也决不应成为一个通往歧途的起点。
8、冬天里的童话剧上演 哥本哈根猜想谁解?
来源:《中国环境报》2009年12月08日黄勇
http://env.people.com.cn/GB/10536360.html
作为著名作家安徒生故乡的丹麦,如今正在上演一出全球瞩目的“冬天里的童话剧”,但这出“童话剧”既不温馨也不浪漫,而是充满了严肃和焦虑,混杂了争论、博弈、希望和失望,其结局令世人格外期待,因为这出“童话剧”的主角是事关人类未来福祉的重大问题——气候变化。
12月7日~18日,来自全球190多个国家的上万名代表齐聚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参加《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5次缔约方会议暨《京都议定书》第5次缔约方会议。这次为期两周的大会有可能成为自二战结束以来最为重要的、被喻为“拯救人类的最后一次机会”的会议。
那么,作为一次对全球经济、社会未来发展趋势和走向具有重大影响的会议,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以下简称哥本哈根大会)前景究竟如何?谈判矛盾焦点究竟是什么?中国能否在气候谈判中切实维护自身及发展中国家的合法权益?
无论最终结果如何,哥本哈根大会必将在全球可持续发展进程中留下浓重且难以磨灭的印记。
大会成功与否取决于三大关键问题:减多少、怎么减、谁出钱
备受全球瞩目和期待的哥本哈根大会已然拉开大幕。在大会开幕之前人们对于其结果和前景的推想时悲时喜,忽明忽暗。所有这些期待和猜测,都将随着谈判进程一一揭晓。
这是一次重塑世界未来的重要会议,受到世界各国政界和舆论界高度重视,对大会所达成协议的期待和猜测也是众说纷纭。
据联合国网站消息,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在为大会做最后准备的一次会议上指出,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协议的要素应包括:增加对最贫困、最弱势国家适应气候变化的支持;工业化国家树立雄心勃勃的减排目标;发展中国家在得到必要支持的情况下采取适合国情的减缓气候变化行动;显著增加用来应对气候变化的资金和技术资源;建立公平的治理机制。各国需要在哥本哈根大会上就这些核心问题达成政治共识,以便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具体行动能够在2010年迅速实施。
就在同一天,《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执行秘书伊沃·德波埃尔举行新闻发布会,表示哥本哈根协议必须包含3方面的主要内容:首先,必须明确各工业化国家的减排目标,这个目标清单必须包括美国;其次,必须明确发展中国家参与减排的范围和程度,特别是主要发展中国家需要确定大幅限制温室气体排放的行动;第三,必须明确支持发展中国家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的短期和长期资金力度。
中国外交部气候变化谈判特别代表于庆泰大使在11月25日举行的中外媒体吹风会上指出,哥本哈根大会的目标是在进一步加强《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京都议定书》全面、有效和持续实施方面取得积极的成果,重点是就减缓、适应、技术转让和资金支持做出明确、具体的安排,一是要确定发达国家在《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应当承担的大幅量化减排指标,确保未批准《京都议定书》的发达国家承担具有可比性的减排承诺;二是做出有效的机制安排,确保发达国家能够兑现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技术转让和能力建设支持的承诺;三是发展中国家在得到发达国家技术、资金和能力建设支持的情况下,在可持续发展的框架下根据本国国情采取适当的适应和减缓行动。
综合分析,一个成功的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协议必须包括以下3个关键因素:
一是“减多少”——能否确定《京都议定书》附件Ⅰ国家到2020年的中期减排目标;
二是“怎么减”——能否明确发展中国家参与减排的计划和行动;
三是“谁出钱”——能否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提供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所需的技术转移和资金支持做出切实可行的制度性安排。
而这三大关键因素也是目前全球气候谈判的矛盾焦点问题,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对此仍然存在明显分歧,是全球气候谈判进程中的最大障碍。
【1】 【2】 【3】
9、党建军: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不应只是童话
来源:红网 2009年12月08日
http://finance.jrj.com.cn/opinion/2009/12/0803256596109.shtml
时至今日,还有人认为,全球变暖说不过是个阴谋论,目的就是遏制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此类利益之争提醒我们,在全球变暖问题上,中国必须有自己的清醒判断和深入研究。
12月7日,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正式召开。这次会议一直被寄予厚望。然而,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在童话王国丹麦,达成一份可以取代《京都议定书》的《哥本哈根议定书》,近乎一个童话。
我们已身处一个全球变暖的时代。只有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对人类的全部意义,才有可能在这个时代更好地维护自身利益,促进自身发展。而如此宏大纷繁的议题,不太可能通过一个没有太多现实约束力的会议立刻得到实现。
各国似乎正“同会异梦”。就在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召开前夕,美国、印度、德国等国纷纷宣布了各自的减排目标。光有承诺远远不够,而且,在峰会上白纸黑字的协议中谁该减排、该减多少仍将是一大焦点。与此同时,增加绿色能源开发利用,建设堤坝防止洪灾,低海拔岛屿国家民众大迁移等等,都需要花费大量资金,谁来买单将成为峰会面临的又一个艰难的热点问题。
虑及以上种种难题,很多人都不看好哥本哈根会议的成果。果真如此,全球应对变暖的努力将遭遇一大挫折。但是,哥本哈根并不是最后的机会,一场失败的峰会,如果没有值得写入历史的成果,或许也可以刺激世界更加珍惜下一次机会。
对中国来说,参加哥本哈根会议应该成为一次真正认识全球变暖问题的重要机会。我们应该超越这次会议,认识到当今时代,全球变暖所造成的各种后果正在逐渐展现,绿色能源和绿色经济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在这个时代,中国已不再是10多年前《京都议定书》刚刚诞生时的那个中国,中国在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也成长为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大国,在全球变暖问题上所面临的压力也日渐增大。
时代变了,观念也需要跟着改变。只有充分认识到全球变暖时代对中国未来发展的影响,才能在这个时代更好地维护中国的利益和长远发展,为世界作出贡献。
时至今日,对于全球变暖及其危害仍然存有争议,甚至还有人认为,全球变暖说不过是个阴谋论,目的就是为了遏制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此类利益之争提醒我们,在全球变暖问题上,中国必须有自己的清醒判断和深入研究。这种研究不仅可以使我们在全球变暖问题上掌握话语权,而且是对未来的投资,有助于我们在全球变暖的时代里未雨绸缪,先行一步。一些西方国家之所以能在某些清洁能源技术领域占据领先地位,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超前认识到了相关技术在全球变暖时代的重要价值。观念的超前,加上资金和技术,就变成了经济上的领先。
在全球变暖的时代里,需要改变的还有经济增长方式和生活方式。历史已表明,高污染、高能耗的增长不具有可持续性,且需要付出沉重的环境代价。当然,眼下我们仍有赖于煤炭、石油等化石燃料,以维持经济增长。但为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了保护环境,为了不再次落后别人一个时代,我们必须尽快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积极应对全球变暖,并不是为应对外部压力,而是为了我们自身的长远利益。
10、解读哥本哈根会议五大争议:体制问题成焦点
来源:瞭望东方周刊2009年12月08日 戴闻名
http://env.people.com.cn/GB/10534637.html
哥本哈根五大焦点争议
对发展中国家来说,“适应”气候变化的直接影响,如海平面上升时居民搬迁问题、农业减产问题,是他们最关心的。而对于发达国家来说,通过能力建设、使用新能源等长线手段“减缓”气温升高和气候变化的影响,才是他们的着眼点
在哥本哈根的舞台上,有大国、小国、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非政府组织,各有目标,各有利益。在这出纷繁复杂的国际政治大戏里,拨开迷雾,最核心和焦点的争议在哪里?
《瞭望东方周刊》为此专访了多年研究国际政治背景下气候变化问题的中共中央编译局研究员曹荣湘。他也是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气候变化与人类发展译丛”执行主编。该丛书第一阶段三部著作《气候变化的政治》、《气候变化与民主的失灵》、《全球大变暖:气候经济、政治与伦理》将在哥本哈根会议期间出版。
争议之一:“体制”内外
《瞭望东方周刊》:哥本哈根会议无疑将是一场艰难的谈判。在你看来,最大的争议点何在?
曹荣湘:我把哥本哈根最大的争议,归结为“体制”内外之争。
所谓“体制内”,是指目前国际社会公认的两大框架---1992年通过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1997年达成的《京都议定书》。前者是一个原则性协议,后者则落实了具体的责任。
“体制外”则是指美国为争夺气候变化话语权和领导地位而主导的、脱离上述两大框架的一些国际活动,比如美国推动召开的一系列气候变化会议、签订的多边双边协议、启动的气候基金。在美国的推动下,世界银行和亚洲开发银行已分别设立55亿美元和2亿美元的气候基金,其总量已经超过了“体制内”的钱。
美国为什么要这样做?我想,是为了取代《京都议定书》,抛弃联合国框架公约的原则共识,并回避自己的减排责任。这既是出于政治考虑,也有经济考量。在哥本哈根,美国可能会以“体制外”资金已经足够、减排协议已有等借口,给谈判设置障碍。
“体制外”对“体制内”构成了严重威胁,这可能也会是在哥本哈根首当其冲的、在台面上爆发的矛盾。
《瞭望东方周刊》:中国对体制内外谈判的立场是怎样的?
曹荣湘:中国政府认为,“体制外”是“体制内”的补充,欢迎“外”,但主张“外”只是辅,“内”才是主,辅服从于主。
《瞭望东方周刊》:那么在“体制内”的谈判又存在哪些最主要的争议呢?
曹荣湘:我把“体制内”争议总结为:一个目标,两个主渠道,三个原则,四个共识。
“一个目标”是指到2020年,全球温度升高低于2摄氏度,或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小于450PPM。这个目标是联合国下属的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经过科学研究得出的结论,也与前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英国人尼古拉斯。斯特恩提交的著名的《斯特恩报告》结论一致。
但这个目标更多是代表了联合国和欧盟的目标,美国人持有不同的观点。获得本届诺贝尔经济学奖提名的两位美国学者诺德豪斯和魏茨曼就认为,温室气体浓度只要小于700PPM都没什么问题。
“两个主渠道”是上文提到的两个国际公约。但目前,《京都议定书》的签署国数量少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缔约国,因此谈判工作不得不采用“双轨制”。在之前的巴厘岛会议上,就成立了两个工作组,一个是包括美国在内的框架公约缔约国的“长期合作行动特设工作组”,另一个是“《京都议定书》特设工作组”。两组同步开展工作,在本次的哥本哈根会议上都会拿出提议。
“三个原则”是指“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公正”原则和“可持续发展”原则。“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和“公正”是比较基本的共识,但也并非没有异议。“可持续发展”原则是指发展中国家要在保证发展的前提下应对气候变化,要将发展经济、消除贫困、应对气候变化结合起来。或明或暗,这一条原则目前所遭遇的压力最大。
“四个共识”则比较具体,主要指:一,发达国家要为历史排放和当前的高人均排放承担责任,要承担中期量化减排义务;二,发展中国家应根据本国国情,在发达国家资金和技术转让的支持下,尽可能地减缓温室气体排放,努力适应气候变化;三,应建立有效的资金机制,发达国家应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支持;四,应建立有效机制安排,促进环境和气候友好型技术向发展中国家转让,提高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
但这四个“共识”,其实并不是绝对的共识,经常受到发达国家的挑战。一二三四加起来,这十点的每一点都处于争议之中。可想而知,哥本哈根会议将何其激烈!
争议之二:减排承诺
《瞭望东方周刊》:在本次谈判中,欧盟、中国、美国被认为是力量最强的三方,中美又刚刚公布了减排目标。你怎么看这出“三方演义”?
曹荣湘:欧盟是减排最早、最积极、最坚决的一方。
中国是发展中国家的代言人。中国政府在近日也明确提出了减排目标,结合到中国是发展中大国、产业结构还依赖于高能耗的事实,这已经是一个非常难能可贵的承诺,也是非常大胆和有魄力的。中国的承诺给了美国很大压力。
美国的减排承诺是非常不够的,要知道美国加利福尼亚一个州的碳排放量就比整个法国还要高。因此美国的态度招致了国际社会的强烈批评。奥巴马上任以来,在全球到处宣讲气候变化和新能源,但到了具体行动上就软了,是典型的“高姿态、低承诺”。而且奥巴马虽然将出席本次峰会,但只是前几天在,并不参加最后的谈判,这个行程安排也让人们很失望。
还有印度,减排的压力也很大。但他们GDP水平还比较低,另外高度依赖煤,还有5亿贫困人口甚至还没用上电,所以做出减排承诺是比较难的。
可以想见,哥本哈根会议上将有一场针锋相对之争。由于发达国家的减排承诺离国际社会的期望值很远,而发展中国家愿意自行承诺的又很少(目前只有中国和巴西),在哥本哈根会议上达成一致的目标可以说希望不大。
争议之三:资金
《瞭望东方周刊》:气候变化不仅是个政治问题,也是个经济问题。在这方面,是否也存在比较大的争执?
曹荣湘:目前,在联合国框架下即“体制内”用于气候变化的基金主要有4大块。第一是“全球环境信托基金”(GEF),总额为43亿美元;第二是“气候变化特别基金”,有9000万美元;第三是“最不发达国家基金”,1.8亿美元;还有“适应基金”,8000万美元。这些加起来还不到50亿美元。而据联合国公约秘书处估计,2030年之前,发展中国家每年将需要1000亿美元应对气候变化。
英国首相布朗不久前提出倡议,2020年之前发达国家每年拿出1000亿欧元来帮助发展中国家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并提出其中的220亿~500亿要来自公共投资而非私营部门。这一提议受到了联合国的赞赏。但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在赞赏之余也补充说,这一融资力度还远远不够。
除此之外还有更大的困难,比如审批程序复杂、操作不够透明;更倾向于支持能力建设而非具体项目和技术转让;对发达国家重视的“减缓”支持较多,而对发展中国家看重的“适应”支持较少等等。此外,受援国还需提供配套资金。
在资金的管理上也有不少争议。目前GEF管理着最大的一块,发达国家提出,或许可以委托给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这样的专业机构代管,但发展中国家认为这两个机构代表发达国家利益,不太赞同。
而发展中国家内部对于资金的争夺也很厉害,造成了发展中国家阵营的日益严重的分化。
争论之四:技术转让
《瞭望东方周刊》:技术转让方面呢?发展中国家能否如愿得到自己想要的技术?
曹荣湘:著名的麦肯锡二氧化碳减排成本曲线表明,到2030年,如果全球减排二氧化碳的总量达到270亿吨,其中70%将来自于技术手段。因此,环境友好型技术在这场减排大战中就显得至关重要。
在技术方面,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距。举个例子,中国2005年的能效比为36%,比世界先进水平低8个百分点,相当于欧盟上世纪90年代和日本1975年的水平。如果发展中国家不能如期得到低碳技术,就将被迫用旧的高碳技术投入基础建设,此后的重置成本就将更高。
技术转让方面的争议,首先是发达国家不愿承认、更不愿承担历史排放的责任,不愿转让技术给发展中国家。其次是发达国家认为,在传统的贸易体制(如国际贸易、FDI)和《京都议定书》清洁发展机制(CDM)之下,已经有技术转让的成效,再谈技术转让有点多余;第三是发达国家认为,技术大部分属于私人所有,技术转让应以市场方式获得;第四是发达国家打着保护知识产权的旗号,认为技术转让不利技术创新和开发。
争议之五:适应还是减缓
《瞭望东方周刊》:除了以上利益分歧,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应对气候变化的根本观点上一致吗?
曹荣湘:对发展中国家来说,“适应”气候变化的直接影响,如海平面上升时居民搬迁问题、农业减产问题,是他们最关心的。而对于发达国家来说,通过能力建设、使用新能源等长线手段“减缓”气温升高和气候变化的影响,才是他们的着眼点。这里就引发出了“适应”与“减缓”之争。
一般来说,大国由于环境承载能力强,更注重“减缓”,小国则关心“适应”;强国重“减缓”,弱国重“适应”。非政府组织(NGO)重“减缓”,政府重“适应”。
但也有例外。比如阿拉伯石油国家,虽是富国,却更关心“适应”。只不过他们关心的不是适应气候变化本身的影响,而是因为新能源的使用对其化石燃料收入和国家利益的影响。他们关心的不是适应“气候变化”,而是适应“减排”。
因此大国、小国、非政府组织、政府,关心点都不一样,又互相交织在一起,错综复杂。
我个人认为,在这些争议当中,中国应该坚持“体制内”的路线,团结发展中国家,做后者积极的代言人和团结者,塑造负责任大国的形象。而在资金和技术方面,中国争取的重点应该是技术,因为技术才是我们最缺乏的,也是在目前阶段最有可能通过谈判打开的获取大门。(来源:瞭望东方周刊)
11、哥本哈根可以为人类留下什么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2009年12月08日
http://intl.ce.cn/zgysj/200912/08/t20091208_20573803.shtml
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7日在哥本哈根拉开帷幕,全世界的人们都热切期盼哥本哈根能够成为人类应对气候变化的“历史性转折点”。为期12天的会议,将是对各国领导人政治智慧的严峻考验。大会揭幕之际,人们不禁要问,哥本哈根可以为人类历史留下什么?人们期待,哥本哈根大会能够遵循《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京都议定书》的原则,就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达成新的共识,并按照“巴厘路线图”在减排指标和资金技术援助等问题上达成协议。
这份协议,将有助于拯救那些在灾难中挣扎的民众,有助于留住正在消失的物种,有助于拯救人类唯一的家园——地球。但愿,在哥本哈根大会之后能够让“恒河20年后或干枯”“图瓦卢50年后沉入海底”“马尔代夫沉没进入百年倒计时”等新闻标题,永远不会成为现实。
人们期待,哥本哈根大会能够为人类发展之路作出抉择,推动全球实现可持续发展。西方国家过去200年的历史排放是造成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如果说金融危机是西方国家透支财富的恶果,那么气候危机可以说是透支地球环境的恶果。发达国家的金融模式侵蚀了全球企业和消费者的财富,而发达国家无节制的排放则威胁到全人类的未来。
发展中国家也面临着是否要继续走西方工业化老路的选择,而只有坚定不移地走可持续发展的新路,才能从根本上保护我们的环境,保障人类的未来。人们期待,哥本哈根大会上发达国家能够正视和承担自己的历史责任,提出更合理的减排指标。今天,发达国家提出的指标与科学的要求仍有相当差距,与发展中国家的要求更是相去甚远。
发展中国家通过提高能效主动减排的举动,不应当成为发达国家推卸自身责任的借口。任何要扼杀《京都议定书》的企图,都难以得到广泛的支持。
人们期待,哥本哈根大会能够解决久拖未决的资金和技术援助问题,使发展中国家在应对气候变化中能够获得更多的帮助。《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中明确规定了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援助的义务,但发达国家至今没有付诸实施。
人们还期待,哥本哈根大会能够使国际社会就低碳经济的意义和发展途径达成共识,催生一场新的产业革命,引领世界经济走出当前的危机。发展低碳经济不仅有助于促进节能减排,也有助于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同时国际社会也应当看到,目前低碳经济发展所依赖的各项国际规则还很不完善,现阶段要紧紧围绕温室气体减排目标实施推动低碳产业的政策,世界各国需要加强协调,共同促进绿色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作者系新华社记者)
12、东北地区首个省级气候变化监测评估中心成立
来源:新华网 2009年12月08日
http://news.xinhuanet.com/environment/2009-12/08/content_12610759.htm
新华网沈阳12月7日电(记者徐扬)东北地区首个省级气候变化评估中心——辽宁省气候变化监测评估中心日前在沈阳组建成立。这一隶属于省级气象局的常设机构,将汇集各方面人才,成为研究当地气候变化及其影响的主力军。
辽宁省气候变化监测评估中心主要负责组织开展全省气候变化及极端气候事件的监测,开展气候变化对水资源、生态环境等关键领域和农业、交通、建筑等敏感行业的影响评估和预评估,提供气候变化的决策咨询服务;针对发展低碳经济的需要,还将组织开展全省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的监测、评估和开发利用技术服务。
此前,辽宁省政府还成立省应对气候变化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协调减缓气候变化和适应气候变化的各项工作,督促有关各部门履行职责,形成合力。
辽宁省气象局局长王江山说,近年来,气候变化对辽宁生态环境、水资源和农业生产的影响日益显现,需要进一步研究并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加以应对。气候变化监测评估中心的成立,对进一步加强气候变化的监测、影响评估和对策分析工作,更好地为应对气候变化和经济建设服务具有重要意义。
13、无锡首批40家企业推行环境有偿使用制
来源:新华网 2009年12月08日
http://news.xinhuanet.com/environment/2009-12/08/content_12610756.htm
新华网南京12月7日电(记者 朱旭东)无锡市近日确立了首批40家主要水污染物排放指标有偿使用试点企业名单,并对这40家企业购买化学需氧量指标及收费额度进行了为期7天的公示。公示显示,这40家企业将在两年期限内为化学需氧量排放分别支付1300元至109.89万元不等的环境有偿使用费用。前不久,无锡市政府转发了无锡市环保局、财政局、物价局等部门关于《主要水污染物排放指标有偿使用收费管理实施办法》,要求各县(市、区)要以环境容量和污染排放总量控制为前提,建立充分反映环境资源稀缺程度和经济价值的环境有偿使用制度,以促进污染减排,提高环境资源配置效率,引导企业约束排污行为,形成减少排污的内在激励机制。
“实施办法”确定,首先在无锡市的两县(市)和7区范围开展试点工作。试点对象为年排放化学需氧量10吨以上的工业企业、接纳污水中工业废水量大于80%的污水处理厂和需要新增化学需氧量排放量的新建、改建、扩建项目等。按照“先试点,后推广”的步骤,无锡市将在试点的基础上推广到所有排污单位。
无锡市“实施办法”出台后,排污企业认识到,今后企业排放废水“再没有免费午餐”。于是,纷纷申报加入试点行列。经过环保部门严格核定,最终确定了首批40家试点企业,并通过环保网站进行了公示。
14、江西宜黄法律监督呵护"植物大熊猫"野生红豆杉
来源:《检察日报》2009年12月08日
http://env.people.com.cn/GB/10535045.html
近年来,被誉为“植物大熊猫”的世界珍稀濒危植物野生红豆杉,在江西省宜黄县华南虎自然保护区不断被发现。在巨额利润的驱使下,犯罪分子将利斧油锯对准了野生红豆杉,去年以来,该县共有20多株野生红豆杉被毁。宜黄县检察院通过严厉打击犯罪、加强法制宣传等措施,为野生红豆杉创造良好的生存环境。
12月4日,记者从宜黄县检察院了解到,该院在全县开展的打击破坏珍稀野生动植物违法犯罪专项整治行动中积极“发力”:2008年至今年11月,该院对因犯罪嫌疑人不明确而未予立案的非法采伐红豆杉案件,认为不立案理由不充分,立案监督1件1人,追捕1件1人,提前介入、引导森林公安机关侦查取证4件9人,并对19名非法采伐、收购、运输、出售及盗窃野生红豆杉的犯罪嫌疑人,依法从快批捕。上述案件提起公诉后,法院已审结5件6人,全部作出有罪判决。
“我们发现,法律宣传不到位、保护措施不健全、监管打击存在漏洞,是红豆杉保护工作中的‘软肋’。而相关执法部门间缺少有效的信息沟通和配合,也影响了保护和打击效果。”宜黄县检察院检察长陶英华向记者介绍。
11月底,宜黄县检察院向县政府发出检察建议,指出应当大力开展森林法律法规宣传教育,特别是加强村民对红豆杉保护的法制意识;对全县野生红豆杉进行调查摸底,实行挂牌保护制度;多部门多单位联合预防,建起预防破坏野生红豆杉资源违法犯罪的工作网络体系。
12月3日,宜黄县专门召开县政府常务办公会议,研究该县检察院的检察建议以及保护野生红豆杉的事宜。该县县长邱建国认为,县检察院打击破坏野生红豆杉资源犯罪迅速有力、成绩显著,为全县作了表率。会议还成立了专门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要求各乡(镇)和相关部门加大对保护野生红豆杉的宣传力度,强化保护措施,为“植物大熊猫”创造良好的生存环境。(记者欧阳晶 通讯员乐新义 张龙峰)
新闻链接
野生红豆杉又名紫杉,在地球上已有250万年的历史,属第四纪冰川时期孑遗的古老树种,是世界上公认的濒临灭绝的天然珍稀植物,也是我国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我国的野生红豆杉储量占全球储量的一半以上,它含有的生物碱,对治疗肾病、糖尿病、风湿和白血病等均有良好疗效,从它树皮和树叶中提炼出来的紫杉醇,含有抗癌活性物质,对多种晚期癌症疗效突出。紫杉醇的价格十分昂贵,每公斤售价在300万元以上。
15、湖北沙湖湿地大量珍稀野鸟遭捕杀(组图)
来源:荆楚网-楚天都市报2009年12月08日
http://news.sina.com.cn/c/p/2009-12-08/052719211218.shtml
偷猎者
菜场中公开出售野鸟
沙湖湿地一角
位于武汉市汉南区、仙桃市、洪湖市交界处的沙湖湿地,是省级湿地保护区,面积达10万亩。湿地上芦苇丛生,沟渠纵横。据省野保协会长期跟踪调查,其中被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的鸟类有14种,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的鸟类有32种。如今,成群候鸟正飞往该地过冬,成为湿地一景,也成为一些不法分子眼馋的猎物。这些人用声控、电网、毒药、铁夹等方式诱捕野鸟,每天都有大量鸟儿惨遭毒手。
近日,记者经过长时间蹲守,终于拍摄到偷猎者的身影,并就沙湖湿地中的非法捕猎现象采访了当地森林警方、省野保协会和有关专家。
湿地上布着堆堆毒饵
沙湖湿地位于仙桃市东南部,东接长江,西连汉水,南依洪湖,古老的东荆河贯穿而过。2007年8月,省林业局批准建立沙湖省级湿地公园,是典型的内陆湖泊湿地,面积达十万亩。
然而,这里也成为捕鸟者的“乐园”。据当地村民举报,每天都有人在此大量捕杀野鸟,贩运到周边市场。
本月5日上午,记者来到湿地暗访。放眼望去,冬日的阳光下,湖泊浩瀚,沟汊纵横,芦苇起伏,鸟影翻飞,构成一幅美丽的画卷。
在仙桃沙湖原种场石山港分场附近的芦苇丛中,据称是偷猎者经常涉足的地方。记者在里面搜寻大半天,没有发现捕猎者的踪迹。在此收割芦苇的张师傅说,去年这里还经常看到很多野鸟,今年明显少了,偷猎者也转到了别的地方。他指着远处一片隐约可见的湖汊说:那里可能有人偷猎,但偷猎者一般是早上下药、晚上来收,白天基本看不到人。
热心的张师傅带领记者,在泥泞中步行四五公里,眼前顿时豁然开朗:远处水天一色,近处湿地裸露。“看,这里有毒饵!”张师傅指着脚下一堆鸟食说,这是捕鸟人布下的,里面掺有毒素,鸟儿吃了就会中毒死亡。
记者沿着地上留下的足迹查看,很快又发现多堆鸟食,并找了几只死亡的野鸭。张师傅痛惜地说:“野鸭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偷猎者不管什么鸟儿都捕,其中很多是珍稀鸟类。”
张师傅将地上的毒饵一一收拢,掩埋后离去。记者蹲守至下午6时许,天色渐黑,仍未见到捕鸟者,便步行至张师傅的窝棚借宿。“捕鸟的人肯定发现了你们。这些人很精,老远看到有人就躲开了。”他说:“要抓到这些人,你们最好藏在芦苇里面。”
记者蹲守非法捕鸟者
6日,天气转阴。记者继续在湿地中跋涉,寻找捕鸟者的踪迹未果。直到当日下午5时许,在仙桃五三农场稻草湖的芦苇丛中,终于发现很多新鲜的鞋印。
记者决定在此蹲守。昨日清晨6时许,天空下起小雨,一名穿着雨衣的男子穿过芦苇丛向记者的藏身处走来。他背着一个空网兜,手持一根头部绑着镰刀的长竹篙,四处张望一阵后,用竹篙拨开芦苇丛搜寻,身影若隐若现。约十分钟,他再次进入记者视野,网兜内多了一只羽毛鲜艳的鸟儿。
记者正欲上前拦截,该男子见势头不对,迅速转身钻入芦苇丛中,不见踪影。
昨日上午10时许,记者来到沙湖镇菜市场,但在野味摊上只见到野兔。摊主说,野鸟早就被人买光了,如果想吃,可以到镇上的餐馆去点。
记者随后来到沙湖镇多家餐馆,其菜谱上都列着野鸡、野鸭等各种野味。一店主称,经常有人清晨到各餐馆兜售野物,“绝对正宗”;卖野味者既有附近村民,也有操外地口音的人。
在仙桃城区的交通路菜场,记者也发现了多家贩卖野味的摊点,摆着大量野鸡、野鸭、野鸽、野兔等,还有一些不知名的鸟类。几名摊主说,这里天天卖野味,很少有人来管。
当地森林警方称——
点多面广,监管难度大
昨日下午,记者将沙湖湿地中非法捕猎的相关情况,向仙桃市森林公安分局进行了通报。
据该分局负责人介绍,去年下半年以来,来自贵州、广州及仙桃周边县市乡镇的不法人员,在沙湖湿地用捕鸟网、电击、铁夹、录音诱捕、布毒饵等方式,非法捕杀野生动物,尤其是野鸟,大量鸟类遭捕杀。该分局接到群众举报后,和沙湖派出所联合行动,抓获了5名偷猎者。
该负责人称,据不完全统计,仙桃的部分中小型餐馆,日均加工销售野生动物至少上千只,其中部分来自沙湖湿地公园。今年,当地森林警方根据群众举报,共查处了城区20多家餐馆。但受暴利驱使,部分业主不惜铤而走险,每次查处后,时间不长便又死灰复燃。“沙湖湿地公园面积太大,加之非法捕猎、贩运、加工等环节点多面广,监管难度很大。”这位负责人称。另外,按照相关规定,查处农贸市场摊主贩卖野生动物的行为,森林公安没有独立的执法权,需与工商、市场经营管理部门联合行动。近两年来,这三个部门多次联手,打击非法捕猎野生动物的行为,但效果并不明显。
16、一个山村的低碳生活梦想
来源:四川在线-四川日报2009-12-08
http://sichuan.scol.com.cn/sczh/20091208/200912883701.htm
核心提示
●12月7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丹麦哥本哈根召开,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是其中心议题。而在万里之遥的彭州市通济镇大坪村,几百名村民正做着同样的事情。
●生态民居、生态生活、低碳经济……一年多来,在这个龙门山深处的偏僻小山村里,进行着一场让灾后重建和新农村建设走上生态文明轨道的变革。
●也有质疑的声音:即便是“乐和家园”项目完全成功,又能在多大程度上推广呢?北京地球村环境文化中心主任、有诺贝尔环境奖之称的国际环境大奖“苏菲奖”得主廖晓义说,不管再苦再难她也要坚持下去。
12月1日,在成都处理完一些杂务后,廖晓义又出现在彭州市通济镇大坪村。过去一年多时间里,廖晓义已记不清有多少次出现在这里了。
“廖好”、“廖来了”,一路上,村民热情地打着招呼。环顾四周,一幢幢蓝瓦木结构的川西民居散落在树丛中。“漂亮吧?是廖嬢领着我们修的”,村民谢启成得意地说。
一年多来,在这个龙门山深处、海拔1600多米的偏僻小山村里,进行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生态民居、生态产业、低碳乡村……村民第一次听到这些新鲜的词汇。
“中国多数人口在乡村,如果我们忽略减碳的潜在压力来自正追随城市生活方式的乡村,那么无论是能源消耗和碳排放都不堪设想。”廖晓义说。
来大坪村前,廖晓义的正式身份是北京地球村环境文化中心主任。作为一个大众环保宣传教育民间机构的创始人,廖晓义多次获得国内外重要环保奖项,其中包括有诺贝尔环境奖之称的国际环境大奖“苏菲奖”。
第一件事是设计生态民居
“5·12”汶川特大地震后,一次偶然的机会,廖晓义和许多慈善组织、环保人士聚在一起,探讨灾后重建如何与生态文明相契合的话题。“那时,我们意识到只是谈论是不够的,应该共创一个让灾后重建走上生态文明轨道的实例。”廖晓义说。
为了找到一个合适的地点,廖晓义花了近一个月,在重灾区跑了五六个乡镇。2008年7月8日,在时任通济镇党委书记钟大均的引荐下,廖晓义第一次来到大坪村。
从山下的通济镇到山顶的大坪村,有一条4公里多长的机耕道相连。这样一个平时鲜有外人上山的地方,却让廖晓义一见倾心。
“这里虽然很贫困,却山清水秀。最重要的是,除了有当地政府和村民的支持外,这里的村民外出打工的很少。我们的理念是自己动手,如果全是留守的老人、妇女,做起来就很困难。”廖晓义说。
与村民的沟通也让廖晓义非常满意:“他们热情,淳朴,善良,非常热爱自己生活的环境。”
廖晓义在大坪村的第一件事,就是帮助村民成立生产自救和环境保护相结合的生态协会,并请来著名生态民居专家刘加平先生,为村民设计传统生态民居。
对这个理想中的家园,廖晓义取名“乐和家园”,意思是“敬天惜物、乐道尚和”。
2008年8月13日,北京地球村申请的中国红十字“乐和家园”建设项目得到批准,第一期和第二期资金共365万元,用于支持100户生态民居、两座公共空间、两个诊所、一个手工作坊,以及配套的环保设施。此外,李连杰壹基金资助100万元支持乐和书院项目及产业发展,南都公益基金也有15万元资助款。
这就是廖晓义的全部经费。而她要撬动的,则是一个异常复杂而艰巨的任务———大坪村的可持续发展。
低碳生活从低碳生态建筑开始
第一次见到廖晓义,大坪村村主任何家辉既充满感激,又有些好奇。很快,这种感激和好奇变成了肃然起敬。“我陆陆续续听说了一些廖以前的事情,真的太了不起了”,他说。
更重要的是,廖晓义的一些想法和村两委的发展思路不谋而合。“她是一个干实事的人,只要她提出的事情,我们都全力配合。”何家辉说。
建房,是廖晓义和大坪村村两委协作的开始。
大坪村90%的砖混结构房屋在地震中倒塌,而具有当地特色、全木结构的老房子竟安然无恙。这给了廖晓义很大启示。
“环保建筑也能抗震。在农村,房屋是最能体现生态、环保理念的。建筑耗能通常占碳排放的40%。”于是,乐和家园的低碳生活从低碳生态建筑开始。
在她的邀请下,刘加平和他的志愿者团队经过和村民反复协商,义务设计了既有传统建筑特色又抗震节能的新型生态民居。
与其他建筑不同,这种生态民居用轻钢为骨架,建筑材料以就地取材和可重复使用的材料为主,充分利用了因雪灾倒伏的木材,以及地震中倒塌房屋的回收材。
“要知道生产一吨水泥会排放出一吨二氧化碳,从使用的材料上我们尽可能降低对能源的使用,同时也减少运输带来的能耗。”廖晓义说。
刚开始,不少村民还持怀疑态度。然而,2008年12月底样板房落成后,村民迅速跟进。目前,全村200多户人家,已有80多户建起了这种生态住宅。
“其实,想参与的人很多。但按照我们的规划,只有在原址重建的,才能得到补助。另外,我们鼓励大家以人均35平方米为标准,以降低建筑能耗及日常能耗。”廖晓义说。
在村民谢启成看来,这样的房子不仅实用,造价低,而且冬暖夏凉,住进去非常舒服。他说:“在山上修这样一栋150平方米的房子,砖混结构至少需要八九万元。而这样的木房子,只要六七万。我家5口人,国家补贴2.2万元,乐和家园每人补贴差不多5000元,自己再掏一小部分就够了。”
这种木房子改进了传统民居的采光和通风条件,并采用轻体墙设计,用聚苯板填充墙体,两侧用薄木板或竹胶板封闭。以前到这个季节,家家户户烧炭取暖。现在走进房间,暖暖和和的,里面的温度起码比以前的砖墙房子要高两三度。
并不平坦的低碳经济之路
“乐和家园”,并不意味着仅仅是一幢幢生态民居,更有其环保的生活方式。
在大坪村,记者见到了在农村难得一见的分类垃圾桶。大坪村设立垃圾分拣中心,配备专门清洁员。廖晓义说:“我们的目标是使70%以上的垃圾得到回收。”每家每户都有沼气池,清洁能源替代了过去以烧柴和烧煤为主的燃料方式。
“作为一个包括生态民居、沼气、污水处理、垃圾分类、山体保护、水源保护的环境管理系统,乐和家园帮助这些原来追求和模仿城市高碳生活方式的村民,走上了另一条更明智、更经济、更时尚的低碳生活之路。”廖晓义说。
最让廖晓义感到头疼的,是大坪村的生态经济建设。
作为通济镇最贫困的村之一,大坪村村民靠种植粮食、中药和开采石灰矿为生,年人均纯收入只有1000多元。
生态经济的实现是生态乡村模式获得成功的关键。廖晓义认为,最重要的是要完成产业转型。北京地球村开始了“乡土农艺师”培训和生态产业的启动,目标是把大坪村以石灰矿开采和化肥农业为主的产业,逐渐转化为生态农业、生态旅游。
4个有机农艺园成了廖晓义的实验场。用农家肥代替化肥,不再喷洒杀虫剂和农药。“村里的蔬菜,有虫了我们都是用手捉的”,何家辉在一块生菜地旁向记者介绍。
这样种出来的蔬菜看起来毫无卖相,一些村民望着菜园难过得直摇头。然而,这些蔬菜却卖出了大价钱,价格是同种类蔬菜的2到3倍。
“我们的有机土豆,只有土鸡蛋那么大一点,运到成都去卖到六七块一斤。”何家辉兴奋地说。
“北京地球村出钱,联系市场;生态协会出地,负责生产;村支两委全程监督。”廖晓义希望以这种模式,为大坪村闯出一条路来。
然而,事情并不都是一帆风顺。廖晓义很清楚,要在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并不容易。
乐和家园放养的生态土鸡,目前在成都市场上还找不到认购的渠道。廖晓义亲自去推销也多次碰壁。廖晓义和村民们商议,最后定下来的方案是将土鸡腌制之后真空打包运到北京去卖。
土鸡的销售,只是乐和家园开拓市场的一个缩影而已。现在积压的是鸡,以后会不会是中药、蔬菜?然而,廖晓义对生态农业的未来还是很乐观:“最稀缺的奢侈品是什么?是健康!我们的东西是最安全的,相信用我们的坚持能将市场拓展开来。”
最让她感到欣慰的是,彭州市和通济镇党委、政府给予了很大支持。
“这里山清水秀,是避暑的好地方,我们规划了发展乡村旅游。然而,路这么烂,游客怎么上得来?”令她高兴的是,去年底,彭州市领导了解情况后,专门拨了100万元支持村上修路。
对乐和家园,廖晓义也听到不少质疑的声音。近500万元的投入不是个小数字,即便是将来乐和家园的项目完全成功,它又能在多大程度上推广呢?对整个中国乡村建设的意义又有多大呢?
对这一点,廖晓义并不否认。“大坪村是一个正在试验中的模式,还存在许多问题和不完善的地方。我觉得其中最大的意义就在于,它为灾后重建和新农村建设走上生态文明的轨道提供了一种积极的探索。”廖晓义说,也正是为此,不管再苦再难,她也要坚持下去。
17、北京大学教授林娅:公众参与环保亟待解决三认识问题
来源:光明日报2009-12-08 冯永锋
http://www.gmw.cn/content/2009-12/08/content_1017857.htm
本报北京12月7日电 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于7日正式开幕,本次会议因人类面临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而备受关注。北京大学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教授林娅今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面对当前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现实,公众亟须解决三个思想认识方面的问题。
一是“环境恶化与己无关”的糊涂认识。林娅说,我们对于整个地球的状态需要有清醒的认识,绝不能采取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只有广大民众共同参与,才能对那些危及人类身体健康和整体利益的不良项目起到遏制作用。如果我们对于已经能够预见到的污染项目不加以制止,明天受害的可能就是你。
二是“环境保护政府管、百姓无用”的懦弱观念。林娅指出,政府在环境保护中代表群众承担着重要的责任,有项目审批权,有决策权,而群众的呼声、群众的利益是政府决策的依据。如果群众对于损害环境的事不闻不问,最后受损失的还是群众自己。我国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但某些地方政府有可能为了树立其政绩而做出一些损害环境的事情来,这就需要公众勇于承担起监督的职责。
三是“环境保护只惠及子孙”的错误思想。林娅表示,不顾生态环境,必然带来灾难,而灾难并不仅仅出现在未来,很可能近在眼前。关注环境,爱护环境,节约资源,建设美好生态家园,不仅是为了子孙后代,也是为了当代人的利益。因此,“环境保护只惠及子孙”的错误思想必须破除。
18、日本“零垃圾国度”经验值得借鉴
来源:人民网 2009年12月08日
http://women.sohu.com/20091208/n268745347.shtml
新一期日本《东方时报》刊文说,很多初到日本的中国游客,对日本环境干净整洁留下深刻印象。从“二恶英大国”到“零垃圾国度”,日本获得今日“零垃圾”的美誉绝非一蹴而就。中国的垃圾处理问题任重道远,日本的经验还是值得借鉴。
文章摘编如下:
很多初到日本的中国游客,对日本环境的干净整洁留下深刻印象。有人说,日本没有垃圾,这当然是夸张的说法,但说明日本处理垃圾有方,环境整洁干净。由于土地资源匮乏,日本始终是垃圾处理问题上的先行者和进取者。从大举建设垃圾焚烧炉到发起垃圾分类运动,今日“零垃圾”的美誉绝非一蹴而就。
上世纪80年代,日本对垃圾焚烧的依赖程度居全球之首,焚烧厂的数量占全球的70%,全国超过1/3的城市固体废弃物通过焚烧处理,这导致大气中的二恶英含量严重超标,成为“二恶英大国”。
二恶英被列为一级致癌物质,是多氯甲苯、多氯乙苯等有毒化学品的俗称,被称为“毒中之毒”。二恶英是工业化社会产生的恶果之一,焚烧有毒的生活垃圾(特别是含有大量废旧聚氯乙烯塑料制品的垃圾)时,会产生大量二恶英。
“历史上二恶英不是一个与焚烧炉有关的问题,”国立环境研究所主管、著名的二恶英专家森田昌敏表示,“从20世纪40年代到70年代,二恶英主要来源于化学药品和杀虫剂。”
直到1976年,荷兰的焚烧炉里发现了这一物质,垃圾焚烧产生的二恶英污染才开始为人所知。7年之后,时任高知大学校长的立川凉教授,发现日本也有同样的现象。“从那时开始,人们意识到二恶英不仅仅是个化学物品问题,还是个垃圾处理问题。”
20世纪90年代,日本大气中测得的二恶英水平竟然是其它工业国家的10倍,焚烧炉每年释放约5千克的二恶英。5千克可能听起来不太多,但动物实验已经表明,1克的二恶英就足以杀死1万人。
不过,东京环境研究中心主席矢泽龙也质疑政府公布的二恶英年排放数据,他认为政府的调查方法有缺陷。“焚烧垃圾排放的二恶英,有一半是在焚烧炉加热和冷却的过程中释放的。但是政府的调查是在焚烧炉运行最充分的时候进行的,记录下的排放数据有偏差。”他估计真实的数字接近每年15至20千克。
为了减少二恶英,日本政府制定了更为严格的垃圾焚烧排放标准,进行大型焚烧炉的建造,并给予财政补贴。这种大型的焚烧炉可以在高温下持续运作,有助于减少二恶英排放。
研究表明,当焚烧炉超过800摄氏度才能减少二恶英的排放,但是一系列问题随之而来,例如增加了温室气体和重金属。并且,农村地区没有那么大的垃圾量维持大焚烧炉运转,这将会成为财政负担。此外,大焚烧炉的建造位置也引发争议,毕竟,没有哪个地方政府愿意为邻居处理垃圾。
矢泽龙也表示,二恶英排放增加的原因是聚氯乙烯的生产和消费,也就是说,工业生产模式和社会消费模式是有效减少二恶英排放的主要障碍。
很明显二恶英问题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市民和政府都认识到,只有两方面的通力合作,才能解决这个环境难题。由此,绕过与焚烧炉相关的种种手段,改道从垃圾的源头着手,政府发起了大规模的垃圾分类和回收运动。
日本以举全国之力来减少垃圾,增加循环利用。在大都市、小城镇、办公楼,住宅区都实行垃圾分类,几乎到了惊人的程度。
一只袜子属于可燃烧物品,一双袜子则是旧衣物;口红的外壳属于小金属,口红条属于可燃烧物;领带是旧衣服,但一定要是洗过和被烘干过的。
对于政府的各项措施,各地还是积极响应的。以拥有350万人口的横滨市为例,在全市范围内将现有的垃圾分类数量从过去的5类增加到10类。为了让市民们能更好地了解市政府的新措施,横滨市有关方面近日还向当地居民分发了一本27页的小册子,罗列了518项回收常见垃圾的详细指南。
环境专家们表示,以更清洁的方式分拣和回收垃圾也许比倾倒更昂贵,但是和焚烧垃圾的成本不相上下。日本研究院紧急战略中心的垃圾处理研究员三田秀喜说:“垃圾分类回收不一定比焚烧垃圾昂贵。尤其是在日本这样的国家,分类和回收垃圾将会产生更大的好处。”
目前,正在高速发展的中国也同样面临着垃圾处理的问题。然而,中国沿用的主要却还是焚烧方式,在全国建立大量的垃圾焚烧厂,可以说是在走日本的老路,也可能将重蹈日本的覆辙。
有句话很多人都听说过,世界上本没有垃圾,只有放错地方的资源。但是,这个浅显的道理,在中国传统的城市管理体制面前却显得苍白无力。虽然,垃圾是大家共同制造的,可是出于自身利益考虑,最后所有的压力都集中在环卫部门,而面对混杂在一起的堆积如山的垃圾,占地少、处理效率高的焚烧方式,当然对环卫部门来说,具有很强的诱惑。面对庞大的垃圾堆,不管是烧还是不烧,都是一个艰难的抉择。看来中国的垃圾处理问题任重道远,日本的经验还是值得借鉴的。
19、华南水乡,为何深陷缺水危机
来源:科技日报2009-12-08 李禾
http://news.h2o-china.com/html/2009/12/671260232795_1.shtml
11月16日,长沙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前来迎接国家环保专项行动督察组的湖南省环保厅副厅长潘碧灵非常感慨,因为这是长沙好几个月来,第一次下雨。潘碧灵告诉督察组,这一场雨虽然能缓解湖南的旱情,但是对于维系湘江水位,解决当前急迫的饮用水缺水危机,并没有多大帮助。
湖南位于长江中游,由于大部分地区位于洞庭湖之南,故而得名,此外,还有湘、资、沅、澧四大水系流经,雨水充沛,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达1600多亿立方米。不过,即使是这样的水乡泽国,目前正遭遇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的缺水危机。
————现场观察————
3米、5米……湘江水位持续下降
长株潭三市,是湖南省的经济核心区域,其饮用水基本上都来自湘江。据统计,三市共有14座自来水厂直接从湘江取水,日综合供水能力近240万立方米,覆盖人口达到350万人。由于湘江水位一度低于三市自来水厂取水水位,进而影响居民用水。
11月17日,记者在湘江大桥旁看到,水位已经下降了5米的湘江,裸露出大面积的沙石河床,不远处的橘子洲也成为位于河床之上的“高台”。一道围堰拦住在江中,只留了一些小缺口让江水流过。在江岸边,还堆放着沙石等材料。在湘江长沙段,“漫江碧透,百舸争流”的景色早已看不见了。
————原因分析————
长年干旱、建筑采沙导致水位降至历史最低点
长沙市副市长李军告诉督察组,从3年前开始,历年都要抗洪抗涝的长沙市,开始遭遇干旱,今年旱情尤其严重,湘江枯水期也较往年提前到来。从8月份开始,湖南省就持续高温少雨天气,上游来水锐减,湘江和洞庭湖水位几乎降到历史最低点;多年的建筑采砂,加上上游大量水利工程的修建,泥沙被拦截,湘江水变清后,造成了江水流速加快,河床下切,自来水厂的取水口很难取到江水,必须向前延伸。此外,长沙市还用临时围堰把取水口前的湘江断面围起来,以抬高水位。
李军说,如果旱情持续,湘江水位继续降低。除了壅水围堰外,长沙市还禁止枯水期湘江上的航运。李军说,这是担心船只经过,会卷起江底的淤泥,或者辞可能出现机油或者危险品外泄等事故,污染了饮用水源。
沿江而设的工业布局时刻威胁饮水安全
对于长沙市来说,湘潭市位于其上游,湘潭市排放的污染将影响长沙的饮用水安全。11月19日,督察组副组长、环境保护部华南督察中心副主任曾端仪来到湘潭市全创科技园区。这是一个以生产电脑主板等为主的电子工业园区,园区建设了自己的污水处理池,安装了24小时电子监测设备。
该园区处理的是含有高浓度重金属、化学品等的无机废水,处理后的残渣用大塑料桶装好。该企业老总表示,残渣是作为生产原料,被循环利用。
看过污水处理设施后,曾端仪的眉头却没有松开,因为他发现与长株潭三市部分工业企业一样,该科技园区位于湘江边上,虽然建有雨水池,但是一旦大雨,一些工业污染物很可能会随着雨水溢出雨水池,被冲入湘江。
据悉,松花江污染事件,就是因为生产事故造成苯、硝基苯等污染物通过雨水排水系统流入松花江中,污染了下游城市的饮用水水源。
更让曾端仪无法松下环保神经的是,当前湘江缺水,水环境的自净能力减弱,一旦排污出了一点岔子,就可能威胁到长株潭三市350万人的饮用水安全。
但目前这样的工业布局又很难改变。湘潭市环保局局长陈铁平说,湘潭市山地多,在湘江边由于冲积的泥沙形成了一些平地,所以大部分工业是沿江建设的,搬迁到离湘江更远的山地并不现实。
————解决对策————
建设节水型城市
干旱已经成为泽国水乡的不争事实,该如何解决目前湖南缺水问题?督查组副组长、住房城乡建设部城建司巡视员张悦认为,尽管干旱,但相对于北方极度缺水的城市,长株潭地区的水资源相对还是要多一些。不过随着城市面积扩大,人口增多,水资源压力也在增加,因此,要倡导建设节水型城市,改变以前居民“大手大脚”用水的情况。
征收季节性水价调节用水量
“其次要针对枯水期水资源严重短缺问题,建议开展长株潭地区季节性水价的政策研究,以经济杠杆促进节约用水。”张悦说。他认为,湘江的季节性缺水,不仅仅是今年干旱的特殊情况,也可能不仅仅是湘江自身的问题,要从长计议,开展战略性研究,在政策、管理以及工程方面提出综合应对措施。
目前,长沙正计划上调水价,将通过上调用水水费、污水处理费,加收垃圾处理费(垃圾处理费拟暂按现行运营成本的50%随水计征,居民为0.29元/吨、非居民为0.47元/吨、特种用水为0.31元/吨)等,居民用水将上调到2.77元/吨。
1元1吨的中水缓解用水压力
根据湖南省提供的《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情况汇报》,目前,湖南省已有36座城镇污水处理厂投入正常运行,设计日处理能力达到289.4万吨/日。今年1—10月,累计处理水量约54752万吨。
湖南省副省长刘力伟表示,湖南计划在3年时间内,新建113座污水处理厂以及5500公里的配套管网,新增污水日集中处理能力约397万立方米,实现县城以上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
潘碧灵说:“水资源压力增加,水价的上涨,为加大中水回用创造了条件。”据悉,目前湖南省的中水价格仍然为1元/吨,并没有调价计划。中水已经开始在城市绿化浇水、冲洗马路等方面发挥了作用,节省了自来水的使用。
严格控制工业污染
湖南省涉砷等重金属企业多,分布广泛,管理水平参差不齐,环境管理难度较大。
张悦提醒湖南省政府领导,希望湖南省能够根据自身特点,全面考虑当地的资源优势、环境容量、产业结构、群众生活等多方面的因素,加强政策引导,合理规划,优化布局,提高环境准入门槛,淘汰落后工艺,指导全省重金属产业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道路。
他还重点提到了钢铁行业整治力度有待加强。湖南省仍有11家较大规模钢铁企业的30套设备属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淘汰类范畴,另有74家非法小钢铁厂至今仍未淘汰,有31家今年仍在生产。
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部分企业厂区环境恶劣,跑冒滴漏现象严重,无初期雨水收集处理设施和事故应急池;部分企业没有规范的危废贮存场所,产生的危险废物随意处理,容易引发次生性环境污染事故的问题。张悦强调,要加强对重金属企业的监管力度,对环保设施简陋,危废贮存、处置不规范的企业进行限期整顿。继续组织开展环保后督察,对发现的环境违法问题要明确专门机构和专人负责组织落实整改,建立定期督查制度和定期通报制度,逐步解决历史遗留问题。
张悦特别提醒,如果没有强有力的环保现场监督执法队伍,极易造成区域污染反弹。建议湖南省政府和各市县政府,继续加大对环保部门的投入,保障执法经费,优化执法环境。
■ 延伸阅读
干旱已向南方扩展
就湖南来说,长沙的缺水问题并非独一无二,自今年9月下旬以来,湘江株洲和湘潭断面也屡次出现历史最低水位;对于全国而言,湖南的干旱也并非单独现象。
据中国气象局统计,入秋以来,我国黄河以南大部地区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少3—8成。长江中下游地区9—10月平均降水量98.7毫米,较常年同期(179.4毫米)减少80.7毫米,为有气象记录以来第4少,其中湖南、湖北、江西三省区域平均降水量为62.5毫米,较常年同期(173.4毫米)减少110.9毫米,为1951年以来同期最少。
我国水资源区域分布不均,总体上是南涝北旱。但是近年来,情况发生了变化,干旱已经向南方扩展,而且形势日益严峻。
20、贵过黄金的黄唇鱼面临绝迹
来源:大洋网-广州日报2009年12月08日
http://news.sina.com.cn/o/2009-12-08/040816733541s.shtml
珠海用小水沟中的水来浇灌园林绿化。
渔民们现在打捞上来的不是鱼,而是垃圾,要花很长时间清理渔网。
渔民们能够捕捞到的鱼越来越小了。
气候变暖和温室气体排放加剧,对我们生活着的珠三角城市也带来了不可估量的影响,这让我们的心情变得沉重起来:
持续多月的干旱,咸潮比往年提前了两个多月牢牢地“抢占”了珠海两个主要取水口;在东莞,一种价值贵过黄金的黄唇鱼正面临灭绝,上世纪70年代,还能一网捕获2000多斤,如今当地渔民一年也只能捕获十多条小鱼苗;在珠江出海口,曾最为富裕的当地渔民,却因为污染严重已经在周边水域很难捕到鱼,新一代渔民不敢下水,也早已不习水性。
值得庆幸的是,我们并没有放弃,虽然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仍一直在坚持着,珠三角城市早已行动起来,努力让这片天空更蓝,这里的水更清:东莞已再投300亿改善大气和运河,广州正举全市之力改善河涌水质,全省到2015年,将用12年时间新建海洋与渔业自然保护区166个。文/图 记者杨进
抗咸篇:珠海、广州等城市遭遇强咸潮 市政绿化禁用自来水
珠三角打响“饮水保卫战”多次调淡水压咸确保供水
据珠海市水务局负责人向本报记者介绍,珠海市遭遇近年来最严重的一次咸潮入侵,今年9月15日咸潮就已开始光顾珠海的主要取水口平岗泵站,比2008年提早将近两个月,咸潮强度特别强,范围特别大,咸界位置较往年上移约10公里。另一主要取水口联石湾被咸潮牢牢盘踞,咸潮含氯度有时高达6000多度,几乎无淡水可取。
与此同时,广州南沙区万顷沙一带也遭遇咸潮袭击,不但居民生活用水受影响,一些村民种植的瓜菜水果也遭了殃。在当地村民种植的番石榴、凉瓜,都不约而同出现个小、减产等现象。
“珠海遭遇这次严重的咸潮入侵,其实就是气候变暖的征兆和表现。”中山大学近岸海洋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吴超雨教授对此现象研究多年,“人类活动的加剧,特别是温室气体的排放,导致珠三角一带海平面从上世纪60年代以来,逐年以2毫米的速度上升,这也对咸潮加剧带来了影响。”
珠海市水务局负责人介绍,从10月28日起,珠海市停止绿化、市政、环卫、景观等自来水供应,市区内所有喷水池和室内游泳池都要停用。
广州市则积极寻找新的水源点。目前,仅市区的七个主力水厂的日供水能力就达到448万吨,平均日供水量330万吨,即使为免受咸潮影响而关闭个别受影响的水厂,全市的供水能力仍有富余。此外,广州还在2008年投入近90亿元引进更远离咸潮的西江水,届时广州有半数人口可以喝上西江水。
防污篇:珠江口污染严重新一代渔民都不敢下水游泳
珠三角多座城市投巨资应对水污染
在东莞虎门的新湾渔港,上世纪70年代末之前,这里曾是虎门地区最为富裕的区域。
夕阳斜照,不少清晨出去捕鱼的渔船已经返回,渔民们正在修补渔网,胡海东刚出海一次,却没有捞到什么鱼,心情有些差。
照样是老渔港,不过20年前与现在彻底不同,“我们以前都不用出远海,就这港口,下网就能捞到很多鲤鱼,还有虾,现在?什么都没有咯。”胡海东指着有些发黑的河水,皱起了眉头,上面漂浮着一层水浮莲,“有时候捕上来些小鱼,吃起来都有一股臭水味。”“一到退潮的时候,港口上就是一层2米多厚的淤泥,很远就有臭味。”胡海东告诉记者,现在很多年轻渔民都不敢下水,也不会游泳了,有时候水溅到身上,都好一阵痒。
记者看到,渔港旁边就是虎门的一条宽20多米的内河,河两边是密密麻麻的工厂:鞋厂、电镀厂、卫生巾厂、服装厂……虽然河两边堤岸整治得很漂亮,但黑得发亮的水面散发着阵阵臭味,河涌臭水则从渔港口排到了珠江出海口。
近年东莞市先后投入10亿元补偿资金,淘汰、关闭重污染企业,目前东莞已累计关闭189家采石场、218家制砖厂、47家水泥厂,采石、制砖、水泥三大行业已整体退出东莞,累计关闭10家小火电厂,年削减二氧化硫排放2万多吨,累计关闭30家造纸企业,关闭养猪场16268家。
广州市10年来也已经投入了17亿元治理了69条河涌,而在今年年初广州市领导更是发出了举全市之力再投数百亿元,让广州河涌水质在2010年6月前有根本好转。
广东省正在加大对珠江出海口的污染控制和渔业保护力度,到2015年,用12年时间新建海洋与渔业自然保护区166个,建成全省布局结构合理、保护目标特色突出的十大自然保护区网络,以有效抢救和保护一批典型的自然生态系统。
护鱼篇:比黄金还贵的黄唇鱼正在消失曾一次可捕上千公斤
东莞成立自然保护区设救护中心力挽黄唇鱼灭绝命运
在横跨广州南沙与东莞之间的虎门大桥下,一场东莞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保护濒临灭绝黄唇鱼行动正在进行。
“黄唇鱼可以说是目前我们知道的鱼类中经济价值最高的鱼种,鲨鱼鱼翅、鲍鱼,与它相比相差太远了。”目前正在极力挽救黄唇鱼的南方特种水产研究中心的陆昌胜告诉记者,黄唇鱼鱼苗只有小拇指那么长,但可以长到100至200斤,“黄唇鱼的鱼肉并不是很好吃,有些粗糙,但鱼鳔比黄金还贵。”陆昌胜告诉记者,100斤黄唇鱼可以取到1斤鱼鳔,现在市场上贩子要卖到100万以上,如果有哪个渔民捕到这样一条百斤黄唇鱼,立即可以上岸买房买车了。
黄唇鱼鱼鳔之所以如此矜贵,陆昌胜说,这在于它对多种疑难杂症有药到病除的奇效,药用价值奇高。
黄唇鱼喜欢咸淡水交界处的生活环境,在东莞虎门一带的伶仃洋,黄唇鱼曾非常多,据渔民介绍,曾有一网拉上2000斤黄唇鱼的纪录。
“从上世纪80年代以后,黄唇鱼的数量一年比一年减少,到现在几乎已经打不到黄唇鱼了,黄唇鱼也成了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据了解,东莞工业企业污染排放越来越多,珠江口流域水质环境恶化,这对大黄唇鱼没有太大影响,但对刚出生的小黄唇鱼带来致命的影响,“之所以这一带黄唇鱼多,因为小黄唇鱼最爱吃的梅虾籽非常多,梅虾对海水环境要求很高。”
黄唇鱼如今岌岌可危的命运,让东莞市人再次想起了曾经在虎门伶仃洋水域经常能见到的另一种名为三泥鱼的悲剧故事,三泥鱼也是东莞独有的一种水产鱼类,但因为水质污染,三泥鱼10年前就此消失了。东莞市政府吸取了三泥鱼的教训,从2003年开始重视对黄唇鱼的保护,投入了大量的财力和物力。
2005年东莞市已将虎门伶仃洋一带水域内划定黄唇鱼的自然保护区,渔民一旦误捕黄唇鱼,“能尽量救活就救活,不能拿回家吃,更不能卖,应尽快通知救护中心。”陆昌胜告诉记者,他们会立即开快艇,带上氧气前去抢救。经过几年努力,一些恢复自然生活能力的黄唇鱼已经被放归大海。
记者观察:走低碳发展之路才是出路
“我们不能说以前就没有发展低碳经济,不能说现在是从零开始,只是说做得还不够。”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战略研究中心主任赵黛青首先就给盲目悲观者提了个醒。
赵黛青认为,低碳经济涵盖的范围比循环经济等要广得多,它不仅仅局限于新能源利用,而是更大系统的调优,还包括产业结构的调整,交通体系的节能,甚至包括人们的生活方式,社会运作模式,“也有人误解要低碳经济就不要发展,这是不对的,它并不是要约束社会经济的发展,而是这种增长是要有利于社会的、持续性的、健康和谐发展。”
对于广东而言,赵黛青认为,低碳经济的发展,也要保持能源结构的合理性和多元化,大力发展风力、电力、太阳能,并发展相关制造业,同时鼓励终端用户的补贴,加快新能源研发力量,打造更强的研发平台。
广东省环保局负责人给记者列出了这样一组数字对比:每一公顷森林一年吸收500斤碳,全省森林每年能吸收460多万吨二氧化碳;到2010年全省森林覆盖率将达到58%,2020年将达到60%,届时碳汇功能将提高480万吨,“其实每个人都可以为减轻污染付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多种一棵树,少用一张纸,这些都可以的。”
21、刘敏:气候问题需要重新估量
来源:汉网-长江日报 2009年12月08日
http://news.sina.com.cn/pl/2009-12-08/031919210224.shtml
全世界19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正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联合国气候大会,其规模几乎与人类最大的盛会奥运会相当。如果本次会议没有通过《哥本哈根议定书》,那么2012年《京都议定书》到期之后,全球将没有一个共同文件来约束温室气体的排放。所以哥本哈根峰会也被形象喻为“拯救人类的最后一次机会”。
气候问题是一个现代性问题,在世界近现代工业转型之前,气候问题并不存在,至少不成为一个全球性话题。现代化重新定义了自然与人类的关系,也发展出一套世界各国都在追求、目标大致相同的生活消费方式和经济发展模式,这是气候问题的社会根源所在。
如果说自然气候问题一度还是个别精英人物的前瞻与洞见,那么它现在已经成为每个人、每个国家都在谈论,似乎迫在眉睫的人类生存危机。本次峰会,几乎所有重要国家的首脑都齐聚哥本哈根,一些国家的国民还发起抗议活动,就是很好的证明。
人类的行动,国家的选择都是建立在对气候问题的判断之上,然而,气候危机到底深重到什么程度,到目前为止既没有在科学家群体里形成定见,也没有在国家层面形成共识。假使确如比喻所言,气候危机到人类只有“最后一次机会”的地步,那么就意味着发展中国家将要在现代化道路上急刹车,发达国家需要彻底扭转目前高耗的生活方式,而非洲等一些地方将绝无启动现代化的可能。因此,环境保护意识仍需张扬,而气候危机的深重程度却需要重新讨论和估量。
一些科学家认为,温室气体的排放会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冰川融解、海平面上升淹没陆地等等后果,而也有一些科学家提出数据说,全球的温室效应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严重,其后果被夸大了。气候问题可能导致物种的消失、自然环境的改变,但自地球诞生以来,无时无刻不有旧物种的消失和新物种的产生。环境的改变哪些是可逆,哪些是不可逆的;如果不可逆,对人类生存有多大影响,如果可逆,需要多长时间,这些前提性问题的量度需要科学研究和客观数据提供支撑。
世界各国为气候问题聚首哥本哈根,峰会上讨论的是温室气体排放量,这是不是说,世界共识是大家都还可以继续污染,继续排放温室气体,所需要讨论解决的是排污权的分配、资金负担的分配,以及国际话语权的分配。讨价还价的存在,就说明世界各国对气候危机之深浅缓急并没有统一的判断,国家利益也许还有时间和机会放在人类命运问题之前考虑。
我们还应该考察,气候问题之形成,在多大程度上是其本身的迫切和剧烈程度所决定,在多大程度上是因为现代人的问题意识增强了。疾病、恐怖主义、战争,在以前这大多是区域性问题,现在它们都成了全球性问题,牵动着人类最敏感的神经;核武器,与气候一样,都是足以摧毁人类文明的力量,而且核武问题比气候问题更现实、更迫近,然而核武器仍没有从人类的武器库里消失。问题意识的增强,可能导致放眼望去都是问题,也不排除增强的意识感受会造成看待问题的言过其实。
气候问题与人类命运的宏大主题相关联,它在根本上不是一个感情问题、立场问题或者利益问题,而是科学问题。因此,加强对气候问题的实证研究,建立全球科学界的联系、交流与讨论机制,是必不可少的,甚至应该排在政治倡议、公民行动的前面。
22、环保要防“生态帝国主义”玷污
来源:上海金融报 2009-12-8 李云峥
http://www.shfinancialnews.com/xww/2009jrb/node5019/node5036/node5038/userobject1ai51549.html
近日召开的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的目的,就是要协商制定一项新的、标准更高的国际性条约,以取代将于2012年失效的《京都议定书》,而在各国各界普遍对这一目标能否实现表示怀疑的同时,对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大肆施压的言论也开始在国际上流行。
笔者以为,减排是世界上所有国家的共同责任和目标,但是对于其中一些别有用心的杂音也应该引起高度警惕,所谓得“环保”牌、“减排”牌目前在国际上早已被部分西方国家夹杂了政治、不对等、贸易保护、开拓市场等其它因素,开始成为一颗“怪味豆”,唯有彻底剥离这些附着在“减排”名义背后的各类不对等利益考量,才是真正有利于世界环境保护的幸事。
从经济发展阶段看,西方发达国家已经都完成了“工业化大发展时期”向“后工业化”的蜕变过程。在过去的数百年里,这些国家工业化进程对环境的持续性破坏是不言而喻的,甚至可以这样说,这些国家就是目前世界环境问题的“罪魁祸首”。当这些国家经历数百年工业化发展完全榨取了对环境的“破坏红利”之后,因为产业转移,刚刚开始工业化进程并未多长时间的发展中国家,却要在这种虚伪的“共同应对环境挑战”旗帜下不对称地承担责任,为这些国家数百年的“工业化遗留恶果”埋单,这种不合理责利分配值得商榷。发达国家应利用自身在技术和资金等方面的优势,更多为自己曾经的环境破坏行为“赎罪”。
在金融危机导致全球经济贸易停滞乃至萎缩的背景之下,对发展中国家进口产品征收“碳关税”,不仅是赤裸裸的贸易保护主义,更有试图以“减排”之名捞取相关产品技术上的“二次红利”的嫌疑,或许这也是某些国家对此“乐此不彼”的不为人知一面。若想真正将环保和减排作为一项世界可持续发展的事业来做,发达国家应在向发展中国家转让环保技术、提供资金等方面做出实质性的承诺和行动,否则那种“借环保之名,高价卖技术卖产品”的做法,根本就是对国际环保事业的破坏和亵渎。
按照自己的节奏来主动进行节能减排工作,而不是受制于人,是中国一贯的政策主线,对于中国在节能减排综合性治理方面的成就,近日出版的美国《新闻周刊》对此进行了客观评价:中国政府多年来大刀阔斧地改变该国能源使用方式,体现在设法摆脱化石燃料、将建设风电视为推进中西部发展的途径、使用西方技术建设最节能的煤电厂等方面,所有这些举措累加起来将对减少温室气体污染造成巨大影响,到2011年,节能所带来的减排量将相当于德国年排放量的近两倍,或许还要超过整个《京都议定书》的减排效果。
由此可见,一方面牢牢把握相关谈判的主动权、一方面按照本国的实际情况和进度去有效落实既定的节能减排目标,应是中国面对西方国家将减排作为贸易筹码使用时的基本立场和态度。
23、环保雷局长很雷人,“小事论”凸显不作为
来源:大河网2009年12月08日 夏熊飞
http://www.dahe.cn/xwzx/txsy/pltp/t20091208_1709234.htm
霍邱县临淮岗乡淮河大堤上,生活垃圾绵延至少400米,大冬天里也苍蝇乱飞。局长雷庆明“正在北京出差”,记者在县政府办公室电话采访了雷庆明局长。当记者表明来意时,雷局长当即回应称“这么小的事你找我啊?”(12月7日中安在线)
雷人雷语是年年有,只不过今年似乎特别的多,扎堆地在2009年爆发了,难道真想像网友调侃,上春晚舞台走一遭?从“替谁说话”、“你是不是党员”到“有事别找我,跳楼去5楼”等一系列的雷人官腔,着实把大家雷得里嫩外焦、感慨不已。如今这位环保局长抛出的“小事论”也赶上了这趟热闹,恰好这位局长还姓雷,无巧不成书,现在可真是名副其实的“雷人雷语”了。
作为县环保局长,就必须得为整个县的环保工作尽心尽力、事无巨细,如今竟然以“小事”为由拒绝记者采访。那倒想问问这位雷局长,究竟什么事情在您眼里才是大事?说大点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重要政策,关系到可持续发展,环境效益早已被提到与经济效益同等重要的地位;而且村容整洁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要求之一。说小点,关系到整个淮岗乡老百姓的健康生活,整天生活在臭烘烘的垃圾堆中间是种怎样的滋味,雷局长估计是没体验过,可您没体验就不代表老百姓没遭罪。
拒绝记者采访是小事,可是环保真是大事情。记者错过一次采访,最多也就是失去一条新闻线索、少写篇稿子,可是雷局长这样不负责任的态度,代价却比一篇新闻稿大得多。在媒体的监督下尚且如此,在监管缺失的状态下,环保局是种怎样的工作态度、如何履行为人民服务的承诺,可想而知。
大事正是由许多这样的“小事”组成的,如果人人都像这位雷局长以“小事”为由置之不理,那又如何能做成大事?“小事论”不仅是雷局长的个人现象,而是目前很普遍的一种思维、行事方式,官员热衷于大事,所谓大事就是关乎他们仕途的“政绩、形象工程”,至于与此无关却关乎百姓切身利益的一概以“小事”论之。
“小事论”反映的是官场的浮躁功利,凸显的是部分官员不作为,受伤害的却是咱老百姓。
特别关注:
想要看更多的环境信息,请点击下面网址:
绿色记者沙龙网:www.greensos.cn
绿色记者沙龙英文网站:http://eng.greenso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