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12-04
十二月四日绿家园江河信息导读: (编辑:丽英)
系列报道:
1、地中海上的三颗头-西西里(上)
特别策划:
2、人民网: 特别策划:全球变暖是场世纪大骗局?
http://env.people.com.cn/GB/10507278.html
环境资讯:
3、新华网: 国务院批复《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规划》
http://env.people.com.cn/GB/10506279.html
4、人民日报: 长江全流域首次实现水土流失由增到减
http://www.hwcc.com.cn/pub/hwcc/wwgj/gjpt/gwsp/200912/t20091204_311191.html
5、新华网: 我国开建微缩版鄱阳湖
http://news.xinhuanet.com/environment/2009-12/03/content_12582478.htm
地方信息:
6、新华网: 青海湖周边入湖河流近半数已干涸
http://news.sina.com.cn/c/2009-12-03/144219182833.shtml
7、华西都市报: 四川:震后化学品对环境无明显影响
http://news.sina.com.cn/o/2009-12-04/061016715593s.shtml
气候变化:
8、广州日报: “气候变暖研究之父”:峰会难获预期成果
http://env.people.com.cn/GB/10508417.html
9、搜狐绿色: 顶尖气候学家:气候谈判失败 对地球及后代最好
http://green.sohu.com/20091204/n268675744.shtml
10、经济参考报: 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前瞻:全民低碳不等于国家减排
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09-12/04/content_12585811.htm
11、每日经济新闻: 中国发改委官员:哥本哈根会议或无果而终
http://env.people.com.cn/GB/10512588.html
环保观点:
12、中国环境报: 图瓦卢悲剧应该唤醒什么?
http://www.cenews.com.cn/xwzx/gd/qt/200912/t20091204_628258.html
深度报道:
13、科技日报: 拿什么拯救你,重金属污染土壤?
http://scitech.people.com.cn/GB/10511580.html
14、中国新闻周刊: 广州:"散步",以环保之名
http://www.gs.chinanews.com.cn/news/2009/12-04/46832.shtml
环境时评:
15、珠江晚报: 刘洪波:地球人类的挽歌与宿命
http://news.sina.com.cn/pl/2009-12-04/113919190845.shtml
16、新华网: 气候问题最终是发展问题
http://news.xinhuanet.com/environment/2009-12/03/content_12584099.htm
特别关注:
想要看更多的环境信息,请点击下面网址:
绿色记者沙龙网:www.greensos.cn
绿色记者沙龙英文网站:http://eng.greensos.cn
1、地中海上的三颗头-西西里(上)
文图 汪永晨
11月29日下午结束了罗马国际记者年会,我乘夜车从罗马到向往以久的西西里。在希腊语中,“西西里”被称为Trinacria,意为“三颗头”,暗示它三角形的长相。若是稍加留意,还会发现它的三只角分别朝向亚、非、欧三大洲。
西西里岛的地理位置
西西里与埃加迪(Egadi)群岛、利帕里(Lipari)群岛、佩拉杰群岛(Pelagie)和潘泰莱里亚(Panteleria)岛一起组成意大利的一个自治区。首府巴勒摩(Palermo)。距突尼斯(北非)东北160公里(100哩)。正南不远为马耳他。
地中海边的西西里
老石、老房、老人
清晨的海边
西西里岛是地中海最大和人口最稠密的岛,它位于亚平宁半岛的西南。东与亚平宁半岛仅隔宽3公里的墨西拿海峡。
西西里卫星图
公元前八世纪至前六世纪希腊人在岛东岸建立殖民地。公元前241年成为罗马帝国的一个省。以后历经汪达尔,拜占庭、诺尔曼人等统治,1442年并入西西里王国,不久又分裂,改受西班牙统治,1861年并入意大利王国。1946年5月起西西里岛获得自制权。
街边
走进西西里
西西里的生活
此行我到了西西里的四个城市,首府巴勒摩(Palermo)、在意大利有着很著名的大教堂的蒙里阿里、拥有雅典柱遗址的阿格里真托和火山之地卡塔尼亚。除了火山之地卡塔尼亚以外,西西里给我最强烈的印象是,那里有着数百年前的辉煌。
门柱上的雕刻
街头建筑
西西里岛的面积为2.5万平方公里,现在的人口为500万人。
境内多山地和丘陵,沿海有平原。多地震。地中海式气候,北部、西部较湿润,南部较干燥。西西里岛最高的山是埃特纳火山(3,323米),它也是欧洲最大、最活跃的火山。墨西拿北部的斯特朗博利岛上的斯特朗博利火山也是一座活火山。
火山地
火山爆发点
由于许多世纪以来与不同血统和身体型态的种族相接触,西西里人成了一个多样化的民族。尽管处于地中海许多种文明的交汇点,但由于远离意大利半岛,所以西西里仍旧保留着许多较为农村化地区的特点。大多数西西里人说意大利语的西西里方言。有时这个方言也被认作是一个独立的语言。少数人说阿尔巴尼亚语或希腊语。大多数人信天主教。人口过度密集、浪费、贪污、环境污染、缺水和国际性的非法组织黑手党还在活动,都是目前西西里人面临的挑战。
火车窗外的西西里
田野
群鸟飞过
西西里唯一的宽阔谷地是东部卡塔尼亚(Catalina)平原,土地肥沃。具亚热带和地中海气候特征。春秋温暖,夏季炎热,冬季潮湿。平原地区年降雨量为400∼600毫米(16∼24吋),山地为1,200∼1,400毫米(47∼55吋)。有丰富的地下水和泉水。由于人的影响,自然植被大大减少,森林覆盖率仅为4%。
橘子树
39欧元一晚的家庭旅馆
西西里的经济仍然不发达,但是20世纪后期以炼油和化工工业为基础的重工业发展很快。生产大量的天然气和硫磺、但后者产量已在下降。其他工业包括食品加工、制盐、酿酒、纺织和造船。这一地区主要为农业区,出产小麦、大麦、玉米、橄榄、柑橘、扁桃、葡萄和一些棉花。饲养牛、骡、驴和绵羊。西海岸渔业发达,产沙丁鱼和金枪鱼。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在此发现石油和天然气,从而促进了地区工业的发展,还有硫黄等矿藏和盐场。如今汽车工业和旅游业也占居了一定的GDP。
山坡上的家
山顶教堂
距今10,000年前,西西里已有人居住。该岛处于地中海中心,其战略位置使其成为历史的交会点、征服和建立霸权的工具以及来岛上冒险的武士和商人所属十几个民族的大熔炉。希腊人来到岛上时,有三个民族占据著西西里:东部为西库尔人(Siculi或Sicels),虽然他们的名称用来为该岛命名,但却被认为是来自意大利的迟到者;杰拉斯(Gelas)河以西为西坎人(Sicani);最西部为伊利米人(Elymian),他们被认为具有特洛伊人(Trojan)血统,其主要中心在塞杰斯塔(Segesta)和埃里切(Eryx或Erice)。西库尔人说一种印欧语言。另外两个民族的语言没有留下遗迹。岛上还有腓尼基人居住。公元前8∼前6世纪,希腊人来西西里岛上的城镇定居。多山的中心地区仍为西库尔人和西坎人所据。其观念和物质文化日趋希腊化。
西西里岛上看景
走在小巷里
这些是我在网上查到的,我自己走在西西里无论是首府巴勒摩,还是蒙里阿里、和阿格里真托,大街小巷很多都是建在山上,其建筑是既精致又破旧。多山的地区这样的建筑,这样的家,让人感叹着这里历史的悠久和发展的停滞。
历史和今天
街边的果摊
“如果不去西西里,就像没有到过意大利:因为在西西里你才能找到意大利的美丽之源”这是格斯在1787年4月13日到达巴勒摩时写下的句子,这是他为寻找西方文化的根源第一次来到意大利。的确如此,这个地中海上最大的岛屿,也是意大利面积最大的省份,的确是一块巧妙的土地,这里迷人的自然风景与人文风景非常和谐地融合为一体。
海边
人与自然
帕勒摩(Palermo)是西西里岛的第一大城,也是个地形险要的天然良港,歌德来此时曾称赞帕勒摩是“世界上最优美的海岬”。 随着统治者改朝换代,帕勒摩历经多种不同宗教、文化的洗礼,因此市区建筑呈现截然不同的风貌。
西西里岛海岸风光
曾有一位地理学 家这样形容帕勒摩:“凡见过这个城市的人,都会忍不住回头多看一眼。”这里的古迹建筑虽然没有金碧辉煌的傲人外观,但都已经与巴勒莫的公园绿地、市街广场融为一体,因此丝毫不显得突兀。
帕勒摩街头
古市场前
帕勒摩市区很大,主要的景点都集中在火车站往西北方向的区域,两条最主要的大街向北延伸,东是罗马街(Via Roma)、西是马克达街(Via Maqueda);而从四角区向西的艾玛纽大道(Corso Vittorio Emanuele),则通往大教堂及王宫这两个最重要的景点。
巴勒摩的诺曼宫原先是阿拉伯人的城堡。后来诺曼人扩建了它,请了许多阿拉伯和拜占庭工匠来装饬,腓特烈时,这里成为第一批意大利语诗人灵感的来源。
大街的一个十字路口,叫四角场,这是巴勒摩老市区的中心。四个角上4座用喷泉和雕塑装饰的建筑,体现出西西里巴洛克风格。
圣若望隐修院,出过三位教皇。它是诺曼式建筑的杰作。
圣若望隐修院
放在古迹里的现代画
阿格利真托(Agrigento)是“诸神的居所”,希腊抒情诗人品达尔(Pin
daros)曾称赞阿格利真托是人间最美的城市! 城市的规模早在公元前581年就已建立。公元五世纪起先后被迦太基人、罗马人占领,后来又历经拜占庭、阿拉伯王国统治,但后来阿格利真托的重要性被西西里岛东岸的城市所取代,昔日繁华忙碌不再,只留下许多神庙的遗迹。这些神庙是今日阿格利真托最重要的观光资源。
阿格利真托可游览的景点很集中,最重要的神殿之谷(Valle dei Templi)距离市中心及火车站约三公里。我在那时是从明信片上发现的这个地方,上火车离开前20分钟,打了个车冲到那儿,拍到了这些照片。
西西里的遗迹
走向昨天
老树、老柱的对话
12月2号,我的镜头将对准西西里火山。
2、特别策划:全球变暖是场世纪大骗局?
来源:人民网 2009-12-04
http://env.people.com.cn/GB/10507278.html
3、国务院批复《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规划》
来源:新华网2009年12月03日
http://env.people.com.cn/GB/10506279.html
中国最后的大河三角洲——黄河三角洲正迎来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记者从山东省政府获悉,国务院已正式批复《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以此为起点,黄河三角洲地区的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成为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黄河三角洲位于渤海南部黄河入海口沿岸地区,包括山东省的东营、滨州和潍坊、德州、淄博、烟台市的部分地区,共涉及19个县(市、区),总面积2.65万平方公里,占山东省的1/6,总人口约985万人。黄河三角洲土地资源优势突出,地理区位条件优越,自然资源较为丰富,生态系统独具特色,产业发展基础较好,具有发展高效生态经济的良好条件。
国务院指出,要把《规划》实施作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贯彻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保护环渤海和黄河下游生态环境的重大举措,把生态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促进发展方式根本性转变,推动这一地区科学发展。
国务院要求,《规划》实施要以资源高效利用和生态环境改善为主线,着力优化产业结构,着力完善基础设施,着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着力创新体制机制,率先转变发展方式,提高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实力,打造环渤海地区具有高效生态经济特色的重要增长区域,在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和参与东北亚经济合作中发挥更大作用。
依据《规划》,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的战略定位是:建设全国重要的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区、特色产业基地、后备土地资源开发区和环渤海地区重要的增长区域。
《规划》明确了黄河三角洲发展的近期和远期目标:到2015年,基本形成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适应的高效生态经济发展新模式;到2020年,率先建成经济繁荣、环境优美、生活富裕的国家级高效生态经济区。 (记者邓卫华、滕军伟)
4、人民日报:长江全流域首次实现水土流失由增到减
来源:人民日报 2009-12-04 07:31:00
http://www.hwcc.com.cn/pub/hwcc/wwgj/gjpt/gwsp/200912/t20091204_311191.html
本报武汉12月3日电 (记者杜若原)山高坡陡、暴雨频繁的陕南地区,水土流失面积仅占长江流域总面积的4%,但陕南的年输沙量却占长江上游年输沙量的20%。凭着“长治”工程的117亿元投入,陕南地区治理小流域1000多条,新增林草措施面积2860平方公里,植被覆盖率提高37.9%,年减少土壤侵蚀量723万吨。昔日的荒山变绿了,坡地变平了,浑浊的溪流变清了,多年不见的野生动物又重归故里……
实施20年的长江上中游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工程(简称“长治”工程),在我国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区域产生巨大生态效益。“长治”工程治理水土流失面积9.6万平方公里,涉及长江上中游10省(市)200多个县的5000多条小流域,扭转长江流域水土流失加剧和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为实现长江流域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维护打下坚实基础。
截至2008年底,“长治”工程已在长江上中游实施了七期重点治理工程,监测显示长江流域水土流失面积减少了15%。长江上游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四大片”生态环境发生显著变化,其中三峡库区水土流失面积以年均1%的速度递减;嘉陵江流域水土流失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百分比,由治理前的58%下降到39%;南水北调水源区丹江口库区、金沙江下游地区水土流失面积和强度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长江全流域水土流失面积首次实现由增到减的历史性转变。
“长治”工程把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放在首位,面向水土流失重灾区布局,将人工治理和大自然自我修复有机结合,从根本上改善上游地区生态环境,保障了生态安全。综合治理工程以小流域整治为主线,坚持把坡耕地整治作为重点和突破口,着力改善群众生产生活中的条件,有效解决了生态重灾区1000多万群众的温饱问题。据调查,项目区农民收入大幅提高,人居环境得到显著改观。
“长治”工程注重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因地制宜选择综合防治思路与对策。如三峡库区突出改造侵蚀劣地,增加可利用地,发展经果林,带动第三产业发展,提高移民环境容量;陇陕土石山区优化资源配置,加强“四荒”资源开发利用,变资源为商品优势,实现群众脱贫致富;丹江口库区和洞庭湖水系改善农业基础条件,充分发掘耕地潜力,提高粮食产量,促进退耕还林,减少湖库淤泥,提高湖库综合防护能力等。这些不同类型地区水土流失综合防治思路与对策的实施,对长江上中游生态建设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5、我国开建微缩版鄱阳湖
来源:新华网 2009年12月03日
http://news.xinhuanet.com/environment/2009-12/03/content_12582478.htm
新华网南昌12月2日电(记者郭远明)12月2日上午,江西省鄱阳湖模型试验研究基地在鄱阳湖边的江西共青城奠基开建。这标志着我国开始建设微缩版鄱阳湖,对鄱阳湖的综合保护具有重大意义。
江西省水利厅介绍,鄱阳湖模型试验研究基地是全国第一个大湖物理模型,建设总投资9527万元,分2期实施,2012年建成,规划总用地800亩,划分为三个功能区,分别为“模型鄱阳湖”区、学术交流区和宣传教育区。“模型鄱阳湖”区是研究基地的主体功能区,由各种实体模型、数学模型和野外试验区有机组成。
鄱阳湖是中国最大的季节性淡水湖泊。鄱阳湖生态近年来已呈恶化演变趋势,湖区水资源、水生态正面临着挑战,已成为鄱阳湖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同时,长江水位、鄱阳湖湖口水位及江西境内五大河流水位互相影响,形成极为复杂的江湖河关系。深入进行鄱阳湖物理变化及其规律与保护治理措施的研究,已显得极为必要和紧迫。当前,实体物理模型是研究复杂水流、水域的最有效手段,国内外大型水域研究大多采用实体模型进行。
为此,江西省提出建立鄱阳湖模型试验研究基地,通过实体模型,对鄱阳湖的自然现象进行反演、模拟、试验和验证,从而揭示鄱阳湖的内在自然规律,为流域防洪安全、水资源保障、生态环境保护、管理运行调度等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
江西省鄱阳湖模型试验研究基地是长江防洪实体模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鄱阳湖治理、保护与开发的科技支撑平台。江西省水利科学研究院相关负责人介绍,研究基地建成后,可以开展鄱阳湖湖区防洪、候鸟栖息、湿地保护、生态补偿等诸多问题的研究,对保护鄱阳湖“一湖清水”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
6、青海湖周边入湖河流近半数已干涸
来源:新华网2009年12月03日
http://news.sina.com.cn/c/2009-12-03/144219182833.shtml
新华网西宁12月3日电(记者 钱荣)青海湖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与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合作开展的调查显示,中国最大内陆湖泊——青海湖周边入湖河流近半数已经干涸。
记者从青海湖景区保护利用管理局获悉,青海湖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同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2008年就青海湖水深、水质等问题进行了监测调查。在此次调查中,研究人员沿环湖分界线进行了入湖河流调查,共调查到大小河流127条,其中有流水的70条,已经干涸不流水的57条,同时测量到青海湖最大水深为25.5米。
周边入湖河流是青海湖的主要补给水源。不过,尽管近半数入湖河流已经干涸,但近年来青海湖水位却持续上升。青海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监测数据显示,过去多年整体水位持续下降的青海湖已连续5年上涨,预计今年上涨幅度为10厘米左右。而2005年至2008年,青海湖水位已上涨54厘米。
有关专家认为,虽然部分入湖河流已经干涸,但近几年来青海湖地区降水增多,主要入湖河流径流量增加,这是青海湖水位上升的主要原因。据调查,青海湖最大入湖河流布哈河年径流量为7.03亿立方米。
被誉为“中国生态屏障”的青海湖生态地位极其重要,它是维系青藏高原东北部生态安全的重要水体,不仅是控制西部荒漠化向东蔓延的天然屏障,而且还会对黄河流域产生重要影响,是区域内最重要的水汽源和气候调节器。
7、四川:震后化学品对环境无明显影响
来源:四川在线-华西都市报2009年12月04日
http://news.sina.com.cn/o/2009-12-04/061016715593s.shtml
国内首个重大灾后快速评估结果表明
本报讯(记者陈诚)昨日,国家环保部公布了四川省汶川特大地震化学品污染风险快速评估项目成果,该成果将可指导各地灾后化学品风险评估和处置工作。记者获悉,绵竹、什邡、北川、安县和彭州等5个地震重灾区的化学品污染风险源识别、快速评估、风险消除建议和公众信息公开等工作已全部完成。项目组专家称,总体看,地震造成了局部的、短时间的、部分的污染物指示波动,但对环境没有明显影响。
据初步统计,我省共有14207家工业企业受灾,直接经济损失达670亿元。全省76%的化工企业因地震影响处于停产状态。去年6月26日,环保部启动了涵盖我省5个重灾区的化学品污染快速评估项目,由省环保局具体实施。省环保局在各灾区环保部门的协助下调查了1000多个排查点,初步确定了346个化学品污染风险源点。最后逐步筛查至56个风险源点,并在地图上清楚地标出了被识别风险源的具体位置,建立了相关的地理信息关联库。
据介绍,专家对风险源点现场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风险源的地震受损情况、危险化学品使用和贮存情况、环保设施现状及残留污水、废物处置情况等。
8、“气候变暖研究之父”:峰会难获预期成果
来源:《广州日报》2009年12月04日
http://env.people.com.cn/GB/10508417.html
关注哥本哈根
汉森选择在哥本哈根大会召开前将出版自己的第一本专著《儿孙们的风暴》,他在书中警告说“我们的生活方式正在显著地改变我们地球的生态,可怕的危险正在慢慢逼近我们的星球,现在我们只剩下最后的机会。”
本报讯 被称为“气候变暖研究之父”的世界顶级气候科学家、美国宇航局戈达德空间研究所主任詹姆斯·汉森博士称,下周即将召开的哥本哈根气候大会是一场闹剧,峰会不可能取得预期的成果,他呼吁抵制峰会。
称碳交易无济于事
汉森表示,他将抵制这次联合国会议,因为这次会谈里所谓的减排计划是基于一个“制定排放上限并且排放量可以交易”的机制。
汉森对哥本哈根峰会有望签署的碳排放交易感到非常不满,他认为碳交易无法从根本上阻止二氧化碳气体的排放。在碳交易的体制下,有定额限制的国家通过旨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援助、投资的方式援助没有定额的国家,受援助的国家就“认购”相应的份额,使援助国能够有更多的允许排放余量。
汉森说:“现在最根本的问题是矿物燃料太便宜了,只要他们存在,人们就肯定使用这些燃料,而它们是二氧化碳气体的最大来源之一。但问题是人们根本意识不到这个问题,碳交易也无法改变这个现状。”
汉森语出惊人地表示,与其哥本哈根峰会签署碳交易制度,还不如峰会彻底失败。
汉森认为,控制全球气候变暖的唯一有效办法是征收碳税。碳税通过对燃煤和石油下游的汽油、航空燃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产品,按其碳含量的比例征税来实现减少化石燃料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
呼吁征收碳税
他说:“我们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开始减少使用矿物燃料,为什么我们不能再继续走下去呢?唯一的办法是通过征收碳税,增加其使用费用。我们要让公众和企业明白,碳排放量越多,你花的钱就越多。”
汉森建议说,碳税的征收标准可从每加仑汽油1美元开始,以后逐年提高。他还建议说国家可以考虑以补贴的形式将这部分碳税收入直接返还给民众。(东莱)
新华观察
气候问题最终是发展问题
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即将召开,各方仍在最关键问题上争执不休: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到底该怎样分担全球温室气体减排的责任?从表面上看,这场气候变化国际谈判是各国就未来一段时期温室气体排放额度的讨价还价,但更深层次的问题,则是各国关于能源创新和经济发展空间的博弈。
当前,一些发达国家把发展新能源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原因很简单,谁能在低碳经济的角逐中抢得先机,在新能源战略竞争中取得优势,谁就能在下一场产业革命中占领未来经济发展的“制高点”,并成为国际经济新规则的“制定者”。
“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
引起气候变化的大量碳排放是与工业化进程相伴而生的。所有发达国家,无一不是通过碳排放实现工业高速发展并进入发达国家行列。而对仍处工业化阶段的广大发展中国家而言,碳排放是其现在和未来发展中不可避免的副产品。
目前,发展中国家的人均碳排放量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现在美国年人均碳排放量为19吨,而中国人均4.1吨,还有生活在发展中国家的约30亿人年人均排放不到1吨。所以,在气候变化问题上,各国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应该是一个基本前提。
世界银行前首席经济学家尼古拉斯·斯特恩做过一个形象的比喻:一场宴会,高朋满座。宴会结束前最后一刻,来了一位穷亲戚,他只赶上喝了一杯咖啡。众人最后说实行AA制,所有费用大家平均分摊,这对穷亲戚显然不公平。
发展中国家当然应当在气候变化问题中积极发挥作用,但不能因此而损害其正当的发展权利和未来的发展机会。从长期看,没有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应对气候变化就没有广泛而坚实的基础。发达国家应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新的额外的充足的可预期的资金资助和技术支持,在气候变化问题中担当起主要责任。
9、顶尖气候学家:气候谈判失败 对地球及后代最好
来源:搜狐绿色 2009年12月04日
http://green.sohu.com/20091204/n268675744.shtml
【搜狐绿色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美国纽约戈达德航天中心(the NASA Goddard Institute for Space Studies)的世界顶尖气候学家詹姆斯·汉森(James Hansen)一方面认为全世界应该关注全球变暖给整个地球埋下的“气候危机炸弹”,另一方面却又表示下周哥本哈根气象变化大会失败对地球和我们的后代更好。
对此,他的解释是:任何通过会议谈判达成协议都具有严重缺陷,与其在这些有缺陷的协议下处理问题,还不如摈弃一切从头开始,“如果人们都接受那个实际上是灾难性的“正确”轨道,那么我宁愿它没有达成合意。如果措施从根本上就是错误的,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重新评估环境。千万别出台个类似《京都议定书》那样的东西,人们得花上好几年时间才能弄明白它说了什么。”
汉森博士在1989年联合国气象峰会开始前就已经在气象学研究方面有着卓越成就,他比任何其他科学家都更多地与政治家们就全球变暖原因进行了交流,并且力劝他们采取有效措施避免大灾难发生。但是他却激烈反对碳的市场机制方案(即碳的排放许可证是可以买卖的)。而这项机制正是欧盟(European Union )和其他政府标榜的“一条能把经济带入新型节能化的最有效的减排途径”。
除此之外,汉森博士还猛烈抨击美国现任总统奥巴马(Barack Obama)以及因致力于号召全球采取措施抵御气候变化而获得诺贝尔和平奖(Nobel peace prize )的阿尔·戈尔(Al Gore)。对此,汉森博士的理由是,政治家的道德观与自己的并不契合,道不同,不相为谋。在汉森看来,解决气候变化迫在眉睫,不容那些政治选举艺术的折衷案浪费大家时间,“这就与亚伯拉罕·林肯(Abraham Lincoln)面对奴隶解放问题,温斯顿·丘吉尔(Winston Churchill)面对纳粹问题时一样,不能折衷,不能妥协!你不能说,那让我们减少奴隶吧,那让我们折衷,减少奴隶数量50%或者40%吧!这对于彻底解决问题是毫无意义的!然而不幸的是,我们并没有这样一个领导人,能够真正知道当前需要做什么,相反他们知道做的只是生意。”
在布什执政期间,汉森博士从气候学家变成了一个激进主义分子。他说,自己勉强算是一名公众人物,因为越来越频繁的干旱和洪水灾害,让他不得不站出来。汉森博士已经成为反对煤炭工业阵营的领导人。他厌恶那些支持直接的烟尘排放税的所谓环境保护论者,就像明明是素食主义者却在教他人如何烹制美味肉类一样。就烟尘排放税做法,他说:“这就和中世纪天主教堂卖的赎罪券一个道理。主教聚集钱财,罪人获得救赎,尽管很荒谬,但是两方都认同。而这正是现在在处理全球气候变化这个问题上发生的。发达国家愿意出钱,发展中国家得到钱,这就是他们在抵消中获得的。”
10、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前瞻:全民低碳不等于国家减排
来源:经济参考报 2009年12月04日
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09-12/04/content_12585811.htm
今年的哥本哈根理所当然要比往年热闹。中美两国相继宣布了各自的节能减排目标,为哥本哈根气候大会的召开造足了声势。
不光各国首脑要前往哥本哈根,各国媒体、演艺人员、基金会也纷纷行动起来。总之,去得了会场的就去,去不了的还张罗着要寄灯笼到哥本哈根庆祝大会胜利召开。
但从目前的报道看,哥本哈根不像是要召开一个以节能减排为中心目标的气候大会的样子,反倒像“环保嘉年华”。
人人都出来煞有介事地说,低碳生活,节能减排,从我做起。殊不知,从自己做起的节能减排行动虽然正确,却很可能着了某些国家的道儿。
自曼谷会议开始,有关于气候谈判的焦点,已经演变成扼杀与挽救《京都议定书》之战,这在此次会议中必然更趋白热化。哥本哈根大会的重要性在于,这次大会最主要议程是制定一份减排目标明确、国际社会认可和遵循的气候变化条约,以接替2012年到期失效的《京都议定书》。
为此,发达国家的首脑、政要、商人、活动家,在哥本哈根的舞台上纷纷上台“表演”,企图淡化哥本哈根气候大会的实质,达到减免减排任务的目的。
这并非危言耸听,在过去3年多《京都议定书》工作组的谈判中,发达国家参与气候大会的主要任务就已经不是积极推动议定书的执行,而是故意延迟谈判了。
选在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之前,让媒体掀起环保风,号召全世界人民低碳生活从自己做起,无疑就是这些国家在转移节能减排的视线,甚至将之演化成减轻自己减排责任的借口———将国家的减排任务与民间的减排自觉混为一谈,顺便再推销几件节能减排产品,炒热几个环保企业。
事实上,无论气候大会是否召开,真正注重环保的人都是已经从身边做起:用环保纸、坐公共交通工具、少吃荤食……不光如此,真正注重环保的人士已经开始使用一个叫二氧化碳排放量查询的计算器,只要任意输入飞行公里数、汽车耗油公升数等数字,就能知道自己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计算器还会计算这样的排放需要种多少棵树。
也正因如此,千里迢迢飞赴哥本哈根的所谓“环保观察家”们的行为就更令真正的环保人士质疑:他们坐着飞机去哥本哈根,购买了自己消耗的二氧化碳碳排放量了吗?那些无论是用再生纸还是新纸制作的灯笼,消耗了多少资源?需要种多少棵树?
按照哥本哈根主办方的官方网站测算,此次大约有1 .5万名政治家、官员、活动家、记者参加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他们往返哥本哈根及在哥本哈根的活动将共排放约4.05万吨二氧化碳。
为此,东道国丹麦准备在孟加拉国首都达卡投资约70万欧元,兴建20座用新能源烧制的砖块搭建的砖窑,这使得每年将减少5万吨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主办方没有想到的是,来自民间的“环保”积极分子,瞬间填满了哥本哈根的大街小巷,这些积极分子所浪费掉的能源,很可能再花70万欧元兴建20座新能源砖窑都不止。
到底是环保热情高,还是搅浑了水好摸鱼,下周就能见分晓。
11、中国发改委官员:哥本哈根会议或无果而终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2009年12月04日
http://env.people.com.cn/GB/10512588.html
国家发改委官员昨天表示,即将于12月初召开的哥本哈根气候谈判取得实质性进展“没有问题”,但的确有使《京都议定书》空壳化的力量存在,哥本哈根会议无果而终的可能性是存在的。
国家发改委应对气候变化司国际谈判和国际政策处处长李高昨天(24日)做出上述表述。他对哥本哈根谈判的成功与否表示乐观:“取得实质性进展没有问题。”但他强调,应对气候变化谈判必须坚持“巴厘路线图”制定的“两轨谈判”,即在《京都议定书》和联合国气候变化公约这两个框架下进行谈判。但目前有股很强的力量欲使谈判偏离这个轨道,有一些国家通过隐性的方式使京都议定书空壳化,不再发生效力。“如果不能妥善地解决这个问题,哥本哈根会议无果而终的可能性是存在的。”
欧盟在10月30号达成了一个新的内部立场文件,希望强化欧盟在哥本哈根谈判中的领导作用。中国社科院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兼秘书长陈迎认为欧盟最新的立场文件里头体现出新的特点,欧盟一再强调所有国家都要出资和承诺,这包括中国和印度,实际上是对发展中国家施加压力。
在哥本哈根峰会前夕,各方对中国是否会提出更具体的减排目标相当关注。李高称,中国在节能减排方面将做更大的努力,工作难度也会越来越大。“十二五规划开始后,中国所能采取的进一步措施,一定要从发展阶段,国际义务和能力来看。”李高强调,不论中国会否提出一个具体数字,中国将尽最大的努力促使哥本哈根会议取得成功。
他还提醒,哥本哈根会议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里程碑,但不能期望哥本哈根解决所有问题。“我们还要出新的科学研究和评估,并根据这些评估调整政策。”陈迎也说,哥本哈根不是终点,而是一个新的起点。至少哥本哈根会议要启动以一个政治框架性的文件,把2012年之后国际气候制度的主要框架搭建好。
此外,李高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透露,在哥本哈根会议召开之前,中国与七十七国集团将于12月5日或6日提前召开协商会议,在大的选择上将保持一致,对于一些有分歧的地方进行内部磋商。中国还将与发展中国家智库提前商议。
12、图瓦卢悲剧应该唤醒什么?
来源:中国环境报2009-12-04 刘克梅
http://www.cenews.com.cn/xwzx/gd/qt/200912/t20091204_628258.html
据《广州日报》12月1日报道,北极圈里的爱斯基摩人看着不断融化的冰川,高兴得手舞足蹈,因为在冰川下沉睡了数千万年的石油、矿产,将会带给他们更加富裕的明天;而远隔数万公里的图瓦卢人,却日夜难眠:从1993年迄今的16年间,图瓦卢的海平面总共上升了9.12厘米,按照这个数字推算,50年后海平面将上升37.6厘米,这意味着图瓦卢至少将有60%的国土彻底沉入海中。有科学家认为,图瓦卢将成为首个沉入海底的国家,因为涨潮时图瓦卢将不会有任何一块土地露在海面上。
没有异族的侵略,没有任何暴力事件发生,好端端一个国家的国土就要彻底沉入海中。如果说,图瓦卢国土沉入海中真有责任者的话,这一责任者就分布在全球各地,尤其那些发达国家难辞其咎。正是因为全世界范围内不断增加的高污染、高耗能加剧了全球气温上升,才导致沉寂万年的冰川不断融化。因此,全地球人应该对图瓦卢人表示真诚的歉意,并伸出手来援助他们。
在为图瓦卢感到痛心之余,这一悲剧还警醒着我们,应该把环境危机意识时刻悬在心头,不能掉以轻心。遗憾的是,现实生活中人人都知道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提起环境保护来头头是道,可一旦落实到具体行动中,往往被各种懈怠行为所替代。人人都知道应该多一些低碳生活,可一旦影响到自身的生活便利程度,低碳行为就会被高碳行为重新取代。
以节能减排为例。只要是GDP增长需要,一些地方政府就会暗渡陈仓,暗中为污染企业保驾护航。如有些地方的领导竟然为“污水进村”动用警力保护,有的地方政府不愿意公布污染企业名单给媒体等,其所作所为明显是在袒护污染经济。如此一来,环境意识和环保观念如何才能得到落实?
对此,有些人总是振振有词,“污染一下也没有什么,并不会降低我们的生活质量”。可是,通过图瓦卢将要发生的悲剧,我们不得不自我提醒,纵容环境污染行为,就是在谋财害命,是一种自掘坟墓的愚蠢行为。
笔者认为,环境危机意识喊得再响,也不如一个微小的环保落实行动。各级政府应该积极落实科学发展观,将经济发展的杠杆建立在节能和环保之上,绝不能纵容任何污染行为。作为公民个体,我们自己也应该身体力行,如用盆接水洗菜、纸张双面打印复印、饮水机不用时断电等。我们如果都能做到这些环保细节,才是真正的现代人。
13、拿什么拯救你,重金属污染土壤?
来源:《科技日报》2009年12月04日 赵英淑
http://scitech.people.com.cn/GB/10511580.html
12月1日17时,海口市工商局从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综合检测中心拿到复检结果。结果显示:农夫山泉、统一3种饮料检测结果全部合格。
10月中旬,海口市工商局开始对超市、商场的饮料进行专项抽查并检测。11月23日的检验报告结果显示农夫山泉和统一企业上述3种产品总砷含量超标。
随后,农夫山泉和统一企业对海口市工商局的抽检过程和结果的合法性和真实性提出强烈质疑。11月27日,海口市工商局将涉嫌总砷含量超标的3种抽检产品备份送往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综合检测中心复检,复检结果显示抽检产品全部合格。(据新华社)
■ 将新闻进行到底
12月1日,被炒得沸沸扬扬的“统一”和“农夫山泉”的“砒霜门”事件,发生了戏剧性逆转。
海口市工商局称,此前,被认定的总砷超标,不能饮用的农夫山泉和统一企业的3种抽检产品,经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综合检测中心复检,全部合格。
这着实让老百姓虚惊了一场。但虚惊过后,人们不禁要问:我们每天喝的水、吃的蔬菜、水果、大米,哪些是安全的,哪些是被污染的?生长蔬菜、水果、大米的土壤是一片净土,还是被重金属污染了?……
——土壤中毒——
“土壤中毒”不是耸人听闻,而是正在发生的事实。
在广西、云南、湖南等一些受到重金属污染区的土地上,原本正常生长的农作物会被超标的重金属毒死,人们难觅蔬菜和粮食的踪影。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国的土壤重金属污染日益严重。环保部此前估算的数据显示,全国每年因重金属污染的粮食高达1200万吨,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超过200亿元。国土资源部也称,目前全国耕种土地面积的10%以上已受重金属污染。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陈同斌研究员告诉记者,因矿产资源采掘不当而使废弃采矿地大量裸露,并通过水流等途径污染农田,造成土壤中的重金属含量严重超标,直接影响到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威胁人类健康。
他说,土壤污染问题的“弱势”,跟其隐蔽性和滞后性有关。大气污染、水污染和废弃物污染等问题一般都比较直观。比较典型的重金属污染物有砷、镉、汞、铬、铅、镍、锌、铜等,尤其是砷中毒的事件,我国每年都有报道。
但土壤的安全,又涉及人们的米袋子、菜篮子,事关人们的生命健康。因此,污染土壤的修复迫在眉睫。
——谁来拯救——
土壤重金属污染是全球面临的一个亟待解决的环境问题,传统污染土壤的修复方法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陈同斌研究员说,像淋洗法修复土壤,用化学溶剂对受污染土壤进行清洗,把重金属洗去,这是比较彻底的解决办法,但是淋洗法除了耗费巨大和工程量大之外,还存在二次污染的问题。相对来说,借助植物特殊功能修复污染土壤的植物技术以其安全、廉价的特点正成为全世界研究和开发的热点。
陈同斌主持的“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技术”课题小组,在国际上率先开发出砷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技术,并建立了第一个植物修复示范工程。他们的研究证实,蕨类植物蜈蚣草对砷具有很强的超富集功能,其叶片含砷量高达千分之八,大大超过植物体内的氮磷养分含量。
“植物修复可以细分成植物富集、植物稳定、植物阻隔等很多类型。但是目前植物修复的重点方向主要集中在以去除重金属为目的的植物萃取技术。植物修复萃取技术首先需要筛选和培育特种植物,特别是对重金属具有超常规吸收和富集能力的植物——俗称‘超富集植物’,种植在污染的土壤上,让植物把土壤中的污染物吸收起来,再将植物中的重金属元素加以回收利用。”陈同斌说,“大部分植物吸收的重金属都集中在根部,而超富集植物地上部分的吸收量要高于根系的吸收量。能成为超富集植物,一是植物在有毒重金属污染胁迫下生物量不能减少;二是植物吸收的重金属含量应该高于土壤中的含量。这样的超富集植物才具有实用价值,可以推广应用。”
■专家释疑
陈同斌: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环境修复中心主任,首席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是我国植物修复和智能控制生物堆肥领域的主要开创者和学术带头人。在国际上发现第一种砷超富集植物——蜈蚣草,解决了砷污染土壤植物修复的关键技术,并建立示范工程。
疑问一:蜈蚣草怎么发现的?
陈同斌的重金属污染土壤植物修复团队,从1997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土壤污染状况调查,1999年在中国本土发现了世界上第一种砷的超富集植物——蜈蚣草。
他说,在全国考察重金属污染时,发现最严重的是砷污染。像西南一些地方,有很多矿石含砷量大,对土壤的污染较重。砷是一种有毒的物质,其三价的氧化物俗称“砒霜”,能让接触者患皮肤病或癌症等。而蜈蚣草却能从土壤中大量地把砷等有毒金属吸走。
那么,蜈蚣草是怎么发现的?
“1999年以前,国内的土壤修复大多以国外已发现的超富集植物作为研究材料,如遏蓝菜。我想,在植物资源那么丰富的中国,为什么不能找到更好的超富集植物呢?”陈同斌说,湖南石门是盛产雄黄矿的地方,雄黄主要成分是砷。有砷等重金属的地方,那里的植物就有耐重金属的特质,或许能大量吸附重金属。
于是,课题组开始了在雄黄矿寻找这种植物。
在雄黄矿的调查发现,尽管当地土壤的砷含量比普通土壤高数百倍以上,但是仍有少数能够存活下来,并且长得还不错的植物。但是大家还不敢断定,这些植物就是要寻找的能吸收砷的超富集植物,因为不知道这种植物体内的砷含量是多少?即使植物体内发现砷,那又是通过根系从土壤中吸收的,还是空气飘落而至的?这一切,只能回到北京的实验室,进一步研究才能确定。
“通过多次考察和试验,我们发现并证实,蜈蚣草等几种植物体内的砷就是通过根系从土壤中进入的,且含量还很高,比遏蓝菜具有更好的修复效果。”陈同斌欣慰地说。
这就是神奇的蜈蚣草。
疑问二:蜈蚣草怎么“吃”掉土壤中的砷?
在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环境修复中心的六楼实验室里,记者见到一盆盆来自不同地方的蜈蚣草,让人惊叹的是,就是这些不起眼的绿色植物,却有如此神奇的魔力。它是怎样将土壤中的砷吸附在自己体内?从而修复土壤、净化环境。
“蜈蚣草是一种通过孢子繁殖的蕨类植物,幼苗育好后,移植到重金属污染的土壤中去就可以了。蜈蚣草将土壤中的重金属,通过根系,吸收到体内,并转移到地上部分。由于它对土地中砷的吸收量比普通植物高很多,一块原本污染得没法种庄稼的土地,蜈蚣草种上几年后,土壤被净化得随你爱种什么了。”陈同斌告诉记者。
为了缩短净化的时间,提高净化率,原本一年割一茬的蜈蚣草,还可以每年割三茬。同时,为了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在修复土壤的同时,可将蜈蚣草和一些经济作物套种。在广西,蜈蚣草就和制造工业乙醇的能源甘蔗种在一起。在其他地方,蜈蚣草还能和桑树、苎麻一起套种,为农民带来一定的经济收入。
疑问三:蜈蚣草“吃”了砷咋处理?
几年后,那些完成修复土壤任务的超累积植物咋处理?会不会造成二次污染?有没有可能回收利用?陈同斌告诉记者,真正想提炼和回收利用重金属时,量又很有限,从经济学角度考虑目前不太合算。所以,那些修复植物每年被割掉的地上部分和几年后完成修复土壤任务的整株植物,处理的方法都一样,就是焚烧,再作为危险废弃物集中填埋。焚烧后,重金属的比例就不大了,在允许的范围内。填埋后,它释放的那部分重金属的含量通过再释放已经在环境背景值的水平以下,而在背景值水平以下的重金属,一般不会显示出它的毒性。就像一般的农业土壤,均存在着重金属元素,它们之所以不产生危害是因为处于背景值水平。
“土壤重金属的污染不容忽视,但也不能夸大,一定要实事求是,因为有些地方的污染土壤是可以修复的。”他说,尽管超量积累植物在治理重金属污染土壤方面具有很大的潜力,但在实际中存在一些问题:如自然界中的超量积累植物不仅种属稀少,而且往往有地域分布的局限性。此外,多数超累积植物往往存在生物量小、生长缓慢、气候环境适应性差等问题。因而,寻找筛选和栽培驯化自然界中存在的超累积植物,使其能适用于实际应用,仍然是当前植物修复研究的一项重要任务。
■典型案例
蜈蚣草“吃”掉土壤中的重金属砷
用植物“吃”掉土壤中的重金属,这不是假设。在湖南、广西和云南,陈同斌的研究小组应用了,在本土条件下依靠超富集植物蜈蚣草,对土壤重金属污染进行修复的技术,改善了土壤和减少农作物中重金属超标的现象。
湖南: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砷污染土壤植物修复基地
修复前:湖南郴州苏仙区邓家塘乡因砷污染导致600多亩稻田弃耕、2人死亡、400多人集体住院,诱发严重纠纷和暴力冲突,曾引起国务院高度重视,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专门报道。
修复后:在田间种植条件下,蜈蚣草叶片含砷量高达0.8%,有力证明了蜈蚣草在砷污染土壤的治理方面具有极大的应用潜力。
广西:建立污染土地的植物修复示范工程
修复前:广西环江县因洪灾造成超过5000亩农田土壤被严重污染,部分土壤甚至寸草不生,这已成为广西当前最突出的环境问题。
修复后:建立污染土地的植物修复示范工程,目前已种植超富集植物进行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试验,取得初步成效。
云南:开展植物修复与植物采矿技术研究
修复前:在云南有些矿产区,采矿尾砂库换土、复垦后,土地依然存在严重的砷、铅、镉等多种重金属超标问题,种植的蔬菜和粮食重金属超标。人长时间暴露在含砷环境中可诱发癌症,高剂量砷可导致死亡。
修复后:研究小组在云南开展植物修复与植物采矿技术研究与推广应用,有效解决了当地严重的土壤及农产品重金属污染超标问题,提高了矿区复垦土地的利用率,保障了人民的安全健康。
14、广州:"散步",以环保之名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2009年12月04日 刘刚 周华蕾
http://www.gs.chinanews.com.cn/news/2009/12-04/46832.shtml
在广州,建垃圾焚烧发电厂究竟是民心工程还是以“环保”之名的污染?民众与政府部门出现了长久的拉锯
广州市城管委把它成立后的第一个局长接访日,留给了一群“散步者”。
11月23日,早上八九点,广州市城管委尚未开门,大门外已经聚集了数百人,排队领取入场的信访号码。他们有的戴着口罩,有的穿着自制的文化衫,手里高举白纸黑字的标语。
接访九点开始,议题围绕垃圾焚烧场展开。
接访进度缓慢。上午11点半,城管委的访单叫号数已达五百多号。
人流越聚越多,高峰时有逾千人在现场,他们喊口号,唱国歌,然后“散步”到旁边的市政府门口。与上访群众人数俱增的是警力,警方没有带武器,只是负责分隔人群。有人给警车贴上“反对垃圾焚烧”的标语。午饭时间,也有民众自发端了几笼包子,前来分发。
拥挤中,广州市政府通过喇叭要求现场选代表对话,民众一齐喊,“我们不要被代表”,“我只代表我自己”。
双方僵持到下午两点半,随着市政府门前的民众撤至人民公园,这一天的群体表达和平落幕,而垃圾焚烧场的拉锯依然未决。
“看来,我们是要打持久战了”,“散步”当夜,一位华南板块的业主说。
这一天,距离他们首次预见到“垃圾落脚”,刚好过了两个月。
垃圾逼身
2009年9月24日,广州市华南板块的30万业主们感到了不安。
这天,广州本地媒体《新快报》用两个整版,报道了番禺要建垃圾焚烧发电厂的消息。
位于广州“南大门”的番禺,在由番禺县升级为广州的番禺区后,逐渐发展为广州新兴的成熟大型社区华南板块。这里与广州大学城仅一江之隔,栖居于此的,大多是广州的知识分子。
近年来,华南板块的身价一路上扬。但突然间,番禺垃圾焚烧厂的轮廓近在眼前,好日子似乎就要到头了。
网民“老朽”就是在9月24日的报纸上获悉“噩耗”的。从她自家阳台望出去,“就在山后面”的地方,按规划,将建造一座占地365亩、计划处理垃圾2000吨的垃圾焚烧发电厂。
网民“老朽”是一名刚退休两年的机械工程师,也是广州市番禺区海龙湾小区一个普通的业主。
海龙湾是“华南板块”的楼盘之一,紧邻丽江花园——此次业主的维权中心。早在新闻见报前两天,在丽江花园的业主论坛“江外江论坛”里,要建番禺区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的广州市政府9号文就已被转贴了。
广州市城管委称,建设垃圾焚烧发电厂的背景,是番禺面临垃圾围城的困境。面对每日2000多吨的生活垃圾,现有的火烧岗生活垃圾填埋场已经疲于应对,预计将于2012年填满封场。缘此,2006年,垃圾焚烧场初步选址于番禺大石街会江村。
面对垃圾焚烧发电知识的空白,未来垃圾焚烧厂周围的业主们和网民“老朽”一样,第一动作就是上网查阅资料。很快,他们发现了“二恶英”,这种由垃圾中的塑料制品焚烧产生的、难降解的、有“世纪之毒”之称的化合物,国际癌症研究中心已将其列为人类一级致癌物。
网民“老朽”用Google卫星地图测距,与焚烧发电厂项目相距不过3公里的,除了海龙湾,还有丽江花园、广州碧桂园等十个小区和街镇。
各种负面信息的汇集,让居民们越发不安。
9月底的一天晚上,在丽江花园一个房号“206”的房间里,网民“老朽”参加了第一次业主讨论,到场的十几名业主有退休人员、媒体工作者,也有做外贸生意和开工厂的,议题是遥遥在望的垃圾焚烧厂。
“新闻报道说国庆节就开工,大家都急得要命,”网民“老朽”记得当时的现场气氛很紧张,感觉天要塌下来了。206会议持续了1个多小时,但当时的会议结果,“像无头苍蝇一样,找不着北”。
知识分子维权
国庆后,业主们达成共识——维权到底。
10月4日,已经做了母亲的“海天一色”,接到了海龙湾3个业主的电话。他们信任她。去年,她曾作为维权代表,推动拆除建在海龙湾小区的中国移动信号发射塔。
“虽然我们一家可能明年就从小区搬走,但想到大家的热情和期望,我就想尽自己最大努力为大家做点事。”“海天一色”说自己是“带着一种使命感和正义感在做事”。
10月16日,“海天一色”和一名业主草拟了一份倡议书,标题“坚决反对番禺大石垃圾焚烧发电厂,30万业主生命健康不是‘儿戏’”。
同日,江外江论坛首页,在显眼位置开辟出“垃圾焚烧发电厂专版”。
犹如一枚枚石子,发到业主手中的倡议书,很快在海龙湾小区和丽江花园里掀起波浪。此前不知情的业主纷纷响应。广州碧桂园、南国奥园也加入进来。
200个名额的QQ群很快被加入的业主塞满,一些网友不得不再建新群。几个业主代表走出网络,开始通过上访等传统渠道表达自己的诉求。
10月23日,广州市环卫局每月例行的局长接待日。网友“海天一色”和网民“老朽”携带《反对兴建垃圾焚烧处理厂的意见书》和业主签名,相约来到广州市环卫局,“一个处长接待了我们,答应2个月内给回复”。
接下来的几天,包括负责环评的华南环科所、番禺区市政园林局、番禺区政府都留下了业主们的足迹。
同时,“海天一色”分别向广州各大媒体和政协委员、人大代表、乃至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研究员赵章元打电话,呼吁他们关注此事。
与传统途径表达诉求相呼应的是,一些小区居民自发行动,以行为艺术表达个人意见。
10月25日,几十位居民在洛溪百佳超市门口上演口罩秀:大家戴着写有“拒绝毒气”的口罩签名反对修建垃圾焚烧发电厂。有居民还在背后打出横幅:“反对焚烧”“反对二恶英”。接着,印刷着“反对垃圾焚烧,保护绿色广州”的环保T恤和车贴面世。
后来,有一身穿环保T恤、头戴防毒面具、手举环保车贴的女子,现身广州地铁线路,“散步”达2个小时。这个网名“樱桃白”的女子被网友称作“史上最牛环保妹妹”。
被忽略的癌症村
业主们为未知的恐惧奔走呼吁,很大程度源自既成事实的“李坑”噩梦。
10月18日,海龙湾、丽江花园的业主代表,赶到30公里外的白云区太和镇李坑垃圾焚烧发电厂考察。这是广州首个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先后被评为国家重点环境保护实用技术示范工程和广东省市政优良样板工程。但现场走访感受到的臭气、废水污染,以及畸高的癌症数字,让网民“老朽”等人触目惊心。
起初,这里建的是李坑垃圾填埋场。不几年,永兴村的地下水就被污染了。水井抽上来的水出现异味和黑色沉淀。鱼大面积死亡,几百亩的池塘最后只得填平。
垃圾填埋场2004年封顶,之后,李坑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来了。根据广州市城管委的数据,截至2009年9月30日,该厂共焚烧处理生活垃圾127万吨,平均每年处理34万吨,累计发电4亿多度。
垃圾焚烧厂2005年9月点火运行后,周边村民的抱怨有增无减。按规定,焚烧发电厂离建筑物的安全距离至少300米,但永兴村委会一位要求匿名的干部称,至少有10户在300米范围内,最近的是谢记娣一家,房屋离焚烧厂直线距离180米。
“每天早晨都需要扫地、擦桌,要不然,就会积满黑灰,窗户从来没有打开过”。而垃圾焚烧的臭味,有村民称,夜里甚至能把人从睡梦中熏醒。
村民最怕无风的日子,烟囱排出的烟尘散不开,就罩在村落的上空。村民们自此不敢端着饭碗去串门。
菜农袁魁告诉《中国新闻周刊》,2004年开始,用水渠里泛黄的水浇地后,蔬菜成片死亡。焚烧的灰尘到底有什么成分?水有没有毒?村委会数度要求广州有关部门检查或送检,皆无下文。
如果不是广州华南板块业主大炒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的影响,永兴村估计还不会把垃圾焚烧发电厂和最近几年村里奇怪的癌症死亡现象联系起来。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根据永兴村委会提供的一份统计材料发现,1989年至2005年间,永兴村死于癌症的村民一共9人,1人死于呼吸系统癌症。
2005年1月1日至今,这组数据发生了惊人的变化。短短4年间,这个8000人的村庄,先后有42人因癌症死去,时间集中在2006年以后,死于鼻咽癌、肺癌等呼吸系统癌症的村民高达36人。
而至今还在化疗的20名癌症患者名单中,11人罹患呼吸系统癌症。
赵章元无法解释近年永兴村癌症高发的原因。接受《中国新闻周刊》电话采访时,赵章元说,“垃圾填埋场周边出现癌症高发病率,目前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但垃圾焚烧厂和癌症高发病率的关系需要做毒理实验,需要很长的过程。”
实地走访李坑垃圾焚烧发电厂后,有华南板块的业主作诗《李坑,我为你难过》。他们预感,自己的家园马上就要成为第二个李坑。
“攻破利益集团”
业主们的大声疾呼逐渐得到社会的回应。10月14日,广东省政府参事王则楚、广州市社科院研究员彭澎、学者李公明纷纷表态,对政府决策的程序是否公正、透明表示了质疑。
10月30日,在媒体公开报道一个月后,番禺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项目召开情况通报会。通报会持续2个小时,番禺区市政园林局局长周剑辉和请来的4位专家发表了各自的观点。有广州记者评论:“感觉就是请一些他们认可的专家给媒体洗洗脑。”
“如果比较二恶英产生的量,那么烤肉产生的二恶英比垃圾焚烧高1000倍。”专家舒成光的观点是,只要选用合适技术,垃圾焚烧最有利于控制不利因素。因为这个比喻,舒成光被网友冠名“烤肉专家”。同时,舒成光美国卡万塔(中国区)副总裁、首席技术专家的身份,成为网友诟病的依据,卡万塔控股集团是全球最大的垃圾焚烧发电投资和运营商之一。
有网友检索发现,官方专家之一、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二恶英研究室主任郑明辉2007年曾在《人民日报》上称二恶英是“定时化学炸弹”,座谈会上却更名为“可以控制的老虎”。
另一位专家许振成,是负有本次环评之责的环保部华南所副所长。
番禺官方和权威专家给出建厂的理由,主要是“垃圾围城”“处理技术先进”和“焚烧无害无污染”。
然而,这些“没有污染、可以控制”的观点,在国内反垃圾焚烧派主要代表赵章元看来,实际上是“事先就准备好的焚烧商的广告语言”。
赵章元认为,“垃圾焚烧不适合我国国情,不能走弯路”。处理垃圾难题,国外也想了很多办法,最开始是填埋,随后是焚烧,焚烧技术曾一度被认为是解决垃圾问题的“良策”。但经过几十年的实践,大家慢慢发现焚烧带来的危害更大,而现行技术尚无法做到无害化,最终又纷纷选择分类处理。
他表示,以分类为基础,对垃圾进行资源化利用,才是解决当前垃圾危机的最终途径。
10月30日的通报会上,番禺区市政园林局承诺“在项目环评未通过前决不开工”,一度让网民“老朽”看到一线希望。她发现,报纸集中报道后,原本国庆后开工的项目至今也不见动静。但长期关注该维权活动的当地媒体,到11月6日后,却集体沉默了。
与此同时,与垃圾场相关的民意调查亦在进行。
11月5日,第三方的广东省省情调查研究中心调查显示:97.1%的受访居民反对建垃圾发电厂。而如果垃圾发电厂通过环评,几乎所有受访居民均表示不信任该结果。
而同日,《番禺日报》的头版头条则是《建垃圾焚烧发电厂是民心工程》。
11月23日,对于“郊区李坑垃圾发电致癌”的传闻,出来接受市民投诉的环卫局局长张建国表示,政府还在依法调查中。他还强调,垃圾焚烧符合国情,大家要相信政府,环评不通过不建。也有官员竭力说服民众,一定要建,而且要多建。★
15、刘洪波:地球人类的挽歌与宿命
来源:珠江晚报2009年12月04日
http://news.sina.com.cn/pl/2009-12-04/113919190845.shtml
从《中国经济周刊》报道中知道,河南济源因成为“中国铅都”,出现严重儿童血铅超标问题,现正采取措施,对受害儿童进行排铅治疗,通过限电等措施约束铅企淘汰落后工艺,划定铅企1000米保护区,并对一些村庄整体搬迁。
——“先污染,再治理”的发展路线,开始显示各种后果。血铅事件,以及遍布各地的水体、大气、土壤等污染现象,显示了工业化进程与生态环境的巨大冲突。而产业转移,无非是将落后产业转移到发展梯次中居后的地区。所谓“落后产业”,如果其产品不可替代,那么只有在何处生产的问题,只有如何尽量提高排放标准的问题,而没有不生产的可能,没有不污染的可能。一个国家和地区产业升级,意味着另一些国家或者地区亲身体验发展并污染的机会,这几乎已是“后发展地区”的宿命,后发展地区甚至沦为发达地区的垃圾处理区。这是人类发展行为的内在矛盾,至今难说有解决的办法。
近代世界“先进打落后”的霸道行为,转而体现为“先进污染落后”,同时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甚至因其“投资”形式而受到被污染者的欢迎,直到被污染者亲尝苦果,才会得以醒悟。
大至全球排放,小至地方血铅超标,无不显示人们对“发展与污染”的取舍之道,“污染权”甚至成为一种谈判筹码。没有谁声称自己赞成污染,但只要减少污染意味着放缓发展,那么“适度污染”就会成为选择,甚至被视为一种权益,极力维护。那些反对如此行事的声音,会被认为是不友好,至少是过于天真。哪怕面临人类共同的灭顶之灾,人群、国家、民族的分野仍然会体现出来,这就是国际碳排放谈判的实质。生态文明、环境文明,远没有谈论中那么前景灿烂。
我们已经进入田园牧歌的挽歌时代。血铅超标的村庄整体搬迁,是一个小型的挽歌,被搬迁的那些人,即是弱化形式的“环境难民”。这种搬迁可以说是工业化地球人类命运的一个小型象征。安土重迁,故土乡愁,人人得而有之。搬迁可以给人一个新的,可能是清洁的,也可能是并不清洁的环境,但不管怎样,人离开了故土,哪怕是一公里两公里地离开,也会是一声叹息。这不是主动开拓,而是被迫流离。对济源的那些村庄来说,搬迁者会面临种种权益问题,但好歹还有地可迁。而地球人类的搬迁之所何在,我们还没有看到另一个适合他们居住的星球。
16、气候问题最终是发展问题
来源:新华网2009年12月03日 姜琳
http://news.xinhuanet.com/environment/2009-12/03/content_12584099.htm
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即将召开,各方仍在最关键问题上争执不休: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到底该怎样分担全球温室气体减排的责任?
旨在给地球“降温”的这场气候变化国际谈判,从表面上看,是各国就未来一段时期温室气体排放额度的讨价还价,但更深层次的问题,则是各国关于能源创新和经济发展空间的博弈。
当前,一些发达国家把发展新能源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对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以外的新能源开发投入不惜血本,竞争激烈。原因很简单,谁能在低碳经济的角逐中抢得先机,在新能源战略竞争中取得优势,谁就能在下一场产业革命中占领未来经济发展的“制高点”,并成为国际经济新规则的“制定者”。
引起气候变化的大量碳排放是与工业化进程相伴而生的。全世界所有发达国家,无一不是通过碳排放实现工业高速发展并进入发达国家行列。而对仍处工业化阶段的广大发展中国家而言,碳排放是其现在和未来发展中不可避免的副产品。另外,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国际产业的转移,发达国家还将一些高能耗高污染的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目前,发展中国家的人均碳排放量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现在美国年人均碳排放量为19吨,而中国人均4.1吨,还有生活在发展中国家的约30亿人年人均排放不到1吨。所以,在气候变化问题上,各国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应该是一个基本前提。
世界银行前首席经济学家尼古拉斯·斯特恩做过一个形象的比喻:一场宴会,高朋满座。宴会结束前最后一刻,来了一位穷亲戚,他只赶上喝了一杯咖啡。众人最后说实行AA制,所有费用大家平均分摊,这对穷亲戚显然不公平。
任何国家出台的碳减排方案,都意味着该国将对其经济发展模式进行改革,对经济增长速度进行调整,并最终影响到该国在全球经济竞争中的地位。发展中国家当然应当在气候变化问题中积极发挥作用,为人类的绿色未来贡献力量,但不能因此而损害其正当的发展权利和未来的发展机会。正如世界首个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公约《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强调的,充分考虑到经济和社会发展及消除贫困是发展中国家的首要和压倒一切的优先事项。
中国在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前宣布,将使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至45%。这是中国根据国情采取的自主行动,也是中国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做出的巨大努力,充分表明了中国政府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积极负责任的态度。许多发展中国家正在与中国一道,致力于产业结构调整、绿色能源开发利用和环保技术的发展,但是发达国家不能要求发展中国家承担超越发展阶段、应负责任、实际能力的义务,更不能遏制发展中国家的正当发展。
气候变化无国界。应对这一挑战,需要国际社会同舟共济、齐心协力。从长期看,没有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应对气候变化就没有广泛而坚实的基础。支持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既是发达国家应尽的责任,也符合发达国家长远利益。发达国家应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新的额外的充足的可预期的资金资助和技术支持,在气候变化问题中担当起主要责任。
特别关注:
想要看更多的环境信息,请点击下面网址:
绿色记者沙龙网:www.greensos.cn
绿色记者沙龙英文网站:http://eng.greenso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