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众参与 江河信息 十一月二十四日绿家园江河信息导读: (编辑:丽英)

十一月二十四日绿家园江河信息导读: (编辑:丽英)

2009-11-24

十一月二十四日绿家园江河信息导读: (编辑:丽英)

 

环境资讯:

1、中国新闻网:       清华大学专家:中国是世界上污水排放量最大国

http://news.h2o-china.com/information/china/849621259026438_1.shtml

2、中国新闻网:       研究指出:中国约过30年将跨过环境污染的高峰

http://www.ce.cn/macro/more/200911/24/t20091124_20490896.shtml

3、人民网环保频道:     首届中日韩三国青年环境峰会在日本名古屋召开

http://env.people.com.cn/GB/10440681.html

4、新华网:         塔里木河治理项目完成投资85亿元 

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09-11/24/content_12528894.htm

 

地方信息:

5、春城晚报:        举全省之力治滇池 昆明拟征滇池治理保护费

http://www.yn.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9-11/24/content_18314589.htm

6、大河报:         河南污水防治条例审议 上游污染要对下游补偿

http://finance.ifeng.com/huanbao/wrfz/20091124/1500406.shtml

7、黑龙江日报:       黑龙江严查重金属污染企业 重大污染者挂牌督办

http://www.gov.cn/gzdt/2009-11/24/content_1471598.htm

8、中国环境报:       无锡推行环境有偿使用制:排污企业告别免费午餐

http://env.people.com.cn/GB/10439909.html

 

环保观点:

9、人民网:         专家:应对垃圾围城,全国应有大的战略

http://news.sohu.com/20091124/n268423854.shtml

 

公众参与:

10、广州日报:        广东番禺将就垃圾处理问题开展半年全民大讨论

http://env.people.com.cn/GB/10433375.html

 

环保人物:

11、中国环境报:     “麦格赛赛奖”获奖者于晓刚——让绿色信念在山水间放飞 

http://www.cenews.com.cn/xwzx/rw/200911/t20091118_624895.html

 

气候变化:

12、山西晚报:       哥本哈根:最后的救赎 

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09-11/24/content_12527881.htm

13、21世纪经济报道:    全球变暖下的气候难民

http://www.zhhbw.com/news_view.asp?id=40406

 

深度报道:

14、中国环境报:      决议应对挑战 环境立法如何应对气候变化?

http://env.people.com.cn/GB/10438858.html

15、中国经济导报:     水电开发如何过移民、环保“两关” 

http://www.ceh.com.cn/ceh/jryw/2009/11/24/56040.shtml

 

特别关注:

想要看更多的环境信息,请点击下面网址:

怒江网:www.nujiang.ngo.cn

绿色记者沙龙网:www.greensos.cn

绿色记者沙龙英文网站:http://eng.greensos.cn

 

 

 

1、清华大学专家:中国是世界上污水排放量最大国

来源:中国新闻网2009-11-24

http://news.h2o-china.com/information/china/849621259026438_1.shtml

中新网11月24日电 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党委书记杜鹏飞今日表示,中国现在是世界上污水排放量最大的国家,也是污水排放量增长速度最快的一个国家。

中国社会经济30年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党委书记杜鹏飞和北京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政协委员汤大友今日接受网络访谈,解读诸多的环境问题。

杜鹏飞表示,中国现在是世界上污水排放量最大的国家,也是污水排放量增长速度最快的一个国家。国家建设部统计,截止到2007年的数据,中国665个(目前为661个)城市用水量现在达到501.9亿立方米/年,按照城市的户籍人口来算,人均的综合耗水量大概就是在390升/天左右,平均每人每天消费400升水,增长较快。

杜鹏飞说,对应着有500亿吨的水被消费掉,肯定就有大量的排水产生。过去排水量少是跟供水设施、基础设施不完善有关系,因为供水的能力,还有居民的消费能力,导致可能用水量相对来说比较少,排水量也比较少,现在量已经很大了。

杜鹏飞认为,保守估计中国污水总量现在是在400亿吨/年,这仅仅是城市废水量。考虑到更广大的农村地区,有将近三万四千个乡镇,集中居住的区域废水的产生量、排放量还是蛮高的,统计数据大概乡镇人均用水量中,镇能达到人均90升左右,乡大概是75上升,这指的是乡镇集中用水区就是建城区,这部分人口大概也将近有4亿人,这样算下来,总的污水量肯定是相当可观。(据人民网直播文字整理)

2、研究指出:中国约过30年将跨过环境污染的高峰

来源:中国新闻网2009年11月24日

http://www.ce.cn/macro/more/200911/24/t20091124_20490896.shtml

   中新网11月24日电   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党委书记杜鹏飞今日表示,最近环保部和工程院联合环境宏观战略研究提出,大概再过30年,中国将跨过环境污染的高峰。

    中国社会经济30年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党委书记杜鹏飞和北京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政协委员汤大友今日接受网络访谈,解读诸多的环境问题。

    杜鹏飞表示,饮用水水源的污染问题短时间内是看不到解决的,需要水体整体都逐渐改善之后慢慢有所控制。杜鹏飞认为,由于很多致癌、致畸、致突变的物质生物降解不了,也就是在自然条件下无法降解,成为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这个问题不仅中国面临,其实发达国家也面临同样的问题,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或者说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化学品的威胁。

    杜鹏飞表示,中国饮用水的标准从35项提到了106项,但是我们有多少水厂、有多少水司有能力检测106项呢?或者有多少疾控中心幼能力检测106项,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有能力,是不是做呢?这又是一个问题。应该说,饮用水总体上还是可以的。特别是大的城市,大的水司的供水保障程度还是比较高的。

杜鹏飞说,我们国家市政供的水,理论上打开水龙头是可以喝的,因为有标准在那卡着,只要达到这个标准应该是可以直接喝的。但确实有一部分水因为水源水质的问题,有一些异味,有一些感官不愉快的指标。解决这个问题的最终的出路,应该是整个水体的质量总体上得到控制。最近环保部和工程院联合搞的环境宏观战略研究提出来,大概再过30年,中国的环境污染的高峰应该就跨过了,就是30年之后,我们整体上环境进入到良性循环的状态。(据人民网直播文字整理) (责任编辑:刘鎏)

3、首届中日韩三国青年环境峰会在日本名古屋召开

来源:人民网-环保频道2009年11月24日

http://env.people.com.cn/GB/10440681.html

  人民网北京11月23日专电 “我们希望今后加强中日韩三国青年环境的交流,并将共同开展一些环保活动,这些青年活动将引领我们获得三国环境问题的解决方案,用行动保护我们美丽的星球。” 在中日韩三国环境教育网络项目(TEEN)大会上,来自北京大学的卢宇飞同学代表中日韩三国青年发表三国青年环境峰会宣言。

  11月14日至17日,首届中日韩三国青年环境峰会(TESS)在日本名古屋举办,来自中日韩三国的15名大学生参加了此次峰会。该峰会为中日韩三国环境部长会议机制下“中日韩三国环境教育网络项目(TEEN)”下子项目,是三国青年首次以环境保护为主题的交流峰会,并首次发表了三国青年峰会宣言。

  此次峰会以“增进三国青年对全球环境问题上的交流,鼓励三国青年用实际行动解决环境问题,推动三国青年学生开展共同环境保护行动,构建三国青年环保交流网络”为目的,采取专家报告、工作坊(workshop)、小组展示等形式。最后经过讨论,三国青年向“中日韩三国环境教育网络项目(TEEN)”会议提交峰会成果,中国人民大学张宇辉同学向TEEN会议汇报中国青年环保活动开展情况。北京林业大学的刘彦君和复旦大学的陈慧怡代表三国青年汇报今后中日韩青年环境活动的计划,上海交通大学的庞浩同学则频频在小组展示中发言,中国青年使者汇报和展示的内容得到了日韩官员、学生的一致赞赏和充分肯定。

  从生疏到亲切,从拘谨到难舍难分。在闭幕式上,当三国青年齐声高呼“我们是朋友时”,很多人流下了感动的泪水。

  据中国代表团负责人、环保部宣教中心“千名青年环境友好使者行动”项目主管李鹏辉介绍,三国青年首次因环保相聚在一起,开启了三国青年进行环境保护交流、沟通与合作的新时期,将会推动三国青年共同开展环保活动,提高三国公众环境意识。

  中国的5名青年代表是从“千名青年环境友好使者”中选拔,“千名青年环境友好使者行动项目”目前已经在北京、上海、沈阳、西安、广州、成都培训了1000余名青年志愿者,并授予由环保部部长周生贤签署的“青年环境友好使者”荣誉证书。1000余名青年环境友好使者已在基层的学校、社区、军营、企业、展会开展环保宣讲活动,广泛传播环保知识,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

4、塔里木河治理项目完成投资85亿元 

来源:新华网2009年11月24日

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09-11/24/content_12528894.htm

    新华网乌鲁木齐11月24日电(记者关俏俏)塔里木河流域综合治理项目经过9年实施,已累计完成投资85.08亿元,沿河“绿色走廊”生态正逐步改善。

    记者从塔里木河流域管理局获悉,截至今年10月,国家已累计下达塔河项目中央投资83.79亿元,占规划总投资的78%。开工建设节水改造、地下水开发利用、河道治理、控制性枢纽、流域水资源调度及管理等工程373项,加上地方配套部分资金,累计完成投资85.08亿元。

    塔里木河流域管理局办公室副主任魏军介绍说:“经过治理,目前,已完工的278项工程已实现年节水20.69亿立方米,新增开采地下水能力2.77亿立方米,有效调节、合理配置汛期洪水及上中游农业用水、生态用水的能力增强,上中游向下游的输水能力也明显增加。”

    通过向下游输水,塔里木河下游沿河两侧地下水位有明显回升,水质也得到改善。塔里木河流域管理局监测数据表明,距离主河道一公里以内的地下水位已由原来的距地面7米以下升高至2-4米。输水后,地下水质矿化度也由原来的每升高于3克,改善至每升1.5-2克。

    位于塔里木河下游流域的若羌县阿拉干管护站站长华北平告诉记者:“塔河项目的实施,尤其是塔里木河下游生态闸的建设为河道输水、恢复下游植被创造了条件。现在塔里木河下游植被覆盖率已由过去的0.58%提高到了现在的1%,河道两侧已有相当数量的次生苗出现。”

流域面积102万平方公里的塔里木河,是中国最长内陆河,涵盖了中国最大盆地——塔里木盆地的绝大部分,是保障塔里木盆地绿洲经济、自然生态和人民生活的生命线。为保证塔里木河流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2001年,国家启动了总投资107亿元的塔里木河流域近期综合治理项目。

5、举全省之力治滇池 昆明拟征滇池治理保护费

来源:春城晚报 2009年11月24日

http://www.yn.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9-11/24/content_18314589.htm

    按照昨日下午举行听证的《云南省滇池保护条例》规定,昆明市人民政府将设立滇池保护专项资金,主要用于滇池的保护和扶持流域范围内群众的生产生活。

    资金来源包括:各级财政专项资金、污水处理费、滇池生态资源保护费等。通过立法开征滇池治理保护费,有利于增强全民保护滇池意识,利于引导企业严格遵守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以最小的环境成本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对此,昨日参会的有关听证代表均表示支持,但却认为征收的方式还需考虑。听证代表曾粤兴表示,对国家企事业单位、团体、军队、大专院校在校生应免交费用;此外,单位已经缴纳的,对单位从业人员也应免征费用。省政府副秘书长叶燎原表示,该问题将放到昆明即将征收该项费用时再考虑。

    筹措资金

    人人都向滇池“输血”

    据省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主任、《云南省滇池保护条例》起草领导小组组长祁希元介绍,在加快滇池治理步伐的进程中,滇池综合治理80%的投入资金筹措困难,资金缺口大。滇池生态资源保护费是昆明市拟开征的治理保护费。理由是生活在滇池流域的每个人,既是滇池的污染者,又是滇池污染的受害者,更是滇池治理的责任者和受益者。

    征收此费可真正做到“谁污染、谁治理、谁受益”的要求;有利于促进形成以政府为主导、以企业为主体、全社会共同参与滇池治理保护的新格局;有利于建立稳定长效投入机制。

    听证代表刘爱国支持征收生态资源保护费,但表示征收方法值得探讨。他说:“谁用水最多,谁对滇池的水污染可能性就最大。平时水费提价,总觉得高了,但从深层次了解后,才知道现在的水很便宜。如果水费收得比较客观,能涵盖滇池治理的基本费用,就不会心疼了。”

    听证代表殷光胜则表示,过去大家牺牲滇池来发展昆明经济。现在已到了每个单位、每个人向“她”输血的时候了。征收费用应该体现谁污染、谁负责。

 [1] [2] [3] [4]

6、河南污水防治条例审议 上游污染要对下游补偿

来源:大河网-大河报2009年11月24日

http://finance.ifeng.com/huanbao/wrfz/20091124/1500406.shtml

昨日提请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审议的《河南省污水防治条例(审议修改稿)》(以下简称《条例(审议修改稿)》)规定:污水处理厂设施停运不处理污水,污水处理厂要缴纳排污费。

污水厂不除污要缴排污费

《水污染防治法》规定,城镇污水集中处理设施的运营单位,应当对城镇污水处理设施的出水水质负责,其出水水质达到国家或者地方规定的水污染排放标准的,可以按照国家规定免缴排污费。规定表明,城镇污水处理单位免缴排污费的前提,是经过其处理的污水达到国家或地方规定的水质标准。污水集中处理设施的运营单位停运期间,也应和其他排污单位一样,依法缴纳排污费,这样有利于提高城镇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出水的达标排放率,有效防止水污染。

上游水质超标要对下游补偿

《条例(审议修改稿)》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要有效控制本行政区域内的水污染,保证本行政区域水体和出境水水质符合规定的水环境质量标准。本行政区域内上游省辖市、县(市)出境水水质超过规定的水环境质量标准,应对下游省辖市、县(市)作出补偿,具体办法将由省政府另行制定。

水污染物排放指标可以买卖

《条例(审议修改稿)》规定:排污权可以交易换钱。排污单位通过清洁生产和污染治理等措施消减了已核定的重点水污染物排放总量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可以给予补助和奖励。在实行重点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的同一区域,依法有偿取得重点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并安装水污染物排放自动监测设备的排污单位,完成重点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消减指标后,通过清洁生产和污染治理等措施节余的重点水污染物排放指标,在保障水环境质量达到功能区要求的前提下,可以有偿转让。

《条例(审议修改稿)》规定:对超过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的区域,环保主管部门应当暂停审批该区域内新增水污染物排放总量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对于排放水污染物不能稳定达标而被责令限期治理的,超过水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而被责令限期治理的,没有完成原有污染治理任务而进行改建、扩建的,法律、法规规定应当暂停审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环保主管部门应当暂停审批该单位新增水污染物排放总量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影响饮水安全将被记入黑名单

《条例(审议修改稿)》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主管部门应当将排污单位水污染防治的情况纳入企业诚信评价体系。长期不能按照国家和省规定的标准排放水污染物的,逾期未完成限期治理任务的,威胁饮水水源环境安全的,造成水污染事故或生态遭到严重破坏的,环保主管部门可以公布该排污单位的违法信息。

7、黑龙江严查重金属污染企业 重大污染者挂牌督办

来源:黑龙江日报 2009年11月24日

http://www.gov.cn/gzdt/2009-11/24/content_1471598.htm

    23日,记者从黑龙江省环境保护厅获悉,从即日起,该厅在全省范围内将开展一次重金属污染企业专项检查。该项检查是按照国家环境保护部等9部门《关于深入开展重金属污染企业专项检查的通知》要求进行的。

    据介绍,此次检查将全面排查涉铅、镉、汞、铬和类金属砷企业,摸清企业重金属污染物排放情况,严肃查处企业违法建设、超标排放等违法行为,遏制重金属污染事件频发势头。检查内容包括:企业建设项目执行环境影响评价、环保“三同时”制度情况及污染物达标排放情况;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制定及演练情况;企业废渣场、尾矿库环境污染隐患排查情况;企业含重金属固体废弃物的贮存及运输执行有关法律法规情况;城镇、企业污水处理厂污泥和垃圾填埋场渗沥液重金属排放及无害化处置情况。

本次检查将对属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本)》淘汰类的落后工艺装备和生产能力的企业,一律予以取缔关闭;对饮用水水源一级、二级保护区内的重金属排放企业,一律取缔关闭;对建设项目没有环境影响评价审批文件的,一律不得开工建设;已经建成并投入生产环保“三同时”验收不合格的,一律停止生产;对没有治理设施或治理设施运行不正常导致超标排放的,一律停产整治,整治后仍不能达到要求的,予以关闭;对将危险废物提供或委托给无经营许可证的单位从事经营活动的,一律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改正,依法给予高限处罚;对存在重大环境污染问题,严重影响群众健康的,一律挂牌督办,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行政责任。(记者 刘柏森)

8、无锡推行环境有偿使用制:排污企业告别免费午餐

来源:《中国环境报》2009年11月24日

http://env.people.com.cn/GB/10439909.html

先在40家企业试点再推广到所有排污单位

  江苏省无锡市近日确立了首批40家主要水污染物排放指标有偿使用试点企业名单,在各家企业完成审购,环保部门进行企业废水排放量、化学需氧量购买严格核定的基础上,已对这40家主要水污染物排放指标有偿使用试点企业购买化学需氧量指标及收费额度进行了为期7天的公示。公示显示,这40家企业将在两年期限内为化学需氧量排放分别支付1300元~109.89万元不等的环境有偿使用费用。

  两县七区开展试点

  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为推进环境资源管理体制改革,加快建立企业珍惜环境资源约束和激励机制,促进环境质量根本改善,前不久,无锡市政府转发了无锡市环保局、财政局、物价局等部门关于《主要水污染物排放指标有偿使用收费管理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实施办法”),要求各县(市、区)要以环境容量和污染排放总量控制为前提,建立充分反映环境资源稀缺程度和经济价值的环境有偿使用制度,以促进污染减排,提高环境资源配置效率,引导企业约束排污行为,形成减少排污的内在激励机制。

  “实施办法”确定,首先在无锡市的两县(市)和七区范围开展试点工作。试点对象为年排放化学需氧量10吨以上的工业企业、接纳污水中工业废水量大于80%(含80%)的污水处理厂和需要新增化学需氧量排放量的新建、改建、扩建项目等。按照“先试点,后推广”的步骤,无锡市将在试点的基础上推广到所有排污单位。

  “实施办法”规定,试点企业水污染物排放指标有偿使用费从2009年1月起征收,有效期至2010年12月31日。同时,无锡市环保、财政、物价部门根据无锡市环境资源的稀缺程度,确定了每年每吨化学需氧量的收费标准:2008年11月20日前,已通过环评审批、年排放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在10吨以上的工业企业,按4500元征收;年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在10吨以上的接管企业(按污水厂出水浓度核算)和接纳污水中工业废水量大于80%(含80%)的城镇污水处理厂,按2600元征收。

  为鼓励更多企业参加试点工作,无锡市还决定,对现有排污单位减半征收有偿使用费,并按两年的排污指标和规定的收费标准,一次性缴清有偿使用费,并由无锡市环保局对全市主要污染物排放指标有偿使用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排污指标有偿使用费纳入市级财政预算管理,专项用于环境治理、环境监管能力建设及排放指标交易平台的建设与维护等。 

【1】       【2】

9、专家:应对垃圾围城,全国应有大的战略

来源:人民网 2009年11月24日

http://news.sohu.com/20091124/n268423854.shtml

  人民网北京11月24日电(记者常红、闫妍、张海燕)今天是国际无消费日,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党委书记杜鹏飞,北京环保科学研究院工程师、政协委员汤大友今天上午作客人民网“人民议事厅”,与广大网友交流环保话题。谈到垃圾围城问题,汤大友表示,现在这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北京市政府也非常头疼。他建议,全国应该有一个大的环境消纳战略。

  据了解,目前许多城市遭遇着“垃圾围城”的困扰,据一项最新的数据统计,中国每年垃圾生产有1.6亿吨,城市人均垃圾年产量440公斤,而且以每年超过10%的速度增长,其中能够进行无害化处理的占了66%,近三分之一的垃圾只能进行简单的处理——填埋,全国600座城市已经堆放或者填埋各种垃圾80亿吨,垃圾堆积累计侵占土地达到5亿平方米,有三分之二的城市面临着被垃圾包围的困境。

  汤大友表示,垃圾污染局面非常严峻,它比水污染和大气污染更难以治愈。垃圾是几十年,上百年在这里堆着,不处理它,它永远在这放着。以北京为例,北京人口高度聚集,垃圾大量产生,现在北京的垃圾处理已经成了北京市政府非常头疼的问题。处理无非是两种办法:一种是焚烧,一种是填埋。填埋有填埋的问题,焚烧有焚烧的问题,垃圾整个处理是一个系统工程,不光是一个技术问题,是整个社会管理的问题。

  汤大友建议到,垃圾处理,首先要尽量减量化:一块是填埋,一块是焚烧。从美国来讲,从加拿大来讲,这些国家也是填埋占60%、70%,还是以填埋为主,这是成本最低的处理方式。但是日本这样的国家,土地面积很少,只有焚烧,这是最好的,是减量化最有效的办法。但是对中国的国情来讲,有很多事情是不允许的。假如北京地区的垃圾填埋现在没有地方,如果焚烧,现在市政府准备建立几个大的焚烧填埋场,但是仍然有很大的问题,建在哪,北京62%是山区,38%是平原,62%的山区基本上是在西北方向,是上风上水的方向,在北京是总体发展规划里面是北京生态发展涵养带,本身不允许有污染的东西存在。38%的平原这一块处在东南,整个城区占了几千平方公里,现在城市化飞速发展,平原已经没地方搞垃圾填埋了。如果焚烧的话,北京的气候也有一些问题,早晨起来一般刮二三级西北风,下午、晚上刮东南风,又刮回来了。基于这种局面,汤大友建议,我们应该有一个大环境概念。就是从生态安全的角度,从北京可持续发展的角度,从资源的合理配置的角度来讲,应该说,整个从国家来讲,从华北地区到北京,京津唐地区,到大西北,整个应该有一个总的环境消纳战略。

10、广东番禺将就垃圾处理问题开展半年全民大讨论

来源:《广州日报》2009年11月24日

http://env.people.com.cn/GB/10433375.html

  昨天,番禺召开“创建番禺垃圾处理文明区”工作座谈会,区长与百名业主面对面交流。

  感谢市民认真负责、富有诚意的意见,(垃圾焚烧)项目环评不通过,绝不开工,今天我再加一句,绝大多数群众反映强烈,也绝不开工。” ——楼旭逵

  本报讯(记者李立志 实习生黄劲涛 通讯员番宣摄影报道)昨日上午,“创建番禺垃圾处理文明区”工作座谈会在番禺洛浦街会议室召开。来自番禺华南板块丽江花园、广奥花园、华南碧桂园、南国奥园、祈福新村等小区楼盘的业主代表共100多人,与区长面对面讨论垃圾焚烧发电的相关问题。番禺区区长楼旭逵在座谈会上表态,“感谢市民认真负责、富有诚意的意见,(垃圾焚烧)项目环评不通过,绝不开工,今天我再加一句,绝大多数群众反映强烈,也绝不开工。”番禺将在全区进行为期半年的大讨论,广泛开展征求民意的工作。整个座谈会持续了约两个小时,气氛友好,业主代表还现场全程录像。

  业主最关心选址与环保

  昨日上午9时30分,来自番禺华南板块楼盘的100多名业主一大早就来到了洛浦街会议室。记者在会场上看到,业主都做了比较充分的准备。来自南国奥园的业主代表胡老伯表示,他前一天晚上10时接到通知,早上5时就起床准备问题了。

  座谈会上,各小区业主代表都有充分时间表达自己的意愿。从代表的发言中记者了解到,他们最担心的问题有两个,选址与垃圾焚烧发电的环保问题。

  有居民代表在发言中称,“我们并不反对建垃圾焚烧发电厂,但为何要选在这个人口密集的地方?”而对二口恶英的污染问题,几乎所有的代表都表示担忧。

  在昨日的座谈会上,番禺区区长楼旭逵的出现让不少代表有些意外,“开始并没有想到区长会过来。”

  在仔细听完代表们的诉求之后,楼旭逵首先表示,“感谢大家认真负责、富有诚意的意见,并希望大家继续通过各个渠道反映问题。”

  为垃圾找科学合理的出路

  随后楼旭逵表示,垃圾处理问题是一个关系到方方面面的公共利益问题,关系到番禺的和谐发展,更关系到番禺市民子孙后代的身体健康。怎样才能破解番禺垃圾处理的困局,已经是摆在番禺广大市民面前的一个严峻问题;怎样才能避免番禺在两三年后不至于垃圾围城,更是一个迫在眉睫需要认真思考并着力加以解决的重大问题。

  “我们希望番禺的垃圾处理是越办越好,而不是越搞越差。”楼旭逵表示,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在目前这个时代,我们只能两害相比取其轻,将负面效应降到最小。

  “在这关键时刻,政府将问计于民众,问计于媒体,问计于专家,广泛听取各方意见,汲取国际国内垃圾处理的成功经验,请专家设计出适合番禺的无害化处理方式,为番禺的生活垃圾找到一个科学、合理的出路。”

  在说到全民参与创建番禺垃圾处理文明区时,楼旭逵当场表态,“以前我们说过,项目环评不通过,绝不动工,现在再加一句,绝大多数群众反映强烈,也绝不动工。”楼旭逵的一席话,得到现场代表的鼓掌欢迎。

  共建垃圾处理文明区

  番禺向全区250万人民发出倡议:共建垃圾处理文明区

  本报讯 (记者李立志 实习生黄劲涛 通讯员番宣)番禺垃圾焚烧发电厂的选址建设问题是近期市民与媒体关注的热点,如何选择一个合适的地址,焚烧发电环保性到底如何?

  为合理妥善处理垃圾,营造一个舒适优美的生活环境,番禺区委、区人大、区政府、区政协联合发出倡议:全区人民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事做起,积极参与创建番禺垃圾处理文明区活动。同时公布了5个市民反映渠道。据了解,从倡议书发出之日起,番禺将在全区进行为期半年的大讨论,在全区范围内广泛开展征求民意的工作。

  项目最终决策者是市民

  就番禺垃圾焚烧厂 市城管委副主任表示:项目最终决策者是市民

  ■ 城管委继续监测李坑垃圾焚烧发电厂

  ■ 考虑对李坑周边村民的健康进行调查

  ■ 各级部门挨家挨户到有关楼盘拜访

  本报讯 (记者赖伟行)昨日上午,广州市城市管理委员会举行挂牌后的首次接访活动,接受市民对环卫、爱卫、市政和城管执法等方面的咨询和投诉。针对近期媒体和民众关注的番禺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城管委在解放北路接访现场设立了专项接访室,听取民意。

  “垃圾焚烧项目的最终决策者是广州市广大市民,一个城市不可能‘光吃不拉’,所以垃圾焚烧厂铁定要建,但怎么建法现在还在走程序。”市城管委副主任孙金龙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市民可以通过各种反映渠道提出更佳的程序建议,也可以在设备、技术方面提出意见。城管委在收集完市民反映的意见后,将以咨询报告的形式提交给广州市政府。

  “城管委将继续监测正在运行的李坑垃圾焚烧发电厂的情况,取得更多技术数据,同时总结经验,也考虑对李坑周边村民的健康状况进行实地调查。我们将下去体察民情、接触民意,各级部门将挨家挨户到有关楼盘进行拜访。”孙金龙说。

  倡议书

  举全区之力 集全区之智 创建番禺垃圾处理文明区

  广大市民、朋友们:

  近期,番禺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项目引起社会各界的热切关注,许多市民、记者和专家纷纷对番禺如何更好地处理垃圾提出了不少建设性意见,这是对我区工作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帮助。对此,番禺区委、区人大、区政府、区政协表示衷心的感谢!

  番禺区居住人口已达250多万,日产垃圾1600多吨,按照年增12%的速度计算,再过两三年,以我区目前的垃圾处理设施容量和日处理能力,将无法解决每日2000多吨的生活垃圾处理问题,番禺已面临垃圾围城的威胁。

  如何更好地处理垃圾问题,是摆在番禺人民面前的一个十分紧迫而又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是关乎番禺人民身体健康和公共利益的重大问题。番禺区委、区人大、区政府、区政协高度重视,积极应对,把解决好垃圾处理问题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向全体番禺市民倡议:举全区之力,集全区之智,创建番禺垃圾处理文明区!运用文明的物质、文明的精神、文明的生态、文明的政治实现垃圾处理物质上文明、精神上文明、生态上文明、政治上文明。

  创建番禺垃圾处理文明区要问计于民,广泛听取民意,让全区人民积极参与,献计献策,寻求垃圾处理的最优办法。创建番禺垃圾处理文明区要问计于专家,聘请专家研究设计垃圾综合处理的方式方法,并且开展全区范围的垃圾处理区域规划和环境评价。创建番禺垃圾处理文明区要加大宣传力度,普及环保知识,争取得到最大多数人的理解和支持,把好事办成、办好。创建番禺垃圾处理文明区要坚持以人为本,大力完善科学、民主、依法的政府决策机制和客观、理性、文明的民意表达机制,最大限度地维护最大多数人的利益,最大限度地赢得最大多数人的拥护。创建番禺垃圾处理文明区要建立科学的垃圾处理机制,积极推行包括垃圾分类处理和垃圾焚烧发电在内的垃圾综合处理,使这项工作既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又符合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发展要求,努力实现垃圾处理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社会化和产业化的发展目标。

  垃圾处理,人人有责!区委、区人大、区政府、区政协号召全体市民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积极投身“创建番禺垃圾处理文明区”活动,把我区建设成为广州市现代化新城区。

  中共广州市番禺区委员会、广州市番禺区人大常委会、广州市番禺区人民政府、政协广州市番禺区委员会

  二〇〇九年十一月二十二日

  市民反映5种渠道

  番禺区城市管理区长专线:34612319

  番禺区信访局:84636926

  番禺区市政园林局投诉电话:84611813

  公共网址:http://shizheng.panyu.gov.cn/

公共邮箱:shizheng@panyu.gov.cn

11、“麦格赛赛奖”获奖者于晓刚——让绿色信念在山水间放飞 

来源:中国环境报 2009-11-18  陈金陵 

http://www.cenews.com.cn/xwzx/rw/200911/t20091118_624895.html

    人物简介

  于晓刚,汉族,1952年出生。亚洲理工学院博士。云南省大众流域管理研究及推广中心主任。联合国环境署水坝与发展论坛正式成员。2006年获美国戈德曼环境奖。2009年获菲律宾政府麦格赛赛奖。

    于晓刚电脑的桌面背景,放着他今年8月底获颁菲律宾政府麦格赛赛奖的颁奖照片,右起第三位,正是他。

  此刻,现为云南省大众流域管理研究及推广中心(简称“绿色流域”)主任的于晓刚坐在自己获奖照面前,心里想着那些和他命运紧紧相连、和绿色流域的发展紧紧相连的地方:拉市海、丽江,长江上游和整个大西南。不久,他将又一次去那里。

    1 拉市海流域管理项目坚定了于晓刚和他率领的“绿色流域”践行公众参与的信念。

  位于金沙江和澜沧江流域之间的高原湖泊拉市海,水域面积约1000公顷,是云南省丽江市玉龙县境内最大的淡水水体。1998年拉市海成为云南省第一个省级高原湿地保护区,同年,拉市海实施跨流域调水工程,正式向世界文化遗产地丽江古城供水。慢慢的,拉市海从一个自然潮起潮落的天然湿地,变成了一个人工控制的水库,拉市海流域生态环境和当地人的社会生活,发生了悄然巨变。森林大面积退化、大量耕地被洪水淹没、水土流失和泥石流加剧,使得渔业资源急剧衰退,当地纳西族和彝族山民的生活,随着生态环境危机的出现而被严重损害。迫于生存压力,原住民们加速向大自然索取生活资源,更加剧了当地生态环境的恶化。

  十多年前,刚刚获得亚洲理工学院博士学位不久的于晓刚到西南地区搞调研,来到拉市海。

  之所以选择拉市海,源自1998年的那场特大洪水灾害。于晓刚发现,大水系流域发生洪水或者干旱肆虐,往往病根在拉市海这样上万条的小支流小流域中。后者生态环境遭到的巨大破坏,直接影响了大水系的生态安全。而恰恰这些小支流小流域,却大多是当地政府主管部门无暇顾及的地区。

  于晓刚把拉市海小流域管理“放大”至保护中国七大水系生态安危的积极层面,确立了一个对于他和自己刚创建的“绿色流域”组织做环保公益事业最恰当的切入点。有人说,找到拉市海这一典型生态环境是于晓刚和“绿色流域”的幸运;有人说,遇到于晓刚和绿色流域组织,是拉市海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的幸事。

  从来到拉市海那一刻起,于晓刚以及绿色流域组织,便和那里的原住民,和那里的山山水水同呼吸共命运。

  在拉市海这样一个信息闭塞、经济欠发达而生态环境安全极为敏感的地区做环保公益事业,最大的难处就是得到当地政府和原住民的理解和支持。

  一次,于晓刚带着绿色流域的几位工作人员要去深山里的村寨搞调研,乡长听说了,要陪他们一起去。乡长让随行的人背了两袋的白面。进了山寨,乡长亲自给五保户、贫困户分面,这家一碗,那家两碗。乡亲们哭了,纷纷感谢乡长和政府的关怀。亲眼目睹了这一切的于晓刚,却难过地扭过头。

  这个村寨叫上南尧村洋芋厂,它是距拉市海最远最偏僻的一个彝族村社,村民靠种植洋芋为生,生活贫困,有时不得不偷偷砍伐森林。要想在当地做好生态保护,必须先解决乡民们的温饱问题,这可不是光靠乡长每次上山背的一点儿面粉就能彻底解决问题的。

  于晓刚决定暂时先放下准备做的环保项目,把扶贫放在第一位。他和绿色流域的同事们找到一笔国外援助款,从临乡买来品种优良的洋芋籽种,给每户发了200公斤,让村民替换当地已经严重退化了洋芋品种。几个月后,洋芋大丰收,新的籽种达到每亩二三千公斤,远远超过原品种亩产五六百斤的好几倍。洋芋厂的乡亲们都笑了,拉着于晓刚高兴地说,家里半间屋子都堆满了洋芋,没地方放了,这下再也不愁吃了。

  得到乡政府和原住民的认可,于晓刚带领绿色流域开始在当地筹建拉市海流域管理委员会。他认为,流域内土地、森林、水流等自然资源,以及经济、文化等社会资源,涉及到当地乡镇村政府以及包括原住民在内的各群体的共同利益;拉市海流域管理委员会必须依靠该地域内所有利益相关群体,共同协商、科学规划,建立一个各方群体都能参与的决策平台,最大限度地保护当地生态环境和各方利益。

  2000年7月,中国第一个以乡镇为基础的、公众共同参与的流域管理委员会,在拉市海诞生。

  当地县乡政府官员,纳西族、彝族村民代表,妇女委员,以及于晓刚率领的绿色流域组织代表,在玉龙县拉市乡这块土地上,掀开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文化协调发展、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崭新一页。

  于晓刚帮助当地积极筹措资金,村民们投工投劳,挖塘蓄水,修建拦沙坝,形成了新的大面积湿地,旱季供水、雨季蓄洪,大大减少了拉市海的泥沙流入量,保护了流域的生态平衡。

  为了挽救当地濒临绝境的渔业资源,于晓刚跑遍流域大大小小的自然村,号召大家组织起来,共同规范管理拉市海,管理自己赖以生存的渔业资源。于晓刚邀请各方水利渔业专家对当地渔民进行培训,组织资金和技术力量,帮助渔民成立了拉市海湿地渔业技术经济合作协会。这是当地第一个正式注册的民间组织,也是全国第一个正式注册的从事湖泊渔业资源管理的社区群众组织——一个公众参与的、自己管理自己的社团集体。

  于晓刚像爱护绿色流域一样珍惜这个新生群体,他带领工作人员帮助协会理事做详细的社区调查,写出《拉市海渔业资源衰退原因研究报告》,提出积极的建设性意见,让有关政府部门第一次直接听到当地渔民的呼声。

  拉市海参与式流域管理项目,成了于晓刚和他领导的绿色流域在中国西部致力于推广可持续的参与式流域管理的最好印证。

  于晓刚从这件事做起,践行着自己“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民主理念。

  这是于晓刚的绿色信念。

    2 在经济发展的高速行进中,社会影响评价体系同样是必不可少的车轮子。

  位于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保护地的怒江,近几年来为人们高度关注。一提到怒江,原本话语平稳的于晓刚,禁不住提高音调,把他多年来对怒江的解读,对怒江的爱恋,对怒江的忧虑,一点点清晰地剖析出来。

  对于怒江特殊的地质地貌河流峡谷,于晓刚用了“怒的张扬”来形容。怒江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世界级的物种基因库,则被他赞誉为“天生丽质”。于晓刚在对怒江流域经济开发的大环境中,提出既要做环境影响评价,也要实施“社会影响评价”的崭新理念。

  于晓刚在众多场合反复强调,我们并不是一味反对水电开发,反对在怒江以及长江上游等地区建大坝,毕竟水电是一种清洁能源,能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如同怒江水电开发类的经济建设大项目,必须要有科学的决策机制、环境影响评价机制,以及有各种配套的政策法规,同时,也应该有促进该地区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社会影响评价机制,用以调整各个群体的利益关系,保护当地生态环境和自然遗产,这样的经济发展项目才有好的社会影响和经济效益。

  早在2002年,原国家计委出台的《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中,就建议在重大投资项目可行性论证中,引入社会影响评价体系。社会影响评价的理念早已为国际社会所认可和倡导,国内许多社会科学研究者和专家都在实践中积极探索如何做好社会影响评价。于晓刚是较早倡导把这一理论运用于经济建设的有识之士之一。

  金沙江流域有一位姓葛的村民,在金沙江虎跳峡水电站项目开发时,做了社会影响评价,葛姓公民带着八千多原住民在一封信上按了手印,表达了他们对该项目上马的担忧。“两会”期间,这封信按照正常程序递了上去。也许正是这封按有8000多鲜红手印的信件,以及众多专家学者和政府有关职能部门的综合意见,虎跳峡以及其余几个开发项目后来都被叫停了。

  葛姓公民曾和许多当地人一起,参加过于晓刚和绿色流域组织的社会影响评价培训班。正是在这样的培训中,他们扩大了视野,知道了如何拿起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他们懂得了普通老百姓参与的分量,获得了如何参与的知识。正是在这种宝贵的参与下,全新的知识理念与老百姓的社会经济活动相结合,爆发出积极的社会能量。

  于晓刚和绿色流域的同事们,在怒江以及长江上游生态环境保护中,一点一点摸索,将社会影响评价理论与民众最为迫切的现实需求相结合。几年来,于晓刚和绿色流域的同事们,在云南省以及大西南地区组织了多次培训班,把社会影响评价的理念,绵绵细雨般播撒给当地老百姓,唤起他们维护自己应有权利的意识,增强他们对自己及子孙后代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保护的责任感。于晓刚形象地比喻说,社会影响评价和环境影响评价好比经济发展的两个车轮子,缺一不可。经济发展在高速行进中,哪一个轮子出了问题,弄不好都会带来颠覆性的后果。

  于晓刚带领绿色流域组织践行社会影响评价时正逢汶川大地震,震灾带来的滑坡、泥石流、堰塞湖等灾害,凸显了大西南山区和峡谷流域生态环境的脆弱性。于晓刚敏锐地瞄准这一社会需求,组织力量学习总结国际上社区灾害管理理论,以及国外一些NGO的实践经验,撰写培训教材,在国内第一个启动和开展了我国NGO和基层社区的“灾害社会评价与社区灾害管理能力建设”项目。

  灾后一年多时间里,于晓刚和绿色流域为四川、陕西、甘肃三省受灾极重地区举办了4次培训班,参与灾后重建的近百家NGO和约60个社区大批人员得到培训。另外他们还在重庆、杭州、南宁举办的NGO能力建设活动中,大力宣传推广了社区灾害管理理念和方法。

  2008年12月底,于晓刚受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的邀请,带领绿色流域调查组奔赴四川德阳市地震灾害严重地区开展了农村社区减灾能力调查。工作中,他们引入“参与式社区管理”的社会影响评价方法,在较短时间内完成对德阳市中江县、罗江县部分农村防灾减灾现状的评估,获得国家减灾中心的好评。

    3 “我们要做环保战士、勇士,做对社会负责任的人。”

  有位来绿色流域工作不久的年轻人回忆,她第一次到绿色流域参加面试时,于晓刚在介绍拉市海等地做的环保项目的同时,也毫不隐晦地谈到绿色流域面临的种种困难。他告诉年轻人,以前确实有很多人劝阻他不要再坚持了,绿色流域的前景不容乐观,再做下去,只怕会遇到更多的困难。

  这位年轻人并不十分理解。

  国庆60周年前,于晓刚又一次带着绿色流域的工作人员奔赴丽江,奔赴拉市海,又一次走进洋芋厂彝族山寨。这个仅有几十口人的小山寨,几乎所有人都认得于晓刚。山民们看到于晓刚都围过来热情地打招呼,像朋友,更像家人。恰好,有个曾经在绿色流域做过志愿者的美国人,带着一个学生团队来参观旅游,安排学生在各家住宿。这样,于晓刚和另外两位绿色流域的工作人员没地方住了。村里一位老者说,我们是自己人,看看哪家有空床,你们去挤挤吧。于晓刚眼睛湿润了,那位新来的年轻工作人员更为感动,乡亲们把他们当成自己人,当成家里人,才会说出这样的话来。她下定决心,不管有多困难,自己都要坚持下去。

  是的,是于晓刚牵头找来支持者捐赠的太阳能发电机,这个大山深处的小山村才有了电,娃娃们上了学,妇女们进了识字班,村里才得以保护了生态,开发了旅游。是于晓刚帮助找来的洋芋优良籽种,使几十口山民告别了饥饿的日子,自觉自愿地加入到生态保护的行列。在于晓刚和绿色流域的帮助下,拉市海流域管理委员会做了流域规划和治理培训,编写出拉市海生态史,开展了村级小流域治理项目,改变着当地生态环境小气候。河道治理,沼气建设,农林混种,有机农业,甚至保护当地纳西族、彝族传统文化,山清水秀不再是遥远的回忆。

  然而,于晓刚他们所做的这一切,很长一段时间并没有得到社会的理解认可,一些怀疑和不负责任的评说纷纭而至。压力来自身边,来自社会。原来一些志愿者被“好心人”劝告退出绿色流域,他们离开时饱含的热泪、欲语还休的沉重,深深刺痛于晓刚的心。一位长者劝于晓刚,不要光想着保护生态环境而冲锋陷阵,为公众做事也不要让自己身陷窘境,千万千万要保护自己啊。于晓刚说到这里,禁不住话语哽咽。什么样的经历、什么样的压力,让这个50多岁的汉子如此动情,如此黯然?

  这是一个把呼唤老百姓积极参与自己管理自己的公众事业,当做崇高去擎旗的人;这是一个把信仰看得高于利益的人。于晓刚坚信:我没有做错什么,绿色流域组织没有做错什么,大家挺起腰杆,坚持下去,我和我的同事们要做环保战士、勇士,做对社会负责的人。

  凭借扎扎实实为山民谋利益的行动,凭借锲而不舍的宣传和做好一个个环保项目的执着,于晓刚在拉市海流域、在长江上游地区、在大西南深山峡谷村村寨寨的原住民中,留下了令人敬佩的珍贵口碑,也越来越得到各级政府部门的理解和支持,在国际上也获得了高度赞誉。

  2006年4月,于晓刚获得有“绿色诺贝尔奖”之称的戈德曼奖。在美国旧金山举行的颁奖大会上,该奖创始人在致词中说,“获奖者是你们从未听说过的最重要的无名英雄,他们都为了保护自己祖国的环境而奋斗,经常独自面对巨大的危险。他们的惊人成就使我们每一个人深受启发。”

  今年5月的一天,于晓刚突然接到菲律宾一位大学教授的电话,说要专程来访。此时于晓刚正带着他的团队在川陕甘地震灾区做“灾害社会评价与社区灾害管理能力”培训班,从成都市到甘肃文县碧口镇,从西安市到重庆,整整有四五个月,于晓刚的日程安排得非常满。在客人的一再要求下,于晓刚挤出时间,在路经德阳时和这位菲律宾教授谈了一个晚上。教授详细了解了于晓刚和绿色流域组织十年来的工作和环保项目。于晓刚发现,来人似乎对他和绿色流域非常了解,对他们所做工作的评价也非常客观。

  第二天一早双方分手,于晓刚又带着团队奔赴另一个地震灾区,工作一忙就忘了前一夜的长谈。几个月后于晓刚获得菲律宾政府颁发的“麦格赛赛奖”,他才猛然醒悟,那位菲律宾教授是专程来考察他和绿色流域组织的。

  菲律宾政府“麦格赛赛奖”是为纪念前总统麦格赛赛而设立的政府大奖,专门授予亚洲各国有杰出成就的人物或组织,被誉为“亚洲诺贝尔奖”。菲律宾首都马尼拉的大街上、宾馆里,到处挂着于晓刚和其他5位今年的“麦格赛赛奖”获奖者的巨幅画像。菲律宾政府对6位获奖者做了大量宣传,广大菲律宾老百姓把他们当成了英雄。国宾待遇的隆重颁奖典礼之后,于晓刚他们刚刚走出大厅,就被数不清的群众紧紧围住,握手、签名、交谈,整整一个多小时。

  从菲律宾回来后,于晓刚把获奖时的照片做成电脑桌面,镜子般时时对着自己。他说每天面对照片都在提醒自己,这一天是否虚度,是不是偷懒了,为拉市海流域项目、为其他环保项目、为大西南的老百姓、为他们和我们共同的家园,我今天做了什么。

  镜子有形,映照出于晓刚和绿色流域艰苦奋斗做环保实事的铁证;镜子无形,后面隐藏的东西,是责任?信仰?理想?追求?于晓刚自己最清楚。

    公众参与的信仰

    上世纪50年代初出生的人,几乎经历了共和国所有的风风雨雨,特殊的经历和教育,使他们的思维,打上强烈的时代烙印。

  于晓刚正是这样的人。

  云南边境景颇族寨子插队的经历,毛泽东思想教育奠定的世界观,使于晓刚自然而然地对拉市海流域峡谷山寨里的纳西族、彝族山民,以及怒江、金沙江、澜沧江以及长江上游村村寨寨的乡民们,有着深深的情感积淀。

  在这种情感的召唤下,于晓刚带着绿色流域组织在拉市海建立了中国第一个乡镇为基础的公民“参与式流域管理委员会”。深山里的乡民们和当地政府官员一起,第一次共同参与到对自己家乡生态环境的日常管理中,参与到关乎自己生存发展命运的决策中来。于晓刚带领绿色流域组织,传播公众参与的理念,使之在拉市海流域及其他地方扎扎实实地生根、开花、结果。

  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以公众一员的身份,在参与中引导普通老百姓肩负起社会发展的责任。

  对此,于晓刚和他的同事们说,我们只是把毛主席制定的“密切联系群众”的党风,党的“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赋予了时代的特征,在生态保护的实践中进行了诠释。

  这是一种信仰,值得更多人们思考甚至追随的信仰。

12、哥本哈根:最后的救赎 

来源:山西晚报  2009年11月24日

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09-11/24/content_12527881.htm

    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全称是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15次会议,将于12月7日—18日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商讨京都议定书》一期承诺到期后的后续方案,就未来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行动签署新的协议。这是继《京都议定书》后又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全球气候协议书。     

    如果《哥本哈根议定书》不能在今年的缔约方会议上达成共识并获得通过,那么在2012年 《京都议定书》第一承诺期到期之后,全球将没有一个共同文件来约束温室气体的排放。这将导致人类遏制全球变暖的行动遭到重大挫折。也因为这个原因,本次会议被喻为 “拯救人类的最后一次机会”。   

 [1] [2] [3] [4]

13、全球变暖下的气候难民

来源:21世纪网-《21世纪经济报道》 2009-11-24

http://www.zhhbw.com/news_view.asp?id=40406

  后工业化时代,制造难民的可能主要不是惨烈的战争和天灾,而是一个悄无声息的杀手——温暖的气候。

  威尼斯的市民们看来正在率先成为这样的难民。

    10月22日,亚得里亚海汹涌的潮汐再度袭击这座浪漫的“水城”。在一片汪洋的市区里,当地居民和游客不得不借助临时搭建的木板平台,才得以穿越著名的圣马可广场。

  这一切早已成为水城生活的一部分。由于全球变暖和海平面上升,每年秋冬,圣马可广场都要被海潮淹没上百次。

  “水正在成为‘水城’最大的敌人。”意大利的气象学家们警告说,如果再不采取行动,海水将最终吞没这座城市。事实上,为躲避上涨的海水,当地人正在逃离这里。如今,威尼斯的常住人口已经比50年前减少了约三分之二。

  威尼斯人很可能只是先行一步。科学家们预测,到本世纪末,海平面将会升高1米以上。这意味着,到2100年,太平洋[17.79 0.51%]上将没有几个岛屿适宜人类的居住。印度洋上平均海拔只有约1.5米的马尔代夫将彻底消失。这个岛国上的人们将沦为气候难民,举国搬迁。

  把人们赶离家园的除了海水,还有气候变暖带来的冰川融解、干旱等。

  国际移民组织(IOM)今年6月的一份报告预测说,将这些因素综合计算,到2050年,全球可能有2亿人因气候变暖而迁徙。英国研究机构国际环境法律和发展基金会在10月15日将这一预测提高到10亿人。

  “气候变化正在发生,威胁地球上每个人的权利和安全。”10月17日,马尔代夫总统默罕默德·纳希德和他的内阁成员发出呼吁。为提醒世界关注气候难民问题,这天,纳希德与12名内阁部长穿上潜水装置,在首都马累东北约35公里的吉利岛海底召开了一次特别内阁会议。会议在珊瑚礁和热带鱼包围之中,靠打手势来进行。

  盐水赶走的辣椒农

  Subodh Patra至今都记得两年前那个心惊胆战的早晨。Patra是印度恒河三角洲莫苏尼岛上的农民,靠药材种植和家禽养殖为生。

  2007年5月16日早上,海水涌上来冲过了堤坝,盐水摧毁了田地并冲走所有农作物。“当时我们整晚不能入睡,担心上涨的潮水会把我们的家也吞噬了。”Patra说,莫苏尼岛因盛产高质量的辣椒和其他蔬菜而闻名,但现在这一切都被海水吞没了。

  Patra一家之前从来没听说过“全球变暖”之类的说法,而现在他们已经没有鱼吃,因为所有的淡水鱼塘都灌满了海水。

  莫苏尼是恒河三角洲受到海平面上升威胁的众多岛屿中的一个。恒河三角洲地区横跨孟加拉国南部和印度西孟加拉邦,这一大片三角洲是由恒河、雅鲁藏布江和梅克纳河在此交汇入海时冲刷形成。

  恒河三角洲面临着全球变暖带来的巨大威胁。印度贾达普大学海洋学院的研究说,恒河三角洲的海平面每年上升3.14毫米,高于全球平均的2毫米,从而对印度和孟加拉国的低洼地区产生威胁。

  事实上,恒河三角洲南部的罗哈恰拉岛已经从卫星图片上消失,岛上曾经居住着上万人。该岛附近的戈拉马拉岛也面临没顶危机,目前已有三分之二的面积被海水覆盖。这两座岛屿上的居民只好往邻近的萨格尔岛迁徙。

  但是还算安全的萨格尔岛,每年也会因为海水侵蚀而损失44公顷土地。由于此岛地势向东倾斜,所以岛屿东部地区的海平面上升速度要更快。

  “至今恒河三角洲已经有7000名环境难民,随着全球变暖和气候变化海水不断摧毁更多的岛屿,这一数字只会继续增加。”印度贾达普大学(Jadavpur University)海洋环境学院教授帕拉纳比·塞亚尔在给本报记者的电邮回复中说,目前,恒河三角洲至少有13个面向大海的岛屿处在危险之中。

  恒河三角洲是世界上最大的红树林基因库,红树林是抵挡热带风暴的天然屏障。但是联合国公布的一项研究表明,海平面只要上升45厘米就会摧毁印度东部孟加拉邦和邻近的孟加拉国10000平方公里上75%的森林。

  红树林面积不断减少,使得印度和孟加拉国在面对孟加拉湾海水侵蚀包括海啸威胁时显得脆弱不堪。联合国的报告说,孟加拉湾地区受到热带风暴的影响严重,世界上大约10%的热带风暴发生在这一地区。

  冰川水制造的低保户

  中国青海省玛沁县牧民拉杰一家现在只能住在帐篷里。如果不是5年前那场雪崩,他们还可以继续拥有全乡最好的砖房。今年7月,他为来到这里的环保组织绿色和平科考队当向导,叙述他亲身经历的气候灾难。

  43岁的拉杰在家乡的阿尼玛卿山脚下长大,这里的人们祖祖辈辈靠放牧为生。2004年以前,拉杰家是整个乡里数一数二的富裕人家,拥有170头牛、480只羊。但当年2月一天发生的雪崩,改变一家老小的命运。

  阿尼玛卿山的雪崩一点都不留情面。冰川沉积物携带着冰雪,从海拔5900米的高度轰然落下,朝着山脚下牧民的草场倾泻而去。共有7户牧民的7000多亩夏季牧场,就这样被厚厚的黑色冰川沉积物覆盖,大片牧草被压埋。

  拉杰当时并不在场。等他第二天听到消息,从山下冬季牧场赶来的时候,感觉“地还在颤抖,我特别害怕。更害怕的是,所有的草场都没有了”。

  由于夏季是牛羊生长最为关键的季节,所以在牧民夏季、冬季和春秋季三块草场中,夏季牧场最为关键。如今失去了这块牧场,拉杰痛心万分。“有时候我一个人回到这里,自己待上一会儿。”

  对于在不远处发端、途经此地的黄河来说,阿尼玛卿山的冰川融水,本是非常有效的水源补充。在高温少雨的干旱年,冰川消融增加,大量冰川水补给黄河;相反,在低温多雨的丰水年,又有大量降水储存于冰川。

  但由于近年来黄河源区气温不断升高,阿尼玛卿山西侧的冰川不断消融。“当地的老人们讲,眼看着山上的雪线越来越高了。”绿色和平组织科考队员王亚敏对本报记者说,除了南、北极,喜马拉雅及青藏高原也是对气候变化最为敏感的地区之一。全球变暖使冰川消融加快,高原总体有暖干化的趋势,“这加剧了雪崩发生的几率”。

  祸不单行,雪崩留下的冰川沉积物已围成冰坝,堵住了山脚下的河流。当山上的冰川继续退缩,更多的冰川融水与河水补给使得水域面积逐渐增大,由此在冰坝上游方向形成了危险的冰碛湖。

  2005年7月,冰碛湖承受不住压力溃决,在阿尼玛卿山西侧引发巨大的突发性冰湖溃决洪水。拉杰家的秋季牧场首当其冲,还有两辆摩托车、数头牦牛不知去向。

  岛国们的举国大迁徙

  两次遭灾让拉杰家元气大伤,他的脸色暗淡下来。“现在我们家是乡里最穷的了。”拉杰舍不得离开自己的家乡,开始他还能将剩下的牛羊或租或借,但没有了稳定收入,如今家中已经没了牲口,还欠下银行12万元债务。

  “现在我主要是当向导,靠带人转山挣点钱,或者做些帮忙剪羊毛的零工。”每月领取政府低保的拉杰说,“对牧民来说,没有了草场,就等于没有了一切。”

  绿色和平王亚敏同情地说,其实牧民们家家都用太阳能,但就是这些积极使用清洁能源的人们,现在却成了气候难民。

  而恒河三角洲莫苏尼上的Patra一家,并没有听说任何有关政府组织迁徙的消息,但他们还是希望得到来自政府的一小部分土地作为补偿。

  印度洋上的马尔代夫总统纳希德还有点时间。若全球海平面上升速率按照目前的1.8毫米/年累计,海水要淹没马尔代夫总共1200个岛屿的时间是约84年。但现状已经不容乐观。

  首都马累周围都修了像城墙一样防波堤,以抵御海水入侵。但在2004年12月的印度洋大海啸中,防波堤没能阻挡住海水冲进马累。在马累西北方的图拉杜岛,海水的侵蚀已将小岛东侧的椰子树拍打得露出树根。

  纳希德说,在全国约200个居民岛中,大约有50个面临海水侵蚀,其中16个需要立即采取行动。很多居民岛的地下淡水资源正在枯竭。

  纳希德已经想好了举国搬迁的最后退路:“我们认为这种情形在60至70年内还不至于出现,但必须从现在开始就有所准备。”

  他在去年就任总统后不久即宣布将成立一个主权基金,利用观光收入购买土地,以便赶在海水淹到头顶之前迁走全国35万国民。斯里兰卡、印度,或者澳大利亚都是可能的迁徙目的地。

  但是,要迁居他国并非易事。环保组织WWF驻新加坡的气候变化政策专家戴安娜·麦克菲迪安(Diane McFadzien)说,足够的资金来源、有无国家愿意接收、新环境下的文化认同都是需要考虑的问题。

  在小岛国家里,也有跑在马尔代夫前面的。有消息说,南太平洋岛国图瓦卢已经与新西兰签订全民迁徙协议。单单新西兰方面透露的2007年的数字,就有5000多图瓦卢人早已在新西兰安家了。

  图瓦卢由此成为第一个因海平面上升而举国迁徒的国家。2000年2月18日时,该国的大部分陆地国土曾被海水淹没,全国最高处仅高出海平面4米。

“气候难民问题不是在几个国家能够在国内解决的,需要全球各国的共同努力。尤其当发展中国家采取适应措施需要资金支持时,让其独自承担是不公平的。”10月22日,在海潮再次冲进威尼斯的这天,麦克菲迪安对本报记者说。(记者 陆振华)

14、决议应对挑战 环境立法如何应对气候变化?

来源:《中国环境报》2009年11月24日 孙佑海 

http://env.people.com.cn/GB/10438858.html

  编者按

  全球气候变暖已是不争的事实。极端天气、冰川消融、海平面上升、生态系统改变……气候变化已经带来了难以估量的损失。

  我国人口众多、气候条件复杂、生态环境脆弱,最易遭受气候变化的不利影响。目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同时也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的重要阶段,发展经济和改善民生的任务十分繁重。如何形成法律约束应对气候变化,显得更为重要。近年来,我国十分重视应对气候变化工作,高度重视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相关立法。

  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哥本哈根会议即将召开之际,本报特邀请国家环境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环境资源法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孙佑海谈谈我国环境立法如何积极应对气候变化。

  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现有多少法律支持?

  围绕节能减排和应对气候变化抓紧制定完善相关法律

  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我国《宪法》对保护环境有明确的规定。根据《宪法》制定的环境资源法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根据《宪法》,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已经制定了29部关于环境与资源保护的法律。同时,国务院及其有关部门还制定了与上述法律相配套的一系列行政法规和规章,各地区还根据当时当地的情况制定了地方法规共600余部。中国已经初步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和能源的法律制度体系。

  最近5年来,国家立法机关和有关机构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多部法律提供有力保障

  近年来,国家立法机关和相关机构围绕节能减排和应对气候变化,加强了环境资源保护方面的法制建设。

  2005年2月28日,经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可再生能源法》,确立了政府推动和市场引导相结合的可再生能源发展体制,规定了包括总量目标、强制上网、优惠电价、费用分摊、专项资金等一系列重要法律制度和措施,对可再生能源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可再生能源法》颁布实施后,2007年我国政府依据《可再生能源法》的要求发布了《中国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正式提出了国家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战略目标;同年颁布了《中国的能源状况和政策白皮书》,将可再生能源发展作为国家能源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相关立法的不断完善,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迅速。

  2007年10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修改了《节约能源法》。修改后的《节约能源法》体现了市场调节与政府管理的有机结合,增强了法律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通过完善法律力求从源头上控制能源消耗,遏制重大浪费能源的行为,推动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国民经济向节能环保型发展。

  修订后的《节约能源法》的颁布实施,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全社会的节能减排意识,落实节能减排责任,加快形成节约环保型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为实现“十一五”和今后较长时期的节能减排目标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支持。

  2007年,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上审议通过的《城乡规划法》要求,制定和实施城乡规划,应当遵循城乡统筹、合理布局、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和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改善生态环境,促进资源、能源节约和综合利用,保护耕地等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遗产,防止污染和其他公害,并符合区域人口发展等需要。通过规范城乡规划的具体法律制度实现政府指导和调控中国城镇化健康发展,这对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应对气候变化起到积极作用。

  立法保障节能减排和可持续发展

  2008年8月29日,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循环经济促进法》。这是一部关系节能减排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以及生态文明社会的重要法律,为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提供了法律保障。

  在《循环经济促进法》出台之前,全国人大常委会于2002年6月29日通过了《清洁生产促进法》。《清洁生产促进法》规定了国家发布清洁生产导向目录和实行强制回收的产品和包装物的目录,限期淘汰浪费资源和严重污染环境的生产技术、工艺、设备和产品以及要求企业实行清洁生产审核制度等内容,有力地促进了企业清洁生产,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从源头上减少了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

  《循环经济促进法》出台后,我国将发展循环经济的主体从企业扩展到全社会,确立了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制度、总量调控制度、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和考核制度、以生产者为主的责任延伸制度、重点企业监督管理制度以及循环经济统计制度、标准体系和产品资源消耗标识制度等发展循环经济的基本管理制度,力图以尽可能小的资源消耗获取较大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可再生能源法》、《节约能源法》、《城乡规划法》、《清洁生产促进法》和《循环经济促进法》之外,与节能减排、应对气候变化密切相关的法律还有《大气污染防治法》、《森林法》、《草原法》等一系列法律。其中,《大气污染防治法》已经过两次修订。《大气污染防治法》规定了防治大气污染的监督管理制度,对大气环境质量未达标的地区实行排污总量控制制度和排污许可制度,为控制和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提供了直接的法律依据。《森林法》为推进植树造林、发展碳汇林业、增强森林碳汇功能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草原法》对建设草原生态、增加草地碳汇提供了可靠的法律支持。

【1】 【2】 【3】

15、水电开发如何过移民、环保“两关” 

来源:中国经济导报  2009-11-24

http://www.ceh.com.cn/ceh/jryw/2009/11/24/56040.shtml

  专家观点

   在中国,用风电来替代水电是不现实的。火电第一,水电第二,风电、核电争第三,其他新能源补充,这种格局在2050年前将难以改变。

   长期以来,水电上网电价大大低于火电,有悖于科学发展的理念,应该尽快得到纠正。压低水电电价,使利益由西部发电侧转移至东部用电侧,贫困地区补助了富裕地区,“穷人”补助了“富人”,不利于区域协调发展。

   在化石燃料价格震荡向上,大气污染治理任务严峻,特别是全球气候变化影响日渐显现、威胁全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背景下,全球发展低碳经济的要求日益强烈。中国以燃煤为主的电力结构,到了必须加快调整的时期,发展清洁可再生能源就成为必然的选择。从我国的资源条件和技术成熟度来看,水电在2050年以前,都将是我国最主要的清洁可再生能源,承担温室气体减排的重要任务。

   但是,对于加大水电的比例,继续建设一批大、中、小型水电站,将我国水电的开发比例,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还是存在不少疑虑,主要是生态环境和移民的影响问题。因此,水电的进一步发展同样需要转变发展方式,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水电可持续发展”是可以实现的

   在保持社会和谐和生态环境良好的条件下,水电资源得到高效的可持续的利用。水电可持续发展不仅包括将要建设的水电站,而且还应该包括在建和已建的水电站,包括规划、环评、勘测设计、施工、运行、改造升级、退役处理等全过程。

   从“资源特性”看,水电也是资源型产业,最终的开发量是有限的。但水能资源的可再生性决定了水电是不会枯竭的资源型产业。这与火电不同,火电依赖的煤、油、天然气均是不可再生的,一旦燃料枯竭,火电便无法生产,而水电能以开发的最大容量继续运转,机电设备和土建工程的老化是可以更新的,这一优势使得多数发达国家都优先开发水电。

   从资源角度看,水电将长期在我国电力工业中位居第二,在可再生能源发电中位居第一。有一种观点认为,在中国风电可以替代水电,这是不现实的。中国可以开发4亿千瓦水电,由于风电的年利用小时约为水电的1/2,如果要达到与水电相同的电量,就要开发8亿千瓦风电,从资源量和环境限制上看这是不可能的。为了应对气候变化,实现减排温室气体的目标,水电、风电、核电、其他清洁能源都应该大力发展,力争使火电的比重降到50%以下。但火电第一,水电第二,风电、核电争第三,其他新能源补充的格局在2050年前将难以改变。

   从技术方面看,应该保证水电站能长期安全运行,比如要妥善解决地震问题、泥沙问题。世界上已有一批运行100年以上的水电站,新技术可使其寿命达到200年或更长;“可持续”也是相对的,在新的更经济更环保的能源技术大规模采用时,水电可能会退出历史舞台,但水库还会继续发挥防洪、供水等方面的作用。

   从经济性方面看,由于化石燃料的不可再生性,尽管目前价格波动,但长期看肯定是上涨的;今后水电由于移民、生态环境保护、安全方面的费用增加,经济性会下降,但实行同质同价的政策和对清洁可再生能源的优惠政策会提高其经济竞争力。

   从生态环境方面看,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过去已建的部分工程,特别是引水式电站,没有保证生态流量的下泄,对生态环境造成负面影响。但水电建设是可以搞好生态环境保护的,世界上有24个国家水电占总发电量90%以上,其中挪威99%电能是水电,人均水电装机6千瓦;巴西为人口1.5亿的大国,90%电力供应是水电。其他发达国家水电的开发率,日本84%、美国82%、法国80%、瑞士80%、德国73%、加拿大65%,这些水电工程大部分是在上世纪80年代以前开发的,现在这些国家生态环境良好。而到2009年6月,中国的水电的开发率(已建成容量/技术可开发容量)为34%。

   水电开发不应使生态环境受到破坏,受到影响的应该进行恢复和补偿。中国有一批水电站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是成功的,但就全局来讲,这方面的工作需要大大加强。

   移民是影响“水电可持续发展”的头等问题

   移民问题是世界性的难题,但在中国是可以破解的。三峡工程用国家统筹的办法解决了120万移民,我国今后水电开发的移民强度(每万千瓦移民数)约为三峡工程的1/10。除了国家已实行的政策外,专家学者和各级政府都在进行探索,比如“投资型移民”与云南的“16118政策”。

   “投资型移民”的概念是将应补偿移民的经费不是一次性给移民,而是作为投资(股份),获取水电开发的长期效益,安置费用先用借款的方式解决。以怒江流域为例,每个移民每年得到的收益在5000元左右;但需要解决“流域统筹”的管理机制和经费“持续增加”的来源问题。

   云南省政府2007年针对金沙江中游电站移民提出的“16118政策”,“立足长效补偿机制(逐年定量递增,补偿期与电站运行期相同);实行6种安置并举(城市安置、城乡结合安置、农业生产安置、分散安置、货币安置、就业安置);建立产业发展资金;享受统一后期扶持(600元/人年)”。实行两年效果良好,移民年人均得到的综合补助达到4800~6000元,为历史最高水平。

   我们应该及时总结、完善云南的经验。目前看,至少有三个方面的难题需要解决:所需资金如何来;不同的电站移民补偿措施与标准差异引起的攀比问题;新标准和措施与已按老标准安置移民的差异和攀比问题。

   长期以来,水电上网电价大大低于火电,在多方面违背科学发展观,应该尽快得到纠正。其一,同质不同价违背市场经济公平竞争的原则;其二,清洁的水电电价大大低于污染较重的火电,是鼓励污染的政策;不仅得不到风电的优惠电价政策,还不如污染较重的火电;其三,压低水电电价,使利益由发电侧转移至输配电;其四,压低水电电价,使利益由西部发电侧转移至东部用电侧,贫困地区补助了富裕地区,“穷人”补助了“富人”,不利于区域协调发展。

   从1980年至2008年,水电累计发电量58000亿千瓦时,按每千瓦时少计电费0.1元计,共计从水电平调资金5800亿元。“同质同价”应该写入国家法律并尽快实施,由此增加的收入应该主要用于移民和生态环境保护。按2008年的水平,每年增加560亿资金,完全可以为搞好移民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资金支撑。

   水电开发要解决生态环境保护问题

   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首先是“建与不建”的问题,应该在规划阶段(包括规划环评)基本确定。

   从科学发展的角度看,水电开发规划应该在区域发展规划、流域综合规划的指导下制订。但实际上区域发展规划、流域综合规划落后于水电的开发规划,干流的规划落后于支流的规划;还有就是规划的时效问题,规划何时需要修编,国家法律并无明确规定。涉及国家自然资源的规划应该是政府职能,规划的滞后与不明确,是造成“无序开发”的重要原因。国家有关部门应抓紧规划与规划修订,然后进行规划环评,通过后就不再争论“上与不上”的问题,进一步研究如何实施的问题。

   在工程建设中,要妥善解决生态环境的保护问题,措施很多。需要重视研究、开发、应用环境友好技术,如洞挖法开采石料代替明挖,气垫式调压井和旋流式洞内消能等等。

   此外,保证水电工程的安全与长期运行需要解决地震、泥沙以及各种“老年病”问题。我国在2050年水电资源基本开发完毕时,有8000万千瓦装机的水电站已工作50~100年,防治“老年病”将是一个重要课题。 (作者为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原院长) 

特别关注:

想要看更多的环境信息,请点击下面网址:

怒江网:www.nujiang.ngo.cn

绿色记者沙龙网:www.greensos.cn

绿色记者沙龙英文网站:http://eng.greenso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