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众参与 江河信息 十一月五日绿家园江河信息导读: (编辑:丽英)

十一月五日绿家园江河信息导读: (编辑:丽英)

2009-11-13

十一月五日绿家园江河信息导读: (编辑:丽英)

 

环境资讯:

1、新华网:       中国湖泊40年间富营养化面积增长约60

http://env.people.com.cn/GB/10325523.html

2、长江网:       湖泊大会上首席科学家呼吁湖泊治理亟须走出误区 

http://news.cjn.cn/ttdd/200911/t1019512.htm

3、人民日报:      全国部分地区推行水质目标考核和生态补偿机制建设

http://env.people.com.cn/GB/10320644.html

 

地方信息:

4、华西都市报:     四川等11省市区携手应对跨省界污染

http://env.people.com.cn/GB/10323494.html

5、羊城晚报:      广东环境保护厅今挂牌 "局"变"厅"环保迈上新起点

http://politics.people.com.cn/GB/14562/10326164.html

 

重大水事:

6、新华网:       三峡蓄水处于停顿 入库流量已跌破9000立方米/秒

http://env.people.com.cn/GB/10319746.html

 

环保人物:

7、北京青年报:     “淮河卫士”霍岱珊走出沼泽地

http://www.ce.cn/cysc/sp/info/200911/05/t20091105_19844625.shtml

 

气候变化:

8、中国改革杂志:     专家称未来100年全球将继续变暖

http://news.sina.com.cn/c/sd/2009-11-03/181418967426.shtml

 

深度报道:

9、人民网:        云南四川争夺泸沽湖 引发环境监管之忧

http://discover.news.163.com/09/1105/11/5NBQSNFU000125LI.html

10、人民日报:       河北实行扣缴资金制推动地方政府治污

http://news.sina.com.cn/c/2009-11-05/051118977964.shtml

11、新华网:        中国五矿下属企业非法排尾追踪调查

http://ccnews.people.com.cn/GB/142056/142072/10320724.html

 

环境时评:

12、南方周末:       吃掉湖泊的,是我们自己

http://www.infzm.com/content/36877

13、人民日报:       治污关键在“治人”

http://env.people.com.cn/GB/10320645.html

14、时代周报:       从厦门到番禺 环保官民博弈变与不变

http://finance.sina.com.cn/roll/20091105/03146925143.shtml

15、大河网:        珠江污染是“世界工厂”须付出的代价

http://www.dahe.cn/xwzx/txsy/jjpl/t20091104_1685942.htm

 

特别关注:

想要看更多的环境信息,请点击下面网址:

怒江网:www.nujiang.ngo.cn

绿色记者沙龙网:www.greensos.cn

 

 

 

1、中国湖泊40年间富营养化面积增长约60

来源:新华网2009年11月05日

http://env.people.com.cn/GB/10325523.html

  记者在此间进行的第十三届世界湖泊大会上了解到,近年来我国湖泊富营养化问题日益突出,从上世纪70年代到现在的近40年间,全国湖泊富营养化面积增长了约60倍。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副理事长、国际湖泊环境委员会委员金相灿介绍说,上世纪70年代,我国湖泊富营养化面积约为135平方公里,而随着近年来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目前富营养化面积已达约8700平方公里。

  他解释说,这是由于上世纪70年代,湖泊富营养化主要以城市湖泊为主,面积都比较小。而2000年以后,太湖、巢湖、滇池等大型天然湖泊出现大面积水华,导致全国湖泊的富营养化面积急剧增加。

  据了解,全国1平方公里以上的湖泊有2000多个,目前发达地区的湖泊富营养化已经比较严重,大城市的中心湖泊及一些小湖泊已基本富营养化甚至重度富营养化。

  以太湖为例,近20年来太湖水污染严重,上世纪80年代还是以二类水为主,到2000年以后水体已是五类至劣五类为主,水华占到总面积三分之一。现在太湖、巢湖已是中度富营养化,洞庭湖、鄱阳湖也具备一定程度的富营养化条件。

  金相灿说,根治湖泊的富营养化是一个国际难题,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过去我们总是将治理局限于湖泊本身,只是在设法降低湖泊中的总磷、总氮、化学需氧量等,没有系统地考虑到整个流域的治理,导致近年来我国治理湖泊耗资巨大但效果却不很理想。

他提出,建立清水产流机制,利用产业结构调整、工程治理等一系列综合措施控制湖泊及流域污染源头,改善湖泊水体生态环境。 (记者魏梦佳、沈翀)

2、湖泊大会上首席科学家呼吁湖泊治理亟须走出误区 

来源:长江网  2009-11-05

http://news.cjn.cn/ttdd/200911/t1019512.htm

  【长江网讯】  (楚天都市报) (记者 梅军)“滇池治理已投入100亿元,但效果不甚理想。我认为,我国浅水湖泊富营养化控制的思路与技术路线要认真反思,亟待改变。”昨日,我国湖泊首席科学家、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副理事长金相灿在世界湖泊大会上作报告时,发出这一呼吁。

    金相灿介绍,上世纪70年代,湖泊富营养化问题主要存在于城市小型湖泊,富营养化面积约135平方公里;现在,我国一些大中型湖泊也出现富营养化问题,如太湖、巢湖、滇池等,富营养化面积约8700平方公里。上世纪80年代,太湖以二类水质为主,90年代下降为三类水,2000年后以五类、劣五类为主。

   为治理这些湖泊,政府已投入了庞大的资金,仅滇池就投入100亿元,但效果不甚理想。金相灿分析,传统的治湖思路主要盯着湖泊水质做文章,水质又主要是COD、总磷、总氮等3个指标。其实,这3个指标只是湖泊富营养化问题的冰山一角,要想认识庐山真面目,必须对水生态进行全面监测、诊断。

  金相灿研究发现,凡是出现富营养化问题的湖泊,一般均有以下病症:水生态系统退化、初级生产力出现障碍、食物链非良性变化、水体易污染、水体藻型化、生态灾变等。仅仅削减COD、总磷、总氮等3个指标,无法治本。

   他建议,治理湖泊污染首先要从规范流域内的人类活动着手,调整流域产业结构,从源头上控制整个流域的污染物排放量,最终保持在水环境承载力的范围之内。

3、全国部分地区推行水质目标考核和生态补偿机制建设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2009年11月05日

http://env.people.com.cn/GB/10320644.html

  不仅是河北,江苏、辽宁、山东等地也在积极推进水质目标考核和生态补偿机制建设。   

  江苏省:制定了《江苏省环境资源区域补偿办法》,规定如果交界断面水质超标,将依照化学需氧量每吨1.5万元、氨氮每吨10万元、总磷每吨10万元的标准,由上游地区政府按这3种主要污染物超标浓度,支付给下游地区环境资源补偿资金。 

  辽宁省:制定了《辽宁省跨行政区域河流出市断面水质目标考核暂行办法》,规定由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根据监测结果,确定各地每月应缴纳的补偿资金总额。每月将核定的上月各断面应缴纳补偿资金通报各有关市人民政府,同时抄送省财政厅,由省财政厅在年终结算时一并扣缴。

  山东省:制定了《山东省行政辖区跨界断面水质目标考核奖惩办法》,规定省人民政府把辖区水环境质量特别是跨界断面水质变化作为考核各市人民政府政绩的重要内容,并将考核结果向社会公布。对于年度考核不合格的,予以通报批评,半年内暂停审批该市增加排放水污染物的建设项目。

4、四川等11省市区携手应对跨省界污染

来源:《华西都市报》2009年11月05日

http://env.people.com.cn/GB/10323494.html

  为了防治跨界、跨流域污染,四川已和宁夏、新疆、青海、陕西、甘肃、山西、河南、湖北、重庆和内蒙古10个省(市、区)环保厅(局)签署了《共同应对区域环境问题高层会商框架协议》,决定携手建立跨省界、跨流域环境污染防控机制。

  记者昨日从省环保局获悉,近年来,跨省界和跨流域的环境污染事件时有发生,这些事件的发生不仅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危害人民群众健康,而且影响到区域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稳定。据悉,11省(市、区)将建立定期联席会商机制及跨区域环境污染及突发环境事件防控、共同行

动机制,包括建立预防机制,相邻省(市、区)或重点流域上下游省(市、区)应及时向对方通报环境功能和环境标准;建立跨区域环境污染和突发事件信息共享和协作处置机制,以便于掌握事故动态和消除恐慌;建立信息发布互通机制,环境污染事件发生后防止引起不必要的恐慌。(记者 陈诚)

5、广东环境保护厅今挂牌 "局"变"厅"环保迈上新起点

来源:《羊城晚报》2009年11月05日

http://politics.people.com.cn/GB/14562/10326164.html

  广东省环境保护厅今天正式挂牌,省长黄华华和副省长林木声出席挂牌仪式并作重要讲话。

  黄华华指出,“省环保局”升格为“省环保厅”,从局到厅,标志着广东省环保事业迈上新的起点。

  黄华华要求,作为省政府组成部门的省环保厅,要充分发挥环境保护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将环境容量作为经济建设的重要依据,将环境准入作为经济调节的重要手段。随着新上建设项目的数量越来越多,环保厅在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上要提前介入,科学分析论证,对大规模投资建设可能出现的环境污染问题发出预警,在经济快车跑偏的时候及时校正方向,积极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由以环境换取经济增长为主向以环境优化经济增长为主转变,努力实现节约发展、安全发展、清洁发展。

  黄华华指出,当前环保工作要在全面推进的基础上,实现重点工作的新突破。要突出抓好重点环境问题的解决,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要突出抓好污染减排工作;要突出抓好水环境质量综合整治,积极推进东江水质保护工作;要突出抓好珠三角大气污染防治。

  林木声要求,省环保厅要把经济发展要求与环境保护措施紧密结合起来,主动服务科学发展,主动建言当好参谋,主动介入重大建设项目的环评管理。( 记者 廖怀凌)

6、三峡蓄水处于停顿 入库流量已跌破9000立方米/秒

来源:新华网2009年11月04日

http://env.people.com.cn/GB/10319746.html

  新华网宜昌11月4日电(记者江时强、吴植)记者从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获悉,由于来多少水就放多少水,三峡水库试验性蓄水进程已连续多日处于停顿状态。近7天来,三峡坝前水位一直稳定在170.9米左右,水库蓄积水量没有发生变化。

  至11月4日14时,三峡入库流量已跌破9000立方米/秒,跌为8800立方米/秒。这比9月15日三峡蓄水开始时的入库流量少了14700立方米/秒,约为蓄水开始时流量的三分之一。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预计,若长江上游无大的来水,已进入枯水期的三峡河段流量将会持续下跌,三峡水库今年蓄至175米最终水位的目标恐已无望。

  按照长江防汛抗旱总指挥部的调令,为缓解长江中下游当前较严重的干旱状况,从10月31日14时起,若三峡入库流量小于9500立方米/秒,三峡水库按照出入库流量平衡控制,即上游来多少水就向三峡大坝下游放多少水。实质上,三峡蓄水目前已处于停滞状态。

  按照设计要求,为充分发挥枯水期三峡水库发电、航运及供水等功能,经国务院三峡建委批准,三峡水库从9月15日启动试验性蓄水,起蓄水位为145米,原计划10月底或11月初达到175米最终水位目标。然而,为缓解长江中下游旱情,水库自10月19日以来,已3次加大下泄流量,蓄水进程由此受到影响。

来自长江水利委员会的消息说,三峡大坝加大下泄流量对缓解长江中下游旱情起到了一定作用。至11月4日,长江干流洞庭湖湖口和鄱阳湖湖口水位已止跌回升,洞庭湖湖口城陵矶的水位已由今年最低时的21.62米上涨至22.37米,鄱阳湖湖口水位也上涨到8.75米,长江中游通航紧张状况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

7、“淮河卫士”霍岱珊走出沼泽地

来源:北京青年报2009年11月05日  

http://www.ce.cn/cysc/sp/info/200911/05/t20091105_19844625.shtml

霍岱珊希望带动村民成立“农民环保合作社”

 

  2009年对“淮河卫士”霍岱珊和他所创立的民间环保组织“淮河水系环境科学研究中心”(简称“淮河卫士”)来讲似乎是转运的一年,先是“清洁饮水救助”项目获得“康师傅水创意公益提案竞赛”一等奖,奖金25万元人民币;紧接着“莲花模式”又获得了第三届“SEE·TNC生态奖”二等奖,奖金6万元人民币。

  其实,霍岱珊一直在获奖,仅2007年就获得了中国十大年度绿色人物、中国十大法制人物、中国生态小康建设“十大贡献人物”等称号,2008年他名列“改革开放三十年环保人物”。

  连续获奖带来的不仅是区区几十万元的资金或者良好的声望,带来的是工作方法的战略转型,带来的是“工作脾气”向温和与宽广的转变。对于“淮河卫士”而言,这似乎是一个历史性的转折。

  霍岱珊说:“周边的状况正在逐步好转,可以这么说,现在,民间环保事业走出沼泽地应当不成问题了。”

  ■“淮河卫士”的任务是“一项监督,两项救助”,即长期监督淮河排污状况,以及农村的清洁饮水救助和医疗卫生救助

  2009年11月1日,北京雪花飘飘,园林工人拿着竹竿,帮助路边的花草抖落身上的积雪,每打落一些雪,小树就少了一次折胳膊断腿的可能。

  霍岱珊沿着雪后稀烂的人行道,向我跑来。他来京参加中国民间环保组织年会,趁着午间休息,赶来与我一起讨论“淮河卫士”的前景。他说,“淮河卫士”准备继续加快实施“拯救淮河希望工程”的力度,一方面构建淮河排污口监控网络,一方面对受水污染危害严重的区域实施“清洁饮水救助”和“医疗卫生救助”。

  未来会怎么样,谁也不知道,但未来可能怎么样,谁都会去幻想。淮河的水至今未变清,因此,继续关注淮河的水质保护,是他的业务主项。淮河两岸有不少村庄仍旧在患病,有的村庄被人称为“癌症村”,有的被人称为“高发病村”,有的村庄一直喝着饱受污染的水,有的村庄村民买纯净水度日……不过,有些村庄霍岱珊帮助安装了生物净水装置,有的村庄他则想帮助成立农民环保合作社。这事渊源颇长。

  1997年,他辞去《周口日报》摄影记者一职,孤身开始调查淮河的时候,他还没有想到,后来要帮助淮河边的村庄,安装水质净化设备。2004年,日本有个研究生物净水技术的华裔专家,看到霍岱珊的业绩,就与他商量,看有没有可能为饮用水被污染的村庄,免费提供净化水质的技术。技术是免费的,但修建这个设施的费用,得由他去筹集;修建的过程,得由他去组织和督导;修建后的运行,得由他去监控。自2004年起,“淮河卫士”陆续在淮河边的黄孟营、东孙楼、洼子庄修建了生物净水装置,效果比较明显。

  霍岱珊有些得意:“过去,淮河水质好的时候,大家可以在河里游泳,无论是井水河水,打上来做饭洗衣都毫无疑虑。后来,连地下几百米打上来的水也不能喝了。当前能够过渡的方案,要么是给各个村庄打更深的井,要么就是多安装这样的净水设备。我们的技术不用打深水井,不用铺地下管网,不用添加化学药剂,直接用微生物菌和光合作用,就能对受污染的水进行自然净化,流出来后就可以直接饮用。淮河边的这些农民,喝一吨这样的水,只需掏1元钱左右,一年大概需要花费50元左右。当然有时候也不方便,一是出水量小,二是水源得从井里泵上来,万一停电,就得由人工抬水。我想回去后再筹集些钱,安装一套管网,让水能够顺利流入,顺利流出。这些村民现在对淮河水质的监测非常积极,昨天有村民打电话说的是他们村边河流又有颜色了。在参与监控之前,村民对河流污染是非常无奈的。因此,有时候我想,村庄净水项目的实施已经使村民提高了环境意识和参与意识。”

  “淮河卫士”的工作可以概括为:一项监督,两项救助。一项监督就是对淮河排污口进行长期的跟踪调查和监督,霍岱珊认为这是最直接、最有效的行动;两项救助就是做清洁饮水救助和医疗卫生救助,虽然有些人认为这属于公共安全卫生的范畴,不是一个环保组织应该做的事情,但霍岱珊认为这也是很急迫的任务,如果在安装了滤水装置以后,疾病得到控制,那就能说明疾病和饮用水污染之间的关系。(责任编辑:高蕾)

共(3)页 首 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末 页  

8、专家称未来100年全球将继续变暖

来源:中国改革杂志2009年11月03日

http://news.sina.com.cn/c/sd/2009-11-03/181418967426.shtml

  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如今像一个巨型建筑工地,到处沸沸扬扬:有人忙着填海造陆,有人急于围陆修堤;前脚将青山绿水改造成高楼林立,称之为“城市化”,后脚又在高楼中修葺亭台楼阁,美其名曰“生态景观”。

  在越来越热的天、越来越暖的水、越来越大的风中,人类带着满脑子的“科学”主见,闷头飞奔在建设和发展的道路上,却对真正的科学家听而不闻,视而不见。

  12月7日,为期两周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将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开幕。届时,192个国家的领导人将就未来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行动签署新的协议。这将是继《京都议定书》后又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全球气候协议书,毫无疑问,将对地球今后的气候变化走向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说,“若各国未能在哥本哈根达成广泛协议,那将会是一个严重得无法原谅的道德缺失,而且在经济政策上犯短视的错误,在政治上也是不明智。”

  《中国改革》特别组织本期专题,就是希望读者在为人类创造的、所谓的物质与精神财富自喜之前,静下一刻钟,读一读科学的评估和预测,看一看已成事实的景象,听一听来自遥远国度的启示。事实上,地球上的每个人都有机会与能力去了解并支持那些有使命感的NGO组织、有发展潜力的低碳乡村建设、有社会责任的企业行为理念。每个国家也有义务在拯救气候问题上承担相应的责任。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气候变化带来的灾难,没有一个国家和个人能够幸免。携手于哥本哈根,这是人类的愿望,也是希望。

  从IPCC评估报告的变化中,我们可以明显发现,观测数据和科学模型研究使“人类活动是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渐渐成为全球共识。

  秦大河:未来100年全球将继续变暖

  近百年来,地球气候系统经历着一场以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显著变化,预估未来100年全球气候还将继续变暖。

  数据显示,1906-2 005年的一百年间,全球平均地表气温上升了0.74℃(0.56-0.92℃),其中后五十年的升温速率几乎是百年平均速率两倍;1961年以来的观测表明,增加到气候系统内80%以上的热量被海洋吸收,升温已延伸到3000米的深海,海水热膨胀并导致海平面上升,二十世纪全球海平面平均上升约0.17米。

  2 0 0 7 年在太空拍摄的地球照片是目前碳排放情况最典型的证明, 北美洲、日本等燃烧化石作为能源的发达国家已经点亮了其所在的相关地区, 而中国、巴西、印度这样的发展中国家也在逐渐地亮起来。这说明过去、现在和将来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地球正在变暖。

  20世纪是过去一千年中最暖的一百年

  自1 8 6 0 年有气象仪器观测记录以来, 全球平均温度升高了0.6±0.2℃。20世纪以来,1998年最暖,2005年为次暖年。这并不意味着全球的气候正在趋向正常。实际上,20世纪是过去一千年中最暖的一百年,20世纪后期的20年又是这一百年中最暖的20年;1850年以来最暖的12个年份,有11个出现在1995年-2006年之间。

  地球的气候系统正在变暖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 一系列连锁反应不可避免的逐渐出现。首先降水分布发生变化, 大陆地区尤其是中高纬地区降水增加, 非洲等一些地区降水减少;陆地上湖泊水位下降、面积萎缩; 海洋中, 海平面升高将影响海岸带和海洋生态系统, 造成海岸地区遭受洪水、风暴影响的程度和严重性加大。其次, 气候变化已经并将继续改变植被群落的结构、组成及生物量, 使森林生态变化, 生物多样性减少。第三, 气候变化给冰冻圈带来灾难。目前冰川的加速融化和冻土的退化, 已引起了与之相关的冰湖溃决, 洪水、泥石流、冰崩、雪崩以及冻土热融等各类冰冻圈灾害发生频率、强度和范围的增加。最后, 有些地区极端天气气候事件( 如厄尔尼诺、干旱、洪涝、雷暴、冰雹、风暴、高温天气和沙尘暴等) 出现频率与强度也相应的增加。

  对此,各国的科学家使用31个复杂气候模式,对6种代表性温室气体排放情景下未来100年的全球气候变化进行了预测。其结果表明:全球平均地表气温到2100年将比1990年上升1.4-5.8℃。这一增温值将是20世纪内增温值(0.6℃左右)的2-10倍,可能是近一万年中增温速率最快的。而过去和未来排放的二氧化碳将使增暖和海平面上升延续达千年以上。2100年全球平均海平面将比1990年上升0.09-0.88米。一些极端事件(如高温天气、强降水、热带气旋强风等)发生的频率将会增加。

  气候变化将对人类的生存、生活产生更为深刻的影响。农业是反应最为敏感的部门之一,气候变化会使农业生产布局、结构出现变动,大幅度增加农业成本和投资。同时,气候变暖将导致地表径流、旱涝灾害频率以及水质等发生变化,水资源供需矛盾将更为突出。气候变化还将影响人类居住环境,致使对气候变化敏感的传染性疾病的传播范围有所增加,与高温热浪天气有关的疾病和死亡率也会增多。

  气候变化考验中国

  最近一百年里,中国的气温上升了0.4-0.5℃,以冬季和西北、华北、东北地区最为明显。1985年以来,我国已连续出现了16个全国范围的暖冬。

  与全球未来的情况一样,我国气候也将继续变暖。到2020-2030年,全国平均气温将上升1 . 7℃;到2050年,全国平均气温将上升2.2℃,变暖幅度由南向北增加。不少地区降水出现增加趋势,但华北和东北南部等一些地区将出现继续变干的趋势。未来4-5年,黄淮海地区出现30-50年一遇的极强降雨事件的概率将比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增加4-6倍。长江流域出现连续大旱的可能性较大,部分地区的干旱程度、范围、持续时间还将进一步加剧。渤海沿岸和长江口地区的台风最大风速将增加约19%,破坏性更强。冰川融水是我国西部地区水资源的主要来源, 我国西北冰川面积,预计到2050年还可能再显著减少27%,水资源安全形势堪忧。

  我国农业生产靠天吃饭的格局短时期内仍无法改变,估算表明,气候变化和极端气候灾害将导致我国农业生产尤其是粮食生产的自然波动,从过去的10%增加到20%,极端年景甚至达到30%以上。同时,全球粮食生产的波动风险也将加大,确保我国粮食安全的国际形势不容乐观。

  冰冻圈在全球变暖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记录着不同时间尺度的气候和环境信息,对中、低纬地区冰冻圈最发育的我国来说,它又与水资源、生态保护、气候预测和可持续发展密不可分。中国是一个冰川大国,拥有现代冰川46377条,多年冻土的面积达220万平方公里,季节冻土占70% 的国土面积。目前西部地区冰川连续退缩。预计到2050年,青藏高原冬季最低气温升高约3.1- 3.4℃,夏季最高气温升高约1.8-3.2℃,冻土变化会直接威胁到如青藏公路、青藏铁路、格—拉输油管线、兰—西—拉光缆线等冻土区(包括东北冻土区)工程的建设、安全运营与维护。

  人类活动是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

  近年来, 全世界对于属于自然科学领域的气候变化研究日益关注,1988年特别成立了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 简称IPCC)。IPCC设有三个工作组:第一工作组评估气候系统和气候变化的科学问题,我就在第一组工作,并在第五次评估报告时任第一工作组联合主席;第二工作组评估气候变化导致社会经济和自然系统的脆弱性、气候变化的正负两方面后果及其适应方案;第三工作组评估限制温室气体排放和减缓气候变化的方案。

  I P C C于1 9 9 0年、1 9 9 5 年、2001年和2007年四次发布评估报告, 作为国际科学界和各国政府在气候变化科学认识方面形成的共识性文件, 四次评估报告成为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决策依据。G D P是政治家认同的数据,但是科学家更认同GWP(全球变暖潜势) , 而在解决气候变化的问题上, 很显然指挥棒只能有一个。

  对于造成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 多年来一直存在着不同的声音。这点从IPCC四次评估报告的结论中也能看到其变化的轨迹。1990年I P C C第一次评估报告认为,观测到的增温可能主要归因于自然变率,也可能和人类活动相关或是二者叠加;1996年第二次评估报告则指出,有可以检测出的证据说明人类活动对气候有影响;2001年第三次评估报告提出,新的、更有力的证据表明,过去50年观测到的全球大部分增暖可能归因于人类活动(信度为66%);最近一次,2007年的评估报告(AR4)则指出,人类活动“很可能”是导致过去50年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 信度为90%)。

  第四次评估的结论主要来自气候模式模拟的结果。我们将1750年作为节点,以瓦特发明蒸汽机为标志,人类拉开工业化的大幕。工业化大量使用化石燃料,导致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入大气,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大大增加。但是1750年以来由于太阳输出量的变化造成的直接辐射强迫仅为0.12(0.06-0 . 3 0)瓦/平方米,比人类活动的0.12瓦/平方米小一个量级,说明太阳活动在这一时期的气候变化中所起作用很小。

  虽然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指出许多仍存在的科学不确定性,在观测事实方面,观测资料和参考文献的区域不平衡和空白,特别缺乏热带和南半球的资料和文献。但不影响其为第一部“地球系统科学”的评估报告。从IPCC评估报告的变化中,我们可以明显发现,观测数据和科学模型研究使“人类活动是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渐渐成为全球共识。

  “温室效应”本身并非坏事,若无温室效应,地球表面平均温度应该是零下18摄氏度,而不是现在的15摄氏度。但现在的问题在于人类在化石能源开采、工业生产、农业和畜牧业生产和处理废弃物等活动过程中,排放的温室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已经超出了这个标准。仅2007年全球排放碳75亿吨,其中排放到大气中的有32亿吨,陆地25亿吨。排放进入大气中的碳一部分能被海洋陆地吸收,但更多的形成了温室气体,成为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

  与对气候平均值的变化研究相比,目前对极端气候事件变化的认识还有待深入,特别是一些小尺度的极端气候事件更加如此。我相信,即将开始的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AR5)将更加丰富和完善。

  最后,我想强调的另一个基本科学共识是,应对全球气候变暖,需要世界各国的共同努力,需要全社会在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节约能源资源、加强防灾减灾能力建设等多方面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9、云南四川争夺泸沽湖 引发环境监管之忧

来源: 人民网(北京) 2009-11-05

http://discover.news.163.com/09/1105/11/5NBQSNFU000125LI.html

泸沽湖目前面临着环境保护资金投入不足的窘境。有关人士指出,随着每年有数十万的游客进入泸沽湖景区,湖区生活污水、垃圾等问题日益显现,如若不下决心及早防治,泸沽湖同样面临着严重危机。

这是一个远离喧哗、未被污染的湖泊,宛如一块明珠镶嵌在群山怀抱之中,每逢晴天,蓝天白云倒映湖中,水天一色,景象绮丽。

古朴的民风、秀丽的湖光山色与男不娶、女不嫁的阿夏异居婚(走婚)风俗,让这里充满了神秘的色彩。听着摩梭情歌,看着水天一色的美景和缓缓滑行于碧波之上的猪槽船,身临其境,使这里更增添了几分古朴、几分宁静。

走进泸沽湖,就像走进了一个神秘世界,走进了人间天堂。

上世纪90年代,随着商品经济意识不断深入内陆,隐藏深山多时的“女儿国”也慢慢掀开了蒙在脸上的神秘面纱,面对大山之外传来的商品经济大潮,世居泸沽湖畔的摩梭人也纷纷开始开办家庭旅店、餐馆招揽生意。

由于泸沽湖既是景区又是摩梭人集中生活的社区,与国内其他风景区一样,旅游产业的发展对区域生态环境带来了一定影响,如何在发展旅游产业的同时保护好这一湖净水,成为泸沽湖面临的最大问题。

发展旅游业,挑战泸沽湖生态环境

泸沽湖景区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在给当地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同时,也给泸沽湖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的保护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不下决心及早防治,泸沽湖将重蹈国内其他污染严重湖泊生态悲剧。

位于滇川交界处的泸沽湖面积达50.3平方公里,四周森林茂密,湖水异常洁净,最大透明度可达10米以上。虽然四周高山一年有3个月积雪,但湖水终年不冻,水体清澈透明,是我国目前少有的污染程度较低的高原深水湖泊之一。

虽然说地处偏远,但泸沽湖无与伦比的水体、湖岛、山色,历史上早就名声在外。明代旅行家徐霞客在《徐霞客游记》中写到,“内贮四池,池水各占一色,皆澄澈异常,自生光彩。池上有三峰中峙。”

上世纪20年代,美籍学者约瑟夫·洛克在美国《国家地理》等书刊上大量发表关于泸沽湖的照片和文章,认为泸沽湖是“整个云南最漂亮的一个湖泊,无法想象还有比这更美的水景。”

世代生活于泸沽湖畔的摩梭人,其婚姻形态至今仍保留着男不娶、女不嫁的阿夏异居婚(走婚)习俗,被誉为人类家庭史、婚姻史的活化石,具有极高的社会学价值和旅游利用价值。

优美的泸沽湖风光和独特摩梭风情引起了全世界的瞩目,国内外游客接踵而来,祖祖辈辈一直以农耕渔猎为生的摩梭人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也纷纷办起了家庭旅馆,开始从事旅游业。

泸沽湖景区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在给当地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同时,也给泸沽湖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的保护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长期以来,泸沽湖的旅游业基本处于自发的粗放型发展状态,旅游基础设施差、服务管理滞后,发展缓慢。由于控制不到位,造成污水任意排放,生活垃圾乱倒,严重破坏了泸沽湖的景观。

由于泸沽湖环湖村社生活污水基本是直接或间接排入湖中,紧临湖泊水位线的筑堤造田、沿湖筑路、兴建民居客栈和建筑物等活动挤占了湖滨带,弱化了湖泊的自净能力,湖泊水体不同程度地受到污染威胁,现在泸沽湖3种特有的裂腹鱼濒临灭绝。

据当地环保部门介绍,因为地理形成因素,泸沽湖自身就存在有环境隐患,补水系数小,自净能力差。而且湖区土壤含磷量高,水土流失现象会导致大量的磷进入湖泊,加快水体富营养化;湖内的生态系统脆弱,一旦被污染和破坏,水质下降,治理和恢复就难了。再加上环湖居民的生产生活对资源的利用及发展旅游业,更增加了泸沽湖环境保护的困难。

 “高原湖泊保护治理是一个世界性难题。现在每年有数十万的游客进入泸沽湖景区,湖区的生活污水、垃圾等问题日益显现,如不下决心及早防治,泸沽湖将面临着重蹈国内其他污染严重湖泊生态悲剧的危机。泸沽湖生态环境保护得如何,是湖区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泸沽湖所在地宁蒗县环保局局长肖国梁对泸沽湖的保护非常担忧。

实施“八大工程”,不让一滴污水进入泸沽湖

到2007年底,泸沽湖“八大工程”建设以及有关配套建设项目全面完成,基本实现了“不让一滴污水进入泸沽湖”的目标,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开发泸沽湖旅游资源,首先要保证做到两条:一是环境不能受污染,二是生态不能受破坏。”对于泸沽湖应怎样实现可持续发展,早在1990年9月,云南省原省长和志强在泸沽湖调研时就指出过。

1994年,云南召开滇西北旅游规划会议,确定成立泸沽湖省级旅游开发区,泸沽湖成为云南六大旅游产品基地之一,丽江也加大加快了对泸沽湖的环境保护工作。2004年初,丽江组建了丽江泸沽湖管理委员会,切实加大了泸沽湖的保护管理力度。

当污染问题随着旅游业的迅速发展而出现后,2004年6月5日,中央电视台《共同关注》栏目以《谁在污染泸沽湖》为题,对泸沽湖环境和旅游发展中存在的有关问题进行了报道,泸沽湖的保护发展问题进一步引起了云南省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的普遍关注,下大力气开展泸沽湖的环境保护整治工作提上了政府的工作日程。

2004年10月,云南省政府在景区召开泸沽湖保护现场办公会,决定用3年时间实施环境保护整治“八大工程”,即:编制《泸沽湖流域综合规划》,实施环湖截污和垃圾处理工程、拆迁改造工程、沿湖生态环境整治工程、环湖道路工程、驻地游客服务中心工程、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工程、“禁磷”和“禁白”工程。丽江人决定走一条旅游型高原湖泊保护与旅游互动发展的新路,努力实现“不让一滴旅游污水进入泸沽湖”的目标。

2005年初,“八大工程”正式分解实施。在整个整治过程中,丽江始终坚持“保护第一、开发第二,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切实加强对资源、生态环境、民族文化保护及环卫设施的科学规划工作。

根据旅游资源特点和环境承载力,丽江先后投资1000多万元,借助国内一流的规划设计单位和科研院所的力量,先后完成了《泸沽湖景区综合规划》、《泸沽湖省级旅游区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大纲》等一系列保护、管理、开发和建设规划,这些规划的编制完成,为泸沽湖的环境保护管理和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随着泸沽湖旅游业的发展,丽江市和宁蒗县先后成立了一系列管理机构。为了进一步加强泸沽湖景区的保护管理和开发建设工作,切实解决景区保护管理的核心问题,2004年以来,丽江又先后成立了丽江泸沽湖省级旅游区管理委员会和丽江市泸沽湖景区管理处,初步建立起了运转高效的景区管理机制,确保了景区保护管理和开发建设有序进行。

针对一些地方湖滨带狭窄、农业区与村落区太靠近湖边,湖滨缓冲带已被人为开垦利用,丧失污染缓冲控制能力,以及一些民居邻湖而建、污水直接进入湖内等情况,丽江还与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合作实施了国家“863计划”里格村“典型高原湖泊初期污染控制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利用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综合治理污水前沿技术,有效地解决了里格村的污水处理和生态修复问题。这一项目已通过了国家科技部验收,项目的实施为高原旅游型湖泊水体保护和污染控制提供了经济实用的途径与方法。

随着泸沽湖景区环境整治成效逐渐显现和知名度的提高,前来泸沽湖洽谈投资事宜的投资商逐年增多。为了防止污染源进入泸沽湖景区,泸沽湖景区的保护管理和开发建设者,从上到下,牢固树立守护好青山绿水便是政绩的观念,杜绝了湖面经营污染项目进入景区。

据了解,从1994年泸沽湖省级旅游区成立至今,泸沽湖的湖面上没有一艘机动旅游船只营运,全都是人力划航的猪槽船,既有效地保证了泸沽湖水体不被污染,又充分地展示了当地的民俗文化,给游客留下了自然和谐的美好印象。

到2007年底,泸沽湖“八大工程”建设以及有关配套建设项目全面完成,总投资9185万元。目前沿湖村民和旅游接待生活污水处理率达100%,生活垃圾处理率达98%,湖滨带植被覆盖率达到74%,景区基础设施和村落面貌有了明显改观。

 “2008年,泸沽湖水质继续保持Ⅰ类,湖水透明度达到12.1米,这样高的透明度在云南属于仅有,在全国也是罕见。”云南省丽江市泸沽湖旅游区管委会主任余丽军告诉记者,10多年前,来泸沽湖的红嘴鸥数量极少,现在已达2000多只,野鸭、鸳鸯等数量也由几百只发展到了10万余只,“现在基本实现了‘不让一滴污水进入泸沽湖’的目标,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本文来源:人民网 作者:郑劲松)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10、河北实行扣缴资金制推动地方政府治污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2009年11月05日 武卫政

http://news.sina.com.cn/c/2009-11-05/051118977964.shtml

  编者按:一条河上,不止一家企业违法排污,单靠环保部门监管,往往是“按下葫芦浮起瓢”;一条河流,上游肆意排污,下游深受其害,索要补偿难于上青天。这是我国许多地方水污染的现实。

  面对严峻的水污染形势,国家提出让江河湖泊休养生息,实施这一治水治污战略,首要的任务是把衡量水质好坏的COD(化学需氧量)浓度降下来。在这方面,各地都在探索行之有效的办法。

  从去年4月开始,河北省在子牙河水系实行扣缴流域生态补偿金制度。监测数据表明,去年子牙河化学需氧量平均浓度比上年降42.8%,氨氮平均浓度比上年降13.7%,水质达到多年来最高水平。尝到甜头之后,今年4月河北在全省七大水系全面推行这一制度。

  “谁污染,谁治理;谁污染,谁补偿”,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河北省在七大水系实行扣缴流域生态补偿金制度,能否把这些环保原则落到实处?记者就此进行了深入调查。

  焦点①

  水质不达标,钱怎么扣?

  提到扣缴流域生态补偿金制度,记者接触的许多干部群众用一句话概括:水质超标,就扣地方财政的钱。这钱怎么扣呢?

  以子牙河水系为例。近年来,受到人口增长、经济发展,特别是资源性缺水等多种因素影响,子牙河成为河北省污染最为严重的水系。水系内有滹沱河、滏阳河、冶河、牛尾河、石津渠、洨河、汪洋沟、子牙新河等多条支流,涉及邯郸、石家庄、衡水、邢台、沧州5个地级市的48个县、2000多万人口。

  扣钱的目的是明确地方政府的治污责任、遏制上游污染下游。这里分两种情况:当河流入境水质达标(或无入境水流)时,如果省里考核的地方跨市出境断面水质 COD浓度超过若干指标,每次扣缴10万元至150万元;当河流入境水质超标,某地跨市出境断面水质COD浓度继续增加时,超过若干指标,每次扣缴20万元至300万元。

  为什么第二种情况扣缴的资金是第一种情况的两倍?

  河北省环境保护厅厅长姬振海解释,这是为了防止有的地方以入境断面水质超标为由,不认真履行辖区的治污责任。“上游来水超标了,下游只有加大力度治污才能保证出境水质达标,所以我们在制度设计上就要充分体现压力。”

  扣钱以水质监测数据为准,要是出境、入境断面双方对数据有争议怎么办?

  “监测水样难免会出现误差,但我们可以做到让双方没话可说。”环保厅所属子牙河、白洋淀督查中心副主任任立强说,为让误差减到最小,监测由上游市、下游市、省环保厅3家共同完成,3家使用同一水样,最大限度保证监测结果的权威性和公信力。

  最后一步就是扣钱。“如果是罚款,等于从人家口袋里掏钱,要起来可能很费劲。我们采取的办法是由省财政直接扣除,不怕他不给。”环保厅副厅长杨智明说,省环保厅将每月考核断面水质超标情况提供给省财政厅,财政厅马上就扣,并将扣除金额及排名情况报送省领导,在全省公布。

  水质超标最少扣10万元,最多扣300万元,对于一个财政状况不太差的地级市来说,扣这些钱能使当地政府感到“心疼”吗?

  对此,姬振海认为:“这要从两方面看。首先,一个地级市可能有几个考核断面,所有超标断面是累计扣缴,水质每月监测,超标一次扣一次,连续4个月超标还将被‘区域限批’。这种扣法,哪个地方也不敢小瞧。其次,河北省委、省政府对节能减排的考核非常严格,水质超标就被扣钱,地方领导觉得丢面子。”

  焦点②

  “扣钱”能否治住水污染?

  扣钱,当然不可能完全治住水污染,但记者在调查中发现,扣钱相当于形成一个倒逼机制,确实逼出了几大变化。

  一是逼着地方政府切实负起防治污染的“第一责任”——

  在扣缴生态补偿金制度实施的第一个月,石家庄一下子就被扣了360万元,因为它是位于子牙河上游的大型工业城市,是5个市里考核断面最多的一个市。面对严峻形势,石家庄对水质超标比较严重的无极、栾城等4个县亮了黄牌,对水质严重超标的深泽县亮了红牌,责令当时分管环保的副县长停止工作。

  深泽县是滹沱河流出石家庄的最后一站,这里的断面水质代表着石家庄的“脸面”。目前分管环保的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杨国芳和记者聊起来,深有感触地说: “过去是签订污染治理责任状,年底按优秀、达标、不达标的几个杠杠考核,对政府和干部个人的影响并不大。扣缴补偿金制度实施之后,如果完成不了污染治理任务,县里不仅要花巨资为污染埋单,主管领导还有可能受行政处罚,干部们从来没有感到如此巨大的环保压力。”

  二是逼着各地调整产业结构,认真做“减法”——

  在石家庄,深泽县取缔了滹沱河沿岸的17家小制革企业。无极县对十大皮革公司进行了整改,依法取缔了39个小水胶、小洗皮、小漂染加工点。

  邢台市的宁晋县境内有洨河、汪洋沟、午河、泜河、北澧河、老漳河、小漳河、滏阳河和北沙河等9条河流纵横交错,断面考核之后,他们一举淘汰关停了曾兴盛一时的30多家造纸厂和28家牛仔服装企业的水洗生产线。

  地处滏阳河源头的邯郸市,刚开始被扣缴了10万元,数量虽然不多,但对当地政府的触动很大。造纸行业是邯郸市的传统产业,全市共有各类造纸企业40多家。考虑到年产3.4万吨以下的生料造纸企业利润往往不足以支付污水处理的正常费用,基本难以实现稳定达标排放,邯郸市坚决关停了这些生料造纸企业。

  三是逼着各地建污水处理厂,努力做“加法”——

  污水处理厂的正常运行,是有效降低COD浓度的工程措施。2007年之前,河北省只有城镇污染处理厂50座。2008年一年,全省就新增52座。子牙河流域的各市、县对污水处理厂的重视更是今非昔比。

  今年,“扣钱”制度在七大水系推开之后,各地不仅注重污水处理厂的建设,更注重让建成的污水处理厂正常运行。石家庄市引进先进管理模式,让清华同方、新加坡凯发等公司介入14座污水处理厂的运营管理。保定市的高阳县采取政府主导、企业运作的模式,去年8月建起目前全省最大的县级污水处理厂,同时积极探索污水处理费征缴长效机制,1年多来污水处理厂运行正常。

  焦点③

  生态补偿如何走向深入?

  既然扣的是流域生态补偿金,那么扣下的钱怎么用呢?河北省规定,全省水污染生态补偿资金必须专款专用,全额用于生态补偿,严禁挤占、截留和挪用。去年4 月到今年8月,省财政共扣缴包括子牙河水系在内的生态补偿金3000多万元。这些钱将专门用于解决由于河水污染造成下游经济损失应给予补偿的项目、需要打深水井保障群众饮水安全项目、水污染综合整治的减排工程。

  保定的安国市和衡水的安平县,首先获得了省里拨付的生态补偿金。

  过去,磁河的污水从石家庄流入安国以后,渗入这里的沙地,污染了当地5个乡镇的地下水,老百姓自家几十米深的压水井不能用了。为这事,保定与石家庄没少交涉,但作用不大。许多村不得不自筹资金打200米左右的深井解决饮用水问题,群众很不服气:凭什么上游污染我们,还要我们自己掏钱打井?

  今年,五仁桥镇五仁桥村又打了一口240米深的水井,村支书宋占科没再为打井四处“化缘”。原来,安国市得到了省里拨付的231万元补偿金,市里答应给五仁桥村补偿。就连去年打井花的钱,市里也要给补一部分。

  “这笔钱数目不大,却体现了省里对污染受害者的关爱。”市环保局长王京义告诉记者,市里有专门的制度,规定了资金使用程序和拨付办法,保证把这笔资金用实、用好,真正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安平县过去受滹沱河、滏阳河上游污水之苦,这次得到了210万元补偿金,计划打12眼深水井,解决4个乡镇25个村的饮水问题。

  谈到目前的补偿,姬振海的看法是:“我们只是迈出了第一步,还不是这些年专家学者和污染受害者呼吁的真正意义上的补偿,有待于进一步完善、深化。”他认为,河北省实行扣缴流域生态补偿金制度,主要还是通过“扣钱”,倒逼各地加大污染治理力度,从而使各级领导干部和企业业主深刻理解“谁污染,谁治理;谁污染,谁补偿”这一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充分认识到治污不力和违法排污“既赔钱又丢人”,必须付出相应的代价。

  记者了解到,环境保护部已经把河北省作为全国省级全流域生态补偿的试点。从今年7月1日开始施行的《河北省减少污染物排放条例》以地方法规的形式明确提出生态补偿制度:因污染物排放总量超过控制指标,造成相邻地区环境污染加剧或者环境功能下降的地区,应当向相邻地区支付生态补偿金,具体补偿办法由省人民政府制定。

万事开头难,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我们相信生态补偿在河北会做得更细、更实,会给应得补偿的地方和群众更多的实惠。

11、中国五矿下属企业非法排尾追踪调查

来源:新华网2009年11月05日 任芳、巩军

http://ccnews.people.com.cn/GB/142056/142072/10320724.html

 “复垦造地”还是“非法排尾”?——

  日前有媒体曝光了中国五矿下属两铁矿“非法排尾”问题,引起各方关注,但有关方面却对此予以否认。为此,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近日到河北省邯郸市下属的武安市,对五矿邯邢冶金矿山管理局所属的北洺河铁矿和玉石洼铁矿尾矿排放问题进行了跟踪调查。

  究竟是“复垦造地”还是“非法排尾”?请看记者调查的事实。

  河滩排尾:环境污染明显

  武安市团城乡高村村北近千米处,干涸的北洺河河道两侧布满了尾矿砂堆,灰色粉尘覆盖的小路上,动物的足印清晰可见。在这人造“砂漠”深处,灰黑色的尾矿浆正从一根粗大的水泥管中喷涌而下,冲积出一片新的尾矿浆池塘,池塘中央几棵芦苇梢在浆面摇曳。

  “尾矿可把我们害苦了!”家住村北的村民侯有良一见到记者就抱怨:尾矿冲了自己在河滩开垦的十几亩耕地却没给赔偿;尾矿坝堵住了村里通往北洺河的排水沟,下大雨后村里根本没法排水;起风时空气中矿砂飞扬,村北几十户人家的小孩都皮肤过敏。

  村民庞青茹撩起衣服给记者看腿上、手臂上一片片红斑。她说:“尾矿砂被风刮得到处飞,村里很多人尤其是小孩身上都出现了红斑,非常痒。在村医那里看根本不管用,要到大医院打针才有效果。”

  村民侯文魁说,最近几年他的气管炎越来越严重,刮风时因为呼吸很困难,根本不能到村北的农田干活。

  多位村民介绍,尾矿砂占用了高村300多亩河滩地。2008年以来,全村三十多户村民联名反映,今年4月1日,环境保护部信访办将上访材料批转给河北省政府信访局,要求对“涉及土地、农民生计、环保、经济赔偿、企业关闭”等多方面问题“统筹解决”。

  不过,截至10月26日记者到排尾现场,尾矿浆依然在向河滩排放。

  高村党支部副书记陈其林说,北洺河铁矿是应高村“充填河滩造地”的请求,从2007年开始向河滩排放尾矿砂的。目前北洺河北河滩造地任务基本完成,所造的40多亩地上全都种上柳树和沙棘,成活率80%以上。另外,北洺河铁矿每年大约给村里五六十万元造地资金支持,扭转了村财政入不敷出的困境。

  记者在北洺河北河滩看到,由尾矿砂平整而成的地面高出路面一米左右,靠近路边的几排柳树绿中泛黄,不乏生机。登上尾矿砂往里走,记者却发现里面的几十排柳树全是枯枝。低头一看,路边成活的柳树旁都堆有矿砂,而枯枝下的地面光滑而平整。“栽树时就给路边的树坑里填了些好土,里面的树就直接栽到矿砂上,怎么能活呢?”侯有良说。

  再往西走登上尾矿砂筑成的三米多高大坝,一望无际的尾矿砂映入记者眼帘。侯有良说,这些尾矿砂都堆放好几年了,没见过有人在这里造地,只修了个高坝挡了起来。

  与北洺河铁矿不同,玉石洼铁矿则把尾矿砂排进武安市矿山镇北尖山村附近一个叫连家洼的山沟里。尖山村党支部副书记苗增全说:“这里排尾的目的是充填造地,尾矿砂冲掉了山沟里15亩耕地,但二十年后可充填造地150亩。”

【1】       【2】 【3】

12、吃掉湖泊的,是我们自己

来源:南方周末2009-11-04 冯永锋

http://www.infzm.com/content/36877

世界湖泊大会正在武汉召开,会上有观点认为,中国湖泊不断消失与国人乱扔垃圾的习惯有关。

中国人每天乱堆乱放的垃圾固然多,但还不至于吃掉那么多的湖泊。

中国湖泊的濒临死亡,首先当然是污染。应当这么说,中国人每天排放的各种污染物,是让湖泊身中剧毒的原因。身中剧毒可能会百病缠身、恶臭难闻,但从外形上看,湖泊仍在,无论地图上还是卫星遥感图上,仍旧会出现蓝色来标注有湖的这个区域。

中国湖泊的正式死去,主要的原因是缺水。缺水的原因,又有三大源流。

第一大源流,是湖泊被填平。武汉的湖泊只剩下34%左右,是因为那66%左右全都被填掉了;大北京范围内再也看不到几个坑塘,也是被填掉的——所用的填料,还真是生活垃圾和工业渣滓。

第二大源流,是大量修建水库。六十年来,全中国修建了8万多座水库,这些水库并没有像某些水电专家说的那样成为“人造湖泊”——否则中国的湖泊数量将大大增长,这些湖泊异常坚定地拦截了上游来水,导致下游失水,于是下游往往就干涸了。黄河是因为修建了太多的水库而导致下游断流。河流变成一个个水库联合体的过程,就是河流边的湖泊缩小、干涸化的过程;河流不支援湖泊,湖泊就只能坐以待毙。

第三大源流是城市本身成了吸水鬼。城市一旦发生供水危机。所有的城市管理者最想做的一件事就是“跨流域调水”,这其中,最经受考验的是汉江,因为南水北调中线是从汉江取水,引汉济渭(引汉江水接济渭河)也准备从汉江借水;把所有的好水、活水都借调到城市当“城市居民”的过程,是河流变成湖泊、湖泊变成水蒸气的过程,是水死亡的过程,也是湖泊消失的过程。

当然有许多人还喜欢说湖泊的消失是全球气候变化所致,大量的湖泊今天还健在,明天就可能弃人而去。但无论全球气候变化来势多么凶猛,都敌不过全中国13亿人口一起对湖泊下手时的“总动员”。因此,不仅仅垃圾吃不掉湖泊,全球气候变化也吃不掉湖泊,能够吃掉湖泊的,是我们自己。

13、治污关键在“治人”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2009年11月05日 刘  毅

http://env.people.com.cn/GB/10320645.html

  我国地域辽阔,许多河流流经多个县、市及省。江河湖泊跨越不同的行政区域,增加了统筹协调治污的难度,以至于“铁路警察,各管一段”、“上游排污,下游叫苦”的现象屡见不鲜。跨界水污染问题成为久治难愈的沉疴,造成上下游区域间的矛盾,甚至影响社会安定。

  我们看到,“中游”地区往往把“上游来水水质不好”当成本地治污进展不快的理由,心安理得地把超标污水排往其“下游”。这样,上中下游间,水质污染成了一本糊涂账,板子打不到任何人头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对本辖区的环境质量负责”这一环保基本法律制度也就难以落到实处。

  现在,河北、辽宁、江苏、山东等全国部分地区推行水质目标考核和生态补偿机制等措施,使污染治理不达标的地方政府“丢钱又丢人”,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这招撒手锏之所以有威慑力,关键恐怕不在于“钱”,而在于它可能导致地方领导“丢人”,甚至“丢官”。我国环境保护的长期实践证明,扣钱、罚款不能根本解决问题,由于法律法规不完善、不过硬等原因,不少污染企业“宁交罚款,不治污染”。同样,从地方财政扣几十万元乃至几百万元,可能只是其污染治理代价的一个零头,难以让其感到切肤之痛。

  与此异曲同工的是“河长制”——由各级党政主要负责人担任“河长”,负责辖区内河流的污染治理。“河长制”已经在江苏、辽宁、昆明等地得到推广,把河流水质达标责任具体落实到人,有效调动了地方政府履行环境监管职责的执政能力。

  看来,治污的关键,在于“治人”。把环境保护指标切实纳入领导干部考核评价体系,明确党政主要负责人的治污责任,促使其克服本位主义,树立“同饮一江水”、“全国一盘棋”的全局观念,推动各级政府落实对辖区环境质量负责的法定职责,这是一些地区水质开始变好的关键因素。

  目前,我国水环境保护的形势依然非常严峻。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个别地方降低环保要求,放松环保监管,一些地方为保增长,环保政策措施出现软化。最新公布的监测数据显示,全国七大水系中,差于三类水质的断面比例近50%,劣五类水质的断面超过1/5。在这种情况下,更需要强化对地方政府的环保责任考核。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把环境保护作为惠及当代、造福子孙的重大战略和民生问题,给予高度重视。今年6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并通过《关于建立促进科学发展的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机制的意见》,强调“要完善考核内容,既注重考核发展速度,更注重考核发展方式、发展质量;既注重考核经济建设情况,更注重考核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维护社会稳定、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实际成效。”这里的两个“更”字,引人注目。考核评价机制的健全完善,将进一步促使领导干部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加快环境保护进程。

14、从厦门到番禺 环保官民博弈变与不变

来源:时代周报2009年11月05日

http://finance.sina.com.cn/roll/20091105/03146925143.shtml

  广东番禺拟建垃圾焚烧发电厂,引环评风波。梳理事件发生线索,看到几点:首先,“严格限定入场者”的新闻说明会欠透明;其次,愤怒的番禺业主联署并到区园林局反映民意;第三,网络讨论燃民意之火,“晒车”被阻。

  首先,内外报道“口径”有别:在内地,广东《时代周报》早在国庆前以《该如何处理我们的海量垃圾》为题,就已辗转谈垃圾焚烧技术的落后。而香港报纸亦有跟进,如10月30日《星岛日报》文章《政府开会解释不邀业主 网友激飙 穗建焚垃圾厂 30万民抵制》,内文主要反映民意汹涌,更曝光网友搜索结果—参与新闻说明会的舒成光“是美国卡万塔(中国)区副总裁,而美国卡万塔本来就是全球最大的垃圾发电企业,是运作这个项目的‘广州发展卡万塔环境能源有限公司’的股东(占股40%)。‘他能有甚么立场?’”。

  11月4日,香港《经济日报》第20版中国专题,全版报道《番禺6万人联署 反建焚化炉—港人聚居地忧影响环境楼价》,着眼官民环评沟通,以及对当地港人影响。不但标示焚化炉位置图,还整理“番禺建焚化炉争议事件簿”。回顾厦门PX、南沙中科石化项目被叫停,更强调通讯工具之维权功用,以及公民意识本身的觉醒。

  同日香港《信报》第14版也紧挨《重庆女黑老大判囚18年》要闻,报道《穗六万人签名反对建垃圾焚化电厂》,以“内地经济水平提升,民众环保意识高涨”入题,重在谈网络联署与民间环保组织“自然之友”提出的垃圾分类解决方案。

  其次,民间网内网外动员:新快网11月3日新闻《万人签名反对建设焚烧厂 建议垃圾分类》,首段即谈番禺居民以小区联署、到搜房网投票等形式,发出自己的声音。居民们也在广州市城市规划局网站“规划在线”栏目留言质疑,甚至直陈在人口如此密集的地方开建垃圾焚烧厂本身就不明智。

  有关方面维稳“钩茅理论”:“钩茅理论”本是奥运期间处理安保问题的理论,意指区别对待示威者,“钩”—收拾直接威胁,“茅”—对“假示威,造话题”者,静观其变。番禺事件中,也见此类“硬”与“软”。

  如《南方都市报》的《业主反对建番禺垃圾焚烧厂 发网帖号召晒车被深夜传唤》一文,谈及市民号召“晒车”抗议,被以“涉嫌组织煽动非法集会”为由加以传唤,请到派出所“喝茶”后取消“晒车”—这便是“钩”。人民网文章《民意更重要 广州番禺居民对垃圾焚烧项目坚决说不》分析,番禺有关方面以三个理由回应公众质疑—“无害、缺地、没更好办法”,这便是“茅”。

  从时间纵线看,厦门PX事件,成中国民间环保维权里程碑。“厦门市民”群体,被《南方人物周刊》评为2007年度人物,“因为他们在PX事件中表现出的科学理性以及适度的妥协,正是现代公民必备的精神气质。”《新快报》在11月3日社论《番禺居民能有厦门市民的幸运吗》中亦谈及,希望番禺市民能碰到一个如同厦门市长一样愿意倾听的领导。

  国际媒体对番禺垃圾焚化厂议题的直接关注较少,转而从广义层面探讨中国环保。英国《金融时报》11月3日以整版前瞻哥本哈根气候峰会,中印料成关注点。但无论如何,从“厦门PX”到“番禺垃圾”事件,国际媒体对中国民间环保声音一贯归入公民力量,并作为探索中国社会开放性的指标。

  2009普利策“解释性报道”奖获奖者、美国《洛杉矶时报》环境记者朱丽.卡特(Julie Cart)近日出席香港“普利策”新闻工作坊。谈起“番禺垃圾”等中国环保议题,朱丽.卡特乐见中国民间发声、官民建立环评议题沟通渠道,但对官民互动后的真正“实效”,仍持观望态度。

  番禺环保争论,已近微妙转折期,或建或不建,不久将见分晓。

  有争论未必不是好事。政府应从决策形成前的调研期,即时听取公众(包括民间环保人士)意见,而不是等到民怨沸腾才来“说明”;而民间环保人士应在法律许可范围内,建言献策、反映意见。也要时刻警惕有关专家只顾“替部门说话”,而做出非科学评议的倾向。

当下番禺官民实应群策群力,落实垃圾分类,跳出“口水围城”的窠臼,共对“垃圾围城”。这个过程,目前最为可喜的成果就是,社区之间、公民与媒体以及媒体与媒体间已然形成了一个意见表达机制,成为直接与有关部门对话的话语共同体,尤其是媒体之间,达成了默契和进退联盟。

15、珠江污染是“世界工厂”须付出的代价

来源:大河网 2009-11-4邱林

http://www.dahe.cn/xwzx/txsy/jjpl/t20091104_1685942.htm

国际环保组织“绿色和平”的最新调查发现,珠江三角洲的5家企业,包括4家港资企业和一家内资企业向珠江排放包括锰、铜在内的重金属和严重影响人体健康的有机化学物质的有毒有害物质。绿色和平要求这些企业立即停止污染,同时呼吁政府将更多有毒有害物质纳入监管,并最终消除有毒有害物质的排放,达到清洁生产。(11月4日《中华工商时报》)

 “绿色和平”发出的《解“毒“珠江——珠三角工业水污染调查》所指5家污染企业分属电子元件、化学物品与纺织等不同行业。包括在港拥有两家上市公司的建滔化工集团的三个生产基地,港股上市公司昌明投资有限公司的子公司东莞昌明印刷厂,以及清远冠龙纺织有限公司。

 “绿色和平”在调查此事时,用“触目惊心”来形容这些企业污染珠江的行径。他们在这些公司的污水以及附近的淤泥中检测到了高浓度的铍、锰、铜等有毒金属,其中一个样本中铍的含量高达广东省污水排放标准最高可容许水平的25倍,而另一样本中,铜的含量超出广东省污水排放标准最高可容许水平的12倍。

实际上,“绿色和平”发表的报告只不过是珠江遭受污染的冰山一角。十多年来,广东省每年都要公布《广东省海洋环境质量公报》。自2001年起发布的《公报》显示,珠江流域及珠江口海域已经连续7年被列为“严重污染区域”;今年5月,广东省发布的最新《公报》指出,广东省珠江流域以及珠江口海域污染面积比2008年增加12.33%。

1985年以来,富于水脉、航运便利的珠三角地区,随着大量外资的涌入,以及迅速工业化和城市化,崛起成为外向型出口加工业密集的“世界工厂”。说是“世界工厂”,实际上一点都不夸张。因为该地区聚集了几十万家外向型企业,近年来发展到被称为“世界制造基地”。这个面积仅1万多平方公里的区域内,创造了中国30%的对外贸易额。

不过,在“世界工厂”创造奇迹的背后,却是被水利界赞为“南国少女”的珠江承受的隐痛。这当中,地处珠江流域的东莞是最具典型意义的城市。这座拥有32个镇区逶迤相连组成的城市,20年前还是一片盛产水稻、香蕉和荔枝的农村田园,而如今已靠外向型经济爆发式增长所带动,成为国际加工制造业名城,甚至被认为是“下一个深圳”。

在人均GDP高居珠三角二线城市(除广州、深圳)之首的东莞,折射出一个新兴工业城市的阴暗面——水污染。2005年以来,东莞全市主要水污染物COD(化学需氧量)排放年均总量达到11.6万吨,为全省最高。现在,东莞市城市污水集中处理量为4820万吨左右,只占该市污水总量的68.64%左右,比预期目标整整落后了10个百分点。这就是说,东莞有很大一部分污水未经处理就排放入珠江了。

广东是珠江流域经济最发达的省份,但也是对珠江排污最多的省份。一些媒体做出这样的评价是恰如其分的。对于外界质疑,广东省环保部门也很无奈。一些环保官员表示,广东省对工业污染的治理开展得比较早,但由于经济发展迅速,环保措施没跟不上,加上一些企业偷排超排污水,珠江污染几乎失控。

应该说,珠三角为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对外开放,引进外资方面功不可没。与此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最为明显的就是遭受严重污染的珠江。今天,珠江的污染是我们创造“世界工厂”奇迹所需要付出的代价。换句话说,全球的许多消费者所用的珠三角地区的企业的产品,基本上都是以污染珠江等为巨大代价换来的。

如果长此下去,对珠江的破坏将是不堪设想的。因此,治理珠江水污染应成为广东省环境保护工作的重中之重。当然,有专家严肃地指出,即使中国明天就走在正确的道路上,要基本解决珠江污染问题,恐怕也要用30年,甚至40年的时间。这样的判断也许过于悲观,但是珠江污染问题确实已经逼得我们无路可退,我们只能迎难而上,才能找寻到正确的治污道路。作为中国最活跃的工业生产区域和“世界工厂”,珠三角尤其需要在推进清洁生产方面同样成为先锋。中国要走出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更需要及时完善法例、加强监管,才能将污染在源头阻断。

特别关注:

想要看更多的环境信息,请点击下面网址:

怒江网:www.nujiang.ngo.cn

绿色记者沙龙网:www.greenso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