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众参与 江河信息 十月二十八日绿家园江河信息导读: (编辑:丽英)

十月二十八日绿家园江河信息导读: (编辑:丽英)

2009-10-28

十月二十八日绿家园江河信息导读: (编辑:丽英)

 

特别关注:

1、就长江上游珍稀鱼类濒临绝境致评审专家组全体成员的公开信

 

环境资讯:

2、中国新闻网:        审计署:“三河三湖”水质仍差 工作不到位是主因

http://www.chinanews.com.cn/cj/cj-hbht/news/2009/10-28/1934677.shtml

3、新华网:          我国将加快推进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 

http://news.xinhuanet.com/environment/2009-10/27/content_12339856.htm

4、中国新闻网:        饮用水安全形势严峻 环保部将加大水源保护力度

http://env.people.com.cn/GB/10270652.html

5、人民网-人民日报:     "十一五"以来我国单位GDP能耗已下降13

http://env.people.com.cn/GB/10270298.html

 

地方信息

6、成都商报:         四川:实时监控企业排污 数据超标即报警

http://news.h2o-china.com/information/china/842691256621444_1.shtml

7、都市时报:         昆明今年将放100万尾鲢鳙鱼进滇池吃蓝藻

http://news.h2o-china.com/information/china/843081256697969_1.shtml

8、中国新闻网:        广东进入枯水期旱情加剧  未来数日仍基本无雨

http://env.people.com.cn/GB/10270654.html

 

人与自然:

9、中国新闻网:        吉林首次出现冰川纪物种“中华秋沙鸭”

http://env.people.com.cn/GB/10269720.html

 

气候变化:

10、新华网:          辽宁成中国增温最明显区域之一

http://news.sina.com.cn/c/2009-10-28/100018925427.shtml

 

绿色访谈:

11、搜狐绿色:         哥本哈根会议倒计时独家专访“世界环保教父”

http://green.sohu.com/20091027/n267768453.shtml

 

深度报道:

12、科学新闻:         中国水环境病入膏肓 黄河水质近十年急剧下降

http://discover.news.163.com/09/1028/09/5MN15G57000125LI.html

13、第一财经日报:       解放草原   

http://www.china-cbn.com/s/n/000004/20091028/020000109026.shtml

14、南方都市报:        西江北江东江全都在喊渴

http://news.h2o-china.com/waterresource/traditional/842991256695085_1.shtml

15、法制网-法制日报:    污染行为难惩处 海洋环境执法遭遇"一半海水一半火焰"

http://www.legaldaily.com.cn/0801/2009-10/28/content_1172777.htm

16、经济观察报:       仪征陷入治理困境 继续与废气博弈

http://green.sohu.com/20091028/n267794763.shtml

 

环境时评:

17、南方都市报:       面对环境信息公开,请不要避重就轻

http://opinion.nfdaily.cn/content/2009-10/28/content_6113032.htm

18、中国环境报:       治理湖泊关键何在?

http://news.h2o-china.com/waterresource/traditional/843071256697525_1.shtml

19、湿地中国:        湿地保护的红线岂能后退?

http://news.h2o-china.com/society/environment/843031256696160_1.shtml

 

特别关注:

想要看更多的环境信息,请点击下面网址:

怒江网:www.nujiang.ngo.cn

绿色记者沙龙网:www.greensos.cn

 

1、就长江上游珍稀鱼类濒临绝境致评审专家组全体成员的公开信

 

我们是中国的环保组织,一直关注长江水资源和生态保护。近期我们了解到,为给计划修建的小南海水电站让路,开发方提出要调整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而调整与否将由各位所组成的评审专家组在2009年11月作出。鉴于保护区调整将使长江多种珍稀特有鱼类濒临绝境,我们吁请每一位专家慎重对待,坚守学术良心,投下经得起历史检验的一票。

作为生态保护领域的专家,各位一定了解这一重要保护区的曲折经历。长江是中国水生生物最为丰富的河流,而长江流域特有鱼类最为丰富的区域就在其上游。上世纪开工建设的葛洲坝和三峡水库,截断了多种鱼类的洄游通道,淹没了大量的产卵场。为保护好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资源,减轻因三峡工程建设对鱼类资源所带来的不利影响,长江合江——雷波段珍稀鱼类省级自然保护区于1997建立,至2000年升格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然而,就在这一年,水电开发已经开始按计划向上游的金沙江江段滚动,而规划中的向家坝和溪洛渡两座大坝,竟都位于保护区内。为了给水电开发让路,有关部门于2005年对长江合江——雷波段珍稀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范围和功能区作出调整,并将其更名为“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研究表明,作为珍稀特有鱼类重要的栖息地和生态通道,近年来每年有多达150亿尾(粒)的鱼类的苗和卵通过小南海江段水域。

在长江上游干支流水电大开发的背景下,这个保护区极有可能成为长江多种珍稀鱼类最后的庇护所,对长江鱼类物种资源和渔业资源保护具有重要和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距离前次调整不过3年,重庆市和三峡总公司就提出要在小南海建坝,而其回水将使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保护区51.98公里的缓冲区和20.52公里的实验区原有功能发生改变。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专家曾给出预测:小南海和其它梯级电站开发的累积效应将会严重改变河流生态系统的水域环境,对栖息的珍稀特有鱼类造成毁灭性影响。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第32条明确规定:在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和缓冲区内,不得建设任何生产设施。因此,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保护区的存在,被视为小南海水电开发必须克服的障碍。为规避法规限制,开发方要求对国家级保护区的范围再次进行调整。但放眼长江上游广大地区,干、支流上密集的水电开发,已经使得国家级保护区失去了再次调整的空间。所谓的调整保护区,实质是要压缩、切割保护区,使得这个保护区名存实亡。

20年来,为了水电开发的需要,长江上游的珍稀特有鱼类的栖息地被迫从葛洲坝退到三峡,从三峡退到溪洛渡,从溪洛渡又退到小南海,如今小南海又要建坝,这无异于把珍稀特有鱼类逼向绝境。这样的过度开发不符合环境保护的国策,不是科学发展。同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上,由中央政府慎重决定的,而今上一个水电项目,就调一次保护区,不但在科学上是不严肃的,也有损于政府的信誉和国家法律的尊严。

由于小南海水电工程投资巨大,效益有限,甚至业内人士也颇多保留意见。为如此有限的水电收益而摧毁珍稀鱼类最后的庇护所,实属得不偿失。我们认为,开发方提出的通过小南海电站解决重庆市电力短缺,协助重庆市防洪,以及防止三峡库尾淤积等功能,完全能够通过三峡公司正在开发的溪洛渡和向家坝这两座巨型水电站协调解决,而这样的安排对于防止水电大开发后形成新一轮的产能过剩也是有利的。

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在经济高速发展的过程中,应该对最为珍贵的自然遗产有所保留,并努力将其传承给后人。长江上游丰富的水生生物是中国的财富,也是全人类的财富。各位评委,长江上游最宝贵的一段流水生境的命运,今天就系于你们每一个人之手,它的存废将直接决定多种珍稀特有鱼类的生死存亡。切望每一位评审委员守住学术良心的底线,本着对今世后代负责的原则,投下经得起历史检验的庄严一票。

 

签字机构:

绿家园志愿者

自然之友

北京大学自然保护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云南绿色流域

绿色汉江

公众环境研究中心

2、审计署:“三河三湖”水质仍差 工作不到位是主因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09年10月28日

http://www.chinanews.com.cn/cj/cj-hbht/news/2009/10-28/1934677.shtml

  中新网10月28日电 28日,审计署公布了对“三河三湖”水污染防治绩效审计的调查结果。审计署指出,从审计调查情况看,“三河三湖”目前整体水质还比较差,三方面工作不完善造成此种局面。

  审计署在报告中说,从调查情况看,“三河三湖””(辽河、海河、淮河、太湖、巢湖、滇池)目前整体水质还比较差。环境保护部对“三河三湖”347个国控断面2007年7月1日至2008年6月30日的水质监测情况显示:淮河、辽河为中度污染;海河49.2%的断面水质为劣V类;巢湖平均水质为V类;太湖平均水质为劣V类;滇池平均水质为劣V类。

  形成这种状况,除环境变化、社会发展、经济增长等客观因素外,还有三方面重要原因:

  第一是相关政策措施不够完善,包括环保审批前置相关制度不够完善,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尚不健全完善,水污染防治统计和考核指标体系不够完善。

  第二是部分水污染防治工作尚不完全落实到位,包括水污染防治五年规划落实不力,部分地区环境执法不到位,部分入湖河流及源头地区水污染治理力度不够,部分地方农业和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工作薄弱,城镇污水、污泥和垃圾处理不完全到位,部分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园区对环保工作重视不够。

  第三是部分水污染防治资金管理和使用不够规范。包括挪用和虚报多领水污染防治资金5.15亿元,少征、挪用和截留污水处理费及排污费36.53亿元,水污染防治资产闲置和部分污水处理厂实际处理能力未达到设计要求。

3、我国将加快推进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 

来源:新华网 2009年10月27日 

http://news.xinhuanet.com/environment/2009-10/27/content_12339856.htm

    新华网沈阳10月27日电(记者杨成军)记者从辽河流域水污染防治现场会议上获悉,我国将加快推进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

    环境保护部组织的辽河流域水污染防治现场会议27日在沈阳举行。会议总结、推广了辽宁的做法和经验,要求各地全面学习,认真借鉴。同时明确,全国要进一步推进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实施步伐。

    环境保护部副部长张力军表示,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水污染防治,特别是近年来,各地方、各有关部门围绕水污染防治做了大量工作,水污染防治工作取得积极进展。但要清楚地看到,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水质改善任务艰巨,部分规划项目建设进度与目标仍有差距,城市污水处理设施运行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部分地区工业污染突出,环保监管能力仍需加强,突发环境事件的风险仍未消除。

    辽河流域是我国七大流域之一,在辽宁省境内流域面积达6.92万平方公里。1996年,国务院把辽河流域列为国家重点治理的“三河三湖”之一。此后虽经过10多年治理,但水环境污染仍十分严重。自去年以来,辽宁省开始新一轮辽河污染治理工程,取得显著成效。辽河干流水质与去年相比明显改善,6个干流断面COD浓度下降50%以上。

    张力军在会议上总结了辽宁的治理经验:一是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亲自指挥;二是环保部门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为省政府做好参谋,为治理积极出谋献策;三是通过制度创新,切实落实各级基层政府的治污责任;四是提高污染物排放标准,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五是多方筹措资金,确保各项治理工程顺利完成。

会议对今后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做出部署,提出要加快《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十一五”规划》确定的项目建设进度,形成政府负责、环保牵头、部门联动、公众参与的治污局面,将规划项目实施责任落实到部门,确保规划项目按时完成。加强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和管理。进一步提高污水处理厂运行负荷率和城镇污水处理率。落实城市污水处理费征收政策措施,保障已建成的污水处理厂正常运行。进一步加大工业点源监管力度。强化环境监管能力建设,提高环保一线执法水平和技术手段。加强流域涉水重点排污单位持证排污和在线监控设施运行情况监管,确保企业达标排放。同时加快《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编制前期工作。

4、饮用水安全形势严峻 环保部将加大水源保护力度

来源:中国新闻网2009年10月28日

http://env.people.com.cn/GB/10270652.html

  中新网沈阳10月27日电(周锐)27日,环境保护部在沈阳召开了首次全国饮用水源保护工作会议。环境保护部副部长张力军表示,当前这个时期,环保部将把水污染问题作为最优先的工作领域,把饮用水源保护作为首要任务,切实保障群众的饮水安全。

  截至2008年底,环保部已完成全部4002个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基础环境状况的调查评估,并先后出动执法人员35万人次,对4661个饮用水源保护区进行了检查。

  张力军表示,虽然中国饮用水安全的保障能力已逐步得到提升,但形势依然严峻。

  据统计,中国目前仍有近五分之一的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源没有达到应有标准,受其影响的人口超过9千万人。2008年,环保部直接处理的135起污染事件中,涉及饮用水源环境安全的就有46起。

  近来,水污染事件更是时有发生。6月,湖南一居民因引饮用被含铬废渣污染的井水而身患重病;8月,山西数百名儿童被查出血铅含量严重超标;10月,铅污染又出现在河南,而此次受影响儿童则超过千人。

  尽管中国约百分之六的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源都发生过重大事故,但仍有百分之十五的水源尚未制定相应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张力军指出,降低流域、区域污染物排放量,削减进入饮用水源地的污染物,是饮用水源保护的主要任务。

  他要求,各地应依法落实饮用水源保护区管理制度,提高水源保护区及上游地区建设项目的环境准入门槛,并以重金属污染防治为重点,全面排查高风险污染源。

据悉,环保部将要求地方政府加快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并定期向社会公布各项水源指标。张力军表示,希望信通过息共享平台和公开制度的建立,进一步完善公众参与及监督机制,切实维护群众环境权益。

5、"十一五"以来我国单位GDP能耗已下降13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2009年10月28日

http://env.people.com.cn/GB/10270298.html

  本报上海10月27日电  (记者王薇)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今天在亚太清洁发展和气候伙伴计划第三次部长会议后举行的媒体见面会上表示,我国“十一五”以来单位GDP能耗到今年上半年已累计下降13%,预计今年全年将下降5%,下降20%的总体目标到明年年底有望实现。

  解振华介绍,我国清洁能源近几年得到很大发展,可再生能源比重到去年已达到9%。目前,我国太阳能制造能力和使用面积列世界第一,水电发电规模列世界第一,风电能力列世界第四,同时核电也在加速发展。

6、四川:实时监控企业排污 数据超标即报警

来源:成都商报 2009-10-27

http://news.h2o-china.com/information/china/842691256621444_1.shtml

四川省国控重点污染源企业的排污情况,有望全部实现实时在线监控,并由环保部与省、市级环保部门一起实时掌握监测数据。记者昨日(10月26日)从省环保局获悉,我省(四川省,下同)将在21个市(州)的国控重点污染源监控中心,统一安装环保部推荐的污染源监控基础数据库系统、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和国家重点监控企业公众监督与现场执法管理系统,并在企业安装实时监测设备,与市(州)、省局以及环保部的国控重点污染源监控中心平台联网。

省环境监察总队总队长张攀俊告诉记者,省上即将下文,要求国控重点污染源在12月中旬以前完成数据采集器的安装。数据采集器即是在线监测系统的现场端,企业现场端建立后,将与即将建立的省、市(州)级在线监测平台联网,并最终与环保部监控中心平台联网,实现企业排污数据的实时监控。“比如对废水的实时监测,大约每隔10到20分钟就能测出并传送一次数据。”张攀俊介绍,如果数据超标,将显示为红色以为警报,联网的各级监控系统将迅速做出反应,及时进行调查。

据介绍,我省已有成都、绵阳、攀枝花、遂宁等地,尝试过建立各自的实时监控系统,这些监控系统也将进一步“升级”完善后,与省环保局和环保部监控中心平台联网。

7、昆明今年将放100万尾鲢鳙鱼进滇池吃蓝藻

来源:都市时报2009-10-28

http://news.h2o-china.com/information/china/843081256697969_1.shtml

10月27日从昆明市滇池管理局渔业行政执法处获悉,从今天起到今年12月,将向滇池投放3-5寸大小的鲢鳙鱼鱼种40吨,共计100万尾,以吞食蓝藻、净化滇池水质。

相关工作人员介绍,鲢鳙鱼属滤食性鱼类,能大量摄食藻类,对净化水质、促进生态平衡、降低滇池的富营养负荷具有积极意义。

据中科院武汉水生生物研究所在滇池进行的“滇池蓝藻水华污染控制技术研究”报告显示:采用滤食性生物控制蓝藻水华污染的技术,无论在控制效果上还是在可操作性上都很优越,特别适用于磷、氮未得到控制的超富营养化湖泊中蓝藻水华污染的控制,具有节能、安全、种群可控、降低营养盐、治理效果持久等优点。据中科院武汉水生所测试,一条鲢鱼每长1公斤,就须吞食100-150公斤鲜蓝藻。

此次鱼种投放的地点在滇池西岸白鱼口水域。此水域水质较好、风浪较小、水深适中、交通方便;鱼苗计数将采用电子秤现场称量。“为确保鱼种有一个良好的栖息、生活环境,我们已做好此水域以及周边水域的虾笼、迷魂阵和其他违禁渔具的清理工作。”

8、广东进入枯水期旱情加剧  未来数日仍基本无雨

来源:中国新闻网2009年10月28日

http://env.people.com.cn/GB/10270654.html

  中新社广州十月二十七日电  (唐贵江  杨绮薇)随着广东全面进入枯水期,目前广东北部和东部农作物受旱面积迅速扩大,山塘水库蓄水量严重不足,近二十四万人饮水受到影响,二十七日来自气象部门消息,预计二十九日前广东大部仍将基本无雨,该省大面积旱情有加剧的趋势。

  今年以来,受全球大气环流异常影响,广东全省降水时空分布极不均匀,气温持续偏高,导致粤北和粤东地区持续高温干旱。随着日前广东汛期结束、枯水期的到来,广东江河来水和水库蓄水继续锐减,土壤失墒日益加重,局部旱情再次呈扩大和发展之势。

  根据广东省防总的数据,目前广东三十二座最重要的控制性大型水库蓄水量为一百一十八点二亿立方米,比多年同期减少二十三点四亿立方米,与特大干旱年份的二00四年同期相比还少七千万立方米。

  据统计,目前广东农作物受旱面积已达两百零二万亩,其中相对较严重的四十四点一万亩、干枯四点六万亩;饮用水受到影响的民众增加到二十三点九七万人。旱情主要分布在粤东粤北的梅州、潮州、韶关、清远等市。

  在旱情较严重的紫金县,至今年九月份止,紫金县降水总量仅有九百零二毫米,较历年平均值偏少四成五。进入十月份,紫金至今滴雨未下,气温又持续偏高。目前,该县各乡镇的旱情突显,农作物受旱面积迅速扩大,近五万亩农作物受旱。

  与此同时,珠江流域也已全面进入枯水期,其中十月十五日梧州站流量就下跌至有资料记录以来同期最小值。专家指,如果十一月份流域降雨量不能与往年相当,水库蓄水和河道来水将继续减少,可以预见整个流域的旱情将严重加剧,水量调度也将面临更为严峻的形势。

  在大面积旱情持续蔓延之际,广东省气象局对未来数天的气象数据分析令人短期内难以乐观。气象部门专家分析,十月二十九日之前广东无冷空气和热带气旋活动,大部分市县仍将以晴间多云天气为主,基本无雨,空气干燥。

鉴于未来数天晴朗干燥的天气将会使蒸发量加大,旱情加剧,气象专家提醒继续做好抗旱和森林防火工作;气象部门同时表示,该省人工降雨部门已在旱情严重的地区严阵以待,准备随时在适宜的时机开展人工降雨,缓解旱情。

9、吉林首次出现冰川纪物种“中华秋沙鸭”

来源:中国新闻网2009年10月27日

http://env.people.com.cn/GB/10269720.html

  中新社延边十月二十七日电 (记者 吴兆飞)第三纪冰川期后残存下来的物种、中国特产一级重点保护鸟类“中华秋沙鸭”近日现身位于吉林延边的雁鸣湖国家自然保护区,这是当地首次出现这种珍稀鸟类。

  据雁鸣湖国家自然保护区工作人员介绍,十月二十日中午,他们在辖区进行巡护时,发现水中有十几只野鸭正在追逐嬉戏。其中有几只黑色的野鸭头部后有羽冠,两胁羽片有明显的鳞状纹,符合雄性“中华秋沙鸭”特征。经有关专家鉴别后认定,这就是第三纪冰川期后残存下来的物种,距今已有一千多万年,中国特产稀有鸟类——中华秋沙鸭。

  据专家介绍,“中华秋沙鸭”的分布区域十分狭窄,数量也极其稀少,全球目前仅存不足一千只。英国人于一八六四年在中国采取一只雄性幼鸭标本,并将其命名为“中华秋沙鸭”。由于这种鸭子以天然树洞为巢,故又有人将它称作“会上树的鸭子”。

  保护区工作人员介绍,近几年,由于加大了保护力度,雁鸣湖生态环境有了明显改善,自然保护区内停歇和繁殖的候鸟种类呈逐年增多的趋势,仅鸭类、鸟类就有几十种,年均数量达上万只。但“中华秋沙鸭”的出现,在当地还属首次。

10、辽宁成中国增温最明显区域之一

来源:新华网 2009年10月28日

http://news.sina.com.cn/c/2009-10-28/100018925427.shtml

  新华网沈阳10月28日电(记者徐扬)近50年来,中国最北的沿海省份辽宁,年平均气温升高1.4℃,成为中国增温最快的地区之一。气候专家预测,未来100年,辽宁将继续成为中国增温最明显的区域之一。

  辽宁地处中国东北,东邻黄海,西接渤海,是中国气候变化较为显著的一个区域。据辽宁省气象局介绍,自1956年以来,辽河流域、辽宁东部山区、辽东湾沿岸及大连南部地区升温明显,主要体现在冬、春两季,夜间升温高于日间,霜冻日数显著减少。未来100年内,辽宁增温范围在2.5℃—6.5℃。

  气温升高同时,降水量也明显减少。近50年来,辽宁降水日数明显减少,干旱和强降水事件增加。据预测,未来若干年内,辽宁水循环加剧,降水格局发生变化,极端降水事件(旱涝)的频率和强度明显加强,降水量波动幅度增加。

  气候变暖导致极端高温事件趋多,强度增大,酷热日数趋多。据预测,2070年前后,辽宁极端最高气温将升高1.5℃-2.5℃,极端高温日数增加,极端最低气温日数减少。

11、哥本哈根会议倒计时独家专访“世界环保教父”

来源:搜狐绿色2009年10月27日

http://green.sohu.com/20091027/n267768453.shtml

第1页:编者按

第2页:中国领导人非常睿智

第3页:发达国家应该在防止气候变化上负更主要的责任

第4页:气候变化是每个人的责任

  编者按:

  他,筹办联合国第一届“地球峰会”;

  他,参与制订了著名的《地球宪章》;

  他,曾8次担任联合国副秘书长;

  他,是联合国环境署创始人及首任署长;

  他,跨越于经济、环保、政府、国际组织等多个领域;

  他,被授予了54个荣誉博士学位;

  他,任多所著名大学的客座教授;

  他,是中国环保意识的启蒙者;

  他,就是被人们亲切地称为“地球工作者”的联合国前常务副秘书长莫里斯•斯特朗先生。

他用毕生的经历改变人们的环境意识,为人类有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而工作着。在北京初秋的九月,12月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到来前夕,斯特朗先生在他的北京办公室接受了本刊常务副社长桂振华博士的独家专访。怀着对老先生的崇仰之情,本刊一行三人荣幸地与老先生进行面对面对的交流。年近八十高龄的斯特朗先生依然神采奕奕,目光睿智,风趣幽默,言谈举止间充满着年轻人般的思维和活力。

莫里斯•斯特朗先生

  “I am not a pretty girl,you should find a pretty girl to do cover.(我不是漂亮女孩,你应该找漂亮女孩做封面人物)”

  桂振华:很高兴您接受《中国绿色画报》的采访,我是中国绿色画报社的常务副社长,这是我的名片。

  莫里斯•斯特朗:我知道你们的画报,你们是中国第一家世界中文报业协会会员画报,在世界非常有影响力。你在国际环保界非常活跃,因为你的英文名是“Dr.David Gui”,所以大家都称你为“David Green”。

  桂振华:本刊以倡导绿色生活,传播绿色文明,推动绿色经济为办刊宗旨。您为中国环保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在此,我邀请您作为本期《中国绿色画报》的封面人物。

  莫里斯•斯特朗:I am not a pretty girl,you should find a pretty girl to do cover.(我不是漂亮女孩,你应该找漂亮女孩做封面人物)

  桂振华:您作为世界级环保教父,完全有资格成为中国唯一的国家级绿色画报的封面人物。法国总统希拉克、马来西亚总理巴达维、美国前总统小布什等中外领导人都非常关注《中国绿色画报》的发展,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周铁农、哈萨克斯坦前总理捷烈先科等政要都曾是《中国绿色画报》的封面人物。

  莫里斯•斯特朗:谢谢!

 [1] [2] [3] [4] [下一页] 

12、中国水环境病入膏肓 黄河水质近十年急剧下降

来源: 科学新闻2009-10-28

http://discover.news.163.com/09/1028/09/5MN15G57000125LI.html

继陕西凤翔、福建上杭后,河南济源再一次成为重金属铅污染的受灾区,济源千名儿童血铅严重超标。一次次的水污染事件污染的不仅仅是水,更吞噬着人们的健康和生命。

解读水质监测报告

不久前,环保部发布了2008年度中国重点流域水质监测结果:70%达标,40%规划治污项目完成。

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杨敏表示:“我国的7大水系中只有长江和珠江80%断面达到地表水Ⅰ~Ⅲ类标准,黄河有60%达到上述标准,而其他河流只有30%左右的断面达到标准,然而就是这些数字的取得也是经过了几年严格监控的结果。”

中国北方最大的河流黄河在近10年来水质急剧下降。粗放型经济的发展、生产和生活用水的大量增加,黄河已经难负重荷,断流事件时有发生。据2008年环保部的环境公报显示:黄河水系为中度污染,尤其是黄河的支流总体为重度污染,“奔流到海不复还”的黄河“血液”已经不仅仅是裹挟着泥沙的水,海量的散发着刺鼻腥臭的各种废水成为其难以去除的“血液毒素”。

与黄河相比,长江的水质在环保部2008年的报告中显得要“干净”很多:长江干流整体水质为优,支流水质整体良好,然而在苏、皖两省的交接断面水质仍为劣Ⅴ类,主要污染指标为氨氮、高锰酸盐指数和五日生化需氧量。长江流域一些珍稀的鱼类已经难觅踪影,幸存的珍稀鱼类数量也急剧下降,濒临灭绝。

在中国的大江大河受到污染的同时,与其同吞吐的湖泊很难做到独善其身。中国环境科学院湖泊环境研究室姜霞博士告诉《科学新闻》:“据1981~1985年的调查与统计,我国大于1km2 的湖泊有2305个,湖泊总面积为71787km2,总蓄水量7088×108m3。湖泊富营养化发展趋势迅猛,70年代富营养化主要发生在城市小型湖泊,到2000年以后,我国的大中型湖泊开始出现富营养现象,到目前为止,我国出现富营养化的湖泊面积达8700 km2,形势堪忧。”

 “玉鉴琼田三万顷”,“表里俱澄澈”的洞庭湖在2009年10月份提前进入了枯水区;“太湖美,美就美在太湖水”的太湖成为蓝藻频发的富营养湖泊。不仅仅是这两个湖泊,根据《2009年6月长江水资源公报》显示:鄱阳湖出口湖口断面的营养化程度为中级,水质为Ⅲ类;巢湖西半湖营养化程度为轻度到中度富营养化,水质为劣Ⅴ类, 东半湖水域营养化程度为轻度营养化,水质为Ⅳ-Ⅴ类,主要超标项目为总氮,总磷;据报道,巢湖市开源石料厂非法排污,每天直接把近万吨的污水排入巢湖,而这样的污染事件已经屡见不鲜。按照国家环保标准,Ⅰ类和Ⅱ类水可以作为饮用水水源,Ⅲ类和Ⅳ类水只可以用于灌溉,Ⅴ类及劣Ⅴ类水质甚至不可以用于灌溉,然而在水污染如此严重的情况下,中国很多地方根本无法执行这一规定。

 “海纳百川”在水生态环境全面恶化的今天,已经变成了“海纳百污”。环保部海洋环境公报显示,在经济发达和人口密度大的近海海域杭州湾,劣四类水质高达100%;曾经是中国“海上粮仓”的东海,近海海域为中度污染,赤潮频发。“覆巢之下,安有完卵”,水生态的污染已经蔓延到中国7大水系的各个角落,清澈、洁净的自然之水已经成为遥远而模糊的回忆。

中国的水环境整体恶化的状况近年来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善,接连不断的水污染事件挑动着人们脆弱的神经。

水质安全?水生态安全?

水质自动监测系统已经在中国水环境监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自2009年7月1日开始,中国环保部的网站上开始向社会公开水质监测的实时信息,环境信息公开成为环境管理的一种手段。“但是水质监测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的监测需要,我国的监测体系应该逐步从水质管理向水生态管理过渡,水质保护也应该逐步向水生态保护发展。”中国环境科学院的姜霞博士表达了这样的观点。

时间倒回20年,中国的水监测甚至算的上是一个奢侈名词,彼时在交通部环境中心工作的牟一萍回忆说:“上世纪80年代的中国还还停留在满足供水需求的阶段,即便是在交通部环境中心的水质检测实验室也只有一些从国外进口的分光光度计,原子吸收光谱,离子色谱和气相色谱等仪器,能有这样条件的实验室可能也就是部属的几个中心实验室。地方和基层实验室的检测条件更加简陋,滴定、比色和目测为主要分析手段。”

直到80年代后期气/质联用仪才进入环保部门,挥发性和半挥发性有机物开始成为环境监测的“关注对象”。在美国EPA标准的基础上,中国制定了自己的水质有机物及痕量元素检测技术方法和标准;1997年ICP-MS进入水质重金属等无机元素的检测领域,这在当时让很多人包括环境检测的专家都惊呼:“太超前了!”原本只检测5种重金属元素的环境监测部门一下子实现23种元素同时检测,使水质监测项目更加完善。2006年12月29日国家发布新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检测项目比实施20多年的GB5749-1985的35项提升至106项,其中增加了71项,修订了8项。

如今,国内成百上千个环境监测实验室和水质检测中心都装备了安捷伦从气/质联用仪到ICP-MS,液/质联用仪等在内的先进仪器,这让“中国环保系统的老兵”牟一萍感慨不已。

然而即使达到了现今的水质安全的标准也不能代表水生态的安全。2009年8月23日在北京举行的第29届二恶英大会上,来自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的江桂斌研究员表示,对于一些传统的持久性有机物如滴滴涕、二恶英等,人们已经意识到它们对生态环境的危害,但对一些新型化合物如溴代联苯醚和全氟类化合物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在中国并没有非常深入的研究。生态环境中心的杨敏研究员也认为,目前我国的河流比较关注的是COD、氨氮等指标;湖泊主要关注营养元素氮、磷,今后应该更需要关注由于人工化学品的大量使用而导致的生态危害问题。“毕竟水生态的安全才是人类安全的前提和保障。”姜霞也表达了这样的观点。

如何拯救“病入膏肓”的中国水环境?

工业和城镇居民生产和生活废水污染、农业面源污染、水产养殖业的发展已经成为中国水环境的几大“毒瘤”。“先污染,后治理”的覆辙在中国被重蹈。

已经污染的河流和湖泊治理资金耗费巨大,收效甚微。以太湖为例,早在1995年太湖就被列为“三河三湖”水污染防治重点,国务院要求在1998年底之前实现所有工业污染源达标排放的规定。1999年1月1日零时,当地政府宣布排放基本达标,然而次年7月太湖蓝藻大规模暴发,前期治理陷入尴尬的境地。

 “对于已经污染的水体,治理起来非常困难,而且费用极其昂贵。目前有些利用土壤、植物或人工构筑物对污染水体进行净化的技术,但这些技术效果有限,而且只能针对非常小的水体,不能解决大江大河的污染问题。为了对沉积于水体底部的污染物进行清除,有些地方也采取底泥疏浚的措施。但该技术也是成本很高,而且,被挖出的底泥也需要进行妥善处置,否则还会造成二次污染。所以原则上要从源头进行控制。”杨敏接着说:“实在不能从源头上控制的如面源污染,可以通过一些湿地、前置库等一些景观构筑物进行拦截,防止其进入水环境。”

 “预防是拯救中国水环境的关键,如果能够及时预防也不至于出现云南的砷污染事件。”中国工程院院士魏复盛认为管理体制的缺失是目前治水“举步维艰”的原因之一。

一些国家层面政策法规的执行力度不够,监管体制不够完善,以及标准不统一的问题,如污水处理厂排放标准、河流水质标准与湖泊水质标准之间存在明显区别,这些都值得反思。

最好的情况是“企业通过采用先进工艺减少排污,要求企业达标排放;建立污水处理厂,使生活污水经过处理后排放;构筑生态工程措施,把污染物拦截在岸上”。

恢复碧水蓝天,让百姓喝上“放心水”仍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中国近年来的重大水污染事件

沱江特大污染事故·2004年3月,地处成都市青白江区的川化集团违法排污,造成沱江特大污染事故。沱江特大污染事故导致沿江简阳、资中、内江三地百万群众饮水被迫中断,直接经济损失在3亿元左右。

松花江水环境污染·2005年11月13日,中石油吉林石化公司双苯厂发生爆炸事故,造成大量苯类污染物进入松花江水体,引发重大水环境污染事件。这一事件给松花江沿岸特别是大中城市人民生活和经济发展带来严重影响。

广东北江水污染·2005年12月,因韶关冶炼厂设备检修期间超标排放含镉废水,导致北江韶关段镉严重超标,严重威胁下游饮用水源安全。

无锡太湖蓝藻暴发·2007年5月,太湖中蓝藻暴发导致水质恶化,无锡居民饮水受到严重影响,自来水开始出现变味、发臭等现象。 (摘自财经网) (本文来源:科学新闻 作者:王玲) 

13、解放草原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2009年10月28日 章轲

http://www.china-cbn.com/s/n/000004/20091028/020000109026.shtml

  这是一块占41%国土面积、3倍于全国耕地的地方;也是一块受气候变化影响最强烈、持续的干旱已经造成灾难的地方;同时,这又是一块被许多人忽视,在很大程度上被决策者误读、被政策误导的地方。

  从东北,到西北、西南,这块土地绵延万里,横跨整个中国。这,就是中国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草原。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北方草原面临着日益巨大的生态压力,持续的干旱造成大面积草原退化。据中国农业科学院的一项调查:上世纪90年代初,北方草原退化面积约为51%。到90年代末,这一数字扩大到62%。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上草原退化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90%的可利用草地不同程度地退化,其中中度以上的退化草地面积占了半数。

  与此同时,北方主要草原区的草产量平均下降了17.6%,下降最多的草原区高达40%。

  草原退化引起的荒漠化问题、沙尘暴问题也日益严重。近20年来,国家和地方政府甚至国际社会都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人力治理恢复退化草场,但现实并没有达到人们预期的效果,草场仍然是“局部好转、整体恶化”。

  无论是决策者、执行者还是专家学者,甚至是牧民,已开始认识到:以往的草原治理的理论依据或许是不全面的,以往的草原治理政策和措施或许是不准确的,甚至负面影响大于正面影响。

  草原困境

  内蒙古阿巴嘎旗,一个典型的草原牧区。

  不久前,梁漱溟乡村建设中心总干事刘老石对该旗一个普通牧民斯琴图娅家的年收支账进行了调查,结果算下来,斯琴图娅家生活性费用支出和生产性费用支出总计约9万多元,但是收入总计只有7万元左右。

  刘老石告诉记者,类似斯琴图娅家这样一个中等偏上的牧户,虽然看起来牛羊成群,家财万贯,但是最后的收支表上表现出来的却是收不抵支。除教育支出、穿衣费用外,其余的开支都是正常开支,这些费用几乎在所有的牧民家庭都会发生。

  内蒙古楚日雅生态经济研究中心负责人达林太的调查显示,“六五”到“九五”期间,内蒙古牧区牧民纯收入平均增长率分别为30.6%、14.6%、14.2%、6.8%。而1998~2002年,牧民纯收入出现了负增长,年均递减1.9%。2002~2007年,牧民纯收入年均递减3.9%。

  刘老石称,牧民的生产费用已逐年增长,从2000年开始,牧民的生产费用已超过经营收入总额,连续8年为负值。这说明牧民经营成本增加的速度已超过经营收入增加的速度。

  “所以,牧户想富裕还是很困难的。”刘老石感慨地说,“农民穷,牧民更穷。”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农村环境与社会中心主任王晓毅最近也在内蒙古自治区六个嘎查村作了类似的调查。在兴安盟白音哈嘎查的调查时,王晓毅发现,“持续干旱正在造成牧区的普遍贫困化。”

  他告诉记者,干旱对贫困牧民和富裕牧民的影响是不同的,干旱只是增加了大牧户的成本,却打破了小牧户的脆弱平衡。

  白音哈嘎屯地处科尔沁沙地的边缘,是一个半农半牧地区。全屯有70多户人家、260多人。王晓毅说,现在全屯的人口比人民公社时期还要略少些,“人们常用人口和牲畜的压力来解释草原的退化,但是这里的牧民人口在减少,相应的人均占有的土地和草原面积在扩大。但是人口减少并不意味着占有资源的增加,因为干旱导致了农田产量和草原产草量的降低。”

  调查发现,当地从2005年以来出现了连续的干旱,随着干旱和政府实施的禁牧政策,饲草价格上涨,大多数牧民只能依靠出售牲畜来应对干旱,原来已经基本消除的无畜户重新出现。

  “在白音哈嘎屯,大约有10%的牧民已经把所有的牲畜都卖掉了,甚至那些大户也必须减少牲畜数量才能应对干旱。”王晓毅说。

  调查显示,由于饲草料占据了牧业成本的大部分(可变成本的70%以上),在雨水丰沛的年份,牧业的经营成本可以降到很低,而雨水不足时,则上升到很高。所以,牧区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好年成羊吃草,坏年成羊吃钱,连续坏年成羊吃人”。

  白音哈嘎屯的许多牧民还抱怨牲畜生育能力在下降,“有太多的羊不产羔”。牧民宝善称,由于草料不足,经常出现牛不发情的情况。2007年,只有差不多30%的母牛生下牛犊。2007年是牧民毛闹海家得羔最少的一年,30多只母羊仅生下1只羊羔,其他的羊或者没有怀孕,或者流产了。

  王晓毅告诉记者,牲畜生育率下降被认为与天气干旱和耕作制度的改变有直接关系。由于干旱,原来牲畜喜食的饲草越来越少,牧民们只能以秸秆代替,缺少营养,牲畜普遍营养不良。即使母畜怀孕了,如果遇到禁牧检查,牧民为了躲避罚款而赶着羊狂跑,这经常会导致母畜流产。

  王晓毅在内蒙古的调查还发现,“休牧禁牧的实施在很大程度上是各种利益集团之间的博弈。”

  他解释说,政府出台了退牧还草的政策,但是对于牧民们来说,严格地执行休牧禁牧政策是不可能的。因为完全依靠秸秆和购买饲草实现舍饲,成本会大大增加,导致收入完全不足以支付成本。牧民们只能通过普遍的偷牧来逃避政策。

但是对于基层管理部门来说,这样的政策不仅可以帮助争取项目,而且有权罚款也成为增加收入的手段。“罚款已经成为基层管理部门经常性的收入,所以严格的生态政策和普遍的违规放牧满足了基层管理部门的利益。”王晓毅说。

  令人尴尬的“政策”

  2009年北京的草原保护研讨会上,据参加研讨会的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生态保护研究中心研究员于长青介绍,当时,40个人被分成了6个小组(包括一个国际小组),主办方要求每个小组把目前中国草原面临的主要问题逐条列出来,国际小组要把国际草原保护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列出来。 

  外国专家们则从国际角度,提出了草原普遍存在的问题,包括:生态过程的简单化观念;外来人口带来的压力和新的观念;缺乏在不同层次不同尺度的有效管理;全球气候变化;全球化与自由贸易;缺乏科学研究的整合;缺乏对草原美、草原文化、草原遗产、草原旅游的珍视。

  但接下来的评判结果,让许多人感到汗颜。“讨论结果表明,在草原地区推行的一些草原保护政策措施,如退牧还草、围封转移、围封禁牧、植树造林、公益林保护、舍饲圈养等其负面影响几乎都大于正面影响。”于长青说,这可能远远出乎有关管理部门的意料,但如果认真反思一下也并不意外,因为在执行中遇到的阻力(特别是来自牧民的)和反对声应该已经使有关部门意识到所存在的问题。

  适度放牧、生物多样性与文化多样性的保护被认为只有正面影响没有负面影响,得分最高。

  退牧还草项目具体实施中主要是通过围封禁牧、围封转移(有的地区也叫生态移民)、移民定居、围封、舍饲圈养等加以落实的,被普遍认为负面影响大于正面影响,得分均为负数,其中舍饲圈养拿了最低分。

  在草原地区实施的公益林基金项目和植树造林,被认为是负面影响极大的项目措施。于长青解释说,真正熟悉草原的就会明白,我国的草原主要分布于西北干旱区和青藏高寒区,并不适合植树造林,在这些地区大力开展植树造林不仅造成人力财力的浪费,还会造成对原生植被的破坏和对珍贵水资源的耗费。

  而在草原地区实施的公益林基金项目,很大程度上只是由林业部门把草原认定为“森林”并加以围封禁牧。在内蒙古,甚至还出现了同一片牧场既是农业部门的“退牧还草”项目区,又是林业部门的“国家重点公益林”项目区的怪现象。

  就连当地的牧民都感到荒唐可笑,“我承包的草场(只不过是20~30公分高的木质化植被)怎么一下子就成森林了呢?森林在哪儿?”

  水土开发、草原开垦都是被大家认为负面影响非常大、生态破坏性非常大的行为。而这些行为措施往往是有关部门打着“生态建设”、为牧民建饲料地等旗号开展的,甚至开垦后又作为“退耕还林”项目区,最后又承包给外地老板用于种油葵、苞米及耔瓜等。

“只有完全弄清所在地生态系统的基本动态,才可能对草原实施恰当的管理政策和技术干预。”草原问题专家埃利斯称,如果不考虑草场生态系统所具有的动态特点,并以其作为制定畜牧业发展政策的依据,任何来自生态系统之外的干预都将是盲目的行动,而且将不可避免地以牺牲当地发展为代价。”

  被误读的草原

  国庆节前,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管理系李文军教授刚刚合作完成了《解读草原困境:对于干旱半干旱草原利用和管理若干问题的重新认识》一书。

  李文军对草原的关注已经持续10年了。“在我们最初的调查中,对于草场退化的原因,牧民和当地基层政府官员大多认为与‘雨水少’有关;而外界,包括政策制定者和主流学界则认为根本原因是过牧。”李文军说,后者理所当然地成了主流,体现在具体的退化治理思路上就是试图通过围封禁牧、牲畜圈养、种植人工饲料地和生态移民等措施达到减畜、增草的目的。

  最初,李文军认同后者的观点,出发点是即便如牧民所认为的天气干旱的原因,但是牲畜数量应该随着天气的变化通过人来及时做出调整,否则牲畜必然会超过干旱年份草场的载畜能力。

  但越来越多的困惑接踵而来,如双承包合同中明确的牲畜承载力管理为什么在现实中难以实施?为什么依照减畜、增草的思路实施一系列退化治理措施后,生态环境仍然是“局部好转,整体恶化”?牧民为什么一边赞成承包、一边又抱怨不能走场?等等。

  “针对上述的困惑,我们研究小组曾经从市场、产权、文化以及政策执行过程等角度进入,试图探寻、解释产生问题的原因,但是总觉得没有触到问题的本质。”李文军说。

  在一次与国外同行的交流中,有学者提醒李文军:不妨去关注一下上世纪60~70年代非洲干旱半干旱地区草场所发生的问题,以及学术界对此所进行的反思。

  李文军称,“这使我们猛然意识到,以往对于草原所制定的一系列政策以及发展思路等所默认的所谓‘公理’性的共识可能存在误区。”

  她首先意识到,所谓的决策基础——“载畜力”,在一些草原系统中是没有意义的,载畜力是根据降水量变化随时变化的。“降水量多时,牲畜量超过所谓的载畜力也不会引起草场退化;降水量少时,就是将牲畜量控制在载畜力范围内也同样会引起草场退化。”

  “显然,只有在不同的空间尺度范围内,针对不同的退化原因制定相应的草场退化治理政策,方能达到有效治理的成果。”李文军称,然而遗憾的是,一直以来,只有“过牧”被官方和学界过分强调,将牧民和牲畜视为造成草场退化的“替罪羊”。

  “经济制度需要适应生态环境,而不是相反。”中国社科院环境与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郑易生说。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副教授周立得出的结论与李文军的相同。“内蒙古草原是一个具有极端非平衡的生态系统。”他说,学术界曾以年降水量的变化率来衡量生态系统的平衡性,年降水量变化率超过30%,则为非平衡生态系统。而内蒙古的年降水量变化率超过了60%。

  “这种生态系统的极端非平衡性,决定了该地区牧业结构的非平衡性。”周立举例说,为了牧草生长,每年2~4月是草原的禁牧期。前一年必须准备好这一时期的草料。有经验的大牧户会提前准备好三年的草料,即使出现连续三年的大旱仍能保住畜群。但是,在草畜双承包以后,有能力保有畜群的牧户寥寥无几。大部分牧户则在大旱中变卖了畜群,租出了草场。

  周立说,极端非平衡的牧业生产结构与农业大不相同,必须进行大规模经营,并进行合作才能生存下去。

  “不幸的是,80年代后的‘草畜双承包’以及其他制度变迁强制性地将草原的生产协作系统肢解,变成了和农区一样的单家独户生产,最终抵御不了自然风险。”周立说。

  那么,除了干旱这一自然因素外,草场退化有没有人为因素?研究发现,目前的草畜平衡管理模式不但没有降低对草场的利用,反而会刺激牧民更多地将自然草地变为人工草地,提高产草量,从而加大对草场的利用强度。

“承包和架设网围栏后,牲畜被限制在固定面积的草场内,在相同的地方连续啃食,草场没有机会休息恢复,这是造成草场退化的主要原因。”内蒙古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敖仁其说。

  制度与政策的革新

  如今的牧民们,正像草原渴望甘露一样,期盼着适合牧区发展实际的创新制度与政策措施。

  “我国的草原面积幅员辽阔,随着气候条件的不同,不同地区的草原生态系统也存在巨大差异。”李文军说,以往的草场管理和主要遵循基于降水稳定的、平衡生态系统的范式,这其实并不适合气候变化剧烈的、具有非平衡生态系统特点的干旱半干旱草场,“现今的草场管理、利用及治理的相关政策需要进行深刻的反思。”

  李文军认为,要实现草场保护和畜牧业发展的目标,就必须制定符合草原生态系统特点的政策,让“人”适应“草”和“畜”的特点,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草”和“畜”的管理目标。

  记者在采访中,多位草原问题专家都提及,现行的草原政策将“草—畜—人”割裂开来了。

  生态系统是一个整体,草原生态系统更是包含草、畜、人在内的综合有机体。研究表明,对其中任何一个变量的改变,都将进一步改变其他因素在该系统中的位置,进而影响整个系统的平衡。

  达林太说,将草场围起来,禁止牲畜进入,同时将人转移走,这种“围封转移”的政策就是一个割裂草、畜、人的例子。达林太认为,这种做法对于超载特别严重的地区,短期内也许可以得到明显的恢复,但是长期将草、畜、人分离,违背了千百年来草场生态系统的自身特点,势必造成相反的结果。

  而对于目前牧区普遍推行的舍饲和圈养,著名草原生态学家刘书润指出,由于内蒙古枯草期特别长,气候寒冷,圈养、集约化经营所需草料多,而草料的种植在牧区要耗费比内地更多的水。因此,一方面得到的收获还不够抽地下水的电费支出,另一方面还破坏了草场。从外地运草料,运输距离远,费用高,大大提升了畜产品价格。

  “舍饲、圈养不是草原畜牧业的优势。”刘书润说,对于草原来说,不利用和过度利用都会造成退化。

  作为一项最新的研究成果,李文军等人在《解读草原困境》一书中提出了“移动放牧和弹性管理”这一干旱半干旱草原畜牧业的发展思路。

  她解释说,移动放牧可以更好地跟踪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与购买草料和运输井水喂养牲畜相比,通过移动来满足牲畜对饮水和植被的需求,是成本低且及时有效的办法。”而移动放牧策略要求牧户间相互合作以及草场资源的共同使用。

  李文军称,弹性管理做到在旱灾时,牧民可以在相邻地区的边界上放牧,以减少灾害损失,而相邻地区的牧民对这些草场使用者也采取一种接纳而不是排斥的态度,因为他们也时常需要利用这些人的草场,这是一种互惠的关系。

  记者注意到,国家有关草原和畜牧业发展的政策也在松动。9月30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关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西部地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09〕55号)就明确提出,要“完善退牧还草政策”。

  内蒙古自治区主席巴特尔在今年的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出,要“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原则,鼓励农牧民以多种形式流转土地、草牧场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鼓励发展种粮养畜专业大户、家庭农牧场、农牧民专业合作社等规模经营主体”。

  “全球性的气候变化将带来更为严重的干旱问题。”王晓毅说,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学习在干旱中生存。其中最重要的是政策制定者如何建立以公平和资源节约为目标的发展模式。

14、西江北江东江全都在喊渴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09-10-28王卫国

http://news.h2o-china.com/waterresource/traditional/842991256695085_1.shtml

曾经河网密布、水资源充沛的岭南水乡今年喊渴。由于降雨明显减少,广东预计今年接近2004年的特枯水文年景,发生秋冬春连旱已成定局。在防治水污染的同时,珠江流域不得不面对水资源紧缺的严峻形势。记者昨日(10月27日)从广东省水利厅获悉,目前全省农作物受旱面积达200多万亩,近24万人饮水受影响。

西江:流量比多年同期偏少约70%

据珠江委水情处专家介绍,当前珠江流域已全面进入枯水期(即每年10月-次年3月),而10月和11月降雨量在整个枯水期中相对较多,所占比重约为30%-40%。但今年10月(截至25日)流域降雨量比多年平均偏少50%,仅为36.4毫米,且时空分布十分不均。

今年10月西江梧州站(1941年建站)和北江石角站(1936年建站)平均流量分别为有资料记录以来最小值和第2小值,均比多年同期偏少约70%。10月15日梧州站流量下跌至1260立方米/秒,为有资料记录以来历史同期最小值。

据水情处综合分析预测,2009年11月流域大部分地区降雨量基本正常,降雨量约为40-50毫米,其中西江中下游迁梧区间中下旬有降雨过程,降雨量约为60-70毫米。骨干水库天一和龙滩库区降雨量约为20-30毫米。水情专家表示,鉴于流域前期降雨一直偏少,而每年的12月和1月份的降雨量又是全年最少,如果11月份流域降雨量不能与往年相当,水库蓄水和河道来水将继续减少,可以预见整个流域的旱情将严重加剧,水量调度也将面临更为严峻的形势。

北江:韶关52座水库已经干涸见底

记者日前随华润怡宝和南方都市报联合组织的寻访珠江考察活动来到北江上游城市清远,出乎意料的是,宽阔的北江河床在这一区域几乎完全裸露,考察团来到岸边竟然无水可取,眼前只有一片白茫茫的河沙。考察团成员不得不徒步穿越上千米的北江河道,到对岸有水的地方采水,据现场目测,北江局部河段江水宽度已经十分细窄,干涸的河床甚至占据了原来北江河道宽度的近90%。

据广东省水文局统计,今年1月至10月上旬,广东累计降雨量与多年同期相比减少了14%。其中,西江流域广东境内同比减少7%,北江流域同比减少23%,东江流域同比减少28%,粤东沿海及韩江流域同比减少34%。

中山大学水资源与环境中心黎坤博士指出,北江河道之所以大面积干涸,主要原因是水资源总量日趋减少,特别是今年雨量减少,北江上游的飞来峡水库要保持充足的蓄水以应对今年冬季和明年春天的连旱,所以加重了下游河道的干涸现象。

同样在北江上游城市韶关市,据当地三防办统计,今年1-9月份,韶关全市各地平均降雨量减少了33%,比50年一遇干旱年份的2004年同期还少118毫米。由于全年降雨量减少,韶关大中型水库全年蓄水高峰水量达不到正常库容的65%,全市52座水库已经干涸见底。

东江:水质性缺水严重

据调查,东江流域承担着河源、惠州、东莞、深圳、广州东部地区及香港地区合计3000余万人的供水任务,涉及防洪、供水、发电等多个用水目标的协调和优化等方面的问题。据水利部门监测,东江流域多年平均年水资源总量达331.1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资源量326.6亿立方米。这部分水资源分配下来,按受水区人口计算人均水资源量约1100立方米/年,远远低于国际公认的1700立方米/年人均用水紧张线。

东江流域水质性缺水的问题,特别提出枯水季节的水资源吃紧现象,东江流域生产、生活用水不得不挤占生态用水。据不完全统计,东莞的三资企业在2007年已经超过1.6万多家,惠州当时的三资企业也超过9000多家,加上深圳的外商投资企业,东莞承载的纳污压力可想而知。

据广东省水利厅介绍,近年东江下游的咸潮威胁加剧,枯水期250m g/L咸潮线有时可达东莞的大墩、莞城;另一方面入河排污量也迅速增加,2005年入河废污水排放量达10.9亿吨,已超出东江纳污能力,影响了东江供水水质。淡水河、石马河等支流污染尤其严重,基本丧失水源功能。

预告:“责任中国绿色行动”巡回展出活动即将开展

由南方都市报、华润怡宝联合主办的责任中国绿色行动之保护珠江活动即将在广州各大高校巡回展出。

7月8日起,南方都市报推出《问水珠江》系列报道,通过记者暗访,为我们还原母亲河原貌,同时南方都市报《广州新闻》还推出《广州治水半年报告》大型报道,解读广州市政府治水决策。

9月6日首批考察团从广州及深圳出发,抵达昆明后将直接奔赴珠江源头曲靖市,随后考察团沿珠江源头,顺流而下,前往贵州兴义、广西百色及河池,沿途采集水样,调研当地水文、人文相关情况,收集到宝贵的一手资料,连续发回相关报道。9月11日考察团从广西南宁返回广东。

10月13日至10月14日,我们再次再次出发,经三水直奔梧州后沿江而下,前往肇庆、清远、韶关返回广州、深圳,通过上、下游的对比调研,为我们还原珠江母亲河真实面貌,我们呼吁更多人一起共同关注珠江母亲河。

11月,我们将在各大高校举办系列活动巡展,展出责任中国绿色行动系列活动新闻作品、摄影图片、环保创意获奖作品等,敬请关注。

■记者手记

买江景房就为看黄沙戈壁?

由华润怡宝和本报共同发起的“保护珠江构建和谐”大型公益活动,自8月启动以来,先后两次分阶段地组织水利专家、学者、媒体、N G O及志愿者对珠江水资源进行系统、全面地考察。作为媒体工作者,我有幸参与“保护珠江构建和谐”第二阶段的考察,使我有机会第一次近距离了解珠江。此次行程1600多公里,主要考察珠江两大重要支流西江、北江沿线城市,采集断面水样11瓶。

沿途所见并不乐观,在粤北地区的北江沿线,我们看到更多的是水资源紧张问题。今年广东旱情严峻,为了迎战秋冬春三季连旱,北江中游的飞来峡水库一直不敢放水,导致下游清远市中心的北江河道几近干涸断流,宽阔的江面上只剩漫漫黄沙,走在上面仿佛到了西北戈壁滩。

同行摄影记者拍下了一组震撼人心的照片,看着如荒漠中海市蜃楼般的城市,我第一次强烈地产生环境问题的紧迫感和对未来城市的悲观情结。当时看到河道边许多楼盘都在打江景房的广告,难道重金买下的江景房就是为了看黄沙戈壁?

此行车上,我和一位环保N GO组织负责人同坐一排,途中聊了许多城市化和工业化发展,以及环境保护治理的话题。我意识到,对资源的消耗和掠夺是人类的天性,这种消耗和掠夺如果不加控制真的会给我们带来灾难性后果。

仅仅是珠三角经济圈的水安全问题,就已经让人无法乐观起来。下游城市在掷重金大兴土木,快速发展的同时,能不能拿出些钱帮助上游欠发达城市建好污水处理系统,把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都接到污水处理厂里去。城市荒漠化哪怕不是我们这代人能够看到的终极景象,也不要肆无忌惮地索取和占有,留一个充满希望的城市图景给未来是值得慰藉的。所以,在自然面前,少比多好,我们都应该用得少一点,消耗得少一点。

■治水之方

由华润怡宝和南方都市报发起的责任中国绿色行动系列活动之“保护珠江构建和谐”珠江考察是从9月6日考察团开赴云南曲靖珠江源头正式开始的,考察的任务和目的是深入了解整个珠江水系,呼吁社会各方共同保护珠江。参与行动的人员包括水利环保专家、NG O组织成员及部分志愿者。

中山大学水资源与环境研究中心黎坤博士全程参与了这次考察,并编写了《珠江流域考察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全面总结了珠江流域目前面临的水环境问题(详见本报10月26日报道)。面对珠江流域局部河段污染严重,部分湖泊水库富营养化等水资源问题,有何良策可寻?《报告》也同时给出了一些具体建议,认为要通过减排截污保护水资源。

1、推行清洁生产,从源头控制污染

《报告》首先提倡循环经济,建设生态工业,高效利用水资源。清洁生产技术是减少污染物产生和排放的重要措施。在清洁生产方面,首先是清洁的原料。因此,在选用原料的时候,可选用纯度较高的原料和采用对环境无毒及毒性小的原料,以减少三废的产生;其次是清洁的生产工艺,在生产工艺中,采用全过程控制,使原料转换率达到最大,并利用中间产品生产另类产品,回收反应过程的溢气与泄漏成分,使生产过程所产生的三废达到最少;第三是清洁的产品,生产的产品必须是纯净的、无污染的。

循环经济是物质闭环流动性经济,是以物质、能量梯次使用为特征,在环境方面为低排放甚至零排放,绿色经济、生态经济、绿色消费和清洁生产都是循环经济的表现形式和派生。如果能够以循环经济理念建立起区域性工业生态产业链,将传统的“资源-废物”单向线性工业生产模式转变为“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循环经济模式,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废物排放,提高整体的资源、能源利用效率,提高生产技术,实现环保-经济的协同发展。

在珠江流域地区有众多的造纸、印染、陶瓷、铝材耗水和排污量大的工业企业,其中有大部分是乡镇企业,其生产工艺落后,污染物排放量大。对这些企业应进行技术改造,尽可能地采用先进的清洁生产技术,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量,节约资源和能源。如在印染业中引进和使用热转移印花技术,使每万米布用水量比采用传统的印染技术减少190吨,削减率达82.6%。在陶瓷行业,推行全过程控制,实行废水循环使用,推广废水“零排放”技术,可大大减少废水的排放量。

2、进一步削减污染物的排放量

继续加强对工业污染大户的排污监管,重点抓好纺织印染、制革、建材、化工、造纸、冶炼、食品发酵、电镀等污染严重行业的深化治理。各区要监督已签订《重点企业环境整治责任书》的重点企业,在规定的期限内完成全面达标任务,并进行重点控制,提高对这些企业的自动实时远程监控能力,提高工业废水处理率和达标率。加大对向主干流排污的水污染企业的关、停、并、转、迁、治力度,尤其是对于排放重金属、致癌有机物的化工、冶炼、电镀企业应该关闭或转产。

强化对污染源的监督管理,加强执法,对于偷排污染物的企业和个人要依法严处,最大限度地杜绝偷排污染物行为,确保污染源持续稳定达标排放,对到期限仍不能全面达标的企业坚决实施关闭或停业整顿。

3、发展工业园区集中治污

《报告》认为,流域内有众多的乡镇企业,这些乡镇企业在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和脱贫致富方面为国家创造财富的同时,也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大多数的乡镇企业分散而规模又小,技术水平比大型企业低,废水的处理率和达标率更低。所以要有效控制乡镇企业所造成的污染,应该大力发展工业园区的建设。

《报告》建议,对各省市产业发展规划所确定的各类工业园区,要提前做好环评工作和功能区划工作;明确园区的污染物总量控制目标,提前建设园区内的集中治污设施、集中供热设施和污染物收集系统。在园区内建立雨污分流制的排水系统,提高区内污水处理厂(站)的处理效率。污水管网的建设考虑到工业区的发展,采用近远期结合的方式,污水管道一般布置在道路的人行道下。工业污水通过管道收集后送入区内污水处理厂(站)进行初步处理,去除一类污染物后合并生活污水送至城市污水处理厂一并处理。在雨水收集管、渠的末端建沉沙池或过滤池,处理后达到标准可直接排放。将现有的一些较分散的污染源逐步向工业园区集中,以提高处理效率和节约资金。搞好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的建设。带动其他工业园向生态工业的方向发展。

在工业园的招商引资中严格执行政府颁布的产业引导政策,积极引进无污染或低污染项目,对工业园的入园产业鼓励对居住和公共设施等环境基本无干扰和污染的一类工业入驻;有选择地限制对居住和公共设施等环境有一定干扰和污染的二类工业入驻;禁止对居住和公共设施等环境有严重干扰和污染的三类工业入驻,主要选择具有以下特点的产业:高附加值、高土地产出密度、高税收、高成长性、高关联效应、高技术层次与含量、无不良环境影响的产业。严格限制水污染严重的纺织、漂染、造纸、电镀、陶瓷、制革和食品加工等项目上马。

4、增加环保投资力度

《报告》呼吁,大力普及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完善污水管网建设。大力提高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处理率,大幅度削减进入河流污染物的总量,是改善河段水质的根本措施。大力建设重点河流两岸污水截留处理系统,加快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包括城市截污、城市集中污水处理厂、居民小区污水处理设施、排污管网改造等。

黎坤强调,城市的供水设施要与排水管网、污水处理设施以及中水回用设施统筹安排,同时建设。结合城市市容的美化工程和河涌整治工程进行清污分流、雨污分流和截污的旧排污管网的改造工作,加强生活污水收集、输送的管道系统建设,有效提高辖区城市污水处理率。

据绿色江河环境保护促进会常务理事熊杨分析,珠三角城市都存在城市化与工业化不同步的问题,首先是老城区雨污混排,许多污水都排进了雨水口,污染了江河。现在老城区最关建的是做截污。

5、建立环境生态补偿机制

通过中央或流域管理机构的协调,由下游发达地区对上游生态保护工作给予经济补偿,或者由中央财政统筹,通过财政转移支付手段,向上游环境保护工程提供资金支持。

熊杨认为珠江流域的治理保护不如长江流域,因为长江流域上游的四川里县、茂县等县级地区很早就建设了污水处理厂,他呼吁国家提供更多财政支持,为珠江上游的水资源保护建设更多污水处理设施。

15、污染行为难惩处 海洋环境执法遭遇"一半海水一半火焰"

来源:法制网-法制日报2009年10月28日

http://www.legaldaily.com.cn/0801/2009-10/28/content_1172777.htm

  调查显示我国部分海域处于亚健康状态 海陆环保执法难协调

  调查动机

  由环境保护部、国家海洋局、农业部、交通运输部、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部门组成的海洋环境保护联合执法检查组,目前正在各地进行海洋环境保护情况检查。

  据环保部有关负责人介绍,此次检查是为了敦促各地方政府树立海洋环保意识,落实海洋环保相关法律法规。这次检查将重点关注近岸海域陆源污染、海岸和海洋工程建设环境保护、沿海开发区和技术园区环境管理等问题。

  记者近日在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采访时发现,联合执法检查组重点关注的问题,恰恰点中了海洋执法部门在日常执法中频频遭遇的尴尬和无奈……

  “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

  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局长、党委副书记房建孟向记者描述当前海洋执法现状时,引用了这样一句流行语。

  那么,海洋执法部门遭遇了哪些尴尬和无奈?该如何作为?记者近日走入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进行了深入调查。

  时光倒流到2005年5月5日,山东烟台近海养殖区四十里湾海域,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海浪由正常的黄绿色逐渐变为浅褐色,最后竟变成了红色,赤潮面积达25.7平方公里……

  从近年来我国每年公布的海洋环境质量公报看,无一例外都是“令人堪忧”的消息。据权威统计,2002年至2006年的5年间,我国全海域未达到清洁海域水质标准的面积约占我国近岸海域总面积的55%,大部分海域都处于亚健康状态。

  2008年海洋行政执法公报显示:全年共对26451个用海项目实施了54637次检查,发现违法行为2048起,作出行政处罚1241件,决定罚款总额15.4亿元。全年各级海监机构共进行倾废检查7450次,发现违法行为192起,作出行政处罚170件;进行海洋工程环保检查9643次,发现违法行为214起,作出行政处罚83件;进行海洋生态保护执法检查3152次,发现违法行为316起,作出行政处罚290件。

  谁在播污

  海域污染治理的一个矛盾之处就在于,受污染的是海洋,最需要治理的环节却在陆地上;一些地方以发展经济为由,很少考虑到是否违反相关法律法规

  “海洋污染的‘刽子手’一是陆域排污,二是海上开发。”房建孟一针见血。

  他认为,在一段时间内,沿海一些地方为了发展本地经济,纷纷上马一些不具备有效治理污染措施的工业生产项目,如化学制浆造纸、化工、印染、制革、炼油等。这些工业生产项目位于海边,直接或者间接地通过管道、沟渠、设施向海域排放污染物,对海洋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

  “污染在海上,根子在陆上。”房建孟说,渤海以及所有近岸海域污染治理的一个矛盾之处就在于,受污染的是海洋,最需要治理的环节却在陆上。据统计,我国海洋环境污染物中,陆源入海污染物约占90%。环渤海地区常年注入渤海的河流共有40余条,很多河流都是跨省、市、县域的,城市污水和工业废水向这些流域排放,最终汇入渤海,其中黄河、海河、辽河位居我国严重污染河流的前四名。“不排白不排,他们都在排,我的城市为什么还老实巴交地守规矩、不敢排?这是很多地方人的另一种思维。”

  谈到沿海开发对海洋的污染,北海分局海域处处长吴法先说,进入21世纪,环渤海山东、河北、辽宁、天津三省一市的开发力度加大,光大规模的工业园区就达到十几个。

  “这些地方没有处理好‘国家利益和地方利益、长远利益和短期利益’的关系。”吴法先认为,个别地方为了任期内的政绩,以发展经济为由,一哄而上建园区、上项目,很少考虑到是否违反相关法律法规。结果是,不但带来了海洋的污染,而且发展模式雷同,造成了国家资源的巨大浪费。

  吴法先说:“目前的状况是,对渤海的开发缺少一个整体用海规划,各地各自规划。”

  “干着急,白忙活”

  如果陆上环保局为了减少当地排污成本,“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让陆上企业往海中排污,海洋执法部门往往束手无策

  采访中,北海分局行政执法处的有关人员向记者大倒苦水。

  “环保分为陆上和海水两条线。”他认为,陆上的环保由各地环保局负责,海上的环保由海洋局负责,看似分工明确,但如果陆上环保局为了减少当地排污成本,“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让陆上企业往海中排污,海洋执法部门往往束手无策。“人家陆上环保局只听当地政府的,如果源头不环保,我们海监干着急,白忙活。”

  “如果解决不了陆上污水排放超标超量问题,海洋环境问题是无法解决的。但个别地方主管领导不一定能认识到渤海污染的严重性,即使认识到了,他还得管老百姓生活、管工业部门生产,到这个时候,他就要抓‘主要矛盾’了,环境问题只好不管或少管。”

  “另外,我们国家海洋的海监机构设置分为四级,除国家海洋局的北海、东海、南海分局外,分布各省、市、县的海监部门的人事、财政上都是当地政府说了算,各沿海城市为发展海域几乎到了急火攻心的地步。在这种情况下,当地海监部门听我们的还是听给他职位、工资的当地官员的?”执法人员说。

  “去年,我们对天津一违规填海建地行为进行查处,没想到却遭遇当地水利局的阻拦,水利局认为这是河道建地,应该归他们管辖。最后,终于弄清楚:该建设用地原来属于河道,后来当地政府公布了一个地块规划的函,证明该地块改为了沿海用地。执法中,这样的问题太多了。”海监人员感慨万千地说。

12下一页

16、仪征陷入治理困境 继续与废气博弈

来源:经济观察报2009年10月28日 汪言安

http://green.sohu.com/20091028/n267794763.shtml

  废气阴霾

  “他们不走,我们只好走。”9月底的一天,江苏省仪征市青山镇沙洲村村民邹平一边将家具抬上小货车,一边悻悻地指着不远处高高耸立的烟囱说。

  邹平要搬离的是自己已经生活了35年的村子,在与废气污染斗争了5年之后,他和家人决定搬迁。

  距离邹平家不足千米的是扬州化学工业园区的一家化工厂。虽然看不到太多的烟气从烟囱中冒出来,但还是能闻到一股怪怪的味道。邹平说烟囱不冒浓烟是因为这段时间媒体关注多,上面强制性要求控制了,刺鼻的气味也小了很多。

  “之前有消息说政府要将这些化工厂从我们这儿迁走,但是几年下来,根本就没有任何搬离的迹象。为家人身体健康考虑,我花了所有的积蓄,在别的地方买了一套房子。”邹平说,附近的村民也将陆陆续续搬离。

  与6年前扬州化学工业园初建时相比,此时村民们的态度发生了180度大转弯。据邹平回忆,六七年前,听说扬州市政府要在青山镇划出一块地来,专门用作化学工业园区的用地,村民们高兴得几乎奔走相告。“当时大多数人认为,有工业园就有企业来,有企业来当然就有好的就业机会了,大家也就不用背井离乡外出打工了。”

  但事情并非当初设想那样。5年前,两家在业界比较有名的农业厂也正式入驻园区,投入生产之后,刺鼻的味道就开始在村子里弥漫,有时还能借着东南风飘向更远的城区。

  孩子们对这种废气更是敏感。邹平儿子所在的小学距离园区的某化工厂不过几百米,自从化工厂搬来之后,孩子只要一闻到怪味道就喊头晕。有时候赶上吃饭时间,突然一阵臭味从窗户里飘进来,孩子就会忍不住将嘴里的饭菜吐出来。

  有一段时间,孩子一放学回来就想睡觉,“作业也写不下去,第二天还要挨老师批评,小孩子弄得精神非常脆弱”。无奈之下,2007年的时候,邹平和妻子商量,将孩子转学到邻近的安徽省天长市。

  化工厂搬来的两三年里,沙洲村地里庄稼的收成明显一年不如一年了。更让村民们紧张的是,村子里一些老人开始得一些“怪病”死去。仪征市两家大医院的统计数据更加剧了村民们内心的恐慌。

  数据显示,自2004年扬州化学工业园区的化工企业投产后,仪征市癌症和呼吸道疾病发病率明显上升。如将2005年化工园投产前三年和后三年作比较:呼吸系统疾病住院平均人数上升39.3%,恶性肿瘤平均住院人数上升64.8%,其中呼吸系统恶性肿瘤平均住院人数上升73%。

  从那时起,邹平就决定要搬离这个村子了,其实村里一些条件好的家庭,早在2005年就在仪征市区买了房子。就在村民商量要搬迁的同时,当地媒体还时不时地以非常自豪的语气报道“新的项目入驻园区”。

  也就在2007年左右,曾担任仪征市环保局党组书记的侯宜中开始搜集有关化工厂废气污染的资料,其实,侯从2004年担任环保局领导期间,就已经接到了无数个有关扬州化学工业园区的“废气扰民”举报,期间也采取了一些处罚整治措施,但并没有产生多大的影响。这也直接促使他在退居二线之后不遗余力地向上举报和反映仪征废气污染问题,并最终引起了国家环保总局和诸多媒体的关注。

  化工兴城

  而距离扬州化学工业园区只有3公里左右的仪征市区,情况也好不了多少。

  2002年就买下城西镜湖花园小区房子的葛利民现在后悔不已。当时作为仪征市最高档的小区,镜湖花园的房子开盘价就达到1600元一平方米,并很快升值到2000元一平方米,此时仪征市的平均房价还不过1000元。但扬州化学工业园区搬到仪征后,园区工厂距离镜湖花园不过两公里。这里也就成了污染的重灾区。

  由于靠近污染源区,虽然这几年仪征房地产市场火爆,但是这个小区的房子想卖也卖不出去,更谈不上卖价了,如今,仪征市区房价每平方已经高达到三四千元,这里还是2000元左右,几乎无人问津。

  “要不是污染,我们仪征可真是好地方啊!”葛利民说。

  仪征位于江苏省中西部,地处长江三角洲的顶端,西接南京,东连扬州,南濒长江,与镇江隔江相望,北部与安徽省天长市接壤,是一座典型的江南小城。

  从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随着全国最大的化纤和化纤原料生产基地仪征化纤工业联合公司落户仪征,极大程度上带动了当地经济的繁荣,随后,全国各地的技术人才来到仪征,参加仪化建设。在他们眼中,仪征是一个青山秀水之地。

  仪化的到来,使仪征变得富绰,曾一度引发周边城市的羡慕。2007年,仪征市工业总产值520亿元,其中仪化就贡献了160亿元,占31%。而在5年前,仪征市工业总产值100亿元,其中仪化就占79亿元,比重高达79%。

  仪征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后,先后引进了优士化学和瑞祥化工两家化工企业,这两家都是以生产农药产品为主,均隶属于扬州农药集团,也是全国最大的农药生产企业之一。

  抛开环保问题,这两家化工企业也对仪征GDP贡献巨大。由于这两座企业的引入,考虑到化学企业集中,利于形成产业优势,2003年,经过扬州市和仪征市两级政府的推动,原本坐落在扬州市的扬州化学工业园区最终迁到距离扬州市区40公里远的青山镇。

  据园区的一位工作人员介绍,为了减轻工业园区化工企业对市区的污染,政府才决定将园区搬迁至此。到2005年全市石化产业规模以上企业数22家,主要企业有仪征化纤、大连化工、瑞祥化工、优士化学、天宝聚酯、华奥涂料、百思德聚酯等。这22家化工企业实现产值165亿元,占全市规模工业经济总量的66%,上缴税收6亿元,占全市财政收入的35%,从业人员2.92万人,占全市规模工业从业人数55.6%,其GDP贡献份额居全市工业各业之首。

  其中江苏优士化学,2008年上缴税收2亿元,占扬州化工园当年财政收入近一半。加上仪征化纤,这些化工企业对仪征市的GDP做出了巨大贡献,仪征也因此一举成为全国经济百强县之一,江苏省“五大重点经济发展带”之一。

  扬州化学工业园区的规划面积也由最初的2平方公里,逐渐扩展到现在的近60平方公里,这个面积是现在仪征市区面积的一倍。而城区距离工业园区最近的距离只有二三公里,几乎已经与市区连成一片。2006年5月31日,国家发改委正式公告批准设立省级扬州化工产业园区,让园区获得了一块招商的“金字招牌”,截至目前,园区累计引进外资项目24个,总投资6.4亿美元。

  治理困境

  上世纪70年代就落地仪征的化纤工业,因为产品固定工艺简单,对当地造成污染影响很小。但以优士化学和瑞祥化工为代表的农业生产企业,因工艺复杂,产品多样,它们在污染控制上,不再如当年的仪化那般轻松。

  化工污染也就从那时开始了。2005年以来,仪征环境监测站监测结果显示,化工园区部分化工企业出厂污水COD居高不下,导致污水处理厂尾水排放经常超标。

  扬州化工园区负责人在后来也公开承认,“园区成立初期,废气扰民现象确实存在”。为此,园区对重点废气排放企业优士化学、方顺粮油公司已先后几次进行废气专项治理。2009年年初,园区专门邀请南京、上海科研院所的专家对园区气味问题进行会诊,希望能从根本上解决气味扰民问题。

  据扬州化学工业园区办公室的一位工作人员介绍,目前扬州市已对扬州化工园区重新进行规划,调整产业布局。扬州市政府责令优士从人员、生产、设备3个方面加强管理,控制废气排放。明确要求优士化学公司在进行异味污染整改治理的同时,着手拟定对异味主要产品贲亭酸甲酯项目的搬迁计划,搬离仪征城区。

  至于何时能完成搬迁,扬州市工业园区的一位负责人答复是 “目前尚无搬迁时间期限,但时间不会太久”。仪征环保局内部人士表示,对于扬州化工园废气等问题,环保局可进行执法监督,但因其特殊地位(园区行政级别比仪征市高半级),一些“决定性举措”只能由扬州环保局下达。

  仪征市政府一位不愿具名的官员说:“搬迁一个污染项目都这么难,一个形成规模化的化工园区的调整和迁移谈何容易。”

  上述这位官员透露,他家的房子就买在邻近工业园区的镜湖花园,也是废气污染的受害者,邻近的化工园区就像一个炸药桶,不知道何时会出问题。和其他受害者一样,他甚至希望整个园区都从仪征搬走。

“往哪儿走,污染企业到哪里都要产生污染,除了改善工艺,减少污染程度别无他法,况且一年还要给政府创造巨大的产值,政府领导会舍得让它们走吗?”这位官员说。

17、面对环境信息公开,请不要避重就轻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09-10-28 马天杰

http://opinion.nfdaily.cn/content/2009-10/28/content_6113032.htm

2009年10月13日,绿色和平组织发表《“沉默”的大多数——— 企业污染物信息公开状况调查》调查报告。此后,壳牌、雀巢、中国石化三家公司分别在各自的官方网站上刊登了相关的声明。三家公司并未否认超标排放的事实,但都异曲同工地和“应公开环境信息的企业”划清了界限,表示已经对污染工厂进行了整改,“遵守中国法规”,因而不需要再公开环境信息。这三家行业巨头虽然打破了“沉默”,但其发言其实在避重就轻,顾左右而言他。

诚然,对污染行为的“整改”十分重要。作为超标企业,进行整改和停止排污是对企业最基本的要求,但决不是唯一的责任。

《环境信息公开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要求的是超标企业在30天之内,通过当地的主要媒体公开主要污染物信息,强调的是在“一定期限”内以“主要渠道”向“主要利益方”承担“责任”。这些公司和地方环保部门在污染问题上强调“重在纠正”,正是忽略了“主要利益方”,也就是公众在环境问题中的权利。公众参与是《办法》制订的主要初衷,“重在纠正”的思维本身还是把环保作为政府和企业之间的事,忽略了公众的基本权利——— 最终有可能被污染毒害的,承担环境污染风险的,不是企业,也不是政府,正是被蒙在鼓里的公众。这种忽略的不公正性,可见一斑。

公众知情的作用不仅仅如此,环境信息公开更是公众对企业进行长期有效监督的前提。恐怕企业一直对污染物信息犹抱琵琶的主要原因之一,正是没有准备好面对众目睽睽的监督。如果企业确定污染问题已得到解决,并对自己使用和排放的有毒有害物质有足够的控制和了解,那么向公众公开这些信息,到底何难之有呢?这些没有被公开的信息里,到底有什么是不能被公众知道的呢?所谓“阳光不锈,流水不腐”,遮遮掩掩的效果,只是令人更加浮想联翩,乃至越抹越黑。

环境信息公开也不应被理解为一种惩罚性手段,是对超标企业的另一种“处罚”——— 此“公开”非彼“揭短”。敢于承认污染记录,却努力将自己和“应公开环境信息的企业”撇清关系,是目前企业在中国对环境信息公开精神的一种奇怪的曲解。在建立了污染物排放与转移登记制度的国家,企业污染物的信息公开已经成为一种常态,无论企业是否存在超标行为都应公开相应的环境信息。这种常态不但保障了企业所在社区内公众对于企业污染物信息的知情权,同时也积极促进了企业实行清洁生产,从源头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现在看来,壳牌、雀巢和中石化的回应,都还没有切中问题要害的改进,因为恐怕在大部分企业眼里,这个问题中孰轻孰重的关系,是本末倒置的。在重于泰山的公众环境权利面前,一两次污染记录,公司的“社会形象”等,都只是微末小事。相关企业还是要正视这一点,打破“沉默”,揭开“面纱”,环保部门也应建立长效化和规范化的企业环境信息公开平台,确保企业环境信息公开成为常态,也使公众参与环境保护成为常态。因为我们所说的“公众”,正是那些无处不在、生活在污染中的老百姓,正是“众目睽睽”中眼睛的主人们。 (作者马天杰,绿色和平污染防治项目主任)

18、治理湖泊关键何在?

来源:中国环境报 2009-10-28

http://news.h2o-china.com/waterresource/traditional/843071256697525_1.shtml

我国是世界上湖泊富营养化最严重的地区之一。近年来,相当一部分大中型湖泊和城市湖泊水体透明度显著下降、水生生态系统全面退化,不少湖泊出现水华暴发,水体缺氧等现象,严重影响了我国社会经济发展。

流域污染治理是综合性污染治理,只有防治结合,双管齐下,才有可能使污染治理取得成效。

湖泊治理三大策略

"十一五"期间,我国对湖泊流域污染治理实施了控制污染源、减少污染排放,调整产业结构、实行清洁生产和修复生态系统、重建生态平衡"三大防治策略"。

一、控制污染源,减少污染排放。湖泊污染治理首先控制流域污染源,一方面加大对现有污染源的处理力度,增加资金投入,引进先进处理技术,提高废水排放标准;另一方面控制新的污染源,对于有可能产生难降解有毒污染物的项目严格把关,杜绝新的污染再次产生。

二、调整产业结构,实行清洁生产。加大对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新型企业的扶持力度,逐步淘汰能耗大、污染大的企业、生产工艺和设备,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和升级,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双赢的局面。

三、修复生态系统,重建生态平衡。湖泊污染治理,采取人工修复和自然修复相结合的措施,恢复水生态系统的健康,让水变清,"渔民打鱼为生",重现生态结构完整性和生物多样性,恢复水体的自净能力和使用功能,重建人与自然的和谐。

科技投入促进湖泊治理

湖泊治理还要加大科技投入。在这方面,《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提出实施"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国家重大科技专项,解决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水污染重大瓶颈问题。从流域水污染防治与综合管理技术体系和流域水污染控制技术体系建设入手,有效地服务于水环境质量改善、饮用水安全保障的国家需求。

专项设置了"湖泊富营养化治理与控制技术及工程示范"主题,拟针对我国湖泊富营养化问题,选择不同类型的湖泊水库,以污染源控制与水质改善为目标,研究水体富营养化及流域水污染控制的整体技术方案,重点研发和集成湖泊流域污染源系统控制、水资源调配、重点水源保护、生态修复、湖库控藻等以关键技术为核心的成套技术,并开展规模化工程示范。在理论、方法与技术方面,形成我国不同类型、不同富营养化表征湖泊的水污染防治理论体系,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适合我国国情的湖泊富营养化治理与综合控制的成套技术体系,提出适合我国浅水湖泊水污染控制的综合管理体系,构建不同类型湖泊的综合管理平台。建立流域农村面源污染控制设施与湖库控藻设备的产业化基地,开展废弃物质资源化技术研发与设备化研究。结合国家湖泊水污染防治"十一五"计划,为湖泊流域水污染控制重点工程提供技术支持,为2010年各流域水污染治理工程示范区水环境质量明显改善提供技术支撑。(作者单位: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19、湿地保护的红线岂能后退?

来源:湿地中国2009-10-28

http://news.h2o-china.com/society/environment/843031256696160_1.shtml

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建设用地的需求越来越大,现有土地制度很难约束地方政府和企业的占地冲动。为守住18亿亩耕地面积这条红线,国家决定暂停退耕还林计划。这是迫不得已的一种选择。事实上,这几年我国生态退耕的面积已经在大幅度下降:2006年全国生态退耕面积为509.1万亩,比“十五”年均退耕1613万亩减少了68%,2008年全国退耕还林面积仅为11.4万亩。

而退耕还林计划的暂停,也让一些专家不禁对在上世纪90年代末同时提出并实施的退田还湖担忧起来,因为两者同属生态退耕范畴,都是我国生态环境建设的重大举措。随着全国范围内退耕还林面积的减少,退田还湖与湿地保护能否按照既定的轨道进行,着实在人们心中打了一个问号。

退田还湖关系湿地生态安全

退田还湖与湿地保护是我国自然保护与生态恢复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国家生态安全具有深远影响。

退田还湖政策建立在对湿地价值的重新认识上。由于人类长期不合理的开发利用,特别是多年前为解决粮食供应不足的问题,历史上曾几度出现大规模围湖造田现象。20世纪50年代以来,仅鄱阳湖区围垦就达620万亩湖区面积,2000多公里长的湖岸线缩短了近一半,库容损失45亿立方米。我国第二大淡水湖洞庭湖也因围垦缩小面积三成多。大规模的围垦使湖泊调洪能力衰退,导致湖区洪泛频率大增,生态环境急剧恶化。

1998年,长江流域发生特大洪涝灾害,包括鄱阳湖、洞庭湖在内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大片良田、民房被淹,直接经济损失达1345亿元。水利专家分析,引发长江水灾的重要原因就是江湖面积缩小,调蓄洪能力大大下降,而这与多年来实行的围湖造田有很大关系。痛定思痛,国家痛下决心恢复湿地,重点在湖南、江西、湖北和安徽等省实施退田还湖、平垸行洪、移民建镇等政策。这是中国历史上自唐宋以来第一次从围湖造田转变为大规模退田还湖。

这些年来,我国恢复长江干流、洞庭湖和鄱阳湖水面约2900平方公里,增加蓄洪容积约130亿立方米。以鄱阳湖为例,退田还湖使湖区圩堤全部还湖蓄洪,可分淤1/3的泥沙,对保持湖泊水生态系统平衡具有积极意义。天然湿地面积和自然水域面积的增加,对污染物质的沉降与沉积发挥了促进作用,使湖水水质得到提高。

事实说明,作为区域和流域生态恢复的探索性尝试之一,退田还湖有利于保护和合理利用湿地资源。由围湖造田到退田还湖,这是国家政策的改变,也是人类对大自然认识的重大改变。总体来说,虽然退田还湖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与我国严峻的生态形势相比,仍然不够。以2003年为例,全国净减少耕地253.74万公顷,其中生态退耕为223.73万公顷,但退田还湖仅为0.09万公顷。可见,退田还湖在生态退耕中所占的比例非常少。有数据表明,自新中国建国以来,长江中下游地区有1/3的湖泊被围垦,总面积达1.3万平方公里,因围垦消失的湖泊有1000多个,围垦使蓄水容积减少500亿立方米。而近年来长江干流、洞庭湖和鄱阳湖还江还湖面积为3169平方公里,增加蓄水容积131.94亿立方米。与被围垦的面积相比,湖区恢复的面积远远不够。更何况,一些地区的退田还湖力度比起前些年来明显减缓了很多。

如果退田还湖、退耕还湿等生态保护政策不能顺利实施,将直接导致我国湿地面积不增反减,从而产生一系列生态问题。

不容乐观:天然湿地急剧减少

湿地是地球上生产力最高的特殊生态类型,具有保持水源、净化水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美化环境和维护生物多样性等重要生态功能,称为“地球的肾脏”、“天然水库”和“天然物种库”。健康的湿地生态系统是国家生态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人们对森林、海洋的认识比较早,保护工作也有比较好的基础,而湿地保护起步最晚,也最为薄弱。

我国是世界上湿地面积最大、分布范围最广、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在人口和经济的压力下,各地大规模围湖造田导致湿地及其生物多样性受到破坏。前些年由于退田还湖势头很好,中部省份湖区面积有所扩大。然而,近几年来不少地方又开始大量开垦围垦和随意侵占湿地,天然湿地急剧减少,湿地功能和效益不断下降。

有数据显示:我国现存自然或半自然湿地仅占国土面积的3.77%(全球湿地约占陆地面积的6%),且面积下降的趋势仍未得到有效遏制。虽然我国湿地动植物种类繁多,但其中不少是列入世界濒危物种红皮书的珍稀物种,且衰退趋势明显。内陆湿地的大量丧失导致淡水存蓄量减少,许多自然湿地作为“天然水库”的功能已经消失,进而直接减少了地下水补充,加剧水资源危机。

目前,我国湿地保护面临五大主要威胁:开垦与改造、污染、湿地生物资源过度利用、泥沙淤积和水资源不合理利用。尤其是大量开垦围垦和随意侵占湿地,导致天然湿地急剧减少,湿地功能和效益不断下降。因此,在需要进行抢救性保护的现阶段,努力扩大湿地面积是首要任务。

一个案例:湿地保护和区域开发矛盾突出

金秋时节,江苏省盐城珍禽自然保护区内河道纵横,各种知名或不知名的水鸟在广阔无垠的沼泽地上飞起飞落,时隐时现。极目远眺之下,只见水天一色,令人心旷神怡。然而,由于这个保护区地处江苏中部沿海地区,在经济发展热潮之下,湿地保护和区域开发的矛盾尤为突出。也许,这里难得的美丽和平静,在不久的将来就会被彻底打破。

盐城珍禽保护区是我国最大的海岸带保护区,建于1983年,是东北亚鸟类迁徙通道,也是丹顶鹤全球最大的越冬地。近年来,整个保护区的大环境发生改变,由于受农业面源污染、城市生活污染和工业污染的影响,周边海水污染严重,水质恶化,导致保护区生态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然而,在破坏滨海湿地的种种行为中,最直接、最普遍的就是围垦。珍禽保护区直接管辖的核心区面积很小,占总面积不到7.7%,这就使得实际能够被保护物种利用的生境面积极其有限,尤其是对核心区周边的缓冲区和试验区内人为的土地开发利用活动无权管理。

记者在现场看到,实验区内滩涂大部分已被围垦,缓冲区内有大片的土地,上面种着水稻、棉花、黄豆等农作物。据了解,这些都是上世纪90年代末围垦的。近几年来,用于农业用途的围垦少了,但用于港口用地和工业用地的围垦却多了起来。从2005年开始至2007年,由于当地计划发展工业港口,陈家港、滨海港、射阳港、大丰港、东台弓京港等沿海经济开发重要地块不得不从保护区划出,以适应经济增长的强劲需求。保护区周边几个县都建设了工业园区,大多紧邻保护区,对保护区环境安全威胁很大。

据了解,由于面临人多地少的发展瓶颈,沿海滩涂的围垦一直被当地作为重要的土地平衡点和土地储备。虽然近几年来围垦规模有所减少,但每年围垦活动仍然不断,并且有一定的围垦指标。有数据表明,2007年盐城市着力实施滩涂围垦和垦区改造两类项目,先后完成东台方南匡围工程,匡围滩涂0.2万公顷;立项大丰南港、射阳港南两个围垦工程,匡围滩涂面积0.36万公顷。

大面积围垦对盐城湿地的影响极其严重,不仅使湿地面积严重缩小,而且使野生动物生境被破坏,原生生物资源减少,生物多样性降低。盐城珍禽保护区内丹顶鹤栖息地已经破碎化,原始生态环境丧失呈逐年加重趋势。实验区内除几个生物多样性富集点以外,很少有丹顶鹤栖息。近年来,来这个保护区越冬的丹顶鹤种群数量呈逐年下降趋势。据统计,2006年冬至2007年春为654只,2007年冬至2008年春为601只。2009年1月,共统计到丹顶鹤502只。

处理好保护与开发关系最关键

诚如有关专家所言,中国的粮食安全不能建立在生态透支基础上。对于18亿亩基本农田的红线,我们要守住,对于湿地保护的红线,我们同样要守住。

生态系统的破坏往往不可逆转。如果湿地生态环境脆弱状况和恶化趋势继续的话,不仅会加剧经济和社会发展压力,而且会加剧自然灾害的发生。有数据显示,历史上我国湿地总面积曾经达到6570万公顷,占国土总面积的7%。而2004年的一项调查却显示,我国湿地总面积为3848万公顷,降到了国土总面积的3.77%,此外还有约40%的湿地面临严重退化危险。因此,我们必须尽快行动起来,保护有限的湿地资源。

在湿地保护中,必须处理好资源保护与合理开发利用、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的关系。如果不能正确处理好这些关系,尤其是处理好资源保护与合理开发利用之间的关系,势必守不住湿地保护的红线。事实上,现在湿地的很多问题就是由于保护与开发这一矛盾造成的。

对湿地的保护和利用,不应该对立地看待。保持湿地的生态特征不变是不可能的,但是把人类的干扰限制在生态系统能够恢复的范围之内却是可行的。国际湿地公约提出了湿地合理利用的概念,强调维持湿地生态功能的重要性。我国应该在利用过程中密切监测湿地生态特征的变化,判断利用程度是否在合理范围内。

在开发中,我们应严格控制开发规模,协调管理好相关活动,特别是要对现有湿地资源进行管理,严禁盲目围垦。确因需要小面积使用湿地的,应在调查研究、全面规划和充分论证的基础上,进行合理布局,并严格审批手续;特别是对沿海地区已建的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可以随滩涂湿地冲淤变化趋势,并结合其保护目标来调整核心区位置和保护区面积,但调整必须经过专家在无干扰情况下的独立论证后进行,而且不能过于频繁。对已建圩区有碍行洪排涝,破坏湖泊自然风光和生态环境或已围滩地是重要水禽繁殖地的,要果断采取退田还湖措施。

保护湿地是地方政府重要职责

记者以为,湿地保护是一项重要的生态公益事业,做好湿地保护是各级政府的重要职责。在湿地的保护和管理中,健全或完善管理机制,增加保护投入等措施固然可行,但恐怕治标不治本。如果各级地方政府不能将自身的角色真正转为保护者的角色,还会有新的围垦工程,新的名目工程被政府批准,出现在湿地周围。

近年来,黄河湿地面积在不断缩小,质量下降的趋势没有得到根本遏制。究其原因,主要是不合理的人为经济活动给湿地带来了破坏。而在这些经济活动的背后,大多有地方政府的身影。如某些地方政府大力鼓动在湿地内招商引资,建立牛奶生产基地;有的地方政府对湿地周围进行盲目垦殖、乱捕,导致湿地面积减少,灌草植物被严重破坏。

位于东部沿海的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主任前不久被有关部门告之,为加快开发,要拿出一定的土地进行围垦,要保护区拿出范围调整方案。据悉,这家保护区上一次的土地调整规划今年5月刚批下来。据了解,这里的情况还是比较好的,因为它是国家级保护区,所以省里要用地必须通过国家有关部门审批,而其他一些不是国家级保护区的湿地,地方政府想上项目就可以随时上,根本不用考虑那么多限制因素。

诚然,现在国内不少地方都出台了很好的湿地保护条例,问题的关键是当地政府要坚决执行,真正将条例付诸实践,否则效果难如人意。

黑龙江省是全国较早采用法规保护湿地的省份。2003年6月省人大通过《黑龙江省湿地保护条例》后,已建立国家级和省级湿地自然保护区42处,70%的天然湿地被纳入保护区进行保护,可谓成果显著。然而,全省一些地区的湿地消失状况并没有得到遏制:哈尔滨巨源镇的大白鱼泡湿地已经消失,被附近农民开发成了养鱼池和农田;松花江沿岸的滩涂湿地屡遭破坏;群力新区黑鱼泡湿地缩水剩下不到1/3。

事实上,正是因为不少地方政府缺乏应有的工作力度,使湿地保护成为不能破解的难题。有的湿地已经达到国际重要湿地标准,当地政府却不愿意进行申报,因为如果申报了,他们就不能再对湿地进行围垦。有的湿地被大面积围垦的背后,其实与当地政府的漠视乃至不作为有极大关系。在少数地区,地方政府甚至成为湿地保护的最大干扰者。

惟有地方政府积极作为,湿地保护和管理工作才能真正见到实效。在这方面,美国地方政府的经验可资借鉴。美国佛罗里达州政府与最大制糖企业美国糖业公司达成临时协议,同意以17.5亿美元价格收购公司所有资产。这起收购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保护全美最大湿地保护区——大沼泽地国家公园。根据协议,政府将致力于治理糖业公司等企业留下的污染;6年后,禁止对湿地实行任何商业开发,同时修建水库、培育植被,用以过滤水流。

在国内,也有不少各级政府下大气力保护湿地的例子。如宁夏回族自治区在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天然林保护、禁牧封育等工程的同时,依据项目带动,采取退田还湖、生态恢复等科学方法,8年内使全区湿地面积增加约6.1万亩。再如,江苏省泗洪县洪泽湖有75万亩湿地,不少人想来这里搞度假村、水上运动乐园等项目,甚至想建上百栋别墅,但当地政府都一一予以否决,不允许建一栋房子。

因此,要使湿地得到有效保护,地方政府承担着重要角色,应把湿地保护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从法规制度、政策措施、资金投入、管理体系等方面采取有力措施,加强湿地保护工作。坚持对现有自然湿地资源实行保护,在编制和修订湿地保护规划时做好与土地资源利用规划的衔接,坚决制止随意侵占和破坏湿地的行为。凡是列入国际和国家重要湿地名录以及位于自然保护区内的自然湿地,一律禁止开垦占用或随意改变用途;已经开垦或改变用途的,应采取措施,限期恢复湿地的自然特性和生态特征。凡因国家重点建设需要开垦或征用、占用国家重要湿地的,必须依法进行环评。组织人力、物力,系统开展对湿地自然及其周围土地利用状况调查、分析和评价工作,研究湿地利用的优化方法和管理模式。

相关链接

湿地,狭义上一般被认为是陆地与水域之间的过渡地带;广义上则被定为地球上除海洋(水深6米以上)外的所有大面积水体。《国际湿地公约》对湿地的定义是广义定义。

为了提高人们保护湿地的意识,1996年3月《湿地公约》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决定,从1997年起,将每年的2月2日定为“世界湿地日”,每年开展纪念活动,每年有一个主题。2009年世界湿地日的主题为:从上游到下游,湿地连着你和我。

中国湿地面积占世界湿地的10%,位居亚洲第一位,世界第四位。

特别关注:

想要看更多的环境信息,请点击下面网址:

怒江网:www.nujiang.ngo.cn

绿色记者沙龙网:www.greenso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