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众参与 江河信息 十月二十七日绿家园江河信息导读: (编辑:丽英)

十月二十七日绿家园江河信息导读: (编辑:丽英)

2009-10-27

十月二十七日绿家园江河信息导读: (编辑:丽英)

 

环境资讯:

1、中国环境报:      张力军:推行联防联控机制加强污染协同控制

http://env.people.com.cn/GB/10267758.html

2、人民网环保频道:    每年2200万吨VOC排入空气 环保部呼吁立法控制

http://env.people.com.cn/GB/10261638.html

3、新华网:        多国专家探讨应对气候变化“良方” 

http://news.xinhuanet.com/environment/2009-10/27/content_12338385.htm

4、太原晚报:       机动车"环保标志"明年1月1日起全国统一启用

http://env.people.com.cn/GB/10263861.html

5、搜狐绿色:       中国绿色GDP之父将出席绿色论坛(图)

http://green.sohu.com/20091026/n267750461.shtml

6、中国新闻网:      中科千万吨炼化项目签署 因环保争议迁址湛江

http://env.people.com.cn/GB/10264441.html

 

地方信息:

7、楚天都市报:      武汉将办“世界湖泊大会”空气污染已达14

http://env.people.com.cn/GB/10264179.html

8、广州日报:       广东佛山:搬走了陶企 为何污染更重?

http://env.people.com.cn/GB/10264019.html

9、国际金融报:      人口和耕地面积飞长 敦煌80%湖水消失

http://www.weather.com.cn/static/html/article/20091027/118456.shtml

 

重大水事:

10、新华网:        三峡工程补水功能初步显现 洞庭湖水位持续上涨

http://env.people.com.cn/GB/10261954.html

11、中国新闻网:      珠江流域全面进入枯水期 梧州站来水跌至最低

http://env.people.com.cn/GB/10264868.html

 

污染信息:

12、慧聪水工业网:     企业排毒污染环境 百姓从天堂到地狱

http://info.water.hc360.com/2009/10/270901148995.shtml

13、湖南红网:       长沙湘江河滩:排污口竟成菜地水源

http://env.people.com.cn/GB/10268087.html

 

绿色访谈:

14、搜狐绿色:       环保意识的推广 可通过网络平台加速实现

http://green.sohu.com/20091026/n267745506.shtml

 

深度报道:

15、21世纪经济报道:    问责风暴席卷昆明 仇和治滇再下“猛药”

http://finance.ifeng.com/roll/20091027/1389488.shtml

16、中国环境报:      湖泊污染之忧 失去一碧万顷安得春和景明?

http://env.people.com.cn/GB/10267704.html

17、南方人物周刊:     城市围剿垃圾

http://nf.nfdaily.cn/nfrwzk/content/2009-10/26/content_6095288.htm

 

特别关注:

想要看更多的环境信息,请点击下面网址:

怒江网:www.nujiang.ngo.cn

绿色记者沙龙网:www.greensos.cn

 

1、张力军:推行联防联控机制加强污染协同控制

来源:《中国环境报》2009年10月27日

http://env.people.com.cn/GB/10267758.html

  由环境保护部和美国国家环保局在北京联合举办的“第五届区域空气质量管理国际研讨会”26日在京召开。环境保护部副部长张力军出席会议并致辞。张力军指出,中国将把加强区域大气污染防治作为环境保护的重点工作,主要任务是通过推行区域联防联控机制,建立健全区域空气质量监测及评价体系,提高区域大气污染防治整体水平。

  张力军介绍说,经过多年的努力,中国的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已经取得了积极成效。2008年,北京及周边6省(区、市)建立大气污染区域联防联控新机制,实施统一规划、统一治理、统一监管,不仅圆满完成了北京奥运会空气质量保障任务,而且在区域大气环境管理机制创新上,形成了一整套区域联防联控新思路。但是,我国大气环境形势依然十分严峻,特别是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带来的区域性大气污染问题日益突出。我国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三大城市群占全国6.3%的国土面积,消耗了全国40%的煤炭,生产了50%的钢铁,大气污染物集中排放,重污染天气在区域内大范围同时出现,呈现明显的区域性特征。

  张力军强调,中国将进一步深化区域联防联控,扩大管理范围,完善政策法规体系,全面强化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要着力抓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建立和完善重点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着手编制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的区域大气污染防治规划,推动成立有各相关省(市)参加的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协调小组,统筹协调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二是开展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可吸入颗粒物、挥发性有机物等多种大气污染物的协同控制。把火电、钢铁、有色、水泥、化工、石化六大行业作为区域大气污染防治的重点行业,进一步提高企业排放达标率。结合各重点区域排放特点和排放水平,制定并实施区域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三是建立健全区域大气环境管理政策法规体系,逐步完善区域空气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在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等空气质量监测的基础上,逐步将臭氧、细颗粒物纳入区域空气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四是深化总量控制制度。环境保护部正在深入总结“十一五”以来的总量控制经验,研究将当前对环境质量改善有重大影响的主要污染物列入总量控制管理范围,以进一步促进大气环境特别是重点区域大气环境质量得到更大的改善。(刘晓星 刘蔚)

2、每年2200万吨VOC排入空气 环保部呼吁立法控制

来源:人民网-环保频道2009年10月26日

http://env.people.com.cn/GB/10261638.html

  人民网北京10月26日专电 (记者扎西)近年来,水性涂料以其相对于传统溶剂型涂料在VOC减排方面的突出效果受到行业和消费者的关注。近日,环境保护部有关负责人呼吁,国家应从政策、法律层面上对VOC污染提出要求。据悉,我国已出台了10项相关强制性标准对产品中包括的VOC物质进行限制。

  环境保护部宣教司副司长贾峰认为,目前很多企业生产的涂料或相关的产品未达到先进企业所达到的标准,未来肯定会把VOC物质作为一种控制要素提出来。国家从政策制定者的角度应该把VOC物质作为重要的环境要素进行控制或防治。

  VOC是可挥发性有害物质的简称,当居室中的VOC含量达到一定浓度时,人会感到头痛、恶心、呕吐、乏力等症状,严重的还会出现昏迷,并会伤害人的肝脏、肾脏和神经系统。常见的有苯、甲苯、乙苯、二甲苯、甲醛、甲醇、乙醇、异丙醇、丙酮、氯仿、乙二醇醚等。国家标准中,VOC限量为每升不超过200克,较好的涂料在每升100克以下,真正环保健康的涂料接近于零。

  据统计,我国每年约有2200万吨VOC物质排入空气中,相当于13亿人连续16小时吸入空气量的总和,而且这个数字仍以年均9%的速度在增长。在2200万吨VOC物质中,工业占了30%,工业中的涂料、胶黏剂等又占了70%。

曾参与有关VOC物质控制标准起草的钱伯容告诉记者,现在我国相关政策法规中针对水性涂料只有一个政策法规正在审批中,不健全的政策法规仍是阻碍我国水性涂料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他认为,加快水性涂料的标准规范的健全是推动我国涂料的水性化关键步骤。

3、多国专家探讨应对气候变化“良方” 

来源:新华网  2009年10月27日 

http://news.xinhuanet.com/environment/2009-10/27/content_12338385.htm

    新华网巴黎10月26日电(记者李学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6日在巴黎总部举行以“减缓气候变化 建立绿色社会”为主题的论坛,与会多国专家表示,气候变化给人类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必须采取多种措施加以应对。

    教科文组织总干事松浦晃一郎在论坛上致词说,目前距年底的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只剩一个多月的时间,希望在这次会议上,发达国家能够提出“雄心勃勃”的减排目标,发展中国家则按照各自情况采取适当的减排措施。

    松浦晃一郎强调说,发展绿色经济是解决气候变化问题的“良方”,但是它建立在大量的科研、教育和培训基础上,而这些都需要巨额投资才能实现。他认为发达国家应该帮助发展中国家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危机。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经合组织)负责环境事务的副秘书长马里奥·阿马诺在发言中说,大多数国家已经意识到气候变化带来的危害及其严重后果,因此都在采取各种方式进行防范。比如有的国家鼓励发展环保型汽车,有的国家取消了对化石燃料的补贴,但是这些措施仍然不足以解决问题,需要继续努力。他警告说,一些国家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了如何摆脱金融危机的问题上,但实际上,人类为气候变化付出的代价要远远高于金融危机造成的损失。他认为人们应该将发展绿色经济作为走出危机的一种方式。

    而在可持续发展和国际关系研究所创始人洛朗斯·蒂比亚纳女士看来,全球变暖反映了现有发展模式的局限性,应对气候变化并不只是各国政府的责任,它更需要普通民众的参与。她认为,如果无法有效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唤醒大家的环保意识,那么任何努力都是徒劳的。她提议从小处着手,改变人们的生活和消费习惯,发动普通民众参与对气候变化问题的讨论。

    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将于12月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举行,希望达成全球温室气体减排新协议,但目前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减排目标、资金和技术支持等关键问题上仍然分歧严重。

4、机动车"环保标志"明年1月1日起全国统一启用

来源:太原晚报  2009年10月27日

http://env.people.com.cn/GB/10263861.html

  明年1月1日起,省环保厅监制的"山西省机动车环保监测合格证"将停用,同时,全国统一启用由环保部监制的"机动车环保检验合格标志"。

  据省环保厅相关工作人员介绍,"机动车环保检验合格标志"按照国家新生产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标准分阶段实施步骤,分为绿色环保检验合格标志和黄色环保检验合格标志两种。对装用点燃式发动机汽车达到国家一级以上标准、装用压燃式发动机汽车达到国家三级及以上标准及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达到国家三级及以上标准的,核发绿色环保检验合格标志;未达到上述标准的机动车将核发黄色环保检验合格标志。

  该标志的有效期根据不同车型,长短不一。5年以内的营运载客汽车,有效期为1年;超过5年的,有效期为6个月。10年以内的载货汽车和大型、中型非营运载客汽车,有效期为1年;超过10年的,有效期为6个月。 6年以内的小型、微型非营运载客汽车,有效期为2年;超过6年的,有效期为1年;超过15年的,有效期为6个月。

  在2010年1月1日之前,全省仍采用省环保厅监制的"山西省机动车环保检测合格证"。之后,将停止发放该合格证。已经领取合格证的机动车,可在原环保检验合格证有效期满时,换发新的环保检验合格标志。 (记者 闫伟)

5、中国绿色GDP之父将出席绿色论坛(图)

来源:搜狐绿色2009年10月26日

http://green.sohu.com/20091026/n267750461.shtml

  据记者从第二届中国绿色发展高层论坛组委会了解到,“中国绿色GDP之父”牛文元将出席于今年11月13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的第二届中国绿色发展高层论坛。同时,牛文元也入围第二届“中国十佳绿色新闻人物”提名榜。

  人物背景:

  牛文元 :国务院参事,全国政协委员,被誉为“中国绿色GDP之父”。先后担任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组长及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中美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委员会中方主席、中国国家高技术计划(S-863计划)软科学研究战略组组长、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纽约科学院院士、1995年被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聘为《人类发展报告》中文牌主编、国际地理学大会亚太地区专业委员会主席、亚洲开发银行项目评估专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ISCO)项目审议专家等。

已出版学术专著16部,其中,《持续发展导论》是中国第一部关于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专著;《可持续发展系统分析》在世界上提出了中国研究可持续发展的新方向;1990年开始主持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国家报告》。发表学术论文209篇,在美国、英国、日本和 国际 杂志SCI核心检索刊物上发表33篇。获得国家发明奖一项,中科院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三等奖两项。1996年获得洛克菲勒基金会杰出科学家奖。

6、中科千万吨炼化项目签署 因环保争议迁址湛江

来源:中国新闻网2009年10月27日

http://env.people.com.cn/GB/10264441.html

  中新社广州十月二十六日电 (邓卓明胡键符信) 二十六日上午,广东省人民政府、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科威特石油公司谅解备忘录签署仪式在广州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总经理苏树林,科威特石油公司首席执行官萨德·舒维布等出席了签约仪式。

  签署仪式前,汪洋会见了舒维布、苏树林,就有关合作问题深入地交换了意见。

  谅解备忘录由广东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黄龙云,科威特石油国际有限公司总裁埃斯梅尔,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总裁王天普签署。根据谅解备忘录的精神,广东省、科威特石油公司、中石化将共同推进中科合资广东炼化一体化项目建设,争取项目尽快建成投产。谅解备忘录的签署,标志着三方在中科合资广东炼化一体化项目的合作进入了新的阶段。

  黄龙云在签署仪式上致词说,中科合资广东炼化一体化项目是中科两国能源领域合作的一件大事,两国领导人对此都高度重视。经过专家评审,各方最终确定项目选址落户湛江市东海岛。湛江市东海岛港口条件优越、土地资源丰富、环境容量大,具备利用国外石油资源、建设大型炼化基地的优越条件。目前,国家有关主管部门已明确表示支持在湛江东海岛建设大型炼化项目,项目的环评报告修改完善工作正在积极推进,项目前期工作也正在有序开展。希望科方和中石化通力合作,进一步加快项目前期工作,争取项目早日建成投产。广东省人民政府和湛江市政府将一如既往地给予大力支持。

  舒维布表示,他对中科合资广东炼化一体化项目选址湛江市东海岛感到非常满意,希望以这次谅解备忘录签署为契机,进一步推动项目进展,并承诺将把中科合资广东炼化一体化项目建设成为技术水平高、经济效益好、节能环保的世界高水平炼化一体化工程。

  苏树林说,中科合资广东炼化一体化项目虽然经历了迁址等诸多波折,但很快又走上了快速发展的道路,正是“好事多磨”。此次谅解备忘录的签署,为项目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也增强了合作各方的信心。中石化将本着优势互补、长期合作、互利共赢的原则,和科威特石油公司一道,争取尽早获得国家有关部委的批复,努力使项目早日建成投产,为广东省、湛江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贡献。

中科合资广东炼化一体化项目由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与科威特石油国际有限公司、科威特化工工业公司(这两家公司隶属科威特石油公司)合资建设,并考虑科方国际战略合作伙伴参股建设。它是目前中国石化领域投资最大的中外合资项目,项目总投资约六百亿元人民币,规划炼油能力一千五百万吨/年,乙烯能力一百万吨/年,以科威特原油为基础。该项目将采用国际和国内先进的生产工艺和污染控制技术,并严格按照国际最先进的环保标准进行设计和管理。项目建成投产后,将极大地推动粤西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对广东省区域协调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7、武汉将办“世界湖泊大会”空气污染已达14

来源:《楚天都市报》2009年10月27日

http://env.people.com.cn/GB/10264179.html

  今年10月以来,江城特别干燥,灰霾天气频仍,不少市民感觉不适。专家认为,今秋干燥的主因是连续晴热,降水太少。天气干热,空气中的扬尘不断累积,空气质量才一直处于低谷。随着武汉城市化进程加快,除了我们熟知的“城市热岛”效应之外,“城市浑浊岛”效应与“城市干岛”效应也日趋明显。

  灰霾天气增多“城市浑浊岛效应”明显

  去年10月,武汉市空气轻微污染的天数只有6天。今年10月以来,截至昨日,武汉市有14天空气污浊,其中1天轻度污染,13天轻微污染。表现的形态是灰霾天气阴影不散。武汉市气象局首席预报员刘火胜表示,灰霾最根本的原因是空气中浮尘太多,城市气候中的“浑浊岛效应”在今年10月非常明显。“城市浑浊岛效应”表现在城区的能见度小于郊区,我们感觉天空变得越来越暗,表现在气象上是雾与霾。

  如今的污染物太多,只要大气结构稳定就会出现霾,使霾成为了一个常态性的问题。

   空气变得干燥“城市干岛效应”明显

  今年3月,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在汉上“气象课”时称,武汉市1951年-2007年年平均相对湿度变化从80%左右下降到了70%左右,下降幅度12%。城市空气相对湿度变少,“城市干岛效应”日趋明显。

  今年10月,江城特别干燥。武汉历年10月平均相对湿度为74%,而今年10月上、中旬的平均相对湿度分别为61%和71%,小于历年同期平均值。“城市干岛效应”表现为城区的空气相对湿度比郊区小,主要原因是城区的水泥路面阻断了空气中水汽循环。城市空气中的水分含量偏少,湿度较低,形成“干岛”。

  热岛环流存在城市风加重空气污染

  由于城市热岛的存在,在城区形成一个弱低压中心,出现上升气流。郊区的近城面的空气及从四面八方流入城市,风向热岛中心辐合。由热岛中心上升的空气在一定高度上以流向郊区,在郊区下沉,形成一个缓慢的热岛环流,又称城市风系,这种风系有利于污染物在城区积聚形成尘盖,加重了城区污染。(楚天都市报) (记者李文光 通讯员武中气 武域候)

  世界湖泊大会下月开幕 千余国内外专家江城论"湖"

  第13届世界湖泊大会,将于下月2日至5日在武汉召开。

会议期间,1200多名国内外专家将齐聚江城。大会的重头戏之一,“市长论坛”将于11月3日下午举行,以“保护湖泊·共商城市发展对策”为主题,邀请有湖泊特色的国内外城市及致力于湖泊水环境保护的国际组织参与交流。(楚天金报) (记者 黄振琳)

8、广东佛山:搬走了陶企 为何污染更重?

来源:《广州日报》2009年10月27日

http://env.people.com.cn/GB/10264019.html

  昨日本报报道了新发布的珠三角空气质量报告中,佛山大部分地区空气质量较去年有所下降的现象,引起读者的热烈议论。而环保方面的专家学者对记者表示,只有2个监测点的数据不能说明整个佛山的状况,报告有以偏概全之嫌。但也有长期关注环保的人大代表表示,佛山还是在吃以前“先发展后治理”酿下的苦果。

  质疑:

  为何空气质量越来越差

  “为什么去年搬迁了那么多陶瓷企业,空气质量反而更差呢?”在看了相关报道后,居住在禅城区季华园附近的白领小徐产生了疑问,但是根据他自己的感觉,“似乎今年的灰霾天气比去年确实更多一些,大晴天越来越少了。”而网友bullking则发帖表示,“汽车咁多,加上工厂排放的废气,空气质量唔差就假啦。”甚至有网友表示空气污染已经影响到自己的身体健康,网友“巴山夜雨”就恍然大悟地说:“怪不得这段时间鼻炎严重了!”

  专家:

  监测点太少结论有失偏颇

  昨日,记者咨询了佛山科技大学环境资源学院江学顶博士。常年从事空气质量和污染研究的江博士认为,该报告仅仅选取了两个监测点便得出“佛山大部分空气质量为3级”的结论有失偏颇。“一般来说,一个监测点的数据最多只能说明周围1平方公里范围内的空气状况。”江学顶称,要说明像佛山这么大一个城市的空气状况,至少需要30~50个监测点的数据。此外,还须注意选择地点上的科学性,“必须覆盖多种用地类型、工业类型,如果全部选择工业区,得出的数据肯定很差。像惠景城监测点,人多车多,又位于主干道旁边,污染自然要严重些。”

  预测:

  下半年数据“翻身”困难

  有网友表示,目前公布的数据为今年1~6月的状况,下半年或许空气质量会有所改善。对此,江学顶对记者表示,通常来说空气污染都是下半年比上半年严重,要想下半年拉高上半年的成绩可能性很小。“一方面是秋冬季节天气比较干燥、降水少,另一方面,空气对流活动也不如夏季来得活跃。”

  他表示,报告内的数据也有一定的研究意义。“在做出那么多环保行动之后,空气质量反而变差,除了选择监测点的问题外,还需要从气候、城市建设等方面来找原因。”江学顶举例说,“今年降水比去年少一些,就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此外,佛山的机动车数量不断上升,汽车尾气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另一方面,今年的施工项目也比全年有所增多,因此带来的环境污染也大一些。”

  相关分析

  佛山污染为何加重?

  旧账没还完又添新债

  针对污染加重的结论,一直以来关心佛山环境质量的广东省人大代表、中科院在读博士陈忻也对记者发表了自己的看法。首先她肯定了佛山在环境保护上作出的努力,“比如搬迁污染严重的陶瓷企业等措施,对于空气质量来说肯定是有好处的。”但陈忻同时表示,一直以来,佛山总是珠三角环境污染报告中最严重的几个城市之一,究其原因,还是过去“先发展后治理”的发展模式酝酿的苦果,“做了工作却没有看到成果,实际上就是旧账没有还完新的污染又有加重的趋势。”

居住在佛山的陈忻表示,政府下一步应该着重加强汽车污染尾气的管理问题,“可以采取一些更严厉的措施。有人把污染问题归于摩托车,但是至少从感官上来看,摩托车的污染不会比‘墨鱼公交车’的污染更大。”(记者张涨)

9、人口和耕地面积飞长 敦煌80%湖水消失

来源:国际金融报2009-10-27

http://www.weather.com.cn/static/html/article/20091027/118456.shtml

敦煌绿洲内1万余亩咸水湖和1万余亩淡水湖的80%已不复存在。与此同时,土地沙化面积以每年2万亩的速度增加,沙漠每年逼进3-4米,大风和沙尘暴等自然灾害加剧。

图:月牙泉(资料图)

敦煌天然钟山跗诘219万亩锐减到现在130多万亩,减少了40%;胡杨林仅存14万亩,减少了67%;可利用草场减少77%,且现存草场不同程度地存在沙化和盐碱化的现象。敦煌的湿地以平均每年2万亩的速度在消失。绿洲内1万余亩咸水湖和1万余亩淡水湖的80%已不复存在。与此同时,土地沙化面积以每年2万亩的速度增加,沙漠每年逼进3-4米,大风和沙尘暴等自然灾害加剧

“由于乱砍滥伐防护林改变了小气候,敦煌今年连一场雪都没有下,地下水位连年下降,风沙肆虐,真担心会变成第二个楼兰。”敦煌阳关林场工会原主席杨建奇说。

放眼敦煌大地,上世纪60年代曾遍布这块绿洲的湿地、沼泽已大多不见,党河滩下茂密的芦苇群已被厚厚的流沙覆盖,月牙泉明显“消瘦”了许多,库姆塔格沙漠和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渐呈“握手”之势,敦煌绿洲面临严重的生态危机。“风沙大的有十级左右,小的也有六七级,掀翻了温室,吹断了瓜秧,村民们每年都遭受巨大损失”。顺着月牙泉路向西行,一排排的白杨树大量枯死,沙丘已涌上部分公路路面。

近几年来,平均每年都有2-3次这样的沙尘暴在敦煌发生,当地人们开始担心敦煌会成为第二个楼兰。

从月牙泉向着东南方向骑着骆驼走14公里就到了莫高窟。莫高窟和月牙泉被誉为“敦煌双绝”,一个是文化的奇迹,一个是自然的奇观,都是敦煌的无价之宝,月牙泉的水危机对莫高窟也有严重影响。

敦煌研究院院长樊锦诗说:“古人选择莫高窟这个地方,肯定考虑到风水,我担心如果莫高窟这股水也像月牙泉一样,那么莫高窟今后还能不能存在?我们脑袋也热过,在莫高窟的山沟里种地。现在我们不种地,专人养护这些沙生植物。我保护的是莫高窟的洞、莫高窟的壁画、莫高窟的彩塑,那么我也要保护它的环境,包括它的生态环境。”

资料显示,生态环境的恶化使敦煌的野生动物种群明显减少,濒临绝迹。敦煌原有的18种野生动物如猴、豹、熊等已绝迹,野骆驼的数量也逐年减少,国家一级保护候鸟白鹳等基本绝迹。

当地人介绍说,敦煌境内曾有东湖、西湖、南湖、北湖四大湖泊,都有可观的水量。如今,东湖已名存实亡;北湖濒临消亡,犹如一个深六七米的大锅,只在“锅”底还残留着一些泥浆;西湖和南湖的水面也大大缩减。西湖湿地管理局一工作人员说,以前南湖到西湖之间有大面积的水域和湿地相连,现在已完全隔开。在西湖,还可以见到成片成片枯死的胡杨林。

“沙尘暴的强度越来越大。”敦煌市气象局一工作人员说,“以前主要集中在3-5月份,现在几乎每个月都有。”“造成敦煌生态环境恶化的最主要原因还是人祸。”敦煌市一位人大代表对记者直言。上世纪50年代后,由于移民等因素,敦煌以及疏勒河上游的阿克塞、肃北、玉门等地人口急剧增长。上世纪50年代,敦煌常住人口约3.6万。半个世纪之内,这一数字变成了18万多。人口和耕地面积的飞速增长致使水资源不堪重负,敦煌面临着缺水危机。

樊锦诗认为,中国古人讲究“天人合一”,如果一味地从大自然索取,大自然不说话,但到了一定时候就会报复。“我有时候跟市里的一些领导说,咱们这儿不能成为第二个楼兰。楼兰古国的消失跟水有关系。我们必须保护好敦煌的生态环境,只有这样,也才能保护好世界文化遗产莫高窟及自然奇观月牙泉。”

10、三峡工程补水功能初步显现 洞庭湖水位持续上涨

来源:新华网2009年10月26日

http://env.people.com.cn/GB/10261954.html

  新华网宜昌10月26日电(记者熊金超)正在进行175米试验性蓄水的三峡工程连续7天加大三峡水库下泄流量,对长江中下游的补水功能初步显现,伏秋连旱的洞庭湖城陵矶水位26日出现持续回涨势头。

  长江水利委员会的监测数据显示,截至26日14时,长江干流洞庭湖城陵矶水位已从今年最低时的21.62米上涨至21.88米,连续3天出现止跌回涨的势头,旱情继续恶化的趋势可望得到遏制。预计从明后天开始,鄱阳湖湖口水位也将回涨。

  今年8月以来,湖南、江西两省持续晴热高温少雨,江河来水偏少,水利工程蓄水不足,部分地区发生严重的伏秋连旱。洞庭湖、鄱阳湖也因境内河流来水偏少而水位也一路下跌,比往年提前40天进入枯水期,给长江中下游航运和部分地区供水造成严重影响。

  冬季枯水期为长江中下游补水是三峡工程的四大功能之一。10月19日,针对长江中下游地区旱情日趋恶化的形势,长江防总根据国家防总、水利部的部署,紧急调度正在进行试验性蓄水的三峡工程以不低于8000立方米/秒的流量控制下泄,缓解长江中下游水位持续下降趋势。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增大了三峡水库的下泄流量,最大下泄流量一度达到9160立方米/秒,比蓄水方案计划的6500立方米/秒增加了2660立方米/秒。

  目前,长江上游来水流量已降至10600立方米/秒,三峡工程下游葛洲坝水利枢纽的下泄流量仍然保持在8790立方米/秒左右。

截至26日16时,三峡水库坝前水位已上涨到170.64米,比9月15日起蓄时的145.87米上涨了24.77米,三峡工程蓄水工作仍在进行之中。

11、珠江流域全面进入枯水期 梧州站来水跌至最低

来源:中国新闻网2009年10月27日

http://env.people.com.cn/GB/10264868.html

  中新社广州十月二十六日电 (索有为 吴怡蓉)珠江水利委员会水情处专家二十六日在珠江防总水量调度会商会上表示,当前珠江流域已全面进入枯水期,十月十五日梧州站流量下跌至有资料记录以来同期最小值。

  水情处专家介绍说,十月和十一月降雨量在整个枯水期中相对较多,所占比重约为百分之三十至四十。但十月(截止二十五日)流域降雨量比多年平均偏少一半,仅为三十六点四毫米,且时空分布十分不均。一九四一年建站的西江梧州站十五日流量下跌至每秒一千二百六十立方米,为有资料记录以来同期最小值。一九三六年建站的北江石角站也录得历史第二小值,两站平均流量均比多年同期偏少约百分之七十。

  据水情处综合分析预测,二00九年十一月流域大部分地区降雨量基本正常,降雨量约为四十至五十毫米。鉴于流域前期降雨一直偏少,而每年的十二月和一月份的降雨量又是全年最少,如果十一月份流域降雨量不能与往年相当,水库蓄水和河道来水将继续减少,可以预见整个流域的旱情将严重加剧,水量调度也将面临更为严峻的形势。

  珠江防总办表示,十月上旬实施首次调度补水后,珠江上游水库蓄水量锐减势头得到有效遏制。联石湾水闸十一月五日之后可能出现三天左右的取淡时机,但联石湾水闸受气象条件影响较大,取淡时机随时可能消失。

珠江防总常务副总指挥、珠江委主任岳中明在会商会上强调,今年是澳门回归十周年,保障供水安全意义重大。在当前形势下要实现调水目标,调度技术必须精益求精,优化调度方案,并争取国家防办、珠海等多方支持,齐心协力保障供水。(完)

12、企业排毒污染环境 百姓从天堂到地狱

来源:慧聪水工业网2009/10/27

http://info.water.hc360.com/2009/10/270901148995.shtml

    慧聪环保网:在河南信阳市平桥区,群众曾多次到当地政府相关部门反映:有一家重污染化工企业没有上马任何的环保治污设施,对周围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该企业始终没有停止生产。22日,当地记者采访该企业负责人时被告知,这家名叫“信阳市信化化工有限公司”的化工企业环保等手续齐备。这不由得引起我们的反思:重污染企业没有环保设施却相应手续齐备,当地环保部门是如何把关、如何执法的呢?

化工厂排毒触目惊心

    稻田内到处都是泛着白沫的污水

    化工厂排毒触目惊心

    这家名叫“信阳市信化化工有限公司”的化工企业藏身于信阳市平桥区工业园,旁边是密集的村庄,产品主要是乙酰甲胺磷原药、丁草胺原药、丙草胺原药、醚法乙草胺原药、甲叉法丁等农药,均属会带来重污染的农药产品。10月22日下午2时许,记者来到厂区附近,发现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浓浓的、刺鼻的臭农药味,熏得人直恶心。“臭味已经淡的多了,估计这会儿工厂没生产,他们生产的时候,臭味比这浓的多,熏得人头昏脑胀,直打喷嚏,呼吸都困难。”一个附近群众对记者说。

    水底的淤泥稍微一动就会泛出恐怖的油花

    厂区东墙外是一大片稻田,面积有上百亩。由于化工厂的废水直接排到了这里,稻田污染严重,已经无法耕种,被迫荒废。记者在现场看到,稻田里积满了浑浊的腐水,腐水表面漂浮着厚厚的、白色的泡沫,刺鼻的臭味越发浓重。田地中的稻杆依稀还在,不过在腐水的浸泡下,已经变成了黑褐色。透过腐水,可以看到下面的淤泥呈墨绿色,看上去很怪异。记者试图伸手去挖一块淤泥上来,旁边的一个群众眼疾手快,一把拉住。“这水毒性大得很,不敢碰,皮肤沾上就会发痒、溃烂。”这个群众一边说,一边找来一个树枝,轻轻地挑开了一块淤泥。记者发现淤泥表面是墨绿色,里面却是黑色的。让人吃惊的是,大约几秒种后,被翻动的淤泥处竟然冒出一大片颜色发亮的油污,一圈一圈地扩散开去。

    在稻田附近,有一条小河沟,小河沟内也是积满了废水,一路蜿蜒着流了下去。“这些水最终会流进浉河,沿途有很多鱼塘,下雨的时候水经常会灌进鱼塘,鱼都会被毒死。”群众说。

 [1] [2] [3] 下一页

13、长沙湘江河滩:排污口竟成菜地水源

来源:湖南红网 2009年10月27日

http://env.people.com.cn/GB/10268087.html

  枯水季节,在长沙湘江河滩上开垦菜地的规模每天都在扩大。

  红网长沙10月15日讯(记者 明健飞 摄影报道)每逢秋冬枯水期,长沙市区湘江西侧裸露的河滩就被许多人开垦成了菜地。然而不为人注意的是,浇灌这些菜地的水源,竟然是城市生活污水的排污口。

  这些河滩菜地主要集中在湘江一桥西岸的北侧和南侧,近来,由于每天都有人进行新的开垦,菜地规模也日渐扩大。但仔细观察就可发现,这些成片的菜地,竟然全部围绕着几个生活污水排放口。由于是枯水期,菜地离萎缩的湘江水很远,而离污水排放口很近,肮脏的城区生活污水实际上成了浇菜的唯一水源。在大桥北侧,甚至有人还挖出长达百米的引水沟,形成了以排污口为源头的菜地灌溉系统。

  在河滩上种菜的,大多是附近的一些居民。出产的蔬菜,除少量自家食用外,主要被用来在这一带的居民生活区里出售。一位种菜者说:过去种菜浇的是粪便,现在浇这样的废水应该也没问题。

  生活污水是否能用来灌溉蔬菜?事实上,这种情况在各大城市周边都有出现。华南理工大学食品与轻工学院副院长吴晖在接受广东媒体采访时介绍:生活污水中含有丰富的有机物,是各种细菌微生物生长的天然培养基,如果经常食用没有处理干净的这种蔬菜,就很容易生病。

  在食品安全的警钟一次次被敲响的今天,这种利用生活污水来种菜,并在城市里出售的行为,是否给老百姓生活安全带来了一定的隐忧?值得有关部门引起重视。

【1】 【2】 【3】 【4】 【5】 【6】 【7】 【8】 【9】 【10】

14、环保意识的推广 可通过网络平台加速实现

来源:搜狐绿色2009年10月26日

http://green.sohu.com/20091026/n267745506.shtml

第1页:搜狐绿色编者按

第2页: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将对社会的生产消费产生重大影响

第3页:进入白社会 随时随地的参与公益活动

第4页:环保概念、意识的推广可通过网络平台加速实现

第5页:SNS互动更容易将理念散发出去

第6页:白社会新活动主题将围绕“保护濒危动物”

  传统公益环保与时尚网络

  ——谈白社会“绿光森林”活动

    【搜狐绿色编者按】

     传统公益环保与时尚网络的在如今已有了许多激情的碰撞。搜狐绿色请来了两位重量级的嘉宾做客搜狐绿色访谈间,与大家共同探讨“跨界组合”这个新概念,以及通过网络平台能否实现“全民环保”的设想。

    【嘉宾介绍】

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秘书长 李伟

安利(中国)日用品有限公司企业社会责任副总监 匡冀南

    低碳经济是减排技术开发、技术创新上面临的一个新的革命

  主持人:最近的G20会议之后,一系列国际会议的主题都是围绕着低碳经济展开的。在中国,在中央文件和领导人讲话中,多次提出要将节能减排、推行低碳经济作为国家发展的重要任务。为什么现在低碳的概念这么受到国内外的广泛关注?

  李伟:一两句话很难概括。起源于应对气候变化,气候变化就是通常所说的气候变暖,气候变暖原因是由于碳的排放,由于资源在挖掘上浪费,过度开采,特别是石化方面的。现在引起了国际关注,已经有二十多年了。最近大家看到一个信息令人震惊,印度洋岛国马尔代夫召开内阁会议,会议的抵制移到了水下,这是给大家一个警示,因为碳的排放导致了气温变暖,海平面上升,印度洋上面的岛国面临着很大的威胁。

  刚才讲的低碳经济,概括的说就是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这样一个技术为基础形成一种经济发展模式。更深刻的说,就是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减排技术开发、技术创新上面临的一个新的革命。

  现在提倡低碳经济,最开始是一种理念性的东西,但是随着对这个问题认识的不断深化,他会逐渐的灌输到各个领域和各个环节。在很多具体的生产过程、发展规划、实施方面等等,都会把低碳的理念逐渐展示得更清晰一些。

  匡冀南:从环境保护来讲,我国在很多环境保护的科研方面,很多时候也已经是走在世界前列了。真正说到在环境保护上反而要多做一些公民的环保意识,因为我们是一个13亿人口的大国,如果每个人为环保做一点点事情,它带来的聚合效应对地球来讲是十分巨大的,而且是可以改变很多事情的。

  从低碳经济的开始,包括从全球各国政要对环保事业的重视,使我能够感受到环保问题、控制碳排放问题已经日益变成了一个不是属于某个国家、某个民族的问题,已经变成全人类的问题。我有理由相信,地球是我们地球人的地球,我们每个人都可以通过各种方式不断的重视这个事情,这个事情是可以解决的,没有什么做不到。

 [1] [2] [3] [4] [5] [6] [下一页] 

15、问责风暴席卷昆明 仇和治滇再下“猛药”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2009年10月27日 宋 超

http://finance.ifeng.com/roll/20091027/1389488.shtml

七个小组,四十三个人。

作为昆明市行政问责明察暗访队队员,每月定期或不定期都要“出动”几次,他们是昆明力推行政问责的主力之一。

 “那几天,我睡不着吃不好,老是在琢磨这个事。”国庆节前,张家仁见到本报记者时坦言,“压力很大,因为我是第一位被问责的县级干部。”张是昆明市园林绿化局局长,停职检查一个月问责通知函下来之后,张随即被昆明市委书记仇和喊了过去谈话。

 “只有高潮没有低潮。”昆明市纪委书记应永生在不久前的一次问责整治通报会上表述,因为这要保障昆明的软环境建设,而行政问责是仇和的主要抓手。

10月22日,本报记者从昆明市纪委监察室获悉,截至9月底,昆明全市今年被行政问责的干部已经达到399人。

这是一剂“猛药”,也是一场风暴,苏州大学地方政府研究所所长沈荣华说。沈曾就行政问责情况实地调研昆明一个多月,与仇和书记有过几次面谈。

 “行政问责制度架构已经确立,下一步在打磨细化制度同时仍将继续推行,反映出来的数字也肯定会上升。”昆明市纪委监察室软环境建设办公室主任宋晓林说。

 “梳理其机制运行,你就会发现,昆明的探索实质意义在于,它改变了以往官员只向上负责。结果导向的行政问责也要求官员层层对下负责。这也改变了行政部门的行政生态,为地方政府改革提供了一个可操作路径。”沈分析。

那些“明察暗访队”队员

 “你在什么地方?你就近找个座机给我打回来,5分钟时间。”每次督查市级机关中层干部工作情况,发现这些干部不在岗时,杨辉都以相同的句式发问。

 “是真查。”之后杨会同电信部门来核实来电号码的具体位置,不回电或者找借口,杨都会记录在册,没有说情。

杨是昆明市政协委员,其他四十二人也分别来自人大政协以及群团成员。去年4月份,他们被受聘为昆明市纪委“明察暗访队”队员,并领到了以组划分的片区。

这是仇和实施问责制的得意手段之一。

什么时候来的?在做什么?做得如何?何时做好?——也是明察暗访队一贯的简练询问。

 “经常楼上楼下跑,有点像推销人员的扫楼战略。”杨开玩笑说,“有时真想有关部门直接给备查的干部手机上安置定位仪,官员干部们在哪一看就清楚。”

从午夜到凌晨5点去检查那些市政府重点开工项目,曾一度成为了他们的“常事”,如果是专项督查,一周都会泡在上面。

这个举措还挺有效果。昆明市纪委监察室软环境建设办公室主任宋晓林介绍说,仅在市级机关中,去年17名干部和今年上半年的19名干部,都是通过明察暗访这一方式被问责出来的。

 “我们是在机关游走不逗留。”杨这样概括这队人马的工作状态,去了单位直接找人事部门和办公室。

一年作出4345件批示

2007年12月28日,仇和履新云南省委常委、昆明市委书记。不到2个月的时间,即2008年2月14日,昆明市经济社会软环境建设动员大会召开。包括县级以上干部、市级部门处级以上干部以及各级乡镇书记和乡镇长在内,一共1100多人,会议整整开了一个下午。

谁砸昆明的牌子,就砸谁的饭碗;掌不好印,就不要掌权。仇和直截了当的讲话,在当地干部中掀起一场另类思维风暴。

一周后,《昆明市领导干部问责办法》出台。随后《问责办法实施细则》、《重要工作推进责任追究实施办法(六项)》和《被问责领导干部相应组织处理意见》被相继推出。

这样,昆明就初步建立一套成型的问责制度体系,且《处理意见》则与日常干部的任免和升迁挂了钩,宋介绍。

 “一年被问责一次(指昆明十项问责方式中处罚较轻的前六种)就不评优不提拔,两次就改任非领导职务或者党内降职行政降级,被问重责一次且无改善,直接免职。”

明察暗访先摸,领导批示顺查,重点工作盯紧,其他渠道反映采纳——制度实行一年半来,553名干部被问责,占全省被问责人数近一半,而被问责处级干部占到了86%。

问责方式除上述明察暗访外,直接批示也是仇和力推问责制度的抓手之一。昆明市委一位官员专门统计,仇和书记主政昆明一年总共作出4345件行政文件批示,其中有814件批示的办理和督查转到了昆明市纪委。

 “起到了查处一个、教育一片、震动一方”的效果,昆明市纪委监察局汇报材料中说。

盘龙区纪委书记蒋国斌则透露,仇和书记来了之后,把驻单位和企业的纪委监察统一上调到市级纪委,这也是昆明力推问责取得明显效果的原因。

问责制度尚待优化

 “是不是有人故意搞你啊?”朋友们得知张家仁被问责之后猜测。

张摇了摇头。他知道涉及洒水车的采购滞后直接原因是自己下属没有及时的汇报,自己督促不力。

结果是:张被停职一个月检查,下属则被免职。

问责尺度是不是大了?张带着自己的感想去见了仇和书记。仇和捏着上述制度,并没有作出太多的解释。

盘龙区纪委书记蒋国斌认为,尺度把握主要来源于两方面,一是被问责事项的重要程度,二是出事后的影响范围。不过,蒋认为,在对干部决定问责前,仍然要对很多认定的事实仔细衡量。

 “所以盘龙区在问责的时候站在提升政府行政效能上,一般会三步走,先提醒后预警最后启动问责处罚。”蒋说。

记者在昆明市纪委提供的材料中发现,今年上半年,被问责的部门大多与经济建设关联密切,如交通局、规划局、国土局以及国有企业等负责人,而被问责的干部,几乎一半是因为招商引资不力。

对此,沈荣华说,“猛药之后在于调理。”“每个人招商的绩效不仅仅是体现在引资来的资金额度上。”

那么,制度的可操作性就落在了制度的本身设计上。如,对于官员分担下来的责任和目标,如何进行加权或者是分权计算设计,就需要抓紧探索。

不过,安宁县纪委书记焦林评价:“激进一点没关系,仇和书记让我们找回了当年干革命的那种激情。”

16、湖泊污染之忧 失去一碧万顷安得春和景明?

来源:《中国环境报》2009年10月27日

http://env.people.com.cn/GB/10267704.html

  湖泊是我国饮用水的重要来源,兼有防洪、航运、发电特别是维系流域生态平衡等重要功能。湖泊的生态状况,直接关系流域居民的生产生活和健康安全,关系区域及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胡锦涛总书记在安徽视察淮河时,从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高度,强调让江河湖泊休养生息、恢复生机。这是统领我国新时期水污染防治的重要战略部署和重大战略举措。

  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指出,治理湖泊污染,让江河湖泊休养生息,必须坚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正确处理好湖泊治理与城乡建设、工农业发展之间的关系,处理好人类活动与自然活动的关系,处理好综合治理与分步骤治理的关系。遏制湖泊富营养化加重的趋势,逐步改善湖体水环境质量,努力形成流域生态良性循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宜居环境。

  罗布泊,如今是黄沙滚滚的无垠大漠。而著名探险家斯文·赫定上世纪30年代见到的罗布泊却是水草丰美,他在那部著名的《亚洲腹地探险8年》一书中这样赞誉:“罗布泊像座仙湖,水面像镜子一样……我乘舟而行……不远处几只野鸭在湖面上玩耍,鱼鸥及其他小鸟欢娱地歌唱着……”仅仅40多年后,由于人类过度引水,浩瀚的罗布泊迅速缩小,最终完全消失。

  罗布泊的故事似乎已经遥远,但2007年5月的太湖蓝藻事件,让人们突然强烈地意识到湖泊对于我们是多么重要而现实。如今的太湖,已经无力支撑起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与人口剧增所带来的超负荷的压力。

  不仅是太湖,位于中东部人口密集区的洞庭湖、巢湖、鄱阳湖等湖泊的生态系统也不同程度地遭到破坏。湖泊面积萎缩,功能逐渐退化,水质遭受污染,湿地日趋减少。有关资料显示,我国江河湖泊70%被污染,75%的湖泊出现不同程度的富营养化,不少湖泊已经不复存在。

  星罗棋布的众多湖泊,滋养了一个个鱼米之乡,孕育了绵延不绝的灿烂文化,但是,在工业化城市化的过程中,却面临着被污染甚至消亡的命运。

  忧虑一:重经济发展轻环境保护、对环境资源竭泽而渔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导致湖泊不堪污染重负,严重影响了民生。

  湖泊支撑了经济社会发展,但是只索取不保护的发展却给湖泊带来致命伤。

  太湖就是最典型的例子。面积达2400多平方公里的太湖不仅为江苏、上海提供了日常饮用水,也带来了太湖流域的繁荣,这块面积仅占全国0.4%、人口3%的土地,创造了占全国GDP的10%、财政收入16%的奇迹。

  然而奇迹的背后却是整个湖泊水环境的恶化。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副所长秦伯强指出,经济高速度发展、工业污染强度增加、农业面源污染扩大、生活污水直接入湖和围网养殖规模压减不力是造成太湖水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当遍布在太湖周边的几万家纺织印染、化工制造、食品加工等重污染企业在为GDP的增长贡献数字的时候,蓝藻也在急剧积累并最终引发一场震动社会的水危机。

  高原明珠滇池孕育了昆明这座美丽的春城。“四围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那是昆明的骄傲。然而当城市人口迅猛增长,人们开始围湖造田、在湖边建起大量工厂之后,滇池面积在逐渐缩小,湖水水质逐渐恶化,成为继太湖、巢湖之后中国污染最为严重的高原湖泊。

  “洞庭天下水。”曾经浩浩汤汤的洞庭湖,由于人们对其“先淤后围,先围后垦”,导致湖面进一步缩小,八百里洞庭的壮观景象已成记忆。周边大量造纸等企业污水直排入湖,导致“十五”期间,洞庭湖所设的10个监测断面监测结果均未达到Ⅲ类水质标准。2005年,各监测断面水质监测结果均为Ⅴ类。

  更多不知名的湖泊,由于人为原因,则已经消失或到了濒临消失的边缘。以“千湖之省”湖北为例,由于长期开垦和围湖造田,全省湖泊从60年前的1066个减少到如今的326个,湖面缩小约6000平方公里,现有水面不足1949年的1/3。

  严重的污染不仅仅给湖泊及周边的生态环境带来了破坏,而且给饮用水安全造成了威胁,影响了民生。如果人民群众连干净的水都喝不上,那么发展再快、财富再多又有什么意义?

【1】 【2】 【3】 【4】

17、城市围剿垃圾

来源:南方人物周刊 2009-10-26 王大骐 马李灵珊

http://nf.nfdaily.cn/nfrwzk/content/2009-10/26/content_6095288.htm

菜农正在李坑垃圾焚烧发电厂外面的菜田采摘生菜(大食)

遗弃的番禺大石卫生处理厂(大食)

编者按:近日,广州番禺大石镇将建垃圾焚烧发电厂的消息传出后,附近各大楼盘的30万居民绝大部分表示反对,大多数业主明确表示坚决抵制。

不过,一个迫切的现实是,如今的中国城市已经被垃圾包围。垃圾处理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处理城市垃圾的根本之道,不在于建设更多的垃圾焚烧发电厂,而在于推动垃圾分类制度。这一点,政府和居民都需要承担更多的责任。

垃圾围城

电影《机器人总动员》里,人类早已乘坐巨大的宇宙飞船遗弃了地球,剩下一个地球废品分装员,每日循环往复地处理着堆积如摩天大楼般的人类垃圾。

这样的场景其实离我们并不遥远。如果按每人每年产生300公斤垃圾计算,全球60年产生的垃圾全部堆放在赤道圈上,可堆成高5米、宽1公里的巨大垃圾墙。

今天,如果哥伦布从西班牙出发,穿越大西洋,寻找最初的目的地印度,他将无法顺利抵达,因为半路上会遇到一个新大陆--“太平洋垃圾大板块”,即“第七大洲”。

 “第七大洲”现位于夏威夷海岸与北美洲海岸之间,由数百万吨被海水冲积于此的塑料垃圾组成,顺时针流动的海水形成了一个可让塑料垃圾飞旋的永不停歇的强大漩涡。它的厚度超过30米,总面积是法国国土面积的6倍。而以目前的发展速度,10年后其面积还会增长10倍。

在人口集中的陆地上,垃圾问题更为严重。世界上最大的陆地垃圾场--纽约Fresh Kills垃圾堆放场已高达海拔505英尺,高出自由女神像一半,每天流出百万加仑的污水。这里的地下水已经遭到铅和其他有害物质的污染。由于地下污水已经污染了新泽西的海滩,该垃圾填埋场已遭到美国联邦法院多次传控。

2004年,重庆市南岸区长生镇村民因为难以忍受垃圾场散发的臭气和污水,便阻断交通,持续堵路,造成全城迅速被4000吨垃圾围困,主城区有的主干道一半堆满了垃圾,弥漫着臭味,同样引发了“垃圾危机”。

可以说,至今全球几乎所有城镇都已经被垃圾紧紧包围,如果一个星期内垃圾回收无法正常进行,繁华都市就会陷入瘫痪。

2004年,我国的城市垃圾生产量就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各地纷纷发生垃圾围城的危机。如承担广州市9成垃圾填埋量的兴丰垃圾填埋场,由于垃圾增幅过快,将于2012年被填满,而北京市的所有垃圾填埋场也将在5年内饱和。

在巨大的垃圾处理压力下,中国开始了一个庞大的焚烧炉建设计划。2000年以来,国家陆续发布了一系列鼓励垃圾焚烧产业发展的政策,目前我国共有62个垃圾焚烧厂。“十一五”期间,各地垃圾焚烧发电项目频频推出,已知的项目规划有82个。

1   2   下一页  

特别关注:

想要看更多的环境信息,请点击下面网址:

怒江网:www.nujiang.ngo.cn

绿色记者沙龙网:www.greenso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