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众参与 江河信息 九月十日绿家园江河信息导读: (编辑:丽英)

九月十日绿家园江河信息导读: (编辑:丽英)

2009-09-10

九月十日绿家园江河信息导读: (编辑:丽英)

 

环境资讯:

1、新华网:        近30年喜马拉雅山冰川成全球冰川退缩最快地区之一 

http://news.xinhuanet.com/environment/2009-09/09/content_12023786.htm

2、新华网:        王浩:长江流域洪涝与干旱灾害频次呈增加趋势

http://www.hwcc.com.cn/newsdisplay/newsdisplay.asp?Id=223617

3、中国环境报:      保护三江源又设公益基金 专项基金资助环境教育

http://env.people.com.cn/GB/10022393.html

 

地方信息:

4、法制晚报:       北京市水质恶化趋势“刹车”

http://news.h2o-china.com/information/china/832281252544900_1.shtml

5、中国新闻网:      云南规划2015年成中国能源基地

http://news.sina.com.cn/c/2009-09-09/175118615528.shtml

6、新华网:        甘肃:极旱荒漠野生珍稀动植物数量增加 

http://news.xinhuanet.com/environment/2009-09/10/content_12028485.htm

7、中国环境报:      太湖流域主要水污染物排放指标有偿使用 

http://news.xinhuanet.com/environment/2009-09/09/content_12023228.htm

8、南方日报:       深圳240家重点污染源年内全部视频监控

http://news.h2o-china.com/policy/industry_manage/832311252545273_1.shtml

9、中广网:        江西上饶现罕见桃花水母 有水中大熊猫之称

http://www.cnr.cn/newscenter/kjxw/200909/t20090910_505463264.html

 

气候变化:

10、中国新闻网:      气候变暖导致北极冰融化 严重威胁北极海象生存

http://env.people.com.cn/GB/10027891.html

 

环保声音:

11、央视网:         环境破坏日益严重 水均益:有一种爱叫做放手

http://news.sohu.com/20090909/n266582110.shtml

 

深度报道:

12、中国经济时报:      环境信息公开任重道远

http://www.cet.com.cn/20090910/i1.htm

13、科技日报:        规划环评:环境污染从“头”抓起

http://news.h2o-china.com/interview/expert/832491252549062_1.shtml

14、新华网:         开发VS保护 可可西里最需要的是什么?

http://env.people.com.cn/GB/10024917.html

 

环境时评:

15、经济参考报:       绿色采购“叫好不叫座” 控制成本是关键

http://env.people.com.cn/GB/10020626.html

16、中国环境报:       应该从污染事件中警醒了 

http://www.cenews.com.cn/xwzx/zhxw/qt/200909/t20090909_622525.html

17、新华每日电讯:      “千湖美景”重现 我们没有理由沾沾自喜

http://env.people.com.cn/GB/10026363.html

 

特别关注:

想要看更多的环境信息,请点击下面网址:

怒江网:www.nujiang.ngo.cn

绿色记者沙龙网:www.greensos.cn

 

1、近30年喜马拉雅山冰川成全球冰川退缩最快地区之一 

来源:新华网 2009年09月09日

http://news.xinhuanet.com/environment/2009-09/09/content_12023786.htm

    新华网拉萨9月9日电(记者边巴次仁)一项由西藏自治区气象局等部门出台的《西藏应对气候变化方案》研究结果显示,近30年来,喜马拉雅山脉冰川已成为全球冰川退缩最快的地区之一。

    旨在针对全球气候变暖带来的各种影响和挑战并明确提出应对措施的这份方案,近日得到了自治区政府的肯定,并且向西藏各单位转发,以做好应对准备。

    特殊的自然和地理环境以及高海拔,让西藏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下“高处不胜寒”,成为全球气候变暖最典型的受害地区之一。数据显示,1961年至2007年,西藏自治区年平均气温每10年大约以0.32℃的速率升高,明显高于全国和全球的增温速率。

    西藏拥有大面积的冰川、冻土和多年积雪,冰川融水径流达325亿立方米,约占全国冰川径流融水的53.6%。研究结果显示,喜马拉雅山脉冰川近年来正以年均10米-15米的速度退缩。

    《西藏应对气候变化方案》显示,喜马拉雅山中段北侧的朋曲流域冰川面积减少了8.9%,冰储量减少了8.4%;珠峰地区绒布冰川在1967年-1997年期间退缩了270米、东绒布冰川退缩了170米、远东绒布冰川退缩了230米。1997年以后,冰川的退缩速率有所增加。

    常年从事珠峰登山活动的西藏登山运动员对珠峰绒布冰川冰舌的退缩有着更加深刻的感触。一些老运动员说,在上个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期间,绒布冰川的冰舌延伸到了现在的绒布寺所在地。而现在从绒布寺开车行进8公里多才会到达珠峰大本营,并且在珠峰大本营也见不到冰舌,可见其退缩的严重程度。

    这份方案还透露,唐古拉山西端普若岗日冰川西侧的一号大冰舌自1974年以来退缩了50米;可可西里马兰冰川自1970年以来退缩了30米-50米;念青唐古拉山地区拉弄冰川、西布冰川和爬努冰川的退缩速率分别为每年27.8米、42.6米和16.6米。在气温上升、降水量增加和冰川融化的作用下,一些内陆湖泊呈现出较为显著的扩张趋势。数据显示,位于西藏那曲地区境内的色林错,在1976年-2006年之间,湖泊水面面积扩张了8%,淹没了400余平方公里的草场。

    这份研究报告还说,包括喜马拉雅东段、念青唐古拉山中东段和横断山系大部分冰川即海洋型冰川对气候变化的反应最为敏感。预计到2030年和2050年,其面积将分别减少30.9%和52.5%;西藏西部羌塘地区、冈底斯山、唐古拉山西段分布的极大陆型冰川(极地型冰川)到2030年和2050年时,其面积预计分别减少5.5%和13.8%。

方案最后的结论认为,高原冰川加剧融化在短时间内会导致冰川融水补给量大的河流流量增加,造成中下游洪水频繁发生。从长期而言,冰川的持续退缩也会使冰川融水补给的河流流量逐渐减少,对中国西部内陆河流域造成很大影响。同时,未来气候变暖将会导致西藏冰川融水对河川径流季节调节能力的丧失。

2、王浩:长江流域洪涝与干旱灾害频次呈增加趋势

来源:新华网 2009年9月10日

http://www.hwcc.com.cn/newsdisplay/newsdisplay.asp?Id=223617

新华网重庆9月9日电(记者张桂林 吴植)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浩9日在重庆举行的中国科协年会论坛上表示,受气候变暖及人类活动日益频繁的影响,长江流域年均气温有显著上升趋势,大范围、长历时特大暴雨出现的概率增大,未来该流域洪涝与干旱灾害发生的频次将有所增加。

王浩院士介绍说,研究表明,近50年来长江流域气候有变暖趋势,根据对长江上中下游的丽江、宜昌、安庆等典型站点50年气象资料的分析,全流域平均气温有显著上升趋势,其中1至5月、10至12月同比气温上升明显。

相关数据分析表明,1956年至2005年,长江上、中、下游流域年降水均有显著性增长趋势,其中以长江中游年降水增幅最大,夏季降水有更加集中的趋势,时间分布更不均匀,不仅会增加洪涝灾害发生几率,也有可能导致旱灾的发生。

与此同时,降雨增加的效应受气温升高、蒸发量加大和城市引水量持续增加的影响,长江流域年径流减少趋势也十分明显,从1881年至2006年,宜昌站和汉口站年径流量年均分别减少3.5亿立方和5.2亿立方。

王浩说,研究结果显示,受气候变暖影响,未来长江流域将呈现出降水量和降水强度增大,大范围、长历时特大暴雨出现概率增大,年径流减少趋势明显,径流年内分布更不均匀,洪涝与干旱灾害发生频次增加等发展趋势,这些趋势性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将加剧长江流域水资源安全形势。

3、保护三江源又设公益基金 专项基金资助环境教育

来源:《中国环境报》2009年09月09日

http://env.people.com.cn/GB/10022393.html

  中国环境报记者 祁进成 玉树报道 青海省江河源环境保护促进会、青海省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近日共同在玉树藏族自治州三江源纪念碑前举行“保护三江源,我们在行动”活动。

  2008年10月,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设立了“安利环保公益基金”。此项基金为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结古镇的中心寄宿小学捐建一个绿色图书室,同时向长江源地区的学校捐赠9台电脑和3台数码相机,以及2000个自发电手电筒。

  在启动仪式上,玉树州藏族自治州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国家“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建设项目的实施,长江源头的生态恶化趋势开始初步得到遏制,他希望能有更多的有识之士积极参与“三江源”生态保护活动中来。

据了解,作为此次活动一个重要环节,6名经过选拔的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环保小志愿者,将于近期携带着三江源的水和三江源特殊植物的种子前往上海,带去青海人民对世博会的祝福,与上海的小朋友们一起分享环保心得。

4、北京市水质恶化趋势“刹车”

来源:法制晚报 2009-09-10

http://news.h2o-china.com/information/china/832281252544900_1.shtml

地表水质每月网上公布 市民可查104条河段等情况 市环保局上午称———

目前,全市水质恶化趋势“刹车”,水质已有较大改善。

今天上午,市水务局和市环保局共同建立的水环境质量公示联动机制网上公示显示,目前北部水质状况最好,整体水平好于往年。

由市水务局和市环保局共同建立的水环境质量公示联动机制,将每月定期对北京市地表水水质信息进行网上公示,公示的内容包括北京市五大水系104条河段、18座大中型水库、22座城市湖泊的水质现状类别。

根据评价图的标示,蓝色表示达标,红色表示未达标,灰色则表示无水。从7月份水质情况评价图可以看出,东北部和北部的河流中,蓝色是主色调,水质达标的占大多数。此外,密云水库显示水质达标,官厅水库则显示未达标。永定河平原段、万泉河、清水涧等地则显示为无水状态。

市环保局表示,目前,本市水体恶化趋势得到遏制,水质有较大改观。目前北运河中下游的水很多还不理想,一般作为景观河道用水可满足。

目前,本市启动全市所有污水处理厂的升级改造计划,中心城区9座污水处理厂全部升级改造,加快推进郊区污水处理厂和污水收集管网建设,新城升级改造和新建21座再生水厂,出厂水质将全部提高至地表水Ⅳ类标准。

市民可在网上查询北京市地表水质现状和水质。登录市环保局网站(www.bjepb.gov.cn),点击水环境质量板块,就能够看到地表水水质的详细信息。

5、云南规划2015年成中国能源基地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09年09月09日

http://news.sina.com.cn/c/2009-09-09/175118615528.shtml

  中新网昆明9月9日电(赵书勇)记者今日从云南省发改委获悉,该省将在2015年内将云南打造成为中国的能源基地,并重点建设曲靖、昭通两大煤化工产业基地。

  据悉,云南将以建设水电为主的国家级电力基地为中心,以中缅油气管道和石油炼化基地建设为突破,以提升煤炭开发层次稳固基础,以太阳能和非粮生物质能开发为重点,积极有序开发新能源。打造国家西电东送清洁可再生能源基地、新兴石油炼化基地、新能源示范基地和国家云南境内外电力交换枢纽“三基地一枢纽”,把云南建成国家重要的能源基地。预计到2015年全省发电总量约达3080亿千瓦时。2009-2015年期间,需要建设水电、火电、电网、煤炭、石油、天然气、新能源六项大类,16个小类能源产业项目,项目总数超过2800项。

  云南是中国一个水能资源极为丰富的地区,自然地理条件独特,河流天然落差大、产水量大,具有极为丰富和优越的水能资源。全省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达10364万千瓦,经济可开发装机容量约9795万千瓦,占全国可开发量的1/4,位居第二,;在经济可开发的水电站中,大型水电站42座,装机容量8543万千瓦,年发电量4086亿千瓦时。

云南同时也是中国西南煤矿大省。在能源基地建设的同时,作为云南重要的原材料工业和骨干产业的化工产业的建设也不能落下。云南省政府透露,今后要着力把云南建成全国最大的磷复肥基地和国家级煤化工基地,全国重要的精细磷化工基地、石油化工基地和生物化工基地。重点建设晋宁450万吨、海口二期300万吨磷矿采选项目。此外,综合云南资源情况、环境容量和产业基础,重 点建设曲靖、昭通两大煤化工产业基地。(完)

6、甘肃:极旱荒漠野生珍稀动植物数量增加 

来源:新华网2009年09月10日

http://news.xinhuanet.com/environment/2009-09/10/content_12028485.htm

    新华网兰州9月10日电(记者屠国玺)记者9日在甘肃安西极旱荒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采访时了解到,通过20余年的保护,许多极旱荒漠野生珍稀动植物的数量出现明显增加。

    位于甘肃省酒泉市荒漠之中的安西极旱荒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目前我国唯一以保护极旱荒漠生态系统及其生物多样性为主的多功能综合性自然保护区。尽管该保护区生态系统和功能脆弱,各类生物数量稀少,但这些生物代表着其对特殊生存环境的适应能力,因而具有特殊的保护价值。

    为此,甘肃省在1987年6月建设了安西极旱荒漠自然保护区,1992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区域分布有戈壁、丘陵、盐沼、山地、低地盐生草甸等多种生态环境,以典型的极旱地区动植物为保护对象,其中包括了泡泡刺、红砂、黑柴、珍珠、裸果木等珍稀物种。

    甘肃安西极旱荒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处长杨增武介绍,该地区降水量稀少,全年降水量平均为40毫米,但蒸发量达到了3000毫米,如果不加以保护,这些珍稀动植物面临数量急速减少甚至灭绝的危险。

    据杨增武介绍,通过20多年的保护,在该保护区内植物种树由原来的346种,增加到了现在的380种,增加了34种,同时动物的遇见率也明显增加。

7、太湖流域主要水污染物排放指标有偿使用 

来源:中国环境报2009年09月09日

http://news.xinhuanet.com/environment/2009-09/09/content_12023228.htm

    为组织开展江苏省太湖流域主要水污染物排放指标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工作,江苏省环保厅近日成立了排污权交易管理中心,负责全省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管理等工作。

    据悉,江苏省环保厅排污权交易管理中心的主要职责是:负责全省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管理工作;负责拟定并组织实施全省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工作的有关政策、制度和管理办法;组织实施江苏省太湖流域主要水污染物排放指标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工作方案;制定全省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年度工作计划,编制年度工作报告;建立和维护排污权交易信息发布网络平台,负责交易平台的正常运转。

    目前,江苏省太湖流域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工作已经取得突破性进展,太湖流域各市在确定试点企业名单的基础上,现已进入排污指标申购、核定、公示并陆续进入缴款阶段。据统计,列入试点的排污单位共1025家,预计化学需氧量指标申购量将达4.97万吨/年,今明两年排污指标有偿使用费将达1.75亿元。截至8月底,已经在网上申购系统中反映出的申购企业739家,占72%。各地环保局对企业申购指标按规定进行审核,有近500家企业已完成核定,有部分企业按照要求缴纳了排污指标有偿使用费,金额已经超过了2000万元。

江苏省太湖流域排污权交易平台由排污指标申购核定系统、排污量核定系统和排污指标交易系统组成。截至目前,申购核定系统已建成使用,系统能让排污单位在网上申购指标,环保部门在网上进行核定并将结果通知排污单位。(李玉芳 闫艳 高杰)

8、深圳240家重点污染源年内全部视频监控

来源:南方日报 2009-09-10

http://news.h2o-china.com/policy/industry_manage/832311252545273_1.shtml

记者昨日(9月9日)从深圳市人居环境委了解到,继去年深圳实现所有重点污染企业排放污水的24小时在线监控之后,今年还计划对国家、广东省和深圳市重点监控的240家重点污染源全部安装在线视频监控系统。

据了解,深圳目前有306家重点污染企业全部安装了在线监测系统,占深圳废气、废水排放量的八成以上,为实时掌握污染源的排污工作,环保部门对滨河污水处理厂、妈湾电厂等30家重点废水、废气企业已经全部安装了视频监控系统,实现了联网监控和数据实时传输。“我们主要关注的两大方面,一个是污染处理设施运行情况,看它的运行正常不正常,是否处在合理的负荷运行状态,另外观察在线监测仪器运行情况,分析仪器运行正常不正常,看有没有人为的调整或者去设定一些相应的参数”相关专家介绍。

据介绍,一旦遇到污染指标超标情况发生,在线视频监测系统将采取报警的方式直接反馈到环保部门的终端监控系统上,环保部门将及时跟进、查处环境污染行为。根据最新修改的《深圳经济特区环境保护条例》,下一步,深圳将采取政府出资的方式,对240家由国家、广东省和深圳市重点控制的污染源全部安装在线视频监控系统。

9、江西上饶现罕见桃花水母 有水中大熊猫之称

来源:中广网   2009-09-10

http://www.cnr.cn/newscenter/kjxw/200909/t20090910_505463264.html

资料图片:“水中大熊猫”——桃花水母。 中新社发 杨顺丕 摄

    中广网北京9月10日消息 “省里的专家已经确认,这就是淡水桃花水母,”九日上午,刚刚拿到江西省水产局检验结果的周河春兴奋地告诉记者。几天前他无意发现了这种罕见水生物,并及时进行了取样保存送检。

  周河春是江西上饶弋阳县农业局水产站的水产工程师,九月三日,他在指导水产养殖技术时,在一水池中发现一种罕见的水生动物,经仔细辨识,初步认定该动物为世界稀有水生动物桃花水母。

  随后,弋阳县农业局对该种动物进行了取样保存,并于九月四日将样本拿到江西省水产局鉴定,八日下午省局水产专家最终鉴定该水生物为非常罕见的淡水桃花水母。

  江西省科学院研究员戴年华向记者介绍,到目前为止,世界已发现十一种桃花水母,其中九种均产在中国,但平时非常难遇到。

  戴年华介绍,桃花水母是地球上最低等级生物,是一种最原始、最低等的无脊椎腔肠动物,距今已有六点五亿年,它对生存环境有极高的要求,水质不能有任何污染,极难制成标本,被国家列为世界最高级别的“极危生物”,更有“水中大熊猫”之称。

10、气候变暖导致北极冰融化 严重威胁北极海象生存

来源:中国新闻网2009年09月10日

http://env.people.com.cn/GB/10027891.html

  中新网9月10日电 美国阿拉斯加西北沿海出现大批海象,透露出北极海受气候变迁的影响,融冰状况非常严重,这将威胁到海象的生存。

  据台湾中广新闻网10日报道,美国地质研究所的一项研究指出,阿拉斯加西北方楚克奇海的冰帽附近,聚集了3500多头海象,海象每年秋天会集体向南迁徙,时间通常不会那么早,海象大批向海岸边聚集,应该和气候暖化导致海冰融化有关。

  海洋动物学家说,海象大批向海岸边聚集,有彼此挤压踩踏死亡的危险,这也会增加它们觅食的难度。

  海象和海豹以及海狮不一样,它们虽然也是潜水能手,可以潜入90米深的海底觅食,可是只能在水中逗留大约20分钟,就得回到冰上休息,如果海冰都融化了,海象觅食的时候,得从岸边往返,而不能从海冰上直接潜入水中,觅食的难度将大幅升高,威胁到它们的生存。

  2007年秋天,阿拉斯加沿海也曾出现海象大批聚集的状况,楚克奇海濒临俄罗斯那一边,群聚海象数量一度达到4万头,因为挤压践踏,死了三、四千头。

  气候暖化严重破坏海象栖息环境,威胁到它们的生存,生物多样化中心建议把太平洋海象列入濒临绝种动物,美国鱼类与野生动物管理当局已经展开评估。研究人员下星期要前往楚克奇海沿岸,替30头海象植入追踪芯片。

11、环境破坏日益严重 水均益:有一种爱叫做放手

来源:央视网 2009年09月09日

http://news.sohu.com/20090909/n266582110.shtml

  今天,我想关注一下我们生存的这个星球。我带来了两条消息:一条坏消息,一条好消息。

  坏消息说,“乞力马扎罗的的雪山”正在消失。环境专家判断,乞力马扎罗的雪顶可能将在未来的10年内彻底融化消失,大文豪海明威笔下描绘的“赤道雪山”的奇观将只能留存在人类的记忆当中。

  让我们再从非洲转向大洋洲。那里最近有一条好消息。一支由美国、英国和巴布亚新几内亚的科学家组成的科考小组最近在这个太平洋岛国的一处热带雨林当中发现了40多种人类从未记录过珍稀物种。科考人员爬上一座名叫博萨维山的死火山口。20万年前的一场火山喷发留下了一片直径4公里,深达一公里的热带雨林。在这片人类足迹从未到过的原始雨林当中,他们发现了这样一个大家伙:一只身长82厘米,体重1.5公斤,恐怕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老鼠。科考人员给它取了一个临时的名字,叫做“博萨维绒鼠”。

  除此之外,科学家们还在这里发现了带有尖牙的青蛙、会发出呼噜声的鱼以及世界上最小的鹦鹉等等。

科学家们一直在警告我们,我们这个星球上的很多物种和景色正在以惊人的速度消失。科考人员们此次在巴布亚新几内亚的这个“动物的失乐园”里之所以发现这么多的珍稀物种,是因为在过去的20万年里从没有人打扰过它们。所以我想,今天在我们得知这个好消息的同时,也应该果断地决定:远离它们。就像歌词唱的那样:有一种爱叫做放手。那么在我们跟它们说再见之前,就让我们再好好地看它们一眼吧。

12、环境信息公开任重道远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2009-09-10 杜悦英

http://www.cet.com.cn/20090910/i1.htm

    编者按:

    6月4日,本报刊登《环境信息公开元年成效几何》一组文章,对两家环境NGO——公众环境研究中心(IPE)和美国自然资源保护委员会(NRDC)共同完成的中国城市污染源监管信息公开指数(PITI指数)评价做了报道。该项目初步评价了国内113个城市2008年度污染源监管信息公开状况,由于这是自2008年《环境信息公开办法(施行)》以来,国内第一个关于政府环境信息公开的评价,报道引发了读者关注。

    7月底,IPE将详细的评分结果与评价标准等信息发送到各个被评价城市,希望在8月31日之前得到各地环保部门的意见和建议等反馈信息。本报记者了解到一些后续情况,敬请读者垂注。

    整个8月,国内环境NGO公众环境研究中心(IPE)的工作人员,都是在忙碌与期盼中度过的。

    忙碌,是因为中国城市污染源监管信息公开指数(PITI指数)的相关信息传递,需要不停地与113个被评价城市的环保局通过电话、传真、电邮、信件等多种形式进行通联;IPE的期盼,则是能够得到更多地方环保局的积极回应。

   回应知多少

    9月8日,IPE负责人马军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说,截至8月31日,在113个被评价城市中,收到IPE评价信息并给予回复的有16个城市。“每次接到回复的电话,我都特别兴奋!”IPE工作人员阮清鸳告诉本报记者,在发出材料的第二天,IPE就收到了银川市的回复。

    记者在IPE提供的回复信息登统材料上看到,113个城市环保局的态度明显不同。有的地方给予了积极回应,有的地方给出建议,有的地方则是收到了也不理睬,还有的完全联系不上。

    回复中,一部分城市对本地一些环境信息公开现状做了说明与澄清。比如广州环保局认为该市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受理情况和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结果、排污收费公示等项目得分偏低,并提供相应证据要求核实。汕头、保定等城市也就此与IPE做了沟通。通过沟通,一些地方环保局提供了曾经公示但是后来删除文件的截屏图片。经过仔细研究和反复讨论,IPE表示会根据这些新提供的信息对评价结果进行调整。

    也有部分城市对NGO的评价工作表示肯定并愿意互相沟通、借鉴。比如青岛市环保局表示,这个评价很有必要;长春市环保局则称,评价项目分类很详细,愿意与IPE沟通。

    还有一些城市(比如广西柳州)希望确切了解本地与得分较高城市在环境信息公开某些方面的具体差距。IPE提供了环境信息公开优秀城市的相关案例。

    还有的城市给IPE的评价工作提出了建议。比如南京市环保局相关人士提出建议称,评价表格是深色背景,传真后看不清;表格中也没有说明满分,难于比较。IPE表示,对于这些中肯的意见和建议,他们将在今后予以采纳。

    马军告诉本报记者,对于一些被评价城市在PITI前期评价中确实忽略、目前又确有证据证实的信息公开评价项目,IPE将对前期的评价结果进行修正,并于10月份发布最终报告。

    还有一些城市明确表示不希望被评价,或者有一些其他说法。

    一个在马军意料之外的电话来自江苏镇江,这座城市本未列在113个被评价对象之列,但当地环保局主动来电要求加入下一年的评价。

    PITI项目由两家NGO共同承担,马军坦陈,这是他们第一次“大规模地”与政府互动。“尤其是那些积极回复,表示愿意与NGO交流的地方环保局,确实难能可贵”,他也表示,有一些城市确实在意IPE和NRDC的NGO身份,对这个评价并不理解,双方沟通也有难度。

    马军称,后续的沟通环节,旨在与被评价城市展开对话,共同探讨环境保护的方法并进行案例分享。

   信息公开效用几何

    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是,PITI指数评价只是针对113个城市的环境信息公开情况,得分高的城市,并不意味着当地环境问题少;同理,得分较低的城市,也并不一定就是污染重地。

    马军认为,环境信息公开能够促进环保工作,在国际上已有一些非常好的实践,虽然信息公开并不意味着环境治理的有效程度,但是,环境信息公开是有效治理的重要前提。环境信息公开这一步做到后,接下来更为重要的则是关注环境的多个社会利益方如何积极利用这些信息,参与到环境决策和环境管理中,将环境信息公开转化成推动环境保护的真实动力。

    而目前的中国,一方面是环境信息公开刚刚起步,既有信息远远不够;另一方面,多个社会利益方也还没有开始积极有效地利用这些信息,公众参与程度还远远不够。而政府是信息公开的先导,一方面它代表公权力,具有权威性,另一方面,只有政府加强了信息公开,才能对企业等更多机构的信息公开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

    PITI项目的目的之一,是明确各地在信息公开元年的基准线,为今后环境治理的综合评价提供数据基础。马军评价说,环境信息公开在中国已经起步,污染源监管信息公开总体上仍处于初级水平,环境信息公开之路依然前路漫漫。

13、规划环评:环境污染从“头”抓起

来源:科技日报2009-09-10李禾

http://news.h2o-china.com/interview/expert/832491252549062_1.shtml

规划环评能否扼制住环境污染的“咽喉”?

名词解释

规划环评是指将环境因素置于重大宏观经济决策链的前端,通过对环境资源承载能力的分析,对各类重大开发、生产力布局、资源配置等提出更为合理的战略安排,从而达到在开发建设活动源头预防环境问题的目的。

实践经验表明,规划环评是控制快速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环境风险的根本手段。其关键在于,不仅要对单个项目进行环评,还要对发展规划进行环评;不仅对工业规划进行环评,还要对城市规划进行环评。

从对单个建设项目到对规划进行环评,环评终于推到了宏观决策层面

将新闻进行到底

历时40多个月的艰难酝酿与博弈,国务院《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终于出台了,并将于10月1日正式实施。

从对单个建设项目进行环评到对规划进行环评,环评终于推到了宏观决策层面,作为《条例》主要起草者的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汪劲和全程参与《条例》拟定的北京大学法学院博士生严厚福分外感慨。

汪劲说,《条例》的出台不仅为规划环评提供了具有可操作性的法律依据,更重要的是重塑了政府宏观决策的程序规则,为环境决策融入政府宏观决策提供了制度抓手。

其实,在制定规划时,对环境影响的忽视,造成了严重后果的事件,在中国为数不少,如厦门PX事件、上海磁悬浮事件、北京六里屯垃圾场等,由于受到公众的强烈关注和反对而有所改观,但最终付出的各种社会成本,比事前预防的规划环评要大得多。

目前出台的《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能否实现这样从源头控制污染的目标呢?具有哪些亮点呢?还有哪些缺憾呢?

——亮点——

改变规划“自编自审”

严厚福说,“与《环评法》相比,《条例》细化了很多条款,明确了审查部门、程序、内容等,在跟踪评价和责任追究等方面也增加了内容。”

《环评法》第十三条规定“设区的市级以上人民政府在审批专项规划草案,作出决策前,应当先由人民政府指定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部门召集有关部门代表和专家组成审查小组,对环境影响报告书进行审查。”严厚福说,根据这个规定,在以往的实践中,很多规划审批机关就自己召集审查小组,自批自审的现象大量存在,严重影响了审查的质量。

而此次《条例》规定“设区的市级以上政府审批的专项规划由环保部门召集审查小组,省级以上政府审批的专项规划,由国务院环保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审查办法 。”

 “由于实践中大多数规划都是由设区的市级以上人民政府审批,因此,大多数专项规划都由环保部门召集审查小组。”严厚福说,在《条例》中,明确把召集审查小组的权限赋予环保部门,这就避免了过去大量存在的自批自审问题。“当然,审查小组中还应当有审批机关的代表,因此审批机关的意见还能得到相当程度的体现。”

环评经费由财政负担

在单个建设项目环评时,由于环评费用是由业主出的,造成了很多环评承担单位“拿了谁的钱,就为谁说话”,环评报告的公正性出现了问题。根据《条例》第五条,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所需的费用应当按照预算管理的规定纳入财政预算,严格支出管理,接受审计监督。

同济大学环境管理研究所副所长包存宽说,以往规划环评责任主体不够明确,经费往往是规划编制机构负担,环评的编制也多少会受到出资方的影响。《条例》明确了规划编制机关为规划环评的责任主体,规定规划环评所需费用应纳入财政预算,为规划环评的有效开展奠定了基础,也为规划环评的客观性提供了保障。

——不足——

缺乏强制信息公开

但让严厚福非常遗憾的是,“公众参与整章都没了,一些可操作性很强的条款也删了”。据悉,条例初稿长达1.2万余字的初稿,最终成了仅4000字出头的定稿。

最让严厚福遗憾的是“信息公开”在条例中的缺失。虽然比《环评法》更进了一步,《条例》肯定了公众参与环评的意义,规定“规划编制机关对可能造成不良环境影响并直接涉及公众环境权益的专项规划,应当在规划草案报送审批前,采取调查问卷、座谈会、论证会、听证会等形式,公开征求有关单位、专家和公众对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意见……规划编制机关应当在报送审查的环境影响报告书中附具对公众意见采纳与不采纳情况及其理由的说明。”

 “但如果相关信息不公开,公众很难参与到环评中来。虽然国务院和环境保护部都有信息公开方面的条例和办法,但这些条例和办法很难运用于规划环评方面。”严厚福说,其实,我国已经出现了一些专业性很强的民间环保团体,公众中也有很多专家型的人才,公众的科学和法律素养也在不断提高,公众对规划对自己生活可能造成的影响,也有表达自己意见的愿望和能力,但“条例中没有规定规划环评报告书要强制公开”。

此外,何谓“直接涉及公众环境权益的专项规划”?“与公众利益切实相关,标准很难确定。”严厚福说。

相关法律责任未作规定

 “在审查方面,条例比《环评法》进步很多,但有一些地方还是规定的不清楚,使操作性出现问题。”严厚福指出,条例规定“专项规划,在审批前由其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召集有关部门代表和专家组成审查小组,对环境影响报告书进行审查”。

 “但环保部门应当在多长时间内召集审查小组进行审查,审查小组必须在多长时间内得出意见?没有明确的具体时间,就容易出现扯皮问题;还有审查小组的专家人选如何选定也是个问题,条例只是说‘审查小组的专家应当从依法设立的专家库内相关专业的专家名单中随机抽取’,但没有非常具体的规定。”严厚福说。

 “征求公众意见是规划编制机关的法定义务,按照一般法理原理,违法法定义务,就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但条例中没有对规划编制机关不征求公众意见规定相应的处罚;《条例》规定规划编制机关负有在可能对环境导致重大不良影响的规划实施后进行跟踪

评价的义务,但也没有规定相应的法律责任。

此外,《条例》要求‘规划审批机关对环境影响报告书结论以及审查意见不予采纳的,应当逐项就不予采纳的理由作出书面说明,并存档备查。有关单位、专家和公众可以申请查阅’。但如果规划审批机关不说明理由,不存档备查,拒绝公众查阅呢?条例中也没有处罚规定。”严厚福说,这些法律责任条款在去年公开征求意见时都还有,最后通过的时候却被删掉了。

 “不过,我们会把以上《条例》中未能明确内容,放到了《条例》的释义中。释义不具有强制性,但由于是官方编制的文本,所以仍然有很大的指导性和可参考性。目前释义已提交上去,将根据国务院法制办的最终意见,在条例正式实施前公布。”严厚福说。

——专家连线——

加快开展规划环评的科学方法研究

环境承载力是规划环评的重要方面,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副主任汪诚文教授主持完成了宁波——我国首个大型城市区域综合环境承载力的研究,此后他还完成了北京、温州等地的综合环境承载力研究。

记者:目前规划环评核心问题是什么?

汪诚文:不同于比较具体的单个建设项目环评,规划环评是更宏观层面上的,目前还存在诸多困难,如由于规划涉及经济、社会、生态诸多方面,相关部门对环评的认识不统一,数据获取较难,有些数据较陈旧,各部门的部分数据之间还有“打架”现象,相互矛盾。

记者:《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2003年就已出台,实施情况如何?

汪诚文:环境保护部制定的《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原则性较强,相关的理论和方法体系也不够健全,具体操作较困难。其实这个问题,在国外的规划和战略环评中也同样存在。

记者:如何更好地进行规划环评?

汪诚文:国内应尽快组织开展较系统的科学研究,根据目前已经做的一些具体案例,进行分析、研究,完善相关的理论和方法。

我们在做宁波的区域综合环境承载力研究时,就面对各种困难。首先是环境承载力理论,至今没有形成相对统一的概念和理论。经过多次反复的讨论和征求相关专家的意见,我们最终确定从资源供给能力、环境纳污能力及人类支持能力三个角度来量化环境承载力。

为了全面而准确地反映社会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辩证关系,我们又建立了一套与环境承载力指标相对应的环境压力指标体系。在上述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还提出了环境承载力剩余率模型,以表达社会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之间的协调程度。

具体地说,通过构建空气、水环境质量模型,分别研究了大气环境容量和水环境容量,并据此进行排污总量控制;通过资源环境现状的调查,进行区域能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等资源利用平衡分析;并在此基础上,通过构建环境承载力指标体系,评价宁波市的环境承载状态。通过以上研究可得到环境质量评价、资源态势分析、环境容量等成果,据此对宁波市进行环境适宜性分区,并进一步确定各分区发展建设的主要资源环境约束,并提出解决问题的途径。

在对宁波研究中,所提出的环境承载力研究方法和指标体系以及区域环境适宜性分区的方法等,对后来在北京、温州等地开展区域环境承载力研究具有很大的参考和借鉴价值。

14、开发VS保护 可可西里最需要的是什么?

来源:新华网2009年09月10日

http://env.people.com.cn/GB/10024917.html

  越是心动的东西,就越难触及,越难触及的,往往越会激发人们最大限度的关注。这句话用在有关可可西里商业旅游和生态保护的话题上是再合适不过了。

  近几年来,世界上原始生态环境保存最完美的地区之一可可西里受到了海内外旅游爱好者的广泛关注,尤其成为探险游发烧友追逐的“圣地”。同时,有关可可西里该旅游开发还是深度保护的争议和质疑,使神秘、神奇的雪域“无人区”成为舆论焦点。

  可可西里,旅游开发时机已到?

  对于很多人来说,有关可可西里的印象大多源于电影和纪录片里纯粹原始的自然景观的形象描述。巍峨的山峦、冷峻的冰川以及这里灵动的藏羚羊等野生动物勾起了人们无限的向往之心,而“地球第三极”、“生命禁区”等特殊称谓更是激发了旅游、探险爱好者极大的热情。近几年来,有关可可西里商业旅游的炒作一直没有停止过,可可西里向游人开放的消息成为媒体、环保人士热议的话题,支持和反对旅游开发的声音此起彼伏。

  可可西里“无人区”,这一块“地球上最后的净土”是否可以对游人开放?在国内各大网站上,支持者认为,适当开发旅游资源,既能引发人们对保护区更多的关注,也可以凭借旅游收入促进保护区各项事业良性发展。反对的声音则指出,保护区生态环境太脆弱,维持原貌尚很困难,旅游开发更谈不上,至少时机未到。

  2005年5月,青海省内的一家旅行社和广东、上海等地的旅行社联合“开发”了“可可西里深度游”,一个多星期的旅游消费超过1万元,虽然价格不菲但报名者仍不在少数。可可西里保护区管理局对此紧急发出严正声明,管理局从来没有允许任何一家旅行社开展可可西里旅游活动,所谓的保护区生态游、深度游纯属误导消费者的谎言。

  此后,有关可可西里旅游的商业炒作并没有停止,巨大的市场开发潜力使这片雪域净土成为商家盯紧的目标。国内一些旅行社打着“独有的”机会和相关批准,“忽悠”消费者报名参加可可西里生态游活动。

  可可西里保护区森林公安分局副局长罗延海介绍说,随着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已基本具备了开发旅游业的条件。然而,保护区地处生态极为脆弱的高寒地区,开展旅游活动虽然能够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但也会给保护区带来难以承受的环境压力,所以有关可可西里生态旅游开发的问题应慎之又慎。

  2008年年底,青海省重点推出的《青海省三江源地区生态旅游发展规划》通过专家评审,其中可可西里被列为6个一级重点景区之一,生态旅游开发时序排在中期阶段。紧跟其后,国内一些媒体纷纷报道称可可西里将正式对外开放,“无人区”生态旅游成为各大网站、环保人士热议的话题。

  面对保护区旅游开发的种种纷扰,很多环保人士表示担忧。“可可西里是一块难得的净土,人类最好不要去打扰她。”可可西里环保志愿者严肖华认为。

  多年来在“无人区”开展反盗猎工作的一些可可西里巡山队员对保护区有着特殊的感情。提及生态旅游开发问题,他们更是提出了质疑:“我们在保护区巡护途中每迈开一步都小心翼翼,如果一旦旅游开发,游客能带着和我们相同的心情进入吗?”

【1】 【2】 【3】

15、绿色采购“叫好不叫座” 控制成本是关键

来源:《经济参考报》2009年09月09日

http://env.people.com.cn/GB/10020626.html

  “环保”已经成为当今最流行的词汇之一,除了驾驶一辆环保汽车室外,全球变暖的末日预言鼓励更多的企业要从整个供应链,包括原材料供应到运送最终产品都尽可能环保。除了经济友好型采购,商家也需要采用绿色环保方式来顺应顾客对于环境友好的要求。

  但是阻碍环境友好型采购的最大障碍是成本,可以说,成本障碍是政府、企业绿色采购的主要杀手。《中国采购发展报告》的数据表明,43%接受调查的公司高级执行官将“成本”视为执行绿色采购行为时需要客服的主要障碍。供应商缺乏环境意识以及欠缺绿色采购知识,分别以42%和37%的比例紧跟其后。

   绿色采购“叫好不叫座”

  长期以来,绿色采购中成本过高是造成节能环保类产品在市场上“叫好不叫座”局面的最根本原因。

  资料显示,采购领域根据执行绿色采购行为的成本分为两类,占51%的一种类型是为环境友好型产品或服务付出额外费用,特别是在开始时期;而另一类占49%的类型则认为执行成本是一种障碍。

  中国政府采购网的一项调查表明,经济障碍是各国政府绿色采购面临的主要障碍之一。现有的采购管理机制没有体现政府鼓励绿色采购的政策,尤其在编制采购预算、指定采购法规与政策、对政府采购事务进行协议与管理、进行采购统计分析与评估时,不能考虑绿色产品在其开发过程中控制了环保、安全等方面的成本,因而在招标管理办法与程序中没有给予必要的价格倾斜。

  新推出的绿色产品初始购置成本较高,即售价太高。使用绿色新产品需要改变以往工作方式,在适应阶段会增加其他费用,而且绿色新产品与现行使用的其他产品存在不兼容性,需要其他额外开支来磨合。

  绿色产品与传统产品相比成本较高,这主要是因为传统产品生命周期内的总成本,尤其是相关的社会、环境成本未被计算在内,以致被视为比较廉价。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王丛虎认为,绿色产品的推出必然意味着技术的提高,而技术含量高则成本随之也在提高,价格较传统产品高也就不难理解。

  此外,各国政府机构经常受到优先采购特殊团体和区域产品或其他受法令优先指定采购项目的限制,这些特殊规定势必与绿色采购发生经费挤压现象,从而造成采购障碍。

【1】 【2】

16、应该从污染事件中警醒了 

来源:中国环境报2009-09-09 

http://www.cenews.com.cn/xwzx/zhxw/qt/200909/t20090909_622525.html

   最近一段时间来,我国发生了山东临沂砷污染、湖南浏阳镉污染、陕西凤翔铅超标、湖南武冈铅中毒等多起污染事件,引起社会高度关注,造成恶劣影响。污染事件如此密集发生,各地政府应该警醒了,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政绩?我们要为人民谋什么福祉?我们怎么摆脱发展道路上的环境困境?

  各地政府应该警醒,以牺牲环境换取经济发展得不偿失,片面追求GDP增长的发展方式再也不能持续下去了

  污染事件的发生看似偶然,其实背后有其必然性,从根本上说,是片面追求GDP忽视环境保护而长期累积起来的矛盾的集中暴发,是环境保护滞后于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GDP至上的政绩观是重经济发展轻环境保护、污染事故多发的重要根源。多年来,一些地方把政府职能简化为发展经济,把经济发展理解为单纯的GDP增长,把对GDP增长的贡献大小作为衡量一个部门和一个干部能力、政绩的主要标准,甚至是职务升迁的主要依据。在这种发展观、政绩观的左右下,污染项目闯过了环保关口,违法企业得到了庇护。一些地方经济发展突飞猛进,“两高一资”项目功不可没,与放松环境监管不无关系。这些地方在戴上“明星市”、“百强县”等光环的同时,环境问题也成为群众投诉的热点。GDP上升了,环境质量下降了;财富增加了,群众的幸福感减少了,这正是以环境换取经济发展的真实写照。

  环境问题事关群众切身利益和可持续发展,以牺牲环境换取经济发展得不偿失。一些重污染项目确实能在短时间内给地方带来财政收入,但更多的是项目对地方财税收入贡献甚微,污染却很严重。例如,西安市200多家造纸企业,对GDP贡献不到4%,而对污染的“贡献”却到了工业污染的七成以上。很多污染企业本身就靠牺牲环境才生存下来的,环境风险极大。一旦发生污染事故,将给生态环境、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每一次污染事件,政府都要花费极大的人力、物力、财力去解决,付出了高额行政成本。如果计算一下各地为污染事件所付出的经济成本、环境成本、行政成本和社会成本,将是一个惊人的数字。如果把肇事企业为地方经济发展所做的贡献减去污染事件所造成的各种损失,可能绝大部分会是负数。云南阳宗海砷污染事件发生后,有专家预计要花40亿元才能根治污染,而肇事企业给地方上缴的税金才1000多万元!况且污染事件造成的损失有些是能够补偿的,有些则根本补偿不了。当群众因环境污染失去了健康、欢乐,因为生态恶化失去了家园、文化,赔偿多少钱能够弥补他们失去的东西呢?前车之覆,后车之鉴,地方政府在引进污染项目的时候,必须好好算一算经济账。

  GDP至上的政绩观不仅扭曲了环境与经济的关系,而且违背了以人为本这个执政基本原则,导致了经济发展的异化。“GDP竞赛”导致各地以引进项目为要务,各个部门各显神通,四路出击,不管有没有污染,先引进来再说。项目落地了,政绩也就有了。但是,如果引进来的项目严重污染环境破坏生态以至于发生污染事件,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和身体健康,这到底算是政绩还是恶绩?良好的环境不仅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而且可以滋养人的心灵,丰富人的精神,一旦环境遭到了严重破坏,人类不仅将失去生命依存的基本条件,而且人的精神之源、创造之泉也将枯竭。如果GDP增长给地方带来这样的恶果,即使贡献再大,也是执政的败笔,也是历史的罪人。

  各地政府应该警醒,环境保护是发展问题也是民生问题,环境问题得不到解决、污染事件不断发生损害政府公信力

  环境保护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福祉,保护环境是政府的重要职责,群众关心的环境问题得不到解决,污染事件不断发生必然影响政府的形象,降低政府的公信力,削弱政府的权威。因此,地方政府要算清环境污染的政治账。

  污染事件不断发生损害了政府的形象。一些地方当初引进污染企业是为了发展经济、扩大就业,这种愿望是良好的。但是,这样的企业一旦出事,所有良好愿望都会落空,与引进项目的初衷背道而驰。污染事件发生后,政府再怎么道歉,也无法弥补给政府形象造成的损害。而且污染事件的影响不只是局限于环境领域,会产生一系列连锁反应,企业需要停产治理或者搬迁关闭,受害的群众需要治疗安抚,造成的经济损失需要赔偿,进入环境的污染物需要清除,企业与群众的纠纷需要化解等等。且不说政府为不该发生的事情做了大量的无谓消耗,就是政府的施政能力将因此受到质疑。

  发展经济恶化了环境不符合政府的执政宗旨。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曾经说:“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最基本的要求是关爱生命。如果经济发展了,衣食住行都上了档次,老百姓却深受环境污染和生态退化之害,发展还有什么意义?老百姓说得好:宁愿骑自行车,喝干净水,也不愿坐宝马车,喝污水。如果真是坐宝马车、喝污水,那就是对现代化的极大讽刺!”保护环境、解决群众关心的突出环境问题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重要体现,是对各地政府的政治要求。发展经济是政府的职责,保护环境也是政府的职责,两者不可偏废。如果辖区内污染严重、生态恶化,引发了群体性事件,那么经济成绩单再漂亮,也遮不住环境恶化的疮疤,也难称得上对党和国家负责,对人民群众负责。

  污染事件发生破坏了政府与群众的互信关系。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自古以来被中国政府官员奉为圭臬,在今天更是对领导干部的基本要求。领导干部不但要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而且要创造良好的环境,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如果经济发展了,环境恶化了,群众喝不上干净的水,呼吸不到清洁的空气,吃不上放心的食物,甚至身体健康都遭受到污染的毒害,这不是造福一方,而是为害一方,不符合为人民谋福利的根本宗旨。环境问题多存在一天,群众就要多受一天的痛苦。面对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各地政府不能拖、不能等、不能推,必须迅速行动起来,真抓实干,认真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环境问题。如果只有等到出了污染事件之后才能行动起来,久而久之,群众必然对政府失去信心,政府在群众中的威望必然下降。

  环境保护体现着政府的发展观、政绩观和利益观,环境质量的高低检验着政府的执行力、公信力。各地政府要把环境保护放在与经济发展同等重要的战略位置上,采取切实措施,加大防治力度,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

  各地政府应该警醒,环境保护是预防污染事件发生的重要“防火墙”,在经济决策过程中,应该充分尊重环保部门的意见

  俗话说,早知如此,何必当初。环境污染事件给群众、政府、社会带来多大的影响,事发地政府应该有切肤之痛。目前我国环境形势仍然严峻,很多地方存在着类似的污染隐患。亡羊补牢,为时未晚。各地应该从这几起污染事件中吸取血的教训,从源头预防污染事件发生。

  李克强副总理日前在全国污染源普查领导小组会议上强调,当前要下更大的决心、花更大的力气,强化重点污染治理,组织开展环境问题排查,集中整治重点区域、重点企业污染,努力消除各种环境隐患,维护人民群众环境权益和身体健康。各地政府要认真落实中央领导的指示精神,牢固树立环境保护是发展问题也是民生问题的观念,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促进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

  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保护环境就是促进发展,保护环境就是政绩。经济快速发展给环境施加的压力越来越大,反过来环境对经济发展的制约作用也越来越大。当一个地方生态环境崩溃了,要想实现经济发展无异于缘木求鱼。从古到今,在世界文明的演进中,不乏因生态环境恶化导致经济衰退、民族迁移、文明消失的事例。一届政府、一个领导班子,不能为了短期的利益、任内的政绩竭泽而渔,而应该从确保可持续发展出发、从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防治污染,保护环境。近些年来,一些地方党政领导已经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做出了坚持环境优先、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等一系列重要决策,并在政绩考核方面进行了实质性探索。例如,青海省委书记强卫提出,用“绿色考核体系”代替传统的GDP考核,绝不要毁坏生态、遗患子孙的GDP。今年,富阳打破单纯的“GDP竞赛”,抓经济增长的“加法”是政绩,解决民生困难、生态环保问题的“减法”同样也是政绩,取消了山区乡镇招商引资指标、经济指标。各地要建立完善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政绩考核制度,摒弃GDP至上的观念,转变发展方式。

  政府要充分尊重环保部门的意见和建议,建立预防污染事件的“防火墙”。环境保护是一项防止污染项目上马破坏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是保障经济社会健康和谐发展的重要制度设计。但在实际工作中,环保部门往往很无奈,意见和建议没有人听,污染项目相挡也挡不住。一些地方政府假如能够坚持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在布局生产力时能够充分尊重环保部门的意见,就不会有选址不当、决策失误的问题;假如一些污染项目在引进之初,能够认真执行环评审批建议,就可以把问题项目挡在门外;再假如能够支持环保部门的执法监管,对一些严重违法企业采取关停措施,问题企业就不会在地方保护主义的纵容之下放松管理,最终酿成污染事故。正因为这一道道关口都没有把牢,才造成了纵虎为患的结局。各地政府要充分认识到,放过了环保这一关,将给环境安全带来极大风险;把牢环保这一关,就给自己增加了一道安全阀。

污染事件是警钟,提醒我们重经济轻环境、片面追求GDP增长的发展贻害无穷,必须加快推进环保历史性转变;污染事件是镜子,照出我们在落实科学发展观方面的差距,必须进一步加大防治污染的力度;污染事件是活教材,告诉我们以环境换取经济发展的路子根本走不通,必须走科学发展、协调发展、和谐发展之路。 

17、“千湖美景”重现 我们没有理由沾沾自喜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09月10日

http://env.people.com.cn/GB/10026363.html

  黄河源头、素有“千湖之县”美誉的玛多重现了昔日湖泊星罗棋布、波光粼粼的千湖美景。玛多县副县长万玛加在接受采访时说,这些巨大变化主要源于近年来国家投入巨资在这一地区先后实施的退牧还草和三江源生态保护工程。

  几十年造成的生态破坏在短短的4年时间内就恢复了?“千湖美景”在4年之内就起死回生了?“成绩”确实让人“振奋”。

  但是,退牧还草真有这样大的“功力”?“千湖美景”重现真是“主要”归功于生态保护工程?

  请看上个月新华社一则新闻:针对玛多“千湖美景”重现,在黄河源区已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科考的中国科学院李世杰研究员认为,“这种情况主要源于青藏高原在全球气候变暖影响下,出现了由暖干化向暖湿化转变的趋势。”

  也就是说,气候变暖,雨量增多,这才是“千湖重现”的主要原因。看来,黄河源头“千湖美景”重现,“人力”作用被夸大了(破坏起来很快倒是真的),老天──全球气候变暖的力量却被有意无意地忽略了。

  过分强调“人力”在“千湖美景”重现中的作用,贪天之“功”,容易使“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再建设”的谬误借尸还魂,容易使人又陷入“人定胜天”的误区。给人一种印象,哦,原来生态恢复这么简单,这么容易啊!既然这么易如反掌,先污染再说!先破坏不要紧!如此说来,入秋以后天气转凉,是不是可以说“节能减排”见效?

  我们不妨看看生态环境治理到底有多难:泰晤士河经历了百年的治理,才从死寂中获得重生;莱茵河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治理,直至2002年才恢复到了二战前的生物多样性水平;我国甘肃民勤绿洲的治理也投入了大量的财力人力物力,看到的依旧是人退沙进的尴尬局面……

  “千湖美景”重现,我们没有理由沾沾自喜。牛羊,可别急着又赶回来。

另外,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千湖美景”重现其实并不全是好事。(记者谢锐佳、贾方方)

特别关注:

想要看更多的环境信息,请点击下面网址:

怒江网:www.nujiang.ngo.cn

绿色记者沙龙网:www.greenso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