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众参与 江河信息 八月三十一日绿家园江河信息导读: (编辑:丽英)

八月三十一日绿家园江河信息导读: (编辑:丽英)

2009-08-31

八月三十一日绿家园江河信息导读: (编辑:丽英)

 

寻找心中的小木屋和梦中的高原珍宝系列报道:

1、寻找心中的小木屋和梦中的高原珍宝之八-—路过羊卓雍湖、遥望希夏邦玛雪山、走进樟木峡谷

 

环境资讯:

2、国际在线:       环保部:加大重金属污染防治力度严防铅超标事件

http://news.h2o-china.com/information/china/829501251684681_1.shtml

3、新京报:        环保部调查昆明200儿童血铅超标

http://env.people.com.cn/GB/9951556.html

4、新华网:        三江源区17万亩沙漠化土地得到有效治理 

http://news.xinhuanet.com/environment/2009-08/30/content_11967613.htm

5、中国新闻网:      太湖今起开捕 中国五大淡水湖共发保护宣言

http://env.people.com.cn/GB/9951805.html

 

地方信息:

6、新华网:        北京首个"再生资源回收日":"垃圾"可以换礼品 

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09-08/29/content_11963340.htm

7、新华网:        西安严查建设项目未执行环保“三同时” 行为

http://env.people.com.cn/GB/9952088.html

8、燕赵晚报:       河北:石家庄饮用水水源地排污企业收到“逐客令”

http://www.hwcc.com.cn/newsdisplay/newsdisplay.asp?Id=223002

 

环保法规:

9、人民日报:       政策解读:规划环评须征求公众意见 

http://news.xinhuanet.com/environment/2009-08/31/content_11969532.htm

 

特别推荐:

10、网易财经:      环保部官员:环境污染凸显环境责任险之必要

http://news.h2o-china.com/interview/expert/829481251684450_1.shtml

 

深度报道:

11、中国环境报:     纸上法变成生活中的法《规划环评条例》带来什么?

http://env.people.com.cn/GB/9954792.html

12、中国环境报:     低碳生活,离我们有多远?

http://env.people.com.cn/GB/9955627.html

13、中国环境报:     孕育人类文明的摇篮 “黄三角”如何下好生态棋?

http://env.people.com.cn/GB/9957053.html

 

环境时评:

14、人民网:       违法环评处罚过轻 咋能震住造假者?

http://green.sohu.com/20090831/n266337100.shtml

15、中华工商时报:   环评新政与政绩冲动仍是一场博弈

http://news.stockstar.com/info/darticle.aspx?id=JL,20090831,00000328&columnid=2921

 

特别关注:

想要看更多的环境信息,请点击下面网址:

怒江网:www.nujiang.ngo.cn

绿色记者沙龙网:www.greensos.cn

 

寻找心中的小木屋和梦中的高原珍宝之八-—路过羊卓雍湖、遥望希夏邦玛雪山、走进樟木峡谷

文图  汪永晨

 

   2009年8月27日,我们从拉萨出发,沿着雅鲁藏布江向日喀则走的路上,司机在一个水葬台给我们停了车。

雅鲁藏布江边的水葬台

水葬台旁的天梯

   这些画在岩壁上的小梯子,在藏族人心目中,是希望亲人能从此地登上天堂。

   雅鲁藏布江和怒江,是我们中国现在仅存的两条没有被大坝拦腰截断的大江。可是在我们从拉萨到日喀则的路上看到大江的确很美,但大江及两岸的山上,我也拍到了很多这样的画面。

不知是否与全球气候变化有关

山里的大河成了这样

只知今天,不知昨天,更不知明天的峡谷

    走过了这片荒凉的大山和干涸的大江,我们将要看到的就是羊卓雍湖。

羊卓雍湖,藏语意为“天鹅池”,是西藏三大圣湖之一,湖面海拔4410米,东西长130千米,南北宽70千米,湖岸线总长250千米,总面积638平方千米,湖水均深20-40米,是喜马拉雅山北麓最大的内陆湖。羊湖汊口较多,像珊瑚枝一样,因此它在藏语中又被称为“上面的珊瑚湖”。

羊卓雍湖,也称羊卓雍措(当地人通常简称为“羊湖”),因为藏语“措”就是“湖”的意思。从地理上划分属于山南地区的浪卡子县,但是很多游客去日喀则地区旅游时都选择取道这里。

我们的车走到这里时,或许因为刚刚看了那么多苍凉的河床,羊卓雍湖的出现,可以说是让我们眼前一亮。

羊卓雍和雪山

静静的羊卓雍

羊卓雍湖原为外流湖,与雅鲁藏布江相通。在大约100万年以前,巨大的泥石流在白地以西二十公里处的羊舍附近堵塞了墨曲河上游河谷,于是该湖成了内流湖。

羊卓雍湖状若纸扇,大致呈北西—南东方向延伸。南宽北窄,湖沿有许多湖汊,蜿蜒伸进群山之中。湖中有几个小岛,各自独立水面,最大的湖岛面积达8平方公里,最小的也有三千平方米。

用我们一路同行的生态学家徐凤翔的话说:羊卓雍措的水太好了,而且和她前些年看到的水一样,没有什么变化。在中国,这样没有变化的湖真的是不多了。

羊卓雍湖与雅鲁藏布江相隔一山,最近处仅宽6千米,但两者的水位高差竟达800余米。所以,因水力资源非常丰富,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抽水蓄能电站-羊湖电站就坐落于此。羊湖电站现已投入运营,是藏南地区重要的能源供给中心。

我没有采访过有关专家,羊卓雍湖水的颜色和高山出平湖有关吗?还有,湖上游河道里的干和这个电站又有什么关系。我想研究高原生态的专家会有人能回答我的问题。

羊卓雍湖属低浓度咸水湖,每年11月中旬开始封冻,冰厚可达0.5米。湖中盛产细鳞鱼、西藏裂尻鱼、高原裸鲤等,储量估计达2-3亿公斤,如今这里养殖业已形成较大规模。

羊卓雍湖还是藏南最大的水鸟栖息地,每逢冬季群鸟南徙至此,在湖岸及湖心岛一带,天鹅、水鸽、黄鸭、鱼鹰以及斑头雁都非常地多。从山口下到羊卓湖畔需要大约30分钟,然后可以一直沿着湖边的公路欣赏羊卓雍湖的景色。

海拔4442米的高山湖泊

羊卓雍湖多样的水色

在网上,我还看到对羊卓雍湖有这样的介绍:湖滨是优良的牧场,多牧群及野生动植物,周围5000米海拔的山上有雪猪,草滩上偶尔会遇到野羊和狐狸。

春末夏初,当地的牧民们用牛皮船将牧畜送到岛上放牧,一直到初冬,才又运回陆地,牧畜都膘肥体壮。

退水线

我们可以看得出,羊卓雍湖也有这么明显的退水线,但是这和全球气候变化有关吗?还只是季节,或年降雨量的原因?

这不能不让我又回到近年来深深的担忧:全球气候变化最敏感的地区之一青藏高原的生态,有多少人在关注?又有多少人在研究其影响呢?假如有专家在研究,在思考,公众不应该知道吗?这里毕竟是我们中国人心中的圣地。

湖的两岸

当然,今天羊卓雍湖的两岸还是那么的美丽。为什么在人类飞速发展的今天,这里还有这种世外桃源似的景致,除了人少以外,我觉得和藏族的文化与宗教是分不开的。他们尊重每一个生灵的态度,在现代化社会不应被看作是愚昧,而是和谐的基础,是大的智慧。今年12月将要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的世界气象大会上,不知藏文化,藏传教在保护自然,在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范例能否向世界介绍,能否引起国际上的关注。

乃钦康桑冰川

冰川退化中

被称为西藏四座大山之一的乃钦康桑雪山,其知名度显然是不高的。但在全球气候变化的今天,还能在公路边上看到这样的冰川实属不易。不过,来过这里的徐凤翔先生认为,这座冰川的退缩还是很明显的。

让我觉得退缩明显的是希夏邦玛峰。

今日希夏邦玛

不敢相信这里就是希夏邦玛雪山

因为是在路上,我无法用2001年在希夏邦玛采访时拍到的希夏邦玛雪山的照片(那时数码相机还没像现在这么普及)来对比。但我记得很清楚,那时我看到的希夏邦玛像是一块巨大的水晶一样,方方正正的大雪山。8年的时间,雪山的轮廓都变了。

希夏邦玛峰(Xixabangma),海拔8012米,在世界14座8000米级高峰中排名第14位。是唯一一座完全在中国境内的8000米山峰,喜马拉雅山脉中段,东经85°46’55,北纬28°21’07,东南方距珠穆朗玛峰约120公里,是一座完全在中国西藏(聂拉木县)境内8000米以上的高峰,也是喜马拉雅山脉著名的高峰之一,它由三个高程相近的姐妹峰组成,山势险峻,气候变化无常。

希夏邦玛的北坡有长达10余公里的山谷冰川,冰塔林立,银光闪烁,站在远方眺望,阳光下众山峰白雪皑皑,巍巍壮观。

希夏邦玛峰的气候特征大体上与珠穆朗玛峰相似。每年4月和5月、10月和11月,在此期间内的一个月,连续2天以上的好天气一般可能出现2—3次,3天以上的好天气一般可能出现l—2次,相隔时间大约5—19天。这被我们人类认为是登山活动的好时期。

希夏邦玛

明天的希夏邦玛会是什么样?

其实,我对希夏邦玛的认知,是从北大山鹰登山队开始的。那是2002年的暑假,北大登山队的同学找到我,说他们要去登希夏邦玛雪山,问我可不可以把他们登山的消息在我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制作成一个广播节目。因为当时没有时间,我没能去采访他们的出发仪式。可是没过几天,我就在报纸上看到了这样一个消息:北京大学登山队突击顶峰时5人遇难,2002年8月12日下午6:30分左右,中国登山协会接到北京大学报告,北京大学希夏邦玛西峰(海拔7279米)登山队5人在突击顶峰时遭遇雪崩,2人遇难,3人失踪。

这条消息当时让我非常震惊。走之前那么雄心勃勃的年轻人,怎么生命竟这样脆弱。

其实,我当时没有采访北大登山队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我对人类一定要征服一座座大山是有不同看法的。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对于生于斯长于斯的大自然,我们何曾敬畏过?曾几何时,我们坚信“愚公移山”、坚信“人定胜天”,坚信大自然是可以征服的。我们一次次为这种蔑视大自然的愚蠢行为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大自然对此也不是无动于衷。长期滥砍滥伐导致的一次次百年未遇的特大洪水、沙尘暴,造成生命财产的巨大损失、水库大坝让一条条大江大河干涸或形成堰塞湖,对百姓的生命构成巨大的威胁,这些都是明证。

我很同意一位专家在北大登山队遇难时说的话:诚然,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破坏自然环境自毁家园的行为开始受到遏制,但户外运动的兴起,致使以血肉之躯冒险挑战大自然之风逐渐抬头。

登山是一项风险很大的运动。冒险是它的精神动力,科学是它的守护之神。站在高山之巅可能会产生强者的快感,但在你征服自然的过程中,你首先要尊重自然。我们深知人类没有探险精神,人类社会就没有今天,但我们希望把尊重大自然客观规律的科学精神融入探险、指导探险,最大限度减少探险中的人员伤害以及对大自然不造成伤害。

记得,北大学子魂断希夏邦玛雪山时,我还看到这样一段话:身在西藏,面对那一座座云雾缭绕的雪山,呼吸着纯净稀薄的空气,我对大自然最后的这块圣地充满了敬畏之情。我得承认,望着像哈达一样洁白的雪山,我希望那上面永远不会有人类的足迹。正如那句警语所说,登上巅峰并不意味着你征服了地球。

因为有同感,所以多少年了,我还记得这段话。

群山中的希夏邦玛

神秘的希夏邦玛

希夏邦玛在主峰西北200米和400米处,分别有8008米、7966米两个峰尖。这里是喜马拉雅山脉现代冰川作用的中心之一,整个枯岗日山脉冰川和永久积雪面积达6000平方公里,主要集中于希夏邦玛峰周围。北坡横对着13.5公里长的野博康加勒冰川,与它平行的是达曲冰川。北山脊以东是格牙冰川,南坡有16公里长的富曲冰川,其末端一直降到4550米的灌木林带。最引人入胜的是海拔5000--5800米之间的冰塔区,长这几千米,景象形态甚是奇异,宛若活生生的“冰晶园林”。但其上又布满了纵横交错的冰雪裂缝和时而发生的巨冰雪崩。

我们没时间走进冰塔林,看山走死马,我在寻找长江源时已领教了。只能远观雪山的风采与神秘了。

我们对雪山的敬仰与赞美

我们绿家园生态游的一行人,站在希夏邦玛雪山时,赞美着雪山的伟岸和雪山的圣洁,尽管我说,她和我8年前看到的不一样了。可走到她面前的热爱大自然的人,还是被她所感召,为她所激动。

离开希夏邦玛,我们的车往聂拉木县樟木口岸驶去。一路的大山之奇让我们手中相机的快门又没完没了地响开了。

大山,大山

峭壁 峭壁

住在大山下的人家

路边的大山

冰川漂砾

在这段路上,大山与人类生活的交融中,山有山的身躯,花有花的生长地,人有人的家园。让我们这些城里人不能不感慨,又不能不向往。生态游,这应该也是我们在自然中的思考,在自然中的感悟。这感悟包括难道我们能只认为生活在这里的人比我们穷吗?

今天这里的交通

雪山下的女孩,眼睛里充满的是什么?

他在向我们要钱

就在我们还为这大自然的美赞叹不已时,再次让我们被大自然所震憾的景色又从车窗外一一闪过,一一扑面而来。

长在峭壁中的生命

走进樟木的路上

太美了,在这个峡谷中,瀑布挂在峡谷的绝壁上,隐匿于密林里,超过百米的瀑布比比皆是。从天而降的水流与岩石、朽木发生碰撞,在空中溅出渺渺的白雾,随着风向在峡谷里飘舞。更多的照片还是留在明天给您看吧。

走进樟木峡谷

2、环保部:加大重金属污染防治力度严防铅超标事件

来源:国际在线2009-08-31

http://news.h2o-china.com/information/china/829501251684681_1.shtml

 8月29日报道 8月28日,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主持召开部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重金属污染综合整治实施方案》、《全国城市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2008~2020年)》,审议通过部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申请上市或再融资公司的环保核查意见。

会议指出,近日,陕西凤翔、湖南武冈发生的铅超标事件,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党中央、国务院对此高度重视,中央领导多次做出重要批示。为贯彻落实好领导同志重要批示,加大重金属污染防治力度,维护生态环境安全,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有必要采取部门联动的形式,对重金属污染进行综合整治,并制定具体实施方案。会议听取了《方案》内容的汇报,认为《方案》提出的重金属污染防治目标任务明确,总体要求和工作部署重点突出,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较强。会议决定,请有关部门根据各方面的意见,抓紧对《重金属污染综合整治实施方案》进行修改,报请国务院批准后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实施。

会议认为,为加强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监督和管理,确保人民群众饮水安全,根据中央有关部署,编制《全国城市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2008~2020年)》十分必要。《规划》在全面调查水源地环境基础状况的基础上,认真梳理了水源地存在的环境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我国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对策和建议,以及保障《规划》实施的各项具体措施,对指导2008~2020年间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会议决定,《全国城市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2008~2020年)》经进一步修改,将于近期下发。

会议原则通过广东天龙油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湖南金大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湖北回天胶业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三聚环保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当升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航三鑫股份有限公司、辽宁奥克化学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宝利沥青股份有限公司申请上市或再融资环保核查意见;原则通过新建铁路哈罗线哈密南至罗中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意见。

3、环保部调查昆明200儿童血铅超标

来源:《新京报》2009年08月30日

http://env.people.com.cn/GB/9951556.html

专家组称,综合因素所致,与附近工业园区排放无直接关联

  本报综合报道 记者29日采访了解到,针对昆明市东川区200多名儿童血铅超标一事,根据环保部门专家组和医疗机构的调查检测,这些儿童患病与工业园区排放无直接关联,而是综合因素所致。目前,当地已开设绿色通道,免费为血铅超标的儿童提供药物治疗。

  村民

  疑企业排放气体致病

  今年7月,昆明市东川区铜都镇营盘村和大寨村的一些村民向媒体反映说,他们那里有200多名儿童在体检时被查出血铅含量超标。他们怀疑,这与2004年村子旁建起的工业园区有关,可能是企业排放的气体所致。

  据东川区妇幼保健中心院长吴玲介绍,该中心于2009年6月新增了对儿童生长发育监测工作中微量元素的检测项目以来,截至8月,共对全区1000多名儿童进行了微量元素检测,经初步筛查血铅值大于100ug/L的有200多人,约占检测人数的19%;未发现重症铅中毒的患儿,全区各医疗机构均未有铅中毒患儿就诊。

  专家组

  44家企业环保手续齐全

  8月28日,环保部、云南省环保厅、昆明市环保局专家组到东川进行调查。经查,该工业园区建成投产的44家企业环保手续齐全,能够正常使用污染物治理设施。受金融危机影响,到今年8月27日,仅有13家企业恢复生产,且均未从事与铅相关的生产。从事铅冶炼的昆明云铜稀贵铅业有限责任公司和昆明德伟矿业有限公司2家企业,已于2008年10月停产至今未恢复生产。因此,专家组初步认为,儿童血铅超标是综合原因,与工业园区排放无直接关联。

  吴玲介绍,汽车尾气、工业污染、装饰材料、不良饮食习惯、含铅儿童玩具、学习用品、含铅食品、儿童排泄能力低等多种因素都可能造成儿童血铅增加。

针对这一事件,东川区采取了及时有效的措施进行处置。东川区区长田文告诉记者,相关部门对这200多名儿童进行了专案管理,定期进行随访和健康指导,并建议口服智杞颗粒驱铅,目前共发放智杞颗粒2000余盒。

4、三江源区17万亩沙漠化土地得到有效治理 

来源:新华网 2009年08月30日

http://news.xinhuanet.com/environment/2009-08/30/content_11967613.htm

    新华网西宁8月30日电(记者何伟、骆晓飞)记者从青海省有关部门了解到,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实施4年来,沙漠化治理项目目前已完成投资1211万元,完成封沙育草面积17.43万亩,项目区土地沙化、退化势头得到有效遏制。

    土地沙漠化是三江源区最为严重的生态问题之一。这一地区土地沙漠化主要分为流动沙丘、半固定沙丘和固定沙丘等类型,它不但危害草场,影响当地畜牧业的发展,还掩埋河道和湖泊水面,增大水体蒸发量和含沙量,严重破坏水源涵养功能。

    自2005年我国实施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以来,三江源区采取围栏封育、人工补播等措施恢复沙生植被,提高植被覆盖度,力求遏制区域沙漠化土地扩展的趋势。

    近日,记者在三江源区采访时看到,在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境内的国道214线段两旁分布着一片片人工沙障,人工铺设的石头网格与披碱草等沙生耐旱植物相结合,已将移动沙丘牢牢固定下来。

    玛多县农牧林业局副局长李大伟说:“以前这里都是流动沙丘,眼下变成了片片绿洲,防风固沙技术项目的实施效果非常好。”

    三江源区位于青藏高原腹地,是长江、黄河和澜沧江(湄公河)的发源地,被誉为“中华水塔”,是中国乃至亚洲重要的生态屏障和水源涵养区,也是中国生态系统最脆弱和最原始的地区之一。

5、太湖今起开捕 中国五大淡水湖共发保护宣言

来源:中国新闻网2009年08月30日

http://env.people.com.cn/GB/9951805.html

  中新网苏州八月二十九日电(黄梅)历经七个月的封湖,太湖今起开捕。在今天举行的开捕节上,中国五大淡水湖缘聚苏州,发表《五湖宣言》,共同呼吁社会善待湖泊,珍惜湖泊,保护湖泊,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鄱阳湖、洞庭湖、太湖、洪泽湖、巢湖是中国最大的五个淡水湖,占中国淡水湖泊总面积的百分之十四左右,地位举足轻重。今天, 作为《五湖宣言》所在地政府官员共同就湖泊、生态、环保、旅游等相关议题探讨心得,共商大计。

  宣言中呼吁社会各界要遵循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和社会规律,牢固树立“人与湖泊和谐相处”的科学理念,正确处理好保护与开发的工作,齐心协力保护、恢复和改善湖泊生态系统,为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建立和谐提供基础保障。

  “五湖”所属地的官员共同承诺,将勇于承担起保护湖泊的主要责任,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统筹好保护与开发、协议好生态与发展,把“五湖”的生态环境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全力促进人与湖泊和谐相处。

据了解,目前随着工业文明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和推进,中国各级政府已开始高度重视湖泊生态治理,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抑制了湖泊生态系统的退化趋势。但是,中国部分地区对湖泊资源利用存在过度开发、无序管理的现象仍存在。因此,湖泊的保护和管理依然是中国政府面临的新问题和新的挑战。(完)

6、北京首个"再生资源回收日":"垃圾"可以换礼品 

来源:新华网 2009年08月29日

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09-08/29/content_11963340.htm

    新华网北京8月29日电(记者张淼淼)29日,北京市首个“再生资源回收日”正式启动。在城八区生活垃圾零废弃小区内的18个回收站点,市民可以用自己手中没用的“垃圾”兑换成精美的小礼品。

    据介绍,今年8月起,北京市将每个月最后一个星期六定为“再生资源回收日”。29日的首次活动选择了城八区生活垃圾零废弃小区内的18个回收站点,统一开展再生资源回收的宣传以及废旧物品交售、礼品兑换活动。同时,结合正在开展的家电以旧换新活动,进行现场咨询、预约登记。回收日上还推出了全市统一的“再生资源回收日”标识、吉祥物和主题。

    北京市商务委员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建立再生资源回收日,除了希望提高市民环保意识外,更重要的是为了进一步引导居民、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主动收集、定期将再生资源交售给规范的再生资源回收企业,减少对环境的二次污染,提高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效率。最终目的是支持再生资源回收主体企业拓宽再生资源回收渠道,形成社区回收站点、电话预约回收和网上收废相结合的再生资源回收服务体系。

    据介绍,今年内,北京城八区计划新建再生资源回收站点300个,完成13个再生资源专业分拣中心的建设。截至目前,城八区已新建再生资源回收站点260个,9个再生资源分拣中心已建成并运行。

    统计显示,截至2008年底,北京市共建设规范的再生资源回收站点3288个,其中城八区1762个,远郊区县1526个,2008年北京市再生资源回收交易量374万吨,同比增长4%。

    另外,2008年北京市商务委还会同市发改委、环保局等部门公布了6家废旧纸张和废旧塑料再利用企业,加强“厂商直挂”对接,确保资源有效利用。2008年回收主体企业向再利用企业提供废饮料瓶3.8万吨,废纸27.8万吨,废钢铁45.7万吨。三项合计节约自然资源318万吨,并减少了460至770万吨的垃圾处理量。

    北京市商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商务委计划向居民家庭、机关团体和企事业单位发放“再生资源交售积分卡”,对定期交售再生资源的居民给予奖励。同时,公布“再生资源回收日”服务电话,开通服务网站,方便市民、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咨询,接受预约申请。

7、西安严查建设项目未执行环保“三同时” 行为

来源:新华网2009年08月30日

http://env.people.com.cn/GB/9952088.html

  新华网西安8月30日电(记者石志勇)为促进更多的单位严格执行国家有关环保规定,西安市环保部门日前对全市建设项目进行了专项检查,结果有近四成建设项目被发现未执行环保“三同时”制度,其中行为严重者被处以罚款及责令整改的处罚。

  据了解,为了避免建设过程中的污染,我国明确提出了环保“三同时”制度,即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和技术改造项目以及区域性开发建设项目的污染治理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的制度。2009年上半年,西安市环保部门对新建项目进行环保专项检查发现,在730个项目中,有470个已按环评批复要求执行,但仍有近四成项目未达到环保要求。

对检查中发现的12个严重违规的项目单位,西安市环保部门已下达处罚通知书。其中对建设项目污染处理设施未建成、未经环保验收,擅自投入生产或使用的7家单位,责令停止生产或使用,限期完成验收,并处以10万元以下罚款;对建设项目未经环保验收,擅自投入生产或使用的5家单位,环保部门除对项目单位予以10万元以下罚款外,还责令其限期完成验收。

8、河北:石家庄饮用水水源地排污企业收到“逐客令”

来源:燕赵晚报2009年8月30日

http://www.hwcc.com.cn/newsdisplay/newsdisplay.asp?Id=223002

今年以来,在省会组织开展的水污染防治专项检查活动中发现,部分区域由于城镇污水收集管网不完善,一些企业生产废水直接排入农田或坑塘,对农田环境和地下水构成了严重威胁。为此,市政府近日出台了《关于加强企业废水排放管理意见》,要求加强企业废水排放管理,有效保护农村生态环境。针对位于生活饮 用水水源一级、二级保护区内的企业,将对其实施关闭或搬迁。

《意见》指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规定,省会范围内禁止利用渗井、渗坑、裂隙和溶洞排放、倾倒含有毒污染物的废水、含病原体的污水和其他废弃物;禁止利用无防渗漏措施的沟渠、坑塘等输送或者存贮含有毒污染物的废水、含病原体的污水和其他废弃物。对存在上述行为的企业,各地将责令其立即停止生产,并按照相关原则依法进行处理。

其中,对于位于生活饮用水水源一级、二级保护区内的企业,由当地政府对其实施关闭或搬迁。位于生活饮用水水源一级、二级保护区以外的企业,如其污水处理设施完善、工业废水排放达到国家标准要求、环保手续齐全,责令其两个月内对渗坑进行回填,并同步完善排水管网,将其废水排入城市排水管网。确实无法接入城市排水管网的,应同步建设规范的防渗贮水池,用于林地灌溉;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加工企业(不包括制药、化工等行业)的废水,还可用于农田灌溉。

企业废水用于林地灌溉的,应事先征得林地承包人同意,并与当地村委会签订污水林地灌溉协议后,方可将达到国家排放标准的废水用于林地灌溉;企业废水用于农田灌溉的,应事先征得土地承包人同意,并与当地村委会签订污水农灌协议后,方可将达到国家排放标准并满足《农田灌溉水质标准》的废水用于农田灌溉。位于上述保护区以外,但无环保审批手续的企业,要停止生产并补办相关审批手续,达到相关要求后方可生产,否则由当地政府实施关闭并恢复原状。

同时,新建化工、制药、农药、印染、制革、酿造、制浆、电石、焦炭、电镀、垃圾焚烧、味精、柠檬酸、酶制剂、酵母等污染较重的建设项目,应进入县级以上工业集中区,且工业集中区已进行规划环评。对企业污水排向农田或用于林地灌溉的,各级环保部门应当按照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判断其是否超标,并相应征收排污费或者依法进行处罚。

9、政策解读:规划环评须征求公众意见 

来源:人民日报  2009年08月31日

http://news.xinhuanet.com/environment/2009-08/31/content_11969532.htm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将于10月1日起施行

    采访人: 本报记者 秦佩华 解读人:国务院法制办有关负责人

    国务院日前公布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条例将于2009年10月1日起施行。这将对我国的环保工作和生态文明建设带来哪些影响?本报记者就此采访了国务院法制办公室有关负责人。

    从源头上预防环境污染 区域流域规划要做环评

    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环境保护虽取得了积极进展,但环境形势严峻的状况仍然没有根本改变,而且逐步呈现区域性和流域性特点。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在编制区域、流域和自然资源开发利用规划以及产业发展建设规划时,对规划实施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缺少整体考虑,没有对规划进行充分的环境影响评价,规划实施后出现了不少问题,影响了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为从源头预防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环境影响评价法设专章对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作了规定,对规范和促进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从几年来贯彻落实环境影响评价法的实践情况看,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还存在很多问题,需要通过制定行政法规作出具体、详细规定。

    条例规定土地利用的有关规划和区域、流域、海域的建设、开发利用规划(以下称综合性规划),以及工业、农业、畜牧业、林业、能源、水利、交通、城市建设、旅游、自然资源开发的有关专项规划(以下称专项规划),应当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具体范围由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拟订,报国务院批准后执行。

重点评估整体影响 结论作为决策依据

    条例明确了规划编制机关是环境影响评价的责任主体,并从评价的内容、依据、具体形式以及公众参与等方面进行了规范:首先,在评价的内容上,要求重点分析、预测和评估规划实施可能对相关区域、流域、海域生态系统产生的整体影响,规划实施可能对环境和人群健康产生的长远影响,以及规划实施可能产生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之间以及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之间的关系。其次,在评价的依据上,要求遵守有关环境保护标准以及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和技术规范。再次,在评价文件的具体形式上,要求对综合性规划和专项规划中的指导性规划编写环境影响篇章或者说明;对其他专项规划要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最后,在公众参与上,要求对可能造成不良环境影响并直接涉及公众环境权益的专项规划,在报送审批前公开征求有关单位、专家和公众对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意见,并在报送审查的环境影响报告书中附具对意见采纳与不采纳情况及其理由的说明。

    对专项规划的环境影响报告书进行审查是保证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质量的重要手段。在审查的内容和程序上,条例要求审查小组对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基础资料、数据,评价方法,分析、预测和评估情况,提出的对策和措施,公众意见情况,环境影响评价结论等6个方面的内容进行审查。规划审批机关在审批专项规划草案时,将环境影响报告书结论以及审查意见作为决策的重要依据。

    跟踪评价规划实施 建立区域限批制度

    条例规定对环境有重大影响的规划实施后,规划编制机关应当组织环境影响的跟踪评价,发现产生重大不良环境影响的,应当及时提出改进措施,向规划审批机关报告;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发现产生重大不良环境影响的,也应当及时向规划审批机关提出采取改进措施或者修订规划的建议。规划审批机关应当及时组织论证,并根据论证结果采取改进措施或者对规划进行修订。

条例建立了区域限批制度,规定规划实施区域的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超过国家或者地方规定的总量控制指标的,应当暂停审批该规划实施区域内新增该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的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10、环保部官员:环境污染凸显环境责任险之必要

来源:网易财经2009-08-31

http://news.h2o-china.com/interview/expert/829481251684450_1.shtml

 环保部政策法规司副司长别涛博士在第四届绿色财富(中国)论坛上表示,近期一系列的环境污染问题触目惊心,而这也凸显了环境责任险之必要,当前环保部跟保监会正在推进,当前各地地方政府和各大保险公司也正在积极推进这项工作。

以下是别涛的发言实录:

别涛:大家上午好!我的题目是“环境危机呼唤绿色保险”。主要内容由为什么需要环境保险、环境保险在国外,环境保险在中国的进展、机制设想。

一、中国需要环境保险。中国地震造成的损失数以万亿,中国的保险严重不足,在英国保险业占GDP的比例是16.5%,台湾是14.5%,中国大陆才2.7%。我们处于环境风险事故的高发期,它危害环境,影响公共健康,引起社会的矛盾、冲突和稳定,甚至引起世界的关注。80%的高污染风险企业处于环境敏感区域,这使我们很不安。

在本月的重大事件,我昨天看《参考消息》,《美国华尔街日报》报道,中国对铅的担忧引起社会的紧张。最新的是8月17号,湖南省邵阳市武冈市锰铁矿建厂,这样的浓烟滚滚,再好的自然环境都会崩溃。我们推荐值最高不能超过100个微克,领导很重视,要求关注这个问题。

(PPT)在这个月早期陕西凤翔铅中毒事件。

专家指出:血铅超标损害多多,免疫力低,学习困难,智商下降,生长迟缓。

(PPT)血铅超标255个微克。现在当地政府说把425户村民搬迁,每户20万,近1亿元。我看一个报纸的报道,地方县委书记的任职是接近三年,如果把这个企业弄过来一年几个亿,日子很好过,但是长远的代价,小孩的健康代价由谁来承担。

(PPT)湖南浏阳化工厂铬污染导致两个壮年死亡,引起上千万人的冲突。

(PPT)赤峰水污染问题导致4000多人就医。

(PPT)山东菏泽东明化工企业污染,引起甲状腺高发。

(PPT)2007年5月份太湖蓝藻事件爆发,导致中国最发达,最富裕地方的几百万的城市没有饮用水。

现在中央领导非常重视,从总书记、总理、副总理、环保部长,现在环保部门在极力推动经济手段,只有经济手段才具有稳定的效果,负面效应才较少,我们希望银行发放审核贷款的时候,能够更多考虑项目对环境的影响。我们在倡导绿色证券,已经上市的公司造成严重的污染还应该要退市,除名。我们在研究绿色税收,我们在倡导绿色的贸易,如果造成严重污染的应该断绝它市场的销路。我们要引导绿色采购、绿色保险。绿色保险的起源来自于松花江事件的污染。

环境违法成本之低,最高是一百万的罚款,但是我们付出的政治代价、外交代价、社会代价。我们的地势中间高四周低,我们的水往外流,我们快速工业化、城市化的过程当中,我们的水往外流,这也引起很多国际上的关注,我们有重大的压力,这种污染要求尽快解决,而且是不惜代价的解决。松花江事件出来以后,哈尔滨市的一个女士丁宁为污染损失系统赔偿诉讼案;北大师生为环境公益赔偿诉讼案;俄罗斯要求:环境生态保险。

欧美国家保险机制相当发达,我想说一个发展中的国家,印度1984年农药厂泄露大气污染,这就推动了制度建设,制度1991年制定了《公共责任保险法》,他提出来具体的名录。在中国的实践,1989年我们就加入了联合国的环境保护公约。

新的机遇。重金属的污染问题,对我们推动环境责任保险是一个很好的机制,现在我们跟保监会携手推进。国务院在2006年明确提出来要发展高危行业的保险。国务院同意环保等部门发布的松花江流域的污染防治通知。现在我们希望没有强制保险,何为强制保险?机动车,买车就必须买保险,找到任何一家保险公司不得拒绝,但是其他商业险现在还做不到这一点。

关于保险责任的设想和实践,保监会跟环保局在2006年有一个《会议纪要》,2007年我们两家发布了责任保险指导意见。这个保险意见提出了适用范围。我们主要是明确了责任的主体和事件的范围,有这么几个方面:从事危险化学品的生产、经营、储存、运输和使用企业,危险废物处置企业,易发生污染事故的石油化工企业。我们希望保险公司能够开发保险的产品,确定合理的费率。环保部门负责拟定损失的核算标准,组织委托第三方来核定。我们希望能够逐步创造条件,将保险由自愿的、商业的变成间接强制的,如果环保部门能结合环评审批、三同时验收、排污许可,一些高污染企业就不能通过。

地方的进展。江苏,去年在全省内河运输危险物质开展传播污染保险。沈阳也规定国家鼓励企业购买保险,同时鼓励商业机构开发保险产品。湖北省在做试点,武汉市安排200万元资金为购买保险企业按保费50%进行补贴。中央批准湖南、湖北是环境污染保险的试点。

举一个例子。去年底,湖南出现了一个比较成功的环境污染责任保险事件,一个化工厂,2008年7月底购买了平安保险投保额为4.08万元,9月28日企业发生氯化氢气体泄露事件,污染了附近村民的菜田,三批共计120多户找到企业提出索赔。很快100多户农民赔了一万多元。

深圳也做了环境责任保险,四川德阳市也在实施,无锡市首批25家企业签了责任保险。长沙市环保局最近发布了《环境风险企业管理若干规定》,要求高风险的企业必须购买保险,中央电视台也做过报道。一类、二类、三类企业是必须买保险的,要求这些企业必须定期编制环境风险报告,要调查评估环境保险,尽量避免环境污染成为现实。中国人保、平安保险、大地财产保险公司等国内多家保险公司都参与了环境责任保险。

11、纸上法变成生活中的法《规划环评条例》带来什么?

来源:《中国环境报》2009年08月31日 张俊

http://env.people.com.cn/GB/9954792.html

  编者按

  国务院近日出台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条例》有哪些突破?对规划环评实践具有哪些现实意义?本报特邀曾参与《条例》的起草和讨论的环境法专家和战略环评专家、环保NGO的代表共同解读《条例》,以推动《条例》的有效贯彻实施。

  把纸面上的法变成生活中的法

  汪劲,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

  严厚福,北京大学法学院博士生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出台消息一公布,作为主要起草者的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汪劲和他的弟子北京大学法学院博士生严厚福心中可谓五味杂陈。

  喜的是,在经历了40个月的起草后,“终于啃下了环评领域的一块硬骨头”。汪劲说,《条例》的出台不仅为规划环评提供了具有可操作性的法律依据,更重要的是重塑了政府宏观决策的程序规则,为环境决策融入政府宏观决策提供了制度抓手。

  在经历了18次的修改后,原本长达1.2万余字的初稿,最终成了仅4000出头的定稿。“公众参与整章都没了,一些可操作性很强的条款也删了”,让严厚福觉得非常可惜。

  而汪劲则乐观地说:“虽然《条例》还有不尽完善的地方,但毕竟迈出了重要一步。怎么咂摸出这块骨头的滋味,怎么把纸面上的法变成生活中的法,才是关键所在。”

  “在某种意义上将不亚于国家法律的效果”

  为什么这部《条例》会引起如此大的反响,引发如此多的争议和关注?

  汪劲说,当一个法规文件面临部门利益、企业利益和公众利益交织时,其出台往往比较困难。除宗教、教育等少数部门的规划不涉及开发利用以外,大多数规划都属于其范畴。因此,几乎国务院所有的经济影响部门、自然资源管理部门和决策部门都要参与到《条例》的讨论中来。

  他举例说,我国有关自然资源的法律是各部门制定的。而这些法律在实施中可能带来的社会关系改变、经济发展协调性分析等问题,其实都应由第三方政府机构来审查。制定这样一个法规,它的难度当然很大、牵涉面也很广。

  “但换一个角度来看,这正说明《条例》出台蕴含了深层次意义。”汪劲说,这是国务院首次以法规的方式触及现有行政管理体制与权力运行机制,在某种意义上《条例》将不亚于国家法律的效果。

  “有重大分歧应组织听证会”

  “虽然与理想稿存在差距,但已有了很大进步。”汪劲说,看似《条例》中公众参与与《环境影响评价法》(以下简称《环评法》)的规定几乎一样,但有进步。

  汪劲指的进步是在《条例》中新增了进一步论证的规定。严厚福说,这个规定等于为公众留了一个很好的口。如厦门PX事件等问题,就属于《条例》所列的“有重大分歧”范畴,规划编制机关就应该组织论证会、听证会等进一步论证。

  “公众应该好好利用这个规定。”严厚福说,《条例》规定,对公众意见不采纳且理由不合理的,审查小组应当提出对环境影响报告书进行修改并重新审查的意见,也就是说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就通不过,这个程序与前面的要求相呼应。

  “经济部门的规划不能都由经济部门来审查”

  “《条例》为规划环评提供了具有可操作性的法律依据。”汪劲说。

  “与《环评法》相比,《条例》细化了很多条款,明确了审查部门、程序、内容等,在跟踪评价和责任追究等方面也增加了内容。”严厚福说,很重要的一个条款就是“设区的市级以上政府审批的专项规划由环保部门召集审查小组,省级以上政府审批的专项规划,由国务院环保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审查办法”。

  “这不仅是赋予环保部门召集审查小组权力的问题,还可避免过去的规划编制和审批存在自编自审的问题。”汪劲说,经济部门的规划不能都由经济部门来审查,而应由能代表公众的第三方来审查。从目前国务院机构的架构来看,环保部门是最合适的公众代表。

  汪劲表示,环评审查是为决策部门服务的,是将环境决策融入到政府宏观决策中,最终目的是为决策部门提供专业的环境参考意见,规避短视行为。

  “公众应该学会利用这种进步”

  去年3月27日,国务院法制办公布了《条例(征求意见稿)》。有多少公众提出了意见?集中了哪些方面的意见?《条例》是否吸收和采纳了公众的意见呢?

  严厚福说,国务院法制办共收集到500多条公众意见,与同期征求意见的《彩票管理条例》收集到8000多条相比,这个数字显然不太理想。可以看出公众对环境问题的关注程度还不够,环保民间组织的力量也不够强。

  严厚福介绍说,国务院法制办将意见进行了逐条整理和汇总,并对是否采纳、采纳与否的原因均做了具体说明。意见大多集中在要求“增加公众参与条款”、“明确审查小组的召集部门”、“将综合性规划列入审查范围”等方面。《条例》的改动主要集中在审查和跟踪评价等方面。

  “从政府对包括《条例》在内的一些法律草案征求公众意见中,我们可以看到政府在进步,而公众应该学会利用这种进步,多关注与国计民生相关联的事务。如规划环评看似‘国计’,实则也关乎‘民生’,关乎每个人的利益。”汪劲说,《条例》正式实施后,公众应该学会利用它,要从规划这个源头把未来可能影响到自己的项目情况了解清楚,并且表明支持或反对的态度。

  另据了解,汪劲和他的课题组正加紧进行《条例》的释义工作,希望能将一些在《条例》中未能明确的内容在释义中有所体现。如对“重大分歧”、“重大环境影响”、“不良环境影响”、“公众环境权益”等重要术语的解释,以及给召集审查小组、审查等确定期限、明确审查程序等。

【1】       【2】 【3】

12、低碳生活,离我们有多远?

来源:《中国环境报》2009年08月31日 陈媛媛

http://env.people.com.cn/GB/9955627.html

  编者按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阿西姆·施泰纳说,在二氧化碳减排过程中,“普通民众拥有改变未来的力量”。如今这种力量正在潜移默化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低碳生活代表着更健康、更自然、更安全,同时也是一种低成本、低代价的生活方式。

  由一些环保先锋发起的低碳生活方式,越来越受到都市中时尚人群的追捧,这些人正悄然汇集成为愈来愈庞大的城市新族群——低碳一族,由他们掀起一波又一波的低碳生活热潮。

  低碳生活究竟是一种时尚,还是普通老百姓也能过的低碳生活?老百姓的哪些生活方式是低碳的,如何才能做到低碳行为?本期低碳生活专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解答。

  我们不能避免碳排放,但可以减少碳排放

  让我们再低碳一点

  家住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社区的王大爷每天早晨在小区内遛弯时,总不忘看看自己领养的小树苗。去年年初小区物业部门开展了树木认养活动,王大爷认养了一棵小树苗。如今小树苗在王大爷的精心呵护下茁壮成长。

  王大爷虽然有丰厚的退休金,但他还是坚持节水、节电、生活简朴。用王大爷孙女的话说,爷爷是在过低碳生活。

  像王大爷一样,对于低碳这一新名词并不了解的人很多。乍听起来似乎是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仔细一对照才发现,原来低碳离我们并不遥远,低碳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究竟什么是低碳生活?简单说,低碳生活是提倡大家从自己的生活习惯做起,控制或者注意个人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让全球二氧化碳的排放量降下来。因为追根溯源,过量排放二氧化碳才是全球气候异常的罪魁祸首。

  网上掀起低碳热

  今年夏季高温已退,在网上,网友对于低碳生活方式的创意比拼热情依旧一浪高过一浪。

  搜房网“环保不空调——抗热牛招大征集”抢楼比赛在火热中落下帷幕。众多网友在此献计献策。一位女白领在参赛文章中表示“特别怀念小时候,那时候没有空调,到了夏天,就是人手一把扇子,加个手绢,热了擦擦汗,扇两下,再听个收音机,树荫下聊个家常,很惬意……”这位白领向大家推荐的蒲扇法,健康环保,受到了很多网友的认同。

  在活动中还有很多让人匪夷所思的创意,但确有一些不妨一试的方法,很多网友表示希望类似的活动能够多多举办,让生活充满创意和乐趣。

  近日,当21世纪周刊网站的焦点话题“白领,你的名字叫环保杀手”一出,引发了不小的口水战,支持的,反对的,各执一词。一向号称“环保先锋”的白领阶层,到底是不是无意中成了“环保杀手”?办公室环保又该如何进行?

  有800多人参与

  调查,其中619人承认自己犯下了危害环保的“7项罪”。这7项危害环保罪分别是:给环境制造噪声;出行不离汽车;过度使用空调;爱使用一次性筷子;工作浪费纸张;点菜不注意分量;洗澡爱用盆浴。得票率最高的是“爱使用一次性筷子”和“出行不离汽车”。

  在一家环保机构上班的张阳边看调查选项边感叹道:以低碳生活为时尚的白领,竟有这么多不环保的行为,以后还是要多注意自己的行为。

  算一算碳足迹

  “今天,你节省了多少碳?”在豆瓣网和搜狐旗下网站“绿光森林·白社会”讨论小组里,聚集了一群“环保达人”,这句话已经成为他们的接头暗号。少开私家车、坚持爬楼、不用电脑时就选择关机……在这里,如何降低生活中的碳排放,被演绎出很多种方式。网友们把日常生活中的每个细节跟“排碳量”挂钩,用详细的清单算出自己一天的碳排放总量,并把减碳作为成果实时挂到网上。

  小苋是豆瓣网低碳生活小组的成员,几年前,小苋从某杂志看到国家每年投入环境治理的资金高达数千亿元时,很震撼,从此,便开始注意环保:洗澡水循环利用;每间房只装节能灯;不吃口香糖;使用时尚的环保袋;装修时宁可多花点钱,也要买环保材料……

  从一年前开始,小苋尝试记录自己每天的碳排量,为的是看一下到底哪种生活习惯排放出的二氧化碳最多。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小苋从每天排碳16千克左右,降至每天排碳7千克~8千克。

  “在这些碳排放中,半数来自交通。”小苋说。为此,小苋考虑骑自行车上班,或者干脆把家搬到单位附近。

  人与人之间的影响是巨大的,在小苋的影响下,她身边的亲戚朋友都加入低碳生活的行列。办公室的同事自觉提高空调温度、双面打印、不使用一次性餐具;小苋的妈妈在采购食品时,只购买本地、季节性产品,并尽量购买包装简单的产品,以减少生产中消耗的能量,也减少了垃圾。“最近,我爸爸总和我讨论怎么能低碳。”小苋笑着对记者说。

  近日,小苋又参加了一个环保组织,致力于保护动物,并推广素食和“乐活”的生活方式。

  小苋认为,用低碳方式生活,不过分追求物质生活,在当今浮躁的社会中,能带来心灵上的宁静。

  为二氧化碳埋单

  少开一天空调可以节省8千克碳,自驾车消耗了100升汽油,就排放了270千克二氧化碳,需要种3棵树才能弥补……目前,公众可以通过专业网站购买二氧化碳排放的额度,抵消他(她)日常生活中产生的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达到碳排放的“收支平衡”。

  所谓购买碳排放,实质是二氧化碳排放权交易,一方通过支付另一方获得温室气体减排额。目前,我国碳排放权交易的主要类型是CDM(清洁发展机制),大多限于企业与企业之间。个人购买碳排放还是个新鲜事物。

  在北京市百望山森林公园工作的于玲2007年12月28日在一次会议上通过拍卖的形式成为了第一个购买碳汇的北京人。她花了1200元买了一片绿荫,这片绿荫能吸收6.72吨二氧化碳。换句话说,她购买了6.72吨碳,大约相当于一辆小汽车一年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在成为“北京购买碳汇第一人”后,于玲又多了项工作:朋友同事问关于碳汇的问题,她都会简单地给大家解释。

  “碳汇对大多数人,尤其是普通百姓来说还是很陌生的一个概念。碳汇宣传需要很直观,和大家的生活联系起来,老百姓才更容易理解和接受。”于玲说。

  2008年6月26日,中国绿色碳基金北京专项启动。今年3月,影视明星周迅宣布捐赠238颗树苗以抵消她在过去一年航空旅行中所产生的二氧化碳。

  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许多明星纷纷响应,越来越多的普通人加入“碳补偿”的行列。

  近日,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对外宣布,已正式启动“绿色世博”自愿减排交易机制和交易平台的构建。在世博会会展期间,公众可以通过这个平台来购买支付自己行程中的碳排放,实现自愿减排。

  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公众购买碳排放媒体联络负责人陆冰清说:“我们很看好未来公众购买碳排放的前景。”

【1】       【2】 【3】 【4】

13、孕育人类文明的摇篮 “黄三角”如何下好生态棋?

来源:《中国环境报》2009年08月31日 周雁凌 周群锋

http://env.people.com.cn/GB/9957053.html

  编者按

  古今中外,大江大河入海口的三角洲向来被誉为孕育人类文明的摇篮,也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龙头:无论是处于莱茵河三角洲的鹿特丹、密西西比河三角洲的新奥尔良、尼罗河三角洲的开罗,还是位于我国珠江三角洲的深圳、长江三角洲的上海,这些城市的崛起无不证明了这一点。

  在珠三角、长三角成为热点之后,作为全国最后一个待开发的大河三角洲,黄河三角洲也逐渐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而这里之所以备受关注,除了黄河三角洲的开发将打破山东的“国家战略”盲区外,更与其主打的“生态牌”密切相关。作为全国“十一五”规划明确了两家高效生态经济区之一(另一个是三峡库区),“黄三角”的备受关注在情理之中。

  黄河三角洲要开发,开发之路怎么走?其实在国家的战略大棋盘上,已经为这块有着磅礴发展潜力的土地定好了基调:高效、生态。在进行最初规划时就把生态保护和改善环境作为开发的主线,这也是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的最大亮点。走好生态这枚重要的棋子,黄河三角洲一定能够建成人与自然更加和谐、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有机统一的新型经济区。

  小资料

  黄河三角洲与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并称为我国三大三角洲,它是以黄河历史冲积平原和鲁北沿海地区为基础,向周边延伸扩展形成的经济区域。这里是我国第二大油田——胜利油田所在地,拥有石油、天然气等丰富的自然资源。其范围涉及山东6个设区市的19个县(市、区),面积达2.65万平方公里,约占山东总面积的1/6

  这儿原本是一片汪海,母亲河以精卫般的“倔强”,不知疲倦地填海造陆,历经千年万载孕育出了这块辽阔的芳草绿洲——黄河三角洲。

  “黄三角”是一块神奇美丽的土地,鸟瞰宛若一片巨大枫叶飘至渤海,黄龙入海、沙鸥翔集,天鹅旋舞、芦花飞雪、长河日出、河海交汇……在不同的空间与时间,大自然在此尽情地展示着她或淑雅、或伟岸、或辉煌的超然气度。

  但是,长期以来、一系列的原因制约了黄河三角洲的开发。首先,港口等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成为制约黄河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其次,黄河三角洲的对外交通不畅,特别是缺少与天津滨海新区、河北省、胶东半岛等区域连接的大通道;再次,黄河三角洲石油、天然气、盐卤等资源丰富,发展石油化工和盐化工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但长期以来,工业以资源采掘业为主体,结构单一,产业结构层次低,资源优势没有转化成经济优势。

  或许正因如此,加速开发“黄三角”,更是众望所归、人心所向。

  山东省省长姜大明说:“黄河三角洲开发面临重大历史机遇,加快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将使山东融入环渤海一体化发展,并成为山东区域经济新高地。”

  作为高效生态经济区,“黄三角”在开发中势必会遭遇一系列环境问题。在经济开发的同时,研究、预测环境问题,及时制定环保对策,促使“黄三角”的社会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已成为当务之急。

  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出现了: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成为国家战略后,该如何下好生态这步棋?

  生态保护和改善环境将成开发主线

  加快“黄三角”开发,当务之急是进一步完善提升发展规划;要明确方向,拓宽思路,把生态保护和改善环境作为主线,实施最严格的环境保护政策,切实体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示范效应。

  2009年3月24日,“黄三角”迎来了一组尊贵的客人:由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杜鹰带队,财政部、科技部等25个部委共78人组成的“黄三角”联合调研组(以下简称调研组)来到山东,分为1个综合组和6个专业组,先后到黄三角地区的滨州、东营、潍坊和烟台四市,深入到港口码头、工厂企业、荒原碱滩,实地考察调研。

  调研组的山东行,引起人们诸多猜想。这支庞大队伍“联合造访”,对黄三角究竟意味着什么?

  早在2001年3月,“发展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就被列入国家“十五”计划。

  2006年,山东省人民政府确定全面实施黄河三角洲开发战略。

  2007年6月,山东省第九次党代会又把加快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规划建设写入报告。

  2008年3月,山东省代表团在全国两会上提交了将“黄三角”列为国家级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的议案,随后出台《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拟以社会总投资1.5万亿元的力度大规模开发“黄三角”。

  《规划》制订了“十一五”期间(2006—2010年)“黄三角”生态方面的发展目标,即:生态环境特色更加突出,循环经济发展成效显著,资源利用率有效提高,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单位GDP能耗累计降低24%左右,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提高到80%以上,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累计下降20%以上,森林覆盖率达到25%左右。生态系统多样化得到有效保护和提升,建设国际知名的湿地自然保护区。

  经过一周的实地考察,调研组一致认为:“新的历史时期,在国家战略层面上加快推进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开发建设,并给予相应的政策支持是非常必要的,也是必须的。要真正把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培养成为新的增长极,打造成环渤海地区区域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支撑点。”

  调研组同时指出,加快“黄三角”开发,当务之急是进一步完善提升发展规划;要明确方向,拓宽思路,把生态保护和改善环境作为主线,实施最严格的环境保护政策,切实体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示范效应。

  记者在东营市采访时了解到,调研组结束调研后,在全力做好现场调研有关工作的基础上,为做好政策争取工作,4月10日,东营市副市长闫树信就率领市环保局局长李永元来到北京,就东营市关于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在资源环境方面需要国家给予有关政策支持的具体内容,向国家规划院副院长、资源环境组调研报告的主起草人陆军进行了专题汇报。

  4月15日,东营环保局第一时间拿到了资源环境组向综合组提交的专题调研报告。其中由东营市环保局承担的“建立完善的生态补偿机制、建立排放权交易市场”等政策性意见,在报告中得到了很好地体现。

【1】       【2】 【3】

14、违法环评处罚过轻 咋能震住造假者?

来源:人民网2009年08月31日

http://green.sohu.com/20090831/n266337100.shtml

  今后一些综合规划和专项规划如果不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则不会被批准。昨天,国办发布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这是中国首次出台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今年10月1日起正式实施。如果专家在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查中弄虚作假或者有失职行为,造成严重失实的,则会面临被取消其入选专家库的资格的处罚。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机构弄虚作假或者有失职行为,造成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严重失实的,由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予以通报,处所收费用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8月22日京华时报)

  “规划环评条例”出台非常及时。应该看到,时下一些环评机构在从事规划环评中的违规违法现象比较普遍。有的环评机构只盯着利益,对项目违法问题不向环保部门报告;有的明知项目有瑕疵或存在环境或其他隐患,在环评书中不作说明,采取所谓“技巧性”模糊语言表述,甚至与建设单位一起合谋虚假材料。更有个别环评单位为了迎合委托单位,抢时间,赶速度,不惜使用虚假无效监测或检测数据,编造虚假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勘察数据资料,甚至连公众调查意见也肆无忌惮地造假。这些问题不仅影响到了环评机构的公信力,而且给生态环境埋下不可预先的隐患,增加了事后监管甚至导致“烂尾工程”的成本,甚至还会引发群体性事件,损害政府形象,造成严重经济损失。

  这几年,对违规环评机构,监管部门几乎每年都要进行处罚,而且一罚就是好几家。今年上半年环保部处罚了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等3家环评机构,分别被提出通报批评和暂停业务。而在07年4月份一次性就处罚了交通部环境保护中心等5家环评价机构。处罚常有而违法亦常有,之所以出现屡罚屡犯,一个根本的原因就是违法成本太低,环保部门的罚单因时因事而出,时过境迁之后恐怕连长点记性的效果都没有,然而这种制度性尴尬在“规划环评条例”中仍然未能得到足够关注,未能以严格细化的责任条款予以破解,这不能不说是一种立法上的遗憾。

  其一;“条例”明确专家弄虚作假或有失职行为,造成严重失实的,将面临取消入专家库的资格。这一条操作性不强。在实际承接环评过程中,如果没有具体到某一个专家的失职,而是集体失语,大家“团结起来”玩假,咋办?所有专家都取消入库吗?在具体的环评中,很可能环评机构就这么玩,你有政策,我有对策,这年头,谁还没有一个自我保护意识?抱成一团玩假没事,“法不责众”已成明规则。制度岂不又要向隅而泣?

  其二;对违规环评机构处罚标的太低,基本上属于“搔痒痒”。如今谁还在乎一个通报批评?通报了,批评了,毫发无损,照样生意兴隆。而处以所收费用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显然是“毛毛细雨”,罚点小钱算什么,留得青山在,不愁没钱赚。堤内损失堤外补,只要资质在,罚款权当“买路钱”,变本加厉赚回来。就这样,违规与处罚进入了一个恶性循环的“执法怪圈”。

  其三;未将环评机构商业贿赂列入条例以专门的法律责任予以遏制。从杭州环保系统腐败案到环保部环境影响评价中心负责人腐败问题被调查,都跟环评密切相关,环评领域已成为违纪违法案件易发多发的“高危地带”。在项目环评和审批过程中,有建设单位直接向审批者行贿,也有环评机构直接或与建设单位联手向审批者行贿的,这些现象渐成环保系统审批官员的腐败轨迹。为何频发环评腐败?从环评机构角度考量,主要是行贿者违法成本太低,不足以警示其后来者,反而使仿效者觉得有利可图,接踵而至。如果制度缺失,惩处不力,权钱交易者对环评这块肥肉还会垂涎三尺,狼吞虎咽。

有鉴于此,“条例”应以零容忍的态度对违法环评,特别是环评机构商业贿赂的违法行为明确法律责任,予以惩戒。除规定不论具体专家失职或是集体弄虚作假,环评机构都要付出高额罚款、列入“黑名单”、暂停环评资质等处罚外,对行贿者更应祭出重典,对犯罪嫌疑人移交司法机关处理的同时,对环评机构作出行业禁入的重罚。只有以零容忍的举措,才能确保规划环评这一牵涉国计民生重大课题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前瞻性,才能未雨绸缪,采取措施预防规划实施中可能对环境和人群健康产生的影响,切实从源头预防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进而推进科学发展,保障民生安康,促进社会和谐。 (来源:人民网-环保频道)

15、环评新政与政绩冲动仍是一场博弈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2009-8-31 谭浩俊 

http://news.stockstar.com/info/darticle.aspx?id=JL,20090831,00000328&columnid=2921

    环评新政的出台,对于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将发挥积极而重要的作用。至于这一新政在实施过程中到底会遇到怎样的阻力,受到怎样的影响,地方政府的作用是十分关键的。如果地方政府能够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能够真正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这项新政就一定能够取得满意的效果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日前公布,并将于10月1日正式实施。这是我国首次用法规的形式,在环境保护问题上,架设了规划这道闸门。

  2002年颁布的《环境影响评价法》,也曾经对环境影响评价有过专门的规定。但是,一方面,由于法律不可能对环境影响评价作过于具体的规定,《环境影响评价法》更多的还是对环境影响评价作了一些原则性的规定和要求,具体的操作细则一直没有出台;另一方面,受当时经济环境和社会背景的影响,《环境影响评价法》也没有将环境评价上升为规划的前置条件,未能从源头上遏制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新的条例不仅解决了规划环评没有具体操作依据的问题,而且将环境评价和分析纳入到政府决策的程序之中,成为政府决策的制度抓手和评判手段。根据条例规定,今后几乎所有政府以及部门编制的规划,都要受到规划环评条例的规范和制约。

  目前,在环境评价问题上,不仅环境评价远滞后于政府规划,没有成为地方制定发展规划、确定发展目标的重要抓手,而且边评边建、先建再评的问题也相当普遍。在一些地方,政府还把这种不重视环境评价、违规操作的行为,评价为思维超常,具有开拓创新能力。

  地方政府不重视环境评价的行为,首先来自于政绩的冲动,在政绩与环境保护之间作出了错误的选择。在一些地方,尽管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已让地方政府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但是,一旦与政绩相联系,仍然会毫不犹豫地选择政绩,放弃环境和生态保护。如今,在政绩冲动中,包括长江、黄河在内的许多河流,都受各种污染的影响,生态遭受严重破坏,物种呈加速度减少,河流两岸的老百姓也正在遭受到前所未有的生活和生命安全威胁。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这项工作能否取得实效,能否在改善环境、保护生态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地方政府的态度至关重要,地方政府对待政绩的认识至关重要。如果地方政府继续坚持错误的政绩观,只唯个人、只唯局部、只唯眼前,那么,环评新政在实施过程中仍然会遭遇到巨大的阻力,严重影响实施的效果。

  平心而论,地方政府也未必反对这项新政,毕竟,这项新政的实施,对于每一个人都是有好处的,对于每一个人提高生活质量都是大有裨益的。对地方政府领导来说,他们既是一个官,更是一个人,既要政绩,也要良好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关键是,如何把地方政府内在的环境意识激发出来,战胜政绩的冲动。

  消除地方政府政绩冲动对环评新政的影响,首先要改变目前的政绩评价机制,真正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纳入到政府考核、政绩评价、干部任用机制之中,对不重视环境和生态保护、不重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实行一票否决制。

  消除地方政府政绩冲动对环评新政的影响,还要提高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否决权和监督权,扩大政府决策的信息公开和披露范围,对涉及环境影响的项目和决策,公开征求广大群众和社会各方面的意见,以此来提高政府决策的公众认可度和社会接受度,有效遏制地方政府政绩冲动对环评新政的影响。也许,厦门“PX迁建”等事件也可以给我们一些启示和示范。

  消除地方政府政绩冲动对环评新政的影响,还必须提高环评部门的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因为,目前出现的许多边建边评、先建后评行为,与环保部门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不高、收费过多等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果环保部门能够在工作效率、服务水平、收费等方面有大的改善,也会提高地方政府实施环评新政的内在动力,使地方政府政绩冲动能够与环评新政有效结合起来。

  总之,环评新政的出台,对于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将发挥积极而重要的作用。至于这一新政在实施过程中到底会遇到怎样的阻力,受到怎样的影响,地方政府的作用是十分关键的。

如果地方政府能够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能够真正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这项新政就一定能够取得满意的效果。

特别关注:

想要看更多的环境信息,请点击下面网址:

怒江网:www.nujiang.ngo.cn

绿色记者沙龙网:www.greenso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