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7-17
七月十七日绿家园江河信息导读: (编辑:丽英)
环境资讯:
1、中国环境报: 环保部发文规范限期治理 明确限期治理适用范围和程序
http://news.h2o-china.com/policy/policies_laws/817051247799045_1.shtml
2、广州日报: 环保部:无资质回收企业禁私拆废旧家电
http://env.people.com.cn/GB/9671603.html
3、中国环境报: 我国生物多样性跻身世界前列
http://www.cenews.com.cn/xwzx/zhxw/qt/200907/t20090717_619712.html
4、中国环境报: 珠峰生态环境监测项目启动
http://www.envir.gov.cn/info/2009/7/717456.htm
地方信息:
5、齐鲁晚报: 山东临沂水景走廊遭污水侵袭 一片黑水臭气熏天
http://env.people.com.cn/GB/9671786.html
6、南方日报: 深圳将实施排污权交易制度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09-07/17/content_11721578.htm
7、新华网: 邯郸市试行生态补偿金扣缴政策
http://news.xinhuanet.com/environment/2009-07/17/content_11723980.htm
人与自然:
8、人民网科技频道: 《鹤舞高原》拍摄 宣传黑颈鹤与湿地环境保护
http://scitech.people.com.cn/GB/131715/9671701.html
人物访谈:
9、中国环境报: 质疑声中的巴斯夫——访巴斯夫大中华区管理董事会董事长关志华
http://www.cenews.com.cn/xwzx/cysc/qygm/200907/t20090717_619724.html
环保人物:
10、河南日报: “环保达人” 崔晟
http://www.dahe.cn/xwzx/dhfd/mtsd/t20090717_1606210.htm
深度报道:
11、观察与思考: 城市垃圾之困:中国成垃圾围城最严重国家
http://news.sina.com.cn/c/sd/2009-07-17/102718242056.shtml
12、中国环境报: 选址不环保 开工未环评 文昌豪华海底酒店被叫停
http://env.people.com.cn/GB/9666353.html
13、中国环境报: 经济越发达水越黑?这样的逻辑说得通吗?
http://env.people.com.cn/GB/9666565.html
14、新华网: 海南热带旅游岛的“垃圾之殇” 脏乱差责任在谁?
http://env.people.com.cn/GB/9670152.html
环境时评:
15、广州日报: “经济越发达水越黑” 雷人雷语背后的鸵鸟思维
http://env.people.com.cn/GB/9671039.html
1、环保部发文规范限期治理 明确限期治理适用范围和程序
来源:中国环境报2009-07-17
http://news.h2o-china.com/policy/policies_laws/817051247799045_1.shtml
环境保护部近日公布了《限期治理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全文见今日本报三版),对限期治理适用情形、决定权限、治理期限、部门职责以及法律后果,做出了具体、明确的规定。《办法》自2009年9月1日起施行。
《办法》规定了限期治理适用范围,排污单位的污染源排放水污染物超过国家或者地方规定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的,以及排放国务院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定实施总量削减和控制的重点水污染物超过总量控制指标的,适用限期治理。排放水污染物超标或者超总量的,但法律、法规相关条款另有特别规定的,适用特别规定,不适用限期治理。
根据《办法》规定,做出限期治理决定有5个步骤:立案调查、监测评估、事先告知、做出决定、结果处理。国控重点排污单位的限期治理,由省级环保部门决定,报环境保护部备案。省控重点排污单位的限期治理,由市级环保部门决定,报省级环保部门备案。其他排污单位的限期治理,由市级或者县级环保部门决定。下级环保部门实施限期治理有困难的,可以报请上一级环保部门决定。下级环保部门对依法应予限期治理而不做出限期治理决定的,上级环保部门应当责成下级环保部门依法决定限期治理,或者直接决定限期治理。造成的社会影响特别重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形的,环境保护部可以直接决定限期治理。
《办法》要求,环保部门在下达《限期治理决定书》时,要告知排污单位应当自行选择限期治理具体措施。排污单位接到《限期治理决定书》后,应当根据限期治理任务和期限,制定限期治理方案,并报知做出决定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限期治理方案,应当确定具体污染治理措施、进度安排、资金保障和责任人员。限期治理期限届满之日起7个工作日内,做出限期治理决定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及时组织现场核查。
2、环保部:无资质回收企业禁私拆废旧家电
来源:《广州日报》2009年07月17日
http://env.people.com.cn/GB/9671603.html
旧家电以旧换新过程中的大量废旧处理问题,国家环境保护部日前专门下发相关指导意见,明文禁止不具备条件的回收企业擅自拆解处理废旧家电,从而确保其得以妥善处理以避免出现拆解污染。
该意见称,将支持拆解处理企业与家电生产企业、销售商以及废旧家电回收企业建立合作,确保回收的废旧家电进入拆解处理企业拆解处理。禁止不具备条件的回收企业擅自拆解处理废旧家电,并防止拆解处理企业无故拒收废旧家电。同时加强监管,督促拆解处理企业建立日常环境管理制度,依据法律和标准规范的要求拆解处理废旧家电,各类污染物排放要达到相关排放标准。不具备深度处理能力的企业,应将拆解物交由符合环保要求的单位处理。
3、我国生物多样性跻身世界前列
来源:中国环境报2009-07-17
http://www.cenews.com.cn/xwzx/zhxw/qt/200907/t20090717_619712.html
现有脊椎动物近6500种,高等植物3万多种
中国环境报记者 娄忆波 北京报道 记者从日前在京召开的第23届国际保护生物学大会上获悉,中国通过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成为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目前有200多种濒危野生动物和上千种珍稀野生植物建立了稳定的人工繁育种群,逐步摆脱了灭绝的危险。全国现有脊椎动物近6500种,高等植物达3万多种。
近几十年来,中国加强野生动物保护立法和保护管理体系建设,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强化濒危物种拯救、野生动植物资源培育,生物多样性保护取得了显著成绩。截止到2008年年底,仅林业系统自然保护区数量就达2006处,总面积达1.23亿公顷,占国土面积的12.78%,300多种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和130多种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主要种群及其栖息地得到良好保护,有效保护了90%的陆地生态系统类型,85%的野生动物种群和65%的高等植物群落。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553处、国家湿地公园38处、国际重要湿地36处,49%的自然湿地得到有效保护。大熊猫野外个体数量增长到1596只,人工繁育个体数量超过200只,朱鹮从1981年发现时的7只发展到目前的1400只,扬子鳄从200多条发展到1万多条,红豆杉栽培面积近5000公顷。
全国绿化委员会副主任、国家林业局局长贾治邦指出,生物多样性是大自然亿万年进化的结果,不仅为人类生存与发展提供丰富的物质资源,而且在维护生态平衡、改善自然环境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4、珠峰生态环境监测项目启动
来源:《中国环境报》2009-7-17
http://www.envir.gov.cn/info/2009/7/717456.htm
本报讯 珠峰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监测及登山旅游气象服务系统建设项目日前获中国气象局立项并开始建设。
这一项目总投资598万元,将在珠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域绒布冰川末端,新建两层20米的无人值守自动站,除常规气象要素外,将安装全套辐射观测设备,为现有绒布寺自动气象站和定日气象站增加观测塔和全套辐射观测仪器,并与现有和拟建中的自动气象站联网,构建珠峰登山旅游气象服务观测站网体系。除此之外,此项目还将利用卫星遥感资料和地面观测相结合的方法,开展珠峰自然保护区冰川积雪变化、气候变化、大气成分、大气要素梯度变化、水文过程及水资源的观测和分析。
5、山东临沂水景走廊遭污水侵袭 一片黑水臭气熏天
来源:《齐鲁晚报》2009年07月17日
http://env.people.com.cn/GB/9671786.html
山东临沂经济开发区投资1.2亿元建设的李公河生态水景走廊景观,目前工程过半,河内水质明显改善。然而,近日上游污水突然排入李公河,造成李公河水质遭到污染。
居住在李公河附近的居民反映,近些日子,水质明显改善的李公河里突然出现了大片的黑水,有时候还散发出臭味来,与周围的美景很不协调。市民王先生说,经过半年的改造,李公河过去臭气熏天的场景不见了,现在两岸修了10公里的道路,建了亲水平台28个,非常漂亮,现在污水进入,破坏了美景。
16日,记者在开发区沂河路的桥上看到,两条河流汇在一起进入李公河,左侧的河道里面有浑浊的污水。开发区环保分局工作人员介绍,左侧的河道是小黑河的河道,小黑河流入的污水是污染李公河的主要源头之一,下雨天情况好多了,前些日子一片黑水,还有臭味。
开发区环保分局的工作人员介绍,李公河经过改造,水质已经达到了四类水质的标准,一个月前,一股来自小黑河的黑水流入李公河,当时抽样检测显示COD 是141,而四类水质的COD 是30,水质污染严重超标。这股黑水前些日子再次出现。“污水既有生活污水,也有工业废水,主要来自于上游”。开发区环保分局已将有关情况上报市环保局。
6、深圳将实施排污权交易制度
来源:南方日报 2009年07月17日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09-07/17/content_11721578.htm
深圳的建设、开发将确立“环境优先”原则,“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预防为主、防治为辅”两项原则被正式删除,这意味着深圳将摒弃“开发优先”的发展思路。昨日,《深圳经济特区环境保护条例(修改草案)》提交深圳市人大常委会四届三十次会议进行三审,经过激烈地讨论,“环境优先”原则最终被确立下来。
之前的《修订草案修改建议稿》确立了“环境保护应当遵循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预防为主、防治为辅以及公众参与”的原则。在二审中,有委员提出,应当把环境优先作为原则。
深圳市人大常委会认为,在环境立法方面,应当按照国务院的有关规定,将环境优先、保护优先的政策确立为环境立法的基本原则。有鉴于此,“遵循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预防为主、防治为辅两项原则”的表述正式从草案中消失。
排污权交易目前正成为世界各国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的重要手段。在此次《深圳经济特区环境保护条例》修改过程中,深圳市人大常委会引入了“排污权交易制度”。为了鼓励降低污染物治理成本,消减污染物排放,此次提交三审的草案首次增加了“排污者可以在规定的条件下有偿转让污染物排放指标”的相关内容。
链接
什么是排污权交易?
据悉,排污权交易的本质,是把排污权作为一种商品进行买卖。政府在对排污总量进行控制的前提下,鼓励企业通过技术进步和污染治理,最大限度地减少污染排放总量。(记者/黄超)
7、邯郸市试行生态补偿金扣缴政策
来源:新华网 2009年07月17日
http://news.xinhuanet.com/environment/2009-07/17/content_11723980.htm
新华网石家庄7月16日电(记者杨守勇)上游排污污染下游,如果出境断面水质化学需氧量浓度超标2倍以上,将扣缴县(市、区)财政150万元。这是河北省邯郸市出台的生态补偿机制的惩罚措施。
邯郸市政府办公厅日前发出通知,决定在滏阳河、的河、漳河、老漳河、留垒河等5条河流21个跨界断面实行跨界断面水质目标考核,并对造成水体污染物超标的县(市、区)试行生态补偿金扣缴政策。较突出的是,邯郸这次实施生态补偿机制,根据出境水质监测化学需氧量超标的倍数不同,给予不同的财政罚款金额。
邯郸市环境监测部门负责每月对各个考核断面化学需氧量指标进行监测。跨县(市、区)界出境断面的水质化学需氧量浓度监测结果超标0.5倍以下,每次扣缴10万元;超标0.5倍以上至1.0倍以下,每次扣缴50万元;超标1.0倍以上至2.0倍以下,每次扣缴100万元;超标2.0倍以上,每次扣缴150万元。同一个县(市、区)范围内,对所有超标断面累计扣缴。 据介绍,邯郸市污染县(市、区)扣缴的生态补偿金将用于由于上游污染河水造成下游经济损失应给予补偿的项目,用于由于上游污染河水造成下游沿岸地下水污染、需要打深水井保障群众饮水安全的项目,以及水污染综合整治的减排工程。
8、《鹤舞高原》拍摄 宣传黑颈鹤与湿地环境保护
来源:人民网-科技频道2009年07月17日
http://scitech.people.com.cn/GB/131715/9671701.html
每年10月下旬,1300余只珍贵的美丽天使,辞别遥远的青藏高原,长途跋涉,来到云南昭通大山包。被誉为“鸟类熊猫”的黑颈鹤,是人类发现最晚,也是世界上唯一在高原地带生活的珍稀鹤禽,已被列为国家I级重点保护动物。
为广泛宣传和保护黑颈鹤,普及环境科学和野生动物科学保护知识,进一步增强公众的环境、生态意识,在中国科协和云南省科协的支持下,云南省曲靖市科协从2008年开始筹备科普电视片《鹤舞高原》,预计分三期完成。
《鹤舞高原》科普电视专题片于2008年12月13日在曲靖市会泽县大桥乡黑颈鹤保护区开机。2008年月10月至2009年4月,《鹤舞高原》分别在曲靖会泽大桥和昭通大山包、巧家马树完成黑颈鹤越冬习性、行为、集群形式、越冬环境等拍摄。在第一期拍摄完成后,曲靖市科协组织召开科普电视片《鹤舞高原》远征拍摄座谈会,邀请了市科技局、林业局、环保局、曲靖电视台等单位的专家出席,对第一期完成的片子进行点评,对整部片子的构架及拍摄提出意见和建议。
从2009年5月中旬到6月,《鹤舞高原》科普电视专题片摄制组一行6人开始了第二期的拍摄任务。从曲靖出发,远赴青藏高原黑颈鹤繁殖地——甘肃青海玉树县结隆乡隆宝滩、四川松潘湿地黑颈鹤繁殖区,计划用1个月时间,完成黑颈鹤在青藏高原产卵、营巢、孵化、育雏等拍摄工作。
在青藏高原拍摄黑颈鹤时,摄制组为了能拍到黑颈鹤的孵化繁殖过程,每天十几个小时的野外找寻、观察。有时还要深入沼泽腹地去观察、记录鹤的繁殖巢穴。常常靠方便食品充饥,有时候一天只吃得上一次饭。五月份的大草原,天气变化无常,早上还在飘雪纷飞,中午灼热的太阳就会毫无遮挡地照到脸上。“虽然很苦,但我们都很快乐,因为我们每天都在与天使为伍。”一名摄制人员在他的博客中这样写到。
“追随黑颈鹤”的云南科协摄制组从2009年5月15日离开曲靖,经昭通进入四川,到达阿坝洲松潘湿地,若尔盖草原无人区,翻越青藏高原海拔4240米巴颜喀拉山来到黑颈鹤保护区玉树隆宝滩,最后到达西藏,2009年6月16日返回曲靖。在32天里他们行程12000公里,在一望无垠的黑颈鹤繁殖区,他们经历了对黑颈鹤的艰难找寻,体验了高原气候带来的生命极限挑战,追随拍摄了黑颈鹤孵化、育雏过程的珍贵高清影像478G和1万多张图片资料,更多的收获是他们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装满着那份高原圣洁的美丽。据悉,《鹤舞高原》科普电视专题片将于2009年年底至2010年5月完成后期的制作。
《鹤舞高原》科普电视片是一部以反映有“高原神鸟”之称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颈鹤与湿地环境知识的科普片。影片分别由黑颈鹤越冬习性、行为特征、集群形式,黑颈鹤越冬环境,黑颈鹤困境,民间黑颈鹤文化,黑颈鹤与人五个专题组成。影片中力求充分展示高原珍禽唯美与理性,科普知识与审美趣味相结合,做到“识”——观众了解野生动物科学知识;“趣”——观众观赏有趣味;“美”——画面美、好看;“味”——观后能引起反思和回味。让公众在影片中进一步理解只有珍爱多样生物、了解自然、尊重自然、善待自然,人类才能走向更加美好的明天的理念。
9、质疑声中的巴斯夫——访巴斯夫大中华区管理董事会董事长关志华
来源:中国环境报2009-07-17 姚伊乐
http://www.cenews.com.cn/xwzx/cysc/qygm/200907/t20090717_619724.html
关志华
巴斯夫全球高级副总裁
巴斯夫大中华区管理董事会董事长
巴斯夫(中国)有限公司总裁
曾在伦敦大学/帝国学院学习,获得技术与发展工程理学硕士学位、社会与经济学DIC文凭、化学工程荣誉理学学士学位。
巴斯夫拟投资的全球最大MDI(二苯甲烷二异氰酸脂)项目选址重庆长寿。因为地处三峡库区,这一项目自2007年签署合作协议至今,一直广受关注。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全球MDI市场需求下滑。近日有媒体报道,在环保和市场的双重压力下,原计划2010年开工的重庆MDI项目,要重新考虑开工时间。本报记者日前采访了巴斯夫大中华区管理董事会董事长关志华,就这一项目的环境风险、跨国企业在华的环保“双重标准”以及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重庆MDI项目是否会给长江留下隐患?
记者:巴斯夫拟在重庆建设的年产40万吨MDI项目是目前唯一设在河流上游库区的此类项目,有分析人士认为,西南地区对MDI需求量不足全国需求量的5%,那么,巴斯夫是基于市场还是环境成本考虑选址重庆呢?会不会将环境成本转嫁到当地?
关志华:项目选址在三峡大坝的上游。实际上,这一项目经过了环保部门和重庆市政府慎重考虑和考察,选择了环境风险较小的区域。在进行项目可行性研究和环境影响评价的过程中,巴斯夫开展了全面的环境尽职调查,达到或超过中国相关部门的要求,同时我们还与重庆市政府就项目开发保持着紧密联系。我们进行了多次的会议、公众调查和专家评审,向环境保护部进行说明,共同完善项目方案。
在我们采取的各种措施之中,保护水安全的一系列程序尤为突出,这些程序吸收了我们在其他地方运营了很多年、靠近敏感水源地的生产基地保护水源的措施和经验,如德国路德维希港的莱茵河、美国吉斯玛旁的密西西比河等。
我们将在计划中的重庆项目采用最现代化的技术,以保障水源安全,也会密切关注位于长江边这一特殊情况,以消除长江下游数百万居民对赖以生存的饮用水源风险的担忧。
有人说,这个项目选址重庆是为了降低成本。实际上,在重庆建厂,除了原材料成本基本不变之外,设备运输等方面的成本甚至有可能增加。至于环境成本,是工艺本身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无论在沿海还是内地,不会有太大的变化。从某一方面说,在重庆环境风险防护方面的投入还要大于沿海地区,所以不存在所谓的环境成本转嫁的问题。
记者:由于地理位置和生态环境的特殊性,这一项目万一出现意外情况,将会影响下游数以亿计的人口,巴斯夫对此有何考虑?
关志华:巴斯夫的各个项目除了在厂区设计方面避免污染之外,对于意外情况的处理,我们也有固定的紧急事故处理机制。
巴斯夫在比利时安特卫普、美国吉斯玛、韩国丽水和中国上海都运行着世界级的MDI生产项目,这些项目都符合最严格的安全标准。计划中的重庆项目将充分利用巴斯夫数十年累积的经验,运用新技术,在安全环保方面进行控制。工厂不仅有相关设备的自动关闭装置,还设计了次级安全设施作为备用方案,以确保在事故发生时可以将影响相对降至最低。
实际上,重庆项目对可想象的风险管理都有相应的预案。我们还会在工艺上降低风险,在工程设计、管道设计和监控等各个方面严格执行相关标准。同时,还要加强对员工安全方面的培训,尤其是对事故的高发时段——岗位换班交接过程进行严格管理。
记者:在中国水污染地图展示的中国水污染现状中,化工行业是重要贡献者之一。如何减少化工生产对水的污染?您对中国水污染治理有什么建议?
关志华:要减少化工行业对水的污染,除了行业自身要提高环保技术水平、从源头减少污水排放之外,还要发挥园区优势。目前中国的化工园区数量增长较快,应动员老化工厂搬入园区,同时加强技术服务,建设环保工程,这些都可以大幅度减少化工污水排放量。
水污染地图从侧面显示出中国对水的预防性保护不足,中国的水环境保护仍处于被动治理阶段。要改变这种情况,需要运用经济、行政和教育等多种手段共同推进,也要从执法、统计等方面加强管理。比如,从经济层面来说,中国是缺水国家,但水价偏低,这是造成用水资源浪费、不注重水处理和回用的原因之一。对此,除了提高水价之外,还要加强宣传教育,政府在管理方面也应该进行相应改进。
巴斯夫在华是否实行环保双重标准?
记者:跨国企业在中国实行双重环保标准的问题一直受到关注,也有环保组织在去年指出,巴斯夫在中国的生产型企业没有像在国外一样,直接向公众公开其详细的污染物排放信息。这是否和巴斯夫致力于履行社会责任的战略相悖?
关志华:环保双重标准的问题提出已久。从技术发展角度来看,各国污染物排放的标准不同。随着生产工艺和技术的进步,新建的工厂比老厂污染小,不同时期建设的不同项目不具有可比性。就巴斯夫来说,定期在全球报告中发布环保信息,所有数据都以同一标准在世界各地采集,并由第三方机构审计。同时,巴斯夫对生产企业的工艺、“三废”排放都按照同一要求设计,并有严格的执行细则,在全球和中国执行同样的环境标准。
巴斯夫在中国的所有企业,均将“三废”排放(包括排放物质、浓度)、能耗等数据提供给当地政府,通过政府系统向公众发布。同时,巴斯夫也会在企业网站上向公众发布相关数据。在德国,政府会对相关信息进行评估,决定哪些信息可以向公众公布,哪些只对部分利益相关者公布。比如,从公众立场出发的学习性了解,德国政府会提供相关信息,而对于行业竞争企业,则会拒绝相关询问。
巴斯夫目前在中国的做法是,由具体生产企业分别向不同的利益相关者公开部分信息,进行有效沟通。利益相关者包括政府安全生产与环境保护部门、企业员工、社区居民、医疗服务机构、工会组织、学校、消防以及供应商和客户等。
记者:最近巴斯夫发布了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为什么将中国作为第一个发布报告的地区?报告是因为来自中国政府或社区、公众的压力,还是企业自身的愿望?
关志华:这份报告的主题是可持续发展,针对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出一份报告,这对我们来说还是第一次。这是因为中国市场很重要,占我们销售额的近10%,是巴斯夫的全球第四大市场。必须指出的是,这次发布的报告是我们本地团队精心制作的中国模式的报告。从透明度和一致性的角度来说,这份报告和全球报告是一样的,但不是全球报告的中译本。发布这一份报告并不是因为某种压力,我们觉得在整个发展过程中,需要重视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共同获益,而这也正是我们的初衷。
现在,中国对新建项目有了更为严格的环保要求,但是这不对我们构成压力。因为无论有没有这样的要求,我们都要达到标准,并且绝对会遵守当地政府的要求。比如,我们在南京的生产基地现在是处在扩建状态,目前我们在能源效率和废物处理方面是非常出色的。这是因为南京的一体化生产基地是高度集成的,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料和废热都是可以加以利用的。
记者:现在我们看到的这份报告给出的还是排放量的总数,在未来是不是可以公布更多的细节数据?
关志华:我理解你的疑问,但是要了解详细的数据是个很复杂的事情,需要到每个工厂收集各种排放物的排放情况,这是一项巨大的工作,并且有时会涉及到信息披露和保密问题。但是,如果发现特殊情况,比如说重金属在某一年的排放量突然上升,我们会解释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现在主要是给出一些排放方面的总趋势。
履行社会责任怎样形成“雪球效应”?
记者:巴斯夫近年来在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方面做了很大努力,您能介绍一下这方面的情况吗?
关志华:巴斯夫企业社会责任的理念是:在自身做好企业社会责任的同时,带动行业做好企业社会责任,最终推动整个供应链企业社会责任的落实。举个例子,2006年,巴斯夫在中国可持续发展工商理事会首倡并发起“1+3”企业社会责任项目,通过这一平台向会员企业进行推广。
根据“1+3”项目模式,每个公司带动其供应链中三大业务合作伙伴,以“1家中国可持续发展工商理事会会员企业+3家其供应链上的合作企业(如供应商+客户+物流服务供应商)”的理想模式,向他们传授企业社会责任的最佳实践与量身定制的解决方案,从而将企业社会责任原理和经验带给国内企业。之后,合作伙伴致力于向自己的业务合作伙伴传递企业社会责任最佳实践模式,从而产生“雪球”效应。
2008年1月,“1+3”企业社会责任项目被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当作最佳企业社会责任案例分享。迄今为止,在巴斯夫等企业的带动下,这一项目已经在国内60家企业中传播,巴斯夫新一轮“1+3”项目也即将启动。 (中国环境报记者 郭薇 对此文亦有贡献)
10、“环保达人” 崔晟
来源:河南日报2009年07月17日 李 力
http://www.dahe.cn/xwzx/dhfd/mtsd/t20090717_1606210.htm
因电视和环保结缘
音乐专业的大学生、中学教师、活跃的民间环保人士, 角色的跨越转换,连崔晟自己都始料不及。前不久,在由省环保厅、省内主要媒体组织的绿色中原人物评选活动中,郑州市47中高中政教主任崔晟当选为十佳。
1996年,崔晟分到郑州市47中分校担任老师后,很喜欢带着学生到海洋馆看动物,到植物园去认识植物。时隔多年,崔晟对当时自己的行为评价是“在这一节段,还停留在兴趣上。”真正走上环保之路,源于电视上的一次节目对自己的触动。
那是2001年秋冬季节,凤凰卫视播出的一个节目,由著名环保人士郭耕撰写的解说词,内容是关于濒临灭绝的动物。被深深感动的崔晟希望自己也能像郭耕一样为环保尽些力。他便想方设法和郭耕联系上,郭耕向他推介了自然之友。“因为电视,我和环保结缘了。”崔晟说。
自然之友,中国最早的民间环保组织。由梁启超先生的孙子、全国政协委员、中华文化书院导师梁从诫教授发起。1995年成立,有会员一万多人, 其中活跃会员3000余人,团体会员近30家。其愿望是,在人与自然和谐的社会中,每个人都能分享安全的资源和美好的环境。其使命是建设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平台,让环境保护的意识深入人心并转化成自觉的行动。
2001年,崔晟正式成为自然之友的会员。那一年,郑州的自然之友的会员只有十几人。2003年,这十几人约定,“自带牙刷去旅游”,以减少酒店一次性卫生用品的使用量。此时自然小组会员的环保行为,还仅限于独善其身。自然之友在社会发出声音是在2005年以后。
环保,河南小组在行动
2005年,自然之友河南小组正式成立。崔晟任组长。同年,小组发起在嵩山捡垃圾活动,2006年,在省会郑州开展塑料袋日活动,今年,在全面限塑一周年后,他们又组织志愿者展开调研,关注的焦点是超市、商场在对塑料袋收费后,这部分资金应该用在哪里?显然,它不应该成为商家赚钱的一个项目。正确的出路是用这部分钱成立环保基金。自然之友做这个调查的目的,正是希望工作能向这个方向发展。
夏至关灯活动,最早由台湾发起。2008年,自然小组在郑州发起了该项活动,当时,内地开展这项活动的只有郑州和北京。今年进行的夏至关灯活动,已由公共场所扩展到社区。这个项目也得到了政府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
身为教师,崔晟自然对环保教育给予了更多的关注。2005年,崔晟就开始参加了中国青少年基金会组织的“绿希望”活动在希望小学开展环保教育)。在实践中,崔晟他们发现,固定一个项目,持续在一个学校做,效果更好。根据实际情况,他们确定在登封希望小学开展植物观赏、信阳大别山董寨小学开展鸟类观赏、郑州黄河边的京山小学开展湿地保护活动,每次派两名教师,每年至少去四次。
环保教育借鉴了西方的教育理念,以游戏为主,在玩中让孩子们长见识,因此,很受孩子们欢迎。
在崔晟这个既是教育工作者,又是环保人士的人看来,环保教育应为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它可以培养孩子们对自然的热爱、对生命的敬重。对形成乐观、开朗的性格大有裨益。
然而,让崔晟他们苦恼的是,目前家长们对素质教育的理解还停留在学跳舞、学弹琴、学画画等比较功利性的阶段;学校呢,认为进行环保教育会挤占正常的课时,也不太欢迎。
“环保教育当然要从娃娃做起”,7月7日,记者在采访崔晟时,他不无忧虑地说。“虽然现在不太被理解,但我们会坚定地走下去。现在,北京、上海在假期已开始组织生态一日游,生态夏令营等,情况会越来越好。”
做环保不能等
和崔晟交谈,你会发现他对环保新闻很留意,这方面的知识也很丰富。关注环保,已成为他的自觉行动。前不久,吴邦国委员长在皖北视察工作,提出了要大力发展低碳经济。敏锐的崔晟及时捕捉到了这个信息,“我把它记在笔记本上了,还查阅了相关资料。这表明,国家越来越重视环保工作。”崔晟很兴奋。
自然之友是一个民间环保组织,崔晟认为,民间的环保声音通过媒体放大,让老百姓知道、关注,最理想的状态是社会共同关注,并能影响政府决策。
崔晟说,自己对环境问题很乐观,理由是悲观也好,乐观也罢,都必须面对问题。问题再大,如果每个人都能分担一点,问题就容易解决得多。
下一步,自然之友小组将重点关注垃圾分类和古树保护。目前,城市的垃圾处理方式主要是掩埋,这造成了很多后患。比如地下水污染严重等。而提高垃圾的回收利用的前提是做好分类工作。
崔晟认为,垃圾分类之所以不能坚持,就是后续工作没有做好,政府也缺乏相关的立法。这方面,我们应该向日本学习。
河南作为一个文化资源大省,其拥有的古树数量和种类在国内都是第一。官方公布的资料显示,河南拥有古树1500多棵,树龄在百年以上,但进入保护程序的不到三分之一。在驻马店汝南梁祝的故乡,当地的老农给崔晟讲了一个啼笑皆非的事儿,说村里的一棵树解决了300多名学生的桌椅板凳。老农是以自豪的口吻说的,崔晟听得在心里连称可惜:“你想呀,一棵树做了300多套桌椅,那树的年龄该有多大!竟然被砍了做桌椅!”这个例子,更让崔晟坚定了“做环保不能等”的理念。
崔晟不喝酒、不吸烟,也没有其他的爱好,业余时间都花在自然之友河南小组的工作上了。在家里,崔晟也身体力行,“我把马桶的水闸关了,这样,冲厕所只能用洗菜和洗衣服的水,家里人都很支持我。”
在崔晟看来,做一个环保达人并非难事,重要的是形成一种理念。③
11、城市垃圾之困:中国成垃圾围城最严重国家
来源:观察与思考2009年07月17日 夏 燕
http://news.sina.com.cn/c/sd/2009-07-17/102718242056.shtml
城市垃圾之困
人人都讨厌垃圾,人人都制造垃圾。垃圾问题,可以说是伴随着人类文明史的一个“世界难题”。近日,因为垃圾中转站的建设问题,杭州若干小区的居民“联手”采取了抵制行动。此“事件”引起了各界关注,一时成为“热点”。不管小区居民的行动有无道理,也不论政府要建垃圾中转站的对与错,无法摆脱的城市管理者的“城市垃圾之困”,再一次进入我们观察记者的视野……
每天都在困扰我们的城市垃圾
垃圾是城市的附属物,城市的运转每年将产生上亿吨的垃圾。
而今,当人们陶醉在繁华的都市生活中,这支垃圾“大军”也正一步一步地包围着他们,并随着城市的增大而增大。刺鼻的空气,巨大的垃圾山,周围灌木和树上零星点缀着的脏塑料袋,在风中不停地打着旋儿……随着这样的情景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中国城市的“垃圾之困”也愈发地凸显出来。
垃圾围城
6月27日晚,林东吃过饭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打开电脑写“臭气日志”。
“那股味又萦绕在周围了,关上门窗还是能隐隐闻到。”
这已经是这个月的第六篇了。前几天日志里记述的状况更让他心烦:“夜9点30分,晚班回来,在小区门口便闻到一股难闻的垃圾腐臭味,不敢大口呼吸,这种味道让人特别难受。”
他不知道这篇《臭气日志》何时才能“杀青”。从去年开始,“臭气日志”正式诞生。这个日志注定没有太多读者,但它的背后是诸多同样饱受恶臭之苦的小区居民。
进入夏天,天气越来越炎热,这股腐臭味也越来越浓烈。
“垃圾堆积在这里已经很久,没人清理。垃圾堆上都长出草来了,成了垃圾山。”林东在日志中写道。
这条位于杭州盛世嘉园和怡景花城两个楼盘间的小坡如今已被各种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占去了三分之一,形成的垃圾堆有若干米长,半米多高,大部分都是编织袋、渣土等建筑垃圾,上面还有几个破碎的大缸。
林东说这些渣土都是周围装修的人家趁晚上倒到这里来的,有时候被碰上,居民上前制止,但倾倒垃圾的人大都不予理睬,仍然到这里来倒垃圾,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现在这个大垃圾堆。
更有甚者,不少居民看这里有个小土堆,往往顺手就将垃圾一扔,垃圾里的脏水流到地上,不仅臭气熏天,还招来了很多苍蝇蚊子。
如今,最让业主们感到无奈的是,由于反映未果,他们实在不知道还要在这样的环境里生活多久。
事实上,这样的场景在高速运转的城市生活中早已屡见不鲜。
“北京每年的垃圾可以形成一座占地36公顷、高40米的垃圾山。”今年3月,北京市政管委会主任陈永疾呼,北京垃圾危机即将出现。
而在北京,“垃圾围城”早已不是第一次。
1983年,北京曾进行过一次航空遥感观测,发现在当时规划区750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大于16平方米的固体废弃物堆共有4699堆,占地9300亩,平均每平方公里有6堆多,包括农业肥料堆、生活垃圾堆、混合垃圾堆和工业废渣等等。为此,北京市政府斥资23亿元,才逐渐攻陷这座惊人的“围城”。
二十多年后,垃圾巨兽卷土重来,并且来势更加凶猛—日产垃圾18400吨,垃圾处理缺口8000吨,67%的高缺口率,如一颗巨型“炸弹”,隐藏在城市地下。
宁夏银川曾有“全国卫生先进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之称,然而,在城市垃圾处理上,由于场地、技术等问题,却出现了城内干干净净,城外垃圾成堆的怪现象……
在广州,开展了10年的广州垃圾分类工作面临诸多严峻的现实问题。
2009年4月,是否取消垃圾分类成为广州的热门话题。而热议的背后,是日产垃圾9776吨的广州,2010年将面临的垃圾围城危险。
这些城市也仅仅是全国的缩影。
随着城市化和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城市垃圾问题已变得越来越突出。
统计资料显示,全世界垃圾年均增长速度为8.42%,而中国垃圾增长率达到10%以上,后者已成为世界上垃圾包围城市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全世界每年产生4.9亿吨垃圾,而仅中国每年就产生近1.5亿吨城市垃圾。
目前,全国城市生活垃圾累积堆存量已达70亿吨,占地约80多万亩,近年来又以平均每年4.8%的速度持续增长。全国600多座城市,除县城外,已有三分之二的大中城市陷入垃圾的包围之中,且有四分之一的城市已没有合适场所堆放垃圾。
与此相对应的,是仅为50%左右的城市垃圾处理率。
一些早早兴建的垃圾处理设施,在城市的快速膨胀中,也迅速陷入超负荷运转的窘境。
在上海,两座垃圾焚烧电厂规划之初周围都是农田,而高歌猛进的城市化不到十年内就把城区和居民住宅推到了它们的眼前。2005年,上海市市容管理局的数据显示,全市平均日产生活垃圾1.5万吨左右,其中有36.6%的垃圾因处置能力不足,只能简单填埋。2002年,全市共有220处简易堆放点,其中10亩以上的“垃圾山”就有9座。
而这种直接堆放的简易处理方式,不仅使得堆放区域气味难闻,垃圾渗漏液流入周围水体和土壤后,还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给城市居民的身体健康带来极大威胁。
面对逼近的城市垃圾危机,国内环保权威、中国科学院环境科学研究所专家赵章元毫不掩饰自己的担忧:“垃圾处理不好,矛盾会变得越来越尖锐。”
这不是危言耸听。
2007年,意大利南部城市那不勒斯爆发“垃圾危机”,街头垃圾成堆,有些学校因为老鼠横行而停课,旅馆客房入住率明显下降。人们愤而放火,焚烧垃圾。暴力冲突造成数十人受伤。
于是,有人开始怀疑:到底是垃圾在向人类进攻,还是人类首先向垃圾发动了进攻?是城市扩张侵占了垃圾的地盘,让垃圾开始丧失它的“栖息地”,还是垃圾想侵占城市的地盘,要求人类放弃城市的栖息地?
答案难以给出,事实却可以肯定—那就是“垃圾围城”正愈演愈烈。
令市长们头疼的高昂“学费”
“城市垃圾也称城市固体废弃物。它是指城市居民日常生活丢弃的家庭生活垃圾(包括有机、无机和危险品如干电池、荧光灯管等)与人们吃喝有关的厨房有机垃圾及公共场所垃圾、环卫部门道路清扫物(绿色植物残骸如草坪除草、树木剪枝、落叶、纸品、塑料制品和尘土等)及部分建筑垃圾的总称。”跟踪了20年的城市垃圾,王维平被视为国内垃圾研究的第一权威。
在他看来,垃圾以及垃圾处理可以说是与人类相伴相生的。
史料记载,早在“半坡遗址”就发现了专门消纳垃圾的坑。到了汉代,还有了城市垃圾清扫、清运的专业工人。但大规模、有组织的垃圾处理却是出现在新中国成立以后。
统计显示,1999年中国经国务院批准的城市有668座,共产生1.2亿吨城市生活垃圾,国家花费了300多亿元用于清运和处理这些垃圾。
1998年,全国共有69.63万名专业城市环卫职工,北京有2.3万名环卫职工,清扫、处理了279万吨生活垃圾,政府为此付出7.5亿元的代价。
上世纪90年代末,为解决生活垃圾问题,不少城市开始推行分类、收费等新措施。
但这些国际通行的“好办法”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分类流于形式,收费进展缓慢,个别地方甚至越收越少。
2000年,北京、上海、杭州等8个城市开始垃圾分类收集试点。
然而,媒体在随后的采访中发现,这种做法在大部分城市都形同虚设。直到现在,绝大多数市民仍然不清楚可回收与不可回收垃圾之间的区别究竟在哪里。
虽然在一些城市,如北京、青岛等地的垃圾分类率已经达到了10%,但因为普遍实行袋装化收集,效果也“大打折扣”,有些即使实现了分类收集,运输和处理过程中也大都混为一“潭”。
而更为重要的是,处理垃圾的“代价”颇大。
调查显示,北京市日产生活垃圾总量达近2万吨。每运一吨垃圾,从垃圾中转站到垃圾堆放场至少得花一百多元人民币。一年光运这些垃圾就得耗去6亿多元的市财政收入,其中还不包括垃圾无害化处理的费用(每吨100元左右)。
建造垃圾填埋场的费用则更为高昂。
据估算,建造一个日处理垃圾200吨的卫生填埋场,需要的资金是2亿元。而一个日处理垃圾500吨的垃圾焚烧场则需要5亿至6亿元的资金。而一些城市投入到环保方面的资金比例本身就不高,再从环保资金里面分到垃圾处理后,就更少了。
一直以来,中国城市的垃圾处理都由政府包干,采取非盈利性收费的形式,政府投资、政府经营。连年攀高的垃圾处理费用使得许多地方政府不堪重荷,也着实令这些城市的市长们感到头疼不已。
目前,卫生填埋、堆肥和焚烧是国际上通用的三种垃圾无害化处理方法。
其中,卫生填埋是垃圾经过焚烧或者堆肥处理工艺、实现垃圾利用最大价值后,剩余残留物的最终处理方法。到了填埋处理这一环节,垃圾的填埋量已经很少,大概只有垃圾原有量的10%左右。
而由于环境意识、政策法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资金投入、技术装备、设施配套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目前国内大多数城市的生活垃圾处理沿用的依然是露天堆存、简单填埋等陈旧落后的方式,即人们所称的“搬家式”垃圾转移。
这其间,尽管也有一些大中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先后建设了一批生活垃圾处理厂,有些城市还花巨资从国外引进了技术和设备,但就总体而言,垃圾处理依然在低水平上徘徊。
除此之外,大量存在的非正规垃圾填埋场也对一些城市的环境安全构成隐患。
北京市地勘局地调研究院公布的《北京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现状及选址地质环境调查》显示:北京市平原区现有生活垃圾处理场地近500处。其中正在运营的非正规垃圾处理场及转运站共有360多处,占正在运营的垃圾处理场地总数的95%。
一面是城市化进程,一面是生活垃圾“围城”的困境,双重压力之下,该如何突围?2006年2月,国务院首次发布《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将垃圾处理列为政府环境保护重点工作之一。
由是,在追求城市化的同时,政府也开始寻找破解“垃圾围城”窘境的途径。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12、选址不环保 开工未环评 文昌豪华海底酒店被叫停
来源:《中国环境报》2009年07月16日
http://env.people.com.cn/GB/9666353.html
海南龙脉投资有限公司将投资20亿元在海南省文昌市建设一个综合性旅游项目,其中包括一个建在海底的度假酒店。差不多一年前,这条“重磅”新闻被许多知名网站竞相转载。
然而,就在这个项目签约不到一年后,再次曝出抢人眼球的新闻,即这个当时令人惊叹的大型项目施工长达半年竟然没有任何合法审批手续。
在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没有通过审批、而且没有获得海洋主管部门核发的海域使用权证的情况下,海南龙脉投资有限公司就迫不及待地“修路”和“围海”,公然挑战建设项目管理制度,引发当地干部群众强烈不满。近日,当地政府和海洋执法部门叫停了此项目的施工。
一个计划投资20亿元并得到当地政府大力支持的旅游项目,怎么会在没有合法手续的情况下就匆忙动工?
海南是海洋大省,只有3.5万平方公里的陆地面积,却管辖着约200万平方公里的海洋面积。目前,海南岛沿岸海湾建造了众多豪华星级度假酒店,但是,准备建海底酒店的只有文昌这一家。
企业在没有合法手续的情况下大张旗鼓地施工,当地政府对企业的违法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说明了什么?
带着这些问题,记者日前实地调查并走访了相关部门。
与地方政府签订“协议”,企业就可以大胆无证开工吗?
2008年9月28日,海南龙脉投资有限公司与文昌市政府签署框架协议,此公司拟投资20亿元在文昌市会文镇沿海地区建设一个综合性的旅游景区,其中包括一个海底酒店项目。
据当地媒体报道,全称为“海南(文昌)珍珠海底酒店风景度假区”的项目选址文昌市会文镇冯家村、南兴村东南落潮滩地,首期用海面积为398亩。项目计划总投资20亿元,建设周期为2008年9月至2014年12月,2015年前完成项目总体建设。
据龙脉投资有限公司一名工作人员透露,这个项目本来计划在三亚海域的一座小岛附近建设,之所以落户文昌纯属“意外”。
文昌市是海南著名的侨乡,国家在这里建设卫星发射基地和“卫星城”使得当地旅游业和房地产业热潮涌动,建设海底酒店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应运而生。
按照协议,龙脉投资有限公司可以进行“前期工作”,包括进行工程项目可行性分析、海域使用论证、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等。
但是,很显然,龙脉投资有限公司把“协议”当成了“圣旨”。从2009年初开始,公司在项目没有取得任何合法手续的情况下,擅自组织施工。
这家公司在文昌市会文镇没有经过报建就修一条通往海边的道路,并在冯家湾近海放置大量混凝土圆管进行“围海”作业,并用挖掘机在浅海滩涂“乱挖乱推”。
据龙脉投资有限公司的一份资料显示,目前公司共支付土地补偿金110万元,已经投资696万元建造混凝土圆管2200根。
据公司项目经理徐军介绍,截至目前,此项目已经投入资金2120万元,这部分投入主要用于“前期工作”。采访过程中,政府有关负责人对企业“偷偷”动工表示知情。
文昌市海洋与渔业局局长林志铁说,他们曾于今年3月制止过龙脉公司在海域施工的行为。
文昌市会文镇党委书记江祥青说,今年以来,龙脉公司一直在偷偷施工。
文昌市会文镇镇长李兴韧说,龙脉公司的所有施工行动从来不跟政府打招呼,也不听政府的招呼。
文昌市政府有关负责人说,政府在框架协议中只是同意海南龙脉投资有限公司进行项目论证和研究等前期准备工作,并不允许其进行实质性的施工。
不管允许不允许,无疑,企业“偷偷”施工,政府从头到尾都是知情的。但是,他们为什么“睁只眼闭只眼”?从记者对部分官员的采访中,也许可以窥见政府的“难处”。
江祥青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为安抚村民的情绪,市里和镇里做了大量工作,并和冯家湾周边村民进行了多次座谈,要求龙脉公司重视村民诉求,在手续不齐全之前不要进行开发性施工。
李兴韧说,他非常希望这个项目能建成,因为海底酒店项目在国内是仅有的,在世界上也不多见。“文昌市尤其是会文镇很需要一个大型项目,因为它不仅能为政府带来可观的税收,促进就业,而且能够带动当地旅游、休闲等产业发展,提高旅游水平和档次。”
地方政府招商引资不易,“财神”到,谁还能拒绝?这或许就是文昌海底酒店项目能违规施工近半年的答案。
【1】 【2】 【3】
13、经济越发达水越黑?这样的逻辑说得通吗?
来源:《中国环境报》2009年07月16日
http://env.people.com.cn/GB/9666565.html
■新闻回放■
网友近日评选出一位“最牛副局长”——海口市水务局副局长符传君。之所以走红互联网,只因其回答海南新闻频道记者“海口污水问题为何长年未解决?”的采访时,抛出“雷”人之语:“经济越发达的地区,水越黑。”对此,有网友认为这是海口水务局“漠视民生、不作为”的表现,被网友冠称“史上最牛的不作为托词”。
畸形发展观的遮羞布
◆魏文彪(江西南昌)
一个地区所以会伴随着经济发展出现水越变越黑现象,说到底是在唯GDP至上理念指导下盲目投产、引进污染企业,甚至为了地方财税增长不惜违反法律规定为污染企业保驾护航。显而易见的是,如果要大力推进环境保护工作,就要放弃引进污染企业,就要对严重污染环境的企业实施关停,这样也就会降低本地经济指标增长,进而影响到官员的仕途前程,而这自然是部分官员所不愿意看到的。所以,在促进经济健康发展的同时注重环境保护工作,于一些地方的政府官员来说,实际上不是“不能”,而是“不为”。就此而言,部分官员所谓“经济越发达的地区水越黑”的论调,不过是其在环境保护工作上不作为的托词,是其唯GDP至上畸形发展观的遮羞布。
“经济越发达的地区水越黑”论调敲响了地方政府官员环境保护意识与环保责任感亟待树立与强化的警钟。必须通过改革官员政绩考核体系,将环境保护状况作为提拔、任用干部重要标准,促使更多官员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经济发展思路有弊端
◆朱四倍(河南信阳)
“经济越发达水越黑”凸显了传统经济发展思路的弊端。一段时间以来,不少地方和官员过于关注经济总量及人均值的增长率,而相对忽视社会发展进步的因素;为提升经济增长率过于重视投入的增加,而相对忽视资源的耗费和环境的约束;过于关注物质财富的不断增长,而相对忽视人本身的全面发展等。显然,如果对这种发展观不加以扬弃,所谓的发展就会成为孤立的经济增长。而这种增长将越来越不能增进全社会的繁荣和稳定,最终演变为“无发展的增长”,为增长而增长,手段成了目的。而一切脱离人的发展要求的增长最终都是没有出路的。
地方政府为什么在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上会更倾向于增长?为什么会在环境问题上出现政府失灵?其中最重要的是地方政府自身特殊利益。对于地方政府官员,他们关心自身的仕途前景如何,政绩的大小等。一定程度上讲,政府与市场一样都只是个人谋取利益最大化的场所而已,只是在方式上有所区别罢了。
“经济越发达水越黑”折射了一种急功近利、见物不见人的物本位发展观,其根本点在于为生产而生产,以GDP增长为目标,片面认为经济发展的目的是增加财富,增加财富的目的是发展生产,而人只是纯经济人,只是依附于物的经济发展手段和工具。这种以物欲追求为目的的发展观,在实践上造成资源严重浪费、生态严重破坏、环境严重污染。
应强调科学发展观
◆苑广阔(广西桂林)
在这位水务局副局长的眼里,只看到了水黑是经济发展的标志,但是却没有看到水黑更是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的标志。
科学发展观的口号喊了这么多年了,但是在一些地方官员的潜意识里,却仍旧把环境污染、生态恶化当成是经济发展的必然,当成是理所当然的事情,甚至像这位水务局副局长一样,不以为耻,反以为荣。这已经不仅仅是一种工作上的不作为,而更是一种执政意识、发展理念上的误入歧途。
在一些地方官员的意识里,经济发展仍然与保护环境水火不容。要知道,即使经济在短时期内发展了,地方政府和人民都有钱了,但是为此牺牲掉的生态环境却永远无法弥补。我们最后付出的,就是生活质量的下降和对身体健康的损害。这样的例子,已经无需多举了。
经济发达了,应该更有条件和能力进行环境保护、生态恢复,而不能把其当成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的护身符。
民众监督与参与很重要
◆王旭东(安徽巢湖)
水是发展的一面镜子。以水为镜,不仅能照出环境污染与否,更能照出政绩观、发展观科学与否。在“黑水”与“碧水”间如何选择?首当其冲的是纠正片面的政绩观,关键在于从源头“治污”,改革考核政绩的传统模式,将环境保护列入考核内容,将发展速度与环境保护并驾齐驱。
民众有责任纠正不正确的发展观与政绩观。民众的监督与参与很重要,能够有效预防环境是否造成污染以及污染程度由官员说了算。民众对各类环保公共事务进行深度参与要有实质性的进展。尽快打造公众深度参与环保公共事务的“扬声器”与“回音壁”。“扬声器”可以让公众的声音响起来,敢于提出自己的意见与建议;“回音壁”就是让公众对环保公共事务的每一次投诉或举报件件有着落,第一时间处理,第一时间回复。
假如这话是对的
◆何勇(安徽阜阳)
假如这话是对的,那么全国人民都期盼全国各地的水变黑,因为水越黑代表经济越发达,只有全国的水都变得非常黑了,才能标志着我国实现了全面小康社会,实现了奋斗目标了。所以全国人民当前的任务就是想方设法让水黑起来、臭起来,反之,如果水越来越清则表示经济在倒退。
假如这话是对的,那么美国、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的水肯定全是黑的,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上海、香港、台湾等国内发达地区和城市的水肯定也全是黑的,清水多的只能是经济落后的地区。
假如这话是对的,那么全世界评价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标应该改变,而应实施水黑经济发展评价体系。统计部门以后不需要再花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去统计和分析GDP、GNP、人均GDP、人均GNP、人均收入等数字,直接跑到河流看看水黑程度就便知经济发展水平。甚至可以根据经济越发达水越黑这个所谓的原则制定水黑程度与经济发展水平对应等级评价体系了。
剑锋更应指向污染问题
◆李万友(云南曲靖)
符传君的话显然很刺耳,但从积极方面解读,他率先承认了这个事实,说明其勇于直面和正视问题。
不可否认,水务官员对水污染问题负有不推卸的责任,治理又不力,更该进行问责。但我们不该忽视这样的问题:很多时候,我们发展经济的思路本身就存在问题,尤其是一些地方官员盲目崇拜GDP,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往往是以破坏和污染环境为代价的,即便到了比较重视环境保护的如今,仍然难逃这样的困境。至于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所谓的“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基本上还只是口号和努力的方向而已。
发展经济往往由地方政府及其某些官员主导,一旦地方政府重经济发展轻环境保护,环保部门也不一定可以纠正其错误决定和做法,水务官员又能奈何。可以说,将治理水污染重任寄托在水务官员身上,本身就不切实际,也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对这样善于面对问题的官员,一味谴责无济于事。所以,应多给其点掌声,鼓励其去解决问题,不要让其沦为众口铄金的炮灰。要想真正使水污染问题得到解决,不妨直接剑指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思路上的偏差和存在的问题,或者是制度上的缺陷与漏洞,督促地方政府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简单指责于事无补
◆池墨(江苏沭阳)
虽然符传君的回答有点刺耳,也简单了点,但符传君毕竟也算说出了大实话。
说符传君说的是大实话,有两层意思:一层意思是,经济越发达,就越容易招致污染,这是客观存在的现实问题。虽然可以通过技术手段加以改进,但一些工业对水源的污染,多多少少还是存在的,我们不应该予以否认;另一层意思是水黑不能全怪水务局,因为他们不过是地方政府的职能部门而已。
当然,网友可以说,水务局应该凛然正气,按照法律办事。但是,若是如此,必然得罪地方权贵,结果轻者被调离,重者被降职或免职,到头来是污染未治,治理者倒先行“捐躯”了。网友还可以这样说:“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问题是,“不为民做主的”回家卖红薯去了,换了别人,还是得听地方政府的。问题仍然无法得到解决。
治理污染看似是责任部门的事情,实际上却是地方政府的事情。当我们面对水务局或者其他部门不作为的时候,我们不能简单地指责,而是应该深究不作为背后的深层原因。是什么让这些部门不作为,或者不敢作为,只有揪出了深层原因,我们才能找到相应解决问题的对策。
14、海南热带旅游岛的“垃圾之殇” 脏乱差责任在谁?
来源:新华网2009年07月17日
http://env.people.com.cn/GB/9670152.html
街道上污水横流,沙滩上垃圾成堆,除了独特的热带海岛风光,海南的脏乱差也给每年来琼的2000多万人次游客留下了深刻印象。
日前,北京一位退休老人刘骏写信给海南省委书记卫留成,恳切地说:“如何使海南的环境不受污染?这是一个大问题。”很多来琼游客和本土群众,因了老人的信引发出同样的思索:漂亮的海岛如何长久保持良好的生态、清洁的环境,是摆在800多万海南人面前的大问题。
6月13日1时45分,海口金盘夜市撤摊后,留下遍地垃圾。记者古月 摄
6月13日0时16分,海口解放西路一家食店打烊后将清洗污水和垃圾直接倒在人行道上。记者古月 摄
滨海旅游城市遭遇“垃圾之困”
年届70的北京老人刘骏在信中描述了他看到的脏乱差景象:“在海口琼台书院附近的那条小河,我看到不断排放出的黄色泡沫,把游人的好心情一扫而光;在三亚海月广场的海边,我捡到塑料盒、电池、煮玉米皮、炮竹皮……友谊路南口的‘国际级海滨府邸’马路边的树下,全是垃圾、塑料袋、破旧的手提包……这与国际闻名的旅游名城极不相称!在去蜈支洲岛的路上,车窗外两侧全是白色垃圾,乱草丛生,让人感觉是在通过一个垃圾村……”
对于海南的脏乱差,老人在信里只作了简单的描述,本地人对此也早已深感困扰。在海口生活了20年的贵州人张东说,海口是一个经常被雨水洗刷的城市,应该亮堂堂明亮亮,不应该是“灰色”的,但美丽的滨海旅游城市却时常让他“举步维艰”,很多地方不愿意去。例如海口热闹的商业街--蓝宝路、大英街、明珠广场、解放西路等,由于小商铺小饭馆多,垃圾、饭菜随意丢弃在路边,晴天满地油污,雨天黑水漫漫,无法下脚。
7月10日下午,三亚市凤凰路海润大道对面的空地上,建筑垃圾被堆放在草堆里,犹如小山。记者 张杰 摄
7月11日,琼海市沿河路一工地围墙入口处堆积着不少生活垃圾,有些垃圾甚至扔到人行道上。特约记者蒙钟德摄
7月11日,海口东沙路新西源家私广场西侧建筑垃圾堆成山。记者古月摄
这种状况在三亚城区也不少见。三亚河东路的新风桥至市五中路段靠河边一带,有大量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长期堆放无人清理。据附近居民介绍,三亚常年高温,垃圾腐烂发酵快,不仅臭气熏天,更滋生了大量的苍蝇和蚊虫。他们曾向环保部门提出过申请,可环保部门解释,该路段卫生管理既不属于两河流域,也不属河东环卫局,目前是“三不管”地段。据记者调查,三亚这种“三不管”的卫生死角还有很多。
在上海某外企就职的章洁说,海南是一个奇怪的地方,美的美不胜收,脏的惨不忍睹。博鳌、亚龙湾等小区域宛若仙境,管理也属一流,但代表海南城市最高水准的海口、三亚,环境卫生的治理却连东部省份的小城镇都不如,海南其他市县的某些乡镇卫生状况更是难以恭维了。“卫生问题使海南岛的美大打折扣。”章洁说。
不少来海南过冬的“候鸟老人”对此也深感痛心。来自东北的郭阿姨说:“我们候鸟老人是看重三亚的气候和生态环境,可走在三亚的大街小巷,经常可以看见成堆的垃圾,闻到刺鼻的臭味。这么美丽的地方,没人爱惜,没人管,真是太可惜了。”
刘骏老人在信中连连发问:长此以往,“美丽的海南--‘东方夏威夷’能维持多久?也许几年、几十年后就不存在了!我们怎么对得起后代子孙?这怎么不令人担忧呢?”
【1】 【2】 【3】 【4】
15、“经济越发达水越黑” 雷人雷语背后的鸵鸟思维
来源:《广州日报》2009年07月17日
http://env.people.com.cn/GB/9671039.html
某些官员和部门的思维逻辑和价值观,已经跟大众逻辑和公共价值形同陌路,他们过于自信地认为,自以为是或者自己说是,别人就会顺理成章地相信。
这个无奇不有的时代,“雷人雷语”层出不穷,荒诞说辞纷至沓来。最近的一位“雷人”是海口市水务局副局长符传君,其“雷语”就是在回答记者“海口污水问题为何长年未解决?”的问题时,抛出的那句“经济越发达的地区,水越黑”。“水黑”反而成了“发达”的标志,真是奇也怪哉!
乍一看,这句话貌似很“实事求是”。经济发达之地,人口多,企业多,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排放量似乎比其他落后地区大得多,水自然就更黑一些。但是这些话从一个水务局官员口中说出,多少有点强词夺理、推脱责任的味道,难怪被称为“史上最牛的不作为托词”。
“发达”是否就是“水黑”的借口呢?欧洲的塞纳河曾因流域内经济“发达”而变“黑”,一度沦为了“死河”。但是,经过法国等国自1830年以来的不懈治理,如今已水质恢复,由黑变清。如今的塞纳河流域之发达自不待言,按照符副局长的逻辑,塞纳河应该越来越黑才是,可为何非但没有如此,反而“经济越发达”,“水越清”呢?
在符副局长的思维中,恐怕水黑是必然现象,是经济发达的代价,海口污水问题“长年未解决”,不是水务部门不作为,而是大势所趋,真理所向。可在大众的认识中,“先污染后治理”、“边污染边治理”于国于民代价太大,此路不通。不是民众少见多怪,实在是符副局长的思维与大众认知南辕北辙。
与公众“同床异梦”的,非符副局长一人。躲猫猫、做梦死、欺实马……类似事件中所暴露的问题如出一辙——某些官员或部门的思维与大众认识严重脱节。看守所在抛出“躲猫猫”、“做梦死”这些说辞的时候,大概凭“经验”以为这么说就能搪塞过去,就可以瞒天过海、息事宁人;杭州警方在公布肇事车辆车速为70码的时候,应该也是认为公众可以接受这个荒唐的结论,忽视了公众追问真相的热情……某些官员和部门的思维逻辑和价值观,已经跟大众逻辑和公共价值形同陌路,共识越来越少,分歧越来越大。
公众认为荒谬的道理,在某些人看来天经地义,对大众的权利觉醒充耳不闻,对民意诉求视而不见。于是,一些不可思议的话语搭嘴就来,一些荒诞不经的举动动辄而出,并且固步自封地认为,自以为是或者自己说是,别人就会顺理成章地相信,殊不知,“理”已变,“章”已改。你的“越发达水越黑”的治污逻辑已经跟不上大众的环保诉求,你的“躲猫猫”、“做梦死”和“欺实马”说辞亵渎了大众的知情权。那种随便应付、指鹿为马的时代已然谢幕,现代社会下,旨在提供公共服务的政府部门和官员,其思维方式和价值逻辑应该与时俱进,与大众意识“接轨”,精英放低姿态,权力罩上笼头。
据说,鸵鸟每遇困境,就会把头埋进土沙,以为自己什么都看不见,就会安然无恙。这种“顾头不顾腚”的滑稽之举倒有几分可爱。但掌握公权力的某些官员和部门,却容不得有半点的“鸵鸟思维”,自以为是未必是,一厢情愿的说辞和做法虽然可以把头埋进土沙之内,可那硕大的身躯,依然会暴露在外。(薛世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