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众参与 江河信息 七月六日绿家园江河信息导读: (编辑:丽英)

七月六日绿家园江河信息导读: (编辑:丽英)

2009-07-06

今日绿家园江河信息导读: (编辑:丽英)

 

 

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为中国找水系列报道:

1、球气候变化,为中国找水之十二——江源河床的美与苍凉

 

环境资讯:

2、新华网:                最大草原防治蝗灾面临生态困扰 

http://news.xinhuanet.com/local/2009-07/04/content_11651586.htm

3、新华网:                我国将推进绿色制造业发展“绿色GDP” 

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09-07/05/content_11656597.htm

4、新京报:                环保部副部长:中国水土流失超国土面积三成 

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09-07/06/content_11659120.htm

5、新华网:                三江源区湿地保护修复将有据可依 

http://news.xinhuanet.com/environment/2009-07/05/content_11656379.htm

6、新华网:                黄土高原建设中国首家“退耕还林森林公园” 

http://news.xinhuanet.com/environment/2009-07/05/content_11655261.htm

 

地方信息:

7、新华网:                云南瑞丽珍稀植物园成滇西南生物多样性种质资源库 

http://news.xinhuanet.com/environment/2009-07/05/content_11655263.htm

8、北京日报:              北京市启动“引温入潮”二期水务建设重点工程

http://www.gov.cn/gzdt/2009-07/05/content_1357521.htm

9、新华网:                新疆斥资6亿多元建设“生态天池” 

http://news.xinhuanet.com/environment/2009-07/05/content_11656541.htm

10、光明日报:             四川启动地震灾区农村垃圾处置项目

http://www.gmw.cn/content/2009-07/05/content_944567.htm

 

气候变化:

11、央视经济半小时:       气候变暖致三江源冰川加速退缩 90%草地退化

http://news.sina.com.cn/c/sd/2009-07-05/014418155340.shtml

 

污染信息:

12、红网:                  湖南张家界苦竹河被垃圾严重污染(组图)

http://news.sdinfo.net/gnxw/666919.shtml

 

人物访谈:

13、中国环境报:         一条大江能够承受多少大坝? 

http://www.cenews.com.cn/xwzx/gd/qt/200907/t20090706_619189.html

 

深度报道:

14、工人日报:              云南怒江:铅锌矿的“兴旺”与一条河流的“溃烂”

http://env.people.com.cn/GB/9597200.html

15、新华网:                中美“碳关税”首次过招 中国坚决说“不”

http://www.zgjrw.com/News/200976/index/587863377200.shtml

 

环境时评:

16、新华日报:              警惕环评陷入“花架子”

http://news.xhby.net/system/2009/07/05/010539371.shtml

17、世界能源金融网:         水电开发规划环评需先行

http://www.wefweb.com/news/200976/0838063517_0.shtml

 

 

1、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为中国找水之十二——江源河床的美与苍凉

文图 汪永晨

 

2009年6月29日,因为马上要进入长江水系还基本处于原生态的区域,今天上午我们把四辆车都好好地检修了一遍,快到中午才出发。今后的一个星期可能都不会在有网络,有信号的区域活动,所以昨天晚上我也挑灯夜战地把我们出来以后每一天的“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为中国找水”的十篇都写完了。因为每周末没有“绿家园江河信息总汇”,这样,我写的十篇可以用到这周四。如果周五我们能到了有信号的地方还好,每天的文章可续上,如果真的这一周都没有信号,那就只有“断顿”了。

在路上

长江一级支流聂恰曲

聂恰曲网状水系

中午,我们从长江第一县治多县出发后,一直是沿着聂恰曲向西走。

今天我们看到的聂恰曲,比起昨天在治多县看到的水要小很多,一些地方甚至只是一个空空荡荡的河床。

常常有人问这样的问题,全球气候变化,冰川融化多了,水不是也多了吗,为什么河床还是干的,还说水资源越来越匮乏。

走在江源时,我也一直想弄清楚,我们路上沿河看到的这样干干的河床,及河床上布满了大小石块,不知这是季节性河流的原因;还是,因洪水后留下了大量的堆积石头而形成了河道。

杨勇通过自己多年来的考察认为这些干干的河床:一是,这些河流的源头,不时有冰川堰塞湖溃决形成了石滩,二是上游水源断流了。过去30年三江源冰川是过去300年退缩的10倍。

以往洪水多,是因为冰川多且融水多。能给河流充分的补水。现在,受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冰川本身的补水就减少了,而大面积的融化虽然短期内看来是增加了一些河流的补水,但这并不是好事情,恰恰说明了冰川过快的消失给青藏高原带来的威胁。

杨勇说,全球气候变暖,在青藏高原的反映是水气对流不平衡了。其直接反映是,冰雪消融化增大,河流泾流频繁出现瞬时峰值,降水量出现减少趋势。根据近几年的观测和报道来看,这可能是一个而青藏地区又是敏感区,不平衡在这里反映非常大。冰川融水多了,但蒸发量也大了。青藏高原冰川的融化,虽然不一定直接影响到海平面的上升,但水的总量流动,分散是全球性的。

河床从什么时候成了这样

不知何时一条大江成了这样

这条大江叫牙曲,是长江的支流

这也是聂恰曲

1998年我第一次去长江源回来参加长江源科学论坛时,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研究员李世杰在接受我的采访时说:青藏高原很独特,高山区是冰川,盆地里有众多的湖泊沉积物,还有冻土。这三大地质载体,完整地记录着青藏高原的环境气候变化信息。他们曾在昆仑山南部,青藏高原的西北部,甜水海盆地完成了一个57米的湖泊圆形钻孔,从冰芯中得到了24万年以来的气候环境变化信息。遗憾的是,研究冰川后退的原因,需要很多科学数据,而要想得到这样的科学数据,不是一般的经费所能支持的。

李世杰说:青藏高原是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并且具有超前性,即别的地方还没有变化,这里已有反应了,这点已在科学界达成共识。为此做一下青藏高原全新世(近1万年)的气候变化研究,找出其成因机制,无疑对以后的环境保护将起到很大作用。

在1999年的长江源科学论坛上,针对长江源区生态环境的这些特殊性,中科院程国栋院士说:地球有四大圈: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如果从这四个圈来看,青藏高原可以说是全世界地球科学领域的一个实验室。它比南极、北极的意义更大。它是解开地球奥秘的一把金钥匙。同时,长江源头的生态,属于脆弱的冰冻圈结构,各个环节都是相互制约的,也都是非常敏感的。那里的生物原本就是生活在一个非常低水平的稳定状态,它不比南方是高水平的生态系统。所以,这种生态系统对外界的变化特别敏感。这种情况就造成,长江源头的环境,对人类的活动作用难以适应。一旦打破了原有的平衡,要恢复得几百上千年的时间。

在青藏高原,留有太多的空白。像我们一路走来,像我们说的这些干旱的河床,当地完全没有人说得清楚,这里的水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少的。牧民们能凭自己的的感觉说出一,二,这能做为科学依据吗?。

在对江源的一次次的民间独立考察中,杨勇认为,现在中国西部气候的变化,可说正是处在一个大的拐点。降水量减少;冰川融化加大;水气对流不平衡,以长江南源当区湿地,即冰川遗留下的湿地为例,现在脱水,失水,沙化都十分明显的。而一些还有标志性的,如索加湿地,牙曲湿地,还基本没有任何研究数据。全球气候变化是世界上那么热门的话题,可对全球气候变化可以说是最敏感的地方,却几乎没人问津。今天还没上路,就听陪我们一起从治多县到索加乡的索加乡副书记告诉我们,索加乡有三江源保护区管理站给的价值150万元的监测设备搁那儿已经6年了,没有人会用,还继续在那“休息”

长江和澜沧江的分水岭

眼望飞来峰

我们的车停在这时,杨勇告诉我们这里是长江和澜沧江的分界线。左边是澜沧江,右边是长江。两边的大山是昆仑山和唐古拉山之间的飞来峰,一座叫巴颜热吉,一座叫加图扎尼。

什么是飞来峰呢?青藏高原在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挤压下,形成了昆仑山/唐古拉山,冈底斯山,希玛拉雅山,念青唐古拦山和横断`大山。夹在这些大峰之间,有一些特殊的地质构造,或独立的山峰,就被称为飞来峰。

站在这中国两条大江的分界线,站在这两座这飞来峰前,杨勇说,中科院上世纪70年代初到80年代末,组织中科院综合科考队,对西藏进行考察。其中包括西藏的湿地,水系,河流,湖泊,冰川,冻土和森林。虽然这次考察到最后连出版书的钱都没有,横断山专集是油印出来的。可那次考察的数据对我们认识青藏高原还是非常重要的。可是,近年来对青藏高原的开发并没有以此为警戒,关注青藏高原的生态环境。我们这次沿途看到的采金,采沙,都是在生态极为脆弱的地方和河道里进行的。

找路

夕阳在牙曲

 

杨勇说,1998年他们漂到雅江源时,看到这里有大量的野生动物,这次重访希望得到进一步的数据。特别是当曲中下游湿地中的野生动物。索加有那么多的野生动物,却那么没有知名度,对索加来说,是好事还是坏事,不知道。

口进河边定居后

扎河乡边

因鼠而形成的梯级土坎

索加没有知名度,不知是好事还是坏事,但扎河乡口进河边的这份脏,却让人心里不是滋味。难道改变江河源原住民的日子就是这样开始的吗?这就是贫困地区的城市化吗?现代化的代价是一定要付出的吗?

站在这本来是湿地,是草场,现在盖了房子,有了定居的人家,有了街道,有了商店的扎河乡,这几个问题那强烈地冲撞着我们的心灵。杨勇更是对现在的过度包装大发感慨。用吗?过度的结果,不仅浪费了资源,也把本来那么美丽的山山水水弄成了这样。

江源女人

江源的孩子

这里的女人还是那么富有自然美;这里的孩子,也还是那么天真烂漫。不知,扎河乡的人,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到自然遭受破坏,人与自然都饱受各种灾难,再到人与自然友好相处,这种循环。这种轮回要多久。

今天晚上我们住在了贡萨寺索加宗教点。这里除了寺庙,只有大自然的山和水。中国自驾游联盟的李国平,这些年曾参与过中国国家地理制作的西藏专集,汶川专集。他也来过索加几次。他对索加的评价是“摄影家的天堂”。可此行的摄影师周宇却认为,在没有规划好如何发展时,一下子来了太多的人会把这里毁了。这样的争论,其实已经有了好长时间了。一个地方的发展和保护,要说关注的不仅是人们的生活现状和生活水平,也包括这种发展是否可以持续,我们人类的家园地球,能否继续为我们,及万事万物的后代也提供家园。

牙曲落日

寺庙边的水和山

大山中的寺庙

为我们打水

晚上,坐在炉火旁,索加乡副书记安东尼玛给我们讲着索加乡这些年的野生动物藏野驴,黑颈鹤,雪豹。当他说到雪豹时,一位叫阿翁成来的僧人,从外面拿来一个雪豹头。这是2008年寺庙里的狗拉回来的。2008年6月,2009年6月,这位喜爱野生动物的僧人两次见到雪豹。

今天太晚了,阿翁成来说明天他会给我们讲他看到青藏高原上最珍贵的野生动物雪豹时的情形。

静静的大山

2、最大草原防治蝗灾面临生态困扰 

来源:新华网 2009年07月04日

http://news.xinhuanet.com/local/2009-07/04/content_11651586.htm

    新华网呼和浩特7月4日电(记者张云龙)由于持续的干旱,中国最大的草原内蒙古自治区暴发大面积蝗灾。但是如何灭蝗,却让当地人颇感烦恼。

    在气候干燥的西部阿拉腾朝克苏木,一只蝗虫刚刚从草丛里蹦起来,就被“潜伏”在附近的一只小鸡迅速叼进嘴里。

    这些小鸡是阿拉善右旗综合站前不久投放到草原上的灭蝗“部队”,为了抑制日益增多的蝗虫,综合站在蝗区投放了6000只三黄鸡和麻鸡,进行生物灭蝗。

    阿拉善右旗综合站的一位工作人员说:“生物防虫是绿色环保的办法,既可以灭蝗,又能保护生态,还可以养鸡增加养殖户收入。去年第一次应用以来,效果特别好。”

    但令人尴尬的是,这个好办法推广性并不强。在赤峰市松山区太平地镇敖包吐村,农民孙玉尧的心情就不像阿拉善的养殖户那样轻松。

    6月以来,他家里的70多亩谷地全部遭到了蝗虫的袭击。有一多半的谷苗被吃得只剩下了苗杆,即使剩下的小苗叶子也有不同程度的破损。田地里每走一步都会惊起十几只蝗虫。这种蝗虫的个头很小,颜色和土壤的颜色几乎一致,如果不是飞在空中,很难发现。

    “政府组织群众用了很多办法,撒网捕捉、挖隔离带、火烧,包括把家禽放进地里,但我发现蝗虫还是一天比一天多。”孙玉尧说。

    到6月底,内蒙古已有一半的盟市报告遭受袭击。草原蝗虫危害面积5600万亩,受到严重危害的面积达3400万亩;农田受灾面积也已达到2200万亩,约占耕地面积的1/5。

    “生物灭蝗法只能在蝗灾面积不大的地方使用,如果大范围暴发蝗灾,生物的办法来得太慢,起不到有效的防治作用。”内蒙古农牧业厅植保站副站长刘家骧说,“因为干旱,可供蝗虫食用的植物很少,它们就大面积袭击农田和草场。”

    为应对蝗灾,一些重灾区只能采用大型机动喷雾器对草场、荒坡进行灭蝗,甚至动用飞机洒药。

    在中国许多地方,防治病虫害的主要办法是使用化学药剂,但也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

    “采用喷药这样的化学办法灭蝗,杀虫效果好,但会有副作用。尽管我们尽量使用高效低毒的药剂,但仍会给环境造成一定影响。”刘家骧说。

    还有人认为,长期使用会增强蝗虫的抗药性,以后灭蝗工作将更难开展。

    这似乎是一个两难的选择。但是,政府部门和农牧民必须抓紧时间把蝗虫杀死。孙玉尧担心:“现在防不住,等大量的蝗虫长出了翅膀,遭灾范围就更大了。

    中国有1300至1600种蝗虫,在内蒙古就有十几种,它们的生长时间不同,一拨刚下去,另一拨就又生长起来,一旦发生蝗灾,便会持续较长时间。

    “如果不及时防治蝗灾,对生态的破坏将十分严重,农民的损失也会很大。”内蒙古农牧业厅一位官员说。

    如何运用更环保的方式防治蝗灾,是一个难题。环保人士刘治指出,近些年,一些地区年年暴发蝗灾,和人们大量捕捉鸟类、蝗虫天敌减少有关。“蝗灾敲响了警钟,提醒人们保护好自然环境。”

“从长久来看,防治蝗虫的根本办法依赖于生态环境的改善。”刘家骧同意这样的观点。

3、我国将推进绿色制造业发展“绿色GDP” 

来源:新华网 2009年07月05日

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09-07/05/content_11656597.htm

    新华网天津7月5日电(记者周润健、朱绍斌)未来10余年,我国将利用工业生物技术推进绿色制造业,发展绿色GDP;同时,利用环境生物技术再造“秀美山川”,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

    日前在天津举行的“2009国际生物经济大会”上,科技部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发布的一份报告表明,随着工业生物技术的发展,未来10余年,我国将在食品工业中使用新型添加剂、保鲜剂,发展功能食品,加速第四代食品的形成;饲料生物技术产品将逐步替代传统的添加剂,加速我国饲料工业与发达国家饲料标准的接轨;化学工业中使用生物催化剂进一步提高效益,大幅度减少废物产出量,提高产品纯度;塑料工业中利用玉米和大豆等生产“绿色塑料”,减少石油用量;纺织工业中采用生物技术,减少纺织品在染色和休整过程中毒性副产品的产生;造纸工业中采用生物工艺显著降低制备纸浆过程中毒性副产物的排除量。

    同时,我国还将使用现代生物技术,使糖、酱油等传统产品的生产成本降低一半左右,同时改变生物材料、酶制剂依赖进口的局面,创造3000亿元新兴生物技术产值。

    作为生物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之一,近年来,环境生物技术在中国也得到快速发展。未来10余年,随着生物技术治理水污染进入全面应用阶段,我国将通过有毒有害污染物降解菌的筛选及新产品的应用,大幅度提高污水处理能力,另外,随着抗旱、抗盐草类及树木进入应用阶段,我国还将大幅度提高防沙治沙的技术水平,为西部生态环境的改善,提供技术支撑。

    此外,我国还将加快生物技术对盐碱地的改良步伐,扩大耕地面积,大幅度增加粮食生产,同时,选育和种植一批生态植被应用的生态草、林木新品种,逐步取代国外产品,提高干旱缺水城市的绿色覆盖率。

4、环保部副部长:中国水土流失超国土面积三成 

来源:新京报2009年07月06日

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09-07/06/content_11659120.htm

    环保部副部长吴晓青前天表示,目前我国水土流失面积达356万平方公里,达国土陆地面积37%。

    在前天清华大学循环经济产业研究中心成立仪式上,吴晓青还表示,目前,我国环境污染已出现了从城市向农村转移的趋向。(记者郭少峰)

5、三江源区湿地保护修复将有据可依 

来源:新华网 2009年07月05日

http://news.xinhuanet.com/environment/2009-07/05/content_11656379.htm

    新华网西宁7月5日电(姜辰蓉 金泉才)由青海省气象科学研究所等单位承担的“三江源区湿地保护修复技术的引进与示范”近日通过了专家验收。这一项目将为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湿地保护和修复提供技术支持。

    据青海省气象局工作人员介绍,这一项目应用地理信息和卫星遥感技术,结合地面调查,分析和总结了三江源区湿地特征、动态变化及其主要原因,提出湿地修复应该从改善区域供水、减少人为影响等方面进行,使三江源区湿地修复技术的实施有了初步的理论依据。

    据了解,这个项目还采用人工增雨、封育减畜、引水灌溉、人工建植四项湿地修复技术进行了退化湿地修复试验示范。通过成本分析和投入产出效益评估,人工增雨和封育减畜两种技术为三江源区湿地修复适宜推广技术。项目研究成果将为今后三江源地区实施湿地保护修复提供了技术指导和成本计算的依据。

    青海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是中国面积最大的自然保护区,行政区域涉及17个县市,总面积36.3万平方公里,约占青海省总面积的50.4%。

6、黄土高原建设中国首家“退耕还林森林公园” 

来源:新华网2009年07月05日

http://news.xinhuanet.com/environment/2009-07/05/content_11655261.htm

    新华网西安7月5日电(记者张越男 陈钢)在国家退耕还林政策实施10周年之际,中国首家“退耕还林森林公园”在黄土高原北部陕西省吴起县加紧建设,用以展示中国10年退耕还林的成果,并促进中国退耕还林工程的继续推进。

    据了解,这个特色公园内建有一座两层展览馆,竣工后,一层将用来展示10年来全国的退耕还林成果,二层则展示中国“退耕还林第一县”吴起县的生态建设成果。

    计划于今年9月建成的退耕还林森林公园总投资1.9亿元,以吴起县城为中心,覆盖周边100平方公里。公园建设包括城市十里森林长廊、中央红军长征胜利纪念园、大吉沟树木园、袁沟休闲度假园、沙棘产业化种植示范园、饲料林草高效种植模式示范园、退耕还林生态修复完善区等七个主题公园,集旅游观光、休闲度假、退耕还林展示等多项功能于一体。

    地处黄土高原的吴起县,实施退耕还林政策以来,累计完成退耕还林还草230多万亩,全县林草覆盖率已由1997年的19.2%提高到目前的62.9%,成为中国退耕还林第一县。在卫星拍摄照片上,吴起像一片绿叶镶嵌在黄土高原。

    在当年红军长征落脚点的延安吴起县马家湾村,62岁的老支书马友明从1999年开始,带领全村148户700多名村民实施封山退耕、植树种草。经过10年不懈努力,全村的退耕还林面积达到9472亩,4000亩陡坡地和四荒地全部得以绿化,使昔日荒凉贫瘠的山坡变得满目青翠、鸟语花香。

    退耕还林政策不仅改变了区域生态环境,使黄土高原重新披上了“绿装”,更把农民从产量不高且劳动量大的农耕地里解放出来,开展种果树、大棚蔬菜、进城打工等生产活动,直接增加了农民收入。

    而在退耕之前,延安是黄河中游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生态环境及其恶劣,农村经济陷入“越穷越垦、越垦越穷、越牧越荒、越荒越牧”的恶性循环“怪圈”,“春种一面坡、秋收一袋粮”成为当时农业生产的真实写照。

    1999年,国务院提出“退耕还林、封山绿化、以粮代赈、个体承包”的政策措施,并在四川、陕西、甘肃三省进行退耕还林试点。2002年4月起,退耕还林工程在全国25个省(区、市)和新疆建设兵团全面展开,工程投资总额将达5119亿元,涉及3200多万农户、1.24亿农民。

7、云南瑞丽珍稀植物园成滇西南生物多样性种质资源库 

来源:新华网 2009年07月05日

http://news.xinhuanet.com/environment/2009-07/05/content_11655263.htm

    新华网昆明7月5日电(记者刘娟)位于中缅边境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瑞丽珍稀植物园建成7年来,已经成为滇西南生物多样性引种保护基地和种质资源库。

    在日前通过专家组评审的瑞丽市兴边富民项目《瑞丽珍稀植物园总体规划》中,记者了解到,瑞丽珍稀植物园自2002年5月兴建以来,共引种云南西部及周边国家的珍稀、濒危、特有高等植物4000余种,引种迁地保护植物800余种,其中国家珍稀濒危保护植物60余种,扩繁10万余株;试验并培育州内珍稀濒危特有植物100余种,收集保护石斛40余种,开展石斛集约种植和仿生种植1000余亩,已经成为滇西南生物多样性引种保护基地和种质资源库。

规划指出,瑞丽珍稀植物园将用10年时间建成棕榈园区、水生植物园区、珍奇观赏植物园区、引种育苗实验区等12个功能园区。此举将对保护滇西类型特殊的植物资源及生物多样性起到重要作用,在此基础上开展科普、生物资源开发,发展旅游观光等,对推动地方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8、北京市启动“引温入潮”二期水务建设重点工程

来源:北京日报2009年07月05日  

http://www.gov.cn/gzdt/2009-07/05/content_1357521.htm

    2010年上半年,干涸10年的潮白河向阳闸下游20公里河段将重现碧波荡漾。日前,顺义新城“引温入潮”二期工程启动,该工程完工后,温榆河向潮白河总输水能力达到每年6000万立方米。

    作为北京市水务建设重点工程,引温入潮二期工程计划投资2.43亿元,建成后每天将有20万立方米优质再生水调入潮白河及减河,使温榆河向潮白河总输水能力达到每年6000万立方米。引温入潮二期工程实施后,可实现资源利用、污染减排、改善环境等效果,还能在一期工程基础上,解决潮白河下游20公里及沿线滨河森林公园的生态用水需求,逐步恢复潮白河生态环境。

    据了解,引温入潮一期工程于2007年10月竣工后,净化温榆河水调往潮白河,日净化能力10万吨,经过处理的温榆河水达到了地表水三类标准,无色、无味、透明、洁净的3000万立方米再生水通过地下管线送入潮白河,形成了300万平方米宽阔水面。如今,潮白河顺义城区段河道里碧波荡漾,沿河新城中心区、奥林匹克水上公园、和谐广场水清岸绿,成为北京市东北部的一条绿色休闲观光带。

北京市副市长夏占义出席工程启动仪式。(记者 闫雪静)

9、新疆斥资6亿多元建设“生态天池” 

来源:新华网2009年07月05日

http://news.xinhuanet.com/environment/2009-07/05/content_11656541.htm

    新华网乌鲁木齐7月5日电(记者王大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近年来不断加大对天池自然保护区这一国际“人与生物圈”的保护力度,截至目前,已累计投入资金6亿多元,使天山天池青山长绿、碧水长流,旅游观光业持续升温。

    天池自然保护区总面积38069公顷,保护区内有高等有花植物191种,野生脊椎动物184种,在博格达峰区有现代冰川113条,面积达10142公顷。由于大气环境的变化和频繁的人为活动影响,天池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曾一度恶化,生物多样性逐渐减少。为此,新疆已累计投资近2.5亿元,开展了天然林保护工程、海南泥沙淤积治理、天池湿地自然保护区建设、封山育林育草等项目建设。还借贷0.5亿元意大利政府优惠贷款,启动天池景区地质灾害综合治理工程,加大对博格达峰现代冰川的监测和保护。

    从2003年起,新疆投资3.2亿多元实施自然保护区生态移民1322户,还通过依法实施以草定畜工程,减少保护区内夏季草场近69%的载畜量,最终达到保护区内轮牧、休牧、禁牧。此外,还投资300多万元修建污水处理设施和供排水工程,将景区内区间车、游艇等交通工具改为使用天然气或电瓶车辆,并在景区内推广使用无烟煤,减少景区生活污染物的排放量。

    与此同时,新疆不断提升景区资源保护工作的科技水平和科技含量,与中国科学院所属院所联合启动了天池景区资源综合科学考察、生态环境监测、地质灾害调查研究等项工作,对这里的径流、降水、植被、野生动物数量进行实时监测。此外,还与新疆林科院开展了森林更新等项研究。

    新疆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秘书长朱福德说,通过近年来采取一系列保护措施,天池自然保护区的整体生态环境得到改善,人为的不合理破坏现象大幅减少,在景区开发与保护方面更加科学,而且生态环境保护投资仍在不断加大。

10、四川启动地震灾区农村垃圾处置项目

来源:光明日报2009-07-05

http://www.gmw.cn/content/2009-07/05/content_944567.htm

   本报讯(记者冯永锋)日前,由环境保护部宣教中心、中日友好环境保护中心、四川省环保局、共青团四川省委联合组织开展的“再造秀美山川—地震灾区农村垃圾处置及循环利用”——第四届“中国青年丰田环境保护奖”特别资助项目正式启动。此次活动将利用四川省已初步建立并成功实施的“户集、村收、镇运、县

处理”的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模式,针对农村的生活垃圾问题,通过开展宣传教育和在试点乡镇进一步推广垃圾分类,实现垃圾无害化、减量化,为灾区在重建过程中遇到的垃圾问题提供切实有效的解决方案。

11、气候变暖致三江源冰川加速退缩 90%草地退化

来源:央视《经济半小时》 2009年07月05日

http://news.sina.com.cn/c/sd/2009-07-05/014418155340.shtml

  7月4日央视《经济半小时》播出“黄河源冰川退缩77%,三江源生态告急”,以下为节目实录:

  近30年来,被称为“中华水塔”的三江源冰川退缩的速度是过去300年的10倍,自1966年以来,黄河源区的冰川退缩比例最大达到77%。而气候变暖是冰川消融最重要的原因。防止全球变暖,需要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对中国经济来说,在新能源开发上建立自己的竞争优势,也是一次抢占经济发展制高点,提升国际竞争力的机遇。

  还有不到半年的时间,新一轮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就将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国际社会又将为应对气候环境问题展开新一轮博弈。而联合国最新公布的全球环境报告,以前所未有的强烈语气宣称,全球变暖可能造成“灾难性而且不可逆转的后果”。如果地球温度持续升高,包括纽约、孟买、上海在内的一些沿海城市将被淹没。而最近50年全球平均温度上升的趋势尤其明显,是过去1300年中平均温度最高的50年。

  气候加速变暖导致大量的冰川雪山融化、物种灭绝、海平面上升,尤其对于很多沿海的国家和地区来说,日益上升的温度已经对他们形成巨大威胁。如果气温继续升高2度,会使菲律宾三分之一的国土消失,而且从孟加拉到美国的佛罗里达州,很多低洼沿海地区以及大量的岛国都会被上涨的海水吞噬掉。

  位于青藏高原的三江源地区是我国受气候变化影响最大、也最敏感的区域,由于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那里有大量的雪山冰川、湖泊湿地,孕育了我们的母亲河长江、黄河和澜沧江。长江总水量的25%,黄河总水量的49%和澜沧江总水量的15%都来自于三江源地区。所以三江源又被称为“中华水塔”。气候变暖对三江源地区带来什么影响呢?最近我们的记者随同“地球倒计时”生态考察队到三江源进行了调查。

  三江源头:昔日牧民家园,如今草枯沙起

  从青海省的省会西宁出发,一路向西南方向,我们直奔第一目的地——黄河源头。两天的时间行进了大约500多公里后,我们终于达到了黄河源头,源头的水十分清澈,和人们印象中浑浊的黄河水大相径庭。 然而在黄河源头,我们却看到大片大片被鼠兔破坏和沙化的草地。曲麻莱县麻多乡郭洋村书记索南仁青告诉记者:“七几年八几年的时候,这里的草场特别好,牛羊那么多,草场也够了。现在牛羊少了,草场还不够。”

  39岁的索南仁青还清楚地记得,十几年前黄河源头附近水草丰美,牧民家里牛羊成群。后来天气越来越热,气候也越来越干燥,加上鼠害虫害,草就变少了、变差了。他告诉记者,原来这里的冬天很冷,羊会留鼻血,但现在不会了,因为天气热了很多。

  79岁的色洛老人一家一直生活在黄河源头附近。他告诉我们,5年前他们家里有300多只羊、70多头牛,而现在却只有30多头牛,一只羊都没有。以前到处都是草地,但是现在都退化消失了,大片的沼泽滩也沙化了。一家6口人只有30多头牛,尽管有政府发放的补贴,但是色洛老人仍然感觉到日子越来越难过了。

  而在黄河源头核心区域的玛多县,到处都可以看到这样已经退化的草场。青海省玛多县三江办主任赵文军告诉记者:在30多年前,玛多县到处都是绿油油的草地,依靠强大的畜牧业一度是全国的首富县,而如今随着草场的退化,玛多县却变成了贫困县,牧民们也纷纷离开。昔日的牧民家园如今杳无人烟。现在的牧民有的都搬迁到比较好的草场上去了,有一部分牧民通过生态移民变迁到县城或者政府所在地。

  据统计,在三江源有90%左右的草地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退化,和50年前相比,单位面积产草量下降了30%—50%。而从三江源生态保护区搬离草场的牧民已经超过3万人。青海省三江办副主任李晓南告诉记者,在黄河源头核心生态区域,由于气候变暖各种因素,沙化从70年代开始,鼠害严重,当地不得不进行大规模灭鼠。

  实际上,我们的记者在2005年夏天就曾经对三江源进行过调查,当时除了沙化的草地,给记者留下深刻印象的,还有草场上猖獗的鼠兔。2005年开始,国家投资75亿元启动了三江源治理保护工程。时隔四年之后,这一次我们发现草场的鼠兔已经很少了,但是鼠兔留下的鼠洞痕迹依然随处可见。有专家告诉我们,在这种高海拔高寒地区,环境一旦破坏可能需要十几年乃至几十年才能恢复,这不得不让我们为三江源的草场和牧民们捏一把汗。而草场遭遇沙化和鼠害,最直接的后果就是水源涵养能力明显下降,导致湖泊萎缩。地理资料上说,在黄河源头有一万六千多个高原湖泊,那它们目前又是什么样的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经过几个小时山路的颠簸,我们找到了星宿海。“地球倒计时”三江源生态考察队领队曲向东说:“我们终于找到了。这比我们想象的严重多了,我原来想象的还有不少水,这个你等于它没有。”他从电脑中调出30多年前星宿海的照片。当时星宿海的湖泊如繁星点点,四周牛羊成群。而如今的星宿海完全没有了往日的风采。他告诉记者:“差别太大了。可惜你看底下那些沟沟茬茬的,那个因为我去罗布泊嘛,那个地方再过多少年就是罗布泊的风蚀地貌,全是沙子,就是这样的”。

  记者询问青海省水文地质环境调查院高级工程师辛元红为什么30年就会发生如此大的变化,辛老师认为因为全球气候的变暖,使多年冻土的持续萎缩,而融化产生的地下水又很快蒸发,从而导致了这一现象。不过麻多乡派出所所长才哇却告诉我们,最近几年年雨雪天多了一些,加上政府还采取了人工降雨等措施,星宿海的湖泊比2003、04年最严重时恢复了不少。

  没有人能够准确统计,原来拥有2600多个湖泊的星宿海如今还剩下多少。而实际上,近三十年来,三江源的湖泊、河流都在缩小甚至干枯,水资源急剧减少。青海省副省长邓本太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20世纪70年代开始,三江源地区的生态恶化已经开始了,主要表现在黄河上游的水量减少,三江源地区的一些雪线在上升,湖泊萎缩,特别是过去玛多县有千湖之称,就是在玛多县一万平方公里的范围之内,有好多个湖泊,但是呢后来有些干涸了,有些萎缩了,这个失去了往日风采。”

  黄河源头最大的两个高原淡水湖泊------鄂陵湖和扎陵湖同样面临面积缩小的窘境。李晓南告诉记者,到了97年湖泊的水位下降两米,这个时候黄河源头也出现七年的枯水期。

  源头的持续枯水导致黄河中下游出现断流。2003年年底,黄河源头鄂陵湖出水口断流,近30多米宽的黄河河道裸露在外面。2005年3月河南郑州黄河干枯。实际上上世纪90年代,黄河中下游地区几乎每年发生断流,给黄河中下游省市的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严重的影响。最严重的黄河断流发生在1997年,一年断流多达226天,仅给山东一省造成的损失就达135亿元。

  黄河是中国第二大河,是中国西北、华北地区最重要的供水水源,水资源量仅占全国的百分之二,却承担着全国约百分之十二的人口、全国百分之十五的耕地、五十多座大中城市以及中原油田、胜利油田的供水任务。经过几年的治理和保护,黄河源头的湖泊水量有所增加,草场有所恢复。那么,同在这片区域的另一条母亲河—长江源头又是什么情况呢?我们再去看看。

  长江正源沱沱河发源于格拉丹东雪山西南侧的姜根迪如冰川。我们从黄河源头出发,一路向西南方向行进,然而越接近格拉丹东雪山,路越难走。在接近格拉丹东雪山的无人无路区,我们的车队缓慢而艰难地穿行,一次又一次陷入到沼泽或河滩中。短短不到一百公里的距离,我们用了整整3天的时间,陷车超过百次。

  辛元红告诉记者,长江源区今年是一个丰水年,从5月24号开始,一直在这下雪,每天两三场暴雨,所以造成了大片的沼泽湿地。随着气候变暖,近几十年三江源的冰川雪山融化明显加快,冻土层解冻加速,这导致长江源头区域的沼泽和河道越来越多。他指着身后的格拉丹东雪山告诉我们,以前(雪线)是4600多米,现在是基本上达到5300多米,

  从1969年到2007年将近40年的时间,长江源头姜根迪如冰川明显融化了不少。而监测数据显示,姜根迪如冰川退缩率每年达到7.4%---9.1%。根据辛老师的估计,从69、70年算起,到现在退缩了起码5、600米左右。

  实际上,近30年来三江源冰川退缩的速度是过去300年的10倍,自1966年以来,黄河源区的冰川退缩比例最大达到77%。而气候变暖是冰川消融最重要的原因。据统计,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三江源的气温持续升高,平均每年增加0.2到0.4摄氏度。辛老师认为,冰川大量的退缩危害很大,因为它是我们的屋脊,我们的水库,对长江中下游水量的补给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三江源冰川的加速融化,让李晓南对于长江黄河未来的命运倍感担忧。因为一旦冰川融化到一定程度以后,长江黄河将会出现水危机,从而严重影响中下游领域的社会经济发展。他说:“将来如果全部冰川、雪线全部没有了,就会导致源区水源的枯竭。那么对中下游影响肯定是有的,枯水、断流。水是生命之源对吧,水出了问题,生命何从谈起“

  三江源治理:初见成效,任重道远

  中国被列为世界上13个最贫水国家之一,缺水一直是个困扰着我们的大问题。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趋势,又进一步加剧了我们面临的水危机,我国每年因此损失的工业产值高达2000亿元左右。黄河、长江和澜沧江三条大河每年向下游供水500多亿立方米,是我国淡水资源的主要补给线。看护好三江源这座中华水塔,在全国的生态战略建设中,都是极为重要的一环。

  青海省海北州门源县苏吉湾村的牧民哈峰麟告诉记者,牛羊养的越多,草原破坏的越厉害,所以就没办法多养牛羊,但让他感到幸运的是,今年他所在的苏吉湾村成立了一个农牧业专业合作社,只要把自家的草场、牛羊拿去入股,就会有专人进行牛羊的育肥、销售,超载的牲畜实施舍饲圈养。入股的牧民年底就可以拿到分红。把家里的牛羊交给合作社统一放养管理以后,哈峰麟有了更多的空闲时间,于是开起了农家乐,收入也比往年提高了。

  从散养到集中放养和圈养,减轻了草场的压力。 2008年青海省共在六个自治州的7个县进行这种集约化生态畜牧业的试点,而今年将会有更多的牧区会这样做。

  青海省副省长邓本太认为:“走节约化的路子,组织化的路子,产业化的路子,让牧民群众在现在的草场上转移出来,。那么把牲畜集中到这些畜牧大户能人、合作经济组织他们来经营,这样的话就把整个草地资源可以很好的利用起来”。

  通过生态移民、集约化生态畜牧业等办法,三江源地区原有的1000多万头牲畜减少了300多万头。不过邓本太对此并不满意。他认为,虽然已经减少了大约30%,但这些数字还不理想,因为三江源地区牲畜超载在项目实施前已经过牧一倍多了。

  尽管通过封山育林、沙漠化治理、人工增雨等措施,三江源的生态环境有所改善 ,但是在邓本太看来,三江源的治理保护只是刚刚开始,仍然面临非常大的压力,虽然局部地区有明显的改善,但恶化这种总体趋势还没有得到完全的遏制, 确保三江源的生态安全,任务还很艰巨。

  半小时观察:别让《后天》式灾难来临

  前几年有部大片《后天》,颇负戏剧性地向我们展现了全球变暖带来的灾难。被称为中华水塔的三江源,如今也在以它自己的方式,向我们拉响了全球变暖的警报。

  对全球变暖的危害,人类并不缺少认识。从国际上看,全球变暖已经上升到了一个与经济发展、能源开发等战略议题密切相关的核心话题,所以才有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巴厘岛路线图》等一系列国际条约和法规的诞生,它们的目标都是为了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缓解全球变暖给生态环境和人类生存带来的压力。然而,现实总是与人们的梦想保持了一段距离,《京都议定书》批准过程中一波三折,《巴厘岛路线图》也被很多人形容仅仅是一副蓝图。怎么样把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行动,变成一场全人类的共赢?现在很多人把希望寄托在新能源开发上。

  一方面新能源不以损害环境为代价,把新鲜的空气、洁净的水留给了人类,另一方面,新能源可以满足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培养新的经济增长点。在我们身边这样的例子就有不少,很多从事太阳能、风能研发的企业都在这两年脱颖而出,一跃而为资本市场的宠儿。新能源技术的竞争成为汽车市场新的焦点。而继十大产业振兴规划之后,新能源发展规划已经成为人们最为关注的国家级战略蓝图之一。这不仅为了扩大内需、拉动投资、增加就业,应对当前的金融危机,也是为了应对气候变化,调整能源结构,解决全球变暖的实际行动。

防止全球变暖,需要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也意味着我们每个人对自己的生产生活方式做出一次全方位的调整。对中国经济来说,在新能源开发上建立自己的竞争优势,也是一次抢占经济发展制高点,提升国际竞争力的机遇。主编:孟庆海  编导:殷莉  摄像:樊建恩

12、湖南张家界苦竹河被垃圾严重污染(组图)

来源:红网 2009年07月05日

 

 

原本风景秀丽的苦竹河景区 资料图片 网友供图

 

如今垃圾巨流充斥河道,令人感到恶心 网友供图

 

腐败的生活垃圾,成为最大的污染源 网友供图

  红网长沙7月4日讯(记者 张勇)昨日,红网网友“半个碎瓶”在长沙社区发表了一篇题为《苦竹河!旅游开发让你很受伤》的帖子,以组图的形式记录了张家界市苦竹河景区河道出现大量生活垃圾的现状,引起了众多网友的关注和热议。作为国家4A级旅游风景区的张家界苦竹河景区,旅游开发缘何会出现如此硬伤?记者对此进行了一番探访。

  网友“半个碎瓶”在其帖子中共发布了八张相关图片,通过图片可以清楚地看到苦竹河景区河道水面上出现大量生活垃圾,由于最近连降暴雨,致使长期堆积的垃圾在河道中呈带状顺流而下,看上去让人感到恶心。“半个碎瓶”还发布了一张苦竹河在遭受生活垃圾污染前的照片,通过比对即可发现如今的苦竹河已经对不住“青山绿水”的宣传招牌了。原本风景秀丽的苦竹河为何会陷入环境污染的困境?“半个碎瓶”也给出了自己的分析:“苦竹河河段成片的垃圾主要来自于澧水主干道,市区河道的垃圾顺流而下,致使垃圾积在了苦竹河的平湖段,据当地居民反映,由于挖沙的船只、游客在苦竹河上频繁作业和出入,苦竹河的水已经没有之前清澈了,一些地方甚至出现了浅滩。”

  此帖一经发出,得到了众网友的关注,短短的时间内就有跟帖20多条。网友们的态度以批判为主,认为景区开发不应以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如今的苦竹河环境污染已经到了“触目惊心”的地步,如再不加以管理,苦竹河旅游后开发将陷入到更加尴尬的境地。还有网友对来此地旅游的游客素质提出了质疑,并发出了“为了保护这条母亲河,大家不要去苦竹河旅游”的倡议。

  距张家界市城区5公里的苦竹河大峡谷风景区,一向以秀丽的风景为游客所称道,距离茅岩河漂流上岸码头仅仅18公里,是国家4A级旅游风景区茅岩河九天洞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年旅游吞吐量已经到达了60万人次。茅岩河九天洞景区由张家界西线旅游开发股份有限公司负责开发与经营,除了苦竹河大峡谷,该公司还负责经营着九天洞、苦竹寨和茅岩河漂流。记者随后联系了该公司的相关负责人,该负责人对苦竹河景区河道出现大量生活垃圾作出了解释:“因为河水流经的上游峡谷平湖存在着未来得及妥善处理的垃圾,加上近期连降暴雨,才致使景区河道出现了大量的生活垃圾,但这只是暂时现象,平时我们都在河道安排有工作人员及时进行捞取和清理”,至于为何在在景区会出现大量的生活垃圾,该负责人并没有给出正面的答复,只是称“将尽快处理河道的垃圾”。

  大量的垃圾究竟从何而来?记者带着这个问题采访了居住在苦竹河两岸的居民。在苦竹河边生活了30多年的老陈见到如今河道里随处可见的“垃圾巨流”,显得非常的痛心,“以前这里的水开发质非常好,水面也像镜子一样的,自从搞旅游开发了,我们这里的环境就渐渐变样了,”老陈无不叹息地说道:“现在来这旅游的人多了,经济确实是带动了,但留下的垃圾却得不到妥善的处理,我们现在都不敢用河里的水了做饭了”,据老陈介绍,虽然张家界西线旅游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在平时都安排了河道清理员,但由于垃圾量实在太大,这些人做的工作也只是“扫扫台面”,这次因为暴雨致使河道出现大量生活垃圾,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公司对垃圾处理不妥当造成的。

记者通过调查发现,苦竹河河道出现大量生活垃圾的重要源头是来此地旅游的游客们所遗留下来的垃圾,加之旅游开发公司的未加以妥善处理,才使得如今的苦竹河景区“很受伤”。作为我省4A级旅游风景区的苦竹河景区,将采取何种措施应对突然来袭的“垃圾巨流”,还苦竹河以青山绿水?本网将继续关注此事。作者:张勇

13、一条大江能够承受多少大坝? 

来源:中国环境报2009-07-06  刘蔚 

http://www.cenews.com.cn/xwzx/gd/qt/200907/t20090706_619189.html

   和谁对话?

  翁立达,1993~2005年任长江流域水资源保护局局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992年起享受国务院专家津贴。现任中国水利学会环境水利专委会副主任,长江技术经济学会秘书长。从事长江保护30余年,曾参与和组织了三峡和中线南水北调等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与设计等工作。

  为什么对话?

  长江水电开发近年来呈现快速、无序态势,一些水电项目甚至出现先开工后补做环评的现象。水电项目的急剧开发势必对长江水系造成重大影响,导致鱼类生境被破坏,生物多样性丧失等一系列问题。我们急于知道,长江到底还能容忍多少的任意开发?水电开发亟待解决哪些问题?

  翁立达怎样说?

水电开发必须以生态友好的理念为指导,在追求水电站正面效益的同时,将其不利影响降至最低程度,寻求生态环境保护与水电开发的双赢方案。在水电开发的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的各阶段中均应将生态环境保护作为重要目标。不能盲目无序开发,给长江生态系统造成不可逆转的严重破坏。

  对话人 翁立达

  著名水资源保护专家、原长江水利委员会水资源保护局局长

  采访人

  点击一

  焦点关注

  一条大江能够承受多少大坝

  关键思路  

  国际公认40%为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的警戒线,而金沙江流域规划的水库总库容将达到83%。

  记者:一条河流能够承受多少大坝?如果超出河流能力建坝,可能产生哪些后果?

  翁立达:对于一条河流来说,发电只是它的一个功能。我国水电资源丰富,占世界第一位。从国家能源角度出发,开发水电不可避免。当前关键的是,要怎样开发。

  国际公认40%为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的警戒线。而随着水电规划的实施,金沙江流域规划的水库总库容将达到径流量的83%,长江上游地区水库总库容将达到河川径流量的61%,这将对河流生态环境产生长期深远的影响。

  以前由于缺乏生态环境观念,我们水电开发的指导思想是把河流“每米水头都要用干”。在这种思想的驱动下,一些河流开发过度。比如黄河,由于开发程度过高,出现了很多问题。黄河原来每年的平均径流量为500多亿立方米,而已建水库的库容已超过了600亿立方米。后果是,黄河断流多年,径流量现在每年平均只有300多亿立方米。

  而实际上,河流的过度开发,不仅严重破坏了河流的生态系统,不适当地建设大坝,也会造成不可预料的后果和经济损失。一个大坝建设起来并不难,但造成的后果,有些是可以弥补的,有些则是不可逆转的。如黄河修建的第一座水库——三门峡水库,由于对黄河泥沙的严重性、复杂性认识不足,对黄土高原的治理速度和减沙效益过于乐观等原因,关闸蓄水后不到一年时间,库区泥沙淤积达15.5亿吨,在渭河入库口形成拦门沙,回水倒灌威胁西安和关中平原,由于库区泥沙淤积严重,整个工程面临淤废的危险。

  记者:现在,各大电力公司纷纷看好长江的水电资源潜力,您认为,长江水电开发到底还有多少潜力?

  翁立达:根据统计资料,尽管长江水资源丰富,据宜昌站1950~2000年统计资料,宜昌年均径流量为4510亿立方米,但其中68%集中在丰水期5~9月,为2980亿立方米,而只有32%分布在10月至次年4月,10月~11月仅为746亿立方米。根据原长江流域综合利用规划,如工程全部实施后,宜昌以上水电站水库的总库容为2125.8亿立方米(虎跳峡高坝方案)与1930.4亿立方米(虎跳峡低坝方案),调节库容分别为1143亿立方米与1038亿立方米。由于水库蓄水涉及防洪要求,一般需在汛后进行,因此如按原有方案实施梯级开发,水库的蓄水要求将难以得到保证,届时一些水库极有可能将出现汛后蓄不满水的情况。

  根据现有长江水沙演变与环境耦合研究初步成果,三峡水库建成后,每12年中,只有不足一半的年份水库可以在10月份蓄满或基本蓄满。而在上游建设一系列水库后,这一局面将变得更为严峻,蓄水保证率将进一步降低。由于蓄水直接关系到水电站发电经济效益,按照目前格局,上游干、支流水电站分属各大电力公司,因此届时如不能对上游水电站进行统一规划调度,水库汛后争水的现象将不可避免。而上游水库的集中蓄水,又势必加剧长江中下游生产、生活用水和生态环境用水的矛盾,影响中下游以及长江口的生态与环境需水,加重河口的盐水入侵危害。

  点击二

  焦点关注

  国际上有哪些经验教训值得借鉴

  关键思路  

  埃及阿斯旺大坝对环境的不良影响日益严重

  记者:国际上现在已经开始重新审视建设大坝发电可能引发的系列问题。据您了解,国际上有哪些经验教训值得借鉴?

  翁立达:埃及1967年建成的阿斯旺大坝曾经是埃及民众和政府的骄傲,但大坝建成之后不久,它对环境的不良影响日益严重,逐渐改变了人们对它的评价。

  阿斯旺大坝高112米、长5公里,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高坝工程。它将尼罗河拦腰切断,在高坝上游形成了一个长650公里、宽25公里的巨大水库——纳赛尔湖。1970年,安装的12台水电发电机组全部投入运转。

  阿斯旺大坝对生态环境产生了一些正面效应。

  比如,水库建成后,周围出现了常年繁盛的植被,这不仅引来了许多野生动物,而且有利于稳固湖岸、保持水土,对这个沙漠环绕的水库起了一定的保护作用。

  但是,大坝建成后仅20多年,工程的负面作用逐渐显现,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对生态和环境的破坏也日益严重。这些当初未预见到的后果不仅使沿岸流域的生态和环境持续恶化,而且给埃及全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大坝工程造成了沿河流域可耕地土质肥力持续下降;修建大坝后,沿尼罗河两岸出现了土壤盐碱化;库区及水库下游的尼罗河水水质恶化,以河水为生活水源的居民健康受到危害;水质的改变使水生植物及藻类蔓延,不仅蒸发掉大量河水,还堵塞河道灌渠等;尼罗河下游的河床遭受严重侵蚀,河口海岸线退缩。

  在20世纪60年代兴建阿斯旺大坝时,人们对大坝的认识还是十分有限和片面的。直到今天,人们仍然认为,要精确地预测大坝对生态和环境的影响还是相当困难的。由于在兴建大坝前要判断大坝工程的后果有很大的不可预测性,所以,目前很多国家的公众舆论和学者专家们对超大型水利设施的建设往往持反对或谨慎的态度。

  综合评估大坝的利弊并非易事。首先,大坝对生态和环境的影响很难用资金这个单一标准来综合衡量和测算;其次,目前人类还只是在观测大坝的近期后果,而对大坝的远期影响还很难预测判断,因为有些影响在大坝建成后的几十年内可能还不明显或尚未显露;另外,如何准确可靠地观测生态和环境的变化还是一个难题。

  人类该如何面对大坝带来的种种正面、负面影响?目前,世界各国民众主要有两种相反的看法:一部分环境保护人士主张废弃水库大坝及发电设施,大坝的效益与其产生的负面作用相比微不足道;另一部分人则认为,应该对大坝加以改造,治理相关的种种问题。从保护生态环境的角度来看,人类应该关注大坝对生态和环境的破坏,采取积极措施、减缓这些负面影响。但是,也要看到,大坝对生态和环境的破坏,有些是持久性的、难以治理的。所以,当我们在考虑大坝的直接经济效益时,不可无视大坝的负面后果。

  点击三 

    焦点关注  

  水电开发对长江生态环境的影响

  关键思路  

  对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产生无可挽回的重大影响

  记者:人们现在已经更多地认识到,水电开发对生态环境的改变产生巨大的影响。对于您来说,水电开发建设对长江产生的哪些影响是您觉得最痛心的?

  翁立达:随着万里长江第一坝葛洲坝于1970年开工,长江上游特有鱼类的生存空间就不断受到挤压。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在20世纪70年代数量还很多,而80年代后,很多种类种群数量明显减少,逐渐失去渔业价值,种质资源急剧减少。1989年,葛洲坝水电站建成,彻底阻隔了中华鲟的洄游通道,中华鲟因此在长江上游绝迹。

  长江是世界第三长河,同时也是中国水生生物最为丰富的河流。在长江水系中,上游的鱼类种类尤其丰富,中国特有种比例明显高于中游和下游。但近年来,长江开发的重心已经从三峡滚动上溯到金沙江江段及上游支流,开发规模之大、水坝之高、梯级之密集,举世罕见。如此过度开发的叠加效应将会摧毁长江上游水生生物密集区的流水生境,对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产生无可挽回的重大影响。

  如“四大家鱼”是长江主要的经济鱼类,在每年的4月底~5月初产卵,其产卵过程与水温和涨水等环境因素密切相关。然而,水库的建设完全改变了家鱼的生育环境。在每年的5月,河流水位陡涨,形成的洪峰能够刺激家鱼产卵。但是由于大坝的阻拦,洪峰削弱,水位没有了陡涨信息,家鱼也无法掌握产卵信号。也就是说,由于水系的变化,鱼儿无法感知生物季节的到来,就像万物无法感知春天的到来一样。此外,鱼卵和鱼苗只在合适的温度和水流的环境下才能正常发育。但水库的修建改变了原有的水温和水流状况,降低了鱼类的繁殖能力,近年来,宜昌江段长江“四大家鱼”的鱼苗径流量,已经锐减至三峡水库蓄水前的2%~3%。长江名贵的鲥鱼也因万安水电站的兴建破坏了产卵场,现已绝迹多年。

  点击四

  焦点关注

  采取修建鱼道的措施是否有效

  关键思路  

  鱼类的保护问题不是修建鱼道就能够解决的

  记者:据了解,有的水电开发项目开工后也做了补救措施。您认为,采取补救措施后,能够避免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吗?

  翁立达:很多水电开发项目在环评后,为了避免对鱼类造成巨大影响,采取了修建鱼道的措施。但实际上,修建鱼道代替不了栖息地保护,不是长江流域鱼类保护的有效手段。长江上游的特有鱼类多数适应于激流环境,它们对大坝修建形成水库的静水环境不适应。特别是进行梯级开发时,急流生境丧失殆尽,对这些鱼类的保护问题不是修建鱼道就能够解决的。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曹文宣认为,修建过鱼设施不能解决大坝上下鱼类基因交流的问题,因为它只能供鱼上溯,不能诱鱼下行。同时,许多产漂流性卵的鱼类,鱼卵和初孵仔鱼在漂流过程中发育,通常要漂流400公里~500公里才能主动游泳,这些鱼在水库中是不能进行繁殖的,不能繁殖就达不到“交流”的目的。而对于一些适应于激流环境并且多为摄食底栖生物的特有鱼类,因适宜的生境已完全消失而在水库中绝迹,它们是无法通过水库上下交流的。

  点击五 

    焦点关注  

  现行流域综合规划的不足

  关键思路  

  对生态环境的重视不够

  记者:近年来,长江上游屡屡出现违规建设水电站事件,这是否与现行的流域规划不够完善有关?

  翁立达:由于现行流域综合规划的过时和对生态环境的重视不够,水电开发中的一些问题已越来越突出,反映在水能资源被过度开发、无序开发和不合理开发等方面:

  一是局部河流、河段水电过度开发。根据现行长江流域综合利用规划,长江上游的金沙江干流与雅砻江、岷江、大渡河、乌江等支流将建设一系列梯级水电站,这些工程实施后,将在两个方面对生态环境产生影响:除赤水河等少数支流外,上游干流大多河段都将成为梯级水库,干流以及许多支流均将被不同程度渠化,天然状态河流将转变为半天然河流或基本受人工调节,河流的水文循环、连通性和动态性将发生根本改变。梯级水库的形成,将完全改变河流的水文和理化特性,对河流生态环境产生显著的潜在与叠加影响;规划实施后,长江上游地区大型水库的总库容将达到河川平均径流量的61%,其中金沙江流域的水库总库容将达到上游来水量的83%,水电规划的实施,将对长江生态系统与环境产生长期而深远的影响。

  二是河流、河段水电无序开发。当前在长江上游的水电开发中,出现了“跑马圈水”的局面与开发市场主体多元化的状态,这使未来工程的统一运行、调度与管理暗藏危机。多头开发却缺乏统一调度必然对生态环境影响巨大,缺乏流域综合协调机制也必然不利于河道日常管理和解决突发污染事件。在水电开发中,过分市场化可能会留下长期隐患,与火电厂不同,水电站建设造成的生态环境损失一旦形成,将很难消除和恢复。

  三是个别水电站开发运行方式不合理。由于在水电站的设计和运行管理中基本不考虑生态需求,导致各种类型的水电站开发方式对生态环境造成很大的影响。

  现行长江流域综合规划完成于20世纪80年代末。近20年来,流域综合规划在指导流域综合治理、水资源开发利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水污染防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有力地促进了流域经济社会发展。但是,随着流域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河流状况的变化以及治水理念的革新,现有流域综合规划已不能适应新时期的要求,存在以下主要问题:大部分规划的基础资料已过时,规划期已满;当时的规划重点主要围绕重大工程建设开展,对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和流域的管理等工作重视不够;对水资源承载能力和水环境承载能力认识不足,涉及水资源配置、节约、保护和管理方面的规划内容不多;随着国家主体功能区的划定、区域发展战略的实施,要求流域综合规划与之相协调和衔接。由于目前流域综合规划修订滞后于有关专业规划,因此难以合理规范和有效管理水资源开发利用行为,导致一些地方水资源过度开发、水能资源无序开发,特别是部分地区的“跑马圈河”,严重影响流域水资源综合效益的发挥,造成对流域生态与环境的破坏。

  记者:您认为现行流域规划有哪些地方需要完善?

  翁立达:现行长江流域综合规划是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形成的,主要考虑了防洪、发电和航运的要求,由于当时缺乏生态环境意识,对于如何认识河流,以及开发利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未给予足够的重视。2006年,国家发改委下达了经费,制定新的《长江流域综合规划》,计划3年,2009年底完成。

  我们认为,修订的流域综合规划中应强调“在保护中开发”,水电开发遵循以下原则:

  一、合理控制水能资源的开发程度。对河流水资源和水能资源的开发利用必须适度,不能超越河流自身的恢复调整能力,应根据长江流域水资源的承载能力和水环境的承载能力,刚性规定水能资源开发利用的上限。

  二、明确划定不宜开发和限制开发区域。随着国家主体功能区的划定和区域发展战略的实施,在全流域从生态与环境角度识别不宜和需限制进行水利水电工程和其他大型工程建设的区域、河流和河段,并落实在新的流域综合规划中。不宜及限制开发区域明确后,应受有关法律法规的约束,并在实践中严格遵守,对一些存在较大争议的项目应当暂缓决策。

  三、充分进行战略环评、规划环评和累积影响评价。对新的流域综合规划方案应充分进行战略环评、规划环评和累积影响评价,并让全社会公众有机会充分参与和监督。应当改变长期以来实施的“技术经济最优”的单一工程目标,将生态环境因素作为重要指标。规划方案还应考虑到工程的长期运行调度方案,对河流生态环境需水和生态调度提出明确要求,作为指导水电站规划、设计、建设、运行和退役的依据。规划方案还应为河流的生态修复和水电站设施退役后的再利用方案或拆除预留空间。

  四、确定开发的先后程序。对于新流域综合规划中的方案,应从全流域的角度,根据其生态环境影响程度,对新规划中的各工程进行分级,据以确定开发的先后顺序,在实施中应要求首先开发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小的工程,不应放任开发企业“跑马圈水”、遍地开花。

  点击六 

    焦点关注  

  如何遏制长江水电无序开发态势

  关键思路  

  以生态友好的理念为指导,寻求生态环境保护与水电开发的双赢方案

  记者:对于目前长江水电无序开发态势,您有何建议?

  翁立达:为了维护长江的健康生命,为了中华大地人与自然的和谐和可持续发展,长江上游水电开发必须以生态友好的理念为指导,在追求水电站正面效益的同时,将其不利影响降至最低程度,寻求生态环境保护与水电开发的双赢方案。

  首先,要抓紧修订并出台新的《长江流域综合规划》,以指导水电有序开发。新一轮流域综合规划修编应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维护河流健康,保障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支撑流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作为规划修编的主线,对原长江流域综合规划从生态环境角度进行修订和调整。

  其次,要遵循科学、透明的开发决策程序。新流域综合规划修编后,为了确保科学发展观和各项生态友好的工程措施得到落实,在实施具体的开发项目时,应严格遵循科学、透明的开发决策程序。立足中国国情并以国内的实践经验为基础,正面、积极地广泛吸纳国际上先进的、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和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决策理念和方法,如世界水坝委员会的《水坝与发展——新的决策框架》、国际水电协会(IHA)的《可持续性导则》等。通过科学、透明的决策制度,确保水利水电工程的开发建设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遏制无序开发和掠夺式的开发,采取措施最大限度减轻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和对社会的影响,妥善处理移民安置问题,使水利水电工程真正实现生态环境友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存。

  第三,要逐步建立生态友好的水电工程运行管理制度。一是对流域内水利水电工程实施统一的调度与运行管理。为了实现河流的多目标功能,保障长江的生态安全,实现以长江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水电站的运行不能仅考虑水能利用的发电经济指标,必须同时保证满足河流生态系统要求,必须按照国际公认的准则,按流域综合管理的要求,通过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对长江流域水利水电工程进行统一调度和运行。二是实施生态友好的运行调度方案。以流域综合规划为指导,在水电站的规划设计阶段即应为实施生态调度创造条件。必要时要通过立法形式确保在运行管理过程中,各项生态调度的措施得到落实和实施,特别是要保证河流的生态环境需水,结合相应的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保护流域内的生物多样性,避免和减轻水电工程对生态与环境的不利影响。通过建立类似于“绿色水电”或“低影响水电”的认证制度,在我国实施水电环境认证,以鼓励水电站的运行管理单位采取措施将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降至最低程度。三要建立水电站运行期生态环境监测制度。通过建立生态环境监测制度,对开发前、开发中和开发后(运行期)河流的生态环境状况进行经常性监测,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有效对策。同时,系统性的监测数据对于科学研究和指导今后的水电开发和运行管理也是非常宝贵的第一手资料。应将水电站的运行许可证与其生态环境绩效挂钩,并对水电站的运行许可证实行周期性换发制度。对于生态环境负面影响问题突出且无法纠正的水电站,应强制退役直至拆除。

  总之,长江上游水电开发必须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进行。固然不能因为有不利影响,就不开发水能资源,但更不能盲目开发,给长江生态系统造成不可逆转的严重破坏。在水电开发的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的各阶段,均应将生态环境保护作为重要目标。

  相关链接

    水电可持续性导则

  国际水电协会于2004年2月正式发布了《可持续性导则》以及遵守协议,得到了各成员国的接受。《导则》旨在促进更多地考虑社会责任、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

  《导则》对各种水电开发方案的评估标准包括:优先考虑对现有水电站进行升级改造;优先考虑综合用途最多的方案;优先考虑已经开发的流域;优先考虑单位发电量(GWh)淹没土地最少的方案;优先考虑能为脆弱社会群体提供机会最多的方案,且不会将无法解决的威胁施加给他们;优先考虑能加强大众健康或对大众健康风险最小的方案;优先考虑迁移人口最少的方案;优先考虑可以避开特殊自然和人文遗址的方案;优先考虑对稀有、脆弱和受威胁物种影响最小的方案,并最大限度地恢复栖息地和保护高质量的栖息地;优先考虑可以实现或实施下游社区支持的目标方案;优先考虑那些具有相关流域管理效益及较低泥沙淤积和侵蚀风险的方案。

  水电在环境方面的可持续性问题主要是从考虑的问题、减轻危害的方法和策略方面阐述:水质;泥沙输送和侵蚀;下游水文和环境流量;稀有及濒危物种;鱼类通道;水库内有害的物种(动植物);健康问题;施工活动;环境管理系统。

  水电在经济方面的可持续性主要关注公平、合理地分配经济利益;有效使用资源要对不同方案进行仔细评估并选择最好的方案,并在未来不出现隐藏和未被发现的成本;政府需要确保在规划过程中不能忽视水电项目的长期和不太直接的效益,也要确保这些效益不受到短期融资和纳税政策的影响;进行水电开发时,应评价各方案不同阶段的资金和运行成本,形成完整的评价结果。直接和非直接的成本和效益应被确定并在可能的情况下用货币形式定量。

14、云南怒江:铅锌矿的“兴旺”与一条河流的“溃烂”

来源:《工人日报》2009年07月06日 陈昌云

http://env.people.com.cn/GB/9597200.html

  “几十年前,这河里的鱼可多了。我们在家里把锅先架上,生火烧着水,人下河去捉鱼,逮到鱼回家,水刚好开了,现煮现吃,味道鲜得很。可惜啊,现在河里很难见鱼了,即便有鱼也不敢吃,怕有毒。”在沘江河边,一位农户指着河流感慨地对记者说。

  云南省怒江州兰坪县的沘江,是澜沧江一级支流,位于兰坪县和大理州云龙县境内,总流长173.4公里。1985年以来,这条原本清澈的河流,被铅锌矿的开采给彻底污染了,水质为劣Ⅴ类。

  “江河居然能被污染成劣Ⅴ类,简直可说是‘骇人听闻’。因为江河水是流动的,与流速相对缓慢的湖泊水不一样。”环境工作者张荣说,“江河被污染并长期呈劣Ⅴ类,可想见其污染源之广、污染强度之大。”

  河水严重污染

  “上世纪80年代中期,随着兰坪矿业的开发,沘江源头及上游两岸的采选和冶炼厂的迅速发展,由于缺乏统一的科学开采规划和生态保护方案,长期的无序开采导致矿区地质结构和植被遭到严重破坏,致使沘江水质日益恶化。”6月25日,云南省环保厅对媒体进行水环境污染防治工作情况通报,省环保厅副厅长杨志强说,到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河水已严重污染,水质为劣Ⅴ类,主要污染物为铅、锌、镉和砷,水环境功能受到较大影响,已基本丧失工农业生产和生活用水功能。

  在6月25日之前,除了沿河的居民,很少有人知道沘江,更不知道沘江的污染如此严重。

  兰坪位于著名的云南省金沙江、怒江、澜沧江“三江”成矿带中段,被誉为中国的锌都。近年来,兰坪共发现大小矿床(点)220个,有锌、铅、铜、铁等40多个品种,现已探明银矿9339.6吨、铜矿80万吨、锶矿534.1万吨、铁矿59万吨、钻矿1536吨、岩盐矿6970万吨等。据粗略估计,全县矿产资源潜在价值约1000亿元以上,人均可达到50万元。

  从1985年开始,在“大矿大开,小矿放开,有水快流”口号的影响下,来自全国各地的国有企业、集体企业以及个体老板纷纷涌入矿山,兰坪一度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的群采热点矿区。乱采滥挖、采富弃贫、争矿抢矿的现象十分突出。

  长达8年之久的掠夺式、大规模群采,造成了矿山秩序混乱不堪,安全事故和地质灾害频发,资源破坏和浪费极为严重。环绕金凤村庄的沘江曾因矿渣阻塞断流,水质迅速下降到了劣V类。

  由于多种金属超标,沘江的水不能饮用,也不能用于浇灌。兰坪县副县长李金儒说:“过去兰坪县大矿大开,小矿小开,群采私开、资源浪费,造成环境污染,先污染后治理的代价太大了。”

  整治行动

  1992年,云南省政府在兰坪召开现场会议,对沘江的污染整治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关闭了多家环境污染严重的矿业企业。

  2002年,省环保厅组织当地环保部门,先后多次对沘江流域的污染企业进行拉网式排查,结合环保专项行动关闭了沘江沿岸一些环境污染严重的工矿企业。

  2003年以来,云南省政府大力推进矿产资源整合,对兰坪矿区实行了集中规划、统一开发的政策,结束了十多年来群采的混乱状况,企业污染治理设施逐步完善,基本做到了达标排放。

  2008年以来,云南省委书记白恩培、省长秦光荣先后多次就沘江污染作批示,要求采取更加有力措施治理沘江污染。今年1月,省环境监察总队组织两州、县环保局对沘江流域27家选冶企业开展了联合执法检查,并先后下发8个文件,要求怒江州、大理州分别对沘江流域兰坪县和云龙县境内的相关违法企业进行停产整治、限期治理。

  杨志强介绍说:“总体上看,通过历年来特别是近年来各级、各部门的不懈努力,经污染综合整治,沘江水环境质量呈好转趋势。”

  “由于沘江是澜沧江的支流,即使沘江污染减轻了,其重金属污染物其实还是被冲刷到澜沧江。”环保志愿者王先生说,“一座矿山的兴盛和一条河流的重度污染,就经济利益来看似乎难以比较得失,但从水环境污染往往是不可逆的角度看,得不偿失。”

15、中美“碳关税”首次过招 中国坚决说“不”

来源:新华网2009年7月6日

http://www.zgjrw.com/News/200976/index/587863377200.shtml

  狼,真的要来了吗?

  “如果美国要征收碳关税,所有的发展中国家都会起来反对!”7月3日,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吕学都对本报记者说。

  当天,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姚坚对外界表示:“中方一贯主张与国际社会共同应对气候变化,但部分发达国家提出对进口产品征收‘碳关税’的做法,违反了WTO的基本规则,是以环境保护为名,行贸易保护之实。”

  6月上旬,在波恩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会议上,有部分美国代表提出了对华进口产品征收关税的意见。与此同时,6月22日,《美国清洁能源安全法案》获得众议院通过,该法案规定,美国有权对包括中国在内的不实施碳减排限额国家进口产品征收碳关税。

  吕学都说,美国代表的想法和做法都是违反联合国规则的,在波恩气候变化会议乃至年底的哥本哈根会议上都不会站住脚。

  吕学都从1991年开始主管气候变化的科学研究计划、政策制定及国际谈判。5年后,他成为中国气候变化谈判代表团的主要成员,并参与制定中国气候变化政策。他的上一个职务是国家科技部全球环境办公室副主任。

  环境法学专家、北京大学教授汪劲认为,美国征收碳关税的想法并不是偶然,而是步步紧逼,早有打算。“他们此前的能源和气候法案几个法案都有类似的条文。”

  汪劲说,今年上半年,美国能源财政高官频繁访华其实也在为碳关税事宜试探中国政府态度。

  “碳关税”将拖累中国进出口和GDP

  今年3月,美国新任能源部长朱棣文和法国总统萨科奇都对碳关税做过相应表示。本报记者随即约请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刘小川团队操作课题《美国征收“碳关税”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经模型预测发现,美国碳关税不仅影响我国对外贸易,而且还将拖累整体经济的发展。

  刘小川介绍说,碳关税目前世界上并没有征收范例,但是欧洲的瑞典、丹麦、意大利,以及加拿大的不列颠和魁北克在本国范围内征收碳税。

  现行征收碳税国家的计税标准通常在吨碳10美元至70美元之间。取中间值30美元/吨碳和60美元/吨碳二个等级的碳关税税率,运用可计算一般均衡(CGE)模型,可以初步分析美国碳关税对我国宏观经济面所可能产生的影响程度。

  “如果征收30美元/吨碳的关税,将导致我国进口总额下降0.517%,出口总额下降0.715%,显然影响出口的程度更大些。如果碳关税率提高一倍,即60美元/吨碳,自然对我国进出口总额的负面影响会相应增加,将分别下降0.869%和1.244%。”刘小川说。

  在这两种情况下,出口的下滑将进一步拖累我国的GDP分别下降0.021%和0.037%。

  从我国对美贸易的总体情况来看,美国“碳关税”的征收,无论是出口还是进口均将产生负面影响,比较而言,对美出口的影响要略大于进口的影响。

  出口方面,若征收30美元/吨碳的关税,将会使得我国对美国出口下降近1.7%,当关税上升为60美元/吨碳时,下降幅度增加为2.6%以上;

  进口方面,若征收30美元/吨碳的关税,将会使得我国对美国进口下降1.57%,当关税上升为60美元/吨碳时,下降幅度增加为2.59%。

  刘小川强调说,虽然美国碳关税税率的高低与对我国对外贸易及GDP的下降呈现出直接的正相关影响,也就是说随着美国“碳关税”税率的上升对我国的影响逐渐加大,但是这种影响并不成正比,开始的30美元碳关税的影响要比后增的30美元碳关税(即60美元税率)的影响要大,因此美国碳关税对中国的初期负面影响不容小觑。

  能源密集型产业产出下降

  此外,刘小川团队的模型也预测了美国征收碳关税对中国不同产业的影响。

  刘小川介绍说,其中玻璃制造业和化肥业下降的比例较大,在30美元/吨碳的情况下下降了3.65%和3.29%,在60美元/吨碳的情况下下降了6.35%和5.89%。其他高含碳产业的产出下降程度也比较大,平均降幅近3%和6%。

  2009年1至2月,我国相关产业的产出与去年同期相比,水泥、化肥和钢铁分别增长了17%、4.6%和3.1%,而造纸和玻璃则分别下降了5.8%和2.0%。如果考虑美国碳关税的因素,水泥、化肥和钢铁的增幅将会下降,而造纸和玻璃业将进入“增长衰退期”(该产业的增值率分别将为-9%和-5.7%)。

  由于相关产品之间的替代效应,非能源密集型(低含碳)等其它行业的产出则有所增加,在两种税率之下分别增加0.13%和0.23%,但是其增长的幅度要远低于能源密集型产业产出水平下降的幅度。因此,美国碳关税对我国各产业的发展而言,总体的效果必然是弊大于利,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我国政府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扩张性财政政策之效果。

  除却直接影响产业发展外,美国对华征收碳关税还将对中国就业、劳动报酬以及居民福利造成负面效应。

  刘小川说,由于我国的高含碳产业受美国碳关税的冲击较大,从短期看必然导致该类行业就业的困境加剧。

  他介绍说,在假设各行业之间劳动力要素不能流动,从而形成各行业有差别的失业率水平的情况下,“碳关税”将使能源密集型行业的失业率均普遍上升1-2个百分点,其它行业失业率略有提高。

  “如果美国采用高税率(60美元/吨碳),那么失业率将大致呈正向同比增长。”刘小川说,“2008年底,我国的失业率为4.2%,据估计2009年失业率将更高,可见在此高失业率的趋势下,美国的碳关税政策无疑是对我国本不乐观的就业市场的落井下石。”

16、警惕环评陷入“花架子”

来源:新华报业网-新华日报  2009-07-05 杭春燕

http://news.xhby.net/system/2009/07/05/010539371.shtml

  种种迹象表明,环评作为从源头上严防环境风险的一道关口,目前却有沦为“花架子”之险。

  近日,我省环保部门对某地污染企业进行清查时,一举发现数十家未经环评审批的小企业。可笑的是,当地对这些“没有出生证”的企业一直正常收取各种税费,甚至包括排污费。

  而在今年6月,国家环保部开出了从环保总局升格为环保部之后的第一张罚单:暂停审批金沙江中游水电开发项目;责令华电和华能在建的鲁地拉和龙开口水电站项目停止主坝建设,补办环境影响评价手续。而这被称作“史上最严厉的”罚单倒是让人们得出了另一种解读:原来,如此重大的工程项目,竟然也未办环评先开工?!

  我国《环评法》明确规定,任何新、扩、改建项目都必须办理环境影响评价,并通过环保部门审批之后才能动工兴建。可是,如今的事实是:一方面,不少人把环评当成可有可无的“橡皮图章”,把“补办”当正常,“不办”也常见;另一方面,由于一些环评机构的逐利行为,环评成为“纸上游戏”、“走过场”。而这两者的叠加效应,使得环评对环境风险的把关作用与当初的立法理想“相去甚远”。

  在现实中,人们常常会把环评的重要性放在嘴上,看到的却屡屡是“先上车,后买票”与“无证驾驶”这样两种尴尬的情景。

  为什么一些人敢于把环评当成“橡皮图章”?说到底,是环保依然没有摆脱“说起来重要、干起来不要”的尴尬处境。华电、华能两大项目被叫停后仍在施工,可谓最让人“拍案”的典型案例了。而华电鲁地拉公司安全技术部主任张湘涛在接受央视记者采访时还理直气壮地表示:从规划上来讲,这个电站是肯定要做的,而环评肯定是能通过的。这更从一个侧面印证:环评在某些人眼中只是一个“程序性存在”。

  有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一些环评机构与建设单位之间存在着不正常的关系,“拿人钱财,替人消灾”,不重质量重利益。具体表现在:顺从业主意愿,把法律要求的独立环评,完全变成业主建设愿望的合理性论证,丧失客观、公正、科学立场。“明明是对当地环境有影响,却说成是无碍大局,甚至无影响;明明是不适宜建设,却信誓旦旦地说是必需。环评成了走过场,几乎所有项目都可通过。”

  当环评成了评审者与被评审者之间的一单生意,谁还能指望环评的公正性和科学性,又怎么可能靠它来控制环境的风险?最终,项目如愿开工,评审专家名利双收,环评部门的腰包鼓了、项目所在地政府的政绩也有了。而遭殃的是谁?是环境,是当地百姓! 

目前,在污染物排放总量居高不下、环境事故进入高发期、群众对环境质量的期望越来越高的情形下,公正、客观、规范、有公信力的环评显得尤为重要。环评部门需要用行动来践行他们本应承担的公共责任。否则,谁还会把《环评法》放在眼里呢?

17、水电开发规划环评需先行

来源:世界能源金融网2009-7-6

http://www.wefweb.com/news/200976/0838063517_0.shtml

本文摘要:鉴于水电开发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呈现多方面、多层次、长期性和不可逆的特征,我们不仅要考虑资源开发布局、规模、方式及开发时序等技术经济问题,还要考虑流域和区域的生态保护建设需求。 

  面对西南地区密集的水电开发活动,我们不得不提出这样几个问题:

  我们到底需要建多少个水电站?我们能够建多少水电站?水电开发与环境保护的矛盾怎么化解?

  要回答第一个问题,有赖于我国有关决策部门根据我国当前的电力缺口,结合我国能源储备的整体情况,制定一部全国性的而且具备一定法律效力的水电开发规划。回答后两个问题比较具有挑战性,因为这一直是多年争论的焦点。但这个问题并非无解,关键还是要在体制改革上下功夫。首先流域的开发应打破行业的垄断和行政区划,制定与全流域环境承载力相协调的发展规划,充分考虑经济条件、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多种因素。其次要建立规划环评和项目环评的联动机制,将规划环评落实到规划制订和规划实施过程中,以此来预防水电开发对流域生态环境的破坏,弥补项目环评的先天不足。

  水电开发的环保争议已经持续多年,虽然环境监管的力度在加大,但水电项目未批先建的行为却屡屡出现。之所以如此,在笔者看来,主要存在两方面原因:

  一是生态功能区划和主体功能区规划的要求不够明确。尽管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考虑未来我国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4类主体功能区”,但目前主体功能区规划和生态功能区划仍没有制定出来,土地利用、区域流域建设开发利用等综合性规划也就没有或较少考虑资源开发活动对生态环境的深层次影响,有的规划在制订过程中只是笼统提出了环境保护要求,但未能对破坏环境的行为做出硬性约束,对遭受破坏的环境也缺乏补救措施。

  从我国水电开发规划制定的情况来看,首先是流域性规划制定年代较早,开发强度明显过大,缺乏环保论证。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环保的要求也越来越严,对这些规划进行调整已显得十分必要而且急迫。其次是一些规划仅由地方政府制定,往往受到地方重经济发展轻环保思想的影响,或只考虑开发项目对局部区域的环境影响,规划本身的科学性和完整性有待提高。

二是规划环评制度尚未全面推开。从规划上解决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应该是最为经济有效的办法。与单个建设项目的环评不同,规划环评对规划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进行深入分析,对区域内各要素之间关系和影响进行科学评价,提出应该采取的预防措施或者其他补救措施,使规划中各要素布局趋于合理。因此,规划环评应该先于项目环评和优于项目环评,项目一旦违反规划,就不应该通过项目环评。

  以水电开发项目为例,往往在大坝截流合龙前才报上级环保部门进行环评审批,此时对水库周边的环境影响实际上已经形成,而一旦建错了地方,后患无穷。对于这种类型的开发,项目环评的作用极为有限,规划环评的优越性则更加突出。2003年9月1日开始实施的环评法,对规划环评作了规定,但对规划环评的对象及范围、规划环评的责任人和评价单位、规划环评的审查、违反规划环评的责任追究等规定都不具体,影响了规划环评的推进。

  鉴于水电开发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呈现多方面、多层次、长期性和不可逆的特征,我们必须改变当前水电开发缺乏环境监管、忽略国土生态价值的现状,找到水电开发科学有序发展的正确方向。我们不仅要考虑资源开发布局、规模、方式及开发时序等技术经济问题,还要考虑流域和区域的生态保护建设需求。为此,环评必须从流域开发总体规划的层面上进行,在项目决策前的规划阶段就将生态环境保护纳入流域开发目标体系中。当然,最为根本性的一点,是尽早推动规划环评的立法工作,确立规划环评制度的权威性、强制性,不能使之沦为一场纸上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