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众参与 江河信息 六月二十九日绿家园江河信息导读: (编辑:丽英)

六月二十九日绿家园江河信息导读: (编辑:丽英)

2009-06-30

六月二十九日绿家园江河信息导读: (编辑:丽英)

 

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为中国找水系列报道:

1、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为中国找水之七――高原陷车一天记实

 

金沙江中游水电开发特别道:

2、新华网:        水电集团向环保部致歉 开工需从长计议

http://env.people.com.cn/GB/9558618.html

3、新京报:        金沙江的伤痕赤裸裸 

http://comment.thebeijingnews.com/1108/2009/06-27/008@015925.htm

4、中国环境报:      环保面临的窘境:制度缺失致环保部门成最后把关者

http://env.people.com.cn/GB/9556059.html

 

环境资讯:

5、中新社:        中国近三成土地面积荒漠化 每年还在扩大

http://www.hwcc.com.cn/newsdisplay/newsdisplay.asp?Id=219384

6、人民日报海外版:    中国倾力保护“地球之肾” 

http://news.xinhuanet.com/environment/2009-06/28/content_11614027.htm

7、新华网:        胡鞍钢:三江源生态资源是最稀缺的资源 

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09-06/28/content_11614103.htm

8、人民日报海外版:    生态警报:全球气温升高 祁连山冰川退缩加速

http://env.people.com.cn/GB/9555787.html

9、中国广播网:      新能源成四万亿首个项目 拉动内需4000亿

http://env.people.com.cn/GB/9555873.html

 

地方信息:

10、人民网:       2009深圳青少年环保节启动

http://env.people.com.cn/GB/9558899.html

11、新华网:       内蒙古将用两年时间摸清“草原家底” 

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09-06/29/content_11619101.htm

12、南方日报:      广东:市区3年大停水15云浮“水危机”有望今年治愈

 

人与自然:

13、新华网:       国家一级濒危保护鸟类玉带海雕惊现达里诺尔自然保护区 

http://news.xinhuanet.com/environment/2009-06/28/content_11615250.htm

 

污染信息:

14、中广网:       河南通许地下水严重污染 环保局称排污企业合法

http://news.cctv.com/society/20090629/105034.shtml

15、兰州日报:      天气炎热 黄河岸边污染严重  

http://www.gs.xinhuanet.com/bianji/2009-06/29/content_16942054.htm

 

深度报道:

16、经济参考报:     云南多个水体砷含量严重超标 是污染还是地质变化?

http://env.people.com.cn/GB/9558662.html

17、中国环境报:     构建监督平台 保障公众广泛参与环保

http://env.people.com.cn/GB/9556481.html

 

环境时评:

18、人民网环保频道:    山东东明污染事件惊动总理,尴尬了谁?

http://env.people.com.cn/GB/9559071.html

19、人民日报海外版:    让环保成为习惯 

http://news.xinhuanet.com/environment/2009-06/28/content_11614035.htm

 

 

 

 

1、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为中国找水之七――高原陷车一天记实

文图  汪永晨

 

在路上,车出现故障,车陷进泥里,这种情况恐怕坐过车,开过车的人都有可能经历过。可是整整一天都没能把车开动起来,并且不只是一辆车,而是三辆车一起陷在泥里,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可能会有,但不一定多。这就是2009年6月24日我们在高原上经历的一天。

高原沙丘旁的清晨

沙丘旁的高原

9点左右

清晨高原上空气的透明度,让人觉得似乎都能看到空气被自己深深地吸进了体内。我们昨夜仿佛是枕着沙丘睡的觉。今晨透明的空气让我们看到,其实我们睡觉的沙丘旁,就是青藏高原演变过程中,维系了很久很久的生态系统。漫坡、草坪配上蓝天白云后,就是一首交响曲。

我们8点多出发,目的地是黄河初长成时形成的两个大湖――扎陵湖和鄂陵湖。2007年我到那里时,当地人告诉我们,黄河源头上的这两个大湖比以前小了。全球气候变化对高原的影响,看起来水的变化是极为明显的。昨天我们看到了玛多桥下的黄河、星星海,这些变化可见一斑。水大量蒸发,湖面变成了沙地,草原成了荒漠、湿地成了七沟八壑。

我们出发不久,在还能看到昨夜被我们“枕”过的沙丘时,地质学家杨勇就按以往的经验,快速冲向一片水面,就在这个时候,车在水中停了下来。

开始我们还没有觉得那么严重,当同行的三辆车中的另一辆试图去拉被淹在水中的车时,也陷在了泥中,这个时候,我们开始着急了。

连上钢绳

两辆车也陷在了泥潭中

 

“沙漠气囊”千斤顶

能用的工具都用上了,石头,铁锹、“猴爬杆”力士千斤顶、“沙漠气囊”千斤顶,可是除了“躺”在水里的那辆车静静地看着我们忙活以外,其它两辆,一会儿这个被拉出来又陷进去,一会儿那个陷进去了又被拉出来。

在海拔4200米的高原上,人们不活动,喘气都有点困难,更别提还要搬石头,挥铁锹、挖泥了。没有办法,只能尝试用不同的办法。

 

来了“救星”.

 

“大力神”也用上了

远处一群骑马的藏族汉子被我们喘着粗气喊了过来。我们问他们有什么办法吗?我们想,常年生活在江源的人,这种事肯定有经验。他们中有一位像是个干部的人,先是让我们把绳子拴在车前,杨勇坐在驾驶位上加大油门,我们所有的人和四个藏族汉子一起拉开架势“拔河”。

本以为个个都是大力士的藏族汉子竟也没把车拉出来,看来这招不行。在他们的呼悠下,又来了一招。用“沙漠气囊”千斤顶把车顶起来,轮胎下垫上一块块石头和垫板,所有的人刚才还在车头现在都挪到了车尾,用力推呀!

将要带着我们去黄河源、长江源,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为中国找水的车,才走了5天,就不管我们怎么连拉带拽,就是不走了。

藏族汉子们摇头走了。他们是骑马来的,陷车,这对他们来说是陌生的。这些年江河生态的变化,他们虽然不会用我们的说法:全球气候变化,但是生活中气候和草场的变化,还是让他们有些措手不及。和我同行的江苏汽车节目主持人李国平上个月曾带了一个旅游团到长江源。李国平说,今年5月份的暴风雪,对青藏高原的牧民来说损失太大了。

前两天,杨勇说,才6月,江源已经有汛情了。他有些担心今年黄河、长江的汛期都有大水。

记得1999年长江下游大水成灾时,为了想看看那次华东的大水和江源有什么关系,我随中国第一支女子长江源科学考察队到江源时,我们的向导欧跃就说那年冬天他们那儿遭了“白灾”,家里牛羊冻死了几百只。

那次在有关长江源的采访中,中科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副研究员沈永平告诉我,每年的五月底六月初是长江源区季风到来的时间。可1998年,一直到6月25日才下了第一场雨。而这推迟的季风,一来就凶猛异常。整个7、8、9月,几乎是天天下雨。这对青藏高原来说,是十分罕见的。这和1998年夏季,长江中、下游的洪水是有着密切关系的。

沈永平还给我讲了另一个经历,也是我现在常常讲中国生态危机时的一个例子。他说的是:60年代,科学家们因做试验,曾在青藏高原的一座山上挖了很小的一块冻土草皮,当时想就是一小块,可能不会对那片环境造成多大影响。谁曾想,就因为破坏了这么小小的一块冻土草皮,后来整个山的草皮开始退化,到80年代,就成了一座秃山。

其实,我们人类因为缺乏对自然的了解,像这样的错事又岂止这些?

 

 

 

 

正当我们不知道还有什么办法能让三辆车走出泥潭时,昨天为我们指大沙丘路的藏民夫妇骑着摩托从远处过来了。女主人的汉话足以让我们和她说清楚,我们还有一辆车在玛多县,昨天送一位因严重的高原反应不得不离开队伍,现在还在玛多县等着我们。那辆车上有我们重要的工具。

我们问他们能不能把我们中的一个人带到60多公里以外有信号的黄河乡,我们好让在玛多的那辆车赶快过来。他们夫妻俩商量了一下,丈夫就带上了我们一行中的陈显新上了路,走得匆忙,陈显新这位温州人连棉袄都没穿就坐上摩托车消失在远方。

杨勇说今天晚上我们只有在这儿过夜了。过夜就要搭帐篷,就要做饭。我们在高原的风中开始了过夜的准备。

 

 

 

 

风真大

 

将在这里过夜

 

煮了一点水,泡了方便粥

已经被冻透了的陈显新回来告诉我们,两个多小时后,那一辆车将会带着车上的工具和买的一些木板到来。

希望,对于与泥泞已经打了8个小时交道的我们来说太重要了。晚餐虽然是从地上那水泡子里弄的水,烧开后煮的方便粥,可是大家都吃得格外的香。

车来了,希望也来了。特别是江河汽车栏目主持人李国平,像是“天兵天将”,穿着短裤就来了,指挥着大家,挖、垫、累了一天的我们,看着他的干劲,配上高原的晚霞,像是欣赏起了艺术,有苦,也有乐。

 

新的希望

 

50多岁的人也争着下水

 

夕阳中我们的车还在水中

 

高原上的夕阳

高原的晚霞真美,可是被我们“战斗”了一天的湿地,也被我们弄成了一片烂泥滩。我拍下它们,有负疚,也有警示,希望以后再来考察的人比我们做得好。

 

被我们破坏的湿地

负疚,要有补偿。警示是希望开车上高原的人,工具一定要带全,这样不仅可以少费力,节省时间,还不会让原生态的大自然因为我们而破相。

我们的车在车灯的照耀下,在水里待了一天后,出来了。江源又恢复了平静。

 

最后的努力

它将继续带我们上路

 

难忘的一日

因为要赶着发稿,我没有睡在傍晚风中支起来的帐篷里。陈显新第一次开了3个小时的夜路车,我们赶回到了玛多县。

 

 

 

静静的高原

明天,我们一定会看到黄河源的牛头碑,等着我们的消息。

2、水电集团向环保部致歉 开工需从长计议

来源:新华网2009年06月29日

http://env.people.com.cn/GB/9558618.html

  国家环境保护部总工程师万本太二十五日表示,由国家发改委牵头,环境保护部和水利部参与的评估小组已经着手对金沙江上游水电资源的开发进行总体性的评估和规划。被叫停的金沙江水电项目能否继续开工,取决于评估结果。

  万本太是在中国记协举办的“新闻茶座”上说这番话的。

  六月十一日,中国环保部叫停了金沙江中游正在施工的鲁地拉和龙开口两座水电站。这是环保局升格为部后给出的第一张大“罚单”。然而有消息称,五大国有电企之一的华能集团和华电集团在被环保部亮黄牌后,并没有立刻停止水电项目的施工。环保力量与水电巨头的博弈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对此,万本太表示,根据环保部派出的观察组报告,被叫停的水电项目已经停止施工。而且华能、华电的老总就此事件已经亲往环保部致歉。他强调,在环境保护上不存在博弈本钱的问题,一切都必须依法办事。对于大企业来说,哪怕过去为国家作出再大的贡献,如果不依法办事,也一样会遭到法律的制裁。

  万本太透露,一个由发改委牵头环境保护部和水利部参与的评估小组已着手对金沙江上游水电资源的开发进行整体性的规划和评估。被叫停水电项目能否继续开工,将取决于评估结果以及金沙江水电资源开发的总体规划。

万本太指出,水电总体属于清洁能源,国家是支持的。但必须在考虑到对生态环境以及水生物所产生影响的前提下有序地进行开发。

3、金沙江的伤痕赤裸裸 

来源: 新京报2009-6-27

http://comment.thebeijingnews.com/1108/2009/06-27/008@015925.htm

  初见金沙江,兀立的大山之下,一江碧水咆哮而下,愤怒的浪花拍打着江岸,几十里外就能听得到。金沙江是一个粗线条的男人,以一种无比的坦荡驰骋在大山之间。虽然凶险却充满诱惑,让每一个女人都想扑进他的怀里,翻滚而下走向不可知的旅程。

  金沙江其实并不遥远!它的壮美无可言语……

  4月的这次驾车走滇藏,成了生命中无法释怀的一页。原来还有这样一种生存方式,永远行走在路上。廖佳是真正的行者,在她身上你能感受到自由的含义。大山大水带给人的震撼,很难用言语来表述。一个峰回路转,眼前兀立是直插云霄的峭壁,而又一个闪回又是一望无际的荒野。汽车在飞驰,随着车窗外不断后退的风景。Russell Watson(罗素·华生)清澈的声音顺势而下,远方的雪山、云层中透出的霞光,所有这一切都在这宗教般的音乐中融化。而面对突然闪现的风景,廖佳总能精准地放大音量。高亢圣洁的声音突然释放,整个人都醉了,仿佛自己也变成了大自然的一部分。乱石穿空,惊涛拍岸,放肆而充满力量的金沙江,让人油然而生出朝圣的情绪,不觉泪水夺眶而出。

  金沙江其实并不遥远!它衔接着天堂与红尘……

  裹挟着原始的气息,金沙江会让人平添一种野性。如果说这一路是心灵的旅程,那么大自然在展示它壮美的同时,也赤裸裸地展示了它的伤痕,随意倾倒的垃圾,热火朝天的建设工地。你很难想象,也许一个弯还没拐过来就能同时看到两个水电站在施工。工人们常年坚守在这里,满脸灰尘不知疲倦地工作着。面对千疮百孔的大自然和挥汗如雨的劳动者,那种感受真的莫可名状。

  人类真是虚伪的动物,明明是有意的掠夺,却要打着开发的旗号,一如生活中太多的伤害,往往冠之以爱的名义。金沙江地处长江的上游,高低落差3000多米,正是这丰富的水电资源,让人们时刻垂涎。一道道大坝就像一只只大手,扼住了金沙江的喉咙。怎能去肆意骚扰一位亿万年高龄的长者?无限透支唇齿相依的山河,把一个热血的汉子活生生变成沉默的修女,只有天知道会产生怎样的结果。

  近来听到白岩松在央视《新闻周刊》呼吁“谁来保护金沙江”,真的内心一阵狂喜!看来金沙江的伤痕的确刺痛了像我一样的许多人,正有不少有识之士为此在奔走呼号。而且国家环保部门已经有所动作。也许这一切已来得太晚,也许停建的水电站不久还将开工。即便如此,我们也没有理由选择沉默,即使力量很小也是一种延缓,即使声音很小也是一种干扰……

  金沙江其实并不遥远,它的伤痛连着你和我……

4、环保面临的窘境:制度缺失致环保部门成最后把关者

来源:《中国环境报》2009年06月29日 原二军

http://env.people.com.cn/GB/9556059.html

  由于未经环评审批,擅自开工建设,华电鲁地拉水电站和华能龙开口水电站6月11日被环境保护部叫停。环境保护部指出,这两家电站未批先建的行为严重违背了国家环境管理有关法规,为确保金沙江流域合理有序开发,环境保护部决定暂停审批金沙江中游水电开发建设项目环评文件,督促相关部门和单位对金沙江中游已批和未批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进行补充论证,并根据论证结论进一步完善环境影响评价。同时暂停审批华能集团、华电集团除新能源及污染防治项目外的建设项目环评文件。

  环境保护部叫停金沙江中游水电开发项目,直指两大央企华能和华电,被外界解读为“更严厉的环保风暴”。叫停未批先建的水电开发项目,鲁地拉水电站和龙开口水电站并非首例。在2005年1月18日,原国家环保总局责令停建30个违法开工项目,其中就包括投资达400亿元的金沙江溪洛渡水电站。

  从4年前的溪洛渡水电站到4年后的鲁地拉、龙开口水电站,国家环境保护部门对违规项目的查处,从对单个建设项目的叫停扩展到对区域、流域以及行业集团建设项目限批。然而,一些地方和企业“先建设、后处罚、再补办手续”的怪圈仍未打破。

  (一)

  从2005年1月的“环保风暴”,到2007年的区域限批,所有被国家环境保护部门叫停的大型项目,没有一个不是获得“准生证”的。这些对区域环境带来重大影响的建设项目,在前期理应进行严格考察,慎重决策。然而,从最初的立项、规划到上马,这些大型项目都能一路绿灯,得到国家相关部门的批准,而环境保护部门则成为最后的把关者。

  曾在全国范围内引起轩然大波的怒江水电开发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2003年8月,有关部门发布了在世界遗产地“三江并流区”的怒江中下游两库十三级梯级开发方案。在2004年国家发改委的评审会上,原国家环保总局成为唯一的反对者。这桩引起全国广泛关注的公案走向最终得以扭转,还是由于中央领导同志一纸“慎重研究、科学决策”的批示。

  虽然怒江水电开发暂时得以搁置,但一些大型央企和地方政府在水力资源富饶的西南地区进行大规模开发水电的冲动并没有得到根本抑制。在同属“三江并流区”的金沙江上一系列水电开发项目中,无论是下游的溪洛渡、向家坝水电站,还是这次被叫停的金沙江中游上虎跳峡、两家人、梨园、阿海、金安桥、龙开口、鲁地拉、观音岩8个水电站,这些水电开发企业“跑马圈水”的大投资项目,都拿到了相关部门的“准生证”,使得金沙江被割裂成了一个个“跳水平台”。

  项目审批制度不完善,使得许多存在重大环境隐患或在环境保护方面存在重大争议的项目,在进行审批时往往能得到国家相关部门的批准,而拥有环评审批权限的环保部门则成了最后的把关者。当环评成为项目通过的最后一道“关卡”时,就显得颇为无奈:被批准上马的项目已经投入巨资开工建设,环保部门的监督也常常左右为难,在木已成舟的情况下,往往是补办环评手续。

  “前车之覆,后车之鉴”,然而环境保护部先后两次叫停金沙江流域开发的水电站,在某种程度上表明了,水电开发企业在进行水电开发“跑马圈水”的同时并不重视环保。这也表明,如果不进一步完善审批制度,单靠环境保护部的环境影响评价这道最后的门槛,已经很难阻挡金沙江密集开发水电的步伐。

  (二)

  金沙江所在的西南地区,不但是我国水力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也是我国生态资源最为丰富、环境压力最大、地质灾害最为频繁的地区,金沙江、怒江、澜沧江三江并流区更是被评为世界遗产。开发这里的水力资源,应该慎之又慎。

  然而,这一区域的水电却得到了超常规的开发。按照国家通过的《金沙江中游水电开发规划报告》,在金沙江中游共规划开发上虎跳峡、两家人、梨园、阿海、金安桥、龙开口、鲁地拉、观音岩8个水电站,而在金沙江下游,也规划开发12座水电站。金沙江的水电建设呈现明显的过度开发态势。

  另外,长江上游主要支流的梯级开发也已经大规模启动。有关资料显示,岷江干流都江堰以上的上游河段,已规划了10个梯级电站,中下游还规划了7个梯级;大渡河干流规划为22级梯级,后又增加下游的沙湾、安谷两级,共为24级;雅砻江干流,总共规划了21个梯级;乌江干流规划了12级梯级水电站;嘉陵江干流规划了17个梯级枢纽。

  在西南地区如火如荼进行的水电“圈水”运动,将使西南地区的大江大河变成一座座水库。而随着水电规划的实施,金沙江流域规划的水库总库容将达到径流量的83%,长江上游地区水库总库容将达到河川径流量的61%,超过国际公认40%的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警戒线,这不但对河流生态环境产生长期的影响,导致在这里生存的许多特有、珍稀鱼类面临着灭绝的命运,也对周边的环境带来极大的影响。同时,在这一地质构造不稳定地区建设高坝大库,也存在着巨大的潜在风险。

  有专家指出,目前金沙江密集开发的最根本原因是在开发之前,没有对这一区域进行整体的规划环评。我国的环境影响评价法是2003年出台的,作为一部针对具体建设项目的环评法律,不能适应区域性、流域性开发的整体性环境影响评价。

  目前,在西南水力资源丰富地区开发的水电项目都是根据原长江流域综合规划进行布点的,当时提倡的是“大力开发水电资源”,对生态环境保护考虑得很少,现在应该对原长江流域综合规划从生态环境角度进行修订和调整。在开发之前,应该从整体上对这个区域进行区域规划环评,力争将水电开发项目对周边生态环境的破坏降至最小。现在,由于缺少规划环评的法规,无法从流域乃至更大的区域内进行通盘考虑,这也是我国西南区域密集开发水电步伐无法阻挡的一个重要原因。

  水资源保护专家翁立达表示,国家应明确划定长江不宜开发和限制开发的区域,要在全流域从生态和环境角度识别不宜和需要限制进行水利水电工程和其他大型工程建设的区域、河流和河段,并落实在新的流域综合规划中。不宜及限制开发区域明确后,应受有关法律法规的约束,并在实践中严格遵守,对一些存在较大争议的项目应当暂缓决策。同时,要确定开发的先后顺序,首先开发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小的工程,不应放任开发企业“跑马圈水”、工程遍地开花。

  (三)

  在西南地区大规模开发水电项目和水电带来的巨大效益分不开,无论是华能、华电等大型央企,还是水电项目所在地的地方政府,都希望能从水电开发中获益。

  我国西南地区山大沟深,水力资源丰富,从青藏高原上奔腾而下的大江大河给这里带来了巨大的水能资源。据统计,西南地区集中了我国75%以上的水能资源。对经济仍比较落后的当地政府来说,投资水电可以获得大量税收,拉动地方经济发展。而水电企业如果能从水电资源开发中分一杯羹,则意味着长期利益有了保证。面对这样一个利益大格局,环保责任被推到最边缘的位置,也不足为怪了。

  以这次被叫停的金沙江龙开口水电站为例,其所在地朵美乡在国家贫困县云南省鹤庆县来说也是一个边远贫困乡,这个有着270平方公里、3万人口的乡镇一年财政收入仅有6万元。2007年,华能集团在这里投资建设龙开口水电站,这成了朵美乡甚至鹤庆县“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华能集团不但投资3亿元为乡里修通了通往县城的48公里三级公路,在两年的建设期间,已经为鹤庆县贡献了超过7000万元的地方税收。而在水电站建成后,保守估计每年至少为地方财政贡献5亿元税收,而鹤庆县原来每年税收仅过亿元。

  对于水电开发方来讲,水电的效益很稳定,建成后是一本万利的事。正是看到了这一点,银行对于水电项目的贷款也很慷慨。有关资料显示,在金沙江溪洛渡、向家坝水电站开发项目中,银行给开发方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的贷款高达200亿元。

  水电开发能给利益集团和地方政府带来如此丰厚的利益回报,在西南地区,怒江、金沙江和长江上游及其支流进行大规模水电开发的举动就不难理解了。而在利益面前,环保责任被撇到一边,无法落到实处。无论在怒江水电开发还是在金沙江水电开发中,所有的开发企业都没有真正担当起应该担当的环保责任。因为环保原因叫停这些项目,往往受到利益集团和地方政府的一致反对。

  从2005年叫停溪洛渡水电站到这次叫停鲁地拉和龙开口水电站,环保部门面临的尴尬可见一斑。这些投资巨大的水电站在前期建设中的投入已经以几十亿元来计算,以溪洛渡水电站为例,其从2004年9月开始的前期“三通一平”工程和移民费用投入就达20亿元,在叫停后,也只是补办了环评报告就继续开工。有分析指出,由于这些水电项目投资巨大,环保部门发出处罚禁令的时候,项目大多都已经截流,生米煮成了熟饭,这时候再来叫停,基本只能是给予短期停工的威慑,不可能再否决项目本身,所以就能“补了票”继续前行。

  这一点在媒体对这两家水电站的采访中也得到了证实。《京华时报》于6月14日现场采访这两家水电站时,被勒令停工的鲁地拉和龙开口水电站施工并没停下来。华能鲁地拉水电有限公司总经理周卫东表示,从来没有听说过因为环评没有通过而下马的大坝;华能龙开口水电站筹建处主任张之平同样认为,环评只不过是一个不得不走的程序。

环保不仅仅是环保部门的事,但现在的情况却是,在利益面前,环保责任无法落到实处,最后的责任却都由环保部门来承担。在经济发展中如何妥善处理好开发和环保的矛盾,怎样才能让环保责任落实到每一级政府、每一个部门,让违规的大企业受到应有的处罚,需要有更明确的法律来保障。

5、中国近三成土地面积荒漠化 每年还在扩大

来源:中新社 2009年6月29日

http://www.hwcc.com.cn/newsdisplay/newsdisplay.asp?Id=219384

中新社北京六月二十七日电(记者 王彤)中国治理荒漠化基金会理事长、原国务院副秘书长安成信今天在此间说,中国荒漠化面积已经占到国土面积的百分之二十七以上,而且每年还在扩大。

所谓荒漠化包括了沙漠化、盐碱化、石漠化,甚至也包括矿区地质灾害对生态的破坏。安成信介绍,荒漠化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全球荒漠化面积是四千万平方公里,且每年还增加四到六万平方公里。

以“生态文明与科学发展”为主题的“二OO九第二届中国生态小康论坛”今日在河南洛阳召开。来自气象、林业、环保及科技部门的专家学者共同为中国的生态问题出谋划策。

作为中国治理荒漠化领域的知名专家,安成信在今天的论坛上指出,中国是世界上荒漠化最严重、面积最大的国家之一。但从实践经验来看,不但荒漠化土地可以治理,而且荒漠化地区是一个巨大的财富来源。

据了解,中国的九成风力资源是在荒漠化地区,太阳能资源也主要是在荒漠化地区,另外在荒漠化地区可以栽种很多种有很高经济价值的树和农作物。

因此,安成信认为,中国要治理荒漠化,必须走市场化运作道路。否则,治理荒漠化就很难真正持续下去。他呼吁:宣传、教育每一个公民都有保护环境责任,建设好中国的生态。要在保护环境、保护生态的前提下发展经济。

6、中国倾力保护“地球之肾”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2009年06月28日 

http://news.xinhuanet.com/environment/2009-06/28/content_11614027.htm

    炎炎夏日,在被称为“京南第一湖”的衡水湿地,芦苇新碧,小荷初长,不时有一些水鸟掠过湖面,吸引着众多游客纷纷拍照。自2003年河北衡水湖由省级湿地和鸟类自然保护区晋升为国家级保护区,6年来这里的生态环境越变越好,保护“地球之肾”——湿地,正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

    近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衡水湖湿地保护与发展”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国家林业局局长贾治邦在论坛上介绍,我国已基本形成了以湿地自然保护区为主体,国际重要湿地、湿地公园等相结合的湿地保护网络体系。

  550多处湿地保护区建成

    在黑龙江省伊春市境内,黑龙江红星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为当地的生命之源。保护区总面积近1120平方公里,有包括河流湿地、泛洪平原湿地、沼泽化草甸湿地、草本沼泽湿地、藓类沼泽湿地、灌丛沼泽湿地和森林沼泽湿地共7种类型的湿地。库斯特河、二皮河和库尔滨河也在这里最终汇入黑龙江,成为黑龙江流域的重要水源之一。红星湿地面积广阔,在涵养水源、防止山洪爆发、补充地下水源和抗旱排涝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直接影响小兴安岭林区、黑龙江水质和黑龙江流域的工农业生产。

    据了解,我国湿地维持着约2.7万亿吨淡水,占全国可利用淡水资源总量的96%。由于上世纪不合理的开发利用,湿地面积减少、功能退化问题凸显。近年来,人们逐渐意识到湿地作为“地球之肾”对生态平衡的重要作用,保护湿地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

    到2008年底,我国已建立了550多处湿地自然保护区、80处湿地公园和36处国际重要湿地,基本形成了以湿地自然保护区为主体,国际重要湿地、湿地公园等相结合的湿地保护网络体系,1790万公顷、约49%的自然湿地得到有效保护。同时,中国认真履行《湿地公约》,不断加强国际合作,极大地提高了我国湿地保护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2005年以来,我国连续当选为湿地公约常委会成员国,先后获得了“献给地球的礼物”、“全球湿地保护与合理利用杰出成就奖”。

    贾治邦说,到明年中国半数自然湿地和七成重要湿地能得到有效保护,以扭转湿地面积减少和功能退化的局面。

    生态平衡的“调节器”

    在中国最古老的诗集《诗经》第一首中:“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中的背景即是湿地。从几千年前我们的祖先起,人们对湿地的关注就未曾停止。

    在论坛上,贾治邦介绍了湿地的重要作用。指出没有湿地的健康,就不可能有人类的安全。

    他说,湿地首先被喻为“地球之肾”,具有许多特殊的生态功能,对维护生态平衡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其次,湿地也是“淡水贮存库”和“淡水净化器”。仅黄河,枯水期40%的水量、丰水期26%的水量都来自于若尔盖湿地。湿地还能将五类水质净化提升到三类水质。据专家测算,每公顷湿地每天可净化400吨污水,全国湿地可净化水量154亿吨,而全国现有污水处理厂的实际日处理能力仅为3000万吨。

    再次,湿地还是“水资源调节器”,具有强大的水文调节和循环功能,在涵养水源、补充地下水及抗旱防涝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此外,湿地还是巨大的贮碳库,对于减缓气候变暖具有重要作用。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估算,全球陆地生态系统中约储存了2.48万亿吨碳,其中占陆地面积不到4%的泥炭湿地就储存了5000亿吨碳。

  尝试产业化发展路子

    目前我国湿地保护由于存在资金投入少、管理薄弱等问题,不少地区正在尝试走一条产业化的发展路子。全国政协副主席罗富和指出,在湿地保护与发展进程中,要注重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生态发展,引导当地群众加入湿地的保护与发展,融入到可持续发展上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衡水市市委书记陈贵表示,衡水市确立了“以人为本,以水为魂,以河为脉,以湖为韵,以绿色生态为特色,以历史文化为内涵”的有效、深度保护和科学利用湿地的路子,利用湿地保护区丰富的资源,把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优势主导产业和区域特色产业作为重点,合理发展了斯格猪、林板纸、棉油三大优势产业,形成了蔬菜、奶(肉)牛、果品、禽蛋、杂粮、皮毛六大区域产业的特色。同时,积极发展文化旅游,将湿地生物多样性与古冀州文化多样性保护相结合,并带动湖区渔民改变传统的粗放经营理念,培育观光农业、休闲渔业等绿色农业。这不仅加快了衡水市的经济发展步伐,同时也有效保护了当地的生态环境。

    此外,在这场湿地“保护战”中,除了政府的政策扶持和资金注入,大批的环保志愿者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是大学生湿地使者正在成长为保护湿地的生力军。

近日,“浙江湿地使者行动启动仪式暨第一届在杭高校大学生湿地保护论坛”在杭州举行,拉开了浙江省“湿地使者行动”的帷幕。“湿地使者行动”是世界自然基金会为提高公众的湿地保护意识而开展的一项大型公益宣传活动。自2001年以来,湿地使者行动已经累计吸引了来自全国超过300个高校环保社团的参与,他们利用课余时间参与到长江流域的湿地保护中,成为中国湿地保护和宣传的重要力量。(严冰 袁玥)

7、胡鞍钢:三江源生态资源是最稀缺的资源 

来源:新华网 2009年06月28日

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09-06/28/content_11614103.htm

    新华网北京6月28日电(记者任晓刚)“青海三江源是独特的、惟一的、不可替代的生态屏障,同时也是我国乃至全球最稀缺的资本和资源。”清华大学教授、清华大学国情研究中心负责人胡鞍钢6月27日在北京召开的“青海减贫发展战略研究项目成果推广暨新闻发布会”上作出以上论断。

    2006年1月,在世界银行的援助下,青海省第一个利用国际金融组织技术援助资金开展的省级发展战略研究“青海省减贫发展战略研究”项目正式启动,清华大学国情研究中心是这项研究的主要承担者之一,胡鞍钢教授全程参与了此项研究,全面系统地了解和研究了青海省情,对于青海的发展战略提出了独到的政策建议。

    胡鞍钢认为,青藏高原作为世界第三极,其独特的地质条件和地形地貌对于中国乃至全球的气候调节作用、水土保持作用等生态作用至关重要,青藏高原的生态系统如果受到破坏,产生的气候变化或灾难对于中国乃至全世界都是无法接受的。“因此,无论怎样强调青藏高原生态地位的重要性都不为过。”胡鞍钢说。

    胡鞍钢说,青海为全国乃至全球提供了最大的绿色生态公共产品,这是我们必须面对的一个现实。他认为,青海的生态保护和建设资金,不应当是一个生态保护和建设资金的补偿问题,而是一个投资问题,即中央公共财政购买中国最稀缺的生态资本问题。

    他说,我国国家财政收入连续多年保持了较高的增长率,中央财政已经储备了较为雄厚的财力,已经具备一定的能力对全国性生态公共产品进行投资。这种生态购买机制不仅凸显了青海的生态公共产品对于国家的战略重要性,也使得青海能够从国家中央财政获得足够的资金,集中精力为全国提供最优质的生态产品,从而达到中央和地方的双赢。

8、生态警报:全球气温升高 祁连山冰川退缩加速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2009年06月29日

http://env.people.com.cn/GB/9555787.html

●45年冰川总面积减少8.2%  

●黑河流域冰川减少24.3%   

●野牛沟流域20条冰川消失

  本报讯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研究员刘时银和他的科研团队研究表明,受全球气温升高的影响,祁连山冰川退缩加速。

  祁连山是横贯甘肃省河西走廊的一条高大山脉,地势西高东低,南高北低,冰川分布特征是,西部大于东部,南部大于北部。相关冰川编目资料显示,1975年左右,祁连山区发育冰川2859条,面积为1972.5平方公里,占全国冰川面积的3.5%,冰储量为945.375亿立方米。

  刘时银介绍,卫星遥感等监测数据表明,1956年至2000年间,祁连山冰川面积减少了8.2%。其中,黑河流域变化最大,冰川面积减少了24.3%,而巴音郭勒河及大通河冰川面积萎缩率超过了10%,冰川面积变化最小的为哈拉湖,冰川面积减少2.5%。

另一位专家阳勇对祁连山黑河源头西支野牛沟流域的冰川时空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野牛沟流域1956年至1973年间冰川总面积减少了9.3%,1973年至2003年间冰川总面积减少了18.2%,1956年至2000年间冰储量减少了6.5亿立方米,并有20条冰川消失。

9、新能源成四万亿首个项目 拉动内需4000亿

来源:中国广播网2009年06月29日

http://env.people.com.cn/GB/9555873.html

  据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6时45分报道,国家拉动内需四万亿投资的第一个项目――投资近千亿元的福清核电工程,首次采用了工程总承包模式。工程将带动其他产业近4倍规模的投资,有效促进就业。

  福清核电项目作为四万亿投资的第一个项目,投资规模及对内需的拉动作用究竟有多大,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中国核工业集团副总经理余剑峰在接受我专访时说:“项目6台机组同时建设,投资将近800亿,每年投资50亿,用项目带动发展对地方经济的拉动,对当前金融危机的压力会起到很大的作用。”

  据测算,福清核电工程可以带动其他产业4至5倍的投资,即可拉动3000至4000亿的国内投资。同时该工程也有效地促进了就业,今年,由于项目的开工,仅福清核电公司就招收了150名大学毕业生,随着工程的进展,明年将招收220名大学生。同时,工程将为施工单位、农民工、制造厂商等整个产业链提供3万个就业岗位。

福清核电的建设和运营是我国首个实施总承包模式建造的工程,为我国核电的大规模发展探索出了一条新路,中核集团副总经理余剑峰说:“现在看来效率很高,工程质量很高,为下一步大批发展核电,培养队伍、培养建设人才,同时也用福清项目储备人才。”(作者 汤一亮)

10、2009深圳青少年环保节启动

来源:人民网2009年06月29日

http://env.people.com.cn/GB/9558899.html

  人民网深圳6月29日电 (胡谋 尹春芳)2009深圳青少年环保节于6月28日在深圳正式启动。

  本届环保节以“关注环境,关注健康——小手拉大手,绿色路上一起走”为主题,由深圳市环境保护局、共青团深圳市委员会和深圳市青少年发展基金共同主办,其旨在通过环保创意展览、环保科技试验、趣味环保游戏等一系列活动,宣传环保理念。

  据了解,本次环保节将从6月延续至12月,9月将走进校园开展环保主题队会活动和系列专访。

  “这个活动很有创意,活动形式多样,可以让孩子更多地了解环保知识,形成环保的生活习惯。”家长王女士告诉记者。

有关负责人表示,环保节不仅仅让青少年形成环保理念,更重要的是以点带面地带动环保理念在全社会的弘扬与践行。

11、内蒙古将用两年时间摸清“草原家底” 

来源:新华网 2009年06月29日

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09-06/29/content_11619101.htm

    新华网呼和浩特6月29日电(记者勿日汗)有着广袤草原的内蒙古自治区将从今年起,利用两年时间在全区范围内进行一次全面的草原普查,摸清“草原家底”。

    此次普查范围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所界定的草原,主要普查任务是查清草原资源状况,包括草原类型、面积、分布、载畜量等;调查草原生态状态,包括退化、沙化、盐渍化空间分布及面积;调查草原利用现状,包括利用方式、强度,开垦、占用情况以及保护、建设情况;完善草原数据库系统,逐步搭建不同尺度的数据库管理共享平台。

    草原普查将采用地面调查结合遥感信息提取的方式,以遥感卫星数据为主要信息源,依据地面GPS定位调查数据,对照历史图件、统计资料及气象资料等,按照调查内容和技术要求,对内蒙古草原数量、质量状况及其变化趋势进行翔实调查。

    据了解,内蒙古此次草原普查准备工作已于今年2月开始,外业调查阶段将从7月开始,到2010年12月普查工作全部结束。

中国是世界第二大草地资源大国,而内蒙古草原面积居中国五大牧场之首,可利用草场面积达10亿多亩,占全国可利用草场面积的五分之一。

12、广东:市区3年大停水15云浮“水危机”有望今年治愈

来源:南方日报 2009年6月29日

http://www.hwcc.com.cn/newsdisplay/newsdisplay.asp?Id=219391

据统计,从2006年初至今,云浮市区全城大面积停水总共发生了15次,每次的原因都惊人的一致:云安县百里通石材公司附近4.2公里的输水主管道爆裂。而最近两次导致全城大停水的“爆管”,时间仅相隔12天,“爆管”点相隔不足百米。

从24日晚22时至25日晚20时,云浮市区再次全城大面积停水。原因还是那个老掉牙的原因:位于云安县百里通石材公司附近的输水主管道“爆管”。

与以往历次停水不同的是,此次“爆管”还伴随着一个喜讯:“爆管”抢修期间,云浮市西江净水厂与云浮硫铁矿水厂管网正式接驳,从此两家水厂的水资源可以安全共享,使云浮市区再次全城大面积停水的几率大大降低。据专业人士介绍,云浮硫铁矿水厂产能为日产4万立方米,目前该集团本身日均用水量为2.5万立方米,产能余量1.5万立方米。而云浮市区目前日供水量为6.3万立方米,云硫水厂的产能余量可以满足市区四分之一的供水需求。在应急情况下,市政府可以要求云硫集团停止生产,云硫水厂则可以满足市区居民63%的用水需求。

多管齐下根治“水危机”

日前,云浮市政府召开常务办公会议,定下“三双一环”的解决“水危机”一揽子方案:双水厂供水,双水管供水,双水源供水,环城管网供水。

从西江净水厂到云城区高峰街道高位水池的输水管道长约21公里,采用双水管供水,可大大降低管道爆漏几率。整个工程将分3期进行,准备用3年时间完成,估算费用约6300万元。而首期工程就拿最令供水企业头痛的4.2公里“爆管专区”开刀,在云六公路的路肩上重新铺设一条钢质输水管道,7月份开工,10月底前完工。

建设云龙水厂可使云浮市区实现双水源供水。目前,该工程已由自来水公司完成了选址、立项及初步设计工作,预计需投入资金1600万元……

按照一揽子解决方案,到今年10月底,云浮市民们就基本可以不再遭受全城大停水的折磨。

 “水危机”原因探寻

据了解,位于云安县六都镇的西江净水厂建于1992年,1996年初投产运行,日生产能力为10万立方米。这个产能供应云浮市区和云安县城绰绰有余。该水厂投产13年来主要设施设备运行基本正常,从未出现重大设备事故而导致长时间停产停水的现象。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云浮市区的“水危机”?

据云浮市自来水公司有关负责人分析,造成市区“水危机”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是由于资金紧缺,该市城区供水主管网建设跟不上城区发展需要,使管网负荷过重。

二是该市没有备用水厂,自南山河水厂因污染问题关闭后,现在该市只是单一水源、单一水厂、单一供水管网。

三是输水管道过长且单一,给城市供水保障带来极大压力。目前,云浮市整个输水管道建设年代均为上世纪90年代中期,由于企业经济承受能力有限,输水管网90%左右为水泥管道。水泥管道最大的优点是成本低、刚性强,但正因为刚性太强,没有丝毫的韧性,遇到较强外力时很容易折断而造成“爆管”。另外,水泥管道“爆管”维修最快也要18个小时,而钢管最长5个小时就够了。

令人头痛的“爆管专区”

其实,最令云浮市自来水公司头痛的地段,还是从云安县百里通石材公司到旧大庆收费站约4.2公里管径为1200mm的主输水管道。这段输水管道铺设在云六公路的路基上,1993年开始铺建,1995年完工。

云六公路两旁原先是稻田,从2000年起开始征地建厂,改变了原先的排水系统,公路的排水效果大不如前,使此路段的水泥输水管道长年浸泡在水中。长期水浸造成地基松软下陷,也使水泥管道连接处的钢丝腐蚀变质,再加上云六公路上运载石材、水泥的超载超重大货车长年奔忙,没有丝毫韧性的水泥管道受压移动很容易造成“爆管”,导致该段变成“爆管专区”。

每遇“爆管”,供水部门便派人抢修,将该处的水泥管换为坚固耐用的钢管,与之相伴的则是18小时—30个小时的全城大停水。这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做法,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反而随着水泥管的不断老化,“爆管”有愈演愈烈之势。

13、国家一级濒危保护鸟类玉带海雕惊现达里诺尔自然保护区 

来源:新华网2009年06月28日

http://news.xinhuanet.com/environment/2009-06/28/content_11615250.htm

 

玉带海雕

    新华网呼和浩特6月27日电(李富、杨凤波)近日,内蒙古赤峰市达里诺尔自然保护区监测人员在岗更湖东南岸监测时发现1只体型巨大的雕,经内蒙古大学鸟类专家鉴定为国家一级保护鸟类玉带海雕。

据介绍,玉带海雕是大型猛禽,全长约90厘米,体重2500—3760克,空中展开双翅达2米长。其上体暗褐色,颈部的羽毛较长,呈披针形;尾羽为圆形,中间具有一个宽约10厘米的白色横带,因此而得名,别名黑鹰、腰玉。1994年世界濒危鸟类红皮书列为稀有种,1995年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鸟类》中被列为渐危种。1963年—1969年青海鸟类调查中,在玉带海雕分布较集中的地区尚能见到2—3只。1995年,国家林业局启动了首次全国陆生野生动物资源调查,2004年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玉带海雕仅发现几只,主要分布在新疆、西藏地区。

14、河南通许地下水严重污染 环保局称排污企业合法

来源:中广网2009年06月29日

http://news.cctv.com/society/20090629/105034.shtml

 

在田边记者发现了一个存水的罐子,上面已经锈迹斑斑。

 

 

昔日清澈的小河不复存在。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7时13分报道,近日,记者接到群众举报,河南省通许县郝庄的地下水遭到严重污染,部分村民在饮用污染水后出现怪病,甚至死亡。随后,记者来到郝庄村进行采访,在田边记者发现了一个存水的罐子,上面已经锈迹斑斑。

  记者:这个罐子是干嘛用的?

  村民:是井,抽水用的。

  记者:为什么要在这里弄个抽水的东西?

  村民:俺这的水不能吃,被污染了。

  记者:被哪污染了?

  村民:康力啤酒厂。我们反映都不知道多少次了,县长来了都不中,井打了100多米搁这了,老百姓都不用。

  记者:为什么不用?

  村民:太浅,而且需要我们老百姓自己掏钱,有钱的都买着吃,除非洗衣服他还得用。

  很多村民在喝了被污染的水后开始发病

  据村民介绍,2007年6月,通许县内的一家大型啤酒厂在小河边开了一条排污管道,导致整个河道出现大面积污染,河里的水根本不能饮用,很多不知情的村民喝了被污染的水后开始得病,许多人甚至因此染上了肝炎。

  记者:听说你们这有人喝了这个水得病的?

  村民:喝了这个河里的水都睡不着觉,臭的,熏得睡不着觉,胃都给熏倒了。

  记者:听说有人喝了这个水都得病了,是吗?

  村民:也熏人、也有病。

  记者:都什么病?

  村民:肺癌、肝炎。已经去世了,才埋着呢。

  由于一年多来村子里发病的人越来越多,很多村民都不敢再喝河里的水,家庭条件稍好点的只有买矿泉水喝,条件差的人家只能把从河里打来的水反复烧煮,可污染物还是无法彻底清除。

  记者:喝的水特别臭是吧?

  村民:臭的太狠了,俺都买矿泉水。不买矿泉水没法喝,原来这个池塘没有被污染的时候,家里蒸馍的水一点根都没有,现在你搁锅里一浑水,你不知道里面白的呀,俺这个村的人喝这个水,身体都是不太好。

  随后,记者找到了通许县城关代庄村卫生所负责郝庄村卫生工作的一位姓张的医生,她说,附近几个村子中,只有郝庄村离河水最近,因此喝污染水得病的人也最多。

  记者:他这个村水污染特别严重很多人喝了都的病你知道这个事吗?

  医生:嗯,是的。

  记者:他们到你这来看过病吗?

  医生:一般都是肠道病,有肝炎的有肝癌的。反正就知道这个水污染特别严重,你像如果接一杯水,里面都冒白沫,现在咱喝都是喝这个水,矿泉水。

  记者:特别是这个村子特别严重?

医生:是的,我几乎不喝这样的,才来这的媳妇都喝不惯。

 通许县环保局:(排污啤酒厂)绝对是一家合法企业

  在有关部门调解下,啤酒厂给村民修建了那个存水的罐子,可是直到现在,连管道都没有接上。

  村民:县里和酒厂兑的钱打个井,说是买管子,接的大管子,让所有人拿钱,有人有钱、有人没钱,都给你扳着了,一扳一年多了。一到晚上,这屋里面,风一刮,屋里都熏人,小孩呛得不行,都是恶臭味,说不上来那味道。

  记者:看着这都黑了,这都是什么?

  村民:脏的很。

  记者:这种水浇地地不死了吗?

  村民:俺是没拿这种水浇过地。

  为保证村里的正常饮水,村民们曾堵住了排污口,可是没过多久,酒厂就来人疏通管道,污水又源源不断地流进村边的小河。村民告诉记者:“我们村的男女老少都去给他堵住了。酒厂的工人去把那些东西都捞出来了。拿着钩子把东西往外捞。”

  随后,记者把掌握的情况反映给了通许县环保局,环保局办公室一位姓姚的负责人在听过记者的描述后,首先强调,村民们反映的排污啤酒厂绝对是一家合法企业。

  这位负责人表示,“康力酒业是一个非常合法的企业,现在是自动监测,都联着网呢,他如果超标都会知道。每次达标都有个规定,COD按照规定标准可能是80,国家允许这个企业排放这个高的标准。”

  黑色恶臭的水“需化验才能知道是否超标”

  COD指的是化学需氧量,一般被作为衡量水中有机物质含量多少的指标,按照这位负责人的说法,这些污水的COD含量只要没有超过80就属于正常范围。随后,记者拿出一瓶刚刚从排污口取来的污水给这位工作人员看,整瓶水已经变成黑色,打开瓶盖还能明显闻到一股恶臭。

  记者:他这是从排污口取出来的水,以你们环保部门专业的眼光来看他有没有超标?

  工作人员:呵呵,这光看是看不出来的,得经过化验才知道。

  记者:你认为这样的水还需要经过化验才能看的出来有没有超标是吗?

  工作人员:对。

  记者随后把水样送到了国土资源部郑州矿产资源监督检测中心进行检测,检测报告显示,这瓶污水的COD含量达到163.2,已经超出这位负责人所说的标准一倍之多。

现在,郝庄村的村民们依然每天与那些发臭的污水为伴,他们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才能喝上一口甘甜的泉水,村民们说,其实,他们的想法很简单:“我们的目的就是为了下一代的孩子,想让他们都没事,俺的想法就是为了下一代。想让孩子吃上好水,孩子不得啥病。”(记者 辛如记 胡晓辉)

15、天气炎热 黄河岸边污染严重  

来源:兰州日报 2009-06-29

http://www.gs.xinhuanet.com/bianji/2009-06/29/content_16942054.htm

    市民王有军近日拨打本报热线反映:“黄河风情线黄河母亲到小西湖立交桥段的污水口,最近停止排污水了,可排污口长年受污水侵蚀,淤泥和腐烂物发出的恶臭味依然弥漫在周围,行人路过都捂着鼻子。希望有关部门能清理脏物,让风情线变得更加清爽怡人。”他呼吁有关部门能及时行动,清除该路段的顽疾。

    排污口让风情线留遗憾

    据王有军讲,他家住在省肿瘤医院附近,在风情线上锻炼身体是他的习惯。“以往,排污口成天不断地往黄河里排黑水。现在,随着城市排污设施的健全,黄河沿岸许多排污口被封堵。我们市民都感到很高兴。”王有军说。“可是,排污口长年遭侵蚀的淤泥和腐烂物依然堆积在河岸边,与美丽的风情线景致格格不入。”

    近日,记者在黄河母亲景点看到,晨练、游玩、观景的市民络绎不绝,绿树、鲜花相互映衬,人们在悠闲地享受着惬意生活的同时,却感到一丝遗憾。“这里的风景很好,可是空气中的恶臭味让人受不了。”在树丛中晨练的一位老人无奈地说。

    污水没了脏物仍成堆“污染景点空气的就是河岸边的排污口。”一照相摊点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经过他的指点,记者沿着黄河岸边往西走,在黄河母亲景点到小西湖立交桥黄河沿岸,发现3个已经停止排泄污水的排污口。虽然这里已经不再是往日黑水横流、臭气熏天的景象,但空气中依然弥漫着浓浓的污水臭味。而墨绿色的淤泥和腐烂物,不时泛出水泡。

    距离排污口不远的一个冷饮摊点老板说,污水口停排污水,对他来说是天大的好事,但排污口周边堆积的粪便残留物、腐烂物等又成了他的心病。“污水停排,对减轻环境污染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可脏物若不清理,恶臭味是断不了根的。”记者采访时恰巧碰到一队从青岛来兰州游玩的游客,他们在黄河母亲前留影时,不时皱起眉头。“我六年前来过一次兰州,这次回来一看,兰州变化很大,特别是风情线,干净整洁、绿树鲜花遍地,风景很好。”其中一游客称赞说。可表扬完后,这位游客又问道:“这么好的景点,空气中怎么掺杂着一股臭味呀?”一句话引起同行游客的共鸣,大家纷纷表示旅游景点不仅要种树养花,还要注重净化旅游环境。

    管理部门表示将清理脏物

    记者从兰州市环保局了解到,多年来全市居民生活污水直接从这些排污口排放到黄河。自七里河、安宁污水处理厂建成投入使用后,居民生活污水逐步改变“流向”,先经过污水处理厂处理后,再排放到黄河,以往直接排污水的管道被封堵。但有些污水排污管道需逐步与污水处理厂管道并管,尔后陆续封堵。因此,一些脏物会遗留在排污口周围。

    环保局工作人员表示,市民提出的清理被封堵排污口脏物的建议,环保部门将与市政部门协调,清理淤泥和腐烂物,彻底改变黄河风情线旅游环境。 (记者赵卿 实习生王旭霞 王军锋 )

16、云南多个水体砷含量严重超标 是污染还是地质变化?

来源:《经济参考报》2009年06月29日

http://env.people.com.cn/GB/9558662.html

 

 

云南阳宗海

  日前,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下属专业监测机构,对云南柴石滩水库、南盘江宜良境内水域砷含量进行了检测,结果发现砷含量分别达每升0.215毫克、每升0.226毫克。此前,经云南省有关部门调查,阳宗海砷含量达到每升0.128毫克,属于严重污染。至此,云南省已经发现有多个水体出现砷含量严重超标现象。

  砷是一种人体内必须含有的微量元素。但如果长期饮用高砷水,就会出现中毒症状。如果饮用三氧化二砷(砒霜),则会直接危及生命。

  砷超标问题引起当地干部群众和社会各界广泛关注,有关部门和专家对砷超标产生的原因分歧较大。人们呼吁,砷超标的原因要尽快查清。

  多个水体砷超标为劣五类水

  南盘江是珠江的主源,也是柴石滩水库主要水源。柴石滩水库位于云南省昆明市宜良县,是云南省投资较大、库容较大的水库,水库蓄水4亿多立方米,发挥着灌溉、防洪、发电、工业供水、生态环保的功能,距离昆明市约80公里。2008年6月,云南省昆明市环保局监测发现,距离柴石滩水库20多公里的高原湖泊阳宗海砷指标超高,随后逐月上升,到2008年9月达到每升0.128毫克,远远超过每升0.05毫克的饮用水安全标准,属于严重污染事故。

  由于阳宗海是沿岸数万群众的生活用水源。云南省政府迅速采取措施,一方面对阳宗海采取禁湖措施,严禁饮用湖水、在湖中洗浴及在湖中从事渔业生产,并拟投资40亿元至70亿元对阳宗海进行污染治理。

  同时,云南省环保厅组织专家组对污染原因展开调查,认定位于阳宗海岸边的澄江县锦业公司大量排污,为该污染事件的主要污染源。为此,云南省问责了20多位官员。

  事件发生后,一些专家对砷污染系一家企业所致的结论表示怀疑。同时,不断有群众通过媒体、网络等多种渠道反映,距离阳宗海不远的柴石滩水库砷也严重超标,呼吁权威部门对柴石滩水库砷含量进行检测,以安民心。

  记者数次专赴云南调查,希望通过当地环保部门的配合,弄清楚柴石滩水库到底是否被污染等问题,并详细了解阳宗海污染事件及治理等具体情况。但云南省环保厅屡屡拒绝了记者采访。

  4月15日,国土资源部地下水矿泉水及环境监测中心的工程师,专程来到柴石滩水库及南盘江宜良境内水域,按标准取了多个水样。4月18日,检测结果显示:柴石滩水库水体砷含量为每升0.215毫克,南盘江宜良境内水体砷含量为每升0.226毫克,水质为劣五类水质。按规定,五类水既不能饮用,也不能作灌溉和渔业用水。柴石滩水库、南盘江宜良境内水体砷超标比阳宗海严重得多,可当地政府有关部门却耐人寻味地保持了低调。

  科学家提醒:不排除地质变化造成的可能性

  记者于5月初书面向国家环境保护部反映了上述情况。环境保护部十分重视。5月20日,环保部组织召开了由国土部、水利部、卫生部、云南省环保厅、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中国地质科学院水环所、中国地质大学等部门参加的云南省部分水体砷超标问题座谈会。与会多数专家认为,云南多个水体出现砷超标情况,不排除企业排污的可能,但也不能排除是由地质原因造成的,建议国家有关部门组成联合调查组进行调查,彻底查清根源。

  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简称水环所)是我国惟一专门从事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研究的国家公益性科研机构,国土资源部地下水矿泉水及环境监测中心就是其下属专业水资源检测机构。水环所所长、博士生导师石建省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云南省部分地区从地质构造上来说,处于高砷地带。他们一直比较关注云南的水体砷超标问题。早在2008年12月,他们曾经对南盘江、阳宗海、柴石滩等水体进行过检测,在全湖设置了数百个检测点,结果发现各处砷指标基本一致。

  石建省说,根据他们的研究,如此大范围的砷指标均匀超标,地质原因造成的可能性更大,人为污染的可能性较小。要慎用“污染”字样,应用“砷指标超高”表述。鉴于云南水体砷超标的严重性,他们已经决定自行组织对相关水体及其附着土壤进行地质科学调查。

  记者还电话采访了水文地质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卢耀如。卢耀如说,不能排除云南水资源砷含量超标是地质变化造成的可能性。他说,地质环境变化尤其是地震,对地表和地下水的影响十分显著。2004年印度洋海啸系特大地震造成,当时我国并没有发生明显有感地震,但是全国10多个省份地下水水位发生了明显变化。山东某地地下5000米钻孔取水表明,地下水的水质、化学组成也发生了显著变化。我国“5·12”地震为特大地震,造成富砷地区水体砷含量变化是完全可能的。由于地震造成的水质变化不一定发生在有感地震地区,也不一定是地震后水质马上就会发生变化,因而往往会被人忽视。卢耀如说,从地质的角度来看,虽然地震过去了一年多时间,但是进行砷超标原因的调查,时机并未错过。

  中国科学院院士谢学锦是我国权威的地质专家,5月20日,他专门向国家有关部门发出了《关于科学查找云南阳宗海污染原因的建议》。他在《建议》中提出,许多专家都认为,阳宗海区域的地球化学高砷背景、水文地质环境、地质构造和“5·12”地震对水质的影响可能密切相关。现在简单、匆忙地从法律上确定砷超标为某企业人为因素造成的污染,似有不妥。从阳宗海水体砷浓度在地震发生的几个月内暴涨、砷在整个水体均匀分布及在中部底泥中含量比南部高等情况看,都难以确切断定砷含量突然增高完全是某一个位于西南岸的企业向外排放所致。

  谢学锦院士在《建议》中说,我国近年来极端重视人为污染的危害,并在法律上给予严责,但希望各地政府不要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不经仔细研究,忽略了自然界本身元素分布的高含量带及自然界的突发灾害事件可能造成的污染,这样既误导了舆论,造成法律上的不公,也不利于对阳宗海水体砷异常事件的正确认识与科学治理。

  云南省环保厅:水体污染是企业排放所致

  砷超标对群众生产生活影响巨大。澄江县阳宗镇谭葛村是阳宗海岸边的一个村庄,村民们向记者反映,由于政府采取了禁湖措施,他们已经半年多不能从湖中取水饮用,据说这种情况还要持续数年。

  在柴石滩水库边的宜良县,当地群众向记者反映,现在他们很想知道柴石滩水库等水体是否被污染,如果被污染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对大家的生活和生产会不会造成影响?

  近日,在记者的多次要求下,云南省环保厅终于就记者的采访提纲发来了书面答复。在答复中,云南省环保厅认为,包括阳宗海在内的云南省多个水体污染,是企业排放所致,关于地质原因造成砷污染的说法,目前尚无证据确定。他们已多次组织对污染企业的排查,淘汰了一些落后产能,对部分屡查屡犯的企业实施了关闭。环保厅还表示,云南省政府高度重视此事,曾召集南盘江流域五个州市政府和相关部门,专题就南盘江砷污染问题进行了研究。

  截至记者发稿时,除了阳宗海外,云南其他高砷水体区域的群众仍然在使用砷含量超标的水源。

对于云南水体砷超标的有关情况,本报将持续关注报道。(记者:李佳鹏 林玉 实习生 袁洁媚)

17、构建监督平台 保障公众广泛参与环保

来源:《中国环境报》2009年06月29日 章剑 邱再青 徐建平

http://env.people.com.cn/GB/9556481.html

  当前,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已经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事实证明,只要政府引导得当,部门支持有力,公众参与就会成为推动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力量。本文对浙江省嘉兴市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实践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和建议。

  “四个多”保障公众广泛参与

  近几年,嘉兴市采取拓展渠道、构建监督平台、加强宣传引导等方式,开展了富有成效的环保公众参与,集中体现在“四个多”。

  一是多种形式组织公众参与。嘉兴市环保局和市志愿者协会组建了嘉兴市环保志愿者服务总队,下设7个支队6个大队,分布在全市5县(市)两区和市直机关单位、绿色学校、绿色社区和大专院校,总人数达到1150名,成为嘉兴公众参与环保的主力军。

  同时,市委组织部牵头、市环保局会同相关部门组建以党员骨干、“两代表一委员”和环保专业人员组成的嘉兴市节能减排志愿者先锋服务队,开展节能减排宣传、监督和技术服务等工作。

  嘉兴市环保局还通过《嘉兴日报》党报热线栏目公开向社会招聘,成立市民环保检查团,并通过公开招聘、组织推荐和邀请,成立了由50名环保专家组成的嘉兴市环保专家服务团,为企业“环保优化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二是多条措施拓展参与渠道。结合环保信用企业建设,嘉兴市环保局推出不良信用企业向市民公开道歉措施。为提高公众参与企业限期整改“摘帽”的公信力,嘉兴市举办市民环保检查团听证会,企业能否“摘帽”由群众说了算。同时,还结合城市“三产”建设,举行了新开办餐饮业听证会,对污染扰民的建设项目实施社会化监控。目前,市民环保检查团已对56家申报“摘帽”的企业实施了“摘帽”评估,有49家企业顺利通过“摘帽”,对7家企业做出了延期“摘帽”的决定。

  嘉兴市还组织市民检查团代表与“两代表一委员”志愿者全程跟踪环保“飞行监测”执法行动,实地监督环保设施运行,感受环境执法办案。市环保志愿者、平湖全塘镇穗轮村干部宋秀平和朱章兴等5位热心村民组成了一个环保监督队,义务监督村里经过摸排后梳理出来的15家重点污染企业。

  推行下派环保专管员监管措施,对报名的应届大学毕业生组织专业培训,将专管员派驻到重点企业进行监督。

  三是多项制度保障公众监督。为适应公众参与工作的需要,嘉兴市环保局先后制订了《嘉兴市环保志愿者服务队工作章程》和定期监督、定期例会、定期活动和定期讲评的“四定”制度。结合公检法、相关部门参与的环境执法联动机制建设,制订实施了《嘉兴市民参与环保专项行动宣传办法》。围绕“飞行监测”执法,制订完善了《嘉兴市环境污染举报奖励办法》、《嘉兴市环保信用不良企业公示管理办法》和《嘉兴市企业环境行为信用等级评价实施办法》。结合公众参与体制机制建设,制订出台《嘉兴市民环保检查团组织管理办法》和下派环保专管员等规定,逐步实现公众参与的规范化、制度化和社会化。

  四是多方支持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创建。截至2008年,全市已建成省级绿色学校86所、国家级5所、市级159所;省级绿色社区40个、国家级两个、市级121个;省级绿色家庭100个;省级绿色企业25个;省级绿色医院10个;省级绿色饭店24个;“保护母亲河号”12个,“保护母亲河号”生态监护站7个。

  实践表明,引导并组织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一是提升了公众对生态文明的认知水平,使公众在实践中接受环境教育。二是促进环境民主法制建设,不仅营造了公众监督的强势,而且增强了广大志愿者进行环境法制监督的社会责任感。三是极大调动了公众参与的工作热情。四是促进了环境污染综合整治,提高了环境执法的公信力。尤其是通过市民检查团对限期“摘帽”企业的跟踪监督,90%以上申请“摘帽”的企业完成了限期整改任务。五是为企业环境管理提供了有力支撑,通过实施下派环保专管员,实现对企业的环境监管由外部向内部延伸、污染防治由末端向源头前移。六是促进环保部门自身建设,实现了市民代表、环保部门和治理企业的“三个拉近”。

  公众参与存在四项不足

  当前,公众参与还是一个新课题,随着这项工作的深入开展,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和新要求也随之而来。

  一是对公众参与重要性的认识不足。一些地方领导和政府部门对公众参与重视不够,认为可有可无。表现在公众参与的政策缺失,公众维权无保障,政府引导跟不上,部门支持力度不大,致使公众参与工作停滞不前。

  二是公众参与的组织制度缺失。一些地方公众参与的组织不全,缺乏必要的管理机制,内部管理涣散,工作无计划、活动不正常、组织发展滞后等现象普遍存在。嘉兴市志愿者服务总队组织机构偏大,缺乏必要的自主性、独立性和主动性,平时管理涣散,上下衔接难,集中活动和管理的矛盾较突出。

  三是公众参与的渠道不够畅通,公示的环境信息还不多。目前,公众参与环境保护仅局限在一定的范围内,而且关心的公示信息面太窄,对监督重大环境问题的信息掌握的更少。

  四是公众接受环境教育的机会少,参与监督的能力弱。一些地方尚未将公众环境教育培训列入公民素质教育计划,缺少环境教育的投入资金和培训渠道,致使公众参与能力弱,仅有参与热情而没有参与能力。

  公众参与需全方位推动

  公众参与环境保护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应当紧密结合实际,切实抓好5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进一步提高对公众参与重要性的认识。各级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当将引导和支持公众参与作为一项为民执政的重要职责来抓,列入本地区发展规划,并予以扎实落实和推进。

  二是切实加强公众参与的组织机制建设。要按照“广泛、平等、民主、公开、透明、诚信”的原则,加快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组织制度建设。创造条件,整合力量,在现有参与者内逐步建立具有法人地位且与相对自主与协作的环保社团组织,采取既有分工自治又有集中指挥、统一协调的管理模式。广泛凝聚民间环保专家力量,在县(市、区)生态建设领导小组下面建立一个公众代表参加的环境专家咨询委员会,并且聘请市民代表或社会监督员参与日常环境监督。制订出台一个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规范性管理办法,对公众参与决策、信息沟通、规划审理、公众监督、公众参与财政扶持、公众参与社团组织管理和生态建设干部考核等方面做出统一规定,明确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职责义务,切实从组织制度上提供支持和保障。

  三是进一步拓宽公众参与的渠道。目前,应在完善公众参与渠道的基础上,着重维护公众的“三权”。即维护公众的环境知情权,进一步推进环境信息公示制度;维护公众的环境监督权,建立重大污染问题挂牌督办制度,开通市民投诉热线;维护公众的参与权,适时组织公众参与现场检查,对一些重大环境污染问题整治和规划项目论证等,举办市民听证会和信息通报会,让群众充分发表意见。

  四是加强公众参与的政策引导。各地政府、各有关部门应当将公众参与纳入生态市建设和生态补偿政策机制之中,建立出台适合本地群众广泛参与的政策措施。例如,建立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补偿政策,通过环保、财政建立政府生态文明建设专项基金,定期支持有关公众参与的社团组织。基金来源可以从每年生态市建设财政专项资金、环保专项治理资金和社团各项赞助资金中解决,主要用于公众参与环保学习、工作和监督活动。完善污染举报奖励优惠政策,对在与重大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违法事件斗争中的有功者,各级政府应当给予记功和嘉奖。施行优秀环保市民奖励政策,科学评价市民参与环境保护的绩效,建立评选年度优秀环保市民制度,对评为年度环保市民的,在次年全市“六·五”世界环境纪念日大会上予以表彰。

五是深化群众性生态文明创建活动。各系统、各行业应当加强生态文明教育,拓展绿色系列创建平台,深化多种形式的创建活动。要扩大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途径,通过倡导“绿色消费”、创建“绿色学校”、“绿色社区”和“生态文明村”等,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参与,推动区域自治和公众行为规范。  作者单位:浙江省嘉兴市环保局

18、山东东明污染事件惊动总理,尴尬了谁?

来源:人民网-环保频道2009年06月29日 梁江涛

http://env.people.com.cn/GB/9559071.html

  昨日,山东省环保厅称已经介入东明县化工污染的调查,并称有了初步的调查情况,已上报省政府。调查情况将会联合省卫生厅的调查一起发布。环保厅官员称,此前,温家宝总理已批示此事。山东省环保厅副厅长徐刚昨日称,他对东明的情况很关注。他说,只要企业污染超标,不管达没达到东明群众所说的严重程度,都会采取措施。(新京报6月27日报道)

  近日,一些网站论坛惊现山东东明县环境污染严重致许多人患甲状腺病内容的帖子,称“患甲状腺肿瘤人数高达60%以上,已有很多患者的病情恶变”。对此,东明县和菏泽市政府回应称,地下水抽样检测报告均符合饮用水标准,帖子内容并无依据。此事惊动最高决策层并得到温总理的亲自批示,无疑将推动事件真相的尽快公布与依法公正的处理,给当地百姓一个具有公信力的答复。对此,笔者有多种解读。

  其一;这充分表明我国在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中坚持科学发展,绝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换取经济的振兴。在四万亿投入中,有二千一百亿用于环境保护。其中的一千六百亿将用于污染治理,四百亿用于进行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一百亿则用于生态建设上。最高决策者多次强调要把应对金融危机看作是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机遇,看作推进环境保护产业发展的机遇,明令严禁各地将中央投资用于“高污染和高能耗”行业、低水平重复建设和产能过剩行业的项目上。温总理亲自批示调查山东东明县化工污染事件折射出决策者的环保自信,环境保护事关民生幸福和子孙后代,决不掉以轻心。

  其二;金融危机的背景之下,环保形势依然非常严峻,尽管从国家到地方对污染反弹始终保持高压姿态,一方面某些地方急功近利,为了上项目,争资金,增总量,不惜在环保上“开绿灯”,致使有的污染项目再次死灰复燃,另一方面有些企业试图通过转嫁环境成本的方式,来缓解经营困难,违法排污现象有所抬头,当地百姓首当其冲受到污染的侵害。如果遇到老污染源未能得到较好的治理,又产生了新污染源,那么,不仅发展的质量大打折扣,引发集体上访等群体性事件也是事出有因。东明县化工污染到底属于哪一种情形呢?

其三;平心而论,山东东明县化工污染事件不是一个大流域污染事件,但是却惊动了总理,这其中有一点值得关注,那就是山东省环保部门在接到了温总理关于东明问题的批示后才派出流域处的工作人员到东明对企业的排污情况进行调查。而且,目前的解释是“化工肯定排出废水,但是哪些有致癌物质这些还都不能确定。环保厅只能确定污染问题,至于是否与甲状腺疾病有关系,还需要卫生部门来进行调查。两个调查报告要一起出才能解决这个问题。”相比于总理日理万机中的批示,相关执法部门的反应与效率略见一斑。日前,人民日报在批评“石首事件”中政府话语缺席时指出:“在长达约80个小时内,一方面是政府的新闻发布语焉不详;一方面是网友借助非正式媒体发布信息、探寻真相。”同样在东明化工污染事件中,政府与民众信息不对称,面对突发事件、群体性事件等到高层批示了,媒体密集关注了才去应对,这恐怕比污染事件本身更值得有关地方政府和职能部门的反思。

19、让环保成为习惯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2009年06月28日

http://news.xinhuanet.com/environment/2009-06/28/content_11614035.htm

    “不要在涂肥皂、洗脸、刷牙的时候一直把水龙头开着。”这不是哪个幼儿园为小朋友订的规矩,而是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提出的20条“每日环保多一点”建议中的内容。

    在这20条建议中,对一个人的一日生活,从早上起床后漱洗如何节水,离家时别忘带上环保购物袋,在单位不要用一次性塑料杯,直到漫长的一天过去后回到家中,如何在使用电器、烧饭、洗衣服过程中尽量减少能耗,都有明确而具体的提示。

    作为主管全球环保事务的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管得如此之细,似乎有点婆婆妈妈了。但细想起来,它实际上告诉了人们一个简单的道理,那就是环保和每一个地球人息息相关,保护环境,可以从我们身边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而且很多只是举手之劳。

    但说起来脸红,有许多举手之劳的事,我们却没有做到。比如,洗手打肥皂时,洗澡抹洗发液时,还有洗碗时,总是把水龙头一直开着。又比如,现在喝水自带杯子的越来越少了,要么是喝矿泉水,要么是用一次性杯,用完一扔了事。再比如,现在用的电器多了,电脑、电视、电热水器乃至各种充电器,用完了不拔插头不关机,已司空见惯。

    有人算过一笔账:一户人家的电器即使关了但未拔插头,一天至少要消耗一度电;而只要稍微注意一下控制水量,及时关上水龙头,每天就可节水20%。一家一户是如此,千家万户就了不得了。这个账,大家都会算,但就是不经意,不在乎。明摆着利己利人利国的好事,就是不屑去做,人的习惯和惰性有时就是这么可怕。

    不由想到改革开放初期,国人有三大陋习在国际上被人诟病:一是随手扔废弃物,二是随地吐痰,三是大声喧哗。经过多少年的努力,除了第三项外,前两项已改得差不多了,但仍未绝迹。现在走在马路上随地吐痰的人很少见了,但可气的是,在行车的马路上,时而冷不防会有人从车窗探出头来,“呸”地飞出一口痰,待你发现,车早一溜烟地跑了。

    由此可见,恶习一旦养成,确实难改。但回过头来想想,坏习惯真的就这么难改,好习惯就这么难养成吗?其实也不然,不就是把痰吐在手帕或者纸巾里,水龙头尽量开小些并随时关上,电器不用了随手关上并拔掉电源……这些举手之劳就可以完成的事吗?只要我们稍微上点心,不怕麻烦,就很容易做到。久而久之,形成习惯了,也就不麻烦了。

    俗话说,习惯成自然,坏习惯是如此,好习惯也是如此。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提出的20条“每日环保多一点”建议做起,让环保成为习惯,我们国家、我们民族的环保水平就不难提升到一个新的境界。 (杭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