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众参与 江河信息 6月18日绿家园江河信息导读: (编辑:丽英)

6月18日绿家园江河信息导读: (编辑:丽英)

2009-06-18

 

618绿家园江河信息导读: (编辑:丽英)

 

 

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为中国找水系列报道:

1、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为中国找水之一__出发仪式

 

金沙江中游水电开发特别报道:

2、CCTV《经济半小时》:    环保部叫停数十亿水电工程:环评难挡工程进度

http://news.sina.com.cn/c/sd/p/2009-06-17/232018039934.shtml

3、每日经济新闻:       华能华电项目叫停背后:先建后批成电力潜规则

http://finance.sina.com.cn/g/20090618/02372900914.shtml

4、中国证券报:        华电国际、华能国际项目被叫停 影响知多少

http://env.people.com.cn/GB/9491223.html

5、中国环境报:        怎么又是电力企业? 

http://www.cenews.com.cn/xwzx/cysc/qygm/200906/t20090617_618498.html

6、资源网:          叫停“两高一资”项目显示环保部门“动真格”

http://www.lrn.cn/zjtg/societyDiscussion/200906/t20090617_379570.htm

7、中国节能环保网:      叫停金沙江水电后须警惕炒作反水坝宣传

http://finance.ifeng.com/huanbao/hbsd/20090617/805288.shtml

8、呼吁书(就金沙江中游水电开发项目所发出的最新签名)

 

 

环境资讯:

9、第一财经日报:       环保部:造纸业已成全国工业减排关键点

http://it.hexun.com/2009-06-18/118770753.html

10、新京报:          部分央企对废物处置不当造成环境污染

http://news.sina.com.cn/c/2009-06-18/021518040316.shtml

11、中国新闻网:        全球变暖将在中国北方引发大规模沙漠化

http://www.hwcc.com.cn/newsdisplay/newsdisplay.asp?Id=218823

 

地方信息:

12、江苏法制报:        江苏省限令化工企业年内搬离水源地

http://news.h2o-china.com/information/china/809641245289862_1.shtml

13、广州日报:         广州:水浮莲肆虐江河殃及水库

http://gzdaily.dayoo.com/html/2009-06/18/content_605007.htm

14、中国环境报:        广东:重点检查电镀等“两河”流域污染行业

http://env.people.com.cn/GB/9498080.html

 

环境曝光:

15、检察日报:         浙江慈溪环保系统腐败窝案:私下买卖排污指标

http://news.qq.com/a/20090618/000496.htm

 

深度报道:

16、中国青年报:        就算牺牲环境照样得不到繁荣

http://zqb.cyol.com/content/2009-06/17/content_2715046.htm

 

环境时评:

17、人民日报:         别让环保部门“孤军奋战”!

http://env.people.com.cn/GB/9497843.html

18、重庆晚报:         环保不仅仅是改善生存状态

http://www.cqwb.com.cn/webnews/htm/2009/6/17/333165.shtml

19、中国青年报:        节能减排 央企还得加把劲儿

http://zqb.cyol.com/content/2009-06/18/content_2716936.htm

 

 

 

1、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为中国找水之一__出发仪式

文 汪永晨

 

在全国人民都在关在金沙江建坝被国家环保部收叫停,媒体和民间社会为如何面对能源开发与江河保护的时候,横断山研究会首席研究员杨勇还没有洗去带记者们去金沙江采访的征尘,又举旗踏上了为考察全球气候变化对世界“第三级”青藏高原的影响,要在中国西北内陆河流、大陆性冰川、五大沙漠水资源独立考察,为中国找水的征程。

 

走向江源,为中国找水

杨勇的这个考察,开始于2006年——2007年夏、冬两季南水北调西线工程的独立考察。那时杨勇认为,西线调水工程存在着调水源区环境演变退化、水资源不足、工程规划区地质构造背景复杂、生态影响面广、冬夏冰封期长、水文情势变化大、水资源分配矛盾突出、工程投资浩大、社会经济效益难以实现等重大风险。

 

(照片  杨勇提供 )

杨勇同时还注意到,西北地区及黄河上游流域水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并且有较大潜力,特别是几大山系冰川储量及消融量较大,沙漠地下水和内陆水系较为丰富,只是由于长期以来不被人们重视而被蒸发和消失在茫茫的戈壁沙漠。不合理的水资源利用也是造成西北地区水资源困境的主要原因。为了寻求解决西北及黄河上游干旱缺水地区水资源紧张的局面,杨勇以独立科学的名誉和精神,在媒体、企业和民间人士的支持下,2009年6月18日——2009年10月对昆仑山脉、祁连山脉、天山山脉及西北地区其他几大山系的冰川及冰川径流和我国内陆水系、五大沙漠、黄土高原等进行了地毯式考察,并提出这些冰川径流和内陆河流水资源利用的可能性,并提出了作为南水北调西线工程的替代方案。

 

 

杨勇2006年摄于长江正源姜古迪如冰川,海拔5200米。

2006年7月5日至10月18日,杨勇等完成了对青藏高原长江源区以及黄河源、澜沧江源、怒江源、雅砻江源、大渡河源的独立考察,旨在对正在规划的南水北调西线工程调水源区的自然环境状况和工程规划区的地质、水文进行考察和研究,这是杨勇等20余年来对青藏高原江河考察研究的又一次较为全面的独立考察活动。

杨勇一直对西线调水规划和西南水电建设现状极为担忧,这可能是中国继上世纪50至90年代森林采伐过后又一次对自然生态系统的重大影响,所造成的后果将是更为沉重的!

通过这次考察他们注意到,南水北调西线工程调水源区没有被纳入工程可行性研究论证的范围,但这是决定这项工程成败的关键。他们还认识到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源区水系和工程规划水库坝群都有一个冬季封冻的过程,长达几个月的河流和水库封冻会影响调水,另外,所产生的冰凌现象将产生河流凌汛,危及水坝安全,长距离回水,水库淹没当地牧民越冬的牧场等等,这些如此重大的问题都没有被规划部门所重视。

因此,杨勇等人计划在夏季考察的基础上,于2007年对该区域再次进行了冬季考察,以就上述问题进行求证,希望决策部门给予重视。

同时,还要对上述诸调水河流的西南地区和黄河上游水电集群式开发态势与调水规划所产生的矛盾,以及对河流自然生态系统造成的隐患进行评估,力求达到维护河流命运的目的。

 

2006年,通天河湿地陷车

 

 

2007年1月冬季考察,车陷封冻的通天河

“南水北调”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水利建设工程,在人类历史上也是前所未有的,令世人瞩目。2002年12月国务院批复了“南水北调”总体规划,工程总目标是从长江流域向黄河流域和我国北方地区调水448亿m3/年,其中东线188亿m3/年,中线130亿m3/年,西线170亿m3/年,形成中国“四横三纵”的水网格局,实现水资源南水调配,东西互济的重新配置。工程总投资5000亿人民币(按1990年不变价静态投资)。

进入21世纪以来,“南水北调”东、中线工程相继开工,西线工程紧锣密鼓,按国务院的批复精神,可望在2010年以前开工建设。

我们注意到,西线工程涉及到的地区是中国西南山地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和中国主要河流的发源区—青藏高原,被誉为中国和亚洲水塔。“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将毫无置疑的对该区域生物多样性和自然生态系统带来深刻影响。因此,很有必要尽快对此开展独立研究评估工作。在保护国际(CEPF)的支持下,杨勇等于2006年6月——12月奔赴青藏高原,对长江三源地区和黄河上游以及西线工程规划调水河流(通天河、大渡河上游水系、雅砻江上游水系)10余万平方公里区域进行了科学考察探险,通过富有成效的研究成果,引起了国家的重视,推动了全社会对这项工程的关注,影响了政府的决策,目前西线调水工程决策放缓,一系列重大问题进行重新论证。

这是中国历史上以公民社会的科研成果来参与国家重大经济建设项目的一次行动,其意义和影响是深远的。

2007年1月初——3月底冬季考察

 

2007年2月,昆仑山,海拔5800米。

 

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为中国找水2009年考察研究目标:

1.  昆仑山脉、祁连山脉冰川面貌及演变趋势;

2.  西北地区冰川总储量及消融量(状态);

3.  冰川径流(河流)水文情势及蒸发规律;

4.  冰川径流(河流)利用现状及新疆坎儿井工程;

5.  几条沙漠河流消失的案例,如昆仑河、罗布泊、民勤水系等;

6.  冰川河流蓄水工程的可行性。

出发前

 

杨勇在出发前

对于我来说,此次和杨勇同行还有另一个期盼。1998年我曾随长江源第一支女子科学考察队到了长江源头姜古迪如冰川。我拍到了那么壮观的长江源的冰川和江源的网状水系和江源的高原草甸。

   

 

不知道10年后再去,那里是什么样子。

2007年杨勇去长江源回来后告诉我,我1998年拍到的冰川都已经融化了。这次我还是要亲眼去看看,我们母亲河的源头到底是什么样子了。我想再把它们拍下来不但今天看,也留给后人。

出发了

 

2、环保部叫停数十亿水电工程:环评难挡工程进度

来源: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2009年06月17日 熊曼琳

http://news.sina.com.cn/c/sd/p/2009-06-17/232018039934.shtml

 

 

金沙江水从人造的导流洞里奔涌而出,两岸茂盛的植被现在已经不复存在。

 

 

金沙江的生态系统非常脆弱,电站的建设有可能会让很灾。

  

 

 

中国著名环保人士,横断山研究会首席科学家杨勇相信,环保部此次的雷厉风行预示西南地区的环境正在越来越受到应有的重视。

  迟到的环保风暴

  6月11日,环境保护部对两大电力巨头――华能集团和华电集团,开出了历史上最严厉的环评罚单,暂停审批两家企业除新能源及污染防治项目之外的建设项目。环境保护部在通报这一消息时指出,云南华电鲁地拉水电有限公司、华能龙开口水电有限公司未经环评审批,擅自在金沙江中游建设华电鲁地拉水电站和华能龙开口水电站,并已开始截流,严重违反了国家环境管理有关法规。环保部的罚单开出之后,这两座违规建设的水电站现在是什么状况?已经投资数十亿元的两项工程未来会面临怎样的命运?我的同事熊曼琳对两座水电站展开了调查。

  史上最严厉的环评罚单:投资数十亿元的两项工程被叫停

  这次受到环保部门处罚的两个电站就位于金沙江中游四川与云南交界处。这里山高水急,峡谷众多,其中也包括著名的虎跳峡。6月14日上午,记者赶到了鲁地拉水电站。

  记者:“我身边的这条江就是金沙江,很多人第一次听到金沙江的名字都是在地理课本上,书上说这是一个美丽富饶的地方,但是今天我们来到金沙江看到的却是被钢筋水泥裹挟着的金沙江,书本上的金沙江早已成为记忆。”

  鲁地拉水电站是电力巨头华电公司的项目,2007年2月开始建设,在环保部叫停指令下达之前,这个水电站已经紧锣密鼓的施工两年多。现在围堰已经建好,金沙江在这里已经被截流。

  记者:“现在这个就是截流的部分吗?”

  云南华电鲁地拉公司安全技术部主任张湘涛:“对,这个就是两个围堰,你看到的上面的就是上游围堰,我们现在站的是下游围堰,作为电站大坝的施工,它的首先基本条件就是要把让水从我们导流洞里走。”

  从画面上可以看到,金沙江水从这个人造的导流洞里奔涌而出。两岸茂盛的植被现在已经不复存在。围堰上,工人正在紧张施工,到处是机器的轰鸣声。

  “现在清沙的这些现在还在搭,汛期马上来了就不建了。”

  工人告诉记者,他们正在抓紧时间修好围堰。汛期到来后,围堰就会被淹没,无法工作了。围堰是建设主坝的基础工程。只有修好围堰才能修主坝。鲁地拉电站总经理周卫东告诉我们,环保部叫停的就是上下围堰之间的主坝的建设。不过主坝本来在六月份汛期的时候也要停工。

  云南华电鲁地拉水电有限公司总经理周卫东:“实际上我们现在主坝还没有开始,我们只是做了上下游围堰。”

  记者:“你们本来希望主坝是在什么时候开始建设?”

  周卫东:“准备是汛后了。”

  记者:“那环保部的停工令对你们的影响大吗?”

  周卫东:“不是很大,因为本来也是汛期到了。”

  6月14下午,记者继续沿着金沙江向上行进寻找下一个被在这次环保风暴中叫停的水电站,龙开口。这家水电站属于另一家电力巨头,华能。

  记者:“我现在在龙开口水电站,从这里看过去,两侧的围堰已经修好,中间的部分就是主坝,现在已经浇灌水泥,基础工程正在进行。”

  龙开口水电站于2007年9月开工,不到两年的时间大坝已经颇具规模。主坝开始浇灌水泥。金沙江从导流明渠穿过,原来的河道被截流用于建坝。

  记者:“咱们这是什么时候停工的?”

  云南华能龙开口水电站筹建处主任张之平:“11号。”

  龙开口水电站筹建处张之平告诉记者,在环保部的停工令下发当天所有主体大坝项目全部停止。不过停工前,整个工程推进速度非常快,金沙江已经截流,大坝主体工程开始建设。

  记者:“环评报告通过之前可不可以进行截流和大坝主体工程的建设?”

  张之平:“这个不好回答,因为截流必须要在枯水期进行,如果不及时截流就要推一年。”

  记者在对两家违规截流的水电站调查时发现了一个共同点,两家水电站都是在今年1月份开始截流,而在6月份被环保部叫停。中间5个月的时间刚好是建设围堰所需要的时间,而此后便是汛期。两家都在汛期到来之前顺利建设好了围堰。为什么在长达5个月的时间里环保部没有叫停截流,而任由围堰顺利建设完工呢?记者采访时巧遇国家环保部督查组。

  环保部环境影响评价司巡视员牟广丰:“所谓违法开工的事实就指的是这个(主坝)。”

  记者:“环保部是什么时候知道截流的事情的?”

  牟广丰:“这个一个是环境工程监理,一个我们地区有督查中心,另外还有社会,几个方面都有所耳闻。”

  记者:“那是在什么时候?环保部那是在几月份呢?你们西南督查中心是什么时候知道的?”

  牟广丰:“这个地方我们。”

  记者:“你们都不知道吗?”

  牟广丰:“一会儿吧。”

  这位是环保部西南督查中心副主任郭伊均。

  环保部西南督查中心副主任郭伊均:“我们中心知不知道这件事情我还要核实一下。”

  记者:“从1月份到6月份停工有5个月的时间,这5个月都发生了什么事情您知道吗?”

  郭伊均:“这个我现在。”

  记者:“这5个月都发生了什么?”

  郭伊均:“不清楚。”

  记者没能从环保部门口中了解到情况,不过在督查组召开的会议上,记者听到了龙开口水电站所属的大理州副州长的声音。

  “我们整改的情况,对它(大坝)的环评许可能够尽快的把它完成,因为这个现场都开工了,也停工了,有些客观的原因,主管是不对的,但是客观上已经做了,所以我觉得,这是从我个人的角度谈一点体会。”

  记者:“从大坝截流到环保部下发停工令,中间经历了长达5个月的时间,大坝的建设对于当地政府来说是重要的经济支柱,地方政府非常支持,那么他们究竟知不知道大坝截流的事情,如果知道,他们有没有上报环保部,又是在什么时候上报环保部的,环保部究竟是在什么时候知道截流的事情,在5个月的时间里究竟发生了什么?我们目前没有答案,但是我们非常清楚地知道一点,金沙江的环境保护依然任重道远。”

  水电企业钻政策空子,环保部门的监督骑虎难下

  鲁地拉水电站和龙开口水电站所在的金沙江流域,是我国水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也是电力企业眼里的水电富矿。从本世纪初开始,大大小小的电力集团和社会资本就在这里展开了一场大规模跑马圈水运动,仅金沙江中下游规划兴建的梯级电站数量就有12座,记者在实地调查中发现,当地不少水电开发企业,尽管没像华能、华电那样未经审批就公然截流,但也明修栈道、暗渡陈仓,打起了政策擦边球。

  杨勇:“开山大炮,这是在中国的母亲河上。”

  杨勇,中国著名环保人士,横断山研究会首席科学家。他也是1986年长江漂流探险第一人。此后杨勇便与长江结下了不解之缘。二十多年来,他一直奔走在西南的崇山峻岭之间。

  杨勇:“都是这种局面,开发商进入,施工队伍进入,开山炮已经炸响。”

  让杨勇感到无奈的是,我们走访的几家水电站都在环保部的环评报告未审批前就已经开始大规模建设。杨勇认为这些都是不应该的,因为大坝建设改变了当地环境。而大坝的建设者则认为他们没有违反规定。

  “它这个前期工程应该是三通一平,三通一平就是说,施工区的公路,施工场地的平整,施工营地的建设,这是三通一平,还有电,水,通讯,道路,但是涉及到主体的相关工程不能动。”

  “没有动,您还是觉得没动。”

  “没动,没动,我们这个肯定不会动,国家没核准的我们肯定是不会动的。”

  “下面挖的引流明渠实际上是涉及到了主体工程”

  “没有,导流工程属于导流的,涉及到主体工程。”

  此前环保部曾经对大坝的前期建设这样解释:“三通一平”等前期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经(地方)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后,可开展必要的施工前期准备活动,但不得进行大坝、厂房等主体工程的施工。

  杨勇:“我们国家的惯例,它有一个前期工程,所以它这个前期工程的范围就不好界定。”

  事实上,记者考察的几座大坝,除主坝外,都已经颇有规模。而这些先期投资都在20亿元以上。如果环评通不过,则意味着巨额损失。因此在木已成舟的情况下,环保部的环评报告似乎成了一纸空文。

  记者:“这一次的停工令到底是因为程序出了问题还是环境本身出了问题?”

  云南华电鲁地拉水电有限公司总经理周卫东:“程序,主要是我们的程序没有到位。”

  记者:“在您的经历之中有没有因为环评没有通过而下马的大坝?”

  周卫东:“水电项目吗,没有。”

  记者:“从来没有?”

  周卫东:“我没有听说。”

  记者:“那么可不可以这样理解环评报告可能是一个不得不走的程序?”

  云南华能龙开口水电站筹建处主任张之平:“对。”

  杨勇:“从法律上来讲,它对项目有否决权。”

  记者:“有没有大坝行使了这样的否决权?”

  杨勇:“目前看很少。”

  记者:“很少还是没有?”

  杨勇:“基本上没有。”

  2005年环保部曾经叫停中国第二大水电站溪洛渡水电站,当时被盛赞为环保风暴。但风暴过后,溪洛渡水电站仍然顺利过关。事实上环保部骑虎难下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当地政府的支持。

  周卫东:“咱们丽江市所属的永胜县属于国家特困县,税收肯定很重要。”

  记者:“所以他们是非常欢迎你们来的。”

  周卫东:“对,他们非常支持我们的工作。”

  目前,仅金沙江中游就已经有上虎跳峡,两家人,梨园,阿海,金安桥,龙开口,鲁地拉,观音岩八个水电站正在建设之中。不久,一座座大坝将拔地而起。

  杨勇:“实际上在很多年前,我们一直是在想,怎样尽量少去影响,少去开发,现在看来这种希望是破灭了,现在想的更多的是我们今后将会面对什么问题。”

  经济拉动的背后需要交换的环境生态成本又有多高?

  水电企业钻政策空子,先上车后补票,未批先建,环保部门的监督也常常是骑虎难下,左右为难。现在看来,光靠环境评估这道门槛似乎已经难以阻止金沙江上密集开发水电的脚步。在这场利益变局中,水电企业获得了稀缺的水力资源,地方政府则看中水电投资对当地经济的拉动作用。可是,与之交换的环境生态成本又有多高?

  杨勇告诉记者,金沙江的生态系统非常脆弱。电站的建设有可能会让很多珍稀鱼种面临灭顶之灾。因为他们无法适应水电站创造出来的新环境。而电站建设也将导致更多山体滑坡的危险。

  杨勇:“今后蓄水以后,它对山体通过一定的浸泡,很多滑坡体就要复活,它就会产生滑坡。”

  金沙江附近的山体本来就非常脆弱,电站让他们更加难以面对江水的冲击和浸泡。更让杨勇担心的是,金沙江的电站都处在地震带上,这也增加了电站本身的危险。

  记者:“我身后的这片湖泊叫做程海,这里的风景很美,但是程海是数百万年频繁的地质活动造成的,它就处在地震带上,从这里向南30公里的地方就是鲁地拉水电站,一旦发生地震,鲁地拉将首先面临威胁。”

  不仅是鲁地拉,金沙江上的八个电站都处在地震断裂带上。

  杨勇:“一旦释放可能就是一次大地震。”

  不过,尽管金沙江上的大坝面临生态,滑坡,地震,等多重考验,但是建坝的脚步从未减慢。大坝的建设者相信他们很快会通过环评审核。

  云南华电鲁地拉公司安全技术部主任张湘涛:“从宏观上来讲,这个电站肯定是要做。”

  记者:“环评是应该能通过。”

  张湘涛:“对,最终肯定是能通过。”

  大坝建设者对于环评信心十足,不过杨勇仍然相信,环保部此次的雷厉风行预示西南地区的环境正在越来越受到应有的重视。

  杨勇:“环保部在4万亿投资的背景下,在拉动发展的背景下,确实需要下很大的决心。”

  半小时观察:保增长 也要保环境

  面对气势磅礴的金沙江,我们很难想象,当这里出现一连十几座大坝的时候,金沙江将变成一副什么样的景象。人们希望环保部掀起的这场环评风暴,能为大家保留一条记忆中的金沙江,能够在合理开发水力资源的同时,为江中那些珍希鱼类留下一条活路。但是现在看来,这场风暴来得有些晚了。所谓的前期工程已经暗度陈仓,围堰已经建成,大江已经截流,数十亿的资金已经投了下去。我们可以做一个假设,如果这两个项目不能通过环评,将会意味着数十亿的资金打了水漂。环评部门有没有这样的勇气?在木已成舟的现实下,环境影响评价还有多大的意义?

  就像我们在节目听到的,水电站先开工后补票的做法一点也不稀奇,也并没有哪一座水电站开工后又被环评一票否决的先例。所以我们看到,环保风暴常常来势凶猛,最终结果却不了了之,既不能改变破环环境的事实,也没有任何人为此承担责任。与其在事后掀起这样的环保风暴,还不如加快环评的节奏,在水电站开工之前就做出正确的选择。

  当然这次环保风暴至少在提醒大家,无论保增长扩内需的压力有多大,我们都不能走回到过去的老路上去,拿生态环境做代价,换取短期的经济利益。

3、华能华电项目叫停背后:先建后批成电力潜规则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2009年06月18日 周晓芳 

http://finance.sina.com.cn/g/20090618/02372900914.shtml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拿到“路条”便开建,已成为电力行业项目建设的“潜规则”,在这种情况下开建的火电项目,目前有上百个。

  从局级升格为部级后,环保部第一刀“砍”向了我国的两个电力巨头,叫停了华能、华电在金沙江的两个水电开发项目。

  昨日,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副秘书长张博庭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此次被叫停的鲁地拉、龙开口水电站项目,早已得到了有关部门放行开展前期工作的“路条”。拿到“路条”便开建,在电力行业已经不再稀奇,目前有上百家这种情况的火电项目。环保部叫停两项目,对电力行业的这一“潜规则”提出了挑战。

  华能华电

    按要求整改被叫停项目

  昨日,华能集团就环保部暂停审批其建设项目作出正式回应,称将会根据环保部的要求进行整改,并制定了相关方案。

  华能集团称,环保部叫停其金沙江项目的当天下午,华能集团就专门召开会议,对整改自查工作作出全面部署:一是立即成立了由公司领导为组长的专门领导小组;二是第一时间责令华能龙开口水电工程和华能伊敏电厂三期工程停止建设,对两项工程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提出初步整改措施;三是对所有前期项目、工程建设和生产运行加强监督管理。

  华能集团表示,目前,华能龙开口水电工程和华能伊敏电厂三期工程已停止建设。龙开口水电工程一方面采取加强雨情监测、现场安全管理和开展防汛应急演练等措施,以确保安全度汛;另一方面立即按照新的要求,组织开展水电站环境影响补充论证,检查梳理工程环保水保措施实施情况。伊敏电厂三期工程已落实参与整改的机构和人员,并委托设计单位对三期工程的环境影响进行复核。

  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华能集团新闻处处长李兆魁称,将按环保部的指示,在停工后做好防汛、工人撤离及移民等工作。目前正在制定详细的计划和方案。

  昨日,华电集团新闻处处长罗欣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诚恳接受环保部的处罚决定,按照环保部的要求进行整改,最近将会有一个详细的整改方案出台。

  专家揭秘

    先建后批成电力“潜规则”

  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副秘书长张博庭表示,此次被叫停的鲁地拉、龙开口水电项目,早在2007年就拿到了有关部门允许开展前期工作的“路条”。只不过,这张“路条”被电力企业解读为建设电力项目的通行证。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拿到“路条”便开建,已成为电力行业项目建设的“潜规则”,在这种情况下开建的火电项目,目前有上百个。

  业内人士介绍,这一“潜规则”的产生,有其历史背景。

  在亚洲金融(2.45,-0.05,-2.00%)风暴期间,中央政府曾严格控制各种电力项目的审批建设。但是,接下来的经济复苏使全国陷入严重的缺电状态。此时,个别省份私自进行了电力建设,使其电力供应在当时未出现大的缺口。一些业内人士就此认为,缺电省份私自搞电力建设被默认为许可。

  2004年,国家发改委发文,把以前的电力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为核准制度。这更使一些人认为,在特殊情况下,先开工再申请核准也是可以的,长期以来,就形成了这样的“潜规则”。

  据介绍,最近几年,我国电力项目特别是一些火电项目先开工再核准的现象非常严重。

  “整个2008年,除了三峡项目和抽水蓄能项目,全国几乎没有其他大型水电项目被国务院核准建设。”张博庭透露。

  张博庭告诉记者,此次被叫停的鲁地拉、龙开口水电项目,已按有关项目环评的法律要求开展了必要的环评,环评的结果经过了环保部环境评价中心的审查,不过,两项目在没有得到环保部的最后审批之前便开始了截流。

  行业尴尬

  电力和环保难“握手”

  其实,在叫停金沙江两项目的同时,环保部新闻发言人也强调了水电的重要地位。

  这位新闻发言人表示,水电在我国占有重要地位,在常规能源中,水能资源仅次于煤炭。西南地区集中了中国75%以上的水能资源,因此《可再生能源法》中确定,水能是可再生能源,国家鼓励和支持开发利用。但是,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必须在保护生态基础上有序开发,杜绝大小公司“跑马圈水”、“遍地开花”和干支流“齐头并进”的现象。

  张博庭认为,如果被叫停的这两个水电站推迟一年发电,就相当于多燃烧900万吨左右的煤炭,产生的电能超过我国目前全部风电和太阳能发电的总和。

  尽管如此,水电发展和环保问题的矛盾,一直被争论不休。水电开发所带来的生物环境改变,一直被不少环保组织所诟病。

  环评无法通过,令怒江流域开发一直停留在云南省发改委的纸上,不过,电力公司仍对此寄予厚望。2003年6月,华电怒江公司成立,对怒江中上游13个总装机达2000多万千瓦的水电站虎视眈眈。根据华电的战略规划,到2010年,华电云南公司所属的总装机规模将达到500万千瓦以上;到2020年达到2000万千瓦以上,是现有规模的10余倍,相当于建了一个三峡电站。

  环保力量增强华能转型艰难

  华能、华电两项目被叫停,环保与经济发展的矛盾再度引发关注。

  昨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赶赴虎跳镇,当地44岁的村民格茸七林站在金沙江畔,指着江对岸的田地说:“一旦龙口水库在此修建,数十万亩良田将被彻底淹没,金沙江中稀有的鱼类命运堪忧,这些能用发电赚来的钱弥补吗?”

  自2003年金沙江中游第一座水电站——金安桥水电站筹建开始,反对声就从未停止过。最初,反对建电站的声音多来自民间环保组织。但记者调查发现,现在,环保意识已经融入当地村民的生活之中。

  “以前我们想得很简单,就是不要淹了田地”,格茸七林说,现在,他担心的已不仅仅如此,虎跳峡独有的旅游资源会不会因此遭到破坏?大江里的鱼儿有没有自己的栖息之地?“建水电站是很赚钱,但这些东西是无法用钱换来的。”

  “华能之前以火电业务为主,其他能源业务相对较弱,这削弱了其抗风险能力”,一位电力分析师表示,金融危机中,华能向新业务及上游拓展的转型势在必行。

  “水电是集团重点发展的第二大板块”,华能集团新闻处处长李兆魁昨日介绍说,火电机组占到该集团发电总装机的90%以上,绿色煤电、水电、风电和核电是公司目前大力发展的方向。在今年该集团的工作会议上,该集团明确提出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继续积极有序开发水电”的发展战略。金沙江丰富的水力资源自然成为华电、国电、大唐、华能等电力集团的争夺对象,争抢工期成为普遍行为。

  “除了企业要加大环保投入,审批单位也需严格把关。倘若环评出问题,该整改就整改,决不能含糊。”四川地矿局一位专家说,有关部门尚需密切关注华能、华电正在进行的整改,确保金沙江中游环境不遭破坏。

4、华电国际、华能国际项目被叫停 影响知多少

来源:《中国证券报》2009年06月17日

http://env.people.com.cn/GB/9491223.html

  2009年6月11日国家环保部通报了处罚决定:“从即日起在完成科学论证和各项整改措施前,暂停审批金沙江中游水电开发项目、华能集团和华电集团(除新能源及污染防治项目外)建设项目、山东省钢铁行业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

  据了解,停批时间截至此次违规的云南华电鲁地拉水电站和华能龙开口水电站、伊敏煤电联营三期工程完成补充论证和整改,因而停批时间长短实际取决于两大集团的整改进程。华能集团则表示,对此事高度重视,将迅速落实国家环境保护部对有关项目的处理决定,立即进行整改。

  有电力行业分析人士表示,环保部对电力项目环评要求提高,对2010年和2011年两年的新增装机容量可能会有影响,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机组利用效率,“如果明后两年宏观经济恢复较好,用电需求复苏,这一影响将会更明显。”但同时,电力项目在环保上的投入也将提高电力企业的建设成本。

  国家环境保护部对华能、华电两大电力巨头实施“区域限批”,暂停审批两集团旗下除新能源及污染防治项目外的所有建设项目。作为两大集团下属的上市公司,华能国际和华电国际均表示,被环保部点名的项目非上市公司投资项目。但业内人士认为,集团被“区域限批”会影响到上市公司正在或即将进行环评的项目。

  据华能国际人士透露,公司目前没有提交国家环境保护部待审批的新建项目,因而不会受到影响。而华电国际方面称,公司部分正在申请国家核准的前期项目需要国家环保部审批,除新能源及污染防治项目外的部分项目核准进程可能会受到一定影响。

  业内人士认为,两大集团电力项目众多,此次限批对目前的整体经营应该影响不大。但对于部分电力企业选择在目前行业低谷期加速圈占资源,以备战经济复苏后的需求增长,此次环保部的限批措施将对所有电力建设项目都产生威慑力,进而对后续电力供应产生一定影响。

  不过,也有分析人士指出,华能和华电两大集团装机容量不足全部装机容量的20%,新建项目的新增容量更是不足全部装机容量的1%,在当前电力供大于求的情况下,受影响的这部分新增发电量很容易被其他机组补上。(来源:《中国证券报》)

5、怎么又是电力企业? 

来源:中国环境报2009-06-17  刘秀凤

http://www.cenews.com.cn/xwzx/cysc/qygm/200906/t20090617_618498.html

   怎么又是电力企业?看到这份限批令,总有似曾相识的感觉。从2005年第一次环评风暴至今,几乎每一次限批都要涉及电力企业,尤其是几大电力巨头。从溪洛渡到鲁地拉、龙开口,从水电到火电,要么脱硫项目迟迟不动工,要么未批先建。对于企业而言,经济利益至关重要,但游戏规则也是不允许随意破坏的。

  电力发展对于国民经济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同时对环境污染也贡献了很大份额。环境保护部此次暂停审批华能、华电集团(除新能源及污染防治项目外)建设项目环评文件,旨在警示这两家拥有众多“两高一资”建设项目的大型企业集团加强环境管理,督促所属企业严格遵守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调整产业结构,履行社会义务和责任。

  马军在分析这个问题的时候提到,作为传统的强势行业,电力一直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也就习惯了被保驾护航,而这是亟须改变的。媒体在报道中也认为,虽然电力集团因环评问题被限批不是第一次,但“这么大力度针对水电项目整改,并暂停项目审批还是第一次”。

  受到去年煤炭价格大幅上涨影响,五大电力集团亏损巨大。而调整电源结构,增加水电比例成为各大电力集团的一致选择。“跑马圈水”之战一触即发,大渡河、金沙江、澜沧江、黄河上游等被各大集团占据。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2008年电力行业统计快报显示,2008年,火电投资同比出现下降,水电、核电、风电等清洁能源获得各路资本的青睐而逆势发展。截至2008年年底,全国发电装机容量同比增长10.34%。其中,水电同比增长15.68%,约占总容量21.64%,这一比例同比上升1个百分点;火电同比增长8.15%,占总容量75.87%,这一比例则同比下降了1.55个百分点。据测算,国内水电公司的运行成本一般是0.04~0.09元/度,而目前火电运行成本是0.19元/度左右,如果煤价上涨,两者的运行成本差异将进一步放大,也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刺激各方在水电开发上的投资。

  企业逐利无可厚非,但绝不能以牺牲公共利益为代价,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这是人尽皆知的一个道理,也曾被政府部门、媒体甚至企业自己无数次提及,可事与愿违的事情还是不断出现。面对利益的诱惑,企业有冒险诱因,相关部门更要加强监管。

  《长江保护与发展报告2009》认为,流域大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大都综合考虑了防洪、发电、供水、航运等功能和效益的发挥,但生态环境影响和生态效益发挥普遍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尤其是在工程运行过程中,在多种功能发挥难以兼顾的情况下,往往自觉不自觉强调局部的经济利益,而忽略全局性的公共利益。随着大型水库工程的不断增加,水库联合调度和生态调度运用显得十分重要。

  河患曾经是中华民族的梦魇。如今,河患的噩梦离我们远去,不同于洪水泛滥的、另类的河患可能正悄悄向我们走近。这是需要引起重视和警惕的。 

6、叫停“两高一资”项目显示环保部门“动真格”

来源:资源网 2009.06.17郑书凡

http://www.lrn.cn/zjtg/societyDiscussion/200906/t20090617_379570.htm

    环保部动“真格”了!消息几乎是不胫而走。据新京报2009年6月12日报道,环保部通报了对两家大型国企环境违法行为的处罚决定:暂停审批华能集团、华电集团建设项目(除新能源及污染防治项目外)。

    之所以说环境保护部动了“真格”,是因为这次的问题,面对的是我国的大型国企。而上述两个企业也都是国企中的“大腕”。一般的是没有人敢轻易动的。如果为应对金融危机对企业踩环保红线的违法行为不制止,政策的公信力和法规的权威性无疑将会受到极大的挑战。环保部日前对华能、华电两家大型国企环境违法行为的处罚决定,明确地向企业和地方政府发出了一个强烈的政策信号:国家不允许一些企业和地方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踩环保红线。

    一个事实是,把“环境保护总局”变为“环境保护部”之初,很多评论认为,即使如此,环保问题还是我国改革发展中的大问题。很多时候,不会因为部委的名称改变而使得实际问题加以解决。时下,“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是各地的共同要务。的确,没有经济的稳步增长,没有民生的不断改善,没有社会的稳定和谐,实现小康就是一句空话。而保增长,又是保民生、保稳定的前提。所以,很多地方把保增长作为当下工作的重中之重,可谓是抓住了问题的牛鼻子。

    环保问题事关大局,这是我们现在所认识到的事情。我国的环保事业,经历了很多阵痛。从以前的“先污染后治理”到现在明确了环保的重要意义,其发展变化是巨大的。不过,保增长过程中出现的杂音,应该引起我们的足够警惕,有些地方把保增长等同于保GDP增长。在这种观念支配下,可持续发展、生态保护统统被置于脑后了。众所周知,在经历了若干年粗放式的发展后,已经欠下一屁股的环境债,与此相应的,却是国人依旧淡薄的环境意识。“先污染,后治理”的思路依旧左右着众多主事官员的意识,“GDP至上”的发展指标成为环保工作挥之不去的噩梦。在此氛围下,众多危害环境的工程仍旧以或明或暗的方式得以上马,而某些自恃后台硬实的国有企业,对于环保部门更是不放在眼里,其惯于先斩后奏式的“先建设,后申报”,已经成为业内公开的秘密,此次已先期实施“截流”华能与华电便显然打的是这种如意算盘。以上现象的存在,显然无益于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事实上,在许多环境欠账已久的地区,特别是生态脆弱的中西部地区,环境破坏与经济衰落已经成为恶性循环,而历年来频发的环境灾害,更是酿就了一个个带血的教训。

    这次的两家企业,被环保部;“卡”住了脖子,是环保部成立以来的重大手笔。许多人认为,环保问题,很多职能部门不敢去动真格,去切切实实抓,这次的举动,让大家看到了环保的希望。一些企业和地方可能会错误地理解,为实现保增长、扩内需的目标,国家会采取权宜之计,放松环境监管。此次受罚的两家央企和两家地方钢企,前者未经环评审批擅自在环境敏感的金沙江中游建设水电站,并已开始截流;后者也未经环评审批擅自开工建设并投产。制高耗能高污染行业过快增长,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自2003年对钢铁、电解铝、水泥行业实施宏观调控以来,高耗能行业盲目发展的势头一度得到遏制。去年9月,国家发改委发布了对电解铝、铁合金、电石、烧碱、水泥、钢铁、黄磷、锌冶炼8个高耗能行业实行差别电价的政策,明确对这些行业中淘汰类和限制类企业用电实行加价的时间和标准,禁止对高耗能企业实行优惠电价。然而,这一政策在各地的贯彻落实情况却很不平衡。全国有14个省以实行发供电联动、协议供电、大用户用电直供、竞价上网等名义自行出台了对高耗能企业的优惠电价措施。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在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大体上也是电力相对富余的地区,这些地方往往采取各种优惠措施,鼓励高耗能行业发展,使差别电价没有得到很好落实。高耗能产业的一些产品在市场上的需求还比较旺盛,抵消了实行差别电价的效果。有些企业自建的一些小电厂,煤耗高、污染重,也逃避了差别电价的惩罚。

    环保问题,以及控制“两高”问题,是应该引起全社会关注的大事。节能减排是一场苦仗、硬仗,是社会公共利益与局部团体利益的长期博弈。对高耗能重点行业的监控,必须作为当前乃至今后的宏观调控重点,多管齐下,务求实效。首先,灵活运用经济杠杆。加快能源的市场化改革,价格要体现资源价格、完全成本和市场供求关系;加大能源差别价格的“差幅”,按用电规模制定级差累进系数,加大用电大户的边际成本,使其生产超规模后“只赔不赚”,让高耗能产业的热衷者无利可图。其次,强化调控手段,坚持行之有效的“地区环评限批”;对重点地区、重点行业可以考虑推行“能耗超限地区工业项目限批”的办法,让“两高一低”的产业冲动强制刹车。在金融方面,应加强对中小企业的节能信贷支持力度,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加快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风险控制和补偿机制。

    在我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同比回落的情况下,高耗能产业的再度抬头,说明我国仍未改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而高耗能产业扩张冲动的一个深层原因是“GDP论英雄”的发展观念,要改变这种观念,必须彻底改变一些地方把GDP当作“硬指标”,把节能减排当作“软指标”的局面。当前应突破重重阻力,加快推行绿色GDP考核,全面实施能反映科学发展观导向的地区发展考评体系。追究决策者的环境污染和能耗严重的行政责任,使中央宏观调控政策的严肃性得到切实维护。完成“硬任务”需要“硬落实”,实现“硬指标”要有“硬措施”,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遏制高耗能高污染行业过快增长,也只有这样,我国经济才能健康发展。

    公众才是环保的主体,这已是一个不需要重申的环保观念。这不仅是因为他们身在其中,更因为一种切身的利益与共同的诉求,总能激发他们更大的监督与制约的力量,从而在环保博弈中真正发挥有效的制衡作用。但是这样一种制衡之力,却总是与中国的环保治理存在着断裂。如果说过去环保总局曾经一次次上演“孤军奋战”之悲情,其实质就在于因为重重隔阻,使得这种治理无法得到民众有效的响应。而观诸近年来一些地方环境恶化、环保事件屡屡发生的原因,实质亦在于权力体制未能保障来自公众的制衡之力,使得公民环保权利与诉求被漠视乃至被抛弃。即使在相关法规明确公众的环保参与权,但它仍处于某种并不确定的状态。厦门PX事件固然以公民权利的胜出作为结束,但PX项目未予民意考量即开工上马的情形,依然是权利倍感尴尬之所在。这样的尴尬,前不久又在广州南沙炼化一体化项目上出现。一种不确定的权利,如何对一种利益与权力苟合产生的坚定力量进行博弈?

    在政策和法规体系中,环保政策和法规的“威慑”力度历来较弱。这种情况虽然在环评法实施以后有所改进,但问题依然很严重。近几年里,未经环评就开工建设的项目屡屡出现,有些工程甚至是完成了才向环保部门通报。环保部这几年就先后曝光了一批这样的企业和地方。环保并非一“部”就灵,对于权力体制的理顺,必须体现于对于公民权利体系的确立,对于权利行使意愿的激发之中。而我们也相信,在环保总局实现由局升部的权力扩张之后,一个完整的公民权利体系亦将实现对“环保部”的有效监督。

    此种现象的出现,在长期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语境下,环保不太受地方和企业的重视;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在环保领域,存在着一个以国有大企业为代表的资本和地方政府合流的强大利益集团。中国庞大的国有经济、众多的政府部门,使中央和地方都承担了大量的项目建设职能,政府成为直接的利益相关者,在扭曲的官员考核制度下,一些地方和部门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审批中于是存在“首长意志”、“先上车,后买票”。甚至包括环保部门在内,有的对不符合产业政策、厂址选择明显错误的项目也予以放行。水电领域在这方面表现尤其明显,环保部副部长潘岳曾披露,一些地区和企业不顾国家多次重申电力建设必须有序发展的要求,违法违规开工建设了大量电站项目,致使电站在建规模远远超出电力规划确定的目标,也超出了资源和环境的承受能力。华能、华电不过是其中比较突出的罢了。

    经过30年的经济高速发展,中国的环境承载能力如今变得非常脆弱,再继续现在的发展模式,后果堪忧。改善被损害的环境,当然根本上有赖于全社会环境意识的提高,改变先发展后治理的思路,但就现在而言,必须加强环评的“高压线”和“防火墙”作用,从源头上严防环境风险,使环保的一票否决真正起到效果。因此,必须调动环保部门执法的积极性。在这方面,环保部近几年的表现大体合格,发起的几次“环保风暴”引发了社会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和重视,也处罚了一些违法的企业和地方。本次针对两家央企的严厉行政处罚,暂停其所有项目审批,据说还是首次。环保部门就应该要有这种“宁可现在做‘恶人’,也绝不做‘历史的罪人’”的精神。

    环保是一个沉重的话题,也是一个世界的难题。既有气候变化、全球变暖的自然因素,也有发展欲望无止境的人为因素。国家环保部此次拿华能、华电及山东钢铁项目开刀,只是一个开始,也许后面的故事将更精彩。正像环保部新闻发言人所说:“此举将警示拥有众多‘两高一资’建设项目的大型企业集团加强环境管理,履行环保责任。”当然,要使环保部门的作用得到更大发挥,还应提高其对违规项目的处罚力度,并赋予他们对相关责任人的追究权限。目前,环保部门对违规项目的处罚力度小得可怜,一个违法项目最高的处罚金额只有20万元,对于投资几亿元甚至上百亿元的大项目来说,这点罚款恐怕连被罚款的人都看不上眼。

除此之外,有一个方面也须提出来,这就是加强公众和社会组织对环保的参与力度。经验表明,公众的广泛参与,对防止特殊利益集团损害环境至关重要。当前的金融危机对我们既是挑战,但也带来了一些难得的机遇。在落实保增长、扩内需的过程中,能否卡住“两高一资”项目和低水平重复建设,不但关乎经济的振兴,更关乎未来发展模式的转变。因此,环保部门在这方面肩负着重要的责任,决不能允许一些企业和地方逾越环保红线。 

7、叫停金沙江水电后须警惕炒作反水坝宣传

来源:中国节能环保网2009年06月17日 水博

http://finance.ifeng.com/huanbao/hbsd/20090617/805288.shtml

由于国家发展政策和项目管理体制上的冲突,前不久金沙江水电和一些其它工程项目被环保部叫停。为避免这一国家严格基本建设项目管理的措施,对公众产生不必要的误解,国家环保部的新闻发言人在回答记者的提问中,特别重申了 “水电在中国占有重要地位,在常规能源中,水能资源仅次于煤炭。西南地区集中了中国75%以上的水能资源,因此《可再生能源法》中确定,水能是可再生能源国家鼓励和支持开发利用。”的国家政策。

然而,社会上一些热衷于反水坝、反水电的组织和人士,却总是不肯放过这样一个造谣污蔑国家水电发展政策的可乘之机。例如,6月12日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的记者就有关问题采访北京师范大学的一位崔教授时,该教授就大肆宣扬的一些反水坝的传言。例如,教授对记者称:“一方面比如说修建大坝之后产生的屏障效应,具体表现在由于水流的流量变化,致使上、下游的连通性受到了一些破坏,整个生产过程可能要受到影响。”

教授把“水流的流量变化,致使上、下游的连通性受到了一些破坏,整个生产过程可能要受到影响”作为水电开发的罪证,然而,国际社会却对水坝改变和调节河流水流量的作用有着完全不同的意见。2006联合国最权威的世界水资源报告明确指出:世界的淡水资源本来是够用的,但是,水资源的问题主要是设施不足和管理不善。因而,我们常常无法解决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矛盾和日益严重的水污染及浪费。这种情况在欠发达国家和地区更为严重。为什么发达国家没有这种问题存在,其根本原因就是因为发达国家的水能开发程度普遍已经比较高。河流梯级水电开发的结果,不单单是产生电力,而且更重重要的作用就是调节天然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矛盾,满足人类社会发展的需求。

其实,这种污蔑水电开发的传言我们早已经非常熟悉。只不过这些反水坝宣传出现在我国环保部门叫停金沙江水电项目之后,似乎更有欺骗性。记得前几天美联社在评论一份联合国环境署的报告时,就曾经片面地引用这种理由来攻击我国澜沧江的水电开发。然而,对于具有同样作用的美国胡佛水坝和田纳西梯级水电开发,他们却对其相同的功能大加赞扬。

美国人当年曾经把水坝、水电站的这一调节河流水资源的功能,发挥到了极致。早在上个世纪的初期,美国的西部和田纳西流域等地也曾经因为缺乏必要的水资源调控手段,经常遭受严重的水、旱灾害威胁。正是美国早年一系列科学合理的水坝和梯级水电站的建设,才从根本上解决了水资源“设施不足,管理不善”的问题。而今天,当我们中国采用同一种办法解决中国发展的水资源和能源问题的时候。却变成了对下游造成严重威胁的罪状。

出于挑拨离间的目的,美国人采取双重标准的说法我们尚可理解,但是我们国家的大学教授也喜欢津津乐道的散布这些传言就让人十分震惊了。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改变河流的自然水流状态,让洪水不再威胁社会,让干旱季节的河流同样也能为我们提供充足的水资源。历来是人类社会梦寐以求的结果,这样改变有什么不好的呢?

教授还批评说“由于洪水流量改变之后物种的生活格局会发生变化。同时由于大坝建设之后,对鱼类造成不可逾越的屏障之后,可能有一些鱼类不能完成它的生命周期。另外是截流相应,对泥沙和营养物质的截流,这样下游的泥沙量会减少,对下游鱼类食物的来源产生影响。”

这种说法,虽然有一定的道理,但却非常片面。例如,教授所说的“洪水流量改变之后物种的生活格局会发生变化”是不是我们人类文明的一条罪状?不是,整个自然界包括河流都是处在永远的变化中。著名的世界自然遗产“九寨沟”就是由于地震后形成的“水坝”,造成“洪水流量改变之后物种的生活格局会发生变化”的结果。难道这种变化也是大自然的一种罪过吗?

教授的“对鱼类造成不可逾越的屏障”的情况在自然界中也并不少见。美国和加拿大边境上的尼加拉瓜大瀑布也是和人造大坝一样,会“对鱼类造成不可逾越的屏障”。然而,相对于天然的大瀑布,我们人类建造的水坝通常还要采取一些必要的工程扶助措施,帮助解决洄游性鱼类过坝的问题。

另外,教授的“对泥沙和营养物质的截流,这样下游的泥沙量会减少,对下游鱼类食物的来源产生影响。”说法,不过是一种鹦鹉学舌的炒作,一点没有经过自己头脑的思考。其实,这种情况只是一种暂时的现象。因为,水坝、水库截流泥沙的存量总是有限度的,到了一定的阶段,水库的淤积必然要达到冲淤平衡。河流中的泥沙,最终还是要流向大海的。例如,我国黄河上的小浪底水库,现在就经常要采用调水调砂的运行方式,加速水库中泥沙和营养物质的下泄。

当然,教授的一些说法也并不能说就是谣言。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好事,我们人类也不能幻想让水坝、水电站建成之后完全都是好处,不能有一点副作用。不过我们只要看看为什么世界上所有的发达国家,都无一例外的选择了江河的水资源开发,我们的教授就应该知道水利水电建设是不是人类文明的发展方向了。

叫停了金沙江的水电项目,并不意味着要改变我们国家一贯政策,因为,人类文明的发展方向是不会改变的。此外,该报道文章的标题就有很大问题。说什么“触环保红线 专家详解水电开发、保护两步走”。记者和教授难道都不知道“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一直是我国发展的基本政策吗?总之,像这种攻击、诬蔑国家发展政策的祥解,还是少作为好。

8、呼吁书(最新签名)

 

金沙江开发决策须对历史负责――对环保部暂停审批金沙江中游水电开发项目决定的回应

 

下面这些照片是国家环保部暂停金沙江水电项目审批后,在金沙江中游拍到的。

没有通过环境影响评价的水电项目,已经让大山,大江成了这般模样。仅仅暂停就行了吗?

从这些工程不难看出已经花掉的钱有多少!

这毁坏大自然的责任谁来承担?这浪费国家财产的责任又由谁来负呢?

中国的大山、大河今天有多少已经成了这样,谁来回答?

 

这就是环评还没有通过,龙开口水电站大坝已开始浇灌

 

小龙开口导流明渠口

 

金沙江中游龙开口水电站施工工地全景

 

鲁地拉水电站被勒令停工后,工人们在进行围堰边坡防护施工

 

环评没有通过的金沙江电站工地 截流后的鲁地拉

 

鲁地拉水电站于2009年1月份截流,江水从右岸导流洞流出,上下施工围堰已形成

 

这里的环评也还没有通过

 

2009年5月13日观音岩水电站正在进行大坝坝肩开挖和明渠爆破

 

金沙江中游攀枝花市近几年迅速发展起来的高耗能产业区

 

今日金沙江中游  

没有环评通过就改变了的大山和大江。为此我呼吁

 

呼吁书:

金沙江开发决策须对历史负责

――对环保部暂停审批金沙江中游水电开发项目决定的回应

 

环境保护部6月11日通报说,因云南华电鲁地拉水电有限公司、华能龙开口水电有限公司未经环评审批擅自开工,并已开始截流,环境保护部决定暂停审批金沙江中游水电开发建设项目,暂停审批华能集团和华电集团建设项目。这是在金沙江江段呈现明显过度开发甚至恶性开发的形势下采取的紧急措施,对于维护国家环境安全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金沙江中下游山高谷深,水能蕴藏量极为丰富,但与此同时,这一江段有着中国最为丰富的珍稀、特有鱼类资源,而沿江一线还是数十万少数民族和汉族居民共同的安身立命之所。目前金沙江的水电建设呈现明显的过度开发态势,仅在其中下游就规划了十二级大坝,这些百米甚至二百米以上的高坝中,6座已经截流, 4座在进行大规模的前期施工;由于这些电站设计上几乎首位相连,加之地方政府试图建设的若干小坝,完成后从云南虎跳峡上游的奔子栏到湖北宜昌,2000公里以上的长江干流将从急流险滩变成一系列跳水平台。

如果今天的过度开发得不到制止,不出十年,许多特有、珍稀鱼类赖以生存的流水生境就将毁灭,壮丽的峡谷景观将黯然失色,沿江人民世代居住的田园就将大量被淹,同时在这一地质构造不稳定地区建设高坝大库引发的潜在风险也令人担忧。要平衡多种相互冲突的利益关系,就需要遵循一个公正的决策程序,而其核心部分就是环境影响评价。正如环保部发言人所言:“依照法律程序认真做好水电建设的环境影响评价和环境保护设计十分必要。”

然而,两家水电公司竟然在未经环评审批的情况下,擅自开工并实施了大江截流。这意味着进场道路、通水通电,甚至导流工程开掘,都已经完成,植被和栖息地常常已经被大面积破坏,弃渣、废水常常已经倾泻江边,移民常常已经开始被搬迁,河流生态因大江截流和坝体施工而开始改变。恰如环保部发言人所言:“华电鲁地拉水电站和华能龙开口水电站未经环评批复擅自进行截流等主体工程建设,对减小水电建设环境影响极为不利。”

未批先建在水电开发中并非个案,在金沙江先期的开发中也曾出现,而向家坝和溪洛渡两座巨坝则是直接规划在当时刚刚划定的珍稀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而最后这些问题都得到了“解决”:未批先建的项目也在补办手续后继续施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迫调整范围为开发让路。而近日这个被迫调整的保护区又一次因重庆小南海水电站的建设而面临遭到切割的命运。殷鉴不远,当“先上车后买票”称为习惯的时候,人们也不能不担忧,此番处罚是否也会重蹈“高高举起、轻轻放下”的覆辙?

但环保部此番就项目涉及的若干深层次问题提出了有针对性的要求,这又重新燃起了人们的希望。比如社会高度关注的虎跳峡建坝问题,环保部提出“对规划的龙头水库和虎跳峡河段的开发方式与相应的环境影响还需要深入研究”,这一要求切中要害。由于下游电站从装机到环境影响弥补措施都和上虎跳峡龙头水库相关,在目前龙头水库未定的情况下,我们建议暂停批准下游水电开发项目,以免造成倒逼虎跳峡建坝的形势。

再比如环保部提出的“规划河段沿途支流水生生态及替代生境保护工作、各项鱼类保护措施等需要统筹考虑和实施”,也涉及到金沙江开发的一个核心影响。在近期阿海和观音岩两座水坝环评所开展的公众评议的过程中,一再听到专家发出警示:这些大坝的环评报告中提到的针对特有鱼类的补救措施大多缺乏可行性。由于同属金沙江中游的龙开口和鲁地拉两座水坝情况类似,我们建议在找出切实可行的鱼类保护措施之前,不应再轻易认定这些项目“不存在重大环境制约因素”而对其予以放行。

同时,我们建议政府对水电工程审批与建设程序作出调整。长期以来水电站在环评报告未得到批准前就可以开展大规模前期准备,造成环评审批时环境影响已经发生,有些甚至已难以挽回,同时巨额的前期投入也常常成为环评不得不通过的理由。对此我们建议将环评前置到工程预可研阶段,在环评审批之前不允许进行三通一平、导流洞施工等实质性的工程建设活动。

环保部此番出手制止违规开发,既是对中央高层就发展与保护作出的一系列环境大政方针的切实贯彻,也是对公众关切的积极回应。鲁地拉和龙开口两座水坝,涉及未批先建,同时也绕过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的过程,这同样是违反国家规章的。两家开发公司应严格履行相关法规,在完成环评报告并报请批准前,向社会公开环评报告;同时环境主管部门应本着对历史负责的态度,为当世和后代守住环境底线。

 

签名民间环保组织:

 

绿家园志愿者

自然之友

地球村

云南大众流域

公众与环境研究中心

绿色汉江

河北绿色知音

陕西省红凤工程志愿者协会

甘肃绿驼铃环境发展中心

淮河卫士

厦门绿十字

成都城市河流研究会

环境友好公益协会

守望家园

志绿智

盘锦黑嘴鸥保护协会

陕西省妈妈环保志愿者协会

野性中国

绿石环境行动网络

社区参与行动

绿色江赣

绿色龙江

 

签名个人

 

范 晓   地质学家

杨 勇   地质学家

徐凤翔   生态学家

沈孝辉   生态学家

蒋高明   植物学家

王 建   水生态专家

杨 团   社会学家

郑易生      经济学家

汪晖        学者

于晓燕   媒体人

刘鉴强   媒体人

陈宏伟   媒体人

丁品    媒体人

李波菲      媒体人

朱小雯       媒体人

萧 远   环保志愿者

史立红   环保志愿者

陈 红   环保志愿者

林 琬   环保志愿者

陈京瑜   环保志愿者

闫 柱   环保志愿者

刘晓红   教育志愿者

李 楠   教育志愿者

李晨晔   企业家

张成林   企业家

葛全孝   金沙江边农民

萧嘉麟   金沙江边农民

王艳        环保志愿者

张抗抗      作家

王瑞卿      环保志愿者

李继君      环保志愿者

赵洁平      环保志愿者

孔宁        环保志愿者

9、环保部:造纸业已成全国工业减排关键点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2009年06月18日 章轲 

http://it.hexun.com/2009-06-18/118770753.html

  纸浆制造业污水排放量约占全国污水排放总量的10%至20%,居第一位;排放污水中化学耗氧量约占全国排放总量的40%至45%,居第一位。

  18日,国家环境保护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俞海在江苏省苏州市召开的“中国纸业可持续发展论坛2009”上表示,“造纸行业污染排放总量居高不下,控制造纸行业COD(化学需氧量)排放已经成为全国工业COD减排的关键点。”

  俞海分析,多年来,中国造纸行业污染物排放高有诸多方面的原因:

  纸浆结构中草浆、苇浆等非木浆占比偏高。据了解,发达国家造纸业纸浆结构为木浆62.6%,废纸浆34%,非木浆(草浆、苇浆等)3.4%。但在中国,草浆、苇浆等非木浆占比高达22%。

  造纸业集中度低,小纸厂偏多。据统计,中国年产量在30万吨以上的25家纸厂合计产能只占全国纸业全部产能的28%。目前全国纸厂多达3300多家,平均产能只有2万吨,那些高耗能、高耗水的草浆制纸为主的小纸厂是造纸业的主要污染源。

  生产工艺技术落后,综合利用水平低。统计数据表明,中国草浆生产线有碱回收装置的产量仅占草浆总量的30%左右,而且碱回收率低,致使草浆生产排放的COD占造纸业COD排放总量的60%以上。

  单位产品耗水高。国际先进水平吨浆综合取水量为35至50立方米,中国大部分企业吨浆综合取水量平均仍在100立方米左右。

  俞海特别指出,“中国纸工业现行污染物排放标准过宽。”他说,中国造纸工业多年来执行的化学制浆COD排放标准为400至450mg/l(毫克/升),难以促进造纸工业技术进步。

  “此外,目前国家现行的水资源费和排污费征收额度过低。”俞海举例说,如具有自备井或直接从江河取水的造纸企业,其交纳每吨水资源费未超过0.2元,交纳每吨废水排污费仅0.6元,两项之和不足1元,远低于企业深度处理一吨废水(达到回用水质)3元左右的边际成本。

  据介绍,根据国家“十一五”规划,造纸行业到“十一五”末期,COD排放总量要由2005年的160万吨减少到140万吨。

  根据国家发改委等有关部门的安排,“十一五”期间,中国造纸行业将淘汰年产3.4万吨以下草浆生产装置、年产1.7万吨以下化学制浆生产线、排放不达标的年产1万吨以下以废纸为原料的纸厂。东部、中部省份还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适当提高淘汰落后制浆造纸产能的标准。“十一五”期间,全国将淘汰造纸业产能650万吨。

  不过,据国家信息中心监测,中国造纸业正面临着新一轮增长的压力。

  据国家信息中心首席经济师范剑平介绍,从1至4月行业整体运行的情况来看,造纸行业正在回暖。

  范剑平称,2008年中国造纸工业总产值4571亿人民币,占GDP的1.52%,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巨大。造纸业不仅关系着民生,也能带动林业、机械制造、印刷出版、化工、热电、交通运输、环保、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等行业的发展,对上下游产业有巨大的拉动作用。

  据环保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王汉臣、周国梅等专家分析,造纸业如果通过工程减排、结构减排和政策减排三大措施,可合计减排COD70万吨,占减排COD目标值63万吨的110%。

  “如果通过修订造纸行业现行污染物的排放标准,加大企业建设污水处理工程等措施的力度,每年可削减COD40万吨,对减排目标实现的贡献率为63%。”俞海说。

10、部分央企对废物处置不当造成环境污染

来源:新京报 2009年06月18日

http://news.sina.com.cn/c/2009-06-18/021518040316.shtml

  本报讯 (记者杨华云)审计调查发现,一些央企对固体废物处置不当已造成环境污染或形成隐患。

  昨日,审计署发布对41家央企节能减排审计调查的结果显示,一些企业将具有毒性等危险废物交给无资质企业处理,这样的企业有9家,他们将20.98万吨危险废物交给150家无经营许可证的企业处置。

  此外,有5家企业将10.80万吨危险废物简易填埋或直接堆放,甚至2家氧化铝生产企业在处置腐蚀性较强的固体废物赤泥时,因安全防护措施不当,造成部分赤泥泄漏污染周边土地。审计公告未披露上述企业名称。

  审计发现,尽管41家企业节能减排工作取得积极进展,但部分企业仍存在一些问题。如中铝中州分公司等13家企业的31台机组(锅炉)未按期完成脱硫工程改造,华能珞璜电厂等12家企业已建成的37台机组(锅炉)的脱硫设施因存在质量问题有的投运率较低,国电谏壁发电厂等9家企业的14个新建项目(机组)配套环保设施未能与主体工程同时建成投运。

  审计署企业审计司司长王常松表示,财政应适度加大对节能减排的投入力度,同时,环境执法力度亦需加强,全面跟踪重点监控污染源企业的污染物治理工作进度。

  ■ 相关新闻

  病险水库五千万治理款被占

  审计调查显示,地方套取4000余万中央资金

  本报讯 (记者杨华云)审计署在去年12月到今年3月对河北、山西等18个省、区的554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进行的审计调查发现,168座水库在除险加固工程基本完工后,仍存在局部质量缺陷。

  审计还发现了地方政府弄虚作假的问题,个别市县财政和水利部门联手将23个项目中央资金4418.65万元套出后,再返回财政部门作为地方配套资金拨付。

  病险水库治理涉及大额资金,这成为一些部门和个人谋利的“肥肉”,审计抽查220个水库项目的财务管理情况发现,51个项目的5658万元建设资金被侵占,42个项目的15311万元建设资金被出借或挪用。

此外,抽查的371座水库有四分之一的投资被用于与除险加固无直接关系的其他工程,如办公及管理用房3.82亿元、防汛道路改造5.25亿元、观测通讯和控制系统3.4亿元等。

11、中国新闻网:全球变暖将在中国北方引发大规模沙漠化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09年6月18日

http://www.hwcc.com.cn/newsdisplay/newsdisplay.asp?Id=218823

中新社兰州六月十七日电 (王进东 殷春永)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十七日提供的一项研究结果称,本世纪中叶后,流动、半流动沙丘、戈壁、干草原等地貌景观将覆盖绝大多数中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区,居民的生存受到沙漠化的严重威胁。

这是该所研究员王训明等根据沙丘活动指数变化,结合IPCC所发表的多种温室气体排放情景假设下的气温、降水和风速等的预测数据,并结合HadCM3和ECHAM4气候研究模式,对中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区二十一世纪的沙漠化趋势进行了研究并得出上述结论,日前这一结果在国际业界得到认可。

这项研究结果表明,在二0一0年至二0九九年时间内,中国北方中部地区沙漠化将会持续逆转并有利于此区的农牧业发展,而干旱、半干旱区东部的沙漠化将会持续发展并对此区粮食生产造成严重影响。

其中,从二0一0年到二0三九年,大多数地区沙漠化受气候变暖的影响不是很强烈,但自二0四0年后,由于气候变暖将导致潜在蒸发量的显著增加,中国北方东西部干旱、半干旱区沙漠化将持续发展,农牧业产量下降。

12、江苏省限令化工企业年内搬离水源地

来源:江苏法制报2009-06-18

http://news.h2o-china.com/information/china/809641245289862_1.shtml

根据江苏省环保厅发布的最新水环境报告,今年5月,我省(江苏省,下同)集中式饮用水地表水源地达标率为99.9%,省辖城市22个主要饮用水源地全部达标。省环保厅表示,我省将推进水源地整治专项行动,限令化工企业年内搬离水源地。

去年以来,我省划定了111个水源地保护区,关闭不符合要求的饮用水源地220个,同时搬迁了水源地保护区内的工业企业192家、码头195处。

今年2月盐城饮用水发生危机后,省政府办公厅及时发出了《切实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确保供水安全的紧急通知》,要求对全省饮用水源地保护区及其上游地区的化工企业进行一次全面监察。

根据省环保、建设和水利三部门提出的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整治方案。111个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内,年内将拆除或关闭已建的与供水设施和保护水源无关的建设项目。二级保护区内,工业、生活排污口必须关闭搬迁,新建、扩建项目必须停产或关闭。全省范围内,立即停止审批化工园区外的化工项目,对饮用水源地保护区及其上游地区、威胁饮用水安全的企业立即停产整治。这意味着绝大多数水源地周边的化工企业在年内面临搬迁。此外,大批污染隐患将要被拆除。

13、广州:水浮莲肆虐江河殃及水库

来源: 广州日报2009-06-18

http://gzdaily.dayoo.com/html/2009-06/18/content_605007.htm

 

帽峰山下和龙水库,今年满布水浮莲。记者邱伟荣摄

  连日雨水不断,今年水浮莲大军来势汹汹,连一向水质较佳的部分水库也受到波及。对此,广州市环卫局水上处透露,广州正在组建队伍严厉打击污染河涌的行为,铲除水浮莲滋生的温床。

  昨日,记者在帽峰山脚下的和龙水库看到,水浮莲绿茵茵一片,占据大块水面,中间夹杂着各类白色垃圾,发出一股股臭味。

  湖景饭店的一位服务员告诉记者,往年水浮莲没有今年厉害,伴随着雨季的持续,估计这一现象要到雨季过后才能结束。

  记者随后驱车往上游驶去,沿途都可以看到四散的水浮莲组团往下游移动,把原本足足有10米宽的河道压缩到只有1米宽,河流变成小溪。

  其实,水浮莲今年以来侵袭广州的情况就比往年有所加剧,广州市环卫局水上处每天都要派出681艘保洁船在河涌内进行紧张的清捞工作,在珠江广州河段洲头咀、白沙河、鸦岗、新洲、二沙码头设立应急指挥所,上月更曾创下一天5小时内处理400余吨水浮莲的历史记录。水务部门人士表示,水浮莲进入水库之中并非怪事。

  广州环卫局水上处负责人介绍,大量水浮莲涌入广州,除了会影响航道之外,还阻碍了水体的流动,水体没有阳光照射,变得发臭,使水体中的溶氧量减少,抑制了浮游生物的生长,破坏了水域生态环境。

  一位防治水浮莲的专家向记者表示,水浮莲肆虐问题的根源是水污染问题,工厂排放的废水和居民的生活污水成为水浮莲繁殖的温床。而在水质清澈、原生态保持完整的环境之中,水浮莲很难入侵。如果珠江上游的河涌治理和保洁工作能够做得更好,相信可以舒缓下游压力。

  记者了解到,广州市环卫部门目前正在着手建立一支80人的河涌管理义务信息员队伍,掌握和了解河涌整治过程中水域环境卫生的状况、河涌沿岸范围以及周边施工项目,处理举报情况的进展和结果等等。

而近期,相关部门还将开展专项执法行动,严厉打击向河涌乱丢乱扔、偷倒偷排垃圾等污染水域的恶劣行为,抑制水浮莲肆虐。

14、广东:重点检查电镀等“两河”流域污染行业

来源:《中国环境报》2009年06月18日

http://env.people.com.cn/GB/9498080.html

  广东省环保局6月10~15日组织本局以及深圳、惠州、东莞3市环保局120余名工作人员,分成13个小组,对淡水河和观澜河流域重污染行业进行了“地毯式”核查。

  淡水河、观澜河是东江的重要支流,也是流经深圳、惠州、东莞3市的跨界河流。因为污染严重,“两河”流域整治自去年起连续两年被广东省环保局列入“广东省十大挂牌督办案件”。

  “两河”整治受到了广东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新闻媒体的关注。今年4月,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在珠三角各市工作现场会上要求加快“两河”整治,省人大常委会将“两河”整治列为今年重点督办案件,省政府近期也将召开“两河”流域污染综合整治工作现场会。“做环保工作,要善于抓住这些机遇,顺势而为,掀起一个‘两河’整治高潮!”广东省环保局党组成员、省环境监察分局局长周全说。

  周全指出,交界地区因为跨界管理困难等原因,环境问题较多,流域整治需要各地各级政府以及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这次核查既是一次执法行动又是一次宣传活动,要营造声势,呼吁社会各界共同支持‘两河’整治工作。”

  这次核查行动除按照污染源普查工作提供的1970家企业名单逐一开展核查外,还对近期新上建设项目以及违法建设项目进行突击检查,重点检查电镀、印染、化工、制革、畜禽养殖等重污染企业。如何实施有效核查,确保核查质量,成为此次核查行动成功与否的关键。

  交叉检查,相互监督。广东省环保局统一部署,每个小组均由广东省环保局各处长任组长,各小组都有流域各市人员参加,便于监督。细分小组,确保检查到位。各小组又分成两个小组,各小组对收集资料、登记表格、查看现场、照相采样等工作进行明确分工,提高工作效率。分片分区,加强突击检查。根据污染源普查提供的企业名单设计路线,沿路巡查,对可疑企业入厂重点检查。

  除了认真核查、严格监管外,这次核查行动还对各核查小组提出了文明执法、优化服务的要求。各核查人员要严格遵守环境监察人员纪律,相互监督,廉洁执法。

  各核查组每天早上9点出发,工作到晚六七点。据广东省环境监察分局常务副局长、核查行动综合协调组组长刘其汉介绍,这样安排主要是考虑工厂工作时间,避免给企业带来太多的麻烦。

  基层环保部门工作人员对这次大核查表示欢迎,认为省里直接核查,是对基层工作的直接推动,也有利于加强对企业的监管。

  据悉,根据各小组报告,6月19日将形成核查工作报告,为即将召开的广东省政府“两河”流域污染综合整治工作现场会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15、浙江慈溪环保系统腐败窝案:私下买卖排污指标

来源:检察日报2009年06月18日 曾祥生 周君君 

http://news.qq.com/a/20090618/000496.htm

企业排污不符合环保规定却能轻易过关,企业主标榜跟环保局人员关系很铁……检察官从这些不正常的现象入手,查出了一个环保系统的腐败窝案———

近日,浙江省慈溪市检察院到当地环保系统开展预防职务犯罪活动,检察官精心准备的案例,正是半年前发生在环保系统的腐败窝案。

有人私下买卖排污指标

2008年3月,浙江省慈溪市检察院反贪局收到了一封举报信。信中反映当地企业存在严重的违法违章建筑现象,却迟迟得不到处理,而且企业主到处托关系,想抹平此事。反贪局经过初步调查,认为有一定的侦查价值,遂向该院检察长陈贺评请示。陈贺评果断决策,要求马上开始侦查。

3月26日上午,个体老板龚某被办案干警叫到反贪局谈话。然而他避重就轻,只交代了在处理违章建筑过程中向有关人员赠送烟酒和万宝龙金笔等物品的事实。讲到他个人的简历时,细心的办案人员发现,他曾经挂靠一个电镀企业从事电镀加工,私下进行排污指标买卖,并在污水排放和试生产都不符合环保规定的情况下轻易过关,始终没有受到处罚,而且龚某还标榜与环保局人员关系很铁。

经分析,检察官认为环保监管环节很可能存在权钱交易行为,决定对龚某立案侦查并依法刑拘。

刑拘对龚某的心理造成了一定的压力,他嘟嘟囔囔地说:“我在2002年以后钱不多了,自己不可能去送钱的。”办案人员凭着职业的敏感性,意识到龚某2003年之前可能有重大行贿犯罪事实,当即对他进行耐心劝导。慢慢地,龚某的头上冒出了细细的汗珠。随后,他交代了2002年7月向慈溪市环保局原局长徐红军行贿10万元的事实,并交代这10万元由自己和冯某各出5万,是他出面去送的。

环保局长家里搜出50多张银行卡

随后,办案人员立即找冯某核实这一情况。在冯某公司附近守候了一天后,冯某终于出现了。办案人员立刻上前表明身份,希望他到检察院走一趟。

这个曾经屡次向有关人员“攻关”的老手好像早料到了这一天,一声不响就迈上了警车。到了检察院后,他就交代了向相关业务单位行贿的事实和经过。随后,又供认了与龚某各出5万元向徐红军行贿10万元的事实。

4月2日当晚,检察机关依法将徐红军传唤到检察院。按照事先制定的讯问计划,向他讲明了有关政策和法律规定,敦促他如实交代所有犯罪事实。而自以为做得天衣无缝的徐红军,交代了收受企业银行卡共3万余元的事实后就“卡壳”了。

次日凌晨,检察机关依法决定对他刑事拘留。上午8时许,检察机关依法对徐红军的家中和办公室进行搜查。在徐的家里查获了中国银行、农业银行等各类银行卡50多张,价值10余万元。因为银行卡采用实名制,办案干警就按图索骥,很快查清了银行卡的来龙去脉。

洗脚时收受贿赂

徐红军1998年调到环保局任副局长,两年后升为局长。他自恃资格老、见识广,跟检察官搞起了迂回战术,口口声声称自己如何注意把持自己,没有收过现金等等。

 “你收的钱,很多人都是知道的。”办案人员说。

徐红军故作镇定地说:“我买的那辆本田雅阁当时在环保局的民主生活会上就讲了,这部车我花了15万买的,对方老板还给我出了条子,上面注明这辆轿车作价15万元。”办案人员不露声色,就从这辆车的过户等情况逐一进行讯问。渐渐地,徐红军从一开始的高嗓门到没声了。

办案人员见火候已到,就顺势点明:“对于像你这样现职的正处级干部,没有足够的证据我们是不会对你采取措施的。”徐红军抬头望了一眼检察官,低头不语。办案人员追问:“你受贿最大的一笔是多少你自己最清楚,你一个受党培养多年的领导干部,不要再执迷不悟了。”

此时的徐红军,完全没有了初时的气势,喃喃自语地说:“看来我应该要讲清楚了……”

接着,徐红军交代了自己受贿的经过:“2004年下半年的一天晚上,胡某跟我说他买了一辆本田,问我要不要?我说要。他说这辆车作价15万元,你拿5万就好了。过了几天,我就去把车拿来了,并拿了5万元给他。胡某给我两样东西,一份协议和一张15万元的收条。2002年一天晚上,我因为帮龚某协调他与股东蔡某的矛盾,约龚某在慈溪国际大酒店吃饭。饭后我们去洗脚,龚某让我把一塑料袋东西带走,我没要就下楼了。当我发动车打算走时,龚某把那个塑料袋放在副驾驶座上。我把这一塑料袋东西带回家了,发现里面共有10万元钱……”徐红军一一如实交代了自己的受贿事实。

深挖窝案串案

徐红军案成功突破后,检察院决定深挖窝案、串案,反贪干警随即又开始了新一轮的较量。

办案人员分析案情时认为,行贿人冯某办任何事情,都是以钱开路,一旦事情办成,就不再继续行贿,对受贿人并不真心感激。只求自保的冯某应该比较容易攻破,遂决定先紧盯冯某不放。

果不其然,冯某经过检察官劝导后,很快交代了一起行贿事实。2002年办理电镀企业的时候,为了废水处理的事情,向时任环保局监理站站长的许士梅行贿2万元。还交代通过另一行贿人蔡某的引见,向环保局的某个副局长送过钱。

据冯某交代,蔡某是环保局的常客,跟某个领导沾亲带故,关系很广,只要跟环保局打交道的事,他都能马到成功。

办案人员将蔡某“请”到了检察院。蔡某已经知道冯某和龚某出事了,心里已有准备,而且蔡某非常狡猾,一会儿说给时任环保局副局长的沈慧芳好像送了500美金,一会儿说好像送了1000元人民币,跟办案人员拖延时间,玩疲劳战术。

经分析,办案人员认为虽然蔡某交代不稳定,但是向沈慧芳行贿的事实是稳定的。沈慧芳被“请”到检察院之后,办案人员轻描淡写地说:“蔡某正在检察院接受调查,你知道了吧?他交代了什么情况,我想你应该也想到了吧。”

 “我知道了,只是没想到来得这么快。2000年的上半年,蔡某在环保局的办公室里送给我1.2万元人民币……”沈慧芳供述了受贿的事实。办案人员马上对她的供述进行了固定,并对蔡某再次进行讯问,当办案人员假装无意说漏蔡某送钱的数额和地点时,蔡某的脸色由红转白,由白转紫,供述了行贿事实。

就这样,经过近4个月的连续奋战,慈溪市检察院反贪局成功查处了环保局原局长徐红军、前任局长高国文,副局级调研员沈慧芳等7人受贿窝串案。至此,宁波市首例环保系统窝串案成功告破。2008年年底,经检察院提起公诉,他们均被法院作有罪判决。

法院以受贿罪分别判处徐红军有期徒刑十一年,没收财产11万元;沈慧芳有期徒刑二年,缓刑二年;许士梅有期徒刑八年;环保局法规科原科长蔡胜华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五年。其他人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处罚。一审判决生效后,他们均未上诉。

16、就算牺牲环境照样得不到繁荣

来源: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9-06-17

http://zqb.cyol.com/content/2009-06/17/content_2715046.htm

    毁林背后的兴衰交替

    发生在遥远的巴西丛林里的故事,听上去似乎跟我们没什么关系。因此,尽管是发表在大名鼎鼎的《科学》杂志上,安娜·罗德里格斯和同事的这篇谈论巴西林业问题的论文,在国内科学界似乎波澜不惊。

    以至于,当来自中国的记者拨通作者的电话时,她自己也不敢肯定,这样一份研究,能给这个国家带来点儿什么启示。

    发表于5天前的这篇简短论文,话题本是老生常谈——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搞开发,是否能给当地人带来更好的生活?年轻的葡萄牙女科学家用3页纸、11份图表,试图向人们证明,在亚马逊丛林每天都要发生的树木砍伐,并没有给当地人带来期待中的经济回报。

    在巴西,这种砍伐不曾间断,已持续千百年。据安娜介绍,最近一次砍伐浪潮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至今不绝,并逼近了亚马逊丛林腹地。

    一方面,环保主义者用近乎哀求的语气,请人们为了保护自然,牺牲一些经济利益。另一方面,受生计所迫的巴西人,仍旧年复一年,纷纷涌向还没被开发的森林。

    他们砍掉树木,焚烧荒草,在上面种庄稼,盖房子,并期望富日子快点到来。但按照罗德里格斯女士的研究成果,这些期望都只是空想而已。即使牺牲了森林,也绝无实现之日。

    这位黑发女科学家直言不讳,在一个地区的毁林造田刚开始时,人们的确能获得经济兴盛。但好景不长,随着砍伐加剧,经济又会不断衰落,并回到甚至低于砍伐前的水平。

    也就是说,用不了多少年,从森林的尸骸上得到的好日子,又得还回去。到时候,森林已消失,好日子也没留住,只得两手空空。

    不要以为这只是环保主义者的旧调调。为了得出这个结论,安娜和她的同事费了大力气。他们在巴西挑选了286个城市社区,先找来卫星拍照,获取了这些地区的森林消失情况统计,然后通过多种渠道,搜集到这些地区的人口数据。这些人口数据是政府通过逐户访问得到的。每个家庭都被详细询问人数、生活质量等。

    根据卫星照片显示的森林毁坏情况,巴西这286个城区被安娜和她的研究团队划归若干阶段。有完整森林覆盖的归类为A级,也就是未砍伐地区。然后依次从B、C排下去。砍伐正在进行中的城市,标记为D,而树木基本砍伐殆尽的,则是最严重的G。

    此后,安娜等人将获得的社区人口数据与他们所处的砍伐阶段进行比较。她用来衡量生存水平的指标,是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制定的,名字叫Human Development Index(简称HDI),具体来说,除了人均收入,这个指标还纳入了教育水平、预期人均寿命这些指标。

    经过繁琐的对比和统计学计算,安娜和同事的结论跃然纸上:尽管随着砍伐的进行,砍伐区的HDI逐渐上升,甚至接近巴西的中等水平。但对砍伐后地区的研究证明,HDI已经落到较低水平。

    在《科学》杂志上,由作者提供的一条条生活指标曲线,无不经过短暂的上升后,最终折转滑落。原以为砍伐森林可以改善生活条件的人们,能获得不可持久的繁华,然后一切又归于荒芜。

    当然,这只是她对亚马逊地区的分析。当被问到中国的时候,她沉吟良久。

    安娜论文的中国现实版

    在这篇只有3页的论文里,许多人读出了整个亚马逊地区千百年来的荣衰。这是一种由兴盛到衰落的变迁。被贫穷驱赶的人们,通过砍伐森林的方式追求幸福,却最终一无所获。

    当然,这幅宏观图景,是通过对同一时间不同空间的数据进行对比得出的,而不是直接描述每一个区域在不同历史时期“随着砍伐进行,首先增长然后降低”的过程。

    不过,通过这种分析,安娜在论文里还是尝试解释这种兴衰过程产生的原因。

    尽管这种“兴——衰”模式早就有人提出,却都是估计,安娜和她的研究团队,第一次用数据证实了这种猜想。

    只是,论文里干巴巴的数据,并不能记录下森林缩减的过程,也无法描绘那些伴随着迁移的个人命运。安娜本人也相信,住在丛林里的人,比谁都清楚这种兴衰转换,不需要一篇论文来说三道四。

    尽管去亚马逊旅游的时候,她对森林里的鸟感到着迷,但她同样对人们砍伐森林深表理解:“他们并没有选择,只能关注近期的利益,即使他们知道将来会发生什么。”

    安娜并不是亚马逊专家。事实上,她的论文是坐在遥远的英国的电脑边,而不是在亚马逊丛林深处完成的。她的研究方向是“改变自然生态同人的发展有什么联系”,只不过这一次,亚马逊地区为她提供了非常典型的数据,和一个很有代表性的模型。

    但是现在,她发现,她很难用这个典型的模型,为中国这样的地区提供直接的参考意见。她不知道这个模型是否可以应用到其他地区,她甚至不知道,其他地区是否也会遵循和亚马逊地区相似的发展模式。

    不过,她补充说,这个模型虽然不能套用,但她的分析方法可以推广。她建议,中国人不妨也按照这种方法,“去寻找森林砍伐与贫富之间的相关性”,从而考察损失的自然环境,是如何影响当地发展的。

    “中国的状况我不了解。”在被反复问及关于中国的问题时,这位从没到过中国的女士强调。

    不过,她的中国同行、北京林业大学自然保护区学院副院长温亚利,对此显然并不陌生。他表示,亚马逊的经济模型,在中国切实存在。

    1950~1960年代,林业部门政企合一,为了谋求经济发展,大量国有林被采伐,但这种资源消耗模式无法形成社会发展的经济基础。森林砍完后,土地失去了原有的生态屏障,长期耕种还导致土地退化,当地人生活难以为继。

    温亚利介绍的例子,听起来像是安娜论文的中国现实版。据他说,这种例子至今在中国也有很多,有些农村地区,每户人本来有几亩地,就靠这个生存。一开始,当地通过砍树,迅速获得了直接收益,但10多年以后,不但整个地区生态环境出了问题,连原来的耕地也受到破坏,生活陷入窘迫。

    看起来,在亚马逊丛林发生的历史循环,同样出现在中国,只是安娜不知道而已。

    为解决中国环保界的误区提供借鉴

    当得知安娜等人在《科学》上的论文内容后,西南林学院副院长杨宇明勾起心中不少往事。

    其中一件,发生在美丽的香格里拉大峡谷。2001年,全国一群环境和林业学者前往考察。除了丰富的物种和美丽的景致,考察报告上,他们还提到了新发现的若干沉矿带。不久,当地掀起开矿热。

    森林被砍伐,木材和矿产带来短暂的经济繁荣,杨宇明却担心那里将重蹈东川的覆辙。自1950年代起开采铜矿后,经济发展逐渐被污染的环境、多发的泥石流所抵消。时至今日,有人估算,在治理东川泥石流上花的钱,可能比当时采矿所得更多。

    另有专家谈到中国林业问题,则连连表示“太敏感”,不愿意透露身份。他认为,在中国云南等地区,将原有的森林砍伐后,栽种速生的经济林木,同样可以归为安娜教授论文中提到的“毁林造地”类型。

    他担心,这样做的结果将正如这篇论文所揭示的那样,本以为可以以牺牲环境的方式改善人们生活,而长期来看却将一无所获。

    杨宇明则觉得,安娜等人的论文,为解决中国环保界的一个误区,提供了借鉴。

    在中国,提倡环保和提倡利用自然资源发展经济两派之间,一直有很大矛盾。利用派指责保护派“不顾当地人的利益”,保护派则讽刺利用派“不要后代的发展”。双方严重对立,并往往引发口水战。

    “结果正如那篇论文的结论一样。”杨宇明说,尽管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进行开发,却未必使经济真的得到繁荣,并改善人们生活。相反,这位中国林业学家借用安娜的研究结果推测,可能是既毁了环境,也没发展经济,最终两头落空。

    在电话里,谈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矛盾,安娜认为,人们砍伐森林的原因可能是,砍树的人并没有土地,看不到林木减少对土地和庄稼的影响,而只是靠木材维持生计。而那些因为森林存在获得好处的人,却没有为这些好处付钱。

    她认为,这样就形成一个坏的循环。拥有森林资源的人如果不能砍树,就会感到受了损失。要解决这个矛盾,就得把这个循环切断,比如,给那些以森林资源为生的人作出经济补偿,使他们“因为不砍树而得到好处”,就是一个办法。

    坐在实验室里摆弄数据的安娜·罗德里格斯,对于因眼前利益而毁坏环境的人们,给予理解与同情。她想象,在那些遥远的地方,“有时候,学校学费升高就能让人们多砍树赚钱”,或者,医疗费用升高也将如此。

在论文里,女科学家安娜用平静的文字叙述一个国家的经济兴衰大潮。回到现实中,说起被那股大潮裹挟着的普通人,这位年轻女性的声音开始带上感情:“不是因为那些人贪婪,只是为了活下去,没有别的选择而已。”

17、别让环保部门“孤军奋战”!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2009年06月18日 范正伟 

http://env.people.com.cn/GB/9497843.html

  因擅自开工建设未经批准的铸锻钢基地及技术改造项目,日前国家环境保护部下发行政处罚决定书,对违反环境法规的中国第一重型机械集团公司处以20万元罚款。

  尽管有人质疑,“区区20万”能否对其起到震慑作用,但对于国家环保部,这已是罚款的上限。然而,在这一事件中,如果仅将注意力集中在处罚上,则可能忽略更重要的问题。

  近年来,被查处的环境违法项目,许多都是类似“中国一重”的“未批先建”,这已经成为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

  按照我国当前的行政审批体制,一个建设项目要获得“准生证”,往往需要经过环保、计划、建设、规划等多个部门的审批。《环境影响评价法》第二十五条更是明确规定,未经环境影响评价,其他部门不得审批。

  那么,对“中国一重”的“未批先建”,我们不禁要追问,在没有环评审批的情况下,该项目其他的手续又是如何办下来的?

  无独有偶。据报道,日前环保部叫停的金沙江中游水电开发等项目,都存在未经环评审批就擅自开工的问题,“有些项目甚至已经建得差不多了”。这些年来,一路绿灯最后卡在环评上的建设项目,并不少见。本该最先通过的环境影响评价,却往往成了最后一道关卡,这不能不让人深思。

  根据2008年全国人大常委会的环评法执法检查报告,许多地方和部门存在着“未批先建”、“批小建大”、“未评先批”等现象,一些地方甚至用“红头文件”为此保驾护航,仅2007年全国就清理出51件与环评法有关规定不相符合的地方性文件。

  由此可见,一些部门罔顾环评审批前置的相关法律规定,默许甚至是支持违法项目上马,这才是当前环境违法事件频发的深层次原因。近几年来,无论“环保风暴”的不断掀起,还是环保局长的匿名举报,都显现出环保部门“孤军奋战”的无奈。而这背后,则是相关法规制度和发展理念的缺失。

  正如国家环保部所言,在当前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拉动内需的大背景下,一些地方低水平重复建设、“两高一资”的项目可能会借机卷土重来。中央领导同志多次指示,要求绝不能为保增长而把牺牲环境作为代价。在这样的背景下,怎样避免环保工作“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值得认真思考。

  建设生态和谐中国,环保部门独木难支。如何让环保部门告别“孤军奋战”,如何使环保不至于成为少数人“寂寞的欢愉”,有赖于法律制度的不断完善,有赖于执政理念的不断进步。

18、环保不仅仅是改善生存状态

来源:重庆晚报2009年06月17日

http://www.cqwb.com.cn/webnews/htm/2009/6/17/333165.shtml

由桃花溪边治理边污染引出的思考——

  新闻事件

  本报近日连续追踪报道了桃花溪垃圾山事件。昨上午,记者了解到,在垃圾山现场已不见闲散人员,10多个拾荒匠已不见踪影。有少量没有得到消息的运渣车依然前来倾倒,工作人员劝阻之后,这些车子立即掉头,前往其他合法渣场。据环保部门监测,桃花溪水质目前保持在4类左右,局部发黄发臭,基本能满足景观用水的要求。但不能灌溉农田,也不适合养殖。

  欢迎市民积极举报其他非法渣场,本报热线电话:966988。

  桃花溪作为流经重庆主城的最大的次级河流,算得上重庆的绿色大动脉。可是,这条给重庆提供乳汁的母亲河,却为近几十年重庆的工业发展赔上了她的天然丽质。而在近二十年来,重庆开始对她进行了投入多达20亿的繁重而浩大的治理,在她将要展颜重披绿装的时候,我们却听到了有人要将她重新变成垃圾场的消息,甚至还到了“暴力威胁记者”的恶劣地步!

  因此,本报的系列报道引起了从市领导到社会各界市民的强烈反响。为终结这种“治理没有污染快”的恶性循环,本报特在此辑录了部分有关“环保治污”的新观点与好经验。以供相关部门在治污与发展方面作决策参考。

  专家视线

  环保需要全民参与

  公众与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因为心忧水污染防治和水环境保护面临的旧账未清完、又欠新账的局面,开发出第一个“中国水污染地图”,列出了超过2500家污染企业,其中包括若干跨国公司,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

  马军认为:污染的问题不是靠一个人、一个组织,甚至一个政府部门所能够解决的,它必须要吸引全社会共同参与。公众参与的一个前提条件就是环境信息的公开,为此马军决定把水污染问题和环境信息公开问题结合起来,做一个中国水污染的数据库。这个数据库包括31个省级行政单位和300个地级市他们的水质信息、污染信息、污染源信息。此外,要打破行政责任界限,按流域分头治理。同时,要从水源地把关,把排放污染总量控制住,不能让治污陷入“边治理边污染”的怪圈。

  山东做法

  “治、用、保”促水质改善

  山东省创造性地实施了“治、用、保”流域污染综合治理技术策略,济宁、枣庄等市的市委、市政府在水污染防治工作中,以支流保干流,以小局保全局,以辖区保流域,以清水走廊、长河碧波保障南水北调和淮河流域水质安全,确保了南四湖水质得到持续改善。

  “治”,即污染治理,包括结构调整、清洁生产、末端治理、环境基础设施建设、面源污染治理、清淤疏浚、环境管理等在内的全过程污染防治。“治”的目标是使流域内一切排污单位按照山东省发布的严于国家的地方标准稳定达标排放。

  “用”,是以循环经济理念为指导,在污染治理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利用流域内季节性河道和闲置洼地,建设中水截、蓄、导、用设施,合理规划中水回用工程。“用”的目标是最大限度地实现行政辖区内部水资源充分循环,减少废水排放量,同时发挥河库自净能力。

  “保”,是在保障防洪安全的前提下,综合采用河流入湖口人工湿地水质净化、河道走廊湿地修复、湖滨及湖区湿地修复等生态修复和保护措施,对流域的生态恢复过程进行强化。充分发挥环境的自净能力,削减面源污染,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农民增收,确保调水干线达到地表水Ⅲ类水质要求。

  以上治理手段,受到国家环保部的充分肯定。而当地人民也用“观念一变天地新”、“猛发财到稳发财”、“一锤子买卖变循环经济”来评价这样的根治之策。

  台湾宜兰经验

  从改良环境到借此生财 

  环保也是生产力,台湾省宜兰县经验告诉我们,我们通常认为的环保仅有改善我们生存环境的功用,这还不足以说明环保的功能,现在,宜兰正在用他们20多年治理环境的成果,大力发展旅游业,享受着旅游经济带来的丰硕成果。

  宜兰是台湾一个传统农业县,20年来,该地以一种绝不抢短线的态度规划宜兰县,全县的整体规划、教育空间改造、地景改造运动以及建筑文化的思考到落实,终于以一系列大型的公共设施而成为台湾的模范生。同时举办国际性的童玩节及西式划龙舟等活动,将宜兰县推进国际舞台。

  宜兰县主要的景观就是由大量的农村地景所构成;宜兰县推动“宜兰厝”活动,将每一栋民宅变成地景景观的一部分;宜兰县重视校园建设,用漂亮的国中小学校园改善了周边社区的环境品质。

在经济发展的路途中,台湾其他城市以环境品质去换取民众所得,在获得高所得之后,却不能购买到最基本的生活品质,最后又要花天文数字的金钱去修补被破坏的环境,而且效果不彰。宜兰县政府却按部就班,苦心经营基本面,所显现的远见与格局,发人深省。

19、节能减排 央企还得加把劲儿

来源: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9-06-18

http://zqb.cyol.com/content/2009-06/18/content_2716936.htm

    本报北京6月17日电(记者刘世昕)“一些企业节能效果不佳;有10户二氧化硫排放量超标;有9户企业的主要污染物排放浓度超标”。这些对企业节能减排现状的描述不是来自环保部门,而是来自今天发布的对41家中央企业节能减排的审计公告。按照审计公告的意见,中央企业的节能减排还得加把劲。

    这是审计署近期在环境保护方面发出的第二份公告,上一次是半个月前对渤海治理情况的审计公告。

    审计署为什么将目光投向中央企业的节能环保?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审计署企业审计司王常松司长解释说,节能和污染物减排是“十一五”规划中,中央政府提出的两项约束性指标,现在时间已经过半,究竟各地的落实情况如何,审计部门也要交一本账,既要揭露企业存在的能源浪费和环境污染,也要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对国家政策、监督执法和企业管理提对策和建议。

    另外,鉴于中央企业主要分布在石油石化、煤炭、化工、冶金、电力、运输等领域,对国民经济有较强的控制力、影响力、带动力,而且既是能源生产大户,也是能源消费大户,其节能减排工作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十一五”全国节能减排政策目标的实现,所以审计署选择了41家中央企业2006年至2007年的节能减排情况进行审计。

    审计公告称,这一年,41家企业在节能减排方面投资近169亿,虽然相当一部分企业的能耗和污染排放量都有所下降,但还有的企业不降反升,个别企业排污口2006年的化学需氧量最高排放浓度超过地方标准的5倍,有的企业2007年的二氧化硫最高排放浓度超过国家标准的1.41倍。

    被公告点了名的有:包头铝业公司能耗上升了1.83%,大唐张家口发电厂至2007年底仅完成“十一五”节能目标的19.3%。

    固体废物的处置虽然不是“十一五”规划中主要减排指标,但审计公告仍然指出了他们发现的问题,“部分企业固体废物处置不当,给周边环境造成污染和污染隐患。”

    针对审计发现的问题,审计署对主管节能和污染减排的国家发改委和环保部提出了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