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众参与 江河信息 五月二十六日绿家园江河信息导读:(编辑:丽英)

五月二十六日绿家园江河信息导读:(编辑:丽英)

2009-05-26

五月二十六日绿家园江河信息导读:(编辑:丽英)

 

环境资讯:

1、21世纪经济报道:      环保部调研30个省市在建大项目

http://news.sina.com.cn/c/2009-05-26/012317887141.shtml

2、中国新闻网:        十多国政府官员和专家学者北京研讨水资源安全 

http://news.xinhuanet.com/environment/2009-05/26/content_11436252.htm

3、人民网-人民日报:     联合国秘书长:全球大企业承担应对气候变化责任

http://env.people.com.cn/GB/9364335.html

4、国际财经时报:       中国将择机出台资源税改革案 开征环境税物业税

http://www.p5w.net/news/gncj/200905/t2364781.htm

 

地方信息:

5、新京报:          江苏仪征环保局书记举报污染企业4年未果

http://news.sina.com.cn/c/2009-05-26/015915682765s.shtml

6、人民网-人民日报:     超标排放污水 沈阳等8城市被扣生态补偿金825

http://env.people.com.cn/GB/9364355.html

7、成都晚报:         四川出台国内首个排污管理条例 最高罚款30

http://news.h2o-china.com/policy/policies_laws/804601243298209_1.shtml

8、千龙网:          房山昌平划入生态涵养区 高污企业将退出深山区

http://beijing.qianlong.com/3825/2009/05/26/2861@5006527.htm

 

重大水事:

9、第一财经日报:       三峡工程年内完工 移民和环境等仍需多年解决

http://news.hexun.com/2009-05-25/118012444.html

 

民间环保:

10、搜狐绿色:         民间限塑政策研究小组致信发改委李静全文

http://green.sohu.com/20090525/n264164352.shtml

11、搜狐绿色:         金光集团欠人类超过30亿欧元气候债

http://green.sohu.com/20090525/n264157493.shtml

 

深度报道:

12、中国环境报:        国家投入10亿治理重点地区环境问题突出的村庄

http://env.people.com.cn/GB/9357997.html

13、新华网:         “限塑令”实施一年效果调查:政策效果“两重天” 

http://news.xinhuanet.com/environment/2009-05/25/content_11431915.htm

14、新浪新闻-财经新闻:    资源税改方案已上报国务院但可能暂缓推出

http://news.czinfo.net/open--484915--.html

15、网易探索:         环保部:中国水质在线监测在艰难中起航

http://news.chemnet.com/item/2009-05-26/1130506.html

 

环境时评:

16、经济参考报:               污染治理“怪圈”暴露执法“软肋” 

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09-05/26/content_11435246.htm

17、中国环境报:               青年应成为环保主力军 

http://www.cenews.com.cn/xwzx/gd/qt/200905/t20090526_617693.html

 

 

 

1、环保部调研30个省市在建大项目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2009年05月26日

http://news.sina.com.cn/c/2009-05-26/012317887141.shtml

  5月,环保部调研30个省市的在建大项目有了眉目:地方落后产能重燃现象进一步浮出水面。

  23日,在中国循环经济发展高层论坛上,环保部污染物排放量总量控制司副司长刘长根透露,市场带动下,一些小建材、小钢材又重新生产。过剩产能出现两大趋势:一则从东部往西部转移;二则在本省内,从发达地区转往不发达地区。

  2009年上半年即将结束,如此新形式,让全国牵涉节能减排目标上下部门倍感压力。

  未进入2009年之时,全国上下其手的努力,让中国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主要污染物排放情形加速好转,国家环保局此前判断,2009年二氧化硫或提前实现“十一五”的减排指标。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也曾表示,“十一五”的其他节能减排指标也将在明年完成。

  新一轮的大投资,打乱了既定的步骤,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康艳兵告诉记者,地方政府首要任务是保增长、扩内需,难以阻绝落后产能项目借搭顺风车现象。“但2009年是实施节能减排的关键年,目前各项措施马虎不得。”

  保增长 轻环保?

  就在4月,国家环保部就紧急启动了多个调研组,目标直指各地项目控污、环境监测情况、地方减排过关等问题。

  环保部污染物排放量总量控制司副司长刘长根对此透露,一些节能减排的措施在地方政府和企业执行相对不力。

  调研发现,地方在节能减排方面,“在认定项目的时候,对产业升级、工业升级方面的把关,不像以前那么严了。第二个情况,一些被环保曾经拒之门外,又申报上来了。”

  一些企业也对环境管理有放松的现象。比如环境保护部和地方环保部门受理的一些项目,分别有15.5%和23.7%的项目存在未批先建的问题。一些重点污染源中有25%存在治污设施不正当运行。

  此外,地方在落实节能减排政策,制定和完善进度上也有所推迟。例如,节能环保的电、上网补贴等优惠的试点在一些地方得不到贯彻。

  刘长根指出,由于受经济效益下滑的影响,一些企业的节能减排投入在减弱。“在这个形势下,扩内需、保增长、促就业,已经成为各级政府的头等大事。一些地区,部门在消极的看待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环保部调研发现的类似问题,工业和信息化部也有察觉。

  就在近日,工信部就曾警告,一些中小钢铁厂因为线材价格回升的因素,开始开动马力生产,这使得落后产能不仅有恢复的可能,还会导致钢铁整体过剩更为严重。

  数据显示,今年前4个月,国内72家大中型钢铁生产企业净亏损达51.8亿元,全国钢铁企业利润一季度下滑99%。预计今年钢铁供需平衡量不足5亿吨,钢铁产能过剩超过1亿吨。

  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运行监测协调局局长朱宏任建议,事实上钢价回升情形并不稳定,“当前情况下,即使是价格出现适度回升和波动,对于企业来说,仍然应该根据市场情况准确把握,避免盲目扩大生产。”

  “十一五”指标新变量

  抑制新一轮环保压力,相关部委已紧急响应。

  目前工业和信息化部已经着手,加快淘汰钢铁落后产能的步伐,并将严格执行差别电价政策,对20吨及以下转炉电炉等淘汰类,2005年8月以后建设的120吨以下转炉、70吨以下电炉、1000立方米以下高炉等限制类生产能力继续实施淘汰类、限制类差别电价。

  环保部也不含糊,目前正在加大对炼钢、炼铁、铁合金、焦炭等13个行业落后生产能力的淘汰力度,并将继续加强对减排的政策保障等,以确保2009年目标的完成。其中,严格减排责任制考核是重头工作。

  刘长根指出,此时绝不能放低门槛,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代价来换取经济的粗放增长。“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为我们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提供了一个有利的市场时机。”

  数据显示,2008年,我国的化学需氧量排放比上一年下降了4.2%,二氧化硫下降了5.95%。此时与2005年相比,化学需氧量排放累计下降了6.61%,二氧化硫下降了8.95%,首次实现减排的任务完成,且超过预定时间。

  根据环保部今年确定的化学需氧量比2008年下降2.1%,二氧化硫减排比2008年下降2.7%的安排,预计今年将提前实现“十一五”二氧化硫减排指标,而化学需氧量减排可以完成“十一五”计划的将近85%到90%。

  刘长根坦言目前的减排工作不能放松,因为下一步减排的空间在变小。

  国家发改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负责主管的节能工作也与此类似,据悉,2008年单位生产总值能耗比上一年下降4.59%,累计比2005年下降10.1%。不过,要实现到2010年下降20%的目标,今明年要下降10%左右。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康艳兵认为,这等于是2年来要完成“十一五”下降一半的任务,因此担子不轻。为此下一步需要加快产业结构升级,尤其是加快1-2万亿的节能投资市场的开发,带动新兴产业的发展,实现低碳经济目标。记者 肖明

2、十多国政府官员和专家学者北京研讨水资源安全 

来源:中国新闻网2009年05月26日

http://news.xinhuanet.com/environment/2009-05/26/content_11436252.htm

    来自中国以及亚洲、欧洲、美洲等十多个国家的政府官员和专家学者约一百人,今天汇聚北京,出席“水资源安全:中国与世界”国际学术研讨会。

中国国际战略学会会长熊光楷在致开幕词时说,这次研讨会的宗旨是希望各国专家增进了解,扩大共识,加强互信,密切合作,寻找维护水资源安全、促进共同发展的途径。二十一世纪以来,水资源问题成为国际社会的安全威胁。中国的水资源相对短缺,分布严重失衡,已成为影响可持续发展的因素。中国政府对此高度重视,将一如既往本着高度负责的态度,为维护和加强水资源的安全发挥作用。

中国水利部前部长汪恕诚在开幕式上做了题为“中国水资源问题及对策”的演讲。他指出,水是人类生存和发展不可替代的资源,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中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的国家,水资源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百分之三十左右,且时空分布不均,与生产力布局不相匹配。为保障中国民众的饮水安全、防洪安全、粮食安全、供水安全和生态安全,必须建设节水防污型社会,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水资源安全:中国与世界”国际学术研讨会是由中国国际战略学会和香港何东舜铭国际文化基金共同举办的,这是这两个机构第四次合作举办此类研讨会。过去几年,它们共同举办了能源安全、信息安全、共同卫生安全国际学术研讨会。

中国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桑国卫、国家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分别会见了与会的外方代表。(陶社兰)

3、联合国秘书长:全球大企业承担应对气候变化责任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2009年05月26日 雷  达

http://env.people.com.cn/GB/9364335.html

  为期3天的气候变化世界商业峰会24日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在开幕式上向与会的数百家世界工商业巨头发出呼吁:全球大企业要承担应对气候变化的责任,世界经济应向着“清洁与绿色”的目标迈进。

  清洁能源可带来百万就业

  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确实已经迫在眉睫。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的代表在本次会议上说,现在已经有90%的把握可以肯定,人类活动导致了全球变暖,并造成地球极地地区冰层融化、海平面升高、飓风等。如果我们不能在最近十年时间内扭转这一局面,地球未来的灾难将不堪设想。

  哥本哈根气候理事会在会议的第二天发表题为“绿色就业和清洁能源经济”的报告称,开发和使用低碳清洁能源能够创造商机,带来数以百万计的就业机会。报告表示,国际社会如果采取合适的能源政策,鼓励对清洁能源进行大规模战略性投资,不仅有利于改善环境,而且能够带来大量就业机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应对危机与承担责任

  一位不愿透露身份的瑞典代表对本报记者说,现在摆在很多企业决策者案头的是利润下降、裁员压力等报告。在这样的情况下,承担起气候变化的责任是否会成为企业发展的拖累呢?那位瑞典代表告诉记者,其实他们非常清楚气候变化问题的严重性,也知道发展绿色经济对企业而言意味着新的机遇。但是金融危机爆发之后,很多企业往往缺少的是实现向清洁目标转型的资金和时间。

  丹麦当地媒体的同行对本报记者表示,这次峰会很有“看头”,因为无论是发展绿色经济还是落实减排协议,毕竟企业才是具体执行者。但是金融危机的到来,使气候变化的“主角”地位发生了变化。最明显的例子就是,以前企业界关于气候变化问题的会议,议题多数围绕企业社会责任等道德主题展开,但现在会议的主题成为在应对金融危机和气候变化问题时,哪一个应该更加优先解决?

  气候变化左右未来经济

  面对企业的顾虑,潘基文在致开幕词时表示,气候变化虽然是人类面临的挑战,但它也是未来左右经济运作的“游戏规则改变者”。所以,企业领导者应该意识到,气候变化问题不仅不是拖累,反而是新的发展机遇。美国前副总统戈尔等人也在发言中批评了那些以牺牲经济为借口,逃避对气候变化承担责任的企业。戈尔认为,节能、新能源、减排技术等绿色经济正在成为全球经济新的增长点。哪家企业在该领域走在前面,哪家就赢得了发展的先机。

  为了打消企业的顾虑,相关研究机构还在本次会议上发表分析报告,称应对气候变化措施所需要的成本仅占全球GDP的1%。,甚至更少。但如不采取减缓全球变暖的措施,未来全球的经济将会下降5%以上。丹麦气候与能源大臣康妮·赫泽高也在发言中佐证了报告的观点。她表示,丹麦经济在过去25年里增长了70%,但能源消耗却没有因此增加。所以,各企业在应对气候变化时,不必担心成本增加、利润下降等问题。

4、中国将择机出台资源税改革案 开征环境税物业税

来源: 国际财经时报2009年05月25日

http://www.p5w.net/news/gncj/200905/t2364781.htm

    国际财经时报5月25日报道中国国务院日前发布通知,中国将研究制定并择机出台资源税改革方案,同时加快理顺环境税费制度,研究开征环境税。

  国务院25日批转的关于关注2009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工作的意见通知称,将全面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统一内外资企业和个人城建税、教育费附加税等税收制度;研究推进综合和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度;研究制定并择机出台资源税改革方案;加快理顺环境税费制度,研究开征环境税;深化房地产税制改革,研究开征物业税。

  同时,将继续深化电价改革,建立与发电环节适度竞争相适应的上网电价形成机制;推进输配电价改革;调整销售电价分类结构,减少各类用户电价间交叉补贴;适时理顺煤电价格关系;推进大用户直接购电和双边交易试点。完善煤炭成本构成,反映开采、经营过程中的资源、环境和安全成本。还将加快建立初始水权制度;积极推进水价改革,逐步提高水利工程供非农业用水价格,完善水资源费征收管理体制。

在环境保护方面,将完善节能减排目标责任评价考核体系和多元化节能环保投入机制;健全高效节能环保产品推广激励制度及落后产能退出机制;研究建立循环经济考核体系。探索建立环境法制、绿色信贷、政绩考核、公众参与等环境保护长效机制。加快推进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收费制度改革。加快推进跨省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工作;扩大排污权交易试点范围,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建立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准备金制度;推进矿产资源补偿费制度改革,建立与资源利用水平和环境治理挂钩的浮动费率机制。

5、江苏仪征环保局书记举报污染企业4年未果

来源:新京报2009年05月26日

http://news.sina.com.cn/c/2009-05-26/015915682765s.shtml

  据新华社电 为了关停辖区内的两家污染企业,江苏省仪征市环保局党组书记侯宜中向上级举报,奔走呼吁4年多,报送调研材料累计数十万字。至今,侯宜中已不再担任党组书记,仍坚持举报。

  200余人签名举报污企

  59岁的侯宜中历任计划委员会副主任、乡镇党委书记、仪征经济开发区负责人、人大财经委主任和环保局党组书记等职。

  2005年,侯宜中履新仪征市环保局党组书记。从2006年9月起,侯宜中以仪征市环保局党组书记的名义,向上级环保部门举报扬州化工园问题。信件的收信方逐年升级,从扬州环保局、监察局,到江苏省环保厅、省委省政府,直到环境保护部。

  记者在最近一份举报信上看到,共203位签名者中,除了侯宜中,还有他的前任,原局长、党组书记赵有宽,前前任,原局长、党组书记夏永根,以及财政局、卫生局前任局长等。

  两企业多次违规排污

  侯宜中举报的企业是从扬州迁到仪征的扬州农药集团的优士化学、瑞祥化工。

  距这两家企业不足1000米,是青山镇农歌村金庄组。村民张荣青家离企业最近。她告诉记者,自从2003年这两家企业搬来,原先好好的井水现在连洗衣服都不行。“尤其不能洗内衣,贴身穿会起红色小疙瘩,很痒。”而不时飘来的“怪味”让居民不敢随便打开门窗。

  仪征市环保局多份行政处罚决定书显示,仅2007年至2008年间,优士化学就因直排有毒有害污水导致水体严重污染等原因被多次罚款。瑞祥化工也多次受罚。

此外,2003年瑞祥化工未经任何审批手续就上马致畸、致癌、致突变的苯胺、环氧氯丙烷等项目。甚至在省市县三级环保部门制止下,仍建成投产。

6、超标排放污水 沈阳等8城市被扣生态补偿金825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2009年05月26日

http://env.people.com.cn/GB/9364355.html

  本报沈阳5月25日电  (记者何勇、郑少忠)记者从辽宁省环保厅了解到:环保部门监测到,今年前5个月,沈阳、鞍山、抚顺、辽阳等8城市向辽河水系主要河流超标排放污水,被省财政扣缴总计825万元的生态补偿金。这笔补偿资金作为辽宁省水污染生态补偿专项资金,用于流域水污染综合整治、生态修复和污染减排工程。

跨界污染因责任难以界定,是流域防治污染的老大难问题。去年颁布的《辽宁跨行政区域河流出市断面水质目标考核暂行办法》规定,以地级市为单位,对主要河流出市断面水质实施考核,水质超过目标值的,上游地区将给予下游地区补偿资金。

7、四川出台国内首个排污管理条例 最高罚款30

来源:成都晚报2009-05-26

http://news.h2o-china.com/policy/policies_laws/804601243298209_1.shtml

昨日(5月25日),省人大常委会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已由四川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通过的《四川省城市排水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将于2009年6月1日起施行。以后,我省直接或间接向城市排水设施排水的排水户需申领城市排水许可证,而使用城市公共供水设施的用户也将缴纳城市污水处理费。

《条例》规定,排放工业污废水、医疗污水的企事业单位,排放污水的宾馆、酒店、垃圾中转站、粪便处理厂、屠宰场、养殖场、农贸市场、机动车清洗场、建设工程施工排水和混凝土制品场等直接或间接向城市排水设施排水的排水户应当申请办理城市排水许可证。未取得城市排水许可证的,不得向城市排水设施排放污水。

凡在四川省行政区域内向城市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排放污水的单位和个人都应当缴纳污水处理费,其具体征收标准按城市供水价格管理权限审批。城市污水处理费收取后要全额缴入同级财政,纳入财政专户管理,专款专用。据悉,使用城市公共供水的用户,其城市污水处理费分类计入供水价格,由城市公共供水企业在收取水费时一并收取。对城市排水设施覆盖的区域内将污水直接排入水体的,将责令限期整改;拒不整改的,处直接责任人1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处责任单位10万元以上30万元以下罚款。

8、房山昌平划入生态涵养区 高污企业将退出深山区

来源:千龙网2009-05-26

http://beijing.qianlong.com/3825/2009/05/26/2861@5006527.htm

  京华时报讯(记者 周宇)5月25日,市发改委公布了《关于促进生态涵养区协调发展的意见》,按照本市公布的各区县的功能定位,门头沟区、怀柔区、平谷区、密云县和延庆县为生态涵养区,此次正式将房山和昌平的山区部分也划入涵养区内。

  《意见》指出,矿山、高污染的企业将全部退出深山区,生态涵养区将培育文化创意等低碳高端产业。4年来,生态涵养区的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均改善很多,但经济发展不足,《意见》明确了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统一的理念。

  生态涵养区将成为“生态文明示范区”和“生态经济发展区”。深山区严禁发展工业,即矿山、高污染、高耗能的企业将全部关闭,而培育高新技术研发、文化创意产业等高端产业,并发展富民型的旅游休闲、生态农业及环境友好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例如支持农民以参股的方式建设乡村酒店等。到2015年,生态涵养区森林覆盖率要达到55%,生态友好型经济成为主导,相对低收入农户人均收入要翻一番。

  市发改委委员蒋力歌指出,尽管生态涵养发展区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与首都发展的总体目标和功能定位的要求相比,还面临着诸多发展瓶颈和矛盾,主要是:生态涵养功能仍需进一步提升,符合功能定位的产业支撑不够,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能力还有较大差距,促进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仍需完善。

  生态涵养发展区的主要任务是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引导人口相对集聚,引导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发展生态友好型产业,成为首都坚实的生态屏障和市民休闲游憩的理想空间。

  《意见》颁布后,市政府将全额投资京津风沙源治理、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等工程,每个区县每年还将获得政府安排的不低于2000万元的高端产业培育资金。对旧村改造腾退的建设用地,在符合规划的前提下,可以试点进行流转,优先用于发展旅游项目。

9、三峡工程年内完工 移民和环境等仍需多年解决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2009年05月25日

http://news.hexun.com/2009-05-25/118012444.html

  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今年年内将全面完成建设任务。CBN记者日前从三峡总公司了解到,除扩增的地下电站和因缓建而延迟的升船机外,各相关项目目前已在进行验收准备。

  国产化效益巨大

  中国三峡总公司副总经理杨青介绍,三峡工程能够实现预期目标,关键在于通过对重大装备的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和自主创新,较短时间内推动了重大水电装备的国产化。

  “虽然前期成本增加了几亿元,但是从运行情况来看,国产化已经发挥了重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杨青说。

  在三峡工程建设中,首次将国外供货商向国内企业转让关键技术作为必要条件和评标的重要条件,要求国外厂商不仅要转让图纸,还要将相关分析软件、设计思想和最终成果全部转让,让国内企业能独立进行新机组的技术制造。

  国产化技术路线,为三峡工程26台机组平稳运行提供了保证,发电效益巨大。截至2008年底,已增加发电量约560亿千瓦时,预计今年增加发电量150亿千瓦时。

  三峡总公司提供的资料显示,在三峡右岸及地下电站70万千瓦机组的招标中,哈尔滨电机厂有限责任公司和东方电机厂有限责任公司夺得的12台合同份额,和进口价格相比,节省三峡工程投资5.34亿元。

  去年溪洛渡电站和向家坝电站的机组招标,原本概算135亿元,国产化也使得采购成本降低到110亿元。

  《国务院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要以重点工程为依托,以重点领域装备技术政策为依据,积极推进重大技术装备自主制造。

  中国三峡总公司副总工程师刘利人表示,一定的国产化率是实现国产化的基础,但并不是唯一指标。目前我国一些行业的设备厂商单纯追求国产化率,并没有实现真正的自主制造。三峡工程“技贸结合、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模式,为我国其他重点工程技术引进提供了经验。

  后续工作尚未开始

  “完成建设任务以后,很多人以为三峡工程就结束了。实际上不是这样,很多后续工作才刚刚开始。”杨青告诉CBN记者。

  杨青介绍,在后续工作中,三峡总公司将重点完成沿岸的河流治理、生态环境监控以及金沙江上游的开发工作。

  “蓄水对地质、水源的影响需要长期观察监测,这些问题比三峡工程建设更要复杂,总公司一直高度重视。”杨青说。

国务院三峡建委办公室的一位人士接受CBN记者采访时也表示,三峡工程的后续规划也即将完成,计划11月份报国务院批准。按照规划,从明年开始,用十年的时间解决三峡工程中备受争议的移民和环境等问题。

10、民间限塑政策研究小组致信发改委李静全文

来源:搜狐绿色 2009年05月25日

http://green.sohu.com/20090525/n264164352.shtml

【搜狐绿色编者按】2009年5月22日下午14:00-16:30,搜狐网络大厦12F大演播室,绿色选择5月论坛,搜狐绿色、中外对话、北京地球村邀请的嘉宾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司副司长李静、商务部商贸司标准规范处处长李嘉建、国际食品包装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董金狮分别从“限塑令”实施一周年以来所取得的成效、目前依然面临的困难,后期将如何改进等方面来谈“限塑令”的执行情况,并回答了到场30余家媒体记者的现场提问。

    论坛现场,来自民间限塑政策研究小组代表魏杰在论坛现场递交给李静司长一封信,李静司长信中提到的问题,并鼓励民间限塑政策研究小组继续对限塑进行调查和研究,因为很多数据支持了政府的判断和我们的调研。

    以下为信件全文,搜狐绿色授权独家发布:

 

尊敬的李静副司长:

  您好!

  我们是民间限塑政策研究小组的成员。

这是一个由几位来自民间环保组织和高校的关注“限塑令”的年轻人所组成的志愿者团体。小组的目标是研究限塑政策,跟踪其实施情况及政策效果随时间发展的动态变化,进而希望为这项公共环保政策的完善和有效施行做出一定的贡献。

  正因为一直关注“限塑令”,所以我们通过媒体资讯得到了关于您的信息,了解到您以及您所领导的部门为这项环保政策的出台所付出的努力和艰辛。这是让我们每个小组成员都感到由衷敬佩的!谢谢你们!

  与许多其他的公共政策一样,实施不到一年的“限塑令”肯定会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行更深入的探讨和解决。如何让政策目标更为具体并具有可评价性,措施更符合实际情况,从而对“限塑”产生更好的效果,这是我们小组目前最为关心的。因此,此次给您致信的目的就是想向您反映我们的一些调研结果,表达我们对“限塑令”所遇到的问题的看法,并期待有机会和您一同商榷改进政策措施的可行办法。我们相信这一举动是公民积极参与环保工作的具体表现,也相信通过政府和民间的更多交流,这项公共政策会得到更有效的实施。

  通过研究和观察,我们认为“限塑令”意义巨大,并取得了显著的环保成效。这表现在:一)它起到了全国性的环保宣传作用,促使人们进一步认识了白色污染的危害,也激发了个人承担环保责任的意识;二)它极大地促进了高质量塑料袋的生产和销售;三)它用最小的成本让连锁超市和卖场在短时间内落实了塑料袋商品化,有效传递了塑料袋有偿及造成环境污染的信息,因此显著影响了人们的消费行为,很大程度地减少了这些商品零售场所的塑料袋使用量;四)通过强调回收利用,它为治理塑料污染铺设了一条重要的未来政策之路。

  “限塑令”面临的实施困难也是有目共睹的,主要表现在政策所规定的目标和措施未能和政策落实所需的资源相匹配,也不能和短期内社会实际所能做出的反应相适应,因此产生了所谓有法不依或执法不严的现象。公众对政策法规严肃性和有效性的信心因此被削弱,非常不利于将来其他公共环保政策的出台和施行。我们发现的具体问题如下:一)对超薄塑料袋采取“禁止”的办法显然大大超出了现实所能达到的改变程度;二)“有偿使用”制度对能够把塑料袋有效商品化的零售场所,如连锁超市和卖场及大型购物商场来说是有效的,但对于不能把塑料袋有效商品化的零售场所,如个体商店和集贸市场来说基本无效,因此也就无法发挥整体“减塑”的作用;三)政策没有对什么样的或在什么场合使用的塑料袋算是预包装袋进行清楚的说明,从而也没有对将预包装袋用作商品提携是否属于收费范围进行清楚的界定;四)全国各地、城乡之间对政策的反应和执行有比较大的差异,目前的政策,以及它所要求的地方细则的制定尚未能充分包含对这些差异的考虑;五)与“台账制度”和“回收利用”有关的政策措施似乎还不太具体,或向社会说明得不够;六)总的来说,相比政策颁布和实施之初,“限塑令”效果随时间趋于弱化,公众对于相关部门的政策执行情况或改善措施都缺乏了解;七)公众对政策中的一些具体措施,特别是对“有偿使用”制度的实质是将塑料袋价格显性化的认识不足,说明相关的解释宣传还不充分,因此不能更有力地唤起人们对政策的支持。

  此外,我们对用薄厚度作为衡量塑料袋环保与否的标准也表示关注。一方面,我们通过调研发现厚塑料袋也比较容易进入环境,进而成为“白色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另一方面,厚塑料袋节约资源的效果也需要深入研究,因为越厚意味着越多的资源使用,厚塑料袋因重复使用相对薄塑料袋的资源节约效果也不是很清楚。同时我们对政策文本中一些强调鼓励替代品的语句也表示担心,因为据不同材质包装材料的生命周期分析来看,许多非塑料材质的购物袋并不比塑料袋环保。而现实中,“限塑令”已经意想不到地刺激了一些部门和单位滥发纸袋和布袋(包括无纺布袋)的现象,这无疑增加了其他的不环保因素,也与“限塑令”的初衷不相符。

  基于如上的一些思考,我们就如何完善“限塑令”提出一些初步的想法,供您参考,同时也期待更多人参与讨论。我们的建议如下:一)确定一个主体责任部门和相关责任人,保证和协调“限塑令”政策的实施;公布这个部门与社会各界的联络方法和沟通渠道,既有利于公众参与又方便接受社会监督;二)由这个主体责任部门牵头,联合其他相关部门,在充分吸纳利益相关方和公众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一个进一步落实“限塑令”的国家行动计划,其内容应包含行动计划本身的时间范围,能够评价政策成效的指标体系以及相应的基础值和目标值,为达到预计目标的必要资源配套,以及必要的步骤与时间安排;三)对塑料袋的薄厚问题进行研究,着重资源消耗、重复使用和“白色污染”贡献率这三个变量的分析,以确定厚度是否是衡量塑料袋环保性的合理标准;在此基础上,再引入如卫生标准和经济因素等进行分析,确定更合理和更有效的塑料袋市场准入标准;四)对于不容易将塑料袋有效商品化的商品零售场所,如个体经营商店、集贸市场摊点等,明确它们在“有偿使用”制度实施上和连锁超市的差异,在进行更深入的调研和试验后,制定出更具可行性的政策措施;五)对于未认真执行政策的大型商场切实进行处罚,责令其立刻恢复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六)考虑并入塑料购物袋使用的“环境成本”,从而适当提高塑料购物袋售价以获得进一步的“减塑”效果;七)以民间组织和市民团体的参与为基础,设立一些试验性的项目,探索“有偿使用”制度外的其他“减塑”办法;八)有关部门定期向社会公布政策执行情况,包括对“台账制度”的落实和监督;九)长期不懈地进行宣传工作,切实提高民众的“减塑”意识。

  如上这些看法和建议基本都反映在我们的调研报告或分析文章之中,我们将这些文件随这封信一起递交给您。其中的一些调研数据是我们获得的关于现实情况的第一手信息,相信能够为政策完善提供一定的依据。从我们的分析文章中您或许也能看到我们不成熟或错误的评论,望您能见谅。我们期盼着在交流中向您学习,取得更大的进步。

  围绕着“限塑令”的实施,我们将在今年剩余的时间里做出如下几个方面的新努力:一)加强与政府相关部门的沟通与合作;二)在全国其他六个城市开展与去年在北京所做过的类似的调研活动;三)对政策作进一步的分析和评估;四)争取在今年九月举办一个旨在完善“限塑令”的多方研讨会,为政府提供更切实可行的政策建议。

  我们将会把活动的信息和调研结果继续反馈给您,也希望得到您的回应。我们也期待您或您的同事能在九月份参加我们的研讨会,让各方能够直接地听取决策部门的意见,把握政策实施的方向。

  如果您或您的助手阅读了此信,希望能给我们一个回复。同时,我们非常希望在建立了相互联系后,能和您或您领导的工作人员进行进一步的交流,敬请您给予积极的考虑。我们的联系方式如下:

  电子邮件:pbpresearch@gmail.com, 博客:http://napbp.blog.sohu.com/。

  祝

  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民间限塑政策研究小组

  成员:毛达(北京师范大学),池田武(Bridge Asia Japan),周瑾艳(伯尔基金会),王香奕(中国国际民间组织合作促进会),魏杰(北京师范大学),梁晓宁(环保志愿者),何浩然(瑞典哥德堡大学)

   2009年5月11日

  附件:“民间限塑政策研究小组”研究成果清单

  1. 《关于<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的政策内容分析报告》(2008年4月)

  2. 《<商品零售场所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管理办法(草案)>完善建议》(2008年4月,已递交商务部)

  3. 《2008年6月份“限塑令”执行情况(北京)调查报告》(2008年6月)

  4. 《关于“限塑令”在北京地区的执行效果及消费者之反应的调研报告》(2008年12月)

  5. 《关于北京某一地点的“白色污染”状况的调查——着重废弃塑料袋厚度问题的探讨》(2008年12月)

  6. 《限塑:远未完成的任务》(作者:毛达,收录于《中国环境发展报告(2009)》,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第219-228页)

  7. 《民间限塑政策研究小组调研成果摘录》(收录于《中国环境发展报告(2009)》,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第344-350页)

注:以上文献都可以从“民间限塑政策研究小组”的博客(http://napbp.blog.sohu.com/)上阅读或下载。

11、金光集团欠人类超过30亿欧元气候债

来源:搜狐绿色 2009年05月25日

http://green.sohu.com/20090525/n264157493.shtml

绿色和平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举出“停止破坏坎帕半岛”的巨大标语

  国际环保组织绿色和平今天发布的最新报告指出:金光集团由于在印度尼西亚廖内省的大规模毁林,每年排放出高达1.13亿吨的二氧化碳 ,每年累积的“碳债务”高达33.9亿欧元 , 约合320亿人民币 。绿色和平要求金光集团立刻终止破坏原始森林,停止气候犯罪。

  “金光集团为满足生产纸浆和棕榈油的需求,在印尼廖内省大面积破坏泥炭地森林。根据我们的计算,金光集团在当地一年毁林所制造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就高达1.13亿吨。

按照碳市场研究机构Point Carbon对于二氧化碳平均价格的预测,金光集团每年就欠下超过30亿欧元的‘碳债务’ 。而以上的数据还没有包括金光集团在其它地区毁林所造成的碳排放。”绿色和平森林保护项目主任刘尚文介绍说。

  金光集团在印尼廖内省控制了超过78万公顷的油棕和浆纸种植园。在2001年到2006年,廖内省大约有45万公顷原始森林被砍伐,用来满足金光集团APP的纸浆需求 ,这相当于4个香港特别行政区的面积。

  绿色和平东南亚办公室Bustar Maitar说:“根据我们对卫星地图的分析,金光集团在廖内省的种植园中,泥炭地占52%。由于印尼的热带雨林覆盖下的泥炭地储存着约350亿吨的生物碳 ,砍伐和焚烧泥炭地森林就会造成大量的温室气体排放。这种对于泥炭地的肆意破坏无异于正在引爆气候变化的定时炸弹。”

  根据绿色和平的计算,如果不采取措施,金光集团在廖内省开展油棕和浆纸种植园所导致的二氧化碳总排放量将达到22.6亿吨,而金光集团也将欠下全球约680亿欧元 的气候债。

  除廖内省外,金光集团砍伐、焚烧原始森林并进行油棕种植园扩张的行为还严重威胁到了印尼巴布亚省Lereh地区原住民的基本生计,更威胁到了与加里曼丹比邻的Danau Sentarum国家公园。该国家公园已被列入国际湿地公约(RAMSAR),是对于全球生态系统具有特殊保护价值的区域。

  “更令人担忧的是金光集团庞大的棕榈油扩张计划,”刘尚文说。金光集团公开宣称将在巴布亚省和卡里曼丹地区扩张130万公顷的油棕新种植园储备用地 ,但根据绿色和平掌握的内部材料,金光集团仅在巴布亚省就计划开发280万公顷油棕种植园,是其公开计划的两倍以上。

  刘尚文说:“气候变化已经成为目前人类面临的最大生存危机。如果这些不负责任的毁林的行为得不到遏制,那么在对抗气候变化的战斗中,人类在其它方面所付出的各种努力都将大打折扣。中国作为受气候变化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也将深受其害。因此,绿色和平要求金光集团,必须马上承诺今后不再以破坏原始森林为代价来发展油棕和浆纸种植园,停止气候犯罪。”

12、国家投入10亿治理重点地区环境问题突出的村庄

来源:《中国环境报》2009年05月25日

http://env.people.com.cn/GB/9357997.html

  2008年,按照全国农村环保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中央财政设立了农村环保专项资金。2009年4月下旬,财政部会同环境保护部出台了《中央农村环境保护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和《中央农村环境保护专项资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并制定了项目申报指南。环境保护部规划财务司负责人日前就中央农村环保专项资金管理的有关情况接受了记者采访。

  5亿元专项资金推进农村环保

  目前农村环保投入还处于起步阶段。据测算,全国农村每年产生生活污水约90亿吨,生活垃圾约2.8亿吨,绝大多数污水随意排放,垃圾随意堆置。全国近2.5亿农村人口还存在饮水不安全问题,土壤污染威胁着农产品安全,畜禽养殖污染已对农民的生产和生活环境造成严重影响。而全国近70万个行政村中,绝大部分没有建设配套的污染防治设施,污染治理还处于空白状态。

  2008年,国务院首次召开了全国农村环保工作会议,李克强副总理在会上提出了采取“以奖促治”方式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以奖代补”方式推进生态示范创建。财政部设立了中央农村环保专项资金,从一般预算资金中安排了5亿元启动资金。

  环境保护部规划财务司负责人介绍说,2008年专项资金优先支持在国家环保相关规划确定的重点流域、区域中存在群众反映强烈、新闻媒体和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突出环境问题的村庄;同时支持近3年获得“国家级生态村”或“全国环境优美乡镇”称号的村镇(乡)。项目组织申报通知下发后,各地反响热烈,共申报项目3364个,申请资金约50亿元。

  财政部、环境保护部共同组成专家组筛选出700个支持村镇,其中:“以奖促治”方式支持600个环境综合整治村庄,约4.5亿元;“以奖代补”方式支持100个生态示范建设村镇,约5000万元。通过专项资金支持,将有超过400余万的农村人口直接受益,带动各地农村环保投资近10亿元。

  这位负责人解释说,在具体安排上,专项资金除对党中央和国务院领导关心的、群众和媒体反响强烈的117个“问题村”进行集中支持外,对国家重点扶持地区新疆和宁夏以及对一些农村污染较为严重的农业大省进行了重点支持,支持重点地区主要包括河南、安徽、贵州、湖南、辽宁、新疆、湖北、宁夏等。

  比如,在河南省,给38个村庄安排了专项资金;贵州省安排了31个村庄,集中解决原土法炼锌对当地环境造成的严重污染。针对媒体报道的湖北监利县钒污染和安徽奎河水污染问题,安徽省40个村庄获得了专项资金支持,其中受奎河水污染影响的村庄21个;对湖北省监利县的问题,专项资金为报道中涉及的容城镇江心台村安排了100万元的环境综合整治经费。

  中央农村环保专项资金设立后,各地纷纷响应。湖北省以仙洪新农村试验区为试点,重点实施“两清”、“两减”、“两治、两创”示范工程,按照“政府资金引导、社会资金支持、农民积极参与”的原则,建立农村环境保护多渠道投入机制;湖南省以推广长沙市农村环保工作经验为重点,实施农村环保“四洁”示范工程建设,注重相关实用技术推广,积极探索农村环保工作新道路;浙江省深入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和农村环境“五整治一提高”等工程,强化各项工作机制和保障措施,积极推进农村环境保护工作。

  在开展农村环境保护工作过程中,无论是东部经济实力较强的省份,还是中西部经济欠发达的省份,都加大投入力度,做好资金落实工作。2008年,浙江省安排专项资金4亿元用于“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实施;辽宁省从省级环保专项资金中安排2500万元用于支持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实施;四川省除落实好中央农村环保专项配套资金外,还投资1.5亿元,集中用于300个村镇集中居住区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

  新制度保证项目顺利进行

  农村环境保护工作起步晚、起点低,管理基础薄弱,如何在专项资金管理过程中创新管理体制机制、完善相关政策措施,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今年年初,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环境保护部、财政部、发改委《关于实行“以奖促治”加快解决突出的农村环境问题实施方案》,为“以奖促治”政策指明了方向。这位负责人表示,环境保护部将按照实施方案要求,积极配合财政部,以中央农村环保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环境综合整治项目管理办法以及申报指南为载体,着力推进专项资金管理体制机制建设。

  他介绍说,“以奖促治”政策,旨在对采取有力措施、积极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地方给予资金补助,促进环境综合整治取得成效。从这个角度讲,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责任主要在于地方政府,资金投入以地方财政为主,中央财政资金重在引导。

  资金重点支持农村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农村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历史遗留的农村工矿污染治理、农业面源污染和土壤污染防治,以及其他与村庄环境质量改善密切相关的环境综合整治措施。

  “以奖代补”政策是对环境保护部命名的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和国家级生态村予以奖励,鼓励各地开展生态示范建设。资金重点支持通过开展生态示范建设,达到环境保护部有关生态示范建设标准的村镇。

  另外,农村环境整治工作涉及部门较多,不仅需要环保部门上下齐心协力,更需要政府各部门协同配合,整合资源,建立长效机制。比如,2008年辽宁省财政厅与有关部门充分沟通,整合农业、水利、林业、建设、交通、卫生、国土资源等部门专项资金,集中支持“环保攻坚惠民”实践活动,整合资金规模达4.2亿元,形成综合效益。其他省市也有类似做法。

  这位负责人表示,在设计“以奖促治”和“以奖代补”这两项办法时,环境保护部积极推行5项机制、5项制度。5项机制是:“中央引导、地方推动,创新机制、上下联动,突出重点、因地制宜,明确责任、加强监管,公开透明、追踪问效”;5项制度是:“责任制、报备制、农民参与制、公示制、县级财政报账制”。5项制度是充分考虑农村环保特点,按照指导性、效率性、强化监管等方面要求设计的。

  “一定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突出污染治理的重点内容和区域,制定有限目标,分步实施。在解决突出环境问题的基础上,通过示范作用,以点带面,逐步扩大治理范围。”这位负责人表示,整治农村环境一定要从实际出发,注意尊重农民意愿,切忌搞形式主义。各地应结合本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生态环境条件、环境综合整治实际需要和投资可能,选取农村环保适用技术,因地制宜,保障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取得预期成果。

  10亿元资金重点防治农村水污染

  这位负责人透露,2009年,中央财政拟安排10亿元资金用于农村环境保护,资金规模在2008年的基础上翻了一番。2009年专项资金支持重点范围确定在水污染防治重点流域、区域以及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范围内,群众反映强烈、环境问题突出的村庄。

  为体现规模效应和示范效应,充分发挥专项资金的引导作用,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鼓励存在同一类环境污染问题的连片村庄进行综合治理;鼓励建设多个村庄同时受益的集中环境污染治理设施;鼓励借助城市、城镇公共环保设施提高环境综合整治效果。在具体操作上,专项资金以集中连片支持和分散支持相结合,体现规模效应和示范效应。

这位负责人表示,下一步环境保护部的工作重点,主要是配合好财政部做好以下4项工作:一是组织好2009年专项资金项目申报和审查,争取尽快下达资金;二是针对目前各地农村环保实用技术严重缺乏的实际情况,环境保护部拟收集各地农村环保实用技术,汇总形成全国农村环境保护实用技术手册,提高专项资金使用效率和效果;三是按照国办文件要求,2008年安排项目必须在今年6月底前完工、8月各省完成项目验收并将有关情况报送财政部、环境保护部。下半年将组织专门力量,对专项资金和项目实施情况进行核查,核查结果与明年专项资金安排规模联动;四是开展农村环保专项资金宣传报道,使“以奖促治”和“以奖代补”政策深入民心,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力量投身到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当中。(记者 文雯)

13、“限塑令”实施一年效果调查:政策效果“两重天” 

来源:新华网 2009年05月25日

http://news.xinhuanet.com/environment/2009-05/25/content_11431915.htm

    新华网郑州5月23日电(记者梁鹏)我国实施“限塑令”即将满一周年,整体而言取得了多方面的积极效果。但记者在基层采访了解到,“限塑令”的执行在城乡市场依然差别巨大,生产超薄塑料袋的小作坊生意仍红红火火,正规龙头企业日子却举步维艰。

    超市、集贸市场 禁令效果差别悬殊

    为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从去年6月1日起,我国在全国范围内禁止生产、销售、使用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塑料购物袋(简称超薄塑料购物袋)。同时,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要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

    按照中国连锁经营协会近日发布的调查显示,全国超市零售行业塑料袋使用率平均下降了66%,塑料袋消耗减少近400亿个。

    记者在郑州大型商场超市采访时发现,此类市场执行“限塑令”比较规范,许多消费者在接受采访时也均表示认同“限塑令”政策,多数市民来购物时也都是自备购物袋,已经接受并习惯了商家不再免费赠送塑料袋。

    郑州大型商业企业丹尼斯百货人民路店店长冀红辉介绍说,“限塑令”实施快一年了,明显感觉到顾客的环保意识在增加,八成的顾客都是自带购物袋,只有二成的顾客购买塑料袋;以前这个店一天要用大概1.5万个塑料袋,而现在每天有偿提供的可降解塑料袋只有200个左右。

    但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集贸市场尤其农村市场等,免费塑料袋包括超薄塑料袋依然大行其道。在郑州市纬三路农贸市场,一位买菜的市民告诉记者:“政策都知道,我们都支持环保,但有时候也确实不太方便,不可能随时都拿着袋子,有时候买个菜有沾水沾泥的,不用塑料袋怎么办?”

    蔬菜商户李明说:“开始的时候也曾经试过不送塑料袋,但后来市场上谁送袋子谁的菜卖得快,没办法大家都得送了。”

    小作坊红红火火 龙头企业艰难度日

    “限塑令”政策的实施,曾对塑料袋制造行业带来了巨大冲击。我国最大的塑料袋生产企业、占据国内六成市场份额的漯河华强塑胶有限公司,在“限塑令”实施前宣布解散,主要是因为这家企业90%的产品都在政策禁止之列。一年多过去了,小作坊式的塑料袋生产企业依然红红火火,而一些正规的大型企业日子很不好过。

    记者在河南一些市县采访了解到,塑料袋生产成本低,几万元钱就能开工,加上大型企业退出市场后留下了较大的市场空白,一些小作坊迅速开工生产,生意红火。许多小作坊都是流动生产,经常搬迁或者夜间生产,给执法部门监管带来了较大难度。

    在华强公司宣布解散后,其在遂平县生产基地的7000多名工人突然下岗,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河南省遂平县决定重组一家新公司,于是,在华强基础上重新组建了遂平惠强塑业发展有限公司。

    “我们现在日子比较艰难,应该说是举步维艰。”原华强公司总经理、现惠强公司负责人王红兵告诉记者。他说,原来华强遂平的年产量在30万吨,而现在企业生产量只有原来的十分之一,开机总量不到原来的一半。一方面是公司转型开发新产品有个过程,另一方面,主要是受小作坊的冲击。

    王红兵说,企业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调整产品,除开发新品外,就是生产符合标准的塑料袋,这样价格要高出原来产品的五到十倍;但小作坊不管这一套,继续生产超薄塑料袋,这种作坊式的小企业“多如牛毛”,给正规企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冲击。

    遂平县发改委主任徐俊彦介绍说,为了打击小作坊,县里专门成立了联合工作组,采取停电、销毁设备等措施加大打击力度。但这些小作坊流动性很强,设备小方便转移,查处起来确实存在一定难度。

    “限塑令”效果仍需要政策完善

    “限塑令”的实施,得到了全社会的积极评价和认可,但实施中在市场上也遭遇了尴尬。一纸“禁令”能否管得住、管得好,仍然需要各级部门不断努力、政策不断完善。

    王红兵说,以目前的国情和社会消费水准,我国实施“限塑令”在国际上也是很超前的,这足见政府对环保问题的重视,作为企业也很支持欢迎。

    他说,目前企业面临的不公平竞争状况应该引起重视。“限塑令”对规范企业有很强的约束力,但对九成以上的小企业、小作坊约束力非常有限,只有通过相关部门不断加大执法力度来制约。“限塑令”实施后,整体市场形势在好转,城市较大的市场都相对规范,但超薄塑料袋在农村和小市场依然市场广阔。而塑料袋行业的特点就是科技含量低、小规模生产、竞争激烈,因此必须加强对小企业的监管和对小作坊的打击力度。

    另一方面,塑料袋具有经济适用的特点,目前市场上还没有更好的替代品,这需要不断地寻找研发经济环保的替代品,不断加强对消费者的社会责任教育,同时还要大力推行塑料制品的分类回收。王红兵说,欧美一些国家也大量进口塑料袋,但美国的塑料袋分类使用和分类回收推行较好,废塑料袋的回收比例达到了80%,而目前国内仅不到10%,这也是政策效果不太明显的一个重要原因。

一些业内人士还建议,国家相关部门能否像关闭“五小”一样,在塑料袋制品行业设立市场准入制度,进一步规范和公平行业竞争,对真正生产符合国家规定产品的企业给予一定的扶持引导。

14、资源税改方案已上报国务院但可能暂缓推出

来源:新浪新闻--财经新闻2009-05-26李明三

http://news.czinfo.net/open--484915--.html

  原定年内推出的资源税改革,有可能因经济危机而延后。

  5月25日,一位煤炭从业人士向本报记者透露,据他们了解,资源税改革方案已经上报国务院。

  国务院同日批转的《关于2009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工作的意见》中称,中国将研究制定并择机出台资源税改革方案。

  财政部财科所税收政策研究室主任孙钢就此事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方案虽已上报,但何时推出并无明确的时间表。资源税改革时会对涉煤费用做些调整,但不会触及资源补偿费。

  中国矿业联合会副会长王燕国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说,考虑到国际金融危机对矿业的冲击,我们觉得目前宏观形势不好,资源税改革时机不成熟,至少应延缓出台。

  业内人士指出,对资源税改革推出时机的争论,实际上体现了相关利益方的复杂博弈。如果推行税费合一,势必影响原来收费部门的利益;而随着资源税明确改为地方税种,地方政府则对征税反应积极。

  而在5月25日公布的《国务院批转发展改革委关于2009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工作意见的通知》中,明确提出由财政部、税务总局、发展改革委等负责,研究制订并择机出台资源税改革方案;由财政部、发展改革委、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负责,推进矿产资源补偿费制度改革,建立与资源利用水平和环境治理挂钩的浮动费率机制。

  地方煤协建议

  记者近日获得一份山东煤炭协会提交给山东省政府的报告,建议推迟资源税改革,并将资源税与涉煤收费合一。

  山东煤炭协会会长张英学告诉记者,今年年初,为了给政府制定煤炭政策提供参考依据,协会就“煤炭税费政策对山东省煤炭企业的影响”做了专题调研。

  经过调研,协会建议首先暂缓出台各种增加煤炭成本的政策。鉴于煤炭经济已经进入下行时期,煤炭企业经营困难,建议暂缓出台煤炭资源税改革方案、征收资源型企业可持续发展准备金等增加煤炭成本的政策,支持煤炭企业提振发展活力。

  报告还提出,要尽快推进煤炭资源税和矿产资源补偿费合一。目前山东煤炭企业按吨煤3.6元缴纳资源税,按销售收入的1%缴纳矿产资源补偿费。资源税和矿产资源补偿费双重征收,增加了煤炭企业的税费负担。建议统筹考虑煤炭资源类税、费项目,加快税费制度改革,逐步实现煤炭资源税费合一。

  “综合成一条,就是先清理涉煤费用,再推资源税改革,这样对煤炭企业更为有利,也可以避免重复征税,”张英学表示,山东省政府接到报告后,已经责成财政部门抓紧研究相关方案。

  “目前山东吨煤成本已达400元,”山东省煤炭行业协会会长张英学说,由于市场疲软,煤炭价格大幅下滑,煤炭企业现在货款拖欠快速增加,如果再提高煤炭资源税征收标准,企业生产经营压力越来越大,煤炭安全稳定供应将面临严峻挑战。

  在主张资源税和资源补偿费税费合一的同时,张在报告中还提出一系列给煤炭企业减负的建议,包括维持煤炭产品13%的增值税税率;清理地方出台的价格调节基金、环境治理保证金等收费项目,并取消对煤炭企业征收的铁路建设基金和港口建设费;暂不在全国推广山西试点的煤炭可持续发展政策;加快电煤价格市场化改革步伐,取消煤炭价格双轨制,逐步建立煤炭价格市场形成机制等。

  张英学对本报记者表示,相关财政部门对这些建议表示理解,目前也已经开始做清理涉煤费用的相关工作。

  就煤炭行业的提议,财政部税政司副司长王晓华日前回应,增值税改革原则上不增加企业负担,煤炭行业属于资源型产业,企业的确受到了税率调整的影响,税负有所增加。他表示,应当通过其它方式减轻煤炭企业税收压力。

  行业冰期

  与地方煤炭协会暂缓推出的建议一致,中国矿业联合会也建议资源税改革缓行。他们顾及的是中国矿业经济受到金融危机冲击的现实。

  5月23日,在中国矿业投融资高峰论坛上,矿联副会长王燕国指出,除了较少受市场制约的黄金行业外,中国矿业经济受到同际金融危机的巨大冲击,整体低迷,目前尚未走出低谷。

  今年一季度,矿业经济的整体运行与去年同期相比,原煤、天然气、铁矿石产量上升,原油、十种有色金属产量下降,企业盈利能力锐减。

  以煤炭为例,由于增值税调整等因素,全国大型煤炭企业原煤单位成本为每吨327.13元,同比增加65.55元,致使煤炭企业利润增幅下降,亏损企业增加。

  铁矿石价格也因钢材市场的低迷一路振荡下行,以铁矿精粉为例,去年1650元一吨,今年已经跌至650元一吨。

  有色金属在一季度也出现全行业亏损,虽然与去年第四季度相比已出现减亏势头,但规模以上有色金属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仍同比下降27.07%。

  “一季度宏观经济出现急剧变化,局部有回暖迹象,但煤炭、钢铁和电力行业并没有出现明显好转,”王燕国说,国际金融危机仍在加深和蔓延,中国矿业经济整体形势仍不乐观。

  王判断,这种恶化态势未必会持续下去。“当前形势将促使全行业开始调整洗牌。”他说,在经历一两年的调整洗牌后,整体恢复是有可能的。

  考虑到宏观经济走势尚不明朗和资源型企业对税费的承受能力,目前如果强推资源税改革,提高征税标准,显然不是业内愿意看到的。

  孙钢也对记者表示,资源税改革肯定会推高矿产品价格,对经济回暖和部分资源型企业的经营均有一定影响。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也提议清理涉煤费用和资源税改革同步推进。他们主张合理调整煤炭税费结构,将煤炭增值税、资源税、矿产资源补偿费等税费统筹合并。

  今年两会期间,煤炭行业以政协委员提案的方式,反映煤炭企业目前的税费负担——连同增值税改革、资源税调整,以及企业办社会职能、统筹外职工养老等费用,综合税费已经占到企业销售收入的50%。

  各方博弈

  “资源税改革过程中,涉煤费用会做一些调整。”孙钢说,这些费用有些是为调节企业利润而收取的,有些是在一定条件、一定环境下推出的,各地情况都不一样。

  中国煤炭经济研究会副秘书长赵家廉表示,就资源税费而言,煤炭行业除了资源税、资源有偿使用税,还有一块是采矿权、探矿权的价款和使用费。他说:“现在最主要的问题,是各项税费的界线不清,作用不明,既加重了矿山企业的负担,也阻碍了税费改革的调整空间。”

  业内分析人士指,国土部门有意将资源补偿费由目前销售收入的1%上调为3%甚至10%,如果提高资源税征收标准,势必挤占补偿费上调空间。

  矿产资源补偿费由中央和地方分成,中央分成部分归国土资源部统一调配,主要用于补偿地质勘探的费用。显然,不论是资源税改革还是税费合一,都不是他们乐意看到的。

  “这次清理涉煤费用不会触及资源补偿费,我个人觉得完全取消不好。”孙钢表示,资源税与资源补偿费各有用处,各有依据,征收系统也不一样,税费合一会导致一系列问题。他说,由于补偿费与回采率挂钩,对企业有一定压力,有利用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因此,资源补偿费暂时会继续维持。

  地方政府则对开征资源税反应积极。

  “资源税已经明确为地方税种,地方政府是利益的驱动方。”赵家廉说,现在资源税从量计征,原煤每吨征收资源税2-5元,焦煤8元,平均3.5元,约为煤炭销售价格的1%。他估计,资源税改革以后,煤炭税率有可能提高2—4个百分点。

  至于资源税的征收税率,外界有5%、8%和10%各种猜测。此前,内蒙古方面建议煤炭资源税从价计征,税率应定在5%到8%的水平,最低也要在2%到5%。

  中国煤炭经济研究会则对资源税改革持中性立场,主张以资源税为重头,统筹考虑税费调整。

  此前,煤经会向有关部门建议,分步提高资源税征收标准。他们提供了两个操作方案:一是比现行标准提高1个百分点,稀缺煤种按3%-4%征收,其它煤种按2%-3%征收,平均吨煤税负由3.2元提高到7元左右;二是一次提高两个百分点,吨煤税负提高到10元左右。

  “我们提出这些主张,是希望把资源税作为一个主力税种,优化资源型企业的税制设计。”赵家廉认为,对资源型企业来说,应逐步提高资源税所占比重,使之成为主力税种,加大对资源的保护,同时逐步减轻增值税、所得税比重,最终形成良性的、可控的税制设计。

  “关于资源税税率的各种猜测都是没有依据的。”孙钢说,资源税改革将从量计征与从价计征并举,税率定多少,现在谁都不好说,要以最后国务院定的为准。

“资源价格改革已经排入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宜早不宜迟,虽然暂缓推出,但不可能一拖再拖。”赵家廉表示,资源税改革何时出台,主要取决于下半年宏观经济形势,如果经济企稳,年内择机出台仍是有可能的。

15、环保部:中国水质在线监测在艰难中起航

来源:网易探索 2009年05月26日

http://news.chemnet.com/item/2009-05-26/1130506.html

  2005年底,松花江遭硝基苯污染。

  2007年6月,江苏无锡太湖蓝藻爆发。

  2008年夏,云南阳宗海中砷含量严重超标。

  2009年初,江苏盐城30吨工业废水偷排。

  以上重要的环境水污染事件,仅仅是近年来家喻户晓的几起。环境保护部4月14日公布的数据显示,在2008年,环境保护部直接参与解决的环境事件就达135起,与饮用水污染相关的有46起。

  2008年的环境挑战并非个例,而始于2005年的自动水质监测系统则是环保部门试图以技术手段遏制污染排放的重大举措。这一年,当时的环保总局要求在所有主要排污口安装自动水质监测系统。

  据环保部的数字,2008年,85.5%的污水处理厂出水口安装了在线监控装置。

  然而,北京公众与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发现:尽管国家已出台相关政策,水质在线监测产品依然不能满足实际的要求。而且,个别污染物质,比如二恶英,很难实现真正的在线监测。

  从实验室到实地

  从水源地采到样品,运送到实验室,利用实验室的各种仪器对水质进行分析,这是传统的水质监测手段。虽然在实验室中分析手段完备,但是传统的水质监测存在耗时长、样品不易保存等诸多缺点。通过在线手段实现的自动水质监测系统,利用电或者生物感应器等手段,可以适时得到当前的水质数据。

  常规水质在线监测仅包括5个参数:pH值,溶解氧,电导率,浊度和温度;其他监测指标还包括氨氮,如总碳(TOC)和化学需氧量(COD)这两项有机物指标,总磷总氮、叶绿素/蓝藻等。只需经过几分钟的数据采集,水源地的水质信息就可发送到环境分析中心的服务器中。一旦观察到有某种污染物的浓度发生异变,环境监管部门就可以立刻采取相应的措施,取样具体分析。对于水质在线分析系统,中国水利部水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高级工程师刘晓茹认为:“其关键优势在于快速而准确地获得数据。”

  2005年7月,《污染源自动监控管理办法》颁布,但是,真正给这个行业带来强劲推动力的,却是那年年末发生在吉林,横跨黑龙江省,又延伸到俄罗斯的松花江污染事故。在这次罕见的特大环境事故里,硝基苯污染带在我国境内行走42天。虽然持续了将近一个半月的时间,但是由于初期信息发布渠道不畅和在线水质监测系统监测不力,这条长时间的污染带对一些污染点下游的城市,以及一些俄罗斯的乡村,变成了一场猝不及防的水污染事件。

  “如果当时有自动水质监测系统网络就好了。”美国环境工程公司哈希的中方商务经理邱彤宇说道,“有了自动水质监测系统,我们可以在污染带到达下游城市之前,提前几个小时,甚至几天提供水质预警。”

  即使有了便捷的自动水质监测系统,目前的技术仍不能满足环境监测的需要。刘晓茹诉记者,目前监测主要关心几个总体性的参数,比如:COD、总磷总氮量等;对于特定的有机污染物,如具有很强毒性的二恶英,却缺乏相应的手段在线检测,而缺乏这些数据,环境学家就很难对完整的环境水质做出一个真实确切的判断。

  美国沃特世(Waters)公司中国市场总监舒放向《科学新闻》解释,目前检测有机污染物的成分和含量主要还是依靠色谱/质谱联用等高端分析仪器,但由于复杂耗时的样品前处理和仪器的限制,目前还很难实现真正的在线实时监测。

  此外,利用COD指标来衡量有机污染物含量,也可能得到失真的检测结果,因为氧气的消耗还可能来源于亚硝酸盐等无机还原性污染物被氧化的过程。

  另外一个问题在于,现今的水质标准是基于实验室检测得出的,而实地样品经过长时间的采集运输之后,物理化学性质往往会发生一定的变化,这使得一些关键污染物的指标从实验室得来后,直接搬到实时自动监测系统上去用,显得很不合适。

  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水问题专家王玉华还指出,自动水质监测系统的另一个不足是,为了保证自动监测系统正常工作,必须定时更换试剂,清洗和校正电极,这对于在野外工作的人来说,大大增加了工作量,而且还必须对他们进行培训。

  从政府到企业

  即使自动水质监测系统广泛安装在所有可能的污染点上,它们能不能起到真实的作用,还有赖于当地企业和监管部门的配合。

  邱彤宇就指出,现在的法律法规要求污染企业安装并且启用水质监测仪器以防止水质污染的发生,但是这些仪器很可能仅仅是个摆设,谁也不愿意去用这些监测设备,因为谁也不想看到产生对自己不利的数据。

  在很多地方,现在对污染企业的要求是必须每天4次通过自动水质监测系统向当地的环保局回报监测结果。作为应对上面政策的“对策”,会产生污染物的企业只要改变每天的排污时间,很容易就可以避免被自动水质监测系统发现污水的真实数据,而且,也无法确保污染企业会去维护那些自动水质监测系统。

  根据国家环保总局(现在的环境部)于2005年发布的管理条例,没有在规定的时间内安装自动水质监测系统的企业,可处以1万元以下的处罚;对于损坏监测设备、篡改监测数据的企业,可处以10万元以下的处罚。这些钱远远少于建造和维持一个污水处理设备所需要的花费。显然,从经济角度而言,即使排污企业的违规行为被发现,它们的损失也并不大,违法受到的处罚不足以让它们吸取教训。

  要解决这个问题,有必要将自动水质监测系统委托给一个第三方机构建立和维护。这个第三方机构必须独立于环境监管部门和污染企业之外,而且拥有一定的专业资格。目前,已经有了这样的第三方机构,比如总部设在广州的广东新创建环境投资公司已经在花都区成功建立了自动水质监测体系。然而,该公司的首席专家周晓嵘诉苦道:“建立这样一个可靠的系统已经没有问题。问题在于用来更新试剂和调节仪器的资金远远不够,这些资金目前只能来源于当地的环保局。所有人都会对你说监测环境变化的重要性,但是没人想为这个工作买单。”

  从出现问题到解决问题

  在我国,与水质监测相关的部门,除了环保局之外,还有承担着河流水质监测的水利部,以及负责城市水资源利用和城市污水灌溉的城乡建设部。邱彤宇认为,如果这些部门紧密合作,共享数据,就能大大提高自动水质监测系统的效率和可信性。打个比方,在某地的污染企业非法排放了废水,并通过隐瞒数据使得当地的环境监管部门没有得到信息,但是它们排放的废水,一定会影响到附近河流的水质,当地的水利监察部门将会发现这个异常数据。如果水利监察部门能及时把这个情况反馈给当地的环保局,污染企业绕过监测仪器偷排污水的行为就有可能被抓住。

  中国水利部水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的刘晓茹工程师在谈到这个问题时说道,我们也很希望能和其他的水质监察部门分享和分析数据,但是,要从环保局拿到我们需要的数据不是个容易的事。具体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有待于上级领导的协调。

  北京公众与环境研究中心的马军则寄希望于透明的监管体制和强大的公众压力。如果当地的民间社团和一些专业组织,能从环境监督部门的网站上获得所有的自动监测数据,再结合它们自身的观察和分析,哪些数据是否作假,就一目了然了。

  自然环境的恶化,污染物质的排放,直接影响到了当地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健康。为了一个好的环境,每个人都会行动起来,将环境监督部门所得到的数据和实际的环境变化相联系,阻止偷排污水隐瞒数据等问题的出现。基于这种压力,自动水质监测系统将更有效地发挥对潜在的污染企业的监督;而对于环保部门,也不会让违法的排污企业成为“漏网之鱼”。

本稿为中国化工网www.chemnet.com.cn整理

  水质监测:Waters的解决之道

  据沃特世(Waters)中国市场总监舒放介绍,尽管对水中有机污染物现在尚无法实现在线实时监测,但是该公司的技术进展正在逼近这个目标。

  Waters最近推出了一套实验室用的饮用水自动检测系统,它将自动样品前处理和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LC/MS)整合为一体,以前需要取样一升水,现在则只需要20毫升。灵敏度便可达到10ppb。半小时内可对20多种重要有机污染物进行定量分析。由于饮用水比较干净,检测相对容易,地表水的检测要困难得多。但是由于近年来超高效液相色谱仪(UPLC)的商业化,可以将样品的分析速度缩短到5分钟以内,并且载液用量大为节省,这就使得液相色谱用于在线分析成为可能。当然,在线自动样品前处理还需要大的突破。技术的突破最终将使在线气相色谱和在线液相色谱用于在线水质监测,到那时我们就会实时地知道什么化合物正在污染着水质。

  不过舒放也承认,由于美国的环境状况远好于中国,因此对于实时在线水质监测并没有像中国这样迫切的需求。“两国面临的环境压力不同,美国环保署(EPA)已经开始关注水中的化妆品和药品残留的微量污染,而中国这边(污染企业的)大(排污)管子还在流。”

  Waters多年来一直关注与中国的合作。2007年5月,该公司与当时的中国环保总局就建立“二恶英实验室和监测网”的实验室仪器设备签订采购协议。舒放透露,该项目一期的4个实验室仪器去年已经在重庆、广州、沈阳和杭州安装完毕。这批设备并非只能检测二恶英,“即使对于美国和欧盟等新近增加的其它持续性有机污染物同样可以检测。”舒放说。

  舒放还解释道,美国有几百家实验室在按照EPA标准做常规水质检测。另一个重要的问题是如何保证不同仪器和不同操作者都能以同一标准获得同样可靠的检测数据。这就需要标准样品和水平测试(PT)。仪器就像是尺子,而水平测试就像是尺子上的刻度。水平测试合格才能获得认可证书,检测的数据才有效。美国环保署规定水质检测实验室每年必须至少两次通过这样的水平测试。Waters近年来连续收购了两家水平测试专业公司ERA和APG,就是为了使公司的检测平台更加完善。

16、污染治理“怪圈”暴露执法“软肋” 

来源:经济参考报 2009年05月26日

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09-05/26/content_11435246.htm

    近日,江西省人大组织的“环保赣江行”检查组在走访中发现,江西某地政府耗时多年、花费数千万元对城中一处湖泊的治理刚见成效,沿湖企业的肆意排污又让治理努力付诸东流。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其中一家主要排污企业年年受罚却依旧年年排污。

    污染—治理—再污染—再治理,循环往复的污染治理“怪圈”,难道真的成了无法根治的“毒瘤”?

    对此,检查组一名成员一针见血地指出,以罚代刑的环保执法潜规则是一些地方陷入污染治理怪圈的根本原因。

    根据我国刑法第三百三十八条规定,造成重大环境污染事故,致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或者人身伤亡严重后果的,最高可处七年以下的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显然,面对排污严重的企业,执法部门完全可以追究其刑事责任,况且对其违法行为的调查取证也并不复杂。然而,原本该最具威慑力的严刑峻法,在一些地方却成了随意“揉捏”的“面泥”,甚至将所有的刑法条款抛诸脑后,取而代之的是“隔靴搔痒”式的罚款处理。

    必须承认,目前一些地方的基层环保执法部门人员不足、经费不够等问题仍然存在,少数地方甚至连污染检测设备都缺乏;与此同时,执法部门还要面临来自地方行政干预的种种压力,使以罚代刑既是执法部门的“无奈选择”,更成为自身利益的一种需求。

    但是,所有这些并不能成为环保执法部门对污染企业放任自流,自甘“软作为”甚至“不作为”的托词。

    在党和政府倡导可持续发展的今天,在人民群众对生活环境的要求不断提高的现实背景下,污染治理“怪圈”若不根治,损害的将不仅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土地和空间,还有党和政府的形象。

这种“放塘养鱼”式的执法行为已经敲响了警钟。为此,当务之急是,让纪检、监察等部门和检察机关全程介入环保执法,既要最大限度地提高污染企业的违法成本,更要避免环保执法者手中的权力异化为利益分割的“筹码”。(涂超华 胡锦武)

17、青年应成为环保主力军 

来源:中国环境报2009-05-26  周子勋

http://www.cenews.com.cn/xwzx/gd/qt/200905/t20090526_617693.html

   由《中国青年报》等机构联合举行的调查近日公布结果,虽然有75%的中国青年专业人士认为,中国已经在经受着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但只有25%的人确信他们了解如何应对气候变化。这样的结果不禁让我们对未来环境的变化感到担忧,全球气候变化已成为各国必须要面对的紧迫的环境问题之一,而作为一个国家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青年,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我们的环境也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坏。我国环境污染已是触目惊心:全国500多座城市中,还有不少大气质量未达到一级标准;目前我国近3亿农民喝不到干净的水;噪声污染普遍超标,全国还有相当数量的城市居民生活在噪声超标的环境中。

  近忧未解,远忧逼近。由于气候变暖,近50年来,中国海平面上升速率高于全球平均速率。海平面的持续上升对中国社会和经济造成了严重危害。而环渤海地区、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是中国受危害最严重的地区。海平面上升导致风暴潮灾害频繁发生。

  海平面上升还导致海岸侵蚀加剧。中国70%的沙质海岸已受到侵蚀,且随着海平面上升近年来侵蚀速度加快。目前,中国辽东湾东岸岸线,年后退速度约15米左右;山东龙口至烟台区域海岸侵蚀速度达每年6.65米。据介绍,海平面上升带来了土壤盐渍化、海水入侵、淡水资源遭受污染等一系列问题。资料显示,环渤海区域的山东、河北、天津沿海从上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发现海水侵蚀地下含水层,直接威胁着沿岸居民的生活。

  正是人类的一些不顾及环境影响的生产生活方式,导致我们失去了洁净的水、清新的空气、绿色的家园。

  环境污染问题不仅影响到我们每一个人,还将影响到我们的子孙后代,比如,一个随手丢弃的垃圾袋要真正得到降解需要上百年的时间。为了拥有一个洁净的地球,青年人要树立更崇高的理想,把对环保的关爱落实到每一天的行动中。

  作为个体的每一个青年人为了赖以生存的家园,应该从日常生活中的细节做起,节约每一张纸,节约用水用电,少用一次性用品,尽可能选择公共交通工具出行,举报环境污染行为等。而对于整个人类来说,更应该着重的是群体意识,并辅之以政府行为来整治环境、保护环境。在法律法规的严格实施下,环境保护才为更有效。

  拯救人类、拯救环境、拯救赖以生存的家园,应全力以赴。环保不仅仅是一个口号、一个话题、一种美德,它更是一门系统的科学、一种生活方式、一种责任。最近的数据显示,仅在上海,如果每个人在洗漱的时候关紧水龙头30秒,一年就可节约3个西湖的水量,如果放大到全国范围内,我们不难想象更大的效果。

  再者,如果我们每一个青年人都能收好自己制造的垃圾,每一个青年人都能用好自己的双手,每个青年人的心中都能把保护环境当成自己的责任,是不是身边的环境会更好?

  在追求科学发展的今天,青年人更有理由为环境保护事业的大发展、为环境质量的改善做出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