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众参与 江河信息 五月十八日绿家园江河信息导读: (编辑:丽英)

五月十八日绿家园江河信息导读: (编辑:丽英)

2009-05-20

五月十八日绿家园江河信息导读: (编辑:丽英)

 

绿家园人民网访谈内容:

1、美国的环境保护运动发展历史和挑战 (文字版)

 

环境资讯:

2、中国环境报:       我国全面淘汰杀虫剂类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http://www.cenews.com.cn/xwzx/zhxw/qt/200905/t20090518_617440.html

3、搜狐绿色:        欧盟中国2009生物多样性周活动启动

http://green.sohu.com/20090518/n264024526.shtml

4、新华网:         中国两大水电站环保投资超15亿元

http://info.electric.hc360.com/2009/05/18083783643.shtml

 

地方信息:

5、人民网:         云南出台环保案审判指南 破坏林木可判补植

http://finance.ifeng.com/huanbao/fgbz/20090518/673278.shtml

6、汉网:          湖北武汉:2012年“大东湖”将无劣Ⅴ类区域

http://www.hwcc.com.cn/newsdisplay/newsdisplay.asp?Id=217071

 

污染信息:

7、广西新闻网:       酒精废液熏臭周边村民 企业“偷工减料”致污染

http://www.gxnews.com.cn/staticpages/20090518/newgx4a109e11-2055395.shtml

8、哈尔滨日报:       路边垃圾分拣场造成二次污染

http://www.harbinnews.com/200905/20090518/200905188E4025152A231842BC571011A7C8E54B.html

 

人与自然:

9、科技日报:        桃花水母:古老的生物缘何亿万年后再次出现(图) 

http://news.xinhuanet.com/environment/2009-05/17/content_11388658.htm

 

特别推荐:

10、平民总统卢拉:鲜为人知的故事

 

深度报道:

11、中国青年报:      金融危机影响绿色生活 环保如何成为"顺带"的事? 

http://env.people.com.cn/GB/9316910.html

12、人民网-京华时报:   北京生态大棚别墅面临强拆 业主"田园梦"破灭

http://env.people.com.cn/GB/9315004.html

13、法制日报:       兰州山体滑坡续:地质灾害频发显监管缺失

http://env.people.com.cn/GB/9317792.html

14、新华网:        虫害背后的人祸:一条虫何以如此猖狂

http://env.people.com.cn/GB/9316094.html

15、中国交通广播网:    这里的水污染治理刻不容缓 

http://www.ctbn.com.cn/News/ShowInfoqk.aspx?ID=672700

 

环境时评:

16、中国青年报:      政府企业个人 谁应该是环保的主力?

http://env.people.com.cn/GB/9316779.html

17、中国环境报:      环境执法公平公正从何来? 

http://www.cenews.com.cn/xwzx/gd/qt/200905/t20090518_617444.html

18、哈尔滨日报:      环境保护是企业必须履行的重大社会责任

http://www.harbindaily.com/200905/K20090518F62F461488E81548EBB64F107682D755.html

19、大河网:        开发后不再有“绝情谷”

http://www.dahe.cn/xwzx/txsy/wyfy/t20090518_1556400.htm

 

 

 

 

1、美国的环境保护运动发展历史和挑战 (文字版)

 

主持人:各位网民大家好,我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记者,也是一家民间环保组织“绿家园”的召集人,今天我们请来一位美国朋友,我们从他的年龄看,就可以看出他经历了美国环境保护和全球气候变化,美国在这个方面怎么做的经历,请您和各位网友打一个招呼。

    Jonathan M. Aloisi(艾坚恩):大家好。

    主持人:他叫Jonathan M. Aloisi(艾坚恩)

    Jonathan M. Aloisi(艾坚恩):不要把我看得那么老。

   主持人:我想,大家可能比较关心的是,美国这些年来,在关注全球气候变化的过程中,很多人一方面说,美国用了世界上很多很多的能源;另外一个方面说,在《京都议定书》签订的时候,美国一直没有进入到签订。今年的年底,京都议定书就要到期了,又会有一些新的条款和条约,美国现在也是一个新政的奥巴马政府,你觉得在全球气候变化方面,美国会做一些什么?

    Jonathan M. Aloisi(艾坚恩):当然会,这十年来,我觉得美国人也好,美国政府也好,也看到气侯变暖的问题,确实要做一些事情。时间到了。我不代表美国政府,我只是一个美国人,我很乐意听到奥巴马很积极要和其他国家,包括中国在内,具体来谈气候变暖问题,我们将在年底根本哈根谈成比《京都议定书》更容易落实的东西。

   主持人:环境保护已经成了大家嘴上很容易说的话,60年代时美国人和现在一样这样关注环境问题吗?

    Jonathan M. Aloisi(艾坚恩):变化很大,我是1956年出生的,我今年53岁(按中国的算法),我生的那年,就是50年代的时候。美国对环境保护的概念也不成熟,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正是美国工业发展很快的十年,科学这个方面发展也非常快。我们会普遍利用杀虫剂(DDT),大家还没有意识到,科学可能不是好东西,可以说50年代已经有这个出头,第二次世界大战怎么结束的?就是美国第一次利用原子弹,这都是科学发明的坏东西,所以从那时起,美国人也好,西方国家的人也好,我们就开始注意,科学可能也可以伤害人类,也可以伤害自然。

    我记得上小学的时候,大概是在小学一二年级,正是古巴危机时,我们当时经常有演习,就是核战方面的演习。把我们很多小朋友吓坏了,这和环保有一点不同,正是因为我们觉悟了,世界上面临一些大问题时,60年代美国对环保的概念越来越成熟。之前,美国人也非常爱环境。在19世纪末已经有一个运动叫“工地运动”但是那个运动不是环保方面的,是一种保存土地主义,为什么叫“保存”,因为希望打猎的人,钓鱼的人,因为美国人少地大,到19世纪末,原始的森林如再不保存下来就没有了,而这些人会利用原始森林去打猎,或者干净的水去钓鱼,这和环保和生态概念有一些不同。

    说到“公地”问题,美国最初在18世纪末,更早时,17世纪末,是从地少人多的地方移民过来,所以他们有一个“公地”,一个草场或者森林大家要公用。而如果大家都多用,谁就没有草来用了。就没有书刊看。所以公地概念美国是有的,但是后来,美国又往西部发展,开发西部,这是在19世纪的事情。我认为19世纪一直到开始有保存的概念,美国人就不太关心他们当地的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因为人少,你破坏一个地方,污染一个地方的水,破坏一个地方的森林,你还可以搬家,找一个新的地方。觉得觉得地方是用不了的,你可以往西发展,或者到其他地方去。

    但是一直到19世纪末就开始改变,可是保存主义和环保是不一样的,一直到60年代才有一个比较完整的环保概念。

    主持人:我去过美国的黄石公园,你可以看到当年的罗斯福总统,他就提出建立国家公园的概念,这也是19世纪时,而且我知道,黄石公园每一景都有当年画的画,那时大家已经开始要建立国家公园这个概念。

    Jonathan M. Aloisi(艾坚恩):这是保存主义,这不是保护主义,当然有一点类似。有一位摄影家,也可以说他是一个哲学家,他拍了很多照片,还有一些画家画了很多经典风景画。可是他们也只是希望可以以这种方式来做宣传,让大家更加珍爱这些地方。你所说的黄石公园,它是1872年建立的,很有意思,保存主义是一个很重要的动力,但是还有一点,当时有一个公司,因为他们当时要铺铁路,而这个铁路要经过那个地方。那个地方基本是山区,没有人,比较原始的地方。在华盛顿,国会要拨款要去搞一个国家公园,很有意思,当时是保存主义者,铁道公司希望影响国会去盖这个,为什么他们要合作呢?因为他们要有一个旅游景点,从美国中部到旧金山的铁路上,很有意思,这是企业家和保存主义的力量合作来做的一件好事。

    主持人:我们企事也真的要找这样的事,不是我今天的开发就要赚够今天的钱,其实要长远的发展,这是我们通常说的,但是有一些企业家不会考虑那么长远,只要今天的利益你说的这个,就是这个企业家保护以后,就可以保存自己的力量。

    Jonathan M. Aloisi(艾坚恩):这叫生态旅游,这在美国和在中国都是非常赚钱的项目,也是一个比较可持续发展的方向。

    说到美国国家公园,规范化是19世纪末,你说的罗斯福总统(第一个罗斯福总统)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一个政治家,他在1891年有一个《森林保护区法案》,这个《法案》是为了可持续去砍伐树木。1916年,才有一个联邦政府的国家管理局的成立,也出台了另外一个法。美国国家公园的概念和国家森林的概念不一样。你知道,美国联邦政府管理一大批土地,在阿拉斯加,在美国的西部,还有少数在中部和东部。有的是国家公园,那是百分之百给老百姓自然接近的地方,基本上不开发。国家森林是为了可持续的利用资源,还有其他方式的,有美国内政部,美国的农业部管理的性质不同的联邦管理的土地,但是美国国家的公园,在世界第一,系统也是非常健全,当然,在这里我邀请中国的朋友去分享美国的国家公园,有的是很漂亮的。

    主持人:你刚才说的阿拉斯加,我曾经在美国时,有一位朋友跟我说,他们当时非常着急,我们都知道,布什执政时,要开发阿拉斯加,因为那里有石油,你说,阿拉斯加真的是非常原生态,我从飞机上看下面全都是小的湿地,金光闪闪的水在阳光下折射出来,但是那里发现大量的石油,这样的开发,是由谁来决定,是由国会决定吗?

    Jonathan M. Aloisi(艾坚恩):这有广泛的争论,非政府组织也可以发言,州政府也可以发言,国会也可以发言。当然还有其他的行政部门,阿拉斯加地很大,可是联邦政府管理的比例不是任何一个州,下面还有几个州,主要是联邦政府管理的,但是一大块阿拉斯加土地是由联邦政府直接管理的。但是你能不能开发资源,这要看国家公园绝对不可以,阿拉斯加有一个比较大的国家公园,但是其他的联邦政府管理的土地,要看情况,有的是可以,有的是比较困难,有的需要申请。最近,那里发现石油,他们已经有一大堆采石油的公司在阿拉斯加的北部出现。问题是什么,争论是什么,第一,当地对湿地破坏会怎么样,对生态和环保会造成什么影响。第二,石油吸上来以后,怎么到港口,管子运输是一个大问题,安全是一个问题,因为那个地方有地震,就是说那个地是动土,如果你碰这个动土,可能一百年,两百年都很难恢复,还有大批野生动物生活在那里,都会受影响,70年代就开始辩论,已经辩论很长时间,然后才决定要采集,但是管子有很多规定,不是地下,也不是地上,而是空中。为了让动物群可以继续生存,但是还是一个大问题,所以有一个平衡。你问我怎么决定,其实很复杂,要谈很长时间。

    你知道,美国和其他地方不一样,从70年代以来,有一套法律是关于环保的,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过程,当然我们在以后还可以谈。

    像非政府组织也好,个人也好,他们可以起诉,虽然你决定开发一个地方,我可以不同意,我认为这是不符合法律规定的,所以法院也可以参与这个辩论,间接参与,他们认为,诉讼是有基础的,实际上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最重要这个透明度是比较高的,大家有知情权,他们也可以在法庭辩论,游说过程也很激烈,都影响了华盛顿和州政府。

    主持人:我前几天去过优山美地,这个地方有两个峡谷,有一个地方就修了水电站,主要是供加州用水,另外一个峡谷是完全充满活力,我是秋天去的,无论是颜色还是水流,但是我在那里,有一个环保组织告诉我,环保组织希望可以拆到这个水电站,因为使整个峡谷成为一个死的高山平湖,当时他们也在非常紧张等待华盛顿的消息,像这样一些决策,好象也需要国会来决策是吗?

    Jonathan M. Aloisi(艾坚恩):要看是谁管那块土地。可是像这种情况之下,要透明度高的讨论和辩论,水库的水是给旧金山人用,如果你把取消可能也不可以。

    主持人:他们还会有替代的方案,我觉得现在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的生活理念上常常有这样的,一方面我们需要保护环境,但是另外一方面,其实很简单的例子,比如这个地方有一个工厂,这个工厂是一个纳税大户,可是它又是一个污染的企业,如果把它关掉,可能对这个城市,或者对这个县就会损失很多的经济效益,像这时,美国是靠什么时候来平衡的?

    Jonathan M. Aloisi(艾坚恩):就是长期的辩论。你知道,美国也经历类似中国现在这个时期,在30年代,1989年,美国的股市,全西方的股市都垮了,美国就进入十年的经济危机,为了扩大内需,美国大量拨款去搞基本设施建设。美国最大的水坝就是在那时建立的,就是胡佛水坝,很有可能你说的加州北部都有很多水坝,大的小的都有,都是那个时候建立起来的,一方面希望可以扩大内需,给大家就业的机会而盖的。80年代以后,那时环评的过程也不太成熟,现在,有的工程是没有什么道理,或者没有必要这么破坏环境的,所以,像美国现在也是这样,中国也是这样,你们现在考虑大量新的工程,你还需要考虑环保,你问我一个基本的问题,我们是怎么去磋商、取舍,决定应不应该这样做,因为化工产业也需要,水电也需要的,所以多多少少的破坏也是必要的,如果想享受这种生活。但是关键在美国,现在做得比较漂亮的是,就是我们有一个非常公开的程序,你要盖一个工厂也好,你要把一个水坝弄掉也好,每一个利益团体,都有发言权,来坐在桌子旁边来讨论表达出他们自己的立场和要求,还有法律的框架,企业家也好,政府也好,其他的利益团体,或者当地的居民都好,如果他们有意见,他们也可以走法律程序。所以美国的政治体制是一个斗争性的,你有你的利益,你一定要坚持,你有几个渠道可以来进行呢?就像大选一样,其实大选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两个政治家骂对方,这都是西方形式。

    主持人:我刚才听到你一句话,在很多国际会议上,大家骂美国人的地方,你说要享受,就是要生活得好,这个享受总要有一个度,我们谁都想享受,但是这个地球上有那么多资源让大家全都像美国人那样享受吗,美国人现在开始反思这个问题了吗?他们占了多少地球人其他的资源。

    Jonathan M. Aloisi(艾坚恩):到现在为止,我在中国生活了15年,我现在在中国的高校和地方做研究,我得到一个信息,美国人每天平均消费能源是中国人的5倍,可能是中国农民消费的20倍,因为北京人也很浪费,现在他们都可以开自己的车,也有一点浪费。这个事实使我更加冷静了,我觉得美国是对不起全球的,因为我们的生活不比北京的居民好五倍,我们对世界的影响不比中国平均的公民重要五倍,当然这是开玩笑,其实完全是浪费。从五十年代开始,当然我只是代表自己发言,我们在工业方面走上浪费的道路。大的汽车制造公司要每一个人每一家不止一部、两部三部大汽车一个汽车是一吨金属,甚至两吨金属和塑料以及其他的原料。我们用它干什么?我们是用它是去理发,或者去买一瓶牛奶什么的,为什么?是为了伺候那么利益团体,我们的生活方式是非常分散的。美国人都有一个别墅,在美国的华盛顿首都,就是在郊外,那个地方要到地铁差不多要走一公里,两公里。可是大部分美国人不愿意走,去超市,也差不多需要三公里,一大批人都是住别墅,不集中居住,如果你是农民,住你的村子里,离你的土地近,这是一个合理的生活方式,在城市,我个人的看法是,人应该集中在社区居住,每个社区都要配一个超市、一个理发店,一个电影院,社区和社区之间有公交,或者地铁,每个人不需要都去开车,这是我个人理想主义的看法。我觉得美国人开车是可以的,如果你要开到你父母家,如果他们家里你一千公里,你可以租一部车,不要把它放在那,当你的每天的交通工具,这太浪费了。说来话长,但是我认为我说的是对得起听众、网友。

    当然我们有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70年代美国人有环保的概念,当时美国人也非常注意人口膨胀,60年代有一本书叫《人口炸弹》在70年代中期,再过十年,印度肯定会有饿死的,因为人口膨胀过快,耕地有限,还好这个没有实现,但是70年代我们又碰到了两次石油危机,1973、1979年,这次石油危机世界让每一个美国人体会到石油的来源是不可靠的,也让我们考虑到石油的可持续性,也就是化石燃料的有限。当时卡特总统,在70年代末时,他也想出很多办法,发展绿色能源的方式,而且希望人们开车慢一点,因为可以省油,也不希望汽车公司生产高耗费的汽车,但是80年代没有危机了,美国人就忘记了。也不是完全忘记了,出生在80年代的朋友可能知道,那时是里根总统的共和党执政十年的时期,接着是老布什。那十年虽然有一套新的方式,但是落实这个法律速度放慢了,甚至走回头路了,因为共和党和民主党是不一样的,70年代有一个新的共识,希望可以做一些事,但是我们吸收两次石油危机教训。

    主持人:今天三月份在奥巴马大选时,正好在美国,我的一位朋友告诉我,在美国的超市,每天做的沙拉,还有熟食,到了晚上卖不出去,都扔了,因为我知道奥巴马竞选时,就希望把全国的灯泡改成节能灯,这些都在自己的竞选中有所提及,我想问一下,奥巴马,在全世界经济危机的时候,大家都在体会这场经济海啸,而超市仍然是这样做,而倒掉这些东西都是非常好,因为你是一个美国人,你看着这个事就不管,还是怎么样,我作为一个中国人,我想给奥巴马写一封信,我后来把这个媒体放在中国的报纸上,我想知道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但是他们说,如果重复使用可能会腐蚀,如果超市买到的吃坏了,会被罚得很厉害,而有的一些地方,是把这些东西送到宗教团体,送到教堂给穷人的吃,但是这么大的超市,主要是没有这些人力来做这些事,你作为一个美国人怎么看待这个事?

    Jonathan M. Aloisi(艾坚恩):我没有注意到这个具体问题,但是我相信,超市也不愿意作废,因为他们希望卖掉,因为这是他们自己的利益,但是这是一个好的例子,美国生活方式要改,并不是我们要牺牲我们的习惯,比如说洗热水澡,或者开电视,不让开汽车从A到B的地方,但是怎么遏制这种浪费,我认为政府要管,社会要管,比如说上税,纳税这个机制是很重要的。但是要看清楚,比如说碳排放的问题,在50年代,谁都不管发电厂的污染多大,对周围的居民的身体有什么影响,是好的影响,还是不好的影响。或者酸雨的影响等。但是我们慢慢看透一点,看得全面一点,看得科学一点,就知道这个代价有多大。比如你说的超市,如果有这样一种浪费,当然不会有人赞成这样做,一方面把它们捐给穷人,但是基本上应该想出一个办法,就是少浪费,这对谁都有利。

    我们现在考虑到碳排放的问题,你知道,美国运输粮食和其他吃的浪费有多大?一瓶加州的葡萄酒,你要把运输用的,排放用的碳也要算进去,这是非常可观的,但是这不光是在美国,我在中国的成都,不久前我到那里的超市去买苹果,我买的苹果是智利生产的,我就看这个苹果,这个苹果是空运过来的,我买得也很便宜,不贵,可是你想,这有必要吗,这不是说中国人怎么样,当然美国人更厉害。可是我们为了每年每个月能吃掉这些新鲜的水果,到底浪费了多少能源,这个问题不是应不应该的事,如果继续这样下去的话,我们再过一年,人类还能不能生存下去?这是第一个问题。当然我是关心我孩子的未来,我是关心我孙子的未来,美国继续那样做,还要传染给别人,我们已经传染给中国了,中国成都的居民要吃智利的苹果,就是因为那时不是吃苹果的季节,这是我们都要去想,这个非常有必要。

    主持人:其实我们小的时候,冬天就吃大白菜、土豆也觉得不错,但是好象日子过得,冬天也要吃黄瓜也要吃西红柿,所以需要温室,我认为这可能真的是从美国传染过来的,但是我们真的要想到,我看到有一些美国朋友,他们开始抵制矿泉水,开始很多人说,矿泉水的瓶子可以回收,他们认为这就是资源没有浪费,但是他们说,你这个回收必须还要重新加工,重新加工又要用能源,加工的过程中,还要产生污水,其实也是一种污染和浪费,你重复使用就不会。

    Jonathan M. Aloisi(艾坚恩):还有更厉害,运输一大堆水,水是很重的东西,所以大卡车在美国,如果从一千公里远的地方运到纽约去喝,那个水不光是瓶子的问题,也是运输的问题,就是碳排放的问题,因为这个碳排放是很厉害的。

    主持人:所以我们觉得这些给他忽略不计,我曾经采访过美国旧金山的环保局长,他很吃惊的是,旧金山可以做到,不用美国政府,因为那里的环保局本来都是政府的工作人员,都由政府来发工资,但是他们可以利用回收资源,可以给每个公务员来发工资,这种回收系统在美国,你亲身亲历有哪些?比如说垃圾分类,资源的重复使用都怎么样?

    Jonathan M. Aloisi(艾坚恩):我自己有经验,因为我上大学的时候,美国就开始讨论这个问题,也有很多利益团体反对。比如说,超市不要花钱雇人去处理垃圾,如果当时你回收的话,你把瓶子拿回你买的地方,主要是超市,他们反对,因为他们不想花少钱多雇佣两三个人去处理。还有,汽水公司也反对,因为他们不要消费者有任何麻烦,就是说他们利益观念是非常狭窄的,他们没有一个公益的概念,所以在美国,如果你现在去,有的州是回收,给五分钱,有的州给一毛钱,有的州根本不管。可是美国有很多地方有规定,一定要收回,一定要分类,那个是自发的。很多美国的基层非政府组织,他们就开始闹,比如说我的大学城(密西根大学城),主要是靠大学,因为那里人知识水平很高,他们就闹得很厉害,我们市政府就通过一个规定,就是需要一定要规定起来,一定要回收,我想旧金山做得比较漂亮,可以这样做。但是问题是,你要综合性考虑这个问题。比如说在旧金山,谁回收,你可以卖钱,五分钱,如果回收,也可以直接给回收商去弥补他们回收方面的开支等等。

    我想在美国政府是比较被动的,但是慢慢的越来越多的地方、州级的政府已经采取行动。现在有一个危机,因为经济不景气,所以塑料的价钱,金属的价钱是降低了,有的回收商回收是赔钱的,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政府不拨款,他们就会倒闭,或者不干了,所以这也是一个问题。但是主要一个概念,我们不要浪费。

    主持人:我们有一个记者沙龙,每个月的月中,上个月就是一个中国的企业家来给我们讲,他是在西安,他发明了一种工业胃,就是用机器进行垃圾分类,因为我们现在很大的矛盾,大的瓶子、报纸可以去卖,但是像白色塑料盒,特别是用的塑料袋很难从垃圾中分出去,而他发明的工业胃,就是可以把这些分出去,而分出去以后,大量的垃圾袋可以转换成其他资源使用。还有一个例子,我们烧炉子,都是从下往上烧,这使得能源浪费,还有环境的污染,这个发明家发明了从上往下烧,就可以直接让火在炉膛里燃烧,而且在烟囱上盖一张纸都不会染色,这么好的东西,但是在中国很难推广,因为他们是一个民营企业,而且他们再贷款时,也受到了影响,像工业胃,上次给我们讲的那个人,他说钱不是问题,就是没有人知道他,他希望扩大宣传,但是这种宣传有多少人相信他,当然我想这可能是一个国家工业体制,或者发展规模问题。美国有这样好的技术,怎么让公众接受?

    Jonathan M. Aloisi(艾坚恩):美国业面临类似的问题,当然大公司有自己的做法,你来一个新的东西,如果不是他们的东西,他们肯定会怀疑,甚至排斥,或者采取其他的行动。他们觉得影响他们赚钱了,有的公司,在美国已经开始觉悟了,就是一些机器的发明有利于他们的生产,不光是有利于全世界,他们也可以分享,还可以从中赚钱一点钱。

    说了美国浪费能源是很厉害的,而美国人不太愿意牺牲自己的非常高的生活方式,但是,可能我们不需要完全放弃我们现在的生活方式,因为技术也可以救他们,在某种程度上。但是我自己的看法是,我们都要觉悟,有一个基本的概念,就是浪费是不好的,从狭窄的利益去考虑一个产品或者一个做法的好坏,我想我们现在已经来不及了。我们要充分地在基层、联邦、中央政府角度看清楚,把透明度提高,修一个水坝、盖一个工厂都要综合性了解这个东西对生态、对居民、对世界的影响有多大,然后才符合逻辑的去决定盖还是修,还是不改还是不修。

    主持人:但是新技术怎么样,因为有人说,企业是靠市场来,但是新的技术很难被市场接受,美国有没有这样的机制来扶持这样的产业发展?

    Jonathan M. Aloisi(艾坚恩):这不是政府管的,美国政府可以促进科学研究方面,政府也可以拨款支持一些发明新技术。可是像一个开商,他们有一个新的产品,他们要自己去找路。比如说他可以跑到公司卖这个技术给他们。用他们的实力去推广。他们也可以去集资。找投资者去支持他们。所以有很多方式。和中国有点类似。中国和美国有很多不同的地方。可是有一个共同点,两国人民都非常聪明,也有非常聪明的发明家和科学家,当然通过像你说的这样,你是一个行动者,你觉得这个技术非常好,你还是个行动者,你可以利用自己的组织,自己的关系网帮他们想办法。但是像美国,核电是一个好东西,有很多美国人反动,辐射是不安全的。我认为法国、日本做得都非常好,法国、德国的发电很大的比例是核电。

    主持人:但是法国的环保组织对他们的核污染,就是核威胁,以及核垃圾都有担忧?

    Jonathan M. Aloisi(艾坚恩):那肯定的,核发电厂对世界的影响,对全球、未来的影响,和烧媒碳排放,你都要做一个平衡。我觉得70年代的悲剧是什么?就是一批人非常坚决反对核电的发展,的确是有问题,但是他们没有看到,不发展那个,继续烧煤,继续烧石油对我们的代价是多少。

   主持人:随着我们认识的提高,我觉得对核电的认识,包括对水电的认识,开始大家都说,水电是一个清洁能源,因为它不冒烟,不像核电那样,但是水电淹没的房子,垃圾,造成的液氧也很大。它第一年的水库排放的温室气体,相当于一个火电厂的四倍。我觉得,其实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类对自然的认识,人类对科学的认识,可能像你刚才说的,我们的能源到底应该走哪条路,采取什么办法会有一个结论,但是我想我们现在有一个共识,理念就是要节约,美国人占用这么多的世界能源,而我们的绿家园曾经轻过一个经济学家,他提出一个“虚拟电场”就是说节约可以节约出很多的能源来,而节约出来的能源就相当于一个电场的发电,亚行在中国非常推行这个,但是现在显然推行的速度还是比较慢的。

    刚才你还在提到,像媒体的作用,我经常也被别人质疑,好象记者应该是公立的,不应该有倾向性,尤其是对一些报道,不能有自己的观点,但是中国的很多记者,在报道过程中,非常标明自己的一些观点,美国的媒体在报道这些环境保护问题上,完全是以一个媒体身份,还是我也是生活在地球一分子身份来去面对这些环境问题?

    Jonathan M. Aloisi(艾坚恩):我想都有,要看什么场合和情况。有的记者是非常积极的,谈不到什么偏见,但是有他们自己的立场,他们报道时,应该把他们自己的立场说出来,不要装成中立的,不要骗别人。最重要就是充分报道。美国的新闻媒体是比较自由,所以如果一个记者是那样做,比如又去说保护利益团体的利益,而去报道把一件事说出来,他也是冒险的。因为其他的记者,如果觉得他在搞鬼,也可以报道这个记者做得不漂亮,或者怎么样,所以有一个平衡,当然你在《纽约时报》报道一件事很正经,你必须报道两边,你有自己的看法,你就把写自己的社论,而不是在报道的那张纸上。

    主持人:但是我知道,美国媒体的报道,还会受到一些大财团影响是吗?他们的势力会不会影响到新闻媒体的报道。

    Jonathan M. Aloisi(艾坚恩):这可能会多多少少有一些。我不反对有,可是那些记者也会被批评,现在美国有一个电台,他们老是站在共和党的立场来讨论问题,可是大家都知道这样,所以你看他们报道,当然也不是偏见,但是是从自己的视角说问题,而其他电台都有自己的背景,个人也是这样。最主要是,一定要保证透明度比较高的状态,你不要说自己,你说的话,非常符合逻辑,非常独立在报道,有偿新闻是一个大问题。如果有的话,是个大问题。

    主持人:你觉得有偿新闻不是一个问题吗?

    Jonathan M. Aloisi(艾坚恩):问题比较少,因为会被批评的,会成为一个丑闻,还要看是什么报道,如果是小镇的周刊,这可能影响也没有《纽约时报》那么大,如果《纽约时报》,或者《洛杉矶时报》的记者报道是收钱,是有偿报道,他会被骂得狗血喷头,并不是说《纽约时报》、《洛杉矶时报》是理想主义管理的地方,但是那里的透明度非常高,他们也要考虑他们的名誉,个人也是。美国有很多问题,但是这种方式去做事,或者斗争,透明度高是我们的一个特点。

    主持人:你在中国待了15年,你也参加我们的绿家园的生态游,去北戴河看过鸟,你对中国的环境保护有什么建议吗?

    Jonathan M. Aloisi(艾坚恩):这个问题我想我没有资格说。因为我在中国的时间比较长,但是我有自己的意见。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没有以前那么穷,但是不是一个富有的国家,人口压力很大。我想官员和学术界的文化水平比80年代时高多了,我想北京也好,地方也好,官员也好,他们都有能力把问题看出来,分析清楚一点,透明一点,全面一点,所以这也是一个好事,而现在有一系列的法规,就是有关环保方面的,还有一批积极的公民社会组织也可以做一点事,还有越来越多的新闻记者都很注意环保的事,我认为这是很积极的方面。

    所以,当然我对这些变化是比较乐观,我觉得中国人和美国人一样,都会注意你本人和家人的健康和安全,还有你周围的环境,现在,如果比较全面地去考虑问题,透明度比较高去把决策过程放开一点,有公众参与的机制,我想中国也会做得比以前好,并不说中国以前不好,而是更好,有的朋友批评我,我太乐观看中国的未来,可是在这点上,比如说北京的知识分子,他们是非常注意空气的质量,还有思考面对沙尘暴现象该怎么办。

    从另外一个方面看,中国面临很大问题,我很同情中国,北方没水了,要南水北调。这是一个很大的工程。美国也有类似的经验,就是在加州的南部,本来不应该住那么多人,但是在三四十年代,他们的发展非常快,二次世界大战时,上个世纪40年代发展是非常快,所以没水,当时我们叫“东水西调”柯罗拉多的水调到非洲。这不是一个好现象,但是是一种不得已。中国也考虑到人口的问题,工业部署的问题,我听说,山东从2003年到现在,他们很快地发展重工业,重工业要看什么行业,但是这些耗水都很厉害。如果综合性考虑问题,山东应该发展那种工业吗?我想应该要考虑,已经没水了,再过十年水从哪来,他们挖井,可能是挖地下水,挖深了以后就没水了,人类的生存就是一个问题,这不光是美国的问题,所以我们要共同地、广泛地交流,想出更多的办法来。我觉得美国人应少牺牲一点。

    主持人:你自己做起,从你的家人做起。

    Jonathan M. Aloisi(艾坚恩):我洗脸时都重复利用水。

    主持人:你应该把他推广到更多美国朋友家里,我认为这很必要。

    Jonathan M. Aloisi(艾坚恩):我们也需要太阳能,我们也需要太阳能弄热水。

    主持人:今天的访谈时间差不多了,我们谈了很多美国问题,我们也谈了美国人眼中中国存在的问题,Jonathan M. Aloisi(艾坚恩)先生曾经说要写一本书叫《二十一世纪是中国人的世纪》,我们期待这本书早日问世。但是不管我们怎么去预见我们的未来,但是我们从今天开始,节约我们每一滴水,检点我们每一个生活方式,像美国这样的耗能大国,像中国这样的人口大国,我们真的需要更多的交流、反思,我经常说一句话,也是能够记住的一句话,我现在做的很多事都是对不住我们的孩子,为了我们的孩子我们要认识到地球的资源是有限的,今天的访谈就到这里,我们下次节目在建。

    Jonathan M. Aloisi(艾坚恩):再见!

2、我国全面淘汰杀虫剂类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来源:中国环境报2009-05-18  周文颖 

http://www.cenews.com.cn/xwzx/zhxw/qt/200905/t20090518_617440.html

   中国环境报记者 周文颖 5月17日 北京报道 环境保护部副部长张力军在今日举行的“落实政府公告,践行绿色承诺,共筑和谐家园”暨5·17杀虫剂类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淘汰宣传活动中表示,中国政府如期淘汰了杀虫剂类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实现了我国履行《斯德哥尔摩公约》的阶段性目标。

  张力军说,2001年5月,中国率先签署了《斯德哥尔摩公约》,这一公约是国际社会为保护人类免受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危害而采取的共同行动,是继《蒙特利尔议定书》后第二个对发展中国家具有明确强制减排义务的环境公约,落实这一公约对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8年来,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把履约工作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两型社会”建设的重要举措,在国务院的正确领导和各有关部门、行业、企业和专家的共同努力,及国际社会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履约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国务院批准了《中国履行斯德哥尔摩公约国家实施计划》(以下简称《国家实施计划》),确定了我国履约目标、措施和具体行动;组建了环境保护部牵头、由13个相关部门共同组成的国家履约工作协调组,利用国内外资金,开展了滴滴涕、氯丹和灭蚁灵替代技术评估与示范,完善了相关管理政策和技术标准,强化了履约监督和管理能力,开展了广泛的宣传和技能培训,同时注重调动行业和企业自觉落实国家履约要求的积极性,为顺利完成履约淘汰任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落实《国家实施计划》要求,2009年4月16日,环境保护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0个相关管理部门联合发布公告(2009年23号),决定自2009年5月17日起,禁止在我国境内生产、流通、使用和进出口滴滴涕、氯丹、灭蚁灵及六氯苯(滴滴涕用于可接受用途除外),兑现了我国关于2009年5月停止特定豁免用途、全面淘汰杀虫剂POPs的履约承诺。

  张力军指出,尽管履约工作取得一定的进展,但落实公告,巩固已有成果,确保履约取得实效,任务还十分艰巨,今后要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认真做好公告的落实工作,制定可考核的监管方案,组织执法检查,防止出现违法生产和使用等问题;二是及时制定和出台鼓励政策,推动环境友好型替代品和替代技术的研发、生产和使用,指导相关行业和企业科学选择替代品和技术;三是各级环境保护部门要协调有关部门和单位,妥善解决淘汰之后遗留的库存、废弃物和污染场地隐患问题,防治废弃物和废弃场地成为新的环境隐患;四是生产企业和使用行业要进一步加强社会责任感,认真落实公告要求,并按公约和国家有关要求,规范管理和处置遗留的POPs废弃物;五是加大对公告的宣传力度,动员全民参与和监督公告的落实工作。

  张力军强调,淘汰杀虫剂类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践行绿色承诺,共筑和谐家园”,不仅是兑现中国向国际社会的承诺,也是中国政府保护人民群众健康和环境安全、坚持以人为本、关注民生的具体行动,必须以对世界、对民族、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精神,齐心协力,认真落实好这项工作。

  宣传活动上,环境保护部有关负责人介绍了公告的内容、意义及履约示范项目的进展情况。

环境保护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农业部、国家质检总局等相关管理部门、地方环保和建设部门的代表,白蚁行业和有关生产企业代表,有关专家委员会顾问及委员,世界银行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官员等共计80多人出席了宣传活动。 

3、欧盟中国2009生物多样性周活动启动

来源:搜狐绿色2009年05月18日

http://green.sohu.com/20090518/n264024526.shtml

    2009年5月16日,2009生物多样性周主题活动将在北京动物园拉开帷幕。在一周的时间里,中国-欧盟生物多样性项目(以下简称“中欧项目”)将联手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倒计时2010项目(以下简称“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国际野生生物保护学会、北京地球村和大自然保护协会推出一系列异彩纷呈的活动,以期让中国公众了解:作为全世界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中国拥有多样的生态系统和令人叹为观止的物种资源。

但是,中国的自然资源正面临严重威胁,相当数量的物种处于灭绝边缘,而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将严重威胁人类自身的生存。每一个人都应该对此有所警醒并行动起来保护与我们休戚相关的生态环境。

  在启动仪式上,中欧项目将和北京地球村联合倡议中国公众减少使用一次性纸质用品,以降低对森林、水资源和生物多样性的破坏。中欧项目也会和世界自然保护联盟联合推出“生物多样性电影之夜”,知名的环保专家和纪录片制片人将和观众分享短片,并就保护与发展、生物多样性的意义等话题与观众互动。中欧项目还将与大自然协会联袂推出《自然中国——我眼中的自然保护区摄影集》,同时,贯穿多样性周始终的是多部短片的循环放映和题为“生物、栖息地与我”的大型展览。在5月22日国际生物多样性日这天,经过半年层层闯关,来自中国四所高校的辩手将进京参加题为“独特生物 精彩家乡”的全国大学生辩论决赛,由中欧项目和国际野生生物保护学会主办,生物多样性周也将以这种独特的方式拉上帷幕。

  中国-欧盟生物多样性项目是目前欧盟资助的最大规模海外生物多样性保护项目,资金总额为5 100万欧元(其中3,000万欧元由欧盟援助)。该项目是由欧盟、中国商务部、中国环保部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4方共同发起的。项目于2005年6月启动,为期5年,旨在通过加强生物多样性管理,保护中国特有的生态系统;加强履行《生物多样性公约》协调组秘书处 -- 环境保护部的能力;建立有效的监测和信息反馈机制;并提高协调组的有效性。在欧盟援助的3,000万欧元项目资金中,有2,100万欧元专门用于18个地方示范项目,旨在通过建立创新的、可推广的机制,确保政策在中国西部、中部及南部省份和各级地方政府的贯彻执行。项目将积极促进与国际、国内、地方政府和非政府组织等建立多方伙伴关系,促进相关法律、政策、方案的改善,提高环境意识,为环保信息交流提供一个共同的平台。

4、中国两大水电站环保投资超15亿元

来源:新华网2009/5/18/

http://info.electric.hc360.com/2009/05/18083783643.shtml

    中国三峡总公司新闻中心向新华社记者介绍说,中国第二、第三大水电站溪洛渡水电站、向家坝水电站目前已进入施工高峰,环保投资累计已达15.42亿元。

    经国务院授权,中国三峡总公司负责开发管理长江上游金沙江流域这两座巨型梯级电站。溪洛渡水电站装机容量1260万千瓦,向家坝水电站装机容量达600万千瓦,均位于云南省与四川省交界处。

    按照国家环境保护部的批复要求,三峡总公司自2003年启动金沙江水电开发以来,认真落实“建好一座电站、带动一方经济、改善一片环境、造福一批移民”的“四个一”水电开发理念,电站施工区建成了绿色环保示范区。

    2008年,溪洛渡电站在降尘、边坡防护、挡墙、截排水、渣场运行维护和绿化工程养护方面,以及各施工营地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垃圾处理场运行、环境监测、水土保持监测等工作上有序开展。截至2008年12月,已累计完成环保投资10.6亿元,其中2008年度完成1.27亿元。

    向家坝电站制定发布了11项环保制度,明确规定无论工程合同的大小,都要单独编制环保、水保工程竣工验收报告。每一个合同项目工程验收的时候环保中心都会参与,并严格按照合同上规定的内容进行验收。截至2008年12月,向家坝电站累计完成环保投资4.825亿元。

    按照国家环境保护部的批复意见和要求,中国三峡总公司完成了溪洛渡水电站和向家坝水电站的环境保护总体规划设计报告,两份设计报告于2008年12月7日通过了专家评审。

    为做好金沙江珍稀鱼类保护工作,中国三峡总公司于2008年5月在向家坝工地建成金沙江鱼类增殖放流站,并于2008年12月7日成功举行首次放流活动,共放流5种珍稀特有鱼类共20000尾。

5、云南出台环保案审判指南 破坏林木可判补植

来源:人民网2009年05月18日

http://finance.ifeng.com/huanbao/fgbz/20090518/673278.shtml

如果你违法破坏林木,在接受环保法庭的审判中,法庭也许会一改往日判刑或罚款的判决方式,而是根据你损害林木的多少进行“量刑”,并对你进行“另类”判决:补植树木。而“量刑”的标准,是你损害多少补植多少,或者更多。这是记者在昨日上午召开的云南省法院环境保护审判庭建设及环境保护案件审理工作座谈会上获得的消息。座谈会还讨论通过了《全省法院环境保护审判建设及环境保护案件审理工作座谈会纪要》(以下简称为《纪要》)。从即日起,云南省法院环保法庭将按照《纪要》的有关规定,根据统一的“审判指南”来进行环保案件的审理。

环保案件可指定集中管辖

《纪要》规定:环保法庭负责审理涉及环境保护的民事、刑事、行政案件,建立公检法环保执法机关联动机制,重点打击造成重大污染的企业与个人。

全省中级法院对环保案件可以指定管辖,经过省法院批准,对环保案件可以指定由设立环保法庭的中院或者基层法院集中管辖。其中,环保刑事案件的管辖,根据相关规定,应由中级法院受理的涉及环保的一审刑事案件,由昆明中院环保法庭负责审理。依法应由基层法院审理的涉及环保的一审刑事案件,应该由昆明中院指定辖区内的二至三家基层法院集中管辖,以统一执法尺度。被告人上诉或检察机关抗诉的案件,由昆明中级法院环保法庭负责审理;环保民事案件的管辖,由侵权行为地或被告住所地法院管辖。社会影响重大、损害后果严重的案件,应由昆明中院环保法庭负责审理;环保行政案件的管辖,由昆明中院环保审判庭负责审理。

提起公益诉讼费用可免交

环保公益诉讼案件的受理中,为避免引发滥诉情况,《纪要》规定,暂不受理公民个人作为原告向法院提起的公益诉讼案件,但公民个人可以向有关部门举证反映,通过有关部门和组织来提起公益诉讼。

在环保公益诉讼案受理费的问题上,讨论《纪要》规定,检察机关提起的环境公益诉讼不应该收取案件受理费用。至于环保团体提起的公益诉讼是否应该收取诉讼费用问题,一种意见是应该收取,目的是避免诉权的滥用,在实际操作中确有困难的,可以减免。另外一种意见则认为,鉴于在环保公益诉讼中当事人地位的平等,检察机关不收,环保团体也应该不收,以避免不平等。省法院通过多方讨论,认为第二种意见更为合理。

 “生活环境”列入受理范围

讨论中,有意见提出,“生活环境”不应当列入环保案件范围,理由是生活环境侵权现象较多见,大多由城市发展建设引发,如果作为环保案件受理,导向上会与经济发展的总目标发生冲突,因此,生活环境案件宜作为普通民事侵权案件受理,不宜强调其环保性质。

但省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李思明说,省法院研讨认为,对环保中的环境应当符合其本义的理解,同时也要考虑现实生活和案件审理的需要。所以,经过讨论决定,《纪要》中规定,“生活环境”也应该列入环保案件受理的范围。

破坏林木者可判补植树木

据省高院党组书记、院长许前飞介绍,在以往的破坏林木的案件审理中,大多是判处有期徒刑或者罚款,但是经过实践来看,也存在一定的弊端。特别是有的单位和个人,在破坏林木等犯罪问题上,由于交叉管理等多方面的原因,司法判决显得很是无奈。但下一步,法院在探索环保判决等方面,将鼓励基层法院进行探索,在条件允许的范围内,法院在破坏林木案件的审理中,可以引入新的判决机制,尝试判决作为被告的单位或个人进行补植树木。

相关新闻

云南省环保法庭将统一称谓

现阶段对环保法庭的称谓,主要有两种意见,一种意见认为,应该称为“环境资源保护审判庭”,另一种则认为应该称为“环境保护审判庭”。云南省高院通过调研认为,目前环保法庭的布局应着重考虑水污染的治理,着重生活资源、生态资源的保护,涉及资源类的环境、保护案件暂时不应作为环保的受理范围。

基于上述方面的考虑,针对现阶段对环保法庭的称谓不同的认识,《纪要》通过讨论将称谓确定为“环境保护审判庭”和“环境保护合议庭”。

6、湖北武汉:2012年“大东湖”将无劣Ⅴ类区域

来源:汉网2009年5月18日

http://www.hwcc.com.cn/newsdisplay/newsdisplay.asp?Id=217071

昨日(5月16日),全国人大环资委副主任倪岳峰率调研组一行来汉,专题调研武汉城市圈湖网生态建设。记者随行采访时获悉,武汉将用3-5年时间,投入200亿元建滨水现代生态城市。

据悉,这200亿元将对中心城市40个湖泊实行全面截污、全面整治、全面绿化、全面美化,遏制水污染、保护水生态、优化水资源、建设水景观。

今年,湖北市将投入14.48亿元,大力推进“清水入湖”截污等七大工程,完成14个湖泊、118个排污口截污,新、改、扩建黄金口等4座污水处理厂,争取两年内实现中心城区污水“全收集、全处理”,改变污水直接入江入湖的状况,劣Ⅴ类湖泊由去年的24个减少到16个。近期,湖北市将实施“三大工程一个平台建设”,至2012年,“大东湖”区域湖泊水质整体上升一个等级,无劣Ⅴ类水域。

在汉期间,调研组将前往东湖、二郎庙污水处理厂、江滩、中科院水生所、植物园等处实地走访调研。

省市领导罗辉、赵斌、肖常谷、孙亚陪同调研。

7、酒精废液熏臭周边村民 企业“偷工减料”致污染

来源:广西新闻网-南国今报2009年05月18日 王小丁

http://www.gxnews.com.cn/staticpages/20090518/newgx4a109e11-2055395.shtml

  广西农垦思源酒业有限公司地处武宣县三里镇草鱼塘,该企业主要生产销售食用酒精,而产生的酒精废液则排放至氧化塘。该氧化塘占地约200亩,储存酒精废液70多万立方米,废液产生巨大的臭味,周围居民深受其害,苦不堪言。该事件引起武宣县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已责令该公司停产整改。

  8个污染池奇臭无比

 “如此规模巨大的污染池,估计在其他地方很难找到!”5月12日,三里镇旺村村委主任廖世革向记者投诉称,思源酒业公司的氧化塘面积占地200亩,奇臭无比,附近居民意见强烈。记者跟随廖赶至氧化塘,远远就闻到臭味。该氧化塘大大小小共有8个,一个连着一个,塘里都是黑黑的水,人一走近,鼻子就感到难受。廖世革说:“现在的臭味已降低,没有整改前,人根本不敢靠近。”廖称,该氧化塘的臭味可传播方圆数公里,风往哪个方向吹,哪里就臭。

  旺村距离氧化塘约1.5公里,是受影响最严重的村落。今年66岁的7组居民廖利胜称,晚上11时臭味最严重,因为此时气流低,臭味不易扩散。

  据了解,黔江糖厂生活区与氧化塘相距约2公里,该厂退休职工李寿弟说,该厂生活区有20多栋职工宿舍,约有800居民,最近一年就搬走了大部分。

  企业“偷工减料”致污染

  武宣县环保局接到群众举报后,立即对氧化塘污染事件进行调查。4月22日至5月4日,通过不同时间段、不同区域进行调查,认为三里镇旺村受氧化塘臭气污染属实,而污染原因则是企业“偷工减料”。

  据介绍,该企业产生的酒精废液,主要采取投放微生物菌种、石灰乳等进行综合治理,以消除废液臭味,并用于农业灌溉。但环保局调查发现,产生臭味浓烈的主要原因是企业提高酒精产量,而微生物菌种投放量却没有跟进,导致酒精废液产生的挥发性脂肪酸、乙硫醇、乙硫醚等臭味物质增多。

  目前,武宣县环保局已对该企业环境问题下达挂牌督办处理文件,同时,要求企业立即停产整改,采取措施加大废水治理和除臭力度,11月份前,投入使用减排项目工程,彻底解决臭味问题。

据了解,5月以来环保局多次深入旺村及周边巡查了解污染情况,目前臭气已明显减轻,治理取得初步效果。记者在氧化塘现场看到,企业也采取有效整改措施,比如氧化塘每天投放的菌种量由原来每天7吨增加至25吨,同时通过汽油泵将菌种喷洒到氧化塘各点,扩大菌种散布范围,大范围抑制臭味。环保局表示,氧化塘的治理系统开始恢复正常,臭味事件正向好的方向发展。

8、路边垃圾分拣场造成二次污染

来源: 哈尔滨日报2009-05-18

http://www.harbinnews.com/200905/20090518/200905188E4025152A231842BC571011A7C8E54B.html

  在道里区经纬三道街35-1号中央红超市对面,有一处垃圾分拣场,每到傍晚时分,一些垃圾纷纷被人送到这里,而后来了许多拾荒者,集聚在垃圾堆中分拣有用的东西,然后运走,垃圾被翻来倒去,形成很大的垃圾带,散发的难闻气味,令过往购物市民及楼上居民难以忍受,对于这处分拣垃圾场所造成的二次污染,难道有关部门就不能管管吗?

  日前,记者在道里区经纬三道街35-1号门前看到了这个较大的垃圾堆,一台车号为黑AJ3186灰色客货两用车停在垃圾堆前,一中年男子站在车上一边和车下的人唠嗑,一边将车厢里面的垃圾一锹锹铲到路旁,记者离得很远都能闻到垃圾散发的难闻气味。垃圾堆中,有的垃圾被麻袋包裹,有的垃圾散落在柏油路旁,一些来超市购物的居民纷纷掩鼻而过。

  据了解,这里一到晚上便成了拾荒者分拣垃圾的场所,拾荒者把运来的垃圾全部倒在路面,然后把混在垃圾中的剩菜剩饭取出来放在塑料桶里,再把纸、塑料袋和塑料瓶等分开,剩下一堆堆不可回收的垃圾。记者在现场看到,有不少老鼠在垃圾堆附近钻来钻去。

  道里区经纬街道办事处城管科姜科长告诉记者,这里是经纬地区15000户居民唯一的垃圾存放点,白天还能做到垃圾不落地,到了晚上700多家饭店产生的40多吨垃圾由40多辆三轮车拉运至此,出现垃圾落地现象。加之一些捡破烂的分拣垃圾,造成了二次污染。为此,街道办事处给当地单位居民下发了通知,督促居民按时扔垃圾,而他们按时收垃圾,同时环卫部门做到定时清运,严管拾荒者分拣垃圾的现象,以此杜绝垃圾二次污染。

9、桃花水母:古老的生物缘何亿万年后再次出现(图) 

来源:科技日报 2009年05月17日

http://news.xinhuanet.com/environment/2009-05/17/content_11388658.htm

    ■无论是蓝藻还是赤潮,在爆发之前,总会出现一些征兆。那么,一夜之间出现在溪流、水库当中的这些小东西,到底是什么?

    ■桃花水母,六、五亿年前就出现在地球上的一种低等的无脊椎腔肠动物,由于出现在桃花盛开季节而得名。

    ■亿万年后,桃花水母再现娇艳。它从哪里来?

“水中大熊猫”——桃花水母(图片来源:萧山网)

    新闻缘起

    5月4日,四川青神县两名中学生在河边玩耍时,发现水中有3只半透明生物在游动,出于好奇,他们将这3只生物捞了上来。经眉山市环保局确认,这是非常罕见的有着“水中大熊猫”之称的桃花水母。目前,这三只桃花水母仍存活。

    据眉山市水利局水产专家彭建安介绍,这种“桃花水母”对生存的水质环境要求高,几十年前曾在眉山出现过,后来由于环境污染的影响,已极为鲜见,从这个层面上看,“桃花水母”的出现,与环境的改善有很大关系。

    青神桃花水母的再现,让人想起曾在安徽凤阳韭山国家森林公园的一条小溪里,突然出现很多不知名的微小水生物……

    不明怪物

    2007年6月5日一大早,在安徽省凤阳县韭山国家森林公园内开饭店的徐老板像往常一样在店门口的小溪边取水,可是,当他回到店内倒水时,却发现水里面有一些奇怪的东西。被饭店徐老板称为怪物的这些东西只有小拇指盖大小,呈白色透明状,在水中来回蹿动,仔细看,周边还长了很多尖利的触须,让人害怕。不仅如此,常年在此取水的徐老板还发现小溪里面的水质似乎也起了变化。据徐老板介绍,平常这条小溪里面的水总是很清的,但那天却发现水的表面有一层亮亮的油状物,比较脏,而那些不知名的小虫子就是与这些脏水一同出现的。

    韭山国家森林公园管理处主任胡先雷闻讯赶到了事发地点,对于水体当中这个四处游动的不明水生物,胡先雷和他的同事们也搞不清楚它究竟是什么,胡先雷不敢怠慢,一方面迅速采样向有关部门汇报,另一方面指挥人马将出事的水域隔离了起来,不让任何人接近。因为小溪下面就是凤阳县全县70多万人口的饮用水的来源地———凤阳山水库。

10、平民总统卢拉:鲜为人知的故事

沈孝辉文

 

给他免费看病他也要收税;

谁怕他就与谁合影;

把妻子前夫的老母当自己的岳母;

用踢足球的快乐心情竞选治国

    曾听巴西利亚的华人华侨调侃说:“卢拉的半个政府(官员)都在顾大夫那儿扎针”。卢拉是巴西现任总统;而顾大夫名叫顾杭沪,是我们在巴西首都的朋友,华人针灸医生。说到他和总统卢拉的友谊,似乎有一种命里注定的“缘分”。

“总统会来找我的”

    顾杭沪本不认识卢拉。2002年底,巴西最大的左翼政党劳工党领袖卢拉竞选获胜,当选巴西联邦共和国第40届总统。2003年1月1日,顾杭沪从电视新闻中看到卢拉在就职仪式上不时摸着肩膀,脸上掠过痛苦的表情,便指着荧屏告诉妻子秀芳说:“你知道卢拉得了什么病吗?是肩周炎。他很快会来找我的。治他的这个病,非我莫属。只有我才会给他治得最好!”秀芳吃惊地听着丈夫说着这一番“大话”,忍不住用手摸了一下他的额头,不是发烧,心想是句戏言,便一笑置之。

    一周后,顾杭沪正准备下班,他的老顾客,国会协调员梅尔卡地安特来电话说,你能不能等一下,我要来看病,顾等了半个小时,梅带了三个警卫来到他在“北翼”上开的小诊所。梅的腰部坐骨神经出了毛病,他很客气地说,“顾大夫,让你久等了!总统一开会就太长,我坐在沙发上都快忍受不住啦!”

    顾杭沪给梅尔卡地安特扎了针灸。梅歪着身子进来,直着身子出去。他高兴地说,我们总统的肩膀疼,我也要把他拽来让你给治治。顾胸有成竹地说,我已经在电视上给卢拉诊断好了,他得的是肩周炎。

    卢拉的肩周炎真的很严重,经常痛得晚上睡不着觉,打针吃药均告无效。然而对于顾杭沪来说,治这种毛病却是他的行家里手,“小菜一碟”。在顾给卢拉第一次扎针的翌日清晨,他说多年从未睡得如此香甜。这使他生平首次领教了中国医学的神奇。

    就在第一次看过病时,卢拉问顾杭沪诊费收多少?顾说诊费有价情无价,总统什么时候需要,什么时候叫我来好啦。卢拉说,你还没有回答我的问题呢!顾只好如实秉告:一次针灸治疗费120巴币(约50美金)。卢拉思忖了一下,似乎觉得当一个针灸大夫的收入比他这个当巴西总统的还高,便半玩笑半认真地说,“你交税吗?别看你免费为我看病,不交税我还是要派人到你那里去收的哟!”

    经过三次治疗,卢拉肩周炎的病痛得到显著缓解。卢拉很感动,他告诉顾杭沪,他的肩膀是当车工时损伤的,但没钱治病,拖了十八年当上总统,到了有钱治病的时候,许多医学专家都建议他进行手术治疗。卢拉说,他相信中国的医学,中医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历史,顾医生又是如此诚实可靠,所以他选择了针灸。此后,顾杭沪一周一次,历时三个月的针灸疗程,卢拉的肩周炎便痊愈了。

    不久,卢拉接受电视台记者采访时,特意拉起短袖衫的袖口,露出肩膀说:“大家看,中国的医生把我的肩膀给治好了!”采访节目播出后,卢拉问秀芳,“我免费给你的老公做了广告,你们对我的广告词还满意吧!”

    说到顾杭沪之所以万里迢迢来到巴西,有一段趣闻轶事。顾杭沪原是上海市委党校的医生,他发表的医学论文,曾引起海外医学界的兴趣,于是几乎同时收到美国、加拿大和日本的邀请,希望他去行医。选择哪个国家好呢?笃信佛教的顾家夫妇来到雁荡山观音祠拜庙抽签。一个老和尚解签说,“你们走的越远越好,在那里会有贵人相助。你们踏入那个国家,不久就会进入社会的上层。”

    怎么理解“越远越好” ?与中国一衣带水的日本显然太近,大洋彼岸的美国和加拿大和中国同属北半球,还不够远。顾杭沪想,最远的国家应当是与中国相对的地球的另一边的国家。这是哪个国家呢?他找来地球仪一看,原来是巴西。1987年,顾杭沪携全家来到巴西,定居首都巴西利亚。果然!一切如观音祠解签的老和尚所言。

    是巧合还是宗教玄机,谁能说得请?

通过卢拉来“普度众生”

    随着给卢拉治好了病,巴西总统与华人医生就此建立了深厚的友谊。顾杭沪一家成了卢拉一家的密友,常应邀到总统官邸作客或陪同一起赴外地度假。总统夫妇也常光临顾家在北湖的宅第,品尝茅台酒和中式菜肴。一次总统夫人玛丽萨说,她随丈夫访问中国时,最爱喝的是那里的鱼汤。顾的小儿子忍不住插嘴道,喝鱼汤不必到中国,我妈就很会做鱼汤。后来,在一次顾杭沪给卢拉进行调理身体,保健治疗的时候,特意捎去了秀芳烹调的美味鱼汤。

    卢拉说,非常感谢你们如此真诚地对待我。顾杭沪让卢拉不必在意,说“不是因为你是现任总统我才为你看病;你不当总统了,有病我还是会为你免费诊治,因为我们是朋友。交朋友是交心,而不是互相利用,这是我做人的原则。”事实上,顾对前来看病的华人华侨也经常是免费的。他认为做医生的医德是最重要的,能看的病认真的给人看,不能看的病坦诚相告,绝对不能骗人坑人。卢拉对顾杭沪说,是兄弟不一定成为朋友,是朋友一定能成为兄弟。卢拉总统有22个兄弟姐妹。玛丽萨告诉秀芳,现在我们的家庭成员更多了,因为我们已经把你们作为自己的兄弟姐妹了。

    顾杭沪家有个巴西小保姆,名叫艾尤塔。一次总统夫妇来家里作客,在厨房里忙着炒菜的秀芳便让艾尤塔把炒好的春卷盛在盘子里端去给总统吃。艾尤塔战战兢兢地端着盘子转了一圈又端回来,对秀芳说,“我不敢去”。秀芳问她为什么不敢去,艾尤塔答道,我还没去到总统跟前,人就开始发抖了。秀芳干脆放下手中的炒菜铲,拉着艾尤塔说,你跟我来,索性把你介绍给总统。秀芳问卢拉,“你为什么让人害怕?是不是你的官太大了?”卢拉笑着拉着艾尤塔的手说:“我也是人,和你一样。你叫什么名字?来吧,我和你照一张相。”从此之后,艾尤塔再也不怕卢拉总统了,而卢拉总统每次来顾家,也总记得艾尤塔的名字。总统和小保姆的合影也着实给小保姆全家带来了不小的快乐。

    寻常生活中的小事,更能折射出领袖和名人内心世界与人性中更真实的一面。

    一天,在总统专机上,卢拉特意把顾杭沪请到前舱来坐,并问他,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顾答道,这是总统办公的地方。卢拉又问,你是中国医生,我是巴西总统,为什么我们会坐在一起?顾杭沪回答得很巧妙:“按佛教的说法,这就是缘分,是机缘巧遇。佛祖释迦牟尼要求我们普度众生,可是我们百姓因能力所限做不到,而你总统做得到。我作为中国大夫,发扬祖国医学,很荣幸为你治好病,就是要通过你来普度众生,为老百姓做更多的善事。”

    卢拉惊讶地瞅着这位要通过自己“普度众生”的佛门弟子,戏言道,“你如此善于辞令,我可要任命你当外交官啦!”

    卢拉通过与顾杭沪家庭的亲密接触,了解了中医、中餐与中国文化。他十分关注中国的经济建设,多次表示,如果能连任总统,第一件要事就是学习中国发展的经验。巴中两国的情况相似,为什么中国的发展速度这么快?他还嘱咐自己的孩子要学好中文。

“以愉快的心情搞政治”

    每逢节假日,卢拉总统为什么经常不是和政府高官,也不是和幕僚,而是和像顾杭沪一家这样的市民朋友在一起?曾经引起了一些人的迷惑不解。其实正如总统自己所言,他也是人,工作之余需要有休闲,紧张之后需要有松弛,不可能总是绷着身任一国之君的这根弦。越是公众人物,就越是需要有私密的时间和空间,卸下肩上的重担。从总统转化为平民,犹如从风暴的中心避入宁静的港湾,重拾为人之子,为人之父,为人之夫的天伦之乐;踢球、游泳、垂钓、闲谈,和常人一样享受生活。显然,如果业余时间仍然像上班时一样与高官幕僚在一起,这一切是难以实现的。自然,平民化的生活方式只有和平民朋友在一起才有可能。

    卢拉有个幸福和谐的家庭,膝下5个子女。卢拉爱自己的妻子,也孝敬老人。卢拉的妻子玛丽萨和卢拉是第二次婚姻。她的前夫是位出租车司机,不幸遇袭身亡。玛丽萨与卢拉结婚后,卢拉把玛丽萨前夫的母亲当作自己的岳母奉养。卢拉说:“因为老人太孤单了,再没有亲人了。”这位玛丽萨前夫的母亲显然和卢拉更亲近,当她跟玛丽萨吵嘴时,便把卢拉作为靠山,会趴在卢拉宽厚的肩头上低泣。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卢拉的同情心从妻子前夫的老母扩及到巴西所有的老人。2006年5月,他会见老人代表并公布了一项帮助全巴西老人的计划。还在上世纪90年代初,当时在野的卢拉曾用三年时间在巴西走了9.1万公里以洞察民情。卢拉对国内一些政客不喜欢穷人,只喜欢待在有空调的舒适房间里高谈阔论政治十分反感。他规劝自己的竞选对手离开空调房间,深入底层了解民生疾苦。

    卢拉自就任总统以来已经推出了一连串的社会福利计划和补助计划。这些计划的最大受益者就是穷人。同时,计划也带动了贫穷地区的经济增长。经过整合的“家庭奖助金”社会救济工作,已使约占全国人口15%的3000万巴西贫穷人口直接获得85亿元巴币的支助。巴西的东北部属于贫穷地区,46%的就业人口的收入维持在350元巴币的最低薪。而联邦政府的补助计划正是使这些低收入者普遍受益。由于生活明显改善,所以东北部的选民是卢拉竞选连任总统的铁杆支撑者。

    舆论界认为,卢拉总统第一任执政的4年,经济发展速度虽然不快,却一直在上升;创造就业计划虽然不多,却连续40多月在增长;政府高官虽然腐败频传,总统却还廉洁;拉美国家虽然爆发金融危机,巴西却很稳定•••••• 有评论将卢拉领导的本届政府比喻作1994年参赛足球世界杯的那支巴西球队,说他缺少名将好手,球踢的不算漂亮,但也能拿到冠军。人称卢拉原本坚持“左路”进攻,球推至中场,便左右逢缘,全线稳步推进,表现渐渐出色,频频入球,高分领先。但与此同时,多名主将因贪赃枉法被红牌罚下。只因对手太弱,所有己方吃的球都是己方队员自摆乌龙踢进去的。

    其实,卢拉也常自比球星罗纳尔迪尼奥,表示:“我还是坚持像南大河(州)小罗踢足球的态度,以愉快的心情来搞政治。”

总统率国民齐疯球

巴西是名副其实的足球王国,看球赛时,人人都是球迷;来到绿茵场上,人人又都能一试身手。足球运动普及到了每个机关、工厂、庄园、学校和社区。从总统官邸到穷乡僻壤,到处都有足球场;从富丽繁华的海滩度假旅游胜地,到贫民的穷街陋巷,到处都在玩足球。就连巴西首位宇航员丰奇斯从太空归来接受记者采访时也三句话不离“国本”,称他在空间站完成了所有计划中的任务,唯一的缺憾就是不能在太空站里踢足球。“可惜的是(太空中)没有重力踢不了足球”,丰奇斯这样解释道。

足球是巴西的光荣与梦想之所在,时不时地为这个快乐的多民族综合体注入激情与活力。卢拉深谙在巴西不热衷足球就当不好总统,他自己就是身体力行的典范。少年时代的卢拉曾赤脚在马路上踢足球;青年时代的卢拉被送入工厂的代表队参加了厂际比赛;当上了总统的卢拉在总统官邸晨曦宫修建了小足球场,每每由他压阵率总统府队与部长队进行比赛。卢拉偏爱中场的位置。中场是球队攻守的枢纽,这和卢拉在政府中的地位正好相当。卢拉球踢得如何且不表,至少他的那一套装束是无与伦比的:罗纳尔迪尼奥的10号球衣,罗纳尔多的球鞋,卡洛斯的护腿板。有了这些足坛巨星赠送的全副武装,难怪卢拉的总统府队在与部长队的对抗中屡屡所向披靡,大获全胜。

2006年,德国足球世界杯,巴西首场比赛对阵欧洲劲旅克罗地亚。可是,巴西的神奇“四人组合”并未表现出任何“神奇”。特别是“外星人”罗纳尔多在场上像没睡醒似的提不起精神,表现有失水准。穿着国家队黄色球衣的卢拉在总统官邸观看电视实况转播,着实为未进入状态的巴西队首场征战捏了一把汗。

在世界杯开赛前,卢拉就对罗纳尔多的体重最为关切,他打电话询问巴西队主帅佩雷拉,罗纳尔多究竟是胖还是不胖?佩雷拉让总统勿相信报纸上编的种种传言,他称罗纳尔多现在不是胖,而是非常强壮,“可以说他已经改变了自己的遗传基因”。但罗纳尔多对总统怀疑自己超重很不满意,他说,说我胖就像我说卢拉酗酒一样——那不是真的!果然,罗纳尔多在接着的两场比赛中表现尚佳,连入三球,为巴西队挺进八强立下战功。

足球世界杯不论在全球的哪个角落举办都是巴西人的盛大节日。巴西人认为世界冠军非己莫属,哪怕屈居亚军也会认为是整个国家的奇耻大辱。事实上,如果在世界杯的决赛中少了“桑巴军团”华丽脚法的表演,冠军争夺战也将黯然失色,令全球球迷大失所望。看球观战是每个巴西人的神圣权利。肩负着为巴西捧回大力神杯的巴西国家队的每一场比赛都会使全国“停摆”。从国会的参众两院议员便身先士卒,停止议事,各级政府机关纷纷闭门谢客,法院放假,学校停课,股市收盘,银行关门,商店歇业,就连最不安分的圣保罗和里约热内卢的小偷抢匪,在赛球的时段也不约而同地停止了“作业”。虽说警察和医院有规定不准放假,但似乎也不妨碍他们边值班边看或听电视的球赛转播。有记者披露,里约热内卢一所医院的医生看球不看病,引起了患者家属的不满。其实,不仅医生看球不看球卢拉总统在看球时间也是要停止国事活动的。当7月5日巴西队进入决赛时,原定这一天递交国书的某国大使被告知,总统看球是雷打不动的,递交国书延期举行。

小小足球牵动全球。在德国只需看赛球的球队,在巴西还要看疯狂的球迷。巴西队员的每一粒入球,都会在城乡引起鞭炮齐鸣,鼓乐喧天的阵阵狂欢。

然而,巴西队在与法国队争夺半决赛之战中,未能尽展豪华阵容的出神入化的强大攻击力,反而在拼死一战的法国军团面前踢的毫无章法,以一球之失惨遭淘汰,提前止步于第六次夺取大力神杯的中途。没有了巴西队的世界杯后半赛程让人顿失大半兴致。

依我所见,这次巴西国家队冲击大力神杯之所以失利的根本原因,是因为主力球员都在欧洲各国踢球,组成国家队召回的时间太短,彼此之间缺乏时间的磨合,相互配合不够娴熟默契所致。现代足球讲究整体战术,再好的个人技术也要通过整体配合才可能发挥得尽善尽美。本届世界杯进入半决赛的清一色都是欧洲球队,这是拉美球星们为了在欧洲踢球挣钱而付出的代价。

让我们不以成败论英雄,就足球雄厚的全民运动基础以及足球新星的全国选拔机制而言,巴西依旧是足坛最引人瞩目的大国。有趣的是执教巴西队夺得02年冠军的前巴西教练斯科拉里,而今率葡萄牙队经点球大战击败英格兰队,反而挺进了四强。

卢拉对中国队未能进入本届世界杯的决赛圈感到遗憾,他说下次访华时,一定带巴西队同行,还将派优秀的教练去中国执教。不过,我不认为一个泱泱13亿人口的大国出不了一支在世界杯上居一席之地的一、二十人的球队。中国足球队员的确需要有富有国际比赛经验的教练来调教,但是造成冲不出亚洲的诸多中国足坛的问题,却不是外国的优秀教练所能解决的。

向巴西学习环保经验

说到与卢拉总统的缘分,不仅是顾杭沪医生,我本人似乎也沾了一点。记得2003年9、10月间,我在巴西圣保罗时恰逢总统竞选。不少上层社会人士,包括一些有钱的华人都支持执政联盟候选人塞拉,而对连小学都没毕业就辍学的劳工党候选人劳拉并不看好。我的妻子问我希望谁能当选。其实我对竞选双方的情况没有太多了解,只是知道卢拉代表劳苦大众,弱势群体。巴西是一个贫富悬殊且贫穷人口占居很大比例的国家。那些只知吸吮民脂民膏以自肥的官僚与政客,怎能指望他们去改善大众的福利?长期为右翼势力盘踞的巴西政坛继续执政下去将成一潭死水,需要注入生机与活力,因此回答妻子说:“我愿上帝保佑卢拉!”

卢拉曾连续三次冲击总统宝座失利,2002年当选出乎许多人的意外。而对于我来说,出乎意外的倒不是卢拉当选,而是能有机会见到这位在位的总统,并握手交谈。

中国驻巴西大使蒋元德届满离任,回国之前,卢拉特来大使官邸为他送行。这一天晚上恰逢巴西第一位宇航员将乘俄罗斯联盟号飞船升空的重要历史时刻,卢拉总统要观看电视的现场转播并对记者发表讲话。我们担心卢拉会取消这次活动,但他还是如约而至,观看宇航员升空和发表讲话,也改在了中国驻巴西大使官邸进行。

在告别就会上,蒋元德大使把我介绍给卢拉时说,这是中国的环保专家。卢拉握着我的手问,中国对环保重视的力度大不大?我知道,巴西是自然资源极其丰富的国家,生物多样性在全球更是首屈一指,但巴西的环保法也是世界上最严格的环保法之一。对于经济开发建设计划和项目,环保部门拥有一票否决权。正因为如此,拥有全球最丰富的水资源的亚马逊流域,为了保护全球最大的热带雨林不被大坝淹没,土著居民印第安人的家园和权益不受侵犯,已经基本停止了大型水电站的开建。因此,尽管亚马逊的水电发电潜力占巴西的43%,而目前所建水电站发电量只占全国的0.23%。中国自改革开发以后开始日益重视环保,但是对于经济开发建设计划和项目,环境与生态保护部门尚无一票否决权,公众参与的程度很低。因此,为高速发展付出的生态成本、资源成本和社会成本亦相当高昂。我于是如是禀告卢拉总统:现在还不能和巴西比。卢拉说,我们巴西对环保的重视力度可是很大的。

卢拉要向中国学习发展,中国是否也应当向巴西学习环保呢?

11、金融危机影响绿色生活 环保如何成为"顺带"的事? 

来源:《中国青年报》2009年05月18日

http://env.people.com.cn/GB/9316910.html

  刺激个人环保行为政策还需在细节上努力

  “眼下每个人都捂紧钱袋子,顺手降低碳排放,一举两得!”

  5月14日下午,在“气候变化公众理解与消费行为调查报告”发布会上,说起金融危机,在场的两位女“白领”深有感触。

  “不对。东西便宜了,厂家促销了,反而鼓励了我消费,客观上并不环保。”一位男士当场反驳。

  坚持环保观念,降低个人碳排放,难免需要改变年轻人的某些生活方式。那么,金融危机对年轻人生活、消费习惯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吗?在发布会现场参与讨论的16名成员中,9人毫不犹豫地表示赞成,其余人士却提出了一些现实问题。

  环保、省钱、方便,哪种生活方式是年轻人的首选

  王敏是个年轻的“上班族”,一说起金融危机,她很快列举出眼下年轻人的“省钱+环保”之道:少开车坐公交、随手关灯关电脑、能不用空调就不用……

  “每个人花钱不再大手大脚,知道节省和计划花钱,这是金融危机带给绿色生活的一次机会。”一些关注现场互动的网友纷纷留言,赞成王敏的做法。

  在诺基亚通讯公司资讯部经理沈健看来,毋庸置疑的是,金融危机在改变青年人生活方式方面的作用是积极的。

  “在经济处于‘热’状态的时候,人们都忙着赚钱,企业也会加大生产,原材料、能源的消耗就会增多,碳的排放量也会很多,对环境的压力比较大。现在经济低迷,反而给人们一个喘息的机会。”沈健说,这时应该反思原有的经济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发展新的可替代能源、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也是为接下来的冲锋打牢基础。

  年轻的王敏担忧的是:“目前金融危机对个人环保行为的影响是积极的,但这种影响比较被动。这离每个人都为应对气候变化,主动去改变生活方式,还有一段距离。”

  来自传媒行业的叶女士对此有异议。她觉得,环保应该成为一个“顺带”的事,而非强制推行。鼓励大家都乘坐公交车没错,但这有可能会给出行者带来不便。与其拼命让人们主动提高环保意识,还不如提供一个便利的替代系统。

  对此,“气候变化公众理解与消费行为调查报告”指出,从支持率上看,如果购买环保产品不会增加支出、能减少能源浪费、提高循环利用,70%的年轻人都乐于购买环保产品。而另一些环保做法则很难被接受,如减少飞行次数、少吃肉、为环境友好产品增加开支等。

  如何让公众认同环保

  沈健告诉大家,诺基亚现在有一个环保新招。他们将手机的外包装设计得非常小,纸盒比原来缩了50%。尽管看起来不太“气派”,但能节省很多纸张。数据显示,生产1吨纸,需要砍伐17棵十年生的大树,中国一年消耗的生活纸制品约为440万吨,相当于砍伐7400多万棵大树。手机包装的小小改变,无形中保护了很多树木。

  在叶女士看来,诺基亚做的小纸盒,点子很好,但缺少与公众的沟通,如果能在纸盒上写清楚,这样做是多么环保,能保护多少棵树,可以鼓励消费者,让他们感觉做环保很有成就感。

  沈健当场拿出纸笔,记下了这个“很有价值的提议”。“纸盒变小,让消费者省钱,还要让他们产生对环保的认同感。”

  然而,从事IT业的小伙子钱伟斌不这么想。“如果手机变得便宜、还环保,我就很愿意经常换手机,甚至会比原来多用一只手机,客观上不是也增加了碳排放吗?”

  沈健马上接着说:“用手机实现视频会议,节省了飞来飞去的花销,还提高了效率,这正是新技术引发的环保动力。”

  有数据显示,如果高技术产业增加值比重提高1个百分点,而冶金、建材、化工等高耗能产业比重相应下降1个百分点,每年我国能源的消耗总量中可减少2800万吨以上标准煤,相当于1万元GDP能耗降低1.3个百分点。

  在沈健看来,技术的进步、信息的畅通和环保知识的普及,需要政府、企业、媒体一同努力。改变一些具体的、大家都能做到却被忽视的事情,对于很多年轻人来说是举手之劳,天天做、人人做,现状就会改变。

  叶女士则提出了一个新的观点:重视传达环保信息的角度。她说,现在提倡吃较贵的绿色食品,还提倡少吃肉实现环保,太没有说服力了。“如果告诉我,多吃绿色食品、少吃肉有益健康,顺便还能支持环保,会更容易被我记住。”

  小排量汽车为何在金融危机中逆势飞扬

  一份“金融危机对日常生活的影响”的调查显示,736个被调查者中,48.6%选择“只是听说,具体不了解”。在讨论现场,钱伟斌也提出,金融危机对他的影响不大,他并未因金融危机而少开一天车,少去几次商场。有时一些商品的价格降低,反而鼓励他买得更多。

  小吴是钱伟斌的同事,他早就“瞄”上了一款十多万元的“速腾”车,犹豫了几个月。由于最近汽车购置税下调,贷款政策放松,贷款审批相对容易,他毅然换掉了原先的桑塔纳,在金融危机的大潮中,“逆势购车”。

  根据国务院出台的汽车产业振兴规划,从2009年1月20日至12月31日,对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减为按5%征收车辆购置税。这意味着,购买一些小排量车型,能直接节省3000~7000元。统计数据显示,1月份国内汽车销量达到了73.55万辆,居全球首位。

  “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小排量汽车明显比去年卖得好,很多等着买车的人受今年的政策鼓励,就决定买了。”据北京页川斯达4S店的汽车销售顾问高乐透露,小排量车的消费人群月收入相对稳定在5000元左右,还有一定积蓄,金融危机未对这部分人造成影响。“最近我们卖出的十辆车中就有七辆是小排量车。”

  这些车主大多和钱伟斌一样,尽管知道坐公交省钱又环保,还是选择开车上班。“单位离家太远,公交车不方便。支持环保没问题,但前提是不能影响生活,如果造成不便,或超出了我们的经济承载能力,就很难实践环保。”钱伟斌说。

  “某些政策的支持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环境负担。”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员姜克隽指出,国家的4万亿元贷款多数用在制造业,某种程度上刺激了高耗能产业的发展。很多企业也放缓了节能减排方面的步伐,而更加注重生产性扩张。

  姜克隽指出,针对个人的环保行为,目前国内政策的大方向是正确的,但还需要更细致的规定。“比如北京的交通,市政府仍在扩展内干线,这样实质上是在鼓励私家车的发展,人为地阻碍步行和公交车发展。”

  在姜克隽看来,对于北京来说,最好的办法是在二环路、三环路都开设全程快速公交系统,方便人们乘坐公交,让私家车出行受阻,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私家车发展,减轻对环境的压力。

  “虽然环保型的汽车在购买时的价格会高出一般的汽车,但从长远来看,环保型汽车会比一般汽车更节能。”姜克隽说,消费者在选择时应该将眼光放得更长远些。

  这个报告会结束时,钱伟斌写下的感言是:在限行的基础上再少开一天车。 (记者 白雪 实习生 李丹丹 马慧娟)

12、北京生态大棚别墅面临强拆 业主"田园梦"破灭

来源:人民网-《京华时报》2009年05月18日 夏命群

http://env.people.com.cn/GB/9315004.html

一排排顶着塑料硬膜的生态房被涂上了“拆”字。记者夏命群摄

  5月14日,通州区张家湾镇姚辛庄村,一个名叫“东华养生庄园”的农业生态房被政府部门强制拆除,紧锁的铁门把“业主”挡在门外。

  2006年北京市提出在全市兴建现代都市农业,集游览、休闲、高产于一体的高科技农业生态园由此兴起。但在建设过程中,一排排隐藏在生态大棚下的农家别墅拔地而起,且有愈演愈烈之势。

  今年4月份,北京市国土资源局下达封杀令,要求各区县政府全部拆除违规农业生态园,停止占用耕地,对于变相搞房地产开发的单位和个人将追究刑责。5月份,京郊各区县政府纷纷酝酿大面积的强拆对策。

  据初步统计,全市至少有1万余栋生态房。不可否认的事实是,这些业主均面临索赔困境。

  540平方米阳光房19.8万一栋

  “540平方米的阳光大棚,院内有阳光庭院,有小桥流水、假山,还能种植蔬菜、草莓等,每栋19.8万,租期30年……”这是2006年“东华养生庄园”最初的销售广告。

  现年58岁、家住亚运村的张振正是因为这则网络和手机广告而走上漫漫购房路。张振说,城里呆的时间长了,心里一直觉得很闷气,加上近年来患上了糖尿病,更希望能够找一个空气好、纯天然的地方养生。

  “这则广告说中了我的心思”,张振说,如今城里的房子动则上百万元,根本买不起,这套阳光房很适合他的家庭情况。

  2006年年底,在顺义、昌平等地看过多个生态房项目后,张振认为通州姚辛庄的生态庄园最划算,用他的话说,19.8万在城里还不够买一个20平方米的房子,而在这竟能拥有500多平方米的空间,“太值了”。

  由于生态环境诱人,价格比城里低很多,也未见政府部门阻止建设,张振抱着侥幸心理把攒了大半辈子的50多万元钱投到了农村,一口气买了两套生态房。

【1】       【2】 【3】 【4】

13、兰州山体滑坡续:地质灾害频发显监管缺失

来源:《法制日报》2009年05月18日

http://env.people.com.cn/GB/9317792.html

    5月16日晚8时40分,家住甘肃省兰州市九洲开发区石峡口小区4号楼的王师傅一家正在看电视。约10分钟后,一声巨响,王师傅第一反应是“地震”了!“地震了,快跑!”王师傅的妻子打开窗户一看,外面漫天黄土。

    万分紧急时刻,王师傅拽着妻子和女儿的手夺门而逃,在黄土中摸索着冲出大楼。几分钟后,伴随着巨响,小区楼房部分单元轰然坍塌。

    王师傅第一反应误认为的“地震”,其实是一场严重的山体滑坡。

    当晚,石峡口小区西面山坡突发山体滑坡,约20000立方米土石从山坡上突然崩裂,砸向该小区4号楼五、六两个单元,32户居民的房屋被黄土摧毁,掩埋深度约7米。

    据最新消息,这次山体滑坡共掩埋8人,其中1人获救,7人死亡。

    事故发生后,甘肃省和兰州市紧急启动了兰州市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并成立应急抢救指挥部。

    目前,消防、武警、公安等500多名救援人员,还在通过生命探测仪探测、搜救犬搜救、挖掘机作业等方法,积极搜寻被埋压人员。

    专家踏勘发现,该滑坡区两侧及后壁一带受此次滑坡影响,出现了数条宽20厘米至30厘米的拉张裂缝,随时有可能再次滑坡。

    目前,受灾群众已被妥善安置,国土部门正组织专家拿出地质灾害应急处置方案,救援工作仍在紧张进行之中。

    九洲地区屡次发生山体滑坡

    此次发生山体滑坡的九洲开发区石峡口一带,近年来几乎每年都会发生危害很大的地质灾害,这里已成为兰州地质灾害的集中高发区。

    2008年3月28日凌晨,九洲大道某小区后山发生山体滑坡事故,近千立方米陡峭的山体倾泻而下,将距离山根不到5米的小区4号楼3单元一二层掩埋,致1人死亡。

    2007年9月17日上午,九洲大道石峡口的山体突然发生大面积滑坡,数万立方米的石土瞬间滑落,九洲大道被石土掩埋,交通中断,5万居民出行受阻。

    今年4月,兰州市国土资源局首次发布了《兰州市地质环境公报(2008年度)》。公报显示,兰州已成为我国地质灾害最为严重的城市之一。“每年因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死亡人数占各类自然灾害死亡人数的1/4。”

    据调查统计,兰州境内地质灾害隐患达863处,其中滑坡220处、崩塌110处,不稳定斜坡280处、泥石流沟236条、地面塌陷17处,受地质灾害威胁的人口约55万人,受威胁财产达203亿元。

    公报还分析了2008年发生的地质灾害的引发因素,结论认为主要因降水引发的灾害占59%,因人类工程活动(地面排水、绿化灌溉、农田灌溉)引发的占41%;就发生的地域来看,去年地质灾害主要集中发生以九洲为代表的兰州市南北两山山前区域。

    预报网络不完善无法及时监测

    就兰州市南北两山山前区域频频发生滑坡的原因,甘肃省科学院地质自然灾害防治研究所所长王得楷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兰州市地处青藏高原隆起区的东北边缘,地质构造复杂、运动强烈,地质环境十分脆弱。由于沟谷狭窄,山体相对高差较大,在降水条件适宜时,松软的黄土层极易发生崩塌、山体滑坡和泥石流。

    据了解,近年来,兰州市每年都投入大量的资金治理地质灾害,仅2007年就投入资金2000万元,但地质灾害治理仍不容乐观。本次发生滑坡的九洲石峡口,去年就被列为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监测点,实施了地质灾害防治应急项目。

    有地质专家分析称,这主要是历史欠账太多,相关机构和人员都没有完全到位。地质灾害监督管理体系不健全、监督机制不完善是兰州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面临的最大困难。目前,兰州市有关地质灾害的监测预报网络和信息系统尚不完善,无法准确、及时地监测地质灾害。

    专家建议群策群防减少损失

    专家称,兰州市今后的地质灾害防治,一方面要加强宣传工作,从政府到老百姓都要有防灾意识;另一方面要加大投入,采取多种渠道筹集资金,对危险区实施整体搬迁。“地质灾害区群众以及所在地政府应积极行动,加强自我防范意识,做到群策群防,最大程度地防治地质灾害,减少损失。”

     “群策群防、群专结合是治理地质灾害的一个有效手段,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协调不力或信息不畅,往往反应迟缓。”王得楷说。

    记者查阅相关资料发现,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涉及了包括国土资源、财政、规划、建设、城管、交通、安监、水利、教育、园林、绿化、气象等10多个部门,可谓人多面广,系统性极强。

    王得楷认为,要把各部门有序组织起来,关键要依靠政策、法治的力量,营造一个良好的软环境。“各部门各司其职、多方联动、在统一的指挥协调下打出"组合拳",才是兰州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应该追求的最高境界。”( 记者 周文馨)

14、虫害背后的人祸:一条虫何以如此猖狂

来源:新华网2009年05月18日

http://env.people.com.cn/GB/9316094.html

  我国松材线虫病疫情正明显呈现出由东南沿海向内陆地区、一般林区向重点林区蔓延的严峻势头。作为一种危害松树的毁灭性病害,松材线虫病目前正威胁着我国南方5亿亩松林及黄山、庐山、张家界等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风景名胜区的生态安全,进而对国土生态安全构成极大威胁。

  自从1982年,松材线虫病在我国南京中山陵发现后,二十多年间,虽经各地大力防治,这种可怕的病虫害为何仍呈蔓延扩展之势?

  日前在黄山召开的全国松材线虫病防治工作会议上,专家表示,大部分松材线虫病新发疫点的疫情是由松木包装材料的传播引起的,利用松木包装材料包装货物跨省运输,特别是一些疫区非法调运、加工松木的现象日益增多,是我国松材线虫病扩散蔓延最为重要的原因。

治虫灾,必先止人祸。

被松材线虫侵害的树木(资料图片)

  一条虫威胁国土生态安全

  松材线虫病又称松树“癌症”,是松树的不治之症。我国松材线虫病疫区目前已经快速扩大到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湖北、湖南、广东、重庆、贵州、云南等全国1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92个县级行政区、674个乡镇,造成大量松树死亡。

  以安徽为例,1988年,安徽省首次发现松材线虫病,涉及3市、3县、3个疫点,发病面积1777亩,病死树4.8万株。此后,该病虫以人为和自然传播方式迅速扩散蔓延。截至2008年,全省松材线虫病发生面积6.9万亩,病死树1万多株,疫情涉及到9市、23个县的72个疫点。

  在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地黄山,周边地区松材线虫病疫情也逐渐蔓延,最近疫区已推进到皖南石台县的发病区,离黄山市的直线距离只有不到45公里,并且周边疫区从原来的向东北方向发展扩展到东、北、西不同方向,受压面增大。疫情传入黄山的机会越来越大,

  而且,森防部门几年前在黄山海拔1800米的光明顶就有发现松材线虫传播的媒介昆虫——松褐天牛的纪录,近年在海拔约1500米的黄山风景区内又发现了松褐天牛,说明黄山传媒昆虫分布很广,一旦疫情传入,自然传播途径将很难控制。

  除自然传播途径外,黄山对外交通越来越方便,进出黄山的出入口越来越多,已经建成的通往铜陵、杭州、衢州和景德镇的四条高速公路、横穿市境的铁路,在加上航空运输渠道,已经完全打乱了原有检验检疫站点的整体布局,给检疫检查带来新的压力,增加了控制人为传播的难度。

【1】       【2】 【3】

15、这里的水污染治理刻不容缓 

来源:中国交通广播网    2009年05月18日 

http://www.ctbn.com.cn/News/ShowInfoqk.aspx?ID=672700

  南昌拥有“一江”、“两河”、“八湖”,自古因水而盛,水为南昌这座城市增添了灵性。

  然而,省人大在去年开展的“环保赣江行”活动中,发现南昌市玉带河、艾溪湖、幸福渠和桃花河等河流湖泊水质污染严重并督促整治。一年过去了,南昌市的水环境保护是否取得了实效?

  5月5日至6日,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胡振鹏率领2009年环保赣江行检查采访组,对南昌市水污染防治问题进行检查。

  艾溪湖水质污染依旧

  艾溪湖是南昌市城东主要景观水域,艾溪湖的综合整治也一直是南昌市民的人心所向;近几年来,南昌市委、市政府更是对艾溪湖给予了前所未有的关注。

  然而,5月5日,检查采访组在艾溪湖看到,湖水依然发黑,且气味难闻,尤其是在幸福渠流入艾溪湖的入口处,污水不断流进湖里,水面上还生长着大量的水葫芦。

  据南昌市环保局工作人员介绍,影响艾溪湖水质的主要污染源是幸福渠。

  而据测算,每天经幸福渠进入艾溪湖的水量约32万吨,主要包括城东地区23个村镇约18万人的生活污水,青山湖区昌东工业园区内外200多家企业的生产废水,南钢部分附属企业的生产废水,以及当地畜禽养殖废水等。此外,幸福渠垃圾、余土淤积,无活水进入,水体自净能力不足,也进一步加大了水质污染程度。

  南昌市政府向检查采访组表示,到2010年12月底前,要全面完成幸福渠水系违法排污企业的清理整顿,以及截污、清淤、引水活化、美化、亮化等工程,使幸福渠水系水环境质量达到Ⅳ类景观用水标准。

  桃花河臭水横流

  艾溪湖水质污染依旧,那么桃花河的现状又是怎样的呢?

  5月6日上午,记者随检查采访组来到水厂路与西桃花河交汇处,呈现在眼前的是这样一番景象:河水成浑浊的黑色,发出阵阵恶臭,河面上漂着一层垃圾,蚊虫在里面大量繁衍。

  据了解,桃花河是南昌市朝阳洲地区重要的排水和排涝通道。近年来,随着朝阳洲的逐步开发,使得原来承担排水功能的河道逐年减小,加之城市建筑垃圾和居民生活垃圾填塞河道,使河道淤积严重,影响了雨水正常排出。又由于朝阳污水处理厂的收集管网尚未完全覆盖朝阳片区,且日处理能力仅8万吨,朝阳片区一些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直排桃花河,对水体造成污染。

  南昌市环保局污控处负责人告诉记者,桃花河水系的综合治理已经纳入朝阳洲新城建设规划中。目前,有关治理工程正在或即将实施。

  5月6日下午,检查采访组在位于赣江南支的青山闸也看到,这个原本用于城区的排涝闸,却变相成了泄污闸,只见褐色的生活污水从闸口倾泻而出,泛起污浊的泡沫。而大量的城市生活污水由此流入赣江南支,成为污染赣江的来源之一。

  污水收集管网亟待配套

  据了解,从2001年起,南昌市不但先后投入20多亿元,对城区内的水环境进行大规模的综合整治,还先后投入80多亿元,陆续建成了朝阳、青山湖一期、象湖、红谷滩等4个污水处理厂,设计污水处理能力达到每天81万吨,接近日均供水量的88万吨。

  但在2008年,南昌市化学需氧量未能完成减排任务,没有达到国家的规定。而今年,南昌市化学需氧量减排任务为0.9万吨,这样,南昌市将面临既要削减今年的增量,还要消化去年的存量的双重压力,污染减排任务十分艰巨。

  既然对水环境整治投入了巨资,为何水环境的污染没有得到根本转变?

  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胡振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由于城市污水收集管网严重不配套,导致有的污水处理厂没有污水源,有污水源的地方污水处理能力又不够,这是造成南昌市当前局部水环境污染严重的一个重要原因;而部分沿河企业不达标排放废水也是导致南昌市区内部分河流污染的又一个因素;部分市民环保意识不强,垃圾随手乱扔,也给水环境造成了污染。

  积极整治促污染减排

  检查采访组成员、省人大代表刘锡秋呼吁,防治水污染,不仅要加快城市截污系统工程建设,更要重拳整治超标排污企业,对不达标的企业依法进行限期治理,督促重点污染企业进行污染治理,实现达标排放,不能达标排放的一律停产整治,还清水于民。

  检查采访组在向南昌市反馈检查意见时认为,南昌市对水污染防治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了新的成效,但随着国家对污染减排的要求越来越严,以及人民群众对环境质量的期待越来越高,要解决当前局部水环境污染严重的问题,南昌市要进一步科学规划水环境整治,加大对玉带河、幸福渠、艾溪湖、桃花河的治污力度,采取大、中、小型污水处理设施并举的措施,对污水暂不能进入城市污水管网的“点源”进行分散式处理,并加强对重点污染源的在线监测,尽快解决地表水的污染问题。

  南昌市政府表示,将进一步加强对污染源的监管,深化水环境保护工作,为南昌市民营造良好的人居环境。

  水是人类的生命之源。一个“城在湖中,湖在城中”的南昌,怎能缺少汩汩清流的滋润?我们期待,南昌的“两河”、“八湖”,能早日再现“天光云影共徘徊”的美丽与澄澈!

16、政府企业个人 谁应该是环保的主力?

来源:《中国青年报》2009年05月18日

http://env.people.com.cn/GB/9316779.html

  谁是环保的主力,谁应该负更多的责任?5月14日下午,在“气候变化公众理解与消费行为调查报告”发布会上,与会的公众和媒体就此进行了激烈的讨论。

  政府先行一步

  最近几年,政府在环保节能方面频出政策:夏天办公大楼的空调最低温度不能低于26摄氏度,很多城市实行“无车日”,省委书记和省长步行或骑自行车上班,国务院发布限塑令。

  “这些政策有效地缓解了环保压力,收到积极成效。”气候组织中国政策项目经理邓梁春说。政府的政策引导,是环保能深入人心的重要前提。

  2008年,为了成功举办奥运会,在奥运期间北京实行了机动车单双号限行政策,收效显著。奥运会结束后,北京市决定持续实行机动车尾号限行的政策,并将延长至2010年。

  北京市的这一做法有人赞成,认为这缓解了北京市的交通压力,改善了北京市的空气质量。事实也是如此,奥运期间畅通无阻的交通和蓝天白云让很多人记忆犹新。但反对声音也不绝于耳,持反对意见的人认为,政府限行是损害个人使用车辆的自由;限行并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反而会造成相反的激励:很多人为了躲避政策,会多买一辆或几辆车;政府限行应该更多地面向公车。

  企业寻找机会

  除了政府,在市场上活动的企业是环保的另一个重要力量。

  在生产过程中,很多企业是能源消耗、环境污染的大户,怎样才能在保持经济增长的情况下尽量降低能耗、减少污染呢?

  诺基亚通讯公司资讯部经理沈健认为,现在很多大企业都把环保当做公司的核心战略,未来不重视环保的企业将举步维艰,没有做好环保方面准备的企业将会被时代抛弃。

  对一些中小公司来说,环保则意味着更多的机会,适时转变公司业务,将主业务转移到更符合时代潮流,更有赚钱前景的环保产业中,才能在将来的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如今,很多公司都有了自己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除了慈善捐助外,环保几乎是企业社会责任的代名词。重视环保,转向环保,企业才会在未来获得生存的空间。

  对公众来说,更熟悉的是企业生产的终端产品,比如空调、冰箱、洗衣机这样的白色家电。有人建议终端产品应有节能的标志,这会在购买时提醒消费者,应该把这类标志推广到所有的产品,政府也应该给节能环保的产品补贴,让这些环境友好型产品在市场上更有竞争力。

  为了环保,你愿意牺牲更多吗

  提到环保,很多人认为这是一件很酷的事情,谈论环保也是青年人的时尚话题,可是,当环保跟你的生活产生冲突的时候,你会怎样选择呢?

  很多人并不见得能坚持下去,坐飞机旅行比坐火车舒服省时,新款的手机和电脑更能吸引年轻人的目光。

  大学生罗维秋说,目前在就业与经济危机的双重压力下,大学生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关注环保的事情。

  媒体从业者华凌说,虽然大学生面临着就业的压力,但环保知识却是每个合格公民都应该掌握的。作为一个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人,首先应该对周围的大环境有所了解,才能更好地在社会上生存,现在的社会大环境是注重环保节能,如果对此毫不了解,在这个话题上丝毫不重视,很多宝贵的机会可能就会擦肩而过。

  华凌说,环保节能正是这个社会的时尚,掌握这方面的知识,提高自己的环保觉悟,无疑会给自己找工作加上有利的砝码。现在很多中小企业都关注环保,这也是未来经济增长的亮点,掌握一定知识肯定更容易进入这个朝阳行业。

  陈经纶中学高一学生陈沫说,虽然我们身边的同学都想做些有益于环保的事,但是我们并不知道怎样做才是环保,课本里也没有这些内容,一个“什么样的垃圾是可以回收的”这样的问题就可以难住一大批同学。

她建议,环保教育应该从娃娃抓起,小学的课本里就应该有节能环保的内容,这样才能从小树立环保的理念。 (王超)

17、环境执法公平公正从何来? 

来源:中国环境报2009-05-18  张君

http://www.cenews.com.cn/xwzx/gd/qt/200905/t20090518_617444.html

  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环境行政执法队伍业务素质急需提高。近年来,随着环保队伍的不断壮大,环境执法人员的文化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一些环境执法人员的执法业务水平很难迅速跟上经济发展的步伐。环境执法人员因掌握业务知识水平的深度和熟练程度不同,在现场执法时会出现一些程序上的偏差,影响公正执法和规范执法。

  环境行政执法队伍思想政治觉悟急需夯实。环境行政执法人员首先是以社会人的身份存在,其次才是执法者,他们不能也不可能独立于社会之外。他们主观上思想政治觉悟和认识的高低,也影响着公开、公正和公平执法。在一些地方,某种程度上存在不能严格执行法定的职责权限和程序,态度冷漠、粗暴、推诿扯皮、效率低下及办人情案、关系案等问题。

  确保环境执法公平公正

  要进一步提高环境执法人员的综合素质。第一,坚持不懈地抓好执法人员的思想政治教育,使执法者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依法行政的自觉性,正确处理好严格行政执法和自由裁量权的关系,正确行使自由裁量权。第二,更新行政执法理念,建立业务培训制度。对现有的行政执法人员进行业务、法律知识培训,对新进人员进行为期两个月的专业培训后再上岗。

  针对违法行为多发、易发环节,做到多宣传、超前指导防范。一是根据环保行业行政行为的特点,大力倡导“以宣传教育为主,行政处罚为辅”的行政执法新理念,对企业的监管方式由以前的注重结果监督逐步向注重生产加工环节监督转移,对企业的非故意性违法行为,监督执法由事后查处向事前防范转变。对生产企业首次违法行为情节轻微、未造成不良后果的,给予从轻或减轻处罚。二是在行政执法过程中,严格执行《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行为暂行规定》,保证做到适用法律法规准确、裁量得当,杜绝任何方式的乱罚款行为。严禁执法人员在处罚过程中擅自扩大处罚范围、提高处罚标准,对企业的首次非故意性违法行为,坚持教育与处罚相结合。处罚收费管理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制度,依法出具收费票据,严格实施罚缴分离、票款分离制度,所有罚没收入及时、足额上缴国库。

  强化廉政建设,转变工作作风。一是严禁工作人员在服务单位就餐,杜绝吃拿卡要现象发生,违反规定者一律做下岗处理。二是向社会公布“12369”环保投诉举报热线,实行局领导与企业负责人直接联系。三是以具有环境执法职能的科室和个人为重点,开展重点岗位民主评议,对行政执法中存在的不公正规范、不廉洁文明、不严格执法等问题集中整治。

  完善环境执法监督机制,构筑不愿为、不能为、不便为、不敢为的防范和惩治机制。一方面要完善内部监督机制,建立执法责任制、评议考核制和重大案件备案制等,同时充分发挥纪检组织的监督作用,对执法人员进行纪律制度约束,既要对履行监督职责不力的组织和个人实施责任追究,又要对违法、违纪、违规用权的党员领导干部、一线执法人员进行责任追究。对现有的行政执法队伍进行认真整顿,通过民主评议、社会监督、考试考核等方式,把不称职者和不适应行政执法工作的人员清理出执法队伍。另一方面,建立健全外部监督机制。深入推行政务公开,加强便民服务中心窗口建设,开设“阳光投诉”网站,向全社会公开执法依据、执法程序、投拆举报电话,接受公众监督。凡是环境执法人员被群众举报投诉的,一经查证属实,对违规违纪责任人落实“一次查实下岗制”责任追究。

  建立“321”岗位交流制度。对主要业务科室、岗位、人员进行阶段性调整。主管领导对分管的业务、科室每3年轮换一次;科室负责人每两年交流一次;各监察中队每年对分管区域和管辖企业调整一次。通过轮岗制度,优化干部队伍的知识结构、年龄结构,锻炼培养复合型人才。(作者单位:河北省石家庄市环保局) 

18、环境保护是企业必须履行的重大社会责任

来源:哈尔滨日报2009-05-18

http://www.harbindaily.com/200905/K20090518F62F461488E81548EBB64F107682D755.html

  哈尔滨新闻网讯(周超 记者 杨兴文)16日,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杜宇新专程来到位于宾西开发区的哈尔滨和鑫造纸有限公司调研。杜宇新指出,加强环境保护、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是践行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更是企业必须履行的重大社会责任,实现污染物“零排放”应是企业与利润同等重要的经营指标。市委常委、副市长丛国章参加调研。

  包装印刷行业一直是黑龙江省弱势产业,全省年消耗各类包装纸达100多万吨,大部分由关内企业供应。而其中有趣的现象,恰恰是关内企业从黑龙江收购废纸,发运回关内加工成包装纸,再销售到黑龙江省市场。

  为把握商机,2005年,哈尔滨和鑫实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并购原地方国有宾西造纸厂,建设“哈尔滨和鑫造纸有限公司”,投资8000万元建设了一条年产10万吨的全省最大瓦楞纸生产线。两年来,“和鑫造纸”又投资1.2亿元,建设第二条年产10万吨卡纸的生产线,并整合宾西开发区原6家小型纸包装企业,使“和鑫造纸”成为全省最大的箱板纸生产基地。

  在了解了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后,杜宇新说,市场资源、生产要素向优势企业集中,是我们多年强调的发展方向,也是应对国内外市场竞争的必然规律。南方企业从黑龙江省收购废纸再将成品包装纸销售回来,成本不可能不大,但为什么仍有利可图?原因在于南方企业控制着黑龙江省包装市场,本地遍地开花的小包装企业无法与其抗衡。要转变这种被动局面,无疑要靠和鑫实业这些有实力的优势企业,来增强我们的区域竞争力。杜宇新鼓励和鑫造纸充分利用当前投资成本低的机会,千方百计把产能提高上去。

造纸企业曾是环境污染的代名词。“和鑫造纸”建设之初,就把污染物“零排放”作为一项“基本建设”去完成。他们首先采用“二次纤维”新工艺,最大限度降低再生纸污染强度,又投资上千万元,建设污水处理车间,通过理化手段将污水处理成可循环生产用水,不但实现了污染物“零排放”,还大大节约了生产用水。杜宇新指出,作为全省第一家实现污染物“零排放”的造纸企业,“和鑫造纸”自觉履行了保护环境这一企业的重大社会责任,这也是其他企业值得借鉴的经验。企业应当追求利润最大化,但也应当尽力追求污染物“零排放”,这不仅是企业道德问题,也是法律法制问题,更是能否真正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社会问题。当前,全市大项目年建设卓有成效,各地开发区招商引资工作紧锣密鼓,但严格遵守环保法律法规,特别是加强企业的环保意识,应是建企业、上项目的大前提。

19、开发后不再有“绝情谷”

来源:大河网2009年05月18日 郭 兵

http://www.dahe.cn/xwzx/txsy/wyfy/t20090518_1556400.htm

  重庆彭水县乌江景区将斥资1.3亿元开发类似小说《神雕侠侣》中的绝情谷那样的景点,市民可乘坐高达700米的观光电梯下到谷底,体验奇观。该县旅游局副局长表示,乌江画廊全部建设将引资20亿元。(5月15日重庆晚报)

  人迹罕至的绝情谷底,感人至深的爱情绝唱,金庸先生笔下的这一幕,曾令无数人动容。彭水县若真能“开发”出如此人间仙境来,定然也会引得很多人神往。可笔者担心的是,绝情谷的魅力,来自它的与世隔绝,绝情谷的价值,源于它的纯粹天然,当数亿元物资投进去,现代化的观光电梯建起来,成千上万的游客蜂拥而至的时候,它还是原来意义上的绝情谷吗?

  近年来,在“开发旅游资源,促进经济发展”的大旗下,各地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已呈现出一种日益过度的趋势。这种过度开发,短期内也许会带来经济效益,促进地方发展,长期看却往往得不偿失,甚至是饮鸩止渴,最终导致生态环境的巨大危机。在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面前,任何经济利益都变得微乎其微,当终于有一天我们醒悟的时候,一切也许悔之已晚。

  彭水县的旅游建设规划高达20亿元,如此巨额的投资工程,相信有关部门已经过充分的市场调研,科学的规划论证,甚至结论中的经济效益还是相当诱人的。但不知当地考虑过此举背后的生态、环境成本吗?有时候,经济利益是有形的,也是有限的,而环境的代价则是无法计算、难以想象的巨大。

  一些人心里也许会有这样的疑虑:守着这么好的资源不开发,难道让当地人抱着“金饭碗”要饭吗?一味对环境患得患失,如何实现自身的发展呢?保护环境难以实现发展,谋求发展就会破坏环境,这真的是一个无法解决的两难选择吗?

  当然不是,实际上,在全力追求科学发展的大背景下,我们早已找到了答案。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根据各地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发展潜力,按照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适度开发和限制开发的不同要求,明确不同区域的功能定位,并制定相应的政策和评价指标,逐步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发展格局。按照不同的主体功能区,明确不同的发展定位,这也就意味着,象彭水之类的山区、滩涂、湿地等,将重点保护而不是开发,保护好了就是最大的成绩,对此,中央将给予财政、政策等各方面的扶持,以保障地方的进步发展。

  目前,全国范围内的主体功能区划分工作正在紧张有序地进行。以生态功能区划分,追求不同侧重和要求的发展,这才是一种更符合科学和理性的思路。当这种理念深入人心的时候,回头再看这类保护环境和发展经济的矛盾,我们会发现,原来矛盾已不复存在,因为,从某种角度讲,更好的保护,已成为对某些自然资源最大价值的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