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5-15
五月十四日绿家园江河信息导读: (编辑:丽英)
绿家园人民访谈:
1、人民网-人民宽频: 美国的环境保护运动发展历史和挑战(视频)
http://tv.people.com.cn/GB/14644/122354/150599/index.html
环境资讯:
2、新华网: 专家预计未来中国沿海海平面将加速上升
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9-05/13/content_11368207.htm
3、第一财经日报: 专家:生活污水是蓝藻暴发的主要诱因
http://news.h2o-china.com/society/wastewater/802021242265798_1.shtml
4、中财网: 世行贷款近1.7亿美元 支持中国可持续发展项目
http://www.cfi.net.cn/p20090514000812.html
地方信息:
5、都市时报: 云南环保案件审理新规:环保局不准打环保公益官司
http://news.yninfo.com/yn/shxw/200905/t20090514_805647.htm
6、21世纪经济报道: 北京启动再生水利用计划改造污水厂
http://news.qq.com/a/20090514/000036.htm
7、新京报: 北京丰台垃圾场启用除臭系统
http://www.thebeijingnews.com/news/beijing/2009/05-14/008@030313.htm
特别推荐:
8、科学时报: 一篇不该被忽视的论文
http://www.sciencenet.cn/htmlnews/2009/5/219153.html
9、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四川地震与中国的生态文明
http://www.lrn.cn/stratage/resposition/200905/t20090513_365754.htm
深度报道:
10、第一财经日报: 重访"亭江化工村":磷化工产业与绿色重建之困
http://finance.ifeng.com/roll/20090514/659007.shtml
环境时评:
11、荆楚网: 郭兵:环保部门在重大污染事件中缺位让人震惊
http://env.people.com.cn/GB/9296705.html
12、中国环境报: 环境维权举步维艰 公益诉讼何时不再难?
http://env.people.com.cn/GB/9300991.html
13、中国环境报: 环保能在金融危机中抓住哪些机遇?
http://env.people.com.cn/GB/9296631.html
14、中国青年报: 垃圾处理深陷欠账泥潭 处理垃圾费用处尴尬境地
http://news.h2o-china.com/show/expo_workshop/801961242264202_1.shtml
15、中国环境报: 优化企业发展环境着力点何在?
http://www.cenews.com.cn/xwzx/gd/qt/200905/t20090514_617350.html
1、美国的环境保护运动发展历史和挑战(视频)
来源:人民网-人民宽频2009年05月13日
http://tv.people.com.cn/GB/14644/122354/150599/index.html
主持人 汪永晨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 绿家园志愿者
嘉宾 Jonathan M. Aloisi(艾坚恩) 美国退休资深外交官
主题 美国的环境保护运动发展历史和挑战
提要:
1、 美国环境保护运动的历史背景
2、 各时期的美国环境保护运动
3、 美国环境保护运动的挑战和机遇
嘉宾介绍:
中国及东南亚问题高级专家,在制定战略规划、管理项目、培养人材、分析国际关系及和跨国问题方面有多年经历。曾在美国国务院负责美国与东南亚五国外事事务,在中国有15年工作经历。
2、专家预计未来中国沿海海平面将加速上升
来源:新华网2009年05月13日
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9-05/13/content_11368207.htm
新华网北京5月13日电(顾瑞珍 丁可宁)中国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研究员周秋麟日前预测说,未来中国沿海海平面将呈加速上升趋势。
他预测,2030年中国沿海海平面将上升约10至40厘米,2050年将上升约30至60厘米,2100年将上升约40至90厘米。
作为2009年全国海洋宣传日系列活动之一,由国家海洋局主办、海洋出版社承办的“海洋知识进校园”活动日前北京大学拉开帷幕。
周秋麟在题为《全球气候变化与海洋生态系统》的报告中指出,近50年来,中国海平面上升速率高于全球平均速率。海平面的持续上升对中国社会和经济造成了严重危害。而环渤海地区、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是中国受危害最严重的地区。
周秋麟介绍说,海平面上升导致风暴潮灾害频繁发生。广东沿海遭受强风暴潮影响的频率最近10年比以前增加了1.5倍,长江三角洲地区增加了2.5倍以上。
海平面上升还导致海岸侵蚀加剧。周秋麟指出,中国70%的沙质海岸已受到侵蚀,且随着海平面上升近年来侵蚀速度加快。目前,中国辽东湾东岸岸线,年后退速度约15米左右;山东龙口至烟台区域海岸侵蚀速度达每年6.65米;海南省海口市新海乡1998年至2002年间,局部岸段侵蚀后退约80米。
“这些侵蚀造成了当地乡村迁移、海岸工程损毁、房屋坍塌、防护林带消失等危害。”他说。
随着海平面的升高,海岸工程防护标准被迫提高。据周秋麟介绍,中国20世纪按照百年一遇设计的防潮工程,已经无法抵御天文大潮的影响。天津地区遭遇温带风暴潮时,会出现海水淹没码头货场的现象。
据介绍,海平面上升还带来了土壤盐渍化、海水入侵、淡水资源遭受污染等一系列问题。周秋麟提供的资料显示,环渤海区域的山东、河北、天津沿海从70年代中期开始发现海水侵蚀地下含水层,并急剧扩展,直接威胁着沿岸居民的生存。
为此,周秋麟呼吁,推动海洋学科的人才培养十分关键,应不断通过挖掘海洋文化,传播海洋知识,唤起中国公众对海洋问题的关注。
3、专家:生活污水是蓝藻暴发的主要诱因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2009-05-14 章轲
http://news.h2o-china.com/society/wastewater/802021242265798_1.shtml
“可以说,蓝藻什么时候暴发都不奇怪。”昨日(5月13日),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水环境分会副理事长、“十一五”水专项国家方案编写专家组专家孔海南表示。
据了解,由于近期气温升高,太湖暴发蓝藻的可能性正在加大。气象部门称,鉴于今年3月份的雨水比往年同期多了50%,今夏降雨量可能减少,30摄氏度以上的高温天数可能超过20天。加上目前太湖水蒸发量较大,太湖水域的蓝藻防控任务加重。
据江苏省气候中心发布的消息,4月21日11时22分,气象卫星首次监测到今年太湖蓝藻水华信息。卫星遥感图显示:湖区西北角竺山湖出现少量蓝藻水华信息,经估算,蓝藻水华面积约13平方公里。
目前,无锡市有关部门正在加紧部署蓝藻打捞工作,要求沿湖各单位领导靠前指挥,确保饮用水安全、确保不发生大面积黑臭,确保全市安全度夏;宜兴市要求沿太湖各镇、街道和各相关部门严密监测藻情,随时准备应战,确保实现蓝藻打捞“日产日清”的目标。
孔海南告诉记者,这两年,国家发改委下拨的太湖蓝藻工程治理费用接近1000亿元,从今年开始启动的全国湖泊治理计划中,太湖治理有30个亿。“这是一个非常大的数字。大到从世界范围来看,都是最大规模的治理投资。”
孔海南认为,在促使太湖蓝藻大规模暴发的因素中,家庭(生活污水)是第一原因。
“工厂污染以有机碳污染为主,是BOD(生化需氧量)的问题,而现在的问题是氮和磷。生活污水中,哪怕是经过污水处理厂之后排放的废水,仍旧是引发蓝藻的重要原因。”孔海南表示。
据了解,自然状态下,有机氮转化成无机氮是需要有一个转化过程的(两周),是不会很快引发赤潮的。而经过污染处理厂(太湖周边大量存在),4个小时就完成了这一转化过程。再经过污水处理厂的集中排放,很容易引发蓝藻。
4、世行贷款近1.7亿美元 支持中国可持续发展项目
来源:中财网 2009年05月14日
http://www.cfi.net.cn/p20090514000812.html
世界银行执董会日前批准给中国两笔共计1.5亿美元新贷款,用于文化与自然遗产保护和改善水资源环境,并批准一笔全球环境基金赠款1970万美元提高火电厂的效率。
其中,"贵州文化与自然遗产保护发展项目"获得世行贷款6000万美元,用于帮助贵州省更好地利用和管理丰富的文化、自然和历史资源,提高当地少数民族人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项目支持的各项活动包括改善基本的社区基础设施、修复传统建筑、扩建旅游服务设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为项目实施和旅游业管理提供技术援助。项目采取社区参与模式,当地社区参与项目的规划、管理和实施全过程。
"云南城市环境项目"获得世行贷款9000万美元。新项目将继续2005年开始的世行贷款"云南环境项目"的工作。新项目将在昆明市、丽江市和文山州的10个县新建和扩建城市排水系统、污水收集处理设施、防洪和环境卫生设施等。此外,新项目还着眼于云南省最大的淡水湖滇池的治理。滇池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水质不断下降,该项目将支持制定滇池的"湖泊流域综合管理规划",设法扭转水质恶化趋势。
"火电效率提高项目"由全球环境基金提供1970万美元赠款支持。支持内容包括:关闭效率低下的小型燃煤火力发电机组;进行将中型发电机组改造成为热电联产机组,以提高电厂效率的示范项目;支持废热回收用于城区供热,从目前的系统调度转向高效发电调度。项目的目标是降低山西、山东和广东省的单位电力煤耗和温室气体排放,并在这些省份开展试点和示范项目。
世界银行驻华代表处主管可持续发展的羿艾德副局长说:"文化与自然遗产、环境保护与提高发电效率对于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都是十分重要的。世界银行与中国开展合作,帮助中国努力实现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污染排放的宏伟目标,我们对此深感自豪。我们期待这些项目产生重要的经验,可以推广到全国和其他国家。"
5、云南环保案件审理新规:环保局不准打环保公益官司
来源:都市时报2009年05月14日
http://news.yninfo.com/yn/shxw/200905/t20090514_805647.htm
“云南九大高原湖泊,有6个受到污染。我们不能再坐而论道了,否则可能要出现第7个被污染的湖泊!”昨天(13日),省高院院长许前飞要求在全省法院推广建立环保审判庭,建立环保公益诉讼制度。
水污染成环保审判重点
环保诉讼,特别是环保公益诉讼,一直是法律的空白。不同法院、法庭、法官都可能作出截然不同的判决结果。为此,省高院昨日召开“全省法院环保审判庭建设及环保案件审理工作会”,对相关问题进行规范。
会议明确,在全省部分中级法院和基层法院设立环保审判庭或环保审判合议庭。环保审判庭的布局应着重考虑水污染治理,特别是九大高原湖泊、金沙江水系、珠江水系、红河水系、澜沧江水系、怒江水系、伊洛瓦底江水系等。各级法院应以上述重点区域为主,结合自身实际适时建立环保审判庭,并实行“三审合一”,负责审理涉及生态环境、生活环境保护的民事、刑事、行政案件,但不包括民事、行政诉讼中的资源类案件。
公益官司拒绝个人诉讼
对市民关心的环保公益诉讼,会议也有了明确的表态:“只有检察院及在我国境内经依法设立登记的、以保护环境为目的的公益性社会团体,可作为原告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暂不受理公民个人提起的环保公益案件。”相应的解释是:“因自然人在举证能力上处于劣势,同时也为防止以个人私利或带有违背社会公序良俗的目的,利用公益诉讼滥诉情况的出现。”
与此同时,环保行政机关也被排除在公益诉讼主体之外。“环保公益诉讼制度本身就是司法对行政执法的补充,在环境公益行政诉讼中,行政机关可能成为不履行法定职责之诉的被告。”
法院审判促基金建立
本次会议的《纪要》里规定,环保民事公益诉讼的裁判方式主要包括: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恢复原状、赔偿损失等。
“虽然在1997年,《刑法》中已规定了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但11年来,在云南仅有两起案件涉及该罪。但事实上,污染事件何止一起!”许前飞认为,对于制污黑手,法律规定的处罚偏软,客观造成许多排污企业不怕触红线,不怕处罚。他提出,环保案件在法律规定上有很多空白,法院审案时要大胆创新。比如对被告人的处罚,除判刑、罚款外,还可考虑让被告人从事公益活动,这样做的效果要优于单纯对其罚款。
“尽管要慎重采取赔偿金的裁判方式,但该判的也要判。”他表示,至于判决的赔偿金问题,可设立专项账户或九大湖泊环保基金。“基金可通过财政拨款、社会捐赠、法院判决的方式筹集,统一运作,要让法院的审判活动促进环保基金的建立。”(都市时报)
6、北京启动再生水利用计划改造污水厂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2009年05月14日
http://news.qq.com/a/20090514/000036.htm
北京市已经开始全面着手研究2014年前的用水问题。
按照原计划,南水北调工程将在2010年给北京供水10亿立方米。但是,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在去年年底宣布工程推迟5年,须到2014年才可使南水北调水进京。
北京水务局一位负责人说,北京在积极准备从河北、山西等地购买“外调水”工作了。
与此同时,本报记者独家获悉,北京市委托有关单位正在制定“北京再生水利用计划”,准备在2014年南水北调的水进京之前,对全部污水厂进行升级改造,实现再生水利用。
“外调水”期望降低
据中国水网的调查报告,2008年北京市总用水量为35.3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5.7亿立方米,地下水23.4亿立方米,再生水6.2亿立方米。
在上述的5.7亿立方米地表水中,还有相当部分是从河北调来的“外调水”。如今,北京地表水水源只有密云水库和官厅水库,这两大水库供水占地表水的2/3。而随着连年干旱,这两大水库的蓄水规模也逐年下降。密云水库从原来汛期蓄水40亿立方米,到现在蓄水规模在11亿立方米左右。
据北京市水务局人士介绍,北京每年都从河北和山西调一定规模的外调水来支持北京。2008年的3亿立方米为最大规模,平常每年外调水规模在7000万立方米左右。
但如今这一计划遇到了不小难题。河北水利厅水资源中心有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河北调北京的3亿立方米水还没有最后完成。按照计划,供水工程可能持续到今年的6月份。另外,今年春天河北大旱,黄壁庄和岗南水库大规模放水,保证当地耕地春季浇灌。
目前,河北省廊坊、沧州等地缺水非常严重,河北省正在加快修建水利工程,将石家庄附近的主力水库水调到河北东部比较缺水的地区。与此同时,河北省今年年初还制定了《河北省严重缺水方略和近期实施意见》,将从山东引黄河水作为河北抗旱的主要策略。
今年河北还需要从山东大量买水,如从沧州地区引进黄河水。
山西作为北京另一个外调水主要来源,今年水资源状况也不容乐观。据前不久召开的山西水利工作会议上透出的消息,今年山西遭遇了冬春连旱的情况,全省受灾农田高达3100万亩。山西省已经投入数亿元作为抗旱资金,在情况下,指望山西一省今年给北京大规模调水,也不太现实。
热议再生水处理
北京下一步将通过上调水价和节约用水系列政策来促进节约用水,政府机关部门已接到每年用水量降低5%左右幅度的通知。与此同时,北京市还将在近期召开水价上涨听证会,准备上调水价来应对水资源紧缺问题。
除了节约用水外,北京市将大力提高再生水利用规模,将再生水利用作为新水源的补充。
北京水务局局长程静对记者表示,今年准备将再生水利用提高到6.5亿立方米,到2014年使其达到8-9亿立方米。
按照“北京市再生水利用计划”,到2014年要完成对北京市大部分污水厂的升级、改造,使再生水符合市政、居民冲厕等使用标准。目前,北京市每年用水约35亿立方米,污水处理规模也在20亿立方米以上,如果所处理污水全部回用,则北京再生水可利用规模在20亿立方米以上。
如果大规模使用再生水,就需要对现有的污水厂进行改造投资。而目前各地在节能减排压力下,主要投资要完成污水治理的“死角”地带,尤其是农村和分散的污水源口问题上。目前,新建的再生水厂多位于郊区。
国家环保部副部长吴晓青日前在多个部委举办、欧莱雅等参与的保护母亲河行动上对记者说,今年农村污水治理是环保工作的重点,如何在农村采用合适的办法来处理污水,也是环保部一直考虑的问题。
北京市水务局力主以再生水厂为主的较为集中的处理方式,希望在污水厂直接加深加工工艺处理出来再生水,通过市政管网销售。
而有环保行业企业则提出,再生水厂多处于郊区和偏僻地区,将这些水厂的水引入城市,管道投资十分庞大。记者获得的一份南昌市环保企业给全国环保协会的汇报材料上就说,目前再生水处理成本达1.98元/吨,而利用分散式再生水处理设备,直接投资只要每吨水0.4元。汇报材料中说,对于大部分城市来说,当前农村污水治理成为一个空白地带。记者 贾海峰
7、北京丰台垃圾场启用除臭系统
来源: 新京报2009-5-14
http://www.thebeijingnews.com/news/beijing/2009/05-14/008@030313.htm
北京12个区县级垃圾填埋场中首次启用,周边居民将少受垃圾臭味熏扰
本报讯 (记者马力 通讯员胡博)昨天上午,丰台区永合庄生活垃圾填埋场的除臭系统正式启用,垃圾场产生的沼气都被集中收集并燃烧发电。这是北京12个区县级垃圾填埋场中,率先启用的除臭系统。
修建除臭系统投资1600万
北京目前有15个垃圾填埋场,其中市级有3个,区县级有12个。垃圾填埋场的臭气扰民问题,一直是市民关注和投诉的焦点。
据介绍,永合庄垃圾填埋场位于西南四环外约一公里处,总面积近18万平方米。垃圾长时间填埋在地下,产生大量填埋气,其中的硫化氢、氨气等臭味气体影响了周边居民的生活。特别是夏季气压低时,垃圾场东侧1公里外的富锦家园小区、丰台科技园一带都有居民反映臭味。
丰台区市政管委副主任左兰萍昨天说,今年丰台区政府将永合庄垃圾填埋场的除臭改造列入了实事之一,投资近1600万元,修建了综合除臭系统。这也是北京12个区县级垃圾填埋场中首次启用该系统。
沼气燃烧年发电近57万度
该系统的首个除臭武器是沼气焚烧。沼气等臭味气体以往是直接对空气中排放,而现在则通过近6000米纵横交错的收集管线,被集中收集起来,输送到密闭的火炬形燃烧器中燃烧。而且配合燃烧器,还设置了一个发电机,每年通过燃烧可发电近57万度,垃圾填埋场所需要的电能可自给自足。
同时,在垃圾填埋场的四周,还布设了几百个喷射孔,“喷的都是生物除臭液,主要是消除垃圾车运来生垃圾的臭味。”左兰萍说。
垃圾的渗滤液也是造成臭味的源头之一。左兰萍表示,此次建成的除臭系统,将集中收集渗滤液,进入除臭塔中,通过生物菌发酵的原理进行除臭,确保达标排放。此外,永合庄垃圾填埋场还建成了雨污分流系统,下雨后雨水可被单独收集,用作绿化。
今后,垃圾填埋场周边的居民将少受垃圾臭味的熏扰。”左兰萍表示。
■ 记者探访
填埋现场边只闻淡淡异味
昨天的永合庄垃圾填埋场,垃圾填埋场内看不到堆积的垃圾,只看到场内铺满了黑色的防渗膜。工作人员说,每天垃圾运来后,都要进行覆盖,因此表面是看不到垃圾的。
记者站在垃圾填埋现场边,并没有感觉到浓重的臭味,空气中只有一些淡淡的异味,“这是垃圾车运来的生垃圾(尚未经过处理)的味道。”垃圾场的工作人员说。
“前些年,垃圾填埋场周边种的树都很难成活。近两年通过综合治理,再加上除臭系统,连树木长势都好了,周边的居民也将少受垃圾臭味熏扰。”丰台区市政管委副主任左兰萍说。
2007年,本报曾经报道过北京垃圾填埋场的调查,其中永合庄村民反映,遇到闷热天气或者刮南风的时候,家里的门窗一定完全紧闭,以抵挡永合庄垃圾填埋场传来的臭气。
本报记者 马力
■ 相关新闻
高安屯开建垃圾处理厂
本报讯 (记者马力)北京市环保局昨天发布消息,高安屯餐厨垃圾处理厂工程正式开工。
据介绍,高安屯餐厨垃圾处理厂工程为今年北京市重点工程,总投资1.5亿元,设计处理能力每天400吨。建成后,送到这里的餐厨垃圾将采用微生物循环技术,经多次发酵后,制成生物蛋白饲料和微生物肥料,使这些垃圾循环利用。
8、一篇不该被忽视的论文
来源:科学时报. 2009-5-11 韩勇 王婧
http://www.sciencenet.cn/htmlnews/2009/5/219153.html
一篇总理曾经作过批示的论文,却被压制5年而不得发表;最终,事实证明了它的参考价值
一年前,汶川地震把西南地区的大坝问题,尤其是可能威胁成都市安危的紫坪铺大坝推向风口浪尖。就在这个当口,网络上不可思议地贴出了与这一话题相关的一篇论文——《关 于几个问题讨论》(以下简称《讨论》),引起争议。
由于种种原因,该论文迄今没有正式发表。本文的作者是来自四川地震局已退休的老专家李有才以及来自四川地矿局的高级工程师曹树恒,文章依据的是主流科学的分析、研究方法。
《讨论》一文的中心思想是:都江堰、紫坪铺及其周围区域由于存在发生强烈地震的可能性,不适合于建造大坝。
“当下最重要的工作是救灾,对一些问题的讨论和反思应该在后面进行。”2008年5月18日,论文主要作者李有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反复强调这一点。
搁置五年,五易其稿
1989年12月,由国家地震局地震分析预报中心完成了《四川岷江上游紫坪埔水库枢纽工程基本烈度复核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十多年后的2002年初,紫坪铺水利枢纽工程进入实施阶段。就在此时,因研究四川震情需要,李有才很偶然地查阅了这份报告。“由于职业的敏感,我发现这份报告存在着十分重大的问题。”李有才在《讨论》中介绍说。通过近一年的反复研究,他最后写出了上述这篇《讨论》。
2003年2月份,《讨论》的第一稿出炉。“有关部门还是对这篇文章表示了重视的。报告很快递交到了温家宝总理,总理在2003年3月份看了后,马上作了批示,之后派了三个专家到成都跟我交谈。”李有才告诉记者,“然而,总理的批示下来之后,下面的研究部门,包括国家地震局和四川省地震局,都对这篇文章提出反对,认为我的观点是错误的,他们是正确的”。
李有才保留了这些部门的审查材料,接着又写了一篇材料来进行辩驳,反馈到国家地震局和四川省地震局,再次遭到反对。
“我一直在写材料往上送,一直到2008年3月份,我还把最新的资料给省里和中央寄过去,对他们的反对意见进行批驳,认为他们很多是谎言或错误。”
对于这样一份明晰的分析报告,这些部门的众多专家为什么不重新调查以前的数据?李有才猜测:“如果承认我这个,他们几年的工作成果就会全部被推翻,(他们)接受不了。”
从2003年开始,李有才的这篇文章总共改了5稿,以图完善自己的工作。然而,各个学术期刊对他的投稿都不敢刊登,“阻力太大了”。最后一稿是2008年3月份完成的。
截然相反的两个结论
在《讨论》的前言中,李有才把《报告》的主要结论概括为:
“坝址影响的地震烈度最大可达七度”。其主要依据:工程区40公里范围内,历史上未见有强震发生,对工程区影响较大的外围历史强震有七次,根据烈度衰减关系,工程区的地震影响烈度不超过七度。
据地壳结构、深断裂规模、活动断裂时代及地震烈度影响等因素综合判定,紫坪铺坝区属地壳基本稳定区。
而《讨论》的两位作者通过研究表明,工程区40公里范围内,历史上可能存在7.0级以上的强震发生;坝区的地震基本烈度应是9度,甚至9度以上;坝区属地壳基本不稳定区。
《讨论》认为,《报告》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对坝区及其附近的重大断裂构造研究较差。《讨论》中指出:“有资料显示,松潘—汶川—都江堰—峨眉—雷波,近南北向断裂,通过坝区及其附近地区,《报告》一字未提;南充—广汉—都江堰近东西向有一断裂通过坝区或附近地区,在报告中也一字没给出说明;著名的北东向龙门山断裂带是通过堤坝的一条断裂带,但该报告未深入对它进行分析研究。”
对隐伏的深部断裂的活动性研究很差。《讨论》中指出:“由于《报告》中对南充—广汉—都江堰东西向断裂、松潘—汶川—都江堰—邛崃南北向断裂都已遗漏和缺失,报告对这几条断裂的活动性研究也就根本无从谈起。”
对历史地震和古建筑研究存在问题。“《报告》中所提到的7次强震,统计的范围达300公里左右,但时间仅为100~200年;对以往更长年代的历史地震问题未给予深入研究说明……古建筑是历史的重要见证,可是坝区40公里范围内,与地震有关的古建筑(古塔)未开展研究工作。”《讨论》指出。
“我们的目的并不仅仅是指出这些问题,更重要的是要对这些问题给予科学的论证和研究讨论,从而加深对这些问题严重性的认识。”李有才在文章中这样说。
《讨论》在指出问题之后,以翔实的资料对紫坪铺坝区及其附近地区的断裂构造进行了重新解析,在此基础上得到另一种结论:“都江堰紫坪铺坝区,及其附近地区正处于三组断裂构造带交汇部位。这样的部位,断裂构造十分复杂,远非《报告》所认为的简单的一组龙门山北东向断裂构造,把坝区的断裂构造看得过于简单。”同时,《讨论》还从多个方面对断裂构造的活动性进行分析,认为这一带近10年来构造活动正在加剧。
另外,《讨论》对坝区及其附近地区地壳的稳定性进行了例证讨论,结论是:松潘—汶川—都江堰断裂构造带是一个地壳的失衡带,地壳最深,没有山根。这样一个失衡地带,正是现今地壳最为活跃的地带。
重审历史
“汉惠帝二年(公元前195年)正月,灌县地震,八月乃止。”
“汉成帝文延三年(公元前14年),岷山崩。”
李有才引用中国著名地震学家丁国瑜院士的观点:“历史地震资料在区域地震活动性研究、地震参数的确定、地震区划、地震危险以及地震灾害的预测与评估等方面均有重要作用……”
《讨论》说,灌县关于历史地震记载如“岷山崩”之类的记载还有不少。“从现今大地震的现场调查对比来看,我们认为这‘山崩’的含义中至少可说明当时地震震级还是相当高的。”李有才说。
另一方面,李有才认为,古建筑是古代历史地震的反映,如古塔、古墓、古代的房屋建筑等,真实、客观地保留了古代地震的各种现象和表征。
《讨论》举了龙兴寺塔的例子。这个塔位于紫坪铺坝区东大约30公里的彭州市北门,据考查系唐代大中元年(公元847年)所建。据中国古建筑、建筑史学家张驭寰先生考证认为,彭州龙兴寺塔门窗上下开裂,塔身被分成四瓣,是彭州历史上遭受大地震破坏所造成的。
而李有才对此进行了现场对比调查认为,彭州龙兴寺塔震裂的这种情况与1547年山西解州大地震造成靠近震中的安邑太平兴国寺塔被震裂为四瓣的情况十分相似,也与1976年唐山7.8级地震靠近震中20公里左右的丰润天宫寺观音塔开裂有一定相似之处;所不同的是,彭州龙兴寺塔震裂的裂缝明显要比山西安邑太平兴国寺塔、河北丰润天宫寺观音塔的裂缝还要宽、要深。这表明,这次地震震级相当大,可以充分说明坝区40公里范围内历史上很可能曾发生过7.5级左右大地震。
坝区灾害预测不幸言中?
通过分析讨论,《讨论》对坝区及其附近地区“大胆地作出如下预测”:
坝区及其附近地区应是未来大地震(7.5级左右)的中心位置。
坝区及其附近是地震的高烈度区。“一个地区地震基本烈度的确立,主要是根据历史地震和该地区的深部地质、地球物理特殊条件及新构造活动等基础资料所决定的,然而原《报告》在这两个根本问题上均有重大的失误和明显的错误……根据烈度衰减关系,我们认为,坝区及其附近地区的地震基本烈度应为9度,或9度以上,才比较科学,符合坝区的实际情况。现《报告》把坝区地震烈度定为不大于7度,显然坝区的抗震强度实在是太低!看来大坝难以抵御7级以上地震的影响和破坏。”
坝区建成后将是各种灾害易发生地带。这些灾害包括:地震;由地震引发的洪灾(大地震的发生也会给大坝造成巨大的毁坏,从而引发巨大洪灾);都江堰工程遭破坏;泥石流、山体崩塌等。
基于此,文章最后给出结论:
原报告中认为紫坪铺坝区及其附近地区大地震烈度不超过7度的论断应予否定,修改为9度或9度以上;坝区40公里范围内,历史上曾发生过7.5级左右的大地震。
原《报告》所认定的紫坪铺坝区属地壳结构基本稳定的论断也应予以否定;该地区的地壳结构应属基本不稳定地区,坝区及其附近地区未来具有发生7.5级大地震的深部构造背景。
《讨论》建议:停建紫坪铺水库枢纽工程,或炸掉已建好的大坝;如不停建,则必须修改原设计,按9度或9度以上的地震基本烈度设防;国务院应组织中科院、水利部、地质矿产部、石油部等专家,重新对紫坪铺水利枢纽工程基本烈度进行审定。
对于围绕这篇论文的一系列问题,地震后相关研究部门接受记者采访的几位专家、官员均表示并不知情。
“紫坪铺坝区存在的问题是十分严重的,但这种分析认识目前仅属一家之言。”李有才最后对自己的观点保留了进一步探讨、研究的余地。
9、四川地震与中国的生态文明
来源: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9年第2期 2009.05.13李义天
http://www.lrn.cn/stratage/resposition/200905/t20090513_365754.htm
[摘 要] “生态文明”理念的提出和讨论,意味着中国对自身生态状况的重新理解与诊断。本文以发生在四川省的汶川大地震及其相关生态问题为例,讨论中国在经济发展的压力下所面对的生态问题与社会问题。本文认为,只有在倡导生态保护的同时又意识到中国社会发展诉求的必然性,才能恰当理解“生态文明”对于当代中国的重要价值和指导性意义。
[关键词] 汶川地震 水电大开发 经济发展 生态文明
2008年5月12日发生在中国四川省汶川地区的大地震,造成超过8万人死亡或失踪,37万余人受伤或残疾,数百万家庭失去住所和几乎所有财产。据中央政府9月4日发布的统计数字,这次地震给中国带来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8451亿元人民币,而地震灾区的恢复重建则大约需10年之久。这场灾难不仅影响了中国经济,更给中国政府和民众留下深刻而悲痛的心理烙印。温家宝总理在视察和指挥地震灾区工作期间,曾在当地一所学校的黑板上写下“多难兴邦”四个字。这自然激励人们去思考,“多难”何以“兴邦”?中国若想从这场巨大的灾难中汲取教训,从而更新自己建设家园和追求美好生活的理念与方式,又应该做些什么?
一
地震并不是“灾难”,只有当地震发生在人类的居住和活动的范围内,并造成人类的生命与财产的损失时,才是“灾难”。在自然科学的意义上,地震只是地球这颗仍处于中壮年时期的行星发生地质活动的一种常见方式。事实上,就在此次四川地震发生的数年前(2001年11月14日),位于新疆自治区的昆仑山口就曾发生过一场更为强烈的大地震——东昆仑地震。该地震的震级达到里氏8.1级,比汶川地震的震级还要高。地质科学家指出,东昆仑地震才是近50年来发生在中国大陆内部震级最大的一次地震。这场地震造成地表严重破裂,破裂带总长度达420公里,破裂幅度最大宽达六七米。这些数据都远远超出汶川地震。然而,由于这场地震是发生在荒无人烟的青藏高原,没有造成任何人员财物损失,因此不被大众所知。人们没有把它算作一场灾难,而只是一次比较罕见的自然现象。当地震成为一场灾难,当“地震”这个概念变成“恐怖”与“苦难”的代名词的时候,它一定与人相关,与人类文明遭受的严重损害相关。
地震带来的最悲惨的损害,莫过于人员的伤亡。但是,地震本身并不直接导致大规模死伤。假如地震来临时人们都在户外活动,或者,人类本来就是一种无需建筑物而始终在户外活动的生物,那么即便发生地震,也不会造成巨大的伤亡。所以,造成大规模人员伤亡的并非地震导致的地动山摇,而是地震导致的建筑物坍塌。据统计,四川地震所造成的居民房屋倒塌面积超过12.5万平方米,严重损毁面积超过1.5万平方米。汶川地震中的死难者,绝大多数都是由于建筑物的倒塌而殒命的。
此外,四川地区的特殊地理条件又加重了人员伤亡的惨重程度。此次地震的震中,位于中国西南部横断山区的龙门山与岷江流域的交汇处。这里群山起伏,交通本就不便。地震发生后,当地通讯全部中断,因地震引发的泥石流和山体滑坡完全堵塞了进入震中地区的道路,从而导致大量的营救设备和人员无法在最佳营救时间内到达受灾最严重的地区。这无疑降低了许多被掩埋在倒塌房屋中、但依然存活者的生还可能性。可以设想,如果不是因为交通不便,震中地区应该可以更早地得到救援物质和救援人员的帮助,从废墟中营救出来的幸存者数量也就应该比现在的统计数字(约8.4万)更多。
毫无疑问,地震属于自然原因而造成的“天灾”。在这个意义上,人们似乎只能无奈接受已发生的事实,或者至多对地震的后果进行测量和分析。至于地震的原因是什么,这已超出人力之外而属于自然的缘故,因此似乎无法有效地讨论。
然而,事实确实如此吗?四川地震真的与人类的活动无关吗?即便地震爆发的根本原因是由于地球板块的活动以及地质内部的能量积聚,但是,地震爆发所引起的巨大损失——生命的逝去、房屋的倒塌、山体的坍塌、森林的大片损毁、野生动物栖息地的丧失、生态系统的破坏——却同人类的不恰当活动存在密切联系!有证据表明,假如长期以来当地的生产生活方式并非如此地有损生态环境,那么即使地震是不可避免的,由地震所造成的损失也要比现在已经发生的小得多。
由于地处山区,受灾严重地区的建筑物倒塌,一部分是因为建筑物的结构不足以承受强烈的地震波冲击,另一部分则是因为位置比较靠近山体,从而被地震引发的山体滑坡和泥石流撞击或掩埋。不仅如此,正如上面提到的,山体滑坡和泥石流还切断了通往震中地区的全部道路,因此不可避免地延误了援救行动的时间表。据政府的不完全统计,同时伴随地震发生了大约1.5万个滑坡、崩塌和泥石流,而整个四川地震的损失,经初步判断,约有1/3不是地震直接造成的,而是由于滑坡、崩塌和泥石流造成的。
有地质学家指出,四川龙门山及其更大范围的横断山区,被河流切割出一条条深邃的峡谷,峡谷两侧的山坡在重力作用下,通过漫长岁月的不断调整而趋于相对稳定。山坡的原始斜坡及其坡度,实际上是经过地表长期演化而形成的一个安息坡角。虽然它也不是完全稳定,但在没有受到人类大规模工程活动扰动的情况下,总体上仍然处在相对平稳的状态。然而,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几次大规模的森林开采,使得山体植被受损、水土流失严重。80年代以后,岷江两岸又建起多个电冶、硅铁、铬铁、磁材、水泥工业园区,沿河谷的公路因而多次改道扩宽。但是,在山区河谷里实施这些工程,必须挖掘山坡,从而进一步损毁了植被。不仅如此,对山体坡面的大规模开挖,会把原来的斜坡削成垂直的崖坡,使得河谷两侧的自然斜坡丧失了本身的稳定性,看似坚固的山体实际变得十分脆弱。有地质学家认为,这些情况显然提高了发生泥石流、滑坡和崩塌的概率。四川大地震中,很多贴着陡直的山体而修建的房屋和公路之所以被掩埋,正是出于这个原因。
不仅地震引起的次生灾害同生态破坏有关,就连地震本身的诱发原因,也被部分研究者认为与不科学的开发行为有很大关联。四川地矿局区域地质调查队总工程师范晓认为,就此次四川地震而言,不能排除修建在岷江上、距离震中仅5.5公里的紫坪铺水库加剧甚至诱发大地震的可能性。范晓指出,总装机容量76万千瓦的紫坪铺水库,作为中国“西部大开发”首批十大标志性工程之一,是目前岷江上游梯级电站中规模最大的水库,坝高156米,总库容11.26亿立方米,按照海拔877米的正常蓄水位,紫坪铺水库坝址附近的水深约120米。但是,整个水库的蓄水库区却完全处于龙门山断裂带上。由于库区的岩层本身很破碎,因此在水库的高水压下,大量的蓄水往下可以渗透到很深的部位,从而减少了断裂面的摩擦力,起到了润滑的作用,破坏了原有构造力的平衡,有利于地震发生。同时,由于水库的蓄水容量大,因生态文明研究四川地震与中国的生态文明而使得本不稳定的地质结构还要承受相当大的单位面积压力。有数据表明,紫坪铺水库的总库容虽然不足长江三峡水库的1/30,但是,紫坪铺水库增加的绝对蓄水位(120米)却高过三峡水库(113米)。因而,紫坪铺水库增加的水压力超过120吨/米2。再加上水库建成后水位的反复升降,等于是让水体对库底反复加压和卸载。这些都有可能对诱发地震产生重要影响。或许,四川地震的根本原因是印度洋板块对欧亚板块的挤压,是青藏高原的向东运动以及龙门山断裂带的存在等地质因素,但是,诸如紫坪铺水库等大型工程是否完全未对地震产生诱发性影响?亦未加剧地震爆发后所引起的地表损坏程度?这些都还有赖于科学家们给出充分的证据,以打消人们的疑虑。
二
若不是因为四川地震的损失惨重,人们可能依然没有机会对当地的生态环境与人居条件予以深刻的反思。至少,目前暴露出来的问题已使许多人意识到,由于人类活动而造成的脆弱的生态环境,确实令当地居民蒙受了也许本可避免的额外损失。
我们刚才提到,在岷江这条流经地震震中地区的河流上游,由于许多高耗能工业园区的出现,人们大规模开挖河谷两岸的山体,从而导致山体结构松散。但是,之所以要把工业园区建立在这里,是因为最近几十年来,特别是近几年来,岷江干游建立了数量繁多的大小水电站(平均不到20公里就有一座水电站)。而岷江的一些重要的支流(比如杂谷脑河、黑水河)也难逃被密集开发的命运。西南地区的这些水电站不仅通过发电售电而增加政府税收,而且它们所提供的电力也亟需被消耗,因此,这就带动了一批高耗能的工业园区的投资建设——这些工业园区的生产无疑会推动当地经济的增长。
事实上,不仅在岷江,中国的整个西南地区由于水资源丰富、河流落差大、移民成本低等原因,目前已进入了一个史无前例的水电大开发时期。据新华社的报道,未来20年内,中国西南地区在建和拟建装机容量超过300万千瓦的巨型水电站将超过10座。⑥其他如15万千瓦以上的水电站将有104座,5万到15万千瓦的水电站72座,而小于5万千瓦的水电站则难以计数。这些密密麻麻的水电站如果真的从规划变为现实,将会彻底改变河流的自然河道,把河流变成由若干层级组成的阶梯。
规模庞大的水电开发给生态环境带来严重影响,这已成为一种常识。即便不谈大坝的密集建立会造成河道枯竭,改变和破坏生物的栖息环境,人们只需了解一下西南地区的特殊地理结构,也会有足够的理由表示担心——因为,目前西南地区所规划的河流水电站都处在地震的活跃带上:岷江流域有龙门山地震带,大渡河流域与雅砻江流域有炉霍—康定地震带,金沙江流域有东川—嵩明地震带、马边—昭通地震带、中甸—大理地震带等。一方面,地震带的存在给水电大坝带来更多的不稳定因素,而另一方面,水电大坝的存在,如前所述,则会加剧地震带的活跃程度。
既然生态破坏、地质险情等问题如此明显,那么,为什么还要在这片土地上创造“水电王国”呢?是什么原因使人们纵然知道生态破坏的严重性却依然继续水电开发的行动?下面,我将通过反驳两种流行的但并不准确的观点,来提供基本判断:
1.人们通常认为,水电开发商以及支持水电开发的政府官员和部分学者,都是出于经济利益的刺激而行动的;仿佛他们从未考虑过“环境保护”,完全就是利欲熏心的“自然之敌”。
然而,情况并没有这么简单。因为,这些人如此积极地要求大规模开发水电,其中的一个重要理由就是“水电开发有利于生态保护”!在支持者看来,大规模地修建水电设施,不但不会带来局部的破坏,反而会在整个中国的范围内有利于生态环境的整体改善。因为相对于使用煤炭的火力发电而言,借助河流的水力发电更加环保。水力发电不会像燃烧煤炭那样污染空气,水资源也不像煤炭那样属于不可再生的矿产资源。有人做过测算,在长江三峡工程全部投产后,中国每年可减少燃煤5000万吨,减少排放二氧化碳约1亿吨、二氧化硫200万吨。因此,支持水电大开发的人认为,恰恰是出于生态保护的考虑,应该调整国家电力格局,加速发展水电工程,不能再让全国电力70%以上都是火力发电的情况继续下去了。
可见,水电开发的支持者并不是头脑简单的环境破坏者。相反,他们同样承认环境保护,同样以“环境保护”充当支持其行动的关键理由。不仅如此,他们的另一个理由是:虽然水电开发会影响西南地区的生态环境,但由于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仍将继续其“经济发展优先”的战略并计划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因此,这就必定需要充足的能源作为保证。专家预测,到2020年,中国的全国用电总量将达到4.3万亿千瓦时,届时装机容量将达到9亿千瓦。但是截至2002年底,中国的发电总装机容量仅为3.5亿千瓦,年发电量仅为1.65万亿千瓦时。所以,这要求中国在未来20年内年均新增装机容量必须超过3000万千瓦,才能满足电力需求。正因如此,以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等三大水电基地为主的西南水电大开发成为人们心中最理想、最可行的途径。根据国家电力规划,到2020年,这三条河流流域的水电投产规模将达到5170万千瓦,开发利用率为62.5%,从而帮助实现国家的经济目标。
由于存在上述两点理由,因而,即便大规模水电开发的负面效应足够明显,即便人们非常不愿意破坏自然环境,他们也似乎没有什么更好的其他方案;为了中国整体的经济发展和福利提高,他们只能“不得已地”选择对河流生态造成破坏的水电开发工程。就此而言,当前中国生态破坏的根本原因,不在于某些人赤裸裸地反对生态保护,而在于中国所处的经济阶段及其强烈的经济发展诉求,导致决策者和学者必须在“不影响经济高速发展”的前提下选择技术方案。迄今为止,中国尚未在技术上找到一条与水电开发相比既可大量获取能源但又不必严重损害环境的有效途径。
2.还有一些批评者认为,水电开发等大型工程导致的环境破坏,是因为中国的政治制度不够民主。基层生存的民众的环保意见不能得到有效表达和认真考虑,因此,一旦政府与开发商达成协议,那么修建水电大坝的决策方案就形成了,而民众在生态环境方面的各种要求则被忽视。
然而,值得指出的是,这种批评所依赖的一个基本预设——即,当地民众坚决要求保护生态环境、维持原有生存方式——在中国现阶段很可能不能完全成立。因为,这些拥有大量自然资源、并且正在或即将进行大规模开发的地区,同时也是中国长久以来的欠发达地区!当地的人们,不仅政府也包括普通民众在内,对经济发展与生活富裕的渴望由来已久。在摆脱贫困、追求宽裕的生活这一诉求面前,生态保护的重要价值显然不会被民众视作绝对优先的东西。在这个意义上,即便任何民众都能直接发表意见并参与决策的制定,我们也仍然不能乐观地断定,在这些经济较为贫困的地方,经过民主程序而获得的结论就必然是“放弃经济发展、维持自然原貌”。毕竟,任何政治上的问题,最终是由经济发展的水平和阶段决定的。当地民众和政府对贫穷的世代恐惧甚至憎恶,可能令他们很难拒绝水电开发这一致富捷径。对于这一点,赞同西南水电大开发的人士曾举过两个例子予以论证:
在四川雅安的宝兴县,全县人口5.7万人,2004年县财政收入1665万元,人均财政收入292元,生存环境是很差的,是财政贫困县,人民生活及生命没有保障。如果将全县的水电124亿瓦开发出来,将使财政增加2亿元收入,县地税收入增加7000万元,是目前县财政收入的4.5倍,将大大改善人民生存环境。政府将有能力为人民解决交通、医疗、办学、扶助贫困等问题,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环境改善。
生态文明研究四川地震与中国的生态文明在云南省怒江州,州财政收入目前仅为1亿元左右,财政自给率为14.7%。2002年末,怒江州还有22万人处于贫困线下,占农业人口的50%以上,存在大量极端贫困人口和绝对贫困人口,其贫穷落后程度超乎许多人的想象。而开发怒江水电将对怒江州的财政贡献达80亿元,其中地税年收入可以增加27亿元,足以使怒江州彻底摆脱贫困。
由此可见,水电开发之所以能够得到同意与支持,主要原因仍在于显而易见的经济效益,以及由此而来的社会效益。一方面,对于原本比较拮据的政府来说,经济效益的增长可以证明其政绩;另一方面,对于原本比较贫困的民众来说,既然资源开发也理想地提高了他们的生活水准,那么,他们是不会有什么不可让渡的原则性理由去反对水电开发的。即便当地民众对水电开发表示不满,那也主要不是因为开发商破坏了生态环境和他们原先的居住处所,而是因为他们在承受了这种破坏的代价后,未能获得合理而满意的补偿,生活水平未能提高到期待的标准。就此而言,在中国现阶段,与生态环境保护构成最大张力的,仍然是国人对经济增长的普遍热情和对经济发展的普遍需要。这种热情和需要不但体现在政治决策的运作过程中,也体现在普通民众的社会心理中。
三
中国目前所面临的生态问题,当然不限于水电开发带来的环境破坏。但是,水电开发却是一个能够很好地反映中国环境问题及其成因的典型例子。中国经济的现有状况和规划目标难以使人们设想一种不以能源的开发和消费为基础的经济增长模式。从这个角度看,假如国家的经济增长和个人的生活富裕是一个不可改变(也不应轻易否定)的要求,那么,改变经济增长的方式和思路就成了当务之急。实际上,随着环保主义者的呼声越来越高、生态环境的真实情况越来越严峻,中国的领导人已经开始调整经济发展的战略和政策,以获得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技术方案和经济增长思路。他们把这种谋划称之为“生态文明”,其典型表述是:
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
但是,只要对比一下“工业文明”、“农业文明”等术语就会发现,“文明”不仅意味着人们所使用的技术工具和主要生产方式,还意味着人们怎样使用这些工具、怎样被组织起来从事生产、由此又构成了怎样的交往关系。更重要地,“文明”意味着人们在这些活动中形成的世界观念、伦理观念和自我观念。由于“文明”是一个描述人类生活的整体性概念,因而,任何置于该概念之前的术语,都是在试图表达某种特定类型的生活整体性。而由该术语所刻画的那个要素,则被认为能够贯穿并影响人类存在与交往的各个方面,构成其基本特征。所以,如果“生态文明”是有意义的,那么,它所表达的就应该是一种充分考虑到生态环境之重要价值的整体性的生活方案——除了技术层面和经济活动,该方案还涉及政治制度、日常行为和精神观念等各方面的生态转向。
在这个意义上,“生态文明”注定是一种具有特定善观念和价值取向的完备性观念(com-prehensive conception)。“生态文明”不是指“文明中的生态层面”(ecological dimensions incivilization),而是指一种“具有生态风格的文明”(civilization with ecological style)。所以,“生态文明”是一个比“非人类中心主义”、“环保主义”、“生态社会主义”等观念更为广泛而全面的范畴———它不但与“非人类中心主义”一样拥有注重保护非人存在物的思想基础和哲学基础,而且还要求把这种思维方式与人类的各种实践活动结合起来,构成一个整体;它不但与“环保主义”一样谋求生态环境的完整性,而且考虑如何在不伤害这种完整性的基础上,依然保证人类社会发展的合理增长;它不但与“生态社会主义”一样批判对资本和经济利益的单纯迷恋,而且在某种程度上它还回避了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之间的争论与纠缠,指示出一条可供东西方国家共同诉求和参考的发展路径。
对中国而言,生态文明的理念也是国人对过去数十年自身发展方式的一种反省和改善。四川地震与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之间的关系,不仅在于前者所导致的巨大破坏令国人更加迫切地意识到迈向一种生态型文明的必要性,而且在于地震对当地以往文明成果的摧毁,令国人有可能按照这种文明理念来规划他们的新生活———尽管获得这种机会的代价实在太大!在地震之后,由中央政府8月12日发布的《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公开征求意见稿)》已意识到地震灾区原先所承受的生态破坏,并用专门的篇幅讨论了当地的自然生态重建以及根据生态学规律进行社会重建的问题。
该《规划》提出,要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将规划区的土地空间划分为适宜重建、适度重建、生态重建等三种类型。针对原先存在的因工业园区建设、大型水利工程建设所导致的环境破坏问题,该《规划》特别提出,要合理引导受灾企业原地恢复重建、异地新建和关停。在产业布局方面,适宜重建区应全面发展农业、工业和服务业;适度重建区应重点发展以旅游、生态农业为主的特色产业,严格控制工业园区的规模,撤并或迁建不具备恢复重建条件的工业园区;而生态重建区应在不影响上述主要功能的前提下,适度发展旅游业和农林牧业,严格限制其他产业,原则上不得在原地恢复重建工业企业。此外,该《规划》还计划通过自然修复与人工治理相结合,修复生态公益林728万亩,退耕还林、封山育林、人工造林187万亩,退牧还草233万亩,逐步恢复受损植被;在岷江、嘉陵江、涪江上游地区和白龙江流域实施生态修复工程,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073平方公里,逐步恢复水源涵养、水土保持等生态功能;恢复重建灾区环境监测监管设施,提升环境监管能力;加强生态环境跟踪监测,建立灾区中长期生态环境影响监测评估预警系统。
这些决策若能落实,无疑让人欣慰。然而,人们也完全有理由担心,这些规划在未来的执行过程中是否会打折扣?更进一步地,有人可能质疑:怎能指望仅仅提出“生态文明”的理念,就改变当地人的生存方式甚至扭转文明的发展方向呢?毕竟,提倡生态文明是一回事,但可行地建设生态文明则是另一回事。倡导“生态文明”的人们必须回答,“生态文明”在中国何以可能?又何以可行?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但在本文的篇幅内无法充分展开的议题。但本文即将结束之际,我将予以简要的回答:
第一,“生态文明”在中国的提出并非空穴来风。实际上,中国的任何问题和决策及其实施情况,都要比旁观者所想象的复杂得多。在当代中国,不是只存在一种声音,而是存在具有不同利益诉求的多种声音。前面所引述的反对西南水电开发的学者的观点就是一个印证。他们的声音同其他环保力量的声音一道,其实一直都在中国社会发挥影响。只不过,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发展以及环境破坏程度的加剧,他们的声音也越来越受到政府的重视。由于中国政府具有巨大的话语权力和动员能力,因而,一旦政府增强了生态保护的意识,那么,提出并推广“生态文明”便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在生态环境日益严峻的状况下,中国的执政者不会不意识到或观察到那种不顾及生态保护的建设思路的局限性——尤其是在遭遇了诸如此次四川地震等巨大灾害之后。
第二,在中国的思想传统中,也一直存在着顺应天地四时、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态观念。在中国人的思想脉络中,从来没有把人从自然中剥离出来并征服自然、凌驾自然的主张。相反,中国的经典思想家更愿意把人看作自然的一部分,更愿意把中国式的理想人格设计成一生态文明研究四川地震与中国的生态文明
个能够理解天地节奏的存在者。相应地,一个人的完整性及其生活的成功,也必须包括他对自然界的尊重及其相互理解。这些源自中国的轴心时代并不断影响后人的观念,更在意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沟通,而不是相互对峙。就此而言,“生态文明”的理念和方案之所以在当代中国被提出后得以迅速流行,尤其是得到中国的人文知识分子的赞赏,主要原因就在于它呼应了中国思想传统中的一个从未中断的重要维度。毋宁说,生态文明及其精神基础,是中国式生活哲理的一次复归。
第三,尽管我们在前面指出,中国普通民众的经济梦想和利益诉求也应为生态环境的破坏承担责任,但必须注意到,他们的这些梦想和诉求仍然受制于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后者才是他们的根本目标。中国的普通百姓或许不像思想家那样去思考人与自然的哲学关系,但他们会非常实用地考虑和设计自己的生活。他们的全部想法及其相应的行动,都是为了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富裕、更体面、更有希望、更加美好。因此,当他们陷入贫困时,他们会非常渴望凭借任何合法的手段去摆脱贫困(尽管这些手段可能给生态环境带来巨大破坏);然而,当他们发现环境的破坏竟然足以阻碍他们继续追求美好生活的步伐时,他们又会对原先的致富手段进行制约。诸如此类的情况看似十分矛盾,但实际上它们又相安无事地共存于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及其日常心理之中。因而,这被许多研究者称之为“中国百姓的实用主义”。正是这种实用主义的存在,为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可能有效的群众基础。当然,同样是基于这种实用主义,决定了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不能单纯强调生态保护,而忽视民众的经济诉求底线。毕竟,“生态文明”不等于“生态主义”,它必须在自然生态的健康与民众生活的健康之间保持恰当的平衡。从这个意义上讲,“生态文明”作为一个足够宽泛的环保概念,之所以会在中国首先提出,正表明了中国的生态问题和社会问题的复杂程度与复杂关系。任何一个关注和讨论“生态文明”的人,都必须首先意识到这一点才行。
10、重访"亭江化工村":磷化工产业与绿色重建之困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2009年05月14日 海清 刘丹
http://finance.ifeng.com/roll/20090514/659007.shtml
阴霾的四川盆地终于迎来了一个艳阳天,阳光穿过云层洒向地面,给人一种想出去透透气的感觉。
平时呆在屋里窗门紧闭的小艳(化名)正准备约上几个伙伴出去玩耍,刚跨出家门口就被一辆疾驰汽车扬起的灰尘吓得退了回去,小艳一边用手捂住口鼻,一边把头缩进了房门。
小艳的家位于四川省什邡市双盛镇,什邡市是“5·12”汶川大地震的极重灾区,但靠近什邡市城区的双盛镇受灾并不严重,而该镇集聚着四川什邡磷化工产业链上众多中小化工厂。
重建之名
自从上世纪70年代末各大小化工厂在石亭江河坝一带设厂以来,周边几个村子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小艳家所在的双盛镇白龙村,因呼吸系统、消化系统、血液系统、皮肤系统、内脏系统癌症等各类癌症致死者已高达五六十人,成为远近“女娃”都不愿嫁入的“癌症村”。之后,白龙村与邻村合并,改名为亭江村。
站在小艳家门口,放眼望去不远处,就是那条被化工厂包围、因污染严重得名的石亭江,当地人习惯把它叫做“石亭江河坝”,原因是平时河里水流量小,只有夏秋季节发洪水时,才能将聚集在河床里的污水一并排入下游的沱江。与河坝一江之隔的,是四川排名前列的经济强市绵竹市,当地同样以磷化工为支柱产业。
去年6月,国家环保局灾区工作组在对该区域检查时发现,什邡化工园区二十家重点企业紧急排查显示,园区存有约3000余吨黄磷、浓硫酸、磷酸、液氨等危险化学品,一些化工厂的危险化学品未设置围堰,部分化工厂污水收集池和事故应急池有污水外排的隐患。
“本来以为地震之后会把这些污染的厂子停掉,谁知,地震没几天他们就又开工了,现在,每天都加班加点地生产,”村民小陈说,“理由就是天天都在讲的灾后重建。”
过去的十多年,这个村子的村民多次为此与小化工厂“抗争”,双盛化工区的污染问题也引起了什邡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当地政府也有过多次“协调”,倚靠磷化工经济的什邡市,也曾一度在保护当地环境与发展工业经济的矛盾之间游离,但随着时间的流逝,没有搬离该地的村民们等到的是他们周围“化工产业”的“欣欣向荣”。
5月,当CBN记者再次返回四川工业要塞——“成德绵经济带”采访时,经济重建成为当地最热的话题,无论是国家还是省市层面,都提出了绿色重建的口号。然而,这个“川西癌症村”正在发生的故事却显现出了部分灾区在经济重建同时如何做到环境保护方面所面临的棘手问题。
当“环保”遭遇“保经济”
小陈说出的,正是灾区经济重建与环境保护所面临的考题。在灾后重建保经济保就业的大背景下,环境问题让位GDP是否如此轻易“顺理成章”,短期利益重要还是坚持长期可持续的发展观,摆在亭江村主管政府面前的现实问题需要更巧妙的破解。
亭江村所反映出来的问题,只是四川灾后重建经济和环境矛盾上的一个缩影,对于这些问题,专家学者们也已展开了更广泛的讨论。
“短期利益与环保一直是一个矛盾的问题,”在接受CBN记者采访时,四川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张衔坦然表达了他的担忧,“就我了解到的情况来看,一些地区确实需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换代。”他同时兼任“四川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灾后重建研究基金资助项目(08010)负责人”,几次在灾区的实地调研,他早已注意到了这个问题。
今年二三月期间,他向全国人大递交了一份《汶川地震后四川部分产业的环境污染问题研究》的报告书。他在报告中明确了四川所处地理位置的重要性,指出了四川灾后生态环境已经令人堪忧。 报告中,他着重谈到了四川“成德绵”(成都、德阳、绵阳)经济带,并对其中的磷化工产业链深感担忧。
2007年相关数据统计显示,成德绵经济区域GDP占到整个四川省10505亿元的45%左右,其中工业产业所占比重甚大。而磷化工产业又是德阳地区三大支柱产业之一。四川省磷化工产业本着靠近矿山资源减少成本的原则,主要分布于龙门山的金河—清平一带,以及凉山州的马边地区。什邡、绵竹正是凭着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大大小小矿业企业聚集于此,尤以石亭江周边为主。
“但是这些资源依赖型产业,又是典型的重污染产业。在生产磷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磷渣、尾气和废水等有害排出物。随着这些磷矿企业的生产和发展,环境隐患也日益突出。”张衔在报告中提到。
由于工艺技术水平的限制,我国生产黄磷的主要方法是电炉法,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磷渣、黄磷尾气、泥磷、磷石膏和废水等有害排出物。每生产1吨黄磷要产生40~80m3废水,排放电炉尾气2200~3000m3,并以1︰5 的比例排放废渣,有害物质主要是元素磷、氟化物、磷酸、氰化物、挥发酸和悬浮物。目前,磷渣被综合利用的仅占总量的50%。
因此,长期以磷化工业为支柱产业的结果,是环境的严重破坏。调查显示,地震极重灾区工业“三废”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已达到饱和程度。一些主要河流已无环境容量,河内生物几乎灭绝,接纳的工业废水已无稀释和自净能力,流域两岸的地下水得不到有效的补充,河水无法使用。
“步调”孰先孰后?
由于磷化工产业既是重污染产业,又是地方经济的支柱性产业,这使得重污染产业的灾后重建面临两难选择:
一方面,作为灾区经济支柱,重污染产业具有资源优势和市场需求前景,加快恢复重建可以增加当地的GDP、财政收入和就业,从而有利于减少地震造成的经济损失。 另一方面,重污染产业又是灾后重建必须加以限制的产业。
这样的分歧在国家发改委和国务院之前所发的两个通知中也能看出。为了抑制因汶川大地震造成的四川磷化工产能下降、磷酸钙盐价格上涨,国家发改委在《加强磷酸钙盐行业运行管理》的通知中要求:“四川要抓紧修复短期内可以恢复生产的磷酸钙盐装置,在当地磷矿企业恢复供矿之前,请云南、贵州、湖北等省适当增加磷矿调出量,支持受灾企业恢复生产。国家将在资金、税收等方面对受灾企业生产恢复、装置重建给予支持。”
而几乎同一时期,国务院在《国务院关于印发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的通知》中则明确规定:淘汰高耗能高污染企业和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落后产能,关闭无法达到安全生产条件的矿山企业和重要水源保护区内污染严重企业。中央财政将对地方淘汰“两高一资”落后产能给予奖励,妥善解决好淘汰和关闭企业职工的生活。
“可以看出,灾区磷化工产业明显属于‘三高’型产业,应当在限制性产业之列。”张衔说。
尽管两个通知的“步调”不完全一致,但从实际情况看,灾区似乎更愿意采取原地迅速恢复产能的重建策略。据统计,到2008年9月,某极重灾区化工产业的工业增加值已达2.4亿元,是该产业灾前4月份工业增加值的52.23%。
以石亭江一带为例,去年8月以来,什邡市几家大型化工企业已经筹划将工厂搬迁到石亭江边的新园区。而在什邡市“5·12”震后重建工业园规划示意图上,沿石亭江布局的什邡特色产业发展区(即石化产业园)清晰于纸上。这也意味着,小艳所住的亭江村,将处于化工厂更全面的深度包围圈里。
“这种将重污染产业布局于水源地的重建决策,我认为存在一定偏差,是缺乏更长远的考虑的。”张衔说。原因很简单:一是当地小化工厂一时关不掉;二,即便是大企业,在循环经济上也存在诸多难点,比如,黄磷生产阶段产生的副产品,存在着处理问题,无论是技术、市场和成本都有障碍,就拿磷石膏来说,目前如何治理和利用仍然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如果寄希望于几十年以后的技术进步恐怕是靠不住的,其后果很可能是继续加重污染。”。
“对于这个问题,地方政府部门内部也存在一些分歧。”CBN记者在绵竹什邡采访时发现,“一方面,有些地方主管部门还没有形成整套的解决重污染问题的方案。另一方面,政府工作有个政策和策略问题,有些事情可能不能先做。”
比如,解决受灾群众的吃、住和就业问题,当前仍是地方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是最急迫的问题。而对待污染产业如何恢复重建这个问题,虽也重要,但没有前者急迫,是可以暂时放一放的问题,当地政府有关部门在和CBN记者交流时态度也很明确,“要积极妥善处理好小化工厂的历史遗留问题。”
5月7日,四川省发改委主任刘捷在谈到对于成德绵地区的重建规划时坦言:“这次汶川地震对区域的产业影响很大,在这次灾后恢复重建规划中,也把成德绵地区的经济恢复、产业发展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刘捷介绍,在成德绵地区,按照规划定位,这个地区的重机械、电子、高新技术产业,这是今后重点发展方向。“同时,通过灾后重建,我们会布局一些循环园区,集中发展相关产业。”刘捷表示。
11、郭兵:环保部门在重大污染事件中缺位让人震惊
来源:荆楚网2009年05月14日
http://env.people.com.cn/GB/9296705.html
近日,吉林化纤集团1000多名工人相继出现头晕、呕吐、嘴和手脚发麻、嗓子发干症状,严重的会突然倒地。当地医院已人满为患,12日一天接诊患者就超过700人,人们怀疑是附近一家化工企业排放的“有毒”气体造成。(5月13日中国广播网)
虽然目前中毒原因仍然不明,但现有信息已足以判断,这是一起明显的重大污染突发事件。在国务院2006年颁布实行的《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中,按照突发事件严重性和紧急程度,突发环境事件分为特别重大环境事件(Ⅰ级)、重大环境事件(Ⅱ级)、较大环境事件(Ⅲ级)和一般环境事件(Ⅳ级)四级。其中发生30人以上死亡,或中毒(重伤)100人以上的属于Ⅰ级事件,该案已有1000多人中毒,显然属于特别重大环境事件。
令人震惊的是,如此重大环境突发事件,本应该由政府职能部门率先发现、果断处理并及时通报,但实际情况却是,当地主管部门如被蒙在鼓里不见动静,倒是千里之外的媒体,在第一时间抢先进行了报道。其实,媒体的报道也已经远远不是“第一时间”:据吉林市化纤医院的医生介绍,从4月20号开始,就有吉林市化纤职工因为气体中毒到医院接受治疗,之后发病的人数越来越多。4月20号至今已有20多天,如果说,记者的“信息滞后”让人遗憾,则相关部门的失职足以令人震惊!
直到目前,公众仍然无法判断,当地政府及环保部门是否已经闻知并介入此事。从地方新闻中,我们查不到相关部门应对这一事件的丝毫报道,中国广播网的信息报道也完全是记者在一线亲自采访得来的,笔者在吉林省、市政府网站,以及吉林省环境保护厅的网站上,也没能看到一篇相关报道。
吉林省环境保护厅官方网站上的信息显示,为进一步加大环境执法力度,严厉打击超标排污行为,着力解决危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吉林省开展了“2009年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而按照该行动方案,5~10月份正是集中检查和整治阶段。在这样的特殊时刻,面对如此重大的问题,有关部门竟然熟视无睹、不闻不问、集体失语,真不知他们在“集中检查和整治”什么。
1000多人是20多天来陆续中毒的,可见职能部门的不作为,已经错过了控制污染的最佳时机,使事态恶化,更多人受害。真不知他们要等到什么时候再“出手”,难道是千余人受害还不够多?或者是没出人命还不够严重?如此视群众的生命和健康为儿戏,实在是令人震惊和愤怒,希望有关部门在尽快解决污染事件的同时,也不要忘了彻底清查和大力惩处有关部门的这种失职渎职行为,给公众一个说法。
12、环境维权举步维艰 公益诉讼何时不再难?
来源:《中国环境报》2009年05月14日 桑景拴
http://env.people.com.cn/GB/9300991.html
近年来,我国存在这样一种现象:一方面,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环境污染事件日益增多,受到社会广泛关注;另一方面,环境公益诉讼一波三折,环境维权举步维艰,污染事件的责任者往往得不到应有的法律制裁。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状况,一个至关重要的原因,是我国缺少环境公益诉讼制度。
一般说来,危害自然环境的行为,侵犯的是社会的公共利益,有时并不直接表现为损害私人利益。比如,有些排放有毒、有害物质的行为,损害社会公共生态环境,没有直接侵害具体主体的合法权益。而我国有关法律规定,只有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主体,才有资格提起民事或行政诉讼,对那些间接受害者,则不提供法律程序救济。这就导致间接受害者难以提起环境公益诉讼,由此造成了法律障碍和制度鸿沟。
在上述情况下,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立法的缺失,致使环境公益诉讼的主体资格问题、成本承担问题,以及案件管辖、举证责任等问题,都很难在司法实践中得以解决。因此,在今年召开的“两会”上,全国政协常委、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万鄂湘等有关人士,积极呼吁通过立法建立中国自己的环境公益诉讼制度。
在环境领域建立公益诉讼制度,让环境权成为一项可诉的权利,既是维护整个社会环境公益的迫切需要,也是建设生态文明、促进科学发展的客观要求。在国外,加拿大、德国、澳大利亚、日本等国都建立了这项制度。
美国更是早在1970年,就将公益诉讼引入环境领域,并逐渐在多项法律中做出了具体规定。这一法律制度的设立和运行,能使公众对损害环境行为依法提起诉讼,可以更好地保护公共环境;能使环保人士在司法力量的帮助下,对企业的违法行为进行更为有效的监督;也会督促地方政府和相关企业主动采取相应措施,正确履行各自的职责,严格依法行事,以避免环境方面矛盾和纠纷的产生。
虽然近几年,我国在环境公益诉讼领域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例如,贵州省贵阳市中级法院设立了环境保护审判庭,贵阳市清镇市法院设立了环境保护法庭;江苏省无锡市两级法院相继成立环境保护审判庭和环境保护合议庭,无锡市中级法院和市检察院联合发布了《关于办理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案件的试行规定》;云南省昆明市中级法院、市检察院、市公安局、市环保局联合发布了《关于建立环境保护执法协调机制的实施意见》,规定环境公益诉讼的案件由检察机关、环保部门和有关社会团体向法院提起诉讼。但是,由于相关法律制度在环境公益方面的缺失,目前我国的环境公益诉讼仍然举步维艰。
公众期待国家能够全面建立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在实体法层面上,要确立公众的环境权,并赋予相关单位和个人对侵害社会环境公益的起诉权;在程序法层面上,增设环境公益诉讼程序的内容,赋予检察机关、环保部门等主体提起环境公益诉讼的资格。
在环境保护已经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焦点的大背景之下,从诉讼推进环境保护也是环境保护法得以实施的重要环节。因此,我们只有加强公益诉讼制度建设,才能在环境保护工作中取得更好成绩,推动环境保护法体系的完善和发展。
13、环保能在金融危机中抓住哪些机遇?
来源:《中国环境报》2009年05月14日 曹国选
http://env.people.com.cn/GB/9296631.html
金融危机在给环境保护带来挑战的同时,在某种意义上也给环境保护带来了机遇。
在金融危机中,一些地方领导更加清醒地看到了当地经济发展中的薄弱环节。如笔者所在的湖南省郴州市是典型的资源型城市,在整个工业经济体系中,有色采选业、有色冶炼加工业、煤炭采选业和非金属矿采选业稳定地占据全市前10名,其中有色采选业长期居第1位。全市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长期沿袭“高开采、高消耗、高排放、低利用”的传统发展模式,掠夺性开采、粗放式经营、积累性污染相当突出。在金融危机中,郴州市受到重创的就有有色金属矿采选加工、出口贸易企业,这类企业有不少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反映出不合理的经济结构在市场竞争、金融风波中的脆弱性。这也使当地领导意识到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强化矿产品深加工、提升产品科技含量及提高第三产业比重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地方领导意识的转变,无疑为环保事业大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
在金融危机中,一些企业获得了治理污染、扩容提质的时间和利润空间。长期以来,一些企业不同程度地存在环保设施不完善、“三废”排放超标等问题,这些企业也制订了扩容提质、污染治理的方案,甚至准备好了治理费用,但担心停产会影响经济效益,因此宁可接受环境执法部门的处罚,也不愿意停止生产,致使污染治理方案迟迟没有实施。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这些企业的生产经营受到了暂时影响,却为其进行扩容提质、污染治理提供了有利时机。首先,企业有了足够的时间,可以一心一意地实施污染治理方案。其次,可以节约治理成本。当前市场物价普遍下滑,不少产品的下降幅度甚至超过50%,企业可以利用这一时机实施扩容提质、污染治理,成本的大幅下降意味着污染治理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再次,还可以争取到国家和地方的投资。更为重要的是,企业解决了环境问题之后,可以轻装上阵、大干快上,实现跨越性发展。郴州市就有20多家企业开始落实早已制订的污染治理、扩容提质方案,同时组织员工进行环境法律法规教育和污染治理工艺技术培训,主动解决环境遗留问题,开展生态恢复工程。
金融危机也为各地整治环境违法企业、调整产业结构创造了有利条件。客观地说,在当前县域经济结构中,不乏规模偏小、工艺落后、科技含量不高的“土法”企业,这些企业处于自生自灭状态,相当一部分没有安装污染治理设施,“三废”直接外排的现象很普遍。在金融危机中,这类小企业损失最为惨重,基本上处于全面瘫痪状态,为彻底解决区域环境整治整而不治、反弹严重问题创造了客观条件。同时,也促使一部分企业经营者转向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环保产业。
综上所述,各级政府及环保部门应该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不失时机地加强环境保护,为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所作为。
一方面,要不失时机地督促污染企业进行环境整治,多还旧账。当前,“土法”企业停产停业只是暂时性的,一旦经济危机过去,这些小型的、粗放型的企业由于其投资相对少、工艺相对简单,恢复起来相对容易。同时,由于地方政府到时候急于发展经济,以弥补经济危机造成的各种损失,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可能更加激烈。因此,各级政府及环保部门应该利用当前的有力条件,切实加大污染整治力度,促进当地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企业扩容提质升级。对规模偏小、工艺落后、治理无望的污染企业,坚决彻底取缔,绝不给关闭企业留下恢复重建的条件和能力。同时,引导企业经营者积极应对经济危机,抓住机遇进行产业转移,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环保产业;对于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有望治理污染的中小企业,要帮助其扩大整体规模、采用先进工艺、实施污染治理、实现达标排放,引导其靠大联强、整合资源,形成集约经营。
另一方面,要不失时机地强化环境管理手段,不欠新账。在国家加大投资、拉动内需的大形势下,项目建设必将出现一个高潮,这就需要各级政府和环保部门保持清醒,不能因加速项目建设而削弱环保,不能因保增长而忽视又好又快发展。
首先,要严守准入门槛。即使在金融危机这一特殊形势下,各级政府和环保部门也必须严格依法办事,不降低建设项目的准入门槛,不让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两高一资”项目有可乘之机,给经济复苏后的跨越式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形成环境障碍。
其次,要严格审批环节。加快项目建设的速度需要特事特办无可厚非,这就要求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切实加强服务,努力提高办事效率,绝不能为片面追求办事效率而忽视办事质量。在环境保护方面,更不能用降低环评等级甚至免去环评程序、随意减化环保审批程序等手段,求得项目建设的突击上马。
再次,要严肃办理手续。环评、环保审批是新、扩、改建项目必需的、严格的法定手续,必须认真办理,保持其科学性和权威性。即使处于经济危机的特殊形势下,需要特事特办,为建设项目开辟“绿色通道”,也必须以法规政策标准为依据、以事实为准绳,不能采取投机取巧、弄虚作假等“变通”手法来影响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落实。
最后,要强化环境监管。对于特殊形势下的建设项目,更要实行全过程环境监管,严格执行环保“三同时”和后督察制度,确保环保设施和环境管理措施能够满足企业清洁生产的需要,确保项目投产后污染治理设施能够正常运行,从而实现增项目、增产但不增污的目标。
14、垃圾处理深陷欠账泥潭 处理垃圾费用处尴尬境地
来源:中国青年报2009-05-14李松涛
http://news.h2o-china.com/show/expo_workshop/801961242264202_1.shtml
5月8日,北京一大型社区旁的生活垃圾堆积如山,令人堪忧。近日,北京市政府发布《关于全面推进生活垃圾处理工作的意见》,北京近期将就“生活垃圾处理”立法;新建、改扩建小区,生活垃圾都将分类收集,社会单位垃圾收费将按量计价。
“这些年,我国的垃圾处理设施,包括填埋场,跟其他国家相比水平并不太低,但是我们解决不了整体的问题。”在由清华大学、中国水网和搜狐联合主办的第三次环境论坛上,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教授聂永丰说。
今年两会期间,北京一个垃圾焚烧场的建设问题受到了多方关注。
这个垃圾焚烧场位于北京海淀区六里屯。早在2006年年底,九三学社海淀区委员会就曾出具调查报告批评六里屯垃圾填埋场,称其污染情况严重。民革海淀区工委提案对拟建的六里屯垃圾焚烧发电厂担心可能给北部地区造成新的污染,建议停止该项目建设。
今年3月11日,环保部环境影响评价管理司司长祝兴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六里屯垃圾焚烧厂项目应进一步论证。
垃圾该如何处理?垃圾处理产业面临怎样的局面?这些问题在我国当前的环境下日益突出。
在聂永丰看来,生活垃圾的产生量不断增加,但生活垃圾的收集率并没有达到百分之百。
“不仅如此,原来的处理设施在经济快速增长的时候就显得不够了,本来这个设施已经可以接受处理1000吨垃圾,现在却要处理超过1500、2000吨垃圾,超过了本身可以接纳的处理能力。”聂永丰说,很多设施超负荷运行,这样不可避免地带来一些问题。
按照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统计,截至2005年底,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年产生量约2亿吨左右,其中城市约为1.56亿吨,县城约为0.44亿吨。全国共有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479个,城市生活垃圾集中处理率约为52%,无害化处理能力为每日25.7万吨,无害化处理率约在35%左右,县城无害化处理率还不足5%。
清华大学水业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傅涛表示,到了有的小城市、城乡接合部、农村,就会感觉垃圾遍地。大城市相对来说清洁很多,实际上只是污染转移。
一方面,垃圾处理的需要很高,但另一方面,处理垃圾的费用却处在一个尴尬的境地。
从我国目前对垃圾处理的资金投入体系看,垃圾填埋场建设资金基本是由政府投入,垃圾焚烧处理设施大多采取BOT等方式,吸引社会资金投资兴建。
在垃圾处理设施运行资金来源上,垃圾处理运行费用主要来自政府财政拨款和垃圾处理费。
2002年6月,原国家计委、财政部、建设部、环保总局四部门曾下发《关于实行城市生活垃圾收费制度促进垃圾处理产业化的通知》,要求各地改革垃圾处理机制,实行企业化管理,同时明确实行生活垃圾处理收费制度。
但是,这些资金的投入,在一些学者看来,并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07年的统计显示,全国2005年垃圾处理费征收额约为20亿元。全国设市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费开征比例约为40%左右。
已征收垃圾处理费的城市中,多数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费收入占垃圾处理总支出的比重在20%以下,少数城市达到40%左右。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投资水平长期过低,历史欠账较大。”一些长期研究垃圾处理的学者表示,1990~2005年,环卫设施固定资产投资仅占城市市政公用设施建设平均投资的2.2%。由于投入长期不足,许多城市主城区和近郊区环卫设施差别大;垃圾堆放和垃圾处理、敞开收运和密闭收运并存;建设和运营脱节。从1996年到2005年,城市垃圾处理场建设数量和投资额前所未有地增长,而城市垃圾处理率不但没有增加,还略有下降。
据傅涛介绍,在2008年全国对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理投入的60亿元中,约有10亿元投资在垃圾处理上,但都是用在垃圾处理场的建设上。垃圾处理因为是地方公共服务,主要是地方政府投资的,中央转移支付、省转移支付在垃圾处理场这个环节多一点,但其他环节都是地方投资的,主要靠收费支撑。
在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费的征收上,由于存在难以计量的问题,收缴率一直不高。
“我们的垃圾收费跟水费、电费是不一样的,垃圾目前在我们国家,尤其是在城市计量是很困难的,无法计量。”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城市垃圾处理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徐海云说,对居民这块是笼统收费,实际上这样用经济手段约束垃圾产生量,只是缺少资金让大家来筹集费用支持垃圾处理。
徐海云表示,我国还存在收入差距比较大的问题,对于高收入或者有稳定工作的人,垃圾处理费可能只占其支出的1%左右。但是还有相当一部分低收入群体可能支付困难。
“我们现在过于强调资源化本身的市场价值,实际上资源化本身也要有成本。资源化这个成本由谁来承担?”中国环境科学院固废污控研究所所长王琪说,实际上垃圾生产者都需要承担这部分成本。
徐海云曾在一次研讨会上表示,我国垃圾处理市场化改革应首先立足于引进技术、管理和人力资源而不是资金。一些地方简单地把垃圾处理列为“招商引资”项目就是误解。对于一些垃圾收运处理设施的市场化改革,政府要做好增加支出而不是降低支出的心理准备。
15、优化企业发展环境着力点何在?
来源:中国环境报2009-05-14 陈谦
http://www.cenews.com.cn/xwzx/gd/qt/200905/t20090514_617350.html
加强污染减排和环境保护,才能将提高企业满意度与实现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有机结合起来。
这样的观点,在应对仍在蔓延的国际金融危机的关键时期,尤其值得人们认真思考和高度重视。
提高企业满意度,在当前的大背景下,恐怕是许多地区下功夫在抓的重要工作。面对严峻的经济形势,要刺激经济复苏,确保实现平稳较快发展,吸引企业落户、加大投资和项目建设力度成为现实选择之一。为企业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提高企业满意度,自然也就成为增强吸引力的必然选择。
一些地区提出,为确保实现经济运行和发展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的“双过半”目标,必须着力抓好保增长各项措施的落实,在这些措施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各种财税优惠政策、简化审批程序、提高行政审批效率等被列为重要内容。各级地方政府正努力打造一流的投资软环境和硬环境,切实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为招商引资积累竞争的基础,创造良好环境,以期最大限度地吸引资本和企业落户。
优化投资环境本无可厚非,但如何才能真正做到投资环境的优化,却是一篇值得仔细研究的大文章。为企业开辟“绿色通道”,方便企业落户;提供便利条件,促进企业尽快生产;给予财税优惠,增强企业再生产的能力,扩大利润空间等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为企业提供可持续发展的生产要素保障,使企业不仅能在当地安稳落户、专心生产、创造效益,更能提高自身的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科学发展和长远发展。遵循这样的思路,加强污染减排,改善和提高环境质量必然成为优化投资环境的题中应有之义。
强调环境保护,不仅能够在更深的层次上为企业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和空间,为企业奠定雄厚的发展基础,更能有效提高区域发展的质量,增强发展后劲和整体竞争实力。以环境保护作为创造良好投资环境的基础和重要内涵,既有利于在招商引资的过程中,实现对企业的择优,更有利于在未来发展中确保引进企业的做大做强。
江苏省常州市天目湖镇对此可谓感触颇深。优美的环境,成为他们吸引投资的最大亮点,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面前,更显示出独有的优势。航天万源集团不久前决定,将以前的杭州总部、上海和北京分部一并迁至天目湖镇,集团副总经理张学轩的话颇引人深思:“我们企业落户天目湖镇基于多方面考虑,其中有一点值得一提,这里良好的生态环境与企业的环保产业形象不谋而合,甚至可以说为企业做了活招牌、活广告。”对于航天万源集团来说,将杭州总部、上海和北京分部一并迁至天目湖镇,是个十分正确的选择。
同样,台资企业钢瑞集团也被天目湖镇的良好生态环境吸引,果断追加投资。钢瑞集团在镇政府引导下将原来的焦炭化铁炉改为电炉,杜绝了大气污染。随着天目湖周边自然环境进一步优化,钢瑞所在的地块不断升值,投资方将原投资额1000万美元追加为3800万美元。
鲜活的事例告诉人们,对于企业尤其是高科技、现代化的大规模企业而言,良好的生态环境有着难以比拟的吸引力,不仅能有力地提升企业的品位和形象,更能为企业的生产和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保护和改善环境,无论是对于应对金融危机还是对于未来的发展而言,都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砝码。
高质量的环境才能吸引高质量的企业。在经济运行下滑的严峻形势面前,一些地方迫于发展压力放松了环境保护,降低了环境准入门槛,高消耗、高污染企业出现了死灰复燃的苗头。牺牲环境虽然从眼前来看,也能吸引一些企业,承接发达地区的落后产能,但真正高规格、上档次的企业,却会对此望而却步。如食品、药品、电子等企业对环境质量要求很高,当地生态环境恶劣甚至周边存在重污染企业,都将严重影响其生产,更不消说旅游、现代物流和文化创意等产业了。对于这些产业而言,没有了优美的环境,也就失去了发展乃至生存的空间。
而对于一个地区而言,以保持优良生态环境作为优化企业发展环境的基础和重要内涵,可以有效地将“两高一资”行业拒之门外,提高自身的发展水平,从根本上增强发展能力和竞争实力。保护环境是遵循经济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的必由之路。只有加强环保设施建设,加大节能减排力度,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新型工业化战略的突出位置,才能进一步优化产业发展环境,营造良好生态环境,真正打造吸引企业投资的洼地。
优化企业投资和发展环境,当务之急,就是要优化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