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众参与 江河信息 五月八日绿家园江河信息导读: (编辑:丽英)

五月八日绿家园江河信息导读: (编辑:丽英)

2009-05-13

五月八日绿家园江河信息导读: (编辑:丽英)

 

环境资讯:

1、中国新闻网:        中国首次发布渤海海洋环境公报 污染令人担忧

http://www.chinanews.com.cn/sh/news/2009/05-08/1683563.shtml

2、人民网-人民日报:     陈至立强调:做好环境资源的监督和立法工作

http://env.people.com.cn/GB/9261684.html

3、新华网:          淮河流域省界断面Ⅴ类水超五成 

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9-05/07/content_11330614.htm

4、新华网:          联合国报告称废弃渔具威胁海洋生态系统 

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9-05/07/content_11332356.htm

 

地方信息:

5、新华日报:         让环保监管跳出地方保护 江苏建三区域督查中心

http://env.people.com.cn/GB/9263957.html

6、中国新闻网:        三年累计投入达五百余亿 山西经济让位于环保

http://env.people.com.cn/GB/9263350.html

7、中国新闻网:        河北率先实施区域禁限批 划定建设项目“环保禁区”

http://news.gxnews.com.cn/staticpages/20090507/newgx4a02f580-2038400.shtml

 

环境污染:

8、大众网-齐鲁晚报:     山东胶州村庄疑水源受污染五年20余人患癌症

http://news.sina.com.cn/c/2009-05-08/063615589634s.shtml

 

环境曝光:

9、中国广播网:        郑州多家医院医疗垃圾倒卖后制成生活用品

http://news.sina.com.cn/c/2009-05-08/080415590908s.shtml

 

特别关注:

10、搜狐绿色:         绿色调查:仅11%消费者关心产品是否环保

http://green.sohu.com/20090508/n263844187.shtml

 

深度报道:

11、中国环境报:        有企业骗补贴成蛀虫 垃圾回收率为何仍是一团糨糊?

http://env.people.com.cn/GB/9263559.html

12、中国环境报:        生态环境形势严峻 怎样拓展环评工作新思路?

http://env.people.com.cn/GB/9263197.html

13、新华网:         "限塑"一周年:消费者"积习难改"致"限塑令"难落实? 

http://news.xinhuanet.com/environment/2009-05/08/content_11329299.htm

 

环境时评:

14、新京报:          别把“油田”当做河流的唯一功能 

http://www.thebeijingnews.com/comment/zonghe/1044/2009/05-08/008@024255.htm

15、搜狐绿色:         痛定思痛 疫情当前话“治污”

http://green.sohu.com/20090508/n263853296.shtml

16、中国环境报:        拆除34家污染企业 壮士断腕就能治本?

http://env.people.com.cn/GB/9263121.html

 

 

 

 

1、中国首次发布渤海海洋环境公报 污染令人担忧

来源:中国新闻网2009年05月08日

http://www.chinanews.com.cn/sh/news/2009/05-08/1683563.shtml

  中新社青岛五月八日电 (记者 修建华 李进梅)中国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今日在此间发布《二00八年渤海海洋环境公报》,这是中国首次发布渤海海洋环境公报。

  渤海是中国唯一半封闭型内海,海域面积约七点七万平方公里,渤海海水交换能力差,海洋生态系统脆弱。环渤海地区一直是中国经济发展的热点区域,沿海城市化与临海工业发展迅猛,对渤海海洋环境造成巨大压力,近岸海域环境污染形势十分严峻,海洋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矛盾日趋凸显。在此背景下,国家海洋局批准编制《二00八年渤海海洋环境公报》。

  公报从六个方面介绍了渤海海洋环境基本情况:一是渤海中部海域环境良好,近岸海域污染较重。海水中主要污染物是无机氮、活性磷酸盐和石油类。渤海夏季海水质量状况较好,秋季海水质量状况较差。

  二是水质污染使部分区域海洋功能受损。百分之三十五点三的海水增养殖区水质达不到功能区管理要求,影响养殖区环境质量的主要原因是海水无机氮、活性磷酸盐浓度较高,海水富营养化较重。海洋保护区海水环境质量下降,百分之八十五的保护区氮磷等水质指标超一类海水水质标准。

  三是渤海生态问题日益突出,典型生态系统健康状况未得到根本改善。这主要表现在入海径流量锐减,低盐区面积减小;近岸海域富营养化严重,海水氮磷比失衡;养殖引种导致局部海域生物群落结构改变;湿地面积减小等四个方面。

  四是海洋污染事故及灾害时有发生。二00八年,渤海共发现十二起小型油污染事件,较二00七年有所上升。二00八年赤潮发生次数与二00七年相比有所减少,全年仅在渤海湾驴驹河附近海域发现一次赤潮,赤潮面积约三十平方公里。

  五是陆源超标排放现象依然严重,对排污口邻近海域环境影响明显。二00八年,环渤海沿岸共监测陆源入海排污口九十六个,超标率为百分之八十二。

  六是环渤海区域海洋开发规模加大,发展与保护的矛盾日趋凸显。

  公报中提出,目前环渤海各级地方政府已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了海洋灾害应急预案,初步建立了海洋灾害应急响应机制。下一步,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将继续加大对渤海的监测力度,为各级政府与广大公众提供准确的渤海海洋环境信息,实现经济社会与海洋环境和谐发展。 (完)

2、陈至立强调:做好环境资源的监督和立法工作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2009年05月08日

http://env.people.com.cn/GB/9261684.html

  本报南宁5月7日电  (记者谢建伟)今天上午,全国人大环资委第九次全委会暨自然保护区(域)法立法座谈会在南宁举行。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至立出席会议并讲话,强调要依法开展对环境资源的监督和立法工作,促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陈至立指出,在当前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形势下,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显得更加重要和紧迫。陈至立强调,全国人大环资委要认真贯彻落实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精神,围绕“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大局,加大监督工作力度,推动党和国家环境资源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保障环境资源法律法规的有效实施。一要选准环境资源方面的若干重点问题开展监督工作;二要把调查研究作为搞好监督工作的基础;三要进一步加强跟踪监督,增强监督实效;四要按照可量化可考核要求,改进和完善监督方法。

陈至立指出,制定自然保护区(域)法对形成和完善有关自然生态保护的法律体系具有重要意义。要按照十一届全国人大立法规划的要求,本着科学立法、民主立法的精神,开展调研和起草工作,注意处理好法律前瞻性与可操作性之间的关系,处理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处理好部门之间以及部门与地方之间的关系,认真做好法律论证工作。

3、淮河流域省界断面Ⅴ类水超五成 

来源:新华网 2009年05月07日

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9-05/07/content_11330614.htm

    新华网合肥5月7日电(记者蔡敏)记者从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了解到,今年第一季度,淮委对河南、安徽、江苏、山东4省43条跨省河流47个省界出境断面水质进行了6次监测。监测数据显示,淮河流域43条跨省河流47个省界出境断面,水质满足Ⅲ类的测次占27.3%,水质为Ⅴ类和劣Ⅴ类的占51.8%,比去年同期有所好转,但汛前防污工作仍不容乐观。

    据了解,根据淮委相关部门的监测,淮河河南、江苏境内水质污染最为严重,其中河南省14个出境断面中,水质为Ⅴ类和劣Ⅴ类的占61.9%;江苏省6个出境断面中,水质为Ⅴ类和劣Ⅴ类的占77.8%。

    2008年监测数据显示,2008年第一季度淮河流域43条跨省河流47个省界出境断面,水质满足Ⅲ类的测次占16.7%,水质为Ⅴ类和劣Ⅴ类的占62.1%。与去年同期相比,总体上满足Ⅲ类水的测次比例增加了10多个百分点,水质有所好转。淮委有关负责人指出,主要原因是,去年以来,淮河水利委员会和流域各省水利、环保部门加大了流域水资源保护的力度,取得了初步成效。

    不过,水利专家们指出,淮河汛前防污工作仍不容乐观。目前淮河水利委员会已紧急将第一季度水质监测情况通报河南、安徽、江苏、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同时,要求流域4省有关部门加强协作,密切关注淮河流域干支流水质变化情况,切实做好汛前水污染联防工作,确保沿淮群众饮用水安全。

发源于河南的淮河是中国七大河流之一,流经河南、湖北、安徽、山东、江苏5省,全长约1000公里。宋代以前,淮河流域因富庶繁华而闻名,而公元12世纪发生的“黄河夺淮”留下淮河中游梗阻、洪泽湖阻水、入海通道不畅三大恶果,淮河因此成为中国灾害最频繁及最难治理的河流。

4、联合国报告称废弃渔具威胁海洋生态系统 

来源:新华网2009年05月07日

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9-05/07/content_11332356.htm

    新华网内罗毕5月7日电(记者刘颖)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与联合国粮农组织日前联合发表一份报告说,大量被丢弃或遗失在海洋中的渔网等捕鱼装置可继续工作数年之久,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威胁正越来越大。

    报告估计,目前被丢弃或遗失在海洋中的捕鱼装置总重量达64万吨,占全部海洋垃圾的约10%。随着全球海洋

捕鱼规模的扩大,加上捕鱼装置更多地使用耐用合成材料制造,废弃渔具问题正变得越来越严重。

    报告说,过去主要的废弃渔具是“漂网”,但1992年后全球已有许多地方禁用这种捕鱼装置;而现在的主要问题是可固定在海底的“刺网”,这种捕鱼装置以浮筒向上拉成一道网墙,长度可达600到1万米,被丢弃或遗失的刺网能在海底工作数月甚至数年,无差别地捕猎任何鱼类和其他海洋生物。

    报告还说,废弃渔具会改变海床环境,并对航海安全造成威胁。

    报告建议采取措施解决废弃渔具问题,如奖励渔民报告丢失的捕鱼装置、推广使用可降解材料的渔具等。报告还敦促即将在印度尼西亚参加5月11日至15日世界海洋大会的代表讨论这一问题。

5、让环保监管跳出地方保护 江苏建三区域督查中心

来源:《新华日报》2009年05月08日

http://env.people.com.cn/GB/9263957.html

  继2008年8月15日苏南环保督查中心率先组建,2009年初苏中、苏北两大督查中心亦同时启动以来,这一在全国省级环保部门首创的环境监管模式,已迈开探路的步伐。

  随着环境容量与排污总量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如何让政府决策获得基层环境状况和环保工作状态的真实信息?如何有效监管协调跨界的环境纠纷……新情况下亟需探索新路子。江苏省环保部门顺应形势,分别在无锡、泰州、淮安设立苏南、苏中、苏北三个区域环保督查中心,并明确提出今后省级的环保监督性检查主要由三大中心承担。

  苏中督查中心主任唐振亚曾是省环境监察局的副局长,他很清楚这一举措的突破性意义:与以前相对缺乏抓手的省级环保督查相比较,现在,省环保厅有什么重点督查任务,三大中心可以更加迅速地落实到位。“简单说,省级环保监管在下面有腿了!”

  在曾任盐城市环保局副局长的苏北督查中心主任杨新芝看来,区域中心具有超脱地方利益之外的独立性,可以在少受、不受地方干预的情况下,督促地方政府和环保部门履行其环保责任。

  “不仅要强化执法监管职能,还要对省委、省政府的重大环保部署进行督查,逐步建立富有效率的环保督政体系。”这是省领导对环保督查中心的期望。为此,三大中心不断拓展创新之道。

  积极推行“后督查”。3月31日,苏南环保督查中心对国家信访局批转省环保厅处理的镇江丹徒区与金坛市交界处两家企业违法排污信访案件现场进行督查,并要求整顿。4月16日,中心又对这两家涉案企业进行了“后督查”,发现两家企业均未能完全落实整改要求。4月27日,中心负责人英剑波紧急向地方环保部门发出“限期整改令”。目前相关整改正加紧进行。

  “约谈”政府官员。4月27日-30日,苏中环保督查中心分别约见了姜堰、兴化、泰兴、靖江、高港等地政府负责人,就夏收秸秆禁烧禁抛工作进行“事前督政”。据了解,苏中督查中心自设立以来,已先后进行过3次专题“约谈”。

“区域互查”。4月20日-23日,苏北督查中心组织苏北五市环保部门开展了一次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的互查。“每个小组由3人组成,我们中心出一人,各市环保局出两人。五大城市交叉督查,效果很好。以后这种互查将长期化、制度化,每个月定期举行。” (记者 杭春燕)

6、三年累计投入达五百余亿 山西经济让位于环保

来源:中国新闻网2009年05月08日

http://env.people.com.cn/GB/9263350.html

  山西因煤兴,也为煤忧。除了屡屡发生的矿难之外,山西作为中国污染最严重的省份之一,这些都“刺痛”着山西执政者的神经。为此,山西“壮士断腕”“不要污染的GDP”,将经济让位于环保,在2006年至2008年间,山西环保累计投入达523.5亿元人民币。

  “污染大省”“刺痛”着山西的执政者们。为此,山西从2006年之后打出了一系列的重拳,拉开了一系列的环保风暴:实施蓝天碧水工程、对违法企业“零点关停”直指污染企业“命门”、各县市土焦厂内炸声一片、环保成绩纳入干部考核中,实施环保“一票否决”制、问责制、百万重奖环保先进集体和个人等。

  上述一系列环保风暴的策划者,山西省环保局局长刘向东称“正视矛盾,打破环保与污染僵持的局面,敢于出高招,绝招,改变环境面貌。”

  据山西省环保局的最新统计,2006年至2008年,山西省环保投入累计达523.5亿元人民币,占到整个“十一五”环保规划投资的65%,是“十五”前三年即2001至2003年累计环保投入的5.5倍。这些资金主要用于电力、焦化、冶金、化工等重污染行业大气和水污染治理,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等污染治理设施建设。

  经过几年努力,据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山西一举摘掉了戴了四五年之久的污染“黑帽”。

  山西的环保“突围”,让“铁腕局长”刘向东成为大陆首位获得“全球公益慈善联盟金质勋章”的中国人。

此外,山西环保部门的一项调查显示,山西当地有高达百分之九十一点九五的市长(厅局长)认为“加大环保力度会影响经济发展”。而山西在全国种种优异的环保成绩,表明着山西经济让位于环保,昭然着执政者的“壮士断腕”“不要污染GDP”的大决心。(作者:任丽娜)

7、河北率先实施区域禁限批 划定建设项目“环保禁区”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09年05月07日

http://news.gxnews.com.cn/staticpages/20090507/newgx4a02f580-2038400.shtml

  中新网石家庄5月7日电(记者田张梦)河北省环保厅今日发布实施《河北省区域禁(限)批建设项目实施意见》,率先在全省范围内划定建设项目“环保禁区”。

  据河北省环保厅副厅长杨智明介绍,实施区域禁限批更加科学的具体的引导项目建设,将环境因素置于重大宏观经济决策链的前端,从环境资源角度,对各类重大开发、生产力布局、资源配置等提出了更为合理的战略安排,起到指导区域发展、区域经济建设的作用。

  《意见》明确要求根据城市功能定位、资源禀赋、环境承载能力和产业政策,按照《河北省生态功能区划》和主体功能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的不同要求,优化生产力布局,加强对重点产业及项目建设的引导,促进产业升级。

  据悉,实施区域禁限批将严格各类环境敏感区的管理。严格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特殊保护区以及森林公园、地质公园等特征敏感区的建设项目管理。

  在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及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方面,将禁止在历史文化名城建成区内建设区域开发、资源开采、冶炼、制革、毛皮鞣制、造纸、原油、石油焦炼制、化学原料及化学品制造、水泥、石墨和炭素制品、焦化等污染严重的建设项目。

  严格重点流域、区域环境管理。城市规划区(非工业区)边界外2公里以内,主要河流两岸1公里以及居民聚集区卫生及安全防护距离范围内,原则上不得建设污染型工业项目,已建成的要建立逐步退出机制。铁路、公路干道两旁按行业准入条件的要求建设。

  该省还将严格限制高耗能、高污染的建设项目并实行建设项目区域总量控制。

8、山东胶州村庄疑水源受污染五年20余人患癌症

来源:大众网-齐鲁晚报2009年05月08日

http://news.sina.com.cn/c/2009-05-08/063615589634s.shtml

图为当地村民从一口井中打水

  胶州市洋河镇曲家芦村近五年内已有20多个人相继患癌症,其中12人已死亡 。同时大多数村民家的井水都因含很多杂质而无法饮用,村民怀疑是水源遭到了破坏,纷纷到山上和山脚下新开的井内取水喝。胶州市卫生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验科最近已经到村内取了水样,6日,村民仍一边去山上取水喝,一边等待检测结果出来。

  癌症入侵山村20多人“中招”

  曲家芦村位于胶州市洋河镇政府驻地西南一公里处,村前四里左右就是南山,村北则有洋河环绕,以前这里山清水秀,空气清新,村民在此定居繁衍,到现在村里已有千余人。

  但近几年癌症悄悄入侵了这个村庄,打破了他们安宁的生活。从2004年至今五年的时间内,已经有20多个人先后患了癌症,其中12个人已因此去世,其中不乏三十岁至五十岁的青壮年。

  “冷金启,因肠癌去世;冷金艾、臧月娥、张秀琴、冷同清,都因胃癌去世;冷团祥,死于肺癌,死时才34岁;还有薛桂琴,患食道癌去世.....。”该村村民杜运美跟记者数落着。

  清澈井水煮后“变脸”

  6日上午,杜运美从自己家中的水井中打了点水,记者发现水看上去非常清透,跟自来水没什么区别,但是尝起来却觉得味道有点“懒”,“以前大家觉得水懒点没事,凑合着喝,但是后来发现煮出来的水里的东西越来越多,就不敢喝了。”随后她将水放在刷得干干净净的锅内煮,煮熟之后,记者发现水底已经有不少白色和黄色的沉淀物,锅内水的上沿处也留下了几圈白色的痕迹。

  “十米深的水井不能用,我后来又打了个20米的井,发现打上来的水也还是这样。”刘汝华对记者说。从去年开始,他就每天傍晚骑着摩托车载一个水桶到离家四里地外的南山上带水吃。他和老伴帮在外地打工的儿子、媳妇照看孩子,两口子去年回来发现水里的杂质越来越多,坚决不敢让孩子喝了,说要买大桶水,但是老刘觉得大桶水太贵,所以就开始从山上取水。

  跟他一样到山上取水的人有很多。记者了解到,曲家芦村依山而建,除了靠山比较近、地势较高的部分人家水喝起来尚未发觉有什么异样之外,其余村民家的水都没法饮用,而 20多个患癌症的村民也都住在地势较低的地方。

  假发加工厂曾大量排污

  水里的杂质为什么越来越多了呢?记者采访了不少村民,大家都表示水源可能受了污染,而除了该村养牛排便、田地里施农药等污染之外,最有嫌疑的就是村前开的那两家假发加工厂。约十五年前,村委会将村前很大一块土地租给了青岛人王清华,租期五十年。王清华又将这块土地分为南厂和北厂两个厂房,分别承包给村民冷辉利和自己的侄女王静。之后二人的假发加工厂如火如荼地开始运作起来,因为工厂都在本村和邻村招工,曲家芦村的大部分人当时都因获得赚取外快的机会而开心,许多家庭主妇都成了这两家工厂的工人,杜运美也在其中,而且在里面一干就是七年多。

  她回忆说,当时工厂干的都是将假发运来之后用燃料进行加工上色,染发之后各种颜色的污水就直接倒在工厂外的土地上,四五年之后,因工厂肆无忌惮地排污行为引起了村民的反对,工厂才在周边用水泥垒了排水沟,但是污水仍然是不经过处理直接排出。

  “现在工厂转了型,头发都染好了再送过来,工人只要将头发在搓麻绳上搓出型来,再放在烘箱里面定型就可以,所以基本不排污水了,可是前几年排出来的水渗到地下去了,可能要影响到之后很多年。现在我们想清楚这个问题的时候已经晚了。”杜运美说。

  除此之外,记者采访了解到,村内中部有两家洗澡堂,也将污水直接排入地下,这也是很多村民担心影响水源的原因之一。

  因为水中杂质越来越多,村内曾经有人向环保局举报过。但是环保局相关部门到村内之后,采了假发加工厂旁边的水样,检测之后并未发现什么问题。“工厂在村前,村子前高后低,所以水往低处渗,工厂周围的水早就干净了。”村民这样理解环保局的检测结果。

  通上自来水告别水污染

  记者采访时了解到,曲家芦村曾经通过自来水,据现任村委书记冷同尧讲,那还是十几年前的事情,当时村子里是镇上较早安装自来水的,不少村民都觉得挺自豪,但是用了还不到一年,因为自来水的供水管坏了,村民家的自来水管道也相继拆除了,各家又恢复了打井吃水的习惯,而村前那口自来水井已经成为一口垃圾井。

  记者在大约半个月前联系胶州市卫生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验科的工作人员,工作人员已经到村子取过水样,将对生活用水的各项标准进行检验。记者6日致电胶州市卫生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了解到,检测结果仍未出来。

  胶州市卫生局卫生监督所公共卫生监督六科的吴集海科长介绍,目前都提倡村民饮用自来水,因为地下水与地表水一样,也受到了污染的威胁。先不说村内的假发加工厂是否对村内的水源造成了污染,单说农用氮肥以及垃圾中的油、酚往下渗入地下水,氮肥中的硝酸盐一旦进入地下,就会转变为亚硝酸盐,在人体中能够转变成致癌物质。因此村民患食道癌不排除与长期饮用污染的地下水有关。(本报记者刘爽)

    相关链接 农村水源频受威胁

  近年来,不少农村借“招商引资”大力发展经济,但是招来的很大一部分是金属、化工、水泥、造纸等污染企业,导致一些农村水质受到污染,农民身患怪病……

  1、婺源县太白镇素有“中国最美丽农村”之称 ,但由于不少污染行业的“潜入”,太白镇街道居民一年四季生活在刺鼻的气味当中。太白中心小学就曾发生数百名师生因闻到气味头晕呕吐的污染事件。

2、2007年,河北省石家庄市栾城县郄马镇东羊市村自来水被污染,井水里飘着黄色的悬浮物,用此水洗完澡,身上就会过敏,起红色小疙瘩,据当地报纸报道,该村子周边有几家化工厂,一些工厂为了节约成本,肆无忌惮地到处排污。

9、郑州多家医院医疗垃圾倒卖后制成生活用品

来源:中国广播网2009年05月08日

http://news.sina.com.cn/c/2009-05-08/080415590908s.shtml

  中广网郑州5月8日消息 (记者丁晓兵 赵飞) 医疗垃圾因为携带病原微生物具有引发感染性疾病传播的危险,在《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中被列为头号危险废物。为杜绝医疗垃圾危害人民生命健康,国家明令禁止医疗垃圾回流社会。然而河南省郑州市民张先生经过近三个月的跟踪调查发现,郑州市多家医院的医疗垃圾被违规倒卖给社会收购人员,这些医疗垃圾经粉碎后被制成生活用品,对市民的身体健康构成了潜在威胁。

  医疗垃圾变身一次性生活用品

  近日,河南省郑州市有关部门根据市民张先生举报,在郑州市黄冈寺北新村一处民居和二七区齐礼阎乡刘寨村一处厂房,查获大量一次性针管、输液器、输液瓶等医疗垃圾,让很多市民感到震惊。更让市民难以置信的是在一些输液瓶上,有很多标注有郑州市多家大型医院的名字。那么这些本该由郑州市医疗废物集中处置中心集中处理的医疗垃圾,为什么会出现在不该出现的地方,这些标注有郑州市多家大型医院名字的输液瓶又意味着什么?

  记者赶到郑州市二七区齐礼阎乡刘寨村的非法医疗垃圾加工点时,郑州市医疗废物集中处置中心的工作人员正在收运、清理加工点的医疗垃圾。郑州市医疗废物集中处置中心主任范春信告诉记者:“废塑料是很好的基础化工原料,所以有人利欲熏心,就把这些东西从医院里偷偷地给弄出来,就把他粉碎做成化工原料,但是这上面带有大量的病菌和细菌,它本身消化不掉,没法把它灭活,没法把它消毒,所以这种情况下,就做成一次性的生活用品,又流向社会,给广大群众的生活造成很大的损害。”

  郑州很多医院有有私自倒卖医疗废弃物现象

  那么这些被国家明令禁止流向社会的医疗垃圾,到底是通过怎样的途径从医院外流的呢?

  郑州市民张先生是个有心人,今年1月中旬,他到郑州一家医院看望病人时,发现有人从医院的医疗废弃物存放点往外运医疗垃圾。打这以后,平常工作不是太忙的他只要有时间,就到这家医院医疗废弃物临时存放点的门口盯守,想看看这些医疗垃圾运到哪儿。他回忆说:“去郑州市中医院看个病号,有个面包车它鬼鬼祟祟,不知道装的什么东西,我就跟住了。每天都有这个面包车,车号:豫A07c50,车开得特别快。运到刘寨村。当时是拉针管的。我盯了三个月。”

  张先生的发现让人吃惊。因为他盯守的医院是郑州市中医院, 这是一家“三级甲等中医院”、“全国示范中医院”,按理说不应该出现医疗垃圾非法外流的情况。

  然而张先生却告诉记者,经过一个多月的跟踪,他发现,从郑州市中医院转移出去的医疗废弃物主要由一辆车牌号为:豫A07C50的面包车来完成,而另一辆车牌号为豫AE3920的面包车也参与过。

  不仅如此,张先生介绍说,此后他扩大了跟踪范围,通过三个多月的跟踪调查,他发现郑州市很多医院存在私自倒卖医疗废弃物的现象,而这几辆面包车只是负责专门运输的,目的地是黄岗寺新村一民房。在这个民房里,有老两口专一负责把这些垃圾重新整理。他告诉记者:“总共两个地方,实际上先到黄冈寺,到刘寨村打成颗粒。送给加工厂。”

  张先生说,刘寨村的废品站会把塑料类的医疗垃圾粉碎,卖给塑料制品厂,制成一次性塑料水杯等生活日用品。

  郑州市有关部门介入调查

  5月3日夜,郑州市公安局三官庙派出所接到张先生的报警后,半路截获刚从郑州市中医院收运医疗垃圾出来的张某驾驶的面包车。据介绍,查获的面包车内装有六大包医疗垃圾,其中有大量输液管等国家明令禁止回流社会的医疗废物。

  在郑州市黄冈寺北新村,附近居民证实,租住在这里的这户人家收购、贩卖医疗废弃物至少有半年时间了:

  记者:您知不知道医疗垃圾?以前看到过有车运送这种东西过来?

  村民:见到过。

  记者:什么时候看见?

  村民:去年年底就有了。

据了解,目前,郑州市环保局和二七区环保局已经介入“医疗垃圾”调查。郑州市卫生局专门成立了调查组,调查医疗废物泄漏的原因。对调查的进展,中国之声、中国广播网将继续予以关注。

10、绿色调查:仅11%消费者关心产品是否环保

来源:搜狐绿色2009年05月08日

http://green.sohu.com/20090508/n263844187.shtml

  【搜狐绿色编者按】搜狐绿色频道联合中华环保联合会于2009年4月15日开展了“绿色消费意识有奖问卷调查”。调查问卷共设置问题14个,内容包括人们对绿色消费概念的理解、最关注的绿色消费领域、绿色消费的目的、未参与绿色消费的原因、对环保产品性能的期望、提高绿色消费意识的方法等。此次调查选题紧扣今年4.22世界地球日活动主题——绿色世纪,强调个体对于可持续消费的责任意识,希望能通过对消费行为的集体反思来唤醒大家的环保意识,提倡“绿色消费”以引导“绿色生产”。截止于2009年4月24日,共6349人参加了此次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仅11%的消费者最关心产品是否环保,33.4%的消费者总是关注消费行为对环境造成的影响,28.4%的人对绿色消费有较为全面的认识,对绿色产品不了解是人们没有特意进行绿色消费的最主要原因。目前,公众最关心的绿色消费领域是“绿色食品”和“绿色建材”,消费者最常使用的绿色产品标识是“中国能效标识”、“绿色食品”和“中国环境标志(II型)”,公众对产品绿色功能的最大期望是“节约资源”和“有益于健康”,女性消费者的绿色消费意识要高于男性消费者。公众认为提高绿色消费意识最有效的方法是“媒体加大宣传力度”。

  一、公众对绿色消费关注程度

  根据调查,公众在消费时最关注产品的质量,其次是价格、服务,而产品是否环保的关注度仅排名第四,产品是否方便的关注度排名最后。在消费者中,9.3%的男性消费者和15%的女性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时最关心产品的环保性能,说明女性消费者比男性消费者更有可能进行绿色消费。

   根据调查,33.4%的人总是关注消费行为对环境造成的影响,53.2%的人经常关注消费行为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绝大多数30岁以下和51岁以上的消费者比较关注消费行为对环境造成的影响,31—50岁的消费者对此关注程度低于上述人群。

  二、对“绿色消费”概念的理解

  “绿色消费”的定义方式多种多样,但大多数研究习惯从4个层面对其进行描述和解释:第一,从环境学角度讲,是指人类消费活动无害于环境,即“无污染消费”;第二,从资源学角度讲,是指人类的消费活动应该适度和综合利用自然资源,即可持续消费;第三,从生态学角度讲,是指人类的消费活动应符合生态系统物质和能量流通规律,人类消费既满足人类营养和其他方面的需要,提高生态经济效益,又不至于造成生态经济学上的浪费,即经济消费;第四,从健康学角度讲,人类消费要符合健康需求,倡导消费者在消费时选择未被污染或有助于公众健康的绿色产品,即安全消费。

  调查结果显示,28.4%的人认为绿色消费包含上述四方面内容,13.9%的人认为绿色消费包含上述三方面内容。显然,人们对绿色消费概念理解得还不够清楚,大多数人认为“绿色消费”概念应该包含“无污染”消费,而对“经济消费”、“可持续消费”、“安全消费”的理解和认识还很不足。这说明,在今后的绿色消费宣传教育工作中,应对“绿色消费”的理念和概念进行仔细剖析,帮助消费者全面理解绿色消费的实际内涵。

  三、公众关注的绿色消费领域

  此次调查,公众最关心的绿色消费领域是“绿色食品”和“绿色建材”,这说明政府、市场部门、民间组织、媒体在这两个领域的绿色消费宣传力度较大,且效果显著。结果还表明,在“绿色建材”以外的几个绿色消费领域中,女性消费者的关注程度都高于男性消费者,说明女性消费者的绿色消费意识要高于男性消费者。因此,如何提高男性消费者的绿色消费意识应该得到广泛关注。同时,绿色市场应该更加盯紧女性消费者的钱包。

  四、绿色消费目的

  调查显示,41.2%的消费者因为健康进行绿色消费,35.4%的消费者因为时尚而进行绿色消费,而因为环保进行绿色消费的人数仅占到23%,无意识进行绿色消费的人数仅有0.4%。半数以上女性消费者主要是因为健康而进行绿色消费,接近半数的男性消费者主要是因为推崇时尚而进行绿色消费。这说明,女性绿色消费者对绿色消费的概念理解比较深刻,更加注重绿色产品的内涵和品质,而男性绿色消费者更倾向于“概念性消费”,容易受到时尚潮流的影响。因此,绿色产品从设计到生产,从流通到宣传,都应该加入时尚理念和时尚化元素,从而吸引更多的男性绿色消费群体。同时,社会应该加大对绿色消费内涵的宣传,并将绿色消费与环保联系得更加紧密,通过绿色消费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

  五、没有特意选择绿色产品的最主要原因

  在“没有特意选择绿色产品的最主要原因”的调查中,59.8%的消费者认为对绿色产品不太了解,31.2%的消费者认为价格高,1.9%的消费者认为没有必要选择绿色产品,7.1%的消费者认为绿色产品不可靠。根据数据分析,在30岁以下的人群中,超过2/3的人因为不了解绿色产品而没有特意选择绿色产品;在61岁以上的老年人中,约有2/3的人是因为价格高而没有特意选择绿色产品;在月收入超过6001元而没有特意选择绿色产品的消费者中,87.2%的人也是因为对绿色产品不了解。这说明,人们对绿色产品的了解和认知程度低是导致人们没有特意进行绿色消费的最主要原因。老年群体由于生活收入不高限制了他们进行绿色消费的意愿。因此,政府、民间组织、企业要有计划、有步骤、有针对性地不断加大对绿色产品环保功能的宣传,真正实现消费者购买商品时的知情权,提升消费者的绿色消费欲望,并以公益的方式使老年人享受到绿色产品的有益功能。

六、对绿色标识的认知程度

  通过调查,消费者最常使用的绿色产品标识是“中国能效标识”、 “绿色食品”和“中国环境标志(II型)”,经常使用的绿色产品标识是“可循环再生”、“中国环境标志(I型)”和“安全饮品”,较少使用的绿色产品标识是“中国环保产品认证”、“中国节能认证”和“森林认证”,很难被使用的绿色产品标识是“绿色选择”和“中国环境标志(III型)”。

  以“中国能效标识”作为绿色产品选购依据的消费者最多,说明政府大力推进节能减排的各项政策初见成效,节能减排意识深入人心。半数以上的消费者以“绿色食品”标识作为依据选够食品,说明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以后,对健康十分关注。但绿色标识认知程度和使用率不高仍然是不争的事实,今后应该加大对绿色标识的宣传力度,普及相关知识,引导消费者正确、安全、健康的消费。

七、公众对“禁塑令”的支持程度

  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规定从2008年6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禁止生产、销售、使用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塑料购物袋,并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通过此次调查,公众对这项促进绿色消费的政策还是表现出相当大的支持。

  塑料袋收费后,大约将近2/3的消费者接受了环保理念,深刻认识到了禁止使用免费塑料袋的本质意义,能够身体力行,采用多种方式减少塑料袋的使用。但是,也有35.2%的人仍然愿意花几毛钱购买塑料袋以图方便省事。这是因为《通知》仅仅规定了不准免费提供塑料袋,但解决办法、监督体制、替代品等相关事宜都没有配套政策,禁塑精神尚未贯彻到底,实施效果不尽人意。

  此项调查可以看出,国家以强制手段倡导绿色消费,能够在民众之间迅速产生广泛、深刻和长久的影响,但是如果缺少相关配套政策,预期效果难以实现。

八、出行方式

 

  被调查者中,46.8%的人主要出行方式是步行,28.9%的人主要出行方式是乘坐公共交通工具,20.4%的人主要出行方式是骑自行车,4.0%的人主要出行方式是驾驶私家车。大部分人都选择了绿色出行方式。但是,在月收入4001——6000元的人群中,11.9%的人使用私家车出行,远远高于其他收入群体使用私家车出行的比例。因此,高收入群体应成为“绿色出行”的重点宣传对象。另外,从“不同年龄群体驾私家车出行的比率图”中可以看出,以私家车为主要出行方式的人数比随着年龄的增加呈总体增大趋势。这说明,随着年龄的增加,财富的积累,人们在选择方便、快捷、舒适生活方式的同时,更应该提高环保意识,时刻关注自身的消费行为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环境保护教育应该成为终生教育。

九、对环保产品的期望

  根据“公众对环保产品期望”的调查,企业应该在“有益于健康”和“节约资源”的产品绿色功能上继续努力,积极按照消费需求进行绿色生产。此外,应该在“减少污染”、“可以重复使用,多次利用”和“可以分类回收,再循环”的产品绿色功能上不断进行技术研发,提高公众对环保产品绿色功能多样化的认识,开拓创新,抢占市场,通过绿色生产引导绿色消费。同时,社会各界还应该将保护动物和生态补偿机制作为一种绿色消费方式的理念进行倡导和推广。

十、提高绿色消费意识的方法

  根据调查,公众认为提高绿色消费意识的最有效方法是“媒体加大宣传力度”,其次是“加强绿色消费知识的教育”。因此,社会各界必须大力宣传绿色消费观念,使之深入人心。政府、学校、媒体、民间组织应自觉承担起对全民进行绿色教育的责任,针对不同对象,采取不同方式进行教育、培训,以提高全民的环境知识水平,增强全社会的绿色意识。美国著名经济学家马歇尔曾指出:“一切需求的最终调解者是消费者的需求”。因此,企业应该将企业利益、消费者利益、社会利益和生态环境利益四者统一起来,实施绿色营销战略,培育绿色企业精神,树立企业绿色形象。公众应积极响应绿色消费、绿色选择、节能减排等环保倡议,切实转变消费观念,避免和抵制盲目消费、铺张浪费、有害消费等不良消费行为。

11、有企业骗补贴成蛀虫 垃圾回收率为何仍是一团糨糊?

来源:《中国环境报》2009年05月08日 姚伊乐

http://env.people.com.cn/GB/9263559.html

  编者按

  在4月30日的固废刊中,本报发表《垃圾资源化不可理想化》一文,就“如何看待垃圾资源化”作了经济和市场方面的分析,对垃圾资源化过程从物流角度作了分析,阐明了垃圾在资源化的同时,要客观考虑其投入与产出比、物流成本、环境影响以及资源化产品的市场需求等因素。

  那么,我国垃圾资源化的现状如何?垃圾综合利用率到底和发达国家有何差别?在资源化利用的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本期将继续探讨这些内容。

  少数企业骗取国家政策补贴,垃圾堆肥只堆不肥,已成为垃圾处理行业的蛀虫

在大部分人看来,我国垃圾资源化处于较低水平,政府有关部门也一直将提升我国垃圾利用率作为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内容之一;而实际上,我国垃圾利用率到底是多少,一直以来没有一个相对准确的统计数字,统计的标准和方法也不是很健全。大众对我国垃圾资源化的概念是模糊的,接触到一些报纸关于中外垃圾利用率的数据对比,但对于数据的计算方式很少考虑。此外,我国垃圾资源化系统的运行和管理状态也比较混乱。

  要在可操作的层面实现垃圾资源化,在考虑经济成本和环境影响的基础上,需要了解我国垃圾资源化的真实状况。本报记者近日就此采访了业内专家。

  我国垃圾回收利用率为何难以统计?

  “废品”部分基本被提前分选出来,没有归入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的管理范畴;我国的垃圾相当于国外经过分选后的剩余垃圾;因此,我国城市垃圾的回收利用水平难以得到全面的统计和反映。

  认识我国垃圾资源化水平,首先要明确我国“垃圾”的范畴和“垃圾资源化”这一概念。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总工徐海云分析说,我国大众、包括政府部门对“垃圾”范畴的理解,和发达国家有差异。我国目前经济条件下,大部分居民在家庭中对旧报纸、易拉罐等基本做到单独收集,然后卖给废品收集者或者说“收破烂”的;没有分类的垃圾,在投放到垃圾箱之后,还会被废品收集者预分选出部分可回收物;这两个部分,我国通常称为“废品”,而其余部分才是我们定义的垃圾。政府环卫部门收集的城市生活垃圾不包括“废品”,而“废品”部分没有归入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的管理范畴。

  也就是说,国外垃圾=我国的“废品”+垃圾,或者说,我国的垃圾相当于国外经过分选后的剩余垃圾。这样一来,即使在客观上是相同的利用率,由于不同的计算方式,得出的结果也大不一样。比如,国外的1吨垃圾,经过分选等程序,如果回收利用了其中的500千克,则其利用率为500/1000=50%;中国的1吨垃圾,先被废品收集者拣出400千克的“废品”,剩余的600千克垃圾经过分选等程序,回收利用了100千克,其利用率不是(400+100)/1000=50%,而是100/600=16.7%。

  此外,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和消费水平,我国环卫部门清运的生活垃圾中灰土或高水分瓜皮等厨余垃圾往往占有较大比例,笼统地回收利用率也不具有可比的意义,比如我国北方许多地区,由于家庭能源采用“蜂窝煤”,如果1吨生活垃圾中0.6吨为“蜂窝煤”,其余为其他生活垃圾,那么将这些其他生活垃圾全部回收,回收率也只有40%。因此,要客观分析回收水平,需要细化某类废物的回收率,比如,分析废报纸的回收率比废纸回收率就更能说明问题。

  徐海云说,我国垃圾中的“废品”部分,其收运和处理由其他部门负责,因此,目前城市建设部门统计的城市垃圾清运量基本不包括“废品”,城市垃圾中废品回收又没有健全、完善的管理体系,难以进行确切统计,因而,我国城市垃圾的回收利用率难以得到全面的统计和反映。

  从材料的回收利用率来看,我国垃圾资源化水平较高

  垃圾回收不应仅看回收率的数字,要考虑实际的垃圾成分;客观来说,我国的垃圾回收利用水平特别是材料的回收利用水平,是比较高的。

  除了计算方面的原因之外,还有另外一个重要因素导致我国垃圾利用率低,就是垃圾的组成成分。徐海云认为,垃圾回收不应仅看回收率的数字,要考虑实际的垃圾成分。客观来说,我国的垃圾回收利用水平特别是材料的回收利用水平,是比较高的。我国废纸回收状况可以说明这一点。

  他分析说,虽然我国的废纸回收率还不到30%,显著低于发达国家和发达地区70%左右的废纸回收率,但这并不能说明我国废纸回收水平低或者回收的潜力还很大。

  我国的人均纸消费量低,导致其回收率难以处于高水平。根据1999年设在华盛顿的世界观察机构的统计结果,全球30%的纸产品用于美国,人均消费335公斤/年,日本人均消费249公斤/年,德国是192公斤/年。尽管中国是继美国之后的全球第二大纸生产国,但人均消费量只有27公斤/年。人均纸消费量低,通常表现为报纸书刊的消费量比例低,而卫生纸等难以回收的纸的消费量比例就相对较高,显然废纸回收率就不可能很高。

  他分析,2007年,我国废纸回收率提高到37.9%,和2000年相比,废纸回收率的提高主要是人均纸消费量,其中包括报纸、办公用纸和包装用纸消费量增加的结果,实际上废报纸回收率、废纸板回收率并没有提高——因为已经很高了,没有提高的空间。

  以美国为例,虽然在2000年其废纸回收率达到45.4%,但具体分析其各类废纸的回收率,废报纸为58.2%,废纸箱为70.7%,而废纸巾、废纸杯等回收率则很低,可以忽略不计。

  徐海云告诉记者,目前我国没有确切的废报纸和废纸箱的回收率统计,但从办公室和居民的调查看,废报纸和废纸箱的回收率应在95%以上,高于任何一个发达国家。另外,从垃圾场实地考察来看,国外的垃圾场中纸含量比我国垃圾场高得多,我国的垃圾场中确实还有纸,但已经是经过几重收集之后剩余下来的“脏纸”,回收得不偿失。

  此外,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教授聂永丰告诉记者,目前在城市生活垃圾的综合处理中,堆肥是主要的资源化项目之一。但就实践来看,垃圾堆肥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无害化方面,减量化和资源化效果不明显。

  调查发现,从整体来看,目前我国堆肥处理工艺多为引进技术,且运营过程中的管理、监督机制不健全,技术操作不标准,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另外,行业内有少数企业开展项目的目的不纯,甚至是为了骗取国家政策补贴,垃圾堆肥只堆不肥,已成为垃圾处理行业的蛀虫。

徐海云告诉记者,我们常说城市生活垃圾中60%以上是厨余类有机物,这些厨余类有机物回收率低,这同样需要分析这些厨余类有机物究竟有多少是剩饭、有多少是剩菜、有多少是汤水、有多少是瓜果皮、有多少是蔬菜加工的剩余物,才能客观分析出厨余类有机物资源化的潜力和差距,诸如西瓜皮、汤水这样的高水分厨余类有机物是单独收集进行资源化利用,还是通过某种途径(如挤压或粉碎)将其中大部分水分排入下水道;居民在菜市场购买蔬菜回家加工时,往往会产生很多加工的剩余物,对于大城市的中心城区,是推行“净菜进城”,是要求在菜市场就地摘净,还是要求在回家后单独分类收集,哪一种更容易实现?这些都值得深入研究。

12、生态环境形势严峻 怎样拓展环评工作新思路?

来源:《中国环境报》2009年05月08日 薛惠锋 宋红丽

http://env.people.com.cn/GB/9263197.html

  当前,严峻的生态环境状况迫切要求我们必须正确处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采取积极措施减少污染物排放,改善生态环境。环境影响评价是环境保护制度中与经济建设结合得非常紧密的一项制度,能够从源头控制环境污染,有效遏制高消耗、高污染产业的发展势头,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我国的环评制度在实践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有力地推动了污染减排工作,对于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相协调以及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都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严峻形势凸显环评制度实施的重要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由于经济发展方式不合理带来了严重的资源环境问题,制约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党的十七大报告深刻指出,我们前进中面临的突出问题之一,就是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从当前面临的国内和国际形势分析,我们必须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要完成“十一五”规划中明确规定的主要污染物减排指标,我们必须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实施好环评制度,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从源头上控制污染。

  实施环评制度推动污染减排有效开展

  我国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始于上世纪70年代末,在环保工作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2003年9月,“环评法”颁布实施后,环境影响评价在制度建设、能力建设、重点领域管理等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目前,“一地三域十专项”规划和建设项目的实施要求必须依法进行环评,环评从决策源头防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作用日益显现,并逐步融入国家宏观决策中,成为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力量。

  严格环境准入,控制新增污染物排放量,有力促进了“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在环评审批过程中,环保行政主管部门以改善环境质量、保护人民群众健康、保障环境安全为出发点,严格控制“两高一资”(高污染、高耗能、资源型)项目建设,对存在重大环境隐患、布局不合理的项目实行“一票否决”。2006年~2007年,我国对涉及投资近1.5万亿元的377个“两高一资”项目做出了不予审批或暂缓审批的决定。2007年,广东省各级政府通过环评审批共否决了不符合环评要求的项目4811个,控制了一大批污染严重项目的开工建设。山西省通过环评对新老项目的产能和排放总量进行置换,新增建设项目必须以关停严重污染企业为前提,不仅提高了经济发展的质量,而且达到了“增产不增污”、“增产减污”的目的。自2003年“环评法”实施至2007年底,全国共审批建设项目117万个,通过“以新带老”、“上大关小”和采取污染治理等工程措施,累计减少COD排放量1406万吨、二氧化硫排放量2510万吨,有效控制了污染物排放总量。

  开展规划环评,推动产业和经济结构优化调整,切实改善经济发展质量。从环境容量和资源承载力角度,规划环评对“一地三域十专项”规划实施后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科学、合理的建议,改造传统产业,淘汰能耗物耗高、污染重的企业,培育能耗低、污染轻或无污染的新兴产业,从决策源头控制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有力地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从2005年开始,我国开展了典型行政区、重点行业和重要专项规划3种类型23个规划环评试点,着力推动各地区、各行业科学谋划“十一五”发展战略。国家发改委加强了对区域规划、工业和能源类指导性规划环评的编写。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将环境保护和环评作为城乡规划的重要内容。交通运输部已完成29个港口总体规划和20余个公路网规划的环评工作。铁道部“十一五”规划环评探索了部门联合审查规划环评的模式。内蒙古自治区通过开展“十一五”规划纲要环评,将经济增长速度由15%以上调整为13%以上,煤炭产能由5亿吨调整为4亿吨。山东省通过规划环评,对5万吨以下的小制浆造纸厂全部关闭。从2007年下半年开始,环渤海经济圈、黄河中上游资源富集区等5个地区启动了规划环评,力图对其未来主导产业选择、经济总体布局和城镇体系构建等重大问题提出战略性、前瞻性和综合性的政策建议。

  创新体制机制,提升环评实施效果,极大地推动了环境保护基本国策的落实。随着环评工作的深入开展,各地和有关部门不断创新环评工作体制机制,提升环评实施的效果和质量,如建设项目后评估制度、部门联动机制、限批制度等。经国务院批准,中国工程院组织开展了三峡工程前期论证及运行情况的阶段性后评估。国家发改委对已经批复的黄河上游、澜沧江中下游等流域水电规划开展了环境影响回顾评价。黑龙江、贵州等地对若干已批建设项目也进行了环境影响后评价,积极探索跟踪监督机制。内蒙古自治区及山西省临汾市、湖北省武汉市、浙江省宁波市等由政府综合部门牵头组织,多部门共同参与开展“十一五”规划纲要环评,综合协调多个专项规划环评,提升了规划环评工作的效果。北京、山西、重庆等地建立了环保部门与发展改革、国土等部门联动把关、上下互动的环评监管机制。2007年,原国家环保总局创新管理机制,开展了“区域限批”和“流域限批”,推动解决了一批重大项目环评违法问题,在遏制高耗能、高污染项目盲目上马,推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方面收到了显著效果。

  健全公众参与制度,进一步提高了政府决策的科学性。2006年《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的实施进一步规范了我国的公众参与制度。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在环评过程中得以充分体现,各级环境行政主管部门在项目审批过程中的公开性、透明性及决策的科学性得以提高,深入推动了政务公开,维护了人民群众的环境权益。目前,建设单位或者承担环评工作的评价机构均能够采取在当地报纸、相关部门网站上发布相关信息、提供报告书简本,向受影响的公众和单位发放调查问卷、张贴公告等形式征求公众意见,对于反对意见较多的也能够采取召开座谈会等形式进行沟通。环境保护部在官方网站上开辟了建设项目受理公告和拟批准项目公告专栏,并从受理、审查、批准等各环节针对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公众参与活动进行严格审查,凡不符合要求的坚决予以纠正,直至做出不予审批的决定。2006年,总投资达1600亿元的43个建设项目因公众参与章节不符合环评要求未被受理。一些国家重点建设项目根据公众参与意见进行了改进,如武汉乙烯项目通过召开听证会解决了腐蚀性气体危害环境的问题,华能福州电厂三期扩建工程通过公众参与从根本上解决了困扰老百姓多年的煤场扬尘扰民问题。2005年圆明园遗址公园环境综合整治违法工程被全过程公开查处,其听证会得到了全社会的高度关注。

  落实环评责任,严查环评违法,有效地促进了污染减排政策的落实。面对严峻的资源环境形势和“十一五”污染减排的紧迫任务,为有效贯彻落实“环评法”,促进污染减排工作,国家环境行政主管部门开展了重大典型案件查处活动,带动了整个环评及“三同时”制度的落实,为节能减排和产业升级保驾护航。2005年,我国开展了大规模公开查处违法建设项目工作,对总投资1100多亿元的30个违法开工建设重大项目进行集中处罚,责令停止建设并公开曝光,被称为“环保风暴”。2005年~2006年,总投资超过600亿元的22个违反“三同时”制度的建设项目被依法查处并通过媒体曝光,有效强化了“三同时”制度的法律效力。

  环评制度实施中遇到的严峻挑战

  环评制度的实施有力地促进了环境保护工作,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但目前还存在诸多制约因素,使环评工作面临很大阻力。从全国来看,环评工作中仍然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为:

  对环评工作重视不够,“环评法”实施效果受限。作为环境保护参与综合决策的切入点,环境影响评价尚未受到足够重视,在不少地方,环境保护依然要为经济发展让路,在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等方面与中央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现实中,一些地方政府甚至制定一些“土政策”、“土规定”降低环评准入标准,为环境污染项目开“绿灯”。2007年全国清理出649件违反环境法律的地方性文件,其中7.8%违反了“环评法”。同时,长期以来一些地方政府领导干预环评的现象比较突出,长官意志在环评及其审批中的影响力普遍存在。

  监督检查和后评估缺位,政府职责有待落实。建设项目环境管理中各地普遍存在重审批、轻监管的问题。一是因为有些业主单位出于自身利益考虑或缺乏环境意识,不落实环评中的污染防治措施。二是少数地方的环保部门监管不力,对违反“环评法”的行为缺乏强有力的制约措施。此外,环境影响评价后评估作为

  环评结果验证的重要手段一直未得到重视,无法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的环境影响进行跟踪评价,对于明显的不良环境影响无法及时提出改进措施。

  基础能力建设薄弱,环评工作缺乏有力支撑。近几年来,全国环评审批的项目数量迅速增加,环评范围也越来越广,而环评能力建设滞后导致环评管理力量与实际工作需要矛盾突出,现行的环评机构设置、人员配备远远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环评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受机构、人员和资金的限制,“环评法”要求的基础数据库建设刚刚起步。同时,规划环评技术导则等一些技术导则和规范需要进一步完善。

  环评违法屡禁不止,污染减排形势依然严峻。尽管我国对环评工作越来越重视,在全国也取得了较大进展,但是环评违法现象仍大量存在。“不环评也审批”、“先审批后环评”、“未批先建”、“批小建大”、“未批已建”等违法现象较为普遍。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伊宁矿区、内蒙古自治区大雁矿区等12个国家规划矿区的总体规划,在未完成甚至未开展环评的情况下就已通过审批。有些项目开工前为做环评而补办手续,为审批需要而凑环评,致使项目建设中不落实环保措施的现象时有发生。还有部分企业在环评工作中存在侥幸心理,认为环评只是“办手续”、“走过场”,结果使环评制度形同虚设。

  用科学发展观谋划环评工作新思路

  尽管我们在环评工作上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十一五”减排目标和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还有差距。针对目前环评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继续加强环评工作。

  提高环评意识,转变发展理念是实现污染减排目标的基础。要提高地方政府领导、企业和公众等社会各界的环评意识。现行的干部政绩考核与任用制度,多侧重于经济发展指标,而忽略了区域的环境质量指标,决定了地方党委和政府对GDP的追捧,对包括“环评法”在内的各项环境法律制度执行不力。因此,应加快建立地方政府的环境绩效行政考核、行政问责制度,把地方政府的被动应付转化为自觉行动。消除长官意志在环评及其审批中的影响力。对污染企业要加大环评执法力度,严格监管,增强企业主动落实污染减排措施的主动性。大力宣传环评法律法规和相关的环境政策,鼓励公众积极参与环评。

  全面实施规划环评是推动污染减排工作的有效手段。规划环评在优化产业布局、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等方面作用明显、意义重大。我国的规划环评实施只有5年时间,虽然其试点工作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在很多地方还存在不足。要不断完善规划环评的程序与机制,规范编制程序、内容、方法和审查办法等。综合考虑项目布局和发展需求,处理好规划实施和项目建设的关系,增强规划环评对规划的指导作用。在现有试点的基础上总结经验,做到规划编制与环评编制同步开展,使环评成果真正应用到经济发展的宏观决策中。此外,要明确规划跟踪评价的相应法律责任条款,明确规定各相关部门的职责,避免规划编制、规划审批与规划实施过程脱节。

  加强环评能力建设是污染减排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强化对基层环保部门环评管理人员和环评单位管理人员的培训,使“依法审批、科学环评”的观念深入人心。尽快建立环评相关数据库,明确各有关部门在数据库建设中的主要职责和工作任务,推动形成环境信息共享机制和交流平台。加紧制定环评质量评价标准考核体系,作为评估环评报告、考核环评机构、检验环评质量和效果的标准。探索通过试行环评资金托管制度,防止环评机构和业主单位存在利益关系,保证环评的客观性、独立性和公正性。

  完善配套法规、规章是落实污染减排责任的必然要求。我国环评方面的法规规章、政策及标准体系有的已滞后于当前工作的需要,应尽快清理和完善,维护法律的一致性,从而更加有效地落实节能减排工作中各部门、各地方的法律责任。如应按照规划环评、项目环评、“三同时”管理、竣工环保验收一体化原则对环境保护基本法和环评法规进行修订。此外,能源、交通、资源开发、流域等方面规划环评的技术导则也急需制定和出台。要加强生态类行业环评管理,研究制定生态类建设项目后评估制度等。

  (薛惠锋,全国人大环资委调研室副主任;宋红丽,山东理工大学团委副书记)

  要点提示

针对目前环评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我们要用科学发展观谋划环评工作新思路,推动污染减排有效开展:提高环评意识,转变发展理念是实现污染减排目标的基础;全面实施规划环评是推动污染减排工作的有效手段;加强环评能力建设是污染减排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完善配套法规、规章是落实污染减排责任的必然要求。

  编辑心得

当前,我国严峻的资源环境形势凸显出实施环评制度的重要性,而环评从决策源头防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作用也日益显现,并逐步融入国家的宏观决策中。我们必须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实施好环评制度,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对策和措施,从源头上控制污染。

13、"限塑"一周年:消费者"积习难改"致"限塑令"难落实? 

来源:新华网 2009年05月08日

http://news.xinhuanet.com/environment/2009-05/08/content_11329299.htm

    2008年6月1日起,我国正式实施“限塑令”,实行塑料袋有偿使用制度。近一年来,这项被认为在经济领域贯彻环保理念的举措虽然得到民众的理解和支持,但在施行过程中的实际效果并不理想。

    消费者“积习难改”致“限塑令”难落实?

    记者在重庆很多农贸市场调查发现,市民消费习惯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限塑令”的实施效果,“限塑令”限制不住市民图方便的心理。5月2日,重庆江北花卉园农贸市场,记者在一个猪肉点买下了一斤猪排,肉贩称重后顺手抽出一个超薄塑料袋,将排骨放进其中。记者随后又来到一排肉摊前,一位市民正在选肉,她买了排骨、瘦肉,摊主拿出两只小塑料袋给她装好。“能不能再给我个袋子,我拎着方便点。”摊主只好又拿出一只厚一点的塑料袋给她。

    在很多重庆市民眼里,“限塑令”已经成了一个很陌生的字眼。江北区龙脊小区的王遥遥在“限塑令”刚实施的一段时间内也会提着菜篮或购物袋买菜,“时间一长坚持不了,我一般是下班回家时买菜,如果每次都要先回家提篮子就很不方便。”一些市民也向记者表示,菜篮或环保袋不如塑料袋方便,比如鱼、肉等生鲜食品就不能直接放置,否则弄脏了清洗起来就很麻烦。

    在一些被认为执行“限塑令”很到位的大型超市也存在一些问题。记者在易初莲花超市渝北店看到,大部分市民买完鲜肉、水果或蔬菜后习惯于将这些东西装入手撕袋内。市民郜文锵告诉记者,超市塑料袋收费,手撕袋却免费,这等于变相鼓励用手撕袋装商品,手撕袋是塑料做的,也会造成污染,“限塑令”在这个环节等于失效。

    而在不少超市,大部分消费者并不在乎那两三角钱,“限塑”往往就是“卖塑”。5月3日,记者在新世纪百货观音桥店某个收银台前观察了近1个小时,发现40多名顾客购买超市的塑料袋,而自己带购物袋的只有3个人。

    政府监管乏力,存在政策死角

    “作为一项公共环保政策,限塑令要真正取得实效,离不开政府的有效监管,目前‘多个政府部门管不住一个塑料袋’的问题是客观存在的。”重庆市社科院研究员王秀模告诉记者,按规定,从去年6月1日起,商品零售场所有不标明塑料购物袋价格、向消费者无偿或变相无偿提供塑料袋等行为之一的,将受到最高1万元的罚款,不过这一政策实施效果并不理想。

    记者调查发现,近一年时间内重庆工商局公开的“限塑令”罚单仅有3起:去年“限塑令”实施当天,江北建新市场一塑料袋批发点因销售不合格塑料袋,经营户全某被处以5000元罚款。此后,巴南区和万州区也开出过类似罚单,处罚金额仅为500元和2000元,低于国家规定。

    “法不责众”成为很多商家敢向消费者免费提供塑料袋的共同心理,重庆渝中区十八梯农贸市场一商贩就告诉记者,“大家都做,我为什么不能做?如果我不给顾客免费塑料袋,他就不光顾我的生意,那叫我怎么办?”渝中区工商局的一名基层执法员告诉记者,农贸市场的商户往往是小本经营,如果真的执行“限塑令”执法标准,往往会造成很大矛盾,因此很多时候政府部门也是无能为力。

    据重庆市工商局统计,重庆有近千家超市、500个商场、2000多个集贸市场、近70万户个体经营户。集贸市场和个体商店数量多、分布范围广,成了监管和执法的难点。

    此外,记者发现,质检总局规定“塑料袋厚度≥0.025毫米”,这一标准难以用肉眼判定,必须使用专用仪器测量,也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执法难度。

    “限塑令”的环保收益该不该被商家占有?

    近一年来,虽然“限塑令”在实施过程中遇到了一些困难,但是不少人对这一环保政策依然持支持态度,重庆一家门户网站最近做了一项关于“限塑令”的网络调查,在参与调查的1.3万人中,92%的人支持“限塑令”继续实施;74%的人认为“限塑令”起到了环保的效果;75%的被调查者认为“限塑令”目前最迫切需要解决的是“环保收益如何分配”的问题。

    记者发现,目前很多消费者并不认同有偿塑料袋销售收入归商家所有,认为应该以此项收益为基础,建立公共环保基金,推动与塑料相关的环保产业的发展,“限塑令”才能真正惠及于民,产生环保效果。

    重庆市民李琼告诉记者,“限塑令”强制塑料袋有偿使用,很大程度上让商家名正言顺地多赚了一份塑料袋钱,而老百姓不得不承受由此带来的额外负担。在重庆市政协委员吴音看来,“限塑令”的直接受益者就是商家,按一个商店一天使用1000个袋子、单个袋子1角计算,一年便有数万元的额外节余。

    重庆市社科院研究员王秀模认为,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是一场消费革命,目的是为了节约能源和资源、保护环境。国家制定政策时,不仅要充分考虑到政策的公平性,还应该把最大限度调动民众参与的积极性作为政策制定的根本。这样政策才能走得远、执行得好。

14、别把“油田”当做河流的唯一功能 

来源: 新京报2009-5-8 冯永锋(记者)

http://www.thebeijingnews.com/comment/zonghe/1044/2009/05-08/008@024255.htm

  当前的技术给了其他的新能源足够的成长空间,如果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新能源的刺激上,可能就会跳出“水火你争我赶”的尴尬。

  北京大学教授吕植等8名专家联名撰文,呼吁“重视水电过度开发对长江上游鱼类的影响”。文章提出了三条建议,一是开展细致的鱼类资源调查,避免在家底不清的状况下盲目规划和决策;二是加强珍稀特有鱼类驯养繁殖的基础性研究,在相关技术成熟前不宜将其作为主要补救措施;三是严格实施适度开发,为珍稀特有鱼类留下最后的生存空间。(5月6日《中国经济时报》)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科学界喜欢谈论一个话题,叫“水变油”,稍微有点知识的人都知道这是一个骗局。进入2000年以后,许多人突然发现,“水变油”在中国的西南山地,正在以另外一种方式来实现:大力开发水电站,把每条河的每一滴水都变成电能。这样,河流唯一的功用就是为了发电,所有的水,都成了“石油”一样“珍贵”的能源。

  当时适逢电力体制改革,中国一下子有了好几家电力公司;同时,由于又允许小水电开发向社会开放,鼓励社会资本投资水电,因此,河流的主干会被大的电力公司给“承包”走,小的支流,则会被一个个县“招商引资”,转让给来自全国甚至全世界的小水电投资商们。

  这些政策的拉动力确实是强大的,大多河流在一夜之间都被瓜分完毕,几乎所有的工地都是为了建设大坝,几乎所有的水生生态系统,从此成为阻碍水电发展的绊脚石,而那些质疑水电开发的人,似乎都成了“无知的小人”。

  水电是不是“清洁能源”,业界一直有争议,比较客观的说法是微水电或者非引流式的小水电算得上清洁能源,因为所谓的“清洁”,绝对不仅仅是发电的过程是不是产生污染排放,而在于电的生产过程是不是产生不良的环境影响。而径流式的电站,即使修建了鱼道等设施,也会对河流生态系统产生比较致命的损伤,因此,很少有真正的专家敢把这样的电站称为“清洁电站”。

  水电是不是有利于节能减排,业界也一直存在争议。理由其实也很简单,只需要把“发电过程的环境影响”仔细地计算入内,就会发现水电站仍旧会排放污染。水电站固然不像火电厂那样直接通过燃烧煤炭排放出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空气污染物,但水库本身造成的土壤干扰、土地淹没等,不仅会造成大量的甲烷的排放,同样也会造成大量的二氧化碳排放。

  是不是不发展水电中国的能源就没有了其他出路?可再生能源专家们肯定会摇头。他们会给出无数种可能的解决方案,而不是在火电和水电之间做非此即彼的选择。

问题在于我们可以有更多的选择。当前的技术给了其他的新能源足够的成长空间,不论是风能、太阳能、沼气、煤层气、天然气,还是可控核聚变、潮汐能、地热、核能,都有大量的可探索的余地。如果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新能源的刺激上,可能就会跳出“水火你争我赶”的尴尬,跳出盼望所有的“水”都变成“油”,所有的河流都变成“油田”的狭隘心胸。

15、痛定思痛 疫情当前话“治污”

来源:搜狐绿色2009年05月08日 统忠

http://green.sohu.com/20090508/n263853296.shtml

   全球经济尚未在金融风暴的重创中缓过神来,一场甲型(H1N1)猪流感疫情拉响了全球流感警报。联想起前些年的SARS(非典)和禽流感,更使人们在忧虑中加重了恐慌。颇为巧合的是,每次疫情爆发之初,总是各种猜测甚嚣尘上,有人提出病毒源于某些动物,甚至大开杀戒,随着对疫情认识的逐渐深入,这种说法最终被一一否定。

为什么几次疫情都为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又都发生在沿海地区春夏交替之际?据本人观察总结,其原因是由于多年的粗放型经济发展,工业产生的“三废”中有害物质无限制地排放,温室效应增强,全球气候异常,导致鱼类、海洋哺乳动物及海水植物大量死亡,这些动植物尸体散播的病菌从一物种转移到另一种物种并迅速蔓延,海洋传染病的死亡威胁正在不断加剧。真正促使疫情的爆发的罪魁祸首是工业文明带来的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是大自然对人类的又一次报复。

  然而,面对一个个鲜活生命的离去,惨痛的教训和深刻的警示似乎仍没有唤醒人们麻木的灵魂。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表的全球环境综合报告指出,近年来,污染企业正在全球范围内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全球气候变暖、生物多样性减少、土壤贫瘠、水和空气污染等问题不但没有缓解,还有进一步恶化之势。如国际社会不迅速采取有效措施,加快发展模式转型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人类未来的发展与生存将会面临巨大威胁。

  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环境保护虽然取得积极进展,但环境形势依然严峻。“十五”环境保护计划指标没有全部实现,二氧化硫排放量比2000年增加了27.8%,化学需氧量仅减少2.1%,未完成削减10%的控制目标。中国环境科学院的研究数据表明:二氧化硫年排放量只有控制在1200万吨左右,我国大部分城市的二氧化硫浓度才可达到国家二级标准。但根据预测,到2010~2020年,即使按低发展方案计算,二氧化硫的产生量,也将分别达到2680万吨和2789万吨。如按高发展方案计算,将分别达到3174万吨和3945万吨,两种发展方案都远远超出目标容量。而事实上,目前我国仅煤炭年消耗量已突破25亿吨,而燃烧一吨煤就要向大气排放2.8吨二氧化碳,15公斤粉尘,20公斤二氧化硫,7公斤氮氧化物,同时产生污水2.5吨,再加上有色、钢铁、石化等矿产消耗逐年有增无减,实际污染物排放量可能不止这些数。据综合世界银行、中科院和环保部测算,中国多年粗放型经济每年因环境污染造成的损失约占GDP的10%左右。而治理目前环境累积的污染问题,则需要付出更巨大的资金和时间成本。虽然国家每年投入了巨资并为此出台了一系列减免税收等鼓励政策,但由于技术存在缺陷和惩治污染的举措不够强硬,环保流于形式,环境污染问题仍然摆脱不了“治”而未“理”的尴尬局面。当经济发展与环境、资源、大自然及人类健康不能平衡,环境问题将首当其冲,成为经济复苏过程中难以突破的瓶颈制约,而这种局势长期得不到扭转,未来的状况将会更加严峻。

  长期以来,我国环保界在思想观念和环保制度管理方面暴露的问题值得我们探讨和反思。首先是环保市场不规范,利益链、“潜规则”得不到有效整肃,以工业烟气脱硫为例,当前颇受热捧的传统治污技术设备,局限于单一的脱硫吸收剂(石灰、石灰石、镁等),所需的脱硫剂往往跨省跨地区开采运输,于是,脱硫设施在高额运行费用面前常常被人为关停;另外,大量开产消耗矿产资源做脱硫吸收剂,不仅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透支了子孙后代的资源,同时由于脱硫产物缺少合理的消纳途径,最终又走进治污又生污的怪圈;还有些企业欺上瞒下,即使上了脱硫设施也纯粹为了应付上级检查,骗取国家各种补贴和奖励;更由于环保部门监督技术落后和监管手段僵化,只求安装治理设施数量不求实际效果,有的认为安装电子眼在线检测系统就万事大吉,往往企业污染周边环境已造成严重后果,群众投诉强烈才去经济制裁,以罚代治,显然不能解决污染的根本问题。

有关专家指出,在国内媒体多次看到报道,我国目前已有处于世界领先水平能彻底解决工业立体污染的核心技术,并且这项科研成果正确认识和掌握了当前与未来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资源、大自然及人类健康的平衡规律。为此,专家们呼吁,要解决上述问题,必须具备科学开发、科学规划、科学布局、科学审批和科学管理等有效机制,对于符合国情的自主创新技术政府应赋予相应的政策支持,同时,环保部门应尽快督促企业建立与治理设备运行记录挂钩的脱硫剂和脱硫产物台帐,并定期检查,从源头投入和终端产出上强化管理,真正切中要害标本兼治,才能早日走出环境危机的阴霾和金融危机的困境,使当前和未来人类生活拥有美好的环境。

16、拆除34家污染企业 壮士断腕就能治本?

来源:《中国环境报》2009年05月08日 汪红光

http://env.people.com.cn/GB/9263121.html

  两个多月前,江苏省盐城市标新化工厂偷排污水,导致盐城市饮用水水源地污染而不得不大面积停水。事后,经多方调查了解,威胁盐城水源安全的化工企业共有34家,肇事者标新化工厂几年前曾因偷排污水受过重罚,但为了眼前利益,他们不思改进,污水照排不误,终于酿成大祸。

  痛定思痛,盐城市政府做出决定:要求在4月25日前,拆除水源地周围全部34家化工企业,以确保饮水安全。

  为了整个盐城的饮水安全,盐都区不得不弃卒保车、壮士断腕,这既是迫于情势无可奈何的选择,更是防治污染人人有责精神的具体体现。

  不可否认,盐城市壮士断腕的断然措施暂时可保证本地的水源安全,对其他地区的铁腕治污也具有一定示范、促进作用。但两个月内拆除34家企业,不说就业压力,单单是搬迁建设一项,就不知道要花费多少?况且一个人只有两只手腕,今天断一只,明天断一只,等到第三天就没得断了。解决污染问题不在壮士断腕的悲壮,而在平时的防微杜渐,在及时铲除污染存在的土壤。

  让民众难以理解的是,盐城市拆除34家污染企业这么大的“纠错行动”,竟然没有对相关官员追究责任。当初这些污染企业、祸害项目都是由谁引进或者由谁批准立项的?他们做过可行性调查没有?谁都知道,污染企业之所以被引进往往是个别官员扭曲的政绩观和利益驱使所致;污染企业之所以能够长期存在,往往是相关管理部门包庇纵容所致。

  如果不彻底清算那些“打着发展旗号,大肆包庇扶持污染企业的地方官员”,今天的壮士断腕除了造成一点点的媒体轰动效应外,恐怕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唯有实实在在落实“谁引进谁负责,谁批准谁负责,谁污染谁负责”的污染责任追究制度,才能从源头上杜绝污染,根除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