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5-13
五月七日绿家园江河信息导读: (编辑:丽英)
特别关注:
1、北京人民广播电台节目“亚马逊之旅”(视频)
环境资讯:
2、发改委网: 发改委公布2009节能减排八大任务
http://news.h2o-china.com/information/china/800341241664625_1.shtml
3、凤凰网: “中国汶川羌族文化保护与发展研究院”挂牌成立
http://news.ifeng.com/mainland/special/512dizhenyizhounian/wenchuan/200905/0506_6423_1142689.shtml
地方信息:
4、京华时报: 北京:重点污染企业将设专人监督排污
http://news.h2o-china.com/policy/market_supervisor/800161241659909_1.shtml
5、中国环境报: 江西设"五河一湖"及东江源头保护区:大手笔创5个1流
http://news.xinhuanet.com/environment/2009-05/07/content_11328151.htm
6、京华时报: 北京机动车拟征排污费 排量尾气标准成收费原则
http://news.citymotors.com.cn/i/26/2009/5/7/20095716391484172.shtml
环境曝光:
7、人民网天津视窗: 全国首个环保主题公园投200万 一年毁了相关方说法不一
http://www.022net.com/2009/5-6/494972162622530.html
深度报道:
8、人民日报海外版: 减排投资明显加大 中国新增投资既治污又防污
http://env.people.com.cn/GB/9254032.html
9、法制日报: 废旧电池回收遭遇难题“何去何从”需政府表态
http://news.sina.com.cn/o/2009-05-07/082615584657s.shtml
10、人民网天津视窗: 山西能否摆脱“资源诅咒”?
http://www.022net.com/2009/5-7/44277317266848.html
11、南国早报: 南宁:300亿元整治内河 "江河湖"将实现大连贯
http://www.gxnews.com.cn/staticpages/20090507/newgx4a021a7e-2037067.shtml
环境时评:
12、人民网天津视窗: 生态环境“建设”提法不科学
http://www.022net.com/2009/5-6/502067162667416.html
13、法制日报: 垃圾资源化需要社会合力
http://news.163.com/09/0507/09/58MVD8G30001124J.html
14、中国环境报: 土地--最后的"垃圾箱"?土壤污染应该怎样治?
http://env.people.com.cn/GB/9255595.html
15、人民网-人民日报: 野生动物打扰过你吗?
http://env.people.com.cn/GB/9254066.html
16、东方网: 让世博"绿色出行"成为一种时尚
http://pinglun.eastday.com/p/20090507/u1a4355572.html
17、人民日报: 野生动物肇事补偿办法 别让农民“得不偿失”
http://news.xinhuanet.com/environment/2009-05/07/content_11327719.htm
1、北京人民广播电台节目“亚马逊之旅”(视频)
http://v.rbc.cn/play/Play?id=33232
http://v.rbc.cn/play/play?id=33345
2、发改委公布2009节能减排八大任务
来源:发改委网2009-05-07
http://news.h2o-china.com/information/china/800341241664625_1.shtml
2009年是实现“十一五”节能减排约束性目标的关键一年,毫不松懈地推进节能减排工作,不仅对实现“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增强发展的可持续性至关重要,也是当前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措施。根据全国人大十一届二次会议审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和计划报告,今年节能减排的重点工作是:
一、大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行业低水平重复建设。提高项目节能环保准入门槛和“两高”行业项目资本金比例,引导金融机构严格限制高耗能和产能过剩行业贷款。加快淘汰落后产能,今年计划关停小火电机组1500万千瓦,淘汰落后炼铁产能1000万吨、炼钢600万吨、造纸50万吨。中央财政采取转移支付方式,对经济欠发达地区淘汰落后产能给予奖励。
二、继续加大重点工程实施力度。安排新增中央投资、中央预算内投资、中央财政资金支持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循环经济和重点工业污染治理项目;支持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和重大环保技术示范项目;支持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项目。
三、加快推广高效节能产品。实施“节能产品惠民工程”,今明两年通过财政补贴方式,对达到能效等级1级或2级标准的高效节能空调、电冰箱、洗衣机等10大类产品,加大推广力度。今年通过财政补贴方式推广节能灯1亿只,支持在13个城市开展节能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试点。
四、积极推进循环经济发展。深化国家循环经济示范试点和汽车零部件再制造试点,支持建设一批循环经济重点项目。开展“循环经济专家行”活动,推广典型经验。大力推进矿产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和报废汽车、废旧家电回收利用。加快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研究建立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和统计制度。
五、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研究促进节能服务产业发展的政策,鼓励专业化节能服务公司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方式,为中小企业、公共机构实施节能诊断、融资和改造服务。研究制定加快推进城镇污水、垃圾处理产业化发展意见。
六、继续强化目标责任评价考核。加快完善节能减排统计、监测及考核体系。开展2008年省级政府及重点企业节能减排目标责任现场评价考核,考核结果向社会公告,落实奖惩措施。
七、不断完善法规和政策。出台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办法。加快制定或修订高耗能产品能耗限额强制性国家标准和主要用能产品强制性能效标准。继续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环保收费改革。积极落实差别电价政策。落实企业购买节能环保设备和节能环保投资项目所得税优惠政策。研究建立循环经济发展专项资金。
八、进一步加强节能减排监督管理。加大对重点地区和行业经常性节能减排监督检查力度。继续深入开展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集中力量对挂牌督办企业、区域限批地区,以及重大环境事件和严重违法地区进行环保后督察。
3、“中国汶川羌族文化保护与发展研究院”挂牌成立
来源:凤凰网2009年05月06日
http://news.ifeng.com/mainland/special/512dizhenyizhounian/wenchuan/200905/0506_6423_1142689.shtml
“中国汶川羌族文化保护与发展研究院”在汶川正式挂牌成立。研究院实行三个牌子一套班子的管理模式,即“汶川县文物管理所”、“中国汶川羌族文化保护与发展研究院”、“汶川县文化馆”。
“中国汶川羌族文化保护与发展研究院”的成立,是在汶川县遭受了“5.12”大地震后,羌族文化遭受重创,国家成立 “羌族文化生态自然保护试验区”的大环境下成立的,肩负着对羌族的物质、非物质、自然生态文化的抢救、发掘、研究、保护及发展的重任,积极投入汶川重建物质和精神家园,因此“中国汶川羌族文化保护与发展研究院”的成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国家对羌族文化的高度重视下,在全国、全世界人民关心汶川震后重建、广东省的大力援建下,在羌族文化生态自然保护试验区建立和建设过程中,“中国汶川羌族文化保护与发展研究院”将会为羌族文化的抢救、发掘、研究、保护与发展,为汶川的重建发挥重要的作用。
4、北京:重点污染企业将设专人监督排污
来源:京华时报2009-05-07
http://news.h2o-china.com/policy/market_supervisor/800161241659909_1.shtml
昨天(5月6日),市环保局发布消息,为提高企业环保自律、监督企业排污,本市开始试点推行企业环境监督员制度,首批41家国家重点监控企业聘任的环保监督员陆续上岗。
市环保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首批试点企业包括25家城镇污水处理厂、4大燃煤电厂和北京首钢股份有限公司炼铁厂、中国石化北京燕山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化工一厂、北京东方石油化工有限公司东方化工厂等重点监控企业。
这些企业要按照有关试点规定,分别设置企业环境管理负责人和企业环境监督员,建立完善企业环境管理组织架构和企业内部环境管理制度。5月31日前,这41家重点监控企业必须把聘任的环保监督员名单上报市环保局备案。
“上岗前,环保监督员将接受环保部门组织的培训,熟悉各项环保法规”,该负责人表示,环保监督员虽然大部分由企业内部自主聘任,但必须接受环保部门的业务指导,定期到环保部门碰头开会,汇报企业内部污染防治设施运转、污染物达标排放和污染减排等情况。此外,一有突发情况,环保部门首先将与环保监督员取得联系,以便找准事故原因,“他们也有义务协调配合环保部门工作”。
据悉,明年年底前全市所有国控重点污染企业基本建立企业环境监督员制度,并逐步推广到市控重点污染源。
5、江西设"五河一湖"及东江源头保护区:大手笔创5个1流
来源:中国环境报 2009年05月07日
http://news.xinhuanet.com/environment/2009-05/07/content_11328151.htm
禁止在保护区新建污染企业,环保部门要以总量定项目
江西省政府近日下发《江西省人民政府加强“五河一湖”和东江源头环境保护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和《关于设立“五河一湖”和东江源头保护区的通知》,要求各级政府切实保护好“五河一湖”及东江源头生态环境,在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加快发展。
据悉,“五河一湖”和东江源头保护区总面积近1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国土面积的6%,涉及7个设区市,25个县(市、区),150个乡(镇),59个林场,1368个行政村。
■源头地区水质要达到Ⅱ类以上,生态环境保持优良
江西水系发达、河网密集,鄱阳湖内与“五河”(赣江、抚河、信江、饶河、修河)相连,外与长江相通,构成一个相对独立、封闭的水生态系统,而发源于江西省境内的东江则是粤港地区的重要水源。据了解,目前“五河”及东江源头区域水质良好,鄱阳湖总体上保持了“一湖清水”。
“意见”确定,以实现“一流的水质、一流的空气、一流的生态环境、一流的人居环境、一流的绿色生态保护和建设机制”为目标,构建“五河一湖”及东江源头生态环境安全格局,保持“五河”及东江源头优良的生态环境,保持鄱阳湖“一湖清水”。计划到2010年,“五河”源头及东江源头保护区内地表水水质达到Ⅱ类以上,鄱阳湖监测断面Ⅲ类以上水质比例达到78%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到95%以上。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60%以上,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70%以上。到2015年,森林质量有较大提高,沙化土地基本得到治理,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特别是水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意见”规定,省政府有关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责,加强协调,密切协作,形成合力。环保部门是“五河一湖”及东江源头环境保护的牵头单位,实行统一监督、动态管理,定期公告流域环境质量,及时发布流域污染事故信息;发改部门要组织编制“五河一湖”及东江源头保护和建设规划;工信部门要根据产业政策,组织实施淘汰落后产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要积极推进城镇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农业部门要积极推进农村面源污染控制工作;金融部门要利用信贷杠杆,对环境违法企业等不予信贷支持。
■按照主体功能区划优化产业布局,5万吨以下化学制浆造纸企业要淘汰
“意见”强调,各级政府要按照主体功能区划和总体布局,优化“五河一湖”及东江源头地区产业布局,提升产业发展层次。新建工业项目必须进入工业园区,区外企业要逐步转入工业园区。对医药、印染、造纸等重污染行业进行专项整治,关闭污染严重、不能治理达标的企业。2010年底前淘汰年产5万吨以下化学制浆造纸、1万吨以下不能稳定达标排放的废纸造纸企业。
实行严格的环境准入制度,进一步提高“五河一湖”及东江源头环境准入门槛,严格执行环评和总量控制制度,禁止在“五河一湖”及东江源头保护区内新建污染企业,禁止在城镇生活饮用水源一、二级保护区内设立排污口,禁止向“五河一湖”及东江排放超标污水等。
各级环保部门要根据本地总量控制实施方案严格审核,对不超过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的,依法核发排污许可证;对超过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的,严格采取限期治理措施。今年年底前,“五河一湖”及东江源头保护区内所有排污单位要实现持证达标排污、限量达标排污。
■加快治污步伐,2012年实现“五个零排放”
“意见”要求,加快城镇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处理步伐。今年年底前,“五河一湖”及东江源头县级城镇污水处理厂要建成并投入运行,同时结合新农村建设,改造和完善水利设施,适时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净化工程建设。
加强环境监管,定期开展环境执法专项行动,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认真组织实施绿色生态江西建设“十大工程”,全力推进“五河一湖”及东江源头污染物零排放、工业园区污水达标排放等专项行动,2012年实现“五个零排放”。严格控制鄱阳湖区围网养殖规模,提倡生态养殖,推广人工放流。组织进行规模化畜禽养殖业环境污染专项整治活动,“五河一湖”及东江源头保护区范围内禁止规模化畜禽养殖,区内现有养殖场在今年年底前必须达标治理、搬迁或者关闭。
在执法过程中,对没有按期完成污染治理任务、污染防治工作进展缓慢的市、县(区)政府及时进行环境预警;对没有完成减排任务、地表水达不到功能区标准、生态破坏严重的地区实施区域限批。
■专项资金向源头地区倾斜,尽快制订生态补偿政策
“意见”要求,建立流域综合管理机制。编制“五河一湖”及东江源头保护与建设规划,统筹流域内、上下游自然资源开发与保护、产业发展与布局。加快建立流域与区域管理相结合、各部门相互协调配合、应急反应迅速的流域综合管理机制。探索流域环境保护派出机构监管模式,整合环境监测资源,建立环境信息共享平台,统筹协调流域管理。
尽快制订“五河一湖”及东江源头环境保护考核办法,将生态环境保护成效、主要污染物减排等作为重要的考核指标,并列入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政绩考核的内容。省政府每年安排一定数量的资金,对生态环境保护成效显著的地区进行奖励,同时对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和单位予以表彰。制定自然资源与环境有偿使用政策,对资源受益者征收资源开发利用费和生态环境补偿费。以环境保护部将东江源列入首批生态环境补偿试点地区为契机,开展多种类型的生态补偿试点工作,加快生态补偿机制研究,尽快制订适合全省实际的生态补偿政策。
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专项用于“五河一湖”及东江源头污染防治与环境保护,生态环境保护资金等专项资金的使用要对源头保护区重点防治项目实行倾斜。将环境保护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列入省重点建设项目,优先保证用地,对符合国家划拨供地目录的重要生态项目用地,实行行政划拨。积极支持生态项目申请银行信贷、设备租赁融资和国家专项资金,发行企业债券和上市融资。采取多种措施,鼓励不同经济成分和各类投资主体参与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熊志强)
6、北京机动车拟征排污费 排量尾气标准成收费原则
来源:京华时报 2009-5-7
http://news.citymotors.com.cn/i/26/2009/5/7/20095716391484172.shtml
本报讯(记者夏命群)昨天,记者从环保部门获悉,本市今年将深入研究机动车环境税费改革,其中已基本确定对机动车征收排污费,具体征收办法实施前拟开听证会,听取各方意见。
北京的机动车保有量已突破350万辆大关。环保部门的数据显示,本市全年首要污染物可吸入颗粒物中,50%以上来自燃料燃烧产生的污染,其中又以机动车尾气排放为主。因此,在大气环境质量提升难度越来越大的情况下,采取有效的市场手段来控制机动车污染势在必行。
市环保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将研究机动车环境税费改革,已基本确定要对机动车征收排污费。根据分析,机动车排污费征收标准主要包括两大因素,分别是机动车排量大小和尾气排放标准高低,即国I、国II、国III、国IV标准等。初步征收原则为,排量越大、尾气排放标准越低的,排污费越高;排量越小、尾气排放标准越高的,排污费越低。
环保部门表示,机动车排污费征收办法制定后,将上报经审批再出台。实施前,还将适时召开听证会,听取各方意见。
-链接
三城市曾试点征机动车排污费
1998年,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环保总局(现为国家环境保护部)联合发文,在杭州、郑州、吉林三城市进行总量排污收费试点工作。根据当时规定,小型车辆每辆300元/年、中型车辆每辆500元/年、重型车辆每辆600元/年,摩托车、助动车50-100元/年。费用收取到2003年6月30日。结果显示,3个城市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7、图文:全国首个环保主题公园投200万 一年毁了相关方说法不一
来源:人民网天津视窗 2009-5-6
http://www.022net.com/2009/5-6/494972162622530.html
简要内容:迪士尼冰雪游园会组委会负责人、阳明滩冰雪投资公司齐总昨明确表态:在冰灯建设之前已经和公园签过协议,如果破坏了公园基础设施一定给予修复。作为环保公园建设的合作方,兆麟公园主任王旭海认为,基础设施毁坏既有冬季运冰雪的外因,也不排除施工质量的内因。
标志碎了
广场毁了
没有了孩子们成群结队来参观的身影,哈尔滨兆麟公园内的全国首个环保主题公园显得格外冷清。由于基础设施损毁严重,这个投资200万元、建成不到一年的园中园部分封闭,工人开始修补重建。
去年9月,省、市环保部门投资200万元,与市城管局合作在兆麟公园内修建了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的全国首个环保主题公园。园内设立了节能减排宣传栏,大型环保展厅免费开放。去年冬天,迪士尼冰雪游园会开幕式主会场就在此举行。
就是这样一个备受瞩目的全国性环保教育基地,却在今年被绳索一拦,部分封闭维修。昨天,记者在园内看到,广场步道板下沉出十多处大坑,露出了一片片沙子。正在维修的韩师傅说:“80%的步道板破裂、出现蜂窝眼。园内其他地方的步道板有10多年了,上面也建过冰灯,都没坏!”除了步道板,园内坐椅、宣传栏等也不同程度毁坏。
作为投资方,市环保局参与环保公园建设的宣教中心主任张彦林认为:责任主要在冰灯施工方。他说:“刚建成的公园非常漂亮,吸引了全国各地环保界人士参观。这么美的地方,哪禁得起冬季运冰的拖拉机、推土机碾轧!”对于公园基建施工质量,张主任说正在找专家鉴定以进一步明确责任。他告诉记者,施工方是凯纳科技有限公司,是通过政府招投标选中的。
迪士尼冰雪游园会组委会负责人、阳明滩冰雪投资公司齐总昨明确表态:在冰灯建设之前已经和公园签过协议,如果破坏了公园基础设施一定给予修复。如果协调、鉴定后确定责任在我方,我方义不容辞承担责任。但齐总说,公园步道板不是承重步道板,只能走行人不能走车。如果不更换,在上面建冰灯年年都会毁坏。
作为环保公园建设的合作方,兆麟公园主任王旭海认为,基础设施毁坏既有冬季运冰雪的外因,也不排除施工质量的内因。公园方面正在协调市环保局及迪士尼冰雪游园组委会解决此事,尽快恢复原貌。目前公园工人正在初步修复。王主任还承认,他们对此负有督促、协调不利责任。
对于步道板沉陷、毁坏的原因,记者采访了哈工大土木工程学院博士崔高航。崔博士初步分析:一方面,步道板上面的承重如果超过了机械设计荷载,就会损坏;另一方面,如果步道板所选材料标号不达标,没到设计寿命也会损坏。具体原因还要取样进行荷载实验。
座椅破了
8、减排投资明显加大 中国新增投资既治污又防污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2009年05月07日 刘 泉
http://env.people.com.cn/GB/9254032.html
节能减排环保项目投资明显加大 禁止“两高”行业低水平重复建设
近日,苏州工业园区星港街完成改造,道路两侧244套太阳能路灯投入使用,从而成为苏州市区首条绿色环保的全太阳能路灯街。
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去年四季度以来,中国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迅速推出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一揽子计划。随着新增投资的陆续推出,方方面面也出现了一些担心:在全力保增长、扩内需的同时,中国会不会放松环保限制?新增投资能否更多投入节能减排环保项目,从而避免新一轮投资热潮“可能给未来造成更多的污染”?
新增投资一成投向节能环保
自去年四季度以来,中国在两批新增中央投资中安排了230亿元用于节能减排、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项目,占新增中央投资的10%。这个比例低不低?国家发改委秘书长韩永文认为这个比例是不低的,他说:“从投资安排上可以看出,中国不仅注重拉动内需、稳定经济增长,更注重为经济的持续、协调发展打基础。”
国家发改委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司司长赵家荣也认为,在保增长中,全国“节能减排工作不但没有受到影响,反而得到进一步加强”。在2300亿元新增投资中,安排节能减排投资195亿元。其中安排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和污水管网工程130亿元,安排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工程40亿元,安排支持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循环经济和重点流域工业污染治理工程25亿元。赵家荣说,为推动节能减排,去年四季度以来,在落实新增中央投资中,发改委等部门一直在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和项目管理规定,严格用地、节能、环保要求,遏制“两高”行业低水平重复建设。
单位GDP能耗下降
从实施效果来看,今年第一季度,钢铁行业投资同比下降6.4%,有色、石油石化行业投资增幅同比下降18.2和69.2个百分点,全国单位GDP能耗同比下降2.89%,降幅同比提高0.27个百分点。此外,淘汰落后产能力度加大,四季度关停小火电机组211万千瓦。截至2008年底,105万吨自焙铝电解产能已全部淘汰,落后炼油能力淘汰1000多万吨,鼓风炉炼铜产能淘汰15万吨,造纸落后产能淘汰547万吨,酒精落后产能淘汰94.5万吨,味精落后产能淘汰16.5万吨,柠檬酸落后产能淘汰7.2万吨。
有关专家分析认为,全国单位GDP能耗降幅增大,正是缘于中国在节能减排方面采取了有力措施。国家统计局也从三个方面分析了一季度单位GDP能耗降低幅度增大的主要原因:首先是经济结构变化带来明显的节能成效。一季度,经济结构发生积极变化,第三产业比重同比提高1.6个百分点,工业比重同比降低1.9个百分点。占能源消费70%左右的工业内部结构也向低耗能方向发展。其次是能源利用效率进一步提高。最后是工业各行业单位增加值能耗普遍降低。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中的39个行业大类单位增加值能耗均有下降。
提高节能环保准入门槛
随着“十一五”规划所确定的节能减排任务实施进入第四个年头,2009年也成为实现“十一五”节能减排约束性目标的关键一年。为此,中国今年将出台种种政策措施,以利于节能环保。比如:出台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办法,加快制定或修订高耗能产品能耗限额强制性国家标准和主要用能产品强制性能效标准。继续提高项目节能环保准入门槛和“两高”行业项目资本金比例,引导金融机构严格限制高耗能和产能过剩行业贷款。
来自国家发改委的消息说,今明两年,中国将通过财政补贴方式,对达到能效等级1级或2级标准的高效节能空调、电冰箱、洗衣机等10大类产品加大推广力度。
今年会通过财政补贴方式推广节能灯1亿只,支持在13个城市开展节能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试点。深化国家循环经济示范试点和汽车零部件再制造试点,支持建设一批循环经济重点项目。大力推进矿产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和报废汽车、废旧家电回收利用。同时还将研究促进节能服务产业发展的政策,鼓励专业化节能服务公司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方式,为中小企业、公共机构实施节能诊断、融资和改造服务。继续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环保收费改革,积极落实差别电价政策,落实企业购买节能环保设备和节能环保投资项目所得税优惠政策……由此可见,即便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中国高层节能减排的决心并没有改变。
9、废旧电池回收遭遇难题“何去何从”需政府表态
来源:法制日报2009年05月07日
http://news.sina.com.cn/o/2009-05-07/082615584657s.shtml
李铁军摄
回收的废电池该如何处理?卖到废品站?交给环保部门?直接扔到垃圾站……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工师第一小学的一次“特别”会议上,学校领导、老师和孩子们各抒己见,大家讨论了半天,最终也没有找到解决的办法。
废旧电池遭遇回收尴尬
在兵团建工师直属小学的广播室里,一直存放着30000多节同学们上交的废旧电池。而在该校另一间废弃物储藏室里,废弃电池也已经堆成了“小山”,室内充满霉变味。
早在一年前,建工师一小的老师们曾雇了一辆卡车把这些电池拉到附近的废品站,准备当废品卖掉。可是废品站的老板说,只收废铁、废纸、废塑料,从来没有收过废弃的电池,这东西也没有厂家回收。最后,这些废旧电池又被拉回了学校。
他们与环保部门联系,环保部门也没有收下这些废旧电池。如果将如此多的废电池直接扔掉,学校又觉得不妥。这些电池因此成了学校的一块“心病”。
干劲十足搞“环保”,收集的废旧电池却没有出路,这样的尴尬是建工师一小谢校长没有想到的。然而,和建工师一小遇到同样问题的学校不在少数。
“这些电池堆在我们广播室已有一年了,真不知道会不会出问题。”会议讨论无果,谢校长看着广播室角落里的两大箱废电池皱起了眉头。
“我们多次联系相关的管理部门,也没有结果,现在不知道要把这些电池送到哪里去。”谢校长说。
这些电池是从3年前开始收集的。当年,学校少先队大队部发起了回收废弃一次性干电池活动,学生参与热情很高,废电池一批接一批收了进来,日积月累,废电池约有五六万节,建工师一小的老师们开始为这堆废弃电池找出路。没想到的是,“我们联系了相关部门,可是他们说没有相应的技术,处理不了电池。”新疆建工师一小大队部的一位老师说,无奈之下,学校只好将早先设置的废电池回收箱收了起来。
和谢校长一样烦恼的,还有回收废电池“生意”依然红火的乌市第七十九小学,该校德育处主任张爱芳也在为越堆越多的废电池发愁。
而在乌市七十四中,副校长潘磊也有同样的苦恼:“学生回收的废纸、饮料瓶都可以卖给废品站,废电池却找不到回收处”。
相关部门不鼓励收集
对于废电池的处置问题,乌鲁木齐市环保局相关技术人员说,2003年,国家环保总局等部门联合发布的《废电池污染防治技术政策》中已明确指出,废电池的收集重点是废弃的可充电电池和扣式一次性电池,在目前缺乏有效回收的技术条件下,不鼓励集中收集已达到国家低汞或无汞要求的废旧一次性电池。相应地,我国《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也已不再把达到国家低汞或无汞标准的干电池列入危险废物。
记者查看中国电池协会网站了解到,目前我国的一次性干电池已经基本做到低汞化,正在迈向无汞化,随垃圾分散处理不会对环境产生威胁。更应该做的是从生产龙头上消灭污染,即实现无汞化。由于回收一次性电池的费用很高,没有经济杠杆刺激企业来回收利用一次性电池,事情很难办。需要回收的是那些对环境污染大的充电电池及铅酸电池。
有关资料表明,虽然1997年我国原轻工总会、原国家经贸委等九部委联合发出《关于限制电池汞含量的规定》,规定中指出:自2001年1月1日起,禁止在国内生产各类汞含量大于电池重量0.025%的电池;自2002年1月1日起,禁止在国内市场经销汞含量大于电池重量0.025%的电池;自2005年1月1日起,禁止在国内生产汞含量大于电池重量0.0001%的碱性电池;自2006年1月1日起,禁止在国内市场经销汞含量大于电池重量0.0001%的碱性锌锰电池。但我国的现状是,绝大部分民用电池是一次性电池,而且电池的无汞化进程并不乐观,许多中小厂家还在继续生产高汞电池。
目前,我国批量生产低汞无汞电池大厂家,市场占有率不到15%。所以,用已实现电池无汞化的发达国家的经验来套我国现实,显然不合国情。有关专家认为电池中不仅汞会造成污染,锌、锰、镉、铅等随生活垃圾腐烂渗入地下,也会造成污染。这些有害物质随着食物链进入人体,极大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
目前,我国环保部门要求销售的电池都必须是无汞的或者含有微量的汞,汞含量只有电池总量的千分之一,随垃圾填埋后,电池里的重金属进入填埋场渗液数量非常小,可以随生活垃圾处理,并不构成污染。铅酸蓄电池和对人体健康危害非常大的镍镉电池应该回收。而回收处理废旧电池成本过高,从经济角度看无利可图,何况在回收过程中还可能产生二次污染。
打破僵局需政府表态
新疆天宇律师事务所律师王次松说,由于一次性电池的汞含量较高,如果随意丢弃会对环境造成危害,因此国家过去一直鼓励将电池统一回收处理。所以,一直以来,从刚刚懂事的孩子到普通市民,以及各个学校回收电池的活动都搞得如火如荼。但是,由于电池的生产工艺悄然发生了改变———无汞或低汞电池,不会对环境产生危害,可与其他垃圾一同处理。那么,无汞或低汞电池质量是否可以得到保证?是否真如说的那样不含汞或含有微量的汞呢?市民是该收集还是放弃回收呢?这一个个问题,都需要权威部门给出答案。如何打破这种尴尬局面,还需政府出面化解。
前不久,广东珠海市因废旧电池回收点无人处理,一律师遂以“公民知情权受侵犯”和“行政机关不作为”为由将珠海市环保局告上法庭。律师以一名普通公民的身份向环保局“发难”,提起了珠海市有史以来第一起环保公益诉讼案,其产生的多重社会意义已经远远大于案件本身的胜败结局。对于缘于一起毫不起眼的废旧电池回收事情普通公民诉行政机关的案件,其社会关注度之高实为罕见。
相关链接
我国废电池回收现状
1、政府部门:部分城市的政府有关部门处于对社会的责任感,与环卫工作相结合,在还没有最终处理办法的前提下,进行的公益性长期回收工作,接收社会各界所收集的废电池,他们大大推动了非政府组织和其它回收活动的进程。
2、非政府回收:部分地区性的民间环保组织和高校环保社团,或独自举行或与企业合作,开展的地区性废电池危害性宣传和回收活动,部分组织还在小区、学生宿舍等场所设立了长期的回收箱,以宣传教育的方式向市民和同学介绍废电池的危害。但如果没有政府部门接收所收集的废电池,回收活动就无法具有长期性。
3、商业回收:部分电池生产企业和商场以宣传为主要目的,进行的短期废电池有奖回收、以旧换新等有偿回收活动。
10、山西能否摆脱“资源诅咒”?
来源:人民网天津视窗 2009-5-7
http://www.022net.com/2009/5-7/44277317266848.html
简要内容:对于山西的主政者而言,这并不是个好年头。这种调产的积极性在1990年代末期最为突出,当时全国煤价已经跌到了谷底——山西多数矿务局半停产,工人工资发不出。山西研究煤炭的学者指出,山西此间的调产都在延续“煤炭经济小循环”的怪圈——煤焦铁、煤电铝、煤焦化等。
对于山西的主政者而言,这并不是个好年头。一夜之间,这片15.6万平方公里的土地的钟摆停止了摆动。从太原出发,向南、向北行进,原本重型拉煤车挤满道路的景象已不复存在,即使隐匿在山间曾火光冲天的焦化厂、铁厂也已偃旗息鼓。
从去年10月经济危机席卷以来,占山西重工业90%以上比重的煤炭、焦炭、钢铁和电力全面下滑。山西成了能源工业的重灾区。
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山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仅完成599.6亿元,同比下降22.4%。相比过去几年财政收入增速位列全国第一的状况,山西一季度财政收入完成423亿元,增幅比上年同期回落40.2个百分点。
山西省政府的一份报告以少有的语气写道:如果这种状态持续下去,山西明年下半年将有三分之一的县市无法正常发工资。
这并不是危言耸听。山西是典型的煤炭财政,全省煤炭工业收益占全省可用财力的一半。“工业经济形势非常严峻,财政收支十分困难。”4月16日,山西省长王君如此总结一季度经济形势。
这和十年前的山西经济如出一辙。上世纪90年代末期,全国煤炭市场低迷,山西经济滑落到了全国倒数几位。
过去的岁月之中,山西经济承载一个难以转身的负担——财政收入受制于煤炭市场行情大起大落。进入新世纪,当其刚刚享受煤炭带来的喜悦的时候,一场突如其来的经济危机让这些化为了泡影。
事实上,泡影的背后则是山西30年以来形成的以煤为主的经济发展模式。这个模式,也让山西的政治、社会生态发生了急剧的变化,尽管山西的主政者费尽心思调整产业结构,然而这些积弊在短期之内难以得到调整。
山西之泪
2·22”屯兰矿难中78人长眠地下,这起矿难是山西新任省长王君上任后遇到的最大一起煤矿事故。
总结屯兰矿难教训时,这位煤矿出身的省长潸然泪下。摆在王君面前的是一个两难决定:既要保证经济的发展,又要保证山西不再发生事故。在一个以煤为主,以复杂地质条件著称的产煤环境中,这种决定显得过分沉重。
至少目前,外界的解读认为,王君的首要任务还是遏制矿难的发生。有统计表明,从1980年到2004年,山西全省有1.7万多名矿工长眠地下。
正因如此,紧张的情绪充满了这个煤炭储量、产出占全国1/4的省份。4月初,记者在太原通往古交市的路上还看到全副武装的警察拉网查处违禁爆炸品。路边不断闪过的采空区标志提示已进入矿区。
屯兰矿难之后,山西的煤矿事故之弦再次紧绷起来。山西省内的一次内部总结会议上,一位主管煤炭的县级领导面对即将出台的问责制度,反问煤炭主管部门:那么多管理部门,为何管不住煤矿?如果问责制继续加强,县级官员根本无法干事。
在他们看来,小煤矿往往是地方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如果关停小煤矿,地方的经济根本无法发展。目前,山西省91个产煤县财政收入的40%至50%来自煤炭,其中36个国家级重点产煤县的70%以上财政收入来自于煤炭。
去年冬天,记者在山西采访时注意到很多老百姓甚至没有煤烧。由于整个市场疲软,加之停产整顿,很多煤矿无法生产,为了让当地老百姓过冬,山西寿阳县甚至出台“煤票”政策,以求煤矿低价供应煤炭。更有甚者,老百姓开始上山砍树。
难怪当时山西本地官员惊呼:山西正经历历史上最严重的危机。
从临汾出发路经其管辖的乡宁县的道路上,可以清晰看到“乌龟壳”般的道路——路面被分成两半,一半路面负重的拉煤车行走,坑坑洼洼,修补得如同乌龟壳;一半路面完好无损,属于正常车辆以及空载拉煤车行走。
过去这条道路熙熙攘攘,烟尘遮日,甚至白天行车还要开灯,现在空空荡荡,只有路边闪过的院子内停放的拉煤车证明着曾经的辉煌。
山西省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今年3月,全省11市工业生产都出现了负增长,其中临汾降幅最大。
对当地的居民而言,经济萧条中,虽然他们失去了工作,然而至少环境得到了改善,他们见到了久违的太阳。临汾,这个牛车与宝马等高档轿车在一条道上行驶的城市曾经位列全球九大污染最严重地区之中。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11、南宁:300亿元整治内河 "江河湖"将实现大连贯
来源:广西新闻网-南国早报 2009年05月07日
http://www.gxnews.com.cn/staticpages/20090507/newgx4a021a7e-2037067.shtml
让市民喝上放心水
南宁市对水资源保护作规划
广西新闻网-南国早报南宁讯 (记者唐正芳)为让市民喝上放心水,南宁市规划局编制了《南宁市城市水资源保护规划》(以下简称《水规划》),5月6日专家对《水规划》进行了评审。
南宁市以邕江为水源地的水厂有6个(三津、陈村、西郊、中尧、河南和凌铁水厂);以水库为水源地的有峙村河水厂(含老虎岭)、龙潭水厂、西云江水厂、天雹水厂以及已开工建设以大王滩水库为供水水源的为明阳工业园区供水的水厂;以地下水为水源地的有那马水厂和邕宁供水公司。
规划专家认为,“十五”期间南宁市位于河流上游的饮用水源地要比下游的略好一些,其中位于最上游的陈村水源地水质较好,5年来,南宁市饮用水源地总体水质呈好转趋势。
南宁目前存在的水环境问题有三个:水污染、水短缺、水源地安全隐患。在主要水库型水源地中,屯六、凤亭河、大王滩、天雹水库水质达标,峙村河、老虎岭、东山、龙潭、西云江水库水质不达标。那马泉、清水泉两个饮用水源地的水质,受人类活动影响巨大,综合水质评价不达标。南湖清淤补水后,水质有所改善,从重度富营养化下降到中度富营养化,但目前水质仍为V类。相思湖水质越来越差,富营养化程度越来越严重,目前水质为V类。
据介绍,《水规划》范围内的主要江河湖泊有:主干流有郁江邕江段(老口至邕宁梯级);主要内河有竹排冲、朝阳溪、二坑溪、心圩江、可利江、西明江、石埠河、石灵河、那平江、四塘河、良凤江、凤凰江、马巢河、亭子冲、良庆冲、楞塘冲、八尺江、大岸冲共18条;主要供水水库为大王滩、凤亭河(屯六)、龙潭、天雹、西云江、峙村河、老虎岭;主要湖泊为南湖、相思湖。
《水规划》提出了污染物总量控制方案和主要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方案,对湿地保护和水质监测进行了规划,对改善水质提出对策及建议。比如建设截污工程、内河环境综合整治工程、防治水土流失的水土保持工程、饮用水源地防护工程、雨洪利用工程和水资源环境监控工程等。
建议对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利用水利工程改善水质,统一规划、优化、削减现状不合理排污口等。还提议对目前一些污染比较严重的河段以及湖泊,例如南湖,针对其水质现状较差、主要污染物为耗氧污染物的情况,通过人工增氧机等机械来改善水质。
第 [1][2][3][4] 页
12、生态环境“建设”提法不科学
来源:人民网天津视窗 2009-5-6
http://www.022net.com/2009/5-6/502067162667416.html
简要内容:多年来,社会上包括学术界有一种颇为流行的提法,叫做“生态环境建设”或者叫“建设生态环境”。原水利部部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钱正英曾与沈国舫院士、刘昌明院士联合建议逐步将“生态环境建设”的提法,改为“生态与环境的保护、修复与完善”,因为,生态环境不是“建设”出来的,而是培育、滋养出来的。
多年来,社会上包括学术界有一种颇为流行的提法,叫做“生态环境建设”或者叫“建设生态环境”。其实这是不科学、不规范的,已经对生态环境保护起到了负面的影响。
“生态环境”一词,是地道的“中国造”(国外没有该词),诞生于上世纪80年代的“年轻”名词。要论证“生态环境建设”或“建设生态环境”这一用语是否妥当,需要首先弄清楚“建设”和“生态环境”二词的基本含义。《现代汉语词典》对“建设”一词的释义是:(国家或集体)创立新事业或增加新设施。《辞海》对“建设”的解释是:设置;创立;发展,亦指政治、经济等各方面的兴建工作。以上二者对“建设”的释义虽然不完全一致,但大体上是相同的,即“建设”具有创立、设置的意思。创立、设置的对象应该是一种较为具体的事业或设施,像“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国防建设”、“和谐社会建设”之类的用语应该说是妥当的。而“生态环境”是指各种自然力量或作用的总和,这一“总和”是各种生态系统构成的复杂的整体,它不是一种具体的事业或简单的设施。因此说要创立、设置一种复杂的生态系统恐怕不行,起码就目前来说,人类的科技水平还达不到。
最近,生态学家徐凤翔走进了亚马逊森林,也提出类似问题:生态建设是这些年来保护环境中人们常说的一句话,但这句话的内含到底是什么?生态是人类能建设的吗?防护林工程、种草种树、造水坝是建设,但生态是系统的、全局的,讲建设不准确。把工程性的东西也叫生态建设,这是不了解生态是什么构成的。生态关系非常复杂,牵涉天、地、生物。为什么不能简单地讲天、地、人?因为生物包括的范围有植物、动物、微生物,也包括人。人只是生物里面动物中的一种。人以前夸大了自己的地位和作用,往往没看到人在生态范畴里的位置。而人类对生态的认知和理解,直接关乎着我们是否能与自然和谐相处,关乎着我们的生态文明。
原水利部部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钱正英曾与沈国舫院士、刘昌明院士联合建议逐步将“生态环境建设”的提法,改为“生态与环境的保护、修复与完善”,因为,生态环境不是“建设”出来的,而是培育、滋养出来的。
钱正英举例子说:“我到甘肃民勤县调研时,就看到他们在大力抽地下水种树,这种做法是很不科学的。由于当地水源上游的绿洲掠夺,民勤县旁边的青土湖已经消失,地下水位持续下降。结果树越种越死,水越抽越少。新疆的克拉玛依也在大力建设人工绿洲,为了建设生态,他们从远处引来河流的水。当地的领导就站在人工湖边欢迎我们,以为自己这样做非常符合生态文明。看到这个现象,我们当时非常心痛。这些做法显然是建设生态的误导所致。一些地方,不是努力认识在当地自然条件下天然生态系统的演化规律,利用大自然的自我修复功能,保护、恢复或修复天然的生态系统,而是热衷于建设大规模的人工生态系统,造成资金和劳力的浪费,甚至会造成新一轮的生态伤害。”
可见,生态环境不能够建设,应慎言“建设生态环境”或“生态环境建设”。如果长期使用该词,极易产生一些误解甚至误导。事实上,在近年来的经济社会发展中,“生态环境建设”这个词在国内已经产生了一些误解和误导。一些地方不是利用大自然的自我修复功能去保护、恢复或修复天然的生态系统,而是热衷于建设大规模的人工生态系统,造成资金和劳力的巨大浪费,结果往往事与愿违。因此,应该逐步将“生态环境建设”或“建设生态环境”的提法更正为“生态环境的保护、修复和改善”或“保护、修复和改善生态环境”,从而使人们对生态环境的干预、影响更加符合自然规律,更加符合科学的发展观,促进国家经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13、垃圾资源化需要社会合力
来源: 法制日报2009-05-07 王石川
http://news.163.com/09/0507/09/58MVD8G30001124J.html
垃圾分类的价值毋庸赘言,从它面世的那一天起,就承载着资源再利用、减少污染、环境保护等等重任,同时它也在丈量着社会文明、居民环保意识。因此,当标志着“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字样的垃圾桶,开始遍布大街小巷、居民小区时,人们寄予了深沉的良好期待。然而,数年过去了,当初轰轰烈烈的垃圾分类几乎落个一地鸡毛的结局。
以广州为例。广州垃圾分类曾为全国试点城市,当地政府早在上个世纪末就正式倡议居民实施垃圾分类。一度,越秀、海珠等区的垃圾分类覆盖率达到20%至39%左右,而起步最早、速度最快的荔湾区垃圾分类覆盖率甚至达到100%。然而近年来的广州街头,单桶垃圾桶又悄悄地回到了大街小巷。应该说,广州垃圾分类的荒凉遭遇不是孤例,在全国范围内,它只不过是一抹剪影。
垃圾分类为何半道中落、难以施行?原因自然林林总总。参照专家的说法即是,各级政府缺乏对垃圾分类进行长远规划,对垃圾分类投入严重不足,垃圾分类设施缺乏,回收体系不完整,整个产业体系极不成熟,还远不能做到分类收集、运输、处理,“分类收集、混合运输、处理”的问题始终得不到根本解决。显然,垃圾分类“无疾而终”的尴尬来自于体制性的整体困境,在垃圾分类的整个链条上每一环节都显露了“硬伤”,而本该发挥主导作用的职能部门,更是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面对令人黯然的现状,是放任垃圾分类“无疾而终”还是群策群力使垃圾分类“起死回生”?答案当然是后者。这有三方面的严峻现实,一是我国垃圾资源化率太低。数字显示,世界上主要发达国家的再生资源回收总值已达到一年2500亿美元,并且以每年15%至20%的速度增长。全世界钢产量的45%、铜产量的62%、铝产量的22%、铅产量的40%、锌产量的30%、纸制品的35%来自资源回收利用。即便我国的上海、北京等城市,其垃圾资源化率也仅仅达到30%左右,遑论其他中小城市。二是我国本来就是资源相对匮乏的国家,只有树立先进的环保观念,最大限度地再利益资源,才能实现自我救赎,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而垃圾分类正是先进环保理念的具体呈现。三是如果不分类,垃圾的污染将变本加厉,贻害无穷。
要拯救日渐“沉沦”的垃圾分类,需要多管齐下,“集体行动”。首先,居民要涵养环保理念,提升环保素养,坚持主动分类的自觉性。应该承认,尽管我们生活的周围遍布着分类垃圾桶,但不少居民熟视无睹,乱倒垃圾现象严重,没有耐心将垃圾分门别类地倒入不同的桶内。当然,光靠道德自觉是行不通的。众所周知,早在2007年6月4日,原建设部就发布了《城市生活垃圾管理办法》,该办法规定,市民随意倾倒、堆放生活垃圾,主管部门将会责令其停止该行为、限期改正、并处以200元以下的罚款。但遗憾的是,这一办法许多时候形同空文,几年来,未闻职能部门开出一张罚单。
其次,环卫工人要恪尽职守。其实,就我们目之所及,还是有不少居民葆有环保理念的,他们将垃圾细致地分类,然后分门别类的倒入垃圾桶内,但是一些负责收取垃圾的工人则一股脑儿地将分类好的垃圾直接倾倒到垃圾车上,而负责处理垃圾的工人更是缺乏足够的耐心和责任感,在垃圾没有细致分类之前,就径直或掩埋或焚烧。
最后,也是最关键一点即是要强化职能部门的责任意识,政府部门要发挥主导作用。据报道,广州环卫部门已经确立了“政府主导、全民参与、市场化运作、法制化监管”的垃圾分类推进方针,将推动以法规、政策指令的方式,把垃圾减量指标纳入企业生产指标体系。此外,环卫部门还将推动把垃圾分类纳入政府重点扶持产业,从税收、融资、企业用地、科研投入、企业用工等给予大力扶持,采用许可证、年审等方式,对废品收购站、分拣中心、社区回收点、流动“收买佬”队伍进行有效管理,建立垃圾分类产业电子交易平台,鼓励专业化的有偿上门收集服务。这些举措释放了积极的善意,但徒法不足以自行,如果不将这些法规、政策付诸实践,垃圾分类的现状便难以真正改观。
14、土地--最后的"垃圾箱"?土壤污染应该怎样治?
来源:《中国环境报》2009年05月07日
http://env.people.com.cn/GB/9255595.html
据《中国环境报》4月14日报道,有关统计数字显示,截至20世纪末,我国受污染的耕地面积达2000多万公顷,约占耕地总面积的1/5,其中工业“三废”污染面积达1000万公顷,污水灌溉面积为130多万公顷。每年因土壤污染粮食减产就达1000万吨,还有1200万吨粮食受污染,二者的直接经济损失达200多亿元。
这些数字读来让人揪心。众所周知,土地是我们最后的“垃圾箱”,所有污染(包括水污染、大气污染)的90%最终要归于土壤。2000多万公顷耕地被污染的现状,其实是我国整体生态环境形势严峻的一个缩影。笔者认为,土壤污染状况之所以如此严重,病根是人们在思想认识上的偏差。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对环境问题尚无足够认识的日本部分地区片面追求工业和经济发展,曾发生了两起震惊世界的环境公害事件:富山县因高含镉大米导致的慢性中毒,引发了“骨痛病”;熊本县因汞污染引起“水俣病”,造成2248人中毒,其中死亡1004人。这些都是因为土壤、水体长时间污染,进而导致农产品和养殖水产品污染而引起的。
近10年来,现代工业于快速发展,在带来GDP不断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了触目惊心的土壤污染。这种污染,正在通过被渗透的土壤和生长于其上的蔬菜、农作物,侵害着我们的身体。
现在,无论是经济快速发展的沿海地区,还是致力开采矿产资源的西部地区,一些地方政府在片面追求GDP增长的思想误导下,放松了环境保护这根弦,最为常见的是对资源进行毁灭性开发和利用。如部分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资中出台各种优惠政策,其中比较重要的一条就是,放宽企业的环境准入标准。这样,一些高污染企业就从发达国家或发达地区,迁移到国内尤其是不发达地区。在产业地区转移的同时,也伴随着工业污染的转移。
2006年8月,甘肃省徽县发生的“铅中毒”事件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当时,这个县水阳乡的两个村庄共有368人查出血铅超标,其中14岁以下的儿童149人。经环保部门调查发现,位于这两个村庄附近的一家铅冶炼厂是重要污染源,造成当地土壤、空气和水体污染。虽然这家工厂后来被勒令关停,但如何给那些遭受污染损害的村民以有效的补偿,如何从根本上转变那种以群众健康甚至生命为代价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却是一个难题。
有专家指出,一个占地10公顷的污染企业每年可能给当地政府带来成百上千万元的税收,殊不知,如果这10公顷土地被污染,可能需要花上亿元甚至十多亿元的投入才能恢复。如果不加以治理,仅由土壤本身自然恢复,一般需要耗费两三百年甚至上千年的时间。
当前,虽然我国土壤污染十分严重,但国内相关的法律法规却不尽完善。诚然,我国有《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等相关的法律法规,环保部门可以依法对违法排放废气、废水等行为进行追究。但是,目前我国还没有任何关于土壤污染修复和赔偿的条例规定,对企业也没有任何约束,即使土壤被污染了,也很难追究他们的责任。
现在是到补上这一课的时候了。健全和完善环境相关法律法规,是拯救被污染土壤的必由之路。我国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开展全国土壤污染现状调查,建立土壤环境质量评价和监测制度,开展污染土壤修复示范。对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和重金属污染超标耕地必须实行综合治理。
对此,有关专家建议,国家环保部门应双管齐下治理土壤污染。一方面,设立不受地方控制的土壤污染监察体系,强化对企业的土壤污染评估与监察;另一方面,提高企业污染成本以震慑企业,赋予遭受工业污染的民众通过合法渠道索取赔偿的充分权利,提高赔偿标准,迫使企业做出选择:要么投资于土壤污染治理,要么应付民众的巨额索赔。(邱林)
15、野生动物打扰过你吗?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2009年05月07日 武卫政
http://env.people.com.cn/GB/9254066.html
一个孩子到动物园游玩,也许是被铁栅栏后走来走去的老虎吓着了,突然问妈妈:老虎会不会跑到咱们家里去?
旁边的人听到这话都笑了。的确,身居繁华的都市,怎么可能想到会被野生动物打扰呢?可是许多生活在山野乡间的居民就不一样了,近些年野猪、猴子、大象糟蹋庄稼甚至伤人的事屡有发生,用专家的话说这叫“野生动物肇事”。按理说谁肇事,谁受罚,但这些肇事者受法律保护,不能打不能关,老百姓无可奈何,心里却很不服气。
保护野生动物,离不开山乡居民的支持配合。经常宣讲保护的重大意义、法律的具体规定等等“大道理”非常必要,但不把事关老百姓切身利益的“小道理”弄清楚,也不利于保护的顺利推进。“小道理”是什么?就是野生动物肇事,应该给受害群众补偿。这一“小道理”如今在业内得到了较为广泛的认同,几个省区正搞补偿的试点,说明群众的呼声得到了郑重的回应。
当前,除了野生动物肇事补偿,进入人们视线的还有其他类型的补偿。比如河流下游地区对上游被限制开发地区的补偿,生态受益区对生态保护区和建设区的补偿,资源使用者对资源所有者和资源开发受害方的补偿等等。这里面公对公、公对私、私对私的情况都有,统称生态补偿,其本质是为维护人与自然和谐、人与人和谐而支付的必要成本。补偿的实施体现公平、正义,补偿的效果考验人们的智慧。
然而,普通人对生态补偿的了解却非常有限——只觉得野生动物好玩,却意识不到它们对一些居民的侵扰;喝着来自上游的干净河水,却很少关注那里不上工业项目时经济如何发展;注意到城市的沙尘天气少了,却不了解地处风沙源的人们为防沙治沙付出了多少努力。心安理得,认为生态补偿离自己很远,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这样的人不在少数。如果大家都这样,谁还去考虑给当地群众补偿多少才合理这些实际问题呢?
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不妨常以“饮水思源”的方式,想一想那些为保护生态作出贡献的人们。普通人很难系统研究生态补偿,但是我们到自然保护区的山野乡村走一走,与群众聊一聊,你就会发现生态补偿离自己很近,即使不是专家,也说不定能给从事生态补偿实际操作的人们提点有益的建议。
16、让世博"绿色出行"成为一种时尚
来源:东方网 2009年5月7日 吴仁寿
http://pinglun.eastday.com/p/20090507/u1a4355572.html
昨天,“上海世博会绿色出行”活动正式启动。这是“绿色出行”在世界杯、奥运会等国际盛会中推行以来,首次在世博会中开展,“上海世博会绿色出行”也将成为全球时间跨度最长、参与人数最多的“绿色出行”大行动。(5月6日《解放日报》)
“绿色出行”,就是采用对环境影响最小的出行方式,即节约能源、提高能效、减少污染、有益于健康、兼顾效率的出行方式。例如,乘坐公交车、地铁等公共交通工具,合作乘车,环保驾车、文明驾车,或者步行、骑自行车……努力降低自己出行中的能耗和污染。
“绿色出行”与其说是一种出行的方式,更应理解为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新的社会公民道德,更是一种时尚和文明。出行方式的选择是一种个人权利,也不能通过法律规范和强求,但“绿色出行”反映的是国民的文明素质,其也必将会使社会更环保、更和谐。
“上海世博会绿色出行”作为2010年上海世博会开园倒计时一周年系列活动之一,旨在借助上海世博会这个平台,号召大家绿色出行游世博,并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为2010年上海世博会创造畅通的出行环境,向参观者传播“绿色”的环保理念。
据估计,上海世博会将接待7000万人次的国内外参观者,这些乘坐各种交通工具而来的人群所造成的交通污染排放相当可观。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绿色出行”不仅仅会给当地带来清新的空气质量,畅通的出行环境,更能减少资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为地球分担压力,更好地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
“上海世博会绿色出行”,是中华民族重诺守信的生动体现。“绿色世博”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理念之一,也是举办一届“成功、精彩、难忘”的世博会的应有之义。在改善环境的攻坚战中,提高大气质量无疑是重中之重。此次“绿色出行”从2009年5月至2011年3月,分为“迎世博”、“世博会会期”和“后世博”三个阶段。持续一年多时间的“绿色出行”活动,必将使上海的空气更加清洁,道路更加通畅,更是兑现“绿色世博”的承诺。
“上海世博会绿色出行”,也是中国公众环保理念不断提升的必然结果。随着我国环保事业的不断推进,上海市民的环保意识也日益提高,并从过去的“要求他人”转向“从我做起”,从垃圾分类到节约用水,从重提菜篮子到26摄氏度空调……绿色生活渐成时尚。市民对“绿色上海”的渴望,也在呼唤着新型环保出行方式在这个城市风行,使之成为一种时尚。
“上海世博会绿色出行”,还是中国百姓热情好客的真实写照。“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作为2010年世博会东道主,首次在世博会中倡导和践行“绿色出行”,为7000万人次的国内外参观者营造清新的空气质量和畅通的出行环境,这一“义举”,必将在百年世博史上写下精彩的一笔。相信各个参展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宾朋,以及7000万人次的国内外参观者,届时在与黄浦江畔挥手作别时,必将会在心中感念:谢谢你们,东方大都市上海市民!
17、野生动物肇事补偿办法 别让农民“得不偿失”
来源:人民日报2009年05月07日
http://news.xinhuanet.com/environment/2009-05/07/content_11327719.htm
《北京市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造成损失补偿办法》从4月1日起正式施行,农民吃下了定心丸,但“心病”并未全消——
“我们农民吃下了‘定心丸’。”听到《北京市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造成损失补偿办法》从4月1日起正式施行的消息,42岁的北京市延庆县井庄镇曹碾村村民高落实说。
按照《补偿办法》,北京市辖区内的单位和个人因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造成农作物或其他损失,可获当地政府给予的经济补偿。
近年来,北京市的生态环境日益改善,野生动物种类和数量明显增多,野生动物与人的矛盾也日益凸显。在延庆、昌平、房山、门头沟等区、县,野猪等损害农民庄稼、苗木,猛禽叼食家禽等事件频繁发生,对农民生产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但伤害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要承担法律责任。农民遭受损失后,既心疼又无可奈何。
高落实所在的井庄镇,是延庆县遭受野猪损害最为严重的区域。据延庆县林业局调查,近年来,该镇17个村中的多数农民均不同程度地受到损害,其中曹碾、碓臼石、孟家窑等村最为严重,很多地整块地被野猪糟蹋,基本上颗粒无收。高落实家有23亩山边地,以种玉米为主,每年都要被野猪、野兔糟蹋六七亩,其中完全绝收的有三四亩,每年直接经济损失在5000元左右。
延庆县于2002年在全市率先制定并实施了野生动物造成损害的补偿办法,规定由政府按农民实际损失的70%给予补偿。高落实告诉记者,从2004年以来,他总计领到了6000元左右的补偿。“现在,全市出台了补偿办法,补偿额度可能还有所增加,给我们农民吃下了定心丸。”
不过,高落实表示,村民们的“心病”还没有完全消除,“如果能完全按实际损失补偿,就更好了。”按照《补偿办法》,野生动物造成农作物损毁、家禽家畜受伤或死亡等财产损失,政府最多给予80%的损失补偿。
延庆县林业局负责人介绍说,很多受损地块去年被损害,今年同样被损害,明年也肯定被损害,但这些地块的户主又不得不种,因为不种连补偿的机会都没有。一些农民辛辛苦苦、尽心投入、认真管理,播种的农作物被野猪糟蹋得一干二净,却不是100%地得到补偿。补偿存在的“得不偿失”的现象,使得农民种地及保护野生动物的积极性受到影响。
根据延庆县林业局统计,《延庆县野生动物造成损害的补偿办法》实施以来,受侵害农民经济损失达244万元;按70%的比例给予补偿,与实际损失有73万元的缺口。
北京市园林绿化局有关负责人强调,确定50%—80%的财产损失补偿比例,主要是为了促使当事人积极采取措施,防止放任损失的现象发生。强化对野生动物危害的预防控制手段,将事后补偿转变为事先预防,才是防止野生动物对人类危害的治本之策。(记者 刘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