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众参与 江河信息 四月二十九日绿家园江河信息导读: (编辑:丽英)

四月二十九日绿家园江河信息导读: (编辑:丽英)

2009-05-04

四月二十九日绿家园江河信息导读: (编辑:丽英)

 

汶川地震一周年专题报道:

1、第一财经日报:       重返龙门山:汶川环境承载力报告

http://finance.sina.com.cn/roll/20090429/02106162485.shtml

2、第一财经日报:       成都圆桌:高度重视灾区资源环境承载力

http://finance.sina.com.cn/roll/20090429/02106162497.shtml

3、第一财经日报:       关注山区灾害

http://finance.sina.com.cn/roll/20090429/02116162506.shtml

 

环境资讯:

4、湖州在线新闻网站:     欧盟保护生物多样性国际会议在雅典召开

http://news.hz66.com/main/news/international/2009042812005646.htm

5、人民网科技频道:      专家呼吁:长江生态渔业要加强体系化建设

http://env.people.com.cn/GB/9214265.html

 

地方信息:

6、新华网:          重庆加密监测三峡库区水质

http://www.hwcc.com.cn/newsdisplay/newsdisplay.asp?Id=216058

7、中国环境报:        江苏启动太湖蓝藻监测预警

http://www.hwcc.com.cn/newsdisplay/newsdisplay.asp?Id=216073

8、新京报:          北京13水厂“整容”迎长江水 

http://www.thebeijingnews.com/news/beijing/2009/04-29/008@023527.htm

9、新京报:          北京投资65亿元升级8座再生水厂 

http://www.thebeijingnews.com/news/beijing/2009/04-29/008@023529.htm

10、中国新闻网:        盐城开建饮用水源生态湖 34家化工生产企业搬迁

http://env.people.com.cn/GB/9212207.html

11、中国新闻网:        四川108个灾区县共有地质灾害隐患12900多处

http://news.sina.com.cn/c/2009-04-29/155317714597.shtml

12、中国环境报:        贵州 规范环保与NGO合作管理 

http://news.xinhuanet.com/environment/2009-04/29/content_11279780.htm

 

环保小常识:

13、国家环境保护部:      什么是《中国21世纪议程》?

http://www.zhb.gov.cn/xcjy/hjcs/200904/t20090429_150986.htm

 

污染信息:

14、财经:           1.5万家环境违法企业被查 砷污染集中爆发

http://news.h2o-china.com/society/wastewater/798311240972460_1.shtml

 

绿色访谈:

15、搜狐绿色:         环境信息公开元年 企业几乎无所作为

http://green.sohu.com/20090428/n263677094.shtml

 

深度报道:

16、人民网-绿色家园:     传染病—环境污染的恶果

http://news.ifeng.com/world/special/zhuliugan/ziliao/200904/0429_6348_1132322.shtml

 

环境时评:

17、大众日报:         带污染的GDP不是成绩是“毒药” 

http://env.people.com.cn/GB/9212011.html

18、人民网-人民日报:     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 水污染绝不能越治越重

http://env.people.com.cn/GB/9211098.html

19、搜狐绿色:         多方评论汇集:环境信息公开意义深远且重大

http://green.sohu.com/20090429/n263684362.shtml

 

 

 

1、重返龙门山:汶川环境承载力报告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2009年04月29日 章轲

http://finance.sina.com.cn/roll/20090429/02106162485.shtml

  大自然的修复能力太强了。

  地震撕开的地表裸露处,长出了小草,远远看去像是披上了一层绿纱;地震震落的滑坡体下,白色小花开满山野;湍急、幽静的岷江河谷里,已经可以看见有人在建房、修路。

  距成都市区70多公里的银厂沟,以前是四川省著名的风景名胜区,而今这里只留下长满荒草的塌屋和即将被掩盖的破碎山体。在九峰村遗址上,还摆着清明时节人们送来的几十个花圈。

  这里是四川龙门山地震断裂带,是“5·12”汶川特大地震死伤人数最多、地表破裂结构最复杂、破裂长度最长以及破坏程度最大的地区。

  “一年了,变化真快。”杨勇望着眼前的景象,一边开着车,一边对记者嘀咕,“再过几年,很多地震遗迹都会被草木掩盖。”

  但地下仍不太平。据地震监测部门的统计,“5·12”特大地震以来,至今已发生大小余震2万多起。4月16日,身为中国横断山研究会首席科学家的杨勇,同CBN记者第三次实地考察龙门山地震断裂带。

  1 神秘的“地开花”

  汶川特大地震后,当地一度盛传地震时发生了“地开花”——即地震时,从地下直接喷射物质。

  杨勇曾在专门的资料中,对“地开花”进行了详细的描述:“银厂沟谢家店大滑坡体,前沿宽约800米,中轴线长度约1000米,呈扇状展布。沟尾出口处最宽不足100米,沟两侧不见高位冲刷侧痕,树木完好。震前滑坡体面上为茂盛的大树森林,地震时森林瞬间消失,被泥夹石块代替。”

  “滑坡体和前沿停止处也不见树残枝,似煎煎饼翻了个儿,老百姓比喻的‘地开花’很形象。”而据杨勇称,在以往的各种地震记录中,还从来没有所谓“地开花”的描述。

  “但从滑坡动力上分析有许多费解之处:地形较缓,前沿湔江谷地切割不深,对岸为一陡坡形成阻挡,滑坡运动流程不长,沟尾后山大型高位崩滑面不明显,物质缺乏动力和足够的通道。因此‘地开花’一说有一定道理。”

  中科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下称“中科院山地所”)灾害评估与减灾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孔纪名在震后多次到震区考察,也去过谢家店一带。但他认为,所谓的“地开花”不存在,应该是地震引发的滑坡现象。

  孔纪名解释说,滑坡是构成斜坡的岩体或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坡体内部的软弱结构面(带)产生的整体向下滑动的地貌过程和现象。在滑坡的发生过程中,地震、工程爆破与机械振动、降雨、人工对斜坡的加载与开挖等诱发因素的作用,都会加快滑坡的发生过程。

  据中科院山地所的观察,在龙门山一带,地震滑坡总体表现出距地震断裂带越近,地震断裂带活动性越强,滑坡分布越密集的特点。汶川地震中,地震滑坡主要分布在龙门山断裂带及附近地区,宽度约10~15公里。

  孔纪名对“地开花”的解释是,属于“地震坠落-弹射-滑动型滑坡”类型,即位于高陡斜坡上部岩体,在地震中发生坠落,快速运动的块石(体)由于斜坡中部凸起岩层阻挡产生弹射,弹射块石推动坡面的岩土体发生滑动,形成滑坡。

  例如,在“5·12”地震中,东河口山体在强地震的作用下,斜坡上部石灰岩中原有裂隙、不连续面不断拉裂、迅速扩展,地震时,沿灰岩与板岩接触界面高速滑出,由于滑床面向上反翘,滑体前缘高速凌空飞越冲向前进方向的沟谷后,以碎屑流的方式高速下落、流动,滑坡体犹如瀑布飞泻。从远处看,确实如“地开花”的景象。

  孔纪名告诉记者,震后,中科院山地所按照汶川地震滑坡成因机理及运动特点,将滑坡确定为5种类型。“这应该算是一个新的发现和科学总结。”

  2 地质隐患

  “一些引起极大关注和争议的关键问题还没有取得共识、一些重大科学技术问题还没有突破性成果。”杨勇说,“我最想传达给外界的信息是,要高度重视西南地区重大工程建设的地质风险。”

  不仅是对于“地开花”的关注,“5·12”四川汶川地震后,杨勇还第一时间向国务院紧急建议水库放水腾库、密切关注堰塞湖引发次生灾害,十多次深入灾区进行地毯式考察,并参与了国家相关部门灾后重建考察和论证。

  考察发现,此次地震灾害具有地震、山体崩塌和生成持续地质次生灾害的复合型特征。杨勇将其描述为这样一种灾害模型:复杂的活动性地质断裂带+强烈的地质应力释放+破碎陡峻的高山峡谷地质环境和动力势能+集群的生产建设(大面积山体开挖空虚)爆破开挖弃土+震后持续性地质灾害规模性生成。

  由于高山峡谷和滩多流急的河谷形态还在强烈的演变中,龙门山断裂地区强烈的地震活动频繁发生,河谷两侧高陡斜坡地上大规模的山体崩塌、滑坡屡屡发生。

  考察发现,在“5·12”地震中,龙门山中央主断裂带沿线的村庄和城镇、工矿企业、基础设施几乎受到强烈地震和山体崩塌的双重打击,同时又面临着泥石流等次生灾害的威胁。部分电站大坝出现漫坝险情,个别引水式高水头电站管道压力井破裂引发滑坡泥石流。

  杨勇告诉记者,地震发生时,岷江上游、沱江上游、涪江上游、嘉陵江上游干支流河谷两岸发生了大规模山体崩塌和滑坡,尘埃四起,烟雾笼罩,大小江河上形成了一系列堰塞湖群,崩塌滑坡泥石流成群成带分布。213、317国道,303、302、105、106省道以及大量县乡公路多处被震毁和崩滑阻断,多座桥梁断毁。

  中科院山地所、四川省国土资源厅、地震局等多家单位日前所作的《汶川地震重灾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报告称,“地震改变了重灾区山地灾害原有的发育现状和发育过程,急剧加速了重灾区及其受影响地区山地灾害的孕育和发生,形成了有利于山地灾害发生的成灾环境。”

  “从地震开始,滑坡等次生山地灾害的影响能延续数年以至于数十年。”孙纪名说。

  根据中科院山地所的分析,汶川地震已造成的崩塌,仅在岷江及支流河谷地带就有上万处。但受地震破坏而开裂部分岩体尚未完全脱离母岩,一旦有外力作用,即会崩落,形成崩塌或落石。近期崩塌发生的数量大,但规模不大,在2~3年后,崩塌灾害将逐步减少。

  分析认为,地震后形成的滑坡-泥石流灾害链具有滞后性。目前重灾区滑坡转化为泥石流灾害尚不突出,但在进入雨季后,重震山区发生大规模滑坡-泥石流灾害的可能性极大。

  《汶川地震重灾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报告就未来地震灾区次生山地灾害情况进行了预测:

  汶川地震后,地震重灾区的次生山地灾害将进入新一轮的高发期。崩塌灾害近期可能发生的数量大,但规模不大,在2-3年后,崩塌灾害将逐步减少,灾害将变为零星发生;

  地震后的5年内,地震重灾区滑坡灾害将十分严重,尤其在雨季是滑坡的高发时段,滑坡可能主要发生在地震烈度≥7度的高烈度区,其次发生在河道内;

  地震后的10年之内,汶川强震区的滑坡-泥石流灾害链将进入高度活跃期,泥石流灾害将是制约地震区恢复重建中严重的灾害。

  3 生态重建之难

  “大地震导致了四川生态环境损失巨大。”地震后,四川省委政研室副主任李后强曾多次进入青川、北川等地震灾区,对四川因地震灾害造成的生态破坏情况进行深入调研。

  据李后强介绍,大地震使四川森林覆盖率已由30.7%下降为30.2%;全省有31个自然保护区受灾、29个森林公园受损,生态产业遭受重创;灾区泥石流堆积灾害迹地达343万亩,次生灾害隐患突出。此外,因主震区是长江上游重要水源涵养地区,大面积山体崩塌使得岩石裸露、土壤流失,植被自然恢复十分困难,生态损失难以估量。

  中科院山地所的调查显示,在地震重灾区,因崩塌、滑坡及地裂缝而损毁(灭失)农田面积达177581.42亩,损坏的土地面积达823045.09亩。

  由于主震和不断的余震,使得山地表面崩塌、滑坡广泛发育,植被受害严重,估计植被遭受严重破坏面积高达20万~30万公顷,并且种群数量在空间分布上有所减少,个别濒危物种受到严重影响。

  四川是我国珍稀动物重要的栖息地。强烈地震及其大范围的地震次生山地灾害,特别是大型山体滑坡,对野生动物的栖息地影响非常大,生态廊道被阻隔,食物链断节,危及动物生存,如大熊猫栖息地-岷江上游地区,地震及其次生山地灾害对大熊猫的生存造成影响。同时对列入国家一级重点保护的金丝猴、扭角羚、云豹、金钱豹等动物的生存也产生一定影响。

  规模巨大的崩塌、滑坡还堵塞河流形成34个危害程度不等的堰塞湖。威胁290多个乡镇、1460个村庄(居民点),威胁人口512045人。“这些堰塞湖对灾区群众来说,仍然是个威胁。”孔纪名说。

  在地震灾区采访时,记者注意到,大大小小的崩塌体不仅严重影响交通,也给当地百姓出行安全带来巨大隐患。映秀以北2~3.7公里,去年地震发生后,历时3个多月苦战才抢通的老虎嘴崩塌体,时至今日不仅仍然完全挤占着100米宽的岷江,而且迫使河道切入右岸67米。

  “老虎嘴崩塌体规模巨大,是这次地震对岷江及公路岸坡危害最为严重的一个崩塌体。”中科院山地所研究员王全才说。

  王全才正在与有关部门研究老虎嘴灾害防治方案。据介绍,与其他几种地灾形式不同,老虎嘴滑塌体同时存在上部崩塌、落石和本身浅层失稳的问题,特别是在大雨及暴雨期间,将会发生坡面泥石流,使公路受阻。所以除了针对坡面泥石流的工程外,也需要采取在公路附近增设明洞的方法,以提高安全等级。

  “目前工程正在施工中,但因灾情特殊,交通干扰极大,进度比较缓慢。”王全才说。

  4 改变发展模式

  “从一定程度上讲,人类在这块脆弱而活跃的土地上长期进行的开发建设:森林砍伐、水电建设、采矿活动让我们付出了沉重代价。”杨勇说。

  据介绍,大渡河水电开发工程处在鲜水河地震活动带上;雅砻江水电布局与安宁河-则木河地震活动带相邻;金沙江溪洛渡电站位于雷波-永善地震活动带;虎跳峡一库八级位于丽江-程海地震活动带;澜沧江-怒江水电站规划电站群也位于三江并流构造活动带上。

  “上述水电规划建设布局与岷江流域、龙门山脉处于相似的地质环境背景。”杨勇认为,通过对“5·12”地震的深入研究和深刻反思,人们应该更科学地调整水电建设和矿山开发的布局。

  《汶川地震重灾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报告也称,“地震重灾区由于特殊的地貌与地质条件,加之地震、降雨以及人类工程、经济活动日益频繁的影响,使该区域成为山地灾害最为发育的地区之一。”

  杨勇称,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水电建设进入前所未有的迅猛发展时期,特别是西部大小河流上呈现出同时启动、集群、无序、失控开发的态势。

  杨勇发现,江河调节调配调度机制不健全、用电市场预测不明细、投资预算不计生态和社会成本、地震、地质灾害研究和评估草率、江河功能分配调节矛盾尖锐、流域规划未定,灾害性水患频发、江河水污染等是目前我国江河开发中面临的突出问题。

  调查发现,按目前水电建设规模,到2020年将达到3.28亿千瓦,这期间将还有一批在建的大型火电、核电以及其他可再生能源同时建成,即使不计经济危机带来的经济衰退和产业调整的影响,电力产能的这种陡增态势,势必会出现阶段性过剩,再加上我国宏大的节能减排、产业优化升级等措施的逐步实现,我国电力装机将出现过剩的局面,届时江河因电站建设而需要的生态修复,移民发展的投入将无法保证,并形成一系列金融信贷连锁反应。

  李后强认为,四川灾后生态重建,必须突出强调绿色循环发展。生态重建应该遵循生态文明要求,按照生态治理路径力求实现绿色生产、绿色生活、绿色参与、绿色安全的有机结合。

  “所有新建项目必须进行环评,绝不能让污染项目成为重建项目;坚决淘汰落后生产力,特别是污染型企业和项目。”李后强认为,生态重建是一个多元主体参与的过程,良好的互动协作是其核心组成部分。他呼吁,应积极创建预警、应急、协调、监督机制,建立相应的生态补偿制度。

杨勇以及中科院山地所多位专家认为,在经历了2008年特大自然灾害和全球经济危机背景下,“需要深刻反思,紧急刹车,改变发展模式,用拯救经济的4万亿措施和全国各省市近18亿投资计划,重构可持续科学发展的蓝图。”

2、成都圆桌:高度重视灾区资源环境承载力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2009年04月29日 章轲

http://finance.sina.com.cn/roll/20090429/02106162497.shtml

  主持人:《第一财经日报》记者 章轲

  特邀嘉宾:

  四川省科学技术顾问团顾问兼生态环境组组长、中科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研究员 陈国阶

  四川不仅是人口大省、经济大省,同时也是生态大省。四川处于川西高原向盆地过渡带,是全国少有的同时占有两个大地貌单元的省份。

  中科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副研究员 刘邵权

  地震后,汶川、北川、青川等10个承载力变化最为敏感的县,资源环境承载力已基本达到极限。

  中科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灾害评估与减灾研究室主任 孔纪名

  地震加剧了高山峡谷区可利用建设用地资源的缺乏程度,使震前就很缺乏的建设用地资源在震后变得更为缺乏。

  “5·12”汶川大地震造成了历史上空前的灾难和损失,同时对区域资源环境造成了严重损害,导致生态脆弱性增大,山地灾害风险升级,威胁增大,人居环境适宜性和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也发生一定变化,影响到灾区重建的空间布局。

  考虑到灾区目前的土地、水资源、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地震及次生山地灾害等关键因素,震后灾区到底还能生活多少人?种多少田?建多少工厂?日前,CBN记者与有关专家共同进行了探讨。

  四川的生态环境

  主持人:国家和四川省在确定地震灾区重建规划时,首先就提出要充分考虑到灾区资源环境承载力的问题,以确保灾后四川生态环境的安全。四川的生态环境为何重要?

  陈国阶:四川不仅是人口大省、经济大省,同时也是生态大省。四川的地理位置非常特殊,处于中国地貌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的过渡地带(川西高原向盆地过渡带),是全国少有的同时占有两个大地貌单元的省份,也是长江流域主要水资源涵养区、富集区和调控区。

  四川特别是地震区拥有森林、灌丛、草原和稀树草原、草甸、湿地、高山冻原以及各种农田生态系统等,且每种生态系统又包含多种气候型和土壤型。

  据不完全统计,该区域仅高等植物就达5000种以上,还有大量的大型真菌和种类繁多的苔藓地衣植物,拥有国家一级保护植物10种,国家二级保护植物29种;拥有各类资源植物2000多种,是我国经济植物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藏、羌、彝等民族药用植物500种以上,已知可提供中药源的种类达100种以上,还拥有大量的油脂植物、芳香油植物和饲料植物。

  这一区域野生动物资源十分丰富,拥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14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69种,该区域是我国大熊猫的主要分布区。此外,该区的旅游资源和矿产资源也十分丰富,是四川省旅游风光名胜区集中区,也是磷矿、天然气、煤矿、有色金属矿重要产区。更值得指出的是,在龙门山地震带附近并与地震带平行的成(都)—德(阳)—绵(阳)产业带,是四川人口、产业和城镇密集区,也是带动四川经济发展的重要的火车头。龙门山地震带的生态安全直接影响着成、德、绵产业带,两者是命运的共同体。

  主持人:发生在去年的大地震,给四川的生态环境造成了哪些破坏?资源环境承载力是不是大大降低了?

  刘邵权:大地震除造成人员和财产重大损失外,也造成了大范围的次生山地灾害。据四川省国土部门截至2008年6月13日的统计,四川省汶川地震灾区共发现山地灾害隐患点7990处(包括重大山地灾害隐患点3804处),其中滑坡3640处、崩塌2279处、泥石流639处。规模巨大的崩塌、滑坡还堵塞河流形成34处危害程度不等的堰塞湖,威胁290多个乡镇、1460个村庄(居民点)、人口512045人。

  同时,地震及其伴随的大范围次生山地灾害也对灾区资源环境主要是土地资源、生物资源、水资源环境和珍稀动物栖息地环境造成严重影响。对于土地资源而言,地震造成地表物质松动、位移和异质化,特别是破坏农田,导致耕地面积减少,质量下降。

  据四川省国土资源厅截至2008年6月13日的统计,在地震重灾区,因崩塌、滑坡及地裂缝而损毁(灭失)农田面积达177581.42亩,合11838.76公顷,损坏的土地面积达823045.09亩,约54869.67公顷。总体而言,汶川特大地震灾害对区域生态环境造成了明显损害。

  资源环境承载力涉及地震灾区的水土资源、生态重要性、生态系统脆弱性、自然灾害危险性、环境容量、经济发展水平等多个方面,可以肯定地说,地震使灾区人居环境适宜性和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发生一定变化,部分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明显降低,人居环境恶化。

  承载力变化

  主持人:具体来看,震前震后,灾区资源环境承载力发生了哪些改变?

  刘邵权:汶川地震重灾区涉及六个市州30个县市,人口1411.9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081.37万人,城镇人口330.56万人。从总体上看,灾区人口分布极不平衡。龙门山前平原区,村镇分布密集,人口密度600~800人/平方公里;盆地低山丘陵区,人口密度400~600人/平方公里。龙门山地区,人口分布相对分散。区内各类社会从业人员842.46万人,其中第一产业400.1万人,第二产业185.78万人,第三产业256.59万人。

  从耕地状况来看,灾区耕地资源质量及人均占有耕地面积差异明显。龙门山前平原区,人口密集、耕地肥沃,人地矛盾突出,人均耕地0.8~1.2亩;丘陵区,人均耕地1.0~2.5亩。龙门山及西部山区人均耕地1.5~3.0亩,耕地以坡耕地为主,约占总耕地面积的85%以上,其中坡度大于25度的陡坡耕地占坡耕地的一半。

  从产业组成看,灾区绝大部分县市产业属资源型产业,其中水电开发和旅游基本为当地的主导产业。

  地震后,汶川、北川、青川等10个承载力变化最为敏感的县,资源环境承载力已基本达到极限,但基本能够支撑震后人口恢复重建的需求,恢复重建以就地安置重建为重点,基本上不用考虑大规模移民。

  而从2020年全面小康社会建设而言,10个县资源环境不足以支撑其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需求,需要在恢复重建完成后,采取综合性政策措施,引导人口自发地向资源环境承载潜力大,产业、人口聚集能力强的区域迁移。

  主持人:土地资源应该是评估重灾区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关键因素。这方面的情况如何?

  孔纪名:震前重灾区人均耕地资源为1.09亩/人,略高于四川省的平均水平,比全国平均水平低21.01%。汶川地震导致重灾区耕地灭失数量为77581.52亩,占震前耕地数量的1.15%。震后耕地灭失绝对数量较大的县(市)分别是:北川县、汶川县、平武县、青川县、安县、江油市、彭州市、绵竹市等,主要集中在龙门山区。从人均可利用建设用地资源潜力而言(扣除基本农田面积和已有建设用地面积),总体上30个地震重灾区可利用土地资源潜力不大。

  而从可利用建设用地资源来看,汶川地震导致重灾区适宜建设用地资源(含已有建设用地和建设用地资源潜力)灭失218233亩,占震前适宜建设用地资源数量的1.92%,对重灾区可利用建设用地资源分布的总体格局没有造成大的影响,但加剧了高山峡谷区可利用建设用地资源的缺乏程度,使震前就很缺乏的建设用地资源在震后变得更为缺乏。适宜建设用地面积和人均可利用建设用地资源潜力下降幅度大的县主要为汶川、理县、北川、青川。

  水资源也是资源环境承载力的重要因素。汶川特大地震后,由于地形、地貌的改变,灾区的水资源受到一定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地表水的改道、阻塞、干枯、水质恶化;地下水的抬升、下降、水质恶化等,并导致部分灾区的饮用水源遭到一定破坏,取水或水处理难度加大。

  整体来看,地震对重灾区的水资源和饮用水源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但四川汶川地震灾区水资源总量丰沛,水资源有一定的开发潜力,能支撑灾区恢复重建与适度发展。

  提高资源利用率

  主持人:根据中科院山地所的判断,灾区哪些地方适宜人类居住,哪些地方的人必须要搬走?

  孔纪名:经统计,重灾区共有24个县、乡镇政府所在地地处地震断裂带上,其中县政府所在地3个(威州镇、曲山镇、风仪镇),乡镇政府所在地21个,共有镇区人口10.79万人。

  我们将人居环境适宜性程度进行了分级,分别为适宜差区、适宜较差区、中等适宜区、较适宜区、适宜区。

  适宜差区主要是指地震灾害严重、次生山地灾害极易发或易发的地区,人居环境安全度低,资源潜力特别是可利用土地资源潜力非常小,不适宜城镇及大规模人口聚集与工业集中发展区域。该区域原则上不宜布局县城及以上规模的城镇,在特殊情况下需要布局县城,则必须缩减功能和人口规模,提高灾害设防标准。

  从实地调查的结果来看,处于人居环境适宜差区的县政府所在地为汶川县威州镇、北川县曲山镇,茂县县城风仪镇为人居环境适宜性较差区。处于人居环境适宜性差区的乡镇政府所在地有10个,适宜性较差区有5个,处于人居环境中等适宜区的乡镇政府所在地有6个。

  我们认为,关于这些县、乡镇政府所在地的恢复重建,除了在断裂带两侧一定范围内(县城和乡镇政府分别为1000米和500米)不宜恢复重建之外,应结合人居环境适宜性分区综合考量。

  人居环境适宜区和人居环境较适宜区面积占整个重灾区的29.09%,人口占78.07%,说明这两个区域人口聚集能力强,应该是重灾区城镇和产业重建的核心区域。特别是成都市的三个市,德阳市的绵竹市、什邡市、旌阳区、罗江县,绵阳市的涪城区、游仙区、安县、江油市,在灾后重建中应进一步强化其大中小城市的产业与人口积聚规模,大力发展现代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形成若干产业集群、产业链,鼓励发展技术密集、知识密集、附加值高和少消耗、轻污染的产业,适度限制发展低水平、占地多、污染大、能耗高的产业,积极发展现代都市农业,提高农业产业化、集约化、生态化水平。

  北川县、平武县、青川县等10个县在这次地震中,耕地资源、建设用地资源和水资源变化最大的两个分区,是整个重灾区资源环境承载力最为敏感的区域,也是地震后人口承载力下降最大的区域。

  我们还进行了土地经济收入的人口承载力分析,结果表明,北川县、平武县、青川县、汶川县等10个县中,除汶川县的耕地资源有少量的人口承载潜力外,其余各县的耕地资源都不能承载震后人口实现小康,10个县累计超载29.65万人。其中黑水、小金、理县三个县超载比例最大,分别达到48%、42%、39%。

  主持人:根据资源环境承载力要求,灾区目前需要在哪些方面进行调整?

  刘邵权:重灾区灾后重建过程中,需要强化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和水资源节约利用以及水环境保护,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统筹和优化配置重灾区的水、土资源。否则,水、土资源供需矛盾将十分突出。

  需要强调的是,生态重建区不适宜工业重建,未来应限制工业发展,经济发展主要依托特色农业和旅游业发展。根据人口承载力分析,人居环境适宜性差区域和人居环境适宜性较差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能支撑灾后人口在重建后经济收入比震前略有提高,以及这些地区民族人口数量较多和民族地域文化差异的需求,灾后重建的人口安置应尽量采取就地、就近安置,鼓励外出务工人员带家属在务工地就业安置,中长期应采取综合性措施,鼓励人口自发迁移。

陈国阶:重灾区特别是人居环境适宜性较差区域,要不要大力发展工业?我的看法是,这些地区不一定要工业化,但在这里生活的人,应该享受到现代工业的成果,比如电视、手机、摩托车等等。生活在这些地区的人,保护着当地的生态资源,为整个生态环境的安全作出了贡献,对这些地区的人,国家和四川省政府可以通过生态补偿等办法,保证他们的生活水平与工业化地区人的生活水平相当。

3、关注山区灾害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2009年04月29日 邓伟

http://finance.sina.com.cn/roll/20090429/02116162506.shtml

  “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已近一周年了。回想大地震带给人们的阵痛和悲伤,也感悟到我们对山地、山区的科学认知还相当的薄弱,还没有得到足够的关注。

  有一点是我们忽略的,或者还处于国土管理的模糊地带,也就是对中国是世界山地大国还没有形成概念和国民意识。因而,许多关注的热点和焦点还难以汇聚在山区。

  我们应当清楚地认识到,地球系统正在经历一个自然与人类活动共同影响和作用的急剧变化过程中,山地系统的特殊性也表明其地表过程也在加剧变化。我国山区面积大,分布广,地质条件与地理环境非常复杂,作为山地大国如何在这样急剧变化的过程中给予山区地质地理环境变化的高度关注,重点是要了解这些变化对山区发展构成哪些风险和哪些严重影响。中国的发展必然要依赖于山区的资源支撑,而山区自身的发展也面临很多资源环境问题,特别是对山地灾害的减灾与防灾。

  山区是受山地灾害影响最严重的区域,特别是在西南山区,这种影响更普遍更严重。汶川特大地震的生命与财产损失有三分之一是次生山地灾害如崩塌、滑坡、堰塞湖等造成的。

  减灾、防灾需加强山地科学

  结合国外经验,回顾汶川特大地震以及抗震救灾过程也让我们深刻地思考当前一些应该面对的重要问题:

  加强山地科学研究是推动山区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汶川大地震之后的抗震救灾所遇到的一系列艰难和险阻,无不与山地特殊而又复杂的地质地理环境有直接关系,特别是暴露出我们在山地基础科学研究的薄弱性,缺少山地系统基础科学数据与共享的信息平台,现有科技支撑作用还十分有限。山区作为特殊的经济社会单元,承载很多不可替代的功能,不仅自身要发展,还要支撑国家的发展,特别是作为国家生态环境屏障功能、“水塔”功能和资源保障功能,对国家与民族长久兴盛至关重要,是国家发展的国之根基之一。

  因此,发展山地科学不仅是对山地表层过程的认知,更重要的是通过对山地地质地理环境和生态系统演变过程的机理认识,包括对地震和山地灾害的认识,为山区的资源合理开发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这也是山地大国的国土情形决定的。

  我国山区的特殊性更需要科技的关注。新中国成立以来,山区在国家经济建设方面,长期扮演各类自然资源高强度开发与输出的角色,山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这次汶川地震更加暴露出山区发展的一些深层次问题,如山区人口承载力阈值问题,山区城镇体系空间布局、人口聚集与产业结构优化和社会发展规模问题,山区高安全性的道路体系建设,城镇安全的山地灾害防御与治理等,都期待和呼唤科技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支撑。

  山区减灾防灾体系建设必须全面加强。汶川大地震带给我们更多的思考,提出了许多新的科学问题,从国家需求层面看,加强山区重大自然灾害预警与减灾技术的基础研究是关键。强地震带、崩塌、滑坡、泥石流的破坏与潜在威胁等广泛存在于西南山区。加强对山区重大自然灾害的成灾机理和时空分布规律的系统认识,建立起这些灾害的预警技术和减灾技术体系,从而有力有效地支持山区的整体发展和重要基础设施的安全保障。

  汶川特大地震触发的大范围次生山地灾害,有许多现象需要加强科学研究而逐步得到认识和解释,特别是大型、超大型蹦滑过程的动力机制问题。例如地震源暴点映秀的牛圈沟,超大量的岩石碎块的产生和远距离的位移,都是在地震发生的一瞬间产生的。如何解释其动力过程和位移过程,对认识地震背景下的山地灾害发生特征与风险有着特别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实际意义。还有如超大型滑坡体的瞬间快速运动问题,其启动的临界动力和关联机制等等。

  统筹考虑山区战略

  当前,实践科学发展观,就要在国家层面统筹考虑山区的整体发展与战略规划问题。发展山地科学就是适应未来山区发展的重大社会需求。因此,山地科学的发展必须要注重基础性科学问题研究的长期性和连续性,包括定位观测研究。

  要突出山地系统的要素研究与作用机理揭示,进一步阐明山地定义、山区概念与空间界定,揭示山系格局与地理分异机理和特征。加强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特别是数字山地与虚拟现实技术,推动山地灾害与环境管理的理论与技术创新,认识环境变化下山地灾害频发性与时空规律,分析山地灾害对山地表层系统过程的影响,建立灾害环境治理与修复技术体系,为山区重要基础设施和城镇建设的安全保障提供科技支撑。

  要深化全球气候变化与山地系统响应及反馈作用机制研究,定量描述山地表层结构、过程与环境功能,揭示不同尺度上的山地系统响应和级联效应机理。要强化山区发展的地域特征与城镇空间体系关联研究,通过诊断山区发展现状、地域空间结构特征与差异及可持续性评价,指导山区城镇建设体系与产业布局,协调人口集聚度与山地保护关系,为山区可持续管理提供科学指导。

  新的发展赋予山区更重要的战略地位,关注山区、支撑未来,应当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主旋律中不可忽视和缺失的和弦。

  国外的山地国家都非常重视山地研究。如美国NASA固体地球科学未来25年研究设想中也指出,地球表面一直处于自然变化之中——地震、火山喷发、破坏性洪水、泥石流、滑坡和其他自然灾害,认识地球表面的这些变化是一个重大的科学挑战。这个地球表面变化很关键的区域就是山地表层系统过程。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IGBP)、国际全球环境变化人文因素计划(IHDP)和全球陆地观测系统(GTOS)委员会联合提出了全球变化-山地研究倡议,相继开展四大研究行动计划。

  从这一点看,我们也应提醒和呼吁国家要从战略性、前瞻性方面重视山地研究的顶层设计和规划工作。

(作者为中科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所长、国际山地中心中国委员会秘书长)摄影/章轲

4、欧盟保护生物多样性国际会议在雅典召开

来源:湖州在线新闻网站 2009-4-28

http://news.hz66.com/main/news/international/2009042812005646.htm

   湖州在线讯 欧盟主席巴罗佐27日在此间表示,保护生物多样性是当今人类面临的一大挑战,生物多样性的破坏不仅导致自然环境恶化,也对经济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巴罗佐在欧盟生物多样性国际会议上致辞说,真正的可持续发展应将维护健康的 

生态系统考虑在内。他呼吁各成员国切实贯彻实施现有的关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国际公约和相关法律,完善欧洲自然环境保护网络的建设,制定新的法律法规遏制森林减少、生态恶化,以实现欧盟制定的在2010年以前不再发生生物种损失的目标。

    希腊总理卡拉曼利斯在大会发言中指出,欧盟应该成为全球保护环境的领军者。当今世界正面临各种严峻挑战,最为严重的是因环境破坏、气候变化带来的恶性循环。

    他说,预计2050年以后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破坏给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将达到全球生产总值的6%。他强调环境保护没有国界,环境问题带来的挑战任何国家都要面对,他希望在雅典召开的这次会议,能够促使各国重新审视自己的行动,加强环境保护政策的制定和实施。

为期两天的欧盟保护生物多样性国际会议27日在雅典开幕。来自欧盟成员国、联合国机构、非政府组织的230名代表与会,讨论欧盟现行的保护生物多样性政策,并探讨未来行动的方向。

5、专家呼吁:长江生态渔业要加强体系化建设

来源:人民网-科技频道2009年04月29日

http://env.people.com.cn/GB/9214265.html

  人民网科技,中国科协消息 4月22日,在重庆召开的长江生态渔业研讨会上,有关专家呼吁,我国长江等水域增殖放流应建立科学管理机制,考虑生态安全和生态容纳量,加强体系化建设。通过合理利用增殖放流这一有效手段,养护长江水生生物资源,保护长江水域生态环境。

  围绕“长江渔业资源保护与管理,长江生态渔业现状与发展”这一主题,国内外水生生物和水域生态环境领域专家、学者分别作了专题报告。来自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中国三峡总公司、世界自然基金会、长江水产研究所、美国大自然保护协会、西南大学等科研教学单位、民间环境保护团体的国内外专家学者分别发言,专题报告内容涵盖广泛。既有对增殖放流养护资源状况的探讨,又有三峡生态环境保护,三峡生态渔业,长江特有鱼类保护等相关方面的内容。目标只有一个——旨在保护世界第三大河中国长江水生生物资源与生态环境。

  长江作为我国淡水渔业摇篮,鱼类基因宝库,水生野生动物乐园,同时也是我国重要渔业产区,由于多年来人类经济活动等诸多因素影响,使长江水生生物资源可持续发展面临严重威胁,保护长江水生生物资源与生态环境已成为当前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本次高规格长江生态渔业研讨会,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水生生物资源养护,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举措。主办方希望以此共同探讨保护长江水域生态环境,养护长江水生生物资源的新思路、新措施和新机制,为构建和谐长江、促进长江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出谋划策。(谢文彬)

6、新华网:重庆加密监测三峡库区水质

来源:新华网2009年4月29日  

http://www.hwcc.com.cn/newsdisplay/newsdisplay.asp?Id=216058

新华网重庆4月28日专电(记者徐旭忠)记者从重庆市环保局了解到,为确保三峡库区水质安全,及时掌握库区运行水位下降期间水质变化情况,重庆市环保部门在三峡库区运行水位下降期间对相关断面水质进行了加密监测。

按照三峡工程初期运行调度要求,三峡库区运行水位于2009年4月开始降低。据了解,加密监测的范围包括三峡库区“三江”干流及长江一级支流40条,主要涉及巫山、奉节、云阳、万州、忠县、丰都、涪陵、长寿等17个区县。“三江”(长江、嘉陵江、乌江)干流共设监测断面18个,长江一级支流设置监测断面36个。监测频率及时间为5-8月每月1次,分别在每个月的5日进行。对发生“水华”的河段,监测频次应根据“水华”的严重程度、持续时间以及影响范围等具体情况区别对待,必要时每天均需开展监测。监测指标包括28项常规监测指标及10项“水华”应急监测指标。

7、江苏启动太湖蓝藻监测预警

来源:中国环境报2009年4月29日

http://www.hwcc.com.cn/newsdisplay/newsdisplay.asp?Id=216073

突发事件监测信息随时报送 

中国环境报见习记者 闫艳 李玉芳 记者 高杰 南京报道 为确保饮用水安全和太湖安全度夏,近日,江苏省太湖水污染及蓝藻监测预警工作正式启动。

根据分工,江苏省各级环保部门承担沿湖主要饮用水源地、湖体、主要出入湖河道监测及巡测工作,并会同省气象部门每日开展蓝藻卫星遥感监测工作。同时,省环保厅每日汇总各方面信息,编制太湖水污染及蓝藻监测预警日报。

江苏省环保厅将从突出重点区域、严格监测规范、严防“湖泛”等方面开展工作。环保部门将以太湖流域18个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出入湖河流及入湖口附近区域等蓝藻易于发生和集聚的区域为重点,加大巡查监测力度,同时做好蓝藻的卫星遥感解译与地面核查监测工作。省环保厅要求,应急监测期间,遥感解译每天一次,直接从湖体取水的饮用水水源地每天监测一次,出入湖河道每周监测一次。

环保部门在水质监测和蓝藻应急监测的同时,还加强与水利、气象等部门的协调合作,加强“湖泛”成因研究,巡查中一旦发现“湖泛”现象,将及时跟踪,采取动态监测,并在第一时间逐级上报。

江苏省环保厅要求,应急监测期间,要保证信息渠道畅通,各级环保部门要明确专人负责,突发事件监测信息必须随时报送,预警信息必须提前报送,综合信息必须实行半周、周报制度。省、市、县三级环保部门对巡查工作实行分片包干,所在区域未及时发现情况、未及时上报情况以及未及时完成上级布置的应急任务并造成不良影响的,将严肃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8、北京13水厂“整容”迎长江水 

来源: 新京报2009-4-29

http://www.thebeijingnews.com/news/beijing/2009/04-29/008@023527.htm

  南水北调北京市内配套工程启动,2014年可年接纳10亿立方米长江水

  本报讯 (记者杜丁 秦斌)北京市民从水龙头里拧出洁净、甘甜的长江水为期不远了。昨日,南水北调北京市内配套工程在团城湖明渠启动。配套工程将新建、扩建和改造13座水厂,2014年汛后可实现年接纳10亿立方米长江水进京。

  供水总规模约350万吨/

  按照规划,2014年长江水将进京,每年以10亿立方米的水量输入北京,占北京用水量的1/4。北京将建一系列配套工程,包括新建、扩建和改造郭公庄、丁家洼、黄村等13座水厂,供水总规模约350万吨/天。

  配套工程建设分三阶段实施。去年,为迎接河北水进京,北京完成了第一阶段配套工程。截至4月27日,应急引河北水1.8亿方,日引水量150万方,占城市自来水日供水量的60%。昨日又启动了大宁调蓄水库、南干渠两项工程。

  南干渠工程位于丰台大兴,承担着为北京市东部及南部地区的郭公庄水厂、黄村水厂等提供水源的任务,日供水量236万吨。

  2014年五环内配套管线建成

  根据进度,2013年年底,将完成大宁调蓄水库、南干渠等输水环线,完成七座水厂的工程建设。2014年汛后可实现年接纳长江水10亿立方米的能力。届时,五环路内的所有配套管线全部建成,市民可以喝上长江水。

  2020年将完成三座新建水厂,六座扩建水厂、亦庄调节池、295公里配水管网,全面实现配套工程规划。届时,北京将具备年接纳14亿立方米长江水的能力。

  对于长江水进京后是否会涉及水价调整,南水北调办相关负责人表示,长江水进京后,有关部门会对水价进行核算。进京长江水的成本价为每吨2.1元左右,不包括运输和加工费用。

  南水北调工程

  将覆盖城区

  ■ 对话

  南水北调工程

  将覆盖城区

  北京南水北调办公室副主任何凤慈称,配套工程约投资260亿

  新京报:南水北调工程主要解决哪些地方的饮水?

  何凤慈:城区全覆盖,房山、大兴、通州等郊区县也覆盖一部分。

  新京报:工程进京水量每年将占北京总水量的多少?

  何凤慈:目前全市一年的供水量是40亿立方米,南水北调的水最终要实现占总供水量的1/4。

  新京报:南水北调配套工程大概要投入多少资金?

何凤慈:目前按照规划的总体估算,要投资260亿元。

9、北京投资65亿元升级8座再生水厂 

来源: 新京报 2009-4-29

http://www.thebeijingnews.com/news/beijing/2009/04-29/008@023529.htm

  今后每年将有近10亿立方米优质再生水用于河湖补水等

  本报讯 (记者杜丁)北京投资65亿元对8座再生水厂进行改造升级。昨日,清河再生水二期、卢沟桥再生水工程改造开工建设。北京市排水集团表示,全部工程力争用3年时间建设完成。届时,每年将有近10亿立方米的优质再生水用于城市河湖补水、市政杂用、农业灌溉等。

  8座再生水厂经过改造后,将可替代大量的优质水源,实现水的循环利用。同时,北京城区河道水质也有望实现全面达标。

  据悉,清河再生水二期、卢沟桥再生水工程竣工后,每日合计为京城北部、城南地区提供65万立方米优质再生水,出水水质基本达到地表IV类水标准。清河再生水二期工程计划2011年底完工,全部建成后,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采用膜技术的再生水厂,每年可为京城北部地区及城市河湖提供2亿立方米优质再生水。

  ■ 8座再生水厂

  高碑店再生水厂、酒仙桥再生水厂、北小河再生水厂、小红门再生水厂、方庄再生水厂、吴家村再生水厂、清河再生水厂、卢沟桥再生水厂

10、盐城开建饮用水源生态湖 34家化工生产企业搬迁

来源:中国新闻网2009年04月29日 

http://env.people.com.cn/GB/9212207.html

  中新网盐城四月二十八日电 (于从文 李燕)今日上午,江苏盐城饮用水源盐龙湖工程在该市市区饮用水上游的盐都区龙冈镇正式开工。这让深受“二·二○水污染”之害的盐城市民吃了一颗定心丸,该湖建成后,若再次发生突发性水污染事件,能保证盐城市区百万居民七天的饮用水供应。

  今年二月二十日盐城再次发生重大水污染事件,市区七十万居民饮用水受到影响。之后,市政府在加大水源保护区化工企业专项治理力度同时,着手规划建设市区百万人口饮用水源生态湖工程。

  四月二十七日,随着江苏绿丰生物药业有限公司最后一个发酵罐从车间拆除,盐城市区饮用水源保护区范围内的三十四家化工生产企业设备已全部拆除。市政府还对市域水源地其他十一家化工企业搬迁、非化工企业整治、农业面源污染和运输船只环保安全提出了具体实施办法。

  今天在该市盐都区龙冈镇境内开建的饮用水源生态湖——盐龙湖工程,将实现市区饮用水源水质安全标本兼治。该工程主要功能是对市区饮用水源进行生态净化,兼顾生态调蓄水库。工程建成后,将运用生态湿地对水质的净化作用,使蟒蛇河原水净化处理后水质提升一个类别,稳定达到Ⅲ类水标准,部分时段除极个别指标外,可达到Ⅱ类水标准,满足市区近期三十万立方米/d、远期六十万立方米/d的供水规模。同时,利用蓄水功能,在发生突发性水污染事件时,能保证市区七天的正常供水,保障市区饮水安全。在遇超标准洪水时,调蓄区域洪水,在削减新洋港洪峰流量三十立方米/S,可减轻下游地区防洪压力。

按照计划,盐龙湖二○一○年完成主体建设,二○一一年完成全部工程建设。

11、四川108个灾区县共有地质灾害隐患12900多处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09年04月29日

http://news.sina.com.cn/c/2009-04-29/155317714597.shtml

  中新网4月29日电 今日下午,国土资源部召开全国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视频会议。国土资源部党组成员、副部长贠小苏表示,汶川特大地震造成的地质灾害及其隐患极其严重,108个灾区县共有地质灾害隐患12900多处。

  据悉,2008年中国共发生地质灾害22758起,造成722人死亡失踪,直接经济损失177.34亿元。

  贠小苏指出了去年地质灾害发生的主要特点。一是年初南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成为触发地质灾害新的因素,在冰雪覆盖及其融化、渗透等作用下,导致了大量地质灾害发生。

  二是强降雨、台风和热带风暴成为引发地质灾害的重要因素。11月份广西、云南等地出现强降雨天气。台风和热带风暴登陆时间早、次数多,4月份就开始有台风登陆,全年共有10多个台风和热带风暴登陆中国沿海地区,在福建、广东、广西、云南等地引发了大量的地质灾害。

  三是汶川特大地震造成的地质灾害及其隐患极其严重。108个灾区县共有地质灾害隐患12900多处。

四是三峡库区实验性蓄水后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共发生113处滑坡、崩塌灾情和险情,其中79处为旧滑坡复活。

12、贵州 规范环保与NGO合作管理 

来源:中国环境报2009年04月29日  

http://news.xinhuanet.com/environment/2009-04/29/content_11279780.htm

    贵州省政府日前就规范与国际非政府组织(N G O )合作管理,提出了相关工作要求,以进一步促进国际非政府组织在贵州省环境保护领域中的规范运作。

    环境保护是NGO活动的重要领域。贵州省政府要求,积极引导NGO投入到环境保护领域特别是农村环境保护当中,充分利用好NGO的项目资金和技术资源支持,各地要及时将与NGO开展的合作交流计划、动态等信息报同级涉外管理部门。

    贵州省政府提出,各地与NGO达成的合作意向、承诺等,尽可能以合作协议、备忘录、纪要等书面形式体现并经双方确认,在签署正式合作协议时,应有专门条款规定NGO必须严格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律、法规及有关政策规定;对年限较长的合作项目,要通过共同组建项目办公室实现对项目的共同管理,增加项目透明度,并加强合作项目全过程管理。(詹爱华)

13、什么是《中国21世纪议程》?

来源:国家环境保护部2009-04-29 王点点

http://www.zhb.gov.cn/xcjy/hjcs/200904/t20090429_150986.htm

  1992年6月,召开了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会上所通过的关于全球保护环境,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21世纪议程》决议文件,着重阐明了人类在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之间必须做出的抉择和行动方案,并对全球环境合作及建立新的伙伴关系提出了原则性的意见。

  《21世纪议程》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1世纪议程》共分社会和经济方面、促进发展的资源保护及管理、加强主要团体的作用、实施手段4个方面。

  议程首先阐明:要解决全球的环境与可持续发展问题,必须建立一种新的全球伙伴关系,实现一个更有效率的、公平的世界经济新秩序。议程强调:①经济增长、社会发展和消除贫困是发展中国家首要的优先事项。国际社会和发达国家应特别关注和支持、援助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问题。②通过贸易自由化促进可持续发展,建立一个开放的、公平的、非歧视性的、符合可持续发展目标并能使全球生产按照相对优势得到最佳分配的多边贸易制度。③向发展中国家提供额外的足够的财政资源,并解决发展中国家特别是贫困国家的债务问题,使其向可持续发展方向转变。④增进和加强发展中国家的科学能力和潜在能力建设;增进发展中国家的科技教育和培训;协助发展中国家改善研究和发展的基础设施;发达国家应将环境无害化的科技成果以非商业性的优惠条件援助发展中国家。⑤加强商业和工业在环境保护方面的作用,以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⑥所有社会团体的赞助和真正的参与是各国为求有效落实《21世纪议程》所有方案领域内各国政府所同意的目标、政策和机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的先决条件。

  《中国21世纪议程》的制定背景是什么?

  《中国21世纪议程》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战略方案,也是中国政府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计划的指导性文件,又称《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这是中国政府为履行在1992年6月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的承诺而制定的,于1994年3月25日在国务院第十六次常务会议上讨论通过。

  《中国21世纪议程》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中国21世纪议程》确立了中国可持续发展的4个主要战略目标:①在保持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不断改善发展的质量;②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与进步,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基础;③控制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保护可持续利用的资源基础;④逐步建立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政策体系、法律体系及可持续发展的综合决策机制和协调管理机制。

  《中国21世纪议程》共20章,78个方案领域,其主要内容分为4部分。

  第一部分,可持续发展总体战略与政策。论述了提出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背景、必要性;提出了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战略重点和重大行动,可持续发展的立法和实施;制定促进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政策;参与国际环境与发展领域合作的原则立场和主要行动领域。其中特别强调了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建设。

  第二部分,社会可持续发展。其中最重要的是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和提高人口素质。其中还包括了引导建立适度和健康消费的生活体系,方便和丰富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尽快消除贫困;提高中国人民的卫生和健康水平;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和完善社区功能,向所有人提供适当住房,改善社区环境。同时,还强调建立以按劳分配为主体、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保持全社会的安定团结。

  第三部分,经济可持续发展。把促进经济增长作为消除贫困、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增强综合国力的必要条件,不断优化经济结构、增进效益和提高发展质量,将农业与农村、工业和交通及通信业、能源生产与消费作为最优先领域,并对如何使工业、农业、能源走向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作了深刻论述。

  第四部分,资源的合理利用与环境保护。包括水、土地、森林、海洋、矿产的保护与合理开发利用;还包括保护生物多样性;防治土地荒漠化和水土流失;防灾减灾;保护大气层;固体废物无害化管理,特别关注工业有害废物和放射性废物的排放与治理。

14、1.5万家环境违法企业被查 砷污染集中爆发

来源:财经 2009-04-29   王以超

http://news.h2o-china.com/society/wastewater/798311240972460_1.shtml

 

  4月14日,环境保护部、发展改革委、监察部、司法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工商总局、安全监管总局、电监会(下称国务院八部门)联合召开的电视电话会议,透露了上述消息。CNMn。该会议的主旨,是对“2009年全国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工作进行动员部署。

  砷污染呈集中爆发态势

  这六起砷污染事件,分别为发生在2008年的贵州独山县、湖南辰溪县、广西河池、云南阳宗海、河南大沙河的五起砷污染事件,以及今年1月份发生于山东和江苏交界处的邳苍分洪道砷污染事件。

  2008年1月23日,当时的国家环保总局即发出通报称,由于2007年年底贵州省独山县瑞丰矿业有限公司将1900吨含砷废水直接排入都柳江,从而造成下游群众饮水危机,17人出现不同程度的砷中毒。

  同样是在1月下旬,在湖南省怀化辰溪县孝坪煤矿及板桥乡一些村庄,地下水因工厂非法排放出现砷污染。1月26日,怀化市公布的官方数字显示,有73人不同程度砷中毒。但民间和一些媒体的调查显示,实际的中毒人数可能远高于这一数据。

  2008年6月起,云南省阳宗海水体持续检出砷浓度异常,到7月底,全湖砷浓度平均值为0.116毫克/升,为劣五类水质,近30平方公里的开放水体受到砷污染。云南省环保部门认定主要污染源来自澄江锦业工贸有限责任公司。

  2008年10月,因为金海冶金化工公司含砷废水溢出,导致工厂所在的广西河池市450名村民尿砷超标,其中四人被确诊为轻度中毒。

  2008年7月至10月,由于河南省民权县成城化工有限公司未经审批,擅自扩大生产规模,购进含砷量较高的矿石并将废水擅自排入大沙河,造成跨省大面积砷污染。被污染水体超过了600万立方米,超标程度都在3倍以上。

  2009年1月,因受山东省临沂红日阿康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违法排污的影响,其下游的邳苍分洪道遭受严重砷污染。1月5日,分洪道东省界(山东和江苏)断面水质砷浓度超标达39倍,入中运河口断面仍超标5倍多。

  砷在中国俗名为砒霜,是一种半金属元素,无嗅无味。在自然环境中,这种元素就天然存在,在金属冶炼等很多工业以及农业活动中,砷也是一种副产品。一旦人体摄入砷过量,会造成长期和短期的健康损害。急性砷中毒会导致人在数天甚至数小时内死亡;长期的慢性中毒,则会增加人体罹患肺癌、皮肤癌、膀胱癌以及肝癌等疾病的几率。

  近年来,医学界对于砷中毒的危害认识不断深入。2006年1月,美国把饮用水中允许砷存在的上限,由原来的0.05mg/L调整为0.01mg/L,并在全国强制执行。在中国,根据2007年7月1日实施的新标准,目前中国生活饮用水中允许砷存在的上限也是0.01mg/L,不过地表水中砷浓度的上限仍然是0.05mg/L。

  2009年环境执法面临高压

  鉴于砷污染事件已经呈集中爆发态势,国务院八部门在电视电话会议上表示,在2009年,中国将对涉砷行业与高能耗的钢铁行业,集中开展专项检查。

  会议称,在2008年,中国已经立案查处了1.5万家企业的环境违法行为,并完成了绝大多数环境违法问题的全面整改,取缔关闭了包括小造纸厂在内的大量落后生产力。此外,针对城镇污水处理、垃圾填埋场的专项检查也初见成效,重点水流域集中整治成效也开始显现。

  但会议同时强调,今年作为中国进入新世纪以来经济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是各类社会矛盾相对集中的一年。当前环境执法监管面临的形势相当严峻、承担的任务十分繁重,特别是国内经济增速持续下滑,一些行业产能过剩,部分企业经营困难,客观上存在停运治污设施、偷排漏排动机,环境执法的难度和压力明显加大。

  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在会上指出,除了开展针对上述两个方面的专项检查之外,2009年的环保专项行动,将严格防范各地以扩内需保增长为借口的盲目投资冲动,坚决防止新一轮高耗能、高污染、低水平重复建设。除了要继续巩固饮用水源保护区集中整治成果,持续开展环境保护后督察之外,还要继续着力整治城镇污水处理厂、垃圾填埋场环境违法问题,切实发挥治污设施的减排效益。

  不过,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强调,与环境执法专项行动相比,真正夯实制度基础,或许才是治本之策。2008年,以上述砷污染事件为例,虽然有不少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负责人都被追究责任,但总体而言,追究责任的范围和力度,都还难以令人满意,不足以起到惩前毖后的作用。

他举例说,去年中国共立案查处环境违法企业1.5万家,但被追究的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行政责任人仅为100余名,“而众所周知,很多企业的环境违法行为背后,都不乏行政不作为甚至乱作为的影子”。

15、环境信息公开元年 企业几乎无所作为

来源:搜狐绿色2009年04月28日

http://green.sohu.com/20090428/n263677094.shtml

第1页:嘉宾精彩发言回放

第2页:马军:这一年来,政府环境信息公开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第3页:严义明:《环境信息公开办法》客观上提供了一个法律的基础

第4页:汪劲:环境信息公开是公众参与过程当中的一个突破

第5页:马军:企业信息公开问题最大,几乎无所作为

第6页:汪劲:《环境信息公开办法》的条目应该做更细化的说明

第7页:胡元琼:协调多方利益其实是价值取向的问题

第8页:王立德:我们可以学习美国环境信息公开的经验

第9页:汪劲:希望不断有公众给我们环保部门施加压力

第10页:胡元琼:NGO可以在政府、企业和公众之间发挥桥梁作用

图:从左到右依次为特邀主持郄建荣、嘉宾严义明、汪劲、马军、胡元琼

    【搜狐绿色编者按】2009年5月1日,是《环境信息公开办法(试行)》颁布实施一周年的日子,这一年来,因为这部法规的颁布实施,产生了哪些积极的作用,存在的问题是什么,这些问题的根源在哪里?有什么解决的途径?搜狐绿色、中外对话、美国自然资源委员会(NRDC)联合主办《环境信息公开办法(试行)》实施一周年论坛,邀请了参与起草办法的专家代表,北京大学法学院环境与资源法研究所教授汪劲老师,第一个提出环境信息公开申请的严义明律师、制作“水污染地图”数据库以及“空气污染地图”数据的NGO代表,公众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老师,以及美国自然资源保护委员会(NRDC)中国环境法项目的胡元琼律师做客搜狐,共同探讨环境信息公开背后的秘密。

  主持人(《法制日报》记者 郄建荣):各位媒体及NGO的代表,大家下午好,欢迎大家来到搜狐!今天搜狐绿色、中外对话、NRDC这三家机构在这儿组织一个关于《环境信息公开办法》的论坛。我是《法制日报》的记者郄建荣,今天担任这个论坛的嘉宾主持。先给大家介绍一下今天邀请的四位嘉宾:

  上海律师严义明先生,也是《环境信息公开办法》提出以来第一次提出环境信息公开申请的律师。北京大学法学院环境与资源法研究所教授汪劲老师,他是《环境信息公开办法》起草的专家之一。公众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老师,也是制作“水污染地图”数据库以及“空气污染地图”数据的NGO学者。美国自然资源保护委员会(NRDC)中国环境法项目的胡元琼律师。

  嘉宾精彩发言回放(简要大意):

  汪劲:我们国家的信息实际上是以保密为原则、公开为例外的,而且这个公开是在20多年以后国务院才公开制定,环境信息公开是一个民主化的公众参与过程当中的一个突破。这个平台的搭建目前从总体的运作态势上来看是好的。

  按照我们的保密法,保密和原则,公开了例外,这已经突破很多了,但实际上在我们政府官员的思想和脑海里头,对公开还是抵触的。环保部门是跟经济相抗衡的一个部门,和传统的这种增长方式指导下的发展模式是相抗衡的,枪打出头鸟,你做的越前头,你的背景支撑没有跟上,你跟大队人马一脱节,人家包抄,你就完蛋了。

  我们现在起码有了一个平台,有了一个予以公开的窗口方法,同时还建立了一个管理政府信息公开的体制,在我们国家组织工作其实是最重要的,有了这个体制,如果我们不断的往下推进的话,我想今后信息公开会做的更好。

  应该对申请公开的案例作一个梳理,看一下哪些是老百姓关注并希望得到的内容。看看哪些信息是属于例外的,公开后会导致国家动乱。办法列举的17个问题目录太粗,应该有一个二级目录。NGO可以去做一些环境指数公众普及的事情,让老百姓能看懂这些环境数据。

  另外,要通过一系列的执行规章的文件规范,把有些可能存在争议的内容细化了。有些环境信息必须要求事前公开,希望不断的有我们公众给我们环保部门施加压力,那些企业应当公开的没公开环保部门做何打算,要不断的去质疑环保部门,让他们行使自己监管的职权。

  胡元琼:《环境信息公开办法》的公开其实给环保民间组织带来很好的机遇,他们逐渐意识到利用这个工具。在过去的一年中,NGO在推动环境信息公开方面确实做了很多事情。

  环境信息公开的项目应该做更为细化的说明,使得执行起来更具可操作性。公开的受众应该直接面向利益相关的群体,并且有合理的途径达到他们。

  从国际上其他国家实施信息公开法的经验来看,一般都是以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当你除非涉及到非常高级别的国家秘密的时候,一般是要先考虑公众的利益,公众知情权的保护是为先的,至于我们公开以后是否涉及到不良的社会反应也好或者法律上的后果也好,通常是通过司法程序来解决,有一个中立的机构来判断。

  严义明:环保部门实际对自己承担的责任根本没有认识,实际上是把自己作为一个大政府当中的一部分,没有把自己作为一个独立的部门对当地环境的监管承担责任。一些地方提出来环境信息的公开申请,非常非常消极,当地政府想敷衍和搪塞。对于环境信息的公开,尤其是在一些环境问题比较严重的地方,当地的环保部门,甚至当地的政府,和当地的一些排污企业,都同样存在严重的问题。

  究其原因,当地的政府有可能会有GDP考核的压力,在这种压力之下,有可能会对一些排污企业有所纵容或者是有所放宽,这算是比较好的。坏的,有可能是说,当地的环保部门有可能拿了好处,所以会放松监管,有的甚至是在排污企业当中会有直接的利益关联。

  马军:去年5月1日到今年的5月1日,是中国环境信息公开元年,这个法律实施一年来大体上总的方向是健康的,实施的情况是往前发展的,存在着一些问题,更多的是执行的问题。

  我们问题最大的就是企业的信息公开,从去年《环境信息公开办法》实施5月1日到今天,实际上我们企业几乎在这个上是没有多少作为的。按照法规的规定,如果企业不能够依照强制的公开,当地的环保部门应该罚他10万代他公布,到现在为止没有任何一家企业受到处罚,这本身就是这个法规执行当中的重大问题。

  王立德:我们可以从美国环境信息公开经验中学习到什么,首先,信息监管行之有效。第二实施过程中会有质疑和争议,要有一个解决争议的有效机制。第三,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公众对法律的积极运用。中国现在的发展趋势非常好,在新的法规实施第一年获得了很好的经验。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16、传染病—环境污染的恶果

来源:人民网-绿色家园2009年04月29日

http://news.ifeng.com/world/special/zhuliugan/ziliao/200904/0429_6348_1132322.shtml

人类和细菌之间的复杂关系已经纠缠了几万年。许多细菌对我们健康的危害是致命的。还有许多细菌和病毒、真菌和原生动物可能导致传染病,癌症、冠心病、糖尿病、多发性硬化症、自闭症和慢性肺病。

新病出现,旧病回潮

在过去的几个世纪里,随着疫苗和抗生素的发明、完善,以及在一些重要地区和世界范围内的广泛使用,很多严重的传染疾病已经被消灭了。根据美国医疗协会杂志1999年6月的数据显示,经过全美国的一致努力,现在因传染病而导致死亡的病历已经大幅度减少,其他的一些发达国家也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在发展中国家,成绩却不太明显。“人类已经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在这个时代里,传染病不再是人类的天敌了。”一些公众健康组织的成员坦言道。

但是从某一时刻起,包括关节炎、肺炎综合症、西方尼罗河病毒、埃博拉猩红热在内的等等传染病却开始不断散播到新的地方,致使越来越多的人因感染这些疾病而死亡。2003年,SARS、禽流感的突然出现,使传染病的家族里又增添了两个新成员。按照美国国家过敏症和传染病研究所2002年的数据显示,伴随着这些新型传染病的传播,一些诸如疟疾这样的旧式传染病也开始回潮,每年因这些传染病死亡的人数达300万。细菌仅仅需要短短的几年时间就能找到攻击人类的弱点。根据世界卫生组织1999年的报告显示,今天,传染病再一次成为引起严重心脏病的罪魁祸首,每年全世界5500万死亡人口中有1/4都是死于该病,不仅如此,就连心血管方面的疾病也和它们有关。

由于传染病而死亡的人口总数的90%的人是由于感染了呼吸道感染(比如流感和肺炎)、肺结核、疟疾、麻疹、乙肝和爱滋病。目前全世界大约有4000万人感染了爱滋病;近20年中,大约2000万人已经死于该病。到2010年,预计还将有4500万人感染。被感染人数将达到了3亿之多。

传染病从何而来

在过去的10~15年间,对于传染病的现存和潜在病因人们已经给出了十几种答案——

◆ 细菌在迅速地蔓延,由于营养不良、癌症治疗、慢性病以及一些国家人口的老龄化现象;

◆ 人类免疫系统逐渐弱化,而我们对传染病的易感性也在增加;

◆ 贫困人口的急剧增长已经对大城市里那些本已差强人意的基本公共卫生设施产生了影响;

◆ 战争导致人口的断层,公共卫生系统的破坏,营养不良;大批士兵回国时导致新病菌的进入;

◆ 当今的医疗技术在不断提高,输血、器官移植这些高难度的手术过程中都有可能引入细菌,其中还有可能来自于动物体内;

◆ 日益增加的国际旅游和商品交换——包括动物、植物及可能含带病原体的食品——这些东西都可能快速地传播疾病;

◆ 更甚者由于自我感觉良好,许多国家已经减少在卫生水、排水系统、接种疫苗等方面投入资金进行研究、监视和预防了。

此外,气候的改变、大规模采伐森林、全球范围沙尘转移以及规模的农业开发,越来越多的环境问题导致了越来越严重的传染病。当其他一些更惹人注目的致病因素吸引了众人目光的时候,这种因素与几百万人口死亡之间的必然联系却总是被人类忽视。

环境因素越来越引起注意

许多传染病都是由环境问题引起的。在大多数国家里,天气的变化无常应该是主要的因素,很多传染病都是紧紧跟随着节气的变化发生的,比如疟疾、登革热、霍乱。“全球环境变化与健康影响计划”指导乔纳森说,“其实很难断定传染病的发病和天气的变化有关系。”一般说来,有很多复杂的因素是调查人员很难分辨清楚的,例如有害物质的消除、外出旅游的习惯和模式,另外还有人口的居住密度和地点等等。然而更多的科学家还是坚持,气候的稳定对于一切社会活动都是至关重要的,“如果我们不采取有效正确的解决办法,那么一切都将是徒劳的。”

另一个世界范围内的致病因素是漫天飞舞的沙尘,它们来自于五大州的10在沙子聚集地。每年大约有几亿吨的沙尘在全世界范围内飞舞,每100万吨沙尘中就含有10的16次方个之多的细菌,许多的细菌都会在沙尘转移的过程中死亡,但是更多的细菌还是会存活下来。

细菌在空气中传播就会成为人类疾病的病原体,容易导致瘟疫、炭疽热、肺结核、流感、肺感染综合症等。

<< 上一页12下一页 >>

17、带污染的GDP不是成绩是“毒药” 

来源:《大众日报》2009年04月29日 孙瑞灼 

http://env.people.com.cn/GB/9212011.html

  湘江作为湘江两岸人的“ 母亲河” ,如今正面临严重的重金属污染。 湘江流域局部的正常供水被打断,流域内 4000 万人口的饮用水安全受到威胁;因重金属超标危害人体健康的事故时有发生;鱼类大幅减少,数以千亩计的农田不能耕种,有相当地域的鱼类、粮食、蔬菜不能食用。(4月 28日《中国经济周刊》)

  从水质良好到污染不断加剧,湘江出现“质变”不过半个世纪。 1966年,湘江检测出铬、铅、锰、锌、砷等重金属; 1978年,湘江已成国内污染最为严重的河流之一;上世纪九十年代之后,湘江水质呈恶化趋势,工业污染导致的重金属污染日益严重。相当长时期内,湘江两岸的汞、镉、铬、铅排放量位居全国第一位,砷、二氧化硫和化学耗氧量的排放量居全国前列!湘江“重金属”污染事件敲响了“粗放式发展”的警钟,我们再也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谋取经济发展了。

  GDP 上去了,污染也上去了。湘江重金属污染,是以环境换经济的粗放式发展的一个典型和标本。作为全球极具盛名的“有色金属之乡”,湘江流域有 10 种常用有色金属产品产量居全国前 3位,有色金属采矿、选矿和冶炼成为了当地发展经济的重要手段。因高耗水、高排污特点,冶金、化工等行业大多依水而建。 数据显示: 2005年,湘江流域的工业总产值占据了全省工业总产值的 81% ; 2008年,湘江沿岸省 GDP 跨入“万亿俱乐部”之际,有色工业总产值也跨过了1000 亿元大关。这些数据让人欣喜的背后,在某种程度上是以群众的健康和环境的污染为代价。

  带污染的 GDP 不是成绩,而是毒药。或许,这是湘江“重金属”污染给予我们的最深刻教训。湘江重金属污染事件告诉我们,带污染的 GDP 得不偿失。当发展变成污染环境的害民行为时,发展就失去了意义。发展污染型经济无异于自掘坟墓,而且影响了子孙后代的生存发展。

  对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和生态,我们必须像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给予爱惜和保护,这其中的关键是未雨绸缪,而不是等到环境被破坏、江河被污染了,才想到保护人类家园的重任;不要等到大自然向人类的破坏行为施以报复,才花费巨资去治理环境污染;不要等到我们的健康和安全被受染污的环境严重威胁,才想起群众的生命健康和安全永远比“GDP”重要;不要到了悔之已晚时,才真正明白保护环境的重要。

笔者希望,湘江“重金属”污染能惊醒那些“唯 GDP 论者”。以牺牲环境的代价来追求地方经济的发展,将断送我们生存的家园和子孙后代的幸福。我们希望类似的环境悲剧不要再重演,因为我们的家园和我们的生命都已经不起这样的“折腾”。

18、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 水污染绝不能越治越重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2009年04月29日 赵永平

http://env.people.com.cn/GB/9211098.html

  一则报道令人吃惊!作为湖南的母亲河,湘江及其流域重金属污染的后果越来越严重:湘江流域内4000万人口的饮用水安全受到威胁,鱼类大幅减少,数千亩的农田不能耕种。

  湘江并非个例。全国水功能区达标率仅为41.6%,地下水年均超采228亿立方米。不少河流开发已经远远超过限度,一些地方有河皆干,有水皆污。长期形成的高消耗、高污染的发展模式,已引发河水断流等一系列生态与环境问题。水危机步步紧逼。

  如何应对水危机?在日前举行的第三届长江论坛上水利部部长陈雷说,我国将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划定水资源管理的“三道红线”:明确水资源开发利用“红线”,严格实行用水总量控制;明确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严格控制入河排污总量;明确用水效率控制“红线”,坚决遏制用水浪费。

  在水资源问题的背后,既有历史包袱沉重、投入不足等客观原因,也有一种耐人寻味的利益较量:是要眼前利益,还是要长远利益?特别是在“扩内需”的大背景下,如果一些地方政府急功近利,放宽环境保护标准,被砍掉的污染项目可能死灰复燃。

  道理谁都明白,但现实中,一些地区不顾自身的水资源条件,盲目发展高耗水、高污染项目。一些缺水的城市也热衷于建设大草坪、水景观等耗水工程。还有一些地方甚至为违规项目大开“绿灯”,水污染怎能不越治越重?

  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需要建立高效的管理体制,根本改变水资源的过度开发、无序开发和低水平开发的现象,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承载能力、水环境承载能力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真正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保障。

  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必须牢固树立生态理念。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既要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合理需求,也要维护河湖的健康。

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必须要提高公共财政投资的效率和效益。水利项目大都以社会公益性为主,投入主要来自国家财政资金,迫切需要积极探索和完善水利项目的管理模式。

19、多方评论汇集:环境信息公开意义深远且重大

来源:搜狐绿色2009年04月29日

http://green.sohu.com/20090429/n263684362.shtml

   《环境信息公开办法(试行)》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第一,明确了环境信息公开的主体。《办法》不仅要求各级环保部门要公开政府环境信息,而且强制污染严重的企业公开有关信息。

  第二,规定了环境信息公开的范围。《办法》要求环保部门必须在职责范围内公开十七个方面的环境信息;特别是对污染严重企业,必须公开其环境信息,接受社会监督。第三,规定了环境信息公开的方式。《办法》规定环保部门必须在环境信息形成或者变更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以便民的方式公开政府环境信息,在15个工作日内对公众获取信息申请作出答复。属于强制性公开环境信息的企业,应当在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公布企业名单后30日内,在当地主要媒体上公布主要污染物排放情况。第四,规定了环境信息公开的法律责任。《办法》要求建立政府环境信息公开工作考核制度、社会评议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对环保部门和企业不按照规定公开环境信息的行为分别追究责任,对企业予以罚款等处罚;公众认为环保部门在政府环境信息公开工作中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走向阳光下的环境保护

   □杨东平

   日前,国家环保总局公布《环境信息公开办法(试行)》,将从2008年5月1日起正式施行。这是自国务院颁布《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之后,我国政府部门关于信息公开的第一部综合性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作为一个部门性法规,它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和约束力,明确了环境信息公开的主体,详细规定了环境信息公开的范围和方式,并且建立了相应的考核制度和问责制。因此,它不仅对遏制环境污染、促进公众参与将发挥直接的推动作用,而且对于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化政府行政改革,也具有领跑和示范的积极作用。

   国家环保总局在依法行政、推进政务公开方面身体力行,又着先鞭,并不是偶然的。近年来,国家环保总局一方面强化、“硬化”政府环境保护的职能,采取环评风暴、区域限批等强有力的行政手段保护环境;另一方面,国家环保总局没有限于就事论事的灭火救急,而有大思路和大手笔,努力探寻环境保护的治本之道,如研究“绿色国民经济核算”、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推进战略环评、规划环评等等,尤其是推进公众参与环境保护机制和制度建设,使公众由自发性参与向制度性参与发展。其标志性事件,如2005年4月,围绕圆明园防渗工程,国家环保总局召开了第一个完全公开的听证会;2006年2月,出台了《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与此同时,一个规格更高、覆盖面更广的《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办法》也进入了立法程序。这一系列行为影响巨大、不同凡响,反映了环境保护领域政府治理模式的深刻转变。一个政府主管部门、社会公众、NGO组织多方良性互动,促进环境保护的崭新格局正在形成之中。

   在这一过程中,最重要的首先是信息公开,它保障的是作为公民基本权利的知情权,从而打破利益集团的信息垄断,改变公众、NGO与他们极不对称的话语权力。长期以来,我们实行的是一种“内部人”的自我管理,尽管有党内的、行政的各种监察手段,但由于它们是内部的、纵向的,因而往往是不公开的。而且,对信息的控制、加工和处理本身很大程度上是不受监督的。于是,“事出有因、查无实据”之类的官样文章便成为推挡各种举报、提案、乃至领导批示的有效“对策”,乃至成为轻车熟路的为官之道。事实一再证明,种种污染环境和社会的丑行,最害怕的就是暴露在阳光之下——来自公众和舆论的监督,这也是一种成本最低和最有效的监督。只有通过制度化的、法制化的政务公开、信息公开,通过广泛的公众参与,才能有效地遏止污染和腐败,实现阳光下的公平和公正。

   作为环境保护的“阳光政策”,信息公开还有更深远的意义。正如一位思想家所言“绝对的权力意味着腐败,绝对的无权同样意味着腐败。”因为堵塞言路、闭目塞听必然导致大多数社会成员的愚昧无知、效能感低下、缺乏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从而使社会成为腐败的死水。它反过来又会成为一种口实,国民素质低下是一些人限制社会进一步开放常见的理由。显然,这种意见是本末倒置、似是而非的。在很多情况下,并不是老百姓的素质低下,而是他们不知情。在另外很多情况下,是老百姓想知情,而有关方面不让他们知情。信息公开促进环境保护的一个实例,是公开城市空气质量。北京市的空气污染状况多年来一直是严格保守的“机密”,空气质量却每况愈下。在90年代后期定期公布每周乃至每天的空气质量之后,天下并没有大乱,反而极大地调动了公众参与的热情,有效地推动了治理空气污染的进程。

   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曾提出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命题,将绿色文明、环境友好型社会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相联系,将环境生态、文化生态与社会生态相联系,意义重大而发人深省。目前,我国社会各个领域的改革,环保领域的公众参与是最有声有色和最有成效的。《环境信息公开办法(试行)》的颁布和实施,将把公众参与环境保护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在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环境生态的同时,构建一个人民民主、政治文明的社会生态,是可以预期的。(作者系“自然之友”副会长)

   庄严的航灯

   □廖晓义

   2007年的地球日过去不久,政府环保部门给公众送上了一份重礼,这就是《环境信息公开办法(试行)》的出台。这是继2003年《环境影响评价法》生效、2006年《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实行之后,政府为公众参与环保打开的又一扇大门。

   环境信息公开,是公众参与的突破口。在这个信息社会里,公众参与环境管理的基础,就是及时而全面地获取环境信息。社区居民、新闻媒体、民间组织等广大公众通过掌握信息,不仅造成执法的压力、伦理的压力,还可以造成市场的压力——消费者知道环境违法者的行为,可以用“消费者说不”的方式做出反应。今年,中国21家民间组织发起的“绿色选择”,将5000多家超标排放造成水污染的企业名单公布于众,呼吁消费者谨慎购买这些企业的产品,并呼吁广大企业加强供应链的绿色管理。这个行动,得到了积极的效果。20多家超标排放的企业主动找上门来,与民间组织沟通,还有5家企业已明确表示在3个月内改变行为、并愿意接受第三方的核查,这一切初步显示了信息公开的功能。在信息社会,信息就是市场,环境信息的公开,对于企业来讲,不光是个面子问题,环境伦理方面的问题,而且有市场问题,产品销售的问题。尤其在执法难度较大、地方保护主义盛行的情况下,仅仅依靠政府环保部门的常规执法系统是不够的,通过信息公开产生市场效应,从而促成企业行为的调整,应该成为强化环境执法的新途径和环境管理的新方法。信息公开办法,对于中国的环保将产生深刻的影响。

   环境信息公开,也是企业社会责任的催化剂。《环境信息公开办法(试行)》,不仅仅对于遏制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有重要的功能,而且对于鼓励企业行使社会责任、树立绿色企业形象,也将产生积极的作用。当生产者的信息隐蔽、消费者无从获知的时候,市场的信息往往是扭曲的。那些超标排放的企业可以通过增加社会环境成本来获取私利、通过减少环保投入来赢得市场竞争,而那些愿意付出代价改善环境管理的企业却往往在这扭曲的恶性竞争中失利。长此下去,不仅生态环境不堪重负,而且人们的心灵环境也日益恶化,缺德者得利、积德者失利,加剧心灵污染和精神的荒漠化。环境信息公开是调整市场公平的一种方法,通过信息公开,营造公平和公正的市场,让那些履行社会责任的企业浮出水面,树立形象、赢得消费者,而让行为不佳的企业得到教训、改善行为,这样逐渐形成健康绿色的企业文化、促成企业绿色管理和市场绿色营销,让企业社会责任成为风尚。

   环境信息公开,也是政府行为的指示牌。在高速的经济增长和严重的环境恶化面前,如何履行环保政策法规以维系经济和环保的平衡,这是政府面对的重大责任。而信息公开,无疑是政府获得公众监督和公众助力的基本途径。“2006年,全国重大环境污染事故161起,平均每两天一起;环境投诉已达60万人次,比2005年增加30%”。面对这触目惊心的数字,每个政府官员和每个公民都不该无动于衷。取之无道和取之无度的开发,将把中国引向环境失调、经济失控、社会失衡的深渊。环境信息公开,政府在环境信息的管理上接受公众、媒体和民间组织的监督,不仅有助于污染控制,还有助于减少或者遏制因为不适当的和违法的开发所造成的社会矛盾与冲突,有助于社会公正和社会安定。同时,也会为让那些以环境代价作为政绩的扭曲政绩观得到调整、让那些坚守可持续发展政绩的官员受到公众和媒体的关注,建立绿色GDP的价值体系和政绩考核体系。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民族和个体可持续的生存,需要绿色GDP导航、环评法制护航,中国的经济和社会的巨型列车才不至于倾覆。而环境信息公开,就是在可持续发展航道上的一盏庄严的航灯。

   (作者系北京地球村环境文化中心主任)

   一项公正为民的善政

   □郭耕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环境问题不断显现,有些甚至成为危及国计民生的顽疾。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第六次全国环保大会,提出“以保护环境优化经济增长”,转变了以往人们“要环境还是要经济”的两难选择。

   的确,经济水平能影响一些人的富裕程度,但环境水平则关乎所有人的健康程度。因此,环保具有强烈的公益性,公众参与是解决环境问题的重要途径,如果只重视经济发展而忽视环境保护,乃是缺乏公正的疯狂发展观、病态发展观,而非科学发展观,如何重塑环境与经济的关系?是对我们执政水平的一种考验,即是否达到“环境善政”。环境善政就是有效的法律、有权威的和有效率的政府、政府与企业的伙伴关系、政府问责制、下放权力、发挥社会机构的作用、公众参与环境管理等,当然,还有十分重要的一条,就是实行环境信息公开化。

   欣闻《环境信息公开办法(试行)》已经国家环保总局2007年第一次局务会通过,将在2008年5月1日起施行,感到大快人心!环境信息公开——真是一项公正为民的善政!

   《环境信息公开办法(试行)》强调了环保部门监督、公众监督及企业自报家门(尤其是污染大户)的三者结合,体现了环境保护的普遍性和主体性,我们每个人都会是环境污染的制造者、也都是环境问题的受害者、更应都是环境治理的行动者。

   在环境信息公开的范围上涉及十几个方面,遵循公正、公平、便民、客观的原则,及时、准确地公开政府环境信息。“环保部门应当将主动公开的政府环境信息,通过政府网站、公报、新闻发布会以及报刊、广播、电视等便于公众知晓的方式公开。”在公开方式上明确了便民工作日的具体时日,无不显示了环境善政的特色:责任环保、透明环保、阳光环保。

   如果出现执行不利或有违反信息公开的情况,《环境信息公开办法(试行)》在法律责任上明确了一系列的工作考核制度、社会评议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如对环保部门执行不利的严重者予以行政处分,对违反条例的企业予以十万元以内的经济处罚,把社会监督、法律制裁、环境公益诉讼结合起来,并积极发挥民间环保组织的作用,维护公众的环境权益……这一切都让我们看到环境善政的曙光和中国民主进程的稳步推进。

   愿《环境信息公开办法(试行)》能有效遏止肆无忌惮的环境破坏行为和每况愈下的环境局面,使社会经济发展就像新开通的D车组那样,又好又快,为经济形势越来越好,环境污染越来越少的科学发展,保驾护航。(作者系北京麋鹿苑博物馆副馆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