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4-21
四月十七日绿家园江河信息导读: (编辑:丽英)
亚马逊之旅系列报道:
1、亚马逊之旅之十四--世界最南之城的风采
环境资讯:
2、上海证券报: 中央新增财政投资一成投向环保建设
http://funds.hexun.com/2009-04-17/116762031.html
3、新华网: 我国水土流失严重 土壤侵蚀量达45亿吨
http://info.ep.hc360.com/2009/04/17103758629.shtml
4、中国化工报: 全方位治理农药业环境污染沉疴
http://www.ampcn.com/news/detail/49752.asp
地方信息:
5、楚天都市报: 湖北:武汉将投资200亿元 确保40个湖泊达到治理目标
http://www.hwcc.com.cn/newsdisplay/newsdisplay.asp?Id=215357
6、天山网: 新疆将严打“两高一资”行业重污染企业环境违法问题
http://www.tianshannet.com/news/content/2009-04/17/content_3963325.htm
7、云南日报: 确保水质安全 云南省将立法保护牛栏江
http://news.h2o-china.com/information/china/795791239935119_1.shtml
8、宁夏网: 宁夏百余污染源“臭”名远扬
http://www.nxnet.net/shehui/yljd/200904/t20090417_505985.htm
污染信息:
9、网易: 空气比我们想象的还要脏 亚洲空气污染最严重
http://news.syd.com.cn/content/2009-04/17/content_24465806.htm
环保小常识:
10、搜狐绿色: 4月22日 "世界地球日"简介
http://green.sohu.com/20090416/n263431160.shtml
深度报道:
11、经济参考报: 合肥市:力争2010年不让一滴污水流入巢湖
http://env.people.com.cn/GB/9146743.html
12、中国环境报: 广东电子垃圾村:19世纪工艺怎能处理21世纪垃圾?
http://env.people.com.cn/GB/9148428.html
环境时评:
13、中国环境报: 废弃农药处置成“心病”
http://news.xinhuanet.com/environment/2009-04/17/content_11197993.htm
14、中国环境报: 应加重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刑罚
http://www.cenews.com.cn/xwzx/fz/qt/200904/t20090417_606544.html
15、新华报业网: 有捂鼻办公之官员否?
http://news.xhby.net/system/2009/04/17/010484740.shtml
1、亚马逊之旅之十四--世界最南之城的风采
文图 汪永晨
在乌苏怀亚时没有采访到真正研究那里的历史与今天的人,在网上看到的也是抄来抄去的。陪我们一起去的导游延晖告诉我们了一些乌苏怀亚的历史与今天,不过让我们真正了解乌苏还亚的,还是那里的两个博物馆。
四种印第安人
最早生活在“门户”的人
当年的印第安人
印第安人当年的生活
这是早期在乌苏怀亚生活的四种印弟安人。前两天我们说过,1520年10月,航海家麦哲伦发现了被他命名的麦哲伦海峡时,首先看到的是当地土著居民在岛上燃起的堆堆篝火,遂将此岛命名为“火地岛”。1832-1836年间,英国生物学家查理·达尔文考察了火地岛,自此该岛名声大振。
今天乌苏怀亚的海边立着的那个印弟安人塑像,是1904年人们发现的最后一个印弟安人的后代。
在今天乌苏怀亚的博物馆里,有一个海盗高高地坐在展板上的模型。
海盗
当年的海上
这张照片告诉了我们什么?独眼,独腿,这就是海盗的生活写真。
延晖告诉我们,1890-1930年,为了与智利人抢占地盘,阿根廷的囚犯被送到了乌苏怀亚。囚犯来了要吃,要住。据说,现在乌苏怀亚国家公园内,原先全是原生森林。阿根廷政府把这里列为囚犯的流放地后,开始让他们在这里砍伐木头用于建设。如今,当年被大肆砍伐的森林还留下了漫山遍野的木桩,间杂着一些没有来得及运走的木椿子。
当年的小火车
为让游人体验当年囚犯进山的感觉,今天的公园内还别出心裁地仿造了一列当年囚犯曾经坐过的蒸汽小火车。坐着这种小火车进入那个遮天蔽日的神秘世界,这种观光倒是别有一番滋味。参加了这种旅游的人说:让游人充当囚犯,这角色的临时换位却让人总有一种恍惚而惶惶然的感觉——因为谁不想图个吉利彩头,图个平平安安?一下子让你充当囚犯进山,这文化上的差异着实能让我们这些来自东方的客人感到堵头与别扭。
我们倒不是因为别扭,只是想把有限的时间用在多了解自然上,所以历史部分就要看博物馆了。
监狱博物馆门外
当年的牢房
当年的看守
艺术家的犯人自画了一个窗户
今天也可向当年的犯人“训话”
我们中国的监狱也有让人参观的,像重庆的渣滓洞,进去总是给人阴森可怕的感觉。但是这里的监狱,给人的却是当年生活的再现。当年的船,岛上的动植物标本,当年的建筑,当年监狱里的咖啡吧。
老船
曾经的生活
当年的军装
监狱里的咖啡吧
阿根廷政府对乌苏怀亚有过几次移民,但都不太成功。1950年国会的移民法也没能成功建立。为了吸引人们在火地岛扎根安家,那里至今都是免税区,而且是高工资。
1910-1950年,用延晖的话说,世界最富的国家阿根廷的两个家族开始向火地岛供应食品、征地。至今这两个家族仍占有着火地岛上相当可观的地产。
阿根廷不像巴西,多民族。这里的人大多数是西班牙和意大利的移民,没有战争,没有太大的动乱,所以人们一直过着比较平静的生活。
烤肉
帝王蟹
公共汽车
用面包树上的果实制作的时钟
不过,我们在乌苏怀亚的那两天,倒是赶上那里出了事。一些被拖欠工资的人在市政府门口点起了轮胎,从下午一直到深夜,等着市长出来见他们。最后他们是否成功,我们因为离开了不知道。只是拍下了这小岛上难得的抗争。
政府门前
南十字星座的州旗
我们在乌苏怀亚赶上的另一个算是事的事就是,岛上唯一的一家中餐馆,因请的一个外国伙计没有体检被人告了。当地的卫生局查封了饭馆,害得我们在那儿吃了两天的西餐。中国人说来也真没出息,到了这么偏远,特别的地方,还不好好欣赏欣赏人家的饮食文化。可是才吃了两顿西餐,我们这一行人弄得导游延晖就不知道给我们吃什么好了。没办法,谁让我们长得都是中国胃呢。
乌苏怀亚最成功地移民,是2001年的经济危机时。首都北部的人因这里工资高,终于有相当数量人南迁。这当然要归功于政府的政策。
商店门前
街上的橱窗
橱窗里的企鹅
街上的涂鸦
今天的乌苏怀亚,还是一个旅游城市。不论从街上行人的面孔,还是橱窗里的摆设,都能看出这个城市的特色。依山、傍海、南极门户和印弟安文化,都是吸引人们到那里去的理由。从我们拍到的这些照片中,我想,那里的人是怎么利用自己的特色的,也可让我们学习到不少作为一个旅游城市,旅游应该怎么做。
远看乌苏怀亚
离开火地岛
明天吸引着我们的是阿根廷大冰川,这是我们此行除了大湿地、大河流、大瀑布的另一大:大冰川。
2、中央新增财政投资一成投向环保建设
来源:上海证券报2009年04月17日
http://funds.hexun.com/2009-04-17/116762031.html
环保部副部长李干杰昨表示,积极探索发展低碳经济
“从2008年底到目前,仅仅是三个多月的时间,中央政府新增加的2300亿财政投资中有230亿是用于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的项目,所占的比例是10%。”昨日,环境保护部副部长李干杰在“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圆桌会议”(下称“国合会”)上做上述表示。
据了解,国合会于1992年由国务院批准成立,由中外环境与发展领域方面的高层人士、权威专家组成,是非赢利性的高层国际政策的咨询机构。
推动经济向绿色转型
2009年圆桌会议的主题是“应对经济动荡,迈向绿色发展”。
李干杰表示,我国在近几年提出的一系列新思维和新战略,目的就是要重构经济发展的模式,推动经济转向绿色发展,基本目标是彻底改变以高资源能源的消耗、高污染排放为特征的生产和消费旧体系,逐步形成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新体系,培育和壮大环境产业等新型的污染治理产业。
记者了解到,发展绿色经济,需要与市场机制为基础的经济激励政策。2007年以来,中国环境保护部与有关部门合作,积极开展环境税费、绿色信贷、绿色保险、绿色证券、排放交易、生态补偿、绿色贸易政策等各项环境经济政策的研究,并取得了阶段性的进展,有利促进了企业治理环境的污染。
低碳经济成发展方向
李干杰表示,我国将大力倡导发展循环经济,并积极探索发展低碳经济。
他说,低碳经济是当前以及未来国际社会的潮流与方向,是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和减缓气候变化的根本途径。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同时,我国目前正在积极开展低碳经济发展的相关政策和技术研究,希望能探索出适合中国情况的低碳经济发展战略。
据介绍,2008年8月,我国颁布了《循环经济促进法》,该项法律的实施意味着我国的循环经济进入了全面发展的阶段。截至目前,我国共有26个省市、33个产业园区,钢铁、有色金属、电力等84个重点行业,再生资源利用、再生资源加工基地、废弃包装物、回收利用等34个重点领域开展了循环经济的试点工作,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3、我国水土流失严重 土壤侵蚀量达45亿吨
来源:新华网2009/4/17
http://info.ep.hc360.com/2009/04/17103758629.shtml
【慧聪环保网】水土流失是我国的重大环境问题,我国水土流失防治进程与国家生态建设的总体目标差距很大。水利部部长陈雷表示,目前全国有180多万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面积亟待治理,多年平均年土壤侵蚀量高达45亿吨左右,有3.6亿亩坡耕地和44.2万条侵蚀沟亟待治理,东北黑土区的保护和西南石漠化地区耕地资源的抢救都十分紧迫。
陈雷在此间举行的全国水土保持工作会议上介绍,我国自然条件复杂、生产力总体水平不高、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流失严重,水土保持工作面临严峻挑战和突出问题。如,开发建设过程中急功近利、忽视生态保护的现象仍较为普遍,造成严重人为水土流失;不少地方仍然存在陡坡开垦、顺坡耕作、超载过牧的现象,导致土地生产力下降,生态恶化,水土资源可持续性削弱;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申报率、执行率和水土保持设施验收率仍然偏低,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知法犯法的现象较为普遍;水土流失防治工作涉及多行业、多部门,必须加强部门和行业之间的协调与配合。
“我国的基本国情、现阶段的突出水情和水土流失的严峻形势表明,从根本上解决我国水土流失问题,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陈雷说,加强水土保持是搞好江河治理、保障防洪安全的迫切需要。黄土高原地区的水土流失导致黄河下游河道1950至1999年淤积泥沙92亿吨,河床普遍抬高2至4米。辽河干流下游部分河段河床已高于地面1至2米,成为“地上悬河”。水土流失导致全国8万多座水库年均淤积泥沙16.24亿方,洞庭湖年平均淤积泥沙0.98亿方。不少山丘区滑坡、泥石流等灾害频繁发生,给当地和下游地区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此外,加强水土保持也是改善山丘区民生、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我国76%的贫困县和74%的贫困人口生活在水土流失严重区。不少水土流失地区由于长期掠夺式生产经营,土地生产力大幅度下降,甚至到了光山秃岭、山穷水尽的地步,陷入生态恶化与贫困相互交织的恶性循环。目前全国1/3以上的国土面积存在水土流失问题,江河湖泊普遍存在较为严重的污染,不少地区的生态环境已超出其承载能力,直接影响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工农业生产。据中国水土流失与生态安全科学考察估算,每年水土流失给我国带来的经济损失相当于GDP的2.25%左右,带来的生态环境损失更是难以估算。
4、全方位治理农药业环境污染沉疴
来源:中国化工报2009年4月17日
http://www.ampcn.com/news/detail/49752.asp
5月20日,是《农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向全国环保部门、农药协会和化工科研院所等相关单位征求意见的最后期限,这项由环境保护部编制完成的国家环保标准,将根据相关方面的意见与建议完善敲定,并择机出炉。连日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化工业界人士认为,国家首次编制这项新环标,进一步强化农药行业环境管理与污染防治,规范农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有助于促进农药产业升级。
近年来,我国农药生产能力迅猛增长,现有生产企业2000多家,其中原药生产厂家近600家,2008年农药产量180万吨,产品主要包括杀虫剂、杀螨剂、杀菌剂、除草剂、植物生长调节剂、灭鼠剂等6类300多个品种。但是,长期以来农药行业却缺少一部专用的国家环评标准,农药建设项目的环评都参照泛用标准,造成环评过程难免有失科学性和专业性。
据了解,当前我国农药行业的发展面临三大阻碍:一是农药生产属于精细化工,生产规模一般较小,污染物排放往往是间断性的,污染物产生与排放量虽小,但其污染物浓度高、毒性大、难处理、累积性长。据不完全统计,农药行业每年排放的废水虽仅占全国工业废水排放总量的2%~3%,但其“三废”排放对环境的污染却比较严重。二是虽然农药新建项目和生产企业扩建项目逐年增多,但受污染治理资金投入、技术和管理水平所限,真正意义上的产业升级或技术革新项目却较少。三是农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实行分级审批,标准不统一。环评单位把握尺度不一致,甚至环保行政部门审批也难以做出准确判断,已直接影响到环评与初步设计的衔接。
此次征求意见的农药建设项目环评标准,从技术上规范了农药建设项目的环评文件编制,适用于所有农药新建、改建、扩建和技术改造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同时规定了农药建设项目环评的一般性原则、内容和方法。其中废气治理重点是含高活性农药粉尘、高毒和剧毒化学物质(如光气)、破坏臭氧层物质(如氯氟烃等)、持久性污染物(POPs)、“三致”物质及恶臭气体等;废水治理除常规化学需氧量、生化需氧量、水体中悬浮物等污染物以外,对地表水还包含了全盐量监测项目。
江苏扬农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安全环保管理部负责人华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新标准在规范农药建设项目环评方面针对性和指导性很强,对农药生产企业尤其是小型企业污染治理意义重大。
记者注意到,在此前已经颁布的环评技术导则中,大多行业标准侧重于大气、地表水、声环境、生态环境等主要环境要素的现状调查及评价,无一涉及土壤环境。而新的农药环评标准则按照农药新建项目、改扩建项目和搬迁项目三大类,分别对土壤污染监测作了具体规定,由于农药与土壤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这样的考虑更具有科学性。
另外,农药生产过程不可避免地要使用有毒有害化学品,企业即使关停生产或搬迁,生产过程中使用和遗留的有毒有害化学品仍可能影响环境。为此,新的农药环评标准要求,农药生产企业除建设期、运行期外,在关停或搬迁后也应当进行“服务期满后”的环境影响识别和评价,以治理企业搬迁过程中的环境污染沉疴。
记者了解到,尽管我国在产业政策上已禁止生产销售高毒农药,并对高污染和高环境风险的农药生产作了限制。但由于农药的药效特性,农药生产对环境尤其是对水环境、生态环境同样存在潜在的环境风险,比如因事故性农药等物料泄漏,后果可能造成对人体健康、环境影响和损害。为此,新农药环评标准还将农药生产、储运过程中对水环境、生态环境的风险影响评价、事故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作为环境风险评价的重点内容之一。
由于我国农药生产企业数量多而分散,部分农药企业已逐渐被城市居民区包围或者处于重要水域地带,导致污染扰民事件时有发生,对下游饮用水安全构成威胁。针对这一现状,新标准明确农药生产企业改扩建项目必须对现有厂址环境合理性进行论证分析,明确是否存在环境制约因素,从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城乡规划、产业规划、环境功能区划和环境承载力等多个角度考虑,提出对策建议和解决方案。
“新标准对农药建设项目环评更加细化、专业,将促使农药生产企业更加重视环评,采取措施治理环境污染,促进和推动农药行业可持续健康发展。”上海化工研究院环评中心杨文伟这样评价这部新标准。
5、湖北:武汉将投资200亿元 确保40个湖泊达到治理目标
来源:楚天都市报 2009年4月17日
http://www.hwcc.com.cn/newsdisplay/newsdisplay.asp?Id=215357
昨日,武汉市湖泊保护与治理工作会议传出消息:将用3―5年时间,确保城区40个湖泊水质和生态环境明显好转。
2003年迄今,武汉市已投入约30亿元进行湖泊保护和治理,26个湖泊实现了全面截污,部分湖泊水质得到一定改善,劣V类湖泊由33个减少至24个。但与建设“两型社会”以及滨江滨湖生态宜居城市的差距仍很大。
会议提出的治理目标为:40个湖泊全部实现截污;改扩建4个污水处理厂,完善配套管网,污水全收集、全处理;消除黑臭水体,水质全面提档升级;禁止25个湖泊人工投饵投肥养殖,取消或搬迁周边禽畜养殖场;对湖泊周边环境实施全面综合治理,完成景观绿化。
当天,武汉市出台了《中心城区湖泊保护与水环境治理工作实施办法》,将湖泊治理与保护列为“两型社会”建设的首要任务,指定各区政府、市直相关部门负责人为责任人,限期完成指定湖泊的治理工作。
按实施办法,3―5年内40个湖泊水质全面提档升级,消除黑臭水体,劣V类湖泊水体基本消除。用12年时间,即到2020年,40个湖泊基本达到治理目标。初步测算,要完成上述治理目标,总投资约200亿元,其中大东湖生态水网建设需要约150亿元。
原因
五大问题给治理“拖后腿”
目前,武汉中心城区大部分湖泊水质仍在V类和劣V类之间徘徊,局部水域黑臭现象仍然存在,污染状况十分严重;湖泊水体封闭,水生态系统脆弱,功能严重退化;湖滨生态过渡带遭到破坏,周边环境差。
武汉市水务局介绍,造成以上局面有五大方面原因,是下一步治理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污水直接入湖
目前,部分湖泊排污口未全面截污,墨水湖、龙阳湖、汤逊湖等14个湖泊,共118个排污口、约23.19万吨生活污水仍直接入湖,加剧了湖泊污染。
由于征地拆迁困难,亚行、世行治污项目进展滞后,城市道路建设缺乏配套污水管网,部分湖泊截污的污水没有“出路”。
污水处理厂规划前瞻性不够,部分厂建在湖边。
养殖污染水体
目前,莲花湖、西湖、北湖、菱角湖等25个湖泊仍在进行经营性渔业养殖,部分湖泊周围也有养猪场、奶牛场及养鸡场,饵料投放、动物粪便随意排放,加剧了湖泊富营养化,也使湖泊治理成果难以保持。
底泥污染严重
淤积的污染底泥,使湖泊水质不能较快改善,甚至出现反复波动的重要原因。目前,外沙湖、晒湖、南湖、东湖等29个湖泊还有大量污泥需要疏浚。
管理体制不顺
由于历史原因,武汉市湖泊产权、使用权分属园林局(如小南湖、月湖、换子湖等)、水务局(如内沙湖、机子荡子、后襄河等)、省水产局(如野芷湖等)、渔场(如东湖、墨水湖、南太子湖等)和村集体所有(如竹叶海、沙湖等)等,管理体制不顺,实施管理、治理难度大。
周边无序开发
由于历史原因,一些区和部门为完成招商引资任务,湖泊保护意识淡薄,放宽湖泊周边开发条件。有的市政配套设施不完善,有些开发小区存在偷排污水入湖的现象。
现状
八成湖泊水质排名最末
投资超过10亿的东湖截污工程虽已进行了20多年,但仍有污水直接排入湖中。
在风光村附近马路边,记者在湖岸的石缝中看到,仍有小股污水直接排进湖中,湖水散发着一股怪味,不时可以看到水中漂浮的死鱼。
在东湖雁中咀一带,一些农家的厕所、猪圈紧临水边,流出的污水渗入湖水中,加上湖边乱扔的垃圾,使得水体发黑、发臭。
东湖的污染情况,只是一个缩影。
据2008年环保部门环境公报,武汉中心城区40个湖泊中,现状水质为劣V类的湖泊共24个,占60%;水质为V类的湖泊共11个,占27.5%。两者占了湖泊总数的87.5%。
目前,莲花湖、北湖(洪山)、野湖、严冬湖、五加湖5个湖泊1项指标超标;月湖、杨春湖、后襄河、竹子湖、汤逊湖5个湖泊2项指标超标;27个湖泊有3项及以上的指标超标。
其中,总磷、总氮等污染物指标超标10倍以上的有龙阳湖、晒湖2个,超标5-10倍的有南湖、银湖2个,超标1-5倍的有东湖等23个,超标1倍以内的有后襄河、换子湖等10个。
措施
今年将投入14.5亿元 武汉重点开展七项治污工程
昨天,武汉市副市长尹维真在会上表示,今年将投入14.5亿元,重点开展七大治理工程。
实施“清水入湖”工程。武汉今年将投资3.91亿元,完成中心城区最后14个湖泊的截污工作,截断118个排污口,完成截污管道84.31公里,污水泵站14座,截污23.19万吨/天。
污水处理厂及管网建设工程。投资8.20亿元,优先实施与湖泊提档升级关系密切的16处收集干管建设,总长170.23公里,加快污水“全收集、全处理”。
湖泊污泥清除工程。投资1.64亿元,清除外沙湖、晒湖、张毕湖、小南湖、换子湖、东湖郭郑湖湖汊(茶港、东湖天下、石灰凼)、金湖、银湖的污染底泥262万立方米。
生态修复工程。投资0.58亿元,对20个重点湖泊采取滨水区绿地建设、湖泊岸线治理、人工湿地建设、水生植被恢复等措施,改善生态环境。
生态引水工程。在汉江高水位期间,引汉江水入月湖;对沙湖、晒湖、小南湖、张毕湖等湖泊适时进行生态补水;继续推进“大东湖”生态水网工程和汉阳“六湖连通”工程。
调整、规范养殖业工程。禁止在沙湖、南湖等25个湖泊高密度投饵、投肥养鱼;对张毕湖、南湖、严西湖、黄家湖、北湖、汤逊湖、东湖等7个湖泊周边规模化、集中养殖的养猪场、养牛场及养鸡场等进行搬迁或调整产业结构。
周边环境整治工程。对湖泊周边违法建设进行拆除,对破旧房屋进行整修;加强湖泊周边道路、园林、亮化等相关设施的维护;强化湖面保洁及周边垃圾清理;加强水质监控,建设湖泊视频监控系统等。
目标 8湖泊今年摘帽“劣Ⅴ类”
按治理计划,通过开展七大治理工程,今年武汉将实现16个湖泊水质提档升级,其中11个湖泊水质升级,5个湖泊水质提档,劣V类湖泊再减少8个。
其中,5个湖泊保持Ⅳ类水体稳定。机器荡子、四美塘、车墩湖、严东湖、青菱湖等5个已达到Ⅳ类水质的湖泊保持水体稳定并有所改善。
11个湖泊水质升级。月湖、后襄湖、菱角湖等3个湖泊水质由V类提升至Ⅳ类;晒湖、紫阳湖、换子湖、小南湖、莲花湖、西湖、北湖(汉口)、张毕湖等8个湖泊水质由劣V类提升至V类。
5个湖泊水质改善、实现提档。塔子湖、三角湖、水果湖、外沙湖、内沙湖等5个湖泊水质由劣V类提升至接近V类,重要污染因子超标倍数明显降低。
14个湖泊通过实现截污,水质恶化趋势得到遏制。基本完成黄家湖、汤逊湖、杨春湖、严西湖、墨水湖、龙阳湖、北太子湖、南太子湖、野芷湖、北湖(洪山区)、南湖、金湖、银湖、东湖(官桥湖)等14个湖泊排污口截污工作,消减入湖排污总量,遏制水质恶化趋势,为提升水质打好基础。
野湖、五加湖、竹叶海、竹子湖、青潭湖等5个湖泊通过有效保护,改善水质。
6、新疆将严打“两高一资”行业重污染企业环境违法问题
来源:天山网 2009年04月17日
http://www.tianshannet.com/news/content/2009-04/17/content_3963325.htm
天山网讯(记者宋林遥报道)2009年,新疆将严厉打击高耗能、高污染和资源性行业重污染企业的环境违法问题,并对钢铁行业、涉砷、涉铅行业企业进行全面检查清理。
“十一五”以来,新疆加大工业污染治理力度,对各地州市和重点企业摸底检查,制定了清理、淘汰落后产能的计划,通过淘汰落后产能、加强宏观调控,去年自治区两项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得到有效控制,“十一五”以来首次完成了国家年度控制目标。
2009年4月中旬到11月底,新疆将开展环保专项行动,对高耗能、高污染和资源性行业重污染企业进行监督检查,自治区环保局局长杜力洪·阿不都尔逊:“重点查处不符合准入条件,未经审批擅自开工或建成投产的企业;超标排放污染物的企业;拒不执行国家产业政策,使用落后淘汰工艺、设备的企业。”
同时,新疆还将对钢铁行业进行环境污染专项检查,针对这几年来国家涉砷和新疆涉铅污染高发的情况,对涉砷、涉铅行业企业开展全面检查清理。杜力洪·阿不都尔逊:“重点查处没有取得环境影响评价审批文件或安全生产许可证的;不符合产业政策和市场准入条件、采用国家明令淘汰的落后生产工艺的;没有治理设施、污染物超标排放的;含砷、含铅废渣堆放处置不符合要求,未按规定进行危险化学品备案登记的企业。”
7、确保水质安全 云南省将立法保护牛栏江
来源:云南日报2009-04-17
http://news.h2o-china.com/information/china/795791239935119_1.shtml
记者近日从云南省政府滇池水污染防治专家督导组了解到,云南省重点工程牛栏江—滇池补水工程持续推进,流域综合利用规划和工程规划通过审查,重大技术方案已经专家认可,工程建设没有制约性因素。供水承购方案基本落实,为保证引来好水,云南省还将立法保护牛栏江水环境。
目前,牛栏江流域综合利用规划和工程规划通过审查,已经完成初步设计,相关专题研究也基本完成,重大技术方案已经得到专家认可,工程建设没有制约性因素。目前国家立项依据基本具备,并通过积极筹措资金,保障了前期工作的推进。同时,摸清了牛栏江上游水环境现状,完成流域水环境保护规划,基本落实了供水承购方案,昆明市政府将按20年供水期的承诺,每年承购6亿方水。
省政府滇池水污染防治专家督导组近日对牛栏江—滇池补水工程实验场地建设情况进行了现场调研并召开座谈会。专家督导组要求,要抓紧完成立项工作,做好可行性研究审批审查,力争今年3季度完成。各部门要千方百计筹措资金,做好供水承诺的具体实施,加快银行贷款的落实。昆明、曲靖两市要落实责任,在补偿标准出来后,抓紧落实移民搬迁工作。流域水环境保护要引起高度重视,德泽水库上游相关县污水处理厂要抓紧建设确保年底完成,并抓紧建设流域内垃圾处理厂。对涉及的整个牛栏江上游所有支流干流的工业污染源要彻底排查。为确保整个流域水质安全,必须对牛栏江水环境进行立法保护。
8、宁夏百余污染源“臭”名远扬
来源:宁夏网 2009-04-17
http://www.nxnet.net/shehui/yljd/200904/t20090417_505985.htm
法治新报讯 (记者 李锦)日前,国家环保部印发《2009年国家重点监控企业名单》,我区53家废气污染源、57家废水污染源和11家城市污水处理厂被列为国家监控重点污染源单位
此次列为国控重点的废气污染源有启元药业、多维泰瑞有限公司东西厂、美洁纸业、伊品公司等53家,列入废水污染源的企业为太西电力有限公司、银川热电有限公司、大地冶金有限公司等57家,银川市第一污水处理厂、中卫市供排水总公司、固原污水处理厂等11家城市污水处理厂也列入了国家监控重点。
该名单是依据环境统计数据,参考往年国家重点监控企业名单确定的,全国共有6969家污染源列入重点监控企业名单。工业企业分别按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量大小排序,筛选占工业排放量65%的废气企业,按化学需氧量和氨氮排放量大小排序,筛选占工业排放量65%的废水企业。
9、空气比我们想象的还要脏 亚洲空气污染最严重
来源: 网易 2009-04-17
http://news.syd.com.cn/content/2009-04/17/content_24465806.htm
科学家利用人造卫星调查了20座人口超过千万的城市。其中15座城市的污染程度是世界卫生组织规定标准的5到10倍!这一数字令人极其震惊。从卫星照片上看,以中国为中心的亚洲地区是污染最严重的区域之一,发展中国家将面临严重空气污染导致的疾病和死亡问题。
电站排放的浓烟
全球变暖吸引着无数人的眼球,但更为重要的是与我们健康密切相关的污染问题。在卫星数据和地面数据的帮助下,科学家的发现让我们忧心忡忡:污染程度远比我们想象的还要糟糕。
上升到天空中的烟雾
通过卫星数据与地面数据的结合可以测量地面上的微粒污染情况。测量地面上的污染程度的试验仪器可以适用于所有的环境中吗?如果这么认为,那么你就错了;事实上,在一些地区,这些试验仪器已无用武之地。然而,可以应用卫星跟踪调查这些区域的污染状况,卫星技术很好地填补了这一空白。
阿拉巴马大学的科学家SundarChristopher在《发现》杂志上谈到,可以用遥感方法测量微粒污染。
他认为,对于监测全球颗粒物质而言,遥感是唯一行之有效的方法。利用美国航天局的Terra和Aqua人造卫星,他和他的研究小组调查了20座人口超过千万的城市。其中15座城市的污染程度是世界卫生组织规定标准的5到10倍!这一统计数字令人极其震惊。从卫星照片上看,以中国为中心的亚洲地区是污染最严重的区域之一,发展中国家将面临严重的与空气污染相关的疾病和死亡问题。
为了确定地面测量污染的技术在一些区域不具备这一能力,卫星首先选择了一些具有良好的地面遥感反射的区域。
确定了哪些区域的微粒污染在同一水平后,可以把这些图像与没有地面监测的区域进行对比,可以得到这些没有地面污染反馈的区域的污染程度的认识。
除了研究那些区域的污染程度外(比我们想象的要严重),阿拉巴马大学的团队将会把跟踪空气污染的方式移到全球范围。
这可能是个好事。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我们居住的地球。图像向我们展示了我们的空气是多么肮脏,多么污浊。这必将激起我们深层的思考。新的发现也许能鼓励人们将注意力和努力方向转移到更迫切的健康问题上。大量不同的观点认为全球气候变暖仍然是有争议的问题;大多数气象学家认为这是事实,一些人想方设法去辩解(例如是否人为造成)是徒劳的。
然而,空气污染已毋庸置疑。通过地面和卫星的监测技术,我们已经看到了这一事实,并且认识到了空气污染将导致严重的健康问题,将对我们是生活质量带来强大的威胁。这些图像将给我们视觉上的强烈刺激,使我们警醒、反思,鼓励我们使用有利于地球环境的优质能源。
10、4月22日 "世界地球日"简介
来源:搜狐绿色2009年04月16日
http://green.sohu.com/20090416/n263431160.shtml
地球是人类的共同家园,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经济规模的扩大,全球环境状况在过去30年里持续恶化。有资料表明:自1860年有气象仪器观测记录以来,全球年平均温度升高了0.6摄氏度,最暖的13个年份均出现在1983年以后。
20世纪80年代,全球每年受灾害影响的人数平均为1.47亿,而到了20世纪90年代,这一数字上升到2.11亿。目前世界上约有40%的人口严重缺水,如果这一趋势得不到遏制,在30年内,全球55%以上的人口将面临水荒。自然环境的恶化也严重威胁着地球上的野生物种。如今全球12%的鸟类和四分之一的哺乳动物濒临灭绝,而过度捕捞已导致三分之一的鱼类资源枯竭。
1970年4月22日,在太平洋彼岸的美国,人们为了解决环境污染问题,自发地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群众性的环境保护运动。在这一天,全美国有10000所中小学,2000所高等院校和2000个社区及各大团体共计2000多万人走上街头。人们高举着受污染的地球模型、巨画、图表,高喊着保护环境的口号,举行游行、集会和演讲,呼吁政府采取措施保护环境。这次规模盛大的活动,震撼朝野,促使美国政府于70年代初通过了水污染控制法和清洁大气法的修正案,并成立了美国环保局。从此,美国民间组织提议把4月22日定为“地球日”,它的影响随着环境保护的发展而日趋扩大并超过了美国国界,得到了世界许多国家的积极响应。
“地球日”诞生后20年中,世界范围内的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很大的进展。1972年6月,联合国召开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人类环境会议,1973年,成立了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许多国家都相继成立了环境保护管理机构和科研机构,环境保护被提上了许多国家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环境问题受到了公众的普遍关注。在许多重大的国际会议上,环境保护也成为重要议题之一,如1989年召开的44届联大、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英联邦国家首脑会议、西方七国首脑会议等都讨论了环境问题,并通过了关于环境保护的决议或宣言。这说明环境保护已成为国际政治和国际关系的“热点”。越来越多的政治家、科学家、有识之士都强烈的认识到,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会使社会的文明进程将受到巨大阻碍。
由于环境保护问题已成为国际政治的热点,1990年的地球日活动组织者们决定,要使1990年的地球日成为第一个国际性的地球日,以促使全球亿万民众都来积极地参与环境保护。为此,地球日活动的组织者致函中国、美国、英国三国领导人和联合国秘书长,呼吁以1990年4月22日为目标日期,举行高级环境会晤,为缔结多边条约奠定基础。呼吁各国采取积极步骤,达成协议,以阻止和扭转全球环境恶化趋势的发展。同时呼吁全世界愿意致力保护环境,进行国际合作的政府,在本国举办“地球日”20周年庆祝活动。
庆祝“地球日”20周年活动的呼吁,得到了五大洲各国和各种团体的热烈响应和积极支持。美国总统布什宣布,把4月22日作为美国法定的地球日,并呼吁公民积极投身到改善环境的行动中去。“1990年地球日”协调委员会主席丹尼斯·海斯事先拜访了伦敦、巴黎、罗马、波恩、布鲁塞尔等地的活动小组,并得到明确的答复,同意将1990年的地球日作为国际地球日进行纪念。亚洲、非洲、美洲的许多国家和地区也都积极响应,组织纪念活动。众多的国际组织,如国际学生联合会、青年发展与合作协会等,也都表示大力支持和积极参与“地球日”20周年纪念活动。1990年4月22日这一天,全世界有100多个国家举行了各种各样的环境保护宣传活动,参加入数达几亿人。从那时起,“地球日”才具有国际性,成为“世界地球日”。
世界地球日活动旨在唤起人类爱护地球、保护家园的意识,促进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中国从20世纪90年代起,每年4月22日都举办世界地球日活动。
从20世纪90年代起,中国在每年的4月22日都举办“世界地球日”宣传活动,并根据当年的情况确定活动主题。2008年,中国确定的“世界地球日”主题与“国际地球年”中国行动的宣传口号一样,即“认识地球,和谐发展”。其目的是向社会公众普及地学知识,加强全社会对地学的认识和有效利用,提高公众对资源国情的认识,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11、合肥市:力争2010年不让一滴污水流入巢湖
来源:《经济参考报》2009年04月17日
http://env.people.com.cn/GB/9146743.html
合肥市杏花公园人工湖里由1600多个圆形生物浮床组成的十组水生植物浮岛建成。在浮岛上种植水生植物可以提高城市景观水体的自净能力,解决富营养化问题。
合肥市,居皖之中、紧邻巢湖,是我国惟一的滨临五大淡水湖的省会城市。为保护好母亲湖巢湖,合肥市近年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手笔、大投入,在城区开展一场前所未有的治污运动:污水处理厂从无到有、从少到多;大型工业企业从强制治污到主动治污或搬出市区;从单一的治理污水到立体治污、防污……2005年至2008年,这个市工业增加值从292亿元激增到609亿元,而工业废水排放量则锐减70%。
面对金融危机影响,合肥市仍坚持环保投入不减少,将水环境治理与路桥工程、民生工程并列,纳入重点大建设范畴,2009年全市计划安排38亿元用于环保投资,接近于“十五”期间环保总投资量,力争到2010年,不让一滴污水流入巢湖。
对城市发展总体规划进行环评 合肥“不要有污染的GDP”
多年来,受高磷地质、水体交换能力下降、污染物排放总量较大及面源污染日趋严重等因素共同作用,巢湖水体呈现中度至重度富营养化状态。合肥市经济跨越式发展背负着比其他城市更重的环保压力。安徽省委常委、合肥市委书记孙金龙多次强调:“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体现,也是一座现代化滨湖大城市的重要特征。我们一定要像抓医保社保那样抓环保。”
为确保城市总体发展在环境与资源的可持续性框架下,合肥市严把环保“第一关”,对城市发展总体规划、工业园区发展规划做环境影响评价,在产业定位、排放总量、污染处理率等大方向上设定规范,避免盲目招商引资,力促产业升级。截至目前,全市10家以上工业园区全部完成规划环评。
根据规划环评,合肥市对影响城市整体环境的老企业或大力补贴技改、治污,或一举关停、搬迁。马钢(合肥)公司过去日排废水量达10万吨,占合肥市污水排放量半壁江山。在合肥市财政补贴下,这家企业先后投入1.1亿元上马污水治理及回用设施。如今,站在这家企业的排污口处,过去的“滚滚黄龙”早已不见,一道闸门拦住了污水,延伸向南淝河的排污沟渠一片干涸。马钢公司动力厂过险峰厂长介绍,现在企业一年最多开闸补换5万至6万吨水。受益于污水回用,他们生产一吨钢材耗新水量由2006年的48吨降至3.8吨,达到国内最先进水平。
对其他几家大型老企业,合肥市也拿出“六亲不认”的勇气。如安徽氯碱化工集团公司通过技术改造实现COD减排40%以上;而合肥煤气制气厂、江淮化肥厂等污染大户则先后被关停或搬迁。目前,合肥重点企业废水排放达标率达到95%以上。2008年,全市工业废水排放量为2093万吨,比2005年下降70%。
与此同时,合肥对所有新进工业项目实行环保“一票否决制”。近年来,合肥市因为环保因素先后拒绝了投资10亿元的动植物蛋白质合成纤维项目、大型骨质明胶项目、年产300吨的恶草酮除草剂项目等十几个巨额投资项目。如今,合肥市已形成以现代制造业、高新技术和现代服务业为重点的产业发展格局,避免了经济跨越式发展过程中产生的结构性污染。2008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附加值的比例超过一半。
截污、纳污、净污 合肥市两年内将实现污水“零排放”
“金融危机背景下,一些项目财政资金要缩减,但对治污、治水项目,资金安排不能减少,只能增加。”——在调度2009年度财政资金安排计划时,市委、市政府要求把水环境综合治理纳入“大建设”范畴,对工程资金和进度按月实施调度,给予足够的资金保障。统计显示,从“十一五”开始,合肥每年环保资金投入都达30亿元,其中,2008年水环境治理的投资就达13.28亿元,较2006年增长1.3倍。今年在环保方面的资金安排为38亿元,投资额接近以往5年的总投资量,合肥市提出“力争2010年基本不让一滴污水流入巢湖。”
主要河流实施截污。从2007年下半年起,合肥市决定对南淝河等巢湖支流的河道两侧全部埋设截污管,将原直排河道的污水全部收集、截流,送至污水处理厂处理。这项工程计划建设截污管201公里,目前已完成一半,2009年底将全部完成。
用新思路加快污水管道铺设。有鉴于国内一些城市因为管网不配套,污水处理设施无法满负荷运转的状况,合肥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坚持“厂网并举、管网优先”的原则,适度超前建设污水管网。同时打破过去污水管网必须随道路同步建设的惯例,只要道路规划红线确定,条件具备,即先行组织开展污水管网建设,确保厂网配套,以全面收集城市污水。2006年至2008年底的3年间,合肥新增污水管道724公里,接近前16年污水管网铺设量的总和。到今年年底,合肥污水管网总长将达1500多公里,城市污水管网覆盖率达98%以上,基本实现城市污水“全收集”。
“集中加分散、大中小相结合”的原则,加快建设污水处理厂。一方面,按流域整合拟建污水处理厂,发挥大型污水处理厂规模效益。另一方面在新开发区域以及管网暂时覆盖不到的区域,因地制宜建设小型污水处理厂。2008年,合肥市污水处理厂共处理污水2.16亿吨,运行负荷率在全国36个大城市中连续两个季度排名第一。预计到2010年,合肥污水处理总能力达99.7万吨/日,基本实现污水排放的“全处理”。
优化人居环境 合肥打造生态滨湖之城
3月中旬,记者在合肥市政务新区西南部生态补水涵管工程现场发现,工人们正在紧张施工。根据计划,合肥市西南部生态补水一期主体工程建设预计本月底完成,5月份开始试运行。
负责此项工程的技术人员郭立志说,该工程总补水线路长约90公里。工程完成后,来自六安淠史杭水库的优质水将流入合肥,对匡河、天鹅湖、翡翠湖、南艳湖等市区西南部的水系进行补水,该工程让政务区、经济开发区、滨湖区主要水系都能“活”起来。
除了合肥西南部的生态补水,合肥市环城水系沟通工程项目今年也将继续进行,合肥将打通环城水系,让南淝河干流、琥珀潭、杏花公园、逍遥津公园等十处城区水域通畅起来,形成城区又一个集亲水、景观及休闲功能于一体的河流生态体系。
为改善环巢湖六七条支流的水环境,合肥市首次执行“河长制”,市环保局六位负责人分别“承包”六条河流的污染调查。该局还为每条河流设立一个QQ群,环保局长要登录QQ群与市民交流。
启用于1985年的清溪路垃圾填埋场占地面积175亩,1999年12月停止使用后,其间共吸纳城市生活垃圾220万吨,囿于当时的经济和技术条件,填埋场没有对垃圾渗滤液进行收集处理,致使填埋场每天有超过40吨的高含量COD垃圾渗滤液直接排入南淝河,为南淝河上游的主要污染源之一,既破坏了区域周边的生态环境,也严重恶化了合肥西北城区人居环境。
2008年合肥市投资7814万元对这个垃圾填埋场进行改造。多年来,这个污水横流、蚊蝇肆虐、恶臭难闻、行人掩鼻而过的垃圾填埋场,如今已成市民休闲远足的好去处。漫步其间,但见绿草如茵,南淝河蜿蜒东去。这项工程也被住房与城乡建设部评为2008年度“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建设亲水城市,打造中国第五大淡水湖边新合肥”是合肥市委、市政府向市民的许诺。“只有走近巢湖才能治理巢湖,它天天跟你相伴,你天天看到这个污水,你才会重视它,才会真正去治理它。”孙金龙曾多次这样强调。
记者在巢湖岸边采访时,滨湖新区史岗村村民史义水正带着两个小孙女在巢湖边散步。他告诉记者:“我在这里住了几十年了,现在这里的水比以前好多了,我经常带孩子来这里玩,每到周末,不少人开车来休闲。”
“走近巢湖”让合肥“治水”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近20年的巢湖监测数据分析显示:从2006年起,巢湖西半湖主要污染元素各项指标呈现逐年下降趋势。2008年,巢湖西半湖氨氮较2006年下降33.4%,总氮下降11.3%,总磷下降29.4%,化学需氧量下降16.2%,巢湖水质正呈现好转趋势。(记者:宋斌 蔡敏)
12、广东电子垃圾村:19世纪工艺怎能处理21世纪垃圾?
来源:《中国环境报》2009年04月17日
http://env.people.com.cn/GB/9148428.html
编者按
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贵屿镇,是近年来在电子废弃物回收领域赫赫有名的回收利用基地。但由于其工艺陈旧,又缺乏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拆解电子废弃物在给居民带来丰厚利润的同时,也导致了严重的污染。
2005年,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改委、原国家环保总局、科技部、财政部、商务部、国家统计局6部门联合下发《关于组织开展循环经济试点(第一批)工作的通知》,把贵屿镇列入第一批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单位,也是唯一镇级试点单位,正式启动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工作。4年之后,贵屿的电子垃圾产业是否完成了从家庭作坊到循环经济的转型?淘金之地目前的环境状况究竟如何?
近日,中央电视台等媒体深入贵屿调查发现,4年过去了,拆解依然是以家庭作坊为主,只是由于政府对此的打击力度加大,从前在街头工作的小火炉转入了室内,从前部分在白天进行的操作改到了夜晚,从前密集的黄烟作坊转移到荒郊野外。拆解工作的恶劣环境给从业人员带来巨大的健康隐忧,拆解过程产生的污染对当地环境已产生不可逆的损害。
广东省汕头市贵屿镇,一个通过电子垃圾致富的城镇。这里被称为是全世界最大的电子垃圾拆解基地,是电子废物的终点站。在贵屿的28个村中,有21个村、80%以上的家庭直接参与了这项工作,他们组成了数百个家庭电子垃圾拆解作坊,吸纳了来自全国各地数以万计的打工者来到这里。相关数据表明,这些工人每年分解的电子垃圾可以达到150万吨。在这些电子垃圾中,有70%以上来自美国等发达国家。这些发达国家公然违反国际《控制危险废物越境转移及其处置巴塞尔公约》,将大批电子垃圾倾销到中国,倾销到贵屿。那么,这些电子垃圾对贵屿人的健康和环境会有什么危害呢?
【1】 【2】 【3】 【4】
13、废弃农药处置成“心病”
来源:中国环境报2009年04月17日
http://news.xinhuanet.com/environment/2009-04/17/content_11197993.htm
湖北55个市、县30年来累积废弃农药约1510多吨
农药的生产和使用一向为社会各界高度关注,但是长期以来,废弃农药的处置却成了环境安全监管的薄弱地带。
2008年下半年开始,湖北省农业、财政、经委、环保、供销等5个部门联合开展了废弃农药专项整治活动,截至去年底,湖北省已有55个市、县初步清查出近30年以来累积的废弃农药约1510多吨,废弃农药处置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
废弃农药数量大、分布广,管理几乎处于失控状态,导致危及环境的事件屡屡发生
今年3月,湖北省人大代表专门就加强废弃农药安全管理和处置提出建议,湖北省农业厅也向湖北省政府提交了《关于废弃农药专项整治工作的情况报告》,反映出的湖北省当前废弃农药处置状况令人担忧。
湖北省5部门的专项整治结果显示,截至去年底,湖北省有55个市、县初步清查出废弃农药约1510多吨,其中剧毒、高毒、高残留农药约450吨。其权属主体85%属县(市)、乡(镇)农资供销系统,8%属县(市)、乡(镇)农业系统,7%属农资经营个体户。
目前,湖北省仍有30多个市、县尚未开展废弃农药清查工作,少数县(市)清查行动不到位,存在着查县城不查乡镇、查大户不查小户的问题。据预计,湖北省废弃农药漏查数量比例可能在30%以上。
从调查情况看,废弃农药数量大、分布广,几乎湖北省每个市、县都有大量或一定数量库存的废弃农药。废弃农药散存于各地废旧仓库中,很多仓库残破不堪,四壁透风漏雨。而且,废弃农药贮存时间长,多数已贮存超过10年,部分甚至达到二三十年,包装破损严重。
这些废弃农药管理几乎处于失控状态,犹如埋藏在各地的“定时炸弹”,对居民生命安全、环境安全和社会安全都构成严重威胁,由此导致的危及环境的事件已经屡屡发生。
例如,2008年7月29日,孝昌县遭遇特大暴雨,县里部分废弃农药仓库被洪水所淹,导致农药泄漏,污染了周围的环境和地下水,当地居民无法饮用井水。天门市农资公司西城仓库位于天门市新城开发区,距天门河不足30米,农药仓库已完全垮塌破败,任由废弃农药日晒雨淋,外溢的废弃农药不断渗入地下,有的扩散到空气中,形成的污染威胁着天门河。麻城市阜河镇原供销社仓库30吨六六六粉存放达20多年,仓库屋顶垮塌,门窗破败。近几年,由于城镇的发展,这家仓库已被包围在居民区中。荆门市农资公司一个已垮塌得没有屋顶的农药仓库也位于居民小区旁,时时散发出有毒气体。
同时,调查表明,高毒、剧毒、高残留的废弃农药数量较多,调查出来的废弃农药中,有30%是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六六六粉、杀虫脒、甲胺磷、1605等高毒农药。
专家指出,需明确主管部门,解决处置经费,建立长效机制
尽管湖北省有关部门对清查出来的事故隐患及时进行了处置,农业、供销部门也表示将对所有废弃农药仓库进行检查和维修,但是专家认为,由于当前废弃农药数量多、种类杂、毒性大,按目前的处置程度远远不够,严格按照相关法规和技术规程开展回收、贮存、转运、焚烧等处置才是治标又治本的办法。
有关专家指出,当前,要做好废弃农药的处置工作,有3个问题亟待解决。
首先,要明确主管部门和处置主体。由于废弃农药尚未明文规定主管部门,因此,长期情况不明,疏于管理,靠几个部门联合整治一下,不是长久之计。处置废弃农药的主要环节是回收、贮存、转运、焚烧,技术要求高,组织难度大,需要通过行政或市场的办法明确责任主体,进行专业技术处理和有效的组织运作。
第二,需要解决回收处置经费的问题。据测算,每吨废弃农药分类打包、仓储、转运、检测、焚烧需要费用7000元以上,仅以目前湖北省清查出的1510多吨废弃农药计算,就需要处置经费1057万元。而且随着时间的延续,新的废弃农药还在不断地产生,必须用专项经费给予支持。
第三,废弃农药回收处置长效机制建设势在必行。据湖北省农业厅调查测算,湖北省每年使用农药约4.8万吨,使用农药后被农民遗弃在农田、沟渠的农药废弃包装物(袋、瓶)约有8000吨,成为农村水源污染的主要来源,对人畜、环境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均构成很大的威胁。
专家建议,国家应研究制定农药废弃物管理办法,调动各方力量,建立回收处置长效机制已经刻不容缓。(望晓东)
14、应加重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刑罚
来源:中国环境报 2009-04-17 周玉文
http://www.cenews.com.cn/xwzx/fz/qt/200904/t20090417_606544.html
1997年修订的《刑法》在第六章“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中专门规定了“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一节,规定了15个具体罪名,以惩治破坏环境资源的犯罪。但是,经过十几年来的实践,而且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认识的深入,笔者认为,“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中的若干条款定刑偏低,有必要尽快进行修订。
首先,《刑法》中“罪刑相适应”的基本原则是指导刑事立法和司法的基本原则,它要求刑罚的轻重与犯罪的轻重相适应。
以“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一节中最常见的犯罪、第三百三十八条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来说,这一条款在客观方面是行为人违反国家规定,向土地、水体、大气排放、倾倒或者处置有放射性的废物、含传染性病原体的废物、有毒物质或者其他危险废物,造成重大环境污染事故,致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或者人身伤亡的严重后果的行为;在主观方面是过失。
这种犯罪与第一百三十四条规定的重大责任事故罪具有相似性,重大责任事故罪行为人在主观方面也是过失构成。而《刑法》经过2006年修订后,对强令他人违章冒险作业、发生重大伤亡事故且情节特别恶劣的行为,法定刑由原来的7年提高到15年。
这两种犯罪在主观方面都可能有特别恶劣的情况;在客观方面则都可能造成多人死亡或者造成巨额的财产损失。就其社会危害性,即造成的实际损害而言,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造成的实际损害往往并不比重大责任事故罪小,甚至还要大。但是,在法定最高刑上,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是7年,重大责任事故罪却是15年,两者相差悬殊。
笔者认为,这从罪刑相适应的基本原则角度看是没有任何道理的,而且也给人以轻视环境保护的看法。
其次,从“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一节详细的规定看,笔者认为,最高法定刑也不协调,给人有重“物”轻“人”的印象。
例如,以第三百三十八条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与第三百四十五条盗伐、滥伐林木罪相比较,前者法定最高刑为7年,而后者法定最高刑为15年。就是说,犯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无论死亡多少人,最高也只能判7年;而盗伐、滥伐林木达到数量特别巨大时,则可以判处15年并处罚金。并且第三百四十五条第三款非法收购、运输盗伐、滥伐林木罪,最高法定刑也是7年,这显然给人以重“物”轻“人”的印象。
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和盗伐、滥伐林木罪相比较,前者可能比后者对环境造成的破坏更大、更严重,就更不说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与非法收购、运输盗伐、滥伐林木罪相比了。
与这一情况相似的还有第三百四十一条非法猎捕、杀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此种犯罪的最高法定刑为15年。但是从对环境破坏的角度来说,也不能说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就一定比非法猎捕、杀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对环境的破坏小。
由此看来,无论从《刑法》中的罪刑相适应的基本原则角度,还是从“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一节内部协调统一的角度,都应当尽快对这一节中破坏环境犯罪法定刑进行适当的修改。
笔者认为,从保持《刑法》稳定性、可改可不改的尽量不改的角度出发,只要提高第三百三十八条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的法定刑即可解决问题。可将这一罪行的量刑由两个档次改为3个档次,即再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一个7年以上的量刑档次。这样,一方面与第一百三十四条规定的重大责任事故罪及社会危害性相当的罪名量刑上保持一致,实现和贯彻了罪刑相适应的基本原则。另一方面,在“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一节内部也基本上可以保持各个罪名法定刑的平衡与协调,以更好发挥《刑法》在环境保护中的积极作用。 (作者单位:福建省武夷山市武夷学院)
15、有捂鼻办公之官员否?
来源:新华报业网 2009-04-17
http://news.xhby.net/system/2009/04/17/010484740.shtml
因为学校设在萧山戴村镇工业园区里面,萧山六中近3000名师生时常被各种臭气包围着,学生们经常捂着鼻子、关着门窗上课。高一年级的小戴受够了臭气的苦。她说,本来她就有过敏性鼻炎,自从上萧山六中以来,上课常常感到鼻子不舒服,很痒,常打喷嚏。“特别是晨跑的时候,十分难受。跑了之后,头会很痛,喘不过气来,这臭气简直要命啊。”萧山六中师生深受毒气之害不是一年两年,环保部门也是一趟一趟地跑学校、企业,查废气测指标。分管科教文卫的来副镇长说,但戴村镇土地因农保面积多而散,实在找不出合适的土地用作教育用地了。(4月16日《钱江晚报》)
学生可以捂着鼻子上课,因为据当地政府部门的有关官员解释——实在不能为学校找到环境较好的用地了。这也许是实话,那么多的烟囱朝天,不污染才怪呢!不过有一点还是整不明白——怎么未见当地官员捂着鼻子办公呢?
按理说,学校不应和工业园区“相生相伴”的,即使没有废气,这噪音也是难以让人安心读书的。萧山戴村镇政府当初拍板搞工业园区或学校建设时,是否多替学校留过心眼呢?是否替成千学生的身体健康闪过念头呢?也许招商引资是上级下达的硬指标,不完成乌纱难保,这教育可是“软柿子”,放一放还没听说过被摘去乌纱的呢!“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人心都是肉长的,那么多的学生捂着鼻子上课,这是怎样的一种痛苦的煎熬?我们的某些地方大员也许注意到这件事(最起码听说过),但由于“保障学校生态环境安全”非硬性指标,于是可以充耳不闻、置之不理了。
政府要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这“办好”自然包括有责任、有义务为学校提供良好的办学环境了,以便让孩子们能在清新的空气和安静的环境中享受快乐的时光。某些官员如果只为了自己的政绩,目光只是瞄在经济建设上,以牺牲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为代价去求得地方的快速发展,无异于杀鸡取卵、饮鸠止渴,这显然是违背科学发展观的。任何建设发展规划,当以人为本,充分考虑人民群众的利益,摒弃官本位的思想,做到“利为民所谋”,引人民放心的项目、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发展教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奠基工程,政府应将这一工程优先考虑并扎扎实实地抓好。既然学生捂着鼻子上课是事实,任何辩解都是苍白无力的,有了问题就要想方设法解决,拖延甚至搁置都是不负责任的。“鱼”和“熊掌”有时还可以兼得,“治污”与“优教”难道就天生相克?
官员基本无需捂着鼻子办公,因为其办公环境是经过充分论证的。当尊敬的父母官们在舒适惬意的环境中悠哉游哉时,是否也该让“教育”在头脑中驻足一阵呢? 钱桂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