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众参与 江河信息 四月九日绿家园江河信息导读: (编辑:丽英)

四月九日绿家园江河信息导读: (编辑:丽英)

2009-04-10

四月九日绿家园江河信息导读: (编辑:丽英)

 

亚马逊之旅系列报道:

1、亚马逊之旅之八--从空中看亚马逊

 

环境资讯:

2、新华网:        财政部与欧佩克国际发展基金签署环境治理贷款协议 

3、中国水利网站:     专家为中国流域规划修编献计献策

 

地方信息:

4、中国新闻网:      广东茂名:“限塑令”面临盲点多遭遇执行难 

5、中国广播网:      浙江杭州启动污染物排放权交易 首次拍卖排污权

6、大河网:        郑州村民围堵垃圾厂续 环保局建议村民整体搬迁

 

重大水事:

7、人民网:        长江首次放流成年"四大家鱼"

 

人与自然:

8、新华网:        扬子鳄等一批珍稀海陆动物首次登陆青藏高原

 

污染信息:

9、北京青年报:      重庆涪江水变色发出怪味 

 

深度报道:

10、半月谈:       “砷污染”折射基层环保局的哀与荣 

11、浙江在线:      首付三成最长5个月 余杭环保罚款"分期付"惹争议

12、羊城晚报:      家中环保袋一箩筐 怎奈塑料袋卷土重来?

13、光明日报:      水能资源应有偿使用

 

环境时评:

14、新华网:       环保部严把4万亿环评关 铸成中国经济"绿色引擎"

15、人民网-人民日报:  对塑料袋等“禁用”有点简单化

16、内蒙古新闻网:    谨防保增长过程中生态环境恶化

17、中国环境报:     到底谁该对环境污染负责?

18、新华网:       加强极地保护刻不容缓 

 

 

 

1、亚马逊之旅之八--从空中看亚马逊

文图 汪永晨

 

包一架小飞机,这在以前是想也不敢想的。可是为了空中拍亚马逊,我们5个中国关爱江河的人竟然就每人掏220美元一共1100美元在巴西的亚马逊州包了一架小飞机,从空中看了一个小时的亚马逊河,及河两岸的绿色。

十年前去北极,我是在美国的阿拉斯加坐直升机上的北冰洋的破冰船。这次是我第一次乘只能坐5个人的小飞机。飞行员是个高高大大的小伙子。我们上到飞机上的第一感觉是什么,不是害怕,是热。大家戏称想上天,就要先“桑拿”。飞机上没有空调,就只有飞行员手可伸出去的那个小窗口。飞机爬高到500米后开始在空中盘旋。

小飞机

飞行员

机舱里

我坐在飞行员的旁边,以为是一个很好的拍照位置。可是飞机从爬高开始我就发现,前面的操作台很高,大概飞行员并不需要往下看,平视空中就行了。起飞前我旁边的门一直不关,我还以为是为了便于我们拍照。可是真的要飞时门还是要关上的。这样我要拍到下面的亚马逊,一是要在机头朝下的时候,二是右边的窗户,不过也要在飞机的翅膀朝下时,平飞时是拍不到下面的。再加上隔着一层玻璃,眼睁睁地看着下面的景色就是拍不到,连热带急,脸上的汗珠子用徐凤翔先生的话说,大颗大颗地往下滚。

开始,飞行员并不知道我们的意图,以为只是一般的空中看看亚马逊呢。哪想到他飞了两圈后,我就急得开始指挥起他了。我用手指着下面那一片片的绿色,让他把飞机往那边开。这一指挥还真灵,他用对讲机说了几句我听不懂的葡萄牙语后,飞机真的就掉头向亚马逊的那片绿色飞去了。

黑白河

空中看到的亚马逊

亚马逊两岸

从空中看亚马逊,我们开始明白了亚马逊的今天为什么还能有20倍于长江的水,为什么对全球的气候有那么大的影响。如果说,昨天我们进入到森林里看到的是“水淹森林”的话,今天我们从空中看到的就是亚马逊支流与干流的交错;森林与湿地的交错;水、林、人的共存。

 

干流与支流的交错

森林与湿地的交错

人、水、林的交错

亚马逊河起源于安第斯山脉,在她千回百转,掉头东去的万里征途中,一路接纳了9个国家的1300多条河川,形成了世界上流域最为庞大的水系,造就了世界上面积最为广阔的冲积平原。从空中看,一条条支流是如何流入亚马逊干流的,可以说是一览无余。而且它们之间的关系也“交待”得十分清楚。

支流流入大河

小河流入大河

“海纳”

纵横交错

我不知道人家航拍都是怎么拍的。我的航拍是,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拍下来再说。因为,以前都是平面看江河,站在山上看,看到的也只是那么一段。如果是乘飞机,一定是在几千米,几万米的高度往下看。而今天与江河上下这500米的距离,让我终于看到了,一条大河波浪宽的立体感,也看到了“海纳百川”是怎么“海纳”的。飞行员告诉我千岛湖的地方,我往下看,其实就是一团团的绿洲。这些绿色的“团城”,在空中看不就是一个个绿岛吗。

森林与河流的关系

湿地与河流的关系

树水相连

在自然中认识自然,在自然中学习自然,从空中往下看时,对这两天徐凤翔先生一直对我们讲的这一观点,有着更深的体会。

在空中看下面的绿岛:“丛林状。沿岸的水树交融。树绿的颜色和水蓝的颜色透亮,在阳光反射下,叶子油绿,水波如宝石蓝一般”。徐先生在飞机上虽然因为热得头晕闭上了眼睛,嘴里却还在朗朗地说着。

亚马逊两岸范围很广。除了水系、城镇布局以外,其他都是绿绿的森林。

 

森林与村庄

 

森林与城市

想到这两天学到的:热带雨林除了生物多样性丰富外,还有湿热使得森林的生产速度快,从外形上看高和大更是它的特点。

高:树高。森林的主林层都在40、50米高;灌高。很多灌木已经长成小乔木状;草高,很多草可以长到4,5米;藤本长。一些豆科的藤本长数十米至百米以上。在树冠和地表可上下往返盘旋多次。

 

树高

 

灌木高

 

草高

大:树冠大、叶大、花大、种子大,像豆科植物的种子有的大如柿饼。

 

树冠大

花大

比人还高的叶子

这些都说明了热带雨林生命力之旺盛,生长速度之快。

蚂蚁窝

连小小的蚂蚁都能把窝“搭”成这样。

   一个小时的飞行,一个小时的从空中看亚马逊,一个小时的从空中看森林,让我们看得百感交集。我是一直在想,回去后一定要找个机会从空中看看长江,亚马逊没有一座大坝,至今依然保持着亘古狂放不羁的野性风貌。而我们的长江及其支流呢,除了被污染,被一段段地截流以外,它的两边已经完全没有了亚马逊这样的绿色了。那么在空中看,长江又会是什么样子呢?

徐凤翔先生感慨是:“前两天我们在从潘塔那尔飞到亚马逊的飞机上,我一直往地面上看树、草、城的布局关系。在那里,城市的建筑的确是掩映在树丛和绿地之中。而广阔的原野,是不整形的草地绿块,被深绿色的树木带包围和隔断。我的心里情不自禁地生发出“目光所及,未见裸土”八个字。怎么能这样美。这在我研究多年的藏东南也是达不到。

而更让徐先生感慨的还有:心里很不好受,作为生态工作者,有一种深深的愧疚和遗憾。人家的亚马逊和我们的长江比,差距太大了。

徐先生说:从单位面积来看,热带雨林的生物生产量并不高。一个单位面积上,只有几棵大树,其他都是各个层次的草、灌、藤。和人工种的林子成行,成条地相比,生物生产量显然是无法比的。但原生的森林有着很明确的质量优势、生物多样性优势及生态优势。这些都是人工林所无法比拟的。

空中看亚马逊,或许因为我们拍照的技术有限,不能完整地表现它的魅力。但是它的树绿、河清是无法打折扣的,无论从陆地,河上和空中,这份绿都在向我们昭示着大自然的本色和住在这片绿色中的人与森林,人与江河的关系。把这在空中看到的,拍到的绿与更多的朋友分享,我想这是我现在非常想做的,这里面应该包含着一份责任。

亚马逊雨林(赵巧玲摄)

明天,我要想说的是亚马逊人的旅游生意是怎么做的。

2、财政部与欧佩克国际发展基金签署环境治理贷款协议 

来源:新华网 2009年04月09日  

http://news.xinhuanet.com/environment/2009-04/09/content_11154740.htm

    新华网北京4月8日电(记者韩洁、罗沙)记者8日从财政部获悉,财政部副部长李勇近日与欧佩克国际发展基金总裁何毕士在奥地利维也纳签署了新疆博斯腾湖流域水环境治理项目贷款协议。该项目贷款金额1050万美元,年利率3.3%,贷款期限20年(含5年宽限期)。该项目旨在向我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新疆博斯腾湖流域水环境治理提供资金支持。这也是自2004年双方建立财政合作关系以来欧佩克国际发展基金在我国资助的第二个项目。

3、专家为中国流域规划修编献计献策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09年4月8日

http://www.hwcc.com.cn/newsdisplay/newsdisplay.asp?Id=214862

中国水利网站讯(记者 高立洪)日前,水利部水规总院与世界自然基金会北京代表处共同召开了国际流域规划技术研讨会。来自欧洲、美洲、澳洲、非洲的顶级流域规划专家,介绍了世界主要国家流域规划的技术与经验,与国内七大流域从事规划的专家进行了深入交流,为中国七大流域规划修编献计献策。

会上,国外专家们不仅概述了流域规划的方法、框架等理论性内容,还为与会者带来了异彩纷呈的来自各大洲的流域规划实例,分析了各国在流域规划中采用的技术方法及相关法律法规,与国内专家进行了深入交流。与会专家还就共同关注的环境流、地下水配水与规划、洪水控制、水电设施规划、健康河流指标体系、导则框架等内容进行了深入研讨。

开展本次研讨活动,让与会代表开阔了视野,拓展了眼界。代表们说:“把各洲顶级专家请进来,针对具体问题,开展国际研讨,更有针对性,收获更大。”代表们希望,每年能定期开展类似的研讨与交流。

本次研讨会是根据水利部水规总院与世界自然基金会北京代表处的合作框架和年度计划召开的。据介绍,我国上一轮流域规划完成于1987年。20年来,流域生态环境、经济发展格局、社会人口变迁等规划本底情况发生了巨大变化。目前,中国政府已经启动了第三轮流域规划修编工作。为交流世界各国流域规划经验,推动中国流域规划工作,2009年1月15日,水利部水规总院与世界自然基金会北京代表处签署了五年合作框大家鱼资源,修复长江水域生态环境。

4、广东茂名:“限塑令”面临盲点多遭遇执行难 

来源:中国新闻网2009年04月08日

http://env.people.com.cn/GB/9094848.html

  中新网社茂名4月8日电(记者 梁盛)从“限塑令”开始实施至今已逾十个月,记者连日来在广东茂名采访发现,除了大型超市、商场仍然执行塑料袋有偿收费外,农贸市场以及街边商铺等则成执行“盲点”,免费提供超薄塑料袋“旧习”再次蔓延。

  茂名一家大型超市负责人告诉记者,除了生活节俭的老年人会自带环保袋子,多数人逛超市时都会选择购买有偿塑料袋。目前,该家超市每天的塑料袋使用量比“限塑令”实施前减少一半。

  而在银行上班的年轻白领李小姐称,她每天工作非常忙碌,通常都是下班时顺便到超市买菜,随后花几毛钱买个塑料袋装回家。“并不是我不支持国家的限塑政策,关键是工作太忙,每天早上出门时还要想着带个袋子,对我来说,实在太难。”

  据了解,相对于超市,农贸市场的情况更为糟糕,违禁超薄袋随便提供。记者在茂名市区河东肉菜市场发现,曾经一度绝迹的白色、绿色、红色超薄塑料袋又被挂到了十分显眼的摊位上,并免费提供给前来光顾的市民。

  此外,林立街头的众多商铺情况也不容乐观,除个别品牌服装店坚持使用纸袋或者环保袋,其余大多数商家都会向客人提供免费塑料袋。

茂名市工商管理部门有关负责人表示,当地有近千家超市、一百多个商场、上千个大大小小的集贸市场、近五十万户个体经营户。集贸市场和个体商店数量多,分布范围广,是监管和执法的难点。同时,国家规定塑料袋的厚度必须大于或等于零点零二五毫米,这一标准难以用肉眼判定,必须由专业人员使用专用仪器测量,很多不合格的廉价塑料袋乘机流入市场,“便利”商家向顾客“免费提供”。

5、浙江杭州启动污染物排放权交易 首次拍卖排污权

来源:中国广播网2009-04-09

http://news.h2o-china.com/information/china/794121239239278_1.shtml

4月8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18时46分报道,杭州市今天正式启动污染物排放权交易。污染物排放权首次成为商品在市场上公开买卖。这标志着杭州结束企业无偿占用环境资源的历史。今后所有新建企业或企业实施新项目时,必须花钱才能获得排污权。

上午,在杭州产权交易所,经过一个多小时角逐,26家企业获得了1095吨二氧化硫和180吨化学需氧量的排放许可,总成交额2980万元。目前,杭州实行交易的共有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两类排污权,不同行业实行不同的排污权基价。以往,企业排污许可权都是由环保部门审核批准的,属于无偿获取、无偿使用。实行排污权交易以后,企业要花大价钱购买排污权,投资重污染企业的成本会大大增加,而对于老企业,能从交易中获得更多资金投入节能减排。杭州市环保局污控处处长郭丹告诉记者,今后排污不再免费,就是给污染企业设立了一个门槛,鼓励企业加大技术升级力度去节能减排,再从之后的排污权交易中,将自己多余的排污权卖出去,获得更多投入节能减排的资金。而且,排污权毕竟不同于普通商品,除了必须在相关部门组织下交易以外,环保部门对企业购买的排污权总量也有控制。

杭州市环保局污控处处长郭丹:“比如我核定你的总量指标只有10吨,你只能买10吨,不能买100吨。就是要促进企业自主减排,减少排放量。政府给予一定的补偿。”

6、郑州村民围堵垃圾厂续 环保局建议村民整体搬迁

来源:大河网2009年04月09日

http://www.dahe.cn/xwzx/sz/t20090409_1524710.htm

离垃圾厂最近的一排房子,很多都像新建的 商报记者 杨东华/摄

  昨日下午,记者从郑州市环保局得到《河南省环境保护局豫环监[2003]37号文件》和《垃圾厂厂址选择与区域环境概况》等文件。郑州市环保局科研所负责人对这些文件进行了解读,垃圾厂修建时距离村庄100米,现在张李垌村出现违规建房的问题。

  ■ 规划

  垃圾厂修建时距离村庄100米

  昨日,记者从郑州市环保局得到《河南省环境保护局豫环监[2003]37号文件》和《垃圾厂厂址选择与区域环境概况》等文件。

  根据从郑州市环保局得到的厂址选择与区域环境概况中提及,立项时郑州市成立了选址考察组,按照当时评估,填埋场边界北距张李垌村100米,南距太子庙沟村20米。

  河南省环境保护局豫环监[2003]37号文件中也表示,垃圾处理厂建成使用前应完成太子庙沟居民的搬迁工作。根据投运后的实际监测情况,对周围其他村再进一步采取包括搬迁在内的防治措施。截至2006年6月,经过郑州市环境保护科学所研究人员核查,太子庙村20户村民已完成搬迁。

  郑州市环保局科研所一负责人称,张李垌村村民是否搬迁,这涉及卫生防护距离的估算。在厂址选择与区域环境概况文件中记者看到,按照气体硫化氢排放量,计算填埋场所需的卫生防护距离时,如果垃圾处理方式为气体直接排放,应设卫生防护距离为4200米;如果为气体燃烧,集气效率90%时,应设卫生防护距离700米。

  该负责人说,卫生防护距离是指距离垃圾处理厂的防护距离内,不能建民宅、学校等人口较多的聚集地。根据气体燃烧情况,住宅区与垃圾厂之间距离最低不能低于700米。

  根据这位负责人的表述,垃圾厂应在村民住宅区700米之外,700米之内最好没有民宅、学校等,如果有民宅、学校的话,则需要搬迁。按照2003年,考察组对张李垌村与垃圾处理厂之间的估测为100米,这说明其中一部分村民需要搬迁;但是测定距离由最初的100米,变成现在村庄与垃圾厂只隔20米,这说明在村民中也出现违规建房的问题。

  ■ 说法

  恶臭与村庄附近不规范的垃圾厂有关

  据该负责人称,侯寨乡有许多不规范的垃圾厂,恶臭与蚊蝇的产生与它们也有一定关系。

  该负责人说,恶臭能污染环境。垃圾厂的恶臭污染,是气体中含有如硫等化学物的“发臭团”发出的难闻气味,许多恶臭气体都对人体有害,比如硫化氢、乙胺等化学物质毒性较大。

  “恶臭污染对人类的危害主要表现在影响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该负责人称。严重的恶臭对人体的内分泌系统会造成影响,使内分泌系统紊乱,降低代谢活动。恶臭也会引起个人恶心、呕吐、头晕、头痛、倦怠无力、咳吸胸闷等不舒适感。

  但据他了解,郑州市垃圾处理厂的除臭和杀毒比较规范,是按照规定对垃圾进行无害化、减量化处理。所谓的无害化、减量化处理意味着工作人员对垃圾进行填埋,对不同的垃圾进行分拣,减少对环境的危害。

  该负责人说,张李垌村所属的侯寨乡有许多不规范的垃圾厂,他们将垃圾直接倒入沟中。因为没有防渗膜隔离垃圾与土壤,由垃圾产生的渗滤液会慢慢污染土壤和地下水;滋生的蚊蝇也能带来传染病。张李垌村有村民出红疹,这和不规范的垃圾厂有一定关系。

昨日,记者再次联系到二七区区委宣传部副部长阚安生,他表示有关部门正在协商解决此事,但不方便透露具体内容。 河南商报

7、长江首次放流成年"四大家鱼"

来源:人民网2009年04月09日

http://env.people.com.cn/GB/9102655.html

  人民网上海4月9日电 (记者王薇)今天上午10点,200多条成年长江四大家鱼“鱼妈妈”、“鱼爸爸”及3000余尾其他小规格的四大家鱼亲本在安徽安庆市被放流到长江的怀抱。这是我国首次在长江干流人工增殖放流大规格的青鱼、草鱼、鲢鱼、鳙鱼“四大家鱼”亲本。

  此次放流活动由长江渔业资源管理委员会、世界自然基金会(WWF)联合主办,安徽省农业委员会、安庆市人民政府承办。放流的鱼种均来自长江原种的四大家鱼亲鱼和后备亲鱼,经过几年培育,已经达到或将要达到繁殖年龄。与以往放流幼鱼或鱼苗不同,此次放流的是体型较大的成年四大家鱼,这一举措将进一步带动长江流域的渔业资源人工增殖放流活动,提高全社会对长江水生生物资源及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

  据介绍,长江四大家鱼具有优良的基因品质,是重要的渔业种质资源,但近半个世纪以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长江流域修堤建闸、围湖造田、毁林开荒、建设桥梁、工业污染等因素使长江生物资源受到破坏,尤其是产漂流性卵的青、草、鲢、鳙四大家鱼,在长江水系的种群密度急剧下降。开展长江四大家鱼原种人工放流活动,可一定程度地恢复四

8、扬子鳄等一批珍稀海陆动物首次登陆青藏高原

来源:新华网2009年04月09日 

http://env.people.com.cn/GB/9100477.html

  扬子鳄、澳洲红海龟等一批珍稀海陆野生动物经空运日前首次登陆青藏高原,落户到位于青海省西宁市的青藏高原野生动物园海洋馆。

  此次从安徽宣城国家扬子鳄保护繁育基地引进的扬子鳄有6只,其中4只为2岁左右的幼鳄。扬子鳄是世界上体型最小的鳄鱼,具有很高的生物科研价值,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在抵达高原两周后,6只扬子鳄虽然还没有开始进食,但已经在恒温恒湿的“新家”中逐渐适应起来。

  随扬子鳄一起到来的还有美洲鳄龟、澳洲红海龟和一批热带海洋鱼类。其中性情温和的澳洲红海龟格外珍贵,工作人员介绍,它是我国现在除郑州动物园外所拥有的第2只澳洲红海龟。

  青藏高原野生动物园海洋馆负责人说,青藏高原野生动物园海洋馆是目前青藏高原唯一一所展示海洋生物、呼唤人们树立环保意识的大型场馆,占地3000平方米,投资1000多万元。该馆有40余种、400多头只海陆珍稀野生动物供游客观赏。(马勇、赵玉和)

9、重庆涪江水变色发出怪味 

来源:北京青年报 2009年04月08日 

http://news.xinhuanet.com/environment/2009-04/08/content_11147948.htm

 

江中鱼大量死亡 环保局展开调查 怀疑污染造成

    ■江中上千尾鱼集体死亡

    “水太臭了,水面上全是死鱼。”重庆潼南涪江上和镇段的渔民无法忘记6日凌晨看见的一幕,江面被死鱼覆盖,清澈的江水被染成了红黄色。

    家住潼南县五岩村露寺溪的渔民李小康说,6日凌晨4点左右,他到江面上检查网箱鱼,快到江边时,一股怪味扑鼻而来。“像是漂白粉,又有点像农药。”小李说,当时很多鱼在水面上跳,还有些鱼翻了白肚皮,那些是渔民养的网箱鱼。     

    6日中午12点左右,记者赶到露寺溪,远处能很清楚地看见江水呈暗红色。小李说,露寺溪有4户渔民,他们统计了一下,鱼死了约上千尾,“都损失了万多块钱。”渔民小李说,除了养殖户,还有约400户渔民靠打鱼为生。“手摸了水就痛,现在水都不敢喝。”

    潼南县环保局邹副局长:已对上和镇向上的十多处可能的污染源及水段取样,目前还在检测中。带红色的水可能含铁,具体是什么还需检测结果报告。

    环保局监察大队袁姓教导员:有两个可能的污染源,一是上游的化工厂;二是正在清洗的潼南人工运河。上游有3个化工厂;4月4日至8日,正是运河放干、清理、维修期间,4日已将水放完,可能是沉淀污水流入涪江造成污染。水缺少氧造成鱼死也有可能。

    涪江水将汇入嘉陵江,但此次污染对嘉陵江没有影响。

    农业局渔政管理站水产站浦站长:根据现场和鱼死的状况,很明显是由污染造成。文并图/《重庆时报》

10、“砷污染”折射基层环保局的哀与荣 

来源:半月谈 2009年04月08日 

http://news.xinhuanet.com/environment/2009-04/08/content_11149133.htm

    一个生产了30多年,曾受到政府“重点保护”的高污染企业,用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严重的砷污染事件,再次为落后地区经济发展的路径选择敲响了警钟。对众多渎职官员严厉问责的背后,是一个国家重点扶持县环保局的荣辱与悲哀。

  浓度超标899倍:

    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严重的砷污染事件

    2008年8月26日,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向河南省环保局通报:大沙河包公庙断面水质砷浓度超标899倍。淮河水利委员会水资源局沿着大沙河向上游追查,最终在河南省民权县成城化工有限公司的排污口找到了污染源。当河南省环保部门如梦初醒时,大沙河受污染水体已约1000万吨。

    大沙河源自河南省民权县,在包公庙闸以下2公里处进入安徽境内。其下游与安徽省亳州市的涡河汇合,流至安徽省蚌埠市进入淮河。大沙河和涡河是安徽省亳州、阜阳和蚌埠等城市的饮用水源。

    商丘市政府有关部门的调查报告显示:2008年4月,成城化工有限公司在未办理环保审批手续的情况下,擅自进行技术改造,扩大生产规模。7月份以后,企业购买的硫铁矿中砷含量严重超标,排放的污水导致污染事件发生。

    生产硫酸的成城化工有限公司,用低价购买了砷含量严重超标的劣质硫铁矿。在生产过程中,硫和铁被利用,而砷却被当做废物排掉了。调查报告显示,这家企业根本就没有污水处理设备。

  环保局只有一人可进入:

    高污染企业曾受到“重点保护”

    成城化工有限公司曾经是一家受到民权县“重点保护”的企业。虽然建成于1973年,此后所有制属性和企业名称数次变换,但是高污染型的生产方式却一直没有改变。

    本世纪初,河南省许多地方的行政执法部门,经常到所管辖的企业“乱检查、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简称“四乱”),严重干扰了企业的正常生产。2004年,河南省委、省政府专门下文,要求各级政府严厉打击“四乱”行为,为企业生产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此后,民权县有关部门出台了《关于对民权县重点企业实施重点保护的通知》,对民权县境内22家重点企业实行挂牌保护,成城化工有限公司名列其中。

    挂牌保护办法中规定:公、检、法、司及其他行政执法部门不经县优化环境办公室批准,一律不准到企业实施检查,确需检查的项目,必须在优化环境办公室办理手续,并限时反馈结果。在企业生产旺季,一律实行休检,实施“零干扰”,任何单位和个人除涉及安全方面的问题外,不得以任何理由到企业检查。

    民权县政府办公室副主任赵志昌说:“挂牌保护的目的是杜绝执法的随意性,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民权县环保局据此安排,只有原副局长刘改立可以进入成城化工有限公司检查工作。民权县环保局环境监测大队、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的劳动监察大队都难以正常进入这家企业检查。

    污染事件发生后,成城化工有限公司被当地政府部门爆破。半月谈记者前不久刚走进一片狼藉的企业工地,就被一群冲上来的工人围住,大声喊着:“干什么呢?赶紧走!想买废品,先拿标书来。想参观,要经过县委、县政府同意才行。”

    成城化工有限公司每年向民权县缴纳多少税收,创造多少就业岗位,至今没有人愿意回答。但是,成城化工有限公司每年向环保局交3万元排污费,向污水处理厂交800元处理费。

    污染事件发生后,商丘市为了治砷已经花费了近3000万元。这个数字是成城化工有限公司缴纳近1000年的排污费、污水处理费的总和。而固体废物如河道含砷底泥的处理达标工作,预计将持续到今年下半年,具体费用尚无法估算。

    民权县常务副县长李友先说:“民权县是国家重点扶持贫困县,每年本级财政收入约1亿元,政府运转、公务员和教师工资发放、基础设施建设等支出主要依靠上级的转移支付。”

    商丘市一位官员认为,民权县的财政状况和经济发展路径,是豫东地区的典型代表。对于这些农业大县而言,一方面是依靠传统农业县域经济发展缓慢,另一方面是地方政府在发展工业的过程中面临招商引资难。所以,地方政府就扩大了对污染型企业的容忍弹性。

  民权县环保局:荣辱与悲哀

    在民权县环保局办公室的墙壁上,整齐地悬挂着11个“先进单位”的铜字牌匾。就在污染事件发生前的2008年5月,河南省环保局和河南省发改委等7部门,授予民权县环保局“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先进单位称号。

    但是,荣誉满身的民权县环保局102名职工中,只有12人的工资有财政保证,其余90人的收入来自每年收取排污费上交后的返还。民权县环保局的一些职工称,当地稍微具有规模的企业都被政府挂牌保护了,他们只能到一些更小的企业收取费用,工资被拖欠也时有发生。

    全程参与砷污染治理的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博士王洪杰说:“即便民权县环保局及时对这家企业排出的污水进行了检测,但是如果没有专业检测砷含量的设备,也检测不出来。”而据记者了解,民权县环保局没有专业检测砷含量的设备。

    今年2月挂牌的河南省环保厅在其网站公布了河南省水环境质量检测分布图,图上显示民权县境内没有设立检测站。民权县环保局只要求成城化工有限公司监测废水的酸碱度。

    商丘市环保局有关人士介绍,民权县环保局的情况,是河南省甚至全国县级环保部门的缩影,其基础设备和职工整体素质远远落后于应对严峻环境压力的需要。

    污染事件发生后,民权县掀起了一场“问责风暴”。民权县环保局原副局长刘改立以环境监管失职罪被判有期徒刑两年,缓刑三年。包括民权县原分管环保工作的副县长、环保局原局长等在内的13名干部分别受到行政撤职、党内警告、行政记大过等处分。检察机关已经以涉嫌重大环境污染罪,对成城化工有限公司的两名负责人提起公诉。

  砷污染事件:一堂活生生的课

    在治砷领域拥有核心知识产权的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水质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对大沙河受污染水体和河道中含砷底泥的安全处置,经过了有关环保部门的监测。

    经河南、安徽两省环境监测部门从2008年11月4日至2009年3月26日连续监测,大沙河受污染河段沿岸两侧1000米以内的地下水、土壤、动植物均未受到影响,沿岸未发生一例人畜中毒事件。

    民权县环保局局长黄文清说:“治理砷污染的工作已经结束,但是我们对这件事的反思还要继续。民权县今后如何科学发展,砷污染事件给干部群众上了一堂活生生的课。”

    民权县的一些领导干部接受半月谈记者采访时无不痛心地表示,这次污染事件给民权县带来了巨大损失和沉痛教训。“我们成了科学发展的反面样板。”

    据悉,民权县环保局已经向上级有关部门申请了78万元资金,用来购买检测设备,改善办公条件;申请360多万元用于建设监测用房。民权县的每个行政村都设立了一名环保信息员,构建覆盖全县的环保监测网络。(记者 秦亚洲)

11、首付三成最长5个月 余杭环保罚款"分期付"惹争议

来源:浙江在线2009年04月08日 

http://env.people.com.cn/GB/9093796.html

  违法排污收到行政处罚款,也能分期付款,而且不产生滞纳金。今年1月22日,余杭区环保局推出的新举措,经过三个多月的执行,却引发了不同的声音。

  目前,已申请分期付罚款的有16家企业,罚款额度最低的2万元,最高的达24万元,至今均能够按时履行,大部分企业付款期以3个月为主。

  而也有更多企业负责人在议论,这样做合法吗?是不是降低了惩戒效果?

  申请的企业占三成

  余杭区环保局政策法规科办公室里,有一个文件袋很特殊,里面装着环境违法企业申请暂缓或分期付款的材料。

  “共查到50家企业有环境违法行为,其中,16家企业申请了分期付款。”政策法规科副科长蒋雪莲说,涉及的罚款额度达97万元,申请企业比例占违法企业的三成左右。

  记者看到,企业递交的申请书中,要求暂缓或分期付款的理由几乎一致――经济不景气,企业效益差。

  申请书上,不仅有法人代表亲笔签名,还盖有企业公章、所在乡镇政府公章,以及余杭区环保局分管人员的签名。

  “区环保部门很难核查企业的资金情况,所以请当地乡镇政府核实。”蒋雪莲说,企业所在环保所负责外围核实,经签字确认,暂缓或分期付款才能生效。

  首付三成最长不超5个月

  蒋雪莲说,分期付款期限最长不超过5个月。从当事人收到行政处罚决定书当天起计算。

  余杭区环保局规定,暂缓或分期付款的第一个月,要像买房子一样交头期款。原则上,不低于罚款总额的30%。剩余部分分期缴纳。

  在16份申请表上,企业法人代表签下的分期付款日期,细到某月某日要还多少钱。

  蒋雪莲说,这样细致的还款计划,企业能执行最好,不执行也没关系,“只要在申请期限内全部还清即可。”

  过约定还款期,如企业因为困难还无法还清,还可再次提出申请,核准同意后能再延期1个月。

  拖延不付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因排污管渗漏被环保执法人员查到,余杭区一家机械厂被处以罚款2万元。

  企业负责人陈茂兴说:“难为情的,说实话,我当时去镇政府盖章,想了很长时间,但真的是没办法了。”他说,2万元,以往效益好时对他来说根本无所谓,“现在,出口做不动,老婆还生病卧床,一下子真拿不出钱。”

  当送行政处罚决定书的工作人员告诉他,可以申请分期付款,他立即就办理了,“我先付了1万元,还有1万元,5月底前还清。”

  分期付款会不会出现收不回的情况?

  “没有风险。”蒋雪莲肯定地说。

  她说,企业在履行分期付款期限内,如出现故意不履行、破产倒闭而无法履行的情况,环保部门会依法向法院提请强制执行。

  -观点

  环保:

  不是不合法只是早人一步

  分期付款减轻罚款支付压力,但有未违法的企业负责人有不同看法,认为这样降低了对企业非法排污的惩戒力度,是变相的纵容。

  “行政罚款分期付款不是我们首创,我国《行政处罚法》对此有明文规定,只是我们早他人执行而已。”蒋雪莲说,当初决定实施时,他们也矛盾过,最终初定,只对首次出现环境违法行为的企业实施,“对于多次违法的企业能不能适用,我们也已在研究了。”

  记者查实,《行政处罚法》第52条规定:“当事人确有经济困难,需要延期或者分期缴纳罚款的,经当事人申请和行政机关批准,可以暂缓或者分期缴纳。”

  就蒋雪莲个人看来,能适用于所有环境违法企业,“罚款额度的圈定,视情节、后果而定,也就是说,会一次比一次严重,分期付款不能少付钱。”

  记者也采访了杭州市各区环保局,但大部分认为这存在执法难题,尤其是企业是否困难难界定。

  律师:

  经济是否困难难界定

  不宜长期推行

  “经济是否困难,执法部门很难界定。”浙江五联律师事务所王惠林律师说,这可能也是法律法规有规定,但相关执法机关一直没有实施或很少实施的原因。

  王惠林说,行政执法讲究效率优先,要求公正、高效,降低行政办事的成本,保证执法的权威性严肃性。“罚款分期付款,其实就是执法部门自找麻烦,既要办理分期付款手续,又要进行催缴。”

  不过,眼下处于经济不景气的特殊时期,企业遭遇实际困难,执法部门可以考虑短时实施,但他认为,这不适合长期或无期限实施,因为这容易出现执法漏洞,比如,经济困难企业的界定标准是什么?乡镇政府如何界定它,环保局又如何审核它?

  公共管理学学家:

  慎用越是金融危机越要严管

  “慎用。保护环境是大事,环保行政执法不能因为金融危机而降低要求,降低惩戒力度,环保部门要当好‘医生’,帮助企业根治问题。”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姚先国观点尖锐,“就像管一个调皮的孩子,不能因为生病了就可以容忍他犯错的道理是一样的。”

他说,金融危机时,恰好是企业经济转型期,越是这样,越要严管环境违法企业。他认为,环保部门对从事高污染生产、对保护环境不舍得花钱、老想着偷排漏排省钱的企业,就应该在发现违法行为时,及时制止并引导他们转型,减少污染排放。

12、家中环保袋一箩筐 怎奈塑料袋卷土重来?

来源:《羊城晚报》2009年04月09日

http://env.people.com.cn/GB/9099759.html

  除了环保袋的不环保问题,记者调查发现,近段时间市场里塑料袋使用有“回潮”现象,商家无偿送袋、批发市场偷卖超薄袋等违规行为有重新抬头之势。昨日(4月7日),记者在广州建设新村市场看到,许多顾客买菜时都有自备环保袋,但不够用时,档口仍会免费送塑料袋。

  不数不知道,一数吓一跳!我家里的环保袋足足有63个!”家住广州荔湾的白领许小姐在参加羊城晚报一项关于环保袋的调查时发现。

  实行“限塑令”已经快一年,羊城晚报记者近日在网易上进行的一项网络调查显示,环保袋开始出现“泛滥成灾”的隐忧,环保袋质量不好、难以处理成为困扰市民的新问题。

  家有51个,出门还是要买

  参与此项调查的2309名市民中,有接近1/3表示家里至少有10-30个环保袋,有一成受访者甚至表示“太多了数不清”。而大半人表示,常用的仅有1-2个。

  “我竟然从家里翻出51个环保袋!”家住广州区庄的王先生表示,“平时出门买东西时总是忘带,常常要买新的。”

  这些环保袋都是哪里来的呢?调查显示,四成以上是超市买东西时加买的,“各个来源都很多”的占了45%,只有3.3%是看到喜欢而购买的。

 

  这堆积如山的环保袋,让不少市民都非常头痛:怎么处理呢?接近六成的受访者表示:“没用,堆一边”。网友细龟说,家里衣柜下的抽屉,不知不觉间已经堆满了,有几十个,现在还在堆着。

  据了解,东莞已经推出“租赁”环保袋业务,有网民建议,广州可否也试行?“至少可以减少购买环保袋,也是一种环保的行为。”

  不好看质量差,难反复用

  记者在市场上调查发现,实际上每个环保袋的价格并不低,至少要1元以上,可使用者却普遍反映“既不好看,质量又差”,这几乎成为环保袋反复使用的主要障碍。

  “我在商场买的环保袋,没用两次就被磨破了。”家庭主妇林阿姨抱怨说,“还不防水,如硬要拿来当垃圾袋,也只能装废纸。”

  中学生小吴则表示,很多环保袋都打着很大的商标,又没什么设计,“商业味太浓,太土了。”

  九成所用材料,很不环保

  在调查中,记者还发现:大多数环保袋竟然是不环保的!

  “现在市面上不少环保袋是用丙纶制作的,而丙纶其实也是一种并不容易降解的东西。”一位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我们日常的环保袋中,那种薄薄的、摸上去有点仿布的,就是丙纶材料。事实上,所谓的环保袋,九成都不环保。”华南理工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博士生导师杨卓如教授证实了这一说法:“我们传统的塑料袋,是用聚乙烯制作的。用丙纶做的无纺布袋,厚实一点,但也是不好降解的。”

  杨卓如表示,用丙纶取代聚乙烯,仅仅是让袋子更硬一点,在回收的时候,可以挑出来,单独回收。但现在还有一些环保袋为了防止漏水,加覆一层聚乙烯薄膜或者PVC涂层,那就更没有环保可言了。“实际上,最环保的还是纺织布袋。”

然而,丙纶无纺布的环保袋与纺织布袋价格相差甚远。以广州某环保袋生产厂报价为例,两个A4纸大小的环保袋,5000个起批,丙纶的每个1.2元,帆布袋要2-4元,“这还要看帆布是需要多少安士重量的,反正价格是丙纶的几倍。”销售员坦言:“绝大多订单都选择丙纶。”(李晓莉、黄琴)

13、水能资源应有偿使用

来源:光明日报2009年04月08日

http://views.ce.cn/view/economy/200904/08/t20090408_18735305.shtml

    目前,我国西部大江大河水能资源开发权的取得是无偿的,使用价格也十分低廉,造成国家作为水能资源所有者的资产收益旁落,财政收入流失到少数垄断企业手中——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继续深化电价改革。”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国宝日前也表示,水电定价机制需进行改革,建议与火电实现“同网同价”。水电价格上涨后的收益,应投入到电站所在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对移民的经济补偿中去,建立国家、地方、开发企业和移民共同受益的长效机制。 

    透过上述观点,我们可以一窥中国水电价格改革政策的基本路径,这对正处于大规模水电开发建设的西部地区理顺价格机制,探索建立水能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缓解因水电开发引发的社会矛盾和生态压力,创造了最好的政策探索和试点时机。 

    低廉的价格掩盖了高昂的代价 

    我国现行水电价格的决定依据是单位电能的平均生产成本(主要是历史投资额),而没有包括资源的稀缺成本、环境损害成本和社会成本。西部大江大河水电资源开发权的取得目前完全是无偿的,水能资源的使用价格即水资源费也十分低廉,致使我国的水电价格长期偏低。如三峡水电的上网电价为0.25元/千瓦时,水电资源大省四川目前的标杆上网电价是0.288元/千瓦时(含税价),除税后仅为0.246元/千瓦时。而全国火电的上网电价普遍在0.4—0.5元/千瓦时之间,火电价平均高出水电40%。低廉的水电价格掩盖了高昂的水电开发移民代价和环境代价,根本无法反映水电开发的真实成本。而企业要盈利,只能以牺牲西部电力资源输出地的现实利益(如移民利益)和长远利益(环境生态)为代价。 

    水电开发涉及发电企业、中央政府、地方政府、移民等多方的利益冲突与博弈,西部许多特大型水电工程还涉及到跨省(区)、跨市(州)、跨县政府的财政税收利益、农村集体土地使用利益、环境保护利益,以及企业股东利益、移民的不动产利益等多方面复杂的利益平衡。水电收益获取与损失补偿利益平衡的实现,需要中央政府、地方政府、水电开发企业、电网公司等方面的协力共济,更需要通过资源有偿使用的制度构建来完善。 

    水电站建设造成的河谷区耕地淹没损失、移民非自愿搬迁、河流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的损害等问题,构成了水电开发的负外部性,这些外部成本仅靠水电企业在现在政策下有限的资金补偿是远远不够的,只有通过建立健全水能资源有偿使用制度,使水电的社会成本一定程度上转化为企业的内部成本,增加水能资源使用权转让的透明度,才能更好解决水电开发过程中的移民问题和生态环境问题,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水电开发机制。 

    水能电源点具有不可再生性 

    水电是开发水能资源产生的资源性产品。虽然水资源在大的时空范围内属于可再生资源,但水能开发的排他性、水电坝址的稀缺性、垄断性,决定了水能电源点的不可再生性。并且,水能资源与矿产资源一样都属于国家所有,作为重要的经济资源,无论是按照马克思主义地租理论,还是西方经济学的要素报酬论,水能资源的产权所有者都应具有收益权,也就是享有资源租金即权利金。同地租一样,水能资源的优劣将产生级差收益,表现为不同水能资源点的权利金差异。因此,水能资源开发管理完全适用于自然资源的权利金制度,可以借鉴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来建立水能资源有偿使用制度。 

    我国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体系由资源税、资源补偿费、资源使用费(包括探矿权使用费、采矿权使用费)、资源价款(探矿权价款、采矿权价款)四个相互关联的制度因子所构成,涵盖了自然资源开发权的取得、占有、使用、转让各个环节,具有税费并存的特点。 

    比较而言,目前我国西部大江大河水能资源开发权的取得则完全是无偿的,水能资源使用价格(水资源费)也十分低廉,如水能资源技术可开发量居全国第一的四川省为每千瓦时0.0025—0.005元,“大中型水库库区建设基金”按每千瓦时0.008元征收,两项合计大致占水电上网电价的3.6%,其费率标准与税费兼收的矿产资源有偿使用规定相差很大,造成国家作为水能资源所有者的资产收益旁落,使原本可用于社会公共服务的财政收入流失到少数垄断企业,本该属于全体公民的资源变成了企业的不合理财源。 

    构建西部水能资源有偿使用制度 

    事实上,早在上世纪90年代,东部地区小水电资源丰富的浙江省就开始了水能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的探索,并将民间资本引入水电资源开发领域,对水资源产权制度进行了大胆改革。浙江从2002年率先推行水能资源开发权有偿出让制度,开创了我国水能资源市场化配置的先例。截止到2005年底,该省以有偿出让方式取得开发权的水电站资源点达到140余处。目前,全国已有四川、贵州、湖南、江西、重庆等省(市)及一些县市州出台了类似的水电资源使用开发权有偿出让办法。 

    但从总体来看,这些政策的实施对象仅限于地方政府有开发审核权限的小型电源点,难以制约归属于流域管理权的大江大河干流水电开发。此外,水能资源开发转让基础价格的设计因素也显得过于单一,实践中存在较大的人为干扰因素和随意性。 

    参照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结合水能资源的特点,我们认为,西部水能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的构建应体现以下三方面的财税制度安排: 

    首先,全面征收水能资源价款。它是水能资源开发的一次性权利金,是国家作为水能资源所有者出让开发权的费用,其基础价格的评估应作为政策操作的研究重点。在其评估模型构建中,至少应包括两组基本参数:其一是能反映水能电源点级差效能的综合指标,其二是能反映水能电源点作为稀缺性资源的综合指标。 

    鉴于西部大江大河干流水电开发权已基本分割完毕的现状,建议参照国有煤炭企业补缴矿业权价款的规定,要求已无偿获得水电开发权的企业补缴水能资源价款,其价款收入按分成规定,将大头留给地方政府,使地方政府通过电源点开发权的转让获得收益,以更好解决水电开发过程中的移民安置和生态环境保护问题。 

    其次,强化水资源费的征收管理。严格执行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水利部制订的《水资源费征收使用管理办法》,按发电量对水电企业征收水资源费,并将其全额纳入财政预算管理,由财政部门按照批准的部门预算统筹安排,专项用于水资源的节约、保护和管理,以及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同时,明确中央、省(自治区、直辖市)及以下各级政府之间的水资源费分配比例,合理界定各级地方政府在水能资源开发中的事权和财权。 

    第三,设立“水能资源税”,作为级差水能资源租金。根据资源的优劣对水电站的超额利润进行调节,按级差收益征税,即对水电站收益超过一定水平所获得的超额利润征收水能资源税。水能资源税应实行分级超额累进税率计征,也就是按发电销售收入的一定比例“从价征收”,并作为地方税纳入地方财政收入,以体现地方政府对水资源管理的行政权益。   (作者单位: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本文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研究成果)  

14、环保部严把4万亿环评关 铸成中国经济"绿色引擎"

来源:新华网2009年04月09日 顾瑞珍、丁可宁 

http://env.people.com.cn/GB/9102065.html

  新华网北京4月8日电 题:4万亿能否成为中国发展的“绿色引擎”——环保部门严把4万亿投资“环评关”

  面对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中央政府实施了4万亿的投资计划。4万亿会不会给我国环境保护带来新一轮挑战?能否成为中国发展的“绿色引擎”?这些问题触动着社会各界的神经。

  “我们宁可现在做‘恶人’,也不能做历史的罪人,一定要严格把关。”环境保护部副部长吴晓青在今年两会上的话语铿锵有力。

  在扩大内需背景下绝不降低环境保护的要求,这是国家对环保问题的鲜明立场,更彰显了环保部门把好投资环评关口的坚定决心。

  目前环境保护部已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于“保增长”的审批举措,同时加大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力度。2008年全国共关停、淘汰污染严重的造纸企业1100多家,关闭小火电机组1669万千瓦,淘汰落后的炼铁能力1400万吨,淘汰落后的炼钢能力600万吨。同时还将采取法律、经济、行政等综合手段加大污染严重行业的淘汰率。

  环境保护部负责人曾在多个场合强调,在“保增长”的同时,也要注意“调结构”,地方不能够再搞“高污染、高耗能、资源型”即“两高一资”项目。

  据了解,截至2009年2月底,环境保护部共受理环评申请194个,对存在环境隐患的总投资1040亿的14个化工、石化、钢铁、火电、造纸等项目实行了暂缓审批或者不予批复。

  “环境保护部审批项目,有一个受理大厅。对不符合产业政策、不符合产业规划的、国家明令淘汰和落后的,受理大厅已经不准受理了。”环境保护部环境影响评价管理司司长祝兴祥说。他介绍,14个暂缓审批或不予批复的项目当中有几种情况:一种是符合产业政策,但对环境的影响还需要进一步论证,如目前石化项目对水资源影响论证还不清楚。另外,在启用新钢铁时,老、旧等钢铁是否一并淘汰也需要论证分析。“对于类似项目,环保部门一般都是暂缓或者不批。”

  在保增长、扩大内需的同时,如何保证节能减排各项措施的落实,成为了环保部门考虑问题的重中之重。“我们对不符合法律规定的建设项目设置了‘防火墙’,归纳起来就是‘四个不批、三个严格’。”吴晓青强调。吴晓青解释说,“四个不批”,即国家明令淘汰、禁止建设和不符合产业政策的项目一律不批;环境污染重,产品质量低,能耗、物耗高及污染物排放不能达标的项目一律不批;环境质量不能满足环境功能要求的一律不批;位于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缓冲区的项目一律不批。“三个严格”即严格限制涉及到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以及重要生态功能区的项目;严格控制高耗能,并严格限制审批产业开发中能耗、物耗、污染物排放量大的项目,坚决杜绝已被淘汰的项目以所谓技术改造、拉动内需为名义上项目;同时,严格按照总量控制的要求,把污染物排放总量作为区域、行业、企业发展的约束条件。

据了解,中央财政专门拨付34亿元资金支付环保部门的能力建设,省级环保部门的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也已基本建成。“四个不批”、“三个严格”两道关卡将由中央和地方共同构筑,将环境保护坚守到底。“不能审批的和严格控制的项目,以及‘两高一资’产能过剩的项目,这是一条红线,也是一条高压线,不能碰,更不能越线。”吴晓青说。

15、对塑料袋等“禁用”有点简单化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2009年04月09日

http://env.people.com.cn/GB/9102117.html

    近年来,民间环保人士不断提议禁用一次性消费品,塑料袋、发泡餐具首当其冲,各种充值卡、贺年片等也成为攻击目标。前不久,还有人瞄准一次性打火机和一次性水笔等,说它们被大量使用后随意丢弃会污染环境,建议政府立法禁止使用。

    从源头上堵截污染,确实是保护环境的有效之策。不过,对待人们生活中用惯了的东西,简单地禁这禁那,虽然出发点是好的,但这种思维走到极端,便有“不衣、不食、不住、不行”之嫌。这种情况下,还怎么指望公众主动践行环保呢?

    生活在一个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丢弃的时代,我们能禁止大家产生垃圾吗?显然不能。我们能做的,一方面是尽可能减少垃圾的产生,另一方面是规范垃圾处理,并从“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这句话中找新路。

    去年6月1日国家颁布“限塑令”之后,各地塑料袋用量一度明显减少,但好景不长。现在,一些农贸市场的摊主还在给顾客免费提供超薄塑料袋,许多人还在把普通塑料袋当垃圾袋使用。限塑的目的是为了治理“白色污染”,在操作中并不是禁止大家使用。如何才能让大家用好塑料袋?“源头控制减量,末端回收利用,局部实行限制,鼓励发展替代”是国际社会治理“白色污染”的主流思路,照此去做,关键是四个方面都要发力。尤其不能放松回收利用的环节,因为即使是垃圾减量了,找到替代产品了,回收利用做不好,仍然会产生污染。

    面对许多东西难以禁止或禁而不止的局面,我们需要认真琢磨如何有效利用它们的问题。特别是在生活必需品的消费领域,要把垃圾分类回收、集中处置和循环利用不折不扣地执行到位。有关部门应该按照《循环经济促进法》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的原则,审慎研究和调整相关政策,在资源回收利用的环节下大力气,铸就循环经济的长链。如果只是在无数个断层的某一点上围追堵截,往往还是徒劳的。

环保折射出的景象,归根结底在发展模式和社会风尚层面。搞环保,一定要正视客观存在和客观需要,按经济规律和生态环保规律办事,同时还得坚持不懈抓环境教育,引导公民树立生态道德。唯其如此,各项环保政策才能得到最广泛的支持。(樊巍)

16、谨防保增长过程中生态环境恶化

来源:内蒙古新闻网  09-04-09

http://cnnews.nmgnews.com.cn/system/2009/04/09/010204670.shtml

  当前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增大,保增长任务十分迫切,但必须结合环境保护才能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可持续性,避免反危机时生态环境的恶化。

  反危机时容易忽视环境保护

  当经济增速大幅放缓或陷入衰退时,由于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是刺激经济增长,很容易从投资结构等方面忽视环境保护,从而造成环境的恶化。如上世纪末针对亚洲金融危机影响下经济增速放缓的情况,我国采取了刺激需求等一系列措施,促进经济增长,但同时由于环境投入不足等原因,环境形势严峻。2000年,我国万元GDP用水量达554立方米,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为285立方米,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仅76.9%;环境污染与环境事故达2400次,污染事故直接经济损失1.8亿元;我国每一美元GDP所产生的二氧化碳2.6千克,比世界和高收入国家分别高1.9千克和2.2千克,比美国高2千克,甚至明显高于低收入国家。直到2001年,我国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额1106.6亿元,比上年增长9%,规模仅占GDP的1%;其中工业污染源治理投资仅174.5亿元,比上年下降27.1%,规模占环境治理投资的15.8%。

  我国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2003年以后,在以控制固定资产投资扩张为重点的宏观调控中,我国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由于我国把宏观调控的重点放在控制投资扩张上,同时越来越重视环境保护,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一是主要污染物排放量下降。继2007年主要污染物排放量下降后,2008年全国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比上年下降4.42%和5.95%。

  二是能源消耗降低。2008年,我国万元GDP用水量为231.8立方米,比上年下降7.9%,比2000年和2003年分别下降58.2%和43.9%;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130.3万立方米,比上年下降7个百分点,比2000年和2003年分别下降54.3%和40.2%。同年,能源消费比上年增长4.0%,增幅为2002年以来最低,比2004年低12.1个百分点,比2007年低3.8个百分点;能源消费系数0.44,也为2002年以来最低,比2004年和2007年分别低1.15和0.22;全国万元GDP能耗下降4.59%。

  三是水质和空气质量改善。七大水系总体持续好转,七大水系的409个水质监测断面中,Ⅰ-Ⅲ类水质和劣Ⅴ类水质分别占55%和20.8%,比上年分别提高5.1个和下降2.8个百分点;空气质量改善,在监测的519个城市中,空气质量为二级及以上、三级和劣三级的分别占76.9%、21.8%和1.3%。

  保增长过程中要防止生态环境恶化

  在保增长的同时,我们应在刺激居民消费和严格投资的环境准入标准、加快发展可再生和低污染能源、加快低污染行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等方面作出积极努力。

  刺激居民消费和严格投资的环境准入标准。居民消费除波动较小外,虽然也消耗能源和造成污染,但均远远低于生产和投资。如2007年生活能源消费比上年增长5.5%,增幅比能源消费总量低2.3个百分点,比工业能源消费量低2.3个百分点;规模占能源消费总量的10.1%,仅相当于工业能源消费量的14.1%。但长期以来,我国消费率偏低,影响经济运行的稳定性和环境保护。2000年以来,我国最终消费率逐年下降,到2007年为48.8%,比1981年和2000年分别低18.3个和13.5个百分点。2008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虽增长较快,但也仅比上年增长21.6%。因而要通过明显提高居民收入等办法,刺激消费特别是居民最终消费,以减少投资率过高造成的环境污染。

  同时,投资是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特别是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占GDP近6成的情况下,保增长的题中之义和突出任务是刺激投资。但刺激投资不是鼓励高消耗、高污染行业的规模扩张,或降低和取消投资的环境准入标准,而必须以环保作为增加投资的重要基础和导向,更加严格地执行投资的环保标准,也就是推动环保产业和符合环保标准产业的大规模投资。否则,即使经济增长加快,也会使经济的质量和可持续力遭到损害。当前,为实现今年GDP增长8%左右的预期目标,我国正在加快实施4万亿元投资和十大产业振兴规划。但在4万亿元投资中,一方面,要切实落实生态环境投资,另一方面,其他方面投资都必须严格环境准入标准,严防新的重复建设和污染项目的扩张。另外,被列入振兴十大产业规化的很大一部分属于高污染行业,因而一方面要把振兴的重点放在结构重组、技术进步而不是量的扩张上,另一方面严格十大产业新增投资的环保准入制度。

  加快发展可再生和低污染能源。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的主要问题,是煤炭比重过高和可再生能源比重过低,这也是我国环境污染的根本性原因。根据《BP世界能源统计2005》和美国能源署(ETA)网站数据,2004年,我国能源消费构成为:原油22.3%、煤炭69.0%、天然气2.5%、水电5.4%、核能0.8%,其中煤炭比同期世界水平高41.8个百分点,而天然气、水电和核能比世界分别低21.2个、0.8个和5.3个百分点。直到2007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中,煤炭占69.5%,高于1999-2006年水平,而天然气仅占3.5%,比2004年世界平均水平低20.2个百分点,水电、核电、风电仅占7.3%,低于2001年和2002年水平。2008年,我国能源需求虽呈下行趋势,但原煤生产比上年增长12.8%,增幅比上年高3.4个百分点,而同期天然气比上年增长12.3%,增幅虽与原煤接近,但比上年低6.0个百分点,与上年的差距比原煤扩大2.6个百分点;水电比上年增长17.5%,增幅虽比上年高2.1个百分点,比2008年火电更是高14.5个百分点,但规模仅占15.5%。今年1-2月,虽然投资总体波动下行,但煤炭开采及洗选业投资比上年同期增长59.6%,增幅比上年高26个百分点,比今年1-2月城镇固定资产投资高33.1个百分点;电力、热力的生产与供应业投资比上年同期增长20.5%,增幅比上年低5.1个百分点。

  因而要加大天然气和水电、核电、风电等可再生能源投资,加快可再生能源和整个能源生产,在推动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同时,从源头上促进环境的改善。

  加快低污染行业和第三产业发展。第三产业不仅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具有就业率高的优势,而且是低消耗、低污染产业。2008年我国第三产业比重虽然较低,但规模达120486.6亿元;2007年第三产业占40.1%,就业人员比重为32.4%,就业比重比产业仅低7.7个百分点,而第二产业占48.6%,就业比重仅为26.8%,不仅比第二产业比重低21.8个百分点,而且远低于第三产业就业比重。2007年,第三产业和生活能源消耗占23.8%,比产值比重低16..3个百分点,而第二产业能源消耗占73.1%,比其产值比重高24.5个百分点。

我国稳定性强、就业率高和低能耗低污染的第三产业,无论是与国际相比,还是与我国就业和经济平稳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相比,都有很大的差距。如前所述,2008年我国第三产业比重除明显低于第二产业外,不仅比2000年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低31.2个百分点,而且比2000年世界平均水平低27.8个百分点,甚至比2000年低收入国家平均水平低6.0个百分点,比2000年印度和孟加拉国分别低8.7个和9.1个百分点。因此,要通过财政、货币等政策,把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同时作为大幅度发展低污染第三产业的机遇。(张海旺范宝虹)

17、到底谁该对环境污染负责?

来源:中国环境报2009/4/9

http://info.pf.hc360.com/2009/04/090832109937.shtml

    【慧聪表面处理网】谁该对环境污染负责?本来这是个不言自明的问题,但越追究却越让人糊涂。前段日子,由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编制的“中国公众环保指数(2008)”在京发布。本次调查显示,能够正确回答“对本辖区环境质量负责”的机构是地方人民政府的公众仅为11.2%,就是说,我国约有90%的人不知道谁该对本辖区环境质量负责。

    1989年我国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16条明确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对本辖区环境质量负责,采取措施改善环境质量。这就告诉人们,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守土有则,是对本辖区环境质量负责的责任主体。每年各地人民政府与上级政府签订的环境保护责任状上都对此做了明确规定。

    但是,当今社会有一些“潜规则”左右着人们的思维。只要某地出现了环境污染事件,不问青红皂白,当地环保局长一定要受到牵连或责任追究,这些被认为是应该的。这些环保官员轻则要掉“乌纱帽”,更有甚者,构成犯罪的,还要依法受到法律法规的制裁。这往往给人以错觉,《环境保护法》规定的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对本辖区环境质量负责,变成了当地环保局长在对本辖区环境质量负责。所以,有人戏称,当前环保是“高危行业”,环保局长是“高危人群”。

    笔者认为,当环境污染发生时,应理性问责,区分不同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查明原因的基础上,依法确定谁应该对环境污染负责。

    这可能要区分以下几种情况: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规定的,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对本辖区环境质量负责。如当地政府不考虑当地实际情况,或是决策错误导致环境污染,如在一些地区,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资过程中,不顾环保部门的反对,引进了造纸、制革、电镀等重污染的小型企业而造成污染事件暴发。那么,当地政府及其主要负责人应是造成环境污染的责任人。

    二是由于环保部门管理或监察不到位造成的污染事故。如辖区某地新上了一个企业,未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而环保部门视而不见,或不依法制止和要求企业依法办事从而造成环境污染事件,当地环保局负责人及相关人员应受责任追究,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还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因为,这完全是由于环保部门的失职或失察造成的。

    三是由于企业故意违法造成污染事故产生的污染责任。一些企业包括一些上市公司,为了节省污染治理设施的运行费用,往往利用深夜或放假期间偷排,致使高浓度的污染物大量外排,造成污染事故。这样造成污染事故产生的责任应完全由企业负责。要对企业处以经济处罚,给相关人员以处分,情节严重的也应追究刑事责任。

    四是现实中一些比较复杂的案例。造成污染事故产生的责任,既有当地人民政府的责任,又有当地相关部门、环保部门和企业的责任。如2000年5月18日,安徽省阜阳市发生的“5·18”七里长沟的特大环境污染事故。经过调查,当地政府及建委、环保部门等多个部门都负有责任,于是,相关负责人都受到了责任追究。

    五是还有一些完全由于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造成的污染事故,虽经及时采取合理措施,仍然不能避免造成环境污染损害的,如地震、洪水等引发的污染事故,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的要求,可免予承担责任。

    当前,我国正在推进依法治国的进程,谁该对环境污染负责?不可武断处之。笔者建议: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客观、公正地找出责任主体,再依法来确定,到底谁应该对环境污染负责。

18、加强极地保护刻不容缓 

来源:新华网2009年04月08日  任海军

http://news.xinhuanet.com/environment/2009-04/08/content_11148185.htm

    近年来,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地球南北两极地区的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这反过来又对人类的生活产生了负面影响。

    科学家本月初公布的研究成果显示,由于全球变暖,南极一个名为沃迪的冰架已完全消失,另有2个冰架也面临坍塌危险。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本月2日公布研究报告称,北极地区的夏季海冰融化速度之快超过了预期,其面积可能在30年内大大缩小。世界气象组织和国际科学理事会2月25日也公布研究报告说,北极和南极地区变暖的速度之快超过人们预想,由此引起的冰雪迅速消融造成海平面上升,全球极端天气现象频发。

    此外,人类活动如“南极游”对极地环境的影响也不可小觑。阿根廷2月份公布的官方数据显示,在过去16年中,载客进行“南极游”的轮船数量增加了6倍多。船只在南极海域航行时都会向海中排放废弃物,其中只有部分废弃物经过处理,这无疑会影响南极的自然环境。国际南极旅游业者协会2月份公布的数据则显示,近年来,到南极旅游的人数快速攀升。法国极地学会副主任伊夫·弗雷诺认为,游客的增多加剧了南极面临的环境风险。

    1961年生效的《南极条约》限制各国对南极提出领土要求,因此人类在南极的活动目前主要是旅游和科研。与之相比,各国在北极的活动主要出于对领土和经济利益的争夺,且这种争夺近年来有愈演愈烈之势。比如,加拿大和丹麦曾因一个名为汉斯的北极小岛发生过激烈争执;挪威与俄罗斯在北极地区边缘海——巴伦支海海域划分问题上存在争议;俄罗斯和加拿大又在谁拥有从北冰洋沿岸到北极点部分地区的主权问题上争论不休……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两极地区的影响已经日益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加强对极地地区的环境保护也成为于4月6日至17日在美国巴尔的摩召开的第32届《南极条约》协商会议的重要议题之一。

    极地地区对人类具有重要意义,它是地球气候系统的“冷源”,对全球气候变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保护极地即是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星球、即是保护人类自己,加强极地保护刻不容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