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2-19
二月十九日绿家园江河信息导读: (编辑:丽英)
环境资讯:
1、新华网: 中国投入30多亿元进行第一次全国环境普查
2、新京报: 环保部公布今年减排目标 二氧化硫排放须下降2%
3、中国新闻网: 环保部:数据不够科学规范等问题制约环境监测发展
4、新华网: 我国国家环保标准突破1100项
5、新华网: “5•22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系列活动启动
地方信息:
6、新华网: 上海将首创“环保地图”
7、长江商报: 湖北省启动“长江环保执法行动”
8、中国固废网: 深圳垃圾填埋场崩塌可能造成生态灾难
人与自然:
9、新华网: 云南发现1万多株国家Ⅱ级珍稀濒危保护植物鹅掌楸
污染信息:
10、科学时报: 西南岩溶区地下水遭污染
深度报道:
11、南方新闻网: 长江源区出现生态灾难:108眼水井干枯98眼
12、中国环境报: 怎样去做一个环保志愿者?
13、新华网: 旱灾“四问”:旱情还会反复吗?
环境时评:
14、中国环境报: 公众消费选择为何指向环保?
15、科学时报: 沿海湿地已毁一半 “湿地公园”请止步!
16、中国青年报: 干旱的真相是城市恶性膨胀吗
1、中国投入30多亿元进行第一次全国环境普查
来源:新华网2009年02月19日
新华网南京2月18日电(记者孙彬)由中国环境保护部主持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总结发布阶段工作会议”2月18日在南京举行。环保部副部长张力军在会上指出,目前,中央和地方政府已投入环保普查资金30多亿元,取得了大量的信息资料。
落实普查经费是开展全国污染源普查的重要前提。初步统计,截至2008年9月底,地方各级财政部门共安排污染源普查经费23亿元,其中河北、吉林、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山东、河南、湖南和广东11个省、市的经费到账均在8000万元以上。财政部先后审核下达2007年普查专项经费73700万元、2008年专项经费9521万元,均已到位,显示了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对环保工作的重视。
据了解,在全国各级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各级普查机构精心组织、广大普查人员共同努力,顺利完成普查入户填报、数据录入、质量核查、上报汇总、审核整改等工作,目前进入了整个普查工作的第三阶段“总结发布阶段”。
根据重点污染源普查汇总结果,实际进行普查监测的工业源共有68022家,实际采用普查监测数据核算并填报污染物排放量的工业源42518家。各地对11000多家伴生放射性污染源进行了初测,完成了1897家伴生放射性污染源的取样监测工作,认定伴生放射性污染源1100多家。普查监测工作的完成,为重点污染源产排污量核算提供了重要支撑。
2、环保部公布今年减排目标 二氧化硫排放须下降2%
来源:《新京报》2009年02月19日
据央视《经济信息联播》报道 记者昨日从环保部了解到,2009年减排目标已经公布。
今年,国家将力争实现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分别比2008年下降2%和3%以上,比2005年下降9%和8%。此外,确保新增城市污水日处理能力1000万吨;新增燃煤电厂脱硫装机容量5000万千瓦以上;新增20台(套)钢铁烧结机烟气脱硫设施。
虽然我国每年都公布减排目标,但是前几年完成情况并不理想,环保部昨日表示,今年落实目标决不手软。
3、环保部:数据不够科学规范等问题制约环境监测发展
来源:中国新闻网2009年02月18日
中新网2月17日电 据环保部网站消息,2月16—17日,环境保护部召开全国环境监测工作会议。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在会议上指出,当前环境监测工作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思想认识不到位、工作机制不健全、监测能力不强、人才队伍紧缺、监测数据不够科学规范的问题还比较突出,已成为制约环境监测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
周生贤指出,各级环保部门要正确认识环境保护工作面临的新形势,从站在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的高度,站在推进历史性转变、探索环保新道路的高度,紧紧抓住当前国家保增长、调结构、扩内需的有利时机,加快建设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进一步明确环境监测工作的战略定位。
周生贤强调,要抓住国家扩大内需、把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项目作为中央新增投资支持重点的历史机遇,大力强化监测基础能力,抓紧做好环境监测项目的储备,尽快改变目前监测条件简陋、能力不足、设备老化、应急手段落后的局面。
周生贤称,要把数据质量保证作为环境监测的永恒主题。各级环保部门和每一名监测工作者都应自觉成为环境监测科学的尊重者和捍卫者,确保环境监测数据的真实性、客观性和准确性,维护监测数据的法定权威。各级环境监测站要严格按照国家标准、监测规范和分析方法的要求,真正做到测得出、测得准、说得清,全面提升环境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技术分析水平。
4、我国国家环保标准突破1100项
来源:新华网2009年02月18日
新华网北京2月18日电(记者赵超、李伟)记者18日从全国环保科技工作会议上获悉,2008年我国共完成123项国家环保标准的制订、修订工作,现行国家环保标准突破1100项,环保标准体系建设工程取得巨大进展。
据环境保护部副部长吴晓青介绍,2008年我国完成了声环境质量标准和工业企业、社会生活噪声排放标准及铁路边界噪声标准的修改方案,一揽子解决了长期困扰我国环境噪声监管工作的一些“老大难”问题,规范和促进了噪声污染防治工作。
地方环保标准制订也取得进展。河北、上海、山东分别制订了当地环保标准规划,内蒙古、黑龙江、吉林、上海、福建等省(区、市)发布了一系列地方环保标准,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标准体系。
据了解,为适应开展氮氧化物排放削减和控制的需要,今年环保部门将尽快制订氮氧化物排放标准,出台氮氧化物污染防治技术政策。
5、“5•22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系列活动启动
来源:新华网-环保频道2009年02月18日
http://news.xinhuanet.com/environment/2009-02/18/content_10808068.htm
活动内容:
为纪念“5·22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宣传生物多样性知识,提高公众生态保护意识,以“保护生物多样性——防止外来物种入侵”为主题的5·22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纪念宣传活动于2009年2月16日正式启动。
此次活动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普及生物多样性知识,防止外来物种入侵,宣传生物多样性对人类及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此次宣传活动包括:
1、发放科普宣传册,纪念邮票、集邮册等,通过图文并茂的宣传,使大众了解、参与到保护生物多样性行动中来;
2、组织座谈会,邀请专家、学者共同探讨如何应对外来入侵物种,保护生物多样性;
3、通过报纸、杂志、网站等媒体,发表纪念“5·22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的宣传文章;
4、组织举办“生物多样性日主题摄影展”,征集各地摄影佳作,举办摄影展览,出版摄影集。
6、上海将首创“环保地图”
来源:新华网 2009年02月19日
新华网上海2月18日电(记者陆文军)上海市环保局局长张全18日在“2009上海民生访谈”上表示,为迎接2010年上海世博会,提升全民环保意识,上海将首创倡导绿色环保理念的“环保地图”。
张全介绍说,上海环保部门正在着手制作一张包括上海环境基础设施、绿地、自然保护区、绿色饭店、绿色宾馆、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环保科普基地、环境优美乡镇、生态村等环境元素的地图,反映上海环境整体面貌。
近年来,为了提升全民环保意识,鼓励民众参与环保事业,上海不断开展绿色创建活动。今年的绿色社区创建活动融入了全民低碳行动计划,倡导低碳生活。
上海目前已创建国家级绿色学校22所、市绿色学校136所、区县级绿色学校510所、绿色社区480个。例如,要达到“绿色学校”的标准,不但要求学校有好的环境面貌,师生有良好的环保习惯,而且特别强调学生对环保知识、环保理念的知晓率。
此外,上海还在推广“绿色宾馆”和“绿色餐厅”。“绿色宾馆”在不降低宾馆的舒适性的同时,尽量推广节能、节约、环保的措施,而“绿色餐厅”则要在原料选取、加工、服务等各个环节上引入环保理念。
“将来这些绿色地标都能在上海的环保地图上找到,这张地图将为来到上海的中外游客提供他们最关心的环境指南。”张全说。
根据一项调查,94%的市民认为上海市的环保建设有成效,87%的市民认为环境整体质量得到了改善。
7、湖北省启动“长江环保执法行动”
来源:长江商报2009年02月19日
涉及10个省市,全面清查长江排污口数量,严处违法排污企业
本报讯(记者 姚德春 通讯员 鄂环宣)在一千多公里的长江湖北段上,到底分布着多少个排污口?昨日,记者从省环保局获悉,根据国家环保部的要求,本月,我省将与长江沿线的其他9个省(市)同步启动“长江环保执法行动”,对长江进行一次全面“体检”,彻底清查长江沿岸的排污口数量和污染物排放情况。
长江流域首次大规模执法行动
据介绍,“长江环保执法行动”是环境保护部成立以来第一次大规模的重点流域执法行动,也是长江流域第一次大规模的执法行动。此次行动涉及湖北、安徽、四川、重庆、上海等10个省(市),重点范围是长江干流及其10条主要一级支流,即雅砻江、大渡河、岷江、沱江、嘉陵江、乌江、沅江、湘江、汉江、赣江。
对长江水质大摸底
省环保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该项行动的主要任务包括:一是摸清长江水质情况。对我省辖区内的长江干流及支流汉江水质情况进行监测,尤其是出境及入境水质;二是摸清长江湖北段接纳废水总量及化学需氧量、氨氮污染物排放量。对长江湖北段沿岸各类废水排污口进行监测,分析化学需氧量、氨氮及主要特征污染物;三要全面清查分布在长江湖北段的排污口数量,主要是向长江及支流汉江直接排放废水的工业企业、城镇污水处理厂及市政排污口数量;四是严肃查处违法排污企业。对检查中发现的没有污染治理设施直接向长江排污的工业企业和城镇污水处理厂,进行严肃查处。
链接
2007年长江流域接纳废水量达百亿吨
长江自西向东,流贯我省26个县市,西起巴东县鳊鱼溪河口入境,东至黄梅滨江出境,流程1041公里。在我省境内的长江支流有汉江、沮水、漳水、清江、东荆河、陆水、滠水、倒水、举水、巴水、浠水、富水等。其中汉江为长江中游最大支流。
有调查显示,由于历史原因,长江流域人口密集,纺织、印染、化工石化等污染比较严重的行业相对集中,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污水排放量大。2007年,长江流域接纳的废水量约171亿吨,占七大流域接纳总量的39.4%,COD排放量约435万吨,占全国排放总量的1/3左右。
8、深圳垃圾填埋场崩塌可能造成生态灾难
来源:中国固废网2009-02-19
深圳市垃圾堆填区崩塌,数以百吨计垃圾污泥流入布吉河,恶臭污水垃圾,夹着含重金属及毒污水,经由深圳河流进香港,米埔自然护理区首当其冲,环保人士、传染病专家及立法会议员17日均批评环保署缺乏“危机感”,只做监测却没立刻采取防范措施,米埔随时沦为“垃圾区”,引发生态灾难。
《星岛日报》消息,位于深圳市堆填区崩塌,污染布吉河及深圳河流入香港,威胁自然生态。肇事罗湖区清水河下坪“固体废弃物填埋场”三号泥坑,3天前像火山爆发一样崩塌,大量污泥垃圾涌入布吉河,深圳当局连日严防死守,但仍无法阻止“毒黑水”流向深圳河,直逼香港米埔及后海湾一带。
据废弃物填埋场的人士透露,因场内堆积大量淤泥垃圾,产生的沼气及水压无法释放,终像火山爆发一样喷出,大量毒污水及淤泥喷射至8米高,淤泥和污水沿山坡流下,经排洪渠进入清水河,继而流入布吉河及分隔中港的深圳河。
大批工人17日仍在现场清理,预计最快要10天才可完成,而布吉河的河水仍黑如墨汁,臭气冲天,大量垃圾及淤泥充斥河道,深圳当局在布吉河上中下游,设下多道关卡,出动挖泥车及人手日以继夜,打捞清理垃圾淤泥,但仍有大量垃圾淤泥及毒污水,流向深圳河直逼香港,其中布吉河与深圳河交汇处,17日仍见冒出沼气产生的气泡。
尽管生态危机迫在眉睫,香港环保署仍“按兵不动”,至今仍未展开任何防范措施,环保署称,17日就监察污染问题召开会议,已在布吉河上、下游设立三个抽样站,并由17日起在后海湾收集水样本,而在深圳河抽取的水样本,没显示有任何异样,署方人员观察下,也未发现有浮渣、大量悬浮物或异味,位处下游的皇岗口岸近米埔一带,也未发现有明显污染迹象。
不过,环保组织绿色力量总干事文志森批评环保署“等到有事才做事”,环保署不应只验水质,要加验重金属,淤泥含重金属及有毒物质,危害水质及鱼类,影响食物链,市民若吃下受毒害鱼类,会损害健康。绿之源总监张丽萍也称,政府必须正视问题,趁近日雨量少、河速慢,尽快采取行动,捞走有害垃圾,环保署声称“没问题”,实际是问题恶化到极点。
传染病专家劳永乐指出,环保署应向大陆了解堆填区垃圾种类中有否具致害性病毒,如果垃圾中有医疗废物,很可能将具传染性病菌,例如诺沃克病毒,循污水流至香港;若污染蔬菜或食物,就会带有病毒,在市区传播。立法会议员李华明炮轰环保署懒做事,他会在立法会讨论此次事件,并认为深圳河明显受污染,港府应知道“垃圾水将至”,不能视而不见,应把握时机,尽早采取预防行动。
9、云南发现1万多株国家Ⅱ级珍稀濒危保护植物鹅掌楸
来源:新华网 2009年02月19日
新华网昆明2月19日电(记者刘娟)云南林业专家近日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境内发现了目前全国最大面积的野生鹅掌楸,经粗略统计共有1万余株,且叶形、树色等外部特征与其他省的鹅掌楸相比变异较大。
据云南省林业厅介绍,鹅掌楸俗称马褂木,鹅掌楸属,现为国家Ⅱ级珍稀濒危重点保护植物。目前,全世界仅存北美鹅掌楸和鹅掌楸2个种。在红河州元阳县和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境内发现的万株鹅掌楸,不仅有古树,也有幼树。经过随行鹅掌楸专家鉴定为天然野生鹅掌楸。
鹅掌楸在我国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南、湖北、贵州、四川等省都有天然野生分布,数目从几株到上百株不一,多为零星分布。此次在云南省发现数量如此多的野生鹅掌楸,为研究鹅掌楸起源、分布、生殖生物学、遗传多样性等方面提供了物质基础。
10、西南岩溶区地下水遭污染
来源:《科学时报》2009年02月19日
有机氯农药、多环芳烃、二恶英……这些足以致命的、被列为优先控制的有机污染物已经广泛出现在西南岩溶区的地下河流中。
2009年初,由中国科学院院士袁道先牵头承担的“西南岩溶石山地区重大环境地质问题及对策研究”整理出阶段性成果。调查结果让人震惊:西南岩溶区水环境问题呈现污染源多样化,污染由点向面发展,有机污染与无机污染并存等特点,岩溶区3066条地下河面临城市生活、工业以及农业多重污染的挑战,正受到变为排污下水道的实际威胁。
重庆的“排污下水道”
一处天然的岩溶洼地正在变成新的垃圾堆放点。机械的力量顺势在青山的一侧边坡推开一道口子,黄土与黑色的垃圾向洼地底部肆意倾倒,垃圾焚烧的浓烟弥漫着。
这只是重庆彭水垃圾无序堆放的平常一幕。在桂林岩溶地质研究所,参与袁道先院士课题组研究的章程博士告诉《科学时报》记者,此次调查在乌江、南盘江、北盘江两侧岩溶高原面上的公路沿线,经常发现类似的无序垃圾堆放场,同时数量越来越多,规模也越来越大。
与地表可见的污染相比,这些洼地之下的地下河正在遭受的看不见的污染威胁更令人担心。研究人员发现,重庆彭水的垃圾无序堆放正在对地下河水质和沿途居民生活产生严重影响。附近地下河水体中优先控制污染物PAEs(邻苯二甲酸酯类)浓度约为233.5ng/L,高致癌物质PAHs(多环芳烃)浓度为51.4ng/L,显示出地下河正在遭受垃圾场渗滤液的污染。
岩溶地下水环境的污染发生通常很隐蔽,其危害也更容易被人们忽视。“这些污染之所以发生,是由于缺乏岩溶地下水的知识,个别环保部门,甚至包括县级环保局长为省钱省力宣传利用洼地堆放污染物。”章程表示。
受垃圾及污水影响,天然的地下河正在沦为下水道。不仅在重庆,类似的情况也出现在广西柳州。研究人员在这座城市南部的鸡喇地下河下游河段检出硫酸盐超标达10倍,硝酸盐超标近8倍,此外铵盐和亚硝酸盐等离子含量也明显超标。
“最典型的例子是重庆市南山老龙洞,这里的地下河已经变成一条真正意义上的下水道。” 袁道先对本报记者表示。
这条地下河流域面积20多平方公里,长度近13公里,最终进入长江。其上游黄角垭镇——这里本是重庆市饮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但包括重庆邮电大学、重庆第二外国语学校及大型水泥厂等5万多人产生的大量生活污水和工厂废水,直接通过落水洞排放进入地下河系统。尽管黄角垭谷地建有地表沟渠用于排放污水,但污水输送数公里后还是通过另一处落水洞进入地下河。老龙洞地下河出口处是当地小有名气的国家AA级旅游景点,如今的人气颇受污染影响。
2008年7月11日,研究人员来到老龙洞出口对水样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水体中磷酸盐(PO43-)浓度达1.1mg/L,严重超标;沉积物中有机氯农药(OCPs)和多环芳烃两种有机污染物浓度均高。
在重庆,老龙洞并非是唯一的“下水道”。南川湾滩,当地再生纸厂及碱厂产生的污水直接进入附近落水洞,地下河下游不远处村庄居民饮用水被污染,一处1963年建成的猫儿洞天窗原来抽水可灌溉400余亩水田,现已无清水可灌。地下河出口在万盛,远距离影响尚无从得知。
涪陵榨菜闻名全国,但在重庆涪陵区当地,生产榨菜的企业已经是农业活动和乡镇污水之外最主要的地下河污染源。章程提供的资料显示,最典型的排放方式,就是直接建了个水泥管道通向落水洞,大量的污水不仅影响落水洞周围耕地,也影响到下游地下河出口处居民饮用水源和人身安全。
地下河还面临化工厂的污染威胁。在涪陵白涛镇内,重庆建丰化工厂建在一地下河流域内,这是附近居民的饮用水源地。2008年7月14日,章程等在此取样检测发现地下河受到严重污染,其中锰浓度达7.9mg/L,超过饮用水国家标准近80倍。
广西的大问题
“矿业活动造成的岩溶区水环境遭遇污染威胁,将是广西环境地质的大问题。”袁道先表示。
广西凤山县的金牙金矿是广西境内最大的一座金矿,目前仍在开采。原已废弃尾矿坝砷、硫污染突出,已造成金牙乡1000余人砷中毒、稻田减产,并影响到下游石马湖水库与三门海地下河。项目组取样检测的结果表明,尾矿坝渗水砷含量近0.4mg/L,高于饮用水许可标准含量70多倍。
2008年6月12日,50年一遇的暴雨袭击了凤山县城,由此造成的内涝让污染扩散的风险显露无遗。发达的地下河河水暴涨,从地表破裂处不断上涌,城区一片汪洋,平坦的地面突发凹陷,地下岩溶垮塌导致小地震频发,房屋开裂……金牙乡石马湖水位在暴雨过后的一周内,水位还在不断上涨,洼地积水扩至6000万立方米,相当于一个中型水库,造成3200多亩农田被淹,上百户农房没入水中,600多位村民受灾,20天后洪水才开始逐渐消退。
铝土矿是值得广西称傲的优势矿种,仅分布于百色地区的铝土矿储量就达8亿多吨,远景储量超过10亿吨以上,占全国总储量的1/2左右。但是这种中国乃至世界上新型的岩溶堆积型铝土矿床的开发,面临巨大的环境风险。
由于分布在岩溶地区,规模巨大的面状成矿带决定了铝土矿的矿点分布多。广西平果县铝土矿的矿山开采从数个洼地扩展到350平方公里的范围,面积的不断扩张,也造成污染不断扩大,同时也破坏矿区及周边的天然土壤。在矿区里,用天然洼地已经修建了两个累计2200万立方米的巨大洗矿排泥库,目前正在修第三个8000万立方米的排泥库。
相关调查报告显示,虽然做了较好的工程处理,但其对环境的威胁还是值得注意。特别是修建2号排泥库后,由于堵塞地下河道引起旁边一个洼地经常性的洪涝灾害,淹没耕地。按照广西铝工业“十一五”发展目标,第二个“平果”正在靖西县、德保县地区崛起,这里是广西左右江分水岭地区,大规模的铝土矿开采,不仅污染地下水,还可能对区域地表河产生潜在污染。
一个明显的“前车之鉴”就在广西黑水河流域,锰矿开发已经成为当地的噩梦。项目组调查表明,黑水河流域内水质污染十分严重。下雷河与靖西交界断面检测出总锰含量约为3.5mg/L,超出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33倍,严重影响下雷河沿岸几千名群众的生产生活用水,同时造成地下水及地表水严重污染。在地下河出口的湖润镇水厂,锰含量超标约59倍;湖润镇那当屯溪沟水锰含量超标近9倍。
云南的伤心事
滇池劣Ⅴ类水,杞麓湖劣Ⅴ类水,星云湖劣Ⅴ类水,异龙湖Ⅴ类水……就在章程等人在云南调查期间,昆明市政府宣布又一高原湖泊——阳宗海由于水体中砷污染超标而成为劣Ⅴ类水。至此,美丽的九大高原湖泊得以保全者已经所剩无几,这些云南省最重要的水源赋存地几近废弃。
造成高原湖泊污染的主要因素是人类无节制的活动:废弃物随意堆放、污水排放。滇池磷酸盐含量已经高达1.3mg/L,绿藻暴发、恶臭熏人让这座“高原明珠”蒙尘纳垢,无颜示人。
“地表水的污染一方面增加了应急水源地与保护地下水的难度,保护与评价的压力加大,且污染有从局部向区域蔓延的趋势。”袁道先告诉《科学时报》记者。他指的是耗资489亿元的“滇中调水”计划。这项耗时3年进行规划,预计用20年时间建成、旨在引金沙江之水解滇中之渴、冲刷滇池污染的重大水利项目,2007年10月底已经启动了先期工程。
然而这项计划却被一些水文地质专家视为掩耳盗铃之举。“调水计划短时间内可以奏效,但光是引水,不解决污染的根源,可能最后不一定解决问题,而且可能造成污染向国家级水源保护区金沙江流域扩散。”袁道先对此表示担心。
云南的伤心事不止是湖泊,越来越多的工程活动造成的岩溶地下水枯竭、岩溶泉水断流也正在威胁着人们的正常生活。
泛亚铁路在云南通海县境内的玉蒙段有两个隧道工程——汉邑隧道和秀山隧道,当地是岩溶地区,施工揭露了较大的含水裂隙及管道,最多达5416立方米每小时的大量岩溶水喷涌而出,隧道建设一度难以为继,进度缓慢。麻烦不断袭来,铁路沿线周边的地下水位开始下降,导致12个泉点流量明显减小,6个泉点断流,1个坝塘出现渗漏,1个坝塘由于补给泉点断流而干枯,5个乡镇4.5万多人和1万多头大牲畜饮水困难,2.3万余亩田地的灌溉用水受到影响,当地村民的生产生活秩序受到直接威胁。
发生在云南通海的这一幕在西南岩溶地区并非个案。重庆市万州区由于万石公路(万州——石柱)和宜万铁路(宜昌——万州)的修建,开挖隧道导致大量地下水疏干,使得当地2000多人缺水,400多亩田地由水田改为旱地,也由于缺水而收成不高。在冬季由于缺水更严重,村民只有靠煮雪水生活。
“类似的事故警示我们,国家重大工程建设必须多部门参与、论证,尤其是在岩溶发育地区,应该先查明工程沿线的水文地质条件。”袁道先呼吁在现有的环评工作中重视相关的水文地质调查成果,“不仅政府和公众不了解岩溶水文知识,在专业领域,现有环评项目内容中缺少水文地质知识,评价组中往往缺少水文地质专业成员,且地质人员与环保人员脱节。”前述广西凤山县地下河排涝工程项目论证的11人评委来自水利、工程及农业部门,最终因为不了解内涝的水文地质成因,项目论证最终未能提出解决方案。
民生危局
岩溶水环境的危急形势关系着西南八省区众多国定贫困县的百姓民生。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592个,其中西南八省就有224个,岩溶县则占据其中的一半多,共131个县。在贵州,国定贫困县有50个,其中48个为岩溶县。广西国定贫困县28个,21个为岩溶县。而在岩溶区,造成普遍贫困的原因之一就是“土在楼上,水在楼下”的水土资源空间分布基本格局。
岩溶区所谓“地表水贵如油、地下水滚滚流”的说法,正是这种因为长期岩溶作用形成的地表、地下双层水文地质结构的现实写照。很大一部分土壤随水流失进入地下,并在地下河中发生沉积。同时,由于存在较大的地下空间和排水网,地表水系不发育或发育不完整,多封闭洼地、落水洞和漏斗。目前,岩溶地下水资源的开采量仅为可开采量的10%左右。
如今污染加剧,无疑让贫困区本来逼仄的生存环境进一步恶化。岩溶区独特的水土资源分布格局使地下河对环境污染格外敏感,由于岩溶地区常缺少天然防渗或过滤层,地表水和一切污染物很容易通过溶洞等岩溶形态直接进入含水层或地下河。而有关法律还不完善,人们对岩溶地下水系网的特点缺乏认识,导致大量地下河正在逐步变成各地排污的下水道。
有机氯农药和多环芳烃等持续性有机污染物(POPs)已经在岩溶地区普遍出现。调查资料显示,POPs有四大特性,即难降解、生物蓄积性、半挥发性和高毒性,在岩溶区表现出特有的“陷阱效应”。所谓陷阱效应是指洞穴、天坑、洼地(谷地)等岩溶地貌对环境中的有机污染物起到了“被动采样器”的作用,即类似于“陷阱”,其中洞穴土壤中多环芳烃的陷阱效应最为显著。不仅如此,项目组通过对广西、重庆的18条典型地下河沉积物和地下水有机氯农药和多环芳烃的调查与测试分析,发现沉积物内有污染物累积现象,其中重庆地下河有机污染状况似乎比广西要严重。
“任何形式对土地的利用都会影响到水,水是西南岩溶地区发展的最基础性的问题。”袁道先对记者表示。西南岩溶区多为欠发达地区,有人认为“欠发达由欠开发”所致,因而要发展就必须开发矿产,但开发同时带来水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让人担忧。
袁道先表示,针对西南岩溶区有机污染物研究工作才刚刚开始,污染现状不清、发展趋势不明,而地下水有机污染物的精确检测也对有关部门提出了新的挑战。
谈到下一阶段项目调查研究的计划,袁道先表示将继续在贵州和湖南考察,“重点是矿山开采引发的水环境污染状况”。据资料,贵州的矿业活动已经造成60%~70%的浅层含水层污染,直接的后果是只能开发深部含水层,这既加大了开发成本,还会污染南盘江等地表水,下游广西也会因此受到影响。另外项目组将赴粤北进行岩溶考察。“广东省政府正计划投入8000万元开发湛江及粤北岩溶水,其水环境现状如何将直接影响到这一计划的实施。”
“现在的当务之急是扩大地下水环境调查在西南岩溶区的覆盖范围,掌握区域的总体情况和发展趋势。”袁道先表示,这一过程大约需要两年。进一步的科学研究、地下水监测计划、地下河全面保护整治规划需要在此基础上进行。(记者李晓明)
11、长江源区出现生态灾难:108眼水井干枯98眼
来源:南方新闻网 2009年02月19日
长江在这里失踪了
编者按:
仍在持续的北方大旱,再度引起我们对中国水资源和水环境的关注。这一次,本报记者将目光投向遥远的长江源,但那里发生的一切其实并不遥远。
“过去我们沼泽很多,牧场的草很也厚、很高,早上骑马,草上的露水都能把马靴打湿。现在草连地皮都盖不上。”
从2005年6月至2008年10月,中国政府启动了一项“长江源区生态环境地质调查项目”,该项目显示,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趋势下,地处青藏高原腹地的长江源区生态地质环境对该变化显得尤为敏感,冰川退缩、多年冻土萎缩、植被退化、沼泽湿地减少以及水资源减少……
“已经到了触目惊心的地步。”长江源区生态环境地质调查项目负责人、青海省水文地质工程勘察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辛元红说。
消失的“固体水库”
长江在这里失踪了。
和沱沱河、楚玛尔河一起被称作“长江三源”的当曲(曲在藏语即是河)源头,已经没有冰川了。
2006年9月10日,辛元红和他的同事们来到这里时发现,资料记录中冰川所在之处、海拔5000多米的山上,只剩下冰块溶解后留下的冰碛物,以及大块的冰岩从高处滑落冲击地面所形成的终碛垄,形似土丘。
这里是1978年中国长江源考察队确定的当曲源头多朝仁。当年曾随队考察的长江水利委员会老专家夏鹏章回忆,30年前的8月28日,他们到达多朝仁 时,海拔5395米的霞舍日阿巴山坡面上流出来一股小水,初始流量仅为0.1升/秒,“差不多也就是二两酒多的样子”,这里被定为长江的源点。
但因为冰川的退化,当年那个二两酒的流量,长江的源点,辛远红已经找不到了。
在寒冷的冬季,低温和足够的湿度使冰川变得丰满,到天气转暖,冰川开始融化并滋补自己脚下的河流。“冰川被称为高原河流的固体水库,一旦冰川彻底退化,那些主要由冰川补给的河流便会由永久性河流变为季节性河流,直至干涸。”辛元红神情忧郁。
1969年到1970年间,中国军方通过航拍,标绘了彼时长江源冰川的位置。这竟成了此次辛元红唯一可以参考的数据。当曲流域的冰川本最不应该消失。长江源区冰川主要分布在北部的昆仑山、南部的唐古拉山及西部的祖尔肯乌拉山,以当曲流域冰川覆盖面积最大。
冰川退缩已是长江源区的普遍现象,昆仑山脉玉珠峰南坡的冰川2005年与1971年相比,冰舌(在冰川的融化区,自山上往山下流出的舌头状冰体)退缩了1500米,每年要退缩40米,唐古拉山口东侧冰川侧向最大退缩量为125米,冰舌正面退缩265米。
“从长远角度考虑,一旦号称‘固体水库’的冰川面积持续减小,其消融量也随之减少,长江下游来水量也将相应减少,湖泊将大面积萎缩,甚至干涸,导致源区荒漠化加剧。”据辛元红介绍,他们已经着手将此次的调查结果送抵总理的案头。
辛元红的忧心还来自于黄河源的前车之鉴。2000年,他参与了国家对黄河源的考察。“1969年的时候,黄河源还有冰川,但2000年的时候,我们在整个流域已经找不到冰川的影子了。”辛元红说。
长江源的井不出水了
黄河源区曾经出现的一些生态灾难,已经在长江源区出现。
2007年5月,辛元红在长江源区治多—曲麻莱一带考察沼泽湿地时,碰到一家当地牧民搬家,要去投靠亲戚。辛元红很奇怪,牧民解释说,这里的草场以前所生长的藏蒿草已经很少了,只生长牛羊都不吃的蒿草了。
辛元红后来查资料才弄明白藏蒿草退化而蒿草却疯长的原因正是水环境的变化。
藏蒿草属短根茎地下芽植物,而蒿草却属于长根茎的植物。因为地下水位的下降,两者在对水分竞争中,前者败下阵来。
调查队发现,地下水位的下降,影响的并不只是草原上的植物。位于长江源区的曲麻莱县,原有的108眼水井近年来干枯了98眼,玛多县原有大小湖泊4077个,目前已有近50%的湖泊干涸,其余湖泊水位下降2米至3米。
这背后,一个主要的原因是多年冻土层的变化。“多年冻土层其实就是一个防渗层,它被学术界称作沼泽湿地的保护神。”辛元红解释说,“冻土层变薄,冻土层上面的地表水就会随之下降;而冻土层彻底消失,地表水就会渗漏,导致地表荒漠化。”
多年冻土是指在地表下一定的深度内地温持续两年以上处于0℃以下的土层(冰、土及岩石)。辛元红他们调查发现,青藏高原南北界早已出现了片状冻土退化、岛状冻土消失现象。
“植被像被子一样保护冻土层;冻土层像防渗层一样保护地表水;地表水支撑植被的生长。”辛元红画了一个圆圈,来解释这三者的关系,“整个生态是一个完整而脆弱的链条。”但在长江源头,辛元红多次目击了这个生态链条不可逆转地被破坏。
冻土被破坏的后患
2005年因修建治多—索加乡级公路,工程队曾在公路边开挖排水沟,揭掉了冻土的保护层——沼泽草甸,地下冰层暴露地表,经过近一年的融化,在路边形成一条一里多长的融陷槽。2007年,辛元红他们到公路沿途调查时,发现这里的冻土仍在融化。
“冻土层融化迫使刚修好的公路改道,然后再掀掉了新的植被,再次导致冻土层融化、再次改道。如是循环,造成相当大的经济损失和负面影响。”辛元红说。
“在多年冻土区修建黑色高等级公路是难以解决的世界性难题。青藏公路的修建虽然经历了改建工程、整治工程以及科研研究,但因全球性气候的变化以及工程初期由于对冻土认识水平的限制而造成的冻土破坏以及由此而留下的隐患是不可逆转的。”
此次的调查发现,青藏公路沿线因人为破坏冻土而造成的不良地质现象比比皆是:楚玛尔河高平原区、五道梁盆地、秀水河—北麓河、沱沱河盆地的多年冻土 层,都因为公路修建而发生破坏。“另外,公路一旦经过沼泽湿地发育区,势必将整块湿地人为分为两片,使地处下游的湿地因失去水体补给而退化。”辛元红说。 “多年冻土的退化还会造成地质灾害,青藏公路、青藏铁路以及沿线居民点等工程建筑因多年冻土的不均匀退化引起地基不均匀沉降而破坏,还会引发融冻泥流等地 质灾害。”辛元红说。
因为交通便利,青藏公路沿线是辛元红他们此次首先考察的一条线路。在沿线他们发现已经出现多处民居因为冻土层的变化而引起地基下陷,成为危房。
现在草连地皮都盖不上
还没有调研数据可以显示,长江源区究竟有多大的人群因为环境变化而改变了生活。但辛元红说,他们的确多次碰到过当地居民向他们抱怨饮水、放牧等方面出现的新问题。
长江上游通天河畔曲麻莱县因缺水,致使县城两次搬迁,出现了“守着源头无水喝”的窘境。
当曲,在藏语里是“沼泽河”的意思。资料显示,长江源区有沼泽湿地大多集中于长江源区潮湿的东部和南部,尤以当曲流域最为发育,现在调查发现,当曲流域的许多沼泽都已出现干涸和退化。
辛元红担心沼泽湿地退化会形成环境灾难。沼泽湿地是地球上拥有丰富自然资源的独特生态系统,由于具有涵养水源、蓄洪调洪、调节气候、净化环境等功能,被称为地球的“肾脏”。
基于对长江源区的生态环境地质进行的实地考察,辛元红建立了一个恶性生态演变的模型:多年冻土退化→区域地下水位下降→沼泽湿地退化→“黑土滩”形成→荒漠化扩大。
“沼泽和湿地退化后形成的黑土滩,是非常可怕的地质灾难,可以说是除了耗子,什么都不长,下一步会沦为扬沙区,出现风、水蚀荒漠化。”辛元红说。
资料表明,自1970年代以来,伴随着全球变暖,高平原和宽谷地带的多年冻土厚度减薄3—5米。“土壤水分含量明显降低,沼泽草甸向高寒草甸演替,导致植被生长发育受阻,甚至走向死亡,土壤层失去保护伞,沙漠化加剧。”辛元红说。
在当曲考察时,辛元红曾雇过一个当地藏族助手。藏族助手说,“过去我们沼泽很多,牧场的草也很厚、很高,早上骑马,草上的露水都能把马靴打湿。现在草连地皮都盖不上。”作者: 南方周末记者 杨继斌
12、怎样去做一个环保志愿者?
来源:中国环境报2009年02月18日
他们曾经或现在仍是企业家、探险家和媒体从业人员,他们现在的身份却是或兼任环保民间组织的掌门人、管理者和部门负责人。他们为什么会组织或加入环保民间组织?他们有哪些经验和故事要与我们分享?
在不久前阿拉善SEE生态协会(以下简称为SEE)举办的论坛上,记者采访到了王维嘉、杨欣和林谷。他们经历不同、角色各异,都在按照自己的理解和方式,实践着与环保有关的事。
王维嘉:美通无线公司的总裁,他的另一个身份是SEE章程委员会主席。SEE成立于2004年,是由中国近百名知名企业家出资成立的环保组织。
杨欣:中国环保民间组织“绿色江河”创始人及会长。1997年,“绿色江河”建起了长江源头第一个自然环境保护站——索南达杰站。
林谷:曾经是某主流媒体记者,目前是项目总投资达数千万欧元的中欧生物多样性项目媒体顾问。
缘起:不同的起点,为一个目标走到一起
王维嘉说:“中国民营经济是30年前开始的。30年前,中国民营经济在GDP中所占的比例是0,但现在已经超过了50%。中国今天的民间公益事业就像30年前的民营经济,但它并不需要另一个30年就会成为主流。也许不需要30年,中国也会出现可以与洛克菲勒家族基金会、福特基金会相媲美的基金会和民间组织。”
2002年,当时爱立信首席执行官张醒生组织一批企业家去可可西里,除王维嘉外,同行者包括当时网通的总裁田溯宁、华谊兄弟的王中军等人。他们的第一站就是“绿色江河”建的索南达杰保护站。
王维嘉说:“环保,我原来在美国是了解的,但是对于中国的环保是一点都不知道。接触了他们的保护站,才算开始了解到中国民间的环保。当时大家都非常感动,在那种地方,我们已经完全喘不过气,腿像铅一样走不动,但那些志愿者仍充满热情地工作着。”
后来,这次去可可西里的企业家中,王中军出资拍摄了电影《可可西里》,王维嘉和王中军等人都成为SEE的发起人,张醒生现在是大自然保护协会(T N C )北亚区总干事长。
杨欣说:“我最初接触环保是从探险开始的,长江漂流,探险长江源,那时候还没听说过可可西里。1993年,我去长江源,那个向导说,你们往北继续走,那个地方叫可可西里,真正的无人区。后来我们进入可可西里,帮助可可西里,并获得了一些企业和个人的捐助。”
最早杨欣都不能提可可西里和藏羚羊,因为没有人知道,甚至有人问可可西里是不是意大利的西西里岛。当时,他提出的是保护长江源头。
林谷曾是某主流媒体记者,目前的身份是中欧生物多样性项目的媒体顾问。他说:“1998年我刚开始当记者的时候,还是以个人的身份做一个环保志愿者,参加一些环保民间组织的活动。虽然当时还是观鸟、种树、捡垃圾的初级阶段,但是我已经感觉到大家的激情。”
他至今仍清楚地记得,在重庆时曾看到一个美丽的古镇,因为当地的化工厂污染,连续3年没有一个青壮年征兵是合格的。镇上有一个人和那个化工厂打官司,他说即使败诉了,也要一直坚持打到最高人民法院,一直打到联合国环境规划署。
林谷说:“我一直不能忘记他的话。我觉得很多中国公民在成为环境污染受害者以后,有一种公民意识的觉醒,意识到这是我们的家园、这是我们的权利、我们要去维护自己权利。”
后来,林谷以志愿者同时也是记者的身份和方式,对西部建坝的环保等问题进行关注,近年更成为了中欧生物多样性项目的媒体顾问。
很多年轻人参加环保组织都是从志愿者干起的。他们出于激情和理想主义走出了第一步,但很多志愿者激情来得快、去得也很快。在最初的激情消退之后,这些志愿者需要靠什么支撑他们走下去呢?
林谷说,人需要理想,需要对自身价值的肯定,同时也要考虑生计问题。有很多民间组织用低成本的方式运作,但这种方式难以保证其工作人员能既不离开自己心爱的事业,又可以不失体面、不失尊严地生活。
“大部分的志愿者都在过着体面的生活,志愿者不是说让他们全部奉献,而是他在有一份工作以外,再抽出一部分时间来做志愿者。”杨欣说。
“在做项目和活动时能与更多的人沟通、交流和分享,是吸引很多志愿者参与环保活动的重要因素。”林谷说,我最初参加环保活动的时候,发现不少人满足于自娱自乐式的,认为这是我们的小圈子,我们一起快快乐乐的,有一些很好的理念就够了。但现在,更多的志愿者在思考怎样把这些想法与人分享。
证明:用你的行动来证明,才有可能获得支持
资金往往是困扰很多草根环保组织的头号问题。杨欣说,他的经验就是:“首先,你要证明你做这个事情的意义,其次你要有能力,才可能获得企业和政府的支持。”
杨欣这一路走来非常艰辛。他说,可可西里地方经济比较落后,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一个县的财政收入只有几百万元,非常困难。他在推动可可西里地区保护的时候发现,如果能在这儿建一个基地,开展工作就比较方便了。于是他们就发动媒体和企业家关注这里,希望用全社会的力量共同建一个保护站,吸引科学家关注这个区域。
最初,杨欣在广东游说的时候,一些企业家说:“你保护长江源头怎么不找上海、武汉这些地方,怎么跑到珠江流域来?”在筹措资金非常困难的情况下,有人对杨欣说,你出书吧,我们帮你卖,卖的钱在可可西里先建起一个小木屋,至少证明你在做。
杨欣的这本书卖得很好。他们在原国家环保总局做首发式时,原副局长王玉庆说:“这本书我不能白要,我要买。”他为这本定价23元的书付了100元。自然之友原会长梁从诫说:“自然之友准备了1000元钱买20本书,还准备把这些书再卖一次后,把钱再捐给你们。”现场的记者们也都买了,当时就有人开玩笑说梁从诫、王玉庆一起哄抬物价。
“卖书是一个方面,问题是你在传播,把这些问题传播出来。”杨欣说,时至今日,卖书的收入仍是“绿色江河”的主要经济来源之一。
传播:帮助其他人变成很好的讲故事能手
谈到传播的话题,曾是记者的林谷说:“原来做媒体时是通过自己的笔把故事讲出来,现在我正帮助其他人变成很好的讲故事能手。”
中国欧盟生物多样性项目是一个投资非常大的项目。林谷发现,很多项目点的人员都在埋头做事,用技术性的思维方式,只考虑满足一些项目指标,却忘了自己还有一个更大的使命就是传播。
林谷说:“你应该把一种理念,把生物多样性的理念,把环保这个理念,传播给地方的官员、地方的公众和媒体。”
林谷说,项目是有寿命的,他们应该多想想这两三年项目完了以后留下什么?地方官员的思维方式、决策方式是不是有所改变?当地社区是不是成为受益者?是不是能让媒体乃至公众更多考虑到除了经济发展还有很多东西是不能被忽略的?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林谷对一些项目点人员进行了媒体传播的培训。他说:“我们虽然只进行了一轮培训,但效果很明显。我发现其实很多项目人员是特别好的讲故事能手。他如果突破了技术性的僵化思维,就可以很鲜活地把跟老乡打交道的故事讲出来。我们投资了这么多钱做这件事,传播是非常重要的。”
杨欣也同样认识到宣传的重要性。他说:“绿色江河”这个组织没钱,所以对宣传方面比较重视。13年以前,在梁从诫的帮助下,“绿色江河”从深圳市政府拿到了30万元。这是他们当时拿到的第一笔钱,而这笔钱就用在了宣传上。
当年,“绿色江河”邀请了各大媒体的20多名记者,弄了6辆车,在可可西里、三江源转了一圈,第一次推出了可可西里。
当问到把这么多钱用在宣传上是否有必要时,杨欣说:“很有必要。我举个例子,在1995年我到北京游说的时候,除了一两个科学家知道可可西里和藏羚羊以外,其他人都不知道。但10年后,连出租车司机都知道可可西里了。人们对可可西里的关注正是靠宣传做出来的。”(张俊)
13、旱灾“四问”:旱情还会反复吗?
来源:新华网2009年02月18日 宋振远、姚润丰、苏万明
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2月17日宣布,延续100多天的北方冬麦区严重旱情出现重大转折,受旱面积已降至多年同期平均水平。久旱逢甘霖,这一消息驱散了数月来笼罩在国人心头的焦虑。
然而,围绕旱灾的一系列疑问仍然引人关注:旱情还会反复吗?全国水利抗旱资金是如何使用的?夏粮价格是否会因旱灾而大幅上涨?旱灾对农民收入有多大影响?为此,“新华视点”记者进行了追踪采访。
旱情还会反复吗?
就在10天前,山东省遭受干旱的农田还超过六成。但随着黄河小浪底水库下泄流量不断加大,滚滚东去的黄河水通过30多座引黄闸流入麦田,一举缓解了山东沿黄9市的旱情。
国家防总办公室的统计显示,截至2月17日,全国作物受旱面积8383万亩,比2月7日旱情最严重时的1.61亿亩减少7700多万亩,已接近7600万亩的多年同期平均水平。
国家防总秘书长、水利部副部长鄂竟平说,去冬以来,北方冬麦区遭遇了50年一遇的特大干旱。国家防总为此启动了最高级别的Ⅰ级应急响应机制,并按中央部署采取了一系列抗旱政策措施。
“当前旱情缓解,尤其是冬麦区的旱情出现转折,这是人努力、天帮忙的结果。但必须看到,干旱是我国长期面临的一个问题,当前春旱形势依然严峻,需要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国家防总办公室副巡视员张旭表示。
他说,北方的黄淮海流域水资源供需矛盾最为突出,水资源总量仅占全国的7%,十年九旱。去冬三北地区干封地面积达1.4亿亩,随着春耕生产展开,春季抗旱任务十分艰巨。
另据气象部门预测,今年2月份我国大部分地区降水仍将偏少,华北大部和东北地区气温仍然偏高,冬麦区的旱情可能会反复。
抗旱救灾不仅关系粮食安全,而且关系扩大内需政策的实施。国家防总表示近期仍应密切掌握旱情发展变化情况,继续加大对旱区的支持力度,增加抗旱资金,同时加强抗旱水源的统一管理和调度,强化计划用水、节约用水,努力做到旱重地区少减产、旱轻地区不减产、无旱地区多增产。
全国水利抗旱资金是如何使用的?
在这场“抗旱持久战”中,许多人关心:全国投入的水利抗旱资金到底有多少,是如何使用的?
据国家防总办公室提供的数字,自2月6日以来,全国累计投入抗旱资金40.95亿元。其中包括中央紧急拨付的特大抗旱补助经费4亿元。
但有关人士认为,这一数字只是狭义的抗旱资金投入额度。事实上,抗旱已被政府赋予“事关扩大内需”的广义内涵。鄂竟平明确表示,按照国务院领导的要求,要把抗旱纳入到扩大内需的投资计划中,想方设法打赢抗旱保苗这场硬仗。
梳理抗旱时间表会发现,自2月6日旱情进入高峰期以来,有关部门一直频出重拳,不断扩大与抗旱有关的配套投资。6日当天,发展改革委发出紧急通知,要求落实去年新增的中央投资中118亿元与抗旱有关的项目建设。财政部也于6日开始提前拨付全年农资综合补贴和粮食直补资金867亿元。
据悉,今年国家还将拿出100亿元用于农业机械补贴,并将小麦最低收购价每公斤提高0.2元。
巨额抗旱资金在短时间内紧急下拨,如何保证专款专用、不发生挪用现象?
农业部副部长危朝安表示,中央下拨的4亿元特大抗旱补助费已下发到县,很快就会分摊到农民头上。至于农资、粮食等直补资金,则基本是直接打入农户“一卡通”。“各地还在加快落实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策,将水泵、喷灌等抗旱机具纳入补贴范围,优先予以安排。”
记者了解到,除中央支持外,旱区各省也及时下拨抗旱资金,出台多种补贴政策。安徽省各级财政目前已投入抗旱资金4.86亿元,全省1000万亩三类苗按每亩30元补贴,对农民购置的抗旱机泵每台补助1000元。山东已投入各类抗旱资金7.4亿元,主要用于应急打井、跨区调水、人工增雨等。
除了今春以来各级政府的水利抗旱投入外,中央在去年第四季度新增加的1000亿元投资中,仅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就有200亿元。这笔投资进展如何?
“这200亿元中央水利投资最终落实到全国大约1660个项目,主要用于大型灌区节水改造、大型排涝泵站更新改造、农村饮水安全、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等。”
水利部规划计划司有关人士表示。这些水利项目要确保2010年3月底前完成建设任务。
“从今春抗旱可以看到,相关投入已发挥效益。”国家防总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张志彤说,比如黄淮海地区,因为部分水利抗旱项目投入使用,今年虽遇大旱,但人畜饮水困难的数量明显比常年少。
至于水利抗旱资金使用的监督,张志彤表示,从中央到地方,从前期工作到招投标,再到资金拨付、使用等环节,全程都有跟踪管理制度。一些省市还对抗旱资金落实了追踪问效制度,严防滞留、截留和挪用。
鄂竟平透露,今年水利建设投资在新增中央投资中仍占相当大的比例。新增的水利投资将优先安排与当前抗旱工作密切相关的工程项目,确保早日建成发挥效益。
旱灾对粮价会有多大影响?
这几天,山东省阳谷县石佛镇赵庄村民李金峰一直很着急:“往年这时候,麦苗早有七八厘米高了,现在才有三四厘米!”
返青水、拔节水、灌浆水是决定麦田产量最重要的“三遍水”,年景好的时候,许多麦田甚至不用浇水。“今年大旱,要多浇水,投入就增多了。”李金峰说。
有舆论认为,抗旱成本的增加,旱灾减产的预期,将导致夏粮价格大幅上涨。
接受记者采访的权威人士针对这一说法表示,从目前的形势研判,此次旱灾的不利影响有限,应理性分析,不应该被夸大。
鄂竟平说,虽然夏粮有因旱灾减产的预期,但由于抗旱措施扎实到位,“我国的粮食生产应该不会发生重大变化”。
危朝安更明确表示,旱情不会导致粮价快速攀升,更不会影响我国粮食安全。据农业部160个物价网点县监测,2月份上半月全国粮食平均价格上涨幅度为0.44%,并未出现大的波动。“考虑到春节等因素影响,目前我国粮价总体平稳。”
中国社科院研究员李国祥用三个原因佐证了危朝安的判断:一是通过抗旱会把对粮食产量的影响降到最低程度;二是夏粮在中国粮食总产中所占比重相对比较低;三是中国粮食最近连续5年丰收,储备充足,国家调控市场有足够的粮源。
但由于旱灾的预期影响,不排除部分市场投机者会借干旱短线炒作粮价。近期期货市场频频做多强麦就是打的“旱灾牌”。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程国强等专家表示,随着旱灾缓解,旱情逐步明朗,人们的减产预期会日趋淡化,难以支撑粮价持续大涨,最终粮价将维持平稳略涨的常规态势。
旱灾对农民增收影响几何?
有舆论认为,旱灾增加了农民的抗旱成本,压缩了农民增收空间。同时,灾区的减产预期也使农民的种粮收益下降。据此认为今年农民收入水平将明显下降。
对此,危朝安表示,为了将旱情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程度,国家已经并将继续采取有效措施,力促农民增收。
为了抵消农民的抗旱支出,目前政府除了给农民下拨应急抗旱补贴,提前发放粮食、农资等专项补贴,还提高了2009年小麦、水稻的最低收购价。
有关专家指出,在当前状况下,必须在着力抓好抗旱的同时,根据2009年中央一号文件稳粮、增收的精神,采取综合措施提高农民种粮收益,切实保护和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
据权威人士透露,国家今年还将增加主要农产品储备,加强生猪市场调控,加强农产品产销衔接,适当调节进出口,这对稳定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的价格、促进农民增收将发挥重要作用。
“降低自然灾害对农民收入的影响,除了政府的补贴政策之外,还应建立健全农业风险管理机制。”程国强表示,应抓紧推广发展农业灾害保险,农业风险管理机制的完善将减少自然灾害对农民收入的影响。
据介绍,在欧美发达国家,农民遭受天灾的损失主要从农业保险中得到补偿。但目前我国农村参加农业保险的农民很少,即使参保,大多也是从事养殖和经济作物的农户。
“肆虐的旱灾越发显现农业保险的重要性。”有关专家认为,不能等旱情过后,一切又恢复老样子。“我们应该在一次又一次的水旱灾害中学到更多的东西。”
14、公众消费选择为何指向环保?
来源:《中国环境报》2009年02月18日
一年一度的中国北京国际环保展正成为环保产业的风向标,而种种迹象表明,低碳产品正在成为绿色消费时尚。
不久前,在中国北京国际环保展上公布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中国消费者也开始关心自身的消费行为对环境的影响。在产品和服务方面,中国消费者对于具有环保认证的产品更感兴趣,其中,节能家用电器、环保建材和节能灯泡等产品最能获得中国消费者的青睐。
这份报告的出炉,不仅使我们对自身的消费行为与气候变化的关系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而更深层的意义在于,中国公众对于保护环境、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要求,必将以“钞票投票”的方式影响更多的企业参与进来,共同行动,维护我们的生存环境。
当前我国公众日益强大的绿色消费原动力,来源于对全球气候变暖形势的危机感,更来源于对环境与健康关系的深刻理解。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环境与健康问题,把着力解决危害人民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确保环境和健康得到有效保护,不断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当作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和重要任务。
近年来,老百姓对环境问题的关注持续升温,更多来源于大家对生存环境与自身健康的重视。对越来越多的人来说,环境污染治理不再是遥不可及的命题,而是与自身生存环境和健康息息相关的大事。着力解决与人民群众健康密切相关的环境问题,也成为环保工作的重点。
相关资料显示,目前我国有3亿多农民饮用不合格的水,近1/5的重点城市饮用水水源地水质不达标。由此引发的健康问题也较为突出。调查表明,国际上确定的12种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在我们的生产生活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此外,由于污水灌溉、堆置固体废弃物、承受大量工业污染的转移,农村土壤的重金属污染已经危害到了农产品。这些埋在我们身边的健康炸弹也急需得到有效控制和逐步消除。
目前,全球范围内的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研究,人类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癌症等疾病都与环境因素密切相关。发达国家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公害病也让人们逐渐认识到环境污染对人类社会的危害。因此,各国设立了专门的研究机构,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开展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影响的研究。在美国,像医治病人一样,对环境污染带来的伤害进行治疗的服务已经悄悄流行起来,在这样的环境健康诊所里,“坐诊”的咨询师要对环境健康问题“望闻问切”,他们将邀请各界人士到诊所讨论遇到的环境问题,如大气和水源污染及其对健康的影响等,最后会像普通诊所的医师一样,开出一张详细的“药方”作为补救措施。
而在我国,随着近年来媒体有关室内环境污染、农业面源污染对健康负面影响的报道宣传,很多老百姓懂得避免装修污染,同时对工农业给饮水、空气、食品造成的污染也“敏感”起来,但对于环境污染对公众健康将造成多大负面影响仍然缺乏系统认识。其实,不仅老百姓认识模糊,就是相关的部门、科研机构也一样“说不清楚”,专项的治理更是无从谈起。
环境健康问题涉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又与当地的环境保护、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息息相关,而问题一旦发生,又将引发监测、认定、问责、赔偿等一系列问题,解决环境引发的健康问题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不但需要建立统一宏观的管理体制、有效的监管机制,还特别需要国家各主管部门有力的分工协作机制。根据我国已经颁布的《国家环境与健康行动计划(2007—2015)》,我国将建立环境与健康信息资源共享机制,着力控制环境危险因素对健康的影响与环境相关性疾病的发生,建立健全环境污染及其健康危害的监测网络和预警体系,同时启动突发事件环境卫生应急体系与环境及健康信息服务系统等的建设。
对于中国的环境健康事业而言,这是个良好的开端。然而与此同时,任务仍然艰巨。摆在面前的首要任务是要摸清底数、找准问题,应将环境科学、预防医学、化学学科、生物学科的专家联合起来,开展合作研究,做到学科交叉、优势互补,通过对环境与健康问题的调查和基础研究,摸清我国环境与健康的基本情况,争取尽早制订环境与健康相关的技术标准体系,建立相应的环境污染导致健康损害的技术认定机构,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建立和完善我国环境与健康的法律法规制度。(徐琦)
15、沿海湿地已毁一半 “湿地公园”请止步!
来源:《科学时报》2009年02月19日 李先军
在经历了喷泉热、广场热、草坪热等之后,湿地热正逐渐在一些城市兴起,大有愈演愈烈之势。
根据国家林业局日前发布的2009年工作要点,今年将编制湿地公园总体发展规划,实施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工作方案,并新建60个湿地公园。
在这种大好形势面前,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很多新建的城市湿地公园被人们强加了太多的功利色彩。很多人受经济利益的驱使,想依靠湿地公园的品牌效应,为该地区周围的开发建设造势,同时推动城市经济的发展。而最终的城市湿地公园,却往往被众多现代建筑群团团围困,生态效益也大打折扣。
中国科学院湿地生态与环境重点实验室主任吕宪国曾强调,由于人口增加和生产生活发展的需要,湿地被广泛开发与利用,自然湿地数量明显减少,而自然湿地减少的趋势还未得到有效遏制。目前湿地开垦、改变自然湿地用途和城市建设开发占用自然湿地成为中国自然湿地面积削减、功能下降的主要原因。
我们不应盲目建设湿地公园,而应投入更多精力去合理保护那些正在受到威胁和破坏的湿地。因为截至目前,国内还有近60%的自然湿地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正处于退化和消亡的边缘。
国家林业局局长贾治邦在日前接受采访时就表示:近些年来,由于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和不合理利用等多种因素,湿地消失的速度不断加快,生态功能不断退化,根据联合国《千年生态系统评估》研究结果,全球湿地消失的速度超过了其他任何生态系统。
据统计,我们在发展沿海城市的过程中,已经毁掉的湿地累计达到219万公顷,相当于沿海湿地的50%。沿海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在巨大的经济诱惑面前,我们已经毁掉了很多良好的湿地自然环境。现在,很多内陆城市也处于类似的发展路口,如何权衡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已经成为摆在人们面前迫在眉睫的事情。
在这股浪潮涌起之际,我们有必要审视长此以往所带来的后果。从长远角度看,保护湿地应优于保护人类的生活质量。其实,有时候转变一下观念和态度去思考,评价一个地方政府领导的功绩,不应只看其为城市建设了什么,还应看其为城市保护了什么。
16、干旱的真相是城市恶性膨胀吗
来源:《中国青年报》2009年02月18日
关中大旱。八百里秦川麦苗枯黄,土壤干巴,遭遇了几十年以来最严重的旱灾。与此同时,同在秦川之上的渭南市,却一派安详,丝毫感受不到干旱的影响。居民用水正常,城市水景正常,行业用水正常……相信稍稍有些城市生活经验的人都会自然而然地认为,“干旱”是一个专有名词,仅仅指农村的缺水情形。(东方网2月17日)
旱情不在城市,只发生发展并且高潮在农村。而城市,大概是我们目前这个体制下比较容易得到保障的地方。再旱也不能旱城市,再干也不能干市民。于是,城市和乡村,在水的问题上就对立了起来,人们也就很容易相信,北方今年的大旱根本原因在于城市的恶性膨胀,原先被用来灌溉农业的水资源被城市优先占用了。
以水库而言,当年兴建万千水库,主要的说法就是蓄洪、灌溉和发电。也因为有灌溉良田的美好愿景,亿万农民投入了修建水库的艰难劳动中。“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有了亿万中国农民的牺牲,苍龙很快就缚住了。可是,不知不觉的,缚住的苍龙发生了从灌溉农田到城市用水的转变。
这中间固然有整体水环境恶化的原因,但水资源使用中的城市化导向,却使得农村在这场不平等的博弈中,注定是失败者。我们习惯了指责农村浇地的大水漫灌,却对城市里肆无忌惮的洗车不置一词;我们宁肯把水库里的水引到城市做景观,也不肯放些来滋润干渴的麦苗……此种城市化导向,干枯的是麦苗,干涸的是无边无际的村庄。这种用水城市优先导向,其实正是农村干旱的原因。至于城市的恶性膨胀,只不过是由这种导向衍生出来的结果罢了。
回过头来,北方干旱由来已久,为什么突然成为新闻?那是因为,在以往,我们总是强调“北方缺水”,并以夸张的、涵义较广的“缺水”成功地置换了、遮蔽了“北方大旱”。前些年,媒体报道华北地下出现全世界最大的漏斗区,然而,其所关注的焦点依然是大城市的命运。北京缺水,就从周边河北、山西这些更缺水的地方调水。
城市优先导向还表现在城市对农村的隔膜上。北方粮食产区连年的丰收,使得“大旱”这样的概念距离人们十分遥远。而社会主流声音对于农业的隔膜,更是导致社会公众对农民以及农民所从事事业的严重隔膜。麦子好像天生就应该“绿油油的”;麦穗,天然就应该“沉甸甸的”;而农村,也天然是一个充满丰收喜悦的所在。
对于一个处于城市化进程之中的国家来说,这样的情形似乎也是可以原谅的。从全中国的每一个角落都要“农业学大寨”,到亿万农民工进城谋生,城市已经成功取代了农村在国家权力中的地位,这样的转型来之不易,也是发展的必由之路。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就可以淡漠农村,忽略那些支撑现代化建设的麦田、稻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