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众参与 江河信息 二月十八日绿家园江河信息导读: (编辑:丽英)

二月十八日绿家园江河信息导读: (编辑:丽英)

2009-09-17

二月十八日绿家园江河信息导读: (编辑:丽英)

 

旱灾专题报道:

1、第一财经日报:    更要关注干旱灾害转移

2、第一财经日报:    水问:当务之急是管理好有限的水资源

3、第一财经日报:    北京的水:国际化都市过程中提供教训和借鉴

4、第一财经日报:    黄河怎么了

5、第一财经日报:    调水大工程:想象与现实

 

环境资讯:

6、新华网:       联合国报告称环境恶化将加剧粮食危机

7、中国经济网:     政协委员呼吁:环保部门应介入过期药回收处理

 

地方信息:

8、重庆晨报:      两江缩水!重庆修4座水库作主城第二水源

9、东方网:       上海用水将受咸潮影响 黄浦江系统“救急”

 

气候变化:

10、第一财经日报:    南北气候异常 全球变暖现象愈演愈烈

 

深度报道:

11、科学时报:      马军:西南水电过度开发无助节能减排

12、中国环境报:     毁林案件屡发生 珍稀植物保护的缺陷怎么弥补?

13、中国环境报:     水源收集可减少旱灾损失 缓解水资源紧张局面

 

环境时评:

14、长沙晚报:      水污染比三鹿奶粉更可怕

15、中国环境报:     环评项目增加 怎么保证审批提速质量不降?

16、中国环境报:     水破产是危言耸听吗?

17、中国环境报:     夏粮主产区干旱形势仍严峻 抗旱治本良方何在?

 

 

 

1、更要关注干旱灾害转移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2009年02月18日 章轲

  专访水利部防洪抗旱减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旱灾及对策研究室主任吴玉成

  受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的委派,2月6日,水利部防洪抗旱减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旱灾及对策研究室主任吴玉成等专家赴山西省协助开展了为期4天的抗旱减灾考察调研工作,先后走访了3市5县。灾区的旱情到底怎样?干旱的成因是什么?怎样才能增强抵御旱灾的能力?日前,吴玉成接受了《第一财经日报》的独家专访。

  人与自然共同作用

  《第一财经日报》:您上周刚从旱区调研回来,能否谈谈旱区的实际情况?

  吴玉成:去年入冬以来至今,我国10余个省份都发生了严重的干旱,如此大范围和持续时间如此长的干旱,还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所罕见的。

  山西考察临行前,尽管我知道由于自然地理气候等原因,山西省是我国干旱最为频发和干旱灾害损失较为严重的省份之一,但这只是一种概念,此次亲临受旱实地,真正体验和感受了干旱的严重程度。就目前而言,山西省的干旱灾害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农田和冬小麦(1994,-2.00,-0.10%)受旱严重;二是大量人口和大牲畜发生临时生活饮水困难。据山西省防汛抗旱总指挥部统计,2月7日干旱最为严重时,山西全省冬小麦受旱面积达到838万亩,占总播种面积的77%,有113万人口和19万大牲畜发生生活临时饮水困难。

  除山西外,其余受灾省份的干旱灾害主要表现为农田和冬小麦受旱严重、出现大量人口和牲畜生活临时饮水困难,这两方面的问题在各地表现有所区别,有的前一问题严重,有的后一问题更突出。

  《第一财经日报》:发生这场严重干旱灾害的原因是什么?

  吴玉成:首先需要说明,干旱和干旱灾害是有区别的。干旱是一种自然气候波动现象,无论是任何气候区都可能会随机地出现干旱现象;而干旱灾害是干旱与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及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

  目前同时发生在我国众多省份的这场严重干旱灾害是自然和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共同作用所致。从自然的角度讲,自去年10月份以来,大多旱灾省份长达100余天没有一场有效降水发生,而且这期间累计降水量严重偏少。如山西省这期间的累计降水量较正常情况偏少超过80%,其他严重干旱省份的情况也是大同小异。如此大范围、长时间的降水异常偏少确实比较罕见,这是大气环流异常所导致的,也是这场严重干旱灾害的自然原因。

  从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角度看,干旱较为严重的8个省份是我国的冬小麦主产区,是农业比重较大地区。我们知道,农业是在自然条件下的生产过程,干旱灾害脆弱性最强,尤其是雨养农业区,如山西省受干旱灾害影响的冬小麦的面积,接近60%属于雨养农业区。而灌溉农业区冬小麦遭受干旱灾害也是有原因的,经过调研表明,众多灌溉农业区冬小麦在这场干旱灾害中未能幸免的主要原因在于,冬小麦未施行冬前灌溉。

  根据上面的分析可知,发生这场严重干旱灾害的原因是自然和社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干旱影响方方面面

  《第一财经日报》:干旱是否还对其他方面带来影响或灾害?

  吴玉成:这个问题是肯定的。从大的方面讲,干旱的影响及灾害可分为社会方面的、经济方面的和生态环境方面的。尽管人类社会经济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和进步,但干旱灾害的脆弱性非但没有减弱,反而有所增强,这是目前国内外干旱研究普遍认可的观点。

  《第一财经日报》:既然干旱影响是方方面面的,我国目前的干旱灾害状况及趋势如何?

  吴玉成:我国是世界上干旱最为频发和干旱灾害损失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往早期一点说,据统计,公元前206年至公元1948年期间,我国曾发生较大旱灾1056次。往近一些讲,就干旱灾害经济损失而言,据有关资料,上世纪50~60年代每年约300亿~400亿元;70年代至80年代初每年约400亿~500亿元,80年代末增至600亿元;90年代平均每年达1000亿元以上。

  进入新世纪以来,每年全国的干旱灾害经济损失并未显著减少。干旱灾害除了较易量化的经济损失(尽管并不十分精确)之外,还有难以量化的生态环境灾害以及社会方面的影响。总之,我国的干旱灾害是比较严重的,如果我们不给予足够的重视,会影响到我国全面小康社会及和谐社会建设,并危及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关注“干旱灾害转移”

  《第一财经日报》:尽管我国是世界上干旱灾害较为严重的国家,但很多人对干旱灾害感受也不深,同时,国家每年的粮食产量波动也不大、GDP逐年增加,这是为什么?

  吴玉成:干旱灾害是一个累积的过程,或说干旱具有蠕动性。当干旱发生时,生活在城市里的人反倒感觉挺好,长时期的无降水,人们觉得出行等活动很方便。此外,干旱灾害不像其他如地震、洪水及火山等自然灾害现象表现得那么突然和猛烈。

  我国的粮食产量波动不大、GDP逐年稳步增加,干旱灾害到底体现在哪里呢?我们研究认为,除了每年造成的数百亿斤粮食损失、数百亿元的经济作物损失和工业生产损失外,还有生态环境方面的干旱灾害,这或许可以称作是干旱灾害的转移。

  比如,在华北平原,这种干旱灾害转移现象就较为明显。华北平原也是我国干旱多发区,但多年来粮食总产量以及GDP都呈稳步增长态势,表面上看,干旱灾害体现的似乎并不严重,然而,生态环境干旱灾害却十分严重。如长期大量超采地下水,形成了数万平方公里的地下水漏斗,致使地面沉降、海水入侵加重等生态环境问题。

  所以,如果只用粮食产量和GDP衡量,干旱灾害似乎并不严重,这是因为存在干旱灾害转移的缘故。

  减轻旱灾脆弱性

  《第一财经日报》:针对这次干旱问题,专家们的意见如何?

  吴玉成:这是一个较大的问题,在此只是基于我们目前的认识和研究,从以下四个方面做一简要回答。

  一是建立健全较为完善的抗旱减灾政策法规。我国是世界上干旱最为频发且灾害损失较为严重的国家之一,防旱抗旱减灾工作始终是我国社会稳定、经济平稳发展、生态环境良好以及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保障之一。防旱抗旱减灾工作是一项较为复杂的系统工程,是公益性事业,无论是从防旱抗旱减灾工作需求还是法律社会建设的角度讲,建立健全较为完善的抗旱减灾政策法规都是非常必要的。众多出现在抗旱减灾工作中的矛盾和问题需要通过法律加以规范解决。

  二是加大抗旱减灾投入力度,逐步减轻全社会的干旱灾害脆弱性。我们这次在受旱区实地考察调研看到,一些发生人畜临时饮水困难的地区,面对干旱十分脆弱。因此,通过加大投入,逐步减轻干旱灾害脆弱性是一种治本的防旱抗旱减灾策略。

  三是加强抗旱减灾研究,提高防旱抗旱减灾科技水平。与其他自然灾害相比,抗旱减灾研究相对薄弱,这是全世界普遍存在的现象。但随着干旱灾害严重性逐渐被认识,很多国家尤其是美国和加拿大等国家都在逐步加大抗旱减灾研究的力度。

四是加强防旱抗旱减灾教育,提高全社会成员的干旱风险意识,自觉投入到防旱抗旱减灾之中。从根本上讲,干旱灾害是由于缺水所致。干旱是暂时的气候波动现象,如果我们有足够的备用水资源可用,就不会导致严重的干旱灾害。但问题是,大自然赋予我们的水资源是有限的,那么,从人与自然和谐的观点讲,我们就应该在用水问题上适当约束自己,更不可浪费水资源,从而积极做好应对干旱的准备。而事实上,我国在针对全社会成员开展防旱抗旱减灾教育方面很薄弱,许多社会成员缺少干旱灾害风险意识。

2、水问:当务之急是管理好有限的水资源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2009年02月18日 章轲

  连续3个多月,华北、黄淮、西北、江淮等地15个省、市未见有效降水。

  冬小麦告急,大小牲畜告急,农民生产生活告急。不仅工业生产用水告急,城市用水告急,生态也在告急。

  都是因为一个字:水。

  “水资源问题已经成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突出瓶颈,成为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本月14日,水利部部长陈雷在全国水资源工作会议上说。

  2月12日起,北方冬麦旱区迎来了雨雪。

  不过,农业部副部长危朝安表示,“从总体上看,全国受旱的大部分麦区旱情尚未根本缓解,抗旱形势依然十分严峻。”“我们后面还要付出极大的努力,硬仗、大仗可能还在后面。”

  1 浪费之巨

  “干旱发生之后,一个很突出的问题就是水源不足,特别是一些灌区中部和末端的水源问题更加突出。”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秘书长、水利部副部长鄂竟平坦言。

  据水利部防洪抗旱减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提供的报告,全国年均水资源总量为2.8万亿立方米(其中河川径流量2.7万亿立方米,平均地下水资源量0.83万亿立方米),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四位。但由于人口众多,若按人均水资源量计算,人均占有量只有2160立方米,不足世界人均水量的1/4,在世界排第121位,已经被联合国列为全球13个贫水国之一。

  该中心旱灾及对策研究室主任吴玉成对记者说,我国水资源分布同人口、耕地分布极不协调。

  调查显示,长江流域及其以南的珠江流域、浙闽台诸河、西南诸河等流域,国土面积、耕地和人口分别占全国的36.5%、36%和54.4%,但水资源总量却占全国的81%,人均水量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6倍,亩均占有量是全国平均值的2.3倍。

  相比之下,辽河、海滦河、黄河、淮河流域,面积为全国的18.7%(相当于南方的一半),水资源总量却只为南方4片区的10%;北方耕地占全国的45.2%,人口占全国的38.4%,水资源总量更少,特别是海滦河流域尤为明显,人均占有水量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6%,亩均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4%。

  陈雷在14日召开的全国水资源工作会议上透露,水资源评价最新成果显示,1980~2000年水文系列与1956~1979年水文系列相比,黄河、淮河、海河和辽河4个流域降水量平均减少6%,地表水资源量减少17%,海河流域地表水资源量更是减少了41%,北少南多的水资源格局进一步加剧。目前全国缺水量达400亿立方米,近2/3的城市存在不同程度的缺水,农业平均每年因旱成灾面积达2.3亿亩左右。

  历史上,我国就是一个水资源短缺、水旱灾害频发的国家。但为什么近年来水危机变得越来越突出呢?

  除了气候变化的因素外,专家们称,主要是人为的。

  农业是用水大户,但也是浪费大户。根据水利部统计,近几年我国农业每年灌溉用水量约3700亿立方米,占全国总用水量的67%左右。由于用水管理粗放,水的有效利用率仅为30%~40%,而很多国家已经达到70%~80%。

  而据陈雷本月14日在全国水资源工作会议上透露的最新数字,全国农业灌溉水利用系数为0.46。我国单方水的生产能力只有0.85公斤左右,远低于2公斤以上的世界发达国家的水平,每年农业灌溉浪费的水量相当于3~4条黄河的天然年径流总量。

  工业同样是浪费大户。我国工业用水量约占全国总用水量的21%,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为163立方米,是发达国家的10~20倍。我国水的重复利用率为40%左右,而发达国家重复利用率在75%~85%。

  水利部防洪抗旱减灾研究中心的调查发现,《水法》已实施16年了,但条块分割、多头管理的局面尚未得到根本的扭转。

  吴玉成说,由于地下水与地表水、流域的上下游、农村与城市、水量与水质等被人为地分割管理,在江河枯水期,上游地区大量引水,造成下游地区无水可用;一些地区和部门为各自的利益,或在缺水地区上高耗水项目,争抢水资源,或是在河道保护区内建工厂,或是随意排污、以邻为壑。

  本报记者年前在甘肃省民勤县采访时注意到,那里所有的村都用“大水漫灌”的方式浇地。水源只有一个:地下水。由于抽取地下水不要钱,农民只需支付少量的电费就行。而民勤也是我国目前土地沙漠化、荒漠化最严重的地区。

  “长期以来,将水资源看作是公益性物品,水价一直处于低水平状态。导致水资源浪费严重、用水效率低下。”全国工商联环境服务业商会秘书长骆建华说。

  骆建华等人正试图设计一种“区域供水平均成本核算模型”,为决策部门确定合理的水价提供参考。

  2 调水之争

  应对大旱,近期各地纷纷启动了引水、提水、抽水工程。黄河流域沿线各省则引黄开闸。截至12日,山东引黄河水3200万立方米,河南引黄河水4.2亿立方米。

  不过,令人感到有些沮丧的是,2008年7月以来,黄河流域来水比往年来水偏枯三成左右,其中上游偏枯一成,中游偏枯六成,下游偏枯八成。截至2月9日,龙羊峡、刘家峡、万家寨、三门峡、小浪底等水库合计可调节水量为145.4亿立方米,较去年同期少36亿立方米。

  有报道称,去年冬天以来山西、山东、河南、陕西四省区大型水库蓄水量比去年同期偏少,中小型水库蓄水尤其不足,山西省有400多座水库干涸。

  对于蓄水比常年少的山西、陕西和甘肃,鄂竟平表示,准备通过加强黄河流域的有关水库调度来统筹解决这几个省的用水问题。

  显然,光靠黄河这点自然来水于事无补。“要解决北方干旱、黄河断流的问题,每年须引水2000亿立方米以上。”原国家第一工业机械部部长周子健说。

  有分析认为,2009年的特大干旱有可能提速我国西线调水的进程,同时不排除在4万亿新增投资计划中,拿出一部分资金进行这方面的投入。

  3 节水之难

  不过,当务之急是在水资源十分有限的情况下,救活更多的麦苗。

  “抗旱要浇水,同时要节水,节约成本,讲究抗旱的效果。”危朝安说。但如何节水,农业部门并没有开出“药方”。

  干旱来临之后,反对“大水漫灌”方式的专家们多主张推广滴灌、喷灌、微灌等节水灌溉技术。

  科技部中国技术市场管理促进中心节水灌溉首席专家邱为铎告诉记者,我国现有有效灌溉面积8.1亿亩,98%仍然采用古老的漫灌技术。由于技术落后,斗渠以上的输水渠道损失的水量占灌溉总用水量的60%,加上田间渠道的输水损失和田间深层渗漏损失,浪费的水资源高达灌溉用水量的70%,说明灌溉不仅是水资源的浪费大户,也是节水潜力最大的一个领域。

  “我国水土资源短缺仅仅是技术性短缺并非资源性短缺。灌溉工程技术落后是造成水资源浪费的主要原因。”邱为铎认为,缓解水土资源危机的根本出路在于灌溉技术的自主创新。邱为铎正在推广的滴灌技术,工程造价只有以色列滴灌的五分之一至十分之一,适用于除水稻之外的各种农作物和防沙治沙的生态作物。

  但对于推广新的灌溉技术和设备,全国政协常委、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所长林而达认为:“这需要政府扶持。现阶段让农民自己掏钱买,我觉得不现实。”

  “我们搞的这个技术建设成本比以色列减少了90%,运行成本也就是现在漫灌的六分之一。”邱为铎说。他同时承认,这些年没有达到预想的推广效果。

  尽管在节水问题上有着多方争论,但在水利设施问题上,大家的看法是一致的。鄂竟平表示,中国的水利工程,特别是农田水利工程,多数修建于上个世纪的五六十年代,经过几十年的运行,确实存在着老化失修的问题,特别是一些灌区的末级建筑。

  据水利部的统计,大型灌区主要建筑物有40%左右需要维修,中小灌区有50%左右需要维修。

  著名时事评论员邓聿文认为,对抗旱工作来讲,今后的重点是要加快抗旱工程建设,提高工程抗御水旱灾害能力。

  “历史上,也不是没有在大旱期间取得好收成的例子。因为我们已经有了一定的灌溉条件。”林而达称,农业问题,就是要想尽办法调动起农民的积极性。不管是技术还是政策,如果农民没有积极性,都没有用。

  不过,在当前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加重的严峻形势下,当务之急是管理好有限的水资源。陈雷表示,今年国家将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要围绕水资源的配置、节约和保护,建立起三道红线:水资源开发利用“红线”,严格实行用水总量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严格控制入河排污总量;用水效率控制“红线”,坚决遏制用水浪费。制图/张逸俊

3、北京的水:国际化都市过程中提供教训和借鉴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2009年02月18日 章轲

  北京城缺水、少水的历史,或许能为越来越多的城市在迈向“特大城市”

  2月的北京,风干物燥。

  12日一场短暂的降雨并没有缓解大地的干渴。从12日倒推回去,北京连续无降水日已达110天,成为全国范围内连续无降水日最长的地区,并创下了北京38年来降水最少的纪录。

  北京市气象局气候中心首席预报员张青称,北京已是大旱。与北方冬麦区一样,北京的抗旱形势同样严峻。

  这座曾经有着五大水系(蓟运河水系、潮白河水系、北运河水系、永定河水系、大清河水系)和100余条大小河流、因水而建都的城市,如今却沦为世界级贫水城市。2008年人均水资源只有220立方米,仅为全国人均的1/10和世界人均的1/40。

  “由于自然生态系统的正常循环机制被打破,自然来水日益减少,城市耗水量剧增,北京未来的发展正面临着严重的水危机。”北京生态问题专家王建告诉《第一财经日报》。王建曾供职于北京市环保局,对北京水资源与水环境颇有研究。

  北京属华北地区干旱少雨气候,全年降雨少,且大多集中在7、8、9三个月,多年平均年降水量不足600毫米。

  王建告诉记者,1949年以来,北京曾经历了4次水危机:

  第一次水危机(1960年和1965年)。1960年1至6月份,降水仅61毫米,只有多年同期平均的一半。1965年全年降水仅377毫米。由于气候干旱,永定河上游来水减少,官厅水库水源枯竭,最低水位比死水位还低2米。城区用水紧张,人们通过当时刚刚建成不久的京密引水渠,引密云水库的水度过危机。

  第二次水危机(1970~1972年)。北京连续3年平均雨量仅508毫米。官厅、密云两大水库来水同步减少,造成200多万亩作物严重减产。这期间,北京掀起了一个平原打井高潮,短短几年内,打井3万余眼。两大水库供水对象,由农村为主转向城市为主,农业主要依靠开采地下水。如果说第一次是单库水危机的话,那么这次是两库危机并发。

  第三次水危机(1980~1986年)。北京遭遇连续7年干旱,平均年降水量仅498毫米,与历史上连枯最长14年(北京站1857~1870年)平均降水量492毫米相接近。1981年7月下旬,密云、官厅两大水库蓄水仅5.1亿立方米,地表水资源入不敷出,地下水也大面积超采,供水形势极为严峻。为了度过这次供水危机,1981年国务院决定,密云水库主要保北京,天津改为由滦河供水。北京市也采取了“限工、压农、保生活”的供水方针,并实施了计划用水、节约用水措施。

  第四次水危机(1999~2007年)。北京出现连续9年干旱,9年平均降水仅428毫米,到2003年11月底,密云水库蓄水7.6亿立方米,官厅水库蓄水2.1亿立方米,比1999年初分别减少了20.8亿立方米和3.2亿立方米。

  这期间,北京由于地下水连年超采,水位持续下降。北京水务部门先后建成怀柔、张坊、平谷、昌平4处应急水源,同时还将几座中型水库纳入城市供水系统统一调配,并多次分别从山西大同的册田水库,北京延庆的白河堡水库,河北的友谊水库、壶流河水库、响水堡水库、云州水库等向北京紧急调水,以解决北京水资源供需的燃眉之急。

  位于北京市西北90公里永定河上的官厅水库,是我国解放后修建的第一座大型水库,主要任务是防洪、供水、发电,也是北京市重要的供水水源地之一。但由于近20年来水量大量减少,水质受到上游河北张家口一带工业污染,已不符合饮用水标准,不再向市区供饮用水,而作工农业用水。而曾经水流湍急的永定河,如今即使在7、8、9三个月的丰水期,也无水流淌。

  王建还发现,密云水库目前蓄水也只有10亿立方米左右,内湖部分水面已变成大片庄稼地。他说,平水期北京周边“十库九旱”、“有河皆干”;枯水期颐和园昆明湖、圆明园福海以及北大未名湖等都干涸见底。

  “问题在于恶性膨胀的城市规模,快速增长的城市人口,以及高速发展的城市经济。”王建说。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提出,从水资源承载力等约束因素出发,结合人口自然增长率,2020年北京人口规模应控制在1800万人左右。而截至2008年年末,北京市常住人口已经达到1695万人,比2007年末增加62万人,相当于增加一个中等城市的人口规模。据北京市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于秀琴透露,2005年以来,北京相当于增加了4个中等城市的人口规模。

  “当务之急,是控制城市继续恶性膨胀。”王建说。

  民间环保组织绿家园负责人汪永晨认为,大旱之时,调整不适当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广泛地节水或许更有效。

  汪永晨上周发动北京地球村、陕西妈妈环保协会、厦门市绿十字环保志愿者中心等十多家民间环保组织共同呼吁,每个人都从生活中的小事做起,节约用水;每个企业、每个工厂、每个城市努力节水。

“长期以来,人类一直在误解水、错用水、虐待水、伤害水。”汪永晨说,一次次大旱提醒人们,要尊重河流伦理,尊重水伦理,尊重水生生态系统的丰富性,让河流成为河流,让水成为水。

4、黄河怎么了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2009年02月18日 章轲

  甘肃民勤县城以北100多公里处,西渠镇煌辉村。

  年近30岁的盛红强和他的老父亲盛禹国正在翻耕干裂的农田,不远处,大片大片的土地已经盐碱化,一眼望去,银白耀眼,像是下了一层雪。他们的身后,是只剩下残垣断壁的家园。

  盛红强无奈地告诉《第一财经日报》,绝大部分村民已经撤到2公里远的移民区。

  近20年间,由于上游来水减少,气候干旱,原本的绿洲已由过去的阻沙天堑变为沙源,水干风起,沙逼人退,这里土地的荒漠化已达94.5%。

  这只是黄河流域小小的一景。

  “根据新一轮黄河流域水资源综合规划核算成果,黄河多年平均天然径流量已由原来的580亿立方米减少为535亿立方米,将来还可能进一步减少。”1月15日,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主任李国英在2009年全河工作会议上说。

  中科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的调查表明,20世纪80年代以来,黄河上游兰州以上河段来水量年平均减少13%,2002年水量减少高达46%。原因是上游人为破坏活动加剧,鼠害严重,地表荒漠化。

  由于水量的逐年减少,在整个黄河流域,土地干旱化、荒漠化的趋势正在加剧。

  分干吃净黄河水

  黄河,中国的母亲河。

  有人说,如果把祖国比作昂首挺立的雄鸡,黄河便是雄鸡心脏的动脉。在黄河流域,上千条支流与溪川犹如无数毛细血管,源源不断地为祖国大地输送着活力与生机,哺育了中华灿烂的古代文明。

  作为我国的第二长河和世界第五长河,黄河干流贯穿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等九个省、自治区,流域面积达到79.5万平方公里,养育着9780多万人。

  在今年的旱灾中,黄河流域的陕西、山西、河南、山东恰恰是重灾区。

  据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的统计,黄河流域面积占全国国土面积的8%,而年径流量只占全国的2%;黄河流域耕地面积为1.8亿亩,但耕地亩均水资源占有量仅占全国均值的18%,考虑到跨流域对外供水,实际拥水量更小。

  黄河可利用水量仅有380多亿立方米,而黄河年分配的水量就达370亿立方米,若再考虑沿河损失的水量,基本上是分干吃净,生态用水更是无法列入考虑范围。

  长期以来,黄河流域用水的主要用途是农业灌溉,平均每年引用黄河河川径流362亿立方米,耗水284亿立方米,占总耗用河川水量的92%。工业及城乡生活每年引用黄河河川径流33亿立方米,耗水23亿立方米,占总耗用河川水量的8%。

  但这一情况在几十年前开始发生改变,随着沿岸城市发展,人口大量增加,特别是大量高耗水工业企业的兴起,用水结构逐渐向城市与工业倾斜。

  据记载,在1972年至1996年的25年间,黄河下游利津站有19年发生断流,其中1991年至1996年连年断流,累计断流491天,特别是1996年累计断流达136天,1995年断流最远点达到河南境内的夹河滩水文站以上,距河口683公里。

  缺乏战略环评

  为了解决黄河水资源紧缺、供需矛盾突出的问题,上世纪80年代,国家出台了“黄河水量分配方案”,这是我国为大江大河首次制定的分水方案。

  据记者查阅的分水方案资料,在370亿立方米的年耗水总量中,陕西、山西、河南、山东领到的指标分别是38亿立方米、43.1亿立方米、55.4亿立方米、70亿立方米。

  “用水高峰期,超计划用水现象时有发生,水量调度指令执行力不乐观。”黄委会水资源管理与调度局局长安新代说。

  宁夏、内蒙古领到的指标分别是40亿立方米和58.6亿立方米。

  “宁夏、内蒙古两区每年耗用的黄河水在100亿立方米左右,占整个黄河耗水总量的近三分之一。”李国英称,在没有外流域调水的情况下,包括宁蒙两区在内的黄河流域水资源供需矛盾将会日趋尖锐。

  而在宁夏、内蒙古两区,近年来争相大上能源化工项目,大量耗水,形成了行业高耗水与区域严重缺水的巨大矛盾。

  与此同时,大量污水未经处理,就直接排入河道。根据近年来的水质监测资料,黄河流域工业废水量已占流域废污水总量的71.5%。

  尽管治污力度逐年加大,但安新代承认:“旧有的严重污染河段没有明显改善,新的隐患正在形成,水污染事件频发。”

  据环保部透露,强化战略环评,规范黄河中上游能源化工区发展已成为当务之急。

  “有限的黄河水必须要综合考虑经济、输沙、生态、稀释等各种功能用水需求。”安新代说。

  规范水权转换行为

  专家表示,应根据黄河水资源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能够提供的可持续支持,协调调整包括工农业生产、城镇建设、生态环境建设发展规划在内的社会经济整体发展规划。

  在建立健全规划的同时,采取必要的市场化手段也不可少。

  据黄委会介绍,近年来,在宁蒙两区开展了水权转换试点。这是在不增加黄河分水指标的前提下,通过企业投资农业节水灌溉工程,促进农业节约用水,为新建工业项目提供水源,解决制约缺水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水资源问题。

  截至2008年10月,黄委已审批26个水权转换项目,其中内蒙古20个、宁夏6个,26个项目合计转换水量2.28亿立方米,节水量2.57亿立方米,节水工程总投资达12.26亿元。

  但安新代表示,尽管“方向正确,措施可行,但由于水权转换仍处于起步阶段,法规制度仍不健全,运行机制尚不完善,水权交易的市场没有真正形成,效果并不理想”。

  “目前还有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没有征收水资源费。对这些地区来说,国家事实上并未获得水资源的所有权。”全国工商联环境服务业商会秘书长骆建华日前对本报记者表示,国家应依法强化水资源费的征收和管理,逐步实现用水补偿的合理化。

  骆建华认为,水资源浪费现象普遍,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水价偏低,没有完全体现水资源真实的成本。“水价合理,既包括科学的成本组成,又包括合理的价格水平,使水价既能起到促进节约用水,又有利于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李国英透露,今年将结合设施农业、节水农业推动水权转换的进一步开展,在8月份前制订规范行业间水权转换有关工作意见。同时在《黄河法》立法框架下,组织开展河道管理、防汛、水资源保护等方面的前期立法研究,11月提交各项立法研究报告。

5、调水大工程:想象与现实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2009年02月18日 章轲

  根据2002年12月国务院批准的《南水北调工程总体规划》,这一世界上最大水利工程的东线一期和中线一期分别于2002年12月和2003年12月开工建设。

  截至目前,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已开工12个单项工程32个设计单元工程。到去年8月底,南水北调工程累计完成投资215.89亿元。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公室表示,2009年计划安排南水北调工程投资213亿元,这也是南水北调工程开工建设以来年度计划投资规模最大的一年。

  “但这一工程时间长(50年),投资大(4860亿元)。”这些年,水利专家郭开一直在为他那个“大西线调水方案”奔走呼号。13日,郭开在电话中对记者说:“大西线方案要是早点实施,北方也不会遭受旱灾了。”

  按照郭开的方案,利用筑坝截流和隧洞输送,从雅鲁藏布江、怒江调水入金沙江、雅砻江后再入黄河,总调水量可达2006亿立方米。“时间只需要5到8年,总投资按1997年不变价为2250亿元。”郭开说,雅鲁藏布江、怒江、澜沧江等江河每年出境量6366至8109亿立方米,可取水量3800亿立方米,足可保证2006亿立方米的取水量,这也相当于4条黄河的总流量。

  2005年6月30日,中国科学院第257次香山学术讨论会曾专门讨论过这一方案,郭开也在会上作了长时间的报告。会上,40多位国内研究干旱和蓄调水方面的专家达成的共识是:未来,北方水资源短缺的形势更加严峻、令人十分忧虑。从全局看,调往北方的总水量应在目前《南水北调工程总体规划》的448亿立方米的基础上,至少再扩大两倍的调水量,才有可能保障我国北方地区的持续、全面、健康的发展。

  在国家“十一五”规划中,也明确提出,“完成南水北调东线和中线一期工程,合理规划建设其他水资源调配工程。”

除了郭开的“大西线调水方案”,近年来还有黄河水利委员会提出的“大西线调水”方案、原长江水利资源委员会委员林一山提出的“大西线调水”方案、中科院自然资源考察委员会研究员陈传友提出的“藏水北调”方案、原电力部贵阳勘探设计院提出的“大西线调水”方案等等,大意都是将青藏高原大量的水资源调往中国的西部、北部地区。

6、联合国报告称环境恶化将加剧粮食危机

来源:新华网2009年02月18日

    新华网内罗毕2月17日电(记者 赵卓昀)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在17日公布的一份报告中发出警告说,虽然去年的粮食危机暂时淡出了人们的视线,但如果环境继续恶化以及人们仍不能以环保的方式发展农业,未来全球可能面临更加严重的粮食危机。

    这份题为《环境在防止未来粮食危机中的角色》的报告指出,过去100年来,粮食价格不断下降的趋势可能已经走到尽头,今后几十年,全球粮价可能将上涨30%到50%。而极端贫困人群将成为最大的受害者,因为食品支出占他们收入的比例最高可达90%。报告认为,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到2050年,全球环境恶化造成的粮食产量下降幅度可能高达25%,从而产生严重的粮食危机。

    报告说,现在全球有超过三分之一的粮食被用作牲畜饲料,按照这一趋势发展下去,随着牲畜数量的不断增长,到2050年这一比例将上升至50%,从而进一步加剧粮食危机。报告作者建议加快开发环保技术,比如从秸秆、果壳等一些作物的废弃部分中提取牲畜饲料,以减少粮食的消耗。

联合国副秘书长、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阿希姆·施泰纳在报告中指出,需要改革的不仅仅是农业生产领域,也包括粮食的运输、销售和消费等各个环节。以美国为例,据估计食品在流通和消费过程中的损耗和浪费高达40%到50%。

7、政协委员呼吁:环保部门应介入过期药回收处理

来源:中国经济网 2009年02月18日

  近年来,以解决药品安全隐患和环境安全隐患为目的各类家庭过期药品回收行动备受社会关注。对此,广东省政协委员李楚源在“两会”上提出提案,呼吁环保部门应主动介入过期药品环保处理

  李楚源说,过期药品已被明确列入国家危险废物目录,随意丢弃对环境污染无法估量。

而过期药品环保处理对防范药品质量安全隐患有较大益处,如清理家庭小药箱,可防止过期药品被误服或误用,也防止过期药品从城市流向监管不严的农村市场。

  “遗憾的是目前过期药品环保处理多由企业发起,但因后期处理费用过高,一些药厂、药店开展回收行动积极性遭到打压,甚至出现"虎头蛇尾"局面。”李楚源说:“1吨家庭过期药品回收处理费用在2500~6000元不等,这还不算物流和人工费用,以"全球首创家庭过期药品回收机制"的白云山和黄为例,迄今在全国范围内回收药品达360吨,后期费用数以百万计。”因此,他建议家庭过期药品回收亟待环保部门介入,环保部门应介入前期宣传,树立全民药品对环境危害的意识;应与相关药企有网络的药品零售企业合作,主动介入过期药品回收设备的网络组织,使其更规范;应积极参与所回收过期药品的后期处理。目前,家庭过期药品回收主要是一些企业自发公益行动,且成本高昂,如果环保部门参与其后期无公害化处理,可有效减轻企业负担,提升回收积极性,将废旧药品回收工作做得更好。

8、两江缩水!重庆修4座水库作主城第二水源

来源:重庆晨报  2009年2月18日

建成后主城喝水不再只靠两江,4座水库可保1000万人喝一年 

华龙网讯 (记者 宋岩)重庆坐拥两江,水源不愁。但2006年的大旱天气,虽然供水有保障,但看着严重缩水的两江,市民心里也难免打鼓,会不会缺水哟?昨日,在市水投集团2009年工作会议上,集团董事长吴家宏透露,我市将修建4座水库,够1000万人喝一年,作为主城区除两江之外的“第二水源”。

够1000万市民喝一年

按照规划,我市主城区将成为人口超过1000万的特大城市。吴家宏说,按照有关规定,作为特大城市,必须具有两个水源。目前,主城区的供水还只有一个水源,即从两江提水。

为此,我市修建4座水库,作为主城区“第二水源”。吴家宏说,这4座水库包括已经动工的渝北观音洞水库、已经建成的南岸迎龙湖水库。2012年将开工建设巴南观景口水库,2012年将启动綦江藻度河水库。

这4座水库总投资超过60亿元,可调用的水量超过了6亿立方米。吴家宏说:“这4座水库的水,在两江水源出现问题后,将通过管道调到主城各区,保证居民用水。这4座水库的水量,可保证1000万人喝一年。”

4年后确保15年不缺水

吴家宏说,今明两年,将有一大批水利工程投入使用,针对渝西地区的特殊情况,水投集团在渝西地区也布局了大量的水库,以解这些地区的“口渴”。比如永川是我市缺水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水投集团投资在永川修建了松溉提水工程,今年即将投用;修扩建了永川孙家沟水库,在这两个水利工程的保证下,永川未来15年不会缺水。

为解决大足、荣昌、双桥三地的缺水问题,水投集团动工建设了大型水库———大足玉滩水库。在渝东南和三峡库区,也修建了一批水库,在2012年之前,这些水利工程都将陆续完工投入使用,到时,我市将新增库容14亿立方米,城镇供水能力日增120万吨,城镇供水人口超过600万人。“到2012年,重庆未来15年都不会缺水。”吴家宏说。

9、上海用水将受咸潮影响 黄浦江系统“救急”

来源:东方网2009年02月18日

    东方网2月18日消息:据《东方早报》报道,昨天,从上海市水务局传来消息,今年第三次咸潮从2月12日17时起入侵长江陈行取水口,目前已历时5天,预计还将持续5-6天左右。为保障城市安全供水,上海水务部门采取长江原水适当减量供应措施,每日供应量由160万立方米减少至130万立方米;同时,最大限度地发挥陈行水库、宝钢水库的联动作用,确保陈行水库每天向宝钢水库借水不低于30万立方米,以保障城市供水。

    据介绍,长江原水减量后,市北宝山和普陀地区、浦东高桥与金桥地区服务压力会有所下降,居民用水高峰时段可能会受到一些影响。

    据悉,在枯水季节,长江口水源地易受咸潮入侵影响,每年冬季11月至次年4月,长江处于枯水期,极易发生咸潮入侵长江流域末梢的情况,而地处长江口的上海则屡受影响,而陈行水库位于长江边,其原水供应量约占上海原水取水量的三分之一,如果咸潮倒灌严重,陈行水库有可能暂停取水。上海市水务部门表示,此次咸潮袭击比较严重,为应对咸潮带来的供水严峻局面,上海各水务部门已召开紧急会议,要求各自来水公司抢修队伍24小时待命,全力保障城市安全供水。

    据了解,目前上海市供水调度监测中心和各相关供水公司紧密配合,充分发挥全市一网调度的优势,采取咸潮入侵期间加强监测、预警、一网调度等五大措施,有效保障城市正常供水。要求加强监测预警,对长江口咸潮的实时监测和预测预警工作,密切关注咸潮变化情况;实施长江原水减量供应,采取长江原水适当减量供应措施,每日供应量由160万立方米减少至130万立方米;利用宝钢水库补水,最大限度地发挥陈行水库、宝钢水库的联动作用,确保陈行水库每天向宝钢水库借水不低于30万立方米;实施一张网调度,加强清水应急调度工作,实施全市供水一张网运行,利用黄浦江供水系统向依赖长江原水供应的市北地区、浦东部分地区水厂进行调水。

    据介绍,长江原水减量后,市北宝山和普陀地区、浦东高桥与金桥地区服务压力会有所下降,居民用水高峰时段服务会受到一些影响,各供水企业要积极做好对用户的服务和解释工作。2月17日下午,市北自来水公司表示,目前市北供水正常,居民用水还未受到影响。

受咸潮和寒冷天气的双重夹击,对上海供水形成严峻考验,上海水务部门呼吁广大市民注意节约用水,团结协作,积极应对咸潮袭击和寒冷天气,确保城市安全供水。

10、南北气候异常 全球变暖现象愈演愈烈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2009年02月18日  冯迪凡

  各国在气候变化问题上的政治性分野,导致了漫长的推托和实质上的议题瘫痪。

  诚然去年是自2000年以来最凉爽的一年,然科学家们用数字强烈反驳了全球变暖现象不存在或正在消失的论调:2008年平均温度14.3℃,仍然是历史上第十最热年度。

  转入2009年,南北半球均出现异常天候;世界气象组织日前发表声明表示,导致目前一些欧洲国家出现严寒天气的部分原因是太平洋上形成的拉尼娜现象;澳大利亚气象学家则指出,在未来三年中,澳大利亚有可能还要处于另一个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之下。

  南北半球气候异常

  澳大利亚国家气候中心负责人大卫·琼斯表示,2009年,厄尔尼诺现象可能有恶化的迹象,然而可能在2010或者2011年到达澳大利亚。

  “我们已经在下一轮厄尔尼诺现象的形成之中,而现在的干旱虽然是我们已经经历过的最糟糕的,但是对于未来而言,恐怕还是很轻的一次。”琼斯表示,“我们看到的不断反复的山火季节,就是这一非常严峻的干旱造成的。”

  虽然也有科学家警告说,例如维克多利亚州大火这样的单一事件无法仅仅归因于气候变化,然而琼斯表示,目前的情况是“在最令人悲观的模式中,彻底和典型的气候变化事件”。

  他表示,曾经只是影响降雨量的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现在已经进入了第13个年头。

  在近日,由澳大利亚最大国家级科研机构——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CSIRO)与澳大利亚国家气候中心共同进行的研究中发现,澳大利亚此次破纪录的干旱也许同样与印度洋冷热循环有关。

  “在过去,在维克多利亚州,拉尼娜经常意味着湿热而厄尔尼诺意味着干旱”,琼斯表示,“在过去的13年中,厄尔尼诺一直都同毁坏性的干旱相连,而拉尼娜都同平均降水量相连。”

  澳大利亚科学家忧虑,基于厄尔尼诺现象以及山火爆发频率的恶化,全球暖化已经越来越强烈的被感知,而且大大超过了预期。

  澳大利亚饲料组织相关人士曾表示,干旱引发小麦、油菜和大麦的极度缺乏,导致每只猪的饲养成本提高50美元,全行业一周内会亏损300万至500万美元。

  对此,联合国副秘书长兼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阿奇姆·施泰纳发出责问:“如果像澳大利亚这样的发达国家由于干旱都能受如此大的影响,那非洲国家、亚洲国家、拉美国家及其他小岛国家的影响该有多大?”

  正在南半球澳大利亚遭受热浪之时,北半球英国暴雪连连:就算二次大战德军轰炸伦敦时也未全面停驶的伦敦公车,竟然全停驶了。

  早在1月份,欧洲一些国家遭受雨雪和严寒天气袭击,已经造成数十人死亡。世界气象组织声明表示,太平洋中部赤道地区以及东太平洋的海水表面温度低于正常温度,形成了“拉尼娜现象”,导致欧洲许多国家出现严寒天气。

  世界气象组织亦表示,由于天气现象是由多种因素通过极为复杂的相互作用产生的,所以只能说“拉尼娜现象”是原因之一。

  美国气候预测中心则于2月5日表示,在2009年春季,拉尼娜现象还将在北半球持续。

  气象监测模型显示,在2009年2月至4月,拉尼娜现象将持续走弱,同时转变成为一个中性的厄尔尼诺现象。

  美国气候预测中心并表示,在2009年2月至4月期间,拉尼娜现象有可能导致在印度尼西亚超过平均水平的降雨量,以及在中赤道太平洋地区的低降水量。

  期待各国合作

  时间回溯至2001年,彼时的美国前总统布什认为全球暖化理论不是“可靠的科学”,这一反映了当时美国主流意见的思想导致了随后8年中,主要二氧化碳排放国的不合作。

  虽然美国总统奥巴马信誓旦旦要重振美国在气候变化议题方面的领导者地位,大自然却并不能再赋予他另一个等待的八年。

  要注意到的是,政府间气候变化专业委员会(IPCC)已经预计从1990年到2100年全球气温将升高1.4℃~5.8℃;然根据目前评估,即使京都议定书被彻底执行,到2050年前,仍仅仅可将气温升幅减少0.02℃~0.28℃。

  气候专家们已经下决心,下个月在哥本哈根要临时举办一个峰会,以达到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问题上对领导人施压的效果;然除了呼唤在气候变化议题上首先达到“政治上的统一”之外,却也似无更好良策了;毕竟已有科学家指出京都议定书的标准定得太低,不足以应对未来的严重危机。

  虽然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此议题上的意见统一道路困难,“类似于中印两国等国家的用煤增加导致温室气体排放激增”的论调已经成为发达国家的主流论点。

  以“气候变化”为主要议题出访亚洲的美国国务卿希拉里近日也一再暗示,中国已经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温室气体排放国,却闭口不谈美国在工业时代的排放。

  希拉里此行要在“气候变化”议题上探索对华合作前景空间,并令新近任命的美国气候变化问题特使斯特恩也将同行。

  不过中国领导人已经最近明确表态,中国难以在哥本哈根会议上承诺量化目标,因为中国还处在发展中。

11、马军:西南水电过度开发无助节能减排

来源:科学时报 2009-2-18 

编者按:西南横断山区的水电开发和环境保护并不是一个新话题。有人说,西南横断山区就像一部《红楼梦》,水电专家看到了丰富的水能资源,生态学家看到了丰富的生态多样性,地质学家看到了地质脆弱……2008年10月,全国政协和电监会联袂赴云南四川考察长江上游的水电开发和环境保护情况,摸清长江上游的水电分布情况和存在问题。西南的江河发生了哪些变化?西南水电开发的动力何在?是否对当地的环境资源承载能力带来了挑战?水电开发是否给水电移民带来诸多艰辛?……对这些问题,本报将刊发系列文章进行探讨。

改革开放30年间,中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但经济增长模式未能得到根本转变。资源扩张型的增长模式,一方面给脆弱的生态环境带来了沉重的压力,另一方面加剧了能源供应的紧张趋势。加之近年来国际石油价格攀高,促使规模庞大的社会资本进入能源行业,极大地拉升了中国的能源开发强度。

在诸多能源来源中,中国的水电开发正以史无前例的速度推进。截至2004年,全国水电装机容量已达1亿千瓦,居世界第一位,而目前的计划,是到2020年将这一规模提升到3亿千瓦左右。中国正在开发和尚待开发的水电资源主要在西南地区,那里的大江大河及其支流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梯级开发,其环境和社会影响已开始显现,并引发了广泛的社会争议。

主张大力开发者的主要论点,一是中国水电的开发程度还很低,因此需要大力开发;二是西南水电可以弥补中国东部发达地区的电力短缺,以水电替代大量的火力发电,将有力促进污染控制和环境保护。

在西南地区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由于水电缺乏调节能力等固有的缺陷,对大江大河的过度开发正在西南地区引发高耗能产业的膨胀;而建立在廉价水电基础上的高耗能产业,给当地环境带来严重影响;而由此制造的巨量能源需求,将大规模消耗江河开发所产生的电力,直至导致新一轮电力短缺;而电力短缺又会引发更大规模的水电开发。这一“面多了掺水,水多了加面”式的水电开发模式,将使国家在高污染、高消耗的扩张型发展道路上越走越远。

高耗能缘何与水电如影随形

提到水电开发,人们熟悉的是壮观的大江截流,雄伟的大坝,绵延的输电线路,飞转的水轮机组,很少把水电开发和高耗能产业联系起来。“高耗能”产业涵盖铁合金、电解铝、钒钛、电石、烧碱、水泥、钢铁、黄磷、工业硅、多晶硅、电解锰、锌冶炼等产业,其共同的特点就是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大量消耗能源,尤其是电力。事实上,在很多西南地区,水电开发形成的廉价电力,催生了大量的高耗能产业。从湘西、鄂西到陕南、甘南,直至云南、广西、贵州的广大区域,水电开发激发高耗能产业发展的情形比比皆是。

西南地区选择高耗能产业来配合水电开发,并非政策失误或规划不当,更不应简单归结为一时头脑发热,它首先是由水电丰枯季发电不均的特性决定的,有其必然性。水电主要依赖江河的落差发电,发电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江河的来水量。而中国属典型的季风性气候,降雨高度集中于夏秋两季。这决定了水电站的来水在雨季和旱季差别普遍很大,给水电调节性带来了很大挑战。水电界提出的解决办法,是进行梯级开发,同时修建高坝,特别是要建设具有巨大库容的龙头水库,通过蓄积足够水量来人工调节。

而西南地区,特别是青藏高原的东南缘,山高谷深,虽然从工程角度看适合进行水电开发,但峡谷过于狭长逼仄,多数水库只能建成河道型水库,即使建设高坝,也难以获得巨大库容。以金沙江中下游为例,从虎跳峡至宜宾的千里江段,几乎都在峡谷间穿行,因而,规划中的虎跳峡水库之下的11座大型干流水电站都因库容不足而难以有效承担龙头水库的调节作用。

在崇山峻岭间,一些江段较为开阔,形成较多滩地,还有少数开阔坪坝,在这些地区的下游建坝,将有可能形成较大库容。然而,由于这些河滩和坪坝都是当地珍贵的土地资源,其中不少成为当地经济、文化中心。一旦建坝,回水淹没这些地区,会给当地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移民安置的困难和潜在的高成本反过来制约了大库容龙头水库的建设,进一步恶化了水电调节性能差的缺陷。

以水电装机为主的四川电网就深为调节能力不足所累。截至2004年底,四川省全口径发电装机容量达到2038万千瓦,其中火电681万千瓦,占33%;水电1357万千瓦,占67%。在水电中,具有季以上调节能力的仅有410万千瓦,仅占水电总装机的30%左右,其余均为调节能力很差甚至没有调节能力的径流式电站。这种电源结构性矛盾,造成电力电量“又多又少”的矛盾突出。在这样的情况下,西南水电站在雨季来水量巨大,大大小小的电站都希望开足马力发电,以创造效益。但这样常常造成短期电力供给过剩,电能无法消纳,因此雨季时不得不大量“弃水”,水电效益难以最大化,甚至可能陷入亏损。

水电装机容量的快速增长也直接导致利用效率下降,对此地方政府和电力开发商希望通过建设高耗能产业在当地大量消耗电能,既催生新的产业扩张,又大大提升装机容量的利用率,增加水电产业效益。

高耗能产业跟随水电开发急剧扩张的另一个原因,则是水电供给和电力需求间的阶段性不吻合。水电产业的发展规模,理论上讲和国民经济对电力的需要是直接相关的。然而,国民经济的发展通常不是匀速的,出现周期性的扩张——收缩——扩张是正常现象。同时,虽然国民经济从长期看呈现较快增长态势,但经济增长和能耗的增长间也并非总是一致的。而水电产业恰恰是一个前期投资巨大、勘探建设周期长的产业,因而在需求预期基础上规划建设的水电站,在其建成时有可能遭遇需求的低潮期。一旦形成这样的局面,则水电开发巨大的投入将使其陷入经济困境。而建设高耗能产业,就会成为相关方面摆脱自身困境的手段。

二滩水电站案例就突出反映了这一问题。在四川省严重缺电背景下规划建设的二滩电站,总装机容量为330万千瓦,总投资285亿元,是雅砻江梯级开发建设的第一座水电站。而1999年12月工程建成时,遭遇外部电力市场疲软,同时在水电工程的漫长工期中,四川本地其他电源项目已经陆续完工投产,造成二滩电量难以全部上网,被迫大量弃水,投产两年间亏损竟达12亿元。

四川省委、省政府在2001年6月印发《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水电支柱产业发展的意见》,将“积极支持发展高耗能工业,努力提高全省用电消费水平”作为总体思路的一部分。在提出“十五”水电建设投资300亿元的同时,该文件提出要“兴建多晶硅、工业硅、电解铝、铁合金、钒钛、化工产品等一批高耗能项目”。

为“积极开拓电力市场,优先消纳水电”,四川省于2001年提出要“继续完善和执行已制定的鼓励高能耗产品和城乡居民用电的优惠政策,鼓励省内电力消费。而距二滩水电站最近的攀枝花市,更早就获得了电价优惠政策。2000年四川省政府决定,今后在攀枝花投资的高耗能产业电价每千瓦时不超过0.2元。在优惠电价的支撑下,黄磷厂等大批高耗能企业被吸引到攀枝花市。

从优惠电价到电冶结合

为鼓励用电,四川省物价局在2000年发出调整四川电网销售电价的通知,要求对高耗能产品用电执行优惠电价。当时在四川一些地区,高耗能企业的用电价格,甚至低于居民生活用电的电价。

优惠电价给高耗能产业落户西南创造了条件,但优惠供电电价毕竟压低了水电站的上网电价,从而影响了水电效益。为追求更大效益,水电和高耗能产业开始走向联合,而合作的第一步是电力直供。1999年二滩电站即开始向川投电冶黄磷厂直供电力,成为直供最早的探索者之一,其过网费按每千瓦时0.05元执行。

2003年8月12日《中国电力报》的一篇文章,透彻地分析了电力直供给水电企业和高耗能企业带来的巨大利益:“发电企业成了独立的市场主体后,必然要寻求更多的经济增长点,直供即为一个简捷的途径。对发电企业来说,直接销售的电力价格高于上网电价,利润当然就会增加一块。以宜昌直供为例,当时宜昌大工业用电电价为0.409元/千瓦时,而直接电价为0.25元/千瓦时,卖给国家电网的上网电价为0.102元/千瓦时,如按合同每年给载电工业区供电10亿千瓦时,葛洲坝电厂可增收1.5亿元。面对如此的厚利,谁能不动心?利益格局中的另一端是用电企业。正因为得到了电厂低于市场30%多的低价电承诺,年用电量约3亿千瓦时的7家高耗能项目在宜昌试验区落户。按承诺的电价,整个工业区可减少1.59亿元支出,这为高耗能企业带来相当大的获利空间。”

随着水电业的进一步扩张,一些水电企业甚至不满足于电力直供,它们开始直接投资高耗能产业,形成所谓的“电冶结合”。而这一努力得到了当地政府的支持。四川省人民政府2001年6月7日提出:要“实现‘电冶结合’,积极发展高耗能产品,形成水电产业链,努力提高全省电力消费水平。”在政策支持下,很多电力企业参股高耗能企业,甚至形成了像四川省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川投集团)这样横跨水电与高耗能产业的巨型企业。

作为每吨耗电近1.5万度的耗能大户,电解铝产业也同样寻求走电冶结合之路。而生产一吨黄磷需耗电1.4万度左右,黄磷同样因“磷电结合”而在西南大行其道。近10多年来,中国的黄磷工业迅猛发展,2004年云、贵、川、鄂四省黄磷产能已占全国总产能的90%以上。中国已成为世界上黄磷第一大生产和出口国。

电冶结合的模式有力地刺激了高耗能产业的发展。据2003年《中国冶金报》的一篇文章透露:“国内有1/4以上的铁合金厂不同程度地与当地电力部门联姻或有电力支持背景,使得在当今电力供应相对紧张的情况下,铁合金厂仍保持良好业绩”。

西电东送与西电西用

西电东送是国家战略工程之一。在很多人的意识中,南方区域内的西电东送主要是把西部的水电输送到东部,弥补东部地区的电力缺口,并替代东部一部分煤电以减轻污染,这成为支持西南地区大规模水电开发的一个重要动因。

西电东送战略实施以来,确实有大量的水电被输送到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促进了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据统计,从1993年到2004年9月底,广东共接收西电1001.89亿千瓦时。据南方电网规划,“十一五”和“十二五”期间,西电东送将分别新增向广东送电能力1000万千瓦。西电缓解了广东一次能源缺乏、电力供应紧缺的困难。

然而,高耗能产业在西南地区急剧扩张,在拉升当地GDP高速增长的同时,其电力消耗也在扩张。在丰水期优惠电价刺激下急剧扩张的高耗能产业,成为促使许多西南水电重镇在短短几年间重新陷入枯水期电力短缺的重要因素之一。从2004年起,枯水期缺电重新成为西南地区的普遍现象。2004年10月,贵州省水力发电量将从丰水期的5000多万度下降到2000万度左右,加上电煤短缺的原因,机组被迫停机或减负荷运行。到2007年,在水电装机容量大幅度提升的情况下,水电“王国”四川省却出现严重电力短缺。

水电高耗能产业的发展与西电东送的规划之间是否有矛盾?继续发展下去,是否会导致西南地区大上调节能力更好的煤电项目?

西电东送早已为人耳熟能详,但“西电西用”恐怕很多人还不甚了了。早在2001年,就已经出现了“西电西用”的概念,即通过电能的就近落地,将电能直接转化为载电的原材料,通过载电产品的形式实现西电东送。

二滩电力落地攀枝花高耗能产业,实际上就是大规模西电西用的开端。川投电冶总经理张铭泰2001年称,“要在确保西电东送的大前提下,就地落电,在既有冶金工业基础上,大力发展磷化工、钛化工、盐化工、硅化工等产业,进而由无机化工向有机化工和精细化工深度发展,建立起高能耗的化工产业群。”

之后,西部高耗能产业蓬勃兴起,枯水期电力日益短缺,在此背景下,西南一些地区更加鲜明地提出了“西电西用”的问题。贵州省黔西南州州长在2005年向省领导汇报工作时,提出“请求帮助解决‘西电西用’问题”。同为西电东送重要基地的广西壮族自治区也于近期提出了要将龙滩电站全部电力留在当地,来支持电解铝发展。

西电西用这一思路对西南地区有强大的吸引力,有多个原因。首先是希望解决电力供求关系的周期性波动给西南地区带来的季节性和周期性缺电。其次,虽然西南水电的发电成本常常低于广东等地区的火电,但由于水电站与东部负荷中心间距离遥远,长距离输电成本高,为了能保证西电东送价格低于东部电价,则西部地区获得的利益势必降低。为增加收入,创造税源,西南地区自然希望将水电在当地多落地;而大规模开发高耗能产业,就成为西电西用的前提。

随着西南水电开发的主战场进一步向大江大河的上游推进,新的水电基地将进一步远离电力负荷中心。跨越千山万水将电力输送到东部地区的成本势必更高。而为了能保证西电的价格优势,东送电力的利润势必更低。

事实上,远离东部电力负荷中心的水电大省云南,已经开始向东南亚国家出口电力。据报道,云南省从2004年开始向越南出口电力,2007年预计送电量23.3亿千瓦时,收汇将达1亿美元以上。

据云南省商务厅研究人士撰文指,对越南的电力出口目前已经成为云南的一项长远项目,2006年,云南、广西又与越南签订了5亿美元的电力供应合同。至于水电开发可能给云南带来的影响,该文称“但对于发展总要付出代价、对云南的电力发展选择而言,兴建新水电总体是利远大于弊的”。

水电过度开发刺激西南煤电膨胀

今天,水电过度开发引发的环境和社会问题已经逐渐为社会所认识,但在很多人看来,水力发电本身是清洁的,既不会排放本地污染物,其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也通常大大低于火电,因而有助于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因此,很多人在电源建设的权衡中都倾向于大力开发水电。

水电开发形成的巨大电能如果能够大量替代煤电,当然存在有利于环境保护的一面,值得在利弊权衡中加以认真地考虑。但水电开发人为刺激了西南高耗能产业的膨胀,进而推高了中国高耗能产品在世界的份额,被消耗于西南高耗能产业的增量用电的这部分水电显然不能算作是替代了中国煤电的消耗。

而令人意外的是,水电开发甚至有可能导致更多煤电的上马,恶化节能减排形势。丰水期的富余电能吸引高耗能产业落户西南地区;而到了枯水季节,电力供应不足,不得不对这些能耗大户实施限电。这些高度依赖电力维持其运营的企业,经济上势必遭受损失。而这些当地能耗大户,也常常是当地利税来源。于是,建设枯水期水电调节电源就成为开发商和地方政府的共同目标。由此,西南很多水电富集区将目光锁定到更加稳定的煤电建设上。

以攀枝花为例,这座紧邻二滩水电站的城市,煤炭需求量反而在加大。2005年全市生产原煤998万吨,消耗原煤1491万吨,在现有工业结构条件下,攀枝花煤炭生产能力已经满足不了全市对煤炭的需求,出现“群鸟争食”的局面,攀钢煤炭库存频频告急,煤炭供应成为全市工业经济发展的瓶颈。

西电东送的西南通道被很多人看作是西南水电的主要归宿,但实际上,广东等地用到的大量西电并非西南水电,而是西南的火电。由于临近广东的区位优势,贵州是南方电网西电东送的主力。“西电东送”工程实施以来,全省原煤产量从“九五”期末的3000多万吨增加到上年的1.07亿吨,煤炭生产能力5年新增6732万吨。为了保证到2010年每年有1000万千瓦以上电力可以稳定地送往广东及周边省区,贵州省力求“水火互济”,首批和第二批开工的电源项目,火电项目的装机容量都大大超过水电。

至2004年底,云南省总装机容量1171万千瓦,其中水电731.5万千瓦,占总装机容量的62.4%。然而,在水电开发加速进行的同时,云南省的火电产业也在高速扩张。2006年云南省水电发电355.72亿千瓦小时,而火电发电量达到397.91亿千瓦小时,比2005年猛增44.7%。

身处西电东送前沿的广西,近年来也在大力发展火电厂。据《经济观察报》报道,2006年在建、上报和规划的火电项目就高达2004年底广西火电装机容量的2.8倍,是2004年发电总装机容量的1.36倍。该报引述专家的观点是:广西电源结构不尽合理,水火电比例不协调,水火电装机比例为54 : 46,水电调节能力较差;因此,广西电网必须有较大比例的火电容量来保证电网电力平衡,以防止枯水期或用电高峰时段出现电力短缺。

高耗能引发高污染

水电本身虽然不涉及到污染排放,但水电所催发的高耗能产业不但能耗高,而且其中很多产业污染排放也很严重。诸如电石、黄磷等产业,由于能耗高、污染重,国外产量已经很少。而随着水电开发在西南各省的展开,大量高耗能产业被吸引到西南电力富集区,在给当地的电力供应带来巨大压力的同时,更在当地造成了严重污染。近几年来在西南大江大河流域考察的过程中,除了为密集的水电项目所震惊,也惊异于峡谷里那一座座喷云吐雾的企业。其排放常常足以把这些原本山明水净的峡谷搞得乌烟瘴气。

在最早尝试水电高耗能发展模式的攀枝花市,高耗能企业已经给当地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甚至已经威胁到当地人民的健康和安全。川投电冶公司黄磷厂每年6万吨生产规模,居全国第一,但每生产1吨黄磷,会产生7吨废渣,污染还包括每年产生的15600万立方米黄磷尾气。工厂选址在二滩水电站大坝下游8公里处。2002年该企业泥磷池挡墙垮塌,冲天的烟雾造成附近居民争先恐后地逃走,盐边一夜空城。之后的几年间该企业又多次发生事故,导致严重污染事件。

川投电冶黄磷厂只是攀枝花高耗能产业污染的冰山一角。急于发展高耗能产业,造成这个位于长江上游金沙江畔的城市污染大量排放。攀枝花每年发生的工业固废约占中国每年工业固废发生量的8%,而同期GDP仅占全国1.4%。2005年,攀枝花GDP仅为248亿元,工业固体废弃物发生量却高达4000多万吨;而年度GDP达万亿元的广东省,每年固体废弃物发生总量却不到2000万吨。攀枝花地区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大超过环境自净能力。2004年攀枝花市环境空气质量为劣三级,曾被列入中国“十大污染城市”。

西南地区是大江大河的上游甚至源头地区,水电过度开发已经对河流生态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将对本地和下游地区的用水质量带来影响。而随之兴起的粗放型高耗能产业建设,不但会对当地的环境造成严重污染,而且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包括重金属,都会随冶金、化工废水排入江河中,流毒将波及下游人口。控制高耗能产业的污染排放,事关千万人的水源安全,不可不详查。

水电经济可开发量:

被高估的分母?

为实现节能减排,从2004年起,中央政府就力图遏制高耗能产业过快发展,然而,直到2007年4月,国家发改委发现 “14个省份以实行发供电联动、协议供电、大用户用电直供、竞价上网等名义自行出台了对高耗能企业的优惠电价措施。”这些省份中包括西南地区各水电大省,它们不执行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也是基于对水电开发形势的冷静判断:近几年水电投资持续猛增,水电项目集中上马,一旦大量水电站集中完工投产,可以预见将有可能在水电富集区出现电力过剩;因此有必要“未雨绸缪”,大力吸引高耗能项目落户西南。

要防止这样的“理性行为”破坏国家的宏观调控和节能减排战略,就要从控制水电的过度开发入手,把消除刺激高耗能产业膨胀作为一个重要动因。然而,恰恰在水电开发的程度问题上,存在着不同的认识。主张水电开发的一方认为,中国的水电开发程度非常低,还应该大力开发。根据2005年11月发布的全国水力资源复查结果,我国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技术可开发量、经济可开发量及已建和在建开发量均居世界首位,而水电经济可开发装机容量竟超过4亿千瓦。

所谓经济可开发量,是指河川或湖泊在当前技术经济条件下,具有经济开发价值的资源量,即与其他能源相比具有竞争力、且没有制约性环境问题和制约性水库淹没处理问题的水电站。当前水电开发高指标的制定,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中国水电开发程度很低的结论上的;而开发程度的结论之所以如此之低,和经济可开发量这个分母异常巨大直接相关。但中国水电的经济可开发量真的有这样大吗?水电经济可开发量的计算要依据三个评价指标,即生态环境评价、水库淹没影响评价以及经济评价。鉴于水电开发已经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给移民带来巨大痛苦,从这两个指标看已经是过度开发。但从第三个指标,即经济评价上,究竟怎样评价西部水电的开发程度呢?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2006年的一篇文章,从保障供电安全的角度,提出了判断西部水电开发经济性的一系列重要考量,即:水电站的经济性不是表现在单位千瓦投资大小,关键是要看水电站的实际经济效益;要避免片面强调水能资源的充分利用,因为季节性电能的充分利用有时可能得不偿失;不要对东部地区消纳西部水电季节性电能寄予过高的期望;要“仔细研究水电站的设计保证率,要认真吸取四川、湖北枯水季节出现缺电和拉闸限电的教训,在大规模的‘西电东送’实施之后,如果发生枯水年,受影响的将不是几个省,而是大半个中国”。基于这样的原则去看待西部水电开发,则许多远离需求中心、调节能力差而装机容量巨大的水电站未必是经济的,这就意味着当前巨大的水电经济可开发量应该重新评估。

但是,只要同步建设高耗能产业,人为制造巨大的电力需求,本来不经济的水电项目在经济上就可以变得合理。以此作为动力,就可以进一步向更加遥远的西南腹地推进,向大江大河的源头推进,“面多了掺水,水多了加面”,在一波接一波的水电加高耗能产业的大开发中,将世界上主要的高耗能产业吸引到中国的西南地区,最终将中国的大江大河的中上游峡谷河段梯级水库化。这一开发模式不只将会影响河流生态、百万移民以及自然和文化遗产,它将会直接影响中国的能源安全和污染控制,阻碍节能减排战略目标的实现。因此,将水电开发控制在适度范围,不但是环境保护的问题,更是转化发展模式的问题。

令人欣慰的是,中央已经注意到平衡水电开发和环境保护,在《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要“在保护生态基础上有序开发水电”。而要遏制过度开发,就必须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法》,实施基于环境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的新型决策机制,切实将水电项目的多方面影响带入决策考量,以民主决策保证科学决策,才能最终实现对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作者系公众与环境研究中心主任)

12、毁林案件屡发生 珍稀植物保护的缺陷怎么弥补?

来源:《中国环境报》2009年02月18日 龚震

  作为宝贵的植物遗产,国家二级保护植物金钱松受到我国法律的严格保护。《刑法》第344条规定:违反《森林法》的规定,非法采伐、毁坏珍贵树木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而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破坏森林资源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条规定:非法采伐珍贵树木两株、两立方米以上或者毁坏珍贵树木致使珍贵树木死亡3株以上的即属情节严重,处3年至7年有期徒刑。

  浙江省安吉县地处西天目山北麓,野生金钱松分布较多,对这大自然的恩赐,当地林农却视如草芥,频频向其举起刀斧,以致屡屡有人因此获罪。据统计,近年来仅安吉县山川乡九亩村先后有数十名林农因砍伐金钱松被林业公安机关立案调查,经查实的案件共达42起,砍伐金钱松最少的1株,最多的近20株。自2003年至今,安吉县法院审理的毁坏金钱松案件已达6件,7人被判刑,近期又有9件毁坏金钱松案件已经立案。

  值得注意的是,安吉一些林农盗伐滥伐金钱松,却并非为了出售获利,而仅仅是毁损致其枯死。究其原因有三:

  一是金钱松虽然树种珍稀,经济价值却低。金钱松材质脆弱,容易折断,既不能用来建房,连做家具隔板效果也不佳,勉强当作烧饭、取暖的柴火,其炭火也不如枥树等杂木旺盛,中看不中用。

  二是金钱松在局部区域“泛滥”,导致珍稀树种不被珍惜。金钱松的种子能随风传播,自然繁育率极高,且长势很快,枝丫伸展幅度宽,频频与经济林木抢阳光、争肥料,这无异于从林农口中“夺粮”。因为金钱松繁殖速度太快,在安吉一带已“泛滥成灾”,当地林业部门想进行成林普查都难以完成,林农更难有珍惜“珍稀”的意识。

  三是金钱松保护与林农经济利益严重冲突。作为祖祖辈辈靠山致富的农民,在毛竹、山核桃、白茶、高山蔬菜身价剧增的今天,当地林农有自己的一本账:“养20棵金钱松,就要损失200多棵毛竹,这可要损失2000多元钱。”2000多元钱,相当于一个山区农民一年的收入。当地人甚至无奈地说:“谁家山上金钱松多,谁家就倒霉。”

  对金钱松等珍稀植物的保护,长期以来我们采取的是“亡羊补牢”式保护方法,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效果未必理想。涉案受处罚的人员往往是家庭的顶梁柱,四五年的刑期会使他们的家庭遭受较大经济损失甚至返贫。这些案件不仅给广大林农敲响了警钟,也给如何妥善管理珍稀树木,实现国家、农户双赢带来许多思考。

  为此,我们应该改变珍稀植物“被动管护、消极养护、惩罚保护”的思路,实施生态保护补偿,消除保护金钱松经济受损、毁弃金钱松收入增加的不正常现象,探索保护开发并举措施,走出一条国家、集体、林农三得利的长效保护之路。笔者建议:

  一是加强珍稀植物保护法规宣传。应坚持预防重于打击、保护先于惩罚的原则。有关部门应该广泛开展林业法规宣传,让保护国家珍稀植物的法律深入人心。

  二是加大珍稀植物普查力度。主管部门要通过成林普查,对珍稀植物的分布区域和分布数量做到心中有数,对每户农民承包山、自留地等存有成林数量登记造册,与农户签订保护协议,明确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切实增强农民责任心。

  三是加紧出台科学合理的生态保护补偿办法。由国家和地方政府参照生态公益林补偿标准出台补偿政策,对农民因保护珍稀植物而减少的经济收益,通过国家及地方财政给予合理的经济补偿,形成林农主动保护、积极保护的良性机制。

四是研究珍稀植物保护过程中的合理开发利用。对安吉金钱松这类在当地分布广泛的珍稀植物,经合理规划,应准许一批成熟林“移民”城市街区,既营造“城在林中”的生态景观,又让珍稀植物在城市里得到呵护关爱,更为林农开拓新的收入增长点。同时,选择一些典型林区进行保护性开发,建设珍稀植物观赏基地,让市场经济的杠杆撬动林农培植、保护珍稀植物的积极性。

13、水源收集可减少旱灾损失 缓解水资源紧张局面

来源:《中国环境报》2009年02月18日 

  水源收集是指在大的积水面收集水源,但却在小的目标地点使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在水源收集、地表水存储和地下水交换方面有着不同的技术和传统。水源收集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尤为重要,即使在特别干旱的时期,大范围的水源收集措施,也能缓解水资源紧张局面。

  将水源收集作为策略性工具

  水源收集并非新观点,但却是最近在各国政府、国际非政府组织,以及很多革新社区的努力下,作为干旱情况下的水资源管理举措出现的。印度、巴基斯坦、伊朗等缺水国家的成功实践表明,水源收集措施有许多优点,这种当地产生的水源能够满足家庭和农畜使用、提供更多的灌溉用水、增加地下水的交换、减少暴雨洪水危害、有利于城市防洪和防止海滨地区咸水入浸地下。

  年平均降雨量在300毫米以下的地区通常被视为严重干旱地区,但一些年平均降雨量超过1000毫米的赤道地区也频繁经历干旱。这不完全因为缺少降雨量,而是缺乏持续管理水资源和有效使用可获得水源的能力。

  水源收集就是从大的流域范围收集降雨或者径流,而用于一个较小的目标地区的过程。水源收集常发生于降雨在时间方面是季节性分布、但是不足以平衡农作物的蒸散发的地区。被收集的水量可以直接用于附近农田的灌溉,或者存储于某种设施之中、供家庭使用,或者灌溉庄稼。水源收集只有在那些冬季降雨不少于100毫米和夏季降雨不少于250毫米的地区才适合进行。

  水资源的过度开发给地表径流和地下水安全带来了危机,水源收集则可以充分利用被忽略了的雨水和洪水。很多研究表明,重新分配流域面积的1%~5%,用以进行水量收集就能满足缺水地区的水需求。

  水源收集和保持技术

  水源收集所获得的水量能够满足人们的基本生活用水,也能增加粮食生产和城乡居民生活的安全。研究者对世界范围的源头水量收集进行了研究,包括田间收集、壤中水收集、山坡收集、沟渠收集等。南亚干旱地区或者水缺乏地区通常通过以下方式进行水源收集:

  ——地下水窖。地下水窖是印度、巴基斯坦、斯里兰卡、中国和其他很多国家干旱地区经常采用的雨水收集技术,通常用来收集和存储地表径流。几乎每个家庭、学校和宗教地点都可以建造地下水窖,以满足饮用水的需要。一般水窖直径3米~5米,底面和侧壁可用水泥层阻水。

  ——乡村水塘。乡村中小型水塘能收集微弱降雨形成的径流,可以满足人们的生活用水和家畜用水等。水塘可持续供水的时间从两个月到1年不等,主要取决于积水面的特征和降雨强度。这些水塘的水也可以通过渗透井渗透到地下,对地下水进行补充。在印度的Gu-jar a t 地区,2.25公顷的积水面上建造了一个1.5万立方米的水塘,一个雨季能交换1万立方米的水体进入地下。在巴基斯坦的Cholis t a n 地区约建设了1500个大小不一的水塘,以满足村民生活用水和家畜饮水。由于这些水塘并没有经过科学严谨的设计和建造,所以水量下渗和蒸发严重。

  ——自然河流上的挡水物。这是河流中一系列的挡水结构,以保证河流在干旱的时候总有一部分水存于河槽,以进行地下水交换,河流中的地表水被锁定在相邻的两个挡水物之间,挡水物形似微小水坝,阻止河水往下流,确保河流与地下水交换的动态平衡,以缓解旱情。

  ——渗透水塔。渗透水塔通常建于小河流,但有足够多的径流来补充水塔中的水,水塔中的水全部用来进行地下水交换,以保证干旱时土地的湿润。与普通的水塘相比,水塔有更强的水土保持能力,因为水塔的补水和下渗主要发生于雨季,这时候的蒸发速率只是普通水塘的一半。如果建筑地点合适,水塔的下渗地下水的速率会提高。

  ——地下挡水坝。地下挡水坝是壤中流最好的收集形式,地下水坝通过壤中自然的水文过程将土壤中的水流导流到河谷的泥沙中,这样的地下挡水坝很容易建造,不会被洪水破坏,一般也不存在河流管理方面的问题。印度Jodhwr 地区在季节性河流上修建地下水坝,将水流导流到距河300米的水井,解决了500多村民的饮用水问题。

  ——城市地区的雨水收集。城市地区的水源收集包括:房顶雨水收集、城市暴雨收集和社区建筑物之间的出流收集。这些被收集的水源可以用来进行地下水交换,即将这些水源补充到地下,保证干旱时的土地湿润。有些国家的建筑规范要求当房顶面积达到一定程度时必须进行雨水收集设计。印度新德里的一个雨水收集点房顶面积为3110平方米,在2000年雨季收集到3000立方米的水体。

很多基于农村经济发展的水源收集成功地减少了旱灾所造成的损失。研究表明,通过大范围的水源收集,即使在严重的旱灾时也能减少旱灾所带来的风险损失,但水源收集要作为减少旱灾的策略性工具,仍需要制定不同级别的政策、机制和体制,包括用户级、流域级、社区级、城市级和国家级等。(童国庆)

14、水污染比三鹿奶粉更可怕

来源:长沙晚报2009-02-18

在2008年中,“三鹿奶粉事件”震惊全国,奶制品行业遭受重创。然而,鲜为人知的是,还有比三鹿奶粉更加可怕的东西──水源污染,其危害程度远远超过三鹿奶粉。 随着近20年来化工产业的急速发展,城市水源主要污染物已经由微生物转为无机和有机污染物。全国许多江河湖泊被污染,南到珠江,北到松花江,还有母亲河长江、黄河,以及滇池、太湖等均被严重污染。有的江河湖泊的水已成绿色,臭气熏人。长沙浏阳河有一段时间鸭子不敢下水,因为鸭子下水时是白色,出水时是黑色。为国内多个水厂改制提供顾问的国融大通国际财务顾问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智慧直言,国内淡水资源实际上97%已被污染(见2009年1月6日《文摘周报》)。

比较起来,喝水的人比吃三鹿奶粉的人多得多。三鹿奶粉主要是小孩吃,水每个人每一天都要喝。人若没有水的滋润,生命很快就会枯竭。有人说“女人是水做的”。其实,男人又何尝不是水做的呢?人体主要成分是血液,血液的主要成分是水。从此角度看,“所有人都是水做的”。任何人都离不开水,不管你是男人还是女人,是大人还是小孩,是富贵还是贫穷,都要喝水。现在的问题是:好多人都喝了被污染的水。中国水协专家沈大年、陆坤明透露,我国每年因饮水引起的致病、致死的直接损失或间断损失已经超过当年GDP的1%(资料来源同上)。

日前,三鹿集团原董事长田文华等人已一审宣判,三鹿奶粉事件责任人被重重地打了板子。可水源污染的板子打谁呢?现在好多工厂的污水、城市的生活废水直接排入江中,许多江河成了“垃圾河”。这个板子是打张文华,还是王文华、李文华?昆明滇池的水污染,长江、黄河的水污染等等打了谁的板子呢?

三鹿奶粉事件被新闻媒体曝光后,全国上下都很重视,质检部门介入调查,司法部门对犯罪分子起诉,商场将存品下架,医疗部门对受害婴幼儿免费救治,奶制品行业的检测措施进一步规范。可水源污染就不同了,除了水资源专家和一些环保部门工作人员忧心如焚外,大多数人并不知情。就是知道也没有办法。三鹿奶粉可以不买,可水不一样,你不能不喝,你就是天天喝桶装水和矿泉水也不安全。有关专家表示,天然矿泉水水质是1998年制定的,这些标准并没有达到新的2007年饮用水标准。在净化程度上,厂家大量使用臭氧杀菌,不可避免会产生一种副产物“溴酸盐”,将有可能增加癌症的患病率。

由此可见,喝水已成为两难选择。喝吗?97%的水源已被污染。水里面有许多生物污染、无机污染和有机污染,可不喝呢?又会渴死。喝还是不喝呢?水污染的程度还在一天比一天严重,怎么办?谁来管?所以水污染比三鹿奶粉更可怕。

15、环评项目增加 怎么保证审批提速质量不降?

来源:《中国环境报》2009年02月18日

  提前介入项目前期工作,审批后积极跟踪指导

  辽宁省大连市日前召开全市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会议。大连市环保局局长董伟要求,全市各环评单位和审批部门要尽快适应新形势需要,正确处理好把关和服务的关系,千方百计采取措施提高工作效率,提高环评水平,全力以赴为拉动内需和经济增长提供优质服务。

  环评项目增加

  据了解,为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大连市今年计划安排城市基础设施重点项目102项,总投资557亿元,当年完成投资169亿元。这是近几年大连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最多、投资力度最大的一年。为了更好地适应新形势需要,大连市环保局推出多项措施,既保证提高环评审批工作速度,又确保提升环评审批质量。

  环评审批提速

  为保证扩大内需重点项目能够顺利实施,大连市环保局提出3项措施提高环评审批效率。

  减少环节。对个别污染因素复杂、可能造成环境质量或生态系统的重大变化、难以把握的项目,由局长办公会或建设项目审批委员会集体研究决策,其他大中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由主管局长签批,报告表由总工或处长签批。同时加大建设项目审批专题会的审议频次,原则上每周一次,重点项目申报材料随到随审。

  限时办结。在材料齐全和保证审批质量的前提下,环境影响登记表的办结时限由法定的15个工作日缩短到10个工作日,环境影响报告表的办结时限由法定的30个工作日缩短到20个工作日,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办结时限由法定的60个工作日缩短到40个工作日。

  为重点项目开辟绿色通道。对符合环保要求,涉及民生工程、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等有利于扩大内需的项目,特别是国家重点项目,实行全过程跟踪服务,由专人与投资方保持密切联系,及时做好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审查和审批管理的衔接,实现最快捷的审批服务。同时,对招商引资项目简化审批程序,提供详细的政策和技术咨询,专人负责,特事特办,快速审批。

  环评质量提升

  在提高环评审批速度、为拉动内需的重大项目开辟绿色通道的同时,大连市环保局为把好审批关、确保环评质量提出了具体措施。

  提前介入,超前服务。各级环保部门与各有关经济主管部门、招商管理部门保持经常性联系,及时了解全市各类建设项目的信息动态,提前介入项目前期工作,指导和帮助建设单位及早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与重点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建立定期联系机制,积极向企业宣传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为他们准备新上的建设项目超前服务,帮助企业尽快完成环评审批手续,避免因其对环境影响评价的相关内容和程序不了解而造成工作拖延。据了解,今年初,大连市环保局对地铁、快轨旅顺南线、污水处理厂等20多个重大项目开展了前期服务。加强建设项目审批后的跟踪服务工作,及时帮助建设单位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做到项目建成一个,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一个。

  加强宣传,政务公开。大力推行“阳光操作”,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审批依据、办事程序、申报材料、承诺时限、审批人员等情况,通过审批大厅的窗口和互联网,全部向社会公开,以方便办事单位查阅和监督。

有保有压,区别对待。严格控制“两高一资”建设项目的环评审批,杜绝已被淘汰的项目以改造、投资拉动等为名恢复生产。对“两高一资”项目和低水平重复建设项目从严控制,严格把好环境准入关,防止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增长。

16、水破产是危言耸听吗?

来源:中国环境报 2009-02-18 周子勋

  瑞士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年会不久前发布报告说,全球正面临“水破产”危机,水资源今后可能比石油还昂贵。这份报告说,为给农业灌溉和水库提供水源,全球70%的主要河流面临枯竭。但在许多地区,廉价的水资源长期被浪费和过度使用。

  这份报告警告说,不到20年时间内,全球水资源短缺将导致大面积农田消失,消失面积相当于美国和印度两国农田面积总和。“人类不能像以往那样使用水资源,否则全球经济将崩溃。”

  这份报告预测,各国能源生产领域对水资源的需求量将大增,例如美国将增长165%,欧盟将增长130%。这将对农业用水构成重大威胁。

  其实,我国的水资源同样是稀缺的并充满着商机,其理由主要有二:一是中国水资源供给出现短缺,稀缺情况正在加剧;二是外资企业进入中国城市水务市场的项目日渐增多,推动着中国水务的市场化。

  先看水资源供给方面。数据显示,中国水资源总量达到2.8万亿立方米,但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只有2200立方米,相当于世界人均水平的1/4。同时,中国的水资源在时间和空间上分布不均匀,夏秋多、冬春少;南多北少、东多西少。除了自然禀赋方面的原因外,环境污染正严重影响中国的水资源供给。

  据环境保护部发布的《全国地表水水质月报》(2008年2月),2008年2月,全国地表水污染现象依然严重,七大水系总体为中度污染。监测的七大水系(含国界河流)183条河流的370个断面中,Ⅰ~Ⅲ类水质断面占51%,Ⅳ类、Ⅴ类占23%,劣Ⅴ类占26%。此外,全国2/3的城市地下水水质普遍下降。

  水体污染实际上减少了可供人类使用的水资源数量,人为制造了水资源紧缺。长期以来的高能耗、高污染的经济增长模式,使我们在经济增长的同时,付出了高昂的环境代价,这其中也包括了水污染导致水质型缺水带来的巨大损失。有的河流由于严重污染,使流域附近的居民陷入守着河流没水吃的窘境,这无疑使我们本就严峻的水资源形势雪上加霜。

  同时,由于我国地下水长期超采,不仅造成了水位急剧下降、水源枯竭,还引发了地面沉降。据原建设部2006年的统计,全国已形成160多个地下水超采区,年均地下水超采量超过100亿立方米,造成地面沉降面积6万多平方公里,50多个城市地面沉降严重。

  各种因素导致的水资源短缺无疑为开拓中国水市场提供了机会。全球最大的3家水务公司法国威立雅、苏伊士里昂水务集团以及泰晤士水务公司,无一例外都把中国作为其全球市场的重要部分,它们依靠雄厚的资本、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在竞争中占有优势,并以特许经营、BOT模式、TOT模式、控股、合作等投资方式,打入北京、上海、天津等10多个城市的水务市场。

  与此同时,其他和水有关的跨国巨头也纷纷进入中国水务市场,比如西门子、陶氏化学、GE、ITT等国际著名企业,就经常活跃在中国的水务市场上。其中,ITT是全球最大的流体技术设备和系统的供应商之一,其产品已广泛应用于中国26个省、市、自治区的重点污水处理工程项目。

  资本的进入缘于利润的回报。外资进入中国水务市场,对推动中国加强水资源科学配置和管理无疑是件好事,但这在无形中也提醒着我们,中国的水资源已经到了再也不能浪费和污染的程度了。

  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已经严重制约了中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影响着广大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改善。如果不尽快加强水污染治理,水,可能成为我们未来发展的致命瓶颈。

  没有了洁净的水,我们就失去了生产和生活的源泉,不仅经济会破产,生活乃至整个社会也会因而陷入危机。这,绝非危言耸听。 

17、夏粮主产区干旱形势仍严峻 抗旱治本良方何在?

来源:《中国环境报》2009年02月18日 陈谦

  新年伊始就迎面而来的旱灾再一次昭示出加强水污染防治、进一步加大污染减排工作力度的重要意义。

  当前,严重的旱灾对正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中国而言,无疑是又一个重大考验。截至2月12日的统计数据显示,虽然全国耕地受旱面积比高峰期减少了3111万亩,作物受旱面积减少3097万亩。但全国作物受旱面积仍高达1.3亿亩,其中重旱3659万亩,有480万人、249万头大牲畜因旱发生饮水困难。我国夏粮主产区的干旱形势依然严峻。

  抗旱,成了我国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同时必须肩负的又一项重任。

  造成旱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雨雪偏少、水资源总量不足、水资源时空分布很不平衡等气象和自然因素外,用水效率低、用水浪费现象严重等人为因素也是重要原因。

  众所周知,我国是水资源匮乏的国家,人均水资源约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这次发生大旱的黄河、淮河、海河流域恰恰是我国水资源最为紧张的地区。同时,我国目前在用水方面也存在严重问题,权威资料显示,我国约有60%的城市供水紧张,而城市供水管网漏失率一般都在15%以上,高的超过30%。与此伴随的是,日常生活用水方面不注重节水的现象比比皆是,大量宝贵的水资源甚至是地下水被抽取用来洒马路、冲厕所、洗车、洗浴等。自然和人为因素的交互作用,导致我国面临着严峻的水资源形势,抗旱救灾的工作十分艰巨。

  建立和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科学合理地配置水资源,倡导节水型社会建设,在一场大旱面前,日益凸显出重要性。但我们在强调上述措施的同时,还应该清醒而深刻地意识到,进一步加大污染减排工作力度,不仅十分必要,而且形势紧迫。

  道理是显而易见的。就中国的水资源形势而言,导致水资源短缺和抗旱压力增大的众多原因除了上述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水质型缺水。严重水污染引发的水质型缺水,不仅使我国本就匮乏的水资源在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不断扩大的需求面前捉襟见肘,使抗旱形势雪上加霜,更阻碍着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中国社会的长治久安。

  科学调水、节约用水固然重要,全力治水同样不可或缺。而且从某种角度而言,全力治水是科学调水、节约用水的前提和基础。如果不抓紧水污染治理,不全力推进污染减排,科学调水和节约用水不仅于事无补,甚至会沦为纸上谈兵。

  长期以来,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造成的水质型缺水,给许多地方带来了发展的阵痛和持久的隐患。

  今年大旱的几个地区大多属于我国重要河流和几大重点流域地区。孕育了华夏文明的黄河流域面临生活污水和农业面源污染加重的状况,污染形势十分严峻,工业污染治理亟待进一步加快速度、加大力度,污染减排任务繁重。而长江流域由于沿岸地区快速发展的大规模工业建设和水土流失问题,导致生态屡屡受伤,水质恶化已经使地处下游的城市成为水质型缺水城市。中国的几大重点流域,长年来遭受着不同程度的污染,而这一状况至今未能得到根本性扭转。这样的状态进一步加剧了我国水资源短缺的形势,也给水资源调配和管理带来了许多棘手的问题。

  水质型缺水带来的影响和造成的后果,由此可见一斑。要扭转这一局面,加大污染减排工作力度,通过结构减排、工程减排和管理减排大力削减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确保完成“十一五”污染减排约束性指标,成为必然的选择。惟有通过全力推进污染减排,才能保护和增加我国水资源的有效储备,使我们能够拥有足够的清洁的水,确保从容应对旱灾、渡过难关,确保广大人民群众能喝上洁净的水,社会经济发展能拥有足以支撑的基本生产要素。

  水污染和水短缺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几乎互为因果:缺水造成污染物难以被稀释,水污染又破坏了有限的水资源,极大地恶化了缺水问题。缺水是我国的国情,在这样的国情下,如何用好有限的水资源成为急需解决的课题,而要用好有限的水资源,必须首先保护好有限的水资源,这是我们必须牢牢把握的重点,是解决我国水资源问题的关键所在。严峻的形势警示我们,必须以加大污染减排工作力度为抓手,不断削减排污总量,扩大可用水量;积极推行“让不堪重负的江河湖海休养生息”的思想与措施,保护和改善流域整体系统的生态环境,以长期涵养充足的水资源。治水,才是抗旱保水的治本之策。

  抗旱挑战着我们的能力,考验着我们科学配置水资源和节约用水的水平。

  抗旱更要求我们未雨绸缪,以推进污染减排和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彻底解除后顾之忧。